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涼三藏法師曇無讖譯經 天台智者大師說文句  門人灌頂錄 四明沙門知禮述文句記  雙徑沙門明得會句并記入於經文 金光明經文句記會本 佛陀教育基金會 印贈 一切佛經,及闡揚佛法諸書,無不令人趨吉避凶,改過遷善。明三世之因果,識本具之佛性。出生死之苦海,生極樂之蓮邦。讀者必須生感恩心,作難遭想。淨手潔案,主敬存誠。如面佛天,如臨師保。則無邊利益,自可親得。若肆無忌憚,任意褻瀆。及固執管見,妄生毀謗,則罪過彌天,苦報無盡。奉勸世人,當遠罪求益,離苦得樂也。 ——恭錄自《印光大師文鈔三編》卷四:〈靈巖山寺念誦儀規題辭〉 金光明經文句記會本 目次  金光明經文句科 7 卷第一 53 序品第一 62 卷第二 161 壽量品第二 220 卷第三 285 懺悔品第三 326 卷第四 399 讚歎品第四 444 空品第五 475 卷第五 489 卷第六 607 四天王品第六 607 大辯天品第七 679 功德天品第八 683 堅牢地神品第九 692 卷第七 703 散脂鬼神品第十 703 正論品第十一 731 善集品第十二 752 鬼神品第十三 762 授記品第十四 778 除病品第十五 789 卷第八 815 流水長者子品第十六 815 捨身品第十七 833 讚佛品第十八 859 金光明經文句科 雙徑沙門 明得排定 將釋此經   初釋題二  初正標題目(金光) 文句大科分二       二能說師號(天台)                 初江北師(江北)        二入文二                初總舉不同(舊來)   二江南師(江南)  初判文(真諦)  初定三分二  初的指所傳(此四)  初引諸師判二     二正明所判三     三真諦師二    二明義(真諦)        二正判三分二    二示今師意二     初總斥人情(今師)   初立意二     初三分互通(夫三)                  初約理破諸師二   二別示經意二     二引經(又法)   二眾機徧益(又眾)                  二據義分今部二   初定三分文(今從)   初正示(序者)                   初分經二     二示三分義二     二引經(經曰)                   二釋難二     初立難(疑者)     初引他經例(眾經)                           二通難三       二明此經意(斯乃)  二釋三分三  初序分二       初釋序二   初標三義(序有)       三約今意結(今從)          初品題(金光)二         二釋三義(次緒)                  二釋品二   初舉梵翻名(品者)    初正釋(品是)                        二就名釋義二      二引例(例如)       初正明數開合(次緒)          二經文二     初分三序(從如)      初泛論名數二     初明數不同二  二兼示眾是非(此經)                  二釋三序三  初次序二   二正釋經文二 見次頁  立名多種二   初例釋異名(此之)        二正宗分 見19頁        二敘述序二 見9頁                二結歸四悉(天台)        三流通分 見37頁        三發起序 續7頁 二正釋經文二     初法體(如是)二   初舊解二  初引諸師釋四    初舊解(舊解)  二肇師(肇師)  初明依經釋五義五          二今釋二  二以四悉判(此之)  三真諦(真諦)  四龍樹(龍樹)               初約教二  初通釋(今作)          初破邪立正二   初破邪(別釋)  初破異(今謂)                    二別釋三  初迭明破立四     二破異立同二   二立正(文如)  二明同(摩訶)                         二結成四教(初破)   三破淺明深二   初破淺(今謂)  初破離(今謂)               二觀心(觀心)     三示部具四(此經)   四破離立中二   二明深(唯菩)  二明中(文字)           二聞持二   初舊解三  初舊師(我聞)         初明四義(師釋)                      二真諦(真諦)  初我聞各釋二  二明四聞(聞亦)   初三藏(歡喜)                      三釋論(釋論)         初聞者四能(有四)  二通教(賢阿)                 二今釋二  初約教釋二   二我聞共釋三  二能承四佛四    三別教(典藏)                      二觀心解(觀解)        三部有四機(此經)  四圓教(海阿)                        初肇師(一時)  初敘彼立義(三藏)           三和合(一時)二   初舊解二  二真諦二    二章安釋成(私謂)                   二今釋二  初約教二    初約因緣總釋(師釋)  初釋時(亦是)                        二觀解(觀解)  二約諦智別釋二    二釋一(而言)           四教主(佛)二    初舊解二  初真諦(佛者)  初約教(天台)  初真諦(真諦)                   二今釋二  二釋論(釋論)  二約觀(觀解)  二釋論(釋論)           五住處(住王)二   初雙標(住者)       初舊解二   初教(天台)                   二雙釋二  初明能住法二  二今釋二   二觀(觀解)                        二明所住處二  初城二  初因緣釋(耆闍)  二明闕同聞意二   初正釋(此經)                   二觀行釋(觀解)  初因緣釋(王舍)           二釋題(若爾)               二山二          二觀行釋(觀心) 續7頁 二敘述序二  初列二名(從是)          初明七別二     初示七經文(別義)  二釋二序二       初別相二  二明三別(或時)   二明七次第(生起)  初泛示二序文相二    二述相二  初正示敘述(言敘)  初問起(問誰)  初敘舊斥非(舊云)  初的示師意(又非)  初難起(難者)                  二兼示敘人二    二答示二    二重問的示二    二難起答通二    二答通二                                        初以因況果(此無)  初引當文證(文云)                                        