玅境長老 宣講                     妙法蓮華經講記(中冊)                     佛陀教育基金會 印贈   一切佛經,及闡揚佛法諸書,無不令人趨吉避凶,改過遷善。明三世之因果,識本具之佛性。出生死之苦海,生極樂之蓮邦。讀者必須生感恩心,作難遭想。淨手潔案,主敬存誠。如面佛天,如臨師保。則無邊利益,自可親得。若肆無忌憚,任意褻瀆。及固執管見,妄生毀謗,則罪過彌天,苦報無盡。奉勸世人,當遠罪求益,離苦得樂也。         ——恭錄自︽印光大師文鈔三編卷四:靈巖山寺念誦儀規題辭︾ 妙法蓮華經講記(中冊) 目次目次 藥草喻品‧第五 五 授記品‧第六 五一 化城喻品‧第七 七五 五百弟子受記品‧第八 一五九 授學無學人記品‧第九 一九五 法師品‧第十 二○六 見寶塔品‧第十一 二四五 提婆達多品‧第十二 二七三 勸持品‧第十三 三○一 安樂行品‧第十四 三二二 從地涌出品‧第十五 四二一 如來壽量品‧第十六 四六○ 分別功德品‧第十七 五一○ 隨喜功德品‧第十八 五五五 妙法蓮華經講記(中冊) 《妙法蓮華經》〈藥草喻品‧第五〉藥草喻品‧第五   佛初成道說《華嚴經》一直到阿含、方等、般若,這麼多的說法是佛於一佛乘開出三種佛法,加上人天乘就是有五種佛法的差別,到了《法華經》把這五乘之別會歸到一佛乘的無差別,就是一開一合,現在〈藥草喻品〉裏面正好是說明這個開合之意。但是在《法華論》上有一個不同的意思,就說在為實施權的時候說出來種種的方便法門,接受這樣法門教導的人不知道這是方便,就執著這是真實的;而未入聖位的菩薩他也執著只有一佛乘,其他的方便法門是沒有的;佛為了破斥這樣的執著,所以說這個〈藥草喻品〉。   天台宗根據《法華經》的〈信解品〉說出來「五時」:華嚴時、阿含時、方等時、般若時、法華涅槃時,分這麼五個時期就包括了佛的一代說法,這樣的分判叫作﹁別五時﹂。同時智者大師又根據〈藥草喻品〉說出﹁通五時﹂,這個通五時就是華嚴時也有說其他的法門,說阿含經的時候也是有說其他法門的;在〈藥草喻品〉裏面很明白地顯示出來,佛無論在什麼時期都是普應群機演說一切佛法的,所以叫作﹁通五時﹂,這五個時都是互相通達的,不是只固定一樣佛法。這﹁別五時﹂是表示二乘人的根性在全部的佛教裏面前後的次第是這樣,若是站在佛的立場就是像〈藥草喻品〉說的這麼樣圓融的境界了。這等於說是〈藥草喻品〉的大意,也是說它的來意。   「藥草喻品」這個品的題目,「藥草」這是一個譬喻,說是這個草有治病的功能,所以叫作藥草,在這一品裏面說有三種草,有小草、中草、大草。﹁小草﹂是譬喻人天的境界、人天的因果,﹁中草﹂是譬喻聲聞、緣覺的因果,﹁大草﹂是譬喻菩薩的因果,這都稱之為﹁藥﹂都有治病的功能;你聽聞了佛法、你能夠依教奉行的成就了智慧,這個智慧就能破除去煩惱病了,就像你服了藥、藥能治病一樣的意思。   這人天乘的法門就是所謂五戒十善、或者加上一個禪定,它也說是藥,但是世間上的有漏法只能夠降伏少分煩惱的活動,只是暫時地躲避了三惡道的苦惱;你沒有出世間的般若大智慧,這煩惱的種子不能消除,所以世間有漏的善法那個藥的作用是暫時的,力量沒有那麼強大。﹁藥草﹂這個藥雖然包括了人天的善法在內,但是主要的意思是指無漏善法說的,無漏的善法就是出世間的佛法了。   按前後文的次第來說,前面是聲聞人領解〈譬喻品〉的意思,四大弟子說出來的一些佛法,由佛來印證他們是說得對,那麼這個「藥草」主要就是指二乘人說的,這個藥草就是﹁中草﹂了,因為他修學四念處、修學三十七道品的法門,他滅除了煩惱、永久也不會再復發了,所以這個藥能治病、是最有力量的了,這就是所謂無漏的善法才有這種作用的。但是這些人以前聽三十七道品、修學四念處,是破三界內的愛煩惱、見煩惱,是破除枝末無明;現在聽聞了《法華經》開示悟入佛之知見、開始破除根本無明,這也是有藥草的意思;又能夠以佛道聲令一切聞,這個中草就變成了大草,又變成小樹、大樹了,所以這個藥草裏面包含了這麼多的意思在內。如果說這個藥是法藥,佛說的種種法門是藥,那麼就是包括教理行果一切的佛法,以教行為藥而能消除煩惱病、以後又得到了果,這樣叫作﹁藥草﹂。 己三、如來述成(分三科) 庚一、略述成(分二科) 辛一、雙述善哉 爾時,世尊告摩訶迦葉、及諸大弟子:善哉!善哉!迦葉!善說如來真實功德,誠 如所言。   「如來述成」,「述成」就是認可的意思,這四大弟子領解佛說﹁開三顯一﹂的妙法,佛認為他領解得很好,所以叫作述成。「爾時」就是前面〈信解品〉講完了的時候,這時候世尊就告摩訶迦葉,「及諸大弟子」還有其他很多的阿羅漢在內,「善哉!善哉!」連續說兩個善哉,這是讚歎他的話。若是把前面的文會合起來,就是在〈方便品〉裡面佛說法有權有實,〈譬喻品〉裡邊也是有權有實的,在〈信解品〉就是四大弟子領解前兩品的權實,那個「權」領解的很好就說是﹁善哉﹂,又領解了那個「實」會歸一佛乘,所以稱也之為﹁善哉﹂。   「迦葉」佛召呼迦葉,讚歎他能善巧的宣說「如來真實功德」,佛為眾生施權也好、為眾生開權顯實也好,都能讓眾生得大利益的,所以是真實功德。「誠如所言」,誠者信也,或者實也,佛說的那樣的佛法你領解的很恰當、很正確,這是認可他說的對。 辛二、領所不及 如來復有無量無邊阿僧祇功德,汝等若於無量億劫說不能盡。   第二科﹁領所不及﹂他領悟了一部分,還有一大部分他沒能領悟,就是他的智慧達不到的地方了。在你領解的這麼多的佛法之外,如來還有「無量無邊阿僧祇」那麼多的功德,「汝等若於無量億劫」那麼長的時間內去演說也不能說得完的。在他領解的〈信解品〉那個文來看,他只是領解他自己這一個立場所接觸到的佛法這一部份,至於人天乘的境界、大菩薩的境界、或者凡位菩薩、聖位菩薩他們在佛法裡面得到利益的事情他都遺漏了、沒有提到這件事。又佛在十方世界、佛在過去、現在、未來,種種善巧方便教化眾生這個事情也都沒有提,所以說「汝等若於無量億劫說不能盡」。現在這四大弟子在佛法裡邊迴小向大了,這是很難很難的,所以他當然就是說他內心裡面的這個歷程了。 庚二、廣述成(分二科) 辛一、長文(分二科) 壬一、正明權實不可思議(分三科) 癸一、法說(分二科) 子一、明權實教不可思議 迦葉!當知如來是諸法之王,若有所說皆不虛也,於一切法以智方便而演說之,其 所說法皆悉到於一切智地。   佛告訴迦葉說﹁如來是諸法之王﹂,佛於一切法得大自在,已斷除了一切的惡法,他內心裡面是清淨光明的境界,所以是諸法之王,﹁若有所說皆不虛也﹂佛為一切眾生說法都是對眾生有利益,是真實不虛的、是可以相信的。   「於一切法以智方便而演說之」就是佛方便的智慧為一切眾生演說一切的佛法,這句話就是權教的不可思議。「其所說法皆悉到於一切智地」這就是實教的不可思議,這兩句話一個權、一個實;但是在佛法的次第上說,本來一切法都是離言說相的、離名字相的,離了名字相也就是離心緣相,那麼你內心裡面就不能思惟分別了,沒有名字相就不能講說,不能說也是不行、還非要說不可的,所以「以智方便而演說之」就是佛用方便的智慧,佛的方便智與真實的智慧是不分離的,但是這個真實的智慧是不說的,就是用實智裏面的方便智他才能說話、才能去說法,所以妙觀察智應該是方便智;這個方便的智慧為眾生說法的時候就立出了種種的名字來顯示所說的道理,在無名字裡邊又立出來名字這就叫作方便,「而演說之」來開導這一切眾生。   「於一切法」,這﹁一切法﹂簡單的說就是五乘佛法,人天乘就是三歸、五戒、十善、或者加上禪定,這是一類的佛法。第二類就是四諦、十二因緣、六波羅蜜了,這是出世間的三乘佛法;這些法以智方便而為眾生演說,這樣來教化一切眾生就叫作﹁權﹂,這是施權。這裡面就顯示出來二乘人領所不及了,因為二乘人於五種佛法裏面只是一個二乘人的佛法,其他的他沒有說。   「其所說法皆悉到於一切智地」,佛所說的教法是順於理的,而這個理是順於行的,你若按佛所說的教理去修行的時候,這個行是順於果,你這個修行它就有力量能趨向於無上菩提、趨向於諸法實相的;也就等於是會五乘之別、歸於諸法實相的無差別,就是一佛乘了,所以皆悉到於一切智地。表面上說五戒十善是人天的境界,若說四諦法門是阿羅漢、辟支佛的境界,只有說六波羅蜜才趨向於無上菩提的,這表面上有差別;但是在佛的內心裡面是無差別的,你若能依照佛法依教奉行就能到佛的境界、能得無上菩提,這是佛的本懷,佛內心裡面的願是普度一切眾生皆成佛道的,所以「皆悉到於一切智地」,佛這樣子說是不虛妄的、是可信的。 子二、明權實智不可思議 如來觀知一切諸法之所歸趣,亦知一切眾生深心所行,通達無礙。又於諸法究盡明 了,示諸眾生一切智慧。   什麼原因如來的權實教不可思議呢?因為佛的大智慧他能夠「觀知一切諸法的歸趣」,佛的十種智力裡面有一個﹁遍趣行智力﹂就是這個﹁歸趣﹂,佛能夠觀一切諸法它將來歸趣的境界,譬如說我們能夠誠心的歸敬三寶、受持五戒,那我們將來的歸趣一定是在人間、或者在天上,修這五戒十善能脫離三惡道苦,能保住人的身分、能進步到天的境界,那麼這就是一個歸趣;若是按佛的內心來說,你和佛法僧結緣了,那你將來的歸趣一定是要得無上菩提的。所以這「歸趣」有兩個意思,一個是法本身的歸趣,你的一言一行、一舉心動念都是有歸趣的,當然這唯有佛才能知道。一個是按佛的意思論歸趣,譬如說阿羅漢四諦的教法是歸趣到二乘人所得的有餘涅槃、無餘涅槃那裏去,若按佛的意思還是要到無上菩提去的。   「一切諸法之所歸趣」是在學習佛法這一方面來說,「亦知一切眾生深心所行」就是在煩惱方面說。按「藥草」這個義來說,「一切諸法之所歸趣」就是藥,「一切眾生深心所行」就是病了,就是藥所治的病。這「深心所行」,我們的身口意,表現於外的行動語言是從內心裏面發出來的,「深心」不是表面上的,在深心這裡面也有善根、也有很多煩惱和業障,佛能夠知道你的病,所以說出來那樣的佛法都是有作用、能令你得大利益的,因為佛的智慧能「通達無礙」,就是對於一切諸法的歸趣通達無礙,對於一切眾生的深心所行也通達無礙,所以能夠「以智方便而演說之」,佛說的法和你本身的情形是很契合的,你若肯學習、肯修行,一定能得大利益的。這是佛方便的智慧,觀種種差別緣起的情況,怎麼樣去調整它、使令它向前進步,這是權智。   「又於諸法究盡明了,示諸眾生一切智慧」這就是佛的實智。又對於一切世出世間五乘的佛法,佛能夠究竟明了這一切法的真實相;佛成就了真實的智慧,明白諸法實相的這個智慧圓滿了,所以能夠於諸法究竟明了。「示諸眾生一切智慧」所以佛能夠為一切眾生開示一佛乘的法門,就是在一切的佛法裡面示諸眾生一切佛的智慧是究竟圓滿的;雖然是暫時地說了五戒十善,但目的是在佛智慧這裏,那麼這也是開權顯實的意思了。佛因為有這樣的大智慧,有權智、也有實智,所以佛為眾生說權實教也都是不可思議的。 癸二、立譬(分二科) 子一、明無差而差譬即實而權(分二科) 丑一、約能生所生明無差而差 迦葉!譬如三千大千世界,山川谿谷土地,所生卉木叢林、及諸藥草,種類若干, 名色各異。   這一科﹁無差別﹂就是實、﹁差別﹂就是權;﹁能生﹂是無差別的、﹁所生﹂是有差別的。「迦葉」佛召呼迦葉,「譬如三千大千世界」,這個﹁三千﹂其實就是一個千、就是一大千世界;一個須彌山四大部洲是一個小世界,一千個小世界就是小千世界,一千個小千世界就是中千世界,一千個中千世界就是大千世界,這小千、中千、大千,三個千實在就是一個大千;這個大千世界裡邊有「山、川、谿、谷、土地」這五個是能生,有流水的叫作﹁谿﹂、沒有水叫作﹁谷﹂。   所生的就是「卉木叢林」,所有的草總名叫作「卉」,所有樹的總名就叫作「木」,﹁卉﹂這個草多了就叫作「叢」,﹁木﹂樹木多了名之為「林」。「及諸藥草」這個藥草在那個卉裡邊就有了,但是特別的提出來,這表示藥草的尊貴,它有作用能治病,也就是佛法能治人的煩惱病;或者說這四大弟子領解的是屬於﹁中草﹂,所以中草就用藥草來代表了。「種類若干」這些卉木叢林藥草是各式各樣、有很多不同的類別,「名色各異」它的名字、形色也是各式各樣的。   智者大師在這裡有兩個解釋,「三千大千世界」是譬喻這個眾生的世界,三千大千世界是依據山川谿谷土地而成立的,那麼眾生的世間就是依據人的色受想行識而成立的;現在這「山川谿谷土地」就譬喻色受想行識,﹁山﹂譬喻色、﹁川﹂譬喻受、﹁谿﹂譬喻想、﹁谷﹂譬喻行、﹁土地﹂就譬喻識蘊,這個山川谿谷都是依止在這個土地上面的,眾生的色受想行也要以識作依止處的,我們這個身體四大、眼耳鼻舌身這個組織也要依止這個識的,因為有識為依止、所以你前五根能夠這麼活潑的生存,識能支持它。   所生的卉木叢林,這個「卉」就是草,有小草、中草、大草;這個「木」就是樹,有小樹和大樹;加起來有五種,就是﹁五乘佛法﹂,人乘、天乘、聲聞乘、辟支佛乘、菩薩乘;這三草二木也是五個,但是內容的開合不一樣,譬如﹁小草﹂是把人天合在一起名為小草,二乘也是合起來稱為﹁中草﹂,那麼﹁大草、小樹和大樹﹂都是菩薩;開合就有點不同了,但還是那麼多、就五個。「及諸藥草」就是在佛法裡邊栽培了善根,或者是你願意受三歸五戒、修學十善,那麼你就是「所生」生出來這樣人天的卉木叢林及諸藥草;若是這個人願意出離世間、願意得無上菩提,栽培了各式各樣的善根,那麼就是菩薩所生的卉木叢林及諸藥草了,是這樣意思。   「種類若干」這就是譬喻五乘的不同,「卉」這個草它有多少類別的,有小草、有中草、有大草;「木」有小木、有大木,這個種類又是多少,而每一個種類裡面又「名色各異」也是種種差別的;雖然同是阿羅漢也是不一樣,同是菩薩也是很多不同的情形,同是修五戒十善也是各式各樣種種的不同。或者說這個「藥草」偏指佛教徒,因為他能修學佛法、能滅煩惱,其他不是藥草的卉木叢林那就是屬於非佛教徒;而這些或者做惡事、或者修學佛法栽培善根的、這一切一切都是由五蘊生出來的,由色受想行識就是由這個山川谿谷土地,這個善惡是依據我們的色受想行識而生的,它是一個因緣,所以這能生的山川谿谷土地是無差別,但所生出來的卉木叢林及諸藥草可就不一樣了。 丑二、約能潤所潤明無差而差 密雲彌布,遍覆三千大千世界,一時等澍,其澤普洽卉木叢林及諸藥草,小根小莖 小枝小葉,中根中莖中枝中葉,大根大莖大枝大葉,諸樹大小隨上中下各有所受, 一雲所雨稱其種性而得生長華果敷實。   「密雲彌布,一時等澍,其澤普洽」這是能潤,所潤的就是卉木叢林及諸藥草、小根小莖小枝小葉……這些。﹁能潤﹂就是佛說法,「密雲彌布」就譬喻佛的大慈悲來到我們這個世間現身說法,﹁遍覆三千大千世界﹂佛不但是在這四大部洲南閻浮提出現世間,也在三千大千世界一切的南閻浮提裡面出現的,是普遍的慈悲一切的眾生。「一時等澍」這個雲同時平等的降下雨水,就是佛說法了。「其澤普洽」普遍的潤澤一切的卉木叢林及諸藥草,這個﹁藥草﹂就是譬喻佛教徒了,栽培過善根的人得到佛的法雨潤澤;但是佛的慈悲心是普遍的要度化一切眾生、為一切眾生說法的,應該也包括了非佛教徒的一切眾生在內的,所以「其澤普洽卉木叢林及諸藥草」。   智者大師有第二個解釋,就說這﹁三千大千世界﹂是譬喻正因佛性,說是「初一念識異木石」那一念心叫作﹁正因佛性﹂,或者說諸法實相是正因佛性,這﹁三千大千世界﹂譬喻諸法實相的道理,「山川谿谷土地」就是一切眾生的色受想行識,「卉木叢林及諸藥草」就是緣因佛性、了因佛性。這個卉木叢林及諸藥草不能離開山川谿谷土地,山川谿谷土地也不能離開三千大千世界的;就是說眾生作善作惡、或者信佛不信佛,所有的業力都不能離開你的五蘊,而這個五蘊也不能離開諸法實相的、不出於法性的。   現在把前面的情形說得詳細一點,分出來小、中、大的區別,這﹁小﹂裡面又分﹁根莖枝葉﹂的不同,﹁中﹂草裡面也有﹁根莖枝葉﹂,﹁大﹂草裡面也有﹁根莖枝葉﹂;這個﹁根﹂譬喻相信佛法的「信」、以信為根,信為道源功德母,這個根譬喻信;這個﹁莖﹂譬喻戒、一切佛弟子都有戒;這個﹁枝﹂譬喻定、修禪定;這個﹁葉﹂是譬喻智慧。﹁小草﹂是比喻人天的境界,無色界的人定深、慧淺,色界天定慧是均平的,欲界的人當然是定慧都不具足,但是欲界天裡面的空居天還有一點定的、有這個欲界定,欲界頂天有未到地定,地居天以下的人談不到定,但是如果他歡喜作善,他內心裡面能把持住不作惡那也接近定的、那也就是慧,當然也是有信心的;除了這個小草之外,中草、大草這個信戒定慧也都是具足的。﹁大根、大莖、大枝、大葉﹂這是菩薩乘,當然也是具足這種功德。卉木叢林這個「卉」分開了這麼多的事情。   「諸樹大小隨上中下各有所受」,這個﹁木﹂分成兩種,有大、有小,大小的不同裡面還各有上中下,大樹也有上中下、小樹也有上中下。一般的說法,這個﹁大樹﹂就譬喻登地的聖位菩薩,得不退轉了的菩薩是大樹;還沒有入聖位的時候那叫作﹁小樹﹂,小樹分上中下就是:十迴向是﹁上﹂,十行是﹁中﹂,十住是﹁下﹂。大樹分上中下,若按《楞伽經》的意思說:前五地有三昧意生身,六、七、八又得一種意生身,九地、十地又得一種意生身,就是這樣分為上中下。如果按照《解深密經》說:初地、二地、三地同於世間那就是﹁下﹂,五地、六地、七地就是﹁中﹂,八地、九地、十地就是﹁上﹂,也是分上中下;但主要來說﹁大樹和小樹﹂就是一個凡位的菩薩、一個聖位的菩薩。   這些卉木叢林不管是大小怎麼樣「各有所受」都有所領受,這個分類就單指佛教徒了,「各有所受」每一個人隨他自身的程度他都有所領受佛的法雨。「一雲所雨」佛所說的法是無差別的,但是所領受的可是有差別了。「稱其種性而得生長」就是和他的種性相稱,你是人天的種性、你是二乘人的種性、是菩薩的種性,與你的種性相稱的增長了你的善根。︽維摩詰經︾說『佛以一音演說法,眾生隨類各得解』就是「一雲所雨,稱其種性而得生長」,「生」是初開始學習佛法的時候叫生,以後繼續的修習叫作「長」。這些草木生長了就是「華果敷實」的時候,華開了就是敷,結果了就是實,這﹁華﹂就是因,因就是在凡位的時候你稟教修行、聞法修行,這時候就是開華;得果就是入聖位了、悟真理了那叫作﹁果﹂。   這一科是說「約能潤所潤明無差而差」,佛的法語是﹁能潤﹂,眾生是﹁所潤﹂,這裡面能潤是無差別、而所潤是有差別的,﹁能潤無差別﹂是說佛的慈悲心普度一切眾生皆成佛道是無差別,但是因為眾生根性不同、所說的法就不一樣了,所以這裡面﹁無差而差﹂有了這樣的分別。   「能潤」是約佛所說的法說的,佛為這個人說四諦、為那個人說十二因緣、為那個人說六波羅蜜、為這個人說三歸五戒十善,種種的法,這樣說這個能潤就是有差別,怎麼說無差別呢?這是一個問題。第二個問題:這個﹁能生﹂是約自己的心性說的,我們的善根是由色受想行識裡面的活動醞釀、用功修行栽培善根的,主要的當然是第六意識,但是它在活動栽培善根的時候就變成微細的意識了、就變成阿賴耶識了,這個阿賴耶識,你有你的阿賴耶識、我有我的阿賴耶識,應該說這個識還是有差別,為什麼說能生的是無差別呢?   解釋第一個問題﹁能潤無差別﹂,這道理是在佛那一方面說,再套用《維摩經》上的話「佛以一音演說法,眾生隨類各得解」,我們凡夫說話、心裡面要分別(所謂有覺觀)然後才能表現在語言上,阿羅漢心也是要分別才能說話,但是到了佛的境界,這有相、無相、屬於二諦的道理在佛的境界上說是無分別的。其次,佛的根本智、後得智(或者說如理智、如量智,或者是權智、實智),這是為了我們容易明白我們就這樣去解釋,佛也為了令我們容易明白也就這樣說,但是在佛那一方面權實二智也是一體的、不分別的,所以他說法的時候他也是無分別的。《大智度論》也提到:法身菩薩也就是在無分別的那種清淨心裏面能夠為一切眾生說法。這樣講的確是「佛以一音演說法,眾生隨類各得解」了,我們是人天的根性不能修出世間的法門,那我們聽的就是世間的善法;若是這個人有出離心、是二乘根性,他聽的就是苦集滅道,世間是苦我要積極修學聖道、了生脫死入無餘涅槃,就是聽聞到這樣的佛法;若這個人是大乘根性、發無上菩提的人,他聽到的佛法那就是一佛乘、六波羅蜜的高深境界;就是在聽聞者這一方面會有各式各樣的差別,但是在佛那一方面是沒有分別,所以就是「一音說法、一雲所雨」是無差別的。在佛的方面說法是無差別的、也就是無分別的,而眾生的根性不同、自然的就聽聞到自己相應的佛法,所以這個無差而差、差而無差,是這麼一個境界。   第二個問題﹁能生是無差別﹂,在﹁眾生有佛性﹂這一方面說有理佛性、有行佛性,「佛性」這句話若是在佛那一方面說有佛性是佛的體性,佛的無上菩提萬德莊嚴的境界。若說眾生有佛性,這個「性」字就是種性的意思,種性就是它有能生長的功能,表示你有能力可以成佛的。若是把它分類成一個行佛性、一個理佛性,這個﹁行佛性﹂、「行」就是有為法、它能活動的,你有能力能成佛;按《法華經》的立場,不管你是菩薩根性、你是二乘人的根性,都是有佛性、有成佛的功能性。這﹁理佛性﹂就按照一切法的寂滅相這個意思說;如來者諸法如義,一切法都是如、那麼一切法都是佛,這個「如」是無差別的境界,佛也是如、眾生也就是如,在如的道理上說佛和眾生無差別。這無差別怎麼能生出來有差別的一切法呢?這個道理就是諸法如義、它能生出一切法來,就是無障礙的意思,因為諸法如有無障礙的作用,每一樣事情都是自性空、這個空它不障礙你,所以你修學十善諸法如也不障礙你,你願意生天它也不障礙,你願意成佛也是不障礙,你要下地獄它也不障礙的。現在約成佛來說,這個無障礙就叫作佛性;這就表示說我們的色受想行識是有差別,而說「能生」是無差別,這意思就是色受想行識是如,因為是如所以它就無差別了。   天台智者大師解釋這個﹁能生的無差別﹂比較直截了當,他也是按照《中觀論》去觀察「因緣生」的道理,一觀察:諸法因緣是不能生的,智者大師解釋說:因能生一切法就是﹁自生﹂,緣生一切法就是﹁他生﹂,因緣合和起來就是﹁共生﹂,離開了因緣生一切法就是﹁無因生﹂。智者大師說:因不能生一切法、自不能生的,緣不能生一切法就是他也不能生,因緣合和起來就是自他共起來也是不能生,沒有因緣當然也是不能生;那麼怎麼生的呢?就是這樣生的。所以智者大師的結論就是「即空即假」,空就是假、假就是空,這道理在《摩訶止觀》裡說得很清楚、的確是有道理。《楞嚴經》也是這樣講的「非因緣也非自然」,一切法怎麼生的?也不是因緣、也不是自然,那麼怎麼生的?不可思議。現在說這﹁能生的無差別﹂正好就是這個意思,都是這樣子、都是無差別的境界,能生的都是這樣的:自也不生、他也不生、共也不生、無因緣也不生,不生就是生,所以是無差別了。這等於是引《摩訶止觀》的意來解釋這個﹁能生的無差別﹂。 子二、明差而無差譬即權而實 雖一地所生,一雨所潤,而諸草木各有差別。   「雖一地所生,一雨所潤」這是無差別,無差別是「實」、諸法實相的境界;「而諸草木各有差別」而所生的草木是各有差別的,﹁草﹂是三草、﹁木﹂是二木,三草二木這五乘佛法,每一個人都按照自己所解悟的說佛法是這樣的,你是這樣說、他是那樣說,就是有差別。可是按佛的境界說是無差別,都是﹁一地所生﹂是無差別,﹁一雨所潤﹂也是無差別,也還是那一句話「諸法寂滅相」。 癸三、法合(分二科) 子一、合無差而差(分二科) 丑一、正合(分三科) 寅一、先合能潤 迦葉!當知如來亦復如是,出現於世如大雲起,以大音聲普遍世界天、人、阿修羅,如彼大雲遍覆三千大千國土。於大眾中而唱是言:「我是如來、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未度者令度,未解者令解,未安者令安,未涅槃者令得涅槃,今世後世如實知之。我是一切知者、一切見者、知道者、開道者、說道者,汝等天、人、阿修羅眾,皆應到此,為聽法故。」   「迦葉」佛召呼迦葉尊者,「當知如來亦復如是」,前面說那個大雲彌布怎麼怎麼的,當知如來也是那樣子的,「出現於世」佛大慈大悲現這個應化身出現於世間,「如大雲起」就像在虛空裡面現出廣大的雲,譬喻佛出現世間了,「以大音聲」佛出現世間說法的廣大音聲能普遍到天的世界、人的世界、阿修羅的世界都能聽聞到佛法,這裡是列出來﹁天、人、阿修羅﹂三善道,三善道聽聞佛法能夠信受奉行的比較多,就提出來這三善道。「如彼大雲遍覆三千大千國土」佛說法普遍到眾生的世間,教化他們不要迷惑、應該怎麼修行覺悟,就譬如那個大雲能夠普遍的覆蓋三千大千世界;三千大千世界是器世間,就譬喻眾生的世間,所以佛說法就是來覺悟一切眾生的意思。   ﹁於大眾中﹂就是佛出現世間了,很多人來拜見佛,所以佛就在大眾中唱言「我是如來、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這是如來的十號。這話的意思就是佛向一切眾生宣布:佛是正知正見,能覺悟一切眾生,能夠教導一切眾生離苦得樂,大眾應該來親近佛,所以先說如來的十號。   其次又說到「未度者令度,未解者令解,未安者令安,未涅槃者令得涅槃」這是苦集滅道四諦,這四句話表示佛出世間的本意,就是佛的四弘誓願了。「未度者令度」,「未度者」是苦惱的障、生死果報的障礙,眾生裡面沒能夠解脫苦海的人,佛能教導他使令他離開生死的苦惱。「未解者令解」,我們為煩惱障、業障所繫縛著不得自由,佛能教化你,能令你解脫生死之因。「未安者令安」,「安」就是戒定慧的聖道,修學佛法的時候常安住在戒定慧上、心就安、心就會自在一點;若想要解脫惑業苦的困惱,就是要安住在戒定慧的聖道上面,佛能教導你怎麼樣的修學聖道、安住在聖道上面,那就把煩惱斷掉了、生死苦就解脫了。「未涅槃者令得涅槃」,這﹁涅槃﹂是不生不滅的真理出現了,﹁未涅槃﹂就是沒有辦到這件事、沒得涅槃,佛能教導你得涅槃,那就是你修學聖道成功了就得涅槃了,那是阿羅漢的境界了。佛在大眾中﹁唱是言﹂對大眾宣布說:佛出現世間就是來做這四樣事情的。   「今世後世如實知之」這可以說是三達、或者說是三明。今世和後世應該也把過去世包括在內,佛的﹁宿命明﹂能知道過去的事,佛的﹁天眼明﹂能見到未來的事,﹁漏盡明﹂能知道現在的事,這就是三明。或者說是三達,過去世的事情無障礙的都能通達,未來的事情也無障礙的通達,現在的事情也是無障礙都能夠通達的,有這樣的大智慧所以能「如實知之」。   「我是一切知者」,這個「知」指智慧說的,就是世間上的萬法一切一切佛都能通達,這一切法可以分為二諦:一個是世俗諦、一個是第一義諦,通達二諦就是佛的二智了,佛的如理智、如量智,這是圓滿的二智,所以對一切法都是通達無礙的。「一切見者」就是佛的五眼,在《大智度論》的解釋就是肉眼、天眼、慧眼、法眼,到成佛的時候就名之為佛眼,就是說佛這個眼有五種作用:﹁肉眼﹂凡夫肉眼所見的境界佛也能見到、而且能比肉眼看得更清楚;﹁天眼﹂天上的人他們眼睛看見的境界、佛也能看見,而且能超過天眼;肉眼和天眼這兩種都是約地水火風所組成的眼睛說的;不過天眼有兩種:一種是報得的、一種是修成的。慧眼和法眼這兩種是約智慧說的;﹁慧眼﹂是約第一義智說的,﹁法眼﹂是約世俗智說的。阿羅漢有慧眼,菩薩有法眼也有慧眼,但是猶未圓滿,到成佛的時候這四種眼佛都具足、並且超過以前的四眼,所以﹁佛眼﹂是最圓滿了。但是這裡面實在還是用智慧能見一切法的,所以是「一切見者」。   「知道者、開道者、說道者」,智者大師說是三業隨智慧行。「知道者」是意業隨智慧行,﹁知﹂是屬於意業,佛的意業一直是隨順智慧去活動,我們凡夫的意業是隨著無明煩惱去活動的,阿羅漢也多少能隨智慧行、但是沒有佛那麼圓滿,佛的意業隨智慧行所以能見一切道。「開道者」是身業,佛的身業也是特別如法的,能為眾生的師範,所以也能建立道。「說道者」是佛的語業,佛能演說一切的道法教導眾生離苦得樂。「汝等天、人、阿修羅眾,皆應到此,為聽法故」,這是勸眾生來接受佛的教導,說你們天、人、或者阿修羅眾都應當到這裡來聽佛說法,接受佛的教導,將來可以齊成佛道的;這是譬喻佛出現世間了,為眾生說法的境界猶如大雲。 寅二、追合能生所生 爾時,無數千萬億種眾生,來至佛所而聽法。   前面﹁立譬﹂的時候,這個「能生」是在第一科裡邊,而在這裡就變成第二科了,所以「追」,漏掉了把它追回來這樣意思。「爾時,無數千萬億種眾生」這麼多的眾生,前面譬喻上說是「三千大千世界,山川谿谷土地,所生卉木叢林」,「三千大千世界」譬喻是器世間,在法上用它譬喻眾生的世間,所以這地方說「無數千萬億種」這數目很大了,這麼多的眾生來到佛這裡聽佛說法。 寅三、復合能潤所潤(分二科) 卯一、合能潤 如來于時觀是眾生,諸根利鈍,精進懈怠,隨其所堪而為說法。   「如來于時觀是眾生」佛在這個時候就觀察眾生根性的利鈍,這個「利鈍」,譬如說這個人他不能接受佛法、他歡喜放逸做惡事,那麼就可以說是﹁鈍﹂;這個人歡喜歸依三寶、受持五戒、修習十善,這個人智慧就大一點,可以說這就是﹁利﹂。或者說這個人他歡喜修學五戒十善,但是這還不能出離生死,還是在老病死裡面生活的,這也是﹁鈍﹂;若是能修出世間的聖道、可以解決生老病死,這個人就是根性﹁利﹂。簡略的說,能接受佛法戒定慧的聖道可以算是﹁利﹂;他雖然能夠修善法、但還願意在五欲裡面流轉生死,也還是﹁鈍﹂。或者修一佛乘叫作﹁利﹂,修方便法門就稱為﹁鈍﹂。   「精進懈怠」修行的時候,有的時候能精進、有的時候不能精進就是懈怠了。《佛說阿彌陀經》要一心不亂、佛才能接引他往生阿彌陀佛國,但是在《無量壽經》說是十念念佛也可以往生阿彌陀佛國,就是有兩個標準,這就可以知道:若一心不亂往生阿彌陀佛國那是精進的人,佛就為精進的人說這個法門;而說十念往生那就是為懈怠的人說的,所以這有精進、有懈怠的不同。譬如說這個人他相信佛法但是他懈怠,那個人相信佛法而能精進的修行,也是各式各樣的不同。   「隨其所堪而為說法」佛有大智慧能夠觀察眾生:你是利、是鈍,你是精進、是懈怠,隨你所適合的程度而為你說法,不會超過也不會不及;就像下雨的時候,小根小莖小枝小葉、乃至大根大莖大枝大葉,各有所受,稱其種性而得生長,都是很恰當、很適合的。 卯二、合所潤 種種無量,皆令歡喜,快得善利。是諸眾生聞是法已,現世安隱,後生善處,以道 受樂,亦得聞法;既聞法已,離諸障礙,於諸法中,任力所能,漸得入道。   「種種無量」眾生的根機各式各樣的差別不一樣,佛說法也能夠各式各樣的法門來教導他們,「皆令歡喜」使令他們都能很歡喜的接受,「快得善利」他們如法修行會很愉快的有所成就,現在得到佛法的利益叫作「善」,將來還會繼續地進步又再得到利益了就叫作「利」。這幾句話是總說的,以下是別說。   「是諸眾生聞是法已,現世安隱,後生善處,以道受樂」這一部份叫作﹁增上生道﹂,「亦得聞法,既聞法已」這一段是﹁決定勝道﹂。「增上生」就是人天乘的法門,我們能修學五戒十善、或者加上禪定,我們今生已經感覺不錯了,但是來生要勝過現在,樣樣都要好過現在,那叫作增上生。「決定勝」是指得無漏的聖道,這個勝利是決定勝的了,決定不會失敗、不會又跑到三惡道去了,所以這是決定靠得住的。   「是諸眾生聞是法已」這麼多眾生他聽聞了佛法以後,在他的根性裡面就成了世間的善法了。「現世安隱」能一直的做善事、自己內心裡面很平靜、很安穩,現在就得到好處了;「後生善處」因為他聽佛教常做功德,所以他來生會生到好的地方去。「以道受樂」他來生或者在人間、或者在天上享受富貴的果報,或者說今生所受的樂是前生所修的道,他不放逸、不做非法的事情,就是以道受樂。   《金剛經》上說「若菩薩心住於法而行布施,如人入闇則無所見」,心住於法這時候有取相的煩惱在活動,就是沒有般若的智慧,將來要有富貴的果報來了的時候「如人入闇」就是被勝妙的五欲境界把你困住了。若是「心不住法而行布施,如人有目日光明照」就不同了,你做功德的時候你有佛法般若的氣氛在裡面,你能觀察我不可得、法不可得、所利益的人都不可得,不可得中我能做功德、不取著,用佛法來熏習,雖然沒得無生法忍,但是你走上無生法忍的這條道路了,這就是一個智慧的行為,將來在人天裡面受果報的時候有智慧、就不被五欲的勝玅境界所迷惑,雖然在五欲之中、但心裡面有智慧「如人有目日光明照」不迷惑,還能繼續做功德。現在「以道受樂」也是這個意思,就是受樂的時候他不做非法的事情,能有這麼一個分寸,就是「增上生道」做世間上有為有漏的功德,又還能夠有佛法的熏習,所以「以道受樂」。   「亦得聞法,既聞法已離諸障礙」,這以下就是「決定勝道」出世間無漏的佛法了,就是在前生遇見過佛、聽聞了佛法、也修行的還可以,使令來生在富貴的境界裡面不迷惑。得到富樂的果報之後「亦得聞法」,還能夠遇見三寶、還能夠聽聞佛法,這個時候和以前不同了,覺悟到還是出離世間、得聖道好!「既聞法已離諸障礙」,若有聖道在心就是大自在的境界,就能遠離煩惱的障礙了。「於諸法中任力所能」就是在眼耳鼻舌身意、色聲香味觸法的境界裡面,任憑你自己的力量、盡其所能努力地去修行,「漸得入道」逐漸地逐漸地得入佛道、就圓滿無上菩提了。   智者大師又有不同的解釋,就說這兩段文都是決定勝道:「是諸眾生聞是法已」就是聽聞了佛法以後,他就能修學聖道,修學聖道得到現世安隱,將來又生到好的地方去;譬如說得無生法忍了就是「現世安隱」,將來決定不到三惡道去,就在人間天上也還是個富貴的人;他得了無生法忍「以道受樂」那個聖道的智慧還繼續的用功修行,心裡面有法樂的,當然是「亦得聞法」,「既聞法已離諸障礙」繼續破除剩餘的煩惱,「於諸法中任力所能,漸得入道」也是得無上菩提;也可能這「後生善處」是生到佛世界去了,在佛世界「以道受樂」又聽聞佛法、又繼續努力地修行。 丑二、提譬帖合 如彼大雲,雨於一切卉木叢林及諸藥草,如其種性,具足蒙潤,各得生長。   「提譬帖合」提這個譬喻來合佛出現世間教化眾生的情況。「如彼大雲」佛出現世間為眾生演說佛法就像那個大雲下雨似的,「於一切卉木叢林及諸藥草」受到雨的滋潤,「具足蒙潤」能夠圓滿的受到佛法的教化,「各得生長」按照你本身的程度都會得到進步的。 子二、合差而無差(分二科) 丑一、正合(分二科) 寅一、合一地所生一雨所潤 如來說法一相一味,所謂解脫相、離相、滅相,究竟至於一切種智。   這﹁一相﹂就譬喻一地,﹁一味﹂譬喻一雨。「所謂解脫相、離相、滅相」就是解釋「一相」的,「究竟至於一切種智」就解釋「一味」。「一相」,諸法是有差別相而說它是一相,即是無相的意思,一切法都是無相的所以就變成一相了,就是無差別相了,那也就是諸法實相、這個實相的意思;﹁一相﹂是一切法的理性,一切法的本性諸法寂滅相、無差別相。「一味」是在佛教徒,佛教徒就成一味了;眾生在諸法一相的境界上變成種種相,到三惡道去就變成了苦味,到天上變成樂味,到人間有苦味也有樂味,到了出世間的聖道那是無漏的味道,這個﹁味﹂也是有種種的不同,但是到究竟成佛了只是一個味、無差別的味。世間是有漏的味,出世間是無漏的味,成佛了以後那是不可思議的味;這是在緣起上講有種種味,但是到究竟圓滿了只是﹁一味﹂。說世間上的一切法也是種種相,但是究竟深入地觀察只是一相。「一相」是在諸法的理性上講,「一味」是約修行說,修行成功了這是一味。   什麼叫作一相呢?「所謂解脫相、離相、滅相」這三句話來解釋一相。「解脫相」,解脫是對繫縛說的,能繫縛眾生的是業力,如果你能觀察這個業力是一相就沒有繫縛了,那就是解脫相,就是自在的境界了。﹁離相﹂,我們有煩惱的時候就是著在這個相上,就是種種苦惱的境界,你能觀察這個煩惱是一相、那就是離相了。「滅相」就是我們的五蘊身這個果報、乃至意生身的果報,那都是相,那個果報能困擾人,我們能觀察它是一相就變成滅相了。這是一個解釋。   其次再一種解釋:所謂「解脫相」,這個惑業苦,煩惱、煩惱的業力、煩惱業力招感的果報,都能困擾人、繫縛人不得解脫,我們能觀察它是一相就是解脫相了。什麼叫作一相呢?就是你解脫了惑業苦相,這時候就叫作﹁一相﹂。那怎麼樣才能夠得到解脫相呢?﹁離相﹂,你的內心和一切相接觸的時候不要執著,雖然還在惑業苦裡面、你能夠不執著那就是解脫相,你心裡面能離一切相的時候你就會得到解脫相了。那怎麼樣才能離相呢?就是﹁滅相﹂,你若通達了惑業苦這一切的相都是寂滅相、那你就是不著相了、就能離相了,離相也就是解脫相了;這是用這三相來解釋這個一相的道理。   「究竟至於一切種智」這是解釋「一味」,若沒到一切種智的時候都還是種種味,若是你能夠觀察諸法一相,修行這個解脫相、離相、滅相,你能常時這樣用功,到究竟圓滿的時候就是一切種智成就了,那時候就是一味、而不是種種的苦惱味了,就得大解脫了。所以如來說法就是說這樣的法,而這樣的法眾生所不能知,唯有佛才能知道的,所以說有差別的相即是無差別,而眾生不能知道的。 寅二、合草木各有差別(分三科) 卯一、正合眾生如草木故不自知 其有眾生聞如來法,若持讀誦如說修行,所得功德不自覺知。   「其有眾生聞如來法」有各式各樣的眾生聽聞佛所說的法,「若持讀誦如說修行」,「持」就是不放棄,這個語言文字的佛法你要一直地讀誦,「如說修行」這是依文解義了,根據這個文去明白那個道理,然後根據那個道理去修行,就是所謂斷惡修善了。﹁讀誦﹂是屬於解,﹁如說修行﹂是行,解而又能行一定會有成就不會徒勞的,就是所謂功德了,「所得功德」這個功德是由自己努力來的。「不自覺知」你對於自己成就的事情不是太明白的;譬如阿羅漢他知道自己是得了阿羅漢了,其實他並沒有完全明白,因為佛的意思是要從阿羅漢這裏到無上菩提那兒去的,為了得無上菩提先讓你得阿羅漢,這樣的意思阿羅漢自己都不知道,所以是「不自覺知」。又譬如說我們受三歸、受持五戒十善,或者修學四禪八定、或者修三十七道品、六波羅蜜,都是這樣子「所得功德不自覺知」自己不是太明白的,不明白佛的大慈悲意在什麼地方。 卯二、明唯有如來能知故與大雲同而不同 所以者何?唯有如來知此眾生種相體性,念何事、思何事、修何事?云何念、云何思、云何修?以何法念、以何法思、以何法修?以何法得何法?眾生住於種種之地,唯有如來如實見之,明了無礙。   「所以者何?」因為什麼眾生自己不知道呢?「唯有如來知此眾生種相體性」,種子的相貌叫﹁種相﹂,他的﹁體性﹂不是表現於外的相貌,那是不可以眼見的,他的實質是怎麼回事情這唯有如來能知。這「種子」就是因,因就叫種相,善以善為因、就是善為善的種,惡以惡為因、就是惡為惡的種,這樣講就是惡不能為善作因緣的了。但是智者大師特別提到:惡能為善作因緣,說我們這個煩惱是個雜染污穢的一種法,但是它能為善法作因緣,怎麼知道呢?鳩摩羅什法師在《維摩經注》上舉一個例子,他說有兩個人作朋友,一個人是笨一點、一個人是靈活一點,笨的這個人出家修行得阿羅漢果了,這聰明的朋友一想:他是個笨人能得阿羅漢果,我更應該是能了,就也出家修行。這樣的心理其實是高慢心,這高慢心也是煩惱之一的,但是因為這個高慢心他出家了、出家以後也有成就,所以這個煩惱能夠為如來種。   智者大師也說:佛法是說無我的,但是初開始來到佛法修行的人都是『為了我好,我才發心修行的呀!』這個﹁我見﹂是很多苦惱的一個因緣,但是在佛法裏面說它也是修學聖道的一個因緣,這個煩惱也就是般若的種子,所以惡也能為善作因緣的,這個種子的相貌是各式各樣的不同差別;但是在諸法的體性上是無差別,這種甚深法性的境界也就是無為的境界,也就是前面說的一相,也就是佛境界。這﹁種相﹂是約表面上因緣的變化說的,這﹁體性﹂是約無為的理性說的;這樣緣起的事相最不容易了知的、唯有佛的一切種智才能圓滿的知道,阿羅漢「我等同入法性」也多少能知道這體性的一部分,眾生本身只能少分得知,所以說「唯有如來知此眾生種相體性」。   「念何事、思何事、修何事」這是說三慧,約這個事情。「念何事」是聞所成慧,「思何事」就是思所成慧,﹁修何事﹂是修所成慧。「念何事」這個「念」字應該是個「聞」字,聽佛說法叫作﹁聞﹂,但是把所聞之法能顯現在心裏是念心所的力量,這個「念」就是明記不忘;「念何事」重要的是在「事」那個地方,就是所緣的境界;﹁聞所成慧﹂就是重在所聞的那一方面,你所聽聞的道理也就是「事」,就是根據佛說的語言去聞,這包括閱讀經論在內。聞所成慧的人他所演說的佛法就是經論上怎麼講、他就怎麼講,他不能離經一字,超越這個限度他就不會說了,所以他只是口頭上這麼說、自己心裏面不能那樣做、做不來的,就是還沒能真實地得到解脫。但實在來說,聞所成慧對於全面的佛法有了真實的了解,什麼是佛法他有肯定的理解了,這也不是容易的事情。   ﹁思所成慧﹂就是已經明白了佛法以後、而能夠深入地去思惟,經過長時期的思惟以後比聞慧更進了一步,就是能善解義趣、他能深入地明白經論裡面的義,能善巧地說法而不違背經論上的道理,超過了聞慧的境界,不依據經文另外能說出來一些合乎佛法義理的語言;但是他的能力也就是限於此,他還沒能到解脫的境界。到﹁修所成慧﹂的時候就是得到禪定了,在禪定裏面再去思惟這個道理,這時候能力是更強了,他有時候也依據經論去說佛法,有時候他不依據經論上的話、他也會說出來很多的佛法,所以是依文也不依文、依義亦不依義;就是修慧的人得了禪定了,在禪定裏面修行的時候證悟了諸法實相的真理了,他就不依據現成的文句,他就能在真理那地方活動,這是聖人的境界;但是聖人他也還需要有聞慧、有思慧的,就是到了等覺菩薩他還是要聞法的。初發心學習佛法的人你要學習這三種智慧,你這三種智慧的所緣境一定要依據聖言量,「念何事、思何事、修何事」是重在所緣境,你要把所緣境弄清楚。   「云何念、云何思、云何修」是在﹁能﹂的方面,我現在歡喜《摩訶般若波羅蜜經》作我的聞思修的所緣境,或者我歡喜《起信論》、我歡喜《楞嚴經》我用它作我的所緣境,這樣決定下來,然後你怎麼樣去念、怎麼樣去思、怎麼樣去修,都也是要弄清楚、要努力地去學習了。   「以何法念、以何法思、以何法修」這是把前面的兩段文合起來,前面一個是重在所緣、一個是重在能緣,現在是能緣和所緣合起來正式地進行這件事,就是去用功了。「以何法得何法」就是因果了,用什麼樣的因會得到什麼樣的果;若是按照﹁教理行果﹂來說,就是什麼樣的教、顯示什麼樣的道理,你明白那個道理以後,你那樣修行就會得到果、會有個結果。   相信佛法的﹁眾生住於種種之地﹂,大家都是聞思修但是還不一樣,就是各式各樣的境界,聲聞乘、辟支佛乘、佛乘都是各式各樣的,他們住的很多很多種地的情況「唯有如來如實見之」,唯有佛才能真實地看的清楚「明了無礙」,那個當事人他都不會完全明白的。智者大師的意思說「唯有如來如實見之」是按照前面的「一相一味,所謂解脫相、離相、滅相,究竟至於一切種智」那個意思說,如實地見到一切法都趣向於無上菩提的,這樣的事情如來是明了無礙的,就是由有差別到無差別的境界,這是佛才能知道的。 卯三、舉譬帖合眾生不知 如彼卉木叢林、諸藥草等,而不自知上中下性。   這是舉前面那個譬喻來合現在這個眾生不知的事。這地方說唯有如來才能知道,眾生自己不知道,就像前面那個「卉木叢林、諸藥草等」它不知道它自己是屬於上、是屬於中、是屬於下、它不知道的;這正好合乎這個譬喻,就譬喻「眾生住於種種之地」也是不知道自己在什麼地位,唯有佛才能知道的。 丑二、結釋(分二科) 寅一、結成差即無差 如來知是一相一味之法,所謂解脫相、離相、滅相、究竟涅槃,常寂滅相,終歸於 空。   「如來知是一相一味之法」唯有佛才能知道一切法都是一相、一切法也都是一味,「所謂解脫相、離相、滅相」這前面解釋過了,現在再重覆一下:這個業力是繫縛相,眾生造了業就被這個業困住了、你跳不出去,但是你若能觀這個業是一相,這繫縛相就變成﹁解脫相﹂了。﹁離相﹂是指煩惱說,煩惱是取相,不管是什麼煩惱、都是取著引起煩惱的境界,這個煩惱動起來的時候就繼續取這個相,他就被這種煩惱困住了,如果觀察這個煩惱是一相的時候,這煩惱的取相就變成離相了,那煩惱就變成般若波羅蜜了,這就叫作離相。﹁滅相﹂是屬於惑業苦的這個苦,我們眾生的分段生死、這色受想行識這是生相,阿羅漢和這些大菩薩他那個意生身、不思議變易生死那也是生相,你能觀這個生死是一相就是無相,那麼這生相的生死就變成寂滅相了,變成寂滅相那就變成法身了。這樣說來:業變成解脫相、就是解脫德;煩惱變成離相、變成般若德;生死的生相變成滅相之後、就變成法身德了;觀這惑業苦是一相就變成三德了,這就成為佛的境界了。   「究竟涅槃」這是斷德,前面說「究竟至於一切種智」那是智德,佛的智斷二德是不能有所缺少的;都是加個「究竟」就揀別不是阿羅漢的那個境界。你能夠這樣修諸法的一相一味之法、解脫相、離相、滅相,就「究竟涅槃」就能達到佛的究竟涅槃不生不滅的境界了。「常寂滅相」,《般若經》說「前際空、後際空、中際亦空,常性空、無不性空時」所以叫作常寂滅相,不是說諸法滅了以後才是寂滅相的;諸法因緣生,因緣生的時候就是寂滅相,在生之前、生之後也都是寂滅相,這個常寂滅相是沒有時間的限制。﹁終歸於空﹂到最後也就是歸於第一義空那裏、在那裏安住下來,這就是斷德的果;前面「究竟至於一切種智」是智德,這智德圓滿了、斷德圓滿了、就圓滿無上菩提了,圓滿了佛果了。「究竟涅槃,常寂滅相,終歸於空」差別上就是無差別了,這樣就是到了佛的大般涅槃的境界了,這是究竟圓滿的妙法。 寅二、釋出不即說意 佛知是已,觀眾生心欲而將護之,是故不即為說一切種智。   「佛知是已」佛知道諸法都是一相一味這件事以後,「觀眾生心欲」佛觀察眾生內心裏面的好樂,也包括他宿世栽培的善根,感覺到他們的程度不夠,力量不夠就不能講說這樣的妙法,「而將護之」眾生程度不夠的時候,你為他說這樣妙法他可能會誹謗、不生信心,他若一誹謗就是造了惡業、要到三惡道去了,佛若不說就能保護他不墮三惡道,為了愛護他「是故不即為說一切種智」所以不立刻為他宣說究竟涅槃常寂滅相這樣的妙法,就說方便法門了,說方便法門這是將護的意思、是愛護眾生的意思;為他說這個法也是愛護的意思,不為他說這樣的法也是愛護的意思,但是說與不說,就是因為眾生程度的問題了。 壬二、結歎述成 汝等迦葉甚為希有,能知如來隨宜說法,能信能受。所以者何?諸佛世尊隨宜說法,難解難知。   「結歎述成」就是最後結束這段文,讚歎迦葉尊者他們,「述成」就是認為他們說的對、沒有說錯,領解的對。「汝等迦葉」你們各位阿羅漢,「甚為希有」很少有、很難得了,這是讚歎他們,「能知如來隨宜說法」你能明白佛是隨順眾生的根性而去演說佛法這件事,你能覺悟這是於一佛乘分別說三的意思,「能信能受」能相信佛所說的道理、能受之於心而不排斥,能夠容受、能這樣地去了解,這正是他難得的地方。智者大師把這個﹁能信受﹂指在開權顯實、會三歸一這方面,就是領解了權、也領解了實。   「所以者何?」為什麼對於佛的隨宜說法能信能受就是甚為希有呢?「諸佛世尊隨宜說法難解難知」佛為一切眾生隨宜說法的這件事,眾生很難明白的,很難領解、很難知道,而阿羅漢他們能夠明白這個道理、所以是很希有的了。 辛二、重頌(分三科) 壬一、頌法說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破有法王.出現世間.隨眾生欲.種種說法.如 來尊重.智慧深遠.久默斯要.不務速說.有智若聞.則能信解.無智疑悔.則為 永失.是故迦葉.隨力為說.以種種緣.令得正見.   「破有法王」,佛法是重視空的,所以破這個「有」成功了你就是佛。這個「有」分兩種:一個分段生死因果、一個不思議變易生死因果,這兩種因果都叫作「有」,而這兩種生死都是來困擾人、來苦惱人的;佛的大般若智慧能把這兩種﹁有﹂都破掉,觀察它們都是寂滅相就得大解脫、得大自在了,這是佛他自己所作已辦究竟圓滿了。「出現世間」因為眾生還沒有解脫、還沒有「破有」,所以佛大慈大悲地出現在凡夫的世間。「隨眾生欲,種種說法」,出現世間以後,佛觀察眾生的程度、看他們心裡所歡喜的什麼合適,然後為眾生種種地說法,這樣就是為實施權了,就是說權教不可思議。   「如來尊重智慧深遠」這底下說實教不可思議。佛是特別尊重的,《大智度論》說:得到無為法的人對於這些有為幻化的境界不能動其心,所以他心裏面尊重;三乘聖人都是得無為法,但是佛最圓滿,所以如來是特別尊重的。「智慧深遠」,見到無為法真理的大智慧是特別「深」而不能見其底的,特別「遠」而見不到邊際。「久默斯要」他很久很久以前已經證悟了無為法,無為法是離言說相、離心緣相的,也就是﹁默﹂;這個「斯要」就是解脫相、離相、滅相、究竟至於一切種智、究竟涅槃常寂滅相,這就是「要」,就是一乘佛法、佛的境界,這樣證悟的境界早已經成功了。早已經成功了以後「不務速說」,但是佛並不是急急地要趕快給人講,是要到眾生機緣成熟了、佛才為眾生說這一佛乘妙法的,佛的真實智慧是這樣。   「有智若聞則能信解」這有大智慧的人他若聽聞這樣的佛法他能相信、也能領解。「無智疑悔則為永失」若是這個所度化的眾生他的智慧低,你若為他說這樣的佛法他心裏面疑惑,如果相信了以後又後悔了、又不相信了,這樣程度的眾生如果聽聞了這樣的佛法,那就是有過錯了,這不是佛所應該做的事情;因為佛說法使令眾生有了罪過跑到三惡道去了,那是不對的、是錯誤的,所以﹁久默斯要不務速說﹂;這表示佛為眾生先說方便法門而後再說真實的法門,就是為這一類鈍根的菩薩這樣子說。   「是故迦葉」佛又召呼迦葉,「隨力為說」隨眾生的智慧力之所堪能的為他說法,「以種種緣令得正見」先說種種的方便法門作因緣使令他進步一點,然後再為他說一佛乘的法門、使令他得到佛的正知正見;就是有這樣的次第,先權而後實,不能一下子就說實的,這是指鈍根菩薩是這樣。 壬二、頌立譬(分二科) 癸一、頌無差而差(分二科) 子一、超頌能潤無差 迦葉當知.譬如大雲.起於世間.遍覆一切.慧雲含潤.電光晃曜.雷聲遠震. 令眾悅豫.日光揜蔽.地上清涼.靉靆垂布.如可承攬.其雨普等.四方俱下. 流澍無量.率土充洽.   這一科﹁超頌能潤無差﹂,佛這個大雲下雨在前面的長行是第二段,現在把它放到第一段來了,所以是「超頌」。迦葉!你要知道,「譬如大雲」虛空中有很廣大的雲,「起於世間」在世間上現出來很大的雲,這就是佛的大悲心現出應化身來到這個世界度化我們,「遍覆一切」這大雲是普遍地蔭覆一切世界一切眾生,表示佛平等地慈悲愛護一切眾生。   「慧雲含潤」譬喻佛的應化身裏面有大智慧,所以叫「慧雲」;這雲裏面有很多能潤澤一切萬物的水,表示佛的應化身裏面有無量無邊教化眾生的佛法,所以叫「含潤」。「電光晃曜」佛度化眾生有時候放大光明,就像雲在虛空裏面密布的時候也會有閃電光明晃曜。「雷聲遠震」佛說法的時候,佛的法音像雷聲似的能震動到很遠的地方去。「令眾悅豫」所有聞法的人都歡喜了;或者是世界上農夫種了田,天若下雨大家都歡喜。   「日光揜蔽」這時候大雲下雨,太陽的光明就遮蔽住不現出來了;這表示邪知邪見的這些外道都被佛法所遮蔽住了,佛的妙法在流通,他們不能夠無邊際地活動了、有所限制了。「地上清涼」下雨的時候大地是清涼的境界,這就表示大地上的眾生蒙受了佛法就去掉了一切的愛煩惱、見煩惱,就沒有這些熱惱了。「靉靆垂布」大雲很興盛、厚厚密密的垂下來,離地面不太遠,「如可承攬」就像伸手可以接過來似的。這表示佛的三十二相、八十種好、無量光明、佛的身相我們也可以取得、我們也可以成就。但是《維摩經》上說:佛的無上菩提不可以身心得,因為身不可得、心也不可得故,觀察這個身也是畢竟空的、觀察這個心也是畢竟空的,無身心可得、哪裏有身心去得無上菩提呢?但是你能這樣觀察就得無上菩提了,所以是如可承攬,說是不可得、不可得即是得。   「其雨普等」佛說法的時候,這法雨是普遍地、很平等的降下。「四方俱下」胎卵濕化四類眾生都能夠聽佛法的,不管你本身怎麼樣但佛的大悲心是遍於一切眾生的。「流澍無量」佛那個法水無量無邊的降下來,「率土充洽」所有的大地都得到潤澤了,這是說只要是有心的眾生他們都能得到佛的利益。 子二、追頌能生所生受潤差別 山川險谷.幽邃所生.卉木藥草.大小諸樹.百穀苗稼.甘蔗蒲萄.雨之所潤. 無不豐足.乾地普洽.藥木並茂.其雲所出.一味之水.草木叢林.隨分受潤. 一切諸樹.上中下等.稱其大小.各得生長.根莖枝葉.華果光色.一雨所及. 皆得鮮澤.   ﹁山川險谷﹂也會生出來卉木藥草、大小諸樹,﹁幽邃﹂深谷裏面幽隱的地方也會生出來卉木藥草、大小諸樹;這譬喻眾生久遠久遠以前也栽培過出世間的善根,這個善根也就在他的身心裏面儲藏著,所以叫作「幽邃所生」。「百穀苗稼」譬喻十善,每一善都有十善的莊嚴,十乘十就是一百了;這百穀的苗稼就是善根增長的相貌。這個﹁甘蔗﹂譬喻眾生修學的禪定,﹁蒲萄﹂一粒一粒很多就譬喻智慧,智慧能破除煩惱;這一定一慧都是眾生栽培的善根。「雨之所潤無不豐足」佛的法雨來滋潤眾生、使令眾生修學的佛法都是很圓滿的增長。   「乾地普洽」沒下雨的時候地是乾的,現在大雲降雨了,普遍地都有水的滋潤了;這表示原來沒有栽培的、原來與佛法沒有因緣的,現在佛來到這個世間說法的時候,他們也相信佛法了、也能栽培善根了。「藥木並茂」藥是三草、木是二木,就是五乘的佛法,他們也能栽培五乘佛法的善根,這些善根栽培地都是很興盛的。「其雲所出一味之水」佛這個深雲所宣說出來一味的法水,「草木叢林隨分受潤」隨眾生他本身的程度來接受佛的法雨滋潤。   「一切諸樹上中下等」所有的樹木不論是上、是中、是下,這三品的不同,「稱其大小」隨著它是大是小,「各得生長」這善根又繼續增長了。前面講過,在聖位也有上中下、凡位也有上中下,﹁大小﹂有大樹、有小樹,「各得生長」這就說它生長的相貌。它們增長什麼呢?就是﹁根莖枝葉﹂,就是信和戒定慧這樣的善法有所增長,﹁華果光色﹂,這﹁華﹂是因,在因的信戒定慧、在果上的信戒定慧都是增長,都是有光鮮的色澤。「一雨所及皆得鮮澤」佛這一味的法雨來教導這一切眾生,大家能夠修行、都能夠鮮亮光澤,就是遠離了一切的過失、增長了功德。 癸二、頌差而無差 如其體相.性分大小.所潤是一.而各滋茂.   「如其體相」如這三草二木的體相,「體相」是無為的理性,無為的理性當然無差別,但無差別的時候還是有差別,就是「性分大小」它的種性體相是分大小不同的差別,但是「所潤是一」佛這一味的法雨是無差別的,「而各滋茂」都得到了滋潤、都得到了茂盛。 壬三、頌法合(分二科) 癸一、頌合無差而差(分三科) 子一、頌合能潤 佛亦如是.出現於世.譬如大雲.普覆一切. 既出于世.為諸眾生.分別演說.諸法之實.   佛也是這樣子,出現在世間就像大雲似的普覆一切。「既出于世」佛出現世間以後,能為眾生演說諸法之實;這話的意思就是:一切眾生對於世間上的色受想行識、眼耳鼻舌身意、色聲香味觸法,都被這一切法的假相迷惑住了,佛現在分別演說諸法的真實相,沒有法能迷惑、也沒有法所迷惑的,或者說小乘法、或者是大乘法、或者世間的善法,說種種各式各樣的法來覺悟一切眾生。 大聖世尊.於諸天人.一切眾中.而宣是言.我為如來.兩足之尊.出於世間. 猶如大雲.充潤一切.枯槁眾生.皆令離苦.得安隱樂.世間之樂.及涅槃樂.   大聖世尊於諸天、人、大眾之中宣布說:「我為如來兩足之尊」這就是前面長行具足十號的那一段文。佛世尊出於世間就像大雲似的「充潤一切枯槁眾生」,這是四弘誓願的第一句『未度者令度』,站在佛的立場、佛的智慧觀察眾生的思想裏面沒有佛法的滋潤,名之為枯槁。「皆令離苦得安隱樂」這是那個第二句『未解者令解』,這個苦有因果的不同,有因苦、有果苦,現在說「皆令離苦得安隱樂」這是在因上說的,因的時候不要做惡,沒有因也就沒有果了,沒有苦果所以得安隱樂、安隱自在;這個樂有「安隱樂」、有「世間之樂」及「涅槃樂」分這麼三種:這「得安隱樂」是現在世安樂的事情。「世間之樂」就是後世的樂,在欲界天和人世間這五欲的事情很豐富就得到滿足了,若是生到色界天上去就有了三昧樂;若是成就欲界定、未到地定還沒能夠超過欲,還是在欲界的空居天、他化自在天、化樂天裏面享福,這都是屬於世間的快樂。「及涅槃樂」是出世間的樂,修學四念處破除愛煩惱、見煩惱,得到這種樂是永久不會破壞的了。這一段是說佛的四弘誓願、願一切眾生離苦得樂。 諸天人眾.一心善聽.皆應到此.覲無上尊.我為世尊.無能及者.安隱眾生. 故現於世.為大眾說.甘露淨法.其法一味.解脫涅槃.以一妙音.演暢斯義. 常為大乘.而作因緣.   「諸天人眾」很多的天眾、人眾,要專心地聽佛說法、不要散亂,大眾都應該到佛這裏來覲見無上尊貴的佛,來這裡聽佛說法。「我為世尊無能及者」這是讚歎佛,﹁安隱眾生故現於世﹂是饒益眾生,為了利益眾生才來到人世間的。來到世間「為大眾說甘露淨法」,諸天有甘露不死之藥,能令人長生不死的藥叫作﹁甘露﹂,就譬喻修學聖道、得到涅槃以後沒有生老病死就是得到甘露了;你在修學四念處的時候就是涅槃的因,叫作「甘露淨法」。「其法一味解脫涅槃」佛的法味就是一個解脫味,是不生不滅、離一切分別相、涅槃的境界。   「以一妙音演暢斯義」佛說法的時候,表達真理的法音是非常微妙的、是流暢無礙的講演甘露淨法的甚深義。「常為大乘而作因緣」若有眾生不能直截接受這真實的大乘佛法,也就為他作方便的因緣,那就是於一佛乘分別說三了。 子二、頌合能生所生 我觀一切.普皆平等.無有彼此.愛憎之心.我無貪著.亦無限礙.恒為一切. 平等說法.如為一人.眾多亦然.常演說法.曾無他事.去來坐立.終不疲厭. 充足世間.如雨普潤.   我觀察這一切的眾生,是普遍地、平等地對待一切眾生,沒有這種彼此愛憎之心的分別,這「彼此」或者這樣說,不相信佛教的那一類眾生叫作﹁彼﹂、相信佛法的叫作﹁此﹂;作善的眾生叫作﹁此﹂、作惡的眾生叫作﹁彼﹂;求出世間聖道的叫作﹁此﹂、修世間善法的叫作﹁彼﹂;修一佛乘的菩薩叫作﹁此﹂、修二乘出離道的叫作﹁彼﹂;那麼對於此就有愛心、對於彼就有憎惡的心,佛不這樣,佛沒有彼此愛憎之心,都是平等的愛護、平等去教化的。   「我無貪著」對於教導眾生的佛法來說,佛也沒有貪著心,說我捨不得給你講這樣的佛法、不是的。「亦無限礙」就是沒有嫉妒心,佛也沒有這種染污的心,而是永久平等地為一切眾生演說佛法,因為佛內心裏面常住在諸法寂滅相上,所以內心是平等無分別,無分別中而能為一切眾生演說佛法,這是佛境界。   「如為一人眾多亦然」佛為一個人說法是這樣,為眾多的人說法也是一樣,沒有多與少的分別,心總是平等相的。「常演說法曾無他事」佛常是演說佛法教化眾生的,沒有其他的魔事、惡事,不如法的事情沒有。「去來坐立終不疲厭」約一般的境界解釋,這個肉身、四大合成的有漏業得的果報身體是有疲勞的問題,佛是法身的境界,法身沒有疲勞這回事情的。若約深一層說:入涅槃叫作﹁去﹂,來成正覺叫作﹁來﹂,為眾生說法的時候叫作﹁坐﹂,眾生的根性機緣還不成熟、還要待時,那叫作﹁立﹂;或者說為眾生演說一佛乘的真實法門叫作﹁坐﹂,為眾生說方便法門是暫時的、所以叫作﹁立﹂;不管是怎麼樣的教化眾生,佛內心裏面總是很自在、很輕鬆的,沒有疲厭的這件事,所以是一直地能夠教化眾生。「充足世間如雨普潤」對於世間眾生的教化,佛一直是很充足的,沒有說是有所缺少的;就像大雲下雨似的能夠普遍地滋潤一切卉木叢林。 子三、頌復合能潤所潤(分二科) 丑一、頌合能潤 貴賤上下.持戒毀戒.威儀具足.及不具足. 正見邪見.利根鈍根.等雨法雨.而無懈倦.   所教化的眾生有高低上下身分的不同,有的人能夠持戒、品德很好,有的人隨隨便便地破了戒,這身分不一樣、表現出來的行為也不一樣,有的人具足威儀、有的人不具足威儀。「正見邪見」是內心的思想、是他智慧上面的事情,有的人知見很合道理、很正確的,有的人沒有正見、他的知見偏了,或者正見、或者邪見,種種的情形。有的人第六意根很利、前五根不是那麼利,有的人前五根很利、但是第六意根不利,或者是他的信進念定慧是利、或者是鈍,也是各式各樣的情形。而這麼多差別的情形,佛也是慈悲的「等雨法雨而無懈倦」。 丑二、頌合所潤(分二科) 寅一、頌歡喜善利現世安隱合普洽譬 一切眾生.聞我法者.隨力所受.住於諸地.   所有各式各樣的眾生他聽聞了佛的妙法,隨他的心力智慧大小所能接受的佛法,能夠如法的修行、他就有成就,「住於諸地」他安住在各式各樣的境界裏面,他或是能夠修五戒十善這是一個境界,或者修禪定、得到禪定又一個境界,或者他是到了初果、或者三果了,就是住於種種的境界裏面。這是總說的,底下別說。 或處人天.轉輪聖王.釋梵諸王.是小藥草.知無漏法.能得涅槃.起六神通. 及得三明.獨處山林.常行禪定.得緣覺證.是中藥草.求世尊處.我當作佛. 行精進定.是上藥草.   他聽聞了佛法隨力所受,他是處在人天的程度,就是人的境界、或者是天的境界,天上的善法要比人間修習的善法精微了一點,還是有差別,所以果也就不同了。或者是達到轉輪聖王那個境界、他修的善法又更精微了;修行同樣的善法而得不同樣的果報,就是內心裏面還有問題的;人的境界裏面能得轉輪聖王的果報、那是施波羅蜜做得很殊勝;或者是釋提桓因、或者是梵天王、或者是初禪、二禪、三禪的天王那個境界,這釋提桓因也還是五戒十善,若梵天王就一定要加上禪定了,在這個範圍內修學善法的人還沒有斷煩惱,還是有漏的善法,那就屬於﹁是小藥草﹂。   「知無漏法能得涅槃」他能知道「無漏」沒有煩惱的境界,能注意自己的身口意不要有煩惱,那就是要修學戒定慧才能有這個力量;修學無常、無我、不淨、破除去常樂我淨的顛倒,心安住在清淨無漏的無我無我所的境界裏面,他就能得到涅槃、能入於不生不滅的境界裏面去了。他住於有餘涅槃的時候,他能現起六種神通,這就是具解脫阿羅漢,若是慧解脫阿羅漢就沒有神通了。「及得三明」這三明又高過了神通的境界,天眼明就高過天眼通,宿命明又高過了宿命通,漏盡明也高過漏盡通;這天眼通看見了那個境界、但是不知道究竟什麼原因,若有天眼明就知道了,所以這是定力深、而智慧也是深才能有這樣的境界,這是阿羅漢的境界。   「獨處山林常行禪定」他單獨地住在深山林野常時修行禪定,這種無漏的功德成就了、就是得了緣覺證,也還是深觀諸法實相,能斷煩惱而又能斷除多少習氣,所以他的智慧辯才高過了阿羅漢;這阿羅漢和辟支佛這兩位聖人都斷除了愛煩惱、見煩惱,高過了凡夫富貴的境界,所以﹁是中藥草﹂。   這﹁上藥草﹂是指菩薩說的,因為他是「求世尊處」,這個「處」字當個﹁歸趣﹂講,他是歸趣於佛,就是他的四弘誓願,他願得無上菩提、他希求能夠成佛,所以要好好地修學六波羅蜜,將來我也可以成佛的,他有這種偉大的志願、有大悲心要廣度眾生的。六波羅蜜裏面的施波羅蜜、戒波羅蜜、忍波羅蜜,世間上有修養的人也能有這三種功德,但是若想要得禪定就不容易,所以這裡說﹁行精進定﹂就是修禪定一定要精進,這個心長時期地不散亂、不懈怠、精進的修行就能得禪定了,得了禪定以後再得大智慧、那你成佛就有希望了;而精進波羅蜜它能夠策令其他五個波羅蜜也有成就,行精進是因、得無上菩提是果,有因就有果,這個菩薩他是能夠斷煩惱的,所以﹁是上藥草﹂。   這五乘佛法裡面:人是一乘,天又是一乘,阿羅漢、辟支佛又是兩個,再加上一個菩薩就是五乘佛法;現在這裏三草二木也是五個、可是不同了,這裡是人、天合成一個叫作小藥草,聲聞、緣覺也合成一個叫作中藥草,上藥草是菩薩,底下的小樹、大樹也是菩薩,就是把菩薩一分為三,所以這三草二木也是五乘佛法,和一般所說的五乘佛法一樣,但是有開合的不同。 又諸佛子.專心佛道.常行慈悲.自知作佛.決定無疑.是名小樹. 安住神通.轉不退輪.度無量億.百千眾生.如是菩薩.名為大樹.   又有很多的佛弟子﹁佛子﹂是指菩薩,他不願意作一般的生死凡夫、也不願意作阿羅漢、辟支佛,他專一地求無上菩提,也能有大悲心去救護一切眾生;「專心佛道」是上求佛道,「常行慈悲」是下化眾生。他的修行達到「自知作佛」這樣的程度,他自己知道他能得無上菩提了,這是一個大智慧,這一定要入聖位、最低限度要到第七地才可以;在《大智度論》上解釋第七地為等定慧地,這一地的定和慧是均衡平等的了;均衡了以後自知作佛,決定沒有疑問了,達到這個程度﹁是名小樹﹂。   「安住神通」這是聖位的菩薩得到六種神通,若是得前五通、沒得漏盡通、那還是凡位的菩薩,現在說「轉不退輪」那就是聖位的菩薩他斷除去了煩惱,他能夠安住在禪定裏面為一切眾生說不退轉法輪,廣度「無量億百千眾生」,他能度化這麼多的眾生向於聖道,這是指法身菩薩說,就是八地菩薩以上能在十方世界隨類現身普度眾生的,像這樣的菩薩﹁名為大樹﹂。   這個意思應該是說:從初地到第七地這是﹁小樹﹂,由八地到第十地就叫﹁大樹﹂,前面那個﹁上藥草﹂就是沒有入聖位的菩薩,或者說三十心、或者四十心菩薩,就是十信、十住、十行、十迴向,這樣的菩薩都還是凡位的菩薩。天台智者大師解釋說﹁上藥草﹂是藏教的菩薩,﹁小樹﹂是通教的菩薩,﹁大樹﹂是別教的菩薩,這麼樣不同的解釋。 佛平等說.如一味雨.隨眾生性.所受不同.如彼草木.所稟各異. 佛以此喻.方便開示.種種言辭.演說一法.於佛智慧.如海一滴.   所教化的眾生雖然是有高低凡聖的不同,但是佛內心說法的時候還是平等的,就像大雲下雨的時候這雨是一味的,但是隨眾生性所接受的就不一樣了;佛是一味的說法,但是小乘人聽聞的是小乘法、大乘人聽的就是大乘的佛法,你如果沒有出世間聖道的根器、那就是聽世間的善法了,所以「隨眾生性所受不同」,這下雨雖然無差別,但是草木能稟受、能接受這個雨的程度就不一樣了。   「佛以此喻」佛用這樣雲雨的譬喻來方便地開示眾生,這就是法無礙辯和義無礙辯,「種種言辭」是辭無礙辯,加上一個樂說無礙辯,佛用這四無礙辯來演說這一味的佛法。佛這樣的智慧像大海似的,而用來教化我們的智慧就如海水一滴那麼樣的微少。所以前面說迦葉尊者讚歎佛,佛還有無量無邊的功德、無量億劫說不能盡的。 寅二、頌後生善處乃至漸得入道合生長敷實譬 我雨法雨.充滿世間.一味之法.隨力修行.如彼叢林.藥草諸樹.隨其大小. 漸增茂好.諸佛之法.常以一味.令諸世間.普得具足.漸次修行.皆得道果. 聲聞緣覺.處於山林.住最後身.聞法得果.是名藥草.各得增長.   「生長敷實」這句話是譬如說播了種子在大地上面,然後下雨它生出來根莖枝葉,又再下雨它繼續增長華果敷實了;說我們眾生在佛法裏面栽培了這五種善根,佛降法雨的時候這五種善根得以增長,就是表示有成就了的意思。   「我雨法雨」佛開示無量無邊的佛法充滿了世間,所有教化的眾生都能聽聞佛法了。「一味之法」佛說法是無差別的,就如同那個叢林藥草諸樹,隨其大小漸次地增長茂盛。諸佛之法常是用平等一味的佛法來教化眾生,使令世間上人天眾生原來的善根又再增長,「普得具足」就是有了因以後又得到果了、得到安隱的果報了。你聽聞佛法栽培善根,生到人天世界來的時候、又有因緣接觸佛法,你能逐漸地修學出世間的聖道了,於是乎「皆得道果」,或者得到初果、或者二果、三果、四果,或者無生法忍這個道果;或者就是前面說的「以道受樂」那樣意思,這是說人天善根的增長。   聲聞、緣覺根性的人聽聞佛法栽培了出世間的善根,他就能夠住在山林裏面,「住最後身」這個身體是最後的身體,如果這個身體死亡了就再沒有五蘊身、就入無餘涅槃了;現在說他住最後身,就是聽聞了佛法使令他的道業增長,所以叫作「聞法得果」得了阿羅漢果住最後身了「是名藥草」,這是一個意思。其次,這聲聞、緣覺住了最後身,但是他展轉地繼續聽聞佛法,就是聽聞《法華經》了,發了無上菩提心、行菩薩道了,那麼他就是開示悟入佛之知見要廣度眾生了,那就變成菩薩了,從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到等覺以後得無上菩提了,那才真是「住最後身」;如果沒有發無上菩提心、沒有行菩薩道、沒能到法身菩薩,阿羅漢哪裏有最後身呢?還是不能的,所以「是名藥草各得增長」也是都進步了。 若諸菩薩.智慧堅固.了達三界.求最上乘.是名小樹.而得增長.復有住禪. 得神通力.聞諸法空.心大歡喜.放無數光.度諸眾生.是名大樹.而得增長.   假設這位菩薩他的智慧很堅固、不可以轉變,他能觀察「諸法從本來常自寂滅相」,這色聲香味觸不能影響他,他已經得無生法忍,沒有我我所的煩惱了,他那個心在第一義諦那裏是很安隱、很自在的,所以他容易堅固。這位菩薩的智慧能夠知道欲界、色界、無色界都是如幻如化的、不是真實的、是畢竟空寂的,就是斷煩惱了,他這麼高的智慧是要求無上菩提,這樣的人﹁是名小樹﹂,這小樹是說入聖位的大菩薩,「而得增長」這個小樹他又聽聞佛法修行他又進步了,就是從初地到二地、到三地、四地……向前進步。   「復有住禪」另外還有菩薩他能安住在甚深禪定裏面、得到神通的力量,能現出種種神通廣度眾生的;他的智慧也很深,聽聞佛說一切法都是畢竟空寂的道理,他心裏面感到歡喜。在《大智度論》上說,這些二乘聲聞根性的人「聞諸法空,如刀傷心」,若聽《般若經》大乘佛法說一切法都是畢竟空的,他內心的感覺就像刀傷他的心似的、是很痛的一種感覺;這菩薩「聞諸法空,心大歡喜」,同樣的佛法不同樣的感覺,那是不同的。前面說「究竟涅槃常寂滅相終歸於空」那也是說空,但那是佛的大般涅槃的境界,現在這個菩薩他還沒成佛,他還在因地的時候聽聞了佛的境界心大歡喜,這是他的自受用境界。底下說「放無數光度諸眾生」他能放大光明廣度眾生去,這是利他的境界、利益眾生的事情,這應該是法身菩薩了「是名大樹,而得增長」,這可見佛所教化的眾生也有很低的、也有很高的,有這麼多的分別不同。 癸二、頌合差而無差 如是迦葉.佛所說法.譬如大雲.以一味雨.潤於人華.各得成實.   就像前面所說的那樣,迦葉!佛所說的法語譬如天上的大雲似的,降下來一味的雨「潤於人華各得成實」,這一行半、六句的頌也是先說無差而差,「以一味雨」是無差別,「潤於人華各得成實」還是有差別的;這「人」就是五乘眾生,「華」就是因,「各得成實」就是果,這一味雨是無差別,但是在所教化的眾生那方面有因果之別、有五乘之別的,無差別中有差別。這底下就說差而無差的意思。 迦葉當知.以諸因緣.種種譬喻.開示佛道.是我方便.諸佛亦然.今為汝等. 說最實事.諸聲聞眾.皆非滅度.汝等所行.是菩薩道.漸漸修學.悉當成佛.   迦葉你應該知道,佛教化這一切眾生的時候,有一類的眾生不能直截用一佛乘的法門去教化的,要「以諸因緣」各式各樣的情況、種種的譬喻先說方便法門、然後再來開示佛道、說一佛乘的法門,要由有差別而入於無差別;我這樣教化眾生的方式不是獨特的,所有十方三世諸佛也都是這樣教化眾生的。   「今為汝等」說這個最真實的事情,就是現在說這個《法華經》一佛乘的法門,這個不是方便的說、而是最真實的法門,也就是前面說「所謂一相一味、解脫相、離相、滅相」這個意思。這一切聲聞人你們得了阿羅漢,但是還有不思議變易生死沒得解脫,所以不是佛的大般涅槃;你們現在能斷除愛煩惱、見煩惱,得到諸法空的智慧,雖然沒能夠得佛的無上菩提,但那還是成佛之因的,所以汝等所修行的功德是菩薩道、是成佛之因,再繼續努力就可以得無上菩提的。   這地方「諸聲聞眾皆非滅度」,在五乘佛法裏面單獨地提出來聲聞眾,因為這〈藥草喻品〉是為聲聞人述成的,他們聲聞人的執著心重一點,菩薩執著心輕、他還繼續向前進、要得無上菩提的;凡夫得人天的果報,也不會執著所得的果報是大般涅槃的,就是人天和菩薩這兩種人的執著心沒那麼重、所以沒有提,就只提諸聲聞眾了。這個〈藥草喻品〉是如來述成,為二乘人印可他們說〈信解品〉的道理,印成他們沒有錯誤。 《妙法蓮華經》〈授記品‧第六〉授記品‧第六   〈授記品〉就是為四大聲聞弟子授記,如來述成之後就為他們授記作佛了,這也就是來意了。「授」這個字也是﹁為﹂的意思、也是﹁與﹂給你的意思,「記」是記別、分別的意思,就是佛為聲聞人演說他將來成佛的情況、給他知道,所以叫作〈授記品〉。 己四、與受決(分二科) 庚一、正授中根記(分二科) 辛一、授大迦葉記(分二科) 壬一、長文(分六科) 癸一、行因 爾時,世尊說是偈已,告諸大眾,唱如是言:我此弟子摩訶迦葉,於未來世,當得 奉覲三百萬億諸佛世尊,供養恭敬,尊重讚歎,廣宣諸佛無量大法。   第四科「與受決」,這個「決」就是肯定的意思,也是明了的意思。長文的第一科是﹁行因﹂就是阿羅漢沒能所作已辦、還要繼續修成佛之因的。﹁爾時﹂前面〈藥草喻品〉的偈頌說完了的時候,佛就宣告法會大眾﹁唱如是言﹂:我這位弟子摩訶迦葉,於未來世的時候他將會覲見「三百萬億諸佛世尊」能見到這麼多的佛,並且供養恭敬、尊重讚歎諸佛,又廣宣諸佛的無量大法。   阿羅漢開示悟入佛之知見了,按天台宗的話就是到了十住位的菩薩,當然是得無生法忍、或者是法身菩薩的境界,到了這樣境界的時候,他還要奉覲三百萬億諸佛世尊,他將來要得無上菩提要見到佛,可見佛是一切眾生成佛的大善知識。「奉覲三百萬億諸佛世尊」遇見這樣好的因緣,他還是要供養佛、還要對佛恭敬、尊重、讚歎,還要這樣修行的;然後廣博地去宣揚不可思議的微妙佛法、要教化眾生的、這是修慧,前面的供養恭敬尊重讚歎是修福,福慧是不二相,這是﹁行因﹂,還要增長福慧才能得無上菩提。 癸二、得果 於最後身,得成為佛,名曰光明如來、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 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   福慧圓滿了的時候,這時候才叫最後身;前面說阿羅漢住最後身,那是方便的說法。由無漏的戒、定、慧、解脫、解脫知見成就的那就是清淨法身,清淨法身沒有圓滿就名之為不可思議變易生死,那是無量壽的境界,一直到功德圓滿的時候,在佛的清淨世界一念相應圓滿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那就是得到了佛的圓滿報身了,當然是前一剎那這不可思議變易生死結束了、成就了圓滿報身,這是最後身了;那樣的身就是佛的法身、或者說是自受用身,那就是他真實成佛的境界。﹁於最後身得成為佛﹂這是在凡夫世界說這個話,﹁得成為佛﹂成佛的時候是在人間成佛,就是所謂八相成道的事情,而所現的這個應化身是他的大悲心廣度眾生現出來的一個方便,在他自己內心的境界還是法身。   「名曰光明如來」迦葉尊者成佛的名號是光明如來,智慧的光明和色相的光明都是圓滿的,「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十號具足,這是他得的果、得無上菩提的果。 癸三、劫國名 國名光德,劫名大莊嚴。   他成佛的那個國土名號叫作﹁光德﹂以光為德。﹁劫﹂他那個時代的名稱叫大莊嚴,就是萬德莊嚴的意思。這個﹁劫﹂是佛法中的名稱,不是世間的凡夫境界了。 癸四、壽命 佛壽十二小劫。   佛的壽命十二小劫,也是很長。 癸五、正像久近 正法住世二十小劫,像法亦住二十小劫。   正法住在世間二十小劫,住這麼久。像法亦住二十小劫,也這麼久。末法就不提了,末法的時候的確不那麼理想就不提了。 癸六、國淨 國界嚴飾,無諸穢惡、瓦礫荊棘、便利不淨,其土平正、無有高下、坑坎堆阜。琉 璃為地,寶樹行列,黃金為繩,以界道側,散諸寶華,周遍清淨。其國菩薩無量千 億,諸聲聞眾亦復無數。無有魔事,雖有魔及魔民,皆護佛法。   他成佛的那個國土非常地莊嚴,沒有種種污穢的事情,也沒有瓦礫、荊棘,也沒有「便利不淨」,欲界天以上沒有這個便利不淨,人間以下都是有便利不淨的,這可見那個世界是大福德境界,他們色受想行識的組織非常地殊勝,沒有這些污穢的事情。那個國土的地形是平坦方正的、沒有高下的分別,也沒有﹁坑坎堆阜﹂,「坑」是深陷的地方,「坎」是低陷的地方,「堆」是小的土堆,﹁阜﹂就是高大的土堆。沒有這些不淨、不平、不正的事情。   他那個世界「琉璃為地」是琉璃所成的大地,還有七寶所成的樹、一行一行地排列在那裏,道路的兩側有黃金繩做界限,又有眾寶所成的寶華散在四處,周遍都是清淨的,是這樣莊嚴的世界。「其國菩薩無量千億」那麼多,還有無數的大阿羅漢,沒有魔王搗亂的事情,雖然有魔及魔民,但他們都是佛教的護法。 壬二、重頌(分五科) 癸一、頌行因得果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告諸比丘.我以佛眼.見是迦葉.於未來世. 過無數劫.當得作佛.而於來世.供養奉覲.三百萬億.諸佛世尊.   供養諸佛、親近諸佛,這是成佛最殊勝的一個助緣。 為佛智慧.淨修梵行.供養最上.二足尊已. 修習一切.無上之慧.於最後身.得成為佛.   他為了成就佛的智慧,他要修行很多的梵行。「供養最上二足尊已,修習一切無上之慧」,這個阿羅漢的智慧還有所不足,還要繼續修學佛智慧的,「於最後身得成為佛」。這是行因得果。 癸二、頌國淨 其土清淨.琉璃為地.多諸寶樹.行列道側.金繩界道.見者歡喜. 常出好香.散眾名華.種種奇妙.以為莊嚴.其地平正.無有丘坑.   這是頌光明如來國土的清淨莊嚴。 諸菩薩眾.不可稱計.其心調柔.逮大神通.奉持諸佛.大乘經典. 諸聲聞眾.無漏後身.法王之子.亦不可計.乃以天眼.不能數知.   不可以數算計的菩薩眾他們都有高深的禪定,所以心能調柔,他們成就了很大的神通境界,並且能夠奉持大乘經典;這「大乘經典」在這個字樣上看也是指語言文字的佛法,那麼高程度的菩薩他也還不棄捨文字的佛法;如果把它向深處講,第一義諦才是他們的經典。「諸聲聞眾無漏後身」這就是得阿羅漢果了。「法王之子亦不可計」,前面說菩薩很多,這裡又說﹁法王之子﹂那應該就是等覺菩薩了,這麼高程度的等覺菩薩也很多,就是天眼都不能數知。 癸三、頌佛壽 其佛當壽.十二小劫.   光明如來他的壽命有十二小劫那麼長的時間。 癸四、頌正像 正法住世.二十小劫.像法亦住.二十小劫. 癸五、總結 光明世尊.其事如是.   迦葉尊者他將來成佛、號為光明世尊的情形是這樣子。 辛二、授三人記(分二科) 壬一、請記(分四科) 癸一、正請 爾時,大目犍連、須菩提、摩訶迦旃延等,皆悉悚慄,一心合掌,瞻仰尊顏,目不 暫捨,即共同聲而說偈言:大雄猛世尊.諸釋之法王.哀愍我等故.而賜佛音聲.   這以下是為其餘的三位大阿羅漢授記,但是這個授記不像大迦葉那麼直接,中間有小小的曲折。﹁爾時﹂佛為尊者大迦葉授記完了的時候,摩訶目犍連、須菩提、摩訶迦旃延,這三位大阿羅漢他們都感覺到不安、心裏面不那麼自在,他們專一其心、合掌恭敬、目不轉睛的瞻仰尊顏,即共同聲而說偈言。這可見佛為迦葉尊者授記完了的時候沒有立刻地為他們授記,他們心裏就感覺到不安,所以就向佛請求、請求佛為他授記。   先讚歎佛,說佛是大英雄、是特別勇猛的人、是世間所尊。「諸釋之法王」佛是出現在釋種姓裏面,已經得了無上菩提所以稱之為法王。我們這些人執著得到阿羅漢就是得到究竟的道業了,佛對我們這個情形生哀愍心,所以又為我們說《法華經》,開示我們聲聞人都是可以成佛的。「賜佛音聲」是通說的,佛沒有為這三位阿羅漢特別授記,他心裏面有所不足,所以這底下就是要求佛為他授記而又再說一個譬喻。 癸二、立譬 若知我深心.見為授記者.如以甘露灑.除熱得清涼.如從饑國來. 忽遇大王膳.心猶懷疑懼.未敢即便食.若復得王教.然後乃敢食.   假設佛若知道我們是有迴小向大、趣向於無上菩提這樣的深心,能給我們授記作佛那是太好了!就像用甘露水灑在我們的頭上,使令我們除掉了熱惱,得到了清涼似的那麼樣的快樂。底下又說一個譬喻。   譬如從饑餓的國土來到一個富裕的地方,這在法上講就是:阿羅漢原來是在小乘佛教裏面有成就的一個人,那麼小乘佛教就是﹁饑國﹂,現在迴小向大了所以是「來」,來到大乘佛法這個非常豐富的地方。這樣說,小乘佛法裏面他固執他那個得少為足的境界、沒有大乘佛法的道理就叫作「饑」,迴小向大就叫作「從饑國來」。   「忽遇大王膳」忽然間到這特別優渥的地方來,遇見了大王這麼高上的美飲食,但是心裏面有點疑、還有點懼怕,不敢立刻就享用,若是大王召呼了我們、請我們吃了,這個時候才敢放心吃的。這在譬喻上說,就是遇見了一佛乘的佛法,佛為他說了《法華經》會三歸一這一佛乘的妙法,他們迴小向大了;但是還沒有指名為我們授記作佛,我們還有點疑懼、是不是就可以修學大乘佛法呢?所以「未敢即便食」,不敢立刻地就修學大乘佛法、廣度眾生、弘揚佛法,還不敢這樣做。「若復得王教」若是能夠蒙佛的慈悲為我們授記作佛,﹁教﹂指出名字來、說是你什麼時候會成佛、叫什麼名號、怎麼樣度化眾生的事情,「然後乃敢食」那麼以後我們才可以修學大乘佛法、可以去廣度眾生了;就是在修學大乘佛法名之為﹁食﹂,食這個大王膳。 癸三、法合 我等亦如是.每惟小乘過.不知當云何.得佛無上慧.雖聞佛音聲. 言我等作佛.心尚懷憂懼.如未敢便食.若蒙佛授記.爾乃快安樂.   我等也是這樣子,我們常常的這樣思惟,修學了小乘佛法雖然得了阿羅漢果,但是有很多不足的地方、有很多的過失;就是在《方等經》裏面,被大乘這些菩薩常有些難問,使令這些阿羅漢沒有辦法回答。我們雖然是得了慧解脫、俱解脫、無餘解脫這麼高的境界,但也就是限制在小乘佛教那裏面,不知道怎麼樣才能夠得無上菩提、成就佛的無上智慧。   雖然聽聞佛說《法華經》這個法音裏面表示我們阿羅漢也可以成佛,這是從來未曾有的事情,但是我們心裏面還是有所憂慮。這可見在過去︽方等經︾和︽般若經︾的時候,對阿羅漢刺激的很厲害,大家在大眾之中辯論佛法的時候,這大菩薩境界真是高不可測,這阿羅漢就顯得道力微小、差得太遠了,就是很明白地說是不能成佛的,這印象太深了;現在到了《法華經》說阿羅漢能作佛「心尚懷憂懼,如未敢便食」,若是能夠蒙受佛的慈悲為我們個別地授記作佛,那時候我們心情才是安隱快樂。 癸四、結請 大雄猛世尊.常欲安世間.願賜我等記.如饑需教食.   先讚歎佛是大雄猛世尊,佛的慈悲常是想要使令這不安的世間能得到安樂,我們阿羅漢也是在佛的慈悲心所緣之內的,希望佛能給我們特別地授記作佛,就像我們很饑餓需要吃飯,但是需要你說明一下請我們吃飯,這樣才合適的。 壬二、與記(分三科) 癸一、記須菩提(分二科) 子一、長文(分五科) 丑一、行因 爾時,世尊知諸大弟子心之所念,告諸比丘:是須菩提於當來世,奉覲三百萬億那 由他佛,供養恭敬,尊重讚歎,常修梵行,具菩薩道。   這底下﹁與記﹂佛同意他的請求、給他授記了。﹁爾時﹂世尊了知諸大弟子內心所想的事,就告示這些大阿羅漢:這個須菩提在將來要奉覲三百萬億那由他這麼多的佛;佛是一切眾生的善知識,尤其是修學大乘佛法更是需要佛的教導,所以雖然已經到阿羅漢那麼高的境界,他要迴小向大他還需要親近佛、需要佛的教導,對於佛要供養、要恭敬尊重、還有讚歎的,他自己還要常修梵行,「梵行」就是大乘的般若波羅蜜,長時期地修《般若經》那樣的法門,這時候他菩薩道才具足,就是因圓滿了。 丑二、得果 於最後身得成為佛,號曰名相如來、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 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   因圓滿了「於最後身得成為佛」,若按他自己修行的程度,那是要到等覺菩薩的境界,這「等覺菩薩」就是第十地菩薩的最後心(第十地菩薩有初、中、後),這個後心叫作等覺菩薩,那就是「最後身」,這個最後身也就是那個﹁意生身﹂,在菩薩道還沒圓滿的時候它還有變化性,菩薩道圓滿的時候就是成佛的時候、就是佛的圓滿報身了,那就是﹁最後身﹂。若是為度化眾生、來到眾生的世界現身,也可以名之為最後身,不過那是方便示現,不是他的真實面目。﹁於最後身得成為佛﹂這是得果,《般若經》說「一念相應慧,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就是這樣子。   須菩提尊者他成佛的名號是「名相如來」,窺基大師的解釋就是說:觀一切法都是自性空,但有個假名、假相而已,只有一個假名字而沒有真實性,自性空和假名有是一回事,因為假名有所以自性空、因為自性空所以假名有,《中觀論》上也是這樣說;在我們平常不是常學習中論的人,對這個義可能不習慣、有的時候就不大明白。譬如說〈真常唯心論〉觀一切法空,這一切法的﹁有﹂是迷真現妄,對真如的自性迷惑了、才現出來一切的虛妄法,你若覺悟了以後、這虛妄的﹁有﹂就不可得了,就唯有一個真常的自性湛然獨立;習慣了這樣的想法、習慣了這樣的理論,忽然間說﹁一切法自性空、假名有﹂不大習慣,它雖然說一切法都是空的,但是因果的道理還是宛然有的。   現在說須菩提尊者成佛的時候「號曰名相如來」,就是觀察一切法都是虛妄不真實的、但有一個假名字;須菩提尊者他的佛號「名相如來」,這個意思不但是世間上流轉生死的境界都是假名相,就成佛了也是假名相、也是不可得的;誰成佛了?沒有成佛者、成佛者不可得;誰流轉生死?流轉生死者不可得,都是名字的變化,不是真實的;但是也不混亂,作惡就有惡報、作善就有善報,你能修學出世間法就能得聖道,雖然是假名字、它裏面還是有道理的。   「名相如來、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須菩提尊者成佛的時候也是這樣十號具足的。 丑三、劫國莊嚴 劫名有寶,國名寶生。其土平正,頗梨為地,寶樹莊嚴,無諸丘坑、沙礫、荊棘、 便利之穢。寶華覆地,周遍清淨,其土人民皆處寶台、珍妙樓閣。聲聞弟子無量無 邊,算數譬喻所不能知;諸菩薩眾無數千萬億那由他。   前面是﹁行因、得果﹂,這個「果」是佛的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正報的果;這底下說﹁國土莊嚴﹂是依報的果,舊的翻譯叫作﹁習果﹂,這習果就是等流果,這等流果雖然通於色法、但主要還是心,就是前一剎那造因、第二剎那就可以得果,就是你內心的學習。假設用修止觀來說,你修毗缽舍那,前一剎那的修、第二剎那就使令你的智慧增長了;若是臨近轉凡成聖的時候,前一剎那是凡、第二剎那就是聖人了,那也是不可思議。現在說得圓滿的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就是前一剎那止觀的運作、第二剎那就是圓滿無上菩提了,那應該說是﹁習果﹂。這底下說到他的世界、這國土的莊嚴也可以說是﹁增上果﹂。《大智度論》上說「外法以內法為因緣」,真實的因緣種子是在人的內心裏面,內心的因緣是一切法的根本,『清淨湛然,云何忽生山河大地?』就是你內心的種子生的、不是別的。   ﹁劫名有寶﹂他那個大時代的名字叫作﹁有寶﹂。我們現在娑婆世界這個時代叫作﹁賢劫﹂,因為這個劫內有千佛出世,所以稱為賢劫。他那個大時代裏面有寶,這個﹁有寶﹂是以佛為寶。「國名寶生」有很多的寶出現了。   他的國土是平正的,以頗梨寶為地,寶樹莊嚴,沒有丘陵、也沒有坑洞,沒有沙礫、沒有荊棘、也沒有便利之穢,這些不清淨的事情都沒有。寶華覆地,周遍都是清淨的,那個地方的人民都住在寶台上、住在珍妙的樓閣裏面,這可見那個世界的人福報很大。   無量無邊那麼多的聲聞弟子,算數譬喻所不能知;諸菩薩眾無數千萬億那由他那麼多。須菩提成佛的時候有這麼多的阿羅漢聲聞弟子、有這麼多的大菩薩這真是太殊勝了。我們本師釋迦牟尼佛出現世間度化的阿羅漢也是很多,但是若和眾生的數目比較起來還是少,還是凡夫的眾生多;現在是末法時代這些聖人都走了,我們很難遇見聖人了。 丑四、壽命 佛壽十二小劫。 丑五、正像 正法住世二十小劫,像法亦住二十小劫,其佛常處虛空為眾說法,度脫無量菩薩及 聲聞眾。   正法、像法都是住世二十小劫。「其佛常處虛空為眾說法」這也是一個特別,我們可以用凡夫的心去分別:他在因地作阿羅漢的時候、解空第一,所以成佛的時候常處虛空為眾說法。但是若再進一步思惟,這佛為眾生說法不能按我們凡夫的心情說,我們看佛是在那兒坐著為我們說法;按佛的內心裏面那個清淨無分別的境界是常處在第一義空,是他那個後得智為一切眾生說法,佛與佛這個境界是無分別的,但是表現在外的形象不完全一樣。這是說名相如來他常處虛空為眾說法,度脫無量菩薩及聲聞眾。 子二、重頌(分五科) 丑一、誡聽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諸比丘眾.今告汝等.皆當一心.聽我所說.   這個﹁誡聽﹂在各部的經論上常有這種字樣,就是佛說法之先、先誡聽,叫你專心聽法;這表示佛是說了,如果你不專心注意、就等於沒聽到。 丑二、頌行因得果 我大弟子.須菩提者.當得作佛.號曰名相.當供無數.萬億諸佛. 隨佛所行.漸具大道.最後身得.三十二相.端正殊妙.猶如寶山.   這段文是﹁行因﹂和﹁得果﹂合在一起說,先說他成佛的名號,然後又說他行因「當供無數萬億諸佛」要供養這麼多的佛,還要隨佛所行、聽佛的教導去修學梵行,漸漸地具足大道,最後身得三十二相,端正殊妙猶如寶山,成佛了。 丑三、頌國淨 其佛國土.嚴淨第一.眾生見者.無不愛樂.佛於其中.度無量眾.其佛法中. 多諸菩薩.皆悉利根.轉不退輪.彼國常以.菩薩莊嚴.諸聲聞眾.不可稱數. 皆得三明.具六神通.住八解脫.有大威德.其佛說法.現於無量.神通變化. 不可思議.諸天人民.數如恒沙.皆共合掌.聽受佛語.   名相如來的國土莊嚴清淨、是最殊勝的,眾生見了都歡喜,佛在這樣清淨的世界度脫無量的眾生。那位名相佛的佛法中有很多的菩薩,全都是利根的菩薩,這些大菩薩的程度很高、能轉不退法輪的。「彼國常以菩薩莊嚴」有菩薩就是莊嚴,就是有修行的人、有道德的人那就是莊嚴,不是說七寶是莊嚴,七寶雖然是莊嚴、但那不是重要的,要有修行、有道德的人才是莊嚴。   「諸聲聞眾不可稱數」聲聞人也是很多,這聲聞人他們皆得三明,具足六種神通,安住在八解脫了,這﹁八解脫﹂最後一個解脫就是滅受想定,得了滅受想定那就是俱解脫阿羅漢了。他具足高深的戒定慧、有大威德,佛在說法的時候能現出來無量無邊的神通變化、不可思議境界。前面說他的菩薩及聲聞的弟子,這底下又說到一般的人民,有天、還有人,那數目像恒河沙那麼多,他們也都是合掌聽受佛的法語。 丑四、頌壽命 其佛當壽.十二小劫.   這是應化身了。 丑五、頌正像 正法住世.二十小劫.像法亦住.二十小劫. 癸二、記迦旃延(分二科) 子一、長文(分五科) 丑一、行因 爾時,世尊復告諸比丘眾:我今語汝,是大迦旃延於當來世,以諸供具供養奉事八 千億佛,恭敬尊重。諸佛滅後,各起塔廟高千由旬,縱廣正等五百由旬,皆以金銀 琉璃、硨磲瑪瑙、真珠玫瑰,七寶合成,眾華瓔珞、塗香末香燒香、繒蓋幢幡,供 養塔廟。過是已後,當復供養二萬億佛亦復如是,供養是諸佛已,具菩薩道。   這底下是為迦旃延尊者授記作佛。爾時,世尊又再告諸比丘眾說:我現在向你們宣布,這個大迦旃延將於未來世的時候,以諸供具供養奉事八千億這麼多的佛,對於佛是恭敬尊重的供養;這是佛在世的時候。   這麼多的佛一位一位滅度以後,他又怎麼樣行菩薩道呢?﹁造塔﹂供養佛的舍利,﹁造廟﹂供養佛的形像;這個塔廟有千由旬這麼高大,縱廣正等五百由旬也是很寬大的,皆以金、銀、琉璃、硨磲、瑪瑙、真珠、玫瑰這七種寶所合成的。塔造好了,就供養眾華、瓔珞、塗香、還有末香、燒香、還有用繒絲做的傘蓋,還有圓的幢、扁的幡,用這些來供養塔廟。   「過是已後」供養八千億佛已後,又當再供養二萬億這麼多的佛,也是像之前一樣、像佛在世的時候這麼樣供養恭敬、尊重讚歎,佛滅度後起塔也是作種種供養;供養這麼多的佛已後,他的功德具足了、菩薩道圓滿了。 丑二、得果 當得作佛,號曰閻浮那提金光如來、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 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   當得作佛,名號叫作「閻浮那提金光如來」,這「閻浮那提」就是四大部洲的南閻浮提洲,這「閻浮那提」是個樹的名字,這樹就在無熱池的岸邊,岸邊的水底下有金,那是特別殊勝的金,他成佛用這個﹁閻浮那提金光﹂作名字,也是十號具足。 丑三、國淨 其土平正,頗梨為地,寶樹莊嚴,黃金為繩,以界道側,妙華覆地,周遍清淨,見者歡喜。無四惡道,地獄、餓鬼、畜生、阿修羅道;多有天人、諸聲聞眾及諸菩薩,無量萬億,莊嚴其國。   沒有說劫名、也沒有說國名,就說他的土地也是平正的,也是頗梨為地、寶樹莊嚴,黃金為繩以界道側,也有妙華覆地,周遍都是清淨的沒有塵埃,見到的人都歡喜這樣清淨莊嚴的地方。他那個成佛的世界沒有地獄、餓鬼、畜生、阿修羅這四種惡道。閻浮那提金光如來的世界是多有天和人,還有無量萬億的聲聞眾及菩薩眾莊嚴其國。 丑四、壽命 佛壽十二小劫。 丑五、正像 正法住世二十小劫,像法亦住二十小劫。 子二、重頌(分四科) 丑一、誡聽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諸比丘眾.皆一心聽.如我所說.真實無異.   這是勸信的意思。 丑二、頌行因 是迦旃延.當以種種.妙好供具.供養諸佛. 諸佛滅後.起七寶塔.亦以華香.供養舍利. 丑三、頌得果 其最後身.得佛智慧.成等正覺.   這迦旃延尊者行菩薩道的時候,最後身得無上菩提成等正覺。 丑四、頌國淨 國土清淨.度脫無量.萬億眾生.皆為十方.之所供養.佛之光明.無能勝者. 其佛號曰.閻浮金光.菩薩聲聞.斷一切有.無量無數.莊嚴其國.   這閻浮那提金光如來的國土是清淨的,度脫無量萬億眾生,為十方世界的眾生所供養;他的光明特別殊勝、沒有能勝過他的,所以他的佛號叫作閻浮金光。「菩薩聲聞,斷一切有」,前面說佛是破有法王,這菩薩聲聞也是向佛學習、也是斷一切有,這可見《法華經》也是「究竟涅槃常寂滅相」也是重視這一點。也有無量無數的菩薩、聲聞莊嚴其國。 癸三、記目犍連(分二科) 子一、長文(分五科) 丑一、行因 爾時,世尊復告大眾:我今語汝,是大目犍連,當以種種供具供養八千諸佛,恭敬 尊重。諸佛滅後,各起塔廟高千由旬,縱廣正等五百由旬,皆以金銀琉璃、硨磲瑪 瑙、真珠玫瑰、七寶合成,眾華瓔珞、塗香末香燒香、繒蓋幢幡以用供養。過是已 後,當復供養二百萬億諸佛,亦復如是。   這個大目犍連,當以種種各式各樣的供具供養八千諸佛,恭敬尊重;這是佛在世的時候這樣子。佛滅度後,也是各起高一千由旬、長寬相等五百由旬這麼高大的塔廟,皆以金、銀、琉璃、硨磲、瑪瑙、真珠、玫瑰這七種寶合在一起建造成的;塔廟造好了以後,就用眾華、瓔珞、塗香、末香、燒香、繒蓋、幢幡來供養佛,供養八千諸佛已後,又當再供養二百萬億這麼多佛,也是一樣,在世的時候供養佛,滅度後就是供養塔廟。 丑二、得果 當得成佛,號曰多摩羅跋栴檀香如來、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 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   「多摩羅跋栴檀香如來」翻到中國話就是﹁性無垢賢栴檀香如來﹂,他的性是無垢、沒有垢染,是清淨賢善的。 丑三、劫國 劫名喜滿,國名意樂。其土平正,頗梨為地,寶樹莊嚴,散真珠華,周遍清淨,見 者歡喜,多諸天、人、菩薩、聲聞,其數無量。   劫名叫作「喜滿」這個時代的人都是很歡喜的。佛國的名字叫作「意樂」是特別快樂的世界。其土是平正的,頗梨為地,寶樹莊嚴,散真珠華,周遍清淨,見者歡喜,天、人、菩薩、聲聞,其數也是很多。 丑四、壽命 佛壽二十四小劫。   前面都是十二小劫,目犍連尊者這個佛壽是二十四小劫。 丑五、正像 正法住世四十小劫,像法亦住四十小劫。   正法、像法住世四十小劫,也是加倍了;目犍連尊者他成佛的時候與其他人有點不同。 子二、重頌(分五科) 丑一、頌行因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我此弟子.大目犍連.捨是身已.得見八千. 二百萬億.諸佛世尊.為佛道故.供養恭敬.於諸佛所.常修梵行.於無量劫.奉 持佛法.諸佛滅後.起七寶塔.長表金剎.華香伎樂.而以供養.諸佛塔廟.   這底下是重頌。佛說:我這個弟子大目犍連,﹁捨是身已﹂就是把他這父母所生的身體棄捨了以後,就得法性生身了。《成唯識論》說﹁不思議變易生死﹂就是他現在這個身體不捨掉,但是在同梵行者前示現一個同樣的身體,這個身體火化了有舍利什麼的;但是原來父母所生那個身體,由他無漏定慧的力量就轉成不可思議變易生死,就是那個﹁意生身﹂的境界、我們肉眼、天眼所不能見,由那個身體他能發無上菩提心、能夠親近諸佛、弘揚佛法、廣度眾生的,在《成唯識論》上有這樣的說法。現在這裏說「捨是身已」就是示現的捨是身已。   「得見八千二百萬億諸佛世尊」,前面長行是分開說的,這裏重頌把它合在一起說了;為了「佛道」就是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為求成就無上菩提故、供養恭敬八千二百萬億諸佛世尊。﹁於諸佛所常修梵行﹂也要修行、也要廣度眾生的,﹁於無量劫奉持佛法﹂,若在度化眾生這方面說,就是這位大菩薩有無量無邊的陀羅尼,他能奉持佛法;若在菩薩自己那方面說,那就是第一義諦無分別智的境界了。   「諸佛滅後起七寶塔」和前面一樣意思。「長表金剎」,這個「長表」就是塔頂上面有個很高很高的竿子,這文上面說這個塔有千由旬、那是很高了,所以叫「長表」。這是當個「表」字來解釋佛滅度以後起的塔,就是表示佛的功德無量無邊的意思、有所表。「金剎」就是那個長表,這「剎」是剎多羅,中國話就是個﹁竿﹂,那個竿是金所做的;這個金剎是很長很高的,所以叫「長表」。用華、用香、還有伎樂來供養這個諸佛的塔廟。 丑二、頌得果兼國名 漸漸具足.菩薩道已.於意樂國.而得作佛.號多摩羅.栴檀之香.   這個目犍連尊者他行菩薩道漸漸具足已後、功德圓滿了,於意樂國成佛了,名號叫作:多摩羅跋栴檀香佛。 丑三、頌壽命 其佛壽命.二十四劫. 丑四、頌國淨 常為天人.演說佛道.聲聞無量.如恒河沙.三明六通. 有大威德.菩薩無數.志固精進.於佛智慧.皆不退轉.   成佛以後,他常為天眾、常為人眾演說無上菩提的佛法,這「演說佛道」是說一佛乘,若「聲聞無量」足見也是於一佛乘分別說三了。聲聞也是無量、如恒河沙那麼多,具足三明六通、有大威德。菩薩也是無數,「志固精進,於佛智慧皆不退轉」這是聖位的菩薩了,他的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願、他廣度眾生的願都是很堅固的,他還是精進地行菩薩道不懈怠的,﹁於佛的智慧皆不退轉﹂就是成就了以後他不失掉。 丑五、頌正像 佛滅度後.正法當住.四十小劫.像法亦爾.   多摩羅跋栴檀香佛滅度以後,他的正法當住四十小劫,像法也是住世四十小劫。 庚二、許為下根宿世說 我諸弟子.威德具足.其數五百.皆當授記.於未來世. 咸得成佛.我及汝等.宿世因緣.吾今當說.汝等善聽.   前面佛為尊者舍利弗及四大弟子授記作佛了,還有很多的阿羅漢沒有授記作佛,因為尊者舍利弗和四大弟子都領解了佛的權實法門的真義,所以佛為他們授記作佛;其他的那些阿羅漢沒有表示這個態度,佛就不能為他們授記作佛;那麼這個時候的情形,那些阿羅漢就會感覺到焦慮不安了,而佛的慈悲心沒有等到他們表示領解了佛意,佛先打打招呼說:「我諸弟子威德具足,其數五百皆當授記」就是安慰了一下,可見佛這個大智慧,從人情上說也正是那個時候需要,就先說出幾句安慰的話,那麼這五百阿羅漢心情會好一點;所以也都給他們授記了。   「於未來世咸得成佛」這幾句話在這裏說出來很重要,因為如果你沒能夠開佛知見、你沒能迴小向大,佛還是不能為他授記作佛的,所以佛還是要說一段佛法、令他們開悟了這才能授記作佛的,所以這地方說「我及汝等」,我和你們的﹁宿世因緣﹂過去世是有因緣的,這個因緣我現在應該為你們說,你們就會明白佛說法的本意了,你們要好好的注意聽! 《妙法蓮華經》〈化城喻品‧第七〉化城喻品‧第七   《法華經》的迹門有三周說法,法說周、譬說周都已經解釋完了,現在這是第三周﹁因緣周﹂,為下根甚鈍故說宿世因緣一周。佛為聲聞人說《法華經》這個情形,從前後文中可以看出來這些阿羅漢有上根、有中根、有下根的不同,上根和中根在前兩周的說法已經開佛知見、迴小向大、發無上菩提心作大菩薩了,唯有下根的這些阿羅漢還沒有動靜,所以佛又為他們說〈化城喻品〉,這就是這一品的來意。   這一品裏面說兩件事,第一個說宿世因緣,就是這些阿羅漢在十六王子那個時候學習過《法華經》發過菩提心、栽培過大乘善根的,所以今天還應該發無上菩提心、修學大乘佛法的。第二件事就是說化城,這個化城的意思就是阿羅漢斷除去愛煩惱、見煩惱,得到畢竟空、無我無我所的智慧了,他所見到的那個真諦理就叫作「化城」,他的內心能住在無為的理性上面,安住在那裏就不受這有為法的生住異滅、生老病死的這些苦惱了,就得到安閑自在了,所以用﹁城﹂作譬喻。這個「化」是因為作為,根本沒有這件事、我化現一件事,這是有為法的境界,但是所譬喻的理論是無為的境界;就是佛方便施設的這麼一個地點,用語言安立這麼一個涅槃你住在這裏,事實上還沒得涅槃,還需要再進步、再走二百由旬、斷除去所知障,在小乘的經論上叫作不染污無知,大乘佛法就是說還有無明,就表示阿羅漢還沒有究竟圓滿,應該棄捨小乘的執著,就是迴小向大,才能到大般涅槃那裏去,所以叫作〈化城喻品〉。這是說這一品的題目。 