玅境長老 宣講                     妙法蓮華經講記(下冊)                     佛陀教育基金會 印贈   一切佛經,及闡揚佛法諸書,無不令人趨吉避凶,改過遷善。明三世之因果,識本具之佛性。出生死之苦海,生極樂之蓮邦。讀者必須生感恩心,作難遭想。淨手潔案,主敬存誠。如面佛天,如臨師保。則無邊利益,自可親得。若肆無忌憚,任意褻瀆。及固執管見,妄生毀謗,則罪過彌天,苦報無盡。奉勸世人,當遠罪求益,離苦得樂也。         ——恭錄自︽印光大師文鈔三編卷四:靈巖山寺念誦儀規題辭︾ 妙法蓮華經講記(下冊) 目次目次 法師功德品‧第十九 一三 常不輕菩薩品‧第二十 四三 如來神力品‧第二十一 六七 囑累品‧第二十二 八六 藥王菩薩本事品‧第二十三 九三 妙音菩薩品‧第二十四 一三五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第二十五 一六三 陀羅尼品‧第二十六 二一七 妙莊嚴王本事品‧第二十七 二三二 普賢菩薩勸發品‧第二十八 二五四 【附錄 玅境長老結語】 二七九 一、所知障 二七九 二、根各有利鈍 二八一 三、鳩摩羅什 二八三 四、王舍城的由來 二九二 五、盡諸有結.心得自在 二九五 六、五比丘之一.阿若憍陳如 二九七 七、頭陀第一的摩訶迦葉 二九九 八、弟子還俗 三○三 九、智慧第一的舍利弗 三○四 一○、神通第一的目犍連 三○八 一一、論議第一的摩訶迦旃延 三一四 一二、知星宿第一的劫賓那 三一六 一三、收攝六根 三一七 一四、禪定第一的離婆多 三一八 一五、悲行第一的畢陵伽婆蹉 三一九 一六、說法第一的富樓那彌多羅尼子 三二二 一七、解空第一的須菩提 三二六 一八、佛法是廣大的 三二七 一九、彌勒菩薩 三二九 二○、梵天王與瞿迦梨 三三二 二一、八部眾之緊那羅 三三四 二二、八部眾之乾闥婆 三三五 二三、八部眾之阿修羅 三三九 二四、等流果 三四三 二五、阿闍世王 三四五 二六、婆世躓比丘 三四八 二七、福田難遇 三五一 二八、梁武帝 三五三 二九、持戒生忍辱 三五五 三○、安忍不動 三五六 三一、修護舍利塔的功德 三五八 三二、厭離心 三六二 三三、障道因緣 三六三 三四、自在力 三六五 三五、比丘尼的善巧 三六六 三六、汝當自努力 三七○ 三七、善惡都是可發之機 三七二 三八、勇猛精進 三七五 三九、優波多尊者 三七七 四○、禪門公案 三七八 四一、增上慢 三八三 四二、無我觀 三八五 四三、無數方便 三八六 四四、南陽慧忠禪師 三八八 四五、遍界不曾藏 三九一 四六、因儒童 三九五 四七、深心念佛 三九九 四八、福德資糧(一) 四○四 四九、福德資糧(二) 四○六 五○、入邪見稠林 四○八 五一、諸法從本來常自寂滅相 四一○ 五二、有所得善 四一三 五三、一稱南無佛 四一六 五四、趙州禪師 四一九 五五、施鹿林的由來 四二三 五六、諸法寂滅相.不可以言宣 四二五 五七、念言語漢 四二六 五八、受行悟入 四二八 五九、諸法因緣生 四三○ 六○、讀誦金剛經的功德 四三○ 六一、不驚不怖 四三○ 六二、與道相應 四三○ 六三、六道輪迴 四三○ 六四、莫失好時 四三○ 六五、三軍圍繞 四三○ 六六、如狼守齋 四三○ 六七、做狗也很好? 四三○ 六八、心不隨境轉 四三○ 六九、滅盡諸苦 四三○ 七○、佛種 四三○ 七一、為一切智,四方求法 四三○ 七二、寂而常照.照而常寂 四三○ 七三、不淨觀 四三○ 七四、巧把塵勞為佛事 四三○ 七五、門內門外 四三○ 七六、取相凡夫 四三○ 七七、未安者令安 四三○ 七八、以道受樂 四三○ 七九、惡能為善作因緣 四三○ 八○、所得功德不自覺知 四三○ 八一、聞思修三慧的深淺 四三○ 八二、不在此住 四三○ 八三、狐狸的故事 四三○ 八四、破魔軍 四三○ 八五、第一義空 四三○ 八六、利鈍全收 四三○ 八七、貧僧 四三○ 八八、生死裏面有沒有佛 四三○ 八九、均提沙彌 四三○ 九○、修福也修慧 四三○ 九一、常能審諦清淨說法 四三○ 九二、野干的故事 四三○ 九三、喫茶去 四三○ 九四、敬視如佛 四三○ 九五、老實修行 四三○ 九六、多聞第一的阿難尊者 四三○ 九七、出家須父母同意 四三○ 九八、微細戒 四三○ 九九、增上緣 四三○ 一○○、八關齋戒 四三○ 一○一、無常的力量 四三○ 一○二、火燄變蓮池 四三○ 一○三、提婆達多 四三○ 一○四、發願求於無上菩提 四三○ 一○五、第一義天 四三○ 一○六、三十二相、八十種好 四三○ 一○七、阿育王的故事 四三○ 一○八、我是世尊使,處眾無所畏 四三○ 一○九、心中無事如虛空 四三○ 一一○、修攝其心 四三○ 一一一、不說經典過 四三○ 一一二、不輕慢 四三○ 一一三、以不辯為辯 四三○ 一一四、有所求 四三○ 一一五、不屈不諂 四三○ 一一六、十方大菩薩,愍眾故行道 四三○ 一一七、法進禪師 四三○ 一一八、象護比丘 四三○ 一一九、聖僧 四三○ 一二○、無棲泊處 四三○ 一二一、虛實之間 四三○ 一二二、算數所知,心力所及 四三○ 一二三、四悉檀 四三○ 一二四、聞持陀羅尼 四三○ 一二五、不可思議的誦經功德(一) 四三○ 一二六、不可思議的誦經功德(二) 四三○ 一二七、不牢固的世間禪定 四三○ 一二八、迴生換熟 四三○ 一二九、共生一處 四三○ 一三○、能禮所禮性空寂 四三○ 一三一、常為諸佛之所稱歎 四三○ 一三二、凡聖的差異 四三○ 一三三、從闇入明 四三○ 一三四、勿生吝法之心 四三○ 一三五、一心求佛 四三○ 一三六、無緣三昧 四三○ 一三七、現身說法 四三○ 一三八、有漏業 四三○ 一三九、黑風吹其船舫 四三○ 一四○、離瞋 四三○ 一四一、離癡 四三○ 一四二、業障 四三○ 一四三、護法神 四三○ 一四四、不能損一毛 四三○ 一四五、還著於本人 四三○ 一四六、疾走無邊方 四三○ 一四七、觀音妙智力,能救世間苦 四三○ 一四八、羅剎鬼子母 四三○ 一四九、忘了供養阿羅漢 四三○ 一五○、異熟果 四三○ 一五一、出家功德勝 四三○ 妙法蓮華經講記(下冊) 《妙法蓮華經》〈法師功德品‧第十九〉法師功德品‧第十九   先解釋這一品的題目,「法師」在前面第十品〈法師品〉已經解釋過了,簡單地說就是依法修行、可為軌範,所以叫作「法師」。這一品裏面廣明受持、讀誦、解說《法華經》的功德,所以名為「法師功德品」。本門的流通段分三科,第一科是「明初品因功德以勸流通」就是〈分別功德品〉,現在是第二科〈法師功德品〉「明初品果功德以勸流通」,說「初品」就是說隨喜品,但是這裏面說的意思,在天台智者大師的解釋上說這是圓教十信位的功德,〈隨喜功德品〉是說初品、隨喜品的功德,當然這功德它是不停留的,繼續地用功修行、繼續地進步。 丁二、明初品果功德以勸流通(分二科) 戊一、總列數 爾時,佛告常精進菩薩摩訶薩:若善男子、善女人,受持是法華經,若讀若誦、若解說、若書寫,是人當得八百眼功德、千二百耳功德、八百鼻功德、千二百舌功德、八百身功德、千二百意功德,以是功德莊嚴六根,皆令清淨。   這一品分兩科,第一科是「總列數」列出來所得功德的數量。「爾時」,前面〈隨喜功德品〉佛答覆彌勒菩薩的問題圓滿了以後,佛告﹁常精進菩薩摩訶薩」這是這位菩薩的名稱,也表示修行人要長期的精進,若懈怠是很難有成就的。佛告常精進菩薩說:若善男子、善女人,他能夠受持《法華經》、若讀《法華經》、若誦、若解說、若書寫,這是五種法師,能夠修學這五種法都可以名之為法師。但是在經論裏面具足地說一共有十種法行,這裏是說出來五種,另外還有五種:就是供養、施他、聽聞、思惟、修習,這五種加上經裏面說的五種、一共是十法行。現在這裏就是簡單地說出五種。   你能修行這樣的法行,你就能得到八百種眼功德、千二百種耳功德、八百種的鼻功德、千二百種舌功德、八百種的身功德、千二百種的意功德,以這樣的功德來莊嚴六根,使令六根都是清淨的。這列出來的數目在古德的解釋也有好多種,現在可以提出來幾種的解釋。經文上說出來五種法行、還有另外五種法行、加起來就是十種,這十種法行的修行人都要以十善為基礎,你受持《法華經》的人也應該學習十善,你讀誦、解說、書寫也是要修學十善、令自己的三業清淨的;這樣說,十法行再乘十善、那就是一百種善,十乘十是一百,這一百種善法莊嚴自己。另外又有四種分別:一種是「自作」我自己這樣修學《法華經》,第二種「教他」還教他人學習《法華經》,第三種是「讚勵」讚歎《法華經》的殊勝,第四種「慶慰」若有人能這樣修行、你能慶賀他、能去讚歎那個人,分這麼四種。這四種加起來,一百個善法再乘四就是四百個善法。四百個善法又有三種不同,就是有上品、有中品、有下品的修習,四百個善法有三品的修行、乘起來就是一千二百個功德。   這一千二百功德在眼耳鼻舌身意六根裏面還是有差別的,就眼根、鼻根、身根它們是八百功德,其餘的耳、舌、意是一千二百,這有一點不同。﹁眼、鼻、身」這三種它們只有八百功德,就是前面說那個四百功德它能夠有下品、中品的修行,二乘四就是八百功德,沒有那個上品、就是缺少四百功德,所以它們都是八百功德。其餘的﹁耳、舌、意」,聽聞佛法、講解佛法、在心裏面成就殊勝的功德,這三種是最殊勝的了,所以有一千二百功德。這是一種解釋。   第二種解釋:十種法行,受持、讀、誦、解說、書寫、自己供養、而又能布施給他人、還有聞、思、修,這十種法行的每一種法行都有其餘九種法行的支持,這樣說就是每一種法行都是十種法行了,這樣也是十乘十就是一百,再乘四(自作、教他、讚勵、慶慰)就是四百,又三品的修行也是一樣:千二百、八百。這其中就一個不同,就是十種法行每一種都有九種的支持,剛才說的是乘十善,就是這個地方有點不同。這是兩種解釋。   還有第三種解釋:現在的文裏面只說到受持、讀、誦、解說、書寫,其餘的五種法行沒有提,不提、所以就不算那五種,只說現在提出來的五種,這五種法行每一種都有其他九種法行的支持,加起來就是五十種法行,這五十種法行也當然是自作、教他、讚勵、慶慰,乘四就是二百,這樣就是眼耳鼻舌身意每一根都有兩百種功德莊嚴,而﹁眼鼻身」這三種還有其他三種的幫助,其他﹁耳舌意」每一種有二百功德,這三種加起來就是六百,這六百功德來幫助那個眼鼻身,﹁眼鼻身」本身有兩百,另外那三個根幫助它六百,加起來每一個也有八百了,這八百功德是這樣成就。另外的﹁耳舌意」它每一個根都能夠得到其餘五個根的幫助,其餘五根每一根裏面有二百功德、五根就是一千,加上它本身的二百就是一千二百功德。這裏面有個問題:就是眼鼻身它自己只能得到其餘三根的幫助,眼它不能去幫助鼻、不能去幫助身,身鼻也不能去幫助眼,它們不能互相幫助,所以只能得到其餘三根的幫助就是變成八百。但是其餘三根力量強、能得到眼鼻身的幫助,所以這八百和千二百有這樣的差別了,是這樣解釋。這種解釋雖是把這個數目符合了、也有道理,但是現在這裏面說到法師功德的時候,實在是六根互用的境界,一根就具有六根的作用,尤其說到鼻根的時候是說得最明顯了,也可以看出來到互用的時候那裏面的境界是非常廣大的。   這裏面是總列出來,是人當得八百眼功德、乃至一千二百的意功德,能受持、讀、誦、解說、書寫《法華經》、能有這樣的功德莊嚴六根,使令我們的眼耳鼻舌身意都是清淨不染污、沒有障礙的。這清淨,因為現在還沒有說到他得無生法忍,所以不必說是像聖人那麼解釋,就說是六根互用那就是清淨。 戊二、別解釋(分六科) 己一、眼根(分二科) 庚一、長行 是善男子、善女人,父母所生清淨肉眼,見於三千大千世界內外所有山林河海、下至阿鼻地獄,上至有頂,   這位受持、讀、誦、解說、書寫《法華經》的善男子、善女人,「父母所生清淨肉眼」這是得果報那時候的善男子、善女人,不是修因的時候,就是轉身所生的時候;是善男子、善女人,他父母親所生的這個身體的肉眼是清淨的。他清淨到什麼程度呢?他能看見三千大千世界內外所有的山林河海,下至阿鼻地獄、上至有頂,他都能看得清清楚楚。在《大智度論》裏面說:所謂看,要怎麼叫作「看」呢?就像自己看見自己的手紋看得清清楚楚地叫作看。說我們現在也能看到好遠,但是那裏究竟怎麼回事看不清楚,那不算看。說轉輪聖王的肉眼能看見一百由旬內、像看掌中紋似的清清楚楚地,那叫作看。現在說父母所生的清淨肉眼有這麼大功能,能看見三千大千世界這麼廣大範圍內的山林河海;但是又說個「外」,三千大千世界內、三千大千世界外,這可見超過了三千大千世界所有的山林河海,下至阿鼻地獄、無間地獄的境界,上至有頂天,「有頂」是色界天的色究竟天,因為無色界天是沒有形色的,並且他不一定是高過色界天、不一定是那樣子;因為在人間的人得了四禪的時候、他又修無色界的四空定,成功了的時候、這時候他的壽命還在,等到死亡的時候他就在那裏,這無色界天的人他並不到別的地方去;所以這裏說「上至有頂」應該說是色究竟天。   像阿那律尊者、這大阿羅漢他們得到的天眼通能看見三千大千世界﹁如觀掌中庵摩羅果」就像手裏面拿一個水果自己看得會很清楚,說阿羅漢那個天眼看三千大千世界也那樣子看得清清楚楚的。現在這位受持讀誦《法華經》的人,他父母所生的清淨肉眼就和大阿羅漢的天眼一樣,但是加個內外、就還超過了阿羅漢的天眼了。初地菩薩他的天眼能看見一百個三千大千世界,這可見修行聖道越高的時候這功能是越大的,這不是凡夫的心力所能及。他能看見在三千大千世界內的所有山林河海、也能看見在三千大千世界外的所有山林河海,他能看見上至有頂天上的人、下邊能看見阿鼻地獄,中間的當然也是看得清清楚楚的。 亦見其中一切眾生、及業因緣果報生處,悉見悉知。   這應該說是天眼明的境界,天眼明是智慧境界了;天眼通只能看見那件事,至於那件事什麼因緣會那樣子,不是天眼通的境界,是天眼明的境界。所以這地方說父母所生清淨肉眼也能看見其中眾生的業因緣,什麼業力為因緣得到這樣的果報他也都能夠看見,他心裏面能明白是怎麼回事。這還是在六道生死裏面的業因緣境界,是屬於法眼的一部分。 庚二、偈頌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若於大眾中.以無所畏心.說是法華經.汝聽其 功德.是人得八百.功德殊勝眼.以是莊嚴故.其目甚清淨.父母所生眼.悉見三 千界.內外彌樓山.須彌及鐵圍.並諸餘山林.大海江河水.下至阿鼻獄.上至有 頂處.其中諸眾生.一切皆悉見.雖未得天眼.肉眼力如是.   若是在大眾之中,能以無所怖畏的心講說《法華經》的義理,這個人有什麼功德呢?你聽一聽他的功德,這個人能得到八百種功德的殊勝眼睛,以這樣的功德來莊嚴他的眼,所以他的眼是非常地清淨。他這個父母所生的眼睛能看見三千界內、三千界外的彌樓山,「彌樓山」就是七金山,翻個高山、或者光明山,金山發出光明叫光明山。還能看見須彌山及鐵圍山,這四大部洲之外還有個鐵圍山;還有其餘的山林、大海江河水,下至阿鼻獄、上至有頂處,其中所有的眾生、一切一切都能清楚的看見,雖然沒有得到天眼,他肉眼的力量就能有這種能力了。這是受持、讀、誦、解說、書寫《法華經》會得到這種功德、這眼睛有這種能力。我們現在佛教裏面說到四大部洲、說到須彌山的這些事情,在現代的科學家、天文學家的說法和我們經論上說的不一致,如果是有這樣的眼睛應該就會看得清清楚楚究竟是怎麼回事。 己二、耳根(分二科) 庚一、長行 復次,常精進!若善男子、善女人,受持此經,若讀、若誦、若解說、若書寫,得千二百耳功德。以是清淨耳,聞三千大千世界下至阿鼻地獄、上至有頂,其中內外種種語言音聲:象聲、馬聲、牛聲、車聲,啼哭聲、愁嘆聲,螺聲、鼓聲、鐘聲、鈴聲,笑聲、語聲。   復次,常精進!若善男子、善女人,他能夠放下塵勞的事情,他能發清淨心受持此《法華經》,或者是讀、或者是誦、或者是為人解說、或者是書寫《法華經》,他能成就千二百耳的功德。以這樣清淨的耳,能聽聞三千大千世界這麼廣大的範圍內:最底下到阿鼻地獄、最高到有頂天,其中內外種種的語言音聲都能夠聽到。能聽到象的聲音、馬的聲音、牛聲、車聲,啼哭的聲音、愁嘆聲,還有螺聲(這個螺是一種樂器)、還有鼓聲、鐘聲、鈴聲,歡笑聲、言語聲。 男聲、女聲、童子聲、童女聲,法聲、非法聲,苦聲、樂聲,凡夫聲、聖人聲,喜聲、不喜聲,天聲、龍聲、夜叉聲、乾闥婆聲、阿修羅聲、迦樓羅聲、緊那羅聲、摩羅伽聲,火聲、水聲、風聲,地獄聲、畜生聲、餓鬼聲,比丘聲、比丘尼聲,聲聞聲、辟支佛聲,菩薩聲、佛聲。以要言之,三千大千世界中一切內外所有諸聲,雖未得天耳,以父母所生清淨常耳皆悉聞知,如是分別種種音聲而不壞耳根。   這底下一共是六對,男聲、女聲是一對,童子聲、童女聲是一對,法聲、非法聲是一對,苦聲、樂聲是一對,凡夫聲、聖人聲是一對,喜聲、不喜聲是一對,這都是相對的。底下是天龍八部的聲音,能聽見天的聲音、還聽見龍的聲音、夜叉鬼的聲音、乾闥婆聲、阿修羅聲、迦樓羅聲、緊那羅聲、摩羅伽聲都聽到。還有火聲、水聲、風聲,如果嚴重的就是三災、災難的聲音。地獄聲、畜生聲、餓鬼聲,這三惡趣的音聲也能聽到。在三千大千世界之內的比丘、比丘尼的聲音都能聽到。聲聞聲、辟支佛聲、菩薩聲、佛聲,這四種聖人的聲音也能聽到,能聽見聖人在說什麼那真是很可貴的。前面眼根裏面沒有說看見聖人,但是這耳根裏面說聽到聖人的聲音了,照理說眼睛也應該能看見。   以要言之,三千大千世界中一切內外所有的聲音,這也說到「外」三千大千世界之外所有的音聲,雖然沒有得到天耳通,但以父母所生清淨常耳都能清楚的聽到。現在是說受持、讀、誦、解說、書寫《法華經》的人到了十信位這個程度的時候,他的眼根、耳根有這樣的作用。這裏面有個問題!就是如果我們現在自己學習佛法,我們看這經律論有不懂的地方,看不懂的時候你怎麼辦呢?就得找參考書、或者找一個人去問一問都不是那麼容易,現在這個菩薩他沒得無生法忍、他的眼睛能看見、他的耳也能聽見,這個問題可能就容易解決了,他隨時可以向佛菩薩說話、向阿羅漢請教、也可以請教彌勒菩薩(在天上照理說也能看見),隨時可以請問,那麼這件事是很方便了。「如是分別種種音聲而不壞耳根」他的耳根這樣去用的時候,他耳根還是正常,不會用得過勞破壞了、不會的。 庚二、偈頌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父母所生耳.清淨無濁穢.以此常耳聞.三千世 界聲.象馬車牛聲.鐘鈴螺鼓聲.琴瑟箜篌聲.簫笛之音聲.清淨好歌聲.聽之而 不著.無數種人聲.聞悉能解了.又聞諸天聲.微妙之歌音.及聞男女聲.童子童 女聲.山川嶮谷中.迦陵頻伽聲.命命等諸鳥.悉聞其音聲.地獄眾苦痛.種種楚 毒聲.餓鬼饑渴逼.求索飲食聲.諸阿修羅等.居在大海邊.自共言語時.出於大 音聲.如是說法者.安住於此間.遙聞是眾聲.而不壞耳根.   「父母所生耳,清淨無濁穢」,這可見受持、讀、誦、解說、書寫、所造成的業力,由那種業力得的這種果報就會有這種作用,是特別清淨而沒有濁穢。以這個父母所生耳就能聽聞到三千大千世界種種的音聲:有象車、馬車、牛車的聲音、有鐘鈴螺鼓聲、還有琴瑟箜篌聲、簫笛發出的音聲、還有清淨美妙的歌聲,這種種的音聲都聽到了,但是他不執著這殊勝的音聲;這個地方很重要,聽見了特別清淨微妙歌聲的時候心裏面還不執著,這是很重要的;如果聽見了就被迷住了那就有問題,現在佛特別說出來「聽之而不著」解釋這個問題。   無數種的人聲,「聞悉能解了」他能夠聽得懂、能明白很多種的語言。又能聽見諸天的聲音、諸天微妙的歌曲音聲、「及聞男女聲」這應該是欲界天,欲界天才有男女,色界天就沒有男女了,也聽見童子、童女的聲音。山川的嶮谷中、有迦陵頻伽鳥的聲音、命命鳥等諸鳥的聲音都能聽到。「地獄眾苦痛」在地獄裏面受到很多的痛苦、種種楚毒的聲音,餓鬼饑渴所逼、求索飲食的聲音,諸阿修羅等居住在大海的邊上自共言語的時候發出來大音聲,這個講說《法華經》的人,他安住在這個地方,遙聞這種種的音聲,而不會損壞他的耳根。 十方世界中.禽獸鳴相呼.其說法之人.於此悉聞之.其諸梵天上.光音及遍淨. 乃至有頂天.言語之音聲.法師住於此.悉皆得聞之.一切比丘眾.及諸比丘尼. 若讀誦經典.若為他人說.法師住於此.悉皆得聞之.復有諸菩薩.讀誦於經法. 若為他人說.撰集解其義.如是諸音聲.悉皆得聞之.諸佛大聖尊.教化眾生者. 於諸大會中.演說微妙法.持此法華者.悉皆得聞之.   在三千大千世界內、四天下的周圍、十方世界中禽獸鳴叫相呼的聲音,那個說法的人在這個世界全都能聽到。「其諸梵天上」色界天的初禪天是梵眾、梵輔、大梵天,二禪天是少光、無量光、光音天,三禪天是少淨、無量淨、遍淨天;色界二禪天的光音天、三禪天的遍淨天、乃至到有頂天就是四禪天的色究竟天,所有梵天上面的言語音聲,法師住於此、全都能得聞之。這地方有個問題,你若讀《俱舍論》,二禪、三禪、四禪他們不說話的、都是默然的,現在怎麼說「乃至有頂天言語之音聲」,這種天若是說話,就要從他的禪定出來入到初禪天,入於初禪的三昧才能說話,所以還是說話,不過這個禪不同了。   在人間所有的比丘眾和比丘尼眾,他們若是讀經典、誦經典、或者為人解說佛法,這位菩薩法師就在這個地方,他的耳朵自然可以全都聽聞到。還有這些大菩薩,他們讀經、或者誦經,或者為他人講說經法,或者他們著作解釋經律論的道理,像是這樣有聲音的讀說、或是沒有聲音的編輯,他也都能完全知道。諸佛大聖尊在三千大千世界內教化眾生,在各種大法會之中演說甚深微妙的佛法,受持這個《法華經》的人他住在自己的地方他也能聽到佛說法的音聲,這是最殊勝的了。 三千大千界.內外諸音聲.下至阿鼻獄.上至有頂天.皆聞其音聲.而不壞耳根. 其耳聰利故.悉能分別知.持是法華者.雖未得天耳.但用所生耳.功德已如是.   三千大千世界內外所有的音聲,下至阿鼻地獄、上至有頂天,皆能聞其音聲而不壞耳根,因為他的耳特別利,所聽到的聲音究竟是什麼義他都能分別明了。受持這個《法華經》的人「雖未得天耳」,這就表示他還沒得初禪、二禪、三禪、四禪,因為天眼通、天耳通一定要得禪定,得了禪定之後還要修這個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神足通、宿命通,在禪定中修神通你才能發出來天眼通、天耳通的;也有特別的人得到禪定不用修就能發出來五種神通,那樣的人少,多數還是要修的。現在說「雖未得天耳,但用所生耳,功德已如是」他沒有天眼通、天耳通,他就有天眼通、天耳通的作用,這是法的力量,受持、讀、誦、解說、書寫《法華經》能有這麼大的力量。 己三、鼻根(分二科) 庚一、長行 復次,常精進!若善男子、善女人,受持是經,若讀、若誦、若解說、若書寫,成就八百鼻功德。以是清淨鼻根,聞於三千大千世界上下內外種種諸香:須曼那華香、闍提華香、末利華香、瞻蔔華香、波羅羅華香,赤蓮華香、青蓮華香、白蓮華香,華樹香、果樹香,栴檀香、沈水香、多摩羅跋香、多伽羅香、及千萬種和香,若末、若丸、若塗香,持是經者於此間住悉能分別。   復次,常精進!若善男子、善女人,受持是《法華經》,自己若讀、若誦、若解說、若書寫,能成就八百的鼻功德。以這個清淨的鼻根能聞到三千大千世界上下內外種種的香氣,這個「上下」是在三千大千世界之內的上下;種種諸香,什麼香呢?「須曼那華香」中國話翻個善稱意香、令你滿意,「闍提華香」翻個金錢華香,「末利華香」翻個奈香、也翻個曼香,「瞻蔔華香」就是黃華香,「波羅羅華香」翻個熏華香,還有赤蓮華香、青蓮華香、白蓮華香、華樹香、果樹香、栴檀香、沈水香、「多摩羅跋香」翻個賢無垢,「多伽羅香」翻個木香,「及千萬種和香」很多種香合和起來的香,「若末」這香碎成末、或者做成丸、或者塗在身上的香,受持是《法華經》的人就住在這個世間,他的鼻完全能夠分別知道這三千大千世界所有的香氣。 又復別知眾生之香,象香、馬香、牛羊等香,男香、女香、童子香、童女香、及草 木叢林香,若近、若遠所有諸香,悉皆得聞,分別不錯。   前面是一切物的香,這底下是有情眾生的香:象的香、馬的香、牛羊等香,男香、女香、童子香、童女香,及草木叢林香,若近、若遠,所有種種的香他都能聞到、而且不會分別錯誤。 持是經者,雖住於此,亦聞天上諸天之香:波利質多羅、拘鞞陀羅樹香、及曼陀羅華香、摩訶曼陀羅華香、曼殊沙華香、摩訶曼殊沙華香、栴檀、沈水、種種末香,諸雜華香,如是等天香和合所出之香,無不聞知。   受持讀誦《法華經》的人,他雖然是住在人間,但是能聞到天上諸天的香。諸天的什麼香呢?「波利質多羅」這是釋提桓因宮殿前面的那一棵樹,中國話翻個緣生樹。「拘鞞陀羅樹香」中國話翻個大遊戲地樹,「及曼陀羅華香」翻個適意華香,「摩訶曼陀羅華香」就是大適意華香,「曼殊沙華香」翻個柔軟華香,「摩訶曼殊沙華香」就是大柔軟華香,還有栴檀香、沈水香、種種的末香、還有千萬種混雜起來的華香,像是這樣的諸天種種香、又再和合所發出的香,他沒有不聞到、不知道的。 又聞諸天身香,釋提桓因在勝殿上五欲娛樂嬉戲時香,若在妙法堂上為忉利諸天說法時香,若於諸園遊戲時香、及餘天等男女身香,皆悉遙聞。如是展轉乃至梵世、上至有頂諸天身香亦皆聞之。並聞諸天所燒之香及聲聞香、辟支佛香、菩薩香、諸佛身香亦皆遙聞,知其所在。雖聞此香,然於鼻根不壞不錯,若欲分別為他人說,憶念不謬。   又聞諸天的身香,什麼天呢?釋提桓因在他那個莊嚴的寶殿上面、有殊勝的五欲香、娛樂嬉戲時的香都聞到,或者是釋提桓因在妙法堂上為忉利諸天說十善法的香、或者是說佛法的香,或者釋提桓因在華果園林遊戲時候的香,「及餘天等」這是其他的天、不是釋提桓因,「男女身香」這也還是欲界天,「皆悉遙聞」他距離這麼遠也都能聞得到那種種的香。「如是展轉,乃至梵世」梵天、上至有頂諸天的身香亦皆聞之。並且還能聞到諸天所燒的香、及聲聞香、辟支佛香、菩薩香、諸佛身香也都能遙聞,知道這個香是在什麼地方。雖是得聞這麼多不同種類的香,然而這個鼻根不會損壞、不會有錯誤,若是要為他人分別述說的時候,記憶力很清楚、不會搞錯的。 庚二、偈頌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是人鼻清淨.於此世界中.若香若臭物.種種悉 聞知.須曼那闍提.多摩羅栴檀.沈水及桂香.種種華果香.及知眾生香.男子女 人香.說法者遠住.聞香知所在.大勢轉輪王.小轉輪及子.群臣諸宮人.聞香知 所在.身所著珍寶.及地中寶藏.轉輪王寶女.聞香知所在.諸人嚴身具.衣服及 瓔珞.種種所塗香.聞香知其身.   受持《法華經》的這個人鼻清淨,對於三千大千世界中種種的香氣、或臭物的氣味他都能聞到:須曼那香、闍提香、多摩羅香、栴檀香、沈水香及桂香、種種的華果香,還能知道眾生的香、男子女人的香,這個說法的人雖然住在很遠的地方,也能聞到這不同的香、知道這香氣所在處。「大勢轉輪王」這是金輪王,「小轉輪王」就是鐵輪王,「及子」輪王和他的兒子,還有「群臣」宮裏面的人,聞香知所在。這些人身體上穿戴的珍寶,還有地中的寶藏、「轉輪王的寶女」就是轉輪王的夫人,這個受持《法華經》的人能聞到他身體的香、就知道他在什麼地方。這麼多不同的人他們所莊嚴自己身體的用品、衣服及瓔珞、還有種種所塗抹的香,這個鼻清淨的人聞到這種種的香就能知道他的身分了。 諸天若行坐.遊戲及神變.持是法華者.聞香悉能知.諸樹華果實.及酥油香氣. 持經者住此.悉知其所在.諸山深嶮處.栴檀樹花敷.眾生在中者.聞香皆能知. 鐵圍山大海.地中諸眾生.持經者聞香.悉知其所在.阿修羅男女.及其諸眷屬. 鬥諍遊戲時.聞香皆能知.曠野嶮隘處.師子象虎狼.野牛水牛等.聞香知所在.   諸天或是在經行、或是宴坐、或是遊戲的時候,又或者是有什麼神通變化,受持這《法華經》的人,聞香悉能知。無數種類的樹、華、或果實、以及酥油的香氣,受持《法華經》的人安住在此地,悉知其所在。世界之內很多高山深谷危險的地方,那裏面有栴檀樹花盛開,在那裏面也有很多眾生的,鼻根清淨的這個人聞香皆能知。還有鐵圍山、或者是大海、或者是「地中諸眾生」地裏面的眾生,地獄眾生就是地中諸眾生了,還有蟲子一類的也是在地裏面,持經者聞香悉知其所在。阿修羅的男眾、阿修羅的女眾、及其諸眷屬「鬥諍遊戲時」,這阿修羅的煩惱大,他們互相有鬥諍的時候,或是遊戲的時候,受持經的這個人聞香皆能知。沒有人居住的空曠荒野、或是深山叢林危險的地方,有獅子、大象、老虎、豺狼、野牛、水牛等猛獸,這位菩薩他聞到不同的氣味就能知道這些眾生所在之處。 若有懷妊者.未辨其男女.無根及非人.聞香悉能知.以聞香力故.知其初懷妊. 成就不成就.安樂產福子.以聞香力故.知男女所念.染欲癡恚心.亦知修善者. 地中眾伏藏.金銀諸珍寶.銅器之所盛.聞香悉能知.種種諸瓔珞.無能識其價. 聞香知貴賤.出處及所在.天上諸華等.曼陀曼殊沙.波利質多樹.聞香悉能知.   若是有懷妊的,不知道懷的是男是女,或者是「無根」,懷妊的初開始、六根還沒有長齊全,也有懷妊後期還是有不足的,「及非人」或者有鬼神搗亂的事情,「聞香悉能知」就能知道是男是女、是有根無根、是吉祥是怎麼地。懷妊是懷妊了,最初的時候是能成就、是不成就,以鼻清淨的力量、聞香悉能知成就不成就,「安樂產福子」就是成就了、產下福德的兒女。以清淨鼻聞香的殊勝力量,能夠知道男女心之所念,那個染污的欲心和那愚癡心、或者瞋恚心,貪瞋癡的心他都能知道,也能知道這個男女是修學十善法、修行清淨善法的事,這等於是有他心通了。   地底下有很多隱伏的寶藏,或者是金、或者是銀、很多的珍寶,這麼多金銀珍寶都是用銅器盛載的,這位持《法華經》的果報他聞香悉能知。「種種諸瓔珞,無能識其價」它價值是幾高?沒有人能認識,但是這個鼻根清淨的人他一聞就知道是貴是賤、也能知道這瓔珞的「出處」它是生在什麼地方、「及所在」現在在什麼地方。天上有各式各樣的天華,曼陀羅華、曼殊沙華、波利質多羅樹開的華,聞香悉能知。 天上諸宮殿.上中下差別.眾寶華莊嚴.聞香悉能知.天園林勝殿.諸觀妙法堂. 在中而娛樂.聞香悉能知.諸天若聽法.或受五欲時.來往行坐臥.聞香悉能知. 天女所著衣.好華香莊嚴.周旋遊戲時.聞香悉能知.如是展轉上.乃至於梵世. 入禪出禪者.聞香悉能知.光音遍淨天.乃至於有頂.初生及退沒.聞香悉能知.   天上有很多的宮殿,這宮殿也有上中下的差別,就是由不同的珍寶天華來莊嚴,而他的清淨鼻聞香都能分別知道是上、是中、是下。天上的花園果林和殊勝的宮殿,還有「諸觀」就是特別高、能遠觀四方的樓觀,還有妙法堂,諸天在裡面娛樂的時候,持是經者聞香悉能知。諸天若聽法的時候,或者受用五欲樂的時候,來來往往行住坐臥的時候,持是經者聞香悉能知。天女所穿著的衣服、用上好的天華香來莊嚴,他們「周旋」追逐遊戲的時候,持是經的清淨鼻聞香悉能知。這都還是欲界的境界。   「如是展轉上」展轉由四王天、忉利天、乃至他化自在天,「乃至於梵世」色界天了,色界天上的人他現在入到禪定裏面,有的時候又從禪定裏面出來了,這些種種的情況,持是經的清淨鼻聞香悉能知。二禪的光音天、三禪的遍淨天、乃至於「有頂」四禪的色究竟天,最初生到天上去的時候他聞香能知道,再就是這個人死掉了從天上下來、來到欲界天、或者跑到三惡道去了,持是經的清淨鼻聞香悉能知。 諸比丘眾等.於法常精進.若坐若經行.及讀誦經典.或在林樹下.專精而坐禪. 持經者聞香.悉知其所在.菩薩志堅固.坐禪若讀誦.或為人說法.聞香悉能知. 在在方世尊.一切所恭敬.愍眾而說法.聞香悉能知.眾生在佛前.聞經皆歡喜. 如法而修行.聞香悉能知.雖未得菩薩.無漏法生鼻.而是持經者.先得此鼻相.   諸比丘眾等,對於聖法常能夠精進修行,或是宴坐、或是經行、或是讀誦經典,或在那寂靜的林樹下精進地修奢摩他、修毗婆舍那、或修法華三昧,受持《法華經》的人他聞到這修行的味道、就能完全的知道諸比丘眾在什麼地方用功。還有大菩薩,他有堅固的大願力,他或在坐禪、或者讀誦經典、或者是為人講經說法,持是經的清淨鼻聞香悉能知。「在在方世尊」處處地方如果有佛在那裏,佛就是一切所恭敬的,佛哀愍眾生的苦惱、為解除眾生的苦惱而為眾生說佛法,受持此經的菩薩他聞到這法香、他就能知道佛在為眾生說法。   眾生在佛面前親聞佛說法,內心都很歡喜,也都能夠如法的去修行,持此經的菩薩他聞香悉能知;若是有的眾生聞經不歡喜、還是懈怠,他也是能知道的。這個持經的菩薩他雖然還沒得到無漏法所得的那種鼻,那是聖人法性生身的鼻、而不是分段生死的這個鼻了,持經的這個人他沒有得到聖人的那個果報法性生身的鼻,「而是持經者,先得此鼻相」,先得到這個互用的、有六種根作用的鼻相;這種六根互用是聖人的境界、是法性生身的境界了,而這位受持、讀、誦、解說、書寫《法華經》的人,他還沒有到聖位,但是先得這種聖人的鼻相。   在這鼻相裏面說得非常地廣,的確有眼耳舌身的作用,這可見我們應該怎麼樣努力精進地去學習讀誦受持修學《法華經》了。我們凡夫看見人家如意果報的境界,就是會生起來一種仰慕歡喜心,但這種果報是由因來的,所以的確是應該從因上去努力才是最好的辦法。 己四、舌根(分二科) 庚一、長行 復次,常精進!若善男子、善女人,受持是經,若讀、若誦、若解說、若書寫,得千二百舌功德。若好若醜、若美不美、及諸苦澀物,在其舌根,皆變成上味,如天甘露,無不美者。若以舌根,於大眾中有所演說,出深妙聲,能入其心,皆令歡喜快樂。   復次,常精進!若是有善男子、善女人,受持這部《法華經》,或是讀、或是誦、或是解說這個經典裡面的義理、或是書寫,他的舌根能得到千二百的功德。是什麼功德呢?若是好的食物、或是醜的食物、或是美的不美的、或是有些苦澀的東西,入在他口中的時候,這個舌的作用能把它改變成一種勝妙的滋味,就像是天上的甘露那麼好,沒有哪一樣是不好的了,這個舌根有這種作用。《大智度論》上也提到佛的舌頭有這種作用,說是佛的喉嚨有那麼一個部分流出來一種汁液就如天甘露似的,能把所飲食不好的東西改變成為可口的,如天甘露無不美者,這位菩薩大概也是這樣子吧!   若是以這清淨舌根在大眾之中演說佛法的時候,能發出來特別深遠微妙的音聲,這個深妙的音聲能入在每一個聽眾的心裏面去,就是那個心被捉住了;若是我們平常人的聲音如耳旁風、沒聽到,這個人他聲音裏面所表達的義能入其心、能令聽者歡喜快樂。 又諸天子、天女、釋梵諸天,聞是深妙音聲,有所演說,言論次第,皆悉來聽。及諸龍、龍女、夜叉、夜叉女、乾闥婆、乾闥婆女、阿修羅、阿修羅女、迦樓羅、迦樓羅女、緊那羅、緊那羅女、摩羅伽、摩羅伽女,為聽法故,皆來親近,恭敬供養。   前面說這位菩薩受持讀誦《法華經》的果報,能夠得到好的音聲,能去宣揚佛法。這底下說有很多人來聽,不只是人間的人,還有欲界天的諸天子、天女、還有釋提桓因,還有「梵天」色界諸天他們都聽到了這樣深妙的音聲;因為這位受持讀誦《法華經》的人他有所演說的時候,他的言論道理都是分明有次第的,所以很多人都願意來聽、天上的人也來聽。還有很多的龍和龍女、龍裏面也有男女,還有夜叉、夜叉女,乾闥婆、乾闥婆女、阿修羅、阿修羅女,迦樓羅、迦樓羅女,緊那羅、緊那羅女,摩羅伽、摩羅伽女,這天龍八部為了聽他說法,也來親近這個人,對這位說法的菩薩生恭敬心、還供養他。 及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國王王子、群臣眷屬、小轉輪王、大轉輪王、七寶千子、內外眷屬,乘其宮殿,俱來聽法。以是菩薩善說法故,婆羅門、居士、國內人民、盡其形壽隨侍供養。又諸聲聞、辟支佛、菩薩、諸佛,常樂見之。是人所在方面,諸佛皆向其處說法,悉能受持一切佛法,又能出於深妙法音。   這人間的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或者是國王、或是國王的兒子,還有群臣眷屬,「小轉輪王、大轉輪王、七寶千子」這個轉輪王有七寶,七寶就是有﹁金輪寶」金所成的輪、金輪,還有﹁神珠寶」就是如意珠寶,還有﹁白象寶」白色的象,還有﹁紺馬寶」紺青色的馬寶,還有﹁玉女寶」就是轉輪王的夫人,還有﹁主藏臣寶」就是轉輪王管理財物的,還有﹁主兵臣寶」就是率領軍隊的大將軍;這是說大轉輪王有七寶,轉輪王還有千個兒子,內外的眷屬乘著宮殿也都來聽法。因為這位菩薩他能善巧方便的說法,所以這些婆羅門、「居士」就是人間的大富翁,還有國內的人民都以這一生的壽命隨時供養這個人。   又還有很多的聲聞眾、辟支佛、諸佛菩薩,也都歡喜來看見這個人,就是這些聖人也歡喜同他作朋友,若是這個人所在的地方,諸佛就都面向他住的地方說法,而這個人他的清淨耳能聽到佛說的法,聽到了以後完全能夠受持一切佛法,不會漏失掉的。「又能出於深妙法音」他又能為一切眾生開演出深妙的法音,這個微妙的舌根能開導一切眾生。 庚二、偈頌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是人舌根淨.終不受惡味.其有所食噉.悉皆成 甘露.以深淨妙聲.於大眾說法.以諸因緣喻.引導眾生心.聞者皆歡喜.設諸上 供養.諸天龍夜叉.及阿修羅等.皆以恭敬心.而共來聽法.是說法之人.若欲以 妙音.遍滿三千界.隨意即能至.大小轉輪王.及千子眷屬.合掌恭敬心.常來聽 受法.諸天龍夜叉.羅剎毗舍闍.亦以歡喜心.常樂來供養.梵天王魔王.自在大 自在.如是諸天眾.常來至其所.諸佛及弟子.聞其說法音.常念而守護.或時為 現身.   這個人的舌根清淨,終究不會接受惡味的,所有的飲食入到他口內、全都變成甘露妙味。這可見我們吃東西的時候……說你飯菜做得不好、你味調得不好,其實我們自己也有關係啊!這個人清淨的妙音聲在大眾裏說法,以種種妙法的因緣譬喻,引導眾生的心入於甚深的法義裡面,聽到他說法的大眾都有了法喜、也就表示有了信心了,於是施設種種上好的資具供養他。諸天眾、龍眾、夜叉及阿修羅等眾,都以恭敬心共同的來聽他說法。這個說法的人他若想要以微妙的法音普遍到三千大千世界去,隨他的心意所願、他的音聲就遍滿三千界了,他的舌根能有這種作用。大轉輪王、小轉輪王、及他們一千個兒子、眷屬,都恭敬合掌、常來聽法、接受他的教導。諸天龍夜叉、「羅剎鬼」又稱速疾鬼、「毗舍闍鬼」就是噉精氣鬼,這些天龍鬼神界的眾生也以歡喜心,常時願意來供養這位說法的菩薩。   「梵天王」色界初禪天的大梵天王、又稱娑婆世界主,「魔王」一般說是欲界頂天的這個魔王,「自在、大自在」或者說化樂天是自在天、他化自在天名為大自在天;也有說是色究竟天是大自在天、欲界的他化自在天名為自在天。「如是諸天眾,常來至其所」天上的人常來到這個講經說法的地方。諸佛及佛弟子聽到他說法的音聲常會憶念他、還守護他,或者有的時候也現身、有的時候來了但不現身。這舌根這麼樣的微妙,感動了這麼多的眾生,現出來這麼多殊勝的境界。 己五、身根(分二科) 庚一、長行 復次,常精進!若善男子、善女人,受持是經,若讀、若誦、若解說、若書寫,得八百身功德。得清淨身如淨琉璃,眾生喜見。其身淨故,三千大千世界眾生,生時、死時、上下、好醜、生善處惡處,悉於中現;及鐵圍山、大鐵圍山、彌樓山、摩訶彌樓山等諸山,及其中眾生,悉於中現。下至阿鼻地獄,上至有頂,所有及眾生,悉於中現。若聲聞、辟支佛、菩薩、諸佛說法,皆於身中現其色像。   復次,常精進!若是有善男子、善女人,他能受持這個《法華經》,或是朗讀、或是背誦、或是為他人講解演說、或是書寫此經,他的色身能夠得到八百種莊嚴的功德。得到的這個清淨身就像是清淨的琉璃似的,很多很多的人都歡喜看見他。因為他的身體特別地清淨微妙,三千大千世界的眾生,若是生的時候、或是死亡的時候,「上下好醜」或者是他死掉的時候向上去了、到人間天上去了,或者是下、跑到三惡道去了,他所受的果報或者是好、或者是醜、或者往生到「善處」好的地方、或者「惡處」受苦難的地方,這各式各樣的境界完全在他身體裏面現出來。   「及鐵圍山」圍繞在須彌山四大部洲的最外側,「大鐵圍山」在鐵圍山外又有一重大鐵圍山,「彌樓山」就是七金山,還有摩訶彌樓山等諸山,以及在這裡面的眾生,全都能夠顯現在他的身體之中,這位受持讀誦《法華經》的人有這種不可思議的事情。最底下到阿鼻地獄,最高到了有頂天,在這中間所有的一切及一切眾生、也都能夠在他的身體中顯現。若是聲聞眾、或是辟支佛、或是諸佛菩薩說法,也都能在他的身體裡面顯現出那種色像、也能現出來。 庚二、偈頌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若持法華者.其身甚清淨.如彼淨琉璃.眾生皆 喜見.又如淨明鏡.悉見諸色像.菩薩於淨身.皆見世所有.唯獨自明了.餘人所 不見.三千世界中.一切諸群萌.天人阿修羅.地獄鬼畜生.如是諸色像.皆於身 中現.諸天等宮殿.乃至於有頂.鐵圍及彌樓.摩訶彌樓山.諸大海水等.皆於身 中現.諸佛及聲聞.佛子菩薩等.若獨若在眾.說法悉皆現.雖未得無漏.法性之 妙身.以清淨常體.一切於中現.   若是有受持讀誦《法華經》的人,他的身體非常地清淨,就如同那個清淨的琉璃一樣,眾生都歡喜見到他。「又如淨明鏡」這身體又像是潔淨的明鏡似的,能顯現出一切的色像,菩薩在他自己這個清淨的身體裏面能看見三千大千世界內的所有事,但這件事「唯獨自明了」唯獨他自己能看明了,「餘人所不見」別人看不見。三千大千世界中一切的「群萌」很多的眾生,有天眾、人眾、還有阿修羅、地獄、鬼、畜生,這六道眾生種種的色像,都在他的身體中顯現出來。   諸天各式各樣的宮殿,乃至於有頂天的宮殿,或是鐵圍山、彌樓山、摩訶彌樓山,或是諸大海水等等的相狀,也都能顯現在他的身中。前面現出來的境界都是一般凡夫境界,這底下說聖人,若是諸佛和聲聞和一切的佛弟子菩薩眾等,或者他單獨住在一個地方,或者在大眾裏說法,這一切一切的境界,完全都能在他的身體裏面現出來。「雖未得無漏法性之妙身」他雖然還沒得到無漏的法性身,法性身是妙身,但是他現在父母所生的這個清淨的常體就有這種境界,這句話也表示這種清淨身是法性身的境界,但是受持讀誦《法華經》的人他沒得法性身,他就先有這種作用。 己六、意根(分二科) 庚一、長行 復次,常精進!若善男子、善女人,如來滅後,受持是經,若讀、若誦、若解說、若書寫,得千二百意功德。以是清淨意根,乃至聞一偈一句,通達無量無邊之義。解是義已,能演說一句一偈至於一月、四月、乃至一歲,諸所說法,隨其義趣,皆與實相不相違背。若說俗間經書、治世語言、資生業等,皆順正法。三千大千世界,六趣眾生,心之所行、心所動作、心所戲論,皆悉知之。雖未得無漏智慧,而其意根清淨如此。是人有所思惟、籌量、言說,皆是佛法,無不真實,亦是先佛經中所說。   復次,常精進!若是有善男子、善女人,在如來滅度以後,受持是經,若讀、若誦、若解說、若書寫,有千二百意的功德。我們現在讀〈法師功德品〉看見這位菩薩所得的果報,我們也應該生出一種仰慕、希求的心,這樣我們自然是應該要努力了。「以是清淨意根」乃至聽聞佛法一個偈,一偈是四句,或者還聽不到一偈、只是聽了一句就能通達無量無邊的道理,這是受持讀誦《法華經》的人他得的果報、得千二百意功德裏面就是這樣子,能通達無量無邊之義,這大智慧境界真是不可思議。   「解是義已」他自己明白這個道理以後,「能演說一句一偈至於一月」這一偈一句這麼少的文句裏面的道理他可以講一個月、講四個月、乃至可以講一年,這真是得了陀羅尼、得了旋陀羅尼了。他所說的佛法、隨他講說的道理、皆與諸法實相的真理不相違背,不會講的不合道理。「若說俗間的經書」他如果去講說世間法的經書,「治世的語言」世間人處世生存的方法,你做醫生、你做建築師、或者你做一個律師、或者你當一個國家的領導人應該怎麼樣統治國家,說這些事情,「資生業等」就是日常生活、能幫助你生活的種種事業,「皆順正法」也與佛的正法相隨順而不會有矛盾的。   三千大千世界裡面的六道眾生「心之所行」就是所行的境界,一般來說就是他的眼耳鼻舌身意的識、眼識乃至到意識,他就在色聲香味觸法上活動,色聲香味觸法就是六道眾生所行的境界。但是各別地說,色界天上他能入禪、他也懂得其他的事情;你若是欲界天上的人、釋提桓因乃至到龍、他們知道人的常識,知道治病的這些事情,有些龍長壽、諸天也長壽,他雖然欲樂的事情特別多、但是也知道人間治病的方法,很多的藥方他會知道;這六趣眾生、天龍乃至到地獄眾生,他心裏面在那個境界上行以後、他就有了行動了,或者作善、或者作惡、或者作什麼,這個行動應該說是身體上行動,而身體行動的時候就是心的行動,沒有心的作意身體不會動的,所以「心所動作」是他內心的活動表現於外的相貌,這「心所戲論」就是內心的活動表現在語言上面,當然六趣眾生都是貪瞋癡的境界,「皆悉知之」這就等於是有他心通了,而且還是很微細地皆悉知之。   雖然他還沒有成就無漏的智慧,但是他的意根清淨就有這種作用了。得無生法忍的大菩薩是得了無漏的智慧,無漏的智慧是根本智、或者說是實智,這根本智以後就有後得智,後得智是有分別的、根本智是無分別,說無漏就是根本智,他與諸法實相一念相應了的時候,雖然沒能夠斷除一切的煩惱,但是這個時候也是清淨無漏的了,這根本智與諸法實相相應的時候是無漏;這時候若是出定的時候就是後得智活動的時候,他如果一直保持正念、由無漏的根本智使令他的後得智不顛倒、就也是無漏的了。但是有的時候偶然地、忽然間也會出現有漏,因為沒到八地之前、他愛煩惱、見煩惱還沒完全清淨、忽然間也會有一點有漏,但是很快地又滅了,這是說法身十地菩薩是這樣子。現在這位受持、讀、誦、解說、書寫《法華經》的這個菩薩,他還沒得那個無漏的智慧「而其意根清淨如此」就能有這種作用。   這個人他內心裏面若是有思惟什麼事情、或者有什麼微細的因緣果報,他要籌量這個事情將來會怎麼樣、過去怎麼樣,或者有所言說、向外有所表達,他都是屬於佛法內的正思惟、正語,都是清淨無漏的,「無不真實」都是真實不虛的,表示這個人的境界常是與道相應。「亦是先佛經中所說」他所思惟籌量的、他所說的道理,都是過去佛經裏面所說的佛法,這就表示這個人內心的清淨莊嚴。 庚二、偈頌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是人意清淨.明利無濁穢.以此妙意根.知上中 下法.乃至聞一偈.通達無量義.次第如法說.月四月至歲.是世界內外.一切諸 眾生.若天龍及人.夜叉鬼神等.其在六趣中.所念若干種.持法華之報.一時皆 悉知.   「是人意清淨」這個受持讀誦《法華經》的人,他得的果報這個意根是清淨的,「明利無濁穢」心裏面很光明而且很銳利,沒有煩惱的濁穢,以此勝妙的清淨意根「知上中下法」,或者說一佛乘是上、辟支佛乘是中、聲聞乘就是下,了知三乘的佛法。乃至只聽聞了《法華經》的一個偈頌就能通達很多的義理,為人演說的時候也是很有次第如法的講解,這一個偈頌裡面的義理他能講說一個月、四個月、乃至這樣講說到一年的時間。這個三千大千世界內外的一切眾生類,或是天眾、或是龍、或者是人眾、或是夜叉、鬼神等,或在地獄道、餓鬼道、畜牲道……在六道之中的眾生,他們心念各式各樣的不同,受持讀誦《法華經》的果報「一時皆悉知」就是能這麼迅速。 十方無數佛.百福莊嚴相.為眾生說法.悉聞能受持.思惟無量義.說法亦無量. 終始不忘錯.以持法華故.悉知諸法相.隨義識次第.達名字語言.如所知演說.   百福莊嚴相的十方無數佛為眾生說法的時候,這位意根清淨的這個人,他都能聽聞、還能夠受持。「思惟無量義」他內心裏面能思惟他所受持的無量義,當然這種人的思惟是不可思議境界了,「說法亦無量」他為眾生說法也是不可限量的,「終始不忘錯」從一開始說法、乃至到最後都是有次第、而不會雜亂,也不會有忘掉、或者說錯的這種事,因為他受持《法華經》所以有這種功德果報。   「悉知諸法相」,悉是普遍的意思,他是普遍地通達了五蘊、六入、十二處、十八界、四諦、十二因緣、六波羅蜜,佛所說的一切法相他都明白;佛所說的這些修多羅叫作諸法相。「隨義識次第」隨那個法相裏面所詮顯的義,他就能知道這個法相的次第,這個義的次第他都通達無礙。   「達名字語言,如所知演說」他能知道種種的名字,能用種種的語言如他所知道的為一切眾生演說出來。譬如說『觀一切法空如實相、不顛倒、不動不退不轉』我們這麼觀,就是你觀察的相應了,實在來說這都是名字,說涅槃這也是個名字、說佛也是個名字、說空也是個名字,但是你這樣觀察就有作用。因為我們凡夫沒有相信佛法的時候,我們貪心來了、瞋心來了,也都是名字語言行動這樣子熏習自己,這些貪瞋癡、殺盜淫、妄言、綺語、惡口、兩舌、這些罪過的事情,或者是做種種善法,這都是個名字,用這個名字在心裏面動的時候就熏習在自己的阿賴耶識裏面了。   現在佛大慈悲、有大智慧,就是用佛法來清淨一下,你還是用這些名字語言,這戒定慧、奢摩他、毗婆舍那、六波羅蜜、正見、正思惟、正語、正業、正精進、正念、正定、四念處,也就是這些般若波羅蜜的功德在心裏面思惟、不斷地思惟,但是和一般凡夫的虛妄分別不同,一般的凡夫沒得禪定,他就是在散亂心裏面作功德、或者是造作種種的罪業;現在佛告訴我們修禪定,得了禪定的時候在禪定裏面思惟,用這四念處的觀察:觀身不淨、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也都是名字;你這樣思惟加上禪定力量的時候,就把那染污的虛妄分別逐漸地逐漸地都消滅了,初開始消滅種子的時候得無生法忍,最後就是得無上菩提了;所以這「達名字語言」這是佛的智慧才達名字語言。   我們凡夫有個毛病“懶”不歡喜修毗婆舍那,就歡喜修奢摩他、坐那裏不分別;在龍樹菩薩、無著菩薩、天親菩薩的經論著作裏面看,都是說有止也要有觀、有觀也要有止的,如果你只是修止、而不修毗婆舍那觀、那就有所不足,你不能得聖道的,因為毗婆舍那就是般若波羅蜜,般若波羅蜜才能殺煩惱賊的;修奢摩他成功了頂多就是得禪定,禪定只是把欲界的煩惱降伏住,煩惱的種子不能滅、不能滅就不能得聖道。而現在說「達名字語言」這是佛的智慧,佛菩薩告訴我們用名字語言殺煩惱賊,這個「名字語言」有這樣意思,這是其一。   其次就是這個「空」,我們在凡夫的時候是在「有」上活動,這心總是為這個「有」所動、很難清淨解脫,所以佛說自性空的時候就破這個有,我們就有希望得解脫了。說是不用空、沒有空,沒有空這毗婆舍那怎麼修法呢?很難!但是「空」又是個假名字,我們就先利用這個假名字修毗婆舍那,這樣我們才有希望能夠心不執著、心才能慢慢地不動了。 此人有所說.皆是先佛法.以演此法故.於眾無所畏.持法華經者.意根淨若斯. 雖未得無漏.先有如是相.是人持此經.安住希有地.為一切眾生.歡喜而愛敬. 能以千萬種.善巧之語言.分別而說法.持法華經故.   這個人若是有所言說的時候,都是遵循佛所說過的正法,以這樣真實的義理演說佛法,所以能夠在大眾之中無所恐懼。受持讀誦《法華經》的人,他意根的清淨就是能有這麼高的程度,「雖未得無漏」無漏的意根雖然還沒得到,但是就先有如是相了。這個人能夠受持《法華經》就是「安住希有地」,智者大師說這是十信,十信這個時候再進一步就得無生法忍了,但這是很稀有的境界,雖然不是聖、但是已經有了聖人的氣氛了,為一切眾生所歡喜、為一切眾生所愛敬。這個人懂得千萬種的語言、能夠用不同的語言善巧方便的為眾生分別演說佛法。他怎麼有這麼大的能力呢?因為他以前受持、讀、誦、解說、書寫《法華經》的緣故,所以有這種功德果報。 《妙法蓮華經》〈常不輕菩薩品‧第二十〉常不輕菩薩品‧第二十   先解釋品的題目「常不輕菩薩」這是這位菩薩的名稱,這「常」是長時期的意思、不是短時的、不是暫時的,「不輕」就是不輕慢、就是恭敬的意思,這位菩薩他觀察四眾弟子、一切眾生皆有佛性、將來都會成佛的,所以他不敢輕慢、是生恭敬心的,所以叫作常不輕菩薩,這在文裏面會有詳細的說明。 丁三、引信毀福罪證勸流通(分二科) 戊一、長文(分三科) 己一、雙指前品所說罪福 爾時,佛告得大勢菩薩摩訶薩:汝今當知,若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持法華經者,若有惡口罵詈誹謗,獲大罪報,如前所說。其所得功德,如向所說:眼耳鼻舌身意清淨。   這是屬於第三科「引信毀福罪證勸流通」,就是前面〈隨喜功德品〉〈法師功德品〉都是讚歎受持、讀誦、解說、書寫《法華經》的因功德和果功德,此一品再引:你信順就會有福、你毀謗就會有罪過,引釋迦牟尼佛宏揚《法華經》的事實來證明這件事,勸我們發心修學《法華經》、流通《法華經》。   爾時,佛告得大勢菩薩摩訶薩,「得大勢」就是大勢至菩薩,這表示我們修學《法華經》這威猛大勢之力是不可思議的,在因的時候來說,有疾速地、迅速地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的力量,就算是毀謗《法華經》了、也會拔除他的苦惱,還是聽聞《法華經》得成聖道、得無上菩提的,所以佛告訴得大勢菩薩摩訶薩說:你現在「當知」應當注意,若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受持《法華經》的這四眾弟子「若有惡口罵詈誹謗」,人家發無上菩提心、發信樂心受持讀誦《法華經》應該讚歎才對,而他卻惡口罵詈誹謗,這個人會得很大罪報的。有幾大呢?「如前所說」就像前面〈譬喻品〉和〈法師品〉裏面有說。若是他能夠受持讀誦《法華經》而不謗毀,那麼所得到的功德「如向所說」就是前面〈法師功德品〉所說的「眼耳鼻舌身意清淨」六根互用的那種功德。 己二、雙明往昔信毀果報(分二科) 庚一、明事本(分二科) 辛一、明最初一佛(分六科) 壬一、時節 得大勢!乃往古昔,過無量無邊不可思議阿僧祇劫。   第二科「雙明往昔信毀果報」分兩段,第一段「事本」就是這一段的因緣事以佛為本。「事本」裏面分兩科,第一科「明最初一佛」說最初的那一位佛。   得大勢!過去的時候,經過無量無邊不可思議阿僧祇劫這麼久遠的時間。這個時間若和〈壽量品〉說釋迦牟尼佛久遠成佛的那個時間來對比,這裏的時間還不能算久,可見這還是釋迦牟尼佛成佛以後大權示現的境界了。 壬二、名號 有佛,名:威音王如來、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   這佛的名號叫威音王如來,或者說是這位佛他演說《法華經》的音聲如王那麼樣的尊重,有大威力能令眾生速得無上菩提,所以叫威音王如來,十號具足。 壬三、劫國 劫名離衰,國名大成。   威音王如來那個時代的名稱叫作「離衰」,這眾生能夠修學佛法,能棄捨貪瞋癡的三種衰,所以劫名叫離衰。那個國家的名字叫作「大成」,就是相信佛法以後能得無上菩提、當然是大成就。 壬四、說法 其威音王佛,於彼世中,為天人阿修羅說法:為求聲聞者,說應四諦法,度生老病死,究竟涅槃;為求辟支佛者說應十二因緣法;為諸菩薩,因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說應六波羅蜜法,究竟佛慧。   這位威音王佛出現在那個時代,出現了以後他做什麼事情呢?就在他那個世界裡面,為天、為人、為阿修羅(這是三善道眾生)講說佛法。怎麼樣的講呢?「為求聲聞者」目的是想要得涅槃,聽聞佛的法音而得悟道這樣根性的人,佛為他說四諦法,這四諦法與他是相應的,四諦:苦集滅道,苦集是世間因果,滅道是出世間因果;「苦集」苦是果、集是因,「滅道」滅是果、道是因,這世出世間的因果都是先說果、而後說因,佛說法是這樣次第:世間的因果、果是苦,先說苦、令人生厭離心;出世間的因果說滅,滅是指涅槃說、涅槃是安樂的,慕果而修因。「說應四諦法,度生老病死」就能解脫生老病死的苦惱,「究竟涅槃」最後能得到究竟的涅槃;不是說得到四禪八定就是涅槃,那是不究竟的,這個「究竟涅槃」是在四諦這個佛法範圍內,他是修行成功所成就的涅槃,這是究竟的了。   為求辟支佛這樣的人,就為他說應十二因緣法,這「辟支佛」翻個獨覺、或翻個緣覺,這種根性的人比聲聞者利一點,就說與他相應的十二因緣法,就是說這個惑業苦了,由惑而起業、由業而得苦、得了苦的果報之後又起煩惱、又造業,就是這樣的因緣流轉生死的,若能夠覺悟就得解脫了,惑滅則業滅、業滅則苦滅、苦滅就得安樂了。   「為諸菩薩」就是發大悲心的人,這種人是大人,他們同情一切眾生的苦難,不是只自己得涅槃就好了。這種大心的人、大智慧的人,佛怎麼樣為他說佛法呢?「因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因者由也,由於令他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得無上菩提故,就說與他相應的六波羅蜜的法門,說這個法門就能究竟圓滿地成就佛的智慧了。   這裏面的前兩種人,求聲聞者、求辟支佛者,這兩種人只是為自己解脫生老病死而修學聖道的,菩薩是發大悲心、要解脫一切眾生的生老病死,這須要大智慧境界;什麼時候才能夠圓滿這種大智慧、才能度化一切眾生呢?就是圓滿修六波羅蜜的因,得無上菩提的果以後才能大自在的廣度眾生,就是到佛的境界。說菩薩能度眾生也是的,但是還沒有佛那麼樣的圓滿自在。這樣說,為了度化一切眾生而要修學佛法,成佛以後不久就入涅槃了,這與他最初發無上菩提心的時候就有點不符合了,所以小乘佛法裏面說佛究竟涅槃了,很明顯地知道那是一種方便的說法,不是佛的真實義。這位威音王佛也和釋迦牟尼佛一樣,也是這樣隨機說法廣度眾生的。 壬五、佛壽 得大勢!是威音王佛,壽四十萬億那由他恒河沙劫。 壬六、正像 正法住世劫數,如一閻浮提微塵;像法住世劫數,如四天下微塵;其佛饒益眾生已,然後滅度。   佛這麼長的壽命,什麼時候出家沒有詳細說;就是出家以後、說法圓滿、入涅槃以後,他的正法住持世間的劫數有多長呢?就像是一個閻浮提的微塵數,那也是很久的時間了。像法住世的劫數就如同四天下的微塵數,那是更多、更久的時間了。正法和像法的佛法住在世間還能夠廣度眾生,末法就不提了,因為末法的時候能得聖道的人很少很少了。「其佛饒益眾生已,然後滅度」威音王佛利益眾生圓滿了以後,然後才再滅度入涅槃了;從這就知道這是應化身。這佛滅度說在這個地方,也許這位佛到了正法像法結束的時候才滅度的。 辛二、明次第二萬億佛 正法像法滅盡之後,於此國土復有佛出,亦號威音王如來、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如是次第,有二萬億佛,皆同一號。   這第二科「明次第二萬億佛」就是最初的第一位威音王佛入涅槃之後,次第有二萬億同名號的佛出現世間,中間沒有其他不同名的佛出世、沒有其他佛的間隔。「正法像法滅盡之後,於此國土復有佛出」,這樣就知道威音王佛一定是在正法之前入滅度的了。正法像法都滅盡以後,又有一位佛出現世間,佛號也叫作威音王如來、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如是次第有二萬億佛皆同一號」都叫作威音王佛。 庚二、明本事(分三科) 辛一、就本時雙標兩人名 最初威音王如來既已滅度,正法滅後,於像法中,增上慢比丘有大勢力。爾時,有一菩薩比丘,名常不輕。   這前面說的「事本」說到這因緣事的根本是由佛那裏來的,如果沒有佛當然也沒有法、也沒有僧了。現在第二科說「本事」說常不輕菩薩他以前的的一段因緣事。   最初的那一位威音王如來已經滅度了,在正法息滅以後,正法住世的時候佛教徒彼此之間的糾紛比較少,在像法的這時候「增上慢比丘有大勢力」他們的力量非常地大。這「增上慢比丘」在前面講過,在這裏的意思,三論宗嘉祥大師的《法華疏》上說:這個增上慢比丘就是指貪著小乘的三藏學者說的;若按這樣的解釋,也就類似現在南北傳佛法這個情形,就是小乘佛教的學者認為小乘佛法就是究竟圓滿的,另外沒有佛法了,這叫作增上慢。「增上慢比丘有大勢力」他們的勢力很大,這「有大勢力」或者可以說是人數多,大家都是這樣的思想,人數多那麼力量就大了。   「爾時,有一菩薩比丘」這就是大乘佛法的比丘了,受了菩薩戒的菩薩比丘,名字叫「常不輕」,這樣就是說了兩個人的名字,一個增上慢、一個常不輕,就是大乘的比丘和小乘的比丘、兩方面對立了。 辛二、雙明信毀之相(分二科) 壬一、明信者之得 得大勢!以何因緣名常不輕?是比丘凡有所見,若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皆悉禮拜讚歎,而作是言:「我深敬汝等,不敢輕慢。所以者何?汝等皆行菩薩道,當得作佛。」而是比丘不專讀誦經典、但行禮拜,乃至遠見四眾,亦復故往禮拜讚歎,而作是言:「我不敢輕於汝等,汝等皆當作佛。」   這底下「雙明信毀之相」,說明信的行相、毀的行相。第一科是「明信者之得」信仰大乘、信順大乘佛法,他會有好的成就。佛召呼得大勢菩薩說:什麼因緣叫作常不輕呢?就是這位菩薩比丘,他「凡有所見」不論他見到什麼樣的人,他只要看見到:或者是比丘、或者比丘尼、或者是優婆塞、或者是優婆夷,他都向他們頂禮,「禮拜」就是身業的磕頭、「讚歎」口業上的讚美,當然內心裏面也是恭敬的,這是三業的供養。   「而作是言」他還要加以說明的,因為你是個菩薩比丘,比丘禮戒臘高的比丘那是如法的,若去禮比丘尼、禮優婆塞、優婆夷,這就是有一點反常了,不管是比丘戒、菩薩戒都是不合的;但是看他有什麼樣理由他要這樣做。他說:「我深敬汝等」,我表現於外的禮拜這還不足以表示明白,在我心裏面深深地恭敬你們,我一點都不敢輕慢你們、不敢瞧不起。「所以者何?」因為什麼要深敬汝等、不敢輕慢呢?「汝等皆行菩薩道,當得作佛」你們若發了無上菩提心,然後修行菩薩道六波羅蜜、廣度眾生,你們將來就能成佛,現在你們是未來佛,我看你們就是看見佛了,所以我深敬汝等、要禮拜讚歎的。他的理由就是這樣子。   天親菩薩的《法華論》說:這個常不輕菩薩他知道一切眾生皆有佛性,所以不敢輕慢。有佛性,這個「佛性」究竟是什麼呢?嘉祥大師解釋「諸法從本來,常自寂滅相」,這寂滅相就是佛性。《大品般若經》上說「諸法如即是佛」,《金剛經》說「離一切相即名諸佛」、「如來者諸法如義」,諸法如就是佛。這位常不輕菩薩他看一切眾生都是如、那就是佛,能見的也是如、所見的也是如,都是寂滅相這種無分別的境界,那麼就都是佛。但是在眾生本身來說還不是佛,因為還是顛倒迷惑,所以雖然有佛性、有這個如,但是他還迷惑,他若能行菩薩道將來就可以成佛了,而這位菩薩他這樣做的理由就是這樣意思。   如果在理性上說:見一切法皆是如,這樣說正是禪師那個故事的道理,就是洞山禪師他去見心平和尚,這心平和尚當時年紀可能也是大了,是個有身分有地位的大禪師。洞山禪師在參學的時候也到那兒去拜訪、向他學習禪的,去了的時候就給他磕頭,這心平和尚說:『莫禮老朽!』說這個臭皮囊是必朽之物,這個老朽的境界你頂禮他作什麼?莫禮老朽!這洞山禪師也是不得了的人,他就回答一句:『禮非老朽!』就是我磕頭、不是頂禮那個老朽,是頂禮那個不老朽的;就是說這個臭皮囊裏還有一個不臭的佛性,這個佛性是什麼呢?就是寂滅相、諸法如。那麼洞山禪師說:我不是禮這個老朽,是禮那個不老朽的諸法如。現在這位菩薩正是這個意思,「我深敬汝等」,當然這個菩薩是開悟了,所以他是觀一切法如、禮這個如。在禮的時候,表面上他身體是磕頭禮拜了,在心裏面是「能禮所禮性空寂」,是無差別相、無分別相的境界,沒有可輕慢的。   在眾生這一方面來說,也不能夠執理廢事,所以又說一個「汝等皆行菩薩道,當得作佛」,如果是這樣講,也應該說他沒有犯戒;或者說這個屬於遮戒、不是性戒,這菩薩他行菩薩道、性戒決定不會犯,這遮戒有的時候有多少出入;或者說常不輕菩薩他不是一般的凡夫菩薩,是已經成佛了的、是大權示現的菩薩,他知道眾生的根性應該怎麼度化,所以隨其所應而示現之,那就是破格了、不順常軌,這樣也可以說是他不犯戒。   「汝等皆行菩薩道,當得作佛」,這裏面也表示一個意思,這常不輕菩薩必是聽了《法華經》了,知道一切眾生都可以作佛,他這樣就等於為一切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授記作佛了,也等於是在宣傳《法華經》的真義了,但就宣說這一樣,其他求聲聞的、求辟支佛的都不提;這位菩薩這樣子的作風,這樣子去行菩薩道,這是他大權示現的一種行為,若我們生死凡夫不知道眾生的根源,就還是老實正常一點,就是不能這樣禮拜的。   前面說他禮拜四眾、為他們授記作佛,這是一種行為;另外這位常不輕比丘他還有什麼功課呢?他不是只專一地讀誦經典,也不是但行禮拜,就是他也禮拜四眾、也讀誦經典,是兼而有之的,乃至遠遠地看見四眾、他也主動地走上前去禮拜讚歎,並且這麼說:「我不敢輕於汝等,汝等皆當作佛」,也是這樣作法。   這是「明信者之得」他相信第一義諦、他就觀一切法如、平等相,為一切眾生、為四眾弟子授記作佛,這樣子做,這是信者之得。 壬二、明毀者之失 四眾之中,有生瞋恚心不淨者,惡口罵詈言:﹁是無智比丘從何所來?自言我不輕汝,而與我等授記當得作佛,我等不用如是虛妄授記!」如此經歷多年,常被罵詈,不生瞋恚,常作是言:﹁汝當作佛。」說是語時,眾人或以杖木瓦石而打擲之,避走遠住,猶高聲唱言:﹁我不敢輕於汝等,汝等皆當作佛。」以其常作是語故,增上慢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號之為常不輕。   這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四眾之中「有生瞋恚」,這可見也有的人不瞋恚,但是有的人就發脾氣了、心裏面忿怒,就是煩惱了、這心裏不清淨了,口出惡言來毀辱他,罵他說:這個沒有智慧的比丘是從什麼地方來的?其實這是大智慧境界,但是他們不知道就說是無智慧。「自言我不輕汝」自己說我不輕慢你,還給我們授記、說我們將來能成佛。「我等不用如是虛妄授記」,若是佛的大智慧知道這個人怎麼樣的行菩薩道、什麼時候作佛,那是真實授記;你這個無智慧的人怎麼虛妄分別給我們授記,這是不對的!我們不同意!說這種話就是拒絕他的意思了。這其實也是真實的授記,但就說他是無智比丘、拒絕他的虛妄授記,這就是輕視他、輕賤他的意思,而且有了瞋心、這心忿怒之後說出來的惡言,這個罪過就大了;如果是以恭敬心說出來讚歎的話,那是有功德、力量也是很大;就是你用的心力大,去作功德、功德就大,去造罪、罪也是大。   這樣子經過了很多年,他常是這樣做、常被人家罵詈毀辱,這個常不輕菩薩他心不動,可見他必是修止觀了,與第一義諦有多少相似地相應了。他還是常常的說這句話:「汝當作佛」你應該作佛,不要作地獄、餓鬼、畜生,也不要作人。他說這樣話的時候,四眾裏面有的人或者是用木棍來打他、或者用瓦石遠遠地丟過來打他;這個菩薩他的態度就是躲避開、走到遠遠的地方去,停住下來的時候仍舊高聲唱言:「我不敢輕於汝等,汝等皆當作佛」。遠遠地走開還是說這句話,這可見他很慈悲、繼續地警覺你,你現在惡口罵詈、用杖木瓦石打人,這是作佛?是作眾生呢?你們雖然是有罵人打人的行為,但我還是不敢輕慢你們,你們皆當作佛的。因為他常這樣作、常說這樣的話,所以那些增上慢的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就給他取個外號叫「常不輕」。 辛三、雙明信毀果報(分二科) 壬一、明信者果報(分二科) 癸一、明果報 是比丘臨欲終時,於虛空中,具聞威音王佛先所說法華經二十千萬億偈,悉能受持,即得如上眼根清淨、耳鼻舌身意根清淨。得是六根清淨已,更增壽命二百萬億那由他歲,廣為人說是法華經。於時,增上慢四眾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輕賤是人,為作不輕名者,見其得大神通力、樂說辯力、大善寂力,聞其所說,皆信伏隨從。   這個比丘臨要命終的時候,在虛空裏面,具足地聽聞到威音王佛……威音王佛現在是在像法時代,就是入涅槃已經很久了,但是這時候入滅而不滅,所以這個比丘又聽聞到了威音王佛以前所說《法華經》的二十千萬億偈,他聽聞了這二十千萬億偈就能受持、他能夠憶念不失,這個也可以說得陀羅尼了。「即得如上眼根清淨」他就能得到像上面〈法師功德品〉說的那個眼根清淨,得到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的清淨。得了禪定,程度最低的就是欲界的人,欲界的人這個欲是散亂的,散亂人的記憶力就不會太好,除非是果報有多少特殊,但是欲還是能破壞的。現在這位菩薩他一定是修戒定慧,這樣行菩薩道久了當然是會進步,所以臨命終的時候聽聞了這麼多的佛法能受持,這是得到的一種果,聞法能持這種果報。   第二個果,即得如上所說的眼耳鼻舌身意根的清淨,「得是六根清淨已」就是六根互用了,成就這樣六根清淨的功德之後「更增壽命二百萬億那由他歲」,他本來是臨命終的、命要死了,結果又「增」又延長這麼多的壽命,於是乎又再廣為人說這個《法華經》;就是他有這種增壽說法的果報。剛才說欲界的人這個欲能破壞自己的功德,若得到禪定、沒有欲的時候,這個能力就強了一點,但是還沒有般若波羅蜜。現在這個人得到陀羅尼、六根清淨,也還不能說他得無生法忍,但就是沒得、這能力也是特別強的了。   在這個時候,這些增上慢的四眾: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這些瞧不起他的人,為他取名字是不輕的這些人,看見這個常不輕比丘得到「大神通力」,就是他六根清淨、得了陀羅尼,這個人是有禪定的功夫了,不然怎麼能有神通呢?或者說前面能夠增壽、廣為說法,這也可以說就是神通力。「樂說辯力」他有大辯才的力量,又有慈悲心能夠廣為眾生說法,這個時候他得六根清淨了,從前面〈法師功德品〉看,這種人的辯才不可思議。「大善寂力」這是甚深的禪定了。這「樂說辯力」是大智慧境界、或者說這是如來座,「大神通力」或者說如來室,「大善寂力」也就是如來衣。「聞其所說,皆信伏隨從」聽聞他所說的道理,改變了以前輕賤的心情了,就相信他、又對他表示恭敬了,於是就隨從他、向他學習、尊重他了。這可見你說法說的是真理、沒有錯,還不決定能夠利益人;需要有神通、大辯才、大善寂力那才能度化這些惡人,這些惡人看見有神通、他也就不敢對你惡了;所以「有大神通力、樂說辯力、大善寂力」這是我們應該仰慕的地方,其他那些名聞利養的事不是真實的,要行菩薩道、非要努力充實自己才可以。 是菩薩復化千萬億眾,令住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命終之後,得值二千億佛,皆號日月燈明,於其法中,說是法華經。以是因緣,復值二千億佛,同號雲自在燈王,於此諸佛法中,受持讀誦,為諸四眾說此經典故,得是常眼清淨、耳鼻舌身意諸根清淨,於四眾中說法,心無所畏。   惡人能信伏他這也是一種果報。他又能夠教化千萬億的眾生、令他們安住在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他所教化的眾生更多了。底下又繼續有新的成就,他命終以後又遇見二千億佛,這麼多佛的名號都叫作「日月燈明佛」。他在日月燈明佛的佛法裏面他還是學習《法華經》、講說《法華經》。這底下他又有進步了,因為他在威音王佛所學習《法華經》、宏揚《法華經》得到很大的利益,之後又在二千億日月燈明佛那裏還是學習《法華經》、講說《法華經》,以這樣殊勝的因緣,又再遇見二千億佛,「同號雲自在燈王」這個名號又是兩千億,在這二千億雲自在燈王佛的法裡面,他還是受持《法華經》、讀誦《法華經》,為諸四眾還是說此《法華經》的,還是這樣學習。   由於前面講說《法華經》、行菩薩道,又能遇見這麼多佛,遇見這麼多佛還繼續地在宏揚《法華經》,所以能夠「得是常眼清淨、耳鼻舌身意諸根清淨」,這就是得無生法忍了,「得是常」長遠永久的是法性身了。如果是分段生死的身體是要死亡的,那麼那些功德就不存在了,要再得身體才能再出現,就是有變化。現在「得常眼清淨、耳鼻舌身意諸根清淨」是法性身了,這個清淨的功德是永遠不會變化了。「於四眾中說法,心無所畏」他在大眾裏面說法的時候、心裏面沒有怖畏了,這個就表示得無生法忍了。   《華嚴經》〈十地品〉說:得初歡喜地的時候就成就了五種無所畏(不活畏、死畏、惡名畏、墮惡道畏、大眾威德畏)沒有這五種恐怖。第一種「不活畏」不活的恐怖,我們凡夫就恐怕生活困難,有不能活的恐怖、所以想要集聚財富,得了初歡喜地的菩薩沒有這個不活的畏,他觀察這身體無我無我所、這是畢竟空的,連這個身體都不愛著了、何況衣食住的這些事情,更是沒有這種顧慮、沒有不活的恐怖。   第二個「死畏」沒有死亡的恐怖,他觀察這個身體畢竟空寂、無我無我所,沒有生死的差別,死、沒有那麼回事情,哪有生死啊!所以沒有死的恐怖。第三「惡名畏」沒有惡名的恐怖,說是有人破壞我,我的名聲被人破壞了,我要找律師告你賠償我的損失,沒有這回事;你謗毀他、他完全不介意,因為他不希求名聞利養,而貪著心強的人就會有惡名的恐怖,這聖人他不會做壞事、他不怕別人破壞他的名譽,所以也就沒有這個惡名的恐怖。再就是「墮惡道畏」沒有墮惡道的恐怖,得了初歡喜地的菩薩他如果來到人間度化眾生,也有個父母所生的身體,他說:我死了我一定能到十方世界見佛的,決定不會墮三惡道去;所以沒有這種恐怖。   第五個是「大眾威德畏」沒有大眾威德的恐怖,這位菩薩他已經得無生法忍了,我們在凡夫的時候、用這有所得的心情發菩提心,啊!無上菩提是特別高貴的、生死煩惱是可輕賤的,我願意得無上菩提!這還是有所得、還不是真實的;初得無生法忍的時候,那個清淨無漏的心出現了,他真實是發無上菩提心了,他那無上菩提心、大悲心都能與第一義諦相應的,那的確是發無上菩提心了,他這個無上菩提心面對一切眾生的時候,他心裏想:沒有一個人能趕上他發的無上菩提心,所以沒有這種大眾威德的恐怖。   其次,他又得到另四種無所畏(菩薩四種無所畏:能持無所畏、知根無所畏、決疑無所畏、答報無所畏),就是得無生法忍的這個歡喜地菩薩他得陀羅尼了、能總持無量無邊的佛法,隨時能為一切眾生說法,所以心無所畏懼。《瑜伽師地論》說,賢位的菩薩是把經論都背得很熟,但也會忽然間忘了其中幾句、也會有這個情形,這聖人可不是這樣子。從這些教義上看,我們本師釋迦牟尼佛滅度之後,這些大阿羅漢結集經典的時候,由阿難尊者背誦出這個經文,阿難尊者那時候也是大阿羅漢了、不是初果,他能夠誦出他所聽聞的這些佛法,其他那些大阿羅漢在座下聽,喔!你說得對!這是佛說的!這可見那些大阿羅漢他們在心裏面都是能背誦經的,就是聖人的那種清淨心的確是不可思議。聖人他如實地聽到什麼,就能如實地知道那個文、能知道其中那個義。我們凡夫就是當面談話都不容易明白,何況傳說、那更是有問題了,所以佛法後來還是要用文字記錄,雖然難免也是有些錯誤,可是你真實地去深入學習佛法,心裏也會有個數,也不是那個字就能影響你的。這裏說到這個菩薩得陀羅尼了,這是聖人、不是凡夫,他能受持無量無邊的佛法,他在為眾生說法的時候心無所畏,這是第一種無所畏。   第二種無所畏,就是他知道眾生的根性、知道眾生領解佛法的因緣,他能夠隨其所應而為說法,所以也無所畏。第三個無所畏,十方眾生有疑問來問他、他決定能如法的回答,所以也無所畏。第四個無所畏就是菩薩他能夠善巧的回答問難,所以心也無所畏。   這裡說這位常不輕菩薩於四眾中說法的時候心無所畏,沒有這個怖畏,這表示他已經入聖道了;前面「得六根清淨」那還是十信位,這底下「得是常眼耳鼻舌身意諸根清淨,於四眾中說法心無所畏」,正符合《華嚴經》〈十地品〉所說的這種境界,就是得無生法忍了、是聖人了。 得大勢!是常不輕菩薩摩訶薩,供養如是若干諸佛,恭敬尊重讚歎,種諸善根,於 後復值千萬億佛,亦於諸佛法中,說是經典,功德成就,當得作佛。   佛又召呼大勢至菩薩說,這位常不輕菩薩摩訶薩他供養這麼多的佛,對這麼多的佛能夠恭敬、尊重、讚歎,又能行六波羅蜜,還繼續地修奢摩他、毗婆舍那,這麼樣的栽培善根;之後又遇見千萬億這麼多的佛,在這麼多佛的佛法中也還是說《法華經》,功德圓滿成就了,「當得作佛」就得無上菩提了。   這是說得果報,說常不輕菩薩由最初的凡位、到最後得無上菩提、中間的這段過程一直地是在學習《法華經》、宏揚《法華經》,最後得成佛果。 癸二、結會古今 得大勢!於意云何?爾時,常不輕菩薩豈異人乎?則我身是。若我於宿世不受持讀誦此經、為他人說者,不能疾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我於先佛所受持讀誦此經、為人說故,疾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得大勢!於意云何?那個時候的常不輕菩薩豈是別的人嗎?「則我身是」就是釋迦牟尼佛。若是我在過去世的時候,不受持讀誦這《法華經》、不為他人解說,我就不能夠這麼快速地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沒這麼快。正因為我在過去諸佛所受持讀誦此經、為人講說的緣故,所以才能夠這麼快的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這是讚歎《法華經》有這種力量能令人疾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壬二、明毀者果報(分二科) 癸一、明果報 得大勢!彼時四眾: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以瞋恚意輕賤我故,二百億 劫常不值佛、不聞法、不見僧,千劫於阿鼻地獄受大苦惱;畢是罪已,復遇常不輕 菩薩教化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得大勢!最初威音王佛那個時候,有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這四眾以瞋恚忿怒的心輕視我、對我不懷善意的緣故,二百億劫這麼長的時間不能遇見佛,也聽不到佛說法、也遇不見僧眾,佛法僧三寶都無緣親近了;又於千劫在阿鼻地獄受大苦惱。   這地方沒有加以簡別,通常按道理說,如果那些人看見他「得大神通力、樂說辯力、大善寂力」仍然不相信、還是謗毀他,那當然是「二百億劫常不值佛、不聞法、不見僧,千劫於阿鼻地獄受大苦惱」;若是「聞其所說,皆信伏隨從」懺悔了,那應該是不同的。如果不誠心懺悔、沒有力量那也不行,深心的懺悔有力量、這個罪過就會起變化的;若是懺悔之後又能精進勇猛地修行,就是受苦也很容易解脫;如果修行的時候很懈怠,懺悔的時候也不認真,那就不要說了。   你造了這麼多惡業就受這麼多苦,「畢是罪已」罪報結束、從三惡道出來了,又遇見常不輕菩薩,菩薩就教化他無上菩提的法門;以前結過因緣,所以現在還是由常不輕菩薩來教化他。 癸二、結會古今 得大勢!於汝意云何?爾時,四眾常輕是菩薩者豈異人乎?今此會中跋陀婆羅等五百菩薩、師子月等五百比丘、尼思佛等五百優婆塞,皆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退轉者是。   得大勢!你心裡面想得到嗎?那個時候的四眾、時常輕賤這位菩薩的是哪些人、你知道嗎?就是現在在這法會裡面的跋陀婆羅等五百菩薩、和師子月等五百比丘,還有尼思佛等五百優婆塞,就是這些人;這些人現在對無上菩提不退轉了、得位不退了。   這地方有一個問題:我們從文上可以確定這常不輕菩薩他是釋迦牟尼佛示現的,久遠劫前成佛以後示現的,那麼這是有佛智慧的人,這是大權示現的境界。他這樣子宏揚《法華經》,為這四眾弟子去授記、人家不同意、他還是這樣子做,也引起人家生瞋恚心來謗毀、來打他罵他這些事情;這個菩薩雖然他是好意,但是他也為那些眾生做了造罪的因緣,那些人的造罪與他有關係了。若說是凡夫,我們照顧不周到、會有顧此失彼的事情,但是常不輕菩薩是佛呀!這又該怎麼說法呢?佛菩薩應該是不為眾生作那種墮落因緣的。   在《金剛經》上也提到:須菩提尊者是無諍三昧第一,這無諍三昧的意思就是這個聖人(這是大阿羅漢才可以),他一天的早晨他先入定,我今天有什麼事情要到什麼地方去,他預先就看這個經過,會遇見什麼什麼人、怎麼怎麼情形預先都看到了;如果在這中間,有的人看見我在那走路不高興,他就避開、不從這裏走了;有人看見我坐、有人聽見我說那句話不高興,於是乎他就完全要避免,避免引起人家的煩惱,這叫作「無諍三昧」。   現在這常不輕菩薩,不是!你不高興、我還偏要說:『我不敢輕慢你們,汝等皆當作佛!』為你授記作佛;這就是故意地引起他人煩惱、造這個會下地獄的罪業了,所以在《大毗婆沙論》上的解釋就是佛的無諍三昧還不如須菩提尊者的無諍三昧,因為佛教化眾生的時候不是像須菩提尊者這樣子;如果佛這個行動對於你得聖道有利,就是你起煩惱、佛還是要這樣作,不會是避免的。而須菩提尊者不是,須菩提尊者:你若因為這起煩惱、我就避免。所以站在無諍三昧的立場來說,佛說須菩提尊者最第一。也有人解釋說:佛也是不會引起一切眾生的煩惱,並且還超過須菩提的,但《大毗婆沙論》不這麼說,就是有不同的解釋。   現在這裏就問:佛菩薩為什麼要這樣度化眾生?明知道會引起眾生的煩惱,明知道眾生起煩惱就會造業,看得清清楚楚的要下地獄了,但就是這樣做,是什麼道理呢?或者我們可以這樣解釋,就是佛的大智慧、看這個眾生就是得要這樣方式度化;有的眾生不用,有的眾生、佛為他說法的時候、他能在佛法裏面栽培善根、不斷地向前進步就成功了。但是有劣根性的眾生不能用那樣辦法度化,只有這樣子叫他受點苦、到三惡道去走一走、到阿鼻地獄去走一走,然後再來學習佛法就會一帆風順得無上菩提了。這就是佛菩薩的慧眼,佛的智慧看這一類眾生只有這樣度化,不然沒有第二個辦法,所以明知道是這樣子、還是這樣子做。 己三、勸持 得大勢!當知是法華經,大饒益諸菩薩摩訶薩,能令至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 故諸菩薩摩訶薩,於如來滅後,常應受持、讀誦、解說、書寫是經。   得大勢!你應該要知道,這《法華經》對於發無上菩提心、行菩薩道的菩薩,這利益是太大太多了,能使令你到無上菩提那裏去;因為有這樣大利益的緣故,在佛滅度以後,諸菩薩摩訶薩應該常時的受持、讀、誦、解說、書寫這部《法華經》,常這樣做能夠滅罪、能夠得大功德、能迅速地得無生法忍,還能容易見佛聞法、容易得無上菩提的。這是「勸持」勸我們這樣修行。 戊二、偈頌(分二科) 己一、頌信毀果報(分二科) 庚一、頌事本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過去有佛.號威音王.神智無量.將導一切.天 人龍神.所共供養.   過去世的時候,有佛出現在這個世間,名號叫作「威音王佛」,他那個神妙的智慧是不可限量的,能夠教導一切眾生,天眾、人眾、龍神等眾都來供養這位威音王佛。 庚二、頌本事(分三科) 辛一、頌雙標兩名 是佛滅後.法欲盡時.有一菩薩.名常不輕.時諸四眾.計著於法.   這威音王佛滅度以後,他的正法快要滅盡的時候,有一位菩薩名字叫作常不輕;把這個名字標出來。「時諸四眾,計著於法」就是起增上慢的這些四眾。 辛二、頌雙明信毀 不輕菩薩.往到其所.而語之言.我不輕汝.汝等行道. 皆當作佛.諸人聞已.輕毀罵詈.不輕菩薩.能忍受之.   這個常不輕菩薩去到那個計著於法的四眾那裡,對他們說:「我不輕汝,汝等行道,皆當作佛。」這些人聽到他說這樣的話,生起忿怒的心、就對他輕賤毀辱罵詈;而不輕菩薩面對這樣的事完全能夠忍受,當然這是因為他修安樂行了。 辛三、頌雙明果報(分二科) 壬一、頌信者果報 其罪畢已.臨命終時.得聞此經.六根清淨.神通力故.增益壽命.復為諸人. 廣說是經.諸著法眾.皆蒙菩薩.教化成就.令住佛道.不輕命終.值無數佛. 說是經故.得無量福.漸具功德.疾成佛道.彼時不輕.則我身是.   「其罪畢已」常不輕菩薩受到四眾這麼多人的輕慢打擲、也是他有罪,可見大權示現也示現他有罪的這些事。受人家的罵辱輕視,他的罪也就滅了、沒有了。臨命終的時候,聽聞到這《法華經》,得到六根清淨、得到禪定神通的力量,更增加延長了壽命,又再為一切眾生廣說是經。「諸著法眾」這修學小乘佛法四念處,如果真是成就了阿羅漢果,他心裏面當然不會瞋恚、沒有貪瞋癡三毒,對大乘佛法尤其是般若波羅蜜他也是能接受的,所以無著的時候他自然比較容易發大乘心,如果執著就有困難。這些執著有法的人,都蒙受了菩薩的教化而得成就,因為看見不輕菩薩有大神通力、樂說辯力、大善寂力,這樣教化他、他們就信伏隨從,就都安住於無上菩提道了。不輕菩薩命終以後,又遇見無數的佛,在這無數的佛所、又還繼續講說這部《法華經》,以這樣的因緣得無量福,漸漸地功德圓滿,很快的就成佛了。那個時候的不輕「則我身是」就是釋迦牟尼佛。 壬二、頌毀者果報 時四部眾.著法之者.聞不輕言.汝當作佛.以是因緣.值無數佛.此會菩薩. 五百之眾.並及四部.清信士女.今於我前.聽法者是.我於前世.勸是諸人. 聽受斯經.第一之法.開示教人.令住涅槃.世世受持.如是經典.   那個時候的四部眾、執著法的那些增上慢者、應該說還沒有入聖道,就是沒得初果須陀洹以上,都還是在凡位的時候,他的我見、我我所的執著都沒有破除,所以有我的執著、也有法的執著。他們聽到常不輕菩薩說『你們將來都會成佛』這句話,也是因為這個因緣能遇見無數的佛。在這個法會裡面有五百位的菩薩眾、以及四部眾和眾多的優婆塞、優婆夷,現在在我的面前聽我說法的這些人,「我於前世」在威音王佛的時候,就勸導這些人聽受《法華經》,勸他們相信行菩薩道皆當作佛,這《法華經》是第一最殊勝的經中之王。開示他們《法華經》的道理、教化無數眾生,「令住涅槃」使令他們安住在不生不滅的第一義上。而這常不輕菩薩他生生世世地都受持這個《法華經》。 己二、頌勸持 億億萬劫.至不可議.時乃得聞.是法華經.億億萬劫.至不可議.諸佛世尊. 時說是經.是故行者.於佛滅後.聞如是經.勿生疑惑.應當一心.廣說此經. 世世值佛.疾成佛道.   億億萬劫這麼長的時間、乃至不可思議劫才能夠得聞這部《法華經》,可見這《法華經》是很不容易聽到的。億億萬劫、乃至到不可思議劫,諸佛世尊才演說這個《法華經》,佛說《法華經》也是不容易的,就是也要機緣成熟了才可以。所以在佛滅度以後的眾生,聽聞到這個經典,不要心生疑惑,應當專心一意地學習這部經、廣說這部經。廣說此經有什麼好處呢?「世世值佛」生生世世都能遇見佛,能遇見佛聽佛說法、你成佛就快了;所以從釋迦牟尼佛過去時代的事實證明,應該受持、讀、誦、解說、書寫《法華經》的。 《妙法蓮華經》〈如來神力品‧第二十一〉如來神力品‧第二十一   這以下全都是《法華經》的流通分,從〈法師品第十〉開始、到〈見寶塔品第十一〉〈提婆達多品第十二〉〈勸持品第十三〉〈安樂行品第十四〉這五品是迹門的流通分。從第十五品〈從地涌出品〉〈如來壽量品〉〈分別功德品〉〈隨喜功德品〉〈法師功德品〉〈常不輕菩薩品〉這六品是本門的開近顯遠,序、正說、流通這三段圓滿了。以下就是迹門、本門的全部《法華經》的流通分。   先解釋這一品的題目「如來神力品」,「如來」在前面〈如來壽量品〉已經解釋過了。「神力品」,「神」這個字就是不可思議的意思,妙用難測謂之神,就是佛發出來度化眾生的這種神通作用是不可思議的,所以叫作「神」。「力」就是他的能力,發出來這種神通有什麼力量呢?究竟做了什麼事情呢?那就叫作「力」。現在這裏是釋迦牟尼佛的大慈悲,為了咐囑這深妙的《法華經》流通在世間普度眾生,現出來十種神力,所以叫作「如來神力品」,是這樣意思。   從這一品開始、一直到第二十八品是「流通迹本兩門」,共分三科,一是〈神力品〉〈囑累品〉這兩品「明付囑流通」,佛是自己付囑流通。〈藥王菩薩本事品第二十三〉〈妙音菩薩品第二十四〉〈觀世音菩薩普門品第二十五〉〈陀羅尼品第二十六〉〈妙莊嚴王本事品第二十七〉這五品是「約化他勸流通」,約自己修行勸流通。第三科是最後一品〈普賢菩薩勸發品〉「約自行勸流通」,自己修行可以流通《法華經》。 甲三、流通迹本兩門(分三科) 乙一、明付囑流通(分二科) 丙一、明菩薩受命宏經(分二科) 丁一、長文(分三科) 戊一、菩薩受命 爾時,千世界微塵等菩薩摩訶薩從地涌出者,皆於佛前一心合掌,瞻仰尊顏而白佛 言:世尊!我等於佛滅後,世尊分身所在國土滅度之處,當廣說此經。所以者何? 我等亦自欲得是真淨大法,受持讀誦解說書寫而供養之。   「爾時」佛說完〈常不輕菩薩品〉的時候,從地涌出來的菩薩摩訶薩有千世界微塵數那麼多,他們都在佛前恭敬的一心合掌、瞻仰世尊的容顏而白佛言:世尊!我們在佛滅度以後,「世尊分身所在國土滅度之處」就是釋迦牟尼佛的分身佛所在的世界國土滅度的地方,這意思就是這些分身佛也都滅度了,在那些地方「當廣說此經」,這可見是很多很多的三千大千世界了,這些菩薩發願當廣說此《法華經》。「當廣說此經」這是說菩薩的發心,「世尊分身所在國土滅度之處」這是說處所,這以下「我等亦自欲得是真淨大法,受持讀誦」這是說他的利益。   他發願在釋迦牟尼佛滅度以後的世界、在分身佛滅度以後的世界當廣說此經,「所以者何?」為什麼要這樣子呢?我們不但是為了利益一切眾生,我們自己也願意得到這個真淨大法。「真淨」就是《法華經》裏面所說的第一義諦,不論是迹門、或者是本門,佛智慧所覺悟的諸法實相是真實不虛的、是清淨無垢的,「大法」是語言文字的《法華經》。這些菩薩雖然他的境界是很高了,但是還沒能夠圓滿無上菩提,所以他還想要得是真淨大法。他們願意受持《法華經》、讀誦《法華經》,這「讀誦」是讀誦經文,「受持」是受持文裡面的義,有文也有義、有義也有文,還能夠解說、書寫,並且還能供養這經典。這一科是說菩薩受佛的命令宏揚《法華經》。 戊二、佛現神力(分二科) 己一、約所對總標 爾時,世尊於文殊師利等、無量百千萬億、舊住娑婆世界菩薩摩訶薩、及諸比丘、 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天、龍、夜叉、乾闥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 羅伽、人、非人等一切眾前,現大神力。   這個時候,釋迦世尊「於文殊師利等」,若對從地涌出的菩薩來說,文殊師利菩薩是釋迦牟尼佛從本垂迹以後所教化的菩薩,「無量百千萬億舊住娑婆世界菩薩摩訶薩」這應該是說佛本地所教化的菩薩,或者說文殊菩薩也是舊住、從地涌出的菩薩也都是舊住的菩薩。「及諸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四眾弟子,「天、龍、夜叉、乾闥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羅伽」八部眾生,還有人眾、還有非人等,「一切眾前」這就是包括了從他方世界來的菩薩,釋迦世尊在一切大眾之前「現大神力」,顯現出來廣大的神通力量。   這一科是「約所對總標」約佛所面對的這麼多的法會大眾說出來要現大神力,就標示出來。究竟什麼神力,這以下就說出來。 己二、約所表正現(分七科) 庚一、出舌相并毛孔放光 出廣長舌,上至梵世,一切毛孔放於無量無數色光,皆悉遍照十方世界。眾寶樹下,師子座上諸佛亦復如是,出廣長舌,放無量光。釋迦牟尼佛及寶樹下諸佛,現神力時,滿百千歲,然後還攝舌相。   這底下「約所表正現」現出十種神力。第一個神力就是「出廣長舌」,佛的這個舌伸出來是又廣又長的。這個舌究竟有幾長呢?「上至梵世」這舌能到那麼遠的地方很廣大,像《阿彌陀經》說遍覆三千大千世界,那正是廣長舌了。經上說舌伸出來能至鼻、表示這個人三生都沒有說過謊話。在《阿含經》上說到:佛的舌伸出來能至髮際,這可見若是小因緣、佛的舌伸出來就到髮際,現在有大因緣、所以是「出廣長舌上至梵世」這就表示佛所說的都是真實語、都是不虛妄的,也表示佛前面說的開權顯實、後來說的開迹顯本,這一切《妙法蓮華經》的妙法都是真實不虛的,都是可信的。這也表示出來佛法在聖人當然是容易相信,凡夫是不容易的,所以佛要用這樣的方便來勸眾生發起信心。   第二種神力「毛孔放光」,周身一切的毛孔都放出來無量無數顏色的光明,這光明普遍地照到十方世界。這裏有兩個情形,一個是能照的光明之處、是周身毛孔普遍地放光,第二個、所照的是普遍於十方世界。在〈序品〉的時候,佛入於三昧只是眉間放光、不是周身都放光,所照的世界只是東方萬八千世界,和這裏的普照十方世界不一樣。前面那裏是表示佛弟子裏面在賢位的人,他聽聞了佛說開權顯實的法門、能進一步地得無生法忍了,到了大菩薩無生法忍的境界了;現在這裏這個光明就譬喻聖人大菩薩的無漏無分別智慧,所照的境界就是第一義諦了。前面說是得無生法忍,那是初一步的境界,而能得的智慧也是初一步;現在這裏「放於無量無數色光」表示正好像〈分別功德品〉所說,菩薩由初得無生法忍開始,一直到十住、十行、十迴向、到十地等覺、一生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那個智慧更圓滿了,智慧圓滿了、所證悟的諸法實相也就更圓滿了,所以「一切毛孔放於無量無數色光,皆悉遍照十方世界」這表示一種瑞相、也是佛的一種神通。   「眾寶樹下,師子座上諸佛」就是釋迦佛的分身諸佛,佛佛道同「亦復如是」也是這樣子,也是周身都放光遍照十方世界的。這先說放光瑞,底下就說到時節。釋迦牟尼佛及寶樹下的分身諸佛現神力的時候「滿百千歲」經過這麼長的時間,十千是一萬、百千就是十萬歲了。佛從四十二歲開始講《法華經》、一直講到臨涅槃的時候,講了八年;現在現神通的時候「滿百千歲」,這說法就和前面六十小劫的意思一樣,就是短時間裏面能有這麼長的時間,長劫入短劫、短劫也入長劫,這種無障礙的境界。「然後還攝舌相」經過這麼長的時間佛才把這個舌相收回來,但是光還在放、沒有收回來,就是事情還沒做完。 庚二、謦欬并彈指 一時謦欬,俱共彈指,是二音聲,遍至十方諸佛世界。   第三個「謦欬」就是咳嗽、輕微的咳嗽。這裏面有兩個意思,一個意思是通暢之相,表示佛說《法華經》這種真實法門(用天台宗的話來說、就是純圓獨妙的這種法門),佛是很久就想要為眾生說了,但是因緣不成熟,這種真實的法門還蘊藏在心裏面,沒能去為眾生演說,心裏面有多少不是那麼通暢;現在為眾生圓滿地講說了,佛的本懷就通暢了,表示這個意思叫謦欬。第二個意思,是將要說話的時候先小小地咳嗽一聲,就是將要說話的一個相狀。這表示什麼呢?因為佛要將《妙法蓮華經》這種甚深的法門付囑給大菩薩去流通、普度眾生,將要說這件事,所以預先、先謦欬一下;表示這兩個意思。   第四是「彈指」,釋迦牟尼佛和分身諸佛都彈指,這彈指是什麼意思呢?智者大師解釋是隨喜的意思,就是歡喜贊成的意思。佛為眾生說法,聽迹門說法、開權顯實的時候、很多的眾生開示悟入佛之知見了,佛彈指表示隨喜這件事。佛說了本門開近顯遠的法門,又有無量無邊的眾生由無生法忍、乃至到一生得無上菩提、增道損生了,佛也隨喜這件事。現在這麼多從地涌出的大菩薩要宏揚《法華經》「欲得是真淨大法」,佛也隨喜這件事;乃至到未來世界的眾生,聽聞了《法華經》發歡喜心願意修學,佛也隨喜這件事,所以「俱共彈指」表示這樣意思。佛這個謦欬的音聲和彈指的聲音,遍至十方諸佛世界;這表示遍至十方諸佛世界都有釋迦牟尼佛和釋迦牟尼佛的分身諸佛所教化的眾生修學《法華經》成就的功德。 庚三、地動并普見大會 地皆六種震動。其中眾生,天、龍、夜叉、乾闥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 羅伽、人、非人等,以佛神力故,皆見此娑婆世界無量無邊百千萬億眾寶樹下師 子座上諸佛、及見釋迦牟尼佛共多寶如來在寶塔中坐師子座,又見無量無邊百千萬 億菩薩摩訶薩及諸四眾,恭敬圍繞釋迦牟尼佛,既見是已,皆大歡喜得未曾有。   這個時候大地六種震動,這個境界也真是殊勝。「其中眾生」就是十方諸佛世界的眾生了,這些天龍八部、人、非人等,因為佛神力加持的緣故,都能夠看見這個娑婆世界裡面無量無邊百千萬億眾寶樹下師子座上的分身諸佛,也都看見釋迦牟尼佛和多寶如來共同的坐在寶塔中的師子座上,又看見無量無邊百千萬億的菩薩摩訶薩及諸四眾弟子恭敬圍繞著釋迦牟尼佛,看到了這些殊勝的境界以後,心裡面都感到非常的歡喜,這是從來沒有遇見過的。   這裏有什麼意思呢?佛在〈方便品〉一開始的時候,有五千的眾生退席了、不願意聽《法華經》,等到〈見寶塔品〉三變土田的時候,又把這些人遷移到他方世界去了,這些人是一回事;還有他方世界機緣不成熟的人,都沒能夠參加釋迦牟尼佛靈鷲山的法會。現在佛以神通力、十方世界的眾生都能看見靈鷲山上這個法華法會,看見到這麼多的佛、看見了這麼多的菩薩,看見這麼多殊勝的境界「皆大歡喜得未曾有」,這表示他們都是栽培了將來聽《法華經》得度的一個瑞相了。 庚四、空中唱聲 即時,諸天於虛空中高聲唱言:過此無量無邊百千萬億阿僧祇世界,有國名娑婆, 是中有佛、名釋迦牟尼,今為諸菩薩摩訶薩說大乘經,名妙法蓮華、教菩薩法、佛 所護念,汝等當深心隨喜,亦當禮拜供養釋迦牟尼佛。   這底下是第七個神力「空中唱聲」虛空裏唱出聲音來。就在這個時候,諸天在虛空中高聲的「唱言」他是有韻調的說話。這表示前面十方世界中很多的眾生,由佛光明的力量看見了娑婆世界釋迦牟尼佛廣大的法會,一般的眾生看見是看見了、但還不是太明白,所以虛空中的諸天就給介紹一下「高聲唱言」說是:經過這無量無邊百千萬億阿僧祇的世界,有一個國土名字叫作娑婆世界,這娑婆世界裡面有佛,名號是釋迦牟尼佛,現在正在為諸菩薩摩訶薩說大乘經,經的名字叫「妙法蓮華」,這個大乘經是「教菩薩法」是教導菩薩得無上菩提的法門,是「佛所護念」的,佛是不輕易宣說這《法華經》的,佛在心裏面保護它、不隨意給人講的,你們應當從內心深處發起隨喜的心情,也應該恭敬的禮拜供養釋迦牟尼佛;諸天這樣介紹,和前面大地六種震動、十方世界的眾生看見了這個法會是相合的意思。而六種震動,前面在〈序品〉的六種震動曾經解釋過,在這裏應該又多一層意思,或者就是表示由佛的力量、眾生的六根清淨了,這是通於賢位和聖位的,所以這樣意思。 庚五、遙歸命 彼諸眾生聞虛空中聲已,合掌向娑婆世界作如是言:南無釋迦牟尼佛!南無釋迦牟 尼佛!   這是第八個、遙遠地歸命於佛。彼十方世界裏面的天龍八部、一切眾生,聽聞到虛空中的音聲以後,他們就合掌、面向娑婆世界說了這樣的言句:「南無釋迦牟尼佛!南無釋迦牟尼佛!」這科文上說「歸命」,這「命」就是教導的意思,佛有所教導就叫作命;「歸」是歸順的意思,就是我聽從你的教導,你教導我、我會聽你的話的,說個白話就是聽話的意思。這上面怎麼知道叫作歸命呢?就是「南無」那兩個字,「南無」翻個歸命、也翻個禮敬、也翻個歸依的意思;十方世界的眾生都歸依釋迦牟尼佛、成了釋迦牟尼佛的弟子,將來可以得度了。 庚六、遙供養 以種種華、香、瓔珞、幡蓋、及諸嚴身之具、珍寶妙物,皆共遙散娑婆世界。所散 諸物從十方來,譬如雲集、變成寶帳、遍覆此間諸佛之上。   這是第九個「遙供養」,以種種的華、種種的香、還有種種的瓔珞、幡蓋、及種種莊嚴身體的用品、還有珍寶的妙物,遠遠的都向娑婆世界散過來。所散諸物從十方世界就飛來了,「譬如雲集」就像大雲集會那樣子,散來之後就變成一個寶帳,遍覆這個娑婆世界諸佛之上,就是來供養諸佛、來供養大會了。這表示將來這一切眾生能修行六波羅蜜、無量無邊的功德向於無上菩提了。 庚七、十方通達如一佛土 于時,十方世界通達無礙,如一佛土。   這是第十個神力「十方通達如一佛土」像一個佛世界了。這個時候十方世界由佛的光明、由佛的神通力而都通達、都沒有隔礙了。這個沒有障礙,若大阿羅漢的天眼通能見三千大千世界的範圍,但是不能過。為什麼呢?因為世界之外有風,這個風就隔住、障礙住了,這天眼過不去;若是佛的天眼那就不能障礙。現在由於佛的光明神通力、十方世界通達無礙,就像一個佛世界似的,到這個境界。這表示一切眾生開示悟入佛之知見了,證悟第一義諦的時候是沒有差別相的,彼此都是無差別相、即差別而無差別的境界了。 戊三、結要勸持(分四科) 己一、稱歎付囑 爾時,佛告上行等菩薩大眾:諸佛神力如是無量無邊、不可思議。若我以是神力, 於無量無邊百千萬億阿僧祇劫,為囑累故,說此經功德,猶不能盡。   這第三科「結要勸持」,《法華經》有這麼多的文、又有這麼多的義,現在提出其中的重點,勸我們受持、讀誦、書寫、解說。這時候,佛對上行菩薩及其他的菩薩大眾說,「上行」就是從地涌出的四大菩薩之一。「諸佛神力如是無量無邊」,前面現出來十種神力,現在佛對上行菩薩等說了:諸佛的這種神力這麼樣的廣大、是無量無邊的不可思議的。「若我以是神力於無量無邊百千萬億阿僧祇劫,為囑累故」為囑累這些菩薩宏揚此《法華經》的緣故,「說此經的功德」若用這樣的神力來讚歎此《法華經》的功德「猶不能盡」,無量無邊百千萬億阿僧祇劫還是說不完的,這個《法華經》的功德是太廣大了,真實是無量無邊了。 己二、結要付囑 以要言之,如來一切所有之法、如來一切自在神力、如來一切祕要之藏、如來一切 甚深之事,皆於此經宣示顯說。   這第二科是「結要付囑」揀出來重要的部分說一說,這一共是四句。第一句是「如來一切所有之法」,佛他所覺悟的一切所有之法,就是一切法皆是佛法了,或者說是三乘佛法、這一切的佛法、所有覺悟一切眾生的法,若在佛的境界那都是妙法了,這一句話是總說。   「如來一切自在神力」佛覺悟了以後他會有廣大的神力境界,這是自在神力;這個「自在」是佛內心的作用,內心裏面有這種自在的作用,這種作用發之於外的時候就叫作﹁神力」,這種不可思議的神力是大自在無障礙的境界,內心想怎麼樣做就都可以做成,所以「如來一切自在神力」。但是在《攝大乘論》上說,佛的神通力也有幾個地方不自在的,就是眾生造了嚴重的罪要去得果報的時候、佛不能障礙,佛不能說你這個罪可以不受報,佛不能,這是第一個不自在。第二個,眾生他要造罪了、佛也不能阻礙,佛也不能說你不要造,佛說這話無效、眾生還是要造罪,這也是不自在。除了這兩樣,佛是自在的。這到後文也有表示涅槃的意思在內,就是佛「非滅唱滅」能夠有這種大自在的境界,有這種力量「非生現生」,就是從佛的圓滿報身現出來勝應身、劣應身來普度眾生,這個境界就是非生現生、非滅現滅的事情了。所以「如來一切自在神力」就是覺悟了一切法以後、得了圓滿報身以後、能現出來勝應身、劣應身,廣度眾生的這種自在神力。   「如來一切祕要之藏」這就是佛所覺悟的。為什麼成佛了呢?原來就是覺悟了祕要之藏的意思。這「祕」就是非器莫受,這個人不夠這個資格的時候就不能夠說給他聽的,所以叫作祕;「要」就是第一義諦,第一義諦是一切法裡面最重要的了,一切法如就是「要」。在這裏說就是《法華經》了,《法華經》非器莫受名之為祕、就是祕要,這個「要」也可以說是最深奧的了。這個「藏」怎麼講呢?通常我們說隱藏叫作藏(藏),或者儲藏叫作藏,或者倉庫正好說是一個藏(臟)(寶藏)。智者大師在《法華玄義》上解釋這個字是「多所含容而無積聚」,這話說得就是那麼妙,「多所含容」它容受得很多很多、無有不能容受在內的,那麼應該是積聚了,但是他說「無積聚」沒有積聚,那叫作「藏」。   智者大師在《摩訶止觀》說十種境界,「一、觀不思議境」就是在第一義諦上看,一法都不可得、無有少法可得,但是在世俗諦上來說,你這一念心是具足百界千如的,每一法都是具足一切法的,在世俗諦上就是這樣子;可是在第一義諦上看無有少法可得,這就是二諦之一了,所以從世俗諦上說:是多所容受,在第一義諦上看無有少法可得,那麼就是「多所容受而無集聚」名之為藏。現在說「如來一切祕要之藏」就是佛無量阿僧祇劫的修行所覺悟的祕要之藏,還是說第一義諦了,或者說這「祕要之藏」是體,「如來一切自在神力」是用,一個體、一個用。   「如來一切甚深之事」,如果以五重玄義來說,這句話就是「宗」了。什麼是甚深之事呢?這「甚深」還是一切法如,這「事」就是因果,佛弟子他為了覺悟一切法如而去修因的時候,這就是甚深之事、這是甚深的因,圓滿了一切法如就是果了,甚深的因果叫作「如來一切甚深之事」。一切祕要之藏在佛來說那就是已經圓滿了的,在佛教徒修行來說就是甚深之事,這就是「宗」,自行因果叫作宗。   或者這樣說,「如來一切祕要之藏」是法身德,「如來一切甚深之事」成功了就是般若德,成就了這個般若、契悟了祕要之藏,「如來一切自在神力」就是解脫德,自己解脫了、又能解脫一切眾生,領導一切眾生證悟無上菩提,那是佛大自在的神通力,也就是佛應化身的作用。第一句「如來一切所有之法」這是總說的,別說就是下邊的三句「體、用、宗」,或者是法身、般若、解脫三德。這四句話「皆於此經宣示顯說」,一切的佛法裏面最重要的就是這幾句話,這幾句話都在此《法華經》裏面宣示出來了,而且是很明顯地、很分明地說出來。這是「結要付囑」用這樣的要義來付囑諸菩薩。 己三、勸獎付囑 是故,汝等於如來滅後,應一心受持、讀誦、解說、書寫、如說修行。所在國土,若有受持、讀誦、解說、書寫、如說修行,若經卷所住之處、若於園中、若於林中、若於樹下、若於僧坊、若白衣舍、若在殿堂、若山谷曠野,是中皆應起塔供養。   這第三科「勸獎付囑」就是勸法會大眾要這樣去用功,也還是要獎勵的。所以,你們大眾在如來滅度以後,應該一心的受持《法華經》、讀誦《法華經》、解說、書寫《法華經》、「如說修行」從聞思修得無生法忍,已得無生法忍還要繼續地修行的。「所在國土」你所在的世界各地方,若有人受持《法華經》、若有人讀誦、解說、書寫《法華經》、有如說修行的地方,或是有經卷所在之處,這個《法華經》或者是在庭園之中、或是在草木茂密的林子裡面、或是在大樹下面、或者是出家眾住的寺廟、或是在家人住的房舍、或是在殿堂裏面、或者是在山谷曠野之中,只要是有這個經卷所在的地方都應該起塔、來供養這部經。這就是「獎」的意思,就是特別尊重這件事,像佛舍利起塔,現在《法華經》所在之處也應起塔,有受持、讀誦、解說、書寫、如說修行的地方也要起塔,這就是一個獎的意思。 己四、釋付囑 所以者何?當知是處即是道場,諸佛於此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諸佛於此轉于法 輪,諸佛於此而般涅槃。   「所以者何?」為什麼要起塔呢?解釋起塔的原因。在《阿含經》上說,佛出現世間有四處應該起塔,四個地方:一個是「生處」藍毗尼園,佛在那裏生,生處應該起塔,第二「得道處」菩提伽耶這個地方是佛得道的地方、應該起塔,第三「轉法輪處」轉法輪的地方應該起塔,第四「入滅處」入涅槃的地方也應該起塔。現在起塔的原因是為什麼呢?「當知是處即是道場」這《法華經》所在的地方就是一個修道的地點,這「道場」是人住在那個地方修行、那個地方就叫作道場;再明白一點說就是在那個地方修學戒定慧能令你得到聖道,能得聖道的地方就叫作道場;這句話也是總說的。   「諸佛於此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三世諸佛在這個地方受持讀誦《法華經》、一切佛都是修學《法華經》得無上菩提的,就是得了法身,也就是得道的地方。父母生身的地點要起塔,那麼法身所成就的地方當然也是應該起塔了,現在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成道的地方,得成佛道的地方也就是得法身的地方,所以應該在這個地方起塔。   「諸佛於此轉於法輪」,諸佛如來為度化一切眾生、願一切眾生受持讀誦一佛乘的法門而得無上菩提,一切的法門都是從這裏開始的,所以這個地方應該起塔。「諸佛於此而般涅槃」,諸佛現應化身來到人間度化眾生、說了《法華經》的時候,一切眾生﹁種、熟、脫」的因緣都圓滿了,佛就非滅唱滅了,佛涅槃的地方是在這裏,當然這個地方也應該起塔,這個原因就是這樣子,所以應該特別地尊重恭敬讚歎的。 丁二、偈頌(分二科) 戊一、頌神力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諸佛救世者.住於大神通.為悅眾生故.現無量 神力.舌相至梵天.身放無數光.為求佛道者.現此希有事.諸佛謦欬聲.及彈指 之聲.周聞十方國.地皆六種動.以佛滅度後.能持是經故.諸佛皆歡喜.現無量 神力.   諸佛有大悲心、能救護一切世間的眾生,佛安住在大神通、大自在的境界,為令眾生歡喜聽法現種種的大神通、使令眾生對於《法華經》能生信心,所以現無量無邊的神力;這是佛之所以現神力的目的「為悅眾生故」。   這底下說現什麼神力呢?佛的舌相廣長至梵天,周身毛孔放無數的光,為求無上菩提的人現出來希有的事情。諸佛謦欬的聲音及彈指的聲音,十方世界普遍都能聽到,大地又有六種震動。這地方才說出來五個神力,另外五個就略去了。又說,因為佛滅度以後,若有善男子、善女人發菩提心,他能夠受持《法華經》的緣故,諸佛皆歡喜,所以現無量神力的。 戊二、頌結要勸持(分三科) 己一、頌稱歎 囑累是經故.讚美受持者.於無量劫中.猶故不能盡. 是人之功德.無邊無有窮.如十方虛空.不可得邊際.   佛以此經囑累這些菩薩去宏揚的緣故,就是讚美這受持《法華經》的人功德廣大,這樣子就是囑累了。說經的功德無量無邊不能窮盡,讚美受持經的人他的功德也是「於無量劫中猶故不能盡」還說不完的。受持《法華經》的人他的功德無量無邊、無有窮盡,長行上是說此經的功德猶不能盡,現在說人的功德﹁無邊無有窮」就像似十方世界的虛空一樣沒有邊際。當然人的功德無量就是因為法妙,若修行這個法、人也就妙,人妙所以法妙、法妙所以人妙,是互相支稱的。 