二引文結證二    二引大品例(大品)  二的從前序消文七       初能游人(是時)三   初釋是時二  初略示(如來)  初舊解(是時)   初入定別二  初標科(釋入)           二釋如來二  二解釋二    二今釋(今但)  初約義釋(今言)         二隨釋三              初指他廣解(三藏)  初約悲智釋二     二引論證(成論)                          二今從要釋三    二約智行釋(大經)  初引論(釋論)                         三釋游字(游者)    三約說證釋二    二釋成(今明)                二所游法(於無)二   初明深廣法性二  初直約文釋二  初消無量甚深(無量)                                 二更取義釋三  二消法性二字(法性)                             初取實智可照釋(非是)                             二就即事而理釋(又無) 初引類(例如)  初明中諦無量(準此)   二敘述別二 見次頁                   三引論等心類二    二準釋三    二明中必融攝(若緣)   三明疑念序二 見14頁             二釋諸佛行處二  初法(諸佛)         三結境智相稱(此境)   四明現瑞序 見17頁                     二喻(舉函)   五默念騰疑念序 見18頁  三結(過諸)二   初直約文釋二    初據義略釋(過諸)  初地持(地持)   六止疑序 見18頁            二重取意釋(亦是)  二引文廣釋二    二淨名(淨名)   七集眾序 見18頁 續9頁 二敘述別二  初述義異前(是金)  初分文(初十)   初他解屬體(解者)  二約文述義二    二述義二     二今定敘名(今明)        初敘(三藏)  初明違教旨(此語)   初敘四義四  初敘名(是金)二   初指上標今(經王)  初明他辨二    二破二    二明損行人(作此)    初示三諦(今欲)         二敘體(諸經)二   二對他辯正二    二明今釋三      初約三諦定是非二        二定是非(若說)                       初泛示諸部經王是非二    二就中道顯尊極三  初明諸部圓體為王(但經)                       二的明此典經王體性(法性)           二約歷代人王為譬(譬如)                       三特彰今釋契理益機(若作)           三示隨部立名合譬(法性)         三敘宗(若有)二   初釋微妙(微妙)  初約教釋二  初正釋二    初釋四佛(四方) 初約五佛體用釋持(釋迦)                 二釋四佛護持二  二約觀釋二  二揀示(此一)  二釋護持二   二約信相疑除釋護(信相)         四敘用二  初分文(我今)    初約諦約德立圓觀二    初約四諦二   初總明境智(觀心)  初觀境(東是)              二隨釋四      二約諦約德示佛名(觀東)  二約四德(又觀) 二別示境智二    二發智(觀此)         初能破勝法(我今)二   初依現文示二    初示三法體(初三)  初別示二   初別教(若相)                   二取新本示(觀舊)  二釋三法相二    二總結(雖圓) 二圓教(若圓)         二所破惡罪二  初重科總判二       初科(次從)  初明轉報異餘經(餘經)                二依科廣釋三 見次頁    二判二    二明三障由破戒(一往)                            初節經立意(從當)  初立意(首業)  初釋前三句(洗浴)         二舉方法若依開章當第三今依重科為第二分三 二據意釋經三    二釋經二    二釋後三句(前令)                            三行成破障(洗浴)  三勸信二    初約身陳類(夫人)         四結成復依開章為第四也三  初節示經文(從是)                二約行可期(今近)                     二正釋經義(能悉)  初據今文示法(寂滅)  二約行成德顯(前三)   二敘教相(護世)            三深明經意四    三明轉諦成德(報障)  四明經巧難知(前寄) 續10頁 二依科廣釋三     初標示因果(今直)  初殺生報(諸根)三   初牒經示(若貧)  初牒經示(諸根)  初牒經示(若親)  初釋報障二              二偷盜報(貧窮)三   二引經證(經云)  二尋因驗(昔損)  二引經證(經言)   初直約人道釋二  二驗果尋因五    三淫欲報(親厚)三   三以事驗(又先)  三引經證(經云)  三約理推(昔侵)                    四妄語報(各各)二   初明經脫略(各各)  初足文示(內則)                             二約義足釋二    二約理推(昔不)                    五飲酒報(財物)二   初例加文示(外耗)  初正示(昔慢)  初對五常(又對)   二廣約五乘釋二                    二推示因果二    二引證(經言)  二對五經(又對)    初約五戒違經問(問釋)  初總答(答開)                  初周孔教二   初開五對十相(又對)    二約五乘持戒答二    二別示二        初引經(提謂)  初別配二  二輪王法三   二示合七為二意(俗不)     初約義釋二  初以五戒     初明人天二  二配法二    二結示(都是)       三結法從人立名(是為)           配法體實淺深三   二辯二乘四  初對五陰為念處境(又五)   二從念處見道品三脫(念處)                          三明轉陰為五分法身(故云)  四結五戒為二乘之法(當知)           二明五戒     三明大乘三  初總標示(又五)   初約經配四德(提謂)           事理復簡偏圓五 見次頁      二正配法門三    二約事對三業(束五)     二觀心釋二  初附上諦智問(上觀)       三舉廣結名(橫竪)  三約理對三法(三軌)           二據今戒體答(觀五)       初對上報論義便(上來)  初問起(報障)  初數人釋(數人)  二破煩惱障三  初節示經文(次破)  初對上下定體二  二與下業論體別二    二釋通二    二今師釋二         二對上下辯二    二對上下論轉(若煩)               