戊三、因緣說周(分二科) 己一、正說因緣(分二科) 庚一、先明知見久遠(分二科) 辛一、長文(分三科) 壬一、出所見事 佛告諸比丘:乃往過去,無量無邊不可思議阿僧祇劫,爾時有佛,名大通智勝如來、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其國名好城,劫名大相。諸比丘!彼佛滅度已來,甚大久遠。   佛告諸比丘:在過去已往無量無邊不可思議阿僧祇劫這麼久遠的時間,那個時候有一位佛名號「大通智勝如來」,圓滿了無上菩提是﹁智勝﹂,這「大通」就是智勝的作用。十號具足,﹁如來﹂是一、﹁應供﹂是二、﹁正遍知﹂是三、﹁明行足﹂是四、﹁善逝﹂是第五、﹁世間解﹂是第六、﹁無上士調御丈夫﹂是第七、﹁天人師﹂是第八、﹁佛﹂是第九、﹁世尊﹂是第十,這是《瑜伽師地論》上這樣分的。他的國土名號叫作﹁好城﹂,那個時代的名稱叫作﹁大相﹂。諸比丘!大通智勝如來滅度到現在已經很久遠很久遠的時間了。 壬二、舉譬明久遠 譬如三千大千世界所有地種,假使有人磨以為墨,過于東方千國土,乃下一點,大如微塵;又過千國土復下一點;如是展轉,盡地種墨,于汝等意云何?是諸國土,若算師、若算師弟子,能得邊際,知其數否?不也!世尊!諸比丘!是人所經國土,若點不點盡抹為塵,一塵一劫,彼佛滅度已來,復過是數,無量無邊百千萬億阿僧祇劫。   譬如在這個三千大千世界上所有的「地種」,這個「種」是因的意思,有因才有果,這個大地的因就是地水火風,由地水火風組成這個世界的、所以叫作「種」,但是這裏單說四大之一這個地。假使有這麼一個人能把三千大千世界的大地磨成墨汁,向東方去、經過一千國土就滴下這個墨汁一滴,這一滴如微塵那麼大;又過千國土再滴下一點,這樣展轉地每過千國土就下一滴,逐漸地就把這麼多的墨都滴完了;你想一想,這麼多的國土,若是數學老師、或者是數學老師的弟子,他們能夠得知這麼多世界的邊際、能知道它的數目嗎?「不也,世尊」不能知道的!   諸比丘!這個人所經過的國土,若有點、若沒有點,所有全部的國土把它研碎如微塵,一個微塵算是一個劫,這大通智勝如來滅度到現在,還超過這個數,那是無量無邊百千萬億阿僧祇劫的久遠了。 壬三、結見昔如今 我以如來知見力故,觀彼久遠猶若今日。   我以如來一切種智的﹁知﹂、佛眼的﹁見﹂,以如來知見的力量觀察那麼久遠的事情、就像看見今天的事情那麼清楚。這是讚歎佛的知見這個力用是太大、太微妙了。   龍樹菩薩解釋這個道理,就是佛圓滿地證悟了諸法實相,就是破盡了無明煩惱,所以佛那個光明的智慧能見到一切緣起的相貌;在佛的知見上沒有時間長短的差別、沒有古今的差別,所以﹁觀彼久遠猶若今日﹂。這樣說,表示佛在說過去的事情那是真實不虛的了。 辛二、重頌(分三科) 壬一、頌所見事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我念過去世.無量無邊劫.有佛兩足尊.名大通 智勝.   「我念過去世」這個念心所就是明記不忘,能憶念過去的事,無量無邊那麼久遠前,有一位佛是兩足尊,名叫作大通智勝如來。 壬二、頌舉譬明久遠 如人以力磨.三千大千土.盡此諸地種.皆悉以為墨.過于千國土.乃下一塵點. 如是展轉點.盡此諸塵墨.如是諸國土.點與不點等.復盡抹為塵.一塵為一劫. 此諸微塵數.其劫復過是.彼佛滅度來.如是無量劫.   假如有人用力去研磨三千大千的世界,﹁盡此諸地種皆悉以為墨,過于千國土乃下一塵點,如是展轉點,盡此諸塵墨﹂,這麼多的塵墨經過千國土就下一點,﹁如是諸國土點與不點等,復盡抹為塵﹂,一塵算是一劫,這麼多的微塵數,那位佛滅度的時間比這個微塵還要多,彼佛滅度以來,是無量劫的長遠。 壬三、頌見昔如今 如來無礙智.知彼佛滅度.及聲聞菩薩.如見今滅度. 諸比丘當知.佛智淨微妙.無漏無所礙.通達無量劫.   佛沒有無明煩惱障礙的智慧,這個無障礙的智慧能知道長遠劫以前彼佛滅度、及聲聞、菩薩的情況,就像看見他今天滅度似的。諸比丘當知,佛的智慧是清淨的、是微妙的,清淨就是下面這句﹁無漏﹂,沒有煩惱、沒有無明的染污,所以佛的智慧是清淨的。這個清淨的智慧發出來的作用是沒有障礙的,所以是特別微妙,能夠通達無量劫的事情。這是讚歎佛的智慧作用廣大,所以說出來的事情都是不虛妄的。 庚二、正明宿世因緣(分二科) 辛一、廣述(分二科) 壬一、結緣之由(分二科) 癸一、遠由(分二科) 子一、明大通智勝成佛(分五科) 丑一、佛壽長遠 佛告諸比丘:大通智勝佛,壽五百四十萬億那由他劫。   佛告諸比丘:大通智勝佛的壽命是五百四十萬億那由他劫這麼長。釋迦牟尼佛成佛以後的壽命才四十五年,這一位佛是這麼長久。這都是說佛的應化身,應化身佛是為了度化眾生而示現的,那可見他所度的眾生很多、所以需要壽命長,沒有那麼多眾生可度、壽命就是短了。實在佛本身都是平等的,但由因緣而有所不同了。 丑二、成道前事 其佛本坐道場,破魔軍已,垂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而諸佛法不現在前。如是一 小劫、乃至十小劫,結跏趺坐,身心不動,而諸佛法猶不在前。   這大通智勝佛他原先在那個道場修行、在那裏加趺坐的時候,魔王來搗亂,這位菩薩把他降伏了、把魔軍給破了,這可見是破魔軍在前、成佛在後。破魔軍已後「垂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就要得、還沒得無上菩提的時候,「而諸佛法不現在前」就是佛的一切種智不現前、不成就。如果說這個菩薩真實地由因至果的去修行,到第七地菩薩的時候,他觀一切法空的智慧達到一個程度了,從那裏就開始要修一切種智的、修這佛智慧。當然觀一切法空的智慧也是佛智慧,但是這個智慧是共于菩薩、也共于阿羅漢的,若是在這個智慧的基礎上去修一切種智、那就不共于阿羅漢了。這樣子繼續修行到了十地的後心、或者說是等覺菩薩,一念相應、這一切種智成就了,那就是成佛了。   現在這裏說「垂得」是要得、還沒得,也就是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沒有出現,所以還不能名之為佛;不過現在這個大通智勝佛是化現的佛,不是他的自受用境界。彌勒菩薩將來成佛的情形就是當天出家、當天就得無上菩提了。釋迦菩薩出家以後要六年苦行、而後坐在菩提樹下思惟緣起的道理才成佛,但是時間還不是很久。而這位大通智勝佛成佛是「如是一小劫乃至十小劫」,如是一小劫也沒有成佛、乃至十小劫還是沒成佛,他一直是在那裏結加趺坐、身心都不動,那應該是在第四禪裏面,也還是修奢摩他、毗鉢舍那;而諸佛法還是不能顯現出來,這一切種智還沒成就。 爾時,忉利諸天,先為彼佛于菩提樹下敷師子座,高一由旬,佛于此座,當得阿耨 多羅三藐三菩提。適坐此座,時諸梵天王雨眾天華,面百由旬,香風時來,吹去萎 華更雨新者,如是不絕,滿十小劫供養于佛,乃至滅度,常雨此華。四王諸天為供 養佛,常擊天鼓,其餘諸天作天伎樂,滿十小劫,至于滅度,亦復如是。   這位大通智勝佛還沒有成佛的時候、在菩提樹下坐的那個時候,忉利諸天預先為他在菩提樹下敷設一個師子座,這個師子座有一由旬那麼高;忉利諸天的心裏想:佛在這個座位上坐,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這個座位預備好了,大通智勝佛這位菩薩他就在這個座位坐下來,這時候,色界天上很多的梵天王,他們像下雨似的降下來很多的天華,四面八方有百由旬這麼大的範圍雨眾天華,還有香風隨時吹來,把降下來的枯萎天華吹走,再降下來新鮮的華,這樣不斷絕的降下天華供養佛滿十小劫,乃至到滅度這麼長的時間內也是常雨此華這樣供養。   四王諸天為供養佛,他們常擊天鼓來供養佛,其餘的諸天、作天的﹁伎樂﹂特別善巧美妙的音樂來供養佛,滿十小劫這麼長的時間,直到佛滅度也是這樣子供養。 丑三、正明成道 諸比丘!大通智勝佛過十小劫,諸佛之法乃現在前,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諸比丘!大通智勝佛過了十小劫之後,諸佛之法這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成就了,一念相應慧無上菩提現前了、成佛了。 丑四、明成道後眷屬供養 其佛未出家時,有十六子,其第一者名曰智積。諸子各有種種珍異玩好之具,聞父 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皆捨所珍,往詣佛所,諸母涕泣而隨送之。   這位大通智勝佛以前沒有出家的時候,他有十六個兒子,第一個兒子名字叫作智積。這十六個兒子、也就是十六王子,各有種種珍貴奇異的玩好之具。聽聞父親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就把所珍愛的東西都棄捨了,跑到他父親那裏、就是到佛那裏去了。這十六王子的母親們都流著眼淚哭泣著送這十六王子,這是因為愛的關係所以哭泣。 其祖轉輪聖王與一百大臣及餘百千萬億人民,皆共圍繞,隨至道場,咸欲親近大通 智勝如來,供養恭敬,尊重讚歎。到已,頭面禮足,繞佛畢已,一心合掌,瞻仰世 尊,以偈頌曰:   他的祖父是轉輪聖王,這轉輪聖王與一百位大臣、還有其他百千萬億那麼多的人民,大家圍繞著就到他修行的地方,都想要親近大通智勝如來、向他學習,于是對他供養恭敬、尊重讚歎。到了佛所已後,他們這麼多的人就都頭面禮佛足,繞佛完畢已後,一心合掌、瞻仰世尊,以偈頌曰: 大威德世尊.為度眾生故.于無量億劫.爾乃得成佛.諸願已具足.善哉吉無上.   這個頌是讚歎大通智勝佛的願滿,他的願滿足了這樣的功德。「大威德世尊」世尊是有大威德的,為了度化眾生,從無量億劫修行到現在才得成佛,這可見成佛是很不容易的事情。成佛了以後,他所有的願望都圓滿了、都可以成就了,如果沒成佛、因為你本身的功德不具足、能力還有限度,有的事情很難做、還做不來的。「善哉吉無上」這是總結這一段讚歎,這真是太好、太吉祥了,這是一個特別殊勝的事。 世尊甚希有.一坐十小劫.身體及手足.寂然安不動.其心常憺怕.未曾有散亂. 究竟永寂滅.安住無漏法.今者見世尊.安隱成佛道.我等得善利.稱慶大歡喜.   這底下讚歎佛修因的殊勝功德。「世尊甚希有」一坐能坐十小劫這麼久,他的身體和他的手足都是很寂靜地安住在那裏不動;這就是從身體的外相上看他在入定了。「其心常憺怕」他的內心裏面也很是安靜的,從來沒有散亂過;他這應該是在第四禪裏面修諸法實相的止觀,有這樣子的境界。「究竟永寂滅」這是他修諸法實相觀的時候,觀察這色受想行識「諸法從本來常自寂滅相」,這樣子他就滅除去一切煩惱了,「安住無漏法」所有的無明煩惱都究竟地消除了,所以他內心就安住在清淨不可思議的境界上面。這「安住無漏法」是清淨,「究竟永寂滅」是實相的真理,就是實相的真理和實相的智慧相應的境界叫作「安住無漏法」。   佛成道了以後,我們大家都能得到利益,所以現在看見佛世尊很安隱自在的成佛了、得無上菩提了,我們這些人都也得到光明了,大家互相稱揚這是大喜慶的事情、我們得大歡喜。 眾生常苦惱.盲冥無導師.不識苦盡道.不知求解脫. 長夜增惡趣.減損諸天眾.從冥入于冥.永不聞佛名.   這以下是解釋得利益的理由。這些人讚歎成佛了,大家都得到好處,為什麼呢?「眾生常苦惱」世界上所有的眾生他們常是在苦惱裏面生活的,原因就是「盲冥無導師」,自己沒有智慧的眼睛,又沒有一個導師領導他,沒有善知識、沒有好朋友指引,所以他不知道什麼是盡苦之道、也不知道求解脫。「眾生常苦惱」在四諦裏面就是苦諦,「盲冥無導師」就是隨著自己的煩惱活動,那就是集諦。「不識苦盡道」不認識滅苦之道、就是不認識無漏的戒定慧,這是道諦。「不知求解脫」在苦惱裏面生活卻不知道求解脫,還繼續地苦惱,就是不知道求涅槃了。   沒有善知識的教導,自己不明白苦集滅道這四諦理,那就是「長夜增惡趣」,就在三界裏面、在黑暗的無明煩惱裏面增長三惡道的因果,就是大家都在那裏做惡事了,沒有人做善事,所以天上的人減少了。這種境界就是從一個黑暗到另一個黑暗裏面去,永久也不能聽到佛的名號、不能夠得到智慧的。 今佛得最上.安隱無漏道.我等及天人.為得最大利.是故咸稽首.歸命無上尊.   這是說世間上若有佛法的出現就是光明的境界出現了。現在大通智勝佛成佛了,得到最高最上安隱的佛境界了,沒有生死的流轉、也沒有煩惱的污染,所以是「無漏道」,我等和一切的天、一切的人,都能得到佛的教導就會得到大利益了;所以我們都應該向佛頂禮,歸命無上尊貴的佛世尊。這「歸命」說個白話就是聽話,聽佛教導叫作「命」,「歸」就是隨順,聽佛的開示、隨順佛的教導。 丑五、請轉法輪 爾時,十六王子偈讚佛已,勸請世尊轉于法輪,咸作是言:世尊說法多所安隱,憐 愍饒益諸天人民。重說偈言:   十六王子以偈頌讚歎佛已後,就「勸請世尊轉于法輪」,前面說「歸命」就是聽你的開示、聽你的教導,但是還沒教導,所以現在勸請世尊轉于法輪,大家共同的這麼說:佛若是為我們講解苦集滅道的真理,我們會得到安隱,這一切苦惱的境界就沒有了;請佛憐愍我們的苦惱,能夠多多地來利益我們。于是重說偈言: 世雄無等倫.百福自莊嚴.得無上智慧.願為世間說.度脫于我等. 及諸眾生類.為分別顯示.令得是智慧.若我等得佛.眾生亦復然.   請佛說法,一開始先讚歎佛是世間上的大英雄,沒有人能及得上佛的,佛是有無量無邊的福德莊嚴他的身體,內心裏面是成就了無上智慧的莊嚴,佛自己的功德圓滿了,我們還在世間流轉生死,希望佛哀愍為我們說法,度脫我們及一切眾生之類的苦惱,為我們詳細地分別顯示真理,使令我們也能夠成就佛的智慧。若我等能成佛,一切眾生也都能夠齊成佛道。這可見是請佛說大乘佛法了。 世尊知眾生.深心之所念.亦知所行道.又知智慧力. 欲樂及修福.宿命所行業.世尊悉知已.當轉無上輪.   這底下是讚歎佛說法的能力。世尊是知道眾生的深心之所念的,就是你內心裏面、宿世的栽培怎麼回事情,佛都能知道,我們修行哪一個法門是最契機的佛也是知道,又能夠知道我們的智慧是高是低、是利是鈍,佛都能知道;也能知道我們好樂修行什麼法門,也知道我們以前修福業、造惡業的情形,世尊完全知道了,所以「當轉無上輪」,佛為我們說法是最能契機的了。 子二、明十方梵王請法(分二科) 丑一、威光照動 佛告諸比丘:大通智勝佛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時,十方各五百萬億諸佛世界六種 震動,其國中間幽冥之處,日月威光所不能照,而皆大明。其中眾生各得相見,咸 作是言:此中云何忽生眾生?又其國界、諸天宮殿、乃至梵宮六種震動,大光普照 遍滿世界,勝諸天光。   佛告諸比丘:這位大通智勝佛得了無上菩提的時候,十方各五百萬億諸佛世界都是六種震動;「其國中間」就是這個三千大千世界和那個三千大千世界之間的「幽冥之處」那個黑暗的地方;這世間上的眾生是要依賴日月的光明,但是兩個世界之間死角的地方日月光明所不能到,那個地方就是黑暗的了;現在佛的威力放大光明的時候,那個地方的眾生彼此就都見到面了,都說同樣的話:怎麼會忽然間有了眾生呢?   又那個世界、那個國土範圍內的「諸天宮殿」,就是欲界天、色界天乃至梵天,這初禪、二禪、三禪、四禪都是梵、或者無色界天也算是梵,欲界天、欲界的人都是有欲的,但是色界天以上的人都沒有欲了,所以叫作「梵」就是清淨的意思。乃至梵宮也是六種震動,大通智勝佛的光明普照那個世界、遍滿了三千大千世界,「勝諸天光」諸天本身也是有光明的,但是現在大通智勝佛的光明是勝過了他們的天光。 丑二、梵王來請(分五科) 寅一、東方(分六科) 卯一、覩瑞驚駭 爾時,東方五百萬億諸國土中,梵天宮殿光明照曜,倍于常明。諸梵天王各作是念:今者宮殿光明昔所未有。以何因緣而現此相?   爾時東方五百萬億諸國土中,梵天他們的宮殿光明照曜超過平常的光明。諸梵天王各個心裏這樣作念:今天宮殿的光明,在過去的時候是沒有過的,是什麼原因有這樣的光明呢? 卯二、互相問決 是時,諸梵天王即各相詣共議此事。時彼眾中,有一大梵天王,名救一切,為諸梵 眾而說偈言:我等諸宮殿.光明昔未有.此是何因緣.宜各共求之.為大德天生. 為佛出世間.而此大光明.遍照于十方.   「互相問決」就是他們開會討論了。這個時候,諸梵天王就互相去共同商議這件事。在那大眾之中,有一位大梵天王名字叫「救一切」,他為諸梵天眾發言,說是「我等諸宮殿,光明昔未有」,現在是什麼因緣我們的宮殿會出現這麼大的光明呢?就有兩個推測,一個是「大德天生」,有大福德的人生到天上來的時候就會有大光明出現,一個是「佛出現世間」,那麼現在看見那麼大的光明遍照十方,我們應該共同的來尋求原因。 卯三、尋光見佛 爾時,五百萬億國土諸梵天王與宮殿俱,各以衣盛諸天華,共詣西方推尋是相。 見大通智勝如來處于道場,菩提樹下坐師子座,諸天、龍王、乾闥婆、緊那羅、摩 羅伽、人、非人等,恭敬圍繞,及見十六王子請佛轉法輪。   爾時,五百萬億國土的諸梵天王乘著他們的宮殿,拿著衣盛滿天上的華,共同去到西方;因為這是東方的梵天,他們看到光是由西方來的,所以就是「共詣西方推尋是相」。他們看見大通智勝如來在那個成道的菩提道場、坐在菩提樹下的師子座上,另外他又看見很多的天、龍王、乾闥婆、緊那羅、摩羅伽、人、非人等,恭敬圍繞,又看到十六王子在請佛轉法輪,他們看見了這些事情。 卯四、三業供養 即時,諸梵天王頭面禮佛、繞百千匝,即以天華而散佛上。其所散華如須彌山,並 以供養佛菩提樹,其菩提樹高十由旬。華供養已,各以宮殿奉上彼佛,而作是言: 「惟見哀愍,饒益我等,所獻宮殿,願垂納受。」   這時候,諸梵天王他們恭敬的頭面禮佛,繞佛百千匝之後,就用天華散在佛的身上,他們所散的天華像須彌山似的那麼大;還以菩提樹供養佛,那個菩提樹高十由旬。佛的壽命都那麼長,那麼大通智勝佛的身量也應該是很高,現在梵天王他們散的華有須彌山那麼大,那麼佛的身相要有多大!這都是不可思議的境界。用華供養佛之後,諸梵天王又奉上宮殿來供養佛,然後向佛說:希望佛哀愍饒益我們,慈悲接受我們所奉獻的宮殿。 時,諸梵天王即于佛前,一心同聲以偈頌曰:世尊甚希有.難可得值遇.具無量功 德.能救護一切.天人之大師.哀愍于世間.十方諸眾生.普皆蒙饒益.我等所從 來.五百萬億國.捨深禪定樂.為供養佛故.我等先世福.宮殿甚嚴飾.今以奉世 尊.唯願哀納受.   這個時候,諸梵天王即于佛前一心同聲以偈頌曰:「世尊甚希有,難可得值遇」佛是不容易遇見的,佛具有廣大無量的功德,有能力救護一切眾生的。是「天人之大師」他是能教導我們的,「哀愍于世間」佛有哀愍我們的心,所以十方諸眾生普皆蒙受佛教導的益利。這是梵天王讚歎大通智勝佛。   「我等所從來.五百萬億國」這以下說他們來這兒的原由,「捨深禪定樂」這是諸天上的情形,在這句話裏面有個消息,就是他們一動了就不能入禪定、若入禪定就不能動,所以他們從他們天的世界到這裏來是捨了深禪定的樂,出定了才能來,來這兒的目的是為了要供養大通智勝佛。這可見色界天上的人也有出入定的事,並不是一直地在禪定裏面。他們的禪定是報得的,我們人間的人修色界定若成功了那是修得的,修得的也是時時要入定、出定的,如果你長期不入定這個定就會失掉的,若是報得的禪定沒有失掉這回事。「我等先世福」我們過去世所修的福、所成就的宮殿是很莊嚴的,今天奉獻給大通智勝佛,希望佛慈悲接受。 卯五、請轉法輪 爾時,諸梵天王偈讚佛已,各作是言:「惟願世尊,轉于法輪,度脫眾生,開涅槃 道。」時,諸梵天王一心同聲而說偈言:世雄兩足尊.惟願演說法.以大慈悲力. 度苦惱眾生.   爾時,諸梵天王以偈讚歎佛已後,各個都這麼說:「惟願世尊轉于法輪」請佛說法。「度脫眾生開涅槃道」,這涅槃的道路要由佛來把它開出來,眾生才能夠有辦法到涅槃那裏去。這時候諸梵天王一心同聲而說偈言:世雄兩足尊,惟願為我們說法,以大慈悲力度脫苦惱的眾生。   我們從釋迦牟佛的佛法裏面看,色界天上的人也有不信佛的,不完全是信佛。這裏大通智勝佛放大光明普照五百萬億那麼多世界的梵天王,他們肯來這可能是有點善根的人,也就是有緣的人了。 卯六、如來默許 爾時,大通智勝如來默然許之。   他們請佛說法,佛沒有說話,「默然」就算是許可了。 寅二、東南方(分六科) 卯一、覩瑞驚駭 又,諸比丘!東南方五百萬億國土諸大梵王,各自見宮殿光明照曜,昔所未有,歡 喜踊躍,生希有心。   前面是東方世界的梵天王,這底下是東南方的梵天王,也是同東方一樣的情形。 卯二、互相問決 即各相詣,共議此事。時彼眾中,有一大梵天王,名曰大悲,為諸梵眾而說偈言: 是事何因緣.而現如此相.我等諸宮殿.光明昔未有.為大德天生.為佛出世間. 未曾見此相.當共一心求.過千萬億土.尋光共推之.多是佛出世.度脫苦眾生. 卯三、尋光見佛 爾時,五百萬億諸梵天王與宮殿俱,各以衣盛諸天華,共詣西北方推尋是相。見 大通智勝如來處于道場,菩提樹下坐師子座,諸天、龍王、乾闥婆、緊那羅、摩 羅伽、人、非人等,恭敬圍繞,及見十六王子請佛轉法輪。 卯四、三業供養 時,諸梵天王頭面禮佛,繞百千匝,即以天華而散佛上。所散之華如須彌山,並以供養佛菩提樹。華供養已,各以宮殿奉上彼佛,而作是言:「惟見哀愍,饒益我等,所獻宮殿,願垂納處。」   梵天王「頭面禮佛」這是身業供養。「繞百千匝」這是意業的供養。即以天華而散佛上,所散之華如須彌山,還供養佛菩提樹。天華供養已後,「各以宮殿奉上彼佛」這應該說是無生法忍,奉上彼佛的是第一義空的寶殿。而作是言:惟見哀愍饒益我等,所獻宮殿願垂納處。 爾時,諸梵天王即于佛前,一心同聲以偈頌曰:聖主天中王.迦陵頻伽聲.哀愍眾 生者.我等今敬禮.世尊甚希有.久遠乃一現.一百八十劫.空過無有佛.三惡道 充滿.諸天眾減少.今佛出于世.為眾生作眼.世間所歸趨.救護于一切.為眾生 之父.哀愍饒益者.我等宿福慶.今得值世尊.   爾時﹁諸梵天王即于佛前,一心同聲以偈頌曰﹂這是語業的供養了。這些梵天王讚歎佛是聖主,讚歎佛是天中王。「迦陵頻伽」是妙音鳥,妙音鳥的音聲很微妙,讚歎佛的音聲是非常地微妙,就類似那個迦陵頻伽鳥的聲音,特別地柔軟清亮哀雅微妙。「哀愍眾生者」佛是有大悲心的人,所以「我等今敬禮」。   「世尊甚希有」讚歎佛是不容易遇到的,「久遠乃一現」一百八十劫這麼長的時間內沒有佛出現世間,所以這個世界上三惡道充滿,諸天眾減少了,就是做惡事的人太多了,做善事的人太少了。現在佛出現于世間「為眾生作眼」,眾生盲無慧目,現在有佛來為我們作眼睛。佛對眾生來說太重要了,所以世間的眾生都來歸趣于佛、向佛學習,佛有大力能救護一切眾生,「為眾生之父」佛是世間人的父親,父親都是愛護他孩子的,所以佛是慈悲哀愍眾生、饒益眾生的。我們過去栽培過善根,所以現在能遇見佛。 卯五、請轉法輪 爾時,諸梵天王偈讚佛已,各作是言:惟願世尊,哀愍一切,轉于法輪,度脫眾生。時,諸梵天王一心同聲而說偈言:大聖轉法輪.顯示諸法相.度苦惱眾生.令得大歡喜.眾生聞此法.得道若生天.諸惡道減少.忍善者增益.   「大聖轉法輪.顯示諸法相」,這「諸法相」諸法的真實相在眾生的肉眼裏面被隱藏起來了、我們看不見,佛能把它顯示出來開導我們。這一切賢善聖人,「一切賢聖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就是見到真理、安住真理的時候就會得大安隱、得大自在;我們沒有見到真理的時候,就為煩惱所困擾、就是種種的苦惱,所以「顯示諸法相」這就是救護眾生、令眾生得大歡喜了。眾生若聽聞了諸法實相的妙法就能夠得聖道,或者能生到天上去、諸惡道就減少了,「忍善者增益」若是得了無生法忍這是最好的境界,這些賢善的人逐漸逐漸地就增加了。   佛在世的時候說「四念處」就是佛弟子見真理的一個方法,佛見到真理、得大自在了,佛也為一切學佛的人開示怎麼樣見真理。這個真理它自己不會顯示出來,我們沒有智慧就要假藉語言文字的經論去見真理,說是眼前的色聲香味觸、眼耳鼻舌身意這些迷惑人的境界在那裏變化,那個法相用語言文字實在還是沒有顯示,但是你多少通達了金剛般若的時候就可以通過去,從這裏可以過去的。所以這裏說「眾生聞此法.得道若生天.諸惡道減少.忍善者增益」,真實能夠得解脫非要見到真理不可的,你這樣做成功了,就是得聖道了。 卯六、如來默許 爾時,大通智勝如來默然許之。 寅三、南方(分六科) 卯一、覩瑞驚駭 又,諸比丘!南方五百萬億國土諸大梵王,各自見宮殿光明照曜,昔所未有,歡喜 踊躍,生希有心。卯二、互相問決即各相詣,共議此事:以何因緣,我等宮殿有此 光曜?時彼眾中,有一大梵天王,名曰妙法,為諸梵眾而說偈言:我等諸宮殿.光 明甚威曜.此非無因緣.是相宜求之.過于百千劫.未曾見是相.為大德天生.為 佛出世間. 卯三、尋光見佛 爾時,五百萬億諸梵天王與宮殿俱,各以衣盛諸天華,共詣北方推尋是相。見大 通智勝如來處于道場,菩提樹下坐師子座,諸天、龍王、乾闥婆、緊那羅、摩羅 伽、人、非人等,恭敬圍繞,及見十六王子請佛轉法輪。 卯四、三業供養 時,諸梵天王頭面禮佛,繞百千匝,即以天華而散佛上。所散之華如須彌山,並以供養佛菩提樹。華供養已,各以宮殿奉上彼佛,而作是言:惟見哀愍,饒益我等,所獻宮殿,願垂納處。爾時,諸梵天王即于佛前,一心同聲以偈頌曰:世尊甚難見.破諸煩惱者.過百三十劫.今乃得一見.諸饑渴眾生.以法雨充滿.昔所未曾覩.無量智慧者.如優曇缽華.今日乃值遇.我等諸宮殿.蒙光故嚴飾.世尊大慈愍.惟願垂納處.   「世尊甚難見」很不容易見到佛的啊!世尊是「破諸煩惱者」能把煩惱賊破壞了。「過百三十劫今乃得一見」前面那個東南方的梵天王說一百八十劫,南方這裡說是一百三十劫,這可見彼此就是不一樣了。這些饑渴的眾生,佛能用法雨來充滿他,過去從來沒有見過這麼大智慧的人,好像優曇缽華似的難得一遇,到今天才遇見到。我們諸天的宮殿承蒙佛的光明照曜所以顯得特別莊嚴,世尊大慈愍,希望能接受我們的供養。 卯五、請轉法輪 爾時,諸梵天王偈讚佛已,各作是言:惟願世尊轉于法輪,令一切世間諸天、魔、 梵、沙門、婆羅門,皆獲安隱而得度脫。時,諸梵天王一心同聲以偈頌曰:惟願天 人尊.轉無上法輪.擊于大法鼓.而吹大法螺.普雨大法雨.度無量眾生.我等咸 歸請.當演深遠音.   這是用「擊鼓、吹螺」作譬喻,請佛轉法輪。 卯六、如來默許 爾時,大通智勝如來默然許之。 寅四、總舉餘六方 西南方、乃至下方,亦復如是。   前面是東方、東南方、南方,現在說「西南方乃至下方」也像東方、東南方一樣情形。 寅五、上方(分六科) 卯一、覩瑞驚駭 爾時,上方五百萬億國土諸大梵王,皆悉自覩所止宮殿光明威曜,昔所未有,歡喜 踊躍,生希有心。 卯二、互相問決 即各相詣,共議此事:以何因緣,我等宮殿有斯光明?時彼眾中,有一大梵天王, 名曰尸棄,為諸梵眾而說偈言:今以何因緣,我等諸宮殿,威德光明曜,嚴飾未曾 有。如是之妙相,昔所未聞見,為大德天生?為佛出世間?   看這個文的次第,先是很多的梵天王會議,最後有一個大梵天王作一個決議,說出偈頌來,決定這件事。 卯三、尋光見佛 爾時,五百萬億諸梵天王與宮殿俱,各以衣盛諸天華,共詣下方推尋是相。見大 通智勝如來處于道場,菩提樹下坐師子座,諸天、龍王、乾闥婆、緊那羅、摩羅 伽、人、非人等,恭敬圍繞,及見十六王子請佛轉法輪。 卯四、三業供養 時,諸梵天王頭面禮佛,繞百千匝,即以天華而散佛上,所散之華如須彌山,並以 供養佛菩提樹。華供養已,各以宮殿奉上彼佛,而作是言:惟見哀愍饒益我等,所 獻宮殿願垂納處。 卯五、重頌(分四科) 辰一、讚佛功德(分二科) 巳一、標 時,諸梵天王即于佛前,一心同聲以偈頌曰:善哉見諸佛.救世之聖尊.能于三界 獄.勉出諸眾生.普智天人尊.哀愍群萌類.能開甘露門.廣度于一切.   「善哉見諸佛」上方世界的梵天王他見到佛了,這是特別吉祥的,所以他說善哉。「救世之聖尊」佛是大慈悲能救護世間的,這救世就是「能于三界獄.勉出諸眾生」他有能力勸導這些眾生從三界的牢獄跑出去。這一個頌就是讚歎佛能拔苦,能救拔眾生死的苦惱、悲能拔苦。   「普智天人尊.哀愍群萌類」這一個頌是讚歎佛能夠與樂、慈能與樂,「普智」就是佛具足了廣大的智慧,為天人所尊。「萌」就是無知識的意思,這一切眾生都沒有智慧,佛對這樣的眾生有哀愍心,哀愍無知識這些種類的眾生。怎麼樣哀愍呢?「能開甘露門」,這個「開」或者當個「施設」講,這「甘露」或者說就是涅槃,涅槃的門。通常說:空、無相、無願是涅槃的門,就是說這樣的法門、眾生就可以從這個門入到涅槃那裏去,所以是甘露門。或者說「甘露」是諸法實相的道理,「門」就是語言文字的佛法,語言文字的佛法為諸法實相之門;我們若想到諸法實相那裏去,你要從文字這裏悟入,所以是教為理的門;若說涅槃的門,那個門就是修行了,這樣說就是「教理行果」的意思了。「廣度于一切」佛的大悲心能夠廣度一切眾生,使令他們入于大般涅槃那裏去。這是與涅槃樂,得到最究竟、最圓滿的樂。 巳二、釋 于昔無量劫.空過無有佛.世尊未出時.十方常闇冥. 三惡道增長.阿修羅亦盛.諸天眾轉減.死多墮惡道.   這底下就是解釋前面所標的兩個意思,一個是拔苦、一個是與樂。「于昔無量劫」在過去這麼久遠的時間內,「空過無有佛」沒有佛出現世間來教導我們,我們把時間都空過了。世尊未出的時候,十方世界都是闇冥的沒有光明,就是沒有智慧。「三惡道增長」地獄裏面的眾生也多起來,餓鬼、畜生世界的眾生也多起來,阿修羅也很旺盛、也多起來。「諸天眾減少」六欲天、色界天這些天上的人逐漸地減少了。「死多墮惡道」人間的人死了以後多數都墮落到三惡道去了。這兩個頌的大意是說:沒有佛出現世間的時候,眾生都是迷迷糊糊地跑到三惡道去受苦惱的果報。 不從佛聞法.常行不善事.色力及智慧.斯等皆減少.罪業因緣故.失樂及樂想.   這一頌半是說行惡因,就是做惡事。「不從佛聞法」因為這個世界上沒有佛,或者有佛也不肯去從佛聞法。常行不善之事,身三、口四、意三,做十惡業這種事,因為做惡事就受惡報,所以善的果報就減少了。「色力」就是地水火風、眼耳鼻舌身、這個身體的力量減少、不是那麼強壯了,及智慧也減少了;有些聰明人常感覺別人笨就歡喜愚弄別人,那麼將來受的果報就是自己糊塗了;常是造些傷害人的事情,所以「色力及智慧.斯等皆減少」。因為「罪業因緣故.失樂及樂想」,這罪業因緣也還是常行不善事,所以失樂及樂想,「失樂」這個樂就是樂的果報,人天的樂果也失掉了,因為罪業不會感樂果、所以沒有樂的果報,「及樂想」心裏面有好心腸就是樂想,有好心腸就會做好事,將來也就會得到樂的果報;這「失樂」是樂的果,「樂想」是樂的因,沒有善因、善果也沒有了,那就是做惡事。 住于邪見法.不識善儀則.不蒙佛所化.常墮于惡道.   這一頌是說在外道裏面學習邪知邪見的事情。「住于邪見法」就是世間上沒有佛、沒有佛法,自己就安住在邪知邪見的那種世界裏面去了。「不識善儀則」不認識什麼是合道理的法則,沒有佛教導當然也就沒有善儀則,不能接受佛的教化,所以常墮于惡道。 佛為世間眼.久遠時乃出.哀愍諸眾生.故現于世間.   這一頌的意思是說:眾生苦惱的境界唯有佛才能救護。佛為世間人的眼睛,這眼睛能看見前面的道路是平坦的、是危險的,那麼眾生自己沒有眼睛、佛為眾生的眼睛,教導眾生要相信善惡果報、相信出世間的聖道,但是「久遠時乃出」佛不是那麼容易出現世間的,很久很久才出現于世間,佛是為了哀愍諸眾生所以才出現于世間的。 辰二、見佛生喜 超出成正覺.我等甚欣慶.及餘一切眾.喜歎未曾有.   這是說見到佛生歡喜心。佛是超出了一切苦惱的因果,超出三界得大解脫、成無上正等正覺了,所以我們特別地歡喜慶幸,還有其他很多的人、大家都歡喜讚歎未曾有。 辰三、請納 我等諸宮殿.蒙光故嚴飾.今以奉世尊.惟垂哀納受.   上方的梵天王他的宮殿蒙到佛的光明照曜了,所以特別地莊嚴,現在把它供奉給世尊,希望佛能慈悲接受。 辰四、回向 願以此功德.普及于一切.我等與眾生.皆共成佛道.   梵天王他還能這樣地回向:希望我們用宮殿奉獻給佛的功德能夠普遍到一切眾生,願我等與眾生共同地都能得成無上菩提。 卯六、請轉法輪 爾時,五百萬億諸梵天王偈讚佛已,各白佛言:惟願世尊轉于法輪,多所安隱,多 所度脫。時諸梵天王而說偈言:世尊轉法輪.擊甘露法鼓.度苦惱眾生.開示涅槃 道.惟願受我請.以大微妙音.哀愍而敷演.無量劫習法.   這時候,五百萬億諸梵天王偈讚佛已後,各白佛言:惟願世尊轉于法輪,「多所安隱」這是指現在得到佛法的利益,「多所度脫」是將來又繼續得到佛法的利益。   時,諸梵天王而說偈言:﹁世尊轉法輪﹂,這「轉法輪」在下文會詳細地解釋,在這裏就是說佛用語言去開示人生的真理,這就叫作轉法輪了。「擊甘露法鼓」就是得大涅槃微妙的法門能度脫苦惱的眾生,如果不是涅槃這出世間的聖道,那就還不能夠決定度脫苦惱眾生的。「開示涅槃道」,前面的「甘露」是個譬喻,這裏正面說,佛大慈悲開示涅槃的道路來教導眾生。﹁惟願受我請﹂希望接受我們的請求,以大微妙的法音「哀愍而敷演無量劫習法」,佛是無量劫的修行,集成了無上菩提的妙法,現在應該廣度眾生,這樣的意思。 癸二、近由(分二科) 子一、轉半字法輪(分三科) 丑一、受請 爾時,大通智勝如來受十方諸梵天王、及十六王子請。   前面是﹁遠由﹂,這一科是說「近由」就是與眾生結緣的近由。這近由裏面分兩科,第一是「轉半字法輪」,第二「轉廢半明滿法輪」。「半、滿」這個話是出在《涅槃經》上,《涅槃經》說一個大長者愛念他的兒子,送到學校裏面去讀書,又恐怕在學校裏學得不好,就把他叫回家裏自己親自教導,因為這個兒年小,先教他半字、然後再教他滿字。這「半字」就是生字,一個生字一個生字的教他,叫作半字;這「滿字」就是成篇的文章、就是書了,具足義理的叫作滿字;這是這個長者教導他兒子的次第。在這裡就是譬喻佛教導眾生的時候先教他小乘法門,然後再教導大乘的法門;這「半字」就譬喻小乘佛法,「滿字」就譬喻大乘佛法。現在智者大師就用這個來作科的名字,先轉半字法輪、就是先轉小乘佛法、先說小乘佛法。這轉半字法輪裏面的第一科「受請」就是接受他們的申請了。爾時,大通智勝如來接受了十方諸梵天王、及十六王子的請求。 丑二、正轉(分二科) 寅一、明四諦 即時三轉十二行法輪,若沙門、婆羅門,若天、魔、梵、及餘世間所不能轉,謂是 苦,是苦集,是苦滅,是苦滅道。   這個「三轉」在前面〈方便品〉的時候解釋過,就是示相轉、勸修轉、作證轉這三種。「示相轉」就是開示四諦的相貌,『此是苦,此是集,此是滅,此是道』,這是四句。說是什麼叫作苦?在六道裏面輪迴就是苦、無量諸苦,這個「苦」是在眾生的感覺上說苦,也是佛對世間上事情的一個評判、世間是苦;但是佛說世間是苦和眾生的感覺不完全是一致的,眾生當然也有苦、也有樂、也有不苦不樂,眾生這三種感覺裏面只有苦才是苦、其他不是苦,但是佛的意思這三種都是苦,乃至天上他也有死亡的苦,所以這是一個很不快樂的事情;這是按照果報說的、是苦。「集」就是人的煩惱和業力它能集成生死的果報、能令人苦惱,這煩惱是最重要的因素,煩惱一動起來就造成生死的業力,由業力去招感生死的果報。若斷了煩惱、業力還存在,但是業力不能發生作用,所以煩惱力量是很大的;除了自己的煩惱和業力另外沒有集了。「滅諦」就是苦和集這兩種苦惱的因果全面地息滅了就叫作滅諦,這個地方是最安隱自在清涼的地方,就像出離了火宅似的。怎麼樣才能到達滅諦那裏呢?就是道「道諦」,修學無漏的戒定慧能從火宅裏跑出去,到于空地、離諸障礙。   第二「勸修轉」就是勸聽法的人要按照四諦的道理去修行才能得到涅槃,這也有四句話『此是苦汝應知,此是集汝應斷,此是滅汝應證,此是道汝應修』。   第三個「作證轉」就是證明這件事是真實不虛的。佛開示弟子修學四諦法門的時候,佛這樣說:『此是苦我已知不復更知,此是集我已斷不復更斷,此是滅我已證不復更證,此是道我已修不復更修』。這在《瑜伽師地論》裏說個譬喻,說這「苦諦」就譬喻人有病,這「集諦」就譬喻病的原因,「滅諦」就譬喻病痛好了,「道諦」譬喻病痛好了以後、永久也不會再有病了,那個力量就是道諦。我們通常譬喻道諦是說:醫生給開個藥方我們就吃藥,當然這也是道諦,但是藥吃下去病好了以後又復發了,那就還不是佛法的道諦;佛法的道諦是好了以後永久也不再有病了,這是表達佛法殊勝的地方。   底下這「十二行」就是聽佛說法的人,內心裏面的世界有十二種德行,這個不是語言文字。前面三轉法輪是「教」是語言文字的教法輪,這十二行是行法輪。這十二行是什麼呢?就是在第一轉示相轉的時候,佛這樣說「此是苦、此是集、此是滅、此是道」的時候,聽法的人他內心裏面就生出來四種智慧,這個智慧最低限度是得初果了。三轉的位次就是見道、修道、無學道。示相轉的時候是見道,勸修轉的時候就是修道,作證轉的時候就是無學道了,就是這麼快的由初果、二果、三果到四果了,三轉是表示這個意思。這樣在示相轉的時候,佛這麼樣講解「此是苦」的時候,弟子在內心裏面就引發出來「眼、智、明、覺」四種智慧,這個「眼」是總說的,「智、明、覺」是別說的,就是過去、現在、未來分三世,分三世所以就不同了。   但是又有別的解釋說這四種智慧就是苦法智忍、苦法智、苦類智忍、苦類智,是這四種智慧。「苦法智忍」這個「苦」,苦集滅道四諦就是先說苦諦,我們這個色受想行識就是苦諦。苦法這個「法」就是佛說的教法,佛說這個色受想行識是無常的、是苦的、是不淨的、是無我的、或者說是空的,你按照這個法去修行的時候就這麼觀察,觀察成功了就是斷我我所的煩惱了,這時候叫苦法智忍,這個「忍」就是安住在那裏不退了。第二個「苦法智」,把煩惱去掉了以後,這時候就生起一個智慧來證悟那個解脫的境界,煩惱去掉了就是得解脫了。這分兩部分:苦法智忍的時候是斷這個煩惱、斷煩惱就得解脫了,這解脫的境界由苦法智來證悟,所以﹁苦法智忍﹂是斷煩惱、﹁苦法智﹂是解脫煩惱,分這麼兩部分,這是兩個智。第三個智是「苦類智忍」,欲界的人他這苦法智忍、苦法智這所緣境這個苦是欲界的,色界、無色界他那個色受想行識也是苦,他苦的情形和欲界是相類似的、是同一類的,所以叫作苦類智忍,也就是斷除了色界、無色界的見煩惱,那是苦類智忍。第四個「苦類智」,斷掉了上二界的煩惱就得解脫,證悟那個解脫的境界叫苦類智。說這個八忍八智,得初果的八忍八智是很快的,一剎那一剎那的很快;這是示相轉的時候,就在苦諦這個地方得到這四種智慧,如果在勸修轉的時候又得四種智慧、還是這四個,在作證轉的時候又得到這四個,不過雖然同樣四個,但是一個見道、一個修道、一個無學道,加起來三四一十二,所以是十二行法輪。一個苦諦就是十二個,集諦、滅諦、道諦也各是十二個,加起來是四十八個的,但是就沒有說那麼多,苦集滅道四個諦每一個諦都是十二,一個十二就等于四個十二了,所以「三轉十二行法輪」。   這樣子「三轉十二行法輪」就是兩個法輪,一個是教法輪、一個是行法輪。這教法輪是由佛的梵音演說這個道理,分「示相、勸修、作證」這麼三種,在聽法的人內心裏面去觀察思惟的時候就是修行的境界,無漏的智慧出現了,就是眼、智、明、覺出現、把煩惱斷掉了。安置聖道在他的身心裏面、滅除煩惱了,那叫作「轉法輪」,釋迦牟尼佛是這樣轉法輪,也就等于是說佛在鹿野苑的時候為五比丘初轉法輪,以後也是常常轉法輪,但不是初轉法輪了。   這種三轉十二行法輪,世界上外道的沙門、或者是婆羅門、或者是天、或者是魔、或者是梵,「梵」是指色界天,及其餘的世間都是不能轉這樣的法輪。因為沙門、婆羅門是屬于外道,其餘的天、魔、梵也都是凡夫,他們不能轉這樣的法輪。佛弟子這阿羅漢、辟支佛也不能轉,唯有佛才能三轉十二行法輪的。這些已得聖道的大阿羅漢也能教化眾生、也可以說他能轉法輪,但那是要出現在有佛在世的時候;如果像辟支佛出現在無佛法的世界,他不能轉這個法輪。   前面說三轉十二行法輪,這就舉出來什麼是三轉呢?第一轉「謂是苦、是苦集、是苦滅、是苦滅道」這是示相轉,底下勸修轉、作證轉就沒有提這個事情。我們通常說苦集滅道四諦,但實在這四種叫作「四聖諦」,應該是有一個「聖」字,這表示苦集滅道的這種道理唯有聖人才能知道、才能通達的;凡夫雖然是在苦集裏面流轉生死、而不知道是苦是集,凡夫不認識的,因為佛教裏面認為色受想行識就是苦,但是眾生感覺到很快樂、不是苦,這是有「聖」字的意義。其次這個「諦」字是不顛倒、不虛妄的意思,佛說是苦那就是苦、沒有說錯誤,集、滅、道都是非常正確、真實不虛的,所以叫作「諦」。這是大通智勝佛受十方諸梵天王及十六王子的請求,即時三轉十二行法輪。 寅二、明十二因緣 及廣說十二因緣法: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名色緣六入,六入緣觸,觸緣 受,受緣愛,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死憂悲苦惱。   大通智勝佛為當時的眾生說了四諦法門之後,又廣說十二因緣這個法門。這十二因緣法,「因緣」就是「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的意思;既然是此生故彼生、所以此滅故彼滅,此有故彼有、所以此無故彼無,這是因緣的意思。或者解釋說:眾生為煩惱所繫縛就跑到六道裏面去受生死,所以叫作十二因緣法。   「廣說十二因緣法」這個「廣說」,大通智勝佛慈悲說得很詳細,但是這十二緣起再翻譯到中國的經論裏面來,《瑜伽師地論》說得非常地多、說得是最詳細的了,現在就簡單的解釋。   「無明緣行」十二因緣第一個就是「無明」,無明就是沒有智慧,在我們世間人的眼睛看這個人也可能是很有智慧的人,但是在佛法的態度來看這個人是無明,所以這個無明不是說笨的意思、不只是遲鈍的意思。簡單地說就是兩種無明,一個是異熟果愚、一個是真實義愚。這「異熟果」是唐三藏翻譯的,我們通常說就是因果(因果愚),就是不相信有善惡果報,這個不相信、或者是不明白就叫作「異熟果愚」,這異熟果愚特別重的人多數是做惡事的。「真實義愚」就是不明白欲界、色界、無色界這三界裏面的因緣果報都是無常、無我、不淨的,是苦惱、是空的,都是虛妄不真實的,不明白這件事所以叫作真實義愚;這真實義愚的人就有可能他是作善事,在世間上來看這個人是作善事的、或者是修禪定的,他不會到三惡道去。異熟果愚,因為他不相信善惡果報多數是做惡事跑到三惡道去了,有這樣輕重的不同。但是也是一時的也不並是永久的,今生他異熟果愚重、真實義愚輕,但是過幾生以後有可能顛倒過來又變化了,所以這是不定性的。   因為「無明」的關係就跑出來一個「行」,行就是他的行為發動出來的業力。這個「行」有福行、罪行、不動行,修五戒十善就是福行,若做五逆十惡就是罪行了,如果修四禪八定就是不動行,有這三種行的不同。在《瑜伽師地論》上的意思,由無明發動出來的業力是指現在造的業力將來得果報,有這個能力的那叫作「行」;如果現在造的業力現在得果報,這個不在內;如果它自己的力量它不能去得果報、它可以幫助別的業力去得果報,這個也不在內。它自己有力量令將來得果報的,只有這樣算是「行」。「無明緣行」,「行」是業力,「無明」是屬于煩惱。   「行緣識」,若按照《瑜伽師地論》的意思來解釋:這個「識」就是那個「行」在創造,無明和行在活動的時候造了善業、惡業,就造成很多善惡的種子、能招感阿賴耶識,阿賴耶識是一個總的果報,這個果報就由無明和行創造的善惡業種子來的,就是「因」,通善惡果為無記,阿賴耶識是無記的,無記這個果報由善惡業得的,就是由善惡的種子成就的阿賴耶識;所以這個「識」是指種子說的,這種子就指阿賴耶識的種子,所以叫作識。   「識緣名色」,因為造了這個業,這無明和行合和起來的活動是各式各樣的種子,不但是有阿賴耶識的種子、還有名色的種子,就是五蘊、色受想行識,這受想行識是「名」、色還是「色」,這也是成就了這樣的種子。   「名色緣六入」,「六入」就是眼耳鼻舌身意,這眼耳鼻舌身意也是種子、也是在阿賴耶識裏面,當然六入裏面也包含著名色,把名色的種子除掉、剩下來的是六入。   「六入緣觸」,因為有了眼耳鼻舌身意、就會和色聲香味觸法接觸,這個接觸也是個種子,就無明緣行的時候造成了這樣觸的種子。   「觸緣受」,觸的時候就會有如意的觸、有苦惱的觸、有不苦不樂的觸,有這三受的種子。這樣說「識、名色、六入、觸、受」這都是種子。   「受緣愛,愛緣取」,這「愛、取」是無明和行的活動造成的,它是指現行說的,這都是屬于種子,有了種子以後,我們就會對于種種境界上有愛,這愛煩惱在活動的時候、又幫助了以前的識、名色、六入、觸、受的種子強大起來,能把它的力量加強了所以叫作「愛」。這「取」就是其餘的一切煩惱,或者說愛的煩惱強了叫作取,愛增長了、四方馳求叫作取,輕微的時候叫作「愛」、重的時候叫作「取」。這愛煩惱和取煩惱在活動的時候就熏習了識、名色、六入、觸、受的種子,使令它更有力量,這就不同了,所以叫愛取。   「取緣有」,這個「有」就是前面的識、名色、六入、觸、受這五個種子受到愛、取的熏習,它有力量得果報了,所以叫作「有」。如果只是無明和行活動、沒經過愛取的滋潤、沒經過愛取的再熏習,它的力量還不夠,不能說是有,現在是經過愛取的熏習、力量強大了,有招感果報的力量了,所以叫作「有」。   「有緣生,生緣老死」,前面從「無明、行」乃至「有」都是指現在,這「生和老死」是未來。或者說從「無明、行」乃至「愛緣取、取緣有」這裏都是過去,這「生緣老死」是現在;這是說二世。這個「生」姑且說是未來世,現在的果報死掉了結束了,結束了的時候那個「有」的業力它一發動,就又有來世的識、名色、六入、觸、受現出來了,所以叫作「生」。   「生緣老死」生了以後就是老死了,生理的變化、機能衰退了就叫作「老」,果報結束的時候就叫作「死」。「憂悲苦惱」,這個「憂」就指第六識,死亡的時候內心裏面的苦惱在第六識叫作憂,若在前五識就叫作「苦」,自己哭泣了就叫作「悲」,愚人這內裏面心熱了叫作「惱」,這是老死的時候內心的境界叫憂悲苦惱。   這樣解釋:「無明緣行」這是發業,「無明」是發業的無明、「行」是所發出來的業,所發出來的業就是「識、名色、六入、觸、受」這五種種子,再經過「愛、取」煩惱的滋潤,就有招感果報的力量了,這時候就叫作「有」,這樣才去再受果報,再受果報就叫作「生、老死」了,這是在唯識的經論上約二世這樣解釋,或者約過去、現在這二世,或者是現在和未來的二世這樣解釋十二因緣。   如果按《中觀論》的解釋,「無明緣行」它只是說或者由真實義愚、或者由異熟果愚發動出來罪行、福行、不動行。然後這個「行緣識」由業力來推動這個識、來影響這個識,這個識就叫作「有取識」就是有煩惱的識;就是投胎的時候,如果是做人就是那個一剎那的染污識,染污識一剎那就入胎了;入胎以後就有﹁名色﹂,這時候受想行識稱之為「名」,那點污穢的不淨就是「色」。而後由這個名色增長就是成為眼耳鼻舌身意了、叫「六入」。出胎了以後這六入就會與色聲香味觸法接觸了、叫作「觸」。這個觸大概地說分成兩種觸:一個是無明相應觸、一個是明相應觸。「無明相應觸」就是煩惱,貪瞋癡和眼耳鼻舌身意在一起活動去接觸這色聲香味觸法的。如果是佛教徒聽聞了佛法的時候,就在眼耳鼻舌身意和色聲香味觸法接觸的時候加上一個「明」,已經成功的聖人他那個「明」就是大智慧、清淨的智慧,沒到聖人的時候那個明也算是明、但是有的時候就不明了。若是論修行的時候、修行人這個地方非常重要,就是舉心動念的時候都要特別注意的,所以叫作明相應觸、無明相應觸。   按一般的解釋,觸緣受、受緣愛、愛緣取、取緣有,由「無明緣行」那個「行」的業力得到現在的「識、名色、六入、觸、受」的果報,由現在的果報又繼續有「愛、取、有」又得到將來「生、老死」的果報,這樣講就成三世的十二因緣了,不是說二世了。或者簡單說,「無明、愛、取」這三個是煩惱,「行、有」這兩個是屬于業力,其他的「識、名色、六入、觸、受、生、老死」都是苦果,這十二因緣合起來就是惑業苦,由惑而有業、由業而有苦、苦又是有惑,惑業苦就這麼流轉生死憂悲苦惱了。   苦集滅道四諦,這「苦集」是三界以內世間的因果,「滅道」是出世間的因果。按人的境界來說這個身體是個「苦果」,我們的無明煩惱是「集」,這兩種東西息滅了就是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貪瞋癡,沒有這些煩惱業力了,這是個什麼境界?也可以去思惟的。 無明滅則行滅,行滅則識滅,識滅則名色滅,名色滅則六入滅,六入滅則觸滅,觸 滅則受滅,受滅則愛滅,愛滅則取滅,取滅則有滅,有滅則生滅,生滅則老死憂悲 苦惱滅。   底下「無明滅則行滅、行滅則識滅」這文是從無明開始講,在其他經論上的說法是從後面開始說,若從後面講可能會容易懂一點,譬如說「生滅則老死憂悲苦惱滅」,生滅這個「生」字從什麼時候開始呢?是從投胎的時候就開始叫作生,不是胎圓滿了以後、降生了才叫作生、不是的,是從投胎的時候開始、一直到沒有老死以前都叫作「生」,現在說「生滅則老死憂悲苦惱滅」就是根本沒有生,根本沒有生還會有老死憂悲苦惱嗎?當然是沒有,這個時候就是無眼耳鼻舌身意的境界了。這「生」若滅了就是無生,無生則無老死憂悲苦惱,這時候你就可以思惟猶如虛空似的,那麼這時候你是什麼境界?就有一點不同了。   但是這個「生」怎麼會滅呢?要「有」滅,就是那個業力,你若把那個業力給消滅了它就不生,如果是業力還存在它當然就是要生,你自己作不了主的呀!那個無明的業力推動你到地獄去了、或者跑到天上去了,自己作不得主的,所以一定是那個「有」要滅了才可以。   「有」怎麼能滅呢?要「取」滅。「取」怎麼能滅?要「愛」滅。「愛」怎麼才能滅呢?要「受」滅。這煩惱重的時候、自己的道力不夠,那是很難調轉、很難轉過來的,若是輕微的時候就比較容易,所以「受」這時候煩惱不是太大,我們一般人就是「無明相應受」,可是這時候你若是觀察這受的境界是畢竟空的,就是先觀所緣境是空的,這個眼耳鼻舌身意接觸到色聲香味觸法,不管它是可愛的、可恨的,都觀察它是空無所有的,這樣「觸滅則受滅」它就滅了,那麼這個「明相應觸」出現了,這無明的相應觸就沒有了,這明相應觸成就了、就是你的修行成就了,這時候「六入滅則觸滅」,「名色滅則六入滅」,「識滅則名色滅」,「行滅則識滅」,「無明滅則行滅」,無明也就滅了、就沒有事了。這時候不就是入于涅槃了嗎!不就是無色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了嗎!『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這就不只是口頭上念的,是你成就了這個涅槃的境界了。成就了這個境界,但是你的眼耳鼻舌身意還是宛然存在的;這就是阿羅漢和大菩薩不同的地方了,阿羅漢到最後成功的時候、他就是前一剎那滅、後一剎那不生、無眼耳鼻舌身意;但是在大菩薩大慈大悲他還不滅這個眼耳鼻舌身意,他還繼續可以存在,或者到十方世界親近諸佛,或者到眾生世界廣度眾生去,他還是不滅的,所以修行就是這樣子。   這裏面說的「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這是眾生流轉的境界。修行人你成功了,就是無明滅則行滅、行滅則識滅、識滅則名色滅……乃至老死憂悲苦惱都是滅了,就是一個順、一個逆。但是觀察這十二因緣的智慧,你用《大般若經》畢竟空的智慧去觀察那是更銳利,就是得涅槃了。如果加上大悲心這就是菩薩道,如果沒有大悲心那就是辟支佛和阿羅漢道了。 丑三、聞法得道 佛于天人大眾之中說是法時,六百萬億那由他人,以不受一切法故,而于諸漏心得 解脫,皆得深妙禪定、三明、六通、具八解脫。第二、第三、第四說法時,千萬億 恒河沙那由他等眾生,亦以不受一切法故,而于諸漏心得解脫。從是已後,諸聲聞 眾無量無邊不可稱數。   大通智勝佛在大眾之中「說是法時」,他說這四諦法輪、十二因緣法輪的時候,有六百萬億那由他的人在聽佛說法、能這樣觀成功了,「以不受一切法故」他就是不受了,前面說「觸緣受」,他現在不受就是不執著了,他觀察所受和能受都是畢竟空的了,就無有法可受、也沒有能受者,所以「于諸漏心得解脫」,漏就是煩惱,這一切的煩惱在他心裏面得解脫了,沒有煩惱繫縛他了,這個時候他就得大解脫、得大自在了,就是得阿羅漢果了。   「以不受一切法故而于諸漏心得解脫」這是有大智慧,就是指慧解脫。「皆得深妙禪定」就是具解脫了,心能夠寂然不動、明靜而住,有禪定在裏面就是具解脫,具解脫阿羅漢是有神通的;慧解脫阿羅漢還沒有神通,當然主要是不受一切法,這時候才能于諸漏心得解脫。「皆得深妙禪定」他不但是慧解脫、他還有深妙的禪定,這個禪定是指色界四禪和無色界的四空定,還有三明、六通,具足八種解脫,聞法得道了。大通智勝佛轉這樣的法輪沒有白辛苦,聽法的人得到聖道了,而且這數目有六百萬億那由他人。   前面是第一次集會說法,這還有第二次的集會,還有第三次、第四次的集會說法,這第二、第三、第四次說法的時候,有千萬億恒河沙那由他的眾生,亦以不受一切法故,而于諸漏心得解脫,從是已後,有無量無邊的大阿羅漢在那個世界出現了,諸聲聞眾不可稱數。 子二、轉廢半明滿法輪(分七科) 丑一、諸子出家 爾時,十六王子皆以童子出家而為沙彌,諸根通利,智慧明了,已曾供養百千萬億 諸佛,淨修梵行,求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前面是「轉半字法輪」就是說小乘佛法,這底下「轉廢半明滿法輪」就是說大乘圓滿的修多羅。﹁爾時﹂聽佛說法之後,這時候,這十六王子他們都以童子的身分出家、受沙彌戒了,這是超出了俗網。這十六王子的祖父是轉輪聖王,父親出家成佛了,他們十六王子也就隨佛出家,這個人真是不得了,這是特別有栽培的人。「諸根通利」他的眼耳鼻舌身意六根都是很靈敏,所以他們聽聞佛法是容易開悟的了。「智慧明了」就是六識裏面有智慧的心所、非常地有力量。   ﹁已曾供養﹂他在過去的時代供養過百千萬億的佛、親近過這麼多的善知識、很殊勝。「淨修梵行」他們過去親近佛的時候能夠持戒清淨、並且修行過八正道,栽培過善根的。﹁求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過去、現在他們都有高上的意願希求得無上菩提;這就是和前面的小乘佛法不一樣了。 丑二、請法 俱白佛言:「世尊!是諸無量千萬億大德聲聞皆已成就,世尊亦當為我等說阿耨多 羅三藐三菩提法,我等聞已皆共修學。世尊!我等志願如來知見,深心所念,佛自 證知。」   這十六王子共同的對佛說:世尊!這無量千萬億有大功德的聲聞人,他們都成就阿羅漢了;世尊也應當為我們說這一佛乘的法門。這個意思也有一點是說:聲聞人他們學習小乘法門功德圓滿了、也應該讓他們迴小向大。﹁我等聞已皆共修學﹂我們聽聞了這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的法門以後,我們能夠依教奉行、能夠修學這樣的法門。我們這些人,就是十六王子這些人「志願如來知見」,我們的心情是希望能成就佛的大智慧,不是要做阿羅漢果的,成就佛智是我們深心裏面所憶念的,佛自然是能知道我們內心的意願的。 丑三、所將亦出家 爾時,轉輪聖王所將眾中八萬億人,見十六王子出家,亦求出家,王即聽許。   爾時「轉輪聖王所將眾中」就是十六王子的祖父他所帶來的大眾之中,有八萬億這麼多人,見十六王子出家做了沙彌,也要求要出家修學聖道,這轉輪聖王就許可了、同意他們出家了。由印度翻譯過來的經論裏面常有說到這個「億」、八萬億人,看各地方的參考書多數是說十萬為億;有八萬個十萬人,這個數也不小了,看十六王子出家他們也發心出家。 丑四、佛受請 爾時,彼佛受沙彌請,過二萬劫已,乃于四眾之中說是大乘經,名妙法蓮華,教菩 薩法,佛所護念。說是經已,十六沙彌為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皆共受持,諷誦 通利。   十六沙彌請佛說大乘一佛乘的法門,大通智勝佛接受了他們的請求,但是沒有立刻地就說法,過二萬劫已後,才在四眾之中演說這樣的大乘經典,名字叫作「妙法蓮華」,是教菩薩法,佛所護念的。要經過兩萬劫以後才說法,按照佛的意思,必是聽法的人因緣還不具足,需要等待兩萬劫以後才可以。   這部經是「教菩薩法,佛所護念」,這前面解釋過了,但是前面說是為阿羅漢說這個《法華經》的,為聲聞人說《法華經》也有說是教菩薩法的。在大乘的修多羅裏面看,如果說是《華嚴經》那也是教菩薩法,那就是所謂利根的菩薩,他一開始就發無上菩提心行菩薩道;若說《法華經》當然也是教導這樣的菩薩,但是同時也有迴小向大的菩薩,這就是鈍根人了。「佛所護念」在這裏有兩個意思,一個是:這樣的法門是佛所護念的、不輕易地為眾生演說;其次,這是佛境界,佛清淨無分別的智慧所相應的境界,這表示究竟圓滿的意思;「護念」若用凡夫的分別心來講,這是我所喜愛的東西、我常常地護念保護住它不要失掉了,這是一個有所得的煩惱境界;但若是論修行人來說,是他那清淨無分別心所相應的第一義諦的境界,那個無分別無漏無為的境界是佛的清淨心所相應的、永久也不會失掉,那是究竟圓滿的境界了。   「說是經已」大通智勝佛說完了這部《法華經》之後,這十六位沙彌為了成就無上菩提的原因,他們都能夠發心「受持」就是納之于心不失掉,受持《法華經》裏面的義,「諷誦通利」就是文,一個文、一個義;或者說是教,一個教、一個義。這教就是文,佛說法表達深義的這語言文字他諷誦地很通利,不是照本念、是能把它背得很通暢、很流利。這可見學習佛法這件事古今都是一樣的,總是先要有個語言文字才可以學習第一義諦的,所以佛說法的這個語言文字是第一義諦的一個門。他們發了無上菩提心、當然也是要發大悲心,發無上菩提心是上求佛道,發大悲心是下化眾生;菩提心和大悲心這兩個心要依止般若波羅蜜,這般若波羅蜜就是畢竟空的智慧;畢竟空的無我無我所的智慧、加上一個大悲心、加上一個菩提心,這三心合和起來這就叫作菩提心。他不只是為自己用功修行、也要廣度眾生的,所以他為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皆共受持,諷誦通利。 丑五、時眾有解不解 說是經時,十六菩薩沙彌皆悉信受,聲聞眾中亦有信解,其餘眾生千萬億種皆生疑 惑。   大通智勝佛說這大乘經的時候,「十六菩薩沙彌」,前面只是說沙彌,但是加上個「為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就是發無上菩提心了,發無上菩提心就是菩薩了,所以在沙彌上面加個菩薩,就是菩薩沙彌。「皆悉信受」對于這《妙法蓮華經》他們在心裏面是全面地接受了,在《大毗婆沙論》上解釋這「信」是愛的意思;平常我們所謂愛是染污的愛,這個「信」是清淨的愛,這樣說「皆悉信受」就是對《妙法蓮華經》有法喜、有歡喜心了,這裏面也包括「解」在內的。   「聲聞眾中」就是沒有發無上菩提心的這些人,他們聽大通智勝佛說《法華經》也有信解了,那就是迴小向大了。其餘有千萬億種的眾生,他們對于《法華經》的道理不相信、有疑惑,但是可沒有說誹謗,如果若有可能會誹謗、那也應該會同于五千退席那樣的例子,應該是被佛的威力退出大眾了。這裏說「其餘眾生千萬億種皆生疑惑」也正是下面十六王子覆講《法華經》的對象了,就是與他們結緣的人了。 丑六、時節 佛說是經,于八千劫未曾休廢。   大通智勝佛講《法華經》講了八千劫,在八千劫之內沒曾停過,一直地是講這個《法華經》。這可見《法華經》的文很多,那個義也是很廣的。 丑七、說已入定 說是經已,即入靜室,住于禪定八萬四千劫。   大通智勝佛說完了這部《法華經》就到寂靜的房子裏面入于禪定,入定了八萬四千劫,在這麼長的時間裏面入定,就是大通智勝佛觀察到有這麼多的眾生與十六王子有大因緣,所以就有意的安排那麼多的時間給十六王子說《法華經》作因緣了。佛入定八萬四千劫這個事,當然佛是大自在的境界,他那一念靈明清淨的真心沒有長短的分別、也不會有煩燥的問題,他能夠自在地安住那裏不動,願意多長時間都可以,我們形容說那是入定了,在佛那方面也沒有這個分別,所以「住于禪定八萬四千劫」這麼長久。 壬二、正結緣(分二科) 癸一、法說結緣(分三科) 子一、明昔共結緣(分二科) 丑一、覆講利生 是時,十六菩薩沙彌知佛入室寂然禪定,各升法座,亦于八萬四千劫,為四部眾廣 說分別妙法華經,一一皆度六百萬億那由他恒河沙等眾生,示教利喜,令發阿耨多 羅三藐三菩提心。   這一科「覆講利生」就是大通智勝佛說過了一遍以後,十六王子為度化眾生又再重覆地講一遍,和這麼多人結法緣。這個時候,十六菩薩沙彌知道佛入于靜室裡面寂然禪定,這十六菩薩沙彌每一位都升到法座上去,「亦于八萬四千劫為四部眾廣說分別妙法華經」,這可見那個時代愛樂佛法的人非常多,能夠有這種境界出現。大通智勝佛說《法華經》說了八千劫,十六位菩薩沙彌說《法華經》說了八萬四千劫,這時間上又延長了很多,可見這十六位菩薩沙彌是很殊勝的。「為四部眾」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廣說分別妙法華經」能夠把佛說法的意擴大、廣博地去為四部眾演說妙法華經。每一位菩薩沙彌都度化了六百萬億那由他恒河沙的眾生,「示教利喜」就形容十六菩薩沙彌說《法華經》的方式。   「示教利喜」,這個「示」就是開示、說明這樣的道理,說世間上生死輪迴的事情都是醜陋的、出世間的聖道是端正美妙的,這叫作開示。這「教」的意思就是教導,開示完了就教導我們棄捨世間上的惑業苦、修學出世間的戒定慧。「利」就是說我們沒得聖道的人、我們精進的力量是有時間性的,過了時間就退一退,退下來要再向前進就更困難了;這時候佛菩薩就會用這個「利」來開導我們,說是修學聖道這個事情也就像種田似的,它發出苗來、但是還沒有出來果;我們用功修行當然是希望有成就,而這成就是在結果的時候才有,在沒結果的時候、就是你在修因的時候還沒有果上的境界,所以「莫于因時求果」,現在這時候還沒到結果的時候、所以還沒有那果上的滋味,你要繼續努力才可以;這樣子善巧方便地開導,把他那勇猛的力量再引發出來,這叫作「利」。「喜」就是歡喜,隨他所能修行的、你這樣讚歎他令他歡喜,于是乎他繼續努力就會有成就了。這樣講「示教利喜」是通于一般性的。   如果按照《法華經》的立場來說:這是小乘佛法、這是聲聞人、這是辟支佛乘的佛法、這樣才是大乘的菩薩佛法,這是「示」開示。這「教」教你要發大心,你願意修小乘佛法也好、等到你程度進步以後你要修學大乘佛法,這大乘佛法才是究竟圓滿的,所以就是教。「利」也是照樣這樣解釋,因為得無上菩提要比得阿羅漢果時間久、要特別努力的。「喜」讚歎他能夠發無上菩提心,能行六波羅蜜廣度眾生,難行能行、難忍能忍,來讚歎他令他發歡喜心繼續努力。   十六菩薩沙彌他能夠這樣來開導、來度化六百萬億那由他恒河沙等眾生,他能夠「示教利喜令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勸他們發無上菩提心也等于是勸他們迴小向大了。 丑二、佛起稱歎(分二科) 寅一、正稱歎 大通智勝佛過八萬四千劫已,從三昧起,往詣法座,安詳而坐,普告大眾:是十六 菩薩沙彌甚為希有,諸根通利,智慧明了,已曾供養無量千萬億數諸佛,于諸佛所 常修梵行,受持佛智,開示眾生令入其中。   大通智勝佛過了八萬四千劫已後,從三昧裏面出來,其實佛是常入定、沒有出入的分別的。從禪定出來就去到說法的那個寶座,很從容自在地坐在那裏,普告大眾:這十六菩薩沙彌是有德行的人、是很少能見到的,他們的眼耳鼻舌身意六根都很通利,「智慧明了」這主要是第六識,第六識裏面的智慧非常地光明,過去曾經供養過無量千萬億數諸佛、親近過善知識的。這「諸根通利,智慧明了」是十六王子現在這時候所具有的功德,「已曾供養無量千萬億數諸佛」是他過去栽培的善根,因為過去栽培過善根、所以現在有這樣好的果報。「于諸佛所常修梵行」他們在佛的處所、常能修學戒定慧、修學八正道、修學三十七道品、六波羅蜜,修這種清淨的德行,其中重要的是佛智慧,他們能「受持佛智」,由于常修梵行、得無生法忍了、就是得到佛的智慧,這智慧是永久也不失掉、所以是受持佛智。「開示眾生」這是從空出假去度化眾生、為眾生說法,「令入其中」使令眾生也到第一義諦這裏面來。   佛在大眾之中明明白白地讚歎這個人,那麼這個人一定是聖人、是大菩薩境界,若是凡夫還是個不定性的人,佛是不能這麼讚歎的。 寅二、勸親信 汝等皆當數數親近而供養之。所以者何?若聲聞、辟支佛、及諸菩薩,能信是十六 菩薩所說經法,受持不毀者,是人皆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如來之慧。   因為這十六位菩薩沙彌是有德行的人,你們應該親近他、同他多多的接近,還應該來供養他。「所以者何?」為什麼要親近他呢?若是你能夠親近他、向他學習,不論你是聲聞、你是辟支佛、是二乘人、或是發無上菩提心的這些菩薩,如果你能相信這十六位菩薩所說的佛法,「受持不毀者,是人皆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如來之慧」,能得這麼大的利益的。這可見如果說這個人是生死凡夫,但是發了無上菩提心,佛能叫阿羅漢去親近他,那也是不可思議。   所以「受持不毀者」,他所說的佛法你能夠不誹謗、你能夠信受去學習,那麼就會得到佛智慧。我們佛教徒修行就是想要成就般若波羅蜜,這般若波羅蜜成佛的時候就是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如果其他的得禪定也好、能有神通也好,但是若沒有得到般若的智慧那還是凡夫境界,凡夫就是還有貪瞋癡煩惱的存在;若只有禪定而沒有般若波羅蜜、那麼這個人的高慢心是很大很大的,不過因為有禪定的功夫、這高慢心就是很微細地在那裏,但這高慢心在那裏使令禪定也不會太妙的。所以佛不說你親近「十六菩薩所說經法受持不毀」會得禪定、會得神通,佛不那麼說,佛說「是人皆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得佛智慧,得佛智慧的時候其他的一切功德也都在裏面,那就都是甘露了。 子二、明中間更相值遇 佛告諸比丘:是十六菩薩常樂說是妙法蓮華經,一一菩薩所化六百萬億那由他恒河 沙等眾生,世世所生與菩薩俱,從其聞法悉皆信解;以此因緣,得值四萬億諸佛世 尊,于今不盡。   這底下是說「中間更相值遇」,時間是剎那剎那過去了、不停在那裏的,以後的情形怎麼樣呢?「佛告諸比丘」這是釋迦牟尼佛說話了,前面是大通智勝佛讚歎十六菩薩沙彌,但是那個話也是釋迦牟尼佛介紹給我們的,這底下釋迦牟尼佛又說:「是十六菩薩常樂說是妙法蓮華經」,他們長期地歡喜演說《妙法蓮華經》的。《妙法蓮華經》裏面主要的經意是介紹佛怎麼樣度化眾生這一方面的事情,包含了一切經的大意都在裏面了。   每一位菩薩他所度化的六百萬億那由他恒河沙的眾生,生生世世的都和他在一起,又生生世世都能夠隨從十六王子聽聞佛法,「悉皆信解」若是世世地都和菩薩在一起、世世地能親近這樣的聖人,那真是太吉祥了,那麼他能相信、能明白佛法而不迷惑;就因為這樣的因緣他能遇見四萬億這麼多的佛,直到今天還沒有結束、還繼續地在學習佛法。   這裏說「得值四萬億諸佛世尊」修學佛法、栽培無漏的善根、這就是見佛的因緣,這見佛的因緣是要有出世間無漏的善根;若只是世間有漏的善法、世間有漏的功德、那不是見佛的因緣,那只是不到三惡道去、在人天裏面享受享受,那個事情是靠不住的。修學四念處、修學出世間的戒定慧,即使你沒得初果、沒得無生法忍,但是你將來決定能見佛,這就是和佛能成感應的一種善根。「于今不盡」,這「不盡」可以多種的解釋,一種是他們的功德一直地延續下去展轉地殊勝了;另外一種是他們對學習佛法的事情還沒畢業,還要繼續地親近佛、將來他們才會有成就。 子三、明今日還說法華(分二科) 丑一、先結會古今(分二科) 寅一、結師之古今 諸比丘!我今語汝:彼佛弟子十六沙彌,今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于十方國土 現在說法,有無量百千萬億菩薩、聲聞以為眷屬。其二沙彌東方作佛,一名阿、 在歡喜國,二名須彌頂。東南方二佛,一名師子音、二名師子相。南方二佛,一名 虛空住、二名常滅。西南方二佛,一名帝相、二名梵相。西方二佛,一名阿彌陀、 二名度一切世間苦惱。西北方二佛,一名多摩羅跋栴檀香神通、二名須彌相。北方 二佛,一名雲自在、二名雲自在王。東北方佛,名壞一切世間怖畏。第十六、我釋 迦牟尼佛,于娑婆國土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丑一這一科「先結會古今」古時代的那個人到現在是誰?說一說。寅一「結師之古今」這十六菩薩沙彌是古,那麼現在是誰呢?   釋迦牟尼佛召呼諸比丘說我現在告訴你們,那位大通智勝佛的弟子十六沙彌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現在就在十方世界說法度化眾生。有無量百千萬億的菩薩、還有無量百千萬億的聲聞「以為眷屬」,以佛的法為眷屬,這句話是總說,底下別說。   其中二位沙彌在東方作佛,「一名阿」就是阿佛、不動佛,在歡喜國那裏住持說法。「二名須彌頂」須彌頂佛,「須彌頂」是高的意思,用這個作佛的名稱表示是極尊高的意思了。有兩位沙彌是在東南方作佛,釋迦牟尼佛在娑婆世界說法,以娑婆世界為本位的東南方有兩位佛,一名叫「師子音」表示無怖畏的意思,「二名師子相」表示降伏魔怨的意思。又有兩位沙彌在南方成佛,「一名虛空住」他常住在法性第一義空裏面,「二名常滅」他能寂滅一切生死的戲論。西南方也有二位佛,「一名帝相」是大自在的境界,「二名梵相」梵相如來他能夠教導一切眾生都得三乘聖道。在西方也有二位佛,「一名阿彌陀」這是無量壽佛、他的慧命是無量劫的。「二名度一切世間苦惱」這表示大悲心特別殊勝。還有兩位沙彌在西北方成佛,「一名多摩羅跋栴檀香神通」翻到中國話是:性無垢賢栴檀香神通佛,「二名須彌相」須彌相佛這是眾德莊嚴。北方也有二佛,「一名雲自在」能施法雨,「二名雲自在王」他這個雲能普遍地覆蔭無量無邊的虛空。東北方佛的名號叫作「壞一切世間怖畏」能破眾生的生死。「第十六我釋迦牟尼佛」,這「釋迦」翻到中國話翻個「能寂」,能寂滅生死的煩惱,得到離一切相、離一切言說的法性真理,「于娑婆國土」在眾生的苦惱世界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這十六沙彌原來都是兄弟的因緣,現在都在十方世界得無上菩提廣度眾生。這是結會師的古今。 寅二、會弟子古今(分四科) 卯一、明本結大緣 諸比丘!我等為沙彌時,各各教化無量百千萬億恒河沙等眾生,從我聞法,為阿耨 多羅三藐三菩提。   這底下是「會弟子古今」,就是王子所度化結緣的眾生,古代是誰?現在是誰?也說一說。各位比丘!我們十六兄弟為沙彌的時候,每一位沙彌都教化無量百千萬億恒河沙數的眾生,這些人隨從十六沙彌聽聞佛法,都是為了要得到無上菩提而學習佛法的;這可見最初開始學習佛法的時候都是發了無上菩提心的。《勝鬘經》裏面有一句話叫作「三乘初業不愚于法」,就是學習三乘聖教的人、初開始發心的時候、都是發無上菩提心的,有這麼一句話。這樣就看出來,最初的時候佛都是為眾生說無上菩提的佛法,使令他們先發無上菩提心的,但是後來個別的因緣大家情況不一樣了,有的人退大取小、有的大小都退掉去流轉生死了、也有的完全沒有退繼續地增長善根得無上菩提了。這一段就表明十六王子所教化的眾生最初都是發無上菩提心的,有這麼一段的因緣。 卯二、釋今住聲聞疑 此諸眾生,于今有住聲聞地者,我常教化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諸人等,應以是 法漸入佛道。所以者何?如來智慧難信難解。   以前在十六王子那裏發無上菩提心了,但是現在這些發無上菩提心的人不是菩薩,他住聲聞地,不作大菩薩、作一個自了漢,那是怎麼回事情呢?他住聲聞地是他個別的因緣,但是在十六王子(第十六王子就是釋迦牟尼佛),釋迦牟尼佛說:我對大乘佛法沒有慳吝心,我常是以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來教化他,教化他發無上菩提心、得無上菩提的,但是這一類的人他們的根性不行、與大乘佛法的因緣不成熟,所以「應以是法」應該用方便的法門,四諦的法門、十二因緣的法門,先自己了脫生死、然後再發無上菩提心、行菩薩道、作菩薩,這樣子經過一個曲折、逐漸地才能入于無上菩提的,所以他們現在住聲聞地。   「所以者何?」為什麼這些人應以是法漸入佛道呢?因為「如來智慧難信難解」,這一佛乘的法門是要得佛智慧的,佛的智慧這個法門是不容易相信、也不容易明白的;所以一定要轉一個彎先發聲聞心修學四諦法門、到了阿羅漢果以後再學習《法華經》這樣才可以的。就是這一類根性的人不可以直接就開示悟入佛之知見的,所以他們到現在還住聲聞地。 卯三、正結會古今 爾時,所化無量恒河沙等眾生者,汝等諸比丘、及我滅度後,未來世中聲聞弟子是 也。   那個時候,十六王子所教化的無量恒河沙等的眾生是誰呢?就是你們這些阿羅漢比丘、還有我滅度以後未來世中的聲聞弟子,就是這些人。前面說是「值四萬億諸佛于今不盡」,那個「于今不盡」就是這裏「我滅度後未來世中聲聞弟子是也」就是這些人,這些人到現在他們還沒能畢業;佛在世的時候這些人還沒得阿羅漢果,他們還沒能夠發無上菩提心、還沒有成就無生法忍,這「于今不盡」有這個意思的。這看出來在十六王子的時候聽《法華經》栽培了出世間的善根,經過這麼久到現在。 卯四、釋未來弟子疑 我滅度後,復有弟子不聞是經、不知不覺菩薩所行,自于所得功德生滅度想,當入 涅槃。我于餘國作佛,更有異名,是人雖生滅度之想,入于涅槃,而于彼土求佛智 慧,得聞是經,唯以佛乘而得滅度,更無餘乘,除諸如來方便說法。   「釋未來弟子疑」對于未來的時候,還有得阿羅漢果的人在那上面有一點疑惑,解釋這個疑惑。「復有弟子」在未來世還有佛的弟子,「不聞是經」他們沒能夠聽聞《法華經》,佛在世的時候有些阿羅漢聽佛說《法華經》了,但是未來佛滅度以後的那些得阿羅漢的人他們沒有聽佛說《法華經》,「不知不覺菩薩所行」,他們不覺知在聲聞乘佛法以外、還有一個圓滿廣大的一佛乘的佛法,他們不知道那是發無上菩提心的菩薩所修學的佛法,他還不知道。「自于所得功德生滅度想」他們對于自己所修學的戒定慧成就了阿羅漢,得到盡智、無生智、得到阿羅漢的智慧了,他對于他所得的這些功德「生滅度想」,他們認為我的生死已經完全息滅了,我的煩惱也完全消除了、我所作已辦了、我已經圓滿了,「生滅度想」這是有餘涅槃,「當入涅槃」等到這壽命盡了的時候就入無餘涅槃、就沒有事了,他心裡面是這樣子想。   佛滅度以後,這樣的阿羅漢,他們怎麼樣才能夠聽到《法華經》、怎麼樣才能發菩提心作大菩薩、才能成佛呢?佛回答這個問題了,就說「我于餘國作佛」,釋迦牟尼佛在這裏度化眾生,所應度者皆已度訖,那麼就入涅槃了;在這個世界入涅槃而又在另一個世界成佛、在那裏還繼續度化眾生的。「更有異名」在別的世界成佛的時候不稱之為釋迦牟尼佛了,另有一個名號。「是人雖生滅度之想」這個阿羅漢他雖然生起了滅度的想法,他入于涅槃了,但是他的五分法身沒有滅,「而于彼土求佛智慧」而在另一個世界又見到釋迦牟尼佛了,阿羅漢入無餘涅槃就到方便有餘土的世界去了,到那個世界去又遇見釋迦牟尼佛了;那個時候他會發菩提心求佛智慧,就是求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又「得聞是經」又會聽聞到《法華經》的,「唯以佛乘而得滅度,更無餘乘」唯獨是佛的一佛乘法門得到大般涅槃的境界,更沒有其他的佛法,除非是如來方便說法才有二乘涅槃的法門;究竟的法門一定是得大般涅槃,大般涅槃就是無住涅槃,就是有大悲心無盡期地廣度眾生的,不是完全的灰身滅智在那裏休息了,不是那樣的。這一段文表示所有的阿羅漢二乘人,不論是見到佛沒見到佛,聽聞沒聽聞《法華經》,終究是要發無上菩提心、要作佛的。 丑二、正明還說法華(分二科) 寅一、明應時故說 諸比丘!若如來自知涅槃時到,眾又清淨,信解堅固,了達空法,深入禪定,便集 諸菩薩及聲聞眾,為說是經。世間無有二乘而得滅度,惟一佛乘得滅度耳。   佛召呼諸比丘說:若是佛這時候自己知道涅槃的時候到了,應該度化的眾生都度化了,就是涅槃的時候到了,就是息應歸真的意思,那麼這個時候就是說《法華經》的時候,這是第一個、說到時間。第二「眾又清淨」就是聽《法華經》的人要清淨,這意思是說佛一成道就為說《法華經》的,但是有一部分人還不清淨、聽《法華經》的程度不夠,現在這些人清淨了,就是他們斷除去愛煩惱和見煩惱了。「信解堅固」他們對于佛法僧戒有不可破壞的信心;因為佛說四諦法門,他們依教奉行的去修行、真實地就像佛所說的得果、得阿羅漢果了,所以對佛的信心特別地堅固,這就是四不壞信,四不壞信最低限度是初果了,所以「信」裏面也有「解」、他們有無漏的智慧了。這時候沒有愛煩惱、沒有見煩惱,就表示他們對于佛說的一乘法《妙法蓮華經》不會謗誹了、他能相信了;如果是有愛煩惱、見煩惱那就是「眾」沒有清淨,這眾不清淨不是說《法華經》的因緣,所以這上面說「眾又清淨、信解堅固」。因為他們信解堅固所以能了達第一義諦,「了達空法」這是阿羅漢所了悟的第一義諦境界,還能夠「深入禪定」能有這樣禪定的功德。   智者大師在這裏又有第二個解釋,這「眾又清淨」是表示這些阿羅漢聽聞了《阿含經》得了阿羅漢果了。「信解堅固」表示阿羅漢聽了《方等經》,對于大乘佛法他們不但不誹謗、也多少有信心的。「了達空法」就是阿羅漢又聽聞了《般若經》的法門,通達一切法畢竟空的道理了。在《阿含經》裏面多數說我空,而說法空的地方不多,所以現在聽聞了《般若經》的阿羅漢也通達一切法都是畢竟空的道理了,這叫作了達空法。同時「深入禪定」,他們這些阿羅漢裏面也有俱解脫阿羅漢、也是有得到四禪八定的功德。   這些阿羅漢他們具有聽聞《法華經》的程度了,「便集諸菩薩」佛就集會很多的大菩薩,就是前面〈信解品〉集會親族那個意思,「及聲聞眾」就是命他那個窮子也來聽《法華經》了。「為說是經」為說這個《法華經》。這《法華經》說的道理就是這句話:「世間無有二乘而得滅度」世間上沒有說是聲聞乘、辟支佛乘他們是得涅槃的,沒有這回事。「惟一佛乘得滅度耳」惟有得佛大般涅槃那樣的滅度才是究竟圓滿了的。 寅二、釋前開三意 比丘當知,如來方便深入眾生之性,知其志樂小法,深著五欲,為是等故說于涅槃,是人若聞則便信受。   這是解釋開三的本意,為什麼開三呢?《法華經》說「世間無有二乘而得滅度,惟一佛乘得滅度」,那為什麼又說二乘人得涅槃呢?   你們比丘應當要知道,佛的方便智慧能深入眾生的心性裏面去,能觀察眾生的內心裏面「志樂小法」,知道那一類的眾生他就是歡喜小乘佛法,修這苦集滅道、修這四念處了脫生死對于他是契機的,你教他修這大乘佛法他不契機;這一類眾生的情形是「深著五欲」他們深深地愛著世間上的五欲,這愛煩惱、見煩惱都是很重的,所以正好用這無常、苦、空、無我來對治它的煩惱是比較合適的,「為是等故說于涅槃」為這一類的眾生,所以宣說小乘的涅槃來度化他們。「是人若聞則便信受」為這一類的人宣說小乘的四諦法門,他們若聽聞了就能相信、就能接受,他就能得阿羅漢果了;或者說這些人得了有餘涅槃以後,若為他說《法華經》,他若聽聞則便信受了。總之,一定要經過這麼一個曲折才可以說《法華經》的,也就是有這個需要才說小乘涅槃的。 癸二、譬說結緣(分二科) 子一、立譬(分二科) 丑一、導師譬 譬如五百由旬險難惡道,曠絕無人怖畏之處,若有多眾欲過此道,至珍寶處,有一 導師聰慧明達,善知險道通塞之相。   譬如五百由旬這樣遙遠的道路,這個道路裏面有很多的危險、很多的苦難,是一個很不好的道路;這五百由旬裏面是很空曠、很遙遠的,那裏面沒有人、是一個很恐怖的地方。這是譬喻由凡夫地到成佛這中間,假設有五百由旬這麼長遠的距離;如果用生死的﹁果報﹂來解釋五百由旬,分段生死算是三百由旬、變易生死算是二百由旬,加起來就是五百由旬。這「變易生死」是法身聖人的事情,譬如說阿羅漢入無餘涅槃以後他就是成就法身了,斷除愛煩惱、見煩惱的菩薩他也是法身,到了法身的時候在方便有餘土的變易生死是一百由旬,到實報莊嚴土的法身菩薩那個變易生死又是一百由旬,所以加起來是二百由旬。「分段生死」是欲界、色界、無色界,這三界是三百由旬,加起來就是五百由旬。   如果是從生死的「因」來解釋五百由旬,那就是以愛煩惱和見煩惱來分別說它的五百由旬,怎麼樣解釋呢?就是有五下分結、五上分結的煩惱。「五上分結」就是色界天和無色界天的煩惱,他在欲界之上所以叫「上」,這「結」就是煩惱,那裏面就是色染、無色染、掉舉、慢、無明,這是五上分結。「色染、無色染」這個「染」就是染污,就是色界天上的人、或者是已經修學佛法得到了三果的聖人,他生到色界天上去、生到無色界天上去,他還有那五種煩惱的,就是在色界的四禪裏面有染著心、愛著那個禪定裏面的境界,也就像我們欲界的人對這五欲有染著心似的,這叫作「色染」。「無色染」就是無色界天的四空定,入在那個定裏面非常地安隱自在,他也有染著心,這就是煩惱。「掉舉」就是他對于所愛著的事情他心裏面有妄想,這心不能靜下來、在那裏掉動,所以叫作掉舉;我們一般說是散亂,散亂和掉舉不一樣,這「掉舉」是單獨指你所歡喜的事情、在那上面妄想分別叫作掉舉;「散亂」掉舉也是一種散亂、其他那些雜亂的妄想也是散亂。還一個「慢」就是高慢,他們色界天上的人、無色界天上的人有高深的禪定,有很多很多優越的地方是欲界的人所不能及的,所以他們自然地有了高慢心,這高慢心也是一種煩惱了。還有一個「無明」就是他不明白他所有的優越、不優越這都是無常、苦、空、無我的,沒有值得高慢的,他不明白這個事情,不知道是無我無我所的,這叫作無明;色界天的四禪、無色界天的四空定還有這樣的煩惱,所以叫作五上分結。   「五下分結」就是我們欲界的人也有五種煩惱,其實煩惱是很多的、就大略地提出五個重要的,這五個煩惱就是身見、戒取、疑、貪、瞋,這是五下分結。這「身見」就是在幻化生滅的色受想行識裏面執著有個不幻化、不生不滅、常住不壞的我,這就是身見。「戒取」就是外道的儀軌、種種的惡戒都算戒取。「疑」就是疑惑,是不是善能得善報?惡能得惡報?對這些事情還有疑惑,對于四諦的道理還不相信叫作疑。「貪煩惱和瞋煩惱」就是愛煩惱,「身見、戒取、疑」就是見煩惱,這見煩惱是通于三界的,「貪、瞋」只限于欲界的愛煩惱。這三界裏面的煩惱加起來就是三百由旬,「塵沙惑」是第四百由旬,「根本無明」是第五百由旬,合起來就是這樣子。   煩惱是生死的「因」,生死是煩惱的「果」,這「五百由旬險難惡道」就是有因上的險難惡道、有果上的險難惡道,分這麼兩種。「曠絕無人怖畏之處」這險難惡道的裏面是沒有人在那裏,就是說生死因果的境界沒有佛菩薩,佛菩薩不住在這裏。其次,窺基大師他說:在這樣的生死因果裏面沒有聖人的智慧,所以叫作「無人怖畏之處」。但是智者大師說:煩惱即菩提、生死即涅槃,這煩惱生死裏面有菩提涅槃,那就是「曠絕有人怖畏之處」是有人,如果說煩惱裏面沒有菩提、生死裏面沒有涅槃,那就叫作「曠絕無人怖畏之處」。不過這件事,生死裏面有沒有涅槃?煩惱裏面有沒有菩提呢?這是佛法教義裏面的問題。如果你學習經論你通達第一義諦了,那當然「生死即涅槃、煩惱即菩提」,那個曠絕怖畏之處也就是不曠絕、不怖畏之處,那麼無人也就是有人,這個事也是無障礙的道理。如果說是你沒能這樣,當然這就是「曠絕無人怖畏之處」,那就是個苦惱的境界。   「若有多眾欲過此道」假設有很多人想要從這條險難惡道、曠絕無人怖畏之處走過去,「至珍寶處」到那個有珍寶的地方去,你到那個珍寶的地方去就一定要從這地方經過,世間上的事情就是這樣子。這譬喻是什麼?「若有多眾」這是指佛教徒,就是他相信了佛法、想要得無上菩提,那就一定要解決這個煩惱生死,所以一定要經過這個險難惡道、曠絕無人怖畏之處,一定要從這兒經過的;從這裏過去、過了五百由旬這時候才到無上菩提那裏,那是一個大安樂的地方了。   這段文主要的是「導師譬」,因為這險難惡道、無人怖畏之處,你從這裏過沒有導師怎麼行呢!所以一定要有導師,這「導師」當然是指佛說的。這個導師他「聰慧明達」,這個智慧在耳根來說就是「聰慧」、在眼根來說就是「明達」,或者說耳根清淨叫作「聰」、意根清淨叫作「慧」、眼根清淨叫作「明」、其餘諸根清淨叫作「達」,這總而言之就是六根清淨。這個導師「善知險道通塞之相」,這個五百由旬的險難惡道裏面什麼地方能通、什麼地方阻塞,他都能知道,他都有辦法從這地方過去,所以他才能夠做導師嘛!這是說佛能知道從凡夫地到成佛那個地方去,怎麼樣可以通、怎麼樣是塞這件事,有善巧方便的、塞就變成通了,沒有善巧方便、通也變成塞了;或者說是能斷除五住煩惱那就是通了,如果你不能斷煩惱那就是閉塞了、就阻礙住了。 丑二、將導譬(分三科) 寅一、所將人眾譬 將導眾人,欲過此難。   這個導師他能領導很多人從這個險難的道路這裏通過去,「欲過此難」很多人想要過這個難。這眾人能接受這個導師的領導,那足見這個人已經信佛了,他發了無上菩提心、要到無上菩提那裏去、想要修行,那麼這才叫作「將導眾人欲過此難」。不過不信佛法的人,他不從這過,他願意在險難惡道這裏跑來跑去的。 寅二、中路懈退譬(分二科) 卯一、退大 所將人眾,中路懈退,白導師言:我等疲極而復怖畏,不能復進,前路猶遠,今欲 退還。   他所領導的人裏面有一部分的人「中路懈退」,走了一段路的時候他懈怠了、就又退下來、不願意前進了,就對這個導師說:我們現在走得太疲勞了,而且害怕這路裏面有很多不安全的地方,我們不能再往前走了,前面的道路還很遠,現在想要退回來不去了。看這話裏面就是初發無上菩提心的人,他這時候的菩提心太薄弱、不勇猛,這個是「疲極」。對于世間上這些苦惱的境界感覺到還是很可愛的,表示還是留戀世間上的事情,不願意去作大菩薩去成佛,還是作凡夫好,所以「而復怖畏」。「不能復進前路猶遠」說是有三大阿僧祇劫,這幾時才成佛啊!太遠了,所以「今欲退還」,若按發無上菩提心「退還」有兩個可能,一個是退還為生死凡夫,一個是退還為二乘人;以現在這文的意思應該說是退還為生死凡夫,我還是作生死凡夫好!不要去發無上菩提心、去學習佛法,這個不行啊!去廣度眾生、眾生也很難度,不如還是自己隨隨便便地好一點,所以「今欲退還」。 卯二、接小(分二科) 辰一、方便設化 導師多諸方便而作是念:此等可愍,云何捨大珍寶而欲退還!作是念已,以方便力,于險道中過三百由旬化作一城。告眾人言:汝等勿怖,莫得退還,今此大城可于中止,隨意所作,若入是城快得安隱,若能前至寶所亦可得去。   這底下是「接小」用小乘佛法來接引他。「導師多諸方便」這個導師他有很多善巧的智慧,他心裏想:這些人很可憐的啊!五百由旬之外的那個寶所有很多的珍寶,「云何捨大珍寶而欲退還」呢?雖然到那兒去是險道,但是有導師的領導還是會安全地通過去的,可是就想要退還,所以說是「可愍」。這「導師多諸方便」的意思就是:佛不逼迫他發無上菩提心、但也不要讓他退為生死凡夫,這是有一個方便的,什麼方便呢?就是用小乘佛法來接引,他先得阿羅漢果、以後還是會發無上菩提心的,這樣做就圓滿了,所以是多諸方便。   「作是念已」,怎麼棄捨了無上菩提不願意去成佛,而還想要在色聲香味觸法上活動、去作生死凡夫,真是可憐!這個導師這樣思惟已後,以方便力,于險道中過三百由旬遠的地方化作一個大城;這就是佛的善巧方便,佛的根本智、後得智的方便,這個「方便力」其實就是佛用語言作方便說出來這麼件事。「于險道中」就在這生死危險的道路裏面,「過三百由旬」就是過了欲界、色界、無色界,超過了這惑業苦之外「化作一城」,在那個地方變化出來一個城,就是說出一個涅槃的境界,說出一個二乘人所證悟的真諦涅槃的道理,那就叫作城;這「城」是能保護安全的意思,就是說到了涅槃的時候,愛煩惱、見煩惱賊都被消滅了,可以在那裏安全地住下來了。   「告眾人言」這導師化作一城就對大眾說了:你們不要害怕這道路上的恐怖事情,你還是可以往前進,已經走了這麼遠不要再回去了;現在這裏有一個城你可以在這裏住,到了城裏面你可以自由地生活,若是你歡喜到前面五百由旬的寶所去也是可以去的了。   學習大乘佛法有兩種情形:一種是悲增上的菩薩、一種是智增上的菩薩。「智增上菩薩」他的智慧特別的強,不是說沒有悲心。「悲增上菩薩」他的慈悲心特別強,他不到佛世界去、他就在眾生的世界廣度眾生,這應該是大福德人,大福德人有大悲心、深信佛法、發無上菩提心;那麼這樣的菩薩沒有入聖位的時候,有的時候他也會苦惱、感覺到這個老病死來了也是很苦,要三大阿僧祇劫長時期地不斷煩惱廣度眾生也是很苦,所以就是也會有恐怖。現在說「汝等勿怖」你們不要害怕這個老病死,「莫得退還」你也不要回到凡夫的境界。這是兩個心理:怕老病死、長時期的在生死的世界教化眾生感覺到很苦,這就有「退小」的可能,有接受小乘佛法的可能;若是「退還」就是一般生死凡夫的境界了。現在就是你不要怕這個老病死、你也不要去愛這個老病死,怎麼辦呢?「今此大城可于中止」你修學戒定慧暫時地到涅槃城裏住一住,這樣子這兩個問題都解決了。「隨意所作」因為你這時候愛煩惱、見煩惱都沒有了,你就心得自在了,這老病死就不能威脅你了;那麼到了涅槃城裏面,可以暫時在這裏休息休息。佛為了方便接引退道心的這一類眾生,就是化作一個大城「可于中止隨意所作」。   「若入是城快得安隱」這是勸他修行的意思。說你若是在這個涅槃城裏面,你會很快樂、很自在的,這個城裡面沒有生老病死的威脅了;到了涅槃城以後,你若歡喜到前面五百由旬的寶所去也是可以去了。「若能前至寶所亦可得去」在《阿含經》裏面看不見這句話;「若入是城快得安隱」這是《阿含經》說的話,《阿含經》勸這聲聞乘根性的人修四念處可以得涅槃,得涅槃就所作已辦、不受後有、就是得大自在了,那麼叫作快得安隱。   「若能前至寶所亦可得去」這是什麼時候呢?或者是開始退大取小的時候,佛也可能會說過這種話,像釋迦牟尼佛說《法華經》以後、佛臨涅槃的那個夜間說的《涅槃經》,在《涅槃經》上也有得阿羅漢果的人,那就正是這個意思了。但是在《阿含經》裏面,佛那個時候說四諦、十二因緣的佛法教化眾生的時候,不說「若能前至寶所亦可得去」不說這個話的,那只有在大乘經論裏面、或者是到《法華經》才說這個話的。 辰二、歡喜前入 是時,疲極之眾,心大歡喜,歎未曾有:我等今者免斯惡道,快得安隱。于是眾人 前入化城,生已度想,生安隱想。   這底下「歡喜前入」就是契機了。「是時疲極之眾」到了大城裏面,這個時候,特別疲乏的這些人心裏歡喜了,讚歎這個大城好、從來沒有的,我們現在不受惡道的恐怖了、快得安隱了。這個「心大歡喜」就是譬喻他接受小乘佛法的教化,他們就這樣去修四念處了。「歎未曾有」就是他由外凡進入內凡到了煖位了,到煖位的時候、因為有的人有高深的禪定、有的人是淺的欲界定或者未到地定,在這個禪定裏面去修四念處觀的時候,這個境界和以前沒有定的修行不同了,這就歎未曾有。我等今者「免斯惡道」是由煖位到了頂位了,到了頂位的時候不會再墮落三惡道的。「快得安隱」就是到了忍位了,到了忍位的時候由下忍到中忍又上忍,那就接近聖位了,這時候幾幾乎要殺死煩惱賊了,所以他的身心是特別安隱自在的了。   于是眾人「前入化城」就是得初果了,繼續地修行「生已度想」已經超越生死的境界了,超越了愛煩惱、見煩惱、殺死了煩惱賊叫「已度想」,進入到化城裏面「生安隱想」就是得阿羅漢果、證得涅槃了;或者說「已度想」是得到畢竟空、無我、無我所的智慧了、這是智德,「生安隱想」是斷除煩惱賊了、這是斷德,入到化城裏得阿羅漢果了。 寅三、滅化引至寶所譬 爾時,導師知此人眾既得止息,無復疲倦,即滅化城,語眾人言:汝等去來,寶處 在近。向者大城我所化作,為止息耳。   爾時,導師知道這些人眾「既得止息」,就是到了涅槃的地方、不是生死凡夫的境界這叫作「止」;到了化城涅槃這裏面,惡道之怖沒有了叫作「止」;「息」暫時息一息還要前進到寶所裏面去的。「無復疲倦」因為休息過就不疲勞了,這時候精神又來了就可以向前進了。所以「即滅化城」,這個化城是導師他變化的、現在他把它滅掉了,就告訴眾人說:你們可以再向前去,這個寶所就在這附近,以前那個大城是我所變化作的、是暫時地休息休息,你們還可以往前進、可以到寶所去的。   「導師知此人眾既得止息」就是佛知道這麼多的修行人斷除去愛煩惱、見煩惱以後,心裏面安下來了,「無復疲倦」發無上菩提心、修六波羅蜜、廣度眾生的時候,他心不厭煩了,不會有「稱怨大喚」那種情形了。「即滅化城」佛就是否認了,說是你得了涅槃以後就所作已辦、不受後有了,這就否認這句話了,這是方便說的。「語眾人言」就對大眾說,「汝等去來」,這個「去」就是不要住在偏真涅槃、不要住在阿羅漢果這裏,「來」就是發無上菩提心的意思。「寶處在近」無上菩提離這兒不是太遠,你要發無上菩提心、行菩薩道廣度眾生;以前的化城、二乘人所得的涅槃那不是真實的,「向者大城我所化作」二乘所證得的那個涅槃城是佛的語言方便施設的,就是這麼一句話、說這是涅槃,這個涅槃不是一個究竟安隱的地方,還要繼續到無上菩提大般涅槃才是最圓滿的。「為止息耳」,因為這無上菩提心不夠勇猛,這精進波羅蜜提不起來,所以讓他到真諦的涅槃那裏休息休息也是可以的。   我們讀這個《法華經》看出來真是佛的大智慧,這〈譬喻品〉是說「三車」,到了〈信解品〉說是「即遣二人」是兩個使者,到了〈化城喻品〉這裏是「化作一城」;一城、二人、三車,數目不同、但是意思其實都一樣。說「三車」有聲聞根性、有辟支佛根性、有菩薩根性這三個,「車」這個字是譬喻修行的意思,約修行來說會三歸一的道理,三車是約「行」的意思說。〈信解品〉是約「人」來說會三歸一、開權顯實的道理。現在〈化城喻品〉這是約「果」說的、但是也可以說是「理」,二乘人所得的涅槃是「化城」,佛得的大般涅槃是譬喻「寶所」,這樣是約兩個果來論開三顯一的。前面〈方便品〉說一佛乘無二亦無三,那是約「教」,約語言文字來論開三顯一的。同樣是開三顯一、但是數目不同,裏面側重的那個含意也有多少的差別、但又是相通的,所以「我所化作為止息耳」。 子二、法合(分二科) 丑一、正合(分二科) 寅一、合導師譬 諸比丘!如來亦復如是,今為汝等作大導師,知諸生死煩惱惡道、險難長遠,應去 應度。   諸比丘!如來也是這樣,為你們到無上菩提去、給你們作導師。佛為什麼能作導師呢?因為他知道這生死煩惱,生死是果、煩惱是因,這惡道的因果、佛都通達無礙,「險難長遠」這修行裏面的事情若搞錯了也會有問題的,所以有險難、而且是很長遠的,不是一下子就成功了的;這險難長遠有五百由旬「應去應度」,雖然是險難長遠、但是還是應該發心到大般涅槃那裏去,所以「應去」;「應度」應該度過去這個煩惱生死的惡道,還是應該發心的。佛有能力領導我們度過這個惡道、到大般涅槃那裏去的。 寅二、合將導譬 若眾生但聞一佛乘者,則不欲見佛,不欲親近,便作是念:佛道長遠,久受勤苦乃 可得成。佛知是心怯弱下劣,以方便力,而于中道為止息故,說二涅槃。若眾生住 于二地,如來爾時即便為說:汝等所作未辦,汝所住地近于佛慧,當觀察籌量,所 得涅槃非真實也;但是如來方便之力,于一佛乘分別說三。   若是佛不施設方便法門,若只是講一佛乘的道理教化眾生,那麼眾生就不想見佛、不願意親近佛了,見一次就不見了。眾生心裏想:「佛道長遠」要多少大劫、多少阿僧祇劫,在生死裏面要受很多很多的苦才可以成佛的,這樣子我們做不來,所以就不能接受佛教了。那麼佛怎麼樣來教導眾生呢?就是要有方便才可以的。佛知道眾生這個心「怯弱」,對于大乘佛法的境界他很難接受的叫怯弱,「下劣」對于小乘佛法還能有歡喜心,出小小的力量就好,所以佛就用這個善巧方便的力量,就在「中道」就在無上菩提和凡夫的生死之間這個地方,「為止息故」暫時地休息休息,「說二涅槃」說兩個涅槃,或者說聲聞乘一個涅槃、緣覺的一個涅槃;或者說一個有餘涅槃、一個無餘涅槃。   「若眾生住于二地」,佛施設方便的小乘佛法來接引眾生,眾生接受了、他就修四念處、三十七道品,成功了就住在兩個涅槃這個地方。這時候佛就可以改變口氣了,即便為說:「汝等所作未辦」你們得了涅槃了,但是你們還沒有畢業,你們應該做的事情還沒有做完,這個大般涅槃你還沒有得到、無上菩提也沒有成就,佛的一切種智你也還沒有成就,你現在住的地方「近于佛慧」與佛的智慧是相近;這二乘人得了涅槃只成就了一切智、諸法畢竟空的智慧,這一切種智還沒成就;你要觀察思惟你所得的涅槃不是真實的涅槃。這地方就是經過《方等經》《般若經》二乘人深深地知道他們所得的涅槃是不圓滿的,會知道所得的神通、智慧都不如大菩薩那麼殊勝,所以這二乘人所得的涅槃那是如來方便之力假設的、為止息故說這個涅槃;若是只說一佛乘眾生很難完全接受的,所以分別說三種乘,就是有個聲聞乘、有個緣覺乘、也有菩薩乘,這樣就可以普度眾生了,大家都可以得無上菩提了。 丑二、舉譬帖合 如彼導師,為止息故化作大城,既知息已,而告之言:寶處在近,此城非實,我化 作耳。   像那個導師,為了路途太長遠、所以在中間化一個大城先休息一下;既然休息好了,就告訴說:寶所就在這附近,「此城非實」這個城不是真實的寶所,「我化作耳」這是佛用語言這樣方便說的,不是真實的。 辛二、重頌(分二科) 壬一、頌結緣之由(分二科) 癸一、頌遠由(分二科) 子一、頌大通智勝成佛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大通智勝佛.十劫坐道場.佛法不現前.不得成 佛道.諸天神龍王.阿修羅眾等.常雨于天華.以供養彼佛.諸天擊天鼓.並作眾 伎樂.香風吹萎華.更雨新好者.過十小劫已.乃得成佛道.諸天及世人.心皆懷 踊躍.彼佛十六子.皆與其眷屬.千萬億圍繞.俱行至佛所.頭面禮佛足.而請轉 法輪.聖師子法雨.充我及一切.   大通智勝佛十劫坐道場,佛法也不現前,「不得成佛道」無上菩提還沒能成。諸天、神、龍王、阿修羅眾等,常用很多的天華供養彼佛,諸天擊天鼓、並作眾伎樂供養佛,清香的風吹去枯萎的華、又再降下新鮮美好的天華。買華供佛將來能得無上菩提,在未得無上菩提之前能令人的相貌莊嚴;我們若是買華供佛、表示對佛的恭敬心,這件事是好,但是要注意一件事,不單只是買華供佛,你一定另外要加一點功德,最低限度要把《金剛經》背下來,這什麼意思呢?因為你修福也應該要修慧,學習《金剛經》的道理你的智慧會高起來,智慧高起來就是內裡面真實的莊嚴了。   大通智勝佛過了十小劫已後才成就佛道,成佛了,諸天及世間上的人大家都歡喜。十六王子和他們千萬億的眷屬圍繞共同去到佛那裡,頭面頂禮佛足,並請佛轉法輪,佛說法能充足我及一切眾生的饑渴。 子二、頌十方梵王請法(分二科) 丑一、頌威光照動 世尊甚難值.久遠時一現.為覺悟群生.震動于一切. 丑二、頌梵王來請 東方諸世界.五百萬億國.梵宮殿光曜.昔所未曾有.諸梵見此相.尋來至佛所. 散花以供養.並奉上宮殿.請佛轉法輪.以偈而讚歎.佛知時未至.受請默然坐. 三方及四維.上下亦復爾.散華奉宮殿.請佛轉法輪.世尊甚難值.願以本慈悲. 廣開甘露門.轉無上法輪.   這大通智勝佛的光明太廣大了,普照四方及四維上下,十方世界的梵天王都來請佛說法。 癸二、頌近由(分二科) 子一、頌轉半字法輪 無量慧世尊.受彼眾人請.為宣種種法.四諦十二緣.無明至老死.皆從生緣有. 如是眾過患.汝等應當知.宣暢是法時.六百萬億垓.得盡諸苦際.皆成阿羅漢. 第二說法時.千萬恒沙眾.于諸法不受.亦得阿羅漢.從是後得道.其數無有量. 萬億劫算數.不能得其邊.   大通智勝佛接受了他們的申請,就為他們說法了。「為宣種種法」就是說四諦法、說十二因緣法。十二因緣是「無明至老死.皆從生緣有」,這個「生」就是生的因緣,譬如說無明是行生起的因緣,行是識生起的因緣,識是由行的因緣有的,乃至生是老死的因緣,由生才有老死,這個「生」就是「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若反過來「此滅故彼滅」就是究竟解脫了。   「如是眾過患.汝等應當知」這是大通智勝佛這麼開示。「宣暢是法時,六百萬億垓」,這個「垓」是我們中國一個很大的數目,印度的「那由他」和這個「垓」是相等的。「得盡諸苦際」這麼多的人了脫分段生死了,皆成阿羅漢。