道源長老 講述 金剛經講記 ——二0一九年增訂版—— 財團法人佛陀教育基金會 印贈 一切佛經,及闡揚佛法諸書,無不令人趨吉避凶,改過遷善。明三世之因果,識本具之佛性。出生死之苦海,生極樂之蓮邦。讀者必須生感恩心,作難遭想。淨手潔案,主敬存誠。如面佛天,如臨師保。則無邊利益,自可親得。若肆無忌憚,任意褻瀆。及固執管見,妄生毀謗,則罪過彌天,苦報無盡。奉勸世人,當遠罪求益,離苦得樂也。 ——恭錄自︽印光大師文鈔三編卷四:靈巖山寺念誦儀規題辭︾ 金剛經講記—志蓮精舍版 目次 金剛經科會 七 懸談 三五 經題 四五 人題 六二 【法會因由分第一】 六七 【善現啟請分第二】 一○六 【大乘正宗分第三】 一三七 【妙行無住分第四】 一六九 【如理實見分第五】 一九四 【正信希有分第六】 二一一 【無得無說分第七】 二三○ 【依法出生分第八】 二四三 【一相無相分第九】 二五三 【莊嚴淨土分第十】 二七一 【無為福勝分第十一】 三○四 【尊重正教分第十二】 三一二 【如法受持分第十三】 三三一 【離相寂滅分第十四】 三四九 【持經功德分第十五】 三八八 【能淨業障分第十六】 四○二 【究竟無我分第十七】 四二五 【一體同觀分第十八】 四六○ 【法界通化分第十九】 四七六 【離色離相分第二十】 四八○ 【非說所說分第二十一】 四八五 【無法可得分第二十二】 四九六 【淨心行善分第二十三】 四九九 【福智無比分第二十四】 五一二 【化無所化分第二十五】 五一九 【法身非相分第二十六】 五二三 【無斷無滅分第二十七】 五三一 【不受不貪分第二十八】 五四○ 【威儀寂靜分第二十九】 五五○ 【一合理相分第三十】 五六二 【知見不生分第三十一】 五六八 【應化非真分第三十二】 五七三 金剛經科會 ︻法會因由分第一︼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爾時世尊,食時,著衣,持鉢,入舍衛大城,乞食。於其城中,次第乞已,還至本處。飯食訖,收衣鉢。洗足已,敷座而坐。 ︻善現啟請分第二︼ 時,長老須菩提,在大眾中,即從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希有!世尊!如來善護念諸菩薩,善付囑諸菩薩。世尊!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云何應住?云何降伏其心?佛言:善哉善哉!須菩提!如汝所說:如來善護念諸菩薩,善付囑諸菩薩。汝今諦聽!當為汝說。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應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唯然!世尊!願樂欲聞。 【大乘正宗分第三】 佛告須菩提: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降伏其心。所有一切眾生之類:若卵生、若胎生、若濕生、若化生。若有色、若無色。若有想、若無想、若非有想非無想,我皆令入無餘涅槃,而滅度之。如是滅度無量無數無邊眾生,實無眾生,得滅度者!何以故?須菩提!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 【妙行無住分第四】 復次,須菩提!菩薩於法,應無所住,行於布施!所謂不住色布施,不住聲、香、味、觸、法布施。須菩提!菩薩應如是布施,不住於相!何以故?若菩薩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須菩提!於意云何?東方虛空,可思量不?不也,世尊!須菩提!南西北方,四維上下虛空,可思量不?不也,世尊!須菩提!菩薩無住相布施,福德亦復如是不可思量。須菩提!菩薩但應如所教住。 【如理實見分第五】 須菩提!於意云何?可以身相見如來不?不也,世尊!不可以身相得見如來。何以故?如來所說身相,即非身相。佛告須菩提: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 【正信希有分第六】 須菩提白佛言:世尊!頗有眾生,得聞如是言說章句,生實信不?佛告須菩提:莫作是說!如來滅後,後五百歲,有持戒修福者,於此章句,能生信心,以此為實。當知是人,不於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種善根。已於無量千萬佛所,種諸善根。聞是章句,乃至一念生淨信者,須菩提!如來悉知悉見。是諸眾生,得如是無量福德。何以故?是諸眾生,無復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無法相,亦無非法相。何以故?是諸眾生,若心取相,即為著我、人、眾生、壽者。若取法相,即著我、人、眾生、壽者。何以故?若取非法相,即著我、人、眾生、壽者。是故不應取法,不應取非法。以是義故,如來常說:汝等比丘,知我說法,如筏喻者。法尚應捨,何況非法。 【無得無說分第七】 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耶?如來有所說法耶?須菩提言:如我解佛所說義,無有定法,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亦無有定法,如來可說。何以故?如來所說法,皆不可取。不可說,非法、非非法。所以者何?一切賢聖,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 【依法出生分第八】 須菩提!於意云何?若人滿三千大千世界七寶,以用布施。是人所得福德,寧為多不?須菩提言:甚多!世尊!何以故?是福德即非福德性,是故如來說福德多。若復有人,於此經中受持,乃至四句偈等,為他人說,其福勝彼!何以故?須菩提!一切諸佛,及諸佛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皆從此經出!須菩提!所謂佛法者,即非佛法。 【一相無相分第九】 須菩提!於意云何?須陀洹能作是念:我得須陀洹果不?須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須陀洹名為入流,而無所入。不入色、聲、香、味、觸、法,是名須陀洹。須菩提!於意云何?斯陀含能作是念:我得斯陀含果不?須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斯陀含名一往來,而實無往來,是名斯陀含。須菩提!於意云何?阿那含能作是念:我得阿那含果不?須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阿那含名為不來,而實無不來,是故名阿那含。須菩提!於意云何?阿羅漢能作是念:我得阿羅漢道不?須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實無有法,名阿羅漢。世尊!若阿羅漢作是念:我得阿羅漢道,即為著我、人、眾生、壽者。世尊!佛說我得無諍三昧,人中最為第一!是第一離欲阿羅漢!世尊!我不作是念:我是離欲阿羅漢。世尊!我若作是念:我得阿羅漢道。世尊則不說,須菩提是樂阿蘭那行者。以須菩提實無所行,而名須菩提是樂阿蘭那行。 【莊嚴淨土分第十】 佛告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昔在然燈佛所,於法有所得不?不也,世尊!如來在然燈佛所,於法實無所得。須菩提!於意云何?菩薩莊嚴佛土不?不也,世尊!何以故?莊嚴佛土者,即非莊嚴,是名莊嚴。是故須菩提!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生清淨心,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應無所住,而生其心!須菩提!譬如有人,身如須彌山王,於意云何?是身為大不?須菩提言:甚大!世尊!何以故?佛說非身,是名大身。 【無為福勝分第十一】 須菩提!如恆河中所有沙數,如是沙等恆河,於意云何?是諸恆河沙,寧為多不?須菩提言:甚多!世尊!但諸恆河,尚多無數,何況其沙。須菩提!我今實言告汝: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七寶滿爾所恆河沙數三千大千世界,以用布施,得福多不?須菩提言:甚多!世尊!佛告須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於此經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為他人說。而此福德,勝前福德。 【尊重正教分第十二】 復次,須菩提!隨說是經,乃至四句偈等。當知此處,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皆應供養,如佛塔廟。何況有人,盡能受持、讀誦。須菩提!當知是人,成就最上第一希有之法!若是經典所在之處,即為有佛,若尊重弟子。 【如法受持分第十三】 爾時,須菩提白佛言:世尊!當何名此經?我等云何奉持?佛告須菩提:是經名為金剛般若波羅蜜。以是名字,汝當奉持。所以者何?須菩提!佛說般若波羅蜜,即非般若波羅蜜,是名般若波羅蜜。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有所說法不?須菩提白佛言:世尊!如來無所說。須菩提!於意云何?三千大千世界所有微塵,是為多不?須菩提言:甚多!世尊!須菩提!諸微塵,如來說非微塵,是名微塵。如來說世界,非世界,是名世界。須菩提!於意云何?可以三十二相見如來不?不也,世尊!不可以三十二相得見如來。何以故?如來說三十二相,即是非相,是名三十二相。須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恆河沙等身命布施。若復有人,於此經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為他人說,其福甚多! 【離相寂滅分第十四】 爾時須菩提,聞說是經,深解義趣!涕淚悲泣,而白佛言:希有!世尊!佛說如是甚深經典,我從昔來,所得慧眼,未曾得聞如是之經。世尊!若復有人,得聞是經,信心清淨,即生實相。當知是人,成就第一希有功德!世尊!是實相者,即是非相,是故如來說名實相。世尊!我今得聞,如是經典,信解受持,不足為難。若當來世,後五百歲,其有眾生,得聞是經,信解受持,是人即為第一希有!何以故?此人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所以者何?我相即是非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是非相。何以故?離一切諸相,即名諸佛!佛告須菩提:如是如是!若復有人,得聞是經,不驚、不怖、不畏,當知是人,甚為希有!何以故?須菩提!如來說第一波羅蜜,即非第一波羅蜜,是名第一波羅蜜。須菩提!忍辱波羅蜜,如來說非忍辱波羅蜜,是名忍辱波羅蜜。何以故?須菩提!如我昔為歌利王割截身體!我於爾時,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何以故?我於往昔節節支解時,若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應生瞋恨。須菩提!又念過去,於五百世,作忍辱仙人。於爾所世,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是故須菩提!菩薩應離一切相,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應生無所住心!若心有住,即為非住。是故佛說菩薩心,不應住色布施。須菩提!菩薩為利益一切眾生故,應如是布施。如來說一切諸相,即是非相。又說一切眾生,即非眾生。須菩提!如來是真語者,實語者,如語者,不誑語者,不異語者。須菩提!如來所得法,此法無實無虛!須菩提!若菩薩心,住於法而行布施,如人入闇,即無所見。若菩薩心,不住法而行布施,如人有目,日光明照,見種種色。須菩提!當來之世,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能於此經,受持、讀誦,即為如來以佛智慧,悉知是人,悉見是人,皆得成就無量無邊功德。 【持經功德分第十五】 須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初日分,以恆河沙等身布施。中日分,復以恆河沙等身布施。後日分,亦以恆河沙等身布施。如是無量百千萬億劫,以身布施。若復有人,聞此經典,信心不逆,其福勝彼。何況書寫、受持、讀誦,為人解說。須菩提!以要言之,是經有不可思議、不可稱量,無邊功德。如來為發大乘者說,為發最上乘者說。若有人能受持、讀誦,廣為人說,如來悉知是人,悉見是人,皆得成就不可量、不可稱、無有邊、不可思議功德。如是人等,即為荷擔如來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何以故?須菩提!若樂小法者,著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即於此經,不能聽受、讀誦,為人解說。須菩提!在在處處,若有此經,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所應供養。當知此處,即為是塔。皆應恭敬,作禮、圍繞,以諸華、香,而散其處。 【能淨業障分第十六】 復次,須菩提!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讀誦此經,若為人輕賤!是人先世罪業,應墮惡道!以今世人輕賤故,先世罪業,即為消滅!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須菩提!我念過去無量阿僧祇劫,於然燈佛前,得值八百四千萬億那由他諸佛,悉皆供養、承事,無空過者。若復有人,於後末世,能受持、讀誦此經,所得功德,於我所供養諸佛功德,百分不及一,千萬億分,乃至算數、譬喻,所不能及。須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於後末世,有受持、讀誦此經,所得功德,我若具說者,或有人聞,心即狂亂,狐疑不信!須菩提!當知是經義不可思議!果報亦不可思議! 【究竟無我分第十七】 爾時,須菩提白佛言:世尊!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云何應住?云何降伏其心?佛告須菩提: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當生如是心:我應滅度一切眾生!滅度一切眾生已,而無有一眾生實滅度者。何以故?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所以者何?須菩提!實無有法,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於然燈佛所,有法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不也,世尊!如我解佛所說義,佛於然燈佛所,無有法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佛言:如是如是!須菩提!實無有法,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須菩提!若有法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然燈佛即不與我授記:汝於來世,當得作佛,號釋迦牟尼。以實無有法,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故然燈佛與我授記,作是言:汝於來世,當得作佛,號釋迦牟尼。何以故?如來者,即諸法如義!若有人言: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須菩提!實無有法,佛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須菩提!如來所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於是中無實無虛!是故如來說:一切法皆是佛法!須菩提!所言一切法者,即非一切法,是故名一切法。須菩提!譬如人身長大。須菩提言:世尊!如來說人身長大,即為非大身,是名大身。須菩提!菩薩亦如是,若作是言:我當滅度無量眾生,即不名菩薩。何以故?須菩提!實無有法,名為菩薩。是故佛說:一切法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須菩提!若菩薩作是言:我當莊嚴佛土,是不名菩薩。何以故?如來說莊嚴佛土者,即非莊嚴,是名莊嚴。須菩提!若菩薩通達無我法者,如來說名真是菩薩。 【一體同觀分第十八】 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有肉眼不?如是,世尊!如來有肉眼。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有天眼不?如是,世尊!如來有天眼。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有慧眼不?如是,世尊!如來有慧眼。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有法眼不?如是,世尊!如來有法眼。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有佛眼不?如是,世尊!如來有佛眼。須菩提!於意云何?如恆河中所有沙,佛說是沙不?如是,世尊!如來說是沙。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一恆河中所有沙,有如是沙等恆河,是諸恆河所有沙數佛世界,如是寧為多不?甚多!世尊!佛告須菩提:爾所國土中,所有眾生,若干種心,如來悉知。何以故?如來說諸心,皆為非心,是名為心。所以者何?須菩提!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 【法界通化分第十九】 須菩提!於意云何?若有人滿三千大千世界七寶,以用布施。是人以是因緣,得福多不?如是,世尊!此人以是因緣,得福甚多!須菩提!若福德有實,如來不說得福德多。以福德無故,如來說得福德多。 【離色離相分第二十】 須菩提!於意云何?佛可以具足色身見不?不也,世尊!如來不應以具足色身見。何以故?如來說具足色身,即非具足色身,是名具足色身。 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可以具足諸相見不?不也,世尊!如來不應以具足諸相見。何以故?如來說諸相具足,即非具足,是名諸相具足。 【非說所說分第二十一】 須菩提!汝勿謂如來作是念:我當有所說法。莫作是念!何以故?若人言:如來有所說法,即為謗佛!不能解我所說故。須菩提!說法者,無法可說,是名說法。爾時,慧命須菩提白佛言:世尊!頗有眾生,於未來世,聞說是法,生信心不?佛言:須菩提!彼非眾生,非不眾生。何以故?須菩提!眾生眾生者,如來說非眾生,是名眾生。 【無法可得分第二十二】 須菩提白佛言:世尊!佛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為無所得耶!佛言:如是如是!須菩提!我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乃至無有少法可得,是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淨心行善分第二十三】 復次,須菩提!是法平等,無有高下,是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以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須菩提!所言善法者,如來說即非善法,是名善法。 【福智無比分第二十四】 須菩提!若三千大千世界中,所有諸須彌山王,如是等七寶聚,有人持用布施。若人以此般若波羅蜜經,乃至四句偈等,受持、讀誦,為他人說。於前福德,百分不及一,百千萬億分,乃至算數、譬喻,所不能及。 【化無所化分第二十五】 須菩提!於意云何?汝等勿謂如來作是念:我當度眾生。須菩提!莫作是念!何以故?實無有眾生,如來度者。若有眾生,如來度者,如來即有我、人、眾生、壽者。須菩提!如來說有我者,即非有我。而凡夫之人,以為有我。須菩提!凡夫者,如來說即非凡夫,是名凡夫。 【法身非相分第二十六】 須菩提!於意云何?可以三十二相觀如來不?須菩提言:如是如是,以三十二相觀如來。佛言:須菩提!若以三十二相觀如來者,轉輪聖王,即是如來。須菩提白佛言:世尊!如我解佛所說義,不應以三十二相觀如來。爾時世尊,而說偈言: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 【無斷無滅分第二十七】 須菩提!汝若作是念:如來不以具足相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須菩提!莫作是念,如來不以具足相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須菩提!汝若作是念,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說諸法斷滅!莫作是念!何以故?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於法不說斷滅相! 【不受不貪分第二十八】 須菩提!若菩薩以滿恆河沙等世界七寶,持用布施。若復有人,知一切法無我,得成於忍。此菩薩勝前菩薩,所得功德。何以故?須菩提!以諸菩薩不受福德故。須菩提白佛言:世尊!云何菩薩不受福德?須菩提!菩薩所作福德,不應貪著!是故說不受福德。 【威儀寂靜分第二十九】 須菩提!若有人言:如來若來、若去、若坐、若臥,是人不解我所說義。何以故?如來者,無所從來,亦無所去,故名如來。 【一合理相分第三十】 須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以三千大千世界,碎為微塵。於意云何?是微塵眾,寧為多不?須菩提言:甚多!世尊!何以故?若是微塵眾實有者,佛即不說是微塵眾。所以者何?佛說微塵眾,即非微塵眾,是名微塵眾。世尊!如來所說三千大千世界,即非世界,是名世界。何以故?若世界實有者,即是一合相。如來說一合相,即非一合相,是名一合相。須菩提!一合相者,即是不可說。但凡夫之人,貪著其事。 【知見不生分第三十一】 須菩提!若人言:佛說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須菩提!於意云何?是人解我所說義不?不也,世尊!是人不解如來所說義。何以故?世尊說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即非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是名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須菩提!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於一切法,應如是知,如是見,如是信解,不生法相。須菩提!所言法相者,如來說即非法相,是名法相。 【應化非真分第三十二】 須菩提!若有人以滿無量阿僧祇世界七寶,持用布施。若有善男子、善女人,發菩提心者,持於此經,乃至四句偈等,受持、讀誦,為人演說,其福勝彼。云何為人演說?不取於相,如如不動。何以故?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佛說是經已,長老須菩提,及諸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等,聞佛所說,皆大歡喜!信受奉行。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講記(志蓮精舍版) —道源長老民國七十年講於台北志蓮精舍— 施旺坤敬記 懸談   今天要跟諸位講的這部經,就是金剛般若波羅蜜經,簡稱叫金剛經。在還沒有開講之前,先給大家介紹兩部正確的註解,一部叫金剛經心印疏,一部叫金剛經新眼疏。佛經很多很多,但是只有這部金剛經對於我們中國人最有緣。要是念經的人,歡喜念金剛經;研究經的人,歡喜研究金剛經;註解經的人,歡喜註解金剛經,因為註解太多了,對於初學的人,反而不大利益。就是久學的人,他有抉擇智慧,會抉擇得很分明,哪一部註解正確,哪一部註解不正確。初學的人,他不懂經文,要依靠著註解,看看這一部註解,講這一個道理;看看那一部註解,講那一個道理,反而有越看越不懂的感覺。   所以金剛經,不研究則已,研究,有兩個很重要的問題,不容易解決:   第一個重要的問題,就是金剛經,分上卷、下卷,那麼三十二分的本子,就是第一分到第十六分,是上卷;第十七分到第三十二分,是下卷。上半卷跟下半卷,須菩提尊者問的問題一樣,釋迦世尊答覆的也一樣。既然問答一樣,為什麼分成上卷,分成下卷呢?   我們最初學佛法,親近慈舟老法師,老法師每逢講一部經,都要指定一部註解。因為初學的人,不曉得哪一部註解正確,講金剛經,就指定叫我們看心印疏。心印疏,把全部經,分成二大科,就是上卷是解釋降伏其妄想心,安住真心的道理,下卷是解釋發菩提心的道理。當初我看見這二個科文,就有點懷疑,為什麼懷疑呢?就是大乘佛法,先發菩提心,後學菩薩行,哪有先講菩薩行,後再講發菩提心呢?這樣不是顛倒了嗎?但是我在老法師面前,也不敢問。   道源後來自己講經了,因為金剛經對於我們中國人有緣,請講金剛經的人多,道源講金剛經呢,也是依著心印疏講的,心印疏怎麼分的科,我就怎麼講。講到民國三十八年到了臺灣,在臺灣講金剛經,還是依著心印疏講。   雖然懷疑,但是道源的智慧不夠,那麼應該怎麼樣解釋呢?我也沒有辦法另外解釋個道理,一直在懷疑。後來無意之中,在卍字續藏,看見一部金剛經的註解,叫新眼疏。新眼疏,是通理大師作的,他把全部經分成四大科:信、解、修、證。上半卷是講要信心,要解悟經理。下半卷講修、講證,要修行,要證果。我把這部註解看了一遍,幾十年的疑惑,忽然間就解釋開了。   再詳細研究,金剛經的文上,都有明文,講信的這一科,金剛經上就說得很明白,講信心;講解悟,金剛經文上,就說得很明白,講解悟;講修行,金剛經文上,講的就是修行;講證果,金剛經文上,講的就是講證果,不過在通理大師以前,沒有人發現而已。   那麼新眼疏講這麼清爽,在大陸上這些老法師講金剛經,為什麼沒有依著新眼疏呢?就是新眼疏在我們中國大陸沒有流通本子,我推想,可能當時通理大師著了這部註解,沒有刻板。在當時出版一部註解很困難的,要刻在木板,可能是沒有刻板,那麼他這部註解著出來了,學人就用筆把它抄錄下來,後來抄錄的本子流通到日本去了,日本編卍字續藏時,把它蒐羅到卍字續藏裡。一直到民國三十八年,道源逃難到臺灣來的時候,在大陸上還沒有看見新眼疏的流通本。   我就想發一個願,把新眼疏印成一個單行本,跟人家存卍字續藏的人商量,借給我,我去把它影印下來,這影印下來,才有了新眼疏的單行本。   這一個疑難的問題就解決了,就是上卷,是解釋信、解。解,就是解釋的解,念謝。下卷,就解釋修,解釋證。在新眼疏上,分科分得很明白。   我們剛才講的,就是新眼疏分科分得好,何必再用心印疏呢?因為著心印疏的溥畹大師,他不但是教下的法師,還是禪宗的宗師,他解釋金剛經的文義,甚深的合於中國的禪宗。   在中國禪宗,有六位祖師,從達摩初祖進了中國,二祖、三祖,統統用楞伽經印心,就是你開悟了,悟的跟佛理相合不相合呢?拿楞伽經來印證。到了四祖、五祖、六祖,統統用金剛經印心。所以溥畹大師的註解取名為心印疏,就是這個道理。那麼四祖、五祖、六祖,拿金剛經印心,就是你開悟了,悟的跟佛理相合不相合?拿金剛經來印證。我們初學的人不看心印疏,不曉得它怎麼樣跟禪宗相合的,所以一定要看心印疏。看了心印疏,才曉得處處都跟中國禪宗的道理相合。   這就是為什麼要介紹這兩部註解?介紹新眼疏,採取它的大科。介紹心印疏,就是他解釋文義,深合於禪宗的道理。   剛才說,研究金剛經,有兩個重要的問題,這是講的第一個重要的問題,上半卷跟下半卷有什麼不同?有的註解說:下卷是上卷的重說,這恐怕更不對。釋迦世尊為遲到的人,有時候重說的,但是他一定要變化文體,就是前面說過這個道理了,又來些聽法的人,再說一遍,不能重複文體,前面用長行,後面一定用偈頌。金剛經上卷跟下卷,都是長行,怎麼能是重說呢?   第二個重要的問題,是什麼問題呢?就是應該用二諦解釋?或是應該用三諦解釋?二諦:就是真諦、俗諦。三諦是:真諦、俗諦,再加個中道諦。很多的註解,都主張用二諦,因為般若經屬於空宗,空了就好了,就夠了。但是與金剛經的經文不合,一定要用三諦道理解釋才對。   怎麼樣跟經文不合呢?金剛經上,有二句明文:「如來為發大乘心者說,為發最上乘心者說。」釋迦世尊說金剛經,是為發大乘心者說,是為發最上乘心者說。發大乘心,大乘心般若空宗,就是大乘啊。最上乘呢,最上乘你再講二諦的道理,哪能夠金剛經的義理?釋迦世尊自己說的啊!所以一定要用三諦的道理解釋才對。   再算一算釋迦世尊說金剛經的年代,天台智者大師作一個偈頌:「阿含十二方等八,二十二年般若談,法華涅槃共八年,華嚴最初三七日。」世尊說法一共四十九年,「阿含十二」,阿含是小乘經,阿含經,說十二年。「方等八」,方等經,說了八年。「二十二年般若談」,般若經,談了二十二年之久。前面阿含十二方等八,十二年加八年,不是二十年嗎?再加個二十二年般若談,不是四十二年了嗎?「法華涅槃共八年」,實際法華經講了八年,涅槃經只講了一天一夜。那麼四十二年,再講法華經八年,二處算,五十年了,實際只有四十九年。華嚴經呢,「華嚴最初三七日」,釋迦佛成佛了,最初三七日,只講了二十一天華嚴經,實際四十九年說法,就是前面三七日。   現在我們就算二十二年般若談的年代,我們中國的三藏法師,就是玄奘法師,他把一切般若經,編到一部叫大般若經六百卷。編了六百卷大般若經,金剛經在六百卷中,屬於五百七十七卷。我們大概給它分一分,二十二年談了六百卷的般若經,每一年要合到二十七卷多一點。二十年,一年談二十七卷,二十年談五百四十卷。再加個二年,五十四卷。五百四十、五十四,五百九十四了,還有六卷。所以每一年分配出來,要分到二十七卷多一點,這當然是大概的推論啦。   那麼每一年講二十七卷多一點,金剛經在五百七十七卷,要講到二十二年開始,才講金剛經。也就是般若經快講完了,講到五百七十七卷,才講金剛經。把二十二年般若經講完了,就開始講法華經了,法華經是最高的大乘道理,屬於大乘圓教。   按中國賢首宗,也叫華嚴宗,也叫五教家,把釋迦世尊四十九年說的法,由淺至深,分成五個教:小、始、終、頓、圓。第一、是小乘教,下面四個教,都是大乘教。第二、是大乘始教,始者開始,大乘的初門。第三、是終教,大乘的道理講到最終了了。第四、頓教,超出終教之上,就是中國的禪宗。第五、叫圓教,華嚴經、法華經,都屬於圓教,最圓融無礙的大乘道理,叫圓教。   般若經,屬於大乘始教,應該按二諦的道理解釋,就是真諦、俗諦,解到空的道理就對了。可是終教,都要講三諦。頓教,更要講三諦。圓教,更要講三諦。金剛經,剛才我們算這個帳,講到最後一年,二十二年了。講了二十二年,就要講妙法蓮華經,就要講圓教了,這不講三諦的道理,怎麼能跟圓教接得上頭呢?   介紹這兩部註解,心印疏、新眼疏,統統按三諦的道理解釋,深合於經文。就是金剛經判教,應該把它分判到大乘始教,屬於般若部,但是它通於終教、通於頓教、通於圓教。   這兩部註解,按三諦的道理解釋,深合於金剛經的經文,就是「為發大乘者說」,大乘,就是大乘始教,按二諦的道理就夠了。「為發最上乘者說」,最上乘,終教、頓教、圓教,都屬於最上乘,一定要按三諦的道理解釋才夠。   為什麼介紹這兩部註解呢?剛才說,可以解決第一個問題,上卷跟下卷有什麼不同?第二個問題,就是這兩部註解,都是按三諦的道理解釋的。他們判教,都是判定它是屬於大乘始教,但是通於終教、頓教、圓教,那麼依著這兩部註解看,不會錯誤。   這一段在古早的時候,叫做懸談,在講經以前,遠遠的先談一談,我給它取個名叫方便談,前方便,還沒開始講解金剛經的經題、經文之前,先講這麼一段。就是為什麼給諸位介紹這兩部正確註解的道理,說明白了,這兩個重要的問題可以解決了,現在開始講金剛經的題目。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金剛般若波羅蜜」,這七個字是此經的別題。「經」之一字,屬於通題。別者,別在此經;通者,通於一切經,只要是佛說的經都叫經。那麼這一部經,叫做什麼經呢?它有個別題,叫「金剛般若波羅蜜」,也不叫華嚴,也不叫法華,它有它的別名,這叫「金剛般若波羅蜜」,是此經的別題。先講別題,後講通題。在別題這七個字,「金剛」二個字,是個譬喻;「般若」二個字,是佛說的法;「波羅蜜」三個字,是金剛經的功用、功能。   先講「金剛」二個字,金剛那個金剛寶,就是我們現在可以看得見的鑽石。金剛寶,是一切寶中最尊貴,比黃金還貴,用金剛作個譬喻。金剛寶,是其體最堅,其用最利,其相最明。每一法都有體、相、用,金剛寶怎麼樣子這麼名貴呢?它的體質最堅固,一切物不能壞它,其體最堅。其用最利,它能以壞一切物,它的功用最銳利。   黃金的體質最堅固,但是沒有金剛寶堅固,黃金它不能刻動金剛寶,金剛寶可能刻動黃金。我們現在看見的鑽石,你普通戴的戒指,有黃金的戒指,有鑽石的戒指,你把兩個戒指擱在一塊摩擦,黃金會掉金粉下來,鑽石刻不動,就是它的體質最堅,它的功用最利,黃金刻不動它,它能刻動黃金。再普通一點,我們看見劃玻璃,你用普通的刀劃不動,你用鑽石的刀,一劃玻璃就開,它能破壞一切物,其用最利。   我們現在戴鑽石戒指,那一點點的鑽石,一克拉、二克拉,都貴得不得了。金剛寶,方寸之寶,光照數十里。在中國古早的時候,外國進貢,進了一個鑽石的寶,有一寸見方,光明能以照幾十里那麼遠,這其相最明。   把「金剛」譬喻講好,再講「般若」這個法,先要讀音讀正確,這二個字,本來現在都念(班若),不能念(班若),一定要念(波惹),才可以跟印度的梵語的音聲相合,你念(班若),則不合梵音,一定要念(波惹)。   這一個問題也要把它瞭解,古早的時候翻譯,這叫音譯,拿音聲翻譯,為什麼不翻(波惹)呢?在中國也有(波惹)同音的字,為什麼翻「般若」二個字,再念(波惹)呢?這個道理也要瞭解。   還有順著解釋一下,我們念「南無」二個字,是念(南無),(南無)不合梵音,一定要念(納摩),為什麼不翻譯成「納摩」,翻譯成「南無」呢?這個問題都得瞭解一下。翻譯經典,最早的時候,金剛經是在姚秦時代,以後就到了唐朝時代,翻譯的經典很多。   那麼要是有人問你:你念南無阿彌陀佛,「南無」二個字音是(南無),為什要你不念(南無)?你都得會解釋,念(南無)不合梵音,不合梵音你為什麼不翻譯成(納摩)的同音字呢?你說:在唐朝時代,京都在長安,長安人念「南無」,就念(納摩)。   那麼念(波惹)之音,也是這個意思,剛才講過了,現在就是解釋它是梵語的音聲音譯的,要翻成中國的意思,翻成智慧,為什麼不翻譯成智慧呢?因為它含有三種智慧的意思,在中國這個智慧,只有智慧,而沒有三種的道理,跟那個般若不合,這叫含多義不翻,梵語裡頭含的義理很多,中國沒有相當的名詞,不能翻,要保存梵語。   剛才講,含有三種智慧的意思:第一、是實相般若,第二、是觀照般若,第三、是文字般若。   第一、叫實相般若:實相是理體,理體者,真理之體,真理之體真實之相。金剛經上說:「凡所有相,皆是虛妄!」那是生滅法。這個真理之體,人人本具的理體,它是真實之相,不是虛妄之相,所以叫做實相。實相屬於理體,這個理體具的就是智慧,叫實相般若,就是實相智慧。   第二、叫觀照般若:觀,是觀音菩薩的觀,念去聲念(貫)。觀照,觀照就是智用,智慧之妙用。智慧的妙用,從哪裡起來的呢?由體起用,由實相理體上啟發出來的智慧。所以翻譯成中國的智慧,不但沒有那三種的意思,而且這個智慧,不是佛經上的智慧。我們中國說智慧,就是世間的學問,有了學問,就有了智慧了,不是佛經的智慧。佛經上的智慧,叫做真智妙慧,那是依著實相理體啟發出來的,是叫觀照般若。   第三、叫文字般若:文字,就是經上的經文,經本上的字,叫做文字。經典上的文字,不是世間書本上的文字。經典上的文字,都是說實相理體、說觀照妙用的。你不依著經文,不依著經上的文字,你怎麼能瞭解,我們有一個實相理體,還有一個智慧的妙用呢?你能瞭解實相般若之理體,能以瞭解觀照般若的妙用,完全依著經上的文字瞭解的。那經上的文字,不就是智慧嗎?不就是般若嗎?所以叫文字般若。   懂得文字般若的道理,你再研究佛經,在現在,就是研究金剛經,你就懂得怎麼個研究法?第一、不可以著文字相。你著了文字相,那只是文字,而不是般若。文字般若,要即相而離相。離開文字,則不能研究道理。但是你一著了相,變成文字相了!變成文字相有什麼不好?起了文字障。我們貪瞋癡,就是障礙,研究佛經,研究了一肚子,結果生了障礙,生了文字障的障礙,什麼都懂?你證得了實相理體了嗎?沒有。你起了觀照般若了嗎?沒有。為什麼?你起了文字障,去障礙到了。你以為你瞭解了,實際瞭解的都是佛的道理,佛的道理都在經本子上,佛的道理在自己心裡啊!你怎麼著到經本子上呢?這就是著文字相的障礙。   有的人懂得這個道理了,「唉呀!不要研究經典啦,研究經典都著文字相,起文字障,好好修行用功就好了,修行用功就是起觀照般若啦!」你連經上的文字都不懂,怎麼樣起觀照呢?這叫做盲修瞎練,閉著眼睛走路,墮坑落塹,掉到水坑裡還不知道,怎麼了?你閉著眼睛走嘛!你研究經典上的文字,才能開智慧眼,才瞭解什麼叫做觀照般若?什麼叫做實相般若?依著世尊指導我們的,你再去修行啊!那麼合起來要怎麼樣子才對呢?不即文字,不離文字。研究經典上的文字,不要即,不要著文字相。可是也不離文字,離開文字,你怎麼會瞭解呢?所以佛法難學,就在這裡。   把般若的法講好,再用金剛的譬喻,來合般若的法。為什麼上面用金剛二個字呢?用的譬喻什麼?譬喻般若的法。   金剛寶,其體最堅,比喻實相般若的理體最堅。我們是個眾生,是個凡夫啊,在六道輪迴,自從無始劫來,就在流轉生死。一時天上,一時人間,一時畜生,一時餓鬼,一時地獄。但是實相理體從來不動,其體最堅。要是實相理體動了,它就壞了。這個東西能以破壞的,它都不是真實之法,虛妄之法它才壞。它是真實之理,怎麼能壞呢?實相理體要是壞了,我們成佛沒有希望了;我們的實相理體完全實在一點沒有破壞,所以成佛才有希望。   金剛寶,其用最利,譬喻觀照般若。觀照般若,屬於智慧,智慧妙用,其用最利。無始劫來的煩惱,就怕你不起這觀照般若的智慧,智慧一啟發出來,一下子它就照空。它有最銳利的妙用,等於金剛寶的妙用,能壞一切物一樣。   金剛寶,其相最明,譬喻文字般若,其相最明。文字般若,是文字啟發的智慧,它能以放光,光明能以破除一切無明煩惱的黑暗,等於電燈的光明,能把黑暗照破。我們凡夫,在夜晚上,是屬於黑暗,開著電燈,才叫光明。按佛經上講,開著電燈,還是黑暗。白天屬於光明,按佛經上講,白天還是屬於黑暗。為什麼?都在無明裡邊過生活,無明者,沒有明嘛!所以一定要依著佛經的文字,才能以照破一切黑暗,照破無明煩惱,叫文字般若,其相最明,等於金剛寶的其相最明一樣。   「金剛」,屬於譬喻;「般若」,屬於法,喻跟法合起來,就是因果的因。下面「波羅蜜」,就是因果的果。由「金剛般若」的因,能得到「波羅蜜」的結果。   梵語「波羅蜜」,翻譯成中國話叫到彼岸。我們眾生在這流轉生死,等於一個大海的此岸。成了佛,就到達了彼岸。中間一個大海,就是煩惱,煩惱中流,等於一個大海的水,廣大甚深;煩惱,也是廣大甚深。要能以由生死此岸,渡過煩惱的中流,到達了彼岸,就成了佛了,成了佛到達彼岸,叫到彼岸,這叫「波羅蜜」了。   生死有二種,有三界以內的生死,三界以外的生死。三界以內的生死,叫做分段生死;三界以外的生死,叫做變易生死。三界以內的分段生死,就是我們這些六道的凡夫,他的壽命都有分限,身形都有段落,叫分段生死。三界以外呢,就是三乘聖人的生死,就是:聲聞、緣覺、菩薩,沒有成佛,還有生死。這個時候呢,變易生死,沒有六道輪迴的,死此生彼,這個分段生死。但還有變易生死,由粗變細,有變易的生滅、生滅就是生死。要這二個生死都了脫了,這個時候才成了佛,才叫到達彼岸,才波羅蜜了。   怎麼樣能了脫這二種生死呢?你得破除二種執著:一種叫我執,二種叫法執。六道凡夫,都是我執;二乘聖人,他是法執;大乘菩薩法執沒有破完,也還是有法執。能把我執、法執這二種執著破乾淨,破到究竟處,這個時候二種生死了脫,就波羅蜜,就到彼岸了。   把七個字合起來,怎麼樣能以波羅蜜,能以到達彼岸呢?一定要用像金剛寶那種樣的般若智慧,那是個因,才能得到波羅蜜的果,才能到達彼岸,所以合起來叫「金剛般若波羅蜜」。   今天就講到這裡,別題講完,通題經之一字,明天再講。這次講金剛經的時間,大約三個星期就可講完,希望大家都能來聽,能把一部經聽完,不說全部佛法瞭解,大部分的道理,都可以瞭解。   「金剛般若波羅蜜」,這七個字的別題講完,向下文長,付待來日!請大家站起來回向!   請把經本打開,「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八個字是經題,上邊七個字是別題,下面一個字是通題。昨天把上邊「金剛般若波羅蜜」這七個字的別題,已經講好了,今天講「經」字的通題。   「經」字,是梵語修多羅簡略的翻譯。梵語叫修多羅,翻成我們中國話應該叫契經。契者合也,上契諸佛之理,下契眾生之機,故曰契經。就是凡是佛經,往上面說,與諸佛之理相契合,叫上契諸佛之理;往下面說,與眾生的根機相契合,這叫下契眾生之機。凡是佛經,都是說明佛理的,佛的經意義上,有淺有深,但是淺,也是合乎佛理;深,也是合乎佛理。沒有不合佛理的佛經,要是與佛理不相合,那就不是佛經。   凡是佛經都與眾生的根機相合,佛說經幹什麼?教化眾生的,要是與眾生的根機不相合,佛何必說經呢?佛說經能是給諸佛聽的嗎?諸佛不必要聽經了,經都是給眾生聽的。   有人說:佛經很難懂啊!怎麼樣看、怎麼樣研究都不懂!   答:你看,也沒有用功;你研究,也沒有用功。還沒有入門,你說你不懂,就是你沒有用功。沒有不懂的道理,要是經看不懂,研究不懂,那還流通在世間幹什麼用呢?   所以是佛的經,都叫契經,上契諸佛之理,下契眾生之機,因為我們中國人說話都愛簡單,那些翻譯經典的大祖師,都知道我們中國人的根性,把梵語簡略的翻譯了,所以把契字略掉,只翻一個經字。   翻譯成契經,契理契機,這是總解。要是分別來解釋,經字含有四種義理,叫做貫、攝、常、法。   第一種義理,叫貫,貫是貫穿,貫穿所應說之義理。這一部經,它是一句經、一句經,對成一段、一段,合起來才叫經。就像穿念佛珠的線一樣,一粒一粒念佛珠穿起來,成了一串念珠。這一部經,就是一句經文、一句經文,把它貫穿起來。一句經文的義理不夠,二句經文,有二句的義理;三句經文,有三句的義理。把所應說的義理,統統把它貫穿起來,就叫一部經,所以叫做貫。   第二種義理,叫攝,攝是攝化,攝化所應度的根機。佛說經,為什麼說那麼多的經呢?因為眾生的根機多,眾生根機不一,佛說經,不能說一種,看你的根機,與哪一部經相合,你就研究哪一部經,依著那一部經修行,能以了生死成佛道,那就算度了你這一個根機。   每一部佛經,都有信、解、修、證,你對於這一部佛經相信,那就是迎合了你的根機。你就求其瞭解,瞭解了義理,就依著你瞭解的義理修行,一定能以證勝果。要是自己修行,依著一部經就可以了,看你的根機,與哪一部經相合,哪一部經都能令你了生死,令你成佛道。   你要是發大菩提心,弘法利生,你研究一部經則不夠,因為你要講給別人聽。別人不是一種根機,有的愛聽金剛經,有的愛聽阿彌陀經,那你研究一部經不夠,所以要發心弘法的,你應該多研究幾部經,可以應眾生之根機,這是講攝化的意思。   第三種義理,叫常,常永遠不變的常,常者三世不易。這個世間,有變化的,有過去世、現在世、未來世。佛經的義理,只要是佛經上說的義理,過去是這個樣子,現在是這個樣子,未來也是這個樣子,不會變易的。   相信佛經上所說的是真理,學佛法第一要有信心,你信心不要動搖。有的佛弟子,驚於科學家的神奇,唉呀!現在科學可真了不得,這就迷信了科學。好像我們釋迦牟尼佛是個老古董,沒有什麼了不得,這信心動搖了,根本不信。你要是個科學家,不相信佛教還可以,你本來是個佛弟子,怎麼不信佛教了呢?這就是自己善根太淺薄了。   他不相信,認為佛經是一個落伍的東西,現在是科學時代,人都登陸到月球上去了,還講佛經幹什麼呢?   答:登陸月球太神奇了,登陸火星,登陸上去沒有?還沒有是嗎?登陸太陽呢,更沒有。將來有朝一天,到火星上去了,需要講佛經;有了一天,登到太陽上去了,太陽的熱度,不曉得多少熱?科學家就有個辦法到太陽裡去玩玩。你看那多麼神奇,還是需要講佛經。為什麼?登陸月球,是有為法、生滅法;登陸火星、登陸太陽,還是有為法、生滅法。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非講佛經不可,你的信心怎麼會動搖了呢?你對於佛經的道理一點都沒有瞭解。   還有人迷信哲學,說:佛教徒相信釋迦牟尼佛有大智慧、有大神通、有大辯才,那不過是宗教家的崇拜,實際就是一個哲學家嘛!   答:西洋的哲學家,第一個哲學家一出世,喔!大家都很崇拜他。等到第二個哲學家一出世,把第一個哲學家的理論推翻、打倒了。等到第三個哲學家一出世,把第二個哲學家的理論又給推翻打倒了。你聽說誰把釋迦佛的哲學打倒了沒有?推翻了沒有?因為哲學家的道理,可以推翻,可以打倒,他研究的道理不是真理,不是長遠不變易的真理。佛經是長遠不變,三世不易,決定要堅固你的信心,才能瞭解佛經的道理。   第四種義理,叫法,就是法則,十方皆遵,才為是法。佛經上這個法則,十方世界都以它為遵。   有人說:佛經,是釋迦佛生在東亞,印度人,到了中國還可以。到了歐美,人家怎麼能相信呢?   答:你到過歐美去弘過法嗎?你沒有去弘過法,怎麼知道歐洲、美洲的人不相信呢?美國的人到我們台灣來受了戒,你看見了沒有?出了家受出家戒,見了我們中國的法師,照樣磕頭頂禮,怎麼不相信呢?不相信,就因為沒有人講佛經給他聽,你講佛經給他聽,沒有個不相信的。所以,不要說美國人相信,你到十方世界都相信,叫十方皆遵,這才叫做法。   具足有這四種別義,貫、攝、常、法,就叫經。總義,是上契諸佛之理,下契眾生之機,叫經。經,就是個通題,一切經都叫經,再加上別題,這一部經叫什麼經呢?這一部經,不叫華嚴經,也不叫法華經,叫「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別題、通題,合起來一共八字。把經題講好,再講翻譯的人題。 姚秦三藏法師鳩摩羅什譯   「姚秦」,是個朝代的名字,站在中國歷史上,正統的國家,還是東晉朝,但是東晉朝已經不能統一中國了。在西部長安一個國家叫做秦國,秦國的皇帝姓苻,叫苻堅。後來他的手底下一位大臣,把他刺殺了,篡了位,做了國王,國家的國號沒有改,還是叫秦國,皇帝換了姓,換了姓姚的。姓姚的,也叫秦國;而姓苻的,也叫秦國。現在不是苻秦,叫姚秦,揀別不是苻秦。   「三藏法師」,三藏,就是經藏、律藏、論藏。法師,就是講經弘法的師父。單講這二個字呢,法,是軌則之義;師,是模範之稱。法師,依什麼作他的軌則,依什麼作他的模範?依三藏靈文,依著經藏、律藏、論藏,所說的軌則為法,以此為模範,叫做以三藏之法自師,以三藏之法師人。自利利人,統統依著三藏之法,稱為三藏法師。   「鳩摩羅什」,是這個法師的法名,翻譯成中國話叫童壽。童,是童子,很年輕,叫做童子;壽,是高壽,年紀很大,叫做壽。這個法師怎麼取了這個名字,又是年輕的童子,又是歲數很大高壽呢?年紀年輕,不錯。壽,不是講他的年齡,是講他的德行,童年而有高壽之德。因為鳩摩羅什是個再來人,他七歲就大徹大悟,大徹大悟之後,就能以講經說法了。講經說法,與高壽的老法師都相等,全印度沒有不讚歎他的,所以稱他為童壽,就是童子的年齡,而有高壽的德行,稱為童壽。   「譯」,是翻譯。佛的經典,都是用印度的梵文記下來的,什麼人把它翻譯為中國文字呢?就是鳩摩羅什法師翻譯的。鳩摩羅什法師,是個經師呢?是個律師呢?是個論師呢?這個法師,叫三藏法師,經律論無所不通,所以三藏法師鳩摩羅什譯。那麼翻譯成中國文,是在中國翻譯的,在中國什麼朝代呢?在姚秦時代,所以叫「姚秦三藏法師鳩摩羅什譯。」   把譯人的題,消文釋義解好了,我們再講一講,這個法師對於中國人特別有緣。前面講過,金剛經對於我們中國人特別有緣。佛的經,翻譯到中國來很多很多,你在大藏經裡,看有多少經?但是大家一聽到金剛經,就覺得很熟悉,不會念的,要學著念;不懂的,要研究叫它懂,這就是金剛經,對於中國人特別有緣。   鳩摩羅什法師,對於我們中國人特別有人緣,中國佛教徒,歡喜念鳩摩羅什法師翻譯的經典,這就是個人緣。金剛經翻譯到中國來,一共有六種翻譯,鳩摩羅什法師翻譯的是第一種翻譯。後來翻譯的法師,當然先看看前面翻譯的再翻譯,一定後後勝於前前啊!尤其我們中國的玄奘法師,也翻譯了一部金剛經。但是大家還是歡喜鳩摩羅什法師翻譯的金剛經,念,也是念他這一部金剛經;講,也是講他這一部金剛經,這就是人緣。   講到金剛經下面還要說明,鳩摩羅什法師翻譯的金剛經,少翻了一段,漏掉一段,一共有六十二個字。別個法師翻譯的有那麼一段,鳩摩羅什法師翻譯的沒有,沒有怎麼辦呢?把別個法師翻譯的那一段,把它抄到鳩摩羅什法師翻譯的金剛經上,把它補足了,還是要念鳩摩羅什法師這一部金剛經,還是要講他這一部金剛經。   鳩摩羅什法師翻譯的普門品,只有長行,沒有偈誦。別個法師翻譯的普門品,前面一段長行,後面一段偈誦。那麼有人把別個法師翻譯的普門品,把偈誦把它抄過來,抄到鳩摩羅什法師普門品上,還是要念他的普門品。鳩摩羅什法師翻譯的阿彌陀經,只有六方佛,我們玄奘法師翻譯的阿彌陀經是十方佛,翻得很完整,但是不念玄奘法師的阿彌陀經,還是要念六方佛的阿彌陀經。   這有一句話,可以作解釋:「未成佛道,先結人緣。」要想成佛,你得弘法利生,功德做圓滿才能成佛啊!你要弘法利生,不跟眾生結緣,誰聽你弘法呢?所以在你沒有成佛道之前,要廣結人緣;到你成佛的時候,眾生才度得多,這二句話可以作鳩摩羅什法師的註解。他結的人緣多,尤其跟中國人結緣結得多,中國人愛念他翻譯的經,愛講他翻譯的經,就是這個道理。   把經題,譯人的題都講好了,開始講經文。 【法會因由分第一】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   先把大科分一下,是佛的經,都應該分成三大分:第一、序分,第二、正宗分,第三、流通分。這是在東晉朝時代,有一位道安法師,他發現的。只要是佛的經,無論是長的經文,無論是短的經文,都有三分。華嚴經六十萬字,也是序分、正宗分、流通分。阿彌陀經才一千多個字,也是序分、正宗分、流通分。這是佛經的一個題材,在道安法師之前,大家沒有發現而已。我前面講的,金剛經分成:信、解、修、證,是通理大師發現的,通理大師之前,沒有人發現而已,實際經上說得很清爽,信、解、修、證。   你們拿的金剛經三十二分的本子,第一分,就叫序分,序,是敘述、敘說,把正宗分的道理,把它敘說敘說,敘述敘述。敘述、敘說正宗分的道理的,所以叫做序分。   序分,再分成二科,科就是段,再分成二段:第一、叫證信序,第二、叫發起序。剛才念的這一段經文,叫做證信序,這一段經文叫做六種成就,由這六種成就這一段經文,才能證明相信這一部經是佛經。沒有這一段經文,不能證明相信是佛的經,可能是外道經冒充佛經的,所以叫證信序。   只要是佛經,你打開一看,第一段都是這一段經文:「如是我聞,一時佛在某某處,與某某大眾俱。」這是釋迦世尊臨到涅槃的時候,阿難尊者去請問的,說:「世尊涅槃之後,我們應該把世尊說的法結集起來,經頭上應該安什麼頭呢?」釋迦佛說:「一切法從因緣生,講經法會也是從因緣生,要具足六種因緣,才能成就講經法會。」釋迦佛親口遺囑,叫經頭上安這麼一段經文的,就是六種成就。   「如是」二字,就是信成就。如是二字,由淺至深,有三種解釋:   第一、指法之詞:最淺的一種解釋,如是者,就指著這一部經,叫如是。這叫指法之詞,指著這個經的法。   第二、信順之詞:佛如是說,弟子如是信,如是從。不信從,不如是嘛!如是,就是表示信從,這叫信從之詞。   這二種,都是淺顯的解釋。   第三、顯理之詞:顯佛說法的真理,在金剛經,就是顯般若之理。講顯理之詞,講如是,先消文,不動謂之「如」,無非謂之「是」。要是有了變動,就不如了,如如不動啊!要是與非對著的是,這不是究竟之是,完全無非,才叫真是。所以不動謂之「如」,無非謂之「是」。   實相般若、觀照般若是二種,怎麼不動呢?因為實相般若是個理體,觀照般若是個智用,它體用不二,理智一如。雖然說是有實相、有觀照二個,實際是二而不二,它是不動如如,如如不動,所以叫「如」。   「是」呢?文字般若,金剛經是文字,可不是世間的文字。世間的文字,有是有非,是非對待。金剛經上的文字,完全無非,是無非之「是」。所以,無非之「是」,指著文字般若。   合起來三種般若之理,才叫「如是」。   第一、講「如是」二字,何必講甚深之理呢?它是信成就啊!你信什麼呢?就是信那三種般若之理,所以一定要把三般若之理,給它顯明出來,才合「如是」之義。   第二、「我聞」,我,是阿難尊者自稱。是佛的經,都是阿難尊者把它背誦出來的,所以阿難尊者自稱,這一部佛經,是「我」阿難親從佛「聞」的,這是第二種聞成就。   第三、「一時」,叫做時成就。講經說法,得有好的時間,沒有好的時間不能成就法會。那麼是什麼時間?哪一年、哪一月、哪一日呢?佛經上不能記載。第一、佛說法,一時天上,一時人間,天上的時間跟人間的時間不同。單說人間,印度的時間跟中國的時間也不同,越記得明白,越難瞭解,所以不能記年、月、日、時,而只說有這麼個時間。什麼時間呢?古人解釋,有二句話,叫做:「師資道合,說聽究竟。」這一時。師,是法師;資,是弟子。說法的法師,跟聽法的弟子,其道相合了,這叫師資道合,才講經、才聽經。說完了、聽完了,有這麼一個時間,叫說聽究竟。就是開講經法會,說究竟了,聽究竟了,這麼一個時間,叫一時。   第四、「佛」這一個字,叫做主成就。開法會得有一個說法的主人,在佛開的法會,佛就是說法的主人。解釋名義,梵語叫佛陀,翻成中國話叫做覺者,者,是指人之詞,就是個覺悟的人。佛,就是個大覺大悟的人,不是什麼神?什麼天?記著這個解釋。   為什麼不翻譯成中國話,翻個覺者呢?因為梵語佛陀,具足的有三覺之義,在中國的覺者,只有覺的意思,沒有三種意思。要具足三覺,就是自覺、覺他、覺行圓滿,才叫做佛陀。   凡是佛的德號,都是超九界以獨尊。四聖六凡,十個法界。六道凡夫叫做六凡,六凡它不覺,佛能自覺,就超出了六道凡夫的不覺。覺他,超過二乘的法界。二乘聲聞、緣覺,只能自覺,不肯覺他。佛自覺,又能覺他,就超過了二乘的法界。菩薩既能自覺,也能覺他,但是他的覺行還不圓滿。佛的覺行圓滿,就超過了菩薩的法界。所以佛超過了六凡法界,超過了三乘聖人的法界,超九界以獨尊,才稱為佛。   有人來找出家人問一些道理,問得真是令人啼笑皆非,他問什麼道理呢?是佛大?還是天公大?你說怎麼答覆呢?他一點也不瞭解,弄得啼笑皆非,但是你不能不答覆他,答覆他可費解釋了,先解釋六凡,怎麼叫六凡?再解釋四種聖人,怎麼叫四種聖人?那他怎麼能瞭解呢?就說:你就相信佛吧!佛比天公大,就好了。   第五、「在舍衛國,祇(音其)樹給(音幾)孤獨園」,這是第五種成就,叫處成就。講經說法得有個處所,就是得有個地方,在哪裡講的呢?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講的。   先講「舍衛國」,就是波斯匿王的京都,梵語叫做舍衛,翻成中國話叫聞物,也叫豐德。聞,是有大名聞;物,是物產豐富。這個國家全印度都知道,是個大國,有大名聞,而物產很豐富,所以叫聞物。豐德,豐是豐富,國家很富足,而道德很高尚,所以稱為印度的一個大國,叫做聞物,叫做豐德之國,物產豐富,道德高尚,這麼個解釋。   「祇樹給孤獨園」,在舍衛國什麼地方呢?比方在中華民國,在什麼地方呢?在台北市。在舍衛國什麼地方呢?在祇樹給孤獨園。   祇,是祇陀太子,波斯匿王的兒子。梵語祇陀,翻成中國話叫做戰勝,波斯匿王跟外國打仗,打了勝仗,生了一個太子,紀念戰功,就取名叫戰勝。   「給孤獨」,梵語叫須達多,是一個長者的名字,他能周給孤獨。幼而無父曰「孤」,老而無子曰「獨」。社會上的人,當小孩子沒有辦法,叫孤子,很可憐。到了老了,沒有兒子孝順,這叫做獨,也很可憐,這是社會上的苦人。須達多長者,他能以周給孤獨,所以大家給他送個德號,叫給孤獨長者。   給孤獨長者在舍衛國,是一個大臣,做大官的,家裡還是個大財主,有的是錢財,又有道德,給孤獨長者就是個大慈善家。因為他兒子要結婚,對象是王舍城一個大長者的女兒,長者叫珊檀那。他到了王舍城,珊檀那長者家裡去,為了兒子結婚的事,去到王舍城過夜。   到了珊檀那長家裡,天不亮,珊檀那就起來,忙得不可開交,布置房舍,什麼客廳、飯廳,都把它莊嚴出來,忙著備辦齋菜,要請客,把給孤獨長者吵醒了!天不亮,忙什麼東西呢?一看,布置這個,布置那個,就問珊檀那:「種種的布置,是不是為兒子結婚的事,好像是要請國王來呢?」珊檀那說:「不是,今天我要請佛來應供。」給孤獨長者是有大善根的人,聽著一個佛字,渾身的汗毛,都豎起來!給孤獨長者再問:「什麼叫做佛啊?」珊檀那向他解釋:「佛是個無上大王啊!功德無量,智慧無量,辯才無量!」讚歎不己!給孤獨長者說:「那太好了,我要先去見見佛。」珊檀那說:「你等我,我要請佛來應供、來吃齋啦!」給孤獨長者說:「那不行,我應該先去見佛,才是禮貌。」   於是給孤獨長者就先去見佛,佛給他一說法,他有大善根,當下就證得初果。自己證得初果,得到佛法的真實利益,大生歡喜,就想到:「我們舍衛國的人,沒有見過佛,沒有聞過法。」他是有大善根,都是菩薩再來,自己得了利益,要利益他人,請佛到舍衛國去說法。佛說:「可以的,但是我的弟子很多,你得能以準備一個大的講堂,還有多的宿舍,才可以啊!」給孤獨長者答:「好,我回國,就去準備。」   給孤獨長者回到舍衛國,就去找一個好的地點來修講堂,找來找去,不理想。找到祇陀太子的花園,這個地方太好了,於是就跟祇陀太子商量,要買他的花園。祇陀太子聽見很好笑:「我是一國的太子,怎麼能賣花園給你呢?」就問給孤獨長者:「你買花園幹什麼用呢?」給孤獨長者說:「要請佛來說法。」祇陀太子的善根差了一點,他聽見佛,汗毛也沒有豎起來,也沒有發那麼大的信心,那是善根差一點,就給他說個遊戲之言:「你要買我的花園可以,你用黃金布滿了我的地皮,就賣給你。」給孤獨長者說:「你只要有價錢就好說!」給孤獨長者家裡有的是黃金,於是印度人養象,就跟中國人養牛養馬一樣,把象群趕出來,把金庫打開,就拖著黃金,運到祇陀太子的花園,就布滿了他的地皮。   看守花園的人一看很驚奇,趕快報告祇陀太子,祇陀太子到花園一看,耶,真的,正在黃金布地,祇陀太子一看感動了,對給孤獨長者說:「黃金這麼多不要,要請什麼佛,佛一定是名貴、高貴,一定了不得啊!那麼好了,我是太子,我要是賣給你,人家一定批評我。既然佛這麼好,就把花園送給你好了!」給孤獨長者說:「不行,你答應賣給我,一定要賣給我。」初發心的人,還執著功德,祇陀太子說:「我答應賣給你,是賣你地皮,樹沒有賣給你。你布黃金,能以布到樹根下面去嗎?這個樣子說好了,樹,算是我布施的;花園,算是你布施的。」於是把佛請來了,講這段因緣故事,佛就紀念施主的功德,叫做祇陀太子的樹,給孤獨長者的園子,就取個名,叫「祇樹給孤獨園」。   這六種成就,第五種處成就很重要,有了講經說法的法主了,沒有一個講堂,在哪裡講呢?給孤獨長者,把祇樹給孤獨園莊嚴好了,釋迦牟尼佛說法四十九年,光在祇樹給孤獨園,就說了二十五年之久。你們看經,不都是在祇樹給孤獨園說的,但多分是的,所以處成就很重要。   道源是發心講經說法的,曹居士夫婦他們兩口想聞法,要請道源來到台北來講經,沒有一個地方!於是曹居士他們才發心,起這個樓時候,就把第四層樓準備作講堂,取個名叫志蓮精舍。有了志蓮精舍,就講了好多的經,所以道源以前在這裡講經,講祇樹給孤獨園這個公案,就讚歎曹居士的功德,由曹居士發心起了志蓮精舍的這個講堂,大家才能來聽經。   可是我在讚歎曹居士的功德,感動一位聽經的居士,叫做范進村居士。他發了心,在桃園起了一個講堂,叫正覺蓮社。落成開光之後,道源在那裡講過普門品、阿彌陀經。現在擔任翻譯的仁光法師,前幾天又在那裡講了一部地藏經,聽的人很多,皈依的人也很多,這都是處成就的功德。希望你們在座的大家,都向曹居士、范居士看齊;在遠處說,向給孤獨長者看齊,台灣各地方都需要講經說法,多成就幾個講堂。   第六、「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叫眾成就。大比丘,比丘本來是聲聞眾的出家弟子,梵語比丘,翻成中國話,因為含多義不翻,它具有三種意思:乞士、怖魔、破惡。   出了家了,家產不許帶到出家這個地方來,生活托鉢化飯吃,叫乞士。怖魔,登比丘戒壇,受比丘戒,魔宮震動,魔王很害怕,叫做怖魔。出了家幹什麼呢?破除煩惱惡法,叫做破惡,具足這三種意思叫比丘。比丘尼,也是指這三義,尼者,女也,叫比丘尼。這個地方是說比丘,包含的有比丘尼,還包含的有優婆塞、優婆夷。因為比丘是四眾弟子的第一眾,只說比丘。   「大比丘」呢?比丘本來是聲聞眾,金剛經是大乘經,他們都是回小向大的比丘,叫做大比丘。   「眾」,就是僧伽的翻譯,念阿彌陀經,叫大比丘僧,沒有把僧翻譯過來。僧伽翻成中國話,應該翻和合眾,簡略的翻譯,就翻一個眾。   「千二百五十人俱」,這就是釋迦牟尼佛成了佛,最初先度五比丘,度了五比丘以後,印度的外道很多,佛沒有出世以前都是外道,外道的師父也很多,最有勢力的有三迦葉(音舍),他是弟兄三個:優樓頻螺迦葉、伽耶迦葉、那(音挪)提迦葉。   佛把三迦葉度出家了,把他的外道的弟子也帶來,一共有一千人。還有二個外道師父,就是舍利弗、目犍連,佛把他二個度出了家,把他的弟子有二百人,也度出了家。還有度耶舍長者子,一共五十個人,統統度來出家,這叫一千二百五十人。最先度五比丘也在內,就是把零數略掉,叫一千二百五十人。「俱」,就是同在。   是佛經上,都是「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佛只有這一千二百五十個出家弟子嗎?不是的,這叫常隨眾,常常隨從佛的,就是佛的侍者。因為他們最初學外道,受些無益的苦行,聽佛一說法,馬上轉凡成聖,證了聖果。感念佛恩深厚,就發願,盡此一報身,常常跟佛當侍者,這叫常隨眾。   剛才講,佛的弟子,出家、在家,有四眾弟子,四眾是一個名詞。還有一個四眾的名詞,就是聽經說法的四眾:第一、常隨眾,第二、叫當機眾,像金剛經,是須菩提尊者當機;阿彌陀經,是舍利弗當機,這叫當機眾。第三、影響眾,像文殊菩薩、觀音菩薩,都是過去的古佛現身,來作大眾的影響的。第四、結緣眾,像國王、大臣,都是來聽經護法的,叫他出家,也不出家;叫他受居士戒,也不受。但是聽經說法,他都來聽,結結緣而已,這叫結緣眾。那麼常隨眾、當機眾、影響眾、結緣眾,合起來有這四眾弟子。   講到這裡,把證信序講完,向下文長,付待來日!請大家站起來回向!   請把經本打開,「法會因由分第一」,先把經文念一下:「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昨天講到這裡,三十二分的本子,第一分屬於序分。序分,分證信序、發起序,昨天把證信序講完了,今天接著講發起序。證信序,只要是佛的經,都有這麼一段經文,叫做六種成就,已經講過了。發起序,則是不一樣的,現在金剛經的發起序,跟其他的經不一樣,要留心聽! 爾時世尊,食時,著衣,持鉢,入舍衛大城,乞食。於其城中,次第乞已,還至本處。飯食訖,收衣鉢。洗足已,敷座而坐。   現在講經的人很少,我希望在座無論出家、在家弟子,聽了這部經以後,將來發心講給別人聽。但是講經有規矩,不能東拉西扯,講了半天,別人聽不懂。   講經:第一、消文,第二、釋義,第三、顯理,第四、勸修,第五、舉證,這五個階段是講經的一個方法,你們都學到。   第一、消文,第二、釋義,消也是釋,消文,文就是字,先把經文上的字,把它解釋解釋,這就是消文,講經,你得依著經上的文字解。   第二、釋義,你把文字解釋清白了,這是經文上的文字,它裡面含的什麼義理呢?解釋文中的義理。   第三、顯理,佛說法都是顯示實相妙理,在金剛經上就是講實相般若之理,要把它顯明出來。   第四、勸修,你把理解釋清白了,我們是講經,要勸聽眾修行,勸修,勸大家修行。   第五、舉證,舉個證明,在我們講經的,就是說一個公案,現在就是說個故事。說個公案故事幹什麼呢?證明古人修行過,就得到佛法真實的利益。   