初約心尅示(天台)  初疑(若爾)         三約文示相二    初通別(通論)                  二因示生疑二    二釋(此乃)                  二指廣(今不)   初定文是業(業將)  三破業障二   初節經(三破)            二略釋經文(惡星)  初明相見表五罪二    初約現文表示(夫諸)         二釋義三              三勸令正信二    二誡行者問邪師(行者)  二例餘相亦然(其餘) 續11頁 二明五戒事理復簡偏圓五                 初人天但事二   初二乘(若加)  初正示(若加)    初人(若作)  初不殺戒二  初委示二  初總示事理持犯(復次)  初偏二  二三乘加理二   二菩薩二    二結呪(比佛)    二天(若任)             二別明偏圓得失二             初明得意持二  初略示事持(若圓)  初約體明持(又持)                        二圓二  初示相二         二廣明理持三    二稱性得報(成就)                                 二明得意犯二           三結示因果(是則)                               初總示二犯(又圓)   初引人明事殺(如仙)  初正釋(又作)                               二別示二相二    二據經明理殺二    二得報(成就)        二結責(不殺)               二結勝(前諸)  二不盜戒二  初總明事理持犯(復次)  初偏三  初人天二   初斥事持成犯(若持)  初斥理持成犯二    初約有斥求(又一)        二別明偏圓得失二        二二乘二   二約經文明報(貧窮)  二引經明盜報(法華)  二引諸經斥(即非)                       三菩薩二   初斥次第成犯(若別)                             二據經明盜報(取已)                   二圓二  初示相二    初明得意持二    初讚理攝相(圓人)                       二結勝(前諸)  二明得意犯(圓人)  二約經明報(如是)  三不婬戒二  初明事理持犯(復次)   初人天二   初人(若關)  初六欲(若為)   初於小名持(若憎)        二明偏圓       二二乘二   二天二    二八地(若斷)   二於大名犯(若聞)        得失二    初偏三   三菩薩(苦菩)               初示能淨諦觀(圓人)                                初約義示三   二示所淨愛見(即空)              二圓二   初示相二   初明得意持二  二引經證二   三示三諦名淨(三諦)                         二明得意犯二  初引諸經事(圓人)  初引經文(經云)  四不妄戒二 見次頁          二結勝(前諸)        二明用犯意(斯乃)  二會經意(圓人)  五不飲酒戒二 見次頁 續12頁 四不妄戒二             初人二    初妄語相二     初愛(諸欲)  初示事理(復次)     初人天二  二天(三十)  二結示口過(偏口)  二見(竪我)  二明偏圓二  初偏三   二二乘二  初出其行相(二乘)                  二結成妄語(未得)  初示其行相(佛為)             三菩薩二           二結為妄語(夫實)        二圓二   初示相二  初明得意持二    初總標心口(圓人)  初心離諸相而觀(如實)  初約法示(如實)                           二別釋心口二    二口稱四實而說二    二引經證(經言)                  二明得意犯三    初約果人示(圓人)                           二引經證(經言)             二結勝(前諸)         三明犯意(將虛) 五不飲酒戒二    初偏三  初人天二  初人中事酒二  初據教明過(失酒)  初示事理(復次)                  二斥人好尚(過患)  二明偏圓二             二三界惑酒二  初別示二    初引論明見醉(釋論)                          二總結(三界)  二約喻明愛醉(又貪)              二二乘二  初斷通從別以明能醉(若二)                   二兼凡斥小以明所迷(大經)   初法(菩薩)              三菩薩二  初約教道觀中皆名不了三    二喻(如遠)                   二自圓解外皆名邪見(故迦)   三合(如是)          二圓二  初示相二  初明示行相二    初得意持二  初稱性觀故得名醒悟(圓人)                                  二以圓伏故名除酒法(是則)                   二結得斥失(夫得)  二得意犯二  初明具大智故能理醉(圓人)              二結勝(前諸)               二明具大悲故能事醉(波斯) 續9頁 三明疑念序二        初佛本無三(佛本)  初例三身各三(隨順)      初別釋三            初身(法身)  初壽量品題(金光)二              二釋三佛三義二   初法佛二  二總釋(此即)   初引經(報身)  二壽(法性)   初正釋二  初約三佛  二隨世俱立二     初約義分別三   二報佛二  初稱法有報二   二釋義(如如)  三量(此壽)        難思以釋二                         二就報立三三  初身(法身應身)                                三應佛三  初身(應身)   二壽(法壽應同)    初法(智與)                          初應物有三三      二壽(應同)   三量(法量應同)   二喻(如水)                          二明依二有應三     三量(應同)           三合(功德)                                   初雙明報應(能為)  初明有量二義(有量)                          三明應徧三土二   二單示應身二    二結應佛皆然(應佛)        二明二字            二據理融即二      初約理融(然此)  初明報佛體圓(取二)        標題之巧二  初從應佛融三釋二  