第二次說法的時候,有千萬恒河沙那麼多的人于諸法不受,亦得阿羅漢。從是已後,得阿羅漢道的﹁其數無有量﹂,有這麼多的聖人,萬億劫去算數也不能知道它的邊際。 子二、頌轉廢半明滿法輪 時十六王子.出家作沙彌.皆共請彼佛.演說大乘法.我等及營從.皆當成佛道. 願得如世尊.慧眼第一淨.佛知童子心.宿世之所行.以無量因緣.種種諸譬喻. 說六波羅蜜.及諸神通事.分別真實法.菩薩所行道.說是法華經.如恒河沙偈. 彼佛說經已.靜室入禪定.一心一處坐.八萬四千劫.   這底下,佛受十六王子和梵王的請求,為大眾說滿字的法輪。「佛知童子心.宿世之所行」大通智勝佛他知道十六王子內心裏面的情況,過去的時候他是怎麼樣栽培善根的、佛也都知道,所以大通智勝佛以無量的因緣、無量的譬喻演說六波羅蜜及很多神通的事情。「分別真實法.菩薩所行道」大乘一佛乘的佛法是發無上菩提心所修行的大道;說《法華經》的偈頌如恒河沙那麼多,說了八千劫。   這一段文是為菩薩種性的人說《法華經》,但是智者大師解釋「以無量因緣種種諸譬喻,說六波羅蜜及諸神通事,分別真實法菩薩所行道」這一節文說是:大通智勝佛為當時的大眾說《方等經》、說《般若經》的意思;這樣前面說四諦、十二因緣是說《阿含經》了,說《阿含經》之前也會說成佛圓頓的法門,這樣加起來也就是五時,華嚴時乃至法華涅槃時了。「彼佛說經已」彼大通智勝佛說《法華經》圓滿了,就在靜室裏面入禪定了,「一心一處坐八萬四千劫」佛那無分別心、安住在諸法實相上面,一共有八萬四千劫,這樣子入禪定了。 壬二、頌正結緣(分二科) 癸一、頌法說(分三科) 子一、頌昔共結緣 是諸沙彌等.知佛禪未出.為無量億眾.說佛無上慧.各各坐法座.說是大乘經. 于佛宴寂後.宣揚助法化.一一沙彌等.所度諸眾生.有六百萬億.恒河沙等眾.   這十六位沙彌知道大通智勝佛入禪定還沒有出定,所以十六沙彌「為無量億眾說佛無上慧」,這也就是十六王子在傳燈了,弘傳大通智勝佛的法燈,演說讚歎佛的無上智慧。每一位菩薩沙彌都坐上法座弘揚《法華經》。「于佛宴寂後」,「宴寂」就是入禪定,在佛入禪定之後,廣為宣揚《法華經》來幫助大通智勝佛的法化。十六沙彌所度化的眾生,有六百萬億恒河沙等這麼多人。大通智勝佛說《法華經》說了八千劫,十六王子菩薩沙彌覆講《法華經》說法八萬四千劫,時間很長,所以度化結緣的人也特別多。 子二、頌中間更相值遇 彼佛滅度後.是諸聞法者.在在諸佛土.常與師俱生.   彼大通智勝佛滅度以後,這些聞法者在各處的佛世界,常是和他的老師這十六菩薩沙彌生在一起;這是說栽培善根特別殊勝的人,或者是由外凡入于內凡了、就不容易退轉,如果是到暖、頂、到了忍位的時候也不退轉了,如果入于聖位更是不退轉,若是能夠在諸佛土與師俱生,當然是最好的了。 子三、頌今日還說法華(分二科) 丑一、頌結會古今 是十六沙彌.具足行佛道.今現在十方.各得成正覺.爾時聞法者.各在諸佛所. 其有住聲聞.漸教以佛道.我在十六數.曾亦為汝說.是故以方便.引汝趣佛慧.   這十六沙彌圓滿了所行的菩薩道,他們現在在十方世界各得成正覺了。「爾時聞法者」就是大通智勝佛入靜室時,在那個時期聽聞十六王子說法的人都在佛的世界;也有的人只是住在聲聞種性裏面,這樣的人就不能以一佛乘來教化他,要逐漸地、經過小乘佛法的調熟,然後才能夠修學大乘佛法的。「我在十六數」釋迦牟尼佛也是在十六沙彌之中的一位,曾經也為你們這樣栽培過善根的,後來你們又退下來,所以用小乘法門的方便引導你們趣向于無上菩提。 丑二、頌正明還說法華 以是本因緣.今說法華經.令汝入佛道.慎勿懷驚懼.   在久遠以前是說《法華經》結的緣,現在又說《法華經》了。因為在最初栽培善根的時候是說的《法華經》,所以現在再為你們說《法華經》,令你開示悟入無上菩提、佛的知見,你不要害怕,這是很正常的一個因緣。 癸二、頌譬說(分二科) 子一、頌立譬(分二科) 丑一、頌導師譬 譬如險惡道.迥絕多毒獸.又復無水草.人所怖畏處.無數千萬眾.欲過此險道. 其路甚曠遠.經五百由旬.時有一導師.強識有智慧.明了心決定.在險濟眾難.   譬如一個危險不好的道路,「迥絕多毒獸」特別遙遠孤寂的地方,那地方有毒、還有惡獸。這表示在凡夫發菩提心、向于無上菩提的時候,這初發心的階段是最困難的時候;因為初發心的時候,雖然在他的眼耳鼻舌身意裏面生出來一朶蓮華、發了無上菩提心很了不起,但是同時菩提心還有很多的惡蟲毒獸、貪瞋的煩惱圍繞著,就是有這種境界。「又復無水草」那條路上沒有水、也沒有草,就是說初發無上菩提心的時候又沒有定、又沒有慧,只是有一個很高上的意願就是了,這樣情形去學佛法行菩薩道很不容易很不容易地,所以「人所怖畏處」這是人所害怕恐懼的地方,也就是發無上菩提心的人他自己有所怖畏,這也是佛菩薩最關心的地方。   「無數千萬眾欲過此險道」有這麼多的佛教徒發了無上菩提心,想要從這裏過去,「其路甚曠遠.經五百由旬」那是一條很長很遠的道路,要多少阿僧祇劫才可以到;不像阿羅漢最利根的三生,最鈍的六十劫;若是辟支佛最鈍根的一百劫,最利的四生就可以得辟支佛道。現在這個菩提道長之又長,而眾生性多,要「經五百由旬」的確是不容易的事情。   有那麼多的人想要過此險道,其中有個非常有利的因緣就是有一個導師,他能夠教導你、能夠引導你從這個險道安全地通過去;這個導師「強識有智慧」,一般說「強識」是記憶力特別強,現在就說他的智慧非常地有力量、有大智慧。「明了心決定」他對于事情看得非常清楚、而且內心很肯定、不猶豫。「在險濟眾難」在這危險的地方能救濟你、能幫助你安全地通過種種的危險,令你履險如夷。這就是說在生死的道路裏面、向無上菩提前進的時候,佛能夠告訴你怎麼修行可以沒有過失,不犯過失而能夠栽培很多的功德、能得無生法忍;得無生法忍以後就比較容易了,在得無生忍之前就是由外凡入于內凡、由內凡到無生法忍這個階段真是「在險濟眾難」,這真是唯有佛能夠作導師,就是在修行的時候能為這個人作大善知識。 丑二、頌將導譬(分二科) 寅一、頌所將人眾中路懈退(分二科) 卯一、頌眾人退大 眾人皆疲倦.而白導師言.我等今頓乏.于此欲退還.   這善根強的人、或者福德大一點也會比較好,但是大多數的人、如果是善根軟弱的時候就會疲倦,修行修行就不修行了,就疲倦了、退道心了;就對這個導師說:我們現在感覺到疲乏,在這菩提道上不前進了、罷道了,就是不想要修行了。 卯二、頌導師接小(分二科) 辰一、頌方便設化 導師作是念.此輩甚可愍.如何欲退還.而失大珍寶.尋時思方便.當設神通力. 化作大城郭.莊嚴諸舍宅.周匝有園林.渠流及浴池.重門高樓閣.男女皆充滿. 即作是化已.慰眾言勿懼.汝等入此城.各可隨所樂.   導師心裡面很悲愍這些退了道心的人,「如何欲退還.而失大珍寶」,導師看到這個情形,立刻就想出一個辦法來,由神通的力量化作一個大城郭,這「郭」是外牆、「城」是內牆,這個城有兩道牆。「莊嚴諸舍宅」城裏面有莊嚴的舍宅,房子的周圍有花園、有樹林、還有渠流、浴池,還有重門、高樓閣,男女皆充滿,化現了這樣一個很理想的城,「慰眾言勿懼」安慰他們說你們不要害怕,你們入了此城,各可隨所樂。   「化作大城郭」就是由佛的大悲心,告訴所領導的弟子他們五百由旬是太遠了,那麼在中間的地方有一個「城郭」,也就是有餘涅槃和無餘涅槃,這兩個涅槃裏面是安全的地方,沒有毒蛇惡獸,只有莊嚴的舍宅。「莊嚴諸舍宅」可以作兩個解釋,一個是你成就了無我無我所的智慧,觀察這色受想行識的「舍」、眼耳鼻舌身意的「宅」,觀察它是無常、苦、空、無我的,在那裏可以安樂住。或者說這個「舍」譬喻聲聞乘人的慈悲心、慈悲舍,「宅」可以譬喻他的智慧,前面在〈譬喻品〉「宅可棲身」譬喻十八空的智慧觀察諸法實相,就是畢竟空的「宅」可以為畢竟空智慧的住處,「棲身」這身體可以在房子裏面住,你這畢竟空、無我、無我所的智慧也可以在諸法實相這裏住;現在就說是聲聞人如果學習《阿含經》的道理,就是無常、無我、無我所的智慧,在這個地方住,也就是在諸法空的地方居住,所以叫作「宅」;《阿含經》說諸法空是約無常義來解釋。   「周匝有園林」這些阿羅漢他不但是有慈悲心、有智慧,還有其他種種無漏的功德,所以叫作園林。「渠流」就是水池的水從這個地方流到那個地方、河流的水從這個地方流到那個地方叫作渠流,這是譬喻九次第定;「九次第定」就是色界的四禪、無色界的四空定、再加個滅受想定。由初禪入二禪、由二禪入三禪、四禪、入了空無邊處定、空無邊處定又入識無邊處定、識無邊處定又入無所有處定、又入非想非非想處定、又入滅受想定,入滅受想定又回來又入初禪;就是從這個禪到那個禪、從這個定到那個定,就像那個水從這裏流到那裏、從那裏又流到那裏,這是三果聖人,如果不是慧解脫的三果聖人他就能入滅受想定了,也就是得了九次第定。這個九次第定是不超越的,一定由初禪(先是由欲界定到未到地定、由未到地定入于初禪),由初禪入二禪、二禪入三禪,它不超越,就是逐漸逐漸地由淺而深這樣子所以叫「渠流」、所以叫「九次第定」。「浴池」就是八解脫,八解脫這裏面也是有滅受想解脫的;就是這些阿羅漢、三果聖人得到這樣的定,常在禪定裏面修無常無我的觀慧來息滅內心的愛煩惱、見煩惱。譬如說初得初禪,那個心也是歡喜、也是愛著,那就是塵垢,所以要到浴池裏面洗一洗,用禪定的法水洗去內心的煩惱垢;就是在禪定裏面修四念處觀才能滅除愛見的煩惱,所以叫「浴池」。這是說入了聖位,前面解釋長行的時候說到了化城,什麼時候到了化城呢?就是初果就開始了,初果他就見到真諦理分證涅槃了,一直到四果的聖境才是圓滿了,所以是「渠流及浴池」。   「重門高樓閣」,這「重門」就表示門上面還有門,那就是高樓了;這表示三三昧,空、無相、無願,那麼空空三昧、無相無相三昧、無願無願三昧,就是重門的意思。這個「空空」的意思,先用空滅掉我我所,這是一個空,然後再把這個空也不要了,就是不取著的意思,這就叫作「空空三昧」。「無相三昧」修無常觀,觀察﹁生﹂不生了、老病死也沒有了,﹁愛取有﹂沒有了、生也就沒有了,乃至﹁無明﹂若滅了、生也滅了,這十二因緣也就是眼耳鼻舌身意完全滅了的時候、就是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受想行識、無眼識乃至無意識,五蘊、十二處、十八界都不可得了,這就是無相三昧;無相也無相,不取著這個無相,這叫作「重門」、叫作「無相無相三昧」。「無願三昧」就是對色受想行識、眼耳鼻舌身意生厭離心、不愛著、不希望,如果你生愛著心那就是願,這個願就是死了以後還要再有一個色受想行識,色受想行識結束了以後又有色受想行識、沒個完,老是在三界裏面受生死苦、老在生死海裏面頭出頭沒,就是因為我們有願,這個願就是希望的願;我們凡夫就是這個染污的願、老想要在色聲香味觸裏面佔便宜,就老是有個願。現在修四念處的時候「無願」,這些色聲香味觸給它下了判決、它就是苦和集、是老病死、是不淨、是無常、是苦,這樣就把這個願息滅了、無願了,最後無願也無願,這樣叫作「無願無願三昧」,三三昧叫作「重門」。這是在《阿含經》、《阿毗曇論》、《大毗婆沙論》說這些法的。   「重門高樓閣」這是修行的境界,「高樓閣」就是這個世界上都是惑業苦的苦惱境界,在這個苦惱的境界裏面出來一個大蓮華,這是佛法在這裏建立起來,也就是三十七道品,這是最殊勝、最莊嚴的境界,這就是高樓閣,在這個涅槃城裏面,阿羅漢由初果到來以後有這麼多的佛法要學習的。「男女皆充滿」這表示定慧,「男」表示智慧、「女」表示禪定,在涅槃城裏面有這麼多的禪定、有這麼多的智慧都充滿在這裏。   「即作是化已」佛對所教化的弟子這樣子演說,就是用語言文字,在我們這個娑婆世界就是用語言文字來講說。「慰眾言勿懼」安慰這些大眾:你們不要害怕;這個害怕就是感覺到修學佛法太難了,內心裏面還有煩惱賊在活動,又還有點道心要修行,這理欲交爭,道心戰不過煩惱就退了、就不想修行了;但是有佛這善知識教導,所以不要害怕,「汝等入此城各可隨所樂」你若入到涅槃城裏面,你就自在了。   你若能夠聽信佛的開導去修四念處,你的道心就會強起來、這煩惱就會低下來。眾生的心是沒有決定性的,你若是在放逸的境界裏面這煩惱就起來了,若是你在清淨的境界那道心就會起來,就是心隨境轉。但有的時候在清淨的地方忽然間這內心的煩惱也會動,如果你能夠記住佛說的道理把正念提起來,你就能迴轉,迴轉就是一念之差而已,就在一念之間你稍微地忍耐一下就沒有事了、就世界太平了。所以這上面遇見了善知識的時候「慰眾言勿懼」,我們現在末法時代這經律論就是善知識,因為這經藏是佛說的法,有佛法這個大善知識的教導所以「勿懼」你不要怕。「汝等入此城各可隨所樂」,這等于是三轉法輪的意思。 辰二、頌歡喜前入 諸人既入城.心皆大歡喜.皆生安隱想.自謂已得度.   這些人入到城裏面,心皆大歡喜。「入城」入到涅槃城裏面,最低限度是見煩惱去掉了,這分別的我執沒有了,無我的智慧一動就入到涅槃城了,當然這時候是有法喜充滿了。因為那時候是不入色聲香味觸法、也不入眼耳鼻舌身意,不受一切法,這初果須陀洹正念一提起來就是這樣子的,那是聖人的境界、是大歡喜的境界,「皆生安隱想」逐漸地修行,到了四果阿羅漢「自謂已得度」,自己認為功德圓滿了、畢業了。 寅二、頌滅化引至寶所 導師知息已.集眾而告言.汝等當前進.此是化城耳.我見汝疲極. 中路欲退還.故以方便力.權化作此城.汝今勤精進.當共至寶所.   導師知道他這身口意都不那麼浮動了,他的心已經能與無為的涅槃相應了,這是阿羅漢的境界。「集眾而告言」就是佛說《法華經》了,你們應當再向前進,這是化城、不是真實的寶所。我看見你們無上菩提心不強壯、不勇猛,半路就想要退了,「中路欲退還」也就是罷道還俗了,不能修學大乘佛法、那麼就修學小乘佛法吧!「故以方便力」所以化這個城,你們到了阿羅漢果、到了這個地方的時候,還要再精進發無上菩提心、修六波羅蜜、到無上菩提那裏去的。 子二、頌法合(分二科) 丑一、頌正合(分二科) 寅一、頌合導師 我亦復如是.為一切導師. 寅二、頌合將導 見諸求道者.中路而懈廢.不能度生死.煩惱諸險道.故以方便力.為息說涅槃. 言汝等苦滅.所作皆已辦.既知到涅槃.皆得阿羅漢.爾乃集大眾.為說真實法. 諸佛方便力.分別說三乘.唯有一佛乘.息處故說二.今為汝說實.汝所得非滅. 為佛一切智.當發大精進.汝證一切智.十力等佛法.具三十二相.乃是真實滅.   釋迦牟尼佛說:那位導師那樣子,我也是這樣子為一切修行人作導師,看見那些求道的人在中途就懈廢了,不能夠超越生死的境界。怎麼不能超越呢?就是不能夠超越自己的執著心,自己就隨這個煩惱動,若是把這個執著破了就是度生死了。「不能度生死煩惱諸險道」,生死是果、煩惱是因,險道是通于因果的,不能夠超越、不能解脫生死煩惱的因果。「故以方便力為息說涅槃」所以就善巧方便地弄一個暫時休息的地方,就是說二乘人的涅槃。「言汝等苦滅」,息滅了分段生死苦也是得到一部分的解脫了,這件事你們是做好了,所以是「所作皆已辦」。   既然知道得到涅槃的時候就是得阿羅漢果了,「爾乃集大眾為說真實法」就是說《法華經》了。在〈信解品〉的時候,迦葉尊者說的那一段佛法,包括著《阿含經》、還有《方等經》《般若經》的經過,在這裏就直接說得了阿羅漢果以後就「集大眾為說真實法」就說《法華經》了,把中間的《方等經》《般若經》的意思就含蓄在裏面;從這裏也可以連想到《方等經》《般若經》實在就是為《法華經》作前方便的了。   「諸佛方便力」為阿羅漢開佛知見的前方便,「分別說三乘」聲聞乘、辟支佛乘、佛乘,而實在來說唯有一佛乘。「息處故說二」因為你疲倦了、不能直接到無上菩提那裏去,所以中間又說兩個涅槃。現在為你說這一佛乘的真實法門,你所得的涅槃還不是真實的大般涅槃;為了成就佛的一切智,你應當發大勇猛、要把精進的勇猛心提起來。   「汝證一切智」你再精進地修行,「證」就是成就了佛的智慧,這「一切智」是指佛的真實智慧,「十力等」是佛方便的智慧,這兩種智慧圓滿了就是無上正等正覺了,這是般若,「具三十二相」這是佛的法身,「乃是真實滅」這是解脫,就是五住煩惱都息滅了。這樣說,「汝證一切智十力等佛法」是般若德,「具三十二相」是法身德,「乃是真實滅」是大般涅槃的解脫德,就是三德圓滿了,這時候才是所作已辦了。 丑二、頌舉譬帖合 諸佛之導師.為息說涅槃.既知是息已.引入于佛慧.   諸佛的導師,前面那是要到寶所有個導師,現在到無上菩提的導師是「諸佛」,為了休息才說涅槃;既知休息已足夠,就「引入于佛慧」到無上菩提那裏去了。 《妙法蓮華經》〈五百弟子受記品‧第八〉五百弟子受記品‧第八   現在是為﹁下根人﹂授記作佛,前面說﹁上根人﹂像舍利弗尊者,他一聽聞〈方便品〉這個法說就蒙佛授記;這﹁中根人﹂四大弟子他們就再聞〈譬喻品〉,聽聞了法說、又聽聞了譬說,這時候得授記;現在這個﹁下根﹂要三周說法都聽到了他們才明白佛法的真義,所以現在也為他們授記,這就是〈五百弟子受記品〉的來意。   「五百弟子受記品」這個「受」字,有提手旁就是佛授記,沒有提手就是五百弟子領受佛為他授記;這一品裏面事實上佛是給千二百五十人授記,可是這題目只是說五百弟子受記,因為領解的時候只是五百弟子領解,這五百弟子是佛當面為他們授記作佛,那千二百人是佛令這些阿羅漢傳話給他們,也有不在這個法會上的,所以這個題目只說「五百弟子受記品」了。 己二、授下根記(分二科) 庚一、授千二百記(分二科) 辛一、授滿慈子(分二科) 壬一、敘默領解(分二科) 癸一、敘其得解歡喜 爾時,富樓那彌多羅尼子,從佛聞是智慧方便隨宜說法,又聞授諸大弟子阿耨多羅 三藐三菩提記,復聞宿世因緣之事,復聞諸佛有大自在神通之力,得未曾有,心淨 踊躍。即從座起,到於佛前,頭面禮足,卻住一面,瞻仰尊顏目不暫捨。   壬一這一科「敘默領解」,前面舍利弗尊者領解、四大弟子領解,都是發出語言來表達他內心領解的境界,但是這個滿慈子他領解的時候默然,他沒有說話,只是內心裏面作念。智者大師解釋出個理由,說是在﹁法說周﹂舍利弗尊者領解的時候,這中根人、下根人還都沒有明白;在四大弟子領解的時候,下根人還沒有開佛知見、也還沒有明白;那麼已經明白的人他們發言領解的時候、對於沒有領解佛意的阿羅漢和法會的聽眾、有幫助他們領解佛意的作用,所以他們發言領解。   其次,前面的舍利弗尊者和四大弟子,他們只是領解佛為實施權、開權顯實的道理;現在富樓那尊者這個滿慈子他領解的裏面增加了一樣事,就是佛為他開迹顯本,說明他的內心、他的本來面目。就說這些人是下根人,表面上他是現在才領解,但是佛為他說真實情況的時候,他並不是鈍根人,事實上他是大菩薩啊!這樣情形他自己也不合適說出來,所以只好默然,由佛為他開迹顯本比較合適了。   先說他得解之由,為什麼他明白了呢?他開佛知見了呢?爾時,富樓那彌多羅尼子他隨著佛、從佛聽聞智慧方便隨宜說法,這﹁智慧﹂是佛的實智,「方便隨宜說法」這是佛的權智,就是〈方便品〉和〈譬喻品〉裏面的權實他都聽到了,這是其一。又聽聞授記舍利弗尊者、四大弟子,還有為五百阿羅漢授記作佛的事他也都聽聞到了,這是第二個原因。第三又聽聞〈化城喻品〉說到宿世因緣的事情。第四又聽聞大通智勝佛那一段「觀彼久遠猶若今日」,這佛的大智慧境界也就是大神通自在的力量。這一共是四樣,得解之由就由於這四方面使令他明白了、開佛知見了。   他內心的歡喜得未曾有,從來也沒有聽過這樣開權顯實的道理,這種境界現在是得到了,所以得未曾有。聽聞了《法華經》以後,他的智慧大進步了,又去掉了有所得的染污執著、內心清淨了,「踊躍」就是開佛知見、得無生法忍了,起大歡喜的境界。「即從座起」是外形、身體表現出來對佛的恭敬,到佛的前面頭面禮足,然後退回來坐在一邊,目不轉睛的注視佛的面容。 癸二、敘其默念領解 而作是念:世尊甚奇特!所為希有!隨順世間若干種性,以方便知見而為說法,拔 出眾生處處貪著。我等於佛功德言不能宣,唯佛世尊能知我等深心本願。   他心裏面這樣作念:「世尊甚奇特」佛有甚深的功德智慧、是很奇特的,「所為希有」他能作出希有、不可思議的事情;這是領解佛的實智。「隨順世間若干種性,以方便知見而為說法」這是領解佛的權智;隨順世間人各式各樣的根性,以佛的方便智慧為他說契機契理的佛法,這是施權。「拔出眾生處處貪著」這是領解〈譬喻品〉那個火宅的境界,那真是拔除處處貪著的意思,也是開權顯實的意思。   「我等於佛功德言不能宣」這正是〈藥草喻品〉『如來復有無量無邊阿僧祇功德,汝等若於無量億劫說不能盡』,這語言是說不上來的、也是念所不能及的,「唯佛世尊能知我等深心本願」這表示一般人看表面這是上根人、這是中根人、這是下根人,在表面上看有時間的先後、利鈍的分別,但這是一般人是這樣子,唯獨佛知道我的深心本願,那就不是表面上的事情了。這個「深心」表示富樓那尊者他已經見到諸法實相了,是深心的境界,「本願」他是久遠以來就發了無上菩提心助佛宏化,過去佛、現在佛、未來佛,一直地行菩薩道廣度眾生宏揚佛法的,這是他本來的大菩提願。這個意思就是有求佛為他發迹的意思。 壬二、如來述記(分二科) 癸一、長文(分二科) 子一、述本迹(分三科) 丑一、就釋迦世行因發迹 爾時,佛告諸比丘:汝等見是富樓那彌多羅尼子否?我常稱其於說法人中最為第一,亦常歎其種種功德,精勤護持,助宣我法,能於四眾示教利喜,具足解釋佛之正法,而大饒益同梵行者。自捨如來,無能盡其言論之辯。   這一科「述本迹」由佛說明他真實的身分。先說「就釋迦世行因發迹」就釋迦牟尼佛這一代的時候他是怎麼樣地修行、有什麼樣的事迹。   爾時,佛告諸比丘說:你們看見富樓那彌多羅尼子否?這個話的意思是說你內心認識不認識富樓那尊者真實的大功德境界,知道不知道?我常常地讚歎他、在說法人中他是最為第一,富樓那尊者說法第一、就是善說法要、能善巧地為人宣說佛法。也常讚歎他還有其他的種種功德;這就不是指表面上這一生由凡而聖的這些事情了,就表示他的﹁本﹂是不可思議的境界。富樓那尊者「精勤護持助宣我法」,他很精勤地護持佛法,還能幫助宣揚佛法;這個﹁護持佛法﹂主要就是大阿羅漢,得了阿羅漢果這三業的威儀特別地清淨莊嚴,這就是護持佛法。   怎麼樣助宣我法呢?「能於四眾示教利喜」這是說半字的小乘法門,「具足解釋佛之正法」這是表示滿字的大乘佛法。對於佛教的四眾弟子,他能夠善巧方便地教化,他能圓滿地解釋一切大小乘佛法,而他這樣的弘揚佛法是很豐富地、很廣博地,利益了很多的同梵行者,這一切修梵行者的佛弟子都得到富樓那尊者教導的利益。「自捨如來」除了如來之外,沒有人能窮盡他的言論之辯,只有佛才能知道他的言論辯才不可思議。 丑二、約過去世顯其本行 汝等勿謂富樓那但能護持助宣我法,亦於過去九十億諸佛所,護持助宣佛之正法, 於彼說法人中亦最第一;又於諸佛所說空法,明了通達,得四無礙智,常能審諦清 淨說法,無有疑惑,具足菩薩神通之力。隨其壽命,常修梵行,彼佛世人咸皆謂之 實是聲聞;而富樓那以斯方便,饒益無量百千眾生,又化無量阿僧祇人,令立阿耨 多羅三藐三菩提;為淨佛土故,常作佛事,教化眾生。   你們不要認為富樓那只是能夠護持助宣釋迦牟尼佛的佛法,他亦於過去在九十億諸佛所的時候就護持助宣佛的正法了,於彼說法人中也是最第一的;又於諸佛所說空法的道理明了通達。智者大師說「護持助宣佛之正法,於彼說法人中最為第一」這是在︽般若︾以前、《方等經》《阿含經》那個時代。「於諸佛所說空法」是在《般若經》的時代,諸佛都有這樣的法門,釋迦佛有這樣的法門,過去諸佛也有這樣的法門,所以說富樓那尊者於諸佛所說的空法明了通達。   「得四無礙智」,第九善慧地的時候能夠圓滿地成就四無礙智。他成就了四種無礙的智慧「常能審諦清淨說法」,就是很切實的去為眾生說法,他說的法能令你順於所證、順於第一義諦、順於諸法寂滅相,你依照他說的法向前進、能進到諸法實相那裏,叫作「審諦」。「清淨說法」說法說得非常清淨,若是用《般若經》的話來講,那就是無所得的境界;或者說是:我們說法不要違背經論、不違背佛的法印,假藉能詮的語言文字來詮顯諸佛的真理。聖人的心無所得,他是離言說相而能為眾生說法,就是聖人無所得的智慧與諸法實相相應,不是有所得的境界,所以是「常能審諦清淨說法」。佛法本來是很尊貴、很高上的,但是我們的智慧不夠,把它弄得很不清淨就不好了。   「無有疑惑」,看這前後文的意思,他應該是等覺菩薩、或者他就是佛,很高智慧的一位大聖人,所以他對於一切的佛法、一切眾生的根性他都是沒有疑惑的,也能夠令聽法的人無有疑惑。「具足菩薩神通之力」他的神通也就是他的定力,他圓滿地成就了菩薩的神通之力,超過了阿羅漢,也是特別大自在、不可思議的境界。「隨其壽命常修梵行」隨他的壽命那麼樣長久地時間,他能夠常修清淨的律儀;「常能審諦……無有疑惑」是智慧,﹁神通﹂就是定力,﹁常修梵行﹂是戒,戒定慧具足。   ﹁彼佛世人咸皆謂之實是聲聞﹂,富樓那尊者他在過去九十億諸佛所現出來的是小乘阿羅漢的面貌,那個時代的人認為他真實是一位阿羅漢,而富樓那尊者他是以此為方便來利益眾生的,他並不是阿羅漢,他是大菩薩,但他用阿羅漢的身分利益了很多很多的眾生,或者是以人天善法利益眾生,或者是以三乘聖道利益眾生,就是多樣式的。「又化無量阿僧祇人令立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這等於是說大乘一佛乘的法門了。「為淨佛土故」就是自利,他為了創造一個清淨的佛世界,所以他是「常作佛事」常在無量的世界勸導一切眾生成佛的事情,這就是自利利他。在那樣高的聖人心裏面實在也沒有自他的分別,就是這樣子去化導一切眾生轉惡為善、轉凡成聖、以至於同成佛道;一個是教化眾生、一個是淨佛國土,這是得無生法忍以後的大菩薩所要做的兩件大事。 丑三、約三世佛所修因 諸比丘!富樓那亦於七佛說法人中而得第一,今於我所說法人中亦為第一,於賢劫中,當來諸佛說法人中亦復第一,而皆護持助宣佛法;亦於未來護持助宣無量無邊諸佛之法,教化饒益無量眾生,令立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為淨佛土故,常勤精進,教化眾生。   諸比丘!富樓那尊者他在過去七佛說法人中是為第一,毗婆尸佛、尸棄佛、毗舍浮佛、拘留孫佛、拘那含牟尼佛、迦葉佛、釋迦牟尼佛,這是過去七佛。現在在我釋迦牟尼佛說法的人裏面也是第一,也是最善巧為眾生說法的。「於賢劫中」這賢劫中一共有一千位佛,釋迦牟尼佛是第四位,另外還有九百九十六位佛,在那麼多的佛所裏面,富樓那尊者於說法人中也還是第一,而且不管是在哪一位佛所,他都是護持佛法、助宣佛法的。如果說他還不是佛境界、就是他的功德還沒有圓滿,他還要繼續地這樣子修集功德;如果說是已經功德圓滿了,他的大悲心還是要繼續地這樣去度眾生、去弘揚佛法的,所以「亦於未來護持助宣無量無邊諸佛之法,教化饒益無量眾生」。   「令立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為淨佛土故,常勤精進教化眾生」,這可見大乘佛法的重要,如果說是「大乘非佛說」只是一個小乘佛法,那麼得了阿羅漢以後就入無餘涅槃了,這個佛法還能繼續住持下去嗎?所以「大乘是佛說」不應該有疑問的;「令立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為淨佛土故,常勤精進教化眾生」這樣佛法才能夠永久永久地繼續住持下去,才能永久地普度眾生。 子二、與授記(分五科) 丑一、明因圓果滿 漸漸具足菩薩之道。過無量阿僧祇劫,當於此土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號曰法明 如來、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 尊。   富樓那尊者過去、現在、未來,一直地是這樣淨佛國土、饒益眾生,所以他逐漸地、逐漸地圓滿了菩薩之道,漸漸具足菩薩之道是﹁因圓﹂,這以下就是﹁果滿﹂他的果圓滿了。經過無量阿僧祇劫這麼長的時間,就在這個娑婆世界得無上菩提,他成佛的名號叫﹁法明如來﹂,這個「法」就是諸法寂滅相的法,「明」就是他的無上正等正覺,一個如如、一個如如智,圓滿了叫作「明」,十號具足。 丑二、明國土廣淨(分五科) 寅一、明國大嚴淨 其佛以恒河沙等三千大千世界為一佛土,七寶為地,地平如掌,無有山陵、谿澗、 溝壑,七寶臺觀充滿其中,諸天宮殿近處虛空,人天交接兩得相見。   法明佛他成佛時的那個世界是「以恒河沙等三千大千世界為一佛土」,他的世界的確廣大,「七寶為地」那個世界的大地是七寶所成,「地平如掌」地就像掌那麼平,《法華文句》說是:海底下有一個大的方石,這個方石有四千里那麼大,這個石頭非常的平,名字叫作「掌」;現在富樓那成佛的那個世界七寶為地、地平如掌就是那樣的,不是說像人的手掌,人的手掌還不一定是平的。沒有山陵、谿澗、溝壑這些不平的境界。在別的經論上提到:佛的世界為什麼平?回答說是:因為持戒清淨,所以是平。佛的世界實在是不能用凡夫的心去分別的,那是不可思議境界。「七寶臺觀」七寶所成的高樓充滿其中,諸天的宮殿近處在虛空、不是很遠,人間的人和天上的人互相可以來往、互相可以看得見。 寅二、明純是善道 無諸惡道,亦無女人,一切眾生,皆以化生,無有淫欲。   他那個世界沒有三惡道,或者把阿修羅也放在內、沒有四惡趣,也沒有女人。他那個世界上的一切眾生都是化生的、無而忽有,就是那個業力這樣變現,所以他那個世界上所有的人都是沒有淫欲的,沒有欲心、也沒有欲的事。眾生這個男和女都是沒有決定的、都是業力的變現,胎卵濕化四生都是業力的變現,業力決定是女人、是男人,所以男人也可能變成女人、女人也可能變成男人。在經論上說:人做功德的時候特別地勇猛,那他就容易成為男人。又說到:譬如說這個女人,不論是在家女人、或出家女人,她得初果了,壽命到也死了,第二生一定是男人,成了聖人以後他不會再變成女人,一般的凡夫就是變來變去的。現在說富樓那尊者成佛的世界沒有女人,就是他那個世界上眾生的善根比較高一點、比較強一點,所以皆以化生,無有淫欲。 寅三、明人天福慧具足 得大神通,身出光明,飛行自在,志念堅固,精進智慧,普皆金色,三十二相而自 莊嚴。其國眾生,常以二食,一者、法喜食,二者、禪悅食。   「得大神通」就是那個世界上的人都有禪定的功夫,所以有很大的神通力。一般是說: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神足通、宿命通,這五通凡夫也可以有;漏盡通是要聖人才有。「身出光明」那個世界眾生的身體能放出來光明。「飛行自在」這是如意通裏面的一個,在虛空裏可以飛行自在。這樣子前面說「人天交接兩得相見」應該是有飛行自在才可以人天相見。   「志念堅固」他那個心志念力是特別堅固、不是隨便移轉的。「精進智慧」,這個﹁精進﹂有兩個意思,一個是發動了一些善法的計劃,一定能圓滿地成就,中間不會停下來。第二個意思就是:一個功德再一個功德的連續地去做功德,這的確不是容易。他那個世界上的人都是有大智慧的,這個﹁智慧﹂就是明白道理,相信有世、出世間的善惡果報,通達一切法的真實相,心裏面很明了決定,就稱為智慧了。「普皆金色」那個世界上所有的人民都是黃金為色,三十二相而自莊嚴的。   他那個世界的眾生﹁常以二食﹂,這「食」是能夠滋養這個生命、使令它繼續自在地存在,那叫作「食」,有滋養、增長的意思。一般來說有四種食:我們這個世界上是所謂的﹁段食﹂,這食品是有形段的,消化了以後令我們的諸根大種得到增益,這新陳代謝的力量能保持正常,人的精神就能旺盛,這是段食。   第二是﹁觸食﹂悅意觸,接觸的時候心情快樂,使令我們的生理上就能得到滋養、得到利益,這就是有食的意思;人與人之間常能夠不觸惱別人,給人家一個方便、令人家心情快樂一點,那也等於是給他飲食了。   第三個是﹁思食﹂意思食,就譬如說是自己有一個計劃,按自己歡喜所建的一個計劃要去做這件事、還沒成功,但是內心裏面有希望、認為會成功,心情也有喜樂,對於這個可愛事的希望、心也有食的作用;如果說是絕望了、沒有希望了,這個人就很難活下去,所以這﹁意思食﹂也是很重要的。   第四個就是﹁識食﹂,這就譬喻人若死亡了的時候,這眼耳鼻舌身裏面沒有識了;人在生存的時候,因為有識同眼耳鼻舌身在一起合和,這個﹁識﹂有保護它的作用。譬如我們睡覺的時候不作夢,這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都不起作用了、都間斷了,這﹁識﹂若是沒有了、人就是死亡了的;但是這個人為什麼不死呢?就是因為還是有識的,那就是阿賴耶識了,所以這個﹁識﹂有保護它的作用、也能執持它。我們一般人有這四種食。   現在這裏面說「一者法喜食、二者禪悅食」,這純是在佛法這方面說的。我們在凡夫的時候,這段食是一般的境界,悅意觸食、意思食其實都是染污境界,但是隨順他的心他就滋長、能加強這生命的力量、能生存下去,這包括著造業在裏面的,所以人死亡了以後這個業力又繼續得生命、得果報,這是流轉生死的境界。現在富樓那尊者他成佛的世界純是佛法的世界,是﹁法喜食、禪悅食﹂,這是把那染污的境界轉變了,就是對於佛法有歡喜心,有深刻的認識、有深刻的修養;聖人他見到諸法實相的時候內心裏面大歡喜,那叫法喜食;或者說是修空、無相、無願三三昧,成功了心裏歡喜,這空、無相、無願指智慧說,智慧見到真理的時候他有法喜,那個喜就有食的作用。《佛地經論》說到佛的受用身,不只是諸法實相的真理,它也是有眼耳鼻舌身意、有廣大無邊作用的,這也是個有為法,它的生存也是法喜食、禪悅食,還是要有這些食來維持他的壽命,還是這樣的。   「禪悅食」就通於凡聖,得到初禪、二禪、三禪、四禪的時候有禪的喜悅。初禪、二禪、三禪這裏面有特別強的輕安樂,這種樂也就是食。譬如說初禪有喜、有樂,在第六識叫作﹁喜﹂、在前五識叫作﹁樂﹂,到三禪的時候他就把喜去掉了、不要了,到第四禪的時候又不要這個樂,但也並不是一點喜樂都沒有,禪裏面有喜悅、禪悅為食,他能夠使令你的生命也有滋長的力量,所以叫禪悅食。法明佛他那個清淨的世界沒有段食,只是法喜食和禪悅食。 寅四、明菩薩聲聞眾數甚多 有無量阿僧祇千萬億那由他諸菩薩眾,得大神通、四無礙智,善能教化眾生之類。 其聲聞眾,算數校計所不能知,皆得具足六通、三明、及八解脫。   他那個世界上有無量阿僧祇千萬億那由他的大菩薩,這些大菩薩都是得大神通的,還有四無礙的智慧,能教化一切眾生。而聲聞眾是更多了,算數校計所不能知,也都是具足六通、三明、及八解脫,那個世界上的聖人是特別多。 寅五、總結莊嚴 其佛國土,有如是等無量功德莊嚴成就。   佛的世界總是七寶為地、七寶樓閣、或者其土平正、寶樹行列這些殊勝的事情,但是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有聖人,聖人特別多,所以有如是等無量功德莊嚴成就。 丑三、明劫國名字 劫名寶明,國名善淨。 丑四、明佛壽法住 其佛壽命無量阿僧祇劫,法住甚久。   法明佛的壽命是無量阿僧祇劫那麼長,他滅度以後,他的佛法住在世間也很久。 丑五、明滅後供養舍利 佛滅度後,起七寶塔,遍滿其國。 癸二、偈頌(分二科) 子一、頌發迹(分二科) 丑一、總發諸聲聞迹(分五科) 寅一、總標已得垂迹之法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諸比丘諦聽.佛子所行道.善學方便故.不可得 思議.   這底下,佛又把這段法語以偈頌的方式重說一遍:﹁諸比丘諦聽﹂你要注意聽。「佛子所行道」佛弟子所修行的聖道,那不是凡夫所能知道的。「善學方便故」他們不但是通達諸法寂滅相那不思議境界,他也能在這有為法裏面有很多種種方便的。「不可得思議」這善學方便也是不可思議的,所以聖人的境界是凡夫所不能及。這一個頌是總起來讚歎很多的阿羅漢也都是這個情形。 寅二、明垂迹之由 知眾樂小法.而畏於大智.是故諸菩薩.作聲聞緣覺.   這大菩薩為什麼要作阿羅漢呢?為什麼要把自己貶低呢?這是大菩薩的慈悲,他知道很多的眾生「樂小法」歡喜小乘佛法,「而畏於大智」而對於佛的大智慧境界心裏面感覺到難、感覺到恐怖,因為求佛智慧很難很難、時間也特別長,還要去廣度眾生這也是非常可怕的事情,所以諸菩薩就作聲聞、緣覺。 寅三、明垂迹利益 以無數方便.化諸眾生類.自說是聲聞.去佛道甚遠. 度脫無量眾.皆悉得成就.雖小欲懈怠.漸當令作佛.   這個菩薩他示現一個阿羅漢,用種種的方法、種種的法門來教化眾生,教化眾生他們也可以學習小乘佛法、他自己也學習了。他向人說他自己也是聽佛說法而悟道的,但「去佛道甚遠」他距離無上菩提還很遠的、不如佛。他示現這麼一個身分去「度脫無量眾」,度化很多的眾生「皆悉得成就」,自利利他這些事都做成功了。雖然那個人他就是歡喜小乘佛法,他也懈怠、不願意求大乘佛法,感覺太難了。這些菩薩做聲聞緣覺的時候就逐漸地來教化他,慢慢地他也可以發無上菩提心、也能成佛了,所以「漸當令作佛」。菩薩做聲聞緣覺的目的原來是這樣的。 寅四、明內懷大道外現小失 內祕菩薩行.外現是聲聞.少欲厭生死.實自淨佛土. 示眾有三毒.又現邪見相.我弟子如是.方便度眾生.   這個阿羅漢他內裏面祕藏著菩薩的德行、菩薩的境界,內懷大道;表面上從外邊來看、他是個阿羅漢,看他也是「少欲厭生死」對世間上的事少欲知足,對生死的境界有厭離心。在那大菩薩的境界、生死就是涅槃,哪有生死可厭呢?他這樣度化眾生實在就是在「淨佛土」,他這樣的廣度眾生,將來他成佛的時候,他那個世界就會有很多高上的人來生其土,那就是他結過緣的人。   這些大菩薩他還示現凡夫的境界,「示眾有三毒」示現一個有貪煩惱、瞋煩惱、愚癡煩惱的在家凡夫,他也示現有三毒的這麼一個人。「又現邪見相」他又能夠現一個外道的行相、有邪知邪見的這麼一個人。為什麼做這個事情呢?「我弟子如是方便度眾生」我這個弟子他是用此為方便去和那個眾生接觸,因為這眾生是各式各類的,所以菩薩也用各式各樣的方便去度化眾生。 寅五、指略抑廣 若我具足說.種種現化事.眾生聞是者.心則懷疑惑.   釋迦牟尼佛說,若是我具足詳細地說出來菩薩度化眾生的方便、種種現化的事情,眾生聽多了就會懷疑惑了,所以還是不要說太多,就說這些就好了。 丑二、頌發富樓那迹(分二科) 寅一、頌顯過去本 今此富樓那.於昔千億佛.勤修所行道.宣護諸佛法.為求無上慧. 而於諸佛所.現居弟子上.多聞有智慧.所說無所畏.能令眾歡喜. 未曾有疲倦.而以助佛事.已度大神通.具四無礙智.知諸根利鈍. 常說清淨法.演暢如是義.教諸千億眾.令住大乘法.而自淨佛土.   現在這個富樓那尊者,他過去在千億佛所精勤的修行無上道,宣說諸佛法、護持諸佛法,為求得佛智慧。而他在諸佛所的眾弟子之中他是上首、在眾弟子之上,而他又「多聞有智慧」是廣博多聞、有大智慧的,所以他能夠為眾生說法而無所恐怖,能令聽眾得大歡喜。他在幫助佛宏揚佛法的時候不疲倦,有禪定的人他是沒有疲倦的時候,尤其若是法身菩薩示現的阿羅漢,那就當然更是這樣。   「已度大神通」他又成就了很大的神通力,﹁具四無礙智﹂具足四種無礙的智慧,了知諸根的利鈍。這﹁神通、智慧﹂是初地、二地、三地、四地……乃至第十地,一切都是由淺而深,都是有這樣不同的情形。「常說清淨法」他常能夠說清淨的佛法;眾生的不清淨就是執著心太厲害,清淨的佛法就是去掉他的執著心,就是無所得名之為清淨。「演暢如是義」富樓那尊者能演暢這樣清淨的佛法,教化千億數的眾生令他們修學大乘佛法,而這就是在清淨他的佛土。 寅二、頌三世中佛所行因 未來亦供養.無量無數佛.護助宣正法.亦自淨佛土. 常以諸方便.說法無所畏.度不可計眾.成就一切智.   未來亦供養無量無數的佛,「護助宣正法」這是護法的功德,﹁亦自淨佛土﹂護持宣揚正法也就自淨佛土了。常以種種的方便度化眾生,成就了四無礙智、所以說法無所畏懼,所度化的眾生不可以算數計量,成就佛一切智的功德了。可見行菩薩道、親近諸佛這件事,是一個很久、很長遠的事情。 子二、頌授記(分三科) 丑一、頌因圓果滿 供養諸如來.護持法寶藏.其後得成佛.號名曰法明. 丑二、超頌國劫名字 其國名善淨.七寶所合成.劫名為寶明. 丑三、頌國土廣淨 菩薩眾甚多.其數無量億.皆度大神通.威德力具足.充滿其國土.聲聞亦無數. 三明八解脫.得四無礙智.以是等為僧.   《大智度論》說有的世界只是聲聞僧、沒有菩薩僧,那只有小乘佛法了;有的世界只有大乘的菩薩僧;有的世界具足有菩薩僧、也有聲聞僧。 其國諸眾生.淫欲皆已斷.純一變化生.具相莊嚴身.法喜禪悅食.更無餘食想. 無有諸女人.亦無諸惡道.富樓那比丘.功德悉成滿.當得斯淨土.賢聖眾甚多. 如是無量事.我今但略說.   法明佛世界的眾生沒有欲心、沒有淫欲的事,所有眾生都是化生的,具足三十二相莊嚴的身體。那個世界有法喜食、有禪悅食,「更無餘食想」沒有其他的食(長行裏面沒有這句話)。沒有女人、也沒有諸惡道。富樓那比丘功德完全圓滿了的時候「當得斯淨土」他會得這樣清淨的世界,很多賢聖之眾都往生到他那個世界去。「如是無量事」富樓那尊者他的佛世界那是無量無邊的功德莊嚴,現在就只是簡略的說。 辛二、授千二百人記(分三科) 壬一、念請 爾時,千二百阿羅漢心自在者,作是念:「我等歡喜得未曾有,若世尊各見授記, 如餘大弟子者,不亦快乎!」   爾時,這些心已得自在的千二百阿羅漢,看見富樓那尊者也授記作佛了,內心在想:又一個聲聞人得佛授記,心裏生起從未有的大歡喜。若是世尊能為每一位阿羅漢都授記作佛,就像富樓那、像舍利弗尊者、四大弟子一樣情形,那是多麼快樂的事啊!就是心裏面這樣希望,﹁念請﹂沒有說出話來、只是心裏面這樣想。 壬二、與記(分二科) 癸一、長文(分三科) 子一、總記千二百 佛知此等心之所念,告摩訶迦葉:「是千二百阿羅漢,我今當現前次第與授阿耨多 羅三藐三菩薩記。 子二、別記憍陳如 於此眾中,我大弟子憍陳如比丘,當供養六萬二千億佛,然後得成為佛,號曰普明 如來、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 尊。   大眾之中「我大弟子憍陳如比丘」,憍陳如他是最初悟道得阿羅漢果的大比丘,他在僧眾裏面也是上首的弟子。這位阿羅漢「當供養六萬二千億佛」,他要供養這麼多佛。這在前面的四大弟子來看,數目沒有他那麼多。然後得成為佛,也是十號具足。這為憍陳如阿羅漢授記,只是說到供養多少佛然後就成佛了,其他就不說了,說得很簡單。 子三、別記五百 其五百阿羅漢,優樓頻螺迦葉、伽耶迦葉、那提迦葉、迦留陀夷、優陀夷、阿樓 馱、離婆多、劫賓那、薄拘羅、周陀、莎伽陀等,皆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盡 同一號,名曰普明。﹂   有五百位阿羅漢,﹁優樓頻螺迦葉、伽耶迦葉、那提迦葉﹂,前面在〈序品〉列眾的時候有提到過這三迦葉。「迦留陀夷」是六群比丘之一,中國話翻個﹁黑光﹂,他是黑人。佛在世的時候這比丘裏面有白人、也有黑人,釋種姓比丘是白人,其他的不一定。「優陀夷」也有說是﹁烏陀夷﹂的,這優陀夷是佛在家、還沒出家的時候、是為悉達多太子做事的一個人,中國話翻個﹁出現﹂,在〔說一切有部〕的〈毗奈耶雜事〉裏面,關於他的事情說得很多,在佛的阿羅漢弟子裏面他是教化第一,他善於教化眾生的。「阿樓馱、離婆多、劫賓那、薄拘羅」這在前面列眾裏面都提過。「周陀、莎伽陀」這兩個人在家的時候是兄弟,﹁周陀﹂是大路邊生,﹁莎伽陀﹂是小路邊生,翻個﹁善來﹂;這個莎伽陀就是﹁周利槃陀迦﹂,他沒有讀過書、沒有辯才,但也是得阿羅漢了;這個人他把一個毒龍降伏了,後來那個地方的人酬謝他請他吃飯、給他酒吃、喝醉酒了,所以佛就因此而制這個戒、不可以喝酒。﹁等﹂,五百阿羅漢就只列出這幾個名字,其他的就用﹁等﹂代表了;這五百位阿羅漢皆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全都相同一個名號叫作普明。 癸二、偈頌(分二科) 子一、頌記陳如及五百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憍陳如比丘.當見無量佛.過阿僧祇劫.乃成 等正覺.常放大光明.具足諸神通.名聞遍十方.一切之所敬.常說無上道.故號 為普明.其國土清淨.菩薩皆勇猛.咸升妙樓閣.遊諸十方國.以無上供具.奉獻 於諸佛.作是供養已.心懷大歡喜.須臾還本國.有如是神力.佛壽六萬劫.正法 住倍壽.像法復倍是.法滅天人憂.其五百比丘.次第當作佛.同號曰普明.轉次 而授記.我滅度之後.某甲當作佛.其所化世間.亦如我今日.國土之嚴淨.及諸 神通力.菩薩聲聞眾.正法及像法.壽命劫多少.皆如上所說.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憍陳如比丘將來要親近無量諸佛,過阿僧祇劫這麼久才成佛。他成佛的時候常放大光明、具足種種神通。他的名聞能遍於十方世界,為一切眾生之所恭敬。他常說無上道所以號為普明佛。   他成佛的國土清淨莊嚴,諸菩薩眾都勇猛精進,這些菩薩全都登上妙樓閣遊化十方世界諸佛國土,以無上妙供具奉獻於諸佛。作是供養已,內心裏非常歡喜,須臾之間、很快的就又回到本國來,有如是大神力。普明佛的壽命有六萬劫,﹁正法住倍壽﹂正法住世十二萬劫,像法住世二十四萬劫,法滅的時候諸天及人間的眾生都感到憂傷。   他們五百比丘是一個一個的次第成佛,都叫作普明如來。這五百阿羅漢他們展轉依次的授記,就是這一位佛滅度之後為下一位授記作佛,其所化的世間也和我現在是一樣的,國土的嚴淨及諸神通力,菩薩眾、聲聞眾,正法及像法,壽命劫多少,都如上面所說的一樣。 子二、頌總授一切聲聞記 迦葉汝已知,五百自在者,餘諸聲聞眾,亦當復如是,其不在此會,汝當為宣說。   這一段是不現前授記。就是千二百阿羅漢裏面,除了這五百阿羅漢之外,其他還有些人不在法華會上的,他就不知道授記的事情了,那麼佛就告訴迦葉,你已經知道這五百阿羅漢是授記了,其餘的諸聲聞眾也應該要這樣授記作佛的,但是他們不在這個法會,「汝當為宣說」你去轉告他們,令他們也知道這件事。 壬三、領解(分二科) 癸一、長文(分二科) 子一、經家敘喜 爾時,五百阿羅漢於佛前得受記已,歡喜踊躍,即從座起,到於佛前,頭面禮足, 悔過自責。   這第一段「經家敘喜」是結集經的人敘述這五百阿羅漢內心的歡喜。阿羅漢對世間上有漏的事情沒有什麼歡喜不歡喜的,但是現在授記作佛這件事他心裏有歡喜,這是另一種殊勝的境界,所以心裏面是歡喜的。「即從座起」他就從他的座位站起來,走到佛的面前,向佛頂禮,「悔過自責」懺悔自己的過失,自己責備自己。有什麼錯誤呢?這底下說。 子二、自陳領解(分二科) 丑一、法說 世尊!我等常作是念:自謂已得究竟滅度,今乃知之如無智者。所以者何?我等應 得如來智慧,而便自以小智為足。   這是五百阿羅漢自己說,我們內心裏面常是這樣想:「自謂已得究竟滅度」,我們聽佛的教導,學習三十七道品、修四念處,得阿羅漢果了,我們自己就認為是究竟滅度了、功德圓滿了;就是得少為足的意思。「今乃知之」今天聽佛說《法華經》我們才知道﹁如無智者﹂像一個沒有智慧的人似的;我們以前認為自己是大智慧、已經究竟圓滿了,這是一個錯誤的想法;這就是悔過自責的意思。「所以者何?」怎麼會是這樣子呢?「我等應得如來智慧」我們這些人在十六王子的時候聽聞過《法華經》栽培過善根的,我們原本應該得到佛的智慧、應該成佛才是對的,但是我們自己糊塗「而便自以小智為足」,得阿羅漢果就知足了、就不前進了,所以這不是沒有智慧嗎? 丑二、譬說(分二科) 寅一、立譬(分二科) 卯一、醉酒譬(分三科) 辰一、繫珠譬‧領上王子結緣 世尊!譬如有人至親友家,醉酒而臥。是時親友官事當行,以無價寶珠繫其衣裏, 與之而去。   佛是善說譬喻,現在看出來阿羅漢也是善說譬喻,像前面的〈信解品〉說那個窮子喻,這些阿羅漢真是聖人,能說出這樣巧妙的譬喻。說是譬如有一個人,到他的親友家裏面去吃酒、喝醉了就臥在那裏了。這個時候,他的親友有「官事」不是私人的事,是公家的事情,這個事情是應該要去做的;就以無價寶珠、特別貴重的珠寶繫在他的衣服裏面,然後他的親友就走了。   這「譬如有人」就是這五百阿羅漢他們說他自己在以前做凡夫的時候,「至親友家」這個親友就是第十六王子釋迦牟尼佛,到他的家去。這個「親友」怎麼講呢?譬如說他聽佛說法、栽培善根了,他的善根是由佛栽培的,這就是親友了。若是說這個眾生從來沒有栽培過善根,現在才要開始栽培善根,那也是佛菩薩的大悲心視一切眾生為子,也是親友。這個「家」是指佛菩薩他大乘佛法的境界。「醉酒而臥」這個「酒」就是無明,你飲這無明酒、醉了,就是我們凡夫的內心為無明酒所覆藏,從無始以來就是無明酒,就是這樣子糊糊塗塗地,這就叫作「醉酒而臥」,沒有從這無明酒醒過來,所以就是臥在那裏;這五百阿羅漢就是用這樣的身分到了十六王子那裏去。   「是時親友」這時候,這個第十六王子釋迦牟尼佛(現在還沒有開迹顯本,那就是菩薩)這個菩薩「官事當行」,另外其他的地方有弘揚佛法的因緣、他要到那邊去,不能在這裏繼續住下去。但是這個人到這兒來、也是與他有緣的人,就「以無價寶珠繫其衣裏」就是十六王子為他們說《法華經》了。雖然是「醉酒而臥」雖然是無明煩惱的境界,但是他的眼耳鼻舌身意六識還在正常活動的時候,聽第十六王子說《法華經》他也發了歡喜心、發了信樂心,也就是發了無上菩提心了,這無上菩提心就是無價寶珠。這無上菩提心是由第十六王子說《法華經》引出來的,所以在譬喻上說就是「以無價寶珠繫其衣裏」,這個「衣」就是他的信樂心,對於《法華經》有信心、有歡喜心;你這信心歡喜心一生出來,在你的第六識裏面就發了無上菩提心,這叫作「繫」,當然就是在阿賴耶識裏面了。「繫其衣裏,與之而去」第十六王子這件事做完了他就走了,他有其他要教化眾生的事情了。   「繫其衣裏」這個「衣」,智者大師解釋:我們佛教徒有外衣、有內衣,有這麼兩個衣。﹁外衣﹂就是慚愧心,我們有了慚愧心、這就是有了外邊的衣服;對於佛法有信心的時候,就感覺到自己是生死凡夫、感覺慚愧,就不敢做惡事,有歡喜做善的心情,那就是慚愧衣,對外來說有這一個衣。﹁內衣﹂就是信樂心,對於佛法有信心、有歡喜心,有信樂心就是要做善法、要發無上菩提心了;這時候發了無上菩提心,你就能自己栽培善根了,所以叫作「繫其衣裏」。這﹁無價寶珠﹂是由外邊的慚愧心而入到內裏面的信樂心,如果沒有慚愧心、你這個善根不能栽培的。 辰二、醉臥不覺譬‧領上中間退大 其人醉臥都不覺知。   這一科是「中間退大」,就是他的師長第十六王子走了以後,他自己的道心不能維持下去了,所以是「其人醉臥都不覺知」沒有道心了;自己發無上菩提心,應該行菩薩道、修學佛法,現在退道心了、不覺知這件事了。就是王子在的時候聽師長的教導,這慚愧心能維持住、自己的信樂心能維持下去、繼續地用功修行栽培自己;沒有師長了的時候、自己的煩惱也重了,這慚愧心沒有了,那麼信樂心也失掉了,所以叫作「醉臥都不覺知」、不覺知了。 辰三、起已遊行譬‧領上接之以小 起已遊行到於他國,為衣食故勤力求索,甚大艱難,若少有所得便以為足。   這底下是譬喻「接之以小」,退了道心以後就流轉生死了,在生死裏面流轉,天上、人間、三惡道都去跑一跑,然後又回到人間,就感到人生是苦。「起已遊行」感到是苦的這個時候,以前栽培過的善根就動了,所以叫作「起已」。善根一動就想要修學佛法、想要離苦得樂,那就叫作「遊行」。本來他是學的大乘佛法,應該在大乘佛法裏面修行的,但是他卻「到於他國」跑到小乘佛教裏面去了。到了他國「為衣食故勤力求索」,這個「衣食」就是無漏的定慧,或者說戒定是「衣」、這「食」是智慧,就是希求成就阿羅漢的戒定慧,而勤力地去「求索」精勤地去修學四念處。「甚大艱難」,按小乘佛法去修行,如果用大乘佛教來看就感覺到很難;若在凡夫的時候修行更不容易,要放下世間的五欲、然後去修學無漏的聖道、是很不容易的。「若少有所得」就是得了阿羅漢果以後「便以為足」就滿足了、心裏面快樂了。   「到於他國」不是在大乘佛法裏面修學的,是到了小乘佛教裏面去了。大乘佛法、小乘佛法都是佛法,應該說都是「本國」;若對生死流轉、魔王的世界來說,大乘佛法、小乘佛法都是本國,只有生死的世界才算是他國。但是發無上菩提心的人是屬於大乘佛法的學者,他忽然間去退大取小,那就變成﹁他國﹂了,小乘佛法就算是他國了。小乘佛法的學者為了成就無漏的定慧就是﹁求衣食﹂。因為感覺到老病死的苦惱、使令這個厭離心很強,就努力的修行,所以是「勤力求索」。沒有入聖道、沒有得初果的時候,就在賢位的時候因為有煩惱、有業障,這時候的修行全憑自己的信樂心、慚愧心來折伏煩惱,在這個階段是「甚大艱難」很困難、修行很不容易。若是入了初果以後,二果、三果、四果,這個時候得到無漏的智慧了,雖然還有煩惱,煩惱不能同無漏的智慧對抗,這無漏的智慧一運作的時候很容易就把煩惱停下來,這時候就輕鬆的多了,所以「若少有所得便以為足」,包括阿羅漢在內,也就感覺到滿足了。 卯二、親友覺悟譬(分三科) 辰一、訶責 於後親友會遇見之,而作是言:咄哉!丈夫何為衣食乃至如是?   遊行到於他國以後「親友會遇見之」,以前為他繫珠的那一位親友現在見面了。就是他得阿羅漢果以後,這時候佛的大悲心和大智慧看見了他以前繫的寶珠、那個大乘的善根動起來了,和佛那個大悲心相遇了,所以名之為「於後親友會遇見之」。   經過︽方等、般若經︾之後,這時候到了法華會上,佛就這麼說:「咄哉!丈夫何為衣食乃至如是?」「咄哉」是一個訶斥他的話,「丈夫」是一個讚歎的話,就是說:你是個大丈夫,能力是很強大的,怎麼為了衣食這麼點事情這麼辛苦?這個意思是說:你以前是發無上菩提心的大丈夫,怎麼忽然間歡喜修這小乘佛法?這麼辛苦!雖然學習《阿含經》修這無常觀也是可以了脫生死、得涅槃的,但是修《般若經》的法門就比較輕鬆得多了,也就是般若波羅蜜特別的利。這一段「訶責」就有開權的意思,底下﹁示珠﹂就等於是顯實了。 辰二、示珠 我昔欲令汝得安樂、五欲自恣,於某年日月,以無價寶珠繫汝衣裏,今故現在,而 汝不知,勤苦憂惱以求自活,甚為癡也!   我過去的時候希望你們能夠成就無上菩提、得到大般涅槃的安樂,「五欲自恣」就是實報莊嚴土勝妙的色聲香味觸那個殊勝的境界。「於某年日月」就在大通智勝佛的時候,十六王子說《法華經》結緣的那件事,那是有個年月日的。「以無價寶珠繫汝衣裏」為你說《法華經》、你發了無上菩提心的,這無上菩提心是無價寶珠、是特別地珍貴的,「繫汝衣裏」就是栽培在你的心裏面。「今故現在」無上菩提心的善根已經栽培了,它就不會朽壞、歷劫不朽,所以現在還是存在的。「而汝不知」可是你自己不知道。「勤苦憂惱以求自活」但厭離老病死的苦惱,就修學小乘的戒定慧來維持生活,「甚為癡也」你是太愚癡了。這正是那個「咄哉」訶斥他的意思。 辰三、勸貿 汝今可以此寶貿易所須,常可如意,無所乏短。   ﹁勸貿﹂這個「貿」就是貿易、做生意賺錢的意思,但是實質上是修學大乘佛法的意思。這修行的事情以做生意為譬喻,這個譬喻也很妙。   「汝今可以此寶貿易所須」你現在可以用這個無價寶珠去做生易,這樣你的生活就會很豐富、不會有所缺少了。在修行上說,就是現在聽佛說《法華經》就發動了以前的善根,就是由種子起現行了。由種子起現行的時候就是修止觀了,你再去修止觀又熏習了善根,而這回的善根比以前的力量增強了,又熏成種子,種子再生現行,現行再生種子,展轉地善根力量就強大起來,就得無生法忍了,由初地、二地、三地……乃至七地、八地到第十地,那麼就是「常可如意,無所乏短」,那就是無量無邊的功德都成就了,就得無上菩提了。前面說是「為衣食故勤力求索」,這個「食」就是般若、這「衣」就是戒定,這戒和定能幫助般若波羅蜜的現行,以般若為正行、以戒定為助行,有正助二行「常可如意,無所乏短」這是修行成功了、有成就了。 寅二、法合(分二科) 卯一、合醉酒譬(分三科) 辰一、合繫珠 佛亦如是,為菩薩時教化我等,令發一切智心。   說那個親友是那樣,「佛亦如是」佛也是這樣子大慈悲,做菩薩的時候就是我們的親友,種種方便地教導我們發無上菩提心。「一切智」就是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就是願,發無上菩提願,由願導行,有了願以後自己就往前進、就可以修行了。這就是﹁繫珠﹂,發了無上菩提心就是繫珠了。 辰二、合醉臥不知 而尋廢忘,不知不覺。   但是很快地這無上菩提心就沒有了,這道心失掉了所以是「廢忘」。廢忘了就「不知不覺」,對佛法修行的事情是不覺知,對世間上迷惑人的、顛倒的境界也不知道那是苦惱,就是流轉生死了。 辰三、合起已遊行得少為足 既得阿羅漢道,自謂滅度,資生艱難,得少為足。   退了道心以後又知道苦惱,又回到佛法裏面來修學小乘佛教,得了阿羅漢道以後「自謂滅度」,自己認為煩惱滅了、老病死的問題解決了、生死也可以得解脫了所以是「滅度」。「資生艱難」就在流轉生死的時候很困難,發心修行的時候也很難,現在得了阿羅漢果的時候,雖然按大乘佛法來說功德不算多,但是也感覺到滿足、也很好了。或者是按大乘法身菩薩以上的境界來對比的時候,得了阿羅漢果那也是資生艱難,譬如說遇見法身菩薩大家談論佛法的時候,阿羅漢就感覺到自己的智慧有所不足,現神通的時候神通也不那麼自在了,那就是資生艱難了。但是阿羅漢自己來說「得少為足」,所以這就是一個不圓滿的境界。 卯二、合親友覺悟譬(分三科) 辰一、合訶責 一切智願猶在不失。今者世尊覺悟我等,作如是言:諸比丘!汝等所得非究竟滅。   這一科「親友覺悟」就是釋迦牟尼佛來覺悟這個阿羅漢。「一切智願猶在不失」以前在十六王子那個時候發無上菩提心的智願,現在還在,還沒有失掉、還沒有壞。現在佛說《法華經》,說到〈化城喻品〉覺悟我等比丘。佛這麼說:諸比丘!你們所得的涅槃不是究竟的滅度、不是究竟的大般涅槃。這就是呵責他的意思。 辰二、合示珠 我久令汝等種佛善根,以方便故示涅槃相,而汝謂為實得滅度。   我久遠以前令你們栽培成佛的善根,發無上菩提心,但是你們不能接受,所以「以方便故示涅槃相」開示小乘佛法。「而汝謂為實得滅度」而你們得了阿羅漢以後就認為是圓滿了。 辰三、合勸貿 世尊!我今乃知實是菩薩,得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記,以是因緣,甚大歡喜,得 未曾有。   以前也發過無上菩提心,後來雖然退大取小,但是所修學的小乘佛法那也是菩薩道,所以實在是菩薩得授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記,不是聲聞得授記。這一世受了三藐三菩提記就是修學大乘佛法了,所以等於是﹁貿易﹂。因為以前沒有過這個事情,現在得到了所以心裏很歡喜。 癸二、偈頌(分二科) 子一、頌內心得解 爾時,阿若憍陳如等,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我等聞無上.安隱授記聲.歡喜未曾 有.禮無量智佛.今於世尊前.自悔諸過咎.   我們聽聞到佛無上安隱的妙法和授記的聲音,心裏面生起未曾有的大歡喜,我等五百弟子頂禮無量智慧的佛世尊,現在就在世尊跟前懺悔我們自己的種種過失。向佛懺悔什麼事情呢?這底下說。 子二、頌自陳領解(分二科) 丑一、頌法說 於無量佛寶.得少涅槃分.如無智愚人.便自以為足.   佛無量的大功德境界是太廣大了,阿羅漢的涅槃在佛寶的功德來說只是一少分,我們只得了一少分、並沒有圓滿。就像那個沒有智慧的人以少為足了,實在是愚人的境界,所以「自悔諸過咎」懺悔錯誤的想法。 丑二、頌譬說(分二科) 寅一、頌立譬(分二科) 卯一、頌醉酒譬 譬如貧窮人.往至親友家.其家甚大富.具設諸餚饍.以無價寶珠.繫著內衣裏. 默與而捨去.時臥不覺知.是人既已起.遊行詣他國.求衣食自濟.資生甚艱難. 得少便為足.更不願好者.不覺內衣裏.有無價寶珠.   譬如一個貧窮的人,沒有大乘佛法的功德、沒有福就叫作﹁貧﹂,沒有慧就叫作﹁窮﹂,這樣的人是還在流轉生死的凡夫,大乘佛法的功德、小乘佛法的功德都沒有,所以是個貧窮的人。「往至親友家」就是到佛菩薩的地方去聽聞大乘佛法。「其家甚大富」佛菩薩無量劫來的修行,有無量的功德、有無量的法財就是大富。「具設諸餚饍」就是佛菩薩為貧窮的眾生演說佛法,這就是請吃飯的意思了,這「餚饍」就是語言文字的教法。「以無價寶珠繫著內衣裏」這是屬於行法,他聽聞了這樣的佛法,經過內心的思惟,思惟這佛法是有道理的,那麼他就發無上菩提心了,這在譬喻上說就是以無價寶珠繫著衣裏,前面長行解釋過:有慚愧心能夠忍辱那就叫作﹁外衣﹂,內心裏面有信樂的心就叫作﹁內衣﹂、這無上的菩提心是內裏面的信樂心發出來的,所以「繫著內衣裏」,然而這信樂心其實是在阿賴耶識內的。   「默與而捨去」就是給你繫這個寶珠的時候沒有說話,給了你就走了,在譬喻上是這樣說。在法上說這個「默」就是前面「醉臥不覺知」那個醉臥的貧窮人,他喝了無明酒是醉酒而臥,從無始劫來就是這樣子「默」,貧窮那個程度;現在佛為他說法、他發無上菩提心了,這就叫作「與」;這樣為他說法之後「而捨去」這第十六王子他就走了;也就是這個人他修學佛法的程度只能發個心,也可能栽培多少功德然後就停下來了,所以說「時臥不覺知」,他發了菩提心以後就是﹁臥﹂不動、不去修行,也就是不覺不知了。   「是人既已起」現在又感覺到苦惱,還是要修學佛法,所以「遊行詣他國求衣食自濟」修學小乘的法門。「資生甚艱難」,這個「資」是財富,財富是生存所需要的所以叫「資生」。現在他沒有財富,所以「甚艱難」生活困難,因為困難所以求衣食自濟。這個「資生甚艱難」有幾個意思,一個是說相信了佛法的人,就感覺到眾生流轉生死的苦惱大患了,這叫「資生甚艱難」。再一個是依教奉行的修行人,因為無漏的智慧沒有成就,要很努力的用功修行,這也是「資生甚艱難」。因為資生艱難,所以「得少便為足」有一點成就的時候就感覺到很快樂、很滿足了,那麼就是得阿羅漢果了、就感覺滿足了。「更不願好者」至於佛菩薩的那個境界,心裏不希望;這正好是〈信解品〉迦葉尊者說的那個話:於佛菩薩莊嚴的淨土、廣度眾生的這些事情不喜樂。「不覺內衣裏有無價寶珠」他也不知道以前有栽培過善根的事情。 卯二、頌親友覺悟譬 與珠之親友.後見此貧人.苦切責之已.示以所繫珠. 貧人見此珠.其心大歡喜.富有諸財物.五欲而自恣.   得阿羅漢果以後,與珠的那個親友來看這個人的時候,苦苦地來責備他,告訴他說:你是發過無上菩提心的啊!「貧人見此珠」這個人已經得阿羅漢果了,但是還稱他為貧人;貧人得知以前發過無上菩提心,這事不得了,其心大歡喜。   「富有諸財物」這個時候他又發無上菩提心、廣學佛法、普度眾生,那就變成一個大富貴的人了,所以能夠「五欲而自恣」自己也能夠修學大乘佛法了。 寅二、頌法合(分二科) 卯一、頌合醉酒 我等亦如是.世尊於長夜.常愍見教化.令種無上願. 我等無智故.不覺亦不知.得少涅槃分.自足不求餘.   前面是說的譬喻,在佛法的正面上說,我們也是這樣子。「世尊於長夜常愍見教化」,世尊大慈大悲,來到黑暗的凡夫世界,凡夫世界是長夜。「常愍見教化」常哀愍我們、教化我們。「令種無上願」,開始修學佛法先要有一個願,就是一個方向,先訂出一個方向來:我的目的是向於聖道,我發願要出離生死、要得無上菩提,把這個方向先訂出來,所以是令種無上願,這個「種」就是栽培,栽培這無上的道心。「我等無智故不覺亦不知」這是說在凡夫時發道心又退了,我們愚癡沒有智慧、是不覺也不知,後來「得少涅槃分」就很歡喜、很滿足了,﹁自足不求餘﹂不求大乘佛法的功德。 卯二、頌合覺悟 今佛覺悟我.言非實滅度.得佛無上慧.爾乃為真滅. 我今從佛聞.授記莊嚴事.及轉次受決.身心遍歡喜.   現在佛來覺悟我們,告訴我們說:得阿羅漢果不是真實的滅度,要得佛的無上智慧才是真實的滅度。前面舍利弗尊者當著佛面前就說『我等同入法性,云何如來以小乘法而見濟度』,就當著佛面說這個話;我們在〈方便品〉裏面、或者在〈譬喻品〉、在〈信解品〉、乃至到現在,佛都沒有否定他這句話、沒有反駁他這句話。但是佛常說到:你小乘人智慧不行,常用智慧來表示阿羅漢的不圓滿,要得佛無上慧;這是《法華經》上一個特別的地方。「爾乃為真滅」你得到佛無上慧的那個時候,才真實是滅度、才真實是得大般涅槃了。   這五百羅漢說:我們現在從佛聞法,佛為我們授記,說我們得到嚴淨佛國土的種種事情。「及轉次受決」,「受決」就是「授記」,領受佛說的他們決定什麼時候會成佛,所以身心普遍地都歡喜了。說到世間上塵勞的事情,阿羅漢心不動;若說是將來什麼時候會成佛,阿羅漢也就是心歡喜了。 《妙法蓮華經》〈授學無學人記品‧第九〉授學無學人記品‧第九   前面的五百阿羅漢是轉次授記,所以就放在一品。現在這〈授學無學人記品〉主要是有兩千個人,這兩千個弟子他們也是一起的,所以又歸到一品。如果這都是授記,就合為一品也可以,但是分成兩品,就是各有各的因緣了。   這一品的題目〈授學無學人記品〉,入聖道以後才名之為﹁學﹂。小乘佛法就是要到初果以後,名之為「學」;到阿羅漢就是叫「無學」了。大乘佛法就要得無生法忍以後才名為「學」,成佛了是「無學」。凡夫為什麼不能名之為學呢?因為凡夫雖然也能發心學,但是有的時候他又不發心學了、不願意學了,那就是靠不住,所以不給你「學」這個名字;若到聖人的時候是不退轉了,他一定是向前進的。   智者大師解釋:『研真斷惑,名為學』,﹁研真﹂這個「研」就是觀察的意思,「真」就指四念處說的。我們在世間上也有小學、中學、大學,各式各樣的學校叫作學,那都是學在生死的世界裏面求生存的事情,當然那不學還不行。現在在佛法裏面說學真、「研真」學這四念處才是真實有價值的,學習這個才能解決問題的。「研真」其中一定要「斷惑」,要斷煩惱,就是修四念處斷煩惱;已經入初果以後,還要繼續向前進,繼續修四念處,這時候就名之為「學」了。『研修真理,慕求勝見,名之為學』,你見到無我、無我所的真理以後,你還繼續地求進步那就叫作「學」。『真窮惑盡,名無學』,如果把這一切法畢竟空、無我、無我所的真理圓滿地見到了,愛煩惱、見煩惱也完全清淨了就叫作﹁無學﹂;『研理已窮,勝見已極,無所復學,故名無學』,見到真理以後,所做已辦了,就是不學了,這叫作﹁無學﹂那就是阿羅漢。   這樣說,初果向、初果、二果向、二果、三果向、三果、四果向,這四個向、三個果都是「學」,到阿羅漢果的時候叫作「無學」。現在這一品裡面有兩千個人,先是阿難尊者和羅羅尊者請佛授記,阿難尊者是初果他是學,羅羅尊者是阿羅漢是無學,兩千個人裏面也有學、也有無學,給這樣的人授記作佛,這一品就說這件事,就叫作「授學無學人記品」。 庚二、授二千人記(分二科) 辛一、請記(分二科) 壬一、二人請(分二科) 癸一、默念請 爾時,阿難、羅羅而作是念:我等每自思惟,設得授記,不亦快乎!   爾時,阿難尊者和羅羅尊者心裏面這樣作意,我們也常常這樣想「設得授記,不亦快乎」,從舍利弗尊者受記、到五百阿羅漢受記、千二百阿羅漢受記,一直看別人那樣子,我也應該是這樣子,所以每自思惟:若是得到佛為我們授記作佛,不也是快樂嗎?就心裏這麼想。 癸二、發言請(分二科) 子一、引例 即從座起,到於佛前,頭面禮足,俱白佛言:「世尊!我等於此亦應有分,唯有如 來,我等所歸。   這兩位尊者就從座位上站了起來,走到佛的面前,頂禮佛足之後就對佛說:佛為這麼多的聲聞人授記作佛,我們也是這一類的,我們兩個人也有一分,也應該授記作佛啊!大家應該公平地啊!「唯有如來,我等所歸」這表示他們這麼多的阿羅漢開佛知見了、明白為實施權的道理了,我們也是明白了,所以我們也有分。我們心裏明白但是沒有說出來,但是佛也會明白的,唯有佛是我們所歸依的,佛是能夠滿我們所願的。 子二、引望 又,我等為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所見知識,阿難常為侍者,護持法藏,羅羅 是佛之子,若佛見授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記者,我願既滿,眾望亦足。   一切世間的天、人、阿修羅他們都認識我們兩個;因為阿難一直是佛的侍者,見到佛也就會見到這個侍者了,所以是﹁所見知識﹂,而阿難尊者又「護持法藏」就是他的記憶力特別強,能夠結集法藏,護持一切佛法的。羅羅是佛在家時候的兒子,也會引起很多人的注意。若是佛能夠給我們授無上菩提記,「我願既滿,眾望亦足」那麼我們個人的願望也就滿足了,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他們的希望也滿足了。這是「引望」引這兩個理由向佛申請為他授記。 壬二、二千人請 爾時,學無學聲聞弟子二千人,皆從座起,偏袒右肩,到於佛前,一心合掌,瞻仰 世尊,如阿難、羅羅所願,住立一面。   這兩千人裏面有學、有無學,但是都是屬於聲聞弟子,也是希望佛為授記。 辛二、授記(分二科) 壬一、記二人(分二科) 癸一、記阿難(分五科) 子一、長文 爾時,佛告阿難:汝於來世當得作佛,號山海慧自在通王如來、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當供養六十二億諸佛,護持法藏,然後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教化二十千萬億恒河沙諸菩薩等,令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國名常立勝幡,其土清淨,琉璃為地,劫名妙音遍滿。其佛壽命無量千萬億阿僧祇劫,若人於千萬億無量阿僧祇劫中,算數校計不能得知。正法住世倍於壽命,像法住世復倍正法。阿難!是山海慧自在通王佛,為十方無量千萬億恒河沙等諸佛如來所共讚歎,稱其功德。   那個時候,佛就對阿難說:你在未來世的時候會成就無上佛果,名號叫作「山海慧自在通王如來」,他的佛號名字比較長。「山海慧」是形容智慧的高深廣大,「自在通王」是表示智慧的作用,是大自在無障礙的境界。十號具足。   這底下說﹁行因﹂,阿難尊者還要供養六十二億諸佛,還要繼續護持法藏,然後這才功德圓滿、得無上菩提。成佛以後還須要說法教化二十千萬億恒河沙的菩薩,令這麼多的人也都成就無上菩提;還要做這件事。   他成就的佛國名字叫作﹁常立勝幡﹂,他的國土清淨無惡穢,琉璃為地,劫的名字叫「妙音遍滿」,山海慧自在通王如來的壽命是無量千萬億阿僧祇劫。若是有人在千萬億無量阿僧祇劫之中去算數校計,也不能得知他的壽命;阿難尊者成佛的時候壽命特別長,在《攝大乘論》上面也提到:護持佛法能得長壽的果報,而阿難尊者六十二億諸佛世界護持法藏,所以他成佛的時候壽命特別長,當然也是他有緣的眾生特別多,需要那麼長的時間來度化。   「正法住世倍於壽命」他的正法住世要比他的壽命還要加倍,「像法住世復倍正法」這是有點很特別;從舍利弗尊者受記以下,越往後授記成佛的境界越殊勝。佛又召呼阿難,這山海慧自在通王佛受十方無量千萬億恒河沙等諸佛如來所共讚歎,十方諸佛稱讚這山海慧自在通王如來的功德廣大。 子二、重頌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我今僧中說.阿難持法者.當供養諸佛.然後 成正覺.號曰山海慧.自在通王佛.其國土清淨.名常立勝幡.教化諸菩薩.其數 如恒沙.佛有大威德.名聞滿十方.壽命無有量.以愍眾生故.正法倍壽命.像法 復倍是.如恒河沙等.無數諸眾生.於此佛法中.種佛道因緣.   佛在大眾僧裏說阿難是受持佛法的人,然後就給阿難尊者授記作佛,這真是特別殊勝了。 子三、新發意者生疑 爾時會中新發意菩薩八千人,咸作是念:我等尚不聞諸大菩薩得如是記,有何因緣,而諸聲聞得如是決?   這﹁新發意﹂就是才發無上菩提心的人。在這法會之中,才發無上菩提心不久的有八千人,心裡都有疑惑:佛為諸大菩薩授記也沒有這麼殊勝,有什麼理由這個聲聞人能得到這樣特別的授記呢?這是新發意菩薩內心裏面這樣作念,不是發言。 子四、如來釋疑 爾時,世尊知諸菩薩心之所念,而告之曰:﹁諸善男子!我與阿難等,於空王佛所,同時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阿難常樂多聞,我常勤精進,是故我已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而阿難護持我法,亦護將來諸佛法藏,教化成就諸菩薩眾,其本願如是,故獲斯記。﹂   這是開迹顯本了。這個時候,佛知道這些新發意菩薩心理面的疑惑,就對大眾宣布說:我和阿難、還有很多的這些聲聞人,同時在空王佛所發無上菩提心的;釋迦牟尼佛和阿難他們大家以前是同學。那位佛的名字叫作「空王」,意思就是觀一切法空能得大自在,所以叫空王。   「阿難常樂多聞」阿難他歡喜博學多聞。「我常勤精進」釋迦牟尼佛常是精進地修行,所以釋迦牟尼佛先得無上菩提;這精進的重要在這裏就看出來。「而阿難護持我法」阿難他護持釋迦牟尼佛的佛法,亦護持將來諸佛的法藏,說法教化無數的菩薩眾、令他們成就無上菩提,他的本願就是這樣,所以他能獲得這樣殊勝的授記。這可見阿難尊者也是很久很久的大菩薩了,故獲斯記。 子五、阿難述歎 阿難面於佛前,自聞授記及國土莊嚴,所願具足,心大歡喜,得未曾有。即時憶念過去無量千萬億、諸佛法藏、通達無礙,如今所聞,亦識本願。爾時阿難而說偈言:世尊甚希有.令我念過去.無量諸佛法.如今日所聞.我今無復疑.安住於佛道.方便為侍者.護持諸佛法.   阿難「面於佛前」,不是展轉地、是在佛前親耳聽聞佛為他個別的授記、及國土莊嚴的種種事情,他的願具足了、滿願了,心大歡喜,得未曾有。立刻的憶念起過去無量千萬億諸佛的法藏,這諸佛的法藏他一憶念都通達無礙,就像現在聽佛說法似的,也認識以前的本願是怎麼一回事了;這是大菩薩境界。   爾時阿難又重說一遍:佛真是大慈大悲、很少有的,令我憶念起過去無量無邊的諸佛法,就像今天聽聞一樣。我現在一點疑問也沒有,安住在第一義諦上。現在為佛作侍者,方便來護持諸佛法。這是阿難尊者的境界。 癸二、記羅羅(分二科) 子一、長文 爾時,佛告羅羅:「汝於來世當得作佛,號蹈七寶華如來、應供、正遍知、明行 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當供養十世界微塵等數 諸佛如來,常為諸佛而作長子,猶如今也!是蹈七寶華佛,國土莊嚴,壽命劫數、 所化弟子、正法、像法,亦如山海慧自在通王如來無異,亦為此佛而作長子。過是 已後,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阿難尊者在家的時候是佛的堂弟,羅羅是佛在家時候的兒子,這是在家的時候有親厚的關係、出家也是親厚的關係。爾時佛告羅羅:你在未來世成佛的時候名號叫作﹁蹈七寶華如來﹂,十號具足。成佛之前當供養十世界微塵等數這麼多的佛,這個數比其他的阿羅漢要多得多了。常是作諸佛在家時候的長子,就像現在是釋迦牟尼佛的長子一樣。這位蹈七寶華佛的國土莊嚴,壽命劫數、所化弟子、正法、像法,也是和山海慧自在通王如來一樣,也為山海慧自在通王佛作長子,過是已後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子二、重頌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我為太子時.羅為長子.我今成佛道.受法為 法子.於未來世中.見無量億佛.皆為其長子.一心求佛道.羅羅密行.唯我能 知之.現為我長子.以示諸眾生.無量億千萬.功德不可數.安住於佛法.以求無 上道.   釋迦牟尼佛他回想過去作太子的時候,羅羅為長子。成佛了以後羅羅也出家了,「受法為法子」他接受了佛法的教導,得了阿羅漢也就是見到佛法的真諦了,見到真理了叫作「受法」。見到真理就是得了無漏的智慧,這無漏智是因佛而生,所以是「法子」。「於未來世中見無量億佛,皆為其長子」這可能是羅羅他最初發了這個願,他願意為佛的兒子。「一心求佛道」他能夠專心地修學佛法、求無上菩提。   「羅羅密行」他能持微細戒,「唯我能知之」這是很高深的境界了。現在為釋迦牟尼佛的長子,一切眾生見到的時候都知道這是釋迦牟尼佛的長子。羅羅尊者有無量無邊的功德,安住於佛法,以求無上道的;這是個大菩薩。 壬二、記二千人(分三科) 癸一、長文 爾時,世尊見學.無學二千人,其意柔軟,寂然清淨,一心觀佛。佛告阿難:「汝見 是學、無學二千人否?」「唯然,已見!」「阿難!是諸人等,當供養五十世界微 塵數諸佛如來,恭敬尊重,護持法藏。末後,同時於十方國各得成佛,皆同一號, 名曰寶相如來、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 師、佛世尊。壽命一劫,國土莊嚴,聲聞、菩薩、正法、像法,皆悉同等。」   佛的大悲眼看見學和無學一共有兩千人,這兩千人都是聖人,他們內心裏面非常地調順,而且是寂然清淨的。聖人的智慧與真理相應的時候是特別調柔、和順,寂靜沒有動亂的;煩惱所不能污染,所以是清淨的。這兩千人一心不亂地注視著佛,他們感覺到佛為阿難尊者、羅羅尊者授記完了,應該輪到為這兩千人授記了,所以雖然是沒有發言,但是態度是這樣子盼望著,所以﹁一心觀佛﹂。   佛問阿難:你有沒有看見這學無學二千人?說:是的,我已經看見了。「阿難!是諸人等」,佛為他們授記先說到修因,說是他們當發無上菩提心,供養五十個佛世界微塵數諸佛如來;﹁微塵數﹂按《華嚴經》上的話就是佛剎微塵數,這是一個很大的數目字,比前面舍利弗尊者、四大弟子那個數要多得多了。恭敬尊重、護持諸佛的法藏,要這樣子上求佛道、下化眾生的。   修因圓滿了,最後是同一個時期在十方的世界各得成佛,這二千人是同時的成佛,相同一樣的名號,叫作寶相如來,也是十號具足。他們的壽命是一劫,國土是特別的莊嚴,其國土裏面有聲聞、也有菩薩,正法、像法住世都是相同的。 癸二、重頌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是二千聲聞.今於我前住.悉皆與授記.未來當 成佛.所供養諸佛.如上說塵數.護持其法藏.後當成正覺.各於十方國.悉同一 名號.俱時坐道場.以證無上慧.皆名為寶相.國土及弟子.正法與像法.悉等無 有異.咸以諸神通.度十方眾生.名聞普周遍.漸入於涅槃.   這兩千位聲聞人,他們都發無上菩提心了,開佛知見了,現在就在我的前面,「悉皆與授記」完全為他們授成佛之記,未來都能成佛。所供養的諸佛,如上說的微塵數那麼多,也要護持那麼多佛的法藏,一方面自己修因,同時也是和那麼多的佛共同地在弘揚佛法,然後當成正覺。   「各於十方國,悉同一名號」,這底下頌得果了。這兩千人同時地在菩提樹下得無上菩提,他們成佛的名號是相同的,都名為寶相如來。他們的國土和弟子、正法和像法也都是相同的、沒有差別。「咸以諸神通、度十方眾生」,這在長行裏是沒有的;他們這麼多的佛都是用廣大的神通去饒益十方世界的眾生。「名聞普周遍,漸入於涅槃」有緣的眾生度齊了就入於涅槃了;這還是個應化身的佛,所以這是授應化身的記,不是法身記。 癸三、得記歡喜 爾時,學無學二千人聞佛授記,歡喜踊躍,而說偈言:世尊慧燈明.我聞授記音. 心歡喜充滿.如甘露見灌.   這學無學二千人聽聞佛給他們授記了,歡喜踊躍而讚歎佛:佛的大智慧像燈那麼樣的光明,照諸眾生內心裏面的黑暗,我聞佛為我們授記的法音,內心裏面充滿歡喜,就像是用甘露灌頂那麼樣的清涼、那麼樣的歡喜。這是為二千人授記。 《妙法蓮華經》〈法師品‧第十〉法師品‧第十   這以下是迹門的流通分了。﹁迹門﹂的第一科是﹁敘分﹂,那是〈序品〉裏面的敘。正說就是〈方便品〉〈譬喻品〉〈信解品〉一直到〈授學無學人記品〉這是﹁迹門﹂的第二科﹁正宗分﹂。現在這〈法師品〉以下到〈安樂行品〉一共有五品是屬於﹁迹門﹂的第三科﹁流通分﹂。   〈法師品〉這一品的大義就是分科的那兩大科,第一科是「歎美能持法人」,第二科「歎美所持之法及示通經方軌」,這兩科的題目就是這一品的大義。「法師品」是讚美能夠弘揚受持《法華經》的人、和所弘揚受持的功德。﹁人﹂是特別值得尊重的,﹁法﹂功德也是特別廣大的。〈寶塔品〉是多寶佛塔涌出、證明真實不虛,說到自己修行弘揚的功德廣大,也就是勸人發心弘揚《法華經》的意思。〈提婆達多品〉是說久遠以前的人在弘揚《法華經》成就了廣大的功德,這就是引出一個事實作證,自己修學和弘揚的功德也是廣大的,證明這件事。這三品都是讚歎自己修行和弘揚的功德廣大。第四品〈勸持品〉就是受命弘經,有八萬大士在娑婆世界弘揚《法華經》,還有新授記的人在他方世界弘揚《法華經》。第五品〈安樂行品〉,就是說〈持品〉裏面這八萬大士都是很高的大菩薩,他們在娑婆世界弘揚《法華經》都不是容易,但是他們還是辦得到的;新授記的這些聖人不敢在娑婆世界弘揚《法華經》,這樣的情形就影響了初發心的菩薩弘揚《法華經》的心情、感覺到困難了;所以佛說這〈安樂行品〉就是為初發心修學《法華經》的人說弘揚《法華經》的方法,你這樣子去弘揚就好了;所以這五品都是屬於﹁流通分﹂。這「流通」的意思,佛說法只能在當時那一個時間、那一個地點去利益當時那麼多的眾生,但是還有無量無邊的眾生也需要利益,那就需要流通了,要有人負責去做這件事,所以一定要有流通分的,這也等於就是來義了。   其次解釋這個題目,「法師」在這裏分為兩種:一種是以法為師、自己用功修行的法師,這是自利。一種是他自己修行而又能夠弘揚《法華經》去普遍利益別的人,就是利益他人、化他的法師。自行、化他這兩種都稱為法師。其次,就是﹁法法師﹂和﹁人法師﹂這麼兩種。﹁法法師﹂以法為法師、這個法就是法師,第二是﹁人法師﹂人是法師,分這麼兩個意思。「法」這個字是軌持義,「軌」是可以追尋的軌則,「持」就是受持、一直保持住不失掉的意思,這叫作「法」。這「師」是可以為模範的,有教導的能力、也是可以追尋的,稱之為﹁師﹂。現在說軌持這個﹁法﹂其實就是教和理,佛說的《法華經》這語言文字的﹁法﹂裏面的真理是可以為軌持的,你以這樣的真理做為你內心活動的一個軌道,你常能夠以這樣的真理攝持自己內心的心行,攝持自己的內心一直地能同真理相應,這就叫作「軌持」,也就是以法為師的意思,﹁法﹂也就是師了。「教」可軌持、「理」可軌持,這兩種是不能分離的,如果自己能夠這樣去做,那就是「行」了;所以教、行、理,這就是「法」,就是我的師父,也就是法師了。   《涅槃經》上說「諸佛所師所謂法也」,諸佛也有師長,什麼是諸佛的師呢?就是「法」,就是諸法寂滅相的諸法實相,這是佛的師。那麼佛是誰呢?佛就是諸法實相的智慧,這智慧與諸法實相和合不分離的,這「法」就是「師」了。   《遺教經》上說「波羅提木叉是汝大師」這戒就是師。現在說諸法實相的真理是師,種種的法門都是師,就是﹁法法師﹂法的法師。若說人是法師,就是這個人去學習這樣的佛法,他有一定的程度了,也可以去教導別人,那就是﹁人法師﹂人的法師了。分這麼兩種:一個人、一個法,一個自行、一個化他,都可以稱之為法師的。這一品裏面就說明這件事,所以名之為「法師品」。品裏面也分出來多少類的法師,到品裏面再說。這〈法師品〉是第十,是迹門裏面流通分的第一品。 丙三、流通段(分五科) 丁一、法師品(分二科) 戊一、歎美能持法人(分二科) 己一、明稟道弟子功深福重(分二科) 庚一、佛世弟子 爾時,世尊因藥王菩薩告八萬大士:藥王!汝見是大眾中,無量諸天、龍王、夜叉、乾闥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羅伽、人與非人、及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求聲聞者、求辟支佛者、求佛道者,如是等類,咸於佛前聞妙法華經一偈一句、乃至一念隨喜者,我皆與授記,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爾時,世尊因藥王菩薩告八萬大士」,「因」就是憑藉,憑藉藥王菩薩,「告」是普遍地、普告八萬大士。藥王菩薩在《法華經》裏面是很重要的一位大菩薩,在〈藥王菩薩本事品〉可以看出來,他是久遠以來受持《法華經》而悟道的,是為法焚身來供養佛、供養法的一位大菩薩;這藥王菩薩他在凡夫的時候是個做醫生的,所以稱之為「藥王」。「因藥王菩薩告八萬大士」意思就是:佛以藥王菩薩為首,普遍地宣告這八萬個大菩薩,要他們負責弘揚《法華經》、要教化眾生的。   佛召呼藥王菩薩:你有沒有看見這個大眾之中無量的﹁諸天、龍王、夜叉、乾闥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羅伽、人與非人﹂這是天龍八部。「及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是四眾弟子。「求聲聞者,求辟支佛者,求佛道者」這是發心希求修學三乘聖道的人。「如是等類」這麼多各式各樣程度的人,他們都能夠在「佛前」,不是滅度以後,是佛在世都在當前,這是大福德善根的人,所以能在佛前聽佛說《法華經》。「妙法華經一偈一句」這是說最少能少到這個程度,「乃至一念隨喜者」這是時間也最短,這二句是舉少以況多:一偈一句都有這麼大的功德,何況多!一念隨喜這是最淺的了,何況是你有更高深的程度呢!「我皆與授記」我都給他們授記,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的。這可見這麼少、程度這麼低,佛也為他們授無上菩提記、要成佛的;何況是全部的經,或者是你得無生法忍了呢!   「一念隨喜」,「隨喜」是個修行的方法,主要就是舉心動念的時候,我們習慣上這個心總是隨著煩惱活動、隨著無明去活動。現在佛也用這個字,還是這個「隨」字,但不是隨煩惱、而是隨智慧,隨順智慧、也就是隨順諸法實相這樣去活動,這樣活動了心情快樂所以叫「隨喜」。或是說有人禮拜《法華經》、讀《法華經》、背誦《法華經》、按《法華經》修行,而你都能夠隨順歡喜讚歎,這也是隨喜。但是修行人主要的隨喜是念念在道、常能隨順諸法實相,你常能這樣隨順、這煩惱就不活動了,你就會感覺到快樂;這樣的境界就是初開始修學《法華經》的相貌,所以說這是舉淺以況深,初開始學習《法華經》雖然是很淺、雖然是很少,「我皆與授記,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他將來會得無上菩提的了。譬如說竹子在那裏冒出一個筍尖,雖然是很小、但是有凌雲之勢了。說是我們讀《法華經》一偈一句,或者不止於此,或者我只是一念隨喜,自己不感覺到自己有什麼特別,但是佛菩薩的慧眼看到你將來要成佛了,佛是這樣看的;現在佛就是對藥王菩薩及八萬大士說這樣的話。 庚二、滅後弟子 佛告藥王:又,如來滅度之後,若有人聞妙法華經,乃至一偈一句,一念隨喜者, 我亦與授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記。   前面是佛在世的時候,這底下是說佛滅度後受化的弟子。這《法華經》流通到後世來,後世的人讀《法華經》的時候,心裏會想:佛在世的時候聽《法華經》的人、乃至一偈一句、一念隨喜者,佛都給他授記將來得無上菩提;那麼我們現在怎麼樣呢?會想到這裏。現在佛說了:如來滅度以後,若是有人聽聞︽妙法華經︾乃至一偈一句、或一念隨喜者,我亦與授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記的,他將來也一定會成佛的,也有這麼廣大功德的。這正好是前面說繫珠的譬喻那個意思。 己二、明授道師功深福重(分二科) 庚一、長文(分二科) 辛一、別明(分二科) 壬一、明現世(分二科) 癸一、明下品師 若復有人受持讀誦、解說書寫妙法華經乃至一偈,於此經卷敬視如佛,種種供養, 華、香、瓔珞、末香、塗香、燒香、繒蓋、幢幡、衣服、伎樂,乃至合掌恭敬。   先說下品師的相貌,是什麼樣的人叫作「下品師」呢?若是有人,他能夠受持讀誦、解說書寫妙法華經,這就叫作「下品師」。﹁受持﹂在《大智度論》上的解釋是「信力故受」、「念力故持」,這是在內心裏面說的;「讀誦」是在口業上說的,「讀」就是照著文去讀,「誦」是不照本能夠背下來。﹁受持﹂這受是有信,你心裏面能夠接受這樣的道理、不排斥而特別歡喜,那叫作「受」;「持」就是不失掉,不失掉分兩種,一個是文、一個是義。「讀誦」是指文說的。「解說」就是這樣的道理你能夠通達,叫作「解」;而又能為人去說、去宣揚讚歎,那就叫解說。「書寫」在古代的時候沒有印刷這件事,就是靠人一個字一個字的來書寫。﹁受持﹂受和持有一點不同、但是合而為一就是受持的法師,「讀」是一種法師,「誦」又是一種,﹁解說﹂是一種,﹁書寫﹂又是一種;那麼這就是有五種法師。   「乃至一偈」你受持乃至一偈,你讀誦、解說、書寫乃至一偈,對這個經卷你特別的恭敬,看這個經卷就像看見佛似的那麼有恭敬心,還作種種的供養:或者是華供養、或者是香供養、或者是瓔珞、末香、塗香、燒香、繒蓋幢幡、衣服、伎樂的供養,乃至合掌恭敬;這繒蓋、幢幡合為一種,合起來這一共是有十種供養。如果把供養也算是法師,加以前面的五種法師,那就是六種了,這六種是「下品師」。 藥王!當知是諸人等已曾供養十萬億佛,於諸佛所成就大願,愍眾生故生此人間。   這底下就介紹這個下品師究竟是怎麼個程度的人呢?佛召呼藥王菩薩:他們過去的時候曾經供養過十萬億佛這麼多的佛,這個人的善根很不可思議,於諸佛所成就了大願、還有大慈悲心,他的善根福德因緣可以很自在地到佛世界去,或者也可以到天上去了;但是他感覺眾生流轉生死太苦惱了,他哀愍這些苦惱的眾生,所以他﹁生此人間﹂到人間來度化眾生。雖然說是下品師,但是這個人的程度也很高了。 藥王!若有人問:何等眾生於未來世當得作佛?應示是諸人等於未來世必得作佛。 何以故?   藥王!若是有人提出個問題來問你,說是什麼樣的眾生他將來能夠成佛呢?你應該這樣告訴他:受持讀誦、解說書寫妙法華經乃至一偈,於此經卷敬視如佛,種種供養,乃至合掌恭敬的這些人於未來世必得作佛,就是這樣的人一定會成佛的啊!「何以故?」為什麼說他一定能成佛呢? 若善男子善女人,於法華經乃至一句受持讀誦、解說書寫,種種供養經卷,華、香、瓔珞、末香、塗香、燒香、繒蓋、幢幡、衣服、伎樂、合掌恭敬,是人一切世間所應瞻奉,應以如來供養而供養之。   若善男子、善女人,他如果對於《法華經》乃至一句能夠受持讀誦、解說書寫,又種種供養經卷,華、香、瓔珞、末香、塗香、燒香、繒蓋幢幡、衣服、伎樂、合掌恭敬,有這樣的功德,一切世間的人都應該去親近他、應該恭敬尊重他。「應以如來供養而供養之」,因為這個人他將來是要成佛的了,他現在能一念隨喜就是向於無上菩提那裏去、他向於第一義諦那裏去了,所以「應以如來供養而供養之」應該這樣尊重他。這也表示:那個人他能夠對《法華經》這樣歡喜學習,而你也能夠這樣尊重他,他心裏歡喜就更能夠努力地學習,所以對他也有利益了。 當知此人是大菩薩,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哀愍眾生願生此間,廣演分別妙法 華經。   為什麼要以如來的供養來供養他呢?因為這個人供養過十萬億佛,他是哀愍眾生才來到這個世間的,這就應該知道他是大菩薩了。聲聞、辟支佛也可以稱為菩薩,也是覺有情嘛!若加個「大」字,就是發無上菩提心的人了,在發心方面是超越了二乘人,「是大菩薩」他就是聖人了,已經得無生法忍的人了,得無生法忍了就是﹁分證即佛﹂就一部分他是成佛了,但沒有佛那麼圓滿就是了。若沒得無生法忍那不能說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只能說他將來會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或者是成就了發心的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但是前面他供養過十萬億佛,由哀愍心又來到世間弘揚《法華經》教化眾生,而又還在繼續努力,那他應該是一念相應得無生法忍也不難的,這個境界應該說他是聖人才是對的;所以這樣說「應以如來供養而供養之」也是對的了,因為他是分證即佛了。 癸二、明上品師 何況盡能受持、種種供養者?藥王!當知是人自捨清淨業報,於我滅度後,愍眾生 故生於惡世,廣演此經。   何況這個人能受持全部的《法華經》,能夠做種種的供養呢?佛召呼藥王菩薩說:你應該知道這個人、這個上品師他是能成就清淨業報的,他應該到佛世界去受用那個勝妙清淨的法樂;但是他現在自動地棄捨了清淨的業報,在我滅度以後,起大悲心哀愍眾生,所以生到這個五濁惡世來,為眾生廣說這個︽法華經︾。 壬二、明來世(分二科) 癸一、明下品師 若是善男子、善女人,我滅度後,能竊為一人說法華經乃至一句,當知是人則如來 使、如來所遣、行如來事。   若是有善男子、善女人,在佛滅度以後「能竊為一人說法華經」,這不是公開地演說,是他暗地裡、私下的為一個人去講《法華經》,或者只有解釋《法華經》裏面的一句,那你都應該要知道:這個人是如來的使者,是佛派遣來跟他講《法華經》的,他為人說《法華經》那就是做佛事、做如來做的事情。   佛說《法華經》是用佛的智慧來說的,佛的智慧就是通達諸法實相的智慧,也就是諸法如,「如來者諸法如義」諸法如是佛,佛說《法華經》也就是說諸法如的意思,為眾生說這樣的經。現在這個人能稟受佛說的語言文字的《法華經》、能稟受佛說的教義去演說諸法如的道理,那就是如來的使者了;所以這個人的程度雖然不是公開地、但是他也能講《法華經》乃至他能講一句,要有這麼個程度他也就是通達諸法如、通達《法華經》的義了;那麼能夠宣揚《法華經》的就是如來所使、如來使令他來的。我們現在讀到《法華經》、明白《法華經》的義,你歡喜受持讀誦《法華經》,你這樣去做那就是「如來所遣」。   這「行如來事」就是佛的事,佛以什麼為事呢?佛做兩件事,第一件事就是佛那個智慧是在「照諸法如」,佛的心就住在諸法如那個地方,這是佛的一件事。第二件事,佛為一切眾生宣揚諸法如;佛就做這兩件事。現在那個善男子、善女人能竊為一人說《法華經》,他也為人去說諸法如,所以他行的是如來事;可見能竊為一人說《法華經》這個人程度也是很高的了。   「竊為一人說法華經」為什麼用這個「竊」字呢?智者大師引《大智度論》上的話「有慧無多聞」來解釋這個「竊」,就是講《法華經》這個人是「有慧無多聞」的關係,盤特迦阿羅漢他正是這樣的情形,就是他沒有讀過書、沒有學問、沒有辯才,但他是阿羅漢了,他見到真理了、也是見到諸法空、無相、無我無我所的道理了,但是他沒有辯才、就是無多聞,沒有多聞所以不能夠公開地為人解說《法華經》,就「竊」為一人說;但是這個人能通達諸法如,所以這個地方說「當知是人則如來使、如來所遣、行如來事」,這個人也是很了不起。 癸二、明上品師 何況於大眾中,廣為人說?   這是上品師,在佛滅度已後,他能於大眾中廣為人說《法華經》;這個人的程度可想而知是很高的了。 辛二、總明(分二科) 壬一、逆之得罪 藥王!若有惡人以不善心,於一劫中,現於佛前常毀罵佛,其罪尚輕;若人以一惡 言毀呰在家、出家讀誦法華經者,其罪甚重。   若有﹁惡人﹂會傷害眾生的人,以惡的不善心,於一劫這麼長的時間之內「現於佛前」,他當著佛的面前「常毀罵佛」,於一個劫以不善心去毀罵佛「其罪尚輕」,但是如果他以一句惡言毀罵在家、出家讀誦︽法華經︾的人,他的罪就很重了。   論罪過、福德的輕重,是從三方面去解釋。第一個是約他自己的內心來說,如果他造罪的時候惡心重,那麼他造的罪過就大;若是他造罪的心很輕,他的罪也就不大。第二個是約你造罪的對象、處所,你去毀謗一個普通的人,那你的罪過可能不大;如果你若毀謗佛、那罪過就是很大了,如果是毀謗自己的父母、那罪過也是很大的;這是那個境界的情況,一般說是「田」、福田怎麼樣的情形。第三個就是損益的程度,你造罪去傷害對方,對方受到的傷害是輕是重,由這個來論你罪過的輕重。現在這段文的意思就是按照你對他傷害的輕重來論。   若是有人以一種惡的語言毀謗讀誦法華經的在家人、或者是出家人,這個罪過很大。因為你若去毀謗佛,佛是已經功德圓滿的聖人,你怎麼樣毀謗他也好、讚歎他也好,他心不動,你不能影響他,他不會隨你舌頭轉的,所以你對他不構成傷害,你想傷害他、傷害不了的;而佛反倒大慈大悲地愛護你,因為你毀謗佛這個罪過很大,將來可能要到地獄裏受苦了、受苦的時間很長啊!但是佛的大悲心緣念你了,你終因此會得到佛的度化,你還會信佛還會成佛的。若是你去毀謗一個在家居士、或毀謗出家法師讀誦《法華經》,這情形不同了;因為這個在家的居士、出家的法師他可能沒得無生法忍,你讚歎他、他心裏會歡喜就會精進勇猛修行;如果你挑他的毛病、毀謗他,他可能會動煩惱,動煩惱他用功修行的時候就受到影響了,也可能就退了道心、不用功了,那麼你這一毀謗,在他那方面所受到的損失太大了,所以你的罪過就是特別大。你罵佛、佛不受影響,但是這個初發心受持讀誦《法華經》的人會受影響;受影響、所以你的罪過就大了。這個意思就是勸人,不要去破壞這樣用功修行的人、不要毀謗他;這裏面並不是說毀謗佛罪過輕,毀謗佛罪過還是很大的。 壬二、順之得福 藥王!其有讀誦法華經者,當知是人以佛莊嚴而自莊嚴,則為如來肩所荷擔。其所至方應隨向禮,一心合掌、恭敬供養、尊重讚歎,華、香、瓔珞、末香、塗香、燒香、繒蓋、幢幡、衣服、餚饌、作諸伎樂,人中上供而供養之,應持天寶而以散之,天上寶聚應以奉獻。所以者何?是人歡喜說法,須臾聞之,即得究竟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   佛召呼藥王菩薩說,若是有讀誦《法華經》的人,就應該知道這個人他是學習佛法的人。佛是有戒定慧的莊嚴、有六波羅蜜、無量功德的莊嚴;而這個讀誦《法華經》的人,他向佛學習,他也是修學戒定慧、也是修學無量無邊的功德,所以他也是以佛的莊嚴來莊嚴自己的。「則為如來肩所荷擔」,「荷」是在背上承受著他,「擔」是在肩上承擔他。表示這一個生死凡夫能發這樣殊勝的道心、能讀誦《法華經》,佛對這個人非常地尊重愛護。   「其所至方應隨向禮」,他是以佛莊嚴而自莊嚴,受到佛的重視,這個人他所到的地方,應該隨著他那個方向去作禮,表示對他的恭敬;應該一心不亂地合掌、恭敬、供養這個人,並且尊重讚歎這個人;以「華、香、瓔珞、末香、塗香、燒香、繒蓋、幢幡、衣服、飲食」供養這個人,並作諸伎樂,以人間之中最上等的供品供養這個人;又應該以天華、寶華散於他的四周,天上的寶聚也應該供養這個人;(這是說人天的供養)佛這樣告訴我們來尊敬這個人。   「所以者何?」為什麼要這麼樣地恭敬他、尊重他呢?「是人歡喜說法」他有慈悲心、歡喜為人講說佛法、講說《法華經》。你聽他說法不須要聽很久,就須臾之間聽他說《法華經》,你就會「究竟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聽他說法能有這麼大的作用。這意思也就是說:他原來是個散亂的境界,忽然間聽聞了這樣有德行的人說法,他肯定就能從淤泥裏發出來一個大蓮華,就發了無上菩提心、向於無上菩提了;當然這是在因說果,所以叫究竟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這是極大的讚歎,形容聽這個人說法的作用廣大、功德廣大的意思;也正是說受持讀誦《法華經》的這個人不可思議,所以不應該謗毀,應該讚歎供養的。 庚二、偈頌(分三科) 辛一、獎勸自行利他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若欲住佛道.成就自然智.常當勤供養.受持法 華者.其有欲疾得.一切種智慧.當受持是經.並供養持者.   這兩行偈在長行裏是沒有的,等於是﹁孤起頌﹂了。假設有人他願意安住在無上菩提、想要得無上菩提,想要成就佛的「自然智」,那個智慧的作用是很自然的、很任運的,不是那麼辛苦;這是讚歎佛智慧廣大的意思。你若想要成佛、得佛智慧,你就應該常勤供養受持《法華經》的人,你應該做這件事。   「其有欲疾得一切種智慧」假設有人他想快速地得到佛的智慧。