般若波羅蜜多心經淺解 慈燈居士編 財團法人佛陀教育基金會 印贈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淺解》目錄 通序‧緣起 7 別序一 26 別序二 30 科文 32 經文(一):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33 經文(二):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34 第一篇 經題和翻譯者介紹 35 第一章 玄奘法師和觀世音菩薩的因緣 35 第二章 《心經》題解 43 第二篇 正釋經文 46 第一章 顯說般若 46 第一節 信分——信依總相 46 第一段 說經之人 50 第二段 所說之法 53 第三段 觀行境界 55 第一項 照見 55 第二項 五蘊 58 第三項 皆空 61 第四段 修證功能 63 第二節 解分——解從別相 67 第一段 明體——心真如相 69 第一項 略解體空 70 第二段 顯相——心生滅因緣相 75 第一項 明阿賴耶識——顯體之相 75 第二項 總相與別相 79 第三段 講用——能示大乘自體相用 84 第一項 空凡夫法——三科直解 86 第二項 空凡夫法一三科別解 91 第一目 空五蘊——為迷心重者說 91 第二目 空十二處——為迷色重者說 101 第三目 空十八界——為色心俱迷者說 108 第三項 人生觀(上)—人生當前之所受 110 第一款 領受種類 112 第二款 苦果略舉 114 第三款 三界統苦 118 第四款 受苦益起顛倒 119 第四項 人生觀(下)—人生三際之抉秘 120 第一款 雙重因果 122 第二款 喻語 135 第五項 世界觀(上)—宇宙有情況 137 第一款 六道狀況 144 第二款 互相輪回 158 第六項 世界觀(下)—宇宙器界概述 160 第七項 空十二因緣 175 第八項 空四諦法 188 第九項 空菩薩乘法 195 第十項 空諸佛乘法 203 第三節 行分——悟佛之知見 207 第一段 顯彰妙果(上) 207 第二段 顯彰妙果(下) 211 (一)菩薩乘 212 (二)諸佛乘 219 第四節 證分——入佛之知見 225 第一段 通讚般若德 227 第二段 別讚般若德 232 第二章 密說般若 238 後記 242 迴向偈 245 通序‧緣起   慈燈,是末學在美國達拉斯佛教會參學並皈依佛法僧三寶時,道場淨照法師為三皈證明阿闍黎所取法名。   俗名樓維能,生於一九三九年二月,祖籍義烏市。一九六三年畢業於浙江大學化工系高分子與塑膠專業,後在杭州武林塑膠廠任技術員,從事生產技術工作,曾任連長(車間主任)。一九七0年調入杭州市化工局,聘為工程師,主抓下屬企業生產品質。一九八七年調入浙江省計劃經濟委員會下屬省品質管理協會,被聘為高級工程師,專門從事品質管理理論研究和實踐。一九九三年,由省計劃經濟委員會批准,建立浙江品質體系審核中心並被任命為主任,主持品質體系認證工作,亦是第一批國家認可的審核員培訓老師和高級審核員,為國家教授和培養了大批與國際接軌的品質體系審核人才。曾編輯出版《品質管理技術諮詢教材》、《全面品質管理》、《現代品質管理實用指南》等著作。   一九九八年退休後,在國家改革開放的形勢下,再組建品質管理技術諮詢公司,繼續為工廠企業提高品質技術服務,直到二零零四年秋,探親度假在美國,後進入淨空法師親自創辦的達拉斯淨宗學會進修,有緣結識了淨空法師的弟子道場住持悟鎧以及悟和兩位法師。至二00六年秋,三年內往返杭州與達拉斯期間,經常參訪達拉斯佛教會,有幸聆聽悟鎧法師講經和參與早晚課活動,或直接參加短期培訓和法會佛事活動。期間曾多次聽取悟和法師的疏導,使我在學佛的幫助下,與我往來杭州與達拉斯之便,從達拉斯圖書館贈給我大量當時在大陸未見流通的法寶,包括淨空法師講經書籍和碟片。有一次,悟和法師索性從書庫裏翻出最後一套淨空法師歷年來系統講經的碟片,以及唯一一套《金剛經玄義》錄影帶,都送給我。當悟鎧法師後來得知我每年要回大陸,機會難得,盡其可能提供方便,關照佛教圖書館工作的同修,指示我可自由出入圖書館看書,並自由選取經書,還幫我打包裝箱,儘量多帶些需要的佛書和碟片,而且這些全部免費贈送。當時陪同我在場的夫人笑著說,你最好把達拉斯佛教會的圖書館搬到杭州去。確實如此,兩位老師在我退休後修學佛法,創造了在中國大陸難以遇到的機緣,資助我在短短的三年內,打下了較扎實的佛學基礎,為以後進一步學佛創造了良好的條件。記得入教會的頭一年,三十多歲的悟和法師見我年齡大了,曾以慈悲心勸導我:「時間無多,還是要抓緊念佛走往生這條路了」。當時他很直率,但是我心裏總是嘀咕,沒有搞懂為什麼要念佛,怎麼會誠心實意念佛呢?後來,我按照淨空法師所講的,制訂了佛教大專基礎課必修課程計畫,並爭分奪秒,奮發用功。在那些日子裏,除了必要的一些生活瑣事外,每天十多個小時都在聽讀,按照《佛說十善業道經》所說的,幾乎是「晝夜常念思維觀察善法」。在這三年內,我已按計畫修完淨空法師在講經時所提出的學佛必修的基礎課。   當然,學習了以上基礎經論後,我不敢說已都明白其義理,但至少是看懂、聽懂了,並且信了。特別是《金剛經》,學習花的功夫最多,學了一年,記有十冊筆記本,對世事琢磨看清了好多,心事也放下了不少。所以,在二00六年秋返回杭州之前,我同悟和法師告別時講到,我今後修學宗旨是「教宗般若,行在彌陀」,他當即表示贊同,並極力勉勵我繼續按此方向努力。   本來我早想在二00七年再返回達拉斯,那料九十二歲高齡的母親在父親離世後三年,又病重於義烏市弟妹家裏,我就近常常看望她,不能遠離再去美國,還寫信道謝感恩兩位老師,並請轉達向淨空法師問候。二十世紀末,大陸亦逐步開放相關媒體,後來,在新華書店,包括各大寺廟,都有淨空法師的宣傳三寶的寶物流通。我自己家裏另一住處,專門設置了圖書館,把幾年來,從美國請回的佛書、碟片及佛像等,還有在本地寺廟及新華書店購買的大藏經、儒家、道家的古典書籍,整齊擺放於一排排書架上,我稱此館為「藏經樓」,閉門謝客,靜心讀經念佛。   經過幾年的修學和走親訪友,環境考察,覺得已有可能和決心,選擇一門深入,持續精進。從二00七年開始,按照老師贊同的修學宗旨「教宗般若,行在彌陀」,就是解門選教下《般若波羅蜜多心經》,行門選淨土念佛法門,並進一步確定了具體修學方針,這就是「三個一」,即:真誠信一位老師,認真選一部經綸,信願念一句彌陀。自此,按照該方針精進修學,取得了長足的進步。   教宗般若之『教』字,指禪宗之外的所有教下法門。自唐朝以來逐步形成八大宗派,包括禪宗、淨土宗、唯識宗、華嚴宗、密宗、天臺宗、律宗、三論宗。禪宗是離言說相、離文字相,頓悟成佛的法門,是上上根人才能修持,唐朝六祖惠能就是頓悟成佛的。據大德說,當時惠能所傳弟子,頓悟明心見性的,只有67人,而至近現代,沒有一個成就的。其餘宗派都稱為教下,就是按宗教解悟並念佛成就的。末代眾生,只有依靠淨宗念佛法門才能成功,但是光是念佛不行,如若不懂念佛的道理,就不會信佛、誠實念佛,所以必須在教下選擇一部經,通過誦經且聽老師講解,得以解行並進,才能老實念佛,才會「都攝六根,淨念相繼」,而得三摩地,開悟成佛。   實際上,我從到達拉斯的第一年起,就聽老師的教誨,在攻讀佛學基礎課的同時,每天都誦讀《心經》,能很流利背誦,以後每天早晚散步就默誦《心經》和念阿彌陀佛,至今亦如是。背誦《心經》容易,早先很多大爺大媽都會念誦,但懂得它、理解它,卻是難事。如若不信佛念佛,連大學教授亦不能斷句識義。   過後三年,至二0一0年,母親在家與世長逝,全家悲痛治喪,我又請當地寺廟法師誦經念佛,我也不停念佛,但願她往生極樂世界。過後,我與夫人又去達拉斯探望兩位老師,不料悟鎧法師已調往洛杉磯佛教會道場作住持,悟和法師不知所蹤,據說已返回大陸原楊州老家,繼續弘法。道場又舉辦為期一周的「佛七」,我積極報名參加,在做「佛七」的末一天,莊重發菩提心,參與了道場安排的三皈五戒之儀式,就是本文開頭所說的,淨照法師代表淨宗道場,為信徒我作三皈依證明。   當年年末,我從達拉斯回國,在省市寺廟內尋找能溝通的同參好友,和能講經說法的指導老師,但每次總是失望而歸。至於全國寺廟內能否找到會講經的法師,那也不得而知。從八十年代初,改革開放後,全國的大小寺廟像雨後春筍般長了起來,一些經濟發達的省份,幾乎是到了「全民辦寺廟」的盛況。從八十年代中期開始,我順旅遊或出差之便,朝拜了包括四大名山(五臺山、九華山、峨眉山和普陀山)在內的很多佛教寺廟,像美國達拉斯佛教會這樣如法弘法的道場很少見,就是像齊居士領導的東天目山昭明寺那樣的道場,恐怕也是鳳毛麟角吧?此寺最顯著的特色是,在大念佛堂組織信眾輪班繞佛念佛,當時雖然沒有法師講經,但在聽經堂中,電視螢幕24小時播放淨空法師所講的經,包括無量壽經、金剛經、地藏本願經、十善業道經等等。有一次,齊居士陪我們參觀寺廟時說:現在沒有法師講經,正在尋找和培養能講經法師。當時我就下決心,一定要儘快自學,練習講經,這也是我攻讀《心經》,並在以後組織老同學、老同事開講《心經》的緣由。   在我參訪過的大大小小的寺廟中,常住法師或大小和尚,除了早晚課、佛菩薩主要節日禮佛拜懺外,主要是為施主做佛事,有些正規的道場亦如此。更有不正規的寺廟,已經把道場變成商場,我曾戲稱這是世俗七十二種行業之外的七十三行,哪有清淨心講經說法、作如法之道場呢?   最近以來,為了實現夢寐以求能夠講經說法的宿願,回憶起近三十年來,無論是在哪個工作崗位上,我總會把在學校或實踐研究所獲得的知識技能,以無私奉獻精神,盡心盡力地通過寫作、講課、認證、諮詢等等不同的方式,毫無保留地,傳授給急需而且能夠接受的企事業單位和相關人員,貢獻給社會,這不是法佈施嗎?雖然那是世法,現在講的是佛法,事有所別,理是相通的吧。大乘經說:「圓人說法,無法不圓。」此圓人是指覺悟之人。大德曾說,若是圓人,所說的哪一法不是佛法?明瞭、覺悟了,這個法就是佛法;不明了、不覺悟,迷在其中,經典也不是佛法。而且按《大乘起信論》說,講經說法是「為令眾生,離一切苦,得究竟樂,非求世間名利恭敬故。」如此說來,這要看你講經說法的目的是什麼?無論是講佛法或講世法,若追求的是世間名利,你講的是世間邪法,是造罪業;若是令眾生離一切苦、得究竟樂,那就是佛法,就是功德無量的法佈施。現在關鍵問題是,能否講經、講好經,是決定於你對所講的經是否真的信解了、是否明白了?從二00七年開始,我就順著如同講「品質管理」課程等因緣,大膽嘗試,選取老師所講的《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佛說十善業道經》、《五戒十善》、《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等「講記」中精華部分,視不同對象、不同場合,不拘形式,進行弘法講座,其聽眾少則幾人,多則二、三百人,其效果良好,很受歡迎。   最初接觸《心經》,還是念初中時,在家聽媽媽與大姑一起念誦,我也聽不懂,我問念什麼?說是《心咒》,她們都不識字,是爸爸口授給媽媽的,亦不懂什麼意思?背誦起來很流暢,有時還念《往生咒》。去美國頭一年,就在達拉斯佛教會圖書館裏看見淨老講的《般若波羅蜜多心經講記》與其他經《講記》的合訂本,此是淨老於一九九四年三月一日在加州哥波廷諾市淨宗學會講的為期一周的《心經》(由整理者劉承符,承張德聲居士惠賜錄音帶七卷,恭聽之後,摘要筆記,匯成斯篇)。我如獲至寶,帶回杭州每天誦讀細解。在頭三年修學基礎課時,就攻讀了與《心經》密切相關的般若經,包括《大般若經綱要》(VCD20卷)、《金剛經》研習報告(VCD25集)、江味農居士著《金剛經講義》等。又按老師的指引收集和閱讀有關《心經》注解,還特赴上海佛學書局購得2008年12月版的周止菴居士注《般若波羅蜜多心經詮注》。初步閱讀瀏覽能收集得的注解書藉約20多種,老師說過,在解門中選一本經深入,而在一本經中有多種注解,亦只能選一種深入研讀,或重複聽講。為了達到這個要求,我先是選擇若干注解泛讀,如二00四年由北京廣化寺編輯、福建莆田廣化寺出版流通的《般若波羅蜜多心經集注》,其精選了黃念祖居士、弘一大師、蕅益大師、永覺禪師、法藏比丘等大德十種注解,文字都比較簡短,集成一冊共十三萬字。其中蕅益大師著《般若波羅蜜多心經釋要》和法藏比丘(即賢首國師)兩家注解都才幾千字,但都言簡意賅,含義無窮,讀誦以後,受益非淺,加深了對《心經》的信解。尤其是老師所介紹的周止菴居士,花了四十年時間研究《心經》,寫成一部《般若波羅蜜多心經詮注》,這是一本集大成的權威著作,我亦泛讀了三遍,就此對《心經》有了更全面的理解,以後就把此《詮注》作為常備案頭書,常查閱之,我並將此書稱之為《心經名相法數大全》。   從二00九年冬開始,我選擇參照幾篇易懂的《心經》注解,編成《心經》解說大綱,或以經解經,或以大德注解的基礎上,再作進一步釋解,切忌望文生義作意解。儘量做到脈絡清楚,通俗易懂。接著在我的「藏經樓」和公司會議室連續舉辦了二期的《心經》講座,我小女兒亦參加,兼會務,並負責供免費中餐。第一期對象是我原在工作和生活過的企業,有十多位老幹部、老職工。第二期是我在浙江大學的同班同學,現在都是在浙大教書的教授或在杭企業的高級工程師,大約也有十五人左右。在企業,我當過技術幹部,經常會在車間裏,有時還參加倒班,做操作工,人緣很好。在浙大讀書時,我是班級團支部書記,知道我課餘時喜歡讀哲學書,研究馬列毛著作。平時聚會時,我將從美國帶回的經書和碟片都送給同學,聽到我要講《心經》,在杭退休的都來了。   在正式講課前,我把老師講的《般若波羅蜜多心經講座》和玄奘法師譯的《心經》經文印發給大家。二個班的文化程度不同,所印發的資料雖一樣,講的內容深淺也是不一樣的。企業班主要講的是經文大意,對文句不作過多解釋,只是講《心經》是觀音菩薩說的經,就是說我們身和心的經。現在大家都會說,要使身體健康長壽,必須心態保持平衡,但誰也做不到,因為煩惱太多了。觀世音菩薩說的《心經》,就是幫助大家找到消除煩惱,保持心態平衡的途徑和方法,在日常生活中這樣去做,這就是修行,即是「般若波羅蜜多」。如此一說,大家聽了都很歡喜。第二次講的,再去叫老朋友來參加聽,如此再步步深入講下去。   我那個同學班就稍為講得細一點了,一開始不直接講經,先請自己讀一遍經文,結果沒有一位讀順溜的,雖然像個別如「耨」字不認得外,大部分學員還能疙疙瘩瘩讀完。這你不要見笑,我自學《心經》時亦如此,靠查《古漢語詞典》和《三藏法數》,過此文字詞義關的。接著,我就在黑板前背誦了三遍經文,同時佈置作業,回家去背誦《心經》,下次上課時,要抽查檢查的。結果,第二次上課,還是大部分老師都不會背,為什麼?因為不會標點斷句,更不要說識義了。接著,點逗點、圈句、分段,全文除了密咒外,分成四段,就是後來的科判,成「信解行證」四個階段。然後是先解釋《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的題意,以及四個段落的大意。在逐字逐句解說經文時,聯繫在座的實際,重點講解「空」、「心」、「五蘊皆空」等關鍵字,和片語的意義。我說「空」與「無」兩者異字同義,請大家先數數在二百六十字的經文中,有多少個「空」字和「無」字。結果大家數來數去,數不清楚,最後還算統一數出23個「空」字和20個「無」字。我只能說,大概是這個數字吧。實際上是「萬物皆空」,《心經》中的每字、每詞、每句都蘊含「空」義,都代表一法相,相與性不一不異,性與相一如,性即體,體是空的,是真如或自性義。我為什麼要像用小學生數數的教學方法對大學教授上《心經》第一課呢?佛法不同世間法,學佛法不能依靠記憶、理解,學佛法不是學知識,知識再多,學佛法沒有用處,反到成了障礙,在佛法中成了所知障。學佛經是靠「悟」,靠「悟性」,沒有知識,沒有上過學的人,學佛可能學得快。六祖惠能大師不就是沒有讀過書的,卻成了佛,成了中國的釋迦牟尼佛。所以讀佛經,大學教授也如同「文盲」,要從頭開始。   《心經》一開始就說:「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觀自在菩薩就是觀音菩薩,他是以自己修行成功的秘訣在教我們。「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其中「深般若」就是用悟的方法,即覺悟的方法而不是用記憶、理解的辦法,而「淺般若」則是阿羅漢用的方法,他照見「五蘊」是偏空,而不是真空,所以修行不究竟;而凡人修行用意識心修行更不行,連「淺般若」都算不上,因為不去除煩惱的修行,他用肉眼照見「五蘊皆有」,你看,我們不是時刻生活在萬物之中嗎?凡人哪里有「空」的概念?這就是凡聖的根本區別,學佛是內求,因為我們每個人的「自性」能生萬物,整個外部世界和自己這個身體,都是源自自性。學校裏,學知識是外求。這個基本點必須要在學經、學佛的開始就要知道,否則你一開始就用學科學、學知識的方式,那你學佛將一事無成。所以在這期「心經」講座班上,我就用數《心經》中有幾個「空」或「無」的最原始辦法,告訴同學:《心經》裏沒有知識,要革除舊習,才有點學佛的希望。當然這麼一堂課,你就懂得空的概念,那是不可能的,但是你應該相信觀世音菩薩的話是對的,相信佛說的經就是真理,肯定不錯;雖然一下接受不了,你若能夠強信,那說明你有學佛的善根,這很了不起了。   在這期講經班上,我按淨空法師的《般若波羅蜜多心經講記》,再作重點解釋後,還介紹了淨土宗念佛的方法和效果。最後有同學提出問題:這本《心經》如果解說完,要多長時間?我按弘一大師於溫陵大開元寺講《心經》時說法回答。他說:「心經雖僅二百餘字,攝全部佛法,講非數日,一二月,至少須一年。今講三月豈能盡。僅說簡略大意,及用通俗的淺顯說法。」我亦只用淺顯說法簡略大意,亦用了三個單位時間,但沒有弘一大師那麼說得完整。考慮到大家都是退休調養身體,來回擠公共汽車很不方便,我說:此次講習暫告一段落,有機會再聚。大家說好的,但同時提出,要我將《心經》講稿再整理出書,就在家看看,多方便多好。我就滿口答應了。於是也有了整理出版《般若波羅蜜心經今解》的最初因緣。   在整理書稿時,我老是考慮弘一大師的話:「心經雖僅二百餘字,攝全部佛法。」那你的解也要攝全部佛法。如果是我們這樣的末世凡人來直解,或是望文生義,那肯定是胡說八道。若是研究院博士或哲學家,作為世間學術來研究,那是與學佛無關,弄不好變成外道邪說。記得老師說過,一門深入,在解門是選擇一部經論,而且要選對這部經的最好注解攻讀;如果你要選二個老師的注解,你聽哪個的?若是選三種注解,那就站在三叉路口,無所適從。淨空法師在不同時間拜過三位老師,拜第一位老師時,他說他還是一張白紙,不存在這個選擇的問題;拜第二位、第三位老師時,都對他說,要聽我的!連看什麼參考書,都得老師批准,如果對一家注解中個別注看不懂,即可以再選二家幫助釋解,這就叫一門深入。   這裏旁出另一個問題,現在大德注解《心經》的,都採用以經解經的方式,若將經、律、論三藏中的經藏,選一部或若干部來注解《心經》,很難如願達到解《心經》的要求,因為《心經》是攝一切佛法的。這時,我想起在頭三年攻讀完基礎課後,曾經在電腦中聽講老師講解慈舟大師著《大乘起信論述記》。《起信論》,在三藏中屬論藏,論藏亦兼經律。經詮定學,律詮戒學,論詮慧學,各就一學,差別不同,然而此論中兼說經律,故兼經;兼治惡業,即兼律;非專詮慧,故正為論藏,亦兼經律。《心經》,以經為主,是為三藏之核心,經攝三藏。   論有宗經論、釋經論。依經義而造論,曰「宗經論」;解釋經文之論,曰「釋經論」,如《大智度論》。《起信論》論主馬鳴菩薩(是過去大光明佛再來),其宗華嚴、法華、楞伽、楞嚴、般若等百部大乘經而造,故為宗經論也。   本《心經今解》文,在解釋經題名時,是解「般若波羅密多心」為一心,並為三藏之核心。因為眾生心能攝一切世間法、出世間法,並依於此心顯示大乘義,即顯示一心二門三大之義。《心經》是以少文攝大乘義,我們是末世凡人,雖天天誦讀《心經》,但不能解得其義。《大乘起信論》是宗經論,是宗般若經在內的百部大乘而造,雖少文卻也有一萬一千多字。十年來,後學是在日夜背誦《心經》的同時,對照研讀的是我所選擇的指導老師慈舟大師編著的《大乘起信論述記》。據《述記》說,能宗論釋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說的一代時教,的的確確專指《大乘起信論》。而我幾經閱讀鑽研得知,《述記》是《大乘起信論》的完備注解,當然亦是《般若波羅密多心經》的最好注解。是故,總攝如來廣大深法無邊義之《大乘起信論》,能詮三世諸佛之心要法門《般若波羅密多心經》之義也。我同樣亦相信,在佛菩薩的加持下,但願解得如來真實義。   從二00九年開始,我就如上所說的,整理對《心經》解釋的思路,用三年的時間,寫成約40多萬字的《般若波羅密多心經今解》,這是學習《心經》的心得報告,也是十年修行的見證。究竟我這條修行的路子走得是否正確,需要有善知識加以評價指引。我天天聽淨空法師講經說法,這幾年還在手機《淨空法師專集網》上聽看隔天更換的微信說法講經。這就是在天天指導我修行,對照自己不斷前進。但是這並不是針對性的指導,譬如我寫的《般若波羅密多心經今解》,如何能接受他當面評價指導,這幾乎是不可能的。我就將《今解》電子版稿子發到淨空法師早年在臺灣創辦的「佛陀教育基金會」,煩請該會找到當年我在美國達拉斯淨宗學會曾為我做三皈證明的淨照法師,請他閱審《今解》;若有可能,就在臺灣佛陀教育基金會印刷出版。過了二個月,基金會朱益村先生非常敬業回電,說淨照法師還在美國各地弘法,他又聘請了在臺灣的阮貴良老師閱審《今解》。阮老師仔細的評審《般若波羅密多今解》書稿,並提出總體評價是好的結論後,他建議:   1、對本會而言,不便出版簡體字版;若要出版繁體,恐在編排、校勘上須費許多功夫,所以建議自行出版。   2、單就《般若心經》作注解即可,〈緣起〉此文,須加以刪減修改。   3、《起信論》、《唯識》與《般若》為三種不同思想體系,欲作融會之說,甚難為之!更何況又加入《佛學十四講》的思想於其中。   例如此書「正文」:第六章心生滅門(上)——顯法相空,第一節明阿賴耶識——顯體之相,其中有云:「所言法者,謂眾生心,是心則攝一切世間出世間法」。此「心」即是阿賴耶識別相,即有生有滅、有垢有淨、有增有減。與《起信論》本義不符!   《起信論》卷1:「所言法者,謂眾生心,是心則攝一切世間法。依於此心顯示摩訶衍義。何以故?是心真如相,即示摩訶衍體故;是心生滅因緣相,能示摩訶衍自體相用故。」   法藏大師注之《大乘起信論義記》卷1:「總中三句。初眾生心者。出其法體。謂如來藏心。含和合不和合二門。以其在於眾生位故。若在佛地。則無和合義。以始覺同本。唯是真如。即所顯義也。今就隨染眾生位故。得具其二種門也。」   以上如實地抄錄了阮貴良老師對我寫的《般若波羅密多心經今解》的評價意見,我真是幸運,真的又遇到了能對我面對面指導的善知識。對他的評價,至少有以下幾點啟發和體會:   第一、他說,我的見解尚稱正確,這就是對我前階段學佛研習方法基本肯定,這就大大增長了今後繼續走一門深入路子的信心和決心。   第二、我再一次體會到大陸和臺灣兩地學佛環境的差別。我寫的著作到那裏出版,是否出版是其次,通過這種方式能不斷尋找能直接指引我深入經藏的好老師善知識,這才是主要的目的。   第三、最後,阮老師指出我對「總相」與「別相」的解釋與《起信論》的本義不符。此是一語中的,一言解開我多年來未解之惑。確實對「總相」與「別相」的理解,我只停留在淨空法師在《十四講》中的「總相」與「別相」的通用講解上,沒有活學活用在《心經》解分相應經句的剖析上。   什麼是總相?《心經》中說:「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按慈舟大師著《大乘起信論述記》中,以一心分二門,即心真如門和心生滅門述說,總相就是「心真如相,即示大乘體故」;什麼是別相?「是心生滅因緣相,能示大乘自體相用故」,別相即凡夫的生滅相,阿羅漢的染淨相,以及權教菩薩的增減相。這與法藏大師注之《大乘起信論義記》卷一中所說相一致,他說:「其阿賴耶識,以和合與不和合,因其在眾生位;即隨染眾生位故,因之是生滅、垢淨、增減之別相;若在佛地,則無和含義,它就是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之總相也。」   我記得當初我在聽淨空法師講解《大乘起信論》時,他說,歷代注解都不能超過賢首大師之《大乘起信論義記》,但是此《義記》總是找不到,可能是這經典注很深奧,不適合初學,因此不在經典著作出版之計畫內,我也無緣見到,直到阮老師提醒,我才有緣聽到,加深了對解分中關鍵段落和經句的理解。   在《心經》中:「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說的是空五蘊、空十二處、空十八界,就是空凡夫的生滅相;「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講的是空緣覺的十二因緣相;「無苦集滅道」,指的是空阿羅漢的染淨相;「無智亦無得」,針對的是空權教菩薩的增減相。生滅因緣相,染淨相、增減相,乃是上述《大乘起信論義記》卷一中所說,其阿賴耶識,以和合不和合,因其在眾生位,即隨染眾生位故,因之是生滅、垢淨、增減之別相也。而《心經》解分最後一句「以無所得故」,是在「佛地」則無「和合義」,它就是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之總相也。此位中亦是轉識成智,阿賴耶識亦轉成大圓鏡智了。   為了進一步理解和消化阮貴良等老師對《般若波羅密多心經今解》中肯的評價意見,糾正《今解》中結構鬆散、篇幅太長、《心經》解釋精義不透沏、對解分中總相與別相等關鍵字注釋含糊等毛病,重新修改出版了《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簡解》版本,約30萬字(見別序一),贈送給老同學和老朋友,以及部分寺廟,並徵求了他們閱讀後的意見,以後又將文字寫得精練淺顯一些,篇幅進一步壓縮至15萬字左右,於是又出版了現在的《般若波羅蜜多心經淺解》。   以上我將退休後到美國達拉斯淨宗學會進修學佛以及近十多年來攻讀並注釋《心經》的經過簡略作了敘述,也是我遲來的學佛因緣的交待,以此權作出版《淺解》的通序吧! 別序一   《心經簡解》是《心經今解》的普及本,其主題完全相同。《今解》的容量大,需要花較多的時間去讀它,而《簡解》是縮編,篇幅自然小一些,並且是更通俗化,容易為廣大讀者群所接受。《今解》還包括序分和流通分,《簡解》只包括正宗分。   《心經》是《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的簡稱,是大慈大悲觀世音菩薩說的經。據《千光眼觀自在菩薩秘密法經》中,佛說:我念往昔時,觀自在菩薩于我前成佛,號正法明,十號具足。我于彼時,為彼佛下作苦行弟子,蒙其教化,今得成佛。十方如來,皆由觀自在教化力故,於妙國土,得無上道,轉妙法輪。則依佛說,可證明觀自在菩薩為正法明如來垂迹之號,決不誤解為一般能觀自在之菩薩。是故《心經》是觀世音菩薩說的,亦是佛說的。   觀世音菩薩在《心經》中說什麼?就說了三個字「觀自在」。觀自在,是《心經》開篇頭一個經典詞組。它是《心經》的主題,《心經》共二百四十個字,都是闡說「觀自在」三個字的,這是《心經》的主旨和總綱,也是整個佛法的總綱領,三世諸佛的秘藏。   「觀自在」,「觀」者,即是看破,觀自在菩薩以「觀心法」觀察心與身,觀察人生和世界,在哲學上,就是人生觀和世界觀。通俗說法,「觀」者,是看破。「自在」者,即是解脫,放下身心,放下煩惱牽掛,就得自在了。   建立世界觀人生觀是非易事,尤其是對我們末世凡人來說,若非學佛而且信佛,樹立正確的世界觀是根本不可能的事。就拿我自己來說,在十六歲讀高中,放暑假回家,幫父親搶收播種,在抗旱腳踏水輪車車水時,手裏還捧著一本《實踐論》。(抗日時期的老版本,在書面上還有毛澤東的英俊的像,頭上戴有鑲嵌五角星的紅軍帽子)。還有讀《矛盾論》、《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等哲學著作。金華一中高中畢業後,學校以「三好」學生,亦是工農子弟的名義,保送進浙江大學讀書。剛入學,就做團支部書記,幫助班級的政治輔導員做學生的思想工作,希望都能成為又紅又專的知識份子。到二、三年級,我在幫同班的工農速中來的調幹生復習功課時,他們很期望、很熱情的說,希望我早點加入共產黨,我說:好的。我很感激,他們已經都是黨員,但是年紀都大一點,功課基礎差,是已經在工廠工作了,為了速成又紅又專的工農兵大學生,是直接從廠裏調出,所以稱「調幹生」。他們亦協助政治輔導員做同學的思想工作,我們這些正規高中畢業的同學基礎好,也幫助調幹生補習功課,相互幫助,當時同學間很融合團結。過後我想,做一名黨員,是很崇高的事,標準是很高的,我衡量覺得還不夠格,所以在大學裏,未提入黨的事。我當時想,在入黨之前,首先自覺讀馬列,並改造好自己,正確樹立人生世界觀。   我是讀高分子化工專業,是工科,以為要繼續學習研究馬列,不能只贊業務堆,那是改造不好世界觀的。在大學畢業前,準備考研究生,填寫志願時,我就填寫自然辨證法專業。當時學校沒有馬列主義教研組,只有教自然辨證法的老師。那就考北大的自然辨證法專業的研究生。當然後來研究生沒考成,就分配工廠當技術員了。接著就是工程師、高級工程師,走技術的路子;尤其是文化大革命期間及以後,不提走又紅又專的知識份子的道路了。我們這些臭知識份子還紅得起來?連大多數單位的黨的一把手,都變走資本主義道路當權派了。直至退休,回望一生,思想有沒有改造好?沒有,有沒有建立起正確的世界觀和人生觀?亦沒有。   幸好退休後,有時間和精力來考慮這個人生大事了。這也是有機遇,二00四年年底後,拿到美國的綠卡,有緣份,進達拉斯佛教會,在淨宗道場進修,念佛聽經,拜師學佛,於今,終於弄明白人生世界到底是怎麼一回事。現在,我雖然還談不上已建立世界觀,但已知道建立世界觀的路子。如若您是信佛而且是真想學佛的人,無論你現在是在從事什麼工作?無論你現在是少年、青年、中年或老人,甚至躺在病床上、疾病纏身的人,你想今生今世正確樹立世界觀和人生觀,就要萬緣放下,放下一切煩惱,一心專念阿彌陀佛;同時要選一門自己最喜歡的佛經,以及高僧大德講解這個經的書,最好是淨空法師講的《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講記》,或是《阿彌陀經要解》,或繼續攻讀這一部《心經》。選一部經攻讀的目的,是搞清楚為什麼要專念阿彌陀佛?為什麼當生當世能在阿彌陀佛帶領下到西方極樂世界?以解行並進,增強念阿彌陀佛的信心和決心。如果你能當生當世到西方極樂世界,那你在今生今世就能建立正確的世界觀和人生觀。或許你是再來人,像觀世音菩薩那樣,返回這個世界,挽救受苦受難的眾生。    別序二   那是2005年秋天,我正在淨空法師創辦的達拉斯淨宗道場學佛進修,經常在圖書館翻書,在館外休息室牆上掛著很大的一幅阿彌陀佛畫像,並附有一副對聯:   上聯——真誠清淨平等正覺慈悲   下聯——看破放下自在隨緣念佛   這幅畫像是淨空法師選定並印製的,對聯亦如是。回杭州時,我帶了一筒大小不等的畫卷,並送給學佛人,家裏書桌對面牆上亦供奉一幅,念佛讀經寫作解經時,時刻不離左右,這副對聯亦成為我學佛的「座右銘」。   上聯是學佛的目標,要成為像阿彌陀佛一樣的佛,下聯是成佛的途徑和方法。其目標和方法在淨公《佛說大乘無量壽荘嚴清淨平等覺經講記》中,有詳盡的解說。淨空法師深入經藏,辨才無礙,但也走了不少冤枉路,學佛三十八年才摸索到這條一生成佛,圓證三不退的捷徑,近二十餘年來,師在中外各地弘法,專門提倡淨土法門,尤其專講《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曾在臺、港、星、澳、美、加各地先後講了十遍,其獨取臺北華藏所講之一百零七會,由弟子記錄,寫成講記,印刷裝訂四巨冊,約計一百二十萬言。內容至為詳盡,幾乎每一二句經文就有一段解釋,讀者不必再翻佛學辭典。講記文字,淺顯暢達,通俗易懂,初中學生均能閱讀,真是可謂前無古人,後無來者。此書有緣由淨宗道場主持法師送我一套並帶回閱讀。此淨公之《無量壽經講記》與蓮池大師之《阿彌陀經疏鈔》、蕅益大師之《阿彌陀經要解》,可稱彌陀淨土解釋文中之三不朽。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是三世諸佛之秘藏,其阿彌陀佛之淨土經自然亦藏其中,本《心經淺解》盡力引導,其目標皆是一句阿彌陀佛當生就念到西方極樂世界。   以是為序。 科文 二分科大經本解 經文(一):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龍藏翔字函 唐三藏法師玄奘譯   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舍利子,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無苦集滅道。無智亦無得。以無所得故。菩提薩埵,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心無掛礙,無掛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羅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無上咒,是無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實不虛。故說般若波羅蜜多咒,即說咒曰:揭諦揭諦,波羅揭諦,波羅僧揭諦,菩提薩婆訶。   ——引自周止菴居士著(般若波羅密多心經詮注)    經文(二):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唐三藏法師玄奘譯   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   舍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   舍利子,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   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無苦集滅道,無智亦無得。以無所得故。   菩提薩埵,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心無掛礙,無掛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   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故知,般若波羅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無上咒,是無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實不虛。故說般若波羅蜜多咒,即說咒曰:   揭諦揭諦,波羅揭諦,波羅僧揭諦,菩提薩婆訶。   (本解對原經文按科判分段斷句) 第一篇 經題和翻譯者介紹 第一章 玄奘法師和觀世音菩薩的因緣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簡稱《心經》,是大慈大悲觀世音菩薩代釋迦牟尼佛說的經,是指導我們如何用心護心,如何好好地生活,是引導我們離苦得樂,人人必需的經。