有這五個階段,有這五個次第,這就是講經的方法。   這五個次第,消文、釋義,是處處用的,講經,要消解文字,解釋義理。講經,就要消文、釋義。顯理,該顯理的地方才顯,這個地方需要顯理才顯理,不是句句都顯理。勸修,該勸修的時候勸修。舉證,舉個公案說個故事來證明,該舉證舉證。   這就是顯理、勸修、舉證,看經文講到哪個地方,需要用才用。這五個次第,後面三個,是看經文的義理。消文、釋義,是處處用,句句用的,要消文,消得清白;釋義,釋得清爽,大家好聽個明白。這是個講經的方法,告訴你們,你們好學到,聽到我講,你就會對得上。喔!這個地方是消文、釋義。喔!這個地方是顯理,這個地方是勸修,這個地方是舉證。   現在講發起序,第一、消文,第二、釋義,第三、顯理,先按這三個次第來講。先消解文字,帶著釋文字含的義理,你們注意聽著。   「爾時」,就是當爾之時,這就是消文。當爾之時,當什麼時候呢?當世尊要說金剛經,弟子們要聽金剛經,就這麼個時間。這就叫師資道合之時,有老師,資是弟子,這個道相合了,老師要講金剛經,弟子要聽金剛經,耶!就這個時候。   「世尊」,解釋名詞,世尊者,為世出世間之所尊,都稱為世尊,也是佛的德號。前面講佛字講過,是佛的德號,都是超九界以獨尊,世出世間之所尊。世間,就是六道凡夫,都屬於世間,六道凡夫統統尊重釋迦佛。出世間呢,三乘聖人:聲聞、緣覺、菩薩,三乘聖人也無不尊重釋迦佛。為出世間的聖人所尊重,這就九法界所尊重,超九界以獨尊,為世出世間之所尊,故曰世尊。   「食時」,吃飯的時候,什麼人吃飯的時候呢?出家人吃飯的時候。出家人吃飯是什麼時候呢?天亮以後,日不過中以前。六道眾生吃飯的時間不一樣,諸天早食,天上的眾生,他早起吃。佛之弟子,是午前食,不要過午。畜生,是午後食。鬼,是夜食。   現在我們佛教,少人講,少人說,大家可在那邊做,為什麼要這樣子呢?不知道。我們現在做齋天的法事,大家都知道,齋天都是早起,為什麼早起呢?諸天早食嘛!供佛都是午前,午後怎麼不供佛呢?午後,佛不吃。那麼你打齋供眾,供養出家人也是午前,沒有過了午來打齋的。為什麼道理呢?出家人過了午不吃東西,跟佛一樣,出家弟子學佛的嘛!   畜生是午後食,譬如:你要是家裡餵的有狗,你上半天,不給牠吃東西不要緊;可是到了下半天,一定要給牠吃東西。你要是鄉村裡的信徒,餵的有牛有馬,上午不給牠吃不要緊,下午一定要給牠吃,畜生牠是午後食的。放焰口,都是晚上到夜裡放焰口,你見上半天放焰口的嗎?它為什麼?放燄口是給鬼吃東西的啊!鬼夜食。   現在知道「食時」,就是天亮以後,日不過中以前。這個時間,是佛吃飯的時候,也是出家弟子吃飯的時候。   「著衣」,著,就是穿著、披著。衣,這個地方衣,就指著大衣。出家人穿的衣服,就是指著袈裟,有三件:大衣、七衣、五衣。   五衣,是五條衣,一長一短,叫作務衣。印度的出家人,不像我們中國的出家人,中國的出家人有便服,有短衫、有中衫,他可以做事務。到印度,就是袈裟披到身上,他要做事務,就披五條衣,叫作務衣。   七衣,有七條,二長一短,那叫入眾衣。就是要來聽經,要來念佛,要來參禪打坐,加入大眾,就披那個衣,叫做七條衣。   大衣,就是我現在披的這個衣,梵語叫僧伽黎。   這三件衣,都是有長、有短、有條,都是叫做田相衣,就像種米的稻田一樣。那麼釋迦世尊,為什麼給出家人製這三件衣服呢?出家人要給在家人種福,是個福田僧,搭的這三件衣,都叫福田衣。   大衣的制度分九品,上上品,是二十五條,四長一短,我披這個衣就是上上品,一共二十五條。每一條,四個長塊,一個短塊,叫四長一短。那麼大衣什麼時候用呢?講經說法時候用,見國王的時候用,托鉢化飯吃的時候用。所以佛經上,或是註解上,指定這個衣就叫福田衣。其實三件衣,都叫福田衣,單指定大衣,因為他要托鉢化飯,要搭這個衣,眾生一看見,這就是個福田僧,好去種福。那麼你種稻子,上哪裡種呢?到稻田裡種;你要種福呢,到福田裡種。福田在哪裡呢?就在出家人身上。所以出家人,又叫福田僧,搭的衣,叫福田衣。   這個地方「著衣」,就是到吃飯的時候,要去化飯吃了,把大衣披起來。著衣,披著這個衣,就是大衣,就是僧伽黎。   「持鉢」,梵語叫鉢多羅,翻成中國話叫應量器,簡略的翻譯梵語,就翻一個鉢字。應量器,簡單的解釋,應你飯量的一個器。你是個大飯量,準備一個大鉢;你是個中等的飯量,準備一個中鉢;你的飯量小,準備一個小鉢。總而言之,托一鉢飯夠你吃飽,應你的飯量,這是很簡單的一個解釋。「持鉢」,用手托起來,叫做持。化飯吃,又叫托鉢,就是這個意思。   「入舍衛大城」,出家人都應該守這個規矩,釋迦牟尼佛要以身作則,他在祇樹給孤獨園,前面講過,那是黃金布地買的一個園子,起的講堂,給孤獨長者還沒有飲食供養釋迦世尊嗎?世尊就說:你不必這樣供養,我要帶領我的弟子,實行托鉢的制度。我們出家人是眾生的福田,不能給你一個人種福,我們要到舍衛大城,去托鉢化飯吃,給大眾的人民種點福。所以釋迦佛不坐在那安享現成,受齋主的供養。他以身作則,也是著衣持鉢,就入舍衛大城,舍衛大城城很大,人民很多,叫做大城。   那麼釋迦世尊住在哪裡呢?住在祇樹給孤獨園,祇樹給孤獨園距離舍衛大城有多遠?據過去的那些祖師算過,在中國的里,有六里路那麼遠。道源去朝拜過聖地,我雖然沒有一步一步的算,由祇樹給孤獨園走到舍衛大城,差不多有五、六里路那麼遠。釋迦牟尼佛要以身作則,都是用走的。   「乞食」,乞,是乞求,到舍衛大城幹什麼呢?乞求飯吃。托鉢化飯,叫乞食。   「於其城中」,「於」字作「在」字講,「其」字指著「舍衛國」。在舍衛國大城之中,托鉢化飯吃。   「次第乞已」,怎麼樣去乞食呢?次第乞,怎麼樣叫次第乞呢?挨門挨戶,一家一家乞求,不揀貧富,管你是個貧窮人也好,你是個富人也好,挨門挨戶地去托鉢化飯。「已」,把鉢化滿了,滿鉢為已。   為什麼要標明次第乞已呢?這就是釋迦世尊是發的平等心,利益一切眾生。佛的弟子,有個迦葉尊者,他去托鉢化飯吃,乞貧不乞富,單找窮人化飯吃,不找有錢的人化飯吃。貧窮的人供養不起飯,托鉢化飯很困難,他不嫌困難,化不到、托不到,他餓一天,也不在乎,他一定要找窮人化飯。有其他的比丘問他:「迦葉尊者,你怎麼托鉢化飯,是單找窮人化呢?」迦葉尊者回答:「世尊說過,我們出家人吃了人民的飯,是給他培福的。貧窮的人,為什麼貧窮?他前生沒有行布施,今生才貧窮。今生我要給他培點福,我要叫他布施,那麼他今生窮,來生就不窮了嗎?」大家聽見,是有道理。   還有一位尊者,須菩提尊者,就是金剛經的當機者,他去托鉢化飯吃,乞富不乞貧,單找富人有錢的人去化飯,不找窮人。別個比丘問他:「你為什麼乞富不乞貧呢?」須菩提說:「富人,怎麼富的呢?他是前生前世行了布施,今生今世才富的。那麼今生今世他要不接著布施,今生享了一生的福報,來生來世不又變成窮人了!我要叫他繼續布施,叫他繼續培福,今生富,來生還富啊!」耶!大家聽見,也有道理。   這些比丘在一起,就在評論,迦葉尊者,乞貧不乞富,也有道理;須菩提尊者,乞貧不乞富,也有道理。究竟兩個人,誰個對?誰個不對呢?問問世尊吧,把他們二個的道理都說出來,世尊說:「對是都對,但是其心不平等。迦葉尊者是利益貧窮人,你為什麼捨棄富人而不利益呢?須菩提尊者是利益富人,你為什麼捨棄了貧人,而不利益貧窮呢?這個心不平等。」你們要去托鉢化飯吃,應該不揀擇貧富,次第去乞求,挨門挨戶去化。不管他是貧窮人,不管他是富人,化滿了鉢就回來,這樣子心就平等了。所以金剛經上,世尊給弟子作榜樣,是不揀擇貧富,挨門挨戶的次第乞,乞到滿鉢,已,就回來了。   「還至本處」,還,是回來;至者,到也。回到了他的本處,本處什麼地方呢?祇樹給孤獨園。由祇樹給孤獨園出發,到舍衛大城,托鉢化飯乞食,乞滿鉢,乞已了,回來,回到他的本處。   「飯(音翻)食(音四)訖,收衣鉢。」回到祇樹給孤獨園,把托鉢化的飯。食,把它吃。訖,是吃完了,再把衣鉢收起來。這都是出家人的規矩,釋迦佛以身作則,就是你化飯是到城裡邊,舍衛大城。我們現在在台北市,到台北市化飯,但不許在街上吃。把鉢化滿了,鉢上有一個蓋,把蓋子蓋起來,回來。在街上吃,則不威儀,人家看不起你出家人,等於討飯的叫化子一樣。所以要回來,回到自己寺院裡,再吃飯。釋迦世尊住的寺院,就是祇樹給孤獨園,「飯食訖」,吃完了。「收衣鉢」,收的什麼衣呢?大衣,僧伽黎,把衣收起來了。把鉢要洗洗,洗乾淨了把鉢也收起來。鉢有一個鉢囊,一個袋子,把它收到鉢囊裡面,把它掛起來,這叫收衣鉢。   「洗足已,敷座而坐。」這個釋迦佛給出家人制的規矩,要赤腳走路,不許穿鞋子。釋迦佛制的戒律,有遮有開,遮是遮止,遮是不許穿鞋子。但是有開緣,要是地上有瓦礫、沙磧,赤著腳,刺得出血,不能走路,這個時候許可穿鞋子。平路,沒有瓦礫、沙磧,不刺腳的,不許穿鞋子,都赤腳走路的,所以釋迦佛不例外,他也赤腳走路。到現在造的佛像,你看見佛有穿鞋子的嗎?都赤著腳,釋迦佛的制度是這個樣子,你去托鉢化飯赤腳走,去的時候六里,回來的時候六里,在大城裡面還要走路。往返,就是走了十幾里路了,腳上有塵土,怎麼打坐呢?所以把衣鉢收起來以後,一定要洗腳,把腳洗乾淨了,這個時候「敷座而坐」,敷,是展開,展開什麼呢?出家人打坐,有個坐具。釋迦佛也有個坐具,把坐具敷展開來,敷展座位上,這就坐下來。「敷座」,布一個座位。「而坐」,這才坐下來。   消文、釋義,都解釋清爽了,第三、要顯理,這個地方非顯理不可,不顯理,這一段文,跟下面金剛經的文,接不上頭。要講金剛經,是講空理的,先顯一段托鉢化飯吃,是什麼意思呢?不吃了飯,不能講金剛經嗎?這不像道理啊!一定有個真理在裡面含著,所以非顯理不行。   顯理,分二層顯,先顯淺的理,再顯深的理,才能以跟下邊正宗分接上頭。   先顯淺的理,是由戒定發起智慧。金剛經是講智慧的,就是般若妙慧,般若妙慧怎麼樣能把它啟發出來呢?要「依戒生定,因定發慧。」戒、定,是慧的基礎,不持戒、不修定,般若妙慧本來是人人具足,但是啟發不出來,所以要依戒定,而才能以啟發般若妙慧。   從「爾時世尊,食時,著衣,持鉢,入舍衛大城,乞食。於其城中,次第乞已,還至本處。飯食訖,收衣鉢,洗足已。」到這裡為止,完全講戒,出家人的戒律,都在這一段上。「敷座而坐」,是修定的,為什麼要坐?坐下來打坐修定,這是講定的。就是前面講戒,最後一句講定。   這一段是叫凡夫研究的,也就是叫你我大家來研究的,我們都不是阿羅漢,我們要想得到般若妙慧,不能憑空得到它,從哪裡得到般若妙慧呢?得持戒、修定。這就屬於勸修,你不持戒、不修定,得不到般若妙慧。   般若妙慧,前面講過,叫三種般若,實相般若,就是理體,也就是佛性。佛性,這個理體,人人本具,個個不無,由體起用,就是觀照般若,就是智慧。那麼人人本具,凡夫哪裡沒有呢?有,我們怎麼樣般若智慧不現前呢?叫那無明煩惱給障住了。怎麼樣能把它啟發出來呢?釋迦佛告訴我們有一個方法,你得持戒修定,把那無明煩惱降伏住,把它消滅掉,耶!般若智慧顯發出來了。般若智慧本來具有的,不從外邊來,不是我們師父教我們的,也不是佛給我們的,釋迦牟尼佛只是告訴我們一個方法,叫我們自己修行。你自己不修,般若妙慧啟發不出來,釋迦佛也沒有辦法。所以人人本具,個個不無,可是人人個個,都得持戒修定,才能以把般若妙慧啟發出來。   尤其研究金剛經的人,研究不懂,你來聽講,聽懂了;勸你看註解,最初看不懂,現在註解也看懂了。聽也聽懂了,看也看懂了,要發心弘法,要講,也會講了,講得還真好,大家都愛聽。你開了悟了沒有?你沒有開悟,所講的道理,全是經上的道理,全是釋迦佛的道理,不是你自己的。般若妙慧你自己本來有,你沒有開悟,沒有把它開出來,沒有把它悟出來,你講的都是那些文義。顯理呢,顯的是釋迦佛的理,你自己拿出來點看看?沒有。所以要求個悟處,研究金剛經,要迴光返照照自己,我有般若妙慧,怎麼樣不能開悟呢?開悟得有一個方法,你得把戒律持清淨,你得修定;沒有定功,般若妙慧啟發不出來。怎麼樣得到定功呢?持戒清淨。持戒不清淨,不會得到定;得不到定,不會開悟。所以持戒修定,是開悟的前方便,而且是最要緊的功夫。   第一段理,顯出來,叫淺的理,我們需要,須菩提尊者並不需要。須菩提尊者是阿羅漢啊!他持戒修定的功夫老早用好了,而且我空之理,老早證得了。他在金剛經上當機,到了第二分,他讚歎世尊希有,能是讚歎持戒修定是希有嗎?希有,稀奇少有啊!世尊住世,前面講過,「阿含十二方等八,二十二年般若談」,我算這個帳,說金剛經,就是第二十二年,世尊住世四十二年了,常常持戒修定,阿羅漢常常持戒修定,有什麼希有呢?須菩提尊者從哪裡開悟的呢?就悟到這一段經,釋迦世尊並沒有開口說法,須菩提尊者看出來了,平常沒有看出來,這個時候看出來了。   這一段經文,就是說的日用尋常,出入往返,穿衣吃飯的家常生活,可是正在說般若經,這叫做離言般若,離開言語之相而說的般若。下面說的一部金剛經,都得開口說,那叫依言般若,依著言語而說的般若。這一段經文說般若經,是離開言語說的,過去不但須菩提尊者不知道,一切諸大弟子都不知道。   在過去親近了佛三、四十年了,到吃飯的時候托鉢化飯,世尊去化飯,諸大弟子都跟去托鉢化飯。這個時候幹什麼呢?托鉢化飯。等到回來了呢,洗足已,敷座而坐以後,則要開口說法了。喔!這個時候跟我們說法了,這個時候要聽般若妙理了。所以過去沒有注意,世尊在那出入往返,穿衣吃飯,就是跟諸大弟子說般若妙法的,今天須菩提尊者看到了。   實相般若在哪裡呢?在我們心裡,你這一解釋就錯!實相般若它不在內啊!不在心內,那麼在心外,它也不在外。不在內不在外,它也不在中間。實相般若是無相之法,沒有個所在,沒有個所在而無不在,遍於一切法。實相般若在哪裡呢?穿衣服,也是實相般若;吃飯,也是實相般若;走路,也是實相般若。法法頭頭,無不是實相般若。   講到金剛經,第十七分有一句經文:「一切法皆是佛法!」只看你會悟不會悟?你會悟了,一切法都是佛法,穿衣服也是佛法,吃飯也是佛法,出入往返,都是佛法。你要是不會悟呢,你在那講經、聽經,那也不是佛法。為什麼?你著了相,哪是佛法呢?佛法叫你不要著相嘛!   所以會悟了,一切法都是佛法;不會悟,佛法也不是佛法,這個道理大家要記在心裡。再講到金剛經,叫我們要安住真心,降伏妄心。妄心降伏住,真心安住了,真心安住是個什麼樣子呢?不入於斷滅啊!「應無所住,而生其心!」這是金剛經上的經心,也叫經眼。住,就是執著,你應一切處不執著,在不執著之中生個心出來。應無所住,而生其心!雖然生個心,而不住相,生心而無住,無住而生心,這就是真心現前的時候。   這一段經文,就是離言的般若,離開言語之相而說般若,沒有開口說,就是在那說般若,全部般若經都在這個時候顯出來。金剛經的經心、經眼,就是應無所住,而生其心!這一段經文上,你就去會悟,應無所住,而生其心!都在這一段經文上顯出來。釋迦世尊到了吃飯的時候穿衣服,拿著鉢,到舍衛大城乞食,他可生心動念了嗎?他要是生心動念,跟凡夫一樣了!我們凡夫怎麼樣個不同呢?穿衣服,著穿衣服的相;拿起個飯碗,著飯碗的相;吃飯,著吃飯的相:走路,著走路的相,處處執著,所以叫做凡夫。釋迦牟尼佛跟我們生活一樣,穿衣服、走路,回來吃飯,吃了飯,收衣鉢,洗腳,洗了腳打坐,跟我們一樣啊!家常生活嘛!但是他絲毫沒有動念,絲毫沒有著相。沒有著相而在那兒出入往返,穿衣吃飯,又不落於斷滅,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生心可沒有住著,你會用般若經的功,就在這一段上會悟。應當怎麼樣用功?就這樣用,不是你到了禪堂裡打坐才用功,也不是你到了念佛堂裡念佛才用功,就在日用尋常生活中用功,那才是真會用功呢!   這是第二段,顯深理,顯離言的般若,就在這一段。發起序,能以發起下面一部經,都是依言的般若,不然跟正宗分怎麼能發起來呢?這是顯理,這再勸修,勸諸位幾句。   怎麼樣勸諸位修行呢?你修行在哪裡修行呢?剛才講了兩句,不是在禪堂裡修,不是在念佛堂裡修,那麼到哪裡修呢?不是說諸位參禪打坐,到禪堂裡不對;也不是諸位發心念佛,到念佛堂裡不對,不是這樣講,你不要錯會了意思。禪堂裡,你去坐香,參禪打坐,這是對的。但是你要是單執著那是用功,而穿衣服、吃飯、走路的時候不是用功,這個錯了。你到念佛堂去念佛是對的,那是修行,但是不念佛的時候,你就不修了,這個錯了。修行用功在哪裡呢?就在這穿衣服、吃飯、出入往返、行住坐臥,日用生活中這個時候用,才是真正的修行。   再舉個證明,我們不說有這麼個人,比如說,有一個人,他參禪真用功,他念佛也真用功,他以為用功是在禪堂裡用,在念佛堂裡用。在吃飯的時候就吃飯,這個時候不用功。喔!到吃飯的時候,著了吃飯的相,今天的菜飯很好,很對口味,多吃了些,唉呀!吃得漲得不得了!等到下午再去坐禪,也坐不好;念佛,也坐不好,為什麼?吃太多了。相反的,等到吃飯的時候,嫌飯不好,菜也不好,阿,自己發了脾氣,氣得一肚子氣。到下午再去參禪,也參不好;念佛,也念不好,怎麼了?氣沒有消,中餐飯沒有吃好,你這樣能算真用功嗎?飯好,你吃得太多,動貪心;飯不好,你發脾氣,動了瞋恨。你用功不是要降伏煩惱,降伏煩惱最根本的煩惱不是貪瞋癡嗎?貪瞋癡的煩惱,不能對治,你參禪什麼用嘛!你念佛有什麼用嘛!所以你要真正會用功,在哪裡用呢?就在穿衣、吃飯、出入往返日常生活之中對治煩惱。貪煩惱,對治,不起貪心;瞋煩惱,對治,不起瞋恨,這樣才是真會用功。   三十二分的本子,第一分講完了,也就是三大分的序分講完,向下就講正宗分。正宗分,要分四大科,先把科分一下,我編的金剛經參考資料,寫得很清楚,又按信、解、修、證分為四科:   第一大科,依著三十二分的本子,自第二分到第八分,這就是第一科,「略明降住生信分。」簡略的說明怎麼樣能以降伏妄心?怎麼樣能以安住真心?可以生起來我們的清淨信心,叫生信分。   第二大科,自第九分到第十六分,上卷完,這就是第二科,「推廣降住開解分。」前面是略明,這邊再推廣,推廣降伏妄心,安住真心,可以叫我們開悟,解字念(謝),解就是開悟,叫做開解分。   第三大科,自第十七分到第二十四分,就算下卷,是第三科,「究竟降住起修分。」把降伏妄心、安住真心,說到究竟圓滿處,好啟發我們的修行用功,叫做起修分。   第四大科,自第二十五分到第三十二分的前半分,要是依著心印疏的科,它正宗分到三十一分止。我們現在依著新眼疏分科,要到第三十二分的前半分止,這個叫做「決定降住成證分。」能以決定降伏妄心、安住真心,能以證得聖果,叫做成證分。   這叫信、解、修、證四大科。 【善現啟請分第二】 時,長老須菩提,在大眾中,即從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希有!世尊!如來善護念諸菩薩,善付囑諸菩薩。   「時,長老須菩提」,「時」,就是世尊托鉢化飯回來吃飯,吃完了飯洗腳,洗了腳打坐這個時候。「長老」,是德臘俱尊之稱。長,他的道德長。老,他的戒臘老。諸大弟子之中,他的道德很高,高,就是長,叫做德長。老呢,他受戒早,戒臘老。出家人老,不按世間年齡幾歲,只按出了家受戒的年。戒臘老,叫做德臘俱尊,道德尊,戒臘尊,稱為長老。   「須菩提」,就是當機尊者的名字,梵語須菩提,翻成中國話,翻成空生,也翻成善吉,也翻成善現。怎麼樣叫空生呢?他降生的時候,他父親是個大財主,家裡的金銀寶藏統統空了,守庫藏的人來報告,黃金、白銀什麼都沒有了,所以叫空生。趕快找個相師來看看,這個小孩子恐怕不吉祥,剛落地降生,怎麼家裡的寶藏都空了呢?等到相師一看他的相,說是很吉祥,這叫善吉。等到過了七天以後,耶!寶藏的金銀寶物,又出現出來了,所以又叫善現。又叫空生,又叫善吉,又叫善現,這叫含多義不翻,保存梵音,叫須菩提。   在諸大弟子之中,他是解空第一,解悟空理他第一。諸大弟子,各有個第一,像舍利弗,智慧第一;目犍連,神通第一;須菩提,解空第一。他怎麼作金剛經的當機者?金剛經是講真空妙理,他本來就解空第一,他有這個資格來當機,這是按現在的迹相。要按他的本位,他是青龍陀如來,為輔佐釋迦如來弘法利生,來現身為聲聞弟子,而又回小向大,到金剛法會來當機的。   這叫「一佛出世,千佛護持。」這一尊佛出世,弘法利生,千尊佛都要來護持他,來輔佐他。像文殊菩薩,是北方成就如來現身;像觀世音菩薩,是過去正法明如來現身,就是這個樣子。   今天就講到這裡,向下文長,付待來日!請大家站起來回向!   請把經本打開,「時,長老須菩提,在大眾中,即從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這是講到正宗分的第一科,略明降住生信分,簡略的說明,降伏妄心,安住真心,能以令我們生起一個清淨信心,這從第二分起到第八分止,都是這一科,現在才剛剛開始。   「時,長老須菩提」,時,就是這個時間,什麼時間呢?就是世尊托鉢化飯回來,吃了飯,洗腳打坐這個時間。「長老須菩提」,長老者,是德臘俱尊,德,是道德,道德長;老,是戒臘,戒臘老。稱為長老,在現在的名詞,就是大學長,在弟子之中,他是長老。須菩提是梵語,翻成中國話,如前面說的,含多義不翻,還保存它的梵語,叫須菩提。在諸大弟子之中,他是解空第一,就是解釋的解,念(謝),解是解悟,解悟空理他算第一名。因為他解悟空理最高,金剛經是講空理的,所以須菩提在金剛經上當機,來請問。請問,記著,不是為他一個人請問,為當時法會的大眾請問,也不是為當時法會的大眾請問,也是為未來的眾生請問,也就是為我們請問。   「在大眾中」,他要出來請法,有個請法的儀軌,也就是有請法的禮節。在大眾中,不但是在那一千二百五十個比丘大眾之中,那是常隨眾,還有其他的比丘很多。不但有無量的比丘,還有比丘尼,還有優婆塞、優婆夷。不但有四眾弟子,還有國王大臣一切結緣大眾。總而言之,是來聽金剛經的人,都在這裡。   他在大眾之中,「即從座起」,從座而起,聽經都得坐下來,各人有個本座,從他的本座就站起來,走到佛的面前。那麼從座而起,站起來了,「偏袒右肩」,偏,一邊。袒,是露出來右邊的肩膀。就是搭的袈裟,把它偏袒起來,就像現在我搭袈裟這個樣子。我們中國有便服,還有一件長的衣服叫海青,這個大袖子衣服,是我們中國出家人的一個長的衣服,搭上袈裟,就是偏袒右肩。在印度沒有這些便服,也沒有海青,坐那兒聽經的時候,都是通肩搭衣。通肩,是兩個肩膀都蓋起來,要出來行禮,則偏袒右肩,要把右肩膀露出來,這是個什麼禮節呢?這就是請佛說法,自己可以擔荷如來的家業,露出來肩膀,表示負責任,可以弘法的意思。   「右膝著地」,那麼跪下來,是兩個膝蓋跪下來,只一個膝蓋跪下來,是什麼意思?這是佛的方便,因為要請法,不像我們現在請法,磕三個頭就回去坐那兒了。他這個請法,還是跪著請,跪著請兩個膝蓋到跪下,則不能持久,所以佛方便,跪下來一個膝蓋,右膝著地。   那麼偏袒右肩,右膝著地,為什麼不偏袒左肩,左膝著地呢?就知道,印度國的禮節,是以右為上,所以偏袒是右肩,一個膝著地,是右膝。   「合掌恭敬」,兩隻手合起來,叫合掌,表示很恭敬的意思。「而白佛言」,弟子跟佛說話,要仰白世尊,叫白;佛跟弟子說話,叫下告。佛告須菩提,這是經上的禮節,每逢弟子跟佛說話,叫白;每逢佛跟弟子說話,叫告。   這一段禮節,就是表示三業恭敬,三業,就是身口意三業。「偏袒右肩,右膝著地」,這是表示身體、身業恭敬。「合掌」,表示意業恭敬,意,就是我們的心,發恭敬心,心無形無相,用兩隻手合起掌來,表示一心不亂的意思。「而白佛言」,仰白世尊,這是口業恭敬,表示身口意三業恭敬來請法。   下面開口說話,先讚歎一聲:「希有!世尊!」希有啊!世尊!這個跟其他的經不同,多了希有二個字。其他的經上,「而白佛言:世尊!」稱呼一聲就好了,就像我們弟子跟師父講話,師父!叫一聲,叫世尊!   金剛經上,開口先說一個「希有!」希有者,稀奇少有,這樣稀奇少有啊!世尊!什麼稀奇少有呢?前面,也就是昨天講的發起序,顯理,先淺的解釋,持戒修定,才能以啟發智慧。持戒修定,這些須菩提長老,他們都是阿羅漢,跟著佛數十年了,持戒修定,有個什麼希有呢?所以非顯深的理不行。深的理,就是釋迦世尊,在出入往返,穿衣吃飯,日用尋常之中顯示離言般若,以前沒有看到,看到了沒有悟到。今天看到了,悟到了,才是真正希有!   這個希有,就佛那一邊講,能以在日用尋常之中,顯示般若的全體大用,真是希有!平常講般若妙理的時候,都是在講堂裡講,哪曉得就在日用尋常生活之中顯示出來,這不是希有嗎?   就自己身邊講,須菩提過去因為世尊去托鉢化飯,這是日常生活,不是說法。今天看到了,就在穿衣吃飯,日用尋常生活之中,討得個真消息,喔!世尊一舉一動,無非在那兒說般若妙法,以前不知道,今天忽然間開悟了,這真是希有!   下面還接著讚歎世尊,這希有,是很驚奇的意思,稀奇少有。怎麼樣稀奇少有呢?他要說出來,所見到希有的事:「如來善護念諸菩薩,善付囑諸菩薩。」所以真是希有!   善護念、善付囑,講「善護念」,是講如來之心,如來之心加護愛念諸大弟子,叫做善護念。護,是加護,加被護持。念,是愛念。像父母愛兒女一樣,愛念諸大弟子,叫做念,這是講如來的心希有。   「善付囑」,是講如來的口,如來的口能以委付叮囑諸大弟子。付囑,付,是委付,詳細地解釋給你聽,如來口業說法,詳細地委付。囑,是叮囑,勸導了再勸導,叫叮囑,所以這叫做善付囑諸大弟子。   怎麼叫做善護念、善付囑呢?善,是善巧方便。到了般若法會上,釋迦如來說了十二年的阿含經,完全小乘教;說了八年的方等經,是彈偏斥小,歎大褒圓。彈斥,彈偏斥小,你們學的小乘教沒有用,呵斥他。歎大褒圓,讚歎褒揚大乘法好,八年說的都是這個,專對著小乘加以呵斥,加以勸導。   到了般若法會上了,小乘弟子,他證得了阿羅漢,三界的生死了脫了,你叫他再進步,他不肯進步。怎麼個進步呢?大乘法是要發菩提心,弘法利生的,他發不起菩提心來,「我的事辦完了,還做個什麼事呢?我三界以內的生死,都了脫了。」所以佛怎麼樣呵斥他,他也不動念頭;怎麼樣勸導他,他也不動念頭。   那麼到了般若法會上,不得不善巧方便,「轉教付財,將大付小,以小入大,囑小化大,以大激小,皆如來之方便護念也。」般若法會叫做「轉教付財」,把大乘弟子,都交給小乘弟子,說:「你們出家早,學佛法學得高深,這些大乘弟子出家不久,你們去講開示給他聽。」「將大付小」,把大乘弟子付託給小乘弟子,弟子都學大乘,你當老師的,怎麼學小乘法?「以小入大」,引導小乘弟子,來入大乘法,這是善巧方便。「囑小化大」,還要囑託小乘弟子,去教化大乘弟子。「以大激小」,弟子都學大乘,你當老師的學小乘,你天天講,講的什麼呢?所以小乘弟子講大乘,他也講,他是學佛講,佛叫他們講,實際他自己沒有發菩提心。所以要大乘弟子來激動他,叫他發大心,這都是如來的善巧方便,所以叫善護念、善付囑。   般若法會上,引小入大,以大激小的善巧方便,還不是今天金剛法會上,須菩提讚歎的善巧方便。今天須菩提看見什麼樣呢?看見釋迦如來到了城裡化飯,化了飯回到祇樹給孤獨園,就穿衣吃飯,日常生活之中,處處就在顯示住心無住,降心離相的妙用。金剛經下面二個大問題:云何應安住其心?云何降伏其心?就在入城還園,穿衣吃飯時候,正是顯示住心無住,降心離相的妙用。以身教不以言教,一舉一動都是教,沒有開口,沒有說話,以身體來教化。不以言教,時時處處,一舉一動,無不是給弟子作修行的模範,這真是善護念、善付囑,所以這樣子讚歎世尊,叫善護念、善付囑。 世尊!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云何應住?云何降伏其心?   這是須菩提替大眾請法,在金剛經上,就多了前面那一段讚歎之詞,頂禮以後,「合掌恭敬,而白佛言:」應該接著就是「世尊!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云何應住?云何降伏其心?」應該接上這個。在金剛法會上加了那麼一段:「希有!世尊!如來善護念諸菩薩,善付囑諸菩薩。」這就是須菩提尊者,他在這個地方開了悟了,自己悟到般若的妙用了,所以他才替大眾請問。   這個地方還有「希有!世尊!如來」三個詞。世尊,也是佛的德號;如來,也是佛的德號。這個地方要料揀一下,這個如來,就是佛,也就是世尊。佛有三個身:應身、報身、法身。就是一個菩薩,他成了佛了,他怎麼樣成了佛呢?他親證法身,法身是個理體,它無相,這叫法身如來。他這一個菩薩成佛,不是隨便可以成佛,他要修六度萬行,功德圓滿了,才能成佛。他在因位之中,修的六度萬行,功德圓滿,在果報上,他成佛了,要身有無量相,相有無量好,好有無量莊嚴,那叫報身如來。法身如來無相,記著,報身佛有相,誰個看見呢?諸大菩薩看見,凡夫、二乘,看不見。那麼佛成了佛,他是要普度一切眾生啊!他成了佛,成了報身佛,凡夫看不見,二乘聖人也看不見,那怎麼辦?所以他得示現應化身,也叫應身佛,也叫化身佛,叫應化身,有善根的凡夫看見,二乘聖人也看見,這叫應身如來,也叫應化身如來。在印度示現淨飯王的太子,丈六金身,那就是應身如來。   這三身,就是一個身。他不證得法身,顯不出報身出來,報身是由法身顯出來的。不證得報身,顯不出應化身來,應化身是由報身顯出來的。這個地方,這個「如來」,在三身如來,是哪一個身呢?二乘人看見的是應化身如來,菩薩看見的是報身如來。   有的註解上說:金剛經上,凡是講如來,都是講法身如來的,這個不通,法身沒有相嘛!二乘弟子看見的,都是應身如來;菩薩看見的,是報身如來,他有相嘛!法身沒有相,怎麼金剛經上講的如來,都講法身呢?有講法身的,有,到時候再指明。這個地方,就是報身兼應身,你是二乘弟子,他還沒有大徹大悟,悟到大乘法,他看見的還是應身。是大乘弟子,看見都是報身。   下面就替眾生請法,須菩提尊者大徹大悟,他就發菩提心了,過去不肯度眾生,現在發心要度眾生,所以他請法不是為個人請,「世尊!」稱呼一聲,就像現在我們弟子跟老師說話:「師父!」叫一聲。「善男子、善女人」,這個善,不是普通的善,大乘善根的善,有大乘善根的男子,有大乘善根的女子。這個男子、女人,都是人道的人,就是男人、女人。   佛度眾生,是普度一切眾生,在三界以內六道凡夫,須菩提為什麼不代表六道凡夫來請法呢?你要知道,三惡道的眾生,苦得不可開交,他沒有法子來聞法,他怎麼能修行呢?那麼三善道的眾生,所謂:「修羅方瞋,諸天正樂,可以整心慮趣菩提者,唯人道為能爾。」「修羅方瞋」,阿修羅的脾氣大,動不動就動瞋恨,怎麼能發心修行呢?「諸天正樂」,天上的眾生福報大,貪心大,就在享受五欲之樂,叫他發心修行,他也來不及,光五欲之樂,就忙得厲害。在我們人間大富大貴,都不能來聽經,叫做富貴修道難。勉強叫他來聽經,他也不發心修行,他的五欲之樂太多了!富貴之人修道還難,何況天上眾生呢?「可以整心慮趣菩提者,唯人道為能爾。」把自己的思想整理整理,不要打妄想了,趣向於菩提,只有人道的眾生可以。所以經上,總是替人道的眾生來請法,就是這個道理。   講到這個地方,都要勸導諸位,諸位都是有大乘善根的男子,有大乘善根的女人,你不要辜負了你的善根,我怎麼知道你有沒有大乘善根呢?你要是沒有大乘善根,講金剛經,你不來聽;或者來聽一天,你就不來了。天天來聽,沒有大乘善根,能天天來聽嗎?但是你聽了,要趕快發菩提心,趕快修菩薩行啊!不要辜負了人的善根,「可以整心慮趣菩提者,唯人道為能爾。」人才可以修行,所以釋迦世尊示現成佛,不示現在天上,不示現在阿修羅道,示現在人道,唯人才可以成佛。我們是人,可以成佛,怎麼成呢?發菩提心,修菩薩行,你就能成佛啊!你不要對不起自己的人身,不要對不起你前生前世栽培的大乘善根啊!   但是,人身難得,可易失!得人身不容易,但是人的壽命短促,最高不過一百歲,現在說可以活到一百二十歲,可以活到一百六十歲,讓你活到二百歲,還是剎那之際就過去了。你不要等著啊!生命不能等你,你聽到佛法,你就趕快發菩提心,趕快去學菩薩行,趕快行菩薩道,要趕快趕快,不能以推諉啊!你一推諉:「過幾年,我的事業還沒有成功呢,我家裡的事還沒辦完呢!」請問:「什麼時候事業才成功?什麼時候家裡的事才辦完?」你的生命不能等你,就讓你活到一百二十歲,轉眼之際就到一百二十歲了,到那時候,你的事業還沒有成功,家裡的事還沒有辦完,那怎麼辦呢?所以你聽到了,今天就發心,今天就修行,不能等到明天。   看著經文:「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發心,發的什麼心呢?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先把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這個文字消釋一下。梵語阿耨多羅,翻成中國話叫無上。三藐,叫正等。三菩提,叫正覺。這是釋迦牟尼佛,也就是十方諸佛的佛果。成了佛了,證得佛果,證得什麼佛果呢?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的果。前面講過,解釋佛字,超九界以獨尊;解釋世尊,超九界以獨尊;解釋這個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呢,還是超九界以獨尊。   這個無上正等正覺,超九界以獨尊,從下面往上解釋,三菩提,叫正覺,揀別不是凡夫的不覺,外道的邪覺。凡夫不覺,凡夫在迷,迷而不覺;外道求覺,不知道什麼叫做正覺,求些外道邪覺。那麼佛證得的果位叫做正覺,就超過了凡夫外道,包括六道凡夫。再加個三藐,加個正等,超過二乘,聲聞緣覺求的覺是正覺,但是它不等,只自覺,不覺他,心不平等,只能自利,不能利人。三藐三菩提,就超過二乘法界。   再加個阿耨多羅,叫無上,大乘菩薩既能自覺,也能覺他,他是正等正覺,但是菩薩上面還有佛,他是有上之正覺。佛無上,無上者,沒有再上的了,沒有比佛再高的了,所以成了佛了,超過了菩薩法界,合起來就超九界以獨尊,叫無上正等正覺。   無上正等正覺,是佛的果位,這個地方是發心,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上面一個發,下面一個心,換句簡單的話,就是發成佛的心。要發成佛的心,就是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再簡單的解釋,就是發菩提心,就是這一句經文。   剛才說,勸諸位一定要發心,就是發菩提心,發成佛的心,今天就發,不要等到明天啊!再看看我們現在的佛教徒,天天上佛堂的,佛的寺廟的,燒香拜佛,他發的什麼心呢?一考察,你就要流眼淚!他發的求平安的心,沒有想到來生的事,這能是佛弟子嗎?那麼你為什麼來燒香拜佛?求平安,換句話說,最好發財,再希望最好我們家裡的人做官。這都是現在凡夫的妄念,哪裡是佛出世的本懷呢?那個發心,是發個升官發財的心嘛!或者是,我是不求今生,求來世,求來世怎麼樣呢?今生做一個人,樣樣不如意,我要求來世轉一個富貴人,好享點人間的福報,還是要做人,人好像很有意思。那麼再者呢,想到來生來世高一點,要生天,不曉得天也是個凡夫,也沒有出三界,哪裡是佛法呢?   佛出世,做什麼事呢?為度眾生,怎麼度呢?先叫眾生知道苦,你生到人間是苦,你生到天上也是苦,不出三界,總在苦海裡受苦。眾生不知道苦,佛天天說法,叫眾生知道苦。知道了苦了,告訴你怎麼樣能了脫這個苦?再告訴你一個方法,叫你知苦就斷集,集,就是煩惱,你把煩惱斷掉了,就出了苦了。所以佛出世說法,就為度眾生了生死。那麼你發了心,自己了生死了,這叫做小乘弟子,可以證得聲聞果、證得緣覺果。要發大乘心了,自己了生死,還要度一切眾生了生死,這就叫做菩薩。菩薩功德修圓滿了,成了佛。佛出世,就為度眾生了生死,度一切眾生了生死。不知道生死大苦,不知道了生死是個大事,根本你沒有聞到佛法,也沒有學到佛法。   這個地方,善男子、善女人,他這個善根,是大乘善根。他都發了成佛的心,已經發了這個心,不是發的人天乘的心,也不是發的聲聞緣覺二乘的心,是發的成佛的心,叫發大菩提心。發了大菩提心,他要修菩薩行,這就有了問題了,這菩薩行怎麼修?「云何應住?云何降伏其心?」云何,就是如何?現在說白話,就是怎麼樣?應住,應當安住他的菩提心,發了菩提心了,菩提心會退轉,不能安住,有個什麼方法,世尊你說說看,怎麼樣能以安住他們的菩提心呢?菩提心不能安住,就因為妄想心不能降伏啊!那麼云何降伏其妄想心呢?二個問題,實際是一個問題,為安住菩提心,才要降伏妄想心;降伏妄想心,也就是安住菩提心。金剛經問的就是這二個問題,全部經答覆的,也是這二個問題,合起來就是一個問題。   下面佛才開口說法,前面發起序,是無言說法,叫離言的般若。現在講般若,依著言語講般若,佛從這裡才開口。 佛言:善哉善哉!須菩提!如汝所說:如來善護念諸菩薩,善付囑諸菩薩。   「佛言」,佛說話了。「善哉善哉!」先讚歎他:問得好!怎麼樣連讚歎二個善哉呢?你自己悟到這個地方,這就是善哉;你又能替眾生請法,更是善哉。善哉,就是很好很好!叫善哉善哉!   「須菩提」,叫一聲當機者,「如汝所說,如來善護念諸菩薩,善付囑諸菩薩。」印證他說得對,如汝所說,就像你說的那個樣子。「如來」,佛自稱,我如來實實在在就像你說的那個樣子,是「善護念諸菩薩,善付囑諸菩薩。」怎麼樣個善?前面講過,就是在出入往返、穿衣吃飯的時候,無不是在那兒護念諸菩薩,無不是在那兒付囑諸菩薩,就像你說的那個樣子一樣。下面就誡聽許說。 汝今諦聽!當為汝說。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應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   「汝今諦聽!當為汝說。」世尊許可他,給他說法了,你問這二個問題,我要給你解說,但是你要諦聽!諦字怎麼講呢?諦者詳審為義,詳是詳細,審是審實。你聽法,要詳詳細細地聽,要審審實實地聽。你聽法,粗裡粗氣的聽,不能瞭解真理;你輕浮不實在,也不能明白真理。所以你要詳詳細細地聽,要實實在在地聽,叫諦聽。那你句句,不但聽到耳朵裡,還要聽到心裡,這個時候你才能開悟。要這樣子,我應當跟你說;否則,你根本不是真正來聽法,我給你說不是冤枉費氣嗎?不應當跟你說。所以是經上佛要說法,先要教誡,你要諦聽。不諦聽,跟你說了,也得不到利益。   聽經,聽到哪裡,學到哪裡,第一、你得會歸自己,世尊是教誡須菩提諦,叫他諦聽,你不要想到是教誡須菩提,現在是叫你諦聽的,會歸自己,聽到哪裡,學到哪裡。須菩提尊者能以代眾生請法,世尊就讚歎他善哉善哉,我們要替眾生請法,我們要學著。眾生要聽佛法的人很多,他不知道怎麼樣請法,誰個是法師呢?他也不知道。你知道,就替眾生請法師講經,這就是替眾生請法。我前天不是勸請,你們大家都發心去修講堂,各地方都起講堂,現在社會上,需要聽佛法的人太多,沒有一個講堂,哪裡講呢?那麼眾生要聽法,他也不會請法,你替他請,你認得法師,知道哪個法師會講經,你就替他請,請了是為你一個人請嗎?大家來聽,這不就是發菩提心,行菩薩道嗎?   「汝今諦聽!當為汝說。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應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答應給他說了,就是你問的什麼人需要聽這個:云何應住?云何降伏其心?是發了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的人,先發心,後才學菩薩行嘛!須菩提尊者問,也是: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他菩提心不能安住,云何應住呢?菩提心不能安住,是妄心打閒岔,云何詳伏其妄心呢?也是先了發菩提心,才去學菩薩行。佛答覆他,也是:「善男子、善女人,發了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的人,應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都是先發心,後學修行,所以我第一天跟諸位介紹二部註解,就是心印疏的大科不採取,他說上半卷,是解釋:云何應住?云何降伏其心?下半卷解釋是發菩提心的,這個不次第,顛倒了。這就是我們看古人的註解,乃至於看現在人的註解,都要有抉擇的智慧,應採取的採取,不應採取的不採取。那麼我怎麼還介紹心印疏,因為他解釋的跟頓教禪宗都相合,只有大科不採取,應該採取的地方很多。   還有,現在流通很多的一位大居士著的金剛經講義,他解釋金剛經上,是如來二個字,都是解釋法身如來,不對。這個地方明明說的是:報身如來、應身如來,怎麼是法身如來呢?那麼除了他解釋法身如來不採取,其他講得很好的地方很多。我們要有抉擇智慧,就抉斷揀擇,要有這個智慧,你研究註解,才能增加利益。   我們聽金剛經,研究金剛經,要求個悟處,釋迦世尊在那出入往返,穿衣吃飯,須菩提尊者就開悟了,他就是要求個悟,沒有開口說法就悟了。這個地方佛開口說法了,「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應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說了二個如是,也要在這二個如是上求個悟處。   「應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這二個如是,可以作三番的解釋:   一、約顯理釋,如是者,眾生諸佛,本自如如。所謂生佛一「如」,莫不皆「是」也。設廓而論之,則內而根身,外而器界,無非真「如」,咸「是」實相。故言:「青青翠竹,總是真如;鬱鬱黃花,無非般若。」此顯世出世間,無一法不「如」,無一法不「是」,以明如是也。   第一、「約顯理釋」,約顯理解釋,是個顯理之詞,顯發實相般若妙理的。「如是者,眾生諸佛,本自如如。」諸佛如,眾生也如,如者不動,「所謂生佛一『如』,莫不皆『是』也。」這麼皆如是。眾生怎麼樣跟諸佛無二無別呢?華嚴經上說的:世尊成佛的時候,三嘆奇哉:「奇哉!奇哉!太奇哉!」怎麼樣奇呢?「一切眾生皆具如來智慧德相」,一切眾生都是佛,以前沒有知道,世尊今天成了佛了,他看見一切眾生都是佛,皆有如來的智慧德相。如來就是佛,如來的智慧,一切眾生都具的有。德相,德,是功德,相,是相好。一切功德、一切相好,都具足,跟佛沒有二個樣子,所以生佛一如,沒有二個,無二無別。   那麼我們怎麼當眾生,沒有成佛呢?「但以妄想執著,而不能證得。」跟佛不同的,多了個妄想。妄想者,虛妄的想念,他要執著,一執著變成真的了,眾生起了惑造業,都是執著妄念。所以本來具有的如來智慧德相,不能現前,叫妄想執著給障蔽住了。現在你要求個悟處,我本來有一個佛性,跟十方諸佛沒有二個樣子,我具的佛性,就是實相理體,實相般若。實相般若裡邊,具足有如來的智慧,具足有如來的功德,具足有如來的相好。你只要一迴光返照,照著你本來的佛性了,你不是跟十方諸佛無二無別嗎?所謂生佛一「如」,莫不皆「是」也。   「設廓而論之,則內而根身,外而器界,無非真『如』,咸『是』實相。」再把它推廣開來研究研究,內而根身,我的五根身,我的身體。外而世界,山河大地,都是真如,都是實相。你研究過楞嚴經嗎?七處徵心,心在哪裡呢?在內不對,在外不對,在中間也不對,在哪兒呢?在一切法上,一切法無不是真如,一切法無不是實相。「故言:青青翠竹,總是真如;鬱鬱黃花,無非般若。」所以古人說:你看見青青的竹子,翠綠的竹子,就是真如;你看見菊花,很茂盛鬱鬱然的黃花,就是實相。「此顯世出世間,無一法不『如』,無一法不『是』,以明如是也。」顯示世出世間一切法,無不是真如,無不是實相。   這就是在「應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這二個「如是」上求個悟處,悟到一切法,世間法、出世間法,無不皆如,無不皆是,叫「如是」,這叫顯理之詞。你能以悟到這個理了,應安住你的真心,真心自然安住了,妄心自然降伏了,所以應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   二、約指前釋:如是者,「如」世尊前面之穿衣吃飯,洗足敷坐,一段光景,這就「是」了。以此而住,無非安住。即是而降,無往弗降。此明無住之住,是真安住!不降之降,即真降伏!故云應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也。   第二種的解釋,「約指前釋:」約前面那一段經文來解釋,指著前文解釋,「如是者,『如』世尊前邊穿衣吃飯,洗腳打坐,那一段光景,這就『是』了。」「以此而住,無非安住。」你依世尊那個樣住,無非安住。「即是而降,無往弗降。」這是說明無住之住,是真安住,不降之降,才是真降伏。這是指著前邊的解釋,所以叫應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   你不能安住真心,就是妄心不能降伏。要想降伏妄心,你得求一個方法。那麼你有一個方法來降伏,就是妄想上加妄想,越降伏,妄想越多。你不曉得你的妄想怎麼生起來的?妄想生起來,就在這衣食住行,日常生活上生起來的。你學佛那麼樣子衣食住行,佛不是該穿衣服,穿衣服嗎?他不著穿衣服的相;該吃飯的時候吃飯,不著吃飯的相。行住坐臥,我們住房子,他不著住的相;他行路,不著行路的相。他在日常生活,行住坐臥上,都不生心、不動念,這樣妄心不是不起嗎?妄心不起,不是真心安住了嗎?這才是真正會用功。   三、約開後釋,「如是」者,即指後文所說之一部金剛經也。   第三種解釋,「約開後釋」,應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還沒有說出來的,下面一部金剛經,統統是說的降伏妄心,安住真心的方法。   約這三番解釋幹什麼呢?眾生的根機不一樣,你要是個上根利智的人,第一番顯理,你就能以開悟,法法皆如,法法皆是嘛!所以叫做如是。你要是個中根善根的人,照著佛前面那一段日常生活那樣做功夫,就是安住真心、降伏妄心的方法,你就能開悟。你要是個下根智慧的人,需要解釋,這一部金剛經要解釋給你聽,怎麼樣降伏其妄心?怎麼樣安住其真心? 唯然!世尊!願樂欲聞。   世尊答應他,「汝今諦聽!當為汝說。」須菩提尊者就說:「唯然!世尊!」唯然,就是:「是的!世尊!」再叫一聲世尊!「願樂欲聞」,願,是願意。樂字念(要),樂,是好樂。欲,是想到。我願意聽,我好樂聽,我想到聽,世尊!你趕快講,趕快說吧!   「唯然!世尊!」唯然二個字,就是答應:是的,那個口氣。有些註解上,咬文嚼字,解釋唯然,解釋好多,冤枉費氣,實際打看經人的閒岔。唯然二個字,印度人,弟子跟老師說話的一個口氣:「是的啊,世尊!」就是這樣,就是「是的」這二個字就好了,冤枉費氣解那麼一大堆,根本不相干。以後我再不料揀這些字,這是告訴你們看註解要會看,不相干的不要採取它。   今天就講到這裡,向下文長,付待來日!請大家站起來回向!   請把經本打開,看「大乘正宗分第三」。 【大乘正宗分第三】 佛告須菩提: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降伏其心。   第二分,就是正宗分的開始了,須菩提尊者當機來請問:發了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的善男子、善女人,他要想著修大乘的行門,菩提心發起來了,要叫它安住不要動搖,云何應住呢?云何,就是應住其菩提心?菩提心為什麼不能以安住?就因為有妄想心打閒岔,那麼云何降伏其妄想心呢?提出這二個問題。   世尊跟他說:「應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指著下文,就是這一部金剛經,要給他解答這二個問題。但是第二分還沒解答,到第三分就開始解答。我們聽經,研究經,都從第三分注意。   第三分最重要,第四分最重要,第三分先把要義說一下,就是要發心度眾生,度眾生要離相,不可以著相,叫做離相度生。第四分,你度眾生怎麼度呢?要行布施,行布施不要住相,叫做無住行施。第三分離相度生,就是叫我們發大願,要普度一切眾生,但是不要著眾生相,這是發大願。第四分,無住行施,就是起大行,你要普度一切眾生,怎麼度法呢?告訴我們去行布施,行布施不要住相,這叫無住行施,就是起菩薩大行。第三分、第四分是全經最要的要旨。以下都是解釋第三分、第四分的道理,所以第三分、第四分你注意聽著,大綱把它記住了,講到後面,都是講離相度生、無住行施的道理。不然,聽到後頭,忘了前頭,不曉得說到哪裡去了。   看著經文,「佛告須菩提:」在這個文字上,前面料揀過,弟子跟佛說話,叫仰白,都用白。佛跟弟子說話叫做告,叫做下告,就是師父跟徒弟講話,用告。   「佛告須菩提: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降伏其心。」先消文,怎麼叫做菩薩摩訶薩?前面須菩提讚歎世尊:「如來善護念諸菩薩,善付囑諸菩薩。」釋迦世尊印證他說得對,世尊是「善護念諸菩薩,善付囑諸菩薩。」菩薩二個字還沒有解釋,這個地方又加了個名詞,叫摩訶薩,現在都把它詳細解釋一下:   佛教裡講,一切眾生分成十法界,叫四聖六凡。凡夫有六道,叫六個法界:三善道、三惡道。三善道是:天、人、阿修羅;三惡道是:地獄、餓鬼、畜生。合起來叫六凡法界,六凡法界,就是六道凡夫,都在三界以內。出了三界,才叫做聖人。佛教裡講的聖人,跟世間法講的聖人不同,比方儒教講,孔子、孟子都是聖人。道教裡講,老子是聖人。耶穌教講,耶穌是聖人,跟佛教裡講的不同。   佛教裡講,你超出三界以外才叫聖人,超出三界以外有四種,叫做四聖:聲聞、緣覺、菩薩、佛。聲聞、緣覺,是二種小乘的聖人;菩薩、佛,是二種大乘的聖人。   金剛經,是大乘經,不是跟聲聞、緣覺說法;要是跟他說法,是接引他來學大乘的。所以前面須菩提尊者說:如來善護念諸菩薩,善付囑諸菩薩。菩薩是大乘弟子,不說善護念聲聞,善護念緣覺。這個地方又加個摩訶薩,就是菩薩中的大菩薩,叫摩訶薩。   現在把「菩薩摩訶薩」這個名詞把它解釋解釋,「菩薩」,是梵語簡略的翻譯,應該是菩提薩埵,菩提薩埵翻成中國話叫覺有情。這個弟子,是大乘弟子,怎麼叫大乘弟子呢?上求覺道,下化有情。大乘弟子,簡略的說,叫做菩薩,菩薩是做什麼事的人呢?上求佛的覺道,同時下化一切有情,有情就是眾生。聲聞、緣覺,他上求覺道,不下化有情;能以上求覺道,下化有情,才叫菩提薩埵,簡略地稱叫菩薩。   「摩訶薩」,翻成中國話,摩訶,叫大,大菩薩。按菩薩的地位,分十信、三賢、十聖、等覺,連佛,一共有五十二個位子。前面這五十一個位子,都是菩薩。到第五十二個位子,叫妙覺位,才是佛。前面五十一個位子,都叫菩薩。   按地位上講,十信位、三賢位菩薩,都叫菩薩。登了地了,這有十個聖地,叫做十聖位的菩薩,初地菩薩,二地菩薩,乃至到十地菩薩。再高,就是等覺菩薩,都叫摩訶薩。不登地,不能稱摩訶薩,這是按地位講。   但是金剛經第三分,釋迦世尊說的菩薩摩訶薩,不能按他的地位講。按地位講,登到初地以上的菩薩,豁破一分無明,親證一分法身,才登初地。到了等覺菩薩了,就差一等,還沒有成佛,他還有降伏他的妄想心嘛!這是這麼一個解釋,要記著,金剛經上講的「菩薩摩訶薩」,是約他發心講,你發的菩薩心,就叫菩薩;你發的摩訶薩的心,就叫摩訶薩。   菩薩摩訶薩發心怎麼不同呢?佛教裡面,是菩薩都叫大乘,大乘裡面分權教大乘、實教大乘。權教者,是權巧方便的大乘;實教者,是真實的大乘。要按賢首宗判五教,小教,是小乘教。大乘有四個教,就是:始教、終教、頓教、圓教。始教的菩薩,都是權教菩薩,權巧方便的大乘。到了終教、頓教、圓教,這都是實教大乘了。你要是發心,學權教大乘,只能叫菩薩;你要是發心,學實教大乘,就是摩訶薩。   要是跟金剛經後面的文合起來呢,如來說金剛經,就是世尊說金剛經,是為發大乘者說,是為發最上乘者說。發是發心,發大乘心的,跟他說金剛經;發最上乘心的,跟他說金剛經。跟這個地方配起來,發大乘心的,就叫菩薩,那就是權教菩薩;發最上乘心的,就是摩訶薩,就是大菩薩,那就是實教菩薩。   第一天我在料揀金剛經,有二個問題:一個,就是上卷跟下卷,怎麼不同?一個,是應該按二諦解,或應該按三諦解?從這個地方,你就知道,世尊說這個菩薩摩訶薩,不能光按二諦解,按二諦解,跟權教菩薩說法。這個摩訶薩,他是實教菩薩,一定要講三諦。跟下文也得配合上,為發大乘心者說,用二諦;為發最上乘心者說,不用三諦,怎麼夠呢?這個地方就可以印證,應該用二諦,或應該用三諦?   「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降伏其心。」前面講如是,分三層解釋,這個地方只能以指後文,就指著下面開始要講了,須菩提尊者問,是「云何應住?云何降伏其心?」先問如何安住其菩提心?再問如何降伏其妄想心?釋迦世尊答覆,先答覆他第二個問題,就是你的菩提心不能安住,就因為妄心不能降伏,你把妄心降伏住了,菩提心自然安住了,所以先答覆他降伏其心的方法。妄心怎麼樣降伏呢?下面就是降伏其心的一個方法。 所有一切眾生之類:若卵生、若胎生、若濕生、若化生。若有色、若無色。若有想、若無想、若非有想非無想,我皆令入無餘涅槃,而滅度之。如是滅度無量無數無邊眾生,實無眾生,得滅度者!   「所有一切眾生之類」,你要發心去度一切眾生,這一句是總說。下邊是別明,一切眾生之類,都是什麼眾生之類呢?「若卵生、若胎生、若濕生、若化生。若有色、若無色。若有想、若無想、若非有想非無想」,這是別明,一切眾生之類,就是這些眾生。對這一些眾生怎麼樣呢?「我皆令入無餘涅槃,而滅度之。」後面再詳細消這個文,我把他們都度成佛,一句話就是。度成佛怎麼樣呢?「如是滅度無量無數無邊眾生,實無眾生,得滅度者!」我沒有著一個眾生相,這一段經文就解釋通了。   再詳細地消這些名相,「所有一切眾生之類」,眾生,就是凡夫,凡夫怎麼取個名叫做眾生呢?眾多生死,自從無始劫以來,就在流轉生死,死此生彼,死彼生此,一時天上,一時人間,一時畜生,一時餓鬼,一時地獄,生死眾多,眾多的生死,所以叫做眾生。凡夫取個名叫做眾生,也就是釋迦世尊警策我們的,生死眾多,尤其受苦無窮。   「若卵生、若胎生、若濕生、若化生。」包括三界以內的眾生,三界以內的眾生,受生的方法不出這四種:   「若卵生」,卵,就是個蛋。比方我們看見的雞、鴨,先生出來一個蛋,由蛋裡再把它孵化出來一隻小雞、小鴨。一切飛禽、鳥類,都是卵生。   「若胎生」,我們人屬於胎生,由母親懷胎生出來一個人。大的畜牲,像牛、馬、豬、羊,牠不生蛋,都是懷胎生出來的,叫胎生。   「若濕生」,水裡面的眾生,牠既不是蛋生出來的,也不是懷胎生的,必須得有水濕。大水也屬於濕生,陸地上有小小的水,也可以生小的蟲出來,那都屬於濕生,但是離了水濕,不會生。   「若化生」,變化生出來的,在我們欲界,我們人看得見的,像蚊蟲,牠也是化生。蚊蟲的母親是濕生,是水裡面的一個蟲,耶!等到生出來蚊子會飛。還有熱天在樹上叫得很大聲的蟬,牠也是化生,牠的母親是土裡邊的一個蟲,把蟲殼蛻掉了,耶!會飛,飛出來一個蟬,這都屬於化生。欲界有六層天,屬於化生,天上的眾生,天分三界,欲界、色界、無色界,都屬於化生。這是按受生的方法有這四種。   再按身體上來分,「若有色、若無色」,欲界的眾生都有身體,這個色,指著身體,身體屬於色法,有身體的。色界天的眾生,也有身體。「若無色」,沒有身體,無色界的眾生,就是沒有身體的眾生。按身體上分,有這二大類。   再用心裡邊有心想、沒有心想來分,有三大類:「若有想、若無想、若非有想非無想。」欲界的眾生,都有思想,就是有心念。色界的眾生,除了無想天,統統有想。到了無色界,它分四空天,身體沒有了,按他心裡面有想、無想分三大類:無色界有有想的,有無想的,有非有想非無想的,有這三大類。參考資料上畫了一個表,三界的分類看那個表很清爽。   六道凡夫分三個界,都是各有一個界限,第一是欲界,第二是色界,第三是無色界。    欲界 胎生、卵生、濕生、化生。有色,有想。   三界 色界 化生。有色,有想。(除無想天)    無色界 化生 空無邊處    識無邊處    無所有處若無想。    非想非非想處若非有想非無想。   欲界的眾生,有「卵生、胎生、濕生、化生」,都有。畜生道還有化生,剛才講過了。還有六層天,欲界的天有六層,都是化生。「有色,有想」,無論是天、人、阿修羅、地獄、餓鬼、畜生,這六道眾生都在欲界裡,欲界裡都有身體,有色身,都有心想。   到了色界天,都是「化生」的,沒有胎生、卵生、濕生這三種,只有化生。「有色,有想」,他的身體,比我們欲界的眾生,是很清淨就是了,但是它還有色身,內裡面有心想。但是色界天,除了無想天,外道修無想定,他有一個地方受生,生到色界天一個無想天,除了那一部分,都是有想。   再講到無色界,無色界沒有身體的眾生,由修四空定生上去的。四空定有淺有深,分四個天:空無邊處、識無邊處、無所有處、非想非非想處。空無邊處、識無邊處,都有想,「若有想」。無所有處,這就是「若無想」。非想非非想處,就是「若非有想非無想」。這是指著無色界天,四空天有這三句給它分:若有想、若無想、若非有想非無想。   「若有想、若無想、若非有想非無想。」「若非有想非無想」是一句,有的經上多了一個「若」字,它是「若有想、若無想、若非有想、『若』非無想」,怎麼多了個「若」字呢?不懂佛教的名詞,歡喜多事,他認為掉了一個若字,耶!他給添上了若字,去印出來了,反而多了一個字,這就是越不懂的人,越要自作聰明。   我們講經,消文釋義,第一、消文,這個文不能把它消解,初聽的人顯得很難懂,佛經難懂,就是這麼樣,怎麼樣難懂呢?名相不熟,這都是佛教的基本常識,你要是想學佛經,等於上佛教小學,開始得解釋這些名相。講到金剛經,用不著解,因為有初發心聽的,不得不消文嘛!耶!反而聽了難懂。難懂了,你把它合起來,從「若卵生、若胎生、若濕生、若化生。若有色、若無色。」一直到「若有想、若無想、若非有想非無想」,就是頭一句總釋:「所有一切眾生之類」,那麼合起來了,就好懂了。下面是分別說明,一切眾生之類,都是什麼類?合起來就是一切眾生之類。   再消下面這一段的文,「我皆令入無餘涅槃,而滅度之。」我,就是菩薩摩訶薩自稱,發菩薩心的人,發摩訶薩心的人,自稱我。我要發心度一切眾生之類,把他度到哪裡呢?「皆令入無餘涅槃」,入,是證入。叫他證入了無餘涅槃。怎麼叫無餘涅槃?再解釋這個名相。   梵語涅槃,翻成我們中國話,翻個寂滅,翻個圓寂。圓寂者,是圓滿寂滅。圓,德無不備曰圓;寂,障無不盡曰寂,這就是成佛的一個果位。成了佛了,一切功德沒有不圓滿的,德無不備。寂呢,寂就是寂滅,寂滅這些障礙,煩惱障、所知障,障無不盡,統統斷盡了,這才叫寂。圓寂者,就是成了佛了。   涅槃,叫圓寂,講好了。還有一個無餘涅槃,是對著有餘涅槃講的。涅槃是個果位,有小乘涅槃、有大乘涅槃。這個眾生難度啊!釋迦世尊度眾生,都是希望他們成佛的。但是,他不發大心,不肯成佛。佛要度他怎麼度呢?叫他度到有餘涅槃,就等於我們現在小學畢業、大學畢業,都叫畢業,小學畢業跟大學畢業能以一樣嗎?小學畢業了,你還有多餘的學問,沒有求到,那叫做有餘的畢業。大學畢業了,學問都求圓滿了,那才叫無餘的畢業,就是這麼個分法。   小乘他證得涅槃,怎麼叫有餘涅槃呢?煩惱有四種:三界以內二種,三界以外二種。煩惱,也叫做惑,迷惑的惑,三界以內的二種惑:叫見惑、思惑。三界以外的二種惑:叫塵沙惑、無明惑。三界以內的二種惑,就是聲聞、緣覺,小乘聖人斷的。三界以外的二種惑:塵沙惑、無明惑,就是菩薩斷的。那麼因為惑、煩惱,是個因,他得的果,是個生死的果!   生死,有三界以內的生死,三界以外的生死。三界以內的生死,叫分段生死。怎麼叫做分段生死呢?他的壽命都有分限,或是一條小蟲,朝生暮死,早起生出來,晚上死了,牠的壽命有個分限。你生到天上去了,壽命八萬四千大劫,他到壽命盡了,還是要墮落下來。無論長壽短壽,生命有分限,這叫分段生死。   到了三界以外,超出六道輪迴了,不死此生彼了。他還有生死,就是他的身體由粗變細,還有生有滅,叫做變易生死。二乘聖人,他把三界以內的見惑、思惑斷掉,把分段生死了脫了,證了涅槃了。佛為安慰他,引誘他,說:叫你用功沒有白用,你得到涅槃了,但是涅槃還有餘,怎麼有餘呢?還有三界以外的塵沙惑、無明惑還沒有斷,還有三界以外的變易生死還沒了,不是有餘的涅槃嗎?   到了三界以外,大乘菩薩的用功,他把四種惑都斷掉,三界以內的見惑、思惑,三界以外的塵沙惑、無明惑統統斷掉,無餘了。三界以內的分段生死,三界以外的變易生死,統統了了,也無餘了,所以他成佛了,成了佛證得的涅槃,叫無餘涅槃。   「而滅度之」,這個滅,要是順著涅槃解釋,就是翻譯成寂滅的滅,這個地方就是究竟的意思。我們要度眾生,把他度到無餘涅槃,就是把他究竟度脫了。而滅度之,滅,作究竟講,很好講,而究竟把他度脫,都度成佛了。   剛才講過,佛經難懂,聽了也難以懂,就是這些名相不熟。這些名相都是佛教小學學的,因為你沒有上佛教小學,所以聽不懂。我給你換個方法,前面那些眾生的名相,你都把它合成一句:「一切眾生」。什麼叫有餘涅槃、無餘涅槃,把它換個名詞,就是把他度成佛。我要發心度一切眾生統統成佛,這一段經文都講好了。   「如是滅度無量無數無邊眾生」,我把他都究竟度脫,度脫了怎麼樣多呢?無量無數無邊的眾生。「實無眾生,得滅度者!」實實在在沒有一個眾生得滅度,那怎麼講呢?我度他成佛了,怎麼沒有一個眾生成佛呢?不是,我不著眾生相。這叫度眾生,應該發心度,但是不能以著相,要離相度生。   為什麼講這麼高呢?前面是告訴我們妄心不能降伏,這是告訴我們一個降伏妄想心的方法,這個菩薩摩訶薩他有什麼妄想心呢?不是我們凡夫的妄想心,也不是二乘人的妄想心,是菩薩摩訶薩的妄想心。他們的妄想心,就是有個度眾生的心,這個度眾生的心還是個妄想心,要把這個妄想心降伏住了,一切妄想都沒有了。   那麼我們是個凡夫,或者從我們本分上說起,我們凡夫的妄想心,什麼妄想心?貪、瞋、癡。貪心,財、色、名、食、睡,無所不貪。貪財、貪色,貪名,好個名。貪食,就是貪吃好東西。貪睡,要貪睡覺,要睡個好的房間,還要睡個好的床鋪。財、色、名、食、睡,都是我們貪的,那都是妄想心。貪不到了,就動瞋恨,發脾氣,發怒,還是個妄想心。貪心,瞋心,不應當貪要貪,這就是愚癡;不應當瞋要瞋,這就是愚癡,愚癡就是個顛倒心。世間哪有可貪的東西呢?要貪,不是愚癡嗎?哪有可瞋的呢?要瞋,這不是愚癡嗎?貪、瞋、癡是三根本煩惱,再生出來無量無數的煩惱,都是我們的凡夫妄想心。   這總名字叫做妄想心,前面講過,釋迦世尊成佛,看一切眾生都是佛,「一切眾生皆具有如來智慧德相。」具有,完全有,本來具足的,具有什麼呢?具有如來的智慧,如來的功德,如來的相好。那麼他怎麼當凡夫,不成佛呢?「但以妄想執著,而不能證得。」我們跟諸佛本來無二無別,怎麼起了差別,諸佛成佛,我們還在當眾生呢?就多了個妄想。多了個妄想,妄想是虛妄的想念啊,它怎麼這麼大的力量呢?下面一個執著。但以妄想執著,而不能證得。不能證得如來的智慧,如來的功德,如來的相好。打妄想,你不要起執著,妄想一下子就空了。因為這一執著,妄想變成真實的了,喔!它起了力量,叫你流轉生死,受苦無窮。   那麼釋迦世尊成了佛,他是個過來人,他知道我們眾生的毛病在哪裡?在妄想上?不在妄想上,妄想沒有力量,就在執著上。這個執著,再一分類,分二種:一個我執,一個法執,內裡面執著一個我,外面執著一個法。譬如說,我們要貪財,內裡面執著一個我要貪財。把外面的財,屬於法,也把它當成真的,非貪不可,這個樣子才生起煩惱來。這就是釋迦世尊度眾生,叫我們斷妄想,就是要破這二種執著,先破我執,後破法執。   二乘聖人,他把我執破了,就超出三界,脫出輪迴,不能稱他凡夫了,叫二乘的聖人。但是他法執沒破,他認為生死很可怕,無始劫來流轉生死,受苦無窮。生死是個法,他的法執沒破,要求證涅槃,涅槃也是個法,他認為涅槃是需要證得的,法執沒破,所以落到二乘位。   菩薩呢!破我執,還要破法執。生死,也是如幻如化;涅槃,也是如幻如化;度眾生,也是如幻如化;成佛,也是如幻如化,都是個法。在我執、法執,都破盡了,這個時候功德圓滿成了佛了。   金剛經上說法,破法執的。因為他對二乘人說法,二乘人我執已經破了。那麼金剛法會上有沒有凡夫聽呢?有大善根的凡夫聽。他聽了,是我執、法執一起破。所以金剛經上講破執,都是講破法執,就是二乘人我執已經破了,你要是個大心凡夫,他可以我執、法執一起破。   剛才講,降伏妄想心,金剛經上降伏什麼妄想心?不是降伏六道凡夫貪、瞋、癡的妄想心,二乘人已經把它降伏住了。那麼二乘人還有什麼妄想心呢?他想到生死可畏,可以畏懼,令人害怕,見三界如牢獄,視生死如冤家,那還是個妄想心啊!他以為涅槃是寂靜之樂,他要求證涅槃,還是個妄想心。那比著凡夫高明得多了,他不會起貪財、貪色的心,他要貪個涅槃,還是個貪,所以二乘的妄想心,就是要了生死、要證涅槃。   二乘他已經證到聖人了,就要學菩薩。這個地方,就是他們已經發了大菩提心,已經要學菩薩,還有什麼妄想心呢?度眾生成佛的這個心。度眾生,生死如幻如化,哪有一個眾生可度?對著眾生,才說有個佛,眾生相空了,哪有個佛相可得?所以你說度眾生成佛,還是個妄想。那比著凡夫的貪、瞋、癡,貪財、貪色、貪名,那是高明得多了,高明得多還不是個妄想嗎?再高還是個妄想,要把最高的妄想把它降伏住,這個妄想心一點點都沒有了。   要降伏最高的妄想心,我們凡夫好像是還夠不上?不是夠不上,你只要發心度眾生,而不要著度眾生的相,把這個妄想心降伏住了,你回頭再想想:那貪、瞋、癡的妄念,還起它幹什麼呢?這不是一點價值都沒有嗎?度眾生成佛的心,還不應當執著,你還去執著貪、瞋、癡幹什麼呢?還要貪發財,貪男女之色,貪名,那不是太沒出息了嗎?所以凡夫的妄心,不降伏就降伏住了。   這是講究發心,對於凡夫就有利益。再說,你實際地去發心度眾生,我是真實發心度眾生,度眾生要弘法,弘法你不要學法,你怎麼弘?學法,佛法難學,不是簡單的說是,你發心學法,馬上就會了,不好好用一番功,怎麼能學會佛法?不學會佛法,怎麼能講經弘法呢?天天忙著研究佛經去了,哪有時間,哪有工夫去貪財、貪色呢?所以大乘法叫妙法,你發心利益眾生,自然得了利益;你不斷煩惱,自然斷。因為你的閒工夫太多了,才去貪財、貪色嘛!我忙著研究佛經,就來不及了,時間不夠用,我哪有工夫去貪財、貪色,哪有工夫去貪名,還去貪點好吃的,哪有這個工夫嘛?