己二、頌結要即兼得釋付囑意(分四科) 庚一、頌一切法 能持是經者.則為已見我.亦見多寶佛.及諸分身者.又見我今日.教化諸菩薩.   受持《法華經》的人,「則為已見我」就是見到釋迦佛了,亦見到多寶佛,及分身諸佛也看見了,也看見了釋迦牟尼佛在這個娑婆世界所教化的諸菩薩。見佛教化諸菩薩,這也表示佛是能教化眾生的、是能證悟祕密之藏的,還有所教化的眾生,也就是這一切法了。 庚二、頌自在神力 能持是經者.令我及分身.滅度多寶佛.一切皆歡喜. 十方現在佛.並過去未來.亦見亦供養.亦令得歡喜.   能受持《法華經》的人,他能使令釋迦佛及分身諸佛和滅度的多寶佛一切都會歡喜的。也看見到了十方世界的現在佛、過去佛、還有未來的佛、也能供養三世諸佛,一切諸佛也都歡喜,所以佛現出神力來了。 庚三、頌祕要之藏 諸佛坐道場.所得祕要法.能持是經者.不久亦當得.   諸佛坐在菩提樹下就是「坐道場」,他覺悟了那個祕要之法所以得無上菩提了,能持是《法華經》的人、「不久亦當得」也能覺悟這個祕要之藏、也當得無上菩提。 庚四、頌甚深之事 能持是經者.於諸法之義.名字及言辭.樂說無窮盡.如風於空中.一切無障礙.   能夠受持這《法華經》的人,對於一切法所詮的第一義諦,「名字及言辭」,「名字」就是詮顯第一義諦的那個名字,第一義諦是沒有名字的,沒有名字就假立個名字,佛假藉這個名字就說出來無量無邊的法門了,「言辭」就是你去為人講說的時候你要有一種言辭、眾生能明了的一種言辭。「諸法之義」那個義就是義無礙解,「名字」是法無礙解,「言辭」是辭無礙解,「樂說無窮盡」是智無礙解,就是四無礙辯了。   這智無礙解就是樂說,他有慈悲心能知道眾生的根性,通達無量無邊的佛法,所以能夠歡喜的為眾生無窮無盡的說法,這是四無礙辯。能持是經的人他會成就四無礙辯為眾生說法的,這個說法的情形就像風在虛空裏飄動是沒有障礙的。這是「頌甚深之事」甚深之事就是他由因而果有這麼好的成就。 於如來滅後.知佛所說經.因緣及次第.隨義如實說.如日月光明. 能除諸幽冥.斯人行世間.能滅眾生闇.教無量菩薩.畢竟住一乘.   在佛滅度以後,他能通達佛所說的無量無邊的法門,究竟什麼因緣說這部經呢?這部經有什麼內容呢?他都能知道。也知道裏面前後的次第,為什麼那個義在前面、為什麼這樣的義在後邊也都能知道。「隨義如實說」他能夠隨佛經裏面所說義去如實不錯誤地、不顛倒地為眾生演說。   「如日月光明,能除諸幽冥」這底下讚歎他說法有實際的作用。如太陽、月亮的光明能破除去黑暗;受持《法華經》這個人他得了四無礙辯,他在世間上的時候能滅除眾生心裏面貪瞋癡的黑暗,他能教導無量的眾生發菩提心、學菩薩道,究竟無上菩提、安住在一佛乘裏面。 己三、頌勸獎 是故有智者.聞此功德利.於我滅度後.應受持斯經.是人於佛道.決定無有疑.   是故,有智慧的人聽聞了受持《法華經》有這麼大的功德利益,所以在佛滅度以後應該受持是經,若能受持這《法華經》,他對於無上菩提決定無有疑、他決定能得無上菩提的,一定是會成就的。這一大科是菩薩受命宏經。 《妙法蓮華經》〈囑累品‧第二十二〉囑累品‧第二十二   《妙法蓮華經》〈囑累品〉這「囑」是佛付囑弟子,這「累」就是累贅了,就是麻煩你去宏揚《法華經》、你辛苦了;這樣這兩個字都從佛那方面來解釋。如果在弟子這方面解釋,這個「囑」,佛囑託、弟子就是頂受所囑,弟子恭恭敬敬地接受佛所囑託的;若「累」是佛說麻煩你了,在弟子這方面說我很樂意、我不辛苦。或者說這個「囑」在佛這方面說,佛的大慈悲大智慧囑託弟子要去宏揚《法華經》,這「累」就在菩薩這方面說,他能很誠懇地、很歡喜地接受佛的命令,他能擔起來這個責任去宏揚《法華經》,這樣就是從兩方面來說了,授受合論叫作「囑累品」。這一品裏面「明如來摩頂付囑」。 丙二、明如來摩頂付囑(分二科) 丁一、付囑(分三科) 戊一、如來付囑(分三科) 己一、正付 爾時,釋迦牟尼佛從法座起,現大神力,以右手摩無量菩薩摩訶薩頂,而作是言:「我於無量百千萬億阿僧祇劫,修習是難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今以付囑汝等,汝等應當一心流布此法,廣令增益。」如是三摩諸菩薩摩訶薩頂,而作是言:「我於無量百千萬億阿僧祇劫,修習是難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今以付囑汝等,汝等當受持讀誦、廣宣此法,令一切眾生普得聞知。」   前面的時候,釋迦牟尼佛一直是在多寶塔裏面坐著,這時候就從法座上站立起來「現大神力」,又現出來什麼神通呢?佛以右手摩無量無邊菩薩頂,這就是現不可思議的大神力了。若在法上說,佛是從根本智現起來後得智、就是從真實的智慧現權智,現權智就是後得智了;無分別心是根本智,有分別的是後得智,佛利益一切眾生用權智、用這後得智的手來摩菩薩實智慧的頂,菩薩自己功德猶未圓滿他還要修行、那麼就是說他的實智,佛的權智之手去摩菩薩的實智之頂。「而作是言」釋迦牟尼佛自己說,我在無量百千萬億阿僧祇劫修習這個難得的《法華經》,這《法華經》是無上菩提的法,現在來囑託你們,你們應當全心全力的去流布此法,不要祕藏起來,要把它四面八方地去宏揚,廣令一切眾生栽培善根、增長善根。   佛一次又一次的以右手摩諸菩薩頂三次、又這樣說了三次,勸這些菩薩你們自己要受持《法華經》、還要讀誦《法華經》,或是照本讀、或是背誦下來,佛就命令這些菩薩要這樣廣大的去宣說、去流傳這個《法華經》,令一切眾生普遍的都能聽聞到、都能知道。   現在說佛的方便智、佛的權智摩菩薩的實智之頂,這是佛內心的境界,內心的境界就是意業的付囑了;表現於外的就是用手來摩頂,那是身業付囑;「而作是言」那就是口業付囑了,那麼三業的付囑、囑託菩薩、又一次一次的說了三次,這表示佛對《法華經》的重視,也表示佛的誠意;那麼這些入了聖位的大菩薩一定是接受的了,不會像凡夫一樣的不聽師長話;佛是這樣的鄭重說了三次,所以這《法華經》應該在世界上流通的很多很多,而在事實上看、在中國漢文的佛教的確也是受持讀誦《法華經》的人特別多。 己二、釋付 所以者何?如來有大慈悲,無諸慳,亦無所畏,能與眾生佛之智慧、如來智慧、 自然智慧;如來是一切眾生之大施主,汝等亦應隨學如來之法,勿生慳。   為什麼要這樣子呢?因為佛是真實有大慈悲心的,佛沒有愛煩惱、也沒有見煩惱、一切的無明都沒有了,所以做一切事情不是由煩惱去推動的,那麼用什麼來推動呢?就是大慈悲,一點也沒有私心、完全是為了利益眾生的,所以是大慈悲。這「大慈悲」就是前面〈法師品〉說的那個如來室,這房子裏面是溫暖的、是安全的;佛的大慈悲是溫暖的、能令一切眾生離苦得樂,所以用「室」作譬喻。「無諸慳」佛沒有法的心,不會把它隱藏起來不給你說;凡夫就是不給你說、所以你永遠不如我、我是勝過你;佛沒有這種法的煩惱,所以「亦無所畏」也沒有什麼恐怖、沒有什麼顧慮;凡夫就是害怕別人比自己強、有這個顧慮,佛沒有這種煩惱。   前面〈法師品〉說一切法空是如來座,一切法空即無所畏,那麼「亦無所畏」就是如來座了;「無諸慳吝」就是如來忍辱衣,沒有煩惱、能把煩惱消化了。或者說「有大慈悲」就沒有瞋心,「無諸慳吝」就是沒有貪心,「亦無所畏」就是沒有愚癡心,沒有三毒的這種煩惱;那麼「大慈悲」就是恩德、「無所畏」沒有愚癡就是智德、「無諸慳吝」就是斷德,這樣說沒有貪瞋癡就是斷德、恩德、智德都具足了,三德圓滿名之為佛。   「能與眾生佛之智慧」佛有這種能力,能夠給與眾生佛的智慧,這個「給與」就是佛說法能開導眾生,你從佛說的法裏面逐漸地栽培就得到佛的智慧了,由開始栽培這方面來說就是佛所給與的。這佛之智慧、底下還有如來智慧、自然智慧,有這三個智慧;這「佛之智慧」就是佛的一切種智,一切種智是觀察一切法緣起有的智慧。這「如來智慧」就是一切智,一切智是照一切法空的智慧;這是佛智慧、如來智慧的差別。「自然智慧」就是這兩種智慧在運用的時候是很任運地就能發生作用、是無功用的智慧。我們初學的人是最明顯的了,就是對於什麼事情的觀察要有一個前方便去思惟觀察,有可能發出來一點智慧,這在因地的人就是這樣子;佛不需要這樣,佛是任運地、自然地就準備好了,所以這自然智慧不是因緣有的、是自然有的,就是他在發生作用的時候很自然地、很任運地就成功了。總而言之,佛的這三個智慧是能使令眾生得無上菩提的。   「如來是一切眾生之大施主」,佛成就了圓滿的智慧、成就了內心的清淨,有智德、有斷德、有恩德,所以佛能這樣教化眾生、是一切眾生的大施主,能施與一切眾生佛的智慧。佛能夠有這麼多的功德,你們也應該常隨佛學、隨順學習如來的功德之法,「勿生慳」不要有法之心,那樣就是沒有慈悲心了。 己三、誡付 於未來世,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信如來智慧者,當為演說此法華經,使得聞知, 為令其人得佛慧故。若有眾生不信受者,當於如來餘深法中,示教利喜。汝等若能 如是,則為已報諸佛之恩。   在未來世的時候,若有善男子、善女人,相信如來大智慧的境界『我智力如是,慧光照無量,壽命無數劫,久修業所得』,這和小乘佛法不同了,但是你能相信佛是常住不滅的,「當為演說此法華經」,若是那個人對《法華經》有信心、對佛智慧有信心,你要給他演說《法華經》,使令他能聽到、能知道一乘法的真實義,為了使令這個人也能得到佛的大智慧,你要這麼做、要為他宣說《法華經》。   若是有的眾生他不相信這個佛智慧,那麼你就應該在佛的「餘深法」其他甚深的佛法之中「示教利喜」開導他。這「餘深法」是什麼呢?按〈方便品〉來說,《法華經》是一佛乘,在《法華經》之前都說三乘,聲聞乘、辟支佛乘、佛乘,《法華經》之前所說的三乘法那就是「餘深法」。那為什麼也算是深法呢?智者大師解釋得妙,為實施權、那個權裏面就有實,所以也是深;這個意思說得好!「餘深法中示教利喜」,在《阿含經》裡面也有深義,《阿含經》令人得阿羅漢果,那當然和得無上菩提是不同的;雖然不同、但是也能成就聖道,所以也是深法。佛於這一切菩薩都是有恩的,菩薩能夠奉命這樣子宏揚佛法,不但只是宏揚一佛乘,也應該宏揚其他的佛法,這樣子就是已經報答佛恩了。 戊二、菩薩領受 時,諸菩薩摩訶薩聞佛作是說已,皆大歡喜遍滿其身,益加恭敬、曲躬低頭、合掌向佛,俱發聲言:「如世尊敕,當俱奉行。唯然!世尊!願不有慮。」諸菩薩摩訶薩眾,如是三反,俱發聲言:「如世尊敕,當俱奉行。唯然!世尊!願不有慮。」   這時候,諸菩薩摩訶薩聽到佛這麼說以後,「皆大歡喜」這是意領受。遍滿全身都是歡喜的,更加的恭敬佛。「曲躬低頭」這是身領受,「屈」降低身分,「躬」彎下身子、躬身為禮,「低頭」表示謙恭、沒有高慢的心,雙手合十的面向於佛,「俱發聲言」這是口領受。佛是三業付囑,菩薩也是三業的領受。「如世尊敕」依佛的教敕、佛所命令的我們一定依教奉行,按四安樂行、用衣室座去宏揚《法華經》。「唯然世尊」,「唯然」就是「是!是!」這樣意思。「願不有慮」希望佛不要有顧慮,就是那個誡付囑。諸菩薩摩訶薩眾這樣的對佛說、也說了三次,他們共同的說出來:如世尊所告誡的,我們必定會依教奉行。是的!世尊!您不要有所顧慮,我們會依佛所教敕的去做。 戊三、事畢唱散 爾時,釋迦牟尼佛令十方來諸分身佛各還本土,而作是言:「諸佛各隨所安,多寶佛塔還可如故。」   這個時候,釋迦牟尼佛令十方世界來的諸分身佛「各還本土」,要他們返回到原來居住的地方去。而作是言:十方來的諸佛,隨你們所安居的本土可以回去了。這分身諸佛來娑婆世界、到這兒來參加法會、目的是為開塔、為開多寶佛塔來的,現在開塔這件事圓滿了,所以十方諸佛可以回去了。「多寶佛塔還可如故」多寶佛塔還不要走,如故的意思就是門可以關起來了,但不是說離開這裏;因為多寶佛還要聽《法華經》的流通分,所以他還不要離開。 丁二、歡喜 說是語時,十方無量分身諸佛,坐寶樹下師子座上者、及多寶佛,並上行等無邊阿 僧祇菩薩大眾,舍利弗等聲聞四眾、及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等,聞佛所說,皆 大歡喜。   佛說這個話的時候,十方無量的分身諸佛、坐在寶樹下面師子座上的分身諸佛、及多寶佛,還有上行菩薩及無數阿僧祇的菩薩大眾,還有舍利弗等聲聞四眾、及一切世間的天眾、人眾、阿修羅等,聞佛所說,皆大歡喜。諸佛為化導眾生而說《法華經》,這件事非常圓滿,所以歡喜。或者在菩薩這方面來說,他們為了自己修行、能得到這麼一個無上甚深的微妙法門,所以大歡喜。其次,說法的人是佛、佛是究竟清淨的,所說的無上甚深微妙法也是特別清淨的,所以也是歡喜。又,聽法的人也得到清淨的利益,所以也是歡喜。所以一切世間的天人阿修羅等,聞佛所說皆大歡喜。 《妙法蓮華經》〈藥王菩薩本事品‧第二十三〉藥王菩薩本事品‧第二十三   〈藥王菩薩本事品〉,先解釋品的題目,「藥王菩薩」這位菩薩名稱的因緣出在《佛說觀藥王藥上二菩薩經》,這部經在密部裏面說到:久遠以前有一位星宿光長者,他是一個能夠治病的醫生,這位長者醫生是在琉璃光照如來的像法之中,就是佛也滅度了、正法也過去了,在像法住世的時代,他遇見了一位名叫日藏的比丘、日藏尊者,這位尊者為他宣說平等清淨的佛智慧的法門,聽了這個法門他發無上菩提心了,發心了以後他用雪山上最好的藥供養大眾僧,大眾僧皆大歡喜就稱他為藥王菩薩,這藥王菩薩的因緣是這樣子的。這裏沒有說這件事,這一品說他為了學習《法華經》他能夠不惜身命地燒身、燒臂、流通宏揚《法華經》的這些事情,和《佛說觀藥王藥上二菩薩經》不是說的一回事。   這裏的科文是「藥王下五品約化他勸流通」,〈藥王菩薩本事品〉〈妙音菩薩品〉〈觀世音菩薩普門品〉〈陀羅尼品〉〈妙莊嚴王本事品〉這五品裏面的含義都是說這些菩薩化導眾生、為眾生講說《法華經》這樣子來流通的。這〈藥王品〉裏面的中心思想、裏面的大意就是「勗宏法之師」,勉勵宏揚《法華經》的人你要能夠努力,這一品裏面說藥王菩薩他自己是這種行為、能竭盡他的神通力、盡其形命、生命都不要了都火燒了,這樣子去供養佛、供養《法華經》,這樣子去教化眾生,就是能達到了這麼個程度,希望《法華經》能夠流通、一切眾生能得大利益。說藥王菩薩這樣的事情就是勉勵後來宏揚《法華經》的人要努力,不能懈怠、不能愛著這個身體的,表示你要為法忘軀的意思,所以叫作「勗宏法之師」。   後面的妙音、觀音二品「勗受法弟子」,那是勉勵接受教導的這個弟子也要有智慧;這表示妙音菩薩、觀世音菩薩都是普現色身三昧,應以何身得度者即現何身而為說法,現出來種種的身相;所以這受法的人你見到那個宏法的人、你要生尊重心,那是妙音菩薩的化身、是觀世音菩薩的化身,那是大菩薩、你不能輕慢的,就表示不能以牛羊眼去視之、不能以凡夫的分別心來觀視的,所以叫作「勗受法弟子」。〈陀羅尼品〉是「明咒護」,表示受持讀誦修行《法華經》的人多諸業障、多諸苦惱,佛菩薩也還是要照顧的,所以為你說一個咒來保護你。〈妙莊嚴王品〉是「明人護」,還是藥王菩薩、藥上菩薩的事情,就是菩薩來保護你的意思。這一共是五品。 乙二、藥王下五品約化他勸流通(分四科) 丙一、勗宏法之師(分四科) 丁一、問 爾時,宿王華菩薩白佛言:世尊!藥王菩薩云何遊於娑婆世界?世尊!是藥王菩薩 有若干百千萬億那由他難行苦行?善哉!世尊!願少解說。諸天、龍、神、夜叉、 乾闥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羅伽、人、非人等,又他國土諸來菩薩、 及此聲聞眾,聞皆歡喜。   「爾時」前面的〈囑累品〉說完了這個時候,宿王華菩薩他就對佛說。這個「宿王華」,窺基大師解釋說:這個菩薩在過去世以來都是受持讀誦《法華經》的,猶如王、像王那麼樣的大自在,所以叫作宿王華。他對佛說:「世尊!藥王菩薩云何遊於娑婆世界?」〈普門品〉是無盡意菩薩問觀世音菩薩「云何遊此娑婆世界?」現在也是這句話。他怎麼樣地來遊歷娑婆世界的呢?在娑婆世界怎麼樣來來去去的呢?這個和禪宗祖師的問話那個機鋒有點不同,六祖大師問懷讓禪師『恁麼來?』你怎麼來的?「云何遊於娑婆世界?」是你怎麼來的?也是這麼一句話,但這個意思不是那樣了。這句話在大菩薩境界來說也就是和〈妙音菩薩品〉〈觀世音菩薩普門品〉一樣,也是普現色身三昧,就是這個菩薩他在三昧裏面寂然不動,他並沒有動,但是有感即應,應以何身得度者即現何身而為說法,就是這樣遊於娑婆世界的。但是這一品裏面只提到普現色身三昧,沒有像〈妙音菩薩品〉〈觀世音菩薩普門品〉那麼說,所以這一句「云何遊於娑婆世界?」這是普遍地來請問藥王菩薩他怎麼樣在娑婆世界度化眾生的,這麼一個問題,這是通問遊化。   「世尊!是藥王菩薩有若干百千萬億那由他難行苦行?」這底下就是別問苦行。菩薩度化眾生有很多很多種種不同的法門,現在這裏單獨地請問藥王菩薩所行的苦行。這個藥王菩薩有不同類的、百千萬億那由他種類的難行苦行、很不容易做到的那種苦行。通常大家常提到的般舟三昧,九十天不坐不臥、一直地在那兒經行,的確也是不容易,也可以說是難行苦行,但是這裏不是這個;藥王菩薩有不計其數的、百千萬億那由他的難行苦行。「善哉!世尊,願少解說」,好啊!世尊啊!希望慈悲少少地為我們解說一點,這天龍八部眾、及人眾、非人等眾生,還有從他方世界來的諸菩薩,還有此娑婆世界的聲聞眾,聽聞佛說藥王菩薩的難行苦行是會歡喜的。這是宿王華菩薩請問,但是這一句話等於是一個目的,這些人聽見了會歡喜,實在這裏含義也是為佛滅度以後的一切佛教徒應該聽一聽、看看怎麼樣! 丁二、答(分二科) 戊一、但答苦行(分二科) 己一、明事本 爾時,佛告宿王華菩薩:乃往過去無量恒河沙劫,有佛,號日月淨明德如來、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其佛有八十億大菩薩摩訶薩,七十二恒河沙大聲聞眾,佛壽四萬二千劫,菩薩壽命亦等。   這底下佛回答,「通問遊化」則指普現色身三昧,或者是指下邊的〈妙音菩薩品〉〈觀世音菩薩普門品〉這兩品。現在這一科「但答苦行」裏面分兩科,第一科「明事本」事情發生的根本。底下「明本事」就說他過去世的一段因緣、宏揚《法華經》的事情。   爾時,釋迦牟尼佛就回答宿王華菩薩的問題說:「乃往過去無量恒河沙劫」這時間是很長了,那個時代有佛、名號是日月淨明德如來,這「日月」是光明,「日」譬喻佛根本智的光明、「月」譬喻後得智的光明,這是譬喻佛的智德、佛有智慧的功德。日月在這個世界上放大光明、利益這個世界上的人民,這譬喻佛的大智慧普度眾生的慈悲,那就是恩德了。「淨明德」,「淨」清淨沒有垢染、斷除一切煩惱了,那就是斷德。有智德、有恩德、有斷德,具足了這三種功德就叫作「日月淨明德」,這種光明的功德圓滿了,就名之為「如來、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這是佛的十種通號,日月淨明德是佛的別號、不同於其他佛的名號。十種通號前面解釋過了、這裏不再重覆。   這位日月淨明德佛有八十億這麼多的菩薩弟子,還有七十二恒河沙數的大聲聞眾,這聲聞弟子比菩薩的數目多,可見這位佛出現的世間也有大乘佛法、也有小乘佛法,「大聲聞眾」他們應該是三明六通都具足的。佛的壽命有四萬二千劫這麼長,菩薩的壽命也一樣是四萬二千劫。 彼國無有女人、地獄、餓鬼、畜生、阿修羅等、及以諸難,地平如掌,琉璃所成, 寶樹莊嚴,寶帳覆上,垂寶華幡,寶瓶香爐,周遍國界,七寶為台,一樹一台,其 樹去台盡一箭道。此諸寶樹皆有菩薩聲聞而坐其下,諸寶臺上各有百億諸天作天伎 樂、歌歎於佛,以為供養。   日月淨明德佛的世界是個清淨的世界,沒有女人、沒有地獄、餓鬼、畜生、阿修羅、沒有惡道,這可見那個世界上的人程度很高;「及以諸難」也沒有種種的災難,天災人禍都沒有,沒有地震、水火風災,戰爭、瘟疫病、饑饉這些災難都沒有。「地平如掌」那個世界的大地很平坦、像掌那樣的平,而且是琉璃所成的大地,還有眾寶所成的樹莊嚴那個世界,還有寶帳覆在樹的上面,寶帳上面又還垂掛著由珍寶所成的華幡、幡上有華、華麗的幡,還有寶瓶、還有香爐,這些種種的莊嚴具遍滿在他那個世界的國土裡面。他那個國土裏還有七寶所成的高台,就是四邊傾斜、中間高聳寬廣平坦的台地,台與台之間還有樹,一樹一個台、一樹一個台,樹和台之間的距離「盡一箭道」,這一箭道有多遠?說是有兩里路這麼遠,這樹和台的距離有兩里路。   這些寶樹是很大的樹,有菩薩、有聲聞坐在寶樹的下面,或者是在那裏學習法義、或者是參禪。每一個寶台上面都有諸天在那演奏天的伎樂,「歌歎於佛」所作的這音樂裏面還有文句詩頌來讚歎佛的功德,以這樣的方式作為供養。 己二、明本事(分三科) 庚一、佛說法 爾時,彼佛為一切眾生喜見菩薩及眾菩薩、諸聲聞眾,說法華經。   前一段說的「事本」只要是有佛出現世間。這底下說「本事」說藥王菩薩過去的事情。那個時候,日月淨明德佛為一切眾生喜見菩薩、及眾多的菩薩,還有很多的聲聞眾,「說法華經」為他們宣說開權顯實、開近顯本的《法華經》。這是﹁佛說法」這個說法主要是說《法華經》。 庚二、修供養(分二科) 辛一、現生供養(分二科) 壬一、修行得法 是一切眾生喜見菩薩,樂習苦行,於日月淨明德佛法中,精進經行,一心求佛,滿 萬二千歲已,得現一切色身三昧。   這以下是「修供養」一切眾生喜見菩薩他供養;第一科是「修行得法」他修行有了成就,成就了無漏法的功德。這位一切眾生喜見菩薩「樂習苦行」他歡喜修行一種痛苦的法門。人在凡夫的時候若是修行什麼法門,或是隨自己所歡喜的去修行,或者是聽從師長的教導,由這樣的因緣他就修這樣的法門。若是大菩薩境界就不一定了,他也可能是隨自己的意思,也有可能隨順當時所度化的眾生所相應的法門、他才去修這個法門的。這位一切眾生喜見菩薩樂習苦行,現在還不能確定他是隨自意、是隨他意,這個事不太明白,先看下邊怎麼講。   一切眾生喜見菩薩在日月淨明德佛的佛法裡面精進的經行,這「經行」在我們佛法裏面來說,或者是飯後的時候經行,或者坐禪以後也會經行,或者讀書過了時間也要經行,經行在印度的佛教倒是非常重視的一件事。經論上提到說:若是歡喜坐禪而不歡喜經行的人,即使是成功得到了三昧、也不能夠長時間的入定,若不經行就會有這個問題。《南海寄歸傳》義淨三藏他還特別提倡經行這件事,說是佛在世的時候,起造寺廟的地方都還特別地打造經行處的。現在這裏說的不是一般性的經行,是說一切眾生喜見菩薩「於日月淨明德佛法中精進經行」,他就一直地是在那經行,可見這經行是一個修行的法門,用這經行的方式來修行。現在一般在禪堂裏經行、或者是走方形、或者是圓形的經行;在印度的經行處多數是直線的經行、然後向後轉、還是直線的這樣經行。這個「經」的意思就是由綿花紡成紗、由紗織成布,那個紗也好、線也好、它是直線地這樣來回跑,那就織成布了。說是修行人也就像那個線似的來回走,所以叫作經行。   這「經行」在《瑜伽師地論》上的解釋有幾種情形,一種就是誦經,你在那裏一方面經行、一方面誦經。其次,在經行的時候心裏面思惟法義、思惟第一義諦,這「第一義諦」荊溪尊者說「理無獨立之能」,就是佛說的所有的這種理論,在我們凡夫程度的時候不能離開文句單獨地存在、它不能的,也就是說在我們凡夫的分別心去學習佛法的時候一定要有文句,「觀一切法空如實相、不顛倒、不動不退不轉、如虛空無所有性」這是文句、這是名字,這是一個字一個字、用這個字去表達義的;如果沒有字的時候,這個理性、這個理論你沒辦法去接觸它的、你不能的,所以在經行的時候、你心裏面在思惟這個義的時候就是一定要有文,要有文的時候就是要背經,你要聞思修的時候、或者經行的時候思惟、或者你坐在那裏思惟的時候也一樣是要有文,不然的話怎麼思惟呢?所以這個文句就是一個門,這語言文字的佛法、表達佛法的這種文句是我們凡夫入聖道的門;說是我不要文、我不立文字,不立文字這個門就關上了,你怎麼樣能夠入聖道呢?若是到聖人的境界可以不立文字,凡夫程度不夠、不可以,凡夫就是非要有文字不可。所以這個菩薩他是精進經行,「精進經行」這裡沒有說出時間、也沒有詳細說出來法門的內容,那麼從經行上說,這裏面有毗婆舍那的意思、是有思惟的。   「一心求佛」誠心、一心不亂地有求於佛,或者前面經行的時候是說他的身體經行、心裡思惟法義,這個「一心」是他心裏面不亂,那就是在修奢摩他了,在一心裏面、奢摩他裏面也可以修毗婆舍那,也還是聞思修這個法門。這樣子「求佛」,佛是什麼呢?佛就是日月燈、就是大光明的智慧。你從聞思修入三摩地,你幹什麼?就是希望成就大光明的智慧,「求佛」就是為求得佛智慧,你得到佛智慧的時候、一切煩惱都沒有了。前面「精進經行」、現在「一心求佛」,就是修奢摩他、和毗婆舍那了,凡夫是這樣修行,聖人也還是這樣修行的。   「滿萬二千歲已」他修行這麼長的時間、滿萬二千歲這麼久;那個時候人的壽命是四萬二千劫,他用了一萬二千年的時間精進經行,這可見那時候人的體力是不得了。不過這一切眾生喜見菩薩那時候是已經得無生法忍的菩薩呢?是肉身菩薩?是法身菩薩?現在還不太明白。「得現一切色身三昧」就是修行得法、成功了。窺基大師解釋這句話,說是初地菩薩就可以成就這個三昧,到八地菩薩這個三昧才自在;這是一般的說法,和天台宗說的不一樣,一般的說法初地菩薩就是得無生法忍,得無生法忍的人當然會有意生身;即使沒得無生法忍,但是得到四禪的人也是會有意生身。若是有什麼事情要到什麼地方去,他一入定就去到那個地方了,不是他的這個身體到,是由他的意念化現出來一個身體到那邊做事,那叫意生身;他也可以有種種的變化,但這不是神通,神通又不同了。   現在是說「得現一切色身三昧」,這就像〈觀世音菩薩普門品〉說的那種境界,就是隨眾生之所宜而能普現種種的身相去度化眾生的,「應以何身得度者即現何身而為說法」那就是一個化身的境界。那麼到八地菩薩才自在,《華嚴經》〈十地品〉就說到第八地菩薩這些事情,前面初地到七地都沒有這麼說,所以說到八地菩薩才自在這話是正確的。現在這位菩薩他究竟是初得無生法忍呢?是已得無生法忍而進步到第八地呢?這個不太明白。「滿萬二千歲已」修行這麼久,成功了的時候「得現一切色身三昧」,這意思就是在三昧裏面、他入定了、他能夠隨眾生之所宜能現一切色身,也能現佛身、也現菩薩身、也現辟支佛身、阿羅漢,乃至天王、人王、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隨順眾生所適合的、他都能為眾生示現出來,就是成就了這樣廣大不可思議的功德了。 壬二、作念報恩(分二科) 癸一、三昧力供養 得此三昧已,心大歡喜,即作念言:「我得現一切色身三昧,皆是得聞法華經力, 我今當供養日月淨明德佛及法華經。」即時入是三昧,於虛空中雨曼陀羅華、摩訶 曼陀羅華、細末堅黑栴檀,滿虛空中,如雲而下;又雨海此岸栴檀之香,此香六銖 價值娑婆世界,以供養佛。   這個「三昧」前面也解釋過,現在再講一講。舊的翻譯叫作「三昧」,新的翻譯叫「三摩地」,翻到中國話就翻個「等持」、也翻個「正定」,唐三藏就翻個「等持」,這個「等」字是平等的意思,平等的對面就是不平等,但是這個平等不平等是指自己的心說的,不是說別人平等不平等。說是我的心怎麼不平等呢?就是睡覺當中、也沒有作夢的時候、心裏面什麼都不知道,睡醒了的時候就東想西想;東想西想這叫作散亂,睡覺不知道那就是睡眠,若靜坐的時候打瞌睡叫作昏沉,昏沉和沉沒還有點不同,沉沒是微細了一點,昏沉是很粗顯的就什麼也不知道、也等於就是睡覺了;這些情況叫作不平等。怎麼叫作平等呢?就是你靜坐的時候不昏沉、也不散亂,不散亂的時候就是寂靜,不昏沉的時候心裏面就是明了,一個明、一個靜,明靜而住,我們的心這時候是明了又寂靜、寂靜又明了,這叫作平等。   這個「持」就是能保持住這個明靜的境界剎那剎那地相續下去。我們沒有修定的人、或是修定還沒成功的人,也有一個剎那剎那的明靜,但那是沒有把握的事情。現在這個稱之為「等持」叫作「三昧」,當然欲界定也就有這種境界了,欲界定也能夠明靜而住,但是這種定是很膚淺的,外面的聲音也都可以聽到,可是心裏面不亂了,我們初學靜坐能夠達到這種境界也很不容易。若進一步到了色界初禪以後,這個時候有力量了,得到初禪以後就會有意生身;到未到地定的時候也多少能有一點這個力量,但是不太明顯。若是得到初禪、進步到二禪、三禪、四禪,到這個時候你再修四念處,或者按《阿含經》修四念處,或者按《大般若經》《大智度論》說的道理去修四念處,那麼就得無生法忍了;得了無生法忍就是初地了,這個時候你斷煩惱了,到了初地、到了初果的時候你斷了一部分的煩惱,見煩惱是斷了,愛煩惱還沒有斷、還要繼續努力,到了七地、到八地,三界內所有的煩惱都斷了。   有的地方說六地能夠剎那地入滅盡定,不需要先入欲界定、然後未到地定、然後初禪、二禪、三禪、四禪,然後到空無邊處定、識無邊處定、無所有處定、非想非非想處定,然後入滅盡定,不需要這樣子的過程;他就由散亂心一下子就入到滅盡定,這六地菩薩能有這種境界,這是很高深的境界了。這「滅盡定」在《大毗婆沙論》上說「似涅槃法安置身中」就像是涅槃的境界安置在心裏面,這就等於是入涅槃了,那麼你從滅盡定出來就等於是從涅槃裏出來;這個話也可以解釋說:入無餘涅槃以後、還可以從涅槃裏面出來。那麼《法華經》上為阿羅漢授記作佛,入無餘涅槃的阿羅漢還能發菩提心,就有了這個消息了。現在說入這個三昧,應該是到第八地才能得現一切色身三昧,能到這個境界不是我們一般的三昧,這時候的見煩惱、愛煩惱、三界內一切的煩惱都清淨了,這個三昧是純無漏的境界;到了初地的時候,雖然是斷了見煩惱,但愛煩惱還沒斷,在那一念清淨心現前的時候也可以說是無漏的,但是一出定就不一定是無漏,因為還有煩惱的問題。   「得此三昧已,心大歡喜」他心裏面非常歡喜,當然,我希望有那樣的成就、我費了一萬二千歲的辛苦,到這時候滿願了,心裏當然是歡喜。他心裏面就這麼想:我現在能夠有這麼好的成就,都是因為聽聞了日月淨明德佛為我說《法華經》所以有這個力量能夠得現一切色身三昧;我現在要報恩,我要供養佛和這個《法華經》。怎麼樣供養呢?這時候他就入到現一切色身三昧裏面,之後「於虛空中雨曼陀羅華」,他入定了怎麼還會在天空中雨華呢?就是他在定中的時候心裏面作念,內心裏面怎麼樣想、外境就怎麼樣現,如是想如是現、如是如是想如是如是現,在定裏面你怎麼樣想、它就怎麼樣顯現出來;如果不入定就不行,不入定、你想也只是空想而不會現。什麼原因呢?因為不入定的時候心的力量不夠,若入定以後心的力量非常強大,所以定中才有這個力量。   我們佛教徒在凡夫的時候倒不是一定非要成就高深的禪定,只要有一點定、或是欲界定、或是未到地定也就可以去得慧解脫阿羅漢的、也可以得無生法忍的。但是你若入了聖位以後,你若想要親近諸佛廣學佛法、想要廣度眾生宏揚佛法的時候,沒有定是不行的,沒有定你的心力不夠、還是不行;不要說是特別殊勝的境界,就小小的境界都辦不到,這慧解脫阿羅漢他就不行。所以這位一切眾生喜見菩薩入是三昧的時候「於虛空中雨曼陀羅華」他就是這樣作念。   又降下很多的大曼陀羅華、還有細末堅黑的檀香,這些華香充滿虛空之中、像似雲雨一樣的落下來,用這些華香來供佛。又還降下「海此岸栴檀之香」,海此岸者《正法念經》云:妙高山南海此岸,即南岸出產的妙美栴檀香,又雨這個香,「此香六銖」二十四銖為一兩,六銖即一兩中的四分之一,只六銖的南岸栴檀香「價值娑婆世界」,它的價值貴重到這麼個程度,用這些高上的華香來供養佛。 癸二、燒身供養(分三科) 子一、燒身 作是供養已,從三昧起,而自念言:「我雖以神力供養於佛,不如以身供養。」即 服諸香:栴檀、薰陸、兜樓婆、畢力迦、沈水、膠香,又飲瞻蔔諸華香油,滿千二 百歲已,香油塗身,於日月淨明德佛前,以天寶衣而自纏身,灌諸香油,以神通力 願而自燃身,光明遍照八十億恒河沙世界。   前面是「三昧力供養」入在禪定裏面這樣供養應該說這也不是苦行、是較為容易的,不是難事;但是萬二千歲在那兒精進經行可就不容易,這應該說是苦行了。當然在凡夫的時候修行是難,入聖位應該比較容易,到初地菩薩也只是斷了見惑、還有愛煩惱沒有斷,修行的時候也不能說決定容易,到了八地菩薩那是無功用行、無功用的境界,那應該是比較容易了。這底下說到「燒身供養」,現在這位菩薩他要燒身供養佛。   這位一切眾生喜見菩薩這樣供養完畢以後,就從禪定裏面出來。這樣來看,如果是到第七地以後的菩薩就沒有出入定的分別了,而現在這裡應該說他是到了第八地菩薩,但是也說從三昧起,這就是從外相上看;就是佛他也有行住坐臥、也和人說話,表現於外的相貌也是有這樣的事情,但是內心裏面境界是不可思議的;所以「從三昧起,而自念言」他心裡面自己這麼思惟,我雖然用神通力在三昧裏供養佛,還是不如以身供養,心裏面感覺到以身供養才是最上的供養。   怎麼樣以身供養法呢?他就服用很多的香,有栴檀香、有「薰陸」就是乳香、「兜樓婆」是一種香草、「畢力迦」翻個丁香、還有沈水木香、還有「膠香」就是松香;又飲瞻蔔華和其他各式各樣的華香油,「瞻蔔」是一種金黃色的花樹,飲這些華香油「滿千二百歲已」,這樣準備一千二百年以後,又還以香油塗身;可見這位菩薩必是肉身菩薩,所以要飲香油、要以香塗身、把這個身體先清淨一下。這時候準備好了,就在日月淨明德佛的面前,用天上的寶衣來纏繞自己這個身體,然後再將香油灌上去,「以神通力願而自燃身」那又是入定了、入定以後才能現出來神通,也還是在禪定裏面發起來清淨的願,他希望怎麼樣做就是怎麼樣想、那就是「神通力願」,而用這個神通的力願使令這個身體自動的燃燒起來,這表示不是用世間的火去點著它,而是用所謂的三昧火了,也就是他內心裏面的願,心裏面一想到火、說是燃燒了、那麼他就起火了。那個時候,人的壽命長、又是淨土,他的身體也一定是很大,又吃了這麼多的香油、又以天衣纏身、又灌諸香油,又有神通與願的力量,那麼身體一起火、這火的光明能夠遍照八十億恒河沙世界,這麼廣大的境界裏面放大光明,這就是有神通力願的關係,起火是神通力願,光明這麼樣廣大也是神通力願。這是「燒身」解釋比前面明白地多了,這麼看,他應該是到第八地菩薩的聖人了,若是凡夫燒身那可能不行。 子二、佛讚 其中諸佛同時讚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是真精進!是名真法供養如來。若以 華香、瓔珞、燒香、末香、塗香、天繒幡蓋、及海此岸栴檀之香,如是等種種諸物 供養所不能及;假使國城妻子布施亦所不及。善男子!是名第一之施,於諸施中最 尊最上,以法供養諸如來故。」作是語已而各默然。   這八十億恒河沙世界中的諸佛,同時讚歎這個一切眾生喜見菩薩「善哉!善哉!善男子!是真精進」,這真實是精進。這個懈怠的人那不要說,若是發了精進勇猛心用功也是應該讚歎的,現在這個是聖人、是八地菩薩,那麼他的「精進」這兩個字應該怎麼說法?《法句經》上有四句話,「若起精進心,是妄非精進。若能心不妄,精進無有涯。」我們用我們的心去思惟那個精進,其實那是懈怠、那不算精進,聖人的境界那是無漏清淨的,由無分別心發出來的那種不可思議力量,那叫作真精進。「是名真法供養如來」,在事實上表現於外的形相上看,就是敷了很多的香、又灌上香油、然後把它點著放大光明,就是這樣子供養佛、供養《法華經》;但是這位大菩薩他內心裏面一定是有止觀的,就是他觀察這個身體是畢竟空寂無所得的、光明也是不可得,乃至到一切佛、供養的佛和《法華經》也都是無為相、也都是不生不滅的這種境界,而他的這一念心意也都是畢竟空寂的無分別境界。我們說頂禮「能禮所禮性空寂」,現在他這個能燒的、所燒的、能供養的、所供養的也應該說都是法界一相、都是諸法實相的境界,這樣子才是真精進、是名真法供養如來。   前面是讚歎,這底下是來較量一下。若是你用華香、瓔珞、燒香、末香、塗香、天繒、幡蓋、及海此岸的栴檀香,用這樣種種諸物去供養佛,「所不能及」還不如這位菩薩的燒身供養。假使以國城妻子去布施亦所不及,「國城」是外財,「妻子」是外身,也還是不如這位菩薩的燒身供養。   善男子!這樣的燃身供佛「是名第一之施」最殊勝的布施,在所有的布施之中、是最尊最上的了,沒有能趕得上這麼殊勝的。「以法供養諸如來故」,什麼是法?就是諸法實相這個法,那麼供養諸如來也是諸法實相,這種超越一切有為的境界、無分別無為的境界供養諸如來;這麼多的佛這樣說完了話就默然不出聲了。   一切的經論上都讚歎法供養,法供養就是如說修行供養,都是讚歎這一個。雖然也讚歎一切的財供養,但是法供養為最上、最殊勝。這個意思和「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的意思一樣,因為是不能行法供養、那只好做這個財的供養。這就表示自己的修行沒有入聖道的時候、心裏面有取相惑,也就是有愛煩惱、也有見煩惱,以這樣的心去做供養的時候,雖然也是發的好心,但因為有取著的關係就不殊勝了。所以有的文上解釋:染污和雜染不同,「染污」我們起了貪心了、起了瞋心了、起了高慢心了,這些貪瞋癡慢疑各式各樣的煩惱起來,這都叫作染污。但說到「雜染」,雖然我是凡夫,但是我沒有這些貪瞋癡,這個心裏面應該是清淨的去做功德,怎麼也說是雜染呢?因為你還有取相惑,你還有我執、法執在裏面活動,這種執著心就是染,就把你那個善法給染污了,這就叫作雜染。所以沒有入聖道以前、所有的這些修行都是雜染、還有多少染污的。入聖道以後,你這畢竟空、無我無我所的智慧是清淨無漏的了,所以叫法布施,是無所取著了。佛菩薩讚歎這個法的供養,就是希望你能得聖道,得了聖道是清淨無為的,所以法供養為最。 子三、時節 其身火燃千二百歲,過是已後,其身乃盡。   一切眾生喜見菩薩的身體為火所燃燒,燒了一千兩百年。前面說是敷香油也敷了一千兩百歲,聖人做事情也是妙,燃燒了一千二百歲,「過是已後其身乃盡」超過了一千兩百歲這個身體才完全的燒完。 辛二、次生供養(分五科) 壬一、生王家 一切眾生喜見菩薩作如是法供養已,命終之後,復生日月淨明德佛國中,於淨德王 家結加趺坐,忽然化生。   這燒身供養本來也可以說是財供養、就是內財,內財就是身體,但是因為這個菩薩有諸法實相的觀行就變成法供養了,所以一切眾生喜見菩薩這樣的法供養已,他火燒身了、他的壽命就結束了,命終之後他不入涅槃,他又再生到日月淨明德佛的國土之中,「於淨德王家,結加趺坐」,這「淨德」是國王的名字,在這個國王家裏面結加趺坐,「忽然化生」不是胎生,他忽然間就有了,有了的時候是結加趺坐的,一生來就是化現個加趺坐的相。   這樣的燒身供養,如果按現在得現一切色身三昧是八地菩薩境界,他這樣做當然都在無分別心裏面、那種清淨無為的境界,應該說是沒有痛苦的這種事情。如果凡夫、如果你沒有觀行的力量,那可真是太苦了。我們在高僧傳上看那些人也很自在、也是不可思議,是不是這些人得聖道了?不可思議。 壬二、說本事 即為其父而說偈言:大王今當知.我經行彼處.即時得一切.現諸身三昧.懃行大 精進.捨所愛之身.供養於世尊.為求無上慧.說是偈已而白父言:日月淨明德佛 今故現在,我先供養佛已,得解一切眾生語言陀羅尼;復聞是法華經八百千萬億那 由他、甄迦羅、頻婆羅、阿婆等偈。大王!我今當還供養此佛。   生王家之後,就為他的父王「而說偈言」說他原先本來的事情。說是淨德大王你現在應該要知道,我在前一生的時候精進經行一萬二千歲,就在滿萬二千歲已、得到這樣的聖人功德。我精進地一萬二千歲、成就了現諸身三昧以後並沒有停下來,還繼續勤奮地大精進。什麼精進呢?「捨所愛之身」把所愛的這個身給棄捨了,把它燒了、放大光明供養諸佛、供養《法華經》。棄捨所愛之身目的是什麼呢?「為求無上慧」目的是要求無上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的,求無上智慧是回向菩提了。這等於是向他的父王報告這件事。   說完了這幾句偈頌,又對他父親說:日月淨明德佛現在還在這個世間度化眾生,我過去生的時候因為燒身供養佛,「得解一切眾生語言陀羅尼」得到這個功德、能解一切眾生的語言,一切眾生的語言也是很多、他都能夠瞭解,有這種總持的功德。這「得解一切眾生語言陀羅尼」也就是辭無礙辯,成就四無礙辯是第九地菩薩的境界,現在沒有說四無礙辯、只是說他有辭無礙辯了,也可能是由八地進步到九地了。又再聽聞了這《法華經》八百千萬億那由他、甄迦羅、頻婆羅、阿婆等偈。《俱舍論》說在印度有六十個大數,這「甄迦羅」就是六十個大數的第十六個大數,「頻婆羅」是第十八,「阿婆」是第二十個大數,但是前面有「八百千萬億那由他」的「甄迦羅、頻婆羅、阿婆等偈」,可見這《法華經》的文是很多,他得到了解一切眾生語言陀羅尼,又聽聞到這麼多文句的《法華經》偈頌。「大王!我今當還供養此佛」,他對這個大王說,我現在還要去供養這位日月淨明德佛。 壬三、往佛所 白已,即坐七寶之台,上升虛空,高七多羅樹,往到佛所,頭面禮足,合十指爪, 以偈讚佛:容顏甚奇妙.光明照十方.我適曾供養.今復還親覲.爾時,一切眾生 喜見菩薩說是偈已,而白佛言:世尊!世尊!猶故在世。   這底下是「往佛所」到佛那裏去,他去的時候是怎麼去的呢?「即坐七寶之台」由七寶所成的一個台,「上升虛空」從地面升到虛空去、高七個多羅樹那麼高;這也等於是他的一個車,等於坐這個車從此空中去到佛那兒去。到了佛那裏,「頭面禮足」禮佛的足,「合十指爪」這十指都合起來、恭敬合掌的以偈頌來讚歎佛:「容顏甚奇妙,光明照十方」這兩句是讚歎佛的容貌顏面特別地希奇神妙,發出來的光明能夠普照十方廣大的世界,「我適曾供養」不久前我曾經燒身供養佛,那個生命已經結束了,「今復還親覲」現在我又來拜見佛。這時候,一切眾生喜見菩薩說完這個偈頌,就對佛說:「世尊!世尊!猶故在世」,佛大慈悲不入涅槃、還在度眾生。 壬四、如來付囑 爾時,日月淨明德佛告一切眾生喜見菩薩:「善男子!我涅槃時到,滅盡時至,汝可安施床座,我於今夜當般涅槃。」又敕一切眾生喜見菩薩:「善男子!我以佛法囑累於汝、及諸菩薩大弟子、並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亦以三千大千七寶世界諸寶樹寶台、及給侍諸天,悉付於汝。我滅度後,所有舍利亦付囑汝,當令流布,廣設供養,應起若干千塔。」如是,日月淨明德佛敕一切眾生喜見菩薩已,於夜後分入於涅槃。   釋迦牟尼佛說《法華經》,到涅槃的時候又說《涅槃經》就入涅槃了。現在日月淨明德佛也是說完了《法華經》、也是宣布付囑。日月淨明德佛對一切眾生喜見菩薩說:善男子!我涅槃的時候到了,就是所應度的眾生都度化了;滅盡的時候到了,就是要捨應歸真了。你可以準備一個床座,我在今天夜間就要入於不生不滅的境界去了。又再告誡一切眾生喜見菩薩說:善男子!「我以佛法」這是通指日月淨明德佛為一切眾生所宣說的一切佛法,我以這佛法來囑託你、累贅你,「及諸菩薩」還有很多的菩薩,還有這些聲聞大弟子,「並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這就單指《法華經》說的了,就純是一佛乘。也將這三千大千七寶世界的諸寶樹、寶台、及給侍的諸天,都交付給你、由你去教化。我滅度以後,所有的舍利也交待託付給你,佛的法要流布、佛的舍利也應該流布,還要廣設供養,也應該起幾千個塔。這樣,日月淨明德佛告誡一切眾生喜見菩薩完畢,所有的事情都交付他、委託他辦理了,在後半夜的時候、日月淨明德佛入涅槃了。 壬五、奉命任持(分四科) 癸一、起塔 爾時,一切眾生喜見菩薩見佛滅度,悲感懊惱,戀慕於佛,即以海此岸栴檀為, 供養佛身而以燒之。火滅已後,收取舍利,作八萬四千寶瓶,以起八萬四千塔,高 三世界,表剎莊嚴,垂諸幡蓋,懸眾寶鈴。   這一科是「奉命任持」他奉日月淨明德佛的遺命、他要住持佛教。爾時,一切眾生喜見菩薩看見日月淨明德佛滅度了,感到悲傷失意、又沮喪悔恨,對佛更是思戀仰慕。就以海此岸這樣貴重的栴檀為薪、用它來供養佛的遺體,就是用海此岸的栴檀來燒佛的身體。火滅了之後就收取舍利,作了八萬四千個寶瓶,又起造八萬四千個塔來供養舍利;這個塔「高三世界」,這「三世界」怎麼講法?小千世界、中千世界、大千世界,這是三世界,是這樣意思嗎?不太明白!「表剎莊嚴」這八萬四千塔的上面有個標竿就叫表剎,它是用來莊嚴這個寶塔的,寶塔四邊還垂掛很多的幡蓋,四周又還懸掛很多的寶鈴。 癸二、燒臂 爾時,一切眾生喜見菩薩復自念言:「我雖作是供養,心猶未足,我今當更供養舍 利。」便語諸菩薩、大弟子、及天、龍、夜叉等、一切大眾:「汝等當一心念,我 今供養日月淨明德佛舍利。」作是語已,即於八萬四千塔前,燃百福莊嚴臂,七萬 二千歲而以供養。   爾時,一切眾生喜見菩薩內心裡面又想:我雖然這樣子以海此岸栴檀為薪來供養佛、然後收取舍利,又八萬四千塔的供養舍利,這樣子供養、心還不滿足,我現在應該更加倍供養佛的舍利。於是他就對大眾宣布這件事說:你們應該一心不亂的憶念,我現在就要供養日月淨明德佛的舍利。這樣宣布了之後,就在八萬四千塔的前面,燃燒他這個百福莊嚴的手臂。燃這個臂經過多久時間呢?經過七萬二千歲這麼長的時間來作供養。前面燃身才千二百歲,這地方燒臂要七萬二千歲,比燒身那個時間反倒長,這可見時間的長短、是他的神通力願可以控制的,那麼他就是認為需要有這麼長的時間來作供養,也可能與當時的一切眾生有因緣,雖然是供養佛、而實在是為利益一切眾生的。 癸三、利益 令無數求聲聞眾,無量阿僧祇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皆使得住現一切色身三昧。   「令無數求聲聞眾」只願意得無餘涅槃就是達到目的了,令這些無量阿僧祇求聲聞的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就是他用這樣的行動勸他們迴小向大,所以七萬二千歲時間這麼久,「皆使得住現一切色身三昧」使令他們也是到了第八地菩薩的境界了。 癸四、現報 爾時,諸菩薩、天、人、阿修羅等,見其無臂,憂惱悲哀,而作是言:「此一切眾 生喜見菩薩是我等師、教化我者,而今燒臂,身不具足。」于時,一切眾生喜見菩 薩於大眾中,立此誓言:「我捨兩臂,必當得佛金色之身,若實不虛,令我兩臂還 復如故。」作是誓已,自然還復,由斯菩薩福德智慧淳厚所致。當爾之時,三千大 千世界六種震動,天雨寶華,一切人天得未曾有。   這時候,諸菩薩眾、天眾、人眾及阿修羅等,看見這個一切眾生喜見菩薩沒有手臂了,心情憂惱悲哀,而作是言:這位一切眾生喜見菩薩是我們大眾的導師,他是教化我們佛法、教化我們戒定慧、教化我們怎麼用功修行的人;而現在燃燒掉了手臂、身體不具足了、有所缺了,這樣我們心裏不歡喜。這時候,一切眾生喜見菩薩在大眾中就對這些人「立此誓言」說出這樣決定性的言論:我捨兩臂來供養佛,決定會得到無上菩提的金色之身,「佛金色之身」應該指無上菩提的圓滿報身說的。若是真實不虛,我能夠成功的話,使我兩臂恢復到原來的樣子。這個誓言發表了以後,自然地這兩個臂就恢復過來了。什麼原因呢?由於這位菩薩他的福德智慧特別淳淨深厚的關係,所以他有什麼誓言的時候他就能夠滿願、能夠實現的。正當這個時候,三千大千世界出現六種震動、天雨寶華,一切人天得未曾有;現出這樣的瑞相,所以這個福德智慧的確是非常重要了。 庚三、結會古今(分二科) 辛一、結會 佛告宿王華菩薩:於汝意云何?一切眾生喜見菩薩豈異人乎?今藥王菩薩是也。其 所捨身布施,如是無量百千萬億那由他數。   這個時候,佛對宿王華菩薩說「於汝意云何?」供養日月淨明德佛的那一位菩薩、一切眾生喜見菩薩,他是誰呢?豈是別的人嗎?就是現在的這位藥王菩薩。他能夠捨這個身命布施供養佛、救護一切眾生,這樣子無量百千萬億那由他的數,很多很多了。 辛二、勸修 宿王華!若有發心欲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能燃手指、乃至足一指,供養佛塔,勝以國城妻子、及三千大千國土、山林河池、諸珍寶物而供養者。   佛又召呼宿王華菩薩說,假設有的人他發了無上菩提心,想要成就無上正等正覺,他若是能夠燃燒他的手指頭或者一節、或者兩個節,我們現在的人手指是三個節,那麼燃一節、或者燃兩個節,乃至腳的一個指完全燒了去供養佛、供養佛塔,這樣的功德超過了用國土城堡的布施、及妻子的布施,也超過以三千大千國土、山林河池、諸珍寶物而供養的功德,勝過外財的布施。   這上面讚歎能燃手指超過外財的布施,因為人所愛著的物、最重的就是愛著自己的生命、愛著自己的身體,還勝過了對外財的愛,所以能夠把自身的一部分「能燃手指乃至足一指供養佛塔」,這樣的功德是超過外財的布施。當然這是大乘佛法裏面這樣說,若是小乘佛法,這比丘戒裏面不是這樣說的。 戊二、歎經(分三科) 己一、歎能持人 若復有人,以七寶滿三千大千世界供養於佛、及大菩薩、辟支佛、阿羅漢,是人所 得功德,不如受持此法華經乃至一四句偈,其福最多。   若是又有人,他以遍滿三千大千世界的七寶這樣來供養佛、及大菩薩、辟支佛、阿羅漢這四種聖人,這個人所成就的功德還不如受持此《法華經》,乃至最少到一四句偈所得到的福德都能勝過前面以三千大千世界那麼多的七寶供養四種聖人。當然,以財物供養聖人也是有廣大的功德,但是不如修學佛法的功德大,這個原因就是你受持《法華經》乃至一四句偈,你能夠這樣受持你會得聖道、能夠得無生法忍、乃至得無上菩提,所以是超過了財的布施;因為用財的布施雖然得到廣大的福德、還是原來的凡夫境界,你不能夠直接地得聖道,所以不如修學佛法的功德大,這裏面主要的一點就是以聖道為貴。   《法句經》上有一句話:「雖多積珍寶,嵩高至于天」這個人他能積聚珍寶到天那麼高,「如是滿世間,不如見道迹」你集聚的財寶裝滿了這個世界了,但是也不如你能夠得初果、都不如得初果好;在大乘佛法來說就是不如得無生法忍好。事實上應該也能感覺到:如果沒得聖道,福報雖然很大、他也還是有很多憂苦的事情苦惱他,他心裏還是不安的。若是你能得聖道,這聖人的正念一提起來、世界太平了,什麼事情也沒有,所以得聖道是最尊貴、最殊勝了;而聖道的成就,就是要學習、要修學佛法,開始就是文字的佛法,從這裏開始修習才能夠有成就的。 己二、歎所持法(分二科) 庚一、歎法體 宿王華!譬如一切川流江河、諸水之中,海為第一;此法華經亦復如是,於諸如來所說經中最為深大。又如土山、黑山、小鐵圍山、大鐵圍山、及十寶山,眾山之中須彌山為第一;此法華經亦復如是,於諸經中最為其上。又如眾星之中,月天子最為第一;此法華經亦復如是,於千萬億種諸經法中最為照明。又如日天子能除諸闇;此經亦復如是,能破一切不善之闇。   前面是讚歎《法華經》的殊勝,但主要是說能夠受持《法華經》的人、讚歎這個人的福德特別地大。這底下讚歎所受持的《法華經》,第一科「歎法體」,這個「體」不是明體宗用的體,就是文字的《法華經》,實在這裏是用譬喻來讚歎的。   佛又召呼宿王華,譬如一切的川流江河、諸水之中,海是最廣大最深的了;這個《法華經》也是這樣子,在佛所說的經典之中,《法華經》是最深最廣大的了。若按天台宗的藏通別圓來說,《法華經》是純圓獨妙、當然是最深妙的,其他的經雖然也有圓、但是還有其他不圓的,所以不如《法華經》那麼的殊勝。   又譬如土山、黑山、小鐵圍山、大鐵圍山、及十寶山,這麼多的山裏面須彌山是最殊勝最高大的,須彌山是四寶所成,其他的山、如土山它沒有寶,或者是有一寶、二寶也沒有須彌山那麼樣的殊勝。這「十寶山」出在《華嚴經》,就是雪山、香山、鞞陀梨山、神仙山、持雙山、馬耳山、持邊山、輪圍山、幢慧山、須彌盧山。「須彌盧山」就是須彌山,眾山之中須彌山是最高大;此︽法華經︾亦復如是,於諸經中最為其上、是最殊勝的。   又如眾星之中,月天子最為第一、最殊勝,月亮的光明超過了眾星;此《法華經》也是這樣子,在千萬億種諸經法中、它的光明是最廣大的,因為你學習《法華經》能開示悟入佛的智慧,佛的智慧在一切眾生中是最為照明的。   「又如日天子能除諸闇」這太陽能破除去黑暗;此經也是一樣,「能破一切不善之闇」能破除一切的愛煩惱、見煩惱、塵沙的煩惱、無明的煩惱,這都是不善之闇,學習《法華經》能破除去這個煩惱的黑暗,能使令你心裏面得光明的大智慧、沒有煩惱。 又如諸小王中,轉輪聖王最為第一;此經亦復如是,於眾經中最為其尊。   前面是海山日月,這底下約人來作譬喻。「諸小王中」小的國王和這轉輪聖王來相對,轉輪聖王是最殊勝的了,因為轉輪聖王是大國王、能統一全世界,所以他的福德威力是最廣大的了,小王所不能比。「此經亦復如是,於眾經中最為其尊」,此︽法華經︾是最殊勝的。如果按佛的意思來說,佛是願意一切眾生皆成佛道的,這正是《法華經》的意思;可是眾生的根性沒有達到那個程度,所以佛就在餘乘法中來開導眾生;這樣說,其他的經典就等於是佛為調熟眾生的根性、使令他們聽《法華經》的根性成熟了、那麼佛就說《法華經》了,也就是說其他的一切經典是為《法華經》作前方便的,所以《法華經》是最殊勝的了。 又如帝釋於三十三天中王;此經亦復如是,諸經中王。   前面轉輪聖王是人王,這底下說天王。釋提桓因在三十三天之中、他是最自在的了;此《法華經》亦復如是,是諸經中的王,在眾多經典之中是最殊勝的。前面曾經提過,這「經王」究竟指什麼說的呢?就是指第一義諦說的,第一義諦是經中之王。《法華經》有第一義諦,其他的經也有第一義諦,佛是站在第一義諦的立場,《法華經》就是第一義諦,《法華經》就是經中之王,其他的教行理三經,「教行」是經王的前方便,其他經的正義不是開示悟入佛之知見的,那當然不能夠同《法華經》相比的了,而《法華經》這裏面也有教、也有行、也有理的。 又如大梵天王,一切眾生之父;此經亦復如是,一切賢、聖、學、無學、及發菩薩 心者之父。   又譬如大梵天王是一切眾生之父,這「大梵天王」就指初禪天王,初禪三天:梵眾天、梵輔天、大梵天,這大梵天就是大梵天王。他怎麼能說是一切眾生之父呢?這是眾生的妄見、不是真實的,這裏就姑且隨順凡情、用他來比況的意思。大梵天王為什麼有這種心情、認為他自己是一切眾生之父呢?也有一點因緣的,這個世界是成住壞空,在壞了以後就空、沒有世界了,我們這個四天下都沒有了,連初禪天宮殿也都被火燒了、空了。後來又成就了以後、成劫過來以後就是住劫,到住劫開始的這個時候,因為初禪天這時候初成就、裏面沒有人,二禪天就是少光天、無量光天、光音天,這三天裏面有的人命終了就化生到初禪天來,這個初開始來的就是這個大梵天王,他來了以後、他感覺這地方只有我一個人、另外沒有人,怎麼沒有人呢?他打這個妄想的時候,二禪天、或者其他的天又有人死了、死了就(都是化生)化生到初禪天來,就是梵眾天、梵輔天了。那麼大梵天王他心裏想,這些人是因為我一動念就出現了,所以他是我的兒子,我是他的父親,而那些人也承認他是父親,就是這麼展轉、因緣就是這樣子。事實上每一個天、每一個人、每一個眾生都是由自己的煩惱業力而生的,不是他的妄想,這就是他自己的誤會了。現在眾生是這樣說,而大梵天王自己認為他是一切眾生之父,世間的人也就這樣傳說「大梵天王一切眾生之父」一切眾生是他生的。   現在用這件事作個比況,此《法華經》亦復如是,一切的賢人、聖人、有學、無學、及發菩薩心的人、這些人是因為學習《法華經》而有成就的,所以《法華經》是這一切人的父。「賢人」就是他能夠明白、通達了什麼是佛法,而他又能夠修學戒定慧、有正知正見,而他的品德又特別好,那就是名之為﹁賢」,但是還沒有斷煩惱;若是斷了煩惱、見到真理了,名之為﹁聖」。在聖人裏面又有﹁學、無學」的分別,什麼叫作「學」呢?就是戒定慧三學,一切的佛教徒都應該學習戒律、學習禪定、學習智慧,學的這個時候他還沒有圓滿、還要繼續向前學,目的就是要去掉內心的貪瞋癡,還沒有學圓滿的時候就是一直地要學的就叫作「學」;如果學的究竟圓滿了就叫作「無學」了。   但這個「學」究竟指誰說的呢?分兩種說法:一種說法就是初果見道的時候,在他的一念心裏面已經出現了無漏的智慧了,要繼續向前進,小乘佛法裏面說就是十六心、十六剎那,這十六剎那的前十五心這個時候就開始名之為學,到十六心就是得初果了,初果、二果、三果都名之為「學」,若是得四果阿羅漢了就叫作「無學」了;這樣說,學、無學都是聖人。但是也有的說:從他開始發心學習佛法、想要得聖道、想要得無上菩提、或者是想要得阿羅漢、想要得辟支佛、或是想要成佛,這三乘的聖法你開始學了、你有這樣的願望了,那就可以名之為「學」,這樣說,外凡也可以名之為學、內凡也是學,不一定非要得聖道,這樣這個「學」的範圍就寬了。   「及發菩薩心者之父」發菩薩心就是發無上菩提心了,前面是說發出離心的,這是發無上菩提心的人;這些人學習小乘佛法也好,學習大乘、發無上菩提心也好,就是由《法華經》這個妙法為因緣、使令你能成就賢、成就聖、學、無學、發無上菩提心的;最初你的善根是由《法華經》為你成就的,然後逐漸地增長、乃至得無上菩提,都是因為這個法而成就的,所以《法華經》是一切修行人的父,類似大梵天王說是一切眾生之父;用這個眾生的情計來作比況、形容《法華經》的殊勝重要。 又如一切凡夫人中,須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羅漢,辟支佛為第一;此經亦復 如是,一切如來所說、若菩薩所說、若聲聞所說,諸經法中最為第一;有能受持是 經典者亦復如是,於一切眾生中亦為第一。   前面用大梵天王作譬喻還是個凡夫,這底下用聖人作譬喻。一切凡夫人裏面,「須陀洹」翻個預流,「斯陀含」翻個一往來,「阿那含」翻個不來、就是不來欲界了。為什麼不來了呢?因為欲界的煩惱這個欲沒有了、他完全滅掉了,所以他不能由業力使令他到欲界來,當然阿那含果在色界天、也可能是在無色界天,在色界天的阿那含他要到欲界來、乘著神通他還是能來的,那是他有因緣、或者來見佛、或者發菩提心來度眾生,那是由大悲願力才來的、而不是由業力。「阿羅漢」就翻個無著、不執著、或者翻個殺賊、或翻個應供、翻個無生,「辟支佛」翻個獨覺。這麼多的聖人裏面、以辟支佛最為殊勝,辟支佛比阿羅漢的智慧要高一點,因為善根栽培的殊勝、所以能夠無師自悟。這部《法華經》也是,在如來所說的一切佛法裏面、或者是菩薩所說的佛法、或者是聲聞人所說的佛法,在諸經法之中,《法華經》是最為殊勝的,就像辟支佛在阿羅漢、阿那含、初果、二果裏面是最殊勝的。若是有能夠受持《法華經》的人、他也是這樣子,在一切眾生裏面他是最殊勝的,像《法華經》在一切的佛法裏面最殊勝一樣。 一切聲聞、辟支佛中,菩薩為第一;此經亦復如是,於一切諸經法中最為第一。如 佛為諸法王;此經亦復如是,諸經中王。   前面是用辟支佛作譬喻,這底下用菩薩作譬喻。在一切聲聞、辟支佛裏面,菩薩是最殊勝的,發大悲心廣度眾生、所以超過了二乘人;這個《法華經》也是這樣情形,於一切諸經法中最為第一,其他經法都不如它的殊勝。「如佛為諸法王」這底下用佛作譬喻,佛是於一切法得大自在的法王;此經亦復如是,在一切經典中是王、是大自在的境界。 庚二、歎法用(分三科) 辛一、法說 宿王華!此經能救一切眾生者,此經能令一切眾生離諸苦惱,此經能大饒益一切眾 生,充滿其願。   這底下「歎法用」就是讚歎《法華經》的作用、這作用是很殊勝。佛召呼宿王華說,「此經能救一切眾生者」這句話是總說的,《法華經》能救護一切眾生,怎麼能救護呢?這《法華經》能使令一切眾生遠離一切的苦惱;雖然眾生本身也能感覺到苦惱,但是沒有辦法解脫,這《法華經》能使令你解脫一切苦惱。此《法華經》能大饒益一切眾生,饒益他什麼呢?「充滿其願」能滿足他的願望,當然這是一個好的願望;若是惡的願望、《法華經》是不能滿足你的。前一句「此經能令一切眾生離諸苦惱」是離苦,這底下「能大饒益一切眾生、充滿其願」就是得樂了;能離苦得樂,所以說此經能救一切眾生的。 辛二、譬喻 如清涼池能滿一切諸渴乏者,如寒者得火,如裸者得衣,如商人得主,如子得母, 如渡得船,如病得醫,如暗得燈,如貧得寶,如民得王,如賈客得海,如炬除暗。   像那個清涼的池水能滿足一切渴乏的人,飢渴的人能令你不飢渴、能解除你飢渴的苦惱。這清涼池就是譬喻《法華經》,《法華經》能夠滿足一切諸渴乏者,也等於是充滿眾生、滿你的善願。「如寒者得火」就像感覺冷的人得到了火就不冷了;你若得到了《法華經》也能驅除一切苦惱的寒冷。「如裸者得衣」這沒有衣服穿的人若得到衣服了心裏很歡喜;現在你若能得到《法華經》就像裸者得衣似的,按這個「衣」是慚愧衣,沒有衣服穿就是無慚愧的意思,現在能得到《法華經》就是有慚愧了。「如商人得主」古代的時候,作生意的人到海裏取寶、要有一個導師,若沒有那個導師還不能去取寶的,所以商人得主的時候這個事情才成功的;若是得到《法華經》了,那麼也就得到一個導師了。「如子得母」像小孩子看見母親了心裏面快樂,我們佛法裏面一切的修行人、得到《法華經》了就像得到母親了似的「如渡得船」得到船就可以渡過這個水了;得到《法華經》也就可以度脫生死海了。「如病得醫」有病的人得到醫生了、有救了;就像有煩惱病,你遇見《法華經》就是遇見醫生了、能除煩惱病。「如暗得燈」黑暗的地方不方便,要有一個燈來破除黑暗;得到《法華經》在無明長夜裏就有智慧燈了。「如貧得寶」貧人得到寶就不貧了;修行人能夠得到《法華經》就是得到財富了、得到聖人的法財。「如民得王」人民有國王的保護、他的生命財產才能夠安全,才能夠不被土匪搶去;修行人所成就的功德,你若得到《法華經》你也就可以得到安全了。「如賈客得海」這採寶的人得到大海的時候、海裏面有寶可得;得到《法華經》也有寶可得了。「如炬除暗」這燈和炬不一樣,炬是火把、能破除黑暗;那麼《法華經》就是火炬、能破除無明暗。 辛三、合法 此法華經亦復如是,能令眾生離一切苦、一切病痛,能解一切生死之縛。   以上一共是十二個譬喻,此《法華經》也是這樣子,能令眾生遠離一切苦惱,能遠離一切病痛,這「病痛」也就照事實說人的病痛,得到《法華經》也能夠離一切病痛,如果是指煩惱病說,那就是能斷煩惱了。「能解一切生死之縛」,我們人是生了又死、死了又生,在這生死裏面受很多的苦、跳不出來,就是被這生死綁住了,究竟是什麼東西呢?就是惑業,就是煩惱和業障,煩惱和業障把人困住了就叫生死之縛;我們能學習《法華經》就能解除這惑業的繫縛、就可以解脫生死了。 己三、明持經福深(分二科) 庚一、明持全經福 若人得聞此法華經,若自書、若使人書,所得功德,以佛智慧籌量多少不得其邊。 若書是經卷,華、香、瓔珞、燒香、末香、塗香、幡蓋、衣服,種種之燈:酥燈、 油燈、諸香油燈、瞻蔔油燈、須曼那油燈、波羅羅油燈、婆利師迦油燈、那婆摩利 油燈供養,所得功德亦復無量。   若是有人得聞此《法華經》,或者是自己書寫、或者是使令別的人書寫,這個書寫經所得到的功德,以佛的智慧來籌量是多是少呢?﹁不得其邊」得不到那個功德的邊際,那就是無量無邊了,功德是很廣大的。   或者書寫這部法華經卷的時候,以華、香、瓔珞、燒香、末香、塗香,幡蓋、衣服,種種的燈:酥燈、油燈、諸香油燈、「瞻蔔油燈」瞻蔔就是黃花樹、「須曼那油燈」須曼那華翻作好意華、「波羅羅油燈」波羅羅翻作重生華、「婆利師迦油燈」翻個夏生華、夏天生的華,「那婆摩利油燈」意譯為藤鬘、又翻作末利華,用這麼多各式各樣的油燈供養經卷,所得到的功德也是無量無邊的、也是很多很多。 庚二、明持此品福(分二科) 辛一、格量(分三科) 壬一、不受女身 宿王華!若有人聞是藥王菩薩本事品者,亦得無量無邊功德。若有女人聞是藥王菩 薩本事品能受持者,盡是女身,後不復受。   前面是持全部經的福報,這裏說單獨受持這一品、受持這〈藥王菩薩品〉的福德。宿王華!若是有人他能夠聽到這個〈藥王菩薩本事品〉,他也能得無量無邊的功德。若是有女人她聽聞到了〈藥王菩薩本事品〉,聽聞也包括閱讀在內,她就能夠受持、繼續不斷地學習這部《法華經》、讀誦這《法華經》,她這個女人身結束的時候、死亡的時候,以後就不再受女身了,就能夠解脫這個女身。這個意思,這藥王菩薩能捨身燒這個身、能棄捨它,對女人來說、她若能受持這一品就能破除她愛著身體的這種執著,能把愛著心轉輕微了、就能棄捨女身,當然也要她自己有這個願望,你不願意棄捨那還是不行的。 壬二、生於淨土 若如來滅後,後五百歲中,若有女人聞是經典,如說修行,於此命終,即往安樂世 界,阿彌陀佛大菩薩眾圍繞住處,生蓮華中寶座之上,不復為貪欲所惱,亦復不為 瞋恚愚癡所惱,亦復不為憍慢嫉妒諸垢所惱,得菩薩神通、無生法忍。得是忍已, 眼根清淨,以是清淨眼根,見七百萬二千億那由他恒河沙等諸佛如來。   若是在佛滅度以後的後五百歲之中,這「後五百歲」有很多種解釋,一種解釋:正法是五百年、這是前五百年,前五百年的後五百年就是佛滅度後的第二個五百年了。第二種解釋:如果說正法是一千年,一千年正法以後的五百年就是像法開始的五百年。又有一種解釋:說佛滅度後一共分五個五百歲,第一個五百歲是「解脫堅固」就是這五百歲正法住世的時候,多數人能得聖道、就是能得解脫,所以叫解脫堅固。第二個五百年「禪定堅固」這個時候修禪的人修四念處容易得四禪八定,但是得解脫就比較少了。第三個五百年「多聞堅固」這時候學習佛法的人很多、博學多聞,學了很多的佛法、是大通家了,這件事容易成功、多數是這種人,得禪定的就比較少了。第四個五百年是「福德堅固」這個時候得解脫、得禪定、多聞的人比較少了,就是修福報:修廟、或者是齋僧、或者在社會上做一些慈善的事情,就是修福的人多。第五個五百年「鬥諍堅固」這就是佛教徒與佛教徒彼此間嫉妒障礙,我破壞你、你破壞我,就是大家鬥,看誰的福報大、誰的本事大,就是這樣子。現在說「如來滅後、後五百歲」就指這第五個五百年說的、二千五百年。   二千五百年也有各式各樣的說法,有一個說法就是現在還不滿二千五百年,但是已經超過兩千年了,這個怎麼計算法呢?就在我們漢文佛教的文獻裏面看,真諦三藏翻譯的《十八部論》說是按阿育王做王那一年算,有的文上說佛滅後百餘年阿育王出世,有的更清楚說是佛滅後一百一十七年阿育王出世。在阿育王出世以後多少年是西曆耶穌的紀元,這在歐洲的歷史上有記載,大概是三百幾年;這一百一十七、再加上阿育王執政多少年、距離西曆多少年、把這個數加上去,再加上一九九四(當時1994年),這個數算到現在是二千三百八十一年,還不足二千五百年,現在就在二千五百年之內的。我們通常說現在是二五三幾年,那是緬甸佛教的一種說法,不過這個也不必那麼計較了!   這裏特別提到女人,說「若有女人」、不是說「若善男子善女人」不是,就單獨說女人。這表示什麼呢?按現在事實上看,的確是女人發心修行的多。「聞是經典如說修行」,就像經論上所說的去修行四安樂行、或者修行〈法師品〉的衣室座,「如來室」是大慈悲心,「如來衣」是忍辱,「如來座」是畢竟空、諸法空為座,按照這樣的法門去修行,或者是能把《法華經》背下來;若是按四安樂行那裏面是有修止觀了,若是能夠受持讀誦、又能修止觀那是更不得了。於此娑婆世界命終的時候「即往安樂世界」,他就能到阿彌陀佛的安樂世界,那裏有大菩薩眾圍繞、是諸大菩薩的住處,那裏面有七寶池、有大蓮華,如說修行的這個女人就生到那個蓮華裏面去,蓮華中有個寶座、就在那裏蓮華化生了。   通常說「如說修行」,假設沒得無生法忍的時候,你這樣讀誦受持《法華經》修行四安樂行、也能夠降伏煩惱,或者是再修止觀、這個煩惱一定是不活動了,沒有時間起煩惱嘛!那麼這個人臨命終的時候當然是心不顛倒、正念分明,他發願、願生阿彌陀佛國,阿彌陀佛到時候必然來接引你去了,一定是這樣。若是這個人能夠一念相應、斷了煩惱成聖人了,當然也是往生到阿彌陀佛國;但是如果愛煩惱、見煩惱斷除去一部分、沒有完全斷,還是到凡聖同居淨土,還不能到方便有餘土;須要愛煩惱、見煩惱完全斷除了才能生到方便有餘土。   凡夫眾生在娑婆世界的時候為貪欲所惱、為瞋恚所惱、為愚癡所惱,為三毒惱亂,這煩惱一來了就感覺到很苦;現在到了阿彌陀佛國、在蓮華寶座之上的時候「不復為貪欲所惱」那就和在娑婆世界不同了;到了阿彌陀佛國的時候,也不會再有憍慢心、也不會再有嫉妒心,這些貪瞋癡煩惱和憍慢嫉妒都是垢、為垢所惱,現在到了阿彌陀佛國沒有這個煩惱來折磨了。如果在娑婆世界修行還沒有斷煩惱,但是到了阿彌陀佛國煩惱不活動、就不為煩惱所惱,華開見佛、繼續聽佛說法,還是修四安樂行、還是修戒定慧、修學六波羅蜜、修學般若波羅蜜的,還是這麼修行,你成功了「得菩薩神通」你就會得到菩薩的神通,這表示比阿羅漢的神通更廣大了,又得到無生法忍,這時候太陽出來了。   得無生法忍以後「眼根清淨」,這蓮華化生的人本來就是眼根清淨,但是得了無生法忍以後這果報就轉變了。這個眼根怎麼清淨呢?以這樣清淨的眼根能看見七百萬二千億那由他恒河沙等的諸佛如來,這就是清淨的意思,能看見這麼多的佛。前面說得菩薩神通,這應該說是天眼通了、他的天眼通能這麼廣大。 壬三、諸佛讚歎 是時,諸佛遙共讚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能於釋迦牟尼佛法中,受持讀誦 思惟是經、為他人說,所得福德無量無邊,火不能燒、水不能漂,汝之功德,千佛 共說不能令盡。汝今已能破諸魔賊、壞生死軍,諸餘怨敵皆悉摧滅。   這個時候,諸佛世尊遠遠的共同讚歎說:善哉!善哉!善男子!到了阿彌陀佛國不是女人了,阿彌陀佛國沒有女人、轉女成男了,所以現在就說「善男子」了。你能在釋迦牟尼佛的佛法裡面受持《法華經》、你還能讀誦、還能思惟,這「思惟」就是修止觀的意思了,還能為他人講說,你所得到的福德是無量無邊的、太大了。這個「如說修行」裏面有這麼多事。   你成就的功德:火不能燒害你、水也不能夠漂溺你;這是已經往生到阿彌陀佛國去了,那麼「火不能燒、水不能漂」應該說煩惱火不能燒、這惑業苦的水也不能淹沒你了,所以千佛共說都說不完的、不能令盡。你現在已經能夠破除去這些魔賊,這五蘊魔、煩惱魔、死魔這些魔軍都能消滅了,「壞生死軍」這一生一死的這些事情也都沒有了,其他剩餘的一些怨敵你都有力量能夠摧毀消滅,它不能夠來破壞你的了。這其中還有一個問題,就是所謂帶業往生的問題;在娑婆世界無量劫來還有很多的罪還沒有結束,或者人與人之間的糾紛、或者到三惡道受苦的這些罪都是怨敵,你都能摧滅了。「摧滅」這裏面的意思,假使這個罪應該到三惡道去受苦的、不去了,不能去;但是人與人之間、在人間應該受的苦、可能還是要受,如果從阿彌陀佛國回到娑婆世界來,人與人之間一些糾紛、一些苦惱的事,這些罪業、菩薩他不會賴帳、他要還;但因為他得了神通、得無生法忍了、他不在乎這件事,他有大自在的力量、還和不還一樣心情,所以在得無生法忍的聖人來說,「諸餘怨敵皆悉摧滅」這句話可以這麼說了。這樣意思就是凡夫肉眼看見他或者為人所殺、或者怎麼樣苦惱,但是在他本人來說沒有這件事,有就是沒有。 善男子!百千諸佛以神通力共守護汝,於一切世間天人之中,無如汝者,唯除如來,其諸聲聞、辟支佛、乃至菩薩,智慧禪定,無有與汝等者。」宿王華!此菩薩成就如是功德智慧之力。若有人聞是藥王菩薩本事品,能隨喜讚善者,是人現世口中常出青蓮華香,身毛孔中常出牛頭栴檀之香,所得功德,如上所說。   十方諸佛繼續讚歎他,說是:善男子!百千諸佛以神通力共同地來守護你、令你得到安全,這真是不可思議。在一切世間裡面,或是天的世間、或是人的世間裏面,沒有人能趕上你了,這凡夫當然是不能和聖人比。「唯除如來」現在用聖人來說,除了佛以外,其他的諸聲聞、辟支佛、乃至菩薩的智慧、禪定,也沒有能和你平等的。這個就是在阿彌陀佛國你能繼續修行、就變成了阿毗跋致、變成一生補處了,當然其他以下的菩薩就是不能和他相等。不過在菩薩聖人的心情上、他沒有這個分別,不像凡夫老是有勝劣的分別,聖人他沒有這個取著心。   宿王華!這個菩薩他在娑婆世界他能忍耐、能受持讀誦《法華經》、如說修行,後來往生到阿彌陀佛國去了,就是有這麼好的成就,所以說「成就如是功德智慧之力」,或者說前五波羅蜜算是功德、第六波羅蜜算是智慧,當然這是大菩薩境界了。若是有人聽聞這〈藥王菩薩本事品〉「能隨喜讚善者」,聽見了歡喜就自己讀誦,或者是聽人家讀誦你能夠發歡喜心,讚歎好!讚歎藥王菩薩這麼偉大的精神,讚歎他沒有愛見煩惱、能棄捨這個身體供養佛。這樣隨喜讚歎的功德、不要說第二生將來,就是現在、他的口中就能夠發出來青蓮華的香氣,他周身的毛孔常會散發出牛頭栴檀的香氣,有這種境界。他所得到的功德,就像前面〈隨喜功德品〉〈法師功德品〉〈分別功德品〉所說的這個功德不可思議。 辛二、囑累 是故,宿王華!以此藥王菩薩本事品囑累於汝,我滅度後,後五百歲中,廣宣流布 於閻浮提,無令斷絕。惡魔、魔民、諸天、龍、夜叉、鳩槃荼等得其便也。   所以,宿王華!我以此〈藥王菩薩本事品〉囑託給你、就是麻煩你了;我滅度以後、後五百歲的時候眾生業障重,你要「廣宣流布於閻浮提」主動地去讚歎宏揚才有人學習《法華經》;那個前五百歲的人善根強、他知道好歹、他自己可能發心就修行《法華經》了;後五百歲的時候、你要努力地去宏揚這一品經,「無令斷絕」不要讓這部經停止活動了。你要護持這部經,不要給這些惡魔、魔民、天龍、夜叉、鳩槃荼等這些惡鬼得到機會來破壞、阻礙《法華經》的流傳。 宿王華!汝當以神通之力守護是經。所以者何?此經則為閻浮提人病之良藥,若人 有病,得聞是經病即消滅,不老不死。   宿王華!你應該以神通之力守護這部《法華經》。因為什麼要用神通力守護呢?因為「此經則為閻浮提人病之良藥」閻浮提人有病、吃什麼藥也吃不好,這個〈藥王菩薩本事品〉就是良藥,你若受持讀誦、病就可以好了;若是有人生病,得聞了《法華經》,這個病就消滅沒有了。這樣來說,我們若聽聞了這部經是不是病就消滅了呢?這話應該這樣講:這《法華經》有教行理,我們聽聞的是語言文字的《法華經》,我們心不與理合、那不行,但是長期的讀誦還是有功德。現在說「得聞是經」你能聽聞到那個第一義諦的《法華經》「病即消滅」,當然這第一義諦不是離開了文字的,我們還是要假藉文字去學習,你能夠見到第一義諦了、病即消滅了,這樣講是深了一點。   「不老不死」,你聽聞了《法華經》你不會老、也不會死的。這又是什麼意思呢?在《大智度論》裏面有解釋,這個「病」不是說我們四大不調的病、是指煩惱病說的,「病即消滅」這個煩惱消滅了。「不老」就是不會再有邪知邪見了,你得聞《法華經》的時候沒有邪知邪見了就叫不老。「不死」就是聽聞《法華經》你成就的那個智慧命,那無漏的智慧命不會死亡的,那是盡未來際都不會滅的,那個慧命是無量劫,所以叫作「病即消滅、不老不死」。或者是得聞《法華經》的第一義諦你覺悟了的時候,根本沒有病、也沒有老、也沒有死,這是在理性上說的,「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就是這個意思了。 宿王華!汝若見有受持是經者,應以青蓮花盛滿末香供散其上,散已作是念言:「此人不久必當取草坐於道場,破諸魔軍,當吹法螺,擊大法鼓,度脫一切眾生老病死海。」是故,求佛道者,見有受持是經典人,應當如是生恭敬心。   宿王華!你若是看見有人受持這個《法華經》,你就應該用青蓮花盛滿末香供養那個人,把這個末香散佈在那個受持《法華經》的人身上;分散完畢以後,心裏面作意、口也發出這樣的言句:這個人不久之後,他一定會像釋迦牟尼佛一樣、拿著那個柔軟的草坐在菩提樹下、得無上菩提了,「破諸魔軍」這些魔王都不能來搗亂了;得無上菩提以後就轉法輪,「吹法螺、擊大法鼓」就是轉法輪。轉法輪有什麼好呢?「度脫一切眾生老病死海」,自己解脫、也解脫一切眾生的老病死海了,這個「海」譬喻老病死的廣大,眾生很難解脫的。所以,求無上佛道的人,看見有人受持這部經典,應當這樣生恭敬心、應該這樣想:這個人就快要成佛了! 丁三、利益 說是藥王菩薩本事品時,八萬四千菩薩得解一切眾生語言陀羅尼。   佛說這個〈藥王菩薩本事品〉的時候,有八萬四千菩薩成就了「解一切眾生語言陀羅尼」,當時法會大眾有這麼多人得到這樣的功德利益,得到這個語言陀羅尼。 丁四、多寶稱善 多寶如來於寶塔中讚宿王華菩薩言:「善哉!善哉!宿王華!汝成就不可思議功德,乃能問釋迦牟尼佛如此之事,利益無量一切眾生。」   多寶如來在寶塔裏面讚歎宿王華菩薩說:善哉!善哉!宿王華!你成就了這麼多不可思議的功德,又能請問釋迦牟尼佛如此之事,利益了無量的一切眾生。因為他的問、才發起這一品,這一品使令當時法會大眾成就了這麼多的功德,所以宿王華菩薩的功德也不可思議了。 《妙法蓮華經》〈妙音菩薩品‧第二十四〉妙音菩薩品‧第二十四   先解釋品的題目,「妙音菩薩品」,「音」就是音聲,「妙」就是微妙、殊妙。這位菩薩他在因地的時候以很多微妙的音樂供養佛,他得果的時候就是能善說妙法度化眾生,由他這樣的德行而立名,所以稱為妙音菩薩。這一品裏面說他過去的修因得果和現在廣度眾生的事情,所以叫作「妙音菩薩品」。前面〈藥王菩薩品〉就說他過去的本事,沒有說他在十方世界遊化眾生的事。後面的〈觀世音菩薩普門品〉就說他在十方世界遊化眾生、在娑婆世界普度眾生,但是沒有說他的本事,他過去修因的情形沒有提。這一品,過去的本事和現在的遊化十方世界都說出來了,有這樣的不同。   這一品的來意從科文上可以看出來,「勗受法弟子」就是勉勵那些接受菩薩教導的弟子。受法弟子裡面分兩科,第一科是「妙音菩薩品」、第二就是「觀世音菩薩普門品」。妙音品分六科,第一是「放光東召」就是釋迦牟尼佛請他來的。 丙二、勗受法弟子(分二科) 丁一、妙音品(分六科) 戊一、放光東召 爾時,釋迦牟尼佛放大人相肉髻光明、及放眉間白毫相光,遍照東方百八萬億那由 他恒河沙等諸佛世界。過是數已,有世界,名淨光莊嚴,其國有佛,號淨華宿王智 如來、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 尊,為無量無邊菩薩大眾恭敬圍繞而為說法,釋迦牟尼佛白毫光明遍照其國。   這個時候,釋迦牟尼佛的大慈悲大智慧,沒有人請,釋迦牟尼佛自己主動地發動這件事,那也是妙音菩薩與我們這個世界有因緣、應該說有四悉檀的因緣,所以這樣做了。釋迦牟尼佛怎麼樣發起這件事呢?「放大人相肉髻光明」就是三十二大人相,佛的三十二相就叫作大人相,佛是究竟圓滿的聖人,在一切眾生中、他的道德是最廣大、最高上、最圓滿的,所以是大人相。大人相裏面哪一相呢?就是頭頂上這個肉髻。女人是髮髻,現在佛的這個相不是髮髻、是肉長成的,從這裏放出來光明,肉髻光明。「及放眉間白毫相光」不但是肉髻的光明,還有二眉之間的白毫相、從那裏也放出來光明。這兩個光明「遍照東方百八萬億那由他恒河沙等諸佛世界」,這個光明所照的範圍這麼廣大、這麼遠。這裏面的意思,「肉髻光明」肉髻是最高的、表示佛所圓滿的無上菩提,就是佛果,「白毫相光」表示修因。釋迦牟尼佛放這兩種光明去請妙音菩薩,這表示妙音菩薩也是果後行因的意思,和文殊菩薩、普賢菩薩、藥王菩薩他們都是一樣的。   「過是數已,有世界名淨光莊嚴」,超過前面說的那個百八萬億那由他恒河沙等諸佛世界這個數,超過這麼遠的地方有一個世界、名字叫作淨光莊嚴,一個清淨光明又莊嚴的世界。那個淨光莊嚴世界也是有佛住在世間,名號叫作淨華宿王智如來、十號具足的。這「淨華宿王智」,「智」就是他的智慧清淨、猶如蓮華出污泥而不染,「宿王」就是月亮,月在星宿中是最大的,它的光明廣大,從肉眼來說、它的體積也比其他星宿大;這表示圓滿的意思,智慧的清淨猶如蓮華,智慧的圓滿猶如月,月光也能利益眾生的。在淨光莊嚴國土有無量無邊的菩薩大眾恭敬圍繞著這位淨華宿王智佛,佛在為這些人講說佛法。釋迦牟尼佛的白毫光明普遍地照到這位佛的世界。 戊二、奉命西來(分二科) 己一、發來之緣(分五科) 庚一、經家敘德 爾時,一切淨光莊嚴國中,有一菩薩名曰妙音,久已植眾德本、供養親近無量百千萬億諸佛,而悉成就甚深智慧,得妙幢相三昧、法華三昧、淨德三昧、宿王戲三昧、無緣三昧、智印三昧、解一切眾生語言三昧、集一切功德三昧、清淨三昧、神通遊戲三昧、慧炬三昧、莊嚴王三昧、淨光明三昧、淨藏三昧、不共三昧、日旋三昧,得如是等百千萬億恒河沙等諸大三昧。   這底下是「奉命西來」,妙音菩薩奉佛的命令就來娑婆世界了,娑婆世界是在他們世界的西方,從東向西來。分兩科,第一科是「發來之緣」發來的助緣。發來之緣又分五,第一「經家敘德」這是結集經的人敘述妙音菩薩的德行。   那個時候,在一切淨光莊嚴國中,有一位菩薩名號叫作妙音,這位菩薩「久已植眾德本」,久遠以來已栽培了很多的功德善根了,這「德本」在因上說稱之為本,就是得無上菩提的一個因緣;「植眾德本」這句話是總說的。栽培了什麼功德呢?「供養親近無量百千萬億諸佛」這是最重要的一個好因緣,他供養過無量百千萬億諸佛、還親近過無量百千萬億諸佛。「供養」是他用各式各樣的財物、或者是內財、或者是外財供養;「親近」是他向佛學習、學習佛法,親近無量百千萬億這麼多的佛,佛是一切眾生最好的朋友、最好的大善知識,他能夠親近這麼多的好朋友、親近這麼多的善知識,所以他栽培的善根很多很多。「而悉成就甚深智慧」在這麼多的佛所都是去學習成就甚深的智慧,就是通達諸法實相的智慧、通達一切緣起法的智慧,這是最重要的。   妙音菩薩他不但是成就了智慧、得善根的功德,還得到了高深的禪定;得到的有「妙幢相三昧」,這「幢」是一個譬喻,就是在佛殿上面懸掛著供佛的高而圓的幢,表示高顯的意思;這表示他入這個三昧的時候,他有眾德的莊嚴、他的威德廣大,入這個三昧就是有這樣的功德,非常地有大威德,有這種相,所以叫作妙幢相三昧。這「三昧」這件事,在佛法裏面不論你是聲聞、緣覺,或是菩薩、或是佛,初開始都是先成就有漏的四禪,初禪、二禪、三禪、四禪先成就了、進一步再成就無色界的四空定,然後再修學佛法的般若波羅蜜、在禪定裏面修,成功了、這個四禪八定就變成無漏的了;先是斷了煩惱,然後在禪裏面再修學種種的法門,都是在禪定裏面修的,不是在散亂心可以成功的。從這些四禪八定裏面又再成就種種無量無邊的三昧,是這麼回事,所以這四禪八定叫作「門」禪門,它是個門,你入到這個門以後,有更廣大更高深的、無漏的佛菩薩的境界。   他又得到「法華三昧」。在藏經裏面有一部《法華三昧經》,說是這個樹它開華了,華開了以後就莊嚴這個樹,使令這個樹特別地美;說是這個菩薩他成就了這個三昧以後,在三昧裏面他能做種種無量無邊的功德來莊嚴這個三昧,所以叫作法華三昧,這是一個講法。如果是按《法華經》題目的意思說,那就是一個「出水義」這蓮華從水裏面生出來;一個「開敷義」出水以後華又開了,約這兩個意思來解釋法華三昧的意思好。「出水」表示離垢、清淨了,就是你在三昧裏面繼續修般若波羅蜜能斷除一切煩惱了,而斷煩惱這件事並不是一下子就完全地斷除乾淨、不是的,是要長時期的,在大乘佛法來說要三大阿僧祇劫這煩惱才究竟清淨,當然他也不只是就斷煩惱、也修種種功德的,成就的功德也不是一下子功德就圓滿了,也是長時期的修行。這樣說,這「出水義」就是約斷煩惱說,「開敷義」是約做種種功德、成就種種功德說。所以「法華三昧」這個範圍應該是包括得很長遠的,這當然是已經得無生法忍以後的境界。   「淨德三昧」,「淨」就是斷除去一切染污的惑業苦,「德」就是成就無量無邊的功德。或者這樣說:「淨德」就是初開始發菩提心,或者說得無生法忍以後去做種種功德,那當然是很殊勝,但是也還難免有這種有所得的執著,這取相惑不是一下子就能斷掉的;他入這個三昧的時候,他就用清淨的智慧去栽培功德、成就無量無邊的功德,使令所成就的功德清淨,所以叫作淨德三昧。   「宿王戲三昧」,窺基大師他解釋說這個「宿」就是星宿,天上的星辰、各式各樣很多很多的宿,「王」就是自在的意思、大自在的境界,「戲」就是遊戲的意思;這表示說這個妙音菩薩他得到「王」成就了大自在境界的時候,他能夠現種種無量無邊的身相就叫作「宿」,去廣度眾生的時候猶如遊戲似的、很快樂,就在三昧裏面做這件事。成就了三昧的人,他自己修行也是在三昧裏、他去廣度眾生也是在三昧裏面,都不是在散亂心去做事情的,全都是在三昧裏面的境界,這叫宿王戲三昧。   「無緣三昧」就是這個般若波羅蜜的智慧境界是沒有所緣境的,一切法都是畢竟空寂了、沒有分別心了,對於第一義諦、聖人都是無分別的境界、他不動念,所以叫作無緣三昧。也有人解釋是滅盡定、就是第六意識完全不動了;我們通常說這第七識末那識執著我,執著我就是有分別,所以在佛教徒來說就是要修我空觀、法空觀,等到得無生法忍以後、末那識就不執著我了,其實也是少分、還沒能完全。這個滅盡定要到三界以上的聖人才能入這個定,入了這樣定的時候前六識不動、第七識也不執著我,就是畢竟空、無我無我所的無分別慧與真如理相應的那個根本無分別智的境界,那叫無緣三昧。前面說的淨德三昧、宿王戲三昧,在禪定裏還是有所為,自己栽培功德、或者是去廣度眾生;現在說無緣三昧,自己栽培功德的時候也是無緣、廣度眾生還是無緣,無眾生可度、無一法可得的。其實這個三昧都是有深有淺的。   「智印三昧」,這個「智」就是般若波羅蜜的智慧,由這個般若智慧來決定什麼是善惡、什麼是真妄、什麼是凡聖,入這禪定的時候能印證一切法的差別相,所以叫智印三昧。   「解一切眾生語言三昧」就是四無礙辯裏面的辭無礙辯,那個法無礙辯、義無礙辯是自己要學習,長時期地學習佛法而能得無生法忍以後就有義無礙辯、有法無礙辯;但是辭無礙辯要通達一切眾生的語言,能解一切眾生的語言、這個事情可是不容易,成功了這件事就得辭無礙辯。前面的〈藥王菩薩品〉,他先聽聞《法華經》然後就精進經行萬二千歲、得到普現一切色身三昧,等到燒身供養以後、得解一切眾生語言三昧,他是那麼一個次第。可見你覺悟第一義諦,若對解一切眾生語言三昧來說,你能得無生法忍還容易,解一切眾生語言三昧還不是那麼容易,到第九地菩薩才解一切眾生語言三昧;當然這也是在禪定裏面,解一切眾生語言的時候也是在禪定裏面解一切眾生語言的。   「集一切功德三昧」這是說菩薩住在禪定裏面來集聚無量無邊的功德,菩薩所有的功德都是在禪定裏面圓滿成就的。   「清淨三昧」這初得禪定的人對於三昧樂就是有多少取著,初禪、二禪、三禪都還是有樂,到第四禪他把樂不要了;不要也好、要也好,得無生法忍以後、他心裏面還有多少取著,有取著就是垢。現在是清淨三昧,入了這個三昧能清除三昧垢,使令他清淨、不取著三昧。   「神通遊戲三昧」就是說菩薩能夠現出廣大的神通,我們凡夫看這件事是很難、這是不容易做到的,但是在菩薩來說很自在的,所以叫神通遊戲三昧;現種種神通也是在禪定裏面現神通的,不然是沒有神通可說的。在《大智度論》、《瑜伽師地論》、《俱舍論》都有提到這些事情,提到這個事情是指修得的禪定、然後再修神通才能夠成就神通的;凡夫世界一切眾生各式各樣的差別因緣也是很難說的,有些人他並沒有什麼……就說有神通怎麼怎麼地,但是若沒有禪定、哪有神通呢?沒有那麼回事!但是有與生俱來的、果報帶來一點相似的神通,有這種事情。或者連相似的神通也沒有,或者你念個咒、或者吃什麼藥就有點特別的能力,只此而已,但不是靠得住的,那實在不能算什麼神通;另外就是鬼神幫助你也就像有神通似的。   「慧炬三昧」智慧像火那麼樣的光明,有了光明就能現出來種種的境界,黑暗的時候種種的境界不明顯,有了光明破除黑暗了、這個境界就現出來了、種種的形法就明了了。這表示說你若是有了佛法般若波羅蜜智慧的時候,世間上第一義諦也好、世俗諦也好,就都明顯的顯現出來了,很分明地顯現出來、這也是在禪定裏面才有這種境界,所以叫慧炬三昧。   「莊嚴王三昧」,這個「莊嚴」有內莊嚴、有外莊嚴。「內莊嚴」就是你的身心,或者身體有三十二相、八十種好,這是莊嚴;內心裏面有無量無邊的智慧、無量無邊的三昧,那麼你心裏面也是莊嚴,內心裏面有種種的德行、這都屬於內莊嚴。「外莊嚴」就把這山河大地都變成七寶的世界了,凡夫污染的世界變成清淨的世界那也叫作莊嚴。說是入了這個三昧,他能夠很自然地、很自在地能成就內莊嚴、也能成就外莊嚴,所以叫作莊嚴王三昧。   「淨光明三昧」這是說他入三昧的時候能放大光明,能清淨眾生的心,能令眾生得清淨心。   「淨藏三昧」,這個「藏」可以用兩個意思解釋,藏就是儲藏,譬如說庫裏面儲藏了很多寶就是藏;或者是在集聚的時候也可以名之為藏,庫藏裏面不會自然地就有珍寶存在裏面,都是一樣一樣放在裏頭才可以稱之為藏的,所以可以分兩個意思講。這裏可以這樣講:就是這位菩薩入在三昧裏面,他能夠用清淨心積集一切功德,所以叫作淨藏三昧。   「不共三昧」就是不共於凡夫、也不共於二乘,就是超越凡夫二乘的禪定,當然你得到無漏的三昧就超過了凡夫,能夠發廣大心普度眾生、積集功德,那也就超過了阿羅漢和辟支佛了。   「日旋三昧」,若是從凡夫的肉眼來說,太陽由東邊升起來、從西方落下去,旋轉、日旋三昧。這表示菩薩入到這個三昧裏面,他那個大慈悲心、大智慧光明觀察一切眾生、乃至眾生這時候可以度化了,那叫作日旋三昧。常常地慈悲要度眾生、但是也要看因緣,沒有因緣的時候、想要度也度不來的,這表示這個菩薩的大慈悲,所以叫作日旋三昧。   「得如是等百千萬億恒河沙等諸大三昧」,妙音菩薩他成就了這麼多的三昧,這是列出名字,其實不只這些,還有很多很多的三昧他都成就了。所以菩薩要三大阿僧祇劫,入聖位之前要一個大阿僧祇劫,入聖位之後要兩個大阿僧祇劫才滿了十地、得無上菩提的,要這麼多的時間。 庚二、被照辭佛 釋迦牟尼佛光照其身,即白淨華宿王智佛言:「世尊!我當往詣娑婆世界,禮拜親近供養釋迦牟尼佛,及見文殊師利法王子菩薩、藥王菩薩、勇施菩薩、宿王華菩薩、上行意菩薩、莊嚴王菩薩、藥上菩薩。」   釋迦牟尼佛的光明照在妙音菩薩他身體的時候,他就明白是什麼事情了。佛須要連絡事情的時候就是放光,就等於凡夫要通一封信、打個電話這樣子去連絡;現在佛連絡的辦法就是放光,放光、對方就明白了。明白了,他就對淨華宿王智佛說言:世尊!我現在應該到娑婆世界去,到那兒去禮拜親近供養釋迦牟尼佛,還要去拜見文殊師利法王子菩薩、藥王菩薩、勇施菩薩、宿王華菩薩、上行意菩薩、莊嚴王菩薩、藥上菩薩,去看一看他們。說來拜佛、我們可能會容易懂,但說去見這些菩薩做什麼?這上面也沒有詳細說,或者有可能這些人和妙音菩薩原來都是同學,或者都是師兄弟也可能,所以趁這個機會也來看一看,或者有其他的不可思議境界,也或者說這些大菩薩的境界特別高,他也願意向他們學習,也可能是這樣子。 庚三、彼佛寄誡 爾時,淨華宿王智佛告妙音菩薩:「汝莫輕彼國,生下劣想。善男子!彼娑婆世界 高下不平,土石諸山穢惡充滿;佛身卑小,諸菩薩眾其形亦小;而汝身四萬二千由 旬,我身六百八十萬由旬,汝身第一端正、百千萬福、光明殊妙。是故,汝往莫輕 彼國,若佛菩薩及國土生下劣想。」   爾時,淨華宿王智佛就對妙音菩薩說:你到了娑婆世界的時候,你不要輕視那個國土、說那個世界有什麼不好,不要這樣子生下劣想,這兩句話是總說。底下說:善男子!那個娑婆世界有高有低、不是平坦的,那裏的山都是土山、石山,土石之山「穢惡充滿」,充滿了污穢的東西。我們在想那個高山有什麼污穢呢?這個話如果從根本上說,這個娑婆世界就是眾生的有漏業所造成的,這有漏業是貪瞋癡的煩惱造的,由染污業所造成的這種國土因不清淨、果也就不清淨,所以可以說是穢惡充滿,有取著心就不行。   在智者大師的別傳上說一件事,說有一個修行人在天台山住,石梁橋過去一點那個地方,他看見有些聖人在那裏,他就老想要去,很多次都不成功,後來他去成功了就和那些聖人見面了,他就仰慕到聖人的地方好,願意跟聖人學習佛法,那個聖人說是你現在不能來。說:因為什麼不能來?因為你母親懷孕的時候吃蒜了,你這個身體不清淨、你不能和我們在一起住。有這麼一件事,所以這個不清淨就是有這個問題。現在說是淨華宿王智佛告訴妙音菩薩「娑婆世界高下不平、土石諸山穢惡充滿」,但是我們回想在〈見寶塔品〉的時候為開寶塔,佛的分身諸佛要集會來,為了集會這些分身佛,佛三變娑婆世界、娑婆世界還不夠用,八方又變了很多很多的世界,都是清淨的七寶莊嚴的世界,現在為什麼說是土石諸山穢惡充滿?這是因為在前面〈囑累品〉的時候「諸佛各隨所安」,那些分身諸佛回去了、回到他的世界,這個娑婆世界又恢復原樣,又變成一個穢惡充滿的世界了,是這麼回事。這樣說,在〈序品〉初開始說法的時候,這娑婆世界就是這麼一個穢惡的世界,到了〈見寶塔品〉分身諸佛來的時候就變成清淨的世界了,等到〈囑累品〉圓滿的時候這個世界又恢復到穢惡的世界,所以說《法華經》有這麼幾次的變化;現在已經恢復到原來樣了,所以妙音菩薩來遊娑婆世界的時候就是五濁惡世,所以「土石諸山穢惡充滿」。   這個地方,你們各位如果願意的話讀一讀《法華文句記》,這荊溪尊者關於這件事辨別了很多。因為窺基大師他認為〈囑累品〉不應該是在〈神力品〉的後面、不應該在〈藥王菩薩品〉的前面,第二十品是〈常不輕菩薩品〉、第二十一〈如來神力品〉、二十二是〈囑累品〉,窺基大師的意思認為〈囑累品〉應該在〈普賢菩薩勸發品〉的後面。這樣子荊溪尊者同他辯別了很多,說了很多這裏面前後的次第,也是大辯才,可以看一看的。   「佛身卑小」這釋迦牟尼佛的身相是丈六,一般人凡夫是八尺左右,佛就是身高丈六,但是在淨華宿王智佛和妙音菩薩來看:釋迦牟尼佛丈六的身相是矮小,那娑婆世界釋迦牟尼佛的菩薩弟子身形也是矮小的;而你妙音菩薩的身體是四萬二千由旬這麼高大,我的身體是六百八十萬由旬這麼高大,這個佛和菩薩也相差得很遠。你的身相是第一端正、百千萬的福德莊嚴,又有殊勝微妙的光明發出來,所以你到那個世界去的時候,你不要輕視那個國土、也不要輕視那裡的佛菩薩,你不要生下劣想,你生下劣想就不對了。 庚四、菩薩受旨 妙音菩薩白其佛言:「世尊!我今詣娑婆世界皆是如來之力,如來神通遊戲,如來 功德智慧莊嚴。」   這個淨華宿王智佛囑託妙音菩薩不要生下劣想、不要生輕慢想,我們在學〈安樂行品〉的時候,佛就告訴宏揚《法華經》的人你不要生高慢心、不要有嫉妒心,那〈安樂行品〉是為凡夫菩薩發心宏揚《法華經》的人說,凡夫菩薩就是很多很多都不圓滿,所以你不要生高慢心。現在佛告訴妙音菩薩,妙音菩薩是何等人啊?佛還是這樣子說,「你不要生下劣想」那就也等於說你不要生高慢心,這是什麼意思呢?妙音菩薩這麼高程度的人當然不會、他沒這種取著心,那是因為他帶領了很多人來,那裏面有人程度不是那麼高就可能會生下劣想、就會輕視,那麼這就不對了啊!所以佛假藉告妙音菩薩、而實在是告誡那些同時去的人不要生高慢心。   妙音菩薩回答佛說:我現在到娑婆世界去、不是我有這個力量能去,這是佛慈悲、佛的力量我才能去。這句話是總說,底下別說。「如來神通遊戲」我們到娑婆世界去是佛的自在神通之力,「遊戲」是自在的意思,我們是藉重佛的神通自在力量才能去的。「如來功德智慧莊嚴」我們到娑婆世界去種種的作為都是佛的功德莊嚴、都是佛的智慧莊嚴才成就的,我們哪敢生輕慢心、生下劣想呢?這麼樣回答佛。 庚五、先現來相(分六科) 辛一、遣蓮華 於是,妙音菩薩不起于座、身不動搖而入三昧,以三昧力,於耆闍崛山去法座不遠,化作八萬四千眾寶蓮華:閻浮檀金為莖,白銀為葉,金剛為鬚,甄叔迦寶以為其臺。   這底下是「先現來相」還沒到來的時候先現一個相。妙音菩薩表白之後就向佛告假了;這時候,妙音菩薩並沒有從他那個座位站起來,他的身體沒有動搖、而他的心就入於三昧了;他先入了定、在禪定裏面照理說應該是作念的,但是這個作念不是散亂心、是定的力量,所以、以三昧力「於耆闍崛山」在娑婆世界王舍城東北方的靈鷲山、距離釋迦佛的法座不是很遠的地方,化現出八萬四千由眾寶所成的蓮華。什麼寶呢?這個蓮華的莖是閻浮檀金所成,華的葉是白銀作的、這正是白蓮華的樣子,又以金剛做為這蓮華的鬚,這蓮華臺是甄叔迦寶做成的,「甄叔迦」翻到中國話翻個赤色寶,赤色寶成就的,這個蓮華是這樣子的眾寶所成。 辛二、文殊問 爾時,文殊師利法王子見是蓮華而白佛言:「世尊!是何因緣先現此瑞?有若干千 萬蓮華:閻浮檀金為莖、白銀為葉、金剛為鬚、甄叔迦寶以為其臺。」   這底下「文殊問」問這個瑞相的因由。爾時,文殊師利法王子見到這個蓮華就對佛說:世尊!是什麼原因先現出來這樣的瑞相呢?有那麼多千萬的蓮華:閻浮檀金為莖、白銀為葉、金剛為鬚、甄叔迦寶以為其臺,什麼原因呢? 辛三、釋迦答 爾時,釋迦牟尼佛告文殊師利:「是妙音菩薩摩訶薩,欲從淨華宿王智佛國,與八 萬四千菩薩圍繞而來至此娑婆世界,供養親近禮拜於我,亦欲供養聽法華經。」   前面妙音菩薩曾經向彼佛說要來看文殊師利菩薩,妙音菩薩那麼高的身分要來看文殊菩薩,可見文殊菩薩的身分也是很高的;但是這裏面文殊菩薩不知道這個瑞相是怎麼回事,這文殊菩薩應該是知道的,但是大眾有很多人不知道,那麼文殊菩薩就代問這件事,佛發表了大家就知道了。這時候,釋迦牟尼佛告訴文殊師利說:這是妙音菩薩摩訶薩,他想要從淨華宿王智佛國那裏與八萬四千位菩薩乘坐眾寶蓮華、一人一個蓮華,共同圍繞而來至此娑婆世界的,他要來供養我、親近禮拜於我,也想要供養《法華經》、願意聽《法華經》,是這麼個因緣先現此瑞的。 辛四、文殊請見 文殊師利白佛言:「世尊!是菩薩種何善本?修何功德?而能有是大神通力?行何 三昧?願為我等說是三昧名字,我等亦欲勤修行之,行此三昧乃能見是菩薩色相大 小、威儀進止。惟願世尊以神通力,彼菩薩來,令我得見。」   這底下「文殊請見」希望能看到這個妙音菩薩。文殊師利對佛說:世尊!這個菩薩「種何善本?」他最初發菩提心的時候、他栽培什麼樣的善根了?「修何功德?」以後他又栽培什麼樣的功德,而能夠有這樣大的神通力?這「善本」和「功德」是過去的事情,「有是神通力」是現在。「行何三昧?」他修行什麼三昧有這樣大的神通?希望佛慈悲給我們說一說他修的這個三昧是什麼名稱,我們也希望能精進的修行這個三昧,修了這個三昧才能看見這位菩薩的相貌與身形大小。   《華嚴經》也有一段文:說是當時法會大眾看不見普賢菩薩就請問佛,佛說普賢菩薩就在旁邊坐著嘛!怎麼看不見?所以這菩薩的境界也是不可思議。現在文殊菩薩就提到這個問題,他那麼高的三昧境界你看不見;若是我們修行同樣的法門、成功了就可以看見這個菩薩的色相大小了、行住坐的威儀也可以看見了,希望世尊以神通力加被,彼妙音菩薩來的時候令我們能看見。妙音菩薩來的時候向彼佛說要來看文殊菩薩,這表示對文殊菩薩的恭敬,表示文殊菩薩的道德高深;現在文殊菩薩說這一段話也表示妙音菩薩的功德廣大和不可思議,這件事就是互相讚歎的意思了。 辛五、釋迦推功多寶 爾時,釋迦牟尼佛告文殊師利:「此久滅度多寶如來,當為汝等而現其相。」   這時候,釋迦牟尼佛就告訴文殊師利說:這位久已滅度的多寶如來「當為汝等而現其相」,釋迦牟尼佛把這件事推到多寶如來身上,說是多寶佛會為你們顯現那個妙音菩薩的色相的。 辛六、多寶命來 時,多寶佛告彼菩薩:「善男子!來!文殊師利法王子欲見汝身。」   這時候,多寶佛就對妙音菩薩說:善男子!來!文殊師利法王子想要見一見你。這是下命令了,有可能是妙音菩薩過去生中是多寶如來的弟子,所以多寶佛很快地就這樣子做了。 己二、正明發來(分七科) 庚一、與眷屬經歷 于時,妙音菩薩於彼國沒,與八萬四千菩薩俱共發來,所經諸國六種震動,皆悉雨 於七寶蓮華,百千天樂不鼓自鳴。   多寶如來這麼說了之後,妙音菩薩就「於彼國沒」在彼國就隱沒了、就不見了,這個話的意思就是他的神通特別地快、一下子就不見了,所以叫作「沒」。與八萬四千菩薩偕共同時地從那裏出發、來此娑婆世界,所經過的諸國土都是六種震動、都降下七寶的蓮華,「百千天樂不鼓自鳴」很多的天樂你不用彈奏它自動就鳴奏了,這個妙音菩薩有這麼大的功德。 庚二、敘相登臺 是菩薩目如廣大青蓮華葉,正使和合百千萬月,其面貌端正復過於此,身真金色, 無量百千功德莊嚴,威德熾盛,光明照曜,諸相具足,如那羅延堅固之身。入七寶 臺,上升虛空,去地七多羅樹,諸菩薩眾恭敬圍繞,而來詣此娑婆世界耆闍崛山。   這一科「敘相登臺」敘述妙音菩薩的相貌和登臺。他的眼睛就像廣大的青蓮華葉似的,好比百千萬的月和合起來,他相貌的端正還超過百千萬月的和合、那麼的莊嚴,他的身體是真金色,是無量百千的功德莊嚴,他的威德是特別地殊勝,有光明照曜,諸相都是具足的,他那個身體「如那羅延堅固之身」,「那羅延」是天上力士的名字,那個身體特別地莊嚴、也特別地堅固健康,用這個來形容妙音菩薩的堅固。   「入七寶臺」前面是敘相,這底下是登七寶臺了,他坐在這個七寶臺上面就升到虛空裏,離地面的距離有七個多羅樹那麼高,「多羅樹」翻到中國話翻個岸樹、也翻個高竦樹,這個樹有七八丈那麼高,若是七個多羅樹就是七個七丈高,那應該有五百多尺,這樣說去地不是很高。很多的菩薩恭敬圍繞著這位妙音菩薩共同一齊來到這個娑婆世界的靈鷲山。 庚三、問訊傳旨 到已,下七寶臺,以價值百千瓔珞持至釋迦牟尼佛所,頭面禮足,奉上瓔珞而白佛言:世尊!淨華宿王智佛問訊世尊,少病少惱,起居輕利,安樂行不?四大調和不?世事可忍不?眾生易度不?無多貪欲、瞋恚、愚癡、嫉妒、慳慢不?無不孝父母、不敬沙門、邪見、不善心、不攝五情不?世尊!眾生能降伏諸魔怨不?久滅度多寶如來在七寶塔中,來聽法不?又問訊多寶如來,安隱少惱、堪忍久住不?   到了靈鷲山,就從七寶臺下來,携帶著價值百千兩金的瓔珞到釋迦牟尼佛的跟前,頂禮釋迦牟尼佛、奉上瓔珞之後就對佛說「世尊!淨華宿王智佛問訊世尊」,這是淨華宿王智佛問訊本師釋迦牟尼佛,這佛和佛也有這種禮節。怎麼問訊的呢?「少病少惱,起居輕利」,你日常的生活、一飲一食、一舉一動都是輕利的嗎?很自在嗎?你內心裏面「安樂行不?」種種的活動心情安樂嗎?「四大調和不?」身體健康舒暢嗎?「世事可忍不?」這娑婆世界的事情你可以忍耐嗎?眾生容易度化嗎?「無多貪欲」這裏的眾生沒有很多的貪欲、沒有很多的瞋恚、愚癡、嫉妒、慳慢是嗎?又問:你們這個世界上沒有那個不孝順父母、不恭敬沙門的邪見是嗎?你們這個世界沒有那個不善的心、沒有那個惡心是嗎?「不攝五情不?」眾生會不收攝他的眼耳鼻舌身意嗎?「五情」就是眼耳鼻舌身前五根,前五根對境的時候會生出識來所以叫作「情」,攀緣外邊的境界就是不攝五情了。   「世尊!眾生能降伏諸魔怨不?」這應該是指佛教徒,佛教徒聽聞了佛法他能努力修行、他能夠有降伏諸魔怨的程度;能降伏諸魔怨嗎?又問:久已滅度的多寶如來在七寶塔中,有來聽法嗎?又再問訊多寶如來「安隱少惱,堪忍久住不?」這樣問的意思就是佛也隨順世俗的禮儀、向佛請安這樣意思。 庚四、請見多寶 世尊!我今欲見多寶佛身,唯願世尊示我令見。   這時候,妙音菩薩又向佛說:我現在想要拜見多寶佛身,希望世尊慈悲讓我能夠見到多寶如來。 庚五、釋迦為通 爾時,釋迦牟尼佛語多寶佛:「是妙音菩薩欲得相見。」 庚六、塔中稱善 時,多寶佛告妙音言:「善哉!善哉!汝能為供養釋迦牟尼佛、及聽法華經,並見 文殊師利等,故來至此。」   這時候,多寶佛讚歎妙音菩薩:善哉!善哉!你能夠為了要供養釋迦牟尼佛及聽︽法華經︾,並見文殊師利等諸大菩薩而來到這個娑婆世界,這是太好了!這樣讚歎他也就是拜見了。 庚七、問答往因(分二科) 辛一、問 爾時,華德菩薩白佛言:「世尊!是妙音菩薩種何善根,修何功德,有是神力?」   這時候,華德菩薩問佛說:世尊!這位妙音菩薩栽培了什麼樣的善根、修成什麼樣的功德而有這樣廣大不可思議的神力?這文殊菩薩要請見妙音菩薩這個問題解答了,但是文殊菩薩問的種何善根?修何功德?沒有回答。現在華德菩薩又提出這個問題來請問佛。 辛二、答 佛告華德菩薩:過去有佛,名雲雷音王多陀阿伽度、阿羅訶、三藐三佛陀,國名現 一切世間,劫名喜見。妙音菩薩於萬二千歲,以十萬種伎樂供養雲雷音王佛,並奉 上八萬四千七寶缽,以是因緣果報,今生淨華宿王智佛國,有是神力。華德!於汝 意云何?爾時雲雷音王佛所,妙音菩薩伎樂供養、奉上寶器者,豈異人乎?今此妙 音菩薩摩訶薩是。華德!是妙音菩薩已曾供養親近無量諸佛,久植德本,又值恒河 沙等百千萬億那由他佛。   佛回答華德菩薩說:過去時代有一位佛,名字叫作「雲雷音王」,這「雲」天上的雲,譬喻這個佛的智慧如大雲,他能為眾生說法、能降法雨,雲能降雨就是佛的智慧能說法,「雷音」佛說法的音聲猶如雷聲、能驚覺這些群萌,使令眾生能從大夢裏面醒過來,「王」是大自在的境界。「多陀阿伽度」翻到中國話是如來,「阿羅訶」翻個應供,「三藐三佛陀」翻個正遍知,十號裏面的前三號。雲雷音王佛他那國土叫「現一切世間」,劫的名字叫「喜見」。   你問我妙音菩薩他宿世種何善根、修何功德有是神力?這妙音菩薩在一萬二千年的時間裡面,他用十萬種的伎樂來供養雲雷音王佛,並且奉上八萬四千個七寶所成的缽,由這樣的功德因緣得了果報,什麼果報呢?他現在生到淨華宿王智佛國,為淨華宿王智佛的弟子,他得到的果報有這個神力。   「華德!於汝意云何?」這底下結會古今。那個時候在雲雷音王佛所的妙音菩薩,以伎樂供養、奉上寶器的豈是別的人嗎?不是別人,現在這位妙音菩薩摩訶薩就是了。華德!這個妙音菩薩他已經供養過無量諸佛、也曾經親近過無量諸佛,「久植德本」久遠以來栽培了很多善根功德的,他又遇見恒河沙等的百千萬億那由他佛。 戊三、十方宏經(分二科) 己一、正明現身說法 華德!汝但見妙音菩薩其身在此,而是菩薩現種種身,處處為諸眾生說是經典。或 現梵王身,或現帝釋身,或現自在天身,或現大自在天身,或現天大將軍身,或現 毗沙門天王身;   華德!你不過是看見妙音菩薩他的身體在這裏,而這妙音菩薩是現種種的身形、處處為諸眾生說這個《法華經》的,這是總說,底下別說。他現什麼身分為眾生說法呢?或者現梵天王的身形,或者現欲界的帝釋身,或是現「自在天身」就是化樂天,或現「大自在天身」就是他化自在天,或是化現「天大將軍身」釋提桓因的部下,或者是現出「毗沙門天王身」四天王的北方天王。 或現轉輪聖王身,或現諸小王身,或現長者身,或現居士身,或現宰官身,或現婆 羅門身;或現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身;或現長者居士婦女身,或現宰官 婦女身,或現婆羅門婦女身,或現童男、童女身;   前面是天,這底下是人:或者是現出人間轉輪聖王的身體,或是化現諸小王身,「或現長者身」一個有道德的長者,「或現居士身」有財富的人,「或現宰官身」在政府裏做事情的人,或現婆羅門的身形,「或現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身」佛法裡面的四眾弟子,或現長者居士婦女身,或現宰官婦女身,或現婆羅門的婦女身,或現童男童女身。 或現天、龍、夜叉、乾闥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羅伽、人、非人等身,而說是經。   或現天龍八部眾的身形,或現人、非人的樣子,現這種種的身而說《法華經》的。 諸有地獄、餓鬼、畜生、及眾難處,皆能救濟;乃至於王後宮,變為女身而說是經。   另外還有特別苦惱的就是地獄、餓鬼、畜生的眾生,「及眾難處」八難裏面這三惡道是三難,還有北俱盧洲也是一難、佛前佛後、還有世智辯聰邪知邪見的人、還有盲聾瘖啞的人、或者長壽天的人,這眾難處,妙音菩薩都去救濟他們、去度化他們;乃至在國王的後宮變為女身而說是經,也去到王宮裏面說《法華經》。 華德!是妙音菩薩能救護娑婆世界諸眾生者,是妙音菩薩如是種種變化現身,在此 娑婆國土,為諸眾生說是經典,於神通變化智慧無所損減。是菩薩以若干智慧明照 娑婆世界,令一切眾生各得所知;於十方恒河沙世界中亦復如是。   華德!這位妙音菩薩是能救護娑婆世界諸眾生的,他就像觀世音菩薩一樣能救護娑婆世界的一切眾生;這位妙音菩薩如是種種的變化現身,在此娑婆國土為一切眾生演說這部經典。這一品的分科是「勗受法弟子」,在這裏面有這種意思:妙音菩薩這樣饒益眾生、所教化的眾生都得大利益,而於妙音菩薩神通變化的智慧「無所損減」不會受到影響,還是那樣地大自在的。   這妙音菩薩他以「若干智慧明照娑婆世界」這應該說是後得智、就是方便的智慧,很明明了了地、很分明地照見娑婆世界,使令一切眾生、每一個眾生都能成就他所知的事情,這「所知」就是有能知,都讓他有所成就,就是成就他的智慧了。妙音菩薩以智慧慈悲遍照娑婆世界、教化娑婆世界的眾生得大智慧,不只是娑婆世界,就是在十方恒河沙的世界裡面、也是現種種身度化眾生的。前面說到現梵王身、帝釋身,在這娑婆世界都現的凡夫身相,那麼在十方世界呢?亦復如是。 若應以聲聞形得度者現聲聞形而為說法,應以辟支佛形得度者現辟支佛形而為說法,應以菩薩形得度者現菩薩形而為說法,應以佛形得度者即現佛形而為說法,如是種種,隨所應度而為現形,乃至應以滅度而得度者示現滅度。華德!妙音菩薩摩訶薩成就大神通智慧之力,其事如是。   若是應以聲聞形得度者就現阿羅漢的形,初果、二果、三果、四果,用這樣的身形去度化眾生的。應以辟支佛的身形得度的眾生就現辟支佛形而為說法,應以菩薩身分得度者就現菩薩形而為說法,應以佛形得度者即現佛形而為說法,這些都是聖人、現出聖人的形相;前面說的都是凡夫,其實在娑婆世界也會現聖人身,在他方世界當然也會現凡夫身相的。「如是種種隨所應度」隨所教化的眾生能夠契合相應的而為現形,乃至應以滅度而得度者也就為他示現滅度,「滅度」就是那個身體要火化了、結束了,須要這樣才能度化眾生、妙音菩薩他就這樣示現滅度。   華德!妙音菩薩摩訶薩他成就的「大神通」就是現出來身相,這是妙音菩薩的神通力,現的就是化身了,「智慧之力」就是說法了;或者說「神通智慧」也是說法、也是現身,「其事如是」妙音菩薩現身說法度眾生的事情是這樣的。 己二、問答所住三昧(分二科) 庚一、問 爾時,華德菩薩白佛言:「世尊!是妙音菩薩深種善根。世尊!是菩薩住何三昧, 而能如是在所變現,度脫眾生?」   爾時,華德菩薩對佛說:世尊!這位妙音菩薩摩訶薩他能夠用寶缽及很多的音樂供養佛,深深地栽培了善根;這是讚歎他過去的事。世尊!這位菩薩他的這一念清淨心安住在什麼樣的禪定裏面,能夠這樣子在一切處變現無量的身相去度化一切眾生呢?