現在家喻戶曉、僧俗共持的《心經》,是唐玄奘法師翻譯,而且是觀世音菩薩親自傳授的。下面略要說一說玄奘法師和觀世音菩薩這段離奇的因緣。   唐朝皇帝李世民與玄奘法師是相知。玄奘法師在攻讀佛經中感到有些困難,因為所讀的經典翻譯不夠好,疑義難解,他想直接去印度找原本對證,同時進一步學習佛法。他將此意願告訴皇上,遭到婉言拒絕。李世民覺得大師是國寶,不願他冒這麼大的風險,所以不肯放他出國。他決意要去,用現在的話說,他偷越出境,私自出國的。出發時有三百多隨從,但因未得到國家批准,所以困難重重,回國時,跟著的幾乎死光了。   玄奘法師未去印度取經前,曾經到過四川益州,那裏有座空惠寺,巧遇一位患病的僧人,病僧知道玄奘已發宏願,將西行取經,讚歎不已。他來自印度,熟悉到西天竺的路徑,隨即告訴玄奘法師,此土到天竺有十萬里路,且崇山峻嶺,急流險灘,虎嘯狼嚎,鬼怪障難,非人力能夠到達。他對玄奘法師說:我有三世諸佛心要法門,如你能受持,就可保你往來西天一切平安。玄奘法師聞聽此言,非常歡喜,當天夜裏就請病僧傳授。當時是用梵語口授,玄奘法師接受並學會了這個「三世諸佛心要法門」。第二天早上,法師再去拜謝那位傳授如此寶藏的僧人,卻怎麼找亦找不到,不知何往?玄奘對此心領神會,覺得此高僧決非等閒之輩。以後他在取經路上,遇到種種難以想像的艱難困苦,甚至有滅頂之災時,他就念誦此心要法門,時時事事,化險為夷,受持此《心經》,平安到達印度。   玄奘法師抵達那爛陀寺(座落在摩竭陀國,世界聞名的古印度佛教大學)留學,就業於戒賢論師及勝軍居士,他的老師是一僧一俗。尤其是戒賢高僧,學問最為淵博,年齡高達七百歲。在玄奘未進印度前夕,覺得自己年老,不久人世,而後彌勒菩薩托夢於他,你暫時還不能走,大唐有位絕頂聰明的青年法師,智慧超群,要來天竺學佛法,請你傳授《瑜伽師地論》,戒賢法師按囑執行。就在玄奘跟隨戒賢老師學《瑜伽師地論》時,他與病僧不期而遇,病僧見他求法如願滿足,就滿心歡喜祝賀,並告訴他:昔日大唐一會,今又重逢,我就是觀世音。玄奘恍然大悟,他到西天取經,是觀世音菩薩佛力加持,即三世諸佛心要法門,一路加持,才使得玄奘法師前往西行取經的弘誓大願得以實現。這件事記載在《唐梵翻對字音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序》當中,這篇序為玄奘法師的大弟子窺基所寫,不是別人口耳相傳,亦不是道聽途說,是窺基法師親自從師父那裏聽來的,然後把它記載下來,寫在這篇序言之中。   《心經》是玄奘大師翻譯的,大師是河南偃師人,姓陳名褘。十三歲在洛陽淨土寺出家,貞觀三年到印度求學,歷經一百二十八國。當時西域與印度均未統一,有許多小國。留學到中印摩竭陀國那爛陀寺,此項古跡到現在依然存在。貞觀三年去的,十九年回國,往返共十七年。大師世壽六十五歲,圓寂於唐麟德元年二月初五,西元六六四年。由印返國後,翻經十九年,翻成七十三部,一千三百三十卷,分量之多,為譯師之冠,對中國有最大的貢獻。所譯經典均收入大藏經。這部《心經》是大師在貞觀二十二年五月二十四日在終南山翠微宮翻經院譯的。   唐朝佛教鼎盛時期形成大乘八大宗派(天臺宗、唯識宗、密宗、三論宗、禪宗、淨土宗、律宗、華嚴宗),玄奘法師是唯識宗的創始人。他在印度求學取經時,到佛教中心那爛陀寺親近當時的唯識泰斗戒賢論師,學習唯識祖師彌勒菩薩所著《瑜伽師地論》,後又遇玄鑒居士(勝軍)得聞唯識學之奧義。《瑜伽師地論》是唯識宗最根本的經典,但這部論太繁,有一百卷,難以誦讀,後來唯識學的繼承人世親著《唯識三十頌》,以五言三十頌提綱契領地闡述《瑜伽師地論》的精義,但《唯識三十頌》又太簡難懂,所以很多論師又相為之作注。玄奘法師留印期間,主要學唯識,回國後的譯傳亦主要是唯識學著作,最後於顯慶四年(西元六五九年)譯成唯識著作大成《成唯識論》十卷。   玄奘法師一生的經歷,在其弟子慧立、彥宗撰寫的《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中有詳盡的記載。玄奘本人還寫過一部《大唐西域記》。這是玄奘回國之初,遇見唐太宗時,他為了詳細瞭解西域以至印度的情況,特請玄奘編寫的。《大唐西域記》是玄奘西行的實錄。該書記述一百二十八個國家和地區的都城、疆域、地理、歷史、語言、文化、經濟生活、物產風俗、宗教信仰,內容翔實生動,先後被譯成英、法、德、日等國文字廣為傳播,是研究中外文化交流,佛教歷史及民族史、交通史的珍貴資料。   馬克思曾經感歎,古印度創造了輝煌的文明,但「印度社會根本沒有歷史,至少是沒有為人所知的歷史。」古印度一直處於分裂狀態,他們在記錄自己的歷史時,不重視歷史的沿革,也不注意歷史的準確性,這就給後來印度古代史的研究留下不可彌補的空白。   在《大唐西域記》中,玄奘極為精確、詳盡地記述所遊歷一百二十八國的見聞,涉及各國的疆域範圍、城市大小、名勝古跡、歷史傳說、風土人情等,甚至一座塔的高度,一所寺院的人數,都忠實準確記錄。一千三百多年後的考古發掘證明,玄奘的記載是可靠的。   印度歷史學家埃勒說:「如果沒有玄奘、法顯等人的著作,重建印度史是完全不可能的。」英國著名歷史學家史蜜史,高度評價說:「玄奘對歷史的貢獻,是無論怎樣估計也不過分的。」   玄奘當時求學的那爛陀寺,興建於西元五世紀,歷經幾代君王的數次擴建,到西元十世紀已成為印度甚至全世界最著名的佛教學術中心,大多數印度學者都出自此地。那時那爛陀寺海納來自緬甸、中國、高麗、波斯、日本等國的學者和僧侶。據傳,中國前後有八十餘人奔赴那爛陀,最著名的當屬六世紀來此的玄奘和義淨。但好景不長,西元1193年,古印度遭突厥人入侵,整個那爛陀寺被摧毀,倖存的僧侶逃往尼泊爾和中國西藏。從此,那爛陀寺光輝褪去,最終成為淹沒在黃土、荒草下的廢墟。中國僧人的文獻也成了對那爛陀的絕唱。後來,西方和印度的考古學家正是參照玄奘的《大唐西域記》,才於上世紀讓那爛陀遺址重見天日。自從十二世紀至十三世紀,印度的佛教已漸趨衰落,再加之印度人不重視歷史,印度佛教典藉蕩然無存。世界的佛教中心從此轉向了中國。   在中國,家喻戶曉的,甚至傳遍世界的四大名著之一,明代大作家吳承恩所著的《西遊記》之中,就一字不漏完完整整的記載了玄奘法師所翻譯的「心經」。我們掀開《西遊記》第十九回《雲棧洞悟空收八戒,浮屠山玄奘受心經》,其中寫道:   三藏(玄奘)再拜,請問西天大雷寺(那爛陀寺)還在那裡?烏巢禪師道:「遠哩!遠哩!只是路多虎豹,難行。」三藏殷勤致意,再問:「路途果有多遠?」禪師道:「路途雖遠終須有到之日,卻是魔瘴難消。我有《心經》一卷,凡五十四句,共計二百七十字(減去經題名十字,即二百六十字)。若遇魔瘴之處,但念此經,自無傷害。」三藏拜伏於地懇求,那師遂口誦之。經云:   「《摩訶般若波羅蜜多心經》。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舍利子,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無苦集滅道。無智亦無得,以無所得故。菩提薩埵,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心無掛礙,無掛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得阿多羅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羅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無上咒,是無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實不虛。故說般若波羅蜜多咒,即說咒曰:揭諦!揭諦!波羅揭諦!波羅僧揭諦!菩提薩婆訶!   此時唐朝法師本有根源,耳聞一遍《心經》,即能記憶,至今傳世。此乃修真之總經、作佛之會門也。   在《西遊記》小說中,唐僧一行路遇九九八十一難,都是孫悟空、豬八戒和沙僧齊心協力攻克,但在緊要關頭,還是孫悟空求助觀世音菩薩出面,憑藉《心經》之咒力,才得以遇救免難,直至唐僧如願取得真經。在原《心經》的序分中,說到在般若會上,觀世音菩薩經過在場釋迦牟尼佛的許可,代佛傳揚這部經的,所以《心經》亦是佛說的經。《心經》經文一開頭就是「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其中「觀自在菩薩」,就是觀世音菩薩。如在《妙法蓮華經》第七卷之《觀世音菩薩普門品》中,就直呼「觀世音」名號。和佛一樣,大菩薩是悲智雙全的,《心經》中的「觀自在菩薩」名號,是彰顯菩薩自利利他的般若大智,而《普門品》中的「觀世音菩薩」名號,就是在《西遊記》中的觀世音菩薩,所顯發的救苦救難、大慈大悲心。   在《普門品》中,無盡意菩薩問世尊:「觀世音菩薩,以何因緣,名觀世音?」佛告無盡意菩薩:「善男子,若有無量百千萬億眾生,受諸苦惱,聞是觀世音菩薩,一心稱名,觀世音菩薩即時觀其音聲,皆得解脫。」   觀世音菩薩所說的這部《心經》,即三世諸佛的「秘藏」,其在《西遊記》中,成了唐僧師徒西行取經的指路明燈,驅魔斬障的利劍。   《西遊記》,約成書於十六世紀七十年代我國明朝中期,它和比它先出現的《三國演義》、《水滸傳》以及後來的《紅樓夢》,成為古典文學史上四大名著。尤其是《西遊記》,總覺得它是一部偉大的佛教藝術作品,與同敦煌佛窟的雕塑與壁畫一樣,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藝術結晶,在世界佛教文化史上,可是唯一一件藝術珍寶。 第二章 《心經》題解   《心經》全稱是《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現在家喻戶曉的《心經》是唐朝玄奘法師翻譯的。   「般若」是印度文,中文沒有適當的詞可以翻譯,如同英文翻譯成中文,有好多英語翻不出來,只能用一組漢語來解說它。般若亦如此,般若是聰明的意思,但聰明不能理解為世間人的「世智辯聰」,他自以為是,如同在文化大革命中,滿口馬列主義辭彙,在辯論會上,誰也駁不倒他;當然,佛經的話他也不相信。殊不知世智辯聰是學佛的八難之一!據《維摩詰所說經》說,八難就是八處障難。此中八處,雖果報苦樂感受不同,但都不能見佛、不聞正法,所以稱為難。哪八處?一在地獄難,二在畜生難,三在餓鬼難,四在長壽天難,謂此天以五百劫為壽,就是色界第四禪中無想天,是外道修行多生此處,是為果報,五在北鬱單越難(北鬱單越在我們地球所在南沙婆州北面的一個星球,此處人迷戀享受快樂,不接受教化,是以佛菩薩不來此地),六盲聾瘖瘂難,七世智辯聰難,八生在佛前佛後難,無緣遇佛。   真是「聰明卻被聰誤」,我們凡人的世智辯聰是學佛的八種障難之一,跟聾子、瞎子、精神病歸在一起,自以為很聰明,樣樣事情說得頭頭是道,佛經就在旁邊,但你一輩子聞不到佛法。你多次旅遊,並常去寺廟燒香拜佛,卻對佛經流通處所供的經書不屑一顧,或者有的也請回去幾本佛經,裝裝學佛的門面,看了也不懂,懂一點也不照著修行,種種表現,都稱作聞不到佛法,一生都斷了佛緣。那本《心經》中的般若,其真實含義是什麼呢?《六度集經》說:「梵語般若,華言智慧,謂照了一切諸法不可得,而能通達一切無礙,為諸眾生種種演說也。」又《華嚴經》在述及般若波羅蜜時說,造心分別名慧,謂照了一切法皆不可得,故能通達無礙。   「波羅蜜多」,波羅譯為彼岸,蜜多譯為到,多是助詞,沒有實際意義,合之即彼岸到,若依中文文法應譯為到彼岸,這是主賓倒裝句。其意義如同做一切事都能達到圓滿,說他功夫純熟了。般若波羅蜜多即「究竟圓滿之智慧」。   「心」,心字是中文,指的就是我們每個人的心,但是這顆心不是心臟的心,此心不是肉體之心,心在哪裡?誰也不曉得,但是我們時時刻刻在用心,用這心在作業,作善事、作惡事,都是如何用心之故。所以我們每個人都要好好讀《心經》,而且要千方百計讀懂《心經》,如此方能活用《心經》,指導我們如何待人處世,一生一世都能安康幸福。在《觀無量壽經》中說:「是心作佛,是心是佛。」佛在我心中,我們每個人都是佛,但現在是糊塗佛,時時處處做傻事、做壞事,因為真心被妄心所遮蓋,是用妄心在做事。我們學佛、學經的目的,是去除妄心,顯露真心,就能真正做佛了,這是千真萬確的事。   「經」,佛所說的言教,經過弟子們集結成文皆稱為經。古來大德解釋經字,常用貫、攝、常、法四字。「貫」是貫穿所說之義理,換句話說,每部佛經都是一篇有系統的文章,從頭到尾一直貫穿下來,絕無雜亂。「攝」為攝持所化之眾生,使讀者百讀不厭,如磁吸針一樣;「常」是古今不易不改,「法」是遠近同尊,確實是超越時間與空間,即是今人所說的真理。   以上是《般若波羅蜜多心經》之題解,以下是解釋經文。    第二篇 正釋經文 第一章 顯說般若   顯者,無隱之義,說者,釋明意旨。般若,諸法實相,實相乃是空相。故顯說般若,是即解說諸法實相之宗旨。此乃分四分以述之,即按修行過程,分為:信、解、行、證,四個階段。 第一節 信分——信依總相   「信」者,學佛首先要信佛,不信就不會踏入佛門,始終在六道打滾,永遠墮入苦海。所以學佛首務是信。在修學信解行證四個階段中,首先要講第一個階段「信分」。現在要搞清「信」之真正含義,「信」的解釋最為透徹的是蕅益大師。他在《佛說阿彌陀經要解》中說:「此經以信願持名為修行之宗要。非信不足啟願,非願不足導行,非持名妙行,不足滿所願而證所信。經中先陳依正以生信,次勸發願以導行,次示持名以徑登不退。信則信自,信他,信因,信果,信事,信理。」願則厭離娑婆,欣求極樂。行則執持名號,一心不亂。信自者,信我現前一念之心,本非肉團,亦非緣影,豎無初後,橫絕邊涯,終日隨緣,終日不變,十方虛空微塵國土,元我一念心中所現物,我雖昏迷倒惑,苟一念回心,決定得生自心本具極樂,更無疑慮,是名信自。信他者,信釋迦如來決無誑語,彌陀世尊決無虛願,六方諸佛廣長舌決無二言,隨順諸佛真實教誨,決志求生,更無疑惑,是名信他。信因者,深信散亂稱名,猶為成佛種子,況一心不亂,安得不生淨土,是名信因。信果者,深信淨土,諸善聚會,皆從念佛三昧得生,如種瓜得瓜,種豆得豆,亦如影必隨形,響必應聲,決無虛棄,是名信果。信事者,深信只今現前一念不可盡故,依心所現十方世界亦不可盡,實有極樂國在十萬億土外,最極清淨莊嚴,不同莊生寓言,是名信事。信理者,深信十萬億土,實不出我今現前介爾一念心外,以吾現前一念心性實無外故。又深信西方依正主伴,皆吾前一念心中所現影,全事即理,全妄即真,全修即性,全他即自,我心遍故。佛心亦遍,一切眾生心性亦遍,臂如一室千燈,光光互遍,重重交攝,不相妨礙,是名信理。以上所說,信謂信自、信他、信因、信果、信事、信理是即六信,是謂信之圓滿之義也。   上述「六信」的關鍵,是信自己本來就是佛,然後才有五信,那末如何能夠相信自己就是佛呢?我們就要主動親近佛菩薩,親近善知識,現在在學《心經》,就是要聽觀自在菩薩代佛說的法,眾生如果不學、不聽佛法,就永遠不會相信自己就是佛,做個糊里糊塗的迷佛,生生世世在六道輪回,永墮苦海。《大乘起信論》說:「有法能起摩訶衍信根,是故應說。」慈舟大師在解說起信論的《述記》中說:有法就是大乘法,就是一心二門三大之法,人人本具;十界等有,惟在眾生迷而不知,聞說即信,是故應說。說此大乘法,即令人起大乘信根;以大乘信心,信此本具大乘法,此信心為始覺智之先兆;初信為根,信久有力曰信力。「信為道源功德母,長養一切諸善根。」(一心、二門、三大之法者,一心即我們每個人的真心,二門即心真如門和心生滅門,三大即體大、相大、用大。十界者,包括聲聞、緣覺、菩薩、佛在內的四聖法界,和天、阿修羅、人、畜生、鬼、地獄六道眾生。)   「信依總相」者,「信」者如上所述,「總相」是指本體、本性,信要依本性。佛法有性相兩宗,性謂本性,或自性,是性宗,相謂別相,是相宗。性相兩宗,也就是總相與別相,也稱為空有兩門,即心真如門和心生滅門;研究佛法,這兩門都可以下手,從總相下手,是稱之為「信依總相」。   從總相下手,入門者必定要具足上根利智,就是最聰明的人,如「觀自在菩薩,照見五蘊皆空」,即是上智之人,離言觀照,頓證真如。六祖惠能大師,亦是絕頂聰明的上智之人,他亦是性宗,即禪宗入門,頓證真如而成佛的。   「總相」是指本體,在世間哲學亦稱為本源,這是此節所著重解釋的。經文中的「五蘊」(色受想行識),受想行識統指心。觀自在菩薩照見五蘊皆空,他說:我們的每個人的身體(色)和心都是空的。「色」之範圍大至宇宙本體,小至微塵,即基本粒子,全都是空的。這實在難以理解,對我們這些中下根人,甚至於大都是下下根性的末代眾生來說,這是很難相信的;而且還說我們每個人本來就是佛,這個信就難上加難。但是總得信呀!若你不信,根本不會來學佛的,法師或善知識講經也不會來聽,經書看也不看,大多認為這是迷信。對啦!或許這算是迷信,這種聽了觀自在菩薩說的話,讀到佛經,就相信了,這就是「信依總相」,相信佛說的話是對的,這還算你有點善根,這種信就稱為「強信」。雖然不理解,聽了佛說的話就相信,這個信就是「強信」。   這在第一節「信分」,就是講你要相信觀自在菩薩說的話,沒錯。這一節的聽眾,主要是上上根人,如惠能大師,他聽了佛說的話,馬上開悟,頓證成佛。對我們這些人,能開始相信就好,並按佛說的話開始行動,或念佛或讀經。以第二節「解從別相」開始,聽觀自在菩薩解釋「別相」,能使我們進一步理解他說的「五蘊皆空」。確實如此,我們每個人的身心都是空的,宇宙萬物是空的,基本粒子是空的,當然此「空」字不能解為「沒有」,那會引入岐路。是應理解為真空妙有。如此,在理解基礎上他相信,並且按照所理解的去修行,叫解行並進,這稱作「正信」,往後再向前進,修行到最後能親自證得,身與心本來是空的,這種信就譽為「實信」,到這時你已經成佛了。   現在先引第一節的經文,聽聽觀自在菩薩他自己是如何觀心修行,如何度已又度一切眾生的?    「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   第一段 說經之人 經文:觀自在菩薩   「觀自在」,是《心經》開篇頭一個經典片語。它是本章的主題,亦是《心經》的主旨和總綱,甚至是整個佛法的總綱領。   「觀」者,即是看破,《心經》是以觀自在菩薩之「觀心法」觀察心與身,觀察人生和世界,在哲學上,就是人生觀和世界觀。通俗說法,是「看破」,「自在」者,即是解脫,放下身心,放下煩惱牽掛,就得自在了。   李炳南老師在《佛學概要十四講》中說:佛學,是一門覺悟的學問。內覺人生本身,外覺宇宙環境。覺則支配人生宇宙,得大自由,獲大解脫,不覺則被人生宇宙支配,受它束縛,不得自在。人人宜覺,故人人當研佛學。   「觀自在菩薩」。「觀自在」是別名,有別於其他諸菩薩。「菩薩」是通名。觀自在,可譯作「觀世音」,在梵本自有二名,觀世音與觀自在,觀世音表慈悲,觀自在表智慧,並且此二名皆同古佛,觀自在菩薩是古佛再來,正是「聖聖相承,佛佛道同」。觀即能觀智,世即所照之境,音即所照之機,以觀其聲,即得解脫故。   觀世音菩薩,現為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左輔,主悲門,位於佛之左位;大勢至菩薩,主智門,位於佛之右位;悲智二德全備之阿彌陀佛與左右輔,稱為西方三聖。觀音與勢至都是補處菩薩,補佛處者,即前佛既滅,而此菩薩即補其處也。補前佛之位,謂之補處;而此菩薩即補其處也,亦稱為等覺菩薩。無明之惑未盡,尚有一番變易生死,過此一生,即登妙覺果佛之位。所以等覺菩薩,稱為一生補處;等者平等,覺者覺悟。大乘五十二位中,第五十一位菩薩稱等覺,去佛之妙覺尚有一等,是菩薩極位。   菩薩具名菩提薩埵,此云覺有情,舊譯作道眾生。分釋之,菩提是道義,覺悟義,無上智慧義,薩埵是有情義,薩遮,此云有;埵,此云情,一切有知覺者皆有情識也。菩薩有地前、地上之別,未到初地,謂之地前菩薩,即凡夫之菩薩也;初地之後,謂之地上菩薩,法身之菩薩也。自行成就,轉以覺悟眾生,謂之菩薩,故菩薩有自行、化他、兩利,三義。自行說,菩薩雖分證如來,識情未盡,悟性真常,了惑除妄,此自覺義。從化他說,菩薩以悲憫心,運無緣慈,開悟一切有情,同登被岸,此覺他義。從兩利說,菩薩上求大覺,下化有情,萬劫修因,行滿果圓,自他並利,是名菩薩。觀自在菩薩以等覺身,運無緣慈,悲憫眾生,故說此經。   開始讀《心經》時,還有一個疑問,觀自在菩薩,是說本經之人,但在世尊說的所有經都說明是佛說的,為什麼在本經開頭就指是觀世音菩薩說的?這在現存流通的七個譯本中,其法月、般若共利言、智慧輪、法成、施護等五種譯本都具序、正、流通三分。法月本的序分記載,觀自在菩薩與大勢至、彌勒、普賢等諸大菩薩七萬七千人,還有大比丘眾滿百千人,在王舍城鷲峯山頂,參加佛說大般若經法會後,佛弟子舍利子問觀自在菩薩,若善男子欲修行甚深般若波羅蜜多者,應如何修學?請示修學方法。觀自在菩薩在請求世尊並獲許可後,就對當機者代表舍利子說,要修學此觀心法,就重新說了此般若心要。再則,依《千光眼觀自在菩薩秘密法經》中,佛說,我念往昔時,觀自在菩薩於我前成佛,號正法明,十號具足。我於彼時,為彼佛下作苦行弟子,蒙其教化,今得成佛。十方如來,皆由觀自在教化之力故,於妙國土,得無上道,轉妙法輪;則依佛說,可證明觀自在菩薩為正法明如來垂跡之號,決不可誤解為一般能觀自在之菩薩。是故《心經》是觀自在菩薩說的,也是佛說的。   觀自在菩薩,不但名同古佛,其本地亦早已證妙覺,以大悲願力,普度眾生,現作菩薩與大勢至菩薩一樣,為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作左右輔,位階補處,道成正覺,以般若妙智觀照世間一切緣起實相,破除人法二執,觀空不著空,觀有不著有,根塵俱消,空有無礙,觀聽圓明,得大自在,能度一切眾生也。   第二段 所說之法 經文: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   《心經詮注》中,對『行』解說:行者,修行,有二義,一則以無漏淨慧,歷觀諸法,故名為行,此是慧觀行;二則,因地所修清淨法行,遍依十信、十住、十行、十向、四加行、十地,以至等覺、妙覺諸位,依次修習,名差別行,亦名遍成諸行;依圓融法門,於諸位,隨修一行,即具一切諸行,名普賢行,亦名頓成諸行。   深者,對淺而言,三乘權教所能共,為淺般若,所不能共為深般若。權者,三乘權教,謂聲聞、緣覺、菩薩也。「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此總明瞭觀自在菩薩所修行之法也。   淨空法師在《心經講記》中說,行深般若波羅蜜多,行是修行,萬事練心。凡夫心不清淨不平等,菩薩是覺悟人,在一切順逆境中修清淨心、平等心,以究竟圓滿的智慧,行甚深境界的般若。深對淺說,在經教中有淺深二種:第一類,人空般若,破我執,但見於空,不見不空,此羅漢、辟支佛、權教菩薩三乘所修,謂之共般若,賢首家稱為大乘始教。第二類法空般若,不但人我空,法我亦空。更進一步破了法執,不但見空,又見不空,此與前面三乘人所見、所悟不同,稱為不共般若,亦即圓教初住以上菩薩所證的,教下謂之實教菩薩,包括大乘的終教、頓教、圓教。觀自在菩薩所證的,即深般若波羅密。   『時』者,追指曠劫以前而言,以此一得相應,則直至未來際,始終不離般若矣。《心經詮注》云:時有二名,梵語迦羅者,即世間實際之時,如云某日某時;三摩者,但約時分,以名刹那生滅之分位者,非有時之實性,故假此所云時,即三摩耶。在唯識《百法明門論》中是屬不相應行法中時空分,時空都是假的。前者之時,即世間實際之時,是牛頓絕對時空觀;後者之時,是相對變化的,是愛因斯坦相對時空觀。   在佛經裡說到,忉利天,就是道教所說的玉皇大帝所住的天,和我們所住的地球,時空相對變化很大,我們人間的一百年是忉利天的一天。在忉利天上,看我們地球上眾生很可憐,朝生暮死,早晨看他剛剛出生,晚上就壽命到了、就死了。   所以,在大乘佛法中,時間和空間都是不相應行法,虛幻不實的。按照觀自在菩薩的境界,六根在六塵境中,不會起心動念,永遠處於大定中,時間就沒有始終,而起心動念時間就有始終。我們凡人始終有妄念,有起心動念,所以時間有始終。佛與大菩薩們,可以將無量劫時間濃縮為一念,一念亦可展開為無量劫。是故,《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之時,為觀自在菩薩行住坐臥處於大定之時,即入三摩地也。   第三段 觀行境界 經文:照見五蘊皆空   照見是能觀之智,五蘊是所觀之境,皆空是觀行之果。     第一項 照見   照見,照者,光明遍照之義;見者,根心觸境之用,即六根根性接觸六塵境界之用,是名觀照。六根即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所接觸的六塵境界,是指遍滿三界(欲界、色界、無色界)之色塵、聲塵、香塵、味塵、觸塵、法塵。觸境之用,是指照見。以眼見為例,眼是總名,從用分別,則有五種:   肉眼,父母氣血所成,見近不見遠,見前不見後,見內不見外,見晝不見夜,見上不見下,因有色質障礙故,凡人僅有肉眼。   天眼,諸天因果報或修禪定而得此眼,遠近、前後、內外、晝夜、上下,皆悉能見,以無色質障礙故,如《西遊記》中玉皇大帝屬下之千里眼、順風耳,能見千里外之人物活動,聽到千里外之聲音。有特異功能之凡人亦如是。   慧眼,二乘人(阿羅漢、辟支佛)以所得慧眼,照見真空無相之智慧。   法眼,菩薩為度眾生,以清淨法眼,遍觀一切諸法,能知能行,因行是法,得證是道,亦知一切眾生種種方便門,令修令證,度化眾生。   佛眼,具前四眼之用,無事不見,無事不知,無事不聞,聞見互用,六根互用,無所思惟,一切皆見。   此之照見,是觀照般若,是佛之知見也。般若即心,般若之義有三,一心三般若,謂體相用,體是實相般若,相是文字般若,用是觀照般若。是故,照見是功夫,智慧之運用,是觀自在菩薩五眼圓明之照見也。   照見者,能觀之智,依照開智慧之淺深次第,分三種智:即一切智,道種智,一切種智。一切智者,謂於一切法,能知能解,是名一切智,即聲聞緣覺之智,阿羅漢、辟支佛之智也。道種智,謂能用諸佛一切道法,發起眾生一切善種,是名道種智,即菩薩之智也。一切種智者,謂能以一種智,知一切道,知一切種,是名一切種智,即佛之智也。(一切道者,一切諸佛之道法也;一切種者,一切眾生之因種也。)   如若將三智再略展開說,就是天臺智者大師的一心三觀,即本經以一心為宗,以吾人平常之一心,為所觀之境。三觀者,一曰空觀,具稱「從假入空觀」,觀一切法,全由妄念分別而成,了無自性;即能觀之心性,亦復刹那不住,生滅無常,是為「體真止」,破見思惑,見真諦理,證一切智,成般若德。二曰假觀,具稱「從空出假觀」,亦名「平等觀」。觀一切法,全依因緣湊合而成,本為假名;即能觀之心性,亦如夢幻泡影,毫無實際,是為「方便隨緣止」,破塵沙惑,見俗諦理,證道種智,成解脫德。三曰中觀,具稱「中道第一義諦觀」。觀一切法,若心若境,非有非空,非非有,非非空,不一不異,非不一,非不異,無內無外無中,無過去現在未來,心外無境,境外無心,遮照同時,隨機相應,離一切分別想,是為「息二邊分別止」,見中諦理,破無明惑,證一切種智,成法身德。唯以一心三觀,破三惑,證三智,成三德。本經曰「觀」,曰「照見」,曰「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皆一心三觀之證也。     第二項 五蘊   五蘊,即萬有,代表一切法,歸納為色、心二法。色法即物質,一切物質皆以色為代表。心理精神方面的,以心為代表;心又分為四類:受、想、行、識。受者,內依五根(眼耳鼻舌身)對外五塵(色聲香味觸)而生五識,去領納一切境界,而有五受(苦樂憂喜捨)。想者,又於五塵境上重起分別想像,於境界中,取種種相,作種種想。行者,遷流造作義,由意念而行動去造作種種的善惡業,生滅不停。識者,是謂意識,名第六識。此六識略展開說:(一)眼識,謂眼根若對色塵,即生眼識,眼識生時,但能見色,而未起分別也。(二)耳識,謂耳根若對聲塵,即生耳識,耳識生時,但能聞聲,而未起分別也。(三)鼻識,謂鼻根若對香塵,即生鼻識,鼻識生時,但能嗅香,而未起分別也。(四)舌識,謂舌根若對味塵,即生舌識,舌識生時,但能嘗味,而未起分別也。(五)身識,謂身根若對觸塵,即生身識,身識生時,但能覺觸,而未起分別也。(六)意識,謂意根若對法塵,即生意識。然凡夫前五識生時,第六意識同時而生,即能於五塵之境分別善惡好醜也。(塵,即染汙之義,謂能染汙情識,而使真性不能顯發,《涅槃經》中稱此六塵,名六大賊,以能劫奪一切善法故。)   若以四蘊分配八識,則受蘊是前五識,想蘊是第六識,行蘊是第七末那識,識蘊是第八阿賴耶識,或稱如來藏識。如此上述之心法分為受想行識四類,又進一步展開為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末那識、阿賴耶識共八識。   色法是物質,物質是眾微聚,聚是因緣生法。緣聚則生,緣散則滅。《金剛經》說:「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又說:「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這就是說明五蘊以及宇宙人生的真相。佛法講眾微是比喻,說明所有物質皆是由眾多微細分子聚合的。現在科學儀器進步,可以用高倍顯微鏡看到原子、電子以及基本粒子。《金剛經》講所有物質皆為一合相,由分子組合成為一切物質,佛的五眼圓明比我們用顯微鏡觀察還要來得準確。   佛法裏講物質,不講分子、原子、基本粒子這些現代物理科學的術語,它是講四大:地水火風。四大就是說明物質有四種特性,所以它才能夠變現萬法,變現十法界依正莊嚴。「地大」,它是一個物質,大可以大到一個天體,如太陽(恆星)、地球(行星)、月亮(衛星)、現代的人造衛星等;小可以小到基本粒子,雖然很小,它還是有體積。地大是有體積的物體,所以地大是代表它是一個物體。「火大」代表它有溫度、能量,「水大」代表它有濕度;物理教科書上講的正電、負電,佛經講火大、水大。原子核裏面是正電,圍繞原子核不斷旋轉的就是負電。「風大」,它是動的,不是靜止的,負電即電子,不斷圍繞原子核裏面的正電旋轉,稱為風大。原子核裏面有正電(質子)和中子,質子和中子占原子核空間很小一部分,像一大間空房子裏面幾粒灰塵那麼小的體積,所以原子核內亦是空的。若原子彈爆炸,正電(質子)釋放出來,產生巨大的能量,所有物質都是能量的凝聚。所以我們說物質是空的,萬物皆空。   自古以來解釋五蘊者,性相二宗,立說不同,性宗如華嚴清涼大師所說,以身、心為五蘊,身則色蘊,地水火風是也,心則四蘊,受想行識是也,故說五蘊者,身心之異名。而溫州永嘉禪師以一念為五蘊,謂穢汙真性即色蘊,領納在心即受蘊,心緣此理即想蘊,行用此理即行蘊,歷歷分別即識蘊,此五蘊者,舉體是一念,一念者,舉體全是五蘊,與楞嚴經色陰為堅固妄想,受陰為虛明妄想,想陰為融通妄想,行陰為幽隱妄想,識陰為顛倒微細精想之說,可以互相發明。   相宗則以大乘百法中有為法為五蘊,即色法十一為色蘊,遍行法之受心所為受蘊,想心所為想蘊,餘心所四十九及不相應行二十四為行蘊,八識心王為識蘊。約小乘七十五法說,則以其中七十二有為法為五蘊。無論大乘百法,小乘七十五法,均不攝無為法者,因蘊為積集性,無為法非積集,故不攝也。     第三項 皆空   五蘊皆是因緣生法,《中論》上說:「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或是為假名,或是中道義。」因緣生法皆無自體,乃真實相,真實相是空相。   在僅僅二百六十字的《心經》中,包含有二十三個「空」字,還有包括二十個「無」字,此「無」亦為「空」同義。空者,湛然清淨,廓爾虛明之義,因緣所生之法,皆無自性,畢竟皆空。《淨名經》說,諸法究竟無所有,是空義。《肇注》云:小乘觀法緣起,內無真主為空義,雖能觀空,於空見未能都泯(是謂偏空),故不究竟。大乘在有不有,在空不空,理無不極,所以為究竟空。《大乘義章》云,空者,就理彰名,理寂名空。又云,絕眾相故名為空。綜合諸經論所說,佛出現於世說法,為赴一時之機,因病與藥,語各相異,約其要旨,可分四種含義:(一)空無義,因緣所生,皆無自性,自體不實,畢竟皆空,如現代互聯網上資訊波,實際上都是電磁波所傳遞,為因緣所生,皆無自性。(二)虛空義,無粗相而有微妙色,有名無實,並非真空,一切法均如此。(三)心空義。(四)法空義。   心空義,心空是一絲毫染著皆無。《大乘起信論》說:「是故一切法,從本已來,離言說相,離名字相,離心緣相,畢竟平等,無有變異,不可破壞,唯是一心,故名真如。」因為一切法,只有離言說相,離名字相,離心緣相,才能觀察到諸法真相,真相即是真如。因一切法,相有體空,一切法了不可得,空為諸法之實相。《金剛經》所說,如夢幻泡影,形容至為恰當。把一切事實真相看清楚,一切苦難就消失了。按淨空法師通俗說法,這就是「看得破,放得下」,一切事看明白了,一切煩惱也就消失了。因一切苦難皆由迷惑顛倒妄想執著而來,妄想執著帶給我們無量無邊的苦難。事實真相明白,妄想消除,執著永斷,即一切煩惱隨之一掃而光,一切苦難就遠離了,此亦謂度一切苦厄。   如果打破沙鍋問到底,我們為什麼還甘心墮落?墮落就是放不下,對這個世間有貪戀,不知道這個世間是假的、是空的,是夢幻泡影。當下不可得,就在現前,你得不到。說得最貼切的:身體。身體現前,真相是什麼?刹那生滅。在《菩薩處胎經》中,彌勒菩薩告訴我們,一秒鐘這個身體生滅多少次了?二千一百兆次。一秒種,這個身體已經換了,換了多少次?換了二千一百兆次。哪一次的現相是我?不可得,幻想,假的,不是真的。我們看電視被電視迷了,電視的頻率一秒鐘才一百次,我們現前的一秒鐘二千一百兆次,它就在眼前,我們完全沒有感覺,我們完全麻木了,完全迷惑顛倒了。   第四段 修證功能 經文:度一切苦厄   蕅益大師在《般若波羅蜜多心經釋要》云:「度一切苦厄者,自出二死苦因苦果。亦令法界眾生同出二死因果,即是行法之效,亦即波羅蜜多也。」現作進一步解釋。   「度」指自度度他,智悲雙運,觀自在為自度義,觀世音即度他義。   「一切苦厄」者,包括九界眾生各自都有苦厄。九界眾生,即六道眾生(天、人、阿修羅、鬼、畜生、地獄)、聲聞、緣覺、菩薩。三界(欲界、色界、無色界)六道眾生之苦,現略展開說之。在經論中,將六道眾生苦分為三類,稱為三苦。第一種是「苦苦」,這兩個字,前面是動詞,後面是名詞,苦之極義。特別是指欲界眾生之苦;第二種是「壞苦」,是指色界眾生之苦。第三種是「行苦」,特指無色界眾生之苦。有「苦苦」,一定包括有「壞苦」和「行苦」,所以苦苦是苦之至極也,地獄眾生更是無以復加之苦。「苦苦」又稱「八苦」,在人間,上自總統、總理,下至平民老百姓,無一倖免。以下再展開說「八苦」(見淨空法師講述《佛學十四講》中之第四講)。   第一「生苦」,出生時候的苦。這個苦,佛在經上說得很清楚,胎獄之苦。我們人很健忘,早已把這個苦忘掉。可是如果細心的話,也能夠體會到一些。人在歡喜快樂的時候會笑,痛苦的時候會哭,你看哪一個小孩一出生滿面笑容?沒有看到過;小孩子都哭,可見得痛苦。從這個地方去體會,生苦不假,是真的。第二「老苦」。你們諸位想想能避免嗎?老年人的痛苦悽慘,處處都看得到。所以年輕人要多幫助老年人,多照顧安慰老人,到你年老的時候,就有年輕人來照顧你、伺候你,為什麼?你過去種的因,它後面有果報。現在要是看到老年人就討厭,你要曉得,過不久你就老了,一般人也會討厭你,因緣果報絲毫不爽。第三「病苦」。一般人都有害病的經驗,生病是很不好受的。第四「死苦」。佛在經典裏有一個形容,人死的時候好比生龜脫殼。活的烏龜,把它的殼剝下來,可想而知,死苦比病苦不知道要痛苦多少倍。生老病死這四種苦,是任何一個人不能避免的。