所以你不要以為它高,你得斷凡夫的煩惱,斷凡夫的妄想,自然而然含在裡面就斷了。   剛才料揀的這些道理,都是就大家本分上,我們是個凡夫講的。但是釋迦如來解釋的道理高,因為他是對著二乘聖人說法,再看著經文。 何以故?須菩提!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   「何以故?」我發心,發大菩提心,度一切眾生都入了無餘涅槃,怎麼沒有一個眾生得滅度,是個什麼道理呢?釋迦佛自己徵問自己解釋了,「須菩提!」叫一聲當機者,也是叫我們注意聽到。   「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這是對菩薩說法,怎麼叫做菩薩呢?發心度一切眾生成佛,這就叫做菩薩。你要是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你不叫個菩薩,就是這樣解釋的。   要空這四個相,金剛經下文很多,這是第一次看見,把這個名相解釋清白,把它記清爽,以後就不要解釋了。這個「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是金剛經上的解釋,跟其他的經上不同。其他的經上都是破我執的,這個地方是破法執的;其他的地方都是對著凡夫說的,這個地方是對著菩薩說的。這個地方怎麼樣講,你注意聽著。   「若菩薩有我相、人相」,這個地方你假若要有我相、人相,有就不對了,因為我本來是空的。金剛經上講我相,是個最高的我相,怎麼樣高法呢?執著著我能度眾生,我是個發了菩提心的人,我是個行菩薩道的人,我能度眾生,這個能度之相,就是「我相」。「人相」呢,是所度的相。以彼為所度,便有人相。這個彼,對著我叫彼,彼就指著一切人,這一切人都是我所度的,那你就有了人相。「眾生相」呢,就是很多的差別相,你度的人,不是一個人,度的人也不一樣的根機,那麼種種分別,就叫做「眾生相」。還執著不捨,度眾生得有一個法傳授給他,我能講經,我能說法,這個有法,把度眾生的法執著了,法執嘛!還執著念念不捨,念念相續,等於我們的命根一樣,那就是個「壽者相」。分開來有這四個相,合起來就是個「我相」。因為有個能度的我,才有所度的人,有我、有人,才起種種的差別相,才有個眾生相。你再執著不捨,就是個壽者相。   既沒有能度的我,也沒有所度的人,哪有眾生得滅度的呢?能度的我就空了,所度的眾生相,不都空了嗎?所以你把無量無邊的眾生都度成佛,結果沒有一個眾生得滅度者,就是你沒有著眾生的相。要是著了相,你就是個凡夫,即非菩薩,你就不是個菩薩了。你既然是個菩薩,就不應當著相,不應當著相怎麼做呢?你天天去度眾生,天天不要著相,就這麼做下去就對了,做得功德圓滿,你成佛。   今天就講到這裡,向下文長,付待來日!請大家站起來回向!   把經本打開,今天該講第四分,昨天講的第三分,「大乘正宗分第三」,這個三十二分的本子,是梁朝昭明太子分的,就是梁武帝的太子,他分得簡單明瞭,不分子母科,就是不分大科、小科,一段一段地,分成三十二段,分得很好。因為分得很好,我們中國的佛教弟子歡喜念他這個本子,所以我們講經,也用他這個本子。   昨天講的第三分,講的什麼意思呢?要我們發願度一切眾生成佛,而不要著相,叫做離相度生。在座聽講的,你要是發過菩提心的,你聽著很親切;你要是沒有發菩提心呢,聽著講得太高,講得太遠,這就是發心沒有發心的關係。我們平常常常在寺院裡聽到:發心、發心,發什麼心呢?發菩提心啊!須菩提尊者問:「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云何應住?云何降伏其心?」是為發過菩提心的人問的,怎麼樣安住其菩提心?怎麼樣降伏其妄想心?佛就答覆他,先答覆降伏妄想心,怎麼樣降伏呢?你度眾生成佛,不要著相,叫離相度生,這麼樣就把妄想心降伏住了。你發過菩提心的人,才需要聽的嘛!所以你要是發過菩提心,聽得很親切,是應該這個樣子。你要是沒有發心的,聽得講得太高很遠。   我前天講過,我們現在佛弟子,就是佛教信徒不能算少,你看你到哪一個寺廟裡作法會,都是滿堂的信徒,就是這些信徒到寺院裡來作法會,是求個什麼呢?都是求平安。這根本就不是佛出世的本懷,不是佛的本願。佛出世為什麼呢?度眾生了生死,不是度眾生求平安啊!所以你把釋迦佛,當成天公來拜,當成城隍來拜,這個樣子實在是對不起我們釋迦牟尼佛。釋迦牟尼佛無量劫修行,受無量的苦行,都是為度眾生啊!成了佛度眾生,不是要你保平安的。   那麼佛出世,為度眾生了生死,有的真正發心了生死了,他為他個人了生死,不度眾生了生死。所以我們中國佛教怎麼樣子信徒多,而不能以發展呢?第一、都是求平安的,求平安的他為他自己啊!他拜了佛祖就回家去了,希望家庭平安,他不管鄰居。鄰居他都不管,還管一切眾生嗎?那麼發心了生死了,他要離開大眾,住山、住洞、住茅蓬,只怕別人打他的閒岔,這個樣子能是佛的本意嗎?佛出世要度一切眾生了生死,你好不容易出了你這麼個寶貝徒弟,知道了生死了,你怎麼不去度眾生了生死呢?所以中國佛教,名字叫大乘,實際是小乘。小乘與大乘什麼分別呢?小乘自己了生死,不度眾生;大乘呢,自己了生死,要度一切眾生了生死,這才叫大嘛!我們中國佛教,沒有小乘佛教,全是大乘佛教。大乘佛教你發心了生死,你要離開群眾,離開社會,這個樣子能叫大乘嗎?這個樣子能是佛的本願嗎?所以名字叫大乘,實際是小乘。這還是高明的,要了生死的例子,把天公當佛祖、當城隍來拜佛祖的,那個更不要說了。   這個病根在什麼地方呢?在沒有發菩提心。要發了菩提心,他就去度眾生了。現在就是說,你已經發菩提心了,你聽見這第三分經文,很親切。你要是沒有發菩提心的,我就勸導你,你要趕快發,今天就發。發菩提心怎麼發呢?觀眾生苦,發菩提心啊!你得觀察到眾生,都在苦海裡受苦,你要去救度這苦海的眾生,你的菩提心就發起來。菩提心者,大悲心是,你發了大悲心,悲能拔苦,就是菩提心。   你觀察到眾生在這兒受苦,你要度他出苦海,你要發菩提心,發了菩提心要去度他,這就用著第三分的經文了,你可不要著相。你著相,你菩提心發不長遠,為什麼度眾生成佛要發長遠心,發菩提心要盡未來際的發?要普度眾生,要廣大的發呢?要發廣大心、要發長遠心,你這個菩提心,才叫發菩提心啊!你一著相,這個菩提心不會發長遠,就會退掉。   怎麼樣會把菩提心退失掉呢?你要是發了菩提心去度眾生,你得用菩薩的心,發了菩提心,就是個菩薩。你要是一著相,就是個凡夫的心,不是菩薩的心。菩薩的心,不能著相。凡夫與菩薩有什麼不同?我是個凡夫,一發心就叫做初發心菩薩,就是一發心,不要著相。你著相,發了菩提心,你還是個凡夫。   一著相怎麼樣呢?眾生,有善根深厚的,你一勸導,他就接受,耶!這個眾生很好,你就跟他結歡喜緣,結了歡喜緣,就親親愛愛,動的凡夫心了。可是這個眾生沒有善根,勸他一次不聽,勸他二次不聽,勸三次,他還要給你反駁,跟你說些沒有道理的話給你聽,你就動了瞋恨,動了瞋恨還是凡夫心嘛!那麼你為度眾生了生死,令眾生斷煩惱,沒有令眾生斷了煩惱,你自己反而增加煩惱,這不是顛倒了嗎?眾生難度,不要發菩提心了,菩提心退下來了。所以你度眾生不能著相,你著相,經文上說得很明白,第一個就是「我相」,我能度眾生,人是我所度的,能度的就是我相。所度的就是個「人相」。所度的人不是一個,所度的人善根不一致,種種差別,這就是個「眾生相」。你還執著不捨,像執著命根那樣,叫做「壽者相」,合起來就是叫「我相」。你一著,你就不叫個菩薩,經文上不是說得很清楚嗎?你要是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即非菩薩,你還是個凡夫嘛!你發了菩提心,用凡夫的分別心來度眾生,怎麼能叫做菩薩呢?   那麼你要是發了菩提心,你聽著這第三分,大乘正宗分,你才親切。沒有發,你今天就發,不能等到明天。 【妙行無住分第四】 復次,須菩提!菩薩於法,應無所住,行於布施!   今天接著講「妙行無住分第四」,妙行,行字念(恨),社會上的文字,這個字沒有念(恨)之音的,只有佛經。這個叫做無住行(音形)施那個行,就是這個行。這個行(形)跟行(恨)在哪個地方應該念(形),在哪個地方應該念(恨)呢?你記著,作動詞講,都念(形),形容的形,修行的行。作名詞講,就念(恨),行字怎麼講呢?行,就是事相,行就是功夫。妙行,就是在事相上講,行布施都是事相嘛!但是那是一種不可思議的功夫,叫妙行。這個行門怎麼會變得不可思議,妙字怎麼講呢?妙者不可思議,怎麼變成不可思議的行門呢?因為你不住相,妙行無住。這個就是昭明太子分得很好。記得,第三分是發大願,第四分是起大行,你發了大願了,就是要起大行的功夫,大行的功夫什麼功夫呢?度眾生成佛。要是你不腳踏實地去度眾生,你發的願再大,都是空願,沒有用。你發了願再大,我要普度眾生,我要把眾生度盡,結果你不去度,不是發些空願嗎?所以第三分發了大願了,第四分要起大行。發大願,不許著相,叫離相度生;起大行,不許著相,叫無住行施。   再看著經文:「復次,須菩提」,復次,是重復次第,說了離相度生那一段道理了,重復次第又叫一聲當機者。前面跟諸位說過,叫須菩提,就是叫我們注意聽的,你就會歸你自己,就是叫你注意聽的。   「復次,須菩提!菩薩於法,應無所住,行於布施!」「於法」,就是於一切法,下面跟著明文,就是六塵之法。於一切法,應無所住,這個住,就是執著,你應當無所執著。怎麼應當無所執著呢?因為你是個菩薩。菩薩於法應當無所執著,無所執著做什麼功夫呢?「行於布施」,這個行字念(形),形是做動詞講嘛!你去行於布施,布施二個字怎麼講呢?布,是廣布,普遍的意思。施,是施捨,把自己所有的給眾生,這就叫做施。就是普遍的施捨,叫布施。 所謂不住色布施,不住聲、香、味、觸、法布施。   這就是六塵境界,三界以內的有為法,把它合起來,就是內心、外境。內邊有一個妄心,外邊有一個虛妄的境界,妄境。再分開來,就是五蘊,也叫五陰:色、受、想、行、識。再分,分成十二處;再分,分成十八界。   十八界,就是內六根、外六塵,中間生起來六個識。內裡面這個心,把它詳細地分有六個:眼、耳、鼻、舌、身、意,眼睛起的作用,叫眼識;耳朵起的作用,叫耳識;鼻子起的作用,叫鼻識;舌頭起的作用,叫舌識;身體起的作用,叫身識;意起的作用,叫意識。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合起來就是一個妄心,分開來有這六種作用,叫六識。   外邊對著這個境,都是虛妄的境界,總名字叫妄境,分開來就是有這六種:叫做色、聲、香、味、觸、法。這個色,不作男女之色講。眼睛所看見的都是色法。聲,聲音,耳朵所聽到的叫聲。香,鼻子所嗅到的香。味,舌頭所嚐到的味。觸,是接觸,身體所接觸的冷、暖、澀、滑,都屬於觸境。冷、暖,耶!你怎麼知道冷、暖呢?身體接觸到。澀、滑,耶!這個東西很澀、很滑,你怎麼知道澀、知道滑呢?也是身體接觸到的,這都是叫做觸境。法,意根所對的叫做法境。這個境,就是外面的境界,這個境界能染污我們的真心。所以佛警策我們,這個六境叫做六塵,塵字就是塵土之塵,這個六種境界都是塵土,塵土怎麼樣呢?它是染污之性,這六個境界能以染污我們的真心,叫做六塵。內六根、外六塵,中間生起六個識,根塵相接,才生六個識出來,一共十八界。三界以內有為法,不出這十八個界,界就是界分,各有一個界限。   佛法不難學,釋迦佛給我們分得清清楚楚,都是由一個法開二個法,二個法開無量法,合起來還是一個法,合起來就是一個妄想心。你把妄想心把它斷掉了,什麼法都空掉。所以三界以內的有為法,不出三大科:第一、五蘊,第二、十二處,第三、十八界。分得再詳細,分成十八界。   把文消通了,再釋其義。前面第三分開示我們,你要度一切眾生入於無餘涅槃,而不要著相。你接受了如來的開示,就要發大願,你要去度眾生,度眾生怎麼個度法呢?你得起大行,要去度眾生的功夫,度眾生的行門,你得建立起來。這建立什麼行門呢?行布施。但是呢,這個地方要開示你的,你去行布施,不要著相,「菩薩於法,應無所住,行於布施!」度眾生,用什麼方法度呢?行布施。行布施,就是度眾生的一個方法。   度眾生怎麼樣用布施來度呢?布施有三種:資生施、無畏施、法布施。   第一、資生施,就是財布施,錢財能以滋養眾生的生命,所以財布施,就叫資生施。   第二、無畏施,畏是怖畏,眾生遭了災難,他生了怖畏了,你能以救眾生的災難,叫他免除怖畏。這個無畏是你布施給他的,就是救災救難,這個樣子叫做無畏施。   第三、法布施,要講經說法給眾生聽,以法布施給眾生。   這三種布施,財施、無畏施,是前方便,叫方便攝受,也叫方便接引。法布施,是根本救度眾生。這個眾生需要財布施,你就依財布施,比方這個眾生,他沒有飯吃,沒有衣服穿,你給他講佛法,他不能聽。他沒有多餘的工夫,他忙忙碌碌辛苦了一天,賺得錢不夠穿衣服吃飯,哪有工夫來聽你說法呢?所以你得先救度他,叫他有飯吃、有衣服穿,那就需要錢財的布施了。這個眾生遭了災遭了難,生命都不保險了,你叫他來聽法,他怎麼聽?你要先救災救難,比如眾生遭了水災了,怎麼來聽法?你得先救他的水災;眾生遭了火災了,你得先救他的火災。如此類推,眾生遭了災難了,你得先救災救難,這個樣子叫做無畏布施。   前面這二種布施,就是資生施、無畏施,只能救他現生的苦,來生的苦則不能救,何況盡未來際的苦呢?只有法布施,是根本布施,不但今生的苦給他救了,盡未來際的苦都給他救了。   要是單用資生施、無畏施,同於社會上的慈善家,社會上不懂佛法的人,他發心要做好事,眾生沒有飯吃,他給他飯吃;沒有衣服穿,他給他衣服穿;害病,請醫生沒有錢,他給他醫藥費;遭了災、遭了難,比方遭了水災、火災,他都能以搭救他。這是社會上的慈善家,他不能令他了脫生死之苦。我們行菩薩道,用這二種是前方便,攝受眾生,接引眾生,叫他來親近你,才可以講佛法給他聽,他能接受了你的法布施呢,盡未來際的苦都給脫了。   那麼你去行布施,你對象是對於一切眾生。對於一切眾生,要發平等心,叫做怨親平等。是我的親人,我要度他;冤家對頭,我也度他,要怨親平等的度。   你不發怨親平等的心,你不是個菩薩,你是個凡夫。比如你要行財布施,這個人是你的親戚,或者好朋友,他沒有飯吃,你周給他,給他飯吃;他沒有衣服穿,你給他衣服,你很樂意。這個人是冤家對頭,恨他不死,那沒有飯吃活該,你還布施給他嗎?這樣就是個凡夫發心,不是菩薩。菩薩,冤家對頭,我也要布施給他。   你布施,用什麼東西布施呢?六塵。第一、用色塵來布施,比如需要財布施,財,無論是黃金、白銀、現在的鈔票,就是眼睛看見的色法,這是色布施。你布施的時候,不要著相,一著相,你這個心發不長遠,怎麼樣呢?你著了相了,你布施錢財給這個眾生了,就希望他報答你。你要曉得,眾生有有良心的,有沒有良心的。眾生有良心,他受了你的恩惠,得了你的錢財,解決了他的痛苦,他以後要報答你,耶!這個很好。沒有良心的眾生,你給了他錢了,他不報答你,或者你給他的少,他反而恨你,那麼你這個心就退下來,就說眾生不好度。   「所謂不住色布施」,你用眼睛看見的物品來布施,比方黃金、白銀、鈔票,你不要著相,只管布施就對了。「不住聲、香、味、觸、法布施。」不住聲布施,比方你講經說法,講幾句開示給眾生聽,這都是用聲音做布施。不住香布施,或者你買點香,送給了眾生,叫他去供佛,他沒有錢買香,你買點香給他,這就是香布施。味布施,眾生沒有飯吃,你給他吃,這就屬於味布施。觸布施,眾生沒有衣服穿,你給他衣服,衣服屬於觸塵,叫觸布施。法布施,有世間法、有出世間法,都屬於法布施。   無論你用哪一種塵境來布施,都不許住相,這就合到前面說的:「菩薩於法,應無所住,行於布施!」菩薩於法,於法就是一切法,也就是六塵之法,行於布施,不能住相。底下再分開來講,一切法,都是什麼法呢?就是色、聲、香、味、觸、法等等。 須菩提!菩薩應如是布施,不住於相!   這裡把它結束一下再開示,你是發心當菩薩,要去度眾生用什麼方法度呢?你行布施啊!行布施,應當如是布施,如是怎麼樣子?不住於相!布施,你天天布施,年年布施,不許你住相,你就叫做菩薩。   菩薩行菩薩道,有萬種行門,萬種行門不出這六度。剛才講過了,釋迦佛有大智慧,他說法都是由一個法,開成無量法。菩薩行菩薩道萬種行門,萬種還不是九千九百九十九加一個,那個一萬。萬,就是無量,無量的行門,為什麼要無量的行門呢?因為要度無量的眾生。無論是無量的行門,無論是萬種行門,不出六度這六個法門。這六個法門怎麼叫度呢?度是度脫生死。要自己度脫生死,也用這六個法;度一切眾生了生死,也是用這六個法,所以叫做六度法門。   大乘法門,叫自利利他。他,就指著一切眾生。在人說人,指著一切人。利,就是利益。你自己能得到佛法的利益,也就用這六種法門;你要令眾生得到佛法的利益,也是用這六種法門。所以佛法難學,名相太多,不出這六種。這六種是大乘的大綱,你把它記得了,大乘的法門都記到了。   第一、布施,度慳貪。剛才講過布施了,六度法門第一度就是布施度,你要去度眾生怎麼度呢?先告訴他,叫他行布施。剛才講的是我們自己行布施,你要教化眾生,也叫他發菩提心,也叫他行布施。布施,就度慳貪。眾生都有慳貪的煩惱,慳,是慳吝;貪,是貪圖。慳吝,自己有錢財不捨,屬於慳吝。人家的錢財,他還要貪圖過來,這叫貪圖。簡單說叫慳貪,布施就度慳貪。你不要再去慳貪,慳貪就生煩惱。你要施捨,你的我不貪,我的我不慳吝,還要捨給你,這樣就把慳貪煩惱給度脫了。你度眾生,你給他說法怎麼說呢?就說布施法。   第二、持戒,度毀犯。你要度眾生,怎麼度?你要勸眾生持戒,五條戒,大家都應該受的。五條戒前面四條:殺、偷、婬、妄,是根本戒。不但在家弟子應該守持,出家弟子也是這四根本:第一、殺生,殺生你造惡業。第二、偷盜,偷盜也是惡業。第三、邪婬,第四、妄語,都是惡業。你要是犯了這四條,無論你是佛弟子、不是佛弟子,都是做惡,那本性就是惡法。第五、酒戒,是佛遮止的,社會上的人不是佛弟子不戒,是佛弟子一定要戒。這就是要度眾生怎麼度呢?你勸眾生,叫他持戒,持戒就度毀犯,不再做惡業了。   第三、忍辱,度瞋恚。眾生的煩惱各有一個偏重,貪心偏重,歡喜吃眾生肉,他就殺生;歡喜錢財,要去偷盜;歡喜好婬,就去姦婬男女,邪婬男女。如此類推,都是貪心重。有的眾生瞋恨煩惱偏重,動不動好發脾氣、好發怒,你怎麼樣勸導他呢?叫他行忍辱。他發脾氣,有個理由,說是對方人欺侮了他,我忍無可忍,他欺侮我嘛!你要勸他,叫他行忍辱:「你不行忍辱,自己發脾氣,動了瞋恨煩惱,你自己害自己!」要種種勸導他,叫他忍辱,忍辱就度瞋恨。   第四、精進,度懈怠。要行精進,眾生懈怠成性,比如你發了菩提心了,要弘法利生,你學會講經說法了,但是懈怠成性。天氣太熱不能講,天氣太冷也不能講,身體小小的不舒服,也不能講。為什麼呢?懈怠成性。你要勇猛精進,精進就是勇猛,精進就度懈怠,勸一切眾生都要勇猛精進,不要懈怠。   第五、禪定,度散亂。我們眾生的妄想心是散亂心,東想西想,越不叫它想,它要想,為什麼呢?無始劫來打妄想打習慣了,睡覺還作夢呢!你坐在那裡沒有事,迴光返照照你的心,不曉得想的什麼,還在那兒想。它是無始劫來的習氣,你怎麼樣能把散亂心給它降伏住呢?修禪定,禪定,就度散亂。你叫一切勸眾生修禪定,度一切眾生的散亂心。   第六、般若,度愚癡。你講經說法給眾生聽,叫眾生也學著講經說法,愚癡是什麼呢?不明因果,不明正理。像一切凡夫敢做惡業,他不怕造惡因,招惡果,他不明因果之理,他愚癡。外道講些邪知邪見的歪理,他不明正理。你要講正理給他聽,說因果給他聽,這就屬於般若。以般若,就度眾生的愚癡,叫眾生也學佛經,也學著講經,愚癡就轉過來了。   你要想著度眾生,令眾生得利益,就用這六個法門,這叫利他。利他就是自利,大乘法叫妙法,你發心利他,自己得了利益。怎麼樣呢?你去勸導眾生行布施,你自己還能慳貪嗎?你得給眾生作模範嘛!你給眾生作師父,師字怎麼講?師者模範之稱,你得給眾生作個模範、作個榜樣。你為度眾生,耶!自己要去行布施,把自己的慳貪煩惱度掉了。你勸眾生持戒,自己還能犯戒嗎?你自己也持戒。你勸眾生不要發脾氣、不要動怒,那麼不要動瞋恨,要忍辱,你自己還能發脾氣、動怒嗎?把自己的瞋恨煩惱也度掉。你度眾生,叫眾生不要懈怠,要勇猛精進,自己還能懈怠放逸嗎?把自己的懈怠放逸煩惱度掉。你勸眾生,叫眾生修禪定,你自己能不修禪定嗎?把自己的散亂度掉。你勸眾生學佛法、學講經,你自己不學佛法、不學講經嗎?把自己的愚癡度掉。所以你本來發心去度眾生,利益眾生的,結果自己得了利益,所以這六度利他,也自利。   萬種行門合起來就是六度,金剛經上開示我們怎麼叫行布施,只行一個度呢?這一個布施度,開開來就是六度。你們看參考資料上畫了一個表,還有彌勒菩薩的偈誦:「檀義攝於六,資生無畏法,此中一二三,是名修行住。」    資生施 布施    持戒   布施 無畏施    忍辱 六度 萬行    精進    法 施 禪定    般若   先把這個偈誦解釋解釋,「檀義攝於六」,檀,梵語檀那,翻成中國話叫布施。檀那的義理,含攝的有六度,叫檀義攝於六。「資生無畏法」,就是三種布施:資生布施,無畏布施,法布施。資生布施,前面講過,就是財布施。怎麼樣叫檀義攝於六呢?「此中一二三」,一攝一、二攝二、三攝三。一、資生布施,攝一個度。第二、無畏施,攝二個度。第三、法施,攝三個度。「是名修行住」,這是大乘的修行應該安住這個布施度裡面。   再看那個表,布施度開成三個,第一、資生布施,第二、無畏布施,第三、法布施。資生布施是一,一攝一個度,就攝布施度,就指著財布施。無畏布施,攝二個度:持戒度、忍辱度。持戒,令眾生免除畏懼,我不殺生,我不偷盜,眾生看見我不會害怕。忍辱,他打我罵我,我不還報他,他不會生畏懼,這就攝忍辱度。法布施,攝三個度,叫三攝三,第三個法布施攝三個度:精進度、禪定度、般若度,都是屬於法布施。再看參考資料: 三輪體空   六度法門,度度輪轉不息,曰輪。各各如夢如幻,等無實體,曰體空。今舉布施言之:內無能施之我,外無受施之人,中無所施之物,故曰三輪體空也。   行這六度,都要三輪體空,怎麼叫輪呢?「六度法門,度度輪轉不息,曰輪。」不是我今天行六度,明天不行六度,要常常地行,像那車輪子轉不休息,所以叫輪。「各各如夢如幻,等無實體,曰體空。」三輪體空,它沒有本體、沒有自性,所以叫體空。「今舉布施言之:」現在拿布施講三輪體空,「內無能施之我」,誰行布施呢?我是能布施的,我空。「外無受施之人」,外面的人相空,沒有所布施的人。「中無所施之物」,有我有人,中間才有布施的物品。錢財、物品也空,內無能布施的我,外無受施之人,中間沒有布施的物品。「故曰三輪體空也」,這叫三輪體空,就不會著相了。   為什麼行布施不要住相呢?第三分,勸我們發心普度眾生,那就是發菩提心,發了菩提心就是種了個成佛的種子。要行布施,就是行六度萬行,這是個成佛的正因,不能住相,才是成佛的正因。你行布施,一住相,變成有為法,就變成三界以內的福德,不是成佛的功德。那麼你布施,有沒有好的果報呢?有,報在人天。來生來世轉個大富大貴的人,你布施得多了,來生來世生到天上享天福。有為法,就是個有漏法,你把人天的福報享盡了,它就漏失、漏落了。有為法,就是有漏法,只是人天的福報,不是成佛的正因。   有漏法這個漏怎麼樣講呢?漏叫漏失、漏落。漏失,等於我們做飯煮湯的鍋,破一個洞,把這一鍋湯都給漏失了,你煮了一鍋好湯沒有了。怎麼沒有了?漏失了。漏落呢?等於屋頂上漏水,往下漏水,不會漏到房間上面,要漏到房間底下,漏下來。報在人天,不是很好嗎?很好,第二生好,第二生你轉個人,享受人間的福報;你生到天上,享受天上的福報,把天福享盡了,你的福報失掉了,一定要墮落,第三生一定受苦。   永嘉禪師證道歌有一段歌詞:「布施持戒生天福,猶如仰箭射虛空。勢力盡,箭還墜,招得來生不如意。」你布施、持戒,布施,不能住相;持戒,也不能住相。你一住了相,布施、持戒有沒有好的果報呢?有啊,生天上享天福。著相布施、持戒,都生天上享天福,猶如什麼呢?「猶如仰箭射虛空」,猶如仰著臉往虛空射箭,一箭射上去了,升上去了,它有勢力盡的時候,「勢力盡」,箭怎麼樣呢?「箭還墜」,箭一定落下來了,它勢力盡了。你生天上享天福,天福享完了,一定墮落下來。「招得來生不如意」,招得來生,第三生,你福報享完了,決定受苦。所以你布施不能住相,才是成佛的正因。你一住相,只能第二生好,享點人天福報,第三生一定招得來生不如意,一定受苦。   學佛法,記住,不求人天福報,不要求來生來世轉個大富大貴的人,不要生天享天福。就是剛才講的這個道理,只能第二生享福,第三生一定吃苦頭。   這個修行,大乘的行門,行布施都不容易,眾生都是慳貪成性,勸他行布施都很難。勸他行布施,他接受了,再進一步勸他,不要著相。布施儘管布施,天天布施,年年布施;今生布施,來生布施,不要住相。但是還要再進一步,連不住相的心念,也不可以住著。我布施不住相,知道了,心裡頭存了個不住相的念頭,還是有所住嘛!所以:「若有一些些,便有一些些。」一些些,就是一點點,你心裡頭存了那麼一點點妄念,還是個妄念,存了個不住相的念,還是個妄念嘛!要把它打掃得乾乾淨淨,真心才能現前。   再看著經文:「須菩提!菩薩應如是布施,不住於相!」這裡把它結起來了,你是菩薩,行菩薩行,行菩薩道,應當如是布施,不要住於相!底下再解釋。 何以故?若菩薩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須菩提!於意云何?東方虛空,可思量不?不也,世尊!須菩提!南西北方,四維上下虛空,可思量不?不也,世尊!須菩提!菩薩無住相布施,福德亦復如是不可思量。   「何以故?」為什麼叫你布施不要住相呢?「若菩薩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不住相,你不是落了空了嗎?不會落空的,不住相的布施,那個福德更大,大得不可思議,叫做其福德不可思量!   底下再說個譬喻,比方一下,「須菩提!於意云何?」在你的心意之下以為如何呢?「東方虛空,可思量不?不也,世尊!」這二個「不」字,上面「不」字音念(否),現在都底下打一個口字,否是個問詞。底下「不」字念(弗),就是釋迦佛那個佛字去掉人旁,弗,就是不可。下面經文都依著這二個不字,都讀(否)、(弗)這兩個音。   「東方虛空,可思量不?」虛空,東方的虛空,虛空無量無邊啊!可不可以思量,有多少寬、多少長呢?「不也,世尊!」須菩提答:這東方虛空,不可以思量啊!「須菩提!南西北方,四維上下虛空,可思量不?」再說九方的虛空:南方、西方、北方。四維,就是四個角:東南、西南、東北、西北。還有上方,下方。十方的虛空可以思量否呢?「不也,世尊!」那統統不可以思量啊!世尊!「須菩提!菩薩無住相布施,福德亦復如是不可思量。」菩薩要是行布施不住相,他所得的福德,像十方虛空不可思量那麼樣子。   這是對於初發心的人,他發了菩提心了,要行布施。聽說不住相,他怕落了空,開示給他聽的。其實福德之相,也不可住著,你不住著,任運自然得這麼多的福。你要是住相行布施,你不求生天也生天;你要是不住相布施,任運自然得無量的福報。就是勸導初發心行布施的人,你聽見佛說行布施,不要住相,怕落了空,得不到福報,你得到福報更大,你不住相布施就好了。   學金剛經,不得其要義,學空空洞洞的理,這第四分開導你,可以得到無量的福報,哪裡空空洞洞呢?這也空、那也空,你就懂金剛經了嗎?所以蕅益大師最恨這一種人,他作金剛經破空論,金剛經沒有講空嘛!你怎麼講空呢?空,是叫你不要住相,不是不叫你不行布施啊!這個地方不是說得清清白白嗎?叫你行布施不住相,能得到無量的福報,哪裡落於空呢?這是第一種人,學金剛經,學了個空空洞洞。   第二種人,想找個修行方法,金剛經上叫我們怎麼修行呢?第四分就是教你修行的方法,菩薩修萬種行門,萬種行門合起來修六度,六度合起來就是布施。你行布施,就是告訴你妙行無住,行布施不要住相,這就是金剛經開示我們修行的方法。所以第三分,開示我們發大願,普度一切眾生成佛。第四分,開示我們起大行,你要行布施,不住相,這就是金剛經上的修行法門。   第四分最後一段,是總結勸一下。 須菩提!菩薩但應如所教住。   「教」,是如來的言教,如來說的法,叫做教。須菩提你問:如何安住菩提心?如我所教導的,就安住了你的真心。   第四分講完,今天就講到這裡,向下文長,付待來日!大家站起來回向!   請把經本打開,看「如理實見分第五」。 【如理實見分第五】 須菩提!於意云何?可以身相見如來不?不也,世尊!不可以身相得見如來。何以故?如來所說身相,即非身相。   大要的意思,第三分,就是發大願,度一切眾生成佛,要離相,叫離相度生。第四分,就是要無住行施,度眾生怎麼度呢?要行布施,這叫起大行。行布施就是行六度,行六度就是行萬行,六度萬行都要修,這是起大行。第五分,證大果,就是證得法身如來,自己成了佛,一切眾生都成了佛。   這個如來,有三身如來,前面講過的,法身如來、報身如來、應身如來。應身如來,也叫應化身。應化身如來,就是示現在印度國,淨飯王的太子,有丈六金身、三十二相、八十種好,那就叫應身如來,也叫應化身如來。   法身,叫做理體,是實相理體,理沒有相嘛!身,都有一個身體,這個身體,屬於理體,是無相之體,這叫法身。   報身,是修了無量阿僧祇劫的功德,而應該得這個樣的酬報,所以叫做報身。報身,是證得了法身才起的報身,報身從哪裡來的呢?就是法身理體的智慧,那個真實的智慧之體。   應化身,是應機變化出來的,是由法身的理體、報身的智體,由理智不二的妙體,而生出來的應化身。所以說是三個身,實際還是一個身。   佛弟子學佛,學了大乘佛法,都知道空一切相的道理了,眾生相容易空,二乘的相也容易空,學了大乘佛法嘛!但是佛相、法相,不容易空。我們是尊重佛寶,尊重法寶,沒有佛說法,我們怎麼能以明白佛理呢?沒有法寶,我們怎麼樣會得到佛理的利益呢?最難空的相,就是佛相、法相。但是你要知道,佛相、法相,它也是個相啊!你也應該空掉。這個地方,就叫我們先空佛相。   「須菩提!」佛叫一聲當機者,「於意云何?可以身相見如來不?」這是佛當面考驗須菩提一下,「可以身」,就是是應化身的丈六金身。「相」,應化身的三十二相。須菩提自從跟佛出家,證了阿羅漢果,天天見的就是應化身的佛相。現在學了大乘法,到了般若法會上,還沒有登地,他見的還是應化身。要登地菩薩,初地、二地,乃至八地、九地,都是見的報身如來。那麼須菩提,天天見的都是應化身的佛相,要說是算年代,至少也見了四十年了。每天見佛,就要恭敬,每天聽佛說法,執著佛相,已經執著得很厲害!那麼前面講到般若的道理,你要離相度生,你要無住行施,就是度眾生,要離眾生的相;行布施,要離布施的相。這個道理不是光說明白、聽明白就算完了,一定要從心裡真實的悟得。   這個時候佛就當面考驗他一下,你面對到的我,這個應化身如來,你可以身相見如來否?我這個如來是應化身。「見如來」,這個如來,是見法身如來。你可不可以丈六金身、三十二相,見到法身如來呢?當面考驗他一下,為什麼要當面考驗呢?這個悟,要真實在心裡悟到,光嘴裡說得明白不行,說時似悟,對境還迷,所以要當面考驗一下。   學大乘法,說時似悟,對境還迷,佛法不是說的。當然,不說眾生不容易瞭解,講經說法嘛!說的是叫開悟的,悟在心裡。因為你最初聽不懂,現在聽懂了,好像是開悟了,似悟,似是相似。乃至於你學會講經了,也學會講金剛經,講得很清爽,大家也都歡喜聽你講,好像是你講經的時候開了悟的。這都是好像,好像就是相似,說時似悟,對境還迷。你心裡沒有真實開悟,對不得境界。境界分順境、逆境,順乎你妄想心的叫順境;不順你妄想心的叫逆境。你對著順境現前了,照樣地起貪欲心;你對著逆境現前了,照樣地起瞋恨心,因為什麼?你沒有真實開悟。你說得好像開了悟,實際不是真功夫,對著境還是迷,迷了就生煩惱嘛!   現在講經的人少,每次講經我都勸聽眾,你們大家都要學講經,都要報佛的恩啊!報佛的恩,只有說法,所以說是:「假使頂戴經塵劫,身為床座遍三千,若不說法度眾生,畢竟無能報恩者。」你看大智度論有一麼個偈子,「假使頂戴經塵劫」,我要報佛的恩,怎麼報呢?我把佛頂戴在我頭上,頂戴多少時間呢?經塵劫,把一個世界碎成微塵,一粒微塵,算一個大劫,頂這麼長遠的時間,這樣可以報佛恩了。還要報佛恩呢,「身為床座遍三千」,我把我自己的身體變成床座,叫佛像坐到我身上,我這樣報佛恩。報佛恩在什麼地方呢?報佛恩,把自己的身體作佛的座位,遍三千大千世界,我都要給佛當座位,叫佛坐在我身上,這樣報佛恩,報不了佛恩。「若不說法度眾生,畢竟無能報恩者。」你要想報佛的恩,你得說法度眾生。你不說法度眾生,你把佛像頂戴到你頭上經塵劫,你身為佛的床座,遍三千大千世界,也報不了佛恩。為什麼呢?佛出世為度眾生,你不去度眾生,佛叫你戴在頭上幹什麼?佛叫你坐在你身上幹什麼用?這個報不了佛恩嘛!所以你要報佛的恩,就要趕快學講經說法。   所以每次講經我就勸,在大陸上比丘多,用不著比丘尼說法,也用不著居士說法。到了臺灣比丘少得很,沒有人講經說法,眾生怎麼能得到佛法利益呢?那比丘尼很多,你要發心去弘法嘛!居士很多,男居士、女居士,都學著講經說法。比如在社會上學校裡,老師,男老師,女老師都有,在學校裡都可以講課,怎麼佛經你不能以講呢?不發心。發心學,學了去講經說法,才能報佛的恩。   你要發心講經說法,一定要求個真實的解悟,我們講經說法叫別人開悟,你自己不用真功夫,自己沒有開悟,叫別人開悟,你自己沒有悟嘛!我們應該是開了悟,再講經說法。沒有開悟呢,抱慚愧心,不能以貢高我慢,抱慚愧心講經說法:「我是跟大家結緣,我拿佛法來供養大家的。」不能說,學會了二句,嘴巴皮能講講說說了,喔!自己覺得了不得。比丘尼,在四眾弟子,在比丘後面。現在比丘少了,不能講經說法,比丘尼學會說法了,想要超過比丘。居士,應該站在比丘、比丘尼的後面,你是在家弟子。他一學會講經說法,先瞧不起出家人,這不是貢高我慢?你會講經說法,令眾生斷煩惱,你自己先增加了貢高我慢的煩惱,不是顛倒嗎?   自己會講了,講得還是真好,大家都愛聽,自己把自己騙到了,以為一定是開了悟的,這就是說時似悟,說理說得很好,說得很清爽,大家都愛聽,好像是開悟了,實際對著境,你還是迷,自己要考驗自己。因為有佛在,佛考驗;沒有佛在,你自己要考驗自己。   怎麼樣考驗呢?人家對你說幾句好聽的話,你很生歡喜:「某人會講經,講得真好,大家真愛聽,你的智慧無量,辯才無量!」唉,聽起來很舒服、很歡喜,這是順境現前了。有人批評二句:「他講經講得什麼了不得,不過隨便就那麼說說,實際一點真功夫沒有!」你一聽見,心裡就很煩惱,瞋恨心生起來,為什麼?逆境現前,多說二句空話。說你講得好,也是二句空話;說你講得不好,還是二句空話。二句空話你都受不了,你就在迷,哪裡開悟呢?所以應該大生慚愧。   這個地方是釋迦世尊對著須菩提,說離相度生,無住行施不著相的理,當面考驗一下,你是不是說的時候好像開悟了,對著境你還迷不迷?釋迦佛這個應身佛,天天對著他,見了四十年了,你可不可以,以我這個丈六金身、三十二相,見到法身如來呢?   怎麼用佛身當面考驗呢?因為前面離相度生,把眾生度到什麼地方呢?度到無餘涅槃,度成佛了。你把無量的眾生,所有一切眾生,都度得成了佛,你還不著相。那我這一尊佛,你怎麼能著相呢?所以這樣考驗。   須菩提尊者,不但是證阿羅漢果,在阿羅漢之中,他解空第一,解悟空理,他是第一名。聽金剛經,他當機,真實開了悟,下面他答得一點都不錯:「不也,世尊!」是須菩提答的,「不可以身相得見如來。」不可以丈六金身、三十二相,見到法身如來啊!世尊!   「何以故?」他自已徵問,自己解釋,我怎麼說這個話呢?「如來所說身相,即非身相。」如來所說的法身如來的身相,是法身、是實相,不是現在應化身的身相。應化身的身相,丈六金身、三十二相,這是虛妄不實的。法身它實相,實相無相,所以如來所說的法身實相,是個無相的身相,不是現在的丈六金身、三十二相這個身相。 佛告須菩提:凡所有相,皆是虛妄!   如來一考驗他,知道他是真實有所開悟了,再推廣一步,再提高一步,再叫一聲須菩提,「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佛的相,應化身的佛相,是虛妄的。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三界以內的染污法相,三界以內的法相,都是染污法。三界以外的是清淨法相,統統是虛妄不實的,這是推廣來說。   再提高一步說,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不但應化身佛的相,是虛妄之相;連報身佛相,也是虛妄的,因為報身佛也是有個相,有相都是虛妄。再高,高不過報身佛,連報身佛的相都是虛妄的,還有什麼相不是虛妄呢?   應化身佛,對二乘人說法,叫他學大乘,就是你們不要以為我這個佛相是真實的,我這個佛相是應化身,是虛妄的,報身佛才是真實的。這個時候,連報身佛相,都要給它空掉,因為報身佛他無量阿僧祇劫修的功德,得的果報,這應該是真實的,怎麼也虛妄的呢?它是地上菩薩見到的,要是真實的相,它不會變化了。初地菩薩見到的報身佛相,跟二地菩薩見的不一樣,二地菩薩跟三地菩薩見的又不一樣,乃至於十地菩薩跟等覺菩薩見的也不一樣,他是應菩薩的機而現的相,還是應機示現的。他不是應凡夫的機,不是應二乘的機。應化身,是應凡夫二乘的機現的相;報身佛,是應地上菩薩的機現的相,還是個虛妄之相,這叫凡所有相,皆是虛妄!   學佛,難學也就在這裡,你沒有信佛,先叫你信佛,現在應化身佛涅槃了,要信這個佛像。無論是木頭刻的,無論是泥塑的,無論彩畫的,你都要恭敬禮拜,要真實的信仰,信仰就得著相嘛!這是度你入佛門,最初叫你著佛的相。因為你不著佛的相,要著眾生的相,你著眾生的相,就要生煩惱。順乎你妄想心的眾生,你起貪欲心;不順乎你妄想心的眾生,你就動瞋恨心。不應當貪而貪,不應當瞋而瞋,你動愚癡心,天天對眾生著相,天天動貪瞋癡的煩惱。所以佛沒有辦法,一下手就叫你空佛的相,他夠不上聽這個道理嘛!你先去著佛的相,見佛恭敬,著了佛的相了,你好把眾生的相不要執著了。等你再進一步,佛的相只是個假的相,你還要真實用功,能見應化身的佛。見了應化身的佛了,再精進、再用功,見到報身佛。所以對著三乘聖人說法,要見應身佛的相,見報身佛的相,還是個著相嘛!所以說到最高的大乘佛法,不但應化身佛相是虛妄的,連報身佛相也是虛妄的。   佛教的道理高,超過一切外道,在現在所有中國的外道超過;在當時印度九十五種外道,都要超過。哪一種外道它都要著相,尤其是它教主的相,執著更厲害!它有個外道的教主,你說它教主的相是虛妄的,它承認嗎?它不承認,它不敢說虛妄,它沒有那個高深的教理。只有佛教,我們的教主是佛,佛告訴我們:我的相,我這個佛相,就是虛妄不實的,只有佛教才有這個高深的道理。 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   這個如來,是法身如來,這就叫做證大果。「若見諸相非相」,不但眾生相非相,非相就是當體即空;連佛的相也是非相,也是當體即空。不但應化身的佛相非相,連報身佛的相也非相,就是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的時候,這個時候你可見到法身如來了。   「若見諸相非相」,要用功用到這個地方。沒有「即見如來」的功夫,你就用到「諸相非相」,用功用到這裡,你會走錯路的。走什麼錯路呢?墮無為坑,起斷滅見。你學無為法嘛!一切有相之法,皆是有為之法,凡所有有為之法,都是虛妄之法。那麼你要學無為之法,無為之法什麼樣呢?無為之法,一切法皆空,落到空的地方去,再修,不修了,這叫一下子掉到死水坑裡去了。什麼坑呢?無為坑,墮無為法的一個坑,掉下去了。墮無為坑不要緊,起斷滅見:「唉呀!哪裡有佛,應化身佛是虛妄的,報身佛也是虛妄的,金剛經說得明明白白,哪有佛呢?」起斷滅之見,斷滅之見,是大邪見,你會撥無因果的。那麼你學佛法害了,撥無因果,起個斷滅邪見。所以你一定要會悟,悟到非有非空,不可執著有,不可執著空,這個時候,你才能見到中道第一義諦,才見到法身如來。   佛教裡講空,就不容易懂。佛教裡講的空,尤其金剛經上講的空,它講的空是真空。既不是虛空的空,也不是沒有了的空。虛空的空,叫頑空,冥頑不靈的一個空,它虛空怎麼能生個佛呢?沒有了的空,是斷滅空,沒有了,這個東西沒有了,就叫空了,沒有了怎麼成佛呢?金剛經上所講的空叫真空,真空它不空,你才能見到法身如來,所以叫做:真空不空,即是妙有。你見了法身如來了,是有,不是凡夫執著的有,凡夫執著的有,還是虛妄之有。這個有,叫妙有,不可思議的有,所以妙有不有,可即是真空。要懂得佛教這個空,還不容易懂,所以糊裡糊塗就說佛教裡講空,金剛經上尤其講空。學會了金剛經,結果落個空空洞洞的空,實際你那個空空洞洞的空,不是虛空的空,就是斷滅的空,不是金剛經上講的真空。真空,是凡所有相,皆是虛妄,這空,真空不空,可以見到法身如來。   這個如來,是法身如來。法身如來無相,不但沒有凡夫的相,六道凡夫的相沒有,連三乘聖人的相也沒有。就是染污法的相沒有,清淨法的相沒有。不但六道凡夫、三乘聖人的相沒有,連佛相也沒有。不但沒有應化身的佛相,連報身佛的相也沒有。你什麼相都空掉了,就存了個報身佛的相,還是證不到法身。這就是:若有一些些,便有一些些。你有那一點點相,它就有那一點點相呢!有那一點點相,就生障礙了,法身如來不能證得了!一定要空得乾乾淨淨,這才叫真空無相,不但沒有九法界眾生的相,連佛的相也沒有,沒有了這個時候法身如來現前了。   法身無相,你要見到諸相,執著有,著有的相,有的相不是法身啊!法身無相嘛!你著個「諸相非相」的非相,非相是空相,你著個空,還是相啊!還是個相不是法身,法身無相嘛!你怎麼有一個空的相呢?所以,必須要有的相、空的相,統統把它空得乾乾淨淨,這個時候法身如來,你才能證得。   說到大乘佛理,說到最高頂點了,講到「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我們是個博地凡夫,我們的功夫差得太遠了,你可以得到利益嗎?可以的。我們天天生煩惱,不是貪煩惱,就是瞋煩惱,在哪裡生的呢?對著境界生的。什麼境界呢?都是凡夫境界。對著佛境,還不可以執著呢,對著凡夫的境界,你執著它幹什麼?你這樣迴光返照照自己,我為什麼要去動念頭、生煩惱呢?對誰生煩惱呢?對的都是一些凡夫,這凡夫哪有個真實的嘛!你的煩惱當時就歇落下去,不就得到金剛經的利益了嗎?   第五分講完,接著講第六分,「正信希有分第六」,正信,就是清淨的信心,很少有。前面講,通理大師把金剛經的正宗分,分四大科:信、解、修、證,從第二分起屬於正宗分,一直到第八分,都是講的生信心,生的什麼信心呢?生的正信,生的淨信。昭明太子分的科,它是叫正信,經文上講的是淨信。我前面說過,經文上四大科的科文,都有明文證明,不過前人沒有發現就是了,前人沒有發現昭明太子就發現嗎?不過他沒有分成:信、解、修、證四大科而已。現在經文上,信字顯出來了,要生信心,看著經文。 【正信希有分第六】 須菩提白佛言:世尊!頗有眾生,得聞如是言說章句,生實信不?   「頗有」,是個輕輕的疑惑,不是疑惑很重。「頗有眾生,得聞如是」,就指著前文: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言說章句」,世尊現在說的是言說,將來結集成經典叫做章句。   「生實信不?」能以生真實的信心否?須菩提尊者,他解空第一,他只解到空,空了就好了,今天才聽到真空不空。「若見諸相非相」這是空,空了「即見如來」,真空不空。須菩提尊者聽見這個道理太好了,以前沒有聽到,今天聽到了,聽到了他是生起了真實的信心,他替眾生擔心。他請問金剛經的道理,都是替眾生請問的,眾生夠得上聽這個道理嗎?對於如來的言說,將來結集成經典的章句,就是對於如來現在所說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這個言說章句,能不能生起個真實信心呢? 佛告須菩提:莫作是說!如來滅後,後五百歲,有持戒修福者,於此章句,能生信心,以此為實。   「佛告須菩提:莫作是說!」須菩提這樣替眾生擔心,是恐怕眾生聽了信不及。佛告訴須菩提:你不要這樣說,莫作這樣的說法,你不要說,眾生聽了恐怕不會瞭解。   「如來滅後,後五百歲,有持戒修福者,於此章句,能生信心,以此為實。」不要說我如來現在所有這樣的言說,眾生可以生真實的信心。就是如來滅後,到後五百歲,於此章句。如來涅槃以後,不說言說,就說章句了,於此章句,還能生個信心,還以此為實。   「如來滅後」,把這個文句消一消,如來是應化身,他度見佛得度的眾生。這個應化身,屬於生滅身,有生有滅。淨飯王的夫人摩耶夫人,把他生出來了,這就是世界上有了佛了,這叫做生。生出來以後,十九歲出家,三十歲成道,說法四十九年,八十歲入涅槃。入涅槃了,在凡夫看見就是滅了。那麼這個滅,不是生滅的滅,就是寂滅的滅,就是入了涅槃,總而言之,這個世界上沒有佛了。佛怎麼不常住世間呢?他住世間是度化眾生的,眾生的善根不夠了,再說法眾生不得利益,世尊就入涅槃了。世尊為什麼要出世呢?眾生見佛的善根成熟了,見佛說法就得度。等到見佛得度的這一班眾生都度了了,眾生還多,善根不夠了,佛再住世無益,就入涅槃,所以叫佛滅度以後。   我們初學佛法的人,看見世界上的眾生苦惱,只有佛才能以來度,佛大慈大悲,他為什麼要入涅槃呢?好像怪佛不對。不曉得佛沒有涅槃,叫做佛出世,也沒有出世,都是示現的,虛妄之相嘛!等於水清月現,水渾月無。水要是清了,月亮現出來了;水渾了,不清,月亮隱了,沒了。實際,天上的月沒有動,法身如來根本沒有動。應身如來,有生有滅,他是應眾生的機,眾生的根機,不夠見佛得度的根機了,所以入滅了。   「後五百歲」,其他的註解上,都解釋為第五個五百歲,就是二千五百年,這個不對。怎麼不對呢?在我們中國佛教歷史,釋迦世尊涅槃已經三千年以上了。南洋佛教歷史,已經二千五百年以上。這五個五百年,二千五百年都過去了,我們見金剛經不能得利益了。   應該怎麼樣解釋呢?佛的法運一共一萬二千年:正法一千年、像法一千年、末法一萬年。正法一千年、像法一千年,這二千年過去了。末法一萬年,按南洋佛教歷史,才過了五百多年;按我們中國佛教歷史,才過了一千年多一點,就是還有九千年的法運。到了最後五百年,就是一萬二千年的最後五百年,對於金剛經還能以得利益。   再解釋「有持戒修福者」,持戒修福,這一句話,學金剛經,要特別注意,不持戒修福,於此章句,不能生信心。為什麼要對於金剛經,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生起個真實信心,要持戒修福呢?這屬於般若智慧,般若智慧怎麼樣能以生起來呢?要持戒修福。因為持戒,戒是防非止惡的,你天天為非作惡,怎麼能生起智慧呢?一定要持戒清淨,把一切惡法都止住了,你才能以修定。你天天為非作惡,去修定看看,定不下來,你坐都坐不安。要能以得到定功,必須持戒清淨,所以戒能以止惡,能以生定。   修福呢,修福怎麼樣修呢?上供三寶,下救眾生,都是修福的。修福能以生善攝慧,修福能引生一切善法。上供三寶是善法,下救眾生也是善法,但是一切善法,都能引生出來。因為善法能以攝智慧,就是福能攝慧。般若智慧怎麼樣能以生出來?你得修福,沒有福報,智慧生不出來。   尤其是學金剛經的人,懂得了空空洞洞一點空理,他認為懂得了金剛經。叫他持戒,他不肯持戒;叫他修福,他不肯修福。修福,上供三寶,下救眾生啊!持戒,一切戒律都要持啊!他看見持戒修福的人,認為是著相。他自己不持戒,不修福,還批評別人,持戒不應該,修福不應該,著相,學佛法不會學,處處著相。他認為他學得很好,他不持戒,不修福,他不著相。不著相,不著持戒修福的相。他不去持戒,不去修福,反而著些惡法的相。他不持戒,就不能防非止惡,於是吃眾生肉,要殺生。問他:「你是佛弟子,你怎麼殺生吃肉呢?」他說:「唉呀!不要著相嘛!」他婬欲心熾盛,要犯邪婬,問他:「你學佛法的弟子,怎麼邪婬?」他說:「唉呀!不要著相嘛!我這是不著相。」他反而以殺生、以吃肉、以邪婬男女,為不著相。這樣就天天為非作惡,怎麼樣能得到般若智慧?   他認為瞭解了金剛經的空理,不著相。他這個空,叫做惡取空,起了惡見。由惡見,執著一個空,為非作惡,沒有因果報應,叫做不著相,叫惡取空。永嘉大師證道歌上,叫做豁達空,豁達空就是什麼壞事都敢做,他不在乎!   永嘉禪師證道歌上說:「豁達空,撥因果,莽莽蕩蕩招殃禍。」「豁達空」,他什麼事都敢做,他不在乎,認為不要著相嘛!「撥因果」,把因果報應都給撥掉,什麼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一切皆空嘛!把因果撥掉了,變成個莽蕩漢。莽莽蕩蕩,說粗氣的俗話,叫冒失鬼,他什麼都敢做,冒冒失失。「莽莽蕩蕩招殃禍」,他不相信因果報應,因果報應他逃不掉,因果是個因果律,他做惡,一定有惡報,要招殃禍的。   學金剛經,學了空空洞洞的空,你懂得金剛經了嗎?若見諸相非相,叫做空。即見如來,它就不空啊!這個地方後五百歲,有「持戒修福」四個字你看懂了沒有?持戒修福這個是空嗎?你不從持戒修福的有法,還證不到真空呢!所以到了後五百歲,有持戒修福的人,才於此章句,能生起信心,還以此為真實之理。 當知是人,不於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種善根。已於無量千萬佛所,種諸善根。   佛自己解釋,到了末法時代,怎麼會有眾生持戒修福呢?怎麼會有這個眾生,他會相信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之理呢?這個人善根深厚,多麼深厚呢?他不是在一個佛、二個佛、三個佛、四個佛、五個佛,面前種的善根。已經過去親近過無量諸佛,供養過無量諸佛,在無量諸佛面前,種的善根太深厚了。 聞是章句,乃至一念生淨信者,須菩提!如來悉知悉見。是諸眾生,得如是無量福德。   前面釋迦世尊一解釋,恐怕我們又生退心,唉呀!金剛經的真實的利益,恐怕我們生不起這個清淨信心來,要比起在無量諸佛面前種諸善根,我們哪有這麼大的善根呢?我們沒有善根,你怎麼聽到金剛經呢?一定有,恐怕沒有那麼高深啦!   底下就告訴你,「聞是章句」,就是指著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這一段的經文。「乃至一念生淨信者」,你能生起來一念的清淨的信心,「須菩提!如來悉知悉見。是諸眾生,得如是無量福德。」須菩提!如來就悉知悉見這個人,這個人能得到無量的福德。   這個「一念」,很短的時間,生起個信心,這個信心,是清淨的信心。要注意淨字,這個淨信之心呢,就是不執著我,不執著法,也不執著空,下文會解釋到。這個信心,是清淨的信心,不執著有,也不執著空。若見諸相非相,他不執著有;即見如來,不執著空。這個樣的信心,才叫清淨的信心。你能以最短的一念之間,生起清淨的信心,那就「如來悉知悉見」,如來的心,就知道你這個眾生;如來的眼,就見到你這個眾生,就這一念,跟如來就相應。   「是諸眾生,得如是無量福德。」如來悉知,你能以得到如是無量的福德;如來悉見,你這個眾生得到如是無量的福德,得到什麼樣的福德呢?得像前面那個善根深厚,親近過無量諸佛,在無量諸佛面前種善根那麼樣的福德,你都得到。   今天就講到這裡,向下文長,付待來日!請站起來回向!   前面講到第五分,「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須菩提尊者,他是已經聽懂了,而且悟到這裡了。現在是到般若法會,他已經是發菩提心的菩薩,他替眾生擔心是:恐怕眾生夠不上聽這個高深之理,所以問佛:「頗有眾生,得聞如是言說章句,生實信不?」   佛當下就制止他:須菩提!你莫作是說!不要說如來在世,跟佛同時出世的這些眾生善根深厚,聽了我的言說會瞭解。就是如來滅後,還是有眾生能以聽到這個章句,還是生信心的。不要說是正法時代、像法時代,有人相信。就到了末法時代,到了最後五百歲了,只要這一個人能以持戒修福,於此章句,還能生信心,以此為實。   但是這個人到了末法時代最後五百歲,他對於金剛經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之理,他還能以生起個真實的信心,這個人善根深厚,多麼深厚呢?他一定在無量諸佛面前種過善根了。   這樣一說,又恐怕我們這些初發心的人退了心,所以世尊大慈大悲馬上接著說:你只要對於金剛經所講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這個道理,你能以一念生個淨信之心,就得到如是的無量福德。得多少福德呢?得到親近過無量諸佛種善根那麼樣福德,跟那個善根深厚的眾生一樣一樣。昨天就講到這裡。 何以故?是諸眾生,無復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無法相,亦無非法相。   「何以故?」世尊自己徵問,自己解釋,這一個眾生他一念之間,就是最短的一個心念,生了個淨信之心,怎麼樣就能得到那麼多的無量福德呢?   這解釋了,一念淨信之心,要注意淨字,淨是清清淨淨。清清淨淨,我執的這四個相沒有了。「是諸眾生,無復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這個我執空了。「無法相」,那個法執,他也空了。「亦無非法相」,這個非法相,就是二空,也叫俱空。就是我空、法空,這個二空,也叫俱空,連這個空執,他也空掉了,這就是三空及第。這一念淨信之心,他心裡是清清淨淨,怎麼個清清淨淨呢?我相沒有,法相沒有,連空相也沒有,這麼樣清淨。 何以故?是諸眾生,若心取相,即為著我、人、眾生、壽者。若取法相,即著我、人、眾生、壽者。   再跟著解釋,「何以故?」為什麼要空我、空法,還要空那個空呢?「是諸眾生,若心取相,即為著我、人、眾生、壽者。若取法相,即著我、人、眾生、壽者。」   為什麼要三空呢?因為要空我等四相,前面第三分開始說:「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在般若法會上,要發心做一個菩薩,你不能有我等四相。要有我等四相,即非菩薩,你就不叫個菩薩了。這個眾生,他雖然是很短的時間,一念之間生了淨信之心。這一念之間可是與三空相應了,為什麼要把我相空掉呢?因為「若心取相,即為著我、人、眾生、壽者。」,取相,就是取我執的相。「取」,就跟「著」一樣解釋。你一取,就執著,就有我等四相現前了。   這個法執呢,二乘聖人阿羅漢、辟支佛,我相空了,法相還不空,所以他不叫菩薩。菩薩高過二乘聖人,菩薩不但空我等四相,還要空法等四相。「若取法相,即著我、人、眾生、壽者。」這個法執,還有我等四個相,一定要把法執空掉。要不空掉,你取著法相,就有我等四相。 何以故?若取非法相,即著我、人、眾生、壽者。是故不應取法,不應取非法。   「何以故?若取非法相,即著我、人、眾生、壽者。」非法相,就是二空之相。我們學大乘佛法,要求證我空、法空。我空了,法也空了,這個功夫就夠高深的了,為什麼二空之相,還要把它空掉呢?非法相,就是二空之相,我空、法空的那個相。你要一起執著,還是有這四個相,這就是:若有一些些,便有一些些。你還存那麼一點點,可就有那麼一點點呢!你那個心裡頭不清淨了,心裡頭還存個什麼呢?還存個我空、法空。空,還不是個相嗎?這個地方就叫做非法相。   「是故不應取法,不應取非法。」取,就是執著。以是之故,你不不應取法相,也不應當取非法相,不應當取空相。就是不許執著法,不許執著有,也不許執著空,要遠離二邊,會歸中道,才是大乘佛法。 以是義故,如來常說:汝等比丘,知我說法,如筏喻者。法尚應捨,何況非法。   「以是義故」,義,就是義理,什麼道理呢?就是我要空,法要空,空也要空,以這個義理之故。「如來常說」,如來常常在金剛法會上說的法,推論到以前跟你們講過這個道理:「汝等比丘」,比丘,是四眾弟子的首眾、第一眾,包括的有: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都是聽大乘法的四眾弟子,以比丘作代表。「汝等比丘,知我說法,如筏喻者。」你們聽我說法,就不要起執著,我說的法,像過河渡水的船筏一樣,以船筏作譬喻,譬喻我說的法,這麼樣的法,你何必再起執著呢?   先講筏字,是渡水渡河的一個工具,是用大的竹竿,一個一個把它連起來,連得像個棉床還大,可以過河過水。在台灣南部我看見過,名字就叫做筏。這是解釋筏字,不一定指定竹竿做的筏,就是舟船之類。船筏、舟筏,小的叫舟,大的叫船。也不要執著大的叫船,小的叫舟,總而言之,就是渡河用的一個工具。   「過河須用船,登岸則不用舟。」你要過河,沒有過河的工具,你怎麼過去呢?需要用船。你已經登到岸上去了,還背著船走嗎?登了岸,則不用舟,舟也就是船,船也就是舟。你要是沒有斷煩惱,需要法,沒有佛說的法,你怎麼斷煩惱呢?等你煩惱斷了,超出煩惱中流了,就登到彼岸了,你還要法幹什麼呢?等於治病,你有了病,就需要吃藥,病好了還吃藥幹什麼?唉呀!這個藥太好了,太好了再吃,不是因藥增病嗎?現在病好了,天天吃藥,又生了個病,生了個什麼病?生了個吃藥的病。所以法是治煩惱的,煩惱斷掉了,你起了法執,又生了法執著的病。這就是說,你應該瞭解,如來說法,都像過河的船筏一樣,過河要用,登了岸了,就不要用了。那個法有用,可以斷煩惱,等於船筏過河有用,但是登了岸了,不要再要船筏了,那個法還要捨呢?又何況是非法呢?   「法尚應捨,何況非法。」心印疏、新眼疏的解釋,都不是解釋上文空相的非法,都說是世間法。佛法還應該捨,何況世間法呢?這個樣解,就跟前文有點不順了,這是世尊過去講的一段話,把它引證過來,證明法應該捨的。   我每次講金剛經,都是依著心印疏、新眼疏講,心裡有點不安,前文:「是故不應取法,不應取非法。」非法,就是二空的空,這下面解釋,為什麼不取法呢?你取法,就起我等四相;為什麼不取著非法呢?取著非法,還是起我等四相。這跟著說到這裡,引證以前講過的,不要取法相,法尚應捨,何況非法,說是非法,指著世間法,這個好解啦!但是跟前面經文不大順。我依著想了多少年,想個註解,想了一點道理出來,能以跟前面經文把它配合起來,今天我跟大家說說,還不算是真正穩定,給大家作參考。   「法尚應捨,何況非法。」非法,還是指二空。法尚應捨,法它有侵斷煩惱的功能,還應該捨呢!二空它沒有侵斷煩惱的功能,你何必執著二空的非法呢?這樣解釋。   那麼非法,這個二空,還是要捨掉,要把它無掉。前面說過,你一執著這個空相,還是起我等四相,你出了一種偏差,等於二乘人沈空滯寂,二乘人怎麼不發菩提心呢?他滯著空,滯這個寂,沈沒到空寂的境界之中了,等於二乘人的沈空滯寂,有退失菩提心的損失。你發過菩提心,要度眾生啊!第三分你度眾生,要離相,跟著講下來的,你沈到二空的境界去,不去度眾生了,不是違背你的菩提心,退失了菩提心嗎?所以非法的空相,還是要把它空掉,要空得乾乾淨淨。   第六分後面這一大段解釋,要空我、空法、空那個空,就是解淨信的淨字的。這個清淨的信心,就是三空的信心。信的什麼?不要忘記了,信那個: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若見諸相非相,不著有;即見如來,不著空。不落空有二邊,就是中道,這個樣子你才能親證如來的法身。這個一念清淨之心,就是這麼樣清淨的,不落於有,不落於空,才能以會歸中道。 【無得無說分第七】 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耶?如來有所說法耶?   這還是跟著生起來個淨信之心,加以解釋。你一定要信,信了不要起疑。要說是一切都空,我也空、法也空、空也空,世尊證得菩提果了才成佛啊!那麼得了菩提果,不是有個菩提果法嗎?如來成了佛就說法,說法四十九年,我前面算這個帳,到現在已經說了四十二年了,他沒有說法嗎?佛當面考驗須菩提,看你究竟心裡頭是不是個淨信之心?也是考驗我們一念淨信心,是不是的的確確信得的當? 須菩提言:如我解佛所說義,無有定法,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亦無有定法,如來可說。   解釋的解,在這個地方一定要念(謝),解是解悟,開了悟了叫解。解,是依文解義的解,解釋的解,這是解悟的解。   「須菩提言」,答覆世尊,「如我解佛所說義,無有定法,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亦無有定法,如來可說。」如我須菩提解悟如來所說的義理,沒有一定的法,叫做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也沒有一定的法,如來可說。   前面第五分,佛問:「可以身相見如來不?」可不可以丈六金身、三十二相,見到法身如來呢?「不也,世尊!不可以身相得見如來。何以故?如來所說身相,即非身相。」這個應身佛空了,釋迦佛再給它提高一步,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報身佛的相也是空的,報身佛有個相嘛!凡所有相,皆是虛妄,應化身佛,是應二乘之機示現的;報身佛,是應地上菩薩之機示現的,都是虛妄不實的。「若見諸相非相」,應化身佛的相,報身佛的相,一切相都空了。在這個諸相非相,你把它用觀照般若智慧,把它觀空了之後,真空不空,法身如來走出來。「即見如來」,你就親證法身了。見,淺之說曰悟,深之說曰證。見,不是眼睛的見,即見如來,就是你悟到法身如來、證到法身如來了。   講那一段文的時候,我就跟諸位說,我們什麼相都空了,佛的相,法的相難空。我們佛弟子,不信佛,先勸你信佛。信了佛了,叫你怎麼樣恭敬供養。不信佛,叫你聽法,叫你聽法的時候,對於法起了信心,怎麼把它空掉呢?很難空掉。說世間財、色、名、食、睡空掉,這應該的,學佛的弟子誰不懂這個道理呢?雖然是當下空不掉,但是一定這個道理是不是?佛的相,法的相,空,這個是很難做到!前面叫你空佛,這個地方,不但空佛,也空法。   把佛空掉了,跟著就空法,前面第六分說:無我相,無法相,無非法相,都是空法。這個地方把它結起來再考驗一下,我成了佛,我是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才成佛,你說我得到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了沒有呢?我說法說了幾十年,你說我是有法可說沒有呢?這就是有佛相,有法相沒有?再考驗一下。   須菩提是真正解悟了,悟到佛相、法相,非空非有,他答覆得才妙呢!他不說:有菩提可得,有法可說,那落到有那一邊了;他也不說:無菩提可得,無法可說,那又落到無那一邊去了。他不落空有二邊,不落有,也不落無,就是不落空。他說:沒有定法,叫做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也沒有定法,如來可說。   須菩提自己解釋他解悟的道理,「無有定法,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沒有定法,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如來證得的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翻成中國話,叫無上正等正覺。對著菩薩,有上之覺,佛得的菩提叫無上。對著二乘人的偏覺,說這叫正等。對著凡夫不覺,外道的邪覺,說這叫正覺。是對著三乘六凡,三乘聖人、六道凡夫,這九法界的眾生,才取這個最高的名稱。實際是個對待的假名言相,真理是絕待的啊!是對待的,都是假名字。把九法界眾生都空了,你對什麼人說無上正等正覺呢?菩薩空了,沒有有上的菩薩了,你對誰說無上?二乘的相空了,沒有偏覺了,你對誰說正等呢?沒有凡夫,沒有外道了,你對誰說正覺呢?所以對待的都是假名言相,沒有定法,取個名叫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講的佛果,是個假名言相,一切法都是假名言相,第一個,學佛第一步,先空我,一切人相都空了呢,你這個我名字還能存在嗎?比如你們大家都來聽講經,我就說:我道源怎麼跟你們講經,說我道源怎麼怎麼講。說我,是對著你們大家說的。這個時候講完了,大家都散了,我在講堂上,還說:我長我短,是不是神經病了?這個我字,安不上去了嘛!一切法都是假的,都是對待取的假名。   這就是如來所得的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個假名言相,「亦無有定法,如來可說。」也沒有定法可說。如來說法,是應機說法,對著小根機的眾生,就說小乘法;對著大根機的眾生,就說大乘法,哪有一定的?跟名醫開藥方子一樣,你是個什麼病,他應你的病而施的藥,名醫哪有一定的藥方子呢?是有一定的藥方子,都不是名醫,名醫他是應症施藥,你是個什麼病?給你開個什麼藥?所以沒有一定的藥方子。如來說法,是應機說的法,哪有一定的法可說呢? 何以故?如來所說法,皆不可取。不可說非法、非非法。所以者何?一切賢聖,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   「何以故?」須菩提自己徵問,自己解釋,我怎麼樣說,如來得了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沒有個一定的名字。如來所說的法,沒有定法可說呢?「如來所說法,皆不可取。」斷句斷到這裡,皆不可取。「不可說非法、非非法。」把不可說連到下面,不可說非法、非非法。   「何以故?如來所說法,皆不可取。」取,就是取著,就是執著。不但般若法會上不許執著,如來常常說,如來說法,如筏喻,常常說這個道理。我們都已經解悟了,如來所說的法,皆不可以取著。為什麼不可以取著?「不可說非法、非非法。」不可說它是非法,也不可說它是非非法。非法,不是有法;非非法,不是空法。