初明因偏疑見圓體(但信)  二引文證(故下)  二明因疑達圓(量疑)     初委明其意二             二明從圓體不偏題二  初指偏題相(若從)   三明從圓題品(經家)     二結示立題(從此)  二就報佛融三釋三            二示圓論意(而今)    初壽(玄義)   二重解三  初示異解時(又一)   初玄義二  初直示三身壽量三  初應身三         二量(延促)  初壽(又壽)        二明異解相二          二更作三雙顯示三  二報身三         三結(此釋)  二量(量者)         初標列章門(亦作)    初番應佛二義(初番)    三法身三               三結(此釋)         二依章解釋三      第二番報佛二義(第二)  初引二文證應身二義(二引)  初壽(又壽)                    第三番法佛二義(第三)  二引三文證報身二義(虛空)  二量(量者)                  二引證二  初引今文三    三引三文證法身二義(壽不)  三結(此釋)                       二引新本二  初別證應身二義(新本)   初總明意(三還)  初應還明(初番)        三明兼錄意(既是)              二總證法報四義(難思)   二示還相三    二報還光(第二)  二正明疑念二 見15頁       三還源三                    三例一切(夫解)  三法還金(第三) 續14頁 二正明疑念二                          初約名釋(信相)  初序入正品指上說(此品)  初節經文(從王)    初直就相似釋二  二以相驗(下文)  初明位位有似(又真)  二還從序意釋此文二    二隨文釋二      二明似通上位二          二明高下難測(信相)  初出人四  初出處(爾時)   初約教釋名三            初高位無疑難二  初難(難者)  初約權實釋(此亦)       二明位(有菩)   二就處辯觀(觀解)  三設難覈實二           二釋二    二引二經釋(法華)       三出名(名曰)二     初正科經(歎德)         二斷見無疑難二  初難(難者)       四歎德二  初科判二  二重判位(此菩)    初約財法釋(供養)      二答(答言)            二隨釋二  初外供養佛(已曾)二   二約觀行釋(觀心)           初舉三事譬(增長)                 二內種善根(種諸)四   初直明種善義(種善)  二以值佛釋成二  二以三輪合(風譬)                           三明三因增長(楞嚴)  四結二成德(植種)  二明疑二  初節經(從是)  初疑之由(是信)三   初正出疑由(由有)  初約三性分因緣(何因)  初通示世壽三方(方八)       二隨釋二             二釋何因緣二    二約因緣疑壽命(正因)  二特示中方為表(下方)                       三釋方八十三               三不知表意故疑(信相)              二正生疑(復更)二   初約理教互疑二  初執教疑理(從復)                               二執理惑教(敬詮)  初對前辯異(有二)                       二約經文廣示二  初釋有二因緣二   二就今解釋二 見次頁                               二釋己身骨髓二              初明行相二  初簡事從法二  初所簡事身(己身)  初施皮(為他)  二施血(說諸)  三施骨(說無)                           二所取法身(己身)  四例施(檀忍)  五施髓(說甚)                    二就法明施二  初施實身五      初結實標權(明此)                           二施權身三      二正明施相(餘飲)              二成疑念(如來)                 三引法華證(法華) 續15頁 二就今解釋二  初約十善略釋二  初正示因緣三    初於十善各論止行二  初標示(十善)   初約殺盜釋二    初約行相合具(不殺)                             二釋相二     二例各八論(若備)  二明今經互舉(今經)                   二於止行各論因緣二    初標(今就)  初就不殺示四二    初止善因緣(夫命)          二結成疑念(此等)  三結示止行因緣數(總有)  二釋二    二例九善皆爾(不殺)  二行善因緣(夫食)  二就五乘廣釋二  初結上起今(此約)  初明教義二             初正示二    初總示五乘命殺(人天)          二明今廣示二     初不殺二  初明行相二  初示相二  二結廣(如上)  二別明脩者止行七                                  初人天(若遮)    二三藏二乘(若破)                                  三事度菩薩(若毀)  四通教二乘(若脩)                                  五通教菩薩(非撥)  六別教菩薩(若毀)                                  七圓教菩薩二    初順行(若誹)  初明二逆(圓人)                                           二逆行二    二明順理(此皆)                               二引證(故大)                         二成疑念(而我)                    二施食二  初明行相二  初明事法權實二   初明事食輕重(次明)                                初明事法食體二  二明法食權實(經言)  初授人天食(授以)                                二明菩薩施相三  初總明(菩薩)     二授三藏食(巳持)                                        二別示四       三施通別食(巳入)                                        三結示(如是)     四施圓教食(設饑)                               二結止行因緣(一一)                         二成疑念(此諸)                   二示觀行(觀心) 續9頁 四明現瑞序二      