只有極少數的修行人,有相當的功夫,能避免老病死之苦,雖老,老而不衰,很自在!   第五「愛別離苦」。心愛的人、心愛的物,常別離,不能夠聚在一起,常年讓你牽腸掛肚,很痛苦。第六「怨憎會苦」。冤家對頭,希望一輩子不要見面,但是卻天天碰頭,天天讓你生氣。第七「求不得苦」。你多願多求,不能夠稱心如意。這三種苦每一個人都有,不分貧富貴賤,每一個人都有他的所求,都有他的所願,有求有願就是苦的根源。佛法講三解脫門,解脫就是自在,三種自在之門——空、無相、無願,你就沒有苦,萬法皆空!一切相都不取不著。佛法裏教我們發四弘誓願,這是大願,稱性之願,心裏可不能作意,可不能攀緣,攀就苦;佛法教我們隨緣而不攀緣。   第八「五陰熾盛」。前面七種都是果報,五陰熾盛是因。為什麼會有前面這七種呢?五陰熾盛,五陰是色受想行識。色是物質,身體是物質;我們這個身體是地水風火四大之身,有肉身所以你受苦。受是感受,想是想像、思慮。行是造作、遷流、生滅,永遠循環,不能夠停止下來。識是指阿賴那識,佛法稱神識,世俗稱靈魂。受想行識是心,因為你有心,所以你才有憂慮,你的身心才受苦。五陰像猛火一樣燒得熾盛,增長煩惱,所以才有前面這七種果報。   生老病死這四種苦是「內」,內就是身內的、本身的;愛別離、怨憎會、求不得是身外的。「內之內不淨」,這也是苦。觀身不淨,這個身不清淨,並不可愛。三天不洗澡,你看毛孔裏流出來的是些什麼東西,就曉得裏面乾淨不乾淨?身不是清淨之物。「外之外」,還有「天災人禍」。可見得苦實在是太多,這世間哪有樂?死後,「後之後輪回不停」,決不是死了就了斷,沒這回事,死了就不得了!所以真正覺悟的人,決定不死,要求解脫,這是真正聰明人、真正覺悟人。死了是迷惑顛倒,再一次來的時候比這一世更迷惑、更苦。   「自出二死苦因苦果」。「自出」,即自度,末世眾生難以自度,必須仰仗他力,依靠阿彌陀佛願力,以專念阿彌陀佛,往生極樂世界。「二死苦因苦果」,二死即分段生死和變易生死。苦之大者,無過於生死。分段生死者,分即分限,段即形段,謂六道眾生,隨其業力所感果報,身則有長有短,命則有壽有夭,而皆流轉生死,故名分段生死。變易生死者,因移果易,名為變易,謂聲聞、緣覺、菩薩,雖離三界六道內分段生死,而二乘有方便有餘土、菩薩有實報土等土之變易生死。如初位為因,後位為果。又後位為因,後後位為果,以其因移果易,故名變易生死。   上述凡聖同居土者,即有穢有淨。謂如此土,婆婆世界,沙礫充滿,即同居穢土也。西方安養世界,金寶莊嚴,無四惡趣,即同居淨土也。雖淨穢有異,皆是凡聖共處,故名同居也。(梵語娑婆,華言能忍。四惡趣者,修羅趣、餓鬼趣、畜生趣、地獄趣也。)方便有餘土者,謂二乘人等已斷三界見思惑盡,出生彼土,尚餘無明之惑未盡,故名有餘土也。(二乘者,聲聞乘、緣覺乘也。)實報土者,又名果報土,即別教十地,圓教十住、十行、十回向,乃至等覺,諸菩薩所居之土也。還有常寂光土,常寂光土者,即理性土也。常即法身,寂即解脫,光即般若,以此不遷不變名常,離有離無名寂,照俗照真名光,即妙覺究竟果佛所居之土也。淨名疏云,修於圓教願行之因,因極果滿,道成妙覺,居常寂光是也。以上同居土,方便有餘土、實報土和常寂光土,共四土,為十界眾生相應之居住地也。   煩惱障障涅槃,我執煩惱障滅,度分段生死苦,阿羅漢之果,此果亦苦,因所知障未除,還有變易生死之苦。所知障障菩提,法執空則所知障滅,度變易生死之苦,即證二空,苦惱斯盡,故度一切苦厄,此即觀行之效。「波羅蜜多」者,到彼岸,此岸為娑婆洲,彼岸為極樂世界,亦即度一切眾生至西方極樂世界也。 第二節 解分——解從別相   第二章已講過,信依總相,這是性宗(空宗)學佛的方法,是上根人所用,他們心地清淨,具有誠敬之人,一聽佛經就明白,就開悟,如同六祖惠能,聽五祖給他講《金剛經》,只講到三分之一的經文,就當場開悟。但我們是末世凡人,都是中下根,甚至是下下根人,尤其是知識份子,喜歡起心動念、搞研究,用妄心聽經讀經,不宜從空宗下手,因為空宗不需要動念頭,你喜歡動念頭,當然不相應,這種人是從有宗入門,即從唯識宗著手。有宗就是別相,解從別相,從一心二門(心真如門與心生滅門)中之生滅門入手,即須略知別相,從解門契入。   解說如來真實義是很難的事。唐朝武則天在審讀完《華嚴經》後,提了四句偈,就是在現在出版的佛經上的開經偈:   「無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萬劫難遭遇;   我今見聞得受持,   願解如來真實義。」   解說如來真實義雖然很難,但解經義非常重要,解門不開,寸步難行。關於估量開解佛經的重要性,淨空老法師有如下的開示(引自2015-03-25淨空法師專集網):   追究修學不能成就的根本因素,就是「至心」兩個字,總是做不到;做不到的原因,就是放不下;放不下的原因,就是對於事實真相不了解。雖然天天在說經,天天在聽,說實在話,沒有真的瞭解,一知半解,沒有真的理解;真正理解,你就真正做到。你說我很懂得,理解,我還做不到;假的,絕對不是真的。   這個事情在我年輕的時候,向章嘉大師請教過,章嘉大師教導我,佛法的總結論:「知難行易」,也就是說,明瞭很困難,回頭很容易。回頭就是,你真正做到,做到不難,理解太難了。真正理解,沒有做不到的;凡是做不到的,你肯定沒有真正理解,這個話說得好!我現在做不到。怎麼辦?學,認真努力的學,知道我學得不多,我瞭解還不夠透徹。   世尊四十九年講經說法,佛家自始至終著重在實行,為什麼釋迦牟尼佛天天講經?行在解之後,信解行,你不透徹的理解,你怎麼能做到?透徹理解要長時間的學教,真正明白了、真的懂得了,然後你才肯真幹,沒有一絲毫懷疑,你做得自在,你做得很如法,真正把你所學、所理解的全部都落實了,這是我們一定要懂得。   第一段 明體——心真如相   《大乘起信論》述「依一心法有二種門。何為二?一者心真如門,二者心生滅門。是二種門皆各總攝一切法。此義云何?以是二門不相離故。心真如者,即是一法界大總相法門體,所謂心性不生不滅。」   「明體」者,指眾生的心可分為真心與妄心二種門,即心真如門和心生滅門。真心與妄心不是相互獨立的兩個心,是一個心,所以才說「一心」。但在講解時,可以分開為相互聯繫、互通互攝的兩個心。如在前面講信分時,信依總相,即依真如門,因為它是一法界大總相法門體,而且,這是我們一切眾生確確實實是不生不滅的理論依據。我們若能親自聽到佛說的這一句真言,而且當即相信它,說明你累劫修行、所積累的善根福德因緣顯現了,你若依此能入佛門,能信願行,那必定當生成就。     第一項 略解體空 經文:舍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   受想行識展開為:受不異空,空不異受,受即是空,空即是受。想不異空,空不異想,想即是空,空即是想。行不異空,空不異行,行即是空,空即是行。識不異空,空不異識,識即是空,空即是識。   「舍利子」,是釋迦牟尼佛十大弟子之一,又稱舍利弗,南天竺波羅提舍子,其母為婆羅門摩陀羅女,眼似舍利鳥,故名舍利;及母懷上此子時,論議殊勝,從母立名,曰舍利弗怛羅,智慧無窮,決了諸疑。佛弟子中,智慧第一,此般若會中,非利根上智,不足以當機起信。此前是舍利子為眾生請問,所以觀自在菩薩呼其名而告之(據經典述,舍利子,早已成佛,在般若會上以大權示現羅漢身,為當機眾也。)   以下是淨空法師在《心經講記》中對本節所引經文作以下解說:   此段經文說明五蘊皆空的道理,「空」不當作「無」講,如果空是什麼都沒有,就不難懂,不需要世尊用二十二年的時間來解釋。難的是:不離色相以瞭解空義,也不是色相消失說它是空,而是講空有同時,空與有是一回事。世人的觀念空與有是對立的,有不是空,空不是有。如說有就是空,空就是有,很難使人瞭解。般若講空,是即色之空,謂之「真空」,即空之色,稱為「妙有」。妙有非有,真空不空。因為色是四大組合的現象,空是般若真空之理,法空是中道第一義空,絕不是偏空。本經五蘊皆空是主題,「色不異空」四句是注解。一切諸法,世出世法,皆為幻有,皆無自性。《中論》說:「因緣所生法,我(佛)說即是空,亦是為假名,亦是中道義。」此四句合起來,即是心經中這四句話。佛所講的色、空、假名、中道,皆說一樁事,我們不能領會,我們把這四項看作四件事情,不知佛說的是一樁事。色法如是,受想行識亦復如是。若細說之,把色換成受想行識就行了,受不異空,空不異受,受即是空,空即是受,其餘依次類推。   第一句色不異空,空是真如、是自性、是本體,色是一切現象。現象是依真如本體變現出來的,體既不可得,相當然亦不可得,是從假入空,照了實性。第二句相反,空不異色,盡虛空、遍法界,一切現象均是由真如本性變現出來的,是從空出假,照了因緣。下面「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兩句是空假相即,說它是一不是二。一法如是,法法如是,無一法例外。佛在《華嚴經》說,破一微塵,出大千經卷。又說:一毛孔中轉大法輪。如果色空不相即、性相不相即,如何可能有此奇妙現象?知此事實後,佛在經中所說種種不思議境界均可以接受。   般若經所說五蘊皆空的總綱,與念佛求生淨土有重要關係。從前我在臺中蓮社求學時,李老師對我說:「念佛人多,往生者少。蓮社有二十多萬人,真正念佛往生者,不過三五人而已。他說得非常保守。據我所知,臺中念佛往生的人相當可觀,如果說每萬人中有三五人乃接近事實。但是這個比例仍然很小。何以念佛人多而往生者少?其關鍵是看不破、放不下。般若經能幫助我們看破放下,故對經典不得不重視。我們的身心都不是真的,身體有生老病死,刹那變化,均屬假有。心理方面,受想行識,念頭刹那生滅,我們都能體會到。保持念頭不失叫「三昧」,又叫作「定」。定功不過是一個念頭的相續相而已,定的境界有得必有失。世間四禪八定,非想非非想天,能持久到八萬大劫,定功不失,而八萬大劫之後還會失掉。自性本定無生滅,沒有入定出定,如《楞嚴經》所說的「首楞嚴大定」。「性定」與「修定」完全不同,性定不是修來的,那一天照見五蘊皆空時,性定即現前。我執若空,煩惱障礙沒了,法執若空,所知障礙沒了,自性本空自然現前。此話說起來容易,作起來可不容易;凡夫無始劫來,我執習氣非常重。古德說:理可頓悟,事須漸修。根性利、善根厚的人,在理論上可以接受,如果要把境界轉過來,還要有相當時間的修行。理與事,是一不是二,在日常生活中,對人對事對物,心中時時提起觀照功夫,照見五蘊皆空,照一切人事物皆是諸法空相,把自己無始劫來錯誤的見解思想,逐漸在般若智慧光明中淘汰得乾乾淨淨,這是真修行。《華嚴經》末後一會,善財童子五十三參給我們一個歷事練心、真實修行的好榜樣。多思維、多體會,就能斷煩惱習氣,看破放下。然後對於彌陀的願行,才能有真實的體會,決志求生淨土,這一生中自然能有成就。般若對我們有極大的幫助,極大的利益。   五蘊的根源是重疊生起的,一念不覺,把真如自性轉變為無明業識。這些話要仔細聽,不可思維想像,一想就錯了。例如說:今天陰天,太陽被雲層遮蓋著了。細心一想,太陽比地球大若干倍,焉能被雲層遮蓋?真如自性永遠不會變成無明業識。無明業識就是一念不覺,謂之無明本。真如自性起作用,在作用上帶上這個東西,如同眼能見,眼是自性,戴上眼鏡,仍然可以看到外面境界,眼睛透過眼鏡,見到外面境界相,叫無明業識,又叫第八識。眼鏡是否真正妨礙了眼睛呢?並沒有。此中關係要搞清楚。一有「識」就是阿賴耶識,所以有「行」,一有行才有「想」,一有想才有「受」,一有受才有「色」,這是從五蘊上講。從八識上講,就是《大乘起信論》上所說的:「無明不覺生三細,境界為緣長六粗」。「三細相」是業相、能見相、境界相,就是阿賴耶識。「六粗相」即是智相、相續相、執取相、計名字相、起業相、業繫苦相。此九相說法與五蘊的說法雖然不一樣,意思是一樣的,同樣說出事實真相,世間人不了解,以為有一個神明在那裏安排。他不曉得,大自然的演變是有一定次序的,如人穿衣服,先穿內衣,再穿外衣。脫衣服時,先脫外衣,逐漸到內衣,次第不能錯亂。迷的時候,先有無明,發展到粗相;回歸自性時,先由外面下手,先除色蘊、然後次第再除受想行識。把事實真相搞清楚,日常用功有很大的幫助,對一切色法不執著,對自己的色身及世界一切人物皆屬色法,均可放下,進一步受也放下,不再追求享受,苦樂憂喜,能隨緣而不攀緣,隨順眾生,隨喜功德,心地平等。順境不起樂受,逆境不起苦受,受即放下了,其餘想行識依次類推。   第二段 顯相——心生滅因緣相   在《大乘起信論》立義分中,將一心法開為二門,即心真如門與心生滅門,接著解說:「是心真如相,即示大乘體故;是心生滅因緣相,能示大乘自體相用故。」   對於心真如門,在前面已作簡略介紹,接著再略解心生滅門。心真如門只能用「即示」,示現大乘之體,不能顯相;若要顯相,就要開心生滅門,即顯現心生滅因緣相。比如電視機,其機體就是所示現的大乘之體,而能顯相的,只能是電視機的螢幕,一打開電視機,按不同的按鈕,就會顯現千變萬化的圖像聲音,這就是所顯的「心生滅因緣相」,它「能示大乘自體相用故」,此中「自體相用」就是本節要解的別相。    經文:舍利子,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     第一項 明阿賴耶識——顯體之相   「舍利子,是諸法空相」,是提醒當機者舍利子,是諸法空相,是空德,德即相,即顯體之相。前言五蘊,此言諸法;前明法性空,此顯法相亦空,此相即是阿賴耶識。而「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是謂辨別阿賴耶之相狀也。   《大乘起信論》說:「心生滅者,依如來藏有生滅心。所謂不生不滅,與生滅和合,非一非異,名阿賴耶識。」此處依一心,即如來藏,開心生滅門。「所謂不生不滅,與生滅和合,非一非異」,是諸法空相之狀,即與「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為異詞同義也。是故「諸法空相」是指任何一法之法相,即為阿賴耶識。   約說諸法之體已明,再辨其相。謂真妄和合,實非和合,雖云和合,非如水土和合,成一泥團之相;又非函蓋相合,仍各異相。以真如無明,俱無形相,故但有和合義相,曰非異,故名為「阿賴耶識」。   以上雖說無一異相,仍如水土合,則失水土名,名曰泥團;此真如與無明合,則失真如與無明名,故此阿賴耶識曰無沒識,即不失義。阿賴耶識亦名藏識,謂能藏、所藏、我愛執藏。能藏,即受染淨現行法薰;所藏,即持染淨法種不失;我愛執藏,即持根身器界,使七識執為我故。八識頌曰:「浩浩三藏不可窮。」若破我法二執,乃捨此識,即明心見性,見性成佛也。   對於「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上已引用《起信論》作了簡要說明。「諸法」是指一切世間出世間法,《起信論》立義分曾經指明「所言法者,謂眾生心,是心則攝一切世間出世間法。」此「心」即是阿賴耶識,是謂諸法之體,諸法之體是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是總相,總相是空相,而「生滅、垢淨、增減」是別相,即有生有滅,有垢有淨,有增有減。   對於十界眾生而言,前說生滅,約指六道中五蘊、十二處、十八界;垢淨,約指四諦、因緣;增減,約指智、得。以蘊、處、界,迷真逐妄,故見生滅;十二因緣有流轉、還滅二門;流轉門是苦集二諦,為世間因果故垢;還滅門是道滅二諦,為出世間因果故淨;菩薩修行,道有所增,惑有所減,故云增減。今言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是明真空相中,本無凡聖、修證、因果等法,直顯般若真空體,諸見脫落,獨露真常。《法華經》曰,諸法從本來,常自寂滅相,諸法本自不生、不滅,既無生滅,自無垢淨、增減可言,當體是真空,真空即是實相。   體是指「本體」。體裏面有性體、有質體;性體是真的,不生不滅,質體是有生有滅。性體是空寂的,那就是總相,萬法皆空;這裏面沒有生滅相,而且是常恒的,所以沒有斷滅相。不但沒有斷滅相,也沒有相續相,如果有相續相,相續就是生滅,就不是真常,真常裏面沒有相續相,這是講本性。本性,佛經上常常講「法爾如是」,法爾就是自然的意思,自然而然,本來就是這樣,這是什麼都加不上;如果你在這個地方起了一念疑情,這一念疑情猶叫做無明。所以這個境界,佛經裏面常講「不可思議」,思是思維想像,議是言說議論,不能夠思議,一思就是無明,一議就是戲論,戲論就是開玩笑。這是講到純真無妄,是體空,是真空。   說真空;並非沒有,是真空妙有,我們常用電波來做比喻,更容易體會。電波遍滿空間,我們眼不能見、耳不能聽,手也摸不到它,心裏頭也無法想像,但它確實存在,無處而不在。可見「空」是有,空不是沒有。叫真空妙有。   「空」是真如,不是鄰虛塵。鄰虛塵之「虛」,在現代物理學術語中,鄰虛塵又可稱夸克,夸克再分之,就「無」,還是有為法。但是,「空」是無為法,「心包太虛,量周沙界」,無內無外,不可思議,等等,每一句所指的就是真如。以上的都是比喻,名言所指,若要說真如之權威定義,還是馬鳴菩薩在《起信論》所說的:「是故一切法,從本已來,離言說相,離名字相,離心緣相;畢竟平等,無有變異,不可破壞,唯是一心,故名真如。」當然,六祖惠能大師在開悟時說的五句話:「何期自性本自清淨」、「何其自性本不生滅」、「何其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無動搖」、「何其自性能生萬法」,其「本自清淨」、「本不生滅」、「本自具足」、「本無動搖」、「能生萬法」,是謂顯體之相狀,諸法空相也。   性體是空的,但可以無中生有,相顯體能生萬法。華嚴經說:「唯心所現,唯識所變。」此「心」即是性體,此「識」即是阿賴耶識。相顯體,體相一如,不一不異,體是空的,所以阿賴耶識亦是空相。     第二項 總相與別相   諸法空相,那是總相,是萬法之本體,或者是講性體。性體是真的,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本體裏面包括性體和質體,質體是別相,即生滅相,有生滅、垢淨、增減之相。   性體「空而無質」,質是物質,它沒有質,如虛空、電波,是空不是沒有。電波充滿空間,「心包太虛,量周沙界」,我們眼不能見,耳不能聽,手也摸不著,心裏頭也無法想像,它確實存在,無處而不在。如我們打開蘋果或三星等手機,可以接收微信,看見螢幕圖像,聽見聲音。可見得「空」是有,空不是無。   但是我們無論用什麼方法來說明,質的空不能變成有,因為它是假的。性空,它能變成物質,能「無中生有」,此「無」是空之義。其實,現代科學家亦相當聰明,發現質可以變成能量,能量可以變成物質,質與能可以互相轉變。現代科學之父愛因斯坦,在他的狹義相對論中,質能互變方程E=mc2,E是能量,m是質量,c為光速。光速c為常數,每秒鐘30萬公里。從此方程得知,質量乘上光速平方就是能量數值,相反能量除上光速平方亦成質量數值。也就是說,在靜止狀態下,像靜止在地球表面上的物體,質量等於能量,當物體的運動速度接近光速時,能量亦等於質量,在物體的運動速度處於這兩種極端的情況下,質量等於能量,質量與能量是等價的。   所以從愛因斯坦狹義相對論的典型方程式得知,物質與能量可以定量地相互轉變,物質與能量的性質是等同的,物質與能量都是「質」,就是質體,那是體裏頭的第二個意思。本體裏面包括性體和質體,也就是總相和別相,性體是總相,質體是別相。本體是總相,諸法空相,本體是空的,這是體裏頭的第一個意思,質體是別相,質可以變成能量,能量亦是空寂的,這就是體裏頭的第二個意思,這二個意思合在一起講,就稱本體裏包括性體和質體,在一個物體中,性體和質體是不能分開的,「諸法空相」,任何一法中,皆具性與相,性體是性,質體是相,性相不一不異。「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是相亦是質體,空是性空,體空,所以性即是相,相即是性,不一不異,這就是《起信論》所定義過的阿賴耶識。   1905年3月,亦就是愛因斯坦提出狹義相對論三個月之前,他提出了光電效應的論文,解釋了光有波與粒子的雙重特性,這波粒二重性的學說,使他第一次獲得了諾貝爾獎,而他在狹義相對論方面的貢獻要遠遠大於此學說,是因為當時的諾貝爾獎評委認為相對論還沒有得到充分的驗證。在波粒二象性的學說中,認為對於時間平均值,光表現為波動,而對於暫態值,光則表現為粒子。光既是粒子又是波,這是歷史上第一次,揭示了包括光子在內的基本粒子的波動性與粒子性的統一,即波粒的二象性,這就是說,凡是所有的物質的基本粒子都具此波粒二象性。通俗地說,無論是粒子或波,它們統一在能量上,能量的凝聚成粒子,能量的稀釋又成為波。我們現在廣泛使用的手機,能收發電磁微波,其原理就在於此,宇宙充滿各種頻率的電磁波。   我們再進一步分析,質與能是一回事,這個質能從哪裡來的?質能的本體是什麼?再往裏追究一層,質能的本體就是性能,就是本性,或者說是本體。性能是活的,質能不是活的,所以它是物質。唯識裏面講,質能屬於相分,性能屬於見分,但見相同源。見分與相分是相當不容易辨別的。性能(精神)是質能的本體。本體是形而上,而質體是形而下;本體是心,質體為物。   剛才說,質與能是同一件事,這是狹義相對論充分證明了的事,事實亦如是,但是質能的本體就是性能,就是本體,科學家包括愛因斯坦在內,還未解開這個本體之迷,有必要進一步加以分析。在愛因斯坦《相對論》著作中最後說到,他在晚年主要致力於統一場的研究。隨著二十世紀初物理學發展,所取得的一系列重大突破,他認為創建一個描述所有宇宙規律的大統一理論的時機已經成熟。愛因斯坦的這個構想非常非常宏偉,如果這樣的終極理論存在,那麼一切物理現象將得到解釋,一切科學都可以被這個理論所包括。在這種情況下,愛因斯坦強烈感覺到統一場理論是他的最終目標。雖然這個理論是他晚年所夢寐以求的,而且他也投入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但直到生命終結,他的理想也沒能實現。這個最終理論的核心是什麼呢?就是被歷代哲學迷霧所籠罩的《本體論》。   愛因斯坦所發現的,既是粒子又是波二重性原理中,其電波遍滿空間,卻眼不能見,耳不能聽,手也摸不到,心裏頭亦無法想像,但它確實存在,無處不在,它是空的,基本粒子與波都是空的。此空是指相空,粒子相與波相是空的,此相是即體之相,心真如門中引的經句「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即相,空即體,都是空的,不一不異。愛因斯坦亦知道相是空的,但是不知道,基本粒子這個質體包含本體。包括相對論在內,他的所有科學研究,都在尋找宇宙的基本規律,但他未掀起這一層面紗,質體裏面包含就是本體,就是他晚年夢寐以求的宇宙統一規律。他沒有進一步解剖分析質體。佛經裏面常說質體「雙持性相,軌生物解」,雙就是講性與相,持是保持,它能夠將性與相集合在一起,就是見分和相分粘在一起,其實見分和相分是由自性包函在一塊的。六祖惠能大師說過,「何期自性,能生萬法」,想不到自性就是萬物的統一規律。愛因斯坦畢生研究的科學成果已揑在手心,但還到處找他自己亦本有而不知的自性。自性能生萬物,當然它就是能駕馭宇宙的統一規律。   如果全面評價愛因斯坦的一生,應該說他的成就是現代科學的頂峰,和他同時代的任何一位科學家亦未達到過他的境界。他關於上帝的觀念,非常認同十七世紀的猶太哲學家巴魯赫·德·斯賓諾的觀點(他因持異教觀點,被猶太教會開除),他直說自然就是上帝。愛因斯坦認為,自然意味著有序的整個宇宙,而不是傳統意義上那個主宰人類命運的神明。他指出,在宗教中,佛教是最好的,佛教能夠比較精確地反映科學研究實際,這種觀點在相對論中,已有運用。他認為世界由波和振動構成的,這種理論與佛教的教義不謀而合。   現代許多科學家,還在前赴後繼地尋找此宇宙之統一場論,找宇宙的統一規律。幸運的是,日本江本勝醫學博士,在淨空法師等善知識的護持和鼓勵下,他和他的團隊從1994年至今還在做的「水結晶實驗」,終於明明白白地解開了千古之謎,亦就是釋迦牟尼佛在三千年之前,早在菩提樹下所說的無上菩提心,亦即眾生不明之自性也。(注:在有情眾生,如動物,這個自性稱作佛性,而在無情眾生,如礦物水,還有植物,則稱為法性。法性跟佛性是一個性,是為萬物的本性,在哲學上叫本體,或者說是本源,宇宙的統一體。)   第三段 講用——能示大乘自體相用   《大乘起信論》立義分中說:「心真如相,即示大乘體故,心生滅因緣相,能示大乘自體相用故。」前面也說過,心真如相,是謂大乘之體,亦稱總相,心生滅因緣相,亦謂所顯之別相。而能示大乘自體相用,是謂大乘三大之義。「所言義者,則有三種:云何為三?一者體大,謂一切法真如平等,不增減故。二者相大,謂如來藏具足無量性功德故。三者用大,能生一切世間出世間善因果故。」接著慈舟大師在《述記》中說,辨大乘中大義有三種,一者體大,謂一切法,是一切事法,十法界中依正二報,染淨諸法;染有六凡,淨謂四聖,一切法皆不離真如,故真如攝一切世間出世間法。在聖不增,在凡不減,等與諸法為體,豎窮三際,橫遍十方,無時無處不與諸法為體,故曰體大。   二者,相大,真如在纏,曰如來藏,真如體藏在無明心中,如寶藏藏寶,曰寶藏;如來藏中藏如來,故曰如來藏;真如體即法身如來,功德相即報身如來,利他用即化身如來;此三如來,一切眾生賴耶心中皆具,故曰如來藏。   三者用大,相稱體,用亦稱體;體豎窮橫遍,相用亦豎窮橫遍。   能生一切世間出世間善因果故,生是顯義,造世間顯世間,修出世顯出世;世間善因為五戒十善,善果是人天;出世間善因,是諦緣度,善果是四聖。人天四聖,皆從大中修顯,亦就本具說。若眾生心不具此三大,及人天四聖,則修亦不顯,故三大唯是一心,十法界唯是一心。    經文: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無苦集滅道。無智亦無得。以無所得故。   前面說過,觀自在菩薩觀五蘊自性皆空,即「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是描述諸法之相狀,概括諸法自體之相用,諸法是包括五蘊在內之一切法,而自體之相用是體大、相大、用大,不生不滅謂體大,不垢不淨謂相大,不增不減謂用大。在上面所引經文中,「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即指凡夫自體之相用;「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即指緣覺自體之相用;「無苦集滅道」即指聲聞自體之相用;「無智亦無得」是權教菩薩自體之相用。而諸法都能從體、相、用、因、緣、果、理、事八個方面解說之,若需進一步展開,八個方面從每一個方面再展開為八個方面,那就是八八六十四方面,如果需要再作第三層次或遞次展開,直至深解諸法為止。   以下就按凡夫法、十二因緣法、四諦法、菩薩法乃至諸佛法之自體相用,分別如此解說。     第一項 空凡夫法——三科直解 經文: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   本項將直解三科經文,即解說凡夫之自體相用,即空凡夫法。謂般若真空所以能夠永離凡夫之過者,因此法中清淨無物,故無五蘊之跡;不但無五蘊,亦無六根;不但無六根,亦無六塵;不但無六塵,亦無六識。是即五蘊、十二處、十八界,皆凡夫法,般若真空,總皆離之,故都說無,此則空凡夫法。   現再稍展開釋「空凡夫法」。經文開頭「是故」為轉折詞,以導出「五蘊十二處十八界」皆空之意。先說五蘊,五蘊是色、受、想、行、識,色蘊展開為眼、耳、鼻、舌、身五根,意就是受、想、行、識四蘊,意是凡人之意根,總稱為六根,眼、耳、鼻、舌、身、意。色、聲、香、味、觸、法稱為六塵,此六根六塵總稱為十二處(或十二入)。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對入色聲香味觸法六塵,眼睛所入的是色塵,耳所入的是聲塵,鼻所入的是香,舌所入的是味,身所入的是觸。如夏風吹到身上感覺很涼快,冬天西北風吹到身上感覺很冷,這是身對風吹入的觸塵。前五根眼耳鼻舌身,這屬於身體,還有屬於心的意,是第六根,這六根代表我們身內的。佛法中講的依正莊嚴,其「正」指身內六根,其「依」是指身外所處環境或稱外境,色聲香味觸法六塵就稱外境。「法」,是世間出世間一切物質現象和精神現象的總代名詞,但此處法指「法塵」,是精神現象,即意識所取之意境,是意識緣於過去所見的境,如以前旅遊時獲得的未忘記的勝境,此是我們不見不聞、無香、無味、無觸時,自己內心所繫的境界,這些境界,實際是前五塵留下的影塵,這就是「法塵」。我們意識的對象,屬於外境的是色聲香味觸法,此六塵都會在阿賴耶識裏留下影像或印象,落下種子,不會忘記。前面說了,「照見五蘊皆空」,第一是色蘊空,所以眼耳鼻舌身,色聲香味觸都空了。前五塵空,它們的影子法塵當然也就空了。所以「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六根加六塵,這兩組法是相對接的,互相聯繫,這十二法稱為十二入,十二入皆空。   「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這句經文是說十八界皆是真空。「界」是界限、區分、種類,展開說,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成六界,色聲香味觸法等六塵又成六界,眼耳鼻舌身意等六識再成六界,所以六根、六塵、六識就成為十八界。例如,啟動一部電視機,先是用手觸及開關,打開螢幕,眼見螢幕上圖像色彩,耳聽話聲或樂曲聲,意根對法塵生意識,意識生時即對螢幕色塵、聲塵之境,分別善惡好醜,而起喜怒哀樂之情執。又如一家子圍桌用餐,先是眼見五顏六色的菜肴,鼻聞香臭味,夾菜吃時舌根嘗到酸甜苦辣味,意識即對色塵、香塵、味塵之境,引發色欲,並產生厭惡或喜愛之情執。以上二例,則是驗證了凡人認為六根六塵六識是實有,並非空無,而且六塵還染汙了情識,使其真性不能顯發,佛經上說,六塵被稱為六大賊,以能劫奪一切善法故。   《金剛經》上,結尾名偈曰:「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五蘊、十二處、十八界皆是有為法,夢幻泡影皆是假的。例如夢中能見之五蘊身心、所見之五蘊境,實為夢心(即阿賴耶識)所變現,皆非實有,皆如古大德所說:「夢裏明明有六趣,覺後空空無大千。」六趣指六道,夢裏假有,醒後實空。這就是我們要學觀自在菩薩,看得破,放得下,「觀自在」,「觀」即看得破,「自在」即放得下,解脫了。如是才是照見五蘊皆空也。   我們再進一步解剖一下,本項經文指出:「無眼耳鼻舌身意」,即內無六根;「無色聲香味觸法」,即外無六塵。六根六塵都無了,因六根與六塵相觸才能生六識。於此何來六識?所以十八界亦是空的。如此從五蘊到十二處再到十八界,層層解剖下來,都是空,這叫分析空。這種分析方法,我們以前不會使用,只有少數科學家運用現代科學儀器,從觀察「色」,即觀察分析物質開始,把物質從大分到小,從一小丁點物質,如一滴水,分析到水分子,水分子再由二個氫原子和一個氧原子組合而成,原子直至原子核中正電和原子核外的電子,直至夸克,電子和夸克。所有物質都是由同樣的基本粒子,即夸克等組成,在高能物理條件下的基本粒子可以重新組合,如重新組合成A物質或組合成B物質。A與B在一定條件下相互轉化,如同樣的磚塊,可以建造不同結構的房子,這幢房子拆了,用這些磚頭再造另一幢新房子,可以說前一座房子沒了、滅了,另一幢房子有了、生了。這是一切有為法的生滅法,我們凡人都認為是有的,客觀存在的,科學家用分析方法知道是空的,這叫分析空。而觀自在菩薩「照見五蘊皆空」即是當體空。而凡人執「五蘊」為實有,五蘊:色受想行識,色看作我的身體,受想行識看作我的心。我們平常老是說,要放心,要心態平衡,你的身體才會健康。但凡人始終執五蘊身為我,這就是佛學上講的,凡人嚴重的我執,亦即人人都有的見思煩惱,這就是說,人人說要放心,卻人人放不下心的根源所在-我執。   我們如果不學佛,就老是執著一個我,還一直自以為是,還指責人家學佛的搞迷信,說唯物論者是不搞迷信的,說什麼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這就是說,要以他的「我」實踐為依據,此他的「我」見到的事實為標準。這是很關鍵的焦點,我們剝開「我」的畫皮,細細加以解剖。這就說,你我他每一個凡人,無論你是搞唯物的,或是搞唯心的,都是偏在一邊,原因是我見在起作用,都是凡人之知見,而不是佛之知見在起作用,都是妄心在起作用,所以你以「我」見到的事實為依據,而這常常以權勢指鹿為馬,老百姓亦不得不聽當權者之言,否則你沒有好日子過。所以,我們能成為一個我,想保持自己所有的一切,種種想法都有個我,不知不覺都從「我」字出發,這是受想行識中「行」在起作用,這個「行」就是第七識。「受」是前五識,即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第六識是「想」在起作用,前五識相當於攝相機的鏡頭,把在外面的事物不加分別地攝收進來,用第六識「想」起作用,它的作用就是分別,再由第七識「行」傳送到第八識。第八識就是阿賴耶識。這一切都以稱為「種子」的形式貯存阿賴耶識中。一旦人死後,不是什麼都沒有、都空了,這些看不見、摸不著的種子還在。在死後,身體都壞了,眼耳鼻舌身都沒有作用了,受想行即前七識,都沒有作用了,最後還存第八識,從身體離開,一般是人死後至少十時才離開身體,此時作為肉體的人是死了,但通常所俗稱的靈魂沒有死,這靈魂亦叫神識,在佛學中就稱阿賴耶識。在佛教,沒有斷見-即認為人死了,一切都煙消雲散,沒了;也無常見-像基督耶穌那樣升天了;所以佛教的理論高於一切宗教和科學。     第二項 空凡夫法一三科別解 經文: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       第一目 空五蘊——為迷心重者說 經文: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   《心經詮注》云:是故,為承接上文而言,此真空實相之中,既不可以生滅垢淨增減求之,故總結云,無色、無受、想、行、識等。無者,梵語云阿,空義,一切法不生義。真空之中,無五蘊等法,法性自空,不待壞故。清涼云,性主於內,相主於外,二者相成。謂由從緣無性,名為性空,故令體相無不空寂,即法相空,此以性空成於相空也。由諸相蕩盡,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方顯法性本空,此以相空成於性空也。既知諸相當體即空,則身無可執取,而得自在。   梵語塞健陀,此云蘊,積也,聚也,色、受、想、行、識,諸有為法,和合積聚,謂之五蘊。   以下再剖析五蘊中各蘊名詞之意義:   一、色蘊。色者,變礙義,變謂變壞,礙謂質礙。眾微聚集,自成形質,能為障礙也。和合積聚,故名為蘊。《廣五蘊論》云:「云何色蘊?謂四大種及大種所造色。」故色蘊之色,含義比色塵之色為廣。「謂世間相續,品類、趣、處、差別,色等總略攝故。」   【注】:世間者,別於出世間而言,蘊中不攝無為法也。相續者,言一切諸法,無論有情無情,皆是刹那生滅,前者滅,後者生,相續不斷也。品類,即種類,顯其種類不一。趣者,天、人、鬼、畜生、地獄五趣也。處者,指人、天等處,是五趣雖雜居一處,而有差別,並不雜亂,故云差別,色等總略攝者,言一切差別色,總於一色蘊略攝之也。見《廣五蘊論注》。   所有色,若過去,若未來,若現在,若內,若外,若粗,若細,若勝,若劣,若近,若遠,如是總攝為一色蘊。   