我們凡夫無論做什麼事情就是散亂的境界,但是超過了欲的人都是在禪定裏面做事情的,現在說是這些大聖人有高深道行的人,他們做什麼事情的時候都不是散亂心、都是在禪定裏面。但是在什麼樣的禪定裏面有這麼樣廣大的作用呢?請問這一件事。 庚二、答 佛告華德菩薩:「善男子!其三昧名現一切色身,妙音菩薩住是三昧中,能如是饒 益無量眾生。」   佛回答華德菩薩說:善男子!妙音菩薩他住的那個三昧的名稱叫作「現一切色身」,就是普現一切色身三昧;這就是約此三昧所現出來的作用立名字的,住在這個三昧裏面能普現十法界的身形去度化眾生的,並且是在十方世界廣大的地區裏面、不是一個世界,這不是一般的三昧所能及的了。   我們一般的人不是聖人,但我們也可以常常靜坐、修禪定,若是超過欲界定、到未到地定的時候就會有一種作用,就是他坐在那裏、他心裏想到什麼地方去他就去了,但是別的人未必能看得見;就是所謂出神,有陰神、有陽神的不同,這「陰神」別人就看不見,「陽神」就別的人能看得見這個人來了,但是不知道他是在禪定裏,不知道這個事。這個未到地定還是很淺、那不是特別微妙,若是到了初禪、二禪、三禪、四禪的時候那就是微妙了,他也可以讓你看見、也可以不讓你看見,也是特別地迅速,也可以種種的變現,但這不是神通,這是那個定的力量,他心裏一作念就能現出來,這可以名之為意生身。如果這個人他沒有死、他在人間的時候,不論你是佛教徒、非佛教徒,你有同樣的這種功夫就有這種境界的。得到色界定、如果命終了之後生到色界天上去,那就正式的所謂意生身了,這還是凡夫境界。若是初果、二果聖人還沒有色界四禪,三果聖人是有禪定了,到阿羅漢以上更是不用說了。   現在這裡說的應該是超過八地菩薩以上,那是不可思議的了,就不只是小小的境界了,而這一般的得禪定那都還是小小的境界;現在說妙音菩薩他在他自己住的地方不動、就能十方世界現身說法普度眾生,這是不可思議境界,他能有感即應。所謂「有感即應」就是人家有所求於你、你才能去應,那是被動的境界;而這些大菩薩不是說被動、他也是能主動的,他能夠隨所化眾生的根機、他可以入日旋三昧,能觀察一切眾生的根機,隨時應該怎麼度化、他就能怎麼活動的,那就叫作「普現色身三昧」。妙音菩薩就是住在這個三昧裏面,所以他能夠在十方世界現身說法、能夠這樣利益無量眾生的;就是他不動,十方世界他並不去,這就是現出化身,說意生身實在就是他的化身。 戊四、二土得益 說是妙音菩薩品時,與妙音菩薩俱來者八萬四千人皆得現一切色身三昧,此娑婆世 界無量菩薩亦得是三昧及陀羅尼。   現在第四科「二土得益」兩個世界的眾生得到了法益。佛說這〈妙音菩薩品〉的時候,與妙音菩薩同時來到娑婆世界的那八萬四千人「皆得現一切色身三昧」,他們也成就了這一個三昧,這可見那些人的程度本來也是很高的了;這大菩薩真是不可思議,能令這麼多的人成就這麼高的境界;此娑婆世界有無量的菩薩也得到這個三昧「及陀羅尼」就是智慧,又多了一樣功德。那同時來的八萬四千人只得到了定,「現一切色身三昧」是定,這個時候當然禪定和神通是不二相、能普現色身;「陀羅尼」就是說法了,大智慧能為眾生說法,這同時也應該有「解一切眾生語言三昧」這個作用,不然的話、你怎麼為眾生說法呢?所以是:此娑婆世界的菩薩多了「陀羅尼」這一個功德。妙音菩薩他住的國土是清淨的佛土,那些菩薩得普現色身三昧;我們這裏娑婆世界是個穢土,土雖然是穢、但這個人不可以輕視,他得到的功德反倒是多一點。 戊五、還歸本國 爾時,妙音菩薩摩訶薩供養釋迦牟尼佛及多寶佛塔已,還歸本土;所經諸國六種震動,雨寶蓮華,作百千萬億種種伎樂。既到本國,與八萬四千菩薩圍繞,至淨華宿王智佛所,白佛言:「世尊!我到娑婆世界饒益眾生,見釋迦牟尼佛及見多寶佛塔,禮拜供養;又見文殊師利法王子菩薩及見藥王菩薩、得勤精進力菩薩、勇施菩薩等,亦令是八萬四千菩薩得現一切色身三昧。」   這時候,妙音菩薩摩訶薩他供養完了釋迦牟尼佛及多寶佛塔以後,「還歸本土」所應該做的事情做好了就回去了;所經過的世界發出六種震動、雨寶蓮華,又有百千萬億種種的伎樂。回到了本國、與八萬四千菩薩共同到淨華宿王智佛那兒去,向佛報告:世尊!我到娑婆世界去利益眾生,見到釋迦牟尼佛、見到多寶佛塔、禮拜供養了二位世尊,「又見文殊師利法王子菩薩及見藥王菩薩、得勤精進力菩薩、勇施菩薩等」,又看見這麼多的大修行人,也使令這八萬四千菩薩得到現一切色身三昧了。 戊六、聞品進道 說是妙音菩薩來往品時,四萬二千天子得無生法忍,華德菩薩得法華三昧。   這第六科「聞品進道」他的道行又進了一步。佛說這個妙音菩薩來往品的時候,「來」到娑婆世界來、「往」然後又回到本國去,這一來一往的時候,這娑婆世界裏面的四萬二千天子得無生法忍了,他一念不生、寂而常照、觀一切法空、無我無我所、離一切虛妄分別的妄想了,「華德菩薩得法華三昧」這一部經的請問者他得了法華三昧。   在後面〈妙莊嚴王本事品〉就會知道,妙音菩薩是華德菩薩的一個大善知識,華德菩薩所以能夠得成聖道是因為妙音菩薩的引導教化,是他的善知識、他當然認識妙音菩薩,所以他請問妙音菩薩的因緣,也等於就是讚歎妙音菩薩了。現在他聽聞了這一品的時候、他得法華三昧了。這「法華三昧」就是已經得了無生法忍以後他又能夠增長了般若的智慧、斷除去多少無明煩惱,這叫作法華三昧。這是妙音菩薩來往品。 《妙法蓮華經》〈觀世音菩薩普門品‧第二十五〉觀世音菩薩普門品‧第二十五   這第二十五品〈普門品〉,前一品分科的時候曾經解釋過,這兩品都是勉勵受法的弟子對於師長不要生輕慢心。這一品的題目,「觀世音菩薩」是人、「普門」是法,是人法合立的名字。這觀世音菩薩是我們娑婆世界、或者說我們中國漢人佛教裏面非常尊重恭敬的一位大菩薩、非常熟悉的一位大菩薩,這個名字在〈普門品〉的經文裏面有解釋,現在簡單地說一下。「觀」就是這位菩薩的大悲心相應的智慧觀察,「世音」就是所觀察的境界,「世」這個字是個時間性,過去世、現在世、未來世,但是這裏是指有情說的、有情的世間;這有時間性的東西表示都是無常的、都是敗壞法、是必朽之物、不是常住的,但這裏是指有情世間的人、指這些苦惱的眾生說的;這「音」是音聲,就是苦惱眾生苦惱的時候、發出來求救於觀世音菩薩的聲音,合起來說就是觀世音菩薩的大智慧、大悲心,他常在緣念這些苦惱的眾生,眾生有所求於他、他能夠去救護他們,所以叫觀世音菩薩。   「普門品」,智者大師的解釋,這普門品裏面有兩番的問答,第一番問答就是這位菩薩所以名為觀世音的因由、觀世音菩薩得名的一個原因,也就是觀世音菩薩大慈大悲救苦救難的意思;第二番問答就是普門的意思,在這個題目上分這麼兩部分,也正表達經裏面兩大段的要義。這「普門」怎麼講呢?「普」是普遍的意思,不是一部分、是周遍的。「門」這個字是通達的意思,就像這房子有門可以入也可以出去、無障礙的意思,就是普遍地無障礙。按文的意思來說,就是說觀世音菩薩「應以何身得度者即現何身而為說法」,應以何身來度化你、觀世音菩薩就能現出那樣的身相來,是沒有障礙的;應該說什麼樣的佛法來教化你、菩薩就能說那種法,說法也是無障礙;文是這樣意思,這個「普門」正好也就是那個意思,就是普遍地無障礙所以叫作普門。   「普門」這個「門」另外有一個解釋法,這個門是一個因由的意思,譬如說我們能夠受持五戒十善這就是一個門,由此門就可以到人天的世界去享福了;譬如說我們常常地放逸、我們做了很多的壞事、常常地要說謊話,身口意三業常常地做五逆十惡的事,這也是個門,這個門就是通到三惡道去了,所以這個「門」有一個因果的意思,此因得此果、彼因得彼果。說我能夠修學出世間的戒定慧三乘聖道,那就到涅槃那裏去、到無上菩提那裏去了。一切眾生都有門,有這個門、有那個門,你做了這個門、你就是從這個門過去、不能從那個門過去,你做了那個門、你從那個門可以過去、不能從這個門過去,就只是這一個地方通、別的地方它不通,一切生死的眾生都是這樣子。但是觀世音菩薩不是,他可以到佛的境界去、可以到菩薩、阿羅漢、辟支佛的世界去,也可以到人天、也可以到三惡道去,一切處都是無障礙的,所以也是普現色身三昧、一切處都是無障礙。一切處無障礙的原因就是因為他通達了第一義諦,證悟了第一義諦的時候、在一切法中都是無障礙、在一切法中都得大自在的,這當然要到第八地以上才能顯現出來這種境界,所以合起來說叫作「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丁二、普門品(分二科) 戊一、問答(分二科) 己一、長文有兩番問答(分二科) 庚一、初番問答(分二科) 辛一、問 爾時,無盡意菩薩即從座起,偏袒右肩,合掌向佛,而作是言:「世尊!觀世音菩 薩以何因緣名觀世音?」   這「長文」有兩番問答,第一番就是問明所以名為觀世音菩薩的因由,第二番就問觀世音菩薩遊化娑婆世界這件事。〈妙音菩薩品〉說完了的這個時候,「無盡意菩薩即從座起」,這「無盡意菩薩」是能問之人,「即從座起,偏袒右肩,合掌向佛,而作是言」這是請教問題時候的一種禮儀、一種恭敬的禮貌,底下就正式的請問了。「無盡意菩薩」,在娑婆世界的東方有個不瞬世界,不瞬世界的佛叫作普賢如來,這位無盡意菩薩是普賢如來的大弟子,他是補處大士,普賢如來入涅槃之後、他就在那個世界成佛了。經上說的意思,無盡意菩薩和文殊菩薩都一樣是果後行因這樣的大士。無盡意,這「意」就是慈悲心的意思,他的慈悲心是沒有窮盡的,他能夠為一切眾生說六波羅蜜、說種種的佛法教化眾生,眾生都度盡了、這位菩薩大悲心還不盡,眾生界盡、大悲心還不窮盡,所以名為「無盡意」,表示他的慈悲心非常地廣大,當然他的智慧也是特別廣大了。   「即從座起」無盡意菩薩就從他的座位站起來了,「偏袒右肩」把右肩袒露出來,雙手合十、面向著佛,對佛這樣說:「世尊!觀世音菩薩以何因緣名觀世音?」前面的妙音菩薩是東方世界來的,東方世界菩薩來到這裏有這麼大的功德、有這麼大的成就;現在要說西方世界的菩薩,觀世音菩薩是阿彌陀佛國的菩薩,在我們娑婆世界有大因緣,也是能夠廣利益一切眾生的,所以東方世界的菩薩那個因緣說完了、就說西方世界的菩薩了。無盡意菩薩就問說:是觀世音菩薩用什麼理由名為觀世音菩薩呢?這「因緣」實在來說這兩個字在這裏是無差別,因就是緣、緣就是因,就是個原因的意思;如果說它差別,因是因由、緣是緣藉,主要的原因就叫作因、次要的原因就叫作緣,或者是一個主要、一個次要這麼來分別這因緣的不同。如果是站在觀世音菩薩的立場來說,就是觀世音菩薩的大悲心是主要的因,由眾生的苦惱感動了菩薩那麼就是緣,以是因緣名觀世音。如果站在眾生的立場來說,眾生為主要的一個地位,那就是眾生的苦惱有求於觀世音菩薩這叫作因,觀世音菩薩的大悲心就是緣了、以大悲心去緣一切眾生。 辛二、答(分三科) 壬一、總答 佛告無盡意菩薩:善男子!若有無量百千萬億眾生受諸苦惱,聞是觀世音菩薩,一 心稱名,觀世音菩薩即時觀其音聲,皆得解脫。   佛告訴無盡意菩薩說:善男子!假設有無量百千萬億的眾生「受諸苦惱」,這麼多的眾生他們遭遇到很多的苦惱,一般說是三苦、八苦、無量諸苦,「三苦」在前面曾經說過了。「八苦」就是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愛別離苦、怨憎會苦、求不得苦、五取蘊苦,五蘊苦是總說的、其餘的七個苦是別說的。老病死這種苦,佛菩薩即使不告訴我們、我們也會感覺到苦,老了感覺苦、有病的時候感覺苦,死要來了也很害怕、那麼也是苦;怨憎會、愛別離更是苦,自己都感覺到的;所不知道的是五蘊苦,五取蘊苦我們眾生自己不太明白、不知道這五蘊的苦;前面那七個苦的根本原因就是因為有了五蘊的關係,有了五蘊所以有這麼多的苦。   另外還一個意思,就是把所有的苦單獨地給它立出一個名稱來,那麼剩下來的就是這五蘊苦,就是在我們不感覺到苦、也不感覺到樂的那個時候就是五取蘊苦。這樣的五取蘊在我們人間的人、若是對三惡道的眾生來說,人間人的色受想行識還算是很好的,但是若和諸天來對比、那就還不如諸天;諸天是化生、他們沒有生苦、也沒有老病的苦,但是死的時候還是苦;所以在佛法的態度來說,諸天他們就是五取蘊苦。若是外道肯用功修行有功德的人、他們當然也能生天,就是社會上有些慈善的人一念的好心做了些功德也會生天,這因果是平等的,你信佛不信佛、你若做功德就會有善的果報。   再就是外道能修四禪八定,他成功了也能生到色界天、無色界天去,但是外道他們認為得到四禪八定就是涅槃了、認為這就是究竟圓滿的境界了;但是在佛法的八苦來說,那是五蘊苦、不是涅槃,這就是佛法的高深境界、智慧不同了。那麼外道也不知道那是苦,我們一般的凡夫也不知道五蘊是苦,誰能知道呢?這只有佛菩薩才知道,所以若是得無生法忍以上的人、這些法身大士見到第一義諦以後,他發出的那個後得智才知道眾生的五蘊就是苦;不要說老病才是苦,有五蘊就是苦,這個原因是什麼呢?就是我們的罪業。那個罪業在什麼地方?就在五蘊裏面、都在那裏面儲藏著,它一發生作用的時候我們這個災難就來了,就是這麼回事。   說是非非想天那最高深的定不得了,外道他們認為是涅槃了,但是佛說你三惡道的罪業就在那非非想定的心裏面藏著,等到你的定壞了、三惡道的罪若是成熟了、一下子就跑到地獄去了,哪裏是涅槃呢?那實在是五取蘊苦啊!說「有無量百千萬億眾生受諸苦惱」這話是真實不虛,所有的眾生只要你在三界裏面流轉生死的都是苦啊!不過有的時候在裏面隱藏著、沒有發動而已,所以這麼多的眾生都是苦惱人。   「聞是觀世音菩薩,一心稱名」,這麼多的苦惱眾生裏面,他們有好因緣的時候、他能聽見觀世音菩薩的名號,就是這〈普門品〉在世界上流傳,大家讀這〈普門品〉就知道觀世音菩薩大慈大悲、救苦救難,聽說了這件事,於是乎一心不亂地稱念觀世音菩薩名號,前一念、後一念相續不斷地稱念觀世音菩薩名號、沒有一切的妄想,這樣子「觀世音菩薩即時觀其音聲,皆得解脫」,就在你一心不亂稱念的時候,觀世音菩薩那個大悲心、那個大智慧就觀見你的音聲了。說「其音聲」應該是耳聞嘛!為什麼說是觀呢?實在這是「觀」是對的,就是觀世音菩薩在普現色身三昧裏面,說是三昧的這個時候,用我們凡夫的境界來說,入三昧的時候前五識不動了,耳識也不動、眼識也不動,就這第六意識,觀世音菩薩那個清淨無漏的第六意識就看見你在念觀世音菩薩的音聲了,他是六根互用的,所以「觀其音聲皆得解脫」,那麼你受的苦難就解脫了、就沒有苦難了。   這裏面也可以提出一個問題,說是觀世音菩薩大慈大悲救苦救難,那又為什麼要等待我們念的時候他才能夠救苦救難?我不念他、他就不來救我的苦難嗎?這個問題可以這樣說:就是我受諸苦惱的時候這是自己的罪業,說是我一時得了感冒、病逐漸地嚴重了,這個不算什麼罪業,但也是由自己的無明、你知識不夠、就還是自己的問題,我們身體有問題都是與自己本身有關係,不能怨是天太冷了,所以也還是自己煩惱愚癡業障引出來的一切問題,不是說與我沒有關係的。現在我們不必說這個事,就說比較嚴重的痛苦,這個痛苦是我們的罪業所成就的,罪業成就的時候我就念觀世音菩薩、求觀世音菩薩來救護我,當然這條件就是要一心不亂,你散亂不行;我們這凡夫平常人、這個心一直是在色聲香味觸法上活動,都是散散亂亂地,不是貪、就是瞋、貪瞋癡慢疑各式各樣的煩惱在活動、都是染污的;現在我們念觀世音菩薩名號,觀世音菩薩這也可以說是菩薩的萬德洪名,我們這一念心與菩薩的名號相應、一心不亂的時候,這染污的境界都不見了、當然還不是聖人,這時候我們這個心與觀世音菩薩聖境相接近,與我們的罪業就疏遠,他不順於罪業、他順於聖道,這個時候觀世音菩薩就是利用這一點、就能把你的罪業撥轉一下,撥轉、那麼病就好了,就是這麼一回事。如果我們不念觀世音菩薩名號,我們也不讀佛法的經論,佛法的經論都是清淨的,我們與這些清淨的因緣不接觸的時候,我們自己的心不能獨立地清淨,不能清淨、這染污心同業障就是一起的,觀世音菩薩的慈悲心想要撥轉你的業障就有困難。所以說,眾生的業障要去得果報、一切佛菩薩都無可奈何,不能說是「你這個罪業不要得果報」佛菩薩沒這種力量,但是你若念觀世音菩薩、你的心清淨了,觀世音菩薩就有辦法撥轉一下了。   《涅槃經》上說:有定業、有不定業,「定業」就是這種罪業一定要得果報,「不定業」就是還不一定得果報的;現在就說這個定業,若是已經相信了佛法、是佛教徒了,所有的定業都變成不定業了,這《涅槃經》有這個話。這個意思就是我們佛教徒有佛菩薩、還有這麼多的經律論這些清淨的因緣,我們同這些清淨的因緣接近、就疏遠了罪業的因緣,那麼佛菩薩就容易幫助我們,所以定業就變成不定業了。這裏面說「一心」也等於是個條件,就是你要一心不亂,若是散散亂亂就很難有成就,就是不容易觀其音聲皆得解脫,這就是困難,所以要一心不亂,我們就是誠心地念觀世音菩薩名號,「觀世音菩薩即時觀其音聲,皆得解脫」所有的痛苦就都解脫了。這一段是總說的。   不過,我們眾生罪業果報出現的時候,雖然說是定業、也還是有輕重的不同,有的罪業是令我們得果報了、但它很快地就謝落了、這個罪業就結束了,臨要結束的時候,即使你不念觀世音菩薩,它這件事也就滅掉、也沒有事了、就解決了。但是這個時候,若念觀世音菩薩,病苦、所有的苦惱也會就沒有事了,這當然也關涉到其他宗教的問題。若是這個罪的力量很大、正在興起的這個時候,你就不是容易消滅它,那麼你就是要念觀世音菩薩,那就是觀世音菩薩的力量了,這裏還是有一點分別的。 壬二、別答(分三科) 癸一、約口業機明應(分二科) 子一、明七難(分七科) 丑一、火難 若有持是觀世音菩薩名者,設入大火、火不能燒,由是菩薩威神力故。   底下這一科是「約口業機明應」,就是我們由心發動到口念觀世音菩薩名號、叫作口業機。若是有人能受持觀世音菩薩的名號,「設入大火、火不能燒」,這個理應該是這樣:你讀過〈普門品〉就知道這件事,然後自己常常有功課、念觀世音菩薩名號,那麼有什麼危急的事情出現、你立刻會知道念觀世音菩薩名號。如果完全不知道這回事,危急的時候你怎麼知道念觀世音菩薩呢?所以這裏就是說「若有持是觀世音菩薩名者,設入大火」,持觀世音菩薩名號這是善,設入大火這是惡,這善惡合起來這是一個機感、向觀世音菩薩有所求,「火不能燒」你入到火裏面去、火不能燒害你。因為什麼不能燒呢?「由是菩薩威神力故」由於觀世音菩薩的威神之力、使令火不能燒你。 丑二、水難 若為大水所漂,稱其名號,即得淺處。   假設一個人為大水所漂,那麼就容易被水淹死了,但是你能念觀世音菩薩名號,「即得淺處」就能得到水淺的地方、就不淹死了。   大約幾十年前,有兩個法師坐船渡江到另外一個地方去,忽然發生了事故、船翻了,船上的人都落到水裏面去;這兩個法師裏有一個法師喊媽,一個法師念觀世音菩薩,念觀世音菩薩即得淺處就得救了;念媽的那個沒有、就不行了。所以念觀世音菩薩真是有效,這是真實不虛的。 丑三、羅剎難 若有百千萬億眾生,為求金銀琉璃、硨磲瑪瑙、珊瑚琥珀、真珠等寶入於大海,假 使黑風吹其船舫,飄墮羅剎鬼國,其中若有乃至一人稱觀世音菩薩名者,是諸人等 皆得解脫羅剎之難;以是因緣,名觀世音。   若是有百千萬億的眾生,為了求取金銀琉璃……種種的珍寶,入到大海裏面去尋求,「假使黑風吹其船舫」,黑風以現在來說就是颱風、或者說颶風了,就是有很多的雲霧、那麼那個風也就成了黑風了;他們是坐船入海的,這個黑風把他飄墮到羅剎鬼國去了。這百千萬億這麼多求寶的人裡面,如果就只有一個人稱念觀世音菩薩的名號,「是諸人等,皆得解脫羅剎之難」,這羅剎鬼就不敢傷害他們了,「以是因緣,名觀世音」。 丑四、刀杖難 若復有人臨當被害,稱觀世音菩薩名者,彼所執刀杖尋段段壞而得解脫。   如果又有人面臨要被殺害的時候,他能一心稱念觀世音菩薩名號,「彼所執刀杖尋段段壞」,「尋」就是立刻地。古代的時候都用刀杖,一段一段就壞了,而得解脫。 丑五、鬼難 若三千大千國土滿中夜叉、羅剎,欲來惱人,聞其稱觀世音菩薩名者,是諸惡鬼尚 不能以惡眼視之,況復加害。   假設三千大千的國土裡面,充滿了夜叉鬼、羅剎鬼,他們想要來惱害人的時候,聽到有人稱念觀世音菩薩的名號,這些惡鬼尚且不能以惡眼來看他,更何況還要加害呢?更是不會了!這「三千大千國土滿中夜叉羅剎」這是個假設的話,不可能是這樣子的。 丑六、枷鎖難 設復有人若有罪、若無罪,杻械枷鎖檢繫其身,稱觀世音菩薩名者,皆悉斷壞,即 得解脫。   假設又有人他現在做了什麼犯法的事情了、「杻械枷鎖檢繫其身」,或者他現在沒有做什麼惡事,但是前生做過非法的事情,就也是「杻械枷鎖檢繫其身」了。這個「杻」是在手上的刑具,在足上的刑具叫作「械」,若在人的脖子上的刑具就是「枷」,「鎖」就是把這身體給鎖綁起來,「檢繫」就是關在牢獄裏面。這時候若能稱念觀世音菩薩名者,他那個刑具就都斷壞,立刻地就得到解脫了。 丑七、怨賊難 若三千大千國土滿中怨賊,有一商主將諸商人齎持重寶,經過險路,其中一人作是 唱言:「諸善男子勿得恐怖,汝等應當一心稱觀世音菩薩名號,是菩薩能以無畏施 於眾生,汝等若稱名者,於此怨賊當得解脫。」眾商人聞,俱發聲言:「南無觀世 音菩薩!」稱其名故,即得解脫。   假設三千大千國土裡面都是怨賊,「有一商主」就是眾多的商人裏面有一個領導者,他領著很多的商人,携帶了很多貴重的珍寶,經過危險的道路,其中一個人就這樣說:各位善男子不要恐怖,你們應該一心不亂的稱念觀世音菩薩名號,這位菩薩他能夠「以無畏施於眾生」能令你們不恐怖,你們若是稱念觀世音菩薩名號,那麼對於這個害怕怨賊的事就會解脫、就會安全了。這些商人聽他這樣說,就共同的發出音聲說:南無觀世音菩薩!這樣稱念菩薩名號的緣故,即得解脫。   這一段文在《法華會義》上有一個「約法」的解釋,說是這「三千大千國土滿中怨賊」這表示我們這些塵勞的種子充滿在阿賴耶識裏面,我們做罪業也好、做福業也好、都是生死業,這生死業的種子充滿了阿賴耶識裏面。「有一商主」這句話就是譬喻第六意識,這第六意識「將諸商人」,將諸商人就是觸、作意、受、想、思、欲、勝解、念、定、慧,這別境心所、遍行心所一起合作,「齎持重寶」表示這個人是佛教徒,他學習了出世間的聖道,有戒定慧這麼多的珍寶,修學三十七道品、六波羅蜜這都是重寶;就是由第六意識和其他的心所合和起來去修學聖道,聖道就是重寶。「經過險路」什麼意思呢?說這個修行人在修行的時候,這正念與煩惱相遇到了、這煩惱來了,但是這個正念還沒失掉,這個時候叫作經過險路。「其中一人」也可以說是第六意識、或者說是思心所,這思心所它是能發動聖道的,它就是告訴自己提起正念來、勿得恐怖。「一心稱名」就是聞思修慧,從聞思修得無生法忍,或者說就是修止觀了、修這第一義諦的止觀。「是菩薩能以無畏施於眾生」你修第一義諦的止觀就能夠以無畏施於眾生。「俱發聲言」就是你第六意識和這麼多的善心所合作、共同地修學聖道。「稱其名故即得解脫」就是靜坐的時候、一下子太陽出來了、見到聖道了,即得解脫。這蕅益大師這麼解釋也很有意思。 子二、結歎 無盡意!觀世音菩薩摩訶薩威神之力,巍巍如是。   佛又召呼無盡意菩薩說:觀世音菩薩摩訶薩他的威德神力「巍巍如是」這樣的廣大無邊。 癸二、約意業機明應(分二科) 子一、明三毒 若有眾生多於淫欲,常念恭敬觀世音菩薩,便得離欲。若多瞋恚,常念恭敬觀世音 菩薩,便得離瞋。若多愚癡,常念恭敬觀世音菩薩,便得離癡。   前面是「約口業機明應」明觀世音菩薩的感應,「口業機」是眾生,「明應」就是觀世音菩薩來救護。現在是約意業的機、明觀世音菩薩的應化。   如果有眾生多於淫欲;煩惱是很多很多不同種類的,有的人偏於某一種煩惱重、其他的煩惱不重,現在這裏說「多於淫欲」就是這個人的欲心特別重,欲心特別重應該怎麼辦呢?當然在佛法裏面通常的說法就是修不淨觀,修不淨觀是能對治。但是有的人他就修不來,修不來那又怎麼辦呢?你常常憶念觀世音菩薩、常能恭敬觀世音菩薩,你這樣子「便得離欲」就能夠解脫欲的煩惱了,這真是觀世音菩薩慈悲、施設了這樣的法門。所以不淨觀修不來的人,那麼就多念觀世音菩薩也是有效的。   「若多瞋恚」若是這個人他的欲心不重,但他的瞋恚心很重、很容易發脾氣,這瞋恚也容易造罪,怎麼辦呢?瞋恚心重,本來是應該修慈悲觀、或是修性空觀也是可以,但是這止觀修不來,那麼就是「常念恭敬觀世音菩薩」也能解脫這個瞋心。如果是愚癡的煩惱很重,又不能修止觀,就常常的稱念觀世音菩薩、恭敬禮拜觀世音菩薩「便得離癡」也就是會開智慧,求觀世音菩薩、觀世音菩薩會幫助的。 子二、結歎 無盡意!觀世音菩薩有如是等大威神力,多所饒益,是故眾生常應心念。   前面那些七難是身體上的災難,觀世音菩薩能救護。在心裏面的災難、貪瞋癡煩惱是不容易的;不容易,觀世音菩薩還是有辦法。「無盡意,觀世音菩薩有如是等大威神力」,這貪瞋癡煩惱是一切災難的根本,觀世音菩薩有這麼大的威神力、他能解決這個問題,所以眾生應該常常的在心裡面念觀世音菩薩。 癸三、約身業機明應(分二科) 子一、明二求 若有女人設欲求男,禮拜供養觀世音菩薩,便生福德智慧之男;設欲求女,便生端 正有相之女,宿植德本,眾人愛敬。   這底下「約身業機明應」,禮拜供養觀世音菩薩這屬於身業。假設有女人她想要求一個男孩子,那麼怎麼辦呢?你能恭敬的禮拜觀世音菩薩、供養觀世音菩薩,就能夠生一個有福報、有智慧的男孩了。有的人有福報而沒有智慧,有的人有智慧而又沒有福報,都是不圓滿;現在你禮拜供養觀世音菩薩的時候,你得到的孩又有福德又有智慧,這是太好了。如果是希望求一個女孩「便生端正有相之女」,端正有相也就是福德智慧的意思,有福德、有智慧的人,他應該是相貌端正的。   智者大師是這樣解釋:男是譬喻智慧、女譬喻禪定。欲界裏面的人是沒有定,有一點欲界定那也是很膚淺的,是有多少智慧的、智慧就是狂慧,狂亂的智慧沒有什麼大的作用。無色界天的禪定是很高深的,但是裏面沒有智慧,無色界天的這個定譬喻是女人,但是無色界天的定沒有智慧就變成一個愚癡的女人了,是這樣子表示的。唯有色界天又有智慧又有定、定慧均平,所以就譬喻是福德智慧之男、端正有相之女了。不過三界內、色界天的這種有漏的禪定智慧也還是不能解決問題,所以還是要讚歎出世間三種聖人無漏的禪定智慧能斷煩惱、能夠得大解脫,那才是真實的福德智慧之男、端正有相之女。   「宿植德本」過去世的時候他栽培了很多的善根,很多很多人都愛護這個人、恭敬這個人;如果是品德好就會得到人家的恭敬,相貌端正也會得到人家的愛護。這求男求女這件事,在古代時候的女人對這件事非常重要,現代的人倒不是一定,當然也還是有人歡喜要有個男孩女孩的,那麼就是念觀世音菩薩會有效。 子二、結歎 無盡意!觀世音菩薩有如是力,若有眾生恭敬禮拜觀世音菩薩,福不唐捐。   無盡意!觀世音菩薩有這樣大的神力,若是有眾生恭敬禮拜觀世音菩薩「福不唐捐」,這個意思說是:恭敬禮拜觀世音菩薩就生福德智慧之男、端正有相之女、宿植德本、眾人愛敬,但是有人恭敬禮拜觀世音菩薩很久也沒有效、也沒靈驗,那怎麼回事情呢?這底下說「福不唐捐」你還是會得到福報的,你的努力不會白費的。   求男求女這個事情,念觀世音菩薩也還是無效,這個話應該怎麼說呢?若是你決定希求這件事,你繼續地恭敬禮拜觀世音菩薩,菩薩會滿你願。可是為什麼這麼久也不滿願呢?這就是有問題。有什麼問題呢?這父母和兒女是要有緣的,有善緣也有惡緣,你沒有緣就不行,而無始劫來誰沒有有緣的人呢?誰都會有的。但是這個時候、這個有緣的人他不來,他在天上享天福他不來、那也不行,或者在別的道裏面他也沒來,那你這個時候就不能有男女,就是不能。   另外一個原因,給你作兒女的要和你的福德相稱、才可以給你作兒女的;你現在這福德智慧太大,你有緣的人福德智慧不夠,他想來也來不成、也是不行的,這就是一個問題。另外一個問題,你求觀世音菩薩,觀世音菩薩若滿你願、一定要找到一個好的人,與你要有緣而又是品德好的人給你作一個好兒好女,不會來一個爛的人給你作兒女,觀世音菩薩不會這樣做事的。所以這個事情的確是要等一等、你要有恒心才可以,你繼續求觀世音菩薩、觀世音菩薩也會滿你願的。 壬三、勸持名答(分三科) 癸一、勸持 是故,眾生皆應受持觀世音菩薩名號。 癸二、格量 無盡意!若有人受持六十二億恒河沙菩薩名字,復盡形供養飲食.衣服.臥具.醫藥。於汝意云何?是善男子、善女人,功德多否?無盡意言:甚多!世尊!佛言:若復有人受持觀世音菩薩名號,乃至一時禮拜供養,是二人福正等無異,於百千萬億劫不可窮盡。   這底下第二科「格量」就是較量,讚歎念觀世音菩薩名號的功德廣大。佛又召呼無盡意菩薩說:假設有這麼一個人,他受持六十二億恒河沙菩薩的名字,又還能夠「盡形壽」用他這一期的壽命完全地來供養這麼多的菩薩。供養什麼呢?供養飲食、供養衣服、供養臥具、供養醫藥,用這四種事情來供養六十二億恒河沙菩薩名字。「於汝意云何?」佛問無盡意,你心裏面怎麼樣想?這個善男子、善女人,他得到的功德多不多呢?無盡意回答:是的!世尊!他得到的功德很多。   佛說:假設還有一個人他不受持六十二億恒河沙菩薩名字,他只受持觀世音菩薩一位菩薩的名號,這個一和六十二億恒河沙相比,「乃至一時禮拜供養」,前面是盡形壽,這只是一時、時間很短很少;照這文義也應該沒有供養那麼多。「是二人福正等無異」這兩個人所得的福德正是相等、沒有差別的。「於百千萬億劫不可窮盡」他得到的福德經過百千萬億劫的享受還沒有窮盡,還繼續有很多很多的福德。 癸三、結歎 無盡意!受持觀世音菩薩名號,得如是無量無邊福德之利。   無盡意!受持觀世音菩薩的名號,能得到這樣無量無邊的福德利益,得的太多了。這裏面說到修福,用這個意思來讚歎觀世音菩薩功德廣大。按通常的情形說,我們對於畜生能夠有同情心、能對牠有所給與也都有功德,或者世間上的惡人你對他有點給與也有功德,但是比給畜生的功德大;若是供養善人功德就大過給惡人,供養這離欲的人、得了禪定的人功德就是大過有欲的人,若是供養聖人的功德又是高過了凡夫,初果不如二果,二果又不如三果,乃至四果阿羅漢、乃至大菩薩、乃至到佛是良福田,功德是非常廣大的。   現在這裏說受持六十二億恒河沙菩薩名號、盡形壽供養飲食、衣服、臥具、醫藥,和受持觀世音菩薩一名號、一時禮拜供養的福來對比,是平等的,這樣子就表示觀世音菩薩的偉大,念他的名號、供養觀世菩薩功德廣大。那麼這個道理在什麼地方呢?什麼理由會這樣子呢?這可以從兩方面說,一方面就是我們這個世界上的人與觀世音菩薩有緣的關係,我們對觀世音菩薩的恭敬心就強,這深度就強過對那個無緣的菩薩,所以供養觀世音菩薩、受持觀世音菩薩名號功德廣大;這是由在凡夫位有取著心的人來說是這樣子。但是如果修行人若有人受持、如果這個人的程度高了,那又應該怎麼說呢?天親菩薩的《法華論》說:觀世音菩薩他所證悟的第一義諦和六十二億恒河沙菩薩所證悟的第一義諦是平等平等的,不是說人多了他證悟的第一義諦比一個人廣大、不是的,那麼多人乃至更多恒河沙的菩薩他們覺悟的第一義諦和一位菩薩覺悟的是無差別相的,所以在這種諸法實相上看、你所栽培的功德是平等平等的,是這樣意思。   現在這〈觀世音菩薩普門品〉是讚歎觀世音菩薩他度化眾生的不可思議境界,這麼樣讚歎,就是與觀世音菩薩有緣的眾生他就是特別地這樣讚歎觀世音菩薩;在《地藏十輪經》《地藏經》上,那就讚歎地藏菩薩、也一樣是這樣讚歎,就是緣的關係,與他有緣的眾生就讚歎他有緣的那個菩薩的功德廣大,這就是佛菩薩說法是這樣子,那麼這一段文的大義如此。 庚二、次番問答(分二科) 辛一、問 無盡意菩薩白佛言:世尊!觀世音菩薩云何遊此娑婆世界?云何而為眾生說法?方 便之力其事云何?   前面是第一番問答,什麼因緣觀世音菩薩是這樣的名號呢?這底下是第二個問答,觀世音菩薩怎麼樣遊化十方世界、娑婆世界。「無盡意菩薩白佛言:世尊!觀世音菩薩云何遊此娑婆世界?」觀世音菩薩他是阿彌陀佛國的菩薩、是阿彌陀佛的大弟子,他怎麼來到娑婆世界來了?「云何遊此娑婆世界」,這在前面曾經解釋過,就是觀世音菩薩在阿彌陀佛國、他並沒有離開那裏,但是在他那一念靈明的真心裏面感而遂通、寂而常照,十方世界一切眾生有感即應,自然就在十方世界現身說法了,觀世音菩薩他並沒有來;並沒有來的意思就像天上的月亮並沒有落到水裏面去,但水裏面就有一個影了,可以這樣作譬喻;這樣解釋「云何遊此娑婆世界?」他怎麼樣由西方世界來遊化娑婆世界的?可以這樣解釋。或者另一個意思說,觀世音菩薩他用什麼身分來遊化此娑婆世界呢?就是他現出什麼身分在娑婆世界各地方度化眾生呢?這樣問的意思又不同了,這就是指他的身體現身而說了。   「云何而為眾生說法?」他怎麼樣為眾生說法的呢?這句話應該是契理而又契機、契機而又契理,應該是這樣說法。下文也有這個意思,就是《法華經》是開迹顯本、開權顯實這樣的妙法,那麼觀世音菩薩來到娑婆世界各地方為眾生說法,他當然也可能是這樣說,也應該是為實施權、開權顯實、深的淺的、小乘大乘、若顯若密、若頓若漸,只要是契機而又契理,觀世音菩薩當然是這樣自由地去廣度眾生的。   「遊此娑婆世界」是身業,「云何而為眾生說法」是口業,這身口的行動是從觀世音菩薩的大慈悲心發出來的;大慈悲心的為眾生現身、現什麼身呢?為眾生說法、說什麼法呢?就是要根據觀世音菩薩內心裏面的大智慧來決定,那個大智慧就是方便。「方便之力其事云何?」觀世音菩薩那個善巧方便的智慧力量是怎麼樣用法呢?「云何遊此娑婆世界」就是觀世音菩薩的方便之力,「云何而為眾生說法」也是觀世音菩薩方便善巧的力量;所以這一句「方便之力」反倒是根本的一句,就是內心的見機、他能夠觀察眾生的根性,應以何身得度者即現何身而為說法這樣意思。這樣說「方便之力」就是意業,「其事云何」就是觀世音菩薩的身口意在娑婆世界度化眾生的情況是怎麼樣的呢?就是這樣請問釋迦佛。 辛二、答(分三科) 壬一、別答 佛告無盡意菩薩:「善男子!若有國土眾生,應以佛身得度者、觀世音菩薩即現佛 身而為說法,應以辟支佛身得度者即現辟支佛身而為說法,應以聲聞身得度者即現 聲聞身而為說法。   佛告訴無盡意菩薩說:善男子!假設有的世界、有眾生他無漏的善根成熟了,他應該見到佛身就會得解脫的,那麼觀世音菩薩就為他現佛身而為他說法;現佛身這也是觀世音菩薩的一個化身,化現佛身包括兩種情形,一種是臨時地現出佛身來度化眾生,這段因緣過去了這佛身也就不現了;另一種就是所謂八相成道的情形,也有父母、出家、修行、乃至成道、轉法輪、而後入涅槃的這些事情了,這都屬於應以佛身得度者即現佛身而為說法。但是通常來說,現佛身都是要有無漏的善根,能得聖道的時候觀世音菩薩為他現佛身而為說法,通常是這樣。   前面〈妙音菩薩品〉在現佛身之後就說現菩薩身,這裏沒有提菩薩,就直接說「應以辟支佛身得度者即現辟支佛身而為說法」,這個意思應該是把菩薩包括在佛身之內了,佛是果、菩薩是因,譬如說一佛乘也就是一菩薩乘,可以這樣解釋。再其次一個理由,現在說現佛身是由觀世音菩薩、是個菩薩的身分來現佛身,那麼這裏面就包括菩薩在內了,由菩薩現辟支佛身、由菩薩現聲聞身、由菩薩現梵王身、現一切身,所以這菩薩是在內的。   「應以辟支佛身得度者」,辟支佛翻個獨覺,獨覺就是無師自悟。我們佛法的真理就在萬事萬物裏面蘊藏著,這辟支佛不用讀經、他就是這樣子去觀察就能悟道。辟支佛他出在無佛世的時候,沒有佛、沒有佛法在世間,他就自己觀察萬事萬物的無常、因緣的變化,他就悟道了、就得聖道了;這是因為他宿世見佛見得多、聽法聽得多、栽培善根也栽培得多,就是宿種三多,所以他在無佛、無佛法的世間,他就能獨自地開悟、他就能無師而自悟。現在說應以辟支佛身得度者、他就現辟支佛身而為說法,若是在那個無佛無佛法的世間裡面有眾生應該得解脫的時候,觀世音菩薩即現辟支佛身而為說法。這辟支佛雖然是在無佛法的時代,但因為宿種三多的關係所以能夠無師自悟;若是宿世沒有栽培三多、那就不行,我們在經論裏面看,很多見佛聞法栽培善根的人他自己不能開悟,非得要見到釋迦牟尼佛以後、又出家修行了這才開悟的,所以只有辟支佛那個善根栽培得特別厚才會有這種境界。   第三種「應以聲聞身得度者即現聲聞身而為說法」,舍利弗尊者度的那個小徒弟均提沙彌,那就是以聲聞身來度化他的,那時候釋迦佛還在世也是有這種事情。所以一佛度化一切眾生的時候,他很多的弟子也在度化眾生而為說法。   應以梵王身得度者即現梵王身而為說法,應以帝釋身得度者即現帝釋身而為說法,應以自在天身得度者即現自在天身而為說法,應以大自在天身得度者即現大自在天身而為說法,應以天大將軍身得度者即現天大將軍身而為說法,應以毗沙門身得度者即現毗沙門身而為說法。   前面是三種聖人,也正是佛為眾生所說的三乘佛法;這底下就是現天身了。應該以梵王身得度的即現梵王身而為說法。我們在經論上看見一些事情,梵天的世界也有些梵天不相信佛法;有的梵天要到人間來見佛,其他邪知見的梵天就阻礙、不要讓他去聽佛說法,也有這種事情。他這樣子對於佛沒有信心,佛要去度化他就可能不那麼順;如果同樣是梵天上的人、說話的時候就比較容易,所以說「應以梵王身得度者即現梵王身而為說法」,梵王是色界天的初禪天王。   「應以帝釋身得度者」帝釋是欲界的忉利天王,應以帝釋身得度的人、觀世音菩薩就現帝釋身而為他說法。「應以自在天身得度者」這個自在天就是化樂天,應以自在天身得度的、觀世音菩薩即現自在天身而為說法。「應以大自在天身得度者」大自在天就是他化自在天,應以大自在天身得度的、觀世音菩薩即現大自在天身而為說法。「應以天大將軍身得度者」這個應該說是帝釋天的部下,帝釋他有個天大將軍,觀世音菩薩現這麼個身而為說法。「應以毗沙門身得度者」這是四天王之中的北方天王,其他的三天王:東方是持國、南方是增長、西方是廣目,那三個天王這裏沒有提,只提到北方的毗沙門天王;應以毗沙門身得度的就現毗沙門身而為說法。 應以小王身得度者即現小王身而為說法,應以長者身得度者即現長者身而為說法, 應以居士身得度者即現居士身而為說法,應以宰官身得度者即現宰官身而為說法, 應以婆羅門身得度者即現婆羅門身而為說法,應以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 身得度者、即現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身而為說法。   前面都是天、是天王,這底下是指人間說的了。「應以小王身得度者」,這個人要以小國王的身分才得解脫,觀世音菩薩就現小國王身而為他說法;這裏沒有提到人間的轉輪聖王。「應以長者身得度者」這個長者就是道高德重、有道德而又年紀大了的人,他內心裏面很公正、又有慈悲心,又還有很多的財富、能夠在社會上做很多利益人的事情,所以就稱之為長者;應以長者身得度的就現長者身而為說法。「應以居士身得度者」這居士在印度就是特別有財富的人,我們一般就說是在家信佛的人,他就是清心寡欲、能夠以道自娛;有的人以書為友,沒有人和他常來往、他是很孤獨的,實在他不感覺孤獨,他常和書在一起、以書做他的好朋友;現在說這個人以道自娛,就是這種人清心寡欲、他不愛著這色聲香味觸,他這個心常在戒定慧這裏、常能夠入定、修學佛法,這種人叫作「居士」;應以居士身得度的、觀世音菩薩就現居士身而為說法。   「應以宰官身得度者」這是政府裏面的或者大官、或者不大的官都可以稱為宰官身;應以宰官得度的即現宰官身而為說法。「應以婆羅門身得度者」這婆羅門是印度的四姓(四種階級)裡面最上位的,在這兒來說也是信佛了的人,他有很高的地位、很好的聲望;若是應以婆羅門身得度、觀世音菩薩也現婆羅門身而為說法的。「應以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身得度者」這是佛教的四眾弟子了,若是應該以這樣弟子的身分得解脫、觀世音菩薩就這樣現身而為他說法。 應以長者、居士、宰官、婆羅門婦女身得度者即現婦女身而為說法,應以童男童女身得度者即現童男童女身而為說法;應以天、龍、夜叉、乾闥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羅伽、人非人等身得度者、即皆現之而為說法;應以執金剛神得度者、即現執金剛神而為說法。   「應以長者、居士、宰官、婆羅門婦女身得度者」,應以長者婦女身得度者即現長者婦女身而為說法,應以居士婦女身、應以宰官婦女身、應以婆羅門婦女身得度者,即現這麼多不同的婦女身而為說法。「應以童男童女身得度者」應以童真之身得度的,即現童真之男身、童真之女身而為說法。在中國佛教史上,觀世音菩薩現女身的時候倒是很多,可也不能說完全現女身,也有現大丈夫身、現比丘身、現宰官身、現婆羅門身,這都是現男身了。多數的在家人常會提出這個問題,說觀世音菩薩究竟是男的?是女的?因為看見很多地方都是現女身、認為觀世音菩薩必是女身。其實說到男女這個話,這是有欲的人就會有這個問題,你是男、是女,會這樣想;但是在佛法裏面高一點的境界沒這件事,沒有說你究竟是男是女,沒這個問題。   「應以天、龍、夜叉、乾闥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羅伽、人非人等身得度者」這是現天龍八部,這裏面說的「天」,應該說前面那個「天」只是一少部分,還有很多沒提到的、那就包括在這裏了。還現龍身、現夜叉鬼身、「乾闥婆」這是帝釋天的音樂神,還有阿修羅、「迦樓羅」金翅鳥、「緊那羅」也是帝釋天作音樂的神、「摩羅伽」是大蟒神、「人非人等身」或者是人、或者不是人,前面這天龍夜叉其實都不是人,人就是指四天下這地面上的這些人;應以這些不同身形才能得解脫的、觀世音菩薩也都能夠化現這些身形而為他說法的。   「應以執金剛神得度者」這個執金剛神就是手執金剛杵的那個神,在《阿含經》就說到:佛有金剛神護衛,若是有人、佛若問他話、問三遍、他還不回答,這個金剛神拿著金剛杵就要破他的頭了,這是佛的一個護法;應該以執金剛神得度的,就現執金剛神而為說法。這裏面有個小小的因緣,經上說轉輪聖王的大夫人有一千個兒子、二夫人有兩個兒子,這一千個兒子是哥哥、那兩個兒子是弟弟;這一千個兒子都為佛授記了、就是所謂賢劫千佛;那兩個弟弟就說:這一千個哥哥都成佛了,我們兩個怎麼辦呢?第一個說是:千個哥哥成佛的時候,我作梵天王來請轉法輪,那就是梵王。這個弟弟說:好!你請轉法輪、我作護法神,那麼就是這個執金剛神了,就是這樣。在這個地方有好多人都容易誤會執金剛神是樓至佛,其實不是。 壬二、總答 無盡意!是觀世音菩薩成就如是功德,以種種形遊諸國土,度脫眾生。   佛召呼無盡意菩薩說,這個觀世音菩薩成就了這麼大的功德,他以種種各式各樣的身形「遊諸國土」,他遊化無量無邊的世界,不但是娑婆世界,這個「諸國土」就表示十方世界了,來度化、解脫一切的眾生。這件事的確是不可思議,觀世音菩薩在阿彌陀佛國,但同時他也在十方世界以種種形遊諸國土度脫眾生,這真是不可思議境界;這就是他那一念的清淨心裏寂然不動、同時就能發出來這麼大的作用、廣度眾生。 壬三、勸供養(分二科) 癸一、勸 是故汝等應當一心供養觀世音菩薩,是觀世音菩薩摩訶薩於怖畏急難之中能施無畏,是故此娑婆世界皆號之為施無畏者。   因為觀世音菩薩有這麼大的功德,所以你們應當一心不亂地恭敬供養觀世音菩薩。這觀世音菩薩摩訶薩在你恐怖、危急的時候,他能夠布施你不恐怖,這是個良福田、是應該供養的。所以這個娑婆世界都稱呼他、讚歎他是一個施無畏的人。 癸二、受旨(分六科) 子一、奉命 無盡意菩薩白佛言:「世尊!我今當供養觀世音菩薩。」即解頸眾寶珠瓔珞,價值 百千兩金,而以與之,作是言:「仁者!受此法施珍寶瓔珞。」   前面是「勸」佛勸我們供養觀世音菩薩,這底下是「受旨」無盡意菩薩接受佛的意旨。無盡意菩薩就對佛說:世尊!我現在應當供養觀世音菩薩。說完這句話,立刻地就把他脖子上面所掛的眾寶珠瓔珞解下來,這個寶珠瓔珞的價值要百千兩金那麼多,百千就是十萬;那麼把這麼貴重的瓔珞解下來「而以與之」就供養觀世音菩薩。在經論上也說到這個「寶珠瓔珞」就是譬喻戒定慧,戒定慧就是瓔珞;佛菩薩這些聖人的那一念清淨心就是「頸」,頸上的眾寶珠瓔珞就是他那一念清淨心裏面有戒定慧的瓔珞莊嚴。現在說「解頸眾寶珠瓔珞」表示這些聖人、這無盡意菩薩無所著,無著於眾寶珠瓔珞,就是他對戒定慧、對所有的無量無邊功德、心裏面不取著的意思,所以叫作「解」。「百千兩金」這是十萬,若以十地來表示,初地、二地、乃至第十地、每一地都有萬德莊嚴,十地就成了十萬了。   「作是言:仁者!受此法施珍寶瓔珞」,無盡意菩薩稱觀世音菩薩為「仁者」,仁就表示仁愛慈悲的意思,你是個大慈悲的人,請接受這個法施的瓔珞。這眾寶珠瓔珞是個財物、應該說是財布施,但這說「法施」就是如法而施,或者為得無上菩提而布施,那麼就叫作法施;或者在無盡意菩薩他的那個大智慧境界來說,財施、法施無差別,那麼法施也就是財施、財施也就是法施了。 子二、不受 時,觀世音菩薩不肯受之。   這時候,無盡意菩薩供養觀世音菩薩,觀世音菩薩不接受。這個不接受是什麼意思呢?就是觀世音菩薩本身少欲知足、所以不接受,也表示能夠引發施主的慇重心,你不接受的時候、他這個供養的心還更加強,慇重心加強了、這功德也就大了。再就是當時的環境,有釋迦佛在這裏、還有多寶佛也在這裏,觀世音菩薩的意思可能就是……你應該要供養佛,所以不肯受之。或者是說:佛命令無盡意菩薩去供養,但是佛還沒有命令觀世音菩薩接受,所以觀世音菩薩不肯受之。其次「解頸眾寶珠瓔珞」這表示無盡意菩薩於一切法無所著,那麼「觀世音菩薩不肯受之」也表示觀世音菩薩亦復如是,他也是無著,心裏面於一切法無所著,所以叫作不受。   經上有的地方說「不受一切法故得阿羅漢」有這種句子,阿羅漢就是不受。我們有的時候說阿羅漢他是沈空滯寂、是個小乘的阿羅漢,這個話也不能說不對,但是、若是說「不受一切法得阿羅漢」他會沈空滯寂嗎?空也是法之一,他應該也是不著的、也是不著於空,怎麼能說他沈空滯寂?但是這個話,尤其是我們漢文的佛教、中國這些歷代大德常會說這些話。這裏面「觀世音菩薩不肯受之」這是無著的境界、這是聖人的境界;我們凡夫受也是受、不受也是受,這個心是處處都執著的;現在觀世音菩薩是一切法不受。 子三、重奉 無盡意復白觀世音菩薩言:「仁者!愍我等故,受此瓔珞。」   這底下第三科「重奉」就是又要供養。無盡意又對觀世音菩薩說:仁者!我用瓔珞供養菩薩,不是菩薩有執著心、不是菩薩歡喜這個,而實在是請菩薩慈悲我們,「愍我等故,受此瓔珞」我們都是無福德、沒有功德的人,想要在菩薩這裏栽培善根,所以希望仁者憐愍我們、請接受我供養的這個瓔珞。   前面說是我們稱念觀世音菩薩名號就能免離七種苦難,入火不燒、入水不溺……這些事情。我們拜觀世音菩薩的人,當然也可能會拿幾個生果、拿著香花供養禮拜,那麼供養禮拜就有了靈驗吧!所求就滿願了吧!這麼樣的說、是什麼意思呢?是觀世音菩薩愛這朵花、愛這個生果,所以滿我們的要求,是這樣意思嗎?當然不是!   前面說兩個法師從船上落到水裏面,一個是叫媽、一個是念觀世音菩薩這件事,那個念觀世音菩薩的法師就得救了、念媽那個就沒得救;這件事我們想一想,觀世音菩薩他那個寂而常照的大智慧、他沒有看見叫媽那個人嗎?他一定早就知道了啊!但是為什麼他就沒救?是觀世音菩薩沒有慈悲心不救他?這個地方我們也可以思惟一下。說是我們拿個生果供養觀世音菩薩、觀世音菩薩就幫我們忙了,就像社會上我們到政府機構裏去辦事,政府有的官、我們給他一個什麼、他把事情幫我們辦了,若不給他、就壓在那裏不辦。這個事情應該怎麼解釋?應該說我們是決定相信觀世音菩薩沒有這種執著心、也沒有這種不平等的心,決定是沒有;而這就是因為心的清淨不清淨的問題,你念媽的時候這是愛著心,雖然也可以說是好心、但還是愛著心,愛著心與清淨心是有差距的;你念觀世音菩薩這是一種恭敬心、是有功德的,求菩薩救護也是屬於清淨心;並且釋迦牟尼佛在《法華經》在〈普門品〉說了,你念觀世音菩薩就能夠得救,這是觀世音菩薩的願力如此,由釋迦牟尼佛給他介紹出來。在眾生這一方面有清淨、不清淨的問題,在觀世音菩薩那一方面還是平等地慈悲的,倒不是你拿個生果他就會滿你願,不是那麼意思。所以這裏無盡意菩薩就說出來「愍我等故受此瓔珞」,慈悲我們。 子四、佛勸 爾時,佛告觀世音菩薩:「當愍此無盡意菩薩及四眾、天、龍、夜叉、乾闥婆、阿 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羅伽、人非人等故,受是瓔珞。」   這個時候,佛就對觀世音菩薩說:你應該慈悲哀愍這一位無盡意菩薩、及這些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還有天龍八部、人、非人等,所以你應該接受無盡意菩薩的供養。 子五、受已轉奉 即時,觀世音菩薩愍諸四眾及於天、龍、人非人等,受其瓔珞,分作二分,一分奉 釋迦牟尼佛,一分奉多寶佛塔。   佛勸告了之後,這觀世音菩薩慈愍這些四眾弟子、及天、龍、人、非人等,就接受了無盡意菩薩的供養了。接受了以後、又轉供養兩位佛,分作二分,一分供養釋迦牟尼佛,一分供養多寶佛塔。   這樣子做,還是那句話「福田難遇」,能供養佛這福德是太大了,供佛能得現報、供養大阿羅漢也是能得現報的。現在又能夠轉奉給釋迦佛和多寶佛塔,使令齋主又能得到更多的功德了,這是一個意思。其次,釋迦牟尼佛是正在住世說法的時候,多寶佛是滅度的佛,一個生、一個滅,現在平等供養也表示生滅是不二相的,這樣子又轉移到第一義諦去了,這供養是供養第一義諦;在第一義諦上、也無所謂供養不供養,這就變到修止觀去了,這是一。其次,釋迦牟尼佛住世說法這表示智德,多寶佛塔入滅度了表示斷德,那麼為眾生說法這些事情就都是恩德了,這三德圓滿才是大福田、是良福田,所以轉供養佛就表示這福田難遇的意思。而觀世音菩薩不受,這是給我們作一個榜樣,又能轉供於佛、增長施主更多的福德,而又能夠表達到不二相的境界,這是觀世音菩薩大智慧了。 子六、結歎 無盡意!觀世音菩薩有如是自在神力,遊於娑婆世界。   佛召呼無盡意菩薩說,觀世音菩薩有這樣大自在的神通力量,他能遊於娑婆世界;就是觀世音菩薩在阿彌陀佛國、他並沒來娑婆世界,而就在娑婆世界現種種身度化眾生了,有如是自在的神通力量。   「自在神力」,「自在」這個意思在《華嚴經》〈十地品〉的八地裏面有提到,《攝大乘論》上也有提到自在,那上面說是有十種自在,這十種自在:第一個是「命自在」就是壽命,不是說他的圓滿報身,是說他在凡夫世界現身的這個壽命是自在的,他願意住世多久就能住世多久,願意長就長、願意短就短,隨他自己的意思決定,沒有其他的任何力量逼迫他,他的壽命可以自在的。第二個是「心自在」,他來到這個世間度化眾生,這世間上的一切事情不能染污他,任何的境界不能染污他、不能影響他的,不能動其心所以叫心自在,實在這也就是定自在。第三個是「財自在」,或者說莊嚴自在,就是他在凡夫世界的時候他自己不生產,但是他所需要的一切財物、衣食住都是很自在就會有了。   第四個是「業自在」,他若想要做什麼事情就都能去做,沒有力量能夠影響他、障礙他,他要做就是能做的,他要怎麼樣的度化眾生、在什麼地方、要有什麼計劃、那一定是把它做成功的。第五個是「生自在」,他要到凡夫世界來,他願意到哪兒去就能到哪兒去,願意做人就做人、願意做天就做天、想要生到鬼的世界那裏也都能去,這正好是普門示現的意思,也是無障礙的境界;我們人若想要到天上去就不行,也不是你說要去就能去的,說要做畜生也不是那麼容易,就是你不能那麼自在;但是觀世音菩薩、這些大菩薩和佛都有這個自在的力量。業自在是因,這個生自在是果。   第六個是「勝解自在」,這個「解」的意思就是他有強盛的、殊勝的心力,或者也可以說他的思想有殊勝強大的力量;若說「解脫」這個(謝)解,就是很自在的意思。譬如這個房子是一般的用料、一般的地水火風,他現在想這是黃金的、那就是黃金的了。或者說這是一塊地、沒有水池子,他心裏面一作念這裏有個水池子就有個水池子,就是這一切境界隨心轉,隨他的心而轉變,他要怎麼想就能怎麼現,這樣就是勝解自在。第七是「願自在」就是隨時他若想要在這個世界成佛、那麼他就可以成佛的。前面說「生自在」是一般的境界,現在佛是大聖人的境界,隨時要示現成佛他就能做到,這是願自在。   第八是「神通自在」他要現種種的神通隨時都能現,就像遊戲似的很容易就現出來,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神足通、宿命通,這前五通的境界他是大自在、一點都不困難。第九是「法自在」就是為眾生說法的時候很自在,要說什麼法就說什麼法,也不需要費力、很自然地就隨時可以運用。第十是「智自在」大智慧境界,佛是十力、四無所畏、有那麼廣大的智慧,而菩薩到第八地的時候也就有這十種自在了,但是到第十地才圓滿,所以這智慧的自在也應該是成就了佛的十種智力了。   這些菩薩有這麼多廣大自在的神力,觀世音菩薩當然也是具足的,「有如是自在神力遊於娑婆世界」,在娑婆世界,需要壽命自在、心自在、財自在、業自在、生自在、勝解自在、願自在、神通自在、法自在、智自在,有這麼多的自在力遊於娑婆世界,這也應該是契合的。 己二、偈頌(分三科) 庚一、雙頌兩問 爾時,無盡意菩薩以偈問曰:世尊妙相具.我今重問彼.佛子何因緣.名為觀世音.   前面是「長行」,這底下是「偈頌」,在鳩摩羅什法師翻譯的《法華經》裏面是沒有這個偈頌的,那麼這怎麼有了呢?是到隋朝的時候,由闍那笈多(闍那崛多與達摩笈多)三藏翻譯出來,所以加在這裏的。第一科「雙頌兩問」兩個問,一個問名、一個問行,「以何因緣名觀世音?」這是問名,「云何遊此娑婆世界」這就是問行。   這個時候,無盡意菩薩以偈頌的方式來請問佛:他第一句是讚歎釋迦牟尼佛,「世尊妙相具」釋迦牟尼佛具足三十二大人相、無量功德莊嚴,我現在再一次請問,那位觀世音菩薩他是佛的大弟子,他什麼理由名為觀世音的呢?這只是一個問,但是按前後文的意思是雙頌兩問,就是「云何遊此娑婆世界」的意思也在裏面了,也應該是具足兩問的。 庚二、雙頌兩答(分二科) 辛一、加頌總歎行願 具足妙相尊.偈答無盡意.汝聽觀音行.善應諸方所. 弘誓深如海.歷劫不思議.侍多千億佛.發大清淨願.   第二科「雙頌兩答」裏面有兩科,第一科是「加頌總歎行願」,這個「加頌」就是前面長行裏沒有,這裏是加出來的。具足三十二妙相的世尊也用偈頌來回答無盡意菩薩說:你要注意聽觀世音菩薩的德行。這觀音菩薩的德行是什麼呢?「善應諸方所」他能夠應化十方世界的眾生,這就是回答「云何遊此娑婆世界」,娑婆世界也可以包括十方世界的,回答裏面有這樣的回答,那麼問裏面也應該有這個問,所以前面說是雙頌兩問。   「汝聽觀音行」你聽一聽觀世音菩薩的不可思議境界,那麼應該是觀世音菩薩的真身、無量功德莊嚴的那個法身的境界。「善應諸方所」他由於眾生苦惱的感動,所以觀世音菩薩的真身他能夠應化十方世界的眾生,這樣說「善應諸方所」就是觀世音菩薩的化身,「觀音行」就包括了觀世音菩薩的真身,這樣就應該是真應二身;真身是本,由這個根本才發出來作用,化身是他的作用,一體一用。   觀世音菩薩他為什麼要到十方世界去廣度眾生呢?「弘誓深如海」因為他最初發菩提心的時候他發了廣大的願,這個願像大海那麼樣的深,就是要廣度眾生,現在他修行到這麼高的程度、有這個能力的時候他就要去度化眾生了;如果不去度化眾生,那麼所發的就是空願、就是說謊話了,所以他一定要去度眾生的。這樣的「歷劫不思議」,發無上菩提心以後,又經過不可思議劫的修行、不可思議劫的去普度眾生,他那廣大的誓願像海那麼深;總相的說就是眾生無邊誓願度了。這「歷劫不思議」從初開始發無上菩提心、要經過三大阿僧祇劫才能夠十地圓滿得無上菩提的。   這個阿僧祇劫是從什麼時候開始計算呢?要到什麼程度的時候才能說是第一阿僧祇劫開始了呢?《攝大乘論》無著菩薩解答這個問題,他說一個偈頌:「清淨增上力,堅固心昇進,名菩薩初修,無數三大劫」,無著菩薩說出這麼一個分際,要到了這個程度的時候就可以開始計算這個劫數了。   第一句「清淨增上力」,清淨力、增上力,這清淨是對染污而言,煩惱是染污的,你沒有煩惱就是清淨,這個地方雖然也包括這樣的意思,但是不應該這麼解釋;就是這個人過去多少生以來栽培過善根,這世間上塵勞的事情綁不住他,他就是要發心修行,世間上的色聲香味觸這些事情不能迷惑他,他這個善根的力量使令他一定要發心修行、發無上菩提心的,他有這種力量,所以叫作﹁清淨力」。「增上力」就是有更強大的力量,對他的用功有強大的幫助,叫增上力。這個是誰呢?就是善知識,一位有道德的大善知識他能幫助這個人發心修行;以出家來說,就是他能放下五欲塵勞的迷惑、他能清淨修行來了,這個初發心是能放下,但是還要有大善知識的保護,這個大善知識對他用功修行有增上力。為什麼能遇見大善知識呢?《攝大乘論》無著菩薩說,你要多發願,在佛前常發願:『希望我能遇見善知識,有善知識引導我、教導我、保護我能用功修行。』你常發這個願就能遇見善知識。無著菩薩解釋這個道理說「清淨增上力」,他自己有善根、不被世間上的五欲所迷惑,他能夠歡喜清淨,又遇見了善知識的栽培、善知識的保護、他能用功修行,這是一。   第二「堅固心昇進」,堅固心也就是堅固力。說有善知識、也就有惡知識,這惡知識來了的時候不能破壞他的道心,他的菩提心非常堅固、不會受到破壞,惡知識對他無效、不能影響他,要有這麼個程度這叫堅固心。「昇進」是什麼意思呢?有善知識的保護、又自己有堅固的菩提心,惡知識也不能破壞,他的道業就在這樣的情形下、一天一天、一年一年地、生生世世地向上進;就像人做生意似的、日日月月都有盈餘,年年都是賺錢、不會賠本的意思。「清淨增上力,堅固心昇進,名菩薩初修,無數三大劫」,從這裏開始計算三個無數劫,也就是第一個阿僧祇劫就從這個程度開始計算。   現在說「弘誓深如海」應該是從這裏開始最初發無上菩提心的,「歷劫不思議」他要繼續不斷地修行、不斷地栽培,又還「侍多千億佛」,這程度高了、逐漸地就可以見佛了,侍奉千億佛也就是親近供養很多很多的佛,在這麼多的佛所發心修行。「發大清淨願」在凡夫的時候能發道心是非常殊勝、非常難得、非常值得讚歎的;但是若入了聖位以後,再回頭來看那個願……還是有所得、有執著、有我我所的;所以入了聖位以後再發願是清淨願,因為無所執著了,所以「弘誓深如海」那個願更是深如海;而他這個廣大願一定是「善應諸方所」的,他一定是要廣度眾生的。   看《華嚴經》〈十地品〉:到第八地菩薩的時候他就要沈空滯寂了,就是觀一切法空、不生不滅、安住在那兒不動了,就要入無餘涅槃了,這時候十方諸佛就來加持他,就對他說:你以前發的廣大願、要度眾生的,你這件事還沒做,你怎麼可以入無餘涅槃、要休息呢?這才又迴轉過來,就是迴小向大了,所以這「發大清淨願」還非常重要;如果不發願的時候,十方諸佛沒有理由勸他出定了,所以是發大清淨願要廣度眾生。當然是到了聖人的時候,佛菩薩能這樣開導、他是能發大願的;我們凡夫初出茅蘆的這個境界要發大心宏揚佛法不容易,眾生是難度的呀!可是入了聖位以後、有了聖道的時候,你勸他發無上菩提心廣度眾生應該是容易的,因為他不那麼害怕了。這等於是釋迦牟尼佛為觀世音菩薩開迹顯本了,所以他一定要廣度眾生的。 辛二、別頌兩答(分二科) 壬一、頌前答(分二科) 癸一、頌總答 我為汝略說.聞名及見身.心念不空過.能滅諸有苦.   這一科是「別頌兩答」,先「頌前答」答為什麼名為觀世音菩薩。「我為汝略說」就是前面問:以何因緣名觀世音?問了以後,佛現在「總答」名為觀世音菩薩的原因,就頌那一段。「我為汝略說」我為你們簡要的說,一個眾生他能聽聞觀世音菩薩的名號是能滅苦的,如果稱念就能滅苦、那麼他一定會念觀世音菩薩名號了;若能看見觀世音菩薩的身相,當然這恭敬心會很勇猛地生起來、也會禮拜。「心念不空過」心裏面很恭敬、一心不亂地念觀世音菩薩名號,就是身口意三業,稱名禮拜觀世音菩薩你不會白辛苦的;你能這樣三業歸依觀世音菩薩、禮拜供養稱念,就會有功德、有利益的。有什麼利益呢?「能滅諸有苦」能夠消滅一切的苦惱,這「諸有苦」就是欲有、色有、無色有,三界內所有的眾生都有因而有果,這些因果在佛法的態度來說都是苦,但是主要還是我們欲界的人苦惱多;現在能夠三業歸依觀世音菩薩、我們就能夠息滅很多的苦惱,受諸苦惱都能夠得解脫了。   在眾生凡夫的世界,苦惱這種事情時時有;在聖人那一方面來說,假設就是法身菩薩、或是大阿羅漢,如果他這父母所生的身體還在人間、他也會有些苦,但是聖人他滅苦的方法和我們凡夫不同,我們凡夫有苦惱了就是要去念佛、念菩薩救我、希望能消災免難,凡夫只有這樣辦法;這聖人他不這樣做,那麼他怎麼辦法能滅一切苦呢?他就是不受一切法,一切所有的境界現前的時候他能不受,這個話就是《心經》上「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就是這個辦法,這就叫不受。他用這個智慧,這智慧一運作、他的心就到第一義諦那去了,雖然也沒有離開這一切的苦惱、這一切的苦惱就是第一義諦,「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他心住在離一切相的境界上、這個苦的事情是沒有的,那麼他就不苦了。我們佛教徒學習佛法,就是學一切法不受、就是學這個事,沒有學畢業的時候、來了就得受,你說不受不行。就像人在房子外邊,這風一來了就吹到你、下雨澆到你、這毒蛇惡獸來了就是要傷害你,你沒辦法躲避;你若在屋子裏面就安全了、就沒有事。這聖人就是有這麼一個畢竟空寂舍,「願我速會無為舍」,無為舍這房子他造好了,他在這房子裏面住就是安全的、什麼事也沒有;凡夫不行,凡夫就是要念觀世音菩薩求救,念觀世音菩薩能滅諸有苦;我們也可以學習這一切法不受,成功了就不苦了。 癸二、頌別答(分二科) 子一、頌七難(分十二科) 丑一、頌第一火難 假使興害意.推落大火坑.念彼觀音力.火坑變成池.   現在這「頌七難」分十二科,觀世音菩薩有十二大願,讚觀世音菩薩的讚頌上面有「十二大願誓宏深」這句話,是哪十二大願呢?前面長行的文有七難、有三毒、有二求,這加起來就是十二,就是觀世音菩薩有這十二大願救護眾生的;而這裏一共是十二科,這也可以說是觀世音菩薩的十二大願。   假使有人忽然間興起要傷害對方的念頭,突然間就把這個人推落到火坑裏面去了,如果這個人是常常念觀世音菩薩的,這個時候很快地就會想起來、就能念觀世音菩薩,那麼觀世音菩薩的慈悲力量「火坑變成池」,立刻沒有這種苦惱了、就解脫了火的災難。 丑二、頌第二水難 或漂流巨海.龍魚諸鬼難.念彼觀音力.波浪不能沒.   或是坐船船壞了、或者怎麼地漂流到大海裏面,這水裏面的災難很多,有龍、龍是會吃人的,魚也是會吃人、鬼也是要吃人的,「念彼觀音力,波浪不能沒」這大海的波浪不能夠吞掉你,你就安全地得解脫了。 丑三、加頌墮須彌難 或在須彌峰.為人所推墮.念彼觀音力.如日虛空住.   這個「加頌墮須彌難」在前面的長行裡面沒有,這裏是增加出來的。假設有一個人在須彌山的山頂上,被別人推下來、墜落到山下,這時候你能念觀世音菩薩,觀世音菩薩的力量使令你「如日虛空住」,好像是太陽停住在虛空之中、不會墮落下來,你就不會摔死了。 丑四、加頌墮金剛山難 或被惡人逐.墮落金剛山.念彼觀音力.不能損一毛.   或者是一個人被惡人所追逐,他雖然是向安全的地方跑,但是在金剛山那個地方被追逐得一下子從山上面落下來,「念彼觀音力,不能損一毛」也是很安全地得解脫了。這都是在形容觀世音菩薩慈悲的力量是非常有效的意思。 丑五、超頌第七怨賊難 或值怨賊繞.各執刀加害.念彼觀音力.咸即起慈心.   第五科「超頌第七怨賊難」,這怨賊難在長行裡不是這個次第,所以這說超頌。或者一個人遇見了怨賊,就是有怨恨的這種賊,本來大家不認識沒有什麼往來、也沒有什麼仇恨的,現在是有仇恨的賊,被這個賊所圍繞,各各拿著刀要傷害他,這時候能夠念觀世音菩薩名號,由觀世音菩薩的力量,他就生起慈悲心了、就不傷害了。 丑六、追頌第四刀杖難 或遭王難苦.臨刑欲壽終.念彼觀音力.刀尋段段壞.   這個在《高僧傳》上、在觀世音菩薩的《靈驗記》上,有很多這種故事。 丑七、追頌第六枷鎖難 或囚禁枷鎖.手足被杻械.念彼觀音力.釋然得解脫.   這一個人或者是有罪、或者無罪,他被囚在牢獄裏、有枷鎖的刑具,手足也被杻械、失掉自由了,這個人如果念觀世音菩薩,觀世音菩薩有大力,「釋然得解脫」就釋放了,就解脫這些苦惱了。 丑八、加頌咒詛毒藥難 咒詛諸毒藥.所欲害身者.念彼觀音力.還著於本人.   第八段「加頌咒詛毒藥難」這也是長行沒有的,加出來這一段。「咒詛」咒就是詛的意思,就是向鬼神有所求、求這鬼神加害於人,若是和誰不對勁兒、就念咒使令鬼神去傷害那個人,這就叫作咒詛;或者是用各種毒藥去傷害人。念咒用毒的這個人他想要害那個人,但是那個人念觀世音菩薩,觀世音菩薩的力量「還著於本人」,這些殺人的事情就回到他自己的身上去了、反到把自己給殺死了。這個地方,蘇東坡把「還著於本人」改成是「兩家俱沒事」,改這麼一句話,蕅益大師就批評蘇東坡的見識太淺了。   這些事情不容易,釋迦牟尼佛有的時候做事情,也是很難面面俱圓。就是佛在世的時候,有些年輕的夫婦要結婚的時候,佛就是去教化這個男的、他就得解脫,就不去結婚了;那當然女方是不高興,但是佛不管了、這個事佛不管。還有這個女方、這女的有善根,就由蓮華色比丘尼去教導她修四念處,慢慢就得初果、得二果、三果,這時候蓮華色比丘尼又去教她得四果、教他得神通、成功了;等到結婚這天男方來娶她的時候,這個女家請佛吃飯,那個男方就在門口等著,佛領著大眾僧吃完飯就走了,這個女的就隨著後面也走出來,男方就動武硬搶,但是她有神通就飛到虛空裏面去了,那麼就出家作比丘尼了。這是把女方度化了,對男的也就不管了。你看佛是這樣,佛在世的時候也發生這些事情。現在這裏觀世音菩薩來度化這個……就不管其他了,別的人怎麼樣不管;所以我們凡夫做事情想要面面俱圓、這是太難,連聖人做事都不能面面圓,何況凡夫,的確是這樣子。 丑九、追頌第五鬼難 或遇惡羅剎.毒龍諸鬼等.念彼觀音力.時悉不敢害.   或者是一個人有什麼因緣、在什麼地方遇見了惡羅剎,羅剎也有信佛的、那就是不惡的,這不信佛的就是有這個惡的問題、要害人的,或者遇見毒龍、或者遇見其他的那些鬼,羅剎也是鬼類。你能念觀世音菩薩、觀世音菩薩的力量能令他們都不敢傷害你。 丑十、加頌惡獸難 若惡獸圍繞.利牙爪可怖.念彼觀音力.疾走無邊方.   假設有一個人走到一個地方被惡獸圍繞,惡獸的利牙、惡獸的爪都是很恐怖的,「念彼觀音力,疾走無邊方」惡獸都跑了;這應該是個信佛的人。 丑十一、加頌蛇蠍難 蚖蛇及蝮蠍.氣毒煙火燃.念彼觀音力.尋聲自迴去.   「蚖」是蜥蝪、「蛇」無四肢,都是有毒的爬蟲類,「蝮」也是毒蛇、「蠍」是多腳的毒蟲,這些動物吐出來的氣都是有毒的、像煙火似的,「念彼觀音力,尋聲自迴去」它也不敢傷害你了。   在觀世音菩薩的《靈驗記》上記載一件事,說是一個女人有事情要到另一個地方去,走到一個路上有條大蛇臥在那裏,這個蛇不是小蛇、把那個路都佔滿了,這個女人她膽子也是很大,就從這蛇身上跳過去,她跳過去就跑、這個蛇就追她,可能這蛇必是和她有什麼怨,追上了她就纏著她的身體,這女人站不住就倒下來了,正在危急的時候,從那邊來一個人,這個人信佛,一看見這個境界立刻就念觀世音菩薩,念了幾聲、這個蛇就把這個女人放鬆就走了,真是有這種事情。所以「念彼觀音力,尋聲自迴去」。 丑十二、加頌雷雨難 雲雷鼓掣電.降雹澍大雨.念彼觀音力.應時得消散.   天空裏有雲、還有雷,這「鼓」就形容雷的聲音、雷鼓,「掣電」是形容電的迅速,這閃電的時候即生即滅、非常迅速,這時候還降冰雹,小小的冰雹還不要緊,大的冰雹像冰塊似的、那是很危險的,或者降大雨。這時候如果你在外邊走路遇見這種境界可怎麼辦呢?念觀世音菩薩,很快的就雲消霧散、風和日麗了。 子二、頌三毒二求 眾生被困厄.無量苦逼身.觀音妙智力.能救世間苦.   我們凡夫眾生被這貪瞋癡所困厄,這貪心來了的時候使令我們苦惱,這瞋心來了的時候也是很苦惱,貪瞋癡慢疑各式各樣的煩惱都能困擾自己,「無量苦逼身」如果煩惱太大了的時候、造成的苦惱更是厲害,這是三毒。若說是二求,有的人希望得個男、希望得個女,而求不到的時候心裏也是苦惱,那麼怎麼辦法呢?你念觀世音菩薩,觀世音菩薩有微妙的智慧、他有辦法解決你的苦惱,能解決的。   禪師的語錄上有一段記載,就是曹山本寂禪師,這是個了不得的大禪師,有人問他一個問題,說是出家人是不是具足慈悲心的人?本寂禪師說:是的!是具慈悲心的!說:『忽遇六賊來時如何?』說有六個賊,這個賊若來侵犯你、來搶你財寶的時候怎麼辦呢?曹山本寂禪師說:『亦須具大慈悲。』也應該有大慈悲心。說是:『如何具大慈悲』怎麼樣具大慈悲心呢?說:『一劍揮盡。』拿出個寶劍把這六個賊都殺掉,這就是大慈悲。這個禪師這樣說話!其實這個劍是什麼呢?劍就是般若波羅蜜、智慧劍。什麼是般若波羅蜜?按我們來說就是「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這就是般若波羅蜜、就是用空,我們常在「有」上活動,小小一點事……也可能是冤枉了、也可能是誤會、沒有那麼回事,但是心裏面若向壞處想的時候、心裏就苦惱;心裏苦惱,你就把這句話「觀音妙智力能救世間苦」,或者禪師的話「一劍揮盡」,拿這般若波羅蜜的智慧「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你這樣用、它就有效。可能一開始的時候感覺用得不相應,用了也沒什麼效、還是苦惱,不要緊,你繼續用;就像學拳,你最初學得不熟,這土匪來的時候你用不上,是的!但是你常常練常常練就熟了,熟了就可以用。所以就是要向自己用功這一方面去理會,觀一切法空能救世間苦,是這麼樣。但是我們在凡夫境界、這有所得的境界,你就念觀世音菩薩、觀世音菩薩能解決你的苦難,這〈普門品〉是這樣意思,所以「觀音妙智力能救世間苦」,我們認為這事情太難了、很難解決,而觀世音菩薩認為很容易;容易是容易,但是在我們自己這方面有時候能做到、有時做不到,那就是我們自己的問題了。 壬二、頌後答(分二科) 癸一、正頌示現(分三科) 子一、明身業普應 具足神通力.廣修智方便.十方諸國土.無剎不現身. 種種諸惡趣.地獄鬼畜生.生老病死苦.以漸悉令滅.   這一科「明身業普應」就是普現色身三昧,就是「應以何身得度者即現何身而為說法」這個意思。這偈頌有的地方比長行文多,說出來一個理由;說是觀世音菩薩云何遊此娑婆世界?云何而為眾生說法?方便之力其事云何?是這樣的:是「具足神通力」,觀世音菩薩他的大神通力已經圓滿成就了,不像一般凡夫、或者是得五通的神仙、或者是初得無生法忍的神通,那神通還不圓滿;觀世音菩薩的神通已經到了最後圓滿的境界了,這是他的神通力。「廣修智方便」只有神通還不行,觀世音菩薩還有大智慧,「侍多千億佛」無量劫來的修行,所以他成就的那個根本智也是特別圓滿的,一個根本智、一個後得智,或者說權實二智,這兩種智慧也都是很圓滿的了。觀世音菩薩的神通力也圓滿了、智慧也圓滿了,因此他能在「十方諸國土無剎不現身」,沒有什麼地方他不能現身的,所以是無障礙的境界、就是普門示現了,在任何地方都能現身、都能為眾生說法。   不只是在天上人間裏面的苦難、觀世音菩薩能現身說法來救護,就是種種的惡趣、很惡的地方:像是地獄、或者是惡鬼道、或者畜生的世界,那種苦惱的世界、觀世音菩薩也能現身去救護他們;或者是在人間生老病死的這種苦惱、觀世音菩薩也能教導你、為你說法,使令你逐漸地逐漸地生老病死苦也都息滅了,就解脫這苦惱了。 子二、明意業普觀 真觀清淨觀.廣大智慧觀.悲觀及慈觀.常願常瞻仰. 無垢清淨光.慧日破諸闍.能伏災風火.普明照世間.   有一個人眼睛盲了、去請問一位善知識,說我這眼睛盲了怎麼辦?能不能恢復呢?那個善知識說,你就念這幾句話:「真觀清淨觀,廣大智慧觀……」乃至到「能伏災風火,普明照世間」,你就這麼念、念它三年,眼睛就復明了,是有這麼一件事。   這底下是「意業普觀」就是觀世音菩薩他那個清淨心有這麼多的觀;這一共是五個觀;第一個就是「真觀」,照理說,真觀就是第一義諦,觀世音菩薩那個清淨無分別心能觀第一義諦,這是一個最真實不虛的地方、最安隱處、是個大安樂的境界,觀世音菩薩成就了這個根本的智慧、能與第一義諦相應的,所以叫真觀。   第二個「清淨觀」,你與第一義諦相應就是破煩惱了,證悟了真理的時候能破煩惱,煩惱破除了因此他內心是清淨的,他以清淨心去觀一切法所以叫清淨觀。這一句話應該是通於第一義諦的觀、也通於世俗諦的觀,就表示觀世音菩薩他覺悟了第一義諦以後,他內心裏面一切虛妄分別的塵垢都沒有了,所以那個真觀是清淨的觀。其次,覺悟了第一義諦、斷除去一切煩惱了,他這一念心就是與大悲心相應了,他用這樣清淨的大悲心去觀一切眾生、那也叫清淨觀,這個清淨觀是一切世間法所不能染污的,就是所謂心自在了。   第三個「廣大智慧觀」就是緣起法,這世俗諦裏面的境界是很廣大的,有生死的緣起、也有涅槃的緣起,這聲聞、緣覺、菩薩、佛這是清淨的緣起,六道眾生裏面都是染污的緣起,這些染污的緣起和清淨的緣起非常地廣大、非常地微細。有的地方說:你得第一義諦、覺悟第一義諦那還不是太難,你能通達世俗諦那才是不容易的。   《華嚴經》〈十地品〉說:第八地菩薩要入無餘涅槃、十方諸佛來覺悟他的時候就說出四句話:「法性真常離心念,二乘於此亦能得,不以此故為世尊,但以甚深無礙智」,這個「廣大智慧觀」就是有這個味道。就是「法性」是真常的,其他世俗諦的法都是虛妄的、都有欺誑性,這法性是真、是常住不壞的,這樣第一義諦的道理是離心念,「法性真常離心念」是不能夠有能有所的去分別說是『這個第一義諦我看見了。』這樣的分別那就沒有看見第一義諦,這第一義諦的覺悟、若真實契悟了是沒有能所的分別的,沒有能念所念、能覺所覺,沒有這種事情,那都是戲論,所以「離心念」。   「二乘於此亦能得」十方諸佛對八地菩薩說:這阿羅漢和辟支佛也能覺悟第一義諦的,不是說你能覺悟、別人不能覺悟、不是的,二乘人他也能覺悟的。這個地方,《華嚴疏鈔》清涼國師他說:這十方諸佛來貶這個八地菩薩、有貶斥他的意思。那意思就是十地菩薩所覺悟的法性、阿羅漢沒能覺悟,而現在說大家都平等、就是把八地菩薩貶了,是這種意思。而在天台宗就說得很明白,這二乘人覺悟的真諦就是「諸法皆空」這個空的意思,佛菩薩所覺悟的「法性真常」那是中道第一義諦,這裏面是不一樣的、這是更高深的境界,天台宗是這樣看法。但是《華嚴經》上那個文可就是這麼說,「法性真常離心念,二乘於此亦能得」二乘人他也能覺悟的。   「不以此故為世尊」並不因為你覺悟這第一義諦你就是成佛了、不是!那麼怎樣才能算是成佛了呢?「但以甚深無礙智」這就是「廣大智慧觀」,這就是覺悟了一切的緣起法,這一切緣起法阿羅漢還是有所不能、只能少少地知道一點,很多很多還不明白,是阿羅漢所不能達到的境界,這「廣大智慧觀」就是一切種智的境界,而一切種智通達一切緣起、同時也通達一切法寂滅相,緣起法即是寂滅相,那當然就是第一義諦,也就是所謂無上菩提了,所以這「廣大智慧觀」觀世音菩薩也圓滿了,也有這種智慧。   這個真觀、清淨觀、廣大智慧觀,這是觀世音菩薩自受用境界,他自己修行成功了的境界,有「真觀、清淨觀、廣大智慧觀」這個智慧圓滿了。「悲觀及慈觀」這是觀世音菩薩發慈悲心要度化眾生了,他也觀察一切眾生的苦惱,怎麼樣能救護他們、使令他們離苦得樂呢?「悲」就是願一切眾生遠離一切苦惱,「慈」就是願一切眾生得大安樂,觀世音菩薩這樣的心情就叫作悲觀、叫作慈觀,這是觀世音菩薩大勇猛、積極地要度化眾生,所以有悲觀、有慈觀的。   「常願」就是觀世音菩薩那個悲觀慈觀、常是希望眾生能夠離苦得樂,「常瞻仰」常是希望一切眾生能夠仰慕聖道、厭離生死苦,這色聲香味觸法、眼耳鼻舌身意都是苦,這些虛妄分別的境界都是苦惱,能夠對非虛妄分別的聖境發歡喜心、發愛樂心,這樣子觀世音菩薩也容易度化一點。若是眾生一直地沈迷在色聲香味觸上不能覺悟,觀世音菩薩很難度化,他也不容易覺悟。   「無垢清淨光」觀世音菩薩那個沒有垢染的、清淨光明的智慧;前面的「真觀清淨觀、廣大智慧觀」那個清淨觀是在觀世音菩薩自受用境界說清淨,現在說是度化眾生以後、觀世音菩薩的化身來到凡夫世界的時候,他的那種智慧還是清淨無垢的。「慧日破諸闍」觀世音菩薩那個智慧廣大像太陽似的,實在是比太陽還要廣大,能破除一切眾生心裏面的黑暗。「能伏災風火」眾生的世界有很多的災難,生老病死的災難、水火風的災難,觀世音菩薩都能夠伏滅,他有這個能力、能伏滅這一切災難。「普明照世間」觀世音菩薩已經得成就了,他慈悲的一直放大光明來照耀眾生的世間、一直地想要度化我們。 子三、明口業普說 悲體戒雷震.慈意妙大雲.澍甘露法雨.滅除煩惱焰.   「悲體戒雷震」這個「體」或者說是觀世音菩薩現的身體,由觀世音菩薩的大慈悲心普現一切色身,現出身體來度化眾生,第一件事就是「戒」為眾生說戒,惡法可不能做、不能做惡啊!「雷震」這樣子為眾生說法就像打雷似的能震動萬物,就是來警覺這些迷惑的眾生。「慈意妙大雲」,前面是悲體,這是慈意、慈悲心所現的身,這「意」就是慈悲心,就是悲觀及慈觀,由慈悲心現身、由慈悲心為眾生說法。「妙大雲」,觀世音菩薩有真觀、無眾生可度,無眾生可度還是度化一切眾生,這是個「妙」不可思議;觀世音菩薩那種慈悲心像大雲似的普覆一切世界。   「澍甘露法雨」用那慈悲的大雲降甘露的法雨,「甘露」在阿修羅的世界沒有甘露、天的世界有甘露,飲了這種甘露能夠不死。現在是說觀世音菩薩為眾生所說的法也就像甘露似的,你能飲它就能得大涅槃,所以是甘露的法雨。「滅除煩惱焰」觀世音菩薩現身說法能滅除眾生心裏面的煩惱火,就得到清涼了。 癸二、加頌顯機顯應 諍訟經官處.怖畏軍陣中.念彼觀音力.眾怨悉退散.   「諍訟經官處」這就是眾生的世界常有糾紛、要到法庭上去處理事情。「怖畏軍陣中」眾生的世界彼此有利害關係的時候要打仗,這軍陣是一個很可怖畏的地方、這是眾生的苦惱。「諍訟」是自己主動地要去打官司,「怖畏軍陣中」跟著軍隊參加戰爭那是被動的;不管是主動、是被動,這一切苦惱的事情「念彼觀音力」的時候,「眾怨悉退散」就解決這些問題了。 庚三、雙頌兩勸(分二科) 辛一、頌前番勸持名(分二科) 壬一、明境智深妙以勸常念 妙音觀世音.梵音海潮音.勝彼世間音.是故須常念.   這底下「雙頌兩勸」兩個勸,一個是勸持名、一個是勸供養,現在是「明境智深妙以勸常念」這境和智都是深妙的,所以勸我們常念觀世音菩薩。   前面是有五觀、這裏有五音。第一個「妙音」,這是觀世音菩薩為眾生說法的妙音,這個妙法之音能施與眾生安樂。「觀世音」,觀世音菩薩能救一切眾生的苦惱,這是離苦得樂。「梵音」,「梵」中國話是個淨、清淨的意思,這就是觀世音菩薩來凡夫世界度化眾生,為眾生演說出世間的第一義諦的法門,那就叫作梵音。「海潮音」,海水的漲潮、退潮是有一定的時間、它不錯過時間的,這表示觀世音菩薩來救度眾生也是應時的,到那個時候他就會來度化,不會錯過那度化的時間的。「勝彼世間音」,觀世音菩薩為眾生說法是超過了世間這些凡俗音聲的,是能令眾生得到真實的利益,凡夫的境界就算是有一點善法、而還是不容易得解脫的,所以觀世音菩薩來救護眾生是超過世間善法的,「是故須常念」,觀世音菩薩有這麼多廣大的功德神力,所以我們應該常常憶念觀世音菩薩。 壬二、明感應難測以勸勿疑 念念勿生疑.觀世音淨聖.於苦惱死厄.能為作依怙.   我們念觀世音菩薩的時候,念念之中你不要生疑惑,認為『真是那樣子嗎?』你不要這樣疑惑。觀世音菩薩是出世間的聖人,他是真實不虛的,他無所求於一切眾生,他自己的事情完全圓滿了、所以無所求於眾生。若有求於眾生就有可能會有一點虛妄,無求於眾生的人他沒有虛妄,所以他來度化我們完全是無條件的、是真誠的度化我們。對於眾生的苦惱、生老病死的苦難「能為作依怙」,他有能力為我們作一個依靠,他也有慈悲心能作我們的大善知識,有這種心。有能力而不想作、想作而沒有能力,這都不行;觀世音菩薩他有這個能力、他也有這個慈悲心,能為眾生作依怙、作個依靠,你有困難的時候靠他就能解決問題,他是有這個能力的。 辛二、頌後番勸供養 具一切功德.慈眼視眾生.福聚海無量.是故應頂禮.   前面頌第一番的勸念、念觀世音菩薩名號不要有疑惑,這底下頌後一番﹁勸供養」。觀世音菩薩他是圓滿了一切無漏的功德了,十力、四無所畏、戒、定、慧、解脫、解脫知見,這出世間的功德他都成就了。「慈眼視眾生」他在觀察一切眾生的時候是有慈悲心的。「福聚海無量」觀世音菩薩他聚集的福德像大海似地又深又廣大。「是故應頂禮」觀世音菩薩是我們的良福田,所以我們應該禮拜供養;這個頂禮也就包括了三業供養在裏面。 戊二、聞品功德(分二科) 己一、持地歎證 爾時,持地菩薩即從座起前白佛言:「世尊!若有眾生聞是觀世音菩薩品自在之業,普門示現神通力者,當知是人功德不少。」   佛以偈頌說完了的這時候,「持地菩薩即從座起」,這個「持地」,在《楞嚴經》上有持地菩薩,但是在《寶雲經》上說到持地菩薩的事情,因為得到持地三昧所以名為持地菩薩。這個「持地」就是用大地來作譬喻,這個地是廣大無邊的,譬喻菩薩他有無量無邊的功德,他的願行也是無量無邊的,所以用「地」作譬喻。   其次,我們一切眾生在大地上生活,隨你的意……你願意種穀、種麥、乃至種一個甜瓜,大地就會生出它來、就能給你所栽培的果。這表示菩薩為眾生說法,眾生你發了菩提心,應該聽菩薩說施波羅蜜、這持地菩薩就給你說施波羅蜜,應該說戒波羅蜜、應該說精進波羅蜜、忍辱波羅蜜、禪波羅蜜、般若波羅蜜,菩薩都能隨你所宜的為你說法,所以也像大地那樣子,這是第二個意思。   第三個意思,這個大地沒有好惡的分別,你對它好它也不歡喜、對它不好它也不恨;菩薩教化眾生也不要求眾生的回報,也是沒這些分別心的。第四、下大雨的時候、不管雨怎麼大、這大地都能容受;菩薩也是這樣子,十方諸佛轉大法輪、雨大法雨的時候,菩薩有陀羅尼也能總持不失,所以說菩薩像大地。   第五個譬喻,說這些草木叢林、乃至一切眾生在大地上行住坐臥,都以大地作依止處的,這譬喻菩薩什麼意思呢?眾生他如果歡喜修學人天的善法,或者是歡喜修學二乘出世間的佛法,菩薩也都能滿他所願的。第六、就說到這一切草木的種子都是依賴在大地裏面生長,這譬喻人天的善法也是由菩薩的慈悲而成就的,這是單獨指人天善法說的。   第七是說大地能生出來眾多的珍寶,菩薩他能夠為眾生栽培功德、能夠成就安樂的事情。第八、這大地能生出來很多的藥物,能療治眾生的病;菩薩能說一切佛法,這些法藥能療治眾生的煩惱病。   第九,這世界上有風,有颱風、有颶風,大地都動搖;這大地裏面有很多有毒的蟲子,牠也不會傷害到這個大地的。這表示菩薩或者是外邊、或者裏邊這些苦惱的事情也不能擾亂菩薩的。第十個是說:這個獅子一哮吼、或者是龍象、或者是雷電,都不能使這個大地有所驚怖;菩薩亦復如是,這一切的外道都不能夠動亂菩薩的。有這十種功德就叫作「持地三昧」,有這持地三昧所以名之為「持地菩薩」,持心如地。這是在《寶雲經》上介紹這件事。   持地菩薩從他的座位站起來、走到佛的面前對佛說:世尊!若是有眾生聽聞到這〈觀世音菩薩品〉大自在的境界,「普門示現神通力者」,普門就是無障礙,一切無障礙的示現出來種種的神通力量,就是普現色身三昧了。「當知是人功德不少」這個人所得到的功德是很多了。如果一個人對觀世音菩薩不是太有恭敬心,那麼你就把〈觀世音菩薩普門品〉背下來,你慢慢地背……背、恭敬心就生起來了;能對觀世音菩薩生起來恭敬心,這個人的功德不少。 己二、經家述益 佛說是普門品時,眾中八萬四千眾生皆發無等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佛說這個〈普門品〉的時候,法會大眾裏面有八萬四千的眾生、他們都發起來「無等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這無上菩提是佛境界,九法界的眾生所不能等、所不能及,所以叫「無等」;但是佛能「等」,此佛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彼佛也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佛佛是平等的,所以叫無等等的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發心,就是建立了這樣堅固的願,我願得無上菩提,你能有這樣分明誠懇的願,那就叫「發無等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這是在賢位,不是外凡,應該是屬於內凡的境界了。 《妙法蓮華經》〈陀羅尼品‧第二十六〉陀羅尼品‧第二十六   前面〈妙音菩薩品〉〈觀世音菩薩普門品〉是「勗受法弟子」勉勵接受教導的弟子。現在是第三科「明咒護」就是學習受持讀誦修學《法華經》的人還是有些困難、有些災難,那麼佛菩薩還要解決這個問題,所以說這一品來保護這些人不要有災難,現在是說咒、用咒來保護,這也等於是這一品的來意了。   〈陀羅尼品〉,「陀羅尼」是印度話,翻到中國話翻個「持」,也翻個「總持」、也翻個「能遮能持」,就是這種法能遮止一切惡法的生起。譬如說我們要造罪、或者作惡、或者起煩惱了,這種法能令它不生起這叫「能遮」;我們若是作了什麼什麼功德了,它能攝持住叫它不失掉,這就是「能持」;「總持」就是能全面的受持一切佛法而不散失。   這陀羅尼一共是有四種:第一個是法陀羅尼、第二是義陀羅尼、第三是咒陀羅尼、第四是忍陀羅尼,總起來說有這四種。第一個「法陀羅尼」,這個法就是佛法,就是佛說的無量無邊的法門,也就是佛說的無量無邊的經典,這些經你聽聞了以後你能夠總持不失,就是不可思議的念力、記憶力特別地強能夠受持不忘失。這個在我們眾生的境界來說,我們現在是把《法華經》背下來了、也背了多少年,但是死掉了,如果你再來人間的時候、你還能把《法華經》背下來嗎?就不一定了!這就要看你有沒有陀羅尼了,若有陀羅尼、不忘掉,來生照樣還能背下來的,這就叫作法陀羅尼;十方三世諸佛無量無邊的經書都能背下來,那就叫作法陀羅尼。   第二個「義陀羅尼」就是法裏面所詮顯的義、所表達的道理,這是開權顯實、為實施權,這是開迹顯本、為本垂迹……怎麼怎麼地,這無量無邊的義你也能夠總持不失,這就是要大智慧了,沒有智慧不行的,這是義陀羅尼。   第三「咒陀羅尼」,這咒陀羅尼就是禪定的力量,如果有了禪定你就能說出咒來,我們沒有禪定的人不知道禪定的境界,有禪定的人他可能有神通、也可能沒有神通,但是他心的力量非常強,他的心怎麼想就能怎麼現出來;譬如說他能夠治病,他說出咒來的時候、他就付與這個咒一種力量,他就是心裏這麼一想、這個咒就有這個力量,你念這個咒的時候病就好了,他就是有這個力量,當然可能也是有條件的,不是無條件的。我們平常說的那個巫術實在就是咒,巫術這種事情能利益人、也能傷害人,那就是在乎人了,那個人若是善人就能利益人,若是惡人他就用咒來傷害人。但是在佛法裏面決定是善的、不是惡,佛法裏面所謂得禪定這咒陀羅尼,就是你是凡夫得了禪定當然你也能說咒,但是佛法裏面要求高一點,要得聖道的時候、你在禪定裏面可以說咒。如果是到了法身菩薩、他的境界更高了,到了佛的境界、佛說出來的咒那威德之力、感應靈驗的力量是更廣大了,這叫作咒陀羅尼。有的地方說咒陀羅尼叫作「真言」、有的叫作「明」;說「明」是因為佛菩薩說咒的時候就是放大光明,在光明裏面演說出來的咒就叫作明。說「真言」就是這個語言是真實不虛的,他說出一個咒、這秘密的語言真實有這種靈驗,所以叫作真言;這密宗也叫作真言宗。   「陀羅尼」這是印度話,翻到中國話翻個「咒」,這是怎麼意思呢?因為佛法沒有來到中國的時候、中國就有咒、就有這個字,也就是有這種咒、也有靈驗,所以這翻譯經的人就用這個「咒」來翻這個「陀羅尼」,是這麼個意思。如果說陀羅尼翻個「明」、或者翻個「密語」、或者翻個其他什麼,這是約它的義來說的。在佛法的經律論裏面,也有地方說是佛教徒不可以念咒,這種說法的文也是有的;照理說應該是那些害人的咒不要念,而佛法所說的咒都是利益人的,利益人的咒是可以念、也可以修學的,應該這麼說。   第四個「忍陀羅尼」,這個「忍」就是安住不動的意思,這個修行人得無生法忍了、他能安住在第一義諦上不動。我們凡夫的世界這寒熱是時時有的,這種苦辣酸甜的境界時時有,但是修行人不為這些境界所動,能安住在第一義諦上的時候、這些事情沒有妨礙、心裏不動,你說好、說壞,他心裡面都不介意,那叫作忍陀羅尼,這是指聖人的境界說。現在這裏是指咒陀羅尼說,而不是指前面的法陀羅尼、義陀羅尼和忍陀羅尼,不是指那個說,單指咒陀羅尼說的。 丙三、明咒護(分四科) 丁一、問持經功德 爾時,藥王菩薩即從座起,偏袒右肩,合掌向佛,而白佛言:「世尊!若善男子、 善女人,有能受持法華經者,若讀誦通利、若書寫經卷,得幾所福?」   這個時候,藥王菩薩從他的座位站起來,偏袒右肩,恭敬合掌的面向佛,而對佛說:世尊!若是有善男子、善女人,他能夠受持《法華經》,或者他讀得很通利、背誦得也是很通利,或者是能抄寫這部經卷,他這樣子修學《法華經》,能得到多少福德呢?這樣問佛。   在《法華經》裏面,有四品都與藥王菩薩有關係,〈法師品〉一開始也是因藥王菩薩告八萬大士,〈藥王菩薩品〉又說到他宿世的事情,這一品他又提出來、又發起這一品的功德,後邊〈妙莊嚴王品〉又是有他的事情,所以藥王菩薩在《法華經》裏面他倒是非常重要的一位大菩薩。 丁二、答甚多 佛告藥王:「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供養八百萬億那由他恒河沙等諸佛,於汝意云 何?其所得福,寧為多否?」「甚多!世尊!」佛言:「若善男子、善女人,能於 是經、乃至受持一四句偈、讀誦解義、如說修行,功德甚多。」   佛這時候回答藥王菩薩的問題,說是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他如果供養了八百萬億那由他恒河沙這麼多的佛,在你心裡面的看法是如何呢?這個人他所得到的功德是不是很多呢?藥王菩薩回答說:是的!是很多!世尊!佛說:若是有善男子、善女人,他能夠對於這部經典、乃至受持《法華經》裏面的一個四偈句,他能讀、能誦、而又還能夠解瞭這四句偈的義、還能夠如他所解的為人說、又能自己修行,那他所得到的功德是很多很多了;用前面的供佛來作比例,受持《法華經》乃至一四句偈、讀誦解義、如說修行的功德甚多。這佛真是大智慧,他善於形容這個數量的多少,能這樣子形容。 丁三、請以咒護(分五科) 戊一、藥王(分四科) 己一、請 爾時,藥王菩薩白佛言:「世尊!我今當與說法者陀羅尼咒,以守護之。」   現在這一科是「請」請求,先要請佛的允許。爾時,藥王菩薩對佛說:世尊!我現在「當與說法者陀羅尼咒」,受持讀誦《法華經》、如說修行、說法的這個法師,給他一個陀羅尼咒,以守護這個受持讀誦解說《法華經》的人。 己二、說 即說咒曰:安爾.曼爾.摩禰.摩摩禰.旨隸.遮梨第.賒咩.賒履多瑋.羶帝. 目帝.目多履.娑履.阿瑋娑履.桑履.娑履.叉裔.阿叉裔.阿耆膩.羶帝.賒 履.陀羅尼.阿盧伽婆娑.簸蔗毗叉膩.禰毘剃.阿便哆邏禰履剃.阿亶哆波隸輸 地.歐究隸.牟究隸.阿羅隸.波羅隸.首迦差.阿三磨三履.佛陀毘吉利袠帝. 達磨波利差帝.僧伽涅瞿沙禰.婆舍婆舍輸地.曼哆邏.曼哆邏叉夜多.郵樓哆. 郵樓哆憍舍略.惡叉邏.惡叉冶多冶.阿婆盧.阿磨若.那多夜.   有的地方說﹁咒」是諸佛密語,密默治惡、惡自消散,不可解釋;而且呪語含義甚多,我們這個世間沒有東西可以很恰當來比擬的,如果勉強翻了也不能完全表達其中真正的含義,也失去它的勢力作用了,所以經論上多不翻解。但在《法華義疏》吉藏大師他有註解說:安爾(此云奇異),曼爾(此云所思),摩禰(此云意念),摩摩禰(此云無意),旨隸(此云永久),遮梨第(此云所行奉修),賒咩(此云寂然),賒履多瑋(此云澹泊),羶帝(此云志默),目帝(此云解脫),目多履(此云濟度),娑履(此云平等),阿瑋娑履(此云無耶),桑履(此云安和),娑履(此云普平),叉裔(此云滅盡),阿叉裔(此云無盡),阿耆膩(此云莫脫),羶帝(此云玄默),賒履(此云澹然),陀羅尼(此云總持),阿盧伽婆娑.簸蔗毘叉膩(此云觀察),禰毘剃(此云光耀),阿便哆邏禰履剃(此云有所依倚恃怙於內),阿亶哆波隸輸地(此云究竟清淨),歐究隸(此云無有坑坎),牟究隸(此云亦無高下),阿羅隸(此云無有迴旋),波羅隸(此云所周旋處),首伽差(此云其目清淨),阿三磨三履(此云等無所等),佛陀毘吉利袠帝(此云覺已越度),達磨波利差帝(此云而察於法),僧伽涅瞿沙禰(此云合眾),婆舍婆舍輸地(此云無音),曼哆邏(此云所說鮮明),曼哆邏叉夜多(此云而懷止足),郵樓哆(此云盡除節限),郵樓多憍舍略(此云宣暢音嚮),惡叉邏(此云曉了眾聲),惡叉冶多冶(此云而了文字),阿婆盧(此云無有窮盡),阿摩若(此云永無有力勢),那多夜(此云無所思念)。 己三、歎 世尊!是陀羅尼神咒,六十二億恒河沙等諸佛所說,若有侵毀此法師者,則為侵毀 是諸佛已。   藥王菩薩說完了咒,又對佛說:世尊!這個陀羅尼神咒是六十二億恒河沙等諸佛所說的咒,這麼多的佛說了這個咒的,這不是一般人說的咒,也不是一般聖人說的咒。如果有人侵犯毀辱這個說《法華經》的法師,那麼他就是侵毀了六十二億恒河沙等諸佛這麼嚴重。 己四、印 時,釋迦牟尼佛讚藥王菩薩言:「善哉!善哉!藥王!汝愍念擁護此法師故,說是 陀羅尼,於諸眾生多所饒益。」   這第四是「印」就是佛來印可這件事。釋迦牟尼佛讚歎藥王菩薩說:很好!很好!藥王!你哀愍顧念這位法師、擁護這位法師宏揚《法華經》的緣故,而說這個陀羅尼,對於眾生利益了很多很多。 戊二、勇施(分三科) 己一、請 爾時,勇施菩薩白佛言:「世尊!我亦為擁護讀誦受持法華經者,說陀羅尼。若此 法師得是陀羅尼,若夜叉、若羅剎、若富單那、若吉蔗、若鳩槃荼、若餓鬼等,伺 求其短,無能得便。」   前面藥王菩薩那一段結束了,現在第二科是勇施菩薩。這時候,勇施菩薩就對佛說:世尊!我也要擁護那些讀誦受持《法華經》的人、也為他們說一個陀羅尼,若是如說修行的法師得到這個陀羅尼,那些夜叉鬼、或者羅剎鬼、或是「富單那」翻個臭餓鬼,它能夠使令人得熱病,所以也叫熱病鬼;或者「吉蔗」就是起屍鬼,或者「鳩槃荼」翻中國話是個冬瓜鬼,或者那些飢餓的鬼,「伺求其短,無能得便」,若是這些鬼想要來窺探、尋求這個讀誦受持《法華經》這個人的短處,它不能得到機會的。 己二、說 即於佛前而說咒曰:痤隸.摩訶痤隸.郁枳.目枳.阿隸.阿羅婆第.涅隸第.涅 隸多婆第.伊緻柅.韋緻柅.旨緻柅.涅隸墀柅.涅犁墀婆底.   勇施菩薩就在佛前說出這個咒:痤隸(此云晃耀),摩訶痤隸(此云大明),郁枳(此云炎光),目枳(此云演暉),阿隸(此云順來),阿羅婆第(此云富章),涅隸第(此云悅喜),涅隸多婆第(此云欣然),伊緻柅(此云住止),韋緻柅(此云立制),旨緻柅(此云永住),涅隸墀柅(此云無合),涅梨墀婆底(此云無集)。 己三、歎 世尊!是陀羅尼神咒,恒河沙等諸佛所說、亦皆隨喜,若有侵毀此法師者,則為侵 毀是諸佛已。   世尊!這個陀羅尼神咒也是恒河沙等諸佛所說的,每一位佛說這個咒的時候、其他的佛也都隨喜讚歎。若是有人擾亂破壞這個法師修行《法華經》,那他就是毀辱了恒河沙數這麼多的佛了。 戊三、毘沙門(分三科) 己一、請 爾時,毗沙門天王護世者白佛言:「世尊!我亦為愍念眾生,擁護此法師故,說是 陀羅尼。」   這個時候,「毗沙門天王護世者」就是四大天王的北方天王,他是護持世間眾生不被鬼神所惱亂的。毗沙門天王對佛說:世尊!為了愍念眾生、擁護這個法師,所以我也說一個陀羅尼。 己二、說 即說咒曰:阿梨.那梨.那梨.阿那盧.那履.拘那履.毗沙門天王就說了這樣 的咒:阿梨(此云富有),那梨(此云調戲),那梨(此云無戲),阿那盧(此 云無量),那履(此云無富),拘那履(此云何富)。 己三、歎 世尊!以是神咒擁護法師,我亦自當擁護持是經者,令百由旬內無諸衰患。   毘沙門天王又對佛說:世尊!以這個神咒可以保護這個法師的安全,我自己也一定是擁護受持《法華經》這個人的,保護他在百由旬內沒有任何衰敗憂患的事情,毘沙門天王他願意這樣護法。 戊四、持國(分三科) 己一、請 爾時,持國天王在此會中,與千萬億那由他乾闥婆眾,恭敬圍繞,前詣佛所,合掌 白佛言:「世尊!我亦以陀羅尼神咒擁護持法華經者。」   這個時候,「持國天王」這是四大天王裡面的東方天王,這個持國天王這時候也在這個法會裡面,與千萬億那由他的乾闥婆眾、恭敬的一起到佛這裏來,雙手合十、禮貌的對佛說:世尊!我也以陀羅尼神咒擁護受持《法華經》的人。 己二、說 即說咒曰:阿伽禰.伽禰.瞿利.乾陀利.旃陀利.摩蹬耆.常求利.浮樓莎柅. 頞底.   持國天王即說咒曰:阿伽禰.伽禰(此云無數),瞿梨(此云有數),乾陀利(此云曜黑),旃陀利(此云持香),摩蹬耆(此云凶祝),常求利(此云大體),浮樓莎柅(此云千器順述),頞底(此云暴言至有)。 己三、歎 世尊!是陀羅尼神咒,四十二億諸佛所說,若有侵毀此法師者,則為侵毀是諸佛已。   世尊!這個陀羅尼神咒是四十二億這麼多的佛所說的,「若有侵毀此法師者,則為侵毀是諸佛已」,這是讚歎這個陀羅尼的殊勝。 戊五、羅剎女(分五科) 己一、列名同請 爾時,有羅剎女等,一名藍婆、二名毗藍婆、三名曲齒、四名華齒、五名黑齒、六名多髮、七名無厭足、八名持瓔珞、九名睪帝、十名奪一切眾生精氣,是十羅剎女、與鬼子母並其子及眷屬,俱詣佛所,同聲白佛言:「世尊!我等亦欲擁護讀誦受持法華經者、除其衰患,若有伺求法師短者,令不得便。」   這是第五科「羅剎女」也願意護持佛法。爾時,有羅剎女等,第一個名叫作「藍婆」翻到中國話翻個結縛,第二個叫作「毗藍婆」就是離結縛,第三個「曲齒」翻作施積,四名「華齒」翻作施華,五名「黑齒」翻個施黑,第六名叫作「多髮」翻作被髮,第七名叫「無厭足」翻個無著,第八名「持瓔珞」中國話翻個持華,九名「睪帝」翻個何所,第十個名叫「奪一切眾生精氣」,嘉祥大師說:人的心頭有七滴甜水以養人命,若是羅剎鬼進到這人的身體裡面去,飲一滴二滴則令人頭痛,三滴四滴則悶絕,超過四滴已上必死,這就是奪眾生精氣。這十個羅剎女之外、還有個鬼子母,這鬼子母有五百個兒子、還有其他的眷屬,共同的都到佛這裏來了;這些都是信佛的、也都是佛教的護法,所以一起來到佛前、共同的對佛發誓說:世尊!我們也都願意擁護那些讀誦受持《法華經》的人、為他去除衰惱患難的障礙,若是有人惡意的想找這個法師的麻煩,我們不會令他得逞的。 己二、說 即於佛前而說咒曰:伊提履.伊提泯.伊提履.阿提履.伊提履.泥履.泥履.泥 履.泥履.泥履.樓醯.樓醯.樓醯.樓醯.多醯.多醯.多醯.兜醯.醯.   伊提履(此云於是),伊提泯(此云於斯),伊提履(此云乎爾),阿提履(此云於民),伊提履(此云極甚),泥履(此云無我),泥履(此云無吾),泥履(此云無身),泥履(此云無所),泥履(此云俱同),樓醯(此云已興),樓醯(此云已生),樓醯(此云已成),樓醯(此云而住),多醯(此云而立),多醯(此云亦住),多醯(此云嗟嘆),兜醯(此云亦非),醯(此云消頭大疾無得加害也)。 己三、歎 寧上我頭上,莫惱於法師。若夜叉、若羅剎、若餓鬼、若富單那、若吉蔗、若毗陀羅、若犍馱、若烏摩勒伽、若阿跋摩羅、若夜叉吉蔗、若人吉蔗、若熱病、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至七日、若常熱病,若男形、若女形、若童男形、若童女形,乃至夢中亦復莫惱。   寧可跑到我的頭上來欺負我,也不可以惱亂這個法師。或者是這些「夜叉」捷疾鬼,或者是其他的「羅剎」食人鬼,或者是餓鬼、或者是「富單那」臭餓鬼,或是「吉蔗」起屍鬼,或是「毗陀羅」赤色鬼,或是「犍馱」黃色鬼,或是「烏摩勒伽」黑色的鬼,或是「阿跋摩羅」青色鬼,或是「夜叉吉蔗」夜叉起屍鬼,或是「人吉蔗」人的起屍鬼。這麼多的鬼,他們興起害人的熱病,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乃至七日,「若常熱病」他們用這些熱病常來惱亂人,「若男形」這些鬼或者是現男形來惱亂人,或是現女形來惱亂人,或現童男形、或現童女形來惱亂人,乃至於在睡夢裡面惱亂人都不可以,「亦復莫惱」就是醒覺的時候不可以惱亂,睡夢中也不可以惱亂人,都不可以惱亂這個法師。 即於佛前而說偈言:若不順我咒.惱亂說法者.頭破作七分.如阿梨樹枝.如殺父 母罪.亦如壓油殃.斗秤欺誑人.調達破僧罪.犯此法師者.當獲如是殃.   羅剎女她們就在佛前說這個偈頌:「若不順我咒」不隨順我的咒,惱亂這個說法的人,「頭破作七分」就使令他的頭破成七分,「如阿梨樹枝」就像阿梨樹的枝幹墮落到地下的時候自然破成七片,就類似那樣子。「如殺父母罪」若是惱亂說法者、就像殺父殺母的罪過那麼重。「亦如壓油殃」在西域印度那個地方壓油的時候,先把那個籽料讓它生蟲子,然後連蟲子合在一起壓、壓油殃,那也就是一種殺生的罪過。「斗秤欺誑人」作生意的用這個斗秤來欺騙人,往外賣的時候這個斗秤讓它缺少一點、分量輕、不足分量,若往裏面買的時候這個斗秤就大一點,有大的斗、小的斗,這樣子不老實就是偷盜。「調達破僧罪」提婆達多破和合僧的罪,這是一種逆罪了。「犯此法師者,當獲如是殃」,若是有人觸犯這位法師,他就會得到這樣的罪過。提婆達多破和合僧,那是佛到晚年時候的事情,所以《法華經》也是到這個時候、晚年說的《法華經》。 己四、誓 諸羅剎女說此偈已,白佛言:「世尊!我等亦當身自擁護、受持讀誦修行是經者, 令得安隱,離諸衰患,消眾毒藥。」   這些羅剎女說了偈以後,又對佛說:「世尊!我等亦當身自擁護受持讀誦修行是經者」,前面她是用咒護,現在她本身也還來保護,令受持讀誦修行這《法華經》的人能夠身心安隱,「離諸衰患」能遠離這一切倒霉的事情,「消眾毒藥」如果有人用毒藥來傷害他,這些羅剎女也能給他消解了。 己五、印 佛告諸羅剎女:「善哉!善哉!汝等但能擁護受持法華名者,福不可量,何況擁護 具足受持供養經卷,華、香、瓔珞、末香、塗香、燒香、幡蓋、伎樂,燃種種燈: 酥燈、油燈、諸香油燈、蘇摩那華油燈、瞻蔔華油燈、婆師迦華油燈、優鉢羅華油 燈,如是等百千種供養者。睪帝!汝等及眷屬,應當擁護如是法師。」   佛告訴諸羅剎女說:「善哉!善哉!」佛讚歎他們。如果有人只是稱念《法華經》的這個經名,而你們就能這樣守護他,你們的福德已經是不可量了。更何況你們還擁護那些讀誦全部《法華經》、受持《法華經》的人,還有供養經卷的人,用華、香供養,用瓔珞、末香、塗香、燒香、幡蓋、伎樂供養經卷,又燃種種燈:有酥燈、油燈、諸香油燈,還有「蘇摩那華油燈」就是須曼那華油燈,「瞻蔔華油燈」金色華油燈,「婆師迦華油燈」夏生華油燈,「優缽羅華油燈」青蓮華香的油燈,像是這樣百千種各式各樣品類供養的人,你們能擁護他、你們的功德更是不可量了。「睪帝!汝等及眷屬,應當擁護如是法師」,你們這件事做得對!這樣擁護是對的! 丁四、聞品得益 說是陀羅尼品時,六萬八千人得無生法忍。   佛說這個〈陀羅尼品〉的時候,聽聞這一品的人有六萬八千這麼多人得無生法忍。 《妙法蓮華經》〈妙莊嚴王本事品‧第二十七〉妙莊嚴王本事品‧第二十七   第二十七這一品是第四科「明人護」,前面是用咒護,現在說是用人來保護,就是善知識了。這「妙莊嚴王本事品」是說妙莊嚴王宿世的事情,這妙莊嚴王是一個國王,國王當然是一個富貴的境界、他可以有些如意的莊嚴。這個人原來是不信佛,後來信佛受持讀誦修學《法華經》得一切淨功德莊嚴三昧,所以是妙莊嚴,就是佛法的功德莊嚴了。說他過去世的事情,所以叫作「妙莊嚴王本事品」。   這一品裏面說到妙音菩薩,就是前面〈妙音菩薩品〉那個妙音菩薩,妙音菩薩和藥王菩薩、藥上菩薩,這三位菩薩和妙莊嚴王過去世有關係。過去世有什麼關係呢?在別的經上是說:這四個人都是用功修學《法華經》,在城市裏面感覺到太煩擾、有很多的事情妨礙,就跑到深山裏面去修行。到深山裏面修行、維持生活又是一個障礙,其中一個人說:這樣吧!你們三個人努力地修行,我一個人負責生活的事情。說:那好!那麼那三個人修行成功了、得了聖道了。這一個人就辦這些雜碎的事情、維持生活的事情,他就沒得道;但是他辦生活的事情就常到城市裏面來,有的時候就看見國王出來那種高貴的境界、那個威嚴的境界,他心就動了,他心裏就想:哦!如果我沒得聖道之前、我能先做國王也不錯嘛!他動了這一個念頭以後、就是常生到天上去做天王、來到人間就做人王。不知已經過了多久了,這一生做王的時候、就做妙莊嚴王的時候,他思想有問題了,就是相信婆羅門、有了邪知邪見了;這時候那三位大菩薩,就是妙音菩薩、藥王菩薩、藥上菩薩,這三位菩薩受過他的恩德,就想:他以前做國王還沒有邪知邪見,所以一直地繼續做國王、做天王,也不錯嘛!就隨他去好了;現在不對了,有了邪知邪見,這一生如果我們不去照顧他、他下一生就要墮落了、就要跑到三惡道去受苦了,這可不行。那麼他們這三個聖人,妙音菩薩給他作妻,藥王菩薩、藥上菩薩給他作兒,就這樣子來度化他,他也就發心出家修行了,這在別的經上說到這件事,所以這叫「妙莊嚴王本事品」。 丙四、明人護(分六科) 丁一、明事本 爾時,佛告諸大眾:「乃往古世,過無量無邊不可思議阿僧祇劫,有佛,名雲雷音 宿王華智、多陀阿伽度、阿羅訶、三藐三佛陀,國名光明莊嚴,劫名喜見。」   這是說「人護」就是他的善知識保護他,第一科「明事本」這事情的根本就還是佛。〈陀羅尼品〉說完了,這時候,佛告諸大眾:久遠以前、超過無量無邊不可思議阿僧祇劫以前,那時候有佛出現世間、名字叫作雲雷音宿王華智,「多陀阿伽度、阿羅訶、三藐三佛陀」就是如來、應供、正遍知,這位佛的國土名字叫作光明莊嚴,劫的名字叫作喜見。 丁二、雙標所化能化 彼佛法中,有王,名妙莊嚴,其王夫人名曰淨德,有二子,一名淨藏、二名淨眼。 是二子有大神力、福德智慧,久修菩薩所行之道,所謂檀波羅蜜、尸羅波羅蜜、羼 提波羅蜜、毗梨耶波羅蜜、禪波羅蜜、般若波羅蜜、方便波羅蜜,慈悲喜捨,乃至 三十七品助道法皆悉明了通達。   在雲雷音宿王華智佛的佛法之中,有一位國王、名字叫作妙莊嚴,就是所教化的。這國王夫人的名字叫淨德,他有兩個兒子:第一個名叫淨藏、第二個名叫淨眼,這三位是能化;這能化應該有四位,一個是佛、一個是淨德夫人、再就是淨藏、淨眼兩個兒子,這四位是能教化的。這兩個兒子有廣大的神通力量,不是平常人、是有大福德有大智慧的人,這都是法身菩薩的境界,現在來示現給他做兒子。「久修菩薩所行之道」,他現在有大福德大智慧、是因為久遠以來他修行菩薩所行之道的緣故。菩薩所行之道是什麼道呢?「所謂檀波羅蜜」就是布施波羅蜜,「尸羅波羅蜜」是戒,「羼提波羅蜜」是忍波羅蜜,「毗梨耶波羅蜜」是精進波羅蜜,還有禪波羅蜜、般若波羅蜜,他修這六波羅蜜之外、又還修方便波羅蜜。   這「方便波羅蜜」通常的解釋就是方便善巧,但是這方便的內容是什麼?在《瑜伽師地論》裏面就說得非常地詳細,現在這裡就少少說一點。這《瑜伽師地論》上說:菩薩有十二種方便善巧波羅蜜,這十二種分為兩類,一類是他自己修證佛法的善巧波羅蜜、這有六種,一類是對外教化眾生的善巧方便波羅蜜、那也有六種;自己修行有六種、教化眾生也有六種,一共就是十二種。   菩薩自己修行的這六種方便善巧是什麼呢?第一種、菩薩對於一切有情眾生發慈悲心,悲念不捨一切眾生、要救護一切眾生,這是一種方便善巧。第二種是於一切有為法如實遍知,對這一切因緣所生法他真實地通達了。第三種、對於佛的無上菩提、無上正等正覺深心愛樂,深深地愛樂佛的這種妙智慧,就是歡喜成就這個一切種智,有這種深心的愛樂。第四種是說於一切眾生發慈悲心、不是只是空願,而是能夠來到這生死的世界來教化一切眾生的,不棄捨這生死的世界,就是和一切眾生在一起,有這個慈悲心、也有這種行動。第五種、對一切有為法能夠如實遍知的關係,所以他在生死的世界教化眾生的時候,這一切有為法、世間上這些有漏法不能染污其心,他的心不染污。第六種,因為對佛的無上菩提、對佛的智慧深心愛樂,他要更精進勇猛地修行,因此而能得無上菩提,這是六種方便。   教化眾生的六種方便裡面:第一種、他能善巧方便地教化眾生,能令眾生以少少的功力、少少地用一點力就能夠得到很大的果報,他能教導眾生這麼樣用功。這《瑜伽師地論》也還非常地詳細,它舉個例子、就譬如說你用小小的一點食物布施給那個畜生,你發好心給牠,然後『願以此功德得無上菩提』,你這麼一回向就不同了,就是這麼一點小事情、以後你逐漸地就感無量果、可以得大功德了。第二種方便,也是善巧方便地勸導眾生做小小一點功德就能得到很大很大的善根;它也舉個例子,譬如說這個人受持外道的邪齋戒、不吃飯,一個星期不吃飯、兩個星期、三個星期、或者一個月……多久不吃飯。哎呀!看到這裏……這經論不能不學啊!不學習經論,我們自己真是不知道跑到什麼地方去了。這《瑜伽師地論》上說這種就叫作邪齋戒。眾生這樣做,那麼菩薩善巧方便的把他迴轉,說是……你這麼久都不吃飯多辛苦,你就是受持佛法的八關齋戒只是過午不食、午後不吃飯、晚間不吃飯,其他的你還是吃飯,吃飯才有精神,有精神才能拜佛、修止觀,這樣子你才能夠栽培善根,光是不吃飯有什麼好呢?只是害自己餓著難過、有什麼好處呢?所以你受持佛法的八關齋戒這是能得大功德的,超過阿羅漢的功德,於此這麼說,這是第二種方便。   第三種方便,就說是有的眾生對於佛法他是憎悖佛法、他不高興佛教,一看見寺廟、一看見經書心裏就忿怒不高興,這種人,菩薩善巧方便除其恚怒,除滅他內心對於佛法的恚、除掉他的憎恨心,這是一種善巧方便,這個事也不容易。