不能說如來說的法,是有那一邊的法;也不可說如來說的法,是空那一邊的法,要離開空有二邊,才是中道第一義諦。   「所以者何?」須菩提自己再徵問,再加以解釋。「一切賢聖,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這一句經文,翻譯成中國話翻譯得不太顯明,要聽著解釋。   先消文,「一切賢聖」,就是一切諸大菩薩。十住、十行、十迴向,稱為三賢位的菩薩。登了地以後有十個地,叫做十聖地的菩薩。一切賢聖,就是三賢十聖,包括一切諸大菩薩。「無為法」呢?無為法就是實相般若,也就是我們人人本具的自性清淨心。自性清淨心,就是實相般若的理體,是本來具有的,不是你修行造作成的。你要是沒有一個實相般若,你天天用功修行,修出來個實相般若,那是有所作為,變成有為法。我沒有個自性清淨心,我天天修行用功,修出來個自性清淨心,那個叫做有為法,有所作為,你天天修行用功嘛!實相般若,這個自性清淨心,是本來具有的,無所作為,不是你有所作為,才有實相般若,才有自性清淨心的。   「所以者何?」就是再徵問,再解釋,解釋什麼呢?就是還有眾生懷疑:你須菩提悟到了,悟到如來所說的法,不可取著,不可說它是非法、非非法。那麼如來所說的法,好像沒有功能,沒有妙用了。可是三賢十聖,都是聽佛的法,依著法修行,才證得三賢十聖,哪裡是空呢?有人懷疑,這樣解釋的。   須菩提尊者就這個疑惑,再加以解釋:「一切賢聖,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一切三賢十聖的菩薩,並不是執著有法,他才得到三賢十聖的果位,他皆依著無為法,而得的差別果位。結果有差別,有三賢、有十聖的差別,這就是菩薩的差別果位。差別果位雖然有淺有深,他都是依著無為法證的,他是不起執著才證得的。他一起執著,證不得三賢位,也證不得十聖位。他先明白了中道的義理,就是不執著有,不執著空,不執著非法,不執著非非法。這就是無為法,皆依著無為法,而去證得三賢十聖的差別果位。   講金剛經,是講空理,講三空之理,我也空、法也空、空也空,只怕空不乾淨。但是你不要聽偏差了,我們現在要供佛像,佛涅槃了,還要用木頭雕刻一個佛像,還要用彩畫一個佛像,要燒香、要供養、要磕頭、要禮拜,那麼著了佛的相了!我們天天念經、天天研究經、天天聽經,不是著了法的相嗎?這樣說,不應該著佛的相,我們不要拜佛了,也不要供佛了,也不要聽經了,這樣你聽偏差了,你害到你自己。   拜佛的像,供佛的像,就怕你不用功拜。你要是真正的拜,拜出功夫出來了,你才能空凡夫的相。現在最害人的,莫過於電視機,家家都有一部電視機,這就是把那一個魔,送到你家庭裡來了。你不去看,送到家裡,你不看嗎?你不要聽,送到你家裡,你不聽嗎?不許故往觀聽,做不到了。可是你要是拜佛,拜出功夫來,你家裡的人都看電視,你不看,為什麼?我要拜佛,拜佛就有這個好處,它能對治煩惱。   那麼你聽了金剛經,不對了!金剛經那個面對著的活佛,還是假的,不可以丈六金身、三十二相見到應身佛,凡所有相,皆是虛妄,連報身佛也是空的。那麼我們木材雕的、彩畫的佛像,不是假中之假,還拜它幹什麼?你大錯特錯!   「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你沒有懂這一句經啊!你能以在那個假相之中,知道它假了,這就是見到諸相非相。見到諸相非相,不一定要把諸相把它駁掉了,才能以見到如來。若見諸相非相這個時候,正是法身顯現的時候,法身遍一切處,法身在哪裡?法身有個地方,就不是法身,法身沒有個地方。你看楞嚴經,在內不對,在外不對,在中間不對,在哪裡都不對。法身在哪裡?法身在一切法上,法身遍一切處嘛!遍一切處,遍不到你木材雕的佛像上嗎?遍不到你彩色畫的佛像上嗎?你懂得金剛經的道理,若見諸相非相這個時候,你就見到法身如來。正在拜木材雕的佛像,正在拜彩色畫的佛像時,可就見到法身佛了。   如來的法身,就是我們的自性清淨心,那是無為法,無為法無所作為,本來具有的,不是你修行造作出來的。那麼你聽偏差了:「唉呀!我天天修行用功,不要修了,修來修去也得不到個無為法,那是有所作為嘛!」你聽錯了,人人本具,個個不無,人人本具的有實相般若,個個不無法身理體啊!我們統統與佛無二無別,那麼怎麼樣生了差別了呢?「但以妄想執著,而不能證得。」人人都具有實相般若,人人都具有法身理體,你的實相般若、法身理體,怎麼不現前呢?叫妄想執著給障蔽住了。要把妄想執著把它去得乾乾淨淨,法身才能顯現,實相般若才能現前。怎麼樣能把妄想執著去掉呢?修行用功。修行用功不是修法身的,不是修實相般若,那是無為法。修行用功是斷煩惱的,斷妄想執著的。你不修行用功,是個大凡夫,你不是個大如來啊!   現在講到第八分,較量持金剛經的福德,這一大科,略明降住生信分,就是從第二分到第八分,實際到第七分,就把這個信心就成就了,什麼信心呢?淨信之心。相信第三分說的,度眾生成佛,要離相度生,這個道理相信了。度眾生怎麼度呢?要行布施,行布施不要住相,無住行施,這個道理相信了。說到第七分,已經把信心生出來了,再較量較量這個福德,這是第八分。 【依法出生分第八】 須菩提!於意云何?若人滿三千大千世界七寶,以用布施。是人所得福德,寧為多不?須菩提言:甚多!世尊!何以故?是福德即非福德性,是故如來說福德多。   「須菩提!於意云何?若人滿三千大千世界七寶,以用布施。是人所得福德,寧為多不?」這要較量持經的福德,先說這一個人是著相布施七寶的福德。把「三千大千世界」的文消一消,這是一尊佛所教化的一個區域,三千大千世界的組織,是先從一個小世界作單位,中間一座須彌山,四方有四大部洲,這就叫小世界。以這小世界作單位,一個小世界、二個小世界數上去,數到一千個,這叫小千世界。再以小千世界作單位,一個小千世界、二個小千世界,再數到一千個,這叫中千世界。再拿中千世界作單位,一個中千世界、二個中千世界,再數到一千個,這就叫做大千世界。   大千世界,怎麼叫三千大千世界呢?不是三千個大千世界,因為大千世界,這個算數,是經過三個千,不是一、二、三數上去的,它是數到一千個作單位,再數到一個千,一個千單位,再數到一個千,經過三個千,合起來叫三千大千世界。   「七寶」呢,大家會念阿彌陀經,這個名詞很熟悉,金、銀、琉璃、玻璃、硨磲、赤珠、瑪瑙,七寶,是世間的寶物。「若人」,若是個假設之詞,並不是事實有這個事,這只是作個比方。假若有這個人,把充滿三千大千世界的七寶,拿來布施。世尊問須菩提:「是人所得福德,寧為多不?」這個人得的福德,可以算多不算多呢?   「須菩提言:甚多!世尊!」唉呀!那這個人得到的福德真是太多了,世尊!「何以故?」我怎麼說他得福德多呢?「是福德即非福德性,是故如來說福德多。」須菩提只怕又說錯了,我說的他得的福德多,是我聽如來說話的意思。如來說的福德,是福德之相,不是說的福德的本性,「是福德即非福德性」,說到本性上呢,它是無相之法,不可以說多,不可以說少了。在福德之相上,既然有一個三千大千世界的相,又有七寶的相,一定是講相,相就是事相。所以如來說福德多,我跟著如來說,也說甚多。 若復有人,於此經中受持,乃至四句偈等,為他人說,其福勝彼!何以故?須菩提!一切諸佛,及諸佛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皆從此經出!   「若復有人」,這裡應該有個「佛言」,翻譯的人把它略掉了。我們念金剛經的人,念到這個地方,自然知道這是佛說的,「佛言:若復有人,於此經中受持,乃至四句偈等,為他人說,其福勝彼!」這個較量持經功德,說經的功德,超過前面那個七寶布施的功德。   先把「四句偈」,把它解釋一下,看金剛經的註解很多,咬定這個四句偈了,可是金剛經上四句偈很少,只有二個四句偈,一個就是二十六分:「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再一個,三十二分金剛經說完了:「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究竟是哪個四句偈呢?那個註解上,自己跟自己辯論,辯論了好多的道理。再有人說:這個四句偈,那個四句偈,都不對,是:「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那又不是四句偈啊!這就是不懂得偈子的道理。   這偈,是印度的梵語翻譯過來的。印度的梵文,三十二個字,就叫一個偈,不是一定像中國作詩固定幾個字叫一個偈。三十二個字就叫一個偈,比方中國的華嚴經,翻譯過來的有十萬五千偈,那華嚴經裡面長行文多得很,偈頌也有,偈頌少。這個都叫偈,三十二個字就叫一個偈。那麼你聽說聽懂了,你又咬文嚼字去算字,說金剛經上是哪三十二個字呢?這都是不會解釋經的道理。四句偈,就是一小段經文,這樣解釋就對了。   再講「受持」二個字,領納於心叫受,受者領納為義,持者憶念不忘。對於金剛經的義理,你領納於心,這叫受。憶念不忘,常常記在心裡,這叫持。那麼金剛經什麼的義理呢?簡單的說,就是第三分的離相度生,第四分的無住行施,第五分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這個義理你領納於心,憶念不忘。再廣說,一直說到第七分為止,這個義理你都領納於心,憶念不忘,這就叫受持金剛經的義理。   「若復有人」,這就是假若另外一個人。「於此經中」,於此金剛經中。「受持」,受持其義理,能以全部經受持,那功德更大。「乃至四句偈等」,乃至受持一小段經文的義理,自己受持。這是大乘佛法啊!要為「為他人說」,為他人說,能說全部金剛經,功德更大。乃至於你說一小段金剛經,福德也大。多麼大呢?「其福勝彼」,你所得的福德,勝過前面那個人,以充滿三千大千世界七寶作布施的福德。   「何以故?」這個人的福德,怎麼超過前面那個七寶布施的福德呢?「須菩提!一切諸佛,及諸佛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皆從此經出!」這個經裡面出佛、出法,你能以受持全部經,福德大。你受持一小段經,為他人講全部經,乃至於為他人講一小段金剛經,這個福德大。因為金剛經裡面能出諸佛,乃至於諸佛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都是從經裡面生出來的。 須菩提!所謂佛法者,即非佛法。   前面講,不要著佛的相,不要著法的相,怎麼到了第八分結科文的時候,又出佛、又出法,這個福德又大起來了,這不是著相了嗎?叫你離相,是即相離相,不是叫你落到斷滅。「所謂佛法者」,如來所說的佛法,「即非佛法」,當體就空,如來沒有著佛的相,著法的相。你不要著佛的相、著法的相就對了。   學金剛經,不會學,學來學去,學了個空空洞洞的空。你看,講了一個禮拜了,什麼時候講個空空洞洞的空呢?講的真空,真空不空,即是妙有啊!金剛經能以出佛、出法,哪裡落到空空洞洞的空呢?   第四分無住行施,你能得到無量的福德,像十方虛空那麼樣的無量,哪裡落到空呢?這個地方,你受持金剛經,能以得到甚多的福德,超過三千大千世界七寶布施的福德,哪裡落到空呢?   在這個經文上還要注意,這是開始說這麼二句,「所謂佛法者,即非佛法。」下面經文上都是三句,「所謂佛法者,即非佛法,是名佛法。」這個地方先開始,只說二諦,下面配上個是名佛法,三句,那就是說三諦。   把二諦的道理講一講,二諦的文嫌長,今天就講到這裡,向下文長,付待來日!請大家站起來回向!   昨天講到這二句,「所謂佛法者,即非佛法。」今天再把二諦的道理講一講,黑板上寫的有,參考資料上也有,說明如下: 二諦   二諦者,真諦、俗諦也。俗諦者,凡情所見世間之事相也。是順凡俗迷情之法,故曰俗。其為凡俗事相之道理,決定而不動,故曰諦。真諦者,聖智所見真實之理性也。是離虛妄,故曰真。其理決定而不動,故曰諦也。   「二諦者,真諦、俗諦也。」先講什麼叫做俗諦?「俗諦者,凡情所見世間之事相也。是順凡俗迷情之法,故曰俗。」是我們凡夫的情識,叫凡情,所見到的這一切差別事相,這都叫做俗。「其為凡俗事相之道理,決定而不動,故曰諦。」諦字怎麼講呢?決定不動的道理,叫做諦。是在世間法上,這個道理都是決定不動的,這叫做俗諦。   「真諦者,聖智所見真實之理性也。」真實的理性,我們凡夫見不到,是聖人的智慧見到的。「是離虛妄,故曰真。其理決定而不動,故曰諦也。」我們凡夫見到的,都是世俗的差別事相,這個是虛妄的。真實的理性,它是遠離虛妄,它不是虛妄,就叫做真。在真理,決定不動,所以叫做真諦。   再看著經文,「須菩提!所謂佛法者,即非佛法。」就是按二諦解釋的,說有佛、有法,是對凡夫講的,它有差別的事相。按它的理性上講,聖人的智慧所證得的,沒有佛的相,也沒有法的相,所以「即非佛法。」   金剛經,這是開始有這麼二句經文,講二諦,不講三諦。下面可都是三句經文了,下面多一句是名佛法,「所謂佛法者,即非佛法,是名佛法。」這就是由二諦的道理,引到三諦的道理,金剛經經文,是這個樣子的次第。   正宗分分四大科,從第二分到第八分,第一大科講完了。第一大科是:「略明降住生信分」,簡略的說明,降心離相、住心無住這個道理,令我們生起個清淨的信心,這一大科講完。   從第九分到十六分,這是第二大科:「推廣降住開解分」,把降心離相、住心無住這種道理把它推廣來開示,多講一講,多說一說,令我們好開個解悟,解就是悟,開解,就是開悟。   先講降心的方法,再講住心的方法,都是答覆須菩提的問題,須菩提問:「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云何應住?云何降伏其心?」世尊在前面第一大科答覆他,先答覆降心的方法,再答覆他住心的方法。下面第二大科,還是先講降心,後講住心。降心的方法怎麼樣降法?要離相,你把一切相都離得清清淨淨,你的妄心它不就降伏住了嗎?這前面是離相,是叫我們發大願,普度一切眾生,皆入無餘涅槃,實無眾生,得滅度者,要離度眾生的相,這叫離相度生。   這把它推廣開來講一講,說一說,證了聖人的果位,也要離相。小乘有四個果位,佛問須菩提,你們證了初果、二果、三果、四果,有沒有著這個相呢?須菩提是四果阿羅漢,他是過來人,他答覆的,都沒有著相,沒有著相就對了。那就是我講的,度眾生離相,那個離相一個樣,沒有二個樣,那就是降伏妄想心的方法。 【一相無相分第九】 須菩提!於意云何?須陀洹能作是念:我得須陀洹果不?須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須陀洹名為入流,而無所入。不入色、聲、香、味、觸、法,是名須陀洹。   看著經文,「須菩提!於意云何?須陀洹能作是念:我得須陀洹果不?」小乘的,有聲聞,有緣覺。這是講聲聞,聲聞有四個果位:初果、二果、三果、四果。   先問須菩提,你證得初果了,初果叫須陀洹,翻成中國話叫預流,也叫入流,金剛經上翻譯的叫入流。預,也就是入。流,就是流類。流類是哪一流?聖人之流,聖人之類。他最初預入聖人的流類了,所以給初果取個名叫做入流。就是從今天起,他證了初果,不是凡夫,他已經預入了聖人之流類了。   世尊問須菩提,初果,他證到初果的時候,他心裡有動這個念頭:「今天很好,我今天證得初果了!」有這個念頭嗎?「須菩提言:不也,世尊!」須菩提回答:初果聖人,他證了初果,不會動這個念頭。「何以故?」我怎麼講他不動念頭呢?我是過來人,我知道,因為「須陀洹名為入流,而無所入。不入色、聲、香、味、觸、法,是名須陀洹。」須陀洹名字是梵語,翻成中國話,就叫入流,他名字叫入流,可是無所入。怎麼無所入呢?「不入色、聲、香、味、觸、法」,他不入六塵法。就是須陀洹,他斷了見惑了。三界以內的煩惱,也叫惑,迷惑的惑,就是有見惑、有思惑,見惑是迷理之惑,詳細的解釋有八十八使,你們要去看佛學大辭典。怎麼樣叫八十八使?我們現在分開來講,講一點半鐘,不夠講的,實際與金剛經,沒有大幫助。金剛經就是講大乘法的,初果聖人,他斷了見惑了,明白我空之理了,這個明白是親自證得了我空之理,他六根不去攀緣六塵。外面的境界,不出六塵之境:色、聲、香、味、觸、法,他不入色、聲、香、味、觸、法,怎麼不入呢?他不起分別心,我空之理證得了,他不入六塵的境界,才叫須陀洹。他沒有起分別心,怎麼會動念頭:「我今天當了初果聖人了!」他怎麼會有這個念頭?一定沒有嘛!   這是講什麼呢?不是講初果,下面二果、三果、四果,都是佛在講阿含經的時候,詳細講過了。這個時候,在般若法會上,都是四果阿羅漢,用不著解釋這些名相,不是講初果、二果、三果、四果的。講什麼呢?講他離相,他不動念,就是離相嘛!講四果離相,也不是小乘家的功夫呢,是叫他引證到前面第三分說,度一切眾生入無餘涅槃,要離相。你不是請問我,叫我世尊給你講,降伏妄想心的方法嗎?你發心去度眾生成佛,不要著相,這妄心就降伏住了。那怎麼樣子離這個相呢?你是證到四果的人啊!把你用過的功夫給你提出來,叫你自己瞭解,初果他就離相,他不動念,不是離相。他離相,他起了妄想心嗎?妄心不降而自降,解釋這個道理的。   我們現在用功,妄想很多,或者你是參禪,或者你是持咒,或者你是念佛,越用功妄想越多,很奇怪啊!我不用功,還沒有妄想,一用功,怎麼這麼多的妄想呢?這是你自己解釋的錯誤,你不用功,是天天在打妄想,你不知道。現在你用功,喔!才知道妄想了。就是在過去,你房間裡沒有光明,桌子上、地上統統是垃圾,你沒有看見。這個時候屋子裡邊有了光明,或者你點上燈,或者開了電燈,一看見,唉呀!很多垃圾!不是開了燈,垃圾才多,是本來就多,以前沒有看見。這個時候用功才知道,才覺照到妄想多。   這個用功,比方就說念佛吧!一念佛,妄想就來,唉呀!自己很討厭、很生氣,你討厭它,不是妄想上加了個妄想嗎?你生氣,不是妄想上加了個妄想嗎?那不是降伏妄想的方法,怎麼樣對治妄想呢?不理它。打了妄想,你不要理它。你念佛,只管念你的佛,念得久了,妄想就少了。再念下去,念得久了,妄想沒有了。你越理它,它妄想越多,所以說,妄想起了不理它,不理它就是金剛經說的離相。你把妄想的相,把它離開,妄想是個妄念嘛!你把妄念遠離開了,不打妄想,它不就是沒有妄想了嗎?   這就是說,前面告訴我們降心離相的方法,你度一切眾生成佛,還要離相,那還有什麼妄想離不開呢?這個地方說,證了初果,他是聖人啦,應該著點相了,他沒有著相。證到聖人的果位,還不著相,還有什麼相可以著的?我們凡夫打妄想,離不開貪、瞋、癡,離不開財、色、名、食、睡,那有什麼價值嘛!你把它放下,就好了嘛!不理它就是放下,你一不理它,它就歇下去了。「狂心頓歇,歇即菩提。」這是楞嚴經上二句話,狂心,就是妄想心,妄想心你把它一歇,歇就是把它放下來,放下來就是菩提心現前。 須菩提!於意云何?斯陀含能作是念:我得斯陀含果不?須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斯陀含名一往來,而實無往來,是名斯陀含。   再講二果離相,「須菩提!於意云何?」在你心意之下以為如何呢?「斯陀含能作是念:我得斯陀含果不?」須菩提!你是證過二果的人,證到二果的人,他可作這個念頭:「今天又高了一步,我證得二果了!」能作這個念嗎?   「須菩提言:不也,世尊!」他不會動這念頭啊!「何以故?斯陀含名一往來,而實無往來,是名斯陀含。」初果是破了見惑,還有思惑沒有破。見惑是迷理之惑,這個我空之理,過去是在迷而不覺,證到初果,他是親證到我空之理了,但是我執的思惑不能破,不能證二果,還要用功。悟了理了,悟到了不行,還要修。要修的時候,思惑不容易破。見惑,三界以內的見惑,欲界、色界、無色界,要破一起破,就是他迷理了,這個道理只要能反過來,三界以內的見惑,一下子破了。   思惑,是迷事之惑,事相上你明白,怎麼明白,你把它破掉,可不容易。所以三界分九地,一地分九品,要九九八十一品思惑。現在先破欲界的思惑,我們是欲界的眾生,九九八十一品思惑,欲界九品,是難中之難。先破,破了六品,欲界的九品思惑,把前六品破掉,證二果。   證了二果了,他欲界的思惑,還有後三品沒斷,超不出欲界。這個惑,也就是業,業叫業繩子,是一根繩子牽著你的。你想出,出不去,要想出去,還得用功修行,要把後三品斷盡了,才超出欲界。超出三界,頓超的根機,一下子超出去;不是頓超的根機,漸次的根機,先證二果,證到二果,叫做一來果。一來果是簡略的翻譯,實際叫「一往來」,就是他一來天上,一來人間,天上人間,一個往來,他把後三品的思惑斷掉了,就證三果。   證了初果,就叫做聖人,聖人就是了脫了生死,叫做聖人。我們凡夫呢,凡夫流轉生死,就叫做凡夫。流轉生死流轉到什麼時候呢?盡未來際,沒完沒了,永遠流轉生死,叫做凡夫。初果,他只破了見惑,思惑還沒有破,怎麼就叫聖人呢?他的生死有了限度了,初果聖人只有七番生死,就是七番生天上,七番來人間,他一定證二果。二果更超勝,他只要一來天上,一來人間,就超出欲界了,所以他們的生死是決定了脫,都有限度了,叫聖人。   初果聖人證得我空之理,他就不動念,何況二果呢?那麼他一來天上,一來人間,是隨他欲界後三品的業,任運自在,潤澤一番生死,他是隨著他的業力走,他並沒有動個念頭:「我證了二果了,我只有一番生死了!」他並沒有動個念。「斯陀含名一往來,而實無往來,是名斯陀含。」因為斯陀含心裡實實在在沒有往來之相,所以他才叫斯陀含,才叫二果聖人。 須菩提!於意云何?阿那含能作是念:我得阿那含果不?須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阿那含名為不來,而實無不來,是故名阿那含。   再講三果離相,「須菩提!於意云何?阿那(音挪)含能作是念:我得阿那含果不?」阿那含,翻成中國話叫不來果,也叫不還果。金剛經上翻成不來,他不來哪裡呢?不來欲界了。他把欲界九品思惑後三品斷掉了,就是把欲界的業繩子給割斷,沒有業繫縛了,他任運自然超出欲界,所以他不來,不還,不回來了,不再回欲界來了。   那麼他證三果的時候,心裡有沒有動這個念頭:「我今天證了三果,我不再來欲界!」有這個念沒有呢?「須菩提言:不也,世尊!」他沒有動念頭啊!「何以故?阿那含名為不來,而實無不來,是故名阿那含。」他不來欲界,是把欲界的九品思惑斷盡了,他並沒有動個念、著個相:「今天可好了,我超出欲界的生死了!」他並沒有動這個念,所以而實無不來,這名字就叫阿那含,他證三果,離三果之相。 須菩提!於意云何?阿羅漢能作是念:我得阿羅漢道不?須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實無有法,名阿羅漢。世尊!若阿羅漢作是念:我得阿羅漢道,即為著我、人、眾生、壽者。   再講四果離相,「須菩提!於意云何?阿羅漢能作是念:我得阿羅漢道不?」先講阿羅漢是梵語,翻成中國話有三個義:第一、殺賊、第二、應供、第三、無生。   第一、殺賊,是殺盡了煩惱賊,他把三界以內的見思煩惱統統斷盡,等於把賊殺死了。   第二、應供,他把見思二惑斷掉,他是四果聖人,堪受人天供養。   第三、無生,三界的生死,他沒有了,不受後有,永遠再不會轉到第二個生死,他超出三界,叫無生。   三果聖人,他把欲界的思惑斷盡了,上面還有二個界:色界、無色界。色界、無色界分八個地,每一個地有九品,八九七十二品思惑。但是他不再來欲界了,住到哪裡斷上二界的煩惱呢?他住到色界天那個四禪天,四禪天最高五層天,叫五不還天。那個五層天,都是不還果的聖人住的,住在那裡斷。但是住在那裡斷,思惑還多,七十二品很容易斷掉。最難斷的,就是欲界的思惑。所以二果只斷到前六品,三果才斷後三品,還要分二次斷。上二界的七十二品思惑,它沒有欲界的煩惱深重,很容易斷掉,斷掉了就證四果。   這就是我們現在用功,你最初下手用功,煩惱很難降伏,你不要怕,你用得久了,煩惱就少了。你用得再久,煩惱就空了。它是最初難,越往後它越容易。   還有個字要料揀一下,前面初果、二果、三果,都是「果」,阿羅漢第四果,叫「道」,這個有什麼不同呢?初果、二果、三果、四果,統統是修的無生道,要了脫生死的道,要證得無生法的道。可是初果、二果、三果,他還沒有證到究竟處,他用功修行,有個階段,就要酬達他因位的修行,酬因叫做果,所以證到初果了、證到二果了、證到三果了。到了四果的時候,把無生道真實證得了,所以叫做道,不叫果了。   佛再問:「須菩提!於意云何?阿羅漢能作是念:我得阿羅漢道不?須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實無有法,名阿羅漢。」他證得的是無生法,超出三界了,三界的法他沒有了,空掉了,哪裡還有個阿羅漢的法呢?要有阿羅漢的法,有生有滅了,他證得了無生法了嘛!所以實實在在沒有個阿羅漢的法,這是順著解釋,他已經證得無生法了,哪有個阿羅漢之法呢?當然他不動念啊!   再反過來解釋,「若阿羅漢作是念:我得阿羅漢道,即為著我、人、眾生、壽者。」要是阿羅漢,他動個念頭:「我今天證到阿羅漢!」這個阿羅漢他沒有證到,他有我等四相,是個凡夫,怎麼叫做四果聖人呢?反過來證明,他沒有我等四相,我相空了,誰個動念頭?他當然不會生心動念,這是四果離相。   再反過來證明前面說過的:我執的四相、法執的四相、空執的四相,你只要一動念,就有四個相。只要有這四個相,你就是凡夫。為什麼要你空,空得乾乾淨淨?要你轉凡成聖嘛!你不是要降伏妄想心嗎?誰有降伏妄想心呢?凡夫有降伏妄想心啊!凡夫的妄想心,是貪、瞋、癡,財、色、名、食、睡,那個太俗氣了。菩薩的妄想心呢,你證得我空,執著個我空;你證到法空,執著個法空。我也空了,法也空了,二空還要起執著,取這個俱空,還不是個妄念嗎?不是貪、瞋、癡,比貪、瞋、癡高明了,不是財、色、名、食、睡,但是還是個妄念嘛!你妄心沒有降伏住,菩提心不能安住嘛!所以一定要把它空得乾乾淨淨,離相離得清清爽爽,把我等四相,由深到淺,由粗到細,分三層:我執的四相、法執的四相、空執的四相,統統離開。統統離開了,這個地方就證明,阿羅漢他沒有四個相,沒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他怎麼會生心動念?沒有生心動念,不是妄心降伏了嗎? 世尊!佛說我得無諍三昧,人中最為第一!是第一離欲阿羅漢!世尊!我不作是念:我是離欲阿羅漢。世尊!我若作是念:我得阿羅漢道。世尊即不說,須菩提是樂阿蘭那行者。以須菩提實無所行,而名須菩提是樂阿蘭那行。   下面再引己作證,把自己的功夫引出來,作一個證明。「世尊!佛說我得無諍三昧,人中最為第一!是第一離欲阿羅漢。」世尊常常讚歎須菩提,說須菩提得了無諍三昧,這個諍字念(爭),不跟人家起爭論。「人中最為第一!」人中,這個人不是凡夫人,就是得無諍三昧的人,阿羅漢得無諍三昧的,不是須菩提一個,得無諍三昧的人很多。可是他的功夫第一,在無諍三昧人中,他最為第一。「是第一離欲阿羅漢」,在阿羅漢之中,他是第一個離欲阿羅漢。這個欲,不作婬欲講;這個欲,就是欲念,就是心裡有念頭,就叫做欲。他離開心念,就是離開妄想,他是第一,離得最高明。這是世尊常常讚歎須菩提的話,他把它背出來。   「世尊!我不作是念:我是離欲阿羅漢。」引自己的功夫作個證明,世尊這樣讚歎我,我心裡頭,沒有生心沒有動念。這再反過來解釋作個證明,「世尊!我若作是念:我得阿羅漢道。」世尊!假若我證了阿羅漢道的時候,我有這個念頭:「今天我須菩提可好了,我超出三界,了脫生死,我得了阿羅漢道了!」假若我真動這個念頭,世尊就不會讚歎我,「世尊即不說,須菩提是樂阿蘭那行者。」這個樂字念(要),樂是好樂。阿蘭那,那字念(挪),翻成中國話叫寂靜。行,念(恨),是功夫。須菩提,是最好樂寂靜行門的這個人。世尊前面讚歎他得無諍三昧,人中最為第一,讚歎他是第一離欲阿羅漢。還讚歎他一句話,就是須菩提是好樂阿蘭那行,是好樂寂靜行門的人。好樂寂靜行門,就是心裡頭沒有生心動念。假若我證了阿羅漢道,我心裡作是念:「我今天證了阿羅漢了!」那世尊不會讚歎我是好樂寂靜行門的人了。   「以須菩提實無所行,而名須菩提是樂阿蘭那行。」以字,作個因字講。中間這個行字,不念(恨),念(形),做動詞講。因為我須菩提行無所行,我天天用功修行,沒有著修行的相,我修的是寂靜行啊!我沒有著寂靜行的相,心無所恃,天天就這樣任運自然的用功。我用功的時候就沒有著相,所以我得到阿蘭那行,世尊才讚歎我,而名須菩提是樂阿蘭那行的人。我要是生心動念,世尊就不會這樣讚歎我了不是!   第九分,就是講的初果、二果、三果、四果都離相,離相他的妄心就不起了,還是告訴我們降伏妄心的方法,降伏妄心的方法怎麼降伏呢?離相。凡夫的相離,初果、二果、三果、四果,都是聖人的果位,他都離相,離相妄心就不起,這就是推廣來講,降伏妄心的方法。   下面再推廣來說,住心無住的方法,怎麼樣能安住你的菩提心呢?住心無住。你有所住,心就不會安住了,講這個住心無住的方法。   由小乘四果聖人離相,再講到大乘聖人:菩薩、佛。他住心無住,怎麼樣住心無住的?修因不要住著,證果也沒有住著。修因沒有住著,在修菩薩因行的時候,他得了成佛之記,他不住著;莊嚴佛的淨土,他也不住著。 【莊嚴淨土分第十】 佛告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昔在然燈佛所,於法有所得不?不也,世尊!如來在然燈佛所,於法實無所得。   「佛告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昔在然燈佛所,於法有所得不?」前面是須菩提引自己來作證,證果離相的。這是如來以他自己來作證明,住心無住。這個如來,就是應化身如來,那菩薩見的就是報身如來。菩薩成了佛了,叫如來。還沒有成佛,他要修大乘的行門,修多長的時候成佛呢?要修三大阿僧祇劫。修到二大阿僧祇劫滿,就遇到然燈佛授成佛之記。   他修到二大阿僧祇劫滿,佛經上有二個名字,一個叫做儒童,有的佛經叫做善慧,或者叫儒童菩薩,或者叫善慧菩薩。他這個時候,修行六度法門,萬種行門,已經修了二大阿僧祇劫了,這個時候然燈佛出世了,他要去親近供養。他看見皇宮裡面一位宮女,拿了七枝青色蓮花,蓮花以青色為最名貴。善慧菩薩這個時候身上有五百錢,看見青色蓮花很名貴,他要供佛,要拿青色蓮花才好,他就跟宮女商量:「妳賣給我幾枝,我去供佛好不好?」宮女說:「我是宮中的女子,花有用途,怎麼能賣給你?」善慧菩薩說:「我是要供佛的,青色蓮花我買不到,我有五百錢,統統給你。」雖然青色蓮花沒有,但是他拿五百錢要買太多了,宮女受了感動,說:「你去供佛,我是宮女,不能隨便走路,把我這二枝也給你。」善慧菩薩一共拿了七枝青蓮花,宮女賣給他五枝,把二枝寄託他拿去供養佛。   善慧菩薩拿了七枝青蓮花去供養然燈佛,見了然燈佛,把這七枝青蓮花都獻上去。以他虔誠心的感應,再有佛力的加被,這七枝青蓮花在虛空裡,變成一個寶蓋,就在然燈佛的頭頂上。然燈佛正在走路,他在前面走,善慧菩薩看見地上有一塊濕泥,就是水土叫做泥,「唉呀!佛走過來,不是把腳染污了嗎?」這個時候要去找乾的土來墊來不及,他就把他身上的衣服脫下來,把泥蓋上,還有一點點泥沒有蓋住,再找東西找不到了,心裡一著急,怎麼樣呢?把自己的頭髮打開,把那一點點泥蓋上,就發了個願:「佛走過來,唯願佛能以踩著我的身子走過去。」然燈佛知道他的願心,就踏著他的身體走過去,叫其他的菩薩這些弟子,不要再踩他的身體。等到然燈佛走過去了,他也站起來了,然燈佛就給他授記:「你再過九十一劫,就要成佛,號釋迦牟尼。」這就是我們的本師釋迦牟尼佛,修行到二大阿僧祇劫,在然燈佛面前授成佛之記的公案。   這裡佛把過去的公案提出來,問須菩提,「佛告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昔」,昔,是往昔,過去。「在然燈佛所」,在然燈佛所在,就是在然燈佛的面前所在。「於法有所得不?」我授成佛之記,我得了佛的法了。你說:我那個時候,有個佛的法得到沒有得到呢?這樣問須菩提。   「不也,世尊!」佛沒有法可得啊!「如來在然燈佛所,於法實無所得。」授成佛之記,世尊在那個時候,已經修行二大阿僧祇劫,妄心不起了,哪能以執著有個法可得呢?實實在在沒有個法可得。要是反過來解釋,要是世尊你心裡動個念:「我今天得了授記之法了!」那然燈佛就不會給你授記。 須菩提!於意云何?菩薩莊嚴佛土不?不也,世尊!何以故?莊嚴佛土者,即非莊嚴,是名莊嚴。   「須菩提!於意云何?菩薩莊嚴佛土不?」授記,他無住,沒有住相,住就是執著,沒有執著授記之相。菩薩莊嚴佛土,修六度萬行,莊嚴佛土,也沒有執這個相。我們天天念迴向偈:「願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濟三途苦,若有見聞者,悉發菩提心,盡此一報身,同生極樂國。」都是學菩薩發心,學菩薩修行。   菩薩他修六度萬行,他有功德啊!他不求人天福報,不求二乘小果,他的功德迴向到哪裡呢?迴向莊嚴他的佛土。像阿彌陀佛的極樂世界那麼莊嚴,是他無量阿僧祇劫修的功德莊嚴出來的。我們學菩薩呢,學菩薩發心,學菩薩修行。我們要修六度萬行,我們的功德,都迴向莊嚴佛土。莊嚴誰的佛土?莊嚴我們自己的佛土。我們成了佛,是正報。我們得有個依報,依報得有一個莊嚴的世界。佛的國土,就是佛的世界,佛的世界都得有無量的莊嚴,都是由無量的功德迴向莊嚴出來的,這叫菩薩修因莊嚴佛土。   「須菩提!於意云何?菩薩莊嚴佛土不?」釋迦世尊問須菩提,菩薩在因位修六度萬行莊嚴佛土,有沒有莊嚴佛土呢?須菩提答:「不也,世尊!」菩薩他不會動莊嚴佛土的念頭。「何以故?莊嚴佛土者,即非莊嚴,是名莊嚴。」菩薩莊嚴佛土,是在事相上,有所謂莊嚴佛土。按空理上講,「即非莊嚴」。按中道第一義諦上講,「是名莊嚴」。   這個地方是三句經,第一次看見,前面「所謂佛法者,即非佛法。」只有二句,是講二諦。這個地方再引到三諦上,下面把三諦解釋解釋: 三諦   諦者,真實不虛之理也。三諦者,空諦、假諦、中諦也。空諦者,謂一切由因緣所生之事事物物,其體性空無之理也。假諦者,謂一切事物體性雖空,而假相實存之理也。中諦者,謂空假不二,中道之理也。龍樹菩薩所造之中觀論,有偈云:「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空諦),亦為是假名(假諦),亦是中道義(中諦)。」即明此三諦之義也。   「諦者,真實不虛之理也。」前面講二諦的時候講過,諦是決定不動之理,決定不動之理真實不虛之理,叫做諦。「三諦者,空諦、假諦、中諦也。」空諦,就是二諦的真諦。假諦,只有假名,就是二諦的俗諦。這再加個中道諦,叫做中諦。   先講空諦,什麼叫空諦呢?「空諦者,謂一切由因緣所生之事事物物,其體性空無之理也。」就是世俗的俗諦,事事物物,都由因緣生出來的。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是因緣所生的法,沒有個本體,沒有個自性,沒有本體自性,那個空理,就叫做空諦。   「假諦者,謂一切事物體性雖空」,謂一切事事物物,體性雖然空,它是因緣所生法,它沒有體性,體性是空的,「而假相實存之理也」。所以你修菩薩道,你講這個道理,不能廢除假諦,假諦是眾生的果報法,它假相實實在在的存在,這就叫做假諦。   「中諦者,謂空假不二,中道之理也。」會歸中道,空諦與假諦並沒有二個,正在講空諦的時候,可假相還存在;正在講假諦的時候,它就是當體即空。這空有不二,就是空假不二,就會歸了中道,這叫中諦。   「龍樹菩薩所造之中觀論,有偈云:」中觀論是龍樹菩薩造的,裡面有一個偈誦:「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空諦)」,這二句叫做空諦,是因緣所生的法,當體都空,它沒有本體自性,這叫做空諦。「亦為是假名(假諦)」,但是它假名還存在,假相假名都存在,這叫做假諦。「亦是中道義(中諦)」,空假不二,就是中道諦。「即明此三諦之義也」,這就是說明三諦的義理。   懂得三諦的名義了,再配合到經文上這三句:「莊嚴佛土者,即非莊嚴,是名莊嚴。」再看參考資料: 莊嚴佛土者,即非莊嚴,是名莊嚴。   「莊嚴佛土者」,乃約假諦說,菩薩修六度萬行,以莊嚴佛土,是有所莊嚴也。「即非莊嚴」者,乃約空諦說,菩薩所修之六度萬行,皆是因緣所生,都無自性,當體即空也。「是名莊嚴」者,乃約中諦說,中諦能圓融二諦,雖然莊嚴而不著其相,雖不著相而不妨熾然莊嚴,是則名為莊嚴佛土也。   「『莊嚴佛土者』,乃約假諦說,菩薩修六度萬行,以莊嚴佛土,是有所莊嚴也。」有所莊嚴,就是假名假相,這是約假諦說的。「『即非莊嚴』者,乃約空諦說,菩薩所修之六度萬行,皆是因緣所生,都無自性,當體即空也。」菩薩修六度萬行,離不開因緣,皆是因緣所生法,統統都無自性,當體即空,所以叫「即非莊嚴」,這是就空諦說的。   「『是名莊嚴』者,乃約中諦說,中諦能圓融二諦」,中諦,能以圓融二諦,中道諦能以把空諦、假諦圓融起來,叫它不生障礙。「雖然莊嚴而不著其相,雖不著相而不妨熾然莊嚴,是則名為莊嚴佛土也。」這才是中道第一義諦的莊嚴,天天修六度萬行,莊嚴佛土,他沒有著相。莊嚴佛土,是假諦;不著相,就是空諦。這樣天天莊嚴,天天不著相,這就是會歸中道,才叫是名莊嚴。   我們講到哪裡,學到哪裡,我們怎麼樣修六度萬行呢?依著三諦的道理來修。你天天修六度、修萬行,天天不要著相;天天不著相,可天天修,這樣就是會歸中道第一義諦。   今天就講到這裡,向下文長,付待來日!請站起來回向!   把經本打開,看「莊嚴淨土分第十」,「佛告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昔在然燈佛所,於法有所得不?不也,世尊!如來在然燈佛所,於法實無所得。」第二大科,就是推廣降住開解分,第九分起到第十六分止。   第九分,是推廣降心離相的道理,初果、二果、三果、四果,證了聖果,都沒有著相,他都是離相。就配合到前面第三分度生離相,離相度生,度一切眾生成佛,要離相,一樣的道理。   第十分,是推廣住心無住的方法,剛才念的那一段經文,釋迦如來在然燈佛面前授成佛之記,而沒有住相。他授了成佛之記,授了,但是他不住相,所以「於法實無所得」。   再接著講,「須菩提!於意云何?菩薩莊嚴佛土不?不也,世尊!何以故?莊嚴佛土者,即非莊嚴,是名莊嚴。」菩薩在因位之中,要修六度萬行,是莊嚴佛土。那麼有沒有莊嚴佛土呢?他不住相,所以就沒有莊嚴,這還是講住心無住的道理。   住心無住,這就是把前面第四分無住行施的道理,推廣開來說。我們發心,要修六度萬行,先修布施度。修布施度,不住色布施,不住聲、香、味、觸、法布施,這是無住行施。一直到你成佛授記,也是無住;菩薩莊嚴佛土,也是無住。   那麼金剛經,講二諦的道理、三諦的道理,開經的時候,我就料揀過。前面講到「所謂佛法,即非佛法。」只有二句,那就是按二諦的道理講。講到「莊嚴佛土者,即非莊嚴,是名莊嚴。」這是三句,下面這樣三句的經文很多,都是配合到三諦。   要是按二諦解釋,很簡單,「莊嚴佛土者,即非莊嚴」,莊嚴佛土,有沒有莊嚴呢?有,是按俗諦講的。「即非莊嚴」,是按真諦講,一切因緣生法都是空的,菩薩莊嚴佛土,也是因緣生法嘛!「是名莊嚴」,不過假名莊嚴而已,這就是按二諦的道理解釋。   按三諦解釋,前面把三諦的道理依著參考資料講清爽,「莊嚴佛土者」,是假諦,假諦就是俗諦,有所莊嚴。「即非莊嚴」,是空諦,因為莊嚴佛土,因緣生法,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嘛!「是名莊嚴」,是中諦。   「莊嚴佛土者,即非莊嚴」,假諦跟空諦,合起來圓融無礙,這就「是名」中道的「莊嚴」,怎麼樣是名中道的莊嚴?你每天去行六度萬行,莊嚴佛土,而每天不著相,這就是即非莊嚴;可是每天不著相,每天還是照樣地去行六度萬行,莊嚴佛土,這個樣子就是名中道的莊嚴,這是按三諦解釋的。   昨天就講到這裡,今天再接著講。 是故須菩提!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生清淨心,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那麼住心無住,究竟應該怎麼樣子用功,用到住心無住呢?把這一段經文聽清爽,把它受持到心裡,你就會用功了。   前面講第三分、第四分,已經說過,第三分,度一切眾生成佛,這是發大願。你怎麼樣度一切眾生成佛呢?你得行布施,第四分就是起大行。但是行布施,你不能住相,叫無住行施。那麼菩薩修行,也就是金剛經上告訴我們修行,就在住心無住。這一段經文更推廣來說,怎麼樣個用功修行?   看著經文:「是故須菩提!」是故,以是之故,以什麼之故呢?以前文所說的道理之故。就近說呢,就是釋迦如來授成佛之記,而不住著;當菩薩的時候,莊嚴佛土,他不住著,以是之故。那麼往遠處推呢,就是推到第四分,你菩薩要行菩薩道,就得行布施,行布施不住相。「菩薩於法,應無所住,行於布施!」以是之故。   以是之故,「諸菩薩摩訶薩」,菩薩,或者是摩訶薩。菩薩、摩訶薩,前面都料揀過,菩薩,是權教大乘的菩薩。摩訶薩,叫大菩薩,就是實教大乘的菩薩。無論你是權教大乘、實教大乘,依著金剛經修行,你就應當如是生一個清淨心出來,你心裡一有了染污,那就與金剛經的意思不合,你不但不能成摩訶薩,連權教的菩薩也成不了。   「應如是生清淨心」,清淨心生出來,是從自己內心生出來,不是從外面來的,不是釋迦佛給我們的,也不是現在我們的師父給我們的。釋迦佛告訴我們個方法,我們現在的師父教給我們,也是告訴我們個方法:生心自己生,生個清淨心,清淨心不從外面來,本來具有的,清淨心是個什麼?不染污的心。   下面再加以解釋,「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住,就是住著,就是執著。外面的境界不出六塵,對著我們的心就是外境,內心外境,心境是一對,它是對待之法。你這個心只要一動念,不是住色,就是住聲,或者住香、味、觸、法,不出這六樣。你一說,住一個塵境,塵者染污之義,你對一個境界住著了,你心不清淨了,被塵給你染污了。那六個境界叫六塵,前面講過了,塵者染污之義,它染污我們的清淨心的。你不要住著外境,你心本來清淨,這個時候不清淨了,怎麼不清淨了?你住著外境,染污了嘛!現在學了金剛經要修行,知道過去上這個當,上六塵境界的當。現在你不要再去住色、聲、香、味、觸、法六塵境界,你清淨心就現出來了。生怎麼生呢?現出來了叫生。   「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把這一段經文結束起來,究竟用功修行,應該怎麼樣用功呢?生清淨心。怎麼樣叫做清淨心?不著六塵,就是清淨心。清淨心怎麼生呢?「應無所住」,把它總結起來,你不要住著而生個心,生個心而又不住著,這個心生出來,就是清淨心。   在中國禪宗有六位祖師,五祖、六祖都是在這二句上開的悟,現在就談六祖的公案,講一講「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六祖大師,叫做惠能,他沒有出家的時候,家裡很貧寒,而且父親早亡,就一個老母親,沒有飯吃,沒有飯吃哪還有錢去念書讀書嘛!所以他也沒有念過書,可是自己要吃飯,還要養活他母親吃飯,就在山上去打材,打木材,把它打上兩綑,擔了一擔,就擔到都市裡面來賣,賣幾個錢,買點米回去跟他母親兩個人吃飯,就這樣生活。   這一天,他擔了一擔木材,到都市裡來賣。賣材不是你端到那個地方就有人買,得等待有人來買。把這一擔材,端到路邊上,等著有人來買。這個時候他在那兒站著,等人來買劈材那個地方,背後有一個窗戶,裡面有人念金剛經,六祖大師不認得字會開悟,當然有大善根啦!他一聽就很入耳,就聽得懂念經的義理,聽到裡面這個人念金剛經,念到「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忽然間開悟了!   他自己開了悟了,就得到佛法的真實利益,但是他不認識字,不曉得是什麼經?他就到念經的房間裡,跟人家請教了,說:「你這位先生念的是什麼呢?」「我念的金剛經。」「唉呀!念金剛經太好了!」「你念過嗎?」「我不認識字啊!」「你不認識字,怎麼知道太好呢?」他說:「我聽見有二句,應無所住,而生其心!這個道理我懂了。」「喔!懂了,你講給我聽!」耶!一講講得很好,「唉呀!你這個人有大善根啊!你沒有讀過書不認識字,從來沒有念過經,今天怎麼聽我念經就聽懂了呢?你有大善根,不要誤了你的善根,你應該去親近親近五祖,求個深造。」「五祖在哪裡呢?」「五祖在湖北黃梅。」那麼六祖大師這個時候,在廣東,距離得很遠啊!   六祖,這個時候我們就稱他是六祖,還不是六祖啦!因為他在家的名字,在他的傳上不清爽,他說:「我去不了,第一、路途遙遠,我沒有路費。第二、我家裡還有個老母親要吃飯,我依著賣材才養活我母親,我走了母親沒有飯吃啊!」這個念金剛經的是個居士,還有幾個錢,他說:「你這個不算大問題,你家裡就是一個老母親嗎?我把你老母親接到我家裡來,我來供養她吃飯,母親的問題解決了。你沒有路費,我供給你路費,這個問題不是也解決了嗎?你還是趕快把你母親接來我家裡,我給你幾個錢,你趕快走,不要誤了你的前程大事。」   六祖就接受了他的供給,把他母親接到這位居士家裡,拿著路費,就到湖北黃梅去親近五祖。到了五祖的寺院裡了,五祖每天要上堂說法,很多出家人就在那裡聽,他出來就跟五祖頂禮,五祖一看是個在家人,就問他:「你從哪兒來的呢?」他說:「我在嶺南。」廣東,是個省名;嶺南,是個地名,這是在廣東的嶺南。   湖北是在中國的中央,廣東是最南部,中央的中國人對於廣東的人,向來有一點看不起,給他們取個名字叫獠子。那麼五祖就順口說出來:「是個獠子啊!你還來學佛法嗎?」六祖馬上就答覆他:「人有南北,佛性有南北嗎?」人有南北,我住在南方,住在嶺南叫獠子,佛性能以分南方、分北方嗎?這在佛教裡,叫獅子吼,嘩!一下子,五祖結到了,知道自己失言,說錯了,五祖心想:耶!這個獠子根機還很利。   五祖知道他的根機特利,要叫他行點苦行磨練磨練他,說:「學佛法不是簡單啊!要行苦行,你到舂米房裡去舂米去!」他就接受這個職務,到舂米房裡去舂米,一舂,就舂了有八個月之久。   那麼舂米,舂了八個月這個時候,五祖上堂說法,就發表說:「我年齡太大了,我要趕快傳法下去,傳法得傳給大徹大悟的人。你們在我寺院住的大眾很多,哪一個大徹大悟了,作一個偈子叫我看看,要是你能以大徹大悟了,就把祖師位傳給你,我好退休了。」   這個時候五祖法會,有一位教授和尚,叫神秀大師。除了五祖,就是說他大了,他是教授嘛!大家都沒有開悟,心裡邊有數:「我們不要去作偈子了,我們也沒有開悟,作了偈子也沒有用,想做祖師也做不了。要是接祖師位,只有我們教授和尚,誰有他佛法懂得多呢?」大家都沒有作,神秀大師,他自己也沒有大徹大悟,可是他想到了:「我是教授和尚,除了五祖,就是我高我大,我不能不作個偈子!」這麼想了,他要是個開悟的人,一開口就是個偈頌嘛!他沒有開悟,得用分別心來想的。   他作了一首四句偈:「身如菩提樹,心似明鏡臺,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身如菩提樹」,我們這個身體,就是個菩提樹。「心似明鏡臺」,我們這個心,就是明鏡臺。「時時勤拂拭」,要好好的打掃打掃,勤勤常拂拭,把它擦擦乾淨。「勿使惹塵埃」,不要叫它惹了塵埃。這個樣子我的心就如明鏡臺,身是菩提樹,就常常現前了。   那麼作了這個偈子,是很好很穩當,但是自己因為沒有開悟,沒有把握,想把這個偈子拿給五祖看,恐怕受訶斥:「我是教授和尚,作了這個偈子,要是五祖說我沒有開悟,怎麼樣做下去教授和尚呢!」於是想了半天,怎麼樣呢?等到半夜,大家都睡覺的時候,他把偈子寫了個紙條,貼到走廊的牆壁上,明天天亮,一定有人看見報告五祖。五祖來看,要是說這個偈頌是開了悟的,我就出來,承認是我作的,好接祖師位。要是說這個偈子沒有開悟,就不出來說是我作的,隨它去就算了。   到第二天天亮,有人看見,就報告五祖,五祖一看,說:「這個偈頌作得好,你們要是把它念熟,把它背誦,照著偈頌用功,將來一定會開悟。要是能以燒香、供養、磕頭、禮拜,也能以培福。」但是沒有說這個偈頌是開悟的人,也沒有找作偈頌的人。   祖師講的開示,大家聽了都接受了,於是都念,把它念熟了背,就有人來擺了香案,就來燒香、供養、磕頭、禮拜。這一下子,不但把寺院的出家人都轟動了,外面來的在家的信徒,都要來看,都要來念,都要來燒香、供養、磕頭、禮拜。   有一個年輕的小沙彌把偈頌念熟了,就像唱山歌的,一邊走一邊念,念到舂米房裡去,還在念。六祖在那兒舂米,聽到小沙彌念的什麼呢?就問:「小師父啊!你念的是什麼?」「你這個獠子知道什麼?」小孩子說話很輕狂,他說:「我不知道,你教我嘛!」小沙彌就把前面的經過跟他說:「有人作了一個偈頌,我們的祖師說,誰能把它背熟照這個樣修行,將來能以大徹大悟,要能以去燒香、磕頭、禮拜,供養,也能以培大福。」他說:「這個偈頌在哪裡呢?」小沙彌說:「在走廊裡。」「那麼你我,也到那裡去磕頭、禮拜看看,我也培點福不好嗎?」「好啊,我帶你去!」小沙彌把他帶去,到那邊叫他看,六祖在那看偈頌,聽他們在那裡念偈頌。   六祖不認得字,他聽別人念,越聽越不是意思,就搖頭晃腦。有一位參拜五祖的人,聽說這件事,也都來看。這個做地方官的人,看見這個人,怎麼表示不太贊成,別人都在念在背,在那燒香、禮拜,他怎麼表示不太贊成的樣子呢?   這個地方官就問他,一問他,他就說:「這個偈頌並沒有見性,沒有見到自己的本性。」這位地方官說:「這個偈頌沒有見到本性,你作一個見性偈子,給我們看看不好嗎?」他說:「我倒是有一個偈子。」就是在那裡聽他們念,六祖已經作了一個偈頌出來了。   這個地方官就說:「你作了一個偈子,寫出來,貼到牆壁上,我們大家都念念,也種點善跟不好嗎?」他說:「我不認得字,不會寫。」這個地方官更奇怪了!「你說人家的偈作得不好,你不認得字,怎麼作偈呢?」那就考驗考驗他了,說:「不認得字不要緊,你會作個偈,我替你寫。」「那好,你替我寫,我很感謝你。」於是這個人就找紙找筆,替他寫下來一首偈。   真把神秀大師的偈子給駁掉:「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菩提,翻成中國話叫做覺,叫做道,佛的覺道哪有個什麼樹呢?「菩提本無樹」。形容明鏡只是個譬喻,明鏡哪有個臺呢?「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空空洞洞的,這才是清淨心,哪有一個樹,哪有一個臺呢?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嘛!你有一個心,它才惹塵埃;你沒有個心,它惹個什麼塵埃呢?他把偈子作好,這個地方官替他寫出來,貼到牆壁上,他也回舂米房舂米去了。   這個時候大家驚奇了,舂米的獠子,他不認得字,怎麼會作偈?於是就趕快報告五祖,五祖一看,就知道這個獠子是明心見性了,心想:「要是把祖師位傳給他,這個時候沒有開悟的人很多,要爭名奪利,恐怕要害他,不能說明。」五祖就說:「這個偈沒有見性,給它擦掉,你們還是去念前面那個偈,好用功、好培福。」把他這個偈頌給撕掉了。   五祖大師知道這個獠子,是大徹大悟的人了,於是就到舂米房裡去看看,五祖年紀大了,走路用柺杖,到舂米房裡來問他:「米熟也未?」六祖答:「米熟久矣!猶欠篩在。」米熟也未?就是你舂米舂好了沒有?猶欠篩在,我米老早就舂好了,就是差過個篩子。米舂好了,也要拿篩子篩一下,猶欠篩在,還沒有篩,一篩就好了。這就是說機鋒話,打個昧語,就說:米熟也未?你明心見性了沒有?六祖大師說:我老早明心見性了,就是差祖師給我印證一下,過個篩子就好了。   五祖就拿拐杖,把他舂米的石頭臼子,敲了三下,就走了。六祖就會了意思,叫他半夜三更到五祖房間裡去。半夜三更天,到了五祖房裡,進了五祖的房,五祖把門關起來,插起來,就給他講金剛經,拿金剛經來印證他的心,看看他所悟的道理,跟金剛經上道理合不合?合,那你悟得一點都沒有錯,就把六祖的位子傳給他。傳給他得有一個東西表徵信,就是有一個衣,有一個鉢,是達摩初祖從印度帶來的,傳給二祖,二祖、三祖、四祖傳給五祖。五祖就把衣鉢傳給他,叫他開後門趕快逃走,說:「沒有明心見性的人很多,爭祖師位,要害你,所以你趕快逃走!」走了,這以後六祖大師出來,就大弘中國的禪宗,中國的禪宗興起來,就是從六祖興起來的,這個公案故事就講到這裡。   五祖大師也是在金剛經上這二句開的悟,六祖大師也是在這二句經上開的悟,那麼「應無所住,而生其心!」這八個字,這二句經,就是金剛經的經眼,也是金剛經的經心。你要開智慧眼,就在這二句上開;你要得到你的清淨心,也是在這二句上得,所以是全經的一個眼目,是全經的一個心臟。   「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就是前邊說:「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生清淨心」,你一有所住,住什麼呢?住六塵。有所住,心就染污了,就不是清淨心。所以生個心,而不住六塵;對於六塵無所住,不落於空,它又生個心,這就是清淨心。   清淨心生出來做什麼事呢?把前面第三分離相度生,第四分無住行施把它合上:你天天去度眾生,不要住眾生相,離相度生;你天天去行布施,不要住布施相,這叫無住行施。就這樣去度眾生、就這樣去修行,那你就合著金剛經的清淨心了。   那麼我們再往淺處地方講,好有個下手處,應無所住來行布施,布施有財施、法施、無畏施。你行財布施,這個眾生需要錢財,你就拿錢財去布施眾生,但是不許住相。你一住了相,布施心不會長遠了。你一住了相,就是這某一個人沒有飯吃,我給他飯吃;某一個人沒有衣服穿,我給他衣服穿,有了衣、有了食了,他還要謀點生活,比方做個生意、做個買賣,沒有本錢,我給他拿錢,給他作本錢。他現在生活很好了,這就是你做對了,但是你著了相,就希望他報答你。   眾生根機不一樣,有的知恩報恩,得了你的恩惠,他真報答你。報答你,你就生歡喜心:「這個人很有良心,我過去怎麼樣周濟他,他現在很知道報恩!」那麼這個心,就是個貪欲心,愛上這個人。相反的,「這個人沒有良心,他日子好過了,把你忘了。」你想起來就氣,這樣就動了瞋恨心。你無論動貪欲、動瞋恨,都是根本煩惱,與佛法不相應,你這個布施,布施不下去了。所以要不住相布施,你永遠的布施,管你報答我,不報答我,是你的事。布施是我應該做的,我只行財布施就對了。   財布施如是,法布施也如是。行法布施,是我的職務,我應該行法布施,利生為事業,弘法是家務嘛!弘法利生是我的事業,是我的家務事,我應該做這個事。那麼你一著了相,聽你佛法的人,跟你學法,一學,學得很好,他也學會講經說法,你想起來就歡喜,這就是著相生的歡喜心,歡喜心不是貪心嗎?那麼這個跟你學佛法學法師的,把你老法師忘記了,根本見了你等於不認識,也不恭敬,也不供養。你想起來就氣:「這個人不知道報法恩,簡直不但是佛法的法恩不知道,連社會上的良心,他都沒有。」你想起來就氣,氣不是瞋恨嗎?所以你做顛倒了,一著相,就生煩惱。   財施如是,法施如是,無畏施,救苦救難,亦復如是。有沒有人去行布施沒有啊?有,有就是生了一個心了。生了個心,我沒有住相,這就是「應無所住,而生其心!」這個心什麼心呢?這個心就是清淨心,就這樣子保持你清淨心常常前,你的煩惱自然會空掉,你的菩提心自然會增長。再看著經文。 須菩提!譬如有人,身如須彌山王,於意云何?是身為大不?須菩提言:甚大,世尊!何以故?佛說非身,是名大身。   這段經文在新眼疏的科文,叫「得果無住」,得了報身佛果了,他也不住著。心印疏上說這段經文是「喻明無住」,是個譬喻,是個比方,實際就是個譬喻,譬喻什麼呢?譬喻得了報身了,而不住著。二個科合起來都是一樣的。   先把須彌山王的文消一下,梵語叫須彌盧,翻成中國話叫妙高。須彌盧怎麼叫妙呢?它不是石頭山、土山,它是四寶所成,叫做妙。怎麼叫高呢?出海八萬四千由旬,在海水表面上,它有八萬四千由旬高,叫做妙高。妙高山王,是中國話,它高出一切山,所以稱為山中之王,叫妙高山王。   「須菩提!譬如有人,身如須彌山王」,譬如有一個人,身量高大,多麼高大呢?像須彌山王那麼高,有八萬四千由旬高。「於意云何?」在你須菩提心意之下以為如何?「是身為大不?」這個人的身量,算不算大的身量呢?「須菩提言:甚大,世尊!」像須彌山王那麼高的身體,太大了。   「何以故?佛說非身,是名大身。」須菩提自己徵問,自己解釋,為什麼我說身大呢?因為佛說非身,才是個大身。我答的身大,不是像須彌山王八萬四千由旬高那個身,叫大身。我是依著佛的意思,佛的意思決不是說,像須彌山王那麼高的身,就算大身。佛的意思是說:非身,叫大身。我答的身大,也是說非身,叫大身。   前面說像須彌山王那麼高的大身,就是報身佛的身量,報身佛的身量能算不算大呢?不能算大。為什麼呢?它有個尺寸,八萬四千由旬高。要是再有一個人,有八萬五千由旬高,那不是比他高嗎?他怎麼叫甚大呢?這個「非身」,就是法身,法身無相,所以叫非身之身。無相的身,它沒有個尺寸,多少由旬高?沒有尺寸可以量,所以那才是叫大身。這個譬喻什麼呢?就是你一住著,這個妙法就不妙;你不住著,這個法才是妙法。你一住著,你的心就不清淨;你不住著,你的清淨心,才是遍法界,才是個大心。   下面較量無為的福最勝,恐怕你聽說不住相,恐怕你聽說個清淨心,又落到空那一方面。金剛經上講的真空,真空不空,你才能得到大福。 【無為福勝分第十一】 須菩提!如恆河中所有沙數,如是沙等恆河,於意云何?是諸恆河沙,寧為多不?須菩提言:甚多!世尊!但諸恆河,尚多無數,何況其沙。   「須菩提!如恆河中所有沙數」,恆河是印度一條大河,新翻譯叫殑伽河,翻譯成中國話叫天堂來。這個河的水源,是從天堂來的,因為這條河很長,水源很高,形容它等於天堂來,是印度的一條大河,裡面的沙子很細,像麵粉一樣那麼細。現在交通便利,去朝拜聖地,都要去到恆河看看,要包一包沙回來嘛!   消這個文就要注意,算這個帳要算清爽,這一條恆河裡面的沙子很細,一粒沙算一個數目,叫恆河沙數。「如是沙等恆河」,那一條恆河的沙,每一粒沙算一條恆河的數,如是沙等那麼多的恆河。「於意云何?是諸恆河沙,寧為多不?」諸恆河沙,就是恆河沙數的恆河沙。記得這個解釋,恆河沙數的恆河沙,這個沙子多不多呢?   「須菩提言:甚多!世尊!」那可太多了,世尊!「但諸恆河,尚多無數,何況其沙。」恆河沙數目的恆河就多了,何況恆河沙數的恆河裡面的沙子呢!那不是更多得不可思議了! 須菩提!我今實言告汝: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七寶滿爾所恆河沙數三千大千世界,以用布施,得福多不?須菩提言:甚多!世尊!   「須菩提!我今實言告汝:」佛恐怕譬喻持經的福德太多了,反而不信,佛說話都是真語實語,所以先安定我們的心,你要聽佛的話,佛的話不會打妄語的。   「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七寶滿爾所恆河沙數三千大千世界,以用布施」,前面第八分有一個譬喻:「若人滿三千大千世界七寶,以用布施。」說善男子、善女人,以充滿一個三千大千世界的七寶來布施。這裡是恆河沙數恆河沙數那麼多的三千大千世界,充滿了七寶,統統拿來做布施。「得福多不?須菩提言:甚多!世尊!」那他用那麼多的七寶來布施,得福可是太多了! 佛告須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於此經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為他人說,而此福德,勝前福德。   「佛告須菩提:」佛還是以實言告訴須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於此經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為他人說,而此福德,勝前福德。」假若另外有一個善男子、善女人,他受持金剛經,或者受持全卷、受持半卷,乃至於受持一小段的經文。四句偈前面講過,就指著一小段的經文。自己受持,為他人說,也講給別人聽。你講全部金剛經也好,講半部金剛經也好,講一分,乃至講一小段經文也好。而受持經、說經這個的人福德,超過前面七寶布施的福德。   為什麼持經的福德這麼大呢?金剛經,能以出生諸佛,能以出生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不要說出生無量諸佛,出生一尊佛,福德還可思議嗎?你就相信了。   今天就講到這裡,向下文長,付待來日,請大家站起來回向!   請把經本打開,請看「尊重正教分第十二」,前面推廣降心之法,怎麼樣離相?這是聲聞乘,也叫小乘,證到初果、二果、三果、四果,都沒有著相,那就是離相。也就是金剛經第三分上說的,度一切眾生,要離相。   以後再講到推廣住心的方法,要住心無住。釋迦牟尼佛自己在然燈佛面前,授了成佛之記,他沒有住著,住,就是執著;菩薩莊嚴佛土,也沒有執著。這也就是前面第四分說的,要行布施,不要住著,就是無住行施。講到這裡,就較量持經的功德,你用恆河沙數恆河沙數的三千大千世界七寶作布施,不如有人於此經中,受持乃至四句偈等,為他人說,這個福德要超過前面那個七寶布施的福德。那麼昨天就講到這裡。   昨天已經把這個意思料揀過,是不是釋迦佛說持金剛經的功德,說得太過份了?前面那一個人用恆河沙數恆河沙數的三千大千世界七寶布施,那個福德該有多少呢?怎麼沒有持金剛經,乃至於一小段經文的福德,為他人說的福德,怎麼這個福德,還勝過前邊呢?就是你用七寶布施的再多,眾生接受了你的七寶布施,不能成佛,得的利益,只是現生的利益。你的七寶統統布施,布施得很多,他接受你的七寶布施,衣食住都不感困難,得的享受,是人生的享受,而只能享受這一生,來生來世,你是不是還跟著布施給他七寶呢?你也不是個聖人,怎麼能跟著他流轉生死,再去布施他呢?所以接受你七寶布施的這個人,只能以現生得人間的衣食住的享受,不能了生脫死,不能以得成佛道。這個金剛經,你能以受持金剛經的義理,你能以為他人說,自己能以了生死,也能令他人了生死;自己成佛道,也能令他人成佛道,所以福德不可同日而語。   前面第四分,無住行施,行施,行布施有三種布施:第一、資生施,就是財布施。第二、無畏布施,第三、法布施。前面較量的是財布施,財布施不如法布施。因為財布施,只能以利益人間的衣食住,得這樣的利益。法布施,能令他了生死、成佛道,這是剛才料揀的意思。   還有一種意思,前面第八分說:以一個三千世界七寶作布施。後面第十一分又說:以恆河沙數恆河沙數的三千大千世界七寶作布施。那只是個假設之詞,根本世界上沒有這麼一個大有錢的人。這就是說,財布施,自己沒有那個無窮無盡的財來布施。法布施呢,你只要學點法布施,永遠布施不完,布施不了。所以釋迦世尊說金剛經,都要帶著為他人說,向下經文還有這種意思。注重在叫你學金剛經,學會了道理,為他人說。為他人說,就是法布施,你跟人家說法,你不要住相,無住行施,你永遠的布施,永遠布施不完,這一層道理,大家都要記著。   財布施,我們力不從心,需要財施,眾生太多了,我們自己沒有那麼多的財,盡量的布施,也不能滿眾生的願。可是我的財布施完了,也就了了,再沒有了。再沒有了,也沒有滿眾生的願,財布施則有窮盡。法布施,則沒有窮盡,你學會了佛法,永遠布施不完,永遠布施不了嘛!這一層意思要記著。   那麼這兩層意思,就是比較法布施與財布施哪個布施重要?第一個意思,就是法布施,能令眾生得到究竟利益,能令他了生死、成佛道。第二個意思,就是法布施,無窮無盡,永遠布施不完,布施不了。但是你學佛法,不要學偏了,聽說這個道理,那我就學法布施了,不要用財布施,這就偏了。財布施,是法布施的前方便。那個四攝法,你要攝受眾生,四攝法:第一個就是布施攝,布施攝就指著財布施。你要跟眾生結緣,眾生,愛法的眾生很少,愛財的眾生很多。這就是你先跟眾生結好緣,他需要財,你就用財布施,但是知道財布施,不是究竟之法。等你跟他結了緣了,你再來用法布施。這就是:「先以欲勾牽,然後做佛事。」眾生他貪財,我就拿財布施他,等於釣魚的,財是五欲之一,釣魚,你得用個魚餌,牠好上鉤啊!先以欲勾牽,拿財的五欲,作一個勾,把眾生給他勾進來,先把他牽到佛門裡來了。然後做佛事,然後你再用法布施給他說。   你自己會說法,可以為他人說,你先用財布施攝受眾生,然後講佛法給他聽。你自己要是不會說法呢,尤其是在家弟子,你不會說法,你用錢財做布施,記著,還是把他接引到佛門來聽法。你替他請法師講經,他受過你的財布施,他得過你的恩惠,你把他請到來聽經,他肯聽你的話。你要是沒跟他結過財布施這個緣,你叫他來聽經,他不來,所以還是以法布施為究竟。你用財布施接引了他,叫他來聽法,你不會講,你替他請法師來講。   懂得法布施的重要了,那你就知道金剛經的重要。今天接著講,你要尊重金剛經。 【尊重正教分第十二】 復次,須菩提!隨說是經,乃至四句偈等,當知此處,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皆應供養,如佛塔廟。   前面說是自己受持,再為他人說,世尊的意思在為他人說,所以這個地方單講為他人說。「復次,須菩提!」,重復次第,釋迦世尊又叫一聲當機者須菩提!「隨說是經」,隨說,就是隨便說說這個經。是經,就指著金剛經。隨說,按心印疏上解釋,有四種意思:第一、是隨說的人,第二、是隨說的義,第三、是隨說的經,第四、是隨說的處,參考資料上有:   第一、隨說的人,隨說這個經,什麼人說這個經呢?不揀僧、俗、凡、聖。不揀擇什麼人,僧,或者是個出家人;俗,或者是個在家人;凡,或者是個凡夫;聖,或者是個聖人,什麼人說經都可以,這叫隨說。   第二、隨說的義,你要說這個經,是說金剛經的義理,不論事理精粗。只要是金剛經,你說金剛經上的事相也可以,你說金剛經上裡面的理性也可以,你說得很精深也可以,你說得很粗淺也可以。這就是義理,不管是事相的義理,理性的義理,或者精深的義理,粗淺的義理,隨說,都可以。   第三、隨說的經,不定章句前後。