【注】:准《阿含經》云,無常已滅,名過去色,未生,名未來色,已生未謝,名現在色。自身名內色,其餘名外色。有對色名粗,無對色名細。染汙色名劣,不染汙色名勝。過去未來色名遠,現在色名近。   【注】:色蘊者,色以變礙為相。俱舍論明色二義,一、變壞義,論云,始自色根,終乎無表,可變壞義,(自色根至無表,皆為四大種所造色,大種變異,所造色亦變異,大種壞時,所造色亦壞。)名為色蘊。釋云,變者,顯刹那無常,壞者,顯眾分無常。二、變礙義,論云,有說,變礙故若為色蘊,釋云,變謂變壞,礙謂質礙,眾微聚集,變礙義成。   二、受蘊。受以領納為義,領納順、違、俱非境相為性,起愛為業,和合積聚,故名為蘊。《廣五蘊論》云,云何受蘊?受有三種,謂苦受、樂受、不苦不樂受。樂受者,謂此滅時,有和合欲。苦受者,謂此生時,有乖離欲。不苦不樂受者,謂無二欲。受以領納為義者,六根依六觸為緣而生六受。眼、耳、鼻、舌、身、意六識,領納色、聲、香、味、觸、法,六塵也。領納順境,有適悅之樂,在眼、耳、鼻、舌、身之五識領納者,曰樂受。意識領納者,曰喜受。領納逆境,逼迫身心,在眼、耳、鼻、舌、身之五識領納者,曰苦受。意識領納者,曰憂受。六識領納不違不順、非苦非樂、平等之境,曰捨受。此五受中,屬於前五根者名外受,外受有三,苦受、樂受、捨受也。屬於意根者名內受,內受亦有三,憂受、喜受、捨受也。捨受又名不苦不樂受,非違、非順、非苦、非樂,內受外受,更無二相。又一切苦樂,皆緣受境。樂受於未得樂時,有希合欲,既得樂後,有不乖離欲。苦受於未得苦時,有不合欲,既得苦後,有乖離欲,惟捨受無二欲。菩薩觀受是苦,以樂受是壞苦,苦受是苦苦,捨受是行苦。眾生顛倒,以苦為樂。   【注】:六根依六觸而生六受者,准《法蘊足論》九,謂眼觸所生受,耳、鼻、舌、身、意觸所生受。云何眼觸所生受?謂眼及色為緣生眼識,三和合故生觸,觸為緣故生受。此中,眼為增上,色為所緣,眼觸為因,眼觸為等起(瑜伽論云,等起者,謂由三種,若事、若時、若人或諸趣,依處故)。是眼觸種類,是眼觸所生,與眼觸所生作意相應,於眼識所了別色,諸受乃至受所攝(諸受、等受、別受、受性,受所攝,是名受蘊),是名眼觸所生受。如是耳、鼻、舌、身、意、觸所生受,廣說亦爾。   三、想蘊。想者,取像之義,於境取像為性,施設種種名言為業,根塵相對而成六想,和合積聚,故名為蘊。《廣五蘊論》云,云何想蘊?謂能增勝,取諸境相,故五蘊之想,專指有相想而言。   【注】:眼根對色,與識相應,而起色想,為眼觸所生想;耳根對聲,與識相應,而起聲想,為耳觸所生想;鼻根聞香,與識相應,而起鼻觸所生想;舌根嘗味,與識相應,而起味想,為舌觸所生想;身根覺觸,與識相應,而起觸想,為身觸所生想;意根分別諸法,與識相應,而起法想,為意觸所生想;謂之六想。   有相想者,能取諸境界,隨起言說,而具明了及分別二相狀。無相想者,於能緣所緣,或缺分別,或缺明了,或二者共缺,如嬰孩未學語言,雖於色起想,而不能了此名為色也。   四、行蘊。行者,造作之義,謂思為主,令心造作善惡諸行;身行、語行、意行皆是。《廣五蘊論》云:云何行蘊?謂除受、想諸餘心法及不相應行,即意識思維塵境,造作善惡行業,五十一心所有法中,除受、想二法外,餘四十九法,及二十四不相應行法,皆是「行」,和合積聚,故名為蘊。   【注】:《大乘義章》云:有為集起,目之為行,又云:內心涉境,說名為行。又云:起作名行。《俱舍論》云:行名造作。《法界次第》云:造作之心,能趣於果名行。   行蘊有二:一、分心相應行,即除受、想之四十九心法,二、心不相應行,即二十四不相應行。受、想二心法,本在「遍行」五心法中,今別立二蘊,故云除受、想諸餘心法,即五十一心法中除受、想二者,其餘之四十九心法也。准《百法明門論》,大乘百法,約為五門:一者,色法有十一,眼、耳、鼻、舌、身五根,色、聲、香、味、觸五境,及法處所攝一分色是(法處是意所取之境,具有四分:一、心所法,二、不相應行,三、無為,四、無表色,此云法處所攝一分色者,無表色也)。二者,心法八,即八識也。眼、耳、鼻、舌、身、意、末那及阿賴耶之八識是。三者,心所有法有五十一。四者,不相應行法有二十四。五者,無為法六:一、虛空無為,二、擇滅無為,三、非擇滅無為,四、不動無為,五、受想滅無為,六、真如無為。以上色法、心法、心所有法及不相應行法,皆是世間有為之法,無為法為出世間法。然百法不出乎色心,而色由心造,攝末歸本,唯心一法而已,故曰:三界唯心。   《集論》云:云何建立行蘊?謂六思身,眼觸所生思,耳觸所生思,鼻觸所生思,舌觸所生思,身觸所生思,意觸所生思。由此思故,思作諸善,思作雜染,思作分位差別。又即此思,除受及想,凡餘心所法及心不相應行,總名行蘊。又云:行蘊何相?造作相是行相,謂由行故,令心造作,於善、不善、無記品中驅役心故。   五、識蘊。識者,了別之義,對於種種塵境,照了分別,謂之為識,和合積聚,故名為蘊。《廣五蘊論》云:云何識蘊?謂於所緣,了別為性。亦名心,能採集故。亦名意,意所攝故。若最勝心,即阿賴耶識,能採集諸行種子故。八識心王,總名識蘊。一者,眼識,眼與色為緣而生識,識依根而生,根因識能見,此能見者名為眼識。二者,耳識,耳與聲為緣而生識,識依根而生,根因識能聽,此能聽者名為耳識。三者,鼻識,鼻與香為緣而生識,識依根而生,根因識能嗅,此能嗅者名為鼻識。四者,舌識,舌與味為緣而生識,識依根而生,根因識能嘗,此能嘗者名為舌識。五者,身識,身與觸為緣而生識,識依根而生,根因識能覺,此能覺者名為身識。   六者,意識,意以法為緣而生識,識依根而生,根因識而能分別前五根所緣之五塵境界,分別六塵,名為意識,亦名分離識,此依於六根同取六塵故,與第七識均為分別事識,以能分別過去、未來、現在,種種事相故。   七者,末那識,末那者,梵語,具足應云「訖利瑟吒耶末那」,義為我執,為一切眾生妄惑之根本,亦作染汙意,謂我癡、我見、我慢、我愛,四惑常與之俱也。又名相續識,以無始以來無間斷故。又名分別識,以依於六塵諸境傳送第六識令起分別也。以其恒審思量,亦名曰意,但與第六之意識不同,第六識從根得名,此識則依其思量之本能而得號,蓋此識本無定體,即第八識之染分,依第八識自證而生,緣第八識見分而執為我。第六識雖然分別所緣塵境好惡,而傳送相續、執取,以成染淨,則全由此識主之。   八者,阿賴耶識,梁真諦三藏譯作「無沒識」,謂一切種子無所隱沒也。奘師譯作藏識,此其無法不含,無事不攝,含藏一切事物種子也,有能藏、所藏、執藏義故。此識染淨同源,不生滅與生滅和合,體具三藏,性含四分;如摩尼珠,體本清淨;又如明境,能含萬像;亦名宅識,以諸蘊於此中生,於此中滅,為一切種子所棲處故。亦名阿陀那識,阿陀那此云執持,以執持諸法種子,及諸識根,令不壞故。亦名種子識,以此識自證分能普遍執持有漏無漏諸種子故。亦名異熟識,能引生死、善、不善業,異熟果故。亦名根本識,為一切法之根本,是諸識所依故。亦名現識,諸法皆於本識上現故。亦名心,以積集諸法種子,又生起現行故。亦名所知依,以能於染淨所知諸法為依止故。亦名果報識,從種子生故。亦名有分識,分者因義,三有之因,皆由此識故。亦名窮生死蘊,此識遍三界九地有生死處,即常遍為依,直至大乘金剛心末(金剛是喻,金剛心者,謂菩薩之心堅固不動,猶如金剛也,金剛心末,此是指等覺菩薩,菩薩極位。)煩惱盡時方捨故。亦名第八識,七後得名故。亦名第一識,從本向末,數為第一故。亦名顯識,顯現諸法故。總之,此識從染分言,則無明依之而起,結業由之而生。具足煩惱塵勞,變現根身世界。若以淨體言之,則本覺心源,離念清淨,在聖不增,在凡不減,為諸識中之根本。第一識至第七識為轉識,第八識為本識,本者根本義,轉者不定義,謂三性、三量、三境,易脫不定故。   八識之外,梁真諦三藏更立第九識,曰「庵摩羅識」,譯作清淨識,亦曰白淨無垢識,乃一切眾生清淨本源心地,諸佛如來所證法身之果德,非生死之能羈,非涅槃之能寂,染淨俱泯,纖塵不立,明同皎月,湛若太虛,是為真如。《密嚴經》曰:「賴耶有可得,解脫是非常。如來清淨藏,亦名無垢智。」意亦同此,以出障故,不同異熟也。奘師譯經不立此識。諸佛如來,常以正覺轉諸識入庵摩羅,蓋眾生本有之性,其果位即庵摩羅識,為阿賴耶之淨體。阿賴耶識去妄存真,至我見永不起位,即成庵摩羅識,不須別立此識也。   【注】:就通義說,八識總可名心,因慮知、依止、了別諸義為八識所通具,故曰八識總名心。就別義說,則集起名心,第八識積集識心諸法種子,生起諸法。惟第八才可名心。思量名意,第七識緣所緣境,恒審思量,當名為意。了別名識,前六識對六境粗相,辨別瞭解,當名為識。《唯識論》云:集起故名心,思量故名意,了別故名識。又云:心、意、識,一法異名,對數名心,能生名意,分別名識。又前起為心,次起為意,後了為識。   意所緣為法塵,詮云分別六塵者,蓋意識外依五根,與五識同時而起,亦得緣外五塵境界。《起信論》云,凡夫取著轉深,計我我所,分別六塵,名為意識。   「我癡」即無明,愚於我相,迷無我理也。   「我見」者,不知此身為五蘊等法假含而成,妄執為我,強立主宰也。凡夫計我為人,名人我見;二乘計一切法各有體性,怖畏生死,迷於法執,名法我見。   「我慢」者,倨慢執我,令心高舉也。   「我愛」者,妄執己身為我,深生躭著也。   「染分」者,我癡、我愛、我見、我慢,四惑之自證分也。   「相續」者,於愛境生樂,不愛境生苦,覺心起念,相應不斷也。《俱舍論》云:何名相續?謂因果性。   「執取」者,緣念苦樂等境,心起執著也。   「體具三藏」者,一能藏,即能含藏義,猶如庫藏,能含藏寶貝,此能含藏雜染種,故名為藏,亦即持義。二所藏,即所依義,猶如庫藏,是寶等所依故。此識藏自體於諸法,故於諸法上見妄想,是雜染法所依處故。三執藏,堅守不捨義,猶如金銀等藏,為人堅守,執為自內我。此識為染末那堅執為我,故名為藏。   「性含四分」者,一、相分,相即形相,謂此識能變現根身世界,及諸法名義相狀,皆由此分而生,如鏡中所現之影像也。二、見分,見即照了之義,謂此識能照燭一切諸法及其義理,如鏡中之明,能照萬象也。三、自證分,自證所具之法,謂此識能持見分、相分,親證無礙,如鏡之圓體,能持其明,能含萬象也。四、證自證分,證即能證之體,自證即所具之法,能持前自證分、見分、相分,皆不離此分,是第八識本體,如鏡之背也,或以自證分、證自證分,二者合稱為自體分。   一切生滅因緣,皆以阿賴耶識為體,意識為用,前五識取塵轉入意識,意識記法為因,第七識攀緣意識,造善惡業,第八識為六七兩識所依,以此生死苦果不斷。若前五識不取塵,即無六識;無六識則七識不生;七識不生,則無善惡業;無善惡也,則無生死;無生死,則如來藏心,湛然常在,見《宗鏡錄》七十三。       第二目 空十二處——為迷色重者說 經文: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   經文(展開):無眼處、無耳處、無鼻處、無舌處、無身處、無意處;無色處、無聲處、無香處、無味處、無觸處、無法處。   《心經詮注》云:梵語薩達耶怛那,此云處,缽羅吠舍,此云入。處者,出生義,謂出生六識之處,以六根為所依,六境為所緣,根境相依而生六識故。入者,涉入義,根境互相涉入,又根境均為識之所入故。   十二處者,眼處、耳處、鼻處、舌處、身處、意處為內六處,識之所依也。色處、聲處、香處、味處、觸處、法處為外六處,識之所緣也。內六處又名六根,根者,能生義,猶草木之根,能生枝幹也。識依根以生,無根則無識。謂之根者,言識所從生也,諸根皆有浮塵根、勝義根之別,吾人肉眼可見之五根器官,浮塵根也。諸根依其增上勝力,照境發識以成根用者,勝義根也。此所說者,為勝義根。   【注】:浮塵根又名扶塵根,浮者,四大所成,虛假不實之義;扶者,扶助,勝義根為其所扶助也。楞嚴經曰:眼如葡萄朶,耳如新卷葉,鼻如雙垂爪,舌如初偃月,身如腰鼓顙,意如幽室見;除意根外,皆器官之可見者,或以浮塵根為當作浮根塵、或扶塵根,以楞嚴經有「我今觀此浮根四塵,只在我面」之語。資中云:浮虛不實,昏翳真性,故曰浮塵。本詮從之。勝義根又名淨色根,內根以淨色為性也。言浮塵者,四大地、水、火、風是能造,四微色、香、味、觸為所造,八法和合,得成根故。勝義根雖亦以八法為體,是不可見有對色,能照境發識,非同塵境粗淺,故名淨色。   一者,眼。梵語斫芻,斫者,行義,芻者,盡義;謂能於境行盡見諸色故,名行盡;能見眾色,名之為眼。此根以色為境,淨色為性,而能見。   二者,耳。梵語娑路多羅戍縷多,能聞諸聲,名之為耳,此根以聲為境,淨色為性,而能聞。   三者,鼻。梵語伽羅尼羯羅拏,能嗅諸香,名之為鼻,此根以香為境,淨色為性,而能覺嗅。   四者,舌。梵語時乞縛,能嘗眾味,敷發言論,名之為舌,此根以味為境,淨色為性,而能覺嘗。   五者,身。梵語有四名,一、迦野,二、設利羅,三、弟訶,四、應伽。此云積聚,諸根所隨,周遍積聚,故名為身。此根遍住身分,為諸根之所依止,以觸為境,淨色為性,而能覺觸。   六者,意。梵語紇利陀耶,此云肉團心,即意根所讬,故曰「意如幽室見」。此根能緣前五塵境界,分別好惡,根塵相對,緣具生識而能知,故五蘊論云,意處即是識蘊。   【注】:淨色者,指淨色之勝義根,五根必以淨色為性,而根得生,無即不生。舌、身二根,淨色遍攝所依處,眼、耳、鼻三根則僅有一分,而非遍滿。有說,舌上亦有少不遍處,如一毛端無淨色根。   意處即是識蘊,有大小乘之別,小乘以六識為意處,大乘則八識皆意處攝。   外六處,又名六塵。塵者,染汙義,謂能染汙情識,使真性不能顯發也,亦名六境,謂六根所緣之境也。   一者,色。梵語俱蘭吒,亦作嚕畔,謂眼所行境,眼識所緣,四大所造。若顯色、若形色、若表色為體。色蘊所攝,顯色者,顯即明顯,色即質礙,凡十有三,青、黃、赤、白、光、影、明、闇、煙、雲、塵、霧及空一顯色。   形色者,形即形相,凡十:長、短、方、圓、粗、細、高、下、正與不正。表色者,雖屬動作,而依其作相,眼根可見,故亦屬色領,凡八:取、捨、屈、伸、行、住、坐、臥是。   【注】:顯色之本色有四,即青、黃、赤、白,餘則由此四色差別而出。   須彌山四面空中之各一顯色,謂之空一顯色,北洲金色,東洲銀色,南洲碧色,西洲赤色,為莊嚴天空世間之色。   《大毗婆娑論》一百二十二略云:然諸色處,總有四種:一、有色處惟顯可了,非形,謂青、黃、赤、白、光、影、明、闇;二、有色處惟形可了,非顯,謂身表色;三、有色處顯形俱可了,謂所餘若顯、若形,俱可了色;四、有色處顯形俱可了,謂空界色。   二者,聲。梵語設沒囉,謂耳所行境,耳識所緣,四大所造,可聞音為體,色蘊所攝。可聞音者:一、執受大種聲,執者攝持,受者領受。大種者,地、水、火、風,謂眾生於內四大種有所執受而發之聲也。口、舌、手、足之聲,發自有情之四大種者是。二、非執受大種聲,謂眾生於外四大種無所執受而發之聲,如風林溪水,發自非情之四大種者是。三、俱大種聲,執受、不執受,二者兼具之聲,如以手擊鼓,手屬執受大種,鼓非執受大種是。四、世所共成聲,世人因談論或問答所成之聲。五、成所引聲,聖人所說法音,引導眾生出離生死而成之聲。六、可意聲,歡樂之聲,聞之適意。七、不可意聲,愁苦之聲,違逆情意。八、俱相違聲,不苦不樂,非逆非順。九、遍計所執聲,外道於一切法遍計有無及常無常等執著所說而成之聲。十、聖言聲,即正直實語之聲也。十一、非聖言聲,反於聖言虛偽不實之聲也。   【注】:《大毗婆娑論》十三云:聲處有八種,謂執受大種因聲,非執受大種因聲,此各有二,謂有情聲,非有情聲,此復各有可意不可意別,故成八種。   內四大種,謂身中之地、水、火、風;外四大種,謂世間之地、水、火、風。   三者,香。梵語獻馱囉,謂鼻所行境,鼻識所緣,四大所造,可嗅物為體,色蘊所攝。可嗅物者,一、好香,如沉香、麝香,與鼻合時,於蘊相續,有所順益。二、惡香,如蒜、韮等,與鼻合時,於蘊相續有所違損。三、平等香,如土、石等,與鼻合時,無所損益。此以鼻根所取之相而分別者。若以境別,復立三名:一、俱生香,如旃檀等,其香與生俱來,二、和合香,其質由人工製作而成,三、變異香,其香由物質成熟變異而生,如果類成熟時增加之香是。   四者,味。梵語佐塞,謂舌所行境,舌識所緣,四大所造,可嘗物為體,色蘊所攝。可嘗物者,一甘味,二、酸味,三、鹽味,四、辛味,五、苦味,六、淡味。此依舌根所取之相而分別者。若以境別,復立三名:一俱生味,如甘蔗之甘,黃連之苦,隨其本性而然者。二、和合味,多味和合而成,如世間烹調之味。三、變異味,如瓜熟而甘,薑老而辛之味;又有分:一、甘味,二、不甘味,三、俱相違味;及:一、可意味,二、不可意味,三、順捨處味者。《瑜伽論》云:或立一種味,謂由舌所行義故,或立二種,謂內及外。   五者,觸。梵語紇囉瑟吒耶,謂身所行境,身識所緣,四大所造,可觸物為體,色蘊所攝。觸又分能觸、所觸,能觸有二:一、觸心所法,二、能觸身根;所觸亦有二:一、能造四大種,二、所造觸處。此所云觸,僅所觸中之所造,故《五蘊論》謂之觸一分,謂非全分也。觸之差別相二十有二:一、滑性,二、澀性,三、輕性,四、重性,五、冷,六、饑,七、渴,八、軟,九、緩,十、急,十一、飽,十二、力,十三、劣,十四、悶,十五、癢,十六、粘,十七、病,十八、老,十九、死,二十、疲,二十一、息,二十二、勇。或緣光澤,或不光澤,或緣堅實,或不堅實,或緣執縛,或緣增聚,或緣乖違,或緣和順,若俱生,若和合,若變異,是名觸一分。   六者,法。梵語達摩,謂意根所緣之境,意根對前五根所緣境界,分別好醜而起善惡諸法,是名法塵。法塵所及,普遍五根,凡五根對境之時,意根即同時俱起,將所緣之境,攝入意根。五根日常動作,雖已過去,而前塵影事,憶念不忘,即法塵之作用也。法之差別相凡四:一、生,二、住,三、異,四、滅。以根對塵,一念心生,是為生相;一念之心,暫爾相續,是為住相;一念之心,先後不同,是為異相;塵境既忘,心念亦滅,是為滅相。交光師謂初憶名生,正憶名住,初忘名異,忘盡名滅。雖曰四相,亦僅是二,以住即生際,異即滅際故。云法處者,所含甚廣,《廣五蘊論》云,法處謂受、想、行蘊,並無表色等,及諸無為。   【注】:四相有大四相、小四相之分,大四相指一期受報而言,小四相就一念而言。《唯識論》云:本無今有名生,生位暫停名住,住別前後名異,暫有還無名滅。   對五根所緣境界而起善、惡諸法,如五根緣善境界,識中則有善性現起,緣惡境界,識中則有惡性現起,緣無記境界,識中則有無記性現起。   十二處無一非法,獨此名法處者,以惟有意處對一切法故,對意者,獨以法處名,見《大毗婆娑論》七十三。   此十二處法,不過生長心與心所之作用,不但無我亦無我法故。經曰: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以無遣之,則十二處皆空。《大般若經》曰:眼處但有名,乃至法處但有名,眼處空乃至法處空是也。       第三目 空十八界——為色心俱迷者說 經文: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   經文(展開):無六根界——無眼界、無耳界、無鼻界、無舌界、無身界、無意界;無六塵界——無色界、無聲界、無香界、無味界、無觸界、無法界;無六識界——無眼識界、無耳識界、無鼻識界、無舌識界、無身識界、無意識界。   《心經詮注》:無者,非有之義。乃至者,省文中略之辭,自眼界、色界、眼識界;耳界、聲界、耳識界;鼻界、香界、鼻識界;舌界、味界、舌識界;身界、觸界、身識界;意界、法界、意識界。根、境、識,三者各六,凡十八界。經文僅舉最初眼界,及最後之意識界者,舉始末以賅餘名也。界,梵語馱都,差別之義。《大乘義章》曰:界別為界,諸法性別,故名為界。《法界次第》云:界以界別為義,根、塵、識各有界限,如眼以色為界,耳以聲為界,鼻以香為界,舌以味為界,身以觸為界,意以法為界。眼不能越色有見,耳不能越聲有聞,鼻不能越香有嗅,舌不能越味有嘗,身不能越觸有覺,意不能越法有知。色以眼為界,以眼所見必色,非聲香等能對眼,故眼識必依眼根始發,餘根不能,而眼根除眼識外,亦不能發耳鼻等識,推之諸根皆然,界限分明,故名界。   根境識三者,各占六界,名十八界。六根為內六界,六境為外六界,如十二處中所示。六識界者。依眼根而能見色,了別為性,名眼識界。依耳根而能聞聲,了別為性,名耳識界。依鼻根而能嗅香,了別為性,名鼻識界。依舌根而能嘗味,了別為性,名舌識界。依身根而能覺觸,了別為性,名身識界。依意根而能分別一切法相,了別為性,名意識界。識依於根,能依也;根為識依,所依也;根境相對,生起能了別於境之識,故名為識。《大般若經》曰:眼界但有名,耳、鼻、舌、身、意界但有名;色界但有名,聲、香、味、觸、法界但有名;眼識界但有名,耳、鼻、舌、身、意識界但有名。《瑜伽》云:蘊處及界等,遠離諸性、相,能取、所取、執,諸法悉無我,平等如虛空,自性本不生,空性圓寂故。知諸法性空,則十八界空。   如來逗眾生機,說此三科法門,各隨根性,任修一法,即能悟入。今此般若真空實相,體非變礙,領納取像、造作、了別等積聚之相,故無五蘊;體非根、境、能入、所入之相,故無十二處;體非根、境、識了別之相,故無十八界。     第三項 人生觀(上)—人生當前之所受   此項是引用李炳南老師《佛學概要十四講》中〈第四講-人生當前之所受(觀受是苦)〉。   先列講表:第一款 領受種種    第二款 苦果略舉    第三款 三界統苦    第四款 受苦益起顛倒   後按講表順序講解。 苦 身 實 樂 憂 心 虛 所苦暫停暫去 喜 所樂不止仍苦 身 捨 心 生 苦苦 老 內之(內)不淨 病 死 後之(後)輪迴不停 愛別離 怨憎會 外之(外)天災人禍 求不得 五陰熾盛 壞苦 萬法無常 行苦 剎那生滅 欲 苦苦 色 壞苦 無色 行苦 解苦妄作 復造苦因 加苦續苦 無有已時       第一款 領受種類   佛學的內容,離不開人生和宇宙。人生有今世「當前」,有過去世、現在世、將來世之「三際」;宇宙有「有情眾生」之人事環境,有無情眾生之物質環境;以下依次逐一演述。今且先言當前之人生,這是我們本身最現實親切的事,不可不先覺悟。   所謂「當前」,就是指我們現身從坐母胎開始,直到壽命終結,八識(阿賴耶識)離開身體之一期生命。統此一生,不論何人,自始至終,整個遭遇領受,都可一言概括,那就是「苦、苦、苦」!。須知,這絕不是佛學之故作悲觀,而只是作人生實況的忠實寫照。在佛教修《四念處觀》,其中一條就是「觀受是苦」,這是開智慧的起步。初學於此,如若不能有所警覺,則空頭學佛又何用?求解脫又何可能?   其實,我們對於外境的領納感受,不僅有苦之一類。詳細分析,計有五種:苦、樂、憂、喜、捨。(一)苦受,指眼耳鼻舌身,五識之領納違情境界,而感苦痛者,如耳受不了環境之噪音、鼻受不了空氣中之腐臭氣等。(二)樂受,指眼耳鼻舌身五識領納順情境界,如眼睛看非常受快樂刺激的好電視節目,連續看了亦受不了,會受眼疾之痛苦;山珍海味吃多了,胃受不了,亦會引起痛苦,甚至疾病纏身。   (三)憂受,指心(即第六意識)之領納違情境界而感憂惱者。如親友病重之極,而你亦有受不了之心痛。(四)喜受,指心之領納順情境界,而感喜悅者。如喜極傷神而反感痛苦。(五)捨受,指身心(適於六識)之領納不違不順境,而無苦樂、無憂喜者,如同日常刷牙洗臉、吃飯穿衣等。總之。苦樂憂喜捨,這稱做五受。   或許會問,領受既有五種,何以只說苦受?這因五受之中,有虛妄、有真實,樂喜捨三,惟是虛妄;苦憂二受,才是真實。這可以從兩層說明:第一層本無有,世間本無實樂(喜捨),而所以感覺快樂(喜捨)那只是所痛(憂)的暫時停止或暫時離去之一種錯覺而已。例如我們患病初愈,忽覺甚樂;然而平素未病,樂在那裏?第二層能改變,其所以為樂的,若是令他樂不止,那就要變為苦惱。譬如食色二事,人以為大欲樂;如果使他終日飲食色欲不止,勢必拼命求避,惟恐不及了。因此之故,樂是虛妄。若是苦憂二受,則不如此。第一層人生本身即是一種苦報,非由樂的因緣,才來受苦。第二層所苦惱的事,令之不止,也絕不變為樂。例如以棍擊身是苦,若不止鞭打,也惟有苦上加苦,絕無轉樂之理。因此之故,苦是真實。可惜,眾生不知樂是虛妄,所以窮追不捨,終得不到真樂。所幸,佛陀深知惟苦真實,所以教修觀受是苦,求解脫道。       第二款 苦果略舉   既然明白觀受惟苦,但不知人生苦事究竟有多少?在第二篇顯說般若——信分所引經文「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密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中,「一切苦厄」,「厄」,厄難,苦之至極,亦是苦之形容。這苦不光是人生之苦,是包括人生在內的一切眾生所受之苦。現在先說人生之苦果。人生之苦果若詳演開來,則有無量無邊;若是歸納來說,也有佛典所述的,所謂「八萬四千」、「百八煩惱」、「百一十種苦」、乃至「三苦」、「八苦」。   第一「苦苦」。苦是苦惱逼迫之義,即約苦憂二受而言,指種種身心苦惱之苦。此種包括「八苦」。   (一)生苦:在母腹中,正坐胎時,處污穢之中,頭下腳上,如坐牢獄,故稱胎獄。等出胎時,像山合體,往往難產,母子交危。既出以後,風觸嫩皮,刀割臍帶,這時真是苦難說。所以嬰兒墜地,都要放聲大哭,請細聽之,是說「苦啊!苦啊」!   (二)老苦:童子少年,歲月流轉不停,五十曰艾,六十曰耆,七十曰老。這時髮白面皺,形變色衰,飲食難消,氣力虛微,靠拐杖移步,坐起不便,身體衰敗,精神昏沉。   (三)病苦:身是地水火風四大假合而成,不免患病;四大不調,即有四百四病。或臟腑傷損,或皮肉瘡癰;這時輾轉床榻,全身疼痛,形消骨立,喘氣呻吟,其苦難當。   (四)死苦:有生就必有死,等命終時,猶如風刀解體,又像生龜脫殼,苦不堪言。   (五)愛別離苦:父母、夫婦、子女、兄弟等所愛眷屬,不是生離,就是死別;佛經上說,塵點劫來,我們為別離苦所流眼淚,若積聚起來,四大海容納不下。   (六)怨憎會苦:冤家對頭,希望一輩子不要見面,但是卻天天碰頭,天天讓你生氣。冤家仇人,不是你去找他報怨報仇,就是他來尋你討債還債。   (七)求不得苦:你多顧多求,不能夠稱心如意,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希望平安富貴,卻是如願以償的很少。   愛別離、怨憎會,求不得,這三種苦每一個人都有,不分貧富貴賤,每一個人都有他的所求,都有他的所願,有求有願就是苦的根源。佛法講三解脫門,解脫就是自在,三種自在之列——空、無相、無願、你就沒有苦,《心經》說:「五蘊皆空」,五蘊代表一切法,萬法皆空!一切相都不取不著,沒有願,什麼願望都沒有,自在!有願就有苦。佛法裏教我發四弘誓願,這是大願,稱心之願,心裏可不能作意,可不能攀緣,攀緣就苦;佛法教我們隨緣而不攀緣。   (八)五陰熾盛苦:五陰在《心經》,玄奘法師譯本翻成「五蘊」,是指聚成假身心之色、受、想、行、識五大元素。既有這假身心,就時刻取欲塵,造作諸惡,如火不息。此是八苦之因,八苦之根本。難怪觀自在菩薩「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若五蘊空了,自然能度一切苦,消除一切苦因了,謂之「度一切苦厄」。   前面七種苦都是果報,最後五陰熾盛苦是因。為什麼會有前面這七種呢?五陰熾盛,五陰是色受想行識。「色」是物質,身體是物質;我們這個身體是四大之身,有肉身所以你有苦受。「受」是感受,「想」是想像、思慮。「行」是造作、遷流、生滅;念頭不住的生滅,一個念頭起,一個念頭滅,永遠循環,不能夠停止下來。「識」是指阿賴耶識,佛法稱神識,世俗稱靈魂。受想行識是心,因為你有心,所以你才有憂慮,你的身心就受苦。五陰像猛火一樣燒得熾盛,增長煩惱,所以才有前面這七種果報。   生老病死,這四種苦果是內,內就是身內的,本身的;愛別離、怨憎會、求不得,是身外的。「內之內不淨」,這也是苦,觀身不淨,這個身不清淨,並不可愛。此身外相,九孔常流種種穢垢,如眼生屎,耳出垢,鼻流膿涕,口出涎唾,大小便道,不淨常流。你若三天不洗澡,你看毛孔裏流出來的是些什麼東西?就曉得裏面乾淨不乾淨;身不是清淨之物。「外之外」還有天災人禍,可見得苦實在太多,這世間哪有樂?死後又輪回不停,決不是死了就了斷,沒這回事,死了就不得了!所以真正覺悟的人決定不死,要求解脫,這是真正聰明的人,真正覺悟人。死了是迷惑顛倒,再一次來的時候,比這一世更迷惑、更苦。   欲界有六層天,包括四天王天、忉利天、夜摩天、兜率天、化樂天、他化自在天。欲界有四種:情欲、色欲、食欲、淫欲。自上至他化自在天,下到底阿鼻地獄,男女相參,多諸染欲,故名欲界。欲界都有這八苦。   色界。色即色質,謂雖離欲界穢惡之色,而有清淨之色。始從初禪梵天,終至阿迦膩吒天,凡有一十八天,並無女形,亦無欲染,皆是化生,尚有色質,故名色界。色界天沒有七情五欲,所以沒有八苦,但是他有色身,有壞苦。色界天由禪定之淺深分為四級,稱為四禪天。大家一定要曉得,禪很好,但是你有本事斷七情五欲嗎?七情五欲是指欲界才有的七情(喜怒哀樂愛惡欲)和五欲(財色名食睡)。七情五欲斷掉,才不過由欲界進入色界初禪而已,禪不容易;七情五欲不斷,參的禪是野狐禪、口頭禪而已,你不會得禪定的。色界、無色界天人沒有瞋恚心,他伏住見思煩惱裏的瞋恚。你是個參禪人,但人家說你幾句,罵你幾句,你還氣好幾天,一點功夫都沒有,這確實不容易。色界天的定功有時間性,到時候這個定就失掉,失掉之後又要墮落,所以他有「壞苦」。經典裏說「萬法無常」,就是說這個世界有成住壞空。   無色界。無色界指無色質但有心識,始從空處,終至非非想處,凡有四天(空無邊處天,識無邊處天,無所有處天,非非想處天),五蘊中但有受想行識四心而無形質,故名無色界。到無色界天,沒有身體,沒有色相,這是六道凡夫裏最高明的。中國的老子體會到這個境界,老子說:「我有大患,唯我有身」。我最大的憂患是有身體,我有身體怎麼自在呢?無色界天人沒有身體,只有神識,所以沒有苦苦,壞苦,沒有這個身受;但是他有行苦,行就是「刹那生滅」。       第三款 三界統苦   三界統統是苦,沒有不苦的。在欲界裏,這三種苦:苦苦、壞苦、行苦,我們都有。我們現在活在這個世間有苦苦(八苦),死了之後身體四大分散,壞苦。我們人從生到老不是一年一年的老,不是十年十年的老,是刹那都不肯停止的就是行苦;所以人生有什麼意思?從出生那天就是一條直線往墳墓上走,一天比一天接近,從來也不肯休息,這就是人生的道路。色界有兩種苦:壞苦、行苦。無色界沒有身體,色相他不要了,是靈界,精神的世界,沒有苦苦、壞苦,但是他有行苦;他還有微細的念頭刹那生滅,所以尚有壽命期限;非非想天壽命八萬大劫,時間到,還是要墮落。   由此可見,只要是三界內的凡夫,都得受苦,無一例外。所以佛陀教凡夫離苦的辦法,就必須跳出三界。       第四款 受苦益起顛倒   還有一層應該說明的是,眾生受苦之後,並不是從此完結,而是再起顛倒,又再受苦。原來觀察凡夫所以招苦的原因,主要是煩惱蓋住本性(指貪愛、瞋恚、愚癡等),這就是「惑」,惑就是見思煩惱。因為迷惑顛倒,無有智慧,自然造十惡,即殺生、竊盜、邪淫、妄語、兩舌、惡口、綺語、貪欲、瞋恚、邪見。這就是十惡。既然造作惡業,將來必定招受惡的果報,這就是「苦」。可惜,眾生招受苦果,不但不知自反自省,往往還要怨天憂人,因此更起迷惑顛倒:所以,「惑、業、苦」,惡性循環永遠不止。經上稱為「三道」。「道」是能通義,惑通於業,業通於苦,苦又通惑,變成一個閉環,且無休止輪轉。人生實況就如此,解苦妄作,復造苦因;因此,加苦續苦,無有已時。譬如揚湯止沸,只見滾上加滾而已。無怪乎聰明人要感歎一聲「苦海無邊了」。   觀人生,仍然要觀察凡夫之體、相、用、因、緣、果、事、理八個方面。凡夫之體與聖者之體,同一都是如來藏體、阿賴耶識,性即體,這在「離四句,絕百非」之經文中有解了,阿賴耶在經文「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亦作了隨文解釋,至於別相,這在別相之一「空凡夫法」中,對其理事作了略解。凡夫執著五蘊為我相,故起迷惑顛倒,造種種業,墮入六道輪回而不能自拔。如何跳出生死輪回,脫離苦海,迅速改變現狀?那就得從相用方面,特別要從因緣果這三方面下手,才能解得透徹,才能如願以償,進一步建立正確的人生觀。          第四項 人生觀(下)—人生三際之抉秘   此項引用《佛學概要十四講》中〈第五講-人生三際之抉秘〉。亦參考淨空法師《佛學十四講講記》中〈第五講-人生三際之抉秘(十二因緣)〉   先制定講表:      第一款 雙重因果      第二款 喻語   後按講表再展開講解。   第一款 雙重因果 第二款 喻語 十二輪 十二重城 (輪回不停之意) (困在長獄之意)   人生三際之抉秘(十二因緣),是講凡夫法中生死輪回的因由。為什麼會有生死輪回?輪回是不是真的?什麼人主宰?這一講是討論這個問題。「人生」:人生就是指自己,也泛指一切眾生,可是主要還是說自家,即凡夫之自體相。這是「人生觀」當中的「當前所造」,我們是當前造因,所以才有苦果。「三際」是三世——過去、現在、未來。「抉秘」:秘是深秘的意思,很深的道理,也是事實;佛為我們發掘出來,告訴我們這個事實的真相,這就是佛經裏面所講的「十二因緣」。以下分二個方面說明之。       第一款 雙重因果   「因」是親因,如種子,為能生之種。「緣」是助緣,如水和肥料,為助生之機。單因不生,孤緣不長,因緣和合,自然結果。又,因生果己,果隨變因,因又生果;譬如桃果中仁,仁又生桃。所以,因果不絕,生死無盡。   「十二支者」:(一)無明、(二)行、(三)識、(四)名色、(五)六入、(六)觸、(七)受、(八)愛、(九)取、(十)有、(十一)生、(十二)老死。此十二支,展轉感果是為因,互相由藉是為緣,故稱十二因緣。所謂無明緣行,乃至生緣老死(「緣」即生起和引起之意)。此即是吾人生死相續之根源。下依次略加說明:   (一)無明——無始煩惱。謂無始來,一念不覺,於諸事理,迷暗愚癡,無所明瞭,故曰無明。粗分有二:根本無明和枝末無明。根本無明,乃菩薩所斷,暫且不說;枝末無明,為凡夫所修,今宜說明。   枝末無明又分二:(一)是迷理無明,即是見惑(身見、邊見、見取見、戒取見、我見等等種種邪見),能發起善惡諸業。(二)是迷事無明,即是思惑(貪瞋癡慢等種種煩惱),能滋潤生死苦果。今「無明」支,尤其是約迷理無明而言,也就是我們第六意識相應之愚癡心;諸煩惱中,此愚癡心最能發業。   愚癡之事甚多,主要有兩條:(一)是迷執身相,攬五蘊身心為我,稱「人我執」,或名為「我執」;不知四大假體,實本無我。由是故不知善惡因果,確實不繆,只為私心滔滔,於是憑情造作諸惡,發三途惡業(貪瞋癡),而招將來三途惡報(餓鬼、畜生、地獄)。(二)是不了三界統苦,萬法無常之真實諦理,只為貪著人天、色無色界之可愛果報,於是發有漏善業、禪定業,而招將來人天善報。   (二)行——造作之義,即指所作善惡諸業。由於二種無明為緣,遂引起造作種種善惡事業(所謂起惑則造業)。亦即無明力故,若起無貪、無瞋、無癡等善心,則造善業;若起貪、瞋、癡等煩惱心,則造惡業。但不論善業惡業,皆在我們八識田中熏成種子(所謂宿生習氣),此稱為業力。須知吾人無始以來造業無邊,故八識田中之種子亦無量無邊。   以上二支,屬於過去因緣。無明是緣,行業是因。因緣和合,遂感現在苦果——識等五支,也就是我們的五蘊報身。   枝末無明即煩惱,如果不遇到緣,它不起作用;如果遇到緣,它就起作用,起作用就叫「行」。行就是力用,就是自體相用三分裏面的用。行即行動,就是造作「善惡之業」。煩惱不動時,是迷惑,是無明;它動作的時候,就叫做造業。一動必有三類,不一定在哪一類,有善、有惡、有無記。無記就是善惡都說不上,譬如口渴,喝一杯水,這說不上善也說不上惡,這個業是無記業,就是沒有善惡的。   下面五支,即識、名色、六入、觸、受是現在苦果,是五蘊業報身,現在觀察五蘊報身的發展過程:   (三)識——本識攬渧。即指第八根本識入胎之位。此時第八識,攬父精母血二渧,名三和合。此為一期生命之開端。   