第四個就是有的眾生對佛法不相信、但是也不謗毀、處中有情,這時候菩薩善巧方便令其信受佛法、使令他歡喜到佛法裏面來,這就是信、對於佛法有信心。第五種就是已經相信佛法的這種有情,菩薩善巧方便地教導他在佛法裏面努力地修學、令他善根成熟,佛法逐漸地能夠成熟就接近得聖道了。第六種就是已經成熟了、令他得入聖道,令他得解脫。這六種是菩薩教化眾生的善巧方便,加上自己修行的六種方便,合起來是十二種善巧方便,名之為方便波羅蜜。前面的六波羅蜜是久修菩薩所行之道,這方便波羅蜜也是久修菩薩的所行之道。   「慈悲喜捨」這四無量心在〈方便品〉裏面解釋過了,這裡就不重複說了。「乃至三十七品助道法」這是第四種,六波羅蜜是一種、方便波羅蜜是一種、慈悲喜捨四無量心是一種,現在第四種「三十七品助道法」也就是戒定慧,助道法、「助」這個字也就是成就的意思,三十七道品是成就聖道的法門;如果這個「助」當作幫助來講,那麼前面的六波羅蜜就是正道,修三十七道品這是助道,就是說大乘佛法以大悲心為主、這個菩薩是以廣度眾生為主,自己修學戒定慧得無生法忍是助、幫助我去得聖道,得了聖道就方便度化一切眾生了。這些正道法、助道法「皆悉明了通達」,淨藏、淨眼這兩位菩薩他們都是通達的、都成就了。 又得菩薩淨三昧、日星宿三昧、淨光三昧、淨色三昧、淨照明三昧、長莊嚴三昧、 大威德藏三昧,於此三昧亦悉通達。   這底下有七個定,其實六波羅蜜裏面有個禪波羅蜜、三十七道品裏面也都有定,但是現在特別說出來各式各樣的定。這菩薩不但有前面所說的種種功德,還有「淨三昧」,佛法裏面所謂的不清淨就是煩惱不清淨、有取著心就是不清淨,若是能夠斷出去這種不清淨的煩惱那就是清淨,現在他在禪定裏面他能夠做好這件事,他斷除了煩惱、清淨了,就是得到清淨的三昧了。「日星宿三昧」,「日」這個太陽的光明廣大,「星宿」天空裏面有很多的星宿,這個「日」就譬喻菩薩的根本智,「星宿」就譬喻菩薩的方便智、或者後得智,後得的智慧通達一切緣起、緣起是各式各樣的事情,那是無量無邊的智慧了,所以用星宿這樣譬喻。   「淨光三昧」就是菩薩入了這個三昧能放大光明。「淨色三昧」菩薩入了這個三昧能現出來種種清淨的身相、色相,也等於是有神通的意思,現出個大蓮華來、或者現出種種的清淨莊嚴境界。「淨照明三昧」他入這個三昧廣度眾生的時候,能照明一切佛法、開導眾生。「長莊嚴三昧」菩薩他在這樣的禪定裏面,他所有成就的功德一直是不滅、不壞的,這個功德成就了就是永久存在,長是莊嚴、不會枯萎敗壞,不會像盆裏面或地面種的花到時候衰落了,他不會這樣,他是長莊嚴的,他的功德成就了就是永久都那麼樣的莊嚴。「大威德藏三昧」在三昧裏面能現種種大威德的神通境界。「於此三昧亦悉通達」這七種三昧他都成就了,不只是菩薩淨三昧,其他的日星宿三昧、淨光三昧,乃至大威德藏三昧「亦悉通達」他也都成就了。 丁三、明能化方便(分三科) 戊一、時至 爾時,彼佛欲引導妙莊嚴王、及愍念眾生故,說是法華經。   前面是標出來「所化」和「能化」,在能化裏面也特別地讚歎這兩個兒子、淨藏、淨眼這兩個菩薩的功德廣大。現在這一科「明能化的方便」,究竟怎麼樣來教化這個妙莊嚴王呢?他有什麼辦法呢?分三科,第一科是「時至」時間到了。爾時,雲雷音宿王華智佛為了要引導妙莊嚴王、及愍念其他的一些眾生,所以就演說《法華經》;這說《法華經》就是妙莊嚴王得解脫的時候到了。釋迦牟尼佛說《法華經》是在晚年臨涅槃的時候,那麼這位佛照理說也應該是這樣,這雲雷音宿王華智佛他也應該是先說些其他的一切經、一切法門,現在這個時候才說《法華經》的。 戊二、論議 時,淨藏、淨眼二子到其母所,合十指爪掌,白言:「願母往詣雲雷音宿王華智佛所,我等亦當侍從,親近供養禮拜。所以者何?此佛於一切天人眾中說法華經,宜應聽受。」母告子言:「汝父信受外道,深著婆羅門法,汝等應往白父,與共俱去。」淨藏、淨眼合十指爪掌,白母:「我等是法王子,而生此邪見家。」母告子言:「汝等當憂念汝父,為現神變;若得見者,心必清淨,或聽我等往至佛所。」   這一科是「論議」大家要議論這個事情。這時候,淨藏、淨眼這二子到他的母親那裏,雙手合十的對母親說:希望母親能到雲雷音宿王華智佛那裡去,我倆也願意陪侍、隨著母親一同去親近供養禮拜這位佛。「所以者何?」這底下解釋原因,為什麼要這樣呢?因為現在雲雷音宿王華智佛在一切人天大眾中演說《法華經》,這是最好的因緣,應該去聽受這部《法華經》。他母親就對這兩個兒子說:「汝父信受外道」,我們三個人去聽《法華經》固然是好,但是你父親怎麼辦呢?你們的父親現在相信外道,對婆羅門說的道理他深深地執著愛著、他深深地相信了,這是邪知邪見啊!「汝等應往白父」你們也應該去向父親報告,和他一同去佛那裏聽《法華經》,應該這樣做才對。這是他母親命令這兩個兒子去教化他的父親。   淨藏、淨眼這兩個兒子奉命去教化他父親,但是又對母親說:「我等是法王子」是佛的弟子,「而生此邪見家」怎麼生到這個邪知邪見的家裏來?這有一點不高興的意思。這母親對她兒子說:你們應該要關心你們的父親,他有邪知邪見、這是一個很苦惱的境界,你們要同情他,「為現神變」你們為他示現神通變化,用這樣的事情來教化他,他若是看見了「心必清淨」,他的心就能轉變過來相信佛法了,或者他也能同意和我們一同到佛那兒去聽《法華經》了。這是母親叫她兩個兒子怎麼樣來轉化父親。 戊三、現化 於是二子念其父故,涌在虛空,高七多羅樹,現種種神變:於虛空中行住坐臥,身 上出水、身下出火,身下出水、身上出火,或現大身滿虛空中、而復現小、小復現 大,於空中滅、忽然在地,入地如水、履水如地,現如是等種種神變,令其父王心 淨信解。   這第三科是「現化」現神通來教化他父親。於是這兩個兒子「念其父故」,就是憶念他父親的恩德、要教化他。「涌在虛空」這當然是入在禪定裏面,他入了禪定、心一作念就現出神通來,這就是現如意通,湧在虛空裏、有七個多羅樹這麼高,現出來種種的神通變化。在虛空之中「行」走動、「住」是靜止不動,立在那裏、或坐在那裏、或臥在那裏,又現出來身體的上部分出水、下半部出火,或者身下出水、身上出火,或現出很大的身體布滿在虛空裏面,大又變小、小又變大,這個身體又在虛空中消失了、沒有了,忽然間又在地面上出現,入地就像入在水裏面似的沒有障礙,「履水如地」在水面上行走就像在地面上似的自在。   這兩個兒子現出這樣種種的變化,為了令他的父親「心淨信解」,這個「淨」就是信,你對佛法生信心就叫作淨信,這信有清淨的意思。《大毗婆沙論》解釋這個「信」就是清淨的愛,「心淨信解」可見妙莊嚴王這個人他雖是一個感情上的人、但也不是理智不強的一個人,所以看見了神通的境界、心就會感覺到這不得了,因此他心裡面能夠有清淨信解。 丁四、明所化得益(分十科) 戊一、信子伏師 時,父見子神力如是,心大歡喜,得未曾有,合掌向子言:「汝等師為是誰?誰之 弟子?」二子白言:「大王!彼雲雷音宿王華智佛,今在七寶菩提樹下法座上坐, 於一切世間天人眾中,廣說法華經,是我等師,我是弟子。」父語子言:「我今亦 欲見汝等師,可共俱往。」   前面是「能化方便」與他有感情的兒子用神通來轉化他、有效了。現在第四科「所化得益」,分十科,第一科「信子伏師」因為相信他兒子了,所以對他兒子的師父也恭敬了。   這個時候,做父親的見到兒子有這樣大的神通力,他的心非常歡喜,感覺到從來沒有這麼的歡喜過,這個境界了不起。於是也合掌的對他兒子說:誰是你們的老師?你們是誰的弟子呢?淨藏、淨眼二子回答說:大王!那位雲雷音宿王華智佛是我們的老師,他現在正坐在七寶菩提樹下的法座上面、在一切世間天人大眾中廣說《法華經》,他就是我們的老師,我們是他的弟子。這時候他父親對他兒子說:「我今亦欲見汝等師」,這個弟子有這麼大的神通,那老師更不得了啊!所以我也願意去看你們的老師。「可共俱往」可以一同去。 戊二、白母求出家 於是二子從空中下,到其母所,合掌白母:「父王今已信解,堪任發阿耨多羅三藐 三菩提心。我等為父已作佛事,願母見聽,於彼佛所出家修道。」   於是這二子從虛空中下來,到他母親那裡,合掌白母:「父王今已信解」,先報告他母親說:現在父王對佛法有信心了、心裏面不像以前那麼樣的拒絕佛法了,有邪知邪見在心裏面的時候對佛教他就不高興,現在心裏面寬鬆了、解開了,「堪任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他現在內心裏面的情況能堪任、能夠發無上菩提的願了,他有希望能成佛了,會有這種能力了。「我等為父已作佛事」我們剛才奉母親的命令給他作助緣、就是幫助他趣向佛道的事情已經做好了,這是說現神通的事情了。現在「願母見聽於彼佛所出家修道」,報告第二件事就是要求要出家,希望母親能夠同意我們在雲雷音宿王華智佛那裡出家修道。   出家修道這個事情,在《大智度論》上有四句話,說「孔雀雖有色嚴身,不如鴻雁能遠飛;白衣雖有富貴力,不如出家功德勝」,前兩句話是個譬喻,說孔雀牠雖然有美麗的顏色來莊嚴牠的身體、看上去很美,但是「不如鴻雁能遠飛」,鴻雁雖然沒那麼美、但是能在天空裏飛到很遠很遠的地方去、那是很快樂自在的,孔雀就是不能遠飛。這「白衣雖有富貴力」,沒有出家的人是穿著白色的衣服(在印度必是那麼一個情形),他們能夠有福報、能富能貴、生活上很舒適,但是「不如出家功德勝」不如出家修學聖道的功德廣大。在《地藏十輪經》上讚歎出家人的事情說:出家人說出家好,出家若破戒好不好呢?那上說,就算是破戒了也好過外道,比外道還好,有這麼一句話。   現在這兩位就是對母親說:「於彼佛所,出家修道」,我想要出家修行去,這父王已經發菩提心了、也可能會要出家,那麼這王位給誰坐呢?我不去坐王位,我要出家修行啊! 爾時,二子欲重宣其意,以偈白母:願母放我等.出家作沙門.諸佛甚難值.我等 隨佛學.如優曇鉢華.值佛復難是.脫諸難亦難.願聽我出家.母即告言:「聽汝 出家。所以者何?佛難值故。」   這時候,二子又再說明這個意思,就以偈對母親說:「願母放我等、出家作沙門」,希望母親釋放我們、不要把我們拘住在家裏,放我們離開這煩惱的家、讓我們到佛那裡作佛的弟子。為什麼一定要跟佛學習佛法呢?「諸佛甚難值」因為佛不容易遇到,無量劫都很難遇到的。我們出了家以後可以隨佛修學聖道,這件事如優曇華似的不容易遇見,優曇華是很久很久才出現一次的、不容易遇見,「值佛復難是」想要遇見佛比這優曇華還要難,「脫諸難亦難」想要解脫種種的這些難也是不容易,解脫三惡道難、盲聾瘖啞難、邪知邪見也是難、乃至生到天上去享天福也是難,生在佛前佛後也是難,這是八難,要解脫這一切難都是不容易的。現在我身體健康、第六意也很正常、也還有智慧、又遇見佛出世了,這若還不出家、什麼時候出家呢?「願聽我出家」。他們的母親就說了「聽汝出家」,他母親同意了,「所以者何?」因為什麼呢?「佛難值故」,他母親同意佛是不容易遇見的。 戊三、重催見佛 於是二子白父母言:善哉父母!願時往詣雲雷音宿王華智佛所,親近供養。所以者何?佛難得值如優曇缽羅華,又如一眼之龜值浮木孔,而我等宿福深厚、生值佛法,是故父母當聽我等、令得出家。所以者何?諸佛難值、時亦難遇。   於是二子對父母說:太好了!父母!希望現在我們就趕快地到雲雷音宿王華智佛那兒去親近供養佛。「所以者何?」佛是很難很難能遇見到的,就像優曇鉢羅華那麼樣不容易遇見;又像水裏面有個龜、這龜只有一個眼睛,另一個眼睛壞了,牠偶然遇見漂浮在水面上的一個木、這木裏面有個孔,牠從水裏鑽出來、正好鑽到那個木孔去,這是很難的事情。在經上有記載說是佛在世的時候說過這個話,當時有一個小兒聽佛說這話就去試驗這個事,就弄一個木板、中間一個孔,放在水面上,他就在水底下向上穿,很難很難碰到那個孔的、很不容易。   「而我等宿福深厚」我們過去世栽培了很多的善根、福德又深又厚,所以今生到世間來能遇見佛、遇見佛說法,這是非常吉祥的,「是故父母當聽我等令得出家」。這件事實在是個思想的問題,能夠放下塵勞不容易,就算是明白佛法的殊勝、知道塵勞是苦惱,但還是不容易放下啊!所以能放下、出家,這是值得讚歎的。「所以者何?諸佛難值,時亦難遇」,佛難遇,而自己還有很多的問題也不容易解脫的,所以時亦難遇。 戊四、敘歎功德 彼時,妙莊嚴王後宮八萬四千人,皆悉堪任受持是法華經。淨眼菩薩於法華三昧久 已通達,淨藏菩薩已於無量百千萬億劫通達離諸惡趣三昧,欲令一切眾生離諸惡趣 故。其王夫人得諸佛集三昧,能知諸佛秘密之藏。二子如是以方便力善化其父,令 心信解,好樂佛法。   這個時候,妙莊嚴王的後宮有八萬四千人都有程度能夠受持這個《法華經》的,妙莊嚴王的後宮有這麼多人,這可見他的福報是很大了。底下就讚歎這兩個兒子。這淨眼菩薩修法華三昧「久已通達」很久以前就成功了。淨藏菩薩早在無量百千萬億劫之前就通達了離諸惡趣三昧,「欲令一切眾生離諸惡趣故」他能夠在三昧裏面教導一切眾生不要做惡事,他有這種能力。   「其王夫人得諸佛集三昧」這是讚歎王夫人,這王夫人也不是一般的凡夫,她已經得到了「諸佛集三昧」,十方三世諸佛都集在第一義諦那個地方,這諸法實相是一切聖人集會的地方。得到這個三昧「能知諸佛秘密之藏」,就是她也得到諸法實相的智慧了,能通達諸佛那種不可思議的境界,這一切諸佛所居住的那個地方就是第一義諦了,也就是說:王的夫人、這淨德夫人她是聖人。「二子如是以方便力善化其父」,這樣看來就都不是凡夫、都是聖人,這是一個慈悲心、是有意的善巧方便地來給他作妻、來給他作兒子,以這樣的方式來轉化妙莊嚴王的邪知邪見,使令他深心裏面能信解佛法、好樂佛法。 戊五、俱詣佛所聞法供養見瑞歡喜 於是妙莊嚴王與群臣眷屬俱,淨德夫人與後宮婇女眷屬俱,其王二子與四萬二千人俱,一時共詣佛所,到已,頭面禮足,繞佛三匝,卻住一面。爾時,彼佛為王說法,示教利喜,王大歡悅。爾時,妙莊嚴王及其夫人解頸真珠瓔珞、價值百千,以散佛上,於虛空中化成四柱寶臺,臺中有大寶床敷百千萬天衣,其上有佛結加趺坐,放大光明。爾時,妙莊嚴王作是念:「佛身希有,端嚴殊特,成就第一微妙之色。」   這是第五科「俱詣佛所」聞法供養、見瑞歡喜。於是,妙莊嚴王和他的群臣眷屬、淨德夫人與後宮的婇女眷屬、還有國王的二個兒子與四萬二千人,大家一時地共同去到佛那裡,到了以後、頂禮佛足、繞佛三匝、就退下來站在一邊。這個時候大家的善根都成熟了,集會到佛這裏來、佛為他們說法。怎麼樣說法呢?「示教利喜」這前面解釋過,不再重複了。「王大歡悅」這妙莊嚴王聽佛說法、心裏面非常地歡喜。   這時候,妙莊嚴王和他的夫人就把脖子上面掛的真珠瓔珞解下來供養佛,這個瓔珞有百千的價值,就這樣散在佛的上面;佛有神通,所供養的真珠瓔珞就在虛空中變化成有四個柱的寶臺,臺的中間還有一個寶床,在這個寶床上面又鋪設了百千萬的天衣,「其上有佛」寶床的上面有佛結加趺坐、放大光明,現出這麼個境界。這時候,妙莊嚴王看見了這個境界心裏就想:「佛身希有」佛的身相在世間上很少有的,「端嚴殊特」非常地端正莊嚴是很特別的,世界上所有的人都不如佛,佛是最殊勝的微妙之色。 戊六、佛授王記 時,雲雷音宿王華智佛告四眾言:「汝等見是妙莊嚴王於我前合掌立不?此王於我法中作比丘,精勤修習助佛道法,當得作佛,號娑羅樹王,國名大光,劫名大高王。其娑羅樹王佛有無量菩薩眾及無量聲聞,其國平正,功德如是。」   前面是妙莊嚴王見瑞歡喜,這底下「佛授王記」,現那個瑞相也就預表妙莊嚴王成佛的意思了。這時候,雲雷音宿王華智佛就對四眾宣告說:你們看見這位妙莊嚴王站在我面前雙手合十了嗎?這是問大眾。這個王在我佛法之中他要出家作比丘,他將會精勤地修習三十七道品這個助道法,將來會成佛,佛號叫作娑羅樹王,國名叫作大光,劫名叫作大高王。這個娑羅樹王佛有無量菩薩眾及無量聲聞為他的弟子,他的國土是很平正的,「功德如是」這妙莊嚴王在我法中出家作比丘,有這麼大的功德,將來能成佛的。 戊七、出家修行 其王即時以國付弟,與夫人、二子並諸眷屬,於佛法中出家修道。王出家已,於八 萬四千歲常勤精進修行妙法華經,過是已後,得一切淨功德莊嚴三昧。   這王看見佛那麼莊嚴、神通那麼廣大,又授記給他作佛、他心裏非常歡喜,立刻放下王位,把他的這個國王位交付給他弟弟,那麼他自己和他的夫人和二個兒子、還有很多的眷屬一起在佛法中出家修道去了。妙莊嚴王出家以後他是怎麼樣情形呢?出家以後經過八萬四千歲、這麼長久的時間他都能夠精進地修行。「精進修行」這句話其實就是改造自己,自己是個生死凡夫、有很多的問題,你要成佛就是要改造自己,不然的話怎麼能成佛呢?但是他修行什麼呢?就是修這個《妙法蓮華經》受持讀誦思惟。過了八萬四千歲,他修成功了、得無生法忍了,「得一切淨功德莊嚴三昧」就是無漏的功德莊嚴他的身口意、莊嚴他一念靈明的心,萬德莊嚴他的法性、就是無漏戒定慧的功德莊嚴他的法性,這都是在三昧裏面的境界、就是得定了,他得無生法忍了。 戊八、稱歎二子 即升虛空,高七多羅樹,而白佛言:「世尊!此我二子已作佛事,以神通變化轉我邪心,令得安住於佛法中,得見世尊。此二子者,是我善知識,為欲發起宿世善根,饒益我故,來生我家。」   這個妙莊嚴王這時候也有神通了,就升到虛空中、高七個多羅樹,他在這麼高的空中對佛說:世尊!我這兩個兒子在我們沒出家之前、那個時候他已經給我作了成佛的事情。什麼佛事呢?以神通變化來轉變我邪知邪見的思想,使令我不去親近外道了,就來到佛法裏面,能安住在佛法的正知正見裏面了,這就是他的信心堅定了、所以能安住於佛法中,因為這樣「得見世尊」所以能夠來拜見佛。我這兩個兒子「是我善知識」是我最好的朋友,他們兩個為了發起我過去生中修學《法華經》的善根、為了來利益我,使令我超脫生死、得成聖道而生到我家來的,是來慈悲度化我而來生我家的,不是一般眾生迷惑顛倒的事情。這可見他得到一切淨功德莊嚴三昧、不但有神足通、他也有宿命通了,所以他知道以前栽培善根的事情了。 戊九、佛述行高 爾時,雲雷音宿王華智佛告妙莊嚴王言:「如是!如是!如汝所言。若善男子、善女人,種善根故,世世得善知識。其善知識能作佛事,示教利喜,令入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大王!當知善知識者是大因緣,所謂化導令得見佛,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大王!汝見此二子否?此二子已曾供養六十五百千萬億那由他恒河沙諸佛、親近恭敬,於諸佛所受持法華經,愍念邪見眾生,令住正見。」   爾時,雲雷音宿王華智佛對妙莊嚴王說:是的!你說得對!你說得很對!就像你所說的,若是善男子、或是善女人,他若能在佛法裏面栽培了善根,他就生生世世都能遇見善知識的。栽培善根這個話就是在佛法僧裏面,不論是哪一部經,只要你能夠接觸到佛法、接觸到四念處、三十七道品、六波羅蜜這些佛法的真理,你能夠心靜下來去思惟、就是從文字上的開始你接觸了一下「世世得善知識」,這是在正面的佛法上說;若是我們用齋菜來供佛、供養大眾僧也是一樣栽培善根了,你生生世世也就能夠遇見善知識。這個意思就是你學習佛法的那個善知識、乃至你供養大眾僧也都是善知識,那個善知識他成道了、他就會想到某某時候有某某人來供齋、我吃他一頓齋,這個道理是一樣的。   後趙的石勒、石虎對佛圖澄說:我是信佛的呀!我作王、我的國家怎麼老不安靜呢?就是佛法應該有靈,叫我作了國王很平安地享福嘛!怎麼老是不安,老是這裏造反、那裏造反的?佛圖澄說:你前世在西域只是供養了大眾僧一餐齋飯而已,所以你今生作了國王。當時在那裏享受一餐齋的時候也有佛圖澄在內的,所以今生你作了國王我也來看你,你就栽培這麼多的功德、你還想要怎麼樣呢?這可以看看《佛圖澄傳》那一段文上有這個意思。   所以「種善根故,世世得善知識」,那個善知識他不忘你的恩德,他就會來幫助你,「能作佛事」種種善巧方便地引導你,希望你得成佛道;但是凡夫煩惱太重了、很難能決定相信,所以善知識善巧方便地示教利喜,使令你能得無上菩提的,這句話是在果上說。「大王!當知善知識者,是大因緣」,這底下是在因上說。什麼叫作大因緣?「所謂化導令得見佛」,善知識就是能夠教化你、引導你、使令你能見佛,能見佛就是大緣,你一見佛、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是大因,這個大因緣是由善知識引導而成的,這是最重要的事情。   我們讀這經論也感覺佛的理智是非常強的,也可以說是不講感情的,但是這裡佛說話的時候用個「大」字、大王,這裏面也有感情上的事情,也就是讚歎的意思,使令王心裏歡喜。心裏歡喜他就容易接受佛法,這道業就容易成就。說「汝見此二子否?」你看到這兩個王子了嗎?這兩個王子久遠以前曾經恭敬供養過六十五百千萬億那由他恒河沙諸佛、親近過這麼多的佛,在這麼多佛的法中受持《法華經》,這二子也是因《法華經》而得聖道的;前面說那個藥王菩薩他是修這《法華經》滿萬二千歲而得現一切色身三昧的;這二子他自己供養親近這麼多的佛、道業成就了,但是他還有悲心、愍念邪見的眾生,「邪見眾生」說外道是邪見眾生,其實所有的凡夫哪一個人是正見呢?愍念這一切有邪見的眾生,令眾生能夠安住在正見裏而不退轉,那就是要得無生法忍以後才可以了。 戊十、讚佛自誓 妙莊嚴王即從虛空中下,而白佛言:「世尊!如來甚希有,以功德智慧故,頂上肉髻光明顯照,其眼長廣而紺青色,眉間毫相白如珂月,齒白齊密常有光明,唇色赤好如頻婆果。」爾時,妙莊嚴王讚歎佛如是等無量百千萬億功德已,於如來前,一心合掌,復白佛言:「世尊!未曾有也!如來之法具足成就不可思議微妙功德,教誡所行,安隱快善,我從今日不復自隨心行、不生邪見、憍慢、瞋恚、諸惡之心。」說是語已,禮佛而出。   妙莊嚴王這時候還在虛空裏,現在聽佛這麼一說、他從虛空中下來,就對佛說:世尊!佛真是希有。「以功德智慧故」佛無量劫的修行有大功德、有大智慧,所以佛的身相上、頂上的肉髻光明顯照。因為功德智慧的緣故「其眼長廣而紺青色」,佛的眼睛也特別地美、特別地清澈。以功德智慧故「眉間毫相白如珂月」,這個「珂」就是白色的瑪瑙、像月亮那麼白淨莊嚴。以功德智慧故「齒白齊密」這牙齒又白又齊密、說話的時候常有光明現出來。以功德智慧故「唇色赤好」佛的唇顏色特別赤好、像頻婆果似的。   這個時候,妙莊嚴王讚歎佛有這樣無量百千萬億的功德之後,就在佛前、恭敬的一心合掌,又再對佛說「世尊!未曾有也」佛這境界是從來沒有的,佛這個法是圓滿地成就了不可思議的微妙功德,「教誡所行」教導眾生、開示眾生無量無邊的佛法,使令眾生做種種功德栽培善根;這「誡」就是佛能夠勸誡、勸導眾生持戒不要做惡事,「教」是教眾生生善,眾生能夠依佛所教誡的去修行就會得到安隱;最不安隱的就是做惡事了,若有罪過的事情將來就是不安隱了。「如來之法具足成就不可思議微妙功德」,這是出世間的因果、佛是圓滿了,「教誡所行」佛又教導眾生去修學善法、修學出世間的因果;你能夠依教奉行就是特別安隱、就會特別地快樂,這是最好最好的事情了。   我從今天開始不再隨順我的虛妄分別心做事情了,「不生邪見」我不會再有那種不相信因果的邪知邪見了,這以前他是不相信善惡果報的所以是邪見,那麼現在依佛的教誡所行、不會再有邪知邪見了;也不再憍慢、瞋恚,這「憍」就是自高自大,「慢」就是輕視別人,「瞋」就是發脾氣忿怒,「恚」就是這個忿怒在心裏面很久很久還不能夠停下來,這些「諸惡之心」都是煩惱,我從今日開始再不有這些事情了;他得到一切淨功德莊嚴三昧了、當然斷了煩惱,已經得無生法忍了、當然這些事情都沒有了。妙莊嚴王說完了這些話,再頂禮佛之後就離開了。 丁五、結會古今 佛告大眾:「於意云何?妙莊嚴王豈異人乎?今華德菩薩是。其淨德夫人,今佛前光照莊嚴相菩薩是,哀愍妙莊嚴王及諸眷屬故,於彼中生。其二子者,今藥王菩薩、藥上菩薩是,是藥王、藥上菩薩成就如此諸大功德,已於無量百千萬億諸佛所植眾德本,成就不可思議諸善功德。若有人識是二菩薩名字者,一切世間諸天人民亦應禮拜。」   佛問大眾說:你們心裡面怎麼想的呢?這妙莊嚴王難道是別的人嗎?就是現在這位華德菩薩,前面〈妙音菩薩品〉那個請問的人就是了。這位淨德夫人是誰呢?「今佛前光照莊嚴相菩薩是」,就是〈妙音菩薩品〉佛放大人相肉髻光明、眉間毫相光遍照東方百八萬億那由他恒河沙世界、淨光莊嚴國土,那個相貌特別莊嚴的妙音菩薩就是這個淨德夫人的前生了,淨德夫人就是妙音菩薩的化身了。這妙音菩薩怎麼會到妙莊嚴王這兒做他的夫人呢?是哀愍來的,不但是哀愍妙莊嚴王、還哀愍諸眷屬,所以「於彼中生」,他的兩個兒子,就是現在在座的藥王菩薩、藥上菩薩;這藥王菩薩、藥上菩薩他們兩個成就了這樣種種的大功德,已於無量百千萬億諸佛所植眾德本,成就不可思議諸善功德。若是有人能知道這兩位菩薩名字的,一切世間的諸天人民也都應該禮拜,就是讚歎到這麼個程度。 丁六、聞品悟道 佛說是妙莊嚴王本事品時,八萬四千人遠塵離垢,於諸法中得法眼淨。   佛說這個〈妙莊嚴王本事品〉的時候,法會裡面有八萬四千人遠塵離垢、就是遠離塵垢;在《阿含經》裏常說這個話「遠塵離垢,於諸法中得法眼淨」。這個塵垢指什麼說的呢?如果得法眼淨是初果須陀洹、那就是斷除去分別我執,就是把分別我執的種子斷掉了、滅出去了,我執的種子除掉了、他就不再執著有我了,那麼就是遠離塵垢;這樣子也就是畢竟空、無我無我所的智慧成就了,這智慧成就了「於諸法中得法眼淨」,於色受想行識的諸法中不見有我了,不見有我這無我無我所的智慧就叫作法眼;這無我無我所畢竟空的真理是「法」,見此法的智慧就叫作「眼」,因為沒有塵垢了,所以叫作得法眼淨。這在《大品般若經》上看,須陀洹的若智若斷即是菩薩無生法忍,這樣說「八萬四千人遠塵離垢,於諸法中得法眼淨」應該說就是得無生法忍了,但是他沒有說得無生法忍,而說「遠塵離垢,於諸法中得法眼淨」,有可能是得須陀洹果的意思。 《妙法蓮華經》〈普賢菩薩勸發品‧第二十八〉普賢菩薩勸發品‧第二十八   這是流通分裏面的最後一科「約自行勸流通」,前面的幾品是「約化他勸流通」,就是那麼多的大菩薩、他們大慈大悲廣度眾生來流通《法華經》;這裏是普賢菩薩的慈悲、勸導眾生發心修學《法華經》,這樣的自己用功修行、流通《法華經》,所以是「自行勸流通」,也就是這一品的來意了。   「普賢菩薩」這位大菩薩在我們中國佛教是非常有名的,和文殊菩薩一樣;在《華嚴經》裏面,文殊菩薩、普賢菩薩從開始到最後善財童子五十三參,一直地都是文殊菩薩和普賢菩薩在成就這件事。現在在《法華經》裏面亦復如是,在〈序品〉裏面由文殊菩薩開始、到現在最後由普賢菩薩來圓滿,這也可以知道這兩位菩薩在釋迦牟尼佛的佛法裏面的重要了。「普賢」,窺基大師他解釋「德利周備曰普、仁慈慧悟曰賢」,「德利周備」表示這位菩薩他具足無量無邊的功德利益,這樣叫作「普」。「仁慈慧悟」表示這位菩薩他的內心就是大慈大悲和大智慧境界,所以稱之為「賢」,就是他自己成就了大智慧、證悟了一真法界;在本經上說就是證悟了諸法實相,因為有慈悲心、所以他又能教化眾生證悟諸法實相,這樣叫作仁慈慧悟。「德利周備」就是他自己修行圓滿了、成就了無量無邊的功德,也教化一切眾生、勸發一切眾生成就無量無邊的功德;這兩個解釋是通於自利、也通於利益一切眾生的。   賢首國師在《華嚴經》上解釋「普賢」的名字是:「德周法界曰普、至順調善曰賢」,這意思還是一樣,他的道德、他的功德,在十方世界化導一切眾生成就無量無邊的功德,所以是「德周法界曰普」。「至順調善曰賢」就是他能夠隨順至極的一真法界,換一句話說就是證悟了諸法實相,所以他能夠「順」他不違,能善分別諸法相、於第一義而不動,於第一義而不動其實就是不違背的意思、就是隨順的意思,說「至順」就表示他契證了諸法實相了;「調善」就表示他證悟了諸法實相之後,他的身口意都是非常調善的、非常清淨完美的,所以叫作調善。如果用〈普門品〉上的話來解釋,具一切功德曰普、慈眼視眾生就是賢了。   這「勸發」的意思,勸就是勸導、發就是發起,普賢菩薩他的大慈悲、大智慧、用種種殊勝的事情、殊勝的功德,勸導我們心要發起來、要努力地修學《法華經》,從聞思修得入聖道,這樣意思所以叫作「勸發品」。 乙三、約自行勸流通(分四科) 丙一、發來(分三科) 丁一、上供 爾時,普賢菩薩以自在神通力,威德名聞,與大菩薩無量無邊不可稱數,從東方來,所經諸國普皆震動,雨寶蓮華,作無量百千萬億種種伎樂。   這「約自行勸流通」分四科,第一科就是「發來」,從彼國、從東方到這邊來,「發來」分三科,第一是「上供」就是供養諸佛的意思。   〈妙莊嚴王本事品〉說完的時候,普賢菩薩以自在神通的力量,這「自在」就是無障礙的意思,智不可測叫作「神」,用無壅礙叫作「通」,他的智慧不可測、發出來的作用沒有障礙,這樣無障礙的大神通力量「威德名聞」,又讚歎普賢菩薩他有大威德的力量,這「威」是尊嚴的意思,或者說「威德」就是特別殊勝的道德,所以他能夠名聞十方法界。因為這樣關係,所以「與大菩薩無量無邊不可稱數」,這加個「大」字、可見都是程度非常高的法身菩薩,有無量無邊不可稱數那麼多的大菩薩都隨從著普賢菩薩「從東方來」,從娑婆世界的東方來到這個娑婆世界,「所經諸國普皆震動」這正是他的神通力量,他住的國土距離娑婆世界也是非常地遙遠,從他居住的世界到娑婆世界來、經過了很多的世界,所經過的國土全都震動了,就像妙音菩薩那樣。經過的時候「雨寶蓮華」再降下來很多寶所成的蓮華,又作無量百千萬億種種微妙的音樂供養所經諸國的佛,這是「上供」。 丁二、下化 又與無數諸天、龍、夜叉、乾闥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羅伽、人非人 等,大眾圍繞、各現威德神通之力。   這第二段是「下化」,就是普賢菩薩所教化的弟子,同這些人一同來。不但是這些大菩薩,另外還有這麼多的天龍八部,大家團團圍繞,各自現出他們的威德神通之力。 丁三、修敬 到娑婆世界耆闍崛山中,頭面禮釋迦牟尼佛,右繞七匝。   普賢菩薩和諸大菩薩及大眾等到了娑婆世界的耆闍崛山這裡,先是頂禮釋迦牟尼佛,然後右旋繞佛七匝。 丙二、勸發(分二科) 丁一、請問勸發(分二科) 戊一、問 白佛言:「世尊!我於寶威德上王佛國,遙聞此娑婆世界說法華經,與無量無邊百千萬億諸菩薩眾,共來聽受;惟願世尊當為說之,若善男子、善女人,於如來滅後,云何能得是法華經?」   禮拜釋迦牟尼佛之後,普賢菩薩就對佛說:世尊!我在寶威德上王佛的國土那裏,遙遠就聽聞釋迦牟尼佛在娑婆世界為眾生宣說《妙法蓮華經》,說《法華經》這是難遭難遇的一件事、是非常稀有、非常尊貴的,所以我和無量無邊百千萬億諸菩薩眾共同的從寶威德上王佛國來聽佛說《法華經》,來這娑婆世界就是為了聽經來的,希望佛慈悲再給我們繼續演說《法華經》。這是他先陳述他的來意,底下就是他要請問、問法。   佛在世的時候聽佛說《法華經》就不是容易的事情,若是佛滅度了以後的善男子、善女人,他們怎麼樣才能夠得聞是《法華經》呢?佛在世的時候,眾生的業障輕、煩惱也特別地薄少,他們要聽佛說《法華經》比較容易,也容易開示悟入佛之知見;佛滅度以後的眾生多數是業障重、煩惱厚,那麼這些人怎麼能夠得聞《法華經》呢?得法華經這個「得」字,應該是說他能夠通達《法華經》的文和義,這叫作「得法華經」。說是我們就白紙黑字的經本子、我們得到了似乎也不是太難,若是能夠通達其意趣那就是要努力了。所以這上面問「云何能得是法華經?」就是他怎麼樣才能夠通達《法華經》的妙法之義呢? 戊二、答 佛告普賢菩薩:「若善男子、善女人,成就四法,於如來滅後,當得是法華經。一 者、為諸佛護念,二者、植眾德本,三者、入正定聚,四者、發救一切眾生之心。 善男子、善女人,如是成就四法,於如來滅後,必得是經。」   佛回答普賢菩薩說:假設這個善男子、善女人,他若想要求得這個《法華經》,他要成就四個條件,這四個條件若成就了,「於如來滅後當得是法華經」,佛雖然是滅度了、佛法沒有那麼興盛了,但是你有這四個條件的功德、你還是能夠通達《法華經》的。哪四個呢?第一個是「為諸佛護念」,這在聽《法華經》的人來說這是外緣。第二「植眾德本」是聽《法華經》的人自己需要有這個條件的,這是內因;外緣和內因。第三「入正定聚」是說這個人到了什麼程度了。第四「發救一切眾生之心」這是大菩提心成就了、要廣度生了,是他的德行。   第一個外緣「為諸佛護念」,為十方諸佛所護念,這「護」通常說是保護,保護使令這惡法不侵犯他,就是使令他能滅除煩惱、滅除一切業障,這「念」就是使令他善根能得成就;「護念」一個滅惡、一個生善的意思。這「為諸佛護念」是佛的大慈悲心,佛對一切眾生都是護念的、都是平等地愛護,雖然佛是慈悲地愛護,但是有的眾生、佛對他還是無所利益、不能對他真實有幫助、還是有困難;就像太陽雖然很光明,但是你若在一個有障礙物的下邊你還是看不見光明,就是有這個問題。那麼什麼樣的人才能夠蒙諸佛的護念呢?《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前面也是說「如來善護念諸菩薩、善付囑諸菩薩」,也有護念這句話;這個《金剛經》來到中國註解非常多,流通的註解都是我們漢人歷代的高僧和現代人的著作比較多,而印度的無著菩薩和天親菩薩也有《金剛經》的註解、也都翻譯過來了,這位世親菩薩(也就是天親菩薩)他怎麼解釋這個「護念」呢?他說就是根熟的菩薩能蒙佛護念,這也表示說是根沒熟的菩薩、佛雖然護念還是沒有效力,這有這個味道。   這根熟菩薩究竟是什麼程度的菩薩呢?我們說眼耳鼻舌身意這六根也是根,但是這裡是說善根、他的信進念定慧,「信」他對佛法的信心、他信的程度怎麼樣?「進」他在佛法裏面用功修行是懈怠、是精進?他精進的程度怎麼樣?「念」在佛法裏面的念力,就是你能夠念誦多少部經,在心裡面能夠背誦經論、能夠念這個第一義諦。「定」你在佛法裏面修定了,「慧」還有大智慧般若的境界;就是信進念定慧這善根,你在佛法裏面栽培的程度怎麼樣呢?就用信進念定慧這五個尺來量一量,量一量自己就知道自己成熟沒成熟。這根熟菩薩其實就是內凡,來到佛教裏面的人、沒入聖道之前就分這麼兩部分,一個是內凡、一個是外凡;這外凡的人雖然他對佛法也有歡喜心、也歡喜學,但是他的心還是向外攀緣的,就是不與理合、不與法性理相合。譬如說拜佛很好、這是很有功德、要讚歎的事情,但是心裏面就是有一個佛我在拜,我是能拜佛的,有一位佛,我不是拜像佛、我是拜真佛、我在這兒磕頭,你有這個取著心,這就是自己程度的事,這叫作「外」。雖然是信佛還用功修行,但還是取著、念念取著,這當然是屬於清淨的、向於清淨的方向去了,可是心還是向外取著的時候,那麼這叫作「外凡」,這樣的時候、煩惱隨時會動的。   這「內凡」是念念與道相應的。禪門的那個故事,說是洞山禪師去拜見興平和尚、見到了就磕頭,興平和尚說「莫禮老朽」,他就是這個意思、你不能有所取著;「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他的心常能與無相的境界相應,但是要通過有相、不能直接到無相去,修行這件事,你一定要通過現在的色受想行識、眼耳鼻舌身意、色聲香味觸法,從這個虛妄的緣起法裏面通過才到第一義諦那兒去的,你不能越過現在的緣起,不可以。內凡就是他在一切時用功修行的時候他不向外攀緣,常能道上會、向第一義諦去理會,你罵他一句、你讚歎他一句,他不隨你舌頭轉的,心不動、就很自在,但是他還是要讀經的,佛的法語是非常地微妙、要學習,你常這樣修行、常是於道上會,你的信進念定慧就強起來,那麼煩惱慢慢調伏、智慧漸漸增長,逐漸地逐漸地與第一義諦就接近,這叫「根熟菩薩」就是內凡。   現在世親菩薩解釋這個「護念」,什麼程度的人為佛所護念呢?根熟菩薩、善根成熟的菩薩,雖然沒得解脫、但是善根成熟了一點,這個「熟」就是我們對於佛法的戒定慧、苦、空、無常、無我、四念處的這些修行法門很生疏,這人我是非一來的時候、自己完全忘掉了佛法,就按照一般的貪瞋癡去活動,這就是「生」,就是佛法的這種智慧很生;熟了的時候他就不生了,他佛法的智慧隨時出現,他不隨人舌頭轉了,這叫作熟。   按照天親菩薩的解釋,就是這個人他能夠轉迷起悟、約束自己不去做惡事,能夠常常用佛法的智慧來開導自己,這樣的人為諸佛護念,佛菩薩的那個大慈悲心常能照顧你,你若用功修行你就會感覺到佛菩薩在照顧你;初初開始來到佛教裡面,這有緣的佛菩薩就會給你一些消息的,如果你常常用功修行,你就會感覺到佛菩薩是常常和你通消息的,如果放逸就不行,一般來說、我們總是不能自由地和佛菩薩通消息,但是也多少會感覺到,那就是為諸佛護念的意思。   第二個條件「植眾德本」就是栽培了眾多的功德、眾多善的根本。我們通常說:前一生栽培的善法就是現在善法生起的根本,這樣說不是這裏的意思。這裏說的「德本」是指般若波羅蜜、就是大智慧,這個無相的般若智慧是眾德的根本;就是我們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所有這些利益人的善法都是德、都是對人有真實利益的事情;但是這麼多的善法功德裏面、誰是最重要的呢?是般若波羅蜜!所以「植眾德本」,你栽培了很多的善根了、也栽培了重要的般若波羅蜜了,這個叫植眾德本。   說這「為諸佛護念」是外緣,那你本身做什麼呢?我常常地努力栽培善根、常常地學習般若波羅蜜,是這麼意思。其實簡單說即是四念處、即是三十七道品、就是八正道、或者說六波羅蜜,但是特別重要的就是般若波羅蜜。因為我們在凡夫的時代、幾時才能夠得聖道呢?就看你般若的程度,你般若的程度特別強、那麼你很快地就能得無生法忍,其他的功德你漸漸栽培。所以有的人他先得初果、先得無生法忍,但他沒得禪定,原因是什麼?就是般若的智慧強。有的人你讓他學習般若、那不行、學不來,但修禪定可以,先得禪定、然後在禪定裏面再修般若,這就是你哪一個善根強、你就先成就那件事。現在這個「植眾德本」也不是說只栽培般若、其他的善法也要修學的,但是重要的是般若波羅蜜。在這裏就是說,外面看諸佛護念,內裏面看這個人常能不做惡事、常常地栽培善根、常常地學習般若波羅蜜,或者說就是修奢摩他、毗婆舍那、那就是戒定慧了,戒定慧裏面還是以慧為首,就是他能常常用止觀來調伏自己的煩惱、增長自己的善法,這樣子修行就是「植眾德本」的意思。   第三個「入正定聚」,他修行、諸佛護念他,而他自己努立地栽培善根又到了什麼程度了呢?入正定聚、得無生法忍了。這樣說,植眾德本是在聖位之前,就是所謂內凡;內凡也不是無因緣來的,是由外凡進入到內凡的。「入正定聚」這個「正」就是諸法實相,這個「定」就是安住在諸法實相上不動;得無生法忍不退轉了叫「正定」。這個正定的對面就是邪定,邪定就是不相信佛法、做種種惡事,這個人決定要到地獄去了,那就是邪定聚。現在說是「入正定聚」,就是他已經入到聖位了叫「正定」,這個「聚」就是不只他一個人,已經得入聖道的人很多,現在他也進到這個團體裏面來、入到聖眾裏面來了。這是說為諸佛護念、而自己又能不懈怠、精進地栽培善根、修奢摩他、毗婆舍那,他這樣的修行得無生法忍了、入正定聚了。   第四個「發救一切眾生之心」,前面「入正定聚」就是由凡而聖,也就是從假入空、見到諸法實相了;現在就是從空出假、由大悲心去廣度眾生了,這個菩薩他發了這個心願要廣救一切眾生,當然聖人他不會空發願,他有願就會有行,他真能夠廣度眾生了。這樣說「入正定聚」實在就是見道位,這個「發救一切眾生之心」就是修道位了,他已經成就了諸法實相的智慧,他就在度化一切眾生這個境界上去修行,他有這個力量;不像我們在凡位的時候,身若一動、心也隨著動,這境界一亂、心也亂,那不行。這聖人不是,他在動亂的境界上就不動亂,在救護一切眾生的事情上他就能修行、他就能與聖道相應,所以能發救一切眾生之心。   智者大師解釋這四句話解釋得很高,他解釋「為諸佛護念」是開佛知見,「植眾德本」是示佛知見,「入正定聚」悟佛知見,「發救一切眾生之心」是入佛知見,開示悟入佛之知見了,這樣是太高了。現在這就是參考了窺基大師和嘉祥大師的解釋,可是也有多少不同,各位再重看一看古德的註解,自己再想一想看怎麼解釋最好。善男子、善女人,如果你成就了這四種功德,在佛滅度以後你一定能夠得聞此《法華經》而開示悟入佛之知見了。這「請問勸發」這件事倒是非常重要,佛在世的時候聽聞《法華經》那已經過去了,佛滅度以後怎麼辦呢?那麼說出四個條件,你若肯努力你就會通達《法華經》了。 丁二、誓願勸發(分二科) 戊一、誓願護人(分六科) 己一、攘其外難 爾時,普賢菩薩白佛言:世尊!於後五百歲濁惡世中,其有受持是經典者,我當守 護,除其衰患,令得安隱,使無伺求得其便者,若魔、若魔子、若魔女、若魔民、 若為魔所著者,若夜叉、若羅剎、若鳩槃荼、若毗舍闍、若吉蔗、若富單那、若韋 陀羅等,諸惱人者,皆不得便。   這第二科「誓願勸發」就是普賢菩薩的大悲願力來勸發一切眾生修學《法華經》。爾時,普賢菩薩對佛說:世尊!在佛滅度五百年之後的五濁惡世裡面,若有受持這部經典的人,我要守護這個人,「除其衰患」除滅他那些倒霉的事情,使令他身心都得到安隱自在。這凡夫的確是,這身體若安隱、心就安隱,這時候才能修行;你若說是有很多的打擊、或者身體有什麼病痛,這時候心就不自在不安隱,哪還能修行!修行就困難了。所以普賢菩薩慈悲保護他「除其衰患令得安隱」,這可見若是修學《法華經》、普賢菩薩為你作大護法,「使無伺求得其便者」使令沒有誰能有機會來找你麻煩。   是誰想要來找他麻煩呢?「若魔」就是魔王,這個魔可能指天魔、或者是人間的鬼神,來搗亂的、障礙人修行的那都是魔,或者是魔的子、或者是魔的女、或者是魔王所統率的民眾,「若為魔所著者」這個魔附著在那個人身上,表面上看不出來、但是他來搗亂,或是夜叉鬼、或是羅剎鬼、或是「鳩槃荼」厭魅鬼,或是「毗舍闍」翻到中國話翻個食肉鬼、也翻個顛狂鬼,或者是翻個噉精氣鬼、食人精氣的鬼,或者是「吉蔗」起屍鬼,或者「富單那」這是臭餓鬼、熱病鬼,或者是「韋陀羅」翻到中國話翻個厭禱鬼,這厭就是鎮伏的意思,實在就是起屍鬼那一類的,就是有這個新死的死屍還沒壞,用咒來咒這個鬼附在這個死屍上面、這個死屍就能站起來,然後命令這個鬼去害人,那就叫韋陀羅。「諸惱人者,皆不得便」這一切惱亂修行人的事情,使令他們都不得到機會,你用功修學《法華經》就得安全了。 己二、教以內法(分三科) 庚一、行立讀誦 是人若行若立讀誦此經,我爾時乘六牙白象王,與大菩薩眾俱詣其所,而自現身供 養守護、安慰其心,亦為供養法華經故。   前面是「攘其外難」,現在是「教以內法」,就是外難沒有了、你做什麼呢?自己要修《法華經》。這底下詳細說出來怎麼修學的這些事情。   這個修行人他若經行的時候、或者他是站立在那裏讀此經、或者誦此經,我在那個時候就騎著六牙白象王,與很多的大菩薩一同到這個修行人的地方「而自現身」,〈妙音菩薩品〉那個文上提到,他從那邊的佛世界經過多少國土到這兒來,若是在菩薩本身來說、菩薩就是在那兒入定了、他這個心就來了,心來了實在就是他的化身現出身相來,或者乘著白象王、或者乘著大蓮華從虛空裏就去了,去到了那裏就現身、我們就看見他了,那叫作「而自現身」。這時候,普賢菩薩還供養給那個修行人、還來守護這個人,「安慰其心」,安慰實在就是讚歎,讚歎你用功修行很難得,普賢菩薩這時候來「亦為供養法華經故」目的也還是為供養《法華經》的。 庚二、若坐思惟 是人若坐思惟此經,爾時我復乘白象王現其人前,其人若於法華經有所忘失一句一偈,我當教之,與共讀誦還令通利。爾時,受持讀誦法華經者,得見我身,甚大歡喜,轉復精進。以見我故,即得三昧及陀羅尼,名為旋陀羅尼、百千萬億旋陀羅尼、法音方便陀羅尼,得如是等陀羅尼。   這個人若是坐在那裏「思惟此經」就是修奢摩他、修毗婆舍那了。那時候,我也會乘白象王出現在這個人的面前,這個人他背《法華經》或者是忘了一句一偈,我就會教他、並且和他一同地來讀誦《法華經》,「還令通利」把他所忘失掉的那一句告訴他、幫助他能夠通利純熟。這時候,那個受持讀誦《法華經》的人、他看見了普賢菩薩的時候心裏面非常地歡喜,「轉復精進」更增加了他精進的力量。   「以見我故,即得三昧」,因為他看見了普賢菩薩的關係,這時候他修奢摩他、毗婆舍那就更努力、更加精進了,加上普賢菩薩的鼓勵、他就得到成就了。成就什麼呢?「即得三昧」就是得定了,「及陀羅尼」就是智慧,得到的陀羅尼有叫作旋陀羅尼的,這個「旋陀羅尼」智者大師的解釋是「旋有入空」,旋者轉也,把凡位修行的那個相似的智慧轉成真實的智慧、聖人的智慧了,就是觀一切法空、無我無我所的這個智慧「旋有入空」,不執著色受想行識是真實有的了,都是如幻如化的、是畢竟空的、無我無我所的了,這叫旋有入空。   還有「百千萬億旋陀羅尼」,智者大師解釋是「旋空出假」,通達了世出世間的因果、乃至通達了佛法裏面無量無邊的法門,這個智慧就廣大了,這就是後得智、或者說是如量智,得到這個智慧了。還得到「法音方便陀羅尼」,智者大師解釋說前面的「旋有入空、旋空出假」這兩個是方便,以此為方便得入中道第一義諦、那叫作法音方便陀羅尼。窺基大師的解釋是說:得到前面兩個陀羅尼的人,他為眾生宣揚佛法的時候有個前方便的一種智慧,那叫作法音方便陀羅尼,這是一個證悟的境界。「得如是等陀羅尼」你成就了這麼多這樣的陀羅尼了;這是能受持《法華經》的人看見了普賢菩薩而有這麼好的成就。這件事在《觀普賢菩薩行法經》上說得比這裏還詳細,可以讀一讀。 庚三、三七精進 世尊!若後世後五百歲濁惡世中,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求索者、受持者、讀誦者、書寫者,欲修習是法華經,於三七日中應一心精進,滿三七日已,我當乘六牙白象、與無量菩薩而自圍繞,以一切眾生所喜見身、現其人前,而為說法,示教利喜;亦復與其陀羅尼咒,得是陀羅尼故,無有非人能破壞者,亦不為女人之所惑亂,我身亦自常護是人,惟願世尊聽我說此陀羅尼咒。   世尊!若是佛滅度以後、後五百歲的時候,五濁惡世之中,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或是「求索者」這就是他聽人說《法華經》這麼樣的微妙功德廣大,他就去求索這個《法華經》,求到了以後他能夠受持、或者讀誦、書寫,想要修習這個《法華經》。應該怎麼樣修習呢?這地方說出來辦法,「於三七日中」三七二十一天裏面,一心不亂地精進修行這個《法華經》。這地方只是這麼一說,智者大師因此就編了《法華三昧懺儀》,那上面更詳細說出來怎麼樣修行,我們外凡的人正好需要那樣子「應一心精進」。   「滿三七日已」修了三七二十一天的時候,我就會乘著六牙白象與很多圍繞的菩薩、以一切眾生所喜見的身體顯現在你的前面為你講解《法華經》,「示教利喜」令你得大歡喜,由於普賢菩薩為你說法、教導你、你心裏面得大歡喜。「亦復與其陀羅尼咒」同時還給你一個陀羅尼咒,你得到這個陀羅尼咒以後「無有非人能破壞者」,那些鬼神魔王他們都不能破壞你了,你也不會為女人所迷惑擾亂了,「我身亦自常護是人」,前面是用咒來保護他,現在普賢菩薩說他親自也會常保護這個人。希望世尊同意我說這個陀羅尼咒。 即於佛前而說咒曰:阿檀地.檀陀婆地.檀陀婆帝.檀陀鳩舍隸.檀陀修陀隸.修陀隸.修陀羅婆底.佛陀波羶禰.薩婆陀羅尼阿婆多尼.薩婆婆沙阿婆多尼.修阿婆多尼.僧伽婆履叉尼.僧伽涅伽陀尼.阿僧祇.僧伽波伽地.帝隸阿惰僧伽兜略.阿羅帝婆羅帝.薩婆僧伽地三摩地伽蘭地.薩婆達磨修波利剎帝.薩婆薩埵樓馱憍舍略阿伽地.辛阿毗吉利地帝.   普賢菩薩就在佛前說出這個咒:阿檀地(此云無我),檀陀婆地(此云除我),檀陀婆帝(此云方便),檀陀鳩舍隸(此云賓仁和除),檀陀修陀隸(此云甚柔軟),修陀隸(此云甚柔弱),修陀羅婆底(此云句見),佛陀波羶禰(此云諸佛迴),薩婆陀羅尼阿婆多尼(此云諸總持),薩婆婆沙阿婆多尼(此云行眾說),修阿婆多尼(此云蓋迴轉),僧伽婆履叉尼(此云盡集會),僧伽涅伽陀尼(此云除眾趣),阿僧祇(此云無央數),僧伽波伽地(此云計諸句),帝隸阿惰僧伽兜略(此云世),阿羅帝婆羅帝(此云三世數等),薩婆僧伽地三摩地伽蘭地(此云越有為),薩婆達磨修波利剎帝(此云學諸法),薩婆薩埵樓馱憍舍略阿伽地(此云曉眾生音)辛阿毗吉利地帝(此云師子娛樂)。 己三、覆以神力 世尊!若有菩薩得聞是陀羅尼者,當知普賢神通之力,若法華經行閻浮提、有受持 者應作此念:皆是普賢威神之力。   這底下第三科「覆以神力」用神力保護他。世尊!若是有人聽聞到這個陀羅尼,他應該知道那是普賢菩薩的神通力量他才能聽到這個陀羅尼的。如果《法華經》在閻浮提這個地方流行的時候,有能受持《法華經》的人也應該知道這是普賢菩薩的威神力量他才能受持的。 己四、示勝因 若有受持讀誦、正憶念、解其義趣、如說修行,當知是人行普賢行,於無量無邊諸 佛所深種善根,為諸如來手摩其頭。   若是有人能夠受持《法華經》、讀誦《法華經》,這是屬於聞慧。「正憶念、解其義趣」這是屬於思慧,就是經行的時候、或者靜坐你內心裏面憶念《法華經》的義、思惟裏面的道理,當然應該有文、文以載道,沒有文字也就沒有道了、也就是沒有義了,所以憶念文裏面的義、而能夠種種地思惟那個義,這「解」在這裏就是思惟、思惟那裏面的道理,你這樣子正憶念,「如說修行」這就是修慧了,如你所為人講說的、如你內心裏面所思惟的,你能夠在奢摩他裏面去修行、就是在定裏面修行。   「當知是人行普賢行」也就是前面那個植眾德本了;你應該知道這個人他就是在修行普賢行、修學普賢菩薩的德行了;這等於是在讚歎這個人。這個人過去世的時候,他在無量無邊的佛所栽培過善根的,「為諸如來手摩其頭」,這應該說是現在他能修普賢行的時候,他能受持讀誦、正憶念、解其義趣、如說修行的時候「為諸如來手摩其頭」,佛的心在護念這個人、佛的手也摩觸他的頭,這就表示愛念的意思,這是佛的一個好徒弟。 己五、示近果 若但書寫,是人命終當生忉利天上,是時,八萬四千天女作眾伎樂而來迎之,其人 即著七寶冠,於婇女中娛樂快樂。何況受持讀誦、正憶念、解其義趣、如說修行? 若有人受持讀誦、解其義趣,是人命終為千佛授手、令不恐怖、不墮惡趣,即往兜 率天上彌勒菩薩所;彌勒菩薩有三十二相大菩薩眾所共圍繞,有百千萬億天女眷屬 而於中生,有如是等功德利益。   這第五段「示近果」不是遠果,遠果是無上菩提,或者得無生法忍也可以說是遠果,現在這是說近果。「若但書寫」這個人他不能做那麼多善法的修行、他只能書寫《法華經》,他命終的時候「當生忉利天上」就是三十三天,到那個時候,有八萬四千天女她們演奏很多微妙的音樂來歡迎這個人到忉利天上去。那個人去的時候,他的頭上戴著七寶所成的帽子,在眾多的婇女中間快樂的嬉戲;他這只是書寫就有這種生天的果報,何況不只是書寫,他又能受持、又能讀、又能誦、又能正憶念、思惟《法華經》的義、又能如說修行呢?那他得到的果不是更殊勝了嗎?他若這樣修行他會有什麼果報呢?「是人命終為千佛授手」這個人命終的時候,十方世界就有千位佛把手伸過來同他握手、使令他不恐怖,安慰他說:你不會墮落惡道的,「即往兜率天上」這些千佛就把他送到兜率天那個地方去了。   欲界天先是四王天、忉利天、夜摩天、過來就是兜率天了,兜率天是第四層天、是「彌勒菩薩所」,到兜率內院彌勒菩薩那兒去做彌勒菩薩的弟子了。這彌勒菩薩是等覺菩薩,他有三十二相的大菩薩所共圍繞,圍繞彌勒菩薩的都是三十二相的大菩薩眾、可見這彌勒菩薩不得了。「有百千萬億天女眷屬而於中生」,窺基大師說:到阿彌陀佛國去、好過到彌勒內院,這是給凡夫說的;因為彌勒內院裏面有天女,阿彌陀佛國那裏沒有這個事。這個受持讀誦、解其義趣、為千佛授手的這個修行人就到彌勒內院去了,彌勒內院裏面有大菩薩、還有百千萬億的天女及眷屬在那裏化生。這個如說修行的人有這麼多的功德利益,所以用種種殊勝的事情勸人發心學習《法華經》。 己六、總結勸 是故智者應當一心自書,若使人書、受持、讀誦、正憶念、如說修行。   因為有這麼多功德利益,所以有智慧的人應該一心不亂的自己書寫《法華經》,或者勸別人書寫《法華經》,或者是受持、讀誦、正憶念、如說修行,應該這樣去做,這樣努力可以得到這麼多的殊勝功德。 戊二、誓願護法 世尊!我今以神通力故,守護是經,於如來滅後,閻浮提內廣令流布,使不斷絕。   前面是普賢菩薩發願來護念修學《法華經》的人,使令人得到這麼多的功德,這底下是「誓願護法」,護人、護法。普賢菩薩又對佛說:世尊!我現在以神通的力量來守護這部《法華經》,於如來滅後、在南閻浮提內廣大的流通、遍布各地方都有《法華經》,使令它不要斷絕。這是用神通力來護持《法華經》。 丙三、述發(分二科) 丁一、先述護法 爾時,釋迦牟尼佛讚言:「善哉!善哉!普賢!汝能護助是經,令多所眾生安樂利 益,汝已成就不可思議功德,深大慈悲,從久遠來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意,而能 作是神通之願,守護是經,我當以神通力守護能受持普賢菩薩名者。」   現在第三科是「述發」,就是釋迦牟尼佛再加以說明,也就是讚歎普賢菩薩的意思。這時候,釋迦牟尼佛讚歎說:善哉!善哉!普賢!你能夠保護這部經,又能夠幫助南閻浮提的眾生去宏揚這部經,使令很多很多的眾生都能夠得到《法華經》的利益、得大安樂、得大功德。你普賢菩薩久遠劫來已經成就不可思議的功德了,「深大慈悲」不是愛見大悲,是那無相的大悲心來度化眾生,從久遠以來就發無上菩提心了,所以你才能夠發出來這樣神通的願力、守護這部《法華經》。我現在也以神通力來守護那些能受持普賢菩薩名號的人,釋迦牟尼佛來守護這個人,所以佛和菩薩是合作的來救度眾生。 丁二、述護人(分五科) 戊一、述第二教以內法 普賢!若有受持、讀誦、正憶念、修習、書寫是法華經者,當知是人則見釋迦牟尼 佛,如從佛口聞此經典,當知是人供養釋迦牟尼佛,當知是人佛讚善哉,當知是人 為釋迦牟尼佛手摩其頭,當知是人為釋迦牟尼佛衣之所覆。   普賢!若是有人能夠受持、讀誦、正憶念、修習、書寫這《法華經》,你要知道、這個人就是見到釋迦牟尼佛了。若是深一點說、就是這個人得無生法忍了,「如來者諸法如義」他見到諸法如了,這個人一定會得無生法忍的了,所以見到佛了。「如從佛口聞此經典」,前面說普賢菩薩和他一同地來讀誦《法華經》,現在說他若能這樣修行就等於親自聽佛說《法華經》了。你要知道、這個人能這樣修行就是供養釋迦牟尼佛了,這就是法供養。你要知道、佛都讚歎這個人。你應該要知道,這個人受到﹁釋迦牟尼佛手摩其頭」就是所謂佛所護念了。你還應該要知道,釋迦牟尼佛以忍辱衣來保護這個人,使令這個人也是得無生法忍了。 戊二、述第四示勝因 如是之人,不復貪著世樂,不好外道經書手筆,亦復不喜親近其人及諸惡者:若屠 兒、若畜豬羊雞狗、若獵師、若炫賣女色。是人心意質直、有正憶念、有福德力, 是人不為三毒所惱,亦復不為嫉妒、我慢、邪慢、增上慢所惱,是人少欲知足,能 修普賢之行。   像是這樣有修行的人,他是不會再貪著世間上的榮譽、他已經厭惡世間的五欲樂了,他不歡喜外道的經書、也不歡喜「手筆」寫外道的文章這個事情,「亦復不喜親近其人」也不願意親近那個外道的人、手筆的人,其實世間上的事情都是戲論,當然他也不歡喜親近這些人;還有那些做壞事的人,「若屠兒」就是殺生為業的人,或是畜養豬羊雞狗的人、就是販賣這些來圖利的這些人,或是到山野裏打獵的人,或是叫賣女色的人,也都不去親近這些人,這個人能遠離這些惡因緣。   「是人心意質直」這個修行人他內心裏面是很敦厚地、很耿直不彎曲,是就是是、非就是非,黑就是黑、白就是白,很分明的。我們說是不要有是非,這句話應該多一點認識,若是沒有是非、人怎麼辦法呢?沒有是、沒有非、人就是糊塗了,所以是就是是、非就是非,應該是這樣才對。當然這是一個智慧境界,你傳弄是非、使人生煩惱那當然是不對。「心意質直」就是不虛偽、實實在在的,「有正憶念」他心常能夠憶念正法、常能夠如理作意。「有福德力」,除了般若波羅蜜、其餘的五波羅蜜就是福德,他有福德的力量。   「是人不為三毒所惱」這個人他不會為貪心所惱、為瞋所惱、為愚癡所惱亂了,他能自己作主,就是這個智慧能作主而不是煩惱作主,所以他能滅除三毒的煩惱。這個人他那一念清淨的心也不會有嫉妒的惱亂,就是他不生嫉妒心,也沒有我慢,「我慢」就是恃所執我而自高舉,這「恃所執我」仗恃所執之我、心就高起來了,這分兩個意思說,就是執著這色受想行識裏面有個常住不壞的我,有個我,這高慢心就起來了;或者自己有什麼優點、那就是所執之我,於是高慢心也起來;現在這個人他沒有這種我慢。「邪慢」就是自己完全沒有道德、品德不好、而還認為自己了不起、認為自己有道德,這叫作邪慢。還有一個意思,自己做了很多的惡事、認為自己做惡事做得很高明,因此而有高慢心,那叫作邪慢。「增上慢」就是沒得聖道卻認為得聖道了,那叫增上慢。現在這位修行人沒有這些事情,他那清淨心不會生起嫉妒心、不生我慢、不生邪慢、不生增上慢,所以不為這麼多的煩惱所惱亂。   「是人少欲知足」這個人雖然說是有福德力,但是他少欲知足、就是不多求,不多求這個話、也不是說一點兒也不求,因為有這生命的存在、就是要有一些依賴的事情,他若是得到的很少、他心裏面也不懊惱,所以叫作少欲知足,這也不容易;因為他那個心不在名聞利養這些事情上,所以「能修普賢之行」,都在戒定慧上用功修行,所以能修普賢之行,也就是能夠修學《法華經》。 戊三、述第五示近果 普賢!若如來滅後、後五百歲,若有人見受持讀誦法華經者,應作是念:此人不久當詣道場,破諸魔眾,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轉法輪、擊法鼓、吹法螺、雨法雨,當坐天人大眾中、師子法座上。普賢!若於後世,受持讀誦是經典者,是人不復貪著衣服、臥具、飲食、資生之物,所願不虛,亦於現世得其福報。   普賢!如果佛滅度以後的後五百歲,若是有人看見到受持、讀誦《法華經》的人,你心裏面應該這樣想:這個人不用很久他就要到菩提樹下去、消滅煩惱諸魔眾、能得無上菩提了,不久他就要成佛了,他就要轉法輪、擊法鼓、吹法螺、雨法雨,就要坐在天人大眾之中的師子法座上面、要為一切眾生說法了。你若看到受持讀誦修學《法華經》的人,你應該這樣想:這個人不久就要成佛了、要轉法輪了,應該這樣想。   普賢!如果在後末世的時候,有人能夠受持讀誦這個經典,這個人他對於世間生死上的事情都是很厭惡的、厭惡這生死的事情,所以他不會再貪著衣服、也不貪著臥具、也不貪著飲食、資生之物都不貪著了。「所願不虛」他把世間上塵勞的事情都看破了,他就是一心修學《法華經》、志在無上菩提了,他所願的事情都會成就的、不會虛妄的,「亦於現世得其福報」雖然他少欲知足,但是他今生就能得到大福德。 戊四、述第一攘外難 若有人輕毀之,言:『汝狂人耳!空作是行,終無所獲。』如是罪報,當世世無眼。若有供養讚歎之者,當於今世得現果報。若復見受持是經者,出其過惡,若實若不實、此人現世得白癩病。若有輕笑之者,當世世牙齒疏缺、醜唇、平鼻、手腳繚戾、眼目角睞、身體臭穢、惡瘡膿血、水腹短氣,諸惡重病。   若是有人輕慢他、毀謗他,說他:「汝狂人耳」你這個人是個狂人、精神病,「空作是行」你做這個事情終無所獲、是不會有成就的,就是白辛苦了。如果有人這樣輕毀他的修行,那麼這個人得的罪報就會世世沒有眼睛。這是什麼意思呢?在《阿含經》上、《大智度論》上也有引來,就是要護這個大牛;譬如說是放牛的人有一群牛,群牛裏面有個大牛,這放牛的人特別保護這個大牛。佛這個譬喻是什麼意思呢?就是佛教裏面有修行的人、大善知識,我們佛教徒要保護這個人,如果你輕毀他也就是破壞佛法了;我們佛教有大德住世、大家都借光了;就像一個寺廟裏面、由有本事的人來把事情安排好好的,大家都在這裏安心用功修行,不就是借光了?所以應該保護這個人;如果破壞這個人,那就是破壞全面的佛教了。社會上很多很多的人看我們一般的出家人都看不起眼,對大德他就另眼相看,那麼他能夠擁護就是擁護全面的佛教了。所以現在說修學《法華經》這個人,我們若謗毀他、破壞他,「當世世無眼」你沒有眼睛了,這個人應該讚歎嘛!怎麼可以破壞、怎麼可以謗毀呢?   若是有供養讚歎的人,你在這一生中就會得現果報。《阿含經》說,你供養得了滅盡定的這些大阿羅漢能得現報;現在說供養讚歎這個修行人你能得現報。若是又有人,他看見受持這《法華經》的人,就挑他的毛病向外宣傳,或者他真實有不對的地方、或者是不實的謗毀,你這樣子宣傳的話有什麼問題呢?「此人現世得白癩病」這個病是很難治的。若是有輕視譏笑的,「當世世牙齒疏缺」會有這個事情,還有「醜唇、平鼻」這鼻子不高,「手腳繚戾」手和腳都是彎曲相背,「眼目角睞」這眼角邪、或者裏面瞳仁不正,身體臭穢、還有惡瘡膿血,「水腹」腹部鼓脹的病,還「短氣」哮喘,種種的惡疾重病,你若輕笑他、就會有這些問題。 戊五、述總結勸 是故,普賢!若見受持是經典者,當起遠迎,當如敬佛。   所以說,普賢!若是看見有受持這部經典的人,應該站起來、遠遠地就去歡迎這個人,應該就像尊敬佛那樣子的恭敬他。這是釋迦牟尼佛來「述」就是讚歎普賢菩薩的發心,也就是讚歎修學《法華經》的人了。 丙四、發益(分二科) 丁一、聞品益 說是普賢勸發品時,恒河沙等無量無邊菩薩得百千萬億旋陀羅尼,三千大千世界微 塵等諸菩薩具普賢道。   佛說這個〈普賢勸發品〉的時候,恒河沙等無量無邊的菩薩得到百千萬億旋陀羅尼,這麼多的人得到這個利益。還有三千大千世界微塵數這麼多的菩薩「具普賢道」,見到法性理、破了無明、得大利益了。 丁二、聞經益 佛說是經時,普賢等諸菩薩,舍利弗等諸聲聞,及諸天龍人非人等、一切大會皆大 歡喜,受持佛語,作禮而去。   佛說這個《法華經》的時候,普賢菩薩及其他的菩薩眾,還有「舍利弗等諸聲聞」這些聲聞都發菩提心、應該是菩薩了,但是這裏還稱他本來的稱呼。「及諸天、龍、人、非人等、一切大會皆大歡喜,受持佛語,作禮而去」,這「皆大歡喜」在〈囑累品〉解釋過了,這裏就不多講了。         【附錄 玅境長老結語】   我們蒙佛菩薩的慈悲加持,《法華經》今天圓滿了!也是蒙 海公老法師、了公老法師和體通法師心量的廣大,所以會有《法華經》這個法會的出現和今天的圓滿,非常地感謝!也非常地感謝諸山長老、各位大德、各位法師、各位居士,能夠拿出來這麼多的精神時間到這裏來陪著我共同地學習這部《法華經》,我非常感謝!   不過這《法華經》開示悟入佛之知見,這是諸經之王,是非常地深奧,不是我玅境所能了解的,只是在文字上我們大家共同地念一念、參考古德的注解這樣子學習而已,還希望各位老法師、各位大德、各位法師、各位居士,多多指教!     一、所知障一、所知障   這個「所知障」怎麼解釋呢?就是你這樣的煩惱能障礙你的所知境,使令你不知道,所以叫作「所知障」;就是雖然得了阿羅漢果,他還有很多的事情無知。阿羅漢對於無量無邊眾生是什麼樣的根性?怎麼樣才能夠得度?什麼時候才能得解脫?很多很多微細的事情還不能完全明白,很多的事情還不清楚;就是對於佛無量無邊的大智慧境界、通達無量無邊的佛法,阿羅漢的智慧沒能達到這樣程度,那麼這個無知也就是所知障了。   在《大智度論》上引一個故事,說是佛在那裡經行,舍利弗尊者也隨著佛在那裡經行,忽然間飛來一隻鴿子,就落在經行的道路上面。舍利弗尊者走過來的時候,他的身影就覆在鴿子的身上,這鴿子就有點顫慄、顫動,有點恐怖的樣子;佛的身影遮到鴿子的時候,這個鴿子就是安穩,就沒有恐怖的樣子。這個時候舍利弗尊者就問佛:為什麼有這樣的差別呢?佛為他解釋……佛是因為煩惱障、所知障都完全的清淨了,佛的大慈悲心能夠救護一切眾生,所以鴿子在佛的身影之下,牠沒有恐怖;阿羅漢還有煩惱障的餘習,還有很多的所知障沒有清淨,所以牠還是有一點恐怖的。   然後佛就問舍利弗:﹁你看這個鴿子牠過去世是怎麼回事?未來世是怎麼回事?」舍利弗尊者入定,觀察牠八萬劫內牠都是鴿子,八萬劫前就看不見、就不知道了。佛說:﹁你再看看牠將來?」看未來的八萬劫牠還是鴿子,八萬劫以後就看不見了,也是不知道。那麼佛說:﹁牠八萬劫以後還要經過很長久的時間做鴿子,然後才能夠投生為人,來到人間又要經過多少生才遇見有佛出世,他會信佛,做了優婆塞漸漸地發心以後才能得無上菩提。」   從這件事裡面看出來,阿羅漢的道力、這個智慧境界就是到此為止,沒能夠得佛的一切種智,還有很多的無知的事情,但是他是聖人。為什麼他是聖人呢?是根據見沒見到真理來說明的。你能見到真理了,那就是得初果了,乃至到阿羅漢果;你沒有見到真理,那當然你就不是聖人。說我很有學問,有學問也還是凡夫,因為沒見到真理。所以,都是名之為智慧,但是智慧與智慧不同。   譬如說這個周利槃陀伽,他是阿羅漢,他的學問不多,但是他見到真理了,他這正念一提起來、這個無我無我所的智慧一現前了,那就是第一義諦的境界,是聖人的境界,不是凡夫。但是他從這種正觀裡面一出來的時候,他的眼耳鼻舌身意同這色聲香味觸法一接觸的時候,這個時候就屬於世俗諦的境界了,這時候你沒有博學多聞當然你的知識就是不夠、智慧就是不夠,所以雖然是聖人,他的學問也是不一樣的。但是也不是固定的,他得了阿羅漢以後,他若能夠努力的再學習,他的知識也會進步的。   就說這個目犍連尊者,他在阿羅漢裡面地位也是很高的,但是和舍利弗尊者對比起來,還是有所不足。其中一件事就是……佛有一次到阿耨達池去,阿耨達池的龍王請佛到那裡說法,舍利弗尊者不在,這個龍王說:﹁舍利弗尊者怎麼沒有來?」佛就派這個目犍連去請他來,這中間還有一個事情,我們不多說。那麼舍利弗尊者說是:﹁你先回去,我就來!」目犍連尊者就先回去阿耨達池;到了阿耨達池的時候,舍利弗尊者已經在了。那麼目犍連就知道:雖然佛說他的神通是第一,實在還不如舍利弗尊者。這時候他就請問佛:﹁佛說我神通第一,怎麼今天我不第一了呢?」佛說:﹁舍利弗尊者入的三昧,你不知道名字。」   這可見這個「所知障」,得了阿羅漢果、一直到佛的境界,其中的差別是很大很大、很不同的。看《維摩經》上:舍利弗尊者到了維摩詰居士丈室裡以後的境界,那麼我們就可以知道這修行的事情,的確是三大阿僧祇劫的時間還不能說是很長的,應該說是無量阿僧祇劫;所以這個所知障,阿羅漢還是沒有清淨。     二、根各有利鈍二、根各有利鈍   荊溪尊者解釋《法華玄義》的時候提到一件事:從印度來一個三藏、就是一位梵僧,他的鼻根有一點特別,就是他的功能和我們一般人不同,比我們強一點。而我們中國人就是……你的鼻比我們強,那我們就試驗試驗。怎麼試驗法呢?就把我們中國的《春秋》這個書給他,當然他不認識中國字,他就是用鼻子聞一聞;他一聞的時候,說是:﹁你聞到什麼了呢?」他說:﹁這個書裡面有一股血腥氣。」血腥氣就是殺害,春秋戰國時代這個戰爭殺害的事情。那麼這也就看出來他的鼻是有一點特別;接著又再把這個《易經》給他:﹁你聞一聞!」﹁喔!這裡面有一股玄妙的氣味。」這也就可以知道他的鼻是很特別的。   這件事我們這麼分別:我們的眼睛因為從小讀書……啊!這是「如是我聞」,知道這個字,其實這都是符號,這個「如」是這樣,「是」又一樣,「我」又是一樣,很多很多的符號,每一個符號有一個義的。大概這個鼻根特別的人,他對鼻所嗅的也是各式各樣的符號,他一嗅這個《春秋》,喔!這個符號是這樣的,所以知道裡面有血腥氣,這個殺業太重了。這個《易經》呢,它裡面的味道不同。按我們中國人的想法也是文字嘛!《春秋》也好、《禮記》也好,它也都是文字,這個文字裡面它發出來的味、那個符號不同,他那個鼻能認識那個符號,所以他知道,喔!這是有玄氣。因為人的根各有利鈍,所以從他這個利鈍的根裡面他得到的消息就不一樣了。   我們中國人、這個漢人就是耳根比較利一點,眼根也可以,但是要通過第六意根才可以的。這個眼根去讀書,我們意根就要思惟分別、有所覺悟,這當然也是利根人才可以。第二種是耳根去聽聲音,去聽聲音有所覺悟和眼根去閱讀有所覺悟有什麼不同呢?有一點不同。就是眼根去閱讀,這個人他能有所覺悟是利根人,他的根性利一點;耳根能有所覺悟呢,是稍鈍一點的,因為你要聽別人去講你才會明白;別人去講呢,就是有別人的智慧在裡面,給你解釋一下你才明白,這樣子所以說稍鈍一點。這個眼根去閱讀,不須要別人解釋,我一看我自己就明白了,所以他是利根;眼根自己能明白就是要利一點。如果也是鈍的話,你自己閱讀還是不懂;不懂還是要假藉耳根才可以。不管眼根也好、耳根也好,主要是第六意根,你要明白這個第一義諦,你從這裡才能得到佛法的利益的,不然的話還是不成的。   那麼,這個根有利鈍就關涉到經的不同,所以有些禪師聽見鳥叫了一聲,哦!他悟道了。當然也有可能沒有聽見鳥聲,在禪堂裡靜坐,忽然間覺悟了,這就是利鈍的問題。但是利鈍也不決定,或許你昨天是很鈍的、今天可能會很利;可能你今天很利、明天又鈍了,也是不一定。不一定的原因呢,就是這個熏習的問題;你常能夠學習般若波羅蜜、學習佛的智慧,你就會利、轉鈍為利;如果自己多放逸,你不學習佛法,你不學習般若波羅蜜,你常去親近這色聲香味觸,那麼你就可能由利而變成鈍了。所以,利也好、鈍也好,都是由自己的行為造成的,不是外邊的原因。     三、鳩摩羅什三、鳩摩羅什   鳩摩羅什他的父親名叫鳩摩羅炎,他的母親名叫什婆,取母親的「什」,取父親的「鳩摩羅」,合起來就成為他的名字了。這個「什婆」翻成中國話是壽命的「壽」,「鳩摩羅」翻中國話是個「童」,「童壽」這名字是這樣來的。   這羅什法師,他的父親是印度人,這個國王要請他做宰相,他不願意,就出家做了沙門、做比丘了。做了比丘之後,來到了龜茲國(中國新疆的一個地方),龜茲國王很仰慕他,他能夠棄捨世間上的榮華,所以很尊重他。這個龜茲國王有個妹妹,年已二十,有很多國王的王子想要同她訂婚,她都拒絕了,但是她看見了這個鳩摩羅炎,她就歡喜了,國王就強迫他和他妹妹結婚了,那麼就生出鳩摩羅什。這個什婆(就是羅什法師的母親)在懷孕的時候有特別的感覺,好像是這個智慧大了、智慧增長了;到寺院裡面去供齋、聞法,忽然間她就會說梵語、會說印度話;等到羅什法師出胎以後呢,這個梵語就不會說了,就有這些事情。   出胎以後,這個什婆、羅什法師的母親就要出家做比丘尼,羅什法師的父親就反對;你看,這世間上的事情就是很奇怪。後來又生了一個弟弟,叫弗沙提婆。到了羅什法師七歲這一年,羅什法師的母親因為到郊外去遊行,看見到墳墓裡面那些屍體枯骨縱橫雜亂的境界,就感覺到人生是苦、人命無常,一定要出家,羅什法師的父親還是反對,但是這一回反對沒成功;這個什婆就不吃飯,到了第六天的時候,氣力很微弱了,這個時候鳩摩羅炎只好答應了;然後她就落髮了,然後才肯吃飯。出家的時候呢,羅什法師也同時隨著出家,就是七歲這一年出家了。這個傳上說,他的母親歡喜禪,所以很精進勇猛地修禪,很快就得初果須陀洹了;可見這個人的善根很強。   羅什法師他七歲的時候出家就是小沙彌,他的沙彌和尚就叫他讀經,這一讀就是不得了,他一天能夠背下來一千個偈;這個偈叫作首盧偈,就是三十二個字為一個偈,那麼一千個偈就是三萬二千字了,他一天能背三萬二千字。這個《法華經》全部是六萬八千多字,若是鳩摩羅什法師他背的話,兩天多就可以背下來了,這的確是很驚人。那麼他就背〈說一切有部〉的這些阿毗曇論。   到了九歲這一年,他的母親感覺到在這個地方用功修行有些障礙,因為他們是高貴身分的人、不是平常的人,很多的人歡喜同她見見面、同她結緣……怎麼怎麼地,她就感覺到打閒岔,所以就帶著這個羅什沙彌到罽賓國去了;罽賓國就是現在的喀什米爾這一帶的地方。去到那個地方,遇見了一位大德叫盤頭達多,是一個很有道德、很有聲望的一位大比丘,這個羅什法師就跟他學習佛法,就學這個雜藏、學這個︽中阿含︾和︽長阿含︾,那麼也就是背誦;學了三年,到十二歲這一年,他母親又帶他回龜茲國,回龜茲國的時候先經過沙勒國,到沙勒國這裡來,所發生的事情,對鳩摩羅什法師來說,倒是非常重大的。   看那傳上說,一共是有四件事。一件事是他母親帶他到廟上去,這個廟上有佛的鉢,這個鉢是很大的,那麼他是十二歲的一個沙彌,就把這個鉢拿起來就戴在頭上了。戴在頭上的時候,他心裡面想啊……﹁這個鉢很大,應該很重,我怎麼能夠戴起來呢?」這麼一想的時候這個鉢就很重了,他叫了一聲就把鉢拿下來了。那麼他母親問他:﹁你叫什麼呢?」   他說:﹁兒心有分別故鉢有輕重爾。」兒心有分別故鉢有輕重爾,這是合乎唯識經論的思想。這個心外的一切物,本身不決定。由誰來決定呢?由自己內心的分別來決定,這是有這麼一件事。   其次呢,他在沙勒國的時候,有一位喜見法師,這個大比丘也是不得了的人,他就對沙勒國王說:﹁這個沙彌雖然是很年輕,但是不可輕視,這是個有大智慧的人,你應該請他講經說法;請他說法有幾種好處,一個是:這麼年歲輕的沙彌能夠講經,那麼我們國家裡面的懈怠比丘就感覺到慚愧了,就可能會努力,會有這個好處。第二個好處呢,他是龜茲國王的外甥,龜茲國王聽說了這個事心裡面就會歡喜,認為你尊重這個沙彌就是尊重他,那麼他一定會和你有好的外交關係。」沙勒國王聽從了這個話,就給鳩摩羅什法師準備了一個大的法會,請他講經說法,就這樣子,果然龜茲國王就派人送來了很多的禮物、禮品,有這個事情。這是第二件事。   第三件事,他也是學習了很多世間的知識,就是外道的經論和這些天文地理的事情,他學習了很多這些知識。另外,這第四件事是最重要的了,就是遇見了大乘佛教的學者須利耶蘇摩,這個人的才華真是不得了,他的哥哥須利耶跋陀也跟他學習佛法,還有很多人跟他學。因為他的智慧高,羅什法師也就歡喜同他來往,這個須利耶蘇摩就為他講大乘的《阿耨達經》,說這個五蘊、十二處、十八界都是畢竟空的。鳩摩羅什法師就感覺到和自己日常所學的佛法不是一個味道,就有一點排斥,所以兩個人就辯論。經過一個時間,羅什法師自己思惟……感覺到大乘佛法是對的,於是乎他就迴小向大了,那麼就是「專務方等」,專心學習大乘佛法。這時候他就說出一句話來,說:﹁我以前學習小乘佛法,如人不識金,以鍮石為妙。」一個人不認識黃金是什麼樣子,就看見一個黃石頭,哦!這是好東西。其實那個不是黃金,是假的。那麼他迴小向大了。   在沙勒國住了一年,他母親又帶他走了,到過月支國,然後就到了溫宿國,溫宿國在龜茲國的北部,到那裡遇見了一個道士,可能是外道,就認為自己的學問很高、辯才很不得了,於是乎擊鼓(那地方必是有那種規定,就是敲打這個國王的鼓),向國王說:﹁任何人同我辯論,如果我輸掉了的話,我斬首謝之!」把我的頭割下來致謝!他提出來這樣的條件也是很厲害了。那麼鳩摩羅什法師來了,大家見面了,羅什法師提出兩條道理來難問他,這個道士無言以對,默然無言、沒有話好說,就是失敗了,那麼就歸依了羅什法師,歸依了一個十二、三歲的沙彌。這個時候,龜茲國王親自到溫宿國請這個羅什法師回國;回去了以後,一方面自己學習大乘佛法,一方面講經。   過了兩年的時候,龜茲國王對他說:﹁你就長期地住在這裡弘揚佛法吧!」羅什法師說:﹁不可以!我的師父(就是指罽賓國的盤頭達多)他還是一個小乘佛教的思想,我要去感化他,我不能住在這裡。」正這樣講的時候呢,這個盤頭達多就來了,龜茲國王說:﹁你為什麼到這兒來呢?」他說:﹁我有兩個理由:一個、我聽說我這個弟子他有非常的覺悟,我要來看看他,這是第一。第二個、我聽說國王能夠弘揚佛法,所以我也願意到你的國家來。」那麼這個時候,這個盤頭達多和鳩摩羅什法師見面以後當然是很歡喜了;可是實際的問題,就是大小乘佛法這思想上的接觸,接觸了、大家就是辯論,經過一個多月的時間辯論,盤頭達多感覺到大乘佛法是殊勝的、是小乘佛法所不能及的,所以也是迴小向大了。   我們若是相信了佛法多少年,或者自己常常讀經論,對於鳩摩羅什法師的傳也不會太生疏的,但是我今天還要這樣說呢,就是我感覺到我們現時代的中國佛教的情況是有些人退大取小了、是迴大向小了。當然這種情形,佛法是主張思想自由、學尚自由,是不能夠勉強任何人的。阿含經論也是佛法、也是非常好的,我們能夠專心地學習,也是會了生死得阿羅漢果。龍樹菩薩在《大智度論》上說:﹁佛在《阿含經》裡面沒有說菩薩道。」沒有說菩薩道這話的意思呢,就是《阿含經》它是小乘佛法,因為菩薩道是大乘佛法嘛!而天台智者大師說:﹁《阿含經》是三乘共學、是通於大小乘的,但是沒有說菩薩道。」所以你若想發無上菩提心、想要得無上菩提,想要弘揚佛法,那麼《阿含經》之外,你還要學習大乘經論的,不然,想要得無上菩提這件事是不可能的。   所以,學習小乘佛法也是好,但是對於大乘佛法若是有所批評,應該再想一想。想什麼呢?就是再想一想:鳩摩羅什法師他的智慧是很高很高的,他是先小而後大,他為什麼能夠迴小向大?在他的思想上也是經過一番思惟的,不是輕易地就轉變了的。羅什法師他不但自己迴小向大了,他又能夠轉化他的師長也迴小向大了。為什麼他的師長也能夠轉化、也迴小向大了?可見這迴小向大是一個正常的現象;若是退大取小,這不是太正常的情形。   鳩摩羅什法師從那麼以後,他的大乘佛法、大乘經論一直地在學習。可是這個時候他的母親就向她的哥哥(就是龜茲國王)說:﹁你的國運就要衰退了,我現在要走了!」就是要到印度去。臨走的時候也同羅什法師說了幾句話,就說是:﹁這大乘的佛法是應該傳到支那、傳到震旦、傳到中國去,但是對你不利,你是可以勝任這件事,弘揚佛法到中國去,但是對你本身不利。」鳩摩羅什法師回答的意思也就是《華嚴經》那幾句話了:「但願眾生得離苦,不為自己求安樂。」有這種精神。那麼他的母親到了印度去以後就得了三果、得了阿那含的境界。從鳩摩羅什法師傳上看,這羅什法師的母親得聖道不是很難,由初果到後來得三果、可能年紀也不很大,她可能是三十幾歲得了三果,那麼是很有希望能得阿羅漢果的了。   鳩摩羅什法師在龜茲國因為自己的智慧高、聲望也隨著高了,所以也傳到中國來,當時那個時候是中國的東晉時代;在長安這個地方已經不是東晉的國土,這個時候是符秦,這個國叫秦國,國王的姓是姓符,所以叫符秦。國王是符堅,這個人也可能還是個信佛的人,對道安法師非常地尊重;聽人說西域龜茲國有個鳩摩羅什法師,是一位賢者、是一位聖者、是國之大寶也!所以也就願意能請他來。而這個時期,道安法師也是在長安這裡,也勸這個符堅去請鳩摩羅什法師來,所以就在建元十九年這一年,派他的部下呂光、姜飛這兩個將軍一共率領了七萬的軍隊就到龜茲國去了。而這時候,羅什法師也就預先知道了,就對他的舅舅、對龜茲國王說:﹁現在不久這個敵人就要來了,來了對我們的國是不利的,希望你隨順他、你歸順他,不要同他對抗、於你有利。」但龜茲國王沒有聽他的話,就同這個呂光他們對抗,結果是打敗仗了,呂光就把龜茲國王殺死了,立龜茲國王的弟弟震、立他為王;那麼就請鳩摩羅什法師到中國來。   但是呂光這個人不是個有智慧的人,當然也不是信佛的人,他對鳩摩羅什法師有很多很多的毀辱。那麼回到中國,到了姑藏這個地方,就是現在中國的甘肅一帶,這個時候符堅已經死了,為姚萇所殺。這個做國王的人,當他大權在握的時候、又是得意的時候,就很難說會知足的,所以就想要侵略;這個時候東晉還在,就想把東晉滅掉,他想要統一中國,那麼道安法師也勸他:﹁你不要去!」結果他去了,打敗仗了。他一打敗仗了,他的部下姚萇就造反了,和符堅一打的時候,符堅就被俘虜了;俘虜了,姚萇就把他殺死了。所以前面說,有個梵僧聞這個春秋的味道,一聞是有血腥氣,這眾生的境界就是這樣子。   呂光到了現在的中國甘肅這地方,聽說符堅被人殺死了,他就在姑藏這個地方自己稱王了,稱為西涼。那麼鳩摩羅什法師也被留在這裡、就住在這裡。這時候姚萇把符堅殺死以後,他就在那裡,還稱一個秦國,叫姚秦。姚秦也聽說鳩摩羅什法師已經來了,也就派人去聯絡能請他來。但是呂光這父子就不肯放手,不准他去。不久姚萇也死掉了,他的兒子姚興到弘始三年的時候,也就是派兵、派著軍隊到了西涼去;這時候呂光早已經死了,西涼這時候的王叫作呂隆,就是打敗仗了,那麼姚秦勝利了,這時候才把鳩摩羅什法師請到長安來,到了長安這時候是弘始三年的十二月二十四日。   到了長安,這個姚興非常的歡喜,也可能是有緣,同這個鳩摩羅什法師非常地談得來,那麼後來就請他翻譯經論,《法華經》是弘始八年的夏天翻譯的。當時中國的佛教就已經有很多翻譯的經論,但是其中這個文句翻譯的不太對勁兒,所以讀經的人都感覺到困難;說是我們一般人對於文句看不懂,這個我們可以不論,就說到這個道安法師,道安法師他是大智慧,他讀經的時候也有困難。   在道安法師傳上說,他一年講兩次《放光般若經》。當時中國的情形也是很亂的,政局很不穩定,也是從這裡跑到那裡、從那裡又跑到另外一個地方,後來在襄陽這個地方比較穩定了多少一個時期。在這個《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僧叡法師的序上有幾句話,等於是讚歎道安法師了;這個僧叡法師他是道安法師的徒弟,他說是:「亡師安和尚,鑿荒途以開轍,標玄旨於性空。」這個「荒途」就是荒草、它不是一條道路,那麼你從這荒草走過去才變成一條路,這個路是你走出來的,原來沒有路,這句「鑿荒途以開轍」是這樣意思;就是佛法經論上的道理,由於翻譯經的人他中文的程度不夠,所以翻得不好,大家讀起來都不知東西南北,不知道說什麼;但是道安法師不同,他能在這個模模糊糊的、不明白的地方能指示出來一條道路。他怎麼指示的呢?「標玄旨於性空」,這《般若經》的道理就是一切法性空,他從這個文字不大好的經上面,能覺悟到《般若經》的中心思想是一切法自性空的道理,這就是他的智慧很大。   但是這裡面有什麼困難呢?就下面第三句說:「落乖蹤而直達,殆不以謬文為礙也。」這句話就是這個道路不太好走,「而直達」而直接就走過去了。這個意思就是說:這條道路雖然不好走,道安法師他也從這兒走過去了;走過去就變成一條道路了。那麼就是經論的文句不那麼好,但是他能超越過去,這是什麼原因呢?「殆不以謬文為礙也」,就是文字雖然翻得不好,但是對道安法師來說是沒有障礙的;那麼這是讚歎道安法師的智慧大。   但是在道安法師自己寫的《般若經》序上呢,他就是說一年講兩次《般若經》,他說是:有的地方呢……說的什麼……不知道,不知道這句話是說什麼?不懂!那麼不懂的這個文呢,只是前後文大概讀一讀,說說個大意就是好了,就是讀一讀這樣子。在別的文上,好像也是僧叡法師說,這個道安法師就因為對這個經論上翻的不好,這個經的道理究竟怎麼回事情呢?自己也不能決定,所以「思決疑於彌勒」,就想要到彌勒菩薩那兒去決疑,請彌勒菩薩開導,這段文就是這樣意思。那麼在道安法師傳上,的確是有一段,就是他和他的弟子造過彌勒菩薩像,在彌勒菩薩像前發願,願生彌勒內院去,是有這個文的。這個道安法師的確是個了不起的人。   說這話的意思呢,就是在鳩摩羅什法師來到中國以前、中國佛教徒學習佛法困難、不容易,但是羅什法師來了以後,翻譯的這個《般若經》也好、《阿彌陀經》也好、《維摩經》也好,翻的《法華經》也是好;那個時候《阿彌陀經》可能還沒有人翻譯,而《法華經》《般若經》《維摩經》都已經有人翻譯了,大家讀起來都有困難;現在羅什法師翻譯了以後,大家皆大歡喜,因為羅什法師翻譯的文句、大家一讀起來就通過去了,沒有困難。所以這個羅什法師來到中國以後,中國的佛教的確是躍進、邁了一大步,就是很多的佛教學者都因此而有成就、進步地很快了,尤其這個僧肇法師,他對羅什法師更是特別地尊重。 ~~但願眾生得離苦,不為自己求安樂。~~     四、王舍城的由來四、王舍城的由來   王舍城是摩竭陀國的一個首都。這個王舍城也有一個因緣,怎麼叫作「王舍城」呢?這個城裡面當然是很廣大的,不會只是國王在那裡住,還有很多的人都在裡面住,但是名之為「王舍城」,它有一個因緣。   智者大師的《法華文句》引《大智度論》和《楞伽經》裡面的說法,說是斑足王的因緣。斑足王的父親,中國話叫天羅、天羅王,他們到山裡面去打獵、走迷了路,就在山裡面住下來;住下來就和這些野獸在一起,就是和獅子有了醜行,到了一個時候,這個獅子就生出了一個人的孩子,就送到這個天羅王的住處,這個天羅王也就明白了、就收下了,而這個人也很特別,後來也就是做了國王了。   野獸生的這個人做了國王,他是非要吃肉不可,天天要吃肉,不吃肉就是不行。那麼有一天這廚房裡負責的人沒有肉,就臨時地在一個地方找到一個新死的小孩子,就拿過來給他做了,做好了就給他吃;他吃得很可口、感覺到特別的好,於是乎下令這個廚房的人天天做這樣的菜。當然這事,哪會天天有這種事情呢?那麼只好捉活的人了,天天要吃活的人肉,吃久了的時候……。   當時這個世界上有很多的小國家,就感覺到這個國王太壞、太惡了,大家聯合起來就把這個國王打倒了;這個國王就是斑足王。(這個斑足王,就或是斑斑可考的斑,或者是馬字邊那個駁(駁)駁足王)。當然,人把他包圍了,他就跨台了,就把他放在一個大山裡邊,山裡面有很多的羅剎鬼,這個山神就同他合作,說是:﹁我們保護你,打倒這些來打倒你的人。」那上面說是一共有一千個小國王,這斑足王是個大國王。那麼這羅剎鬼一幫助他,這可是不得了,就把那些國王統統都捉來了,捉來了九百九十九個,還有一個沒捉來;到最後把那一個也捉來了,就是《仁王經》上說的那個普明王。捉來的時候這個普明王就哭、在啼哭,這個斑足王說是:﹁你是國王,是個大丈夫,你哭什麼?」普明王說是:﹁我一生說話都是有信用的,今天你突然間捉我來,我失信了,所以我哭。」說:﹁不要緊,我可以放你回去,你答應誰的事情,有什麼約會你去辦,我不怕你不回來的。」那麼普明王就回去了。   普明王這個人是個有善根的人,也是個菩薩境界,就供養了很多的婆羅門,其中也有很多的佛教大法師,做了很多的功德,然後就回來了,回來這時候心情很愉快;這時候斑足王一看:﹁你還真是有信用,我沒有去捉你,你就回來了。」那麼這個普明王就為他演說佛法;在《仁王經》上有四無常偈,就是在這的了。這個時候斑足王就得無生法忍,這個事情的確不可思議,這是個有福報的人。所以我們對於任何人都不要輕視,你看這個人很惡,但是他可能有殊勝的善根的。   那麼他得了無生法忍,當然思想變了,他就同這一千個國王會議、開會,說是:﹁我最初被你們打倒的時候,同這個羅剎鬼有一個約會,就是捉住你們一千個國王,然後用你們的血來祭這個羅剎鬼的。那麼我不能失信,今天我們互相都是好朋友……」他得無生法忍了,當然這話是不同了。﹁但是以前說的話要算數,就是每個人出一滴血、出三條頭髮,用這個來祭祀羅剎鬼,滿他的願;然後我們一千個人,(加上他是一千零一個),就在這個地區、在這個山裡面造個房子,都在這裡住,輪流地做大國王,統治這一千個國家。」這樣子,所以這個地方就名之為王舍城,這是古代的一個傳說。   但是《法華玄贊》上面,窺基大師他又有另一個說法,他說是怎麼回事呢?是這個阿闍世王的父親,就是頻婆娑羅王做王的時候,他這個首都是在上茅城,不是在王舍城這個地方。在那個上茅城裡面做首都的時候,這個老百姓常常地失火,一家起了火就燒了很多的房子,一次又一次地燒,這老百姓感覺到很辛苦。這個時候頻婆娑羅王說是:﹁我沒有道德,所以使令老百姓常常有這些苦惱的事情,應該怎麼辦法能夠避免呢?」有大臣出主意說:﹁這樣子,我們下令,大家要謹慎,不可以輕易地失火,如果失火了,就驅逐他到寒林那個地方去住。」這個寒林是什麼地方呢?就是丟棄死屍的地方。那麼這樣子,誰也不願意到那個地方住的嘛!但是下了令了,大家只有謹慎地不要失火。忽然間王宮失火了,頻婆娑羅王他的王宮失火了……。這頻婆娑羅王還算是不錯,他還是釋迦牟尼佛的大護法;他說:﹁好!我下這個命令,我也守這條法,王子犯法與民同罪。」他就自己搬到寒林這個地方去住。當然,他去住,那誰還敢在那裡丟死屍呢!慢慢地就有很多人來住,所以這個地方就稱之為「王舍城」了,是這樣講。   這個「王舍城」,天台智者大師他另有一個解釋,就是天台宗說這個三止三觀的事情;在王舍城這個地方要修止觀。修觀怎麼修呢?它的名字叫「附法觀」,就是附在一件事上去修止觀。那麼它是「王舍城」,這個「王」就譬喻人的心王;這個「舍」就表示五蘊舍,表示色受想行識的舍;這個「城」是涅槃城,他這麼樣譬喻。那麼這裡面,我們就有問題了。心王當然是我們的心,這個色受想行識是舍;這個舍裡面的色受想行識這個識也是我們的心,那麼不是重複了嗎?這個地方怎麼講呢?   唐朝的荊溪尊者他解釋說:這個心王就指這個善惡的心說的,或者做善、做功德的心,或者是做惡的心,這時候叫作「王」。這個色受想行識這個﹁識」是無記的,就是不善不惡的這個識叫作「舍」。這樣解釋,如果用唯識宗的道理,也是相合的。那麼色受想行識這個﹁識」就是阿賴耶識了,阿賴耶識是不善不惡、是無記的;那麼又是善、又是惡的,那便是第六識了。第六識這個王、心王,說它是王也有道理,因為我們平常或者做好事,或者做壞事、或者做佛法功德的事情,都是第六識。色受想行識這個「舍」是王造的,那麼這是對了;第六識造了業,由業招感果報就是色受想行識。   我們觀察這個色受想行識:即空、即假、即中,就變成涅槃城了,他是這樣意思,這麼樣講,這叫作「附法觀」附在一件事上去作觀。 ︽仁王經︾ 劫燒終訖,乾坤洞燃,須彌巨海,都為灰颺。天龍福盡,於中凋喪,二儀尚殞,國有何常! 生老病死,輪轉無際,事與願違,憂悲為害。欲深禍重,瘡疣無外,三界皆苦,國有何賴! 有本自無,因緣成諸,盛者必衰,實者必虛。眾生蠢蠢,常如幻居,聲響俱空,國土亦如! 識神無形,假乘四,無明保養,以為樂車。形無常主,神無常家,形神尚離,豈有國耶!     五、盡諸有結.心得自在五、盡諸有結.心得自在   有一個修行人在某個地方住,他這附近有一個井,住在這附近的很多人都到這個井來擔水;這不是現時代,這是古時代的事情。那麼這個聚落裡的人來取水,當然也有大人、也有年輕人,也有男人、也有女人。其中有一個女孩子年紀也不小、也不是很大,來這擔水的時候總是和這個老修行談談話的,大家都知道他們常常談話。忽然間這個女孩子有孕了,沒有結婚有孕了,大家就議論:「她一定是同這個老修行有事情,這個老修行不是真修行人、是假的、是欺騙人的。」那麼有的人議論議論就算了,有的人就來火了:﹁你來這兒欺騙人,不可以!」大家就召集了幾個人,就把這個老修行驅逐了,把他的房子也砸爛來解這個恨,就這樣。   可是向這個老修行說的時候,總是要說出個理由才可以採取行動的,而這個老修行就只說:﹁是嗎?」說:﹁你和這個女人怎麼……怎麼地!」這個老修行說:﹁是嗎?」就完了,再什麼話也沒說。﹁好!你們不叫我住,我就走!」就走了,別的什麼話也沒說,沒有事。可是,這件事做過了以後,又有人議論了,說是這個人做了什麼錯誤的事,現在招了果報了……怎麼怎麼地,就大家議論。當然,這個事情就傳到這個女孩子這裡來,也傳到那個人那裡去了。這個女孩子想,說:﹁不是他呀!這是冤枉他了,這是另外一個人啊!」就把這件事就宣佈出來:﹁你們是冤枉他了啊!不是他!」那麼真實那個人也還很有勇氣,就出來說:﹁不是他!」這時候,這些冒昧的糊塗人、這些粗心人才……﹁哎呀!弄錯了!是冤枉他了。」說:﹁這樣子,我們請他回來,再把房子給他造起來。」然後就去請他回來。﹁好!請我回來,就回來!」他也沒有什麼,也不是很歡喜,也無所謂的。   看見這個故事,我心裡就想:若是我們凡夫沒有修行的人,他也並沒有去和女人有什麼事,但是外面就傳說他怎麼……怎麼地,他自己知道了,就心不安了。『我持戒清淨,雖然和女人說話,但是沒有什麼染污的事情啊!』人家冤枉我的時候,我心就不安了。『我要找律師告你,你破壞我的名譽,你怎麼……怎麼地。』我們凡夫就是這樣子心不安。這個有修行的人,不在乎!盡諸有結,心得自在,沒有事。什麼如意的事情,他心裡也不在乎;不如意的事情來了,也沒有什麼,他心裡面還是不動,是「心得自在」。 ~~阿羅漢諸漏已盡,無復煩惱,逮得己利,盡諸有結,心得自在。~~     六、五比丘之一.阿若憍陳如六、五比丘之一.阿若憍陳如   在《阿含經》裡面提到的這個五比丘,佛成道以後,各種經裡面說的不一樣,也有說是佛成道三七、二十一天就是入定,沒有說法;也有說二七的,也有說是五個七,說法不一樣;但是終究佛是說法了,就是到鹿野苑,佛是想要先給兩個仙人說法的,但是兩個仙人已經故世了。這個時候,佛就看見這五個人也在鹿野苑;這五個人是淨飯王派來照顧太子修行的,所以也是報他們的恩德了,那麼到了鹿野苑去為他們說法。   在《大毗婆沙論》上的解釋,這五個人是離開了悉達多太子,也是思想上的問題。這五個人裡面,有的人同意修苦行;有的人同意享受一點,修這樂行。悉達多太子在修苦行的時候,那不同意的人就走了;後來悉達多太子又接受牧牛女這個乳糜的供養,那麼剩下的那些不同意的人也走了。但是這五個人終究還是在一起,就在鹿野苑那個地方住著,所以佛成道以後,知道他們在那裡,就到那兒去教化他們。可是那五個人看見佛來了的時候,原先那不同意的心情還在,就說:﹁他來了,我們先把這個座位都預備好,然後我們不睬他。」可是佛到了旁邊,他們自然地大家都站起來了,同佛還是說話了,還是有禮貌的。從那麼以後,佛就為他們說這個苦集滅道的道理,那麼阿若憍陳如最先得初果。   看那《阿含經》上的意思,在《大毗婆沙論》上的解釋,佛當然是還沒有制戒;沒有制戒,所以那五比丘還是吃三餐的,一天吃三餐;但是佛還是過午不食,還是有這麼點不同的。最後是五個人都入聖道、得阿羅漢果了,加上佛、就是有六位阿羅漢出現世間了。   在《因果經》上提到一件事,就是……為什麼阿若憍陳如他最先入聖道呢?是有一個因緣的。就是在久遠以前的時代,這個世界上饑饉,大家都沒有飯吃;釋迦菩薩他就變作一個赤目大魚,就用這個魚的肉來供養這世界上饑饉的人。那麼一開始的時候,就由五個木工、伐木的五個工人用這個刀來砍這個魚的肉。這釋迦菩薩心裡頭想:﹁他們先來吃我的肉,將來我成佛的時候先度化他。」這菩薩真是大慈大悲,用生命來供養眾生,而將來成佛的時候還用法布施來供養眾生,完全是慈悲的、智慧的行為,沒有這個煩惱在裡面的。所以阿若憍陳如他最先得道,這是釋迦菩薩往昔的願力所成。   在其他的文上也提到,說是在迦葉佛時代,有九個人打同參修行;但是那四個人得了聖道,這五個人沒有,所以這五個人發願,將來在釋迦牟尼佛的法中要最先得入聖道;那麼這是他們自己的願,加上佛的願,這兩個願相應了,所以這一次轉法輪,他們先入聖道。 《增一阿含經》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我聲聞中第一比丘,寬仁博識,善能勸化,將養聖眾,不失威儀,所謂阿若拘鄰比丘是。初受法味,思惟四諦,亦是阿若拘鄰比丘。     七、頭陀第一的摩訶迦葉七、頭陀第一的摩訶迦葉   這個摩訶迦葉,我們佛教徒是熟悉的;「摩訶」翻個「大」,「迦葉」是他這個種族裡面的姓,他姓迦葉。因為在佛的弟子裡面,姓迦葉的很多,不只他一位,為揀別這一位迦葉和其他迦葉的那些修行人不同,所以加上一個「大」、加上一個「摩訶」這個字,稱他為「大迦葉」是這樣意思。這位迦葉是摩伽陀國王舍城摩訶娑陀羅村人,是婆羅門大富長者尼拘盧陀羯波之子,因為他的父母在這個畢鉢羅樹下祈禱而有的,所以用樹的名字作他的名字。   這位迦葉尊者,在經論上看,這真是不得了、是個了不起的人;他家裡面的這個財富有千倍於摩伽陀國國王的財富,在當時印度的富翁裡面他是第一名、是最富的人了;但是他能棄捨他這麼多的財富去出家修行,這是了不起。其次,他不想結婚,但是他的父母非要他結婚不可,這個迦葉尊者是金色的,他的夫人也是金色、也是大福德人、不是一般的人,他也能棄捨、捨掉了這個金色的夫人,出家。   他出家以後,他穿的那個衣服能夠值十萬兩金,十萬兩黃金那麼貴重的衣服。他與佛見面的時候,佛穿的這個衣是糞掃衣,那麼佛就主動的說是:﹁把你的衣服和我的衣服對換一下!」他也同意,就把他那個名貴的衣服供養佛了,佛的這個糞掃衣就送給他了;而他對於佛送給他的這個糞掃衣特別地尊重恭敬,生師想:『這是我的師!』那麼這又是一個捨,所以就是三個捨,一個捨掉了財富,一個捨掉了金色的夫人,一個捨掉了這麼貴重的衣服。   看經上說的,他把他家的財富捨掉了,送給誰了呢?就送給他家裡面的工人,就送給他,把這個所有權棄捨了,他就變成一個差不多是無產階級了,就是這麼一個情形,他這個捨是了不起。其次呢,他這麼大財富的人,人家說養尊處優,但是他出家以後就行頭陀行,行這個十二頭陀行,就是生活的情況到了最低的程度了,或到樹下一宿,或是到墳墓那個地方去住,或者露地坐、長坐不臥、不倒單,還有日中一食,穿的也是非常簡陋的衣服,行十二頭陀行這種境界。後來年紀大了,佛在大眾裡面說:﹁你年紀大了,這個體力也不如以前了,你可以放棄,不要去修這個十二頭陀行了。」這迦葉尊者說是:「不!我不能聽佛教!我還要受這個十二頭陀行,不捨!」「那麼有什麼好呢?」「將來末法時代的比丘,聽說大迦葉老了還是行十二頭陀行,那麼能生尊重心、生慚愧心,能生精進勇猛修行的心,做一個模範。」迦葉尊者他這麼說,他還是不棄捨,還是修十二頭陀行。   經上還出現一件事,就是他修頭陀行,在這野外的地方住,因為沒有剃髮、也沒有剃鬚,這個鬍鬚和髮都很長了,衣服也不是那麼樣的美好,那麼佛在說法的時候,他來了,來見佛、來拜佛的時候,諸比丘一看……他這個樣子啊!就生輕慢心,對他不恭敬;這個時候,佛說:「我現在把這個座位讓給你一半,請你和我同坐。」這迦葉尊者不敢坐,佛就說:「你怎麼不坐呢?你是有高深的三昧禪定、有大慈大悲哀愍眾生的慈悲心、有六種神通,你和我一樣,你怎麼不坐呢?」佛就讓他來坐。在〈譬喻品〉的前面,舍利弗尊者說:「我等同入法性」,也有這種味道。那麼這個時候,迦葉尊者就是坐了,就是和佛同在一座。同在一座的時候,這個諸天、天人一看……佛可能是按時地理髮剃鬚的,而這位迦葉尊者他是沒有那樣子,看上去可能老一點,諸天就說:﹁這迦葉尊者是佛的師父!」這樣說的時候,這迦葉尊者……你看他表面上那麼老,心還是很靈的呀!是有神通的聖人呀!有的人表面上看很鈍,但是心不鈍。這迦葉尊者,那是一個修行的境界,所以他立刻知道就下座了,接足而禮、禮佛,就說:﹁佛是我的師父!」用這樣來聲明這件事。   那麼這時候,佛就說出來一段因緣。佛說呀:﹁過去久遠的時候,人間有一個聖王,叫文陀竭。」就是頂生王。﹁這個大王高才絕倫,是大智慧人,因此天上的釋提桓因都仰慕他的道德,那麼就派天馬拉的車從天上來迎接這位聖王到天上去;他去了的時候,這個釋提桓因在外邊等候、出來迎接他,釋提桓因也讓他的座、大家同坐一座;在天上,這個釋提桓因非常尊重這位人間的這個王。在天上住了一個時期,然後又送他回來。」說是:﹁那個時候的釋提桓因是誰呢?就是迦葉尊者,人間的王就是我(釋迦牟尼佛)。」說是:﹁那個時候,迦葉尊者用生死的座命令我坐,我今天成佛了,以法座來報酬他,來酬報他的功勳。」那麼這可以知道,迦葉尊者他這種道德的高深,雖然同樣是阿羅漢,其實裡面的差別也是很大的,這是一件事。     ✽   ✽   ✽   ✽   ✽   另外還有《阿含經》說的一件事,就是這個迦葉尊者和阿難尊者同時去乞食,可能佛已經入涅槃了吧!那麼同時去乞食,走到半路的時候,阿難尊者說:﹁現在時間還早,我們先到比丘尼的廟裡面去。」迦葉尊者說:﹁好!」那麼就去了。去了,這比丘尼一看,這兩位大德來了啊!心裡很歡喜,就給預備座位,那麼來了就請坐,然後這迦葉尊者就為這些比丘尼說法。說法的時候,在聽眾裡面有個偷羅難陀比丘尼,這位比丘尼她就說話了,她說:﹁迦葉尊者在阿難尊者前面說法,說一個譬喻呢,就是個針師兒,針師的兒在針師前賣針求售。」這個針就是做衣服的那個針,針師兒在針師前面賣針,希望那個針師買他的針。   那麼這樣說了,迦葉尊者當然他這個心裡面是非常地清淨,寂而常照、照而常寂,雖然是在說法,可心裡面還是有很大的作用的,就聽見了這個比丘尼說的話。然後就對阿難尊者說,說是:﹁你知道吧?這個比丘尼說你是針師,說我是針師兒,在你跟前賣針;在你面前說法,就譬喻像在你跟前賣針這樣意思,她這麼說呀!」阿難尊者說是:﹁比丘尼她這麼說,你不必分別!」迦葉尊者說:﹁這件事,我並不怪責這個比丘尼,我怪你,你不對!」那經上就這麼說。這是什麼意思呢?就是:「當初佛是不准女人出家做比丘尼的,是因為你向佛申請、求的,所以我今天怪你,你不對!」然後迦葉尊者就對這個比丘尼說:「你知道嗎?佛說這個《月喻經》,由初一到十五,這個月亮逐漸逐漸地光明。」就是說:迦葉尊者雖然是到了阿羅漢了,但是他的內心裡面常是個新學比丘的態度,是這樣的。說是:﹁你知道嗎?佛在大眾之中讓我和佛同坐一座,讚歎我的功德和佛平等,你知道嗎?」迦葉尊者就說了很多光榮的事情,就是也有這麼一件事。     ✽   ✽   ✽   ✽   ✽   另外還有一件重要的事情,就是佛滅度以後,迦葉尊者發起結集佛的法和律,這件事是非常重要了。因為若是不經過結集,佛法就容易失散零落了,就是容易滅亡了;他這樣令大眾在一起結集經和律,那麼佛法就可以容易地住持下去。但是現在的印順老法師,關於這件事,他表示了一點意見:就是佛入滅以後,迦葉尊者發起結集這件事,當時還有好多大阿羅漢還在的,像是須菩提尊者、摩訶迦旃延尊者,這些大阿羅漢都還在啊!而他沒有邀請;他就是他自己的這一些有關係的阿羅漢、五百阿羅漢結集。那麼印老對於這件事,多少有一點不滿意的,有一點不滿意。 《大智度論》 迦葉思惟:我今云何使是三僧祇劫難得佛法而得久住?應當結集三法藏,如是佛法可得久住,未來世人可得受行。佛世世勤苦,慈悲眾生故學得是法,為人演說,我等亦應承用佛教,宣揚開化。遂往須彌山頂,撾銅揵搥,說此偈言:諸佛弟子,若念於佛,當報佛恩,莫入涅槃。     八、弟子還俗八、弟子還俗   我們出家人的戒律上有一件事,就說是這個比丘收沙彌做徒弟;收徒弟,你最多收兩個徒弟、兩個沙彌,不能多。這裡面的道理是什麼呢?就是你若收他做徒弟,你就有責任要教導他。佛規定不能多、就是收兩個,這個意思在哪裡呢?就是你收了那麼多徒弟,你有那麼多的時間去照顧他嗎?在《阿含經》上看見舍利弗尊者、目犍連尊者領著五百個徒弟,教導他們修行;摩訶迦葉尊者也是五百個徒弟,教導他們;這件事是不簡單的,你要教導他修行、你要照顧他,這不是容易的事情。   佛滅度後,阿難尊者領了三十個新出家的徒弟,有什麼事情到各地方去,從外面回來的時候呢,這三十個徒弟都還俗了,一個也不在了。摩訶迦葉尊者就呵斥阿難尊者,說是:﹁你這個人怎麼不知好壞,怎麼帶著他們各地方遊行,叫他們都退了道心了!」這迦葉尊者這麼說,也沒看見阿難尊者怎麼辯解;究竟怎麼回事?阿難尊者也不是平常人嘛!也是大阿羅漢啊!就沒有提這件事。不過這個事情也都是很難的呀!   在別的文上也提到,這個舍利弗尊者他的徒弟也還俗了;別的比丘、這個六群比丘就譏嫌他,說是:﹁你的徒弟還俗了!」就譏嫌這舍利弗尊者。舍利弗尊者說出一句話來,說是:﹁這個凡夫,有的時候發道心、有的時候退道心,這很平常的事情,不需要這麼樣特別誇大地來譏嫌我,不需要,這是很平常的事情。」那麼剛才說是能領導這麼多的人,那不是容易的事情。 ︽大寶積經︾ 佛告諸比丘:若比丘不欲受人信施、退還家者,是名順法。於此命終,生兜率天彌勒菩薩所;彌勒如來出於世時,彼諸比丘在初會數中。     九、智慧第一的舍利弗九、智慧第一的舍利弗   在《阿含經》裡面提到一件事,就是有一次,這舍利弗和目犍連領導了五百個比丘來到佛住的地方,這個廟裡面原本就有很多的比丘,又有新來的,大家見面了總是有談談話什麼的,這個說話的聲音大了,佛就問阿難尊者:﹁現在外面這個聲音為什麼大?怎麼回事情?」佛是知道的,知道還是要問一問。那麼阿難尊者就向佛報告如此如此……﹁就是舍利弗尊者、目犍連尊者帶來了五百位比丘,這個舊住的比丘和新來的比丘在談話。」佛就告訴阿難尊者說是:﹁你現在就告訴他們,立刻叫他們走!不准在這兒住!」佛就是這樣子下令。   這個時候,舍利弗尊者、目犍連尊者就來見佛,見佛的時候,這個目犍連尊者向佛說,說是:﹁這五百位比丘都是新發心的!」都是新發心就是還沒有得聖道,﹁他們都是新學比丘!」新學比丘,這意思就是很難完全都如法,﹁如果是現在就叫他們都走了,可能他們的反應會很不理想,就可能會……哎呀!佛都不慈悲我們,我們遠遠辛辛苦苦地來了,叫我們立刻就走了,可能會退道心了,所以我們還是怎麼辦法把他……怎麼樣調轉一下,不要讓他們退道心。」佛是大智慧大慈悲的,就說:﹁你說得對!是的!這都是初發心的人,能善於調伏初發心比丘的人,就是你們兩位比丘!」這就是讚歎舍利弗、讚歎目犍連尊者了。但是舍利弗尊者說:﹁也是的!我們出家人應該要時時地攝心不亂,時時地與道相應才對,不應該心裡面散亂了,大聲說話也是不對的!」就這樣把這件事停下來了。這就是領導出家人在一起修行不是容易的。這個舍利弗尊者、目犍連尊者都到大阿羅漢那麼個程度,有的時候還有這個事情。     ✽   ✽   ✽   ✽   ✽   再一件事就是:這個舍利弗尊者他母親開始懷孕的時候做個夢,夢見一個人拿著金剛杵把很多的山都打倒了,最後呢就站在一個大山的下面,做這個夢。然後夢醒了,就對她的先生說這個夢,這夢是什麼意思呢?他先生也是個論師啊!也是很有學問、有辯才的人,那麼就對他的夫人說,說是:「你這個夢,表示你現在懷的這個孕,這個人是個大智慧人,他能夠勝過所有的論師,把所有論師都降伏了,最後在一個大論師那裡歸依了,表示這樣意思!」後來果然就是這樣。   舍利弗的舅舅摩訶拘絺羅,就是他母親的弟弟,這個人也是一個了不起的人,什麼事情也是很認真的人,所以和這個姊姊有的時候也就辯論;辯論總是姊姊輸了,他是勝利的。但是懷孕以後就不同了,就總是辯不過這個姊姊,姊姊這個智慧很利了。這個摩訶拘絺羅就想:「哦!這一定是懷孕的這個人的智慧啊!這個人的智慧加在她的心裡面,所以她說得有道理,我辯不過她了。」那麼他就發心要出去讀書,就是去到了南印度讀書,因為愛惜光陰不剪爪,這個手甲不剪,甲就長了,所以人家稱他為「長爪梵志」。後來他畢業了以後回到家裡來,就要看他的這個外甥是怎麼情形,人家說他已經歸依佛陀了,他心裡面就忿怒:「他有什麼了不起,能降伏我這個外甥歸依他?」他就到佛那邊去了。   到佛那邊去,就和佛辯論。他就先立出來一個宗旨,說是:「一切法不受!」也有的地方說是「一切法不忍」,「忍」也就是「受」,這個宗旨,就是世間上無論什麼事情我都可以破壞它,使令它不能夠安住的,所以叫作「不受」。那麼,說出這個話,立出這樣的宗旨來,佛就說:「你心裡面有很多毒,現在向外吐這個毒,向外吐這個毒氣!」等於先呵斥他一句,然後又說,說是:「你一切法不受為宗旨,你這個宗旨,你受不受?」自見受否?你立這個宗旨,你接受不接受?這個摩訶拘絺羅心裡就想一想:我是受不受呢?我若說「受」,很多人會明白,你剛才說「不受」,現在怎麼又說「受」了呢?這就是自相矛盾了。若是我說「不受」也是不對,但是很多人可能聽不懂這句話的意思。所以就向佛說:「我不受也不受!」說了這句話。佛這個時候就說:﹁如果你自己剛才立出來的這個宗旨,你也把它推翻了,你也不受了,那麼就是你沒有這個宗旨了;沒有宗旨就和一般人一樣嘛!一般人也沒有這個宗旨,那你又何必這樣地高慢呢!」這個時候,摩訶拘絺羅心裡面感覺到佛是大智慧人,不是太明顯地說他失敗了,不那麼明顯地呵斥他,那麼他就感覺到佛是慈悲的,所以他也就歸依佛陀了。   但是在這個辯論的時候,在佛後邊給佛搧扇子的就是舍利弗尊者。這個舍利弗尊者在搧扇子,就聽他們這兩位在辯論的時候,第一句「一切法不受」,再第二句「不受也不受」,舍利弗尊者得阿羅漢果,這也是不可思議境界。摩訶拘絺羅這個時候沒有疑問他是個凡夫,這個凡夫這時候說出來這麼兩句話,「一切法不受」這是第一句,第二句是「不受也不受」,但是聽在舍利弗尊者……這時候他是初果須陀洹,他用向道上會,就得阿羅漢果了,所以這個世界上的事情不可思議。   所以佛弟子,我們的眼耳鼻舌身意在寺院裡面生活,我們眼睛看的、耳朵聽的、心裡想的,是一個境界;那麼到了城市裡邊去,我們眼睛看的、耳朵聽的,所有的境界那又是另一樣了。但是你若能向道上會呢,也是不可思議。說是我在寺院裡面住,我看見的是佛相、看見的是法師、是經書,我看見那個法師在那裡靜坐、我看那個人在那裡拜佛,都是清淨的境界;如果你不向道上會呢,你能得阿羅漢果?你能得須陀洹果嗎?也是不能的!   我們前面說到這個道安法師,道安法師他的師父叫他去種田去;叫他去種田、他就去種田。而他的師父也是了不起,他感覺他這個徒弟有慧根,就叫他出去參學了。那麼我們中國的禪宗就是打香板、打你一個香板!若是我們現在人的這個心情:『我犯了什麼規矩,你打我香板?』還要同你理論一番地呀!你若是沒理論呢,『喔!你打我,我要告你!我要到法庭上、到警察局去告你,你這出家人不講道理?』當然這也不能說決定不對,但是在剛才這件事上看呢,這個摩訶拘絺羅完全對於佛是沒有信心、而且不服氣,認為:﹁我這個外甥是非常地有智慧的,你怎麼能夠降伏了他呢?」就要同他辯論,是一個心裡面很不平的一種態度。可是在舍利弗尊者他向道上會的時候,得阿羅漢果了;如果他若不向道上會,就不可能得阿羅漢果的,不會的。   所以世間上的事情、外面的境界,你可以去分別它是清淨、也可以分別它是污穢的;像是鳩摩羅什法師,他和他的母親,頂戴佛鉢的事情,『兒心有分別,所以這個鉢有輕重。』就是以心為主,而外面的事情不是主,你心是主。所以《法句經》上說:「諸法意先導,意主意造作,若以染污意,或語或行業,是則苦隨彼,如輪隨獸足」,這個《法句經》是個南傳的《法句經》,我們中國古代也有翻譯。所以大乘佛法也好,小乘佛法也好,是通著的,並不是一定矛盾的。這個舍利弗尊者他就是能向道上會,所以「一切法不受」得阿羅漢果。在《阿含經》裡面舍利弗尊者說了很多的佛法,等到舍利弗尊者入了涅槃以後,佛就說:「我們現在的大眾是空虛了!」就是沒有這個人存在的時候,就失掉了光彩了。釋迦牟尼佛是這樣一種傷感的話,但是也等於是在讚歎舍利弗尊者了。 《大寶積經》 若無執著則無所住.無所住則無所動.無所動則無來去. 無來去則無所受.無所受則無所取.無所取則無顛倒.     