「自然智」就是「一切種智」加上「慧」,﹁一切種智﹂是如量智、「慧」是如理智,這兩個智慧一個是觀空的智慧、一個是觀緣起的智慧。想要疾得佛智慧,「當受持是經,並供養持者」,你應當自己要受持讀誦《法華經》,並且也供養其他受持《法華經》的人,這樣自利利他,你就可以滿願了。 辛二、重頌別總兩義(分二科) 壬一、頌別明(分二科) 癸一、頌現世 若有能受持.妙法華經者.當知佛所使.愍念諸眾生.諸有能受持.妙法華經者. 捨於清淨土.愍眾故生此.當知如是人.自在所欲生.能於此惡世.廣說無上法. 應以天華香.及天寶衣服.天上妙寶聚.供養說法者.   佛在世的時候,若有能受持《妙法蓮華經》的人,當知這是佛的使者。能受持《妙法蓮華經》這是下品師,他有什麼功德呢?當知這個人是佛的使者,他有慈悲心、是愍念一切眾生的。   他們有能力受持全部的《妙法蓮華經》,這個人他是能往生到清淨的佛世界去的。為什麼不去呢?因為他有慈悲心,所以生到凡夫世界來了。他若到佛世界去他是很自在的,他可以隨他所欲、很自在地生到他願意去的地方;現在生到這麼一個五濁惡世來,那真是他的大悲心所趣;這是上品師的境界。我們應以天華、天香、天寶衣服、天上妙寶聚來供養這個說法的人。   供養得最大的功德,在《俱舍論》上有個頌『父母病法師,最後身菩薩』,說是我的父母親、或者有病的人、或者說法的人、或者最後身的菩薩,這些人『設非證聖者,施果亦無量』,假設這些人他們不是聖人,但是你若能夠向他有所布施,你得的福德果報也是無量無邊的;經上特別說到供養父母的功德是非常的大。 癸二、頌來世 吾滅後惡世.能持是經者.當合掌禮敬.如供養世尊.上饌眾甘美.及種種衣服. 供養是佛子.冀得須臾聞.若能於後世.受持是經者.我遣在人中.行於如來事.   釋迦牟尼佛說:佛滅度已後,在五濁惡世裏面能發心修行,能持受《法華經》的人,應該對這個人合掌作禮、恭敬這個人;這也是頌上品師,長行裡面對這個上品師只是簡單幾句話、沒有說出來他的功德果報,但是在這裏有說:就如同供養世尊那麼樣的供養這個修行人,供養他「上饌眾甘美」很多的美飲食,還有種種的衣服來供養這位佛子,「冀得須臾聞」,希望能夠聽他說法、即使很短的時間;這可見他說法的微妙。   若是有人能在佛滅度以後受持這個《法華經》,這個人是「我」釋迦牟尼佛派遣他來人間來做佛事的,做﹁度一切眾生齊成佛道﹂這件事的。這是頌下品師,他是個大菩薩。 壬二、頌總明 若於一劫中.常懷不善心.作色而罵佛.獲無量重罪. 其有讀誦持.是法華經者.須臾加惡言.其罪復過彼.   這兩個頌是﹁逆之得罪﹂。假設這一個人,他能在一個劫這麼長的時間內,常懷不善的惡心,臉色勃然大怒的來毀謗佛、怒罵佛,「獲無量重罪」這個罪過太大了。   另外若有讀誦受持《法華經》的人,你對這個受持讀誦《法華經》的人須臾間加惡言毀謗他、破壞他,那麼你得到的罪過還超過了毀謗佛的罪過;可見這個罪過是更大了。 有人求佛道.而於一劫中.合掌在我前.以無數偈讚.由是讚佛故.得無量功德. 歎美持經者.其福復過彼.於八十億劫.以最妙色聲.及與香味觸.供養持經者. 如是供養已.若得須臾聞.則應自欣慶.我今獲大利.   這底下是說﹁順之得福﹂。若有人希求無上菩提道、想要成佛,那麼就於一劫這麼長的時間裏面,合掌在釋迦牟尼佛前,用無數的偈頌來讚歎佛的功德。由於這樣誠心地讚歎佛,所得的功德是無量的了。讚歎美言持受《法華經》的人,其所得福報又超過讚歎佛的功德;你讚歎佛、對於佛無所增益,佛不會動心;但是讚歎持經的人,持經的人因為你的讚歎,精進力會加強、會更努力地用功修行了,對這個人有增上的助力,所以讚歎的人功德就大了。   於八十億劫這麼長的時間內,以最妙的色聲香味觸供養這個持經的人,這樣的供養以後,若得須臾間聽他說法,那應該是得大歡喜、是特別值得慶幸的事情,能聽聞到《法華經》那就是獲得了最大的利益,可以究竟無上菩提的了。 辛三、結歎經最第一 藥王今告汝.我所說諸經.而於此經中.法華最第一.   佛告訴藥王菩薩說:現在告訴你,我所宣說的一切經典,從《華嚴經》一直到最後的《涅槃經》這一代所說的經典裏面,此《法華經》是最殊勝的。看這句話,《法華經》的確可以說是名符其實的經中之王了。 戊二、歎美所持之法及示通經方軌(分二科) 己一、長文(分二科) 庚一、歎經法(分五科) 辛一、約法歎 爾時,佛復告藥王菩薩摩訶薩:我所說經典無量千萬億,已說、今說、當說,而於 其中,此法華經最為難信難解。   這是說諸經中《法華經》最第一的事情;現在是約法來歎,就直接說出法的微妙、重要。爾時,佛又告訴藥王菩薩摩訶薩:我所說的經典不只是八萬四千法門,那是無量千萬億的。把這麼多的經典分三個時期,﹁已說﹂過去已經說的《般若經》、《方等經》、《阿含經》、《華嚴經》這麼多的大小乘經典,「今說」就是在《法華經》一開始的時候說的《無量義經》,「當說」就是《法華經》以後說的《涅槃經》。在這三個時期裏面說的經典,此《法華經》是最不容易信、最難理解的。   什麼原因呢?因為以前是大小分流,遇見大乘根性的人就說大乘、遇小乘人就說小乘,他們信受了也就是那樣修學。但是到了《法華經》的時候,忽然間說小乘是不真實的,唯獨大乘才是真實的;這樣子,對於執著小乘的人心裏面就是很不愉快,也不明白這個道理,說大乘是真實的,為什麼最初不為我們說大乘、而要教我們學小乘佛法呢?就是不明白這個道理﹁難信難解﹂。而學習大乘佛法的人認為:我們學習大乘佛法、我們可以成佛,他們小乘不能成佛;這實在也是不明白佛的意思,佛的意思是小乘人也能成佛的,所以佛說法的本意眾生﹁難信難解﹂不知道、不懂。   佛最初﹁略開三顯一動之生疑﹂的時候,舍利弗尊者這些大阿羅漢心裏面都是難信難解,到了舍利弗自己領解的時候認為這是魔王來了,怎麼這樣講話呢?就是難信難解、不容易。若是已經開三顯一、會三歸一了以後,到了《涅槃經》的時候,那就容易一點,就不是那麼困難了。在《法華經》之前,不但是小乘、連大乘如果沒有聽聞過《法華經》的人,對《法華經》說的道理也的確是難信難解。 藥王!此經是諸佛祕要之藏,不可分布、妄授與人,諸佛世尊之所守護,從昔已來 未曾顯說。而此經者,如來現在猶多怨嫉,況滅度後?   藥王!此《法華經》是諸佛的「祕要之藏」,「祕」是隱密,四十多年隱密沒有宣說,所以是「祕」,《法華經》是無量千萬億已說、今說、當說之中,是最精要的一部大經,它能總攝佛的一切法門、一切經典,所以它是「要」重要的、主要的;「藏」它能含攝佛的一切法藏都在內的,所以不能夠輕易地把它宣揚出去,不能輕易地開示於人;因為難信難解,如果是說得不契機、容易引起眾生的誹謗,那就是令他造罪了,所以不能「妄授」不能隨便地教授於人。因此諸佛世尊要守護這部經、不能輕易地就說;從成佛以來、到現在《法華經》之前,都沒有明顯地演說這部《法華經》;前面說了《華嚴經》這樣的大乘法門,但是二乘人沒有份,這佛的大悲心也不暢快,所以不暢佛本懷;到了《阿含經》《方等經》《般若經》也還沒能夠滿願,到了《法華經》一切眾生皆成佛道了;所以是在《法華經》之前「未曾顯說」,這話的意思就是:有一種根性成熟了的眾生、佛祕密地為他說過法,不是明顯公開的說。   而這部《法華經》現在是公開地、正式地為一切眾生宣說了,但是還有些人怨嫉、不願意聽這部《法華經》的,最明顯的就是在〈方便品〉開始的時候、有五千人退席了,他們自己有很多的業障所以是「怨」,「嫉」就是不高興聽這部《法華經》;佛在世的時候,佛的大威德境界還會有這樣的情形,何況佛滅度以後呢!所以《法華經》流行在世間是不容易的。 辛二、約人歎 藥王!當知如來滅後,其能書持、讀誦、供養、為他人說者,如來則為以衣覆之, 又為他方現在諸佛之所護念。   這底下是﹁約人歎﹂約學習《妙法蓮華經》的人來讚歎。佛召呼藥王菩薩:應當知道佛滅度以後,若是有人能夠書寫《法華經》,受持、讀誦《法華經》、供養《法華經》,又還能為他人宣說《法華經》,這樣的人「如來則為以衣覆之」,佛非常地愛護這個人,佛就用佛的衣服來覆護他;這和前面的﹁荷擔﹂是同樣意思。   智者大師更深一層地解釋「以衣覆」的意思:譬如說人穿上了衣服、把身體的醜陋給遮住了、就莊嚴一點;這表示凡夫、初發心修行的人他是個具足煩惱的人,這個煩惱就是醜陋,但是你能學習《法華經》,觀察諸法的寂滅相、觀一切法如,內心常能這樣用功,那個愛煩惱、見煩惱就不動了,這個真理就把這些醜陋都覆蓋住了、煩惱不現出來了,這就叫作「覆」以衣覆之。從表面上解釋這是佛愛護這個人,但深一層來說,這個人他能念念在道、他能夠三業隨智慧行、觀一切法如,使令內心無所住,這是他修行的境界;他一方面能讀誦《法華經》的文、一方面也能受持《法華經》的義,他有這樣的德行所以受到佛的重視,所以「如來以衣覆之」受到佛的愛護。   「又為他方現在諸佛之所護念」,「護念」和「以衣覆之」其實是一樣;如果說是佛滅度以後,釋迦牟尼佛這個化身入涅槃了,但佛的勝應身、圓滿報身還是在,「在」那就是他方現在諸佛,「他方」倒不是一定離開娑婆世界之外,不過是同而不同,就在這裏、也是不在這裏,那就是凡夫也在這裏、佛也在這裏,但是我們看見這裏就是凡夫世界、沒看見有佛,那麼也就可以說釋迦牟尼佛是﹁他方﹂。他方諸佛的護念,佛那個大悲心常常地照顧他、護念他,我們說是「加持」,這裏面就有加持的意思了。若按佛的大悲心,佛是平等地護念一切眾生,但是受持讀誦《法華經》的人、能夠這樣用功修行的人,你能得到佛護念的利益;一般散亂的、完全不能與道相應的,佛是護念了,但是於他沒有利益。佛的根本智是無分別,在這個無分別的境界上,佛就是念而無所不念,那是佛的甚深境界;在唯識的經論上說:佛的如量智還是有分別的,這是惡的、善的眾生,這是信佛的、不信佛的,修行的、不修行的,佛是完全明白知道,對這樣用功修行的眾生,佛就有所照顧,就是「為他方現在諸佛之所護念」。 是人有大信力及志願力、諸善根力,當知是人與如來共宿,則為如來手摩其頭。   如果是能書持、讀誦、供養、為他人說者,能這樣子學習《法華經》的人,這個人有「大信力」就是四不壞信:信佛、信法、信僧、信戒,他這個信心是不可破壞的。而這個四不壞信,在小乘佛法就是到了初果的時候對於佛法僧的信心是不可破壞的了;因為那個時候他有無漏清淨的智慧了,所以是不可破壞。大乘佛法就是初歡喜地的時候,這個人也入聖位、見到法性了,或者說見到佛性了,那麼他對於佛法僧戒的這個信心有般若波羅蜜的關係,所以稱之為「大信力」。有了般若波羅蜜、見到法性理了,見到佛法僧戒一切都是如,心安住在如那裏不動了,這一切有為法、幻化的境界不能動其心了,當然他是大信力,這﹁信大﹂也就是道力大,也是不可破壞的。   「及志願力」他有了大信力、成就了無漏的般若智慧以後,他還要繼續前進、修集無量無邊的功德,他也要發大願到十方世界去親近佛、到眾生的世界弘揚佛法、廣度眾生,他有這樣的大願力、那是不同於阿羅漢的;而這個大願力是大悲心成就的,他真實去做這無漏悲願的功德,這叫作「善根力」。善根力就是「行」,大信力是般若「智」,志願力是﹁悲﹂,以悲智為導、去修行萬行、修行諸善根。「當知是人與如來共宿」,可見佛非常地愛護這個人,才有和佛在一個房子裏面住這個事情。「則為如來手摩其頭」這也是表示佛愛護他的意思。   與佛共宿、佛來手摸你的不淨頭,又有什麼意思呢?這個道理不能在表面上解釋,就是他的大悲心和般若波羅蜜、修行無量無邊的功德都入到第一義諦裏面去了,諸法都是寂滅相。這「如來共宿」,佛在什麼地方住?佛在畢竟空那個地方住,而這個修行人他修的萬行也都入於第一義諦、入於諸法寂滅相了,那就是和佛同時住在畢竟空那裏面去了,這叫「如來共宿」,這是聖人的境界。「如來手摩其頭」,﹁頭﹂就是這個修行人的智慧,修行人以智為首;這個修行人受持讀誦《法華經》,常常地用功修行、增長他的智慧,以大智慧為他的頭;一個生死凡夫能夠有這樣殊勝的功德,佛很愛護,所以「手摸其頭」愛護他的意思;佛的大悲心就是「手」,這清淨無漏無分別的大悲心、接觸了這個弟子的無漏智慧了,這就是手摸其頭了。 辛三、約處歎 藥王!在在處處,若說、若讀、若誦、若書,若經卷所住處,皆應起七寶塔,極令 高廣嚴飾,不需復安舍利。所以者何?此中已有如來全身。此塔應以一切華、香、 瓔珞、繒蓋、幢幡、伎樂、歌頌,供養、恭敬、尊重、讚歎。若有人得見此塔,禮 拜供養,當知是等皆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這底下說「約處歎」就是這個無上甚深微妙法若在什麼地方、這個地方就是尊貴的。「藥王!在在處處」在各處無論什麼地方,若是有人在那裏宣說《法華經》、或者是讀、或者是誦、或者是書寫,或者是經卷所在的地方,那個地方就是特別地尊貴了,就應該在那裏造七寶塔;那個塔要造的高大寬廣、修飾莊嚴,不需要另外再供上佛舍利了。   「所以者何?」為什麼呢?「此中已有如來全身」那個塔裏面已經有如來全身了,所以不需要再供舍利了;這是說《法華經》的﹁法﹂所在故。若是說佛的應化身,佛出生的地方(在藍毗尼園)、佛成道的地方(在摩竭陀國菩提樹下)、佛轉法輪的地方(鹿野苑)、佛入涅槃的地方(拘斯那城的地方),在這些地方要起塔,起塔就是對佛的恭敬尊重。現在《法華經》是佛的法身出現的地方(這是法身的生處),修學讀誦《法華經》而能得無上菩提、那也就是成道的地方,是轉法輪的地方,《法華經》本身就是法、就是法輪的本體,《法華經》也就是大涅槃的境界,所以是應該在這個地方起塔。一般的說:在佛的應化身那四個地方要起塔,現在說《法華經》等於說法身的四個地方,法身的這四個地方都在《法華經》這裏面了,所以《法華經》所在處也應該起塔。   《大智度論》龍樹菩薩說:一般所謂的﹁舍利﹂是佛的生身舍利,父母所生身、成佛以後、火化以後有舍利,那叫作﹁生身舍利﹂。現在《妙法蓮華經》這語言文字的經典、這是法身的舍利,全部的《法華經》都在這裏,這就是已經有法身佛的全身舍利了,所以不需復安舍利。但是釋迦牟尼佛是滅度以後、火化了成為﹁碎身舍利﹂,〈見寶塔品〉的多寶如來他沒有火化,那就是﹁全身舍利﹂;這地方是說「此中已有如來全身」,那麼這是法身的全身舍利、就是《妙法蓮華經》,其他的經典就是法身的碎身舍利。   在這個地方起了七寶塔,也應該以一切華、香、瓔珞、繒蓋、幢幡這麼多的資具來作供養,還有伎樂、歌頌,還有供養恭敬、尊重讚歎。若是有人看見了這個塔,禮拜供養這個塔,那麼就距離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遠了。 辛四、約因歎 藥王!多有人在家、出家行菩薩道,若不能得見聞、讀誦、書持、供養是法華經者,當知是人未善行菩薩道,若有得聞是經典者,乃能善行菩薩之道。   這是﹁約因歎﹂,行菩薩道是因,得無上菩提才是果,約因來讚歎《法華經》的微妙。藥王!有不少的在家人行菩薩道、或者出家行菩薩道,這是發了無上菩提心去弘揚佛法的人,很高貴的人了,但是他若不能夠見到《法華經》、聞到《法華經》,讀誦、書寫、受持、供養這《法華經》的話,「當知是人未善行菩薩道」他修行的菩薩道還不圓滿;若有得聞《法華經》的,那才能善行菩薩道。   在前面三周說法裏面也可以看出來這個消息,就是你若沒有見聞《法華經》,你行菩薩道可能就會有問題。因為行菩薩道的時候會有很多想不到的困難,你沒有到不退轉的程度、你的心就是在那裏猶豫不決:這眾生這麼難度!本來你是好心去度化眾生,結果他謗誹你、或怎麼地,所以不要行菩薩道了,就是往後退了。現在聽聞了《法華經》,知道只有一佛乘是究竟的;雖然出世間的阿羅漢、辟支佛是了脫生死了,但他是方便的,他一定還要前進到無上菩提去的。如果你聽聞了這樣的道理,就決定要一直地行菩薩道,要向無上菩提去、向寶所去,不能向後退的;那麼你這個菩薩就是很堅定的了,不退轉於無上菩提了,這才是善行菩薩道。所以在凡位行菩薩是很困難很困難的,若是你聽聞《法華經》修安樂行,就容易得無生法忍,這時候你再去行菩薩道就會比較好一點了。所以說「若有得聞是經典者,乃能善行菩薩之道」,這可見《法華經》的重要。 辛五、約果歎(分五科) 壬一、明近果 其有眾生求佛道者,若見若聞是法華經、聞已信解受持者,當知是人得近阿耨多羅 三藐三菩提。   假設有一個發無上菩提心的人,他希求能夠得無上的佛道,有這樣高上的願力;他或者是自己讀、或者聽人家說,見到了《法華經》的微妙,然後他又能﹁信解受持﹂就是修學《法華經》了,應該知道這個人他得無上菩提的距離就近了一點,有這樣的好處。 壬二、立譬 藥王!譬如有人渴乏需水,於彼高原穿鑿求之,猶見乾土知水尚遠,施功不已轉見 濕土、遂漸至泥,其心決定知水必近。   這個譬喻就是詳細地說﹁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的道理。譬如有一個人他口渴了就需要水,「譬如有人」就像前面那個求佛道的人,他願求無上菩提,有這樣願力的人「渴乏需水」,這個「水」或者說是佛性、佛性水,或者說是諸法寂滅相,他要見聖道的這種需求心很勇猛、很決斷;這個意思就是你發了無上菩提心、你疾疾地希望能夠見到諸法寂滅相、想要得無生法忍,不然這菩薩道難行,所以這叫渴乏需水。   「於彼高原穿鑿求之」,這個「高原」就是《妙法蓮華經》,「穿鑿求之」就是學習這個《妙法蓮華經》;你初開始修行的時候是渴乏需水,在高原求,「猶見乾土」初開始的時候還是乾土、還沒有見到水,這時候還是外凡位;在外凡的時候「知水尚遠」,這時候知道水還很遠,得聖道不容易立刻就得到的。「施功不已」你繼續努力不要停、不要退下來,「轉見濕土」展轉地施功就看見濕土了,看見濕土再繼續挖就看見泥了,「遂漸至泥」這見泥的時候譬喻修慧,﹁轉見濕土﹂這是思慧,「穿鑿求之猶見乾土,知水尚遠施功不已」這都是在聞慧的時候;由聞慧而思慧、由思慧而修慧,這時候「其心決定知水必近」他知道不遠就有水了;這是具足聞思修三慧了。   其次,這「高原」就譬喻小乘經典,你在小乘經典上你想要成佛「猶見乾土」,你想要見佛性土、不行,還是乾土;你若學習小乘佛法的經典「知水尚遠」,那與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距離還很遠。這時候你繼續﹁施功不已﹂,若在《方等經》《般若經》上修學﹁轉見濕土﹂,又繼續修學《法華經》﹁遂漸至泥﹂,你修行具足三慧了,「其心決定知水必近」就是近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了。   這裏面由聞思修也就是修止觀,先是對於文字的佛法要經過一番的努力、這聞慧和思慧才能成就,經過努力之後、你要有修慧就是修止觀了,這時候慢慢地、逐漸地「其心決定知水必近」就是得無生法忍了。無上菩提分兩種,一個是初心菩提、一個是後心菩提;﹁初心菩提﹂就是初地菩薩的無生法忍,﹁後心菩提﹂就是佛的無上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無上正等正覺。現在說「知水必近」,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就是近初心菩提,與得無生法忍相接近了。 壬三、法合 菩薩亦復如是,若未聞、未解、未能修習是法華經者,當知是人去阿耨多羅三藐三 菩提尚遠,若得聞解、思惟、修習,必知得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菩薩也是這樣子,若是這個菩薩他沒有聽聞《法華經》、沒有理解《法華經》、沒有能夠學習這個《法華經》,就是沒有具足聞思修三慧,那就應該知道這個人要達到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還很遠的。「若得聞解、思惟、修習,必知得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若是具足聞思修三慧,就一定知道得無上菩提不遠了。 壬四、釋近 所以者何?一切菩薩、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皆屬此經,此經開方便門,示真實相,是法華經藏深固幽遠,無人能到,今佛教化,成就菩薩,而為開示。   為什麼是這樣子呢?因為所有的菩薩他若是想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這件事「皆屬此經」,「屬」就是依止的意思,皆依止此《法華經》而得成就的,你在《法華經》上學習、你才能夠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的。這意思就像前面的﹁高原、乾土、濕土、泥土﹂都是依止於水的,這水是譬喻《法華經》、也譬喻無上菩提。   佛已經說出來無量千萬億的法門,然後弟子結集、用文字寫出來很多大小乘的經;可是若在佛的本意,這「一切菩薩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皆屬於一佛乘的法門,你要聞思修、學習一佛乘的法門、你才能得無上菩提的。這意思是說:你去學習《阿含經》,你最圓滿成功了就是阿羅漢而已、辟支佛而已,菩薩的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屬於《阿含經》。所以龍樹菩薩說:為什麼要說《般若經》呢?因為《阿含經》裏面沒有說菩薩道,現在要為彌勒菩薩等說菩薩道。這《法華經》也是這樣,就是為一切菩薩說菩薩道,連阿羅漢都在內了,當然這最圓滿、最圓頓的修多羅就是《法華經》了,所以說「一切菩薩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皆屬此經」屬於此《法華經》。你於《法華經》若不能夠聞思修三慧具足,那麼當然就是與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距離遙遠了。   「此經開方便門」,前面說〈方便品〉〈譬喻品〉〈信解品〉乃至〈化城喻品〉,那上面說的為實施權、開權顯實的道理,權是實的方便門,就是說二乘的法門是一佛乘的方便門,這「方便」在前面的三周說法裏面已經說得很明白了,就是一類最鈍根性的人不能直接修學一佛乘的法門,必需有一個方便門給他做階梯才可以。雖然是一佛乘的方便門,但是佛在施設這樣法門的時候,沒有說這個話,這方便門的義在那裏關閉起來了。到了《法華經》的時候,佛才說明二乘的佛法是一佛乘的方便門,這時候就是開了。開方便門、關方便門,這「方便」前後是一樣的,但是有開關的不同;開方便門的同時也就是﹁示真實相﹂了,開示一佛乘是真實的法門,其他的法門都是方便的、是暫時施設的,不是究竟的;所以「此經開方便門示真實相」這話就是能令一切菩薩決定他的無上菩提心不退轉的意思。   「是法華經藏」,《妙法蓮華》這個修多羅能積集無量功德,所以稱之為「藏」。「深固幽遠」這個法門甚深堅固,它說的道理深不可測、不是思惟分別之所能解的,所以叫作「深」;「固」就是堅固、一切魔王外道所不能破壞的;「幽遠」也就是深遠,這隱微的境界、唯獨佛的智慧能夠照見,所以叫作「幽」;「遠」就是玄遠,要修三大阿僧祇劫、或者無量阿僧祇劫才能到無上菩提那裏,所以是「遠」。這樣深固幽遠的法華經藏唯獨佛才能圓滿,其他的人「無人能到」都是不能的。或者這樣說,「無人能到」沒有人能到,沒有人到就是諸法寂滅相的意思;譬如說是我發無上菩提心、我到無上菩提那兒、我成佛,但是你觀察、照見五蘊皆空的時候,誰流轉生死?誰到無上菩提那裏去?是不可得的,到者不可得、所到的也不可得,那就是諸法寂滅相了,所以是﹁無人能到﹂,這個諸法寂滅相就是「深固幽遠」。   既然無人能到,佛為什麼還要講解《法華經》呢?「今佛教化成就菩薩而為開示」,現在佛是為了教化初發心的菩薩、成就不退轉的菩薩;若凡位的菩薩、若聖位的菩薩,若是菩薩根性的人,佛而為開示的、要饒益的眾生是屬於菩薩根性這一類才可以的。 壬五、揀非 藥王!若有菩薩聞是法華經,驚疑怖畏,當知是為新發意菩薩;若聲聞人聞是經驚 疑怖畏,當知是為增上慢者。   這一段是「揀非」把這一類不及格的人挑出去。藥王!假設有菩薩他聽聞了這樣「深固幽遠無人能到」的《法華經》,「驚疑怖畏」聽聞到這樣的道理他心裏面驚恐,再思惟這樣道理的時候就疑惑了,若是勸他這樣修行他更怖畏了;按﹁聞、思、修﹂來解釋「驚、疑、怖畏」。當知這是新發心的菩薩才會有這樣的問題,若是久發心的菩薩於第一義諦已經調順了的時候、就沒有這個問題;因為「驚疑怖畏」也就是我我所、這個我見的問題,若不執著有我的時候就沒有驚疑怖畏這個事情。   若是發出離心的聲聞人聽聞了這樣的《法華經》,他若是驚疑怖畏,當知是為增上慢的人。因為他認為得阿羅漢果就是究竟圓滿了,讓他再去發無上菩提心、去成就無上菩提這個事,他認為這是不對的,所以是增上慢了。 庚二、示方軌(分二科) 辛一、正明方法(分三科) 壬一、標章 藥王!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如來滅後,欲為四眾說是法華經者,云何應說?是善 男子、善女人,入如來室,著如來衣,坐如來座,爾乃應為四眾廣說斯經。   這以下「示方軌」就是開示弘揚《法華經》的方法。佛召呼藥王說,假設有善男子、善女人,在佛滅度以後他能夠發無上菩提心,想要為四眾(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演說這部《法華經》,須要有什麼條件才合適呢?回答說是:善男子、善女人,入如來室、著如來的衣、坐如來的座,合乎這三樣條件就可以為四眾說《法華經》了。 壬二、解釋 如來室者一切眾生中大慈悲心是,如來衣者柔和忍辱心是,如來座者一切法空是。   「入如來室」就是他對於一切眾生都能夠有大慈悲心去愛護他們,這就是如來室。這個「室」是住的房子,住在房子裏面可以遮風擋雨、可以防止毒蟲惡獸的侵犯、可以很安樂地在裏面住,「室」有這樣的意思。而佛的大悲心普遍地愛護一切眾生、願一切眾生離苦得樂,也正是「室」的意思。但是在這裏的意思就是:你學習《法華經》、你為人家講說《法華經》的時候要有慈悲心,是為了利益眾生、為了眾生的離苦得樂,是用這樣的動機來宣揚《法華經》的;一切一切都是用慈悲心發動的,這是第一個要具足的條件。   第二個條件「著如來衣」要穿上如來的衣服,佛是什麼衣服呢?「柔和忍辱心是」佛來到人世間度化眾生,對一切眾生的態度是很柔和的,眾生毀辱佛、佛也能忍辱住。「忍辱」是耐怨害忍,譬如這個人來傷害你、毀辱你,你能夠忍耐得住、心不動;或者說風雨寒熱種種的這些境界、你心裏面也能受得了、心不為所動,這叫忍辱。「柔和」就是安受苦忍,譬如說你修行一個特別殊勝的法門,那是很辛苦、很艱難的,你能耐得住、能夠有始有終地把這件事圓滿完成,那叫作安受苦忍、叫作﹁柔和﹂。   這一段就是說:你發了慈悲心去弘揚佛法、為人家演說《法華經》固然是很好,但是你還要具足﹁柔和忍辱心﹂;因為在娑婆世界、這是個五濁惡世,可能常會遇見許多不如意的事情,你心不要動、你不要瞋心、不要憤怒,你繼續的弘揚佛法,這樣子就是穿上如來的衣服了。《維摩經》說「慚愧之上服」,慚愧心是最高上、最好的衣服;這慚愧心是對自己本身的事情,能把自己這些醜陋的煩惱息滅了就叫作慚愧衣,那是指內裏面發出來的煩惱。現在﹁柔和忍辱心﹂不僅是內裏邊,就是外邊來侵犯、來觸惱你的時候,你也沒有煩惱。這句話是給初發心的人說的,告訴這初發心的菩薩,你若願意弘揚《法華經》你要把慈悲心掌握住,有問題的時候你就能柔和忍辱。   第三個條件﹁坐如來座﹂你要坐上佛的座位。佛的座位是什麼?「一切法空是」,就是觀一切法都是寂滅相、都是畢竟空寂的,你要坐這個座。前面的﹁大慈悲心、柔和忍辱心﹂這兩個是在事相上說的,「一切法空」是在理性上說的,這理性就是般若的智慧。你真能掌握住慈悲心、能夠有柔和忍辱,一定要安住在一切法空上才可以,這時候你心無所住,眾生惱亂你的時候你心無所住,心無所住的時候你的慈悲心能維持住、這柔和忍辱心也能維持住了。若要這三心都具足,就是你要有般若畢竟空的智慧,觀察一切法空、無所住而生其心,這時候你的功德就圓滿了。   在《維摩經》上說到「畢竟空寂舍」,那就是「室」,那也就是佛所住的一個房子。但現在這地方說「如來室」不說畢竟空、而是說大慈悲心;同樣是房子,譬喻不一樣。《維摩經》說「畢竟空寂舍」是在自利方面說,現在說「如來室」是按利益眾生說的,利益眾生是以慈悲為本。《維摩經》說「四禪為床座」,現在這裏不說四禪,說一切法空,同樣的座、而譬喻不同樣的法門。如果說四禪是座位,這四禪的定是智慧的依止處,這般若的智慧以禪定做依止處,有了禪定的時候、你的般若波羅蜜更深奧了。現在這個﹁如來座﹂不指禪定說,指「一切法空」說,一切法空是般若智慧的所緣境,觀察所緣境是畢竟空的,不是它所依止的。﹁依止﹂和﹁所緣﹂還不同、不一樣的,譬如說我們的眼識以眼根為依止,它所緣的是色塵,這所依和所緣不一樣。四禪是般若智慧的依止處,一切法空是般若的所緣,這樣去分別它、有這樣的差別;可是般若智的所緣、所依止、乃至般若本身,都是平等一相的,那都是無分別境界。 壬三、勸修 安住是中,然後以不懈怠心,為諸菩薩及四眾廣說是法華經。   具足大慈悲心、柔和忍辱心、無所住心,你安住在這三個心裏面,然後不要懈怠,你就可以為諸菩薩及四眾廣說這個《法華經》了。 辛二、明五利益 藥王!我於餘國遣化人,為其集聽法眾,亦遣化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聽 其說法,是諸化人聞法信受隨順不逆。若說法者在空閑處,我時廣遣天、龍、鬼、 神、乾闥婆、阿修羅等,聽其說法。我雖在異國,時時令說法者得見我身;若於此 經忘失句讀,我還為說令得具足。   你能夠有「如來室、如來衣、如來座」這樣的條件,你能去弘揚《法華經》,雖然佛已經入滅了,但是佛也能夠為你做這五種利益的事。第一種是「我於餘國遣化人」,佛在其他的世界派遣一個化人,你講《法華經》的時候,佛以神力變化一個人各處去找人來聽你講經,給你辦這件事。第二、也還派遣化現的四眾,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四眾來聽你說法,這些所化之人聞法的時候都能夠信受你所說的,能隨順你的教導、不違背你的意思;這兩種都是化人,「為其集聽法眾」那所召集來的聽法眾不是化人。   第三、派遣天龍八部。若說法的人在空閑寂靜的地方,我這個時候「廣遣」派遣很多的天、龍、鬼、神、乾闥婆、阿修羅等,來聽你說法。這不是化,沒有「化」這個字,這是真實的有天龍鬼神、乾闥婆、阿修羅來聽他說法。第四、能見佛身。佛雖然在另外的世界,但是時時能令說法的人看見佛、能常常看見釋迦牟尼佛;這個事情就是說法的人程度要稍高一點,你一定要修諸法寂滅相的止觀、心無所著,這時候能見到佛、能成為增上緣。第五樣、若是這個說法的人「於此經忘失句讀」其中的文句忘掉了,一句一句地有所忘失,我還再給他說、給他補上,使令他能夠記得住;這也等於是得到陀羅尼了,能總持不忘失。有這五種利益。 己二、偈頌(分三科) 庚一、總勸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欲捨諸懈怠.應當聽此經.是經難得聞.信受者 亦難.   如果你願意棄捨懈怠懶散這件事,你若想精進地栽培善根,你就應該要去聽《法華經》、要學習《法華經》;因為這部《法華經》是不容易聽到的,有機會就要把握、不要失掉這個機會,是經難得聞。「信受者亦難」能具足信心、能受持也是不容易的。 庚二、頌長文(分二科) 辛一、但頌約果歎(分二科) 壬一、頌立譬 如人渴須水.穿鑿於高原.猶見乾燥土.知去水尚遠.漸見濕土泥.決定知近水.   「如人渴須水」譬如一個人渴了想要喝水;就是說一個人發了無上菩提心了,他想要明心見性、見佛性水,也就是見諸法寂滅相的這個水。「穿鑿於高原」水是在地底下,你要穿鑿它才能拿到下面的水。這「高原」前面講過,現在做另一種解釋,這﹁高原﹂就譬喻我們內心的煩惱,那麼就用止觀、用般若的智慧來觀察這一念心不可得,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觀察它是無常的、是無我的、是畢竟空的,這麼觀察「猶見乾燥土」,還沒看見水;這時候是在外凡位,在外凡的時候你這麼觀察「知去水尚遠」還是很遠的,還不能入聖位。   前面是說「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你若是於《法華經》上聞思修,你就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你若不聞思修於《法華經》,那就不能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現在說這個「水」也就是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漸見濕土泥」就是到了內凡、煖、頂、忍、世第一的時候,有聞思修三慧了,「決定知近水」就知道可以得無生法忍了,見到諸法實相了、也就近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壬二、頌法合 藥王汝當知.如是諸人等.不聞法華經.去佛智甚遠.若聞是深經. 決了聲聞法.是諸經之王.聞已諦思惟.當知此人等.近於佛智慧.   藥王你應該要知道,這些發了無上菩提心的人,若是他不聽聞《法華經》、他去學習《阿含經》,那麼他要去到佛的無上智那裡還很遠。假設你於這個甚深的《妙法蓮華經》能夠聞思修,你就決定能夠知道聲聞法是《法華經》的方便門,它不是究竟的法門。   這個《法華經》「是諸經之王」,你若學習《法華經》你就知道《法華經》是最殊勝的一個法門。「聞已諦思惟」具足這聞思修三慧,「當知此人等,近於佛智慧」就可以得無上菩提了。 辛二、頌方軌(分二科) 壬一、頌正明方法 若人說此經.應入如來室.著於如來衣.而坐如來座.處眾無所畏.廣為分別說. 大慈悲為室.柔和忍辱衣.諸法空為座.處此為說法.若說此經時.有人惡口罵. 加刀杖瓦石.念佛故應忍.   ﹁頌方軌﹂頌前面長行裡弘經的方法。「若人說此經」若人演說此《法華經》,你應該入到佛的房子裏面去,還要穿上如來的衣服,並且坐在如來的座位上,這樣子你處在大眾之中、你無所恐怖,你就能夠詳細地去解說《法華經》的道理。「如來室」就是大慈悲心,「如來衣」是柔和忍辱心,「如來座」是一切法空,你能安住在這樣的境界就可以去為眾生講解《法華經》了。   若是你在說《法華經》的時候,有人惡口大罵你、毀辱你,或者以刀、或者木杖、或者是瓦礫、石塊加在你的身上、來傷害你,這時候你應該要憶念佛告訴你的法語,要修「柔和忍辱衣、諸法空為座、大慈悲為室」,應該忍受這件事,不要動心、不要動煩惱。 壬二、頌明五利益 我千萬億土.現淨堅固身.於無量億劫.為眾生說法.   這第一個頌是總明佛以五事利益。雖然佛是滅度了,但你不要認為佛入了無餘涅槃以後就不能與眾生有感應,你不要這樣想。佛入涅槃是在這個世界暫時不現身,但是還有其他千萬億的世界,佛在那個世界現清淨光明、堅固不可破壞的金剛身度化眾生的,而且是無量億劫的時間為眾生說法的。 若我滅度後.能說此經者.我遣化四眾.比丘比丘尼. 及清信士女.供養於法師.引導諸眾生.集之令聽法.   若我滅度以後,你能說此《法華經》,我派遣化現的四眾來供養你這位講經的法師,也派遣一個化人去引導諸眾生、集會他們來聽你說法。 若人欲加惡.刀杖及瓦石.則遣變化人.為之作衛護.   若是你說此經的時候,有人惡口毀罵、外加刀杖瓦石這些傷害你的事情,你放心,釋迦牟尼佛在他方世界能派遣變化人給你作衛護、能保護你的安全,所以也不要害怕。 若說法之人.獨在空閑處.寂寞無人聲.讀誦此經典. 我爾時為現.清淨光明身.若忘失章句.為說令通利.   若是這個說法的人獨自在空閑的地方,在寂靜、沒有吵雜聲音的空閑處,或者閱讀、或者背誦《法華經》,這時候釋迦牟尼佛會為這個說法者示現清淨光明的相好身,佛會現出來。現出來做什麼呢?若是你忘失了《法華經》裏面的一章一句,釋迦牟尼佛就為你講說出來,使令你對於《法華經》能夠通利、無所漏失。 若人具是德.或為四眾說.空處讀誦經.皆得見我身.   若這個人具足﹁入如來室、坐如來座、著如來衣﹂這樣的功德,又能為四眾說《法華經》,乃至是在空閑的地方讀經、誦經,都能見到釋迦牟尼佛的。 若人在空閑.我遣天龍王.夜叉鬼神等.為作聽法眾. 是人樂說法.分別無罣礙.諸佛護念故.能令大眾喜.   若這個說法的人在空閑處,我派遣天、龍王、夜叉、鬼神等來聽他說法,這個人他是歡喜為人講說佛法的;他能夠對《法華經》的文、《法華經》的義詳細地分別解釋、沒有障礙的。釋迦牟尼佛在十方世界很多的分身佛都來護念這個人,也使令大眾都發歡喜心。 庚三、結勸 若親近法師.速得菩薩道.隨順是師學.得見恒沙佛.   如果親近這位法師,你能很迅速地成就菩薩道,「菩薩道」就是大悲心與般若波羅蜜。你能隨順這位法師學習《法華經》就能見到恒河沙數的諸佛世尊,這真是功德無量了。   這一品是讚歎受持讀誦弘揚《法華經》的人功德廣大,也是讚歎《法華經》的微妙功德深重,又說明了弘揚《法華經》的方法、軌範,這是〈法師品〉這一品的大意。 《妙法蓮華經》〈見寶塔品‧第十一〉見寶塔品‧第十一   〈見寶塔品〉先說這一品它的來意,第一個、這「見寶塔」是多寶如來的塔,他是已經入涅槃了,釋迦牟尼佛說《法華經》三周說法圓滿了,講完〈法師品〉的時候這個寶塔涌出來,多寶如來又向釋迦牟尼佛、向法會大眾說法,這件事表示佛涅槃了還能夠現身說法的。因為在佛教裏面有一部分人的思想,認為佛若入無餘涅槃之後永久也不會再現身說法了、就是永久地休息了;現在〈見寶塔品〉否定了這件事,就是佛入涅槃以後也能現身說法的,這就是大小乘佛法不同的地方;為了表達這樣的意思,所以寶塔涌出來,這是第一個意思。   第二個意思,因為大眾要求要開這個塔、要見多寶如來,但多寶如來有條件的:你若想要見到我,那這位佛的分身佛要集會、大家都要召集來的。這樣釋迦牟尼佛無量無邊的分身來了,多寶如來只是一,釋迦牟尼佛的分身是很多很多的;這「一」與無量無邊的「多」是無差別的,就表示這樣的意思。   第三個來意,多寶如來這一品裏面有很殊勝的事情,就是大眾也願意拜見釋迦牟尼佛的分身佛,那麼釋迦牟尼佛就放大光明把無量無邊世界的佛召請來了。那個佛世界都是清淨莊嚴的,而我們居住的娑婆世界是個污穢的世界,若是請十方諸佛到我們這個不清淨的世界來,這怎麼可以呢?所以佛把娑婆世界就變成清淨的了,又八方各變四百萬億那由他這麼多的世界也都是清淨的,這樣子釋迦牟尼佛他方世界的分身佛才來到這個世界安住在這裏。現出這樣清淨世界的境界,這也是〈寶塔品〉出現的一個原因。   其次,多寶佛塔的涌現就是來證明釋迦牟尼佛﹁為實施權、開權顯實﹂這樣的為眾生說法是真實不虛的,這也就是來勸信的意思了,這是第四。   第五來意,多寶佛塔涌出來已後、分身諸佛也來了,然後釋迦牟尼佛才開塔,開塔以後釋迦牟尼佛說法、勸法會大眾發心弘揚《法華經》。佛這麼一說,由娑婆世界的下方涌出來無量無邊的菩薩,這麼多的菩薩來了以後彌勒菩薩就疑惑了,說:這些菩薩我從來也沒見過、也不認識,是怎麼回事?釋迦牟尼佛回答說:是我成佛以後所教化的弟子。彌勒菩薩說:佛成佛才四十餘年,而這些大菩薩都要無量劫的修行、才能成就那麼殊勝、那麼高的程度,怎麼四十餘年就有這麼大的成就了?就提出這個疑問,這時候佛才說〈如來壽量品〉是久遠已經成佛了。所以〈寶塔品〉的出現也有引發〈如來壽量品〉的成立,也就是引發佛開近顯遠的意思在內。這是說這一品的來意。   其次是這一品的題目「見寶塔品」,這個塔是很多的珍寶所組成的,所以叫「寶塔」;或者說這個「寶」是多寶如來的名字,是多寶如來的塔。「塔」稱為塔婆,翻到中國話叫﹁方墳﹂、或者翻個﹁靈廟﹂,是供養多寶如來的舍利在裏面。若是沒有舍利、叫﹁支提﹂,有舍利、叫﹁塔婆﹂。現在是因為有多寶如來的全身舍利在裏面,所以稱之為塔。見寶塔品這個「見」或者念「現」、涌現出來,多寶如來塔涌現在虛空裏大家都看見了,所以「見寶塔品」。或者說多寶如來入涅槃了,塔的出現表示滅而不滅;釋迦牟尼佛也入到多寶如來塔裏面,表示生而不生;這樣﹁不生不滅﹂表示如來法身的境界,就是多寶如來塔的出現表示法身佛的不生不滅,來覺悟法會大眾,所以叫「見寶塔品」。 丁二、見寶塔品(分二科) 戊一、長文(分三科) 己一、明多寶涌現(分六科) 庚一、現塔之相 爾時,佛前有七寶塔,高五百由旬,縱廣二百五十由旬,從地湧出,住在空中,種 種寶物而莊校之。五千欄楯,龕室千萬,無數幢幡以為嚴飾,垂寶瓔珞、寶鈴萬億 而懸其上。四面皆出多摩羅跋栴檀之香,充遍世界。其諸幡蓋,以金、銀、琉璃、 硨磲、瑪瑙、真珠、玫瑰、七寶合成,高至四天王宮。   爾時,在釋迦牟尼佛的面前現出來七寶所成之塔,高有五百由旬,長寬各二百五十由旬,是個正方形的塔,從地下涌出來,停住在虛空之中,這表示佛是住在第一義空裏面。「種種寶物而莊校之」有很多的寶物來莊嚴這個塔,這表示佛的法身有無量的功德莊嚴。「五千欄楯」塔的四周有五千個橫的豎的欄干,「欄楯」表示陀羅尼的意思。這塔裏面很多的「龕室」,就是供佛像的佛龕,多寶塔上也有龕室,一個龕一個龕的有千萬之多;這表示佛有無量無邊的法門度化眾生;還有無數的幢幡以為嚴飾,﹁幢幡﹂是表示佛的神通。垂掛著寶珠綴成的瓔珞、還有萬億個寶鈴懸掛在上面,﹁垂寶瓔珞﹂表示佛有四攝法度化眾生,﹁寶鈴萬億﹂表示佛有四無礙辯才度化眾生。   「四面皆出多摩羅跋栴檀之香」這表示佛有無量無邊的戒香、定香、慧的香。「充遍世界」佛的大威德、大慈悲普覆一切眾生。還有無數的幡蓋,以金、銀、琉璃、硨磲、瑪瑙、真珠、玫瑰、七寶所合成,就是每一樣功德都是有很多的功德所成。這個塔涌在虛空裏面有多高呢?高到四天王宮那麼高。須彌山的中間是四天王宮,四萬二千由旬那麼高。 庚二、諸天供養 三十三天雨天曼陀羅華供養寶塔,餘諸天、龍、夜叉、乾闥婆、阿修羅、迦樓羅、 緊那羅、摩羅伽、人、非人等千萬億眾,以一切華、香、瓔珞、幡蓋、伎樂,供 養寶塔,恭敬尊重讚歎。 庚三、多寶稱歎 爾時,寶塔中出大音聲歎言:善哉善哉!釋迦牟尼世尊,能以平等大慧教菩薩法、佛所護念妙法華經,為大眾說。如是!如是!釋迦牟尼世尊!如所說者,皆是真實。   爾時,多寶如來寶塔中發出很大的音聲,就是多寶如來他讚歎說:善哉!善哉!釋迦牟尼世尊能以「平等大慧」,佛的大智慧是平等的,因為諸法寂滅相的真理是平等的,所以通達諸法寂滅相的智慧也就是平等的;又表示一切眾生皆成佛道,所以一切眾生也都是平等的。在佛的果上說,佛沒有那種取捨、斷常二邊種種的事情,所以是﹁平等﹂。沒有成佛之前、得無生法忍的時候,也有佛一部分的佛智慧,但是那不能稱為大慧,現在佛果圓滿了才能稱為﹁大慧﹂。   佛用這樣的大智慧「教菩薩法」,這《法華經》是教導菩薩的法門,是佛所護念的,平常不輕易演說的《妙法華經》現在為大眾演說。「如是如是」這表示釋迦牟尼佛為實施權、開權顯實的道理,是的!是的!是這樣的。釋迦牟尼世尊所說的都是真實不虛的。這是勸信的意思了。 庚四、時眾驚疑 爾時,四眾見大寶塔住在空中,又聞塔中所出音聲,皆得法喜,怪未曾有,從座而 起,恭敬合掌,卻住一面。   當時法會的四眾看見這樣大的寶塔住在虛空裏面,又聽到寶塔中所發出的音聲,都得到大歡喜。「怪未曾有」佛出現在世間、成佛以後為我們說法四十多年、從來沒有過這個事情,感覺到很奇怪,就從座而起,恭敬合掌,卻住一面。 庚五、大樂說問 爾時,有菩薩摩訶薩,名大樂說,知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等,心之所疑,而白 佛言:世尊!以何因緣,有此寶塔從地涌出,又於其中發是音聲?   這個時候,大會之中有一位菩薩,名叫大樂說,這大樂說菩薩知道大眾的疑惑,就提出了三個問題,以何因緣有此寶塔?以何因緣此寶塔從地涌出?以何因緣又於寶塔中發出那樣的音聲呢? 庚六、如來答(分三科) 辛一、超答何故涌出 爾時,佛告大樂說菩薩:此寶塔中,有如來全身,乃往過去東方無量千萬億阿僧祇 世界,國名寶淨,彼中有佛號曰多寶。其佛行菩薩道時,作大誓願:「若我成佛滅 度之後,於十方國土有說法華經處,我之塔廟為聽是經故,涌現其前,為作證明, 讚言善哉。」   先答第二個問題﹁何故涌出﹂從地涌出的因緣。佛告訴大樂說菩薩,此寶塔裏面有如來的全身。前面講過,佛滅度以後的舍利,有碎身舍利、有全身舍利(就是沒有火化),現在多寶如來是全身的舍利。這位佛是過去的佛,過東方無量千萬億阿僧祇世界那麼遠的地方,有個世界叫作「寶淨」,那個世界裡面有一位佛,名號叫作﹁多寶﹂,這位多寶佛在行菩薩道的時候,他發了廣大的誓願:若我成佛滅度以後,十方世界說《法華經》的地方,我的塔廟為了聽《法華經》的緣故﹁涌現其前,為作證明,讚言善哉﹂,這寶塔從地涌出的原因是這樣的。 辛二、追答何因有塔 彼佛成道已,臨滅度時,於天人大眾中,告諸比丘:我滅度後,欲供養我全身者, 應起一大塔。   這是回答第一個問題﹁以何因緣有此寶塔﹂。多寶佛成道已後,臨要滅度的時候,在天人大眾之中,對諸比丘宣說:我滅度以後,若是願意供養我全身舍利的,應該起造一座很大的舍利塔。有塔的因緣是這樣子。 辛三、答何故發是音聲 其佛以神通願力,十方世界在在處處,若有說法華經者,彼之寶塔皆涌出其前,全身在於塔中讚言:善哉!善哉!大樂說!今多寶如來塔,聞說法華經故,從地涌出,讚言:善哉!善哉!   那個多寶如來有神通的願力,這個塔到十方世界去涌現在法會上、那是一種神通,也是由他的願力來的。十方世界任何一個地方,若有說法華經的,他這個寶塔都會涌出來、出現在說法人的面前。多寶如來的全身在這個寶塔裡面,讚歎說﹁善哉善哉﹂很好!很好!佛召呼大樂說菩薩,現在多寶如來塔聽聞這個世界在說法華經,所以從地涌出,並且讚歎說:善哉!善哉! 己二、明分身遠集(分七科) 庚一、大樂說請見多寶 是時,大樂說菩薩以如來神力故,白佛言:世尊!我等願欲見此佛身。   這時候,大樂說菩薩因為如來神力加持的緣故,就對佛說:世尊!我們大眾都希望能見到這位多寶佛的全身舍利。   為什麼大樂說菩薩講這句話須要如來的神力加持呢?因為若要拜見多寶如來就得要開塔,要開塔就得釋迦牟尼佛的分身都召集來,因此又會引出來很多很多的事情,最後就是要開近顯遠了。開近顯遠在釋迦牟尼佛的佛法裏面是一件大事,若見多寶如來會引起這件大事,這就須要佛的神力加持才可以引起來的,不是大樂說菩薩他自己的智慧力,所以說是「以如來神力故」。 庚二、明應集分身 佛告大樂說菩薩摩訶薩:是多寶佛有深重願:『若我寶塔為聽法華經故,出於諸佛 前時,其有欲以我身示四眾者,彼佛分身諸佛在於十方世界說法盡還集一處,然後 我身乃出現耳。』大樂說,我分身諸佛在於十方世界說法者今應當集。   佛就回答大樂說菩薩說:多寶佛他有深遠殷重的大願力,就是:我這個寶塔為了聽法華經的緣故,而出現在諸佛面前的時候,若是想要我以身相出現在四眾的眼前,釋迦牟尼佛若想要這樣做,那麼釋迦牟尼佛在十方世界的分身佛要全部地都集會到這個地方來,然後才能開塔、這多寶佛的身相才能出現;可見開塔這件事不是輕易就能開的。佛又召呼大樂說菩薩,因為你要見多寶佛,那麼我釋迦牟尼在十方世界說法的分身諸佛,現在要集會到這裏來了。   這「分身佛」就是由釋迦牟尼佛的自受用身(佛的圓滿報身),由這個身體的大悲心化出來一個佛的身相、到十方世界去度化有緣的眾生;而在這一品也看出來,釋迦牟尼佛的分身是太多太多了,佛能在無量無邊恒河沙數的世界有化身佛,可見佛的神通力真是不可思議。《解深密經》說,諸佛菩薩的神通道力能化現無量無邊的境界,所有的地水火風、高山大海、各式各樣的事情都可以變化,但是有一樣事不能化,就是人的識、這個心(心意識)是不能變化的。從《解深密經》上這樣的話來講,佛的圓滿報身化現一位佛到眾生世界來度化眾生,我們看著他也會說法、能現神通、有不可思議的威力,但是他沒有這個分別心的;就是無量無邊的世界裡面、無量無邊的眾生種種差別的境界,佛能隨其所宜地去度化,在佛那圓滿報身的無分別心裏面能發出來那麼大的作用,這真是不可思議。 庚三、大樂說請集 大樂說白佛言:世尊!我等亦願欲見世尊分身諸佛,禮拜供養。   大樂說菩薩也請求希望能見到世尊的分身諸佛、並且也想要禮拜供養的;這樣就是可以兩全了。 庚四、放光遠召 爾時,佛放白毫一光,即見東方五百萬億那由他恒河沙等國土諸佛。   十方的分身諸佛在他方無量恒河沙數世界那邊住,他們怎麼知道要來呢?就是要發通知了。這個通知怎麼發的呢?爾時,釋迦牟尼佛就放白毫光,這一白毫放出光明照耀東方世界,這時候我們這個世界上有緣的眾生、因為佛的光明就看見東方五百萬億那由他恒河沙等國土的諸佛世尊,這廣大的境界看見了。這先是放光、由光明看見佛。 彼諸國土皆以頗梨為地,寶樹寶衣以為莊嚴,無數千萬億菩薩充滿其中,遍張寶幔、寶網羅上。   這就看見彼世界的莊嚴境界了。 彼國諸佛以大妙音而說諸法,及見無量千萬億菩薩、遍滿諸國為眾說法。   佛的世界一定具足三樣事:一個是說法主、一個是法、一個是弟子。 南西北方四維上下,白毫相光所照之處,亦復如是。   釋迦牟尼佛的白毫相光所照的南西北方、四維上下也是五百萬億那由他恒河沙等這麼多的佛、這麼多的世界。 庚五、諸佛同來 爾時,十方諸佛各告眾菩薩言:善男子!我今應往娑婆世界釋迦牟尼佛所,並供養 多寶如來寶塔。   這時候,釋迦牟尼佛的白毫光普照到十方世界、十方諸佛就知道有事情了,於是各各宣告他的菩薩眾弟子,說:善男子!我現在應該去到娑婆世界釋迦牟尼佛那個地方,還要去供養多寶如來的寶塔。 庚六、嚴淨國界(分三科) 辛一、變娑婆 時,娑婆世界即變清淨,琉璃為地,寶樹莊嚴,黃金為繩以界八道;無諸聚落、村 營城邑、大海江河、山川林藪。   這時候,釋迦牟尼佛所住持的這個世界即變成清淨的世界了。現在等於是釋迦牟尼佛有事情要請客人來,那麼就是應該用佛的那個清淨的境界顯現出來,不能用眾生那個惑業苦的染污世界去請十方諸佛來的,所以「即變清淨」就把眾生的染污境界給轉變了,顯現出來佛本來清淨的世界。這個世界也是琉璃為地、寶樹莊嚴的,也是黃金為繩以界八道;這是現出來清淨世界的相貌。   這「無諸聚落」就是滅除去這些污穢的境界,沒有那個眾生居住的聚落、村營、城邑,也沒有大海、江河、山川、林藪,那種雜亂的境界不顯現了。 燒大寶香,曼陀羅華遍布其地,以寶網幔羅覆其上懸諸寶鈴。唯留此會眾,移諸天 人置於他土。   這個清淨的世界現出來以後,釋迦牟尼佛還施設燒大寶香,又在地上佈滿了曼陀羅華,以寶網、寶幔分佈遍覆在虛空裏,在寶網寶幔的上面又還懸有寶鈴。   「唯留此會眾」就是當時在靈鷲山說《法華經》參加集會的這些人就保留在那裏,其餘的沒有來參加法會的、佛都把他遷移到他方世界去了,但這個事情眾生自己是不知道的。 是時,諸佛各將一大菩薩以為侍者,至娑婆世界,各到寶樹下。一一寶樹高五百由 旬,枝葉華果次第莊嚴。諸寶樹下皆有師子之座,高五由旬,亦以大寶而校飾之。   「是時」就是把自己的娑婆世界準備好了的這時候,他方世界的諸化佛就各帶一個大菩薩做侍者,以佛的神力屈伸臂頃就到了娑婆世界,各個到寶樹底下。這個寶樹有五百由旬這麼高,寶樹上依次有序的枝葉華果非常的莊嚴。每一個寶樹下面都施設了一個高五由旬的師子寶座,而這個師子座也是有種種的珍寶莊嚴。 爾時,諸佛各於此座結加趺坐,如是展轉遍滿三千大千世界,而於釋迦牟尼佛一方 所分之身,猶故未盡。   爾時,諸佛各自在這個師子座上結加趺坐,如是展轉的這個三千大千世界都坐滿了。而釋迦牟尼佛「一方所分之身」就是一個東方所分的身還沒能夠容得下,這個座位還不夠。 辛二、變八方各二百萬億那由他 時,釋迦牟尼佛欲容受所分身諸佛故,八方各更變二百萬億那由他國,皆令清淨, 無有地獄、餓鬼、畜生、及阿修羅,又移諸天人置於他土。   這時候,釋迦牟尼佛為了要容納十方的分身諸佛,所以在八方的每一方面都變現二百萬億那由他的世界;釋迦牟尼佛這個神通力、其實就是心的力量,佛那個清淨的心有這麼大的力量能變出來這麼多的世界,令它都是清淨莊嚴的,沒有地獄、餓鬼、畜生、及阿修羅;又把諸天眾、人眾移到他方國土去;就是六道眾生都不顯現了。 所化之國亦以琉璃為地,寶樹莊嚴,樹高五百由旬,枝葉華果次第嚴飾,樹下皆有 寶師子座高五由旬,種種諸寶以為莊校。亦無大海江河及目真鄰陀山、摩訶目真鄰 陀山、鐵圍山、大鐵圍山、須彌山等諸山王,通為一佛國土。   所變化的世界也是以琉璃為地、以寶樹莊嚴,這個寶樹的高度有五百由旬,樹上茂盛的枝葉華果也很有秩序,每一個寶樹下面都有一個高五由旬的師子寶座,以種種的珍寶莊嚴。   也是沒有大海、江河,也沒有「目真鄰陀山」就是石頭山、「摩訶目真鄰陀山」就是大石頭山,也沒有「鐵圍山」一四天下有個鐵圍山,「大鐵圍山」三千大千世界周圍有個大鐵圍山,也沒有這個須彌山等諸山王。「通為一佛國土」把二百萬億那由他這麼多的世界都連在一起、變成一個世界,彼此中間沒有距離。 寶地平正,寶交露幔,遍覆其上,懸諸幡蓋,燒大寶香,諸天寶華遍布其地。   寶地是特別的平坦方正,還有很多的珍寶交錯連接在露幔上面,這露幔在虛空上面覆蓋著,然後又懸掛很多的幡蓋,就是種種的莊嚴;又再燒大寶香,諸天的寶華遍滿這個國土。 辛三、更變八方各二百萬億那由他 釋迦牟尼佛為諸佛當來坐故,復於八方各更變二百萬億那由他國,皆令清淨,無有地獄、餓鬼、畜生、及阿修羅,又移諸天人置於他土。所化之國亦以琉璃為地,寶樹莊嚴,樹高五百由旬,枝葉華果次第莊嚴,樹下皆有寶師子座高五由旬,亦以大寶而校飾之。亦無大海江河、及目真鄰陀山、摩訶目真鄰陀山、鐵圍山、大鐵圍山、須彌山等諸山王,通為一佛國土。寶地平正,寶交露幔遍覆其上,懸諸幡蓋,燒大寶香,諸天寶華遍布其地。   第一次的變化是娑婆世界,第二次是八方各變二百萬億那由他國土;現在這是第三次、更變八方各二百萬億那由他的國土。 爾時,東方釋迦牟尼佛所分之身,百千萬億那由他恒河沙等國土中諸佛,各各說法,來集於此。如是次第,十方諸佛皆悉來集,坐於八方。爾時,一一方四百萬億那由他國土,諸佛如來遍滿其中。   爾時,釋迦牟尼佛在東方的所分之身,有百千萬億那由他恒河沙等國土的分身佛,每一位佛都在說法,也都到這兒來集會。「如是次第」西方、南方、北方……十方世界釋迦牟尼佛的分身都到這兒來集會,「坐於八方」就是娑婆世界的八方面、有四百萬億那由他這麼多的國土,那時候每一方四百萬億那由他國土的諸佛如來、遍滿了這廣大的國土裏面。 庚七、與欲開塔(分五科) 辛一、諸佛問訊說欲 是時,諸佛各在寶樹下坐師子座,皆遣侍者問訊釋迦牟尼佛,各齎寶華滿掬,而告之言:善男子!汝往詣耆闍崛山釋迦牟尼佛所,如我辭曰:「少病少惱、氣力安樂,及菩薩聲聞眾悉安隱否?」以此寶華散佛供養,而作是言:「彼某甲佛與欲開此寶塔」。諸佛遣使亦復如是。   釋迦牟尼佛請諸佛來的意思就是要開多寶佛塔,這時候,諸佛就「與欲」同意開塔了。這一科是「諸佛問訊說欲」,說是我們人的境界、人與人要有禮貌,佛與佛見面也有這禮儀、也互相要問訊。   是時,諸佛各在寶樹的底下、坐在師子座上,他們都各自派遣侍者來問訊釋迦牟尼佛。每位侍者手上拿著滿滿的寶華,佛就告訴侍者說:善男子!你到耆闍崛山釋迦牟尼佛的地方。前面說娑婆世界都變為清淨莊嚴、沒有高山大海,那麼耆闍崛山也應該是沒有了,但是為了標別地點就是這樣說。   見到釋迦牟尼佛的時候「如我辭曰」,就這樣說「少病少惱」,不是說你沒有病沒有惱,佛只是說「少病」,這可見在凡夫世界、父母所生的身體說是沒有病、那是很難的,說「少病」就不錯了。「氣力安樂」少病就有氣力,少惱就身心都安樂自在,再問及菩薩眾、聲聞眾都安隱否?這樣問好之後,就用手裏的寶華散在佛上面作為供養。供養之後再這麼說:那個某某名號的佛,同意開這個多寶佛塔。這一位佛是這樣子情形,其他的諸佛也都是這樣子做。 辛二、釋迦開塔 爾時,釋迦牟尼佛見所分身佛悉已來集,各各坐於師子之座,皆聞諸佛與欲同開寶 塔,即從座起住虛空中,一切四眾起立合掌,一心觀佛。於是釋迦牟尼佛以右指開 七寶塔戶,出大音聲,如卻關鑰開大城門。   多寶佛立的條件是:他的塔要開的時候,要大家作羯摩、大家都同意了才可以開,現在釋迦牟尼佛這件事做好了,「即從座起」釋迦牟尼佛從座位站起來,「住虛空中」住在虛空裏面、不是住在地面上,因為這寶塔是住在虛空裏,佛要去開這個寶塔也就住在虛空之中。法會大眾看見釋迦牟尼佛站起來住在虛空,大眾也都起立、合掌、專心的看著釋迦牟尼佛。於是,釋迦牟尼佛用右手(右手表示吉祥的意思)手指開七寶塔的這個門。這門打開的時候發出來很大的音聲,「如卻關鑰」就像是鎖大城門的器具、把它退下來似的發出大音聲。 辛三、四眾同皆見聞 即時,一切眾會皆見多寶如來,於寶塔中坐師子座,全身不散如入禪定。   寶塔門打開的這個時候,一切法會大眾都看見多寶如來坐在寶塔裡面的師子座上,「全身不散」他是全身舍利,所以全身沒有散,坐在那裡就像是入禪定似的。 又聞其言:「善哉!善哉!釋迦牟尼佛!快說是法華經,我為聽是經故而來至此。」   又聽到他說:善哉!善哉!釋迦牟尼佛說這個《法華經》,我很快樂啊!我就是因為聽釋迦牟尼佛說《法華經》的緣故,我才來到這裏的。 爾時,四眾等見過去無量千萬億劫滅度佛說如是言,歎未曾有,以天寶華聚散多寶 佛及釋迦牟尼佛上。   這時候,法會的四眾弟子看到過去無量千萬億劫滅度的佛說出這種話,讚歎這是從來沒有過的事情,已滅度的佛、涅槃了的佛還能夠有這麼大的作用;就用很多的天華、寶華撒向多寶佛及釋迦牟尼佛,供養這兩位佛。 辛四、二佛分座而坐 爾時,多寶佛於寶塔中,分半座與釋迦牟尼佛,而作是言:「釋迦牟尼佛可就此座。」即時,釋迦牟尼佛入其塔中,坐其半座,結加趺坐。   這兩位佛同在寶塔裏面坐,就表示佛佛道同、都是住在第一義諦上面。或者說是:釋迦牟尼佛入這個塔裏面、表示生而不生;多寶佛入滅了而還能夠來聽《法華經》、還能說話、就是滅而不滅;就是「生滅即非生滅」的意思,也就表示應化身就是法身的境界、法身也就是應化身,兩個身是不二相的意思。 辛五、四眾請加處空 爾時,大眾見二如來在七寶塔中,師子座上結加趺坐,各作是念:「佛座高遠,惟 願如來以神通力,令我等輩俱處虛空。」即時,釋迦牟尼佛以神通力接諸大眾皆在 虛空。   爾時,這個法會大眾見這兩位佛都在七寶塔裏面的師子座上結加趺坐,大眾每一位心裏面這樣憶念說:「佛座高遠」這兩位佛坐在塔裏面的師子座上,太高了、離我們太遠了,希望如來以神通力、使令我們也都住在虛空裏面和佛接近一點。即時,釋迦牟尼佛以神通的力量接引大眾都在虛空裏面坐,就是大家都入於諸法寂滅相裏面去了;迹門三周說法圓滿了,很多的人都開示悟入佛之知見了。 己三、明釋迦唱募 以大音聲普告四眾:「誰能於此娑婆國土廣說妙法華經,今正是時。如來不久當入 涅槃,佛欲以此妙法華經付囑有在。」   這一段釋迦牟尼佛「唱募」就是求覓流通《法華經》的人,誰能發心弘揚《法華經》、誰能發心學習《法華經》,尋覓這樣的人。   釋迦牟尼佛以大音聲普遍地宣告:有誰能夠在這個娑婆世界廣為演說《妙法華經》,現在正是發心的時候。佛自己就可以宣揚《法華經》,為什麼要徵求法會大眾的意思呢?因為「如來不久當入涅槃」佛要走了,釋迦牟尼佛想要以此《妙法蓮華經》這樣微妙的法寶付囑一些人、使令有一個專門負責的人弘揚《法華經》,所以叫作「有在」。   這個「有在」這個話,在〈法師品〉藥王菩薩那地方有八萬菩薩,到〈持品〉那裏有二萬菩薩,在這些品裏面看出來,這八萬菩薩、二萬菩薩、還有些大阿羅漢,他們就是受佛命負責弘揚《法華經》。在下文看又不只於此,佛本地所教化的那些大菩薩,他們也要負責弘揚《法華經》,這可見負責弘揚《法華經》的大菩薩很多很多。 戊二、偈頌(分三科) 己一、頌多寶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聖主世尊.雖久滅度.在寶塔中.尚為法來.諸 人云何.不勤為法.此佛滅度.無央數劫.處處聽法.以難遇故.彼佛本願.我滅 度後.在在所往.常為聽法.   「聖主世尊」就是指多寶佛,多寶佛雖然他滅度已經很久了,但是他還不忘眾生的,他在寶塔中,為了弘揚《法華經》的關係還來到這裏,到這裏來的用意就是來聽《法華經》,也就是有弘揚《法華經》的意思。而有很多的人功德還沒有圓滿、還應該要繼續栽培善根,怎麼能夠不精進地來學習《法華經》、弘揚《法華經》呢!   這位多寶佛他滅度有「無央數劫」了,央者盡也,無盡數劫,就是阿僧祇劫的意思。這麼久了,但是他還在發心,他無上菩提願還在的,各地方有說《法華經》他都來聽。因為說《法華經》不容易啊!說《法華經》的法會不容易遇到,若有、多寶佛就去聽經。他為什麼這樣子呢?因為那個多寶佛在行菩薩道的時候就有這個願力,他說過:我滅度以後,「在在所往」各地各處他都去,去那聽《法華經》。已經是功德圓滿的佛、已經是滅度的佛都還這樣子,何況我們這些人呢!按釋迦牟尼佛的口氣:何況你們這些人呢!這就是勉勵大家要發心弘揚《法華經》的意思。 己二、頌分身 又我分身.無量諸佛.如恒沙等.來欲聽法.及見滅度.多寶如來.   我分身在十方世界的無量諸佛,像恒河沙數那麼多,他們到這裏來也是想要聽《法華經》的,同時也希望拜見已經滅度的多寶如來。 各捨妙土.及弟子眾.天人龍神.諸供養事.令法久住. 故來至此.為坐諸佛.以神通力.移無量眾.令國清淨.   這些分身諸佛他們自己的世界都是清淨微妙、非常安樂的地方,但是他們捨掉了,與他們的弟子眾也都分別了,及那些天、人、龍神、諸供養事也都放下、到這裏來了;他是希望《法華經》在娑婆世界能常久地流通利益眾生,所以他才來到這個世界。為了十方的分身諸佛要來,釋迦牟尼佛就把這個世界莊嚴一番,為了安置在菩提樹下的座位,所以用神通的力量把很多的天人都移走了,使令這個世界變成一個清淨的世界。 諸佛各各.詣寶樹下.如清淨池.蓮華莊嚴.其寶樹下. 諸師子座.佛坐其上.光明嚴飾.如夜闇中.燃大炬火.   每一位分身佛都來到了寶樹底下,這個情形就譬如一個清淨的池裏面有大蓮華似的莊嚴,佛來到我們這個娑婆世界、娑婆世界就變得莊嚴了。在這個寶樹下面有很多的師子座,分身諸佛坐在上面放大光明,就像黑闇的夜間燃起大火炬、看到了大光明;這又是個莊嚴。 身出妙香.遍十方國.眾生蒙熏.喜不自勝. 譬如大風.吹小樹枝.以是方便.令法久住.   這個文同前面的文連起來看,好像是十方分身諸佛的身體能發出妙香遍十方國;但是長行的文沒有這個意思,長行的文指釋迦牟尼佛有燒大寶香這件事,燒大寶香那等於是對客人的一種敬意。這個「身出妙香」也可能是十方分身佛、也可能是釋迦牟尼佛,這個妙香普遍到十方世界,眾生蒙受妙香的熏習都感到特別地歡喜;譬如大風吹小樹枝,這小樹枝就會搖動了。這是說釋迦牟尼佛、或者分身諸佛他們能夠為眾生說法,就像那個大風吹小樹枝似的,如風偃草。「以是方便,令法久住」,用這些方法使令《法華經》能夠久住在世間。 己三、頌付囑(分二科) 庚一、舉三佛以勸流通(分三科) 辛一、募覓其人 告諸大眾.我滅度後.誰能護持.讀說斯經.今於佛前.自說誓言.   釋迦牟尼佛告諸大眾,我滅度已後,有誰能夠護持《法華經》、讀誦《法華經》、誰能夠宣說弘揚《法華經》,你現在可以在佛前面發願,你自己說:我要發心弘揚《法華經》。這發願不是說你心裏面發心就行、不可以,你要說出來「誓言」,誓是決定的意思,你要這樣發願、來堅固你的意願。 辛二、正舉三佛以勸持經 其多寶佛.雖久滅度.以大誓願.而師子吼.多寶如來.及與我身. 所集化佛.當知此意.諸佛子等.誰能護法.當發大願.令得久住.   那個多寶如來雖然滅度很久了,他還以他過去所發的大誓願「而師子吼」,讚揚釋迦牟尼佛以平等大慧為眾生說《妙法蓮華經》。多寶如來、及釋迦牟尼佛、及所集的化佛,這三方面大家集會了;集會是為了《法華經》要久住世間利益眾生,要知道這個用意的。   諸佛子等,你們大眾之中誰能夠發心護持《法華經》,你們應該發這個大願,使令《法華經》能夠長久地住在世間,不要令那些不信《法華經》的人破壞了。這還是徵求護法。 辛三、釋勸意 其有能護.此經法者.則為供養.我及多寶. 此多寶佛.處於寶塔.常遊十方.為是經故.   假設有一個人他能夠護持《法華經》這個妙法,那就是對釋迦牟尼佛有供養了,那也就是供養多寶佛了。這多寶佛他處在寶塔裏面,時常到十方世界各地方去遊行,他到十方世界去是為了《法華經》能夠常住世間的,他也在護法。 亦復供養.諸來化佛.莊嚴光飾.諸世界者. 若說此經.則為見我.多寶如來.及諸化佛.   如果你能護持《法華經》,你不但是供養了釋迦牟尼佛、供養了多寶佛,又等於是再供養了釋迦牟尼佛的分身諸佛,也就是供養了十方諸佛;你能護持《法華經》你就是放大光明來莊嚴諸世界的人。   若是你能夠宣揚這部《法華經》,你就是見到釋迦牟尼佛了,也就是見到多寶如來了,還有釋迦牟尼佛的分身諸佛你也是見到了。這裡先是說「供養」,而後又說「見」,這都是隨發心的這個人的程度而有深淺的不同。 庚二、舉難持之法以勸流通(分二科) 辛一、正舉勸(分三科) 壬一、誡勸 諸善男子.各諦思惟.此為難事.宜發大願.   佛稱呼法會大眾為善男子,加個「善」字,這法會大眾裡面都是有功德的人,的確是善。「各諦思惟」每一位都應該深刻地去想一想,這受持、讀誦、學習、弘揚《法華經》不是一個容易的事情,你要做這件難事、你一定要在佛前發願,這樣子你可能會容易去做。 壬二、正舉難持以勸 諸餘經典.數如恒沙.雖說此等.未足為難.若接須彌.擲置他方.無數佛土. 亦未為難.若以足指.動大千界.遠擲他國.亦未為難.若立有頂.為眾演說. 無量餘經.亦未為難.若佛滅後.於惡世中.能說此經.是則為難.   除了《法華經》以外的其他經典數目像恒河沙那麼多,雖然你有能力能去宣揚它,那都不是太難。若是你能夠把須彌山拿在手上、再把須彌山拋到他方無數佛土那麼遠,這件事有神通的人那也不算是難。若是一個有神通的人,他不用手、用腳指就能把三千大千世界動搖了,然後又能把三千大千世界遠遠的扔到他方國土去,這也不是難的事。若是立在「有頂」,這個「有頂」是說色界天的頂,無色界天沒有山、哪有頂?立在有頂為大眾演說無量的其他經典,也不算難。若是在佛滅度以後,在五濁惡世之中、就是末法時代的時候,你能說此《法華經》那真是很不容易的。 假使有人.手把虛空.而以遊行.亦未為難. 於我滅後.若自書持.若使人書.是則為難.   假使有人用手把這個虛空,虛空有什麼好把?不能把的。不能把、說你能把,而且是手握著虛空去遊行,這是神通境界,也不是難事。在我滅度以後,若是你自己書寫受持《法華經》,或是使令別人書寫受持《法華經》,這件事就不容易了。 若以大地.置足甲上.升於梵天.亦未為難. 佛滅度後.於惡世中.暫讀此經.是則為難.   若是把這個大地放置在你的腳指甲上面,然後上升到梵天的世界去,那也不算難。若佛滅度已後,在惡世之中,你能夠暫讀此經,是則為難。若是對大乘佛法沒有深入地去學習,那麼從哪裡建立大乘佛法的信心呢?所以這個事情不是容易的。 假使劫燒.擔負乾草.入中不燒.亦未為難. 我滅度後.若持此經.為一人說.是則為難.   若是大三災、火劫來了的時候、那個火是非常猛厲的,你能夠有神通擔負乾草、入到那個劫火裏面而不被火燒,那還不算難。在我滅度以後,若是有人受持這個《法華經》,乃至為一人解說,這才真是不容易。 若持八萬.四千法藏.十二部經.為人演說.令諸聽者.得六神通. 雖能如是.亦未為難.於我滅後.聽受此經.問其義趣.是則為難.   若是你能夠受持八萬四千法藏、十二部經,又能為人演說,令所有聽法的人都得到六種神通,雖然你有能力這樣做,那也不是難事。若是在我滅度以後,你能聽聞受持這《法華經》,還能請問經裏面的義,這就表示你在用心的學習了,這真是不容易的事。 若人說法.令千萬億.無量無數.恒沙眾生.得阿羅漢.具六神通. 雖有是益.亦未為難.於我滅後.若能奉持.如斯經典.是則為難.   若是有人說法,使令千萬億無量無數恒河沙的眾生得到阿羅漢果、具足六種神通,雖然有這樣的利益,也不算難。在我滅度以後,你若能奉持《法華經》這才是不容易的。   古代在南北朝時候的佛教,雖然是不統一,但是有很多的聖僧;很多聖僧也是從各種經論上得大利益,有聖德的人住持佛法的時候完全是不一樣的,和現在可是不同!現在末法時代很多很多的問題,所以是「於我滅後,若能奉持如斯經典,是則為難」,若是奉持《法華經》的人多,佛法就會興盛。 壬三、釋難持意 我為佛道.於無量土.從始至今.廣說諸經. 而於其中.此經第一.若有能持.則持佛身.   釋迦牟尼佛說:我為了一切眾生能夠得無上菩提,所以在無量國土、從成佛開始到現在、為眾生說了很多的佛法,而在這麼多的佛法之中,此《法華經》是最第一的。若是有人能夠受持《法華經》,那就是受持佛身,那就是諸法寂滅相了。應該是「可以身相見如來否?不也!世尊!不可以身相得見如來。」是指這個意思說的。 辛二、釋勸意(分三科) 壬一、重募持經之人 諸善男子.於我滅後.誰能受持.讀誦此經.今於佛前.自說誓言.   佛是一遍又一遍地叫你發願。 壬二、明能持難持則諸佛喜歎 此經難持.若暫持者.我則歡喜.諸佛亦然.如是之人.諸佛所歎.   此經不容易受持,你能暫時地受持我就歡喜了。「諸佛亦然」不但是釋迦牟尼佛,十方諸佛也是歡喜的,像這樣受持《法華經》的人,是諸佛所讚歎的。 壬三、明即成自行化他勝行 是則勇猛.是則精進.是名持戒.行頭陀者.則為疾得. 無上佛道.能於來世.讀持此經.是真佛子.住淳善地.   佛讚歎這個人,說受持讀誦弘揚《法華經》這麼難,而你能發心去做,你是勇猛的人,是精進、不懈怠的人,這就名為持戒了,是「行頭陀者」你也就是行頭陀行的人了,你得無上菩提會是特別迅速的。   「頭陀」翻到中國話,窺基法師翻個「除棄」就是棄捨,古代翻個「抖擻」,這個抖擻也是除棄的意思。這頭陀行一共是十二個,「十二頭陀行」就是穿的衣服、飲食、住處這三樣;我們凡夫眾生就在衣服上面、在飲食方面、在住處方面有很多的執著心,這就障礙我們修學聖道;現在十二頭陀行就是這個修行人在衣食住上面除掉這個執著的心。這十二頭陀行,除了和戒一致、以外的部分你不做也不算犯戒,但是你這樣做也是有功德的。   這個人能於將來(佛在世的時候說將來就是佛滅度已後)的時候,能夠讀誦受持此經,「是真佛子」他真是佛的弟子,這是讚歎。「住淳善地」他安住在淳厚良善的地位。常能受持讀誦、如法修行《法華經》,這個人他很快就能得無生法忍了,當然是住淳善地。 佛滅度後.能解其義.是諸天人.世間之眼. 於恐畏世.能須臾說.一切天人.皆應供養.   佛滅度以後,你能通達《法華經》的深義,你就是一切世間天人的慧眼了。你能在恐怖的世界,(我們現在就是陷在很多錯誤的事情裏面出不來了,這不是很恐怖?)「能須臾說」在這樣恐怖的世界上,你能夠說《法華經》乃至須臾間那麼短暫的時間,這一切的天人都應該供養這個說法的人。從這個〈見寶塔品〉看出來,佛是很慇切地希望我們發心修學護持《法華經》的。 《妙法蓮華經》〈提婆達多品‧第十二〉提婆達多品‧第十二   這是迹門裡面流通分的第三品〈提婆達多品〉。這一品的來意是:釋迦牟尼佛引過去沒成佛的時候、他曾經向提婆達多學習過《法華經》,所以今天成佛了;這正是讚歎《法華經》力量的偉大、能令人成佛,因此有這一品的來。   這一品裏面一共有三種力量,第一個是說提婆達多做了很多破壞佛法的事情,但是因為他曾經弘揚過《法華經》,所以今天也能得到釋迦牟尼佛為之授記成佛,這證明《法華經》的力量不可思議,這是第一個成佛的力量。第二個是文殊菩薩在龍宮裏面弘揚《法華經》有很多的人得悟聖道,這也是說《法華經》有廣大的力量。第三種力量,是龍女八歲得聞《法華經》發菩提心、她很快地就成佛了,這表示《法華經》有疾速成佛的力量。有這三種力量,所以有〈提婆達多品〉的由來。另外一樣原因是:提婆達多久遠以來同釋迦菩薩作對,常是有一些阻礙破壞的事情,而釋迦牟尼佛成佛了還是為他授記作佛,表示釋迦牟尼佛沒有怨恨心,所以有這一品的由來;這是這一品的來意。   這一品的題目「提婆達多品」,「提婆達多」翻到中國話翻個「天授」,他是斛飯王的兒子,就是阿難尊者的親哥哥、悉達多太子的堂弟。翻個「天授」,說是他父母向天祈求的、天授與的;也有翻個「天熱」,表示諸天知道他將來要做惡事,心裏面不安、有點熱惱。他做了什麼事呢?就是出佛身血、破和合僧、是弒阿羅漢,這是三個事情。其次,他勸阿闍世王放醉象要殺佛。第五個事情,他把自己手指甲裏面放上毒,他去禮佛的時候要放這個毒給佛,也是要害佛。放醉象害佛、放毒要害佛,當然沒成功,但也是一個前方便的罪。   這個提婆達多是個利根人,他能通達八萬法藏、能受持八萬法藏、能得到四禪、有神通;他想要請佛退休由他來領導大眾僧,佛說不可以,那麼他心裏面恨,就立出來五法破和合僧,有五百比丘跟他去了。舍利弗尊者、目犍連尊者到那裏去,就用神通的力量讓提婆達多睡著覺了,然後向這五百比丘說法,這五百比丘就回到大眾僧裏來了。等到提婆達多睡醒了知道這事,心裏面非常地恨,就想要報復;他看佛從靈鷲山往這路上走,他就用一個大石頭(這個石頭有十五丈、三十丈這麼長寬的大石頭)這個人力量很大,拿起來要去碰佛的頭;這個山神把石頭接過去,但是有碎片碰到佛的足,所以佛的足破了、出血,就出佛身血。他做了破和合僧的事是個逆罪,出佛身血也是個逆罪;後來蓮華色比丘尼就勸他、說你不應該做這個事,提婆達多一拳頭就把蓮華色比丘尼的眼睛打出來了,也就是打死了;蓮華色比丘尼是個大阿羅漢,所以又有一個弒阿羅漢的逆罪,這三種逆罪。   那時候阿闍世王是他的大護法,他就勸阿闍世王放醉象來害佛,阿闍世王也就聽他的話了,給這個大象飲酒、飲醉了、這兇惡的勁頭很大,當佛入城來乞食的時候他就放醉象來傷佛;這大象撲過來的時候、佛就一伸手(佛是大悲心)一伸手時這大象就跪下來了。文上說:這大象見到佛一伸手有五個獅子出來,這大象當然是怕了、內心就清醒、就向佛懺悔了;這樣子,大象沒能害佛反倒跪下來向佛懺悔,由於這件事阿闍世王也受到感動,佛究竟是聖人啊!這是不可以違犯的。   後來又有在指甲裏面放毒來害佛,當然這件事沒做成,提婆達多就生身下了地獄,臨終的時候念了「南無」、這「佛」字還沒念出來就到了阿鼻地獄了。佛為他授記就說:提婆達多從阿鼻地獄出來以後、會在人間成為辟支佛,名字為「南無」,這是在小乘經上這樣說;但是在大乘經、在《法華經》上為他授記作佛了,這是不同了。   另外在《維摩經》上說的意思,這做魔王的人多數是住不可思議解脫的菩薩,多數是這種人;誰敢和佛鬥呢?這個人都不是平常人,所以應該是大菩薩。這表示他做這種逆罪、生身下地獄,就是這種大菩薩境界等於是現身說法、來開示眾生不可以做惡,做惡就要下地獄,這是用事實來證明這件事。 丁三、達多品(分二科) 戊一、明昔日達多通經釋迦成道(分三科) 己一、明往昔師弟持經之相(分二科) 庚一、長文(分四科) 辛一、明求法時節 爾時,佛告諸菩薩及天人四眾:吾於過去無量劫中,求法華經無有懈倦。   爾時,釋迦牟尼佛告訴法會大眾的菩薩及天人四眾,這些阿羅漢受記作佛也都是菩薩了。釋迦牟尼佛說自己在過去無量劫中、為尋求這部《法華經》不是那麼容易,但是他還繼續地精進去求而不懈怠、不放棄。 辛二、正明求法(分二科) 壬一、明發願 於多劫中,常作國王,發願求於無上菩提,心不退轉。   釋迦牟尼佛在過去很多劫之中,常常是在人間作國王的,福德大了自然就是國王了。但是這個國王和一般的人不同,他內心裏面有高上的願力,就是「求於無上菩提」,他想要求無上菩提,就是求佛果、想要成佛,發這樣的願「心不退轉」,這個國王他求無上菩提的這個願不退轉,能夠堅強不動,有困難的時候也要衝過去。 壬二、明修行(分二科) 癸一、明欲滿檀那勤行布施 為欲滿足六波羅蜜,勤行布施,心無吝惜,象馬七珍、國城妻子、奴婢僕從,頭目 髓腦、身肉手足,不惜軀命。   求無上菩提這是果,果由因來的,所以先要修因。修因就是修六波羅蜜,六波羅蜜是成佛的因,為了使令它圓滿所以就勤修六波羅蜜。六波羅蜜第一個就是布施波羅蜜,先要精勤地修行布施波羅蜜,修行施波羅蜜「心無吝惜」,他布施的心沒有吝嗇可惜的意思,他所布施的東西是很自動、很歡喜地布施出去。   都布施什麼呢?有象、有馬、有七種珍寶,還有這個「國」也可以布施出去,或者一個城,或者他的妻、他的子、或者奴婢、僕從,這些外財都不吝嗇、都可以布施出去;或者是自己的頭目髓腦、身肉手足,這屬於內財的、他也能布施,不貪愛身命、不吝惜他的身命,他就愛惜六波羅蜜和無上菩提,就是成就這樣的功德。   為滿足六波羅蜜就應該修六波羅蜜,但這裡只說一個布施波羅蜜,其他的五波羅蜜他應該也是照樣修行的,就是中間幾個波羅蜜略去了,這底下直接說到:為滿足般若波羅蜜、勤求妙法。 癸二、明為滿般若勤求妙法 時,世人民壽命無量,為於法故捐捨國位,委政太子,擊鼓宣令四方求法:「誰能 為我說大乘者,吾當終身供給走使。」   那個時代的人民「無量壽」壽命是很長的,這位國王他為了要求無上菩提的妙法,就是這個第一義諦諸法寂滅相,為了求這第一義諦的妙法「捐捨國位」,就是棄捨了王位、這王位不要了,「委政太子」國家的政權交給太子,由他負責去做國王,自己不做了。釋迦牟尼佛成佛這一世也能棄捨這個王位,其實在宿世多少生也做過這種事。「擊鼓宣令」他要擊鼓使令很多人能夠注意他宣佈的命令,就是各地方去尋求妙法,有誰若是能夠為我演說大乘佛法、一佛乘的佛法,我就終身、一輩子為他服務、給他做事情。 辛三、求得法師 時,有仙人來白王言:「我有大乘,名妙法蓮華經,若不違我,當為宣說。」   這時候有一個仙人得到了國王求法的消息,就對王說:我有這大乘的佛法,名字叫作《妙法蓮華經》,我可以教導你;如果你不違背我的教導,我可以給你講這部經的。 辛四、受法奉行 王聞仙言,歡喜踊躍,即隨仙人,供給所需,採果汲水,拾薪設食,乃至以身而為 床座,身心無倦。于時奉事經於千歲,為於法故,精勤給侍,令無所乏。   這時候國王聽到仙人的話,特別地歡喜,他就隨這個仙人去了,供給仙人他所需要的,就是為他工作,給他到園林裏面去採果子、還給他取水、砍柴、燒飯,乃至以自己的身體給他當床、當座位,為他做這些事情「身心無倦」,這個國王不但是身體不疲倦,連內心裏面都沒有倦意,這真是難行能行了;這個國王,這麼高的身分放棄了,去為人家做一個使者、好像工人似的,這真是不容易。他奉侍這個仙人經過一千年,這更是不容易;為了向仙人學《法華經》,在這麼長的時間裡面他都是很精進地來服侍這個仙人,使令他一點也不缺乏。 庚二、偈頌(分四科) 辛一、頌時節及正求法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我念過去劫.為求大法故.雖作世國王.不貪五 欲樂.椎鐘告四方.誰有大法者.若為我解說.身當為奴僕.   我回想我在過去的時候,為求一佛乘這個大法的緣故,雖然作世間上的國王,但是並不貪求世間的五欲樂、放棄了。「椎鐘告四方」前面說擊鼓,這是說椎鐘,所以也可以多方式地向外通知消息、宣佈消息:誰若有妙法,誰若是能為我解說大法,我給他作奴僕,這樣的條件。 辛二、頌求得法師 時有阿私仙.來白於大王.我有微妙法.世間所希有.若能修行者.吾當為汝說.   前面說「仙人」是通名,這「阿私仙」是他的別名了。「阿私」翻到中國話翻個「無比」沒有能同他相對比的人。這個仙人他來對大王說:我有微妙的佛法、世間上所少有的,若是你能學習、你能夠修行,我就為你講說。 辛三、頌受法奉行 時王聞仙言.心生大喜悅.即便隨仙人.供給於所須.採薪及果蓏. 隨時恭敬與.情存妙法故.身心無懈倦.普為諸眾生.勤求於大法.   這時候,王聽到仙人說的話,滿足了自己的希望、所以心裏面很喜悅,就跟隨仙人去了,供給他所需要的,為他到山上去採草伐薪、又還去採集「果蓏」,樹上結的叫果,地面上的草本植物所結的果實叫蓏;隨時需要就恭敬的施與他。「情存妙法故」這個退休的國王他內心因為愛樂這個妙法、心放在妙法這上面,所以為這個仙人服務不覺得身心勞倦。「普為諸眾生,勤求於大法」,這是求法的目的,是普遍地為一切眾生勤求妙法的。 辛四、結證勸信 亦不為己身.及以五欲樂.故為大國王.勤求獲此法.遂致得成佛.今故為汝說.   也不是為求自己個人的私利,也不是為求五欲樂,所以作了大國王他也能放棄這麼高的身分,去勤求能得到這樣的妙法,於是「遂致得成佛」到今天終究得以成佛,所以現在能為大眾宣說《法華經》。這一科是說「往昔師弟持經之相」師和弟子受持《法華經》的相貌。 己二、結會古今(分二科) 庚一、正結會 佛告諸比丘:爾時王者,則我身是。時仙人者,今提婆達多是。   現在這一科「結會古今」就是古代的人和現代的人會合一下。佛告諸比丘:過去無量劫求法的那個國王是誰呢?就是釋迦牟尼佛。仙人是誰呢?就是現在的提婆達多、就是他,他是弘揚《法華經》的人。 庚二、明師弟功報俱滿(分二科) 辛一、明弟子圓因報滿 由提婆達多善知識故,令我具足六波羅蜜、慈悲喜捨、三十二相、八十種好、紫磨 金色、十力、四無所畏、四攝法、十八不共、神通道力,成等正覺,廣度眾生,皆 因提婆達多善知識故。   這一科「明弟子圓因報滿」,弟子就是指釋迦佛說。因為提婆達多善知識教導的緣故,所以使令我的施波羅蜜乃至般若波羅蜜圓滿了,也具足了慈悲喜捨的四無量心三昧,又具足了三十二相、八十種好、紫磨金色的身相,也具足了十力、四無所畏、四攝法,十八不共法、神通道力都具足了,又成就正等正覺、廣度眾生這些功德,都因為提婆達多這個善知識的緣故、所以我能夠因圓果滿、得成佛道。   釋迦牟尼佛久遠以來受到提婆達多的觸惱,其實在釋迦牟尼佛他那個般若的智慧來說,提婆達多是善知識、不是惡知識,這就是所謂「向道上會」的意思了。我們要修行的人,你若常常用般若波羅蜜去思惟、去觀察,逆境順境都是一樣的;火燒萬物的時候,不管你是牛糞團也好、你是乾草也好、你是什麼也好,一樣地燒,就是不分彼此的。所以「由提婆達多善知識故,令我具足六波羅蜜」這是般若波羅蜜的話,這不是平常凡夫的話。現在釋迦牟尼佛這個弟子圓因報滿、成佛了,說出這句話。 辛二、明法師妙果當成(分三科) 壬一、明正果成 告諸四眾:提婆達多卻後過無量劫,當得成佛,號曰天王如來、應供、正遍知、明 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世界名天道。   釋迦牟尼佛告諸四眾,提婆達多以後過無量劫這麼長久的時間「當得成佛」將來他會成佛,他成佛的名號叫作天王如來。「天王」,這「天」就是第一義天,諸佛以二諦為眾生說法,佛菩薩聖人也有世俗諦、也有第一義諦,凡夫也是有世俗諦、也是有第一義諦,但是凡夫執著心常常地在活動、不知道什麼是第一義諦,只是在世俗諦上執著;有了執著的時候你就在這個圈裏面出不去,你被眼耳鼻舌身意、色聲香味觸法這種種的繩索給困住了,你出不去這個範圍了;第一義諦是個無障礙的境界、就是出去了。現在這佛的名號也用這個字,在這個字下面加個「王」,天王如來,這「王」字怎麼解釋呢?當然得大自在就是「王」的意思了,你見到第一義天就是得大自在了;也是十號具足,「世界名天道」他那個世界的名字叫天道。「天王」是在果上說,「天道」是在因上說,這個道路能通到無上菩提那裏去、那就是因了,這是這個世界叫這個名字。 壬二、明所化度 時,天王佛住世二十中劫,廣為眾生說於妙法,恒河沙眾生得阿羅漢果、無量眾生 發緣覺心,恒河沙眾生發無上道心、得無生忍、至不退轉。   這是說時間,天王佛的壽命住世二十中劫,在這麼長的時間裡面廣為眾生演說這妙法。有恒河沙數的眾生得阿羅漢果,也有無量的眾生發辟支佛心,還有恒河沙數的眾生發無上道心、得了無生法忍、達到不退轉的境界。 壬三、明滅後利益 時,天王佛般涅槃後,正法住世二十中劫,全身舍利,起七寶塔,高六十由旬,縱 廣四十由旬。諸天人民悉以雜華、末香、燒香、塗香、衣服、瓔珞、幢幡、寶蓋、 伎樂、歌頌,禮拜供養七寶妙塔。無量眾生得阿羅漢果,無量眾生悟辟支佛,不可 思議眾生發菩提心至不退轉。   這底下說明佛滅度以後的利益。天王佛入涅槃以後,他的正法住世二十中劫。「全身舍利」他和多寶佛一樣也是全身舍利、沒有火化。以七種珍寶建造了天王佛的舍利塔,這個塔有六十由旬這麼高,長寬各四十由旬。諸天人民都以各式各樣的華、或者用末香、燒香、塗香、衣服、瓔珞、幢幡、寶蓋、或者以伎樂、歌頌來禮拜供養這個七寶妙塔。還有無量眾生得阿羅漢果,無量眾生悟辟支佛道,還有不可思議的無數眾生發菩提心、到了不退轉的程度。天王佛滅度以後還有這麼多人得到利益。 己三、勸信 佛告諸比丘:未來世中,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聞妙法華經提婆達多品,淨心信敬,不生疑惑者,不墮地獄、餓鬼、畜生,生十方佛前,所生之處常聞此經。若生人天中,受勝妙樂;若在佛前,蓮華化生。   這底下是「勸信」,其他的……像舍利弗尊者、四大弟子、富樓那尊者、阿難尊者、羅羅尊者,這些授記的時候都沒有勸信,唯獨提婆達多這地方勸信,就是因為提婆達多在世的時候做了很多很嚴重的惡事,怎麼能授記作佛呢?也可能有這樣疑惑,所以釋迦牟尼佛在這裏勸信。   佛告諸比丘說:在未來世中,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你聽到《妙法華經》〈提婆達多品〉的時候,你不要起虛妄分別心,你若是能夠相信而且還能夠恭敬提婆達多、「不生疑惑者」,你能夠有這樣的程度,就不會墮落到「地獄、餓鬼、畜生」三惡道去,就能夠往生到十方諸佛世界,生到佛前、不會在佛沒出世的時候你來到人間、佛出世了你不在人間、佛走了你才來到人間,那就是佛前佛後的八難之一了。   你生到什麼地方都能聽到《法華經》,這就不會有世智辯聰、邪知邪見的問題了。你若生在人間、或者生到天上去,那都是大福德境界,能夠享受殊勝上妙的五欲樂。若是你這個人是生在佛前、你一定是蓮華化生的。   這「蓮華化生」不是像一般的胎生,也和一般無而忽有的化生不一樣;現在說這個蓮華化生是在蓮華裏面逐漸地孕育,也類似於胎生,但那是特別清淨的培育。「蓮華」表示清淨、微妙香潔,所化生的人也是微妙香潔的;阿彌陀佛國就是蓮華化生、那是特別殊勝的境界。 戊二、明今日文殊通經龍女作佛(分二科) 己一、明通經(分五科) 庚一、智積請退 於時,下方多寶世尊所從菩薩,名曰智積,白多寶佛:當還本土。   前面是說過去世提婆達多弘揚《法華經》釋迦牟尼佛成佛了,就是說師和弟子都成佛了。這底下是說現在世文殊菩薩流通弘揚《法華經》龍女成佛的事實。   「於時」就在佛為提婆達多授記完了的這個時候,下方世界隨從多寶佛塔來的一位菩薩,名字叫作智積菩薩的,(這智積菩薩和我們中國蘇州的靈嚴山有特別的因緣)。他對多寶佛說「當還本土」我們現在應該回去了。「智積請退」請求回去。 庚二、釋尊止之 釋迦牟尼佛告智積曰:善男子!且待須臾,此有菩薩名文殊師利,可與相見,論說 妙法,可還本土。   釋迦牟尼佛是主人,智積菩薩是個客,多寶如來也算個客。這時候客人要走,釋迦牟尼佛就對客人說、對這個菩薩說:善男子!你姑且再等一會兒!這裡有一位文殊師利菩薩,你可以和他見見面談論敘說妙法,然後你再回去,暫且先不要走。這是主人留客人,叫他不要走;現在是迹門的流通分,而本門的大事還沒有講,所以「且待須臾」你不要走。 庚三、文殊尋來 爾時,文殊師利坐千葉蓮華,大如車輪,俱來菩薩亦坐寶蓮華,從於大海娑竭羅龍 宮自然涌出,住虛空中,詣靈鷲山,從蓮華下,至於佛所,頭面敬禮二世尊足,修 敬已畢,往智積所,共相慰問,卻坐一面。   佛這主人留他,他也就默然、也就不走了。這個時候「文殊尋來」,文殊菩薩就來了。「爾時,文殊師利坐千葉蓮華」,我們一般的蓮華或者六、七個葉、十個葉,天上的蓮華可能有一百個葉,現在說「千葉蓮華」這就是特別殊勝的蓮華了,這個蓮華像車輪那麼大,文殊菩薩坐在這個蓮華上面,和文殊菩薩同時來的菩薩也是坐這個寶蓮華,從大海裏面娑竭羅龍宮那裏「自然涌出」,很自然地從大海裏涌現出來,住在虛空裏面,從虛空中來到靈鷲山。   這件事在《法華經》的〈序品〉,文殊菩薩在座、回答彌勒菩薩的問題,現在忽然間說從大海來,那就是在中間的時候文殊菩薩離開了,但是在經文上沒有看出來他向釋迦牟尼佛稟白一下,也許梵本上有、也許是沒有;文殊菩薩那是大自在的境界,都是為了利益眾生、為了弘揚佛法才去、才來,來去自如的。   「詣靈鷲山」,從大海出、到虛空、又從虛空回到這個法會來,來到靈鷲山以後、文殊菩薩從蓮華上面下來,走到佛的面前,頂禮釋迦牟尼佛的足、頂禮多寶如來的足。而這時候的情形,這兩位世尊都是在虛空之中,開多寶如來塔的時候大眾要求升到虛空,釋迦牟尼佛的十方分身佛也是在,但是還在地面上、還在那裏坐。現在文殊菩薩頭面敬禮二世尊足,他沒有對分身諸佛表示什麼,文殊菩薩是聖人(也就是佛),他這樣做法必是合乎儀則的。「修敬已畢」對二世尊禮拜以後,就到智積菩薩那裏去彼此慰問,慰問完了以後就到一個地方去坐下了。 庚四、智積問 智積菩薩問文殊師利:仁往龍宮,所化眾生其數幾何?   智積菩薩問文殊菩薩:「仁往龍宮」這個「仁」是對文殊菩薩的尊稱,就是說你到龍宮去教化眾生,那麼你教化的眾生數目有多少呢? 庚五、文殊答(分四科) 辛一、答利益甚多 文殊師利言:其數無量不可稱計,非口所宣,非心所測,且待須臾,自當證知。   文殊菩薩回答:這個數目是無量的多,多到無法計算,不是言語所能宣說的、也不是你的心力所能測量出來的,姑且等一會兒自然你會「證知」會證實我說的話的確是有這麼多。 辛二、蒙益者集證 所言未竟,無數菩薩坐寶蓮華從海涌出,詣靈鷲山,住虛空中。此諸菩薩皆是文殊 師利之所化度,具菩薩行,皆共論說六波羅蜜。本聲聞人、在虛空中說聲聞行,今 皆修行大乘空義。   文殊菩薩的話還沒說完,就有無數的菩薩坐寶蓮華從海涌出,來到靈鷲山、住在虛空中。這無數的菩薩全都是文殊師利他所教化的,他們具足了菩薩的德行,「皆共論說六波羅蜜」這些菩薩他們在討論大乘的佛法。在這麼多的菩薩裏面、他們的來歷還不一樣,有「本聲聞人」原來是聲聞根性的人,現在迴小入大了,在虛空中他們討論佛法的時候、說的是聲聞人修行的事情,可是他們現在修行的是大乘空義、是大乘菩薩的境界。這樣說有兩類的菩薩,一種是直往的菩薩,就是從初發心一開始就發了無上菩提心的;一個是迴小入大的菩薩。 辛三、文殊結益 文殊師利謂智積曰:於海教化,其事如是。   這時候,文殊菩薩就對智積菩薩說:在大海裏面教化眾生的事情就是這樣子。這就表示很多很多數不盡的菩薩,現在你可以知道了。 辛四、智積偈讚 爾時,智積菩薩以偈讚曰:大智德勇健.化度無量眾.今此諸大會.及我皆已見. 演暢實相義.開闡一乘法.廣導諸眾生.令速成菩提.   爾時,智積菩薩以偈頌來讚歎文殊菩薩是「大智德勇健」,讚歎文殊菩薩是大智慧、大功德、大勇猛的境界,能教化無量無邊這麼多人,現在這個大會裏面所有的人、還有我都已經看見了,文殊菩薩教化這麼多的人都有這麼大的成就。   「演暢實相義」你對這麼多人演揚諸法實相的道理;這是約理說。「開闡一乘法」這「一乘」就是實相,實相約理說就是約行、約果說。「演暢實相義」這裏面有教、有義,「開闡一乘法」就是一個果、一個行,教理行果。你讚歎一佛乘、演揚一佛乘的教理行果,廣大的教導無量無數的眾生,使令眾生能夠很快的成就無上菩提。這還是讚歎文殊菩薩。 己二、明利益(分九科) 庚一、文殊自敘 文殊師利言:我於海中,唯常宣說妙法華經。   這底下「明利益」就是讚歎《法華經》有這麼大的力量。文殊菩薩說:我在大海裏面弘揚佛法是常時唯獨宣說《妙法華經》的。這樣說他是離開了靈鷲山的法華會,到外邊、到龍宮裏宣揚《法華經》去了。 庚二、智積問 智積問文殊師利言:此經甚深微妙,諸經中寶,世所希有,頗有眾生勤加精進修行 此經,速得佛不?   智積菩薩問文殊菩薩:你在大海裏面講《法華經》,這個《法華經》在諸經之中它是很深奧、很微妙的、它是諸經之中的珍寶,世間所少有的一部經典。可有眾生他不懈怠、他能精進地來修行這部經的法門,是不是能夠很迅速地得無上菩提、得佛道呢?前面智積菩薩問數目,你度化多少眾生?這裏提出第二個問題,修學《法華經》是不是會很快地成佛呢? 庚三、文殊答 文殊師利言:有娑竭羅龍王女,年始八歲,智慧利根,善知眾生諸根行業,得陀羅 尼,諸佛所說甚深秘藏悉能受持。   文殊師利說:娑竭羅龍王他有一個女兒,年紀才八歲,這個龍王女她的智慧很高、根性很利的。「善知眾生諸根行業」這是後得智,「諸根」是指善根,「行業」是世間有漏的惑業苦的事情。這個龍王女她得陀羅尼了,文上沒有說是什麼陀羅尼,或者就是聞持陀羅尼。諸佛所說的第一義諦、這樣甚深的法藏她都能夠受持不失;這裏面也有聞持陀羅尼、也有義持陀羅尼,這都是屬於智慧,或者說一個如理智、一個如量智。 深入禪定,了達諸法,於剎那頃發菩提心,得不退轉,辯才無礙,慈念眾生猶如赤 子,功德具足。   他的禪定也是很高深的,「禪」就指色界天的四禪,再加個「定」就是無色界天的四空定,而這種色界四禪、無色界四空定都是有漏的禪定,但是佛弟子成就這樣的禪定以後,再用般若波羅蜜在裏面運轉的時候,它就能轉變成無漏的禪定了。佛法裏面的首楞嚴三昧、無量無邊的種種功德、都是在禪定裏面成就的,都是要入在色界四禪裏面、在這裏面再繼續地向前推進。所以佛法裏面說到六波羅蜜、說到禪波羅蜜,一開始一定是指色界四禪說,以它為無量功德的門,由這個門再深入到無量無邊、深廣到佛的境界。「深入禪定,了達諸法」,有了慧而又能有定,由定又繼續地使令慧再進步,慧進步了禪定也就更進步了,互相為因緣的。   這個龍女在剎那間她就發無上菩提心了。這發菩提心:有世俗菩提心、有勝義菩提心。「世俗菩提心」就是我們凡夫有所得的境界,或者是聽佛說法、或者看見佛現神通、或者看見眾生的苦惱境界,而內心有所感觸發了無上菩提心,這都是有所得的境界,所以還沒解脫凡夫的這種執著,但是能發心也很了不起了。「勝義菩提心」是得無生法忍以後的境界,由初地到十地菩薩,那都叫作發菩提心,也可以說十種發菩提心;這個地方說「發菩提心」就有點含蓄了。底下這一句「得不退轉」,有說初地得不退轉、乃至第八地也是不退轉,沒有十分明白。她這時候「辯才無礙」,第九地菩薩是辯才無礙、四無礙辯;她有大慈大悲的心、愛護一切眾生「猶如赤子」就像初生的嬰兒似的、純潔不虛偽,「功德具足」了,這句話就可能到第十地了。 心念口演,微妙廣大,慈悲仁讓,志意和雅,能至菩提。   她心裏面所憶念的妙法聖境,她能善巧方便的假藉一切名字把它演說出來,那都是微妙廣大的佛法。「慈悲仁讓」她那個大慈悲心是很高深的,「仁」就是大慈悲心,而能「讓」就是雖然高深卻沒有執著,成就了無量無邊功德而又無所得、那就叫作讓。她的內心非常地和平、非常地純正,她有堅定的力量能到無上菩提那裏的。 庚四、智積執別教為疑 智積菩薩言:我見釋迦如來,於無量劫難行苦行,積功累德,求菩提道未曾止息, 觀三千大千世界乃至無有如芥子許,非是菩薩捨身命處,為眾生故,然後乃得成菩 提道。不信此女於須臾頃便成正覺。   前面是文殊菩薩讚歎龍女的功德殊勝,這底下智積菩薩就有疑惑了,就說:我看見釋迦如來,他在「無量劫」非常長的時間做那種很艱難的苦行,「積功累德」不休息地一直在度化眾生、增長自己的善根,他願求無上菩提道的心、沒有片刻停止過,無量劫裏面這麼樣修行才累積了很多的功德。   智積菩薩說:我觀察三千大千世界、乃至沒有像芥菜子那麼點大的地方不是菩薩捨身命的地方,可見捨的身命太多了,這是處所的廣大。做了這麼多的功德是為什麼呢?就是為利益一切眾生,然後才成無上菩提道的。智者大師說這是別教行菩薩道的一個相貌,按照別教來說,要無量劫修行了很多很多的功德、然後才得無上菩提的。所以智積菩薩就說:我不相信這個龍女在這麼短的時間內她就能得無上菩提,她比釋迦菩薩還快嗎? 庚五、龍女明圓釋疑 言論未訖,時,龍王女忽現於前,頭面禮敬,卻住一面,以偈讚曰:深達罪福相. 遍照於十方.微妙淨法身.具相三十二.以八十種好.用莊嚴法身.   這智積菩薩和文殊菩薩言論還沒有說完,這時候龍王女忽然間就現前了,頭面禮敬於佛,然後卻住一面,就說這樣的偈:「深達罪福相」三惡道是罪相,人天可以說是福相;或者六道眾生都是罪相,三乘聖人是福相;但是說「深達罪福相」就是沒有罪福相了,罪相、福相、都不可得、深達諸法寂滅相了。「遍照於十方」這種般若的大智慧能照一切法都是不可得的,這就是通達第一義諦的意思。龍女她是龍的一類,在六道裏面不是人、也不是天,現在第一句話「深達罪福相,遍照於十方」,這般若波羅蜜果成就了,其他這些都是幻化的、都是不決定的、諸法無定相;所以我們不能執著要成佛的時候、你一定要是人才可以成佛,也不是這樣意思。   「微妙淨法身」通達第一義諦這是一個清淨法身的境界,大菩薩微妙的清淨法身就是離一切相的境界、而還能「具相三十二」的。我們凡夫沒有功德的人、我們也是微妙淨法身,但是為惑業苦所圍繞、是個苦惱的境界。現在這是通達了諸法寂滅相、而又有清淨的功德莊嚴、就是三十二相的莊嚴;不但有三十二相,還有「八十種好」莊嚴這個清淨法身。這樣說「微妙淨法身」是法身,「三十二相、八十種好」來莊嚴、那就是應化身了。 天人所戴仰.龍神咸恭敬.一切眾生類.無不宗奉者. 又聞成菩提.唯佛當證知.我闡大乘教.度脫苦眾生.   你只是微妙淨法身,天人並不擁戴敬仰、龍神也不恭敬;若是具足三十二相、八十種好來莊嚴法身,這是大菩薩境界,那麼天、人、龍、神都來恭敬尊重了。不但是天人龍神,所有一切眾生都歸趣、都尊重你的。   成佛這件事,一定是要無量劫才能成佛嗎?那也不一定!「又聞」成無上菩提的這件事,唯獨佛那無分別智才能知道的。這意思:你智積菩薩說疑惑這件事,那你還不是完全明白的。「我闡大乘教」我發無上菩提心、宣揚大乘《妙法蓮華經》的教法,度脫一切的苦惱眾生齊成佛道的這件事,唯有佛是能知道的。   前面智積菩薩有了疑惑,文殊菩薩沒有解答,就由龍女說了這個偈子來回答智積菩薩的問題了。以下是舍利弗又發言了,又有些事情。 庚六、身子挾三藏權難 時,舍利弗語龍女言:汝謂不久得無上道,是事難信。所以者何?女身垢穢非是法 器,云何能得無上菩提?佛道懸曠,經無量劫,勤苦積行,具修諸度,然後乃成。   這以下是「身子挾三藏權難」,智者大師說舍利弗尊者有這樣的疑問是根據三藏教說的。這時候,舍利弗就直接地對龍女說:你說你不須要很久就可以得無上菩提了,這件事很難令人相信的。「所以者何?」為什麼難信呢?因為女人的身體是垢穢的,不是一個載道之器;怎麼能夠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呢?這是一個理由。第二個理由,「佛道懸曠」無上菩提是非常廣大懸遠的,要經過無量劫那麼長久的時間「勤苦積行」,精進的修行、經過很多很多的困難,積聚了很多很多的功德;還要具足地修行成就六波羅蜜,然後才能成無上菩提的;你怎麼可能不久就得無上菩提呢?   在《大智度論》上,迦旃延尊者說:得無上菩提需要成就一個三十二相、八十種好的身體,才能夠成無上菩提的。他的理由就是色受想行識要特別地清淨,才可以為無上菩提的住處,要把它莊嚴成為三十二相、八十種好才可以作為無上菩提的依止處。現在舍利弗尊者多少也有相同的意思,「女身垢穢非是法器,云何能得無上菩提?」這個話是按照三藏教、按照小乘佛法說出來這樣的理由。   若按大乘佛法的意思可以分成兩方面解釋,一個就是自己用功修行這個立場,一個是教化眾生的立場。若論自己用功修行,女人也能夠修學無漏的戒定慧,女人的色受想行識也可以成為無漏戒定慧的器,也可以得到阿羅漢的道力、盡智、無生智、或者阿羅漢的十智都可以成就;那麼得無上菩提,怎麼不可以呢?所以在《胎經》上說:女人也能得無上菩提、也可以成佛。那就是按照他不是面向一切眾生、不是站在度眾生那個立場;就是站在自己修行的立場上來說:女人也可以得無生法忍、也可以成就清淨第一義諦的智慧。   成佛這件事,從各部的經論上看,也分究竟、不究竟的說法。不究竟的說法:就初得無生法忍、得佛智慧也就可以說是成佛、不過就是不究竟,這按天台宗說就是分證即佛。