在凡人的八識中,八識即阿賴耶識,是總報主。《規矩頌》云:去後來先作主公。當臨命終時,名亂心位,八識中無始來諸善惡種子爭起現行。如搖彩,重者先牽,其中一強有力之業種子,就引第八識去投胎(此時處於中陰身)。於有緣父母,當其交媾時,視如淫劇,遂起一念愛心(男的愛母憎父,女的愛父憎母),而攬父精母血,成其胎種。然六道眾生,在畜生中,有馬腹、有驢胎;在人中,有王府或孫宅,乃至虛空中之生物,無量無邊,到底人之第八識將投向何道、何家?那得視各人之業力如何而定了。   在果報上來講,因與果是關係最密切的,緣要差一等,比較疏遠一點。例如苦果像兒子,行就是他的父親,無明就好像他的祖父,比較疏遠一層。所以無明緣行,行緣識,發展關係一定是按這個順序,一點都不亂。這就是說明宇宙萬物為什麼會有這麼好的秩序,它不亂,就是它的發展的經過都是有秩序,有層次的。過去世你有煩惱,所以造善惡業,當然今世就會有果報。   父母與我們的關係是增上緣,前面講過四緣生法,親因緣是我們自己本識;這個「識」就是阿賴耶識,世間人講靈魂。其實靈魂這個名詞非常不恰當,因為魂他不靈,他要靈,絕對不會找一個貧窮下賤人家去投胎,一個個都會投到帝王家,一出生就大富大貴,那多自在!魂要靈,他怎麼會到三惡道去投胎?他看到豬那麼髒,那麼討厭,絕對不會去投胎。所以魂是迷魂!孔子在《易繫辭傳》裏告訴我們:「遊魂為變,精氣為物」。這兩句話說得很高明。說遊魂是對的,因為神識活動的力量非常大,速度非常快。我們如果念佛或求生西方極樂世界,極樂世界距離我們很遠,但神識一彈指間就可以到達,這速度太快了。遊魂為變,這是對的。變是變什麼?變六道的身,一會兒到這一道投胎,再到那一道投胎,變化我們依正的相狀。孔子這兩句話,跟佛經裏面所講的可以說是不謀而合。   父母跟我們是緣,就是增上緣,這才受生,得現在世的果報。「渧」就是父母精血,取這個為自己的身體。子女的相貌有時候很像父母,現代學術認為是遺傳,佛法不講遺傳。相貌為什麼會一樣?他來投胎的時候,喜歡父母那個樣子,他就照那個樣子塑造自己。這種相在四十歲之前不容易改變,四十歲之前的模樣,就是你剛剛投胎時的那一念變現出來的,我們稱為先天的,就是你入胎時所取的相。自己有了知識,如果能夠發心修行,那是後天的,這個相會變,相隨心轉。四十歲以後的相多半後天的,你修慈悲心,相貌就很慈祥;心情很兇惡,相貌讓人看到就害怕。   你怎麼會來投胎?有這麼多人結了婚之後不想要兒女,但是兒女好多,一年一個,來了一大堆;有許多人想要兒女,想了幾十年,一個都沒有。可見得父母能不能生兒女?不能,只可以說他是個增上緣。兒女到你家裏來要有緣分,沒緣不來,有緣就來了。佛給我們講,父母與子女的緣可以分為四大類:一、報恩,孝子賢孫,報恩而來的;二、報怨,敗家子,會把你搞得家破人亡;三、討債,看父母欠他多少,欠得少,一兩歲他就走,欠得多,大概一、二十歲就走了;培養到大學畢業,花了多少心血,他討完債就走了。四、還債,看他欠父母多少,如果欠得多,在物質供養上很豐厚;欠得少,父母的生活他勉強照顧,每個月給一些零花錢,沒有孝敬的心,沒有恭敬心。如果沒有這四種緣,不會到你家來。看穿了,人生就是這麼回事情,討債、還債、報恩、報怨!   子女跟父母是這個關係,父母之間所以能成為夫妻,亦是這種關係,人與人之間,統統是這個關係,沒有其他的關係。小偷偷了你,你也是欠他的債;你不欠他,他為什麼不偷別人而偷你的?強盜殺了某一個人,是欠他的命債,他要不是欠他的命債,他不殺別人,單單殺這個人?「一飲一啄,莫非前定」,都有因果的關係。而且因果報應是循環的,這是因為人愚癡。譬如.別人殺我,我不甘心,我要報復,冤冤相報,沒完沒了,這四種緣是愈積愈深,以後果報是愈來愈苦。輪回實在可怕,應當要覺悟。   名色——識煖胚團。名指心識(即初投胎之神識),色指形體(即父精母血凝成之胚團)。由於一念愛染,投入母體為名;攬父母赤白二渧,外托暖氣成胎為色。此是胎相初成之位。因六根未成,識心未能顯發了別之功能,但有心之名,無心之用,故不稱心,而只稱名;且初投胎時,形體未全,未成人形,五官未具,不便稱身,故單稱色。   此一階段,細分又有五位:第一七日名羯羅藍位,又云歌羅邏,譯為凝滑,或云雜穢,即父精母血初和合會而成的一團凝滑之穢物。第二七日名頞部曇位,譯為皰,經二七日,漸漸增長而成瘡皰之形。第三七日名閉尸位,譯為軟肉,經三七日,漸成軟肉之質。第四七日名羯南位,譯為堅肉,經四七日,漸成堅固之肉。第五七日名缽羅奢位,譯為肢節,又名形位,自神識投胎至五個七日,生諸根形,四肢差位。以上皆屬名色支攝。   (五)六入——指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在胎十個月中,由名色漸漸六根成長完備;於出胎後,對六塵境有互相涉入之作用,故名六入,此為胎中成長之位。   又細言之,從第五七日形位後,至第六七日名髮毛爪齒位,第七七日名具根位,五根圓滿;乃至第十九七日諸根具足。如是從名色,而六入,至出胎,中間總有三十八個七日,皆屬胎中位攝。此為我們凡人之一期受用之自體(亦即自體相用三分之自體也)。   現在苦果裏面,五種就有三種是在坐胎時,坐胎時的苦處是我們沒有法子想像到的。佛告訴我們,坐胎就像在地獄裏受罪一樣,決不是舒服的事情。母親喝一杯涼水,胎兒感覺好像在寒冰地獄;母親喝一杯熱茶,胎兒好像在八熱地獄,就像在地獄裏受罪一樣。佛經裏形容胎兒十個月是胎獄之苦,因為這十個月的胎獄太苦,把前世的事情都忘掉了。我(指淨公)有一個朋友,他的小孩非常聰明,很可愛,在十一歲的時候害了一場大病,病好了以後,人變得像白癡一樣,癡癡呆呆的。一場大病都能把從前的事情忘掉,何況坐胎這種大苦?所以前世的事情都忘掉,都記不起來了。可是有一種人能夠知道前生的事情,他跟這個父母也有緣分,他沒有坐胎,他是奪胎。就是坐胎的人一出生就死了,他見到這個情形,他的神識進去,把這個身體奪過來,代替了他。換句話說,他沒有經過十個月胎獄之苦,他是奪胎而來的,他對於前生的事情清清楚楚。如果真正是投胎而來的,前生的事情一定不會記得。   (六)觸——接觸之義。根塵和合而成觸,此即出胎之位。謂十月滿出胎,六根遂與外境相接觸。當嬰孩自出生至二三歲時,天真純潔,六根對境,但起單純知覺,尚無憎愛分別。此為六根交攝一切外境之作用。   (七)受——領受之義。觸了之後,他就有感受。即領納所觸境界,謂根境相對,於違順等境上,生起苦樂憂喜捨等感受。當四五歲至十歲左右,年紀稍長,知識漸開,知道接受一切境界,對於飲食衣服玩具等,皆有所求,且能分別好醜,唯不生貪愛之心。此為對境所生之一種情緒。   從前的小孩天真!不曉得苦樂憂喜,保持天真的時間長,現在的小孩一兩歲就懂得人情世故,天真的時間縮短,苦樂憂喜捨的受延長;一兩歲就有苦樂憂喜捨,實在很可憐!菩薩行中有一個修「嬰兒行」,完全修天真,心裏面沒有人我是非,沒有苦樂憂喜捨,非常自在。從前的小孩,十二歲以前不懂得人情事故,心裏面清淨,不受境界的染汙,只有觸沒有受。現在的小孩受的時間提前,兩、三歲的時候就有受;在從前,確實十二三歲以後才有這個受。   以上,識、名色、六入、觸、受這五支,總為五蘊報身,即過去因緣(無明與行)所引生之現在苦果。既有此五蘊假身,則熾然起惑造業,隨之又成現在因緣,而又將引生未來之苦果。其情形如下:   (八)愛——貪愛。即因感受引生之執著。當十一二歲至十八九歲時,行將成年,慾望既開,對於五欲六塵,自然心生貪愛。所謂於樂受順境,則起貪戀之心,於苦受逆境,則生憎惡之念(愛包括憎)。唯未廣遍追求也。   經云:貪愛如水,能潤生死。譬如世間五穀種子,須蒙雨潤,後再發芽;吾人八識田中之業種子,亦須蒙潤緣而後現行。潤緣者何?凡迷事之思惑,貪瞋癡慢等諸煩惱,皆為潤生之緣;而其中愛字,為七情(喜怒哀樂愛惡欲)之根本,最能潤生。故《楞嚴經》云:「一切眾生皆以淫欲而正性命」,古德亦云:「愛不重,不生娑婆」。此為對境所起的一種貪染心。   (九)取——妄取。亦即是上品之貪愛。約二十歲後,血氣方剛,貪欲轉盛,於一切境,廣為追求,是名為取。此為貪染欲境之一種趨求。   (十)有——業有。由愛取二支惑,遂發種種善惡之業(「行」支是過去之業,「有」支是現在之業),感生未來有生死之果報。果報不外:(1)正報:分本有(現在這身)、中有(即中陰身,指此身已死,後身未成,中間所受之化身)、後有(後世受生之身)。(2)依報:包括欲有(欲界)、色有(色界)、無色有(無色界)。如是有因有果,故名為有,此為所作業力感報之一種定規。   以上愛、取、有三支,愛取又為緣(等過去「無明支」),有支又為因(等過去「行」)支;因緣和合,又生未來之果。   具體展開說來,「現在因緣」分為三大類:第一是「愛」,第二是「取」,第三是「有」。「愛」就是七情(喜怒哀樂愛惡欲)五欲(財色名食睡)的根本,它是緣,換句話說,愛就是無明。「因受生著」:著是執著,著相了,你在感受時著相,取相。愛這個字,範圍也很大,如果順自己意思,稱心如意,你就愛貪、愛取;如果不合自己意思,你就愛離,把它遠離掉也是愛;愛意思很廣,瞋恨也是愛。喜歡的,愛得到;不喜歡的,愛遠離;用一個愛字來代表,這就是起了分別執著。   這一個無明還淺,還不太嚴重,才有分別而已,如果這個無明繼續增長,那就到第二個階段「取」。取是「因執追求」,這就很嚴重,必定要造業。這還算是緣,這個緣跟前面愛緣不相同。「愛」緣裏面是動機:「取」這個緣裏面是造作,就是第二條所講的行,取是有行動的。行動為什麼不叫做因?因為底下有結業,結業與來生神識投胎關係更密切,所以它還是屬於緣。這就對一切法取捨得失、一切造作,都包括在這一條裏面。   既有造作,當然就有業,造作就是業,就是阿賴耶識裏又落下業習種子。取就是造作,就是行,你造作善業,阿賴耶識落下善的種子,這個種子叫做「有」,有了種子,你造作惡業,阿賴耶識裏落下惡的種子。我們念一聲佛號,阿賴耶識裏有佛種子;念一聲菩薩名號,阿賴耶識裏有菩薩;經典裏面看到聲聞、緣覺、就落到聲聞、緣覺裏面;一念慈悲喜捨是諸天的種子;想到五戒十善倫常這些道理,覺得很歡喜,認為這是對的,人天種子;起了貪心,餓鬼的種子;起了瞋恚心,地獄種子;對一切事情糊裏糊塗,是非利害不分,畜生種子。我們每天所造作的,十法界的種子統統都有。既然統統都有,我們來生到哪裡去投胎?當然最好的是作佛、作菩薩;也有人不願意,有人名利心很重,發心去作天王、國王。能不能我想這樣,將來就能得到?不行。為什麼不行?業力主宰著你。「業牽後有」:後就是來世,來世又有了身體,又要去投胎,又要去輪回,還是搞這麼一套;六道之內全是業力主宰。六道以外是願力主宰,那就不一樣;真的,想用什麼身份就以什麼身份出現,想到哪裡投胎就可以到哪裡投胎,那是自在的。三界之外才行,三界之內沒有辦法,全是業。   業力,經上給我們說「強者先牽」,哪一種業的力量強大,就先牽引我們去受生。十法界的業種,我們統統都有,只看哪一個業力力量最大,它先起作用。正因為這個道理,所以佛教教導我們念佛,使一切造作當中,我們以念佛這個業力最強、最大,當然這個業因先成熟,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帶業往生就是根據這個道理。如果你念佛念到一心不亂、心不顛倒,那就不屬於三界內的業力。念佛功夫沒成就,沒有能夠達到一心不亂、心不顛倒,帶業往生還是業力(淨業)去生的。八萬四千法門中只有這個特別,這個業力可以到佛法界裏面去,其他法門都做不到,唯獨淨土法門佔了這個便宜。我們在三界之中是業力輪回,就憑業力也能往生,這是不可思議的事情,這是特別法門。其他法門裏面沒有,因為八萬四千法門任何一個法門,都必須要斷惑才能證真,連小乘都不例外,一定要斷見思煩惱,就是此地這個「無明」,一定要把它斷掉,才能夠超越三界。淨土法門稱為難信之法,就難信在這個地方。因為三界六道是見思煩惱變現出來的,怎麼可能說是見思煩惱還在,你就能夠超越三界?在理上講,實在講不通。可是你要是想到極樂世界,有凡聖同居土,凡聖同居上的眾生沒有斷見思煩惱,這就有點可信了。那裡不斷見思煩惱,這邊也沒有斷見思煩惱,當然可以去,境界相等。什麼樣的條件去?十法界的業力,要佛法界的業力強,強者先牽,這麼去往生的。何況阿彌陀佛又有願力接引,給我們做增上緣。因為西方極樂世界在哪裡我們不曉得,太虛空,這麼廣大,究竟到哪裡去?阿彌陀佛大慈大悲,他一定會接引你、會來帶路,這個法門不可思議。這是講業力強的先得這個果報。   生——倒識托胎。此身壽命終時,第八識在一切有情中,依其業力牽引,再去脫胎受生。此為未來受報之一種活動。「未來苦果」:這是來世。來世又有「生」,所以生是「倒識托胎」。你的神識不迷惑顛倒,它就不會來投胎;一定是迷惑顛倒,它才會投胎。   (十二)老死——衰老死亡。萬法無常,有生自必有死,身壞命終名死,諸根衰敗名老。眾生莫不皆有死,卻未必皆歷衰老(如夭殤之人),故合老死為一支。自生至死,其間不免種種憂悲苦惱。此為未來受報之一種結果。   如上所說,十二支包括過去因緣(無明、行二支),現在苦果(識、名色、六入、觸、受等五支),現在因緣(愛、取、有等三支),未來苦果(生、老死等二支)。是為雙重因果,此乃佛陀說明吾人生死相續之一種鐵則,因緣果之客觀規律。   這十二因緣,如果我們從總相、別相、事理上來觀察,過去因緣是屬於理,現在苦果是別相,現在因緣是事,現前的事。事跟理有密切的關係,理因事顯,事依理成,相輔相成。未來苦果是總相,總別不二。從這裏面,我們對於總相、別相、理事這些關係,多少能夠體會到一些。       第二款 喻語   十二因緣,雖是只說三世,其實已包括千世萬世。為何?只為過去因緣,更從過去果來,故上溯過去無始;而未來苦果,更生未來惑業,故下推未來則無終。可見,無始之前,吾人既已如此生死而來,此生終了之後,吾人恐怕也要如此無終的生死下去。   所以,十二因緣又名「十二重城」,《五苦章句經》云:一切眾生常在長獄,有十二重城圍之。又名「十二輪」,《輔行》云:獄如車輪,展轉不窮。此眾生所以不停輪回生死。   然而,此事如何解決?十二因緣既是展轉由藉,故只要能斷一支,則餘支不更相續;譬如十二輪中,取去一輪,餘輪不復展轉。是故經云:無明滅則行滅,乃至生滅則老死滅。而生死總根,即在「無明」。若無明斷,則一切生死苦惱斷,此為佛家釜底抽薪的辦法。至於如何斷無明?則繼續參研《佛學十四講講記》第八講〈內容設施梗概〉。   現在先將上述十二因緣再略展開一說。「十二重城,困在長獄之意」,這個是比喻。長是講時間太長太長,無量劫。六道就好比是一個監獄,永遠不能夠超越,所以把它比喻作十二重城。又比喻作「十二輪」,輪是「輪回不停」的意思,永遠不會休止。這是比喻我們為什麼有三世?為什麼有輪回?為什麼有六道?這是什麼道理形成的?誰在那裡推動?誰在那裡主宰?佛把這些真相跟我們說明了。此地是略說十二因緣,若要詳細的講,相當複雜。諸位可參考《十二因緣經》或者《心經詮注》,《心經詮注》裏面引用經論說得很詳細。   佛門裏面常說:「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來世果,今生作者是。」我們前生到底造一些什麼業?我們現在這一生所受的果報就是,因與果一定相應。你前生做善業、修福報,這一生很自在,很幸福;前生造惡業、不善業,這一生事事都不如意,很痛苦,就是這麼回事情。剛才跟諸位說過,我們在四十歲之前,受前生業感力量很大,四十歲之後,我們對自己這一生要負責任。因為我們從有知識起,開始造的業,對後半世就有很大的影響力,所以我們的命運可以改造,道理就在此地。袁了凡改造命運是一個例子,像他這種改造命運的人,太多了!確實可以改造。   來世果報如何?這一生所做的就是。我們這一生存心善良、做好事,來生的果報一定比這一生殊勝,這是一定的道理。真正要學佛,依教修行,前途一片光明,充滿了信心,這一生再苦,幾十年就過去了,來生得大自在、得大福報。我們要相信,人決定有來生。千萬不能說,苦到感覺人生沒意思,算了,我不想活,我要自殺。這就是你不修了,苦果來了,「我不受,我要自殺」,那麼你這苦果沒受完,還在,來生繼續再受。你都沒有善因,那只有受苦,你來生比這一生還要痛苦,這不能解決問題。只有斷惡修善,才是真正解決問題之道;不能夠逃避現實,要面對現實去改造命運,這是佛法。所以佛法決不是消極的,是積極的;佛法絕不是脫離現實,它是最講究現實的。     第五項 世界觀(上)—宇宙有情況   人生狀況,己如前二項述,其次當說所處環境——宇宙概況。所處環境,經上又名「世間」;「世」包括時間三世,「間」指空間間隔,均表無常之義。佛說世間,共有兩種:(一)是有情世間,指動物環境。(二)是器世間,指植物、礦物環境。   先介紹有情世間:廣義而言,一切眾生,除佛以外,聲聞、緣覺、菩薩、聖人,亦屬有情;狹義而言,但指六道的凡夫,今即專指凡夫的人事環境。以聖人境界,吾等凡夫不能親得受用,故非環境範圍。   這一節簡單介紹凡夫的人事環境,即六道。六道輪回,初學聽起來有一點像神話一樣,不大容易相信,但這是事實。信,有;不信,還是有。   在述說六道狀況之前,先引載作者正一寫的奇文《具特異功能的小女孩看見輪回轉世》,這是長春順承文化傳播有限公司於(2015-04-03)轉發的微信:   1987年-1989年,我在山西大學民族體育研究所,做武術和氣功的研究。由於對一些課題的深入探索,我和北京中醫學院、北京中醫院的研究人員共同組成研究小組。後來他們介紹我到中國人體科學學會,學會成立一個「人體科學研究中心」,並聘我為該中心副研究員,對一些有功能的人進行鑒別與研究,這使我有機會接觸到一些有特異功能的人。   1988年夏天,我在中國人體科學研究中心遇到一位十歲的小女孩,她姓劉,是遼寧錦州人,她可以看到很多人們看不到的東西,比如人體內有什麼病,她都可以準確地說出來,還可以看到人體內的器官和組織結構,如人的細胞發生了什麼變化,她都可以清楚地說出來。   她在家鄉時,她的功能引起了人們的注意,有人寫信給錢學森先生。當時錢學森先生是提倡人體科學的帶頭人,就把小朋友請到北京,以便進一步研究。我們曾帶她到醫院和一些特殊的病人家中,測試她的功能,也可知道病人的情況。   一個著名的民族研究所學者傅老先生,在協和醫院住了很久,肝腹水。小女孩見到他後(當時他蓋著被子躺著)肯定地說:他腹內有水,肝細胞出水,但沒有癌細胞,和醫院檢查的結果一樣。這樣的例子很多,如給機械部部長陶先生生病後,說他腰部脊髓變色,這和早先醫院的檢查吻合。   我問她怎麼能看到細胞,她說她如何可以放大那個肝臟,再看那細胞。我和她以小孩子的方式聊天,她開始告訴我許多有趣的事:她小時候在母親的懷裏吃奶,就可以看到媽媽的心臟跳動,肺也變大變小地呼吸,她用小手去摸,可是摸不到。她說:我和螞蟻玩,想看螞蟻有沒有心,就把螞蟻放大成駱駝那麼大,再透過身體看它的心臟,原來螞蟻也有心臟,和人一樣,心不斷跳動。螞蟻也有血管,和其他器官,如肝胃等等,五臟具全。她說:我把螞蟻放大到一只狗那麼大,我想騎到它背上玩,結果剛一騎上去,就摔在地下,實際上螞蟻還那麼小,只是用眼睛可以放大。我問她,為什麼小時候沒有告訴家裏人,你有這種功能?她說:我還以為人人都和我一樣看到,只是不說,所以我也沒說。她給我講她的母親的九個生死輪回,都做過什麼樣的人和動物,以及怎麼和她父親結的緣。她肯定地說:有的人前世是動物,有的是人,每個人都有輪回,也有上邊下來的。很多人她都可以看出來。   我感到很驚奇,但是怎樣證實這事是真的呢?我首先記住了她說三個動物轉世的人:甲是一只老虎,乙是一頭獅子,丙是一只孔雀。此事過去了一年多,一個偶然的機會,我又見到了另一個同樣功能的人,我想起了用雙盲測試。有一位在軍中工作的滿小姐,她也有很強的功能,可以看到一些東西,我找到了那三個人,她說出了:甲是一只老虎,乙是一頭獅子,丙是一只大鳥,很像鳳凰,我又多次用這種雙盲測試的方法,它的確可以證實輪回轉世的道理。   更令人震驚的是,雙盲測試中,對一個特殊情況的看法:有一個女青年小時候失去雙手,她卻很有毅力,學會用腳寫毛筆字,成為特殊的書法家。我首先叫一個特異功能人士,北京中醫大學的張某看她,結果說她的前世是一只很凶的動物,害過很多人和生命,此世轉成人,但要失去雙手。滿小姐的看法也是一樣(當然是雙盲條件下)。後來過了很長時間,我在廣州見到一位功能較強的陳先生,他在電視臺工作,提及此人,他看了照片後說:這個特殊的青年書法家,生下來會有一雙非常潔白的手,可是必須失去,因為她前世很凶,用兩只手幹了壞事。我看來知道,那個女青年書法家生下來時雙手潔白如玉,二歲時,隨大孩子到鐵路邊玩耍,火車來了,大孩子們嚇跑了,二歲的她摔倒了,兩只小手抓住鐵軌不放,結果,悲慘的事發生了,她失去了雙手。   後來談了一些佛經,也瞭解人的生死輪回和因緣關係。   上面引述了中國人體科學研究中心一位科學家對特異功能的研究和親身經歷的真實案例。我國於上世紀八十年代至九十年代初,在全國各地,自下而上,掀起一陣氣功熱和對特異功能的實踐活動,當時的全國政協副主席、兩彈專家錢學森,支持並領導了以人體科學為中心的研究。   在佛典中,不稱為特異功能,而是名之為六道凡夫之神通。《瓔珞經》云:神名天心,通名慧性,天然之慧,徹照無礙,故名神通。六神通者:(一)天眼通。謂能見六道眾生,死此生彼、苦樂之相,及一切世間種種形色,無有障礙,是名天眼通。(二)天耳通。謂能聞六道眾生苦樂憂喜語言及世間種種音聲,是名天耳通。(三)知他心通。謂能知六道眾生心中所念之事,是名知他心通。(四)宿命通。謂能知自身一世、二世、三世,乃至百千萬世宿命,及所作之事,亦能知六道眾生各各宿命及所作之事,是名宿命通。(五)身如意通。謂身能飛行,山海無礙,於此界沒,從彼界出,於彼界沒,從此界出。大能作小,小能作大,隨意變現,是名身如意通。(六)漏盡通。漏盡通者,漏即三界見思惑也,謂羅漢斷見思惑盡,不受三界生死,而得神通,是名漏盡通。(見思惑者,即見思煩惱)   在上面《具特異功能的小女孩看見輪回轉世》一文中的幾個例子,有的已具天眼通或天耳通,亦有的還具有宿命通,能知自己及他人前幾世屬哪道身及所作的事,因凡人未除見思煩惱,所以都未得漏盡通。不過我們應該相信,六道輪回是活生生的事實,應該相信佛菩薩在經上所說的話。   這第五項〈世界觀(上)——宇宙有情概況〉是引述淨空法師《佛學十四講講記》中的〈第六講宇宙有情概況〉。宇宙有情概況,這就是講宇宙觀裏面人事環境,人情事理。現將此第五項的內容分為二部分,第一款六道狀況,第二款互相輪回。先制定講表,後按款分別講解。   第一款 六道狀況                           第二款 互相輪回                                                 第一款 六道狀況   佛陀概括世間一切有情,歸為六大種類,曰天、人、阿修羅、畜生、餓鬼、地獄,這即是「六道」。世上因有許多生物學家,對於動物,亦有其不同的分類法,卻因受到個人智慧學問的限制,總不及佛陀的圓滿周到。這因佛陀不但能見凡夫肉眼之所見(如人畜二道,凡夫亦只見其少分),且亦能見凡夫肉眼之所不見(如天、修羅、鬼、地獄四道)。學佛之人,以相信聖言量為依歸,不可因自己之不見,遂謂為虛誕無有。   六道眾生的狀況,千差萬別,一一細說,不勝繁雜,今為略舉二端,藉知大概。(一)是「類受」,類指正報種類,受指依報享受。其中依報又自萬端,單舉壽長,以推餘福。(二)是「苦厄」,苦是痛苦,厄是災厄。六道果報,固然有別,總之,不離觀受是苦。   一、天道   六道第一個是天道。天的意思就是高高在上,「天者顛也」,顛峰,最高。在有情世間,天人的地位最高,福報最大,種類也很多。   約「類受」言:共分三界,即欲界、色界、無色界(亦名空界);自下而上,計二十八層天。其中欲界六層,亦如人間,有男女飲食之欲;其第二層名忉利天,居須彌山頂,自有三十三天(此三十三天,約橫面而言),即山頂四角,各有八天,中為帝釋天主,世俗所尊玉皇大帝,即指此言;而第六層,則名他化自在天,卻是魔王波旬所居。又,色界有四禪十八層天,皆有禪定,已無男女飲食之欲,猶帶身形、樓閣諸色;其中前三禪各三天,第四禪有九天。又,無色界有四層天,入四空定,已無形相,只存神識。   天上各種享受皆殊勝於人間;如食,曰天廚妙味,共一器食,隨福差別;衣,曰天衣無縫,不似人間,千縫百補。天人的各種享受是說不盡的,現在重點舉一種:壽命。壽命是享受五福(指長壽、多財、端正無比、名譽遠聞、聰明大智)裏面,長壽是福報之一。我們從壽命看出他的福報,他壽長。「壽五百歲起」:這是講最低的,最低的是欲界裏面的四王天。四天王再加上去是忉利天,我們中國人稱玉皇大帝,一般宗教裏給我們說,要想生忉利天必須修十善業道,十善業道跟基督教摩西十誡很類似,可見得修十誡能夠生忉利天,忉利天主就是他們的天主上帝。可是我們娑婆世界(一個大千世界)有多少個忉利天?一百億個。他要找上帝,一百億個上帝,找誰?找哪一個?這個問題很嚴重,一定要搞清楚。   四天王的壽命五百年,他這個五百年歲可不是我們人間的五百歲,我們人間五十年是四王天的一天;也照人間演算法,一年三百六十天,他要活五百歲,你們計算計算(360×50×500=900萬年),他的壽命相當之長。可見得他的福報比我們人間的福報大得多。他也有五通,是報得,就是一生天上,這五種神通都有(五種神通指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神足通、宿命通)。   再往上一層忉利天,福報就更大,壽命更長,加一倍,他的壽命一千歲,演算法也不一樣,我們人間一百年是忉利天的一天。如果在忉利天上,看我們地球上眾生,很可憐,朝生暮死,早晨看他生,晚上就死了。水上蜉蝣是朝生暮死,忉利天人看我們世人,就像我們看水上蜉蝣一樣,還在哪裡爭名奪利,搞個不休,真可憐!愈往上去,壽命是倍倍增加,非想非非想處天是最高的,壽命八萬大劫。這是天界類受略舉。   「苦厄」:厄是災難,他有苦。天上畢竟是樂多苦少,不是沒有苦,他有苦。「欲五衰」:欲界有五衰,欲界天人平常沒有苦,天天享福,可是到壽命快終了的時候,他有五種衰相出現,這個時候他感覺無比的痛苦。天人不老,天人也不會生病,但是天人會死。五衰相:一、「衣垢」:天人的衣服不要裁縫,天衣無縫,不像我們的衣服要裁縫,要買料子,他不要。天人想穿什麼衣服,隨心所欲,變化而成,而且衣服乾乾淨淨,一塵不染,不要洗。衣服不染灰塵,這是我們人間所沒有的。可是他福報享盡,命快終時,衣服就會染上灰塵。天人一看到衣服有染汙,就曉得壽命將盡,這時候他恐怖、苦惱。二、「花萎」:天人喜歡戴花,天人戴花冠,花都非常的鮮豔。他有福報的時候,花不會枯;如果花枯萎,他的福報就盡了。三、「身臭」:身上發出不好的氣味,原來天人身上有香氣。有時候我們讀經、看經、念佛,並沒有供佛像、沒有燒香,可是聞到有香氣。我(淨公)剛剛學佛時,看經時,常聞到很強的香氣。請教老法師,告訴我說,這是我們在讀經、看經的時候,有天人在旁邊,他很喜歡,到這兒來看看,他身上放的香氣。我們看不到他的色相,我們聞得到他的香氣。天人身上有香氣,如果沒有香氣,臭氣出來,他的壽命就快要終了。四、「腋汗」:兩腋之間出汗。天人平常不出汗,身體很清淨。五「厭坐」:坐立不安。天人福報快要盡時候,這五種現象同時出現,稱為五衰相。天人知道壽命快終了,愁憂恐怖。   天人也有災難,「三禪三災——火、水、風」。欲界有五衰苦,當然三災也是免不了的,也躲不過。色界四禪,初禪天有水災、火災、風災這三種災難都有,初為火災時,初禪以下,盡化灰燼;二為水災,劫水起時,二禪以下皆遭淹沒;三為風災,大風所吹,三禪以下乃至微塵,皆吹光。苦哉!所住世界尚不能存,何況寄住眾生,安能永在?甚至四禪天雖是福天,沒有三災,但是有死墮。   「空死墮」:無色界四空天有死墮,雖然有福報,命終時候必定墮落;因為他爬到最高層了,死的時候,沒有辦法再停留在那一層,只有往下墮落。這是天道的簡介。   佛教裏有兩部類書,對於天道的講解非常詳細。一部是《法苑珠林》,有一百卷,講天道部分,把經論裏面佛所講天人的事情編在一起。另外一部是《經律異相》,有五十卷。這兩部等於佛教百科全書一樣。   二、人道   人、梵語摩㝹賒,翻為意,以此道眾生作一切事,皆先意起。《法苑》云:人者,忍也,於世違順,人能安忍。   約「類受」言:人道分佈於四大部洲(星球),身形壽享,皆不相同。如東弗婆提,中文翻成勝身,以其身勝南洲故,又翻為初,謂日初從此出也,在須彌山東,其土東狹西廣,形如半月,縱廣九千由旬。人面亦如半月之形,人身長八肘,人壽二百五十歲。(梵語須彌,中文翻妙高。梵語由旬,中文翻限量。由旬有三種限量,大者八十里,中者六十里,下者四十里。肘以一尺八寸為一肘)。二、南閻浮提,梵語閻浮提,中文翻勝金洲。閻浮是樹,提是洲名,因樹立稱,故名閻浮提,在須彌山南。其土南狹北廣,形如車箱。縱廣七千由旬,人面像地形,人身多長三肘半,於中有長四肘者,人壽百歲,中夭者多。三、西瞿耶尼,梵語瞿耶尼,中文翻牛貨,為此地多牛,以牛為貨,故名牛貨,在須彌山西。其土形如滿月。縱廣八千由旬,人面亦如滿月,人身長十六肘,人壽五百歲。四、北越單越,梵語鬱單越,中文翻勝處。以其土勝三洲故,在須彌山北,其土正方,猶如池沼,縱廣一萬由旬。人面亦像地形,人身長三十二肘,久壽一千歲,命無中夭。上述人之「類受」之概略,若以南閻浮提(即吾人所居地球)而言,五大洲上所居人種,髮膚顏色、風俗習慣,乃至土地資源,亦多懸殊。然《書經》云:唯以人為萬物之靈;《禮》亦云:人者,天地之心,五行之端。蓋以人近道,最能止息妄心,堪能修行而言。此因前生行中品十善感此道身。   總之,我們現在都是屬於人道。地球(屬南閻浮提洲,在須彌山南端)上有人,別的星球上也有人。其他星球上的人跟我們人的樣子是不相同的,如上所述,謂「唯心(意)所現」。即他的臉形如所居住地形相似。可見他一定具備人的特色——人的智慧、人的感受,「身壽享等各地球互異」:身形、壽命、享受等等,每個星球上不盡相同。苦厄大致上差不多,有三苦、八苦,一定有這些受。為什麼?造的因相同,果報必定一樣的。   三、阿修羅道   阿修羅,此翻無端正,又翻無酒,或云非天,以此道眾生男醜女端,故名無端正。阿修羅的男子相貌都很醜陋,很兇惡,可是阿修羅的女子是美女,天上最美的,諸天都喜歡取阿修羅的女子。又因阿修羅遍採名花,釀於大海,欲成香醪;但以魚龍業力,其味不變,遂瞋妬誓斷,故云無酒。又因多瞋多忌,雖有天福,而無天德,故名非天。   約「類受」言,此道眾生分別攝屬天、人、畜、鬼四道。《楞嚴經》云:三界中有四種修羅,若於鬼道,以護法力,乘通入空,此從卵生,鬼趣所攝。若於天中,降德貶墜,其所卜居,鄰於日月,此從胎生,人趣所攝。有阿修羅王,執持世界,力洞無畏,能與梵王及忉利天、四天爭權,此阿修羅,因變化有,天趣所攝。六道裏講阿修羅,都指天阿修羅,所以把它算作三善道。天阿修羅有天之福報,沒有天人之德。諸天性情都是柔和的,都是慈悲善良的,阿修羅不是如此。阿修羅福報跟天一樣,但是疑心重,瞋恚心重,喜歡鬥爭,好勝逞強,他要是不對別人發脾氣,自己也會發脾氣。如二戰時期的希特勒,都是人間阿修羅,福報太大、性情太殘忍。他們業因是過去生中修大福報,但是他瞋恚,瞋恨心重,傲慢心重,修福不修德,才落到阿修羅道。福享盡了,果報當然就不好,因為他很少造善因,還有一分下劣阿修羅,生大海心,沉水穴口,旦遊虛空,暮歸水宿,此阿修羅,因濕氣有,畜生攝屬。既是分屬四道,身壽享等,亦隨其類,多有不同。總由因中,雖行五常(仁義禮智信),欲懷忌慢之心,所謂行下品十善,而感此道身。   約「苦厄」言:名隨其類,受苦不同。即以天趣修羅而言,除一般苦外,又因常好與帝釋鬥,或斷支節,或破其身,或復致死;若傷心斷節,續還如故;若斷其首,即便殞沒。其他三處修羅其苦更多。   四、餓鬼道   餓鬼,梵語闍黎哆,此翻祖父;或有眾生,最初生彼道中,故其後生,名為祖父。又,鬼者畏也,餓云饑餓,此道眾生,多受饑餓怖畏,故名餓鬼。   約「類受」:分三類九種。(一)無財鬼,以無福德,不得食故。你供養他飲食,他也沒有辦法得到,所以稱之為餓鬼。(二)少財鬼,少得食故。能得到一點飲食,但相當的苦,別人丟下,他去拾取。(三)多財鬼,多得飲食故,有福報,像閻羅王、城隍、土地公、媽祖、王爺公之類,有很多信徒燒香祭祀,都是多財鬼。   無財鬼又分三:(1)焰口鬼,火焰炎熾,常從口出,故縱得飲食,亦化成灰燼。昔目連尊者母,即墮此身。餓鬼指無財鬼,鬼裏面大多數是無財鬼,很可憐。最苦的是焰口鬼,一得到飲食,他口裏面就噴火,把飲食都燒壞,所以他得不到飲食。佛門裏放焰口就是佈施,以佛力咒語來幫助他,使他能夠得到一點飲食,能救濟他,所以放焰口就是施食給餓鬼,請這些餓鬼來吃飯。能夠很如法的去做,這些鬼能夠得到飲食。(2)針咽鬼,腹大如山,咽如針孔。(3)臭口鬼,口中腐臭,自受惡報。(二)少財鬼又分三種:(1)針毛鬼,毛利如針。行便自刺。(2)臭毛鬼,毛利而臭,自拔受苦。(3)大癭鬼,咽垂大癭,自抉啖膿。須知,謂少財鬼少得飲食,非真如人間淨妙食,苟得廁坑糞穢,已似山珍海味了。(三)多財鬼分三種:(1)得棄鬼,常得祭祀,所棄食故;(2)得失鬼,常得巷陌,所遺食故;(3)勢力鬼,具威德勢力,常得人間祭祀。譬如人間所供城隍、土地、王爺、乃至一般神祗,均屬此類。諸類餓鬼,居遍諸趣,隨所生處,而受其形,或居海渚,或在山林;或似人形,或似獸形,亦自差別。其壽有五百歲,卻以人間一月為一日計。   鬼的壽命很長,「壽五百歲」。計算方法跟我們不一樣,人間一個月是餓鬼一天,我們人間初一、十五去祭祀供養,是一天早晚兩餐得到飲食;如果沒有人祭祀,他就挨餓。人間一個月是餓鬼的一天,也是以一個月三十天,一年三百六十天計算,鬼的壽命五百歲。鬼道不能去,時間太長,而且太苦!餓鬼的苦厄是「恐怖饑渴」:他得不到飲食,所以我們常常稱鬼為餓鬼。除了饑餓之外,鬼是膽子很小,所以人怕鬼是不應該的,是錯誤的觀念,實際上鬼怕人。常言說得好:人有三分怕鬼,鬼有七分怕人。鬼的膽子很小,所以遇到鬼不要害怕,沒什麼可怕的。鬼常常有恐怖的感覺。經裏面講鬼道大類有三十六種。   約「苦厄」言:以業力因緣,不聞漿水之名,所見清水,皆成膿血,不得飲食,饑渴難當;且常為刀杖驅逼,故恐怖非常。此皆前世諂誑心意,造作下品十惡,感此道身。   五、畜生   約「類受」:畜生道的種類、享受非常繁多。「胎卵濕化」:有胎生、卵生、濕生、化生。(一)胎生,又作腹生。從母胎而出生者,稱為胎生;如象、馬、牛、豬等。(二)卵生,由卵殻出生者,稱為卵生;如雞、蛇、鳥等。(三)濕生,又作因緣生、寒熱和合生。即由糞聚、穢廁、腐肉、叢草潤濕地之濕氣所產生者,稱為濕生;如飛蛾、蚊等。(四)化生,無所託而忽有,稱為化生,皆由其過去之業力而化生;如龍等。它們的「形狀、壽命、享受千差萬別」,苦厄也是很多。「苦役」:譬如從前,牛替人耕田,馬替人拉車,要為人服役。「充食」:家畜,豬羊雞鴨之類,人要吃牠。這也是有業報,吃,牠沒有能力抵抗,牠怨恨的心、報復的心永遠存在,將來一有機會,牠一定會來報復。古人說:「吃牠半斤,將來要還牠八兩」。我們如果真正想到這個道理,不敢吃眾生肉;吃眾生肉,將來一定要還債,這是沒有法子避免的,冤冤相報。這個世間刀兵劫就是從殺生而來的,殺生殺得越多,戰爭就越殘酷。我們從歷史上來看,戰爭一次比一次範圍大,一次比一次慘烈,什麼原因?殺業的累積。如果我們真正能夠做到不殺生,刀兵劫裏就可以不受這個災難,就可以免除,這就是共業裏面有別業,我們要覺悟。我們生活必須仰賴飲食,植物裏面有足夠的養分維持我們的生命,何必要殺害這一些動物?實在是不應該!「人殺」:譬如有一些小朋友,抓到蝴蝶、蜻蜒,他玩,把它玩死,他並不是吃它,像這一類無知殺害眾生的,也非常之多。「互噉」:互相殘殺,弱肉強食。畜生之死,很少得好死,都是被殺的,所以三途裏面畜生道稱為血途,都是流血而死。   約「苦厄」言:或苦役、或充食、或人殺、或互噉,其苦無窮。近代西方學者有言:「弱肉強食、物競天擇」,可謂說中畜生道實況。總因前生愚癡貪欲,作中品五道十惡,感此道身。   六、地獄   地獄,梵語泥黎,翻為苦具;乃造惡眾生,受苦器具;又因居住地下,故名地獄。   