一○、神通第一的目犍連一○、神通第一的目犍連   在《阿含經》裡面,這個目犍連尊者他和舍利弗尊者是有緣的人,大家都是好朋友。看那個文上的情形,目犍連尊者的家庭可能要比舍利弗尊者富有一點,但是這個舍利弗尊者的父親是一個論師,這摩竭陀國的國王是封他一個地方的,也應該是富有的人。這兩個人他們的才華也是差不多的,應該是很平等;但是看出來,舍利弗尊者聽馬勝比丘說這個偈:「諸法因緣生,是法說因緣,是法因緣盡,大師如是說。」舍利弗尊者聽了這個偈,就這樣聽一遍,得初果。他回去之後同目犍連尊者說這件事的時候,說了兩遍,把這個偈念了兩遍,目犍連尊者也得初果,這真是了不起!   這前面舍利弗尊者,我們都知道他是智慧第一;這個目犍連尊者呢,稱之為神通第一。其中,我們可以說他一個故事:就是佛有時候到天上去為母親說法、為諸天說法,經過須彌山……忉利天在須彌山頂;在須彌山下呢,有兩個龍王,這龍王感覺這些人從牠上面過,牠就不高興;牠就放這些雲霧、放這個毒氣來障礙這件事。當然佛帶領的這些弟子都是有神通的人,都知道這件事,佛也不表示什麼,但是這弟子裡面就是說:﹁我們去降伏牠!」去降伏牠,佛就不同意;最後這目犍連尊者說是他發心要去降伏牠,佛就問說:﹁你怎麼樣降伏呢?」說是:﹁我現大身來恐怖牠,然後現小身來折磨牠,這樣來降伏牠。」佛說:﹁這樣是可以,但是你要注意你的心,要攝心不亂,這樣你自己才能安全。」那麼目犍連當然就這樣就去降伏牠。   這個龍,牠的身體簡直不得了,牠能繞須彌山繞七匝,然後這個尾巴還伸到海裡面去。那麼目犍連尊者現的這個龍身繞須彌山十四匝,這個龍的尾巴伸到大海之外去。這個毒龍一看,﹁哎呀!真是不得了!」但是牠還是不服氣,放了很多的這些雷、大石頭,來同目犍連尊者鬥、戰鬥;最後目犍連尊者現個小身折磨牠,牠就被降伏了。降服了,牠就……﹁好!我歸依你!」目犍連尊者說是:﹁你不要歸依我,歸依我所歸依的,就是歸依佛!」那麼就領牠到佛這兒來。   到佛這兒來,就是聽佛說法;聽佛說法的時候,這個波斯匿王,這是在舍衛國,不是在摩竭陀國,這個波斯匿王也來了。波斯匿王是一國之王,他一來的時候,那麼聽法的人看見王來了,對這個王很有禮貌地站起來;但是這兩個龍王不站起來,就還是坐在那兒不動。不動這個時候,這波斯匿王心裡面就也忿怒了:﹁呵!這麼多人都是我的民,都對我表示禮貌;你們兩個不表示恭敬,我總是想辦法要對付你,要處罰你!」心裡面就這樣想。而這個龍是有神通的,就知道了。知道了……那麼大家聽佛說法,說完了散會就走了,這個時候佛就對目犍連尊者說,說是:「現在有問題啊!你知道嗎?」說:「什麼問題啊?」「你要去救這個波斯匿王去啊!波斯匿王現在有災難啊!」原來是這兩個龍王心裡面也放不下,就到波斯匿王的皇宮上面,就像下雨似地把這些大山、刀劍、大石頭降下來,就是想要把波斯匿王砸死,是這樣子。   這個時候,目犍連尊者就已經到了,在那虛空裡結加趺坐,那麼龍王所有的這些武器都變了,不是變成大蓮華了、就變成珠寶了、或變成一種美的飲食。波斯匿王心裡想:「哎呀!我的福報太大了!怎麼這麼多好東西!」說是:「我們都吃不了,把它拿到廟上去供佛去!」還有這個事情。這個龍王一看,﹁怎麼回事情呢?我這個神通都無效了?」一注意一看,﹁哦!是目犍連尊者在這裡!」那麼馬上這兩個龍就跑了。這個時候波斯匿王到廟上來了,把這些美飲食供佛及僧,佛說:﹁你要去頂禮大目犍連尊者,你這麼多美飲食從哪兒來的,你不知道!」佛就如此……如此……一說,還有這麼一件事。     ✽   ✽   ✽   ✽   ✽   這目犍連尊者現神通的事情是很多的,律上也有;最後目犍連尊者就是被木杖外道打壞了、把身體打壞了,這件事情是這樣:就是這個舍利弗尊者和目犍連尊者到地獄裡面去,這個地獄都是猛火,就是燒這些罪人,這個罪人受的苦太苦了;那麼目犍連尊者、舍利弗尊者就是下這個大雨,把地獄的猛火息滅了,使令地獄裡面的人減少痛苦,做這種事情。其中,有個木杖外道的大老師在地獄裡面,說是:﹁你們是誰啊?是誰來救我們啊?」那麼目犍連尊者、舍利弗尊者如此如此……一說。﹁哎呀!你們真是慈悲啊!但是我希望你們到人世間去給我通個消息。」說:﹁通什麼消息呢?」說是:﹁給我的徒弟說一說,請他們不要再宣傳我以前在人間說的那些騙人的話了、不要再宣傳了,要是停下來,我還有希望從地獄裡面出來;如果繼續地宣傳這些毒氣啊,我就沒有希望離開地獄了。所以請你們慈悲,給我傳這個信。」目犍連尊者說:﹁好!我給你傳。」那麼就回到人間來。   回到人間來的時候,這個舍利弗尊者在前面走,目犍連尊者在後面走,看見前面有人拿著木杖,就是木杖外道在那裡。這木杖外道這些人說是:﹁這個佛教徒,這個瞿曇的弟子總是和我們不對勁兒,我們應該打他!」那麼有的外道說:﹁打!雖然也可以打,但是也要有一個理由,不能沒有理由地打人,不行啊!」那麼這時候,舍利弗尊者一邊走一邊心裡想:﹁這些人,看那個態度不大好,要謹慎一點。」因為那些人要找一個藉口要打嘛,所以總是說了幾句話的,舍利弗尊者就知道了,就是很巧妙地把它應付了,舍利弗尊者就走了,過去了。這目犍連尊者他也走過來了,就很直接地、就把他們大老師的話就說了;這麼一來,這些木杖外道就火了,「啊!你說我們的師父,我們師父是成聖了的,怎麼可以說是在地獄裡呢?你毀謗我們!」就是打,把目犍連尊者打得啊……完全是打扁了。   這個時候舍利弗尊者走到前面去、走了很遠,回頭看、怎麼看不見目犍連尊者呢?於是乎就折回來,一看啊……目犍連尊者躺在那裡不能動。說是:「怎麼回事情?」如此如此……一說。說是:「你這個神通到哪兒去了呢?你可以避免嘛!」說是:「我忘記了!」忘記了,這個神通忘記了!所以這個問題是很多啊!我們學習佛法真是不容易!很多地方有問題。那麼這個時候,舍利弗尊者就用衣服把他包起來,把他帶回到廟上來。帶到廟上來,這時候這個事情就傳開來,這是在王舍城,這個時候已經是阿闍世太子做王了的時候,而且已經信佛了,那麼這個阿闍世王他聽到這件事就來看望目犍連尊者,他這一看就不得了、他就忿怒,就下令要把這些外道都要殺死,目犍連尊者說:「不可以!驅逐就好了,不要殺死他們。」   那麼這個阿闍世王又下了命令,就是全國最好的醫生,限七日內一定要把目犍連尊者治好,如果不治好的話,也是要殺他!這個國王就是這樣子。這時候這些醫生來看目犍連尊者的病,說是:「你這個病是不能治了,沒有辦法治了,國王還要殺我們,這件事是不合道理,要請阿闍黎(在印度的佛教,在家居士有時候遇見出家人,就稱「阿闍黎」,有這種稱呼。)你要慈悲,要想一個辦法來救我們的命啊!」目犍連尊者說:「不要緊!你放心,我有辦法,我七天後就去見這個阿闍世王。」那麼這七天到了,這就是了不起!這個目犍連尊者就起來了,就拿著鉢,很正常地,像沒有病一樣,去見阿闍世王了。阿闍世王說:﹁哎呀!師父完全好了!這真是好,這醫生這個本事很大!」   目犍連尊者就向阿闍世王說一些佛法,安慰安慰阿闍世王,就表示要入涅槃,表示這個意思;然後回來以後,就向舍利弗尊者說是:﹁我要入涅槃!」然後又向佛告假,要入涅槃。那麼舍利弗尊者說:﹁你要入涅槃,我也要入涅槃。」也去向佛告假就入涅槃了。這兩位阿羅漢入涅槃,那麼這兩位阿羅漢的弟子也入涅槃。在這個︽說一切有部律︾那上面說,舍利弗尊者入涅槃,舍利弗尊者有八萬五千位弟子得阿羅漢的也都入涅槃;這個目犍連尊者有八萬的阿羅漢弟子也入涅槃。但是這個羅羅尊者,佛在家的兒子,是舍利弗尊者給剃度的,他羅羅沒有入涅槃;有的地方說是釋迦牟尼佛的命令,有四大羅漢不入涅槃。   其中,當然我們也可以回想到,這目犍連尊者已經得阿羅漢果,為什麼受到木杖外道打得這麼厲害,究竟是怎麼回事?當然會有人問佛,佛就回答一件事,說是:﹁目犍連尊者在凡夫的時候,多少生以前的時候,他對他父母不孝順,是這個事情。」就是說他父母的壞話。當然凡夫就是這樣子嘛!你是我的兒女,你反倒對我這個態度,父母心情也是很痛的呀!彼此間說話可能都是不和氣了。那麼這個兒,目犍連在那時候是凡夫,心裡面忿怒就說:『最好是把你打得呀……把你打得像那稻草似的,打扁了才解我的恨!』就說出這麼一句話來。這個說話,不管說得怎麼重,若是你內心的瞋心很輕呢,那麼罪過可能也不會很大;若是內心這個忿怒、這個瞋恨特別重,那就……問題就大了。看那上說的情形,就是目犍連尊者在因地的時候,對父母不孝順,彼此間的衝突到最後,就是這目犍連尊者這個恨心很重,說出這麼一句話,咒願父母的話:『把你打扁了它!』就是有這麼一句話。從那麼以後,就是他每一生都受這種果報,最後得了阿羅漢果、最後還受這麼一次、被打扁了;所以有這樣的事情。   說這段故事,是什麼意思呢?就是這個身體啊……目犍連尊者的身體傷害到這麼個程度,等到想起來可以現神通的時候,就能完全正常的樣子,能達到這麼個程度。經上說到:阿羅漢這個禪定的退,能退失禪定的一個原因呢,就是長期地有病,身體長期有病這個禪定就會退掉,說出這麼個理由來的。那麼現在目犍連尊者,這個身體傷害到這麼個程度,但是他這個禪定不失壞,一點不受影響,這是了不起,這是一個很不尋常的事情;所以佛說他神通第一,這句話的確是不簡單,不是那麼簡單一句話的。 ︽說一切有部律︾ 我今何用膿血身,荷負眾苦無休息,今已除盡蚖蛇毒,安隱當趣涅槃城。 涅槃城中絕諸患,緣生眾苦悉皆無,佛及聖眾在中居,輪轉愚夫不能入。     一一、論議第一的摩訶迦旃延一一、論議第一的摩訶迦旃延   在南印度,一個大國王的一個地方,也是天不下雨;不下雨,就是老百姓的生活也苦、也困難了,那麼就要求雨。求雨,當然是有人建議請這個婆羅門、請這些外道求雨,求也求不到雨;那麼也有信佛的人說是可以請佛、請佛弟子來求。於是就派人聯絡這件事,佛就派摩訶迦旃延帶六十位比丘到這個南天竺這個大國裡面來。來了的時候,這個國王就和這大臣們商議,說是:﹁現在婆羅門也在求雨,這個佛的弟子也在求雨;將來如果下雨了,究竟是誰的靈驗呢?我們也不知道啊!」說是:﹁那怎麼辦呢?」﹁我們可以試驗一下,看他們的道德程度怎麼樣!」﹁怎麼試驗呢?」說:﹁如此如此……這樣試驗就可以知道了。」   那麼這時候計劃好了,就開始行動。先請這個婆羅門吃飯。在什麼地方吃飯呢?在馬棚裡面,就是馬吃東西的這個棚子裡面。那麼預備的這個飯、用的這些器(他們印度不用筷子),這些用的碗盤杯子……都是很不好的,這飯也做得不好、菜也做得不好,就這樣來供養這些婆羅門。婆羅門來,一吃,就是破口大罵:﹁你們要請我們祈雨,用這樣來招待我們?」那麼就走了。等到第二天再請吃飯呢,就在好的地方,一個好莊嚴的大廳裡面,飯也好、菜也好、什麼什麼都是好!那麼這些婆羅門就歡喜了,就讚歎國王怎麼怎麼好,很歡喜的就走了。   走了以後,然後就請這個摩訶迦旃延這六十位大比丘來吃飯,也是一樣的,也是在馬棚裡面,什麼都是不好;但是迦旃延尊者和這些比丘什麼話也不說,吃完就走了。走了,這時候人就問了,說是:﹁吃得好不好啊?怎麼樣?」說:﹁我們吃飽了就好了!」就走了,別的話也不說。那麼第二天又請來吃飯,就是招待得非常地好;這個迦旃延尊者也不說什麼,這些大比丘就是默然地吃,吃完了就走了。你不說、不說話不行啊!就問:﹁我們這個飯好不好啊?」怎麼……怎麼地?說:﹁吃飽了就好了!」還是這句話,就是一點兒也沒有說歡喜,也沒有說忿怒,沒有這種態度,還是很平靜地、很正常地。   那麼這個結束了,這些國王大臣又開會了,說是:﹁他們這兩個團體的反應是這樣,究竟是誰高誰低?誰有道德?誰沒有道德呢?」大家一議論啊……﹁還是佛教徒有道德!你的好壞不動其心,他心不動。這個婆羅門和我們一般人一樣,和我們俗家的一般人一樣,好了就歡喜,不好就忿怒、就罵人,他沒有道德;將來祈雨一定是摩訶迦旃延尊者的功德,是他,他會有靈驗!」有這麼一件事。   摩訶迦旃延尊者還有很多事,譬如《賢愚經》所載「迦旃延教老婦賣貧」的故事,還有《雜寶藏經》所載,他用種種善巧方法使佛法得以在惡生王國順利地弘揚,這就是有名的﹁為惡生王解八夢緣」,但是我們不要講那麼多了。 《佛說阿羅漢具德經》 爾時,世尊告諸苾芻:我弟子中,有大聲聞,善解經律而能論義,迦旃延苾芻是。     一二、知星宿第一的劫賓那一二、知星宿第一的劫賓那   劫賓那,這位阿羅漢的名字翻成中國話叫「房宿」,這有兩個解釋,一個是說:房宿是天上星的名字,他父母向這個星祈求得到這個兒子的,所以就用這個星為他作名字,叫房宿。   第二個解釋是說:他出家以後,他要來見佛,中途的時候,在一個地方住在那裡;佛知道他得道的因緣到了,就變化成一個老比丘,到他住的地方和他同住,在夜間的時候就問他,說是:﹁你到哪裡去呢?」說:﹁我要去見佛,我雖然出了家,我還沒有看見過佛,所以我遠遠地要去見佛去。」因此這個老比丘就為他說法;為他說法,那麼他就得聖道了。因為他是和佛同在一個房間裡面共宿,所以叫作「房宿」。   這個解釋是在南北朝,在智者大師以前的法雲法師,《妙法蓮華經義記》,現在藏經裡面有這個書,他就這麼解釋;智者大師的《法華文句》也這麼解釋;窺基大師的《法華玄贊》也這麼解釋;但是就沒有說是什麼法,這個老比丘向他說法的這個文就沒有說,怎麼說地沒有提。     一三、收攝六根一三、收攝六根   在《法苑珠林》裡面提到有一件事,在這個南傳佛教學者作的《佛陀的啟示》也有引這個文。那裡面是說一個比丘,在河邊的樹下修行了十二年也沒有得道;修行了十二年沒有得道,這個內心裡面一直地是很亂的,這個身體表現出來的行為好像也還很靜,但是內心裡面老是動亂。佛陀知道他的因緣到了,也是化現一個比丘,就到他這裡來,也是與他同住。   同住的時候,這一天夜間正是沒有雲霧,這月亮出來了,就看見水裡邊出來一個龜,這個龜慢慢地就爬過來。但是那一邊呢,又有一隻狗過來,叫水狗;這個水狗是很飢餓的呀!看見有個龜,就想拿牠當飯吃了,那麼就走近這個龜這裡來。龜當然看見狗來了,立刻就把這個頭和四個足和一個尾就縮回來,縮到那個甲裡面來;這個狗就不能吃牠了,就蹲在旁邊等,等著牠的頭出來、足伸出來、尾伸出來,就是六個。這個龜把這六個縮回去了,一直地不伸出來,然後這個狗就忿恨而去,也就走了。走稍遠了,這個龜又把頭尾伸出來了、足也伸出來了,又慢慢地爬……爬過去了。   那麼這個時候,這個修行沒有成功的這個比丘就對這個化現的比丘就說,說是:﹁這個龜啊,龜有救命之鎧,這個狗對牠是無可奈何!」說了這麼一句話以後,這個化現的比丘就說:「是的!是這麼回事!我看世間上的人就不如這個龜,這個世間上的人這眼耳鼻舌身意在色聲香味觸法上活動,不是貪就是瞋,各式各樣的煩惱魔來傷害自己,而不知道把自己的六根收攝回來,所以一直地起惑造業、流轉生死,為魔王所繫縛、所傷害。」這個老比丘說了這一大段的話,原先的這個比丘心裡面立刻警覺……﹁啊!原來我就是這樣子!」那麼經過老比丘這麼一說呢,他立刻把正念一提起來,這力量就不得了、就得道了、就成功了。所以,佛教化眾生是不失時、不失好時;這個時候到了,正是那個時候,佛就是來度化他。 《父子合集經》 癡者令離癡.愚者示明智.為利彼眾生.作權巧方便.     一四、禪定第一的離婆多一四、禪定第一的離婆多   在《大智度論》裡面有一個故事,是說在一個空亭子裡面二鬼爭屍的這件事,這件事就是這一位離婆多(亦云離越),那個時候他還沒有出家、還沒有做比丘。有一個夜間,他在一個空亭子裡面止宿,在宿的時候來一個小鬼,這個小鬼擔了一個死屍過來;不一會兒,一個大鬼又攆過來了,那麼就和這個小鬼爭這個死屍,最後說:﹁這樣子,這個亭子裡面有個人,請他做證明,究竟這個死屍是誰擔來的?」   離婆多他心裡一想:這個鬼是很厲害地呀!我說真實,我也可能是沒有命了;我不說真實話,當然也會沒有命了,那我還是說真實話!就說:﹁這個死屍是小鬼擔來的。」那麼這個大鬼說是:﹁小鬼擔來的?我不聽那一套!」就把這個離婆多的一個臂,一下子就拿下來了。一拿下來,這個小鬼就把死屍的臂拿下來給他裝上、安上去;那麼這個臂、那個臂、乃至全身都拿掉了,又都用死屍給他裝上去。然後那兩個鬼就把拿過來的離婆多的這些零件、這個身體都吃光了;吃光了、抹抹嘴就跑了,兩個鬼都跑了。   他心裡面感覺很奇怪,這我的身體都被他們拿去了,現在我身上都是死屍的身體,這個不是我的,我的身體沒有了,為什麼還有個身體,這個不是我的身體還能隨著我走呢?那麼他就各處跑,向人家提這件事。後來跑到廟裡面,跑到祇園精舍問諸比丘說:「誰是我?」這些比丘說:「哎呀!這個人說這種話,可以出家做比丘,可以得初果須陀洹的,可以得聖道的。」那麼就是出家了。   離婆多這個人,他出家以後是禪定第一,其心寂靜不倒亂。有個齋主供養他很久一個時期,他到那一家去乞食,乞食很多年了,他都不知道這個齋主姓什麼、叫什麼名字的,不知道!在過去的時代,這個禪宗的門下,有些人用功參禪,大家鄰單,就在他旁邊住宿的修行人他都不認識,也不知道鄰單的、旁邊睡覺的這個人叫什麼名字,他都不知道。這可見這個用功的人,這個心不二用的境界。     一五、悲行第一的畢陵伽婆蹉一五、悲行第一的畢陵伽婆蹉   畢陵伽婆蹉這個名字翻到中國話叫「餘習」,剩餘的習氣。這位阿羅漢他有什麼習氣呢?說是過去五百世做過婆羅門。婆羅門在印度那是一個高貴的種姓,不是大富大貴、就是有學問的人,所以這個高慢心啊……,人有什麼特別優勝的地方,這個高慢心自然就來了;而他五百世做大婆羅門,所以這個高慢心養成了堅固性了,這一世再來人間的時候,就是出了家、做了比丘、做了大阿羅漢了還有這種習氣,還有這高慢心。在經論上說:他除了佛、還有幾位大阿羅漢之外,他同任何人說話的時候都是很不客氣的。對於佛,說話當然是要有禮貌;還有幾位大阿羅漢,他還稍客氣一點,其餘的他都不看在眼裡,都是這麼說話的,態度很不同。   在律上說到兩件事,一件事是說:他有一次過恒河的時候,他看這個河的河神……也……可能這個河神以前是他的工人或什麼的,他稱這個河神為小婢,當然這是個女性。說:「小婢!住流!」就是把這個水停下來,我要從這兒過去。當然這個河神不敢不聽命令啊!但是心裡面很不高興,就到佛這兒來告狀,說是:﹁這個阿羅漢他罵我!」那麼佛這時候在大眾集會的時候,佛就問他:「你是罵她了嗎?」說:「我是說過她是小婢。」說是:「你向她道歉好了。」那麼這個畢陵伽婆蹉就合合掌,說:「小婢!請你原諒我!」還是說小婢。佛就說:「他口說是小婢,但是心並沒有輕視你的意思,所以你還是原諒他吧!」就是這個習氣難改啊!這不容易。     ✽   ✽   ✽   ✽   ✽   另外還有一件事,是什麼事情呢?就是他這位阿羅漢常到一個施主家去乞食,這個施主家裡有一個小孩子,大概兩、三歲,三、四歲這麼樣子;那麼這位阿羅漢到他家乞食呢,這個小孩子就過來同這個師父親近,抱著他的腿,就是這樣子。可是這一次來乞食的時候,這父母就愁眉苦臉的、很不快樂的樣子。說是:「怎麼回事呢?」說是:「小孩子丟了,被賊抱走了,我們各處找也找不到,還請師父慈悲給我們找找。」這畢陵伽婆蹉立刻就地一坐、一盤腿、一入定……一看,哦!這個賊抱這個小孩正要上船了,這個畢陵伽婆蹉就坐在那裡、一伸手就把這個小孩子拿回來了。小孩拿回來了,這個父母歡喜了,這小孩子也歡喜,畢陵伽婆蹉阿羅漢也歡喜,那麼這件事就過去了。   事情過去了,那麼其他的這些比丘到這個城市裡去乞食,就聽見有人說,說是:「有一夥賊把人家的小孩偷跑了,後來又被一個比丘一伸手就把這小孩奪回來了。」說是:﹁這又來了一個賊,把那個賊偷的小孩又搶回來了,這個賊劫賊!」就是這麼議論這件事。議論這件事,比丘聽說了,回來也就議論,後來慢慢就知道了是畢陵伽婆蹉做的事情。說是:「人家說是賊劫賊,賊劫賊就是犯戒了!」那麼大眾僧就做羯摩。   做羯摩,但是畢陵伽婆蹉就是不參加,他就是不來。不來,他就在自己的寮房,可能是入定、也可能是怎麼地。那麼他不來,就派一個比丘去請,就敲他的門,一敲呢……這個手就黏在門上了,就想要回來也不能回來了。那麼大眾僧說是:「叫這個比丘去請他不回來,再派一個比丘去。」再派這個比丘到那兒去,又是……等於也是黏在那裡了。這樣子來了好多的比丘都不能夠請他來,於是乎這大眾僧就很多人來了,就在那裡就是諍論了。那麼這時候,佛天耳遙聞,佛來了,這時候這個畢陵伽婆蹉他出來了。出來了,在大家集會的地方,就正式地報告佛……怎麼怎麼回事。佛就問這個畢陵伽婆蹉,說是:﹁你一伸手就把小孩子奪回來了,你用什麼心奪的?」這畢陵伽婆蹉說:﹁我是用慈悲心,不是用偷盜的心,我不是這個意思。」說是:﹁那樣不犯戒!」那麼這個問題才解決了。   這些阿羅漢有的時候呢……我們說是遊戲三昧,就是也有這些事情,這個也可以解釋為餘習;大眾僧做羯摩,他就是一種高慢的習氣,就不拿你當一回事,我就不睬你!你做羯摩,你做你的,我就是不睬你!最後只有佛來了,他這時候低頭了,他才出來;所以這也是一種習氣、餘習。 《阿毘達磨俱舍釋論》 愚作小罪生惡道.智作大罪離惡道.如小圓鐵必沈水.大鐵成鉢則得浮.     一六、說法第一的富樓那彌多羅尼子一六、說法第一的富樓那彌多羅尼子   這個「富樓那」翻到中國話翻個「滿」,「彌多羅尼」翻個「慈」。舍利弗尊者問他,說是:﹁您怎麼稱呼啊?」他說:﹁我父親名字為『滿』,我母親名字為『慈』,所以諸梵行人稱我為滿慈子。」這是他自己向舍利弗尊者介紹他的名字,就是這樣介紹的。這個滿慈子也是特別有智慧的人,是個說法第一的大阿羅漢,也是十大弟子之一。   這位阿羅漢他的父親是放鉢國的巨富,非常富有的人,名字叫作﹁法軍」,他有兩個兒子,大兒子叫作「軍」,小兒子叫作「勝軍」。這個父親、這個法軍後來有病了,有病了就請醫生看病。這個醫生看病,是今天也來看、明天也來看,今天也吃藥、明天也吃藥,看了很久這個病也沒好。但是侍奉這個法軍的那個工人、那個婢女明白其中的道理了,她就向這個法軍、向這位長者提出了個意見,說是:﹁從這麼以後不應該再請這醫生來了。」說是:﹁什麼道理呢?」說是:﹁我感覺啊……最初這醫生給你吃的藥都是有效的,應該繼續吃這個藥;但是醫生後來就改變了,改變以後就是老也不好;所以現在把這醫生取消他,以前吃的藥、有效的那個藥我知道,現在繼續吃那個藥就會好的。」這個法軍長者就接受她的意見,就這樣做,果然就好了。好了以後,那麼這個婢女就向這個長者提出個要求,說是:﹁我照顧你,把你的病照顧好了,現在我有一個要求。」說:﹁什麼要求呢?」﹁要同你生一個孩子,要滿這個願。」這個長者說:﹁好!」也就同意了。後來就是生這個富樓那彌多羅尼子,生了他。   這人的分別心是太厲害了,因為他是婢女生的兒呀!就不能算正式的兒子,就是拿他還當一個婢的身分。那麼這位富翁過了多久又有病、就死掉了。臨死的時候對這兩個兒子說:「你們不可以分家,一定大家合作。」兩個兒子說:「好!」就是不分家。不分家,大家一直地生活下去,也都是很好。人就是這樣,雖然是財富很多了,但是人還是不知足的,還是要出去做生意,這個兩兄弟就要離開家,到遠遠的地方去。離開家呢,就感覺到這個滿慈子非常地聰明、有智慧,也有做事的能力,那麼就把這個家就交給他,叫他管理這個家。他的智慧雖然是很大、辦事的能力也很強,但是難免有的時候也會疏忽了。什麼事情呢?就是這個小兒子的兒子、就這個勝軍的孩子,這一天從富樓那彌多羅尼子要錢、同他要錢:「我要買東西吃。」可正趕這個時候,這個滿慈子手裡沒有錢,就不能給。不能給,這個孩子就哭、就鬧,然後回到家去就向母親說:「滿慈子有偏心,對這個伯父的兒子照顧地特別好,對我就不給,不照顧我。」這麼一講,這個母親也忿怒,說是:「你這個婢子,你敢瞧不起我!」就是這樣子。   等到過了一個時期,兩兄弟回來了,就把這個事報告了勝軍,勝軍也是忿怒。所以我感覺,這人的智慧是有問題。那麼就是恨,恨這個滿慈子,時間久了,就越恨越厲害,於是就向這個大哥哥提議要分家:「我們不合作!」大哥哥初開始還是不同意,最後知道有問題了,也就同意了。同意了,但是這個家怎麼分法呢?這個勝軍弟弟出個主意說:「所有的財富算一分,這個滿慈子算一分,你願意要哪一分都可以。」那麼這時候,這個大哥哥就明白了其中的道理,就接受這個意見,帶著滿慈子就離開了家,就是這樣子把家給分了。   分了以後,那麼滿慈子就對這個大哥哥的太太、對他這個嫂嫂說,說是:「現在有沒有錢?我想出去買點東西。」說是:﹁現在只有四個錢。」說:﹁也可以!」他就把這四個錢拿了過來,到街上去,看到有一個人背著一捆柴過來,他看一看呢,就用這四個錢要買這一捆柴。那個人:﹁好!」感覺到好像並不值這麼多錢,你給我這麼多錢,我就賣給你。賣給他了,他把這一捆柴拿回來一看啊……裡面有這個栴檀,這東西好像是個寶似的。那麼他就把這個栴檀分成了十份,就把它保留起來。這個時候正趕上國王的太太有熱病,就是須要這種栴檀來治病,但是買不到,後來就是普遍地發出來一個命令,誰若是有這個栴檀多少多少兩(很少的分量),給他十萬兩金。那麼這個時候滿慈子說:﹁好!」他就拿了十分之一送給國王,一下子拿到十萬兩金了。可是這個時候,這個栴檀還不夠用、還要繼續拿;以後又把這個全部的栴檀都給國王了,他就賺到十個十萬兩金。那麼這一下子,這個軍、他這個大哥哥立刻又是富有了。   後來呢,有很多的商人要到海裡面去取寶,大家就聽說這個滿慈子這個人非常地聰明、能幹事,說是:﹁我們到海裡面可能會有什麼困難,請他也一道去。」那麼他知道了也就願意去,就向這個大哥哥申請,也請求哥哥同意,哥哥也同意了,那麼就到海裡面去了。到海裡面去啊……取到很多的寶。但是在中途要回來的時候有問題了,就是看見海裡頭有三個太陽,說是:﹁奇怪啊!只有一個太陽嘛!怎麼會三個呢?」那麼這時候就請問其中的一個導師,這個導師說啊:﹁不是三個太陽!太陽只有一個,另外那兩個太陽是魚的眼,有大魚,是大魚的眼睛;這太陽下邊還有個黑洞,那就是魚的口、魚的嘴啊!現在牠一張嘴,這個水就向牠肚子裡面流,那麼我們現在這個船也就要流進去,牠要把我們吃掉了啊!」說是:﹁現在危險了!」這個平常的時候呢……有的人有宗教信仰,有的人沒有、感覺到不需要,但是這時候……危險的時候啊……就需要了。其中有人是相信梵天的、也有信佛的,那麼這個時候念梵天也好、念其它什麼都無效;這時候佛教徒就說:﹁不!我們要念佛!念南無佛!」大家是……平常的時候你叫我念佛,我不相信;這個時候,大家一起念:「南無佛!南無佛!」一念呢,原來這個魚牠是信佛的,牠一聽,啊!很少聽見這個佛號,牠就把嘴閉上了,就跑到大海裡面去了,那麼這個難就過去了。   回到家以後,大家發了財了啊!那麼富樓那就把這個寶都送給哥哥了。送給哥哥,就對哥哥說啊,說是:「這麼幾年來,現在我們家裡的財富足可以夠七世的……今世、二世、三世……到七世都用之不盡,所以也可以了。現在我想要求哥哥同意,我要去出家,我要去見佛,我要去做比丘。」說:「為什麼要這樣呢?」「因為在大海裡面啊……遇見這個大魚,就在生命危險的時候,念南無佛就有效,我感覺應該念佛,應該去見佛!」應該怎麼……怎麼地。這個時候,這個大哥哥有點捨不得,最後也同意了。那些商人也受到感動,總共有五百個商人,那麼這個滿慈子他就和那些商人、大家一起來見佛;見佛的時候,佛為這些人說法,這五百個人都得聖道,用功修行都得了阿羅漢果。但是滿慈子呢,對於佛法就沒有人家那麼快得阿羅漢果,就是很辛苦、很努力地用功修四念處才得個初果,沒能夠得阿羅漢果。   而這個時候呢,這個滿慈子就對佛要求,說是:「我想要回到我的故鄉放鉢國(是在印度的西部),想要回放鉢國那裡去結夏安居,到那邊去。」佛說:「你的國家那裡邊的人,這個性格都是很剛烈地呀!你是一個佛教徒,他們可能對你不禮貌,會傷害你、會打你、會辱罵你,你能受得了嗎?」說:「我能受得了!」說是:「他如果毀罵你,你怎麼能受得了呢?」這個滿慈子說:「他還沒有用木杖打我呀!他只是發這個聲音來毀辱我,我不在乎這個事!」「那麼他真用木杖打你呢?」說:﹁他還沒有用刀啊!還是好呀!」說:﹁他真要用刀殺死你呢?」﹁殺了,這個臭皮曩捨掉了也很好!」佛說:﹁善哉!善哉!如果你真能這樣子,你可以去了!」   那麼這個富樓那尊者就回到他的祖國去,的確是遇見一些大長者對他……看他不順眼就毀辱他;毀辱他、他不動。而這些大長者感覺……『喔!我們一般人,你罵他、他就受不了,就忿怒了,而這個比丘不動顏色,喜怒不形於色!』就認為這個比丘不平常,態度就變了,反倒恭敬他了。而這個富樓那尊者在他的祖國教化了五百個長者,建立了五百個大寺院,他在那裡得了阿羅漢果;然後也常回來,當然要常來見佛的。所以這個富樓那尊者對於當時的佛教是很有貢獻的,是了不起的一位大阿羅漢。     一七、解空第一的須菩提一七、解空第一的須菩提   這個須菩提尊者,在《大智度論》上提到他一件事,就是佛到天上去為母說法回來的時候;因為這目犍連尊者到了天上去,就見到了佛,就問:﹁佛什麼時候回到人間來?」佛就說:﹁七天以後。」當然這個時間是按人間的時間說的,就是七天以後回來。說:﹁從什麼地方來到人間呢?」說:﹁從什麼……什麼地方。」那麼這個時候這個消息,目犍連尊者回到人間來立刻就是宣佈了,有很多的人就是準備到那一天去見佛。   這時候,須菩提尊者在靈鷲山,他就在心裡面想:﹁我去不去呢?佛離開人間三個多月了,現在佛回來的時候,大家都要去歡迎,一定是很多人都去啊!我去不去呢?」他想:﹁佛為我們說法的時候,說『若見法者就是見佛。』《金剛經》說『離一切諸相,即名諸佛』,這個離一切相即名諸佛,那麼若見法者也即名見佛;這樣我不妨不要去,我就在這裡見法,思惟這個無常、無我的道理,就這樣子好!」那麼他就沒有去,他就在靈鷲山修這四念處觀,觀一切因緣生法是無常無我的、是空的,這樣思惟。   那麼很多人去見佛,其中又有一個事情,就是蓮華色比丘尼。蓮華色比丘尼她在家的時候名譽不好,出家以後也是得了阿羅漢果了;得了阿羅漢果她是個大阿羅漢、有神通的,但是出家了以後,因為在家的時候名譽不好也受到影響。說是:﹁我們去見佛的時候,總是在人的後面,現在我不!我今天一定要在前面。」那麼她就用神通變現了這個轉輪聖王的境界,這個威德太大了,誰看見轉輪聖王來都是讓路了,不敢和她爭。那麼這時候,她就是在最前面去拜佛;一拜佛的時候就現出本來面目,是個比丘尼、是個蓮華色比丘尼。佛就說了,說是:「你認為是你先見佛嗎?不是!是須菩提尊者他先見佛的!」那麼就是說一段佛法。這須菩提尊者,還有這麼一件事。 《大智度論》 須菩提觀諸法空,是為見佛法身,得真供養,供養中最,非以致敬生身為供養也!     一八、佛法是廣大的一八、佛法是廣大的   《十二遊經》上說:佛有三個兒子,第一個兒是善星,第二個是優婆摩那,再加上羅羅,那麼就是三個兒子。這個善星也出家做比丘了、善星比丘;但是我們看《涅槃經》上記載他的事情,這個人啊……在《涅槃經》上已經說了,他是一闡提。   他有一件事呢,就是有一天的夜間,還是下了小雨的夜間;小小的雨,佛也不休息,佛也不到房子裡休息,一直在外邊經行。這個善星那時候是佛的侍者,做侍者的就感覺到佛應該休息了,但他不能在佛前休息,一定是要佛休息之後他才休息;佛的所謂休息,就是佛入到房子裡面來。那麼佛一直不休息、他就著急了,這個善星就在佛的旁邊扮一個羅剎鬼來嚇佛、來恐嚇佛;而這個時候釋提桓因來了,釋提桓因來就知道這件事,說是:﹁哦!佛法裡面還有這樣的人!扮羅剎鬼來嚇佛,還有這種人?」佛就回答了,說:﹁佛法是廣大的,所以也有這種人。」佛是這麼樣回答這個問題,佛法是廣大的,所以能容納一切,各式各樣的人都能容納。   佛在世的時候有這種人,佛滅度以後,當然也還是有各式各樣的人;那麼這件事我在想啊……當然佛法是廣大的,可是事實上呢,水清就沒有魚了,這個道理也是相配合的。佛這樣說這個意思,佛法所謂廣大,就是所有的一切眾生,他們的動機可能不一樣,但是只要來到佛法裡面來一來,佛法熏了他一下子,他將來一定是佛教徒的,他將來也一定能得無上菩提、能得聖道的,所以佛法是廣大,這裡面也還有這樣微妙的轉化。現在我們說佛是再來人,那麼他的兒子裡面,這個善星是這樣的性格,而羅羅能得阿羅漢果,和善星是不同的了。 《大般涅槃經》 善男子!善星比丘雖復讀誦十二部經,獲得四禪、然後退失,甚可憐憫;雖入佛法無量寶聚,空無所獲,乃至不得一法之利;是故我說善星比丘多諸放逸,多放逸故斷諸善根。以其宣說無因、無果、無有作業,爾乃記彼永斷善根,是一闡提廝下之人。善男子!我久知是善星比丘當斷善根,猶故共住滿二十年、畜養共行,我若遠棄不近左右,是人當教無量眾生造作惡業。     一九、彌勒菩薩一九、彌勒菩薩   《一切智光仙人不食肉經》這部經上說到彌勒菩薩他最初發無上菩提心的因緣,說到一件事,說是釋迦牟尼佛在寂滅道場……就是成道的摩竭陀國的菩提樹下、寂滅道場不遠的一個村莊,在那裏有千二百五十比丘,另外還有五百個仙人在那裏。在那裏的時候,這個彌勒菩薩、彌勒比丘,在釋迦牟尼佛的法中,他是個比丘的身分,他出家做比丘了。他來見佛的時候,三十二相、八十種好,身體放大光明、有無量威德,有這麼個境界。一來了的時候,他就拜釋迦牟尼佛,讚歎釋迦牟尼佛。這時候有一個式乾梵志就問佛,問釋迦牟尼佛說:﹁這個彌勒比丘有這麼大的威德、和佛一樣,和世尊、和釋迦牟尼佛一樣,他現在是釋迦牟尼佛的弟子,那麼他是什麼時候發無上菩提心的?什麼因緣他這麼殊勝?」那麼佛就為他回答這個因緣。   說是:在無量阿僧祗劫之前,這個世界上有一位佛,叫作彌勒佛,這個彌勒佛當時為一切眾生演說一部經,演說這部經叫作《慈三昧光大悲海雲經》,就是這個法門的名字叫「慈三昧光」,「慈三昧光大悲海雲」是經的名稱,就這個法門的名稱,說這個法門;那麼聽到這個法門的人能滅除無量劫的生死,一定能得無上菩提的。而在這個時候,那個世界有一個仙人,名叫:一切智光明仙人,這個仙人讀書很多很多,是個有大智慧、有學問的人,他聽說有彌勒佛出現世間,為很多人說了一部經《慈三昧光大悲海雲經》,﹁哦!這部經我沒有讀過,這本書我還沒有讀過。」他就來見佛,這是有思想的人,自己是有主意的人,自己有自己的思想:﹁我也和你接近接近,但是我有我的想法。」就和佛辯論起來了。我們平常的人自己沒有學問、自己沒有什麼思想,你說什麼就是什麼;但是那個有學問有思想的人,不是的!我要看一看、認識認識你的思想怎麼樣,大家要幾個回合來討論一番的,所以人與人是不一樣的。   這一位一切智光明仙人,就是和彌勒佛就辯論起來了;辯論了,盡他所有的辯才,他也不能屈服佛、不能令彌勒佛屈服的,最後他向佛投降了、他屈服了,就拜彌勒佛為師、就出家了、出家做佛弟子了,就是發心受持讀誦學習這部經。學習這部經呢,他並不是在彌勒佛的身邊,他到深山裏面去,那也等於差不多是行頭陀行了,在那裏讀這部經去修行。看那個意思,他是得了四禪、得了色界四禪了。在那裏用功修行了八千年,八千年!修這麼久!若是我們的壽命是八十歲、一百二十歲、一百五十歲,我們再修行……假設是二十歲出家,活一百二十歲,才修行一百年;我們感覺修行一百年也不容易了。他是已經在那個山上、住在山上學習這個法門學習了八千年這麼久。   這麼久,一向都是很正常地沒什麼事,但這時候發生事情了,就是天天地下雨,下了很久的雨。而這個仙人他是乞食的、他是到村莊裏乞食生活的,可是這個天不停的下大雨,下了好多天,他也不能去乞食;這樣情形到了第七天就是很餓了,但是還是坐在那裏結加趺坐。這時候,這山裏面有這個兔子,這一群兔子有五百多,其中有個兔子王,這個王牠還有一個兒,但說這個兔王還是個母的兔子。那麼這個兔王就想:「哎呀!天下雨、下這麼久了,這個仙人在這裏修行,是個有道德的人,很多天沒有吃飯了,這個人他若生存、他能住持佛法、能廣度眾生,他的生存是很有意義的、是非常重要的,我應該去供養他。」牠就對那五百多個兔子宣佈,就讚歎這個仙人的道德……怎麼怎麼重要,說:「我們從久遠以來,生了又死、死了又生,這一生都白生了、死也是白死了,沒有什麼意思;現在應該要有意義,我來供養這位仙人。」牠這麼發心的時候,這山神就預備了很多的香木、有香氣的木,預備了很多,就點起火來了。火燃起來了,那麼這個兔王就圍繞這位仙人週圍七匝,然後就對這個仙人說:﹁仙人啊!你多少天都沒吃飯了,我現在想要供養你。」這仙人說是:﹁你怎麼供養我呢?」牠還有個兒,就對兒說:﹁你可以隨意地去吃草去了,不必跟我在一起了!」這兔兒說是:﹁你肯發心來供養這位仙人,我也願意!」這個小兔子就先跳到火裏面,然後這個大的兔王也隨後跳到火裏面去,就燒死了。   燒了老半天,這個山神就對這個仙人說:﹁現在這兩個兔子發心要供養你,牠現在是燒熟了,你可以用了!」這仙人就已經明白這個意思,就流淚了,說是:﹁有這樣……發這樣的誠心,真是令人感動,但是我學習的《慈三昧光大悲海雲經》是讚歎慈悲心的重要的,我怎麼可以吃人家的肉呢?吃人家的肉,將來是不得好報的,一定是多病短命,我不能吃牠的肉的!」於是乎他自己也跳到火裏面去了。這時候天地六種震動、山樹放出大光明,諸天都來了,這城市裏面、聚落裏面的人也都來了,都受到這件事的感動。   這時候,釋迦牟尼佛說完這段故事,就結會古今,說是:那個兔王是誰呢?就是釋迦牟尼佛。那個小兔子是誰?就是羅羅。說那個仙人是誰呢?就是現在的彌勒比丘、彌勒菩薩,就是他!這個彌勒比丘,他親近那個彌勒佛,他受持讀誦學習那部經,就發了無上菩提心了,而且發願:我將來也要成佛,名為彌勒如來。就是那一部經上說到這段因緣發大悲心的,所以立出這個名字來。這個彌勒菩薩他的因緣也好多的,但是我們就講這一段了。 《一切智光明仙人慈心因緣不食肉經》 寧當燃身破眼目,不忍行殺食眾生。諸佛所說慈悲經,彼經中說行慈者,寧破骨髓出頭腦, 不忍噉肉食眾生。如佛所說食肉者,此人行慈不滿足,常受短命多病身,迷沒生死不成佛。     二○、梵天王與瞿迦梨二○、梵天王與瞿迦梨   在《阿含經》裏面有一件事,與大梵天王也有點關係。就是有一天,這個大梵天王在天上,他從初禪這個三昧出來、出定了,他要來見佛,就到人間來了。來到人間這時候,一到廟裏這兒來,佛正在入定、佛正在入這火光三昧,他一看佛入定,就不能和佛談話了,他心裏想:﹁我去看看瞿迦梨好了!」這個瞿迦梨是誰呢?瞿迦梨是提婆達多的徒弟。這個瞿迦梨他這個時候有一件事,就是到處地宣傳說舍利弗尊者、目犍連尊者犯戒了,到處地宣傳說這兩位大阿羅漢是破了根本戒了。   這時候,這個梵天王知道這件事,就去敲他的門,意思就是勸他:﹁你不要去毀謗這兩位大阿羅漢,這兩位大阿羅漢的內心是非常地清淨慈悲,哪裏會有這種事情呢?你不要破壞他,對你自己不利。」而這個瞿迦梨在屋子裏面聽完他這個話,就問:﹁你是誰啊?」這位尸棄大梵就說:﹁我是梵天王,我是尸棄大梵!」這時候瞿迦梨說:﹁佛說你得三果,叫作不來,(阿那含翻到中國話就是不來,不來欲界。)那麼你得了三果是不來欲界的,你怎麼來了呢?」這個瞿迦梨這樣說他。梵天王說是:﹁你這種人不應該同你說話!」就是說了這麼一句話。這一句話,就我們人間的人,大家說話、說的不對勁兒,心裏面不舒服,有這種意思。   在經論上說:欲界的人有瞋心、貪瞋癡的煩惱;這色界天以上的人沒有瞋煩惱、沒有瞋心;說是沒有瞋,但是現在這個尸棄大梵說:﹁你這種人不應該同你說話!」這好像也有一點不高興的味道;也有這種味道,但是應該是說比人間的人輕。在《俱舍論》上是這麼說:色界天以上的人沒有瞋心;因為欲界有很多的煩惱,這不如意的事情太多了,這個瞋心很大;色界天以上的人瞋心輕,都是如意的事情,沒有不如意的事情,所以他們沒有瞋心,《俱舍論》是這麼說。但是也有地方說還是有多少,在本經的〈譬喻品〉也說到,就是說:是有也是輕,和人間不同。   那麼這個時候,這個尸棄大梵說完了這句話:﹁你這種人不應該同你說話!」然後就說一個偈,說一個四句偈,就是:「無量法欲量,不應以相取,無量法欲量,是野人覆沒。」一共這麼四句,我再念一遍:「無量法欲量,不應以相取,無量法欲量,是野人覆沒。」這四句話,若是講這《金剛經》的時候,講到「阿那含」那一段最合適了,這四句話的意思和那裡邊是合適的。   這四句話的意思:「無量法欲量」,就是這個聖人,他由聞思修入於第一義諦的時候,這個第一義諦是無量的境界,離心意識,不能用心意識去量的;無量法你還想要量?就是這麼一句話,「無量法欲量」是不對的。「不應以相取」,佛說三果聖人是不來了,你不應該以相取,梵天王是從天上來到人間、從人間又回到天上,這是一個相,你不應該用這來去的相去分別這不來不去的這個無量的境界,不應該這樣去分別的。「無量法欲量,是野人覆沒」,這個無量法你還想要去分別的時候,這個人是野人,不是文質彬彬的這種人,是一種野蠻的人,這個人「覆沒」,他要為他的虛妄分別心所隱沒了,他不能得解脫的呀!被他的虛妄分別纏縛住了,就在生死裏流轉了,是這個意思。這可見……這個梵天王他是得三果了,這幾句話說得有道理。   過了一個時間,佛就從火光三昧出來了、出定了。佛一出定,梵天王他就來見佛,就述說這一段經過,把這個偈又重說一遍:「無量法欲量,不應以相取,無量法欲量,是野人覆沒。」佛就讚:﹁善哉!善哉!這句話說得好!」佛又重念一遍、重說這四句話。這可見這個梵天王,這個尸棄大梵他是不錯的,他是得了聖道了!無量法不應該以相取。我們中國古代的禪師,有人來向禪師請教,這個禪師也會說幾句法語;現在尸棄大梵這幾句話也就是法語了;無量法不應該以相取,這是對的!     二一、八部眾之緊那羅二一、八部眾之緊那羅   我們藏經上有一本經叫《大樹緊那羅王經》,在這本經上就提到這個「大樹緊那羅王」,「緊那羅」是個通名,「大樹」是個別名,這個緊那羅他的名字叫「大樹」。   這個大樹緊那羅王,他帶領了很多很多的緊那羅、很多很多的乾闥婆,就是到佛的這個法會來,佛這時候正在講經說法的時候,那麼他就來了。來了以後,他們這些緊那羅就是作這個音樂,這個絃歌一動,須彌山都在那裏點頭,須彌山在那裏一低一昂的這樣子。那麼法會裏面這些大阿羅漢,本來都是坐在那裏聽法,現在都心不自安、都動盪起來了,就是手舞足蹈地跳舞、都舞起來了。   這個《大樹緊那羅王經》裡面有個天冠菩薩,這個天冠菩薩就對大迦葉尊者就說了,說是:﹁尊者是行頭陀行的,是得了八解脫的大阿羅漢了,道德這麼高啊!怎麼今天聽見了緊那羅王這個音樂的聲音會跳舞了?怎麼會這樣子呢?你都不怕人家譏嫌你嗎?」迦葉尊者說:﹁我本心不願意這樣子,但是不能自主,聽見這個聲音,這個心就是把持不住,就是要動,就是這樣子境界。」那麼這個天冠菩薩說:﹁你看這個法會裏面的這些大菩薩,他們都是坐在那裏不動!所以若看見這種境界,誰不發無上菩提心呢?」這裏也有《維摩經》那個味道,就是彈偏斥小了、歎大褒圓了,有這種味道。   這個大樹緊那羅王,他不是一般的緊那羅,這不是凡夫境界,應該讚歎他是法身菩薩以上的境界了,所以才能有這種威力,大阿羅漢都會震動了,心不自安。 《大樹緊那羅王所問經》 一切諸法向寂靜.如是乃至上中下.空靜寂滅無惱患.無垢最上今顯現. 如空中聲叵捉持.雖可聞知不可說.是演說者及聽者.悉皆不實得自在.     二二、八部眾之乾闥婆二二、八部眾之乾闥婆   有一個故事,這出在《說一切有部律》裏面的,不多見這個故事,而這個故事和禪師語錄上的一句話意思一樣,我們習慣上大家都說禪師是不讀經的,不立文字所以不讀經,別人若讀經,禪師就訶斥你;其實這個話不見得是對的。在禪師語錄上,有一句話是說:「一個無絃琴,唯師彈得妙。」這個琴本來是有絃的,但是這個琴沒有絃,沒有絃、但是你彈這無絃的琴、彈得很妙。在經論上,「無絃琴」這件事就出在《說一切有部律》,如果我們沒有讀律的話,沒有讀到這一段故事的話,我們就會想:禪師說出的話就是妙,我們不知道是怎麼回事,「無絃琴,彈得妙。」不知道!當然也可能這個禪師開悟了,有大智慧,不需要看經論,他就會說出這種話,這也不是沒有可能,但是也有可能不是。   現在就說這個故事。這是一個叫作善愛的乾闥婆王,他也是為釋提桓因作音樂的一個神。釋提桓因這個人是性格非常慈善的人,他就同善愛乾闥婆王說:「天上的釋迦牟尼佛,現在他要到人間去了,他要到人間去成佛了,他現在要走了,我們大家去送送他,做衞護,好不好?」這位善愛乾闥婆王就說:「你先去好了,我在這裡彈琴。」他不來。等到悉達多太子降生了,釋提桓因又向善愛乾闥婆說:「現在悉達多太子降生了,很多的天、神都去衞護,你也可以去吧?」他說:「不!我還是在這兒彈琴。」還是不來。等到佛轉法輪這些殊勝的事情,等到最後……佛要入涅槃的時候,每一次釋提桓因都還是勸他,說:「現在佛在娑羅雙樹下、臥在那裡、要入涅槃了,很多的天、神,都去聽佛說法,你也去吧!」他說:「你先去,我還要在這裡彈琴。」他還是不來。這個時候釋迦牟尼佛臥在樹下,就說:「釋提桓因是好心,勸他來,他不會來的。須跋陀羅他會來,這位善愛乾闥婆他不會來的;但是這個乾闥婆還是有善根的,還是可以度化的。」   釋迦牟尼佛,我們表面上看,他背痛、腰痛臥在那裡,但是他這個時候就化現成一個乾闥婆,也化現了一個琉璃的琴或是箜篌,就到這個乾闥婆王的宮殿裡面來了。來了,沒有立刻進去,他有一個守門的,佛在這裡就告訴這個守門人:「你給我通知一聲!」這個乾闥婆在裡面還在那裡彈琴,聽說外面有乾闥婆來,不是太願意出來,也就是出來了。出來開了門,「喔!你是哪一位?你也是乾闥婆?」說:「是的!」「好!請你進來,我們兩個彈琴。」佛就和他進去了。   這個琴有一千個絃,這不得了!兩位乾闥婆就對彈起來。這個善愛乾闥婆彈得好,但是不能比佛彈得好。彈……彈,佛就弄壞了一個絃,但照樣還是彈,這個善愛乾闥婆也弄壞了一個絃;就是弄一個絃、兩個絃……一直的把這個絃弄斷它,彈到最後還有一個絃,只有一個絃的時候,彈出的這個音聲和一千個絃一樣,還是很美,而那位善愛乾闥婆也是。彈到最後,佛就把那僅有的一個絃也弄斷了,還是照樣彈,彈得是還更妙。這個時候,善愛乾闥婆不行了,沒有絃的時候不能彈了。善愛乾闥婆就感覺:﹁喔!我認為世界上,只有我彈得最好;今天才知道,這個乾闥婆彈得妙。」他這個高傲心、這個憍慢心就低下來了,說:「我不應該高傲,我對這個人特別應該恭敬他。」他一生出來恭敬心的時候,佛就不彈琴了,就現出來本來面目,現出是佛,三十二相、八十種好。他一看是佛,「啊!釋提桓因老勸我去見佛,我老也不去,現在佛慈悲,親自來看我了。」又生歡喜心,又生恭敬心。佛那個大光明的境界,當然是特別了。他就向佛頂禮,就請佛說法;佛就為他說苦集滅道的道理,他得須陀洹果。   他得了須陀洹果,他自動的「我盡形壽歸依佛、歸依法、歸依僧。」又自動的受了五戒,做了佛教徒了。佛又為他說了一段佛法,忽然間佛就不見了,又回到入涅槃的地方。那麼佛臨涅槃的時候,度化最後的弟子是須跋陀羅,在須跋陀羅之前就是善愛乾闥婆王。所以世間上的人,連神、天也是一樣,有的人他也能來看佛,也能見佛、聽佛說法,但是聽法歸聽法,沒有得到利益。而這位善愛乾闥婆就是歡喜彈琴,而不願意去見佛,結果佛大慈悲來看他,他能得聖道,能得大利益。     ✽   ✽   ✽   ✽   ✽   另外有一件事,就是佛在世的時候,有三個比丘,這三個比丘也是好樂佛法的,所以有在家居士請問佛法的時候,他們也能為在家居士演說佛法,但是演說佛法的時候,不是用正常的這樣講,好像唱歌那樣子,是有音韻的去為他們說法。說法的時候,聽法的人很認真的用功修行,就得了聖道,可能是得了三果了;而這位說法的比丘沒有得道,還是凡夫。他死掉了以後,生到四王天,就做了類似乾闥婆王、就做了乾闥婆了。   到了天上去以後,不知怎麼個因緣,就是遇見了這個在人間聽他說法的這個居士,這個居士是生到梵天了,但是再見面的時候還是認識,﹁哎呀!你是人間某某比丘,怎麼你做了乾闥婆了呢?你是為我們說法的啊!」他們都證到三果,生到梵天去了。這麼一說的時候,這三個做了乾闥婆的比丘非常慚愧;其中有兩個乾闥婆,立刻地慚愧心一生起來,一思惟四念處,也得了三果,也生到梵天上;還有一個,不行!就是沒有得聖道,還是乾闥婆。   所以經律上關於我們出家人唱念的事情,似乎佛不是太同意專注的去做唱念的事情,不得已也可以唱念。可以唱念,這個音韻裡面的曲折少一點好,不要太多,好像是這樣的意思。若歡喜唱念的,如果不修四念處,假設也沒有破戒的話,將來這個比丘做什麼呢?就是變成乾闥婆了、變成緊那羅了,就是到天上去為天作音樂去了,有這種事情的。   可是我在想:現在的佛教、今天的佛教,在事實上看,你若會唱念,在現實上還很合適,到處都還是很契機的;你不會唱念,就會有很多事情不方便。但是若要專心的修四念處,也就不要顧慮那些事情也反倒好;你若去唱念的話,就耽誤了你的四念處。若是一心地願意積極的修學聖道,不會唱念也是好;但是你若想要去攝化眾生的話,會唱念也有方便,也是不錯的。   所以《涅槃經》上有個譬喻,說是鄉村賣牛乳的人,把這個牛乳賣到城市的時候,加點水。城市的女人買到這個牛乳的時候,再加水來賣,這樣子可以多賺錢。這是一個譬喻,譬喻末法時代的比丘。像法的時候可能會好一點,末法時代的出家人就加水,往佛法裡面加水。加水這個話,就是說一些相似的佛法,建立一些相似的佛法。可是在末法時代的時候,如果你沒有相似的佛法,我看啊……寺廟的門前……,禪宗的話:「草生三尺!」我看這個話也可能的。你若有這個相似的佛法,的確很多人都歡喜,連我玅境也歡喜。我有一回在香港的時候,有一位弘量法師在南天竺放燄口,我聽說是他來放燄口,我也去,我也去旁邊坐在那裡聽,聽這個法師在那裡唱念,我也歡喜聽。所以世間上的事情很難說,或許這樣子,也可能就有很多人因此而栽培了善根,所以加水……也好!也有好處。 《大寶積經》 智慧方便二俱行.若有若空無所住.修習如是殊勝法.得善方便妙色身.     二三、八部眾之阿修羅二三、八部眾之阿修羅   這「阿修羅」翻到中國話翻個「非天」。我們看《大毘婆娑論》上說:這個天,來到須彌山頂的時候,手就指著這個阿修羅說:『此非我類!此非我類!』就是這麼指著阿修羅,阿修羅就跑了。現在說是翻個「非天」,就說他不是天。這個意思,本來他們是天,現在說不是天,也有這個味道。也翻個「不端正」,就是阿修羅的世界,男的阿修羅不端正、醜陋;女的阿修羅反倒是端正、反倒是很美,世界上的事真是無奇不有。也翻個「無酒」,說是阿修羅最初他看上了天有甘露,他也想要造這個甘露、也要造酒。造酒,就是各地方採這些花草,在海裡面造酒,把海水變成酒,阿修羅有這個本事。但是海裡面有魚有龍,牠們的業力使令阿修羅這個酒造不成,所以就翻個「無酒」,他們沒有酒。這阿修羅和諸天有些衝突,衝突就是天上有酒、有甘露,阿修羅有美女,互相有所需,就是常有衝突,有這個問題。   在《觀佛三昧海經》上說到一些事情,說到我們居住的這個世界,最初成就的時候,成劫開始以後,光音天上的人就來到我們這個世界來。因為世界破壞的時候,火災把初禪天也破壞了,都燒光了,只剩下二禪天以上火燒不到的地方;所以這個世界成的時候,二禪天的人就來到我們這個世界來。這個「來」有兩種可能,一種是二禪天壽命到了、死掉了,死掉了化生到人間來,應該多數是屬於這樣子。第二種並沒有死,他就是各處走一走,那時候這個世界上,那是非常美妙莊嚴的,也就來到人間來。   現在《觀佛三昧海經》並沒有說那麼詳細,也可能是死掉來的,也可能是乘著神通來的;來就在大海裡面沐浴,沐浴的時候,這個天的精就流到水裡面。流到水裡面,就跑到淤泥裡面就變成一個卵,變成一個卵以後,經過八千年,這個卵開了的時候,就生出一個女人;這個女人的面色就像那個淤泥一樣,是青黑色;她的身體很高大,和須彌山一樣,八萬四千由旬這麼高大。這個女人就在水裡面玩,拍這個水這麼玩,後來這個水裡面有些東西就入到她的身體裡,她就懷孕了,也是經過了八千年以後,生出來一個阿修羅,生出來的這個阿修羅就是毘摩質多羅阿修羅王,就是他。他生出來以後,他身體的高大有他母親的四倍,有四個須彌山這麼高大,這個眾生是不得了,不過阿修羅是有神通的,也是能大、也是能小的。   這個阿修羅長大了以後,他就看見諸天有男也有女、有女也有男,「我怎麼這麼孤獨呢?沒有女人陪著我。」他就向他母親講,他母親說:「不要緊,我可以到金山上面,乾闥婆女也非常的美,可以給你聘來一個。」他的母親就到金山去,和乾闥婆王聯絡一下,就聘了一個女人來給他做夫人。給他做夫人以後懷孕了,就生了舍脂,生出個女兒。這個女兒的美妙,在《觀佛三昧海經》上說,那是天上天下沒有能比得上她的。當然這樣,這個毘摩質多羅阿修羅王看見這個女兒這麼美,這真是寶了,也是非常愛的。   後來這個事情逐漸地傳到釋提桓因那裡去了。我們看《大智度論》上,釋提桓因的夫人太多了,還是不知足。不知足,就是派人來,聽說毘摩質多羅阿修羅王有個女兒特別的美,就派人來聯繫一下,那麼毘摩質多羅阿修羅就提出條件,說:「你能讓我乘七寶的宮殿,我就可以同意你的要求。」釋提桓因福德太大了,用他的天冠向大海這麼一照,就有一個七寶的宮殿了;毘摩質多羅阿修羅王在這宮殿裡面很舒服,就同意了,就把他的女兒許給釋提桓因了。他和她結婚了以後,釋提桓因天上的境界自然的也廣大起來,可見這個舍脂夫人的福德也是很大的。釋提桓因雖然是非常的愛這個舍脂夫人,封她為第一夫人,翻到中國話叫「悅意」夫人;可是有的時候,他和別的天女在一起遊戲,這個舍脂夫人就忌妒了;這天女不忌妒,阿修羅女是忌妒的。一忌妒了,這個舍脂夫人就派了五個夜叉給她父親通消息,說是:﹁釋提桓因現在不愛我了,去愛別的女人。」怎麼……怎麼的。這個毘摩質多羅阿修羅王聽見這個消息就憤怒了,於是乎他就和釋提桓因宣戰了。   毘摩質多羅阿修羅王他有四個須彌山那麼高,他有九百九十九個手,這個阿修羅王他就到須彌山搖一搖,釋提桓因的善見城也搖一搖;這個事情不得了,釋提桓因就害怕了,這可怎麼辦?這時候有一個神就告訴釋提桓因說:﹁過去佛告訴釋提桓因,念摩訶般若波羅蜜,就可以令這阿修羅、這個鬼兵自然就失敗了,你不妨念這個摩訶般若波羅蜜。」於是乎他燒了香,然後就呪願:願阿修羅打敗仗,願他怎麼……怎麼的,就這樣呪願。呪願了以後,他就念『摩訶般若波羅蜜』。這個時候,自然的從天空上降下來四個刀,有四個大刀輪;刀輪就把毘摩質多羅的鼻子、手足都砍掉了。砍掉了,這個毘摩質多羅阿修羅王就害怕了。   我們在經論上看見,諸天也好、毘摩質多羅阿修羅王也好,這身體不重要的部分被傷害了,立刻地會恢復的,把他的胳臂砍掉了,立刻就生出來一個胳臂,把他的足砍掉了、把他的耳朶、鼻子砍掉,立刻還能恢復過來;若重要部分砍掉就是死掉了,是這樣子。現在毘摩質多羅阿修羅王一看,這四個刀這麼厲害,他也害怕了;害怕了就跑到藕絲孔裡面藏起來了。蓮華的藕,藕絲裡面那個孔有多麼小啊!這個阿修羅和阿修羅的軍隊都隱藏在那裡面,有這種事情。在《觀佛三昧海經》說到這件事的時候,那上面說:阿修羅還是個凡夫境界,他能夠有這種不可思議境界,能跑到藕絲孔裡面去;若是修念佛三昧,這是佛境界,這有不可思議功德;它那文上是那樣說,說到毘摩質多羅阿修羅王就是有這種事情;所以在《阿含經》上看,諸天和阿修羅常常會有一些衝突。 《法句經》 人為命事醫,欲勝依豪強,法在智慧處,福行世世明。     二四、等流果二四、等流果   在《百緣經》上說到一個須菩提比丘惡性緣的事情;這個須菩提比丘可能不是無諍三昧第一的那個須菩提,可能是另外一個,不過也不太明白。有這麼一天,佛就化現一般比丘的身相到須彌山下面去,在那裡端坐思惟、靜坐。這時候有個金翅鳥就到海裡面捉了一個龍,飛回到須彌山要吃牠。這個時候這個龍還沒有死,就看見這個化比丘、看見佛在那裡坐著;這個龍就在心裡面向這個比丘哀求:﹁求你救我一命!」就這麼誠懇的求;可是這個時候轉眼間就死掉了。死掉之後,這個龍就投生到一個長者家去了,時間到了,他就降生了。降生下來,這個小孩兒相貌非常的端正、非常的美好,智慧也非常的大,很可愛的一個孩子。但是漸漸長大了以後,脾氣非常的壞,不管是見到誰就是罵,凡是見到人、見到畜牲都是罵,所以逐漸的任何人都討厭他,連他父母也不歡喜他;於是乎他自己就離開了家,到山林裡面去。   到山林裡面,風一吹、草一動、樹木發出聲音,他也是在那裡罵,這個脾氣就是這樣子。後來有一天山神就對他說:「你為什麼到山裡面來呢?」他如此……如此一說,山神說:「你的脾氣這麼壞,對你自己不好,並且這個光陰很寶貴的,你在這裡每天這樣子,自己也不能夠有什麼栽培,不能夠改過遷善、不能夠斷惡生善,你這光陰都空過了,這樣沒有意義。現在有佛出現世間,你應該去見佛去。」他聽見這個話,滿歡喜,就說:「佛在哪裡?我願意去!」「你若想去,很容易,你把眼睛閉上,我就送你去。」那麼他就把眼睛閉上,等到一睜開眼睛,就到了祇園精舍了,就見到佛了,見到佛的三十二相、八十種好、無量光明的境界,他心裡面非常的歡喜,就禮拜佛。然後佛就為他說法,就是呵斥:﹁你這個脾氣太壞!」佛就呵斥這件事,又為他說些佛法的道理,他就得了初果須陀洹了;然後又繼續地用功,就得了阿羅漢果了。   得了阿羅漢,這是聖人了,阿難尊者就問佛,說:「這個比丘,他的相貌也非常好,智慧也非常的大,為什麼他的脾氣這麼的壞呢?可是現在得阿羅漢果了,完全改變過來了,究竟宿世是怎麼一個因緣呢?」佛說:「在迦葉佛時代,就是人壽兩萬歲的時候,他是做過比丘的。這個比丘歡喜供養大眾僧,常常的到各地方去化緣,勸這些在家居士去供養大眾僧,常做這件事。除了做這件事,他也是為居士說法的、也宣揚佛法的;但是每一次出去不是他一個人,他總是帶幾個比丘一起去的。有一次,那些比丘有一些因緣不能隨他去,他就憤怒了,就罵這些比丘,說:『你們這些人這麼壞,就像毒龍似的。』他就是用很憤怒的一種惡心說出來這種話,所以他從那麼以後,五百世做毒龍。這一生做了人了,但是他這種習氣還沒能夠除掉,這一世做了阿羅漢,當然就沒有這些事情了!」就說到他這些因緣。   看這個故事,這位須菩提比丘福報很大、智慧也很大,但是宿世的這種脾氣也帶來了。所以無論什麼事情,你修行也好、造罪也好,這件事不會空空的過去的,一定會留下來一個力量的,這就叫作等流果,一定是這樣子。現在說是這個迦樓羅王(金翅鳥)牠會吃這個龍,而佛那個大智慧,就知道有一個可度的眾生,這樣子就引導他。 《俱舍論卷》 同類因所引與等流果功能,若染污者對治起時即便謝滅。     二五、阿闍世王二五、阿闍世王   佛說《法華經》是在王舍城的東北、在耆闍崛山說的《法華經》,而在王舍城裡面,當時是阿闍世王。阿闍世王的父親就是頻婆娑羅王,頻婆娑羅王已經死掉了,現在是阿闍世他做王了,阿闍世王是韋提希的兒子,這在《觀無量壽佛經》裡面有提到這些事情。   「阿闍世」翻到中國話,叫作「未生怨」,他還沒有降生就和他的父親有了怨恨。這是怎麼回事呢?說是韋提希懷孕的時候,由這些算命先生、或者是相面的先生就給他算,說:「這個孩子生出來以後,將來會殺害他的父親的。」就說出這種話。當然說這樣的話,他的父親就是頻婆娑羅王也相信這件事,心裡面就不舒服,彼此間就有恨了,所以叫「未生怨」。也翻個「折指」,就是降生了以後,把他擲之於地、把他從樓上摔到地下去,那個用意就是想要摔死他,但是摔不死,只是折斷了一個手指,所以叫作「折指」。   《說一切有部律》上說到:頻婆娑羅王對他還是蠻好的。怎麼知道對他蠻好呢?就是能給他軍隊,讓這個阿闍世太子統理軍隊,給他軍權,那可見對他是很相信了。但是阿闍世到了年紀稍長的時候,就受到提婆達多的影響。提婆達多他想要統理大眾僧,佛不給他權力,他就想要害佛。同時,提婆達多他去愚弄阿闍世,叫他去害他的父王,要阿闍世做新王,提婆達多要做新佛。新王、新佛,統治這個世間,不亦樂乎!他這樣去愚弄這個阿闍世王;阿闍世王也是凡夫,名利薰心,做王好啊!就去害他的父親,把他的父親放在……倒不是說牢獄,就是在皇宮裡面一個屋子把頻婆娑羅王困起來。   佛初成道的時候,來到王舍城說法的時候,這頻婆娑羅王已經得了初果須陀洹的;這在《阿含經》裡面也有提到。到了《觀無量壽佛經》上說,就是頻婆娑羅王被困的時候,也就是想念佛,想念佛為他說法……怎麼怎麼的,請佛幫忙的意思也可能會有。這個時候,佛就派富樓那尊者、目犍連尊者去為他說法,授八關齋戒;佛又放光明照耀頻婆娑羅王,他就又進了一步,就是得到阿那含。但是這件事,說阿那含,與《大毘婆娑論》說的又不合了。因為若得阿那含果,他死了以後應該生到色界天上去,或生到五淨居天也可能;但是在《大毘婆娑論》說:他是生到四王天、好像是生到毘沙門天那裡面去了;而頻婆娑羅王平常他自己的願望,是願意到兜率天去的,可是因為阿闍世王把他困起來,不給他飯吃,他餓得難過;那麼死了以後是要到兜率天、先經過四王天、經過毘沙門天這個地方,聞到飯的香味,他就做了毘沙門天王的太子,就沒有到兜率天去。所以《大毘婆娑論》上,有的學者根據這件事,就說人的中陰身是可以轉變的。原來是應該到兜率天去的,現在轉變成四王天了;所以中陰身的可以轉變,用他作一個例,這樣解釋。這是一件事。   其次,在這件事裡面,頻婆娑羅王在受困的時候,臨死之前,佛同他說了一句話,說:「我所能幫助你的事情都已經做了,現在還有剩餘的一點苦,你還忍耐一點吧!」這是《大毘婆娑論》上這樣說。我們若看比丘律、比丘的廣律,可以知道佛做事情怎麼做法;佛對於做事,他有個方法。我們凡夫做事情,這樣做、那樣做,看佛怎麼做事呢?看出家人的戒律,可以知道這件事。有的時候,人的罪業要受果報,佛也多少能有幫助;但是要說完全消除、一點苦惱也沒有,似乎也不容易。   阿闍世他做了王以後,在《涅槃經》上也提到,還有一部經叫作《普超經》,那上面也說:阿闍世王後悔了,所以就向文殊菩薩懺悔,文殊菩薩為他說一切法皆空的道理,於是乎他得了柔順忍,還沒有得無生法忍。柔順忍,這個忍再進一步就是無生法忍,就是聖人了。在柔順忍這時候還是個賢人,就是他那個觀一切法空、無我無我所的智慧能順於諸法實相,但是還沒有能夠斷除煩惱,所以還是賢位。   在這個時候,阿闍世王死了,死了以後入於賓吒羅地獄,﹁賓吒羅」翻到中國話就是「拍球」,拍球地獄;就像那小孩子運動玩的時候拍這個球,這個球落到地面上又彈起來,落下去就彈起來。說是這個阿闍世王入到地獄去,一入進去就出來了,就像拍那個球似的。出來以後,就生到娑婆世界以上的佛世界、生到上方世界得無生法忍。等到彌勒菩薩來人間成佛的時候,他要從那個世界回來,要再回到我們這個世界來。回到這個世界,他將來會成佛,名為淨界如來;這是阿闍世王的事情。   阿闍世王他也來參加這個《法華經》的法會,有的文上就說,如果他若沒有害他的父親,他也害他母親,不過沒成功就是;因為他有這個罪,所以在《法華經》上看不出來他得到什麼好處,就是障礙了,但是這個人是有善根的。在《佛說造像量度經》上提到頻婆娑羅王,就是阿闍世王的父親,他為什麼能做國王呢?說是:頻婆娑羅王在宿世的時候,他造過佛菩薩像,供養起來,大家禮拜讚歎;他做過這個功德,所以他能做國王。又因為做了國王,他遇見了釋迦牟尼佛;遇見了佛、聽佛說法,所以得解脫、得入聖道了。所以在佛法裡面做了一些功德,就不可思議了。     二六、婆世躓比丘二六、婆世躓比丘   佛在世的時候有個婆世躓比丘,這個人沒有出家的時候,他的俗家是大富長者,財富無量,有很多的珍寶。這個小孩子小的時候當然都是很可愛的,父母也都很歡喜,等到年紀漸漸大了,也和其他的小孩子各處跑。各處跑,就遇見了一件事,就是走江湖的類似唱戲的那種境界,其中就是有一個女孩子這個相貌很清秀的,他就特別的歡喜了。回到家去,就向父母說她是怎麼怎麼好,希望父母能給他聯絡,他要同她結婚,他這樣說之後,他父母就說:「我們是一個貴族,他們是一個賤族,我們不能夠同他們結婚的。」就拒絕了。拒絕了,這個婆世躓心裡面就是更加痛苦了;說是「若人遭苦」,他就是遇見苦了。他希望父母能同情他的心:﹁如果決定拒絕的話,我就活不下去了,就要自殺。」他父母一看這樣,﹁好好好,就給你去聯絡!」就派人去聯絡。   聯絡,對方也是這麼說:「你們是貴族,我們不是貴族,我們不能通婚。」也是拒絕了。印度那個地方……當然這是佛在世時候的事情。那麼得到這個拒絕的消息了,父母就向這個兒說:「他們也拒絕了,你不要再打這個妄想了。」說:「不可以!如果決定不成功,我就得要死了,活不下去了!」這父母愛這個兒,不能讓他死,就說:﹁好!再去聯絡!」對方回答的消息說:﹁若是願意決定要和我們作這門親戚的話,就是你到我們這裡來,跟我們學這些把戲,學這些事情,那麼就可以。」婆世躓因為愛這個女孩子,所以也就同意了,就到那裡去學。學,當然年輕人身體健康,並且還有一個好的希望,所以很快就畢業了。   說是畢業了,但是不能夠這樣就算畢業,還要經過考試的,就是要舉行一個大會,由國王來監視,若是你完全能夠做得到了,你都表演一下,表演好了,這件事算成功了。那麼就是訂一個時間,到時候大家都來了,就表演;表演不只他一個人,還有別的人。輪到了婆世躓他表演的時候了,果然是表演的很好;最後就是空中走索,有這麼一個節目,這個婆世躓也是很順利的表演好了,但是國王說:「我沒有看見,你再重新表演。」原來國王心裡面有鬼,他也想要娶這個女孩子為妻,若是這個婆世躓他畢業了,叫他拿去了,心裡面不舒服,所以就是「我沒有看見,你再表演。」婆世躓只好再表演一次。   又再表演一次空中走索,走到中間的時候這個氣力不夠、氣虛了,氣虛了就是走不來了,這心裡面就恐怖。這個時候……這世間上的事情真是妙!忽然間目犍連尊者來了。所以人還是要和人結緣的,人與人結緣要結善緣,不要結惡緣;就是他和目犍連尊者宿世有因緣。目犍連尊者來了,就對他說:「你今天怎麼辦?我可以保證你的安全,但是有個條件,就是你要出家做比丘,我就保證你的安全。如果你不出家的話,我不管!我不管,你可能是掉下去了;摔下去的時候,你再去娶那個女孩子去吧!」婆世躓一想:我若摔下去就摔死了,摔死了還能娶那個女孩子嗎?所以還是保住我的命好。就說:「好!我出家,我不娶這個女孩子。」忽然間,他不是空中走索,是在地面上,立刻地心裡面就不恐怖了;婆世躓就從地面上就走下來了,就畢業了。   這件事,別的人看,看不見目犍連尊者,就看見很好,很歡喜。這個時候,國王現在不能說沒有看見了,就把這個女孩子領過來,要同他成親的,要做這件事了。而這個時候,婆世躓宣佈:「我現在不結婚了,我經過這一次的考試,現在我覺悟了,愛這個女孩子是個苦惱!」說是若人遭苦,這是個苦惱。他心裡想:如果沒有目犍連尊者來救我,我就是為了這個女孩子,這條命也就搭上去、也死掉了。「所以現在我要出家去做比丘,我不娶這個女孩子了!」國王一聽,心裡很歡喜。這個時候,目犍連尊者領他去見佛,佛就為他說這個欲是苦、欲是不淨,然後講苦集滅道的道理,他得了須陀洹果。   我們一般人的想法就是:這個人他若在蒲團上坐上十年、二十年,坐破了多少個蒲團了,『啊!這個人有修行!』是的,是有修行,不容易!能坐破幾個蒲團,那麼樣的發心,是不容易!的確是值得尊重讚歎的。但是我們在經論上看,又不完全是這樣,很多人聽佛說法就得須陀洹果了,就是成為聖人了。所以我們若是一定要批評別人:『你這個人就是耍筆桿子,嘴巴皮講一講,你沒有修行!你沒有在禪堂裡住過,你又不靜坐、你又不念佛,我看你沒有修行,你是嘴巴皮!』這個批評也不是不對,但是也不能說完全是對的。有可能……有些人就是宿世的善根、加上現在的努力,他沒有去靜坐,他就能夠這樣讀經學習經論,遊心法海六十年,的確是不得了!我們不能用平常的想法去衡量這修行的事,而且真能在經律論裡面深入的學習,這件事是不可思議的。   當然也有人的確是看了經論而並沒有能真實悟入,只是嘴巴皮說一說,實在還是虛妄分別、是個凡夫境界,這個情形也是有的;但是我們不能說所有的出家人都是這樣,是不能這麼說的。佛在世的時候,也不是所有的人都是聽佛說法一下子就得初果,也不是!也要結夏安居的時候,用功三個月以後,他得了四禪八定了、得了八解脫了、得初果了,得二果、三果、四果,也還是要經過修行的。也有的人,拜佛作師父,結果他也沒有得初果,什麼也沒有;六群比丘裡面有兩位還墮落了。所以這個修行的事情是各式各樣的因緣,不能一概而論的。 《撰集百緣經》 負則生憂懼.勝則懷欣慶.若能息勝負.最妙第一樂.     二七、福田難遇二七、福田難遇   在《大智度論》上說了一個小小的故事,說在月支國有一個畫家叫千那,千那當然不是我們中國話;這個人他到別的國家、到東印度去做生意,也就是去作畫。在那裡作客作了十二年這麼久,他賺了三十兩黃金,然後就要回到自己的住處、自己的國家。回去自己住處的時候,還沒有到家,就聽到有一個地方有鼓的聲音、打鼓的聲音。他想:﹁是什麼事情呢?去看看!」一看,裡面有很多的出家人。他一看見出家人,心裡面就歡喜,就生起了恭敬心,有這麼多的修行人在這裡,真是好!他就向執事人說:「我想明天請你們吃飯,這麼多的僧人、這麼多的大德,我預備這一餐飯需要多少錢?」那個僧執事說:「要三十兩黃金才可以。」他這個歡喜心就把三十兩黃金完全拿出來,就供養了,然後就回家去了。   回到家去,他的太太就問他說:「你離家十二年,你有什麼成就?」他說:「我賺了三十兩金。」「你這三十兩黃金在什麼地方呢?」他說:「我供養大眾僧了。」他的太太說:「你這個人是不是有神精病呢!怎麼對於自己的妻兒一點也不照顧照顧,拿了錢都送給別人了,自己都不留下來!」就憤怒了,就把他丈夫用繩子綁起來送到官府去、送到一個大官那裡去治罰他。   到了官府這裡來,說:「你為什麼要把你丈夫綁起來?」她說:「他離開了妻兒十二年,一點都不照顧,現在賺了錢,完全送給別人了,這是不合法的,要請大官來治罰他。」這個官就問他:「這也是對,你太太說得對嘛!你怎麼把錢都送給別人,自己家裡面不照顧呢?」然後這個畫家就說:「我前生沒有栽培,所以今生很貧苦,生活很困難。我看見了大眾僧這種修行的境界,我就感覺到福田難遇,所以我趕快去布施、做布施的功德。今生我栽培布施的功德,我來生我就不苦了、我就不再貧窮了。如果我今生再不栽培的話,我來生還是窮,窮了又窮……窮了又窮,我很難解脫這個窮的苦惱,所以我現在做這個布施,就是棄捨貧窮的意思,是頓捨貧窮的意思。」他這麼一說,這個官說:「喔!你是善人啊!真是好!」原來這個官是佛教的信徒,是個優婆塞,所以就是讚歎他好。但是,好是好,現實的問題要解決,家裡面生活困難要解決啊!說是:﹁這樣!我騎的一匹馬送給你,我身上的這些瓔珞也拿下來都送給你,另外再給你一個聚落。」若是用現在的話來說,就是很多的房地產,或者是有幾百畝、幾千畝地,「還有多少房子都送給你。」這個官說:「你家裡面貧苦,僅僅有三十兩金,你能全部的布施,你的功德太大了。譬如說這個人是百萬富翁,送出去三十兩金那不在乎,但是你了不起!你將來的大果報還在後邊,現在這不算什麼!」他就這樣讚歎他。   那麼珍貴的東西送給人,財富多的人也可能不在乎;沒有錢的、財富少的人那就是不容易了,這不是容易的。若說要用自己的身體這個肉去布施,那這一定對身體要傷害了,這個更難了。一般人說父母有病,要吃人的肉、病才能夠好,兒女能把肉割下來供養父母,那不是容易的,但是有人能辦到。能辦得到,這個地方一定有一點般若波羅蜜在裡面,這個人一定是生忍、法忍,這個忍波羅蜜要很強,這個菩薩能發出這種心,能夠有這麼大的忍力,所以他能夠求無上道。 ~~或有行施.金銀珊瑚.寶飾輦輿.迴向佛道.~~ ~~復見菩薩.身肉手足.及妻子施.求無上道.~~     二八、梁武帝二八、梁武帝   從歷史上看,規規矩矩的國王很少,多數都是很放逸的,但是南北朝的梁武帝有些地方是了不起;他提倡吃素,這也不是容易,按在家人來說吃素不是容易的事。梁武帝這個人,五十歲以後他就能修梵行,他也能捨身到廟上去為大眾僧服務,也都不容易。這個梁武帝他還能夠講經,講《摩訶般若波羅蜜經》、還講《涅槃經》,還有註疏,所以他這個境界……他對於佛法的認識可能還是有相當程度的。在禪宗裡面的故事,說是他見到達摩禪師的時候,那一段的對話,說:「我造廟、度出家人,有多大的功德?」問這種話!也許有可能這樣問,但是說:「對朕者誰?」梁武帝問達摩禪師:「對朕者誰?」達摩禪師說:「不識!」我不認識!這句話答覆的是好。其中好像是哪一段的問答不契,和達摩禪師彼此不大契合;但是若從梁武帝的傳、從他佛法的熏習上來看,他這個《摩訶般若波羅蜜》能講,就算是嘴巴皮的佛法,他也是很高的程度了;雖然梁武帝佛法熏習的這麼高,但是他還是凡夫的習氣難改。   梁武帝他是佛教徒,死掉了以後,是佛教的護法;現在這樣說好像是在讚歎他,但是這個話又好像是在譏諷他,是什麼事情呢?他作一個夢,這個夢裡面有人給他一把土!他夢醒了,就對他周圍的人說他這個夢。當然他是皇帝,周圍的人就說:「給您土,這是很好的夢,因為現在還是半壁天下,還沒有統一中國,可能是北朝的天下也能歸於大王所管,要統一中國了,也可能表示這個意思。」梁武帝的心就動了。結果不太久,這個侯景就來投降。侯景是和北魏的領導人有一點問題,有點問題他就來投降,帶領了多少的軍隊、還有很多的土地都歸於梁武帝所管轄。梁武帝心裡面想:﹁我作這個夢,有人送我土,真的有人來送土了。」於是乎他就派他的大兒子領四萬軍隊北伐,要統一中國,結果到那裡,他的大兒子一下子就被人家俘虜了。這樣子你的軍隊喪失了,你的力量也喪失了,而他的小兒子梁元帝在荊州……我在歷史上看,我都感覺到有點傷心。侯景一來以後,他就欺侮梁武帝,結果餓死在台城,有這件事情。   但是梁武帝究竟也還是有了不起的地方,是什麼呢?就是侯景進城了以後,梁武帝坐在金鑾殿上,「你是誰?」呵斥他,而侯景心就跳,不敢說話,就跑了!歷史上有這樣記載。梁武帝自己已經輸了、已經變成俘虜了,然而他還是坐在金鑾殿上、下令,呵斥了侯景,這也是不可思議。我這麼想,就是梁武帝這個人他還是在佛法裡面功德栽培得多了,善神擁護他,所以他還能有這樣膽量,而侯景就有點怕他。但是後來這種情形……他的兒子梁元帝在荊州、象東王時,那時候力量很大的,就是派兵來看一看,然後就走了,不管了。這時候,侯景還沒有進城;其實那個時候,你多用一點力量,侯景就進不來了,侯景的力量不大,一定會輸的。當然這我們可以想到,用凡夫的想法,就是他的兒子認為他父親壽命太長了,你早一點往生,我來做皇帝,大概是這個意思。結果,當然是被侯景欺侮,他是死掉了。   梁武帝死掉了,他另外一個兒子簡文帝做了皇帝,簡文帝又派人給他的弟弟這梁元帝通消息:「你來消滅了侯景,請你做皇帝,我退位。」結果梁元帝不動,後來侯景把簡文帝殺死了,侯景自己做皇帝了;這時候梁元帝下令出兵,一下就把侯景打倒了,自己做皇帝,就是梁元帝。結果他也沒有做幾年的皇帝,就被高陽、高歡……,他們外交上有點衝突,就來了多少軍隊把荊州給包圍了,梁元帝沒有辦法就投降了,投降就殺頭了;皇帝沒有做幾天,就完了。   這梁武帝對《般若經》用過功,對《涅槃經》也用過功,就是《法華經》這一段文忘記了。其實你出家當和尚好了嘛!這個王位就叫兒子做,就沒有事了嘛!就是放不下,但是功德還是很大的。     二九、持戒生忍辱二九、持戒生忍辱   《大智度論》上說一個毒龍的故事,這個毒龍受了八關齋戒,牠受了一日戒。這個受八關齋戒,你受了,受了以後還要念佛、念法、念僧、念戒,也就等於是修止觀了。   修止觀,牠這個時候就到人間樹林子裡面靜坐;靜坐,牠現的就是人身,這個龍是有神通的,牠現人身在那裡端坐,在那裡修六念、或者是八念。修念時間久了,牠就疲乏了、就打瞌睡了;這個龍雖然有神通,一打瞌睡,這個龍王就把本來面目現出來了,就不是人的樣子、是個龍在那裡。這個時候,人間打獵的人,就看見這個龍的皮是金色,非常的美。心裡想:﹁我若是能夠把它拿到了,送給國王有多好!」於是乎這個打獵的人用木杖壓住這個龍的腦袋,然後就剝牠的皮。我感覺這個打獵的人一定也是法身菩薩以上的人、不是平常人。龍這個時候,牠就從睡夢裡面醒過來了,就感覺有人在剝牠皮。這個龍是毒龍,牠這個眼睛若一看你,身體軟弱的人就會死掉;若是身體特別強壯的人可能還不死,但是牠若吐一口氣薰在你身上,這個人也就死了,這個毒就是這麼厲害。   但這個時候,這個龍在想:﹁我今天受一日一夜的戒,要守戒,我不能殺生,好!我就忍受,你剝我的皮,就給你。若是我不忍受,我可以把你這個國土都變成大海,把你整個給翻過來變成大海,我是有這種力量的,現在你這麼小小的人物能困得了我嗎?但是因為守戒,我不要殺生,不要動瞋心。」牠就是忍受,結果這個皮就被那個獵師給剝去了。剝去了以後,這個龍沒有皮了,牠在地上……就想要到大海裡面去,但是地面上有很多小蟲子就來咬牠。咬牠,牠心裡想:「你們咬我,我要到大海裡面去,你們都死掉了,好!我今天這個身體就供養你們,將來我若成佛了,我說法供養你們。」就這樣子,這個龍就死掉了;死掉之後就生到忉利天上去了。   《大智度論》上說:這個龍受了一日戒,而遇到這樣苦的遭遇牠能受得了,這也是忍波羅蜜;而實在是因為有忍波羅蜜,所以這個戒波羅蜜就清淨了。如果你不忍,若是動了瞋心,這個戒就不能持了,所以的確不是容易的事情。 《大智度論》 行者欲令戒德堅強,當修忍辱。所以者何?忍為大力,能牢固戒,令不動搖。     三○、安忍不動三○、安忍不動   在一個組織裡面,某一個人告假要走了,他們一夥人在一起住,他就把自己的行李整理整理就回家去了。回家以後,他才發現弄錯了,他把同事的一條褲子當作自己的,放在包裡面就拿走了。拿走了,那個丟褲子的人一看,我的褲子沒有了,誰拿去了呢?他一想:﹁一定是這個人,被他拿去了!」但是這個人還沒有走,還同他住在一起。他就問他:「我丟了褲子,是不是你拿去了?」就是很忿怒地。那個人說:「是的!我是拿了。不要緊,我去拿來還給你。」他就去重買一件褲子還給他,還給他了就不再說什麼。過了多久,那個告假的那個同事回來了,說是:「哎呀!我搞錯了,這個褲子不是我的,我拿錯了,是誰的?」就還給他。這件事情也可以說是了不起!因為他是受了冤枉,但是他不在乎!     ✽   ✽   ✽   ✽   ✽   朱境宙在《五乘佛法》裡面寫一個出家人的故事,就是我們出家人以前的寺廟不像現在,現在我們出家人都是有福報的人;以前的出家人,那個十方堂裡面大家都是一個通舖,我住的和你都挨著的,就是一個一個挨著,都是那樣住法,我也住過的。其中一個出家人,他就是有多少兩黃金,忽然間發覺沒有了。沒有了,就疑惑和他鄰近的這個出家人,認為是他偷去了,好像很肯定是他偷的。那麼就到客堂裡向知客師報告,知客師父就把他叫去了,就問他:「是不是你偷的?」他好像是也沒有承認、也沒有否認。但是那個知客他也可能欠考慮,就認為:「你不否認,那麼就是承認了!」就是處罰他,然後在額頭面部的地方刻一個字「賊」,然後就驅逐他,遷單了。這件事做過去以後,真實偷盜黃金的人知道了,「哎呀!這個法師受了冤枉,不是他偷的,是我偷的呀!怎麼冤枉他呢!」於是乎心裡不安就去自首,就坦白了。坦白以後,這時候客堂的負責人和那個丟錢的人才知道,這個老修行是有一點修養;你這麼冤枉他,他也不怎麼和你辯解。一般人就是﹁不得了了!你破壞我的名譽……怎麼怎麼的。」他不!就感覺這個人是有修行的。   後來這件事就傳到……,那時候是清朝的雍正皇帝,雍正皇帝是信佛的人,雍正也感覺這個人了不起,就去把這個人請過來。把他請過來,就叫他一個人打禪七,﹁你一定要開悟,如果你不開悟,我要處罰你。」打了一個禪七也沒有開悟,打兩個禪七、打三個禪七開悟了。   這件事我感覺,我們出家人就是應該互相原諒,大多數的情形就是最初開始的時候是無意的、無意的觸惱那個人,如果你能夠原諒了,也就沒有事。如果你若是憤怒了去反擊他,大家就不對了,等到第二次就是有意的了,有意的來觸惱人家,這樣子就不容易和;不容易和的時候,就是用功修行的時候就受傷害,念佛的時候心也不安,有很多都會受到影響,就是人家不遷單,也可能要走了。如果你若是常常的修習這個忍,你的忍力有多少基礎了,這個不如意的境界也能夠忍得住、也是能忍,你其他的功德也會隨之加強了;你若什麼事情都計較,就很難了。 ~~又見佛子,住忍辱力。增上慢人,惡罵捶打,皆悉能忍,以求佛道。~~     三一、修護舍利塔的功德三一、修護舍利塔的功德   這個故事是說悉達多長者、就是祇樹給孤獨長者,這個給孤獨長者他有一個小女兒,他很愛這個小女兒,他到什麼地方去都儘可能的帶他這個小女兒去。他帶她常常來拜佛,她的女兒看見佛也歡喜。有一次來拜佛的時候,他這個小女兒手裡拿著蘋婆果,佛就向她要這個蘋婆果,她就給佛了,佛在上面寫了三個字:『香種稷』。我們在經論上很少看見佛寫字,這個地方說佛在她的蘋婆果上面寫了三個字,然後又還給她。這個小孩可能也不是很小,她就向他父親說:「我想要供佛!」「怎麼供呢?」「想要用香粉塗在佛的房舍,佛住的這個房子內外都用香粉塗上。」說:﹁好啊!」父親就帶這個女兒就回到城市裡面到處去買香木,買回來以後就在祇園精舍一個空閑的地方,就用這個木磨成粉,當然這不是少數的粉可以夠的,所以天天在磨這個粉,這是一件事。   這個時候,另外有一個國家叫尸利國的王子跑到舍衞國來旅遊,各處看,也就到了祇園精舍;到了祇園精舍就看見給孤獨長者的這個小女兒蘇曼娜,一看到這個女孩子相貌非常的美,這個王子心裡就想:我若娶這麼一個太太,就心滿意足了。於是乎……(看這個故事上,這個人有點頭腦),他就馬上到波斯匿王那裡,向波斯匿王要求說:「我在什麼什麼地方看見一個女孩子非常的美,我希望大王能夠同意、能賜給我作婦。」波斯匿王說:「這個是誰家的女兒?」「她是須達多長者的女兒。」說:「你自己去求,不要來問我。」這個王子是有點頭腦,就說:「王若許可我去求、我才去求,請您許可我去求。」波斯匿王說:「好啊!可以!你可以去求。」結果這個王子根本他不去求,同他一道來的不是一個人,他就把其他的人都派回去,自己留個大象,騎這個象就到祇園精舍去了,忽然間就把這個女孩子就抱到象上面,坐在象上就跑回去了,這等於就是搶的了。   這個時候,須達多長者就聽說了,「你的女兒被人家搶跑了!」他就著急了。著急,來不及了,被人家搶走了;他們就結婚了。結婚了多久就懷孕了,到了足月的時候,就生出來十個蛋,每一個蛋開了以後都是男孩子,就生出十個男孩子。這十個男孩子不得了,相貌都是非常挺特莊嚴,漸漸長大了都是大力士,不得了!而這十個男孩子都歡喜打獵,到山野裡面去獵殺這些禽獸。他們的母親這個蘇曼女就說:「你們不要去打獵,打獵不好!」這十個兒子就對母親說:「我們在山野裡面打獵很快樂,母親不要阻礙我們,若是阻礙我們,我們就不高興了。」母親說:「我是愛你們才說這句話,如果不愛,我管你這個事情!」「打獵有什麼不好呢?」說:「你們現在去打獵殺害生命,將來會下地獄;下了地獄,你們的腦袋上就會長出很多的腦袋,一個是豬的腦袋、或者是老虎的腦袋、或者是各式各樣鳥獸的腦袋,然後鬼在那裡射箭、射到你的頭上,長期這樣射,你們在那裡會很苦惱,你想解脫很困難。」這十個兒子說:「母親怎麼會說這種話,是你自己心裡想的呢?還是聽別人講的呢?」母親說:「不是我會說,是佛說的。」「什麼叫作佛?」「你們不知道!迦毘羅衛國的王子出家了,悉達多太子出家以後,在菩提樹下成道了,三十二相、八十種好,無量的光明,有大智慧,能知道過去的事情,能知道未來的事情。」「我們這個世間上還有這種人嗎?」說:「是的!有!」「我可不可以去拜見?」說:「可以啊!」「他在什麼地方呢?」「他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在那裡住。」說是:「我們願意去拜見!」說:「好!」   這蘇曼娜就領著他們,回到舍衛國就先來拜見父親、拜見外祖父,外祖父一看這十個兒,很歡喜,很可愛。須達多長者他是初果須陀洹、是聖人,他得到四不壞信,對於佛的信心是不得了,所以就帶著這十個外孫就來見佛。一見佛,這十個男孩子非常地歡喜,佛為他們說法,得須陀洹果。有善根的人就是這麼容易得聖道,所以我們應該努力栽培自己。得了聖道以後,就要求要出家做比丘,佛說:「你們有沒有問過你們的父母?」這時候可能是已經制了這條戒了。他們說:「還沒有問。」這時候須達多長者說:「我是他們的外祖父,我也有權利,我可以許可!」那麼就出家做了比丘;做了比丘,佛又繼續說法來教導他們修行,他們修行也很容易的就得阿羅漢果了。   得了阿羅漢果,這時候阿難尊者就問佛:「這十個孩子相貌堂堂,生到國王富貴的家裡面,有這麼大的福德;現在遇見佛又很容易的得了聖道,世間上的好事都叫他們拿去了,他們是怎麼一個因緣?有什麼善根會這樣子呢?」佛說:在毘婆尸佛的時候,佛在世說法以後入涅槃了,佛弟子為他起塔,但是這個塔壞了,有一個老女人看見佛的塔壞了,就發心來修這個塔。修的時候就來了十個男孩子,就問這個老女人說:「你在這裡做什麼?」說:「很多人來這個塔這裡拜佛的舍利、栽培善根,現在塔壞了,大家恭敬心生不起來,就不能栽培善根了,所以我發心把它修好,大家可以繼續栽培善根,是有大功德的。」這十個男孩子說:「你一個人辛辛苦苦,我們幫助你,同你合作。」說:「好!」這十個男孩子就幫助她修塔。他們把塔做的很莊嚴,心裡很歡喜,就說:「你說造塔有功德,將來我們若得果報的時候,願意給你作兒子好不好?」這老女人說:「好啊!」所以他們就發了這個願。   發了願以後、死了以後,從毘婆尸佛一直到釋迦牟尼佛一共九十一個劫,這麼長遠的時間,這十個男孩子和這個女人,天上、人間,常是富貴在一起,常是在一起享受富貴,身體健康心情快樂;有三樣事,人所不及。是什麼樣事情呢?第一個是形體端正,他們這幾位相貌都是特別莊嚴的,這是一樣。第二樣,眾所敬愛,不管是任何人看見他、就是他的怨家看見他也歡喜。第三樣,恒得長壽,壽命特別長,比一般人都長;有這三種功德。他們這十一個人,九十一個劫不墮落到三惡道,就是修塔的功德使令他們常在人間、天上享受五欲之樂的。因為是修塔,所以現在就遇見了佛,遇見了佛也得了聖道了。   《金剛經》上的意思:福不能趣菩提,二能趣菩提;但是福能支持你的智慧得聖道,福若是不夠、太缺欠了,得聖道也是困難的。除非你的智慧、般若的善根栽培地特別勇猛,福雖然稍差一點,也還容易得聖道,但是這種情形也不是太多。所以福報的支持、再加上般若善根的栽培,就容易得聖道。佛法是重視智慧的,但是在經上看也重視修塔,因為這個也能幫助佛教的住持、常住世間,有這種助力的,這是修福。     三二、厭離心三二、厭離心   有一個有錢人,他有一隻狗,他和這個狗也是有緣,就帶這個狗到一位法師大德那裡去歸依,就給這個狗歸依。給這個狗歸依的時候也照常舉行儀式,歸依完了的時候,就有一件事,他也許也問別的人了,但是他也來問我。他說是:狗歸依的時候,這狗的眼睛就一直地流淚,是怎麼回事情呢?問我。我說:「可能是這樣子,就是這個狗在歸依的時候牠知道,知道這一位大德,歸依佛、歸依法、歸依僧,牠明白這件事。明白這件事,牠自己思惟牠自己的過去就後悔了;以前做人的時候做過很多非法的事情,就是犯戒了,違犯了佛的戒、造了罪,所以現在墮落成狗的時候在狗的果報很苦,後悔當初做了很多錯誤的事情所以就流淚了,是這麼回事。」   也有人說:做狗也是很快樂嘛!其實不是!這看出來狗很苦惱,這時候這個狗牠也有厭離心,牠知道狗是很苦;鬼也是很苦的、也有厭離心,那麼它應該能接受佛法的教化啊!不是!它缺少另外一個條件,就是身體是修道的依止,你要有一個好的身體你才能修道,就是人的身體可以,天人的身體也可以,三惡道眾生的身體就不行,它那個身體它有很多問題,就是它想要修行也修行不來的;所以你有厭離心是可以了,但是另外缺少一個條件,就是身體不是修行的依止處,不可以。   人的身體雖然也不那麼理想,但是如果你沒有什麼特別嚴重的病痛,它對於你內心修止觀的時候、你念佛的時候無障礙,你能夠專心的去念佛、專心的去修止觀,這個身體無障礙、不妨礙你,這個身體可以為你作修道的因緣、作為你修道的依止處。天上的人更是可以了,他的身體比人要強的多,當然是可以作為修道的依止,但是要具足有厭離心才可以,而諸天就是這一樣不如人,所以說要在人間栽培善根了。說是他原來在人間的時候是信佛,生到天上去的時候他沒有忘、他還信佛,於是乎他在天上還能修行佛法,但是也不容易,也不如人好。說釋提桓因他是很信佛,都證了初果的人,初果是聖人了,但是他回到天上去,人家問他:「你到人間去聽佛說法,佛說的什麼?」他說:「我忘了!」這是什麼呢?就是天上的五欲之樂太勝了、太殊勝了。我們人也就是為欲樂所迷,所以修行就很困難了。 《大寶積經》 見生死過患,而生厭離心。怖畏三界獄,勤心求捨離。     三三、障道因緣三三、障道因緣   律上提到說:我們出家人有病了要去看醫生,目犍連尊者他有些徒弟也是有病了,這個時候佛在世的時候有個醫王就是耆婆,藏經裡面有說到他的事情。目犍連尊者就想到天上去問問他:﹁比丘有病怎麼辦?」問他,當然目犍連到天上很容易,就到了。   到了天上的時候,看這個諸天駕著車很忙的都過去了,一個一個都過去了,也沒有人睬他。看到耆婆來了,但是耆婆從這裡經過的時候,就舉了一個手打打招呼,然後也就走了。目犍連尊者說:﹁在人間的時候耆婆是我的弟子,現在你生到天上了對我就這樣子!」若是我們就是無可奈何,目犍連尊者那樣對他是不行,他就用神通,一使用神通這車就不動了,不能走了。不能走,耆婆就知道了,知道這是師父的神通力、你不能動的,只好下車,同目犍連尊者打招呼,說:「您來這裡做什麼?您不要怪我,您看這麼多天上的人,哪一個人睬您呀!只有我還招呼招呼。您是知道的呀!我們天上的人很忙的,很多的節目要去享受,很忙的!」目犍連尊者說:「我有事情才來找你,不然也不來。」「什麼事情?」說:「我們人間的比丘有病怎麼辦?」耆婆說:「比丘有病以減食為良藥,就是少吃東西就好了。」他就走了。   說這個故事不是減食為良藥的事,是說天上的人太忙了;就是他那個五欲之樂是太殊勝了,這個心為欲所迷不能不去。我們人間的人生活困難,為了生活不得不去工作;天上的人生活沒有困難但是迷惑,也是很忙,想要修行就很困難,不容易的,所以想要修行還是在人間。若是在人間修行,有了多少修行生到天上去,那又好一點。天上的人身體特別好,可以做修學聖道的依止處,但是厭離心不容易生起,有這個困難。色界天以上的人修學聖道更是困難,因為他們有殊勝的禪定樂,那是更不容易了。所以有的梵天有的人信佛、想要到人間來聽佛說法,有的梵天不信佛的就說:﹁你到人間聽佛說法,聽他說什麼法呢!我們在這裡怎麼怎麼,不也是很好!」有的天就是這樣子。所以到天上去,雖然是有欲樂、有三昧樂,是人所歡喜的,但是有障道的因緣,那就是障道的因緣。我們人間雖不太好,但是修行還比較容易,當然這也要有一點善根才可以,沒有善根就是不容易。     三四、自在力三四、自在力   以前聽說一個小小的故事,就是一個砍柴的人到山裡面去砍柴,看見兩個人在那裡下棋,等到下棋下完了的時候,他一看看自己……他是拿著一個斧頭要砍柴的,這個斧把子都爛了。等到他回家去,都看不見他家裡的人了;後代的人說:「是!我們聽說很久很久以前,我們有一個老人到山裡頭失蹤了!」就是不同了。那麼這裡面發現一個問題,就是那兩個下棋的人是神仙,不是我們一般平常的人,也就是得了四禪八定的人,他們的時間和我們的時間不一樣;這個凡人去山上砍柴、和看他下棋的時候,他能夠用他的時間、用這神仙的時間,所以柴夫他自己也不知道,過了多少年了也不知道,還在那裡看那個棋,這是一件事。     ✽   ✽   ✽   ✽   ✽   說是釋迦牟尼佛到天上去為母說法,到了天上的時候,這個釋提桓因他就知道這個問題,知道天上的時間和人間不同,所以他就問佛,說:「世尊!您在這裡要為母說法、為我們諸天說法,您是用人間的時間?是用天上的時間?」所以他就知道這件事。佛就說:「我用人間的時間,不用天上的時間。」這就是佛有這個自在力,我到不同的國土去,我願意用什麼時間就用什麼時間,我不用你的時間、我還用人間的時間。釋提桓因一聽佛說用人間的時間,釋提桓因就按人間的時間為佛準備飯,到時候也要吃飯。諸天就看佛隔一會兒就吃飯、隔一會兒就吃飯,就是有這個問題。   這個問題就是,剛才說那個普通的人去看神仙下棋,他沒有這個自在力,他就是隨他轉了、隨這個神仙轉了,沒有這個自在力。佛就是有這個自在力,可以願意怎麼決定就怎麼決定,不是隨他轉的。 ~~六十小劫,身心不動,聽佛所說,謂如食頃。~~     三五、比丘尼的善巧三五、比丘尼的善巧   這個故事是在釋迦牟尼佛滅度以後,在優波多尊者的時代發生的事情。那個時候有很多的商人要到海裡面去取寶,但是海裡面有很多的危險,就是冒險要去取寶、心就不安,心不安、大家就發願,信佛的就求佛、信上帝的就求上帝了:﹁願幫助我們脫離危險,安全的回到閻浮提來,我們取到了寶,然後我們設一個無遮大會,請一切的沙門,供養他們。」發了這個願,然後這些人就出發了,就到海裡面去取寶。   這個時候有個比丘尼,這個比丘尼不是一般的人,就是已經有三明六通的大阿羅漢了,她是這麼一個程度的人。這一天她也聽說了這個事情,她就入定,看一看這些商人到海裡面去取寶有沒有成功呢?成功了!安全地回來了!回來了以後,他們也的確是按他們原來的諾言,請了很多出家的比丘這些修行人,還有其他的沙門都供養了。她再看,在出家的比丘裡面誰是第一上座?一看,不是優波多尊者,是另外一位老比丘,這位老比丘他的戒臘是最高的。我們釋迦牟尼佛的辦法,不管你是凡是聖,你受戒最早、你就在前座;你是阿羅漢、但是你受戒晚、你在後邊坐,佛是這樣子規定。這個比丘尼一看,喔!這個老比丘在第一上座,她就出定了。   出定了,她就到這個老比丘這裡來,可能彼此也都是認識的,這個比丘尼就對這個老比丘說:「您不莊嚴!」這個比丘尼就走了。我們看經論上,聖人他們和我們凡夫說話,多數是很簡單幾句,不是累累贅贅的說了很多話,不是!就走了。走了,這個老比丘心裡想:﹁她說我不莊嚴,我什麼地方不莊嚴?我很多天沒有理髮、沒有剃鬍子了,我去理理髮、剃剃鬍子。」然後這個比丘尼就回到自己的住處了,又入定,再入定看一看,這個老比丘有沒有聽懂我的話呢?沒有!沒聽懂!過了多少天這個比丘尼又來了,來了又對老比丘說:「您不莊嚴!」這個比丘尼就走了。走了,這個老比丘也還算是了不起的人,就是人家說了一句話當一回事,他心裡就想:「喔!我不莊嚴,我已經理了髮、剃了鬍鬚了,還不莊嚴什麼呢?我很多天沒有洗衣服、衣服破爛了,我把衣服洗一洗補一補就是莊嚴了。」   這個比丘尼過了多少天又來了,又對他說:「您還不莊嚴!」又說個不莊嚴,這個老比丘就有點不高興了,老比丘說:「你第一次來說我不莊嚴,我理了髮、剃了鬚。第二次說我不莊嚴,我把破爛衣服補一補洗一洗,這就好了嘛!還有什麼不莊嚴呢?」比丘尼說:「您知道嗎?很多去到海裡面取寶的人,回來的時候設一個大會。其他的我們不說,在佛法裡面請了很多的大比丘,第一上座是誰?」他說:「我不知道。」「就是您!就請您在第一上座。您知道嗎?很多的都是大阿羅漢,優波多尊者您知道、都是大阿羅漢,他們都在您下面坐,您知道嗎?這些商人供齋的時候,若是我們出家人要給他祝願,給他們祝願的時候要第一上座來祝願,就是要您來祝願,您知道嗎?」他說:「我不知道!」說:「您是第一上座,您到今天您還不是阿羅漢就是不莊嚴,是這個意思,您知道嗎?」   這時候一說這個話,這個老比丘就流淚了,說:「我現在年紀大了,一坐久了腰痛,就是不能修四念處了,這個心力不夠了,不行啊!這個我辦不到了!」這個比丘尼說:「不是!您說的不對!您知道嗎?優波多尊者是很有名的大阿羅漢,很擅於教人得聖道的,您還是可以去親近他的,他還是能有辦法幫助您的!」說:「是嗎?那好,我去!」這個老比丘就把住的地方打理打理,然後就到優波多尊者那裡去了。到了那裡,優婆多尊者遠遠的去歡迎他,歡迎這個老比丘來。(你看這就是聖人,會這樣做。)來了的時候,優波多尊者給他拿洗腳水、給他洗腳。這個時候,這個老比丘洗完了腳,就對旁邊的人說:「我要見優波多尊者!」他們就說:「剛才歡迎您的那一個,來給您打洗腳水的那個就是優波多尊者。」「哎呀!(我們是常念阿彌陀佛,他可能沒有),是啊?」他心裡面很感動,就去拜見優波多尊者,就說明來意:「我要發心修行!您們都得阿羅漢果,我還沒有得道,我想要在佛法裡面要有一個好的成就。」說:「好!您可以,請您在這裡好好住。」住下來以後,就是同大家都到禪堂裡坐禪。   坐禪的時候,當然優波多尊者是無相好佛,那是大菩薩境界,所以他都是……,我們用凡夫的心理去推測他,他也是預先有安排的,就是請來了很多的大阿羅漢同時都在禪堂裡坐禪。坐禪的時候,這個老比丘坐在那裡,當然不會一下子就腰痛腿痛,但是到那兒一坐禪就打瞌睡,這個奢摩他、毗婆舍那都修不來,就是一直地在那裡打瞌睡;可是呢……這打瞌睡也不能老打瞌睡,忽然間就醒了,一看,周圍的這些大阿羅漢都入了火光三昧,放大光明的境界;他一看見這個境界,這個精神就來了,他也就按照優波多尊者的開示,就這樣子修四念處。這樣子一天、兩天……(那上面沒有說時間),得阿羅漢果。那個文上沒有說時間,但是看那個情形不是很久、沒有多久他就得阿羅漢果了。   得了阿羅漢果,他就拜辭了優波多尊者,就回到自己住處。這個時候……我們凡夫當然什麼事情或者通個電話,或是還要寫封信……怎麼的,聖人不是的。這個比丘尼她一入定,她就知道這個老比丘回來了,那麼她也就在一個適當的時候她來了,來了就向這個老比丘頂禮三拜,說是:「今天您才莊嚴!」說了這麼一句話。這個老比丘說:「多謝你的指導,多謝你的恩德。」說了這麼一句話。以後果然是……到海裡面採寶的人都回來了,回來了果然設了供齋大會,還都是按照比丘尼說的那樣子,就是這個老比丘第一上座,他就為這些商人祝願,祝願也說的很簡單幾句話,也不是很多。   這件事,我們若讀︽法華經︾〈序品〉上的這一段文:「皆師妙光,妙光教化,令其堅固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若是別人教化,那就不一定。現在說這個故事,這個老比丘是優波多尊者令其堅固、堅固他的正念,所以他能得阿羅漢果;若不是優波多尊者,這個事情就困難,這個事情就不容易。所以我們出家人拜師父,的確是要拜師,但自己也要努力,自己不努力也是不行。這當然也是這個老比丘和優波多尊者有因緣,人若有緣事情是好辦一點,這也是有關係的。這個故事是出在《阿育王傳》,優波多尊者有很多的故事在那裡邊。     ✽   ✽   ✽   ✽   ✽   在《大智度論》裡面也提到一件事,就提到優波多尊者的時候,有一個比丘尼,她的壽命很長;佛在世的時候,她看見過佛的。優波多尊者來見她的時候,就請問她佛在世的情形,有這麼一段文。但是那個比丘尼心非常地細緻,預先的安排一件事,就是房子有門,這個門可不是現代這種門,是另外有開關的門。在門的後邊,附在那上面一個油碗;優波多尊者是大阿羅,他開這個門的時候,這個油碗裡面裝滿了油,這個時候他和老比丘尼見面的時候,老比丘尼就說幾句話,就說:「佛在世的時候,這六群比丘有很多很多的問題,為佛所呵斥;但是他來到我這兒的時候,這個油沒有灑在外邊,開這個門一動的時候,這個油碗的油不灑在外邊。你今天來了,這個油灑在外邊了。」這等於是呵斥優波多尊者了,這個比丘尼這樣子!   前面那個故事,那個老比丘自己認為自己已經沒有希望得聖道了,但是由於那個比丘尼的鼓勵,得了聖道。這兩件事都看出來,比丘尼不得了,比丘尼對比丘的幫助很大很大,連優波多尊者都受她的挑剔,有這種事情。當然這個比丘尼的身分是很高的,不是一般平常的比丘尼。而在今天的佛教看來,好像是比丘尼較興盛,比丘似乎就稍嫌少一點了,這就是我們比丘應該還要努力,比丘尼也應該努力。 ~~為人演說……教化,令其堅固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三六、汝當自努力三六、汝當自努力   經上有說個譬喻,說是國王本身沒有什麼智慧,就隨著大臣來決定事情,而這個大臣是個奸臣,就隨著這個奸臣去做很多很多不利於老百姓的事情,對於老百姓的任何事情都不大真實的明白,這是一個事情。第二就是國王他本身沒有什麼智慧,但是遇見一個好的臣,一個良臣。唐太宗對魏徵說:「你是忠臣。」魏徵說:「不要說我是忠臣,說我是良臣。」說是:「良和忠有什麼不同呢?」魏徵這個人是有智慧,說:「忠就是唯命是從,您國王叫我做什麼,我就做什麼,我忠於國王、忠於大王。大王如果下命令叫我做壞事,我也聽命令,那麼這叫忠臣。良臣不是,我也是忠於您,但是錯誤的事情我不聽命令的,我一定讓我們的王是一個有利益於老百姓的,是做這個事情;有害於老百姓的命令是不做的,這叫作良臣。」   佛說:﹁諸法實相義,已為汝等說。」這個意思就譬喻我們眾生這個心,就譬喻我們這一念心是無記性的,它和善心所在一起就做好事、做有道德的事情,與惡心所在一起就做不道德的事情;但是它本身是無明、沒有智慧明,所以把事情都搞錯了,不知道世間上究竟怎麼一回事情,諸法實相不明白。佛是開示悟入佛之知見,有大智慧了、有一切種智了,有大圓鏡智、有平等性智、有妙觀察智、有成所作智,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圓滿了,有這樣的大智慧見到諸法的真實相了,不是凡夫肉眼的境界,這樣子才能夠得大安樂、得大解脫、得大自在的。     ✽   ✽   ✽   ✽   ✽   南傳《法句經》上有一個偈:「汝當自努力,如來唯說者;隨禪定行者,解脫魔繫縛。」「汝當自努力」你們應該自己要去努力修學佛法。「如來唯說者」佛只是給你講一講這個道理,只是說一說,告訴你什麼是壞的、什麼是好的,什麼是安全的、什麼是危險的,告訴你怎麼樣走這一條路能到涅槃那裡去;只是這麼告訴你、只是一個說而已,你要自己努力。不是說『我加被你!』你自己不用努力,我就給你一個須陀洹果、給你一個阿羅漢果、給你一個三摩地、給你一個無生法忍,不是的!你要自己去修行。諸佛為說者,汝當自努力!「隨禪定行者,解脫魔繫縛」,你依照佛所開示的奢摩他、毗婆舍那,就是禪,所開示的四念處就是禪,三十七道品、六波羅蜜,這一切的佛法,你能這樣隨順修學,「解脫魔繫縛」,煩惱魔也不會繫縛你,天魔也不敢搗亂了,你就得解脫了。     ✽   ✽   ✽   ✽   ✽   我們凡夫當然有一種依賴性,就是我固然自己要努力,但是你也幫幫忙;求佛加持、摸摸你的頭你就好了……或是怎麼怎麼的。我看佛很少這樣做!在律上看,有病比丘也有這個事情,佛就是和阿難尊者合作,有時候釋提桓因也來;這個病比丘自己大小便都不能控制,所以很髒了,佛就把他的衣服什麼的……通通拿出去洗了,把他的身體也洗乾淨了,然後佛就摸摸他的頭,有這個事情,然後這個病比丘病就好了,佛為他說法,也有得阿羅漢果的。在《阿含經》上看,有很多因為病,在病的時候,病比丘就和其他的比丘辯論佛法;所以辯論有好處。但是那都是很剛強的人,都是意志特別堅強的人,他不屈服,說:﹁有病!我就是沒有病!」他就是這個態度。所以他就和其他的大眾僧辯論佛法,而大眾僧也是慈悲,就是像佛說法那樣:色無常、無我無我所、無受想行識……怎麼怎麼的這樣講,他就隨文自己也這麼觀、這麼思惟,就得聖道了,也有這個事情。這就是自己肯努力,就會有成就。 ~~諸法實相義,已為汝等說。汝一心精進,當離於放逸。~~     三七、善惡都是可發之機三七、善惡都是可發之機   有一個老人很老了,年紀很大了,他的兒女常常照顧他,久了就有點討厭了。討厭,這個老人心情就不快樂,說:﹁我出家好了!我去做比丘去!」就到祇洹精舍來。到這兒來……,人總是這樣子嘛!我先找一位好的大比丘,拜他做師父,先去找舍利弗尊者。舍利弗尊者一入定、一看,這個人沒有善根,說:「你不要出家,你回家去吧!」他一看,這位大比丘不收留,還有別的比丘,就到別的比丘那裡去要求出家。別的比丘說:「你一開始就到我這兒來要求出家呢?還是見了別的比丘呢?」說:「我剛才見了舍利弗尊者。」說是:「舍利弗尊者若不收你,你就走好了,我也不收你。」這五百阿羅漢都不收。不收,那麼他就到廟門口去哭:「我在家我兒女討厭我,我現在要出家,這些大比丘也討厭我、不收我做徒弟,我死了吧!」就在廟上哭。   這時候佛來了,問說:「你哭什麼呢?」說是:﹁如此……如此,我不想活了!」佛說:「誰是三大阿僧劫成佛的?是我!不是舍利弗尊者、不是五百阿羅漢,他們說你不能出家、不算數,我收你做徒弟!」他破顏為笑:﹁哎呀!真是難得!拜佛為師,比舍利弗尊者更好!」但是佛實在就是命令目犍連尊者收他做徒弟。那麼目犍連尊者看他年紀大了,你教他修四念處也很難,先要警覺他一下,就帶他到海裡,叫他閉上眼睛、抓住目犍連尊者衣服的一部分,一下子就騰到虛空裡到大海裡面去了,到了一個地方下來了,在一個地方行,目犍連尊者就問他:「現在行的這個地方是什麼你知道嗎?」他說:「我看像一個魚,但是又看不太清楚。」說是:「這原來是一個大魚,這個魚很大很大的,從海裡面死了漂到這裡來。大海水不藏死屍的,所有死了的東西都漂到海邊來了。」問說:「你知道這是誰嗎?」說:「我不知道!」說:「這就是你前生的身體啊!」說是:﹁我怎麼做了大魚呢?」說:「你前生做國王,傷害了很多的老百姓,所以你的罪就是做了大魚了。你今生要來出家,你如果不精進修行,你還要回到三惡道去的。」他心裡很驚恐,回到廟上來就聽師父的話,好好用功修行得了阿羅漢果。   得了阿羅漢果,就有人問,可能是阿難尊者問佛,說:「舍利弗尊者及五百阿羅漢都不收他做徒弟,說他沒有善根,佛怎麼說他有善根呢?」佛說:「久遠久遠以前,超過了阿羅漢的神通之上,他是個砍柴的人,在山裡面遇見了老虎,看見老虎來了他就跑到樹上去了,就是念『南無佛!』那時候栽培了一個善根,這個善根現在成熟了、好好的教導,這個善根一發動了就可以得阿羅漢果的。」   這個故事正好是說:「一稱南無佛,皆已成佛道」,不過這裡是說得阿羅漢。那麼他到樹上去能稱南無佛,這件事一定是有個因緣的,不會突然間就稱南無佛的,一定是到廟上去過、有去過寺院;所以人修廟是有功德的,你修了廟就會有出家人在那裡修行,有居士來就栽培善根。這個老比丘是叫福增比丘吧!他可能是在寺院裡面拜過佛、見過出家人、聽過佛法,聽說過念佛有功德,一定是有這樣栽培過善根的。但是佛沒有說他是拜過佛、讀過經、靜坐過,有這些個善根成熟,佛沒有這麼說;佛說他在那個樹上,老虎來了,他念「南無佛」,這個善根成熟了。   這個地方怎麼講法呢?這個道理怎麼講呢?就是沒有老虎來的時候,在廟上很安全地見到出家人、或者是聽經、或者拜佛的那個誠心沒有力量;誠心沒有力量、所以栽培的那個善根也沒有力量,等到到了野外去看見老虎來了,這時候念南無佛的心非常地誠懇,就是老虎是他的善知識了,就是有可發之機。「機者動之微,吉之先現」,這是一個大吉祥的事情,最初現出來的那一點點叫作﹁機」,有可發之機。當然也可能老虎就是老虎,並不是佛菩薩示現,但是他就在這裡就栽培善根了,那一點善根在他心裡面要超過了阿羅漢的智慧,這麼久遠以後,還是要他兒女討厭他了、他才要出家,這都是有可發之機,使令他那個善根動起來,叫作「機」。   有的人,譬如說是遇見老虎了、遇見毒蛇了,「哎呀!南無佛!南無觀世音菩薩!」因為害怕了,害怕老虎、害怕毒蛇;遇見土匪了要拿刀、生命財產不安全了……「南無佛!南無觀世音菩薩!」念佛、念菩薩。說是遇見老虎不好、遇見土匪不好,但是這個地方有可發之機,令你向佛菩薩有要求的一個動機就發出來了;發出來了,你從此……從這個地方就開始與佛法接近了。當然也是有人,他並不是說有病了、有什麼苦惱的事情才要出家,不是!他就是對於佛法有歡喜心、一心要修行,這是善,這個善是他的可發之機。有的人遇見逆境,「哎呀!我的兒女對我瞧不起不照顧我,我心裡苦惱,我要去修行!」這個不如意的事情也是可發之機。所以善和惡在佛法來說,在佛菩薩大智慧來說,真是巧把塵勞為佛事。我們看這個人這麼壞,我不要睬他;可能他先成佛也不一定。善惡在佛菩薩來說都可以為佛事的,都是可發之機。 ~~不思議業力,雖遠必相牽,因緣會遇時,隨緣即得度。~~     三八、勇猛精進三八、勇猛精進   〈方便品〉說的「盡行諸佛無量道法」這個是修行,若是你聽聞了佛法而沒有修行、不按佛法去修行也是白聞了,佛法等於沒有聽聞了。這個「道」就是菩提道、或者是涅槃的道,就是向無上菩提那裡去的道路。這條道路,我們通常說三十七道品是無上菩提的道路,或者六波羅蜜也是無上菩提的道路,他能盡行,再加上「勇猛精進」,他修行的時候是很勇猛、不是怯弱的,是精進地那麼樣去修行,那可是不簡單的事情。   看《涅槃經》上,那個雪山大士聽到一個羅剎鬼念:『諸行無常,是生滅法。』雪山大士聽聞了這兩句話,感覺這個意還不具足,應該還有下文,就向這個羅剎鬼請法:﹁你還要把下文再說出來。」羅剎鬼不說。說是:「我現在饑餓了要吃東西。」「要吃什麼?」「我要吃新鮮的肉才可以。」這個雪山大士就能把自己的生命這個身體獻給他,「好!你給我說法,我可以給你。」就是用生命去學習佛法,獻出來自己的生命去學習佛法。   說這是聽聞佛法,而實在這就是在實踐,就是實踐自己的施波羅蜜;為了成就般若波羅蜜,要先修施波羅蜜;這個施波羅蜜用自己的生命去學習佛法,這就不是簡單的事情;而這個雪山大士能把自己的生命一下子就可以決定:﹁好!我供養你!」這個求法的心是非常地勇猛。我們在經論上看,還有其他的佛菩薩行菩薩道的那些勇猛的事情、那些精進的事情也是很多很多,能夠精進不懈怠,因為法身菩薩他那個的身體是無漏的境界,比較容易,他沒有身體的問題,不會感覺太辛苦,所以法身菩薩勇猛精進地去修學佛法不是太難;最難的就是肉身的時候,因為這個身體不是特別堅強,這個肉身他的體能、他的功能不是那麼厲害,你要叫他用出來這樣的力量不容易、是很難的。   但是為什麼那樣的菩薩能做到呢?就是他長時期的有般若波羅蜜的熏習,也有禪定的力量,長時期的觀察這個身體如幻如化、觀察這個身體是畢竟空的,你常常這樣觀察,對這個身體的執者也就輕了,若是沒有我我所的執著那就是聖人了,無我是聖人的境界;接近聖人的這些修行人,他要長時期的用般若的智慧去觀察,他這個勇猛他就能來,到時候要犧牲自己的生命,在他的智慧觀察感覺到不算一回事,所以他能做到這一點。