不管你說的是前面一段經,或者後面一段經,乃至於你說個四句偈,都是叫做隨說。   第四、隨說的處,不拘城市山林。或者你在城市裡面說,或者在山林裡面說,都可以,都叫隨說。   你懂得隨說的意思,你要負責任跟眾生講金剛經,你全部講,那功德更不可思議!你隨便說一段也可以,只要是金剛經,功德都不可思議!   再看著經文,「復次,須菩提!隨說是經」,這四種意思,第三種是隨說經。你講金剛經,隨你說,或者前面的一段,或者後面的一段,「乃至四句偈等」,講一小段。   「當知此處」,都應該去供養講經的這個地方,處,就是處所,就是這個地方,就是說經的地方。「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皆應供養」,阿修羅,翻成中國話叫非天,有天之福,無天之德。一切世間,是包括六道的眾生,這個地方只有一切世間的三個善道。三個惡道的眾生,他沒有因緣來供養,想供養而不可能了。所以天上的眾生可以來供養,人道的眾生可以來供養,阿修羅道的眾生也可以來供養,皆應供養。   「如佛塔廟」,先把塔廟二個字,依參考資料解釋一下: 塔   梵語塔婆,新譯窣堵波,華言方墳,亦云圓塚,亦云高顯處。塔的種類甚多,大分四種:一、生處塔,二、成道塔,三、轉法輪塔,四、般涅槃塔。   供養講金剛經之處所,即等於供養佛之四種塔:一、經云:「一切諸佛,皆從此經出」,即等於「生處塔」也。二、經云:「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又云:「當知是人,成就最上第一希有之法!」即等於「成道塔」也。三、經云:「乃至四句偈等為他人說」。又云:「隨說是經,乃至四句偈等」,即等於「轉法輪塔」也。四、經云:「所有一切眾生之類……我皆令入無餘涅槃而滅度之。」即等於「般涅槃塔」也。 廟   廟者貌也,供佛像貌之處也。   「塔」是梵語的略稱,梵語叫塔婆,新翻譯,每逢講新翻譯,就是玄奘法師的翻譯。新翻譯叫窣堵波,翻成中國話,翻成方墳,或者圓塚,或者叫高顯處。塔婆是個什麼呢?塔婆就是一個墳、一個塚。印度的墳,有方形的,有圓形的,或者翻譯成方墳,或者翻譯成圓塚,它是裡面埋葬的是釋迦世尊的舍利,所以還是一個墳的意思,一個塚的意思,塚也是墳。但是這個跟普通的墳塚不一樣,做得很高,叫高顯處。這是塔婆的意思,翻譯成中國話,簡單翻,翻一個塔字。   塔的種類很多,大分分四種:   第一、叫生處塔:釋迦牟尼佛降生在藍毗尼園,藍毗尼園的塔,就是紀念他的生處,叫生處塔。   第二、叫成道塔:世尊在菩提樹下打坐七天,夜睹明星成正覺,成佛道那個地方修的塔,叫成道塔。   第三、叫轉法輪塔:釋迦世尊成了佛,最初先度五比丘。五比丘在鹿野苑,世尊就到了鹿野苑,最初跟五個比丘說四諦法,叫初轉法輪,鹿野苑那個塔,就叫轉法輪塔。   第四、叫般涅槃塔:般,就是入,釋迦世尊在雙林樹下入涅槃,在那個地方修了塔,就叫般涅槃塔。   釋迦牟尼佛應化身,降生在印度國,在一千多年以前,叫回教打進了印度,佔領了全印度,把全印度的佛教都給破壞了。二百多年以前,叫英國佔領了印度,英國雖然是天主教的國家,他們不那麼野蠻,不但不破壞佛教,對於佛教的古蹟還保存,但是已經沒有古蹟可以保存了,都叫回匪教給破壞了了。   道源去朝拜過印度的聖地,只有成道塔完整,就是菩提場,佛成道的那個塔完整。怎麼樣完整的呢?印度的人民都是信佛教的,印度打仗打敗仗了,回匪教來破壞佛教,是塔是廟,統統破壞了,他們沒有辦法保存,怎麼樣呢?老百姓大家擔土,把菩提場的塔,用土埋起來,埋得像個土山一樣,這麼樣保存起來的。   等到英國人佔領了印度,不破壞佛教了,這些老百姓就把土拔開,把塔拔出來了。現在你們要去朝拜印度聖地,到了菩提場,菩提場那一個塔的周圍,完全像個土圍子,那就是把土拔開,拔到外邊,像一個土圍子一樣,就是那一個塔還完整。鹿野苑轉法輪塔,雖然沒有徹底破壞,也是破壞了。般涅槃塔,徹底破壞,沒有了。   現在印度國自己獨立了,政府做總統,做官員的,都是婆羅門教,不是佛教徒。婆羅門教在過去也是反對佛教,但是現在根本沒有佛教徒了,也無所反對了。他們政府當局者,知道釋迦佛出在印度國,世界各國都很仰慕釋迦佛,是印度國的光榮,所以它不反對佛教。現在政府還要拿錢出來,修理八大聖地,修理八大聖地幹什麼呢?修理了號召觀光的遊客,政府國家好進錢,就是這樣修整的。現在都修整的都很好,我去朝印度的時候,涅槃場,已經起了一個佛殿。起了一個佛殿很特別,一個圓桶子形的佛殿,中間供的是一個臥佛的像,供臥佛的像對,釋迦佛在那裡涅槃,就是臥到下來涅的槃。那麼怎麼修個佛殿,修個圓桶形呢?我一問,印度的棺材就是圓桶形的。因為釋迦佛涅槃以後,還是裝到棺材裡,所以佛的殿還是修理成棺材形,是個圓桶子的形。   講到這裡,就是希望諸位要出國觀光,最好到印度去朝拜聖地。我們是佛的弟子,是佛出生的地點,成道的地點,轉法輪的地點、涅槃的地點,都應當去朝拜朝拜。   現在講到隨說金剛經這個地方,就等於佛的塔廟一樣,再講到這個意思,你供養講金剛經的這個處所,即等於供養佛的四種塔。   第一、經云:金剛經上說:「一切諸佛,皆從此經出」,即等於供養「生處塔」。金剛經上說:一切諸佛,都是由金剛經生出來的,不是等於一個「生處塔」嗎?   第二、經云:「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見如來,不是成道了,見了法身如來,下面還要講到。又云:「當知是人,成就最上第一希有之法!」也是成就佛道,即等於供養「成道塔」一樣。   第三、經云:「乃至四句偈,等為他人說。」這是剛才講的,又講到:隨說是經,乃至四句偈等,即等於供養「轉法輪塔」。   第四、經云:「所有一切眾生之類……,我皆令入無餘涅槃而滅度之。」即等於「般涅槃塔」也。金剛經上說:度一切眾生都入無餘涅槃,就等於供養「般涅槃塔」。   塔講好了,接著再講廟,「如佛塔廟」,廟字怎麼講呢?「廟者貌也」,相貌的貌,「供佛像貌之處也。」供佛像的地方,就叫做廟。   再料揀一下,我們中國佛的廟,都叫佛寺,應該說如佛塔寺,怎麼叫如佛塔廟呢?這個道理你要知道。印度只有塔、有廟,沒有寺。寺,不是塔不是廟,這個道理你要懂。在我們中國漢朝寺字,就是現在內政部、外交部那個部字的意思。後來寺就改成省,一個省、一個省,就等於現在一個部、一個部。那麼由省以後再改成部,政治上的名稱轉變了,寺,就是現在中央機關內政部、外交部的部。   佛教進中國,是在後漢明帝時候,派大臣有十八個人,到印度去請佛法。連佛經帶佛像,還請來二位高僧:一名叫迦葉摩騰,一名叫竺法蘭。把迦葉摩騰、竺法蘭二位高僧請到,帶來有梵文的佛經,還有佛的像,這就是佛寶;經,是法寶;二位高僧,是僧寶。三寶到中國來,但是沒有供養三寶的所在,因為外國來的人是外賓,都歸外交部招待,那個時候外交部就叫鴻廬寺。後來鴻廬寺這個外交部,另外遷居到一個地方,把原有的鴻廬寺,就讓給這二位印度的高僧住了。因為是白馬馱經來,紀念白馬馱經,鴻廬寺的名,就改為白馬寺。在中國有佛的廟而叫寺,就從這個時候起。   為什麼不叫佛的廟而叫寺呢?因為那時候很光榮,外交部讓給佛教的高僧住,他們另外遷居,搬了家,又寺的名字,就像現在用部。我們也是一個部,很光榮的意思。這以後是佛廟,都叫佛寺了,寺字就從這裡來的。   寺字,是中國佛的廟才叫寺,印度梵文沒有寺字,英文也沒有寺字。所以現在佛教到了美國,你去彼岸,取個什麼寺?不給批准,因為英文上根本就沒有寺字,你說什麼叫做寺呢?人家不懂。所以你現在到了美國,你取個佛的寺,管你取什麼名,政府的彼岸,只能用個什麼佛教會的名,用佛教會英文有那個字。   現在把「塔廟」二個字講清爽了,要供養,用什麼供養品來供養呢?經上說的供養品很多,普通的就是十種供養:香、花、燈、塗、果、茶、食、寶、珠、衣,這十種供養品。香供養,燒香、末香,現在我們用的燒的檀香或是沈香,是香都是香供養。花,種種的花供養。燈,點燈供養。塗,是什麼呢?塗是洗身體用的一種油,洗了身體了,用這一種的塗香抹身體,不是油,是一種的香料。用這一種的塗香,洗了澡以後,抹擦身體,身體上可以得一種清涼的感覺。那麼供佛用塗香,就是用一碗水,上面撒一點香末,這就叫做塗香,叫做塗供養。果,水果,種種做的果品。茶,飲的茶。食,吃的東西,供飯、供菜,都是食供養。寶,用七寶供養。珠,用掛珠來供養,珠就是纓絡等等,像我們現在掛的珠,可以供養佛的。衣,就是搭袈裟來供養佛。   十種供養,不一定要辦這十種,隨力隨分,插一支香也可以,插一支花也可以,點一盞燈也可以,倒一杯茶也可以。沒有茶葉,倒一杯開水也可以,隨力隨分,只要虔誠恭敬,就是供養。   供養佛有什麼好呢?培福的。我們學金剛經,要開智慧啊!前面講持戒修福講過,你不持戒不修福,開不了智慧,福能攝慧,慧不能攝福,一定要福慧雙修。釋迦牟尼佛成了佛,叫福慧兩足尊,福也具足,慧也具足,不是單單有智慧就成佛啊!而且福報比較起來,比智慧還重要。你沒有福報,根本開不了智慧,所以要供養,就是要培福,培福能以夠開智慧。   再依著這個經文,你會到,「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皆應供養」,三惡道的眾生,怎麼不來供養呢?墮落到三惡道,沒有供養的機會了,尤其墮落畜生道,牠愚癡,不知道供養,想供養,也沒有辦法供養。畜生道都沒有手,智慧也沒有,身體也不具足,牠怎麼樣供養呢?墮到餓鬼道、地獄道,一天到晚,苦得萬死萬生,受苦就無間斷,它哪有機會來供養呢?所以我們現在是個人道的人,我們既有智慧可以瞭解供養的道理,又有手可以辦供養品,你要盡你的力量,隨力隨分來供養。等到一失足,掉到三惡道裡,你再想供養,不可能了。   供養還得有財力,剛才講過,隨力隨分,你有多少財力,你供養多少供品。燒一支香,要不了幾個錢;插一朵花,也要不了幾個錢;點一盞燈,也要不了幾個錢,就是心裡邊要恭敬虔誠,就能以培大福。   佛在世的時候,叫大家都用點燈供養,點燈供養培福啦!燈是光明,還屬於智慧,同時可以修慧,要福慧雙修,點燈供養佛。那麼這些國王、大臣、有錢的居士,喔!都點了很多的燈,把這一個佛殿前面統統點的是燈,很莊嚴!   有一位討飯的貧女,從佛殿前面走過去看見了,羨慕得不得了:「唉呀!供佛太好了,可是我連一文錢沒有,想供養也不可能啊!心裡頭很難過。」她連一文錢也沒有,怎麼供養呢?心裡想著:「要是能以什麼時候討到了一個錢,我就去買一點油供養。」可是她去討飯,人家都給她點殘餘的剩飯,沒有人給她個錢。不曉得經過了多少天,天天想著有人給她個錢,耶!這一天有人布施她一個錢,唉呀!她歡喜得不得了,我今天得到一文錢,我要趕快買一個錢的油,去點一盞燈。那個時候油還便宜,一文錢還能買油,於是弄了一個小燈盞給點上,去供養佛。   她這一個小燈盞,供養了一文錢的油,就供養上了。最稀奇的是怎麼樣呢?有錢的人,供的大碗的燈油點完了,貧女一文錢的油,點不完。   大家看見奇怪了,就去問世尊,這是個什麼稀奇事呢?怎麼這一個小盞燈,一點點油點不完呢?世尊說:「她的心力虔誠,超過了大碗的油供養的人,她自己討飯討了一文錢,她不吃飯,忍饑受餓,他來供佛的心力,多麼虔誠呢?是她的心力超過人,所以燈油點不完。」   佛經上說這種公案,是叫我們學的,我們要供養佛,心裡要虔誠,供養品,無論多、無論少都可以,非一個虔誠心不行。不然,你供養得再多,求福很少,因為什麼?你心裡頭根本沒有虔誠嘛!   再料揀ㄧ下,我們聽金剛經,金剛經上不叫我們住相,要我們離相,為什麼講了半天,供養還要虔誠供養呢?那不是著相嗎?你聽金剛經沒有聽懂,你聽到偏空那一方面去了。金剛經上所說的三句經文,要你會歸中道,這個供養要配那三句:「所說供養,即非供養,是名供養。」不是不叫你供養,供養而不著相,那你得的福報更大。第四分上,不是叫你無住行施嗎?得的福報無量無邊,像十方虛空那麼多的福德。不是不叫你布施,是叫你布施,而不著相。這個地方就是,不是不供養,是叫你供養不要著相。 何況有人,盡能受持、讀誦。須菩提!當知是人,成就最上第一希有之法!若是經典所在之處,即為有佛,若尊重弟子。   再看著經文:「何況有人,盡能受持、讀誦。須菩提!當知是人,成就最上第一希有之法!」前面說的什麼呢?說有人:「隨說此經,乃至四句偈等」,說小小一段經文,這個地方、這個處所,都應當供養,供養像佛的塔廟那麼樣供養。那只是隨便說一段經文,這個地方你就要如佛塔廟那樣的供養。又何況有一個人,他盡能受持全部金剛經,讀誦全部金剛經呢?要是盡能受持、讀誦。受持,是受持其義;讀誦,是讀誦其文。   「須菩提!當知是人,成就最上第一希有之法。」當知這個人,成就了最上第一希有之法了。最上第一希有之法,是個什麼法呢?成佛的法。你能以全部受持金剛經之義,讀誦金剛經之文,你一定成佛,就是這句話。   「最上」這二個字,就是他成就了法身之法。因為法身,無漏無為,離名絕相,再無一法,加之於上,所以叫做最上。   「第一」這二個字,他成就了報身之法。因為報身是萬德莊嚴,是無量的相好,他是在眾聖中尊,沒有哪一個聖人再超過他。眾聖,就是一切三賢十聖的菩薩,都超不過報身佛,所以叫做第一。   「希有」這二個字,配到他成就了化身佛之法。因為化身佛,是隨類化身,在天而天,在人而人,羊中現羊,鹿中現鹿,隨類現身,稀奇少有,故名希有也。化身,有三類化身:大化身、小化身、隨類化身。在天上也是化身佛,身量很大,叫大化身佛。在人間,現的丈六金身,也是化身佛,叫小化身佛。羊中現羊,鹿中現鹿,要度羊的時候,看見的是羊相;要度鹿的時候,看見的是鹿相,那叫隨類化身,稀奇少有,故名希有之法。   那麼合起來呢,最上第一希有之法,就是成就佛的三身之法。   「若是經典所在之處,即為有佛,若尊重弟子。」還是尊重這個經典所在的處所,前面「隨說是經,乃至四句偈等」的處所,就應當恭敬供養,如佛塔廟。這一個人他是盡能受持全部的金剛經,這個金剛經所在之處,就是三寶所在,「即為有佛,若尊重弟子。」   「即為有佛」,這個好懂啦!「若尊重弟子」,可尊可重的弟子,就是一切賢聖僧,僧寶。「若」字怎麼講呢?註解上不講,若字是不是過去翻譯經典,大家都是抄襲的,抄成個錯字?我查康熙字典,查出來個意思。康熙字典上,若字,各種解釋,有一種是作「及」字講。及是並及的及,若字,作並及的及字講。這個地方有經典,有金剛經這個地方,就有佛寶,並及有僧寶,經典,是法寶,所以三寶具足這個地方,那還不可以令人恭敬供養嗎?   今天就講到這裡,向下文長,付待來日!請站起來回向!   請把經本打開,看第十三分,「如法受持分第十三」。 【如法受持分第十三】 爾時須菩提白佛言:世尊!當何名此經?我等云何奉持?   須菩提尊者聽經,聽到這裡,就是聽圓滿了,要請問經名?怎麼樣子去奉行、去受持?就是要流通到後世,流通到十方,一定這個經上,要安上一個經名。那麼流通這個經,就是要眾生奉行受持,怎麼樣的奉行受持法呢?這麼來請問世尊。   這個地方有點疑問:就是這金剛經,才講到第十二分,三十二分的經,還有二十分呢,怎麼現在老早老早就請問經名?怎麼奉持呢?有這個疑問?我們來解釋。   金剛經講到第十二分,這個道理已經說圓滿了。就是開始須菩提尊者請問二個問題:「云何應住?云何降伏其心?」就是云何應住?怎麼樣能安住他的菩提心?菩提心不能安住,就是妄心不能降伏啊!怎麼樣能降伏他的妄想心呢?那麼世尊就答覆他,先答覆他降伏妄心,再答覆他安住菩提心。因為菩提心不能安住,就因為妄心打了閒岔嘛!你把妄心降伏住了,菩提心不就安住了嗎?所以前面略明,簡略的說明,怎麼樣降伏你的妄想心呢?你要發大願,普度一切眾生成佛,但是你不要著相。度一切眾生成佛的心,不要著相,還有什麼心可以執著呢?這就是說一個最高離相的方法,其他的妄想心也都離開了。那麼怎麼樣安住你的菩提心呢?你要度眾生,得去行布施,財施、法施、無畏施,但是無住行施,你行布施不要住相,菩提心就安住了。你一住相,妄想心又起來了。這是簡略的說明,向下就詳細說明。   向下再推廣開來說明降心的方法,住心的方法。就是你是四果阿羅漢,初果、二果、三果、四果,你都證過了。你證初果、二果、三果的時候,心裡有動念嗎?「我今天證了初果了,乃至於我今天證了四果了!」須菩提是過來人,他說:「我沒有這個念頭啊!」沒有這個念頭,那就是離相。   再說怎麼樣子無住呢,住心無住,怎麼個無住法呢?你拿我釋迦世尊,我修行二大阿僧祇劫了,當然會安住我的菩提心了,我在然燈佛面前受記,可有法得到嗎?沒有,就是我無住,沒有執著。乃至於我行菩薩道,莊嚴佛的淨土,我有著相嗎?無住,那就是無住而住的方法。這一直說到第十分,應當不住色生心,不住聲、香、味、觸、法生心,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你會這樣用功,生心而無住,無住而生心,這個樣子就是菩提心常常現前,菩提心常常現前安住著了,妄想心它就不起了。所以金剛經說到第十分,就說得很詳細了。第十一分、第十二分只是較量持經的福德而已,所以說到第十二分就圓滿了。   到了第十三分請問經名,請問奉行受持的方法,世尊就說這個經叫什麼名字,依著這個名字應當去受持。金剛經到第十三分,全部金剛經圓滿了。   那麼向下怎麼還有那麼長的經文?須菩提尊者還要說、還要問,釋迦牟尼佛慈悲無盡嘛!須菩提再問,釋迦牟尼佛就還講還說。須菩提怎麼還要問呢?因為有些眾生需要多聽一聽,需要釋迦牟尼佛多說一說,所以一直說到三十二分才圓滿,這個樣子疑問就解決了。   須菩提這個時候請問:「當何名此經?」這個經應當安一個什麼名字?「我等云何奉持?」我等,包括一切眾生。云何奉持?怎麼樣奉行受持? 佛告須菩提:是經名為金剛般若波羅蜜。以是名字,汝當奉持。所以者何?須菩提!佛說般若波羅蜜,即非般若波羅蜜,是名般若波羅蜜。   「佛告須菩提:是經名為金剛般若波羅蜜。」經的名字,是佛自己安立的,說的是般若妙法。般若妙法,像金剛寶那樣,最堅、最利、最明。依著金剛寶那樣的般若妙法,你就可以波羅蜜,可以到達彼岸,所以安立這個名字。   「以是名字,汝當奉持。」沒有另外還有其他的妙法,去奉行受持,你就依著金剛般若波羅蜜這七個字的經名,去奉行受持就對了,你一定可以波羅蜜,可以到達彼岸。   我們再把「金剛般若波羅蜜」的意思,再詳細地說一說,分二種意思說:一種就按著般若妙法來說,一種按著我們自己本具的真心來說。   第一種意思,按般若妙法來說,像金剛寶那樣的般若。般若,具足三種般若:文字般若、觀照般若、實相般若。像那金剛寶堅、利、明一樣,實相般若,其體最堅;觀照般若,其用最利;文字般若,其相最明,在講經題的時候都講過了。   那麼金剛經就是文字,它是文字般若,我們就依著金剛經的文字,這個文字般若把它研究好了。瞭解了文字般若的道理了,就起觀照般若。要修行用功,文字般若,其相最明。這觀照般若,其用最利,用觀照就是智慧的妙用,它其用最利,能把無始劫來的無明煩惱一下子給斷掉了,不就證得其體最堅的實相般若了嗎?證得實相般若,不是直到彼岸,不是波羅蜜了嗎?這是按法上講,你不要一句一句地去講,就依著這個經的題目,就夠你受持的。   第二種意思,按我們的心講,我們現在這個心,是妄想心啊!這妄想心沒有本體自性,它的本體自性就是離相無住的真心。真心本來離相,本來無住,前面說要離相度生,無住行施,都是叫我們去開悟,悟到我們本具的真心。你悟到本具的真心了,就好受持了。過去釋迦世尊,他跟我們一樣是個凡夫,他怎麼修行成佛呢?他就是用離相無住的真心修行,才能成佛的,才到了彼岸,才波羅蜜。   為什麼修行要用離相無住的真心呢?因為我們就是聽懂了佛法了,修行用功還不得力,不能精進用功,為什麼呢?第一個,生死的根本,愛情割不斷,生死的根本是什麼呢?就是男女的愛情,知道佛法好,愛情割不斷。還有五欲之樂,放不下。知道修行好,五欲之樂還在那牽腸掛礙,放不下。非要用離相的心,用無住的心,割不斷的,一切割斷!放不下的,全身放下!這個樣子他才能成佛。   再看著經文,釋迦牟尼佛自己徵問,自己解釋:「所以者何?」我安立了金剛般若波羅蜜的經名,依這個名字就奉行受持,什麼道理呢?因為這個經的名字,就具足二諦的真理,就具足三諦的真理。這下面就說,「須菩提!佛說般若波羅蜜,即非般若波羅蜜,是名般若波羅蜜。」按二諦的道理解釋,「佛說般若波羅蜜」經,這是按俗諦說。按真諦呢,「即非般若波羅蜜」。「是名般若波羅蜜」,按二諦,不過假名而已。按中諦解釋,這就是按三諦,即假即空,即是中諦。般若波羅蜜,是假諦。你依著般若波羅蜜,不要著相,這就是空諦。即假即空,就是中諦。你就這麼樣去度眾生,這麼樣行布施,這就「是名般若波羅蜜」,就是中道第一義諦的波羅蜜。你依著三諦的道理去修行,還有不到彼岸的嗎? 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有所說法不?須菩提白佛言:世尊!如來無所說。   「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有所說法不?」前面已經講過,什麼相都好離,就是佛的相、法的相不好離。因為我們學佛,要尊敬佛;學法,要尊敬法。這一尊敬,起了執著,要把它離開,真不容易。前面第七分佛就問過:「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耶?如來有所說法耶?」就是要你離開佛相、離開法相。這個地方再問,「須菩提白佛言:世尊!如來無所說。」須菩提到這個時候悟得很深了,前面他答怎麼答呢?「無有定法,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亦無有定法,如來可說。」沒有定法,叫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沒有定法,如來可說。不能說沒有說法,不過沒有定法。這個地方他悟得深了,簡直如來說法,沒有說。到下面最後第二十一分的經文上:「說法者,無法可說,是名說法。」世尊說法四十九年,沒有說到一個字,哪有說法呢?所以如來無所說。   世尊說法四十九年,怎麼沒有說一個字呢?他沒有著說法的相,所以說法,等於沒有說。如來說法者,即非說法,任運自然的說,這就是是名說法,都用這個三句配上。   講經,我就勸大家講經。在台灣現在,現在就講現在,比丘太少,比丘法師更少。比丘尼多,你們發心去講經說法嘛!那麼男居士,女居士,都可以講經說法嘛!但是你怎麼樣說法呢?你不要著法相來說法。我們要聽到哪裡,學到哪裡,我們講經說法,是令眾生斷煩惱的,我們自己的煩惱也沒有斷,沒有斷大家學著斷。無始劫來原有的煩惱沒有斷,你學會講經了,增加個新的煩惱,增加個什麼新的煩惱呢?增加個講經的我慢煩惱,自認為你比別個人大了一下,別個人不會講經,我會講經,你們對我都應當恭敬供養,因為什麼?我是法師。這樣子你不是著了說法的相,才起我慢嗎?起了我慢不是煩惱嗎?所以你「說法者,無法可說,是名說法。」這個樣子去說法,不會增加新的煩惱,任運斷舊的煩惱,才自利利他嘛! 須菩提!於意云何?三千大千世界所有微塵,是為多不?須菩提言:甚多!世尊!須菩提!諸微塵,如來說非微塵,是名微塵。如來說世界,非世界,是名世界。   「須菩提!於意云何?三千大千世界所有微塵,是為多不?須菩提言:甚多!世尊!」這是講離依報的相,要離一切相,這個總相,就是正報的相、依報的相,這兩個相。我們的身體就是正報,山河大地這個世界,就是我們的依報。正報者,正當受報的一個身體,我們應該受享福的報,誰個享受呢?身體享受。我們應該受貧苦的報,誰個受貧苦呢?這個身體。這個身體是正當受報的一個正報,依著什麼地方來受報呢?要享福,也得有一個地方享啊!受苦,也得有一個地方受啊!山河大地這個世界,就是我們的依報,依此受報,叫做依報。   你要離相,把身體的正報的相離了,把山河大地依報的相離了,還有什麼相不能離呢?不是統統離了嗎?這裡先告訴我們要離依報的相。   「三千大千世界」,是這一個世界的總體。把世界粉碎開呢,一粒一粒的微塵。微塵,是世界把它碎開來,碎成微塵。那一個三千大千世界,你看多大一個地方呢?把它碎成微塵,微塵多不多呢?須菩提當然答:那微塵太多了。   「須菩提!」釋迦佛接著說了:「諸微塵,如來說非微塵,是名微塵。如來說世界,非世界,是名世界。」你要離相,還是依著三諦的道理來離,有沒有個微塵的相?有啊!因為有個微塵的相,才說微塵,才說微塵甚多。但是微塵要是合起來,合成個世界的相呢,微塵的相隱而不見了,只看見一個大的世界的相。所以「佛說微塵,即非微塵,是名微塵。」按二諦的道理解,這是假名微塵而已。   世界也是的,「佛說世界,即非世界」,世界怎麼成的呢?眾多微塵合起來,合成一個大地,這就叫做世界。按俗諦講,它是有個世界啊!世界是眾多微塵合成的。把它分成眾多微塵,世界的相還有嗎?沒有了。所以「即非世界」,空了,世界相空了。按二諦解釋,不過假名世界而已。   按三諦解釋呢,「微塵」、「世界」,無情之法,怎麼樣解釋三諦的道理呢?法法皆真,法法皆如。真如在哪裡?真如在一切法上。微塵法,也是真如;世界法,也是真如。實相般若遍一切處,遍一切處不遍到微塵上,不遍到世界上嗎?所以微塵,也是實相般若;世界,也是實相般若。所以說:「青青翠竹,總是真如;鬱鬱黃花,無非般若。」只看你會不會中諦的道理了?會悟中諦的道理,你看看青青的翠竹,那個竹子,總是真如的本體;你看見菊花,開得很茂盛,鬱鬱黃花,無非般若的本體。所以你要是會到中道的義理,微塵,也是真如,也是實相;世界,也是真如,也是實相,這叫「是名微塵」、「是名世界」。 須菩提!於意云何?可以三十二相見如來不?不也,世尊!不可以三十二相得見如來。何以故?如來說三十二相,即是非相,是名三十二相。   「須菩提!於意云何?可以三十二相見如來不?不也,世尊!不可以三十二相得見如來。」這是離正報的相,佛的正報具足三十二相,八十種好,還要離開呢,我們凡夫的臭皮囊,還有什麼可執著的嘛?這就是先離佛的相,佛的相正報離開了,這凡夫的相,你自然可以把它看空了。   三十二相,你們去查佛學大辭典,從頭頂上肉髻頂相,像那個佛像,佛頭上有一個紅紅的,有圓隔著,那是三十二相之一,叫做肉髻頂相。佛的頭頂有個肉髻,肉髻就是一個頭髮髮樣,但是不是頭髮是肉,叫做肉髻頂相,一直到腳底下足心平滿之相。我們的腳心都不平,釋迦牟尼佛的腳心是平的。三十二相,我們現在不能一個一個講,你們去查佛學大辭典。   前面第五分世尊就問過:「可以身相見如來不?」是以丈六金身的總相問的。須菩提答:「不也,世尊!不可以身相得見如來。」這個地方又按佛的別相,具足有一個相、一個相,有三十二種大人相,再問:可不可以,以三十二種大人相,就見到如來呢?須菩提答,他已經悟得比以前還深,說:「不可以三十二相得見如來。」   「何以故?」須菩提自己徵問,自己解釋,「如來說三十二相,即是非相,是名三十二相。」「如來說三十二相」,如來說的三十二相,是按俗諦講。按空諦講呢,「即是非相」,即非三十二相。「是名三十二相」,按中諦講,這就是中諦的三十二相,即空即假之相。須菩提悟的道理甚深,所悟之理,跟釋迦世尊無二無別了。世尊說法說三諦法,須菩提學會說,他悟到這個地方,跟佛所悟的道理,一樣一樣,無二無別。   說到安立了經名,就依著經名奉持,這個經也就說完了。世尊悲心不盡,再怕我們離不開依報、正報的相。再說,世界的依報的相要把它離開,我們自己住的兩間房子那個依報,你還有什麼好執著的呢?正報的相要離開,佛的三十二相要離開,我們這個臭皮囊的正報,執著它幹什麼呢?這都是佛的悲心不盡,只怕我們離不開一切相,再說,說了再較量持經的功德。 須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恆河沙等身命布施。若復有人,於此經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為他人說,其福甚多!   「須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恆河沙等身命布施。」前面較量持經的福德,都是用七寶布施,越較量布施的七寶越多,那個福德就越多,持經的福德也越多。恆河沙數恆河沙數三千大千世界的七寶,還是身外之財。身內之財,就是我們的身命,我們的身命只有一個,把身命做布施,布施了一個,可就沒有了。要再布施第二個身命,還得轉世再來生,才能布施第二個身命。所以身外之財容易布施,身內之財,就是身命,難得布施。你這一個善男子、善女人,他可以以身內之財,以身命布施,以多少身命呢?以恆河沙數那麼多的身命布施,那他得的福德多不多呢?須菩提一定會回答:「甚多,世尊!」   按經文上應該問:「是人所得福德多不?」這個善男子、善女人福德多否?須菩提言:「甚多!世尊!」這個經文略了,就是前面說了好幾遍了,經文略了,意思在這裡面。   底下就較量了,「若復有人,於此經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為他人說,其福甚多!」就是另外有一個人,或者善男子,或者善女人,於此金剛經中,乃至於受持個四句偈,就是短短的一段經文,或者為他人說全部金剛經,乃至於為他人說一個四句偈,其福甚多,怎麼多呢?超過前面恆河沙數身命布施的福德。   這個道理前面已經料揀過,你用七寶布施,布施得再多,只能利益他今生的生活,不能以度他的生死。現在你拿身命布施給眾生,像釋迦如來的公案,捨身飼虎,割肉餵鷹。老虎下大雪,沒有東西吃,要餓死。釋迦如來在行菩薩道的時候,一看見,動了慈悲心,把自己的身體捨了給老虎吃,這是身命布施。身命布施,那老虎吃了不是暫時可以不會餓死,並不能令牠了生死、成佛道。你把金剛經自己受持,自己可以了生死、成佛道。為他人說,可以令他人了生死、成佛道,所以這個福德,不可同日而語。 【離相寂滅分第十四】 爾時,須菩提聞說是經,深解義趣!涕淚悲泣,而白佛言:希有!世尊!佛說如是甚深經典,我從昔來,所得慧眼,未曾得聞如是之經。   「爾時,須菩提聞說是經,深解義趣!涕淚悲泣,而白佛言:」須菩提尊者解悟得甚深,「聞說是經」,聽釋迦世尊給他講金剛經,講到這個地方。「深解義趣」,這個解字念(謝),解就是開悟了,甚深的解悟到義理的歸趣。聽金剛經,是聽講的義理,義理歸趣到什麼地方呢?歸趣到我們人人本具的離相無住真心上。所以須菩提開悟,悟到這個地方,悟得甚深,叫做深解義趣。深解義趣,深受感激啊!   「涕淚悲泣」,鼻子裡流出水叫涕,眼睛裡流出水叫淚,悲是感激得心痛,很痛心叫做悲。泣呢,沒有放聲的哭叫做泣。在法會上不能放聲大哭嘛!他這時候感動得心痛痛心,應該放聲大哭,但是在法會裡不能放聲大哭,所以這叫泣,不叫哭。那麼感動得厲害,連鼻涕帶淚水都流出來,叫「涕淚悲泣,而白佛言:」這樣跟佛說。   「希有!世尊!佛說如是甚深經典」,指著聽的金剛經。「我從昔來,所得慧眼,未曾得聞如是之經。」須菩提是個阿羅漢,他證得我空之理,就是親見我空之理,他得了慧眼。我們凡夫叫肉眼,天上的眾生叫天眼,聲聞的眼睛叫慧眼。過去我證到阿羅漢,得到智慧眼,我親見我空之理了,但是「未曾得聞如是之經」,我聽那個經,都是聲聞乘小乘的經典,只破我空,不破法空。沒有聽到金剛經,我也空、法也空、空也空,這個甚深的經典,所以他甚深的開了悟,才感動得鼻涕眼淚一起流,在那兒悲泣。   「希有!世尊!」跟前面第二分開始說「希有!世尊!」不一樣。第二分開始說:「希有!世尊!」是讚歎佛希有!希有啊!世尊!怎麼希有?稀奇少有!我們以前以為世尊坐在講堂裡說法,才是跟我們說法,哪曉得世尊出入往返,穿衣吃飯,都是給我們說法呢!所以真是稀奇少有!那個希有!在佛那一邊;這個地方是深解義趣,以前沒有得到的智慧,今天得到了,這是稀奇少有!這個希有,是自己得到甚深解悟的希有,是自己的希有。 世尊!若復有人,得聞是經,信心清淨,即生實相。當知人,成就第一希有功德!世尊!是實相者,即是非相,是故如來說名實相。   「世尊!若復有人,得聞是經,信心清淨,即生實相。」我今天得聞到這個甚深的經,將來要若復有一個人,跟我須菩提一樣,也得聞到這個經,他一定會生個清淨的信心。生個信心,信心清淨,即生實相。實相是本來具有的,叫無明煩惱蓋住了,無明煩惱一起,心不清淨了。因為這個時候信心一起,把無明煩惱給破掉了,心裡清淨,實相現出來了。   這個地方就證明須菩提深解義趣,這是正宗分第二大科,推廣降住開解分,要開解。須菩提,在經文上有明文,他深解義趣,前面第五分他聽到世尊講:「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他聽到了是悟,悟得很淺:「唉呀!這個道理可是太好了,只怕眾生夠不上!」所以他說:「頗有眾生,得聞如是言說章句,生實信不?」世尊就呵斥他:「莫作是說!」你不要這樣講,「如來滅後,後五百歲,有持戒修福者,於此章句,能生信心,以此為實。」這個地方他悟到甚深,他自己相信:「我自己能以悟到深解義趣,其他的眾生也可以。」所以他不說頗有眾生了,他說:「若復有人,得聞是經,信心清淨,即生實相。」這就是他解悟甚深的境界。   「當知是人,成就第一希有功德!」我們應當知道,信心清淨,即生實相這個人,他已經成就了佛的功德。前面第十二分叫「最上第一希有之法」,配佛的三身。這個地方最上二個字沒有說,最上二個字,這個地方就配到實相上,這個人即生實相,他親證法身了。親證法身了所以他成就第一報身佛的功德,成就希有化身佛的功德,也就是佛的三身功德統統成就。   「世尊!是實相者,即是非相,是故如來說名實相。」按二諦解釋,說個實相,當體即空,實相它是無相之法嘛!實相無相,可即是非相。「是故如來說名實相」,不過按假名上,給它立個假名叫實相,按二諦這樣解釋。   按三諦的道理解釋,「是實相者,即是非相」,說實相,實相無相,即是非相。「是故如來說名實相」,是故如來說名中道實相。實相無相,可無不相,實相在哪裡?實相在一切法上,一切法相都是實相,它無不相,所以它是中道實相。 世尊!我今得聞,如是經典,信解受持,不足為難。若當來世,後五百歲,其有眾生,得聞是經,信解受持,是人即為第一希有!   「世尊!我今得聞,如是經典,信解(音謝)受持,不足為難。」他還是替眾生關心,說我須菩提,現今聞到了如是甚深的經典了。我能以如是信心清淨,能以深解義趣,能以如法受持,不足為難。為什麼?我不但是阿羅漢,還是解空第一的阿羅漢,所以我這個不算難。   「若當來世,後五百歲」,可是若當來世,世尊涅槃以後,正法時代,像法時代,尤其到了末法時代,到了後五百歲的時候。「其有眾生,得聞是經,信解受持,是人即為第一希有!」這是合到前面第六分的文世尊說的:「如來滅後,後五百歲,有持戒修福者,於此章句,能生信心,以此為實。」你須菩提不要說,沒有人信得及我的言說章句,到了後五百歲,有持戒修福者,於此章句,能生信心。須菩提這個時候就是關心眾生,但是還要讚歎眾生,要是到了後五百歲,假若有個人得聞到金剛經,能以信,能以解,能以受持,這個人就是真是第一希有的人了! 何以故?此人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所以者何?我相即是非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是非相。何以故?離一切諸相,即名諸佛!   「何以故?」須菩提自己徵問,自己解釋,我須菩提怎麼說這個人,他是第一希有的人呢?因為「此人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這包括那個三層的四相:沒有我執的四相,沒有法執的四相,也沒有空執的四相。   「所以者何?」這個人怎麼樣把四相都空掉呢?「我相即是非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是非相。」因為他信心清淨了,離相了,我等的四相把它觀空了。這個地方就是合到前文第五分:「凡所有相,皆是虛妄!」那個經文。   「何以故?」他再加以轉釋,「離一切諸相,即名諸佛!」這就合到前文:「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那一句經文。「離一切諸相」,就是「若見諸相非相」;「即名諸佛」,就是「即見如來」。這就證明須菩提深解義趣,悟的跟佛所悟的道理,無二無別。 佛告須菩提:如是如是!若復有人,得聞是經,不驚、不怖、不畏,當知是人,甚為希有!   「佛告須菩提:如是如是!」佛給須菩提印證說:你說得對!你說得對!「如是如是!」分開來解,我悟的道理是這個樣子的,你須菩提悟的道理也是這個樣子,我也如是,你也如是。   「若復有人,得聞是經,不驚、不怖、不畏,當知是人,甚為希有!」前面須菩提說這個人第一希有,是由了信心清淨,生了實相,也是解悟到四相皆空,是講他悟到了無住。世尊再說說得淺一點,他沒有解悟的,只有信心堅固,也算是第一希有。   驚,是驚疑;怖,是恐怖;畏,是畏懼。這個人他聽到金剛經講三空之理,聽到這裡,得聞是經。聞我空,他不驚疑,是對的,他相信。聞法空,而不恐怖,他相信。聞空空,而不畏懼。這就是聽到哪裡,信到哪裡。「當知是人,甚為希有!」這個樣的甚為希有,我們在座的都可以承當,因為我們聽金剛經聽到三空之理,都不驚、不怖、不畏。   今天就講到這裡,向下文長,付待來日!請大家站起來回向!   請把經本打開,上次講到這裡,須菩提悟到甚深的道理了,他也會這樣說了,他也相信了,到了最後這五百歲,要是有眾生,得聞到是經,能信解受持,這個人真是第一希有了!「何以故?此人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他已經沒有我等四相了,沒有我等四相要合到前文,是三重四相都空了,我執的四相,法執的四相,空執的四相,這個統統空掉了。所以這個人信心才清淨,才是第一希有。   底下再解釋,「所以者何?我相即是非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是非相。何以故?離一切諸相,即名諸佛!」我說這個眾生離了我等四相,四相怎麼能離?因為四相即是非相,我相即是非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是非相,當體即空。為什麼四相能以觀照到空,能夠離開呢?因為「離一切諸相,即名諸佛!」須菩提悟的跟佛一樣,雖然證的果位還沒有證到,但是悟的理跟佛無二無別了,這就是前面世尊在第五分說的:凡所有相,皆是虛妄!這就是我等四相,都是非相。到了第五分結詞上,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那是佛說的。這是須菩提說的,一樣的,若見諸相非相,離一切諸相;即名諸佛!即見如來!所以下面佛就給他印證了,「佛告須菩提:如是如是!」我悟的理是這個樣子的,你悟的理也是這個樣子。如是,就是這個樣子,我也如是,你也如是。「若復有人,得聞是經,不驚、不怖、不畏,當知是人,甚為希有!」世尊是慈悲無盡啊!他要攝受一切眾生,只怕眾生聽金剛經,聽到這裡,一定要沒有我等四相,要離一切諸相,信心才清淨,「唉呀!夠不上啊!我們不行啊!」他退了心,這就是說,他只要有信心,聽到哪裡,信到哪裡,這個人就算第一希有了。不驚,聽見我等四相是空的,不驚疑;不怖,不恐怖,聽見法空的四相也要空掉,不恐怖;不畏,聽見空空的四個相也要空掉,並不畏懼。那這個人就是三空及第了,他對於三空之理雖然沒有及第,沒有悟到證到,但是他已經信到了,那這個人就算第一希有了。   上半卷的經文,是講究信,講究解,須菩提是解悟。世尊攝受眾生,他雖然沒有解悟,只要能以信,對於我空而不驚疑,對於法空而不恐怖,對於空空而不畏懼,這當知是人,就甚為希有了。前天講到這裡,昨天停了一天沒有講,今天接著講,看著經文。 何以故?須菩提!如來說第一波羅蜜,即非第一波羅蜜,是名第一波羅蜜。   「第一波羅蜜」,就是般若波羅蜜,如來說金剛經,般若經就是第一波羅蜜,就是般若波羅蜜。因為大乘法門要學六度,六度,「前五度如盲,般若如導。」你修前五度,像瞎子走路一樣,盲是瞎子,沒有眼睛叫盲。般若如導,般若度好像一個睜眼睛的人,來引導前五度的盲人。要是沒有般若度作引導著,前五度走,不會到達彼岸,所以般若度,名為第一波羅蜜。   前五度呢,與外道相同,般若度則超過外道,因為:第一、行布施,外道也行布施。第二、持戒,外道也講究持它外道的戒律。第三、忍辱,外道也講忍辱。第四、精進,外道也要精進用功啊!第五、禪定,外道也有它外道的定功啊!但是它沒有第六的般若度。所以前五度,你一著相,同於外道,非有般若度來作引導不行。不然,你怎麼樣修,也到不了彼岸,也不能波羅蜜。   一定要把般若經聽個明白,研究個明白,要遠離我相、法相、空相,不然,你不修行用功則已,修行用功就著魔,為什麼呢?你同於外道嘛!那個可是真冤枉!你要是沒有善根,不會作佛的弟子,無論出家弟子、在家弟子,都得前生前世種了善根,前生前世都修行過,今生今世才能以作佛的弟子。你要是沒有善根,根本也不發心修行啊!有善根作了佛弟子,又發心用功修行,但是著相。這一著相,都變成外道,所以用了一輩子功,也沒有了生死,也沒有成佛道。那麼來生來世到哪裡去呢?你來生來世不生天就轉人,享點人天福報。第三生呢,你把福報享完了,非吃苦頭不行,所以招得來生不如意。   懂得第一波羅蜜重要了,但是這三句經文,你還要注意研究好,你懂得般若波羅蜜,是「第一波羅蜜」了,你一著相又錯了。所以「如來說第一波羅蜜,即非第一波羅蜜」,按假諦講,它是有個第一波羅蜜。按空諦講,當體即空啊!也是因緣生法,哪有個真實的第一波羅蜜的相存在。按中道第一義諦講,這才是非空非假、即空即假的中道第一波羅蜜。   佛法難學就在這裡,所以須菩提尊者感慨,過去沒有聽過這個甚深的經典,現在你聽到了,聽到什麼難處呢?你處處執著,聽到哪裡,著到哪裡,你能學到佛法嗎?所以金剛經上一再的破相,叫你不要執著。那麼好不容易把你那個執著勁,給你破掉了,破掉了執著個空,你懂得金剛經了嗎?所以你要懂得「第一波羅蜜」的重要了,那是個世俗的假相。它「即非第一波羅蜜」,這是真諦、空諦。「是名第一波羅蜜」,要非空非假,即空即假,會歸中道,你才算真正懂得了佛法,再看著經文。 須菩提!忍辱波羅蜜,如來說非忍辱波羅蜜,是名忍辱波羅蜜。   六度都是這個樣子,前面無住行施,說了布施度;要持戒修福,已經說了持戒度。這再說忍辱度,在這個地方說忍辱度呢,正是跟著第一波羅蜜說下來的,很重要!很重要!   忍,是內心的忍;辱,是外境的辱,外境就是侮辱。外境就是對方的人,或者他罵了我,或者他打了我,或者遇見什麼事了,他就欺侮了我,這都是辱境現前。辱境現前我們要是個凡夫呢,你罵我,我不會罵你嗎?你打我,我不會打你嗎?你欺侮我,我不欺侮你嗎?這就鬥爭了,這是凡夫與凡夫增加生死。我們是學菩薩道的,我們要度眾生啊!怎麼能跟眾生結生死的冤家呢?所以對方那個人他怎麼樣侮辱我,他是個凡夫,我不能跟他一般見識,我要能忍,因為我是學菩薩的,要忍辱。   前面講,要空我等四相,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是非相。我執的四相空了,還要空法執的四相;法執的四相空了,還要空那個空空的空執的四相,把相統統空盡,這才是般若波羅蜜。你好像是懂了,要腳踏實地用功,用到這個地方,才是真懂了。依文解義的懂,不能算懂,依文解義的懂那個道理都是佛的,都是須菩提尊者的,不是我們的。一定要求個開悟,悟是悟了個理,事實上你沒有空掉,還是不行。悟了,悟得跟佛一樣,無二無別,悟的理一樣,事實上你沒有做到那個功夫,那個相還是沒有離開。所以跟著第一波羅蜜,一定要腳踏實地用功,看你能不能忍辱?這是事實擺在你面前,辱境現前才叫你忍嘛!沒有辱境現前,你忍什麼呢?有人罵你,有人打你,甚至有人種種欺侮你,你能忍。下面經文釋迦佛,有人拿刀子節節支解,你能忍,這是腳踏實地用功夫用到這裡,才是真正離相。   有人依文解義的瞭解了,開悟,也沒有真正開了悟,就算是懂了,怎麼樣呢?「口中說空,行在有中」,他依文解義懂了,好了,這也空,那也空,他很能以說,口裡盡講空,你考察他的行為呢,行為一點也不空。行為不空,他還會說:「我不著相。」他不著相,是順境,他不著相,要吃酒、要吃肉。你問他:「為什麼你是佛弟子,要吃酒、要吃眾生的肉呢?」他說:「我不著相嘛!」耶!這叫口中說空,行在有中。甚至於呢,邪婬男女。你問他:「為什麼你要邪婬呢?」他說:「不著相嘛!」總是在順境裡起貪欲不著相。要是有人罵你,有人打你,辱境現前,逆境現前,不順的境叫逆境,你能以不著相嗎?那就看看你的功夫了,不是你口中說空,就是空啊!   再進一步,有一種人對於金剛經,依文解義瞭解了空,一切都是假的,一切都是空的,以為他懂了,落了個豁達空,也是落了個誇大狂。他看見大乘經上,釋迦如來說過:「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呢?我是佛,我要普度一切眾生。我要度眾生,先度最苦的眾生啊!地獄的眾生最苦。我是度眾生的人,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釋迦佛真是大慈大悲啊!   地藏菩薩發願:「地獄不空,誓不成佛。」先度地獄眾生。釋迦佛,他證到無生法忍了,忍有生忍、法忍、無生法忍。證到無生法忍,他到地獄裡,他不會受苦啊!他只度眾生。地藏菩薩也證到無生法忍,證到無生法忍了,所以地藏菩薩常常在地獄裡度眾生。   我們要上地獄度眾生則不行,他也看見釋迦佛說的這個道理很對,地藏菩薩做得也很對,他說:「我要學釋迦佛、地藏菩薩,我要下地獄裡度眾生。」請問:「你證到無生法忍沒有?你沒有,你怎麼能以到地獄裡去度眾生呢?」   在過去有師徒兩個,徒弟年輕,看大乘經有點領會,忽然間發了大菩提心,要學釋迦佛入地獄去度眾生,要學地藏菩薩入地獄去度眾生。他發了這個心,就跟他師父說:「師父啊!我今天可是發了大菩提心了。」師父說:「喔!你講講給我聽聽啊!」「釋迦世尊說得太對了: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啊!我們要發菩提心到地獄裡度眾生。地藏菩薩說:地獄不空,誓不成佛!這個太對了,我要學地藏菩薩。」他師父就說:「地獄裡很苦喔!火湯爐炭,那個燒人哦!你要學釋迦佛是對的,你要學地藏菩薩是對的,你要腳踏實地用功,要證到無生法忍才能以做得到啊!」這位徒弟說:「一切皆空嘛!哪有火湯爐炭啊?」他以為把大乘道理都瞭解了,跟他師父辯得沒完沒了。正趕著師父在那燒香,他在那辯得沒完沒了。師父把香火點著了,出其不意就把他臉上,給他觸了一下,徒弟大叫:「唉呀!師父你怎麼燒我的臉?」師父說:「這一點香火,你都受不了,地獄裡的火湯爐炭,你都空掉了,這一點香火,你怎麼空不掉呢?」   所以學了第一波羅蜜,那是智慧度,你要腳踏實地用功,要修忍辱度。第一、修生忍,眾生忍,眾生怎麼樣罵我、侮辱我,我不跟眾生相同,能忍。第二、法忍,天氣太熱,熱得受不了;天氣太冷,冷得受不了;或者沒有飯吃,肚子餓得受不了,這麼樣你就觀到一切法空,這叫法忍。有了生忍、法忍,再進一步,第三、無生法忍,一切法本來不生,因為一念妄動,執著有眾生,執著有法,才生起來這些眾生相、法相。一切法本來不生,還忍個什麼?這個時候證到無生法忍,證到真空的境界,一切法本來不生嘛!真空的境界現前了。   前面講過:「前五度如盲,般若如導。」沒有般若度,前五度不能波羅蜜,不能到彼岸。這個地方忍辱波羅蜜,就是跟著第一波羅蜜說的,你有了般若波羅蜜了,忍辱也能以波羅蜜,也能到彼岸。那麼第一句「忍辱波羅蜜」,是按俗諦,是按假諦講的。「即非忍辱波羅蜜」,是按真諦,按空諦講的。「是名忍辱波羅蜜」,是按非空非假,中道忍辱。也就是證了無生法忍真空,真空不空,即是妙有;妙有非有,即是真空,會歸中道的忍辱波羅蜜。 何以故?須菩提!如我昔為歌利王割截身體!我於爾時,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何以故?我於往昔節節支解時,若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應生瞋恨。   「何以故?」佛自己徵問自己解釋,說了第一波羅蜜了,般若波羅蜜是第一波羅蜜就好了,何必再說忍辱波羅蜜呢?這就是非腳踏實地用功不行,拿自己過去的公案,講出來給須菩提聽,也就是給我們聽。   「須菩提!如我昔為歌利王割截身體」,先把這個故事講一講,歌利王,是梵語,翻成中國話叫極惡的王。「割截身體」,釋迦如來沒有成佛之前,是一個修道的人,在修行用功的時候,遇見歌利王割他的身體。歌利王是一國的國王,在宮院裡住得乏地,要遊山玩景,帶著他的文武大臣,帶著宮院的宮女,到了山上去遊山。遊山遊來遊去很疲乏,歌利王坐在那個地方休息,就沖磕睡睡著了。他這一睡著呢,大家自由了,各人去玩,這一群宮女,各人去玩去了。一看山洞裡邊有一個在那打坐修行辦道的人,喔!大家都去跟他請開示。在山洞修行的道人,就給他們講開示。   國王坐在那個地方睡了一個覺,睡醒了,「耶!宮女都到哪裡去了?」文武大臣,都還在他的身邊,說:「他們都去遊玩去了。」國王這就去找,這時候已經發了脾氣,一找找到前面有一個山洞,宮女都在山洞口圍著,看什麼東西呢?一看,有一個修道的人,給他們在講道呢!國王發了脾氣,到那個地方一看,就更發脾氣說:「你這個修道的年紀不大,貪愛我宮女的美色啊!」國王就說些不好聽的話。   修道的人說:「她們問我道,我給她們講道,我不會貪美色,我是修道的人!」國王因為是發了脾氣的人,他說:「許多的仙人,不吃煙火食,天天練氣、天天吃水果,他見了美色,還動貪心的。你年紀輕輕的人,怎麼敢說大話,見了美色不貪呢?」修道的人就說:「不動貪心,不在他吃水果,也不在他練氣,是在持戒!」國王說:「什麼叫戒?」他說:「忍辱叫戒。」「你能忍嗎?」「我能忍啊!」「我來試試看」,國王的脾氣大,身上帶著有劍,一下就把他的耳朵割下來一個。   把他耳朵割掉了一個,神色不變,文武大臣就勸國王說:「這是個修道的人!」「你們怎麼知道他真正修道?」「國王把他耳朵割掉一個,他的神色不變!」「我再試試看!」再把他的鼻子割下來,還不動,又把他的手、腳,都給它摘下來,叫節節支解。   這個時候四大天王護法,忍不住了,你怎麼這麼惡?於是忽然天地變色,飛沙走石!國王害怕了,惡人,他怕比他還兇的人,修道的人他不怕。「唉呀!恐怕是修道的人,真正有道要來報復我了!」國王跪在那個地方就跟修道的人求懺悔:「饒了我吧!我錯誤了。」   修道人說:「不是我動瞋恨要報復你,我沒有瞋恨心。我沒有瞋恨心,也證明我沒有動貪欲心,我同你發個願,怎麼樣證明我沒有瞋恨心呢?我要是沒有瞋恨心,你割我的耳朵,割我的鼻子,把我的手腳節節支解,耳朵鼻子手足都復原了。」修行人發了這個願,就復原了。這個修道人說:「我不會動瞋恨,我不捨棄一個眾生,你只要有慚愧心願意求懺悔,我同你再發個願:我要是將來成了佛,先度你。」後來這個道人成了佛,就是釋迦牟尼佛,度五比丘,第一個先度的憍陳如,就是這位極惡的歌利王轉世的。   公案講過了,再看著經文,「何以故?須菩提!如我昔為歌利王割截身體」,這是剛才講的公案,過去世為歌利王割截我的身體。「我於爾時,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我那時候,四相皆空。「何以故?我於往昔節節支解時,」節節支解時,這個解字,不念(謝),要念(姐)。節節支解時,他把我的手腳剁成一節一節的。「若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應生瞋恨。」所以離四相,要真正腳踏實地的用功,用到這個地方。我要是那個時候沒有離四相,他節節支解我,我能不動瞋恨嗎?我不動瞋恨,就是我根本離四相。我沒有我相,他節節支解的是誰?沒有人相,誰來支解我嘛!所以那時候我不能瞋恨。 須菩提!又念過去,於五百世,作忍辱仙人。於爾所世,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   這個空四相的功夫早了,不是歌利王割截身體的時候,才得了這個功夫。「又念過去」,在遇到歌利王以前,「於五百世,作忍辱仙人」,轉了五百生作忍辱仙人。這個仙人不是外道仙人,釋迦牟尼成了佛,不是叫大覺金仙嗎?這個是仙人,還是證道的仙人,他修忍辱。   「於爾所世」,爾所二個字,就是那五百世,於那個五百世。「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我四相皆空。 是故須菩提!菩薩應離一切相,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不應住色生心,應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應生無所住心!若心有住,即為非住。   「是故須菩提!菩薩應離一切相,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講金剛經講到這裡,把前面離相度生的文接起來,答覆須菩提的問題。須菩提前面問:「云何降伏其心?」你離相,離一切相,就是把妄心降伏住了,什麼妄想心呢?度一切眾生入無餘涅槃,還不著相,還有什麼妄想心它會生起來呢?所以菩薩,你問這個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現在用功怎麼樣降伏其妄心呢?要離相,離一切相。不是離這個相,不離那個相。離一切相,包括前面三重的四相:我執的四相、法執的四相、空執的四相,統統離開。應當這個樣子,應離一切相,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你發起來這個心,就不會再起妄想了。這是總結前面離相度生,佛答覆他:怎麼樣子降伏妄心?就這麼樣降伏。   「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應生無所住心!若心有住,即為非住。」這是佛答覆他:「云何應住?」云何應住其菩提心?前面說:你應該無住行施,這一段經文就是銜接前面第十分的經文:「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應無所住,而生其心!」這裡就是重說一遍,還是在講菩薩,菩薩「不應住色生心」,你要生個心,不要著色塵。「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你不應住聲、香、味、觸、法,這五塵而生心。   應生個什麼心呢?「應生無所住心!」前面是「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換了文字,沒有換義。前面「應無所住,而生個心」,這個是「應生個無所住心!」生心是生出來了,而沒有住六塵。一生心就著於塵,心境是相對的,境界不出這六塵,你生心即錯,動念即乖!一生心一動念,就著了外面六塵。生心生出來,而不著六塵,這個心是什麼心?這個心是離相無住的真心,就是離相無住的菩提心。   「若心有住,即為非住。」分二層意思講:   一層反過來解釋,為什麼不要著六塵呢?假若你一著六塵,你著一個塵,那就不是安住真心的安住。你一住著了六塵的心,還是個妄想心了,反過來解釋前文。   第二種解釋,深進一步解釋,「若心有住,即為非住。」連不住六塵的心,也不住著。不住六塵,我懂得了這個道理,不住六塵而生心,生個無所住的心。這個時候還有一個住,住什麼?住不住的住,「即為非住」,那你還不是真正安住喔!因為你還有一個不住的住在。 是故佛說菩薩心,不應住色布施。   前面那一段接前面第十分,這是接第四分上:「所謂不住色布施,不住聲、香、味、觸、法布施。」接無住行施那段文。你這個菩薩要修行不是,你要修行,要安住你的菩提心,不是空空洞洞的安住。你空空洞洞的安住,以為那是真空如來,你空空洞洞的安住在一個空的地方去了,你心裡還有空的相嘛!你要天天去行布施,要去度眾生,這才是真功夫呢!所以第四分講無住行施,這個菩薩,你要度眾生,要行布施,行布施不住相。「是故佛說菩薩心,不應住色布施」,跟著前文「不住聲、香、味、觸、法布施」。 須菩提!菩薩為利益一切眾生故,應如是布施。如來說一切諸相,即是非相。又說一切眾生,即非眾生。   「須菩提!菩薩為利益一切眾生故,應如是布施。」這是接前邊第四分最後一句:「菩薩但應如所教住。」你要相信我是佛,我是過來人,我怎麼樣說,你要怎麼樣相信,你就怎麼樣修。「但應如所教住」,教,就是如來的言教,如來所說的法。你應該如是布施,你為什麼要如是布施呢?你為利益一切眾生故。你住相布施,不能利益一切眾生。   為什麼菩薩為利益一切眾生故,應如是布施呢?因為你是發菩提心的人,你是行菩薩道的人,你才叫菩薩啦!發菩提心,一個菩提心,要具足四個心:「廣大第一常,其心不顛倒。」第一、要發廣大心,第二、發第一心,第三、發長遠心,第四、發不顛倒心。這四個心具足了,才叫菩提心,你才叫做菩薩。   第一、要發廣大心,你要廣度一切眾生,這是廣大心。   第二、發第一心,把眾生度到哪裡呢?度到來生來世轉一個人,度到來生來世生天,享點人天福報,那不是第一心啊!我們度眾生,得一個阿羅漢果,得一個辟支佛果,這超出三界,脫出輪迴了。但那是二乘小果,三界以內的生死了,三界以外的生死還沒有了,那不是第一心。度一切眾生,是廣大心;要度一切眾生,入於無餘涅槃,都把他度成佛,這才叫第一心。   第三、發長遠心,你度眾生成佛,不是簡單的事,眾生不好度,你非發長遠心不行,怎麼長?盡未來際的度,今天度,明天度;今生度,來生度。這一劫盡,下一劫還度,盡未來際地度下去,要發長遠心。   第四、要發不顛倒心,你不要著相嘛!你一著相,長遠心發不起來了,菩提心會退失掉。要不顛倒,一著相,就顛倒了。   所以為什麼叫你離相度生?不要著相。為什麼要無住行施?不要住相。這個樣子,你才能盡未來際來度眾生,才能以發長遠心。不然,你菩提心會退失掉。   「為利益一切眾生」,這個利益,什麼利益呢?度眾生成佛,才是真正的利益。你一著相呢,去行布施,你要著相。這一著相,眾生得不到成佛的利益,跟你結些生死的緣。你自己菩提心退了,流轉生死;眾生得不到成佛的利益,也在流轉生死,大家都在流轉生死。   你去行布施,或者財布施,或者無畏布施,或者法布施,是利益眾生。你一住相,眾生的根機是千差萬別,大別有二種:一種有善根的,一種沒有善根的。有善根的眾生,接受了你的財布施,接受了你的無畏布施,接受了你的法布施,很順利,而且還知道報恩。二種沒有善根的眾生,你怎麼樣度他,他不接受,你用財來布施,他不知道報恩。   那麼有善根好的眾生,接受了你的布施,知道報恩,你就生歡喜心,來生來世怎麼樣呢?你著個相,生歡喜心嘛!來生來世轉父母兒女,或者你給眾生作兒女,或者眾生給你作兒女。那個沒有善根的眾生,知恩不報反為仇,叫你動瞋恨,來生來世,冤家債主,轉為父母兒女,恩愛牽纏,一生一生,永遠不了。轉了冤家債主,結仇,越結越深,生死永遠不了,不但不能利益眾生,跟眾生增加生死。   為利益一切眾生,怎麼做法呢?財布施,天天行財布施,天天不著相;行法布施,天天講經說法,不著相。這樣就自己了生死,令眾生了生死;自己得了利益,眾生也得了利益。所以你為利益一切眾生,應該不住相布施。   「如來說一切諸相,即是非相。」前面說過離四相的道理,怎麼現在又說離相、離相呢?如來說的相,是為利益眾生,如來沒有著這個相。「如來說一切諸相」,還當體就是空的,「即是非相」。「又說一切眾生,即非眾生。」如來說一切眾生相,它也是空的,如來沒有著眾生相。 須菩提!如來是真語者、實語者、如語者、不誑語者、不異語者。須菩提!如來所得法,此法無實無虛!   下面再總結起來,叫須菩提生信心,叫一聲「須菩提!」由信心,而已經到了解悟,由信到了解了,這是叫我們聽的。   「須菩提!如來是真語者、實語者、如語者、不誑語者、不異語者。」前面第十一分有一句經文:「我今實言告汝」,如來所說的都是實話,你決定要相信,怎麼一時談空,一時談有呢?一時說實相,一時說非相;一時說度眾生,一時說非眾生呢?   「如來是真語者」,真而不妄,如來不會妄語。如來是「實語者」,實而不虛,如來不說虛假的話。「如語者」,如來說的道理,都是如證而說,他證得個什麼道理,就說個什麼道理。「不誑(音逛)語者」,如來還能騙人嗎?社會上的好人,他還不騙人呢!何況是如來,他能騙眾生嗎?「不異語者」,異是變易更改,一會兒這樣說,一會兒那樣說,不是變易嗎?不會變易,如來說的前後的話,都是一貫的,沒有兩個樣子。   「須菩提!如來所得法,此法無實無虛!」為什麼一時說空,一時說有呢?如來所得的這個法,是他證得的法,就是這個樣子。如來所證得的法,是無實無虛。你說它實,是有啦!沒有。那麼你說它虛,是空啦!不空。它是超空超有的,所以一時說空,一時說有,一時說非空非有。如來所得的法,本來是這個樣子,他是如所證而說的。在這個無實無虛上,我們就應該會到:如來所得的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是個什麼樣子,它是超空超有的法。空有是對待的,它是絕待的。說它是實,是落到有了;說它是虛,又落到空了;它不是空,不是有,超空超有,而是絕待之法,那才是真理。   說道理,越說越高越深,下面說一個譬喻,很容易會到那高深的道理。 須菩提!若菩薩心,住於法而行布施,如人入闇,即無所見。若菩薩心,不住法而行布施,如人有目,日光明照,見種種色。   「須菩提!若菩薩心,住於法而行布施,如人入闇,即無所見。」你不聽佛的話,不能以如所教而住。你要是著相行布施,你這個菩薩發了心要行布施,「住於法而行布施」,住了六塵之法而行布施,「如人入闇」,等於一個人到了暗室裡邊,沒有光明。「即無所見」,你什麼都不看見。   「若菩薩心,不住法而行布施」,你聽佛的教導,你不要住著一切法相,不住於六塵之法,你去行布施,這叫無住行施。「如人有目」,等於一個人兩個眼睛很明。而又「日光明照,見種種色。」什麼你都看得清清爽爽。   就這麼剛好,今天就講到這裡,向下文長,付待來日!請大家站起來回向!   請把經本打開,今天再接著講: 須菩提!當來之世,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能於此經受持、讀誦,即為如來以佛智慧,悉知是人,悉見是人,皆得成就無量無邊功德。   「須菩提!當來之世」,第十四分最後一段,就讚歎假若到當來之世,就是世尊涅槃以後,也就是到了最後五百歲,末法這一萬年之中,都是當來之世。「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能於此經受持、讀誦」,此經,就是金剛經。受持,受持其義;讀誦,讀誦其文。假若到了末法時代,尤其是到了今天。還有善男子、善女人,能以受持、讀誦金剛經的。那這個人「即為如來以佛智慧,悉知是人,悉見是人」,佛的智慧,是具足智慧,無所不知,無所不見。「皆得成就無量無邊功德」,就是前面所說的無量無邊的功德,這個人都可以成就。   這個地方要注意的,就是前面較量的都是福德。這個地方就說,成就了無量無邊的功德。福德、功德什麼不同?要把它分別清爽。福德,是福的德;功德,是功的德。福德,是你修福、培福,培出來的德,叫福德;功德,是你用功修行,用功用出來的德,叫功德,功德比福德高。 【持經功德分第十五】 須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初日分,以恆河沙等身布施。中日分,復以恆河沙等身布施。後日分,亦以恆河沙等身布施。如是無量百千萬億劫,以身布施。若復有人,聞此經典,信心不逆,其福勝彼。   第十五分,還是較量福德的,前面所說較量的譬喻,一個比一個深。第八分、第十一分,有二個譬喻,都是用七寶布施的福德,來跟持經的福德比較。到了第十三分,以恆河沙等身命布施,以身命布施多少身命呢?布施恆河沙數,還是不如持金剛經的福德多,這個地方,身命布施更多了。   這一個譬喻布施身命多了,都是假設之詞。「若有」,事實上不會有,因為要較量福德,佛的智慧是看見有多少福德的,所以用這麼多的身命布施來比較。印度分時間,叫晝三時,夜三時。白天,分成:初日分、中日分、後日分,叫晝三時;夜晚,分成:初夜分、中夜分、後夜分,叫夜三時,合起來叫晝夜六時。在中國分時間,過去是一晝一夜,就分十二時。以後有時鐘了,就晝夜分二十四個時,分時間不同。這是印度分時間的方法,白天分三個時,夜晚分三個時,叫晝夜六時。   「須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假若有這個善男子、善女人,來以身命做布施。「初日分」,就是早半天。「以恆河沙等身布施。」以恆河沙等這麼多的身命來布施。初日分,就等於第十三分舉的譬喻那麼多,恆河沙數身命布施。可是到了「中日分,復以恆河沙等身布施。」到了中半天,又以恆河沙等身命布施。「後日分,亦以恆河沙等身布施。」到了晚半天,也以恆河沙等身命布施。這一天就布施了三個恆河沙數的身命布施,不是布施一天,每天每天這樣布施三個恆河沙數的身命,布施多少時候呢?「如是無量百千萬億劫,以身布施。」布施無量百千萬億劫。一天,布施三個恆河沙數的身命,布施了多長時候?布施了無量百千萬億劫,統統以身布施。   這裡應該有個問答,佛問須菩提:布施了這麼多身命,這個人他得福多否?須菩提言:「甚多!世尊!」這裡把經文略掉了。世尊就接著說:「若復有人,聞此經典,信心不逆,其福勝彼。」金剛經的福德就這麼多,聽到金剛經,「信心」,聽到哪裡,信到哪裡。「不逆」,不起違逆之心,很順從的信仰,那福報得的多了,得的比前面無量身命布施的福德還多。看著經文: 何況書寫、受持、讀誦,為人解說。   只要你聽到哪裡,信到哪裡,信心不逆,就可以得到這麼多的福德。又「何況」你能以「書寫」此金剛經,「受持」其義,「讀誦」其文,「為人解(音姐)說」金剛經,那個福德不是更不可思議啦!   法華經法師品上,說的五種法師:第一、書寫法師,第二、受持法師,受持其義。第三、讀經的法師,對本叫讀。第四、誦經法師,背熟了,背著本,不要對經,就會背,這叫誦經法師。