得無生法忍這地方又分兩部分說:一個是肉身得無生法忍的菩薩、一個是法身得無生法忍的菩薩,這法身菩薩當然是更究竟、更圓滿一點。而三十二相、八十種好、放大光明的這個境界,魔王他也有這個力量能現出來;這個魔王他一定也是修十善法、有一些殊勝的功德、也有未到地定的功德,所以他能夠生到欲界頂天、就是他化自在天,不是色界天、但也是空居天了,他也能現出佛的三十二相、八十種好的這種境界,但是他破壞佛法、他作魔王。   若是得了無生法忍,又有禪定的功德,當然他能現出佛身為眾生說法,這也是能辦到的事情。若是按照自己修行這一方面說,女人能得阿羅漢果、當然也可以得無生法忍,只要發無上菩提心、加上修禪定、當然她也可以成佛,也可以名之為得無上菩提的;但這是在大乘佛法裏面這樣說,三藏教《阿含經》是沒有這種說法的。   若是說去廣度眾生的立場,在我們現在這樣的世界,當然是應該以男身、三十二相、八十種好、八相成道去廣度眾生的,那一定不會是用女身去成佛的。這種事情,我們看《維摩經》也應該會知道:人的身體是不決定的,這果報本身是不決定的,是由業力來決定。如果這個果報是女身的業力、她要結束了,這男身的業力出現了,那他的果報就隨著轉變,所以這女身本身是不決定的。若是得了無生法忍的人,那是聖人了、是分證即佛了,他若是要轉變女身那有什麼難呢?沒有什麼難事的。若是在自利的立場,當然就是順其自然,女身就是女身;如果為了度眾生,那他也可以變為男身,像下文的龍女她也是變成男身了。   在三藏教來說,得無上菩提的第二個理由「佛道懸曠,經無量劫勤苦積行,具修諸度然後乃成」,這在《觀普賢菩薩行法經》上提到,就是三生可以得無生法忍;倒不一定要無量劫。不過時間短了,功德究竟是不會太圓滿,當然他般若波羅蜜一定是成就了,這無漏清淨的智慧成就了所以能得聖道、能得無生法忍;但是不能說無量無邊的功德一剎那間都成就了,不應該那麼說。不過在理論上是可以這麼說,天台宗說是「性具一切法」;在理性上說諸法都是如,這一剎那心的如、就是無量劫的如,所以成佛的事情就現在的一念心裏面也可以現出來,當然這是佛才能看到,其他的人是不知道的;但這個不能當事實來說的,因為你現在還是個生死凡夫嘛!   《華嚴經》說「初發心即成正覺」就是初得無生法忍的人;智者大師的意思,初地就是法身菩薩。若說初得無生法忍的人都能,何況是法身菩薩呢!那當然是可以成佛,那就不一定是曠、「佛道懸曠經無量劫」就不須要那麼久。但是純從因緣的事相上說、那不能和究竟的佛來比,還是有一點差別的;所以在大乘佛法來說和小乘有多少不同了。這裏舍利弗尊者根據小乘佛法提出兩個理由,不承認你不久得無上道、不承認這件事。 又女人身猶有五障,一者不得作梵天王,二者帝釋,三者魔王,四者轉輪聖王,五 者佛身。云何女身速得成佛?   這還是根據三藏教、小乘教來說,這女人身有五種障礙:第一是女人不能作梵天王。作梵天王是怎麼樣呢?你得到了初禪、二禪、三禪、四禪,你又能夠修四無量心的三昧,修成了這樣的功德就可以作色界天的梵天王。如果說是女人不能作梵天王,當然就是你禪定沒修成,你的功德不具足就是不能作。   「二者帝釋」,帝釋是欲界天,欲界天這個帝釋就是三十三天王,他有殊勝的十善功德,這個人的心性非常地和平良善,所以這個人就得了帝釋的果報,就作了三十三天王了;女人如果是煩惱重、那就當然是不成的。   第三不能作魔王,前面說了:魔王他也有殊勝的十善功德,而又有未到地定的功德;若是女人因為煩惱重歡喜計較,你沒能修成圓滿的十善,又沒能得未到地定,那當然這個魔王還是作不成的。   「四者轉輪聖王」,轉輪聖王也是要有殊勝的十善功德、也要有多少的慈悲心。經上說到十地,說初地菩薩多數作轉輪聖王,那就是大菩薩了。現在說女人不能作轉輪聖王,就是她作了功德她可能會作轉輪聖王的玉女寶、不能作轉輪聖王。在《大智度論》上也提到,為什麼女人不可以作轉輪聖王,它是說女人的性格都要有所依賴、不能夠獨立,有這麼一個味道;大多數來說,男人的性格和女人對比、男人多數是勇猛、剛強一點,他能夠獨立地做事情。   第五個是「佛身」女身不能成佛。很多人提出這個問題,為什麼女身不能成佛?前面已經說了,若按照自己用功修行,當然女人可以得無生法忍、也可以算是成佛;如果是究竟圓滿的佛那就另當別論了。如果究竟圓滿的佛,照理說也不是欲界生死凡夫這個男子身的境界,因為他已經超越了這個境界;就是你得了色界定、你也超過欲界了,得了色界定生到色界天,那個身體不是女人身、也不是我們欲界的男身,但是他們有勇猛性、所以都稱之為大丈夫。何況你若是得了無生法忍的聖人當然不是凡夫的身體,這法身菩薩他那不思議變異生死、繼續地用功修行,到了等覺菩薩一念相應會、得無上菩提那是成佛了,那是按他自己修行境界的成就,那個身體不是凡夫的身體。我們凡夫的身體,欲界的眾生有男女之別,到色界天以上就沒這個分別的。   現在說女身有五障,最後一個不得作佛,那是指度化眾生這一方面;而在欲界,那就是佛的化身,佛的化身在欲界的時候,佛總是示現男子身出家成道,而不是現女身。不現女身是因為在這個世界上有男女之別,而男人的權利大,那個時候就是男身。如果這個世界完全都是女人、沒有男人,佛若在那個世界成佛,可能還是女身成佛,這在大乘佛法裏面是這樣說;現在這裏舍利弗尊者是根據小乘《阿含經》來說,女人有這種障。   在《維摩詰經》上看:舍利弗尊者和天女辯論,天女曾經用大乘佛法的態度等於是開示了舍利弗尊者:「女身是沒有定性的」,照理說舍利弗尊者是知道這件事;而現在到《法華經》上還是用這樣的理由來難問龍女,云何女身速得成佛?也可能因為在法會裏面有很多人有這個疑問,所以舍利弗尊者就把大眾內心的疑問提出來、解決這個問題,不見得是舍利弗尊者自己本身有這個問題。 庚七、龍女以一實除疑 爾時,龍女有一寶珠,價值三千大千世界,持以上佛,佛即受之。龍女謂智積菩薩、尊者舍利弗言:﹁我獻寶珠,世尊納受,是事疾否?﹂答言:﹁甚疾﹂。女言:﹁以汝神力,觀我成佛,復速於此。﹂   龍女她也沒有去直接回答舍利弗的問題,但是她另外有一個辦法。她有一個寶珠,價值就像三千大千世界這麼樣的貴重,她就拿這個寶珠恭敬地奉獻給佛,佛立刻就接受了。龍女這個時候就對智積菩薩、尊者舍利弗說:我奉獻寶珠給佛,佛納受了,這件事是不是很迅速地呢?智積菩薩和舍利弗尊者回答說:是的!的確很快!龍女又說:以你的神通力量來觀察,我成佛這件事比這個還要快。   若是以表法來說,這寶珠獻給佛,這就是修六波羅蜜、無量功德向於無上菩提;釋尊納受很快,這表示成佛成得很快。而龍女做這件事,她的目的就在這裏。   當時眾會皆見龍女忽然之間變成男子,具菩薩行,即往南方無垢世界,坐寶蓮華,成等正覺,三十二相,八十種好,普為十方一切眾生演說妙法。   當時在法會的大眾都看到龍女忽然之間變成男人了,這就是人的身體沒有決定性,可以轉變的。變成男子他就圓滿了菩薩的德行,這是成佛的因。南方有個無垢世界,他就到那裡「坐寶蓮華成等正覺」,就這樣立刻成佛了。也是三十二相、八十種好的莊嚴色身,現出佛的境界、普遍的為十方一切眾生演說妙法。這是事實勝於雄辯、不用嘴說,現出來成佛的事實,剎那間就成佛了,舍利弗尊者、智積菩薩也就明白了。 庚八、時眾見聞得益 爾時,娑婆世界菩薩、聲聞、天龍八部、人與非人,皆遙見彼龍女成佛,普為時會人天說法,心大歡喜,悉遙敬禮。無量眾生聞法解悟得不退轉,無量眾生得受道記,無垢世界六反震動,娑婆世界三千眾生住不退地,三千眾生發菩提心而得受記。   「爾時娑婆世界」我們這個世界的菩薩、聲聞、天龍八部、還有人、還有不是人的,遙遠地都看見那個龍女成佛了,又還廣大的為當時參加法會的人天說法,大家都歡喜了,都遠遠地向他敬禮。很多的眾生聽這位佛說法開悟了,達到不退轉的程度;若小乘佛教到初果就得不退轉,大乘要得無生法忍也不退轉;很多的人成就了聖道、佛為他授記。「無垢世界六反震動」,他在無垢世界成佛了,在那裏說法度眾生,無垢世界有六種震動。娑婆世界有三千眾生住不退地,有三千眾生發菩提心而得受記。 庚九、智積身子默然信受 智積菩薩及舍利弗、一切眾會,默然信受。   智積菩薩、尊者舍利弗、還有法會的一切大眾,大家都親眼看見了、所以都相信了這件事。這可見女人也能成佛,但是還不是女身成佛,成佛之前還是轉男身的,這也是很迅速的了。 《妙法蓮華經》〈勸持品‧第十三〉勸持品‧第十三   前面解釋〈提婆達多品〉題目的時候說過這一品有三個力量:一個是提婆達多他是造了很多罪的人,但是因為他弘揚過《法華經》,所以他也能得道受記作佛,這表示《法華經》的力量不可思議。第二、文殊菩薩在海裏面的娑竭羅龍王宮說《法華經》,很多很多的人得聖道,這也是《法華經》的廣大力量。第三個就是龍女成佛、成得快。這是《法華經》的三個力量,也是〈提婆達多品〉裏面的一個真義;這也等於是迹門的流通,也就是勸我們應該學習《法華經》。   前面的〈法師品〉〈見寶塔品〉〈提婆達多品〉這三品都是讚歎法的微妙、讚歎人的微妙,這兩個意思的義就在勸人發心弘揚《法華經》。現在〈持品〉就是承接前面三品的大義,有很多的大菩薩、很多受記作佛的阿羅漢發心弘揚《法華經》了,他們奉命弘揚《法華經》,這文的大意、來意就是這樣。   〈勸持品〉一開始是兩萬菩薩摩訶薩在佛前發願、要在娑婆世界弘揚《法華經》,後來有五百阿羅漢、還有很多阿羅漢發心在他方世界弘揚《法華經》;後邊又有八十萬億那由他的菩薩在那兒沒有表示什麼,佛就是看他們、就這麼樣啟發、勸他們發心弘揚《法華經》,所以叫「勸持品」,這是第十三品。 丁四、持品(分二科) 戊一、明受持(分三科) 己一、二萬菩薩奉命此土持經 爾時,藥王菩薩摩訶薩及大樂說菩薩摩訶薩與二萬菩薩眷屬俱,皆於佛前作是誓言:惟願世尊不以為慮,我等於佛滅後,當奉持讀誦、說此經典。   「爾時」前面這一品結束的時候,藥王菩薩摩訶薩及大樂說菩薩摩訶薩、這兩位大菩薩與他們的二萬菩薩弟子都在佛的前面發願,發了這樣的願就決定能做得到,這叫作「誓」。發這樣的誓言:希望佛你不要顧慮,在佛滅度以後我們一定能夠奉持《法華經》,閱讀、背誦《法華經》的文,很恭敬地去奉持其義、讀誦其文、「說此經典」又為眾生演說《法華經》的文義;我們一定去做這件事的。 後惡世眾生善根轉少,多增上慢,貪利供養,增不善根,遠離解脫。雖難可教化, 我等當起大忍力,讀誦此經,持說書寫,種種供養,不惜身命。   這底下表示做這件事很難,因為佛滅度以後「惡世眾生」,這個娑婆世界不是一個善的世界,是個很惡的地方(本來無所謂惡不惡,但是人太惡了,就說世界是惡的)。惡世這個時候的眾生「善根轉少」,佛在世的時候親近佛的眾生都是有大德行、大功德的人,佛滅度後、正法住世的時候也還是很好,但是從那麼以後展轉地善根就少了,栽培的善根不是那麼多,但這時間也沒有空過,就是「多增上慢」有高慢心的人多了,自己作了一點小小的修行就認為自己的修行很大了,這是增上慢。又愛著名聞利養這件事,心不能在道,常常在世俗塵勞的境界裏面、在名聞利養那裏動腦筋,不能在道業上用功,「增不善根」在名聞利養上去用心機的時候、這不善的貪煩惱、瞋煩惱、愚癡的心就增長起來了。這思想上你怎麼樣活動、阿賴耶識都給你真實地、不增不減地向你負責,若是你作惡事、阿賴那識就給你儲存、給你保持下來,所以叫不善根增長了。不善根一增長「遠離解脫」,對於清淨無漏的、大自在的境界就遠離了。   這樣的人不容易教化,因為他善根太少、不善根太多了,就是難以教化;雖然是不容易教化,但是「我等當起大忍力」,這兩萬菩薩發願要提起來強大的忍力,要忍受得了這些人的觸惱,發願還是讀誦這部經、也還受持、書寫、講說、還種種供養這部經;我們決定不惜身命地弘揚《法華經》廣度眾生。   如果弘揚《法華經》特別地容易,佛也不會這麼樣的慇勤來囑託這件事;就是因為太難了,所以佛在前面︿見寶塔品﹀的時候就普告四眾:欲以此︽妙法華經︾付囑有在。 己二、聲聞發誓他國流通 爾時,眾中五百阿羅漢得受記者,白佛言:世尊!我等亦自誓願,於異國土廣說此 經。   前面千二百阿羅漢受記品、五百阿羅漢受記品,這些受記作佛的人他們都已經迴小向大了,所以現在就開始要行菩薩道了。這個時候在大眾裡面有五百位已經得佛授記的阿羅漢就對佛說:世尊!我們也自願地發心,發起這個堅定的願力、在他方世界廣說這部經。這五百阿羅漢表示這個態度,這是很不容易的,要廣說此經、這五百阿羅漢就不能入無餘涅槃了,要作大菩薩了。 復有學無學八千人得受記者,從座而起,合掌向佛,作是誓言:世尊!我等亦當於 他國土廣說此經。所以者何?是娑婆國中,人多弊惡,懷增上慢,功德淺薄,瞋濁 諂曲,心不實故。   又有八千位也是得了佛授記的學人、無學人,這時候就從座位上站起來、合掌恭敬的向佛發願、這麼說:世尊!我們也願意發心到他方國土去廣說此經。「所以者何?」為什麼呢?你是娑婆世界上的人,在娑婆世界聽佛說法,為什麼不在娑婆世界弘揚此經、而要到他方世界去呢?因為娑婆世界這個地方的壞人太多了,這世界的人多數弊惡、好人少;而且娑婆世界裏面信佛的人也多懷有增上慢。其實就是得了聖道的人也都會有慢,因為他的確是聖人了,他看別人都是凡夫、就不知不覺地也會有慢,但是很快的他就會覺悟、那個慢心就停下來;這聖人的慢心是與生俱來的俱生煩惱,凡夫的增上慢是分別煩惱,現在這裡是指凡夫說的。凡夫的佛教徒懷增上慢,「功德淺薄」他不是沒有功德,但有少少的功德,他就認為是很大的功德、很了不起了。而且「瞋濁」很容易發脾氣,就是小小的不順心這瞋心就來了,內心都不清淨;還「諂曲」他又不老實、又不誠懇,心裏面彎彎曲曲的,不是質直的。因為什麼呢?他心不真實。   那些菩薩不惜身命要在這裏弘揚《法華經》。這些阿羅漢、這些聲聞人因為娑婆世界太壞了,我不在這裏弘揚《法華經》、我要到他方世界去,這個事情就是這樣子;他們這些聖人到他方世界去了,我們這娑婆世界的聖人就減少了。 己三、諸尼請記(分四科) 庚一、記大愛道及六千尼 爾時,佛姨母摩訶波闍波提比丘尼,與學無學比丘尼六千人俱,從座而起,一心合 掌,瞻仰尊顏,目不暫捨。於時,世尊告憍曇彌:「何故憂色而視如來?汝心將無 謂我不說汝名,授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記耶?   爾時,佛的姨母﹁摩訶波闍波提比丘尼﹂翻個大聲鼓、也翻個大愛道比丘尼,與學比丘尼、無學比丘尼共有六千人這麼多,也從座而起,一心合掌恭敬的看著佛,眼睛只是注視著佛、但是不說話。這時候佛就問憍曇彌了:你什麼原因心情不快樂、那麼看佛?你的內心是不是在想:我怎麼沒有說出來你的名字、沒有給你授無上菩提記?是不是這樣心裏不歡喜啊? 憍曇彌!我先總說一切聲聞,皆已授記。今汝欲知記者,將來之世,當於六萬八千 億諸佛法中為大法師、及六千學無學比丘尼俱為法師。汝如是漸漸具菩薩道,當得 作佛,號一切眾生喜見如來、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 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憍曇彌!是一切眾生喜見佛及六千菩薩,轉次授記得阿 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憍曇」也就是其他地方說的「瞿曇」,這是一個姓氏。佛告訴憍曇彌:我先前總說一切的聲聞人都已經授記,那也就包括你在內了。現在你想要知道你授記的情形,你就是未來的時候將在六萬八千億諸佛法中作大法師,與你一起來的六千學無學比丘尼在將來世也都是作大法師。你這樣漸漸的修無量無邊的六波羅蜜,漸漸的就菩薩道具足了,具足菩薩道這就成佛了,成佛的名號是一切眾生喜見如來,十號具足。憍曇彌!這位一切眾生喜見佛、及六千菩薩(就是六千學無學比丘尼)展轉次第的授記得無上菩提。 庚二、記耶輸陀羅 爾時,羅羅母耶輸陀羅比丘尼作是念:「世尊於授記中,獨不說我名。」佛告耶 輸陀羅:「汝於來世百千萬億諸佛法中,修菩薩行,為大法師,漸具佛道。於善國 中當得作佛,號具足千萬光相如來、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 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佛壽無量阿僧祇劫。」   爾時,羅羅的母親、這個耶輸陀羅比丘尼內心這麼作意:世尊為這麼多的人授記裡面、就是沒有給我特別授記。佛告訴耶輸陀羅:你在未來世的百千萬億諸佛法中、修行菩薩法、作為大法師、漸漸的具足六波羅蜜、成就佛道。在善國之中成佛,佛號叫作「具足千萬光相如來」,佛的十種稱號也是具足的,這位具足千萬光相佛的壽命無量阿僧祇劫。 庚三、諸尼領解 爾時,摩訶波闍波提比丘尼、及耶輸陀羅比丘尼、並其眷屬,皆大歡喜,得未曾有,即於佛前而說偈言:世尊導師.安隱天人.我等聞記.心安具足.   這時候,摩訶波闍波提比丘尼、及耶輸陀羅比丘尼、還有與她們一同來的比丘尼眾,都得大歡喜了,這是從來沒有的大歡喜,於是就在佛前讚歎佛是導師,能令天人得大安隱,我等聞佛授記、心就安下來了,所有的願都滿足了。 庚四、諸尼發願 諸比丘尼說是偈已,白佛言:「世尊!我等亦能於他方國土廣宣此經。」   這地方還是有一個問題的,就是這些阿羅漢已經斷了愛煩惱、見煩惱,現在迴小向大就是大菩薩了。這大菩薩智者大師說是登了圓初住,這樣高的大菩薩照理說在娑婆世界弘揚《法華經》是有這個能力的;這眾生雖然諂曲心不實、一動就發脾氣,但是這些聖人阿羅漢、這些大菩薩是不在乎的,他這道力是夠的。道力夠,為什麼他說要到他方世界去弘揚《法華經》、不在這個世界呢?是因為這個世界壞人太多、不容易教化,所以不願意在娑婆世界、要走了?這裏面有什麼意思呢?應該是:一方面警誡娑婆世界的佛教徒,你看這麼多的聖人都遠離我們去了,我們自己要反省一下。另外,這可以發動下邊第十四品〈安樂行品〉,因為眾生太壞了,這一部分的聖人不願意在這裏弘揚《法華經》,這個問題要怎麼解決呢?所以文殊師利菩薩就是發動、請問佛說這個四安樂行,那麼這個問題就解決了,你只要修行四安樂行就可以很安全地、很自在地、無煩無惱地弘揚《法華經》了,還是可以在娑婆世界弘揚《法華經》的。 戊二、明勸持(分二科) 己一、長文(分四科) 庚一、佛眼視 爾時,世尊視八十萬億那由他諸菩薩摩訶薩。   就在這個時候,佛「視」就是觀看、注意這八十萬億那由他的菩薩摩訶薩。佛的意思是勸他們弘揚《法華經》,但是不明白地說出來,只是眼看他們。這就表示這些菩薩都是利根人,不需要說、他們就會能得到佛的意旨的,這是其一。其二、前面的〈法師品〉讚歎弘揚《法華經》的功德深重。〈提婆達多品〉又引釋迦牟尼佛成佛以前聽提婆達多說《法華經》所以現在成佛了,〈提婆達多品〉這是引出來過去的事情,以事實來證明弘揚《法華經》的功德廣大。〈見寶塔品〉多寶如來和十方諸佛他們來到這兒來,也是勸大眾發心學習《法華經》、弘揚《法華經》的。這三品的意思已經很明白的了,所以釋迦牟尼佛在這裏只是注意一下、不用再多說了。 庚二、菩薩請敕 是諸菩薩皆是阿惟越致,轉不退法輪,得諸陀羅尼;即從座起,至於佛前,一心合 掌,而作是念:「若世尊告勅我等,持說此經者,當如佛教,廣宣斯法。」   這八十萬億那由他的菩薩,他們都已經到了不退轉這樣的地位了,就是八地菩薩以上。「轉不退法輪」是讚歎他的功德,他們有這樣的德行、有這樣的能力能夠宣揚不退的法輪;他們自己不退了,也能宣揚佛法、令聽聞佛法的人得不退,而且這些位菩薩他們也成就了無量無邊的陀羅尼。他們這時候就從座位站起來,到佛的前面,恭敬合掌,也沒有發言、也是內心裏這樣作念:如果世尊能夠命令我們受持講說此《法華經》,我們會依教奉行的。 庚三、念佛默然 復作是念:「佛今默然,不見告勅,我當云何?」   內心又再這樣憶念:佛若告勅我們、我們會依教奉行,可是佛這時候還是默然,不明白的指示,我們應該怎麼樣呢?這樣是請求佛的意思。 庚四、順佛意發誓 時,諸菩薩敬順佛意、並欲自滿本願,便於佛前作師子吼,而發誓言:「世尊!我 等於如來滅後,周旋往返十方世界,能令眾生書寫此經,受持讀誦、解說其義,如 法修行,正憶念,皆是佛之威力,惟願世尊在於他方遙見守護。」   這時候,這八十萬億那由他的菩薩他們能夠恭敬地隨順佛的意旨,並且他們也想要圓滿自己初發菩提心時候的願力,就在佛的前面「作師子吼」發出無所畏懼的大願,而說這樣的誓言:世尊!我們在佛滅度以後,可以周遍地往返十方世界,在這廣大的範圍來回的教導眾生書寫此《法華經》、受持《法華經》、讀誦《法華經》的文、解說《法華經》的義,還能夠依《法華經》的法門去修行,這「書寫、受持、讀誦、解說」都屬於聞慧;「正憶念」是屬於思慧,「如法修行」是屬於修慧,聞思修三慧。這是這很簡要地說出來勸導眾生於《法華經》修習聞思修三慧。我們在十方世界周旋往返、各地方去勸導眾生宣揚《法華經》,「皆是佛之威力」這都是佛的威力加持所成就的。本來是菩薩發心,但是這地方他回歸佛的力量,這些都是法身菩薩,他們也是證悟諸法實相了的,在諸法實相上說,佛和諸菩薩彼此是沒有分別的,若在這個意義上說是佛的威力,那也是可以的。   「惟願世尊在於他方遙見守護」這又進一步地強調需要佛的威力了;因為釋迦牟尼佛在娑婆世界滅度了,那麼就是去到他方世界了,我們只希望佛世尊在他方世界能遙見我們、守護我們。這「他方世界」可以從兩方面去解釋,一個是說:佛是在實報莊嚴土、或者是方便有餘土,在這兩個世界;也可以說在他方的凡聖同居土,只是娑婆世界不見有佛的應化身了,所以在他方遙見守護我們,這是這些菩薩對佛有祈求心、有這種期待。照理說,法身菩薩他們弘揚佛法應該是大自在的境界,可是沒有圓滿無上菩提、猶有所不足的,所以說還是希望佛遙見守護。 己二、偈頌(分四科) 庚一、明著衣宏經(分三科) 辛一、總論時節以明著衣 即時,諸菩薩俱同發聲而說偈言:惟願不為慮.於佛滅度後.恐怖惡世中.我等當 廣說.   這個偈頌是孤起頌。這八十萬億那由他菩薩對佛說:希望佛不要憂慮,在佛滅度以後,在這恐怖惡濁的世界裏面,我們發心一定廣說《法華經》普度眾生的。這地方,智者大師的分科也正是表示:這麼多的菩薩是遵照〈法師品〉佛所說的「衣、室、座」弘揚《法華經》的方軌而弘揚《法華經》的。這一科是總論時節、以明著如來衣。 辛二、別明所忍之境(分三科) 壬一、通明邪人 有諸無智人.惡口罵詈等.及加刀杖者.我等皆當忍.   「通明邪人」就是一般性地說沒有正知見的人,這應該是指在家人。在恐怖的惡世中有什麼恐怖?有怎麼樣的惡呢?這地方說出來:有很多沒有智慧的人儘做顛倒的事情,你若弘揚《法華經》他會惡口毀辱你、侮罵你,這是口業;更嚴重的他還用刀、用木杖來對付你,這是身業了;身口二業的活動一定是發之於意業,這三業都是惡的,「我等皆當忍」這些事情我們都會容忍,這就是著忍辱衣的意思、心不動。 壬二、明道門增上慢者 惡世中比丘.邪智心諂曲.未得謂為得.我慢心充滿.   這底下是出家人,而且是在佛教裏面的出家人。惡世中受戒的比丘,雖然是出家人,但是他「邪智」沒有正知正見、他會講出來一些怪異荒謬的道理,使令那些沒有智慧的人認為有道理;「心諂曲」他的心非常虛偽,說的是一樣、做的又是一樣。「未得謂為得」他並沒有得到聖道、也沒有得到殊勝的功德,他就說他得到了聖道、得到了功德。「我慢心充滿」就是這個分科「道門增上慢者」,佛法是道門,道門裏面的增上慢,就是在修行裏面他沒有得到四禪、沒有得到不淨觀、數息觀,這佛法的功德他沒有得到,沒得到他說得到了,這是增上慢。另外,有增上慢當然也有我慢,他內心充滿了這些事情,一個邪智、一個虛偽、一個未得謂為得這些事情;來惱亂菩薩弘揚《法華經》的就是這樣的人。 壬三、明僭聖增上慢者 或有阿練若.納衣在空閑.自謂行真道.輕賤人間者. 貪著利養故.與白衣說法.為世所恭敬.如六通羅漢.   這一科「明僭聖增上慢者」他是凡夫、還不是聖人,他就認為他已經得聖道了,所以叫「僭聖」,僭聖增上慢者這是更嚴重了一點。這個人或者是住在阿練若這個地方,「阿練若」翻個「無事」就是沒有事,有事就會有諍、就是有煩惱,沒有事就沒有煩惱、是個非常寂靜的地方。「納衣在空閑」納衣就是出家人穿的糞掃衣、撿一些破爛的布把它縫納起來的衣;他就穿這簡陋破爛的衣服,住在空閑的阿練若那裏。他自己說他的修行是真實圓滿的聖道,而輕視在人間弘揚《法華經》的人,他對那些人都瞧不起。   他這個人穿上糞掃衣在空閑處用功修行,但他內心還是貪著名聞利養的,他為在家居士說相似的佛法,受到世間上無知之人所恭敬,感覺這個人真是有大修行,恭敬他就像恭敬六通羅漢一樣,認為他就是具足六種神通的大阿羅漢、大修行人。 是人懷惡心.常念世俗事.假名阿練若.好出我等過.而作如是言.此諸比丘等. 為貪利養故.說外道論議.自作此經典.誑惑世間人.為求名聞故.分別於是經.   得不退轉地的這些大菩薩在介紹觸惱他的人「是人懷惡心」,這個人雖然是在阿練若那個地方修行,實在他內心裏面都懷藏著惡心,他常憶念世間上名利的事情,他只是假名在阿練若處住用功修行,他不是真實阿練若;真實阿練若應該有真實的戒定慧、沒有增上慢的,而他們卻是歡喜說我們弘揚大乘佛法的過失,就是歡喜說這些事情。   「而作如是言」他們就是這樣誹謗弘揚《法華經》的人,說這些比丘他們內心裏面不清淨,是貪著名聞利養的緣故才為你們說法的,而所說的佛法都是外道的論議,不是真的佛法。這樣說,說《法華經》是外道論議,說弘揚《法華經》的這些菩薩是貪著利養,這就是誹謗人又誹謗佛法了;他說這個經典是外道論議,但是這個經的道理外道所無,怎麼能說是外道論議呢?「自作此經典」說那是他自己編寫出來的經典,是用來誑惑世間上的人、為求名聞利養的緣故,才去演說這部經的。 常在大眾中.欲毀我等故.向國王大臣.婆羅門居士. 及餘比丘眾.誹謗說我惡.謂是邪見人.說外道論議.   這些誹謗的人他時常在大眾裏面「欲毀我等故」,他想要誹謗我們弘揚《法華經》的緣故,所以就向國王、向大臣、向婆羅門居士,及其他的比丘大眾說我們種種的壞話,說我們是邪見的人、是說外道的論議,就是這樣子破壞我們。 辛三、明著衣意 我等敬佛故.悉忍是諸惡.為斯所輕言.汝等皆是佛.如此輕慢言.皆當忍受之.   我們恭敬佛的教導,佛教我們著忍辱衣來弘揚《法華經》,所以我們完全容忍這些惡事。「為斯所輕言」我們雖然是被這些人輕慢說:「汝等皆是佛」你們都是佛了。這個話在大乘佛法裏面倒是有一種情形,說「如來者諸法如義」,當然一切眾生都是如、那麼菩薩也是如、佛也是如,一如無二如,那麼你們當然也都是佛了;但是他說的這個話是輕視的意思,對於這樣諷刺性的言行、我們也容忍他。這是所忍之境。 濁劫惡世中.多有諸恐怖.惡鬼入其身.罵詈毀辱我.我等敬信佛.當著忍辱鎧. 為說是經故.忍此諸難事.我不愛身命.但惜無上道.我等於來世.護持佛所囑.   這是「著衣之意」,說明惡世中的比丘誹謗弘揚《法華經》的菩薩,大略的說有兩個原因,第一個就是﹁惡鬼入其身﹂,第二個就是「執小謗大」。   「濁劫惡世中」在這個五濁惡世裏面,有很多恐怖的事情,最恐怖的就是「惡鬼入其身」,有很惡的鬼侵入在這個比丘的身體裏面,由這惡鬼的捉弄、來罵詈毀辱我們弘揚《法華經》。這不是這個比丘的本意,是惡鬼入其身、或者是煩惱的惡鬼來罵詈毀辱我們。我們恭敬遵守佛的教導「當著忍辱鎧」,這個「鎧」是古代作戰的時候、用金屬類的東西做成衣服,穿上這個鐵甲能保護自己的安全。現在菩薩弘揚佛法用忍辱作鎧甲、忍辱就是鎧甲,你若忍辱、也就可以保護自己沒有過失;如果不容忍、如果內心裏面忿怒,同他一般見識,那自己就有過失、就有罪過了,所以說應該穿上這忍辱的鎧甲;為的是要宣揚《法華經》的緣故,所以容忍這些困難的事情。   惡世的時候這些人毀謗大乘佛法,很多的惡事都會做的出來,但是我不貪生怕死、即使對生命有所危害也不在乎,「但惜無上道」我只珍惜、保護無上菩提的《妙法蓮華經》,希望它能住在世間普度眾生。這見煩惱、愛煩惱沒有斷的人,對於生命的執愛是非常強的,如果有危害到生命的事就會很恐怖,但是得了阿羅漢果的人他不怕死,這身體上的苦受他也不怕的;得了法身的菩薩更沒有問題,來到人間的法身菩薩他這個身體都是屬於化身,《大智度論》說法身菩薩來到人間這個身體,你殺害他就像砍一枝草、砍一個樹枝似的,在法身菩薩來說根本沒有那麼回事。所以說「不愛身命」這句話不是假話,他對這個身命根本沒有愛著心,一個原因他是化身,一個是他那無分別的心、那種堅定不動的境界不可思議,於一切法無障礙,所以說「我不愛身命,但惜無上道」完全只看重這無上菩提的重要。   ﹁我等於來世,護持佛所囑﹂,本來我們不來這個世間就沒有事、沒有煩惱,我們可以安閑地住在佛世界、那裏世界太平、無煩無惱、無憂無慮、可以很自在地生活的;那麼來到人間是自找煩惱嘛!其實不是!是因為受佛所囑咐我們還是一定來,至於眾生觸惱的這個事情我們可以容忍的,所以我們在未來世都會一直的護持佛所囑咐的《法華經》。 世尊自當知.濁世惡比丘.不知佛方便.隨宜所說法.惡口而顰蹙. 數數見擯出.遠離於塔寺.如是等眾惡.念佛告勅故.皆當忍是事.   這底下說出來第二個原因「執小謗大」。說是我們到濁劫惡世裏去弘揚佛法,會遇到很多很多煩惱的事情,世尊自然是會知道的,在五濁惡世的時候、有一些惡比丘他不知道《阿含經》是佛善巧方便接引某一類的眾生、隨其所宜而說的佛法、是暫時性的,但是他們不知道,就認為那是究竟圓滿的,因此就對大乘佛法、對《妙法蓮華經》有了排斥,仇視大乘、仇視《法華經》,那麼就是執小謗大了。   他們怎麼樣情形呢?「惡口而顰蹙」,口出惡言、皺著眉頭,表現出對於《法華經》的不高興、對於學習《法華經》的人也不高興,一次又一次地驅逐我們,把我們趕出寺廟去;當然這些菩薩都是容忍了、忍讓他,好!你不叫我在這兒住,我就走「遠離於塔寺」。「如是等眾惡」這些比丘糊塗愚癡做這些惡事,我們憶念佛慈悲的遺囑、心念佛的告誡,對於這些事情我們都包容忍受、不和這些比丘一般見識。   這個文上看出來這些大菩薩弘揚《法華經》,這小乘佛教的學者去惱亂他,而這些菩薩不同他辯論,沒說辯論的事情,他做的事情就是默然的容忍、就走了,走到別的地方還是弘揚《法華經》,就是這樣「念佛告勅故,皆當忍是事。」 庚二、明入室宏經 諸聚落城邑.其有求法者.我皆到其所.說佛所囑法.   這底下是「入室宏經」入如來室,就還是大慈大悲地去弘揚《法華經》,並不受到小乘佛教學者惱亂的影響,他這偉大的志願永恆的繼續地推行下去。   各各居住的地方,或者是大城市、或者是鄉鎮、或者是小村莊,不論什麼地方,若是有這種大乘善根、有歡喜《法華經》的,我就主動地到他那兒去,為他去宣揚佛所囑咐的妙法,為他說這希有的《法華經》,這個大慈悲的願力是不停下來的。 庚三、明坐座宏經 我是世尊使.處眾無所畏.我當善說法.願佛安隱住.   我是佛的使者,佛命令我到各地方弘揚《法華經》的,所以我處在大眾之中無所畏懼、無所恐怖;這樣說,奉佛的命令當然就是特別安全的,不會有恐怖的事情。   智者大師的分科是「明坐座宏經」,是諸法空為座。世尊是什麼?就是「如來者諸法如義」,諸法如義就是諸法空,所以「我是世尊使,處眾無所畏」,就是觀察這一切的境界都是畢竟空寂的,能禮所禮性空寂、能害所害也都是性空寂,在性空寂中就是無所畏,無所怖畏所以能夠入如來室、能夠著忍辱衣、所以能夠坐如來座了。   「我當善說法」,善者能也,我奉佛的命令,我能夠善巧的為眾生說《法華經》,佛囑託我的事情我會辦得好好的,希望佛安隱而住、不要顧慮。   這一大段是說這麼多的菩薩遵照佛所說的弘經方軌,在十方世界周旋往返的弘揚《法華經》。 庚四、總結請知 我於世尊前.諸來十方佛.發如是誓言.佛自知我心.   這些菩薩自稱「我」,在世尊前、在十方來的諸佛之前、也包括在多寶如來的面前,我決定發這樣的願、發這樣的誓言,佛自然是會知道我們的誠心、不是打妄語、是一定能做到的。   這迹門的流通分裏面,這個〈持品〉是八十萬億那由他不退轉菩薩他們弘揚《法華經》的方軌,這是高位菩薩的境界。下面的〈安樂行品〉是始行菩薩、初發心修行的菩薩弘揚《法華經》的方軌;若是在我們來說,那倒是非常契合的。從〈法師品〉開始、〈見寶塔品〉、〈提婆達多品〉、〈持品〉、〈安樂行品〉,這都是迹門的流通分、都是非常重要的。 【附錄 玅境長老嘉言】   我們承蒙 海公、了公、還有體通法師他們三位大德的慈悲,成就了這個《妙法蓮華經》的法會,到今天為止我們是學習了十三品,一共是二十八品,下面還有十五品,我們今天就學習到這裏暫時停下來,其餘的希望在明年結夏安居的時候,我們繼續地再學習。剛才我們讀〈持品〉,這麼多的大菩薩、不退轉地的菩薩在十方世界弘揚《法華經》,還向佛說「遙見守護」、希望佛要守護,何況我們初學的人,當然也還是蒙佛菩薩的慈悲加護才能夠學習這十三品;也希望後面的十五品能蒙佛菩薩的加護能把它圓滿下來。在這將近三個月之內,真是蒙佛菩薩的加被,大家能夠這樣不怕辛苦,有的時候陰天下雨、有的時候天氣很熱、有的時候事情也很忙,但是大家還能夠持續地來學習,真是非常難得。   在我本人,我以前曾經講過兩次,但是我感覺到……(以前倒是一下子連續地把它講下來),但是那兩次我感覺我還是很不及格的;現在這一次要比以前好得多,但是現在中間停下來不能夠連續地把它圓滿,這可見我個人還是業障深重了,非常抱歉!在這裡我除了感謝他們三位大德之外,也非常感謝你們各位法師、各位居士,肯拿出來時間陪伴我學習,這也不是容易的。   站在我們出家人的立場,我們是應該時時地要有佛法來滋潤、潤澤我們的身心。印順老法師說「遊心法海六十年」,遊心在法海裏六十年,我們雖然沒有那麼久,但是我們應該認識到這一件事,就時時地要有佛法潤澤我們的身心才是實在的、才是正確的。就像我們身體有瘡、或者是有病常要敷藥,這病痛的痛苦能減輕,也有恢復健康的希望;說我們有煩惱病在身口意裏面時常地發作,若常常有佛法熏習就能對治,雖然還沒得聖道但是會好得多,所以常常地學習佛法對我們出家人是非常需要的;如果我們雖然是出了家,但是我們不去學習佛法、沒有佛法的滋潤,那是不合適的。   或是我們有的時候為了替大眾僧辦事,我們對佛法的學習就會忽略了一點,這實在是不得已的事情,大家都在學習佛法、大家都在用功修行,而為了護持大眾僧能安心的修行、犧牲自己的時間去辦事,這功德也是非常大的。我們看經上說釋迦牟尼佛和彌勒菩薩,這彌勒菩薩他本身的功德成熟了,但是他所度化的眾生他們的善根還沒成熟,彌勒菩薩應該先成佛的,但是不能成佛;釋迦菩薩他所度化的眾生善根成熟了,可是他本人的善根沒成熟,但是弗沙佛加被他一下他就成熟了,於是乎他先成佛。這就是護持大眾僧的功德,雖然他當時是忽略,但是他的功德非常大。   我說這話的意思就是:我先是感謝 海公他們三位大德,也感謝各位法師、各位居士,也感謝各位護持法會的法師和居士們,因為世間上的事情還是說眾緣所生,不是一因一緣所能成就的;但是我玅境很慚愧,出家是……還沒有到五十年(一九四五年出家、一九四七年受具足戒、一九九三年講此經),可也將近五十年了,但是很懈怠,沒能夠真實地用功,對佛法的學習不夠,我講解的有很多的地方不圓滿,也可能有多少出入的地方,我非常希望 海老、了老、體通法師、各位諸山長老、各位大德、各位居士能夠指教我,我非常地感謝的。   這有人寫了一篇文上來,我念念:我將才的說話裡面說到這一點:我願意把這部經有始有終的全部圓滿,不願意在中間停下來不講;我不要完全聽醫生的話,我自己感覺我的體力還能繼續講,我自己是感覺這樣子。我所以停下來,是我計算這個時間,若是這樣的速度繼續講下去,要到十月,(我說的是國曆、陽曆),要到十月二十號以後才能講完,而這中間我還要到福嚴佛學院去至少要兩個星期,我又答應了台北的華藏講堂要講靜坐、說這個禪修的事也要講幾天的,這樣加起來,可能至少要三個星期以上(還有別的地方),算一算這個時間,就到十一月半左右了;這樣子,我在美國的事情就有困難了,所以我只好在現在就停下來,這個原因就是這麼多。我內心裡面決定是願意把它完全地圓滿下來。我相信,明年即使有什麼事情,當然事情總是沒有完的,不過我可以把這件事排在我的時間表裡面,也還是在安居的時候來,那麼就是決定明年夏安居的時候在這裡我們繼續的學習。   我看寫信這位他寫得非常好,當然我決定願意,我不願意說謊話的,但是我……,你們不怕我講得不好、不怕我耽誤你們的時間,我希望你們還來。阿彌陀佛!耽誤各位時間很多了!   此次《法華經》的法會大眾得聞妙法、歡喜踴躍得未曾有,所獲利益不可稱量,無奈老法師法務甚忙,未可於今夏全習完畢,又欣聞 海公宣布於明夏續講圓滿法事,令我等大喜稱慶,如從飢國來忽遇大王饍,大眾翹仰老法師明夏之到來,如大旱之望雲霓一般。然而尚有一事心尚懷憂懼,即老法師並未親口對大眾承諾此事,令我等之心忐忑不安。倘屆時有諸餘事緣障礙,懇求老法師大慈大悲,無論如何排除萬難、莫復餘去,於明夏再灑甘露,滿眾等求法之殷望。今日於法會結束之際,仰祈老法師能於大眾之中、親口承諾此事肯定無疑。若復得王教而乃快安樂。老法師慈悲,敬祈無以我等所求為煩,則不勝感戴之至! 《妙法蓮華經》〈安樂行品‧第十四〉安樂行品‧第十四   全部的《法華經》分成序分、正宗分、流通分,這一品是流通分裡面的最後一品、迹門開權顯實的第三段。前面的序分是通序迹本兩門,就是通序迹門的開權顯實、和本門的開近顯遠;在迹門裡面又分成三段:第一段是從〈序品〉裡面通序結束之後,「爾時,世尊四眾圍繞,供養恭敬,尊重讚歎」從這裡開始就是迹門的別序、是迹門的序分,它是特別敘述迹門的緣起,那個「序段」裡面一共分五段,就是眾集序、現瑞序、疑念序、發問序、答問序,這五段完了的時候也就是序品結束了。   第二段是由〈方便品〉開始到〈授學無學人記品〉這是迹門的正宗分,就是三周說法,一個是法說周、一個譬說周、一個是宿世因緣周,這三周說法就是佛開示這些聲聞人、開導他們迴小向大,教他們發無上菩提心、行菩薩道的意思。   三周說法結束了,從第十品開始、就是〈法師品〉〈見寶塔品〉〈提婆達多品〉〈勸持品〉〈安樂行品〉,這五品是第三段、迹門的流通分,這前三品是讚歎弘經的功深福重,所以接著〈持品〉就有八萬大士在此方弘揚《法華經》,這些得授記的阿羅漢在他方世界弘揚《法華經》,還有八十萬億那由他的菩薩於十方世界弘揚《法華經》。   現在說流通分裡面的第五品〈安樂行品〉,這一品的大意就是:這些不退轉的大菩薩、他們是在我們這個世界上弘揚《法華經》;在〈持品〉上說出來,菩薩受到眾生的毀辱擯斥,這可見弘揚《法華經》的艱難,即使那麼大的威德、那麼高的道德,弘揚《法華經》還那麼不容易。那些阿羅漢都是愛見煩惱已經清淨了的聖人,他們不敢在娑婆世界弘揚《法華經》,而發心到他方世界去;這樣的情形,在外凡位的初發心菩薩看見了、他心裡面非常失望,他也感覺到佛讚歎弘揚《法華經》的功德廣大,他也很歡喜願意發心弘揚此經的,但是看見這些大菩薩、這些新發心的阿羅漢,這麼高的修行人,他們弘揚《法華經》的情形是這樣子,那麼我是初發心、是個凡位,我是沒有希望修行這種功德了,就失望了,所以本師釋迦牟尼佛為這一類初發心的凡夫菩薩說〈安樂行品〉,就是你如果修行四安樂行,你也可以在此世界弘揚《法華經》的,原因就是這樣子,所以有這一品出現;這是說這一品的由來。   這個品的題目「安樂行品」,智者大師解釋是「身無危險名之為安,心無憂惱名之為樂。」就是身心安樂這樣意思。這裡面是說,在此世界弘揚《法華經》不安全、有危險,現在如果你修學這四種安樂行、你就身心安樂、沒有危險了,就能遠離一切驚怖、身心自在了,那麼叫作「安樂」。若從深一層的意思來說,如果你能夠修行這四種安樂行、你也可以得大般涅槃、得無上菩提的安樂,但那是以後的事情;現在是說,在弘揚《法華經》的時候須要身心安樂,這是現實的問題;所以這個「安樂」雖然通於大般涅槃的安樂,但是它主要的中心意義是現在的身心安樂。   安樂行這個「行」字,讀「行」是正確的,這「行」裡面有四種安樂行,就是身安樂行、口安樂行、意安樂行、誓願安樂行,這四種修行有共同的意思,就是止、觀、慈、悲。身安樂行也有止觀和慈悲,口、意、誓願也都有止和觀、和慈悲的這種修行方法在裡面;就是用止觀、慈悲來指導自己的身、口、意和誓願,這樣去弘揚《法華經》,你就能得到身心安樂了;如果不能這樣子,就是苦惱了,那麼這個初發心的菩薩就不能弘揚《法華經》了。這個「行」字的大意是這樣。   智者大師解釋說這個「行」有止行、有觀行、有慈悲行。「止行」在這裡面的意思就是這位學習《法華經》、弘揚《法華經》的人,他在這個世界上,他的眼耳鼻舌身意和所接觸的一切境界、心裡面都不要執著;若是違背自己的境界、就是毀辱傷害這種事情出現的時候,不要執著;隨順自己的如意境界出現的時候,也不要執著。這就是《金剛經》說的「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的意思,就是把這一切的執著心都停下來,使令心能夠無著,這叫作「止」。我們如果執著這些可愛的境界,或者可憎的境界,你就隨順這種境界起貪心、起瞋心了,現在「止」就是把這些煩惱都停下來,使令內心裡面無喜亦無憂、無貪亦無瞋。《瑜伽師地論》說是「心住上捨」,這是指我們修行人的心住在「捨」那個義上面,這個「捨」就是「無著」的意思,它是修行人的一種境界,這是說「止行」。   「觀行」就是觀察這一切違順的境界,觀察眼耳鼻舌身意、色聲香味觸法這一切的境界都是畢竟空寂的。這個「觀」就是思唯的意思,你心裡面也不貪、也不瞋、也不喜、也不憂的時候,在心裡面清淨自在的時候,外面的境界雖然是在波動、刺激、誘惑,但你心不動,你內心在止的境界裡面修觀、觀一切法空,這樣的思唯你心就不住於外境、心不隨境轉了;所以這個「止」是由「觀」而來,「觀」也是由「止」而來。假設心裡面隨境而轉,起了貪心、起了瞋心、或者起了種種的憂慮、或者種種的分別,那你還能修觀嗎?所以是因止而有觀、因觀而有止,但是修觀而後止的時候,也有深淺的不同;現在說初發心的修行人,對於這一切虛妄、流動的境界,心裡面雖然不能像聖人那樣的不執著,但是就在這樣的止和觀、觀和止的修行中,也能夠有多少的清淨了。   第三個行就是「慈悲行」是用慈悲心去弘揚《法華經》,不是希求名聞利養的心,是用慈悲心去利益一切眾生的,這叫作慈悲行。   用這三種「行」在身、口、意上說、在誓願上說都有這三種行,這樣修行是在因地的時候,還沒得無生法忍之前,在凡夫的時候這樣修「止行」、止一切煩惱的時候,那麼將來得無生法忍以後、得無上菩提的時候即是斷德。這個「觀行」得無生法忍以後、到成無上菩提的時候就是智德。這個「慈悲行」到得無生法忍以後、到無上菩提的時候就是恩德。因為這樣的慈悲廣度眾生、於眾生有恩,也就是解脫德、能令一切眾生得解脫;止觀是令自己得解脫,自己得解脫的這個「止行」就是得法身德,就是安住在第一義諦上,第一義諦就是法身了;自己得解脫的這個「觀行」就是般若德。所以這個三行也就是法身德、般若德、解脫德,也就是斷德、恩德、智德,這三德圓滿了、就得無上菩提了,這樣說是深一層的說法。到初得無生法忍的時候,因為在自己的身口意裡面成就了清淨無漏的功德,那是特別值得尊重的事情,得無生法忍入聖位了,一直到無上菩提的時候三德圓滿;這樣說,就是這個安樂行由凡位的四安樂行、一直到無上菩提,通於深淺的,但是重在凡夫初發心時候的這個修行,你能夠這樣修行就可以弘揚《法華經》了。   這個題目「安樂行」的含義,在我們古代大德的大智慧、他們說的這個妙意是很多很多的,現在就簡單介紹到這裡;這也就包含了這一品的大意在裡面了。 丁五、安樂行品(分二科) 戊一、問(分二科) 己一、歎前品深行菩薩能如法宏經 爾時,文殊師利法王子菩薩摩訶薩白佛言:世尊!是諸菩薩甚為難有,敬順佛故發 大誓願,於後惡世護持讀說是法華經。   這是讚歎前一品那些已入聖位的「深行菩薩」,就是到第八地以上的不退轉菩薩、與第一義諦相應了名為「深行」。「爾時」前面的〈持品〉說完了的時候,文殊師利法王子菩薩摩訶薩就對佛說:世尊!這些不退轉的大菩薩他們真是難能可貴、能夠這樣的發心弘揚《法華經》,在這個娑婆世界五濁惡世裡面受眾生的毀辱,但是菩薩不介意、其心無所住,對於佛還是特別的恭敬、能隨順佛的教誡、隨順佛慈悲的命令,所以他們能夠建立這種廣大的願力;有這樣的願就決定要能夠實現叫作「誓願」。佛滅度以後,這些大菩薩在這個五濁惡世,就是眾生的煩惱太重、業障太重了,在這樣不容易弘揚佛法的環境裡面,這些大菩薩他敬順佛故、發大誓願護持是︽法華經︾,他使令這個︽法華經︾能夠無障礙的流行在這個世界利益眾生,他也自己讀誦這部︽法華經︾、也為眾生演說這部︽法華經︾。這麼樣的困難,他還是發願做這樣的事情,這是甚為希有的。 己二、問始行菩薩云何惡世宏經 世尊!菩薩摩訶薩於後惡世,云何能說是經?   世尊!這些不退轉的大菩薩,他們有廣大的智慧、神通道力,他們自然知道怎麼樣在惡世裡面弘揚︽法華經︾。問題是在凡夫位、才開始發無上道心的人還沒能得不退轉,這個道力是很微弱的;這種人怎麼樣弘揚︽法華經︾呢?這個才發心的菩薩還沒有通達佛法,他希望佛開示怎麼樣在惡世弘揚︽法華經︾,使令這些人能夠知道弘揚的方法。 戊二、答(分三科) 己一、總標章 佛告文殊師利:若菩薩摩訶薩於後惡世欲說是經,當安住四法。   佛回答文殊師利說:如果菩薩摩訶薩在五濁惡世的時候,他想要宣揚此︽法華經︾「當安住四法」,他應該學習這四個方法才可以的。這個「住」就是依止的意思,以這四種方法作為你內心的依止處,你安住在這四個方法上不要遠離,你就可以弘揚︽法華經︾了。 己二、解釋修行方法(分四科) 庚一、身安樂行(分二科) 辛一、長文(分二科) 壬一、標 一者、安住菩薩行處及親近處,能為眾生演說是經。   修行的四種方法:第一個是身安樂行,第二、口安樂行,第三、意安樂行,第四是誓願安樂行。佛法並不是離開了自己的身口意而另外去說什麼事,那有什麼用呢?要能夠在自己的身口意上實踐、這才是有用的。第一個「身安樂行」,標出來一個行處、一個親近處,你能安住在這兩處、你就能為眾生演說︽法華經︾了。   「行處」這個「行」字,一般習慣的說法就是走路、向前走路;但是這裡面還有一個意思,就是內心裡面的境界,你內心向前進趣也叫作「行」。這個「處」是處所,你走路的地方、走的這條道路是你的行處;現在這裡說「處」是指「諸法實相」說的,這個諸法實相是我們的心行處;平常我們的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是在色聲香味觸法上活動,我們的心就是在這些是非煩惱上面活動,這就是我們的凡夫境界;現在這個心要改變一下,不要再走色聲香味觸法這個道路,不要再老習慣不斷的去分別是非煩惱,現在要以第一義諦作為你內心的行處。雖然這是說弘揚《法華經》的人,實在也是通於一切出家人的修行。這個「行」裡面還有個「願」的意思,你這個願望鼓勵自己精進的向前進到第一義諦那裡去;初開始用功的時候,雖然天天修止觀、是在第一義諦這裡用功,但是距離還很遠,所以要繼續向前進,這個「行處」有這個意思。   「及親近處」,親者近也,你和它相親就是和它相近的意思。若是已經入聖位的人「心住上捨」,心安住在那個最殊勝的「捨」的境界、無著的境界,到佛的境界當然是圓滿了;現在我們雖然是凡夫,也要學習這樣子「心住上捨」,就是也要那樣的住第一義諦,這時候如果我們念佛求生淨土,心裡面有一個「欣」、有一「厭」,就是我歡喜到阿彌陀佛國去叫作「欣」,「厭」我不高興這個娑婆世界、我厭惡它。現在這個「親近處」也有這個意思,就是我平常在色聲香味觸法上貪瞋癡種種煩惱、我不高興了,「厭」厭惡這樣的事了,現在我歡喜到第一義諦那裡去,我同第一義諦相親近;這個凡夫他向前邁了一步、同第一義諦近了一點,他繼續向前進、同第一義諦更相近了。一個行處、一個近處,這裡面的含意是相通的。這是天台智者大師這麼解釋。   其他的大德解釋:「行處」是已經得無生法忍的人、他心裡面與第一義諦相應了;「近處」是在凡夫的時候不斷的修行,雖然沒能夠契合第一義諦、但是相近了、接近了,所以叫作親近處。這樣解釋也不能說不對,但是在後邊的文上看,還是智者大師說得好,只是智者大師這樣解釋「行處」和「近處」,解釋成一個樣、同一個面目了,那麼又何必說兩個呢?智者大師解釋說,這個「行處」說得簡略,就是你向第一義諦那裡去進趣,它說得簡要;「親近處」就說得廣,其中還包括了為進趣第一義諦所作的方便行,修行這個事情也並不就是一條道,就是所謂戒定慧了,這個「慧」是能契合第一義諦,但是也要有「戒、定」的幫助,所以又說到戒、又說到定,就是說得很多;所以這「行處」和「近處」就是有廣略的不同。你若是能夠安住在菩薩行處及親近處,那麼你就有資格、有能力為眾生演說此《法華經》了,你也會得到安樂了。 壬二、釋(分二科) 癸一、釋行處 文殊師利!云何名菩薩摩訶薩行處?若菩薩摩訶薩住忍辱地,柔和善順而不卒暴, 心亦不驚;   佛召呼文殊師利菩薩問:菩薩摩訶薩這個行處的含義是什麼呢?底下就解釋說:假設這個菩薩他能夠安住在「忍辱地」,前面說「處」、行處的處,這裡說「地」,這個「地」如果淺白一點說,就是很安穩的、不動的意思,這就表示外邊的境界羞辱你的時候,你能夠安忍不動,你安住在忍辱地,這是淺白的這樣說。其次深一點說,這個「地」也就是那個「處」,也就是第一義諦、就是諸法實相了;就是這個毀辱、這一切浮動虛妄的境界,在凡夫來說是令心為之波動;現在我們佛教徒要求不動,那就是你這個心要安住在第一義諦上、它就能不動,雖然有種種的境界、但是你心能不動,所以叫「住忍辱地」。這裡面還有個「止觀」的意思,我們若是隨著這個虛妄的境界去分別、去心隨境轉,那當然就不能忍辱;如果你學習了第一義諦的道理,你觀察這個羞辱的境界是因緣所生、是畢竟空的,你心裡面住在畢竟空上就沒有事了,這個屈辱的境界在你的心裡面沒有了、沒有辱可忍了,你心就安住不動了。如果沒有這樣的正念觀察,那是不可能不動的,一定是心隨境轉了。   在這裡包含兩種意思,也是不動的意思、也是第一義諦諸法實相的意思;表現於外的就是他忍辱了,雖然有種種毀辱傷害的境界,在心裡面能安忍不動,所以叫作「住忍辱地」。但是這種事情,在凡夫的時候的確是難,所以要在平常沒有這種境界的時候,你要去觀察諸法實相,你常常的觀察、觀察的熟了,等到這個「辱」的境界出現的時候,你把你熟悉的第一義諦這個觀拿出來、觀察這個毀辱的境界,立刻的你這個心就能安住不動,雖然還沒能住在第一義諦,但是它也不住在毀辱的境界上了,那麼這就是調伏自己的瞋心「住最上捨」了。   現在說「若菩薩摩訶薩住忍辱地」,這就是凡夫學習觀察第一義諦的時候,你常常這樣觀熟悉了,在日常生活上種種的這些令人心裡煩惱的境界就可以忍受得住,就會好過一點,所以「住忍辱地」。這樣講忍辱是叫作「生忍」,就是有情的眾生給你苦惱的時候,你用佛法的正憶念就可以安忍不動。   你表現於外的面貌是「柔和善順」的,善者能也,你能隨順第一義諦的時候,雖然有很多的屈辱、你還能夠柔和,「而不卒暴」不會兇暴的不順於道理作種種的惡事去報復眾生,不會這樣子;這「柔和」和「卒暴」是兩方面,因為你忍辱了、你就柔和而不會卒暴,就是你能夠修這個觀、你的心能夠觀察第一義諦,你就能這樣柔和而不卒暴。   就是有嚴重的傷害的時候「心亦不驚」,我們平常人當然是愛著這個身命、愛著名利,如果你對於這些境界愛著心重,忽然間若失掉的時候心裡面就會驚慌。現在說「不驚」是因為你觀察第一義諦的時候,心與第一義諦相應,隨順第一義諦的時候無色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這裡面是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也不增不減的,那麼自然他就是不驚了。我們的心若是住在色受想行識,有一個「我」、有一個「命」這寶貴的生命,有寶貴的名、寶貴的利,那就有生有滅、有垢有淨了,這心就有得有失、就恐怖了;你住在第一義諦上沒有這些事情,所以不暴也不驚,這就是叫作「生忍」。生忍就是觀察色受想行識裡邊沒有我、眾生不可得,這也就是我空;是空、但是還是有色受想行識的,這色受想行識上有種種的變動、使令你要能忍得住,那麼這是觀察我空、也是第一義諦,所以可以柔和善順、而不卒暴,心亦不驚。 又復於法無所行,而觀諸法如實相,亦不行不分別,是名菩薩摩訶薩行處。   底下這是「法忍」,這法忍有兩種不同的解釋:一種就是寒熱、冷暖、得失這些事情,還有利衰、毀譽、稱譏、苦樂這八風的境界,在這些法上的變動你能忍得住、那麼叫作法忍,當然這還是在「有」上說的,這是一種解釋。第二種解釋就是觀一切法空的意思,就是「又復於法無所行,而觀諸法如實相,亦不行不分別」那叫作「法忍」,這樣就是講「空」的意思了。講「生忍」是觀察眾生不可得,「法忍」是觀察一切因緣生法不可得,合起來說就是「無生法忍」了。   「又復於法無所行」我們觀察因緣生法裡面沒有我可得,這是「生空」、也就是「我空」,觀察一切法不可得就是「法空」。《阿含經》裡面處處說我不可得,在《大般若經》上也重視這一點、觀察我不可得。我們如果常常的修我空觀,也是能「住忍辱地,柔和善順而不卒暴,心亦不驚」,也能達到阿羅漢的境界,阿羅漢也是心住上捨,他也是沒有卒暴心驚這些事情;現在說修生空觀、我空觀「心亦不驚」是說這粗顯的境界。「又復於法無所行」這底下是修法空觀,就是更微細的境界了,不但是我空、法也是空,觀察色受想行識、因緣所生也是畢竟空的,所以這個「法空」如果從開始發菩提心、修法空觀,就是我不可得、法也不可得,色受想行識這生滅垢淨的一切法都是不可得,它不是你心所行的境界;你能觀察它是畢竟空的、就無色受想行識,這時候就沒有色受想行識為你心所行之境,那麼就是畢竟空、諸法寂滅相了,就是「無所行」了。   為什麼能夠「於法無所行」呢?就是因為﹁觀諸法如實相﹂的關係,你觀察色受想行識、眼耳鼻舌身意、色聲香味觸法這一切一切的境界、觀察它的真實相的時候,這些因緣生法的生滅變化都是虛誑的、不是真實的、它是畢竟空的,這個「畢竟空」是最正確的、是真實不虛、是不變異的;所以站在因緣生法的虛妄相說畢竟空是真實相,這個虛實是相對的;觀諸法如實相的時候是沒有那個虛妄分別的境界,因為你這樣觀察到如實相的時候是離一切名言相的,離名言相當然那些分別都是不可得了。   「亦不行不分別」你這樣修行的時候、你的心也不行於不分別,就是分別不可得、這個不分別也不可得了,這是深一層的智慧觀察,也是止的意思,就是安住第一義諦的意思了。你真這樣的觀察「是名菩薩摩訶薩行處」,菩薩摩訶薩的行處就是這樣子,你能這樣、你就能為眾生演說這部《法華經》了。   我們不修止觀的凡夫,這個心是「有所行」有一個所行的境界,我們這個心在色聲香味觸法上活動,在這一切有所分別的境界上、當然是有所得,這種執著時時的在活動,是「於法有所行」。現在你住忍辱地修止觀的時候「於法無所行」,也就是沒有辱的這件事,因為你這個止觀現前了、觀察這個辱是畢竟空寂的,觀察它沒有這回事的時候、你所有的煩惱都不活動,這是「無所行」。這「無所行」有幾種,一個是沒有辱的這種境界,第二也沒有這個煩惱的境界,第三種、觀察到諸法如實相的時候是離一切名言相的、是無分別境界,忍辱不忍辱這都是戲論,在他心裡面沒有這些分別,他的心不行於有分別的境界,就是行於無分別的境界,所以「於法無所行」。但是沒有到圓滿境界的時候,自己就會有分別『喔!我現在無分別了!』就會這麼想。所以這底下又進一步說「亦不行不分別」,你也不要去取著這個「不分別」,也不分別『我現在住於無分別了』,也不要這樣想;那麼這時候才是無分別,這時候是住忍辱地。   「又復於法無所行,而觀諸法如實相」這是所緣境,這所緣境是空了、所緣境是不可得了,安住在不可得的境界,「亦不行不分別」能安住無所得的那一念清淨的分別心也不可得,也就是能觀察的智慧也不可得了,能所俱寂,那個無分別境界叫作「住忍辱地」。   「住忍辱地,柔和善順」這是沒得無生法忍的時候,就是一個伏忍、一個順忍。在初發心學習修止觀的時候,你心裡面常能用止觀去訓練自己,它就多少有降伏煩惱的力量,就是粗顯的煩惱能伏住,這時候就名之為「伏忍」。「柔和善順」因為你心裡面能順於第一義諦、你能夠修這樣的止觀,所以你能伏煩惱,這就叫作「順忍」。這兩個忍,伏忍是外凡、順忍是內凡。   「於法無所行而觀諸法如實相」這就是入聖位了,入聖位的時候「亦不行不分別」就是屬於無生法忍了,到了佛的境界就叫作「寂滅忍」,那是究竟圓滿了。在凡位開始修行的時候,外凡、內凡,一個是伏忍、一個是順忍;生忍是在凡位的時候,法忍就是入聖位的時候,這樣通於深、通於淺,「是名菩薩摩訶薩行處」。 癸二、釋親近處(分三科) 子一、約遠論近(分十科) 丑一、遠豪勢 云何名菩薩摩訶薩親近處?菩薩摩訶薩不親近國王、王子、大臣、官長。   前面說「行處」這個文很簡要,就這麼一段。這後邊說到「親近處」就說得多了,在我們初發心的人來說,這個修行的方法就比較完備了一點。這一科是「約遠論近」就是有十種惱亂,這十種事你處理得不對、你就會受到惱亂。你遠離這十種惱亂的事情、就能幫助你親近諸法實相的境界、幫助你親近勝義諦。分十科,第一科是「遠豪勢」遠離那些豪貴有勢力的人,不要和那些人親近。   菩薩摩訶薩不親近「國王、王子、大臣、官長」這都是國家政府的領導人,你不要同他親近。在律上是有說這些事情,就是出家人同這些人親近雖然有些好處,但是也有壞處。什麼壞處呢?就是政府裡人事上若有什麼變動,這個不如意的人就會疑惑是某比丘說我的壞話了,所以國王不高興就把我撤職,就會放到你身上去,就會找你的麻煩了。並且國王大臣這些人雖然是有勢力的人、但也還是個生死凡夫,凡夫就有凡夫的特性,修道的人和這些人是不同路的,不是同一個道路的、你同他在一起就容易打你的閒岔,尤其是我們凡夫初發心修行的人,你若常和他在一起對你有傷害,所以就是不親近他、遠離這些人比較好。 丑二、遠邪人邪法 不親近諸外道梵志、尼犍子等,及造世俗文筆、讚詠外書,及路伽耶陀、逆路伽耶 陀者。   第二科「遠邪人邪法」,在我們初發心的佛教徒來說,我們對於佛法的認識還沒有畢業,若是同外道邪人邪法在一起,就會擾亂我們的菩提心,也就容易有問題,所以同他遠離也是好。   「不親近外道」,這個「外道」就是佛法以外的,他和佛法不同,他另有一種不符合正知正見的理論作為他們的一條道,那麼就叫作外道。「梵志」就是他們也有高上的意願、他們也想要得涅槃、或者想要得禪定,那個心裡的志願也是很高上的,所以叫作梵志。「尼犍子等」,尼犍子也是外道,中國話翻個「離繫」,就是那些裸體外道。也不親近「造世俗文筆」的,世間上的這些文學家,詩歌之類、碑銘之類的這些人,也不要親近他;那些世俗文筆很利的、文章寫得很妙的人,能「讚詠外書」就是佛法以外的書,讚歎外道邪惡思想的這些人我們也不要接近。   古代的翻譯「路伽耶陀」翻個「惡答對人」,「逆路伽耶陀」翻一個「惡徵問人」,就是問答都是很惡的人。「逆」這個字是中國話,「路伽耶陀」是印度話。另外有個翻譯,「路伽耶陀」翻個「順世外道」就是唯物論者,就是斷滅論者。「逆路伽耶陀」翻一個「左順世外道」就是不同於順世外道的另一種外道,這些人也不要親近。 丑三、遠兇險戲 亦不親近諸有兇戲、相扠相撲、及那羅等種種變現之戲。   也不要親近「諸有兇戲」就是很兇惡的一種遊戲。「相扠」就是拿著拳頭打人。「相撲」撲者擊也、打也,就類似拳賽、摔跤那一類的事情。「那羅」翻到中國話翻個「力」,但是解釋說是彩畫其身,把這個身畫成一個怪樣、然後種種變現的遊戲,就是世間上種種的幻術這些事情。我們發菩提心修學聖道的人當然不應該同這些人接近,把時間都空過了,心裡面散亂、放逸,於自己也有妨礙。 丑四、遠旃陀羅 又不親近旃陀羅、及畜豬羊雞狗、畋獵漁捕、諸惡律儀,如是人等,或時來者,則 為說法,無所希望。   「旃陀羅」中國話翻個「屠者」就是殺生的,在印度那個地方說是有犯嚴重罪的人就給這個「旃陀羅」去殺死他;「旃陀羅」也翻個「嚴幟」,就是他有標幟的,他走路的時候手裡面搖鈴持竹,搖著鈴子、拿個竹竿走在路上,別人看見了就知道他是「旃陀羅」,這種人是以殺生為職業的,你若親近他就容易失掉慈悲心。還有就是養豬、養羊、養雞、養狗的這種人,也是以殺生賺錢維持生活的;還有在山野裡面打獵、捕殺禽獸為生活的人;還有這個在水裡面打漁的人;這些都屬於「諸惡律儀」,做這些惡業都是不善的律儀,不是做善業的這些人你不要親近他。如果這些人有的時候到你這兒來請法,你也為他講解佛法的道理、覺悟他的迷惑顛倒,但是你不要對他存有什麼希望。 丑五、遠二乘眾 又不親近求聲聞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亦不問訊。若於房中、若經行處、若在講堂中,不共住止。或時來者,隨宜說法、無所希求。   也不要親近求聲聞乘的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這四眾他們是希求得阿羅漢果的。「聲聞」就是聽聞佛的法音,修學戒定慧而得聖道的人,就是得初果、二果、三果、四果,得阿羅漢果就是所作已辦了,就是最成功了;希求這些聖道的這種比丘、或者是比丘尼、或者是優婆塞、優婆夷,你不要同他接近,因為弘揚《法華經》的人是大乘的佛教學者,對這小乘佛教的學者不要同他接近。這個意思就是初發心在大乘佛法裡面修行的人、對大乘佛法的認識還不是很堅固,你同這些不同思想的人接近,雖然也是佛法、但是是屬於小乘的,你同他來往、有可能被他轉變、退大取小了,所以這地方告訴你不要同他接近。   「亦不問訊」也不要同他打招呼。若是在房屋裡面、或者是在經行的地方、或是在講堂之中,都不要同他靠在一起;這件事,佛說得非常的嚴格,和他不要來往。「或時來者」或者有的時候,這些小乘佛教的學者到你這兒來了,「隨宜說法」你可以隨順他合適的、將就他歡喜的這些小乘佛法,你可以為他講解這些小乘佛法;就是因為他沒有發大乘心,你想轉變他修學大乘佛法也是很難的,那麼就為他說小乘佛法好了,但是你對他也不要有所希求,不希求名聞利養這些事情。 丑六、遠欲想 文殊師利!又菩薩摩訶薩不應於女人身取能生欲想相而為說法,亦不樂見。若入他 家,不與小女、處女、寡女等共語。   這第六段「遠欲想」要遠離這個欲的妄想。菩薩摩訶薩不應該對於女人身取著那個能生欲想的相,不要去取著分別,是可以為她說法,但是不要取著欲想的相,也不要歡喜同女人見面。若是去到別人的家裡面,不要同小女孩共語、也不要同處女共語、也不要同寡女等共語,不要同她們說話。 丑七、遠不男 亦復不近五種不男之人,以為親厚。   也不要親近五種不男的這種人。這五種不男的人,在大辭典上有解釋,這裡就不解釋了。這個五種不男之人,他們有兩種煩惱;就是他們見到女人他有男人的煩惱,見到男人他有女人的煩惱,這五種不男的人是這樣子,所以他的煩惱多,他很難學習佛法的,不是載道之器,所以這種人不能出家作比丘、比丘尼的。那麼不要同他親近,也就是使令你本身清淨一點,你不要同他親厚。 丑八、遠危害 不獨入他家,若有因緣須獨入時,但一心念佛。   你不要單獨一個人到俗人的家裡面去,這是很危險的事;若是有特別的因緣須要單獨到他家的時候「但一心念佛」,你要一心的念阿彌陀佛,一心念佛就有不可思議的力量,能保護你的安全。 丑九、遠譏嫌 若為女人說法,不露齒笑,不現胸臆,乃至為法猶不親厚,況復餘事。   若為女人宣說佛法的時候,你笑是可以,但是牙齒不要露出來,不露齒笑就是微笑了。這個胸臆不要現出來,這也就避免引起一些分別心,乃至為了宏揚佛法都不和女人親厚,何況其他不是佛法的事情。 丑十、遠畜養 不樂畜年少弟子、沙彌、小兒、亦不樂與同師。   你不要歡喜畜養年紀很小的人作弟子、收他作沙彌,古德的注釋上說五歲以下的孩童叫「小兒」;也不歡喜和他拜同一個師父。這個意思是說,這年紀太小了,你很多的事情要照顧他;那麼我也是初發心修學佛法的人,我也要用很多的時間在自修這上面,如果去照顧這個年小的弟子、沙彌小兒,那麼你自己用功的時間就沒有了。並且,同這個小孩子在一起也容易生愛心,就是一個累贅,也是一個打閒岔的事情,所以「不樂畜年少弟子、沙彌小兒」。如果你和他同一個師父也是有事情,你的師父就把這小兒叫你去照顧,那麼也就麻煩了,所以「亦不樂與同師」。在律上說,收了徒弟、你就有責任要教導他的,你不教導他、你就有過失;所以這裡就是不樂畜年少弟子、沙彌小兒。   這十科就是身要遠離這些事情,所以叫作﹁身安樂行﹂。 子二、約近論近 常好坐禪,在於閑處修攝其心。文殊師利!是名初親近處。   這「約近論近」就是你要親近「常好坐禪」這件事,這件事能夠幫助你親近諸法實相的,所以你應該常常親近坐禪的法門,就是常常的修行、修學坐禪。前面的遠離十種惱亂就是屬於戒的性質,這底下「常好坐禪」就是修定了。   你要常常的歡喜坐禪,「常好坐禪」這是一個願,「在於閑處修攝其心」就是行。這個初發心的人應該在空閑僻靜的地方「修攝其心」,常常的來照顧這一念心、攝心不亂、令它明靜而住,這就是修奢摩他了,這樣子修攝其心也可以幫助你修毗婆舍那的;後邊那個「觀一切法空如實相」就是修毗婆舍那了。這樣說,前面是戒、這是定、後面就是慧,這個親近處就是戒定慧。「是名初親近處」這個初親近處就是戒和定,這是菩薩摩訶薩初開始應該學習的地方。 子三、約非遠非近論近(分三科) 丑一、總標境智 復次,菩薩摩訶薩觀一切法空,   這底下是第二親近處。若是用正行和助行來說,這第二親近處就是正行、是主要的修行。前面的戒、定就是助行,幫助你這個毗婆舍那的力量。這一科說「約非遠非近」,在第一義諦上哪有遠近呢?諸法皆是實相,哪有遠近的分別?但是在凡夫來說,善的、清淨的你要接近,壞的事情還是要遠離,所以約非遠非近來論這個﹁近﹂修毗婆舍那的法門了。   前面有了戒、而後又修禪定,現在再在禪定裡面觀一切法空,這「一切法」是指十法界的因緣生法;可是在我們初發心的人,你這所緣境不應該太廣,應該還是在色受想行識這裡修觀比較好,色受想行識五蘊也就是通於一切有為法,這道理來說一切法都是平等的。「觀一切法空」,「觀」就是思唯的意思,我們平常打妄想,分別這個事情、分別那個事情也是觀,但是那是虛妄分別,是屬於染污的性質、是煩惱、顛倒迷惑的境界;現在這個觀是清淨的,是屬於聖道、是向於第一義諦去的一個正道,雖然也是思想、也是分別,但是不同類,和染污的分別是不同類的,而這又是在禪定裡面來觀察這一切因緣生法都是畢竟空的。這「一切法空」是所觀之境,這個「觀」是能觀之智;把這個境和智「總標」就是先把它舉出來,下面就解釋。   「觀一切法空」這個道理,在前面的〈方便品〉「諸法從本來常自寂滅相」是說過了,在這裡就不再那麼多的重複了。 丑二、別釋 如實相、不顛倒、不動、不退、不轉、如虛空,無所有性,一切語言道斷,不生、 不出、不起、無名、無相,實無所有、無量、無邊、無礙、無障。   觀一切法空「如實相」,這個「空」也就是這個「如」,這個「如」字當一個「無差別」的意思,無差別就是這一切法的畢竟空就是如。譬如說高山有它高山的相貌,這個水是又一個相貌,它們是不一樣的、是有差別的;但是高山的畢竟空、和水的畢竟空是無差別的。這一切有為法彼此間都是不一樣,人與人也不一樣,都是有差別的,就是前一剎那的心和後一剎那的心也都有種種的差別相,但是它們都是因緣生的,因緣所生法畢竟空,這個畢竟空是無差別的,所以叫作「如」,這個「如」是實相、是一切法的真實面貌,這就表示因緣生法是虛妄不實的。我們凡夫、乃至到聖人的後得智他也是面對色聲香味觸法、面對種種事情的,而我們凡夫的分別心更是在這一切事情上取著分別;若是觀察這些境界、這虛妄的有為法它本性是畢竟空的,這個畢竟空才是真實的,這個一切法空、一切法都是「如」是真實相,那麼就是叫作「如實相」。   我們凡夫對這個「諸法如」沒有什麼意思,不希求這種東西;我們希求的是如意的色聲香味觸法,或者是榮華富貴、或者生天享天福,就是歡喜這些事情,認為這個東西好,就希求這些事情;這些事情是樂少而苦多,是令人苦惱的事情。現在釋迦牟尼佛告訴我們,你若想解脫這個苦、你到「諸法如」那裡就安樂了,就沒有六道輪迴的苦了,那是大自在、大解脫的境界。世間上的人是有欲樂,在聖人來說就是三昧樂,再進一步就是涅槃的樂,涅槃就是「諸法如」,一切聖人都是到涅槃那裡去,也就來開示我們說:世間上的榮華富貴靠不住、是欺誑你、令你苦惱的,這個「如」它是很誠實的、它不欺誑你,你若到諸法如那裡、它真實能夠令你大自在、大安樂的。解釋這個「如實相」是這麼意思。   「不顛倒」,顛倒就是錯誤、迷惑的意思。在經論裡面說這個顛倒有三種,第一個「想顛倒」就是世間上這一切有為法都是無常、都是在變動的,它不是永久保持那樣子,但是我們迷惑了、就認為是永久常住的;本來不可能「常」,就希望它能「常」希望永久的富貴、永久的權勢,就是希望它「常」,這個一個顛倒。「樂」,世間上是苦而認為是快樂,這是一個迷惑顛倒。「我」,這色受想行識裡面沒有我,生滅變化一點自在力也沒有,但是就認為有個常恆住不變異的我在裡面,認為有「我」這是個顛倒。「淨」,這個色受想行識、這個有漏的世間都是醜陋的、都是不清淨的、臭穢的,而認為很美、認為是很清淨的,這也是顛倒。這個無常、苦、無我、不淨,我們想它是常、是樂、是我、是淨,這叫作「想顛倒」。   第二個是「見顛倒」,這個「見」就是見解、有見地,世間上有「文筆讚詠外書」的這些文學家、世智辯聰這些人,他會想出個辦法來說出個理由是常、是樂、是我、是淨,他深深地執著這常樂我淨的,這叫「見顛倒」。   第三個「心顛倒」就是在常樂我淨上面生出了貪、瞋、癡各式各樣的煩惱。因為執著是美的、於是乎生出貪心來,不如意了就憤怒、就是生了瞋心;在常樂我淨上生出種種邪知邪見、生高慢心、生出來疑惑心、各式各樣的煩惱,這就叫作「心顛倒」。那麼生出來煩惱就造業,造業就得果報,在果報上又是想顛倒、見顛倒、心顛倒,就是這樣輪轉生死,這叫作「顛倒」。現在如果你能證悟這個「如實相」一切法空的時候就不顛倒,這個人他的大智慧境界能看見諸法真實相了,他不迷惑顛倒的。   「不動、不退、不轉」,這個一切有漏的有為法都是動、都是退、都是轉,這有為法是這樣子不固定的、它要變「動」;遇見壞因緣的時候他就「退」,就是作種種惡事、退到三惡道去了;若遇見好因緣,遇見善知識的時候,那麼他就能「轉」到人天、轉到好的地方去了。但是到了人天的境界也是無常的、也還是不是決定的,就是不停的動,不停的退、轉,不停的在這裡流轉生死;這些有為、有漏的一切法都是這樣子。現在觀一切法空的這個「如實相」,就是不動、不退、不轉,就是到了涅槃那裡是永久的大自在、大安樂,不像世間上這種無常的變動;世間上,作了國王也要退轉,你到了天上作了天王了也是要退轉,也是動、退、轉,都是靠不住的。你若是得到涅槃,觀一切法空如實相,就是永久的安隱自在,你也可以生大悲心到世間來度化眾生,但是你還是自在的、而不會動、退、轉的,不會這樣子。   「如虛空無所有性」,在前面的〈序品〉上有一句「或見菩薩,觀諸法性,無有二相,猶如虛空」,和這個意思一樣,「如虛空無所有性」就是「無有二相」的意思,這個有為法是這樣子,但是我們修學戒定慧契證了「一切法空如實相」的時候,你心就像虛空似的、無分別相、無所有性,你不感覺有二相;這個無為的境界、無所有性,就是無二相的境界,安住那種境界是離一切戲論的,所以說「如虛空無所有性」,這是形容證悟一切法空的那種清淨無為的不思議境界。   「一切語言道斷」這也是形容「如虛空無所有性」,證悟了諸法如的時候,不是語言能夠形容、能夠達到那裡的,那是無分別智證悟的境界,語言所不能及、你說不到的。但是這語言也有個道路,沒有道路的時候你行不通、就是你不能說話了。什麼是語言的道路呢?下面那個「無名、無相」,這個「名和相」是語言的道路。如果你不認識名、你不認識相的時候,你不會說話、你無從說起的;所以「名為先故想,想為先故說」,你要先有名而後你才能思想,你心裡的想也就是利用種種的名相才有的,你若不能思想你就不能說話,這三樣事是統一的、是不相離的。所以「一切語言道斷」這個話就是「如虛空無所有性」;佛的那個境界,圓滿的證悟了諸法如的佛境界是沒有名、沒有相的;名不能名、相不能相,所以「一切語言道斷」,語言所不能及、所不能形容的了。   「不生、不出、不起」,這個「生、出、起」也是說有為法的境界,這三個字正好可以配合三世:未來、過去、現在。這未來的事情,若是有因緣的時候它就能生,現在沒有因緣的時候它不生。那麼過去的事情,就是現在的一切有為法它一剎那間就滅了,那個一剎那間就滅去了、就不屬於現在了,從現在出去了變成過去了,就叫作「出」。未來的有為法它有「生」義,過去的有為法就是「出」,實在就是滅。這個「起」就是現在,現在的因緣合和了、它現起來了、現出來了叫作「起」。現在觀一切法空、一切法如,它是不生、不出、不起的,也就是不變異的意思;這一切法空、一切法如就是無為法,這無為法它是不生、不出、不起的。   「無名、無相」這一切法空、一切法如、如實相這裡邊是沒有名、也沒有相的。有為法彼此相對,可以說這是長、這是短,這是黑、那是白,彼此相對的就可以立出來種種名字,可以有種種的差別相。這無為法沒有這種相對的境界,所以裡面沒有名、也沒有相的,沒有這種事情。   「實無所有」這無為法、一切法空、一切法如,這裡面也沒有能取的、也沒有所取的這件事。我們說六根是能取的、六塵是所取的,有這「能所」的分別;或者說有一個智慧是能取的、有一個境界是智慧所取的,也有「能所」的事情;在這一切法空諸法如上沒有能、也沒有所,沒有這種「能所」的虛妄相,所以叫作「實無所有」。   這「無量」在《大般若經》上說:就是在無為法、諸法如上面沒有「量」,沒有過去、現在、未來的這種分量、這種分別。「無邊」沒有東西南北四維上下十方的這種邊際,在無為法、諸法如上也沒有這種邊際的分別。「無礙」這裡面沒有愛見煩惱的障礙;我們在有為法上,凡夫的境界有愛煩惱、有見煩惱,有這個煩惱的時候就有障礙,就有種種的苦惱;在諸法如上沒有這件事,沒有這個礙。「無障」這個「障」就是所知障、就是微細的無明、微細的取著;這所知障是聖人的煩惱,沒有成佛之前的一切的聖人他們有所知障,像阿羅漢猶有所不知、猶有所不能、猶有所不淨,那都是「障」;就是對於無量無邊的佛法他還不能完全通達,無量無邊眾生的根性他也不完全知道,就是知道一少分,還有很多不明白,這些無知就叫作「所知障」;也還有微細的取著心,這也是屬於所知障。現在這個諸法如、圓滿的證悟了諸法如的佛是「無量、無邊、無礙、無障」,這是個最清淨無為的境界了。   這在三三昧來說,「觀一切法空、如實相,不顛倒、不動、不退、不轉,如虛空、無所有性」這是空三昧的意思。「一切語言道斷,不生、不出、不起、無名、無相」是無相三昧的意思。「實無所有,無量、無邊、無礙、無障」是無願三昧的意思。這三三昧也通於阿羅漢,但是這裡是說圓滿的佛的境界。   這不修行的人是親近色聲香味觸法、顛倒迷惑的境界,常是在這裡打妄想,常去親近它;現在修行人你要常去親近觀一切法空、要親近這個諸法如、親近這個實相、不顛倒、不動、不轉,親近這個三三昧的境界。這件事從根本上說,這還是一個「願」的問題,你有沒有這個願?說是我不願意親近色聲香味觸法,我感覺這都是令人苦惱的境界。我願意親近諸法如,我要常常去親近三三昧;你要有這個願,然後你才能有這個行動的。   從這也看出來,這出家人日常生活的時候、這個心在什麼地方?在什麼地方活動?真實的說,從聞思修得無生法忍,你不深入的去思唯諸法實相、就是四念處你不深入的思唯,這個煩惱賊是沒有辦法殺死的,就是出家了幾十年也不行,煩惱它還在那裡。若是你能思唯諸法如的時候,如實相、它就不顛倒,顛倒妄想沒有了、這個煩惱賊就死掉了,這才是修行,它就「不動、不退、不轉,如虛空,無所有性,一切語言道斷,不生、不出、不起」,不會再有問題了。到那個時候,你心裡面「無名、無相、實無所有、無量、無邊、無礙、無障」了,就成功了,修行是這麼回事。 丑三、結成 但以因緣有,從顛倒生故說,常樂觀如是法相,是名菩薩摩訶薩第二親近處。   前面是說我們要親近這件事,這上面又說觀一切法空,但是事實上一切法還是有嘛!有高山、有平地、也有大海、也有這個來來去去的很多眾生,怎麼能說都是空呢?說「但以因緣有」這是因緣有的。什麼因緣呢?「從顛倒生」就是從這個常樂我淨的顛倒迷惑、從很多很多有所得的執著裡面生出貪瞋癡的煩惱、然後造業,這時候就有六道眾生,就是這樣所以才說「有」。你若觀察因緣生法本性空,「有」不可得,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那麼就是到聖人的境界了。我們凡夫迷惑了「但以因緣有,從顛倒生」,所以說一切法是因緣有的,有這六道的迷惑。   前面「觀一切法空」是勝義諦,這裡說「一切法因緣有」是世俗諦。這是說:這位菩薩修行,修這個「從假入空」修這個空觀、也修「從空出假」也修一切法因緣有的假觀,修這兩種觀,一個有觀、一個空觀;也可以說是觀一切法空、是一切語言道斷、是無名無相的,但以因緣有,從顛倒生故說;這就是對待凡夫的顛倒、生出來一切六道輪迴的事情,「故說」觀一切法空、如實相,是說出來這麼多的名相,來覺悟我們的迷惑顛倒才說的。如果你成佛了還需要這些事情嗎?就沒有這些事情了。如果你從聞思修得無生法忍,那一念無分別的根本智慧現前的時候、也是離一切名相的,那就是一切語言道斷,也是無名無相的。所以「但以因緣有,從顛倒生」對這一切顛倒迷惑的境界,故說一切法空、如實相、不顛倒,就有了這些名相了。這樣就等於解釋了一個疑惑了。   前面的「初親近處」就是一個戒、一個定,這是凡夫初發心的菩薩在有所得的心情上開始學習聖道的方便,這個戒定都是前方便。這「觀一切法空」也是個方便,也是聖道的方便,但是這個是屬於智慧了。「但以因緣有,從顛倒生故說」,故說一切法有、故說一切法空的。   「常樂觀如是法相」發無上菩提心的這位菩薩,他常能歡喜、愛樂觀察這樣的法相,就是觀一切法空、也觀察一切法因緣有、從顛倒生。你常常能這樣子,以戒為基礎,在禪定裡面修毗婆舍那觀、觀一切法空、觀一切法因緣有、觀如是法相,那麼你就可以安樂的弘揚《法華經》了。「是名菩薩摩訶薩第二親近處」,戒定是初親近處,現在這個慧是第二個親近處;我們初發心的人,若能常常的親近這個戒定慧,就可以滿足你弘揚《法華經》的願望了。 辛二、偈頌(分三科) 壬一、頌標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若有菩薩.於後惡世.無怖畏心.欲說是經.應 入行處.及親近處.   爾時,世尊為了要重複宣揚這個身安樂行的義,而說偈言:假設有菩薩發無上菩提心,在佛滅度以後的五濁惡世的時代,沒有恐怖的心,志願宣揚此《法華經》,應該學習這個行處和親近處,你學習了而能契入這裡面的戒定慧,那你就可以演說此經了。 壬二、頌釋(分二科) 癸一、頌約遠論近 常離國王.及國王子.大臣官長.凶險戲者.及旃陀羅.外道梵志.   這一科「約遠論近」就是遠離那十種惱亂,這裏也就是說這個發菩提心的菩薩他對於這個戒要特別注意的。「常離」時時的都要遠離這個國王、王子、及大臣官長的。   《法華文句》引律上說的,說出來十個理由應該遠離國王。第一個是「陰謀王命」有人要謀害這個國王,如果你同國王親近就容易有問題。第二「王誅大臣」國王他殺這個大臣,你和國王接近也有嫌疑。第三個「典藏亡寶」王宮裡面的珍寶失掉了,會懷疑到你。第四個原因「宮人懷妊」宮裡面有很多女人,有的女人並不是和王接近的、或者是怎麼樣情形懷孕了,那麼國王就疑惑你了。第五是「王身中毒」國王中毒了,也疑惑你有事情。第六「大臣諍競」大臣與大臣種種問題的衝突,那麼對你也有嫌疑。第七個理由「二國交兵」國與國之間不合、要打仗,也疑惑你有問題。第八「王不施民」老百姓生活很困難,國庫裡面很豐裕的,國王捨不得拿出來救護老百姓,那麼也疑惑你。第九「歛民物」這國王貪心很大,向老百姓拿稅拿得很重。第十「多疾疫,謂比丘行呪」這個國家有了瘟疫病、傳染病,就疑惑這個比丘用咒術而有這種災難的事情。有這十個理由,所以這一般社會上的臣民都懷疑是比丘他在這裡面有嫌疑,那麼這不得意的人就會說很多破壞的話,這樣子不但是親近國王的這位比丘本身有問題,也影響了全面的佛教,所以佛告訴比丘要「常離國王、及國王子、大臣官長」,這是律上這麼說的。   「凶險戲者」很凶惡、很危險的那種遊戲,這個比丘也應該遠離。「旃陀羅」以殺為職業的人,和「外道梵志」也不應該親近。 亦不親近.增上慢人.貪著小乘.三藏學者.破戒比丘.名字羅漢. 及比丘尼.好戲笑者.深著五欲.求現滅度.諸優婆夷.皆勿親近.   也不要親近增上慢的人,「增上慢」他在佛法裡面也是精進用功修行的人,但他不是廣學佛法的,他本身有多少成就了、他就認為是得聖道了;若是得了初禪就認為得初果,乃至得四禪認為是得四果阿羅漢了,這就叫作增上慢;他並不是故意說謊話,他真實是修行有一點境界的,就是錯認了消息,這種人不要親近。   也不要去親近貪著小乘的三藏學者,或者是把這個「增上慢」貫下來,就指這個「貪著小乘三藏學者」叫作增上慢人;因為愛著小乘佛法的學者就是輕視大乘佛法,認為小乘佛法是最究竟圓滿的了,這就有增上慢的味道,所以亦不親近增上慢人的貪著小乘三藏學者,也不親近破戒的比丘,也不親近有名無實的阿羅漢,「名字羅漢」就是說謊話騙人的了,他並不是阿羅漢、他自稱阿羅漢。還有那些好戲笑的比丘尼也不要同她接近。   深著五欲的一般人不要說,這深著五欲的「諸優婆夷」對於這個世間的色聲香味觸深深的愛著,這種人也是不要親近;因為現在這位菩薩比丘他是初發心的人、還是凡夫,這個道力很微弱的,所以深著五欲的諸優婆夷不要親近。求現滅度的諸優婆夷也都不要同他親近,這個深著五欲的人他是不求滅度,「求現滅度」就是發道心,他感覺到人生太苦了,我現在就要得涅槃,這是特別用功修行的人。或者說「深著五欲」是愛煩惱特別重,「求現滅度的」就是見煩惱重的人,他認為有一個色受想行識是苦,那麼想要現在就得涅槃。或者這種「求現滅度」特別急於求涅槃的人、就是沒有悲心的人,這種人也不能說他決定不對,願意得涅槃也是好,但是這種人他會有一個很充足的理由說出來『我先趕快得涅槃!』而你是一個初發大乘無上菩提心的人、道力不是很強的,你同這樣的人接近、你可能會向他學習,就是退大取小了;所以求現滅度的諸優婆夷皆勿親近。 若是人等.以好心來.到菩薩所.為聞佛道. 菩薩則以.無所畏心.不懷希望.而為說法.   假設前面這些人,國王、大臣、乃至深著五欲、求現滅度的諸優婆夷這些人等,他是好心來到菩薩這裡,「為聞佛道」這動機是很純正的願意學習佛法,這個「好心」就是他真的是誠心要聽聞學習大乘無上菩提的法門,就是想要學習《法華經》了。這樣子,菩薩應該怎麼辦呢?菩薩應該以無所恐怖的心情,不要懷著什麼希望,為他說這個《法華經》、說這個無上菩提的法門。「無所畏心」這句話,在行處裡面有「心亦不驚」那麼一句,這是表示這個菩薩他於法無所行、而觀諸法如實相的,所以他能無所畏心。「不懷希望」對這些人並不希求什麼,無所求的為他講解無上菩提的法門。這樣意思,說不親近是不親近,但是他們若以好心來、你還是要為他說佛法的。 寡女處女.及諸不男.皆勿親近.以為親厚.亦莫親近.屠兒魁膾. 畋獵漁捕.為利殺害.販肉自活.衒賣女色.如是之人.皆勿親近.   寡女、處女、及五種不男之人,都不要親近、不要同他們關係太密切。也不要接近那個「屠兒魁膾」,前面說的「旃陀羅」就是「屠兒」了,「魁」就是做這行職業的老師,「膾」就是切肉的時候細細的切,做這種事業的人不要親近。和這個打獵捕漁的這種人,為了財利去殺害眾生,殺害了以後就去販賣、只顧自己得利;另外一種人是「衒賣女色」,就是自己誇讚這個女人怎麼樣的美、做這種生意,像這樣的人也不要親近。 凶險相撲.種種嬉戲.諸婬女等.盡勿親近。莫獨屏處,為女說法.若說法時. 無得戲笑.入里乞食.將一比丘.若無比丘.一心念佛。是則名為,行處近處. 以此二處.能安樂說.   做這種凶險相撲、種種嬉戲的這種人也不要親近。諸婬女等「盡勿親近」完全的不可以親近。也不可以在隱密的地方單獨的為女人說佛法,在律上說:應該有一個有智男子在一起,不然的話只能說五六語。若說法的時候不可以戲笑。入到聚落裡面去乞食要帶一個比丘、不要一個人,假設沒有比丘作伴,你一個人去乞食應該一心念佛,攝心不亂就能消諸業障。   「是則名為,行處近處」,這些文,除了「無所畏心」是行處裡面的意思,其他的都是親近處裡面的文。但是親近處的十種惱亂裡面「不樂畜沙彌小兒」這裡沒有提。「以此二處」依照這個行處、親近處去學習,就能夠很安樂自在的宣說《法華經》了。這可以分兩個理由來說明這個安樂的情形,一個是你能持戒清淨沒有過失、你就心安,所以﹁能安樂說﹂,這是一個理由。第二個理由,你能持戒清淨,你也真實能夠住忍辱地,能夠於法無所行、而觀諸法如實相,雖然沒得無生法忍,你能這樣學習純熟了,那麼心裡面也自在,所以「能安樂說」。 癸二、頌非遠非近 又復不行.上中下法.有為無為,實不實法.亦不分別. 是男是女.不得諸法.不知不見.是則名為.菩薩行處.   你能夠持戒清淨,你還要進一步深入的學習智慧,就是「不行上中下法」,這個「上中下法」就是三乘佛法,聲聞乘、辟支佛乘(緣覺乘)、加上大乘佛法。這個「不行」,「行」這個字是取著、或者是不分別的意思,不取著上中下法、不分別上中下法。這個菩薩比丘他在修毗婆舍那觀,觀一切法空如實相的時候,這個「觀」過去了,修奢摩他的時候、這一切的分別心都停下來了,這裡面沒有上中下的分別。所以〈譬喻品〉初,舍利弗尊者說了「我等同入法性」這句話,佛沒有表示什麼意見,那也就是承認了。這樣說「同入法性」,在法性的立場來說,三乘聖人是無分別的,就如三獸渡河都是渡河。所以在你觀一切法空如實相的時候,沒有這些上中下的分別。但是嘉祥大師又有一個解釋,他說「以人天乘為下,聲聞緣覺為中,以大乘為上」,這樣說當然也是可以。   「又復不行,有為無為、實不實法」,當然是觀一切法空如實相的時候都沒有這些分別的,所以「有為無為、實不實法」都是不可得的。「有為」有兩個解釋,一個是凡有生住異滅變化的就叫作「有為」,那麼沒有生住異滅的叫作「無為」,這是一種解釋。第二種解釋就是煩惱所作的叫作「有為」;不是煩惱所作的、無漏的戒、定、慧、解脫、解脫知見、無漏的功德不是煩惱所為的那稱作「無為」;成就了無漏的戒定慧一定是與諸法實相相應了,那麼也就可以稱作無為了。但是你在觀一切法空如實相、修這毗婆舍那觀的時候,觀察有為法不可得,對有為而說無為、無為也不可得、也是無分別了;所以「又復不行,有為無為,實不實法。」   「實不實法」可以作二種解釋,我們凡夫觀察這一切的五蘊、十二入、十八界,這現前的一切法在我們凡夫的心情都認為是真實的,就是我們學習了佛法,經上說「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都是不真實的,但是你沒能深入的去修學止觀,那也只是文字上這樣說,我們的心情上總還認為是真實的;到了入了聖位的時候,才能知道這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其次,在說《法華經》之前,佛說這一切的三乘佛法都是真實的,等到說《法華經》的時候、說那不是真實、那是方便的說法,《法華經》是一佛乘,這是真實的;那麼這就是兩種解釋「實不實法」。但是你在修毗婆舍那觀的時候「又復不行,實不實法」這個法也不須要去取著、也沒必要去分別;因為這都是屬於名相的事情,在諸法實相上是無名無相的,所以「不行有為無為、實不實法」。   前面說「又復不行上中下法、有為無為、實不實法」這是觀一切法空。這「亦不分別是男是女」是觀一切眾生空。這個菩薩沒有修止觀的時候,到聚落去、或者從聚落裡回來、所接觸到的一切人,也不要去分別這個是男人、那個是女人,也不分別;當然修止觀的時候更觀察這都是一種虛妄的境界、都是畢竟空寂的,也都不分別是男、是女。   「不得諸法,不知不見」這是能、所,所緣的境和能緣的智慧,這兩方面也是空無所有的;觀察所緣的境、一切法都是不可得的,諸法都是寂滅相。「不知不見」就是能觀一切法寂滅相的能觀者,這個般若波羅蜜、這個知見者也是不可得,般若波羅蜜即非般若波羅蜜。我們讀《法華經》可以確定一件事,《法華經》說的般若波羅蜜即是《大般若經》的般若波羅蜜。所以說這個「能所、境智」都不可得了,就入於無分別境界,就是奢摩他了;能這樣子法空、我空(眾生空即是我空),「不得諸法、不知不見」就是所緣境也空、能緣的智慧也是空無所有,離一切分別相,入於無名無相的境界去,這就是菩薩的行處。前面標的科目「頌非遠非近」是屬於親近處,可是這裡面結文「是則名為菩薩行處」,這也可以看出來、行處和親近處其中的含義是無差別的。 一切諸法.空無所有.無有常住.亦無起滅.是名智者.所親近處.   一切諸法都是自性空,在自性空上觀一切法都是無所有的。「無有常住」,這「常住」主要是說我見,我們執著有「我」,當然執著這個「我」是常住不變的,從無始以來一直到盡未來際「我」是常恒住、不變異的,現在「無有我」就是無有這個常住。「亦無起滅」這一切有生有滅的因緣生法也是空無所有的;起滅即是生滅,能這樣觀一切法空,當然無生亦無滅了。所以這「空無所有」就是兩件事,沒有常、也沒有無常,常無常皆不可得,這就是第一義諦的境界了;這個第一義諦的境界是「智者所親近處」,有智慧的人常親近這個第一義諦的境界。若是在第一義諦的境界來說,哪有親近不親近的分別呢?但在我們學習的立場來說,那就有親近、不親近的差異,我們一般的凡夫是親近虛妄顛倒的境界,現在這個有智慧的修行人是親近第一義諦。 顛倒分別.諸法有無.是實非實.是生非生.   這一個偈是頌「但以因緣有,從顛倒生故說」頌這幾句話。一切法都是空無所有的,但是我們凡夫「顛倒分別諸法有無」有這顛倒的分別,無我而執著有我、無常而執著有常,常樂我淨的顛倒、虛妄分別,於是乎就造了很多的業力,有了業就得果報,於是惑業苦在六道裡面輪迴,就出現了諸法、就有了六道的諸法。出現這六道的諸法也不是永久的,由有而無,無了以後也沒得涅槃,它由無而又有了,就在這「諸法有無」裡面流轉,就是顛倒分別而有這些事情。   「是實非實」這和前面「實不實法」第一個解釋是一樣,就是顛倒分別的時候、這些五蘊、十二入、十八界都是真實的,而實在這都是虛妄的,世間上榮華富貴的境界、乃至三惡道苦惱的境界都不是真實的,我們凡夫執著是真實,實在都不是真實、都是虛妄的。我們顛倒分別認為這一切法出現了就是生,實在「生即不生」,「是生、非生」都是不可得的,也還是一切諸法空無所有的。這就還是像長行說的修二諦觀,前面「一切諸法空無所有」是修空觀,「顛倒分別諸法有無」這是修假觀了,就在修這樣的毗婆舍那觀、這樣觀察。 在於閑處.修攝其心.安住不動.如須彌山.   這是頌親近處的第二段「約近論近」,前面長行的時候是先遠離十種惱亂、把戒和修禪定合在一起名之為「初親近處」,但是在這頌文裡面把它合在「非遠非近」的智慧裡面了;這樣可見佛說法非常的靈活,有時候這樣子、有時候那樣子,這也看出來因戒而有定、你要持戒清淨然後才可以修禪定,有了禪定也就能持戒清淨,所以定和戒是互相有關係的;而定與慧也有關係,就是你有智慧你就能夠修成禪定,有了禪定也能修成智慧,戒定慧都是互相幫助的;所以「在於閑處修攝其心」在空閑寂靜的地方你修禪定,這禪定就是「攝」約束自己的心不要亂,按一定的方法去修這個「止」修奢摩他,修成功了的時候你心就不動了,心裡不動的時候就像須彌山似的,八方面來的風吹不動這個須彌山,就是世間上一切境界的風吹不動你內心的定力,所以「安住不動如須彌山」。   在修禪定這方面來說,沒有斷煩惱的人,他心裡面就是有煩惱的種子,外面的境界有引發此一類種子活動的情形出現的時候、這個人他就是定不住了。通常說得初禪以上前五識是不動,但是在《成實論》上說到第二禪耳識才不動,初禪的時候他還是能聽見聲音的;不過在《俱舍論》上說,也還是得初禪就前五識都不動的。這裡說「在於閑處修攝其心」這應該是到了四禪的境界才能說「安住不動如須彌山」,若是未到地定、那還沒有這麼高的定力,因為他前五識隨時還會動的。 觀一切法.皆無所有.猶如虛空.無有堅固. 不生不出.不動不退.常住一相.是名近處.   這也還是「觀一切法空如實相」那一段文、又重頌一遍。前面也應該是在禪定裡面修毗婆舍那觀,但是放在「安住不動如須彌山」之後,很明顯的表示出來在禪定裡面「觀一切法皆無所有」,觀察這個色受想行識是畢竟空,也觀察其餘的一切法「皆無所有、猶如虛空」。這個「觀一切法皆無所有、猶如虛空」是第一義觀,「觀一切法無有堅固」這就是世諦觀、就是緣起觀、就是假觀了;這一切因緣生法都是不堅固的、都是很容易破壞的。   「不生不出、不動不退」這把前面長行裡的「不起、不轉」略去了。這裡面也可以說,你觀一切法猶如虛空、觀一切法無有堅固,假也不可得、空也不可得,心裡面一念不生的時候就是「不生不出、不動不退」這樣的境界。「常住一相」就是你修成功了的時候;假設入於聖位了、到了佛的境界,那個根本無分別智永久是那樣子,它不變異的。這個「常住」和前面那個「無有常住」不同,前面是那個顛倒分別所執著的常住,執著在這個剎那生滅裡面有一個不剎那生滅的常住的我,而這個常住的我是沒有的。現在這個「常住一相」是經過長時期的修行、你成就的聖境永久也不會退轉、不會忽然間再去流轉生死、不會再起變化了,不會有這種事情,所以「常住一相」。「是名近處」這是這個修行人所親近的境界。 壬三、明行成(分三科) 癸一、標行成 若有比丘.於我滅後.入是行處.及親近處.說斯經時.無有怯弱.   這個「明行成」不是重頌,前面長行裡面沒有提,這等於是孤起頌了。「若有比丘」有這麼一位出了家受了戒的比丘,在我滅度以後,他能夠深入的學習行處和親近處、深入地學習戒定慧,他有這樣的程度、他來宣說《法華經》的時候「無有怯弱」,就是他內心裡面沒有過失、沒有犯戒,他又有奢摩他的功德、又有毗婆舍那的功德,這個時候他心裡面很安閑,所以沒有怯弱,這就是「行成」就是他修身安樂行成功了。 癸二、釋行成而得安樂 菩薩有時.入於靜室.以正憶念.隨義觀法.從禪定起.為諸國王. 王子臣民.婆羅門等.開化演暢.說斯經典.其心安隱.無有怯弱.   這個菩薩他有的時候在寂靜的房子裡面,「入於靜室」表示這是修行的一個地點,到靜室裡面入定的時候、在禪定裡面以正憶念隨義觀法,「以正憶念」就是前面佛所說的智慧觀察、那個行處和親近處裡面的那些法、觀一切法空如實相,這都是正憶念;他能夠隨順諸法實相所以叫作「正」,如果是有所得的分別那就是邪憶念了。「隨義觀法」隨順第一義諦去觀察色受想行識是畢竟空的、是如幻如化的、這樣觀察。   「從禪定起」他不是長期的入定修奢摩他、毗婆舍那的,到一個時候他又從這禪定裡面「起」就是出定了。出定了以後,或者是為國王、或者是王子、臣民、婆羅門這些人等,為他們說《法華經》來開通他的茅塞、來轉化他的心性。「演暢」就是演說、演說這個《法華經》來度化他們、令他們轉迷起悟。這個菩薩比丘為一切眾生說是《法華經》的時候,他內心是安隱、沒有怯弱的,這就是他修身安樂行成功的一個相貌。 癸三、頌總結 文殊師利.是名菩薩.安住初法.能於後世.說法華經.   這位發無上菩提心的菩薩安住在這個初安樂行法上,將來他就可以在五濁惡世說《法華經》了。 庚二、口安樂行(分二科) 辛一、長文(分二科) 壬一、標 又,文殊師利!如來滅後,於末法中,欲說是經,應住安樂行。   佛又召呼文殊師利菩薩說,如來滅度以後「於末法中」,有正法、有像法、有末法。佛滅度以後,有的地方說是正法住世五百年,有的地方說是正法住世一千年,正法一千年以後、像法又是一千年。這個正法住世的時候、佛教徒裡面得聖道的人特別多,就是佛法在眾生心裡面非常的有力量,能夠殺這個煩惱賊,使令人得道;像法的時代也能修學四念處、得禪定,但是得聖道的人少了;到末法時期得聖道的人就不見了,這個「末」就是沒有力量了的意思,在這個時候人的煩惱重、很多很多的問題,你若想說《法華經》就應該要安住在「安樂行」裡面;「應」這個字就是勸我們要努力的意思。 壬二、釋(分二科) 癸一、止行(分四科) 子一、不說過 若口宣說,若讀經時,不樂說人,及經典過。   這位菩薩比丘若口宣說《法華經》的時候,或是他自己讀經的時候,他不歡喜說別人的過失、也不說經典的過失。這個一般的凡夫哪裡沒有過失的?都是有過,但是不說,你不要說他的過失。這問題就是你修安樂行,你自己安樂、也要給別人安樂,你若說他不對、他就不高興了,所以不要說。   這個經典有什麼過失呢?這個經典是佛說的,佛是隨順眾生的根機而為他演說佛法的,那個時候那個眾生的程度應該是這樣的法門才契機,但是他的程度若進步了、前面那個法門就不契機了,又要說不同的法門。像《法華經》也是,眾生的根機到這個時候成熟了就說《法華經》,若是不對機的時候、那個法門就不能說。這樣子互相比對的時候,也就有些事情、有些話要說的了。但是這個事若從佛的慈悲心來說、從眾生的程度來說,這都是正確的,經典是沒有過失的;如果時間過了,那就有話好說了。   所以現在是說「若讀經時,不樂說人及經典過」,經典的過失你也不要說,這個問題在什麼地方呢?如果那個人他歡喜修學這一部經、你就不要說這部經的不對,你若說的話、那個人也就起煩惱了,那就不是安樂行的相貌了,所以不說經典過。這裡面再明白點說,也就是有大小乘的問題,這個大乘佛法的學者對小乘佛法也可能會有批評;小乘佛法的學者如果他不迴小向大、他執著小乘的法,他就會對大乘佛法有所分別、也會有所批評了。其實若在佛那方面說、都是隨機說法,不應該去執著,但是凡夫就是執著,所以就是有問題。   現在佛囑令告訴這個說《法華經》的人,「若口宣說、若讀經時」,不要去說人的過失,也不要說經典的過失。 子二、不輕慢 亦不輕慢諸餘法師。   你想要宣說《法華經》應住安樂行,怎麼叫作安樂行呢?不要輕慢其他的法師。或者說這個法師他是有智慧辯才的、那麼他就輕慢那些劣於他的人,對於不如他的就生輕慢心,這個輕慢心就是抬高了自己、瞧不起別人。或者說是輕視、輕慢這個小乘佛教學者叫作「輕慢諸餘法師」。現在佛告訴我們不要「輕慢諸餘法師」,你不要輕慢他。 子三、不歎毀 不說他人好惡長短,於聲聞人亦不稱名說其過惡,亦不稱名讚歎其美。   不說他人好、也不說他人壞,也不說他有什麼優點、什麼缺點,都不說。對於聲聞乘的人也不稱名說他的過失,也不稱名讚歎他的好,就是也不讚歎、也不毀謗。   這個事情,平常我們說你讚歎人可以,不可以毀謗、你不要說他的短處,說他的短處他就煩惱了;但是你說他好、應該是好事嘛!也不一定!人與人不一樣,有的人分別心輕一點、他不疑惑,你讚歎他好、他可能就是歡喜歡喜就算了;但是有的人就疑惑,疑惑心多的人都是聰明人,這聰明人心裡頭多疑,多疑哩、你讚歎他好、他就認為你這裡面有譏諷的意思。或者是有多少個人同在一處,你只讚歎了一個人好、沒有讚歎其他那幾個人,那幾個人就疑惑你在罵他,就是會有種種的分別出來。或者也可能有惡意的讚歎,就是聰明人他很巧妙的用這讚歎的方式來罵人,而聰明人也會去攬在自己的身上,說「他在罵我」,其實都是不聰明。這「不說他人好惡長短」就沒有這件事。   而這「稱名說其過惡」指出名字來說他不對、那就是嚴重了,也不指名道姓的讚歎他的美、說他好。若是聖人,你說他美、說他醜、說他有功德、有怎麼怎麼地……他心不動,聖人他不在乎這件事;但是凡夫不是的,凡夫都是動心的,動心就人與人之間有問題了,你說他、他要報復,於是乎就不安樂了啊!所以「亦不稱名說其過惡,亦不稱名讚歎其美」,你讚歎他好,這個另一種情形他就執著了,「哎呀!我了不起啊!他讚歎我!」這樣執著也可能引起來其他的問題,所以最好就是「不歎毀」,不讚歎、也不毀謗,這樣是最好的。 子四、不怨嫌 又亦不生怨嫌之心。   前面是說你不要去觸惱別人,你說別人的過失就是觸惱了別人,你讚歎別人也會引起煩惱,所以你不要去觸惱別人。這個「又亦不生怨嫌之心」就是別人觸惱你了、你要容忍,你不要怨、也不要嫌,別人觸惱了你的時候、你心裡面恨就叫作「怨」,這個「嫌」也是恨、但是輕微一點,就是有輕重的不同。別人觸惱你的時候,你還是要「住忍辱地、柔和善順、而不卒暴、心亦不驚,於法無所行」,還是修止觀來調伏自己,你不要隨著別人的舌頭轉而生怨嫌之心了。 癸二、觀行 善修如是安樂心故,諸有聽者不逆其意。有所難問,不以小乘法答,但以大乘而為 解說,令得一切種智。   前面「不說過」那幾樣,我不要觸惱別人,別人觸惱我的時候我容忍,那麼這是修安樂行的人應該這樣做的,那是「修止」,這底下「修觀」。   