初節經(從大)   初結前二     初明至心(至心)  初結前開後(大士)二   二釋意二     二開後(開後)   二明念佛(觀心)  二正明現瑞二  初敘意分文三  初敘意二  初正敘(從其)  初簡作者二  初問(問佛)                     二料簡二          二答(答信)                            二簡感者二  初問(問眾)  初簡通從別(答通)                                  二答二    二益本在他(雖然)                二分文(就文)     初約十因一果判(別相)                三判相二  初正判二  二約十地一地判(又別)  初問(問此)                     二料簡二  初約經宗簡二      二答(答此)   初問(問前)         二隨文釋相二            二約似位簡二             二答(答一)   初別現相(其室)二   初節文示十相(別相)  初牒示誡勸(此之)  初表十地功德(其室)            二約表發釋相二    二約相表德二    二橫表一地功德二      初明了陰功能(其室)            初總表一地功德二  初約初地三  初通示(復次)     初室淨表智二  二明三智體相(嚴事)                           二別表十       二寶問表境二  初直表三諦(天紺)                           三總歎(初地)            二兼表融即(一地)                     二例餘地(初地)          三妙香表慈悲(有妙)  四高座表四德(其室)            二別表一地自他二  初約初地二    初略示(復次)   五佛座表覺智(有四)  六放光表自他(放大)                     二例餘地(初地)  二正表二     七雨華表四辯(雨華)  八天樂表四攝(作天)                      初前五表自行(其室)       九受樂表法喜(受天)  十根具表互用(根缺)                      二後五表化他(後五)   二總現相(舉要)二   初述意總表(從一)            二依文別表(一切) 續9頁 五默念騰疑序二  初分文(從信)  初見明歡喜(爾時)  初明騰疑意(從至)  二隨釋二    二默念除疑三    二正騰可疑(念釋)                  三明默念意(而不) 六止疑序二  初分文(從爾)        初止疑意(疑蓋)  初大用不應(從汝)  二隨釋二    初正止疑三  二正止疑三    二法性不應(法性)                       三智度不應(三以)               三引證結(釋論)         二釋止疑(何以)三   初釋法性不應二  初明八眾攝菩薩(何以)                          二明皆不應測性(若凡)                  二釋智度不應二  初正釋降佛難測(唯除)  初古釋可知故無常(舊用)                          二兼示佛所知法二    二今釋常知知常(天台)                  三令比知大用(智性) 七集眾序二  初正釋經文二  初對他經前後(從時)  初正明此室眾二  初略釋時眾(時者)         二約今經解釋三            二明集眾意(信相)                   二兼明一經眾三  初明此經具四眾(眾有)                           二明眾與諸經同(此經)                           三止常情偏局解(相承)                   三明經部法益二  初異法華屬方等(總瑞)  二判屬序段(齊此)                  二須乘戒顯眾益(此中) 續7頁 二正宗分  初總示文義二  初示經文起盡(從爾)  初敘他師二  初正明他義三    初敘初師(凡三)  初敘(二云)         二辯三章大義二                   二敘次師二    二破(此乃)  初敘(三藏)                         二今師去取(師云)  三敘真諦二          二破(直是)                   二明今意三  初就新經明宗體三     初四佛說迹以顯本(新舊)                         二判三品俱明用(懺品)   二王子示本令悟入(若未)                         三明此本略二番(今之)   三釋迦雙論令俱解(若末)  二分文解釋四        初四佛說偈二  初經家敘(爾時)    初料簡身說二  初問(問四)  初明說(答經)   初壽量品顯體二             二四佛說喻(一切)二   二分文解義二  二答二    二明身(見亦)       初分文(文為)      初敘二家分文(分八)   初四偈立譬二   初敘(舊云)       二解釋四        二從初師釋義四      初斥古二    二斥(是義)  初開章(且作)  初明三因果(四諦)                              二今釋二  初開章敘意二   二敘意二    二明三相由(若論)                                   二依章釋義三 見次頁    初出古解(舊云)                             二一偈合譬(不可)二           二示今意二               二信相歡喜(爾時)二        初標古解二失(億百)  初破僻取文二    初示經深意(今什)                  初據所聞釋信相(爾時)   二明今意破古二    二破偏執義(偏執)  二斥古誣經(汝既)                  二約入位釋歡喜(踊躍)  三二偈斷疑(以是)二           初約因緣釋(以是)               三當機得道(從說)        初牒因釋義二    初以事行消文二  二約二緣釋(若作)   二懺悔品滅惡二 見21頁  四四佛還本(時四)二        二據果斷疑(脩因)  二明法門指上(法食)   三讚歎品生善二 見27頁     初因緣釋(從時)     四一偈結成(是故)   四空品導成二 見28頁      二觀行釋(觀解) 續19頁 二依章釋義三  初約四諦釋二  初用四諦釋偈二  初懸說諦義二  初明四諦義三    初對上明境智(上以)        初約苦諦釋(今明)                                 二斥古唯齊事(舊讀)  初約二諦二  