約「類受」言,獄是監牢獄。經論上講:「地底下過五百由旬是地獄所在處」。但應知者,地獄不僅在地下,或在山間、大海邊、曠野樹下、空中,皆有地獄。地獄這兩個字意思是苦地,六道裏面情況最苦,是最苦的一道。   地獄的種類很多,在《地藏菩薩本願經》說得很詳細,地獄共有三類:(一)根本地獄,即八寒八熱地獄;(二)近邊地獄,即十六遊增地獄;(三)孤獨地獄,即山間、水中、曠野三處地獄。其形體壽命,受苦輕重,隨各差別。其中以阿鼻地獄受罪最劇。總由造作上品五逆十惡,感此道身。   五逆:一殺父,二殺母。父母對我們有養育之恩,縱然是抱怨,也不能殺害父母,所以殺父母的罪非常重。三、殺阿羅漢。阿羅漢是聖賢,他是人間善良的榜樣,他能夠轉移風俗,教化眾生,是眾生的好老師;殺害他,這個罪過很重。四、出佛身血。佛的福報太大,許許多多護法神保護他,你想殺害佛,殺不到的;但是讓佛受一點傷、流一點血,這可能,這個罪很大。佛是天人的導師,一切眾生的福田;殺害佛,一切眾生都不能種福。佛是眾生一切法身慧命的寄託,殺害他,一切眾生都不能得到法身慧命,這個罪很重。五、破和合僧:僧團是和合、是一體,你在當中分化破壞。這五種罪都是墮無間地獄。十惡:身——殺生、偷盜、邪淫(淫欲),口——妄語、兩舌、綺語(花言巧語)、惡口,意——貪瞋癡,這是十惡。造十惡五逆必墮無間地獄。   阿鼻,譯名無間,為八大根本地獄之一,具五種無間故。(一)趣果無間:果報就是地獄,這個人一死,神識立刻就到地獄,當中沒有間隔。人死了之後,神識離開肉體,四十九天內,沒有馬上去投胎,在這個期間是中陰身,完全是神識狀況,我們一般講靈界,這個時間不會太長,一般不會超過四十九天,四十九天一定去投胎,又到六道中去輪回。可是犯五無間罪業的人,他的神識不經過中陰,這個地方一斷氣,立刻就到地獄。(二)受無間:地獄裏面有無量苦,他同時都要受,不是一樣一樣的受。(三)時無間:從墮地獄那一刹那開始,直到他罪受完才出地獄;沒出地獄時,他所受的罪,在時間上講,沒有間斷、沒休息。(四)命無間,一日之中真是萬死萬生,這個地方刀山下去,能馬上死了,那裡風一吹又活了,活了之後再受,非常非常之苦。(五)形無間:他覺得自己的身體很大,地獄多大他的身體就多大,所以地獄裏所有刑罰同時受。   地獄的壽命很長。「壽短者一萬歲」,地獄裏最短命者壽命一萬歲。「人間三千七百餘年為日」,在無間地獄看我們世間,中國五千年的歷史還不到兩天,怎麼得了!所以地獄千萬去不得,決定不能去;去了之後,出來很難,時間太長了。怎樣可以不去?不造地獄的業就不去了。過去雖然造了業,但現在不讓它加上緣;緣,我們自己可以控制;不造惡緣,雖有地獄業因,不受地獄的果報。除地獄之外,餓鬼、畜生都不好,最好都不要造這個業因。   約「苦厄」言:地獄的苦厄,或火坑、或堅冰、或刀山、或劍樹、或碾磑、或湯鑊、或沸屎、或合山等諸多苦具,繁多難述。以沸屎言:在一大熱沸屎河中,驅令入中,內有利嘴蛆蟲,或從鼻孔入,則腳底出;或從足下入,則從口中出。既髒又臭,熱惱加刺,苦何以堪?以上僅是略舉,若要細述,諸位可看《地藏菩薩本願經》,或者看《楞嚴經》第八卷,講得很詳細。   最後簡單跟大家介紹一下六道的業因。天道修十善業道。欲界天要修十善業道;色界天要修禪定,還要修四無量心:慈無量、悲無量、喜無量、捨無量;無色界天的條件要修四空定。四禪八定、四無量心、十善業道,這是諸天條件,取得生天的資格。人道要修五戒,中國儒家的五常——仁、義、禮、智、信,才能得人道。阿修羅也是修五戒十善,但是他貢高我慢的習氣沒有斷除,好勝好鬥的心沒有去掉,所以變成阿修羅。因此我們學佛,處處要修柔和、忍辱,很重要。要能夠忍讓,於世無求、與人無爭,才能得到真正的善果。畜生道的業因是愚癡,真妄邪正、善惡是非,不能夠辨別清楚,搞顛倒、搞錯了。餓鬼是貪心太重;貪愛不是好事情,餓鬼道的業因。地獄道是瞋恚心太重,瞋心墮地獄。貪瞋癡是三惡道的業因。       第二款 互相輪回   上面六大種類有情,所以名「六道」者,道,猶路也,是能通義;謂六道中眾生,輪轉四生,循環三界,互相通達,故名為道。這即一般常稱的「六道輪回」。輪回的情形,各隨業力,或人變鬼、或獄升天,有如圖示。古人說:「鑽馬腹,入驢胎,塗炭曾經幾度回,方從天帝殿前過,又向閻君鍋裏來。」那有定算?昔忉利天上帝,尚且不免要入陶家變驢(如《法句譬喻經》中說),何況其下的凡夫?   關於六道輪回的道理,在釋典中以十二因緣說得最為透徹;若儒書中,易經云:「精氣為物,遊魂為變」,「方以類聚,物以群分」等,亦可知其少分。至於六道輪回的事實,但具天眼、宿命二通者,於一一眾生自何道來?往何道去?自可了了悉見;若是未具二通,只要廣覽諸史,亦不難獲多實證。惟其既不研經,又未讀史,且不信聖言量者,方一味懷疑排斥。   此六道中,天、人、修羅三道,以因中多為善故,果報亦勝,名三善道;鬼、畜、地獄三道,以因中多為惡故,果報則劣,名三惡道。其三惡道,又稱三途,途含二義:一是塗炭,取殘害義,此中眾生,多受殘害。一是途道,取所趣義,為造惡眾生,所趣向處。一曰刀途,即餓鬼道,常為刀杖所驅逼故;二曰血途,即畜生道,必經流血而死故;三曰火途,即地獄道,上下四方,一片火海故。   又,六道凡夫,或升三善道,或墮三惡道,經上喻曰「頭出頭沒」;謂整一個三界六道,就如一大苦海,海中業浪,翻騰凶湧,前浪剛把吾人打出海面,那知一口鮮氣尚未吸足,後浪隨來,又將吾人打沉海底。如此,有時頭出,有時頭沒,總是離不開這一令人恐怖的大苦海,這就是吾人的有情環境啊!   總而言之,無論是三善道或是三惡道,都跳不出六道輪回的苦海,而且在三善道的機會比較少,時間也短,到三惡道的時間總是長,機會總是多。你要是不信,看看現在我們這個世間,想想我們自己,一天到晚起心動念,三惡道的機會多,還是三善道的機會多?我們來生可能到哪一道,自己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不用去問人。什麼樣的因,該什麼樣的果!          第六項 世界觀(下)—宇宙器界概述   這第六項《世界觀(下)——宇宙器界概述》是引述淨空法師《佛學十四講講記》中的〈第七講器界概況〉。   本文是解說宇宙觀裏的森羅萬象——物質環境,亦即宇宙器界概述,內容是介紹三千大千世界,宇稱空間,宙稱時間,時間為三世,空間為十方,宇宙觀又稱世界觀,此節分三段介紹,先看三張表:             (一)器界範圍                         (二)娑婆三界組織略說                                                          (三)萬物歸納六類       (一)器界範圍   「直豎」——「一個世界有二十八層天,如是上下各有此等世界」。這個地方講的一個世界,是說一尊佛的教化區域,這一個世界就是一個三千大千世界。諸佛的智慧德能雖然是完全相同,可是他度眾生的情形不一樣。譬如兩個老師同樣有學問、有道德,可是他們兩個所教的學生不見得一樣多,不見得是一樣的程度,也許有的學校很大,學生有幾萬人,有的學校學生只有幾十個人,相差很大。這就是說明諸佛教化區大小不一樣。像經裏所講,阿彌陀佛極樂世界比釋迦牟尼佛娑婆世界就大得很多,水準也高,娑婆世界跟阿彌陀佛的世界沒法子相比。這是佛在因地與眾生結緣不相同,你自己的學問道德是一椿事情,你與眾生有沒有緣,又是一椿事情,是兩碼事情。佛常常勸我們,在初學時要廣結善緣,緣結得多,將來你成佛,你的世界就很大,你度的眾生就很多。這裏頭當然不能有貪心,如果是貪心,我將來成佛成個大佛,我的國土也很大,要度很多眾生,如果有這個心,恐怕佛都成不了。一個世界有二十八層天,也是很普遍的現象,可以說絕大多數的世界都是這樣的。一個世界如此,世界無量無邊,所以說是「如是上下各有此等世界」,像這樣的大千世界在宇宙之間無量無邊。這是從豎的(上下)方面說。   「環周」——從橫的方面看,「一個大千系為若干世界的集成,如是環周各有無量大千世界」。這是說明在我們這大千世界的四周,像這新的大千世界無量無邊。而一個大千世界也叫做三千大千世界,這個三千大千世界其實是一個世界,因為一個世界的組成,它有一個小千、中千、大千,所以稱為三千大千世界。有一些學者讀佛經看到三千大千世界,以為佛家所講的世界只有三千個,三千個大千世界,這是誤會;三千大千世界是一個世界。佛經裏面所講世界無量無邊,諸位讀《華嚴經》就曉得了。   (二)娑婆世界組織略說   這一段是舉例,舉我們娑婆世界,這是我們現前居住的世界。「直豎」,從縱的方面來看,可以分為三類:「初」——欲界六天,「中」——色界十八天,「頂」——無色界四天。   「欲界」有六層天。為什麼稱為欲界?「有飲食及男女之欲」,沒有離開五欲六塵;最重要是五欲——財色名食睡,沒有離開,所以稱之為欲界。欲界天人生活跟我們世間人差不多,他的福報大、壽命長、樂多苦少。像忉利天以上,他的苦只有五衰相,只有死墮之苦,除這個之外,確實享樂的時候多。   佛對於六道眾生特別讚歎人道,一切諸佛示現成佛都在人間,沒有在天上成佛的,也沒有在三惡道成佛的。原因在什麼地方?佛在天上說法,天人固然也有去聽的,不多。他們平常享樂慣了,俗話所謂「富貴學道難」,他不願意修行,他天天享樂,縱然聞法,也很難認真修行。三惡道太苦,修道也很難;「貧窮修道難」,他飯都沒得吃,哪裡還有時間來學佛?人間是小康之家,說富,也不太富有;說窮,還勉強可以過得去,這個環境最容易學道,苦多樂少,容易開悟。   欲界六層天,最下面是「四王天」,四王天也是佛門的護法神。我們進寺廟的門,第一個接觸到的是天王殿。我們一般人稱四大金剛,其實那裏是四大天王,就是四王天。四王天住在須彌山山腰,東南西北四個方位各住一個天王,再往上是須彌山的山頂,是「忉利天」,玉皇大帝就是忉利天的天主。忉利天是梵語,翻成中文是三十三,所以也稱為三十三天。三十三天是一層天,不是三十三層,是欲界裏面第二層天。為什麼稱為三十三?其實那是三十三個部分合起來的,好像我們中國的二十八個省,美國有五十個州,是這個意思。當中也有中央政府的一組織——忉利天主,四方好比諸侯,合起來是三十三個單位,所以稱為三十三天。三十三天是平列的,是在一層,欲界的第二層。再往上去「夜摩天」。夜摩天再上去是「兜率天」。彌勒菩薩就住在兜率天,他是在欲界第四層天。第四層天是凡聖同居土,因為有凡夫、有聖人,彌勒菩薩是等覺菩薩,他是聖人。又有內院、外院之分,彌勒內院是菩薩道場;可是兜率天人看不到彌勒菩薩,雖然同住在一起,彼此都不相見。好像我們這個地球上人鬼雜居,人見不到鬼,鬼也看不到人。我們這個世界也有佛菩薩住在這個地方,有緣分的人見得到,沒有緣分的人見不到,所以這個世間也是凡聖同居土。欲界天第四層兜率天再上去是化樂天,最上面是「他化自在天」。這些名相以及它的狀況,《法苑珠林》與《楞嚴經》說得很詳細,可以參考。   「色界」有十八層天。「無欲有禪,具身器形」,具是具足,他有身體、有居住的環境(就是器世間),有形狀;但是沒有飲食男女之欲,沒有名聞利養念頭。目前在國內外,禪宗很盛行,我們自己要好好反省一下,心裏頭還有沒有欲?如果欲念沒有斷,不夠資格參禪。   色界的範圍包括初禪、二禪、三禪、四禪,共十八層天。愈往上面去,定的功夫愈深。初禪是「梵天」,梵是清淨之義,心已得到清淨。二禪是「光音天」。三禪是「淨天」,在六道裏面可以說是極樂世界,色界裏最快樂的是三禪天。四禪是「福天」,福報最大,是凡聖同居土。初禪、二禪、三禪各有三層,一共是九層天,第四禪本身就有九層天。   四禪九層天,有三層是普通的四禪天。有一層是外道天,叫做「無想天」,修無想定成功,就生在無想天。修定不容易,一定要有人指導,盲修瞎練,費了好大的功夫,修成個外道,還是出不了三界,到時候定功失掉,還要墮落,很冤枉!另外有五天叫做「淨居天」,這是聖人所住的。小乘的三果,還沒有證到阿羅漢,一些權教的菩薩,他們多半在這個地方修行。若是小乘三果羅漢把見思煩惱斷盡,他就超越了。超越有兩種:一種是利根的阿羅漢,不必經過四空定,他就超越;還有一種是鈍根的,速度沒有那麼快,他要通過四空天,然後才能超越,所以淨居天那個區域又叫做「五不還天」,不還就是不回來了,他不會再退到欲界;從那個地方,他有能力超越三界,超越生死輪回。   最高的這一層,頂層是「無色界」,有四層天。欲界有六層天,色界有十八層天,無色界有四層天,一共是二十八層。無色界,「已無形相,只有神識」,這個世界裏沒有物質,完全是精神的世界。   欲界、色界、無色界,合起來稱為三界。「三界火宅」,三界不安,三界裏沒有安穩的地方,三界裏面都有苦;欲界有三苦、八苦,色界有壞苦、行苦,無色界有行苦。明瞭之後,才會考慮到,我們要真正的超越三界,離開這個苦惱的處所。   「一個小世界」:這就是一個單位世界,這個單位世界很像現在天文學裏面說的太陽系。「大洲四、中洲八、小洲數百,上至初禪」,這就是一個小世界。就是一個單位,一個小的組織。佛經裏面講大洲、中洲、小洲,類似我們現在的所講的星球,星球有大有小,有大星星、有小星星,這是一個日月所照,以太陽為主,是一個單位世界。佛在經典裏面講,一個單位世界有一個中心,中心稱為須彌山。須彌山到底在哪里?這是我們沒法子說的。如果說須彌山在我們地球上,問題很大,與佛經上講的不相合;所以須彌山大概不在我們地球上,我們地球是一個單位世界裏面的一個洲而已。這是釋迦牟尼佛給我們講的宇宙觀,以這個單位世界為單位,「合一千個小世界」,這就是一個星系(星團),這就是一個(小千世界)。再以小千世界為單位,集合一千個小千世界。這一個大的星系叫做「中千世界」。再以中千世界為單位,合成一千個中千世界,就是一個「大千世界」。   這種說法很像我們現在所看到的銀河系一樣,一個銀河系就很像佛所說的一個大千世界。我們曉得銀河系裏面許許多多的星系團,星系裏面有許許多的太陽系,我們晚上看到天空當中的星星都是太陽(恆星),因為行星不放光,行星沒有光。我們太陽系裏面的行星,因為距離近,太陽反射的光很強,我們能看到,火星、土星、水星、木星都是相當的亮;但是其他太陽系的行星,我們肉眼沒法子看到。天上的星星都是太陽,每一個太陽必定有許許多多的行星、衛星環繞著它,所以世界無量無邊。   一個小世界有一個「初禪天」;一個小千世界裏面有一個「二禪天」、有一千個初禪天;中千世界有一個「三禪天」,有一千個二禪天,有一百萬個初禪天:一個大千世界有一個「四禪天」,有一千個三禪天,有一百萬個二禪天,有十億個初禪天,也就是有十億個小世界;這是一個概略的說法,不是一個定數。為什麼?世界有大有小。我們今天在太空當中發現的銀河系,確實有很大的,也有很小的,所以它不是一個定數。這合起來稱為「一佛土」,就是一尊佛的教化地區。可見得,成了佛的確是神通廣大。   我們說佛滅度了,佛不住在世間,是佛沒有住在我們這個地球,到別的星球;其實我們自己也如此。有很多人懷疑我們地球上人口逐年增加,這些靈魂從什麼地方來的?諸位要曉得,是他方世界到這兒來投胎的。我們這個地方的人,死了之後,神識也會到別的星球。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就是到阿彌陀佛的國土。凡是聚在一起都是緣分,如果沒有緣分不會聚集在一起,所以一切法無非是緣聚緣散;有緣就聚,緣盡就散,緣聚緣散沒有定法。《華嚴經》裏面講,華藏世界比三千世界大得多,是集合許許多多三千世界所成,華藏世界是毗盧遮那如來報身佛所居住的國土。   這些說法,尤其是講小千、中千、大千幾乎跟天文學家發現的完全一樣。裏面最不容易解釋的就是單位世界,好像經裏所講的,與我們現在觀察有一些出入。可是在此地我們要相信聖言量,這是事實。 (三)萬物歸納六類   世間諸法,無量無邊說不盡,佛非常善巧把它歸納為六大類。這六大類配合我們的六根,眼所見的都叫做「色」,耳能夠聽到的都叫做「聲」,鼻可以聞到都叫做「香」,舌能夠嘗到的都叫做「味」,我們身體能夠感觸的都叫做「觸」,心裏面所想的,就是意所知的都叫做「法」;一切萬法可以用這六大類包括。   這六類有好幾種名稱,此地略舉三種。又稱為「六塵」,塵是比喻,「由六根入身,染汙淨心」:這六樣東西,你要是分別執著它,能夠染汙你的清淨心,就好比塵土。我們桌子擦得乾乾淨淨,塵土落在上面就污染。(就好像現在空氣污染,霧霾揚塵,嚴重超標,引發肺部細菌感染,疾病叢生,因此每年導致死亡也很多)。這六樣東西,你要是執著它,就污染清淨心,傷及身心,所以稱為六塵。又稱為「六妄」,因這六種境界確實是虛妄而不是真實的。「為凡夫攀緣、迷妄之境」:六根所接觸的六種境界,凡夫迷了,以為這六種境界是真的,一意的去追求,所以稱為六妄。這個名詞有警覺的意思,告訴你這六樣東西是虛妄的,虛妄的境界可以隨緣受用,不可以攀緣追求,攀緣追求是過失。又稱為「六賊」,這個名詞的意思就是提醒我們要遠離,要能夠捨棄它。「以根為媒,劫德法財」:佛在經上告訴我們,我們每一個人的真心具足無量功德,具足無量的智慧、無量的德能、無量的才藝,真是全知全能,現在都喪失了。為什麼會喪失?被這六種東西障礙。這六樣東西好比是賊,六根是媒介,透過六根起作用,我們本性本來具足的無量無邊智慧德能,被它障礙住,不能現前,所以稱它為六賊。如果曉得這六樣東西——六賊對我們有傷害,我們當然遠離,絕對不會執著。   這是把宇宙裏面物質環境作概略的介紹。說到這個地方,再作一個簡單的結論。前面說過四緣生法,心法是四緣生法(親因緣、等無間緣、所緣緣、增上緣),色法(器世間)是兩種緣生:一種是親因緣,一種是增上緣。親因緣與有情眾生的親因緣沒有兩樣,都是真如本性變現之物。器世間(器是器用),就是人所依靠生存的環境,也就是物質的世間,這種世間是唯心所變,經上常說「境隨心轉」,這是一個很重要的原則;明白這個道理,你的智慧就開,不會現再迷信。   我們這個身體是我們最接近的一個境界,身體也是隨著心在轉變,而這種轉變可以明顯的觀察出來;心裏高興時,面孔笑咪咪的;心裏不高興,面孔很難看,馬上就轉變;時時刻刻從表情就能看到你的心。再深一層講,身體的健康或者你的壽命,都隨著你的心變化。心健康,身體一定健康;心健康,身不會有病,為什麼?身是隨心轉的。有病,你自己有堅強的信心,病很容易治,很快就恢復。如果有點小毛病,自己就著急,不得了,我得大病,大病非死不可,什麼高明的醫生也治不好你。為什麼?心要是死了,身也不會長久。   李炳南老師曾經講過一個故事:清朝時代的一個名醫,有過一個病例。有一個病人長了一個毒瘤,長的部位沒辦法用藥,而且非常嚴重。他告訴這個病人:你這個病沒關係,不會要命的,用不著吃藥。他指出另外一個部位告訴他:你小心這個地方,如果這個地方有病,就要送命。他回家去,有病那裡就不注意,現在注意這個地方。沒多久,說要注意的地方,問題出來,他害怕,又去找醫生。醫生說:好!現在有辦法了,原來你害病的部位,藥力達不到,那是要命的,現在是你自己用精神的力量換了一個部位,這個部位好用藥、好動手術;馬上就給他治好。可見精神力量非常大,能改造生理。   淨公過去有個同參,出家的一個法師,他從小出家。在大陸撤退時,被抓去當兵,在金門當了幾年兵,想要退役、出家。退不下來,怎麼辦?裝病。天天裝心臟病,假裝了三年,真的得了心臟病,到現在也沒有辦法治好。本來沒有病,天天裝,變成了真的。觀想力量之大,確實能夠改造自己。   身可改造,環境也不例外。環境是風水,你心清淨,有智慧,風水不好的地方,你到那裡去住,慢慢的,風水就會變好。境隨心轉!所以佛教導我們修心,沒教我們去算命,沒教我們去找好風水;佛不許弟子看相、算命、看風水。只要心清淨,境界可以隨心轉變,這多自在!所以,最好的風水是在最清淨、善良、慈悲的心地,心地才是好風水。佛法常說:「諸惡莫作,眾善奉行」,這就是最好的風水。六道裏面,有情眾生統統有苦,不自在,所謂是不自由、不平等,所受的都是苦,好比是一種病態的狀況之下。我們要是發現有病,一定很快的去找醫生,診斷如何恢復健康?我們現在在六道裏面,生死輪回是大病,為什麼不警覺?佛為我們說破,指示給我們看清楚:第一、我們要覺悟,知道三界六道輪回之可畏。第二要發心,就是要發願,一定要離開輪回,離苦得樂!不出輪回,就沒有離苦;如果不出輪回,三惡道是任何一個人都無法避免的。第三、要明瞭超越的方法,才能真正離苦得樂。如果真正發心,想求對治的方法,幫助我們出離三界六道,唯有找佛陀才有辦法。宗教不能解決,宗教只能使你生滅,天人還是在六道輪回之內,沒有出離六道;學術也沒有法子。如果學術、宗教能夠解決得了,佛不會出現世間。     第七項 空十二因緣 經文: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   《心經詮注》:梵語尼陀那,此云因緣,什法師云:力強為因,力弱為緣。肇法師云:前緣相生謂之因,現相助成謂之緣。生法師云:先無其事而從彼生為因,素有其分而從彼起為緣,故因親而緣疏。例如藝穀,種子為因,雨露與農夫之耕種為緣,因緣和合,斯生米穀。故一切法從因緣生,各由自緣,和合無缺,相續而起,故名緣起。從因而生,托眾緣轉,本無而有,有已散滅,能潤所潤,墮相續法,故亦名緣生。互相由藉,三世相續,永無間斷,故亦名鉤鎖。   無無明第一字『無』字,即空義,無明為一名詞,無明至老死,凡十二法,「乃至」者是省文,舉始末以包括中間十法。若展開說,應是無無明,亦無無明盡;無行,亦無行盡;無識,亦無識盡;無名色,亦無名色盡;無六處,亦無六處盡;無觸,亦無觸盡;無受,亦無受盡;無愛,亦無愛盡;無取,亦無取盡;無有,亦無有盡;無生,亦無生盡;無老死,亦無老死盡。   【注】:《入楞伽經》曰:一切法因緣生。《楞嚴經》曰:彼外道等,常說自然,我說因緣。《輔行》云:親生為因,疏助為緣。森羅萬象,必自因與緣而成,因為親因,緣為助緣,二者相合而生結果,謂之因緣合成。是十二法,輾轉感果,故名因;互相由藉,故名緣。   十二因緣者,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名色緣六處,六處緣觸,觸緣受,受緣愛,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死,是為一切有情涉三世而輪回之因緣。   【注】:此十二支生起行相,不了第一義諦,執著於我為無明。不正思維,起於妄行為行。行熏於心為識,與識(現行)共生(揀現行非種故,名色與識互依,如水與塵)。四取蘊(識蘊已屬所依識,故五蘊惟四)為名色,名色增長為六處。(名增長成意處,色增長成餘五)。根識既顯.則對境為三,是觸;觸必領受,於受染著,是愛;愛增即取,取即起於業種,成有;業熟即起漏蘊為生,蘊熟則老,至壞為死;老非定有,故附死立支。   無明、行,為能引支,能引識等五果種故。識、名色、六處、觸、受是所引支,是前二支所引發故。愛、取、有為能生支,近生當來生、老死,故生、老死,為所生支,前三支近所生故。   此十二支因果離合,各經論依便宜所說不同。前前為因,後後為果,無明惟因,老死惟唯果;餘望前後,亦因亦果。若顯循環,老死亦因,無明亦果,餘望前後,亦因亦果。又無明、愛、取是本,唯因;生、老死,是末,唯果;餘通本未,亦因亦果。又惑因,苦果,業通因、果;又惑、業,皆因,惟苦為果;又前十皆因,後二為果;又真心不覺為因,行等十一為果。   後面分別述說「十二支」: (一)無明   無明者,惑也,梵語阿尾爾,亦即煩惱。謂過去無始以來煩惱之惑,障覆本性,妄認四大為自身相,六塵緣影為自心相,是為無明。《顯揚論》云:無明者,謂不正了真實為體,或是俱生,或分別起,能障正了為業。緣者,引起之義,因煩惱惑造作諸法,而引起種種善不善業,故曰無明緣行。 (二)行   行,梵語散娑歌囉,為過去世之煩惱惑,起於身、口、意三業,造作一切善、不善業,遷流於三世也。《成唯識論》:無明所發,乃名行。意識起諸行時,識於行中生喜住著,故曰行緣識。 (三)識   識,梵語毘惹喃,心對於境之了別也。世俗所謂靈魂,即此神識。識者,心王,真妄和合,由過去世惑業牽引,從行生心,投托母體,一刹那間,染愛為種,結想成胎,分別諸法,是名為識。識但有名,凝滑屬色,故曰識緣名色。   【注】:識有其八,此時初入母胎,六根未生,故此處所云之識乃阿賴耶現行藏識,以過去業行為因,與父母三緣和合而結生,投胎時此識先來,命終時此識後去。 (四)名色   名色,梵語那摩嚕拍,名即是心,心但有名而無形質,色即色質。《大乘義章》四云:言名色者,心從詮目,故號為名;身形質礙,稱之為色。自神識入胎以後,六根未生以前,中間諸位,總名名色。識自托胎以後,在母腹中第一七日,名羯羅藍,此云凝滑,父母不淨和合,凝滑如酪也。第二七日,名遏蒲曇,此云如皰。第三七日,名蔽尸,此云軟肉。第四七日,名羯南,此云堅肉,亦作凝厚,皆名色攝。第五七日,名缽羅奢佉,此云形位,亦作肢節,生諸根形四肢差別,自茲以往,漸入具根,故曰名色緣六處。 (五)六處   六處即六根,又名六入。處,梵語薩達耶怛那。入,梵語缽羅吠舍,入缽羅奢佉位後,漸入具根,至六七日,名髮毛爪齒位,第七七日,名具根位,六根開張,有入六塵之用。自體圓滿,與觸作緣,故曰六處緣觸。 (六)觸   觸,梵語薩婆羅奢,接觸之義,根、境、識,三者和合,分別變異,依根取境,與受所依,故曰觸緣受。   【注】:《成唯識論》三云:觸為三和,分別變異,令心心所觸境為性,受、想、思等所依為業,三和合位,皆有順生心所功能,說名變異,觸似彼起,故名分別。《瑜伽論》十云:問:若自所逼迫,若他所逼迫,若時候變異,若先業所引,皆得生受。何故此中但顯觸為彼緣?答:觸是彼近因故,由觸所引故,餘緣所生受,亦從觸生故,必不離觸,是故偏說。   《雜集論》四云:觸有二種業,一、令諸有情於所受用境界流轉,二、與受作緣,令有情於境流轉者,依此為門,受用順樂受等三種境界故。 (七)受   受,梵語,尾野達喃,領納為義,六塵觸對六根,領納苦、樂、不苦不樂,三境,由領納而生貪著,於可愛境,結念不捨,故曰受緣愛。   【注】:《俱舍論》十云:六受謂眼觸所生受,乃至意觸所生受,六中前五,說為身受,依色根故;意觸所生,說為心受,但依心故。   《雜集論》四云:受有二種業:一、令諸有情於所受用生果流轉,二、與愛作緣,令有情於受用生果流轉者,由此為依,受用種種可愛等業異熟故,與愛為緣者,希求與此和合等為門,諸愛生故。   六根緣境生識,根、境、識三者和合而生各觸,觸為緣故生受,受為緣故隨順而住,乃生貪念,執藏防護,堅著愛染,是名受緣愛。 (八)愛   愛,梵語脫利司那,現在自體貪著義。凡諸所有染汙於希求皆名為愛。壯年以後,貪欲轉盛,於五塵境廣遍馳求,愛必思得,競致四取,故曰愛緣取。   【注】:《楞嚴經》曰:異見成憎,同想成愛。《大乘義章》云:貪染名愛,故愛有貪著染汙之義。   《大毗婆沙論》二十九略云:愛有二種,一、染汙,謂貪,二、不染汙,謂信。貪皆愛,有愛非貪即信。諸信皆愛,有愛非信,謂染汙愛。   《法蘊足論》十云:云何愛緣取?謂彼初生,說名為愛,愛增盛位,轉名為取。   《雜集論》四云:愛有二種業,一、引諸有情流轉生死;二、與取作緣。引諸有情流轉生死者,由彼勢力,生死流轉無斷絕故。與取作緣者,愛味求欲為門,於欲等中,貪欲轉故。 (九)取   取,梵語烏拍達那,希求未來、染著現在,欲貪之義。由欲希求未來自體為方便故,引取當蘊令起現前;由貪染著現在自體能為未來勝方便故,執取現蘊令不捨離,由取為緣,招後有業,故曰取緣有。   《大毗婆沙論》二十三云:云何取?謂由三愛(欲愛、色愛、無色愛),四方追求,雖涉危險,不辭勞倦,未為後有起善惡業,是取位。《雜集論》四云:取有二種業,一為取後有,令諸有情發有取識,二、與有作緣,為取後有發有取識者,為那落迦趣等差別,後有相續不斷,令業習氣得決定故。與有作緣者,由此勢力,諸行習氣,得轉變故。《瑜伽論》十云:云何取望有為三種緣?答:由與彼俱,令業能招諸趣果故,為俱有緣,又由彼力於此生處能引識等故,為無間滅生起緣,又能引發彼界功能故,為久遠滅引發緣。 (十)有   有,梵語巴哇,馳求諸境,起善惡業,由前際因,生後際果,積集牽引,因果不亡之謂。現在世既依惑造業,未來世即依業受生,故曰有緣生。   【注】:有,有四義:一者,對於無或空而言,此有實有、假有、妙有之別。三世實有者,實有也;因緣依他之法,假有也;圓成實性,妙有也。二者,有支,為造可牽當來果之業之位,即因也。三者,果之名,因果不亡之義。四者,生死相續之義,色、無色界之定及依身,外道執之以為解脫,故遮遣之,特謂之有,顯非真滅。上二界之貪,謂之有貪;上二界之漏,謂之有漏(涅槃經,欲界,除無明外一切煩惱,名欲漏;色界、無色界,除無明外一切煩惱,名有漏。三界一切無明,名無明漏)即此義。有者,苦果之別名也,此所云者,屬第二義,就因果不亡之義說,諸經論詳略不同,如有二有、三有、四有、七有、二十五有等,此略。 (十一)生   生者,受生義,梵語仡那,一切有情依過去現在善惡之業,隨業感報,而於六道、四生中受生也。五蘊初起,故名曰生,於眾同分所有諸行,本無今有為性,色身無常,還歸衰謝,故曰生緣老死。   【注】:六道者,眾生輪回之道路也,各乘因業而趣,故名六趣:天、人、阿修羅、地獄、餓鬼、畜生。   四生者,胎、卵、濕、化也,依殼而起曰卵生,含藏而出號胎生,假潤而興為濕生,無而忽現名化生。如是四生,由內心思業為因,外殼、胎藏、濕潤為緣,約藉緣多少而成次第。卵生具四,胎生具三,濕生具二,惟化生僅憑思業。此四生中,人及獸類屬胎生,鳥類水族屬卵生,如蚊如蛭,有水氣之所,生物自行出生者,屬濕生。不藉外緣無所依託,忽然而生者,如往生淨土、諸天、地獄、中有,屬化生。此從一般言也,特例則人亦有出於卵生者,如世羅鄔波世羅,生從鶴卵,鹿母所生三十二子,般遮羅王五百子等。出於濕生者,如曼馱多,遮盧鄔波,遮盧鴿鬘菴羅衛等。出於化生者,如劫初由光音天下降之人,見《法苑珠林》。鳥及龍類有具四生者,見《起世因本經》,阿修羅有具四生者,見《楞嚴經》。   生淨土三品九生,皆屬蓮華化生,其有志意猶豫,雖修善業,信力不堅者,則生邊地,五百歲不得見佛,亦名胎生,但仍係蓮華化生,並非胎育,見《大阿彌陀經》。 (十二)老   老,梵語歌囉,一切有情於眾同分諸行相續變異性,後起諸行,與前差別,衰退闇鈍,根熟變壞,說名為老。死,梵語摩刺喃,一切有情,於眾同分移轉壞沒,退失別離,壽、暖、識滅,命根不轉,諸蘊破壞,說名為死。   【注】《成唯識論》八云:諸衰變位,總名為老;身壞命終,乃名為死。老非定有,附死立支。又云:老雖不定,遍故立支,諸界趣生,除中夭者,將終皆有衰朽行故。《俱舍論》五云:命根體即壽,能持煖及識。何法名壽?謂有別法能持煖識,說明為壽。故世尊言:壽、煖及與識三法(阿賴耶識相分色法身根所得名煖,此識之種名壽,以能持識故,現行識名識,故云三法)。捨身時,所捨身僵仆,如木無思覺。又云:何法說名壽體?謂三界業所引同分住時勢分,說名壽體。《雜集論》二云:命根者,謂於眾同分先業所感住時決定,假立壽命。眾同分者,於一生中諸蘊相續。住時決定者,齊爾所時,令眾同分常得安住,或經百年,或千年等,由業所引功能差別。   《瑜伽論》八十四云:死者,其識棄捨心胸處故。《發智論》二云:彼彼有情,從彼彼有情眾同分移轉、壞沒,捨壽煖命根,滅棄諸蘊,身殞喪,是謂死。   《雜集論》四云:老死有二種業,一、數令有情時分變異,壞少盛故,二、數令有情壽命變異,壞壽命故。   此十二支法,輾轉感果,因緣相續,循環無際,如輪回轉,由過去世之無明(惑)與行(業)為因,感現在世之識、名色、六處、觸、受之五果(苦),是過去與現在一重因果。復從現在果起愛、取(惑)、有(業)三支惑業,成現在因,感未來世生、老死之二果(苦),是現在與未來一重因果。兩重因果,通貫過去、現在、未來三世。現在之惑(愛、取)、業(有),既由現在之苦果(識、名色、六處、觸、受)而生,則過去之惑(無明)、業(行),自亦由過去之苦果(生、老死)而生。現在之苦果(識、名色、六處、觸、受),生現在之惑業。未來之苦果(生、老死),自亦生未來之惑業。上溯之,則過去之惑業,更從過去之苦果而來;下推之,則未來之苦果,更生未來之惑業。由因生果,果又成緣,過去無始,未來無終。無明、愛、取三支是惑為緣,行、有二支是業為因,識、名色、六處、觸、受、生、老死七支是苦為果。生死輪回,流轉不息,總不出惑、業、苦之三道,是為生相順觀,亦名染緣起,是凡夫法,屬流轉門。緣生性空,空本無生,故曰:無無明乃至無老死。   【注】:染緣起者,清涼云,無明緣行等,前能生後,生死流轉為染。無明緣行者,是觀過去;識乃至愛,是觀現在;愛乃至有,是觀未來,於是以後,展轉相續。   《俱舍論》九,頌曰:「如是諸緣起,十二支三際,前後際各二,中八據圓滿。」論曰:十二支者:一、無明,二、行,三、識,四、名色,五、六處,六、觸,七、受,八、愛,九、取,十、有,十一、生,十二、老死。言三際者,一、前際,二、後際,三、中際,即過、未及現三生,云何十二支於三際建立?謂前、後際各立二支,中際八支,故成十二。無明、行,在前際;生、老死,在後際;所餘八在中際。此中際八,一切有情,此一生中,皆具有不?非皆具有。若是如此,何故說有八支據圓滿者?此中意說,補特加羅歷一切位名圓滿者,非諸中夭及色、無色。又云:有時但說二分緣起,一、前際攝,二、後際攝。前七支前際攝,謂無明乃至受,後五支後際攝,謂愛、至老死,前後因果,二分攝故。   若在緣覺,悟此諸法因緣。無明滅則行滅,行滅則識滅,識滅則名色滅,名色滅則六處滅,六處滅則觸滅,觸滅則受滅,受滅則愛滅,愛滅則取滅,取滅則有滅,有滅則生滅,生滅則老死滅,以還歸於寂滅之涅槃。所謂,若了無明,生死自息,是為滅相逆觀,亦名淨緣起,是緣覺法,名還滅門。以真空故,盡無可盡,故云:亦無無明盡,乃至亦無老死盡。諸法從本來,常自寂滅相,故無可盡也。   【注】:流轉門對於還滅門而言。生觀、順觀,屬流轉門。生觀者,觀緣無明生行,緣行生識,乃至緣生生老死,次第生起之相。順觀者,順生死觀,觀有漏業之行、有,兩支為因,無明、愛、取三支為緣,感識乃至老死等七支苦果之相也。流轉門者,無始之無明,不達本覺之理性,起惑造業,感生死之苦果,以流轉三界六道也。還滅門者,流轉之眾生,厭生死之苦,修戒、定、慧三學,以還歸於寂滅之涅槃也。滅觀,逆觀屬之。滅觀者,觀無明滅則行滅,乃至生滅則老死滅,次第滅壞之相也。逆觀者,逆生死觀,觀無漏之正慧為因,正行為緣,登涅槃果之相也。   淨緣起者,清涼云:返本還源為清淨也。   《大般若經》曰:若菩薩摩訶薩,發一切智智相應之心,以無所得為方便,思惟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名色緣六處,六處緣觸,觸緣受,受緣愛,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死,乃至純大苦蘊集。以無所得為方便,思惟無明滅故行滅,行滅故識滅,識滅故名色滅,名色滅故六處滅,六處滅故觸滅,觸滅故受滅,受滅故愛滅,愛滅故取滅,取滅故有滅,有滅故生滅,生滅故老死,乃至純大苦蘊滅。憍尸迦,是謂菩薩摩訶薩般若波羅蜜多。蓋菩薩以般若慧,照了無明諸法,體性皆空,無生滅相。故云: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言無無明,是舉流轉初相空。言無無明盡,是舉還滅初相空。言無老死,是舉流轉末相空。言無老死盡,是舉還滅未相空。乃至者,略去中間十支,舉始末以賅其餘也。無無明、無行、無識、無名色、無六處、無觸、無受、無愛、無取、無有、無生、無老死,是生相,以緣生性空故。無明盡、行盡、識盡、名色盡、六處盡、觸盡、受盡、愛盡、取盡、有盡、生盡、老死盡,是滅相,以無生真空故。經言:無無明乃至無老死,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盡;蓋顯般若真空,既無流轉相,亦無還滅相,故無十二因緣。此不僅破眾生我執之見,亦除二乘法執之病。《楞嚴經》曰:「真性有為空,緣生故如幻,無為無起滅,不實如空華。」無為有為同一幻相故。   