若是得無生法忍以後、在八地菩薩之前,就還是肉身菩薩的時候,當然也比凡位容易,但是還不如法身菩薩的境界;這個時候雖不那麼容易,而能夠勇猛精進也是特別值得稱揚讚歎的,也因為勇猛精進,所以他能夠在佛法裡面有很大的成就。 《大般涅槃經》 諸行無常.是生滅法.生滅滅已.寂滅為樂.     三九、優波多尊者三九、優波毱多尊者   優波多尊者生在佛滅度後百餘年。佛在世的時候他是個外道,那麼他就感覺到舍利弗尊者的智慧的確是高深、令人羡慕,他就去拜佛、去問佛,說:「我也想出家、想要修行,我出家修行以後,我的智慧能不能趕得上舍利弗尊者?」佛說:「不能!你的智慧不能!你得了阿羅漢果,出家怎麼修行,你也不如他!」說是:「若那樣,我不出家!」佛說:「不出家就不出家。」   但是這個人有善根、終究是會成功的;佛滅度後百餘年的優波多尊者就是那個外道,所以優波多尊者也是了不起,也是大智慧的人。這也就看出來,那個外道本來也是很聰明,他就感覺到舍利弗尊者智慧是不得了。舍利弗尊者是很有學問的人,讀書很多很多,而且又得了阿羅漢,有出世間的智慧、也有世間的智慧,這也是累世栽培的。     四○、禪門公案四○、禪門公案   前面講過一個比丘尼的故事,這個比丘尼去鼓勵那位老比丘、成功了,這就是團結、這就是合作,使令人有進步這是對的。那是說印度佛教的事情,現在講一個我們中國佛教這個比丘尼對比丘的事情,好像也有點差不多。這是禪宗語錄上說的事情,說是有一位叫作俱胝的和尚、俱胝禪師,或者說是俱胝法師、俱胝比丘也可以。這位法師住茅蓬,說是天台金華山,他是金華山的人或是怎麼的?說得不是太明白。就是在天台這個地方造個茅蓬,可能也不是他一個人,他就是在那裡住茅蓬用功修行。   這一天來個比丘尼,這個比丘尼的名字叫作實際。這個實際比丘尼戴一個大帽子、叫作笠,這個帽子很大,如果太陽熱大概可以當傘用;她戴著這個笠、手裡還拿個錫杖,就到俱胝比丘這裡來了,來了繞他三匝,就說:「你道!」意思就是:「你說!你若能說得對,我就把帽子拿下來;如果說得不對,我就不拿。」這個比丘沒有話說,不知怎麼講。「道!」叫我說什麼?他就是說不上來。這個比丘尼還算好,又說一次:「你道!我就把帽子拿下來。」連續這麼三次,這個比丘沒有話說。當然比丘可能會明白,這個「道」就是讓我說說佛法,『什麼是佛法?』或者說是達摩禪師西來意,『什麼是西來意?』他可能知道她的要求是這樣子,但是說不上來、只好默然。默然,這個比丘尼就要走了。這時候,這個俱胝和尚說:「現在太陽要落了,你何必還走,在這裡住一宿。」不過這我也不太明白,這個比丘怎麼留一個比丘尼在你這個地方住?這我也不明白。這個比丘尼還是這個態度,「你道!我就在這裡住一宿;你道不上來,我就不住。」結果也是沒有話好說,比丘尼就走了。   走了以後,這個俱胝法師等於就是受了這個比丘尼的一個刺激,心裡就波動起來了:「哎呀!我是個大比丘,這個比丘尼來了我不能道!默然!」就是感覺到很慚愧了。說是:「這樣子,我不住茅蓬了,我要出去參學!」必是對他左右的人說這個話,當然還是住了一宿,事情安排安排住了一宿。這一宿作個夢,夢到山神來了對他說:「你不要走,過幾天有大菩薩來為你說法。」他一醒來是個夢,「這個夢可不可以相信呢?好!我等幾天也不是等很久嘛!」就暫且不走了。   過了沒有十天,大約八、九天也可能,天龍和尚來了,天龍禪師來了。來了的時候,喔!這個和夢裡的境界相合了,這個俱胝法師很歡喜,很恭敬地來招待這位天龍和尚,就把頭幾天那個比丘尼來過的這一段話很坦白地說出來,說:「我感覺到很慚愧,想要出去參學去,我又作個夢,果然今天你老人家來了,希望您老慈悲教導我!」這個天龍和尚:「好!」一豎手指頭,就是這樣開示他佛法。而這個俱胝和尚也必是有大善根的人就開悟了,就是沒有說什麼話、就豎個手指頭就開悟了。這個禪宗的事情總是說不立文字,你們教下的人一定要看經書才明白,但是禪宗不立文字,其實這個不立文字的話……連豎手指頭也在內的,這也是文字嘛!不能說這不是文字;這個話就是開悟了就是了。     ✽   ✽   ✽   ✽   ✽   再說這個臨濟禪師,禪師語錄上就是說他好像一出家做比丘就來參學黃檗禪師,他請問了三次都被黃檗禪師打了香板。你問他:「什麼是佛法大意?」他就打你香板,問了三次被打了三次,臨濟禪師就想要走;另外有個首座和尚就感覺到這個年輕人不是平常人,是一個棟樑之材、是個有用之人,一定要想辦法攝受他,就說是:「你要走、你不能這樣就走,你一定要向黃檗禪師告假。」「好!好!」這個首座和尚也先到黃檗禪師那裡安排了一下。他告假的時候,黃檗禪師說:﹁你一定要到什麼什麼地方,到一位大愚禪師那裡去,不要到別的地方去!」他還算好,也就是依教奉行了。   去到那裡,那位大愚禪師問:「你從什麼地方來?」說是:「我從黃檗禪師那裡來。」﹁黃檗禪師有何言句?跟你說了什麼佛法?」說:「沒有說什麼佛法,我向他請問三次『什麼是佛法大意』,他就是打我香板,別的話什麼也沒有說。」大愚禪師說:「這是黃檗禪師老婆心切,他是特別慈悲你!」喔!這一句話他開悟了,臨濟禪師就開悟了、就明白什麼是佛法大意了。明白佛法大意就是「原來佛法無多子」(元來黃檗佛法無多子),就是原來佛法沒有什麼很多的事情,只是很簡單這麼一點。大愚禪師說:「打你這麼多的香板,你說沒有佛法,又說佛法無多子。」然後他又回到黃檗禪師那裡去,這個時候的境界就不同了,兩個人的境界就不同了。從那麼以後,這個臨濟禪師那個大智慧境界那可是不同尋常了。     ✽   ✽   ✽   ✽   ✽   有一年我到日本去,日本臨濟宗的一個寺給我一本《臨濟禪師語錄》,我就注意把它前後一讀,啊!讀出來事情了。那裡面說臨濟禪師是怎麼回事?他沒有到黃檗禪師之前,他是在教下一位法師那裡聽過講經的、學過教的,學過語言文字的佛法的,然後這才去親近黃檗禪師;這個時候你不能開口,一開口就打。這樣子是什麼意思呢?就是用教上的佛法去同黃檗禪師這些禪師的這種行為去會合一下,喔!他有所開悟、才有點覺悟;應該這樣講比較合乎次第。說是語言文字的佛法一點也不懂、根本沒有學過佛法,見著面就打香板打你三次,然後在別的禪師那裡就說一句「老婆心切」就能開悟啊?我感覺這件事……?……說是這個人這樣就可以開悟?我就是不太相信。六祖大師是什麼樣根性的人!他還是要聽《金剛經》:「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然後才有點覺悟。後來到五祖那裡還是要講《金剛經》,這個時候「不起法性」怎麼怎麼的……才開悟了,這比較合乎道理。說完全不讀經、不講經,沒有語言文字、不立文字,就是打香板就能開悟,我的心裡面不舒服、不同意的。     ✽   ✽   ✽   ✽   ✽   說是這一位俱胝和尚,天龍和尚來了一豎手指頭,這位俱胝和尚就開悟了,禪師語錄就是這樣講。我也認為他一定也是學過佛法,但是學得不太明白;現在一豎手指頭也等於是一刺激他、他就有點覺悟了,就是他有個台階、有個次第,這比較合乎道理。這個話就是這樣說了,後來有的時候有別的法師來,這個俱胝和尚都是這樣子、也是一豎手指頭。   這個俱胝和尚他也不是一個人,他身邊有個童子,或者說是他的侍者;有別的法師就問他的侍者,說:﹁你的師父俱胝和尚平常怎麼樣開導人呢?有人要來請問他佛法,他怎麼樣開導呢?」「就是豎手指!」也是豎手指頭。「豎手指頭,喔!是這樣子。」後來就有人對俱胝和尚說:﹁您這個侍者也懂得佛法的,說怎麼怎麼的。」如此如此一說,「哦?這樣?好!」這個時候俱胝和尚預備一個刀,等這個侍者來了,就問道:﹁什麼是西來意?」這個侍者一伸手指頭,俱胝和尚拿著刀一下子就把這個手指頭砍掉了。砍掉了,這個侍者就痛就向外跑,向外跑、這個俱胝和尚就在後面追:﹁什麼是西來意?」這個侍者一回頭,俱胝和尚一伸手指頭,這個侍者開悟了。這個地方有一點味道,是有一點味道的。你照樣學,他不同意,他把你的手指頭去掉它,這裡面有點意思的。他的侍者開悟了,他就這樣子接引別的學習佛法學禪的人。到了後來,俱胝和尚臨終的時候對大眾宣佈,這可見他不是少數人、還有多少人同住的,說是:﹁我得到天龍和尚一指頭禪(一個手指頭禪),一生用之不盡。」說完這個話他就故世了。   這一段故事,當然和優波多時代那個老比丘那個情形有一點不同,那個是說:那個比丘尼已經先說明了是大阿羅漢、能夠入定,這樣子來鼓勵那個老比丘。現在這個天龍和尚一指禪、俱胝和尚一指禪,這個比丘尼就沒有說她怎麼來歷,就是說:到這裡就是不摘帽子。叫你道!他道不上來。這樣我感覺,如果這個故事是真實的話,這個比丘尼也不是平常人,就是她也知道這個比丘是載道之器、是能有成就的人;當然你若不去剌激他,他不行,他自己不能有成就,就是先要刺激他一下那才行。所以有的人,明白地說讓你怎麼去學習,他可能不肯發心;你若刺激他一下,他可能會發心了,這是不一樣的。   〈方便品〉裡面釋迦牟尼佛說法,『諸佛智慧甚深無量,其智慧門難解難入。』一開始也是一個訝異的態度,說:﹁你們聲聞不知道!」也是有這麼一個刺激的味道,當然這些阿羅漢心裡面就動了、心裡面不平靜了。雖然是阿羅漢,如果別的人說話,阿羅漢可能不會睬你的,這要佛說才可以,所以有三周說法,這些阿羅漢開示悟入佛之知見了。 ︽大般若經︾ 法本無名字.佛以名字說.大悲真教法.我今頂戴持.     四一、增上慢四一、增上慢   在《阿含經》裡面提到,《大智度論》裡面也引來,就是說這個無聞比丘。佛在世會有這種事情!就是這個比丘能放下世間上的塵勞,能夠一心地修行,修行得到初禪了。得到初禪的時候自己就認為得初果了,得二禪、三禪、四禪就認為是得二果、得三果、得四果了。佛在世的時候有那麼一個比丘會有這種事情!應該是會聽佛說法也就會明白這件事,結果就是無聞比丘,他就是不聽佛說法。這個比丘已經得了四禪了,得禪定的人和不得禪定的人表現出來的威儀那是不一樣的,所以這個比丘大家都對他很尊重,感覺這個人有修行。   過了多久,這個比丘命終了就死了,死了、別的比丘就問佛:「這個阿蘭若比丘,他到哪兒去了?」佛說:「他到無間地獄去了。」「哎呀!他是有修行的啊!很有修行的人怎麼會到無間地獄呢?」佛就說:「他得了色界四禪,是四禪、而他認為是得四果阿羅漢了。得色界四禪以後他還是個生死凡夫,他到臨死的時候,他那個境界出現了,不是入於不生不滅涅槃的境界,而還是隨業流轉的境界,還是有生的。」當然這個境界是很微細。他就說:「佛說得了阿羅漢果以後就是入於不生不滅,現在這樣不像,就是沒有解脫了,佛欺騙我了。」他這個瞋心……,凡夫不是聖人,所以就動了瞋心,他就下到無間地獄去了。這是增上慢比丘,把自己的功德錯認了、錯認消息了。   從這件事也可以知道,把經論放在藏經樓上面去,不要看經論,這是不對的!所以這個增上慢比丘就是因為不聞、無聞比丘,不聽聞佛法的關係,他就認為他得阿羅漢果了;這樣增上慢的比丘當然不是一個,講《法華經》的大會裡面也有這種比丘。那麼增上慢比丘會有這個問題,我們也可能會多分別一下,如果這個人修四念處得了初果須陀洹了,那麼他會不會「我得二果了!」會不會這樣子?得了二果的人「我得三果了!」會不會這樣?這在《瑜伽師地論》上說:沒有這回事!這個就是「解脫知見」,就是自己知道……你在解脫裡面你是在哪一個位置上,自己知道的;所以,如果是已經修行到了聖人的境界,他知道他修行的程度在哪裡,他不會有增上慢這回事,也不會發出來邪知邪見的。   《法華玄義》上面說出一件事,說是有的人靜坐,他有了未到地定的境界出現的時候、他不知道那是未到地定,他認為他得無生法忍了,他並不是有心的欺騙人說:﹁我得無生法忍了!」不是!他也是有一個所緣境、出現了一個特別的境界,他的佛法學得是一知半解,也學過、學得不那麼真實,所以當自己的身心上出現了那種反應的時候……「啊!這是無生法忍,這是不得了了!」其實只是個未到地定,他連色界四禪還不如的,但是自己心裡面就那樣想,正好也就是所謂增上慢了。 《法華論》分別以法華七喻配當、對治七種增上慢之心: 一、顛倒求諸功德增上慢心,以火宅喻對治之。 二、聲聞一向決定增上慢心,以窮子喻對治之。 三、大乘一向決定增上慢心,以雲雨喻對治之。 四、實無謂有增上慢心,以化城喻對治之。 五、散亂增上慢心,以繫珠喻對治之。 六、實有功德增上慢心,以頂珠喻對治之。 七、實無功德增上慢心,以醫師喻對治之。     四二、無我觀四二、無我觀   《大毗婆沙論》上有一件事,就說這須菩提尊者,他有一天到他的同參……就是到另一個比丘那裡,大家都是住茅蓬,他到另一個比丘那裡去看那個比丘,就敲門。敲門,裡面的比丘說:「你是誰?」這樣問,這個須菩提尊者在外邊就不能說:「是我!」這句話說不出來。沒有我啊!色受想行識無我無我所,色無我無我所、受想行識無我無我所,沒有我、我不能說是我,就是站了老半天不能回答。   所以修這個無我無我所的時候,你若修無我觀修慣了的話,別人若罵你的時候,「是罵誰呢?是罵我?沒有我!」這個正念立刻會提起來,自己這個正念不隨他的音聲轉。我們不修無我觀的人,「你為什麼罵我?你這個人有神精病,不講道理!」立刻地就向對方攻擊,而不能回頭想想自己。這個修聖道的人,他不!你罵他也好、你讚歎他也好,他很認真的、很真實的,他也想想:﹁我是不是這樣子?」他這樣一想,他那個心不住在你那個音聲上面,不住在那裡。《大智度論》也說到音聲的事情,你讚歎他的時候,他就觀察這個音聲一剎那就滅了、沒有了,所以這個用無常觀也是很厲害的。   我們學習佛法,學習大乘佛法、講第一義諦怎麼怎麼的,當然這是無上甚深微妙法;可是在事實上的作用,就是眼耳鼻舌身意一動、接觸到色聲香味觸法的時候,我們這個第一義諦無影無踪了,一點也用不上。你若學無常無我,立刻可以用上,因為它就是觀察現實的境界是無常無我的。你常常這樣觀……常常這樣觀,你這個正念逐漸逐漸地堅強起來,隨時就能發生作用,這樣不是大家彼此都很和平了嗎!不要說是無意的彼此間有什麼誤會,就是有意地觸惱、你心裡沒有事,因為你用正念保護了自己,這叫:如理作意。   我們凡夫什麼煩惱都有,但是你常有如理作意、這個煩惱賊沒有機會出來活動,那麼你心裡面也很平靜。對方就假設是有意的要觸惱你、他也不能發作了,因為沒有所緣緣了。你若和他一樣的去同他吵,那麼他也繼續吵,彼此間就是不得了。你若用無常無我的智慧觀察、立刻就是平靜下來,就和平了,心裡也和平、同別人也和平,不是很好嗎?所以若是能夠把「我見」消滅的話、就是到初果的時候這分別我執就取消了,當然他就會虛心一點了,這個事是一個好消息。     四三、無數方便四三、無數方便   佛在世的時候,有一個婆羅門喝醉酒了,喝醉了酒就跑到廟上要求出家,比丘說:「你喝醉酒了怎麼可以出家?」佛說:「趕快給他剃頭!」比丘當然是聽佛的話,佛說的話言無虛妄,就給他剃頭了。剃頭了以後他的酒也就醒了,酒醒了……﹁哎呀!我怎麼變成比丘了!」就還俗了、就回家去了。   那麼這個比丘就問佛:「這樣的人根本不應該給他剃頭,佛怎麼叫我們給他剃頭,剃完了頭、你看他還俗了。」佛說:「這個婆羅門無量劫以來從不發心要出家的,現在喝醉酒了發一念善心,這是個好機會,他可以栽培善根了!這一念善根,將來他就非要出家不可了!」佛的智慧是看得非常遠,不是只看當前的。   所以從這件事情上看,最初發心出家的因緣是各式各樣的。有的……「喔!這不符合佛法。」但是不要緊,你要常能學習佛法,佛法會改造你,能使令你變成一個很清淨、很莊嚴的佛教徒,佛法有這種作用。佛自己宣佈這件事,這入道的因緣各式各樣的,也等於說出家因緣各式各樣的,佛用種種方便來到這個世界和眾生接觸;眾生有種種因緣的不同,但是佛都能說出來種種的譬喻、種種的言辭演說諸法,說出來人天乘的佛法、或者聲聞乘、辟支佛乘、菩薩乘,這樣子不同的來教導眾生。   佛知道我們是凡夫啊!凡夫多數都是鈍根人,鈍根人就是笨、就是弄不好這件事,诶!告訴你一個譬喻,那麼你就容易做到了。這和中國禪宗這些大禪師說法的態度不同了,你來就打你香板、沒有話好說的。有個道明禪師,(好像不是《六祖壇經》上說的那個道明),誰若一來親近他呢,他一看你來了、他就到寮房把門一關,就是這個境界。這個境界在我看:這就是向你說法了啊!這個境界很高的呀!但是,若是你在經論上沒有基礎的人、怎麼能明白這是第一義諦的境界呢?   另外,在《禪師語錄》上也看出一個消息來,這些禪師並不像《禪師語錄》那個筆者說「不立文字」的,其實不是那麼回事!事實上,那個禪師就是去聽經說法的呀!到各地方有法師講經的時候、他在那裏聽,這樣一聽、他再去親近大禪師說法,開悟了!所以「不立文字」這句話應該說是再深一層的人、給那樣的人說;初開始學習佛法的人怎麼能夠不立文字呢?不可能的嘛!不過有的禪師也還是有一點學習佛說法的味道,他也還是給你台階的,那樣的禪師也是大禪師、了不起!也感覺到好。但是另外有些禪師就不是這樣了。 ~~我以無數方便,種種因緣譬喻言辭,演說諸法。~~     四四、南陽慧忠禪師四四、南陽慧忠禪師   有個南陽慧忠禪師,在他的傳上說他是六祖慧能大師的弟子,就是他的學生,但是在《六祖壇經》上沒有看見他向六祖慧能禪師怎麼樣學習佛法的記錄,沒有!只是簡單說是他的學生。他好像是在山裡面住四十年不下山,後來總是名稱普聞,道德高深了名稱普聞。唐肅宗,大概是安祿山造反以後,唐肅宗回到長安,唐肅宗好像是信佛,就請這一位禪師來到長安,有的時候總是也聽聽老法師講解禪;他死了,就是唐代宗接位了。   這時候發生了一件事,就是從印度來了一位梵僧,叫大耳三藏(亦名長耳三藏)。大耳三藏來了,他就說自己有他心通:﹁你心裡想什麼事我都知道!」這個大耳三藏就是這麼個態度。皇帝一看,﹁哎呀!這麼不得了!就請您和慧忠禪師談談、見見面吧!」大家就見面了。這個慧忠禪師那時候變成國師了,就說:「你有他心通嗎?」大耳三藏說:「不敢!」這個時候慧忠國師稍靜一下,說:「你現在看看老僧在什麼地方?」這個大耳三藏大概也是要靜一靜吧!「喔!現在國師在西川(那地方說西川、必是四川的西部)看競渡。」競渡就是五月節的時候大家賽龍舟的事情。說是:「你是一國之師,你不在廟裡面用功修行,怎麼跑到西川去看競渡呢?」這個話裡頭也有譏諷的味道。這個時候慧忠國師不否認這句話,那麼就是承認了、默認了。過了一會兒,說:「你再看看老僧現在在什麼地方?」這個大耳三藏必是也看一看:「哦!現在一國之師你在天津橋上看弄猢猻!」就是看耍猴子戲,在那裡看猴子戲的。這個時候慧忠國師也不否認,就是有這件事了。過了一會兒,慧忠國師又問:「你現在看看老僧在哪裡?」這個大耳三藏看了老半天,說:「不知道!不知道是在哪裡。」然後慧忠國師說:「你這野狐精!他心通在什麼處?」就呵斥他,說他是野狐精。   這個故事裡面看出來兩件事:第一件事,這個慧忠國師,那時候他是在長安的光宅寺那兒住,和大耳三藏見面也可能是在皇帝的皇宮裡,皇帝當時也會看看兩位大德的對話,也可能是這樣,總是在長安了(現在是西安),但是他一靜下來的時候就跑到西川去了!我們能明白這件事嗎?這個話我們可以聽懂嗎?若按我們凡夫的人,你坐在這裡打妄想,忽然間想要到紐約,如果去過紐約的話,就是心裡一想:我在什麼什麼地方……跑到花園裡、或者朋友家,這麼想,也有這個境界。   現在是慧忠國師為試驗這位大耳三藏、試驗他的神通有沒有他心通,一下子他的心就到那兒去了。到那兒去這件事是這樣,若是我們普通沒有得禪定的人、沒有那麼大修行的人,我們坐在這裡打妄想到什麼地方去、心就是到什麼地方去,沒有什麼形相可見的,也可以這樣說。道教的有些修行人會出神,出神還有出陰神、陽神的不同。陰陽有什麼不同呢?陰神就是出去了沒有形相、你看不見;陽神就是看見了,(他有一個小兒那麼大,或者大、或者小),這個陽神要功夫高一點才可以,陰神功夫還不是那麼高。   現在說是南陽慧忠國師他在四川看競渡,那麼就是現出一個出家相,現出一個相來、這個功夫是很高的,也可以說這就是出神了,也可以用這個名字說;或者說是意生身也可以,這是要有功夫的人才可以的。就是他的心力非常快的,就一下子、你想到那裡就是在那裡,天津橋上看競渡也是一樣的道理。而慧忠國師沒有否認這件事就是承認了,就是這個人是有他心通、是有的。但是第三次問他,他就不能看見了。這是什麼意思呢?就是慧忠國師他的第六意識(我們造生死業是第六意識,修學戒定慧還是第六意識),這個第六意識不取相了,或者說是不與萬法為伴侶,這個第六意識湛然獨立、不取一切法的相,這個時候就沒有相可見了,這樣子,所以大耳三藏看不出來、看不到了。   這個事情或者說是聖人才可以辦得到,但是也很難說,你如果得到四禪八定當然也是可以,加上佛法的熏習、觀一切法空無我無我所,常常的練習、令心裡面無分別,你若純熟了,隨時就是可以入於這個境界;入於這個境界,那也就是不能看見,你的功夫淺你就不能看見,不知道是怎麼回事。如果真是入了聖位,不與萬法為伴侶,內心裡面湛然常寂,當然更是可以。而這個大耳三藏可能他還不是聖人,所以他不能知道南陽慧忠國師的境界。南陽慧忠國師在他的傳上說的佛法,他是對《維摩經》有所覺悟,永嘉大師也是在《維摩經》上有深入的覺悟。   〈方便品〉說:「是法非思量分別之所能解」,若有一個形相在那裡,你若多少有一點禪定的功夫,你就可以知道;你有形相就容易令人看得見,若是沒有形相的話,是法非思量分別之所能解,「唯有諸佛乃能知之」,這是更究竟圓滿的境界,那當然也不是大耳三藏,恐怕彌勒菩薩、等覺菩薩都未必能明白,那就是最高的境界了。   所以修行這件事,的確是……,我們凡夫肉眼只有從表面上看這個人有修行沒有修行,也可能沒看得對、也可能看錯了;但是諸天和鬼神有多少他心通,雖不是很大,他也多少能知道一點,就知道你這個比丘是有修行、是沒有修行,你這個在家居士是有修行沒修行,他都會知道的;就是因為他常看見你的心都在幹什麼、他一看就知道了,所以我們人常好說謊話是沒有用的,一點用也沒有。有的時候,有修行的人有什麼特別事情的時候,諸天善神會保護一點,若是特別重的罪業就是佛都沒有辦法;若有可轉的罪業,護法善神是能幫幫忙的,當然佛菩薩也會照顧的。   南陽慧忠國師在山裡面住了四十年,有這麼大的境界,當然是超過了大耳三藏的境界。從這段的記錄上看,大耳三藏他應該是得了四禪了。有神通的人,一定要得到四禪,然後再修神通才有神通;那麼得到四禪的境界也是很高了,但是他還不如南陽慧忠國師的境界,這可見南陽慧忠國師比他還要高,從他的說法上看,那就是因為他對《維摩經》的理論有深刻的認識、有深刻修行的關係。 《大智度論》 他心通境界少,但知欲界、色界現在眾生心心數法,不知過去、未來及無色界眾生心心數法。 上地鈍根者,不能知下地利根者心心數法;凡夫不知聲聞心心數法;聲聞不知辟支佛心心數法;辟支佛不知佛心心數法。以是故說:欲知一切眾生心所趣向,當學般若波羅蜜。     四五、遍界不曾藏四五、遍界不曾藏   這禪師語錄上有一段因緣,就是石霜禪師,一個跟他學禪的人來見他,但是沒有進到房子裡面、就在房子外面,這門也沒有開、窗戶也沒有開。這個學禪的人可能有多少基礎,但總是還沒畢業,就向石霜禪師說了一句話:﹁你在室內,我在室外,我們距離不是很遠,只在咫尺之間,為什麼不睹識面?」為什麼我看不見你的臉面、看不見你的身相呢?這石霜禪師就說一句話:「遍界不曾藏。」石霜禪師回答這麼一句話,那麼這位學禪的人心裡面似懂非懂地就走了。   走了之後,就離開了石霜禪師,就到福建雪峰義存禪師這裡來,說是:「你從什麼地方來?」「我從石霜禪師那裡來的。」又問:「他有何言句?他怎麼樣為你說法?」說:「我問他:咫尺之間云何不睹識面?他說一句『遍界不曾藏』,說了這麼一句話。」雪峰禪師說:﹁這句話你會不會呢?你明白不明白這話的意思?」說:﹁我不懂這句話,請禪師開示!」雪峰禪師說:﹁什麼處不是石霜?」說個白話就是:什麼地方不是石霜禪師呢?哦!是這樣意思。「遍界不曾藏」,說咫尺之間不睹識面,你看不見,但是我並沒有隱藏起來,一切處都是石霜禪師了,就是說這麼一句話。   這人聽雪峰禪師這麼一解釋,他心裡面有多少了解,從這文字上有多少了解。這時候他又回到石霜禪師這裡來,石霜禪師就問他:﹁你從什麼地方來?」﹁我是從雪峰禪師那裡來。」﹁他說什麼?有何言句?」他也如此如此一說。然後石霜禪師說:﹁雪峰這個老頭兒著什麼死急?」就是你著什麼急?不要這麼快把它說明白嘛!就是讓他自己多想一想,這個話就是這樣的意思。這段文說的「遍界不曾藏」,「何處不是石霜?」這個話的意思就指這如來的法身說,如來的法身、一切眾生都是平等無差別,而這樣的含意在禪師的語錄上倒是時時都有的。     ✽   ✽   ✽   ✽   ✽   再說這個南嶽懷讓禪師親近慧能禪師的時候,慧能禪師說:「什麼物?恁麼來?」他就不能回答。不過在《六祖壇經》上直接就寫下去了:「說似一物即不中!」說是一個東西就不對了。在別的文上有說:當時是不能回答,經過了三年還是八年才答上這句話來:「說似一物即不中」,這樣回答,當然答覆的是很好。若是我們學教的人,就是在一位大德、一位老法師講經說法的地方學教;不要說講《法華經》,就是講《金剛經》,那麼應該是明白這個意思的。   《金剛經》上說:『可以身相見如來否?不也!世尊!不可以身相得見如來。何以故?如來所說身相即非身相。』這個話的意思就是:這個身體……拿我們凡夫這個身體來說、因緣所生的,因緣所生的就是畢竟空的,因緣所生法即是寂滅性,就是本性畢竟空的,無色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就是畢竟空的。那麼禪師問:「你什麼物?怎麼來?」你怎麼回答?所以想了八年!最後「說似一物即不中!」這就是按經論上的法語、從文字上得到一點消息,我們一切眾生、一切因緣生法都是寂滅相,無生住異滅、無眼耳鼻舌身意、是離一切相的,這裡面怎麼能有來有去呢!是不是!   說是﹁咫尺之間,云何不睹識面?」我們這個凡夫幸虧有個眼耳鼻舌身意可以發出識來,這個識就在色聲香味觸法上活動,離開了這個境界再就不能動的,超過了我們這個識的活動範圍之外、那就沒有辦法活動;就是我們的眼識只能在色上面、在青黃赤白、長短方圓這個範圍內活動,若是聲音、這眼識就不行了,就不是它能活動的;那麼耳識只能在聲音上活動,你叫它在青黃赤白上……這不行啊!就是它各有各的範圍,這凡夫的識就在這個範圍內活動,超過了這個範圍就不行了。   現在說「遍界不曾藏」,其實這就是這些禪師學習《金剛經》也好、學習《維摩經》也好、學習《大般若經》也好,就是這個意思:「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都是這樣意思。拿我們凡夫來說,平常的時候……當然我們這一念的虛妄分別心就只是在日常的境界上這樣活動,或者是拜佛、或者是念佛、或者是去斬草鋤地、或者是到城市裡做事,我們這個心只是這樣活動的話,我們就只感覺到有這個臭皮囊這麼一個身體,其他的什麼叫法身?不知道!不懂!但是你若在經論上你常去思惟,那就超過這個範圍了,就是另外還有一件事了。如果你從這裡「若見諸相非相」的時候,哦!這就是又一個境界了,就不同了。   這修行人就是在我們日常的境界上要超脫、要超越這個境界,羅什法師翻譯的《大品般若經》上說「一切法趣空」,我們不必說的那麼圓融,我們就是刻板一點、執著一點好了,「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你心裡面常這樣思惟觀察;這人家若問:﹁你從什麼地方來?」這時候你怎麼回答?你想一想!我們這時候還是凡夫、也還不是聖人,我們就會知道,哦!佛是法身。法身是什麼樣呢?說我們這個臭皮囊是如幻如化、是畢竟空的,畢竟空以後是個什麼樣子?當然就是猶如虛空,「觀諸法性無有二相,猶如虛空」,就是這樣子。當然我們用凡夫的虛妄分別心去這樣思惟,還不是如來身、也不是法身,但是我們已經進一步了,已經超越了原來的執著:『就是這個臭皮囊,另外不知道什麼事!』這時候超越了就不同了。所以石霜禪師說:﹁遍界不曾藏」,你就能夠會用我們的分別心思量分別,哦!遍界不曾藏是這樣意思。   有些禪師來見雪峰禪師,雪峰禪師說:﹁我已經在大殿前面看見你了!我已經在南山頭上同你見面了!」假設我們若不學習經論的話,「這話不對!我就剛剛同你第一次見面,以前也沒有見過面嘛!在大殿上我也沒有看見你,你怎麼能看見我呢?」我們只是用平常的分別心去分別,但是在這些修行人,他這個心常是由世俗諦到第一義諦那裡去的。「諸佛以二諦說法,若不依世俗諦不得第一義」,就是我們要根據現在眼前的這些因緣生法,從這裡去思惟它是因緣生的,就能夠到畢竟空那裡去了。不依世俗諦不得第一義,不得第一義就不得涅槃,這聖人、修行人這個心常在這裡就不同了,所以他會說出來:「咫尺之間云何不睹識面?」「遍界不曾藏!」但是你平常不用功呢,這句話不懂,所以要去問這個雪峰禪師。雪峰禪師說:「什麼地方不是石霜?」這他才有點明白。但是這麼早就說破了,石霜禪師不同意,你叫他想一想、再多想想好一點,不要立刻說明白。所以說:「著什麼死急?」說你太著急了。那個時代的禪師並不是把經論豎之高閣不讀經論的,不是!他們是讀經論的。讀經論呢……他還是要坐禪、要去思惟,所以他能夠有這樣的智慧,他就能發出這個智慧來。     四六、因儒童四六、因儒童   這個故事出在《大毗婆沙論》上面。佛這一天早晨就告訴阿難尊者,說是:﹁今天早一點出去托缽乞食、早一點。」阿難尊者知道佛要有什麼特別表示都是有原因的,當然他就依教奉行,把佛的鉢托住隨著佛就來了。走到城裡面,就到一個大富翁的門前停了下來,這裡面有很多的婆羅門,這時候天還沒有大亮、天要光還沒有光的這個時候,這些婆羅門看見佛從那邊來了,於是他們就說:﹁今天我們這裡的主人有吉祥的集會,非常吉祥的事情大家集會,怎麼這個不吉祥的他來幹什麼?」這些婆羅門看見佛就是不高興,就說這種話。   說這種話,佛當然是聽見了,那麼佛就告訴阿難尊者,說是:﹁你到裡面去對他們宣佈:『三界大師吉祥中最』,(三界就是:欲界、色界、無色界),三界內的大師,所有的人都要稱佛為師的;一切世間吉祥的事情裡、佛是最吉祥的。『汝不欲見,吉事豈成?』你們不願意見佛,那個吉祥的事情怎麼能成就呢?你們這家的主人叫作因儒童的,今天因儒童他一定棄捨了你們、投在佛的足下要出家做比丘,你們有什麼能力、有什麼本事能障礙得了嗎?」告訴阿難:﹁你到裡面這樣宣佈。」阿難尊者就到裡面去了,裡面很多的婆羅門,阿難尊者受佛的命、這是佛的使者了,那麼到裡面就說:﹁佛是通達因果的,他有所說都是真實不虛的。」然後就照佛的話,說是:「三界大師,吉祥中最,汝不欲見,吉事豈成?」這一段話就這樣宣佈了。   宣佈了,這些婆羅門就鼓掌說:﹁今天因儒童有這麼大的集會是要結婚了,都安排好就要結婚了,怎麼可能會隨你出家呢?怎麼你這個瞿曇就是隨便亂說?怎麼有這種事情?」但是在婆羅門裡面有一個叫作五頂的婆羅門,這五頂婆羅門說:「哦!我也聽說過這個瞿曇他也常會說預言,他說的預言都是很靈的;今天他若說因儒童能夠出家,這個事情可能是真的。」這些婆羅門說:「不要緊!我們就把因儒童他住的房子把它圍成七層,一圈一圈圍成七層,他跑不出去的,不會跟他出家的。」那麼這些婆羅門就是這樣辦了。   過了一會兒太陽出來了,因儒童這個人是拜太陽的,一看太陽出來了,他就站在高樓上就在那裡拜這個太陽,拜……拜……就看見從太陽那裡走來了一個人,越來越近、越近看得越清楚,就看是個婆羅門,這個婆羅門穿著黑色的鹿皮衣,金繩絡體、就是黃金做成的繩子掛在身上,然後手執金杖、黃金做的杖,拿著杖就落下來了。這個時候因儒童,哎呀!心裡非常歡喜,「我拜了太陽拜了多久了,太陽也沒有對我表示什麼,今天他來了!」很虔誠地給預備個座位請坐,然後很誠懇地磕頭。這些婆羅門心裡想:「哎呀!這因儒童是大福德人,所以他有這樣的感應,今天梵天王親自來主持這個婚禮真是太殊勝了,所以今天瞿曇說的話一定是虛妄不實的了,一定是說假話了。」   婆羅門說過這個話以後,這因儒童在拜這個婆羅門,這個婆羅門就說話了,說是:「今天你家裡面這個雜亂的聲音很多,有什麼事情呢?」一問,這因儒童臉就紅了,低下頭說:「我們這人世間的俗人,這俗人的事情,就是今天我要結婚了,是做這件事。」「哦!是做這件事!」這天上來的這個婆羅門說:「你要結婚,你用了多少費用呢?」因儒童回答:「我一共是用了三百千金。」十千是一萬,一百千就是十萬了,但是他們印度的文字裡可能沒有這個萬,就是用百千,三百千就是三十萬兩黃金,用了這麼多錢。這個婆羅門又說:「你這三十萬兩金你怎麼樣用法呢?」因儒童說:「我用十萬兩金給這未婚妻買裝飾品,用十萬兩金預備今天請的客人來這個宴席吃飯用的,另外的十萬兩就是送給這些婆羅門同他們結緣了,是這樣用法了。」   這時候,這個婆羅門說:「你今天請客人用十萬兩金,又用十萬兩金供養這些婆羅門,你這件事做得好,你將來能得到可愛的果報的,這件事做得好!但是你用十萬兩金送給你的未婚妻買裝飾品,你的用意何在?是不是就是用錢來買你這個妻呢?買她來做妻呢?」因儒童這個人是很直的,他就想一想,說:「是的!是這樣意思。」就承認了。承認了,這個天上來的婆羅門就說:「她值那麼多錢嗎?你用這麼多錢買?我來提出幾個問題問你,譬如說你這未婚妻的頭髮若是割下來一點能值多少錢?假設要出售的話能值多少錢?」因儒童說:「也不值多少錢,這個是很平常的事情嘛!不值多少錢。」說:「你的未婚妻若流鼻涕的時候,那個鼻涕能值多少錢?」說:「這不能值什麼錢!」說:「她若流眼淚、或者是吐了口水能值多少錢?」說:「那也不值錢!」這個婆羅門就是說這些人身的不淨物一樣一樣這麼說,這一說呢……這個因儒童就進步了、就離欲界染,這欲界的染汙心沒有了,離了欲了、沒有欲心了,到了這麼個程度。   這時候離了欲了,就是我們才開始學靜坐的人,你若靜坐多少好一點就感覺這個身體很輕,不是有五百磅那麼重,不是的!很輕很輕,這離欲的人身體生理上也有變化,立刻就不同了。那麼這時候,他一注意眼前的婆羅門不是婆羅門,是佛,是釋迦牟尼佛三十二相、八十種好、放大光明,所以因儒童這個心情……自己生理上有變化、加上看見佛的時候這個心是大歡喜,佛這時候就為他說苦集滅道,說完了苦集滅道他得三果阿那含,得了這個境界。   這個地方,《大毗婆沙論》就說了,為什麼他會這樣子?這什麼事情都不是無因而有的,都是有因緣。原來怎麼回事呢?因儒童這個人在迦葉佛時代,迦葉佛時代人的壽命是兩萬歲,這個因儒童在迦葉佛時代做過比丘、修行了十千年,十千年就是一萬歲了,人壽命是兩萬歲、他修行了十千年、修行了一萬歲。這一萬歲修什麼呢?修這界方便觀,就是觀察地水火風空識,觀察眼耳鼻舌身意、色聲香味觸法、眼識耳識……就是十八界,他就分析這人的身命體的組成就是地水火風空識、就是六界,這地水火風組成了我們的身體,這身體……眼耳鼻舌身意裡面這些不淨物……這樣觀察,他觀察了十千歲、十千年。但是那時候沒得聖道,現在聽佛這麼一問:「你的未婚妻流的鼻涕值多少錢?」佛不是說笑話,就是「你身體流的汗水值多少錢?」他這麼一方面一問,心裡經過思惟,他以前栽培的善根的力量就發動了,所以立刻能夠離欲界染,能夠這樣子。然後再經過苦集滅道正式的佛法一說呢、就是得了三果了。   得了三果以後,這時候,佛拉住他的手就跑到虛空裡面去了,到虛空的時候,說了四句話:「雖極莊嚴而行法,靜調息務修梵行,一切世間累皆捨,即是淨志沙門僧。」這四句的第一句「雖極莊嚴而行法」,他雖然是特別的莊嚴,但是他能夠修學佛法。如果這個文……假設這麼說:雖然這個人是非常富貴的,但是他不愛著這個富貴,他能修學佛法;或者這樣講文意我們容易懂;但是他不是說富貴,他是說極莊嚴而還能夠修學佛法。底下第二句「靜調息務修梵行」,就是把自己的心靜下來、來調這個息、調這一呼一吸,這等於修數息觀的意思,用息的出入來攝持內心的不亂、叫它清淨,這樣子來修這個清淨行。這底下說「一切世間累皆捨」,把世間上這一切的繫縛、這一切的欲完全都放棄了,完全都能放下,這些名利財富這都是人的繫累、把它完全棄捨了。「即是淨志沙門僧」,這就叫作「淨志」清淨的志願,他有清淨的志願。「沙門僧」,沙門、一個出家人,有清淨意願的出家人,這樣意思。他在空中說了這四句話,那麼就帶因儒童就走了。這是《大毗婆沙論》上說這麼一件事。   在這一件事上看出來,這正好是「知諸眾生有種種欲,深心所著,隨其本性,以種種因緣譬喻言辭方便力而為說法」,正好是這樣意思。這樣子就可以知道,佛是那個妙觀察智的力量而為眾生說法,所以眾生聽聞了佛說法就很容易得聖道;我們凡夫說了老半天,和沒說差不多。所以蕅益大師說:「不得無生法忍不登高座」,就是他要求的很高,當然那樣是對的;也就是說這個聖人、這佛菩薩為眾生說法才能契機、才能圓滿,凡夫說法不行。     四七、深心念佛四七、深心念佛   這個深心念佛,我講一個禪宗裡面、一個龍山禪師的故事。有一位洞山禪師在參學的時候走到一個地方,看見山裡面的流水流出來幾個菜葉,喔!他一看有菜葉,這山裡頭一定有修行人在這兒住。那麼他也並沒有一定的道路,但也就是走進山裡面去,果然是看見有一個茅蓬、有一位大比丘在那兒住。禪師的語錄上就是這麼記載,都是說的法語、都不說閒話。說法語,他見面就稱他為和尚,說是:「和尚在這裡住山有多久了?」這洞山禪師這樣問他。那個龍山禪師說:「不涉春秋。」這個不涉春秋說個白話就是沒有經過春天、也沒有經過秋天,這個話的意思就是沒有時間,你問我住山住了多久了,我告訴你,沒有時間的,是這麼個意思。   沒有時間這個話,《中觀論》上說這個時是依法假安立的,當然是……這個一晝夜我們假安立它二十四小時,或者是太陽怎麼轉動、地球怎麼轉動,我們安排它是春夏秋冬是一年是怎麼地,這就是按照有為法的變動安排出來的時間,也就是由我們分別出來的。那麼「不涉春秋」,你問我住多少時間?沒有春秋可分別的!是這麼的話。那麼這個洞山禪師又問他:「和尚!你得到了什麼消息,得到了什麼道理,你就到這兒來住山了呢?」說這麼一句話。這個龍山禪師說:「我見兩個泥牛鬥入海,直至於今無消息。」我看見那個泥做的牛、不是真的那個牛,是泥做的兩個牛在相鬥,鬥……鬥地就跑到大海裡去了。到海以後又鬥的怎麼樣呢?一直到現在沒有消息!說這麼一句話。   古代的禪師我認為他們是讀經的,他們在山裡面住、一定他有一部經,或者《金剛經》、或者《維摩經》、或者《大智度論》、或者《華嚴經》、或者《法華經》的。你如果對這個大乘經論熟一點,你再去看祖師語錄就看出來他是讀經的。但是他不用現成的話來講;我們說「觀一切法空、無我無我所」,他不這樣講,他換一個字樣、換一句話。現在他說:你問我「悟了什麼道理來這兒住山?」那麼他說:「我看見兩個泥牛相鬥,鬥到大海裡面去了,然後到現在也沒有消息。」就說這麼一個話。這兩個泥牛鬥入海,我們若是在佛法的正面上說,不要用含蓄的話來講,這兩個泥牛是什麼呢?就是能觀智和所觀境,能觀察真理的智慧同所觀察的境界這是兩個牛、兩個泥牛。   兩個泥牛在鬥這個話怎麼講呢?就是我們凡夫這個心,念佛也好、拜佛也好、做什麼事情也好、在那兒砍草也好,心有一個所緣境,也有個能緣的心。我們的心,雖然是出了家,雖然學習了多少佛法,這個老習慣不能改,就老是「這是真的!」我拜佛心裡也有所得,念經也有所得,同人說話也真是有一個人的,無論什麼境界都執著是真實的。現在要鬥、就是要改變過來,把這個有所得的這個煩惱賊、要同它鬥、要把它消滅了它,就是觀察它是無所得的,而能觀察的智慧也是無所得的。你常常這麼觀、常常這麼觀,所觀察的也不可得、能觀察的也不可得了,所以這兩個泥牛跑到大海裡去,泥牛不就是完了?沒有了,就變成泥土了,就沒有牛了,兩個泥牛都是終結了,沒有了。沒有了,這個大智慧海就是變成第一義諦法海了。   「一切法不生,一切法不滅,若能如是解,諸佛常現前。」這就是這個龍山禪師,他就是覺悟了這個道理,他就住在山裡面鬥,他就是兩個泥牛在鬥、一直在那兒鬥,其實就在那兒修行、就是修止觀,修毗缽舍那觀,當然他也修奢摩他。所以古代的禪師其實就是教,就是如來禪,不是什麼祖師禪。這就是深心念佛,我們念佛的時候就是如來、應供、正遍知……。說什麼叫作如來?「如來者諸法如義」,你這麼去思惟觀察,你的心雖然還沒到第一義諦、但是世俗諦的境界有點變動了,從世俗諦向於第一義諦去了,這就是深心念佛;如果時間久了,那就有可能得無生法忍了。   這個龍山禪師他還有幾句話的,洞山禪師問他說:「如何是賓中主?」龍山禪師回答:「常年不出戶。」常年我都不出這個門,這個房門都不出、老是在房子裡頭。這個話如果你《華嚴經》《法華經》《維摩經》這些經論你不熟,你不容易明白的。說是我們出家人有的時候也會做夢,有的夢是特別一點,其實也都是平常事,但是你不容易懂、你不容易明白的,它這裡面就是有事情的。現在說是「常年不出戶」,不是說三個月,他是常年他都不離開這個房子、老是在房子裡頭,這句話怎麼講呢?這個話,譬如說是《維摩詰所說經》裡面有一個「善心誠實男……畢竟空寂舍」,說有菩薩問他:﹁你兒女怎麼樣啊?」﹁我『善心誠實男』,我的心總是很良善的、很誠實的,這就是我的兒子。『慈悲心為女』,我心裡很慈悲,這就是我的女兒。」說:﹁你住在什麼地方?」﹁畢竟空寂舍就是我住的房子。」   不過這樣講才會很明白:就是這個修行人觀這個身體是畢竟空的,能觀的也不可得,那麼你就是以此做你的房子,你在這裡住,常是在這裡住。現在說「常年不出戶」,他就是用這句話了,什麼叫作「戶」?就是畢竟空寂,他心裡面常年的是與畢竟空的理性相應的,這就是不出戶。說是你失掉了正念了,那就是出戶了,從這房子跑出去了,是那麼意思。   他說的前面這句話我們再研究一下,說是「如何是賓中主?」看他們這問答,我認為龍山禪師這個人是有修行的人,對於佛法是通達無礙的人,所以很快地說出一句話來「常年不出戶」,這就叫作「賓中主」。那麼我們用這個意思去思惟,這個「賓中主」怎麼講呢?這個「賓」是個流動,賓就是客,這個客他不在這兒住,他是臨時來的,他過幾天他就走了,所以賓客以不住為義,這《楞嚴經》有這個話,「以不住為義」;「主」是常在這兒不動的。   但是,他是問「什麼是賓中主?」這又是一個意思了,意思就是我們這個凡夫、沒有入聖道的人,我們這個心不是主,我們的心老是要動,不是攀緣這件事、就是想那件事,老是作客的。現在你覺悟了,你不想要作客、想要作主,但是還沒成功,沒成功的時候所以說「如何是賓中主?」你是個凡夫,但是你現在想要修行成聖人,你怎麼修行的?就是這麼句話。說是「如何是賓中主?」不動!怎麼能不動呢?是「常年不出戶」,他常常觀一切法空、無我無我所!原來這麼樣解釋。   不過我說這個話,我是個學教的人,若是個禪師來就要打香板了!「你這個人胡說八道!禪怎麼可以這樣講的!」就是不能講。當然禪師,中國禪宗的人他有多少也是經論上的意思,他就偏重於那一點,所以就形成了那麼一個風格、不能明說的;你要問、他偏就不告訴你,先打你一香板。其實打香板這就是開示、就是在說法,所以禪宗也的確是很了不起、的確是很好!這一句:「如何是賓中主?」他回答:「常年不出戶。」若是有人問:開悟的人是什麼樣子呢?什麼叫開悟呢?「常年不出戶」,就可以這麼回答了。常年不出戶,這開悟的人他就是這樣修行,就是這樣意思。   後來洞山禪師還有第二句:「如何是主中賓?」你說你能常年不出戶,你成佛了可以常年不出戶,你沒有到第八地的菩薩(到第七地也可以)你總是有出入定的時候,這個心總會到世俗諦去跑一跑,我在這兒住得悶的時候要出去跑一跑。這修行的人,功夫沒有到那個地位的時候,他不能常年不出戶的,他也要出出戶,要這樣子。所以底下就問:「如何是主中賓?」你說你常年不出戶是主了,但是你有沒有賓?有這個意思。那麼他就回答一句:「青山覆白雲。」這個青綠的山上有一片白雲,有白雲遮在那裡。這個意思就是說:他還是不動,心裡面沒有動、可是有一點妄想,但這妄想不是黑色的、不是那麼嚴重的貪瞋癡,不是!就是少少有一點白雲、是白色,白色還是屬於善良的,是有一點雜念、有一點善念。譬如說你今天來了,我要同你說話,恐怕就是出戶了,心不能與第一義諦相應,不能動靜一如,除非是第七地菩薩以上才可以,不然的話,你初得無生法忍的人還是不能,你要一說話、一動,就是離開了第一義諦,就不能相應的;所以「青山覆白雲」還是有一點,就是這麼講。   然後洞山禪師又問了:「賓主相去幾何?」賓和主他們距離的有多遠?這樣問,這修行人的問答真是妙得很。那麼龍山禪師說:「長江水上波。」長江的那個水有點波浪,這個波浪和水的距離有多遠呢?就是你心裡面……,你說是「常年不出戶」但是有點妄念,這個妄念和你這個道心相去幾遠呢?其實是沒有距離的啊!猶如水上波是沒有距離的。這龍山禪師用這個譬喻來表達他的心境,表達他修行的一個境界。   這個時候,洞山禪師又問了一句,說是:「賓主相見有何言句?」說是這個客和主人相見,他們說什麼話了沒有?就是你打妄想的時候,你心裡面怎麼樣處理這個問題?是這樣意思。這個龍山禪師又說了一句話,就是:「清風拂白月。」他就說了這麼一句話。「清風拂白月」這怎麼講呢?這個白月就是他的一念清淨心。清風是什麼?就是般若波羅蜜。般若波羅蜜來觀這個心就把白雲吹跑了,這一念清淨心就現出來了,就是用無所得的般若波羅蜜來觀心,就說了這麼一句話。從這看就能知道:這龍山禪師的確是有修行,洞山禪師也是有修行的人,所以能夠有這樣的問答。     四八、福德資糧(一)四八、福德資糧(一)   一個大富長者、是個很有錢的人,佛在世的時候他修過塔、造過一個廟、供養了很多的出家人,那麼死了以後,這個大富長者就生到天上去了,生到三十三天忉利天上去了。生到天上去以後,這人世間他還有個太太,這個太太就想念他的先生、常常地想念……想念,就忽然間想起來他先生在的時候造過塔、造過廟,我也去看一看吧!就到那兒去看、心裡也很歡喜,那麼就發心繼續地來維護這個地方,供養大眾僧、供養這個塔,但是心裡面還是想念他的先生。   而他先生已經生到天上去了,天人是這樣子、和人間的人不同,生到那兒去的時候心裡面就想:﹁我什麼原因會到這麼好的地方來呢?」一想就知道了,﹁喔!我在人間造過塔、造過廟、供養大眾僧,有這樣的功德,所以生到天上來的。」在天上,他一注意就知道:﹁我這個人間的太太還去照顧這個塔,還去照顧大眾僧、去供養,他很想念我。」他就知道了。天上是化生,化生是很快地這個身體就長好了,不像人是慢慢的。那麼他就從天上回來了:﹁我這個太太很想念我,我去看看他吧!」就從天上來了。   來到他太太住的地方就招呼,招呼他太太的名字,他太太聽見這個聲音,沒有聽過這樣妙的聲音,就說:「你是誰啊?」,說:「我是你的先生,因為造了塔、造了廟,所以生到天上來,我知道你很想念我,所以我現在來安慰安慰你、來看看你。」「喔!那麼請你下來坐,請你下來坐坐!」說:「不可以!你現在人的身體太臭穢了,我不能和你近,不可以!但是因為你想念我,所以我也來看看你。如果你還願意和我作朋友,你多去照顧這個塔、去供養大眾僧、去供養塔,你心裡一直地願生天上來,你就可以成功了。」「好!」那麼她也就是常這樣做,過了多少時候她也就死掉了。死掉了果然就生到天上去,又給這個天作太太,又作了夫妻了,當然這是天上的境界了。這兩個人到了天上以後,就回到人間來拜見釋迦牟尼佛,釋迦牟尼佛為他們說法,得須陀洹果。   從經上看,這些在三寶裡面,歸依三寶、受持五戒、供養佛、供養大眾僧,做這些功德的人生到天上去,再來到人間見佛、聽佛說法就得須陀洹果,很多的例子是這樣。我們人間的人,尤其是我們現在的人想要得初果,我們若好好努力學習《阿含經》、學習《般若經》,我相信得初果是不難,是應該能做到的事情,這件事不是太難。但是現在我們出家人、在家居士也好,似乎是……誰得初果了?好像很難、很不容易,所以只好我們還是念佛、求生阿彌陀佛國吧! 《瑜伽師地論》 菩提資糧略有二種:一者、福德資糧。二者、智慧資糧。信慚戒施法,善人所稱讚,是名趣天道,能往天世間。若彼尸羅、財施之所攝引福德資糧、法施攝引智慧資糧,善圓滿者,便得趣入證解脫處清淨諸天眾同分中。     四九、福德資糧(二)四九、福德資糧(二)   在六趣裡面輪迴,就是像車輪迴轉似的,有的時候高起來、有的時候低下去,一升一沉就是輪迴了;而這裡面就是這個福德多少的問題了。說是這個人小小有一點同情心做了一點好事,這一念的善心功德就是生到人間來了;來到人間的時候……這就說到中陰身了。這中陰身,人的中陰身稍好一點,三惡道的中陰身就不好,在《瑜伽師地論》裡面說中陰身說得很清楚:造惡業者所得中有,如黑羺光、或陰闇夜。作善業者所得中有,如白衣光、或晴明夜。   若生到天上去,這個中陰身是光明的,「如白衣光」像穿白色衣服的光明,「如晴明夜」像晴朗夜間有月的光明,這個時候也沒有雲霧看上去就是很光明,是這個境界;若是到三惡道去那就是黑黯的境界。人的中陰身不如諸天,但是好過三惡道,好一點。這個中陰身去投胎的時候就生出來顛倒想,看見父親不知道是父親、看見母親也不知道是母親。如果是做男人,對母親有愛心、對父親就不高興;如果生為女的,就對父親高興、對母親不高興,有這種顛倒想,那麼他就投胎了。   投胎的時候,他也並不知道是投胎,也不知道是住在母胎裡面,不知道。那麼他感覺是什麼樣子呢?這個沒有福德的人就是在一個牆角那個地方、或者是在草叢裡面、或者是有風有雨的境界,就在那裡住著;那麼出胎的時候也就從這個地方離開了,就是那樣子。這個福德好的人說是在花園裡面,是很可愛的境界、也很舒服的,或者在宮殿裡面有很好的床舖、很舒服的生活,但也不知道是在母腹裡面,出胎的時候也是這樣子。若是這個轉輪聖王他要是入胎的時候他知道,知道是入胎,但是住胎、出胎的時候就不知道了。   這個初果聖人,或者是他這一生能得初果、能得阿羅漢果、能得辟支佛道,但是他現在還是凡夫,那麼這一生投胎的時候、初投胎、初入胎的時候知道,知道誰是父親、誰是母親,住胎的時候也知道,但出胎的時候就不知道了,不知道是出胎。唯有菩薩能知道,菩薩入胎的時候知道是入胎,住胎的時候也知道,出胎的時候也知道。原因在哪裡呢?就是福德智慧的栽培不一樣。轉輪聖王是大福德境界,他這個眼耳鼻舌身意、他的中陰身特別強,所以認識的力量也很強;轉輪聖王的眼睛,黑天的時候沒有光明的時候能看一百由旬,一百由旬以內的東西都看得清清楚楚的,就像看自己的手掌似的;你看他那個眼力那麼厲害,那果報就是和我們一般人不同,那是大福德境界。   至於能得聖道的人,那時候還是凡夫的時候,他就是宿世佛法的智慧栽培的很強,所以也能令他不顛倒,但是還沒能完全不顛倒。唯有佛、福智的資糧都是特別強的,所以這個入胎、住胎、出胎都能知道,會有這樣的不同。一般的眾生、一般的人都是要經過這樣……就是從開始受胎一共是三十八個七天、又加上四天,這時候他才出胎的,這個受胎、出胎是很臭穢的境界,這種不清淨的境界的確是很可厭惡的,不是一個可愛的境界。 ~~薄德少福人,眾苦所逼迫。~~     五○、入邪見稠林五○、入邪見稠林   有一個人住在香港,在基督教耶穌教,就是香港沙田那個中文大學,那個時候還不叫中文大學,叫崇基學院,在那裡讀書,也經過很長一個時期,那麼大家同學、加上牧師的種種關係,心裡面很歡喜地洗禮了,就是相信了基督教了。後來這個人也有佛教的有關係的朋友,也看佛教的書,看……看……看地,感覺佛教的理論是真理,基督教裡沒有真理;那麼就是對基督教的信心就沒有了,只是對佛教有信心。但是說:﹁你就聲明你不是基督徒了,就去歸依三寶吧!」﹁不能!還不能!」就有困難。你說是讓他說出個理由來吧!也說不清楚,但是這個決心就是拿不出來。所以「入邪見稠林」就是不容易出來、很難!   前面說是:「薄德少福人,眾苦所逼迫」,就是很多的苦惱來苦惱我們,當然任何人都想要解脫這個苦,我不要苦、我要安樂,任何人都是這樣子。有的人當然就是……我要解脫苦,那麼我就是要去找一個宗教、去相信一個宗教,各種宗教也在對人家說:『我是怎麼怎麼好!』那麼這個眾苦所逼迫的人也就是各有因緣了,也就相信了那種宗教了;但是用佛法的態度來看就是入邪見稠林了。他這個人本心也是對,有苦而不要忍受、我要去掉這個苦,這個態度是對的、不能說不對,但是入到邪見稠林裡去了、這個苦還是不能解脫,所以我們這個世界上有很多的問題;若是入到邪見裡面去,你想出來還不容易的,也並不是說不能出來,就是困難、很不容易!   佛有一次到外道的集會裡面去,到那兒去同他們談談話,結果外道裡面沒有一個人說﹁我棄捨了外道、我來歸依佛!」一個也沒有,佛就走了。你看!這是不容易的事情,這個眾生他就是執著各式各樣的邪知邪見,他對於這種知見愛著地很深,其實所愛著的都是虛妄不真實,但是你想要去度化他,想叫他改變過來,那不行!不能棄捨的,一定是要相信的。   按我們佛法的道理來說,這個親近善知識、聽聞正法,這是入於聖道的開始;而入邪見的這種人難度,也就是因為他長久以來熏習的關係,他就熏習這種思想。說是有一個家裡面母親是信佛的,這個女兒不信佛、信基督教很誠懇,那麼這個女兒就勸她的母親到教堂去聽道,母親隨順就去了;那麼母親回過來說:「你到佛堂來聽聽經嘛!」「不去!」這女兒不去。就是這樣子,不容易、不容易度化。 ~~入邪見稠林,依止此諸見,深著虛妄法,堅受不可捨。~~     五一、諸法從本來常自寂滅相五一、諸法從本來常自寂滅相   舍利弗尊者入涅槃這個文《阿含經》裡面有,這個律裡面也常引這一段文。就是舍利弗尊者入涅槃了,他的弟子均提沙彌由釋提桓因的幫忙,把他的後事辦完了,那麼這個均提沙彌拿著他師父的舍利、衣缽,先到阿難尊者這裡來,阿難非常地悲痛,帶他去見佛。這時候佛就說:﹁舍利弗尊者入涅槃,他的戒身也滅了嗎?他的定、慧、解脫、解脫知見也滅了嗎?」阿難說是:﹁沒有!他沒有滅。」﹁沒滅嘛!何必那麼悲痛呢?」   《雜阿含》佛告阿難:﹁四念處、四正斷、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覺支、八道支涅槃耶?」阿難白佛言:﹁不也!世尊!……我為法故,為受法者故,愁憂苦惱。」佛告阿難:﹁汝莫愁憂苦惱。所以者何?若生、若起、若作,有為敗壞之法,何得不壞!欲令不壞者,無有是處!我先已說,一切所愛念種種諸物、適意之事,一切皆是乖離之法,不可常保。」   這樣講也應該說是:不是但見於空,應該是也見不空的,也應該這樣說。小乘佛教,雖然《雜阿含經》有這一段文,但是其他的地方都不說這件事,只是說:入無餘涅槃以後就全面地無形無相了、入於不生不滅的境界了,只是說到這一點。雖然是這樣子,但是《雜阿含經》把舍利弗尊者入涅槃這一段說出來,﹁戒、定、慧、解脫、解脫知見不滅」,這對小乘佛教裡面可就是有事情了,這就是大乘佛法的意思了,也就是說:阿羅漢入無餘涅槃只是這個有漏的、一部分有漏的惑業苦息滅了,他所成就的無漏的功德不滅,那麼就是和大乘一致了、就是相契合了;當然沒有佛那麼圓滿,所以他還應該繼續努力才對的。     ✽   ✽   ✽   ✽   ✽   再引一段文來說這件事,就是說這個目犍連尊者,目犍連尊者被木杖外道把身體打壞了,打壞了以後,舍利弗尊者就把他用衣服包起來,就是把他抱到廟上去。這時候就驚動了阿闍世王,阿闍世王就來看他,心裡面也是很悲痛,就去請醫生要給他看病,阿闍世王這時候限醫生七天之內要把這個大德的身體要恢復健康,如果你辦不到,我就把你的封祿(封給他的俸祿,用現代的話也可能就是薪水)就取消了,就不給他了。這樣子說,這些醫生心裡面很恐怖,等阿闍世王走了以後,這些醫生就對目犍連尊者說,說是:「大德!你的病是不能治了,這身體已經完全都壞了,怎麼還能治?若是一般人那就是死了啊!因為你是大阿羅漢,所以是還能夠照樣地這樣說話、好像沒有事一樣,但是這個事我們是沒這能力能治好的呀!所以你要慈悲,要怎麼樣地去解決這個問題。」那麼目犍連尊者說是:「沒有問題,七天以後我到城裡面去托鉢乞食,再去見阿闍世王,你就沒有事了。」「那好!」到了七天以後,果然是目犍連尊者就去托鉢乞食、去見阿闍世王。到了他的門口,有守門的人報告了阿闍世王,阿闍世王……「啊!這不得了!好了!」很歡喜,就出來門外、來拜見這個大目犍連尊者,請目犍連尊者到屋子裡面坐。然後就問候,說是:「大德!你現在身體完全恢復健康了嗎?」他這樣子問,目犍連尊者就說了一個頌。   這個頌是這樣子:「我今何用膿血身」,我現在何必還保留這個有膿有血的這個身體呢?我現在何必還要用這個身體幹什麼呢?第二句「荷負眾苦無休息」,這個身體不要說是被外道打了,就是平常正常的時候也是很多很多的苦惱,不是這個事情就是那個事。這經論上沒有說那麼詳細,實在目犍連尊者這時候年紀也是很大了,「我今何用膿血身,荷負眾苦無休息」,這個身體裡面都是苦惱、它不會停下來的,不是這裡不對就是那裡不對。第三句「我已除盡蚖蛇毒」,我已經完全滅除去了這貪瞋癡煩惱的毒,這愛煩惱、見煩惱完全消除了。第四句「安隱當趣涅槃城」,這涅槃城是很安隱、很自在的,沒有這些苦惱的事,所以我應該到涅槃城那裡去嘛!我應該入涅槃了啊!這樣子。   第五句就是「涅槃城中絕諸患」,這涅槃城裡面是沒有這些生死的災患,都沒有。「緣生眾苦悉皆無」,這因緣所生的……一切的苦惱都沒有,涅槃城裡面沒有這麼多的苦惱。「佛及聖眾在中居」,佛和這一切阿羅漢、入無餘涅槃的阿羅漢,他們都在那裡面住。「輪轉愚夫不能入」,這愚癡的人、愚癡的凡夫他不能入到涅槃裡去的、他不能;佛及聖眾都在這個不生不滅這個地方住,輪轉愚夫他不能入到那裡去,輪轉愚夫也是在這個不生不滅那個地方的,但是不行,就是還沒有入,不相應的。這大目犍連尊者給阿闍世王說這麼一個法語。   從這法語這樣看呢,那就是很明顯地生厭、厭離這個色受想行識的苦,歡喜涅槃城中的安樂,就是這麼意思。這個味道就是:有煩惱可滅、有生死可滅,有個涅槃可以去、可以到那個寂靜安隱的涅槃那裡去住了。那麼和《般若經》相對起來看呢,比對來看,「諸法從本來常自寂滅相」,哪有煩惱可滅、哪有涅槃城可入呢?可以由此到彼?沒有這回事!沒有這件事的。那麼就是:一切眾生你修行不修行是你的事,都是大涅槃的境界,就是這種理論。這是從大乘佛法的態度批評小乘佛教、批評他的不圓滿,他的功德不圓滿、他需要再進一步的努力修行,是這樣意思。   但是若在我們凡夫的立場來看,這個大目犍連尊者說的這個頌很有意思,多多地讀它幾遍很有意思的,能引起我們對於生死境界的厭離心、這厭離心會生起來,對涅槃的安隱發歡喜心,這個動力就可以提起來了,所以可以把它記下來、把它背下來,靜坐的時候就思惟思惟也很好。 ︽說一切有部律︾ 我今何用膿血身,荷負眾苦無休息,我已除盡蚖蛇毒,安隱當趣涅槃城。 涅槃城中絕諸患,緣生眾苦悉皆無,佛及聖眾在中居,輪轉愚夫不能入。     五二、有所得善五二、有所得善   《造像量度經》上面說到這個頻婆娑羅王,頻婆娑羅王他怎麼能做王呢?就是前生造過菩薩像、造了一尊菩薩像,造菩薩像的功德所以今生做王了,有說這個原因。因為他造了菩薩像、做了王,他也遇見了佛,遇見佛、佛為他說法、他得初果須陀洹了。這大乘的經論裡面,就是《觀無量壽佛經》說:頻婆娑羅王他後來是得阿那含了,但是小乘經裡只是說他得須陀洹。   從這件事,我們就可以明白一件事,他是有所得善,造了佛像、造菩薩像,那麼他就做國王;做國王的時候他就見到佛,見到佛、佛為他說法,他能得聖道。若是得阿羅漢果,那麼這由《法華經》就可以看出來,得阿羅漢果的人一定聽佛說《法華經》的,他也一定相信《法華經》的,那不就是成佛了!所以就是:這有所得的善法他不能成佛,但是因為有所得、他會見佛,因為有所得的善法會有一個見佛的機會,這樣子你又重新地進一步到無所得的境界來了,這樣子輾轉地就能得無上菩提了,這是從這些事情上可以看出來。   當然這個道理也的確是這樣子,我們在佛法裡面栽培的善根,它就與佛、與法、與這些大阿羅漢、大菩薩有了關係了,將來你得果報的時候,佛菩薩就趁著這個機會……佛菩薩就來度化你了,那麼就使令你進步了,這個道理就是這樣子。這樣說,有所得善是不能成佛,它沒有那個力量,但是它能令你進一步,能令你進步到無所得的境界去,所以連起來全面地講,在佛像前……一小低頭、一稱南無佛,皆已成佛道;這個道理就是這樣子。   這就說到《攝大乘論》,《攝大乘論》是無著菩薩造的,無著菩薩說到修行入聖道,就是你多聞、修止觀,這麼熏習你就栽培了,這善根逐漸地栽培……栽培,栽培到最後一剎那、一念相應就入聖道了。他沒有說:有本具的無漏種子,沒說這句話。但是在《瑜伽師地論》和《成唯識論》就說這句話了,那麼這地方就是,有不說「有本具的無漏種子」,有說「有本具無漏種子」,這就是有點差別。為什麼會有這個差別?這問題從哪兒來的呢?譬如說是我們凡夫境界,有的時候歡喜了、這貪心來了,因為我們心裡面有貪的種子、加上不如理的作意、還有一個引發你生貪心的所緣境,這個因緣和合了、這個貪心就出來了。如果你沒有貪的種子在心裡面,你心裡面沒有貪的種子了,外邊有一個所緣境來引誘你生貪心,貪心不動,不行!沒這種子。貪心是這樣子,瞋心也是這樣子,所有的煩惱都是這樣子,所有的清淨心也是這樣子,道理都是一樣。   從這裡面就想到:修行的時候,由凡入聖這個地方就有這個問題,因為我們從無始劫以來,我們也沒得聖道,完全都是凡夫境界,我們就是沒能夠去熏習無漏的種子,沒有!那麼我們從來都是有漏的在活動,你說這一念相應、這無漏的智慧就成就了,那無漏的智慧它有沒有無漏種子呢?若沒有無漏種子,那怎麼會有無漏的智慧生出來呢?有這個問題。而事實上是……你若努力地聽聞佛法、你能努力地修行就能得入聖道,事實上就是這樣子。   佛滅度後,這些大菩薩、大阿羅漢解釋這件事就說了,有漏法是生有漏法、無漏法生無漏法,各有各的性能,無漏法不會生出來有漏法、有漏法也不會生出無漏法來的。那麼你從來也沒有無漏種子,他怎麼這一念相應就得聖道了呢?所以「本具的無漏種子」,這一下把這個問題解決了,就是本來有的。現在我們說做這麼一點小小的功德,或者是在佛法裡面熏習久了、做的功德大了,還是有所得的心,有所得的心怎麼能生起來無所得善?怎麼能夠得無上菩提呢?也就是這樣子。所以智者大師也是說「本具的」。我們古人,印度的這些……,我們不說佛、就說佛弟子,印度的這些大德和中國歷代的高僧,尤其是廣讀經論的這些各宗的大德,他們會說出來一個道理,這樣說那樣說;我們初學的人根據另一個態度,不同意!不對!不對!其實你若多想一想,他有他的理由,他不是無故地會說出那麼一句話來的。   不過,這有執著的心做的功德能夠成佛,這個道理是怎麼回事呢?是這樣意思:就是輾轉地會進步,就可以得無上菩提了,是這樣意思。實在若是說到﹁得無上菩提」,經論上如果你注意地讀,由初得無生法忍、到第七地的菩薩,這時候,到六地、到七地都還是和阿羅漢相似的,在他的內心除了大悲心之外、和阿羅漢都還是相似。到了第七地、第八地以後,那才入了佛的境界,(當然不是圓滿的),才能到那個境界。到那境界,還沒能到等覺菩薩,還要一大阿僧祇劫才到等覺菩薩,到那個時候,他那個清淨的境界也還有微細的有所得在裡面,最後入金剛三昧,在金剛三昧裡面用他那微妙的智慧去運作,才把那一念的有所得消滅了,這時候才究竟圓滿無上菩提的。所以說,你散亂心一稱南無佛就成佛了?你能到那個程度嗎?雖然不是,但是由此開始的,從這一稱南無佛開始的,所以皆已成佛道,可以這樣解釋這個道理。   其次,就是我們通常說這個迴向的問題。我現在是凡夫、是有所得,但是我現在聽信佛菩薩的教導、我迴向「願以此功德得無上菩提」,你這樣子迴向那也有力量、有力量的。當然你要誠心,就是我們念佛也好、你迴向也好,或者做什麼功德也好,心要誠它才有力量的;說不誠也有力量,但力量軟弱一點。這是說這個理由,為什麼這麼一點善法能得無上菩提?就是這樣的原因。 《法華玄論》 若說「低頭舉手,皆成佛者。」此是有所得善,名為遠乘。如不住法,住般若中,具足六度道品一切德行,名為近乘。由有所得善相資故,然後生無所得善,有所得善是無所得遠緣。     五三、一稱南無佛五三、一稱南無佛   在印度,印度的人是相信天、相信梵天、或相信什麼天,那麼就是供個天的像,在鑄造天這個像的時候,天的頭是用黃金打造的,大家就是禮拜;但是這一天來拜這個像的時候,這個天的頭沒有了。那麼大家就在議論,說是:﹁天的頭是黃金的,這個賊能把頭砍去了,這表示什麼意思呢?表示我們相信的天沒有附在這個像上面,所以這個賊能把這個像的頭砍去了。」就這麼議論。   這時候,被信奉的這個天神就附在其中一個人的身上說:﹁不是!你相信的天是附在這個像身上了、是附在這裡的。」﹁附在像上為什麼頭會丟掉了呢?」﹁這有個原因的!」﹁什麼原因呢?」說是:﹁最初這個賊來砍這個頭的時候砍不掉,砍不掉這個頭的。」﹁後來怎麼砍掉了呢?」﹁因為這個賊他念了一聲南無佛!」念了這一聲「南無佛!」這天就驚了,天這一驚呢,他一刀就把頭砍掉了,是這麼回事。那麼這時候信天的人說:﹁喔!這個賊他念一聲佛,天就害怕了,這可見佛的威德太大了,那麼我們何必信天呢?應該信佛了啊!」說是:﹁賊一念佛,諸天就驚動,我們是賢善的人,我們若念佛那該怎麼樣呢?」十方真神不敢答。所以是念佛的功德大,念佛的功德特別大,那麼這外道因此就相信佛了。     ✽   ✽   ✽   ✽   ✽   其次呢,《那先比丘經》,那先比丘就是龍軍論師,在《成唯識論述記》有時候引這個論師,《華嚴探玄記》賢首國師他也引這個論師。這個龍軍比丘和另外一個叫彌蘭王的國王,有人去考察這彌蘭王是誰呢?就是現在的伊朗這個地方,伊朗的人,那時候是佛教興盛的地方。那麼他們兩個有緣,這龍軍論師是個阿羅漢,他們常常在一起就提出問題討論。   其中,這個龍軍論師就提到這個念佛的功德,說是:﹁念佛有什麼功德呢?」就說:﹁不管你生前是怎麼地,但臨終的時候能念佛就可以往生阿彌陀佛國、就可以往生佛世界去。」這彌蘭王不同意,說:﹁你有善就得善報,有罪就要得惡報,你平生的時候做了惡罪、造了很多罪,臨死了不去受果報、跑到佛世界去,沒這個道理!」那麼這個那先比丘說:﹁舉個例子,說是很多的大石頭你往海裡面投,它會浮在水面上呢?是會落下去?」彌蘭王說是:﹁當然是會沉到水底下了啊!它不會浮在水面上的。」說:﹁如果水中有個大船,這個石頭放在船上,它落不落到水裡面去呢?」說是:「那不能!這個船把它載住了。」說:「這樣子呢,念佛,這個佛的大慈大悲的願力能把你的罪浮起來、叫它不墮落,能把你接引到佛世界去。」那麼這就是所謂帶業往生了。他這樣一解釋,彌蘭王沒話說了。所以這個稱念南無佛,這件事的確是有大功德。   有大功德,但是這裡面也有個問題。說是我們念佛的人可以帶業往生,臨終的時候能念佛、這個罪就不發生作用,我們就可以往生阿彌陀佛國,是這樣子;但是有一個問題,問題就是《阿彌陀經》說的,在臨命終的時候這個心不顛倒,你自己心不顛倒、你能念佛,與佛取得了感應、有了感應了佛來接引,佛放光接引就往生了。如果你臨命終的時候你心顛倒了、你心糊塗了,心裡面不願意念佛,說:「我不想死,我還有多少多少年的壽命……怎麼怎麼地……」那阿彌陀佛就是來了、你不願去,那也就不能往生了;不能往生,結果壽命到了還是死了,死了當然就是隨業流轉了。所以這裡面有個問題就是:你若說能帶業往生,你還要心不顛倒才可以;你心若顛倒了還是不行的呀!所以也還是得要生存的時候努力地念佛、使令心不顛倒,生存的時候心不顛倒,臨命終的時候也就有力量能夠不顛倒。   假設生存的時候,自己用功修行、也不能說只是一個人,也可能還有很多其他的人,很多人大家在一起住,你要練習心不顛倒,練習這個。你不要希望『誰都來讚歎我』,不要!誰來罵罵我也是一個境界,就正是你練習使令自己進步、使令自己心不顛倒的一個機會,你這個時候,你就看看自己的心顛倒不顛倒。我心裡面火了,你罵我、我也罵你,那麼你就是心顛倒了;實在來說,人家讚歎你、你心裡歡喜就是顛倒,也是顛倒。所以在這個時候,人家讚歎也好、人家罵我也好,我就在這個時候看看自己的心、叫它不顛倒,你在生存的時候就要常這麼練習。如果共住的人都是很講道理的、都是有修行的人,你也用功修行,人家都恭敬你、不觸惱你,那麼你就沒有鍛鍊自己的機會了,還有這個問題。所以你不妨有一個機會,你去觸惱別人、叫別人也來觸惱你,然後你看看自己,也可以這樣,當然這也要看情形的了。   所以這個帶業往生這件事,自己用功修行這件事,的確是要自己善巧地來調轉自己才可以。不要說是我們佛法裡面,就世間這個孟子: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怎麼怎麼地,那個意思就是:有苦惱的境界正是鍛鍊你的一個好的環境,使令你能成才的呀!所以說我們出家人修行也應該是這樣子,當然這個事情也要自己肯那樣才可以。所以「一稱南無佛,皆已成佛道」,先不要說成佛,成佛那是一個很遠大的目標,我們現在先有一個暫時的計劃到阿彌陀佛國去,把這件事能做成功也是了不起啊!也是很了不起的。     五四、趙州禪師五四、趙州禪師   趙州禪師在禪師裡面也是非常利的一個人,我們平常聽說:﹁趙州八十猶行腳,只因一念未悄然。」就是八十歲那麼大年歲還各處跑、還到處去參學去,為什麼這樣呢?「只因一念未悄然」,就是這一念心、心不安,還有問題。當然他不是名利上的問題,他就是佛法上的問題,有問題就要去解決,他就去參學善知識。   那麼這一天,就到了這個雲居禪師這裡,雲居禪師來了,一見面,雲居禪師一看、你這個人年紀很大了,就說出一句話來:「老老大大何不覓個住處?」為什麼你不找個地方住下來?年紀這麼大了,不找個地方住下來,還各處跑!說個白話是這樣。但是我們不能誤會,不是說:我們找一個茅蓬住下來叫住,不是這個意思。雲居禪師說了這句話的時候,趙州禪師就回答一句話:「什麼地方可以住呢?」你呵斥我不找個地方住,我到什麼地方住呢?那麼雲居禪師就說:「山前有個古寺基。」這個山前面有個古廟的地基在那裡,你可以住。趙州禪師就說:「和尚自住去!」你自己去住吧!我不去住。就是這麼一句話,這答覆的是對的。   完了,這位趙州禪師就到另一個大禪師那裡去,另一個叫作茱萸禪師的在那裡居住。見面了,茱萸禪師也是說:「老老大大何不覓個住處?」也是這麼一句話問他。你看這些禪師當然並不是互相會議過,但是說出同樣的話,也是怪!那麼趙州禪師還是這麼說:「什麼地方好住呢?」就是這麼一句話。但是茱萸禪師再說第二句話就和雲居禪師不同了,說:「老老大大住處也不知!」就是你這麼大的年歲了,在佛教裡面參學這麼多年了,還不知道什麼是住處!又是呵斥他。呵斥他,這趙州禪師說:「我三十年弄馬騎,今日却被驢子撲。」這些大禪師說話就這麼厲害;三十年我都是騎馬,今天被一個驢把我撲倒了。說這麼一句話,其實也就是修止觀,並不是話頭禪。修止觀修得那個心非常地利,所以這遊戲的語言就會這樣講,這都是大修行人啊!   我們平常的人去看禪師語錄,喔!這個人罵人!他說他是驢。當然禪師說話,他就是話裏有話,實在不是罵人的話,他就是考驗你;你也考驗我、我也考驗你,就是這麼個意思;我們用平常的是非煩惱去分別、是不對的。那麼這個話的意思就是:我們出家人受了戒以後要修學一個法門,應該有個安心的住處。什麼是住處呢?你若說有一個住處就不對了!所以就是這個畢竟空寂舍,畢竟空是我們出家人的住處,畢竟空就是我空和法空了。空為住處、就是無住處,不住色生心、不住聲香味觸法生心,就是無所住、這是個住處。這是要聖人才能達到這個境界,我們不是聖人,只可以相似地這樣修習、是相似地學習而已;觀察色不可得、受想行識不可得,眼不可得、耳鼻舌身意不可得,那麼不可得也不可得,然後心住在無分別處。   當然這「不可得!無住生心」這話誰不會說?就是你要認真地去學習一下,學習這不可得究竟是什麼意思。你常常這樣修的時候,我也空了、法也空了,心不可得,遇見什麼境界的時候,你不要失掉這個宗旨,你就是有房子住了。我們若是沒能與畢竟空相應的時候,我們就在色聲香味觸法上住,在這上住、就等於是沒有房子。   如果現在有人問我什麼叫作「住處」?那麼我就是不會說那個禪師的話了。什麼是住處?「諸佛兩足尊,知法常無性」,就是這一句話了,你心裡面在這裡用功,就是這個意思。這「老老大大」這麼大年歲了,你還沒能夠學習一個安心的法門去用功、還各處跑,很惋惜、很可惜的意思,是這個味道。說這是禪師是這樣子,其實不是!所有的出家人都是應該這樣的,但並不是一定要修禪,就是我能夠把我的宗旨確定下來,我念佛也是可以的,我念佛求生阿彌陀佛國這個宗旨要拿定;不是今天聽一個喇嘛說念咒好,我不念佛了去念咒,不應該!不要輕易地變動;說是我歡喜念咒那也可以,就是確定下來好好地念。   當然這個法門它不是一個簡單的事情,都是有一大套的,每個法門它都有個次第,要把它學得好好的,然後安心地修行。你或者是念咒、或者是念佛、或者受持一部大乘經典也可以;我歡喜《法華經》,我就把《法華經》背下來,也可以看參考書、或者是背下來,一天背一部《法華經》,時間還有餘,再去拜法華懺,也還可以靜坐,也都可以,就是要覓一個住處,不要說「老老大大還沒有住處」,不應該那樣。如果你願意修這個止觀、修禪,那就應該把這個諸法實相的道理要用功、用一點心,就是「諸佛兩足尊,知法常無性」這句話怎麼講?要弄清楚。   「知法常無性」,知道一切法都是因緣生、是無自性的,「無自性」,一個是從經論上佛菩薩的法語去了解、去理解這句話,一個是你用法語再找一個例,舉一個例,或者你願意聽鐘聲、以鐘聲為例。以鐘聲為例,「知法常無性」就是這個聲音是無自性的,你從這裡去思惟,思惟思惟就會明白了。佛菩薩為我們說法和禪師不同,禪師就是拿著香板「萬里無寸草處去」,叫你摸不著頭腦、不知怎麼回事!不過是我看這個禪師的語錄看多了,也會知道另外一個消息,這些禪師也是聽法師講經的;他到那個法師那去聽聽經,然後又到這個禪師那去說說話,就這麼慢慢……慢慢地開悟了,原來是這麼回事;並不是說完全棄捨了經論、就聽禪師那一句話就開悟了,不是的!所以佛菩薩的法語對我們的恩德是太大了。那麼你就是這樣子去思惟去你就會可以明白的了,你說不思惟、那不行!就算是從文字上明白了什麼叫作「無性」,但是你不思惟,那也還是沒有用、也用不上。   我們出家人若是沒有佛法的熏習,就是聞思修(這個聞也包括閱讀),自己不閱讀經論,心裡面也不思惟佛法的道理,也更談不到修,那這個出家人就是不及格了,這個出家人就是表面上穿出家人衣服,其他的完全不能改造自己,這無始劫來的習氣還一樣、完全不能改造;一定要有佛法的熏習,常常地用佛法熏習自己,自己內心要思惟,或者無論修哪個法門,那就是用佛的法來熏習自己,說「遊心法海」這就叫遊心法海,這樣子慢慢地……慢慢地你才能進步的呀!不然是不行的。 ~~諸佛兩足尊,知法常無性,佛種從緣起,是故說一乘。~~     五五、施鹿林的由來五五、施鹿林的由來   施鹿林這個名字也有一個因緣,而這個因緣也還很好。說久遠以前的時代有個國王,這個國王到山裡面去打獵,打獵的時候看見一群群很多的鹿,於是又放箭又放火,這些鹿感覺到很苦惱、很驚怖,就各處跑。那麼這時候忽然間就來了一個大的鹿、就是鹿王。經上說:這個鹿裡面分兩部分,就是兩個鹿王,一個鹿王是釋迦菩薩行菩薩道的時候、做其中一群鹿的鹿王;另外一群鹿的鹿王就是提婆達多。   這時候,釋迦菩薩這個鹿王就到國王這裡來,就對國王說:﹁王放箭又放火,把這些鹿燒死的、或者是被箭射死的太多了,這麼多,你的目的就是要吃肉嘛!吃肉,死了這麼多的鹿、一下也吃不了,就都壞了。不如這樣辦,我們每一天送一隻鹿來,你也可以吃,我們其餘的鹿也沒有死,這樣子彼此都可以滿願了。」國王說:﹁這個辦法也不錯,好!就是這樣決定!」這國王就不打了、就回去了。   那麼這兩群鹿牠們就排上了順序,安排一個次第,一天去一隻鹿。有一天,其中一隻母的鹿懷孕了就要生產了,可是就到牠的班,挨牠的班牠要去。牠就同那個鹿王、就是提婆達多這個鹿王,對鹿王講牠的困難,說是:﹁我的命今天是該死了,但是懷的孕、肚子裡的這個牠還沒有挨著班嘛!牠不應該死,所以不妨找別的鹿怎麼樣替換一下,等我生產了以後我再去死、我再去送給國王吃。」提婆達多這個鹿王說:﹁誰不愛牠的命呢?挨著你的班你去就是了,何必那麼囉唆、說那麼多的事情!」這個鹿說:﹁唉!我的王不慈悲,我就只好死了。」但是呢,牠又到另外一個鹿王釋迦菩薩那裡去哀求,釋迦菩薩聽見這個話很悲痛,說:﹁好!你今天不要去,重新排一個次第,我今天代你去!」那麼這個釋迦菩薩就到國王那裡去了。   牠這個鹿必是長得特別大、特別的美,所以到了城市裡面很多人都來看牠,那麼就傳到國王那裡去了,鹿還沒到、國王就知道了。國王說是:「怎麼牠會來呢?」國王也出來看,果然是鹿王來了。來了,這國王就問牠,說是:「怎麼今天你會來呢?」這個釋迦菩薩就如此……如此地一說。這一說,這國王就受到感動了,說是:「我們兩個對比起來,我是個人身的鹿、沒有慈悲心;你是鹿身的人、有代命之德,真是太高尚了,你太慈悲了!這樣子,從這麼以後解除這件事,你們可以自由地在那個地方生活,不要每天送鹿來了,我從這麼以後再也不吃鹿肉了。」這樣所以叫作「施鹿林」,就是國王把那個地區施給鹿在那裡生活了,所以叫作施鹿林,也翻個鹿苑、或者鹿野苑,是這樣子。 《大莊嚴經論》 我今此林木,及以諸泉池,悉以施諸鹿,更不聽殺害。是故名此山,即名施鹿林。     五六、諸法寂滅相.不可以言宣五六、諸法寂滅相.不可以言宣   禪宗裡面有一個禪師的法語也是很好,我講一段。在一個禪師的地方,有一個老宿、就是有修行的一位大禪師,大家在這兒跟他學禪。這一夏,就是結夏安居三個月,大家都是默然,這位大禪師他也不說話、不說法,什麼事也沒有。那麼過了一夏以後,裡面住的這麼多學禪的人,其中有一位禪師就說:﹁我今年在這裡過夏、空過了三個月,我們這裡的這位大德、這位善知識他一句佛法也不講,即使講兩個字、講個『正因』兩個字都好嘛!但是連這兩個字都沒講。」他說這個話了,當然很快這個話就傳到這位老宿的耳邊、傳到他那裡去了。   這個老宿就過來了,對這位禪師說:「若論正因,一字也無!」說是:若說佛法,所謂「正因」這兩個字,就是智者大師天台宗說的『正因佛性』這正因兩個字。「若論正因,一字也無」,一個字也沒有,怎麼能夠說?有什麼好說的呢?所以正是「諸法寂滅相,不可以言宣」,他的意思就正是這個意思,不能用語言文字去講的。   那麼他這樣說完了這句話以後,這位大禪師又後悔了,﹁唉!我剛才這句是不應該說的!這句話都不應該說!」那麼說完了,但是這個事情呢……隔壁又有一位老宿他就說了,說是:﹁這一夏做了一鍋的羹,這一鍋的羹湯做得非常好,但是放了一粒老鼠糞就污却了。」他的意思就是讚歎離言說相,就是諸法寂滅相是離言說相的,你今天說「一字也無」就是放老鼠糞了,就是不清淨了,反倒是污染了。   這些禪師,在我這虛妄分別來看,他們是讀經論的,不只是在語言文字上去用功,他是有正憶念、能夠入於諸法寂滅相去修行的人;能這樣修行了,所以能說出來這種語言,能這樣講這句話。 《諸法集要經》 由愚癡黑暗.溺生死大海.是人無正因.以苦欲捨苦. 《法華文句》 正因佛性即第一義理。     五七、念言語漢五七、念言語漢   這一個稍短的故事,也是禪師的一件事。從《景德傳燈錄》上看,這位禪師姓陳,把他俗家的姓放上,而他本人的名字沒有寫,那麼在別的禪師語錄上看:就是道鳴禪師,但是《景德傳燈錄》上沒有說這個字。這位大德他是用這個蒲草來織鞋養他的老母親,人稱為陳尊宿、也稱為陳蒲鞋,這樣稱呼他。這位禪師很了不起,也是有很多的出家人來跟他學禪,所以這個名望也很高了。   有這麼一天,來了一個出家人來拜見他,他就問:﹁你從什麼地方來?」就是這句話。那位禪師說:﹁我從瀏陽來,瀏陽這個地方來的。」這位陳尊宿說:﹁你那個地區的大德,他們在討論佛法的時候都怎麼講?說什麼話呢?怎麼討論的?怎麼說的?」他回答說是:﹁那個地方的禪師說『遍地行無路』。」這個大地、隨處都是大地,應該是道路很多的,但是他說無路、沒有道路可走的,「遍地行無路」,沒有道路可走,無路。遍地行而沒有道路,就說這麼一句話。那麼這位陳尊宿又問,說是:﹁他們是這麼講的嗎?是說這句話了嗎?『遍地行無路』是這麼講的嗎?真是有這麼句話嗎?」那位禪師說:﹁是的!實有這麼一句話。」這個時候,這位陳尊宿就拿起這個杖,打這個出家人,說:「遮念言語漢!」說你是個念言語的這麼一個人。「念言語漢」這個話就是:你只是把這句話記住了,是遍地行無路、就是記住這句話了,這句話的義你還不懂啊!你只是念那句話這是不對的,不應該這樣,所以就是打他了一杖,「遮念言語漢」。   我在想:我們在佛學院裡學教的人,如果自己不能夠深刻地去用功的話,就是念言語漢,就只是這樣子「如是我聞……」這樣念,這個「諸法寂滅相不可以言宣,以方便力故……」就是念這個字,字裡面的義不能念、念不上來,不知那個義是什麼?不知道!只是念那句話。所以這句話……,我是個學教的,在佛學院裡住過的人,就是感覺到這是禪師在呵斥這些人、在呵斥我們,我們就是念言語漢;當然念久了也是會有點意思的,也不是說就永久都這樣子。但是這句話說得好,人家禪師會說出這麼一句話來,這句話說得很有意思,「念言語漢」。   這裡面就表示「遍地行無路」這句話是有一個義的,所謂標月指、用手指來指那個月的。指那個月,你光注意這個手指頭沒有用嘛!你要順著這個手指頭看那個月亮,這才有意思的呀!這語言文字它是標月指,它是來形容那個第一義諦的、那個諸法寂滅相的。我們學習佛法,順這個語言文字要去觀第一義的,當觀第一義。那麼你不看第一義,你光是注意語言文字就變成念言語漢了。所以這個我們念言語漢的人自己不知道,自己不知道自己只是念言語,有個禪師說出這麼一句呵斥我們的話,啊!原來是這樣子。所以這個禪師語錄,這學教的人若讀一讀是好的、是對的! 《出曜經》 至誠甘露說,說法無有上,諦說義如法,是為立道根。     五八、受行悟入五八、受行悟入   這個「受」就是接受,佛說這個法門你接受了、就是你有信心,如果不相信就排斥、就不接受了,也就是通達了這樣的法門、所以接受了;接受以後就修行,就按照佛說的法門去修行去,那麼叫作「行」。這件事如果在位次上看、就是在凡位的時候,有外凡、有內凡,這個外凡的眾生他相信佛法、對於佛法有歡喜心,也願意讀經、也念咒、拜佛都可以、都能,但是他的心還在理的外邊、心行理外。我們中國傳統的佛教,因為大家都歡喜《起信論》、或者是《楞嚴經》的關係,總是說心外求法就是外道,就是這樣講;這樣講也是對的,完全是對的。我們這個心的虛妄分別就是心外求法,只要你內心的虛妄分別這個問題解決了、就是大事已畢了!的確是這麼回事,完全是對的。   但是你若多讀《中觀論》和《大智度論》呢,他那個法語就是另一個口氣、是另一個味道,他就不是那麼說;他就是以理為準,「心行理外」那你就是外凡。說我是佛教徒、我是佛弟子,但是你的心總是向外攀緣,你不知道所有的境界都是你自己的虛妄分別,哪有真實的呢?你不那麼分別就沒有那件事,都是以心為主的呀!說是他對不住我!那就是你那樣分別,你如果不那麼分別也就沒有事。智者大師也用這句話,心行理外就是外道。不過若這樣講,誰不是外道呢?那只有聖人了,聖人才能入於理,或者是內凡才可以。那麼這個外凡,什麼叫作外凡呢?心行理外。雖然我是佛教徒、我歡喜佛法,但是我這個心不與理相應、我心老向外攀緣,遇見什麼境界總是有所取著執著,不能與第一義相應,那就叫作心行理外、這就是外凡。   內凡呢,就是心契於理,心與理相應了、心能念念在道,這個煩惱不活動了,那就叫內凡。受行悟入這個「行」就是念念向於第一義諦。我們看那個禪師語錄,這些大禪師他就是念念向於第一義諦,所以他能說出那種話來,而那個參學的人、他也能夠念念向於第一義諦,他也能回答出來那樣的話,這一問一答是相契合的。我們是不明白什麼叫第一義諦,就說我明白了,也只是語言文字,只是念言語漢那樣的明白,不是真實向第一義諦相應的。所以那大禪師說了一句話:﹁這個擔板漢!」就呵斥我們這些人了,那麼這就是不相應了。現在說這個行就是「心行理內」,心向於第一義諦去、念念在第一義諦那裡,這樣叫作「行」。   受行悟入這個「悟」是什麼意思呢?荊溪尊者他是這樣解釋,他說:這個悟,到什麼時候叫「悟」?世第一。到世第一的時候,煖、頂、忍、世第一的時候就叫作「悟」。這個「悟」一剎那過去了、就無生法忍了就叫作「入」。這樣「悟」和「入」還是兩個階級,這個「悟」還是凡位,「入」是聖人了、得無生法忍了。而在唯識上,這個煖、頂、忍、世第一都還是內凡的位次,它的次第呢……煖頂忍都是觀所觀的所觀境不可得,到了忍位是有下忍、中忍、上忍,到了上忍的時候觀察能觀察的也不可得;到了世第一的時候呢……雙運,就是能也不可得、所也不可得,能觀的不可得、所觀的境界也是不可得,是這樣觀察,這個觀察就是內心裡面這樣思惟。這是《成唯識論》這樣解釋。     ✽   ✽   ✽   ✽   ✽   這個「悟」這個地方,我再講一個禪宗的故事,這個禪的故事我很歡喜,就說這個龍潭信禪師,這個禪師是了不起的人。在四川有一個學習《金剛經》、對《金剛經》很用功的這麼一個人,就是後來稱之為德山的那個禪師。這個德山禪師他就到龍潭信禪師這兒來參學,來參學的時候,這一天晚間,龍潭信禪師說法,大家在那兒聽他的禪,結束了就應該散會了,龍潭信禪師就說:﹁現在散會了,大家就回去、回寮房去吧!」就走了。這德山禪師走到外邊,說外邊天很黑、看不見路,所以又回來了。回來了,那麼龍潭信禪師就用一張紙捻一個紙捻、把它點著了,點這個火遞給了德山禪師,德山禪師一接過手、一拿過來的時候呢,龍潭信禪師一吹就把這個火吹滅了,哦!這時候德山禪師開悟了、就明白了,他明白這個道理。   我在想:他對於《金剛經》也是熟悉,他還有《金剛經》的注解;現在經過龍潭信禪師這麼一個動作、把這個紙捻的火吹滅了,他開悟了。其實《金剛經》本身說:﹁過去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不就是這麼意思嗎?但是現在才開悟。若去講這個道理、來分別這個道理呢,這個紙捻點著火了,這是什麼意思呢?這就是般若的智慧火、智慧火能破除黑暗,就是照一切法皆空、照見五蘊皆空,就是照一切法都是寂滅相、觀一切法皆是寂滅相,是這樣意思。再把這個火吹滅了呢?這般若波羅蜜這個火它也是因緣生法、也是寂滅相的,這﹁能所」都是不二相的,那麼他就是覺悟了。   荊溪尊者解釋這個「悟入」的意思,這個「悟」就是世第一的時候叫「悟」。現在說德山禪師由龍潭信禪師這樣教導他,也等於就是這樣說:你先把這個般若的智慧火點起來、觀一切法寂滅相是無我無我所的,然後再觀察能觀察的般若波羅蜜也是寂滅相、也是不可得的,入於無分別境界的時候、他開悟了,這個德山禪師開悟了。這樣講也是符合了《成唯識論》的解釋,而荊溪尊者他也就是這個意思,用這個解釋來配這個「悟」字,這就是「悟」。當然這個時候這個悟、比在文字上的悟要深刻的多,但是還沒有入聖位,要再一剎那、進了一剎那的時候才到這個「入」,就是到聖位了、得無生法忍了。   這個禪宗啊!當然有的時候說不立文字,但是他也說話、也說法,其實那就是文字,不能說那不是文字;而且在古代的禪師、他說的話和經論上是合的,不過他不重複經論上的話。可是再早一點、在六祖大師同時的那些大德,還是用經論上的言句直接這樣說出來;後代的人就是說些隱語,其實也還是那個意思,還是和經論是合的;如果不和經論相合,那就是外道了、就不是佛法了。我們佛教徒應該相信佛,對於佛應該有這樣的信心,你不讀佛經,只是看祖師語錄也不容易看得懂,就看得懂、你對不對還有問題,你理解的對不對還不一定的。 ~~正直捨方便,但說無上道~~     五九、諸法因緣生五九、諸法因緣生   在窺基大師的《法華玄贊》那上面說是《優婆塞戒經》上說:舍利弗尊者曾六十劫中行菩薩道,為了一個婆羅門向他乞求他的眼睛、要他的眼睛,舍利弗這位菩薩就把眼睛布施給他;舍利弗尊者當時似乎不願意給他,他一定要,也就勉強地把眼睛拿下來布施給婆羅門,這個婆羅門把這個眼睛放在地下用兩個腳踩一踩就走了。舍利弗菩薩就感覺到:﹁本來對你沒有用、所以你不需要,一定要,給了你,結果是這樣子!」就感覺到眾生太難度了,所以不要度化眾生了,就還是作自了漢吧!所以就是退大取小了。   這件事在《大智度論》裡面是有講的,有講過這件事,那是說舍利弗尊者他是退大取小了。但是在︽法華經︾這裡就沒有多說,只是說「長夜隨我受學,我以方便引導汝故,生我法中。」這個煩惱有所得的心還在,學習佛法還沒有到不退轉的程度。   舍利弗尊者他退了大乘佛法的信心了,後來佛就為他說小乘佛法,說小乘佛法那麼就是現在,就是馬勝比丘見到他的時候,為他說一個偈:「諸法因緣生,是法說因緣,是法因緣盡,大師如是說。」用這個小乘佛法的法門引導他來到佛教裡面來。這是馬勝比丘那一天出去的時候,佛告訴馬勝比丘說:﹁今天你會遇見一個非常的人,你不要多說佛法,簡要地說一說就好。」這是佛預先有這麼個安排,所以是說:我以方便引導汝故,生我法中。   這裡面深一層的說,就是到了佛教裡面來,不是身體上的事情、不是表面上的事情,是說他聽聞了佛法的道理,他見到真理了、見到諸法畢竟空、無我無我所的道理了,這是「我法」;見到這個道理他就是有無我無我所的智慧了,有這個智慧見到那個真理這叫「生我法中」,當然這是已經入了聖位了,後來又得了阿羅漢果,到了那樣的境界,就是「我以方便引導汝故生我法中」。學習大乘佛法,大乘佛法的信心退掉了,退掉了以後在生死裡面還是流轉,如果不用小乘來接引,那麼他怎麼能夠解脫生死呢?怎麼能夠出離三界呢?所以佛又用小乘佛法來接引他入不退位了,「生我法中」入不退位了。 《大智度論》 諸法因緣生,是法說因緣,是法因緣盡,大師如是說。     六○、讀誦金剛經的功德六○、讀誦金剛經的功德   有一個人死了,本來身體還健康、忽然間死了,他家裡的人看他沒氣了、悶絕死了,但是他這個身體還沒有太涼,好像還有一點溫煖的氣,所以還有可能還沒有死,就是放在那裡不動。那麼這個人他自己也不是感覺死了,就是到了閻王爺那兒去了。   到閻王爺那兒去,同時還有多少個人、有十幾個人和他排在一起排著班。然後閻王爺就讓那些小鬼拿一個球一樣的東西、像藥丸似的,叫那十幾個人排著班把嘴張開、就把這個藥丸投在嘴裡頭,一投就起火了,這個人就是混身都燒了。燒了,這個人就過去了,再就第二個、第三個……一個一個的都是起火。   到最後,輪到這個人來了,小鬼也是照樣叫他把嘴張開,然後把這藥丸投在裡頭、不起火,再投一個還是不起、再投一個也不起火。小鬼就報告閻王爺,閻王爺說是:「你為什麼不起火?你在陽間生存的時候你幹什麼事情?」他說:「我就是打獵,到山裡面打這個野獸,天上飛的、地上走的我都是打,這種事情做了幾十年了。」「那麼你這個罪過造得很多、應該起火啊!為什麼不起火呢?你還做了什麼事情?」「喔!我想起來了,我讀《金剛經》,我讀了很多《金剛經》,恐怕能有多少千部了。」「啊!原來是這樣子,所以不起火。」這是《金剛經靈驗記》上的一件事,這讀《金剛經》也是不可思議。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佛言:須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以滿三千大千世界七寶,持用布施。若復有人於此經中受持、乃至四句偈等,為他人說,其福勝彼無量不可數。何以故?須菩提!一切諸佛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皆從此經出。一切諸佛如來,皆從此經生。     六一、不驚不怖六一、不驚不怖   這個《佛法與科學》是一位姓王的居士、是這位科學家寫的,前面有個胡適之寫的序。胡適先生他現在是不在了,那位王居士就是請他寫個序。他這個序上就是破口大罵,那個意思:我胡適在中國、全世界都是有名的學者,你假藉我的名義來弘揚佛法,我不給你利用。所以你叫我寫,我寫、我就是大罵。   當然胡適先先也是有他的智慧的,其中有一句說到,說:﹁佛教很重視這無分別的現量境界,那個狗、那個螞蟻都有這種本事,有什麼值得尊貴的?」說出這麼一句話。從這句話裡,胡適能說出這句話來,可見他還讀過佛法的,他還是讀過佛經的呀!若是我們出家人,你若不多讀點經論就不知道這句話什麼意思!他說這個不值得尊貴,但是佛法很重視這樣的功德,那麼我們佛教徒要想一想,我們佛教有什麼理由要重視這句話呢?我們會懂嗎?懂不懂這個意思?所以他就是說出這麼一句話:「不值得重視!」但是若佛菩薩來看,﹁哎呀!這個人這麼愚癡!他不知道驚怖!」就是眾生自己感覺到不值得驚怖,這算什麼呢?我這一念心在眼前的色聲香味觸上活動、感覺快樂嘛!我失掉了諸法寂滅相,這有什麼可驚怖的?不驚!     六二、與道相應六二、與道相應   這個小小的故事,是講福建的雪峰禪師。有一天有個比丘尼來,這個比丘尼來了的時候,雪峰禪師就問她:「你從什麼地方來?」她說:「我從佛日山來。」日就是太陽。雪峰禪師聽見了這句話很有興趣,就問:「你來的時候,太陽出來沒有?」他很快地就是這樣講了。這個比丘尼也還算是聰明,說是:「太陽若出來,雪峰就融化了!」這句話說得很好,這兩句話都是與道相應的;「你來的時候太陽出來沒有?」這也是與道相應的話,這是問你:你有沒有聖人的智慧?是這個意思。她說:「太陽若出來,雪峰就融化了。」這句話也是與道相應的。就是修行人他這個心時時與道相應,這按中國的大乘佛法來說,主要還是《大般若經》、《大智度論》這一部分的佛法,時時與道相應就是一切法都是不可得的;像六祖大師說的:一切法都是不可得,心也是不可得;就是對面說話的時候,雪峰禪師也是不可得,這能說話的也是不可得,所以馬上地……她能說出這句話來:「太陽若出來,雪峰就融化了。」這是與道相應的話,所以雪峰禪師就停下來。   停下來,重換一個題目說:「你叫什麼名字?」就問這個比丘尼。這個比丘尼她說:「我的名字叫玄機。」雪峰禪師他又來話了:「你這個玄機日織多少?」或者我們白話就說:你一天能織多少布呢?這個比丘尼說:「一絲不掛!」一絲不掛這句話也還可以,但是按我的分別心來說,只是可以,不是太合適。這時候,雪峰禪師也就算同意了,就說:「你參禪去!」你到禪堂去(說話是在法堂裏面),那麼這個比丘尼就一轉身就走了。這時候雪峰禪師這個大智慧來了,說:「你的袈裟拖地了!」你說一絲不掛,你的袈裟拖地了。我們用凡夫的話來說,就是向前進攻了,這句話是很厲害的;所以你是不是悟道的人,在語言上你就會看出來了。這時候,這個比丘尼她就沒有答覆這句話,只是回頭一看,這句話答不上來,你「一絲不掛」這句話說完了,他說你「袈裟拖地」就在否認你一絲不掛的話嘛!你應該再來一句啊!她說不上來,只是回頭一看,這時候雪峰禪師就:「打你這個一絲不掛!」打了一香板。   這話就是這個比丘尼沒有開悟,她不能時時地這一念智慧安住在第一義諦上面,所以這句話就不會說了,不會說了那就不是忍了,這個「忍」字不夠,這忍有不動的意思。譬如說:這色聲香味觸種種變化的境界、這利害衝突的境界出現的時候,他的心能與四念處忍相應、能與道相應,而不隨著種種的聲音去變動的、不隨別人的舌頭轉的,叫作忍。如果別人說什麼話歡喜了,心裏面隨境變動了,那時候就是失掉了正念了,不要說是生了煩惱、就生了瞋心貪心都是一樣,那就是失掉正念,談不到忍了,連煖頂也都談不到了;那麼這個忍位的境界就是時時的與道相應、這心時時在第一義諦這裏,所以這個比丘尼還沒有開悟。 《阿毘達磨俱舍論》 煖必至涅槃 頂終不斷善 忍不墮惡趣 第一入離生     六三、六道輪迴六三、六道輪迴   在《大毗婆沙論》上有一個頌,是一個比丘聽見一個鬼在那說話,鬼說個頌:『我昔集珍財,以法或非法。』說:﹁我前一生為了希求五欲的財利,有的時候用合法的方法去求財,有的時候也不合法去圖這個財利。」『他今受富樂,我獨受貧苦。』現在他死掉了、變成餓鬼了,這時候他說是:「他們現在在那裏享福、享受安樂。」這個鬼他生前發了很多財,但他走了、他一毫錢也沒帶去啊!也許他的父母、也許他的妻子兒女、或者是朋友在享受他那個財富的快樂,而他自己今天的情形呢……「我獨受貧苦,我自己在這裏現在很苦很苦。」這個餓鬼說出這麼個頌來。   人貪心就是這樣子,現在貪求五欲的時候就受了很多苦,因為有很多非法的事情,所以以後又跑到地獄去、跑到餓鬼道、跑到畜牲的世界去受苦去了。   人有的時候會做非法的事,他有的時候也做善法的事情。我們說唐太宗這個人算是個好皇帝,但是他在玄奘三藏沒有回到中國的時候,他對於佛法並沒有真實的信心的,在他父親做皇帝的時候、唐高祖李淵做皇帝的時候,下面有個蕭雨這個人,在當時是很重要的一位大臣,他是信佛的人;唐太宗到東北去伐高麗的時候,他安排房玄齡在長安,安排蕭雨在洛陽,他自己帶著兵到東北,也可以看出來他對蕭雨還是重視的。回來的時候,他就託書法家寫一部《摩訶般若波羅蜜經》,請書法家寫一部︽大品般若經︾送給蕭雨,這就表示酬謝他的意思。但是後來蕭雨這個人,我感覺他必是年紀大了、這個頭腦就不太好、就說錯話了,唐太宗就是下令把他貶到什麼地方去了。這貶下的這個令上面就說:「我並不是真實相信佛法的!」唐太宗就說這種話。   雖然是這樣子,他卻造了很多的廟,唐太宗他造了很多寺廟,他每次伐王思聰、每一次戰爭勝利以後他就是造廟。我這麼想:這些人什麼意思呢?這些人就是心裏面猶豫不決:佛法說的道理、有善惡果報的這種事情也可能是有吧!我現在因為想要做皇帝、打倒了其他的英雄好漢、殺死了很多人,這個事情有問題。有問題怎麼辦呢?造廟,造了很多的廟。但是他心裏究竟信佛不信佛?還是猶豫不決。這個意思就是:現受眾苦,後受地獄、畜生、餓鬼之苦,但是也會生天上去、或者來到人間,就是這種人有的時候也會做功德,你說他不信佛、有的時候他也會做功德,你說他信佛做功德、有的時候他也造罪,所以就是六道輪迴這樣子;到三惡道去跑一跑、又跑到天上,人間也來跑一跑,就是這種情形。     六四、莫失好時六四、莫失好時   在經上記載,有兩兄弟出家,這個哥哥出了家用功修行得了阿羅漢果,這個弟弟就是歡喜佛法、研究佛法,然後就為人講解、講經說法,這因緣也很殊勝,他心情也感覺很快樂。哥哥證了阿羅漢果,一入定看看這個弟弟是怎麼樣情形就明白了,就到弟弟這來勸他說:「你不要一直地為人講經,你要把心收回來修四念處、修禪定、修止觀,要了脫這生死的問題!」哥哥說這個話,本來哥哥是聖人、不是隨便說話的,這個弟弟也不是不明白這個道理,但是好像沒聽見一樣,他還照樣是研究經論為人說法。噢!不久這個重病來了,這病一來不是小小的病,他感覺到不得了,這時候想起來:「我哥哥對我說的話是對的!」但是這時候重病來了,哪還能修行啊?不能修行了,一口氣不來就死了。所以這個事情就是等到特別地痛苦來了的時候,我們人才會知道,就不是「不覺不知、不驚不怖」了,也是覺知驚怖的,但那時候沒有用了。   這個弟弟死了以後,他的哥哥一入定一看,又回到人間了,投生在一個信佛的家裏面。因為家裏父母信佛,等到出胎以後一歲、兩歲漸漸大了、也就抱著到廟上來,到廟上來就來看看這個師父;母親抱著小孩給這個阿羅漢抱一抱,這個大阿羅漢年紀也是很大了,年紀大了這個手就振,一下子沒抱住就掉了下去,掉到地上就摔死了。摔死了,這時候阿羅漢又入定看一看,下地獄了,因為什麼呢?因為這小孩臨終的時候這個瞋心很大,入地獄了。這時候可怎麼辦呢?無可奈何!沒有辦法,只有在地獄受苦了,那個時候就是沒有辦法,所以他就是後悔也來不及了。   《大品般若經》說:「莫失好時,若失好時則不可救。」這句話是有道理的呀!說我今天我身體不是特別健康,但是也過得去,我自己可以自由,我願意到南邊去就到南邊去、願意到北邊就到北邊、願意說話就說話、願意拜佛就拜佛、願意睡覺就睡覺,你現在心情自由,身體也容許你這樣自由,而這個時候正是用功的時候。人若是年紀老了,多數的情形……這眼耳鼻舌身意六根的功能都衰退了,你想要去讀一段經去聞思修,不行!你的身體不容許你;你一思惟過頭了、頭疼,你坐一會兒腰疼、腿疼,就是不疼、時間久了也不行,這個身裏就煩燥,這個身體它就不容許。年紀輕的人,不是!你多努力一會兒身體沒事情,你一天拜三千拜、他的身體也可以,這時候就是好時啊!你把好機會失掉了,到將來你想後悔、無濟於事了。     六五、三軍圍繞六五、三軍圍繞   在福建福州的這個雪峰禪師,他有一天送一位神晏禪師到別的地方去,送出山門口就回來了,回來就對另外一個禪師、一位名叫孚首座的禪師,說了一句話:「一隻聖箭射向九重城裏去也!」這個城有九重、射向九重城裏去也。這時候,孚首座說:「神晏禪師他還沒有開悟。」就是這麼一句話。這「一隻聖箭射向九重城裏去也」就是雪峰禪師讚歎神晏禪師已經入了聖位了,是這種意思,是讚歎的話;而那個孚首座認為他還沒有、還不行,還沒有到那個程度。   這雪峰禪師說:﹁他是澈了的人。」就是說他是開悟的人。這個孚首座說:﹁待我去勘驗一下。」我去考驗他一下看看怎麼樣?但人已經走出去了,他就換了一雙鞋就積極地跑出去,果然是追上了。追上了一把就抓住他,就是問他,說是:「你到什麼地方去?」這個神晏禪師說:「九重城裏去。」也是這麼一句話「九重城裏去」。孚首座就說了:「三軍圍繞時如何?」我們讀這古詩說三軍,就是三個軍圍繞你、把你包圍了的時候怎麼辦?禪師這些人是有修行的人、也是有智慧的人,他說話說得不粗氣,他說三軍,若我來作注解的話,什麼是三軍?因為他到城裏去,是因為城裏面的這個大王、是這個有身分又大富貴的人請他去的,到那個大王的家裏面去是什麼境界?就是色聲香味觸的境界、就是這些東西,你到那裏去就被色聲香味觸把你包圍了,是這麼一個意思。說「三軍圍繞時如何?」那些世間上大王的色聲香味觸把你包圍了,你怎麼樣?你能受得了嗎?就是這麼一句話。說:「三軍圍繞時如何?」這時候,神晏禪師就回答一句話:「他家自有通霄路!」這話說得好!「他家自有通霄路」,說那個人他自有個通霄的一條道路,他包圍不住我的呀!就是我能解脫的!他是這麼一句話。   這時候,孚首座又說了:「恁麼則離宮失殿去也!」這個「恁麼」說個白話就是「如此」、就是「這樣」;這樣就是離宮失殿去也!離宮失殿就是離開宮殿了,你就是離開宮殿了。這離開宮殿這句話怎麼講呢?什麼叫離開宮殿呢?諸法寂滅相就是宮殿。《法華經》的〈法師品〉還有一個「以法空為座」就是第一義空為座,也就是畢竟空寂舍這個意思,修行人常與道相應這個意思。那麼現在你離宮失殿去也,你說你「他家自有通霄路」你跑了,你從這個境界你跑了、不能被他們包圍,你若跑、這句話不是離開宮殿了嗎?離開諸法畢竟空、離開真理、你失掉了正念了,這句話有訶斥他的味道。而那個神晏禪師又說了:「何處不稱尊?」這話也說得好!「何處不稱尊!」說是:修行人在什麼地方不是大自在呢?哪裏還離開宮殿了呢?沒有離開啊!是這麼個境界。   這時候,這位孚首座沒話說、就回來了,回來就把這段話報告了雪峰禪師,雪峰禪師說:「佗話亦在!」他的話是有道理的。但是這個孚首座還沒有完全承認那個話,就說是:「老漢腳跟未點地!」這個老人他的腳跟還沒點地,意思就是:他還不是十分的穩鎮。   這些禪師這一問一答,你能答覆上一句也就了不起,但連續多少句你能答覆得很恰當,那的確是要有點智慧的;也看出來這禪師的確是比法師高、高一招,應該承認這一點,當然法師裏面也有了不起的人、也是有,也不完全是那樣。我們說是這個禪師他要常常地在正念裏面,他的心常常能把握住正念,時間久了他就有慧也有定、有定也有慧、當然也有戒,時間久了那個智慧是非常利的,的確是不同。我們讀《六祖壇經》〈機緣品〉,那位學過天台教的玄覺大師,他也是這個意思,那就是他那個心能在第一義諦上安住,所以隨時會說出來和第一義相應的語句。     六六、如狼守齋六六、如狼守齋   在我們出家人的戒律上有一個狼的故事,是說有一隻狼,牠當然也要去找飲食找東西吃,但是這時候下雨一連下了七天,牠就在洞裏面不出來,下了七天雨牠就是餓了七天,天晴了牠才出來,出來到各地方找東西吃也找不到,找不到就回去自己的洞那個地方休息。一邊休息、心裏就一邊想:﹁希望世界上的眾生得安樂住。」這個狼在洞裏面發了這麼一念好心,希望大家都是安樂地生活,我今天就是守八關齋戒的齋、過午不吃了。牠就坐在那裏閉上眼睛不動了,而這時候……世界上的事情也是很妙,釋提桓因就來了。   釋提桓因到這個世界上來看一看,看看佛教徒哪一個用功、用功的情形怎麼樣,各地方走走;正趕從這地方經過,釋提桓因他是天眼、他也是有神通的人,他就看見:﹁啊!這個狼發這樣的好心,很難得,他要持齋、過午不吃了,又說是希望一切眾生得安樂住,哎呀!很難得很難得!發這個好心。但是這個心是真實的?是虛偽的?試驗試驗一下!」釋提桓因就變成一隻羊、在狼的洞門口就叫,這羊的聲音一發出來,這狼在洞裏就聽見了,這狼心裏就想:﹁做善事真是好啊!很快地就會得果報,我這發心持齋了,所以很快地給我送美飲食來了,那麼我怎麼辦呢?我先去吃、吃完了再持齋。」牠就從洞裏面出來,一看果然是隻羊,牠就攆這個羊,羊就向前跑,牠就在後面追,追……追……追、就要追上了,忽然間,這個羊變了、變成一隻大狗,這個狗很大、很猛很惡,就回過頭來要咬這個狼,這個狼已經餓了七天了,所以很沒有精神、也沒有氣力,心裏也是害怕、趕快往回跑,又跑回洞裏面去了。   跑回洞裏,心裏想:﹁哎呀!我餓了七天把眼睛餓花了,本來是個狗、我看成是羊,這是不對的!還是持齋吧!」又在那兒休息了。過了一會兒,又聽見羊在叫,心裏面想:﹁哎呀!我這樣餓,這個齋還是不要持,還是出來吃這個羊吧!」就又從洞裏出來。出來一看,先不要動,看一看,注意看,是羊!不是狗。這時候牠又來攆,攆……攆地又快攆上了、又變成個大狗、又回頭來咬這個狼,這個狼又很恐怖、又跑回洞裏。跑回洞裏,牠的心裏想:「哎呀!我這命不好,今天該是要持齋、不能吃了!」這時候過了一會兒,又聽見外面羊又叫了,聽這個聲音是很小的羊、不是大羊的聲音,但是牠心裏想:「我被你欺騙兩次了,現在你就是送肉來我也不吃,我一定是持齋了!」就不動了。   這是佛在勸比丘要持戒,勸比丘要持戒就講這個故事。這是因為有的比丘在一個國家,那地方飢饉,天老不下雨,大家生活困難,比丘去乞食也就困難;這比丘就會想出來一些方法能乞到食,乞到食、生活還是不錯,這是夏安居;安居完了就來看佛,佛就問:「你們安樂住否?乞食易得否?」問這些問題。這比丘向佛不敢說謊話,就坦白地說:「乞食不容易,但是我們生活還很好。」「為什麼還生活好呢?」「因為我們互相讚歎,我說這個比丘得阿羅漢了、那個比丘他得四禪八定了,你若供養他們有大功德,就這樣,這些居士寧可把自己的飯不吃了來供養;就這樣子,所以我們這一夏的生活還是很好。」佛就訶斥這些比丘,訶斥完了就講這個故事,就說是:「如狼守齋,這是不對的呀!你持戒要堅固,不管怎麼困難我都說真實話、不能欺騙人的!」   「如狼守齋」就是表示修習戒定慧意志要堅定,不能因為一時的困難就變了。這只是原則上佛是這麼讚歎持戒的事情,當然,我們看戒律上會知道,有的時候有特別的因緣、佛就會開緣的,佛對於處理事情是很靈活的,並不是那麼樣的硬性執著。我們在大乘經論上只看到佛那個大智慧境界、大慈悲境界,對於處理日常生活有些事情、在律上能看出來佛那個意思,當然佛知道這樣規定處理事情是不太合適的,但是佛也這樣做;佛那個意思就是,你最初處理這個事情先按常理來做,有困難的時候再來調整;佛不是一下子……﹁啊!你最初就要這樣做,一勞永逸。」不是!佛不這樣做法。   我推測那個意思,佛就是隨順凡夫,因為有大神通大智慧的人才能那樣做:一觀察這件事的處理會有困難,一定要那樣做,這一下子永久也沒有問題了;但是這一般凡夫辦不到嘛!所以還是按凡夫的心情,這件事最初這樣做、凡夫認為是對的,有了問題的時候又來請教佛,佛又把它修改一下。最初我看律上那樣情形,佛怎麼會這樣?這樣處理會有問題,但是佛還是這樣做;我推測佛做事的那個次第是將就凡夫的境界。這是從我們出家人的戒律上引這個「如狼守齋」的故事。 《摩訶僧祇律》 若有出家人.持戒心輕躁.不能捨利養.猶如狼守齋.     六七、做狗也很好?六七、做狗也很好?   有的父母信佛,兒女還小、還不知道什麼是信佛不信佛,怎麼回事還不懂,父母就告訴這個兒女:﹁要去栽培善根,不要做錯事。」﹁做錯事有什麼不好呢?」﹁來生可能會做狗啊!」這個兒女就說:「做狗也很好啊!」就是有錢人家裏面的那個狗、也的確是比那個窮人還要享福。所以有錢人家的孩子會說:做狗也很好啊!他說做狗也很好,實在來說做狗好不好?實在來說做狗不好,做狗是很苦惱的。   以前也是有一個女居士,她叫我給她的狗說歸依,我也就是照辦了,就像給人歸依一樣、也是這麼懺悔、發願、說歸依,做完了的時候,這女居士就問我說:「剛才歸依的時候這狗在流淚,為什麼流淚呢?」說是做狗也很好!你真做狗的時候你就流淚了。做狗也很好?這個狗有牠的苦惱、有牠的不自在。所以你沒做狗的時候,我們做人好像是很自在,其實佛告訴我們說:「眾苦充滿,甚可怖畏」,到三惡道可是不得了啊!很苦很苦啊! ︽佛本行集經︾ 三歸,是法明門,淨三惡道故。     六八、心不隨境轉六八、心不隨境轉   說一個洞山禪師的法語。有一個跟他學禪的人問他、就是請問他一個道理:「寒暑到來時如何迴避?」說特別冷到來的時候,我們怎麼辦法能不冷?特別熱到來的時候,怎麼辦法能夠不熱呢?太熱了、太冷了,都受不了啊!說怎麼辦?怎麼能迴避呢?洞山禪師說:「何不到無寒暑處去?」為什麼不到那個沒寒暑的地方去不就好了嗎?就自在了啊!這個問法的人說是:「無寒暑處作嘛什去?」這個沒有寒暑怎麼去呢?怎麼樣才能到無寒暑這個地方去呢?洞山禪師說:「寒時寒殺闍黎,熱時熱殺闍黎。」這個闍黎就是阿闍黎的意思,就是我們出家人的一個尊稱,尊稱一個法師叫阿闍黎。   這個「寒時寒殺闍黎,熱時熱殺闍黎。」這句話怎麼講呢?就是寒冷的時候、這個寒把闍黎殺死了,熱的時候、這個熱把你殺死了,這個洞山禪師就這樣講。