二例餘諦結(餘三)                                 三明今師正義二    二約三諦二  初約苦諦釋(又一)                        二明對諦意(明識)                  二例餘諦結(知苦)                 二以諦釋文四  初集諦三  初牒示(一切)  初牒示(諸須)                             二引證(大經)  二引證(小般)                             三釋結(水體)  三釋結(山體)                        二苦諦三      初牒示(大地)   初牒示(虛空)                        三道諦三      二引證(法華)   二引證(法華)                        四滅諦三      三釋結(地體)   三釋結(空體)         二明四諦釋疑二  初示理明疑斷二  初示理明相(四諦)  初所斷疑(信相)                         二示斷疑相三    二能斷法(四佛)                 二歎釋妙勸思(釋此)         三歎意巧(舉應)  二約四念釋二  初以偈對法三  初捨別從通(四偈)                二從通對釋(一切)          初三德融即相(成五)                三對偈所以(若觀)  初脩因相(若觀)  二五陰常住相(仁王)  初所破之疑(信相)         二以法釋疑二  初明念處因果二   二得果相三    三三身體用相(陰之)  二能破之法(四佛)                二將果用釋疑三                     三得解之相(信相)  三約四德釋二  初以偈對德(四偈)  初顯德用(四德)  初所破之疑(信相)         二以德釋疑二    二除疑念三    二能破之法(四佛)                          三得解之相(信相) 續19頁 二懺悔品滅惡二  初品題二      初釋懺悔名三    初約首伏釋(今先)  二約黑白釋(又懺)       初三藏二  初賢聖(又人)   初明懺悔義二    初對他經(諸大)  三約棄求釋(又懺)  四約露斷釋(又懺)       二通教二  二事理(又賢)    初正明大義四   二正釋名五    五約慚愧釋二  初總釋(又懺)  初約人天釋(漸具)   初賢聖(又慚)            三合十數(合十)         二別釋二    二約四教釋四     二事理(又三)  初賢聖(又三)           二明懺悔處四    初引經明處二  初引大經二文(次明)        三別教二     二事理(總此)            初明懺須得處二   初引諸經二  二引法華二文(法華)  初引(此經)  四圓教二  初賢聖(又三)                     二引此經二            二釋(歸依)       二事理(總此)                    二結示須處(若得)  初引經示妙(故普)            二明得處懺妙二  初約妙明懺三    二約義明妙(無罪)    初引經書示(大經)            三明懺妙人尊二  二結名妙懺(若識)  三約人顯妙(諸大)    二舉行人結(行人)     初示相(境智)            四勸求懺悔處(行人)                                二引證(經言)           三明懺悔法三      初開章(次明)  初正法二  初略示(正法)  初明觀隨於境(法性)  初融境觀二                      二示相二    二助法三  二廣示二    二明境觀不二二    二會說默(說如)                       初明用助意(助道)    初明脩觀相二    初就內心脩觀二                                  二明滅罪相(若如)  二用淨心歷法二                       二明助道法二    初喻用助意(所謂)  初例內心泯淨(以此)  初約法示(故云)                       三明助道功(如順)  二示助道法(略言)  二引教示融相二    二引事喻三            四明懺悔位三 見次頁   三總結(如是)                  初以耆婆喻任運破障(耆婆)    二舉利勸脩四    初聞者宿殖(若人)  二聞者得報(語其)                二以摩男喻法爾生善(釋摩)   二正釋品題二 見次頁  三以聞況脩(直聞)  四結示歸敬(已巳聞)               三以那律喻自然顯理(阿那)  二經文二 見23頁 續21頁 四明懺悔位三  初他釋局淺二  初敘他(明懺)  初明六凡合懺二  初四趣二    初明地獄二    初造逆(故新)         二略斥(此不)                 二明三趣(多嗔)  二破戒(佛為)  二今釋通深二  初正釋二            二人天二    初人(人中)                               二天(天上)  初七賢(若出)                二明四教皆懺四  初三藏二    初聲聞二   二四果(若忍)                        二通教(若乾)  二支佛(支佛)         二斥局(齊此)          三別教(十信)  三引經證結(是故)               四圓教(又十) 二正釋品題二  初釋二字義二  初依字訓釋二    初釋懺二  初明求鑑(懺悔)                       二明被鑑(身被)  初明能廢(悔者)    初作法(小乘)         二約法門釋(又法)  二釋悔二          二明所廢(悔身)    二取相(阿含)  初作法(大乘)  二明三種懺三  初明三種相貌二  初列名示(懺悔)   初明小三            三無生(亦有)  二取相(取相)                 二約相釋二     二明大三                   三無生(無生)         二明三種功能二  初正示功能二  初明懺惡二    初四番通小釋四  初約遮性釋三    初作法(作法)                                        二約三學釋(又作)  二取相(取相)                        二明生善(又作)          三除三報釋(又作)  三無生(觀無)                 二勸人脩學(如是)                