【注】:《大乘舍黎娑擔摩經》曰:慈氏菩薩告舍利子,十二緣生,所謂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名色緣六處、六處緣觸、觸緣受、受緣愛,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死憂悲苦惱,如是生者,即一大苦蘊生。彼無明滅,即行滅,行滅即識滅,識滅即名色滅,名色滅即六入滅,六入滅即觸滅,觸滅即受滅,受滅即愛滅,愛滅即取滅,取滅即有滅,有滅即生滅,生滅即老死憂悲苦惱滅,如是滅,即一大苦蘊滅。《智度論》五云:十二因緣生法種種法門,能巧說煩惱、業、事,次第展轉相續生,是名十二因緣。是中無明、愛、取三事為煩惱,行、有二事名業,餘七分名事,是十二因緣。初二、過去世攝,後二,未來世攝,中八,現前世攝,是說三事煩惱業苦,是三事展轉,更互為因緣。     第八項 空四諦法 經文:無苦、集、滅、道   《心經詮注》:諦有審、實二義,審就智言,菩薩大智,詳審無妄;實就境言,世、出世間因果,決定真實。云四諦者,苦、集、滅、道,前二諦是世間因果,令知苦以斷集;後二諦是出世間因果,使為滅以修道。集為迷之因,道為悟之因,滅為悟之果,所以先果而後因者,果易見而因難知,故先示苦令其厭,然後使其斷其因;又示涅槃妙果使之樂,然後使修其道,是為誘引小乘初機之說法方便。但其理則通於大小乘一切佛法。臺宗依涅槃經所說,立四種四諦,以配藏、通、別、圓四教,本經所講說,為生滅四諦,屬藏教攝,聲聞乘所修之法也。聲聞以析空觀諦審苦、集、滅、道之法,破見思煩惱,證真諦理。既無苦、集,何有滅、道,四諦皆空,故云無也。   【注】:四諦,《涅槃經》亦作四聖諦、四真諦。聖者,正也;真者,實也。惟諸聖者如實了知,故名聖諦、名真諦。   四諦有三轉:一、示相轉,此是苦,逼迫性;此是集,招感性;此是滅,可證性;此是道,可修性。二、勸修轉,此是苦,汝應知;此是集,汝應斷;此是滅,汝應證;此是道,汝應修。三、作證轉,此是苦,我已知;此是集,我已斷;此是滅,我已證;此是道,我己修。苦、集、滅、道四諦,各有四行相,即以智力向苦諦作無常(世間諸法,緣聚則生,緣盡則滅)、苦(於身心皆逼惱性)、空(謂無可為我之所有)、無我(無常、一、主宰之義)之觀,是為苦諦四行相。向集諦作因(惑業能生苦果,如種生芽)、集(惑業積聚成苦,如隱而現)、生(使苦果相續,生生不絕)、緣(助成苦果,如水土之滋潤植物)之觀,是為集諦四行相。向滅諦作滅(斷盡五蘊)、靜(止息三毒)、妙(無一切過患)、離(解脫諸災難)之觀,是為滅諦四行相。向道諦作道(聖賢踐履)、如(契於正理)、行(進趨涅槃)、出(超出生死)之觀,是為道諦四行相。共十六行相,如是觀成,即證煖位。   聲聞觀四諦而生之八忍八智,謂之無漏十六心。凡斷一惑,必經無間、解脫二道,無間道有八忍:苦諦苦法智忍為第一心,苦類智忍為第三心;集諦集法智忍為第五心,集類智忍為第七心;滅諦滅法智忍為第九心,滅類智忍為第十一心;道諦道法智忍為第十三心,道類智忍為十五心。解脫道有八智,苦諦苦法智為第二心,苦類智為第四心;集諦集法智為第六心,集類智為第八心;滅諦滅法智為第十心,滅類智為第十二心;道諦道法智為第十四心,道類智為第十六心。前十五心屬見道位,第十六心屬修道位。   析空觀者,析即分析,謂分析五蘊、十二處、十八界,析色至於極微,析心至於一念之觀,小乘之觀法也;與大乘菩薩直觀諸法如幻、如夢,即體顯空之「體空觀」不同。   《文句》云:苦諦,謂二十五有依正二報也。集諦,謂見、思惑也。滅諦,謂滅前苦集,顯偏真理,因滅會真,滅非真諦也。道諦,謂戒、定、慧也。《會要》云:逼迫名苦,增長名集,寂靜名滅,出離名道。清涼云:逼迫名苦,即有漏色心;增長名集,即業煩惱;寂靜名滅,謂即涅槃;出離名道,謂止觀等(等者,等取八正道等)。   《瑜伽論》六十四云:云何苦諦?謂生苦,一切生雜染事皆名苦諦。云何集諦?謂說一切煩惱雜染及業雜染(能生後有諸行業及煩惱)皆名集諦。云何滅諦?所謂一切煩惱永斷。云何道諦?謂資糧道,若方便道,若清淨道,如是一切總略為一,說明道諦。   《心經詮注》:云何生滅四諦?謂因緣生法,有生有滅。一、苦諦苦,梵語豆佉,以逼迫為義,一切有為心行,常為無常患累之所逼惱,受三界六道生死苦果,是名苦諦。二、集諦,集,梵語三牟提耶,以招聚為義,心與結業相應,以貪、瞋、癡等煩惱及善惡諸業,招聚未來三界六道生死苦果,是名集諦,為苦諦因。三、滅諦,滅,梵語尼樓陀,以寂滅為義,結業既盡,則無生死之患累,以諸煩惱結使滅故,三界業亦滅,即是滅諦有餘涅槃。因滅故果滅,捨此報身時,後世苦果,永不相續,名入無餘涅槃。諦審涅槃,實為寂滅,是名滅諦。四、道諦,道,梵語末迦,以能通為義,通涅槃之道路也。聲聞諦審戒、定、慧之道,能到涅槃,是名道諦,為滅諦因。道從泛義說,有正、有助,正道為三十七道品、三解脫門,緣理慧行,助道為得解觀中諸對治法,及諸禪定等。   【注】:四種四諦:一、生滅四諦,藏教所攝,如上所詮。二、無生四諦,通教所攝,謂三乘利根者,用體空觀(直觀法體如幻如夢,即體顯空之觀),體達五蘊諸苦,當體即空,如幻如化,無逼迫相,是名苦諦。審實惑業之因,當體即空,無和合相,是名集諦。審實五蘊生死等苦,昔本無生,今亦無滅,是名滅諦。審實所破之集,能破之道,同一真空,無有二相,是名道諦。三、無量四諦,別教所攝,菩薩諦觀十法界果報不同,眾生生死諸苦,一一不虛,故云「苦有無量相」。諦觀十法界眾生五住惑業,種種不同,實能招聚生死之苦,故云「集有無量相」。諦觀六波羅蜜種種不同,能證涅槃寂滅之理,故云「滅有無量相」。諦觀恒河沙法門,自利利他,故云「道有無量相」。四、無作四諦,圓教所攝,大乘菩薩圓觀諸法,事事即理,無有造作,故云「蘊(五蘊)、處(六處)皆如」,(真如)無苦可捨,是為苦諦。塵勞本清淨,煩惱即苦提,無招集生死之相,是為集諦。諦觀一切中道,離邊邪見,無煩惱之惑可斷,亦無菩提之道可修,是為道諦。生死涅槃,體元不二,無生死逼迫之苦可斷,亦無涅槃寂滅之樂可證,是為滅諦。   六根為因,六塵為緣,根塵相對所起之心,謂之因緣生法。   「三十七道品」者,第一、四念住(亦作四念處),念即是觀,住即是境。一、身念住:雖於內身、外身、內外身,住循身觀,不起身俱尋思;若為對治凡夫淨顛倒,以不淨為淨,則曰觀身不淨。二、受念住:雖於內受、外受、內外受,住循受觀,不起受俱尋思;若為對治凡夫樂顛倒,於苦計樂,則曰觀受是苦。三、心念住:雖於內心、外心、內外心,住循心觀,不起心俱尋思;若為對治凡夫常顛倒,於無常計常,則曰觀心無常。四、法念住:雖於內法、外法、內外法,住循法觀,不起法俱尋思;若為對治凡夫我顛倒,於無我計我,則曰觀法無我。   第二、四正斷(亦作四正勤),發起正勤,策心持心:一、律儀斷,已生惡令永斷。二、斷斷,未生惡令不生。三、修斷,已生善法令增長。四、防護斷,未生善法令生。   第三、四神足(亦作四如意足):一、欲三摩地,二、勤三摩地,三、心三摩地,四、觀三摩地,修此四,三摩地斷行成就神足(依離、依無染、依滅回向捨)。   第四、五根:一、信根,二、精進根,三、念根、四、定根、五、慧根。   第五、五力:一、信力、二、精進力,三、念力,四、定力,五、慧力。   第六,七等覺支(亦作七覺分):一、念等覺支,二、擇法等覺支,三、精進等覺支,四、喜等覺支,五、輕安等覺支,六、定等覺支,七、捨等覺支(依離、依無染、依滅迴向捨)。   第七、八聖道支(亦作八正道):一、正見,見四諦之理而明之,以無漏之慧為體。二、正思惟,見四諦理而使真理增長,以無漏之心所為體。三、正語,以真智修口業,不作一切非理之語,以無漏之戒為體;四、正業,以真智除一切邪業,住於清淨之身業也,以無漏之戒為體;五、正命,清淨身、口、意三業,離五種之邪命(比丘行不如法事而為生活:一、詐現異相以求利養,二、自說功能以求利養,三、占相吉凶以求利養,四、大言現威以求利養,五、說利動人以求利養,謂之五邪命),以無漏之戒為體;六正精進,以真智勤修涅槃之道,以無漏之勤為體;七、正念,以真智憶念正道而無邪念,以無漏之念為體;八、正定,以真智入於無漏清淨禪定,以無漏之定為體(依離、依無染、依滅迴向捨)。   以上七門,是為「三十七菩提分法」。   《瑜伽論》二十七云:云何苦聖諦?謂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怨憎會苦、愛別離苦、求不得苦,略說一切五取蘊苦,名苦聖諦。云何集聖諦?謂若愛,若後有愛,若喜貪俱行愛,若彼彼喜樂愛等,名集聖諦。云何滅聖諦?謂即此愛等無餘斷滅,名滅聖諦。云何道聖諦?謂八支等聖道,名道聖諦。《大毗婆沙論》七十七云:逼迫是苦相,生長是集相,寂靜是滅相,出離是道相。又云:流轉是苦相,能轉是集相,止息是滅相,還滅是道相。又云:生依流轉是苦相,能轉生依是集相,生依止息是滅相,能滅生依是道相。   《心經詮注》:此四諦法,如以藥病喻,苦集二諦,是世間因果,屬流轉門,為病;滅道二諦,是出世間因果,屬還滅門,為藥。凡夫二乘,不知三界如幻如化,本自無生,性相寂滅,生死涅槃,猶如昨夢,而於無生法中,妄見生滅,橫受輪回;比如陽焰非水,妄作水想,徒自疲勞。如來令彼知苦、斷集、慕滅、修道,永息苦本。聲聞之人,躭寂滅樂,以為實證。菩薩修般若觀,見真空理,五蘊諸法,當體即空,無生滅修證之法,故生死即涅槃,煩惱即菩提。無苦可捨,無集可斷,無滅可慕,無道可修,以生滅、修證,自性空故,故曰無、苦、集、滅道。     第九項 空菩薩乘法 經文:無智亦無得。   智是能觀之智,得是所證之理。無智是能觀之智不可得,無得是所證之理亦不可得。能觀是空,所觀之境界亦是空。此義很深,凡是熟讀《楞嚴經》之人,多少能體會其義。在楞嚴會上,阿難尊者向世尊提出一個問題,即無明到底哪裡來的?世尊對他說:「知見立知,即無明本」,一語道破。「知見立知」,句中兩個知字,意義不同。第一個知字與見字連在一起,知見是一個名字,指六根之根性而言,或稱本覺,即性體本具的明照之性,如「佛之知見」。下一個『知』字是知覺,乃向外逐物感覺思惟之分別心。六根根性照物,尚未起分別時,寂然照了,不立妄知妄見,乃清淨真心,本覺常住,不隨分別,不隨動靜;一旦立知,即於刹那間起了分別,意識分生作用,生出「我」與「我所」,一切過患隨之而來,乃是無明之本。簡單的說來,前一個知見,是「佛之知見」,後一個「立知」以後,就成為「眾生之知見」,因被無明所覆蓋了。所以,有知即無明之根本,如有能證之智、有所證之理,能所未亡,無明即不能斷絕。所以,無智才是真智,無得才是真得,得的是究竟圓滿的自性,能證之智也沒有了。一切法自相皆空,能取所取、能證所證,俱不可得。佛說法,是對治我們的毛病;因眾生執著一切法皆有,以為一切法相皆是真實;從此錯誤的觀點,產生錯誤的想法與作法,即分別執著,有取捨得失;其實,此皆屬空相。佛說空,確實是事實真相,並非假設。使我們瞭解事實之後,知道諸法空相,於一切法的幻想、分別、執著,便可一切放下,執有之病即可消除。但是,空也不能執著,空也不存,此說到究竟處。智、得,也是緣生之法,是權教隨相修行之法,亦無自性,亦不可得。   「無智」。菩薩修行成佛,就是把「八識」轉成「四智」,前五識轉為「成所作智」,第六意識成為「妙觀察智」,第七識是我執,是末那識,成為「平等性智」,第八識即阿賴耶,成「大圓鏡智」,就明心見性,見性成佛了。那麼,應該說是「有智」,成佛智了,不是「無智」。這裡需要搞清楚的。「智」是智慧,「得」是所證的果位,智慧與果位是二碼事。前面所說的「開佛之知見」,此佛是指眾生,此「知見」就是眾生(包括我們每個人)本來所具有的「智」,但現在被無明所覆蓋,透不出智慧來,需佛來幫助破除無明,重新開發出智慧。由於眾生的根性有別,或修行程度有異,所得的果位有三種:證得一切智的是阿羅漢,證得道種智的是菩薩,證得一切種智的是最高位佛。所以說,籠統說一個「智」字的是人人本具的「知見」,而修行獲得的「智慧」,那是所證得的果位,這必須搞清楚。所以,在《金剛經》上說:「佛告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昔在燃燈佛所,於法有所得不?世尊,如來在燃燈佛所,於法實無所得。」這就是說,釋迦牟尼在燃燈佛所,於法卻無所得;所以,智慧與果位是二回事,不能混為一談。在《金剛經》上,若修行者每證一個果位,從初果須陀洹、二果斯陀含、三果阿那含,四果阿羅漢,直至成佛果,都是這樣的句子。如「須菩提,於意云何?阿羅漢能作是念:我得阿羅漢道不?須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實無有法名阿羅漢。世尊,若阿羅漢作是念:我得阿羅漢道。即為著我、人、眾生、壽者。」若是智慧和所得的果位搞不清,那你就修行就沒有進步,還在原地踏步,還是一個老凡夫,不是嗎?因為這樣作念,「即為著我、人、眾生、壽者」,就會著相,著什麼相?著凡人相,就不是菩薩。   是故,是應該說,這就是「無智亦無得」之解也。   《心經詮注》:無智,亦無得。無者,空也,否定事實存在之辭。智,梵語若那,於事理決斷之義。知一切法之總相者,為一切智。總相即空相,聲聞、辟支佛之智也。知種種差別之道法者,為道相智,菩薩智也。知總相別相、化道斷惑,一切三世法中諸法實相,大、小、精、粗,無事不知,以名相、文字、言說,通達無礙者,名一切相智,佛智也。《止觀》云:佛智照空,如二乘所見,名一切智;佛智照假,如菩薩所見,名道種智;佛智照空、假、中,皆見實相,名一切種智。故言三智一心中得。   得,梵語鉢羅鉢多,為二十四不相應行之一,於一切法造作成就也。   【注】:二智:「根本智」與「後得智」。根本智,亦名無分別智,此智不依於心,不緣外境,了一切法皆即真如,境智無異;如人閉目,外無分別。由此無分別智,能生種種分別,名後得智,依止於心,緣於外境,種種分別,境智有異;如人開目,眾色顯現;以於根本智後所得,名後得智。   又,二智:「真智」與「俗智」。照了真諦理性之智,曰真智;照了俗諦事相之智,曰俗智。見《攝大乘論》。又,「實智」與「權智」,達於佛菩薩實理之智,曰實智;通於佛菩薩權宜方便之智,曰權智,又名方便智。見《維摩詰經會疏》。   又三智:一、世間智,凡夫、外道於一切法執著分別,不能出離世間,名世間智。二、出世間智,聲聞、緣覺,以一切智,修四諦行,而能出離世間,名出世間智。三、出世間上上智,佛菩薩觀察一切諸法寂靜之相,不生不滅,得如來地,超出聲聞、緣覺之智也。見《楞伽經》。   又「一切智」、「道種智」、「一切種智」,亦稱三智,見《智度論》。准《瑜伽論》,於一切界(一、世界、二、有情界),一切事(一、有為,二、無為),一切品(即有為、無為二事無量品別,名一切品,謂自相輾轉種類差別故,共相差別故,因果差別故,界趣差別故,善不善無記等差別故),一切時(一、過去、二、未來、三、現在),智無礙轉,如實知故,名「一切智」。於一切法中無顛倒智,是名如來「一切種智」。《觀音玄義》云:能用諸佛一切道法,發起眾生道種者,名道種智。   四智,唯識宗所立,凡夫八識,如來轉成四智:一、轉第八識為大圓鏡智。有漏之第八識,變依正二報,而持有情之身;此智變如來之身土,而持一切之功德,名大圓鏡智。緣境無邊,照法界之事理,故又名一切種智。二、轉第七識為平等性智。反於第七識之我見,而達無我平等之理,於一切眾生起無緣大悲之智也。三、轉第六識為妙觀察智,觀察諸法之相,而施說法斷疑之用之智也。四、轉眼、耳、鼻、舌、身五識為成所作智,為利一切凡夫二乘,示現種種變化神通之智也。如來現化身土及諸神通皆此智作用,見《唯識論》十。   《心經詮注》:「智」即能觀之知,「得」即所證之理。無智則能觀知空,無得則所空境空。境非智不了,智非境不生,外境如如,內智寂寂,無如外之智能證於如,亦無智外之如為智所證。如智都冥,智得同空;無得則無空相,無智則無知空相者。無空相則無實相,無知空相者則無觀照,不但蘊、處、界、緣、諦,諸法皆空,即三乘人能證所證,及修般若菩薩,空諸法之智,與空智所得之理亦無。蓋法性本空,蘊、處、界、緣、諦,諸法空故,能證諸法本來是空之般若智慧亦空。此般若智慧空故,由般若智慧觀照所得之真空實相亦空,一物不干,萬緣都盡,方是真般若。故《金剛經》曰:佛說般若波羅蜜,即非般若波羅蜜。《大般若經》曰:善男子、善女人等,修般若時,作如是念:「我能修慧,彼是慧境,此般若果、般若自性。」彼修慧時,名住般若,不名般若波羅蜜多,以有所得為方便故。若菩薩摩訶薩修般若時,不得慧者、慧境、慧果、般若自性,以無所得為方便故,能滿般若波羅蜜多。又曰:如是般若波羅蜜多,以虛空為相,以無著為相,以無相為相,何以故?般若波羅蜜多甚深相中,諸法諸相,皆不可得,無所有故。佛言:善現!住菩薩乘諸善男子、善女子等,若有方便善巧,以無所得為方便,於此般若波羅蜜多名,不取名相,不起躭著,不生憍慢,便能證得實相般若。又曰:雖達一切法自性皆空,而諸菩薩因此般若波羅蜜多,證得無上正等菩提,轉妙法輪,度無量眾。雖證得菩提而無所證,證不證法,皆不可得故。惟不可得,即無能證、所證,諸妄知見;由無妄見,故無顛倒之煩惱。若有所證,即是顛倒夢想,豈得涅槃菩提。《智度論》云:菩薩深入空故,知空亦空,涅槃亦空,故無所證,以證不證法不可得故。始從五蘊,終至四諦,乃修道人所觀之境。夫境不能自空,假真智觀照以空;及空相既顯,則空理亦無。《楞嚴經》曰:覺所覺空,空所空滅。般若如大火聚,無論淨穢,觸處皆燒。真空理顯,凡情蕩盡;真如聖境,一切智悉不可得。故世間蘊、處、界、出世間因緣、諸諦,以及能證之智,所證之得,莫不皆空;人法兩忘,境智雙泯,病去而藥亦除,故曰無智亦無得。《大般若經》曰:一切法自相皆空,能取、所取,不可得故,於一切法無所取著,能從此岸到彼岸故。若於諸法稍有取著,則於彼岸非為能到。又曰:過去、未來、現在、智見,無著無縛,亦無解脫,何以故?以一切法著不可得、縛不可得,著縛既無,從彼解脫,亦不可得。但無智無得,並非灰身滅智之謂,其云「無」者,但破彼執著於二取,非謂真智聖境一切都無。《顯揚論》云:無所得者,推求諸法不見自性,非一切種都無所得。《靖邁疏》云:上來為破於蘊處等遍計所執,故借空以遣之。又恐人即以空為究竟所證得境,故又遣之,明此空亦非是所證得境。《華嚴經》曰:無中無有二,無二亦復無。蓋以空遣空,空空亦跡,遣之又遣,以至無遣,甚至無遣亦無,方為第一義空。《中觀論》云:「大聖說空法,為離諸相故,若復見於空,諸佛所不取。」何以故?本為有病,借空以除;有病既除,空亦不存。《略疏》云:知空智不可得,故云無智。所知空理,亦不可得,故云無得。是故所取非有,能取亦無,無智之智,方為真智;無得之得,方為真得。   【注】:方便,方者方法,便者便用,便用契於一切眾生之機之方法也。又方為方正之理,便為巧妙之辭。《往生論》云:「正直曰方,外己曰便。」般若者,達如之慧名;方便者,通權之智稱。達如則心行寂滅,通權則備省眾機。方便是善巧之名,故常曰「方便善巧」。   體無相之真理,心中無所執著,無所分別,名「無所得」,即空慧也,無分別智也。名相,一切之事物,有名有相,耳可聞謂之名,眼可見謂之相;皆是虛假,而非契於法之實性,凡夫常分別此虛假之名相,而起種種妄想。     第十項 空諸佛乘法 經文:以無所得故。   「以無所得故」有兩層含義,第一,此句經文總結前面所說,一切法相不可得,五蘊十二處十八界、一切修學方法、四諦十二因緣、智與得均不可得,身心世界萬緣放下,此無所得故。對此一層含義,淨空法師有十二字之概括:「一切法,無所有,畢竟空,不可得」。第二指空諸佛乘法,如印光大師說,以無智為無菩薩界法,無得為無佛界法。   再說菩薩界法,即菩薩乘。「菩薩」這兩個字也是梵語,翻成中文是「覺有情」。菩薩還是有情眾生,雖然有情,覺而不迷。所謂有情就是煩惱沒斷盡,這煩惱不是指見思煩惱,也不是塵沙煩惱,是指無明煩惱。等覺菩薩還有一品生相無明沒斷盡,所以還稱菩薩;一定要最後一品生相無明也斷盡,這個時候才是成佛。佛果細分有四:藏、通、別、圓,四教各有佛果。藏教佛果與通教佛果,但斷見思,與聲聞緣覺齊;別教佛果,則兼破塵沙,更除十二品無明,遠超聲聞之上。圓教佛果,則盡除四十二品無明,而得究竟解脫。等覺菩薩還不能稱佛果,因為還有一品生相無明未斷盡。「有念是眾生,無念便是佛」,有念是包括見思煩惱,塵沙煩惱和無明煩惱;眾生是包括六道,還包括聲聞、緣覺和菩薩,還包括未破盡生相一品無明的等覺菩薩;若破盡了,即是無念,便是佛了。   【注】:無智無得,《提婆心經注》云:「能觀者智也,所觀者得也,既以苦樂兩忘,觀心不起,名之謂得無所得。此之一得,不同世得,為破菩薩有所得故,故言無智亦無得。」宗泐、如玘兩師心經注解,謂無智無得,係大乘菩薩以智照鏡,既無五蘊四諦諸法,即是人法皆空,境智俱泯。《心經直說》,謂智即觀智,乃六度之智慧;得即佛果,乃所求之境。若以有所得心求之,皆非真也。亦以空智、得為菩薩事。《心經添足》,則謂係空三乘人能證所證,及修般若菩薩空諸法之智,與空智之所得理亦無。《事觀解》云:觀智、得,即二空理境,智乃六度中一,得是波羅蜜果,豈不局限於大乘,故此為大乘菩薩而說。《心經句義》,則以此為諸菩薩說六度萬行法。倓虛師以此為離權位菩薩法相。圓瑛師謂此文接於四諦之下,不必別作他說。守培師以《楞嚴經》非智非得,為非菩薩法。古今諸師,於此各有不同見解,按經曰:「以無所得故,菩提薩埵,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心無掛礙」,自非實教菩薩不能到此境界,權教菩薩隨相修行,既有能得之智及所得之法,則本經說空智得,自不可謂專指二乘,菩薩惟能空智得,以無所得為方便,斯能心無掛礙,得究竟涅槃耳。即依本經說法,層次推勘,為凡夫說空蘊、處、界三科法門,為緣覺說空十二因緣法門,為聲聞說空四諦法門,菩薩修六度萬行,則為之說空智得法門,亦隨機施教之義。《義疏》云:此離權位菩薩法相也。智者,智度也,以一度攝前五度;得,以離真俗而得中道也。菩薩以智度上求佛道,下化眾生,得證佛果,云何無之?然無者,亦依妙有真空而言也。若有所明之智,即成理障;若有所得之果,即成事障;事理二障,即屬見相二分,如何復其自證分乎?今言無智得者,乃智無智相,得無得相;即智法而離智相,即得法而離得相;所謂離一切相,即一切法。而權位菩薩從空出假,以有中道可得,竟不知即空、假,即中道也。蓋空者,泯一切法,假者,立一切法,中者,統一切法;而統一切法者,非有能統之中、所統之法,是乃法法皆中也。而空、假,豈出法外乎?立一切法者,非有能立之假、所立之法,而中、空,豈出法外乎?泯一切法者,非有能泯之空、所泯之法,乃法法皆空,而中、假,豈出法外乎?六度中佈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五法,皆為事境假名;智慧一法,即理智之真空;前五屬事,無智不行,後一屬理,無事不顯;故事不離理,理不離事,則可知空即是假,假即是空,息空、假二邊之分別,則空、假即中矣!豈空、假之外,別有中道可得乎?則顯然即六度即真空實相,方為稱性六度,豈事理不融之六度乎?故曰,無智亦無得也。《發隱》云:六度以智為體,智度既空,五度亦空,故曰無得。謂三諦理體周遍,能所俱滅,故云無。《連珠記》云:經云:若說有覺,猶未離幻,是故無智。又云:本無菩提及與涅槃。又云,設更有法勝過菩提、涅槃,我亦說為如夢、如幻,故云無得。   印光法師云:是故,諸法空相之中,無色受、想、行、識之五蘊,無眼、耳、鼻、舌、身、意之六根,無色、聲、香、味、觸、法之六塵,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之六識,是無六凡界法。無無明,乃至無老死,是無十二因緣流轉門;亦無無明盡,乃至亦無老死盡,是無十二因緣還滅門,是無緣覺界法。無苦、集、滅、道,是無聲聞界法。無智,智為六度末後之一度,是無菩薩界法。亦無得,得即菩提涅槃,是無佛界法。見《印光法師文鈔續編上》,〈答周孟由書〉。 第三節 行分——悟佛之知見 經文:以無所得故。菩提薩埵,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心無掛礙。無掛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悟佛之知見」是指《心經》釋文判信解行證四個階段中的第三修行階段,即是大乘行,謂修行的是大乘一心二門三大之法。一心是即「般若波羅蜜多心」,二門為心真如門和心生滅門,三大者謂體大、相大、用大。「乘」者,是謂菩薩乘和諸佛乘。   《大乘起信論》說:「一切諸佛本所乘故,一切菩薩皆乘此法到如來地故。」上明「大乘」中之「大」義,即體大、相大、用大之義;此顯「乘」義,非以他法為乘,即以一心二門三大之義為乘。「一切諸佛本所乘故」,是標果望因,說是諸佛乘此一心三大,已成諸佛。下舉因望果,謂一切菩薩,皆乘此一心三大,到於如來,究竟無餘涅槃之地,即以始覺之智為能乘,本覺之理為所乘也。   第一段 顯彰妙果(上)   此段引淨空法師《心經講記》中所釋之文,以解大乘之行,是謂顯彰妙果(上)。   「以無所得故」,此句總結前面所說,一切法相不可得,五蘊、十二處、十八界,一切修學的方法,四諦、十二因緣,智與得,均不可得,身心世界萬緣放下,妄情盡了,真就顯了。掛礙即牽掛,有「我執」起「煩惱障」,煩惱障性,心不清淨、不自在、不解脫,造業輪轉。有「法執」起「所知障」,所知障障慧,不了自性,不達性相。縱然斷了見思,出三界,因有法執,也只能屈屬於小乘,不能成佛,所以障大涅槃之礙。一切眾生錯認了四大、六塵、五蘊、十二處、十八界,執著我見、我所,於是才有六道輪回。菩薩依究竟圓滿的智慧,即依般若波羅蜜多,看清楚事實,心中無有障礙,不再有妄想執著。「無掛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功夫又進了一層。世間人最大的恐怖是生死,遠離恐怖即是了斷生死、出三界。   生死輪回之由來,一切經論中說之最詳。確因迷惑顛倒,造善惡因,感得三界果報。凡夫不知此事實真相,恐怖心時時刻刻縈懷於心中。《華嚴經》說,恐怖有十八種之多,不必一一細表,《般若經》中說的很明白,離開我法二執,即無有恐怖。遠離顛倒,顛倒是無明、是錯亂。經中說四種顛倒,常樂我淨。凡夫不知世間無常,亦不知世間的樂是苦因。貪圖樂受,自然生起三毒煩惱。樂不如苦,佛教我們以苦為師,在苦悶時,易於警覺,時刻想出離。若迷在愛欲中,愈迷愈深,難以自拔。凡夫執著身體為我,不知其為四大假合,四大亦空不可得。凡夫身心都是污染,自己並不覺得,現在人心污染比從前不知道嚴重多少倍,心中充滿人我是非,貪瞋癡慢,此之謂顛倒。   夢境是妄想變現出來的,其根源是五蘊,色蘊是堅固妄想,受蘊是虛明妄想,想蘊是融通妄想,行蘊是幽隱妄想,識蘊是顛倒妄想。《楞嚴經》卷十中說的很清楚。凡是有妄想的人皆有夢,夢的現象亦有種種不同。日有所思,夜必有夢。有一種是無始習氣,也有鬼神來托夢的。   遠離顛倒夢想,才能達到究竟涅槃,究竟是圓滿佛果所證,菩薩雖不圓滿而能分證。涅槃是梵語,最常見翻作「滅」,四諦中苦集滅道之滅。滅是滅煩惱,小乘的涅槃是滅見思煩惱,不究竟,稱為「偏真涅槃」。大乘菩薩所證,不但見思斷了,塵沙斷了,無明亦破,稱為「究竟涅槃」。從初住到等覺有四十一個階級,品品分證,如來果地的大涅槃不是一下子得到的。此名詞又翻為「圓寂」,「圓」是圓滿,「寂」是清淨寂滅,見思、塵沙、無明都斷了。圓是性德圓滿開顯了,佛說圓教初住菩薩只破一品無明,其作用即與如來果地上相彷彿。《楞嚴經》上,觀世音菩薩用「反聞聞自性,性成無上道」的修學方法,證入圓教初住,即可隨類化身,在諸佛刹海,普度眾生,可知究竟涅槃有圓寂的意思。功德圓滿謂之大涅槃。菩薩依般若波羅蜜多的方法,從初住到等覺位,菩薩位已圓滿了。再往上去,「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蜜多,得阿耨多羅三藐菩提。」此處告訴我們一個非常重要的事實,菩薩依般若智慧能證到等覺,一切諸佛也是依般若智慧證到無上菩提,無怪乎佛說般若二十二年。   佛法修學是戒定慧,般若是智慧,常言說:「因戒生定,因定開慧」,般若要從定中得到,般若不在經裏,不在佛的言語中,亦不在思維想像中。馬鳴菩薩在《起信論》中給我們一個啟示,看經聽法要「離言說相,離名字相,離心緣相。」心緣是思想研究。不可想,一想就落到心識中。如不用心意識,就是自性起作用;自性起用,般若才現前,此理很深。菩薩知道諸法空相,故能遠離妄想執著,以清淨心照見諸法實相,自然契入究竟涅槃。再進一步說,真正平等覺知諸法的實相,徹底究竟明瞭,這能明瞭的,即是無上般若智慧。不得已說了這一個名詞,其實性相之中都沒有名言、名詞,不過用這些名相作一個引導,由此契入真實。故在因,稱它為「智」,在果上,稱它為「覺」。果達到極處,加一個「無上」。「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譯為「無上正等正覺」,此為尊重不翻。「正」是無有一絲毫偏邪,「等」是與一切諸佛所證的平等,雙照二邊,轉八識成四智,證法空而悟真如。古德為了使人容易理解起見,常用金作比喻,以金作器,器器皆金。金比作真心法性,器比作法相。性即是相,相即是性,性相一如,故稱真如,此諸佛如來真正清淨的覺悟。如此一切諸法的實相(真相)完全覺了,稱之為「菩提」。古德有一個簡單解釋,完全瞭解(證悟)契入,證得真如、實際、法性的道理,可以說證得法界事實真相,佛為其建立一個名稱謂之「菩提」,此名相由來。又說不可破壞,不可分別,謂之菩提。又說:法真如性,無顛倒性,亦謂之菩提。從種種解釋,體會到「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圓滿的精義,佛是以般若而證得佛果。由此可知,般若精髓,解悟尚且不易,證悟更難。正因其難,所以阿彌陀佛大慈大悲,在西方建立極樂世界,作增上緣,叫我們到那裡去修學圓滿的般若波羅蜜多;若無圓滿的智慧,如何能不退轉?定功尚且有退,唯有真實智慧才能達到不退轉。古德說得好,西方最殊勝的緣,就是西方有諸上善人聚會一處,有他們關懷照顧,決定可以圓證大菩提。   第二段 顯彰妙果(下)   此段摘引有關經論以及《心經詮注》中之相關注釋,以進一步解釋大乘之行,是謂顯彰妙果(下)。     (一)菩薩乘 經文:菩提薩埵,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心無掛礙。無掛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   「菩提薩埵」,菩提名覺,薩埵為有情眾生,所以,菩提薩埵稱為覺有情。菩薩心自利利他,度一切眾生,知一切法實性,行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為一切賢聖所稱讚,故名為菩提薩埵。再者,有三種道,皆是覺悟:一者佛道,二者聲聞,三者辟支佛。聲聞道與辟支佛,雖是覺了,而不稱為菩提。為什麼?因為聲聞與緣覺雖是已覺了,但還沒有發菩提心,所以不能稱為菩提薩埵。那什麼稱得上發菩提心呢?   在《佛說觀無量壽經》中,說到欲生極樂世界者,當修三福:「一者,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二者,受持三歸,具足眾戒,不犯威儀;三者,發菩提心,深信因果,讀誦大乘,勸進行者。」一福者,是謂善男人善女人,已修十善業者,其是能往生極樂世界之必備條件,若不具此一福不能往生。二福者,歸依三寶,具足眾戒,不犯威儀,是謂小乘人,即緣覺乘與聲聞乘,他們還沒有發菩提心,所以不能稱菩提薩埵。三福者,已發菩提心,可稱為菩提薩埵,他的修行,可稱為菩薩乘也。從初發心的初信位菩薩,一直到等覺位菩薩,都稱為菩提薩埵。   「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心無掛礙。」菩提薩埵是能依之人,般若波羅蜜多是所依之法。依者,依止之義。菩薩修習般若波羅蜜多,以為依止,了知諸法自性皆空,空性無相,於五蘊、十二處、十八界、十二因緣、四諦、智得等相,及能證所證,皆無所得。「惑不礙心」,謂真智現前,照見五蘊皆空,不能礙心,是心善解脫也;「境不礙智」,謂真智無自,真諦無根,忘功合道,與道通同,慧善解也。真俗二諦,以色即空故,不礙如理之智,而會實相;以空即色故,不礙如量之智,而覺諸事。故心無掛礙,心無掛礙,即空解脫,是即般若觀心法之效也。「掛礙」即障,「掛」為煩惱障,「礙」為所知障。煩惱障依於我執,能障涅槃。所知障依於法執,能障菩提。一切眾生,妄認四大六塵,執我及我所,輪轉生死,輪迴六道,是名掛礙。   「無掛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無掛礙故」,此明菩薩斷障之功。「無有恐怖」,即無相解脫,由證諸法自性皆空,則知諸法無相,外不相礙,內無恐怖也。《大智度論》云:知一切法因緣和合故生,諸緣離故滅,無有起者,無有滅者,故不畏不怖。菩薩知一切法虛誑,無實無定,若死急時,如同墮入地獄,但心猶不動,何況聞虛聲而有怖畏?如人做夢,見恐怖之事,覺已則無所畏也。初學佛菩薩有五種怖畏:一不活畏,行佈施時,恐影響自己生活,不能盡其所有;二惡名畏,恐受惡名,不能為和光同塵之行;三死畏,雖發大心,而顧惜身命,不能自捨;四惡道畏,恐墮惡道,於不善法分別對治,令其不生;五大眾威德畏,於王庭或善解法義人前,不敢暢論,惟恐有失。「恐怖」即恐懼怖畏之義,眾生身、口、意三業與罪相應,三界果報,猶如火宅,是可畏相,故曰恐怖。   「遠離顛倒夢想」者,即無願解脫,由證諸法無性,但是顛倒,猶如夢想,虛妄不實,是以遠離,不起願求也。外無魔冤之怖,則惡緣息,內無惑障之倒,則惡因盡。   「遠離」者,梵語阿羅蜜,有名詞、動詞二用,作名詞用者,即是「空」之別名,與波羅蜜音近而義亦相會。作動詞用者,解脫一切事相係縛之義。菩薩行般若波羅蜜多,於一切法,心皆遠離也。《大般若經》曰:甚深般若波羅蜜多,遠離為相,諸法亦以遠離為相。又曰:但能遠離煩惱惡業,遠離聲聞、獨覺作意,勤修般若波羅蜜多,及諸餘殊勝功德,是名菩薩真遠離行。又曰:於一切煩惱、六趣、四生(卵生、胎生、溼生、化生)、五蘊、十二處、十八界等而得遠離,故名般若波羅蜜多。   「顛倒」者,無明所使,反於真理之妄見也;迷真曰顛,逐妄曰倒。《圓覺經》曰:一切眾生,從無始來,種種顛倒,猶如迷人,四方易處(分不清東西南北)。《淨名經》曰:虛妄分別孰為本?顛倒想為本。蓋此為一切煩惱根本。   「顛倒」者,有凡夫四顛倒與二乘四顛倒之分。凡夫四顛倒:一、常顛倒,於世間無常法起常見也;二、樂顛倒,不明樂為苦因,妄起樂見也;三、我顛倒,於自身妄計為我,起我見也;四、淨顛顛倒,不了己身他身五種不淨。(一、種子不淨:一者內種,謂觀此身從昔煩惱生;二者外種,謂攬父母遺體而成此身;內外因種皆為不淨。二、住處不淨,觀此身在母胎生藏之下、熟藏之上,臭穢中住。三、自體不淨,觀此身由四大不淨所成。四、外相不淨,觀此身九孔常流穢惡,如破皮囊,滿盛不淨。五、究竟不淨,觀此身死後,臭爛,究竟不淨。)妄生貪著也。   二乘四顛倒:一、常計無常。常即法身常住之義,無常即變異之義。聲聞、緣覺為無明所覆,於如來常住法身,妄計有生、滅、變、異之相,是名無常顛倒。二、樂計非樂。樂即涅槃清淨之樂,二乘為無明所覆,於如來清淨涅槃,妄計是苦,名非樂顛倒。三、我計無我。我即佛性真實之我,二乘為無明所覆,不了無我法中尚有真我,妄計無我,是名無我顛倒。四、淨計不淨。淨即如來常住法身,二乘為無明所覆,但觀世間一切諸色皆不淨,不了如來常住法身之淨,是名不淨顛倒。   「夢想」者,夢者睡夢,想者妄想。在寐為夢,在寤為想;無明幻惑,結想成夢;識性妄行,攀緣成想。顛倒夢想,謂顛倒妄見,虛妄不實,猶如夢想。   簡而言之,掛礙者,結業也;恐怖者,生死也;顛倒夢想者,無明也。菩薩依般若故,達結業即解脫,故無掛礙;達生死即涅槃,故無恐怖;達無明即智慧,故無顛倒夢想。   