這樣講,我不知道你們各位聽見這個話怎麼想,若我來解釋的話就是:熱的時候,你觀察『感覺熱的這個是誰?』冷的時候,你觀察『感覺冷的這個是誰?』這樣一觀察,假設你有大乘經論的這種智慧,或《阿含經》也是一樣,有這種智慧的時候就是覓心了不可得了,覓心了不可得、心不可得、色受想行識都是不可得,照見五蘊皆空,這個時候,你這個心就在空那個地方住下了,這個寒也不可得了,「熱時熱殺闍黎」,你這樣去觀察的時候,那也就是照見五蘊皆空,到諸法寂滅相那裏去住了,那麼也就不寒、也不熱了,不就沒有事了嗎!   我們是凡夫,我們這個煩惱遇見因緣他就會動,他就忘了應該是「寒時寒殺闍黎」,忘了「熱時熱殺闍黎」,忘了!說是有的人說:﹁你學了那麼多經書,你還那樣子啊!」這話是令人感覺到慚愧,是的!這話的意思就是忘了,但是有的時候也不忘,也不是完全都忘了。就在寒熱的時候,這個寒熱是代表一切的境界,我們平常這個眼耳鼻舌身意接觸這色聲香味觸法一切的情形都包括在裏面,不寒不熱也包括在裏面;就是不要向外去看,不要隨著別人的舌頭轉,不要!你還是觀察自己,這個冷來了的時候、熱來了的時候,觀察『照見五蘊皆空』。   說是:「這樣子,你住在空裏面,你還是一個戲論,不對的!」你這樣說,也是說得對。但是你看龍樹菩薩在《大智度論》裏面,他告訴我們初開始修行的人:﹁你就是堅定的住在空那裏。」他有這麼一句話。就是你不要說:「你那樣住,你還是有所得,還是要打你香板的。」不要那樣說。初開始的時候,你不要要求太高,你就是把這個心不要住在外面:「你對不住我!」不要!回來!把自己收回來、住在真理上,初開始就是這樣做,慢慢地……慢慢地熟能生巧。我們初開始的時候,有的時候忘了,你如果要求自己、有的時候也會想起來,不會完全都忘的。   我們出家人學習了佛法,不是把經本合起來之後……它是它、我是我,當然這個情形也是有的。那麼不管什麼境界,如意的境界也好、不如意的境界也好,這就是寒熱,你不妨試一試用這個法,最好是能把經論上這樣的法語背下來,心裏面隨時把這個法語念出來、然後這麼樣思惟,你在那裏走路經行也可以思惟,你坐下來也照樣可以思惟,你第一次可能不那麼順,但是第二次就會好一點,第三次……第五次……到了更多次以後就會容易了、它就不難了,這樣幾次以後你會感覺到很多很多的歡喜心生起來,因為你這樣做以後你心不隨境轉了。   如果你一直地是心隨境轉的時候,當然感覺到煩煩惱惱地,煩煩惱惱的時候就不安了,那麼又不能迴轉自己這個心的不安,心不安、身也可能不安了,「好!此處不留人,自有留人處!」或者怎麼地,那麼就有問題了。你若是心不隨境轉的時候,這個不安就變成安了,變成安以後你就會感覺到快樂、就不感覺到苦惱。你感覺到快樂的時候,你這歡喜心繼續來、你就繼續能用功修行,這時候你就知道什麼叫作「修行」,你會知道了。若是一個人有大善根、如果是年紀輕的人這樣用心、時間久了那就不可思議,就這一生應該是能得無生法忍的、是有可能的。你若是不肯這樣做,當然就沒有這件事;肯這樣做,不必等到來生,這一生就能成功。 《中阿含經》 善知清淨心.盡脫婬怒癡.成就於三明.以此為三達. 遠離不善法.正住第一義.第一世所敬.以此為無著.     六九、滅盡諸苦六九、滅盡諸苦   有些阿羅漢、得了阿羅漢以後他有時候還有苦,譬如說目犍連尊者被木杖外道打了、等於是打死了,這也是一種苦。還有其他的阿羅漢也有點問題,就是迦留陀夷尊者也是被人打死的,被人打死好像是埋到糞堆裏面去了、就失蹤了,很多天也不回到大眾僧裏面來,有人就問:﹁為什麼很多天不見呢?」後來一調查,才知道他是……。   那時候,還沒制這個非時食戒,沒制這條戒、他非時食,夜間去乞食,天下雨,夜間又有雲,下雨的時候天更黑了,他乞食招呼人家給他飯的時候、正趕上裏面一個女人有孕,這天一閃電、一打亮就看見這個迦留陀夷,迦留陀夷是很黑的一個人,他是六群比丘之一,但是他得阿羅漢果了,這裏有別的問題我們不講,那個女人一看一驚就落胎了,落胎了以後就引起問題,就把他打死了埋在糞堆裏頭,有這個事情。這也等於和目犍連尊者同樣的問題,得了阿羅漢果了為什麼叫人打死了?佛法這個地方講:若滅貪欲,無所依止,才滅盡諸苦的。這話是這麼說的,就是到了無餘涅槃的時候、到了法性身的時候,這世間上的苦才是完全滅掉了、沒有了。他現在身體還在、那不是無餘涅槃的境界,所以與佛說的滅盡諸苦的道理是沒有矛盾的,那麼滅盡諸苦叫作第三諦。   諸苦的原因就是眾生內心的貪欲心,貪欲心是生死苦的根本、就是生死苦的原因;生死苦的原因不只是貪、還有其他的,但是生死苦裏面最重的就是貪、它是最重要的一個。我們若是知道了這貪心是生死苦的一個重要原因,我們不願意受生死苦,那我們就得要滅這個貪欲,你若能夠發心消滅內心的貪欲心「我不貪!」真是不容易啊!滅這個貪欲無所依止,那問題就解決了。「無所依止」這句話怎麼講呢?我們的色受想行識它是很多很多苦的依止處,很多很多的苦……老病死也是由這個身體來的,愛別離苦、怨憎會苦、所有的苦都是從這裏來的;現在你若滅掉了這個貪欲心,沒有因、就沒有果了,就不生起色受想行識了。色受想行識不生了,前一剎那滅、後一剎那不生了,就是無餘涅槃的道理了,所以,若滅了生死因、生死果就不起了,就沒有色受想行識了。沒有色受想行識之後,世間上所有的苦就無所依止了,沒有苦的依止處、就沒有苦了,所以滅盡諸苦,苦的因、苦的果,完全息滅了,這時候就是第三諦、就是滅諦。     七○、佛種七○、佛種   在唐朝,唐高宗李淵、唐太宗李世明這兩個皇帝的時代,這道教裏面的人也很多,他們就是有一個迷惑皇帝的一個理由,就是皇帝姓李、他們道教的老祖宗也姓李,說「老子姓李」,說他是皇帝的祖宗,這一下子皇帝就很受影響,於是乎自己也承認這件事;這樣子他就袒護道教,就想要壓倒佛教。唐高祖李淵、唐太宗李世民都下過這種詔書,以命令來推行這個政策,就是下令:如果有什麼集會的時候,道士在前面,出家的法師比丘在後面、在道士的後面。   但是佛教在唐朝並不衰下去,而還繼續地很興盛。那麼下了命令以後,他們的皇帝有一樣事,這件事就做得很對,什麼呢?請這個道士、請出家的法師到皇宮裏頭去,公開地辯論;你法師講你佛法的道理、和道士辯論,在《高僧傳》上看,那個時候的確是我們佛教裡面的人才真是多,很多的大法師有辯才,所以總是出家法師勝利。這一來,他們道教的人……無形中就是輸了,所以皇帝這個令、雖有令而不能行,也就是不了了之,就還是出家人在前面。   而玄奘法師回來以後,唐太宗正式地尊重佛教,並公開地有文字的記錄,認為道教不如佛教。他也姓李,但是現在說話公平了一點。這是什麼原因呢?就是佛教裏面有人,如果沒有那些有學問、有辯才的大法師,你試試看行不行?所以我們佛教應該要辦佛學院栽培人材,你在佛學院裏面學習了多少的經論、知道怎麼叫作用功,自己會有個用功修行的方法,有因緣就可以弘揚佛法,佛法若不弘揚、佛法就滅亡了,這是很明白的事情;所以辦佛學院也就是栽培佛種。   在今天來說,歐美佛教多數是學南傳佛教,後來因為日本人到歐美去宣揚中國的禪宗,那麼他們知道有大乘佛教,但是也受到南傳佛教的影響,總是學中國佛教晚了一點。而這個南傳佛教有一樣比大乘佛教佔優勢的,好像他們有一個很有力量的理由、說出去以後會比說一般的語言不一樣,就是「大乘非佛說」這句話非常有力量。若是有人在宣傳這個「大乘非佛說」或者怎麼怎麼地宣傳,使令人對於大乘佛法、對於《法華經》沒有信心的話,那麼大家就不肯學習了,這佛種就斷了,就是有這個問題;而這件事,實在不是今天的問題、是個老問題,但是大乘佛教雖然受到這麼嚴重的攻擊,而大乘佛教繼續地存在世間、更把它流通到各地方去,就是打不倒、而且還是更興盛,那就是有原因的。 《大寶積經》 不由聲聞緣覺出現,佛種不斷。世若無佛,則無聲聞及辟支佛。 以佛出現、令佛種不斷,亦復出生聲聞緣覺。     七一、為一切智,四方求法七一、為一切智,四方求法   有一個學禪的人,來到了福建雪峰禪師這裏來求法,雪峰禪師就問他說:「你從什麼地方來?」說:「我從江浙來。」就是浙江、江蘇這一帶地方,那麼到了福州來,這是在唐朝的末年,雪峰禪師可能是在唐朝末年、晚唐。這古代的時候也不是容易了,雪峰禪師就說:「遠涉不易啊!這麼老遠你到這兒來,這關山難越啊!你不怕辛苦到這兒來很不容易了!」這個話也是一個安慰的話。求法的這個人、也就是要向他學禪的這個人就說了:「仰慕道德,何憚關山!」這個話說得也是好。我仰慕您老人家的道德,何憚關山,路途雖然辛苦我也不怕了,我不怕路途辛苦、為的是到您這兒來學禪,仰慕您的道德,所以我來了,我不怕辛苦的!這話也說得好。這句話說完了的時候,雪峰禪師說了一句話,說得是更好,說得什麼呢?「汝猶醉哉!」你喝醉酒了,你還在醉酒裏面啊!這句話就是太高了。   達摩禪師到中國來,說是西來,初地說是先到了廣州,後來到了南京就是金陵、去見梁武帝,其中的對話裏面有一段話是梁武帝問達摩禪師說:「對面者誰?」和我對面的是誰?說出這句話來。達摩禪師說:「不識!」我不知道。在《高僧傳》上看,達摩禪師是什麼時候來的?並不是在梁的時候來的。宋、齊、梁、陳,可能是在宋齊的時候來的,宋齊時從越來到中國,廣州也可能是在越的範圍內。這個歷史的真實性我們不提,我們就說這句話:「對面者誰?」「不識!」不知道!這個對話是有點意思。現在說這個學禪的人向雪峰禪師說:「仰慕道德,何憚關山」這話說得好。但是若在佛法的第一義諦上看,「汝猶醉哉!」你是喝醉酒了啊!你心有所得啊!若是我們來說,仰慕道德何憚關山,我們聽了以後心裏很受用、很歡喜,啊!你讚歎我有道德。但是雪峰禪師立刻就知道「汝猶醉哉」,這個意思就是:哪有一個雪峰這麼個有道德這個人?哪有這麼一回事呢?說「可以身相見如來否?不也!世尊!不可以身相得見如來。」就是這麼一句話。當然這是高人、說話就是不同了,不是在一般的境界上留戀,能超越了一般的境界。   現在若有比丘「為一切智四方求法」,這個人對於佛法的好樂心非常地強,為一切智、不是為了名聞利養,所以他不怕辛苦,「何憚關山」我不怕辛苦到各地方去求法,求法……到人家那裏去、人家不睬你,他不在乎,打我香板也不在乎,我求的是法。有人說:「去到一個地方、那裡沒有法,但是住的好、吃的也好,就住三天,三天就走。走了以後又去到一個地方,那住的也不好、吃的也不好、但是有法,你打我、我也不走,我繼續住在這裏。」所以這個「為一切智四方求法」這裏面有很多的酸甜苦辣、不是那麼容易的事情,但是他不在乎這些,專心誠意地去求法,這個比丘了不起!求得了法、得到一個法門以後又能夠如法地一心修行,這樣的人的確是很符合標準,是佛的真弟子了。 《大寶積經》 安住於戒聚.法行大名稱.苦逼不生畏.終不墮惡道. 眾生皆惛睡.菩薩能覺之.常無有暫眠.遍四方求法.     七二、寂而常照.照而常寂七二、寂而常照.照而常寂   我們看《菩提道次第廣論》這個宗喀巴大師常常地譏笑中國去到西藏的那個出家人,他常譏笑說:﹁那個出家人就是中國的出家人!」印順老法師他不知根據什麼道理,說那個出家人是我們中國南頓北漸……禪宗分頓漸兩派,神秀禪師這一派的禪是漸,南邊的慧能禪師是頓,去西藏的那位大德是屬於北漸、屬於那個派系的一位禪師,結果他到了西藏去宣揚的佛法就是修行的時候偏重於無分別,而不能夠用觀察思惟這樣的修行法,他不同意這個法門,那就是偏於「止」了,而對於「觀」他不同意。   《佛法要領》的那位作者,他也有一點偏重於止;我們一般的這個說法:﹁寂而常照」就是觀、﹁照而常寂」就是止,其實這都是止、而不是觀,到佛的境界圓滿了,當然可以這樣子;最初功德沒有圓滿的人,你還是得要有分別的觀,還是要有的。我們在《大智度論》上、或者在《瑜伽師地論》上,也會很明白地看出來這個觀是有分別的。智者大師的《摩訶止觀》也是很明白地說,《小止觀》也都是很明白地說出來這觀是有分別的,不是一味地無分別,所以若一味地無分別那就是止了。   我們通常說寂而常照就是觀、照而常寂就是止,不對的!那麼這個止如果不觀的話、光是止,這個止裏面沒有寂而常照,不是照、那就不對了!這花園裏面這個樹葉、或這個土塊它是寂,它是老也不分別,它有止嗎?它有奢摩他的止嗎?不是那麼回事!而這修止的時候就是寂而常照、照而常寂,不能說它沒有照。因為,若你靜坐的時候,你昏沉了、沒有妄想、但是也沒有觀,那這時候應該說寂了?睡覺的時候不作夢、也沒有妄想,沒有妄想那麼應該是寂了?應該是止了?這是不對嘛!所以一定得要多學,要常常聽法、要常常讀經的。我們佛教徒在佛法裏修行,有的時候作夢自己不知道、不明白其中意思,如果你把〈信解品〉的義弄熟了、〈譬喻品〉的意思弄熟了,你就會明白在佛法裏面這個夢應該怎麼解釋,你會知道的。   佛告諸比丘:「經不可不學,道不可不為。佛者譬如大海水中船師,數千萬人皆仰以得渡海,佛教天下皆使為善,得道度世亦如是。」     七三、不淨觀七三、不淨觀   有一個比丘是優波多尊者的弟子,他這個弟子修不淨觀、按這個九想觀他修得很好,修得很好了以後是什麼樣子呢?心不動了,就是沒有欲心了。我們凡夫的煩惱,除了宗教裏面的人、他的思想有多少特別,一般人的心情裏面總是愛煩惱重,這樣的情形,如果愛煩惱被對治了以後,其他的煩惱也容易就不動了。   他這個弟子因為修不淨觀、得到了這樣的境界現前了,他就認為是得阿羅漢了,當然心裏也是很歡喜。可是優波多尊者知道了,就對他說:﹁你還沒得阿羅漢,你還沒成功,你還要精進修行的。」這個比丘說:﹁我現在的心情很清淨、很自在,和以前有煩惱的時候完全不同,為什麼還說我沒有得阿羅漢呢?」優波多尊者說:﹁你到乾陀越國去,到這個地方某一個城市,你看見那個迦羅和女的時候,你就會知道你不是阿羅漢了。」所以能夠生在佛世真是特別地值得讚歎,或者是能拜個阿羅漢做師父也是特別殊勝的一件事;他能夠拜優波多尊者做師父,這個師父會說出這麼一句話來,當然他對優波多尊者的恭敬心是不容懷疑的,他感覺師父說出這句話來、這句話是有意思的,所以他就清理清理自己住的寮房、拿著衣鉢就去了。   他到那個地方就見到這個迦羅和女,這個女人在那裏是擺一個攤、在那裏賣東西,見到她就是要向她化緣、向她乞食,這一見面了、這個欲心就起來了,這個比丘欲心動起來;而那個女人見了他也是欲心起來、就是笑一笑,一笑就把牙齒露出來了,這個比丘一看見這個牙齒、立刻地這不淨觀就現起來了,不淨觀一起來、得阿羅漢果,所以這個事情真是很妙的。這時候,他就向這個迦羅和女說了一些佛法,說完就回到優波多尊者這裏來;一見面,優波多尊者說:「今天你是得阿羅漢了!」   佛說的不淨觀分兩部分:一部分就是實事,它實在是什麼樣子就什麼樣子這樣觀察;一種是擴大,把它的不清淨擴大地去思惟不淨的情況,這樣子來破除自己的顛倒心、破除自己的煩惱,這樣子叫作假想觀,雖然是假、但是它有作用,能把自己的愛心取消、能消滅常樂我淨的顛倒,對於得阿羅漢果有幫助的,所以這不淨觀的確是應該修習。 《雜阿含經》 以彼顛倒想.熾然燒其心.遠離於淨想.長養貪欲者. 當修不淨觀.常一心正受.速滅貪欲火.莫令燒其心.     七四、巧把塵勞為佛事七四、巧把塵勞為佛事   這個故事出在《大智度論》上,說是佛在舍衛國夏安居三個月以後就到別的國家去,中間經過一個婆羅門城,佛要來的時候,這婆羅門城裏面的王得到消息、他就知道佛要來了;知道佛要來,他心裏想:﹁佛是一個神通廣大、道德高上的人,他到什麼地方都有很多人受到感動、歸依、聽他說法,若是到了我們這個地方,這些人都去歸依佛了,誰還來擁護我呢?這樣子我不同意!那想個什麼辦法呢?」下個命令說是:﹁佛若來了,誰若是供養他飲食、或者聽他說話,要輸五百金錢,就是要向我納稅、納五百個金錢。」可能那個時候五百金錢這數目不是小數了。   果然,佛來了以後到城裏托鉢乞食、空鉢從城裏走出來,就是沒有人供養,家家看見佛來了都把門關起來。但是走到一個地方,有一個老女人在洗米做飯,這個洗米的水要把它丟掉就開了門了,就是開門去丟這個水;就在要棄這個水的時候,看見佛從那邊走過來,她一看,哎呀!佛這個相好光明大威德境界,這個人哪裏是向人要飯吃的人?不是的!這應該是天廚妙供才對的,而現在在人間乞食這一定是慈悲我們,哪裏說他本身是同人要飯吃的呢?這是個良福田,我應該供養,但是我很慚愧、沒有好的東西可供養。心裏這麼樣慚愧的時候,忽然間對佛說:「我願意供養,但是我沒有好的飲食,我現在就是有這洗米的水,如果你願意要,我可以供養。」佛當然是有神通,就看出這老女人的誠心就接受了。   接受了就把這個鉢伸過去,把這個水入到鉢裏面來,這時候,佛從口中放出來五色的光明,光明在天空裏面旋繞,然後入到眉間的白毫相裏面。這時候佛就微笑了,阿難尊者就問佛:﹁為什麼要這樣子?」佛說:「你看見這個老女人這個淘米的水供養佛吧?」說:「看見!」說是:「她將來十五個劫不會到三惡道去,就是天上人間這樣享天福、享人間的富貴;到了十五劫之後,在人間轉成男子,轉男子身出家修道、得辟支佛入無餘涅槃的。」佛就是這樣說,她用淘米的水供佛、有這麼大的功德。   這時候,旁邊有一個婆羅門就不高興了,就說四句偈:「汝是日種剎利姓」,這個日種是種姓的名稱,日就是太陽這個種姓,也是剎利姓,它是一個王族的姓。「淨飯國王之太子」,你是淨飯國王的太子,這麼高貴的身分,「而以食故大妄語」,因為托鉢乞食、為了這件事,這個老女人送給你淘米水,這樣子你就說這麼大的謊話,「如此臭食報何重?」這樣的淘米水怎麼會得那麼大的福報呢?這是說謊話嘛!這個婆羅門這等於是在罵佛。   這時候他說完這個話,佛就把自己的廣長舌相現出來,這個舌伸出來以後把自己的面覆蓋、上至髮際,然後佛再收回來這個舌相,就同這個婆羅門說:「你是讀書人,你在書上看見過有這樣舌相的人會說謊話嗎?」這個婆羅門說:「我在書本上看,說是人的舌頭伸出來能夠碰到鼻,這個人就是不說謊話了,何況能夠覆面呢?但是我不明白這個道理,她用這麼一個臭食,怎麼會得這麼大的功德呢?是不明白這個道理。」佛就說:「你看見過有什麼稀奇的事情吧?」婆羅門說:「我也看見過有一棵大樹,這個樹的枝幹枝葉旁佈,它的蔭涼能蔭五百輛車還有餘,這樣的大樹很少看見的,我看見這是稀奇的事情。」佛說:「這個大樹它的種子有多大呢?」說是:「它的種子有芥菜子的三分之一。」若是這麼說,芥菜子已經很小了、還三分之一。說是:「子那麼小,怎麼會生出這麼大的樹呢?」婆羅門說:「事實是這樣子嘛!」說是:「我剛才說這個老女人她誠心布施佛,這個淘米水雖然不是那麼尊貴,但是她的誠心很可貴,所以她將來是能得到這麼大的功德的。」這時候這個婆羅門就相信了,就向佛懺悔;佛就開示他佛法,他得了初果須陀洹。   得了初果須陀洹的時候,他立刻地就舉起手來大聲的說:「佛今天到這裏來甘露門開,能為大眾開甘露門,為什麼不來供佛?把門開開,大家來供佛,聽佛說法。」於是乎城裏的人大家都給王五百金錢,然後來聽佛說法、來供養佛,這樣就把王這個法就破了,國王也同城裏面的人民一同來供佛、聽佛說法,那麼城裏的人也都信佛了。   佛那麼大福德人,來到我們這個世界來度眾生,有的時候也會出現這些事情,乞食的時候沒有人布施飯、沒有人供養飲食,也會有這空鉢的這種事情。但是在佛的內心裏面,是假藉這些不如意的事情來弘揚佛法,所以教導了很多人信佛得聖道,是巧把塵勞為佛事的意思了;不能夠和我們一般人想的,說這個人倒楣了怎麼……怎麼地,那不能並論的。 ︽增壹阿含經︾ 世間所有力,遊在天人中,福力最為勝,由福成佛道。     七五、門內門外七五、門內門外   這個洞山禪師他們結夏安居圓滿了,洞山禪師說法的時候他就說:﹁安居三個月圓滿了,各位上座、各位大德,東去西去、各地方出去參學、去走一走,但是往東去?往西去?往哪兒去?應該是萬里無寸草處去,應該到這麼個地方來;萬里這麼廣大的地方沒有草,你到這個地方去。」洞山禪師他停了一會兒又說:﹁萬里無寸草處作麼生去?」說萬里無寸草的這個地方怎麼能去呢?這時候大眾默然、沒有人接話。其中有一個禪師就走了,到另一個地方去,見到石霜禪師,石霜禪師說:﹁你從什麼地方來?」說:﹁我從洞山禪師那裏來。」說:﹁洞山禪師有何言句?他說法的時候怎麼說的?」就說:﹁他說是萬里無寸草處去,說這麼一句話!」說是:﹁他這樣講,座下的人有誰能夠回答這句話嗎?」說是:﹁沒有!」石霜禪師他說:﹁何不這樣說呢?『出門便是草!』你在房子裏住,你從這個門一出去,外面就是草了,你應該這麼回答。」這位禪師就又回到洞山禪師那裏,就把石霜禪師這句話報告了洞山禪師,洞山禪師說:﹁大唐國裏有幾個大禪師能說出這句話來?」說『出門便是草』。   在〈信解品〉裏面說:「窮子在門外,大長者在門內」,也表示這個意思。說是大長者在門內、在房子裏面,就是佛住在第一義諦這個地方,這個地方是沒有草的,是離一切相、離一切分別、是無著的境界,是無障礙、大自在的不可思議境界。若是我們初發心學習佛法的人,念念要向萬里無寸草處去,不要到塵勞的地方去,在廟上一天用功修行、這心裡面還可以保持清淨的境界;若到塵勞的世界……我們如果心裏一執著、一分別,就出門便是草了,那就是凡夫境界,不是聖人境界。現在說大長者是在門內,那麼就知道這個窮子是在門外、是凡夫境界,它有這個意思。   所以,這些大禪師他們固然是自己多靜坐、多如理作意,他也是讀經的,他會說出一句話來、他也是從經論裏面得到啟示的,所以說是「萬里無寸草處去」,他的意思就是:這個學禪的人、包括所有的佛教徒,佛教徒在佛法裏面你就念念地要在萬里無寸草處去,應該這樣用功修行才能得無生法忍的。所以我們讀《金剛經》、《法華經》、所有的般若經在內,就是現在得無生法忍的法門;我若念《阿彌陀經》,那麼這個就是到阿彌陀佛國去得無生法忍的法門。此世界彼世界、此佛彼佛都是一樣,都是為令眾生開示悟入佛之知見、得無上菩提的。但是有的人要在五濁惡世得無生法忍,有的人不行,這個世界我不可以、我要到清淨的佛世界才能得無生法忍,就是這麼一點不同而已。     七六、取相凡夫七六、取相凡夫   我們這個凡夫、平凡的人,這個眼耳鼻舌身意就是取著這個色聲香味觸法,好的也是取著、壞的東西也是取著。禪師的語錄上說一句話,說眾生就像羊似的,牠就是遇見草牠就吃,不管這個草是不是有毒、有什麼都是往嘴裡填,老是吃。說我們凡夫這個取相的心,不應該取著也取著,就是執著。   這個意思:凡夫取著色聲香味觸的時候,或者貪、或者瞋,然後造了很多罪業,對自己是不利的,應該不要取著;那麼我們應該是出家修學聖道、去拜佛、念經、靜坐;這個初開始用功修行的人也是取著,但是這個是對的,這樣取著雖然也是取著,但是他能向於無取著的地方去的,有這種力量。可是凡夫自己不懂、不知道,就是好的也取、不好的也是取,所以是「取相凡夫」。   這個取相的凡夫剛強難度、不容易度化,並且佛也不能度無緣的眾生,這話說得也對、也不對,因為佛有大自在的力量、有辦法能轉變成為有緣,無緣而能轉變成為有緣的,所以還是能度化的,不過就是要待時、要待因緣成熟。 ~~若遇取相凡鄙之夫,佛則隨宜方便為說~~     七七、未安者令安七七、未安者令安   宋太祖趙匡胤他說:﹁我以前做節度使的時候能睡著覺,現在我做了皇帝的時候睡不著覺。」因為什麼呢?他說:﹁我想到我推倒別人,應該知道別人也會推倒我的啊!說是大家都不想推倒我,但那個人他周圍的人可能會鼓動他起來推倒我,所以我心裡不安。」就是失敗的人心不安、成功了的人心也不安,世界上的人都是這樣。   若是修學佛法的時候,常安住在戒定慧上、心就安,心就會自在一點,不過這是要煩惱能夠調伏了、這煩惱賊不活動才可以;雖然沒有殺死煩惱賊,但是你的正念有力量的時候、它不能動。佛法的七覺支裡面有個「念」,八正道裡也是有「念」,四念處就是正念,佛法很注重這正念。這正念你要能夠相續不斷的修習,用這個正念把善法顯現在內心裡面,這個念一失掉就是忘了善法,忘掉了善法就是沒有正念,沒有正念的時候這煩惱賊就出來了。所以正念在佛法裡面有時候譬喻是看門的人,這惡人不准進來;我們有正念的時候,煩惱就進不來,就是心常有正念、一直的維持正念,那個時候就是未安者令安,心裡會很安樂、很自在。   我們讀這個世間上的歷史,就會感覺到世間上是苦。說這個人很有功勞、本事很大,但是你對那領導人一點不對了,立刻就要殺頭,這件事好不好?說是沒有殺,他還在位,但是那裡面的矛盾已經開始了,已經開始蘊釀了。所以世間上不是一個安全的地方,世間的有為法……「有為法如雲,智者不應信。」只有出世間法、佛說的苦集滅道、六波羅蜜、大般涅槃,這是安穩的地方,是令你決定心安的地方;世間上怎麼樣變動,你心裡面不動,可以不動的。如果沒有到這個境界,愛煩惱、見煩惱你沒有清出去,你心裡面還有賊的時候,你心老也還是不安的;不管是你本事多大,不管是怎麼樣的有辦法,心還是不安的!   所以我們想要解脫生死,你只是有個「願」還不夠,你還要修學聖道才可以。你若不知道怎麼樣安住在聖道上,佛能教導你方法安住在聖道上面,這就是叫作「安」。如果不用功的人,這個心常住在煩惱裡邊、常在色聲香味觸這些塵勞的世界上活動,任何一個人也不會安的。 《天台四教儀集註》 愛見二種眾生,未安三十七品一切諸道,令安道諦也!     七八、以道受樂七八、以道受樂   《金剛經》上說:「若菩薩心住於法而行布施,如人入闇則無所見;若菩薩心不住法而行布施,如人有目日光明照。」這地方是有點事情的。有什麼事情呢?這個人「心住於法而行布施」就是執著心,或者我要比你強,大家都做功德,他多一個心機,多了「我要比你強」這個心理;或者是希圖得人天的果報,所以現在我要做功德,這叫「心住於法而行布施」。當然他心住於法這時候有取相的煩惱在活動,沒有般若的智慧、沒有般若的光明,那麼「如人入暗則無所見」。   但這地方有個問題,就是你做布施、或者你做醫院也好、或者做老人公寓也好,總是利益人的事情是做了,將來就是會有富貴的果報;富貴來了的時候「如人入暗」,就是被勝妙的五欲境界把你困住了。說「三軍圍繞時如何?」三軍圍繞時就是困住了;「他家自有通霄路!」你沒有通天路,你就在那五欲裡面迷惑了,不知道這是苦、不知道這是無常的啊!不知道,就是在那裡面受這個境界的迷惑,這太陽不出來!   若是「心不住法而行布施,如人有目日光明照」就不同了,你做功德的時候,你有佛法般若的氣氛在裡面,你能觀察我不可得、法不可得、所利益的人都不可得;不可得中我能做功德,不取著,都是如幻如化的不真實。說我不做功德,不做功德、我所有的力量也都是會無常的,不如趁著還沒有無常的時候、我還有所有權的時候、多做利益人的事,利益人而又無眾生可度、無眾生可利益。   用佛法去熏習,雖然還沒得無生法忍,但這是無生法忍的道路,你走這條路了就是一個智慧的行為;你現在沒得無生法忍、還是凡夫,將來在人天裡面受果報的時候有智慧,這時候不被五欲那勝妙的境界所迷惑;雖然在五欲裡面,心裡面還有智慧,如人有目,日光明照。有智慧的時候,他享受富貴的果報能夠「以道受樂」,他還不放逸,還能繼續做功德而還不造罪;就是受樂的時候、他不做非法的事情,自己還是有道的、還能有這麼一個分寸;不像有權力的人、大富貴的人,他貪心很大、瞋心也很大,一怒就是血流千里,這還了得、不得了!但是佛教徒、他佛法的熏習夠就沒這個事情,他是以道受樂。 ~~現世安隱,後生善處,以道受樂。~~     七九、惡能為善作因緣七九、惡能為善作因緣   鳩摩羅什法師在《維摩經注》上引一個例子,說是:有兩個人作朋友,一個人是笨一點,一個人是靈活一點;這個笨的人就出家修行得阿羅漢果了,這聰明的朋友一想:﹁他是個笨人能得阿羅漢果?我更應該是能了!」說:﹁我也要出家修行!」這樣的心理其實是高慢心,這高慢心也是煩惱之一的,但是因為這個高慢心他出家了,出家以後也有成就,所以這個煩惱能夠為如來種。   智者大師也說:佛法是說無我,但是初開始來到佛法修行的人都是﹁為了我好、我才發心修行的呀!」這個我見本來就是一個很多苦惱的一個因緣,但是在佛法裏面說,它也是修學佛法的一個因緣,所以煩惱是成就聖道的一個種子,這個惡也能為善作因緣的。說做種種的惡業、惑業苦,這個業能困縛人、使令人不得解脫,但是這個業力也為諸佛菩薩的解脫作因緣;說我們生死的果報很苦惱,這個苦惱它也能為諸佛的大般涅槃作種子的,就是有這種情形,所以才說:煩惱就是般若的種子。   譬如說:做父母的感覺到社會上這些阿飛壞得很,於是乎就告訴他的兒女不要做壞事,這些壞的孩子會……怎麼怎麼不好,你們要學好。這個學好就是因為感覺那個做惡的品性不好,從那裏來的,所以它有一種資助的能力,做惡這種事情對於做善有幫助、有資成的能力、幫助它成就的能力,所以也可以說是種。   經上說過:佛出現世間,不是出現在增劫的時候、他出現在減劫。原因是:增劫的時候人的道德逐漸地高起來,所以他的苦惱就逐漸地減少,生活無慮、壽命也長,又特別健康,世界上也特別地和平、物質也豐富、生活快樂;這樣子,佛出現世間教化眾生就困難、你不容易接受佛法。到減劫的時候,人的道德墮落,有很多的惡事出現世間,所以得了很多苦惱的事情;這時候佛出現世間,說:「人生是苦,要修行得解脫。」人就容易接受。這樣說,這惑業苦的確是人所不歡喜的事情,但是同時也為聖道作因緣了。所以說這個種子,善為善的種、惡也為善作種的,這惑業苦為佛的三德作種子,這個種子的相貌是各式各樣不同的差別,唯有如來才能知道。 《瑜伽師地論》 有順流流轉,謂順緣起。有逆流流轉,謂逆緣起。     八○、所得功德不自覺知八○、所得功德不自覺知   初發心學習佛法的人,這次第就是先要讀誦語言文字的經論,因為這裏面才有佛說的義、這個義就寄託在文字裏面,所以不能夠棄捨這個文字的佛法,你要讀誦、閱讀而又能背誦,要到那樣的程度。按照我們學習佛法的經過來說,如果你不把這個文字在心裏面讀誦出來、那個義很難離開了文單獨地在心裏面顯現出來的,因為我們不到那個程度,所以一定要讀誦這個文。如這個文所說的道理那樣的去修行,這是依文解義、根據這個文去明白那個道理,然後根據那個道理去修行,修行就是改造自己,自己有錯誤的地方應該改過來、缺少的地方應該栽培,就是所謂斷惡修善了。你肯這樣努力就會有成就,不會白辛苦的;按佛的意思,這個成就的功德是向於無上菩提的,但是修行人對於自己所成就的事情不是太明白。   這就是我們開始的時候還沒有找到一個碼頭,如果找到一個碼頭了,我歡喜學習哪一個法門能夠決定下來。但初開始多數是不決定,這裏跑一跑、那裏跑一跑,當然這也不能說不對,各地方都走一走學一學,最後這個思想穩定下來,喔!我歡喜念佛、我歡喜修禪,那麼穩定下來以後就開始用功修行。雖然發心是發心了、但是還沒有得到功德,發心修行當然這是修出世間的功德,世間上塵勞的事情要放下,而出世間的功德還沒得到,在這中間的時候,這是一個難關,這是個不容易的事情;有的人或者有善知識的護念、或者佛菩薩的加被、自己又有恒心,那麼這個難關就過去了,就是得到功德了。有的人善根不是太強、或者有惡知識的因緣,哎呀!我辛苦這麼多年也沒有什麼成就!就回去了!這個情形也是會有的。按現在佛教的情形,這樣的事可能會多一點;就是還沒有回去、但是也不往前進步,就在中間那裏走來走去的了。   不過有的人修止觀,他前生栽培的善根、定的善根栽培的強,那他修止的時候就進步地很快,進步地很快就可能會得到初禪了。得了初禪不一定有神通,但是靈感很多、有很多的靈感,坐在那裏就知道今天午後誰要來,並沒有別人給他傳消息、就憑自己的靈感,實在這並不是神通;或者天不下雨,他坐在那裏自然知道幾天以後會下雨,憑靈感就會知道很多事。其實這個是小境界,佛的意思是:把這個奢摩他的止修好。而這個目的是在哪裏呢?就是幫助你成就般若波羅蜜。那麼成就般若波羅蜜的意思又在哪裏?是要得無上菩提的!不能夠逗留在這裏『哎呀!我現在有神通了!我夜間坐在禪堂裏,隔著幾道牆就看見誰……誰在做什麼……啊!得天眼通了!』其實哪是天眼通呢?不是天眼通!這就是停留在這裏去做一些一般的事情:這手一摩,人的病就好了!去做這些事情去。做這些事情,你的聖道就停下來了,所以這個是「不自覺知」自己就是不明白這個意思,不知道佛菩薩的大悲心是另有遠大的思想的,不是在那小小的境界那裏。所以這是修行人的難,修行人不是容易的事情。     《法句譬喻經》 佛告比丘:卿何愚癡不解道理?欲求道者先斷其癡,然後制心,心者善惡之根源。      欲斷根者,當先制其心,心定意解然後得道。     八一、聞思修三慧的深淺八一、聞思修三慧的深淺   禪宗這些大禪師,他常能夠另外說出一句話來,而和經論上的道理還不相違背,這就是思慧的力量,當然還有更高程度的也是能這樣做;他不是照本宣科的,他就是能說出很多不是經論上現成的話。前面講「萬里無寸草處去」他單獨說出一句話來,那他不只是聞慧,是超過了聞慧的境界,另外能說出來一些合乎佛法深義的語言。   一般這些在文字上用功的人就是……﹁玄奘法師怎麼翻譯的、羅什法師怎麼翻譯的」,就這麼在文字上去分別;但是南嶽慧思禪師(就是智者大師的法師)他不!他有時候就會另外有個解釋;四悉曇那個「悉曇」怎麼講?南嶽大師他也不是說不按照翻譯,但是不一樣的,他就是單獨有個意思。《摩訶止觀》智者大師有時候也引一些別的經論上的文句,引來了,我們看上去這句話很難懂,他幾句話就把它說明白了,這不是容易的;就是他的思慧能夠通達佛法的意趣,他根據這個義能說出來種種的佛法而不違背佛的意,這就是能善解意趣。但是他的能力也就是限於此、以此為限,他還沒能得解脫,還沒有到達解脫的境界。   要到修慧的時候就不同了,修慧就是他要修學禪定,在禪定裏面再去思惟這個道理,這時候能力是更強了,他有時候也依據經論上現成的文句去說佛法,有時候他不依據經論上的話而會另外說出來很多的佛法,所以是依文也不依文、依義亦不依義。如果你不是太懂得佛法、反認為這個人是胡說八道了,就會有這個情形;但這個人實在他不違背佛法、他會說出來一些佛法的,而他真實是得解脫了,他不是只在嘴上說說,他真實的能解脫了這愛煩惱、見煩惱,或一部分、或者是完全解脫了,那就是聖人了。   在《俱舍論》上說一個譬喻,說這個游水的人最初不會游水,他學的時候,他要假藉一個東西、依賴一個浮水的氣囊什麼的來學習游泳;學習的時候他不能離開這樣東西,離開了這樣東西就不行了。這就像初學佛法的人,他一定要依據語言文字的佛法去學習佛法的,不然他不能學的。等到思慧的時候,就是也可以依文、也可以不依據文字的佛法,就像學習游泳的人他進步了,有時候還用那個東西做一個憑藉、有的時候不用也可以游泳了。到修慧的時候,就譬喻完全不要靠那個東西,他可以在水裏面自由地游來游去;就是修慧的人得了禪定了,在禪定裏面修行的時候證悟了諸法實相的真理了,他就不依據現成的文句了,他就能在真理那地方活動,這是聖人的境界了。但是,聖人他也還是需要有聞慧、有思慧的,也不是完全就只修慧,就是到了等覺菩薩他還是要聞法。論聞思修三慧的深淺是這樣說;而約人來說,三慧都應該是要具足的。     《法句經》 八直最上道,四諦為法迹,已聞當自行,行乃解邪縛。生死非常苦,能觀見為慧, 欲離一切苦,行道一切除。生死非常空,能觀見為慧,欲離一切苦,但當勤行道。     八二、不在此住八二、不在此住   在禪師的傳記裏面,有一個人就問禪師:「你是聖人?你是凡夫?」問這麼一個話。那個高僧回答地非常好:「我不在此住!」他把手伸起來:「我不在此住!」這句話說得的確是聖人。我也不是在聖人那兒住、也不是在凡夫那兒住,是無住的。「不住色生心、不住聲香味觸法生心、不住非色聲香味觸法生心」,無所住。若說:「我是聖人!」那你是凡夫、你不是聖人,哪裏有所住呢?這能住、所住,都是不可得的,所住的境界、什麼地方好住?   那天說到趙州禪師,那個是茱萸禪師說的:﹁你老老大大不找一個地方住下來,還各處跑!」趙州禪師說:﹁什麼地方好住呢?」然後茱萸禪師說:﹁老老大大住處也不知!」就是說這麼一句話。佛為了令眾生明白,還是說有個「住」,住在化城裏;但實在、聖人的境界是無住的、沒有住處。你若說我住在那裏,你還是「汝猶醉在」,就是你還在喝醉酒,你酒還沒醒、還住在那裏。   這佛法的微妙的確是很妙,我們凡夫若是有什麼優點的時候、心就高慢,就是住在那裏了。﹁啊!我能講經說法,我能入禪定,我比你強!」嘴是沒那麼說,心裏面這樣執著就是高慢,就有高慢心;或者是有其他的什麼優點,心都是這麼執著。但是在聖人的境界上看,完全不是這樣子,無論是成就有什麼優點的地方,他都是無住、無有少法可得,哪有什麼地方好住呢?一切有為法、所有的功德都是畢竟空寂的、也是無所住,對有為而說無為,無為也沒有無為好住、都是無所住,這一下不生高慢心。   這聖人的功德,當然初果也是聖人、初得無生法忍也是聖人、都是有功德,但是愈向前進步、功德是愈多;我們讀這個《大品般若經》說是:七地菩薩還有一點慢、還有慢的。在聲聞裏面,說阿羅漢就是沒有慢了,雖是這麼說,不過這裏面還有分別,就是慢的習氣還是有的,阿羅漢還是有慢的習氣。按《大品般若經》說:到八地菩薩就沒有慢了,就是功德更多了反倒沒有慢心,就是他那個無所住的智慧高了所以沒有高慢心。當然他的智慧是更微細了,知道這個人有功德無功德、有煩惱無煩惱,能分別地更微細了,但是沒有慢心,他就是無住。   〈化城喻品〉說是:阿羅漢他住在化城裏了,但是阿羅漢沒有我慢、他也沒有慢心、也還是無住。我們用大乘佛教的態度批評阿羅漢沈空滯寂,「沈空滯寂」就是在那個寂滅的境界上停滯在那裏了、安住在那裏不動了。但是阿羅漢本身他沒有這種分別,如果他有分別、那他就還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像《金剛經》說的,那也就不是阿羅漢了;但是他因為沒有大悲心,他就不做什麼事情,所以入無餘涅槃以後就是休息了。     《大般涅槃經》 無住者名無屋宅,無屋宅者名為無有,無有者名為無生,無生者名為無死,無死者名為無相,無相者名為無繫,無繫者名為無著,無著者名為無漏,無漏即善,善即無為,無為者即大涅槃。大涅槃即常,常者即我,我者即淨,淨者即樂。常樂我淨即是如來。譬如虛空不住東方、南西北方、四維上下。如來亦爾,不住東方、南西北方、四維上下。     八三、狐狸的故事八三、狐狸的故事   這個事情也可能是真實的事、也可能是佛方便說的也不一定。是什麼呢?在山裏面有個學道的人,他在那兒讀書,這個狐狸就在旁邊聽這個仙人、聽這個修行人在那兒讀書、牠聽、聽、聽地就聽明白了,那麼這狐狸就說:﹁如果我能按照這本書講的去做,我就能做王,我可以做王,我不能做人王、我也可以做百獸之王、獸中之王。」像人若是學到了一個本事,成功了,心裏也很歡喜;這個狐狸也是心裏很歡喜。那麼牠就按照牠的計劃就進行這件事,牠就各處走,忽然間遇見一個狐狸、又是牠同類的狐狸,但是這個狐狸好像有病、不那麼精神,這就是這個狐狸的聰明,牠就對這個病狐狸說了,說是:﹁你要服從我,如果你不服從我,我就殺死你。」那個狐狸因為有病、身體軟弱,只好就聽牠的。﹁好!好!我服從你,聽你招呼,我隨著你!」﹁那好!」就隨著牠就走了。原先牠一個狐狸、現在是兩個了,牠又遇見一個狐狸,這個狐狸強大勇猛、但是牠一個,牠們兩個。牠又和牠說:﹁你要服從我、聽我招呼,如果你不聽我的、我們兩個殺死你。」那個狐狸想:牠們兩個力量比我大一點。﹁好!好!聽你招呼!」   牠就這樣子逐漸地逐漸地……很多的狐狸聽牠招呼,牠就變成狐狸的王了;然後牠就這樣子又去降伏其他的象、大象也聽牠的招呼,然後又去降伏獅子、降伏老虎、降伏了很多的獸,牠就是獸中之王了。做王了以後,其實已經成功到這個程度、就應該知足了,但是牠不知足,牠心裏想:﹁我是獸中之王了,我不應該找個狐狸做妻,應該以國王的女兒來做妻才對!」於是乎牠率領這麼多的獸,就把一個國王的城都包圍了,那麼人也就知道了。這麼多的狐狸、這麼多的象、這麼多的老虎獅子包圍了這個城,什麼意思呢?國王就派人同牠聯絡,聯絡了這狐狸就說明牠的來意,牠要求說:﹁要國王的女兒給我做妻,如果若是不答應的話,我可以滅了你們的國土。」   這個使臣回來報告了國王,國王就縐眉頭了,「這可怎麼辦呢?」於是他們開一個會議,很多的大臣文武百官、大家坐下來商議這件事。很多的臣就說是:「這麼多的獸、這老虎獅子都是很厲害的,我們和牠作戰可能也沒有把握,不如就是犧牲一個女兒送給牠嘛!這件事解決就好了嘛!」好多人都願意這樣做。其中有一個大臣說是:「自古以來沒聽說國王的女兒要送給一個狐狸做妻子做太太的,沒聽說有這種事情,我們做人、受這個野獸的欺負,也沒聽說有這種事情。如果若聽我的意思,我們有辦法消滅牠,不能夠答應牠的要求。」國王說:「你有什麼辦法呢?」說是:﹁如此……如此……可以辦的!」說:「那好!我們就照你的辦法辦!」   怎麼辦呢?「我們派使臣告訴牠:我們不答應你的要求,同你作戰!作戰有個要求,要求你們的獅子老虎先戰後吼。」有這麼個條件,「就是先打仗、先動了手以後你的獅子才可以吼,不要一開始就吼。」其實這就是人的頭腦聰明。「我們這樣要求,這狐狸牠也很聰明,牠認為我們怕牠吼、牠可能就會先吼,牠若先吼、我們就勝利了。」這個大臣就預先把自己的軍隊和人民……預先把耳朵用棉花塞起來,不要聽牠的吼。有的人臣已經說了,說是我們的軍隊騎著馬、騎著什麼,若聽獅子一吼,這些馬都害怕都不能用了,所以我們先把耳朵塞起來不怕這件事情。這是人的一個計、人的智慧的計謀。那麼狐狸聽到人要求的條件,牠果然是想到這裏:「你們是怕我們老虎獅子吼,所以你們要求先不要吼、以後再吼,我偏要先吼、先下令叫牠先吼。」這就是中計了。   這樣大家就約定時間,就開戰、就打起來了,打起來這狐狸下令先吼,這一吼不得了,這獅子老虎一吼,這狐狸的心……狐狸也是怕的,一吼、牠的心就破碎了。這狐狸是騎在大象身上的,牠這心藏被這一吼就碎了,就從大象的身上掉下來死掉了。這麼多的獸一看這個王死了,就作鳥獸散、大家都跑了,就不打仗了、都跑了,這一跑、這人就不戰而勝了。   佛說了這個故事,就說:﹁人有了成功的時候,你應該知足、不要太狂妄,太過份了你就是要倒楣了。」就說這件事,說狐狸是這樣子;我們佛法裏面,成就愈高的人他愈不驕慢,當然那是聖人的智慧。我們說煩惱有俱生的煩惱、有分別煩惱,這分別煩惱由心分別,你作那樣的不如理作意、你的煩惱才起來,你若如理作意這煩惱不動;但是俱生煩惱不是這樣,俱生煩惱不等你分別、它任運地就起來了。這高慢的煩惱也是有俱生的煩惱,由初果聖人、二果、三果聖人,像得無生法忍的菩薩、初地、二地……到七地他還有高慢心。這高慢心不是由不如理作意出來的,它就是任運地就會有這個煩惱出來,說是由如理作意能降伏煩惱,但它不等待你作意不作意、它這個高慢煩惱就會出來,你不容易斷掉它的。   但是得無生法忍、得了聖道的這些阿羅漢和這些大菩薩,他的功德愈來愈多、愈來愈多……到最後終究是把煩惱消滅了,他就沒有這個煩惱;就是成就愈高了反倒不狂妄,這是聖人的境界才可以,凡夫還是做不到的,凡夫總是這樣……總是有這個分別心。在《阿含經》提到,說是初果聖人也會有貪心、有瞋心,但是和我們凡夫不一樣,我們凡夫貪心來了、瞋心來了,要很久這個貪心瞋心才停下來,聖人有了貪心瞋心沒那麼久。它舉一個譬喻,說是燒紅了的鍋滴上一滴水,那滴水雖然是水、但是很快地就沒有了,這譬喻聖人大智慧的清淨心裏面偶爾忽然間也會失掉了正念、有一點煩惱,但是很快地就沒有了,所以和我們凡夫還是不同的。所以,我們說:哎呀!我的煩惱很重、很多的煩惱,聽說聖人還有煩惱,我心裏安慰一點;但是聖人有煩惱時間很短就沒有了,所以我們還是應該要發慚愧心的。 《佛所行讚》 眾生愚貪故.樂著而不覺.智者畏五欲.不墮於非義.     八四、破魔軍八四、破魔軍   在《佛本行集經》上看,釋迦菩薩要成道之前,他先去通知魔王,降伏了以後再成佛,因為佛通知他、魔王才來搗亂的。搗亂的時候,釋迦菩薩心裏面作念,說:我久遠以來、我有沒有障礙過人家修行?別人想要發心修行要閉關、或者打般舟七、或者人家歡喜靜坐、歡喜修行,我去破壞、我破壞他們的好事,我有沒有做過這種事情?釋迦菩薩這樣用他的神通一觀察,說我沒有做過這個事情,沒有做過這個事情、今天魔王來是不能搗亂的。釋迦菩薩先這樣作念,所以後來魔王來搗亂是沒成功,這釋迦菩薩的道力真太廣大了。   我們若是用凡夫的心去衡量這件事,成佛之前那個菩薩的程度已經很高了,而魔王敢向這樣高程度的聖人搗亂,這是一個不簡單的事情,是很不簡單的事。 ~~破魔軍已,垂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八五、第一義空八五、第一義空   這修行的事情,當然我們凡夫的境界是不值得讚歎,但是若在大修行人的境界來說,說是「各以宮殿奉上彼佛」,這若是禪師來說……說這南嶽懷讓禪師是馬祖的師父,給他送來幾缸的醬,是醃的鹹菜這一類東西送來,馬祖禪師一下令:﹁把它打碎了它!打破了它!」在我們的心裏面想:怎麼會打碎了它呢?就是這個修行人不能一念失掉了正念的。   我們現在的人也可以說福報大吧!衣食住都特別好;那個時代的人,說是送來幾缸的小菜,大眾僧可能會心裏歡喜了,歡喜了這就是失掉正念了,所以馬祖下令打碎了它。我們不要認為是真打碎了,就是你用般若波羅蜜去觀一觀,他是這樣意思。在〈化城喻品〉上說「各以宮殿奉上彼佛」,這按我們說是什麼?這應該說是無生法忍、這是第一義空的寶殿送給你!應該是這樣說。 《摩訶般若波羅蜜經》 摩訶般若波第一義空中不見有為空,有為空中不見第一義空。     八六、利鈍全收八六、利鈍全收   釋迦牟尼佛在世的時候,大智舍利弗先得初果,而後兩個星期、半個月就得阿羅漢果,這是大智慧人。說周利槃陀迦是很笨的人,頌個掃帚、頌了三個月還記不住、這麼笨,但是他得阿羅漢了,周利槃陀迦得阿羅漢了。這意思就表示大智慧人、或者是特別笨的人,都是能得聖道。   我們現在的印光老法師、還有很多的大德說淨土宗「三根普被,利鈍全收」,但是我看這個意思,這般若波羅蜜也是﹁三根普被,利鈍全收」,也可以這樣說。我感覺唯識宗的妙法真是很妙,若按我這個笨人來說,就是不太容易懂,不是那麼容易懂。但是般若波羅蜜,按龍樹菩薩的解釋不是太難,比較還容易些、還是容易的。不過我們中國佛教就是……不知道什麼原因,總是不太那麼歡喜般若波羅蜜,所以一直地就是有多少人就是摸不著碼頭,還是有這個問題。 《大智度論》 有菩薩修念佛三昧,佛為彼等、欲令於此三昧得增益故說《般若波羅蜜經》。     八七、貧僧八七、貧僧   有一位香嚴禪師,他說:﹁去年貧未是貧。」貧者窮也,我去年窮還不算是窮,﹁今年貧才是貧。」今年窮才算窮。怎麼今年窮才算窮呢?說﹁去年窮無立錐之地。」這個錐子、立錐之地都沒有,去年窮沒有立錐之地,但是還有個錐子啊!﹁今年貧錐也無!」今年窮的連錐子都沒有了!說出這麼一段法語。   其實應該說是很容易明白的,那麼正面說、按佛法的道理怎麼講呢?說去年窮這窮是什麼意思?是空的意思,就是諸法皆空的意思。﹁去年貧不算貧,今年貧才算貧,去年貧無立錐之地。」無立錐之地又是什麼意思呢?就是所緣境是空的,觀察所緣境是空無所有的,但是還有一個能觀察的智慧還沒有空。﹁今年窮才算窮,今年錐也無。」這能觀察的智慧也沒有了!   我們若一般說,你這個修行沒什麼了不起,因為你很笨,你要先觀所緣境是空的,隔了這麼久才觀察能觀智是空的,你這個人很笨。其實不要這麼說,就是笨一點好!就是先觀所緣境是空的,我這個心、我這眼耳鼻舌身意接觸到色聲香味觸法,不管它是可愛的、可恨的,都不要管那個事,就觀察它是空無所有的,這就是窮的境界。先把能觀察的智慧先保留、不要說空,就觀察所緣境都是空無所有的,就按照經論上現成的話、把它背下來,然後按照那個義去思惟,就是先這麼用功。說是用功怎麼用功?就是這個方法,這不是我說的,這都是經論上現成的話。   其實按經論上就是這樣修行,你用這個智慧去分別思惟,思惟的時候不要思惟太久,思惟它五分鐘你就靜下來,心裏面寂靜住,過了幾分鐘你再思惟;就是這樣修行。你讀這個《阿含經》它就修這四念處、專精思惟,在寂靜處的時候專精思惟;所以讀這《阿含經》它一句話就說明白了。說怎麼修行?就是這麼修行!就是按照唯識的道理,你常這麼思惟、和人造罪是一樣的道理,我們造一個罪、或者做好事、或做壞事,就你在動的時候、就在阿賴耶識裏面就把那個力量栽培在那裏了,你修行也是一樣嘛!修行你用這個心專精思惟的時候,這個力量也是栽培在阿賴耶識裏面了,也是在你的心裏面;不管是說阿賴耶識也好、說如來藏也好,一樣的!都是那麼回事,就在那裏栽培了。你今天也這樣思惟、明天也這樣思惟,今年也這樣修行、明年也這樣修行,你看那禪師語錄他有三十年不下山、四十年不下山,就是長時期的用功、他的力量就強起來了,就沒有事了,這道理是一樣的。     八八、生死裏面有沒有佛八八、生死裏面有沒有佛   禪師的語錄裏面有一件事,就是夾山禪師和定山禪師,這兩個學禪的人在一起出去參學,參學走在路上的時候兩個人就研究佛法、討論佛法,就提出個問題來,說是:﹁生死裏面有沒有佛?」這定山禪師說:﹁生死裏面若沒有佛就沒有生死了!」他提出這個意見。夾山禪師說:﹁生死裏面若有佛的話就不迷生死、他就不迷惑了,就沒有生死流轉的這件事了!」兩個人的意見正是相反的。   這定山禪師說出這種話來,說:生死裏面若沒有佛的話就沒有生死!這話是說得有根據的。我們在大乘經論裏面很容易找到根據,最明顯的就是《楞伽經》:「如來藏為善不善因」,如來藏就是佛、就是佛的無量無邊的功德境界,它是善與不善的一個因,若說是生死流轉也是以它為因的;說是得大般涅槃、得無上菩提,也是以它為因的,所以他說:﹁生死中若沒有佛就沒有生死。」這夾山禪師說:﹁生死裏面若有佛就不迷於生死!」也就是沒有生死了。這兩個人的意見相反、有點衝突。   這時候就去請教大禪師去。請教誰呢?請教馬祖道一的弟子、一位叫作法常禪師的,到他那兒去請問他。夾山禪師說:﹁我們兩個這個問題,誰是親?誰是疎?」這麼一句話,﹁誰是親?誰是疎?」就是:誰是與理相接近的?誰是和道理相遠的?而這位法常禪師說:﹁明天再來,明天再來回答你這個問題。」﹁好!」那麼這兩個參學的人就退下去了。第二天又來再問的時候,夾山禪師一來就問:﹁定山禪師好像沒有來!」那麼夾山禪師又重提這個問題請教。這次法常禪師回答了,說是:﹁親者不來!來者不親!」這話的意思:你來問了就是你不親,你不親、就是你說的不合道理。我認為法常禪師沒能回答這個問題。   有一位大德有這麼一句批評的話,說是:﹁這個禪是修行的法門,是你的思想穩定下來以後你去修行去,是這麼回事!不是研究學問、研究道理的,研究道理是在那之前、是在修禪之前的事情,就是在聞慧、思慧這時候;到修慧的時候,他這時候已經不是各地方去參學、去向人家請教,是自己安下來修行了,就不是講道理的,是這樣子。」這個事情,夾山禪師他的說法:﹁生死中若是有佛,就不迷於生死了。」我們也可以想一想這個道理,他說的理由對不對?定山禪師說的當然到處可以找到聖言量的根據,你怎麼能說他不對呢?無論如何是不能說他不對的。   在〈化城喻品〉裡面說是:「曠絕無人怖畏之處」,這裏面就是有這個問題,生死即涅槃、煩惱即菩提,這個話在大乘經論裏面也是到處都是,所以「曠絕無人怖畏之處」,如果你說生死裏沒有涅槃、煩惱裏面沒有菩提,那就是曠絕無人怖畏之處。這個話,如果是你學習經論、你通達第一義諦了,那當然生死即涅槃、煩惱即菩提,那個曠絕怖畏之處也就是不曠絕、不怖畏之處,那你說無人也就是有人,這個事也是無障礙的道理,也可以這麼說。如果說是你沒有學習經論、沒能通達第一義諦,當然這就是曠絕無人怖畏之處,那也是對!而窺基大師說:﹁在生死的境界裏面沒有聖智。」這個話也是對的!他這句話正符合夾山禪師的道理:「生死中若是有佛就不迷於生死了。」說你還有生死、還在生死裏流轉,那就表示你沒有聖智,這也是相合的。   所以我們學習佛法,初開始的時候只是把那些資料接過來,你接過來整理整理、看一看。但是你需要經過一番思惟的時候,你才能真實地認識是怎麼一回事的!你沒到那個階段的時候,那還不能談這個問題的。說是﹁曠絕無人,怖畏之處」,這是個苦惱的境界;想要得無上菩提一定要把這個煩惱生死把它解決了,所以一定要經過這個險難惡道、經過這個曠絕無人怖畏之處,一定得從這兒經過的,從這裏過去了才到無上菩提那裏,那是一個大安樂的地方了。     八九、均提沙彌八九、均提沙彌   我們看這經上,佛、菩薩、阿羅漢,都有一種力量,也是他的慈悲心;不要說是佛、就是阿羅漢也常是入定,要觀察這社會上的情況……哪一個人有善根、哪一個人有苦難可以去救護他,這阿羅漢也有這些事情的。不過,如果是慧解脫阿羅漢他沒有這個能力,那就不說;這三明六通的大阿羅漢都是有這個能力的,如果與他無緣、當然就無可奈何了,現在我要講的故事是舍利弗尊者的事情,他也是晝夜六時去觀察眾生,哪個有緣的眾生可以救護、可以度他,他就去救度他。有的地方說阿羅漢也睡覺,就算是睡覺也睡得不多、睡的時間很少,有禪定的大阿羅漢當然是這樣子。   這舍利弗尊者在禪定裏面就看見了一件事,看見什麼事呢?看見曠野裏面有一條狗,牠的腿被打斷了,在那裏不能動,又沒有東西吃、很飢餓的。怎麼回事情呢?就是這個作生意的人,當然那是佛在世的時候,這作生意的人要到遙遠的地方去作生意,那麼就帶著一條狗;這些作生意的人他也要休息,休息的時候,這個狗就是沒有智慧、牠就把商人帶的肉偷著吃掉了,這些商人休息過來一看就知道了,就把這狗的腿打斷了,棄在曠野那裏不管了,商人就走了。   這時候,舍利弗尊者知道了,就托著鉢去乞食,乞到了食,屈伸臂頃就來到狗這裏,就把這個食送給狗吃。狗已經餓了多久了、心裏很苦惱,這時候看見舍利弗尊者來給牠飯吃、心裏非常歡喜,舍利弗尊者就在牠歡喜心的時候、給牠說佛法,說完了佛法、這狗聽完了佛法就死了。死了,舍利弗尊者就是入定又一看,喔!牠到舍衛城裏一個婆羅門家托生為人了,就是棄捨了狗的果報了、做人了。   等到這一天,舍利弗尊者一入定一看,這個小孩已經出胎了,那麼舍利弗尊者不帶任何人、就一個人就到他家裏來了,到他家、這婆羅門說:﹁哎呀!阿闍黎你怎麼就一個人呢?怎麼沒有收徒弟呢?」舍利弗尊者說:﹁是啊!我還沒有收徒弟、也沒有沙彌,你有沒有小孩可以送給我做徒弟?」這婆羅門說:﹁是有個小孩,太小,等長大的時候也可以送給師父做徒弟。」舍利弗尊者就說:﹁記住喔!你說過這麼一句話了!」那麼到了七歲這一年,舍利弗尊者又來了,來了說是:﹁你以前說了,你的小孩大了可以送給我做徒弟,現在不小了,可以送給我做徒弟了吧!」說:﹁好!」就送給他做徒弟。   那麼才七歲嘛!但是這時候,舍利弗尊者為他說佛法、教導他,(能夠拜阿羅漢作師父的確是不錯)。而這個小孩子可是不平常、很容易就得初果了;舍利弗尊者又很細心、很耐心地教導他修行,得了阿羅漢果有神通了、有大神通。我們凡夫睜開眼睛願意看別人有什麼毛病看一看,自己就不是太願意看自己,但是聖人可不是!聖人他一得阿羅漢、入定看看:我是怎麼回事情?我前生是幹什麼的?怎麼能遇見這麼一位大阿羅漢給我作師父,這麼有緣?一看,哎呀!不得了!我前生是個狗,怎麼怎麼樣的苦惱,我的師父怎麼怎麼樣來救護我,這恩德太大了。立刻他就心裏發個願:「我不要受比丘戒,我永久做沙彌來侍奉我的師父!」他就是叫作:均提沙彌。     ✽   ✽   ✽   ✽   ✽   看虛雲老和尚的年譜,說是到五台山的時候遇見文殊菩薩那一段因緣,先是遇見一個童子,這個童子叫什麼名字?叫均提。印順老法師的書上提到說:﹁文殊菩薩就是舍利弗尊者,普賢菩薩就是目犍連尊者。」有這種說法。如果這個說法若是對的話,那麼文殊菩薩他這個侍者是均提,舍利弗尊者的沙彌徒弟也叫作均提,有可能是這樣子?這不太明白!   若是這樣子,我們再分別《維摩經》上的道理,《維摩經》上,維摩居士很不給舍利弗尊者的面子,就是大家辯論佛法,舍利弗尊者沒有話好說,就是默然無語;舍利弗尊者隨著文殊菩薩到了維摩詰丈室,又被這個天女的神通境界弄得也很不夠面子,這我們看起來很不公平;但是《維摩經》上讚歎文殊菩薩的不可思議境界,這樣子就公平了。舍利弗也是文殊菩薩,文殊菩薩也是舍利弗尊者,就是你看著有點貶斥他,同時也是讚歎了,有這個事情。   不過這佛菩薩的不可思議境界,我們最好就是不置一辭好一點。這阿羅漢也好、大菩薩也好、佛也好,都是大慈大悲地救護眾生,常能入定觀察眾生是不是有可得度、有可救護的可能,常來救護我們。但是我們感覺這世界上,人類的苦惱很多很多,好像看不見有佛菩薩來救,那麼我們怎麼想呢?我想那就是沒有緣,沒有救的可能,但不是說和佛菩薩沒有緣的那個緣,這個就是業障。   我們讀《攝大乘論》可以知道一件事,就是眾生的罪業要得果報、佛菩薩無可奈何,就是這樣子。我們受苦的時候、我們念觀世音菩薩救苦救難;但是我們在造罪的時候,觀世音菩薩說你不要造罪,我們不聽那一套,所以這個問題就是在這裏。我們若讀這個《大品般若經》多少會知道一點,你若能掌握到般若波羅蜜、這個罪業有可能會轉;若是沒有般若波羅蜜的力量,很難很難轉的,何況不信佛法的人,這是不容易的。現在我們學習《法華經》這是不可思議的功德境界,不過如果你不肯努力,你還是感覺不到的。     九○、修福也修慧九○、修福也修慧   漢高祖這個戚夫人,我感覺到戚夫人很苦,被這個呂后搞得不得了,劉邦本來也是知道的;劉邦知道他若死了、戚夫人要受苦,他還安排了一下,安排也是無效,結果還是很苦。我這麼想:戚夫人這個人一定是相貌……最低限度能過得去,也可能會超過一般人,但是她就苦了。   所以我想到這裏……我們佛教徒若是買花供佛,這件事是好,是對佛的恭敬心。但是要注意一件事,不是只買花供佛就好,你還要另外加一點功德。加一點什麼功德呢?最低限度要把《金剛經》背下來。這什麼意思呢?因為你相貌特別美了以後,你再加上讀《金剛經》、學習《金剛經》的道理,你的智慧也會高起來,智慧高起來你會保護自己,最低限度會保護自己;就是相貌美了會引起問題、不要緊!你的智慧能保護你。   戚夫人這個人就是她做了能令相貌美的功德、也可能修過多少福,但是智慧不夠、不能保護自己,所以有很大的苦惱、她很大的苦惱。當然我們沒有神通,不知道那件事,這戚夫人被呂后把她的鼻子也割掉了、耳朵也割掉了,兩個手、兩個腿都割掉了,放在鹽缸裏醃起來,是這樣境界。我們說這武則天把那個王皇后(唐高宗的王皇后)也是好像差不多這樣整,也是這樣整死的。我在想:她們和戚夫人有什麼關係沒有?這不知道!這是不知道的事情。但是王皇后這個人,我認為:這個人就是愚癡、王皇后這個人沒有智慧,很明顯地沒有智慧。武則天這個人有點智慧,當然還是凡夫,所以做了這種惡事,做了惡事同時她常請高僧講經、供養高僧、聽高僧說法,我們念這個開經偈「無上甚深微妙法……」這還聽說是她作的,她在佛法裏面栽培了很多的善根,這就是有點智慧。所以,我們修福也是應該的、但是也應該要修智慧,這樣子能保護自己。 《十住經》 福慧因緣故.高勝心明淨.深樂於佛智.同佛生菩提.     九一、常能審諦清淨說法九一、常能審諦清淨說法   禪宗有個故事,這溈山禪師也是在禪師裏面有名的大禪師,說有一個禪師來了,這禪師也還就是用平常的境界來試探你,說:「你從什麼地方來?」這禪師說:「我從西京來!」從西京來的,不是從北京來的。「你從西京來,那西京的王有沒有帶來一封信呢?」有沒有帶一封書信來?這個禪師說:「不敢妄通消息!」這句話說得很好!說得妙!「不敢妄通消息」這個話什麼意思呢?就是佛的證法是離言說相的。在〈五百弟子受記品〉裡面說是:「常能審諦清淨說法」,這個聖人無所得的智慧與諸法實相相應,不是有所得的境界,所以是常能審諦清淨說法。   在弘一律師的傳記上也有一件事,就是有居士來了的時候,弘一律師他不去接見,他就派他的學生弟子去為那個居士說法;等到居士走了以後,這個弟子就來見弘一律師,弘一律師說:「你見那個居士說法,怎麼說這麼老半天啊!說這麼久!」說是:﹁就簡單扼要、要言不繁地為他說佛法,不需要這麼久。」弘一律師是這麼個意思。按經文上說「常能審諦清淨說法」,就是我們可以取那一點精神,就是能要言不繁地為人介紹佛法,當然還不能說那就是審諦清淨說法,還不能這麼說,但是可以彷彿地那樣意思。   若是說了很多很多,也可能聽者心裏面歡喜,但是在聽法者還不能明白究竟說的什麼,那這也就不是審諦清淨說法了。這意思就是:我們在凡夫的時候學習佛法,有的時候不知怎麼樣才對。有智慧的人當然不需要我們饒舌,但是像我是很笨的人,就是自己有的時候感覺……以前自己做學生的時候,到了什麼地方去都是……看什麼老法師來了、我們的老法師也就請人家、請那個老法師來講開示。可是到現在該我的班了,到了什麼地方,我的膽子也小、自己也感覺到不及格,人家也叫我講;所以我有時候讀這個經,一下子……忽然間有點感覺,「常能審諦清淨說法」,從這裏有點感覺,就是自己要有主張,不要說「哎呀!我要怎麼講?」不是!你自己要有主意,說幾點佛法、幾個重點就好了,說它一樣、兩樣,頂多不要超過五條,你這一段的說法裏面不必太多,最多是五樣、有五個小題目就夠了;或者不要五個,就是兩個、三個也可以;或者就是一樣也可以,就是要那一段佛法裏面有點意思、有它的真義就對了。   那個禪師說:「不敢妄通消息!」這句話非常好!或者就是說:常能審諦清淨說法,不要妄通消息啊!佛法本來是很尊貴、很高上的,但是我們的智慧不夠,把它弄得很不清淨就不好了!     九二、野干的故事九二、野干的故事   這世間上有世間的善法、也有出世間的善法,但是修學出世間善法的人他一定先學世間善法,它是一個階梯、是一個臺階一個臺階的向前進。你說做惡的人一下子就成佛了,這個是很少;譬如說做惡的人迴轉了,先做善、先修世間善法,然後修出世間善法,這是一個次第。   這世間善法,現在就要講這個故事,說是有一個人他願意做一種功德,就是在曠野的地方做一個井,那麼走遠路的人隨時渴了可以喝水,或者放牧的人、牧牛牧羊的人在野外也可以喝水、也可以沐浴,他願意做這樣的功德,那麼這樣就是這件事做好了。做好了,忽然間有人報告他,說是:﹁你那個井的確是不錯!但是你預備的那個器、取水的那個器壞了!壞了,人到那兒去沒辦法取水,你重做一個。」那麼他也就重做一個。可是過了不久又壞了,又再做;過了不久又壞了……這個事情怪啊!怎麼會這樣子呢?說是去調查一下。怎麼辦呢?他就在那個井的附近、隱藏在一個地方看,看每一個人過去都很正常地,並沒有人在破壞。   等到天要黑的時候,哦!看見有一群野干來了,這野干來了的時候,有的野干也很規矩,人飲水沐浴剩餘在地面上的水……在那兒飲、就是這樣做;唯有一個野干牠不同,牠就用那個取水的器、把頭鑽進去喝裏面的水,喝完了水就用頭仰起來、向地上摔,一下子就把這個器摔壞了。摔壞了,就看到也有別的野干在那裏同牠說話,那野干說是:﹁這個器大家用著方便,你破壞了,那不是對別人用水的時候不方便嗎?你怎麼可以這樣做?」這野干說:﹁我歡喜嘛!你管我這個事做什麼?我感覺快樂!」別的野干這樣建議牠不聽,牠就是願意這樣做。   但是在那裏注意怎麼會壞了的這個人,喔!看明白了,原來是這麼回事!好!人終究是聰明的,就回家去做一個木頭的,(原來的可能是瓦器),這個木頭的,做得頭容易伸進去、但是不容易出來。這樣做好了就放在那裏,而這個人就拿一個棒隱在旁邊、隱藏起來,這個野干……所以人就是……佔別人便宜的時候要適可而止,不要再繼續下去;做惡事你也應該到時候就停下來,不要一直地做這件事。這個野干牠可是沒有這個智慧,牠這回又來了,又是這樣子鑽進去飲水、飲完水也是頭仰起來向地上摔,一直摔、摔它不破。摔不破的時候,這個人就過來了,過來了其他那些野干跑了,這個人就幾個棒子把這個野干打死了,就是這麼件事。   這件事是表示什麼呢?就是自己做了錯誤的事情認為是很快樂,﹁我有這個智慧會做這種事,你們還不如我!」會這樣想;別人建議還不聽,就是這樣子。這個事情,自己吃了苦頭以後、後悔也來不及了。〈五百弟子受記品〉的文上說:「其人醉臥都不覺知」,我看也就是類似這個情形,佛菩薩教化眾生也會說:「不要做惡事啊!退了道心、做了惡事,流轉生死很苦啊!」佛菩薩雖然是這樣說,而這個人醉臥都不覺知,這煩惱來了還是要做惡,把佛菩薩的這些法語都忘掉了。那麼在生死流轉苦了,這時候才感覺到:「唉呀!流轉生死太苦,還是修行好!」這時候才回過頭來,就想離苦得樂、就想要修學佛法了。佛說這個野干的故事,這是說野干這樣子,但是我們把這件事向自己身上會,我們的確也是差不多、也是這樣子。 《大寶積經》 我今得人身.當修賢善業.由此證菩提.是為聰慧相.     九三、喫茶去九三、喫茶去   這趙州禪師,有來跟他學禪的人,趙州禪師就問他說:「你以前來過沒有?」說是:「我沒有來過!」「喫茶去!」叫他去喫茶去。又來一個禪師,又問:「你以前來過沒有?」說:「來過!」「喫茶去!」還是喫茶。   趙州禪師他那個廟叫觀音院,觀音院的監院、那個時候叫院主,現在的用法就是監院,這監院應該也是位禪師,他就向趙州禪師問,說是:「以前沒來過的叫他去喫茶,來過的也叫他去喫茶,是怎麼回事呢?」那麼趙州禪師就說:「院主!」這監院也答:「哦!你招呼我作什麼?」說:「喫茶去!」這個話的意思就是:所有的佛教徒,不要說只是出家人、連在家居士也都是喫茶去!   這喫茶就是把這個茶放在嘴裏面嚐一嚐味道、然後嚥下去,然後再喫一口;這就是修止觀的意思。你修這毗婆舍那的時候要有所緣境,這所緣境就是茶,你心裏面由這個念心所把所緣境現出來,然後觀察它是畢竟空、無我無我所的,假設是這樣觀的話,你這麼思惟的時候,就是這口茶放在嘴裏面嚐一嚐、然後嚥下去了;嚥下去以後就等於是修奢摩他了,心裏面離一切分別相,時間或者長一點、或者短一點,然後再喝一口,就是這樣意思。   所以這說喫茶和吃飯道理都是一樣,這麼樣常常……常常這樣修行就成功了。就是沒來過的、來過的,所有的佛教徒其實一樣,你說「我是老修行」,老修行也還是這樣修行,這是一個很長遠的事情。我是外凡位,你是內凡位,乃至得無生法忍的人也都是這樣修行,都是一個般若波羅蜜,一直到佛才究竟圓滿的。   我們說是「為衣食故勤力求索」,這個「食」就是般若、這「衣」就是戒定,這戒和定能幫助般若波羅蜜的現行,所以以般若為正行、戒定為助行,有正、助二行,這樣子單獨說般若的修奢摩他、毗婆舍那,那就是這樣說「喫茶去」了,但是也應該有助行。而現在佛教的情況,當然我們拜懺也是需要的,說拜懺就是自己為道業的成就而拜懺的,倒不是說一般法會的那種拜懺。所以這個禪師因為他常常地修止觀,他不是看話頭、不是那種禪師,這個禪師就是如來禪,他常常修就是智慧利了,他就能夠聞一知十、聞一知百,就是一通一切通,所以他能說「喫茶去」,其實這句話就是「你修行去」,是這麼個意思。在《法華經》上,佛也是這樣說一些譬喻的話,所以禪師說的這些隱語、實在他是有根據的。     九四、敬視如佛九四、敬視如佛   這個故事是我們中國古代的事情,一個比丘尼對於《法華經》特別地恭敬歡喜,她就特別請書法家來寫《法華經》。為寫《法華經》就特別造個房子;這個比丘尼也可能是個有福德的人,她就是把地基的土都挖掉不要,重新換上特別好的土,再用香木來造這個房子,都是很考究的,然後請書法家在這個房子裡面寫《法華經》。   寫的時候,這寫經的人當然一定是要沐浴清淨,然後還造一個竹筒放在他這口鼻的地方,這個竹筒通到房子外邊去,就是他呼吸的時候、這個氣通到房子外邊去,然後用筆寫這個《法華經》,這麼做就是你呼出的這個氣不要薰到《法華經》。弘一律師也特別地介紹過這個事情,就是寫《法華經》的時候要特別恭敬。這樣子,她請書法家把這個《法華經》寫完了。寫完之後,這個比丘尼就是受持讀誦這個《法華經》。   另外有一位法師,是個比丘,這個比丘法師似乎對於《法華經》的恭敬心沒有這個比丘尼那麼樣的高,但是他似乎好像是能講這個《法華經》,就向這個比丘尼借她這部《法華經》,比丘尼不借。不借,他還勉強非要借不可,那個比丘尼也就勉強地借給他了。借給他了,到時候講經,上了法座,把《法華經》一打開……看不見字,裏面只是白紙沒有字,就是有這種事情!這個時候怎麼辦呢?這個法師慚愧心來了,馬上下座、在前面磕頭。磕頭、發了慚愧心、一懺悔,回來再翻開看,看見字了!你看,就有這種事情。   說是弘一律師想要寫經,就寫信給印光老法師請教,印光老法師就提到這件事來開示了弘一律師。所以這個誠心、對於《法華經》敬視如佛,這樣子做、這個經把它現出來了,就不可思議了。你如果不用清淨心,隨隨便便地,啊!我借你的《法華經》、我借來看!你不能讀的。所以這就是這個比丘尼的誠心,寫這個《法華經》有這樣的境界。所以說,我們不能隨意地看見聖人,也從這件事能看出來,聖人不是我們能隨意看得見的,就看見了也不認識,也不知道他是聖人。我們說是到四大名山去朝見文殊菩薩、去見普賢菩薩,到那裏就看見個土坡,也沒有看見菩薩,但是你的程度若高、那就不可思議、就不同了。   這是恭敬心,佛法是空王、破有法王、空王佛所,很講空,但是對於緣起說得非常地微細,還是一點也不敢有錯誤的;說一切法空,還是不妨礙有因果的;我們學習《法華經》的人,的確是要注意「敬視如佛」這句話的;對這個經卷應特別恭敬,看它就像看見佛似的,這是我們佛教徒應該有這樣的態度,對經卷有恭敬心。我們過去古代的古德,特別造一個藏經樓把經書都放在那裏面是對的,這經書不放在自己的臥房裏是對的。佛滅度了,我們業障深重,想要看見佛是不容易,那麼我們看見經就是看見佛了,因為經裏面都是記錄著佛的法語,所以「敬視如佛」這句話是有道理的。當然這是佛教徒對於佛的恭敬,對佛恭敬也就對法同樣有恭敬心。 《心地觀經》 法寶甘露妙良藥.能治一切煩惱病.有信服藥證菩提.無信隨緣墮惡道.     九五、老實修行九五、老實修行   這個故事出在蕅益大師的筆記上。說是有一個壞蛋、惡人,這個惡人有惡人的聰明,就是他和政府的人勾結在一起,他就做了很多的惡事,沒人管他、誰也不敢碰他。但是政府這個官調走了,又換了一個,換了這個和他沒有關係,這時候他氣焰低了一點、就隱藏收斂了一些。   這個人他是個壞人,做了很多惡事,但這時候他怎麼樣安排自己呢?就到寺院裏面去親近法師、受三歸五戒,也是拿著念珠、自己在一個地方用功修行。這個人這樣一做、很快就會有很多人知道了;但也有不知道的人,一看這個人很用功修行,也就會來向他請教:「我有病了,我母親有病了……」怎麼怎麼地。他就是會學一些花樣、拿點香灰「好!你拿回去給你母親吃!」一吃就好。有什麼問題一請教,他一說就是對了!慢慢傳……傳,就很多人「哎呀!這個人真是有修行,很靈啊!」這樣傳的人越來越多了,當然就是對他讚歎了。   他自己就想:「我根本沒發好心,我都是騙人,哪裏我真的就是歸依佛、歸依法、歸依僧了?哪裏我真是受了戒,不殺生、不偷盜……?我都是騙人的,我心裏面還是要做惡事的呀!怎麼就會靈了呢?誰若問我什麼事,我一說就靈?」他心裏面就這樣想。但心裏又一想:「我是假的都會靈,如果我真的不是更靈了?」於是就發好心:﹁好!我從這麼以後做好人,真的歸依佛、歸依法、歸依僧,我真是受五戒,真是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真的是用功了。   真是用功以後,當然別人不知道,凡夫肉眼不知道、還是照樣來請教他:「哎呀!我有病、我頭疼……」,他還是和以前那樣辦,可是無效了,說的話都不靈了。那麼漸漸地來親近他的人就少了,他自己就覺得「怪了!怎麼會這樣呢?」就疑惑了。有一天就作個夢,有人告訴他,說是:「你以前做惡事,我們這些惡鬼惡神幫助你,你說什麼我們就給你那樣照辦,所以就是靈了。你現在真是發了真心要做功德、做好人、要想修行,我們這些惡鬼惡神不敢靠近你,就遠遠地、不敢接近你了;現在很多的善神來擁護你,而善神不給你做這些事情的,不給你做……人家頭疼,摸摸頭就好了;不是你能摸頭就好的呀!你以前做都不是你的力量,是這些鬼神的力量,所以靈了,是那麼回事。」這時候夢一醒了,喔!是這樣子,並不是我真有修行、有力量,不是的!原來是這麼一回事!   所以說發心修行這個事情,我們肉眼凡夫不知道究竟是怎麼回事,而修行人自己……我們看佛的意思,佛在律上說:「比丘有病就是看醫生。」佛就是這麼講,佛不是說誰來加持加持,佛不說這個話。所以,我們讀《法華經》也好、能誦《法華經》也好、能夠怎麼修行都好,就是老老實實好一點。 《法句經》 心為法本,心尊心使,中心念惡,即言即行,罪苦自追,車轢于轍。 心為法本,心尊心使,中心念善,即言即行,福樂自追,如影隨形。     九六、多聞第一的阿難尊者九六、多聞第一的阿難尊者   阿難尊者,在《賢愚人經》上說到他一個因緣。當時佛的弟子裏面,很多的人感覺到阿難尊者的記憶力、這總持的力量非常強,為什麼他有這麼強的記憶力呢?大家都來問佛,佛就為他說出他的因緣。   說是久遠久遠以前有一位比丘,這個比丘是個很有修行的人,收了一個小沙彌,這小沙彌他一天要做兩件事,這是師父給他定的功課,一個是每天要出去乞食,這個師父不出去,就是這個小沙彌出去乞食,這一件事。第二件事要背經,這經要背,定出個數目來,一定要背這麼多的經,你若背不夠就是要處罰。   這樣子,這個小沙彌天天到時候要出去乞食,這乞食這個事情靠不住的,有的時候很容易就乞到了,有的時候很不容易,就是被耽誤時間了。耽誤了時間,回來背經就背不到那麼多的數,那麼師父就訶斥他。如果是很容易乞到食,這時間就充裕一點,師父告訴要背多少經就能背到。背到的時候,師父和徒弟都很快樂,背不到的時候一訶斥了,大家心情就不快樂了。不快樂什麼?有的時候出去乞食、乞不到食了,困難的時候就哭,這小沙彌就在那裏哭、就流淚。   這一天,就有一個大富長者看見這個小沙彌,就問:「你哭什麼呢?」這小沙彌就一五一十地、如此如此地……就說到他的困難:「我師父常常地訶斥我,我背經背不完就訶斥我,我今天乞食乞不到,這時間都耽誤了,我不能背經,我今天又要被師父訶斥了,所以心裏難過憂愁。」「喔!是這樣子!」這大富長者說:「不要緊!你從這麼以後天天到我家來乞食,不要到別的地方去,這樣你的時間就充裕了、就可以背經了。」果然,這樣一來他背經背得很多,也不哭了。釋迦牟尼佛說完了這個故事就說:那個大比丘是誰呢?是燃燈佛。那個小沙彌是誰呢?就是我,就是釋迦牟尼佛。那個大長者是誰?就是現在的阿難尊者。   這看出來,幫助別人背經、自己的記憶力會強一點、記憶力就好,所以如果自己的記憶力不好的話,你勸人家背經,而你去幫助他做事,將來你的記憶力會好一點,這因果是這樣子。     九七、出家須父母同意九七、出家須父母同意   羅羅出家的時候,這說法不一樣,在《佛本行集經》上有提到,他出家有兩個說法,一個是佛在家的妻耶輸陀羅請佛吃飯,吃飯的時候,這耶輸陀羅就叫羅羅捧著一盤的歡喜丸去供養佛。這時候佛現神通,使令五百阿羅漢都變成佛的樣子,都是三十二相、八十種好。但是羅羅直接走到佛前面、直接把這歡喜丸就供佛了,然後佛又收回來神通,那些五百阿羅漢鉢裏面沒有歡喜丸,只有釋迦牟尼佛的鉢裏有歡喜丸。這時候淨飯王看見了,心裏歡喜;因為佛出家了以後,耶輸陀羅生了羅羅的時候有點不名譽(這說法也就是各有各的說法了),所以這樣就看出來是:﹁啊!羅羅真是佛的兒子!」表示這個意思。吃完飯了、佛就說法、說完就走了,羅羅就跑到佛的衣服裏面去了、就跟著佛走,佛可能是有意的、就把這手指頭給羅羅,羅羅就抓住佛的手指頭不放,就隨著佛到廟上去了,到了廟上就出家了,這是一個說法。   第二個說法不是這樣子,佛就是要羅羅出家,耶輸陀羅不給;這時候,佛就派目睷連尊者乘著神通去搶來了,耶輸陀羅把羅羅領到高樓上去,但是目睷連尊者有神通、照樣就是搶去了,去了就出家了。出家了,而淨飯王還不知道;淨飯王吃飯的時候,要和羅羅一起吃飯心情快樂,但是要吃飯的時候,找羅羅找不到了,後來說到廟上去看一看,果然已經出家了。淨飯王到了廟上就對佛說,說是:「以後若是有人出家,佛應該設一條規矩,就是要問父母同意不同意?要這樣子的!」佛說:「好!我以後就立這條規矩:若父母不同意,不能叫他出家的。」這是有這麼一回事情。   照理說,佛也有這個權力,因為羅羅是佛的兒子嘛!佛讓他出家,應該有這個權力的。但是淨飯王的理由就是:佛出家了以後,淨飯王的意思是有心讓阿難尊者繼承王位,後來阿難也出家了;後來還希望誰……誰……能繼承王位,也是都出家了;現在有心讓羅羅繼承王位,你又讓他也出家了,所以就說出這句話來,要父母同意才允許出家的。     九八、微細戒九八、微細戒   在《賢愚人經》上說是:有個地方有條毒龍,也必是有很多的災害,就是給那個地區的人民造成很多的災害。這五百阿羅漢就想去降伏這條龍、想要驅逐牠到大海去,這五百阿羅漢在大池的周圍用意念(看不出有明顯地現神通),就是要驅逐這條龍,但是這條龍不動。   後來又來了一位阿羅漢,這個阿羅漢一來、這條龍就走了。這時候,這五百阿羅漢就問這個後來的阿羅漢說:﹁我們五百阿羅漢在這裏,這條龍都不睬我們,怎麼你來了就有效了、這龍就走了呢?」這個阿羅漢說:﹁我持微細戒,所以這條龍起了恭敬心。」那可見就是那些阿羅漢不持微細戒,也有這個問題。   羅羅就是能持微細戒,他的微細戒都是清淨的。人都認為:這羅羅是釋迦牟尼佛的長子,佛成道以後,羅羅也出家接受佛法的教導,也得了阿羅漢、就是見到佛法的真諦了;實在來說,羅羅尊者是無量無邊的功德,那是個大菩薩,不是平常人。     九九、增上緣九九、增上緣   在《大智度論》的〈魔事品〉裏面說出一件事,說比丘或者菩薩比丘,他若是在阿蘭若處用功修行,這魔王就來愚弄這個比丘,讚歎他怎麼有修行、怎麼好,城市裏的比丘不如你好,他們怎麼放逸……怎麼怎麼地;這樣把他的高慢心、狂妄的心引發出來,然後叫他顛倒、生增上慢……怎麼怎麼的事情。   如果這個比丘在聚落、在城市裏面住,那又怎麼樣呢?魔王不願意來!龍樹菩薩就說:為什麼他不願意來呢?因為聚落裏面人多,那地方不清淨,很多很多的不淨,天上的人(魔王是指大自在天上的這個魔王)就不願意來,這裏面還有這個差別。在寂靜的地方修行用功能順於修道、是道的增上緣;在城市裏也應該是增上緣,但城市裏稍微有點不同,這在凡夫境界來說是這樣,但是魔王不願意來,也是不錯、也是好。   這個講《法華經》的人若有一點程度,佛就會廣遣天、龍、鬼、神、乾闥婆等……去聽他說法;如果是你的程度不夠、那你看不見,如果講經的人程度不夠,佛也可以派遣天龍八部來,來了但是你看不見這天龍八部的。因為什麼看不見呢?因為若你看見了、你就生了高慢心了,生了高慢心於你道業有損,所以看不見。若是說法的人程度稍高一點,你一定要修諸法寂滅相的止觀、心無所著,這時候能見到佛、能成為增上緣,不然的話又是有了高慢心:「啊!我看見佛了!我怎麼……怎麼地!」當然佛不會做這件事了。 ~~經云:比丘在聚落,身口精勤,諸佛皆憂。比丘在深山,息事安臥,諸佛皆喜。~~ ~~是知:道雖無在,行必從緣,故大小兩乘皆稱靜處、遠塵離染、息俗歸真。~~     一○○、八關齋戒一○○、八關齋戒   這一天的天亮了,阿難尊者就到佛這裏來問佛,說是:﹁昨天夜間佛這裏放大光明,是有什麼事情呢?」佛說:﹁昨天夜間有很多的天人到這兒來,我為他們說法,所以放大光明。」﹁這天人是怎麼回事情呢?」佛就說:是在迦葉佛的時候有兩個婆羅門,這兩個婆羅門到寺院來受八關齋戒,受了戒以後他們發願,一個婆羅門發願要做國王:﹁我來生不要做普通人,我想要做國王。」另一個婆羅門發願:﹁我不願意在人間做國王,我願意生到天上去享天福。」這樣受完了八關齋戒、也發願完了就回家去了。回到家去,其中一個婆羅門的家裏面有太太,這太太就晚間預備飯要吃晚飯,吃飯的時候他的先生不吃,就問:﹁因為什麼不吃呢?」說:﹁我今天在廟上、在佛教的寺院裏受了八關齋戒,在戒裏面有個不非時食,就是晚上不吃飯。」那麼他太太就不高興了,說:﹁你是婆羅門教、你不是佛教徒,你是婆羅門教徒為什麼不在自己教裏面受戒,去受佛教的齋戒,這是不對的!你現在若不吃飯,我就向婆羅門教的這些教徒來發表、宣佈你是叛教了!」他這個太太就是這麼同他說。他一聽他太太這樣說,他心裏就有點害怕,這樣可怎麼辦?﹁好!好!我吃!」就隨著他太太吃晚飯,這一吃就犯了非時食戒了。就是這一位想要生天的婆羅門犯了非時食戒,那個想要做國王的沒有犯戒,所以後來死掉了以後,那個做國王的人就滿願了,的確是在人間做了國王;而這個犯戒的這個婆羅門死後就做了龍了。   經論裏面常說到這件事,我們佛教徒(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破了戒,多數是到龍的世界裏面去、變成龍了;說海裏面的龍特別多,就表示破戒的佛教徒太多了,是這麼說的!的確是這樣說的。   這一天有事情發生了,就是國王的花園裏面有一個大池,池子旁邊出現一個生果,這個生果從來沒看見過的呀!這守園的人撿起來一看,這個生果很好、味道也特別好。心裏想:「我是自己用呢?是送給人?」就想:「我每天來到國王的這個範圍內,守門的這個人老找我麻煩、總是不給我方便,我就送給他好了!」就把這個生果送給他。這個守門的人拿到這個生果,說是:「皇宮裏面有太監,這黃門的人時常找我麻煩,現在我送給他好了!」他也送給旁人。這個黃門拿到這個生果就送給王的夫人,王的夫人拿到就送給國王了。國王說是:「你這生果非常好,從來也沒吃過這麼好的生果,是從哪裏得來的呢?」也就照實一說,一個傳一個、最後還是傳到守園人這裏來。國王就把守園人叫來了,說是:「你得到這麼好的生果,為什麼你不送給我,你送給旁的人?」把他訶斥一頓,他也就照實地坦白地說了,國王就下令:「從這麼以後,你天天送這種生果來。」說是:「我這個生果是在水池邊上得到的,不知道從哪兒來的,我很難再找到這個生果。」國王說:「不可以!你一定要取來。」   這時候,這個人就在花園裏走來走去的,心裏面很憂愁,忽然間看見一個老人來了,一個白鬚的老翁來了,說是:「你為什麼這麼憂愁?」他也如此如此地一說。說是:「不要緊!我還可以再給你,你等一會兒!」忽然間這個人就不見了,過了一會兒就端了一大盤生果給他,說是:「你可以用這麼多的生果送給國王,但是你代我說幾句話給他,你說我是個龍……」他介紹他自己說:「我是這個水池的龍,我前生和國王是朋友,大家一起受八關齋戒,他持戒清淨,我破戒了、所以我現在變成龍了,我希望再受八關齋戒,希望他找一本八關齋戒受戒的儀軌給我;他若不找到這個書給我,我把他的國家變成大海、把它弄翻了變成大海。」   這時候,守園人就把一盤的生果送給國王了,同時也把龍王這段話報告了國王,國王本來是歡喜吃生果,結果找出來一個麻煩,﹁哎呀!現在也沒有佛、也沒有佛法在世間,哪有這八關齋戒的本子呢?到哪兒找去呢?這是很難的事情啊!」所以人就是這樣子,我歡喜的事情、別人給我辦,怎麼難你也要給我辦;等到自己困難的時候才知道這個味道。這時候他困難了,就把他周圍的大臣集會,說明這件事,怎麼辦?很多人都愁眉苦臉沒辦法,其中有一個和國王最親近的一個大臣是特別有智慧的人,國王說:﹁還是得要靠你,你給我想辦法!」說是:﹁我好好想吧!」就散會了。   這個有智慧的大臣回到家裏也坐在那裏愁眉苦臉在想:怎麼辦呢?他父親看到就問他說:﹁你每天回來都很正常,今天怎麼這樣呢?」他就把國王的這段事一五一十地報告了他的父親,他父親說:﹁我們家裏面有個特別的事情你不知道!」﹁什麼事?」﹁就是我那房子的角落、有一個靠牆的柱子常常地放光明,在夜間的時候放光,這裏面一定有些奇怪的事情,不妨把這個柱子剖開看一看。」說:﹁好!」就找人來把這個柱子剖開。一剖開裏面有兩部經:一個是十二因緣經、一個是受八關齋戒的法。   這時候就得到了八關齋戒受戒的儀法,他就送給國王,國王也就送給這個龍王了,龍王也特別來拜謝國王。這個龍王牠有很多的眷屬、大家都受八關齋戒了,而國王也繼續地受八關齋戒;於是乎國王死了就生天了,而那個龍王死了也生天了。這兩個人生到天上去,這時候就是到釋迦牟尼佛這個時代了,這兩個天人和他們的眷屬就來見佛,見佛以後、佛為他們說法,這兩個天人都得初果須陀洹了。佛就把這段因緣回答阿難尊者。   這可見受八關齋戒這件事,從這裏面知道一些事,受八關齋戒好像是很容易的事情、不是很難的事。但是你若發願了,它終究是能夠如願以償,想要做國王就真能做國王,想要生天也就能生天,但是破戒可就不行!這持戒的就能夠如願,這是一件事。第二件事,持戒生天以後能見佛聞法、就能得聖道、得初果須陀洹。尤其是我們現在的佛教,我們若想得初果很難,想要得初果須陀洹很不容易,也就是我們修四念處好像是因緣不具足。若是能夠持戒清淨生到天上去、或者是在人間,終究有一天能見佛,見佛聞法就能得初果;不但是受八關齋戒,其他的戒也是一樣。我們在佛經上看,好像一聽佛說法就得初果了,不是說要閉關幾年、要打七,費了很大的辛苦結果還沒有什麼成就,不是這麼回事!所以持戒,持八關齋戒、或者其他的比丘、比丘尼戒,的確這是個聖道,戒定慧是無漏的聖道,真是特別重要。     一○一、無常的力量一○一、無常的力量   佛來到拘尸那城附近的時候,走在道路上遇見幾個大力士,就是拘尸那城的人知道佛要來了,要把這道路清一清,但是路上有很多的大石頭,不是一般的石頭,這些大力士沒有辦法把它移動、不能移動。那麼佛已經走來了,這大力士就感覺到很困難、沒有辦法。說是:﹁佛來了,佛能夠把它移動開嗎?」佛說:﹁可以!你們都遠一點。」佛就用足指一動、大石頭就起來了,然後用手接起來、就把它扔到虛空裏面去,扔到虛空裏這石頭又掉下來,佛就用口一吹、就把石頭吹成微塵了,然後又合起來,就放到路邊上去。   這些大力士本來是因為他們身體強壯、力量特別大,都是有高慢心的,現在看見佛這個力量不得了,所以對佛起了恭敬心,說是:﹁佛這是你的神通力呢?還是你身體的力量?」佛說:﹁我能夠用足指把大石頭舉起來,舉起來用手接著、拋到虛空裏,這是身體的力量;等到掉下來,我用口吹它,把它吹成灰塵,這是神通力、不是身體的力量。」這些大力士又問了一句話:﹁還有沒有更大的力量?能比這個力量還大?」這句話問得好!佛說:﹁有!」﹁是什麼力量呢?」﹁是無常的力量。」說是:﹁現在你看我身體有這麼大的力量,等我今夜入涅槃的時候,通通沒有了;這無常的力量這麼大。」這些大力士聽見這個話心裏很感動,這無常的力量是很大。這是《涅槃經》上說這件事。 《說一切有部毘奈耶》 禪定神通力.福德智慧力.如斯諸力等.無常力最大.     一○二、火燄變蓮池一○二、火燄變蓮池   佛在世的時候,因為佛教徒和非佛教徒有的時候在思想上有衝突,這非佛教徒是外道、就記恨在心。是說什麼呢?說是有一個佛教徒,他的姊姊嫁給六大老師其中一個、就是相信外道的這麼一個人,他的姊姊是信佛,但是他姊姊的丈夫不信佛。人都是這樣子,我相信什麼也願意你相信,就是互相的這樣子。   這相信外道的就讚歎他的老師怎麼怎麼好,這個佛教徒就要請他吃飯。請來了,這個大老師一進門就說:﹁哎呀!八千里外那個猴子跳到水裏面淹死了!」說這麼一句話。這個佛教徒說:﹁你能看見這麼遠嗎?」說:﹁是的!能看見。」等到吃飯的時候,這佛教徒就把這個菜放在碗的下面,上面只是盛上飯,就把菜覆住了,就是這麼一碗,其他的沒有。這樣放在桌上一看,這個外道的大老師心裏想:﹁你們請我吃飯,怎麼不預備菜呢?只是預備飯!」不高興,這句話也就說出來了。這佛教徒說:﹁從你說這句話就知道,你剛才說八千里外看見猴子跳水死掉了,這句話是謊話、說騙人的話。」﹁怎麼知道呢?」說:﹁這個菜就在飯下邊,這很近的都看不見,你能看見八千里外去?」這大老師馬上站起來就走了,不吃這個飯了。   回去了就是不高興,就同這佛教徒的姊夫就說這個事,說是:﹁這個佛教徒很壞,他在戲弄我。」說:﹁不要緊!我可以替你報仇。」也就是來到佛這兒來,約定時間也請佛吃飯,佛也就是默然地允許了。回到家,就把屋子的地挖一個大坑,裏面放上碳、放上火,碳火上面覆上一層東西蓋住;請佛吃的飯裏面都下了毒,然後就請佛來。這時候也有人知道就報告佛,佛就說:﹁我連內心裏面不容易消滅的貪瞋癡三毒都能消,何況他那小小的毒、小小的火,我不能滅?」說這麼一句話。所以這個事情……,佛當然是去了。   佛到了那兒去,那個佛教信徒的姊姊被她丈夫困在一個房子裏頭、不准出來,他的姊姊在那裏著急。那麼他這個外道姊夫心裏想:﹁很快的,這瞿曇就會被火燒死了。」結果,佛從那裏走過去也沒有事。﹁奇怪!怎麼沒有事呢?」他就自己偷偷看,一看下面不是火,是大蓮華池。一看到這裏,這外道心裏面就驚覺:﹁佛真實是聖人,是不可以傷害的。」立刻就後悔了,他就向佛坦白:「這飯不能吃啊!飯裏有毒。」佛說:「不用換,這個飯就可以吃!但是其他的凡夫比丘不可以吃。」佛當時就說了一個咒,(這在《說一切有部律》說到這個咒:『三鉢羅佉哆』譯為正至、或為時至、或為善至、或是密語神呪,能除眾毒故。)就是不用重做,就這個有毒的菜飯、大家就可以這麼吃,吃完了也沒有事。從這一件事就可以知道,佛的神通力、佛的道力是沒有邊際的、是無障無礙的境界。 《申日兒本經》 佛即呪曰:「天下凡有三毒:一者、貪婬,二者、瞋恚,三者、愚癡。佛無是三毒者,毒為不行;至誠有經法者,毒亦不行;如諸比丘道正者,毒亦不行。」佛語適竟,飯食中毒皆消去。     一○三、提婆達多一○三、提婆達多   提婆達多,他是悉達多太子的叔父斛飯王的兒子,也就是阿難尊者的親哥哥,是悉達多太子的堂弟,大家都是一家人。提婆達多翻個「天授」,說是他父母向天祈求的、是天授與的,所以叫天授;也有翻個「天熱」,就是他降生這一天、這個天熱,「天熱」是說諸天心裏面熱惱,就表示諸天知道他將來要做惡事,所以心裏面有點不安、有點熱惱。他做了什麼事呢?就是出佛身血,他做過這個事情;還有破和合僧、弒阿羅漢(他殺死過一個阿羅漢)。其次,他勸阿闍世王放醉象要殺佛,他還做過這個事。第五個事情,他把自己手指甲裏面放上毒,他去禮佛的時候要放這個毒給佛,也是要害佛。放醉象害佛、放毒要害佛,當然沒成功,但是一個前方便的罪。   提婆達多這個人是個利根人,他能通達八萬法藏、能受持八萬法藏、能得到四禪、有神通;他想要請佛退休,由他來領導大眾僧,佛不同意、佛說不可以,那麼他心裏面就恨,後來他破和合僧,立出來五法破和合僧,有五百比丘跟他去了。舍利弗尊者、目犍連尊者到那裏去,就用神通的力量把提婆達多讓他睡著覺了,就向這五百比丘說法,目犍連尊者用手就把這五百比丘接回來了、接回到大眾僧裏來。等到提婆達多睡醒了、才知道五百比丘已經回到大眾僧裏面去了,心裏面非常地恨,所以他就想要報復。   他看佛從靈鷲山這路上走,他就拿一個大石頭,這個石頭有十五丈寬、三十丈長,這麼大的石頭,這個人力量很大,拿起來要去碰佛的頭,被這個山神把石頭接過去,但是有碎片碰到佛的足,所以佛的足破了、出血了,就是出佛身血。他做了破和合僧的事是個逆罪,出佛身血也是個逆罪;後來蓮華色比丘尼就勸他:「你不應該做這個事!」提婆達多一拳頭就把蓮華色比丘尼的眼睛打出來了,也就是打死了;蓮華色比丘尼是個大阿羅漢,所以又有一個弒阿羅漢的逆罪,這三種逆罪。   這出佛身血、破和合僧,這些事都沒成功,他就勸阿闍世王,阿闍世王那時候是他的大護法,他就勸阿闍世王放醉象來害佛;阿闍世王也就聽他的話了,給這個象飲酒、飲醉了,這兇惡的勁頭很大;當佛入城來乞食的時候,他就放醉象來傷佛。當時還有五百羅漢隨著佛一同入城的,當然沒有來的時候大家早知道王要放醉象要害佛的這件事;等到大家看見醉象撲過來的時候,這五百羅漢都跑到虛空裏面去了、都跑了,就剩下阿難尊者沒有跑。阿難尊者是初果聖人,也是驚!就躲到佛的衣服裏面去了。這時候佛就一伸手(佛是大悲心),這大象撲過來的時候,見到佛一伸手、這大象內心就清醒了,就跪下來向佛懺悔了。文上說是:這大象看見佛這一伸手有五個獅子出來,這大象當然是怕了!這樣子,大象沒能害佛、反倒跪下來向佛懺悔;由於這件事阿闍世王也受到感動,佛究竟是聖人啊!這是不可以侵犯的。   不過這個事情,我們看《大毗婆沙論》說:阿羅漢小小的有一點恐怖心,時間非常短而且非常輕,就等於是恐怖的習氣而已,不是真的像凡夫那樣有恐怖心。但是在放醉象這件事上看,阿羅漢不能在那裏不動,反倒都跑到虛空裏面去了,那這表示什麼?是害怕呢?是另有所表?應該說另有所表。照理說阿羅漢他是無我無我所了,這恐怖心應該是沒有的。   後來又放毒在指甲裏面來害佛,當然這件事沒做成,提婆達多就生身下了地獄;臨終的時候念了「南無」,這「佛」字還沒念出來、就到了阿鼻地獄了。佛就為他授記:他從阿鼻地獄出來以後,會在人間成為辟支佛,名之為「南無」,這是在小乘經上這樣說;而在這一部大乘《法華經》上是為他授記作佛了,這個不同了!   在《維摩經》上說的意思,這做魔王的人多數是住不可思議解脫的菩薩,多數是這種人;誰敢和佛鬥呢?這種人都不是平常人,所以應該是大菩薩。這樣表示:他這樣做這種逆罪、生身下地獄,就是這種大菩薩境界,等於是現身說法、來開示眾生不可以做惡,做惡就要下地獄,這是用事實來證明這件事;從這方面看,這也是教導眾生不可以做惡的意思。 ︽大寶積經︾ 善男子!提婆達多與菩薩,世世共生一處,此輩亦是菩薩方便。何以故?我因提婆達多故,具滿六波羅蜜,亦多利益無量眾生。當知提婆達多,大利益菩薩。善男子!如今提婆達多,放大醉象欲害如來,亦於耆闍崛山推下大石,俱是如來方便示現,非業報罪。何以故?由此方便利益無量眾生。     一○四、發願求於無上菩提一○四、發願求於無上菩提   釋迦牟尼佛在過去多劫中、不是個短時期,常常是在人間做國王的,福德大了自然就是國王了;但是這個國王和一般的國王不同,就是他內心裏面有一種高上的願力;什麼願呢?「求於無上菩提」,他想要求無上菩提,就是求佛果、想要成佛,發這樣的願。這世間上的凡夫若是做了國王,那就為王的權勢所迷惑住了,還有別的事情好求嗎?而這釋迦菩薩做國王就不同,他就能發願求無上菩提。   我們在中國歷史上看,南北朝的時候,北魏那個時候有傳言、一種流言,說是:﹁黑者、穿黑衣服的人當王。」黑衣服的人就多數是出家人;說是黑衣服的當王,那麼就來治這個穿黑衣服的人,所以有三武滅佛。這可能就是道士放出來這種毀謗佛教的話,所以出家人就倒楣了,當然也或許有其他的原因。這就是什麼呢?我做國王,你也想要做國王,那麼就是保護我,我要傷害你,這心裏的反應就是這樣。但釋迦菩薩做國王,他發願求於無上菩提,因為無上菩提是最珍貴的,國王沒有什麼了不起!這書生罵國王:「王者賊也!」那可見實在也不是令人羨慕的事,當然世界上沒有政府是不行的;而能夠發願求於無上菩提,這表示這個國王思想不同。     一○五、第一義天一○五、第一義天   在禪師的語錄上,那個禪師有時候說法的時候,說:「蒼天!蒼天!」說出這麼一句話來。好像是百丈禪師、是誰?他用灰(燒柴的灰)把自己圍起來,就不出去、不出這圍的線,說是:﹁誰能道?你道一句我就出去。」就很多的跟他學禪的人沒有一個人說得合適。後來就這個溈山禪師來,「蒼天!」他說了這麼一句,百丈禪師就感覺到滿意就出去了、常是說這句話。   這樣意思怎麼解釋呢?怎麼樣講呢?我在想:這「天」就是第一義天。諸佛以二諦為眾生說法,當然佛菩薩聖人也有世俗諦、也有第一義諦,凡夫也是有世俗諦、也是有第一義諦,但是凡夫執著心常常地活動,不知道什麼叫第一義諦,只是在世俗諦上執著。有了執著的時候,你就在這個圈裏面出不去,你被這眼耳鼻舌身意、色聲香味觸法這種種的繩索把你困住了,你出不去這個範圍了。那麼溈山禪師來了,「蒼天」就是第一義諦,第一義諦哪有什麼繩索、什麼眼耳鼻舌身意、色聲香味觸法?是個無障礙的境界嘛!所以就出去了!大概可以這樣解釋禪師的話。   但是也有些禪師他不說這句話,他又有別的話;這就是……我們也可以說背景的關係,就是他學習、看那個經論,看《大智度論》說有假名字的天、有清淨的天、有果報的天、有第一義天,喔!這個禪師記住這句話「第一義天」;他把「第一義」這三個字不要,就是「蒼天」,所以在說法的時候這禪機智慧一動起來……「蒼天」,就是這樣意思。 ︽大般涅槃經︾ 第一義天能令眾生除斷煩惱,猶如意樹。若我有信、乃至有慧,則能得是第一義天。     一○六、三十二相、八十種好一○六、三十二相、八十種好   在《大智度論》上,有迦旃延尊者說出來的一件事,說:得無上菩提需要成就一個三十二相、八十種好的身體,這才能夠成無上菩提的。說一個理由、說一個譬喻,譬喻說是:一個貧苦的人,他想要娶一個富家的女孩作妻,這富家的女孩說:﹁可以給你作妻,但是你要把你的家變成一個富有的樣子才能夠給你作妻;你很貧苦,是不可以的。」這就表示不是三十二相、八十種好的身體不可以承受無上菩提的,不是無上菩提的住處、不是無上菩提的依止處;這是迦旃延尊者說出來的這麼個理由。為什麼成佛的時候要有那麼莊嚴的身相呢?他的理由是這樣子:就是色受想行識要特別地清淨、才可以為無上菩提的住處,要把它莊嚴成為三十二相、八十種好才可以!   我們看魔王他也能現三十二相、八十種好的這種身體,說是優波多尊者要魔王現佛的身相,魔王也能現出來。魔王隨順優波多尊者的要求,當時提出個條件,說是:「我現出佛的身相的時候,你不能磕頭、你不可以頂禮的!」說:「好!我不頂禮。」魔王就先到樹林子裏面去,然後從樹林子裏面出來的時候就是三十二相、八十種好、放大光明的境界。優波尊者是佛滅度百餘年後出現世間的一位阿羅漢,他沒有見過佛;他要求魔王現出來佛的身相、感覺到莊嚴,這恭敬心生起來就磕頭了。魔王說:「你不是說不磕頭嗎?」優波多尊者說:「我不是對你磕頭,我是拜佛!」就還有這樣事情。這樣看,佛的三十二相、八十種好、放大光明的這個境界,魔王他有這個力量能變現出來。   魔王這個事情,他只是修了很多布施的功德,魔王在佛成道之前向佛搗亂的時候,佛說:﹁我無量劫來做了很多很多的功德,你只是做一個無遮大會供養了很多人,你只是做這麼一個功德、你怎麼可以和我鬥呢?」說出這麼一句話來。這可見魔王就是做這麼多的功德,當然也一定是修十善法、所以能生天。   第二個功德,他有未到地定的功德,這個魔王是在欲界的頂天、他化自在天,不是色界天,但也是空居天了,也多少要有點定的功德才能夠生到空居天的。這樣說,魔王是有一些十善法的殊勝功德、有未到地定的功德,所以他能夠生到欲界頂天,但是他破壞佛法、他做魔王;他也能現出三十二相、八十種好的這種境界。所以若是得了無生法忍的肉身菩薩,他如果是有禪定的功德,當然他能夠現出佛身、以佛身來為眾生說法,這也是能辦到的事情。     一○七、阿育王的故事一○七、阿育王的故事   阿育王造了很多很大很大的樓房、很多很大很大的宮殿。阿育王這個人就是歡喜圖畫,因為他是統一了南閻浮提。這時候信佛了以後,就請了很多各地方的畫家、在他樓裏面牆壁上各地方畫,就是很偏僻、很遠地方的一個畫家也來了,但因為距離太遠,他最後才來。來了,他一看,就是在門的旁邊有一個小小的位置,就剩那個地方了,那麼他就在那裏畫,就畫好了。   畫好了阿育王就來了,一看:﹁哎呀!你的畫、畫得不錯啊!我問你,你是自己心裏面想出來這樣畫呢?是真實有這麼一件事?」就是畫一個蓮華池有蓮華、旁邊一個女人在那裏取水,就是畫這麼個畫。﹁是真實有這麼個境界嗎?」這個畫家說:﹁是真實有這麼個境界,我從我的國家到你這邊來,中間經過一個地方,真實有這麼個女人在蓮華池旁邊取水,所以我就畫出來。」﹁啊!是這樣子,那好!」那麼就問這個畫家:﹁那個地方叫什麼地區?」因為阿育王看見這個女人,心裏面動心了:﹁啊!這個女人這麼樣好!」就派人到那個地方去找這個女人。一到這個地方,這麼一問一調查,總是查出來了,查出來說:﹁這個女人已經嫁給人了,她現在不是在父母家、是在她丈夫家住著。」就找去了,找到了就向她說是:﹁阿育王(這時候是大國王,不是平常人)要請你去,你去不去?」當然夫妻就是大家商議商議、談一談,說:「阿育王,如果你不順他,可是不得了,你還是隨順他的意思好!」她就去了。   那麼到了阿育王那裏去了,阿育王一看……果然是就和那畫得一樣、很美,見了很歡喜,就是這樣子了。過了不久,有一天,阿育王看見她在哭,這個女人在哭,說:「你哭什麼呢?」說:「大王赦我的罪我就可以說,你若不赦我罪我就不敢說。」「我可以赦你罪,你有什麼意思你說!」說是:「我一看見蓮華,這蓮華的味道就是我以前先生那個味道,聞到蓮華這個清香的味道,就想起來以前的先生,所以心裏面有一點痛、心裏面有一點想念他,所以就哭了!」說是:「真是這樣嗎?」說:「是真的。」「好!我派人把你先生請來,我看看是不是有這個蓮華香。」那麼就派人去了。   到那兒去,左打聽、右調查,說他出家去做比丘了;做比丘,這個事情還是不能完的,又到廟上去找他,到那兒一看,他已經得了阿羅漢果了;可見時間也不是很久,這個人修行就得阿羅漢果。說是:「找我幹什麼呢?我現在出家修行,世間上的事情我完全都放下了,沒有那些興趣,找我幹什麼呢?」說:「阿育王要請你,我也不知道找你幹什麼?是他要請你去,你去不去?」想一想,「好!」就去了。去了,一見阿育王,一看,啊!這是一個大比丘,大家對面說話,果然是聞到這個味道,聞到他身上有蓮華香的味道,說是:「你遠遠來,你去洗澡、沖沖涼洗洗澡。」給他預備熱水給他洗澡。   洗完了澡、沐浴好了,阿育王還要和他談話,這味道更重,他這清香的味道不是假的,是有這個味道。問說:「你怎麼身體會有這種味道?是你塗上的?是怎麼地?」說:「不是!這是與生俱來的。」「為什麼別人沒有這種與生俱來的味道,你為什麼有?」這阿羅漢他是有神通的阿羅漢,就說:「我的宿命做了一件功德。」問:「什麼功德?」說:「我看見一位大法師在那兒講經,聽了很歡喜,我就用香來供養這個法師。」當時他必是有學問的人,就是作些偈頌來讚歎這位法師的說法、讚歎他。﹁我由於這樣的功德所以得到今生的果報,這果報就是這樣香,這不是假的!」阿育王聽見,「啊!這真是有這個事情。」所以對這位法師也是非常地恭敬供養。   講這個故事的意思:這有因就有果。這個阿育王……做國王的就是不講道理,「王者賊也!」這句話沒有錯!本來人家是夫妻,他就是把人家給拆開、給拆散了。但是說「煩惱之儔為如來種」這個話也有道理,就是因為把他的太太給搶走了,他也就感覺到人生無常,世間上不是一個好事情,所以就能發心出家,發心出家一修行就得阿羅漢果;這也是以前他栽培過善根,今生有阿育王做善知識,由善知識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由善知識故得阿羅漢果。所以,我們說「王者賊也」,其他的事情我們不說,這件事也就是給這位大阿羅漢作增上緣了。如果,若是阿育王不把他的太太搶過來,那他是不是能得阿羅漢果?那就還不知道了!所以世間上的事情很難說一定是怎麼樣。   我們出家人修學佛法用功修行,有的人背景簡單一點、可能天真一點,有的人背景複雜一點、他也就有那個習氣,但是都是不決定的,佛的妙法它有這種力量,那就是可以轉凡成聖的,何況我們這一念的分別心不穩定;我們這一念分別心很不穩定,老是心隨境轉,我們能用妙法來熏習它,慢慢地……慢慢地,所有的貪瞋習氣、這些污染、這些塵垢都可以棄捨、都可以清淨除去的。   而在〈藥王菩薩品〉裡面也有說:這個人他讚歎隨喜這一品,這真是從他的深心裏面發出誠懇心來讚歎,他所得到的功德就是:現世口中常出青蓮華香,這可見佛法是說出一個事實來的,足可以知道是真實不虛的。     一○八、我是世尊使,處眾無所畏一○八、我是世尊使,處眾無所畏   佛在世的時候,有一個長者沒有兒、就希望有一個兒,那麼他就去問外道,外道說:﹁你沒有兒!」他的太太和一個比丘尼認識,這一天,這個比丘尼來了的時候,他這個先生愁眉苦臉的,比丘尼就問他太太說:﹁為什麼你先生愁眉苦臉?」她說:﹁他到外道那個地方去問有沒有兒,那外道說沒有兒,所以回到家心裏不高興。」這個比丘尼說:﹁你何必相信外道呢?去問佛去嘛!佛是一切智人,他說的話才是真實的。」就把這個話告訴他先生,一聽,忽然間就精神了,﹁好!」就來問佛!問佛,佛就說:﹁你有兒,而且你這個兒還非常好,非常有福報,是大福德的人,將來還是信佛的!」又怎麼怎麼地。他心裏很高興,回到家裏來。   這時候,有個外道就知道這件事了,﹁哎呀!我們說他沒有兒,瞿曇說他有兒,這一下子他就相信佛去了,這怎麼辦呢?」這些外道就商議出個辦法來,對這個婆羅門說:﹁瞿曇說你有兒,的確是有兒,我也算了一算是有兒;但是這個兒是個敗家子,他若來了的時候,你家裏就完全都被他破壞了,會很多很多的災難都來了。」說是:﹁那怎麼辦呢?」說是:﹁我有個辦法,我給你拿點東西你吃了就好了。」就是拿了一些藥就給他,吃了以後他的太太就死掉了;死掉了這時候就把她送到野外的地方就去火化、去埋葬在那裏。   去辦這件事的時候,佛也知道這件事;佛就領著大眾僧到那邊去。到那邊有在家居士優婆塞、優婆夷,就對佛說:「她已經死了,佛何必還去呢?」佛說:「我自知時!」那麼佛就去了。佛到那兒去,就和大比丘他們就坐下來,這個婆羅門看見佛來了,就愁眉苦臉的說:「你說我有兒,我的太太都死掉了,還有什麼兒呢?」佛說:「如來沒有二言,我要說有兒,你就是有兒!」這時候就火化,火化的時候火著得很猛,就看裏面有個蓮華,蓮華出來就是一個小孩;在火裏面有蓮華、蓮華裏面有個小孩,看著很美的一個小孩。這個婆羅門心裏歡喜了,「哎呀!瞿曇說有兒、真是有兒!」但是在火裏頭,他也不敢動。   佛這時候就命令耆婆這個醫王、叫他到那兒去取這個小孩來,這外道說:「你不要去,你去拿會燒死你!」耆婆說:﹁我奉佛的命令、我不怕!我是世尊使,處眾無所畏。」就是我不怕。那麼他就去了,這當然也是對佛有信心;他一到火裏面去取這個小孩、就像入蓮華池裏面似的,並沒有火燒,就把這小孩取回來了。取回來就交給佛了,佛就要交給這個婆羅門,這婆羅門就有點為難,就又不想接受,佛就把他交給阿闍世王了。這個故事是在《大般涅槃經》上講的,《大毗婆沙論》上也是有。   說「我是世尊使,處眾無所畏」,受佛的命令當然是特別地安全,不會有什麼問題的,是有這個事情的。其次,世尊是什麼?如來者諸法如義,諸法如義就是諸法空,所以「我是世尊使,處眾無所畏」,就是觀察這一切的境界都是畢竟空寂的,能禮所禮性空寂、能害所害也都是性空寂,在性空寂中就是無所畏、無所怖畏,所以能夠入如來室、也能夠著忍辱衣了。 ~~設入大火,火不能燒,由是菩薩威神力故~~     一○九、心中無事如虛空一○九、心中無事如虛空   這個禪師的語錄上常出現一句話,說:「心中無事,事中無心。」這幾個字很平常,但是「心中無事」這句話就是如虛空無所有性。「心中無事」其實就是不與萬法為伴侶的意思,這個很不容易辦得到的。在〈安樂行品〉上面說:觀一切法空如實相的時候就是那種境界,就是如虛空、無所有性。   《阿含經》上就說到一件事,就是佛這一天到一個地方去,那個人對佛說:「我有一條牛很好,我很愛這條牛。」佛說:「你愛這條牛,你就憂這條牛,你就有憂。」說我有個好兒、有個好女,你就為你的兒、為你的女心裡要有憂。   這個聖道的意思「不與萬法為伴侶」、「如虛空無所有性」,就是那種湛然獨立的大自在境界,沒有事。這樣講,說是按凡夫的境界,人與人要相愛,我愛我的兒女、這是很快樂的事情,那佛法簡直一點不講人情了!是的!佛法的確是不講人情,但是講慈悲。講慈悲那是從清淨無分別的心裡面發出來清淨的慈悲心,是普度一切眾生的,不是和一般的「不講人情」這句話令人傷心了。但是人情又是怎麼樣呢?那不能和佛法比!所以這句「如虛空、無所有性」這是形容一切法空,證悟一切法空那個人的那種清淨無為的不思議境界,是這個意思。 ︽父子合集經︾ 應知法界本寂靜,智者觀法不可得。諸有取相凡夫人,於此疑惑不能了。     一一○、修攝其心一一○、修攝其心   這個故事是金碧峰,在高僧傳上看,金碧峰是元朝的末年、明朝的初年,他和朱洪武他們是同一個時代的人,好像朱洪武也很尊敬他。金碧峰這個人歡喜禪、是很有功夫的一個人,當然不管功夫怎麼好也要死的,但是到時候應該死而不死,他不死就有問題了。   就說這個閻王爺就派二個小鬼來捉他。小鬼來了,平常這些鬼常是各地方尋查的,知道這位大禪師在什麼地方住的,可是要來捉他的時候就是看不見他,不知道他在哪裡?找不到!來一次找不到,回去報告了閻王爺,閻王爺也無可奈何!過一個時候又派小鬼來捉他、還是找不到,那麼跑了第三次,閻王爺說:「這一次一定要找到他!」這個小鬼說:﹁怎麼辦法呢?」就去找這個土地公,說是:「我們常常會看見這個金碧峰這位禪師的,怎麼今天我們來了幾次都找不到他,怎麼辦呢?」這土地公說:「有個辦法能找到!」說:「什麼辦法呢?」說是:「他那個佛前有個供水杯,你就敲供水的那個杯子,你用一個小棒敲這個杯子,然後你就說這個杯子怎麼怎麼好,這時候你就能找到他!」小鬼一看有個辦法,「好!」就到他的住處,就敲這個水杯。   這一敲、敲、敲,喔!逐漸的就看見這個金碧峰在那兒坐著。看見了,那麼這時候這個鬼上前就把他捉住了,說:「這回可捉住你了,我們來幾次都捉不住你,這回捉住了!」那麼這個金碧峰禪師就明白了,說是:「不要緊,你捉住了,可以的,你把那個水杯子交給我。」那麼小鬼把水杯子拿來了就交給他。交給他,金碧峰拿這個水杯子就向地上一摔、就摔碎了。這時候金碧峰就說:「若欲捉我金碧峰,除非鐵鍊鎖虛空,虛空鐵鍊鎖不得,休想捉我金碧峰!」說這麼四句話,說完了的時候……小鬼先是捉住了,結果這時候又沒有了,又不見這個金碧峰在哪裡了。   從這件事看出來,在禪定這方面來說、在修行人來說,是有這樣的道理。就是沒有斷煩惱的人,煩惱沒有斷的人他心裡面就是有煩惱、有煩惱的種子;外面的境界有引發此一類種子的活動,若是這樣的情形出現的時候,這個人他就是定不住了。通常說,這入定的人前五識是不動,若是得初禪以上、前五識是不動,但是在《成實論》上說:到第二禪耳識才不動、要到第二禪,初禪的時候他還是能聽見聲音的;不過在《俱舍論》上也還是說:得初禪就是前五識都不動的。那麼這位金碧峰禪師他這個禪定究竟有多深?他究竟是欲界定?是未到地定?是色界四禪?那誰能知道呢?