第五、為人解說,解說,現在我們叫講經的法師,那叫為人解說的法師,這是法華經上法師品說的有五種法師。   書寫法師,書寫,怎麼樣子稱法師呢?釋迦世尊出世那個時候,在這世間還沒有發明印刷術,要流通經典,都是用書寫的。流通經典用書寫,就是書寫的經典越多,流通的越廣。後來就發明了印刷術了,在我們中國,就是到了宋朝才有刻版,我們中國不是有大藏經嗎?最早的大藏經叫宋版,宋朝才刻的版,才有印刷。可是在唐朝,已經有印出來的經本子,那就是還沒有大流通,只有少數的經本子印出來,不是普通的都會印。到了宋朝在中國才有了刻版印刷,那麼以後到了今天印刷術更進步了。   現在印刷術越來越來進步,可以影印,並不要刻版,也不要排版,你要是看見這個經本版本很好,你拿去影印,還不會有錯字,印出來跟古早的經本子一樣一樣。   這就是解釋書寫,就是現在最好印刷經典叫它流通。受持,是受持經典中的義理。讀經,對著本叫讀。誦經,讀熟了,背著本叫誦。為人解說,那麼最重要的,還是為人解說。前面這四種,都是自利;為人解說,才能利他。 須菩提!以要言之,是經有不可思議、不可稱量,無邊功德。   前面較量怎麼樣子聽了這個經典,信心不逆,就超過了無量身命布施的福德呢?更何況你能以書寫、受持、讀誦,為人解說,福德更多了。   這就是說,舉其要來言、來說,金剛經,它有不可思議的功德,有不可稱量的功德,有無邊的功德。因為這個經的功德太多了,所以才能以超過七寶布施的功德,超過身命布施的功德。 如來為發大乘者說,為發最上乘者說。若有人能受持、讀誦,廣為人說,如來悉知是人,悉見是人,皆得成就不可量、不可稱、無有邊、不可思議功德。如是人等,即為荷擔如來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何以故?須菩提!若樂小法者,著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即於此經,不能聽受、讀誦,為人解說。   「如來為發大乘者說,如來為發大乘者說。」如來說法,有小乘法,有大乘法。金剛經屬於大乘經,根本不是小乘經,所以它的功德大。大乘,還有淺有深,按賢首宗,把釋迦如來四十九年說的法,由淺至深,分成五個教:小、始、終、頓、圓。小教,就是小乘教。大乘教,由淺至深,再分成四個:始教、終教、頓教、圓教。   把這四個大乘教配這二句經文,「如來為發大乘者說」,發是發心,為發大乘心的人說的金剛經,那就配到始教。「為發最上乘者說」,就是發最大乘心的人,跟他說的金剛經,那就配到終教、頓教、圓教。因為金剛經淺的意思,也是大乘,不是小乘。深的意思,就是最上乘,所以它裡面含的功德多了。   「若有人能受持、讀誦,廣為人說,如來悉知是人,悉見是人,皆得成就不可量、不可稱、無有邊、不可思議功德。」就是前面說的無量無邊不可思議的功德,這個人都能以成就。如來悉知悉見,就是如來的智慧,他是具足的智慧,統統知道,統統見到,已成就這麼多的功德。   這就是假若有一個人能夠受持、讀誦、廣為人說,才成就這麼多的功德。釋迦如來出世要度眾生,度眾生怎麼度呢?就是說法,從他成了佛就說,一直說到他涅槃。釋迦如來三十歲成道,八十歲入涅槃,兩頭算上是五十年,合起來就是四十九年,一直在說,就是要想著利益眾生,非令眾生瞭解佛理不可。要想令眾生瞭解佛理,非得廣為人解說不可。要是我們懂得了這個意思了,你就一定要聽如來的話,要受持、讀誦,受持其義,讀誦其文,這是為廣為人說的準備。大乘法,以利他為自利,受持、讀誦是自己得利益,不是小乘只知道自利,不肯利人,所以它叫小乘啊!這是大乘法,受持其義,讀誦其文,就是為廣為人說的準備。義理你能受持了,經文你也讀誦熟了,這個時候就廣為人說。跟前面的經文稍微不同,前面是「為他人說」,這地方加一個廣字,要「廣為人說」,因為要廣為人說,眾生才得利益多。   前面說度眾生要離相,行布施要無住,怎麼樣子這個地方處處較量福德,又較量功德?這個地方說我們要是受持、讀誦,廣為人說,得到這麼多的功德,這樣不是著相嗎?   你自己要會研究經典,這個功德,不是有心得的功德。你要是受持、讀誦金剛經,廣為人說金剛經,你要是有個求功德的心,得不到這麼多的功德,跟金剛經的經義不合。金剛經叫你離相,叫你無住,它是你不求功德,任運自然有這麼多的功德。   「如是人等,即為荷擔如來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荷擔」二個字用脊背背起來叫「荷」,用肩頭擔起來叫「擔」,是個形容詞,這就是對於弘法利生的責任,把它擔任起來。你能以受持、讀誦,廣為人說,你這個人,管你是善男子也好,善女人也好,只要能以受持、讀誦,廣為人說金剛經,你就是擔荷如來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的一個人。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就是釋迦佛證的菩提果,也就是如來的全部家業,你完全擔任起來了,那你才是釋迦世尊的好弟子。   「何以故」?這一個人能受持、讀誦,廣為人說金剛經,怎麼樣就能以算是荷擔如來家業的人呢?「須菩提!若樂小法者,著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即於此經不能聽受、讀誦、為人解說。」這個樂字念(要),樂是好樂,要是好樂小乘法的這個人,他著相,著「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他著四個見,你叫他受持、讀誦大乘經,他不肯;為人解說大乘經,他也不肯。   這個地方要注意,前面是不可以執著「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這個地方不是相,是個見,見與相什麼不同呢?能執著的叫見,所執著的叫相,分個能所。能執著的,就是內心的執著;所執著的,是執著心外的境界。我等四相,意思來得粗淺;這個四見來得深,來得細。就是你把我等四相空掉了,心裡面還有四個見,你還沒有空。到了後半卷,講我等四見的文很多,都是這樣分辨的。   這個「著」,就是執。執著、執著,就是這個執。執分二種:叫人我執,法我執。執著我,叫人我執;執著法,叫法我執。我們凡夫,具足這二個執,人我執,法我執都在。小乘聖人,他也稱為聖人,他把人我執空掉了,法我執沒有空,他執著法執,執著得厲害。所以這個地方著這個見,就是內心之中還有我等四個執著,這是法我執。   他由法我執,起這四個執著的見,「即於此經,不能聽受、讀誦」。講金剛經,他也聽不來,聽不來他怎麼能受持、讀誦呢?不能受持、讀誦,怎麼能為人解說呢?叫他講金剛經,他不肯講。這就反過來證明,能以受持、讀誦金剛經,能以廣為人說金剛經的這個人,決定不是小乘人。最淺,是發大乘心的人。高,是發大乘心的人,所以他得到的功德甚多甚多! 須菩提!在在處處,若有此經,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所應供養。當知此處,即為是塔。皆應恭敬,作禮、圍繞,以諸華、香,而散其處。   「須菩提!在在處處,若有此經,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所應供養。」前面第十二分供養經典所在之處,經文有「隨說是經」,那這個地方天、人、阿修羅,都應當供養。這個地方是經本子在的地方,「在在處處」,就是隨便在什麼處所,只要有金剛經在,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三善道的眾生,皆應供養,統統都應該當供養這個地方。   「當知此處,即為是塔。」我們供養,見了佛塔就供養,前面說「如佛塔廟」,印度塔與廟不分,塔是供養佛的舍利,廟是供養佛的像,塔也就是廟,廟也就是塔。在我們中國就叫寺,這個道理前面都料揀過,寺也就是廟,你應當知道有金剛經的處所,就是佛的塔一樣。   怎麼樣供養法呢?下面說供養了,「皆應恭敬,作禮圍繞,以諸華、香,而散其處。」第一、心裡要存恭敬心,你心裡不恭敬,這個供養不成供養。心裡有了恭敬了,身體要作禮,要圍繞。作禮,我們現在普通就叫頂禮。頂禮者,是以自己的頭頂,禮拜佛的兩隻腳,也叫禮足,這就是最敬禮。因為我們一個人,最尊貴的就是一個頭頂,最卑下的就是兩隻腳。我們對佛表示恭敬,拿我自己尊貴的頭頂,頂禮佛的兩隻腳,所以叫頂禮,也叫禮足,這個地方「作禮」,也就是頂禮,也就是禮足。   「圍繞」,也是一種禮節,現在就叫繞佛。我們現在做早課、做晚課,都要繞佛三匝,那也是一種敬禮。比方你進了佛殿,要頂禮三拜,等到繞佛的時候繞三匝,叫圍繞,圍著佛繞,圍著塔來繞,還是一種敬禮。   「以諸華、香,而散其處。」這是一種供養品,有花有香。香,有燒香,燒的香是點起來燒的,不是散的。要是末香,可以散。印度的花都是散的,不像我們現在中國供養佛的花,都是插的,把它插到花瓶,把它插到花壺子,沒有散花的。香呢,末香也是散的,這是一種供養品,以諸華香,而散其處,就是有金剛經所在之處。   這一段經文,就是對於金剛經所在之處,供養這個處所。這個處所,都應當如是恭敬供養,經典不應當恭敬供養嗎?恭敬供養,就是因為這個經典有不可思議的功德。怎麼樣不可思議?因為它能以出生諸佛,出生諸佛之法。要想度眾生了生死成佛道,一定要用金剛經,一切諸佛都從金剛經生出來。所以你要尊重有經典所在之處,就要尊重金剛經,尊重金剛經,你要受持讀誦,廣為人說金剛經。   「能淨業障分第十六」,正宗分第二大科,從第九分到第十六分,這是最後一段,能以淨除業障,第十六分。看著經文: 【能淨業障分第十六】 復次,須菩提!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讀誦此經,若為人輕賤!是人先世罪業,應墮惡道!以今世人輕賤故,先世罪業,即為消滅,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這是解除疑惑,前面讚歎金剛經的功德不可思議,你要是受持、讀誦金剛經,有不可思議的功德,無量無邊的功德,你都能得到。可是現在有善男子、善女人,在那受持、讀誦金剛經,反而為人輕賤。那麼前面世尊所說的,得到無量無邊的功德,不對了嘛!這麼心裡生疑?世尊就先給你解釋開。   金剛經有無量的功德,有一個人在受持讀誦,應該為人尊重,沒有為人的尊重,反而為人輕賤!輕者不重,賤者不尊,不受尊重,還反而遭了輕賤!輕賤二個字,包括種種的輕賤,或是受人家的嫉妒障礙,或者受人家的誹謗,甚至於動手打拍,開口罵辱,這麼跟經上講的不對了?   佛就給我們解釋,這個人「先世罪業,應墮惡道!」他這個遭人輕賤,是給他消罪業的,這叫重罪輕報。他這個人先世,就是前生前世,造的罪業,應該墮落惡道,惡道就是三惡道,應該墮落地獄、餓鬼、畜生,墮落三惡道。那麼現在有人來輕賤他,把他的罪業給消滅了。重罪,很重的罪,應該墮落三惡道的罪,受了一個輕賤,很輕很輕的一個果報,這樣子你看是個不好的事,反而是個好事。   把罪業給你消滅了,「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你一定很快就可以成佛。佛性是人人本具的,為什麼不能成佛呢?叫罪業給障礙到了,他這個人給你一輕賤,把你的罪業消了,沒有成佛的障礙,不是很快就成佛了嗎!   這一段經文裡邊,有二層的疑惑,我們分開來解釋:   第一、障礙有三種,叫做煩惱障,業障,報障。這個地方應該說消滅三障,怎麼只消除業障呢?這是一層疑惑。障,就是一種障礙,也叫障害。它能以障礙正法,正法也是聖人之法,也叫聖法。能以障害你的善法,你想證聖果,證不到,叫它給你障礙到了;你想修善法修不好,叫它給你障害到了。所以一定要常常求懺悔,就是這個意義。   三障,第一、是煩惱障,就是貪瞋癡等,這是過去自從當眾生以來,就有這種煩惱,這種煩惱等於一個種子一樣。   第二、就是業障,造的五逆十惡等等的罪惡,這個罪業叫做業障。   第三、叫做報障,墮到三惡道了,再不能修行用功了。墮落到地獄、餓鬼、畜生,再沒有法子修行,沒有法子用功,那就叫做果報障。   這三個障比較起來,業障的勢力最大。貪瞋癡,是過去世帶來的煩惱障,它在我們八識田中潛伏住,表現不出力量出來,等於一個種子一樣。現在造的惡業,叫業障,業障等於水、土一樣。種子怎麼叫它發生現行呢?你去用土把它種起來,澆一點水,潤澤潤澤,它就生芽了,可以長個樹,就可以開花了,所以業障的勢力最大。那麼由業是個業因,造了這個因,開了花了,將來要結果。你造的是惡業的因,一定要結惡果,結惡果墮落三惡道,那叫報障。   你把業障懺悔消滅了,過去的煩惱種子乾枯了,等於你不去用土種,消滅了種子,不澆水潤它,它這個種子乾枯了。業是個業因,你造了業因,一定才得果報,你把業因消滅了,自然不得惡果。所以懺悔,是懺悔業障,實際是三障全除,煩惱障,業障,報障,三障都消滅了。這就是解釋第一層的疑惑,應該消滅三障,怎麼單說消滅業障呢?業障一消,三障也都消滅了。   第二層疑惑,我們佛教裡講,因果通三世,前生造的因,今生得結果;今生造的因,來生得結果。金剛經說這個人「先世罪業,應墮惡道」,他的罪業是先世造的,既然造的罪業,應該墮惡道,他應該墮了三惡道,怎麼轉到人道,人道是三善道啊!這個因果不對了嘛?   因果二個字,你要知道,道理很複雜的,就是把因果二個字研究清楚,也還要細心,不然因果二個字,也不容易瞭解。造業有三個工具,就是身口意。身,身體上造業。口,說話,語言造業。意,心裡面的思想造業。身口意造業,可以造善業,也可以造惡業,這是一重道理,很複雜,它怎麼樣呢?在造惡業的時候,他可能造善業;在造善業的時候,他可能造惡業。   隨便舉個例子好瞭解,比如有一個做賊的,偷人家的錢財,在現在說,偷鈔票,把人家的鈔票一下子偷了很多,犯盜戒。你沒有受過戒,也是個性惡,它本性是惡法,你偷盜人家的財物,本性就是惡法,你將來遭果報,一定墮落三惡道的。那麼他偷了人家的鈔票,他走到路上,正趕到路邊上,有一個人病倒在馬路旁邊了,他忽然間發了個善心:「唉呀!這個人很可憐啊!」問他:「你怎麼了?」「唉呀!我種種的病苦!」「你怎麼不去找醫生看呢?」「我沒有錢啊!」他發了一個善心,他剛剛偷人家的鈔票偷了很多嘛!他說:「好,我把你送到醫院。」馬上叫個計程車把他送去,錢歸他開,醫藥費歸他管,登了記了,他負責任,把這個人的病治好了。這就是偷盜人家的財物是做惡業,這一下子救了個人的生命,不是做了一個善業嗎!   造業,是個因;得報,是個果。造業因的時候,是強者先牽。你造哪一個因,造的力量很強,先受報。他去偷人家的財物這個心力不太強,他常常偷人家的東西嘛!那麼他忽然間發了一個心,救了一個人的命,這個善業力量很強,強者先牽。就跟小孩子遊戲拔河一樣,誰的力量強,誰把誰搶過去。業因果報也是的,哪一個業因強,先去受報。所以他這個善業業因強,先轉了個人,而且還遇到金剛經。   他造了一個善業,力量很強,先把它牽到人道裡來受人道的善報。他前世造了惡因,墮落三惡道的因還在,那個業因應該第二世,人的果報報完了,應該墮三惡道。那麼今生遇到金剛經,他能受持讀誦,要是遇到有一個人來輕賤他,這就給他把前世應墮惡道的罪業消滅了,這叫重罪輕報。   這是解釋第二層的懷疑,就是他造了罪業,應該墮三惡道,怎麼轉到人道裡來?這個道理解釋清白。再推到我們現在用功,你在佛門裡頭,無論你用什麼功,都是好事,都是功德。耶!遇見一個不如意的事發生了,你心裡頭很懊惱:「我在做功德,我在做善事,怎麼遭這個不好的因緣呢?」你要曉得,那是重罪輕報。每逢你做好事做功德的時候,遇不如意的事,切不可以退心,你應當發歡喜心,就是你應該墮落三惡道罪業,給你消滅了,叫重罪輕報。 須菩提!我念過去無量阿僧祇劫,於然燈佛前,得值八百四千萬億那由他諸佛,悉皆供養、承事,無空過者。若復有人,於後末世,能受持、讀誦此經,所得功德,於我所供養諸佛功德,百分不及一,千萬億分,乃至算數、譬喻,所不能及。   「須菩提!我念過去無量阿僧祇劫,於然燈佛前,得值八百四千萬億那由他諸佛,悉皆供養承事,無空過者。」這再較量金剛經的功德,前面一層一層的較量,先用七寶布施來較量,再用身命布施來較量,沒有法子再用世間法來比著較量了,就佛拿自己過去修的因來較量較量。   「須菩提!我念過去無量阿僧祇劫」,「念」,就是回憶,回過頭來想到,想到過去時代,多長時代呢?有無量阿僧祇劫,「劫」是個長時間的名詞,有小劫,中劫,大劫,這個地方就指著大劫講。「過去」,是個時間,不是一個大劫、二個大劫,而有阿僧祇的大劫。「阿僧祇」,翻成中國話,翻無央數,也是個大數目的名字。那麼過去阿僧祇劫,不是一個阿僧祇劫,二個阿僧祇劫,而是過去無量阿僧祇劫,這個樣的長時間。   「於然燈佛前」,「於」字作個「在」字講,在遇到然燈佛以前的時間。釋迦佛遇見然燈佛授成佛之記,這個是沒有遇到然燈佛之前,還沒有授成佛之記以前。「得值八百四千萬億那由他諸佛」,「那由他」,要念這個音,那個「那」,要念(挪)。「他」,要念(托),合梵音。那由他,翻成中國話也翻個億。「值」,是遇到了。「得值」,得遇到有八百四千萬億億,這麼多的諸佛。「悉皆供養承事,無空過者。」供養,供養佛跟供養僧一樣,四事供養:飲食、衣服、臥具、醫藥供養。承事,以身體服勞、服役,當侍者。「無空過者」,八百四千萬億那由他諸佛,沒有一個空過的,他統統供養承事。   這裡應該要問一聲:「我供養過這麼多的佛,承事過這麼多的佛,我得的功德多不多呢?」須菩提答說:「甚多!世尊!」文略掉了。   底下說:「若復有人,於後末世」,尤其在最後末法時代。「能受持、讀誦此經」,能以受持金剛經,讀誦金剛經,所得的功德,比我多得多。   記著,是受持讀誦金剛經這個人的功德多,供養佛的功德少。這個人受持讀誦金剛經所得的功德,「於我所供養諸佛功德」比較,「百分不及一」,我釋迦牟尼佛得的功德,跟受持讀誦金剛經這個人得的功德比較,百分不及一分。不要說百分不及一分,「千萬億分」,也不及一分。「乃至算數譬喻所不能及」,乃至於用算數、用譬喻,都不能及,總而言之說,這個人得的功德太多了。   這個譬喻,是佛自己譬喻的,他得的功德少,受持讀誦金剛經的人功德多。我們反而也會生疑惑?佛過去親近過這麼多的佛,供養承事過這麼多的佛,得的功德,不及這個受持讀誦金剛經的功德嗎?也有點不相信。要知道,過去釋迦佛沒有遇到然燈佛以前,也是著相修行,供養承事都著相。遇到然燈佛授成佛之記以後,才不著相,再修一大阿僧祇劫他才成佛。成了佛了,他要利益眾生,要把他自己的心得完全說出來,就說金剛經。這是他過去無量阿僧祇劫修來的功夫,也是在遇到然燈佛以後所修來的功夫,全盤託出,都在金剛經上,所以金剛經的功德大。   我想出來有二句成語,作個比較,可以令我們堅定信心。我們在世間法上有二句話:「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遇見一個研究學問有心得的人,聽他講了一段道理,一席話,就是聽他講了一座的道理,喔!得的利益大了,怎麼樣呢?勝讀十年書。過去讀了十年書,沒有今天聽這一段話得的利益多。   這一個人講這一席話,是他讀書讀出來的心得。不只讀十年,他讀了幾十年書的心得。所以勝過你讀了十年書,乃至於勝過你讀了幾十年的書。拿這個比喻你好懂了,你聽了金剛經,是釋迦佛修了多少阿僧祇劫,修出來的這麼一點功夫,統統在金剛經上說出來了。那你受持讀誦了這一本金剛經,超過了你修無量阿僧祇劫!   今天就講到這裡,向下文長,付待來日!請站起來回向!   請把經本打開,看第十六分最後一段。 須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於後末世,有受持、讀誦此經,所得功德,我若具說者,或有人聞,心即狂亂,狐疑不信!須菩提!當知是經義不可思議!果報亦不可思議!   前面拿佛自己的因行作譬喻,譬喻高得再沒有法子高了,還是持經的功德大。其實是簡單的說,還沒有具足的說,這最後一段總以結歎,把它總結起來再讚歎這個持經的人。   「須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於後末世,有受持、讀誦此經」,此處指著後末世,都是到了佛法垂末的時候了,法運快完了,可是還有佛法在。這個時候能有人受持讀誦金剛經,前面一再讚歎,這個人就是甚為希有。那麼他所得的功德很多很多,我前面一再的比較,以七寶布施的功德,比不上持經的功德;以身命布施的功德,比不上持經的功德;乃至我釋迦佛在因地修行供養諸佛的功德,也比不上持經的功德。實際呢,還都是簡單的比較,我沒有完全說出來。這個末法時代,要有個人受持讀誦這個經,他「所得」的「功德」,「我若具說者」,就是完全說出來了。「或有人聞,心即狂亂,狐疑不信!」說的功德太多了,有人聽到,心裡發了狂亂,反而狐疑不信。   把狐疑這個名詞先解釋一下,疑,就是疑惑,疑惑他就不信。貪、瞋、癡、慢、疑,這五個煩惱,都屬於思惑。前面講過,小乘四果,初果斷見惑,到了二果斷思惑,思惑分三界分九地,九九八十一品,這八十一品思惑是什麼思惑呢?就是對於事相他迷惑。貪、瞋、癡,我們常常聽到,三個根本煩惱,還有一個就是我慢,起了我慢,他也不接受佛法,以為他比釋迦佛還高,他怎麼能相信呢?貪、瞋、癡、慢、疑,這個疑惑煩惱呢,疑,他就不信。聽,怎麼聽,不接受,為什麼?他不信,所以疑煩惱是五個根本煩惱之一。   「狐疑」,狐是個形容詞,狐是一個獸的名字,在動物園裡有,大家恐怕都看見過。狐多疑,牠住在河邊上,河水牠沒有法子過去,牠總想到河那一邊有個什麼樣的好景緻要去看看,但是牠沒有法過河。那麼等到人家過河的時候坐船,牠是個狐,也不敢上船,牠怕人捉牠呢!等到冬天裡,河水結了冰了,人從冰上可以過河,耶!牠心裡很歡喜,這個不要坐船就可以過河。但是白天人家從冰上走,牠也不敢走,怕人捉牠。等到夜裡沒有人了,要想過河,牠多疑,牠走一段:「唉呀!這個冰,禁得住?禁不住?假若冰冰一破,我不是掉到水裡淹死了嗎?」耶!不能過,這一疑,趕快退回來。退回來坐到岸上想想,過河的機會難得啊!熱天坐船不行,船我也不敢上去。冬天結了冰,不要船不是很好嗎?白天我看見很多人從冰上走,不會掉下去,還是走吧!走了一段,又怕冰破了掉到水裡淹死,又退回來。如此進進退退,到了天亮,人來了,牠也沒有過了河,狐就是這麼樣的多疑。用狐狸的多疑,來形容人的多疑,叫狐疑。   貪、瞋、癡、慢、疑,這五個煩惱,各有個偏重,有的貪多,有的瞋恨多。有的貪心多,不發脾氣,他瞋恨心很少。有的貪心很少,歡喜發怒,歡喜發脾氣,瞋恨心很多。如此類推,狐疑,就是疑心重的這個人,他聽見釋迦如來讚歎受持讀誦金剛經的功德,讚歎得太多了,他心裡狂亂起來,反而狐疑不信。   他聞見說的功德多,他怎麼心裡狂亂,狐疑不信呢?心小,說的功德太多,他接受不了。有個名詞,叫小器易盈,比方你這個茶杯子太小了,還沒倒呢,就滿了,盈是滿了,小的器物容易盈滿。你要是個大的一個碗缸,你倒了半天,也倒不滿不是?一個小杯子,還沒倒就滿了。這就是疑心重的人,他的心量小,聽見佛說的持經功德太多,喔!他受不了了,反而不信,不信怎麼樣呢?不信他要誹謗的,他說:釋迦牟尼佛也會打妄語騙人,謗佛、謗法。   「須菩提!當知是經義不可思議!果報亦不可思議!」這總結起來讚歎,我不要一樁一樁的說,一樁一樁的較量,總說吧,金剛經是個不可思議的經,怎麼不可思議?它的義理不可思議,義理高深。因為義理高深,義理不可思議!它的果報也不可思議!你要受持讀誦這不可思議的金剛經,所得的果報也不可思議!   不可思議,思議這二個字,思是心思,議是言議,拿我們的心思來想它道理有多麼高深,想不到;拿我們的語言來議論經的義理有多麼高深,議不到。這叫不可以心思,不可以言議,叫不可思議!   在前面第八分讚歎已經說過,金剛經怎麼樣它的功德不可思議呢?它能出生諸佛,能出生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就是一切佛、一切法,都從金剛經裡生出來。生出來一個佛,功德就不可思議,何況生出來諸佛呢?前面有明文說過。   這裡叫著須菩提,是叫我們聽的,須菩提在第一大科,已經信心清淨了,決定不會疑惑。到第二大科,他深解義趣,他已經開了悟了,解是解悟了,他見的理,跟佛見的理,無二無別,一樣一樣,他怎麼會生疑?是叫我們不要疑惑,叫我們要相信。叫我們相信了,好受持讀誦金剛經。   須菩提尊者由信而解悟,我們是不是由信而解悟呢?解悟還沒有信心重要成就呢,我們究竟信得的當不的當呢?是不是還有疑惑呢?我們要信,決定信。我再說一個公案,能以令大家死心塌地的相信,金剛經的功德不可思議!   前面講到第十分,「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引證六祖大師開悟的一個公案,已經詳細說過了。就拿六祖大師開悟這個公案再來說,令我們能以成信不疑。自從六祖大師開了悟以後,後來就接了六祖的祖師位,大弘頓教禪宗。禪宗到了中國,從達摩初祖起,二祖、三祖、四祖,到了五祖,不分什麼漸禪、頓禪。漸,是漸次,一步一步的來。頓,是頓超。不分頓禪、漸禪。   自從五祖以後,六祖接了法後來出家,就到廣東韶關曹溪,到那個地方去弘揚禪宗。北方呢,就是教授和尚神秀大師,他雖然沒有接祖師位,但是他是五祖會下的教授和尚,相信他的學人也很多,他在北方弘揚禪宗,弘揚的是漸次禪,漸次悟,叫做漸禪。六祖大師在廣東弘揚的是頓超,直指人心,見性成佛,叫做頓禪。就是從五祖以後,由神秀跟六祖,才分一個頓禪、漸禪。   六祖大師弘揚頓禪,他的門下出了很多的大禪師,這以後就分為五家七派,禪宗就遍了中國。神秀大師的漸禪就消滅了,沒有了。全中國南方北方,都是頓禪,起多少寺院,都得標上一個禪寺。在大陸上,是大寺院,都是某某禪寺。現在大陸上的佛教沒有了,到台灣也可以看見,起個什麼寺,都要帶一個禪字,那是從大陸上參學來的。這就是中國的佛教,大乘雖然有八大宗派,禪宗只算一個宗派。可是禪宗遍了全中國,也就是整個佛教,都是禪宗的佛教。   在中國出了很多的大禪師,這些大禪師從哪裡生出來的呢?從六祖門下生出來的。六祖從哪裡出來的呢?就在金剛經「應無所住,而生其心」那二句經文生出的。金剛經,能出生諸佛,我們都沒有看見。在中國佛教史上,六祖大師,我們雖然沒有看見,我們決定相信,六祖大師不是從金剛經裡生出來嗎?生出來後生出來這麼多的禪師,起了這麼多的禪寺,度了多少的眾生,功德還可思議嗎?你想到這個公案,那麼金剛經上,出生諸佛,決定是可以的,功德決定是不可思議!我們要死心塌地的相信,絲毫不要猶豫。   講到這裡,把第十六分講完,也就是把正宗分第二大科,推廣降住開解分,這一大科講完,就是由信而解悟。下面從第十七分起,開始講正宗分的第三大科,究竟降住起修分,解悟是解悟理,你還得起事修,在事相上還要腳踏實地的修行,怎麼樣的修法呢?還依著你所悟的那個理啊!怎麼樣降伏妄心,怎麼樣安住真心,從這個地方修行起。所以從第十七分起這第三大科,叫究竟降住起修分,要修行了,悟,悟了以後再修。從第十七分起一直到第二十四分止,這是第三大科。   按三十二分的本子,到第十六分止,算是前半卷。從第十七分起以下,叫後半卷。我們先把前半卷與後半卷,所講的教理淺深,把它分別一下。 上卷與下卷,義理淺深之分判   前半部經,是講「信教」「解理」;後半部經,是講「修行」「證果」。前半部經,重在啟發「正智」,以遣除「境相」,斷除「分別我法二執」。後半部經,重在顯發「理體」,以遣除「心相」,斷除「俱生我法二執」。   「前半部經」,就是從第一分到第十六分,「是講『信教』『解理』。」前半部經,就是講的信、講的解。信,信教,信佛的言教;解,解理,解悟佛理。「後半部經」,是講的講『修行』,講的『證果』。你相信了佛的言教了,解悟佛理了,還要腳踏實地的修行,才能證得果位。   「前半部經,重在啟發『正智』,以遣除『境相』,斷除『分別我法二執』。」前半部經講的這些道理,注重在啟發我們人的正當智慧。般若智慧,是正智,正當的智慧,才能遣除這個境相。心境是一對,先把心對著的外境這個境相,把它遣除掉。前面說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前半部經,注重在遣除境相。不可以住色布施,不可以住聲、香、味、觸、法布施,色、聲、香、味、觸、法,是六塵的境界,先把心外面的境界,把它遣除掉。把外面的境相遣除了,斷除分別我法二執。我們妄想心它要起執著,執著有二種,一個我執,一個法執。小乘人,就是聲聞緣覺,他只斷了我執,沒有斷法執。大乘菩薩、大乘弟子,他用功一下手,我法二執一起斷,連我執帶法執一起遣除。   我法二執合起來,有分別起的我法二執,有俱生起的我法二執:   分別起的,是現生起的執著,由分別心起出來的。前半部經,重在斷除我法二執,它斷除的分別起的我法二執。這個妄心它要起分別,它起分別從哪裡起分別?它對著外境起的分別。你把所分別的外境,把它遣除掉了,它分別心不起了。把分別起的,就是現生現世由分別心起的我法二執,把它斷掉了。   我法二執,還有俱生的我法二執。俱生二個字,與生俱來,我們自從無始以來就是個凡夫,就有我法二執。你流轉生死,它跟著你流轉生死,與生俱來。我們在人說人,由我們母親把我們生出來,就帶著有我法二執,就與生俱來的。俱生的我法二執在哪裡?在內心,潛伏到內心裡邊的一個相,叫心相。   「後半部經,重在顯發『理體』,以遣除『心相』,斷除『俱生我法二執』」。前半部經,是啟發我們的正智,有正智慧生出來了,就能以觀照這個理體。理體,就是實相般若;正智,就是觀照般若。後半部經,專顯發實相般若的真理之體。這個理體,真理之體,你能顯發出來了,就能遣除心相。內心裡潛伏著的心相,把它斷除掉了,俱生的我法二執,都可以斷掉。   懂得淺深的道理了,再開始看經文,看第十七分。 【究竟無我分第十七】 爾時,須菩提白佛言:世尊!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云何應住?云何降伏其心?   下面我依著參考資料,第十七分之問答含義,來加以說明。 第十七分之問答含義   第十七分與前之第二分、第三分,問答之詞句相同,而其所含之義理則不同。前之發心,乃凡夫初發之心;此之發心,乃菩薩悟理之後,所發進修菩薩行之心也。前之佛答,要在遠離分別所起之境相;此之佛答,要在遠離俱生所起之心相也。   這段經文,跟前面第二分問的一樣,就是深淺不同。不講,只念經文,看起來是好像雷同,前面問過了,怎麼這又問呢?所以有人著註解說是重說的。   下面「佛告須菩提: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當生如是心」,生個什麼心呢?「我應滅度一切眾生!滅度一切眾生已,而無有一眾生實滅度者。」跟前面第三分答的也相同,但是意思深淺不同。   第十七分與前面第二分、第三分問答的詞句相同,一樣的,而其所含的義理則不同。要是一樣,何必再分一個下半部呢?所以說,所含的義理則不同。「前之發心,乃凡夫初發之心」,須菩提問,是替凡夫請問,善男子、善女人,善男子、善女人是凡夫,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是凡夫初發的心。第十七分還是說:「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這個深淺大不同了。「此之發心,乃菩薩悟裡之後,所發進修菩薩行之心也。」這是乃菩薩悟裡之後,所發進修菩薩行的心,跟前面大不相同。前半卷由清淨的信心,而深解義趣,解悟了理了。現在這個善男子、善女人,是開悟的善男子、善女人,他們再問:問我悟了以後,要進修菩薩行,發的這個心。   前面佛答的,跟第十七分答的,詞句雖然有幾個字不同,答的也還是相同的,但是裡面的含義不同。「前之佛答,要在遠離分別所起之境相」,前面佛答的,你怎麼樣子降伏妄心?度眾生,要離相,不要著眾生相,眾生是個心外的境界。你要行布施,不住色、聲、香、味、觸、法行布施,色、聲、香、味、觸、法,還是心外的境界。這個都是分別心所起的,要遠離分別心所起的境相。「此之佛答,要在遠離俱生所起之心相也。」到了第十七分,佛答的詞句差不多,是要遠離俱生所起的心相,俱生我法二執,內心裡邊潛伏的相。   把這個要點記著,下面再講經文,就不會不懂了。前半卷是叫遣除心外的境相,後半卷是遣除心內裡邊的心相。   再看著經文,「爾時,須菩提白佛言:」爾時,就是在這個時候,什麼時候呢?由信心清淨而深解義趣,開了悟這個時候。須菩提是代表眾生,眾生就是「善男子、善女人」,他已經有了清淨的信心而開悟,悟了佛理了,這個時候他「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他要腳踏實地的修菩薩行了,耶!心裡頭還有念頭呢!那你還有念頭還是個妄想心,有了妄想心,真心就不能安住,所以「云何應住?云何降伏其心?」他要發心修行,開了悟了要修行,心裡邊還有妄念,真心不能安住,怎麼樣安住呢?有了妄念就得降伏他的妄念。這個妄想心怎麼樣降伏呢?開悟以後,內心還有潛伏著的心相,要怎麼樣子降伏他的妄想心?要怎麼樣安住他的真心? 佛告須菩提: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當生如是心:我應滅度一切眾生!滅度一切眾生已,而無有一眾生實滅度者。何以故?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所以者何?須菩提!實無有法,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   「佛告須菩提!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這個善男子、善女人,就是開了悟以後的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他要進修菩薩行的這個心,那麼須菩提你為了替他們開過悟的善男子、善女人請問,就是現在要修行,內心裡邊還有妄念,怎麼個降伏呢?有妄念真心不能安住,怎麼樣安住呢?佛告訴他,沒有兩個樣子,依悟起修。你前半卷不是已經開了悟了嗎?依你所悟的理來修行,用功是一個方法,沒有兩個方法,還是要離相,還是要無住。前半卷是叫你離境界相,不要住境界相。現在告訴你要離相無住,要離內心的相,要安住你的內心,方法只有一個,沒有兩個。   「當生如是心:」先總說,當生如是心,跟著你前文悟的理,是生無所住心,依著你悟的理,還去修行用功。「我應滅度一切眾生」,滅度,就是梵語涅槃的翻譯,滅,是滅除煩惱;度,是度脫生死。你要度眾生怎麼度呢?把眾生的煩惱給它滅盡,把眾生的生死給它度脫,叫他證到無餘涅槃,這樣才算度了眾生。你還是照前邊你所悟的理,就這樣去修,還是要去眾生,把眾生度到無餘涅槃。   「滅度一切眾生已」,已,把他度盡了,度盡了眾生。「而無有一眾生實滅度者。」這個句子跟前面第三分差不多,但是有一個字在上在下,這大有分別。前面第三分「而實無眾生,得滅度者」這個「實」字在「眾生」上面。這裡是「而無有一眾生實滅度者」,「實」字在「眾生」下面,我們研究這一個字的上下不同,道理大有分別。   前面「而實無眾生,得滅度者」,遠離這個境界相,眾生是我們所度的眾生,所度的是心外的境界,眾生性本來是空的,眾生都沒有自性啊!你執著眾生相幹什麼呢?所以「而實無眾生,得滅度者」。   這個地方是空內心的相,你把外面眾生的相空掉了,內心裡邊還有一個念頭,我是把眾生度盡了。這個地方就是要空內心相,而無有一個眾生實實在在為我滅度,我並沒有度眾生,是把內心的相,把它遣除掉。   「何以故?」佛再加以解釋,「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跟前面第三分的文也相同,含義不同。前面是你要是著一個眾生相,所度的眾生相,那是個「人相」。有人相對著,就有個能度的「我相」。人我差別,就是個「眾生相」。你再執著不捨,就是「壽者相」。前面是注重在遣除眾生相,這個地方要遣除內心的心相,你把外面的眾生相遣除了,內裡面還有個能度的心,這個眾生我都把他度盡了,我都把他度盡了不是個「我相」嗎?我相對待的,就是個「人相」。人我對待的,就是個「眾生相」。你再執著不捨,就是個「壽者相」。你這一個我相一起,四個相都生出來,生出來跟凡夫有什麼不同,你何必當菩薩呢?所以你「即非菩薩」,你不是菩薩,變成一個凡夫了。   「所以者何?」再徵問再解釋,為什麼你一動個我等四相,你就不叫菩薩呢?「須菩提!實無有法,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你因為內心裡面的法執未空啊!實實在在一切法是空的,一切法是空的,哪有個能度的我,所度的人呢?不但是我人這個相都空,你發心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也是空的。   前面一再講,第七分「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耶?」須菩提答:「無有定法,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後來第十七分這裡佛再問:「有法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須菩提悟得深了,答:「無有法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根本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這個法,也是空的。你說你發了菩提心了,你一著相,內心裡面不是有了個相嗎?根本沒有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這個人,你去著這個我相幹什麼?著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四相都起來了,一定要把它徹底觀空。 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於然燈佛所,有法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不也,世尊!如我解佛所說義,佛於然燈佛所,無有法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於然燈佛所,有法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不也,世尊!」前面第十分問過這個公案,釋迦如來在然燈佛面前授記成佛,那一定得了成佛的法了,成佛的法就是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這裡再問,這個「如來」,就是釋迦佛自己稱。我「如來於然燈佛所」,「於」作「在」字講,在然燈佛的所在,「有法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文字相同,意思不同,前面說是:有個所得的菩提法,這個地方有個能得的心,我內心有沒有個能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的這個心呢?須菩提悟的甚深了,他答說:「不也,世尊!如我解佛所說義」,如我解悟的佛說的義理,「佛於然燈佛所,無有法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佛在然燈佛所面前,不但沒有所得,也沒有能得,沒有所得的菩提法,也沒有能得菩提法的心。 佛言:如是如是!須菩提!實無有法,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佛言:如是如是!」他答的對,佛給他印證:如是如是!對的對的。不但沒有所得之法,也沒有能得之心。「須菩提!實無有法,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實實在在一切法空,所得的菩提法實實在在沒有,能得菩提法那個心,也實實在在沒有,這叫能所俱空。 須菩提!若有法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然燈佛即不與我授記:汝於來世,當得作佛,號釋迦牟尼。以實無有法,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故然燈佛與我授記,作是言:汝於來世,當得作佛,號釋迦牟尼。   「須菩提!」再叫一聲當機者,「若有法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然燈佛即不與我授記:汝於來世,當得作佛,號釋迦牟尼。」這是然燈佛給我授記的話,「汝於來世,當得作佛,號釋迦牟尼。」但是因為我沒有法得,境空,心也空,我才夠資格授記。我要是假若那個時候,於法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我內心存了一個得法的心:「我今天得了菩提法了!」那然燈佛不給我授記了,說:你將來成佛,號釋迦牟尼。這個授記的話不說,為什麼?你心裡頭有一個著相的心,跟凡夫一樣,怎麼有資格成佛呢?   「以實無有法,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故然燈佛與我授記」,因為我外邊境界空,內邊心也空,實實在在沒有個能得菩提法的這個心,然燈佛他才給我授記,「作是言:」才這麼樣講:「汝於來世」,汝於再來世,過了九十一劫的時候,「當得作佛,號釋迦牟尼。」   恐怕在座有初聽經的人,釋迦牟尼的德號,還不瞭解,梵語釋迦牟尼,翻成中國話叫能仁寂默。能仁,是能仁慈,能慈悲一切眾生。寂默,而不著相。這就是能以仁慈一切眾生,去度一切眾生,而又遠離一切眾生相。能仁,是他的悲心。寂默,不著相,是他的智慧。這叫悲智二輪,悲智雙運,合起來就是一個佛的德號。   度眾生,要用一個大乘的車子,乘就是車,大車,才能廣度一切眾生。大車得有兩個車輪子,一個是悲輪,一個是智輪,叫悲智二輪。這兩個輪子一起轉,叫悲智雙運,才能度眾生。   凡夫發了菩提心,要度眾生,他著相,就是能仁而不能寂寞。二乘人不著相了,他是落到偏空那邊,寂寞而不能仁,他不去度眾生。所以悲智二輪要雙運,不然你就把大乘車子推翻了,度不了眾生,連自己也墮落下來。所以悲智二輪,要悲智雙運,大乘車才能走動,才能度一切眾生。 何以故?如來者,即諸法如義。若有人言: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須菩提!實無有法,佛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何以故?」再加以解釋。「如來者,即諸法如義。」佛有十個德號,第一個德號就是如來,這個地方就講法身如來,你證到法身如來才能成佛。法身如來是個什麼?怎麼解釋呢?一切法的真如之義,就叫如來。這一切法生滅假相,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但是它的本體是不動的,如者不變異,一切法不變異的不動之體,就是法身如來。你悟到這個道理,你開了悟;證到這個道理,你就成佛。   「若有人言: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若有人,就是凡夫。凡夫著相,他信了佛、信了法了,他來研究佛的歷史,說佛修行二大阿僧祇劫,遇到然燈佛授了成佛之記,他得了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這是個凡夫人講的。「須菩提!實無有法,佛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在我佛的本分上,實實在在沒有個能得之心,這是凡夫那麼樣讚歎我,說我得了法,實實在在我沒有能得之心。 須菩提!如來所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於是中無實無虛!是故如來說:一切法皆是佛法!須菩提!所言一切法者,即非一切法,是故名一切法。   「須菩提!如來所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於是中無實無虛!」既然沒有個法所得,又沒有個能得之心,那就說一切皆空就好了,何必再說個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的名字呢?要知道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在菩提法中,沒有實,也沒有虛。前面第十四分講過,「如來所得法,此法無實無虛!」無實,你不能著有;無虛,你不能著空。你說沒有個菩提法,你著了空了;你說有個菩提法,又著了有了。它是超空有的,所以它本性就無實無虛,一時說有,一時說空幹什麼呢?它本性就是這個樣子。   「是故如來說:一切法皆是佛法。」要推廣開來,「如來者,即諸法如義。」「諸法」,就是「一切法」,這一切諸法它本體不變動,那就是真如。你悟了這個理了就開悟,證得這個理了就成佛,這個法是無實無虛的。無實,說沒有個菩提法可得;無虛,一切法都是佛法。你只要悟,悟到這個理,前面講了無實無虛,悟這個理。這個地方告訴你,一切法,你要證到一切法的真如。   「須菩提!所言一切法者,即非一切法,是故名一切法。」「所言一切法者」,就是一切有為法,就是凡所有相之法。「即非一切法」,它當體即空,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嘛!即非一切法。「是故名一切法」,是中道第一義諦的一切諸法,一切法皆是佛法的那個諸法。   前面就是得的法要離相,這個地方感得果報要離相。 須菩提!譬如人身長大。須菩提言:世尊!如來說人身長大,即為非大身,是名大身。   前面第十分說過這個譬喻,「譬如有人,身如須彌山王,於意云何?是身為大不?」譬如有一個人,像須彌山王那麼大,是身為大否?「須菩提言:甚大,世尊!佛說非身,是名大身。」像須彌山王那麼高的一個大身,指著報身如來。報身如來就是應機示現的,像須彌山王那麼大,甚大啦!甚大不算大,它有個尺寸。就是八萬四千由旬那麼高,再有一個八萬五千由旬呢,它不是不叫大了!所以要怎麼樣大呢?如來的法身,沒有相的,才叫大身。   這個地方,前面說過,須菩提已經悟到這裡了,沒有再說有人身量大於須彌山王,須菩提接著就解釋了。「須菩提!譬如人身長大。」譬如有一個人,像須彌山王那麼大,佛沒有說出來,須菩提就接上解釋了,「須菩提言:世尊!如來說人身長大,即為非大身,是名大身。」如來說大身就是法身,法身遍一切處,那才叫真正大身。 須菩提!菩薩亦如是,   前面講了半天,講釋迦牟尼佛自己的公案,我在然燈佛面前,有法得三藐三菩提否?說我有能得之心嗎?沒有。須菩提悟理悟得很深,如我解佛所說義,沒有法得,沒有個能得菩提法的心。我證到報身佛了,我可有執著有個報身佛的相嗎?也沒有。佛成了佛了,得到法身如來,法身如來是遍於一切法的,那才叫大身。對於報身佛的相,有沒有著報身佛的相?也沒有。他說自己這些故事幹什麼呢?解釋前面你要是當菩薩,你要度一切眾生,入無餘涅槃,內心裡邊不要有一個度眾生入無餘涅槃的心。「菩薩亦如是」,像我沒有能得法的心,沒有能證果的心,那麼樣子,你就是個菩薩了。   講這麼高,講這麼深幹什麼?這是講金剛經啊!這是講的佛法嘛!講佛法,我們要成佛,要度眾生成佛,不講到佛的境界怎麼行呢?一定要這樣高、這樣深,才可以瞭解了金剛經的道理,你才能以依著這個道理來修行,將來才自己可以成佛,才可以度一切眾生成佛。   前面講這個地方,我已經勸過諸位,說得太高太深,我們現在用得著嗎?現在用得著。我們生心動念,生的什麼心,動的什麼念呢?財、色、名、食、睡。你動這個心、動這個念,就要造業,造了業就要墮落。金剛經上講度一切眾生入無餘涅槃,還不要著相,還不要動念頭,我們動貪財的心、動貪色的心幹什麼呢?那還有出息嗎?自己不是大生慚愧嗎?所以你當下就得了利益,你可以把財、色、名、食、睡的心,把它放下來。   今天就講到這裡,向下文長,付待來日!請站起來回向!   請把經本打開,看第十七分的後半段,「須菩提!菩薩亦如是」,昨天就講到這裡,今天再接著講:   第十七分起,就是正宗分的第三大科起,究竟降住起修分,究竟二個字,按現在普通話說,就是要徹底的離相,徹底的無住,做到究竟處了。講的就是離相,離相就是降伏妄心的方法;講的無住,無住就是安住真心的方法。前面講,先講離相,釋迦牟尼佛以他自己所修的,都是離相的功夫來講,講給須菩提聽,也就是講給我們聽。他得了菩提記,授成佛之記,他離相。他證到報身佛,所謂大身,他沒有著相,也是離相。那麼釋迦佛是過來人,他以身作則,告訴我們他怎麼樣用功?怎麼樣子降伏妄心的,就是離相,一直離到底。授成佛之記,也要離相;等到成了佛,證得報身佛,也要離相。那麼講這個是叫菩薩聽的,所以現在就告訴須菩提,也就是告訴我們,「須菩提!菩薩亦如是」,這是總說,也是這個樣子,菩薩也得離相,不離相不叫菩薩。   「須菩提!菩薩亦如是」,是總說,下面別明,也是這樣離相,怎麼樣離相呢?先說度眾生要離相,今天接著講。 若作是言:我當滅度無量眾生,即不名菩薩。何以故?須菩提!實無有法,名為菩薩。是故佛說:一切法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   「若作是言:」假如你是個菩薩,你要這樣講:「我當滅度無量眾生,即不名菩薩。」這就嚴格的訶斥,佛法難學就在這裡,不發心度眾生,不是大乘弟子,根本不能成佛。發心度眾生,你不能離相,我當滅度無量眾生,開頭就說了一個我,有我是個能度的,就有彼眾生,是所度的「人相」。能度的所度的差別,就是個「眾生相」。你執著不捨,就是「壽者相」。我相一起,四相都起來,四相都起來就是凡夫,你怎麼樣叫做菩薩呢?所以不名叫菩薩。   「何以故?須菩提!」再加以解釋,他說他要發心度無量的眾生,令無量的眾生都得滅度,就是證到無餘涅槃,怎麼不叫個菩薩呢?「實無有法,名為菩薩。」你菩薩是超過二乘人的,二乘人證得我空,沒有證得法空。菩薩你要證法空啊!證到法空,一切法皆空,哪有個菩薩法你執著呢?實實在在沒有一個法,名字叫做菩薩。你一執著,我要當菩薩,大大的錯誤!你不但沒有超過了二乘人,反而你落到凡夫地,凡夫是處處著相的,底下再解釋。   「是故佛說:一切法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一切法當體都是空的,一切法都是因緣生法,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在一切空中,哪有個我、人、眾生、壽者相呢?你一開頭就說,我要度眾生,你不是大大的錯誤嗎?所以你不叫個菩薩。   前面已經料揀過,後半卷跟前半卷的淺深不同。前面第三分,告訴我們要降伏妄想心,怎麼降伏呢?你度一切眾生入無餘涅槃,而要離相,叫離相度生。這個地方還是要離相度生,有什麼不同呢?前面已經料揀過,要把它記清爽。前面是離心外的眾生相,現在要離心內裡邊的心相。外面的眾生相,你把它空掉了,內心裡邊還有個念頭:「我是個菩薩,我要度眾生」,這還是個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嘛!比前面的相細就是的,難斷,也是的。所以一定要把它究竟離開,外面的眾生相把它離了,內心裡邊這個念頭還要把它離開。   這個時候,內心的相空了,外面的境界也空掉了,寂滅了,心空境寂!二乘人也是心空境寂,菩薩怎麼超過二乘呢?二乘心空境寂,他落到心空境寂那裡,掉到無為坑裡去了,叫他度眾生,他不肯度,觀三界如牢獄,視生死如冤家,好不容易離開了牢獄,離開了冤家,所以你叫他再回來,他不肯回來,超出三界就超出去了。二乘人的心空境寂,落到心空境寂那一邊,所以叫做偏空涅槃,他得的涅槃,不是大涅槃,偏空的涅槃。菩薩心空境寂,內心的相空了,外面的境界也空了,他要去度眾生。終日度眾生,終日離相;終日離相,終日度眾生。菩薩高就高在這個地方,而且不這樣做,還永遠不能成佛。 須菩提!若菩薩作是言:我當莊嚴佛土,是不名菩薩。何以故?如來說莊嚴佛土者,即非莊嚴,是名莊嚴。須菩提!若菩薩通達無我法者,如來說名真是菩薩。   再約莊嚴佛土離相,「須菩提!若菩薩作是言:我當莊嚴佛土,是不名菩薩。」菩薩應該做什麼功夫呢?應該行布施,但是你不能住相,叫無住行施。無住行施這個布施度,包括六度,六度開開就是萬行,修六度萬行幹什麼呢?莊嚴佛的國土。將來你要成了佛了,你得有個依報的莊嚴,都是你當菩薩所修的功德。就像阿彌陀佛,莊嚴極樂世界一樣,得嚴淨佛土,莊嚴佛土。那麼聽佛法聽懂得了,學菩薩,修六度萬行,要莊嚴佛土,相沒有離開。「若菩薩作是言」,他這樣講,「我當莊嚴佛土」,開口又出來一個我,「是不名菩薩」,那你就不是個菩薩。   「何以故?」世尊再加以解釋,「如來說」,我常常跟你們講。「莊嚴佛土者,即非莊嚴,是名莊嚴。」都在金剛經,前半卷也是這樣講,菩薩莊嚴佛土,這是對的。但是你不要著相,當體即空,「即非莊嚴」。即非莊嚴,不是不莊嚴,要會歸中道,「是名莊嚴」,就是每天莊嚴佛土,每天不著相;每天不著相,是每天莊嚴佛土,這個樣子才會歸到中道。   上半卷也有這三句經文,也是這樣開示,是注重在離境相,要行布施,要莊嚴佛土,「不住色布施,不住聲、香、味、觸、法布施。」色、聲、香、味、觸、法,是六塵境界,要遠離六塵境界。這個地方要遠離內心之相,內心裡面不許存莊嚴佛土的念頭。   「須菩提!若菩薩通達無我法者,如來說名真是菩薩。」是不名菩薩,說名真是菩薩,怎麼樣才叫個菩薩呢?要「通達無我法」,要無我,要無法。要我也空,法也空,我法二執都把它空掉,哪裡有一個我,哪裡有一個法?你起了執著,沒有我,有了我了;沒有法,有了法了。你把我執、法執空掉了,我也空,法也空了。   還要注意「通達」二個字,通達了無我、無法,不是落到無我無法。落到無我無法,落到二空的境界。前面講過了,我也空,法也空,空也空,你執著二空幹什麼呢?要通達無我、無法。在那無我、無法的境界之中,天天度眾生,天天莊嚴佛土,這個樣子才叫做真是菩薩。   前面已經講過,佛法講到這裡,講得太高太深了!學佛法,不高不深,怎麼叫佛法呢?高深難學,佛法難學,要是好學,何必要我們這樣用功呢?我們信了佛做什麼呢?信了佛就是想學佛法不是?你學到法了沒有?這成了個大問題。   信了佛了,不信外道,天天到廟裡來燒香、獻供果、磕頭、禮拜,叫他受個三皈依,他不肯。好不容易勸導受了三皈依了,再勸他受五戒、受十善,不敢。好不容易勸他受了五戒了,也肯修十種善法了,這真修行,持戒修行,你學到佛法了沒有?那是人天乘法。受五戒,保持人身不失;修十善,保持你可以生天。人乘法、天乘法,哪裡是佛法呢?   那麼聽了佛經了,聽得也不少;看了佛經了,也看得不少。知道了,知道眾生在六道裡,受無窮生死大苦,一定要了生死,不然,沒有學到佛法。要發心了生死,修四諦、十二因緣法,要脫出輪迴,超出三界,這樣你學到佛法了沒有?你學的是聲聞、緣覺法,也叫二乘法,也叫小乘法。你修的四諦、十二因緣,了脫了生死了,超出三界是不錯。你自己得利益,三界以內的眾生,你怎麼不管呢?你這能是佛法嗎?你學的是小乘法。   怎麼樣才叫佛法呢?發心度眾生了生死。你自己了生死,不度眾生,你就是個小乘啊!要發大乘心,才是佛法。要度眾生了生死,怎麼樣度呢?修六度萬行啊!這樣子才學了佛法,才走到佛的道路上。沒有成佛之前,就叫做菩薩;功德修圓滿了,就叫做佛,這樣學對了。   你度眾生對了,離相了沒有?你修六度萬行對了,離相了沒有?沒有離相,我要度眾生,我要修六度萬行,你哪裡是個菩薩呢?你修的是菩薩行,發的也是菩薩心,不能離相,不能離相你所做的功德到哪裡去呢?不能成佛。你所做的功德,落到人天福報,那才冤枉呢?   這等於一個什麼呢?等於自己有一個傳家寶,家裡老祖宗傳下來一個金剛鑽石,自己不認識,把它當成個大理石賣掉了,這個價值太低了!所以你修六度萬行,度一切眾生,這等於一個無價寶。結果的時候,你得了個人天福報,這不是太冤枉了嗎?從哪裡冤枉起呢?你沒有離相,就從這地方冤枉。你沒有離相,就有我執,就有法執,就有我等四相,法等四相。你本來做的是無為法、無為行,結果都變成有為有漏,不落到人天福報到哪裡去呢?   自從你信了佛,就想學佛法,你聽到這個樣的道理了沒有?沒有。沒有也是冤枉事。學佛,學了多年,沒有聞到佛法,所以今天聽到金剛經,聽到第十七分了,喔!才知道怎麼樣叫做菩薩,要發心度眾生入無餘涅槃,要離相;要發心修六度萬行莊嚴佛土,要離相。這個樣子才叫做菩薩,這個樣子才叫做佛法。應當自己慶幸,不要恐怖害怕,唉呀!說太高太深了,難得學,不難學。你只要發心,不驚、不怖、不畏,這個樣子你就能得到無量的功德。   剛才從頭說起,你信了佛了,叫你受個三皈依,你不敢;叫你受個五戒,你不敢,為什麼呢?你說:「我要顧生活,吃飯要緊啊!」好像一受了戒,處處起了障礙,障礙了你的生活。所以這叫自生障礙,不是佛給你的障礙。   怎麼不是佛給我們的障礙呢?佛說的三句經,第一句都是俗諦,「莊嚴佛土」,莊嚴佛土都是俗諦法。「即非莊嚴」,由俗諦你不要著相,再會歸到真諦。由俗諦、真諦,即真即俗,才會歸中道,才「是名莊嚴」。   佛跟外道不同,不是不顧俗諦,金剛經一開頭,先沒有開口跟你說法,就是教給我們吃飯、穿衣服、住房子、走路,衣食住行,現在人生四大要素,先給你表演這一套。佛也吃飯,也穿衣服,也走路,到了舍衛大城。回到祇樹給孤獨園,也走路啊!回來洗腳、打坐,也住房子啊!衣食住行,佛都沒有說不要這個,不要這個,你照佛那樣生活就對了,怎麼樣叫你不顧生活呢?   要顧生活,佛要定戒律,戒什麼呢?戒能防非止惡。為生活,先不要做惡,比方要殺生害命,殺豬、宰羊,為什麼呢?為生活,這個要不得。去打魚賣魚,殺雞子、殺鴨子去賣,為什麼呢?為生活,這個要不得。戒律上有個名字叫惡律儀,這樣的為生活,活不幾天,你要墮地獄,這不是太划不來了嗎?人生命很短,活不到一百年,你去造地獄業幹什麼?那麼做賊、做土匪,偷人家的財物,搶人家的財物,這個要不得,犯偷盜戒,做來做去,還是把你自己做到地獄裡去。所以你只要不做惡,生活還是要顧的,不吃飯、不穿衣服、不住房子,怎麼樣修行呢?衣食住都是要的,但是不要做惡。   在我們講堂裡,沒有做惡事來生活的,沒有殺生的人,也沒有偷盜的人。那麼都是正當的職業,正當的生活,這個正當的職業,正當的生活,你要求進步啊!你要跟佛學到,不要著相,不吃飯不能活著,不穿衣服不能活著,不住房子不能活著,活都不活起,怎麼修行?衣食住都是要的,但是你不要著相。   現代工業社會,講的要競爭、要進取,不著相怎麼樣行呢?你迷信了科學,迷信了工業。要曉得,你去進取,你去競爭,不是求發財嗎?發財不發財,不在你進取,不在你競爭。發財、不發財,是你前生行了布施沒有行布施?前生你沒有行布施,今生怎麼樣進取,也不發財;怎麼樣競爭,也不發財。   在中國的儒教,孔夫子被稱為人間的聖人,他是講究天命,發財不發財是天命。我們佛教裡發財不發財,是你的果報,名字不同,道理一樣。孔夫子懂得發財不發財的道理,孔夫子當教書的先生,學生來上學,繳的學費很少,孔夫子的生活也很困難。有人就勸他,依著你老人家這一肚子學問,你要在社會上做點事業,還不發大財嗎?為什麼當窮教書的先生呢?   孔夫子怎麼答覆他呢?「富可求也,雖執鞭之士,我亦為之。如不可求,從吾所好。」這個富,就是發財,假若可以求得到的話,我不顧身份,我一定去求。執鞭,拿著馬鞭子,有二種,一種是給人家當馬夫,有錢的人為了馬要騎馬,我拿著馬鞭子給他當僕人,我也幹。一種是趕馬車,趕馬車能以發財,我也去幹。就是執著馬鞭子求生活,能以發財,執鞭之士我也幹。如不可求,我的身份已經低落了,給人家當了僕人,趕了馬車,結果還是沒有發財,那還是隨我所好,我還是當我的教書先生!   現在的新名詞,要進取要競爭,就是孔夫子說的求。你去進取,你去競爭,不是就求發財嗎?發財不是你求到來的,不是你進取競爭得來的,看你有沒有這個福報?沒有這個福報,你怎麼樣進取,怎麼樣競爭,還是不發財。   懂得了前世的因,今世的果的道理了,你前生沒有培發財的福報,你今生怎麼樣競爭,怎麼樣進取,也不會發財。懂得了這個道理你就安命,隨緣度生活。不要去打些妄想要求發財,發財不是求得來的。你一直求發財,錢也不會到你家裡來,必須你有福報,沒有福報你去找錢可真難!所以說,你不要去找,不要去求,不要天天為發財打妄想,只要有一碗飯吃,有一件衣服穿,有一間房子住,這個樣就去學佛法,就隨力隨分去度眾生,這個樣心安理得,不是很好的生活嗎?   還有一句最要緊的話記得,隨力隨分去度眾生,隨力隨分去行布施,不要著相,要離相。離相度生,無住行施,你發財很快,前面第四分上經文上,說得很清爽嗎?你無住行施,就能得到像十方虛空無量無邊那樣的福德,你的衣食住還有什麼問題不解決嗎?   現在第十七分講完,看著經,「一體同觀分第十八」。按新眼疏的科文叫做「知見離相」,連佛知佛見都要離,離相,要究竟離相。先講見無定相,眼睛看見的,沒有一定的相,要把它遠離。 【一體同觀分第十八】 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有肉眼不?如是,世尊!如來有肉眼。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有天眼不?如是,世尊!如來有天眼。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有慧眼不?如是,世尊!如來有慧眼。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有法眼不?如是,世尊!如來有法眼。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有佛眼不?如是,世尊!如來有佛眼。   「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有肉眼不?如是,世尊!如來有肉眼。」這個如來,是應身如來,他是淨飯王摩耶夫人生出來的一個太子,不過相好莊嚴就是了,他也是有肉眼啊!所以須菩提說:「如是,世尊!如來有肉眼。」   「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有天眼不?如是,世尊!如來有天眼。」天眼,是天上眾生的眼。修行用功,會得到天眼通,是個佛弟子得到天眼通。外道用功,也會得到天眼通。佛弟子有六種神通,跟外道前五通都相共的,天眼通外道也會得到。   有個五眼圓明的偈頌,是古時候的大德作的,在參考資料上有,它是要押韻,前後次第不對,我們看這個偈頌幹什麼?因為押了韻,好記好背熟,實際跟經上不次第,要按經文。   這個偈頌說:「天眼通非礙,肉眼礙非通,法眼能觀俗,慧眼了真空,佛眼如千日,照異體還同。」   「天眼通非礙,肉眼礙非通」,應該先講肉眼,肉眼就是父母生出來肉長的眼,它是障礙而不通達,不要說隔著牆壁外面看不見,隔一張紙它就看不見,什麼都不隔,還見近不見遠。你上了高山頂上,沒有牆壁檔到,也沒有紙檔到,你可以什麼都看見嗎?到遠的地方也是看不見,肉眼它有障礙,不會通達無礙。   天眼則不障礙,「天眼通非礙」,無處不通達,隔著張紙看見,隔個牆壁也看見,無遠不看見。可以上觀天堂,下觀地獄,那是天眼,所以天眼通非礙。   下面佛再接著問,「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有慧眼不?」慧眼,是智慧眼,能以見到真空之理的。二乘人聲聞、辟支佛都有慧眼,佛哪裡沒有慧眼呢?所以「如是,世尊!如來有慧眼。」   「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有法眼不?如是,世尊!如來有法眼。」法眼,能觀俗諦,俗諦是一切差別相、一切差別理,都看得很清爽,菩薩有這個眼。那個偈頌,是把法眼擱在前面,慧眼擱在後面,它也是為押韻,叫「法眼能觀俗,慧眼了真空」,要按經上的次第,慧眼在前,法眼在後。慧眼是二乘的眼,法眼是菩薩的眼,菩薩都有法眼,一切俗諦道理他都觀察得很清爽,佛怎麼沒有法眼呢?一定有法眼。   下面再接著問,「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有佛眼不?如是,世尊!如來有佛眼。」如來現在已經成了佛了,你的眼當然是佛眼,怎麼沒有佛眼呢?那個偈頌上說:「佛眼如千日,照異體還同。」佛的眼睛像一千個太陽那麼明亮,一千個日,各照各的,叫做照異。但是日的光明沒有兩個樣的體。等於電燈,一個電燈照一個境界,各個電燈,照各個的啊!它是照異,但是電的體只有一個。這就是佛眼,觀俗諦就是空諦,觀空諦就是俗諦,它是平等即是差別,差別即是平等,這就是佛眼的功用。   說這五個眼幹什麼呢?要離這個見的相。眼睛所見的功能,誰也超不過佛眼啦!佛眼,不是離開肉眼另外有一個佛眼啊!就在這個肉眼上起的功能。你只修行用功,不要著相,用功用到那個地方,自然起了天眼通。再用功,耶!自然見到真空之理,得了慧眼。再用功,耶!見俗諦差別之理,得了法眼;再用功,成佛了,得了佛眼,還是肉眼啊!你不要著一個相,著個相功夫生了障礙,連天眼通還得不到,何況能得到佛眼呢!   前面講佛的見,佛的見沒有一定的相,要離相。下面講佛的知,是佛的心的功能,佛是無法不知,但是要離相。 須菩提!於意云何?如恆河中所有沙,佛說是沙不?如是,世尊!如來說是沙。