「善修如是安樂心故」就是前面說的你不要去觸惱別人、別人心裡安樂、你心裡也安樂,別人觸惱你的時候你不生怨嫌之心也是安樂。這樣修安樂心,實在是用止觀的道力來修這個安樂心;因為你常修止觀,常是這麼觀一切法空如實相、你心裡面的執著就輕了,就能夠對於「諸有聽者不逆其意」,這一切聽法的人他對你有什麼要求,你不會去觸撞他、違逆他的意見,執著輕就能夠隨順了。   如果聽法的人提出問題來難問你,你就隨他所難問的道理去回答,不要多心,『哦!你考我!你戲弄我!』不要有這種多疑;你就是按佛法、按那所問之義去回答。但是回答的時候不要用小乘法去回答,「但以大乘而為解說」要按照大乘佛法的義去解答他的問題。為什麼一定要用大乘法解說呢?「令得一切種智」這就是慈悲了,為了使令他能得佛智慧、令他將來能成佛。你若用小乘法答,他就去得阿羅漢果去了,那就是迂曲了,這個無上菩提的道路沒能直接去走,走一個彎彎路了;所以不以小乘法回答的原因是這樣子的。「但以大乘而為解說,令得一切種智」這正符合了本經的意趣。 辛二、偈頌(分三科) 壬一、頌標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菩薩常樂.安隱說法.於清淨地.而施床座.以 油塗身.澡浴塵穢.著新淨衣.內外俱淨.   這個時候,世尊想要再重說一遍這個口安樂行的義,就用偈頌說了。「菩薩常樂安隱說法」,學習《法華經》的這位菩薩他常發慈悲心,為了安隱一切眾生而說此《法華經》,為了令眾生解脫一切生死苦惱、能得大涅槃的安隱而說此《法華經》的。《金剛經》說「皆以無餘涅槃而滅度之」,這大乘佛法裡面說「無餘涅槃」就是無上菩提,「無住涅槃」就是到無上菩提。   「於清淨地而施床座」這是一個清淨的地方、沒有一切過失的地方,在這樣的地方施一個床座;若據《梵網經》上說,這應該是個高座。「以油塗身」,在西域、印度這個地方有這種風俗、用油塗抹身體,這個「油」應該是藥油,它能除風的,這位講經的法師也這麼做。「澡浴塵穢」要沐浴把塵穢清除使身體清淨。   若是按照〈法師品〉說的「衣、室、座」來講,那麼「安隱說法」是入如來室,如來以大慈悲為室,安隱一切眾生是這位菩薩的慈悲心,是入如來室的意思。「於清淨地而施床座」就是以諸法空為座。「以油塗身,澡浴塵穢,著新淨衣」這就是著如來衣,如來以忍辱為衣,表示寂滅忍的意思。   這樣說,這個菩薩為一切眾生說法的時候,他先要發慈悲心,然後觀一切法空、無我無我所、無眾生可度、無法可說,入於諸法實相的第一義諦;這樣在說法度化眾生的時候,眾生可能會觸惱菩薩,菩薩「以油塗身、澡浴塵穢」就是用這個寂滅忍、來容受一切眾生的塵穢,觀察這些塵穢有即非有,那麼在菩薩的寂滅忍裡面、這些塵穢都不可得了;所以「著新淨衣」穿上這個新的、清淨的忍辱衣。就是要「內外俱淨」,你心也要清淨、身也要清淨,那個說法的地方也要清淨。總而言之是在菩薩的「衣、室、座」,在大慈悲心、在諸法空座、這個寂滅忍衣,在這三種規則上宣揚《法華經》的。這裡就比前面說得更詳細了。 壬二、頌釋(分二科) 癸一、頌止行(分四科) 子一、頌二不輕慢 安處法座.隨問為說.   前面長行的第二科是「不輕慢」,偈頌這裡就先頌這個第二「不輕慢」。「安處法座」這個菩薩安住在畢竟空上面、心無分別。「隨問為說」聽法的眾生若有所請問、隨他所問的為他解說;這裡面有一個不輕慢的意思,你問什麼、隨你問的義去解說,如果有輕慢心就不隨問為說了。 子二、頌三不歎毀 若有比丘.及比丘尼.諸優婆塞.及優婆夷.國王王子. 群臣士民.以微妙義.和顏為說.若有難問.隨義而答.   若是有「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這是佛教裡面的四眾弟子,或是「國王、王子、群臣、士民」這些其餘的在家人來請問佛法,以《法華經》裡面微妙的道理,用柔和的態度為他們宣說。「若有難問」若是聽者有疑問,或是不滿意這位法師說的佛法,提出來不同的道理來難問這個法師,這個法師「隨義而答」隨這個道理去回答他的難問、解答他的疑問。   「問答」這裡面分兩個意思;一個是可以回答的、一個是不可以回答的。因為聽者提出問題,大概來說有三個不同的態度,就是聽者提出來一個問題來問這個法師、法師回答了,可能問者還不滿意又繼續提出難問,這麼一往一來、一問一答,在這裡面也可能是法師說得不合道理、這個難問的人有道理,也可能難問的人說得沒有道理、法師說得有道理;這裡面的情形,是誰說得有道理?誰說得沒有道理?這個有智慧的人自然會知道,有智慧的人知道,那麼這個問題就解決了,這叫作「智者語」,這是有智慧人的態度是這樣。這樣的情形,就是可以回答。   第二個情形,就是那個問者的態度表現出他說的一定是對的,『有違者誅之』你說的話裡面、若不同意我的見解,我就是可以誅了你、就是要殺他的意思,這是國王的態度,這種態度可以不回答。第三個態度,就是這種人他並不知道什麼叫作是?什麼叫作非?也不管什麼是、什麼非,他只求「我要勝過你」,他的目的是要勝過你、要壓倒你;這樣的態度可以不回答。這裡說「隨義而答」,這個宣揚《法華經》的菩薩,在這三種態度裡面,就是這個智者語的人若有難問、隨義而答。 子三、頌初不說過 因緣譬喻.敷演分別.以是方便.皆使發心.漸漸增益.入於佛道.   這位學習《法華經》、修四安樂行的這個菩薩,他說法的時候、用種種的因緣譬喻來敷演分別。「因緣」就是佛無量劫來發菩提心、廣度眾生的種種因緣,或者菩薩、阿羅漢種種發心、行六波羅蜜、修學戒定慧,種種的因緣來敷演這個《法華經》。又說種種的「譬喻」,像《法華經》本經裡邊也有很多很多的譬喻,引用譬喻來敷演分別這個《法華經》,「敷演分別」就是廣為詳細的講解這個道理。「以是方便皆使發心」用這樣善巧方便的方法,使令聽者都能夠發菩提心、發覺悟心,不再迷惑顛倒了。「漸漸增益,入於佛道」發了菩提心以後就用功修行,這個善根逐漸的增長、就能得無生法忍、乃至得無上菩提了。   前面是佛慈悲直接的開示修安樂行的人,你不要說人過,這是前面長行的文是這樣的態度。到這頌文裡面:你就是「因緣譬喻敷演分別」,正面的演說佛法,那麼現在都發清淨心了,就是沒有說別人的過失,所以「漸漸增益入於佛道」。 子四、頌四不怨嫌 除懶惰意.及懈怠想.離諸憂惱.慈心說法.   前面「不說過」是你不要去惱亂別人,這個「不怨嫌」就是別人惱亂你,你不要怨恨、不要嫌責人。「除懶惰意及懈怠想」,我們凡夫、沒有入聖位的人是有這種情形,你要鼓勵他、他就能努力,這個清淨的勇猛心、這個菩提心就起來了;你若是毀辱他、貶斥他、輕視他,他的菩提心就會低下去,這個勁兒就提不起來,就「懶惰懈怠」了。這個「懶惰」就是一點兒也不去努力修行、不去學習《法華經》不去修止觀了,或者講解《法華經》這事情也都不作了。「懈怠」就是有的時候作、有的時候不作,就是這樣不積極、鬆散了。現在說人家貶斥你、觸惱你,你的菩提心不要退,你除掉這個懶惰意及懈怠想。「離諸憂惱」人家輕視你、毀辱你,你心裡面不要憂愁苦惱,你還是堅定你自己的信心、繼續的修四安樂行、修止、修觀、發慈悲心為人說法,你還是繼續努力,你就可以得無生法忍、作大菩薩了。 癸二、頌觀行 晝夜常說.無上道教.以諸因緣.無量譬喻.開示眾生.咸令歡喜.   從白天到夜晚要精進地、常常地來演說這個無上道、無上的教法,這個「道」就是道路,從這裡去到那個地方、中間有條道路就能通過去,通達無礙的意思。現在在佛法裡面說,戒定慧都是道、都是通達到無上菩提的道路,其中最主要就是般若波羅蜜這個智慧,當然般若波羅蜜不是孤獨的,一定有戒定的支持,現在是「無上道」就是無上菩提了,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翻中國話就是「一切種智」,所以說「無上道教」就是無上菩提的教、就是這個《妙法蓮華經》了。   「以諸因緣」用種種的因緣、無量的譬喻來開示眾生,使令一切眾生都能得到法喜;這就是前面說的「不以小乘法答,但以大乘而為解說」、正好是「無上道教」的意思,常說無上道教,咸令歡喜。學習佛法、修止觀這件事其實非常重要,你若常修止觀、你身口意的業障就逐漸逐漸的減少,這個戒定慧逐漸逐漸的清淨增長,那麼你為人說法的時候、你的心也會更利一點;如果你不修止、也不修觀,只是在文字上分別分別,不行、那就差得多。有的人也沒看他修止觀,但是他非常的有辯才,那是他宿世有栽培,沒有一件事是無因而有的,所以還是要靠自己多努力的。 衣服臥具.飲食醫藥.而於其中.無所希望.但一心念. 說法因緣.願成佛道.令眾亦爾.是則大利.安樂供養.   「衣服、臥具、飲食、醫藥,而於其中,無所希望」,這正是前面那個「菩薩常樂安隱說法」的意思,而於其中不要希求名聞利養。「但一心念,說法因緣」,這個菩薩宣揚《法華經》,只是專心的這樣子正念說法的因緣,一心正念「願成佛道」,我為人講解妙法的因緣,以此因緣希望將來能得成無上菩提,但念這件事,這就是前面「令得一切種智」的意思。「令眾亦爾」令一切眾生也得無上菩提。「是則大利安樂供養」,得無量功德、得無上菩提,這是最大的財富、這是最安樂的供養,不要希求世間上的名利,世間上的名利實在不是安樂的。 壬三、明行成(分四科) 癸一、標行成 我滅度後.若有比丘.能演說斯.妙法華經.   前面是頌﹁口安樂行﹂的止行、觀行,這是說「行成」。我滅度以後,若是有菩薩比丘能演說《妙法華經》,那就是「行成」了,這樣的安樂行你成功了。 癸二、明內無過則外難不生 心無嫉恚.諸惱障礙.亦無憂愁.及罵詈者. 又無怖畏.加刀杖等.亦無擯出.安住忍故.   這以下就是說明行成的相貌。「心無嫉恚」你內心裡面不要嫉妒、不要瞋恨,這嫉妒就是恨、就是恚。前面說「高慢」就是他有多少優點、勝過了其他的人,但是佛說你不要生高慢心。現在說「嫉恚」,這個「嫉」就是另外有人高過這個法師了,高過了這個法師、這個法師就生嫉妒心了;現在告訴你不要嫉妒、你心裡面不要恨,人家有栽培,你自己要努力的栽培自己,你生嫉妒心反倒給自己造成了很多的業障,所以不要嫉妒。那怎麼辦法呢?就是底下說的「安住忍故」用這個辦法來對治嫉妒。當然現在說是口安樂行已經成功了,就是「安住忍故」,就是坐如來座、修畢竟空觀那就沒有事了,所以「心無嫉恚」,雖然不如人家,但是這個法師心裡面不嫉、不恚。   心無嫉恚了的時候,無「諸惱障礙」也沒有其他一切煩惱的障礙。你若心裡有嫉有恚、或者是有貪求名聞利養、或者有種種煩惱,它就有障礙了;你若是沒有這些煩惱,你心裡面沒有障礙。「亦無憂愁」心裡面也不要憂愁自己不如人家,不要顧慮那些事情。「及罵詈者」你若不嫉不恚、沒有煩惱障礙、沒有憂愁,也就沒有罵詈的人了。   不但是沒有那些事情,「又無怖畏加刀杖等」也不會有刀杖的怖畏這個事情。「亦無擯出」也不會有人把你驅逐出去、不睬你了,也不會的。什麼原因呢?「安住忍故」你常常觀察自己的一念心,覓心不可得、一切法也不可得,住在這不可得中、一切問題都化解了。如果是放縱自己的煩惱,那個問題越來越嚴重,不容易解決的。這裡是說弘揚《法華經》的人,他安住在這個「寂滅忍」上,實在也就是觀一切法畢竟空,常來調伏自己、那麼心裡面就沒有煩惱,一切境界自然就容易通過去了。 癸三、明內有善法所以行成 智者如是.善修其心.能住安樂.如我上說.   這個修行人他能夠攝取佛的智慧來栽培自己,他是有智慧的人,他能夠依據佛說的安樂行的法門來修正他自己的心,使令自己不犯錯誤,這樣他就能安住在安樂的環境裡面,就不會有種種的苦惱了。「如我上說」就像前面那個身安樂行裡面說的一樣。 癸四、格量功德 其人功德.千萬億劫.算數譬喻.說不能盡.   這「格量功德」就是較量他的功德大小。這個人他修止觀、修慈悲、修這個口安樂行所成就的功德,千萬億劫算數譬喻也說之不盡的,功德太大了。這是讚歎口安樂行成功了的人能有這麼大的功德。 庚三、意安樂行(分二科) 辛一、長文(分三科) 壬一、標 又,文殊師利!菩薩摩訶薩於後末世,法欲滅時,受持讀誦斯經典者。   前面「身安樂行、口安樂行」已經講完了,現在是第三段「意安樂行」,這個意安樂行是非常的重要,因為身行、口行主要還是是由「意」來決定的。   因為這〈安樂行品〉一開始是文殊菩薩請問,所以現在佛回答的時候就召呼他,文殊師利!在如來滅度以後的末法時代,這個「法欲滅時」佛的正法要滅亡了的時候;我們若是不學這個律藏裡面的廣律,你不學這個經律論的時候,你不知道「法欲滅時」這句話。如果你在大乘經論上你多學一學,你若有一些認識,你看看現在的佛教就是這句話了,「法欲滅時」佛法是要滅亡了,的確是這樣的啊!在這個時代的人、這個煩惱都是很剛強、很厲害的,若是有病又不吃藥、這個病哪能好呢?就是煩惱特別重啊!在這個時代「受持讀誦是經典者」你能夠受持《法華經》、能讀誦《法華經》……。 壬二、釋(分二科) 癸一、止行(分四科) 子一、不嫉誑 無懷嫉妒、諂誑之心。   前面也說到「無懷嫉妒諂誑之心」這些煩惱,但是那個中心點是在口業,因為你心若一動、發之於口就有問題,所以現在說到「意安樂行」,還是這句話「無懷嫉妒諂誑之心」;就是在那個正法要滅亡的時代、受持讀誦法華經典的人;在這個時代的修行多數不是很高深,就是還在凡夫的時候、這個煩惱沒有斷,雖然有煩惱但也不是時時生起,如果你知道常用止觀來調伏自己,也是能做到「無懷嫉妒諂誑之心」,你心裡面不要有嫉妒諂誑的這種活動。這個「嫉妒」就是不耐他榮,別人有光榮的事情心裡面受不了,不能忍耐、不能容受那就是嫉妒、就恨那個人。其實是應該讚歎人家的嘛!不應該恨嘛!但是這個凡夫你沒能得無生法忍,就難免會有這種嫉妒心,所以非要自己常常的修止觀不可啊!這修止觀,止觀就是個刀啊!這個刀能殺嫉妒煩惱賊,這是一個智慧的行為,自己有嫉妒心的時候、馬上用止觀來對治它;就是平常沒有嫉妒心的時候、也常用止觀來觀照這一念心、觀這色受想行識不可得,你熟悉了,當一有煩惱的時候止觀就可以現前,就能把嫉妒煩惱調伏住了。   「諂誑之心」,「諂」是一種彎曲心、不是直心,心裡面別有所圖、但是表現出來的又是很好的態度,內外是不一樣的。「誑」就是欺騙人,現出來有修行的樣子、然後去博取名聞利養。「諂」是表面上隨順你的意思、而心裡面實在也就是欺騙他,這是一個矇蔽,把自己的心情矇蔽在裡面,表現出來的是隨順那個人意思,博取人的歡心那叫作「諂」。「誑」就是欺誑不實在,矯現有德、以搏取名聞利養。這個「諂誑」是有點貪的意思,那個「嫉妒」是瞋恨,修行人不應該有這種嫉妒和諂誑的心,但是沒有斷煩惱的時候它就會跑出來啊!所以《大毗婆沙論》上說到八正道裡面的「正命」就說是:我們生活所需都是如法來的那叫作「正命」。嚴格的說這是太難了,但是我們凡夫修行、主要就是把這個動機弄得純正一點,不要有意的諂誑,所以這個諂誑就有一點邪命的意思,若是出家人有諂誑就是邪命食了啊!現在佛慈悲告訴這個人說「無懷嫉妒諂誑之心」,你不要有這種心情。 子二、不輕罵 亦勿輕罵學佛道者,求其長短。   也不要輕視辱罵「學佛道者」,佛法說是有聲聞道、有辟支佛道、有佛道,有這三種佛法。現在這個發了無上菩提心、學習大乘佛法的這種人還是凡夫,沒得聖道的時候還是凡夫、都是有長有短的,這位弘揚《法華經》的人他也是凡夫,如果用這個嫉妒的態度來解釋這句話,就是學佛道的那個人福德智慧都是非常的殊勝,這位講經的就嫉妒了、就說他的長短、就輕視他。你本來不如人家、反而還要輕視人家、還要罵辱那個學佛道者,求其長求其短、就是說他的長短了,那也就是在毀謗他了。   前面是諂誑,這個地方就是輕罵,這凡夫境界是這樣。現在佛說你不要輕罵學佛道者,他發了無上菩提心就是菩薩了,雖然他有長短,但是他慢慢的修行,他能得無生法忍、能得無上菩提、就是佛了,所以你不要求其長短。你想想自己都是對的嗎?所以不要求全於人,應該恭敬人家才對;你若輕罵他,這沒有問題裡面就出了問題,你還能安樂嗎?這就不是安樂行了。 子三、不惱亂 若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求聲聞者、求辟支佛者、求菩薩道者,無得惱 之,令其疑悔,語其人言:汝等去道甚遠,終不得一切種智。所以者何?汝是放逸 之人,於道懈怠故。   這「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四眾弟子裡面有求聲聞道的、求辟支佛道的,也有求菩薩道的人;發了出離心、厭離生死、願意得涅槃,這也是佛法裡面很好的一個人;發無上菩提、求菩薩道是大乘佛法裡面的修行人,這也是非常值得尊敬的人,你不要惱亂他、令他疑悔。怎麼令他疑悔了呢?「語其人言」你若對那些求三乘佛法的人說:你們現在的身口意離菩提道還很遠很遠的,你們都是一肚子的貪瞋癡,你們很難能得到無上菩提的。   「所以者何?」為什麼去道甚遠,終不能得一切種智呢?因為「汝是放逸之人」,你們一直放縱自己在貪瞋癡裡面活動,「於道懈怠故」對於菩提道你不能精進用功、常是懈怠。你這樣訶斥人家,那個人聽見了這個話、他心裡面就疑惑了,『我不能得一切種智嗎?』就疑悔『我以前用了這麼多寶貴的時間在這上面,那不是徒勞了嗎?』就後悔了。你這樣惱亂他是不對的,你惱亂他、他也可能惱亂你,那就不是安樂行了。   這也和前面「輕罵」意思有相通的地方。我們自己要看自己,我是凡夫、我也有貪瞋癡的煩惱,我是凡夫、我這肉眼如盲啊!表面上說是知道這個人發聲聞出離心、這個人發大乘菩提心、用功修學佛法了、或者是精進、或者懈怠,我就是表面上看見這麼一丁點兒,究竟那個人怎麼情形我完全不明白,怎麼可以隨便訶斥人家呢?不要惱亂人家。除非你是大菩薩有法眼、有慧眼、有佛眼,能看得清楚應該怎麼樣教導人,那才可以或者訶斥他、或者讚歎他。我自己還是個生死凡夫、怎麼可以說這種話呢?所以「無得惱之令其疑悔」。但是有的人若是自己精進、有了一點小小的成就了,就高慢起來、目中無人了,見到人就要訶斥人家、說人家不對,這樣子就會有很多問題。因為有些人也是佛法中的寶、也是個可造就的人材,你常常訶斥他、你訶斥得令人心裡面不服,這個人就容易退道心,假設他退了道心、就不能成為佛教裡的棟樑了,就有這個遺憾的問題。所以修學意安樂行的人,佛現在告誡「無得惱之令其疑悔」,不要那樣子。 子四、不諍競 又亦不應戲論諸法,有所諍競。   「諍競」這也是我們凡夫的問題,在佛法裡面我們凡夫也有個問題,就是或者講這一部經、講那一部經,有的人不但是講、也可能有注解、有著作,那麼我也可以寫一本、你也寫一本,你那麼講、我這麼講,我說你講得不對、你寫得不對,我的才是對的;就是互相諍論,這些諍論就叫作戲論。現在我們在這個凡夫學習佛法的時候「不應戲論諸法、有所諍競」,這些諍競沒有實質上的意義,所以叫作「戲論」。   就是因為自己沒有慧眼,對於諸法實相也沒能夠真實的見到、也沒有這種明心見性的境界,還是肉眼如盲的凡夫,所以對於別人的意見儘量的尊重一點,當然也可以有自己的看法、但是不必諍論;就算是有所討論的時候要有理智,就是前面說那個問答、有智者語,你用智者語,就是人家對的地方要承認,不要以勝負的心情來與人家討論佛法;人家說得對的時候,我說的不對立刻就承認,尊重人家的意見,這個叫作「智者語」。智者語的問答佛還是同意的,隨宜而答還是可以的;如果諍論是非、以勝負為目的,那就是戲論了,所以佛說「不應戲論諸法,有所諍競」;這的確是我們凡夫有這種事情。 癸二、觀行(分四科) 子一、大悲想治嫉誑 當於一切眾生起大悲想。   菩薩修這個「意安樂行」裏面也有慈悲心,對一切眾生要發出大悲心的正念、要有大悲的觀想。因為雖然這個人優勝了一點、但也還是在流轉生死的生死凡夫;你應該從總的方面來看,這個生死凡夫他也需要繼續努力才能有所成就,用大悲心來觀想,不要有嫉妒諂誑之心。一般來說,人家發好心來護持我們、我們反倒是諂誑之心來對待人家,這很不合道理、不應該這樣,應該是用大悲心去思唯觀想這件事,這身分才真是符合了意安樂行、能夠出現清淨心。 子二、慈父想治輕罵 於諸如來起慈父想。   這個「於諸如來」表示有過去佛、有現在佛、有未來佛。輕罵學佛道這個人、學佛道就是未來佛,發了無上菩提心、將來就一定是要成佛的,你若觀想這個發無上菩提心的人他將來是佛,你對佛要起慈父想,你怎麼可以輕視他、訶斥他呢?不可以的啊!要對他生恭敬心才好啊!雖然他現在還沒成佛,他將來就是佛了,所以應該是要恭敬他的。《維摩經》說「敬學如佛」,發菩提心學習佛法的人,你對他就像對佛那樣恭敬才是對的。所以於諸如來起慈父想,這個人就是我慈悲的父親,我若是輕罵自己的父親這怎麼可以呢?若這樣觀想這輕罵心就沒有了。 子三、大師想治惱亂 於諸菩薩起大師想,於十方諸大菩薩,常應深心恭敬禮拜。   四眾弟子「求聲聞者、辟支佛者、求菩薩道者,無得惱之令其疑悔」,這個求菩薩道的人當然是菩薩,求二乘道的也稱之為菩薩,在佛的大悲心來觀察、一切眾生都是菩薩,他現在雖然沒有求無上菩提、沒有發無上菩提心,他是求聲聞道、辟支佛道,但是他成功了以後一定會迴小向大的,這《法華經》是這樣意思;他現在沒能迴小向大、他入無餘涅槃了,但是他生到佛世界去還是聽《法華經》、還是要迴小向大的,所以他也是菩薩。   「於諸菩薩起大師想」這些求聲聞者、求辟支佛者、求菩薩者都是菩薩,菩薩將來是要成佛的,所以你對他要起大師想,他是我的大師,你不要惱亂他、令之疑悔。不但這個你所看見的菩薩,就是十方世界的諸大菩薩、你常時的也應該深深地發恭敬心來禮拜他的,不要生輕慢心。這是用「大師想」來對治惱亂,不要隨便的惱亂他人,這若和〈常不輕菩薩品〉來說,常不輕菩薩對四眾一切弟子的態度是:「汝等都是菩薩、都要成佛」,正好合乎那個意思,所以不生輕慢心。 子四、平等說法治諍競 於一切眾生平等說法,以順法故不多不少,乃至深愛法者亦不為多說。   這是以平等說法來對治「戲論諸法有所諍競」。這位菩薩比丘對於一切眾生平等的說法,這個「平等」,蕅益大師解釋「文隨於義、義隨於文」叫作平等,就是這段經文你「隨於義」依據這個義去講這一段文,依義解文,而這個義也不能離開文字,「文隨義、義隨文」文不能離開義、義也不能離開文,這樣叫作平等說法。但這件事真是很難,所以有人又說出來「以佛法講佛法」這句話,當然這句話也是有道理。現在蕅益大師這麼講「文隨於義、義隨於文」,這裏面的意思應該說是比較公平。如果你只是依義來解釋文的時候、有的時候不公平,因為那文裏沒這個義、你用這個義去講去就偏了、那就是有問題了。前面說「又亦不應戲論諸法、有所諍競」,這意思就是「我講的對、你講的都錯了」,我是這個態度、如果你也是這個態度,大家就諍論不下,這就是不平等了;如果你用平等的態度來說,不要諍論,以文隨義、義也隨文,這時候就有一個折衷公平的態度出來了,那麼就是於一切眾生平等的說法了。   「以順法故不多不少」因為順法所以不多不少,就是隨順那個法的文、也順那個義,這就是公平地說法。「不多不少」這個文它本來就是那麼多、你就那麼講,它本來就是那麼少、你也就那麼講。如果它多你講得少、如果它少你講得多,那就不對了。如果是大菩薩他能夠知機、能夠見一切眾生的根性,應該多說的就多說、應該少說的就少說,那是大菩薩境界,凡夫做不到那個程度。「以順法故不多不少」,用「順法」來解釋這個「不多不少」,隨順那個經文的文義多就多、少就少,這樣就是不多不少,這樣的辦法凡夫應該能做得到。   這深愛法的人、愛法的心很深切,即使這樣你也不要為他說得太多。這是什麼道理呢?這有兩個意思,一個是就說佛法的要義,這要義你能儘量地把它說明白也就是很多了,他就能夠用功修行、已經可以夠他修行的了,所以就不必在文句上說得很多很多,這是一個理由不要多說。第二、凡夫的體力有多大呢?你說得太多就過勞了,說是為法忘軀也可以,但是你自己的功課就做不來了,到那時候要多睡覺、多休息才能恢復過來,就不能一切都正常作息了,所以亦不為多說。 壬三、結行成 文殊師利!是菩薩摩訶薩,於後末世法欲滅時,有成就是第三安樂行者,說是法時 無能惱亂,得好同學共讀誦是經,亦得大眾而來聽受,聽已能持,持已能誦,誦已 能說,說已能書,若使人書,供養經卷,恭敬尊重讚歎。   佛召呼文殊師利菩薩,「是菩薩摩訶薩」就是發了無上菩提心、學習意安樂行的這位菩薩,在佛滅度以後的末法時代、佛法欲滅亡的時候,有能夠成就這第三安樂行的人,他演說這部《法華經》的時候、沒有人能夠觸惱他、能夠擾亂他的;這就是因為他修意安樂行的止和觀都成就了,這止觀就是他的正念,他的正念現前的時候無能惱亂、就是惱亂不可得,惱亂和不惱亂是平等的、所以你不能惱亂他。   他有這樣的修行了、所以無能惱亂,這時候他的情形就不同了,「得好同學」他能夠得到和他共同學習《法華經》很好的人,這個人也就是學習四安樂行的人、也就是修止觀的人,他也能夠觀一切法空如實相、同樣學習第一義諦的人,這樣的人叫作「好同學」,就是沒有高慢心、也沒有嫉妒心、沒有諂誑心、能調伏自己的煩惱;共同地「讀誦是經」共同地學習這個《法華經》,他又能夠得到大眾來聽受他講解這《妙法蓮華經》。   「聽已能持」聽聞這個《法華經》的時候能持這個經裡面的義,主要還是第一義諦,能持第一義諦也就是能攝持自己的這一念心、使它不放逸。以前禪宗的人說「萬里無寸草處去」,就是你攝持這一念心不要到有草的那個地方去。「持已能誦」你能持這《法華經》的義、也就能誦《法華經》的文,這文義都能持了。「誦已能說」能背誦《法華經》也就能夠為人演說了。「說已能書」能夠演說就能書寫《法華經》,或者是使令他人書寫,這就是流通《法華經》了。還能夠「供養經卷」就指白紙黑字的這種經卷、文字的《法華經》。我們從禪師語錄上看出一件事,這有修行的人他能夠念念地會向第一義諦、向聖人的境界去會,但是有時候說出來的話、令人容易誤會認為語言文字的經書不值得重視,容易有這個誤會;現在釋迦牟尼佛大慈大悲早已經看明白了,所以「供養經卷」對這文字的經論要有恭敬心、不要輕視,還要有尊重經論的心、還有讚歎的,這樣子,我們初發心的人才可以知道從這裏去學習;如果你廢棄了文字的佛法、你直接到第一義諦那裏去、你能去嗎?不可以的、你去不了的。   智者大師在《摩訶止觀》上有一句話「今人意鈍,玄覽則難,眼依色入,假文則易」,這凡夫愚癡的眾生「意鈍」,他這第六意識是很鈍的、就是沒有光明、沒有智慧。「玄覽則難」你直接去看第一義諦那是太難了,這是不可能的事情。那麼怎麼辦呢?「眼依色入」我們的眼睛是從青黃赤白的顏色上得以作用,這語言文字也是個顏色,你從這裏可以契入第一義諦,因為佛說的第一義諦他也要利用語言文字去表示的;第一義諦是無文字相的,但是還是要藉由文字才能表示出來它的義,我們眾生就從這個表示的語言文字去學習就可以契入了,所以「眼依色入,假文則易」,你若假藉佛說的語言文字你就容易入。說:我不要!我離文字相,我直接去看第一義諦。那麼釋迦牟尼佛不要出世了!你直接去看第一義諦吧!   我們初開始學習佛法的人不知道東西南北,我們就是從語言文字的經卷這裏得到啟發;如果是輕視了,那麼後來的人怎麼辦法學呢?就沒有辦法了!所以應該「供養經卷,恭敬尊重讚歎」還要這樣子、不要輕視。 辛二、偈頌(分二科) 壬一、頌釋(分二科) 癸一、頌止行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若欲說是經.當捨嫉恚慢.諂誑邪偽心.常修質 直行.不輕蔑於人.亦不戲論法.不令他疑悔.云汝不得佛.   這是頌前面「不嫉誑」那一段。若想要宣說這部《法華經》你應當棄捨內心裏面的嫉妒、瞋恚、高慢,棄捨這些煩惱才可以。這「嫉」就是恚、就是瞋恨,「恚、慢」也就是嫉妒;本來自己有高慢心,看見別人比我強了、心裏面就嫉妒、就恨了,這不是修行人該有的事情,所以要棄捨嫉恚慢。還要棄捨「諂誑邪偽心」,諂誑是邪心、是虛偽不真實的。我們應該「常修質直行」就是淳厚正直,心裏面是就是、非就非,正直不偏;說是你能夠契入第一義諦了,但是表現於外要正常,就還是老老實實地、樸實無華這樣子,常修質直行不要虛偽。   「不輕蔑於人」這是頌長文的第二節「不輕罵」,不要輕視任何人。這「高慢」這件事,在四安樂行裏面,佛是一次又一次地說不要高慢、不要高慢;當然初開始可能會有一般性的高慢,這個人如果是有修行的話,他有一點超過一般人的境界了,這高慢心就會來的;就是得了無生法忍的時候還有高慢心,聖人也都還有高慢心,在《摩訶般若波羅蜜經》上說到第七地菩薩還是有一點高慢心的。但是聖人的高慢心和凡夫不同,凡夫有了高慢心自己不承認不對,若是能夠常常讀經、他可能經過多久會反省;但是聖人、那個菩薩他很快就知道,他立刻地就把高慢息滅了,在聖人的時候他即生即滅,他過失沒那麼重;凡夫就不是,沒入聖位的時候如果一時地失掉了覺照、失掉了自己的觀察,就是隨煩惱行的時候、過失就嚴重了。所以佛又說「不輕蔑於人」,任何人你都不要輕視,一切眾生都有佛性、怎麼可以輕視呢?   「亦不戲論法」這是頌前面長文的第四節「不諍競」,不要戲論法,就是對於法不要諍論。有些廣讀經論的人,他解釋經論的時候自己沒有什麼分別,都是在其他的經論上有現成的義去解釋、以經解經,就都是以佛菩薩的法語去解釋的;那麼不要同人諍論,諍論就變成戲論了。   「不令他疑悔」這是頌前面長文的第三節「不惱亂」,不要說出來一句話叫人家心裏面疑惑、後悔。說什麼話呢?「云汝不得佛」說你這個人業障這麼重、你執著心這麼強,你怎麼能成佛?不要說這種話,其實眾生也是不可思議的。 癸二、頌觀行 是佛子說法.常柔和能忍.慈悲於一切.不生懈怠心.十方大菩薩.愍眾故行道. 應生恭敬心.是則我大師.於諸佛世尊.生無上父想.破於憍慢心.說法無障礙.   這位佛子為眾生說法的時候常是「柔和能忍」這是頌「大悲想」,對一切眾生發大悲心你就不輕視、不高慢了,住忍辱地就柔和善順了,有什麼問題的時候心裏面能夠容忍。「慈悲於一切」對於一切眾生都要發慈悲心,「不生懈怠心」慈悲心來了那麼就不懈怠了,自己用功也好、為眾生說法也好,他就不懈怠。   「十方大菩薩,愍眾故行道」這是頌前面那個「大師想」。十方世界的大菩薩都有慈悲心哀愍眾生,他能夠行於第一義道,這樣的大菩薩我們對他應生恭敬心,這是我的大師啊!我怎麼可以輕視呢?所以我們佛法裏面有些事情隨時都是要反省自己,你一點都不敢超越。   「於諸佛世尊,生無上父想」這半偈是頌「慈父想」。「於諸佛世尊,生無上父想」這個是指未來佛說,未來佛也就是我的大師、是我的無上父。「破於憍慢心,說法無障礙」這是頌前面那個「平等說法」,破除這個憍慢心,說法就沒有障礙了,就是應該觀一切法如實相、加上大悲心,這樣說法就無障礙了;用有所得、有所執著的心,你就是有憍慢了,那是不行的,當然凡夫就是這樣、他就是要有煩惱,那也就是要常常用功了。 壬二、頌行成 第三法如是.智者應守護.一心安樂行.無量眾所敬.   這第三「意安樂行」是這樣子的,有智慧的人你要努力、要守護這一念心、令它清淨,你要專心不散亂地學習這意安樂行,成功了的時候能令眾生安樂,就是無量眾生所恭敬的了。 庚四、誓願安樂行(分二科) 辛一、長文(分二科) 壬一、明行法(分三科) 癸一、標 又,文殊師利!菩薩摩訶薩於後末世、法欲滅時,有持是法華經者。   這是四個安樂行的最後一個「誓願安樂行」。 癸二、釋(分三科) 子一、明誓願所緣之境 於在家出家人中生大慈心,於非菩薩人中生大悲心。   這一段「明誓願所緣之境」就是你誓願所要利益的人,你想要利益什麼樣的眾生呢?發這慈悲心就是發誓願,發出來決定的心、決定願意利益一切的眾生。   這頭一句「於在家出家人中生大慈心」這裏面沒有菩薩的字樣,但是下邊一句「於非菩薩人中生大悲心」,這可見前面的「在家、出家人」是指菩薩說的,那就是發菩提心的了。但是看後邊的文,又不像是一般說的菩提心,那就是發出離心的人,這裏面有這樣的味道。在《法華經》的立場,發出離心的二乘人也就是菩薩。現在說這個人他是發出離心了、但是他還是在家,這個話怎麼講法呢?什麼叫作「家」呢?這個「家」是煩惱繫縛所,就是人的煩惱,這個煩惱把你困住了,你不能從那裏面跳出來,這叫作「家」。「在家」就是這個人他雖然是發出離心、想要了脫生死、想要得涅槃,但是他現在的程度、他的心還在煩惱裏面活動,沒有從煩惱裏面解脫出來,那叫作在家人。不論你是優婆塞、優婆夷、是比丘、比丘尼,你現在心裏面為煩惱所繫縛的時候你就是在家人,就是這時候他還沒有斷除去愛煩惱、見煩惱的時候、就都屬於「在家」的範圍。   「出家」就是他這一念心從煩惱裏面解脫出來了,沒有愛煩惱、也沒有見煩惱,就是到了阿羅漢的境界了,這時候叫作出家人、出煩惱家的人,在小乘佛法上說他就是聖人了。那個也是發出離心的在家人,他也可能是沒有斷多少煩惱、但是他也開始修行了,也可能得初果、得二果、得三果了,就是還沒得四果,還有煩惱在他心裏面困擾他的。那麼對這樣的在家人和出家人之中「生大慈心」,就是他們已經在佛法裏面努力地修行、有多少成就、有多少功德了,這時候修誓願安樂行的這個菩薩對這樣的人發起大慈心,慈能與樂,就是從他已經成就的善根上繼續地引導他得大功德、得無上菩提,應該發這樣清淨的大慈愍心。   「於非菩薩人中」這個地方沒有說出家、又說不是菩薩,那就是沒有發無上菩提心、也沒有發出離心的人,就表示這個人是流轉生死的一般生死凡夫了,對這種人「生大悲心」,這種人也可以說是沒有歸依三寶、沒有信佛的人了;也可能他是相信外道的、也可能沒有宗教信仰的,他就是在顛倒迷惑中生活的苦惱人,就是在生死煩惱裡、在惑業苦裡面流轉,對於這樣的人「生大悲心」要發悲心,悲能拔苦,要發同情心要救護他們。 子二、明起誓願之由 應作是念:如是之人則為大失,如來方便隨宜說法,不聞不知不覺、不問不信不解。   這個大慈大悲的心怎麼樣生法呢?應該這樣想:「如是之人則為大失」這些發出離心已經在佛法裏面修學、但沒有發無上菩提心的人,他們有很大的過失。什麼過失呢?「如來方便隨宜說法」,佛這個善巧方便的智慧、隨眾生的根性所宜而所宣說的佛法,就指說的小乘佛法。現在到了《法華經》的時候,佛說這小乘佛法是方便施設的,唯有一佛乘是真實的,但是他們「不聞」這些人不親近善友他就沒有聽到這件事,所以他「不知」也不知道這個小乘是方便法,他自己又「不覺」沒有能力覺悟這件事;自己不能覺悟,那就應該去親近善知識、去請問,但是他「不問」,就是遇見善知識為他講解了,他也「不信」,他認定小乘佛法就是真實圓滿的佛法,另外沒有別的佛法。善知識為他開示說「小乘是方便,一佛乘是真實」這種種的道理,他還是「不解」不能理解、不能明白;這就是一個重大的過失。   這樣解釋就是針對發出離心的小乘佛教徒,這小乘佛教徒對於一佛乘的真實法門「不聞、不知、不覺,不問、不信、不解」,這是一個過失;這也包括了一般的非佛教徒,這些人對於佛法當然也是「不聞、不知、不覺,不問、不信、不解」,所以持《法華經》者、誓願對這一類的眾生起大慈心、起大悲心。 子三、正立誓願 其人雖不問不信不解是經,我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時,隨在何地,以神通力、智 慧力引之,令得住是法中。   這樣的人雖然他不問、不信、也不瞭解這個《法華經》,但是我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的時候,「隨在何地」隨那兩種人他在什麼地方;若是已經得阿羅漢果的人,他若在有生之年沒能夠迴小向大、入無餘涅槃以後、他還是到佛世界去的,(按天台宗的意思就是方便有餘土了,若按唯識宗的意思就是受用土,天台宗的方便有餘土可以包括在受用土裏面),那麼他生到那裏,這個已得無上菩提的菩薩隨時可以到方便有餘土去為他說《法華經》,令他迴小向大。若是沒得阿羅漢、沒入無餘涅槃、或者是初果、二果,那就是在人天的世界;其他不是佛教徒的當然就是在三界裏面流轉生死;所以「隨在何地」他是在三惡道也好、到人間、到天上也好,隨他在什麼地方,以神通力引接他、以智慧力引接他。   這「神通力」,如果是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以後,佛的那個自受用境界、唯佛與佛才能了知,其他的一切眾生是不能見聞覺知的,所以菩薩要現神通力來到這眾生的世界、來到他受用土、來到方便有餘土、來到凡聖同居土,以神通力來到三界裏面,佛的神通力也就是佛的大慈悲心、也是佛的大智慧境界,「引之令得住是法中」就是引導他們能夠安住在一乘佛法裏面,也就是安住在無上菩提裏面了。   前面「於在家出家人中生大慈心、於非菩薩人中生大悲心」這是「誓願所緣之境」,就是佛的慈悲心所緣念的眾生。底下「應作是念:如是之人則為大失……」這是「起誓願之由」,為什麼生起這樣誓願的一個理由,就是我們一般的人在愛見煩惱裏面顛倒迷惑,若是得阿羅漢果以後、他是在無明煩惱裏面顛倒迷惑的,所以都是在這位菩薩慈悲心所緣之內的。 癸三、結行成(分二科) 子一、明離過 文殊師利!是菩薩摩訶薩於如來滅後,有成就此第四法者,說是法時,無有過失。   文殊師利!是菩薩摩訶薩於如來滅後,有成就這個第四法的人,他說《法華經》的時候不會有過失。就是前面說出來很多的過失、嫉妒、高慢、或者懈怠,這都是過失。現在「入如來室」他發了慈悲心,這慈悲心能夠成就他就不會瞋、不會嫉妒了,沒有那種過失。他能夠修止觀,修止行的時候也就是「著如來衣」能夠忍辱的時候就不會有懈怠。   這個「忍」有三種:一個耐怨害忍、一個是安受苦忍、一個諦察法忍。這「怨害忍」就是眾生和他有怨、來傷害他,這時候你若能忍就沒有問題了。第二種「安受苦忍」就是你修行,如果你能長時期地修止修觀、或者打般舟七,這種難行的法門是很疲勞的,而你也能忍得住,這叫安受苦忍。有的文上也說到,發菩提心的人、如果他不是聖人、他若得了禪定的時候他就也會懈怠,不過這個懈怠不是一般凡夫的懈怠,他就常好入定、入兩天、三天、入五天、七天,他不為人說法,有這個事情的;現在你能夠入如來室、有慈悲心就不會這樣子。在經論上也說到一件事,得到禪定的人孤獨,他沒有欲了、也不願意與任何人來往,他就自己一個人並不寂寞,他願意讀經也好、他願意入禪定也好、很快樂,所以是孤獨啊!現在佛菩薩慈悲安排的這個法門,你自己身安樂行、口安樂行、意安樂行,還一個誓願安樂行、要慈悲,有慈悲心就不能孤獨了,就是要去廣大的度眾生、不能懈怠啊!所以「說是法時無有過失」就沒有懈怠的過失。你修止行、修觀行,觀一切法空如實相,你能常這樣作觀就無諂曲心、不會諂誑,這種染污心就沒有了,因為這個時候心清淨、無所貪求的,所以「說是法時無有過失」。 子二、明利益(分二科) 丑一、正明 常為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國王、王子、大臣、人民、婆羅門、居士等,供養恭敬,尊重讚歎。虛空諸天為聽法故亦常隨侍,若在聚落城邑、空閑林中,有人來欲難問者,諸天晝夜常為法故而衛護之,能令聽者皆得歡喜。   第一科是「正明」,正明你成就了這個誓願安樂行、你會得到功德。什麼功德呢?常為「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這是佛教裡面的四眾弟子,還有國王、王子、大臣、人民、婆羅門、居士等,這裏說「居士」就是有財富的人,受到這麼多人的供養恭敬、尊重讚歎,那麼你的名望就高起來了,就是得到名利這樣的好處了。   「虛空諸天為聽法故亦常隨侍」這又是一種好處;前面是指人間的人說的,這是說虛空裏面的天人為了聽你說法的緣故,也時常隨著你、侍奉你。若是你這位法師在聚落裏面、在村莊裏面、或者在城市裏面、或者在空閑的樹林子裏面,在這不同的環境裏面、若有人來難問你、同你辯論,這時候諸天從早到晚「常為法故而衛護之」,為了法能夠順利的流通在人間,所以晝夜不歇的來保護你,能使令聽你說法的人、聽你辯論的人他們心裏面會歡喜。這是說你若成就了「誓願安樂行」你會得到這種好處。 丑二、釋結 所以者何?此經是一切過去、未來、現在諸佛神力所護故。   這底下是「釋結」解釋出來那個原因,為什麼諸天會隨侍、會護衛你呢?此《法華經》是一切過去佛、一切未來佛、一切現在佛「神力所護故」,是一切諸佛的神通力所保護的,所以你若能夠成就這樣的誓願安樂行、弘揚《法華經》,不但是人間的人、諸天都來保護你的,會有這種力量。可見這《法華經》的確是不可思議,不過這裏面說過去佛、現在佛神力所護,又說未來佛,未來佛怎麼能神力所護?這未來佛就是指這些大菩薩了,所以是未來佛神力所護。 壬二、歎經難聞(分二科) 癸一、就法略歎 文殊師利!是法華經於無量國中,乃至名字不可得聞,何況得見受持讀誦!   這底下是讚歎這《法華經》你不容易聽到的,讚歎它的殊勝微妙。前面是依據《法華經》來學習四安樂行,用四安樂行來弘揚《法華經》;現在這底下讚歎所弘揚的經,也正是一個次第,這第一段是「就法略歎」就是直接在《法華經》這方面簡略地讚歎。   文殊師利!這部《法華經》在無量劫中、乃至連《法華經》的名字你都不容易聽到的啊!這個原因就是久遠久遠佛才出現世間,佛是很不容易出現世間的,前一位佛、後一位佛距離的時間很長很長。佛出現世間為眾生說法,有的人只能用小乘佛法來度化,有的人可以用大乘佛法來度化,那麼在小乘佛法裏的人就無緣聽到《法華經》了,他是聽不到的;就算是大乘佛法裏面說了《法華經》度化眾生,但是你的善根因緣不具足、你還是不能聽到的。佛出現世間就是為說《法華經》,按釋迦牟尼佛的情形要四十餘年才說《法華經》,也不是一開始就說《法華經》的,所以「乃至名字不可得聞,何況得見受持讀誦!」何況你能夠見到《法華經》、何況你能受持《法華經》、讀誦《法華經》呢!這可見我們能夠見到《法華經》、能受持讀誦《法華經》是有大善根的緣故了。 癸二、約譬廣歎(分二科) 子一、不與珠譬(分二科) 丑一、立誓(分五科) 寅一、威伏諸國 文殊師利!譬如強力轉輪聖王,欲以威勢降伏諸國。   佛召呼文殊師利,譬如那個強大有力的轉輪聖王,「轉輪聖王」用個白話說就是大國王,他有強大的力量,其餘的那些小國不能夠反抗他、一定要向他投降的,所以叫作強力轉輪聖王。轉輪聖王這「輪」有金、銀、銅、鐵四種不同的輪。這「金輪王」他到什麼地方去的時候以金輪為前導,有一個黃金所成的輪在前面作引導,這個王他心裏面要到什麼地方去、這個金輪在前面就領導到那個地方去,這金輪王他的威德是太大了,他倒不需要現他的威力,而這世界上所有這些小國王都向他歸順、都聽他的命令,他只是教化教化就好了,他不用槍的。這「銀輪王」要派使臣去教化才可以,不然他還是不服你的。「銅輪王」要現威,要把他的軍隊組織起來、把這威力表現出來,然後人家才降服他。這「鐵輪王」那就是要作戰、要開炮了才可以。   這裏說「聖王」這「聖」不是佛法中的聖,他就是以十善法教化眾生所以叫作聖,是這樣意思。現在這裏說的「轉輪聖王」就指鐵輪王說的,因為看這下文那是打仗了,所以「欲以威勢降伏諸國」。在法上說「轉輪聖王」就譬喻佛出現世間的意思,如果用這四種輪王來與佛作譬喻,那麼佛的法身就譬喻是金輪王,佛的自受用身譬喻銀輪王,他受用身譬喻銅輪王,佛的化身就譬喻鐵輪王了。化身就是來到人間教化眾生,這個法身、自受用身是佛的自受用境界,他受用身就是勝應身;來到人間教化眾生的這個身叫應身、或者叫化身,按釋迦牟尼佛的情形,就是現三十二相、八十種好、最後現個老比丘相,這是應化身。不是在人間的、或者是在方便有餘土、他受用土,那就是勝應身,阿羅漢以上的聖人和這些大菩薩、他們所見到的佛都是勝應身。現在這裏說「轉輪聖王」就是佛來到人間教化眾生所現的這個化身。   轉輪聖王他看見這世界上的人、包括國王在內、都不修行十善道,你下命令叫他以十善道去教化眾生,他也不聽你命令,所以轉輪聖王就以「威勢降伏諸國」用他的軍隊來降伏很多很多這些小國。這在佛法上說,「降伏諸國」就是佛出現世間、看見這一切眾生在那顛倒迷惑、不能修學善法、不能修學無漏聖道,佛就用禪定的神通力、智慧力的威勢降伏諸國,就是說種種的佛法、教化眾生去修學聖道,降伏他的色受想行識、眼耳鼻舌身意這十八界、這些諸國裏面的土匪,降伏煩惱了。 寅二、小王不順 而諸小王不順其命。   但是這些小國王不聽他的命令。就是這一切的佛教徒學四念處的法門、聽佛說這些經法,用四念處觀身不淨、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這樣修行的時候,這貪瞋癡的煩惱不聽命令,還是貪、還是瞋、還是這樣子無明。 寅三、起兵討伐 時,轉輪王起種種兵而往討伐。   這個時候,轉輪王就發動種種的軍隊去討伐、去攻擊;去殺這些煩惱賊的意思。這「種種兵」,古時代有象軍、馬軍、車軍、步軍,有這四種軍。四種軍就譬喻聲聞、緣覺各有凡聖位,聲聞也有凡位、也有聖位,凡位時候修行的法門、到聖位的時候也有修行的法門;緣覺也有凡聖位,凡位的時候修行的法門、到聖位的時候修行的法門,這加起來就是四個,就譬喻象軍、馬軍、車軍、步軍。智者大師說「轉輪王起種種兵」有前軍、有中軍、有後軍,分這三種軍。這譬喻佛教徒的七方便:三賢、四加行,這是凡位的修行人;﹁三賢﹂就是四念處、別相念、總相念,﹁四加行﹂就是煖、頂、忍、世第一,這四加行位是內凡,三賢是外凡,這是前軍,凡位修行這樣的法門是前軍。中軍就是初果和二果,這兩個聖人是中軍。三果、四果就是後軍。就是轉輪王起這麼多的軍隊「而往討伐」去殺煩惱賊,是這樣的意思。 寅四、有功喜賜 王見兵眾戰有功者,即大歡喜,隨功賞賜,或與田宅、聚落、城邑,或與衣服嚴身 之具,或與種種珍寶:金、銀、琉璃、硨磲、瑪瑙、珊瑚、琥珀,象馬車乘、奴婢 人民。   轉輪聖王看見這軍隊裡面有這麼多作戰有功勞的人,心裏面就歡喜了,就隨他功勞的大小來賞賜他。「王見兵眾戰有功者」就是佛看見佛教徒修止觀、修學戒定慧有成就的人,就是有功勞的人。「即大歡喜」這些人肯用功修行,佛心裏面就歡喜了。「隨功賞賜」隨他的成就賞賜他,給他什麼呢?「或與田宅」轉輪聖王給他田地房子、聚落城邑。這「田」表示這個用功修行的人得到禪定了,得到欲界定、未到地定、或者色界四禪、無色界的四空,得到這些三昧了,或者空、無相、無願的三三昧。這個「宅」就是房子,這房子是人的住處,用功修行人的住處就是畢竟空寂舍,無住處就是住處。   畢竟空就是我空和法空,以空為住處就是無所住,不住色生心、不住聲香味觸法生心,這無所住就是個住處,這是聖人才能達到的境界,我們不是聖人、只可以相似地這樣修習而已,觀察色不可得、受想行識不可得、眼不可得、耳鼻舌身意不可得,最後不可得也不可得,然後心住在無分別處。當然「不可得」這話誰不會說呢!「無住生心」這話誰不會說!就是你要認真地去學習,時時地正憶念、在心裏思唯這不可得的道理,你常常這樣修的時候,我也空了、法也空了,心不可得,遇見什麼境界的時候你不要失掉這個宗旨,你就是有宅了、你就有房子住了。   我們若是沒能與畢竟空相應的時候,我們就在色聲香味觸法上住,在這上住就等於沒有房子;這裏說「賜與田宅」給你一個房子,你在房子裏面住,沒有毒蛇惡獸這些恐怖,風雨來的時候也碰不到你,你很安樂地住。我們若是出家很多年了還沒有得到這個宅、沒有房子住的時候,就是被色聲香味觸這些賊、貪瞋癡煩惱也是賊,就都是被毒蛇猛獸、大風大雨來苦惱。所以這地方說「宅」就表示這個人程度很高了的意思,應該說是到了初果以上才是有房子住了,我們沒到初果就是在外邊、沒房子住啊!「聚落」你作戰有功了,把一個村莊的地方封給你,那就是富貴的人了;這在佛法上說就是得到初果、二果的這個境界。這「邑」是譬喻到三果的時候了,「城」是涅槃城、得到四果的時候有個涅槃城了。說這是佛賞賜,實在是你自己用功修行有這樣的成就了。   「或與衣服嚴身之具」這是初發心修行的時候,給你衣服穿這表示有慚愧心的意思;就是我們學習了佛法、知道善惡果報,我們對佛法有恭敬心、有信心,這信心增長的時候就會有慚愧心,所以說「或與衣服」有慚愧衣了;也表示能忍辱的意思、忍辱衣。「嚴身之具」莊嚴身體的這些物品;這就表示一切的助道法,助道法裏面很多就是懺悔,拜懺這是助道之法,尤其是我們末法時代的人很多很多的業障,要常常地懺悔。   「或與種種珍寶」這轉輪聖王看你有功勞,或者給你很多的珍寶,就是「金、銀、琉璃、硨磲、瑪瑙、珊瑚、琥珀」給你這些東西。這可以分兩種解釋,一種就是你到佛法裏面來肯發心修行,佛開示你三十七道品;三十七道品一共是七類:四念處、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聖道分,這七類道品正是這七種珍寶。   第二種是用這七寶來譬喻七聖財,七聖財是信、戒、聞、捨、慧、慚、愧。佛說一切法是因緣所生、是空無所有的、是無常、無我的,你能夠「信」。「戒」還能受戒。「聞」你能夠有歡喜心、歡喜聽聞佛法,這個聽聞也包括讀誦,願意讀經這也不容易。這個「捨」也不容易,其中捨財這是一個;還一個捨煩惱也是捨,自己有貪心的時候趕快捨掉、有瞋心的時候趕快捨掉,有疑惑心、有高慢心的時候都趕快捨掉它,煩惱捨完的時候就是沒有煩惱了,那是一種無所執著的聖人境界了。「慧」你能夠有無常、無我、觀一切法空的這種實相的智慧。信戒聞捨慧、還有「慚、愧」,這是七種財;我們佛教徒雖然也不能夠沒有衣食住,但是應該具足這七種財,這就是給你種種珍寶了。   「象馬車乘」象車、馬車就是兩種車。這個譬喻阿羅漢他成就的兩種智慧:盡智和無生智。「盡智」就是把貪瞋癡所有的煩惱都清除了。「無生智」沒有煩惱了、所以也就沒有生死了,現在這個眼耳鼻舌身意到壽命盡的時候、一剎那間滅掉了以後就不生了、不會再有這個有漏的果報了;在大乘佛法裏面說那還有法性生身的。這個盡智和無生智就是叫作象車、叫作馬車,這個「車」能運載你到另一個地方去;你有這兩種智慧的時候、它能運載你到涅槃那裏去。   「奴婢」是自己使用的人,這就譬喻神通的境界,表示這個人得到了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神足通、宿命通了。「人民」這是譬喻有漏的善法,你沒有入聖位的時候、你修學佛法所成就的功德,就是有漏的功德、有漏的善法。 寅五、唯不與珠 唯髻中明珠不以與之。所以者何?獨王頂上有此一珠,若以與之,王諸眷屬必大驚 怪。   前面給了這麼多的田宅聚落……乃至人民,但是有一樣不給,就是轉輪聖王的髮髻中有一個放大光明的如意寶珠,他不給你,這個珠是不給的。「所以者何?」為什麼不給呢?「獨王頂上有此一珠」只有轉輪聖王的頭頂上才有這個珠、其他人都沒有的。這轉輪聖王是譬喻佛,佛經過無量阿僧祇劫才成就無上菩提的,這個「明珠」就譬喻無上菩提、譬喻佛的一切種智;如果說常住真心、也可以說這個珠就是佛的常住真心。「若以與之,王諸眷屬必大驚怪」若是把這個珠給了他們,這個轉輪聖王的眷屬就會驚怪了,這個珠怎麼可以給呢?這意思就是佛的一乘法,在智慧來說就是佛的一切種智,如果在理性上說就是第一義諦了,這一個是教、一個是理,用語言文字來說這個法門的就是「教」,那就是語言文字的《妙法蓮華經》;而語言文字所詮顯的那個第一義諦那就是「理」了,就是離垢清淨的無上菩提的境界了。   這裏說「唯髻中明珠」不給他,就是這些人得到了佛說的法、能夠這樣修行有這麼好的成就了,但是現在這些成佛的善根還沒成熟,佛若是為他們說《法華經》、那些大菩薩就會驚怪了,怎麼佛不能隨緣應機說法了呢?這個因緣不適合怎麼可以說《法華經》呢?就是驚怪了。如果為他們宣說了,而聽經的人因為因緣不熟、他也不相信,就疑惑了,那又不契機了;所以「唯髻中明珠不以與之」就不給了,一定要到因緣成熟才能說《法華經》的。 丑二、法合(分五科) 寅一、合威伏諸國 文殊師利!如來亦復如是,以禪定智慧力得法國土,王於三界。   前面是說了一個轉輪王的譬喻,這以下是合這個譬喻、讚歎《法華經》的殊勝微妙。佛召呼文殊師利菩薩,「如來亦復如是」,轉輪聖王他能夠登王位、又能降伏諸國這也不是個容易的事情,佛出現世間也是這樣的情形;佛經過無量劫的修行、成就了無量無邊的功德,其中「以禪定智慧力得法國土」,以禪定的力量、加上智慧的力量得到了法的國土,「智慧力」就是佛的一切種智、就是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但是在這裏又說出來「禪定的功德」就是佛的根本無分別智慧,「得法國土」就是法性的真理,佛的根本無分別智契證了法性的真理,這就叫作「得法國土」,就是佛究竟圓滿了無上菩提了,但是為了度化生死世界的眾生、佛就現出來一個應化身,這時候這個應化身「王於三界」就在三界裏面教化眾生。這正是合長文裡面「欲以威勢降伏諸國」那一段文的意思。 寅二、合小王不順 而諸魔王不肯順伏。   這就是前面「而諸小王不順其命」的意思。「諸魔王不肯順伏」就是煩惱魔、五蘊魔、死魔、天魔,這些魔王就是在迷惑一切眾生流轉生死的,佛為眾生演說無量無邊的法門(主要就是三十七道品,三十七道品是通於大小乘的),在這裏就是指小乘說;這些魔王不肯順伏,初開始修行的人當然煩惱還不是那麼調伏。 寅三、合起兵討伐 如來賢聖諸將與之共戰。   這些賢聖的佛弟子、這些大將軍與魔王戰鬥。這修行的事情實在就是打仗的意思,就是你的戒定慧同你自心的魔王作戰,如果你把魔王殺死了你就成功了。   這「賢聖諸將」,經上說「鄰聖曰賢」就是與聖人接近了叫作「賢」,這個話說得很有分寸,但是裏面的義還沒有明白地說出來。天台智者大師在《四念處》這本書上解釋得很詳細,他說「賢」這個字是「善直為義」,這「直」就是正直,這一位修行人他有正知正見了叫作直;如果他能夠持戒、又能夠修禪定那就叫作「善」。如果一個人修了很多的福、也修到非非想天那麼高的禪定,有大福德,那還不一定就是賢,因為他未必是有佛法的正知正見,所以他不一定是賢。如果一個人沒有正知正見、這個人就算是有大福德、有高深的禪定,他還不是佛教徒、不能稱為佛弟子的。說是一個人有正知正見、他的思想很正確,但是他不修禪定、也不持戒,那也不是賢,就說這個人「有目而無足」,他有眼睛、有正知正見的眼睛,但是沒有腳、沒有戒定的雙足,他不能到涅槃那裏去的。所以有目無足、有足無目都不能稱之為賢,都不能夠到涅槃那裏去;就是一定要有正知正見、能得到佛法的真義(他正確地認識了什麼是佛法、要有這個條件),而又能夠持戒修定,這個時候才名之為「賢」。這樣子說,修學戒定慧的這個人叫作賢,就是他能夠調伏煩惱了,這裏面包括外凡和內凡這兩類。   「聖」就是賢這個人他繼續不斷地努力修學戒定慧、能夠斷煩惱、能夠見到真理了,就是斷惑證真這個時候名之為聖、叫作聖人。這個「聖」在小乘佛法裏面說就是初果向、初果、二果向、二果、三果向、三果、四果向、四果,這都是聖。「初果向」就是他這時候趣向於初果、也是聖,在《俱舍論》上的意思他也是聖人、他也是斷煩惱了,就是那八忍八智、十六心的前十五心、十五剎那就是初果向,到十六剎那就是初果。但是《成實論》上的意思,前面的內凡叫初果向,那就是凡了、就不是聖了。   「如來賢聖諸將與之共戰」就是這賢位的修行人、乃至入聖位的修行人,因為還沒能所作已辦(四果阿羅漢不在內),這些修行人與煩惱魔共戰,與蘊魔、死魔、天子魔共戰。 寅四、合有功喜賜 其有功者,心亦歡喜,於四眾中,為說諸經,令其心悅,賜以禪定、解脫、無漏根 力諸法之財;又復賜與涅槃之城,言得滅度,引導其心,令皆歡喜。   他作戰勝利了、有了功勞了,就是修行有成就的人,佛心裏面歡喜,就在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這四眾裡面,為他們說很多很多的法門,主要是《阿含經》,也包含其他的《方等經》《般若經》在內,使令這些修行人心裏面歡喜;這裏面所謂歡喜就是他有成就了、佛為他們印證,由佛的印證大家都是歡喜的。「賜以禪定」這在譬喻上就叫作「賜」,在法上來說就是他自己努力用功、由因而得果,得到四禪八定、得到「解脫」,空、無相、無願這三解脫、還有八解脫,又得到無漏的五根、五力(信進念定慧),「無漏」就是斷了煩惱所成就的功德,在三十七道品裏面的次第、要到七菩提分以後才是無漏,以前還是有漏,但是你得了聖道以後,連四念處、一切都是無漏的了。「諸法之財」還有很多很多的法財,你真能用功修行就能有這種境界。   「又復賜與涅槃之城」就是得阿羅漢果了,對這些聲聞人修行所成就的功德、到了阿羅漢的時候就是得到涅槃了,佛就說「得滅度」了、三界內所有的煩惱都滅除了,這「度」就是越過了三界的生死、就是得涅槃了。「引導其心令皆歡喜」這兩句是總說的,就是所有的修行人聽佛說法,佛能種種的善巧方便、引導他們修學戒定慧來清淨其心,使令他們能得到聖道的法喜。 寅五、合唯不與珠 而不為說是法華經。   但是這時候還是不給他們講這《法華經》的。不為他說《法華經》是什麼原因呢?就是因為他大乘的根性、這無上菩提心還沒能夠發動,這個時候說《法華經》是不契機的,所以不為他們說《法華經》。 子二、與珠譬(分二科) 丑一、立譬 文殊師利!如轉輪王見諸兵眾有大功者,心甚歡喜,以此難信之珠,久在髻中,不 妄與人,而今與之。   文殊師利!就如轉輪王看見那些兵眾與敵人作戰、有大功勞的人,他心裏面非常歡喜。這轉輪王他這個珠從來也沒對人說過、大家也都不知道這件事,忽然間若是說這個珠、大家就有點莫明其妙了,所以是「難信」不容易相信的。這個珠很久很久以來就隱藏在轉輪聖王的髮髻裏面,這就是說無上菩提一切種智這個珠是在佛的心裏面、與佛心是相應的,「不妄與人」不能隨便地送給人的,「而今與之」但是現在送給了這些佛的弟子,就是佛為他們說《法華經》了。 丑二、法合 如來亦復如是,於三界中為大法王,以法教化一切眾生,見賢聖軍與五陰魔、煩惱 魔、死魔共戰,有大功勳,滅三毒,出三界,破魔網;爾時,如來亦大歡喜。   佛也和轉輪聖王這樣意思相同,「於三界中為大法王」在這生死的凡聖同居土成佛了、為大法王。前面是佛為眾生說《阿含經》,很多的眾生得了禪定、得了初果乃至得阿羅漢果,佛又繼續說《方等經》《般若經》這些經典,這時候「以法教化一切眾生」包括這一切大乘經典,但《法華經》還不在內。「見賢聖軍」就是在《方等經》《般若經》裏面發菩提心的這些菩薩,聽聞佛法發心修行的就是賢聖軍,這些人與五陰魔、煩惱魔、死魔共戰,﹁五陰﹂就是色受想行識五蘊,這是總說的,就是所有的魔都不出五蘊的,你煩惱魔也是在五蘊裏面,死魔也是五蘊(五蘊死了)一剎那間滅了、就是死了、也還是這個五蘊。在大乘佛法裏面說,我們這生死凡夫由有漏業所招感的果報、招感的色受想行識這是五蘊魔,我們人的五蘊是魔,乃至三惡道他們也有五蘊、乃至諸天也都有五蘊(無色界天沒有色蘊),也可以說五蘊這都是魔。   這是說我們三界以內的眾生有分段生死,在人的境界來說、這種果報就是你的身體有那麼一段落、還有大小、也有輕重、也有壽命的長短,這叫作「分段生死」。若是得了阿羅漢果、棄捨了這個五蘊,得到無漏的五蘊,那叫作「法性生身」、也叫作「意生身」,色界天以上的人都是意生身,他那個身體和我們欲界人的身體不一樣,我們人的身體果報生來這樣子就是這樣子,你長那麼高就是那麼高,你壽命那麼長就是那麼長,你想要改變不是容易的;但是色界天以上的人、他們的身體是可以隨意變化的,他願意多大就可以多大,他們壽命當然是長、可是也是有一定,這也還是有漏的。   到了阿羅漢、滅除去愛煩惱、見煩惱之後,他這個身體死掉了、又得到的那個身體叫作法性生身、也叫作意生身,就是見到法性理以後的人、他的那個身體有不可思議的神通變化。在《阿含經》一般的說法,阿羅漢入無餘涅槃以後、他這個有漏的色受想行識滅了,滅了以後就再也沒有身體了、灰身滅智,入於不生不滅的境界裏面去,就是那個我空真如(其實和法空真如也是一樣了),就是那樣的境界,他再也不會同眾生有聯繫了,我們想要同他聯絡聯絡也都不行了,小乘佛法是這樣講。   但是在《阿含經》裏面又有不同的說法,就是舍利弗尊者入滅以後,阿難尊者非常悲慟,佛就問說『舍利弗尊者他的戒、定、慧、解脫、解脫知見,這五分法身是不是也滅了呢?』阿難尊者說『不也!世尊!』說是沒有滅。這樣講就是他這父母所生的、有漏的色受想行識是滅了,但是另外還有無漏的五分法身還存在的,他這個戒定慧沒有滅。   我們通常說心王、心所,這「定慧」是心所,說定慧這心所沒有滅、心王也是沒有滅,還應該是有心啊!這樣說,這個心、定、慧都是存在的,當然也應該有個有形相的身體也是在的,所以在大乘佛法裏面說:這阿羅漢入涅槃以後生到佛世界去、也和菩薩一樣有法性生身,那個法性生身就和這個臭皮囊不同了,那是不可思議的神通境界,所以也叫作「不思議變異生死」。我們說阿彌陀佛是無量壽,這個不思議變異生死的身體就是無量壽,他永久也不會再死的了,他就是永久存在的。但是這個身體還是有變化,就是他生到佛世界去、聽佛說法他也增長智慧,他就發無上菩提心了,阿羅漢也還是聽釋迦牟尼佛說《法華經》的,發無上菩提心他就會去廣度眾生,他同時也在十方世界親近諸佛、聽佛說法,也能到眾生世界去度眾生的;他這樣修行的時候、他的功德又增長了,這個法性生身也就隨著有變化了,這個身體一直剎那生、剎那滅的變化、就是逐漸地愈來愈殊勝,一直到成佛的時候就是圓滿報身了;在這中間他有這樣的變化,所以叫作不思議變異生死。   到了阿羅漢,這三界內的愛見煩惱是滅除了,但他還不是佛,因為還有無明的煩惱,在天台宗說就是還有塵沙惑。這「塵沙惑」就表示像微塵那麼細小的煩惱特別多,就是不染污的無知。這在《阿含經》裏也有這種意思,就是阿羅漢他雖然也和佛一樣能夠斷了愛煩惱、見煩惱,也見到真理了「我等同入法性」,但是他不能說和佛平等。《阿含經》的意思就是說阿羅漢也斷了愛煩惱、見煩惱,說悉達多太子成佛的時候、得無上菩提也是斷了愛煩惱、見煩惱,所以那個地方是平等的。是的!也是平等。但是佛能夠應機地為一切眾生說法、阿羅漢就是不能,佛有時候提出問題、舍利弗尊者不能回答,這就是阿羅漢還有所不知、有所不能、還有很多問題、還有無知,不過是沒有愛見煩惱的染污,所以稱為不染污的無知,這是《阿含經》有這種意思。不染污的無知在大乘佛法裏面說就是所知障了,也就是所謂塵沙惑、無明惑了。可見大乘佛法裏面說的道理《阿含經》的確是隱藏在那裡面,的確是有這種意思,所以你不能不承認大乘佛法的。   這樣說,阿羅漢不能夠盡知一切眾生的根性、也不能盡知無量無邊的佛法,猶有所不知,還有微細的取著,就是還有無明惑、還有塵沙惑,那麼這就是「煩惱魔」。他有這樣的煩惱,他所成就的那個法性生身、若在佛的境界說那是「五蘊魔」它還是魔。他的功德逐漸地增長、他的果報也逐漸地變化,那個變化就是「死魔」。所以他也有五蘊魔、也有煩惱魔、也有死魔;也可以說還有天子魔、天魔,那就是八地菩薩以上能示現作魔王,那就是天子魔了,我們凡夫欲界的第六天那叫作「天魔」。   所以這「與五陰魔、煩惱魔、死魔共戰」這個時候,阿羅漢他就感覺到:哦!我們沒有所作已辦啊!菩薩那麼樣殊勝!他就仰慕大乘佛法的殊勝,就有發無上菩提心的意思、也有要成佛的這個意思了。在〈譬喻品〉初、舍利弗尊者領解的那一段文表示出來「我等同入法性,云何以小乘法而見濟度?」說我們是小乘、說我們是阿羅漢,沒有菩薩那麼大的功德,菩薩授記作佛、怎麼不為我們授記作佛呢?這個時候他們就有發無上菩提心的意思了,這就叫「有大功勳」,有發無上菩提心、要行菩薩道,那就能斷無明惑了,所以就是有大功勳。   「滅三毒」,一般說三界以內叫三毒,若是在阿羅漢的身分來說,他的不染污無知、那無明惑、塵沙惑也可以名之為三毒的。「出三界」,在《法華玄義》上也提到有與法性同體的「見思惑」,阿羅漢他們在一切的境界上有微細的取著、那就是「思惑」,他心裏面也還有所執、也還有我的習氣,那就是「見惑」了,這樣也可以說是「滅三毒、出三界」也可以這麼說。「破魔網」這些魔網也都可以破了;這煩惱就是魔,它能傷害我們的功德法財,使令我們很難解脫,叫作魔的網。你能夠修學《阿含經》的三十七道品、乃至到《方等經》《般若經》的三十七道品,那就是破魔網。「爾時,如來亦大歡喜」這些阿羅漢迴小向大了,發無上菩提心的因緣到了,所以佛心大歡喜。 此法華經能令眾生至一切智,一切世間多怨難信,先所未說,而今說之。   到這個時候就為他說《法華經》了。這問題就是,為菩薩說大乘法,為我們說小乘佛法,說是所作已辦,到現在我們沒有所作已辦;那麼就有疑惑了,佛為什麼心裏不公平呢?所以到了〈方便品〉舍利弗尊者就請問這些問題了,這時候等於是請求說《法華經》了,所以這時候說《法華經》。   這個《法華經》能令一切眾生「至一切智」就是得無上菩提的意思。這「一切智」通常是指小乘人無我、無我所的智慧,但是在這裏是指佛的一切種智說的。《法華經》是能普度一切眾生齊成佛道的,不像以前《方等經》、或者《般若經》的態度:哦!你是阿羅漢、你就是到阿羅漢就完了,不能夠得無上菩提的;到《華嚴經》也是菩薩成佛、也沒能夠度化聲聞人得無上菩提啊!現在《法華經》是經中之王了,能令一切眾生得無上菩提,佛的本願到《法華經》的時候成功了,能令眾生至一切智。「一切世間多怨難信」,《法華經》的道理、在一切世間都是多怨而不容易相信的。這就是在小乘佛教國家、小乘佛法的地方就是不容易相信,多怨難信。「先所未說而今說之」以前是沒說過的,而現在為他說《法華經》;這就是「與珠」這個明珠給他了。這個「與珠」是在言教方面說,不是理性;理性誰能給誰呢?不能這麼說。 文殊師利!此法華經是諸如來第一之說,於諸說中最為甚深,末後賜與,如彼強力 之王久護明珠,今乃與之。文殊師利!此法華經諸佛如來秘密之藏,於諸經中最在 其上,長夜守護,不妄宣說,始於今日,乃與汝等而敷演之。   這底下又有兩段來讚歎《法華經》的殊勝。文殊師利!此《法華經》是一切佛為一切眾生所說的無量無邊的法門裏面最殊勝的法門、是最第一殊勝的,因為其餘的法門雖然也都殊勝,但沒能夠普度一切眾生齊成佛道。「於諸說中最為甚深」在一切的法門裏面《法華經》是最甚深的。這《大智度論》龍樹菩薩提到一件事,就是阿羅漢入無餘涅槃還能發無上菩提心,這件事特別深、你很難明白這個道理,這個道理不容易解釋的。但是《法華經》就是能令入無餘涅槃的阿羅漢還能夠發無上菩提心,所以「於諸說中最為甚深」。「末後賜與」佛這一代時教裏面、到最後的時候才給你說《法華經》的;就如同那個強大有力的轉輪聖王「久護明珠」,他保護他的明珠很久很久了,他也不對人講這件事,但是到最後有大功勞的人「今乃與之」,和那意思相似。   文殊師利!此《法華經》是諸佛如來的「秘密之藏」,就是佛的無分別智所契證的理性、是離一切言說的秘密功德藏,這個《法華經》是很久很久不為一切眾生演說的,所以是秘密之藏。在一切的經典裡面《法華經》是最高、最上的,「長夜守護」就是在生死的世界裏面、在無明煩惱的眾生裏面,佛是不隨意說《法華經》的;若是到了方便有餘土,佛就不是「長夜」的這種字樣了,那應該是隨時地說《法華經》普度一切眾生齊成佛道了。所以「始於今日乃與汝等、而敷演之」,這讚歎一遍又讚歎一遍,這表示佛是警覺我們:這《法華經》難遭難遇、而又是特別殊勝的,我們應該努力地學習。 辛二、偈頌(分二科) 壬一、頌行法(分二科) 癸一、超頌行成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常行忍辱.哀愍一切.乃能演說.佛所讚經.   在長行裏面「行成」是在後面,但是在偈頌裏面把它提前了、所以叫「超頌」。下一科「行法」在長行裏面是先說的,這裏面是後說,所以叫作「追頌」。   「常行忍辱」我們佛教徒若能夠常常修行忍辱的法門,若能夠「哀愍一切,乃能演說佛所讚經」,這個「忍」就是不動心、不動瞋心,要能容受忍辱,也就是前面說的止行,把這個瞋停下來、止住它。在〈法師品〉說到寂滅忍,說如來以忍辱為衣,這就是佛弟子常隨佛學、學習佛的忍辱,要能忍才能演說佛所讚歎的這個《法華經》。「哀愍一切」你不要用貪心來演說《法華經》,貪求名聞利養不能演說《法華經》,要用慈悲心哀愍一切眾生才能演說《法華經》。這「常行忍辱」就是如來衣,「哀愍一切」的慈悲心就是如來室、如來以慈悲為室,「乃能演說」就是如來座,以畢竟空為座乃能演說佛所讚經;能夠這「衣、室、座」都成功了,那也就是四安樂行都成功了、乃能演說佛所讚經。 癸二、追頌行法(分三科) 子一、頌誓願所緣之境 後末世時.持此經者.於家出家.及非菩薩.應生慈悲.   後末世的時候,能受持讀誦《法華經》的人,對於在家的人、出家的人、還有不是菩薩的人都應該生慈悲心,用慈悲來為他說法。 子二、頌起誓願之由 斯等不聞.不信是經.則為大失.   為什麼要對他們發慈悲心呢?因為這些在家、出家、非菩薩這些人,他不聞《法華經》、不信《法華經》,他們有這樣的錯失,所以要發慈悲心。 子三、頌正立誓願 我得佛道.以諸方便.為說此法.令住其中.   這個菩薩他知道自己現在沒有能力度化這種人,所以說:將來我得無上菩提的時候、我會有大智慧方便、有神通道力,那時候我會為他們說此《法華經》,令他們能夠安住在一佛乘裡面的大安樂境界。 壬二、頌歎經(分二科) 癸一、總頌兩譬 譬如強力.轉輪之王.兵戰有功.賞賜諸物.象馬車乘.嚴身之具. 及諸田宅.聚落城邑.或與衣服.種種珍寶.奴婢財物.歡喜賜與.   這以下「頌歎經」讚歎《法華經》的功德,第一段「總頌兩譬」,就是一個「與珠譬」、一個「不與珠譬」,前面的文是兩段分開來說的,現在把它合在一起連續地說出來。這一段就是不與珠譬。 如有勇健.能為難事.王解髻中.明珠賜之.   這底下是與珠譬。如果有特別勇猛的人,他能行難行之事、很艱難的事他也能做,轉輪聖王就把髮髻中的明珠送給他。 癸二、總頌兩合 如來亦爾.為諸法王.忍辱大力.智慧寶藏.以大慈悲.如法化世.   如來也是這樣,「為諸法王」就是成佛了、於一切法得大自在,有大忍辱的力量、有大智慧的力量,很多很多的功德成就了,還有無量「寶藏」,佛的一念清淨心就是法寶之藏了,以大慈大悲的心如法地化導一切眾生。 見一切人.受諸苦惱.欲求解脫.與諸魔戰. 為是眾生.說種種法.以大方便.說此諸經.   見到一切眾生受到很多很多的苦惱,三惡道的苦惱、人天中的苦惱,總而言之就是分段生死的苦惱,他想要解脫這個苦「與諸魔戰」,這是已經接受佛的教化、相信佛法、用功修行的人了,他與他內心的煩惱魔作戰。佛為這樣的眾生說了種種的法門,以大智慧善巧方便的演說了很多的佛法,就是︽華嚴經︾︽阿含經︾︽方等經︾︽般若經︾,這一切大小乘的經典,就是還沒有說《法華經》。 既知眾生.得其力已.末後乃為.說是法華.如王解髻.明珠與之. 此經為尊.眾經中上.我常守護.不妄開示.今正是時.為汝等說.   佛知道眾生已得到那些佛所說的種種法門的道力,有發無上菩提心的因緣了,到最後的時候佛為他說《法華經》。就像是那個明珠在轉輪聖王的髮髻裏面,現在解開這個髻拿出明珠送給那位能為難事的勇健之人。「此經為尊,眾經中上」,這個《法華經》是最高上、最尊貴的,在一切經中是最殊勝的。「我常守護」不輕易隨便地開示眾生的,現在因緣成熟可以為你們說了。 己三、總明行成之相(分三科) 庚一、結勸四行 我滅度後.求佛道者.欲得安隱.演說斯經.應當親近.如是四法.   我滅度以後,求無上菩提的人,「欲得安隱演說斯經」這是指凡夫發菩提心的菩薩,他心裏面有所顧慮、恐怕自己的智慧道力不夠,去弘揚《法華經》的時候會有很多的恐怖,所以想要避免一切的不安全;若想要得到安隱的演說《法華經》,就應該要親近這四種安樂行的法門,那就可以得到安隱了。這「親近」在這裏就是學習的意思,應當學習這四安樂行的法門,你就會滿願了、就成功了。 庚二、舉三報以勸(分三科) 辛一、報障轉轉現報 讀是經者.常無憂惱.又無病痛.顏色鮮白.   這以下是「舉三報以勸」舉三種果報來勸我們發心修學弘揚《法華經》。第一科是「報障轉轉現報」,這個「報」就是我們的色受想行識、這個身體就是報;「障」就是這個果報裏面不是令我們滿意的,那些不滿意的事就是障;但現在把這個障息滅了,所以叫作報障轉、轉為現報,現在就得到這樣的功德了。   「讀是經者」能發心讀誦《法華經》的這個人,「常無憂惱」他心裏面常時地沒有憂愁、沒有苦惱,這「憂惱」就是人有不如意的事情心裏面苦惱,現在你能讀《法華經》心裏面就沒有憂惱了、你心裏面常能夠快樂。如果你能夠修四安樂行、那應該是沒有憂惱,所謂沒有憂惱不是說決定沒有人觸惱,就是有人觸惱、你能夠用止觀的功夫就沒有憂惱,這是一種。第二、《法華經》是個歡喜的經,從哪裏說呢?因為這些聲聞人從聽《阿含經》得了阿羅漢果之後,再聽大乘經典的時候、心裏面對於佛有點疑惑的,就是感覺到佛不平等;啊!菩薩能成佛、廣度眾生、給授記作佛,怎麼不給我們授記作佛?那麼給我們說小乘法、我們修成功了,但是神通道力都不如大乘菩薩。這些阿羅漢聽《方等經》、聽《般若經》的時候心裏面就有點事情,等到一聽到《法華經》的時候心裏歡喜了,那麼佛心裏也歡喜了,因為佛本來是願意一切眾生皆成佛道的,不是說你得阿羅漢不要成佛,佛沒有這個意思、但是讓人有這種誤會。現在《法華經》一切眾生齊成佛道,佛的本懷得到暢悅所以佛也歡喜。這時候在佛教裏面,大乘佛法、小乘佛教徒都統一了,皆大歡喜。所以我們讀這歡喜的經就能夠常無憂惱。這是嘉祥大師他這麼解釋。   而且讀《法華經》的人又沒有病痛,你的顏色也是新鮮白淨、很莊嚴的。這前面是在心、在受想行識上常無憂惱,現在是你的四大上又沒有病痛、顏色鮮白,這就是轉了現報,你現在就有這樣的功德果報。佛是這麼說的,但是如果我們受持讀誦《法華經》是不是真能夠這樣子?可能我們也有疑問了,是不是讀《法華經》的人都這樣子了?可能也沒有!有人沒有、那就是有定業和不定業的問題。如果宿世造過定業、使令自己苦惱有病痛,那麼讀《法華經》的時候也或許不能轉;或者有嚴重的罪業、現在轉重為輕了,或者說我們讀《法華經》的時候,我們沒能夠認真學習四安樂行,那當然是還不能轉。 辛二、業障轉轉生報 不生貧窮.卑賤醜陋.   這是「業障轉轉生報」就是我們造了罪業使令我們受苦、受貧窮的果報、受卑賤醜陋的果報,但現在你能夠讀經的時候就轉了,「轉生報」就是來生、第二生。我們這一生「讀是經者常無憂惱、又無病痛、顏色鮮白」是現報,那麼我們來生「不生貧窮、卑賤、醜陋」,我們不會生到貧窮的地方受貧窮的果報,也不會受卑賤的那種果報,也不會受到醜陋的果報。當然這三惡道的眾生就是卑賤醜陋,也或者生到人間卑賤醜陋。我們凡夫常好嫉妒、這嫉妒就生到卑賤的果報,若我們常發脾氣、忿怒,就得醜陋的果報。現在你修四安樂行,你成就這種功德不生貧窮、不生卑賤醜陋,就是把這個罪業轉變了;你不再造惡業、或者已經造了的、你讀經的功德能轉,能使令那個業不得果報。 辛三、煩惱障轉轉後報(分二科) 壬一、別明三煩惱障轉(分三科) 癸一、貪障轉 眾生樂見.如慕賢聖.天諸童子.以為給使.   現在這第三段「煩惱障轉轉後報」這煩惱障轉變了、它不障礙你了,轉到第三生以後得果報。這後報的時候「眾生樂見」,隨你去到什麼地方、眾生都歡喜你、歡喜拜見你,就像仰慕賢聖人似的那麼樣的歡喜看見你。天上的童子也給你差遣、為你作事情。   怎麼知道是「貪障轉」呢?智者大師解釋:多欲的人、貪心大的人、貪煩惱特別重的人,人家就會輕視他、不歡喜看見他,看見他的時候都不高興。現在說「眾生樂見如慕賢聖」就表示你的貪煩惱障轉變了,而且「天諸童子以為給使」,不但是人間的眾生樂見,天上的童子都歡喜來為你作事情,這就表示貪障轉的意思。 癸二、瞋障轉 刀杖不加.毒不能害.若人惡罵.口則閉塞.遊行無畏.如師子王.   這是第二段「瞋障轉」這瞋心轉了。這「瞋」忿怒的心是心裏面的刀劍,現在你心裏面的刀劍轉了,即使你到打仗的地方去、他那個刀和杖不會來加在你身上,毒也不能傷害你;瞋就是毒,你心裏面沒有毒了、外面的毒不能傷害你。若是有人想用暴惡的語言罵你、他的口自然就緊閉堵塞住了,不能罵你。你到什麼地方都沒有恐怖,像師子為獸中之王似的沒有恐怖心。 癸三、癡障轉 智慧光明.如日之照.   你讀誦受持《法華經》、修四安樂行,你將來的智慧光明就像太陽光似的普照一切、放大光明沒有黑暗了,這是得無生法忍的境界了,是將來的事情、是後報。 壬二、總明一切煩惱障轉(分四科) 癸一、夢入十信相似位 若於夢中.但見妙事.見諸如來.坐師子座.諸比丘眾.圍繞說法. 又見龍神.阿修羅等.數如恒沙.恭敬合掌.自見其身.而為說法.   這一段是說你能有好夢、夢中的利益。這「十信相似位」是天台宗的判教、判圓教的十信,就是十住以前的十信位,這十信位與聖人相似,但是他還不是聖人,是與聖人相似的的程度,你讀《法華經》將來就能這樣子。「若於夢中但見妙事」你在作夢的時候、夢裏面能看見一些微妙的事情,就是在夢中能看見佛「坐師子座」,看見佛坐在法座上(師子無畏,畢竟空沒有恐怖的座位、無所怖畏的座位),有很多的比丘圍繞著佛,佛為諸比丘說法,你作夢的時候能有這種夢境。又在夢中能看見龍神、龍也就是神,還能看見阿修羅,這些人的數目像恒河沙那麼多,他們恭敬你、向你合掌,你自己看見你為這些人說法。前面是見佛說法,這是看自己在為天龍說法;這是表示十信位時候的境界。 癸二、夢入初住見道位 又見諸佛.身相金色.放無量光.照於一切.以梵音聲.演說諸法.佛為四眾. 說無上法.見身處中.合掌讚佛.聞法歡喜.而為供養.得陀羅尼.證不退智.   第二段「夢入初住見道位」,初發心住就是見到法性理了,這是見道位。「又見諸佛」你又有這樣的好夢,在夢中看見佛的身相是黃金色、放無量的光明,這光明能照於一切地方,以清淨的音聲演說諸法。   佛為四眾弟子「說無上法」,不是說方便法、是說殊勝的法門,你作夢的時候夢見佛在大眾裏面說法,你自己也在大眾之中、向佛合掌、又說出很多的偈頌來讚歎佛,聽佛說法心裏面很歡喜而還能供養佛。這個時候還能得到陀羅尼,有法陀羅尼、有義陀羅尼,「陀羅尼」就是不可思議的記憶力,譬如這一部經、得陀羅尼的人他就這麼讀一遍就記住了、就可以誦出來這一整部的經、這就是文持,也能有義持、經裏有什麼樣的義他也都能夠通達明了。「證不退智」得到那個不退轉的佛智慧,就是一部分的佛智慧成就了,這就是登初住了,得入初住這時候就超過了十信位、入聖位了。 佛知其心.深入佛道.即為授記.成最正覺.汝善男子.當於來世. 得無量智.佛之大道.國土嚴淨.廣大無比.亦有四眾.合掌聽法.   在夢中、佛知道這個人心裏面的境界,「深入佛道」就是深入第一義諦、真實見到法性理了,這時候佛就給他授記,成就最殊勝的無上菩提了。佛為他授記說:善男子!你在未來世的時候將會得到佛的一切種智,能夠成就佛的「大道」就是無上菩提了,你成佛的國土是莊嚴清淨的、那個國土是非常廣大的,也是有四眾弟子恭敬合掌聽你說法的。這是在夢中佛為他授記的話,他有這樣的好夢。 癸三、夢入住行向地修道位 又見自身.在山林中.修習善法.證諸實相.深入禪定.見十方佛.   這是第三段「夢入住行向地修道位」,前面是初住,這底下二住、三住……乃至十行、十迴向、十地,那個修聖道的位置。又看見自身在山林裏面修習六波羅蜜這樣的善法,契證了諸法實相的道理,入在深深地禪定裏面(這應該是第四禪),在禪定裏面見到十方諸佛。   有人問,入了禪定裏怎麼能夠夜睹明星呢?那也是不可思議。不過原文並沒有說是看見明星,只是說「明星出時」。現在這裏面是「深入禪定見十方佛」,你若不入禪定你的天眼通不能出現的,天眼通不出現也就不能見十方佛了,所以要深入禪定這神通的境界才能出現、才能見十方佛。這也表示到第十地最後心的時候、要得無上菩提的時候,十方諸佛來摩頂授記的意思。 癸四、夢入妙覺究竟位 諸佛身金色.百福相莊嚴.聞法為人說.常有是好夢.又夢作國王. 捨宮殿眷屬.及上妙五欲.行詣於道場.在菩提樹下.而處師子座. 求道過七日.得諸佛之智.成無上道已.起而轉法輪.為四眾說法. 經千萬億劫.說無漏妙法.度無量眾生.後當入涅槃.如煙盡燈滅.   作夢的時候,夢見自己成佛了,夢見佛身是黃金色的,有百福的相、百福成一相,有無量福德所成的莊嚴相,佛是這樣。「聞法為人說」你能夠聽聞《法華經》、能夠修四安樂行、還能為人演說,你就常會有這樣的好夢。   又夢見自己作了國王,作了國王的時候不貪著王位,能夠棄捨屬於自己的宮殿及眷屬,也棄捨了上好美妙的五欲樂,自願的去到那可以修行的道場。什麼是道場呢?在寂靜的菩提樹下靜坐、修止觀,專注一意的「求道過七日」在那裏求無上菩提超過了七天,「得諸佛之智」就得無上菩提了。   成就了無上道法之後、從菩提樹下的師子座起來、就轉法輪了,就是為四眾弟子說種種的法門,在這千萬億劫的時間裡面為眾生說無漏的妙法,廣度無量的眾生;以後就入到涅槃了,如煙盡燈滅,這表示不是佛的自受用身,示現佛的八相成道是應化身、所以入涅槃。能作這樣的好夢。 庚三、總結 若後惡世中.說是第一法.是人得大利.如上諸功德.   若是佛滅度以後,在五濁惡世裏面,你能發無上菩提心努力地學習《法華經》、為人講說《法華經》,「是人得大利」這個人能得到廣大的功德,就像上面所說的,作夢的時候有這麼多殊勝的境界。   這是迹門的流通說完了,也就是迹門這三大段都說完了。下面就是本門了。 《妙法蓮華經》〈從地涌出品‧第十五〉從地涌出品‧第十五   從這裏以下是「本門開近顯遠」,開近顯遠裏面分出三科,第一科「序段」,第二科「正說段」,第三科有三品半是「流通段」。   「從地涌出品」就是在經的正文裏面、釋迦牟尼佛不同意他方國土來的過八恒河沙數菩薩要在娑婆世界宏揚《法華經》,佛陀的理由是說『我娑婆世界自有六萬恒河沙等菩薩摩訶薩,一一菩薩各有六萬恒河沙眷屬,是諸人等能於我滅後護持、讀誦、廣說此經。』佛說這句話的時候,從娑婆世界的三千大千國土就涌出來無量千萬億的菩薩摩訶薩,所以叫作「從地涌出品」,是從這件事來立品的名字。由於涌出來這麼多的菩薩為因緣,所以引起彌勒菩薩的疑問,佛回答他,由此就說到〈如來壽量品〉,就是開近顯遠了;這一品的大義就是這樣子。 乙二、本門開近顯遠分三科) 丙一、序段(分二科) 丁一、涌出(分三科) 戊一、他方菩薩請宏經 爾時,他方國土諸來菩薩摩訶薩過八恒河沙數,於大眾中起立合掌作禮而白佛言: 世尊!若聽我等於佛滅後,在此娑婆世界勤加精進,護持讀誦書寫供養是經典者, 當於此土而廣說之。   「爾時」就是說完了〈安樂行品〉的時候,從他方世界來的菩薩超過了八恒河沙的數目,在大眾之中站起來、向佛合掌作禮就對佛說:世尊!若是同意我們在佛滅度以後,在這個娑婆世界不懈怠、努力護持這部經典,並且讀誦、書寫、供養這個經典,我們願意在這個世界廣博地演說《法華經》。這麼多的菩薩他聽聞了〈安樂行品〉,知道宏揚《法華經》的功德非常地廣大,他也願意哀愍眾生、宏揚《法華經》,所以站起來向佛陀表達他的意願。 戊二、如來不許 爾時,佛告諸菩薩摩訶薩眾:止!善男子!不需汝等護持此經。所以者何?我娑婆 世界自有六萬恒河沙等菩薩摩訶薩,一一菩薩各有六萬恒河沙眷屬,是諸人等能於 我滅後護持讀誦廣說此經。   釋迦牟尼佛對這麼多的菩薩說「止」你們不要這樣子。善男子!不用你們來宏揚這部《法華經》。因為什麼呢?我娑婆世界自有六萬恒河沙等菩薩摩訶薩,一一菩薩各有六萬恒河沙的弟子,這些人能夠在我滅度以後護持此經、讀誦此經、廣說此經。   這是佛陀不許由他方世界來的菩薩宏揚《法華經》,什麼理由佛不同意呢?有三個理由:第一個、這些菩薩不是娑婆世界的菩薩,是他方世界的菩薩,他們的因緣就在他方世界,如果在那裏的因緣停下來、到此世界來宏揚《法華經》,不是那麼合適,而他方世界的因緣停下來也不見得就是對的。第二個理由,因為他是偶然地來到娑婆世界,和娑婆世界眾生的因緣很淺很薄、因緣不夠,他如果在這裏宏揚佛法、所成就的功德不會很多,所以也就不必。第三個理由,如果釋迦牟尼佛同意他們在這裏宏揚《法華經》,就不能夠命令此娑婆世界下方的菩薩來宏揚《法華經》了,那樣一來就不能夠開近顯遠了。因為這三個理由、所以佛不同意他們來。   但是如果讀〈普門品〉、讀〈妙音菩薩品〉,這八地以上的菩薩都是可以於十方世界同時現身說法的,都是不離此處就可以遍十方世界的。所以這個意思就是說,你在這個沒有因緣的世界想要宏揚佛法、不會成就很大,這是主要的理由。但是這一段,釋迦牟尼佛的主要意思就是要引出來下方世界的弟子來宏揚這個《法華經》,所以就把由他方世界來的菩薩給停下來。 戊三、下方涌出(分二科) 己一、經家敘相(分五科) 庚一、涌出 佛說是時,娑婆世界三千大千國土地皆震裂,而於其中,有無量千萬億菩薩摩訶薩 同時涌出。   佛說這個話的時候,娑婆世界三千大千國土的大地都震裂開了,而在這個當中、有無量千萬億的菩薩摩訶薩同時的從地涌出,就出現在這個世界。 庚二、身相 是諸菩薩身皆金色,三十二相,無量光明。   這一段「經家敘相」就是結集經的人敘述從地涌出以後的情況。這麼多菩薩的身相都是金色的,也是三十二相的莊嚴,有無量的光明發出來;這可見他們的程度是很高了。 庚三、住處 先盡在此娑婆世界之下,此界虛空中住。   這麼多的菩薩原來都在什麼地方住呢?他們以前全部都是在這個娑婆世界下方的另一個世界,而另一個世界和娑婆世界中間、有一個廣大的虛空,這虛空一部分是屬於娑婆世界、一部分是屬於那個世界的,他就在娑婆世界的下方而屬於此娑婆世界的虛空中住。這裡就看出來一個因緣事,就是在那個地方居住的人一定都是法身大士、都是程度很高的了,當然他們是無所住、是以第一義諦為住處的,所以用「空」來表示;在此娑婆世界之下的虛空中住,那就應該是實報莊嚴土、或者他受用土、或者常寂光淨土(他們分證常寂光淨土),就是在那樣的世界裏面住。 庚四、聞命 是諸菩薩聞釋迦牟尼佛所說音聲,從下發來。   他們在那個地方住,怎麼會到我們凡聖同居土這裏來了呢?這些菩薩是聽聞到釋迦牟尼佛所說的音聲,就從下方、他的住處出發、來到我們這個凡聖同居土來了。 庚五、眷屬 一一菩薩皆是大眾唱導之首,各將六萬恒河沙眷屬,況將五萬、四萬、三萬、二萬、一萬恒河沙等眷屬者,況復乃至一恒河沙、半恒河沙、四分之一、乃至千萬億那由他分之一;況復千萬億那由他眷屬,況復億萬眷屬,況復千萬、百萬、乃至一萬,況復一千、一百、乃至一十,況復將五、四、三、二、一弟子者,況復單己樂遠離行,如是等比,無量無邊,算數譬喻所不能知。   這六萬恒河沙數的菩薩,每一位菩薩都是大眾唱導之首,這「唱導」即是教導的意思,教導大眾修學佛法、引導大眾到寶所去,就是引導大眾由凡夫的境界到第一義諦那裏去、到涅槃那裏去,都是有這種能力、有這種功德的首領。每一位菩薩又各自領導六萬恒河沙數的眷屬,這麼多的眷屬就是他的弟子了。「況將五萬」就是何況領導五萬恒河沙眷屬的這類菩薩、還超過了領導六萬恒河沙眷屬的那類菩薩數目,這意思就是弟子少的人是多數。更何況是領導四萬、三萬、二萬、一萬恒河沙等眷屬的菩薩是更多了。況復由一萬恒河沙乃至到一恒河沙、半恒河沙、四分之一恒河沙、乃至千萬億那由他分之一恒河沙;領導弟子愈少的這類菩薩數目愈是多。   這「那由他」有兩個翻譯,一個就翻為「億」,有十萬為億的、有百萬、有千萬、還有萬萬為億的,在印度多數是以十萬為億的,這是一個翻譯。第二個就是翻一個「垓」,就是十千為一萬、十萬為一億、十億為兆、十兆為京、十京為垓,這「那由他」就是「垓」的意思。   何況領導千萬億那由他眷屬的菩薩是更多了,況復領導億萬眷屬,況復千萬、百萬、乃至一萬眷屬,況復領導一千、一百、乃至領導十個眷屬的菩薩,況復只有領五個、四個、三個、二個、一個弟子的菩薩。「況復單己」他不收徒弟,他就是一個人、一身無累自由自在,這種人「樂遠離行」歡喜遠離大眾、自己單獨的一個人修行,「如是等比」像這一類的人是更多了,「無量無邊」不只六萬恒河沙,「算數譬喻所不能知」這數目是太多太多了。 己二、明問訊(分五科) 庚一、三業供養(分三科) 辛一、正明供養 是諸菩薩從地出已,各詣虛空七寶妙塔多寶如來、釋迦牟尼佛所。到已,向二世尊 頭面禮足,及至諸寶樹下師子座上佛所,亦皆作禮,右繞三匝,合掌恭敬,以諸菩 薩種種讚法而以讚歎,住在一面,欣樂瞻仰於二世尊。   前面〈見寶塔品〉釋迦牟尼佛入到塔裏面同多寶如來共坐,而這多寶塔是在虛空裏面,所以這麼多的菩薩從地涌出以後、就到虛空中七寶妙塔多寶如來、釋迦牟尼佛的地方。到了以後、就向二位世尊頂禮,又到諸寶樹下、師子座上十方分身諸佛坐的地方,也都作禮、右繞三匝、合掌恭敬;這是身業供養。「以諸菩薩種種讚法而以讚歎」這是口業供養,就是說種種讚歎的偈頌來讚歎佛的功德。「住在一面欣樂瞻仰於二世尊」這是意業的供養,心裏面歡喜恭敬地瞻仰多寶如來及釋迦牟尼佛。 辛二、明所經時節 是諸菩薩摩訶薩從初涌出,以諸菩薩種種讚法而讚於佛,如是時間經五十小劫。 是時,釋迦牟尼佛默然而坐,及諸四眾亦皆默然。   這些菩薩摩訶薩從地涌出以後,以諸菩薩種種的讚歎、或說偈頌的讚法、或者長行的讚法來讚歎佛。這樣讚歎經過了五十小劫那麼長的時間。若算這個時間,釋迦牟尼佛如果是三十歲成道、八十歲入滅,說法才五十年,入滅度以後到現在才二千五百多年左右,前後加起來還不到兩千六百年,現在從地涌出的菩薩讚歎佛要五十小劫,應該到現在還在讚歎,那麼我們還能聽到下邊的經?   「是時釋迦牟尼佛默然而坐」這時候,這麼多的菩薩在讚歎的時候,釋迦牟尼佛默然而坐、不說話、不出聲。「及諸四眾亦皆默然」四眾弟子也是這樣子。這是「明所經的時節」經五十小劫。 辛三、明佛神力加持 五十小劫,佛神力故,令諸大眾謂如半日。爾時,四眾亦以佛神力故,見諸菩薩遍 滿無量百千萬億國土虛空。   「五十小劫」,這裏面有一個問題,就是聽眾的問題,這法身菩薩他們的身體行住坐臥沒有分別、都是無分別境界;但有愛煩惱、有見煩惱的人,尤其是我們父母所生的身體、在欲界的人這身體的耐力是很小的,你讓他站在那裏幾個鐘頭就很辛苦,就是坐在那裏讓他坐七天也很難,說是坐五十小劫這個身體是不行的啊!我們欲界的人就是有很多問題的。那麼釋迦牟尼佛怎麼處理這個問題呢?就是「五十小劫,佛神力故、令諸大眾謂如半日」就只是半天的時間,這樣問題就解決了;那就是佛的神力把五十小劫縮短到半日之內、在半日之內就容納了五十小劫。   這件事在《攝大乘論》上有一個頌說「處夢謂經年,寤乃須臾頃,故時雖無量,攝在一剎那。」經上說「五十小劫,佛神力故、令諸大眾謂如半日」這是佛的大自在境界、我們現在先不說,就說凡夫境界,我們凡夫睡覺作夢的時候、在夢裡面或經過了一年那麼長的時間、或者經過一百年的時間,但是睡醒了以後才知道「須臾頃」,也不是百年、也不是一年,只是短短的時間而已,凡夫作夢也會有這種境界;所以說這時間是無量無邊恒河沙劫,但是能夠「攝在一剎那」裏面,我們感覺事實上只是一剎那、但那就是無量劫,凡夫也有這種境界,何況佛呢?佛把五十小劫放在半日之內過去了,這是一種大自在的境界。凡夫作夢不是你有意的、是偶然地有這種事情;佛就是大自在、願意怎麼樣都可以,你感覺是半天、但是佛也可以把它延長到無量劫,你感覺五十小劫、佛可以把它放在半天之內就過去了,把它延長、或者把它縮短、佛都有這種自在的力量;這件事若得到法性生身的人他就有這種自在力,在理論上說這種可能的原因就是法性真理的力量;我們凡夫這執著心,長就是長、短就是短、大就是大、小就是小,都是互相障礙、是有隔礙的,但是聖人觀察長短大小、乃至一微塵它都是自性空的,這自性空的理性是無障礙的,就是一微塵、或者一剎那的空性、也就是和無量劫的空性是一體的、它是沒有界限的,一微塵自性空的理性、和無量無邊世界自性空的理性也是一體的、它不分隔的。在那一微塵理性上的無障礙就能容納無量無邊的世界,所以說坐微塵裏轉大法輪,就是那一微塵的理性是無量無邊,理能容事,一剎那那麼短的時間能容納無量劫,就是那個理性和無量劫的理性是平等的,所以理能容事。但是這種境界是要法身大菩薩以上才可以自在地運轉,不是凡夫能做到的;所以這上面說「五十小劫,佛神力故,令諸大眾謂如半日」,佛能夠這樣子。   這時候,法會的大眾也因為釋迦牟尼佛的神通力,所以看見很多的菩薩遍滿無量百千萬億國土的虛空之中。譬如說阿那律尊者有天眼通,他能看見三千大千世界這麼廣大的空間,若是我們凡夫的天眼通恐怕就四天下能看見;現在能看到這麼多的菩薩遍滿這麼廣大的境界,這是佛神力的加持。我們若是能夠生在有佛出世的時候,能見佛、能夠聽佛說法,同時也能遇見很多很多不可思議境界,所以遇見佛出世真是莫大的福報。 庚二、陳問訊之辭 是菩薩眾中,有四導師,一名上行、二名無邊行、三名淨行、四名安立行。是四菩 薩於其眾中,最為上首唱導之師,在大眾前各共合掌,觀釋迦牟尼佛而問訊言:世 尊!少病少惱安樂行否?所應度者受教易否?不令世尊生疲勞耶?   這麼多的菩薩眾裡面、有四位導師,第一個導師叫作「上行」他有高上的德行。第二位導師叫作「無邊行」他有廣大無邊的德行。第三位名叫「淨行」清淨、沒有垢染,就是無所得,這無所得的智慧非常地廣大。第四位導師叫作「安立行」就是大慈悲、安立一切眾生於第一義諦上面。   這四位菩薩在所有的菩薩眾裡面是排在最前面、最為上首的領導之師,這時候他們四位大菩薩都一起合掌、眼觀釋迦牟尼佛,代表大眾向佛問訊說:「世尊!少病少惱」,沒有說無病無惱這話,說「少病」,這「病」指身體說的、身體沒有病,「惱」是指心裏面說的、心裡沒有什麼煩惱。「安樂行否」沒有病惱、是不是也很安樂呢?   這樣子向佛問訊,在我們的心情上會有什麼感覺呢?譬如說我們人間的人,凡夫身體有病、心裏有苦惱,凡夫這是常事;但是欲界天和色界天上的人身體不老不病,欲界天會有一些苦惱,色界天上的人、苦惱也不能說一點也沒有、但是很少很少。現在他方世界的佛、來見到釋迦牟尼佛的時候這樣問,那是不是表示佛的身體還不如諸天?佛有勝應身、就是佛去度法身菩薩是勝應身;但是到凡夫世界來度化的時候、佛示現的是父母所生的身體,就是隨順人法,因為佛這個身體也是人的境界、就不可能沒有病,而在人世間也不能完全都是如意的,所以也不能說一點都沒有惱。   我們在律上看,佛在世的時候,比丘和比丘有糾紛、佛去調解,這比丘還不聽佛的話;比丘尼也是,有了糾紛佛去調解、也不聽佛的話,佛也不再管這件事、就跑到山林裏面靜坐去了,這時候有五神通的居士就拿著棒子來打這些比丘尼;還有提婆達多的那些事情,這些都是煩惱的事情。所以問「少病少惱、安樂行否?」又問「所應度者受教易否?」所應該受佛度化的人,他們接受佛的教化容易不容易呢?是不是不很難呢?不會令世尊生疲勞吧?這樣問佛。 庚三、佛答安樂 爾時,四大菩薩而說偈言:世尊安樂.少病少惱.教化眾生.得無疲倦.又諸眾生.受化易否.不令世尊.生疲勞耶.爾時,世尊於菩薩大眾中而作是言:如是!如是!諸善男子!如來安樂、少病少惱,諸眾生等易可化度、無有疲勞。所以者何?是諸眾生世世已來常受我化,亦於過去諸佛恭敬尊重,種諸善根。此諸眾生始見我身,聞我所說,即皆信受入如來慧。除先修習學小乘者,如是之人,我今亦令得聞是經,入於佛慧。   這時候佛回答大眾說:是的!各位善男子!佛是安樂的。在佛來說這境界無論是怎麼樣的煩惱,佛心裏面還是自在的、當然是安樂的。但是身體呢?佛有的時候也是說背痛、說頭痛,有這些事情,所以說「少病少惱」不是很重。這些四眾弟子還算是容易教化的,佛沒有疲勞。   「所以者何?」這底下解釋易可化度的理由。這些受佛教化的眾生,生生世世以來常能夠接受我的教化,這些都是發無上菩提心的菩薩,他在過去諸佛所、對佛能夠恭敬尊重讚歎、栽培了很多的善根,就是有用功的。這些人在過去世栽培過大乘佛法的善根,這一生在寂滅道場的時候「始見我身」,就是佛在菩提樹下初成道的時候,這些菩薩看見我、聽我所說的法(就是說的華嚴經),他們就相信了這個成佛的法門、就能接受、能夠如法修行,因此就得了無生法忍「入如來慧」契入第一義諦了。為什麼能夠契入第一義諦?就是因為你有佛的智慧,有佛的智慧才能夠與第一義諦相應的,所以入第一義諦即是入如來慧了。「始見我身」這很明白的就是始成正覺說《華嚴經》的時候,但是在說《方等經》、說《般若經》的時候,也是有入如來慧的。   這麼多的人都很容易教化的,但是有一個例外,就是「除先修習學小乘者」除掉了這些人例外;就是在過去生中,他一開始接觸佛法的時候是先學習小乘法門的,這些人沒有發無上菩提心、就是想要了脫生死、得阿羅漢果、得涅槃,不度化眾生的,像這樣的人他們沒有那麼容易入如來慧,是要經過《阿含經》、《方等經》、《般若經》,到了說《法華經》的時候才發無上菩提心,「我今亦令得聞是經」,在佛的心情上《華嚴經》和《法華經》是一樣的,「入於佛慧」也入到佛的智慧了;這樣說就是《方等經》《般若經》和《法華經》裏面所說的佛智慧也是一樣的,都是入佛智慧。   這是佛回答這麼多菩薩的問題,佛向他們表示這四十多年、接近五十年教化眾生大概的情況就是這樣子;有一開始入佛慧的,有的到現在才入佛慧的,雖然經過四十多年了,在佛大自在的心情裏面也沒有說是疲勞。 庚四、偈頌隨喜 爾時,諸大菩薩而說偈言:善哉善哉.大雄世尊.諸眾生等.易可化度.能問諸佛.甚深智慧.聞已信行.我等隨喜.   「善哉善哉」諸大菩薩讚歎這件事,讚歎佛是大英雄的境界、為世間一切眾生所尊敬,諸眾生等容易受到教化、容易解脫。他們能夠請問諸佛所成就的甚深智慧,就像《華嚴經》的四大菩薩:法慧菩薩、功德林菩薩、金剛幢菩薩、金剛藏菩薩,就是說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品那四位大菩薩,他們能夠有大乘的善根、能夠向佛請問佛的智慧境界。到了《法華經》舍利弗尊者三請、也等於是「能問諸佛甚深智慧」的。「聞已信行」他們向佛請教一佛乘的法門,佛為他們解答,他們聽到了以後心裏能信、也能行、能得入如來慧。「我等隨喜」這件事是太好了,「善哉!善哉!」我們也隨順歡喜、也為他們而感到特別地歡喜。   這樣說就是前面在聽佛說法的大眾,或者是人、或者是天、或者在其他的六道裏面,大概地就是分兩類:一個是直接地發無上菩提心作菩薩了,這是一類的直往菩薩;第二類就是先要學習小乘佛法、然後再發無上菩提心的,這是迴小入大的菩薩;這兩種菩薩到今天都入如來慧了,就是善哉!善哉!我等隨喜。 庚五、如來述歎 於時,世尊讚歎上首諸大菩薩: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能於如來發隨喜心。   這菩薩隨喜佛的功德,讚歎善哉!善哉!現在世尊也讚歎這些上首的諸大菩薩說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能於如來發隨喜心」這個意思就是這些大菩薩他們有大智慧、他能夠契會佛的境界,能知道佛怎麼樣度化眾生那種甚深不可思議的境界,所以能夠隨喜佛的功德。若是我們凡夫、只表面上那麼樣的見聞思惟,對那甚深的境界是不知不覺的,所以能發隨喜心這還是很高的境界了。 丁二、疑問序(分二科) 戊一、此土菩薩疑問(分二科) 己一、長文敘疑念 爾時,彌勒菩薩及八千恒河沙諸菩薩眾,皆作是念:我等從昔已來,不見不聞如是 大菩薩摩訶薩眾,從地涌出,住世尊前,合掌供養,問訊如來。   現在這個長文的「疑念」是心裏面念、還沒說出來,偈頌正發問才說出來的。爾時,彌勒菩薩及八千恒河沙的諸菩薩眾、心裏面這樣疑念說:我們「從昔已來」這是在此世、釋迦牟尼佛在寂滅道場成道已來,沒有看見過、也沒有聽說過這麼多的大菩薩摩訶薩眾,這些大菩薩摩訶薩從地涌出來就停住在世尊之前恭敬的合掌、供養、問訊如來,這麼多的菩薩我都不認識。 己二、偈頌正發問(分四科) 庚一、問來處來緣 時,彌勒菩薩摩訶薩知八千恒河沙諸菩薩等心之所念,並欲自決所疑,合掌向佛以 偈問曰:無量千萬億.大眾諸菩薩.昔所未曾見.願兩足尊說.是從何所來.以何 因緣集.巨身大神通.智慧叵思議.其志念堅固.有大忍辱力.眾生所樂見.為從 何所來.   這個時候,彌勒菩薩摩訶薩知道這八千恒河沙數的諸菩薩摩訶薩大眾心裡面的疑念,並且彌勒菩薩也想要解決自己心裡的疑問,就合掌向佛、以偈來問佛。這裏表示這麼多的菩薩他們成就了聖道、得了法身的時間太久遠了,彌勒菩薩是在「迹」(一個本、一個迹)就是在近、不是很久遠,在近期(當然這個近也應該是多少劫了)發無上菩提心、得無生法忍、廣度眾生;從地涌出的那些大菩薩他們太久遠了,彼此間沒有聯繫、所以不認識。   這無量千萬億的諸菩薩大眾,我以前從來沒有看見過,希望世尊為我們說明,他們從什麼地方來的?又什麼因緣到這地方來?他們的身體很高大、神通也特別地廣大,智慧也不可思議。「其志念堅固」他們的志願是很堅固的,無論怎麼樣的困難、無論什麼樣的因緣不能動搖他的,他們還具有大忍辱的力量,這是因為有聖道的關係,所以眾生都歡喜看見他們,可是「為從何所來」他們是從哪裡來的呢? 庚二、敘眷屬數量 一一諸菩薩.所將諸眷屬.其數無有量.如恒河沙等.或有大菩薩.將六萬恒沙. 