「究竟涅槃」者,此明菩薩證得之果。謂由前諸法無所得故,菩薩因依之而修,得究竟涅槃。涅槃亦作泥洹,具云涅槃那,梵音正名應作波利泥縛喃。云涅槃者,略稱也。《大智度論》云:涅名為趣,槃名為出,求出諸趣,故名涅槃。波利,此云圓;泥縛南,此云寂,故譯為圓寂,寂滅。滅者,滅生死因果,圓謂德無不備,寂謂障無不盡。   涅槃譯名甚多,略列幾種:一、大滅度,大即法身,滅即解脫,度即般若;二、大涅槃,涅言不生,槃言不滅,不生不滅,名大涅槃;三、無為,虛無寂寞,妙絕於有為;四、滅度,大患永滅,超越四流(一、見流,三界見惑;二、欲流,欲界思惑,三、有流,因果不忘為有,思惑流轉色界無色界謂流;四、無明流,三界思惑中癡惑流。見《成實論》);五、圓寂,德無不備曰圓,障無不盡曰寂,此玄奘法師譯也,等等。上述涅槃譯名,以圓寂為正譯也。   涅槃是果,其近因有四:一近善知識,二、聽聞正法,三、思惟其義,四、如說修行。聽聞正法即聞,思維即思,修行即修,是為三慧。《楞嚴經》曰:從聞思修,入三摩地。   涅槃有四種:一本來自性清淨涅槃。謂真如隨緣變造一切諸法,雖有煩惱垢染,而本性清淨,具足無量微妙功德,無生無滅,湛若虛空。一切眾生,平等共有,與一切法不一不異,離一切相,一切分別,尋思路絕,名言道斷,惟真聖者自內所證,其性本寂,故名本來自性清淨涅槃。二、有餘依涅槃。謂煩惱之障雖滅,尚餘欲界五蘊之身而為所依,故名有餘依涅槃。三、無餘依涅槃。謂煩惱既盡,所餘五蘊之身亦滅,故名無餘依涅槃。四、無住處涅槃。謂不住生死,不住涅槃,窮未來際,利樂有情,用而常寂,故名無住處涅槃。   「究竟」,如同言「至」,極大義、無餘義、決定終極義,一得永常,故名究竟。究竟涅槃,梵語摩河涅槃那,譯作大滅度。大者,美滅德之稱。那者,此云息,息煩惱,息生死也。大即法身,滅即解脫,度即般若,三德也。又大者實相,滅者蘊空,度者越苦,以究盡涅槃之際,體性常寂。故菩薩觀諸法空,離實相理,五住究盡,二死永斷,三障頓空,三德同圓,是為究竟涅槃。   「究竟涅槃」,亦名無餘依涅槃,以究竟涅槃之際故,亦名無住處涅槃,非同二乘但離見思惑,名為解脫,權得化城之涅槃,非究竟也。「五住」,即五住地惑也。三界見惑為一住,三界思惑分三住,根本無明為一住,由此五惑,能令眾生住著生死,故名住地。一、一切見住地惑,一切見,即三界分別見惑,謂諸眾生由意根對法塵分別起諸邪見,住著三界,故名一切見住地惑。二、欲愛住地惑,欲愛者,即欲界思惑也。謂眾生由五根對五塵境起貪愛心,而於欲界住著生死,故名欲愛住地惑。三、色愛住地惑,色愛,即色界思惑,謂諸眾生不了此惑。住著色界禪定,不能出離,故名色愛住地惑。四、有愛住地惑,有愛,即無色界思惑,謂諸眾生不了此惑,住於禪定,不能出離,故有愛住地惑。五、無明住地惑,即根本無明惑,謂聲聞、緣覺未了此惑,沈滯真空,即住方便土,大乘菩薩方能斷除,由餘惑未盡,住實報土,故名無明住地惑。   「三障」。障者,蔽也,謂諸眾生被惑業障蔽,不見正道,善心不能生起,故名障也。一、煩惱障,昏煩之法,惱亂心神,故名煩惱,謂貪欲、瞋恚、愚癡等惑,障蔽正道,是為煩惱障。二、業障,業名業行,謂由貪、瞋、癡,造作身、口、意惡業,障蔽正道,是名業障。三、報障,報即果報,謂由煩惱、業,生在餓鬼、地獄、畜生諸趣,障蔽正道,是名報障。   「三德」者,法身、般若、解脫也,以苦、惑、業三染易三德:一翻苦身成法身德,二翻煩惱成般若德,三翻結業成解脫德。   《大乘起信論述記》說:「法身」者,相對於世間五蘊曰色、受、想、行、識,出世間五蘊曰戒、定、慧、解脫、解脫知見,為妙五蘊,即是諸佛五分法身。諸佛五分法身:一、色即戒,如受戒,白四羯磨時,發動戒體,初番白竟,十方世界妙善戒法,由心業力,悉皆震動;二番白竟,十方世界,妙善戒法,如云如蓋,覆汝頂上;三番白竟,十方世界,妙善戒法,從汝頂門,流入身心,充滿正報,是無表色,唯聖人能見。此色非蘊。二、受即定,即正受,是三昧之譯語,正受法樂,故受非蘊。三、慧即想,諸佛菩薩,轉識成智,以智慧想非想蘊。四、行即解脫,行為遷流義,佛菩薩解脫,不隨境及業遷流,即解脫義。五、識為解脫知見,知見不被境轉,而無所不知,為解脫知見。     (二)諸佛乘 經文: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三世諸佛,為能依之人,般若波羅蜜多為所依之法。「三世」亦作三際,世者,遷流之義,際者,隔別之義。過去、現在、未來,約縱以賅一切時代。有為之事物,一刹那間,亦不止息,生已即滅;因此謂善惡諸行,未起、未生者為未來世。現起、現在、未轉、未滅者為現在世。已起、已生、落謝、變滅者為過去世。此於事物遷流幻相,假立三世之名,離去事物,即無世之實體。   佛者,梵語具云佛陀,此云覺者,覺具三義:一者自覺,悟真常性,了虛妄惑;二者,覺他,運無緣慈,度有情界;三者,覺行圓滿,歷劫修因,行滿果圓,智慧具足,故名佛陀。凡夫不能自覺,二乘自覺而不能覺他,菩薩自覺覺他而未圓滿,惟佛三覺圓滿。故名佛陀。   《大般若經》曰:具壽善現白佛言:世尊如來常說佛陀,以何義故名為佛陀?佛言:善現,隨覺實義故,名佛陀。復次善現,現覺實法故,名佛陀。復次善現,通達實義故,名佛陀。復次善現,於一切法如實現覺故,名佛陀。復次善現,於一切法自相、共相、有相、無相,自然開覺故,名佛陀。復次善現,於三世法及無為法一切種相,無障智轉故,名佛陀。復次善現,如實開覺一切有情,令離顛倒惡業眾苦故,名佛陀。復次善現,能如實覺一切法相,所謂無相故,名佛陀。   【注】:三世諸佛者,過去、現在、未來,三世諸佛也。三世之三大劫中,每一大劫,總有成、住、壞、空之八十增減小劫,其住劫之二十小劫中,千佛出世。過去名莊嚴劫,如華光佛,人中尊佛,乃至毘婆尸佛、尸棄佛、毗舍浮佛。現在名賢劫,如拘留孫佛、拘那含牟尼佛、迦葉佛、釋迦牟尼佛。未來名星宿劫,如日光佛、龍威佛,乃至須彌相佛。就現在之賢劫,更分三世,則拘留孫佛、拘那含牟尼佛、迦葉佛,為過去佛,釋迦牟尼佛,為現在佛,自此至第十增減劫之減劫,有彌勒佛出世,次有師子佛,乃至樓至佛等,九百九十五佛出世,為未來佛。   三世諸佛名,見過去莊嚴劫千佛名經,現在賢劫千佛名經,未來星宿劫千佛名經。劫,梵語具云「劫波」,此云分別時節。人壽八萬四千歲時,歷百年減一歲,減至人壽十歲為止,歷百年增一歲,增至八萬四千歲為止。一增一減為一小劫,二十小劫,為一中劫,總成、住、壞、空八十劫,為一大劫。成劫者,世界初成立也,有二十小劫。第一小劫,因過去劫壞空之後,第二禪光音天,空中布金色雲,注大洪雨,積風輪上,結為水輪,有大風起,吹水生沫,而成須彌山等山。時一切有情,皆集光音天中,其福減者,下生世間,最初有一天子,從光音天來,生大梵天中,是為梵王,其壽六十小劫。第二小劫,光音諸天,來生初禪天中,為梵輔天,其壽四十小劫。第三小劫,光音諸天,來生梵眾天中,其壽二十小劫,如是漸漸下生欲界天中。時光音諸天有福盡者,化生為人,飛行自在,無男女相,地湧甘泉,味如酥蜜,因試嘗之,遂生味著,失去神通身光,世間大暗,黑風吹海,漂出日月,置須彌山腹,照四天下,乃有盡夜。彼時眾生,由耽地味故,顏色粗悴,復食自然粳稻,殘穢在身,為欲清除,便生二道,成男女根,宿習力故,因生淫欲;光音諸天後來生者,入母胎中,始有胎生。時自然粳稻,朝割暮熟,割後隨生,米長四寸,後因人多貪取,漸生糠粃,割已不生。第四小劫乃至第二十小劫,一增一減,名為成劫。住劫者,世界已成而安住也,亦有二十小劫,至第九小劫人壽減至五萬歲時,第一拘留孫佛出世,減至四萬歲時,第二拘那含牟尼佛出世,減至二萬歲時,第三迦葉佛出世。減至一百歲時,第四釋迦牟尼佛出世。至第十小劫,人壽減至八萬歲時,第五彌勒佛出世,第十五小劫,於減劫中第六師子佛,乃至欲樂佛,等相繼出世。至第二十小劫增劫中,樓至佛出世,滿足千佛,名為住劫。壞劫者,世界壞滅也,亦有二十小劫,如火災起時,壞至初禪天,始從地獄,終至梵天,有情眾生經十九增減劫,次第壞盡,唯器世間空曠而住,至最後一增減劫方壞。壞時,七日從海底出,大海盡竭,須彌崩壞,風吹猛燄,燒上梵天,悉成灰燼,乃至三千世界,一時都盡,名為壞劫。空劫者,世界空虛也,亦有二十小劫,自初禪以下,世界空虛,猶如墨穴,不分盡夜,亦無日月,名為空劫。   「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得阿轉多羅三藐三菩提」。「依」者,止也,梵語膩地,依止之義,三世諸佛,依止般若波羅蜜多以為修證也。《智度論》十八云:「是般若波羅蜜,在佛心中變名為一切種智。」「得」者,獲成就也,梵語鉢羅鉢多,使諸法獲得於身之實法也。《小品般若》曰:過去諸佛,皆因般若波羅蜜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未來諸佛,亦因般若波羅蜜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現在十方無量阿僧衹世界諸佛,亦因般若波羅蜜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大般若經》曰:出世般若波羅蜜多,能如實知,故名為證;後智通達,故名為得。《思益經》曰:佛言,我坐道場時,惟得顛倒所起煩惱畢竟空性,以無所得故得,以無所知故知。   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遵古不翻,故存梵語,以義譯之。阿,此云無,耨多羅,此云上,三,此云正,藐,此云等,菩提,此云覺,合之為「無上正等正覺」,舊譯作無上正徧知,謂真正平等覺知一切真理之無上智慧也。在因為智,在果為覺,極果超因,故云「無上」。「正」則正觀中道,「等」則雙照二邊,轉八識以成四智,證法空而悟真如,是為諸佛真淨妙覺。由此現覺諸法一切種相,謂之菩提。《大般若經》曰:具壽善現白佛言:世尊,如來常說菩提,以何義故名為菩提?佛言:善現,證法空義,是菩提義;證真如義,是菩提義;證實際義,是菩提義;證法性義,是菩提義;證法界義,是菩提義。復次,善現,假立名相,施設言說,能真實覺最上勝妙,故名菩提。復次,善現,不可破壞,不可分別,故名菩提。復次,善現,法真如性,不虛妄性,不變異性,無顛倒性,故名菩提。復次,善現,惟假名相,謂為菩提,而無真實名相可得,故名菩提。復次,善現,諸佛所有真淨妙覺,故名菩提。復次,善現,諸佛由此現覺諸法一切種相,故名菩提。   菩薩以無所得心,依般若而得涅槃;三世諸佛亦以無所得心,依般若而得無上菩提。菩提、涅槃,原無二致,皆依般若而得,捨此般若,無能得者。故《大般若經》曰:如來亦由修行般若波羅蜜多,能修行安住圓滿具足種種功德,故得無等等色,無等等受、想、行、識,證無等等菩提,轉無等等法輪,度脫無量諸有情類,令獲殊勝利益安樂。又曰:過去、未來、現在諸佛,皆依般若波羅蜜多精勤修學,證得無上正等菩提。又曰:一切如來,應、正等覺,乘如是乘,行如是道,乃得無上正等菩提。此乘此道,當知即是甚深摩訶般若波羅蜜多。諸法自相空,即是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菩薩行般若作佛已,變涅槃為菩提,蓋涅槃是如如理,理必契智;菩提是如如智,智必冥理。涅槃是斷德,斷一切煩惱惑業;菩提是智德,以平等智慧,照了一切諸法,通達無礙,隨眾生根器大小說法。菩提、涅槃,同為極聖所證二轉依果,以惑非智不斷,智非斷不圓。故《大般若經》曰:菩薩於菩提道及一切波羅蜜多已圓滿故,由一刹那相應妙慧,證得如來一切相智。爾時一切煩惱習氣相續永不生故,名無餘斷,則名如來,應,正等覺,如是二果,皆依般若波羅密多而得應就。   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即是般若,但名字異,在菩薩心中為般若,在佛心中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第四節 證分——入佛之知見 經文:故知般若波羅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無上咒,是無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實不虛。   「入佛之知見」者,「入」即證入,確證大乘一心二門三大之如來真實義。至今,信解行證,四個修行階段已進入最後一個階段,即證入階段。實際上,「佛之知見」是佛照見的空相,是佛親證了的「空相」,亦即「真如」。真如或空相,難以用語言文字表達的。《大乘起信論》說:「是故一切法,從本已來,離言說相,離名字相,離心緣相,畢竟平等,無有變異,不可破壞,唯是一心,故名真如。」這就是說,真如是不能用語言文字表達的,亦不能用心意識去想,想是妄想,把真如想歪了。佛自己亦說不出來,只是照見了,證入了。六祖惠能大師他也證入了。五祖看見他在牆上寫了一首偈子:「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他的這首是針對神秀的偈子而寫的。神秀這位高徒是應五祖徵弟子寫偈子,寫了如下四句:「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臺,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五祖,看了神秀的偈子,說沒開悟;又看了惠能的偈子,心有靈犀一點通,開悟了,暗自歡喜,但嘴上卻說還是沒有開悟,這是為了保護惠能,不使他受妒忌傷害。為什麼說惠能開悟了?你看他四句偈,每一句偈都是說「空相」,真如是「本來無一物」,這就是「佛之知見」也。而神秀四句偈,每一句都執著「有」,這顯然是凡夫之見也。六祖惠能的四句偈是《心經》中「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此是「離四句,絕百非」的最好注解,是解空的絕句。整個《心經》,甚至於三藏十二部是揭示諸法實相,解說「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而已。真如不可思議,不能思想,亦不能議論,唯是見相不見性。性相一如,性是通過顯相得知,真如相是通過般若德而得知,德即功德相也。例如,一個人的心是善是惡,你是不知道的,有經驗的人,尤其是會看相的算命先生,一看你的相貌,就知此人心善心惡。心性通過相而顯露出來。這就是說,他是否證入佛之知見?是否證真如?是否證般若智?是通過稱讚般若功德相而得知也。所以本章的主題是結讚般若功德相,「故知般若波羅蜜多」,稱讚其「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無上咒,是無等等咒。」   為了解說對般若所結讚的功德相,本篇開設二章,第一章「通讚般若德」,是引用了淨空法師於《心經》相關經句的解說,第二章「別讚般若德」,則選了周止菴居士之《心經詮注》中相關注解,以進一步明白如何是「入佛之知見」,如何是證了大乘一心二門三大法之實相。   第一段 通讚般若德 經文:「故知般若波羅蜜多,是大神,是大明咒,是無上咒,是無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實不虛。」   此段經文,從「故知般若波羅蜜多」至「是無等等咒」,是讚般若法至高無上,末後兩句,是讚修學得到的功德利益。佛菩薩都是依般若法門證得菩提涅槃,般若的功用實不可思議,無法稱說。最後以咒語來讚揚它,咒是願的意思,為四種陀羅尼之一。「陀羅尼」有總持之義,總一切法,持一切義,使善法不失,惡法不生。亦有明的意思,即光明智慧,能除一切障礙,能滅除五蓋(五蓋。佛學名數。蓋有蓋覆之義,能蓋覆心性而不生善法,共有五種:(一)貪欲蓋,執著五欲之境。(二)瞋恚蓋,於違情之境,忿怒之心。(三)睡眠蓋,心昏身重,不得其用。(四)掉悔蓋,於已作之事心生悔惱。(五)疑法蓋,於法猶豫而無決斷。)   咒又有密語之義,密不是秘密,佛法無秘密,是神秘、是深密。佛在講經時有許多眾生,凡夫肉眼見不到,如天人、天龍八部以及鬼神,咒語中也有他們的語言。佛說經之後,通常以他們的語言,略說一遍,他們覺得有親切之感。咒又有真言義,能顯示諸法實相,真實不虛。顯說不能叫真言;顯說,一般人聽了之後,常用意識心分別想像,反而障礙真實意趣。密說,就不會有這些副作用,因為聽不懂就不會思惟想像,反而容易得清淨心,超越一切戲論,見到諸法實相,因之稱為真言。陀羅尼又含四義:(一)法:持所聞法,經無量時,永不忘失。(二)義:於諸法能分別邪正、是非、善惡,悉知無量意趣。(三)咒:總持咒願,神咒非常靈驗,總持無量義。有的能呼風喚雨,役使鬼神。現在有些失傳。與鬼神溝通,第一要誠,第二咒的音要正確。(四)忍:安忍,成就堅固的修行,於所聞法,得精進忍,不為境緣所動,讚不喜,罵不憎。   大神咒,是具足不可思議極大神秘的陀羅尼,能除一切障礙。障礙有三大類:見思、塵沙、無明。神咒有力量破除此三重障礙。「大明咒」是咒的別名,明是光明清淨。佛在楞嚴會上放頂上光明,光中化佛送出五會楞嚴神咒,以大光明破眾生無始劫來的癡暗,能照破無明,破除黑暗。「無上」是最殊勝,「無等等」是一切諸法都不能與它相比,把這個般若智慧讚到了極處。菩薩依它,成就了究竟圓滿,三世諸佛依它,成就無上正等正覺。可見四句讚揚非常恰當。就淨土修學而言,就是《無量壽經》上所講的「發菩提心,一向專念阿彌陀佛」。仔細觀察,此一句佛號即是咒語,完全是梵文音譯,確實是大神咒,它有不可思議無比神力。過去灌頂大師說:凡夫常常想消除業障,業障深重的人,所有一切經法、懺法都不能消掉時,念「阿彌陀佛」可以消掉,可知這一句與就是大神咒。   《楞嚴經》上說,大勢至菩薩與五十二同倫,向佛自述往昔得道因緣。此五十二指菩薩的位次: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加上等覺、妙覺,共五十二位。換言之,大勢至菩薩從初發心一直到圓成佛道,就是用一個方法,「發菩提心,一向專念阿彌陀佛」,簡單容易,直捷穩當。此一句佛號能斷見思煩惱,破塵沙、無明,這不是大神咒是什麼?大勢至這一類的人物,就用一句佛號,斷盡了四十一品無明圓成佛道,我們沒有一絲毫懷疑。隋唐時代諸大德,把世尊四十九年所說一切經作一比較,公認《大方廣佛華嚴經》是一切經中之王。再將《無量壽經》與《華嚴經》相比,認為《無量壽經》才是真正第一經。《華嚴經》到最後,普賢菩薩十大願王導歸極樂,《華嚴經》才達到究竟圓滿。華嚴會上的法身大士們到最後如不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他們修行的就不圓滿。《無量壽經》自始對終均是宣揚西方世界依正莊嚴,它是《華嚴》的歸宿,一切法身大士的結局,與《無量壽經》相比,就把《華嚴》比下去了。   《無量壽經》有九種版本,其中,夏蓮居老居士整理五種原譯本,編成現在的《無量壽經會集本》。經文分四十八章,大家都知道在四十八章中以第六章為第一,詳細述說阿彌陀佛所發四十八願,介紹西方依正莊嚴。四十八願中,那一願為最重要呢?古大德幾乎公認第十八願為核心,第十八願說的是十念必生。重重比較,認清楚,六字洪名是無上法門,是整個佛法的精華,也是十方三世一切諸佛如來所說的無上神咒,其功效能除一切苦。   苦的種類很多,簡言之,有三苦,八苦。三苦是苦苦、壞苦、行苦。八苦是苦苦的細說。八苦中生老病死,任何人均逃不過。身處有求不得苦,眾生有無盡的欲望,求不得就苦了。有愛離別苦,人、事、物,往往稱心如意的,偏偏要分手離別。有怨憎會苦,不喜歡的人、事、物,想離開,偏偏離不開。五陰熾盛苦就是一天到晚胡思亂想,妄想分別執著,像猛火一樣的燒著,不會心靜。五陰熾盛是因,是造業,感受前面七種之苦。此處還有壞苦,一切色法物質會壞、會變,是無常的。還有行苦,心中念念生滅不停。一切法歸納為色心二法。壞苦是對色法說的,行苦是對心法說的。   佛說戒定慧三學,戒學教我們要克制,要耐一切,這是修學的基礎。功夫深一層即得定,定能伏煩惱,心中清淨平等,但還是不究竟。總目標是般若智慧,慧若開了,苦就滅了。佛說轉煩惱為菩提,轉生死為為涅槃。定不能轉,慧能轉。般若智慧現前,能把無始劫來所有煩惱習氣轉化成大菩提。佛菩薩以此善行方便度化眾生。無盡的智慧德能原來是由煩惱變化而來的,所以煩惱與菩提,是一不是二,生死與涅槃,是一不是二。除苦除得這麼圓滿究竟,真實不虛。般若法門歸結到一句萬德洪名上,更顯示名號功德不可思議。念佛三昧,諸經稱之三昧之王;能持名之人,不僅修念佛三昧,實在這一句名號乃究竟圓滿的大般若。在《無量壽經》中可找到證據,世尊對彌陀之稱讚,稱之為「光中極尊,佛中之王」,也是十方三世諸佛如來之讚揚。如此乃能肯定彌陀名號是「無上咒、無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實不虛。」   第二段 別讚般若德 經文:故知般若波羅密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無上咒,是無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實不虛。   「故知般若波羅密多」。「故」者,承前起後之辭,「知」者,是見聞覺知之知,謂覺了義,此地是說「證入」義,更為切題。入佛之知見,並一根能作六根用,眼見通耳聞、鼻嗅、舌嚐、身覺、意知,舉一具是六根作用,故舉「知見」,以通明六根之作用。惟以聞無所不聞,覺無所不覺,見無所不見,知無所不知,常知根塵妙有非有,即是真空,真空不空,即是妙有,故曰「佛之知見」。一切眾生,一根緣一塵,執為實有,故迷妙有,亦迷真空。倘能根不循塵,如觀自在菩薩一根返源,六根解脫,即悟入佛之知見也。因此,「故知」即證了佛之知見,承上菩薩諸佛皆依此深般若而證涅槃、菩提,故知般若德用,不可思議,此復非名言數量所能稱說,乃以四種咒義,別讚般若功德。   《大般若經》贊曰:「如是般若波羅密多,是大神咒,如是般若波羅密多,是大明咒,如是般若波羅密多,是無上咒,如是般若波羅密多,是無等等咒,如是般若波羅密多,是一切咒王,最上最妙,無能及者,具大威力,能伏一切,不為一切之所降伏。」   《心經詮注》:咒者,願也,四種陀羅尼之一。陀羅尼者,梵語,此云總持,持善不失,持惡不生,總一切法,持無量義故名總持。亦譯遮持,能持能遮,持者持善,遮者遮惡也。   四種陀羅尼:一法陀羅尼,謂諸菩薩得念慧力,持所聞法,經無量時,永不妄失,又名聞持陀羅尼。二、義陀羅尼,謂諸菩薩於諸法大、小、善、惡分別,悉知無量義趣,永不忘失,又名分別知陀羅尼。三,咒陀羅尼,謂諸菩薩獲如是總持咒願,悉皆靈驗也。華言咒,梵言陀羅尼,此特華梵雙標。就人釋,為佛菩薩之定力,能持神咒之功德;就法釋,神咒語句,總持無量之文義也。(諸經中,於此陀羅尼有五名:一、陀羅尼,二、明,三、咒,四、密語,五、真言。總持諸法,旋轉無礙,名陀羅尼。能淨一切蓋障,故謂之明,其義不異。曰咒者,佛法未入中國前,此土本有咒禁之術,陀羅尼能發神通,滿足一切行顧,與咒禁相似,故譯為咒。凡夫二乘所不能知,故曰密語。如來所說,能顯諸法實相,絕諸戲論,真實不虛,故曰真言。)四、忍陀羅尼,忍即安忍,謂菩薩成就堅固之行,於所聞法得精進忍,讚歎不喜,罵詈不憎,又名入音聲陀羅尼。此四種陀羅尼,一為名持,二為義持,三為遮持,四為行持。法陀羅尼,以法為境,即能詮之名言也;以念慧為體。義陀羅尼,體雖相同,而以所詮義為境。咒陀羅尼,以定為體,以咒為境。忍陀羅尼,以無分別智為體,以法為境。密宗所謂陀羅尼,專指咒陀羅尼,為佛菩薩從禪定所發之秘密言句,有多字、一字、無字之別。多字者,如本經所說及楞嚴咒、大悲咒等。一字者,如密部之唵字、吽字。無字者,如圓覺經云:有大陀羅尼,名為圓覺。勝天王般若經曰:眾法不入陀羅尼,過諸文字,言不能入,心不能量,是也。   「大神咒」者,具大神力之陀羅尼,陰陽不測之謂神,除障不虛,名大神咒。   「大明咒」者,明為咒之別名,佛於光中說陀羅尼,以大光明破眾生闇,鑑照無昧,名大明咒。   「無上咒」者,無上,梵語阿耨多羅,是最勝義,窮理盡性,證得菩提、涅槃,更無有法能出其上,名無上咒。   「無等等咒」者,無等等,梵語阿娑摩娑摩,超絕無倫之義。一切諸法,無能與等也,佛無與等,故曰無等;惟般若波羅密與佛相等,故名無等等。蓋般若勝義,佛所依止,為諸佛秘密心印,更無他法,能與論比,名無等等咒。   唐賢首國師於《般若波羅密多心經略疏》曰:由佛菩薩依般若,得菩提涅槃果。故知般若是大神咒等,歎其勝能。略歎四德,然有三釋:一就法釋:(一)除障不虛,名為神咒;(二)智鑒無昧,名為明咒;(三)更無加過,名無上咒;(四)獨絕無倫,名無等等咒。二約功能釋:(一)能破煩惱,(二)能破無明,(三)令因行滿,(四)令果德圓。三、就位釋:(一)過凡,(二)越小,(三)超因,(四)齊果。謂無等之位,互相齊等,故云無等等。《十地論》云:無等者,謂佛比餘眾生,彼非等故;重言等者,此彼法身等故。何故不但說無等耶?示現等正覺故。《會要》云:以般若神力,有破惑障之能,故曰神咒;有破智礙之能,故曰明咒;由般若力進諸位,成就萬行,至等覺無間道中,即因滿位也,此位滿時,更無極上之因,故曰無上咒;對上因行,即解脫道中萬德皆圓也,此果圓後,更無能等之德與此相等,故曰無等等。以過凡故,名為神咒,神猶聖也。般若神智,非凡有故,雖本智靈明,內外緣熏未具,無勢力故,故云過也。越小者,以羊鹿車人,雖有盡智,斷煩惱障,出於界繫,不除無明故,不斷智障故;今甚深般若,以反無明,所以明也。超因者,牛車之人,雖二障俱離,一心顯照,因行未滿,猶有加故;今般若究竟,更無加上,故云無上。齊果者,謂果位相齊也,果位至極,名無等位。《宗鏡錄》云:豎無高蓋,故言無上;橫無儔例,故言無等;等於十方三世諸佛,故言無等等。   「能除一切苦,真實不虛。」此總結功能也。能者,勝任義,除者,去義,以般若能去一切苦也。一切苦,義見前釋。真實不虛者,決定無虛妄義。佛為不妄語者,故所說皆真實義。般若妙用,了妄即真,決定息苦。故云「真實不虛」,所以除疑勸信也。《大般若經》曰:學此般若波羅密多大咒王時,於我及法雖無所得,而能證得無上正等菩提。   「一切苦,義見前釋」者,是指前信分經文:「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密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其中「度一切苦厄」與此證分中「能除一切苦」遙相呼應,前後相接。前是信佛之知見,般若能「度一切苦厄」,而後則證般若「能除一切苦厄」,且「真實不虛」,並以重重咒別讚般若之無限功德,此謂證大乘一心二門三大法之真實義也。   《心經詮注》:真實義有四:(一)世流布真實義,世間之法,悉同其名,眾生見地即言是地,見火即言是火,終不言是水是風,乃至見苦終不言樂,見樂終不言苦,雖於假名立相,然稱認皆同,是為世流布真實義。(二)方便流布真實義,世間有智之人,先以心意籌量,隨宜方便,造作經書論義,以開導人,是為方便流布真實義。(三)淨煩惱障真實義,聲聞緣覺以無漏道破諸煩惱,得無礙智,是為淨煩惱障真實義。(四)淨智慧障真實義,聲聞緣覺得無礙智,未能顯發中道之理,名智慧障;佛菩薩斷此障,則中道之理自顯,是為淨智慧障真實義,見《菩薩戒經》。 第二章 密說般若 經文:故說般若波羅密多咒,即說咒曰:揭諦揭諦,波羅揭諦,波羅僧揭諦,菩提薩婆訶。   此段經文是繼顯說般若,開密說般若。本經共有二百六十個字,最後三十一個字是密說,前面是顯說。密說即佛門中常講的咒語。咒以不翻為原則,咒有五不翻,這是唐朝玄奘大師譯場所立的規矩。(一)咒語是佛的密語,只有佛明瞭,等覺以下菩薩均不知其義。(二)咒語每字每句均有無量義。研究大乘經時,知道顯說的經文亦含無量義,法味無窮,久讀不厭,何況如來神咒。(三)咒中有許多鬼神名號,佛呼喚鬼神令其保佑修行人,故咒中並不完全包括世間語言。(四)咒亦為諸佛的密語,如軍中口令。誦咒無往不利,一定能得諸佛護念,龍天保佑。(五)誦咒蒙諸佛如來不可思議神力加持。有如此許多意義在其中,故玄奘大師以存其音、不翻其義為準則。密為甚深難言之義,佛法中絕無秘密可言,凡是秘密,必有不可告人之處,如果心地清淨,正大光明,那有秘密可言?佛法是深密,義理深,非淺根人所能理解,故稱為深密。因其義理太深,若非上根利智,即不對他說,不過有時也透露一點消息。   經論中說到修持,勸大家讀誦為教法之一。讀誦時往往一面讀誦,一面思維經中意趣,如是則心不得清淨,思維想像、研究探討,都落在第六意識,決定障礙了開悟的門徑,很難成就三昧。自古以來解悟者多,證悟者少;證悟要由定慧契入,而老實人可由讀誦得到三昧,大開圓解。所以說讀經是戒定慧三學一次完成,中根以下習氣很重的人,展開經本就會望文生義,此類根性的人讀經不如念咒,念咒不明其義,故不起分別妄想,容易得到三昧,此是密法修學的殊勝處。   玄奘大師不翻密咒,我們也不必勉強解釋,古大德亦有解釋者,如前朝灌頂法師在其《楞嚴經》注解中,對《楞嚴咒》有詳細的解說,密變為顯說,是否如法則不敢說,不過諸大德們以不解釋為宜。許多經典,顯說之後仍有密說,密說還是解說顯說中要義,不過言辭簡要,故又翻為總持。因此只要瞭解顯說就夠了,密是顯之密,顯是密之顯。咒語最重要的音要正確,所以密宗非常重視上師口傳。   《心經》介紹到此地已圓滿。佛希望一切眾生快速圓成佛道,並不希望我們聞法之後,修三大阿僧祇劫。梵語阿僧祇,華言無數時(言無數者,非無數,是顯不可數也),是釋迦如來在因地修菩薩道,需經歷三阿僧祇時間,即從十信初心菩薩算起,經歷十信、十住、十行、十迴、十地、等覺,直至妙覺,五十二個階位,才證得無上菩提,等覺即是佛位。修行如此長劫,才證得佛位,此並非如來之本願。世間父母者,希望兒女經歷小、中、大學、研究所、博士班完成學業;也有父母希望兒女是天才兒童,不需經歷這求學歷程,十三歲即得博士。佛菩薩對眾生亦如此,希望有上上乘人,不必經歷菩薩五十二個階級,在一生中即能成佛。這種人是有念佛的根性。《無量壽經》上告訴我們,這一句「阿彌陀佛」是無上神咒,不僅包括釋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說法,十方三世諸佛如來所說一切法亦都包括在內,所以它是第一神咒,第一個大總持法門。盡虛空,遍法界,無論什麼根性眾生,遇到彌陀名號,沒有一個不得度。即使五逆十惡亦能得度。有人說,佛有如此大能,為什麼不把世間苦難之人一齊度脫?答案是,這些苦難之人不肯接受佛的教誨,不能依教奉行,與佛無緣,佛不能度無緣之人。這個念佛法門是給善根、福德、因緣已成熟之人修的。《無量壽經》上說,阿闍王子等,聞佛介紹西方淨土,發願將來成佛亦如阿彌陀佛。此念頭在心裏,但未說出。佛有他心通,知道他的心意,告訴大家,過去生中阿闍王子曾供養四百億佛,聽到此法門只生歡喜心,而未發心求生淨土。今天我們聞此法門即生信心,一心持名,求生淨土,比阿闍王子的善根、福德、因緣多多了。知道西方世界確實殊勝,一心一意求願往生,這個福德太大了。一往生即頓超四十一位法身大士,得到阿彌陀佛果地上的成就。佛號如非圓滿秘密神咒,如何能令業報深重的凡夫,在短短期中,盡伏無量業障,往生佛國。   佛教大德,不少是教宗般若、行在彌陀者。二十世紀初以來,一位是江味農居士,一生用四十年時間研究《金剛經》,完成了一部《金剛經講義》,《近代往生傳》有他的小傳。還有一位周止菴居士,也用了四十年時間研究心經,寫成一部《般若心經詮注》,已印了許多版。這兩部書對於法相名詞的注解,至為詳備。專心念佛,真正能得到般若真實智慧。顯說是叫我們開智慧,幫助滅煩惱障。密說是叫我們把分別妄想放下,恢復清淨心,滅罪除障,是大福德。在修學中,最怕妄想執著。《楞嚴經》說:「知見立知,即無明本。」「知見」,指六根之根性而言,或稱本覺,即性體本具的明照之性,或般若知見。後面「立知」,即於刹那間起了分別,意識發生作用,生出我與我所,一切過患隨之而來,乃是無明之本。又說:「狂心自歇,歇即菩提。」一句佛號念到底,放下身心世界,大般若即現前。(引自淨空法師《心經講記》)       後記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淺解》在臺灣「佛陀教育基金會」出版之際,後學想再說幾句。在前面〈通序-緣起〉、〈別序一〉、〈別序二〉中,分別記載了《般若波羅蜜多心經今解》(以下簡稱《今解》)、《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簡解》(以下簡稱《簡解》),和即將出版的《般若波羅蜜多淺解》(以下簡稱《淺解》),是研學《般若波羅蜜多心經》不同階段的心得體會,也是十多年來修行的見證。究竟這條修行的路走得是否正確,需要有善知識加以開導。我天天聽淨空法師講經,這幾年還在電腦和手機《淨空法師專集》網上天天聽讀,同時對照自己,檢討修行不足之處,拼命奮進。當然這並不是針對性的指導,譬如我寫的《今解》如何接受老法師的當面指導,這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但這也是有緣份,當時我在美國達拉斯佛教學會進修,是在電視或電腦上聽淨空法師的講經,但對電腦的熟練操作,尤其是通過電腦傳遞資訊或檔案,還是不會;於是我打電話給國內的外甥聖武,授意他將《今解》的電子版傳到臺灣「佛陀教育基金會」,過了二個月,基金會執行長朱益村先生,請該會假日佛學院任教的阮貴良老師,來評審《今解》。過後,阮老師提出總體評價結論,並有很詳細的指導意見(見〈通序-緣起〉),於是我終於遇到了能「當面」指導我進修的善知識。我在誠懇虛心聽取阮老師的改進意見後,重新修改《今解》,並自己再出版了《簡解》,並將其分別贈送給老同學和老朋友,以及部分寺廟,並徵求了他們閱讀後的意見;以後,又將文字再寫得精簡一些,大刀闊斧,壓縮篇幅,寫成了現在的《淺解》,後再送至臺灣「佛陀教育基金會」。在今年(2019年)4月2日,聖武向我通報,今終於與阮老師通上電話,他的講話要點如下:   1.從古到今有很多注解,之前看的《今解》,明顯引用較多,解釋也偏寬泛。   2.這次初步看了《淺解》,正知正見沒問題,還要重點看有無獨到的見地。   3.基金會的所有講課及審稿等均免費,這點絕對堅守。如由基金會出版印刷,屆時再通知該書所需之印製費,及書籍寄送至內地之費用。   4.能審讀這份書稿,也是幸事、好事,只是事務忙雜,確需抽出時間認真閱讀,看好後會回復郵件。   我看到阮老師的回覆後,既感到高興,又是慚愧。高興的是我多年的修行,終於有了實實在在的指導和鞭策,更加明確了今後的努力方向。慚愧的是,我聽到阮老師的「基金會的所有講課及審稿等均免費,這點絕對堅守」的訓導後,覺得在物欲橫流的今天,臺灣「佛陀教育基金會」的領導還在繼續恪守佛陀的不為名利「以戒為師」的教導,兢兢業業、腳踏實地,一絲不苟做好佛教事業。這是我們應該認真檢討的。我覺得亦只有這樣做,我的學佛修學才不至於走向邪路,才能一步一個腳印地,在學佛道路上奮勇前進。這也權作是在出版《淺解》之時的〈後記〉吧。    迴向偈 願生西方淨土中 九品蓮華為父母 花開見佛悟無生 不退菩薩為伴侶 願以此功德 莊嚴佛淨土 上報四重恩 下濟三塗苦 若有見聞者 悉發菩提心 盡此一報身 同生極樂國 ?? ?? ?? ?? │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淺解 目錄│ 8 5 7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淺解 別序二│ 243 第一篇 經題和翻譯者介紹‧第二章 《心經》題解│ 第二篇 正釋經文‧後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