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一恆河中所有沙,有如是沙等恆河,是諸恆河所有沙數佛世界,如是寧為多不?甚多!世尊!佛告須菩提:爾所國土中,所有眾生,若干種心,如來悉知。何以故?如來說諸心,皆為非心,是名為心。所以者何?須菩提!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   「須菩提!於意云何?如恆河中所有沙,佛說是沙不?如是,世尊!如來說是沙。」釋迦佛說法,常在恆河邊上說法,每逢要說無量數目的時候,統統用恆河沙作一個比喻,如來常常說恆河沙嗎?有說啊!   「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一恆河中所有沙,有如是沙等恆河」,把數目字把它擴大,這一條恆河裡面所有的沙,每一粒沙子,算一條恆河的數目,有如是沙等這麼多的恆河。「是諸恆河所有沙數佛世界」,這個恆河,就是恆河沙的恆河,恆河多得沒有數,它的沙子更多得沒有數了。由恆河沙的恆河沙數這麼多的佛世界。佛世界,就是一個三千大千世界,有這麼多的三千大千世界。「如是寧為多不?甚多!世尊!」那三千大千世界可太多了。   「佛告須菩提:」佛再跟須菩提說,「爾所國土中」,國土,就是佛世界。爾所,就是恆河沙數恆河沙那麼多的佛世界,那麼多的國土。「所有眾生」,所有的眾生,一個三千大千世界的眾生,就多得不可思議了,何況那麼多三千大千世界的眾生更多了。那個多的不可思議的眾生,每一個眾生有「若干種心」,若干種的心,眾生天天打妄想,一天不曉得打多少妄想?那麼一生不曉得打多少妄想?一個眾生的心就若干種,何況那麼多眾生的若干種心呢?「如來悉知」,可是如來統統知道,每一個眾生的若干種心。   「何以故?如來說諸心,皆為非心,是名為心。」如來用功用到成佛,他得了佛的心了,他就了知一切眾生的心。眾生的心,就是個虛妄不實的妄念。「說諸心」,是眾生的心。「皆為非心」,它當體沒有自性,當體就空。「是名為心」,不過假名叫做心而已。   「所以者何?」怎麼眾生的心叫做非心呢?「須菩提!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眾生的心,就是個妄念,它是剎那生滅,這一個念頭起來了,過去了,「過去心不可得」,過去就滅了,你求過去的心,不可得。現在的心呢?現在的心它不停住,妄念一起就過去了。一念有九十剎那,一剎那有九百個生滅。這一個念頭一動,就是個最短的時間了,可是裡面還有小時間,有九十剎那,這每一個剎那的小時間還有九百個生滅,它根本不停,很快,過去了。現在心,求現在心,也不可得,你求個現在心,已經過去了。「未來心」呢?未來心還沒有來啊!還沒有來上哪裡求得呢?所以三心不可得。   古人作了一個觀三心不可得的偈頌,參考資料上有:「三際求心,心不有。心不有處,妄緣無。妄緣無處,即菩提。生死涅槃,本平等。」「三際求心,心不有。」際,就是時間,在過去際,過去的時間,求這個心,它已經過去就滅了,不可得,沒有。現在的心不停住,沒有。未來的心還沒有到,還沒有來嘛!沒有。在這過去、現在、未來,求不到心。   「心不有處,妄緣無。」妄緣,妄想攀緣。我們的心,是念念不停,就是妄想攀緣的心。你能以用功觀這個心、求這個心,三際求心不有,妄想攀緣的心,停止了,空了。   「妄緣無處,即菩提。」要安住真心,就安住菩提心,不是另外有一個菩提心。就是你妄想攀緣的心,等到沒有的時候,菩提心就現出來了。   「生死涅槃,本平等。」到你菩提心現前的時候,就是真心現前。一切對待的假相都空了,生死涅槃,本來平等。我們為什麼要修行用功?要了生死,證涅槃嘛!你著生死的相,著涅槃的相,就是小乘人。小乘人畏懼生死,生死太苦了,要了生死,求涅槃,涅槃寂靜之樂嘛!要求涅槃。不曉得生死涅槃,是個對待的假名詞。你有生死,叫做此岸;證得涅槃,叫彼岸。你生死了脫了,沒有此岸,哪裡叫做彼岸呢?所以生死涅槃,本平等,本平等就是只有一個真心,沒有第二個法。   再會到經上,佛的心,他無所不知,無量世界,無量眾生,無量的種心,佛統統知道。他怎麼知道呢?他把那妄想攀緣的心空掉了,真心現前了!真心,大而無外,心包太虛,量周沙界,這個心多大呢?包太虛空。無量世界都在虛空裡啊!虛空還在真心裡。這些眾生打妄想,都在佛心裡面打妄想,佛怎麼不知道呢?   這在科文上叫「知無實相」,連佛的知,你也不要著相。佛知,無量世界,無量眾生,無量妄心,他統統知道。我們要求個佛知,你求不到啦!你著相,求個佛知求不到。要離相,把妄想攀緣的心離開了,真心現前了!跟佛的心無二無別了,一切眾生的心,你也會知道。   在覓心了不可得的公案,禪宗有六位祖師,初祖達摩到了中國來,因為他講的禪宗,直指人心,見性成佛,大家夠不上聽。他就到了嵩山去面壁,有一個石頭像個牆壁,對著石頭打坐。有一個法師,他知道達摩是個高人,他要去跟達摩求法,就追到嵩山給他當侍者,這就是慧可禪師。   嵩山就在大陸的河南省,嵩山是五嶽的中嶽,山高,冬天冷,下大雪,達摩祖師不怕冷,他照樣的打坐。慧可禪師沒有得道,下了雪了,他冷得受不了,要退心,心想:「我來求法,沒有求到法,怎麼怕冷能退心呢?」那時候出家人,身上都帶著有個刀,這個刀不是殺生害命的,比方地下有草、有樹,打坐不能打,拿刀把它砍一砍,不是殺生的刀,叫戒刀。這個時候拿著戒刀,因為自己恨自己不過,怎麼能退道心呢?把手臂給斬斷了。   把手臂斬斷了一隻,疼得要死!冷,不冷了,雪下得再大,也不知道冷,叫疼的心把的冷心降伏住了。這個時候疼得受不了,疼得要死,活不下去了,心裡不安定得厲害,那麼求達摩祖師了,看祖師是個得道的高僧,一定有個什麼妙法叫我的心安?他就求達摩祖師給他安心。   達摩祖師就說:「將心來,與汝安。」你叫我給你安心,你把心拿來,我給你安嘛!慧可就回光反照找自己的心了,找自己的心,過去心不可得,過去已經滅了。現在的心不可得,現在心它不停住。未來的心,還沒有來到啊,三心都不可得。他跟達摩祖師說:「覓心了不可得!」了,是究竟。我尋找我的心,究竟不可得。過去、現在、未來,求心,得不到個心。達摩祖師說:「我與汝安心竟。」我心給你安好了,慧可禪師忽然大徹大悟了,就悟到三心不可得的這個理了。   你怎麼樣子疼呢?斬斷手臂,疼得心裡不安,因為你有個妄念。你三心不可得,妄念沒有了,不是真心現前了嗎?忽然大徹大悟了,這就接二祖的祖師位。達摩祖師,是印度人,中國人做祖師是二祖,實際慧可禪師,是中國人第一個祖師。   還有一個三心不可得公案,就是「德山禪師吃點心」的公案,德山,後來叫禪師,在當初是法師。他是大陸上四川省的人,會講金剛經,他信解行中,都稱他周金剛,他會講,學問也好,註金剛經註解,叫青龍疏鈔,註了一百二十卷之多,在全四川,很馳名的一位大法師。   德山禪師,就是唐朝人,這個時候頓教禪宗已經大興了,但是還沒傳到四川。出家人到處參學嘛!傳來傳去傳了一個消息,說是在南方,有所謂禪宗,不立文字,不要研究經典,叫直指人心,見性成佛。德山不是禪師,他是法師,天天講金剛經,聽說這個話,認為是魔子魔孫來破壞佛教的。「佛經是佛說的啊!怎麼樣子不要佛經,就能以修行用功呢?一定是魔子魔孫來破壞佛法的。我要出川,離開四川,要到南方去降伏這些魔子魔孫。」於是擔著他自己抄寫的青龍疏鈔一百二十卷,擔了一大擔,離開四川,到了大陸的南方。   那麼他擔了一大擔金剛經的註解,這個時候走到路上,肚子有一點餓。看見路旁邊有一個老太婆,在那賣油滋點心,他把擔子放下來,要去買油滋點心吃。   賣點心的老太婆,看他是個出家人,還擔了一大擔書,就問他:「師父啊!你擔的是什麼經書呢?」「我擔的金剛經註解。」「誰著的呢?」「我自己著的。」「喔!那你是個大法師啊!你著這麼多的註解,一定對於金剛經很瞭解了!」「我不敢說瞭解,懂得一點點。」「喔!那我跟你領教領教金剛經的道理好不好啊?」   「金剛經上有三句經文,叫做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有沒有這三句經文呢?」「有啊!」「這三心都不可得,你師父今天要點心,是點哪個心呢?」這一問,三心都不可得,點哪個心嘛?他答不出來了。答不出來很生慚愧,我研究金剛經,研究多少年,著註解註這麼多,叫這老太婆給我問走了。就問她說:「你跟誰學的佛法呢?」老太婆說:「我跟龍潭禪師。」德山心想:「禪宗恐怕是很高喔!龍潭禪師住在哪裡呢?」老太婆就告訴在什麼地方,於是他就去參訪龍潭禪師。   一見了龍潭禪師,一談佛法的道理,那人家談得高,這才死心塌地的當參學,天天請開示。那麼這一天,談得很久,談到天黑了,還在談。龍潭禪師說:「天黑了,應該休息了,你回去休息吧!」他另外住了一個房間,要出了龍潭禪師的房間,回到他房間裡去休息。   告辭一出門,說:「外面看不見了!」龍潭禪師說,「看不見我給你一個燈!」那個時候沒有電燈,就給他拿紙做的燈,叫紙燈,就是土話叫紙煤子,拿紙把它折成一個長長的一條,把它點起來可以照照亮,拿紙燈照亮好回去。德山剛剛接過來,冷不防,龍潭禪師突然從旁邊噗一口,給它吹滅了。這一吹滅,德山禪師當下明心見性,大徹大悟,這叫「吹滅紙燈,明心見性。」為什麼吹滅紙燈就明心見性?宗門下,是要你去參!我們教下的叫解。這個解要誤人的,因為一解,認為你開悟了,其實不是,解還是依文解義。我們學教的人,都是拿一個紙燈,拿它來照照路,紙燈在心外頭,心裡本來有光嘛!你把心裡的光放出來一點?放不出來。所以吹滅紙燈,要你放下文字障,不要執著。你以為依文解義解得好,就認為你懂得了佛法,實際上都是佛菩薩的,不是你自己的。要吹滅了紙燈,才能大徹大悟。後來才出了一個德山禪師,了不得!   今天就講到這裡,向下文長,付待來日!請站起來回向!   請把經本打開,看「法界通化分第十九」。 【法界通化分第十九】 須菩提!於意云何?若有人滿三千大千世界七寶,以用布施。是人以是因緣,得福多不?如是,世尊!此人以是因緣,得福甚多!須菩提!若福德有實,如來不說得福德多。以福德無故,如來說得福德多。   「須菩提!於意云何?若有人滿三千大千世界七寶,以用布施。是人以是因緣,得福多不?如是,世尊!此人以是因緣,得福甚多!」金剛經,按三十二分的本子講到第十八分,就是從第十七分到第十八分,完全講的是究竟降心離相,離到這第十八分了,連佛的知見也要離,那離到究竟處了。從第十九分起呢,就是究竟住心無住的道理,一直到下面第二十四分止,完全是講的住心無住的道理。   第十九分的經文,我剛才念的這一段經文要注意,不是較量持經的功德的。前邊是用三千大千世界七寶做布施,乃至於以身命做布施,都是較量持經的功德。這一段不是的,這要注意。   第十九分的經文,是個什麼意思呢?教給我們修行的,要無住行施。就是把前半卷,第四分無住行施的道理,把它重解釋解釋,怎麼樣無住行施?我們要去度眾生,一定要行布施,行布施得無住,所以從第十九分起要究竟無住。   「須菩提!於意云何?若有人滿三千大千世界七寶,以用布施」,「若有人」,這個人可不簡單的一個人,是個發心修菩薩行的菩薩。下半卷第三科不是要起修嗎?這個地方就說明怎麼樣修行的。他用功修行修到十八分離相,已經離到三心不可得這個地方了。這個相究竟離了,要去度眾生,行布施,布施要無住。這個人就是修行用功的菩薩,離相離到究竟處,離到三心不可得這個地方,他來行布施了。   這一個人,就是這個菩薩,他以充滿了三千大千世界的七寶,以用布施。拿充滿三千大千世界的七寶來布施,「是人以是因緣,得福多不?」在經文上要注意,「以是因緣」這四個字,以什麼因,什麼緣呢?以「三心不可得」的心為「因」,以「充滿三千大千世界七寶」為「緣」,這個樣的因緣來行布施,這個人得福多否?   須菩提就答了,「如是,世尊!此人以是因緣,得福甚多!」經文上說得很顯明,我們念經的時候,往往會把它忽略過去了,就是第十九分這一段經文,「以是因緣」這四個字非常重要。世尊這樣問:「是人以是因緣,得福多不?」須菩提這樣答:「此人以是因緣,得福甚多!」以是因緣這四個字,你把它滑掉還行嗎?就是說:這個人他以三心不可得的心為「因」,以充滿三千大千世界的七寶為「緣」,那這個人他布施,沒有住相。他以三心不可得的心為因,他沒有住相,那他得福一定多啊!   那個得福多麼多呢?第四分上說得很多:「東方虛空可思量不?不也,世尊!南西北方,四維上下虛空可思量不?不也,世尊!」無住行施的這個人,得的福德,像十方虛空不可思量那麼多。所以這十九分,就是解釋第四分無住行施的,十方虛空不可思量,這個人得的福德也不可思量,豈不是甚多嗎?   世尊再接著解釋,「須菩提!若福德有實,如來不說福德多。」前面第八分須菩提就解釋過這個話,「是福德即非福德性」,是按福德相上解釋的,是按性上解釋,是按真諦。按俗諦解有多有少的相?世尊這個時候沒有聽到須菩提再加以解釋了,世尊自己再解釋,恐怕有人懷疑:前面要離相,什麼相都離就行了,怎麼這個地方又說個福德多,這不是著相嗎?所以聽見須菩提沒有接著解釋,世尊自己解釋了,因為這個福德,不是實在的福德性,不是真實性。   「若福德有實,如來不說福德多」,因為福德是個假相,假相按俗諦講,就有多有少的相,所以得的福德多。「以福德無故,如來說得福德多。」因為這個福德,本來是按真諦上是無的;按俗諦上講,說它得福德多。   「離色離相分第二十」,下面要詳細說明無住,說到究竟無住,第一、見佛不住相,第二、聞法不住相。第二十分,是先講見佛無住,先講見身無住。 【離色離相分第二十】 須菩提!於意云何?佛可以具足色身見不?不也,世尊!如來不應以具足色身見。何以故?如來說具足色身,即非具足色身,是名具足色身。   「須菩提!於意云何?佛可以具足色身見不?」前面第五分經文上問:「可以身相見如來不?」第十三分又有一句,「可以三十二相見如來不?」前面上半卷問過二次。這個地方經文多了「具足」二個字,你要注意,這個「具足色身」,就是報身佛。「色身」,是講他的總相,就像應身佛丈六金身,是個總相;三十二相,是別相。報身佛的身體總相,它是「具足色身」,所以講的不是應化身,是個報身佛。初學大乘法的知道了,應化佛是應機示現的,報身佛一定是真實的,報身佛他無量阿僧祇劫修的因,修的功德,才感得這個佛身,這個佛身一定真實的嘛!所以前面第十分解釋「非身,是名大身。」沒有說明報身那個名詞,已經含著義。不但應身是虛妄的,連報身也是虛妄的。再推到前面講第五分的時候,凡所有相,皆是虛妄,那也包括著報身。這個地方就詳細注明了,具足色身的報身佛,佛可以這樣見嗎?「不也,世尊!如來不應以色身見。」須菩提答,不應當以具足色身來見到佛。   這須菩提答:「不也,世尊!如來不應以色身見。」前面佛問:「佛可以具足色身見不?」那個「佛」,也指著法身佛。這個須菩提答:「如來」,這個「如來」是指法身如來。要想見到法身佛,見到法身如來,不應以具足色身見。不能見了報身佛,著相,你一著相,見不到法身如來了。   「何以故?」須菩提再加以解釋,「如來說具足色身,即非具足色身,是名具足色身。」如來說報身佛的總相是具足色身,有相就屬於色法,什麼叫色身呢?身體是眼睛看見的色法,叫做色塵,它還是在六塵範圍以內,那怎麼能是真實的呢?所以按俗諦講,它是「具足色身」,報身佛的身相具足。要按真諦講呢,「即非具足色身」,當體就是空的。「是名具足色身」,是即空即有,這是中道具足色身。中道具足色身,不能著相,一著相就又落到俗諦那邊去了。會到中道的具足色身,還是要離,不能住,所以說究竟無住。 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可以具足諸相見不?不也,世尊!如來不應以具足諸相見。何以故?如來說諸相具足,即非具足,是名諸相具足。   再講見相無住,「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可以具足諸相見不?」前面「可以具足色身見」是總相,等於應身佛的丈六金身。這個相呢,是別相,一個相一個相的別相,等於應身佛的三十二相。報身佛,是身有無量相,相有無量好。應身佛有個數目,它是三十二相,八十種好。報身佛都是無量的,身有無量相,相有無量好,好有無量莊嚴,所以叫做具足諸相。釋迦佛問須菩提:你要是見法身如來,可不可以具足諸相這個報身佛見到呢?   「不也,世尊!如來不應以具足諸相見。」要想見到法身如來,法身如來是無相的法身,法身是個理體它無相,怎麼樣能以具足諸相,有相的報身,能見到法身如來呢?   須菩提再加以解釋,「何以故?如來說諸相具足,即非具足,是名諸相具足。」前文是「具足諸相」,這裡把文字顛倒一下,意思一樣的。「諸相具足」,是按俗諦講。「即非具足」,應該中間還有「諸相」二個字,經文把它略掉,「即非諸相具足」,按真諦講,諸相即是非相。「是名諸相具足」,按中道第一義諦講,是報身佛有個諸相具足的莊嚴,實際它還是應菩薩的機示現的,所以說到中道了,還不可以住相。   「非說所說分第二十一」,這下面講到「聞法無住」,前面是「見佛無住」,這再「聞法無住」,先講「說者無住」,再講到「聞者無住」,看著經文。 【非說所說分第二十一】 須菩提!汝勿謂如來作是念:我當有所說法。莫作是念!何以故?若人言:如來有所說法,即為謗佛!不能解我所說故。須菩提!說法者,無法可說,是名說法。   聽金剛經,聽到這裡,只要念一遍,你就可以瞭解。我前面講到離佛的相,離法的相講過,我們佛弟子離相無住,先下手,離六塵的相,不住六塵,這個功夫雖然一下子用不到,還容易接受,應該這樣離。但是佛的相,法的相,要想把它離開,心裡面總有一點恍恍惚惚,怎麼離佛的相,離法的相呢?我們天天學佛,天天聞法,要恭敬要供養,所以這麼樣子就不容易離開。不容易離開也離的不究竟啊!你無住,無住得不究竟。所以這個地方要究竟無住,把佛的相離開,不要住著。再把如來說法的相,不要住著,這才是究竟無住。   「須菩提!汝勿謂如來作是念:」我如來沒有這個念頭,你可不要講我有這個念頭,就是這麼一句話。「汝勿謂如來作是念」,你不要替我說話,我心裡沒有這個念,你說我心裡頭作是念,這個就不對!作什麼念呢?「我當有所說法」,你以為我心裡有這麼個念頭,我當有所說法,我是佛,說法是我的責任,我要度眾生,不說法怎麼度呢?你以為我心裡有這個念頭嗎?你可不要這樣說。   「莫作是念!」再警告他一句。前面「汝勿謂如來作是念」,這底下再加一句「莫作是念!」這就是第十七分開始說,上半卷離相無住,都是離心外的六塵境界。第十七分起下半卷,是離內心的相。佛以身作則,你看我心裡頭有相沒有?我,佛的相,當然沒有六塵的相,但是我說法的相應該有。你要是這樣講,就錯誤了,你切不要這樣講。   「何以故?」為什麼我要警告你,叫你不要作是念?「若人言:如來有所說法,即為謗佛!」假若有這個人,這樣說,他說如來在那講經說法,他是讚歎我嗎?他是毀謗我。   怎麼樣讚歎佛講經說法,落個謗佛呢?「不能解我所說故。」我說法的意思,他一點沒有瞭解。這個解字,念(姐),是不能瞭解。念(謝),他不能以悟到我說法的深義。所以這個人說:我如來著了相在那說法,他不是毀謗我嗎?   「須菩提!說法者,無法可說,是名說法。」三句經文,金剛經上很多,這個地方最好瞭解。如來是說法,不是眾生講話,如來所說的法,都是度眾生了生死的方法,才叫說法,哪能會著相呢?著相怎麼了生死呢?所以如來說法,他無法可說,這才是真正說法。   「須菩提!說法者,無法可說,是名說法。」這個三句經文最好瞭解,我們最好學,我們要去度眾生,你到哪裡學說法呢?學說法,你切不可以著說法的相。說法者,無法可說,才叫說法。你一著相,不叫說法了。   釋迦如來要涅槃,文殊菩薩請釋迦佛住世,再轉法輪。說個再轉法輪,說錯了,釋迦牟尼佛大大的訶斥:你怎麼請我住世,再轉法輪?那麼過去我是曾轉法輪嗎?你叫我再轉法輪,我說法四十九年,沒有說到一個字啊!我根本就沒有轉過法輪,你怎麼叫我再轉法輪呢?   大乘起信論上,馬鳴菩薩講的,他來著大乘起信論是弘法的,「非求世間名利恭敬故」,貪名、貪利、貪恭敬,都是世間凡夫動的念頭,我們轉法輪度眾生,這三個念都不能動。我從這個地方悟到,這是當法師的三關,你一定要透過這三關,你講經說法才講得好。不然,你天天講經說法,你天天生煩惱。   第一、我要講經,我的名氣越講越大,這不是貪名嗎?第二、我要講經,你們得送供養給我,這不是貪利嗎?第三、我要講經,你們要好好的恭敬我,這不是貪恭敬嗎?你貪名、貪利、貪恭敬,不都是世間凡夫的妄想嗎?你講經說法的法師是學佛的,你怎麼學凡夫呢?這不是顛倒了。   這麼樣子一顛倒了,就要生煩惱,你貪了名,有名好貪;你貪了利,有利好貪;你貪了恭敬,有恭敬好貪,都貪到了,貪到了不是增加貪煩惱嗎?貪的不順心、不滿意呢,你不動瞋恨嗎?不應當貪而貪,不應當瞋你要瞋,這不是愚癡嗎?天天講經說法,叫斷貪瞋癡,你可天天在增加貪瞋癡,這不是顛倒嗎?   所以在金剛經這三句經文,你要學到,說法者,則無法可說,才是名說法。你不要著法相,按現在新名詞,說法是你的義務,誰叫你當菩薩呢?你不是自己發了心要當菩薩嗎?那是你應當盡的義務,你著相幹什麼呢?就天天說法,天天不著相,還無法可說,這才是真正說法。   這一段就是佛自己以身作一個榜樣,「說者無住」,說法的人不住相。再講到「聞者無住」,聞法的人不住相。 爾時,慧命須菩提白佛言:世尊!頗有眾生,於未來世,聞說是法,生信心不?佛言:須菩提!彼非眾生,非不眾生。何以故?須菩提!眾生眾生者,如來說非眾生,是名眾生。   這一段經文一共有六十二個字,在鳩摩羅什法師翻譯的金剛經,沒有。金剛經的翻譯,一共有六種譯本,這是北魏朝菩提流支法師翻譯的金剛經,有這一段經文。我開經的時候就講過,我們中國人跟羅什法師特別有緣,歡喜念他翻譯的經,它少了一段,把菩提流支翻譯的金剛經那個經文,給它抄了一段,加到羅什法師翻譯的金剛經裡面。   那麼翻譯的經不能完全一樣啊!它少這麼一段就好了,為什麼把菩提流支三藏法師翻譯的金剛經給它抄過來一段,加到羅什法師翻譯的金剛經呢?因為印度翻到中國來的金剛經註解有二種:一種是無著法師的金剛經論,一種是彌勒菩薩作的金剛經偈頌。金剛經論,也有這一段的意思;金剛經作的偈頌,也有這一段的意思。研究金剛經的人研究出來,人家北魏朝翻譯的對,羅什法師翻譯的,是少了這麼一段,把它抄過來加到羅什翻譯的金剛經裡面了。   各人翻譯的不一樣,不一樣大同小異啊!羅什法師翻譯的翻譯得很好,他怎麼樣翻譯的少了六十二個字,少了這麼一大段呢?我在那兒研究,這是推論,沒有歷史的根據。因為印度的經本子,釋迦佛在世,沒有發明造紙術,沒有紙。釋迦佛涅槃以後,也還沒有發明造紙術,造紙出來。那麼結集經藏,寫到哪裡呢?寫到印度有一種樹葉子很細,寫到樹葉子上,叫貝葉靈文。那麼從印度帶梵文的本子,帶到中國來,古時候交通不便利,帶得很費力氣啊!到了翻譯的時候可能是樹葉子少了一張。那麼他翻譯,得依著梵文本子翻,梵文的本子丟了那麼一張,他就沒有法子翻譯出來了,所以少了一段,這是我大概推論的。   再看著經文,「爾時,慧命須菩提」,爾時,就是釋迦佛說:「說法者,無法可說,是名說法。」這個時候。慧命須菩提,慧命二個字,不能依著續佛慧命解釋。魏譯的本子,就是北魏朝菩提流支法師翻譯的本子,他把長老二個字,都翻譯成慧命。秦譯的本子,姚秦時代鳩摩羅什法師翻譯的本子,翻譯成長老。依著長老的意思解釋慧命,慧,是有德,道德長。命,是有壽,壽命,他的戒臘老。慧命,就是長老二個字的意思。由這二個字證明,就不是鳩摩羅什法師翻譯的了,鳩摩羅什法師翻譯的是「長老須菩提」。   「慧命須菩提白佛言:世尊!頗有眾生,於未來世,聞說是法,生信心不?」上半卷有這麼一段疑惑的問詞,上半卷是怎麼樣說的呢?在第五分以後第六分接著問。第五分:「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這個時候須菩提開悟,開了悟了替眾生擔心:「頗有眾生,得聞如是言說章句,生實信不?」要是能以聽說「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這個經文,能以生一個真實的信心嗎?是問的這個。   這個地方是怎麼樣疑的呢?前面說是「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還是有所說法,是世尊說出來的。這個地方聽說:「說法者,無法可說,是名說法。」這個道理太究竟了、太好了,但是我替眾生擔心是,他聞到世尊說這個道理,能不能以生起個真實的信心呢?   「佛言:須菩提!彼非眾生,非不眾生。」前面是須菩提問:「頗有眾生,得聞如是言說章句,生實信不?」世尊叫他:「莫作是說,如來滅後五百歲,有持戒修福者,於此章句,能生信心,以此為實。」這個地方沒有再加解釋,一定有人生信心,但是他生起信心的這個眾生,非眾生了。   他這個人生起來信心,不是眾生了,怎麼樣呢?前面第十四分有二句經文可以作註解:「信心清淨,即生實相。」他生起信心,是清淨信心,信心一清淨,自己本具的實相般若現前了,即生實相,實相也就是自己具有的佛性。那這個人,他信心一生起來,實相就生出來,這個人決定成佛,他還是個眾生嗎?所以「彼非眾生」。   底下又來一句「非不眾生」,這怎麼說呢?好像是自相矛盾的一個話,事實是這個樣子。他本來是個眾生,因為聽見佛說法說金剛經,說到這個地方,他就信到這個地方,那信心清淨,即生實相,他就不是眾生,因為什麼?他將來成佛有份了。但是他只是生出來一個清淨的信心,還沒有解悟到真正的深理,由信才開悟嘛!還沒有開悟,開了悟悟了理,還要腳踏實地的修行呢!修行了才能以證果,才能成佛。所以他現在,按他的果報,還是個眾生,所以叫「非不眾生」。   「何以故?」我這麼樣說,好像是自相矛盾的一個話呢?又是眾生,又不是眾生,不是眾生,又是眾生呢?「須菩提!眾生眾生者,如來說非眾生,是名眾生。」「眾生眾生者」,連說二個眾生,就是上文:「彼非眾生,非不眾生。」那二個眾生,把文略掉了。我為什麼說:「彼非眾生,非不眾生。」呢?那是按世俗諦這樣講的,他生了清淨信心,就不是眾生。但是他的果報,還是個眾生,所以又「非不眾生」。我說這二句「彼非眾生,非不眾生。」「如來說非眾生」,要按真諦說,連帶著二句的眾生,都非眾生,二句的眾生相都是空的。「是名眾生」,按二諦解釋,不過假名叫做眾生而已。按三諦解釋,那是合到中道第一義諦的眾生。   從慧命須菩提白佛言起,這六十二個字,叫聞法無住,還是講究竟無住。前面佛自己說,他沒有動過說法的念頭,是說法的人無住。爾時慧命須菩這一段,是聞法的無住,他要是聞法住了相,就不會說是信心清淨,即生實相,所以聞法他不住相。   再講到「無法可得分第二十二」,按科文上,叫「得果無住」,得了菩提果了,沒有住相。 【無法可得分第二十二】 須菩提白佛言:世尊!佛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為無所得耶!   須菩提是跟著聽佛說法,上半卷到了第十四分,他就深解義趣,已有甚深的解悟了。等到下半卷的時候,要依悟起修,他是個上根利智的人,一邊聽法一邊就修行了,悟理悟得深,修行用功也越來越深,所以到這個地方,他才知道究竟無住的道理。   「須菩提白佛言:世尊,佛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為無所得耶!」耶字是個問詞,這個地方不能作問詞講,這是須菩提解悟到甚深的道理,依著他悟到甚深的道理講出來的,前邊世尊問過三次,第一次在第七分:「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耶?」他怎麼答呢?須菩提答:「無有定法,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沒有定法,叫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他不敢說沒有。第二次在第十分佛又問:「於法有所得不?」須菩提答:「於法實無所得。」第三次在第十七分佛又問:「有法得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須菩提答:「無有法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他答說:沒有,已經悟了,悟到是實實在在沒有,但是那個沒有,不是現在說的沒有,那個就是佛他無所得,還是有一個得,不過不能以執著就是了,再不能執著,還是有一個得。   這個地方究竟無所得,才悟到真正的深處了。須菩提說:世尊!佛得的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究竟為無所得啊!真正明瞭了,真正無所得。耶字,是須菩提的悟處,不能作問詞。 佛言:如是如是!須菩提!我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乃至無有少法可得,是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佛言:如是如是!」佛聽出來了,他不是有所疑問,是他悟到這個甚深之理了,佛就給他印證了:「如是如是!」你說得很對!你說得很對!   「須菩提!我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乃至無有少法可得,是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這裡換了幾個字,還是那個三句經文,就是:「佛說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即非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是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還是那個三句經文,不過這個地方文字有點不同,「須菩提!我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按世俗諦說有的。可是呢,「乃至無有少法可得」,按真諦講,它是當體即是空,不但說沒有多的法可得,乃至於少的法也沒有,就是我心裡沒有一點點得的念頭。「是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這才是佛得的真正中道的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今天經就講到這裡,向下文長,付待來日!請大家站起來回向!   請把經本打開,看「淨心行善分第二十三」。 【淨心行善分第二十三】 復次,須菩提!是法平等,無有高下,是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以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須菩提!所言善法者,如來說即非善法,是名善法。   「復次,須菩提!」佛重複次第,又叫一聲當機者。「是法平等,無有高下,是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前面說佛所證的果,叫做無上正等正覺,就叫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的果。叫我們發心,就要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的心,為什麼又說結果的時候,是「無有少法可得」呢?這就是解釋這個道理,跟著第二十二分:「無有少法可得,是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復次,須菩提!是法平等,無有高下,是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是法」,就是無上正等正覺之法,它是個實相般若平等的理體。這個法是平等之法,怎麼樣平等呢?沒有「高」,沒有「下」,你成了佛了,這個菩提法它沒有「高」;你沒有成佛,當九法界的眾生,這個法也沒有「下」。參考資料有解釋: 是法平等,無有高下。   「是法」者,實相妙法也,亦即菩提心法也。上與十方諸佛「平」,下與九界眾生「等」。諸佛雖高,此菩提心法亦無有高。眾生雖下,此菩提心法亦無有下,故言「無有高下」也。   「是法」,這個菩提法,就是實相般若,也就是我們的佛性。在六道凡夫說吧,我們一時上天堂,一時下地獄,在六道裡邊頭出頭沒,生到人天道享點福報,墮到三惡道,受苦無窮,它這個佛性沒有動,實相般若沒有動,名字不同,還是那個真理之體,它不會變動的。你生到天,它還是那個樣;你下到地獄,它還是那個樣,這就是在六道凡夫,它並沒有說是減少了一點,念心經大家都知道,叫「不增不減」。在佛的份上,沒有增,就沒有「高」。在凡夫份上,也沒有減,它沒有「下」,所以它叫做平等之法。這樣「是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這樣才叫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前面說是無所得,要是有所得,它不是「高」了嗎?無所得,可不是少了,它少了不是又「下」了嗎?無所得,因為它其性平等,不能說得,不能說不得。因為對著須菩提講,只好講個無所得,實際連無所得的名字,也不能加上去。   再講無所得這個名字,怎麼叫做得呢?以前沒有,現在有了,這就得到了。或者以前有,失掉了,耶!現在又找回來了,那麼得到了。以前沒有,今天有了,叫得了。從來就有啊!不是以前沒有,怎麼能叫得呢?要是失掉了,再找到了叫得,從來沒有失掉啊!哪裡會找到了呢?沒有失掉,找個什麼,怎麼還叫做得呢?這個得的名字安不上去。   釋迦佛成了佛的時候,在華嚴經上說的有,三嘆奇哉:「奇哉!奇哉!奇哉!一切眾生皆具有如來智慧德相」,釋迦佛成了佛了,看見一切眾生都是佛,而且現現成成的佛。皆具有,如來的智慧,如來的功德,如來的相好。具足有,不是比著佛少了一部分,跟佛一樣一樣,無二無別。那麼眾生怎麼當眾生,怎麼沒有成佛呢?「但以妄想執著,而不能證得。」在這個地方,我們學大乘經,聽大乘經,一定要迴光反照照自己,不然永遠不會開悟啊!我們與佛差了個什麼呢?多了個什麼呢?差,一點沒有差,跟佛的智慧,佛的功德相好,我們都具足有,一點沒有差。那麼多了個什麼呢?多了個妄想,給障礙到了。多了個妄想,你不執著還不要緊,多了個妄想,還多了個執著,但以妄想執著,而不能證得。那麼這麼樣子如來的智慧,如來的功德,如來的相好,怎麼現不出來呢?就是你這一執著,給障礙到了。   那麼這一個執著,再分成二個:叫人我執,法我執,越分越多,實際就是個妄想。妄想者,虛妄想念啊!沒有一個真實的自體,打妄想嘛!耶!他要執著,本來是一切都是虛妄不實的,他要把它當真的,這一切煩惱都生出來。這個樣子你起了煩惱,認成真的,你就造業,造了業了受果報,受果報還起煩惱,還造業。煩惱,也叫迷惑的惑,起惑、造業、受報,受報就受苦啊!惑、業、苦,三法輪轉,永遠逃不出這三個字的圈圈,所以眾生苦,就苦在這裡。   那麼金剛經上說的什麼呢?破人我執、法我執。你把這二個執著都破了,還不落於空,落於空又起了一個空執。所以金剛經上有三重關:你一執著我,有我等四相生起來;你一執著一個法,又有我等四相生出來;我也空了,法也空了,你又執著這二個空叫俱空,又有我等四相了。這我等四相,在金剛經上分三層,你不起執,不起執三重的我等四相,一空一切空,空得乾乾淨淨,你就大徹大悟了嘛!   前面講六祖大師的公案,我們可以作個例證。六祖大師連一個字都不認識,窮得沒有飯吃,天天上山上打柴,賣了柴再買米才給他母親吃點飯。聽到人家念金剛經,念到:「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忽然間開悟了,悟到什麼呢?悟到實相般若,悟到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這個平等法,開悟了是真的嗎?不是真的,他見了五祖怎麼會說:「人有南北,佛性無南北。」他從哪裡開了這個智慧呢?他不是在聽到金剛經那時候開的智慧嗎?他念了神秀大師的偈子,他不滿意。他自己作了一個偈子:「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不認得一個大字的,會作這個樣的偈子,他不開悟,他怎麼作得出來呢?開悟是從哪裡開出來的?從金剛經上出來的?從他自己心裡出來的啊!如來的智慧是本來具有的嘛!你把執著放下了,如來的智慧現前了,這就叫大徹大悟。我們不要起執著,你聽經,聽著聽著就會開悟,跟六祖大師不是無二無別嗎?毛病就出在執著上。本來是虛妄不實的,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你把它都當成真的,就這樣子自己沒有煩惱找煩惱,沒有苦頭找苦頭吃,所以眾生冤枉啊!   這就是懂得「是法平等,無有高下」,不能說個得。所以前面第二十二分說:「乃至無有少法可得,是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沒有少法可得,這才叫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為什麼不能說得呢?因為這個法是個平等法,沒有高,沒有下。   「以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在無所得中有個所得,這個得,就是自己發現了,不是自己家裡沒有,從外面得出來的。自己家裡寶貝,以前隱蔽,都沒有發現。今天發現了,還是自己家珍,自己家裡珍寶。所以這個菩提法,本來在我們自己心中,叫無明煩惱給障蔽住了。今天無明煩惱給照空了,耶!得到了,這個得,就是假名叫得。   「以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修一切善法」,這個經上明文,可以證明新眼疏上的大科,正宗分分四大科,金剛經上現現成成的。釋迦佛自己分的,不是通理大師分的,通理大師發現的。每逢到那一段了,耶!就要較量持經的福德,第一大科:略明降住生「信」分,把清淨信心生出來,較量持經的福德,這就是第二分到第八分,第一科。   第二大科:推廣降住開解分,從第九分到第十六分止,到了第十四分有明文,須菩提,深「解」義趣,解就是開了悟,那不是第二大科開解分嗎?開了解了,這就較量持經的福德,到了第十六分結束。   現在第三大科:究竟降住起修分,開了悟要修行,那到這裡,「修」一切善法,不是有明文嗎?把第二十三分講完了,第二十四分較量持經的福德,都是現現成成的四大科,這先講了三大科,現在講起修分了。   怎麼樣個修法呢?「以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前面從第二分起,須菩提問:云何安住其真心?云何降伏其妄心?釋迦佛就解釋,要降伏妄心,你離相;要安住真心?你無住。一直解到現在,你一動念頭,就有四個相生出來: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最高了,我要發心度一切眾生成佛,還是個妄想。你一執著這個最高的妄想,還是有我等四個相生出來不是?我要去度眾生,我要行布施。你一住相,四個相都生出來。所以你要是降伏妄心,要離相。離一切相,連度眾生成佛的相,也得離。你要去修行呢,修行要行布施,行布施不能住相。不能住相,還得離。離了這個住的相了,你這個修行才是真修行。所以這個地方,我等四個相,你要「無」,無就是離開。我等四個相,包括前面的三層:我執的四相,法執的四相,空執的四相,完全要無,這一個「無」字,就是功夫,統統把它無得乾乾淨淨。無得乾乾淨淨,可不落於偏空,不落於斷滅,還要「修一切善法」。大乘佛法難學就在這裡,可是金剛經這二句文,什麼人都看得懂不是,怎麼難學呢?   這個二句經文好懂,「修一切善法」,都是些什麼善法呢?平常講一切善法,就是十種善法:身三、口四、意三。身,身體不殺生、不偷盜、不邪婬。口,不妄言、不綺語、不兩舌、不惡口。意,不貪、不瞋、不癡。這十種善法,不是這個地方一切善法,那是天乘法。修那十種善法,準備生天,你不生天,自然生天,那是天乘法。   金剛經上所講的善法,什麼善法呢?第四分上有明文,行布施。行布施怎麼叫一切呢?前面講過了,一個布施,開三個布施:財布施、無畏布施、法布施。開三個布施,再開開,開成六度,六度再開,開成萬行,不是一切善法嗎?你一個布施法裡面包括一切善法,修一切善法,從布施修起啊!由布施開成六度,六度再開成萬行,這就是修一切善法。   學金剛經呢,就學了個空空洞洞,找不到修行的法子。佛說每一部經,都要告訴我們個修行的法子,我們好斷煩惱了生死啊!金剛經的修行的方法在哪裡呢?第四分叫無住行施,那就是金剛經上修行的法子。大乘菩薩修行,就修行六度萬行,一個布施,包括六度萬行。到了這第二十三分上說的更明顯,還告訴一個方法怎麼修?前面講無住行施,無住是不要住這四個相,你去修一切善法。就是行布施,包括六度萬行,修一切善法,這不是金剛經上告訴我們一個修行的方法嗎?   這就是個成佛的正因,也就是得菩提法的一個正因。「即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前面說無所得,怎麼這裡又說有所得?是不是世尊自相矛盾呢?不是的,為度眾生,不能說沒有一個得,這假名為得。得到了呢,你不能著相,一著相你根本就沒有得到。真正得了菩提法的時候,哪裡有一個所得呢?所以到你成佛那一天,它沒有所得,本來就是佛,哪有一個新成的佛呢?   「須菩提!須菩提!所言善法者,如來說即非善法,是名善法。」按二諦的道理講,「所言善法者」,所言修一切善法,是按俗諦講的。「即非善法」,是按真諦講。「是名善法」,不過假名善法而已。   要按三諦講,「所言善法者」,是俗諦,俗諦它有相,有惡法之相,就有善法之相。要勸眾生,斷除惡法,要修善法,一定得有個名字。「如來說即非善法」,如來說法都是依著真諦說,不能落於俗諦。所以按真諦上,善法的本性是空的,「即非善法」。「是名善法」,中道第一義諦。離一切相,「即非善法」。再修一切善法,這才是中道第一義諦的善法。   「福智無比分第二十四」,第三大科,到第二十四分為止。三十二分的科文,分得很好。「福智無比」,第二十三分上叫我們「以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修一切善法」,無了四個相,就是修佛的智慧;修一切善法,就是修佛的福報。成了佛了,叫兩足尊,福報具足了,智慧也具足了,這叫福智無比。那我們一下手,就要修這個佛的正因,就要修佛的智慧,修佛的福報。怎麼樣修呢?離一切相,這就是智;修一切善法,這就是修福。結果修圓滿,成了佛了,福也具足,智慧也具足,按新眼疏的科文「校量持福」,是較量持經之福。 【福智無比分第二十四】 須菩提!若三千大千世界中,所有諸須彌山王,如是等七寶聚,有人持用布施。若人以此般若波羅蜜經,乃至四句偈等,受持、讀誦,為他人說。於前福德,百分不及一,百千萬億分,乃至算數、譬喻,所不能及。   「須菩提!若三千大千世界中,所有諸須彌山王,如是等七寶聚,有人持用布施。」這是較量持經的福德,先有一個人用財布施,有多少財呢?以三千大千世界中,所有的諸須彌山王。須彌山王,是一個小世界的中心。這一個三千大千世界,有一百億個須彌山,須彌山稱為山王,叫諸須彌山王,就是有百億之多。一個須彌山王,有八萬四千由旬高,有一百億個須彌山呢!「如是等」,就是那一百億個須彌山那麼高。「七寶聚」,聚,是把它積聚起來,把金、銀、琉璃、玻璃、硨磲、真珠、瑪瑙等七寶積聚起來,積聚得八萬四千由旬高,像一個須彌山王,於是積聚一百億個須彌山王那麼高。「有人持用布施」,拿來布施。這下面應該佛問一聲:「須菩提!是人得福多不?」須菩提言:「甚多!世尊!」這裡把這個問答的文略了。   底下佛接著說了,「若人」,另外一個人。「以此般若波羅蜜經,乃至四句偈等,受持、讀誦,為他人說。」這一個人,不用七寶作布施,受持金剛經的全部,或者半部,乃至於四句偈。受持,自己受持,受持其義;讀誦,讀誦其文;再為他人說,再給別人講金剛經。那麼這個人,就是第二個持經的這個人,講經的這個人。「於前福德」,於前面七寶布施的福德,「百分不及一」,比較起來呢,前面財布施的人有一百分,不及這個持經的福德一分。「百千萬億分,乃至算數譬喻所不能及。」不但一百分趕不上一分,乃至於百千萬億分,也趕不上一分,乃至於用算數用譬喻,簡直比較不來,就是持經的福德、講經的福德太多太大了。   前面聽較量福德,聽得很多了,這麼一聽就懂了。可是要是與過去研究,有一個疑問,這個疑問還不太容易解決。前面一共有了五次較量持經福德的文,一次比一次深。第一次,是在第八分的較量,有人以七寶布施,是充滿一個三千大千世界的七寶作布施。第二次在第十一分的較量,是「以恆河沙數三千大千世界的七寶來作布施」,那比第一次多得多了。第三次在第十三分的較量,是一個人用一個恆河沙數的身命作布施。第四次在第十五分的較量,是用無量恆河沙數,每一天三分,初日分,布施一個恆河沙數身命作布施;中日分,亦以一個恆河沙數身命作布施;後日分,亦以一個恆河沙數身命作布施,一天布施了三個恆河沙數的身命布施,如是乃至百千萬億劫以身命布施,用無量的身命作布施,來較量持經的福德,也趕不上持經的福德多。第五次第十六分的布施,更不得了了,佛拿他自己因位的修行來作比較,他在然燈佛之前,遇到八百四千萬億那由他諸佛,悉皆供養承事,無空過者,他得的福報大不大呢?跟持金剛經這個人的福德比較起來,百分不及一,百千萬億分不及一,乃至算數譬喻所不能及。   現在到了第六次的較量了,應該比第五次還高還深,怎麼這個七寶布施忽然間減少了?還減少了太多。第六次是用三千大千世界中所有的諸須彌山王,這個七寶聚來作布施的,除了須彌山王的七寶,還有許多地方都空著的呢,連那第一次的譬喻也趕不上,第一次是充滿了三千大千世界的七寶,這是怎麼說的呢?那麼有註解上說,前面五個是次第的,由淺至深。到了第六次,就是如來的方便說了,這個解釋不對。   前面講過,如來有五個語:真語者,實語者,如語者,不誑語者,不異語者。第五個語,叫不異語,怎麼叫不異?前後不變易。前面是由次第譬喻、較量的,由淺至深,怎麼到這個地方不次第呢?怎麼不由淺至深了?這不是變成異語,如來不異語啊!這種怎麼說得通呢?   依著華嚴經有二句經文,可以解決這個問題,參考資料上有:「發心究竟二不別,如是二心先心難。」發心,是最初發心。最初發心發菩提心,要行菩薩道。究竟,是發心到了究竟,到了圓滿的時候成佛。二不別,這兩個心,沒有兩個樣子。初發心,跟到了究竟成佛那個心一樣一樣的。要不一樣,那個最初發心,不是成佛的正因,結果你不能成佛。成佛的正果,一定要與正因,因果相應才可以啊!所以你最初發心,就要發得正,要發成佛的心,要正因,才能得正果。所以最初發心的心,一直到了究竟位,到了成佛的心,沒有兩個樣子,叫發心究竟二不別。   這兩個心沒有兩個樣子是平等,可是平等不礙差別,第二句說它有差別,「如是二心先心難」,先心,就是最初的心。兩個心比較起來,最初發心那個心,很難,很困難。   那麼再合到金剛經,金剛經是講的信、解、修、證。信心要清淨信心,要生起來個清淨信心,很難很難!第二個要解,解是解悟,大開圓解,很難很難!要是你的清淨信心生出來,接著是求個解悟,開悟更難。解悟更難,居然能以解悟了,解悟以後還得修行啊!這個比較容易。前面一層比一層的福德多,是那個時候求生信心很難,求開悟很難,所以它的福德加倍的多。到開了悟以後再修,這個很容易了,所以福德比較起來是減少了。這個譬喻,是在他開了悟修行,比較容易,這個樣譬喻的,並不是不次第。   我們最初發心,要用功修行,我都勸諸位在家的居士,你的家庭裡面,假若是可以空出來一個房間,你還是設立一個佛堂,因為你好用功。我常常勸居士,你要設立一個佛堂,那是一個高尚的享受,是個高等的娛樂。你要得這個好的享受,得這個好的的娛樂,你的家庭裡面一定要設一個佛堂。   那麼設一個佛堂,你最初發心要用功,用功要拜佛、要打坐。你去拜三拜佛,腰硬得像個棍子,硬是拜不下去。你得費好大的力氣,才磕了頭下去,拜三拜佛,簡直累得受不了。不能怕累啊!所以不怕難,這才要拜下去。你打坐,腿子盤不起來,雙腿盤不起來,單腿盤也不起來,腿硬得像個棍子,硬把它搬上去。盤起來了,盤起來疼得要命,不怕疼,非盤不行。所以那個心發得很堅固、很虔誠。等你拜久了,不要說拜三拜,拜三百拜,很容易。等你腿盤熟了,怎麼樣呢?腿不疼了,不要說是坐十分鐘、二十分鐘,坐二點鐘它也不疼,很容易了。所以最初下手很難,他用心用得特別虔誠才可以,這個樣它的福德就特別多。   「化無所化分第二十五」,這講到正宗分第四大科,叫「決定降住成證分」,由「究竟降住起修分」才再「決定降住成證分」,有個證得。從第二十五起一直到三十二分,都是第四大科,講的是什麼呢?降心離相,住心無住。不過講的是決定的道理,要決定降心離相,決定住心無住。所以金剛經,你沒有研究,沒有聽,看得很難懂,不曉得講的是什麼?講的很一貫,降心離相,住心無住,開頭到尾,就是這二句話。先講降心離相。 【化無所化分第二十五】 須菩提!於意云何?汝等勿謂如來作是念:我當度眾生。須菩提!莫作是念!何以故?實無有眾生,如來度者。若有眾生,如來度者,如來即有我、人、眾生、壽者。須菩提!如來說有我者,即非有我。而凡夫之人,以為有我。須菩提!凡夫者,如來說即非凡夫,是名凡夫。   「須菩提!於意云何?汝等勿謂如來作是念:我當度眾生。須菩提!莫作是念!」你們不要替我想,說我如來心裡有這個念頭,有個什麼念頭呢?說我如來當去度眾生,須菩提!你可不要作這個念,我沒有這個念。   決定離相,還是解釋前文,第三分上叫我們降心離相,怎麼降心離相呢?度一切眾生入無餘涅槃,實無眾生,得滅度者,度生要離相。講到後來第十七分,要是菩薩,你得離相,你這個菩薩「若作是言:我當滅度無量眾生,即不名菩薩。」你不叫做菩薩,你生心動念不是個凡夫嗎?你哪裡是個菩薩呢?那麼佛能生心動念嗎?所以佛拿自己作個例證,我叫你們這樣住,就是我也這樣住的啊!我度眾生,我沒有念嘛!你不要替我想,說我有度眾生念頭:「我是佛,我是如來,我應當度眾生」,須菩提,你莫作是念啊!   「何以故?」我如來是天天在度眾生,怎麼心裡不可以作這個念呢?「實無有眾生,如來度者。」如來是度的眾生,眾生是個假相啊!怎麼叫做眾生呢?色、受、想、行、識,五個法和合起來的假相,叫做眾生,哪裡有一個眾生?實實在在沒有一個眾生為我所度嘛!   這是所度的眾生相是空的,下面這一句講,能度的心也是空的。「若有眾生,如來度者,如來即有我、人、眾生、壽者。」這是我要是假若有個能度眾生的心,若有眾生,為我如來所度,我如來有度眾生的心,有能度之心,能度之心不空,那如來就有我等四相生出來了。有我為能度眾生,有所度啊!有我相,有人相。人我差別,就是眾生相。執著不捨,就是壽者相。那如來還像個如來嗎?不是變成凡夫了嗎?   「須菩提!如來說有我者,即非有我。而凡夫之人,以為有我。」如來說話,也有說我啊!前面說,你們不要說我當度眾生,不是說過我嗎?那是隨著世俗諦,假名為我,如來可沒有我執啊!可是凡夫呢,要以為如來有個我,那是凡夫的執著,我如來沒有這個執著,我說那個我,即非有我。   「須菩提!凡夫者,如來說即非凡夫,是名凡夫。」耶!前面說「實無眾生」,怎麼又出來一個凡夫呢?凡夫不就是眾生嗎?你要曉得,還是按世俗諦講,有個凡夫的名字。按真諦講呢,「即非凡夫」。「是名凡夫」,假名凡夫而已,這是按二諦講。要按三諦講呢,說有個凡夫,是個假諦。說「即非凡夫」,是空諦。「是名凡夫」,中諦。怎麼凡夫也叫中諦呢?一切都是佛法,凡夫哪裡不是佛法呢?   今天就講到這裡,向下文長,付待來日!請站起來回向!   請把經本打開,看「法身非相分第二十六」,按新眼疏的科,這是降心離相之文,從第二十五分起到三十二分,這是正宗分的第四大科,「決定降住成證分」。前面第二十五分略明離相,到了二十六分,就是詳細的說要離相,先講觀佛的相,要離相,看著經文。 【法身非相分第二十六】 須菩提!於意云何?可以三十二相觀如來不?須菩提言:如是如是,以三十二相觀如來。   前邊第五分,世尊已經一再的問過須菩提:「可以身相見如來不?」須菩提答:「不可以身相見如來不?」第十三分再問:「可以三十二相見如來不?」須菩提答:「不可以三十二相見如來不?」須菩提都解悟到這個地方。   這個地方須菩提怎麼樣答:「可以三十二相觀如來」呢?這要注意「觀」字,「觀」跟「見」不同。見,是眼睛看見;觀,是心裡觀想。觀字的音聲,要讀去聲,不能讀(官),還是眼睛看見,叫觀。讀去聲讀(貫),觀是觀想,心裡想叫觀。   前面一再的問,是眼睛可不可以看見佛的相,可不可以看見三十二相?須菩提說:不可以。這個地方問呢,心裡可不可以這樣觀想?可不可以三十二相觀如來呢?「須菩提言:如是如是!」是這個樣的觀想啊!是這個樣的觀想啊!可以三十二相觀如來啊!須菩提前面已經悟到:不可以三十二相見如來不。怎麼這個地方又答:可以觀想如來呢!因為沒有講金剛經之前,釋迦世尊開示弟子,你打坐的時候,要觀想佛,因為我們的妄想心,不能沒有念頭,你不觀想佛,就觀想九法界的眾生啊!一定要觀想佛。觀想佛怎麼觀呢?佛有三十二相,你觀想他三十二相就對了。在沒有講金剛經之前,佛是這樣開示,大家也都這樣用功的,所以須菩提說:是的啊!世尊!是以三十二相觀想如來。   金剛經上是要講高深的佛理,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佛的應化身有相,是虛妄的,就是包括的有報身佛,還是沒有顯明的開示。到後來第二十分就說:可以具足色身見嗎?可以具足諸相見嗎?那完全明顯的開示報身佛的相,也是不可以執著。那麼現在,就是平常開示的,叫他以三十二相觀想如來,這個地方要把這個相給它駁掉,要離相啊!離相,決定離相,要把佛相給它離開,離得清清淨淨。   前面我一再地提到,我們離相,最難離的,就是佛的相,法的相。因為過去學佛,佛一再的開示我們:要尊敬佛、要恭敬佛、要念佛、要拜佛。現在說那個相不要了,怎麼能一下離開呢?所以這個地方釋迦佛要叫你究竟離開,要叫你決定離開,釋迦佛就給他講理了。 佛言:須菩提!若以三十二相觀如來者,轉輪聖王即是如來。須菩提白佛言:世尊!如我解佛所說義,不應以三十二相觀如來。   「須菩提!若以三十二相觀如來者,轉輪聖王即是如來。」這一個理由是駁得很好很好,很充足很充足。佛示現丈六金身、三十二相,是人的相,你要是過去聽過,就知道;你沒有聽過這句話,要記著。佛是在人,示現個人;在天,示現個天,佛不是時常到天上說法嗎?現的相,是天上人的相。他在人間,示現的是人的相。人的相當然要示現個最莊嚴的人相,誰的相最莊嚴呢?轉輪聖王的相最莊嚴,示現的轉輪聖王的相。   轉輪聖王有四種:鐵轉輪王,銅轉輪王,銀轉輪王,金轉輪王。這就是他們在人間,是個最大福報的人。鐵轉輪王,他可以統領一大部洲;銅轉輪王,可以統領二大部洲;銀轉輪王,可以統領三大部洲;金轉輪王,可以統領四大部洲。就是這一個小世界,他是一個最大的國王,叫做金轉輪王。   他怎麼叫金轉輪王呢?他的福報大,生出來就感應有一個金輪寶。他統領四大部洲,四大部洲小國王很多,在佛經上講小國王,叫粟散王,粟是米,好像一把米散開了那麼多。四大部洲,小國王多得很,要有哪個小國王不服,金轉輪王的寶,就飛到去了,小國王一看金輪寶來了,不敢打仗,就降伏了。所以金轉輪王有金輪寶,他有這個福報,才能統領四大部洲。   怎麼叫做轉輪聖王呢?他是人間的一個聖人,他教化四大部洲的人民修十善法,以十善法教化四大部洲的人民,是個人間的聖人,所以叫做轉輪聖王。   那麼佛示現在人間,他要示現個人的相,叫人間的凡夫,見了他要起恭敬心,要示現個最莊嚴的人相。最莊嚴的人相,就是轉輪聖王的相,丈六金身,有三十二種相好。佛在人間示現,就示現轉輪聖王的相,有丈六金身,有三十二種相。   過去我開示你們,因為你們的善根還不夠深,智慧也還不夠高,跟你說這要觀想個法身佛,法身佛無相怎麼觀想呢?觀想不來。要是叫你觀想個報身佛的相,報身佛的相,身有無量相,相有無量好,好有無量莊嚴,都是無量無量的,怎麼觀呢?也是觀想不來。你現在看見我的身相了,丈六金身,三十二種相,天天對著你們講話,你不是看見我這個佛的相嗎?你就觀想這三十二相就是佛相。   現在要叫你離開佛相,離不開,就跟你說:我這個相不是佛的相,是個轉輪聖王的相。你要是觀佛的相,觀成三十二相就是佛,轉輪聖王就是如來了,那麼如來還有價值嗎?他的福報,是人間第一,但是他連天上人的福報也不夠,他是個人間的人。天上的眾生,生來就帶著有五種神通,叫報通,除了漏盡通沒有,什麼天眼通、天耳通等統統有。轉輪聖王沒有五種神通,他連天上人的眾生還趕不上,哪裡是個佛呢?所以想到這裡了,你就把佛相可以離開了。   「須菩提白佛言:世尊!如我解佛所說義,不應以三十二相觀如來。」你要是不了解須菩提的悟性深,你以為他是隨便說話。前面佛問說:「可以三十二相觀如來不?」須菩提答:「可以三十二相觀如來。」怎麼現在又說:「不應以三十二相觀如來。」須菩提到了第十四分,他深解義趣。到了第十七分以後,如他解悟的又來修行,修離相、無住,他的功夫已經到了深的地方。所以佛一說,當下他就開悟,就悟到:對的,不可以三十二相觀如來。 爾時世尊,而說偈言: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   這個偈連說兩個「我」,這是對凡夫說法,假名為我。前面第二十五分佛已經自己說過:「如來說有我者,即非有我。」佛沒有著我的相。按世俗諦,應該說個我,這個我,就是佛自稱。   「若以色見我」,你要是以色見我,色是色相,就是身體,身體屬於色法。你要是以三十二相的色身來見佛,你錯了。「以音聲求我」,會說法的,這就是個佛,你又錯了。怎麼樣呢?你走到邪道上去了,「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不能見如來,就是不能見到法身如來,你證不到法身,法身是無相的嘛!   聽金剛經,聽不到甚深的道理,這個偈子還是相信不及。我們學佛的,以佛的相見佛,就算著相,還是著的佛相,怎麼走到邪道上呢?我們以佛說法的音聲,就算著了相,還是著的佛的法,怎麼走到邪道上去,佛怎麼訶斥得這麼嚴重呢?還是有所疑?   邪道,不是正道,就是叫邪道。你著了佛的相,著了佛說法的音聲,雖然不是外道的邪道,但是你確切不是正道。因為什麼不是正道呢?佛不在心外啊!我們對於其他修道的,都叫外道,給它取個外道的名是什麼呢?他心外求道,名為外道。現在你在心外求佛,不是正道了,不是走到邪道怎麼樣呢?   你要以三十二相色身來見佛,不是在你心外嗎?你要以會說法的那個人,就是佛,不是在你心外嗎?你把佛擺到你心外邊了,不是同外道一樣,心外求道嗎?你不是走邪道是什麼呢?   要把佛相離開了,什麼相都離開了,底下再接著:你不要落到斷滅空,叫「無斷無滅分第二十七」。 【無斷無滅分第二十七】 須菩提!汝若作是念:如來不以具足相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須菩提!莫作是念,如來不以具足相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前面叫你離相,說到第二十六分還是離應身佛的相三十二相。前面第二十分說:不可以具足色身見如來,不可以具足諸相見如來。具足色身、具足諸相,是報身佛的相,不可著報身佛的相,報身佛的相要離開啊!那麼現在你說你瞭解了,我懂了,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能以著相,連報身佛的相都不能著,說報身佛的相,也是應機示現的。你要是這麼樣會這個道理,又會到邪道上去了,怎麼樣呢?你落到空那一邊去了,又落個偏空,落個偏空不要緊,落個斷滅空。報身佛是無量阿僧祇劫,修的六度萬行的功德,莊嚴出來的,你說佛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需要以報身佛的相來得。那麼你六度萬行的功德不要修了,不要修了你怎麼能成佛呢?不要修了,你認為瞭解佛理了,結果你還是個大凡夫,不是大大的錯誤嗎?   「須菩提!汝若作是念」,假若你心裡這樣想念著:「如來不以具足相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他要離一切相,應身佛的相要離,報身佛的相也要離,不可以具足報身佛的相,不應該以具足相,來得佛的菩提。「須菩提!莫作是念」,嚴重的訶斥,你可不要這樣想念,怎麼樣呢?心裡不要這樣想:「如來不以具足相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須菩提!汝若作是念,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說諸法斷滅!莫作是念!何以故?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於法不說斷滅相!   「須菩提!汝若作是念,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說諸法斷滅!」你以為瞭解了佛理,結果你起了斷滅之見,那報身佛都不要了,你六度萬行不要修了,不是落個斷滅空嗎?所以佛再訶斥:「莫作是念!」切不可以作這個念頭?「何以故?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於法不說斷滅相!」你真正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那是佛的大菩提心啊!你發了心要成佛,怎麼能說斷滅相呢?   大乘的深理,難瞭解就在這個地方,你認為佛說法自相矛盾,一時說有,一時說空。一時說叫我們離相,叫我們不要著相。一時說叫我們不要動這個念頭,動這個念頭,就是於法起了斷滅之見。而究竟怎麼樣學法呢?根本前面說的法,你沒有甚深的瞭解,認為佛自相矛盾,一時談有,一時談空。佛沒有一時談有,一時談空,他說法是一貫的。   開始你問:「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云何應住?云何降伏其心?」你是替這些發了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的善男子、善女人來請問,怎麼樣安住他的真心?怎麼樣降伏他的妄心?我就開始跟你說:要降伏妄想心,你發心,你發了大菩提心了,你要普度一切眾生,但是你要離相,實無眾生,得滅度者。那不就是一時說有,一時說空。要叫你度一切眾生,不是有嗎?有,叫你離相,不就是空嗎?佛法本來是那個樣子,不這個樣子,你就打妄想。那麼叫你修行怎麼修呢?無住行施。應該於一切法,不要住著來行布施。行布施,不是有嗎?不住相,不是空嗎?佛法就是這個樣子的,不是佛一時說有,一時說空。   這個道理第三分、第四分,講到離相度生、無住行施沒有詳細的講,就開示你「但應如所教住。」你是跟佛來學法,你是問我怎麼樣降伏妄心?怎麼樣安住真心?我叫你這樣,你就這樣做,你就這樣修,就對了,你應該「但應如所教住。」沒有錯,我是過來人嘛!我就這樣修的,我才成了佛,你跟我這樣修就沒有錯。後來再把它開開來,再說這個離相,再說無住,說了很多,為什麼我們聽著一時說有,一時說空呢?因為眾生的妄念雖多,不出這二個總相,你不執著有,就執著空。對於我們執著有,就說你不可以執著。   尤其說到第二十六分了,要是著了佛的相,那就行了邪道。第二十七分一下子大轉彎,轉過來,你不可以說,不以具足相故得菩提,你要動了這個念頭,那這個邪道,你可走得遠了,你落到斷滅之見。第二十六分、第二十七分,一個說有,一個說空,怎麼樣呢?佛法就是這個樣子。   本來是這個樣子,怎麼是這個樣子呢?前面一再的講過,你沒有注意,你沒有留心啊!你以為佛一時說有,一時說空,自相矛盾。佛所得的法無實無虛,前面第十七分有沒有這一句?底下再說:是法平等,無有高下,第二十三分有沒有這一句?佛法就那樣,佛得的法什麼樣呢?佛所得的法無實,不是有個有的法,有個法不是有實了嗎?也不是個空的法,有空的法,不是虛了嗎?不能說有,不能說空。你要執著有,佛就說你不可執著有;你要執著空,佛就跟你說,你不可執著空,是去你執著的。佛所得的法,它是平等的,平等的法,沒有高,沒有下。你執著個有,不是高了嗎?你執著個空,不是下了嗎?所以佛一時說空,是叫你不要執有;一時說有,不叫你執空。佛的法是超空有,它是平等平等的,不可以執著有,執著有就是:是法是實,是法是高了,它無實無高啊!你執著個空呢,是法虛了,是法下了。佛所得的法,它沒有虛,沒有下嘛!什麼樣的?平等平等,就是不可以執著有,不可以執著空。   說得太高太深,我們凡夫怎麼夠得上?夠得上啊!前面佛說,你能以一念生淨信者,那個福報,就等於你供養過百千萬億佛的福報。你聽了金剛經了,你一念不生,一念不生落於斷滅嘛!落於斷滅你這個人不是死了嗎?你在那打坐的,我一念沒有生,一念不生,沒有斷滅,那這個心什麼心呢?這個心就是清淨信心,就是佛的法身。我們本具的法身,跟佛證得的法身,無二無別嘛!你得用點功,打打坐觀想觀想,才能得個實在。   你打坐定下來,一念不生,你好會到這個道理。你打坐,坐了很久的時間,清淨心能以保持著,這還不叫功夫。要在動作的時候,你要去度眾生,得行布施,行布施不是在那兒打坐行啊!財布施,也得動作啊!說法,法布施,也得動作啊!釋迦佛上舍衛大城去托鉢吃飯,他是在動作上表現不著相,用功用的在動作上不著相。不著相,不著有的相,不著空的相,那你就是真正學了佛法,真正修到了佛的法。   第二十六分、第二十七分對治大邪見,從我們凡夫份上說起,凡夫外道邪見,開開來有六十二種,六十二種它有二個根本邪見:一個叫做常見,一個叫做斷見。   