如是諸大眾.一心求佛道.是諸大師等.六萬恒河沙.俱來供養佛.及護持是經. 將五萬恒沙.其數過於是.四萬及三萬.二萬至一萬.一千一百等.乃至一恒沙. 半及三四分.億萬分之一.千萬那由他.萬億諸弟子.乃至於半億.其數復過上. 百萬至一萬.一千及一百.五十與一十.乃至三二一.單己無眷屬.樂於獨處者. 俱來至佛所.其數轉過上.如是諸大眾.若人行籌數.過於恒沙劫.猶不能盡知.   這底下敘述眷屬的數量。每一位菩薩他領來的眷屬數目是不可量的,如恒河沙那麼多。或是有的大菩薩帶領六萬恒河沙的眷屬,這麼多的菩薩眷屬大眾都是一心求無上菩提的。阿羅漢發無上菩提心以後他也能求無上菩提的,但是還不能說一心,在《大智度論》上說:有的時候他就不去度眾生、就入定了,這個不能說一心。若是凡夫的菩薩發無上菩提心更不是一心了,有的時候還有其他心的。   這六萬恒河沙的大菩薩,全都來供養佛、及護持這個《法華經》,這個「護持是經」就是他來這裏集會的一個理由,這是說將六萬恒沙;那麼將五萬恒沙的是更多了、超過將六萬恒沙的菩薩,還有領導四萬及三萬、二萬至一萬、一千、一百等,乃至一恒沙、半恒河沙、或者恒河沙的三分、恒河沙的四分,或者億萬分之一的、或者千萬那由他分之一的。「萬億諸弟子」有的菩薩領導有萬億諸弟子,乃至於領導半億的菩薩是更多了,還有領導百萬至一萬、一千及一百、五十與十個眷屬的、乃至三個、二個、一個弟子的,還有「單己」沒有眷屬、歡喜自己一個人的,這麼多的人都來到佛這裡,而這些數量是次第展轉的超過前面的菩薩數。如是諸大眾,若要統籌用竹片來計算這個數,過於恒沙劫這麼長的時間、也還不能完全知道數量是多少。   這麼多的大菩薩在常寂光淨土、或者是在實報莊嚴土,聽到釋迦佛的命令都來了。當然那種法身菩薩的境界是不可思議,不像我們凡夫人的肉體行住坐臥有時候有問題、有障礙,他們是沒有這個問題的。 庚三、問法師是誰 是諸大威德.精進菩薩眾.誰為其說法.教化而成就. 從誰初發心.稱揚何佛法.受持行誰經.修習何佛道.   這麼多具足大威德的菩薩、這麼多勇猛精進的大菩薩眾,最初是誰給他宣說佛法?教導他成就道業的是誰呢?「從誰初發心」最初是哪一位善知識教導他發菩提心的呢?「稱揚何佛法」他稱揚讚歎哪一位佛的法門呢?「受持行誰經」他受持修行哪一位佛的修多羅經典呢?「修習何佛道」修學哪一位佛所教授的無上菩提道呢?這是問法師是誰?誰是他的師長? 庚四、結請決疑(分四科) 辛一、結歎 如是諸菩薩.神通大智力.   這麼多的大菩薩都有大神通力、有大智慧力。這是讚歎的話。 辛二、請答來處 四方地震裂.皆從中涌出.世尊我昔來.未曾見是事.願說其所從. 國土之名號.我常遊諸國.未曾見是眾.我於此眾中.乃不識一人.   四處各方的地都震裂開了,六萬恆河沙數的菩薩就從地裡面涌出來。世尊!我從以前到現在、久遠幾十年來我都沒看見過這樣的事,「願說其所從」希望佛說一說他從什麼地方來的、他來的那個國土叫什麼名號。我常時的遊化十方諸國,也不曾見過這麼多的菩薩眾,現在就在這麼多的菩薩眾裡面、我連一個人都不認識。 辛三、請答來緣 忽然從地出.願說其因緣.   這六萬恆河沙數的菩薩忽然間就從地裡面涌出來,究竟是怎麼個因緣來的呢?希望佛能為我們解說這其中的因緣。 辛四、明大會同請 今此之大會.無量百千億.是諸菩薩等.皆欲知此事. 是諸菩薩眾.本末之因緣.無量德世尊.惟願決眾疑.   現在這個大法會裏面、有無量百千億那麼多的人,「是諸菩薩等,皆欲知此事」,不是我一個人、很多的人都想知道這件事,這些從地涌出的菩薩眾他的「本末之因緣」,他最初是拜誰作師父發菩提心的?一直到最後怎麼樣得成聖道、怎麼樣的……種種的因緣?無量功德的佛世尊,希望你能夠給我們決斷這麼多的疑惑。這是彌勒菩薩代表此土的菩薩向佛請問。 戊二、他土菩薩疑問 爾時,釋迦牟尼分身諸佛、從無量千萬億他方國土來者,在於八方諸寶樹下、師子座上結加趺坐。其佛侍者,各各見是菩薩大眾,於三千大千世界四方、從地涌出,住於虛空,各白其佛言:「世尊!此諸無量無邊阿僧祇菩薩大眾從何所來?」爾時,諸佛各告侍者:「諸善男子!且待須臾。有菩薩摩訶薩名曰彌勒,釋迦牟尼佛之所授記,次後作佛,已問斯事,佛今答之,汝等自當因是得聞。」   爾時,釋迦牟尼佛的分身諸佛、從無量千萬億他方國土世界來的分身諸佛,在娑婆世界的八方諸寶樹下、師子座上結加趺坐,每一位佛都有一個侍者,各各都見到這些菩薩大眾、在三千大千世界的四方從地涌出,也都看到了這些菩薩大眾從地涌出之後就住在虛空裏面。「各白其佛言」這麼多佛的侍者各各向他所侍奉的佛說:世尊!這無量無邊阿僧祇的菩薩大眾是從什麼地方來的?爾時,每一位佛告訴他的侍者:諸善男子!你稍等一會兒!有一位菩薩摩訶薩、名叫彌勒菩薩的(也稱作慈氏菩薩),這位菩薩是釋迦牟尼佛授記「次後作佛」的,將來在釋迦佛之後就要作佛的,「已問斯事」他已經向釋迦牟尼佛問這件事了,現在釋迦牟尼就要回答這個問題,因為釋迦牟尼佛的回答、你們自然就會聽到、就會明白了。   十方分身諸佛當然也會知道這件事,但是他不回答,因為一說到這件事、就是說到釋迦牟尼佛開迹顯本的事,這應該由釋迦牟尼佛自己來說,所以他方諸佛就不回答,就是讓侍者等待釋迦牟尼佛的回答、就會知道了。   這一大段文就是本門的「序段」,序段這一部分到此為止。下面就是「正說段」正說開迹顯本了。怎麼叫作「開迹顯本、開近顯遠」呢?這個「開」字就是說明的意思、開導的意思,說明釋迦牟尼佛此一次在寂滅道場菩提樹下得無上菩提,這是「迹」;顯示久遠以前「本」無量劫前成佛才是根本,就是無量劫以前成佛的時候、那次成佛是真實的由因而得果,那是本、那是真實;以後為了度化眾生、又來到人間示現成佛,這是方便的,是由本佛示現出來的事迹、而不是原先那個真實的「本」。所以「開」這個字可以當一個開示、開導、當說明講。若說是「廢近顯遠」就是久遠成佛以前那一次成佛是真實,以後的成佛都是方便的、就不是真實的,這樣就把眾生的執著除掉了,那叫作﹁廢﹂。 丙二、正說段(分二科) 丁一、誡許(分二科) 戊一、長文(分三科) 己一、述歎 爾時,釋迦牟尼佛告彌勒菩薩:善哉!善哉!阿逸多!乃能問佛如是大事。   前面是彌勒菩薩和他方諸佛的侍者提出來疑問,這以下就是佛回答。但前面是本門的「序段」,這以下是本門的「正說段」,現在是長文的第一科「述歎」,讚歎彌勒菩薩的請問。   這個時候,釋迦牟尼佛對彌勒菩薩說:善哉!善哉!就是他提出來的疑問非常地好,符合當時大眾的心情、也契合了佛的心意。「阿逸多」翻個「無能勝」、是彌勒菩薩的名,彌勒是姓、姓慈、慈氏。「乃能問佛如是大事」你才能夠請問佛這樣重大的事情;就是因此而能開迹顯本、利益廣大的眾生,所以稱之為大事。 己二、誡 汝等當共一心,被精進鎧,發堅固意。   你提出來這樣重大的問題,在正式解答之前,你們大眾應該是共同地、一心不亂地來聽受佛的開示。「被精進鎧」,這「鎧」是古代軍隊作戰時候穿戴的鎧甲,就是保護自身安全的一種金屬做的衣,穿上它就能夠勇猛地作戰。現在佛要說這開近顯遠的法門,這也不是一個輕易的事情,聽眾應該要有精進勇猛的心情,要發出來堅固不可動搖的道心;這意思就是,說出來這樣的事情,你們應該是勇猛地承受、不能有所疑惑的。這是告誡要注意。 己三、許 如來今欲顯發宣示:諸佛智慧、諸佛自在神通之力、諸佛師子奮迅之力、諸佛威猛 大勢之力。   這是「許」許可解釋這個問題。「如來今欲顯發宣示」佛現在願意宣示這個法門、要把它顯發出來,以前從來都沒有開示過、現在才要把它顯發出來。用「顯」這個字、也等於是說以前都覆藏在裏面、沒有明白地說出來,現在是願意把它正式地宣布出來。   這底下一共是四句。第一句「諸佛智慧」諸佛清淨微妙的智慧,佛的智慧就是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這一句如果是總說的,下面那三句就是別說的了。諸佛的智慧,在下邊〈如來壽量品〉說的道理就是久遠前已經成佛了,成佛以後一直地是大慈大悲地在廣度眾生,一直到現在、到未來,這件事就不同於小乘佛法所說的釋迦牟尼佛了。在小乘佛法裏面說:釋迦牟尼佛也就是和阿羅漢一樣入無餘涅槃,前一剎那滅、後一剎那不生、就入於不生不滅的境界去了,就是永久地停止了、再也不和眾生有什麼關係了,眾生有什麼問題想要求他都是不可以有感應的了,小乘佛法一直地是這樣子說的。現在到〈如來壽量品〉說佛不是這樣子,所以說「如來今欲顯發宣示諸佛智慧」。   智者大師的意思:「諸佛自在神通之力」是說過去世釋迦牟尼佛就是自在神通之力廣度眾生宏揚佛法的,「諸佛師子奮迅之力」是說釋迦牟尼佛現在還是無畏的廣度眾生宏揚佛法的,「諸佛威猛大勢之力」是說釋迦牟尼佛未來世還是繼續地廣度眾生齊成佛道的;過去、現在、未來,遍於三世地普度眾生,不是入無餘涅槃以後就永久地休息了,不是小乘說的那樣子。這是諸佛的智慧境界、也就是諸佛的慈悲境界,也是下邊〈如來壽量品〉的大意,就是在這裏預先說出這麼幾句話來、預告;這等於是許可宣說如來壽量、開近顯遠的道理了。   這也可以另一個講法,「諸佛智慧」就是說佛的圓滿報身,一切種智、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經過三大阿僧祇劫成就的,圓滿了無上菩提就是佛圓滿報身的境界;佛那清淨圓滿究竟的智慧所契合的理性即是法身如來了、就是佛的法身境界;這樣說,佛的法身和報身這兩種身的境界就叫作「諸佛智慧」。   「諸佛自在神通之力」就是由佛的法身和報身的大慈悲、為法身菩薩乃至為凡夫發三乘道心的這些人所示現的應身境界,應身也叫作化身;法身菩薩所見的佛就是勝應身,我們凡夫發三乘道心的人所見的佛就是劣應身;而這個應化身是諸佛智慧顯現出來大自在神通的力量所示現出來的,示現出來一切時、一切處地廣度眾生,這是諸佛智慧境界、諸佛自在神通的力量。   「諸佛師子奮迅之力」,「奮」這個字當個「動」字講,「迅」就是快,動得很快,那個師子臥在那裏、牠站起來要有所作為的時候、牠先動,牠的身體動得很快,就是抖落身上的塵垢,牠想要有所作為以前牠有這麼一個動作,叫作「師子奮迅」。現在是說什麼呢?就是在佛說《阿含經》以後,佛對阿羅漢、對一切眾生所說的,佛的境界是那樣,今天又重新有不同的宣示了,這是佛預先就有師子奮迅的力量,現在要去掉以前小乘人的執著,佛不是像阿羅漢一樣入無餘涅槃不度眾生的那種情形;所以這個「奮迅」表示佛要說〈如來壽量品〉開近顯遠的時候要破除小乘人的執著,破除眾生對佛那種不如法的執著,所以叫「諸佛師子奮迅之力」。   「諸佛威猛大勢之力」這威猛也就是大勢、是一種偉大的力量,佛宣布說:佛是沒有斷滅的,是盡未來際普度眾生的。佛這樣宣布的時候、可能會有些人不相信,佛能夠破除一切眾生的不信,所以叫作諸佛威猛大勢之力;因為是改變了以前的說法,就是有的人可能會疑惑、有的人是根本不相信,所以沒有說之前先要勸誡。 戊二、偈頌(分二科) 己一、頌誡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當精進一心.我欲說此事.勿得有疑悔.   對於彌勒菩薩你請問我這個問題,我在要說之前,你們這心情應該要勇猛起來,要一心不亂地、決定地要相信這件事。我願意說明這個事情,你們不要疑惑、不要悔恨;若疑惑了就要悔,這裏面會引出來很多的問題了。 己二、頌許 佛智叵思議.汝今出信力.住於忍善中.昔所未聞法.今皆當得聞.我今安慰汝. 勿得懷疑懼.佛無不實語.智慧不可量.所得第一法.甚深叵分別.如是今當說. 汝等一心聽.   佛的大智慧是不可思議的、是隨機說法,而眾生的根機、佛有的時候也會隨順那個機緣,但是有的時候佛也會調一調那個機、使令他逐漸地有進步;所以這個機,彼時是彼時的樣、此時又有此時不同的程度,這是佛會隨機說法,而佛的那個智慧、什麼時候說怎麼樣的法,不是眾生能想得上來的,所以「佛智叵思議」。   現在要說的法門和以前不同了,你們要拿出信心來相信這件事,要安住在忍善之中,這個「忍」就是容忍、也是信、也就是接受的意思,安住在精進勇猛的心情裏面、要接受佛的教導,那就叫作「住於忍善中」。以前我沒有這樣講過、你們也沒聽過,現在是要得聞了,得聞到這個從來沒聽過的一種事情。   我現在雖然還沒有說,但先安慰你們,你們不要害怕、不要疑惑這個法對不對,你們不要疑懼。佛沒有不真實的語言,佛不會說謊話的,佛的智慧是不可思量的、超過了思量的境界,若用我們現在程度的分別心去思量佛智慧、那是錯誤了。「所得第一法」所成就的那個最殊勝的佛法就是諸佛智慧、諸佛的神通道力,「甚深叵分別」那太深奧了、是不可以分別的。從這意思來看:如果說無量劫來、三大阿僧祇劫(阿僧祇就是無數)、三個無數劫這麼廣度眾生、修學聖道,這一生來到人間住世八十年,去掉前面的三十,成道就是五十年,說完佛法就入無餘涅槃、以後再沒有什麼作用了,這件事合理不合理呢?從這裡就知道,佛所得的那個第一法是盡未來際地發大作用、廣度眾生的,這種深奧的境界是不可思議的。現在就要為你們說這樣真實的道理,你們應該專注一心的聽法。 丁二、正說(分三科) 戊一、正開近顯遠(分二科) 己一、略開顯動執生疑(分二科) 庚一、略開(分二科) 辛一、長文(分二科) 壬一、答所師 爾時,世尊說此偈已,告彌勒菩薩:我今於此大眾宣告汝等,阿逸多!是諸大菩薩 摩訶薩無量無數阿僧祇,從地涌出,汝等昔所未見者,我於是娑婆世界得阿耨多羅 三藐三菩提已,教化示導是諸菩薩調伏其心,令發道意。   這底下是「正說」正式來宣說解答這個問題。解答問題分成三段,第一段從這裡開始到〈壽量品〉是正開近顯遠,第二段〈分別功德品〉前面的長文是總受法身記,第三段是彌勒說偈是總申領解。現在第一段「正開近顯遠」分兩段,第一段是「略開顯動執生疑」就是沒有詳細說,說一個大概開近顯遠的事情,這樣子就把聽眾原來的執著給搖動了、就生出來疑惑了。第二段〈壽量品〉是廣開顯斷疑生信。現在是略開裡面長文的第一科「答所師」,就是前面彌勒菩薩問:從地涌出這麼多的菩薩,誰是他的師長?是誰教導他成就聖道的呢?回答這個問題。   這時候世尊說完這個偈頌之後,就對彌勒菩薩說:現在我在這大眾之中為你們宣說,阿逸多!從地涌出的這些大菩薩,有無量無數阿僧祇這麼多,你們以前沒有看見過這些大菩薩。我在這個娑婆世界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以後,開示教導這些菩薩、調伏他們的煩惱心、使令他們發出來清淨無為的無上道心、成就聖道。誰是他的師父?我就是他的師父。你問誰是他的師長?釋迦牟尼佛就是他的師長,他們是釋迦牟尼佛的弟子。這是很肯定地這樣回答了。 壬二、答來處(分二科) 癸一、答 此諸菩薩皆於是娑婆世界之下,此界虛空中住,於諸經典讀誦通利,思惟分別,正 憶念。   這麼多的菩薩他們就住在娑婆世界的下方,「此界虛空中住」是在屬於此娑婆世界的虛空裏面住;這在前面講過,這是法身菩薩在實報莊嚴土住、也就是他受用土,他在那裏住。他們住在那裏是做什麼事情呢?「於諸經典讀誦通利」對於很多很多的經典,他能夠讀誦它的文、也能夠通達文裏面的義,對於經典裡面的文義他都是很熟悉的;這是屬於聞所成慧,這些大菩薩對於佛說的法門他們都能念誦出來的。「思惟分別」這是思慧,他見聞了以後、又能再思惟分別文裏面的義,使令他更深刻地熟悉。「正憶念」是修慧,就是在禪定裏面如理的觀察。   這麼說,從地涌出那麼高身分的大菩薩,他們在他們實報莊嚴土的世界、也還是聞思修這樣修學佛法的,也還是「於諸經典讀誦通利」,不是說不立文字,把它束之高閣給蟲子吃,我不看、我不讀經,不是這樣的;即使大菩薩了也還是於諸經讀誦通利、思惟分別、正憶念的啊!如果我們對大乘佛法有信心,我們就應該對於佛說的經論、佛說的這些法門依教奉行,佛告訴我們這樣修行、我們就這樣用功修行就是對了。 癸二、釋(分二科) 子一、釋住處 阿逸多!是諸善男子等,不樂在眾多有所說,常樂靜處,勤行精進,未曾休息,亦 不依止人天而住。   「阿逸多」,佛在說法的時候,誰是請法者、佛一開始說的時候總召呼那個人的名字,這經上都是這樣子。「是諸善男子等」這麼多從地涌出的菩薩「不樂在眾」,他們在娑婆世界之下、此界的虛空中住,他們怎麼在那地方住?是怎麼回事情呢?我告訴你啊!他們不歡喜在大眾裏面住。這個話就是在實報莊嚴土住的都是聖人、都是法身菩薩,他們不和凡夫在一起住,「不樂在眾多有所說」他們不歡喜在凡夫的世界為凡夫多說佛法,這些法身菩薩在實報莊嚴土他們心裏面是無所住的一種境界,這凡夫顛倒迷惑的境界、聖人是看得很清楚的,偶然地有因緣能教化的時候、這些佛菩薩隨時會有化身來示現、來教導,沒有因緣的時候、當然佛菩薩就在他自己的境界那裏住。這「多有所說」或者說「時有所說」,那個時候合適了、他就會來教化眾生,就是偶然地會對眾生說法、不是一切時,所以叫不樂在眾多有所說。   「常樂靜處」他們常是歡喜在寂靜的地方住,就是娑婆世界下方的虛空中住,這雖然是屬於娑婆世界的虛空,但是凡夫不能在那邊住,所以這些菩薩在那虛空中住、也就是在實報莊嚴土的世界裡面住。這個「靜處」,靜是對動說的,無有常住、亦無起滅,叫作靜處;有起有滅就叫作「動」,不生不滅就是「靜」了,這就是無為的境界、也就是第一義諦的境界,這些菩薩「常樂靜處」他常是住在第一義諦這個地方。他們還沒能圓滿無上菩提、還有所不足,所以「勤行精進,未曾休息」還是常常慇勤地、不懈怠地用功修行,就是心心流入娑婆若海這樣的境界,「未曾休息」從來也不曾休息過。這個話是說:我們分段生死的人、這個父母所生的身體、它的力量是很有限的,你不間斷地使用它還不行的,它一定要睡覺、要休息;但是到了色界天以上的人沒有睡覺了,他們那個身體就好得多,他們要用功修行的時候可以不休息。若到了法性生身的時候,那更是沒有疲勞的這件事,他們是「常樂靜處」永久相應在第一義諦裏面,也就是到第八地菩薩以上是沒有出入定的分別,他常是在禪定裏面的,是一直地在修行了,所以這叫作「未曾休息」。   在古德的著作裏面有一個名辭叫作緣修和真修,這「緣修」就是我們這些人要用功的時候要有個方法,依據那個方法去思惟觀察,或者奢摩他、或者毗婆舍那,這叫作緣修,就是得了初果、二果、三果、四果的聖人也還是這樣子,他們也是要重慮緣真;凡夫的時候修四念處、到聖人還是修四念處、還是這樣的思惟觀察。但是到了法身菩薩就不這樣了,法身菩薩他與第一義諦相應了以後、無分別境界,他自然地向前進,那叫「真修」,那就不同了,所以「勤行精進、未曾休息」是這樣意思。   「亦不依止人天而住」也不是在人間住、也不是在天上住,不依止在人天這些地方住。這在古德的解釋是說:「人」是表示「有」的境界,「天」是表示「空」的境界,一個有、一個空,這些大菩薩觀一切法空、亦不取著於空,所以叫作「不依止人天而住」。前面說「不樂在眾多有所說」,或者這個「眾」就是色受想行識這有漏的五蘊,他「不樂在眾」就是照見五蘊皆空了。蕅益大師說是:不分別常見、斷見、有見、無見,那叫作「不樂在眾多有所說」。這樣說,人天也是色受想行識,不過是在假名「人」上說,不樂在眾是在「法」上說;那麼他不在人間、也不在天上,就在此娑婆世界之下、此界虛空中住,那就是在實報莊嚴土住了。 子二、釋稱揚受持修習 常樂深智,無有障礙,亦常樂於諸佛之法,一心精進求無上慧。   前面彌勒菩薩問「稱揚何佛法?受持行誰經?修習何佛道?」底下就解釋這幾句話。這些菩薩他在娑婆世界之下此界虛空中住,他住在那裏做什麼呢?「常樂深智」這些大菩薩他們就歡喜甚深的智慧,就是觀一切法如、觀諸法勝義諦的智慧,在理性上說叫作「深智」。「無有障礙」我們凡夫有漏的福業所得到的這個人天的果報有愛見煩惱的活動,這就是深智的障礙;在已得無生法忍的大菩薩、得了法身的這些聖人,他們廣度眾生所成就的福業也會招感聖人無漏的大福德境界,得到殊勝的色聲香味觸、眼耳鼻舌身,他們對那些境界也有微細的取著、就是所謂無明惑了,那些取著對於他的深智也是有障礙的,所以他要常常精進修行、使令他的「深智」這個通達諸法第一義諦的智慧逐漸地逐漸地沒有障礙,就是斷除無明惑了,這是一個解釋。   其次,這個「深智」,佛菩薩不只是通達諸法實相的根本無分別智,也有這種通達一切法緣起的後得智、或者說是如量智,這種智慧也是有障礙的,就是對於一切法的緣起不是完全明白的。說這個眾生將來成佛有沒有魔,他到什麼時候會得授記作佛……種種的差別,那都是佛的後得智所知道的境界;菩薩他得到無分別的根本智以後,他的後得智也逐漸地逐漸地清淨廣大的,所以這些大菩薩「常樂深智無有障礙」,他就是勤行精進未曾休息、要於諸經典讀誦通利、要向佛學習,那麼他就能夠無有障礙了。   「亦常樂於諸佛之法」對於佛無上菩提的境界也常有歡喜心,當然這個歡喜心、就是佛菩薩境界他不是向外攀緣的、沒有取著心,這個根本無分別智是不攀緣一切法的。有一個禪師在屋裏面用功,外邊有人敲門,禪師說『你是誰?』外邊那個說『我是出家人、我是僧。』『你是佛,我也不開門!』說『我是平常人、你不開門不睬我也無所謂,佛來了怎麼可以不開門呢?』這個禪師說『無入棲泊處。』就是沒有所緣境,我們用白話說,這一念心去一分別、一攀緣就錯了,沒有所緣境的,這「棲泊處」或者說依止處、沒有個依止處;就是一般凡夫修行的境界、這一念心也不去攀緣思惟分別、也觀察它不可得,就是佛來了、三十二相、八十種好,他心裏面也觀察那是畢竟空寂的,是「無入棲泊處」。所以說「亦常樂於諸佛之法」當然這是後得智的境界,感覺佛的無上菩提的圓滿、他要勉勵自己繼續努力修行;可是在根本智來說就不是這樣子了,根本智這是不可得的境界,你深入地觀察不可得,逐漸逐漸地你的功德就圓滿了,根本智和後得智所緣境是不一樣的。所以從凡夫的心情來說、可以這樣說「常樂深智無有障礙、亦常樂於諸佛之法」,但是若在佛菩薩的無分別智說、是沒有所緣境的,能緣的智慧也是不可得的,那就叫作「無有障礙、亦常樂於諸佛之法」了。   「一心精進求無上慧」雖然說在理性上的觀察沒有凡聖的差別,但是事實上自己的功德還是不足的,所以一心精進求無上的智慧,所以還是要「於諸經典讀誦通利、思惟分別正憶念」,還是從這裏去向前修學的。 辛二、偈頌(分二科) 壬一、頌長文(分二科) 癸一、頌答所師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阿逸汝當知.是諸大菩薩.從無數劫來.修習佛 智慧.悉是我所化.令發大道心.此等是我子.   彌勒菩薩你要知道,這麼多的大菩薩從無數劫以來修習佛智慧已經很久遠了,他們都是釋迦牟尼佛所教化的、是釋迦牟尼佛使令他發無上菩提心的,釋迦牟尼佛是他的師長,「此等是我子」這麼多的大菩薩都是釋迦牟尼佛的弟子。 癸二、頌答來處 依止是世界.常行頭陀事.志樂於靜處.捨大眾憒鬧.不樂多所說. 如是諸子等.學習我道法.晝夜常精進.為求佛道故.在娑婆世界. 下方空中住.志念力堅固.常懃求智慧.說種種妙法.其心無所畏.   依止此娑婆世界,常行十二頭陀的事,這「十二頭陀」衣食住是達到最低的限度了,但是這些大菩薩那是不可思議境界,不是像凡夫行十二頭陀那樣,那是不同的。他們的志趣是願樂在寂靜的地方,遠離大眾的憒鬧,也不歡喜對凡夫眾生說太多的佛法。這些釋迦牟尼佛的弟子、學習釋迦牟尼佛道法的時候是日夜的精進,為了求得佛道的緣故,在娑婆世界下方的虛空中住,他的志念力是非常堅固的,常時精進勤求佛智慧(自利),有機緣的時候也為眾生說種種的無上妙法(利他),因為這個志念力堅固、所以他的內心是無所怖畏的。 壬二、正略開顯 我於伽耶城.菩提樹下坐.得成最正覺.轉無上法輪.爾乃教化之.令初發道心. 今皆住不退.悉當得成佛.我今說實語.汝等一心信.我從久遠來.教化是等眾.   我在伽耶城,「伽耶城」中國話翻個象城,這象城離菩提伽耶很近;釋迦牟尼佛在伽耶城不遠的一個菩提樹下靜坐,思惟十二緣起、成就了無上正覺、轉無上法輪。從那個時候開始教化這些菩薩,使令他們初發道心的,現在都已經得到不退轉了,將來也都會得到佛智慧、成就無上菩提的。我現在說的都是真實話、不是妄語,你們應該一心不疑地相信我所說的話。「我從久遠來」就是出家後、在菩提樹下坐、得成最正覺,到說《法華經》的時候、就是臨到涅槃,這四十多年來教化這些菩薩眾。   經論的記載有兩種說法:一種是說佛十九歲出家、三十歲成道,其中六年是修苦行,那麼還有五年幹什麼呢?那五年說是各處遊歷。但另外有個問題,耶輸陀羅是什麼時候懷羅羅的呢?說是悉達多太子臨出家的那天夜間、他指著耶輸陀羅的身體說是:你六年以後要生羅羅。那麼羅羅什麼時候生的呢?就是佛成道的時候生的。羅羅在母胎裏是六年,若說是六年苦行又加上五年遊歷、就是十一年了,那麼羅羅應該在胎十一年、沒這個說法,只是說六年;所以這些文獻上的記載,有的地方這樣子、有的地方那樣子,是有些差距的。如果說是二十九歲出家,六年苦行、三十五歲成道,就沒有這個問題了;但這羅羅怎麼交代呢?這又是個問題啊!所以有的經上說,佛出家的時候羅羅已經兩歲了,這個說法就沒有那些矛盾了。這樣說,若三十五歲成道,佛八十歲入涅槃,那麼就是四十五年轉法輪;這一世人間的四十五年也算是久遠的時間了,在這麼長的時間內教化這些菩薩弟子。 庚二、疑請(分二科) 辛一、長文(分二科) 壬一、經家敘疑 爾時,彌勒菩薩摩訶薩及無數諸菩薩等,心生疑惑,怪未曾有,而作是念:云何世 尊於少時間、教化如是無量無邊阿僧祇諸大菩薩,令住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這時候,彌勒菩薩摩訶薩及無數菩薩心裏面就疑惑了,感覺到奇怪啊!怎麼有這種事情?心裡面就這麼作念:世尊怎麼能夠在這麼短的時間內、教化這無量無邊阿僧祇的大菩薩?成佛才四十幾年、不算長嘛!「少時間」教化這麼多的大菩薩令住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怎麼有這種奇怪的事情啊?心生疑惑。 壬二、騰疑請答(分二科) 癸一、騰疑(分三科) 子一、法說(分三科) 丑一、執近疑遠 即白佛言:世尊!如來為太子時,出於釋宮,去伽耶城不遠,坐於道場,得成阿耨 多羅三藐三菩提,從是已來,始過四十餘年。世尊云何於此少時大作佛事,以佛勢 力、以佛功德,教化如是無量大菩薩眾,當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這第二段「騰疑請答」就是提出來他心裏面的疑惑、請佛回答。彌勒菩薩心裡有疑惑、就請問佛說:世尊!你以前還是悉達多太子的時候,你離開了淨飯王的王宮,去到摩伽陀國伽耶城不遠的地方、就在菩提樹下坐於道場、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的,那麼從那個時候到現在才四十幾年(就是七十六、七歲、接近涅槃這時候)。世尊怎麼能夠在四十幾年這麼少的時間內作這麼大的佛事,以佛的勢力、以佛的功德教化這樣無量無數的大菩薩眾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這麼少的時間作出來這麼偉大的事情?這麼多的大菩薩都修行到了這麼高的程度嗎?是那樣子嗎?就是這麼個疑惑。 丑二、執遠疑近 世尊!此大菩薩眾,假使有人於千萬億劫、數不能盡,不得其邊,斯等久遠已來, 於無量無邊諸佛所、植諸善根、成就菩薩道,常修梵行。   世尊!這些大菩薩眾的數目,假使有人用千萬億劫的時間來數都數不完的,多到你怎麼數都不得其邊際,世尊怎麼這麼短的時間就教化成就了?這些大菩薩不是只親近一位佛的、他親近過無量無邊的諸佛、在諸佛的地方栽培了很多的善根、成就了菩薩道,就是六波羅蜜了。「常修梵行」就是以無所得的智慧廣度眾生行菩薩道。 丑三、結難信 世尊!如此之事,世所難信。   這是很難令人相信的事情。 子二、立譬 譬如有人,色美髮黑,年二十五,指百歲人言『是我子』,其百歲人亦指年少言『是我父,生育我等』,是事難信。   譬如有一個人,他的面色美好、很莊嚴,頭髮幽黑,年紀二十五歲,但這個年輕人卻指那個一百歲的人說是他的兒子。這「譬如有人」就譬喻佛,佛是相好莊嚴的,雖然已經很大的年歲了,但是看上去還很年輕。那個百歲年齡的人也指著年少的人說是自己的父親,是生我、養育我的人。「生育我等」這麼多的大菩薩也說釋迦佛是他的導師,他的道力是由釋迦牟尼佛的教育而成就的。「是事難信」這件事還是不容易令人相信的。這是個譬喻,底下就法合。 子三、法合 佛亦如是,得道已來其實未久,而此大眾諸菩薩等,已於無量千萬億劫,為佛道故勤行精進,善入出住無量百千萬億三昧,得大神通,久修梵行,善能次第習諸善法,巧於問答,人中之寶,一切世間甚為稀有。今日,世尊方云得佛道時初令發心,教化示導,令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世尊得佛未久,乃能作此大功德事?   佛也是像這種情形一樣,得道已來其實沒有很久,才四十幾年嘛!而這些諸大菩薩眾等已經於無量千萬億劫為了求得佛道的緣故、精進的修行這麼久了,這麼多無量百千萬億的三昧他善於入、又善於住在三昧裏、又善於出;這「三昧」分為入住出三個部分,他都能很自在無礙的,可見他有很高的德行,得到五種神通、還成就了漏盡通,所以是「得大神通」,又「久修梵行」無量劫的修行清淨行。他能夠知道修學佛法的次第、先怎麼修、後怎麼修,有這種大智慧,他能夠善巧的向佛請問佛法,若有人問他問題、他也能善巧的回答,他是人眾之中的寶,是一切世間甚為稀有的一種人。現在世尊說,得佛道的時候使令他開始發心、教化示導令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世尊得佛道不是很久就能作這麼大功德事,這是真的嗎? 癸二、請答(分二科) 子一、明請意(分二科) 丑一、為現在 我等雖復信佛隨宜所說,佛所出言未曾虛妄,佛所知者皆悉通達。   我們這些不退轉的大菩薩對佛是決定相信的,信成就了、不會對佛有不信的事情;相信佛是隨其所宜而說法的,也相信佛所說出來的話從來不曾有虛妄的事情,佛所知道的事情、我們也是通達的,我們相信佛是真實不虛的。 丑二、為未來 然,諸新發意菩薩,於佛滅後,若聞是語,或不信受,而起破法罪業因緣。   然而,這些「新發意菩薩」才剛發心的凡位菩薩,這些人難免會有疑惑了,他們在佛滅度以後若是聽聞到這種說法可能不相信佛說的這句話,就會發出來破壞佛法的一些有罪業的事情。佛說這個話他們不相信、使令他們造罪了,佛說的這種話是新發意菩薩破法罪業的因緣啊!所以這個事情有問題啊! 子二、正請答 惟然!世尊!願為解說,除我等疑,及未來世諸善男子聞此事已,亦不生疑。   所以啊!世尊!希望為我們解釋說明白,除去我們大眾的疑惑、以及未來世諸善男子聽聞這件事的時候也不會生疑了。 辛二、偈頌(分二科) 壬一、頌騰疑(分三科) 癸一、頌法說(分三科) 子一、頌執近 爾時,彌勒菩薩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佛昔從釋種.出家近伽耶.坐於菩提樹.爾 來尚未久.   佛過去在釋種姓裏面作悉達多太子,從王宮出來以後就出家了,然後在距離伽耶城不遠的地方坐在菩提樹下修緣起觀,從那時到現在也還不是很久。 子二、頌執遠 此諸佛子等.其數不可量.久已行佛道.住於神通力.善學菩薩道. 不染世間法.如蓮華在水.從地而涌出.皆起恭敬心.住於世尊前.   這些佛弟子的數目很多很多、衡量不出的,他們無量劫前就已經修行佛道了,都具有大神通的力量,很歡喜學習菩薩道、一點也不染著世間法,就好像蓮華在水裏面那麼樣的清淨;他們從地涌出之後,對佛都生起大恭敬心,而後就安住在佛前。 子三、頌結難信 是事難思議.云何而可信.佛得道甚近.所成就甚多.願為除眾疑.如實分別說.   這件事很難思議,怎麼能令人相信呢?佛得道的時間很近、所成就的事情很多,為了能夠解除眾人的疑惑、願佛慈悲詳細的為我們分別解說。 癸二、頌立譬 譬如少壯人.年始二十五.示人百歲子.髮白而面皺. 是等我所生.子亦說是父.父少而子老.舉世所不信.   譬如一個年紀二十五歲的少壯人,說那個百歲的人是他兒子,這個百歲人頭髮都白了、面孔也佈滿皺紋了,說這個人是二十五歲的年輕人所生的,這個百歲人也承認二十五歲的人是他的父親。「父少而子老」這種事情全世界的人都不會相信。 癸三、頌法合 世尊亦如是.得道來甚近.是諸菩薩等.志固無怯弱.從無量劫來.而行菩薩道. 巧於難問答.其心無所畏.忍辱心決定.端正有威德.十方佛所讚.善能分別說. 不樂在人眾.常好在禪定.為求佛道故.於下空中住.   世尊也類似這樣的情形,佛得道以來時間很近、不是很久,這些無量的大菩薩、他的心志堅固、沒有怯弱、沒有恐怖,從無量劫前就行菩薩道了,有大智慧能善巧的請問佛法、也能善巧的回答眾生的難問。他的內心無所畏懼,忍辱之心決定不會動搖的、無論怎麼樣的屈辱他也不動。行住坐臥端正嚴謹、有大威德,是十方諸佛所讚歎的,能夠善巧的分別演說種種妙法,但他不歡喜在人間,常時歡喜入在禪定裏邊,為了求得佛道的緣故,在此娑婆世界下方的虛空中住。 壬二、頌請答 我等從佛聞.於此事無疑.願佛為未來.演說令開解.若有於此經.生疑不信者. 即當墮惡道.願今為解說.是無量菩薩.云何於少時.教化令發心.而住不退地.   我們在佛前、當面從佛聞法,於此事我們不疑惑,我們相信佛說的一定是真實的。願佛為未來的眾生演說、令他們也能解開疑惑,未來世的眾生、新發意菩薩他們的信力還沒有成就,若是有人對於這個經生起疑惑、不相信佛是這樣說的,他若破壞佛法就有罪了。希望佛現在能解說明白,不要令那些人墮落惡道。這無量的大菩薩,佛怎麼能夠在這樣少的時間內就教化他、令他發無上道心、而住於不退地呢?怎麼會是這樣子呢?這是請佛回答。 《妙法蓮華經》〈如來壽量品‧第十六〉如來壽量品‧第十六   這一品的題目「如來壽量品」,這是佛的壽量。說到佛,有的地方說是真身和應身這兩種佛;有的地方說三身,法身、報身、化身,還有種種的說法,但是主要的就是這兩種說法。怎麼叫作真身如來呢?天台智者大師引《成實論》上的話來解釋,《成實論》是個小乘論,但是那句話倒說得非常好,就是乘如實道、來成正覺,叫作如來。「乘如實道」,這「乘」我們若是坐車,就有能乘的人、有所乘的車,這裏說「乘如實道」也有能所的分別,能乘的就是那位修行人初得無生法忍開始到成佛,他成就了通達一切法如的智慧,這個智慧是因為由長時期的修行而成就的、就是能乘的,所乘的就是一切法如,乘這個如。   我們通常說修行人修奢摩他和毗婆舍那,修毗婆舍那的時候是觀想思惟、是觀察的意思,就是思惟色受想行識是緣起、是畢竟空的,思惟這個空義;但不是直接思惟空義,一定是思惟因緣生法,由因緣生法的本性是畢竟空這樣去思惟的;就是從凡夫現在的第六意識去分別色受想行識、分別現在的一念心是緣起的、是畢竟空的,是這樣思惟觀察;這五蘊和畢竟空是所思惟的境界、是所思惟觀察的所緣境,能思惟觀察的就是我們現在的分別心。但是我們從佛法的學習上得到一點聞思的智慧,所以用這聞思的智慧是能觀察的、畢竟空是所觀察的,這就叫作「乘如實道」。我們這樣思惟的時候、不能夠相續不斷地思惟,到一個時候就應該修習奢摩他,就是停下來、寂然不動;這個寂然不動,我們凡夫的修行就是隨時會散亂、會打妄想;若是得無生法忍以後、他成就了清淨無分別的智慧、就是通達諸法如的智慧,他若是修毗婆舍那的時候還是思惟觀察,但是奢摩他的時候就是寂然不動了,就是安住在第一義諦上不動了,那是聖境、不可思議境界,和凡夫完全不同了。   現在說「乘如實道、來成正覺」就是這樣逐漸地修行,由初歡喜地到第十法雲地、再進一步到了妙覺就成佛了。這個「道」字是在因地時候說的,初得無生法忍的時候還叫作道,由初地、二地……乃至第十地這時候都叫作道,「道」是向前進的意思,到了成佛的時候、就是來成正覺,「覺」就是由因而得果了,因圓果滿了叫作「正覺」,由因至果叫作「來」,你乘這個如實道、經過三大阿僧祇劫的修行,因為得無生法忍之前是一大阿僧祇劫、得無生法忍以後還有兩大阿僧祇劫,就是有三大阿僧祇劫這才得無上菩提,這時候你那清淨無漏的、通達一切法如的智慧圓滿了,乘這如實道、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了,這時候萬德圓滿就叫作「真身如來」。   什麼叫作「應身」呢?就是成佛以後、他又來到凡夫的世界化導眾生、所示現的三十二相、八十種好的這個身體就叫作應身。得無生法忍以後的菩薩分兩種:一種是肉身菩薩、一種是法身菩薩;就是雖然得無生法忍了、他還沒能夠出離三界、他要繼續修行,要到第七地、第八地這個時候,他三界以內的愛煩惱、見煩惱完全清淨了、這個身體死掉了以後、他就得法身了,那個時候叫法身菩薩。這肉身菩薩他還是在三界內見佛、聽佛說法,所見的佛也還是應身、就是看見劣應身這個老比丘相的佛。若到了法身的時候,他不是在凡聖同居土了,就到受用土、或者說到實報莊嚴土那裏去,到那裏所看見的佛、也還沒能完全地看到佛的本來面目,看不到佛那種三大阿僧祇劫所成就的萬德莊嚴,法身菩薩所看到的佛就是他受用身、就是叫作勝應身。一個勝應、一個劣應,這兩種身就叫作應身,這是佛的大慈悲、為化導這一切凡夫眾生、這一切佛道還沒圓滿的法身菩薩,為化導他們所現出來的身相就叫作應身,佛本身的境界就叫作真身。   還有三身如來的說法,智者大師引《大智度論》龍樹菩薩的解釋說「如法相解、如法相說,名為如來。」是那樣的相你就那樣解、那樣地契證,那樣圓滿的覺悟了叫「如法相解」。你那樣覺悟了以後,以大悲心為一切眾生去講解說法叫「如法相說」。用這兩句話來解釋三身如來,如法相這個「如」就是一切法如,是凡夫是佛、修行不修行,在法上說都是一樣、無差別的,就是遍一切處而無有異,名之為如,這叫作「法身」,這句話就是一切眾生也都有這個法身、乃至佛也是這樣子。「如來」的這個「來」字,智者大師說得非常地妙:不動而至叫作「來」,就是沒有動、也沒有不動、就到了。這個事情若是論修行,我們感覺到生死是苦要修行,修行就是動了、由因至果就是「動」,而法身這個「如」不論修行不修行這件事,所以「不動」,不動也就到了,本來一切法都是如,那麼叫作「來」,名之為法身如來,這是法身。   第二個「報身」,剛才說的那個「真身」就是報身,就是他通達一切法如的智慧、同一切法如相應了,唯有佛才圓滿地相應,那就叫作報身。就是你多少大劫地辛苦、沒有白辛苦,到這時候給你一個酬報,你得到了圓滿的無上菩提的智慧了,這個智慧成就了就叫作報身;當然還有其他的無量功德,但主要的就是智慧,這是報身。   第三個「化身」其實也就是應身,和剛才說的那個「應身」是一樣。你能夠如如智契合了一切法如、圓滿地契合了,當然就是全體大用、可以遍一切處的誓成正覺、廣度眾生、轉大法輪,那就是一個勝應身、一個劣應身,也可以示現九法界的身體,應以何身得度者即現何身而為說法,不只是現佛身、也能現菩薩身、阿羅漢辟支佛身、也能夠現人天的身,能現一切身而去利益一切的眾生,那就叫作化身。   這樣說,這個二身裏面的真身就是三身裏面的法身和報身,二身裏面的應身就是三身裏面的化身,二身其實就是三身、三身也就是二身;這是從名字的語言上這樣解釋叫作「如來」。報身如來的這個「來」是由因至果名之為來,當然一切法如,那「來」即是不來。若是應身的「來」那就是佛的大慈悲心、神通的境界,由佛的自受用境界來到眾生世界,現出來不同的身相去度化眾生叫作來,來生三有那叫作來,就是由此至彼名之為來,由自受用境界到他受用境界去叫作來。這是解釋「如來」。   再解釋「壽量」,這「壽」就是一期,譬如拿我們人來說,我們由生至死的這一個時期就叫作「壽」;這裏面的數量能活一百歲、活兩百歲,這個數就叫作「量」,壽量。現在這三身如來的壽量,「法身」是一切法如,一切法如裏面是不生不滅、無始無終的,那麼這個壽也不是有量、也不是無量,或者也可以說無量壽的意思。「報身」的壽命就是那個智慧境界,能契合一切法如的那個智慧,這個智慧因為所契合的一切法如是常住的,所以能契合的如如智(無分別智)當然也是常住、無量無邊的,所以也可以說是無量壽,這個智慧命是有始而無終的,這是報身。這「應身」的壽命是隨眾生的因緣,譬如說來到人間,人的壽命如果特別長、那麼佛示現應化身的壽命就也是長;若是眾生的壽命短、佛示現的壽命也不長。釋迦牟尼佛這一次出現世間的時候、人的壽命是一百歲左右,在《大毗婆沙論》上說:佛應該是活一百二十歲的,但是他到八十歲的時候就所作已辦,所應度化的眾生都已度化完了,所應該為眾生栽培善根的也為他栽培善根了,那麼佛就入涅槃了,就是捨掉了四十年的壽命;所以應化身的壽命是隨著所教化的眾生壽命長短而長短的。   但是在「報身」的這個壽命,佛所契悟的如如理是常住的、那麼佛的智慧也就是常住的,所以壽命是常住。天親菩薩有另外一個說法,他說佛這「報身」的壽命是隨願,隨他的大悲願力而長短的;就是他有度化一切眾生的悲願,所以他這個身體就一直地存在下去,如果他若不想度化眾生了、他這個無量功德莊嚴的身相也可以入滅的。另外在《佛地經論》上說,我們凡夫的壽命、這個身體要吃飯才可以維持生存下去,色界天以上的人他們就是以禪悅為食來維持他的壽命,但壽命盡了、那天上的人也是要死掉,我們三界以內的身體就是這樣子。那麼三界以外的這些聖人的法身(法性生身)乃至到佛這個身體,他們怎麼樣生存?他們也要禪悅為食,也就是常要入定、以禪悅為食來支持這個身體的。所以這有為法就是有這個問題,這可以說是一切眾生都要有食、不然他就不能生存,乃至到佛、圓滿報身的佛他也要禪悅為食。這是解釋三身的壽命「如來壽量品」。   但是這一品裏面說的三身如來,是說釋迦牟尼佛久遠久遠無量劫前所成的佛。所謂成佛,在法身上無所謂成不成;說成佛那就是報身,真實的由凡而聖、由因而果、經過長時期的修行、智慧圓滿了,所有的煩惱都清淨了,那時候所成就的佛叫報身,有了報身當然也有法身、也就有應身;這就是說釋迦牟尼佛久遠久遠劫前所成就的三身如來壽量。從那麼以後,為度眾生而示現的佛那都是「迹」了,從本垂迹、都是迹佛了。如果不讀《法華經》而也說到本迹,那就是說佛的法身和報身,也就是佛的真身是本,譬如說這一次的成佛、在寂滅道場所成就的圓滿報身就是「本」,由本垂迹就示現出來勝應身、劣應身去度化眾生,那麼叫作「迹」,由本垂迹、由迹顯本。但若是讀《法華經》的這〈如來壽量品〉,那麼此一次在寂滅道場成佛的三身也都算是迹、而不是本,有這樣不同的意思。   這一品的由來,就是因為前面的〈從地涌出品〉涌出來無量無邊的菩薩,引起彌勒菩薩和他方世界菩薩的疑問,因此而有〈如來壽量品〉的。 己二、廣開顯斷疑生信(分二科) 庚一、誡信(分四科) 辛一、三誡 爾時,佛告諸菩薩及一切大眾:諸善男子!汝等當信解如來誠諦之語。復告大眾: 汝等當信解如來誠諦之語。又復告諸大眾:汝等當信解如來誠諦之語。   前面「略開近顯遠」的時候,佛已經回答說這些從地涌出的菩薩是我教化的,佛已經種種的略為解釋了,現在彌勒菩薩還要請佛再更詳細的解釋。佛就對這些菩薩及一切大眾說:各位善男子!你們應當信解佛的真實語。這是一種「誡」告誡你們應該這樣子信解、你們應該相信佛說的話是真實的。這個「信解」最初一開始是信、而後就會解,或者說新發心的人不能解而可以信,久發心的菩薩信而又能解,所以說「汝等當信解如來誠諦之語」。佛久遠成佛的這種不可思議境界、唯有佛才能證解。這「解」分兩種:一個是證悟了的解、一個是信解,你沒能證悟、就是在文字語言分別上去了解,所以是唯有佛才能證悟這種境界,其他的人只是信解而已,如來誠諦之語是所信解的。誠者實也、真實的,諦也是真實的意思,這樣弄了兩個真實是什麼意思呢?這「誠」是指佛的心、佛這能說的心是真實不虛偽的,這「諦」是指佛所說的事情也是真實不虛的。   又對大眾說「汝等當信解如來誠諦之語」,又再告諸大眾「汝等當信解如來誠諦之語」,連續說了三遍,這就表示佛的心是真實的、所說的事也是真實不虛的,也或者說是為重法故、為尊重開近顯遠這個妙法的關係。 辛二、三請 是時,菩薩大眾,彌勒為首,合掌白佛言:「世尊!惟願說之,我等當信受佛語。」如是三白已。   這時候,法會的菩薩大眾裏面、彌勒菩薩最上首,這可見必是文殊菩薩不在、彌勒為首。大眾合掌向佛表明誠意說是:世尊!希望佛給我們解釋,我們一定信受佛所說的,佛說的話我們一定相信的,這是「信」成就了,我們不敢疑惑、一定是能夠信受的。這樣表白說了三遍。 辛三、重請 復言:「惟願說之!我等當信受佛語。」   前面先是佛三誡,而後彌勒菩薩三請,現在這又再請佛廣為開顯。 辛四、重誡 爾時,世尊知諸菩薩三請不止,而告之言:汝等諦聽!   這個時候,世尊看到這些菩薩請了三次還不停下來、又請第四次,所以佛就告訴法會大眾:你們要注意聽了! 庚二、正答(分二科) 辛一、長文(分二科) 壬一、正開近顯遠(分二科) 癸一、出執近之情 如來秘密神通之力。一切世間天人及阿修羅,皆謂今釋迦牟尼佛出釋氏宮、去伽耶 城不遠,坐於道場,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底下這一科是「出執近之情」說出來執近的迷情,「執近」就是執著釋迦牟尼佛這一次在寂滅道場成佛,執著這是真實的;先說出這個執情。   佛的秘密神通之力,第一個「秘」就是佛久遠成佛這件事從來沒有說過;第二個「密」唯有佛自己知道,其他人都不知道。秘密的神通之力,這個「神」是什麼呢?智者大師解釋「天然不動之理名之為神。」就是一切法如這不可思議的理性,不可思議叫作神,這就是佛的法身境界。「通」就是沒有障礙,能通達一切法如的這個智慧,就是佛的報身境界。「之力」,法身和報身發出來的廣度一切眾生的力量、就是所謂應化身了,佛的應化身能轉大法輪普度眾生的這種神通之力,就是佛久遠成佛得成三身的這種秘密的事情。   一切天的世間、人的世間、阿修羅的世間,沒有說三惡道、只說這三善道的眾生;大家都認為現在的釋迦牟尼佛就是在迦毗羅衛國淨飯王的王宮裏降生,然後年歲大了、離開了王宮去到距離象城不遠的地方,就是摩竭陀國的菩提樹下「坐於道場」,在菩提樹這個道場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大家都認為是這樣子;這就是「執近之情」,有能執的人,有所執著的事,就是執著最近四十多年前成佛的這件事。   這件事應該分別一下,就是法會裏面的菩薩應該說有三種菩薩:一個就是從地涌出的菩薩,一個是從他方世界來的菩薩,一個是舊住的、原來就在娑婆世界這裏居住的菩薩,分三種。從地涌出的菩薩是佛久遠以前成佛的時候所教化的弟子,他們當然不會執著釋迦牟尼佛這一次出釋氏宮、去伽耶城不遠、坐於道場得無上菩提的,他不會這樣執著的。   那麼他方的菩薩和舊住的菩薩,這兩個地方的菩薩又分兩類,一類是從法身來,他們是從實報莊嚴土、從他受用土、或者說從方便有餘土得了法性生身的菩薩,這一次釋迦牟尼佛來娑婆世界示現成佛度眾生,他們也來到這個世界,這些菩薩都是法身菩薩,他們應該知道釋迦牟尼佛這一次的成佛是迹、而不是本;他們原來未得無生法忍的時候、或者得無生法忍的時候可能不知道這件事,但是後來棄捨了肉身得到法身的時候,他們在實報莊嚴土、或者說在受用土、在方便有餘土,他們能夠聽佛說到這件事,所以他們應該知道佛這一次成佛是迹、由本垂迹,應該是知道這件事的。   剩下來的就是……這四十餘年在這裏得無生法忍而不是法身菩薩的、他們可能還不知道,而未得無生法忍的人更是不可能知道,現在說「一切世間天人及阿修羅,皆謂今釋迦牟尼佛出釋氏宮、去伽耶城不遠、坐於道場、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這種執著,是指這些人說的、指新得無生法忍這些人說的。 癸二、破近顯遠(分二科) 子一、正顯遠 然,善男子!我實成佛已來,無量無邊百千萬億那由他劫。   然而,善男子!我實在成佛已來到現在已經無量無邊百千萬億那由他劫了,是很久很久以前就成佛了,不是現在才成佛的、不是四十餘年前才成佛,是久遠就成佛了。這樣說,成佛很久了,那就可以知道這一次成佛不是真實的,那麼從地涌出的菩薩是佛所教化的這件事也就成立了,就不能說父親年輕、兒子老大,兒子一百歲、父親二十五歲這個譬喻是不成立的了。 子二、舉譬格量久遠(分三科) 丑一、舉譬問 譬如五百千萬億那由他阿僧祇三千大千世界,假使有人抹為微塵,過於東方五百千 萬億那由他阿僧祇國乃下一塵,如是東行,盡是微塵。諸善男子!於意云何?是諸 世界可得思惟校計知其數不?   這底下是「舉譬格量久遠」舉出一個譬喻來較量佛成佛究竟有多麼久了呢?用這個譬喻來形容他的久遠。說是「譬如有五百千萬億那由他阿僧祇三千大千世界」有這麼多的世界,假使有一個人他有這個本事、能把這麼多的世界弄成微塵一樣的細碎,然後經過東方五百千萬億那由他阿僧祇國才丟下一個微塵,就這樣子向東方去、還是經過五百千萬億那由他阿僧祇國才丟下一塵,然後又經過五百千萬億那由他阿僧祇國再下一塵,就一直這樣子做。諸善男子!你的意思是怎麼樣呢?這樣子有著微塵的、還有不著微塵的,這麼多的世界你可以思惟上來、可以校量計算知道這個世界的數目嗎?有多少數能知道嗎? 丑二、答 彌勒菩薩等俱白佛言:世尊!是諸世界無量無邊,非算數所知,亦非心力所及。一 切聲聞、辟支佛以無漏智,不能思惟知其限數,我等住阿惟越致地,於是事中亦所 不達。世尊!如是諸世界無量無邊。   彌勒菩薩及其他的諸大菩薩一起向佛說:世尊!這麼多的世界無量無邊,世間上聰明人用那個數學的辦法去計算、也計算不來的,也不是一般凡夫的心力所能達到的。凡夫的心力不能知道、並不能說那就是久遠、那就是多,現在說聲聞、辟支佛這兩種聖人他們用無漏的智慧也不能思惟出來、也是不能知道有多少數量的,這數字是太大了、太多了。   「我等住阿惟越致地」這是高過阿羅漢、辟支佛以上的大菩薩,這些不退轉的菩薩對於這件事也是不知道,這彌勒菩薩是等覺菩薩了也是不知道。世尊!這無量無邊的世界是太多了,這惟有佛才能知道的。 丑三、合顯久遠 爾時,佛告大菩薩眾:諸善男子!今當分明宣語汝等,是諸世界若著微塵及不著者,盡以為塵。一塵一劫,我成佛已來,復過於此百千萬億那由他阿僧祇劫。   爾時,佛就回答這些大菩薩眾說:諸善男子!現在應當明明白白地告訴你們,這麼多的世界裡面、若有點著微塵的及沒有被點著微塵的、全部都給它碎成微塵,一個塵就算一個劫,我成佛已來還超過這個百千萬億那由他阿僧祇劫的數。這若有著微塵的數目已經很大了,再加上不著微塵的,這更是多的不得了,現在說把這世界完全都抹成微塵、一塵一劫,這個數的確是很大,所以可見釋迦牟尼佛成佛真是甚大久遠。 壬二、明三世益物(分二科) 癸一、法說(分二科) 子一、正明三世益物(分三科) 丑一、明過去益物(分三科) 寅一、過去益物處 自從是來,我常在此娑婆世界說法教化,亦於餘處百千萬億那由他阿僧祇國導利眾 生。   現在這一科說「過去益物處」過去利益眾生的地點。釋迦牟尼佛說「自從是來」從久遠久遠劫以前成佛以來一直到現在,我常在此娑婆世界說法教化眾生的,不只是娑婆世界,我也在其他百千萬億那由他阿僧祇的國土教導利益眾生的。這麼長遠的時間內、在這廣大的地方去教化眾生,那麼所教化的眾生都有大成就了,所以從地涌出的菩薩都是佛的弟子,這個疑問是解決了。 寅二、拂過去迹疑 諸善男子!於是中間,我說燃燈佛等,又復言其入於涅槃,如是皆以方便分別。   前面彌勒菩薩和他方世界的菩薩提出的疑問、這個問題解決了,可是又生出來新的問題。這新的問題就是:你說這麼久遠你常在娑婆世界說法教化,但你以前說有燃燈佛在這娑婆世界成佛,又說到有儒童菩薩在燃燈佛那裏得無生法忍受記,你說久遠成佛、怎麼又說在燃燈佛那兒受記呢?這受記是因、成佛是果,果後又有因,這怎麼回事情呢?   佛召呼善男子!在這個中間,我說這儒童菩薩他親近燃燈佛、宏法度眾生,然後他也入涅槃了,這是佛的善巧方便,為了度化眾生而分別演說這些事情的,這都是由本所垂之迹;所以「拂過去迹疑」滅除過去垂迹的疑問。   這地方窺基大師又有不同的解釋,他說是久遠就成佛了,從久遠劫以來常在此娑婆世界說法教化,這樣說就引起了疑惑,因為在這中間有毗婆尸佛、還有好多佛,又有燃燈佛在這裏說法教化眾生、入涅槃,佛說「如是皆以方便分別」這個都是為度眾生,善巧方便所垂之迹而已,實在就都是釋迦佛,不是離開釋迦佛另外有毗婆尸佛、有燃燈佛的。若這樣解釋,娑婆世界這個地方就是釋迦牟尼佛永久在這裏教化眾生,所有在這兒成佛的都是釋迦牟尼佛用不同的名字成佛的,不是其他的佛了。但是智者大師特別提出來不應該這麼解釋。 寅三、明過去益物所宜(分二科) 卯一、感應 諸善男子!若有眾生來至我所,我以佛眼觀其信等諸根利鈍,隨所應度。   現在是「明過去益物所宜」說明過去度化的眾生他們所適合、所相應的事情。諸善男子!若是有眾生他的善根成熟了、來到我住的地方,「若有眾生來至我所」這個「來」是說他的善根成熟了,在佛的大悲心裏面、同他的善根接觸了,不是說那個眾生身體來到佛的地方,不是那麼意思。而這時候佛在哪裏?佛是在常寂光淨土,佛的大悲心、大圓鏡智那個無分別心裏面照見一切眾生的根性,眾生善根成熟了就和佛的悲心相應了,叫作「來至我所」。這時候佛「以佛眼觀其信等」,用佛眼觀察那個眾生信進念定慧的善根是利、是鈍,若是菩薩的信進念定慧就應該說是利,若是緣覺的信進念定慧就應該說是鈍了,利和鈍這其中也有很多很多的差別。「隨所應度」隨他所應度化的,怎麼樣能度化他就怎麼樣示現了。   這是說「感應」,眾生的善根成熟了叫作「感」,佛眼去觀其信等諸根利鈍這是佛的「應」,就是先從這裏開始。但是眾生善根成熟的這件事,也是釋迦牟尼佛他現出來眾生的身體、現九法界的身在眾生的世界同眾生結緣、引導眾生慢慢地栽培善根的,那麼善根成熟了,釋迦牟尼佛這時候就來示現成佛,佛的度化眾生就是這麼回事;善根成熟了、應以佛身得度者即現佛身而為說法了,就是這麼意思。 卯二、施化(分二科) 辰一、明形聲兩益 處處自說名字不同,年紀大小,亦復現言當入涅槃,又以種種方便說微妙法。   這一科「明形聲兩益」,這「形」就是身體,佛來度眾生先要現出個身體來;「聲」就是說法的法音,由現身、說法這兩個辦法來利益眾生的。   「處處」就是佛也在娑婆世界、也在百千萬億那由他阿僧祇國的其他地方,這是處處;或者說是在他受用土、方便有餘土、或在凡聖同居土,那叫處處,也包括著時間、無量劫中,「自說名字」名字不一樣、有不同的名字,這和前面說的燃燈佛就是釋迦牟尼佛也就沒有衝突了,說是儒童菩薩也是名字不同而已;或者說是在凡聖同居土成佛,叫作釋迦牟尼佛;在方便有餘土成佛那又是另一個名字,種種不一樣的名字。「年紀大小」這年歲有的是壽命很長、有的是壽命不太長,這裏面就是一個勝應身的佛、一個劣應身的佛,所以年紀有長短大小。「亦復現言當入涅槃」這時候也對眾生說要入涅槃,當然這凡聖同居土的佛是要入涅槃的;若說是方便有餘土和實報莊嚴土的佛、那就是隨時有變化,這些法身菩薩的程度進步了、他本身也隨著起變化,那麼他所看見的佛也就不同了。   這「處處自說名字不同、年紀大小」就是現生,「亦復現言當入涅槃」這是現滅,非生現生、非滅現滅,這指身體說的、是現身。「又以種種方便說微妙法」這是說法。現身、說法,種種各式各樣不同的方便法門來度化眾生,天台宗的話就是藏通別圓了;或者簡單地說,就是小乘佛法也有無量方便、大乘佛法也有無量方便,總而言之是教化眾生齊成佛道、得無上菩提的,所以都是微妙法。 辰二、明得益歡喜 能令眾生發歡喜心。   這是第二「明得益歡喜」,眾生聽聞佛法、依法修行、有了成就了,所以得到歡喜。智者大師說是四悉檀的因緣,佛能夠說「世界悉檀」說這因緣生法能令眾生有了希望,眾生在生死海裏面苦惱沒有希望,聽聞佛法感覺到前途是光明的了、那麼有歡喜。或者說是「為人悉檀」你按照佛法去修行,你得了四禪八定、得到種種神通、得到聖人戒定慧的種種功德、生歡喜了。或者說是「對治悉檀」這是滅惡、滅除一切煩惱、滅除一切業障。或者是「第一義悉檀」得無生法忍、見到第一義諦了。就是能令眾生在佛法裏面有成就、有了益利他就發歡喜心。 丑二、明現在益物(分二科) 寅一、感應 諸善男子!如來見諸眾生樂於小法,德薄垢重者。   各位善男子!如來以佛眼看見這麼多所教化的眾生、他們歡喜小法、不歡喜大法。這「樂於小法」可以分成幾種來說,譬如說人天根性的眾生,他們就是歡喜消災延壽得大財富、或者生到天上去享天福、或者歡喜生到色界天去受三昧樂,在佛來看這就是小法;或者說願意得涅槃、了脫三界的分段生死苦惱,這也是小法;或者說發的是屬於小乘佛法的菩提心,就是入無餘涅槃不度眾生了,這也算是小法。這一切眾生經過長時期佛的善巧教化也應該有歡喜大法的嘛!怎麼這上面只是說「樂於小法」呢?這就是眾生雖然過去世、或者現在世、在大乘佛法裏面栽培了很多的善根,但是因為他現在還是凡夫就是貪著五欲,這大乘善根隱覆在裏面,他還是貪著世間上的五欲而不能夠放下來發大心、不能,就是被這五欲的煩惱所障礙,所以還是樂於小法。   樂於小法表示可以接受佛的教化,但是他現在的程度是「德薄」,就表示他的善根很薄弱、善根的力量還不夠強。若站在《般若經》的立場來說,如果有般若波羅蜜的善根那就是強,如果沒有般若波羅蜜的善根、只是有其他的善根、那就是薄弱了。或者說你般若波羅蜜的善根栽培的還不夠、也可以說是薄;如果是般若的善根特別強有力量,修行很快就得無生法忍了。現在說他不但是善根薄弱,而且還「垢重」煩惱也特別重,這貪瞋癡的煩惱、這愛煩惱、見煩惱也特別地重,這種人他雖然能接受佛的教化但是有障礙,這樣的人怎麼辦呢?他也還是有小小的善根,也是能感應佛來教化他的。 寅二、施化(分二科) 卯一、明現形 為是人說:『我少出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然,我實成佛已來久遠若斯, 但以方便教化眾生,令入佛道,作如是說。   佛就為這些樂於小法、德薄垢重的人、為他們說『我年少離釋氏宮去出家、到伽耶城不遠的地方坐於道場、得了無上菩提』,然而實際上我成佛並不是這個時候、寂滅道場成佛這不是真的、這是「迹」;像前面說的,久遠久遠以前就成佛了,但是因為這些人德薄垢重、我就不說這久遠的事情了,就是說些方便的、說現在示現成佛的事情,這樣子來教化眾生、使令他們慢慢地開示悟入佛之知見的。這一科是「明現形」就是為眾生現出來應化身,佛來到人間現出來八相成道的這些事。 卯二、明說法(分二科) 辰一、正明一代所說 諸善男子!如來所演經典皆為度脫眾生,或說己身、或說他身,或示己身、或示他 身,或示己事、或示他事,諸所言說皆實不虛。   諸善男子!「如來所演經典」釋迦牟尼佛此一次出現世間、為眾生所演說的大乘佛法、小乘佛法、頓、漸、秘密、不定的這一切佛法「皆為度脫眾生」,都是為了令一切眾生解脫愛煩惱、見煩惱、乃至無明根本煩惱,目的是令眾生得大般涅槃的。佛為眾生說法的時候「或說己身」佛或是說自己往昔的因緣;「或說他身」或說他方佛、說阿彌陀佛、說藥師佛、說很多他方世界的佛;或說諸菩薩和聲聞緣覺、佛的弟子他們過去的因緣。「或示己身」或者現出來自己的身相,或者現劣應身、現勝應身、現出來種種的化身教導眾生;「或示他身」或者佛又現出來菩薩身、現聲聞緣覺、現九法界眾生的身,現出來這些身相。「或示己事」或者是開示佛本身由因至果的事情,怎麼樣的降魔、怎麼樣的修行、怎麼得無上菩提這些事情;「或示他事」或者是開示菩薩的因緣果報、或者聲聞緣覺怎麼樣知苦斷集、慕滅修道的這些事情,也就是說小乘佛法裏面的苦集滅道、說大乘佛法的菩薩道、成佛之道。「諸所言說皆實不虛」佛這一代之中為眾生所演說的一切佛法,你能夠信受、依據佛說的方法去努力地修行就會有成就,不會徒勞的,佛這樣說不是虛妄的。 辰二、釋出巧說之由(分二科) 巳一、明由照權實理故即是說示之本 所以者何?如來如實知見三界之相,無有生死若退若出,亦無在世及滅度者,非實 非虛非如非異,不如三界見於三界;如斯之事,如來明見,無有錯謬。   這一科「釋出巧說之由」解釋出來佛為一切眾生所說的一切的佛法那麼樣的微妙、契機、契理,究竟是什麼原因呢?說出個原因來。這第一段「明由照權實理故、即是說示之本」,就是佛久遠久遠已來的修行、他是真實不虛的見到法性的真理了,所以他能夠巧妙地為一切眾生說法。見到這權實的真理,這個「實」就是第一義諦、「權」就是世俗諦;若按天台宗的話來說,那麼圓教是真實、藏通別是方便。見到權實的真理、然後才能為眾生說法,所以見到法性之理是說法的根本。第二段「明由稱漸頓機故、即是說示之緣」,佛為一切眾生說法、說得那麼樣的微妙善巧就是兩個理由,一個是契理、一個契機,這樣子法就說得微妙了。現在這一科就是契理的意思。   「所以者何?」佛為一切眾生現身說法有這種廣大不可思議的力量,其所以然是什麼呢?是因為佛無量劫來的修行、他真實地看見了三界的真實相了,原因就是這樣子。「如實」就是真實,「知見」在眼曰見、在心就是知,實在來說就是智慧,他得到諸法實相的智慧了、所以能夠見到諸法的真實相。這個「三界」代表一切法,就是欲界、色界、無色界;這「三界之相」即是因緣生法,即是迷惑的眾生若行十惡業就在三惡道裏面流轉,行十善業就在人天中流轉,修不動業就到色界天、或者無色界天去,這都是因緣生法的境界。佛得到諸法實相的智慧,他見三界這流轉生死的相都是畢竟空寂的,是畢竟空的所以「無有生死」,生死這件事是畢竟空的、不生也不死,在法性上看,是無生亦無死的,也沒有欲界、也沒有色界、也沒有無色界,沒有這種法。「若退若出」,「退」是沉淪的意思,就是迷惑顛倒的眾生他不見真理,所以他就是起惑造業、在生死裏面流轉,沉淪在生死裏面叫作「退」;覺悟了生死是苦的人、他能夠修學佛陀所說的戒定慧,有成就了他就遠離一切繫縛,就超出生死、不在生死裏面流轉、超出三界去了。現在佛說:如來如實知見三界之相是空無所有的,根本沒有生死這回事,在畢竟空上,生死不可得、流轉生死的「退」也是不可得,從生死裏面「出」超脫出去也是不可得的;沒有生死可退、也沒有生死可超出的,沒有這件事,都是空無所有的。這是約法說的,沒有生死法若退若出。   「亦無在世及滅度者」這是約人說的。因為佛觀察三界之相是空無所有的、沒有生死,所以也就沒有在世間流轉生死的人,也沒有超出生死得滅度的人,人也不可得了;這是人空,前面是法空,就是二空的道理。   「非實非虛、非如非異」,這四個字「實虛如異」,天親菩薩的《法華論》他解釋這四個字就是「生住異滅」的意思:「實」就是生的意思,由無而有叫作生。「虛」就是滅,由有而無就是滅掉了、就是虛的。「如」就是住,就是看不出來有什麼不同、前後是一樣的,後一剎那和前一剎那看不出來有什麼不同,譬如我們看這高山昨天是那樣子、今天還是那樣子,那叫作住。如果說變異了、不同了,昨天一樣、但是地震了、高山變成平地了,變了那叫作「異」。人也是一樣、一切萬物都是生住異滅變化的。現在佛觀察三界之相本來都是畢竟空的,實也不可得、虛也不可得、如也不可得、異也不可得,就是非實非虛、非如非異。天親菩薩這樣講倒很簡單。   但是智者大師講的就深了一點,智者大師說「非實」就是一切法都是畢竟空的了。我們有執著心的人,聽聞佛法說這個眾生流轉生死、這是真實地流轉生死,說那個眾生他覺悟苦集滅道了、他解脫了、得涅槃了,也是真實的;現在佛說三界之相無有生死若退若出,這都是空無所有的,所以非實。「非虛」雖然說一切法皆空,但是染污的緣起和清淨的緣起、這一切緣起法還是很分明、很清楚地顯現在那裏,所以非虛。「非如」這個如是一切法如、無差別相,但是在緣起上看、無差別中還是有差別,所以叫作非如。在緣起上說,清淨就是清淨、染污就是染污;緣起上看眾生這種迷惑顛倒的境界不能和佛相比、不能和聖人比;但是在如上看、一切法都是平等相,眾生和佛是無差別相,所以又是「非異」沒有差別相;無差別而差別、差別而無差別,這叫作「非如非異」。   「不如三界見於三界」這所有生死凡夫的肉眼所看見三界的境界是那樣子,眾生世界的眾生看見的眾生世界是那樣子,總而言之都是實有的,但是佛所見的三界、是不同於三界眾生所看見的三界、是不同的。如果把它分開說,三界內的凡夫眾生所看見的三界是「有」,二乘阿羅漢、辟支佛看見三界是「空」,佛是「不如三界見於三界」就是非有非空。   「如斯之事,如來明見」這些事情,從緣起看一切法、從畢竟空來觀一切法,這些事情在佛那方面是非常分明的看見了,「無有錯謬」一點也沒有看錯,就是久遠劫來的修行、得到了究竟圓滿大光明的智慧,所以見一切法的真實相沒有錯誤。若是修行還沒有圓滿,所見的也就不圓滿,所以不能和佛相比的。這個話的意思,佛能夠「說、示、現」,為一切眾生說這一切法皆實不虛,原因就是佛無量劫來修行見到真理了、得到圓滿的智慧,所以有那種能力,這樣意思。 巳二、明由稱漸頓機故即是說示之緣 以諸眾生有種種性、種種欲、種種行、種種憶想分別故,欲令生諸善根,以若干因 緣譬喻言辭、種種說法,所作佛事未曾暫廢。   前面第一個理由是能夠契理,見到真理是佛的根本智;這底下說出第二個理由就是契機了,能夠稱合眾生的根機是佛的後得智,佛的後得智能夠看見眾生的根機是屬於怎麼一個情形,佛就能隨順適合你的根機為你說法,所以這個法說得微妙。但眾生的根機有頓有漸的不同,有的人他一下子就可以發無上菩提心、他直接地就進到大乘佛法裏面來叫「頓」,這就是直往菩薩。有的人要先發小乘心、經過二乘,或者先修人天善法、然後再修二乘苦集滅道出離生死的佛法、然後再發無上菩提心得無上菩提,這是迴小向大的一種根性,那叫作「漸」。   至於說是有的人他聽聞了佛法、好像也沒怎麼修行、他就得無生法忍了,有的人要經過長時期的努力修行才得果、得成就,這是善根強弱的問題,也就是宿世修行過、般若智慧的種子栽培得深厚,所以今生一聞佛法他就可以很快得聖道了,這是一個原因。第二個原因是有障無障的問題,有的善根雖然深厚、業障也很厲害、那就使令他遲鈍了,有的人是很遲鈍、但是沒有什麼障礙、他也能得悟聖道,這是眾生來到佛法裏面有種種不同的情況,有漸有頓的根性不同,「即是說示之緣」,佛能夠見到真理是根本、是主要的,其次眾生的根性也對於佛說法有直接的關係的,但是說之為緣。   佛能這樣為一切眾生說法,若在真理上來說,沒有一個字可得,那麼怎麼會說出來很多很多的法門呢?「以諸眾生有種種性」的關係,這「性」在這裏說就是過去世栽培的善根種子,煩惱也一樣是有種子,他在自己心裏面栽培了那個種子以後、這個種子它是很難失壞的,因為有這個特性就叫作「性」,性即是種子的意思。這「種種性」有小乘的根性、有大乘的根性,有的人是人天的根性,就是阿羅漢也是各式各樣的情況不一樣,那都叫作「性」各式各樣的性。   「種種欲」各式各樣的好樂不同,這「欲」就是他所歡喜的,這歡喜心就指現在說,與那個「性」有關係,你前生作過醫生、對這醫藥特別有研究,今生遇見醫藥的事情就有興趣,比別人的知識就豐富得多;前生你修學過般若波羅蜜,今生對般若波羅蜜也就歡喜。所以這個「欲」表示你的好樂、也表示你對那件事認識得要比別人強,所以新的翻譯翻個「勝解」,舊的翻譯翻個「欲」,其實勝解也是欲的意思。   「種種行」就是你好樂什麼你就那樣去做了,世間有漏的善法也好、出世間無漏的善法也好、乃至做種種惡事也好,都是有「性、欲、行」的這種情形。現在這裏是指清淨的世間善法、出世間善法,但是也不能和煩惱完全無關係,因為煩惱業障對於修行上也是有影響的。   因為有種種行的關係,就是你原來有那樣的認識、有那樣的好樂,你又去那樣做了以後,你以前的那個知識就加深了、就增長了、就不同了,這叫作「種種憶想分別」。若在佛法裏面講,就是你的戒定慧比以前進步了,最重要的就是你經過了戒定慧的修行、這個智慧增長更深刻了,所以能夠有種種的憶想。「憶」是念的意思,把你所念的事情顯現在心裏面,那是念的力量。「想」就是觀察你心裏面所現出來的境界。在這裏主要是指你聽聞了佛法以後,你修奢摩他、又修毗婆舍那,就是種種憶想分別。在凡夫修行的時候、入聖位的時候修行,都是奢摩他、毗婆舍那,都是止而後觀、觀而後止的這樣子不斷地去修行,由凡而聖、由初地、二地、三地、四地……一直到佛的境界就沒有憶想分別了,佛再不需要修奢摩他、毗婆舍那了,自然是寂而常照、照而常寂的。所以在凡夫修行的時候、或者功德未圓滿的時候,就是有「種種性、種種欲、種種行、種種憶想分別」這些事情。   「欲令生諸善根」眾生根性有無量無邊的差別,佛的大悲心想要使令這不同的眾生都能夠成就,這「生」就是成就、也就是出現,在他的心裏面出現了善根,修行第一個希望當然就是先得無生法忍,先能夠成就通達諸法實相的智慧;在凡夫位的人修行,佛希望他能夠先成就無漏的清淨無分別的智慧。「諸善根」也不只這一種,還包括種種的三昧、種種的陀羅尼在內,這些也都是應該要成就的。   「以若干因緣譬喻言辭、種種說法」,佛就會開示他各式各樣的因緣,為他說《阿含經》這是一個得道的因緣,為他說《華嚴經》、說《方等經》、說《般若經》各式各樣的法門,為他生諸善根的因緣。譬如說有的人他有深厚的善根、但是業障很重、障礙他善根的活動,這時候佛就給他說「對治悉檀」破惡、破除他業障的這種法門。有的人業障很輕微、但是善根的力量不夠,佛就為他說「為人悉檀」教他栽培善根。若是業障特別重的,用現在的語言就是讓他懺悔、修這懺悔法門;若是善根微弱的人、就教他去多栽培善法,因緣都夠了、這時候說「第一義悉檀」那麼得無生法忍了。所以是「以若干因緣」就是各式各樣不同的法門來教導眾生,而且還說出來種種的譬喻、用種種的言辭,佛不是只教化一類眾生,不同種類的眾生有不同的言辭,佛用種種的言辭教化眾生、就是辭無礙辯了。「種種說法」是各式各樣不同的情形為一切眾生演說佛法的。佛為一切不同根性的眾生說出來種種的法門,都是為了眾生得無上菩提的,所以「所作佛事未曾暫廢」,佛的大悲心一直地在度化眾生、不停止的。 丑三、明未來益物(分二科) 寅一、正明非滅唱滅以益未來(分二科) 卯一、明本實不滅 如是,我成佛已來甚大久遠,壽命無量阿僧祇劫,常住不滅。諸善男子!我本行菩 薩道所成壽命,今猶未盡,復倍上數。   「如是」就像前面說過的,「我成佛已來甚大久遠」時間太長了,所以佛的壽命是無量阿僧祇劫了,這是過去的。那麼未來呢?「常住不滅」未來是永久存在而不滅度的,一直地要度化眾生的,這是說「本實不滅」佛的圓滿報身是應化身現出來的根本,佛的自受用身是常住不滅的。   諸善男子!「我本行菩薩道」我在成佛之前,因為果之本,在因地行菩薩道度化眾生的時候、作了種種的功德,由那樣的功德所成就的壽命「今猶未盡」,到現在那個壽命還沒有窮盡,「復倍上數」行菩薩道所成就的壽命超過了上面說成佛已後那麼久遠的數目,比那個無量阿僧祇劫的數還要加倍的多。這本行菩薩的壽命就那麼樣,何況成佛了呢?所以成佛更是無窮無盡的常住不滅了。 卯二、明方便唱滅 然,今非實滅度,而便唱言當取滅度,如來以是方便教化眾生。   可是現在的情形有點特別,「今非實滅度」佛的圓滿報身實在是並不滅度的、是永久存在教化眾生的,可是現在對大眾宣布「當取滅度」,將來要入涅槃。佛在說〈見寶塔品〉的時候、佛就宣布要入涅槃;在《阿含經》上說:佛是在入涅槃的前三個月宣布入涅槃的,宣布入涅槃三個月後、佛就在娑羅雙樹林入涅槃了,如果把《阿含經》說的話和《法華經》會合起來,那麼佛說〈見寶塔品〉的時候就是在佛入滅度三個月前說的了。   「然今非實滅度、而便唱言當取滅度」,佛是常住不滅的、但是就宣布要入滅度,當然這是佛的化身、不是佛的圓滿報身,這不同的。佛為什麼要宣布入涅槃,這是什麼意思呢?「如來以是方便教化眾生」佛是用此為方便、這是教化眾生的一種方便法,並不是佛真的入滅度了,就是應以涅槃得度者即現涅槃而度化之,是這樣的意思。 寅二、釋須唱滅意(分二科) 卯一、不滅有損 所以者何?若佛久住於世,薄德之人不種善根,貧窮下賤貪著五欲,入於憶想妄見 網中,若見如來常在不滅,便起憍恣而懷厭怠,不能生難遭之想、恭敬之心。   這底下是解釋須唱滅的原因,第一科「不滅有損」若是不唱滅就有損害的,所以要唱滅。佛唱滅這件事,在佛所教化的眾生這方面來看、應該是有差別的,譬如說是聽《華嚴經》得無生法忍了、或者聽《阿含經》他入了聖境,這種人都不是佛唱滅的對象;這些人他見到真理以後,他就看見了佛所以為佛的那個中心點,也看見了那中心點是沒有生滅變化的。那麼佛是為誰唱滅的呢?佛的目的是對誰而宣布要入涅槃的呢?這裏面就是為懈怠的人,他也是信佛但是不肯用功修行,對這些人說的;所以佛就以這個為方便來教化這些懈怠的眾生。   「所以者何?」為什麼要唱滅呢?若是佛不唱滅,佛的圓滿報身根本也用不著說「唱滅」這句話,說這句話就是佛的應化身、來到凡夫世界大家肉眼所見的佛,這個佛若是久住於世間,「薄德之人不種善根」功德很少的這種人,他看佛常在世間,他就不栽培善根、不用功修行。「貧窮下賤」或者他現在是貧窮下賤、或者他不種善根所以貧窮下賤,或貪著世間上五欲的人、就是愛煩惱太重了。「入於憶想妄見網中」這是我見的煩惱、見煩惱重,他這個心在那裏憶想有一個我,或者妄自思惟「即心是佛」你是佛、常住世間,我的心也是佛;或者說我這個煩惱……在大乘佛法上說「煩惱本自不生」本來也就沒有生,沒有生也就沒有滅,那又何必修行呢?所以就是「入於憶想妄見網中」在那裏面虛妄分別。   「若見如來常在不滅」他看見佛常住在世間也不滅,「便起憍恣」他對佛就不恭敬了,「憍」起了憍慢、對佛就沒有恭敬的心了,「恣」就是放逸、放縱自己在五欲裏面活動。「而懷厭怠」若是佛常在世間的時候就不高興見到佛、心裏面就厭,「怠」就是懈怠了、不願意常時精進地修行了。佛常在的時候,這薄德之人大概就會想……反正佛是常在世間,我有什麼問題隨時可以去請問佛,我何必自己去辛苦修行呢?「不能生難遭之想」,佛是久遠久遠才出現於世間上的,他不會生起這種難遭遇的想法;就是有佛出世了,若自己有特別重的業障還不能見到佛的;但他不認為佛是很難遇見到的,所以對於佛也沒有那種尊重恭敬之心。這樣的人他若是入於憶想妄見網中,又貪著五欲、又起憍恣、又懷厭怠,這樣就是對他有傷害了,所以不滅就是有損啊! 卯二、唱滅有益 是故如來以方便說:比丘當知,諸佛出世難可值遇。所以者何?諸薄德人,過無量百千萬億劫,或有見佛、或不見者,以此事故,我作是言:『諸比丘!如來難可得見。』斯眾生等,聞如是語,必當生於難遭之想,心懷戀慕,渴仰於佛,便種善根,是故如來雖不實滅而言滅度。   唱滅是有利益的,所以佛就這樣善巧方便地說:比丘當知道,諸佛出現世間是不容易遇到的啊!所以者何呢?因為這些善根少的人、他要經過無量百千萬億劫這麼長的時間、或者能見佛、或者還不能見到佛,這是一個事實,因為這件事所以我說:諸比丘!佛是不容易看見到的啊!這些眾生聽見佛說這樣的話、就會生起難遭難遇的想法。「心懷戀慕」就會思念佛、對佛生起仰慕之心而去學習佛道。「渴仰於佛」就是特別尊重佛了,對佛有了慇重心、就會努力的栽培善根了,所以「如來雖不實滅、而言滅度。」   《涅槃經》上有一句話:「如來視一切猶如羅羅,云何捨慈悲永入於涅槃?」這個話是說:佛看一切眾生就像看羅羅似的,羅羅是佛在家時候的兒子;世間上的父母都是愛自己兒女的,就譬喻說佛愛護一切眾生、就像愛護自己的兒子一樣,看一切眾生都是羅羅,這就是佛的大悲心,這大悲心看一切眾生苦惱就要救一切眾生,這救護眾生的心、佛是非常勇猛的。佛若入涅槃那就是沒有慈悲心、不管眾生苦了,說佛看一切眾生都像是羅羅似的,佛能棄捨那個慈悲心永入於涅槃嗎?哪有那種事情呢?這個就表示在小乘經裏面說佛入涅槃了、不度眾生了,這是佛方便的說法,佛是以涅槃來度眾生的,並不是佛真的永入涅槃。這《涅槃經》的話和《法華經》這裏的話正好是相合的了。 子二、總結不虛 又,善男子!諸佛如來,法皆如是,為度眾生,皆實不虛。這一大科是說「三世益 物」,過去世、現在世、未來世,佛一直是無窮無盡地大悲心去度化眾生的。善男 子!不但釋迦佛,十方三世一切佛他們的法都是這樣子,為了利益眾生會現出來各 式各樣的情形,現出來的方便法都是真實的為了利益眾生、都不是虛妄的。 癸二、譬說(分二科) 子一、立譬(分二科) 丑一、良醫治子譬譬上三世益物(分三科) 寅一、遠行譬譬過去益物 譬如良醫,智慧聰達,明練方藥,善治眾病。其人多諸子息,若十、二十、乃至百 數,以有事緣,遠至餘國。   前面是「法說」,這底下「譬說」再說一個譬喻,譬喻裏面第一科「遠行譬、譬過去益物」說這醫生走了,這是譬喻佛過去世度化眾生的情形。   譬如有一個很好的醫生,他特別的有智慧。這個「良醫」就是譬喻佛,「智慧聰達」在耳叫作聰、在眼叫作慧、在心叫作智,這是表示佛有通達無礙的大智慧、有一切種智的智慧,或者說有世俗智、也有第一義諦的智慧。這個好醫生他能夠「明練方藥」很熟練、很清楚這些藥方,他知道這個病是怎麼個原因、用什麼藥能治好,就是有這種智慧。現在是說佛有大智慧,「明練方藥」就是通達一切佛法、通達第一義諦的真理,「方」就譬喻佛說的這些語言文字的佛法,「藥」就是語言文字的佛法裏面所表達的第一義諦,一切的法門所說的真理叫作藥,修行也屬於藥,語言文字的佛法算是藥方(像醫生開的那個藥方)、藥方不是藥,但是你依據那個藥方去取藥就能治病了,所以這語言文字的佛法它不就是真理但是你要從這裏才能見到真理;佛就是有這個智慧能通達一切佛法、通達一切的真理。   「善治眾病」他能夠治療一切眾生的病;這世間的醫生能治眾生病,但是不一定能完全治好,可能本來很輕的病給他一治反倒嚴重了,也可能花了很久的時間也治不好,也可能是治好了、過不多久又犯了,世間的醫生治病就是這個情形。世界上有其他的宗教也是有為人治病的情形,但是他不治還好一點,越治越麻煩、使令人多諸罪過,也有這種事情;也有能治多少病的,譬如說修禪定、得了禪定能把欲界的煩惱消伏了多少,但是終究是無常的,到了天上還是會死,死了以後欲界的煩惱又起來了,所以就算治好了病、病還會復發的,都不是好醫生。唯有佛是良醫「善治眾病」,把病治好了以後、永久也不會再有病了;阿羅漢和菩薩也能治病,但還是沒有佛那麼圓滿。所以說這個良醫的「智慧聰達、明練方藥、善治眾病」這表示佛能為一切眾生說法、治一切眾生的煩惱病,能令眾生得大解脫、得大安隱的涅槃樂。   「其人多諸子息」這個醫生他有很多的子息,或十、或者二十、乃至百數這麼多。這表示釋迦牟尼佛從成佛以來就在度化眾生,受佛的教化而栽培善根的人就是佛的弟子,他的善根是由佛栽培的這叫作「子」;他努力地修行以後有了道心、他又去教化眾生、他又有了弟子,這個弟子對佛來說就是「息」;這個子息「若十、二十、乃至百數」,就是在受佛教化的眾生裏面特別利根的人是少數,所以是「十」;這中等根性的人就比較多一點,是「二十」;乃至下根人、鈍根的人還是佔多數,所以叫作「百數」。若是在事實上來說,從地涌出的這麼多菩薩、久遠久遠已經接受釋迦牟尼佛的教化,他們已經很有成就了,那可以說是上根人。這一次釋迦牟尼佛出現世間說《華嚴經》、說《阿含經》《方等經》《般若經》、又說到《法華經》,在這個四十幾年的教化裏面得成聖道的人那算是中根人。剩下來的,佛宣布要入涅槃了他才著急、他才能用功修行,那就是下根人了。   「以有事緣遠至餘國」這個醫生到一個時候、有其他的事情到別的國家去了,不在這個地方住了。這表示在佛教化的對象裏面,上根的、中根的人不需要唱滅他們就能修行成功、都得解脫了;就是下根人有問題,這下根人就是貪著五欲、我見、我慢、於佛不能生難遭之想、不生恭敬之心,佛為這種人「以有事緣遠至餘國」,佛教化這些人到一個時候佛就宣布入涅槃了,到他方世界教化眾生去了、不在這裏了。「以有事緣」可以有兩個解釋,一個是這裏眾生的因緣應該以涅槃來度化他、所以佛就非滅現滅了;又他方世界的眾生善根成熟了、所以到別的世界去了。 寅二、還來譬譬現在益物(分二科) 卯一、譬感應 諸子於後,飲他毒藥,藥發悶亂,宛轉于地。   佛入涅槃以後,這些放逸的人、善根淺薄的人道心就退了、就糊塗了,「飲他毒藥」就表示這種人在三界裏面攀緣色聲香味觸法、起了愛煩惱、又起了見煩惱,這愛煩惱一動又熏習了愛煩惱的種子,使令原來愛煩惱的力量更加強起來了,見煩惱也是一樣、入於憶想妄見網中的時候、這見煩惱的力量也加強了;這在譬喻上說就是自己在吃毒藥,煩惱就是毒啊!貪煩惱、瞋煩惱、愚癡的煩惱都是毒,自己把自己的煩惱逐漸地加強起來就叫作「飲他毒藥」,這個「他」是對自說的,佛法稱之為「自」,你若修學四念處、三十七道品,這就是能治病的大良藥了。   「藥發悶亂」這毒藥一發作的時候,這個人就悶亂糊塗了。表示這煩惱一來了、那個人的心意識就顛倒迷惑了,不知道什麼是佛法、正知正見這個事都不知道了、都忘記了,信心就不存在了。「宛轉於地」藥發悶亂的時候就在地上打滾。這表示愛煩惱、見煩惱重的人,佛法對他來說已經不發生效力了,他就在三界裏面流轉生死了。 卯二、譬施化(分二科) 辰一、譬現形 是時其父還來歸家,諸子飲毒或失本心、或不失者,遙見其父皆大歡喜,拜跪問訊:善安隱歸,我等愚癡,誤服毒藥,願見救療,更賜壽命。   前面說是「感應」就是眾生以前接受過佛陀教化的人,現在在生死裏流轉很苦啊!這就動了佛的大悲心了,所以有感應。這底下是「譬現形」就是現身了,佛來到這個世界是先現身而後說法的。   「是時」這個時候,醫生從他國又回到這個地方來了。「其父還來歸家」正好譬喻前面的「為是人說我少出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就是譬喻那個意思。佛又重來到人間示現成佛了,以前受佛教化過的諸子他們都在愛煩惱、見煩惱裏面活動,這種飲毒的佛弟子「或失本心」就是愛煩惱、見煩惱重,原來相信佛法的這種信心都失掉了、沒有了;「或不失者」,還有一類佛弟子他善根栽培的強一點、或者是煩惱輕一點,這時候對於佛法的善根還沒失掉。   「遙見其父」佛來到人間成佛了,這些失心、不失心的佛弟子看見佛來了「皆大歡喜,拜跪問訊,善安隱歸」大家都是這樣子。遙見其父,「遙」這個字在這個地方的意思是:我們凡夫肉眼見到佛的時候只是看見一個表面,看見佛是三十二相、八十種好、微妙的音聲在說法,就這樣子;至於佛之所以為佛、那個無漏的戒定慧、那種不思議境界看不見,看不見所以叫作遙。我們凡夫有愛煩惱、見煩惱在中間障礙,有這種作隔礙就和佛那個清淨無為的境界有一段距離,所以是遙見其父。雖然是遙,但是也看見佛了、心裏也大歡喜,也拜跪頂禮、還能向佛問訊,說佛「善安隱歸」,我們這個世界是黑暗的,佛來了就是放大光明了,對我們來說是非常地吉祥、能安隱我們了。我們都是糊塗人「誤服毒藥」,在五欲裏面起貪瞋癡的煩惱、造業受苦,「願見救療,更賜壽命」,希望佛能救護我們、為我們說法、給我們法身慧命;這在法上就是這麼說。 辰二、譬說法(分三科) 巳一、譬佛受請轉頓漸法輪 父見子等苦惱如是,依諸經方求好藥草,色香美味皆悉具足,擣篩和合與子令服。   「父見子等苦惱如是」這個醫生看見他的兒子誤服毒藥很苦惱;就是佛看見眾生為煩惱所苦,眾生造了很多罪業、受了很多苦惱的果報。「依諸經方求好藥草」這個醫生根據經上的藥方尋求上好的藥草,這「經方」就是無量無邊的修多羅這些佛法,「好藥草」就是經典裏面一切的修行法門,這一切法門可以使令我們斷惑證真、有這種能力,所以叫作好藥草。「色香美味皆悉具足」這一切法門,不管是小乘法門、大乘的法門裏面都是有戒、有定、有慧的,有戒所以叫作「色」,能夠很明顯的顯現出來的境界叫作色,戒能防止身口上面的過失、也是很明顯的事情,所以用色來譬喻。「香」就譬喻禪定,定能離欲、就是能遠離臭穢所以叫作香。「美味」表示無漏的智慧,就是你能夠持戒而又能習定,有戒定的修習之後、你又能再修四念處就能發出來無漏的智慧、見到真理的美味,智慧所見的真理叫作味,那麼就是斷惑證真了、就是得無生法忍了;所以這「色香美味」是譬喻戒定慧的。或者說「色」是譬喻法身德、「香」是譬喻解脫德、「美味」譬喻般若德,這個法身其實就是真理,你有智慧見到真理就得大解脫了,「皆悉具足」這在所有的大小乘法門都是具足這個戒定慧的,具足法身、般若、解脫三德的。   「擣篩和合」這是製藥的方法,又擣、又篩、又和合。現在譬喻修行空三昧叫作「擣」,觀察我空、觀察法空,用捶杵在臼裏面擣,這就是我們在用功修行的時候、以聞思修的智慧觀察我空、法空,那就是擣的意思。「篩」譬喻無相三昧,就是觀察色受想行識的相不可得,眼耳鼻舌身意的相、一切法的相皆不可得,就是涅槃的境界了。「和合」就是修學無作三昧的時候,這無作三昧也翻個「無願」,就是他對於色受想行識、眼耳鼻舌身意、三界這有漏的流轉生死境界有厭離心,不願意在這裏流轉生死了,所以叫作無願;「無作」這個「作」是興起的意思,不會興起這種願去流轉生死了,有這個厭離心了。這三三昧「與子令服」,這些法門給這些學習的人令他修行,「令服」在法上說就是修行的意思,就是﹁依諸經方﹂依這文字的佛法去學習無量無邊的法門,法門裏面的內容就是戒定慧、就是空、無相、無願三三昧,就是這些事情。 巳二、譬勸誡 而作是言:此大良藥色香美味皆悉具足,汝等可服速除苦惱無復眾患。   這個醫生把藥草擣篩和合好了,就對諸子說:這是依諸經方調配的大良藥、色香美味都是具足的,你們可以服這副藥;就是勸我們修行了。「速除苦惱」,修行的主要目的就是要破出去我們內心裏面的苦惱;身體上的苦惱和內心裏面的苦惱都是苦惱,但是心裏面的苦惱是根本,趕快地破除去生老病死、貪瞋癡這煩惱的苦,「無復眾患」破除去以後就沒有一切的眾患了。心苦惱是根本、身苦惱還是枝末,心的苦惱若除掉了一切的苦惱都沒有了。「速除苦惱」這話的意思就是趕快地要修行,晚了就不一定了。小乘佛法、大乘佛法都是一樣,都有這種勸誡的意思。 巳三、譬得益 其諸子中,不失心者,見此良藥色香俱好即便服之,病盡除愈。   那個醫生的兒子裏面有不失心的,就是佛弟子裡面善根強的人,他對佛法的信心還沒失掉,看見佛說的這麼多法門「色香俱好」戒定慧都好,「即便服之」他就能信受奉行、用功修行了,「病盡除愈」於是乎愛煩惱、見煩惱、這些老病死苦、這一切都破除去了、都好了;這就是聽佛說《華嚴經》《阿含經》《方等經》《般若經》乃至現在說《法華經》,這些不失心的人都有成就了。 寅三、復去譬譬未來益物(分四科) 卯一、超譬不滅有損 餘失心者,見其父來,雖亦歡喜問訊,求索治病,然與其藥而不肯服。所以者何? 毒氣深入,失本心故,於此好色香藥而謂不美。   其餘那些失掉了本心的人,看見他父親來了、雖然也是很歡喜、也問訊、求索治病的藥方,然而給了他藥、他卻不肯服;就是為他說法了、但他不肯修行。「所以者何?」為什麼他不肯服呢?「毒氣深入失本心故」就是愛煩惱和見煩惱太強了,深入到阿賴耶識裏面特別地有力量,特別強了就把以前栽培的微弱善根遮住了、障礙住了,所以「於此好色香藥而謂不美」,這煩惱重了的人,對於佛說的這麼多好的法門他就說不好,這就表示他不能持戒、也不能修定,因此也不能修四念處、不能發無漏慧了,那麼他不修行就不能得道,這是他的損失了。 卯二、譬方便唱滅 父作是念:此子可愍,為毒所中,心皆顛倒,雖見我喜,求索救療,如是好藥,而 不肯服,我今當設方便令服此藥。即作是言:汝等當知,我今衰老,死時已至,是 好良藥,今留在此,汝可取服,勿憂不瘥。作是教已,復至他國,遣使還告:汝父 已死。   父親就這樣想:這個兒子很可哀愍、為毒所中,心都顛倒了。雖然見到了我、他很歡喜、也請求要治療毒病,給了他這麼好的藥、而他卻不肯服,這就是顛倒,有病還不肯吃藥就是顛倒。說是自己愛煩惱、見煩惱很重,聽佛說法的時候不肯修行、不肯持戒,不肯修定習慧,那麼怎麼辦呢?「我今當設方便」我現在應該想個辦法,使令他願意服下這副藥。「即作是言:汝等當知,我今衰老,死時已至」,佛就是想出這個辦法,說我現在老了、死的時候到了;就是在三個月前宣布要入涅槃了。「是好良藥,今留在此,汝可取服」,但是這麼好的佛法現在留在這裏,你們可以去學習,依照這個法門修行「勿憂不瘥」,所有的憂惱病痛都可以治療,所有的煩惱都能夠去掉的。   「作是教已」這樣教導了以後,「復至他國」又到他方世界度化眾生去了,就是非滅現滅、就入涅槃了。到了他國以後,派了一個使者回來,說你父親死了。派遣的這個使者是誰呢?這就是佛說《大般涅槃經》的時候,大聲普告一切眾生,佛就入涅槃了。或者是佛火化以後、看見了舍利、就知道佛入涅槃了。或者是我們讀佛法的經論知道佛入涅槃了。可是智者大師的意思,佛滅度以後,以宣揚佛法的人是佛的使者,這些人宣揚佛法的時候告訴一切眾生:佛入涅槃了。現在經典還在,我們如果依照著去修行可以「勿憂不瘥」。 卯三、譬唱滅有益 是時,諸子聞父背喪,心大憂惱,而作是念:若父在者,慈愍我等,能見救護,今 者捨我,遠喪他國。自惟孤露,無復恃怙,常懷悲感,心遂醒悟,乃知此藥色味香 美,即取服之,毒病皆愈。   這個時候,諸子聽說父親離開他們、已經死掉了;就是佛入涅槃了,心裡面非常地憂愁苦惱,就開始想:若佛在世間能夠慈愍我們、能夠救護我們,現在佛棄捨我們到他方世界度眾生去了。   「自惟孤露」想到自己以後沒有人照顧了;譬如我們在房子裏面住是很安隱的,在佛慈悲的照顯之下也是特別安樂的,現在佛走了、沒人照顧我們了,感覺到很孤獨,就像露宿在房子外邊受風吹雨淋的,這可是苦惱了。「無復恃怙」沒有仗勢了,心裏面感覺到非常地悲慟。「心遂醒悟」這時候忽然間醒悟了,才知道佛法是良藥,「即取服之,毒病皆愈」就好了。這是應以涅槃得度的、佛即示現涅槃而得度,這樣的人是得到佛法的利益了,但是也有人、佛涅槃了以後還是不覺悟的。 卯四、追譬本實不滅 其父聞子悉已得瘥,尋便來歸,咸使見之。   其父聽說他兒子能夠如法的修行、能得聖道了,找一個機會就回來了,使令他們都看見。這就是用功修行的人,他們也可能在禪定裏面就看見佛了;像天台智者大師讀《法華經》就看見釋迦牟尼佛還在靈鷲山那裏說《法華經》,智者大師有這種境界,這就是「尋便來歸咸使見之」的意思。 丑二、治子實益譬譬上總結不虛 諸善男子!於意云何?頗有人能說此良醫虛妄罪不?不也!世尊!   佛召呼諸善男子!於意云何?這個良醫他沒有死、他就說他死,可有人能說這個人他說謊話騙人嗎?不也!世尊!不能這麼說,這是一個度眾生的善巧方便。 子二、法合 佛言:我亦如是,成佛已來無量無邊百千萬億那由他阿僧祇劫,為眾生故,以方便 力,言當滅度,亦無有能如法說我虛妄過者。   釋迦牟尼佛把這一段的譬喻說完了,就說:那個醫生那樣子、我也是這樣子。從久遠劫前成佛到現在,已經是無量無邊百千萬億那由他阿僧祇劫這麼久了,過去在這麼長的時間內一直是在度化眾生的,為了度化那懈怠眾生,所以用這樣善巧方便的方法,就對那個懈怠的眾生說是要滅度、要入涅槃了。事實上佛是常住不滅的,好像是說謊話似的,但是這件事也沒有人能夠如法的說我是虛妄的、是有過失的,不能那麼說,因為這是為了度化眾生、使令他不要懈怠放逸,他能知道沒有佛的時候是那麼樣的苦惱,所以能趕快地精進用功。 辛二、偈頌(分二科) 壬一、頌正顯遠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自我得佛來.所經諸劫數.無量百千萬.億載阿 僧祇.   自從我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以來,所經過那些劫的數目,是無量百千萬億載阿僧祇那麼多了。 壬二、頌三世益物(分二科) 癸一、頌法說(分二科) 子一、頌正明三世益物(分三科) 丑一、頌過去(分三科) 寅一、超頌過去益物所宜 常說法教化.無數億眾生.令入於佛道.爾來無量劫.為度眾生故.方便現涅槃.   在這麼久遠的時間之內,常是為眾生說法,教化無數億眾生,使令他們開示悟入佛之知見;這是眾生得到佛說法的利益了。從那時到現在經過無量劫這麼長的時間,為了度化眾生,所以方便示現入涅槃;現涅槃是非滅現滅,非滅現滅一定有非生現生,那麼非生現生就是現身說法利益眾生了,而現身說法當中就是要現涅槃,那就是應化身在凡夫的世界他一定是捨應歸真,所以是方便現涅槃了。 寅二、追頌過去益物處 而實不滅度.常住此說法.   這兩句是追頌過去的益物處,在什麼地方利益眾生呢?而實在來說,佛是不滅度的,永久在此娑婆世界靈鷲山這個地方為眾生說法的。佛是在靈鷲山說《法華經》的,靈鷲山是娑婆世界的一個地點,這娑婆世界是凡聖同居土的一個名稱,而如來的圓滿報身是在佛的常寂光淨土、實報莊嚴土、或者方便有餘土那裏住,那的境界是廣大的、超過娑婆世界的;但是說「常住此說法」常在靈鷲山說法,這句話就表示對娑婆世界的眾生這歡喜心是特別地有因緣了。 寅三、追頌拂過去迹疑 我常住於此.以諸神通力.令顛倒眾生.雖近而不見.   這是頌拂過去的迹疑。久遠已經成佛了,但是中間又說到儒童菩薩在燃燈佛受記的事情,又好像不是久遠成佛,這裏面有點疑問,所以在這裏就解釋,去除這個疑問。   「我常住於此」佛的這種境界常住在這裏,但是眾生怎麼不看見呢?佛是用不可思議的神通力,使令那個顛倒迷惑的眾生雖然就在佛邊、他不能看見。這儒童菩薩就是佛所示現的,你看見了儒童菩薩、你不知道他就是釋迦牟尼佛,那是佛示現的迹。佛的圓滿報身、或者他受用身、或勝應身的境界,這凡夫顛倒的肉眼當然是不能看見的,就是佛不需要神通力的加持、這顛倒迷惑的眾生也是看不見。若是佛已經現身來到人間、現儒童菩薩、或現其他身相的時候,這個眾生肉眼是能看見這個人的;但是因為顛倒迷惑、加上佛的神通力,你不知道他就是釋迦佛,這是不知道的。所以這裏面一方面是佛的神通力、一方面是眾生的顛倒迷惑所障礙。 丑二、頌現在(分二科) 寅一、頌感應 眾見我滅度.廣供養舍利.咸皆懷戀慕.而生渴仰心. 眾生既信伏.質直意柔軟.一心欲見佛.不自惜身命.   眾生看佛滅度了、佛不在世間了,就供養佛的舍利、供養得很多、很誠懇。對於佛就很懷念、很仰慕佛,好像渴了要喝水似的那麼樣心切,對於佛這樣的有所感、有所求,這也是佛出世的一個原因了。這時候「眾生既信伏」,眾生既然是能發心供養舍利、那他就是信佛,「伏」是恭敬的意思,他對於佛那麼樣高深的道行有信心、有恭敬心,而且還「質直」沒有憍慢心、沒有諂曲心,他是很真誠的,「意柔軟」又有慈悲柔軟的心意,他一心的就想要能見到佛,不惜身命地想要見佛,這是對於佛有這樣的誠懇心、希望能見佛,以致到不惜身命。   前面說「樂於小法德薄垢重」,而這裏面看出來這個人對於佛的誠懇還是很強的,是有一點不一樣。但是智者大師說:若在佛的境界來看,這還是「樂於小法德薄垢重」的意思,因為這種「廣供養舍利」、這些「一心欲見佛,不自惜身命」還是有所得的境界,雖然是向於佛,但是在佛的大自在般若波羅蜜的境界說、還是小境界了。 寅二、頌施化 時我及眾僧.俱出靈鷲山.我時語眾生.常在此不滅.以方便力故.現有滅不滅.   雖是眾生的誠懇,但也是因為他有可度化的因緣,所以這個時候佛及眾僧一起從靈鷲山出來、都來到人間現身說法了;「時我及眾僧俱出靈鷲山」是現身,「我時語眾生」是說法。「常在此不滅」為眾生說法的時候,就說到佛的圓滿報身是無量壽的,常在這個常寂光淨土、方便有餘土、實報莊嚴土,常在那裏而不滅度的。「以方便力故,現有滅不滅」這就是對懈怠眾生,佛就是要用滅度的方法來度化他,但是真實上佛是沒有滅度的。 丑三、頌未來(分二科) 寅一、先頌方便唱滅兼頌須唱滅意 餘國有眾生.恭敬信樂者.我復於彼中.為說無上法.汝等不聞此.但謂我滅度. 我見諸眾生.沒在於苦惱.故不為現身.令其生渴仰.因其心戀慕.乃出為說法.   佛來到凡聖同居土度化眾生,所度化的眾生圓滿了,佛就捨應歸真了,所以到別的世界去度眾生了;別的世界他們有的眾生也是善根成熟了,能夠恭敬於佛、信樂於佛;﹁我復於彼中﹂我又在他方世界中,為他方世界的眾生說小乘法、大乘法,這都是無上殊勝的佛法。你們不知道我在別的世界度化眾生,你沒聽說這件事、就說我滅度、不度眾生了。   我看見一切眾生沉沒在生死的無量苦惱裏面,他這個罪業障礙著他,所以就不為他現身說法,令他生起渴望景仰的心。因為他心裡面眷戀佛法、思慕佛了,這時候才來到世間說法;如果不滅度、常在世間,那個懈怠眾生就厭惡佛了,所以要入涅槃。這是頌須唱滅的本意。 寅二、頌本實不滅兼廣釋不見得見之由 神通力如是.於阿僧祇劫.常在靈鷲山.及餘諸住處.   這是「頌本實不滅」。佛不可思議的神通力是這樣子,能在阿僧祇劫那麼久遠的時間內常在靈鷲山這裏,這「常在靈鳩山」就表示在娑婆世界,「及餘諸住處」就是他方無量無邊的世界,住在他方世界還是度眾生的,就是度那些法性身的眾生,不是分段生死的眾生了。 眾生見劫盡.大火所燒時.我此土安隱.天人常充滿.園林諸堂閣.種種寶莊嚴. 寶樹多花果.眾生所遊樂.諸天擊天鼓.常作眾伎樂.雨曼陀羅花.散佛及大眾.   佛「於阿僧祇劫,常在靈鷲山、及餘諸住處」這是佛的常寂光淨土、實報莊嚴土、方便有餘土的世界,那是常住不壞的。但是在凡夫眾生的世界看見劫盡的時候,我們娑婆世界就是住劫二十個小劫,這二十小劫過去了就是壞劫,壞劫的時候這大火就來了,就是有七個太陽出現、世界就起火了,這個世界被大火燃燒的時候、就被破壞了。「我此土安隱」可是佛所居住的方便有餘土、實報莊嚴土、常寂光淨土還是安隱的,沒有大火這件事。佛的安隱世界「天人常充滿」,天人就指菩薩,佛世界的十地菩薩就叫作「天」;十住、十行、十迴向,這三十心的地前菩薩叫作「人」,這都是法身菩薩。阿羅漢在人間沒有入涅槃的時候,假使他沒能迴小向大,他入無餘涅槃以後也還是到方便有餘土,到了方便有餘土又見到釋迦牟尼佛了,他也可能是入在滅盡定裏面,但是出定以後、見到佛以後,佛為他說《法華經》他就迴小向大,所以也是菩薩。菩薩分四十個位置,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這十地菩薩就是最高的、接近無上菩提了,那個三十心的菩薩和佛的境界還距離得很遠,所以用天和人來形容他們的不同。   「園林諸堂閣」佛的那個世界有花園、有樹林,還有很多的殿堂樓閣,這些園林堂閣都是以種種珍寶莊嚴成的,寶樹上還有很多的花果,「眾生所遊樂」這清淨的境界是天人所遊樂的地方,沒到八地的菩薩他有出入定、也有這些遊樂的事情。諸天還擊天鼓,還有很多的音樂,還雨曼陀羅花供養佛及大眾;佛那個無漏的世界也有殊勝的色聲香味觸這些事情。 我淨土不毀.而眾見燒盡.憂怖諸苦惱.如是悉充滿.   前面說佛淨土勝妙五塵的境界是很安隱的,眾生的世界已經大火在燃燒、把世界都破壞了,但是佛的世界還是這樣的安隱,「我淨土不毀」佛淨土是沒有毀壞這個事情的;但是在凡夫世界的眾生看見他的世界被燒壞了、燒沒有了,他們就有憂愁、有恐怖、有很多的苦惱了,這憂怖的苦惱充滿了這個世界。   劫盡的時候,大火燃燒這個世界的時候、這個世界是沒有眾生的;這火燒初禪,就是把四天下、須彌山乃至六欲天、一直到色界天的初禪天都被火燒壞了,但是二禪天以上沒有燒;要到水災(七次火燒以後,到第八次就是水了)這水就是淹到二禪天,水也能破壞這個世界,七次水災以後就是風災了,風也能破壞這個世界,能破壞到三禪天,三禪天也被風吹壞了。現在是只說這個火,水和風沒有提;當這個水火風災難來破壞世界的時候、那個世界裏面是沒有眾生的,但世界成就了以後就有眾生了。在火燒四天下、這個世界在燒的時候,初到二禪天的人就看見初禪天以下這個大火燃燒的很厲害,就有一點恐怖,但是已經久住在二禪天的那些人就告訴初來的人說:不要緊,那個火燒不到這裏。所以這裏面有憂怖苦惱。但是這憂怖苦惱是在住劫的時候,住劫的時候這個世界上才有眾生的,眾生有很多的苦惱,有水災、有風災、有火災,如是憂怖苦惱悉充滿。 是諸罪眾生.以惡業因緣.過阿僧祇劫.不聞三寶名.   這些憂怖諸苦惱實在是自己的罪業所造成的,這些罪障的眾生他造了很多五逆十惡的這種罪,這些惡業的因緣使令他過了阿僧祇劫也不能聽聞到佛法僧三寶的名稱、這種有功德的名稱他聽不到的;若是沒有佛法僧在世間的時候當然是不聞三寶名,有佛法僧在世間他還是不能聞三寶名,就是因為惡業因緣障礙了。這其中有一樣事情,我們通常說惑業苦這是一種障,煩惱障、業障、報障;但是也有的人有煩惱障、業障、報障,而他還是能聞三寶名的。那麼什麼樣的情形會有問題?就是法障,在三障之外還一個法的障,這個法的障礙就是你毀謗過三寶、破壞過佛法,或者別人去宏揚佛法、去學習佛法,你作障礙,使令那個人不能夠去見佛聞法、不能夠用功修行,你破壞過,你作過障道的因緣,那就是「以惡業因緣,過阿僧祇劫不聞三寶名」就是有這個問題了,這就是不見佛的一個原因。 諸有修功德.柔和質直者.則皆見我身.在此而說法. 或時為此眾.說佛壽無量.久乃見佛者.