他自己也沒有說,現在佛也不住世,大阿羅漢也不在,誰知道他有多深?   但是,還是可以分別的。就是他這位禪師很努力的修行,但是對供佛的這個水杯,必是有什麼特別,他愛著這個水杯,所以使令這個小鬼就可以捉弄他了。從這個地方也就知道他的禪定的深淺了,因為若是得了色界四禪的話,得初禪也好、得二禪也好,就是沒有欲界的欲了;現在他還是有欲,對這個水杯有欲,這可見就不是色界的禪定。他應該是在這個近分定,就是未到地定和欲界定之間,應該在這個境界裡面了。所以從這個地方可以知道這個消息,他不是色界定;如果是未到地定,那你入定的時候前五識都還是在活動,它還是能動,隨時能聽見聲音的;那欲界定更不要說了,欲界定可能小鬼也還能看見你,若到未到地定小鬼可能看不見你;到了初禪那當然是更高了。   照理說,到了初禪的時候是耳識也不動,假設若是到了這個境界的時候,那麼這個小鬼若來敲這個杯子、他應該聽不見這個聲音,怎麼他這個愛著心……,他這個禪師就是歡喜這個杯子、他有這個愛心,有這愛心應該說是阿賴耶識;我們願意坐禪的人、修定的人是第六意識的境界、是前六識的事情,第八識它不管這件事,你修不修定、入不入定,第八識老是那樣子的;那就應該說第八識還是遍緣一切法的,它那一念的分別心遍緣一切法的時候、但是它不動,它也沒有貪心、也沒有瞋心,它是無記性的;但是它那種子在裡面的時候,你敲這杯子的時候、第八識就是聽見了。聽見了就是觸動那個種子(當然這裡面有微細的作意心所),那這時候,第六意識就定不住了,就從定出來了,應該是這樣說。   這個定、與阿賴耶識還是有直接關係的。怎麼樣說呢?就是修禪定的人,我們按照修禪的方法去努力的用功,用功的時候,這個心有的時候能靜下來、有的時候還是散亂、分別、妄想。但是你能將這一念狂亂的心寂靜下來的時候,你這一靜、就在阿賴耶識裡面熏成種子了,熏成了寂靜的這個種子,就是很淺很淺的一種定的種子。你長時期的這樣努力修行,你定的力量逐漸的加強了、它逐漸的就深刻了,那麼在阿賴耶識裡面熏成的種子也就是逐漸的有力量、逐漸的深刻;等到成功了的時候,就是在阿賴耶識裡面熏成了定的種子。那麼你出定以後,不管是行也好、你立在那裡也好,你心裡面一攝念、這個定的種子就發生作用、就入定了。所以修禪定這件事是第六意識的事情,但是還是與阿賴耶識有關係。假設你靜坐的時候一念不生,出定以後、心裡面又散亂了,但是你熏成的那個定的種子繼續存在,你下次再修的時候它還有用。它還能夠幫助你、心還是能定下來的,所以阿賴耶識還是有關係的。   如果是沒有這麼高的禪定,如果是未到地定,那就不需要這麼解釋。那你有這愛著心的時候,就不能安住不動如須彌山了,所以一下子這個小鬼就捉住你了;但是小鬼捉、還是捉不住,他這個禪師把這個杯子一摔掉了,這個禪師的愛著心也沒有了,這個禪師他就明白:「我這一念的愛著心被小鬼捉住了!」如果沒這個心情怎麼能捉住呢?不可能捉住到他。所以他一下子把這個杯子摔掉了,這個愛心沒有了;愛心沒有了,他一攝心不亂、又入定了,小鬼又是看不見了。所以「修攝其心,安住不動,如須彌山」,如果到了這個境界,小鬼哪能捉住你呢?就不可能有這件事啊!那麼這也可以明白,就是有禪定、而沒有般若智慧斷煩惱的話,還是靠不住的啊!就是小鬼來敲這個杯子的話,愛心沒有動也還是靠不住的,所以非要有智慧、要有般若波羅蜜才可以的。 《釋摩訶衍論》 一切般若明.隱覆令不生.譬如闇中具.無有殊勝事.     一一一、不說經典過一一一、不說經典過   在《百喻經》上說了一個譬喻,譬喻這個﹁說經典過」的這種事情。說是什麼呢?說是一個法師收兩個徒弟,這個法師的足、這個腳有點問題、有病,就叫這兩個徒弟給按摩,一個徒弟按摩一個腳,這麼按摩。但是這兩個徒弟互相不和氣,就是常常的有衝突。其中一個徒弟這個時候沒有來按摩,那麼這個來按摩的就把那個腳就打斷了;那個徒弟來了一看,你把我按摩的腳打斷了,我把你按摩的腳也給打斷它!   這個事情就譬喻說是,這個大小乘佛法的學者互相說經典過,互相說經典過就把佛所演說的這兩種佛法都破壞了,就是這樣意思,這就表示特別愚蠢的意思。這個大乘佛法的學者對小乘佛法也可能會有批評,小乘佛法的學者如果他不迴小向大、貪著小乘的話,他就會對大乘佛法有分別。其實若在佛那方面來說、都是隨機說法,不應該去執著;但是凡夫就是執著,他就是有這個問題。 ~~一切經典,皆是如來方便隨宜所說,如食石蜜,中邊皆甜,安得有過?~~ ~~說經典過,皆由不解權實妙理故,非安樂行也!~~     一一二、不輕慢一一二、不輕慢   在《大集經》上說出一件事來,說是在拘留孫佛的時代有一位大法師,這位大法師大到什麼程度呢?他能夠誦大小乘各八萬四千法偈,這個法偈、或者我們就說是經吧!就是八萬四千部經,這大小兩部份的佛法,他都能誦八萬四千這麼多的經,這個人可也是的確了不起!   那麼這個寂靜處的比丘、這個阿蘭若的比丘他不能誦經,這位大法師就瞧不起他,瞧不起就口出惡言,說是:「你不能誦經,猶如株杌。」就像那一棵樹被火燒了那種境界,就表示無知無識。﹁你這個人一點智慧都沒有。」就是用這種話來輕視他,有輕慢的心、也有了輕慢的語言。   這一輕慢結果怎麼樣?這個人死了以後就墮落到地獄去了,從地獄出來以後變成個羅剎鬼,到什麼時候才能解脫羅剎鬼的果報呢?要賢劫千佛到最後……樓至佛的時候他才能解脫。這是《大集經》上說,這個大法師輕慢那個不誦經典的人,結果是有這種罪過、有這種果報。在〈安樂行品〉,佛慈悲告誡:「不輕慢諸餘法師」,你不要瞧不起別人!     一一三、以不辯為辯一一三、以不辯為辯   印度佛教的馬鳴菩薩,這個人原本是個外道,他的文章寫得特別好,辯才也是不得了。他自己拿著一個刀、宣布說「誰若能夠說出一個理論,我不能駁倒你,我用這個刀割我的頭。」他自己說出這種話來,有這種事!那麼後來當然是很多人都輸給他了。後來聽人說:﹁有一個地方有個大阿羅漢,這是佛教的大比丘、有大辯才,你去和他辯一辯!」那麼他就來見這個大阿羅漢了。   這個阿羅漢並不像周利盤特迦那種阿羅漢,不是那樣的,這個阿羅漢通達內外典籍;其實我們有的時候讚歎聖人……聖人當然是非常的高上、有道德,但是論學問這件事,也還是要學習才可以,所以有的阿羅漢沒有學問、他的辯才就差一點。這位阿羅漢他的名字叫富羅那,他這位阿羅漢通達內外典籍,是個名稱遠聞的聖人;那麼這個馬鳴這個外道也就來同他辯論。一見面的時候,看這個阿羅漢這個面容非常的謙卑、沒有高慢的態度,馬鳴就感覺到:「這個可以勝過他。」有這種感覺。   但是仔細看呢,深不可測,所以又不敢輕慢。那麼就向這個阿羅漢宣佈說:「你立出個道理來,我搏不倒你,我殺我的頭以謝罪!」這個馬鳴就是這樣講。但這個阿羅漢不出聲,什麼也不說。不說,那麼這個馬鳴又再聲明了一次,連續聲明了幾次,這個阿羅漢就是不出聲。但是看上去那個態度呢,也沒有勝利的那種驕慢的態度,也沒有失敗樣子的慚愧態度,他就還是很自然的那樣子。那麼這個馬鳴就走了!走了,心裡一想:「啊!我輸了!是他勝了!」這什麼呢?「我說是:『你立出個理論,我能駁倒你。』現在他沒有說話,我沒有辦法駁倒他呀!這就是我輸了呀!」於是乎又回來。回來就向這個阿羅漢說:「是你勝利了!我輸了!我現在要殺這個頭來謝罪。」阿羅漢說話了,說:「不要殺頭,把你的頭髮落掉做我的弟子就好了!」這個阿羅漢真是……有這種大智慧,以不辯為辯,這個不辯就勝利了;當然通常像這個阿羅漢這種情形是少數,通常「若有難問,隨義而答」,還是要有解釋的。 《法華玄義》 不可說不可說,故名聖默然。若人厭文、不好言語,為悅是人故聖默然。如脇比丘對破馬鳴,是故默然如佛。     一一四、有所求一一四、有所求   《百喻經》上說:有一個人,弄一個很大很大的石頭,他天天去鑿這個石頭,最後鑿完了,鑿出什麼東西?就鑿一個小小的一個小牛,那麼這表示什麼意思?就是世間上的人為了求世間的名聞利養,費了很多的功夫就求那個名聞利養。這表示:費了很多功夫、最後小小的有一點所得,那實在是太冤枉了。   說是來到佛法裡面也希求名聞利養,這是不對的!佛是有無量的法寶,入在寶山裡面、你不求三十七道品這個寶,初果、二果、三果、四果、乃至十地菩薩、無量的戒定慧三昧、陀羅尼辯才、無上菩提的這些寶不求,去求世間上的小牛,求那個世間的名聞利養,那是太可惜了! ︽百喻經︾ 磨大石者,喻於學問精勤勞苦。作小牛者,喻於名聞互相是非。夫為學者,研思精微、博通多識,宜應履行遠求勝果;力求名譽憍慢貢高,增長過患。     一一五、不屈不諂一一五、不屈不諂   見月律師的傳上有一件事,這見月律師是明朝的末年、明末清初的時候,這個見月律師這個人的確是了不起。有一回,他這個寶華山住了很多的出家人,可能還不只一百人,恐怕有一百多人。那麼生活困難,每天吃飯都是喝稀粥。   這一天來幾個比丘尼,拿了很多的糧食來供養,有供齋;這個執事就對比丘尼說:﹁供齋的時候你要來拜齋、到齋堂拜齋。」比丘尼說:「我從來沒有聽說過要拜齋,我不拜齋!」這個執事人就報告見月律師,見月律師說是:「她若不拜齋呢!把她所有送的糧、送的什麼都給她退回去!」這見月律師,你看,就是有這種……寧可生活困難,你不如法我就不接受,這是不容易啊!但是這比丘尼真就是接受就拿走了,走了以後,又不知到了什麼地方遇見了善知識了,「啊!不對!應該拜齋!」,又回來、還是供養,這時候就拜齋了。   所以,我們出家人的確是不容易,有這樣的為了修行,雖然生活困難他還是不屈服,那真是不容易啊!如果說是生活困難就諂誑,那麼不拜齋就不拜齋吧!那麼這又不同了!     一一六、十方大菩薩,愍眾故行道一一六、十方大菩薩,愍眾故行道   在五台山有一本書記載文殊菩薩的一些事情,在古代那時候,五台山每一年都有一個集會,這個大集會就是辦了很多的齋飯、很多人都可以來吃。辦這件事的時候,這一天來了一個老太婆,這老太婆抱著一個小孩、還領著行的一個小孩、還有一條狗;還沒到吃飯的時候就說:﹁我有事情我要先吃,我沒有什麼供養,我就把我的頭髮捐助給廟上。」廟裏面的執事人就接受了。   這老太婆就要求:﹁我有事情要走,你要先給我東西吃!」那麼就拿出來一鉢飯菜給她。說是:﹁還要再給我,我還有這兩個小孩還要吃,再拿兩份!」這個執事人又拿兩份給她。說是:﹁這個狗也要一份。」這個執事也就勉強給她一份。說是:﹁不行!還要一份。」說:﹁你還要什麼呢?」說:﹁我肚子裏還有小孩,你還要給我一份。」這個執事、這個出家人就火了,說:﹁你這個人太過了,你這人、或者是狗可以給,你肚裏孩子怎麼吃法呢?」就訶斥這個老太婆。這一訶斥的時候就不見那個女人了,忽然間就在虛空裏面看見文殊菩薩在那裏。文殊菩薩這時候說一個偈頌:「苦瓠連根苦,甜瓜徹蒂甜,修行三大劫,卻被老僧嫌。」這意思就是修行三大阿僧祇劫了,我今天向你乞食都被你訶斥了。那麼這意思,如果最初你知道這個老太婆可能是文殊菩薩來的,你還敢訶斥他嗎?   所以在〈安樂行品〉上面說:「十方大菩薩,愍眾故行道。」都是大悲心現出來種種的境界來考驗你,但是你不知道、你不這樣想,你認為這是一個老太婆嘛!其實呢不是!這是一個大菩薩,你應生恭敬心:「這是我的大師啊!我怎麼可以輕視!」所以我們佛法裏面的事情,有的時候、有些事情隨時都要反省自己,你不敢超越一點、一點都不敢超越的啊! 《法華大窾》 不起惡心,是意業清淨也!無懷疑、無輕罵、無得惱,是安樂行。     一一七、法進禪師一一七、法進禪師   在《高僧傳》上面提到一個故事,在隋朝的時候,這應該是隋文帝的時候,這《楞嚴經》還沒來到中國之前,這個禪師是在四川的益州這個地方,就是輝禪師的弟子(只是提到一個輝字),他的弟子叫法進禪師。這輝禪師他在山裏面坐禪的時候,有四個老虎在旁邊圍繞著,這輝禪師有這種境界。他告訴這個法進(是他的徒弟)不要向人說這個事情。   後來他就告訴法進禪師說:﹁你修這個水觀。」實在就是以水為所緣境了。他這時候修到什麼程度呢?他們是在山裏面,山下有俗人家住,有的時候到山裏面去砍柴,就看見那個繩床(用繩編成的一個座、在那上面坐禪的意思),看那上面有清水、這水很清,就取那個白石頭放在那水裏面,就走了。等到法進禪師一出定了的時候就感覺到後背痛,他就想「為什麼會痛呢?」就到山下去同那家人去問一問,說:「今天你們到山上去砍柴,你們看見什麼事情呢?」就說:「我們今天到山上,看你坐禪那個座位上看不見你、看不見有人,只看見有一汪清水,我們就是用兩個小石頭把它放在裏頭了,就有這麼一件事。」說:「哦!是這樣子,那麼明天你再來,看見有石頭把它拿出去。」說:「好!」   這《高僧傳》上說他感覺到背痛,但是沒有說夜間是不是睡覺睡不著、沒有說。那麼第二天那家人去,果然又是看見有水,就把兩個小石頭拿出去了。這時候,法進禪師出了定以後,就感覺到舒服、正常了,就沒有事了。這件事,我們讀《楞嚴經》二十五圓通,其中有一段就有點相似,不過《楞嚴經》是說在屋子裏面,而這位法進禪師他是在山裏頭、在房子外邊坐禪,這一點不同。   後來就發生另一件事,什麼事呢?就是蜀王秀,這個蜀王秀是誰呢?就是隋文帝的兒子、隋煬帝的弟弟,他是封他在蜀,名叫作秀,坐鎮在蜀。他的小太太有病了,就是看醫生看不好,怎麼看也看不好。後來聽說某某山上有兩個道士有道、說是能治病(有的道士是懂得醫的),那麼就請這個道士來治,治不好,怎麼治也還是治不好。後來又聽說某某山上有個禪師有修行,可以請他來治;那麼這個蜀王秀(就是楊秀)就派人去請法進禪師來,法進禪師說:「我不下山,我不去!」回來了報告蜀王,說是:「再派人去!」大概階級可能高一點吧!法進禪師說:「我不去!」還是不去。這個蜀王就火了,就派他底下的將軍拿著箭,說:「他若不來,就把腦袋拿來!」   這時候,這個將軍就去了,到那山上就害怕,還沒看見禪師的時候、心裏面就恐怖,勉強地見了面就說明來意,這法進禪師說:「我不去!」還是不去。這時候回去了,就報告蜀王秀說:「這個腦袋拿不來啊!我到那兒還沒見面就害怕,所以只是表明來意、表明一點誠意就是了。」蜀王說:「我自己來!」他自己來了。自己來也是很兇的,但是到那兒還沒見著、心裏就也怕,然後就很恭敬地表達這個意思,說他的小太太這個病痛怎麼治不好,怎麼……怎麼地。說:「你們吃羊肉要吃羊的心、羊痛不痛呢?」這法進禪師說了這麼一句話。這蜀王秀就表示懺悔之意,邀請他去,這時候法進禪師答應了。他們是來了車的、請禪師坐車,法進禪師說:「我生來沒有坐過車,我不坐車。」說:「那麼我們大家都走路好了!」說是:「你先走,我後去,我不和你一同走。」這時候,蜀王秀只能夠依教奉行,別的話都不敢說了,他已經答應來了,這已經很滿意了。這蜀王秀就走了,他自己坐車回家了。   他一回到家,法進禪師已經在他家了。(這聖人不可思議!)這禪師來的時候就直接地到他小太太的房間去了,其實也沒有說話,就是看一看、這病就好了!(這聖人真是不可思議,真是了不起!)好了,這時候就要走,你留他也是留不住的。但這時候,蜀王秀同他的小太太送法進禪師走,就看法進禪師這腳是不踏在地上的,他也不是在虛空裏、可也不踏地,就看他走了。這看出來這個禪師是不得了!我們平常有的地方說:得了初果的人、腳能離地幾寸,有這個事情;這個禪師就是有這個境界。這可見佛法是真實不虛的啊!你真能用功修行就能有這種境界。 《中阿含經》 已捨離五蓋.常樂行精進.成就諸禪定.滿具常安樂.已得無食樂.猶如水浴淨. 不動心解脫.一切有結盡.無病為涅槃.謂之無上燈.無憂無塵妄.是說不移動.     一一八、象護比丘一一八、象護比丘   釋迦牟尼佛在世的時候,摩竭陀國有一個大長者生了一個男孩子,這男孩子相貌非常好、甚可愛敬。就在他生的時候,同時在倉庫裏面也生出來一個象,這無形中就有了一個象,是黃金的一個象。這黃金的象和他生的這個兒是一樣……都是逐漸地長大,兒漸漸長大了、這象也漸漸長大,那麼就請相師來相面。一看這個兒,﹁這個兒好!」就請相師給取個名字。這相面先生說:﹁有什麼吉祥的事情呢?」就說:﹁倉庫裏面出來一個金象,是和這個兒同時有的。」﹁好!就給他取名叫象護。」這小孩子名之為象護,這個象來保護他。   漸漸長大了、這象也長大了,這小孩到那兒去就騎著這個象、東西南北各處跑,小孩子出去就是和小孩子都是朋友,就是城市裏面很多的大富長者的孩子大家在一起玩,就說到很多很多家裏面稀奇的事情,有說家裏面都是七寶莊嚴……怎麼怎麼地。那麼這個象護他就說:﹁我一生的時候家裏面有金象,象隨著我也漸漸長大了,牠大小便的時候都是黃金,有這種事情。」可是這裏面就出來一個問題,出什麼問題呢?這頻婆娑羅王的兒子阿闍世,他這時候做太子、也是小孩子、也在裏面玩,就聽見:﹁喔!這象護這個小朋友他是有金象,金象大小便的時候不是一般的不淨、而都是好的黃金,這件事真是妙,我將來做皇帝、做王的時候,我一定把它奪過來!」心裏面這麼想。   漸漸長大了,阿闍世王就把他父親推倒了;這琉璃王把他父親波斯匿王打倒了,現在阿闍世王也是把他的父親打倒了、他做了王。做了王,但是以前那件事沒有忘,一定要把象護這個金象給奪過來。這一天就通知象護說:「請你到我們皇宮來吃飯吧!請你來!」他接到這個消息心裏也很歡喜,小孩的時候都是朋友,現在做了皇帝要請我吃飯,這個事也滿好。但是這象護的父親說:「阿闍世王不是好東西,他連他父親都想要打死、都要殺死了,何況你不是他的父親!他今天請你吃飯未必是懷好意啊!可能是要打你的主意、要奪你這個象。」這象護說:「我這個象無人能奪,沒有人能奪的;不妨去試試!」那麼他請他父親一同來看看,父子倆人騎著象就到皇宮這兒來了。   到了門口的時候,這守門人就報告阿闍世王,阿闍世王說:﹁許可他騎著象進來。」進來了,阿闍世王也出來了,父子倆從象身上下來就拜阿闍世王。大家一見面都很歡喜、請到裏面就吃飯,吃飯大家隨便談話,談完話、吃完飯、就告辭要走,阿闍世王說:「走,可以走!這個象不可以走,留在皇宮裏面。」說:「好!好!好!」那麼象護和他父親就徒步走出去了。走到外邊以後,這個象從皇宮的地下就沉沒下去、從皇宮外邊就出來了,這象護和他父親又是騎著象回到家裏來。回到家裏就和他父親商議:「我們還以為阿闍世王沒有什麼事,結果真是要打我們的主意、要奪這個象,現在奪不到,他可能不罷休,怎麼辦呢?可能對我們……不但奪象,可能還要奪我的命吧!可怎麼辦呢?」說:「現在有佛出現世間,我出家去做比丘吧!這樣子好一點。」這時候他父親說:「好!好!好!」那麼他就去出家了。   這時候佛在王舍城靈鷲山那裏,佛就同意了,佛說:「善來比丘!」就是鬚髮自落、袈裟著身,就是大比丘了。佛為他說苦集滅道四諦的道理,他就能夠覺悟、就能修行、就得阿羅漢果了。得了阿羅漢果,可是這個金象一直地還隨著他,他到哪去、這金象就到哪兒去,從王舍城有時候到舍衛國,從舍衛國有時候到其他什麼地方去、這象就一直跟他到那兒去。一到什麼地方就會傳出去,說有一個比丘有個金象,這金象大小便都是黃金,很多人聽見了很奇怪,都跑來看。   於是乎他到哪兒去就會有很多人去看金象,阿羅漢也可能……也會煩這件事,其他的比丘沒得聖道的人想要用功修行、也感覺到打閒岔、憒鬧,大家就在議論,那麼大家就不歡喜這件事,就報告了佛,說是:﹁我們都想要用功、想要靜一點,但是象護比丘到什麼地方就是什麼地方不寂靜、很憒鬧,很多人都會來。」佛說:﹁不要緊!你把他叫來,把象護比丘叫來。」佛說:﹁你這個象你可以叫牠走,叫牠不要跟著你嘛!」他說:﹁我也常有這個意思,但是牠不走,我叫牠走牠也不走。」佛說:﹁你和牠說:我今生分已盡。」(這句話沒看見有注解),就是他的煩惱、三界以內的愛煩惱、見煩惱已經滅了,將來沒有生死了,沒有生死、沒有愛心了。﹁我不需要你這個金象了,你可以離開!你說三遍牠就會離開了。」於是乎他就照佛這樣的意思、就這樣對這個象說了,說了三遍以後這個象就沉沒在地裏面去了、就沒有了。   這時候,阿難尊者就向佛請問,說:﹁象護比丘這個人有這麼大的福德,還很奇怪有這麼一個金象,究竟什麼因緣會這樣子?而他出家也很容易就能夠得阿羅漢果,究竟怎麼回事情呢?」佛說:在迦葉佛時代,教化眾生圓滿以後就入涅槃了,叫「遷神涅槃」,這翻譯的人這樣翻譯,就是這個神遷移到涅槃那裏去,或者說這個神就是他的智慧、佛的無分別智慧到涅槃那無生無滅的境界去。當然這個身體就火化了,火化了有很多的舍利,佛教徒就把他造了很多的塔供奉舍利。   其中有一個塔裏面有佛相、也有菩薩相,迦葉佛從兜率天來到人間的時候騎著象,就是有一個騎著象的菩薩相。這時候,有一個人到這兒來拜佛的時候,就看見菩薩所騎的象身上有些損壞、有些剝落的地方。這個人說:「這菩薩的象應該莊嚴,怎麼可以這樣子呢?」他就發心去買了些黃金、還有其他用料什麼的,就把剝落損壞的地方修好了。修好了他就發願:「願此功德,使令我生生世世都是富貴榮華!」發了這麼一個願。這個人死掉了以後就生到天上去享福,從天上死了就來到人間、都是在豪貴的人家受生的,受生享受富貴就是有個金象隨著他,生生世世都是這樣子。那個修理象的那個人是誰?就是現在的象護比丘,所以他能夠今生有這麼個因緣,有這個金象。   在《造相量度經》上說一件事,說是頻婆娑羅王為什麼能做國王呢?他宿世造過一尊像、造這個菩薩像,不是造佛像、是造菩薩的像;因為造菩薩像的功德,所以他今生就做了國王。這造菩薩像能做國王、何況造佛像?造佛像、造菩薩像、能修理佛菩薩的像、乃至修理菩薩所乘的象,能有這麼大的功德。但是說做國王,在佛法的立場來說,做國王也不見得有什麼可貴,問題是做了國王以後能遇見佛,頻婆娑羅王在《大毗婆沙論》上說是得初果,他是得了初果了。但是在《觀無量壽佛經》上說他得三果了,不論是三果也好、初果也好,總之是聖人了。就是造佛菩薩像能夠有這麼大的功德,終究是還能得聖道。而這位比丘沒有做國王,但是做了比丘得阿羅漢果,那是好過做國王的了。 《賢愚經》 佛告阿難及諸比丘:若有眾生,於三寶福田中,種少少之善,得無極果。     一一九、聖僧一一九、聖僧   《高僧傳》上有一件事,是在南北朝、北齊的時代,有一位法師叫慧寶法師,他這一年從山西到河南來,中途經過一個地方叫艾陵川,在一個山區裏面迷了路,這路途搞不清楚就走到山裏面去了,走到太陽落了只好就在山裏面休息,看那個地方好像有一個洞,洞的門口有很高的樹,樹上懸掛一個磬、有個磬在那裏懸掛著。他一看,好像有人在這兒住、一定是個佛教徒,因為這地方懸一個磬,他就在洞門口盤起腿來、就坐在那裏了。   等到夜深了的時候,就感覺有人來,那個人就說話:﹁哎呀!這地方怎麼有俗氣?(有俗人的氣味)怎麼會這樣子呢?」說話間就走到洞門口來了,這慧寶法師就站了起來,一看是個出家人,穿的衣服是草做的衣服、草編起來的衣服。彼此一看都是出家人,大家就坐下來談話了,這個慧寶法師也就說他怎麼會跑到這裏來……就是迷了路了走到這裏來。他就問那個出家人:「你是什麼時候到這裏來的?」他說:「我是東漢、漢末的時候來的。」漢末,當然這句話說得也是很寬泛,漢末朝的時後是三分天下蜀魏吳這個時代,當然這個時候已經是有佛法了,是這個時候來的。由漢末到蜀魏吳三國,又晉、宋(宋齊梁陳)北魏到北齊,北齊也沒有多久就垮台了;後來就是北周統一了北齊,周以後沒多久就是隋文帝統一中國了。這是南北朝的末年,從東漢末年到南北朝的末年,這多少年了?很多很多年了!   那位高僧就問說:「現在什麼人做國王?」說:「現在做國王的姓高、國號叫齊。」就是這麼講。說這話的時候……當然這個慧寶法師也不是平常的法師,他能夠背誦二百卷的經典。而人都是這樣子,有所長、他心裏面就有多少仗勢,說話理直氣壯也就類似這樣子。他就問那位法師就說了:「大德!你是誦什麼經典呢?」說出這麼一句話來。那位高僧就說了:「我們出家人不應該這樣子!」這句話就有點訶斥他的意思,這慧寶法師認為自己背誦了兩百卷經,你說你漢末時候來的,你有什麼修行啊?等於試驗試驗他、試探他一下,但是那位高僧就訶斥他了,就說我們出家人不要有高慢心,就是這個意思;所以說:出家人不應該這樣子!   說是:「你想聽什麼經、我可以給你誦。」他說:「誦《華嚴經》好吧?」「那好!」那位高僧就誦《華嚴經》。八十華嚴是唐朝時候翻譯的,晉朝的時候是翻譯的六十華嚴,那位高僧就很快地就誦完了,六十卷經很快地就誦完了,這個事情不簡單。我們平常的人誦經,大概一天……我看其他的高僧誦經,有的人能把《法華經》誦下來、同時又能誦《摩訶般若波羅蜜經》,誦這兩部經一天誦不完、要分兩天才能誦完。《摩訶般若波羅蜜經》三十卷、《法華經》七卷,三十七卷要兩天才誦完。而這《華嚴經》六十卷、那位高僧他就很快地、一會兒就誦完。誦完了,這個慧寶法師心裏就是感覺不得了,就問他說是:「這麼大卷的經典,怎麼這麼快就誦完了呢?」這個法師說:「你是有作心、我是無作心,彼此能夠無所得的都是一樣。」就是說出這麼一句話來。   這時候,慧寶法師感覺這位大德不得了,就要求他說是:「我想要跟你老人家學習佛法,我不回到人間去,我想在這裏跟你老人家學習好嗎?」這位法師說:「人間寺廟裏面的供養非常好,你能放得下嗎?我們在山裏面生活,你看看這衣食住就是這樣,你能受得了嗎?」這是一樣。「其次,你的欲心還沒有去掉;欲心沒去掉、你在這裏你也住不下去的。」   這話說完就停下來了。到第二天,天還沒光,那個法師不見了、不知到哪兒去了,那麼慧寶法師他就回去了。   從這兒看呢……這是我們釋迦牟尼佛的佛法,是中國漢文佛教的古代高僧,他是漢末的時候跑到深山裏面修行,但是《華嚴經》是在晉朝的時候翻譯的,這是他入山住以後的事情,可是人間的佛教他還是知道、他也有《華嚴經》,這可見這些高僧、也可以說是聖僧,他們時常來到人間的佛教來的,我們人間有什麼經論從印度翻譯過來、他們也是願意學習,而且都能誦下來,還不只誦這一部、誦得很多。   這就看出來,在這《法華經》上說是:從地涌出的這些大菩薩於諸經典讀誦通利,而在我們中國大陸上這些深山裏面有很多的聖僧、不是肉眼所能見,他們也的確是這樣「於諸經典讀誦通利」,也都是這樣「思惟分別、正憶念」,這也還是聞思修三慧,還是這樣子。那麼說,從地涌出那麼高身分的大菩薩,他們是在他們的世界、在實報莊嚴土,他們也還是聞思修這樣修學佛法的,也還是於諸經典讀誦通利,不是說就不立文字,把它豎在高閣裏面去給蟲子吃,說我不看經、我不讀經,不是這樣子;大菩薩他也還是讀誦通利、思惟分別、正憶念的啊! 《大寶積經》 菩薩正憶念.能令道清淨.以斯清淨道.最上而發趣.     一二○、無棲泊處一二○、無棲泊處   有一個禪師在屋裏面用功,外邊有人敲門,禪師就問說:﹁你是誰?」外邊那個禪師說:﹁我是出家人、我是僧。」﹁你是佛,我也不開門!」﹁說我是平常人,你不開門不睬我也無所謂;佛來了怎麼可以不開門呢?」這個禪師說:「無汝棲泊處!」就是沒有所緣境。我們用白話說,這一念心去一分別、一攀緣,就錯了,沒有所緣境的;這「棲泊處」或者說是依止處,沒有個依止處。就是一般的凡夫境界,我們修行人、這一念心的時候,也不去攀緣思惟分別、也觀察它不可得,就是佛的境界……佛來了、三十二相、八十種好,他心裏面也觀察他是畢竟空寂的,是「無汝棲泊處」,就是佛菩薩境界他不是向外攀緣的、沒有取著心,但是他也有後得智;而這根本智、無分別智是不攀緣一切法的。   所以〈安樂行品〉說「亦常樂於諸佛之法」,當然這應該說是後得智的境界,感覺佛的無上菩提的圓滿、他要勉勵自己繼續努力修行;可是在根本智來說就不是這樣子了,根本智說、這是不可得的境界,你深入地觀察不可得,逐漸逐漸地你的功德就圓滿了,根本智和後得智所緣境還不一樣的。   若從凡夫的心情來說,「常樂深智無有障礙、亦常樂於諸佛之法」,就是對於佛的無上菩提的境界、對這諸佛之法也常有歡喜心,那麼這個歡喜心……如果是有大禪師的話,那你要打香板了!但是若在佛的無分別智、一切菩薩無分別智說,是沒有所緣境的,能緣的智慧也是不可得的,那就是無有障礙、亦常樂於諸佛之法了。 ~~常樂深智無有障礙,亦常樂於諸佛之法,一心精進求無上慧。~~     一二一、虛實之間一二一、虛實之間   有一回,毗舍離國和摩竭國打仗,就是大家有利害的衝突、緊張起來要打。這時候,佛和目犍連尊者這些大阿羅漢在毗舍離國住,人同此心、心同此理,都是要預先來估計一下兩個國誰能戰勝,就是你這麼說、他那麼說,說是:﹁大家去問問目犍連尊者,他是神通第一,看他怎麼說?」   大家來問了,目犍連說:﹁毗舍離國戰勝了,阿闍世王摩竭國他們戰敗了。」哎呀!毗舍離國的人很歡喜,就這樣子。後來果然這個戰爭就發動起來、就打仗了,結果毗舍離國打敗了。那麼這樣……﹁哎呀!說是目犍連尊者神通第一,結果說了謊話了!」就是大家在議論。   議論的時候,很多的比丘到城市裏乞食、大家就聽說了這件事,回來就是大家要做羯摩,說目犍連尊者說謊話了、要讓他懺悔。但是目犍連尊者不承認說謊話,大家就在諍論,這時候佛就聽到了就來了,佛說:﹁你們諍論什麼事情?」這比丘向佛就報告了。這時候佛就問目犍連尊者,說是:﹁最初人家問你這件事,你是用什麼心說這件事的?」目犍連尊者說:﹁我不是用說謊話的虛偽心、我是用誠實的心說的;我那時候的心認為毗舍離能戰勝,我就這麼說的。」這樣佛就說:﹁是用誠實的心說,不是有意的欺騙人,那麼那句話就不是妄語,所以他沒有犯妄語這條戒的。」佛這樣批評了。   然後大家就問了:﹁那為什麼這件事不真實呢?結果是打敗仗了,究竟怎麼回事呢?」佛說:﹁毗舍離國和摩竭國這兩個地方要作戰,人要亂之前鬼先亂。」佛說出這麼件事來,說出這麼句話:「這鬼先動亂。」說:那個時候,毗舍離城這一部分的鬼戰勝了、就表示毗舍離能戰勝的,是這麼意思。而這個戰爭的經過,最初的確是毗舍離是戰勝了,這軍隊向前進,阿闍世王這時候心想:﹁不得了!如果跑到王舍城我們損失太大了!」於是他又下了命令這軍隊全力反攻,一下子就戰勝了,有這麼一回事。   說這個事就表示:我們凡夫如果沒有欺騙人的心、有的時候也會說錯話,就是那個人是真實的心、他不是說謊話,但是所說的那件事情是假的,那就是心實無虛,而那件事是虛偽的,就是那件事不真實,連聖人都有這個情形。 ︽長阿含經︾ 猶如有人故作妄語,自以為樂,此是如來之所呵責。沙門釋子無如是樂!     一二二、算數所知,心力所及一二二、算數所知,心力所及   在《說一切有部律》上看見一件事,就是阿難尊者,阿難尊者他是初果聖人,有一個婆羅門是懂得數學的,他遠遠地看見阿難尊者過來,他就心裏打妄想,說是:﹁這個沙門、瞿曇的弟子都是很聰明的,我考一考他。」等阿難尊者走到了旁邊了,這婆羅門說:﹁我請教你一個問題。」﹁什麼問題呢?」說:﹁這個樹有多少葉?你看一看!」阿難尊者周圍看一看就說:﹁有多少多少葉!」就說了。阿難尊者說完了,這問題答覆了就走了。   過了多久,阿難尊者回來了又經過這裏,這婆羅門心裏想:﹁你說有這麼多,我再考一考你。」他就偷偷地摘下來幾個葉,然後又問阿難尊者:﹁你看現在有多少葉?」阿難尊者又周圍看一看,說是:﹁少了幾個葉!」這時候,這個婆羅門:﹁嗯!你是知道的!是的!」就承認了。這件事,就是阿難尊者他數學還是通的、他懂得數學,當然這數字是很有限的境界才可以。 ~~是諸世界無量無邊,非算數所知,亦非心力所及。~~     一二三、四悉檀一二三、四悉檀   因為眾生根性有無量無邊的差別,為了使令這不同的眾生能夠在他那個修行的心裏面出現善根,所以佛就會隨眾生所歡喜的開示他各式各樣的因緣,為他說各式各樣的法門,為他成就諸善根的因緣,這叫作「世界悉檀」。   如果有的人他有深厚的善根,但是業障很重、障礙他善根的活動,這時候佛就給他說破惡、破除他業障的這種法門,那就是﹁對治悉檀」了。有的人業障很輕微、沒有什麼大的障礙,但是善根的力量不夠,需要栽培善根,佛就為他說﹁為人悉檀」,教他栽培善根。那麼業障特別重的,用現在的語言就是讓他懺悔、修這懺悔法門;若是善根微弱的人叫他去多栽培善法。   我們看優波多尊者的那個因緣就看出來,有人來向他學禪的時候、他就觀察他那個因緣;說是有一個比丘是在一個大寺院裏面做這個大執事,用現在的話說就是做監院的,做這執事就是造了很多的僧房,他同社會上這些大富長者的因緣好,他能夠籌集來很多財富造僧房。但是造的久了,他就厭煩了:﹁我不做這些雜事了,我要去修行!」那麼就來親近優波多尊者。   優波多尊者他一觀察,這個人可以得解脫,但是還要再做僧執事。他就是厭煩做僧執事了才來學禪,但是優波多尊者說:﹁你要跟我學禪就要聽我的教導,我教你怎麼地、你就得怎麼地,不然我不教你修禪!」他只好答應。優波多尊者說:﹁你再給我造僧房、再造多少多少。」他不高興也得做。做完了的時候,優波多尊者教他修禪,一下子得阿羅漢果。這就是為人生善,你還要再做功德,不然不行。所以這為人悉檀、對治悉檀、因緣都夠了,這時候說﹁第一義悉檀」,那麼得無生法忍了。 《大智度論》 佛欲說第一義悉檀相,故說是《般若波羅蜜經》。     一二四、聞持陀羅尼一二四、聞持陀羅尼   我們看天台智者大師他說法的時候,隨時就引經論上的話作證,這種事情可是不同。智者大師他拿筆寫文章的不多,這《法華三昧懺》是他寫的、還有《四教儀》是他寫的,其他的著作都是他的弟子記錄的。那時候沒有大辭典、更沒有電腦,但他就隨時會引出經論來作證,那表示什麼意思?就是他有陀羅尼了,這個經論他一過目就能背下來,隨時需要隨時就能引出來作證明,這就是有了陀羅尼的關係。   我們現在凡夫的智慧也不錯,用大辭典、或者是用電腦一按紐就來了,也是可以;但是如果你自己用功修行,能把《法華經》背下來,把其他雜事都停下來,你修《法華三昧懺》三七二十一天用功,有可能就見到普賢菩薩了。〈普賢菩薩勸發品〉上面說:見到普賢菩薩就能得初旋陀羅尼、百千萬億陀羅尼、法音方便陀羅尼,得陀羅尼也就是聞持陀羅尼。初旋陀羅尼,智者大師解釋是旋有入空;如果依照旋有入空的意思來解釋,智者大師應該說是得無生法忍了,按照《大品般若經》來講應該是聖人了、不是凡位了,所以若是得聞持陀羅尼這就不得了。   智者大師他初見南嶽大師,南嶽大師叫他讀《法華經》,讀了三七二十一天就看見靈山會上釋迦牟尼佛在說法的這個境界,他只是說這麼一次,以後他的境界是什麼再不說了;不過在臨終的時候有人問他,他還是說﹁是圓五品」,在圓教的圓五品還是凡位,但是南嶽大師說他是圓教的十信位,智者大師他自己就說他是圓五品,其實可能更高,不只是圓五品。   我們一般人讀書,譬如說《大智度論》能夠從頭讀它一遍就感覺很不容易,但是讀完了的時候,究竟《大智度論》裏面說什麼?就攝持不住。所以我們現在一般的辦法有佛學院,大家到那兒去讀,有講這個課、有那個課,我們歡喜就去了,我不歡喜我就不到佛學院去,我自己住茅蓬自己用功修行也是好,自己肯用功也好,但是自己用功慢,你自己用功你成就的慢,你若在佛學院裏可能會快一點。   我們看智者大師的傳,看南嶽大師傳,那就是個佛學院了,但是那種方法和現在方法不同,那些人他就受持一部經;我們就說智者大師,他就是把法華三經都背下來,好像是兩週、一週算十天、兩週就是二十天,二十天把這三部經就背下來,他就是讀《法華經》,這樣讀、他讀三七二十一天就見到佛了,見到釋迦牟尼佛在說法,從那麼以後就開大智慧,就能講《大品般若經》、講《法華經》,就能夠說法了,就這樣成功的,當然也有聽一些老法師講經,古人多數是這樣子辦法。   我們現在如果感覺到自己讀經很困難,你不妨也這樣做,就是把《法華經》背下來,拜《法華三昧懺》三七二十一天,說三七二十一天我拜了以後也沒有見到普賢菩薩、你再來三七二十一天,你真是把雜事放下、由別的人幫幫忙做外護,你真能放下、你照《法華三昧懺》的說明去拜,就是要清潔,你去了廁所的時候你回來要洗澡,現在這件事並不難嘛,拜這《法華三昧懺》要把衣服洗得清淨。真若是一個三七不成功、再來一個三七,再來一個三七也不算久嘛,才二十一天,三個二十一天才多久呢,就是兩個月、三個月;若能見到普賢菩薩你就能得陀羅尼,這時候你再讀經的時候就是容易了。   可是有的人就感覺背經這個事情很難、很頭疼,好像不願意背,其實背經和背大悲咒一樣,當然也要拿出點耐心,你就是一段一段地、幾句幾句地這樣背,今天也背、明天也背,也並不是難事,就是要忍耐一點。背多了的時候是有點不同,你睡覺就得要減少一點,你拿出來時間就可以夠用了;這麼背下來以後、你會很歡喜的!     一二五、不可思議的誦經功德(一)一二五、不可思議的誦經功德(一)   這個故事是在南北朝的時代,這個法師是四川人,叫法建法師,他能夠誦一千卷的經典,可能還超過這個數、但就說是一千卷,他能誦這麼多的經典,能背下來、不是照本念,能不看書的背下來。這件事又有什麼奇特呢?就是要有事情的時候才現出來,沒有事情的時候不感覺怎麼地。他平常也很閒暇,有的時候好像各處走走、同人充充殼子這些事情也都有,但是過了幾天他就不出來了,也不吃飯,就是在房子裏面、關上門幾天不出來、就是誦經,這個人就是這麼生活。   但是這時候,在四川發生一件事,這就是世界上凡夫的境界。那時候北魏的皇帝派尉遲逈這位大將軍去伐四川,當地守護的軍隊打敗仗了、就投降了,這個尉遲逈領著軍隊就佔領這個地區,佔領了以後……看那文上的意思:尉遲逈這個大將軍、這個人是信佛的,但是他把當地很多的出家人都放在牢獄裏面、就是把他們都圈了起來,他就是疑惑這些出家人幫助當地的軍隊抵抗他們,所以他把他們放在一個房子裏圈起來,就派軍隊把守著。   這一天夜間,軍隊向他報告,說是:﹁看這些出家人在裏面有些古怪。」說:﹁什麼事情呢?」說是:﹁在裏面就放出光明來,一道一道的光明往外放,不知道什麼事情。」﹁喔!」那麼他就來了,這個尉遲逈就來了,他來了當然也看到在放光,然後就把門打開、就進去了,點上燈、一看,很多的出家人都在睡覺嘛!只有一個法師、就是法建法師他沒睡覺,他就是坐在那裏誦經。因為尉遲逈他剛才一來的時候……必是從窗戶……是怎麼地,就看見裏面在放光,就看見這件事了,所以打開門、點上燈、就問這個法師說:「你在幹什麼?」這個法師說:「我在誦經。」他一面誦經的時候,這個口就一面放光,有這個事情。那麼就問他:「你誦什麼經?」說:「我在誦《華嚴經》最後的十卷。」說是:「你能誦多少經呢?」說:「我的目的要誦全藏,所有的經我都要誦,但是我懈怠,我到今天才誦一千卷。」就這樣說。尉遲逈說:「那你就誦,我聽聽!」   那麼大家擺上桌子,這些出家人都坐在那裏,每一個人都拿一本經,就是別的法師拿什麼經、你背什麼經,這個將軍也拿著經本子就聽他誦。那麼他就在那裏誦,誦……誦、就這樣誦了七天七夜,誦了七天七夜已經是超過一千卷了,《高僧傳》只是這麼說:誦了七天七夜已經誦了一千卷了,還不停下來、還要繼續誦,這個時候這位將軍說:「不可以!我有國家的事情,我現在不能在這裏,要走了!」他就對這位大德非常地恭敬禮拜,然後就把所有的出家人都釋放了,都回到廟上去了,就是有這麼一件事。   我們平常有的時候也看見有人說:經只是個文句,文句也並不就是第一義諦,那麼你誦它沒有什麼意思!也有人這麼講。但是我們在《高僧傳》上看,這些誦經的人都不可思議,有不可思議功德。 《法句經》 善修法行.學誦莫犯.行道無憂.世世常安.慜學攝身.常慎思言.是到不死.行滅得安.     一二六、不可思議的誦經功德(二)一二六、不可思議的誦經功德(二)   有一個法師叫寶瓊法師,這個寶瓊法師他是唐朝、唐太宗貞觀八年往生的,多大年歲不知道。他這個人有什麼功德呢?他把《摩訶般若波羅蜜經》背下來了,這三十卷經背下來了,背下來以後他也就是隨時、隨地、隨因緣勸人家信佛,就是這樣子。他是四川人,有的時候他就回到他的家鄉去,到以前住的地方、他就舉辦《般若經》的法會,他怎麼辦法呢?就是集會三十個人,這三十個人每一個人念一卷《般若經》,一共三十卷、每一個人念一卷,就是這樣念,不是說從頭一直念到最末,不是!每人分攤一卷,大家念這一卷經、然後吃一餐齋,就是這樣子辦這個法會,辦了很多很多這樣的法會。   但是他有一個問題,就是他家鄉的那個縣裏面完全沒有人信佛、都是相信道教的。這相信道教了,你向他宣講佛教的事情、不行!他不相信。而如果佛教出家人到那個地方去,如果是化一餐齋都不可以,沒有人供養你的。但是他的俗家在那邊,他也就回到他的俗家去,在那裏住了幾天。這道教的人就知道來了個出家人,這道教的人也辦法會的,辦法會的時候,一看,有個和尚回來了,都是我們的老鄉,也就通知他:﹁歡迎你參加我們的集會。」這個寶瓊法師:你請我,我就來!來,但是去得晚了一點。他一去的時候……道教他是供老君的像,他就是看一看,沒有表示什麼禮貌,也就坐下來。這些道教的人就不高興了,說是:﹁你拜你們的佛,老君在我們來說也就是佛,怎麼一點禮貌也沒有!」那些人當然沒有般若波羅蜜,所以煩惱就出來了,就說一些不恭敬的話、還有一些毀辱的話。   這時候,這寶瓊法師說:﹁我是拜佛的,我是佛教徒,我不是相信道教的,當然我不能夠去禮拜老君;不要說老君,就是天神天王我都不禮啊!何況是老君!」說:﹁這話說得更不對了啊!」那麼大家就是對他就沒有恭敬心了。他說:﹁你們不要逼迫我,若是一定要我禮的話,恐怕是對老君更不恭敬。」說是:「有什麼不恭敬的呢?」說:「那麼我就禮禮看看!」他到那兒磕頭,他一磕頭、就拜了一個頭、這老君的像就搖動,他再磕第二個頭、這老君的像就倒下去了。這一倒下去,這些相信道教的人、這些道教徒就說:﹁這是有風吹倒的,不是你能拜得倒的。」這寶瓊法師說:﹁沒有風,是我拜倒的。」說:﹁那麼你再拜!」他們就把老君的像扶起來、又供好了。供好、再拜,再拜又是倒了,這些人再不說風了。哎呀!大家就向寶瓊法師合掌:﹁哎呀!你不得了!」大家向他磕頭。他這個時候就向他們讚歎佛法,於是這些人就相信佛法了。不但他們當時的人,那一縣相信道教的、和其他縣裏面相信道教的都受到了影響,都來受三歸五戒、受菩薩戒,有這些事情。   這就是這位寶瓊法師有這種境界,這也可以知道誦《般若經》這功德太大了;誦《法華經》是一樣,也是功德非常大。因為經裏面也有記載受持《法華經》這些功德的記錄,《法華經持驗記》這每一卷的後邊都有,各位可以讀。所以受持讀誦《法華經》、受持讀誦《般若經》、受持讀誦《華嚴經》、乃至《維摩經》《金剛經》功德都是非常大。     ✽   ✽   ✽   ✽   ✽   那個時代,有一個時期不下雨,就是天旱,旱得很厲害。不知是唐高宗、不知是武則天,就向賢首國師(華嚴宗的一位大德),向他說:﹁怎麼辦法能祈雨呢?」說:﹁可以!可以祈雨。」說:﹁怎麼辦呢?」說:﹁某某法師他一天誦十部《金剛經》,可以請這個法師祈雨。」﹁那好!」大概是武則天、是誰?就請這個法師來了,請他祈雨。他念了三天的《金剛經》天就下大雨了,就很靈驗的。   有法師問:「我們初發心的僧青年應該怎麼修行?」當然修行方法很多,這也是一個方法,就是受持讀誦《法華經》,把《法華經》背下來不可思議。這受持《法華經》,不要說你已經背下來了,你就在學習背的時候,假設是從頭一品〈序品〉〈方便品〉〈譬喻品〉〈信解品〉〈藥草喻品〉……這麼一直背的時候,你就感覺到不可思議了,更何況是完全背下來。所以是從你自己的修行上你就會感覺到:大乘佛法真實不虛。 《大寶積經》 菩薩正憶念.於義善思惟.不住諸法中.說名為智者.     一二七、不牢固的世間禪定一二七、不牢固的世間禪定   佛在世的時候,優填王領著宮女到山野裏面去唱歌跳舞、在那裏娛樂,天空裏面好多的仙人從那兒經過,一看見這種境界、一聽見這種聲音的時候,就從虛空裏面掉下來了,就是心一動了的時候、禪定就沒有了,禪定沒有了、神通也沒有了,所以就從天空裏掉下來。   這個仙人是指世間有漏的修行人、他不是佛教徒,他修禪定得到色界四禪,由四禪裏面又修神通,又得到五種神通成為神仙了,也是神通變化不可思議,但是他們成就的那種功德不牢固。若是佛教徒、你若是用這苦、空、無常、無我的智慧、你成就了神通的時候,那他不會從天空掉下來的,就是因為這苦、空、無常、無我的智慧力量太大了,世間這種迷惑人的境界對他是等於零了。   在佛法上來說,善的力量高過世間的一切力量,而這無漏善法的力量又高過世間一切善法的力量,所以,修學佛法無漏的戒定慧、得出世間無漏的智慧,成就以後永久是勝利的,一切力量不能同它敵對的、不是它的對手,這就是佛法的偉大。     一二八、迴生換熟一二八、迴生換熟   《大智度論》上說到一件事,說到牛相尊者,他不是在人間住,是在天上釋提桓因的花園裏面住。說是這個阿羅漢在天上那兒住,這些天女就來了,天女來了到他旁邊來同他說話,這位阿羅漢就命令這些天女說:「青色來!」就是你把你的身相變成青黃赤白的青色來、或者是變黃色來,然後他就修不淨觀,用這個顏色來修不淨觀,修不上來!有這個事情。修不上來這時候,﹁不!你作黃色來、作白色來……」怎麼怎麼樣說。他下了這個命令,然後他又修不淨觀也修不來,但是心裏面還是清淨、並沒有染污心。最後他說:﹁請你們離開!」就驅逐這些天女,這些天女就跑了。   龍樹菩薩說:這個就好像兩個大力士來較量力量的時候不分勝負,兩個大力士不分勝負。說是這些天女到他的前面去,這大阿羅漢用他的心修不淨觀,這就好像是在較量力量似的,但是這阿羅漢不淨觀修不上來、可是也還是清淨。在〈分別功德品〉裏面說是:這個能受持︽法華經︾的修行人、他兼行六度的時候,他這止觀能現前;他造廟的時候、做四事供養僧眾的時候……做這些事情的時候、他的止觀隨時能現前,不妨礙!這可見不是容易的事情。   也有的禪師,別人來問他,說是:﹁禪和教有什麼不同呢?」講教的人學習經論、然後去講說;你們現在禪宗講禪,這裏面有什麼不同?禪師說:﹁我只知道迴生換熟而已!」說是:﹁教下的人也說一切眾生皆有佛性、和禪有什麼不同呢?」臨濟禪師說:「青草未曾除!」這個草還沒有除。意思就是:講教的是說經律論的道理,是的!是那樣!但是學習經律論的人這個草沒有除。草沒除是什麼意思?就是分別心沒有除掉,或者再明白一點說,就是煩惱沒除掉,就是這個意思。   而那位禪師問他:﹁教和禪有什麼不同呢?」他說:﹁我只知道迴生換熟而已!」迴生換熟這是什麼意思呢?我們貪心生起來、瞋心生起來很熟的,立刻地這貪心會來、立刻地瞋心來了,這個事情是很熟悉的;但是內心裏面的戒定慧……不住色生心、不住聲香味觸法生心、無所住而生其心、於一切法離一切相……這件事不熟,就是在字面上可以分別,等到事情來了的時候……就是貪心來了、瞋心來了,這無住這種境界不來,就是生啊!現在這位禪師說:﹁我只知道迴生換熟而已!」這句話說得好!這也表示教和禪……學教的和修禪的有什麼不同?你想一想好了!你是哪個生?哪個熟?你自己想一想就知道這個裡面的意思。   〈分別功德品〉說到﹁兼行六度」,智者大師的解釋,這個人就是迴生換熟,他熟了,他做這一切利益佛法的事情、饒益同梵行者、做利益一切眾生這事情的時候,不妨礙他內心的止觀、就是熟了,他做這一切事的時候止觀也隨時現前,沒有困難。這個熟裏面也包恬煩惱輕微了,所以止觀無障礙的很容易現前;若煩惱重你試試、你想現前也是有困難。所以你若能夠觀一切法空如相實、你這樣觀熟了的時候,當然也就是能夠兼行六度,道理是一樣的。 ︽法華玄贊︾ 兼行六度自利,疾得種智。兼行六度利他,為趣道場。     一二九、共生一處一二九、共生一處   在漢文佛教的高僧傳上曾經提到過一件事,就是以前有一個人,大家認識、大家都是信佛、互相是朋友,但是那個人發心修行有成就了、可能已經是聖人了。隔了很多年不期而遇,很久不見、忽然間遇在一起,﹁哎呀!你修行很有成就,我要拜你做師父、跟你出家,跟你學習佛法。」他說:「好!好!好!」那麼大家在一起住一宿,第二天早晨睡覺起來,一看,沒有了,那個人不在了。這表示什麼呢?就是那個聖人不願意和凡夫在一起,或者是那個聖人感覺這個人是不能教化的,就走了!   從這件事也可以看出來:聖人是有慈悲心,但是不能和凡夫同居,這個原因在什麼地方呢?那個凡夫對這個聖人的歡喜心、恭敬心也很強的,「我要跟你出家修行!」一片歡喜心,但是第二天,這個聖人就走了!也不通知他就走了。這是什麼意思呢?我這麼想:聖人也是願意教導凡夫修行、也是能願意;而事實上你真實是願意?還是不願意!什麼原因呢?就是,雖然有一點誠心願意跟聖人修行,但是那個聖人他若給你立個功課表,你立刻就縐眉頭了、又不願意了,所以這程度還不夠的時候、也是不容易的事情。   前面說到慧寶法師,他到深山裏遇見那位大德,這六十卷的《華嚴經》須臾間就背下來了,那也很明顯……那是個聖人,他也想要跟他學,他也是不同意;就是這聖人不願意和凡夫在一起,有這種事,很多都是這樣。在《大智度論》裏面也提到,舍利弗尊者他也是很嚴:﹁如果你是放逸的人,你不要到我這兒來!」舍利弗尊者就這樣說,這可見凡夫和聖人在一起是不容易。   我們本師釋迦牟尼佛出現世間,度化的阿羅漢很多很多,但是若和眾生的數目比較起來、還是少,還是凡夫的眾生多。現在是末法時代,這些聖人都走了,也可能他在,但是我們很難看得見,真是如鳳毛麟角了,所以不容易遇見聖人。要是在末法時代我們能遇見聖人,就感覺到是特別吉祥的事情,但就是不容易了。那麼在〈隨喜功德品〉就說:若是你對別人說有一部經名叫《法華經》,若是你勸人一同聽經,你有這樣功德的時候,「轉身得與陀羅尼菩薩共生一處」,那是得了無生法忍以上的大菩薩、和這個人共生在一處,或者是兄弟也可能、或者說是好朋友了,能得到一個殊勝的朋友可真是太好了,這就是特別了。     一三○、能禮所禮性空寂一三○、能禮所禮性空寂   洞山禪師他去見興平和尚,這興平和尚當時年紀也必是大了,是個有身分、有地位的大禪師;洞山禪師在參學的時候也到他那兒去拜訪、去向他學習禪的。   去了的時候就給他磕頭,這興平和尚說:「莫禮老朽!」說這個臭皮囊是必朽之物,一定要老的、或者已經老了,總而言之是必朽之物,這個老朽的境界、你頂禮他作什麼?莫禮老朽!這句話說得非常好。而洞山禪師也是不得了的人,他就回答一句:「禮非老朽!」就是我磕頭不是頂禮那個老朽,是頂禮那個不老朽的。   這表示說:這個臭皮囊裏有佛性,臭皮囊裏頭還有一個不臭的佛性。那麼這個佛性是什麼呢?就是寂滅相、諸法如。洞山禪師說:﹁喔!我不是禮這個老朽,是禮那個不老朽的諸法如,禮這個非老朽的寂滅相。」這個當然是開悟了!他是觀一切法如、禮這個如。在禮的時候,表面上他身體是磕頭禮拜了,在心裏面是能禮所禮性空寂的,是無差別相、無分別相的境界。     一三一、常為諸佛之所稱歎一三一、常為諸佛之所稱歎   我們現在的佛教是淨土法門特別地流行、特別地興盛,這個禪流行地就不是那麼興盛。在我們中國的佛教,這古德的大慈悲,對於禪為我們準備得很詳盡、很圓滿了;但是後來或許是門戶之見的關係、加上個人種種地不理想,就是不能夠繼承,所以禪的流行也漸減了。當然禪宗在中國的確是興盛過一個時期,但是現在的佛教就是念佛法門特別地流行,這禪的法門流行地不那麼理想,所以淨土法門它就興盛,這還是有點關係的。   因為這個人啊……好像是與生俱來的就是懶,這懶是指這個第六意根懶。你說是去坐禪修行,他也很精進天天去靜坐,但是多數是修止而不修觀。多數是修止,就是心裏面歡喜這個無分別住,心裏面離一切分別、明靜而住,這是止的境界。就是不歡喜去觀,不歡喜去揀擇觀察、去觀想這個第一義諦、去思惟,不歡喜。這個不歡喜是什麼意思?就是懶!這樣子,很難說是「常為諸佛之所稱歎」的,因為你這樣子你不能見第一義諦、你很難得聖道的。   我們念佛、修念佛三昧願生阿彌陀佛國,有人就說:﹁你這個人念佛要跑了,要跑到佛世界去;我們這個世界須要人弘揚佛法嘛!你跑到阿彌陀佛國去幹什麼呢?你要逃避,這是不對的!」這個話說得也有道理,所以有人提出來一個問題,說西藏的佛教,這個喇嘛他們不求生阿彌陀佛國,他就是……我這一生死掉了,我第二生再來,稱之為活佛。(其實「活佛」這兩個字,我認為對佛不恭敬。噢!那個佛是死的?你是活的?我認為這個詞不是太好。)那麼這樣子,他今生能用心的學習佛法、不懈怠,這一生已經有了一個程度了,他死了以後又再來,他繼續學習,他的程度會更好。那麼這位喇嘛也這樣子、那位喇嘛也這樣子,這樣子這西藏的佛教會興盛起來,因為人才多,他沒有到佛世界;若是都走了,那麼哪有人呢?所以你們漢人的佛教不提倡這件事,都提倡到佛世界去,那麼漢人的佛教就好像是注定不能興盛了,因為沒有人了。這一個說法:﹁你們不要到阿彌陀佛國去,來生還再來這個世界弘揚佛法。」從原則上說,這個話也不能說不對。   在古德的著述上面、在這《大智度論》上也提到,提倡我們要到佛世界去,我們不要說:﹁我發菩提心,我來弘揚佛法。」因為我們沒有入聖位,來生可能會迷惑了,不能夠弘揚佛法;那麼到佛世界去不會迷惑,到佛世界那裏修行、得無生法忍之後再來弘揚佛法。若是你已經得無生法忍了,那麼你可以不到佛世界去,你還在這個世界弘揚佛法。我們的古德常常會用這樣的理由,勸我們求生阿彌陀佛國去、求生佛世界,常會這樣講。   但是在經上看呢,這個初得無生法忍的人,他願生佛世界的心情比我們凡夫更強烈。我們凡夫有的時候會迷惑,心裏面會顛倒迷惑,不願生阿彌陀佛國;這理智上說對,到佛世界是對,但是感情上還是願意在這裏好;凡夫可能會有這種顛倒。但是得無生法忍的聖人,他的理智是很強的,所以這個智增上的菩薩他肯定是要到佛世界去的。為什麼他要到佛世界去呢?因為這個智增上的菩薩他雖然說是得了無生法忍,有那麼一個畢竟空、無我無我所的智慧力量,這個智慧一動的時候,當下就是清淨的。但是初得無生法忍的菩薩還有出入定的問題,要到第八地菩薩才沒有出入定的分別,這個初得無生法忍的菩薩,他還辦不到這一點,不能說老也不出定、不可以、不行的。雖然與第一義諦相應了,但是要出定,還有這個事,所以他感覺到自己很多很多地方不圓滿,很多很多地方不明白,不知道怎麼回事。那麼這種聖人他有問題的時候向誰去請教?當然他要到佛世界去見佛,才能解決他的問題,所以他是願生佛世界,所以是親近供養無量百千諸佛,就是非常地歡喜去見佛、去親近佛。   他歡喜見佛,為什麼呢?就是自己有問題,有很多的問題,有很多的法門自己還不懂,他若親近佛、一見佛的時候,所有的問題都有希望解決了。他因為理智很強,他能努力地修行,他能進步,所以常為諸佛之所稱歎。這是說初地菩薩,初地、二地。若是說八地菩薩以上的這個法身菩薩,他還是願意供養無量百千諸佛、於諸佛所植眾德本、常為諸佛之所稱讚,還是這樣子。我們凡夫:﹁我不要到佛世界去,我來生還在這個世界弘揚佛法。」這個話說得真是大!很大很大!佛菩薩都感覺到這個眾生了不起;而我們這個世界也的確是需要發菩提心的人在這裏弘揚佛法,的確是有這個需要。剛才說過,說這喇嘛他不到佛世界去,再來,也很好嘛!當然他前生學的,他經過了一回身體破壞了、死掉了,再換一個身體的時候,前生學習的佛法不可能一下子就完全現前的,還要不顛倒的再學習一個時期,這不是那麼容易的,這在《大品般若經》的〈往生品〉也提到這些事情。所以那麼高身分的大菩薩還是這樣子;而我們說大話,實在是不應該。     一三二、凡聖的差異一三二、凡聖的差異   在《瑜伽師地論》上說,這賢位的菩薩他就是把經論都背得很熟,也會忽然間……那幾句話忘了,也會有這個情形;但是得無生法忍的聖人不是的、聖人不是這樣子。就從這些教義上看,我們本師釋迦牟尼佛滅度的時候,這些大阿羅漢結集經典的時候,由阿難尊者把這個經背誦出來,阿難尊者那時候也是大阿羅漢了、不是初果,他能夠誦出所有聽聞過的這些佛法,其他那些大阿羅漢在座下聽,﹁喔!你說得對!這是佛說的!」這可見那些大阿羅漢他們在心裏面都是能背誦經的,就是聖人的那種清淨心的確是不可思議;也就是經上說的「有樂說辯力、有大善寂力」。   凡夫就不一樣了,凡夫有欲,這個欲是散亂的,欲是散亂、人的記憶力就不會太好;舉一個例子,譬如排這麼一行人、排幾十個人,譬如說五十個人,你向第一個人說一個事情、說幾句話給他、讓他傳,傳……傳……傳到最後,你問那最後的人:把你傳來的話說說,和前面對照一下,完全不是了!那麼這什麼意思呢?表示這大乘佛法從最初一直傳到最後、都是不可相信的。﹁那個人對我說這個話,但是我認為他說的不對!」我們凡夫是這樣子,凡夫的耳根腦力不一樣,有的時候就會聽錯了、心裏面也想錯了,再說出去也就說錯了。但是聖人不是的!聖人聽的話會如實地聽到你說什麼、能知道你說的那個義,能知道那個文、也能知道那個義。   我們凡夫的確是……如果仔細地去觀察這件事,彼此的溝通不容易,就是當面談話都不容易,你說出來的話能把你的義表達地很明白也不容易,而聽的那個人能夠知道你的義也不容易,何況傳說,凡夫是有問題;但是聖人不是的,聖人和凡夫不一樣。所以佛法到後來還是要用文字記錄,這語言文字的佛法就是我們凡夫入聖道的門,若是不立文字、這個門就關上了,你怎麼樣能夠入聖道呢?那是到聖人的境界可以,聖人說不立文字可以;凡夫不可以,凡夫就是非要依照文字不可! 《大寶積經》 智者觀相悉皆空.得上寂滅陀羅尼.執相凡愚住惡心.彼皆無智歸六趣.     一三三、從闇入明一三三、從闇入明   佛在世的時候,當時是在舍衛國,有一個愚癡的人,他就是不務正業,就是以偷盜為職業、職業性的偷盜者。他聽人家說廟裏面有一個銅瓶非常地好,於是乎他就想要去偷。他就到廟上來了,但是沒有機會、偷不到,可是聽那個比丘說法、使令他有深刻的印象。說什麼法他聽到了呢?他聽到了那麼一句﹁天眼不眴。」這比丘說:我們人間的人和天上的人有一個不同的地方,什麼地方?就是眼睛。我們人間的人這個眼睛很快地就轉動、就要動,這就是眴;這天上人的眼睛極遲、要很久很久眼睛才動一下,人間的人眼睛沒有天上人的眼睛那麼樣的神、沒那麼強。他聽見這句話,他心裏面很有印象、記在心裏頭了。   過了多久的時候,從海裏面取寶的商人拿了一個上價的寶珠、高貴的不得了,就贈送給波斯匿王了。送給國王、國王非常地歡喜,就把它放在塔的最高的頂上面。這個事情很快地就傳說出來,這個賊:﹁喔!有這麼件事,好!」他也去看看。他有這個本事,雖然很高、他就把它偷下來了,沒有人看到;但是很快就有人知道這個珠丟了、有人偷去了,就報告國王,國王非常忿怒,就下令:﹁誰若能報告消息、把這個珠找回來,我就重價地酬勞他。」但是很久很久也沒有人有消息報告。這時候,王有一個有計謀的大臣,他說:「大王啊!雖然沒有人報告,但是我們可以捉住這個人。」說是:「怎麼知道呢?」說:「現在我們的國家裏面、我們這個城市裏頭大家的生活都很安樂自在,沒有人做賊,只有一個人做賊,大家都知道他是做賊的。我們另外請一些人去同他做朋友,這關係建立好了就請他吃飯,就用酒把他灌醉,灌醉了以後就送到王的最莊嚴的殿裏面、用很多很多的美女來侍奉他,侍奉他就向他說,說什麼呢?就說:『你在人間的時候偷了塔上的寶珠,所以你現在生到天上來了,說是不是這麼回事情?』這樣問,他就可能會說真話,那麼就可以捉住他了。我們不要說一定拿木板子、拿鞭子打他,不要這樣辦,就是用這個辦法看看他能不能說真實話。」這王說:「好!就這樣試驗。」   那麼捉住這個人就把他送到殿裏面,很多的美女侍奉他、同他在一起飲酒唱歌跳舞,就這樣子。這些美女也就到時候這樣說了,說是:﹁你偷了寶珠了,所以現在生到天上來;我們現在不是人間,是到天上來了,你是不是偷了寶珠了?」他這個時候這個酒還沒完全醒、就迷迷糊糊地,聽見這個話並不願意說,但是又為這麼多可愛的女人逼迫他,他又有心說、又不想說,就在這個時候,這時候忽然間想起來……那個比丘說過:「天上人的眼睛不眴、他很久很久也不眴;人間的人眼睛很快就眴。」他注意一看,這些女人都是眴的,那麼這可見這不是天上啊!這些人在騙我,「啊!不要說!不要說!」他就怎麼也不說。那麼這個計策沒有成功,這國王還算是很講理的(這波斯匿王他是信佛的人),所以就把他釋放了,不勉強!   這時候,這個大臣說是:「前面我們這個計謀沒成功,這還有第二個辦法。」「第二個什麼辦法呢?」說是:「王可以就直接地請他來做大臣。」「請他做什麼事呢?」「就是王的寶庫預先都記上數目、都把它記下來,記下來以後這些鑰匙都交給他、請他管理,就是用實實在在的態度對他特別好,過一個時期的時候你再問他,看他怎麼樣!因為你真相信他了,他可能會說實話的。」﹁好!」也就這樣做。果然做得很成功,這王常同他在一起吃飯、同他說這些很誠懇的話,久了,他也就很忠於這個王。這時候波斯匿王就問他,說是:﹁現在我對你非常好、你對我也非常好,我現在問你一件事,說是以前有個疑惑、我們疑惑那個寶珠是你偷的,是不是?」他承認:﹁是的!是我偷的。」說是:﹁以前為什麼你不承認呢?我們設這個計謀用了很多的美女侍奉你,為什麼你不承認呢?」他就真實地坦白了:﹁因為我到廟上去聽那比丘說法、說如此如此,我就知道這個美女都是人間的人、不是天上的,所以我就知道是欺騙我,所以我不說。我現在向王坦白了,我沒有再欺騙王,王現在對我怎麼樣意思?」王說:﹁我不判你有罪!」那麼他就非常歡喜,他說:﹁我到廟上去聽比丘說法、聽少少那麼幾句,現在是救我一命;如果我若再到廟上去多聽佛法、或者我做比丘、出家修行,我會更得大利益了,是不是?」波斯匿王說:﹁是的!是的!」說:﹁那麼請王慈悲,我現在不做官了,我不享受人間的五欲、不歡喜;我要去出家做比丘!」王說:﹁好!好!好!」那麼他就去出家了。去出家、佛也就是收他做比丘,修行也得阿羅漢果了。 《法句經》 諸欲得甘露.棄欲滅諦快.欲度生死苦.當服甘露味.     一三四、勿生吝法之心一三四、勿生吝法之心   這吝法,經論上常有說些故事,像周利盤陀迦他也是,他那麼笨就是以前常吝法。經上也說到一個故事,說是在一個地方,有五百年輕比丘、還有一個老比丘在一起住。這老比丘他佛法就是學不來,這五百比丘常來教化、每個人都去教他佛法,他還是學不好。   有一次國王要請齋,這五百個年輕比丘都是聰明智慧,就告訴老比丘說:﹁你不要去了,你就看門口好了!」這五百比丘就去應供了。這老比丘已經年紀很大了,學習佛法很多年了、一無所成,今天國王請齋沒有我的份,心裏面很痛苦就想要自殺;廟的後面有樹、就拿一個帶子就想上吊就要死。都準備好了,忽然間佛來了,佛說:﹁你幹什麼?」他就是坦白地向佛說了。佛說:﹁你這個人糊塗,你怎麼可以這樣子。」佛又說:﹁你前生本來是個大法師,這五百比丘本來是你的徒弟,你不能夠如法的教導,你吝法,所以你今生這樣笨。但是他們拜你做過師父、總還不棄捨你,還在照顧你、還教你佛法,徒弟反倒來教你、你還學不會,你要好好懺悔!」   佛這麼一訶斥、他開悟了。他一慚愧……當然這也是因緣時節成熟了所以佛才會來;佛再為他一說法、一加持他,他得阿羅漢果了,很快!你看!得了阿羅漢果。佛說:﹁你現在就到王宮去應供還來得及!」這下他歡喜了。佛告訴他:﹁你到應供的時候,你在上座坐!」那麼他就去了。到了那兒就是往上座那裏坐,這些五百比丘心裏想:﹁哎呀!你這麼笨,你怎麼可以坐上座呢?等一會兒王來了要說法,要祝願的時候、你不能祝願,到那時候可怎麼辦?」大家還在擔心他。可是到了時候國王來,每個人先供養一杯水,然後就到了祝願的時候了,這個老比丘說法像打雷似的,那個法語一句一句非常地有力量,這些五百比丘都驚了!「怎麼忽然間這樣子!」有這個事情。   這吝法反倒令自己得愚癡糊塗的果報,反倒有這種事情。所以佛在〈囑累品〉裡面囑託:『汝等亦應隨學如來之法,勿生慳吝。』佛能夠有智德、有斷德、有恩德,所以佛能這樣教化眾生、是一切眾生的大施主、能施與一切眾生,佛能有這麼多的功德,我們也應該隨順學習如來的功德之法,應該常隨佛學,「勿生慳吝」,不要生吝法之心,那樣就是沒有慈悲心了。     一三五、一心求佛一三五、一心求佛   前面說到過雪峰禪師的故事,那個比丘尼到福建的雪峰禪師那裏去學禪,說是:﹁你從什麼地方來?」說:﹁從大日山來」(太陽山來)。說:﹁你來的時候太陽出來沒有?」這禪師馬上就會說這句話:「太陽出來沒有?」這個比丘尼也很會說,說:﹁太陽出來就沒有雪峰了!」這句話也是說得好。太陽出來就是光明、就是熱了,熱了雪就沒有了、雪就溶化了,就沒有雪峰了!她會說這麼一句話。這個在佛法上是相合的,就是你得到佛智慧的時候、這個煩惱就沒有了,煩惱的雪就沒有了,這句話是合的。   〈藥王菩薩本事品〉的修供養裡面有一句﹁一心求佛」,一心就是心裏面不亂,那就是入禪定了、在修奢摩他了,在一心裏面、奢摩他裏面也可以修毗婆舍那,也還是從聞思修這個法門了,這樣子求佛。   「求佛」是什麼呢?我們若說向釋迦牟尼佛有所求,這樣說也可以,或者說:佛就是日月燈、就是大光明的智慧。「求佛」,你從聞思修入三摩地,你幹什麼?就是希望成就大光明的智慧,是這樣子,就是修奢摩他和毗婆舍那,說凡夫這樣修行,聖人也是一樣、聖人也還是這樣修行的。「求佛」就是太陽要出來了,就是「求」希望太陽能出來,是這樣意思。 《華嚴經》 常樂於菩提.一心求佛智.行諸波羅蜜.離於諂曲心. 隨說而能行.安住實語中.不污諸佛家.不捨菩薩學.     一三六、無緣三昧一三六、無緣三昧   藥山禪師,他是親近石頭禪師的,親近他、感覺到聽不懂他說什麼,他說的佛法聽不懂,他就到馬祖那兒去了。到馬祖那兒似乎有一點悟入,可是悟入以後又感覺石頭禪師以前對我說的法特別好。當時聽不懂,可是到了馬祖禪師那裏給他說了一些禪有一點悟入,再回頭想想石頭禪師說的話、不得了!所以又回到石頭禪師這裏來。所以這世間上,我們出家人學習佛法的事情,真是很難說很難說的。   那麼他就回到石頭禪師那裏去了,回到那裏,有一天他就在一個石頭上坐著、坐在那裏,石頭禪師來了就問他:﹁你在這裏做什麼?」他說:「一物不為!」或者這樣用白話解釋:﹁我在這裏什麼事也不做!」就是這麼講。這時候石頭禪師說:﹁若這樣的話就是閒坐了,你在這裏閒坐。」藥山禪師他說:﹁若是閒坐即有為也!」這句話說得好!若是閒坐即是有為,這句話怎麼講呢?如果你坐的時候你自己心裏分別「我在這兒閒坐」,若是一般來說當然就是……一念不生,心裏面對一切事情是無緣、不緣一切法;既然不緣一切法、你自己還分別是無緣的話,這就叫作有分別了、這就是有為了,你心裏面還有個「為」還做一件事,做什麼事?就分別了,分別我現在一念不生,這就是有為了。這句話說得又進了一步、稍微深了一點。「一物不為」一無所做,「閒坐則為也!」若這樣說就是有為了,說這麼一句話。   石頭禪師就進一步又問他:「那你說是不為,你不為個什麼呢?」就說這麼一句。這時候,這位藥山禪師說:「千聖不識!」這句話我這麼想……這個禪師也一定還是讀經論的,一方面讀經論、一方面常在修止觀,他慢慢地、慢慢地這智慧有進步,所以能說出這麼一句話來,「千聖不識」,不要說一個聖,就是千個聖人也不認識、也不知道。不為什麼?這個事不可思議的,應該這麼說。但是這個話,已經入聖道的人他是斷出去多少煩惱,他能夠……還是那句話「太陽出來了」,他有了一念清淨無分別的智慧,應該說少分的清淨無分別的智慧與真理相應了,那真是一物不為;若說是閒坐,那是有為了;那是他自己真實證悟了的境界。   這位藥山禪師他是不是得無生法忍了?這是不知道的事情,但是他能覺悟到這裏:「千聖不識」,就是對於第一義諦……聖人都是無分別的境界。在〈妙音菩薩品〉裡面說到「無緣三昧」就可以用這樣意思來形容,就是心裏面沒有分別,他也不動念「喔!我這是無分別!」也沒有這樣子意思,所以叫作無緣三昧。這無緣三昧也有人解釋是滅盡定,就是第六意識完全不動了。但是這個滅盡定,我們通常說這第七識末那識還執著我,執著我還是有分別的,所以這個在佛教徒來說就是要修我空觀、法空觀,等到得無生法忍以後、末那識就不執著我了,其實也是少分、還沒能完全,這個滅盡定要到三界以上的聖人才能入這個定,入了這樣的定的時候前六識不動、第七識也不執著我,就是畢竟空、無我無我所的無分別慧與真如理相應的那個境界,根本無分別智的境界那叫作無緣三昧;自己栽培功德的時候也是無緣、廣度眾生還是無緣,無眾生可度、無一法可得的……無緣三昧,其實這個三昧也都是有深有淺的。 《十住經》 以聽法因緣.能得正憶念.正憶念因緣.能生諸禪定.     一三七、現身說法一三七、現身說法   文殊菩薩的五台山靈驗記那上面有一件事,那是說到在隋朝的時候,就是隋煬帝的那個時候,在山西有一個姓高的這個人,叫高守節,這個人的家裏面都是信佛的、都很誠懇,他才十六、七歲的時候,應該說還是個小孩子吧!有一天他離開家出去走走、也可能是出去玩,在路上就看見一個出家人,大約有五六十歲的樣子,這個出家人就介紹自己、說他的名字叫海雲,就對高守節這個小孩子稱之為「兒」,說是:﹁兒!你能夠願意誦經嗎?」這高守節說:﹁這正是我的意思!我願意誦經,我願意背一部經。」說:﹁那好!你跟我來。」   這位海雲比丘、這位法師就將他帶到五台山上的山裏面,走到山間一個地方有個茅蓬、小小的一個草蓋的房子。海雲這位大比丘讓高守節住在草房裏面,就教他念《法華經》,教他一句一句地念、教他讀、教他背,這海雲比丘在外面乞食給他飯吃,就這樣子做。可是這高守節有的時候就看見一些不是漢人、好像是外國人的出家人到這裡來,來了就同海雲比丘又談話又笑,就是整天地這樣子。   過了多少天,這海雲比丘就問他說:﹁剛才我和這個法師、和這個比丘談話,你認識那個人是誰嗎?你認識他嗎?」說:﹁我不認識!」說:﹁那是文殊菩薩啊!文殊菩薩來同我談話。」但是這高守節年輕,可能是還沒讀過什麼經論、就是信佛就是了,也不大知道,說是文殊菩薩他心裏也沒有什麼,就是這樣子。   又過了多少天,這海雲比丘叫高守節說:﹁你到前面村莊去辦一件事。」說:﹁好!」就去。臨走的時候,這海雲比丘說:﹁你去可是去,我告訴你,這女人會破壞你的涅槃城的、會破壞你的菩提道的,你可要謹慎啊!」說:﹁好!」他就走了。走到中途就看見有個女人騎著馬過來,這女人非常地美、穿的衣服也特別地新鮮,這女人來到他前面就向他磕頭,說:﹁我現在身體有病,我不能控制這個馬,請你幫我忙來做這件事。」這高守節就聽見師父告訴說:﹁不要和她說話!」不睬她就走了。這個女人又騎著馬、又黏他、又哀求他,他還是不睬她,這時候忽然間看不見這個女人了,馬也看不見了。那麼辦完事回來了,就對海雲比丘報告這段經過,海雲比丘說:﹁好啊!你真是大丈夫。但是你可知道那女人是誰?文殊菩薩!文殊菩薩來考驗你啊!不是真有女人、不是真的呀!」﹁喔!」他還是沒有什麼、也不感覺怎麼樣!   這時候有三年了,把《法華經》已經背得很熟了,這時候就聽到一個消息,說是長安這個地方現在……那個時代出家人出家、不是你自己想出家就可以出家的,是要政府同意的;說是現在正在度僧,這時候可以出家剃度。這位高守節就對海雲比丘說:「師父!我想要去出家,我想到長安去剃度好不好?」海雲比丘說:「你《法華經》都背熟了,你大乘善根種子也成就了,你若一定要去也是好!可是,要找一個好的師父,你要拜一個好的法師做師父。」「那麼拜誰呢?」說是:﹁長安有個禪定道場。」這個道場隋煬帝請了很多的高僧在那裏住。海雲比丘說:﹁你到禪定道場有個臥倫比丘,你就可以拜他做師父。」﹁喔!臥倫比丘,好!」那麼他就要走。海雲比丘說:﹁你要去拜師父,你就同我離別了吧!離別了再要相見很難了!」那麼他也沒有什麼、他就走了。走了,到了長安的時候……那文上沒有詳細說,總是度人出家的那個地方他不順心,就沒有出家、沒有成。沒有成、就到禪定道場去見臥倫比丘、去見他,臥倫比丘說:﹁你從什麼地方來的?」說:﹁我從五台山來的。」說:﹁你從那兒來這兒做什麼?」說:﹁我師父叫我來拜你做師父,我要給你做徒弟。」說:﹁你師父是誰呢?」這臥倫比丘問他。說:﹁我師父他說他叫海雲、海雲比丘。」這臥倫比丘聽見這句話大驚,說:﹁海雲比丘你知道是誰啊?是《華嚴經》裏面善財童子五十三參那個第三位大善知識叫海雲比丘啊!這種聖人你百千萬劫都不能遇見,你怎麼可以同他分開到這兒來呢?哎呀!」他這時候才明白、他才知道。知道,那麼怎麼辦呢?說:﹁我趕快要回去!」那麼他就急急忙忙地離開了長安、就回到五台山,看那三個茅蓬都不見了,去找海雲比丘也沒地方找了、找不到了!是有這麼一件事。   〈妙音菩薩品〉說是:菩薩現個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現個什麼什麼來說《法華經》,當然我們也不知道、完全不知道,就認為這是一個比丘尼、這是一個比丘,實在就是不可思議境界。 《雜阿含經》 廣智善顯示.逮得甘露法.殊勝正法輪.本所未曾聞.哀愍眾生故.而為眾生轉.     一三八、有漏業一三八、有漏業   在智者大師的別傳上記載一件事,說是有一個修行人在天台山住,過了石梁橋那個地方,他看見有些聖人在那裏,他就老想要去,很多次都不成功;後來終於成功了、他就去了,就和那些聖人見面了。他就仰慕聖人的地方好,願意跟聖人學習佛法,那個聖人說是:﹁你現在不能來!」說:﹁因為什麼不能來?」﹁因為你母親懷孕的時候吃蒜了,所以你這個身體不清淨,你不能和我們在一起住!」有這麼一件事。   說是我們住的這個娑婆世界有高有下、不是平坦的,那個諸山都是土山、石山,土石之山是穢惡充滿、充滿了污穢的東西。這個話從根本上來說,這個娑婆世界就是凡夫眾生的有漏業所造成的,這有漏業是貪瞋癡的煩惱造的,所以染污業所造成的這種國土……因不清淨、果也就不清淨,這個就是凡夫眾生的有漏業所造成的五濁惡世。     一三九、黑風吹其船舫一三九、黑風吹其船舫   禪師的語錄上說到一件事,就是唐朝于頔這個人,這個人是做過宰相的,後來又做了地方的長官。這個時候已經不是宰相了,他去到一個禪師那裏去。去的時候就請問這句話,說:﹁〈普門品〉上說『入於大海,假使黑風吹其船舫,飄墮羅剎鬼國。』這句話怎麼講?」這個禪師就招呼這個人的名字:「于頔客作漢,問恁麼事作麼?」你問這個事做什麼?   「客作漢」這個話,按我們現在的話來說,就是給人打工的這個意思。﹁于頔」稱他的名字叫于頔,你是給人打工的人,你問這個事做什麼?這于頔是社會上的人,不管地位怎麼高,哪有那麼多的涵養,不過也算不錯,只是臉色就變了,就有一點忿怒不高興。   然後這個禪師說:﹁是名黑風吹其船舫,飄墮羅剎鬼國。」這樣的解釋非常好、非常妙,就是說:自己起煩惱了就是羅剎鬼,這羅剎鬼也就是這麼一句話,這一句話就是黑風,這個黑風使令你生了煩惱,這就叫作:黑風吹其船舫,飄墮羅剎鬼國。當然這種事情,就是用心修行的人也難免會有不高興、也難免有這個事情,只有阿羅漢以上的聖人會好一點;初果聖人也都還有貪瞋癡,何況一般的凡夫! ︽本生心地觀經︾ 凡情妄想如黑風.吹生死林念念起.若人聞經深信解.正見能除顛倒心.     一四○、離瞋一四○、離瞋   這個東北在滿州國的時候,說這個話恐怕年輕人還不大清楚,就是日本人侵略中國、把東北變成了滿州國。滿州國那時候有個所謂的道德會,有個王善人,他的名字叫王鳳儀,最近多少年有人印他的書流傳。這個人讀書不多,但是這個人有智慧,無論發生什麼事情、他雖然不大懂,可是他就注意觀察、慢慢就明白,他是這樣子;他不是說不懂就算了,不是!他不放過這件事,他就是組織一個道德會。   這世間上的事情有了問題就應該解決,如果有了問題不解決放在那裏、不是很苦惱?有什麼問題呢?就是一般在家人的家庭裏面夫妻不合、或者是父子不合、或者是公婆和兒媳婦不合,就是一句話就不對勁,大家就是……或者是兒子媳婦厲害欺負公婆、或者婆婆厲害欺負兒子媳婦,就是家裏面苦苦惱惱地有這些事情,就是瞋心疑惑心傷害了這些人。但是王善人這個人、他有辦法,誰若肯到他那個道德會、他就想個辦法能調解這個事情。   我們就說這個瞋心,容易發脾氣、對公婆不孝順、或者公婆欺負兒子媳婦這些事情;瞋心大、發脾氣怎麼辦呢?這個王善人他出個辦法,他說:﹁你到那個沒有人的地方去,自己打自己的嘴巴訶斥自己、叫自己的名字:『我不要瞋心!我不要發脾氣!』訶斥自己,不要叫人看見、自己偷偷地做,一天做它三次、做三天就有效。」還真的就有效!所以他這個道德會很多地方都有成立,就是他有實際的作用,真能夠使令家裏面合樂共住,真實是這樣子。   說我們出家人,現在釋迦牟尼佛給我們想出辦法:﹁常念恭敬觀世音菩薩!」不要自己打自己。如果自己的欲心重也不妨這樣做,瞋心重也不妨這樣做,就一直地念觀世音菩薩,它就會好一點的。另外還有個辦法,不要說是欲心重、就是偶然地有欲心,趕快到佛菩薩前去向佛懺悔,大聲地念佛、向佛磕頭懺悔,不管是貪心也好、瞋心也好、嫉妒心也好,各式各樣的煩惱你都是這樣做;你多做幾次它就有效,也是有效,就是求佛菩薩慈悲幫助我,佛菩薩會很歡喜地幫助你。所以〈普門品〉上面說「若多瞋恚,常念恭敬觀世音菩薩,便得離瞋」,這瞋心大這是個問題,要解決它的。     一四一、離癡一四一、離癡   在《淨土聖賢錄》上提到一件事,說一個道士,這個老道收一個徒弟,這個徒弟非常地笨、什麼知識都沒有,這老道天天就是在那裏靜坐、或者是運氣什麼的。他叫他徒弟每天拜觀世音菩薩,他如果拜的少、或者到時候不拜,這老道就用竹條打他這個徒弟,那他徒弟當然就是聽話、就是拜觀世音菩薩,拜、拜、拜……拜了三年吧!這個時候,他這個師父還有時候不順眼、還是打,他徒弟說話了,說是:﹁我拜了三年觀世音菩薩,我已經不是以前那個人了,你現在不應該打我了;你在那兒枯坐多少年了,到現在也沒有什麼成就,還不如拜觀世音菩薩好!」他這個徒弟會說出這種話來,的確他是開了智慧。所以,常念恭敬觀世音菩薩、便得離癡。   你能拜三年觀世音菩薩,你也要有點恒心的,他每一天就是拜一支香、也不是很多,可是要有恒心。我們出家人就是要反省自己,有什麼不對的地方,如果不能修止觀、就多拜觀世音菩薩、求觀世音菩薩,觀世音菩薩會幫助;不要就是算了,我就這樣子了,這樣子那麼將來是自己苦惱。     一四二、業障一四二、業障   在觀世音菩薩的《靈驗記》上說到一件事,就是這兩夫妻年紀都不小了、還沒有孩兒,聽人說要拜觀世音菩薩、求觀世音菩薩會成功,那麼他們也就禮拜觀世音菩薩。拜了多久,哦!這一天作一個夢。作個什麼夢呢?說觀世音菩薩就是捧著一個白胖的孩來送給他,這個母親就用雙手去接去,忽然間、中間有個牛過去,這個孩沒接到,作了這麼個夢。   做這個夢,其實她就懷孕了,她就不大懂這個夢,可是也是懷孕了,後來也就生產了,生產沒多久這個小孩死掉了。她就……哦!觀世音菩薩給我送一個孩來,但是沒接到、中間有個牛障礙了。自己不懂就向別人請教,有人就懂了。懂的人說:﹁你求觀世音菩薩,觀世音菩薩可以滿你願,但是有個障礙,就是牛給你做障礙,牛是什麼呢?你想一想,是不是你吃牛肉?」她說:﹁是啊!」那麼和她丈夫一說,﹁哎呀!我們吃牛肉會破壞了這件事,從這麼以後不吃牛肉了。」﹁好!就不吃。」不久又作個夢,觀世音菩薩來送小孩她就接到了,以後果然是生個男孩。   那麼這個道理,這觀世音菩薩巍巍廣大的大威神力、牛能障礙住?這個事情很怪,原來是怎麼個意思呢?並不是另外有什麼,就還是自己的罪業,他們夫妻吃牛肉的罪業障礙了,所以這還是合乎因果業緣這個道理,眾生的罪業、佛菩薩無可奈何,就是你自己要修正自己,別人怎麼辦、沒有辦法。這時候觀世音菩薩給他託這個夢,可是觀世音菩薩不明說,但現出個相來,這也是觀世音菩薩的智慧。〈普門品〉上面說「禮拜供養觀世音菩薩,便生福德智慧之男」,就成功了。 ︽大方等大集經︾ 所有諸苦生.皆由於飲食.若離於飲食.諸苦則不生.     一四三、護法神一四三、護法神   在《阿含經》看到,佛有護衛佛的金剛神;若是有人、佛若問他話,問他三遍、他不回答,這個金剛神拿著金剛杵就要破他的頭了,這就是佛的一個護法神;應以執金剛神得度者,即現執金剛神而為說法。   這裏面有一個小小的因緣,經上說:轉輪聖王的大夫人有一千個兒子,還有二夫人就是有兩個兒子,這一千個兒子是哥哥、那兩個兒子是弟弟。這一千個兒子都為佛授記了,就是所謂的賢劫千佛。那麼這樣子,那兩個弟弟就說是:﹁這一千個哥哥都成佛了,我們兩個怎麼辦呢?」第一個說是:﹁千個哥哥成佛的時候,我作梵天王、來請轉法輪!」那就是梵王。這個弟弟說:﹁好!你請轉法輪,我做護法神!」那麼就是這個執金剛神了,就是這樣。而在這個地方,許多人都容易誤會是樓至佛,誤會執金剛神是樓至佛,其實不是的。     一四四、不能損一毛一四四、不能損一毛   佛在世的時候,這優填王的大夫人是信佛的、也得了初果,後來優填王又娶了一個第二夫人。這中間還有一段故事,就是這第二夫人的父親認為他這個女兒非常地美,標出來一千兩黃金:﹁誰若說我女兒有什麼地方不美的話,我送給他一千兩黃金。」有這種事情,但是沒有人能說出毛病來。   然後這個人就把他的女兒領到佛那裏去,他就主動地向佛說:﹁送給佛作夫人!」因為他認為除了佛、另外沒有人有資格能做他女兒的丈夫,因為佛是這麼樣的莊嚴,別的人都不莊嚴,別的人都配不上他女兒。那麼佛就說:﹁有什麼好莊嚴的呢?這眼耳鼻舌身意都是污穢的!」說:﹁她的手很莊嚴。」﹁手也不莊嚴!」﹁怎麼不莊嚴呢?」﹁你要這個手要不偷人家的東西、那個手就是莊嚴,你女兒說是決定不偷人東西嗎?」佛就說出來很多的理由她是不莊嚴,那麼佛就是拒絕了;他就領回家去了,就送給優填王做夫人,優填王非常歡喜。   這個是凡夫嘛!佛這麼一說她,你想她對佛的印象會怎麼樣呢?所以到了優填王那裏就謗毀佛、也謗毀大夫人信佛的行為不對,怎麼怎麼壞……就說這些事情。初開始優填王並不相信,久了也就相信了,對這個大夫人就恨,就拿箭要殺他的大夫人。他這個大夫人已經是得了初果的,他用箭射她的時候,她心裏面就是念:﹁南無佛!南無法!南無僧!」這樣念的時候,這個箭射來就又折回去了,回到優填王的身邊、落在他身邊,他再射也還是這樣子。優填王心裏奇怪,說是:﹁你有什麼道術?怎麼會這樣子呢?」她說:﹁我什麼也沒有,我就是心裏面念南無佛!南無法!南無僧!只此而已。」但是這件事,優填王他心裏面警覺了:﹁我的大夫人品德非常高上,並不是像你說的這樣壞,所以用箭是不能射的。」那是她自己的道力,是她初果聖人的道力。現在我們有災難的時候……「念彼觀音力,不能損一毛!」這是由觀世音菩薩慈悲的力量。 《法句經》 夫人得善利.乃來自歸佛,是故當晝夜.常念佛法眾。 己知自覺意.是為佛弟子,常當晝夜念.佛與法及僧。     一四五、還著於本人一四五、還著於本人   有一個姓王的人,這件事發生在什麼時代不大清楚,姓王、叫王大膽這個名字,他家裏面只有一個老母親,父親也不在了、很貧苦的,但是母親信佛,每天拜觀世音菩薩。他就是給人打工維持生活,給人打工就是:有的人家死人了、需要看守這個死屍,就請他來看守,而這給的酬勞是高過一般打工的情形,所以他也很願意做這個事。   有一次是把死屍抬到墳墓的地方去了,還是請他去看守,他就去看。其實他就在那裏睡覺沒有什麼事,睡覺的時候忽然間就有人來碰他一下、他就醒了,醒了一看是個出家人,這出家人對他說,說是:﹁你老做這種事情不好,對你不利啊!你以後不要再做這種事情了。」他一聽這個話,也不對他的心,又閉上眼還睡覺,當然這回是沒有什麼事。   就在他住的地方有一個有錢的人、財富很多,只有一個兒子、死掉了,死掉了這個父親很痛心、也無可奈何,但忽然間靈機一動,找一個人來,這個人是個讀書人、無書不讀,他就向他商議,說是:﹁我家裏面財產很多,我只有這麼一個兒子死了,你有什麼辦法沒有?你是讀書人,有什麼辦法能叫我這個兒子活過來?有沒有這種辦法?」說是:﹁這個辦法是有,但是不容易做到。」說:﹁怎麼不容易呢?」﹁就是得要另外找一個人來,有辦法把他的魂魄移轉到這個死屍這裏來,這個死屍就活了,可以有這個辦法。」﹁有這個辦法就可以辦!」說:﹁但是很難找到這個人啊!你找誰來做這個事呢?」說是:﹁可以慢慢想!」   說這個話的時候,這個書生就想出一個人來,說是:﹁我表姐的兒子年紀也不大、身強力壯,他常常給人看守死屍,你不妨找他看看,如果中意的話、可以讓他來看守死屍。他如果同意的話,我就有辦法把他的魂魄移轉到你的兒子身上去叫他活過來,就可以有這個辦法。」說:﹁那可以啊!」﹁不過也還不好,因為他是我表姐的兒子,等於是他死掉了,這個事情不行,不可以做這種事。」說:﹁不要緊,他死了的時候,你表姐的生活我負責嘛!我有很多財富,這個生活沒問題。」﹁那就好!那也可以。」那麼這個有錢佬就同那個王大膽去商議這個事,說是:﹁我的兒子死了,需要人來看守死屍、看三天,我是高價酬勞你,別人酬勞你多少、我加多少倍,我再給你一條牛、還有多少多少的黃金,可不可以?」他說:﹁可以!」他就同意了,從來也沒有這麼高的價錢。說是:﹁口頭上說不算數,要寫出一個合同來。」大家簽字,就這樣弄好了。   第一天的晚間他來的時候,這個有錢佬就給他預備很豐富的酒席,又飲酒又有很多肉,給他放在死屍那個房子,一個大房子,這個死屍就在屋子的中間、一個木板床上放這個死屍,這個酒席就放在旁邊讓他來吃,先吃一餐。哎呀!他心裏很快樂,飲酒吃肉吃得很高興,吃完了也沒有事。當然門是關上了,這個死屍、那死人也沒有動靜,什麼事也沒有。哦!但是隔了多久、這個死屍開始動,因為床不是很寬,他向邊上一動就要掉下來,他就用手一推就推到中間去了,但是那個死屍還繼續動,他也還是這麼推,總是推到中間叫他不要掉下來。但有一次他用力大了一點、這死屍掉下來了,掉下來就站起來了,站起來就向這個王大膽撲過來、要抓他,他就跑,這個死屍在後面就攆他,但走路走得不快,就是一直地追他,等到過了半夜以後、到了幾更天,這雞一叫,這死屍就倒下來了,倒下來,他就把死屍放回到床上。   這樣子,天亮了他就出來了,和主人打個招呼就回家去了,回家就睡覺。睡覺醒來的時候,這母親總是關心兒子嘛!不過這裏面的事情呢,就是這個人有個優點、非常孝順母親,母親說什麼話總是聽著,如果是不合他的意,他就是跪下來、非要求母親同意才可以,兩個人是這樣情形。這一天母親看他不夠精神,說是:﹁你怎麼回事?睡覺醒來還不那麼精神,看起來心情不快樂!」他不出聲,心裏面就有多少猶豫。等到了晚間又去了,又是預備很豐富的酒席,他還在那裏吃,吃完了的時候也還沒有什麼事。哦!不久那個死屍又動了,動、動,這時候比頭一天厲害,他自己就下了地了,下了地就來攆他、就抓這王大膽,比頭一天跑得稍快一點、還不是很快,王大膽他就開始跑,總算他還是大膽、還是能跑;有的人如果怕了、腿軟就不能跑了,他不是,他還是能跑。這時候總算是挨到雞叫了,這個死屍就倒下來,他就把他再放回原處,天亮了又回家去了。   回家去這個時候心裏面猶豫:﹁我不要他那個牛了,我也不要他的黃金了!」就在猶豫……﹁我不去了!」但是沒有和母親說,只是猶豫。這時候母親看他睡覺醒了,又是來問他,說:﹁怎麼回事情?你精神不好、不精神?」他也不出聲。正在說話的時候有人來敲門,母親說:﹁你去開門看誰來了!」一開門看,哦!來個老和尚。這老和尚說:﹁我叫你不要做這個事情、你偏要做,你現在有了麻煩了你知道嗎?」他也不出聲。說是:﹁不要緊!你放心!你已經和人簽了合同了,我有個辦法,我給你三張紙,你今天晚上去的時候,一到了的時候,吃完飯,一張紙貼在自己心口這裏,一張紙放在死屍的心口上面,另外一張紙你準備一杯水把這張紙燒了它,把這個灰放在那一碗水裏面、放在那裏,如果危險的時候你就把這個水灑在那個死屍的頭、澆在他的身上就好了。」這個出家人說完這話,一轉眼間就看不見了、沒有了。這時候王大膽心裏面稍好一點,好!這時候有了保障了,他又是去了。   到那兒的時候還是又預備了……這有錢的人也算是好心吧,還是很豐富地酒席、他又吃了一餐,這時候也沒有什麼事。過了一會兒,一看!這個死屍又開始動,他就把這張紙就貼在那個死屍的心口上,一貼上他就不動了,他自己也貼好了,另一張紙也燒成灰了、放在一碗水裏面。但是過一會兒那個死屍還是動,還是動的時候沒有第二天那麼有力量,但就還是動,動、動……也就是要掉下來,他就用手一推,一推就不得了就起來了,起來了就是要來攆他,哎呀!很兇。他這時候跑、跑……就感覺到很危險,他就把這個水拿過來就澆在死屍的身上,一澆、這個死屍就倒下去了。   他看這個死屍倒下的時候、就聽見隔壁的房間裏面大叫一聲,他就去開開門,一看!啊!那個書生死了。原來那個書生在隔壁的房子裏頭作法,在念咒、咒這個死屍,起屍鬼就是這個意思,就是用這種辦法。但是他這張紙的力量、這個水的力量……這個死屍倒了,這個鬼就回去……就殺死了這個書生了,就是這麼回事。他趕快把門關起來,他還是把死屍放在原處,等到天光了以後、和主人打個招呼便走了。這時候主人就知道了,知道這件事沒成功,當然是原來簽了合同了,就是照著合同所寫的規定酬勞了這個王大膽;從那麼以後再也不做這個事了。   〈普門品〉說:「咒詛諸毒藥,所欲害身者,念彼觀音力,還著於本人」,其實他並沒有念觀音菩薩呀!是他母親信佛、常念觀世音菩薩、禮拜觀世音菩薩,而他又是孝順母親,這也是有關係,所以這個觀世音菩薩來照顧他一下,就是這麼回事。所以這的確是「還著於本人」。   這些事情,佛在世的時候,看釋迦牟尼佛有的時候做事情、也的確是很難面面俱圓,也是不容易。佛在世的時候,有些年輕的夫婦要結婚的時候,佛就是去教這個男的、教化他就得解脫,就不去結婚了;那當然女方是不高興,但是佛不管了!佛不管這個事。還有這個女方、這女的有善根,她就由蓮華色比丘尼常去教導她修四念處,慢慢就得初果、得了初果就得二果、就得三果,到得三果這個時候,比丘尼僧作羯摩,由大眾僧派蓮華色比丘尼去教她得四果、教她得神通,成功了。等到結婚的時候,男方來娶她的時候,這個時候這個女家還請佛吃飯,那個男方就在門口等著,佛領著大眾僧吃完飯就走了,這個女的就隨著後面也走出來,走出來、男方就想動武就硬搶、想把她搶走,但是你一動她的時候,她有神通就飛到虛空裏面去了,那麼就出家做比丘尼了。這是把女方度化了,對男的也就不管了;你看佛是這樣……,這些事情、佛在世的時候也發生類似這樣事情。   現在這裏,觀世音菩薩來度化這個王大膽,就不管其他了,別的人怎麼樣不管。就是度化這個王大膽,把他照顧了一下。所以我們凡夫做事情要面面俱圓、這是太難,連聖人做事都不能面面圓,何況凡夫!的確是這樣子。不過這件事,他的母親沒有丈夫,那麼自己就一天念佛拜觀世音菩薩,平常的時候也沒什麼事,也沒看見什麼特別地靈驗,但是有事情的時候才知道,觀世音菩薩是來照顧你的。這些靈驗的事情我們不能說都是假造,不能那麼說,的確是觀世音菩薩慈悲,所以我們對觀世音菩薩的信心應該是堅固起來,多恭敬禮拜觀世音菩薩才對! ~~呪詛諸毒藥.所欲害身者.念彼觀音力.還著於本人.~~     一四六、疾走無邊方一四六、疾走無邊方   在觀世音菩薩的《靈驗記》上看見一件事,說是一個女人有事情要到另一個地方去,走到一個路上,有條大蛇臥在那裏,這個蛇不是小蛇、把那個路都佔滿了,她這個女人膽子也是很大,怎麼辦法呢?就從這蛇身上跳過去,她跳過去就跑,她也還是有點怕、還是跑,這個蛇就追她,這蛇可能必是和她有什麼怨,追追……就追上了、就纏著她的身體,這女人站不住就倒下來了;這正在危急的時候,從那邊來一個人,這個人信佛,一看見這個境界不得了,立刻地就念觀世音菩薩,念了幾聲,這個蛇就把這個女人放鬆、就走了。看!真是有這種事情,所以「念彼觀音力,疾走無邊方」。   宋元嘉初年、黃龍沙門曇無竭,平日常讀誦普門品,淨修苦行。與徒眾二十五人遠朝佛國,備經艱險,將達天竺舍衛國,路逢山象一群,其性狂暴、殆欲逼觸,曇無竭誦經稱名歸命;忽有獅子從林中竄出,群象驚怖、俱時奔退。後度恒河,又有野牛鳴吼而至,將欲加害,曇無竭復稱菩薩名號、歸命如初;忽見大鷲飛來,牛亦驚散,遂得免脫。後于南天竺,隨舶汎海,達廣州,譯出觀世音受記經,傳于京師。(出法苑珠林)     一四七、觀音妙智力,能救世間苦一四七、觀音妙智力,能救世間苦   《禪師語錄》裡面記載有一位大禪師,叫智常禪師,他是馬祖的弟子。有人問他:「如何是玄旨?」這玄妙的道理是什麼?什麼叫玄妙的道理?這位智常禪師回答:「無人能會!」這個玄旨是沒有人能明白的,所以叫作玄旨。那麼說沒有人明白,這是不行啊!說:「向者如何?」說是我們佛教徒、或者我們出家人,我們要學習佛法、一定要明白什麼是第一義諦,一定要明白的,說沒有人能會,那麼我們怎麼辦?沒有希望了。「向者如何?」我們想要學習佛法、要明白這第一義諦,決定是不能明白嗎?他就回答說:「有向即乖!」這個﹁向」實在就是求,說「有向」你若有所求﹁即乖」就錯了!這禪師這句話說得的確是對!有所求就是不對、就是錯了。但是我們若不求、我們怎麼能明白佛法、怎麼能夠得解脫?不求沒辦法得解脫,有求也不對,那麼怎麼辦呢?這個禪師說:「無汝用心處!」沒有你用心的地方,你心一動就不對了!這位智常禪師這麼回答「無汝用心處」,你心有所一動就是不對了。   那麼有什麼方便法門使我們初學的人可以有個入手的地方呢?說是我們一定沒辦法去求這第一義諦、沒辦法去了達第一義諦,那麼我們怎麼做呢?我們沒有辦法能得解脫了,如何是好呢?這個禪師說:「觀音妙智力,能救世間苦。」他用這句回答。﹁怎麼叫作觀音妙智力呢?」這智常禪師拿一個小東西敲這個鼎(必是當時有什麼鼎),敲了幾聲,說是:﹁你聽到沒有?」說:﹁聽到了!」這個禪師說:﹁我為什麼沒聽到呢?」這個意思是:你觀察這個音聲是不可得的、是畢竟空的,你從這裏就可以入於第一義諦,可以這樣子。他就是用這句話「觀音妙智力,能救世間苦」,你觀察這個音聲是畢竟空寂的,所有的苦惱都得救了、就得解脫了。他用〈普門品〉這兩句話回答這個問題。   我們有水災、有火災、或者有很多的苦難,念觀世音菩薩!是的。但是我們日常生活裏面常會有很多問題,這問題從音聲來的問題還很多,就是人家說了幾句話、我心裏面感覺到苦惱、心裏面不舒服,那麼怎麼辦呢?這個事情說是念觀世音菩薩……觀世音菩薩也可能會幫忙、也可能還是沒有效。     ✽   ✽   ✽   ✽   ✽   在三幡市有一個老太婆,年紀很大、八十多歲了,但是精神還蠻好,我也見過這個人。她和她的兒子是在一起住,她的兒子要給他這個老母親沖一杯咖啡給母親吃,但兒媳婦說:﹁不要沖、不要沖!」就是不叫他做這個事。他這老母親在旁邊聽見這句話了就不高興,「哎呀!我兒子對我孝順要照顧我,這兒媳婦就是給障礙。」心裏面苦惱,就是很難過。這一天睡覺做個夢,觀世音菩薩來了,觀世音菩薩說:「你兒子對你很好,你兒媳婦這件事你不要放在心上。」這一說呢,心情就快樂了!你看,這觀音妙智力、能救世間苦,這是觀世音菩薩來給解釋一下,其實也沒有多說什麼、心情就快樂,這個難過就沒有了。但是觀世音菩薩若是不來呢、自己就沒有辦法解決問題。   若是我們出家人不妨用這個辦法,就是把經論上這個道理,「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亦名為假名,亦名中道義。」這《中觀論頌》印順老法師那一段文他有解釋,嘉祥大師和智者大師同一個時期,比智者大師年紀輕,他有《中觀論疏》,在藏經裏有、現在還是有,也可以看一看這一句話,《中觀論》這一段文怎麼解釋。解釋的時候你常用一點、常常用、越用就越妙,這就是佛法能度化眾生的地方,你越用它就越妙,妙呢你隨時就都可以用。說是有人說話冤枉我了,我心裏苦惱,你用這句話,觀察這音聲是假的、是空的,觀察自己也是空的,就沒有事、它就好一點,或者有其他的辦法也是可以。     ✽   ✽   ✽   ✽   ✽   在禪師的語錄上還有一段,就是曹山本寂禪師,這也是個大禪師、了不得!有人問他一個問題,說是:﹁出家人是具足慈悲心的人,是不是?」這本寂禪師說:﹁是的!是具慈悲心的。」說:﹁六賊來時如何?」說有六個賊,這個賊若來的時候,來侵犯你、來搶你的財寶,這時候怎麼辦呢?這曹山本寂禪師說:﹁亦須具大慈悲!」也應該有大慈悲心。說是:﹁怎麼樣具大慈悲心呢?」說:﹁一劍揮盡!」拿出個寶劍把這六個賊都殺掉,這就是大慈悲。   這個禪師這樣說話,其實這個劍是什麼呢?劍就是般若波羅蜜、智慧劍。什麼是般若波羅蜜?按我們來說就是「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這就是般若波羅蜜、就是用﹁空」。我們就是因為在﹁有」上活動,小小一點事……也可能是冤枉了、也可能是誤會、沒有那麼回事,但是心裏面若向壞處想的時候、心裏就苦惱。心裏苦惱,你就把這句話「觀音妙智力,能救世間苦」,或者禪師的話「一劍揮盡」,拿這般若波羅蜜的智慧「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你這樣用一下、它就有效。可能一開始的時候感覺用得不相應,用了也沒什麼效、還是苦惱,不要緊,你繼續用;就像人學這個拳,你最初學得不熟,這土匪來的時候你用不上,是的!但是你常常練、常常練……就可以了、就熟了,熟了就可以用。   那麼智常禪師,他就向自己用功這一方面去理會,觀一切法空能救世間苦,是這麼樣。但是我們在〈觀世音菩薩普門品〉來看,就一般的看法來說,不是向深處講;這就是在凡夫境界、在這有所得的境界、你念觀世音菩薩,觀世音菩薩能解決你的苦難,這〈普門品〉是這樣的意思,所以說「觀音妙智力,能救世間苦」。我們認為這事情太難了、很難解決,但是觀世音菩薩認為很容易;容易是容易,但是在我們這方面有時候能做到、有時做不到,那就有問題了。 ~~眾生被困厄,無量苦逼身,觀音妙智力,能救世間苦。~~     一四八、羅剎鬼子母一四八、羅剎鬼子母   在《說一切有部律》上說到這鬼子母的一段事情,她是怎麼回事情呢?佛在世的時候,她就住在王舍城,是住在城裏?是住在城外?不太分明。她是同別的羅剎鬼結婚了,生了五百個羅剎鬼,生了這麼多!她沒結婚的時候,她就想要做一件事,做什麼事呢?沒結婚的時候她同她的弟弟說:﹁我想要把王舍城裡這些女人生的孩子、不管是男孩子、是女孩子,我一個一個地都吃掉。」她就想這樣做,她的弟弟說:﹁不可以這樣做啊!我們父親在世的時候是擁護王舍城的王、臣、一切的老百姓,使令他們安居樂業,我們父親做過這樣的事,我們怎麼可以做這種惡事呢?不可以做!」這個姊姊、這個鬼子母也沒聽她弟弟的話,但這個事還沒做。   結婚了以後,就又同她丈夫說這件事,她丈夫也不同意、不准她這樣做。但是她生了五百個子以後、就好像她的勢力大起來,就不聽她丈夫的話,她就開始了她想做的這件事情。那麼王舍城的男孩子、女孩子就發覺都丟了,不知道誰偷去了、沒有了。一個、兩個……漸漸多起來,大家就是互相地議論這件事怎麼辦?說是:﹁我們去報告國王,報告這頻婆娑羅王,請這王想辦法!」報告王,王就是下令軍隊各地方嚴察監視,監視的時候也沒看見什麼、什麼也看不見,而且軍隊兵士也逐漸地減少、也不見了。說:﹁這可怎麼辦呢?」沒有辦法!這時候有守護王舍城的天神,這天神就託夢給這些女人,說是:﹁這件事是誰做的呢?是這個鬼子母!鬼子母原來的名字叫作歡喜,是這歡喜羅剎女她吃的,她把你們的孩子偷去都吃掉了,是她弄的。」   那麼這個時候,這頻婆娑羅王派了軍隊、各地方守護監察也沒得到什麼消息,然後就請這個能夠卜算的這一類的人來算一算究竟怎麼回事,這一算就知道,說:﹁這是羅剎鬼搞的!」這就算出來了。說:﹁是羅剎鬼!那怎麼辦呢?」沒辦法!那麼這時候,守護王舍城的天神就給這些女人託夢,說是:﹁這個羅剎鬼,這歡喜羅剎女吃你們的男孩子女孩子,你們很難去解決這個問題啊!但是有辦法,就是去請求佛來調解這件事情可以有希望。」哦!這樣一說,這下很多人歡喜了,就來報告佛。那麼對佛一說,佛就是默然地允許,大家就明白佛是同意了。   這一天,佛就是去城裏面乞食,吃完飯以後就到這鬼子母的家裏去了,到她家裏去的時候她不在、這個鬼子母不在,但是她的兒子在。佛就用這個鉢、把她的小兒子用鉢這麼一覆就抓來了,但是佛用神力、叫她這小兒子在鉢裏面無障礙、還看見他這些哥哥、能看見,但是他那些哥哥看不見他在那裏。佛抓來以後就回去了,回到廟裏面來。這時候鬼子母她辦完事情也回來了,回到家裏看不見這小兒子、心裏面就難過,說:﹁到哪去了呢?」問這些哥哥,哥哥說:﹁也不知道!」那麼在王舍城內各地方去找也找不到,到城外各處找也找不到,到大海裏面也是找不到,到了七金山、乃至四天王天、到了帝釋天各地方看、到那花園裏面找也找不到,後來又到帝釋天的最勝殿,但是最勝殿的門口有金剛神在那兒守護把著門、還有些羅剎鬼也在那兒守著門,她到那兒去的時候,這金剛神拿著杵就把她驅逐了,﹁不可以來!」她只好回去。   回去就到四天王這毗沙門天王這裏、在那裏哭,哭的時候她就哀求這毗沙門天王:﹁幫我的忙,我要找我的小兒子。」毗沙門天王說:﹁你不要憂愁、你不要自找苦惱,你想一想你離開了家,誰到你家去了呢?你想一想附近有什麼人在那邊住,你想一想就知道了嘛!你就可以有辦法了嘛!」毗沙門天王這樣說。這一說、她想起來:﹁哦!我附近旁邊一般人我都知道,就另外有釋迦牟尼佛在那兒住。」他說:﹁你去找他去嘛!你找我,我有什麼辦法呢!」她回來了。   回來就到佛那裏向佛哭,﹁哎呀!我的兒不見了很久了,我心裏難過啊!」就這麼向佛哀求:﹁希望佛慈悲能夠讓我看見我的兒!」這時候佛就說了:﹁你有多少個兒?」說:﹁我有五百個兒。」說:﹁五百個兒,你現在只有一個兒失蹤了,你心裏面痛苦,痛苦到什麼程度呢?」她說:﹁如果我今天看不見我的兒,我就可能會口吐熱血而死,我就活不下去了。」佛說:﹁哦!你五百個兒,你丟了一個兒就苦惱這樣子,那麼王舍城的那些父母、女人,她們只有一個兒或兩個兒,若是她的兒女若丟了,她的痛苦會怎麼樣呢?」這個鬼子母說:﹁她的痛苦可要比我還要厲害啊!」說:﹁若是那樣的話,你怎麼可以常去偷人家的兒女都吃掉了呢?」這時候這鬼子母說:﹁希望佛慈悲教導我!」說了這麼一句話。   佛說:﹁這樣子,你能聽我的話受三歸五戒,受這不殺生、不偷盜、乃至不飲酒這五戒,你從今天開始對王舍城的男女施無畏,你布施他們不恐怖,你若能做到這樣,我現在不起此座、你就可以看見你的兒子。」這個羅剎鬼、這鬼子母說:﹁好!我依教奉行!」那麼佛就給她受了三歸五戒,這時候她就看見她的小兒子在佛的鉢裏面、看見了。這時候,除了被佛抓來的這個小兒子以外、其他的那些兒也隨她來了,也在佛前發願要受三歸五戒,要保護王舍城的人安居樂業,都發了願!   這時候發了願以後,這鬼子母又提出個問題,說是:﹁你不許我去吃王舍城這男女的孩子,那麼我這麼以後、我怎麼生活呢?」佛說:﹁不要緊!你只要能夠受持三歸五戒清淨的話,我命令閻浮提的聲聞弟子、比丘、比丘尼,他們吃飯的時候就施捨給你一點,稱呼你的名字,你們就可以得到飽滿了。」所以我們出家人吃飯的時候要出食,叫作﹁出生」,就是出這麼一點食給這些大鵬金翅鳥、給這些羅剎鬼子母,施這些食給牠們吃,讓牠們能生存;這就是這鬼子母她信佛了,也變成佛教的護法了。 〈毗尼日用〉 出生偈曰:大鵬金翅鳥,曠野鬼神眾,羅剎鬼子母,甘露悉充滿。唵.穆帝莎訶。     一四九、忘了供養阿羅漢一四九、忘了供養阿羅漢   我們中國佛教是大乘佛法流行的一個地方,譬如說我們現在中午過堂、念這個供養的時候,我們就供養清淨法身毗盧遮那佛……供養佛、然後供養菩薩,就沒有說供養阿羅漢,沒有!不過,重視戒律的道場,在這個桌子上還給賓頭盧尊者預備一個位,對另外的阿羅漢就都不提了。這就是我們最初編這個供養偈、寫供養文的那個人他忘記了!或者不是說忘記了,也可能是有意的,就是對這個阿羅漢感覺不須要、不用。那麼就是供養佛、供養菩薩,還念個摩訶般若波羅蜜,這就算是佛法僧三寶了。   但是我在想啊!這個阿羅漢是聖人,還是應該供養禮拜;不要說是阿羅漢,我們就聽說是哪一個大德他有道德、有殊勝的修行、在佛法裡面有殊勝的成就,我們也不知道他是不是聖人,但是我們都對他有恭敬心,就是很遠我們都願意坐飛機要到那兒去給他頂禮、請他開示,有這樣的恭敬心。但是這件事,這個人是不是阿羅漢?他的道德有沒有阿羅漢那麼高?還不知道!還是不知道的,我們都會有恭敬心,何況是阿羅漢呢?所以對阿羅漢還是應該恭敬,我認為還是應該恭敬的。   所以這個念供的時候,應該加上幾位阿羅漢的名字;不要只是供養佛、供養菩薩,還是應該供養阿羅漢;不過這個就是大小乘佛教思想上的問題。這個重視律,當然這完全是沒有疑問的;在過齋堂的時候,就給賓頭盧尊者設一個位,那麼其他的這些阿羅漢都沒有份。這沒有份,這裡是有道理啊!有什麼道理呢?因為你讀《阿含經》的時候,這阿羅漢入無餘涅槃以後是什麼境界?我們再重覆一遍……說這個身體前一剎那滅了、後一剎那就不生了,就是入無餘涅槃了。入無餘涅槃了這個境界,當然……你供養他做什麼?這個《阿含經》裡面的意思:連釋迦牟尼佛亦復如是。所以這個小乘佛教的國家,這些比丘,可能他念供的時候也沒有說供養釋迦牟尼佛,我看可能沒有。你們誰到南傳佛教的,可以問一問,問一問他們供養的時候有沒有供養釋迦牟尼佛?如果說有釋迦牟尼佛,那麼座位上應該設個釋迦牟尼佛的位,不應該只是賓頭盧。   他這理論上就是:入無餘涅槃了,我們說一個白話,就是沒有了。在《大毘婆沙論》上,那說得更明白一點,說就不是有情了。入無餘涅槃以後、不是有情了,那麼用《大般若經》或者《中觀論》上的話,就是本性空的境界,諸法寂滅相的境界了,那還用供養嗎?這賓頭盧尊者,當然他還在,他沒有入無餘涅槃嘛!所以我們供養他,他也是有這個道理的。   但是大乘佛法裡面不是這樣意思:大乘佛法說阿羅漢入無餘涅槃也好、釋迦牟尼佛入無餘涅槃也好,都還在!他還在靈鷲山啊!像《法華經》〈如來壽量品〉就提到這個問題,他還在靈鷲山的。不但是釋迦牟尼佛,所有的這些阿羅漢都是在的。那麼這些阿羅漢一旦發了無上菩提心,他就是菩薩了啊!我們就說是在人間的生死凡夫,這個凡夫他若是發了無上菩提心,他就是菩薩,就是值得尊敬的了,更何況是阿羅漢發無上菩提心呢!   所以在大乘佛法裡面的思想,你若是認真地去思惟,和小乘佛法是有點分別的。但是你若是進一步去思惟呢,它又是相通的,並不是矛盾的,還就是有這樣的情形。所以這阿羅漢是應該恭敬、尊重、讚歎的。當然在這個大菩薩的境界,同他說佛法的時候,那是又一個境界了。說是維摩詰居士,他是法身菩薩示現的這麼一個居士身分,當然他的境界高過阿羅漢,他同阿羅漢去問答佛法,那也是非常正常的事情,也是對的。     一五○、異熟果一五○、異熟果   《攝大乘論》上說,菩薩在行六波羅蜜的時候,當然他沒有得無上菩提,他不入無餘涅槃,他還在眾生的世界行菩薩道;行菩薩道,他一定會得到一個異熟果的,就是在生死的世界得一個果報,或者得人的果報、或者是天上的果報;若是法身菩薩,他當然是六道都可以去的。那麼在得異熟果這一方面來說,修布施波羅蜜的異熟果就是得大財富,在人間的時候會得大富貴。持戒、戒波羅蜜的果報是得尊貴身,就是往生善趣,往生到天上或者人間,有尊貴的身體,而不會到三惡道去。   忍波羅蜜,它的異熟果,一個是「無怨無壞」沒有仇恨的人,因為你常是忍讓,所以這也是一種果報。第二個「多諸喜樂」,你會有很多的好朋友,因為你長期的忍讓,你會有很多的好朋友。這個好朋友,我們在中國歷史上看,這個楚漢相爭,劉邦的助手就多,不管是文的、是武的,都很多;楚霸王就不行,項羽他的助手就是少,所以他失敗了,而劉邦成功了。這表示什麼呢?人與人合作很不容易、很不容易的,你非要忍,才能同人長期的合作;長期的合作,不單這一生同人合作,大前一生……久遠以來,常是合作的好朋友。我們在經上看,舍利弗尊者、目犍連尊者、阿難尊者,這些大阿羅漢,從釋迦牟尼佛久遠以來就是大家一起合作的,都是這樣子,連提婆達多都是。你能長期的合作,就是要忍,但是人若是進步了,那也就更容易合作了,所以這個忍波羅蜜很重要。   精進波羅蜜得的是什麼異熟果呢?是「眾生主」。這個「眾生主」是什麼意思呢?用我們現在凡夫的話來說就是『一個團體的領導人』叫眾生主。你能夠精進地行菩薩道,你能精進地去做功德,你將來得的果報,就是你在什麼地方組織一個團體,你是個領導人。這樣說是有道理,因為懈怠的人不可能做領導人、是不行的,能做領導的人一定是精進的人;你能精進,你的福慧功德也就特別的豐富,所以你會做眾生主。所以我們佛教徒,從佛法的這些道理上看,就是要自己多努力,與人不需要爭,不用爭,要積極的栽培自己。   禪波羅蜜得的異熟果是身無惱害,譬如最初,你只要用功修行,不管你是什麼樣的人,都是由淺而深;得了禪定以後繼續修禪定,一直向前進步;進步了,也就斷了欲界的煩惱,斷了色界、無色界的煩惱,愛煩惱、見煩惱都斷掉了,這是了不起的境界,若比前面得大財富,那不能相比。   般若波羅蜜也有異熟果,這個異熟果就是……在人世間熏習過般若的人,(當然這裡面不但是通達真理的智慧,就是通達世間上學問的智慧也是有的),那麼你的異熟果是什麼呢?經上說的﹁有大宗葉」,就是說你在大人之中,有自在力;不是在一般普普通通的污合之眾中你是個第一名,那不算什麼。現在是指:在那些都是大福德、大智慧的人裡面,你是第一名,這個就是不簡單了,有自在力,這是了不起。 《大般若經》 無業煩惱故,亦無異熟果。既無異熟果,如何得有我及有情流轉諸趣現於三界種種差別?     一五一、出家功德勝一五一、出家功德勝   出家修道這個事情,在《大智度論》裡面引其他經上的話,有一個四句偈,說是:「孔雀雖有色嚴身,不如鴻雁能遠飛。白衣雖有富貴力,不如出家功德勝。」前兩句話是個譬喻,說孔雀牠雖然有美麗的顏色來莊嚴牠的身體,看上去很美,但是「不如鴻雁能遠飛」,鴻雁雖然沒那麼美,但是能在天空裏飛到很遠很遠的地方去,那是很自在、很快樂的;孔雀就是不能遠飛,那麼這是個譬喻,譬喻什麼呢?「白衣雖有富貴力」,說是沒有出家的人穿著白色的衣服(在印度必是那麼一個事情),他們或是頭腦好的人,或說是有福報的人,他們能富能貴、生活上很舒適,但是「不如出家功德勝」,不如出家修學聖道的功德廣大。   在《地藏十輪經》上有一段是讚歎出家人的事情,說是:﹁出家人說出家好,出家若破戒好不好呢?」那上說:﹁就算是破戒了也好過外道,比外道還要好!」還有這麼一句話。 《賢愚經》 由出家法,滅魔眷屬,增益佛種,摧滅惡法,長養善法,滅除罪垢, 興無上福業,是故佛說出家功德,高於須彌、深於大海、廣於虛空。 妙法蓮華經講記(下冊) 一八 法師功德品‧第十九 一七 附錄 玅境長老結語 五八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