第一種就是常見,是永遠這個樣子,他認為他執著這個道理很對。斷見,是沒有了。常見、斷見,是根本二個大邪見,它撥因果的。在人說人,我們要瞭解這個道理,它怎麼是二個根本大邪見呢?他執著個常見,執著個常見怎麼樣呢?他認為人死了,來生還轉人。那不要做好事,他盡量的去做惡、去害人。「不要緊,我死了來生來世,還是轉個人嘛!」把因果掉了,自害害人,他不怕做惡,不怕害人。國家的法律再厲害,不過是殺我,殺了我轉了世,我又當人啊!這有什麼關係?這就叫大邪見,執著常見,永遠執這個樣子,今生做人,來生來世還是做人,做了惡,還是不耽誤他做人,這就是大邪見。   第二種就是斷見,斷見就是斷滅見,斷滅見是撥因果的,人死了就沒有了,什麼還有來生來世,什麼升天堂下地獄,哪有這些事?人死了就完了,他不怕錯因果,做惡做到死,不就完了嗎?哪有個什麼來生的因果報應?它撥因果的,這個樣子他要害自己,要害別人。   那麼學佛,當然不是凡夫做惡,但是你執著個佛相,你不能離開,還屬於常見。你執著個沒有具足相,沒有個報身相,還是個斷滅見。這就是第二十六分,去除你那個常見;第二十七分,去除你那個斷見。把二個大邪見去掉,就是正見生出來。 【不受不貪分第二十八】 須菩提!若菩薩以滿恆河沙等世界七寶,持用布施。若復有人,知一切法無我,得成於忍。此菩薩勝前菩薩,所得功德。   講較量持經的福德,前面有五層,我都料揀過了,一層比一層高深,到了第六層料揀,忽然間福德減少了,這就是到你修行用功的時候,這個行反而容易了,不如初發心的那個行來的困難,越困難他越堅強,得的福報越多。這個地方呢,還沒有前面五層那個樣的布施多。你要曉得,這個地方不是不次第,前面是凡夫用七寶布施,用身命布施,是講的凡夫。這個地方,是兩個菩薩來比較的。   「若菩薩以滿恆河沙等世界七寶,持用布施。」這個菩薩是個什麼菩薩呢?行布施,他住相,就是個住相行布施的菩薩。「若復有人」,這個人不是凡夫人,這個人是菩薩,還比前面的那個菩薩高,他是不住相的一個菩薩。   「知一切法無我」,他學大乘法,尤其是聽金剛經的道理,他真正了知了,「知一切法無我」,這個法無我呢,包括人無我。這個凡夫,執著我們這個身體就是我,他不曉得我們這個身體,是色、受、想、行、識,五蘊和合的個假相。佛開示他的弟子,你要觀我空,人沒有個我,它是五個法合起來的。說個譬喻,等於五根線合起來一個繩子,你不要認為繩子的相是真實的,你把它抖開來五根線,哪裡一條繩子呢?那叫我空,也叫人我空,也叫人無我。小乘修行就修到這裡,他得到人無我。   法無我呢?大乘菩薩修行的,不但修人我空,也修法無我。二乘人,他知道五蘊合起來的假相沒有的,但是五蘊法是實實在在有的。還是用那個譬喻解釋,這個和合假相是繩子的相,繩子是五根線合起來的。你把它抖開來是五個線,繩子的相不是當體就空了嗎?你不能執著五根線是實實在在有的。你把線再抖抖看,竟是些纖維,竟是些棉花毛,哪裡有個線的本體呢?大乘菩薩用功用到這裡,不但繩子的相觀空,線的相把它觀空;不但人我空,而且法無我,這叫「知一切法無我」。   他「知一切法無我」,是他的因行,因地修的行門,得了個什麼結果呢?「得成於忍」,得成個無生法忍。「忍」有三種,我們修六度,第一、布施,第二、持戒、第三、不是忍辱嗎?忍辱是初下手,忍有三種忍:   第一、叫生忍,生忍也叫眾生忍。有人罵我,有人打我,有人怎麼樣欺侮我,障礙我,我都能忍。那他打我罵我,不是侮辱我,侮辱我我能忍,這叫忍辱。這個忍,就是忍耐的忍,叫做眾生忍。   第二、叫法忍,對於無情法能忍,比方天氣太熱,天氣太冷,我都能忍。熱,天氣熱是個法,是個無情法,它不是個眾生啊!我都能忍,這還是個忍耐的忍。   第三、叫無生法忍,這一切法本來不生,是我們妄念執著,才有生有滅,妄見生滅。一切法本來平等不動的,它沒有生沒有滅。你打了妄想,起了執著,一切法才有生有滅。它本來無生,本來無生就是個平等的法身,這個時候你認識了,這個忍,叫忍可。忍可,可字怎麼講?了了分明。我對於一切法,本來不生的道理,我心裡面徹底瞭解了,這就是解悟悟到這個地方,叫忍可。而且對於無生之理,安住不動,這叫做安忍。無生法忍,這個忍,不是忍耐,忍耐是勉強,初下手用功忍耐嘛!這個忍可,是真正知道了,起了智慧,對於無生之理真正瞭解了,叫忍可。對於無生法忍,能安住不動,叫安忍,這就屬於定力。   在大乘的位子上,有五十一個菩薩位,連佛果的位,有五十二個位。十信位,不能得無生法忍,十信位不能安定,他進進退退。我們有善根沒有呢?有。有大乘善根沒有呢?有。要是沒有,今天不會聽金剛經,那證明我們前生前世種了大乘善根的。那麼得了無生法忍沒有?沒有得到。他怎麼沒有得到呢?十信沒有修圓滿。十信位的菩薩,譬喻叫空中毛,空中飛了一個雀鳥輕的毛,它隨風東西。東風吹,那個毛往西飛;西風吹,那個毛往東飛。十信菩薩就是這麼進進退退,遇著好的因緣,他又進步,精進用功了;遇著五欲六塵的境界,又把它牽著墮落下去了,進進退退。我們就是十信位的菩薩,十信沒有圓滿,你不好好用功,來生來世可能不保險,會墮落下去。   要十信修圓滿,住了十住位,這個時候證了無生法忍了,安忍,他安忍不動,不會再退了。那麼再進步,十住位修圓滿,十行位修圓滿,十迴向位修圓滿,這叫三賢位。這三十個位修圓滿了,登地,登到初地,這個時候又得到無生法忍,這叫做忍可。初地菩薩,他豁破一分無明,親證一分法身,法身什麼樣子他親證了,忍可那個可,就是了了分明,他親實證得了嘛!那麼於是地地高,地地瞭解得清爽,到了登地的菩薩又證到深一步的無生法忍。那麼初地、二地,一直再精進,精進到八地菩薩,得到無生法忍,這是究竟得到無生法忍了。無生法忍在大乘位子上,由淺至深,有這三個階段。你最淺的這個菩薩,他得到於忍,得到無生法忍,最淺的位子是個十住位的菩薩。再高一級,是登地以後的菩薩。再高,就是八地菩薩。   第四大科正宗分,是決定降住成證分,要證果的,經上的明文就在這裡。他證得什麼果呢?證得無生法忍。證得無生法忍在大乘的位子上講,最淺是個十住菩薩;高了一級的,是登地以後的菩薩;再高,是個八地菩薩,就得了這麼個果。   我們現在大家修行用功,都是修淨土法門,念阿彌陀佛的。我講金剛經,講到快完了,我沒有講一句勸大家念佛的話。為什麼呢?講金剛經,沒有說念阿彌陀佛的,就依著金剛經講金剛經。那麼明天就講圓滿了,現在說一點念佛的道理。   我們在娑婆世界修行,能得到十住位很難很難!我們都有大乘善根,都是十信沒有圓滿,是進進退退,到現在還當凡夫。要想入了住位,叫它不退轉,在娑婆世界修行很困難!為什麼?娑婆世界環境惡劣,牽你墮落的因緣太多。生到西方極樂世界,一生到西方,就不退轉。我們天天念阿彌陀佛,念個最簡單的迴向偈,可能你天天念,還沒有瞭解:「願生西方淨土中,九品蓮花為父母,花開念佛悟無生,不退菩薩為伴侶。」第三句就是這一句的功夫,生到西方極樂世界,是蓮花化生。蓮花一開,見佛,花開見佛。花開見佛得了什麼結果呢?悟到無生法忍,一生到西方就悟到無生法忍。   第四句是「不退菩薩為伴侶」,最低的位子,西方極樂世界的菩薩,都是十住位的菩薩,十住位的菩薩都得到不退轉。所以我們一生到西方,西方極樂世界全是阿鞞跋致,阿鞞跋致就是不退轉。你一生到西方,你也是個不退轉的菩薩,最低的位子是個十住位。那十信圓滿了,保險了,你不會再退墮到凡夫。   再看著經文,不要講太多,此菩薩就證得無生法忍了,「此菩薩勝前菩薩,所得功德。」他沒有說福德,前面那個菩薩,他修的是福德,布施,他住相,是修的福德。後面這個人沒有行財布施,他「知一切法無我,得成於忍。」那麼他得的是功德,就算前面那個人行布施也是功德,可是勝過前面那個功德。 何以故?須菩提!以諸菩薩不受福德故。須菩提白佛言:世尊!云何菩薩不受福德?須菩提!菩薩所作福德,不應貪著!是故說不受福德。   「何以故?」佛再加以解釋,這個菩薩怎麼樣沒有得到福德,而得到功德呢?「須菩提!以諸菩薩不受福德故。」因為這個菩薩,他不納受福德。   這須菩提聽了又不瞭解了,「須菩提白佛言:世尊!云何菩薩不受福德?」世尊常常開示我們,叫我修福德,而且金剛經上前面較量福德,較量多少次,都得到大福德,怎麼樣這個地方又說菩薩不受福德,怎麼樣解釋呢?   佛加以解釋,「須菩提!菩薩所作福德,不應貪著!是故說不受福德。」不受福德,不是不做福德。所以學金剛經,學不通的時候,落了空空洞洞,叫他做一點好事,他都不做:「不要著相嘛!行什麼布施!」他說他懂了金剛經了。金剛經上,叫你行布施不住相,不住相行布施,有無量的福德,無量的福德也不貪著,這樣叫做不受福德。金剛經的道理有時候很難懂,這幾句不是很好懂嗎?你就這樣做嘛!你天天去做福德,你不貪著,這樣就是變成功德了。   假如再問:為什麼菩薩作福德,不應貪著呢?你一動個貪福德的心,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四相不是生出來了?這樣你不是變成凡夫,哪是個菩薩呢?你即不名菩薩了嘛!   今天就講到這裡,明天就可以講完、講圓滿,希望明天大家都來聽,聽個圓滿。向下文長,付待來日!站起來回向!   請把經本打開,看「威儀寂靜分第二十九」。 【威儀寂靜分第二十九】 須菩提!若有人言:如來若來、若去、若坐、若臥,是人不解我所說義。何以故?如來者,無所從來,亦無所去,故名如來。   正宗分第四大科,是決定降住成證分,前面從二十五分起,二十六分、二十七分,一直到二十八分,都是決定降心離相的道理,連佛的相,都要決定離開。這再講決定住心無住的道理,住心無住,一切相都不要住。那麼一切相總起來,不出於正報與依報。先講正報無住,剛才念的這段經文,就是講正報無住。   這一段講正報無住,就是講釋迦佛的應化身,凡夫二乘人都可以看得見的,叫正報。包括報身,菩薩可以看見,地上菩薩可以看見。由應身、報身,而會歸到法身,法身是無相的,這一段的總義就在這個地方。   先消文,「須菩提!若有人言」,這就是著相的人,「如來若來、若去、若坐、若臥」,行、住、坐、臥,四大威儀。若來、若去,是行,行就是行路的行。沒有說住的威儀,住就是立著、站著。坐,打坐的威儀。前面第一分如來托鉢化飯吃,有來有去,回來,洗足已,敷座而坐,有坐。但是「臥」,金剛經上沒有說,釋迦佛為給弟子們示模範,也要睡覺的。睡覺,如來有臥的威儀,就是右側而臥,側著身,身體往右邊側身,右手托腮,左手搭跨。右手托著腮巴,左手搭著腿的跨,這個樣是臥的威儀。弟子們都看見的,看見了就會這樣說,如來也有四大威儀。   「是人不解(音謝)我所說義。」講「所說義」這三個字,這就是如來常常跟弟子們說法開示的,走路,有走路的威儀;站著,有站著的威儀;坐下來,有坐下來的威儀;臥下來,有臥下來的威儀,如來是常常這樣說的。你要照著我說的四大威儀,著了相,你沒有解悟,你不解我所說的義理。   「何以故?」我怎麼樣說這個人,不解悟我所說的義理呢?「如來者,無所從來,亦無所去,故名如來。」如來,照最淺的意思解釋,如來者,好像來了,實際沒有來,來無來相,去無去相,這樣才叫如來。你連這最淺的義理,沒有瞭解。   「如來者,無所從來,亦無所去,故名如來。」下面依著參考資料解釋: 如來者,無所從來,亦無所去,故名如來。   此明應化身如來也。亦即近明前文(第二十六分)不可以色相見佛之義。遠明(第一分)世尊托鉢化飯,由祇園來,向舍衛去,來無來相,去無去相之義也。所謂不起道場,而去鹿苑也。進而明之,即從兜率天來,亦未嘗來。向雙林去,亦未嘗去也。而見世尊有來有去者,正如雲駛月運、舟行岸移,然月未嘗運,而岸未嘗移,蓋隨其機見耳。又如月之印水,水清則月來,水濁則月去,天上之月,實未嘗來去也。是故若欲見佛,但淨其心,所謂眾生心水淨,如來影現中也。   再釋義,這一段經,就是第二十九分這一段經,「此明應化身如來也」,明應化身如來,包括報身如來,實際還都是的指應化身,為什麼呢?著相的都是些凡夫二乘。凡夫,著一切相;二乘人,著法相,他執著著如來有來去坐臥之相,所以這麼樣子的指,還是指著應化身如來。   「亦即近明前文(二十六分)不可以色相見佛之義」,近明,最近說明,就是第二十六分,這是二十九分的經文。前面第二十六分:「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若以色見我」,怎麼以色相見佛,就行了邪道呢?這就是近明不可以色相見佛的道理。   「遠明(第一分)世尊托鉢化飯,由祇園來,向舍衛去,來無來相,去無去相之義也。」世尊,你看見有來有去,他來無來相,去無去相。「所謂不起道場,而去鹿苑也。」這個應化身,從哪裡來的應化身呢?由報身來的。報身從哪裡來的呢?是證得法身才起的報身。法身是無相的,報身、應化身,都是由法身起的妙用,他哪裡會有相呢?為度這九法界眾生,現報身,現應化身,實際是來無來相,去無去相。   「所謂不起道場,而去鹿苑也。」這叫雙垂兩相,世尊成了佛了,就如證而說,他證得個什麼佛法,他說個什麼佛法,只有地上菩薩才能以聽得懂。二乘人「有眼不見舍那身,有耳不聞圓頓教」。說華嚴經,是盧舍那佛,二乘人有眼不看見,「有眼不見舍那身」,舍那身,盧舍那佛,沒有看見這個佛。說的華嚴經,是圓頓大教啊!二乘人的耳朵聽不懂,「有耳不聞圓頓教」。釋迦世尊說華嚴經,二乘人根本沒有看見這個佛,也沒有聽見說這個法。   那麼二乘人看見釋迦佛成了佛,三七二十一天,在菩提樹下打坐思惟,在那思惟,想著怎麼樣度眾生?哪個眾生有緣先當得度,在思惟這個事情。想好了,五比丘最有緣,應該先度這五個人,這五個人在鹿野苑住著的。所以二乘人看見,釋迦世尊成了佛,由菩提道場,就到鹿野苑來了,有來有去。實際世尊,在二十一天說華嚴經,在道場裡沒有動,不離開道場,不起道場,並沒有起座,坐在那裡講華嚴經,而就到了鹿野苑了。   開經的時候,講世尊五時說法,就說:「華嚴最初三七日」,有士林的一個聽眾,給我來一封信,說:「華嚴經也是一大部經啊!怎麼二十一天就能說完呢?」那麼第二天,我就拿出這封信,要答覆他,我問:「士林這位居士來了沒有來?」沒有來,沒有來一直也沒有講。今天不曉得這個居士來了沒有?或者在座的,對於這二十一天說華嚴經,還有懷疑的,我附帶的講一講。   五時說法的偈頌,是天台宗智者大師著的,智者大師的智慧最高最深,稱為東方小釋迦。東方,就是我們中國,稱為我們中國的釋迦佛。他研究佛教的歷史,當然研究的最清爽了,他才作這五時說法的偈子。   那麼研究佛四十九年說法的歷史,到鹿野苑去度五比丘,開始說小乘法,就說阿含經了。說阿含經之前,只有二十一天的時間,這個二十一天沒有說法,這就是推測他一定在說華嚴經。華嚴經是釋迦世尊涅槃以後就沒有流通,大海龍王護法,把華嚴經存到龍宮裡了。到了佛涅槃以後六百多年,出了一個龍樹菩薩,他有神通,到龍宮裡去看,看到有三種華嚴經,第一種、第二種經文之多,不是我們南瞻部洲的這些凡夫所可以接受的。第三種華嚴經,還有十萬偈。   龍樹菩薩也是地上菩薩,那都是有大智慧的人,他看經過目不忘,把那十萬偈頌都把它背熟了,背出來的。那麼把十萬偈的華嚴經背出來,他出了龍宮,就用梵文把它寫出來了,人世間才有了華嚴經,才翻譯到中國來。我們中國的華嚴經,一共才翻譯了十萬五千偈,但是部頭也就很大了。那麼跟這二十一天時間怎麼配合?二十一天時間短,華嚴經這麼多的經文,怎麼樣說得了?就是這麼樣懷疑。   這就是研究佛四十九年說法歷史,只有二十一天這個空檔,決定說華嚴經,就在這二十一天說的。那麼怎麼說這麼多呢?我們就知道,說華嚴經,是報身佛說的,跟這些地上菩薩,叫法身大士聽的。這些佛菩薩都是不可思議的,說法的人,聽法的人,統統不可思議!世間這個時間的長短,在他們身上是講不來的。他可以把短時間拉長,可以把長時間促短,這叫做不可思議的法會,我們只要相信就對了。   我們拿地藏經作個例證,地藏經是在忉利天講的,講多少時候呢?講三個月。三個月,是人間的三個月。到結夏安居,世尊生了天了,到解夏的時候,他從天宮下來,在我們人間,這三個月講一部地藏經,這個時間還有多的,那不算短促。可是你要曉得,天上的時間跟我們人間的時間不同。四天王天的一晝夜,是我們人間五十年。忉利天的一晝夜,是我們人間一百年。在人間的三個月,在天上不是剎那之際嗎?就那剎那之際,就說了一部地藏經,他就下天宮了,我們人間已經過了三個月。   這就是說,時間,沒有定相,我們不要為這二十一天時間短懷疑華嚴經。空間,也沒有定相,釋迦如來成了佛沒有起道場,在那說華嚴經,那邊就到了鹿野苑了。由菩提道場到鹿野苑是空間啊!有來有去,沒有定相,叫來無來相,去無去相。   「進而明之」,進一步我們研究,再說明一下,「即從兜率天來,亦未嘗來,向雙林去,亦未嘗去也。」釋迦世尊要現八相成道,第一個相,從兜率天下來,實際他沒有來。最後第八個相,涅槃相,到雙林樹底下去涅槃,去到雙林樹,也沒有去相,叫來無來相,去無去相。   「而見世尊有來去者,正如雲駛月運,舟行岸移,然月未嘗運,而岸未嘗移,蓋隨其機見耳。」說個比喻,像「雲駛月運」,月亮由東方往西走,人眼睛可以看見,它是由東方往西走的。這個時候,有一塊雲彩,在月亮下面往西飛,飛得很快!雲彩飛得很快,喔!看見月亮往東走,走得很快。耶!今天奇怪,月亮怎麼往東走呢?實際是下面那塊雲彩往西飛,飛得快了,是一種錯覺,而月亮並沒有往東運。   「舟行岸移」,現在的輪船很大,比如大家上船要到外國,各人的親戚朋友都要來送行,送行的人都在岸上。那麼上船上的人,要跟送行的人話別,都在船邊上站著,只顧話別,說臨別的話,這船開了不知道。船上的人,看見岸往後退了,實際岸沒有往後退,是舟行了,叫舟行岸移。   「又如月之印水」,現在天上的月亮,印到水裡面有個月亮。「水清則月來,水濁則月去,天上之月,實未嘗來去也。」天上的月亮印到水裡面有個月亮,水清,看見月亮來了。水渾濁,看不見月亮,隨月亮去了。實際天上的月亮沒有動,也沒有來,也沒有去,也是這個道理。   這是釋義,再會歸到我們本身,勸我們怎麼修行?「是故若欲見佛,但淨其心」,我們要想見佛,說我們怎麼沒有見到佛呢?說佛沒有去,怎麼沒有見到呢?你的心水渾濁。你要想著見佛,先淨你的心,把你的心清淨了,佛就來了。我們的心像水,水渾濁了,月亮看不見啊!不怪月亮沒有來,只是你的水太渾濁了。「所謂眾生心水淨,如來影現中」,等你的心水清淨了,耶!如來的影子現出來,你就見了佛了。   第二十九分這一段經文,就是決定住心無住,一切法無住,連佛的法、佛的相,也不可住。應化身來,你看見有來有去,他來無來相,去無去相。報身佛呢,前面講過,不可以具足色身見,不可以具足諸相見,報身佛的相,也是來無來相,去無去相。由應化佛,來去坐臥之相,會歸到法身無相上,你真心安住了。   所以佛加以解釋,「何以故?如來者,無所從來,亦無所去,故名如來。」你要離相,把佛相離得乾乾淨淨,會歸到無相的法身如來了,法身沒有相,法身在哪裡?法身遍一切處。遍一切處,沒有彼處,沒有此處。有此處,有彼處,才有從此處來,到彼處去嘛!它遍一切處,沒有兩個處,它從哪裡來,從哪裡去呢?所以來無來,去無去。那麼你就知道,一切相皆是虛妄,會歸到一切相皆是虛妄,你能見到諸相非相,見到諸相非相,你見到法身如來了。   再講「一合相分第三十」,按新眼疏的科,前面講的是正報無住,這再講依報無住。依報,大而世界,小如微塵。先講微塵無住,再講世界無住。 【一合理相分第三十】 須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以三千大千世界,碎為微塵。於意云何?是微塵眾,寧為多不?須菩提言:甚多!世尊!何以故?若是微塵眾實有者,佛即不說是微塵眾。所以者何?佛說微塵眾,即非微塵眾,是名微塵眾。   看著經文:「須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以三千大千世界,碎為微塵。於意云何?是微塵眾,寧為多不?」把三千大千世界,就是大地。這大的有三千大千世界大地,把它碎開,碎成極微的塵土,叫做微塵。就是我們把這一塊土,碎成微塵,也說不過來數目,更何況把三千大千世界的大地,碎成微塵呢?「於意云何?」於你須菩提心意之下以為如何?「是微塵眾,寧為多不?」微塵眾,眾多的微塵,是不是太多呢?「須菩提言:甚多!世尊!」當然太多了。   這裡面有一個字要研究一下,把三千大千世界,碎為微塵,這只是個譬喻,事實上沒有這個事實。這個男子、女人,就說「若有人」就可以了,怎麼稱「善男子、善女人」呢?這是佛的弟子,或者是男弟子,或者是女弟子,他修析色歸空觀,把色法分析開,歸到空,簡單說叫析空觀。他也是聽佛的開示,佛叫他修觀想,修析空觀的男弟子、女弟子,所以稱為善男子、善女人。   須菩提說了個甚多,就自己跟著加以解釋了,「何以故?」我怎麼敢說個甚多呢?「若是微塵眾實有者,佛即不說是微塵眾。」因為按世俗的假相上說,有個多,有個少,微塵也是個假相,有多有少的相。要是按真諦講,要是實有的話,它沒有兩個相,實際理地,一塵都不能立,哪裡有個微塵眾多呢?所以,因為是在世俗假相上說甚多。若是微塵實有,要是說到它本性實有上,那世尊也不會說它叫微塵眾,眾,就是很多。   「所以者何?」須菩提自己再加以解釋,「佛說微塵眾,即非微塵眾,是名微塵眾。」如來說微塵眾多,是按俗諦說的,按假相上說的。「即非微塵眾」,是按真諦、按空諦講,即沒有個微塵之相。「是名微塵眾」,要按二諦解釋,不過假名微塵眾而已。要三諦解釋呢,「是名微塵」,中道第一義諦的微塵,法身遍一切處,還不遍到微塵上嗎?微塵也是如來的法身嘛!   須菩提再接著說下去了,因為須菩提解悟解悟得甚深了,他知道如來說法的意思,不等世尊再舉個世界的例子,他就跟著說下去了。 世尊!如來所說三千大千世界,即非世界,是名世界。何以故?若世界實有者,即是一合相。如來說一合相,即非一合相,是名一合相。須菩提!一合相者,即是不可說。但凡夫之人,貪著其事。   「世尊!如來所說三千大千世界,即非世界,是名世界。」如來說世界也是這樣的,三千大千世界有個世界,是按世俗的假相上有的。要按真諦說,世界沒有個世界的相,「即非世界」。要按二諦解釋,「是名世界。」不過假名叫做世界而已。因為世界從哪裡來的?眾多微塵合起來的,看著有個世界,實際沒有個世界,把它分成微塵,世界不是空了嗎?所以按二諦解釋,「即非世界」,假名世界而已。   要按三諦講呢,「是名世界」,是中道第一義諦的世界。這就是:「所謂山河及大地,全露法王身。」你看見山河大地,不是世界的相嗎?全露法王身,整個都是佛的身在顯露出來。   「何以故?」須菩提跟著再加以解釋:「若世界實有者,即是一合相。」這是叫決定無住,微塵無住,世界也無住。世界它怎麼樣子即非世界?它可以把它分開,把它碎成微塵,它不是實在有的嘛!要是假若世界是實在有的,就變成了一合相了。這一合相,就是有一個真實的東西,有這一件東西是真實的,它分不開了,它是真實的嘛!因為它不是真實的,是虛妄的,才可以分開,把它碎成微塵嘛!所以世界不是實有,若是實有,變成一合相了。   須菩提再接著加以解釋,「如來說一合相,即非一合相,是名一合相。」講微塵、講世界,都是世間的假相,都要會歸真理,會歸二諦之理,說個一合相,也就沒有一合相,不過是假名一合相而已。   要是會成三諦的道理呢,「一合相」,是假諦。「即非一合相」,是空諦。「是名一合相」,是中諦。怎麼解釋中諦呢?一切法皆是佛法,一合相也是佛法,法法皆真,法法皆如,一合相也就是真如的本體嘛!所以中道第一義諦的一合相。   「須菩提!一合相者,即是不可說。但凡夫之人,貪著其事。」世間相,沒有個一合相。一合相,就是真實的一個整體,沒有一個東西是真實的整體。內而根身,外而世界,都可以把它分開的,作析空觀。內而根身,我們的五根身,我們的身體。我們的身體,是地、水、火、風四大種組合起來的,你把它分成地、水、火、風四分,哪裡有一個身體的一合相呢?外而世界,可以碎為眾多的微塵,哪裡有個世界的一合相呢?所以一合相,根本就是不可說的一個名詞。但是,凡夫處處執著,內而執著根身,外而執著世界,都有一個真實的本體,真實的物體。   再講「知見不生分第三十一」,按新眼疏的科,「結歸問意」,金剛經說到三十分就說完了,到三十一分把它總結起來,結到經頭上須菩提問的二個問題:「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云何應住?云何降伏其心?」佛跟他說了一部金剛經,就是答覆他這二個問題:「云何降伏其妄心?」要離相。「云何安住其真心?」就無住。現在到了三十一分,這二個問題把它總結起來,先結降心離相的問題。 【知見不生分第三十一】 須菩提!若人言:佛說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須菩提!於意云何?是人解我所說義不?不也,世尊!是人不解如來所說義。   經文二個解字,念(謝)。前面一開始降心離相,要離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這個是心外之境相,把它要離開。再說要離開「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的相,見與相的分別,相是心外的境相,見是內心執著之相,前面都講過。講過你聽到了,就認為如來說這四個見,也是實實在在。你沒有聽懂,這個人解悟我所說義嗎?須菩提聽懂了,他不解如來所說義啊! 何以故?世尊說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即非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是名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   「何以故?」須菩提自己徵問,自己解釋。「世尊說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即非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是名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世尊因為我們眾生不能以無我,才把它分開來說,外面有四個相,內邊有四個見。外面四個相空了,裡面四個見還沒有空,再說你還是要把它離開,根本就是沒有個我,人無我,法無我,沒有我了,哪有四個見呢?這就是決定離相,你把人我的相離開,把法我的相離開,還有什麼四個相、四個見,不離開呢?總相離開了,別相自然離開嘛!所以「世尊說: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即非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世尊沒有起分別的執著,只是去眾生的執著而已,不過假名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   要是按三諦解釋呢,「是名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是中道第一義諦啊!怎麼會到中道第一義諦去呢?我等四見屬於煩惱,煩惱即是菩提,不是中道第一義諦嗎?   這就是要決定離相,答覆須菩提怎麼樣降伏妄心?離相,先把我相離乾淨,再離法的相。 須菩提!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於一切法,應如是知,如是見,如是信解,不生法相。須菩提!所言法相者,如來說即非法相,是名法相。   「須菩提!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於一切法,應如是知,如是見,如是信解(音謝),不生法相。」前面已經講過,你要信,你要解,你要如是修,你才如是證。你著個法相,根本就沒有解悟,怎麼修行?不修行,怎麼證得呢?   對於一切法,你心裡面應當如是知,你眼睛應當如是見,還要如是生個清淨信心,如是解悟其理,還不生法相。這叫降伏妄心,降伏到究竟處了,一切相離開。   「須菩提!所言法相者,如來說即非法相,是名法相。」對於一切法,要研究得清清爽爽,什麼世間法?什麼出世間法?研究得清爽了,不能執著。因為如來所說的法相,都是去眾生的執,執去掉了,法也不必再執。再執著法,就因藥成病,為什麼要吃藥?治病的嘛!病好了不要再執著藥了。再執著藥,病好了還要吃藥,因藥再生起來病。所以對治你的人我執,法我執。人我執,法我執都離開了,這個法也不要執嘛!所以如來說一切法,都是權巧方便,如來所說的法相,即非法相,是名法相,假名法相而已,這是按二諦解釋。按三諦解釋,如來所說的法相,是假諦。「即非法相」,是空諦。即空即假,「是名法相」,中道第一義諦。中道第一義諦怎麼解成是名法相呢?這個中道第一義諦的法相,是無相之相,是實相法的相。   「應化非真分第三十二」,這要是按心印疏分的科,正宗分到三十一分止,第三十二分,就分到流通分了。我們是按新眼疏的分科講,第三十二分還是正宗分,最後一段,才是流通分。三十二分,還分到正宗分,佛是答覆須菩提住心無住的問題,把它總結起來。前面是結歸云何降伏其心,要離相的問題,要離我相、離法相,這樣妄心降伏。這再結歸云何住心無住,答覆須菩提住心無住,把它總結起來答覆。 【應化非真分第三十二】 須菩提!若有人,以滿無量阿僧祇世界七寶,持用布施。若有善男子、善女人,發菩提心者,持於此經,乃至四句偈等,受持、讀誦,為人演說,其福勝彼。   「須菩提!若有人以滿無量阿僧祇世界七寶,持用布施。」先較量,世界,三千大千世界。阿僧祇,是個大數目名字,翻成無央數。無量,也是個大數目名字。這就不只一個三千大千世界,二個三千大千世界,而有阿僧祇的三千大千世界。不是一個阿僧祇,二個阿僧祇,而有無量阿僧祇的三千大千世界。這麼三千大千世界多了,七寶也多了,統統拿來做布施。   「若有善男子、善女人,發菩提心者」,這另外有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這個善男子、善女人,「持於此經」,於金剛經,「乃至四句偈等,受持、讀誦,為人演說,其福勝彼。」勝過前面七寶布施那個人。   受持、讀誦,是自利;為人演說,是利他。大乘佛法,以利他為自利,自利再為他人演說。受持、讀誦,是為人演說的一個準備。演說,為人演說,利他。利人了,自己才能得利益。不是先自利後利人,目的還是在為人演說,而受持、讀誦的。 云何為人演說?不取於相,如如不動!   怎麼剛才我解釋,注重在為他人演說呢?下面佛告訴我們,他沒有說云何受持?云何讀誦?他只說:「云何為人演說?」就是以為人演說為目的。   我們是佛的弟子,應該擔荷如來的家業,擔荷如來的家業就要為人演說,才能以續佛的慧命。沒有人演說,佛的慧命斷了,佛法滅亡了嘛!要負起責任來,為人演說。   「云何為人演說?」告訴未來世的弟子,為人演說,就是講經說法的一個方法,你為人演說,就說法相嘛!「不取於相」,你不能著演說之相,怎麼樣演說?「如如不動」,以如如智,觀如如理。你講的是真如實相之理,依著真如實相之理,起的真如實相的智慧,也就是以實相般若起的觀照般若的智慧來演說,演說的文字般若。一如沒有二如,如如智即是如如理,所以它根本沒有動。你一取相,就是一著相,動了,不是講經說法的真理了。   這就是答覆須菩提「云何應住其心?」那個問題,前面第四分答覆他「云何應住」?於一切法,不要住相,你去行布施。行布施,財布施,無畏布施,法布施,最重要的法布施。行法布施,不要住相,你的真心自然安住了。   再結歸到經題上,經題叫做「金剛般若波羅蜜經」,般若,有三般若:文字般若,觀照般若,實相般若。「云何為人演說?不取於相,如如不動。」就是三般若。「為人演說?」演說的文字般若。「不取於相」,演說,正在說法,怎麼不取於相?你起的觀照般若嘛!會歸到實相般若,實相般若如如不動嘛! 何以故?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要是你沒有會歸三般若呢,不必這樣解釋了,如來是希望我們大心凡夫發心弘法。大心凡夫他是發大心要弘法,但是著相心退步了,教你這個觀想。   「一切有為法」,三界以內的法,有所作為之法,五蘊,十二處,十八界,都是有為之法。你要說法度眾生,不是要在三界以內度嗎?你取相取的都是有為法相,不應該取。你應該作個觀想:一切有為法,如「夢」、如「幻」,都是虛幻不實的,像作夢的境界,像那幻術幻出來的境界。   如「泡」,如「影」,不堅固,就像水上有個泡,向人照出來個影子,你看見有個東西,實際沒有個東西。「如露、亦如電」,無常的,下個露水,在樹葉上結了一個水珠,太陽一出來就沒有了。像陰天要下雨,掣了個電光,亮了一下沒有了,都是無常的,你執著幹什麼呢?「應作如是觀」,觀字念去聲念(貫),你應該常常這樣觀想,三界有為法虛幻不實,不堅不固,一切無常,用不著取相。   講到這裡,正宗分講完,下面這一段經文,是流通分。 佛說是經已,長老須菩提,及諸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等,聞佛所說,皆大歡喜,信受奉行。   「佛說是經已」,把金剛經說完了,說圓滿了,叫已。「長老須菩提」,是當機者,還有其他的聽眾,四眾弟子。「及」,並及,「比丘、比丘尼」,出家二眾。「優婆塞、優婆夷」,在家二眾。「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等」,還有一切世間天眾、人眾、阿修羅眾,三善道的眾生,都在那裡聽法。「聞佛所說,皆大歡喜,信受奉行。」聽懂了金剛經的經義,發了歡喜心,就是法樂之心,信受,如是信,如是納受,如是奉行,如法修行,怎麼樣修行呢?弘法利生,不取於相。   金剛經講到這裡,講圓滿了。    金剛經參考資料 道源長老 編 一、說經之地方   世尊說法四十九年,其中說般若經之時間最長,有二十二年。在此二十二年之中,所說的般若經,有八部十類之多。八部者:第一、大品般若。第二、放光般若。第三、光讚般若。第四、道行般若。第五、小品般若。第六、天王問般若。第七、文殊般若。第八、金剛般若。再加上仁王般若,及六百卷之大般若,共有十類。   說般若經之地方,則有四處十六會。第一、王舍城之鷲峰山,有七會。第二、舍衛國之給孤獨園,有七會。第三、他化自在天之摩尼寶藏殿,有一會。第四、王舍城竹林精舍之白鷲池側,有一會。此四處十六會所說之般若經,俱在六百卷之大般若經中,上面所說之八部十類,除仁王般若經外,其餘之八部般若,亦俱在六百卷之大般若經中。   此金剛經,在六百卷中,當於五百七十七卷。在四處十六會中,正當於第二處第三會,即在舍衛國之給孤獨園所說也。 二、翻譯之年代   金剛經傳至中國,共有六種翻譯。第一、姚秦時代,鳩摩羅什法師譯,名金剛般若波羅蜜經。第二、元魏時代,菩提留支法師譯,亦名金剛般若波羅蜜經。第三、南朝陳時,真諦法師譯,亦名金剛般若波羅蜜經。第四、隋朝時代,達摩笈多法師譯,名金剛能斷般若波羅蜜經。第五、唐朝時代,玄奘法師譯,名能斷金剛般若波羅蜜經。第六、同在唐朝時代,義淨法師譯,亦名能斷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現在所使用之經本,即是第一種,鳩摩羅什法師在姚秦時代所譯。以什師與中國人,法緣深厚,悉皆歡喜讀誦什師之譯本,故用之。 三、所依之版本   現在所依之版本,乃世間流通之三十二分版本。三十二分,乃梁昭明太子所分。法師們講金剛經,多數皆依清朝溥畹法師所著金剛經心印疏之科判。今以世人皆喜三十二分本,故用之。 四、題目之含義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金剛是喻,具有三義:謂堅、利、明也。以此寶其體最堅,一切物不能壞。其用極利,能壞一切物。其相光明,方寸之寶光照數十里。般若是法,華言智慧,其義有三:謂實相般若、觀照般若、文字般若也。以金剛三義喻般若三義者,以金剛之體堅,喻實相般若理體之堅也。以金剛之用利,喻觀照般若智用之利也。以金剛之相明,喻文字般若其相之明也。梵語波羅蜜,華言到彼岸也。梵語修多羅,華言契經,謂契理契機之經教也。具有四義:謂貫、攝、常、法也。以「經」能「貫」穿所說之義,「攝」持所化之機。「常」則三世不能易其理,「法」則十界皆同遵其規也。 姚秦三藏法師鳩摩羅什譯   姚秦者,朝代之名,以別於苻秦,故曰姚秦也。三藏者:經藏、律藏、論藏也。法師者:以法自師,以法師人也。鳩摩羅什,華言童壽,以幼童之年而有高壽之德也,乃譯經法師之德號也。 五、全經之科段   凡是佛經應分為三大分:即序分、正宗分、流通分。今依三十二分,分為三分。即第一分為序分。自第二分至第三十二分前半分為正宗分。第三十二分後半分為流通分。   正宗分中,又按信、解、修、證,分為四科:   一、自第二分至第八分,略明降住生「信」分。   二、自第九分至第十六分,推廣降住開「解」分。   三、自第十七分至第二十四分,究竟降住起「修」分。   四、自第二十五分至第三十二分前半分,決定降住成「證」分。   第三分之「離相度生」,及第四分之「無住行施」,乃一經之要旨,以後經文,皆依此要旨而加以闡釋也。 如是   一、「如是」者乃指法之詞,即指此一部金剛經也。   二、「如是」者乃信順之詞,即世尊所說之法,阿難尊者悉皆信受順從也。   三、「如是」者乃顯理之詞,今據本經,當以實相般若、觀照般若為「如」,文字般若為「是」。良以實相、觀照,二而不二,體用如如,故名為「如」。文字性空,不即文字,不離文字,故名為「是」也。 一時   「一時」者乃師資道合,說聽究竟,唯一無二之時也。 佛   梵語佛陀,此云覺者,謂自覺、覺他、覺行圓滿也。 舍衛國   梵語「舍衛」,此云聞物,亦云豐德。以物產豐富,道德高尚,名聲遠聞也。 祇陀   梵語祇陀,此云戰勝,乃波斯匿王之太子也。 大比丘   梵語比丘,具有三義,謂怖魔、乞士、破惡。大比丘者,回小向大之比丘也。 千二百五十人俱   佛度三迦葉,即優樓頻螺迦葉、伽耶迦葉、那提迦葉等一千人。又度舍利弗、目犍連等二百人,更度耶舍長者子等五十人。此等諸人,先事外道,勤勞無益,一見如來,便登聖果,以此感恩,誓常隨侍,所謂「常隨眾」也。   「發起序」者:以此一段經文,發起「正宗分」也。有淺深二種釋義:淺釋者,以戒定發般若妙慧也。深釋者,以「離言般若」發起「依言般若」也。此佛就一切眾生日用尋常,去來動靜,行住坐臥,穿衣吃飯處,直顯實相般若之本體,以明無住真心之妙用也。所以假此乞食,發起斯經者,不過要人向日用中,識得自己與諸佛,無二無別,則能事畢矣。 長老者   道德長、戒臘老,德臘俱高之尊稱也。 須菩提   此云空生,或云善現,又名善吉。以初生時,家中寶藏頓空,故名空生。相師占之,此子善吉,故名善吉。七日之後,家珍復現,故又名善現,乃舍衛國鳩留長者之子,解空第一。在般若會上,轉教菩薩,故為「當機」,發起此經也。若論其本,乃青龍陀佛,為輔助釋迦教化,大權示現者也。 希有者   稀奇少有也。其意有二:一、就佛邊說,於日用尋常處,示奇特事,可謂希有!二、就自己邊說,能向穿衣吃飯處,討得個消息,從來未知,今日方悟,真可謂希有也! 善護念、善付囑者   如來之心,加護愛念諸弟子;如來之口,委付之叮囑諸弟子。如般若會上,轉教付財,將大付小,引小入大,囑小化大,以大激小,皆如來之方便護念也。   然尚非今之所謂善也。今見如來,入城還園,穿衣吃飯,直顯住心無住,降心離相之妙旨。以「身教」不以「言教」,時時處處,無不為諸弟子作模範,真可謂「善護念善付囑」矣!梵語「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此云「無上正等正覺」。「正覺」揀別凡夫之不覺,及外道之邪覺。「正等」揀別二乘之不等。「無上」揀別菩薩之有上。以順於古例,故不翻其義,但譯其音也。 云何應住?云何降伏其心?   「云何應住」者,應當如何安住其菩提心也。「云何降伏其心」者,云何降伏其妄想心也。「降伏」是剋制、攝持、消滅之義。 應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   「應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之兩「如是」,有三釋:   一、約顯理釋:「如是」者,眾生諸佛,本自如如。所謂生佛一「如」,莫不皆「是」也。設廓而論之,則內而根身,外而器界,無非真「如」,咸「是」實相,故言「青青翠竹總是真如,鬱鬱黃花無非般若」。此顯世出世間,無一法不「如」,無一法不「是」,以明「如是」也。   二、約指前釋:「如是」者,「如」世尊前面之穿衣吃飯,洗足敷座,一段光景,這就「是」了。以此而住,無非安住。即是而降,無往弗降。此明無住之住,是真安住!不降之降,即真降伏!故云「應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也。   三、約開後釋:「如是」者,即指後文所說之一部金剛經也。 諸菩薩摩訶薩   梵語摩訶,華言大。此處約發心釋,發大乘心者曰菩薩(權教大乘)。發最上乘心者曰摩訶薩(實教大乘)。 三界所有一切眾生之類,列表以明之:    欲界 胎生、卵生、濕生、化生。有色,有想。   三界 色界 化生。有色,有想。(除無想天)    無色界 化生 空無邊處    識無邊處    無所有處若無想。    非想非非想處若非有想非無想。 無餘涅槃   「涅槃」華言寂滅,亦云圓寂。有大乘小乘之分:小乘涅槃,斷三界之內之見惑、思惑,了脫分段生死。然尚餘有三界以外之塵沙惑、無明惑,未曾斷除,變易生死未曾了脫,故曰有餘涅槃。大乘涅槃則四惑俱斷,二死皆了,故曰無餘涅槃。 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   「我相」者:以我為能度,便有「我相」。   「人相」者:以彼為所度,便有「人相」。   「眾生相」者:所度既非一人,善根更不一致,處處分別,便有「眾生相」。   「壽者相」者:有法授受,戀著不捨,念念相續不斷,猶如命根,便有「壽者相」。   此四相乃由我相開出,合之實一我相也。 法   「法」字乃通於一切之語,一切事物,大者、小者,有形者、無形者,通謂之「法」。一切道理,真實者、虛妄者,亦皆謂之「法」。不論眼見者、耳聞者,謂之「法」,即眼不能見、耳不能聞,但為心想所及者,亦皆謂之法也。此「法」字乃通指一切世間法,及出世間法也。 應無所住,行於布施。   「住」者執著也。謂菩薩離相度生,是發大願。發願之後,必起大行,否則便成空願耳。菩薩所修之萬行,即六度:謂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今但言布施者,以布施一度,統攝其餘五度,由六度而開為萬行也。唯於行布施時,應觀想「三輪體空」,不可執著,以一起執著,則真心不能安住矣!故曰:「菩薩於法,應無所住,行於布施」也。 布施攝六度   偈曰:檀(梵語檀那,華言布施)義攝於六,資生(財)無畏法,此中一二三,是名修行住,再列表以明之:    資生施 布施    持戒   布施 無畏施    忍辱 六度 萬行    精進    法 施 禪定    般若 三輪體空   六度法門,度度輪轉不息,曰「輪」。各各如夢如幻,等無實體,曰「體空」。今舉布施度言之,內無能施之我,外無受施之人,中無所施之物,故曰「三輪體空」也。 無住行施   行布施何以不許「執著」耶?蓋一有住者,即落於「有為法」中。所有功德,報在人天,不但不能作成佛之正因,且將招致第三生之苦果!永嘉禪師證道歌云:「布施持戒生天福,猶如仰箭射虛空。勢力盡,箭還墜,招得來生不如意」!故必「無住行施」,方能與「無為法」相應,現在安住真心,將來定成佛果。然即此「無住」之念,亦不許執著也。 十八界   內六根: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外六塵:色塵、聲塵、香塵、味塵、觸塵、法塵。(塵即是外境。以此六種外境,能染污清淨真心,故曰六塵)。中間生起六識,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識即是妄心,有明了分別之能。分而為六,故名六識)。以上六根、六塵、六識、總名十八界,包括三界以內諸有為法。以各有界分,故名為界也。   「見如來不」之「不」字,音「否」,問詞也。「不也世尊」之「不」字,音「弗」,即「不可」也。以後經文,凡遇此等字句,皆作「否」、「弗」讀解。 如來三身   一、法身:實相之理體也。實相無相,故不可見。唯證相應。   二、報身:因行圓滿,得此酬報,真實之智體也。唯地上菩薩得見之。   三、應身:亦名應化身。自理智不二之妙體,為化度眾生,應機示現妙用之身也。如世尊在印度出世,丈六金身,三十二相者是也。大心凡夫,及二乘人得見之。 可以身相見如來不?   此乃世尊審問勘驗之詞也。以上如來所謂「離相度生」、「無住行施」之理,雖甚明了,但恐「說時似悟,對境還迷」,故即將須菩提面對之如來身相,以審問勘驗之也。須知學佛之人,最難離之相,即是佛相與法相,今世尊先以離佛相問之也。 凡所有相,皆是虛妄!   此世尊令須菩提(須菩提代表我等眾生)擴大觀照般若之工夫也。既能了知佛之身相,虛妄不實。即當推而廣之,觀照一切諸法,凡所有相者,皆是虛妄也。 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   「凡所有相,皆是虛妄!」此令不著「有」也。「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此令不著「空」也。蓋若一味「離相」,則恐墜「無為坑」,起「斷滅見」矣!若能見得諸相非相,正不必離相覓性。須知正當照見諸相非相之時,正是法身如來顯現之時,故曰即見如來也。若見諸相非相之「見」字,是觀照般若之工夫;即見如來之「見」字,是實相般若之悟證,要真能見到諸相非相方可。若祇是說理,而無真工夫,即不能見如來也。 後五百歲   釋迦世尊之法運,共一萬二千年。即正法一千年、像法一千年、末法一萬年也。「後五百歲」者,即一萬二千年之最後五百年也。 持戒修福,能生信心。   此有三種義理:   一、持戒能止惡生定,修福能生善攝慧,故能於此般若深理,生真實之信心也。   二、持戒修福只是大乘之基礎,般若法門方是大乘之究竟,故佛作此說以引進之也。   三、學般若者,往往偏執空理,不肯持戒修福。如世間一般文人,口能談般若,筆能寫般若,但不能實際修般若。又如一般「惡取空」者,以持戒修福為著相,以殺生婬亂為不著相。不知因果難逃,惡有惡報,定當墮落也。   永嘉禪師云:「豁達空,撥因果,莽莽蕩蕩招殃禍」,故佛言必以持戒修福為先,以警誡之也。 一念生淨信   「淨信」者,不著空邊,不著有邊,深信「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之信心也。即此一念,得與實相般若相應,故能獲福無量也。 三空   無我等四相,「我空」也。無法相,「法空」也。亦無非法相,「空空」也(亦名俱空)。 無有定法,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菩提乃佛所證之智果。今言「無有定法」者,以此菩提之果法,不過對菩薩有上,而稱「無上」;對二乘之偏覺,而稱「正等」;對凡夫外道之痴邪,而稱「正覺」。只是對待而立之假名而已,故無一定之法,名為菩提也。 亦無有定法,如來可說。   如來所說之法,皆應機而說,遇小機說小法,遇大機說大法,本無一定也。 如來所說法,皆不可取,不可說,非法、非非法。   遠離空有二邊。「非法」者,非有法也;「非非法」者,非空法也,遠離空有二邊,方得證菩提。是有邊不可取,空邊亦不可取也。如來所說之法,密說顯說,無不令離二邊,會歸中道。故如來所說法,不可說是「非法」,亦不可說是「非非法」也。 一切賢聖,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   十住、十行、十回向,謂之三「賢」菩薩。十地,謂之十「聖」菩薩。「無為法」者,即實相般若,非修造而成,無所作為,故名「無為」。即非空、非有之自性清淨心也。「一切賢聖,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者,謂一切三賢十聖,無不以此雙非之無為法,而得成就其差別果位也。 三千大千世界   「三千大千世界」者,乃釋迦一佛之教化區域也。以須彌山為中心,四面有四大部洲,一日一月,為一「小世界」。合此「小世界」一千個,為「小千世界」;再合此「小千世界」一千個,為「中千世界」;再合此「中千世界」一千個,為「大千世界」;以此大千世界,成自小千,中千、大千,故名「三千大千世界」。乃「大化身佛」所居之國土也。 受持   對於經中之義理,領納於心,曰「受」;憶念不忘,曰「持」。 二諦   「二諦」者,真諦、俗諦也。俗諦者,凡情所見世間之事相也。是順凡俗迷情之法,故曰俗。其為凡俗事相之道理,決定而不動,故曰諦。真諦者,聖智所見真實之理性也。是離虛妄,故曰真。其理決定而不動,故曰諦也。 小乘四果   一、初果須陀洹,華言預流,亦入流。以斷盡三界八十八使「見惑」,初入聖人之流也。   二、二果斯陀含,華言一來。斷欲界九品「思惑」之前六品,只須一往天上,一來人間,即證三果也。   三、三果阿那含,華言不來,亦云不還。斷欲界「思惑」後三品盡,不再還來欲界也。   四、四果阿羅漢,華言殺賊,斷盡三界見思二惑,喻如殺盡煩惱賊也。亦云應供,煩惱斷盡,應受人天供養也。亦云無生,不再來三界受生死也。 須陀洹名為入流,而無所入。不入色、聲、香、味、觸法,是名須陀洹。   小乘初果,斷「見惑」,初生無漏真智,親見「我空」之理。對於六塵境界,不起分別,故能六根不入六塵。根塵既不相入,中間自然不生六識。六識不生,即是分別心不起。分別心既然不起,有誰能念「我證初果」耶! 斯陀含名一往來,而實無往來,是名斯陀含。   初果已斷三界迷理之「見惑」,已證「我空」之理。二果進修,更於欲界貪瞋癡慢等迷事之「思惑」,斷前六品。煩惱更薄,「我空更深」,雖隨惑潤生,須「一往來」,而二果聖人心中,實無往來之念也。 阿那含名為不來,而實無不來,是名阿那含。   三果聖人斷盡欲界「思惑」,不但於道理上見到「我空」,即於欲界之事相上,已證到「我空」。欲界之「我」既已空矣,更有誰作「不還欲界」之念耶! 實無有法,名阿羅漢。   四果聖人,斷盡三界煩惱,徹證無生之理。我等四相不起,即無能無所。既無能證之人,亦無所證之果,更有誰作「我得阿羅漢道」之念耶? 三昧   華言正定。 阿蘭那   華言寂靜。 然燈佛與釋迦世尊授成佛之記   世尊因地修行,至第二阿僧祇劫滿時,名儒童,亦名善慧。遇然燈佛出世,見王家女名瞿夷者,持七枝青蓮花。以五百金錢,買其五枝。合彼女所寄託之二枝,一併供佛。又見地有泥,解衣覆地,不足,乃解髮佈地,請佛踏之而過。佛因授記曰:「過後九十一劫,汝當作佛,號釋迦牟尼」。 莊嚴佛土   莊嚴者,莊盛嚴飾也。菩薩因地所修六度萬行之功德,以之回向,莊嚴成佛時之依報國土,謂之莊嚴佛土。 三諦   諦者,真實不虛之理也。三諦者,空諦、假諦、中諦也。空諦者,謂一切由因緣所生之事事物物,其體性空無之理也。假諦者,謂一切事物體性雖空,而假相實存之理也。中諦者,謂空假不二,中道之理也。龍樹菩薩所造之中觀論,有偈云:「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空諦),亦為是假名(假諦),亦是中道義(中諦)。」即明此三諦之義也。 莊嚴佛土者,即非莊嚴,是名莊嚴。   「莊嚴佛土」者,乃約「假諦」說,菩薩修六度萬行,以莊嚴佛土,是有所莊嚴也。「即非莊嚴」者,乃約「空諦」說,菩薩所修之六度萬行,皆是因緣所生,都無自性,當體即空也。「是名莊嚴」者,乃約「中諦」說,中諦能圓融二諦,雖然莊嚴而不著其相,雖不著相而不妨熾然莊嚴,是則名為莊嚴佛土也。 恆河   新譯殑伽河,華言天堂來,謂其源高且遠也。其河甚寬且長,沙細如麵。 隨說是經   「隨說」二字,約有四義:一、隨說人,不揀僧俗凡聖。二、隨說經,不論事理精粗。三、隨說經,不定章句前後。四、隨說處,不拘城市山林。 阿修羅   華言非天,以有天之福,無天之德也。 皆應供養,如佛塔廟。   凡是講金剛經之處所(無論講多講少),皆應如供養佛之塔廟而供養之。 塔   梵語塔婆,新譯窣堵波。華言方墳,亦云圓塚,亦云高顯處。塔之種類甚多,大分四種:一、生處塔。二、成道塔。三、轉法輪塔。四、般涅槃塔。供養講金剛經之處所,即等於供養佛之四種塔:一、經云:「一切諸佛,皆從此經出」,即等於「生處塔」也。二、經云:「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又云:「當知是人,成就最上第一希有之法」,即等於「成道塔」也。三、經云:「乃至四句偈等為他人說」,又云:「隨說是經,乃至四句偈等」,即等於「轉法輪塔」也。四、經云:「所有一切眾生之類……我皆令入無餘涅槃而滅度之」,即等於「般涅槃塔」也。 廟   「廟」者貌也,供佛像貌之處也。 最上第一希有之法   「最上」者,以其成就法身之法也。無漏無為,離名絕相,再無一法,加之於上,故名「最上」也。「第一」者,以其成就報身之法也。萬德莊嚴,無量相好,眾聖中尊,更無過者,故名「第一」也。「希有」者,以其成就化身之法也。在天而天,在人而人,羊中現羊,鹿中現鹿,隨類現身,稀奇少有,故名「希有」也。 若是經典所在之處,即為有佛,若尊重弟子。   此顯處勝也。「若尊重弟子」之「若」字,作「及」字解。「尊重弟子」者,如來之可尊可重之弟子,即一切賢聖僧也。謂此經典所在之處,即有佛在,並及一切賢聖僧寶皆在也。「經典所在」,乃法寶也。「即為有佛」,正是佛寶也。「尊重弟子」為僧寶也。經典所在之處,三寶備足,則其處之殊勝可知矣。 是經名為金剛般若波羅蜜,以是名字,汝當奉持。   此有二義:   一、約法釋,謂應依「文字般若」,而起「觀照般若」,斷除一切煩惱,親證「實相般若」,直到彼岸,如是奉持即可矣。   二、約心釋,蓋此金剛般若者,乃現前諸人個個本有的離相無住之真心是也。世尊歷劫修行,全用此心。出世成佛,亦用此心。以用此心故,而能於割不斷處,一切割斷!放不下的,全身放下!設捨此心,別無有心,故教「以是名字,汝當奉持」也。 聞說是經,深解義趣!   「解」是解悟。「義」是義理。「趣」是歸趣。「深解義趣」者,即所謂「大開圓解」也。須菩提在聲聞位上,固然只解悟到我空之理;即在菩薩位上,過去雖能解悟我法二空之理,亦未悟到二空不空之理。今在金剛般若會上,得聞「空有一如」之義,而能甚深的解悟到中道之理,歸趣到自心本具之實相般若,而大開圓解也。 涕淚悲泣   鼻出曰「涕」,眼出曰「淚」,感激心痛曰「悲」,無聲之哭曰「泣」。須菩薩尊者之所以悲泣者,乃喜愧交集也。喜者,喜今日之得悟,愧者,愧過去之未聞也。 希有   此第十四分之「希有」,與第二分之「希有」不同,前之「希有」乃是須菩提尊者見到世尊在日用尋常中,表現般若妙用,是讚歎世尊之希有;後之「希有」乃尊者「聞說是經,深解義趣」,所悟般若之理,與佛無二無別,是感嘆自己之希有也。 離一切諸相,即名諸佛。   此正是須菩提尊者,依悟而說也。所悟者,即前文世尊說「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之理也。 不驚、不怖、不畏   聞「我空」,而不驚疑;聞「法空」,而不恐怖;聞「空空」,而不畏懼也。 第一波羅蜜   即是般若波羅蜜。蓋五度如盲,般若如導,五度無般若,皆不能到彼岸,故般若稱為第一也。 歌利王   華言極惡王。 如來是真語者、實語者、如語者、不誑語者、不異語者。   「真語」者,不妄語也;「實語」者,不虛語也;「如語」者,如所證而語也;「不誑語」者,不騙人之語也;「不異語」者,不更改變易之語也。 五種法師   法華經法師品所說,有五種法師:一、受持法師,憶持其義而不忘者。二、讀經法師,正心端坐,目覩經文,口宣句讀者。三、誦經法師,習讀既熟,不對經文,自然能誦者。四、解說法師,解說經義,弘法利人者。五、書寫法師,書寫(印刷)經文,而廣流布於世者。 為發大乘者說,為發最上乘者說。   「發」者,發心也。「大乘」者,權教大乘也,約宗派說,即是始教般若空宗。「最上乘」者,實教大乘也,即是頓教禪宗。然而世尊所說之金剛般若,並無兩樣,只因弟子發心不同,致使淺者見淺,深者見深也。 荷擔如來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在背曰荷,在肩曰擔,即所謂負起責任也。世尊出世,祇為度生。我等能發大心,受持、讀誦,廣為人說,即是荷擔如來家業,替佛轉化也。 若樂小法者,著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   所著曰「相」,能著曰「見」。「見」即「執」也。「執」有二種:一者「人我執」,二者「法我執」。此處經文所說之我等四見,乃是「法我執」。即前文(第六分)所說:「若取法相,即著我、人、眾生、壽者」也。蓋「樂小法者」,「我執」雖破,「法執」猶存,「即於此經,不能聽受、讀誦,為人解說」也。 業障消滅   障正道、害善法者有三,故曰三障,一、煩惱障,即貪、瞋、癡等之惑也。二、業障,即五逆、十惡之業也。三、報障,即地獄、餓鬼、畜生之苦報也。而急於消滅「業障」者,一則以業障不除,即不能修正道集善法,亦即不能斷「煩惱障」也。二則以業障不除,定招三惡道之報障也。 上卷與下卷,義理淺深之分判。   前半部經,是講「信教」「解理」;後半部經,是講「修行」「證果」。前半部經,重在啟發「正智」,以遣除「境相」,斷除「分別我法二執」。後半部經,重在顯發「理體」,以遣除「心相」,斷除「俱生我法二執」。 第十七分之問答含義   第十七分與前之第二分、第三分,問答之詞句相同,而其所含之義理則不同。前之發心,乃凡夫初發之心;此之發心,乃菩薩悟理之後,所發進修菩薩行之心也。前之佛答,要在遠離「分別」所起之「境相」;此之佛答,要在遠離「俱生」所起之「心相」也。 而無有一眾生實滅度者   第三分云:「實無眾生得滅度者」。「實」字在「眾生」之上,是說眾生性空,雖滅度一切眾生,而「實無眾生」之相可得。是重在離「所」度之相,亦即離外境之相也。此處云:「而無有一眾生實滅度者」。「實」字在「滅度」之上,是說菩薩心空,雖滅度一切眾生已,在菩薩心中,無有一眾生「實為我滅度」之念也。是重在離「能」度之相,亦即離內心之相也。此處執著四相即非菩薩,與前第三分第四分,文義不同,前文(第四分)於「即非菩薩」下,則接說「復次須菩提,菩薩於法,應無所住,行於布施,所謂不住色布施,不住聲香味觸法布施」,是重在空外境也。此處於「即非菩薩」下,則接說「所以者何?須菩提!實無有法,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是重在空內心也。   此處所舉然燈佛公案,與前第十分含義不同。與前文(第十分)問然燈佛之事,言雖彷彿,意不雷同,前文曰「於法有所得不?」是知「於法」義屬於所得之法,乃心外之相也。此處「有法得菩提不?」義屬於能得之心法,乃心內之見也。 如來者,即諸法如義。   「諸法如義」者,一切諸法之真如義也。「真」者不虛妄,「如」者不變異。一切諸法之事相,皆是虛妄,皆有變異。但一切諸法之理體,則平等一如,無有差別。能悟入此諸法真如之義理者,即謂之「如來」,即從真如而來也。 於是中無實無虛   「於是中」者,於如來所得之菩提法中也。以「無實」故,「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以「虛無」故,「一切法皆是佛法」也。以無實無虛,方顯平等之理體也。 五眼圓明偈   天眼通非礙,肉眼礙非通,法眼能觀俗,慧眼了真空,佛眼如千日,照異體還同。 觀三心不可得偈   三際求心,心不有;心不有處,妄緣無;妄緣無處,即菩提;生死涅槃,本平等。 二祖求初祖安心   禪宗二祖慧可禪師,侍初祖達摩,因立雪斷臂,求初祖安心。初祖曰:「將心來,與汝安!」慧可曰:「覓心了不可得!」初祖曰:「與汝安心竟!」慧可遂徹悟,嗣二祖位。 德山參龍潭   唐朝德山禪師,向婆子買油糍點心。婆子問:「三心不可得,汝點那一心?」德山無對。迨至龍潭,吹滅紙燈,始大悟。 慧命   「慧」者有德也,「命」者有壽也,即「長老」之異譯也。 魏譯加入六十二字   自「爾時,慧命須菩提」至「如來說非眾生,是名眾生」,有六十二字,乃後人依元魏菩提留支譯本加入者。其加入之意,或以無著菩薩之金剛經論,及彌勒菩薩之金剛經偈頌,皆有此義也。 是法平等,無有高下。   「是法」者,實相妙法也,亦即菩提心法也。上與十方諸佛「平」,下與九界眾生「等」。諸佛雖高,此菩提心法亦無有高。眾生雖下,此菩提心法亦無有下,故言「無有高下」也。 可以三十二相觀如來不?   「觀」音貫,讀去聲,觀與見不同。面對如來,以眼視之,曰見;不對如來,以心想之,曰觀。佛問汝等用功修行時,是否以三十二相「觀想」如來耶! 轉輪聖王   轉輪聖王有四:鐵轉輪王,統領一洲;銅轉輪王,統領二洲;銀轉輪王,統領三洲;金轉輪王,統領四洲。聖王生時,即具七寶:一、金輪寶,名勝自在。二、象寶,名青山。三、紺馬寶,名勇疾風,四、神珠寶,名光藏雲。五、主藏臣寶,名大財。六、女寶,名淨妙德。七、主兵臣寶,名離垢眼。有此七寶,名轉輪王。王欲東,則輪寶東飛;王欲西,則輪寶西飛。設諸小國,有不順命者,輪寶先往不待干戈,而自臣服。以十善法,化四天下,故稱聖王。其身金色,三十二相,與佛頗同,乃世間第一福德人也。 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   「邪道」者,不正之道也。以不達自性平等,向外馳求,尋言取相,非邪而何?故斥之曰:不能見離相之法身如來也。不許著相見佛者,破「常見」也。然則,如何方能見佛?曰:「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也。 於法不說斷滅相   此破「斷見」也。前文云:「此法無實無虛」,又云:「是法平等,無有高下」。若著相見佛,是有「實」矣,是有「高」矣。若說斷滅,是有「虛」矣,是有「下」矣,皆非「平等」之法也。   經文自開卷至第二十六分,皆談「妙有」。所謂妙有不有,以故即有而說空也。自第二十七分,直至卷終,皆談「真空」。所謂真空不空,是即空而說有也。 知一切法無我   「無我」有二種:一、「人無我」,「我」者,自主自在之義。凡夫不了五蘊(色、受、想、行、識),假和合之義,固執實有自主自在之人體,曰「人我」。今了五蘊假和合之義,達實無人體,曰「人無我」。是為小乘之觀道,以斷「煩惱障」,而得涅槃者也。二、「法無我」,固執諸法有實體、有實用,曰「法我」。今了諸法因緣生之義,達實無自性,曰「法無我」。是為大乘菩薩之觀道,以斷「所知障」而得成佛者也。小乘但悟「人無我」,大乘則「二無我」皆悟。 得成於忍   「忍」者忍耐、忍可、安忍也。「忍耐」者,忍耐違逆之境,而不起瞋心也。是「忍耐」者,忍辱之義也。「忍可」者,於諸法性空之理,忍可於心,了了分明也。是「忍可」者,智之義也。「安忍」者,於諸法實相之理,安住不動也。是「安忍」者,定之義也。忍有三種;   一、「耐怨害忍」,亦名「生忍」。能忍耐有情(眾生)怨敵之惱害者。   二、「安受苦忍」,亦名「法忍」。能安受無情之法,如寒熱水火等苦楚者。   三、「諦察法忍」,亦名「無生法忍」。諦觀諸法實相,而安住於無生之理智者。前二忍是「忍耐」之義,後一忍是「忍可」「安忍」之義也。   「若復有人,知一切法無我,得成於忍」者,謂此菩薩悟知一切諸法無我,而得成就「無生法忍」也。 不受福德   「不受」者,非拒而不納也。但於福德,不起貪著之念,即是不受之義也。 如來者,無所從來,亦無所去,故名如來。   此明應化身如來也。亦即近明前文(第二十六分)不可以色相見佛之義。遠明前文(第一分)世尊由祇園來,向舍衛去,來無來相,去無去相之義也。所謂「不起道場,而去鹿苑」也。進而明之,即從兜率來,亦未嘗來;向雙林去,亦未嘗去也。而見世尊有來有去者,正如「雲駛月運」、「舟行岸移」,然月未嘗運,而岸未嘗移,蓋隨其機見耳。又如月之印水,水清則月來,水濁則月去,天上之月,實未嘗來去也。是故若欲見佛,但淨其心。所謂「眾生心水淨,如來影現中」也。 若善男子善女子,以三千大千世界,碎為微塵。   「以三千大千世界,碎為微塵」,何以稱為「善」男子「善」女人?以其修「析色歸空觀」(簡稱析空觀),故得稱為善也。 微塵非微塵,世界非世界。   此顯非一、非異,平等之理也。亦遠結前文(第十三分)微塵非微塵,世界非世界之義也。前文之義,乃是喻明如來說法,無說法相,及三十二相,即是非相之理也。此處(第三十分)所說,乃令正觀,微塵非微塵,世界非世界,以況顯佛之三身,非一、非異,平等之理也。 一合相   「一合相」者,眾生執著每一事物,有一實在之整體也。內而根身(五根身)執著有一實在之整體,名之曰「一合相」。外而世界,亦執著有一實在之整體,名之曰「一合相」。而不知此根身乃四大(地、水、火、風)假合而有,亦不知此世界乃微塵假合而有也。世界之相粗顯,易於觀察,故佛令觀世界非實有,再觀微塵亦非實有,以解悟世界「非一」,微塵「非異」平等之理。進而觀想凡夫之根身,非一、非異,更進而觀想如來之三身,非一、非異,則應化身之無來無去之理,可以明矣。 何? 我相即 是非相 ,人相 、眾 生相 、壽 金剛經講記—志蓮精舍版 六 目次 五 我於爾時,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何以故?我於往昔節節支解時,若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應生瞋 金剛經講記—志蓮精舍版 三八 懸談 三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