為說佛難值.   那麼什麼樣的人才能夠見到佛法僧、見到佛呢?「諸有修功德」栽培過善根、做過功德的人,他們或者自己發心、或者有好朋友的引導,做過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的功德,這些在佛法裏面栽培的功德就是見佛的一個因緣。這「修功德」就是如來室,就是有慈悲心,做功德的時候是用慈悲心利益對方的。「柔和」就是忍辱衣,在這個世界上總會遇到有些不合道理的事情、你要能夠容忍,那就是柔和。「質直」就是如來座,觀一切法空、無我無我所的這種智慧叫作質直。若是有慈悲心做的功德、還能夠有柔和的忍辱衣、還能有觀一切法空的智慧,這樣的人「則皆見我身」,就能看見釋迦牟尼佛的身相「在此而說法」,在那個方便有餘土、在實報莊嚴土那裏說法。   這樣說,具足功德、柔和、質直這三善法的人,就是三界的愛煩惱、見煩惱都清除了,這樣的人如果他捨掉了這個分段的身體、就是入無餘涅槃了,他就可以生到佛世界、可以見佛了;如果這種人沒有捨掉這個身體,而他是相信大乘佛法的,那他也能見到佛。若是阿羅漢的天眼他還不能見到方便有餘土、實報莊嚴土的,他要入無餘涅槃以後、生到佛世界才可以。如果有佛住在世間、當然那不要說,就是沒有佛住在世間的時候,有這麼高程度的人、他或者是入定他就可能會見到佛,能見到方便有餘土、實報莊嚴土的,就是能有這種境界。   智者大師在《法華玄義》上說,如果你有「衣、室、座」的功德,就算是沒有入聖位、但是有的時候作夢能有不思議境界。前面〈安樂行品〉的後邊那一段文:夢見自己成佛了、或者夢中看見佛說法,那種境界就是不可思議。〈安樂行品〉的那個程度應該是圓五品以上的境界,圓五品以上那是很高的境界了,能修一心三觀、能伏一切煩惱,那是不可思議境界。這裏說的「修功德、柔和、質直者」也有這樣的意思。   這個人如果已經往生到方便有餘土、實報莊嚴土,或者是沒有往生、但是這個人的心情是一個大乘佛法的人,那麼佛就是「或時為此眾說佛壽無量」,佛在《法華經》裏面宣布佛的壽命是無量壽的、沒有入滅度的這件事,那就是「或時為此眾說佛壽無量」。若在人間的佛教裏面沒能聽聞到這樣的佛法,他往生到方便有餘土以後也是「或時為此眾說佛壽無量」。但是有的懈怠眾生他的業障太重了、不容易見到佛,「久乃見佛者,為說佛難值」,要很久很久才能見到佛的,佛就為他說:佛是入滅度了,你是不容易遇見的。這樣就是說法不一樣了。 子二、頌總結不虛 我智力如是.慧光照無量.壽命無數劫.久修業所得. 汝等有智者.勿於此生疑.當斷令永盡.佛語實不虛.   「我智力如是」佛大智慧的力量是這樣的,是威猛大勢之力、師子奮迅之力、神通自在之力。「慧光照無量」佛清淨無分別智慧的光明、或者後得智的光明能夠普照無量無邊的境界、能夠無邊際的延續下去,「壽命無數劫」那就是佛的圓滿報身,最主要就是佛的智慧,佛無量無邊的功德以智慧為首,佛的智慧是常住不滅的、所以慧光照無量;佛的無量功德也是常住不滅的,所以壽命無數劫。   為什麼會有這樣常住不滅的事情呢?是「久修業所得」,就是在成佛之前三大阿僧祇劫長期所修行的那個無漏無分別的功德所造成的,還是個因緣所生法。這因緣所生法當然應該說都是無常的、但是它能相續;譬如說是我們凡夫的眾生或說壽命一百年、或者幾千年、幾萬年,總是到時候要死,死了但沒有斷、還是相續下去、還有業力繼續得到生命的。法性生身的佛菩薩他沒有這樣的死,他那個業力也使令他的身體一直地會相續下去。我們凡夫有一個問題,就是造的這種業力是用煩惱、用有所得的分別心造的業力,所得的果報就不是太強勝,得了果報以後、這貪瞋癡各式各樣煩惱的活動使令這身體消耗的也很嚴重,所以一定要死掉。若是佛菩薩得無生法忍以後,他用大悲心和般若的智慧、用這樣清淨的心所作的功德,那所得的果報完全是不同了,得了那種果報以後他做什麼事情都不辛苦、他的身心都不勞累;就是諸天、天上的人也和我們人的體力不一樣,色界天上的人壽命長,當然定力也有關係、他那個業力也有關係;而我們凡夫的壽命不可能是太理想,就是苦惱境界了。佛菩薩那個壽命是久修業所得,當然是長壽、是無量壽,是很自在的。天親菩薩說:佛的自受用身是以禪悅為食,還要用這樣的因緣來支持他、他才可以延續下去,一方面有清淨無分別的功德、無漏無為的業力支持,一方面又加上佛本身禪定的力量,所以佛的壽命無數劫可以常住不滅的。   「汝等有智者」你們這些有智慧的人,對於佛是無量壽的、是久修業所得的這件事,你們不要生疑惑,若有疑惑生起你要把它斷掉,永久地也不要再有這種疑惑,因為佛說的話都是真實的、沒有虛妄;佛是無量壽、但是也為眾生示現涅槃,這都是利益眾生的事情,佛沒有欺騙眾生的心情。 癸二、頌譬說(分二科) 子一、頌立譬 如醫善方便.為治狂子故.實在而言死.無能說虛妄.   就像醫生他善巧地想出個方便的辦法來對治他那個狂子,懈怠的那個人,他有病、給他藥他還不吃,他說這個藥不好,為了對治這個狂子所以就說是走了、死了,而這件事實在沒有死、他就說死了,但是你不能說他是虛妄。 子二、頌法合 我亦為世父.救諸苦患者.為凡夫顛倒.實在而言滅. 以常見我故.而生憍恣心.放逸著五欲.墮於惡道中.   佛也是一切世間眾生的慈悲父,佛視一切眾生都是羅羅,所以是父。世界上的眾生在苦惱裏面生活、有很多的煩惱災難,這個父親怎麼能夠不救護呢?不可能去入涅槃永久也不管了、不可能的。但是這顛倒的凡夫不容易度化,所以就說『我要死了,我要入涅槃,要走了!』就是對這顛倒的眾生這麼說。佛是常住不滅的,為什麼要說涅槃呢?因為這些眾生若是見佛常住不滅,就會因此而生憍慢心、又放逸、執著五欲而墮於惡道之中,所以不滅度、不入涅槃就有這種過失。 我常知眾生.行道不行道.隨所應可度.為說種種法. 每自作是意.以何令眾生.得入無上道.速成就佛身.   佛知道眾生你是用功修行、你是不用功修行,佛都知道的;就是前面那個不失心的,雖然也是貪著五欲、入於憶想妄見網中,但是過去世栽培的善根還能發生作用、能夠修行,那就是「行道者」;若是雖然栽培了善根、但是力量薄弱,而煩惱又很重,那就是失心者、他就是「不行道」。佛所度化的眾生大概地分類就是失心者和不失心者,也就是一個行道者、一個不行道者。眾生有精進、有懈怠,所以佛度化的方法也就不一樣了,隨其所適合的去度化他,為他說各式各樣的佛法、說適合他的法門。   佛是大悲心常常地這樣想:怎麼樣才能使令眾生得入無上道、得到無上的佛智慧,眾生在苦患裏生活真是太可哀愍了,能成佛就能夠離苦,怎麼樣才能夠使令眾生很快地成就佛的法性身,得佛的法身、圓滿報身、應化身;佛時常的自己作意、思惟這件事。 《妙法蓮華經》〈分別功德品‧第十七〉分別功德品‧第十七   〈分別功德品〉第十七,這「分別」的意思就是如來說〈如來壽量品〉當時的法會大眾有從地涌出的弟子、也有從他方世界來的菩薩、還有舊住的菩薩、新發心迴小向大的菩薩,這些菩薩聽聞了〈如來壽量品〉這樣的妙法得大利益、得了很多的功德。在這一品裏面就說:一個是得到的功德,一個是彌勒菩薩的領解,還有很多供養的事情,而這裏面有深、也有淺的不同,不是一樣的,所以叫作「分別」。「功德」,這個「功」字也可以說是功勞,就是你努力過,你努力地去做這一件事那就叫作「功」。現在是說在佛法裏面,你聽聞了〈如來壽量品〉、修學《法華經》這個法門,你努力了這就叫作「功」;而後你成就了非常可愛的一種力量那就叫作「德」,合起來就叫作「功德」。在這一品裏面說到的功德都是清淨無漏的,所以叫作「分別功德品」。 戊二、總授法身記(分三科) 己一、經家總敘 爾時,大會聞佛說壽命劫數長遠如是,無量無邊阿僧祇眾生得大饒益。   「正說」的第一科「正開近顯遠」說完了,現在第二科「總授法身記」,這授記分兩類,第一類是「授應身記」就是佛的大慈悲為了度化生死的凡夫、來到人間示現一個凡夫境界,有父親有母親、然後覺悟無常出家修行、然後成佛了,度化眾生圓滿了就入涅槃,這八相成道是授應化身的記,這是一個方便示現的境界、不是真實的。第二種是「授法身記」,這法身記就是這位修行人他用功修行、由凡而聖,在聖位又繼續地用功修行,到了初地、二地、三地、四地、乃至十地、等覺,過多少生他就得無上菩提了,這是他自己真實的用功修行的境界,不是方便示現的,和應身記不同。   現在這一段文先說「總授法身記」,有得無生法忍的、有得陀羅尼的、轉不退轉法輪的、八生當得無上菩提的、乃至一生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的,這就是授法身記;這個法身就是二身裏面那個真身,就是他自己用功修行、成就了圓滿報身的境界,這叫作法身。法身是一種理性,你修行不修行都是那樣子、無差別的,但是成功了以後、法身才圓滿地顯現出來,法身圓滿顯現也就是圓滿報身成就了,所以授法身記就是清淨法身和圓滿報身合起來的真身佛,授這樣的記叫作授法身記。第一段「經家總敘」就是結集經的人先說一個大概。   爾時,這個法會裏面的大眾聽佛演說佛的壽命劫數是這樣長遠,無量無邊阿僧祇的眾生得到很多很多的利益。 己二、如來分別 於時,世尊告彌勒菩薩摩訶薩:阿逸多!我說是如來壽命長遠時,六百八十萬億那 由他恒河沙眾生得無生法忍。   這時候,世尊告訴彌勒菩薩摩訶薩:阿逸多!我說這個如來壽命長遠的時候,有六百八十萬億那由他恒河沙的眾生得到無生法忍了。這件事如果佛不分別出來、誰能知道呢?所以這個分別是佛的智慧境界。   「無生法忍」前面是解釋過的,這是三個忍:法忍、生忍、無生法忍。觀一切法無我無我所,沒有我可得,只有法(只有色受想行識、眼耳鼻舌身意),在這一切法上面有很多苦惱的事、或者如意的事情,你都能夠容忍、心不動,這叫作「法忍」。這「生忍」分兩個意思來說,一個就是沒能夠觀一切法空、而是執著有我有我所的人,他修學佛法的時候也感覺到應該心不動,一切如意的事情、不如意的事情來了、心不要動,他也學習要忍,那就叫作「生忍」。第二個解釋就是在眾生的世界,譬如說老虎、或者毒蛇、或者是蚊蟲、或者人與人之間有很多的衝突、有很多的境界,你能心不動、不動瞋心、也不動貪心,如意的境界也不動心、不如意的事情也不動心,那麼這叫作「生忍」。   「法忍」就是大寒大熱這些事情,或者是恭敬供養這些事情,或者是你自己用功修行一些疲勞的境界,或者是用功修行有些好境界出現,你都能不動心,觀察它都是如幻如化畢竟空寂的,覓心了不可得,這就叫作「法忍」;不過這樣說法忍就等於是無生法忍了。所以這法忍有兩種解釋,一個就是沒能觀一切法空、就只是我空,在一切法上能忍,這是一個解釋。第二個解釋,觀一切法空、覓心也了不可得,這一切境界的出現你心能不動,那麼叫作「法忍」;這法忍分幾種解釋,現在說無生法忍也等於是法忍了,就是這個修行人他能夠我不可得、一切法也不可得,在眾生的世界也好、在一切法的境界上也好,所有如意的事情、不如意的事情,他心都能夠不動,他心不在這個因緣生法上面執著;他觀察一切因緣生法不可得的時候,這個心就住在第一義諦上去了,那叫「無生法」,第一義諦上,生也不可得、法也不可得,心無所住的時候、他心能夠決定地不動,所以叫作「忍」安忍不動。   修行到內凡位的時候也能夠有相似的不動,若到一念相應、這無所得的智慧成就了,這時候才是真實的無生法忍。初得無生法忍的時候就是初歡喜地;智者大師引《華嚴經》的十住,初發心住也就是破了無明惑、見到法性理了,這樣子,那個初發心住也就是和歡喜地一樣了,就是初住得無生法忍。諸經論上的判位各式各樣的不同,現在不管是初地也好、初住也好,總之這無生法忍是發無上菩提心的人開始契證法性真如理時候的一個名字,若是小乘佛法得初果、那麼大乘就是無生法忍,這樣意思。   「恒河沙眾生得無生法忍」就是入聖道了。這初開始發心修行的時候,因為煩惱還是很強不容易調伏、就是很辛苦很難,得到無生法忍以後就容易了,因為得無生法忍以後他的智慧非常有力量、這煩惱力量薄弱了,他的正念一提起來煩惱就沒有影了,所以那時候修行就容易了。初得無生法忍也是各式各樣的,有人得了四禪八定才開始得無生法忍,有的人在未到地定裏面就得無生法忍,已經得到未到地定以後、你再努力地去修定很容易就得初禪,在初禪裏面你修四念處觀很容易就成功了,成功了不是得初果、是得三果,在小乘佛法來說是得三果,就是超越了。一般沒得四禪八定的人,他若在未到地定裏面修四念處要先得初果、再努力修行得二果、三果、四果,這樣次第的前進;若是先得了初禪、二禪、三禪、四禪,在禪定裏面修四念處是超越的,他不先得初果、一下子就得三果,就把前二果都超過去了。若是在菩薩的位次,也有人得了四禪八定、也有人沒得,也是各式各樣的不同,現在這裏就沒有提得不得定的事,只是說得無生法忍了。 復有千倍菩薩摩訶薩得聞持陀羅尼門。   又有千倍的菩薩摩訶薩得聞持陀羅尼門,「得聞持陀羅尼」這有不一樣的說法,有的說是在第三地,十地菩薩第三地(初歡喜地、二離垢地、三發光地)在發光地的時候得聞持陀羅尼;也有說是在第五地的,這說法不一樣。這第三地是發光地就是得到禪定了,若第五地也說得禪定那是得自在了,第六地是般若波羅蜜,那麼第五地就是更自在的境界。   前面得了無生法忍已經破除去見煩惱,能見到真如理、見到法性理了,「聞持陀羅尼」就是你已經到了這個程度以後、你再聽聞佛法的時候就能夠不忘,聞而能持、持而不失,就不失掉了。這聖人的心清淨,他那正念提起來的時候、煩惱不活動,那個清淨心在聽佛說法的時候、聞就能持,就能不忘。   「得聞持陀羅尼門」,這個「門」的意思就是你得了這個陀羅尼以後、這個陀羅尼是個門,從這門裏面還會發出來很多很多的陀羅尼,這個禪門、陀羅尼門、三摩地門都也是這個意思。 復有一世界微塵數菩薩摩訶薩得樂說無礙辯才。   又有一世界微塵數的菩薩摩訶薩成就了樂說無礙辯才,這個「樂說無礙辯才」前面得了聞持陀羅尼了、達到過目不忘的程度,這時候應該說……你得了陀羅尼的時候若見到普賢菩薩,或者我們說是開悟了,也可以這樣說;那個時候你再進一步去修奢摩他、毗婆舍那,你就很容易得無生法忍,得無生法的時候就是聖人了,那麼就有樂說無礙辯才;在《華嚴經》的十地上看,要到第九地才成就四無礙辯的。我們凡夫有語言的問題,很多很多地方的語言不懂;聖人也是有這個問題,若到第九地的菩薩就沒有這個問題了。有「樂說無礙辯才」就是發大悲心,他有聞持陀羅尼、通達了一切佛法,他很歡喜為一切眾生說法,那是無障礙、不可思議的境界。 復有一世界微塵數菩薩摩訶薩得百千萬億無量旋陀羅尼。   這個「百千萬億旋陀羅尼」又不同了,智者大師說是「從空出假」就是一中無量,這一個字裏面能說出來無量義,一個法門裏面能說出來無量無邊的法門,就是有那種大智慧境界,所以叫作「百千萬億旋陀羅尼」。 復有三千大千世界微塵數菩薩摩訶薩能轉不退法輪。   前面在初開始講〈序品〉的時候,曾經解釋過這個「不退法輪」。 復有二千中國土微塵數菩薩摩訶薩能轉清淨法輪。   前面是三千大千世界,這個就是中千世界,小千、中千,就是「二千」。中千世界微塵數的菩薩摩訶薩能轉清淨法輪。什麼是清淨?就是第一義諦,能夠離一切相、遠離一切障礙,能夠轉這樣清淨的法輪度化眾生。 復有小千國土微塵數菩薩摩訶薩,八生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前面只是說這個菩薩能得到那種功德,但是沒有說幾生得無上菩提,這裏可說出來「八生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他再有八生,或者人間的一生、或者天上一生,再過八生就能得無上菩提了;八生當得菩提即四地菩薩。 復有四四天下微塵數菩薩摩訶薩,四生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復有三四天下微塵數菩薩摩訶薩,三生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復有二四天下微塵數菩薩摩訶薩,二生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復有一四天下微塵數菩薩摩訶薩,一生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四生當得菩提」即八地菩薩。「三生當得菩提」即九地菩薩。「二生當得菩提」就是十地菩薩了。「一生當得菩提」就是等覺菩薩,這個一四天下微塵數的菩薩聽了〈如來壽量品〉,他的功德達到這個程度,再一生就得無上菩提了。從一開始說得無生法忍、到這一四天下微塵數的菩薩都是聖人。 復有八世界微塵數眾生,皆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又有八世界微塵數的眾生都發了無上菩提心,這就是在得無生忍之前的境界了;按天台宗的圓教來說就是十信位,在《維摩經》上、智者大師解釋: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是十信位,十信就是內凡。這在外凡的人就是煩惱時時活動的人,雖然也相信佛法、也用功修行,但是煩惱還沒能調伏。十信菩薩就不同了,就是內凡位的菩薩他能夠像四安樂行的那種境界,他能夠入慈悲室、著忍辱衣、坐如來座,他心能念念地與道相應,他若一精進勇猛就能得無生法忍、他就能見佛的,那境界可不同了。這一段是如來分別這麼多的菩薩聽聞〈如來壽量品〉所得的功德。 己三、瑞表圓益 佛說是諸菩薩摩訶薩得大法利時,於虛空中雨曼陀羅華、摩訶曼陀羅華,以散無量 百千萬億眾寶樹下師子座上諸佛;並散七寶塔中師子座上釋迦牟尼佛及久滅度多寶 如來;亦散一切諸大菩薩及四部眾。   第三科「瑞表圓益」就是有這麼多的人得無生法忍、乃至到一生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這無量無邊那麼多的人得道,這件事非常地重大了,所以就感應了很多的瑞相。這瑞相也就表示有這麼多的人得聖道了、得到圓妙的功德利益。   佛說這無量無數的菩薩摩訶薩得大法利的時候,「得大法利」這不是世間的財利,這是出世間清淨無為的功德事。「虛空中雨曼陀羅華」,這「曼陀羅華」中國話是翻個「適意華」,看見的人心裏面歡喜;在虛空裏面降下來適意華、大適意華,散在無量百千萬億眾寶樹下師子座上的佛,就是從他方世界來的釋迦牟尼佛的分身佛。並散在七寶塔中師子座上的釋迦牟尼佛和久已滅度的多寶如來。   「於虛空中雨曼陀羅華」這表示在一切法的寂滅相上成就了無量無邊圓妙的智慧,這「曼陀羅華」是表示修行人成就的無漏智慧華。這個華是先散在分身佛、然後散在釋迦佛和久滅度的多寶如來,在前面〈見寶塔品〉的時候,十方分身諸佛來這是表示佛的應化身,釋迦牟尼佛本身就表示圓滿報身,多寶如來表示佛的清淨法身;這個華從虛空中落下來的次第是:先供養了分身諸佛,這表示圓滿報身雖然是真實的、應化身是方便示現的,可是一切眾生能夠接受佛的教化還是從應化身這裏開始的,然後才知道有圓滿報身、有清淨法身的。   「亦散一切諸大菩薩」,這個華是供養了三身佛,同時也供養了法會大眾及四部眾,這表示這些人都得到了圓妙的智慧,他們通達了三身佛的妙果,應化身、圓滿報身、法身的這種無差別的、平等的境界。 又雨細末栴檀沈水香等,於虛空中天鼓自鳴,妙聲深遠。   前面「雨華」是一個瑞相。這地方說到又雨細末的栴檀香、沈水香等,這是「雨香」的一個瑞相。這個「香」表示出世間聖人無漏的福德境界;若按戒定慧來說,前面的「華」是表示無漏的智慧,這「香」戒定真香、就表示戒定的福德了。於虛空中又有天鼓自鳴、不是人為的,天鼓它自然的敲擊,鳴奏出美妙的聲響是特別地深遠;這是天鼓自鳴的瑞相,表示佛那圓妙的法音演說出無量無邊的佛法能覺悟眾生,所以妙聲深遠。 又雨千種天衣,垂諸瓔珞、真珠瓔珞、摩尼珠瓔珞、如意珠瓔珞,遍於九方。   這是天衣瓔珞的瑞相。又降下很多的天衣,還垂下來很多的瓔珞,有真珠所成的瓔珞、還有摩尼珠瓔珞、還有如意珠瓔珞,這如意珠就是摩尼珠,「摩尼」翻到中國話就是「如意」,這四句瓔珞也就表示戒、定、慧、陀羅尼四種善法。   「又雨千種天衣」,這「衣」表示寂滅忍,前面〈法師品〉說的「衣室座」、這個衣就是忍辱衣,表示這麼多修行得聖道的人都有忍辱衣,他內心裏面有無漏戒定慧的聖法,遇見一切境界的時候他都能住最上捨、心不為境所動搖,所以叫作寂滅忍。「垂諸瓔珞」就是用戒、定、慧、陀羅尼、這四種瓔珞來攝化一切眾生。「遍於九方」從上方降下來,下方加上四方四維、正好就是九方了,這表示自己得到寂滅忍、得到四種瓔珞都是普遍一切眾生的,這境界是非常廣大的、是普遍攝化一切眾生的。 眾寶香爐燒無價香,自然周至,供養大會。   這是燒香供養瑞。由許多珍寶所成的香爐裡面燃燒這個無價的香,自然地周遍一切處、來供養法會大眾。這個「香」前面說是表示福德的,現在加個「燒」字就表示智慧,福德智慧香。「自然周至」表示自己修行的這種福德智慧,「供養大會」就表示趣向於無上菩提,圓滿無上菩提的意思。 一一佛上有諸菩薩執持幡蓋,次第而上至於梵天。是諸菩薩以妙音聲歌無量頌,讚 歎諸佛。   這是幡蓋讚歎瑞。「一一佛上」這麼多的分身佛、還有釋迦佛、還有多寶如來,有很多的菩薩拿著幡、又拿著寶蓋,由人間的虛空次第展轉地向上、一直到梵天這麼高,這些菩薩以微妙和諧的音聲唱出很多的偈頌來讚歎諸佛。這「幡」是翻轉的意思,表示這修行人初得無生法忍;假設就十地來說,初地到二地這就是一個「翻轉」的意思,就是斷一分無明惑、見一分法性之理,這就叫作翻轉;也叫作「增道損生」,增長一分圓妙的智慧、就損滅了一分的無明,這幡是自己修行的意思。「蓋」是表示佛菩薩的大悲心;也還就是一個般若智慧、一個慈悲,這就是菩薩智慧慈悲利益眾生的這種功德。「次第而上」就是由因至果,「上至梵天」就是究竟的第一義諦,到究竟的第一義諦那裏就是圓滿無上菩提了。「是諸菩薩以妙音聲、歌無量頌讚歎諸佛」,這表示《法華經》是以佛道聲令一切眾生普得聞之,一切眾生齊成佛道的意思。 戊三、彌勒總申領解(分三科) 己一、頌時眾得解 爾時,彌勒菩薩從座而起,偏袒右肩,合掌向佛,而說偈言:佛說希有法.昔所未 曾聞.世尊有大力.壽命不可量.無數諸佛子.聞世尊分別.說得法利者.歡喜充 遍身.   爾時,彌勒菩薩就從他的座位站起來,「偏袒右肩」左肩覆蓋著,只是把右肩露出來,向佛恭敬的合掌,而說偈言:佛為法會大眾說開近顯遠的妙法,這樣的妙法以前不曾聽聞過、是聞所未聞的妙法。彌勒菩薩這時候知道佛是有威猛大勢之力、有師子奮迅之力、有神通自在之力,一直到盡未來際有這樣的大力量,從成佛已來那麼長遠常住不滅、佛的壽命是不可限量的。這是頌佛所說的法,底下頌眾會得解。無數諸佛子聽聞了世尊的分別,分別什麼呢?「說得法利者」說法會大眾多少多少人得無生法忍、多少多少人得什麼殊勝功德、乃至一生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大家心情充滿歡喜,這就表示法會大眾都領解了的意思。 己二、頌如來分別 或住不退地.或得陀羅尼.或無礙樂說.萬億旋總持.   法會大眾裡面或者有人初得無生法忍、就是不退地,不會再失掉、不會再退下去的。我們在凡夫用功修行的時候總是進進退退的,等到入了聖位的時候、得無生法忍以後,他成就了清淨無漏智慧的時候,他這個智慧、這種功德永久也不會再失壞的,所以叫作「不退地」;這裏面的原因就是他消滅了一部分的煩惱種子,他所成就的清淨智慧不會再受到那個煩惱的破壞,煩惱不能再破壞他了,所以他那個功德一直地存在。我們凡夫雖然有時候用功修行,但沒能斷煩惱,這個煩惱它會出來活動,所以有時候精進、有時候懈怠,有時候煩惱不動、有時候煩惱活動,那麼所作的功德就不隱定、就會被破壞,所謂破壞就是指現行、而不是種子;我們栽培的功德這個種子在阿賴那識裏面也還是很牢固的,但是現行就不一定,煩惱一影響它就會動搖,所以現行這一部分就是有問題。現在說聖人他內心的煩惱斷掉了,在他的內心裡面沒有煩惱來破壞他的功德,所以他不退、不失掉;外邊的境界雖然也有影響,但是聖人那無漏的智慧能溶化外邊的境界,所以就沒有問題了。「或得陀羅尼」或者是有多少多少人得了陀羅尼、總持一切佛法,或者得到無礙辯的樂說無礙辯才、或得到萬億旋陀羅尼。 或有大千界.微塵數菩薩.各各皆能轉.不退之法輪. 復有中千界.微塵數菩薩.各各皆能轉.清淨之法輪. 復有小千界.微塵數菩薩.餘各八生在.當得成佛道.   或有大千世界微塵數的菩薩,各各都能轉不退的法輪。還有中千世界微塵數的菩薩,各各也都能轉清淨的法輪。又還有小千世界微塵數的菩薩,他還剩下八番生死就可以得無上菩提了,就是八番生死以後「當得成佛道」成無上菩提。 復有四三二.如此四天下.微塵諸菩薩.隨數生成佛.或一四天下.微塵數菩薩. 餘有一生在.當成一切智.如是等眾生.聞佛壽長遠.得無量無漏.清淨之果報. 復有八世界.微塵數眾生.聞佛說壽命.皆發無上心.   又有四個四天下微塵數的菩薩、三個四天下微塵數的菩薩、二個四天下微塵數菩薩,隨他有四生、或者三生、或者二生得成無上菩提的。或者是一個四天下微塵數的菩薩,他還有一生「當成一切智」就得無上菩提了,這「一切智」就指無上道、無上菩提說的。   這麼多微塵數的眾生、聽聞佛說佛壽命長遠的這件事,「得無量無漏清淨之果報」這一句話像是結束前面這麼多聖人的意思,得到無限量無漏的、沒有煩惱漏的清淨果報,這「清淨」是他內心裏面沒有煩惱、得到清淨的法身,「果報」是得到無障礙的世界。又有八個世界微塵數的眾生,聽到佛說佛無量的壽命,都發了無上道心;這是沒有入聖位、只是發菩提心的眾生,前面說的就是圓教的十信、即是賢位,他再進一步就是得無生法忍、入聖位了。 己三、頌瑞表圓益 世尊說無量.不可思議法.多有所饒益.如虛空無邊. 雨天曼陀羅.摩訶曼陀羅.釋梵如恒沙.無數佛土來.   「世尊說無量不可思議法」就是開近顯遠的妙法,「多有所饒益」很多很多的眾生得大法利,「如虛空無邊」像虛空似的沒有邊際,眾生得到的功德也是沒有邊際的。「雨天曼陀羅華、摩訶曼陀羅華」這是雨華瑞。「釋梵如恒沙無數佛土來」,「釋」就是釋提桓因、「梵」是梵天王,像恒河沙那麼多,從無數的佛世界到娑婆世界來,這可見釋迦牟尼佛說《法華經》普遍到無量世界去了。 雨栴檀沈水.繽紛而亂墜.如鳥飛空下.供散於諸佛.天鼓虛空中.自然出妙聲. 天衣千萬種.旋轉而來下.眾寶妙香爐.燒無價之香.自然悉周遍.供養諸世尊.   是誰「雨栴檀沈水」的呢?是恒河沙數的釋提桓因、梵天王他們供養大會的,這是雨香瑞,降下來栴檀香、沈水香。   「繽紛而亂墜」就是很多而又雜亂的樣子,栴檀沈水香從虛空裏面亂墜的相貌「如鳥飛空下」,就像鳥從天空裏飛下來的樣子,供養散於諸佛世尊。「天鼓虛空中自然出妙聲」這是天鼓瑞。「天衣千萬種」這是天衣瑞,有千萬種的天衣「旋轉而來下」,天衣降下來的時候在天空裏呈現出旋轉的相貌。還有很多珍寶所成就的微妙香爐,香爐裡面燒的是特別貴重的香,香氣自然地周遍一切處,釋梵以無價之香「供養諸世尊」,前面說是供養大會,這地方說是諸世尊,大會裡面都是過去佛、現在佛、未來佛;這是燒香供養瑞。 其大菩薩眾.執七寶幡蓋.高妙萬億種.次第至梵天.一一諸佛前.寶幢懸勝幡. 亦以千萬偈.歌詠諸如來.如是種種事.昔所未曾有.聞佛壽無量.一切皆歡喜. 佛名聞十方.廣饒益眾生.一切具善根.以助無上心.   他們那些大菩薩眾手執七寶的幡蓋,這幡和蓋都是很高、很美妙的,形形色色的有萬億種之多,次第排列到梵天。每一位佛的面前都懸掛著寶幢及殊勝的幡,這麼多的大菩薩說出千萬句的偈頌來讚歎諸佛,這是幡蓋讚歎瑞;連前面一共是六瑞。   像前面說的這麼多種種的瑞相是以前所沒有的、沒有這麼樣殊勝的,這可見《法華經》的殊勝了。「聞佛壽無量.一切皆歡喜」這是應該歡喜的;說佛壽命是八十歲就入涅槃了、以後再不度眾生了,這樣你會歡喜嗎?現在聽到佛的壽命是無量的長,一切皆歡喜,這個是對的。佛的名稱普聞十方,廣饒益眾生,有很多的眾生都具足了殊勝的善根,由此善根就可以幫助他、圓滿他無上菩提的願心了。這本門的﹁正說段﹂到此圓滿了。 丙三、流通段(分三科) 丁一、初一品半明初品因功德以勸流通(分二科) 戊一、明現在四信(分四科) 己一、一念信解(分二科) 庚一、長文(分三科) 辛一、出相貌 爾時,佛告彌勒菩薩摩訶薩:阿逸多!其有眾生聞佛壽命長遠如是,乃至能生一念 信解。   這底下是本門的「流通段」,迹門也有流通、本門也有流通,這「流通段」裏面分三科,第一科是「初一品半明初品因功德以勸流通」,這「一品半」就是〈分別功德品〉剩下來的這半品、加上〈隨喜功德品〉,合起來就是一品半。這「初品」就是一念信解,也就是圓五品的隨喜品,它的功德有因果之異,這一品半是說初品的因功德。第二科就是〈法師功德品〉的時候說初品的果功德。第三段是〈常不輕菩薩品〉就是「引信毀福罪證勸流通」,你若信就有福、毀謗就有罪,引一個事實來作證明、使令我們能夠堅定信心,我們就願意流通《法華經》了。這本門流通分就分這麼三科。這〈分別功德品〉和〈法師功德品〉〈不輕品〉的文上都是以本門「開近顯遠」這樣的法為燃端、從這裏開始說的,所以這個流通就判它是本門的流通分了。   這「初一品半明初品因功德以勸流通」分兩科,第一科「明現在四信」就是現在聽聞〈如來壽量品〉你所成就的四種功德,叫作四信。第二「明滅後的五品」佛滅度以後學習《法華經》的人、他有五品的差別,這個原因就是前面說到分別功德的時候,得到功德是從十信開始、一直到一生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得法身那個增道損生那麼高的境界,這當機眾、發起眾、影響眾,這三種人都會得到那樣的利益;一生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這不可思議境界是屬於當機眾,在四眾裏面還有個結緣眾,但前面沒提,到現在這裏說了;這裏說的「四信」和「五品」就是結緣眾,他善根的程度沒有那麼強、還沒能夠得無生法忍,但是他能夠一念信解,一共有四信,乃至到〈隨喜品〉以後又是正行六度、有五品,會得到這麼大的功德,就說到這件事。這結緣眾也會由一開始得到四信、再向前進步就是十信、再向前進步就是無生法忍、乃至一生得無上菩提了;這一部分淺的利益就是得四信,照理說這是聽聞《法華經》起碼的一個功德,但是這上面說的也不可思議了,這是我們這些善根不強的人應該有成就到這裏。   現在是說到「出相貌」說出來一念信解的相貌,但是這地方說這個相貌說得很簡單。爾時,佛召呼彌勒菩薩摩訶薩,他的名字叫「阿逸多」,說有的人他現在聽佛說如來壽命長遠這件事、乃至說他們一生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乃至到一生得無生法忍、乃至到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到了內凡位的境界,再向下來說「乃至能生一念信解」乃至時間不是很長、他聽的法也不是很多「能生一念信解」,「一念」就是現前的一念心,對於《法華經》〈如來壽量品〉說的佛法,他一念信而不疑、一點不疑惑,如來如實知見三界之相……不如三界見於三界……對於佛久遠成佛所證悟的第一義諦你能夠一念的信解,「信」深信不疑,「解」你心裏面能明了,你能夠明了如來如實知見三界之相這件事也是不可思議。達到這個境界的時候有什麼好處呢?先「出相貌」,這裏就是說這麼一句「一念信解」,下文說到的就更詳細了。 辛二、明功德(分二科) 壬一、總論無量 所得功德無有限量。   他所得到的功德是沒有限量的,你不能給他一個限制說就到此為止了、不可以那樣說。 壬二、格量顯多(分二科) 癸一、舉五度為格量本 若有善男子、善女人,為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於八十萬億那由他劫行五波羅蜜:檀波羅蜜、尸羅波羅蜜、羼提波羅蜜、毗梨耶波羅蜜、禪波羅蜜,除般若波羅蜜。   第一科「舉五度為格量本」就是舉出來這五波羅蜜的功德是很多了,用這很多的功德來比量那個一念信解的功德,作個比量的意思。譬如賣布的、作衣服的要有個尺,用這尺來量這布是多少長寬。現在說舉五波羅蜜功德為格量本也好像是一個尺,也用它來量一念信解的功德,所以叫作「格量本」。   「若有善男子、善女人,為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這句話是說動機,你為什麼要修行布施波羅蜜、乃至禪波羅蜜呢?就是為得無上菩提。為達到這個目的,經過八十萬億那由他劫這麼長的時間內修行五種波羅蜜。哪五種呢?第一個是檀波羅蜜、第二尸羅波羅蜜、第三羼提波羅蜜、第四毗梨耶波羅蜜、第五是禪波羅蜜,修這五個波羅蜜,除了般若波羅蜜不在內。為什麼般若波羅蜜不在內呢?因為前面那一念信解就是般若波羅蜜,你通達了佛久遠劫前所證悟的法性之理、那就是般若的智慧,你現在一念信解就是通達那個法性理的智慧,但是這個智慧不是佛成就的那個無漏智慧。 癸二、正格信解功德甚多 以是功德比前功德,百分、千分、百千萬億分不及其一,乃至算數譬喻所不能知。   第二科「正格信解功德甚多」,前面說五波羅蜜的功德多,用這個功德正式地來較量就知道一念信解的功德是很多的。「以是功德」以這八十萬億那由他劫行五波羅蜜的功德,比前面一念信解的功德、百分不及其一,這五波羅蜜的功德不及一念信解功德的百分之一、不及一念信解功德的千分之一、甚至百千萬億分都還不及其一,「乃至算數譬喻所不能知」用數學更多的方式來算一算、或者是用恒河沙數的譬喻,也還是不能知道這一念信解的功德有多少,它是太廣大無邊了。 辛三、明位行不退 若善男子、善女人,有如是功德,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退者,無有是處。   若是善男子、善女人,他成就了一念信解的功德,而說他於無上菩提退了、是不可能的、沒有這種道理,他是不會再退的了;因為這一念信解的功德熏習在阿賴耶識裏面了,它就永久也不會失壞,有因緣的時候它就要增長、它就會發起現行、種子生現行,現行再一熏習就增長了,增長以後又再熏習,展轉地增長,他只有向前進而不會向後退的,若說會退「無有是處」。   我們凡夫作惡事是有退的可能,惡人有的時候也知道自己作惡不對,但是就隱藏,心裡面還是有點不安,所以也會去作善事;作善的人也不可能完全作善,因為內心裏面也還有煩惱種子,他有因緣的時候也還會作惡,所以生到天上的人他會下來,到三惡道去的人他也會出來,就老是這樣子變動。現在你遇見佛法僧三寶、修學無漏善法的時候,他就是一直向前進、向前增長。而世間有漏的善法、有漏的惡法,會去破壞出世間的善法,在現行上有的時候會軟弱一點,但是那個種子不受影響,它有因緣的時候還發生作用,一直到得無生法忍、這清淨無漏的智慧出現了的時候,世間的善惡就都不能影響他了。他那一念清淨的智慧出現的時候,他能夠殺煩惱賊的,世間的善法不能和他鬥了,所以他能繼續地向前進、一直到無上菩提的;無漏的戒定慧成就以後永久是勝利的,而不會再失敗了,所以是「退者,無有是處」。在佛法上來說,這無漏善法的力量高過世間一切的力量,一切力量不能同它敵對的,所以這是佛法的偉大。   這個「退」,有位不退、有行不退。「位不退」有幾種說法,一種就是不會再墮落三惡道了,你決定能保持人的資格,這叫位不退。第二個解釋,他決定能保持菩薩的身分而不會退到二乘人那裏去,那也叫位不退。不過一般地說,你初得無生法忍的時候就不會到三惡道去,得初果了也不會到三惡道去的,就叫位不退。「行不退」就是你一念信解了,如果你能進一步修行六波羅蜜、這「行」它也不退。或者說就是你這種功德栽培到阿賴耶識裏面去、它就不會再失壞了,它保證你以後還會繼續更進一步地去修行六波羅蜜的,所以也是不退,那就不是在一時的現行上說了。 庚二、偈頌(分三科) 辛一、超頌功德(分二科) 壬一、超頌格量顯多(分二科) 癸一、頌舉五度為格量本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若人求佛慧.於八十萬億.那由他劫數.行五波 羅蜜.   前面說「為阿耨多羅有藐三菩提故,於八十萬億那由他劫行五波羅蜜」,現在說「若人求佛慧」,這可見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就是佛智慧,無上正等正覺就是佛智慧。若是有人願求這無上的佛智慧,要經過八十萬億那由他劫數這麼長的時間修行五波羅蜜。 於是諸劫中.布施供養佛.及緣覺弟子.並諸菩薩眾.珍異之飲食.上服與臥具. 栴檀立精舍.以園林莊嚴.如是等布施.種種皆微妙.盡此諸劫數.以回向佛道.   前面五波羅蜜只是列出名字來,這底下詳細說這五波羅蜜。﹁於是諸劫中﹂在這樣長的劫數裡面,修行布施波羅蜜。這檀波羅蜜是什麼?就是供養佛、供養緣覺(辟支佛)、聲聞(初果、二果、三果、四果),並供養發無上菩提心的諸菩薩眾。供養什麼呢?特別珍貴不同的飲食、上等的衣服、還有臥具,或是用栴檀木造一個精舍(寺廟)可以修行的地方,這個精舍還有園林、更顯出它的莊嚴。這些種種的布施都是很微妙、很美好的,盡此八十萬億那由他劫數修行這布施波羅蜜,修行完了的時候、全面的回向無上菩提。 若復持禁戒.清淨無缺漏.求於無上道.諸佛之所歎.若復行忍辱.住於調柔地. 設眾惡來加.其心不傾動.諸有得法者.懷於增上慢.為此所輕惱.如是亦能忍.   這底下說戒波羅蜜。若是他又能夠嚴守戒律,持守得很清淨、沒有缺、沒有破戒、沒有漏失,他這樣的持戒清淨也是為求無上菩提,諸佛都讚歎他。   若是他又修行忍辱波羅蜜,「住於調柔地」他的心性很調順、很柔和、不粗暴,即使有很多不合理的惡人惡事來加在他身上,他也不受影響、心不為所動。「諸有得法者」他很精進地努力修行、有成就了,或者得了欲界定、未到地定、乃至四禪八定,或者得了什麼辯才智慧,「懷於增上慢」他心裏面就認為是得聖道了、得阿羅漢果、得無生法忍了;有的人得了未到地定就認為是得無生法忍了,這種就叫作增上慢。這個增上慢的人就是自以為自己是大修行而輕慢其他人,「如是亦能忍」面對這種輕慢的境界他也能忍受。 若復勤精進.志念常堅固.於無量億劫.一心不懈息.又於無數劫.住於空閑處. 若坐若經行.除睡常攝心.以是因緣故.能生諸禪定.八十億萬劫.安住心不亂.   若是他又再更加的勤奮精進,他的意志力是恆常的堅固、決定不變動,什麼事情都不會阻礙他堅定的意願,在無量億劫這麼長的時間裡面他也不會懈怠;這是精進波羅蜜。   又在無數劫裡面,常時的住在空閑處、沒有憒鬧的地方,在那個寂靜的地方或坐、或經行。「除睡常攝心」他減少睡眠,常是攝心不亂;那麼長的時間內能夠攝心不亂,的確是不可思議。「以是因緣故,能生諸禪定」,你若能夠長時期的在空閑處靜坐、經行、減少睡眠,當然是能夠得到很多的成就、四禪八定都會成就的了;也因為這樣,他能夠於八十億萬劫中都是安住一心而不散亂。這是說禪波羅蜜。 持此一心福.願求無上道.我得一切智.盡諸禪定際. 是人於百千.萬億劫數中.行此諸功德.如上之所說.   他用這樣一心不亂的大福德祈願能成就無上道法,祈願將來得無上菩提的時候、能窮盡究竟圓滿高深的禪定境界,這是一個回向的意思。這個人在百千萬億劫數當中,不斷的修行這五波羅蜜的功德,就像上面所說的一樣、有這麼大的功德。 癸二、頌正格信解功德甚多 有善男女等.聞我說壽命.乃至一念信.其福過於彼.   有善男子、善女人,聽我說如來的壽命那麼長遠,乃至一念之間對於佛所證悟的法性之理有了信解、有了這種清淨功德的時候,所得到的福德超過前面五波羅蜜的功德。 壬二、追頌總論無量 若人悉無有.一切諸疑悔.深心須臾信.其福為如此.   若是一個人他完全沒有一切的疑悔,對於佛說久遠久遠以前就成佛了、一直地常住不滅、盡未來際地度化眾生,對這件事沒有一點疑惑;若是有了疑惑、接著就沒有信心,沒有信心就認為佛說妄語了,如果你這樣想、對佛的恭敬心也就沒有了、心裏面就悔恨了,那就沒有功德了。「深心須臾信」你能夠沒有疑、沒有悔,就是你能夠有信心,而且能夠深入地去領解那個第一義諦的法性之理,即使能這樣生起短時間的信念,你得到的福徳就超過了八十萬億那由他劫的五波羅蜜的功德,是這樣子。 辛二、頌位行不退(分二科) 壬一、明不易信解 其有諸菩薩.無量劫行道.聞我說壽命.是則能信受.   這底下「明不易信解」,這一念信解說起來好像是很容易,實在不是容易的,這底下就表示不容易信解的相貌。有很多菩薩他們無量劫長久的去修行,行什麼道這裡沒有說,或者也是行五波羅蜜。他聽我說佛壽命長遠的這件事,他是能信受的;這就是能一念信解的人他有無量劫行道的善根,現在那個善根成熟了,所以對佛這樣的說法就能信受。   「有信、無信」這個事情,譬如說一個不信佛的人,他忽然間看見佛教的書,他感覺到非常地有道理就發一念歡喜心,這信心來的時候、同時也就有歡喜心在裏面了。若是一念信解、信一切法皆是佛法,你這樣一念之間去思惟的時候,你心裏面會生出來很大的激動。《金剛經》說「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在文上就是很簡單這幾個字,若是你能夠如那個文去那樣思惟裡面所含的義,你如果是有善根的基礎、你這樣思惟的時候,你會覺得好像這天地都變了,立刻地有不同的感覺、完全是不同的。   這「信」有個「入」的意思,若是我們聽見了,心裏面也沒有信也沒有不信,就是沒什麼特別的感覺,這就是還沒有入、還沒能領會信受,這裏面還不同的。所以「其有諸菩薩,無量劫行道,聞我說壽命,是則能信受」這個信、這一念信解不是容易的。 壬二、明信解則必發願故得不退 如是諸人等.頂受此經典.願我於未來.長壽度眾生.如今日世尊.諸釋中之王. 道場師子吼.說法無所畏.我等未來世.一切所尊敬.坐於道場時.說壽亦如是.   這以下「明信解則必發願故得不退」這還又說出來一個相貌,他若真是信解了、他就必定會發願,發了無上大願、他就能夠不退轉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對於佛開近顯遠能夠一念信解的這些人,他對於《法華經》是特別地恭敬尊重的,「頂受此經典」這是一種尊重。他發這樣的大願「願我於未來,長壽度眾生」,佛無量劫前成佛以後是長壽一直到盡未來際,我也願意這樣子,願我於未來也能夠成佛、也能長壽地度化眾生、宏揚《法華經》,就如同現在的釋迦牟尼佛一樣,「諸釋中之王」釋種姓的王,這是大自在的境界,佛在家的時候是姓釋迦。「道場師子吼」釋迦牟尼佛出家以後坐於道場、在菩提樹下成佛了,「說法無所畏」演說佛法如師子吼、無所畏懼,就是一切智無所畏、漏盡無所畏、說障道無所畏、說盡苦道無所畏,這四無所畏。   前面是舉一個例子,這底下就發願,說我們未來世也要成佛、也受一切眾生所尊敬,坐於道場的時候也為一切眾生開權顯實、開近顯遠,說佛壽無量也是這樣子。這地方有個問題,釋迦牟尼佛久遠就成佛了,所以他是壽命那麼的長久而又能夠常住不滅;說是我們現在一念信解了、那麼成佛了,但是才剛成佛、不是久遠以前就成佛,怎麼能說「說壽亦如是」呢?這樣就是有問題啊!這是這樣講:「說壽亦如是」是說你盡未來際的常住不滅,當然壽命也是會很長的,是這樣的意思。 辛三、追頌相貌 若有深心者.清淨而質直.多聞能總持.隨義解佛語.如是諸人等.於此無有疑.   「若有深心者」就是他聽聞了佛本門的說法,他這個心能夠深入地去相信第一義諦,佛所以成佛就是圓滿地覺悟了第一義諦,他這一念心也能夠深入地去信解第一義諦的法性理;這「深心」也可以說是正念真如。   他內心裏面相信這件事以後,他表現出來就是清淨的行為,那名利的事情不動其心叫「清淨」;而且他非常地誠懇真實、不虛偽,心裏面沒有彎曲叫「質直」。有這樣的信心以後,他的法樂也會增強、所以他願意多學佛法;或者所聞的佛法雖然不是很多、但是他能夠多覺義味,少少的幾句話、他就能夠覺悟出很多的道理,那也叫作「多聞」。他聞了以後就能解、還能總持不忘,他有這種力量「能總持」。又能夠「隨義解佛語」,他能夠由他所信解的義去覺悟佛說的法語。佛說法語概略地分為兩種,一個是隨自意語、一個隨他意語,就是有的地方是隨佛自己的智慧說出來一種語言,有的時候是隨眾生的心情說,也就是隨眾生程度的不同而說不一樣的法語,所以有的時候說布施波羅蜜、有的時候說戒波羅蜜、有的時候說般若波羅蜜,有的時候又總說六波羅蜜,有的時候為實施權、有的時候開權顯實。   這個一念信解的人他清淨而質直,其實我們學佛的人都應該這樣子,像這樣清淨而質直、多聞能總持、隨義解佛語的人,他就具足了一念信解的資格了,他對於佛的開近顯遠是沒有疑惑的。 己二、解其言趣 又,阿逸多!若有聞佛壽命長遠,解其言趣,是人所得功德無有限量,能起如來無 上之慧。   阿逸多!前面一念信解的人功德那樣的廣大,但是又有進一步的情形;若是有人聽聞〈如來壽量品〉佛的壽命是特別長遠、是常住不滅地廣度眾生,他聽聞了這樣的佛法「解其言趣」,「言」就是佛的法語、是能詮顯的文句,「趣」就是文句語言所顯示的意趣、所顯示的道理;一個文、一個義,他能夠通達解了。前面的「一念信解」是他自己信解佛所證悟的諸法實相的真理,他自己有那樣的歡喜心,﹁如人飲水、冷煖自知﹂是他自己的境界。這裏就不同了,他所聽聞的佛法比前一個人更廣博得多了,而且也能夠為他人解說,所以這個人他所成就的功德是不可限量的、所得利益是沒有止盡的。因為他能解其言趣、又能夠為他人解說,所以他能夠發起他自己的無上菩提、也能夠令他人成就如來的無上菩提,他有這種能力,所以他的功德是特別廣大了。 己三、聞持供養 何況廣聞是經,若教人聞,若自持、若教人持,若自書、若教人書;若以華香瓔珞、幢幡繒蓋、香油酥燈供養經卷,是人功德無量無邊,能生一切種智。   前面那個人聽聞《法華經》〈如來壽量品〉得那麼大的功德,現在這個人他能廣聞《法華經》,超過了前面的解其言趣,何況他廣聞是經、他的功德不是更大了嗎?   「若教人聞」不但是自己聽聞,還能勸導他人也來聽《法華經》,或者是閱讀、背誦《法華經》。「若自持」他學習了《法華經》之後他能夠總持不忘,或者是文字的《法華經》、或者是理趣的《法華經》,他都能夠持而不忘、持而不失,還能夠勸導他人受持這個《法華經》的文、受持《法華經》的義。「若自書、若教人書」還能夠流通《法華經》、印很多的《法華經》與大眾結法緣。   他還能夠用「華香、瓔珞、幢幡、繒蓋、香油、酥燈」這麼多的物品去供養法華經卷。自己學習《法華經》是增長智慧,又能這樣廣修供養又增長福德了,由福德的資助、加上自己的聞持,他的智慧增長得就很迅速了,所以「是人功德無量無邊,能生一切種智」,前面是「能起如來無上之慧」也就是能生一切種智;不過這個人的功德更廣大,他就會更迅速得無上菩提了。 己四、深信觀成 阿逸多!若善男子、善女人,聞我說壽命長遠,深心信解,則為見佛常在耆闍崛山,共大菩薩、諸聲聞眾圍繞說法。   佛召呼阿逸多說:若是有善男子、善女人,聽聞我說佛壽命長遠而能深心信解,他的功德就超過了前三個人;他能夠深心地信解,這個人就是修止觀了。前面能夠聞持、能夠供養也是有福有慧,但是沒說到修止觀,這個人「深心信解」就是修奢摩他和毗婆舍那了,所以他的心比前三個人更能深入第一義諦。這樣子修止修觀、又能修福,會有什麼樣的境界出現呢?「則為見佛常在耆闍崛山」,這個人他就能夠看見釋迦牟尼佛常在耆闍崛山那裏說法度化眾生的情形了。當然這不是肉眼能見的,這個境界是用心眼、用智慧眼所見的,他的肉眼還沒到那個程度、是不能見,那是用心眼見的。怎麼叫作「心眼」呢?就像人作夢的時候,他的前五識都不動了,就只第六意識在活動,在夢中看見的境界那就是心眼所見、而不是面上這個眼睛所見的。   這個人因為深心信解了,若按圓教來說,這時候就是圓五品,也可能是到了圓教十信的境界。這「圓五品」和「圓十信」智者大師有兩種解釋,一種就是圓五品是五品、十信就是十心,十信是高過圓五品的;但是有的時候智者大師解釋:五品就是十信,一品分兩心、五品就是十個心,這十心就是十個信心。他能夠這樣子深入地觀察第一義諦的時候,依據《法華經》等於是修法華三昧了,他相應的時候就看見到佛常在耆闍崛山,還有很多的大菩薩、還有阿羅漢諸聲聞眾圍繞著釋迦牟尼佛,釋迦牟尼佛為這一切聖人在說法,能看見這種境界。 又見此娑婆世界,其地琉璃,坦然平正,閻浮檀金以界八道,寶樹行列,諸臺樓觀 皆悉寶成,其菩薩眾,咸處其中。   又看見這個娑婆世界是琉璃為地、而且是寬大平坦方正的大地,不是土石諸山、穢惡充滿的這樣子,不是的。「閻浮檀金以界八道」還看到四通八達的道路都有閻浮檀金作界線。這閻浮檀金是什麼呢?「閻浮」是樹的名字,在南贍部州有這樣的樹、名字叫閻浮;「檀」中國話翻個「河」,這閻浮樹林的附近有一條河叫作閻浮檀,河裏面有黃金就叫閻浮檀金。這意思是說,雖然這世界上生產黃金的地方也很多,但是其他地方的金不算,只是用閻浮檀這地方的金來劃分八道的界線。   這個深信觀成的修行人,他還看見有眾寶所成的樹行列在這娑婆世界,直排的叫「行」、橫排的叫「列」,就是很整齊的樣子。還有很多的高臺、樓閣、道觀,這些都是珍寶所造就成的。「其菩薩眾咸處其中」都是菩薩在裏面,不看見有阿羅漢;這樣情形和前面就不同了,前面看見佛、菩薩、阿羅漢,這裡只是看見大菩薩、有菩薩當然也有佛。這若在四種淨土裏面說,方便有餘土是有阿羅漢在裏面,實報莊嚴土就沒有阿羅漢、都是大菩薩了,因為阿羅漢在生存的時候他沒有迴小向大,他入無餘涅槃之後就到了方便有餘土,那個時候還是有阿羅漢的名字,等到他聽佛說《法華經》發無上菩提心了,那麼就沒有阿羅漢這個聲聞的名字了、就變成菩薩了。在他一發心的時候他就進步了、就破無明惑了,那就轉成實報莊嚴土,就不是方便有餘土了。   這第四種「深信觀成」就是這個修行人又修慧、又修福、又修止觀,自利利他,他這個觀若是成功了、他就會看見這個方便有餘土的境界、看見實報莊嚴土的境界。這應該是說在定中,在禪定裏面修觀的時候看見這個境界,不是不入定的時候能看見的,也不是在睡夢中看到的境界。 若有能如是觀者,當知是為深信解相。   「若有能如是觀者」,這個「觀」字在這裏是說他修觀的時候能這樣思惟觀察、能這樣觀想,他一方面修理觀、也一方面修事觀,在觀裏面能觀菩薩、阿羅漢圍繞釋迦牟尼佛說法,他這樣的如是觀如是顯現、就看見了。或者說他又能觀「其地琉璃、坦然平正,閻浮檀金以界八道,寶樹行列、諸臺樓觀皆悉寶成,其菩薩眾咸處其中」也能如是觀、如是顯現,能隨自己所觀的而顯現來,未必是真實的見到方便有餘土、實報莊嚴土。這裏面表示是他本身修止觀,對於自己內心的煩惱障、所知障能降伏的力量加強了,也應該有佛菩薩的加持力,所以他自然地能現出來這種境界,這就是表示他的道力高深了。   按智者大師的解釋,這個境界就是十信位,不過智者大師說他自己是五品位,他是見到佛在靈鷲山說《法華經》儼然未散,這個境界就等於是前面的「見佛常在耆闍崛山,共大菩薩、諸聲聞眾圍繞說法」,那就是方便有餘土的境界了;觀察到方便有餘土的境界、觀察到實報莊嚴土的境界,這是一種因緣生法、是一種事相,但是這兩種世界都是無漏的、不是凡夫的世界,能這樣觀而能這樣現出來,那當然的確是不可思議。   「當知是為深信解相」因為他對第一義諦觀察的很深刻,所以能夠現出來這種境界;這樣的人在他內心裏面是清淨的時時與道相應,到了這種境界的人,他自己能夠一方面受持讀誦《法華經》、一方面也修習止觀,所以能夠顯現出來這無漏的方便有餘土、實報莊嚴土的境界。「當知是為深信解相」這深信解的人就是修止觀了,修止觀使令這無漏的智慧逐漸地加深、才現出來這樣殊勝的相狀、現出來這樣不可思議的事情。   我們用功修行,有的人沒有好相也沒有壞相、就是平平靜靜的;有的人一用功就招來很多的魔障現前;也有的人用功修行出現了很多吉祥的瑞相,就像這上說的看見佛了、看見阿羅漢大菩薩的境界、看見實報莊嚴土的境界;雖然是看見了這個境界,他還是很正常地、一樣也能觀察所現的境界即空、即假、即中,心裏面沒有取著,還是很平靜的。這「正常」這件事非常重要,不管你有幾大的修行、要正常才比較好,說是有什麼怪異的形相出現那是不對、那是不正常了,那就是有問題了。   這以上是「現在四信」,佛在世間的時候聽聞《法華經》,在沒得無生法忍之前有這四種境界,一念信解、解其言趣、聞持供養、深信觀成,這四個次第是佛在世的時候。 戊二、明滅後五品(分二科) 己一、列五品麤格量後四品功德(分二科) 庚一、長文(分五科) 辛一、直起隨喜心 又復如來滅後,若聞是經而不毀呰,起隨喜心,當知已為深信解相。   這底下說「滅後五品」就是佛滅度以後,在凡夫位的時候,你能夠聽聞《法華經》,聞法得到功德的次第分這麼五類;這正是智者大師說圓五品的根據。這第一段「列五品麤格量後四品功德」,把這五品的名稱列出來,但是大概地讚歎後四品的功德,前面第一品它的功德怎麼樣沒有提。   又有一種情形,就是佛滅度以後,若是有人他聽聞這《法華經》的時候、心裏面能夠相信而不毀謗,他相信是真實不虛的,並且「起隨喜心」在他的分別心裏面能生起隨喜的心理,﹁當知﹂能起隨喜心這也就是已經有了深信解的相貌了。這「隨喜」就是前面那個「一念信解」。 辛二、加受持讀誦(分二科) 壬一、標人相 何況讀誦受持之者。   你能夠有隨喜的心就已經具足深信解的相貌了,更何況你能夠讀誦《法華經》、又能夠受持《法華經》。這「讀誦」是讀誦它的文,「受持」就是受持它的義而能不失,一直相續不斷地、長時期地讀誦受持,這樣的人功德是更大了。前面只是隨喜,他還沒能受持讀誦《法華經》;這底下就說這個人有什麼樣的功德呢? 壬二、格量功德 斯人則為頂戴如來。阿逸多!是善男子、善女人,不須為我復起塔寺及作僧坊,以 四事供養眾僧。   這個人他就是用他的頭頂來頂戴著佛、把佛放在自己的頭上,「頂戴如來」這表示對佛是特別恭敬尊重的。阿逸多!這位受持讀誦《法華經》的人,他內心能隨喜《法華經》而又能夠受持讀誦《法華經》,這個善男子、善女人,他不必再為佛造一個塔、也不用再去造一個廟、造一個「僧坊」,他不用去造出家人的住處了,也不需要以四事供養眾僧、不用做這個事情。這個話是什麼意思呢?就是他能夠隨喜聽聞《法華經》、而又能讀誦受持《法華經》的文義,這個人的功德就等於已經起塔、已經造一個廟、做一個僧坊了,已經四事供養眾僧了。但是智者大師解釋這個文是說:初發心的人、道力還不夠強的時候最好不要多做事,因為你做這個事要同很多的地方去交涉,那麼就影響你自己的修行了,所以你不要去造廟造塔的;釋迦牟尼佛也這麼說「不須為我復起塔寺、及作僧坊、以四事供養眾僧」,不要做這個事。 所以者何?是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讀誦是經典者,為已起塔,造立僧坊,供養眾 僧。   為什麼不須要做呢?因為這個善男子、善女人,他受持讀誦《法華經》就已經是造塔了,就已經造了一個廟、很多的出家人在裏面住,而又已經是出了很多的力量去供養大眾僧的了。 則為以佛舍利起七寶塔,高廣漸小至於梵天,懸諸幡蓋及眾寶鈴,華香瓔珞、末香 塗香燒香、眾鼓伎樂、簫笛箜篌、種種舞戲,以妙音聲歌唄讚頌,則為於無量千萬 億劫作是供養已。   這底下又詳細說:他能夠受持讀誦《法華經》的時候,他就已經是以佛舍利起七寶塔了,佛舍利供養在寶塔這件事,表示這文句的《法華經》就是一個七寶塔,而《法華經》裏面的義就是佛舍利、那就是佛的法身舍利;一般說的舍利是佛的肉身舍利、火化了成為碎身的舍利。現在這表示佛的法身舍利就在《法華經》裏面有了,你能受持讀誦這《法華經》就是起了一個法身舍利的寶塔,這寶塔就是《法華經》,這《法華經》裏面有義、就像寶塔裏面有佛的舍利一樣意思。   「高廣漸小至於梵天」這個塔很大很高,高到梵天上,七寶塔上面懸掛了很多的幡蓋和寶鈴,還供養華香、瓔珞、末香、塗香、燒香、眾鼓伎樂、簫笛箜篌、還有種種舞戲,又以妙音聲唱出有音韻的偈頌來讚歎佛法僧的功德;受持讀誦《法華經》的人,就等於是在無量千萬億劫這麼長的時間裡已經作了這麼多的功德了。可見這第二品「加受持讀誦」的這個人功德是很大了。 辛三、加教人(分二科) 壬一、標人相 阿逸多!若我滅後,聞是經典有能受持,若自書、若教人書。   第一品隨喜功德品、第二品讀誦大乘品、這底下是第三品說法品「加教人」,就是能夠受持讀誦《法華經》又能為人說法。佛召呼彌勒菩薩說:阿逸多!若是我滅度以後,有人聽聞這部《法華經》而能夠受持這個經典,或者他自己書寫、或者他教導別人書寫。這是標出人的相貌,包括說法的人在內。 壬二、格量功德 則為起立僧坊,以赤栴檀作諸殿堂三十有二,高八多羅樹,高廣嚴好,百千比丘於其中止,園林浴池、經行禪窟、衣服飲食床褥湯藥,一切樂具充滿其中。如是僧坊堂閣若干,百千萬億其數無量,以此現前供養於我及比丘僧。是故我說,如來滅後,若有受持讀誦、為他人說,若自書、若教人書,供養經卷,不須復起塔寺及造僧坊供養眾僧。   若是佛滅度以後,聽聞《法華經》能受持、能自書、也能教他人書寫,有這些功德的人就已經是建造了僧坊、起造了一個出家人修行的地方。用什麼起的呢?以紅色的栴檀建造三十二座供佛的殿堂,殿堂的高度有八個多羅樹那麼高,是又高又廣非常地莊嚴,有「百千比丘於其中止」,十千是一萬、百千就是十萬了,有這麼多的比丘在這個廟裏面住。還有園林浴池,還特別地造了可以經行的地方,這件事的確是需要;又還設立了「禪窟」特別隱密適合坐禪的地方,還有衣服、飲食、床褥、湯藥四事的供養,另外還有「一切樂具」就是幫助你四大調合的種種物品充滿其中。像是這樣子的僧坊造了有百千萬億這麼多,其中殿堂樓閣的數目更是無量的多,以這麼多的資具現前的供養佛還有比丘僧。   所以我說:如來滅後,若有受持讀誦《法華經》、或為他人解說,或自己書寫、或教人書寫,或恭敬供養經卷的人,不用再起塔寺及造僧坊、也不須要再去供養僧眾了;因為你能夠受持讀誦、或自書、或教人書、或為他人說法,就已經是作了這樣廣大的功德了。 辛四、加兼行六度(分二科) 壬一、標人相 況復有人能持是經,兼行布施、持戒、忍辱、精進、一心、智慧!   這底下說第四品「加兼行六度」,你一方面具足前三品的功德、現在又加上兼行六度了。何況又有人能夠受持這個《法華經》的同時也「兼行布施持戒」,這個「兼」就表示你自己一方面修隨喜、受持讀誦《法華經》,這是你主要的功課;至於布施、持戒、忍辱、精進、一心、智慧,這個事情是看因緣、並不是主要的功課,但是也要作這個功課,這是第二個功課;第一個重要的功課是修止觀和受持讀誦《法華經》,第二件事就是要布施、持戒、忍辱、精進、一心、智慧,修行這六波羅蜜是兼行的;這樣子修行就和前面不同了,前面就是自己用功修行,其中也有為人說法、教人書寫這些事,但是沒有說修行六波羅蜜。前面說是你受持讀誦《法華經》就是已經造了一個廟來供養眾僧了;現在你一方面自己修止觀、為人說法,而且可能是要造廟了、要做這件事了。能做造廟這件事,就表示這個人他的道力強了,他做這些事情的時候、對他自己用功修行不妨礙了;這個修行人兼行六度的時候,他做這造廟的事情、做四事供養眾僧這些事情的時候,他內心裡面的止觀隨時能現前、不妨礙了。   也有的禪師別人問他,說是「禪」和「教」有什麼不同呢?講教的人自己學習經論、然後去講說,你們現在禪宗講的禪,這裏面有什麼不同?禪師說:我只知道「回生換熟」而已。說是教下的人也說一切眾生皆有佛性、和禪有什麼不同呢?臨濟禪師說「青草未曾除」就是這個草還沒有除。臨濟禪師的意思是:講教的人就講經律論說的道理,但是學習經律論的人這個草沒有除;草沒除就是分別心沒有除掉,再明白一點說就是煩惱沒除掉的意思。而那個「回生換熟」是什麼意思呢?就是我們這個貪心生起來、瞋心生起來這個事情是很熟的,而內心裏面的戒定慧﹁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無住生心、於一切法離一切相這件事不熟,就是在字面上可以分別,等到事情來了的時候就貪心來了瞋心來了,但﹁無住﹂這種境界不來,就是生啊!現在這位禪師說:我只知道回生換熟而已,這句話說得好!這也表示教和禪、學教的和修禪的有什麼不同?你想一想好了!你是那個生?那個熟?你自己想一想就好了!   現在這裏智者大師的解釋,這個人就是回生換熟,他做這一切饒益同梵行者、做利益一切眾生事情的時候,不妨礙他內心的止觀、就是熟了,止觀隨時能現前。「熟」裏面也包恬煩惱輕微,所以止觀無障礙的很容易現前,若煩惱重、你止觀想現前也困難。若是你能夠觀一切法空如實相、不顛倒、不動不退不轉、如虛空無所有性,你這樣觀熟了的時候,也就能夠布施、能持戒、能忍辱、能精進、能一心、智慧,道理是一樣的;不過這地方還是加個「兼」,還不是那麼積極、還是緩慢的。 壬二、格量功德 其德最勝,無量無邊,譬如虛空,東西南北、四維上下,無量無邊,是人功德亦復 如是無量無邊,疾至一切種智。   他這個人的功德是最殊勝的了,是無量無邊那麼多,「譬如虛空東西南北、四維上下」這十方世界的虛空是無量無邊的,而這個人那麼多的功德也是這樣無量無邊的,「疾至一切種智」這個人很快地就會得到佛的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了。這個修行人他的觀如果真是熟了、煩惱不現前了,又還能夠修行六波羅蜜廣度眾生,當然這個人很快就由五品到十信、由十信到十住就得無生法忍了,得了無生法忍也就可以名之為分證即佛了,所以疾至一切種智。 辛五、加正行六度(分二科) 壬一、標人相 若人讀誦受持是經,為他人說,若自書若教人書,復能起塔及造僧坊,供養讚歎聲 聞眾僧;亦以百千萬億讚歎之法讚歎菩薩功德;又為他人種種因緣隨義解說此法華 經。   這底下是圓五品的最後一品「正行六度」,就是他這個人動靜不二、動和靜是一樣的,他的修行是更進一步了。這個人自己讀誦受持這部《法華經》,又為別人廣說是經,或者是自己書寫、或是教別人書寫,又能夠起塔及建造僧坊,還能夠供養讚歎聲聞眾僧。前面〈安樂行品〉的時候說不要親近求聲聞的人,亦不說過亦不讚歎其美;這個地方卻說供養讚歎聲聞眾僧,就是這個人道行高了,他有善巧方便的大智慧、大威德的力量,有可能化轉那些人迴小向大了;前面那個道行淺的人不行,所以就是程度不同的時候、佛的說法也就不一樣了,現在他道行高了、他能讚歎聲聞眾僧。   這個人的智慧很高,還以百千萬億那麼多的讚歎法讚歎菩薩的功德;他又能夠為他人以種種的因緣、各式各樣的情況隨義解說此︽法華經︾,他有這種能力。「供養讚歎聲聞眾僧」這裏面有財施、也有法施,「隨義解說此法華經」單是法施,合起來有財施、也有法施。 復能清淨持戒、與柔和者而共同止,忍辱無瞋,志念堅固。常貴坐禪,得諸深定, 精進勇猛,攝諸善法,利根智慧,善答問難。   底下說到持戒的事情,這可見能夠修止觀也是十善的,但未必是能持戒,重戒可能是清淨、輕微戒就不一定了;而這裏特別地提到清淨持戒,這個人的智慧廣大、當然對於戒是完全通達而能夠清淨持戒,重戒清淨、輕微的戒也能夠清淨,所以「復能清淨持戒」。他這種人和性格柔和的人同住在一起,共住的也是持戒清淨的人、也是修行人。若是有不柔和的人觸惱他的時候,他心裏面能容忍、不動其心,能夠「忍辱無瞋」,他內心裏面有他長遠的計劃,不因為你去觸惱他、你障礙他而有所動搖,他一定堅持完成他的志願,你不能障礙他的,所以這個忍辱是表面上隨順你的意思,「志念堅固」就表示這個忍辱是一種大智慧境界,忍辱是忍辱、但是並沒有向你投降,他內心裏面的志念還是照樣要進行的。這是忍波羅蜜。   「常貴坐禪,得諸深定」這底下說到禪波羅蜜。他非常寶貴坐禪這件事,所以是常常坐禪,他能夠成就那甚深的禪定、就是四禪八定都成就了,但是不能說得滅盡定;若得滅盡定那應該到十信以上,如果按照《般若經》的意思來說,那應該是得無生法忍以上的境界了。這上面「得諸深定」就是四禪八定,在四禪八定裏面他修一心三觀,這也是不可思議的了。   「精進勇猛,攝諸善法」這精進波羅蜜應該是在禪波羅蜜的前面,這裏列在後邊的意思就是:他做什麼事情都是非常勇猛精進,沒有能障礙住他的,他不會中間停下來不做了,若做了一定要做到最後成功,所以叫作精進。但是在這個娑婆世界上,哪有什麼事都那麼順利的,總是有很多問題,但是這位大菩薩是勇猛的、什麼困難他都不怕,所以是精進勇猛。   「攝諸善法」他能成就很多很多的功德,所以精進波羅蜜就是能成就無量無邊的功德。「利根智慧」這個菩薩他的根性是非常利的,或者說他的眼耳鼻舌身意六根也是非常利的,他的信進念定慧也都是非常利的,都不是遲鈍。這種人應該說前一生的栽培就是很好,前一生有很好的栽培、今生又繼續地努力,所以是利根智慧;沒有說是無因而有果這件事、沒有,都是有因才有果的。從文字上學習佛法是一種智慧、那是聞思的智慧,若能努力地修止觀就是變成修慧了,修慧的時候這智慧更廣大了,進一步到了無生法忍那就是不可思議境界了;現在說「利根智慧」還在無生法忍之前。「善答問難」對別人提出的問難,他有這個能力能夠回答,就是他能夠正行六波羅蜜。這是「出人相」說出來他能夠正行六波羅蜜的相貌,他又能夠起塔做種種功德。 壬二、格量功德 阿逸多!若我滅後,諸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讀誦是經典者,復有如是諸善功德, 當知是人已趣道場,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坐道樹下。阿逸多!是善男子、善女 人,若坐若立、若經行處,此中便應起塔,一切天人皆應供養,如佛之塔。   阿逸多!若我滅度以後,有受持讀誦是經典的諸善男子、善女人,又還能夠起塔造僧坊、讚歎聲聞、讚歎菩薩、還能夠為人解說此法華經、還能修行六波羅蜜,有這樣種種的善功德,「當知是人已趣道場」你要知道這個人他已經向菩提道場那裏去了,他已經接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和無上菩提很相近了,坐於菩提道樹下這件事已經近了。   阿逸多!這位善男子、善女人,他坐的地方、他站立的地方、他經行的地方,在這地方就應該起塔,不但是人間的人、天上的人都應該來供養,就像是供養佛塔一樣;這是讚歎這個人的功德這麼大。 庚二、偈頌(分四科) 辛一、頌第二品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若我滅度後.能奉持此經.斯人福無量.如上之 所說.是則為具足.一切諸供養.以舍利起塔.七寶而莊嚴.表剎甚高廣.漸小至 梵天.寶鈴千萬億.風動出妙音.   這底下的偈頌裏面沒有頌第一品,因為下邊〈隨喜功德〉是廣說第一品的事情。世尊欲重說長行裡面的義,就以偈頌來說:若我滅度以後,有人能夠奉持此經,這個人的福德是無量多,像上面說他不要造塔、也不要造廟、就等於已經作了這個功德了,他就已經是具足的做了一切的供養了,就已經是以舍利起塔了,而且是七寶莊嚴的塔,塔上面有個很高廣的柱那叫「表剎」,表剎漸高就顯漸小、達到梵天那麼高,七寶塔的周圍懸掛有千萬億的寶鈴,風動這個寶鈴就會發出美妙的音聲。 又於無量劫.而供養此塔.華香諸瓔珞.天衣眾伎樂.燃香油酥燈. 周匝常照明.惡世法末時.能持是經者.則為已如上.具足諸供養.   又於無量劫這麼長的時間內供養這個寶塔。用什麼供養呢?用華、用香、用各式各樣的瓔珞、或者天上的衣、還有很多很多的伎樂供養,又燃香油燈、酥油燈,在寶塔周圍常照著光明。惡世法末的時候,能受持這《法華經》的人,就已經是如上所說的具足種種供養了。 辛二、頌第三品 若能持此經.則如佛現在.以牛頭栴檀.起僧坊供養.堂有三十二.高八多羅樹. 上饌妙衣服.床臥皆具足.百千眾住處.園林諸浴池.經行及禪窟.種種皆嚴好.   若是他能受持讀誦此經、為人說《法華經》,就像佛沒有滅度、佛在的時候,他用牛頭的栴檀造了僧坊來供養佛、供養大眾僧,僧坊裡面有三十二個殿堂,堂有八多羅樹這麼高,還有最殊勝的飲食、美妙的衣服、以及床臥等種種都具足;有百千比丘在僧坊裡面住,還有園林浴池,還有經行的地方及禪窟,種種都是莊嚴美好的。 辛三、頌第四品 若有信解心.受持讀誦書.若復教人書.及供養經卷.散華香末香.以須曼薝蔔. 阿提目多伽.薰油常燃之.如是供養者.得無量功德.如虛空無邊.其福亦如是.   若是你對《法華經》有信心、還能通達《法華經》的義,有大歡喜心,能受持讀誦、還能書寫,或是又教導別的人書寫及供養經卷,散華香、散末香,以須曼華、薝蔔華供養,「須曼華」叫作善攝意華,「薝蔔華」是黃華,「阿提目多伽」是善思惟華,還常時的燃薰油燈。做這樣種種供養的人成就了很多很多的功德,就好像虛空無邊,他所得的福德也就像虛空一樣廣大無邊。 辛四、頌第四五品 況復持此經.兼布施持戒.忍辱樂禪定.不瞋不惡口.恭敬於塔廟.謙下諸比丘. 遠離自高心.常思惟智慧.有問難不瞋.隨順為解說.若能行是行.功德不可量.   這是頌第四品和第五品,這二品合起來頌。況且又能夠一方面修止觀、一方面受持讀誦《法華經》,還能同時兼行布施、持戒、忍辱,還歡喜坐禪,「不瞋不惡口」瞋因緣出現的時候他心裏不瞋、不忿怒,也不說暴惡傷害人的語言。見到供養佛舍利的塔、供養佛像的廟有恭敬心,這表示你內心裏面修第一義止觀的時候,表現於外、見到佛像的時候有恭敬心,這就是個問題啊!有的人修第一義觀的時候沒有佛可得了,我恭敬誰啊?現在不是,現在修行到這麼高程度的時候,見到佛像、佛舍利都有恭敬心。「謙下諸比丘」,不要說見到佛像,就是見到諸比丘都有謙恭的心,因為成就了無我無我所,他自然是不高慢的,又能常思惟般若波羅蜜,有問難的時候、或有非理相加的時候,他不瞋,問難不瞋,還是隨順道理去解說,若能這樣去做、這樣修行,他的功德不可限量。 若見此法師.成就如是德.應以天華散.天衣覆其身.頭面接足禮. 生心如佛想.又應作是念.不久詣道場.得無漏無為.廣利諸人天. 其所住止處.經行若坐臥.乃至說一偈.是中應起塔.莊嚴令妙好. 種種以供養.佛子住此地.則是佛受用.常在於其中.經行及坐臥.   這是有第四品、有第五品在內。若是看見這個法師這樣修行、成就了這樣的功德,應該散天華來供養他,用天衣來覆蓋他的身,以頭面接足禮恭敬他,心裡面對這個法師的尊敬就像是尊敬佛一樣。   又應該這樣作意:這個人不久就要到無上菩提了,他就會得到那無漏無為的法性之理、契證第一義諦了。這時候從道樹下起來,為眾生說法廣利諸人天。他所住止的地方、或是經行的地方、或者坐、或者臥、乃至說一個偈,那個地方就應該起塔了,起的那個塔要令它莊嚴妙好,並做種種的供養。   「佛子住此地」佛弟子若能夠修第一義諦的止觀、又能正行六波羅蜜地廣度眾生,能達到動靜不二、事理不二的境界,常能與第一義諦相應,那就是佛的受用境界了;這就是觀行即佛、或者相似即佛那種受用。「常在於其中」他這一念心常在第一義諦那裏,寂而常照、照而常寂的,不論經行坐臥他都是與道相合的,他的心不在色聲香味觸法上活動、他不是那種放逸的人。   這是讚歎第五品功德的殊勝,就是佛在世的時候有四信;佛滅度以後,同樣地,凡夫若肯努力修行這圓五品、到第五品的時候能達到這個境界;這也就是修四安樂行達到第五品的時候是這樣境界。 《妙法蓮華經》〈隨喜功德品‧第十八〉隨喜功德品‧第十八   這一品的題目「隨喜功德品」,「隨」是隨順的意思、不違背,「喜」是歡喜的意思。這個人他聽聞了〈如來壽量品〉:佛久遠久遠無量劫前得成無上菩提、契證了諸法實相的真理,又能夠三世益物,過去、現在、未來常住不滅地廣度眾生,他聽聞了這樣的事情而能夠隨順歡喜,這一品的大意就是這樣子。但是這裏面說到隨喜的功德非常地廣大,應該不只是事相上的歡喜,智者大師的解釋也表示這個人他是能夠信順諸法實相的真理,這個隨順就是他的一念心能夠順於那個真理,他能夠觀察自己現前的一念心,過去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也能夠信解一切法不可得;這諸法實相的真理他能這樣的信順,這就有一些特別的事情了。   《般若經》說這分別隨喜有兩種,一種是有所得的隨喜、一種是無所得的隨喜。有所得的隨喜就是不嫉妒,別人在佛法上有高深成就的時候他發歡喜心、隨順讚歎歡喜,但是他本人還沒有契證諸法實相的真理,心裏面還是有所執著的,執著有一個人他有成就了,他本身還沒能破除我我所見;這樣的隨喜雖然也有功德、也能得到人天的福報,但是他還是免不了老病死憂悲苦惱這種事情的。若是無所得的時候,就是讚歎別人的成就而自己也能如實的覺悟這諸法實相的真理,雖然他還沒得無生法忍、但是他能夠隨順學習諸法實相的真理,他能這樣隨順,就是隨喜者不可得、所隨喜的也是不可得,在歡喜中也無所歡喜了。這樣子,雖然沒能契證,但是向於真理那邊去了、就是深刻了一層,那就是不同了。這裏是說釋迦牟尼佛久遠成佛、契悟了諸法實相,他聽聞了這樣的佛法、他也能覺悟這樣的佛法,在他的一念心上也能有幾分相似的相應,這就和有所得的隨喜不同了,就是他成就了出世間無漏的善根了,而不是有所得、有所執著的世間福樂的境界;在他沒有得無上菩提之前,這樣隨喜的功德也會得到人間天上的福德果報;所以這裏說的隨喜應該是深一層無所得的隨喜,這是一個意思。   其次是佛讚歎隨喜的人、他隨喜功德的廣大,而法會裏面的人聽到前面流通分:從〈法師品〉一直到〈安樂行品〉、乃至到〈從地涌出品〉〈如來壽量品〉〈分別功德品〉,這裏面讚歎受持讀誦、讚歎一念信解《法華經》的功德廣大,有的人就會想:這麼大的功德應該是得無生法忍以上的人才能得到的,不會是初發心的凡夫所能成就的。現在佛很明白地說出來這是一個凡夫,他能這樣隨喜、成就這樣的功德;那麼就使令人破除去那種錯誤的認識了,所以名為「隨喜功德品」,這是一種。其次,佛能夠久遠劫前覺悟了諸法實相而得無上菩提、能三世利益眾生,那麼我們凡夫觀察自己這一念心也是諸法如、將來也能如是,所以他就生大歡喜,一切眾生亦復如是,所以也歡喜自己、也歡喜一切眾生,大家都是有希望的、前途都是光明的,所以名為「隨喜功德品」,也有這麼多的意思在裏面。   這一品就說到滅後五品的第二科「廣格量初品功德」,在前面第一科只是列出名字,沒有說他有什麼樣的功德。這裏彌勒菩薩就感覺到:佛讚歎了後四品的功德,而頭一品「隨喜品」有什麼功德沒有說;所以這時候彌勒菩薩就提出來這個問題請佛回答,這一品的由來就是這麼因緣來的。 己二、廣格量初品功德(分二科) 庚一、問 爾時,彌勒菩薩摩訶薩白佛言:世尊!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聞是法華經隨喜者, 得幾所福?而說偈言:世尊滅度後.其有聞是經.若能隨喜者.為得幾所福.   這時候,彌勒菩薩對佛說:世尊!假設有善男子、善女人,他聽聞了《法華經》他能夠一念地隨順歡喜,他能夠成就多少福德、多少功德呢?聖人自有聖人的境界,他的心不著一切法,那個大自在的福德是不可思議的;但是我們凡夫的確是應該說一說有什麼好處、然後才肯努力的。聖人的功德我們一時辦不到,現在就說我們在凡夫地能成就的功德,這對我們是比較合適的。 庚二、答(分二科) 辛一、長文(分二科) 壬一、答內心隨喜人功德(分五科) 癸一、約展轉相教舉最後人以顯初心之初 爾時,佛告彌勒菩薩摩訶薩:阿逸多!如來滅後,若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及餘智者若長若幼,聞是經隨喜已,從法會出,至於餘處,若在僧坊、若空閑地、若城邑巷陌、聚落田里,如其所聞,為父母宗親、善友知識,隨力演說,是諸人等,聞已隨喜,復行轉教;餘人聞已,亦隨喜轉教;如是展轉至第五十。阿逸多!其第五十善男子、善女人,隨喜功德,我今說之,汝當善聽。   這底下就是佛回答了。這一科「初心之初」就是底下佛說的時候說五十個人,最初在法會聽《法華經》的人向別的人去宣傳,第二個又向第三個、這麼展轉地到第五十個人,這樣說這五十個人都是初發心的人,可是最後第五十是初心之初,他的功德比較起來是最少的,用這個人的功德顯示前面四十九個人、顯示第一個人的功德廣大,也顯示五品之後十信菩薩、乃至到得無生法忍的菩薩他的功德是多麼廣大。   這個時候,佛就回答彌勒菩薩摩訶薩說:阿逸多!如來滅度以後,若是有「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這是佛教裏面以受戒的不同而區別的四眾弟子,「及餘智者」就是沒有歸依三寶、沒有受戒的人,但他是有智慧的人,那就是宿世有聽聞過《法華經》栽培過無上菩提善根的人,這種人「若長若幼」或者是年紀很大了、或者年紀還輕,他聽聞了《法華經》生了歡喜心,聽聞以後離開了法會,去到另外的地方。「若在僧坊」或者去到出家人住的地方,或者是空閑、沒有人住的地方,或者是在「城邑」大的城市、小的城市,或者是在城市裏面的巷陌街道,城市裏面的街道也叫陌、田地裏面東西南北的道路也可以稱之為陌,前面加一個「巷」是指城市裏面街道。「聚落」就是是大的鄉村,有很多人聚居在那裏;或者是在「田里」小的鄉村、四周都是田地的意思。   前面是地點,這底下就說他宣傳讚歎《法華經》。「如其所聞」就像他在法會裏面所聽聞到《法華經》的道理,這個「如」字表示他向人宣傳《法華經》是很正確、沒有錯誤的。他為什麼人宣說《法華經》呢?「為父母」為他的父母親,這樣做是對的,自己得到寶了是應該先奉獻父母,或者是「宗親」他這族姓裏面的親屬,或者是「善友」好朋友,還有其他的「知識」互相認識的人,為這些人「隨力演說」,隨他的智慧力量為那個人演說《法華經》的道理。這些父母宗親、善友知識,他們聽聞了《法華經》以後也生歡喜心:我們也都能成佛,這心裏也歡喜,「復行轉教」他還願意展轉地去開導別人,其他的人聽聞了《法華經》以後,也是歡喜、又轉教別人,「如是展轉至第五十」就這樣一個教一個、一個教一個、展轉的向外宣傳,一直地傳到第五十個人。   阿逸多!這第五十位善男子、善女人,聽聞《法華經》的隨喜功德有多廣大,我現在就說一說。前面四十九個人都有轉教的功德,他自己聽聞了《法華經》的義,他又能向別的人講說,就有教化他人的功德;到這第五十這裏停止了,就是他沒有向別人講,他只有自己一念的隨喜。由第一個人展轉地宣傳到第五十,舉這個例的意思何在呢?就表示最初那個人的智慧廣大,他能夠很圓滿地去讚歎《法華經》的義理,展轉地一二三四五……逐漸地智慧就沒有那麼圓滿了,辯才也沒有那麼樣的豐富了,這功德也就逐漸地逐漸地減少了,意味著後後不如前前、前前勝於後後的意思。現在就說最後的這第五十個人,這個人的功德我說一說,「汝當善聽」你好好地聽! 癸二、格量本 若四百萬億阿僧祇世界,六趣四生眾生,卵生、胎生、濕生、化生,若有形無形、 有想無想、非有想非無想、無足二足、四足多足;如是等在眾生數者,有人求福, 隨其所欲娛樂之具皆給與之,一一眾生,與滿閻浮提金銀琉璃、硨磲瑪瑙、珊瑚琥 珀諸妙珍寶,及象馬車乘、七寶所成宮殿樓閣等。   這一科「格量本」就是說出來有那麼多的功德,用這個功德來比量第五十個人的功德是大是小。若是四百萬億阿僧祇世界裡面六趣四生的眾生,「阿僧祇」翻個「無數」,四百萬億這麼多的世界裏面有六趣的眾生,這「趣」是不停留的意思,就是你現在做人、並不是永久的做人、還會趣向別的世界去,可能跑到天上去了;到天上也不是永久的,天上結束又可能跑到地獄去了,老是流動流轉,這「趣」有這樣意思;而這六趣裏面,用另一個態度也可以說是四生,「四生」有卵生、有胎生、有濕生、有化生;這「化生」諸天都是化生,在劫初時候的人也是化生,但現在來說我們人間的人都是胎生,這地獄是化生,畜牲餓鬼裏面也有化生的;胎卵濕化的眾生,從它一開始成就的那個相貌就是不一樣的,有由卵而生的、由胎而生、由濕而生、由化而生,成就了以後果報也不一樣,或者是有形色的,我們欲界眾生都是有形色的,乃至欲界天、色界天這些人的果報都是有地水火風形相的。「無形」就是無色界天了,無色界天他的果報上沒有地水火風,但是在禪定裏面會現出來有形相的事情。   「有想無想」這是在內心裏面不同的分別,欲界的六趣眾生都是有想,《大毗婆沙論》說:我們人自己去觀察自己這個心的時候,假設你不是在睡覺,你會觀察到這個心很明明了了的有這麼一個作用、有這麼一件事;但這件事不只是人,就是一個小螞蟻、一個小蚊蟲牠的心裏面也和人一樣、也是明明了了的,也都是有想的。「無想」就指色界天第四禪裏有個無想天,無想天就是把第六意識滅了。從這些事情上看,的確是一切法沒有決定性,本來這個心是明明了了的、是有這個心的,但他若是成就了第四禪,他不高興這個心的存在,他就能夠在第四禪裏面來訶斥這個心、叫它沒有,慢慢地慢慢地這第六意識就不起了、就滅了,所以叫作無想。當然四禪的人也不全是這樣,有的人他不高興這個形,就跑到無色界天去變成個無形了;有的人他形還在、但不高興這個識,那麼就修這無想定;修無想定有的是在天上修、有的是在人間修,在人間他成就了第四禪(他這時候當然是外道定、不是佛法的定),他就滅這個識、成功了就得無想定了。得了無想定,在人間死了他就跑到第四禪天裏面的無想天去了,五百大劫以後這個識又出來了,出來以後就死亡了。   這個「有想」是通於無色界天的前三種天:空無邊處天、識無邊處天、無所有處天,但是無色界最高的第四天「非有想非無想」,他就是沒有像色界天的人、無色界天的人那個有想。空無邊處天也是想、就想這個空是無量無邊的,識無邊處天也是想,無所有處天也是想、就想這個無所有,都還是有想;現在這第四種的天人他修成的那種定就是沒有想,沒有色想、也沒有空想、沒有識想、也沒有無所有處想,沒有這個想。但是這時候沒有任何的想了嗎?也不是,「非無想」還是有想,就是有一種特別微細的想。那微細的想是什麼呢?按佛法來說就是末那識,就是我執我見那個想還存在,所以還是個生死凡夫。   「無足二足、四足多足」這底下用足來分別眾生的類別不同,有的眾生沒有足,有的是有兩個足,有的四個足,還有很多很多足的眾生。這是站在不同的立場來分別世界上各式各樣不同類別的眾生。「如是等在眾生數者」這麼多都是屬於有情範圍以內的眾生,也是所要利益的對象。現在「有人求福」有一個人想要作功德,他作功德的目的不是要求無上菩提,他要求福,希望能得到人天大福報的境界。他怎麼樣求福呢?隨這四百萬億阿僧祇世界裡面六趣四生的眾生所歡喜娛樂的資具「皆給與之」,你歡喜什麼我都給你。給多少呢?給每一個眾生「滿閻浮提」的金銀琉璃、硨磲瑪瑙、珊瑚琥珀、種種奇妙的珍寶給了很多很多,還有給這個可以乘坐的象車、馬車,還給他七寶所成的宮殿樓閣這個可以住的地方。 是大施主,如是布施滿八十年已,而作是念:「我已施眾生娛樂之具,隨意所欲, 然此眾生皆已衰老,年過八十,髮白面皺,將死不久,我當以佛法而訓導之。」即 集此眾生,宣佈法化,示教利喜,一時皆得須陀洹道、斯陀含道、阿那含道、阿羅 漢道,盡諸有漏,於深禪定皆得自在,具八解脫。   這個大施主的財富太多了,他這樣子布施給這麼多的眾生「滿八十年已」,經過了八十年以後,他心裏面又這樣想:我已經布施給眾生娛樂之具,解決了他們生活上的問題了,隨他們所歡喜的我都給了,然而這些眾生的年紀都太大了、也是超過八十歲了,他們的頭髮也白了、面容也有很多的皺紋了,不久就要死了,這可怎麼辦呢?這個大施主不是平常人,就想「我當以佛法而訓導之」我應該用佛法來教訓、來化導他們,使令他們得到佛法的利益;先是得到世間上的欲樂,現在又得到佛法中的法樂。   他心裏面這麼想、就開始行動了,「即集此眾生」他就集會這些人,對他們宣揚佛法、來教化他們,使令他們轉迷起悟、修學聖道。「示教利喜」這是佛教化眾生的方法,「示」開示、說明什麼是善、什麼是惡、什麼是有漏的生死流轉的事情、什麼是涅槃大安樂的境界,就是給他開示這些事情。「教」就是教導他棄捨惡法、修學五戒十善,棄捨生死苦集的一切煩惱,要修涅槃大安樂的聖道,教導他這樣做。「利」就是這個修行人相信他、就開始修行了,佛在世的時候有些人很容易就得阿羅漢果,大迦葉尊者是八天得阿羅漢果,舍利弗尊者是兩個七、十四天得阿羅漢果,這是有大善根、根性特別利的;但是多數人都是修行了多少年還沒有成功,這心裏面就有問題:『我棄捨世間的五欲、我聽你的話要得涅槃,結果我修行了幾十年也沒得到,只是白費辛苦了。』這種情形,他的信心就容易失掉、就想要向後轉了,這時候佛菩薩就教他「利」,說是你現在是修因的時候、還沒得果,你要忍耐一點、不要怕辛苦,等到你果報來了的時候你就大安樂了、就會有利益了,所以叫作「利」;這個利也表示這個人能這樣勉勵眾生,這個眾生他的勇猛心就生起來、又繼續修行向前進了,所以叫作利。這個「喜」就是這個人在修行的時候你就讚歎他,他現在歡喜坐禪你就讚歎他怎麼怎麼好,你不要說『這個人是在那兒裝的、不是真的,那是一種假裝的。』他就是裝、你還是讚歎,他裝一天、裝兩天,久了就是真的了,所以你還是讚歎。   這個大施主現在是法布施,這樣的教化他們,他們很快的就得了初果「須陀洹道」,須陀洹翻個預流;「斯陀含道」是二果,翻個一往來;「阿那含道」三果,翻個不來;「阿羅漢」翻個殺賊、翻個應供、翻個無生、也翻個無著。「盡諸有漏」三界以內這些有漏的愛煩惱、見煩惱完全滅除去了,這是得到無我無我所的智慧了。他是慧解脫阿羅漢嗎?不是!他們「於深禪定皆得自在」他們是具解脫阿羅漢,高深的色界四禪、無色界的四空定、乃至滅盡定都成就了,而且「皆得自在」入定也很自在、住在禪定裏也很自在、出定的時候也很自在的,那就是成就了。這些阿羅漢「具八解脫」已經得到四禪八定的人才能修這種八解脫,一開始他修不淨觀、滅除去欲界欲的煩惱、也滅除去初禪、二禪、三禪、四禪、乃至非非想定的執著,因為那種禪定裏面有高深的境界也使令人迷惑、使令人愛著的;這個聖人他就一直地修了又修、修了又修,解脫這一切的執著,這個阿羅漢的境界就更高深了,具足八種解脫三昧。這「格量本」其實就是兩種,一個是給他世間的欲樂資具,第二個是布施給他佛法、使令他能得阿羅漢以上的聖道。 癸三、問 於汝意云何?是大施主所得功德,寧為多否?   佛就問彌勒菩薩:你心裏面想一想,這個功德怎麼樣?這位大施主他所成就的功德是不是很多呢? 癸四、答 彌勒白佛言:世尊!是人功德甚多,無量無邊,若是施主但施眾生一切樂具,功德 無量,何況令得阿羅漢果!   彌勒回答說:世尊!這個人的功德太多了、是無量無邊的多。如果這個施主只有布施眾生一切世間金銀財寶的樂具,這個功德就已經是無量無邊了,何況是法布施、令眾生得阿羅漢果呢?這是出世間的功德、得到慧眼了。 癸五、正格量 佛告彌勒:我今分明語汝,是人以一切樂具施於四百萬億阿僧祇世界六趣眾生,又 令得阿羅漢果,所得功德,不如是第五十人聞法華經一偈隨喜功德、百分千分、百 千萬億分不及其一、乃至算數譬喻所不能知。阿逸多!如是第五十人展轉聞法華經 隨喜功德尚無量無邊阿僧祇,何況最初於會中聞而隨喜者!其福復勝無量無邊阿僧 祇,不可得比。   這底下是「正格量」佛讚歎這功德的廣大,對彌勒說:我現在明明白白地告訴你,這個人用一切樂具布施給四百萬億阿僧祇世界的六趣眾生,又令這麼多的眾生得阿羅漢果,這二種功德合起來、還比不上那第五十個人聽聞︽法華經︾一偈而隨喜的功德,還不如聽聞《法華經》隨喜一偈功德的百分之一、千分之一、百千萬億分之一,還不如他的功德大。聽聞《法華經》一偈而能隨喜的這個人應該是發無上菩提心了,他的功德超過阿羅漢以上的功德,「乃至算數譬喻所不能知」你就是用數學再去計算、或者是用譬喻來形容,也還是不能知道他隨喜的功德有多廣大。他雖然還沒有得無生法忍,但是發了無上菩提心,他能信順第一義諦真理的時候,就這一念清淨心和無上菩提的願、他就能向無上菩提那裡去了,能得無上菩提的,所以功德就是廣大了。   阿逸多!像這個第五十人展轉的聽聞到《法華經》,他隨喜的功德尚且是無量無邊阿僧祇那麼樣的廣大;何況最初在法會之中聽聞而隨喜的人,他的福德更是殊勝、更是無量無邊阿僧祇的廣大、是永遠不能比的了。這就是以劣況勝,這劣的人他的功德就那麼大,何況更殊勝的呢?這是生隨喜心的功德有這麼大。 壬二、直明外聽法人功德(分四科) 癸一、自往 又,阿逸多!若人為是經故,往詣僧坊,若坐若立,須臾聽受,緣是功德,轉身所 生,得好上妙象馬車乘、珍寶輦輿及乘天宮。   前面五品:隨喜功德品、讀誦大乘品、講說大乘品、兼行六度品、正行六度品,這五品應該說是開悟了的人,他還有無上菩提願、而又能夠修行止觀,這樣的人當然這個功德是很廣大。底下這一科「直明外聽法人的功德」就和前面不同了,這就是說在五品之前的人。第一科是「自往」他自己主動地去到法會的地方、主動地去聽經。   又,阿逸多!若是有人為了要學習《法華經》的關係,他就去到出家人的地方,或者是在講經的法會裏面坐、或者是站立在那裏「須臾聽受」,他聽《法華經》的時間不多、只是短短的時間,但「緣是功德」他因此而得到的功德是什麼樣的呢?「轉身所生」他這一個生命體結束的時候、第二生是轉身,「轉」是棄捨的意思、捨掉了這個身體,「捨」有個生的意思,又得一個身體的時候或是在人間、或者天上了,他就得到那個最殊勝、最微妙的象車馬車,或者他又得到用珍寶所成就的輦輿,這個「輦」就是用人力拉的車,皇帝所坐的車就叫作輦;「輿」也是車、或說轎。「及乘天宮」他能夠乘坐在天宮裏面,這句話明顯地說出來就是生到天上去了;天上的人那宮殿是能在虛空裏飛的,你乘著這個天宮想要到什麼地方去就飛到什麼地方去,就類似人間的車能在地面上跑,天上的車是能在天空裏飛。我們看《大毗婆沙論》還有其他的經上也提到,釋提桓因乘著車從天上來到人間,也說是有車。從這件事上看,因為前世聽《法華經》的關係,所以現在有這樣好的果報。 癸二、分座 若復有人於講法處坐,更有人來勸令坐聽,若分座令坐,是人功德轉身得帝釋坐處、若梵王坐處、若轉輪聖王所坐之處。   若是又有這麼一個人,他坐在講《法華經》的地方聽法,另外又有人來的時候,這個先坐的人就勸後來的人也坐下來聽經,就這麼勸一勸;或是那個地方座位不夠了,他就把自己的座位讓出一部分令那個人坐下來;這個人肯這樣發心他會得到什麼好處呢?這個人將來轉得另一個身體的時候,他會得到「帝釋坐處」就是他轉身成為帝釋天了,忉利天王那是大福德境界了,或者是得到「梵王坐處」轉身成為大梵天王了,或者是得到轉輪聖王所坐的地方。這個意思就是說:有人講經的時候,你應該發心勸人來聽經,做這件事就會有很多很多的功德。 癸三、勸他 阿逸多!若復有人語餘人言:「有經名法華,可共往聽。」即受其教,乃至須臾間 聞,是人功德,轉身得與陀羅尼菩薩共生一處,利根智慧;   阿逸多!如果又有這麼一個人,他對別人說:有一部經的名字叫作《妙法蓮華經》,這部經怎麼怎麼重要、怎麼怎麼樣的微妙,你可以和我一同去聽這部經,對你有大利益的。這個人就接受了他的建議去聽經了,乃至只聽了短短的時間;這個勸別人來聽經的人,他得到什麼功德呢?轉得另一個身體的時候,他能與得陀羅尼的菩薩共生在一處。前面說得陀羅尼的菩薩那是已經得了無生法忍以上的大菩薩,和這樣的人共同生在一個地方,可能是做兄弟、也可能是好朋友,這是一樣功德。   還有第二樣功德「利根智慧」得到福慧莊嚴了,「利根」就是眼耳鼻舌身意六根都很利,他的眼睛有威、有神,他也能看很遠而且看得很清楚,這叫作利。耳根、鼻根、舌根、意根都是利,譬如大家吃飯,誰也沒告訴他這包子是什麼餡,他一吃就知道有什麼材料,就是他辨別滋味的力量強;像下面〈法師功德品〉那就更不可思議了,就是他六根的功能特別強、特別地敏銳,我們看老半天還不明白,他一看就明白。而在六根裏面第六意根特別重要,有的人他前五根都好、但是第六意根不好用,這是最遺憾的事情;若是前五根稍差一點、而第六意根特別強,這個人還是個寶,第六意根還是很重要的。「智慧」就是這個人有佛法的智慧、有出世間的智慧。 百千萬世終不瘖啞,口氣不臭,舌常無病,口亦無病,齒不垢黑、不黃不疏、亦不 缺落、不差不曲;唇不下垂、亦不褰縮、不粗澀、不瘡胗、亦不缺壞,亦不咼斜, 不厚不大、亦不黧黑、無諸可惡;鼻不匾、亦不曲戾;面色不黑、亦不狹長、亦 不窊曲,無有一切不可喜相。   百千萬世他的音聲總是很微妙,不會瘖啞、不會發不出聲音不能說話,不會這樣子;因為他讚歎《法華經》、勸人去聽《法華經》,所以口氣香潔不臭;舌頭也不會有病,不會忽然間火太大了裏面生瘡,不會有這事;口也沒有病痛。牙齒沒有垢、不黑也不黃、還「不疏」牙齒與牙齒都是很密、不是疏疏落落的,也沒有缺少掉落的,每一顆牙都是很整齊而不會參差歪斜。   他的唇不會向下垂,也不會「褰縮」,褰就是舉起來的樣子,亦不縮短,這個唇長得很細緻很滋潤、不會粗澀,「不瘡胗」胗也是瘡,這唇不生瘡,也不會有缺少破壞的情形,「亦不咼斜」咼就是斜,這唇不會歪一邊,也不會太厚、也不是太大,「亦不黧黑」黧就是黑、唇色不會發黑;「無諸可惡」沒有不好的形相。   「鼻不匾㔸」這鼻長得不扁,㔸是薄的意思,「亦不曲戾」這鼻子長得也不偏斜。面孔的顏色不黑,臉型不窄也不長,「亦不窊曲」窊是凹陷下去、曲是偏斜,他的面貌不凹不斜,沒有一切令人不歡喜的形相。 唇舌牙齒悉皆嚴好,鼻修高直,面貌圓滿,眉高而長,額廣平正,人相具足,世世 所生,見佛聞法,信受教誨。   唇舌和牙齒都是很莊嚴、很美好的,鼻子修長而且高又直,面貌是很圓滿的,眉毛和眼睛中間的距離很分明、沒有緊密連在一起,這眉是高而長,額頭寬廣平正、不窄不偏,人的所有美好形相都具足了,有這種功德;生生世世地都能見到佛、能聽佛說法,見佛聞法之後他能接受佛的教誨,能相信佛所說的教法而依教奉行。   這上面說的意思:勸人來聽《法華經》的時候、乃至須臾間聞,這個人的功德就是相貌莊嚴還有智慧,福慧莊嚴還有好朋友,這件事的確是很好。而這佛法的可貴就是在這裏,人難免都會有煩惱、會做出些錯誤的事情,但是看見佛法這個道理,我們自己從新努力,看見別人相貌莊嚴生歡喜心,自己努力地栽培自己,自己將來也就會相貌莊嚴、有廣大的智慧,這是佛法最高明的地方。世間上的人如果沒有宗教的信仰、也沒有佛法的熏習,只是隨順貪瞋癡去活動,那的確是苦惱境界。 癸四、具聽修行 阿逸多!汝且觀是:勸於一人令往聽法,功德如此,何況一心聽說讀誦、而於大眾 為人分別、如說修行?   佛召呼阿逸多,說你姑且看一看:勸一個人去法會裏面聽《法華經》就有這麼大的功德,功德就是這樣子,何況你能夠專心一意地聽法師講經、又能夠讀誦《法華經》,而且還能在大眾之中為人分別解說,除此之外、你又能夠如佛所說的去修止觀、修四安樂行,那個功德不是更大了嗎?   這一段說的「自往、分座、勸他」,應該是在圓五品之前的人,就是沒有修止觀的人能做這種功德將來也會有這樣的成就;以少況多、以劣況勝,所以「具聽修行」功德更大了。 辛二、偈頌(分二科) 壬一、頌內心隨喜功德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若人於法會.得聞是經典.乃至於一偈.隨喜為 他說,如是展轉教.至於第五十.最後人獲福.今當分別之.如有大施主.供給無 量眾.具滿八十歲.隨意之所欲,見彼衰老相.髮白而面皺.齒疏形枯竭.念其死 不久.我今應當教.令得於道果.即為方便說.涅槃真實法,世皆不牢固.如水沫 泡焰.汝等咸應當.疾生厭離心.   若是有人在法會裡面聽聞了這部法華經典,乃至只聽了一個偈頌就能夠有法喜心,還能為他人講說,如是展轉地教導乃至於第五十個人,最後第五十名這位隨喜所獲得的功德現在應當分別說一說。   譬如有一個大施主,布施一切財寶給無量眾生,這樣布施有八十年這麼長的時間,隨順眾生所想要的去布施供養;以後他看見那個人的衰老相,髮白而面皺、牙齒也掉了、相貌枯萎無光澤,心想:他不久就要死了,我現在應當教他佛法、令他能夠得無上道果、得佛法的功德,「道」就是因;就善巧方便地為他演說「涅槃真實法」,就是棄捨了惑業苦、得到無漏不生不滅的境界,這樣的法是真實不虛妄的,是令人得大安樂自在的。   在佛法裏面一個退、一個進,開始用功的時候就是退、向後退,這個意思就是從色聲香味觸、眼耳鼻舌身意、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一切法,同一切法向後退,就是棄捨這一切法、不去佔有一切法,這個心從一切法上撤退、向後退,到最後無有少法可得、心無所住,退到這個境界;這個境界成就了以後再向前進,向前進就是擁有一切法、一切法都是有,作天王也好、作人王也好、乃至作乞丐也好,去普度一切眾生。現在說是到涅槃那個地方,涅槃那裏無有少法可得,到那個地方的時候你就安隱自在了。   在歷史上看,這貪心大、本事大的人,他把世界所有的東西都拿過來了、做了大國王了,但是這個人最苦惱,很苦惱很苦惱。那麼向後退、退到最後的時候、一無所有的時候大自在,的確是這樣子。這時候怎麼辦法才能得到涅槃的真實法呢?要放下、要厭離,「世皆不牢固」世間上有為有漏的事情都是靠不住的,「如水沫泡焰」就像水沫似的、像水泡似的、像陽焰似的,你看著好像是那麼回事,真實去拿過來的時候原來是假的,所以「汝等咸應當疾生厭離心」要趕快地厭離,心裏面有愛煩惱、有見煩惱的時候,你佔有什麼越多就越苦惱,所以「疾生厭離心」要棄捨這些東西。 諸人聞是法.皆得阿羅漢.具足六神通.三明八解脫。最後第五十.聞一偈隨喜. 是人福勝彼.不可為譬喻。如是展轉聞.其福尚無量.何況於法會.初聞隨喜者.   這位大施主這是法布施了,這些人聽聞了微妙的佛法都得了阿羅漢果,具足六種神通、具足三明、八解脫。最後這位第五十個人,他聽聞了一個偈而能隨喜,這個人得到的福德也勝過前面那個大施主,他得到的功德你用算數譬喻也不能知。只是這樣展轉的聽聞到佛法,尚且就能得到這麼廣大無量的福德,何況是在法會裡面聽聞佛法而生隨喜心的最初那個人是更殊勝了,那個人所聽聞的佛法也是很多,而他所覺悟的境界也應該是高深,所以他得到的功德是更廣大了。 壬二、頌外聽法人功德(分四科) 癸一、超頌勸他 若有勸一人.將引聽法華.言此經深妙.千萬劫難遇.即受教往聽. 乃至須臾聞.斯人之福報.今當分別說.世世無口患.齒不疏黃黑. 唇不厚褰缺.無有可惡相.舌不乾黑短.鼻高修且直.額廣而平正. 面目悉端嚴.為人所喜見.口氣無臭穢.優缽華之香.當從其口出.   假設一個人他感覺到佛法的微妙,肯發心勸人去聽講,就只勸導一個人、領著他一同到法會去聽《法華經》,對他解說此經是甚深微妙的、百千萬劫都難遭難遇的;這個人立刻就接受他的教導、同他一道前往法會的地方去聽經了,乃至須臾間聽聞這《法華經》;這個勸人聽經的福報,現在就來分別說明。   他就說了這麼幾句好話,將來得的果報生生世世這口沒有病患,牙齒整齊潔白、不疏不黃不黑,唇也不厚不褰不缺,沒有可厭惡的形相;舌是很滋潤的、不乾不黑也不短,那就容易有辯才了。鼻子高挺修長而且很直,額頭寬廣又平正,眼睛很莊嚴、面貌很端正,大家都歡喜見到他,他的口沒有臭穢的氣味,當他說話的時候就有蓮花的香氣從他的口裏面散發出來。 癸二、頌自往 若故詣僧坊.欲聽法華經.須臾聞歡喜.今當說其福. 後生天人中.得妙象馬車.珍寶之輦輿.及乘天宮殿.   若是他有意地到寺廟裏面去,不是誰勸他,他自己主動地要聽《法華經》,他只是少少的聽聞到就生大歡喜心,這樣的功德我現在也應該說一說。這個人將來會生到天上、或者是在人間,能得到勝妙的象車馬車、珍寶所成的輦輿、還能乘座天上的宮殿;這是因為你做功德的福業力量,這福業能保護自己,若是罪業就能破壞自己了。說誰能保護我?佛菩薩是慈悲,但主要是在於自己多努力。 癸三、頌分座 若於講法處.勸人坐聽經.是福因緣得.釋梵轉輪座.   若是在一個宣講佛法的地方,能夠發慈悲心勸導別人也坐下來聽經,將來得的福報可以成為釋提桓因、享天福,可以到色界天作梵天王,也可以在人間作轉輪聖王,能夠得到這麼大的福報。 癸四、頌具聽修行 何況一心聽.解說其義趣.如說而修行.其福不可量.   何況不是散散亂亂的、一心一意地聽經,能夠通達《法華經》的義趣,通達了以後又能夠為人演說,又能自己用功修行,這個人的福報是不可限量的、那是太多太多了。   這是讚歎學習《法華經》的功德,也正是說我們凡夫開始學習《法華經》的境界,這裏面有勉勵人、勸導人聽經的意思,前面的四信、五品那是更高一點的程度,而這一段就是最起碼的了,但也是我們所能接受、所歡喜的。 目次 三 妙法蓮華經講記(中冊) 五七八 隨喜功德品‧第十八 五七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