四除三業釋(又作)                                二二番唯大釋二  初別煩惱重(又作)         三明經具三懺二  初示經有三文(今文)               二通三障釋(又三)                 二結懺為經用(三為) 續21頁 二經文二  初對判分文二  初對判(從此)    初正見金鼓(爾時)二   初釋夢(夢者)  初正釋二    初直表三德(法性)         二分文(此品)    二見鼓光(其明)    二釋鼓二    二結示(此即)  二三皆深廣(姝大)  二依文釋義二    初夢見金鼓三  三見光中佛(復於)二        初約文表義(復於)  初別結此三(此即)   初明夢中見聞二  二夢見擊鼓二  初分文(從見)  初見擊鼓(見有)  二結義歸圓二    二通結上義(觀此)                  二釋義三    二出大音聲(出大)   初明似智會法起用(鼓是)                         三聲所詮辯(其聲)二   二明枹鼓合成三身(鼓是)   二覺已說見聞二  初往佛所(時信)二   初釋夢旦二    初約教釋(夢者)    初分文(從時)  二與緣俱(爾時)   二釋出往(往耆)  二約觀解(觀解)      初見鼓形狀(昨夜)    二隨釋四    三伸敬(至佛)  初分文(從以)  初總明夢二  初明見金鼓三    二見鼓光明(其光)           四述夢二    二釋義二    二別明夢二  二明見擊鼓(見婆)  三見光中佛(又因)   初分文(從是)  初明金鼓滅惡生善二  初別分經六    初滅世間因果苦(是大)    二出生世間因果樂(斷眾)   二釋義二    二明教詔懺悔之法二  二總示義(釋此)  三能令眾生自他俱備(是鼓)  四能滅報障兼得宿命(若有)    初分文二  初正分經文(從一)            五能令眾生得諸法門(是金)  六能破眾生八難流轉(若有)         二敘意生起(生起)   初法身是依憑(一切)    二釋義五     初分文(自我)  二請佛覆護(是諸)  初分文(正懺)  初總明懺悔(我本)  初分文(別懺)  初教自說罪過懺誨二  二釋義三    三正明懺悔二    二釋義二    二別明懺悔二    二釋義三 見次頁  二明供養諸佛二 見次頁  三明稱歎二 見26頁  四明發願二 見26頁     初結成斷惡(若有)  五結成二   初分文(從答)  二結成生善(諸善)       二釋經三     三結值佛多(非於) 續23頁 二釋義三  初懺煩惱障(諸十)二   初釋文三    初重不識諸佛(諸十)                   二釋及父母恩(父母)            二結示(三佛)  三釋不解善法(不解)  二懺報障(自持)三    初約事懺(自持)  初約三學(今更)    初懺由心口造惡業(心念)     二懺內外因緣造惡業(凡夫)            二約法釋二    二約三教(法華)    三懺五欲因緣造惡業(五欲)    四懺信受邪師造惡業(親近)            三結須懺(著此)            五隨順惡主造惡業(繫屬)     六愛心所使造惡業(貪欲)  三懺業障三    初節經示義(從心)             七為衣食女色造惡業(依因)    八於佛世敬田造惡業(或不)          二隨文略釋十二               九於無佛世敬田造惡業(或不)   十於正法造惡業(以無)          三示解釋法(造業)             十一於恩田造惡業(不知)     十二總一切處造惡業(愚惑) 二明供養諸佛二  初立意分文(從我)   初財供養(我今)  初分文立意(法供)  二依文釋義二     二法供養二    二依文釋義二          初明化始以大悲拔苦(我當)   初明化他法供養二  初化他令脩行二  初分文釋義二   初分文(化他)  二勸真因十地之行(我當)                            二釋義四    三勸真果菩提大覺(已得)                    二約教觀釋二   初教義(夫眾)  四勸精進督使成行(為一)                            二觀行(觀心)  初欲說懺(我當)            二化他令懺悔二  初立意分文(次四)        二正為說(千劫)                    二依文釋義三          三說懺已(我今)   二明自行法供養二  初分文立意(文為)            二依文釋義二 見次頁 續24頁 二依文釋義二  初自脩行三  初標章(我當)         初懺報障二  初出報障相(若我)        二脩因(住於)               二請惡除戒(十方)        三成果(成佛)         二懺煩惱障二  初分文(文為)  初出相(我之)      初對報示(今正)  二自脩懺二  初分文(文為)  初請佛(諸佛)         二釋義二    二乞清淨(惟願)     二設問釋二        二釋義二    二明懺二    三懺業障二  初分文(次業)  初竪論三世造業(過去)二  初設未有問(問過)             初分文(文為)          二隨釋三    二橫明現起十惡(身業)    二明遮起答三             二釋義五      四明迴向(若此)       三求懺過去業(遠離)      初引經論證(答數)                      五懺善惡二難二    初釋諸有險難(初四)         二引現事例(今更)             初揀示分文(釋八)  初指惡為難(若在)六   二釋生死險難(生死)         三據義結答(未來)             二隨文釋義二              三釋婬欲難(種種)  初示輕躁相(心輕)  初聖(如羅)                                四釋輕躁難二    二引聖凡例二    二凡(更舉)                                五釋近惡友難(近惡)                                六釋三毒難(三毒)                      二指善為難(遇無)二   初明善惡俱能為難二  初釋遇無難難(遇無)                                 初雙明二義(遇無)  二釋脩功德難(脩功)                                 二依善釋文四    三釋值好時難(值好)                                          四釋值佛亦難(值佛)                                二明平去二聲讀文二  初讀字通平(若讀)                                          二據經屬去(又依) 續23頁 三明稱歎二  初立意分文(從諸)  初標歎(諸佛)         初略歎略況(金色)二         初以他金比色(略歎)  二隨文釋義三    二正歎二            初釋略歎二    初金色相貌二  二以照物顯光(又佛)            初分文(就正)  初寄言歎二   二釋略況(猶如)  二金色所以二  初明是眾相所依(然金)            二隨釋二          二廣歎廣況二           二明為四德之譬(金有)                          初廣歎二  初分文(廣歎)  初歎我德(其色)  二歎淨德(善淨)                               二隨釋四    三歎常德(功德)  四歎樂德(三有)                          二廣況二            初分文(從如)  初廣況(如大)                   二絕言歎二  初分文(從一)  初正絕言歎(一切)  二隨釋二    二合喻(諸佛)           三總結(相好)         二隨釋二    二牒譬帖合(大地) 四明發願二  初立意分文(從我)       初願果滿四  初願意輪滿(我以)  二願口輪滿(講宣)  二隨文釋義二   初自發願二        三願身輪滿(擢伏)  四願慈悲滿(住壽)   初正明發願二        二願因圓二    初分文(因圓)  初願有為功德滿(我當)  二願無為功德滿(斷諸)          二為他發願二  初分文(為他)  二釋義四    三願宿命念佛滿(我當)  四願值佛滿(我因)                 二釋義二  初願作藥王拔苦四  初總拔眾苦(一切)  二拔根缺苦(若有)                      二願作珠王與樂二  三拔病苦(十方)   四拔王難苦(若犯)                  初分文(與樂)  初與世間果樂(若有)  初分文(從願)  初令脩行外緣具二  初值三寶(願諸)                  二隨釋三    二與出世因樂二    二隨釋二    二令脩行內因具二  二離八難(願諸)   二約願隨喜二  初分文(從若)          三結成二  初分文(從若)         初分文(內因)  初生尊貴(願諸)          二釋經二  初隨喜他(若此)         二釋經二  初結有(若我)    二隨釋二    二饒財寶(多饒)               二隨喜自(我今)              二結他(若諸)  續19頁 三讚歎品生善二  初品題二  初約義通釋二  初示四悉意二     初列(讚歎)  初世界(一從)  二為人(二從)                        二釋四    三對治(三從)  四第一義(四從)              二釋讚歎名二     初分字釋義(若欲)       二結示別顯二  初約三業別顯(此品)  二引論證成(釋論)              二約四悉別顯(結此)       初約對治釋(而對)  二結文二  初分文(文為)  初長行(爾時)二   初釋對告人二  二約為人釋(又對)       二隨釋二    二偈頌二     二釋金龍尊(金龍)  初分文(總有)  初讚三世佛五    初約事理明總(總讚)  二隨釋三     初總讚(我今)三   二約三法明總(總理)                  三約四德明總(如是)  初分文(從色)               初釋生身相(三身)          二別讚二     初分文立義二     二立義二     初總明(夫相)       二釋尊特相(如釋)          三徧類讚(去來)   初明能讚智巧(所以)  初歷教分別二  二別釋二  初釋三身相三  三釋法性相(法性)                   二明所讚德深二                二釋三相業三  初釋生身業(種相)                  二依經釋義六      二據圓融即三  初正融即(三身)      二釋尊特業(若以)           初讚七大相海(色中)   二讚兩小相海(眉細)      二明巧讚(今經)      三釋法性業(以實)           三徧讚大相海(如來)   四又讚四大相海(得昧)     三明妙用(一一)           五又讚一小相海(臂傭)  六復讚一大相海(手足)          四絕言讚二   初分文(從設)  初絕言讚(設以)          五迴向(我今)  二隨釋二    二絕心讚(大地)      初夜夢畫說願(若我)  二為他取淨土願(我當)         二發來世願二     初分文立意(從如)  初佛述(如是)   三因相記願(奉貢)  四下化願(若有)         三結會二世事(信相)  二隨經釋義二    二龍尊發來願五  五上求願(我未) 續19頁 四空品導成二  初品題二    初約四教詮空示二  初約部列四二  初正判四空(夫空)   初正釋題二                  二約部須四(此經)                  二定品唯圓二  初直示唯圓二    初就理示(而今)                         二略示圓相(又空)  二引文示(何故)         二約六教對中簡二      初釋相破句二  初略示(空破)       初正示(凡邪)     初明用句意(直作)  初列六句(空破)   初空破中二  二廣釋三  初泛示見相二  二結過(雖單)     二正用句簡二    二釋句相三      初破凡邪雙非二    二正破第四二        初所破邪計(雖計)                        二破二乘雙非二  初泛明證相二  初明證相(二乘)  二能破圓空(故為)                                       二示四門(但二)                                二正示破中二  初示所破假名中(雖斷)                                       二示能破畢竟空(故為)                        三破別教雙非三  初示迷門起失二    初舉意明失二    初舉意(別教)                                二明失故須破(若各)  二示四門相(故涅)  二明失(不得)                       二中破空(非有)   三引證示失相(新本)                      二明相脩句二  初諸空脩圓中(相脩)                             二諸雙非脩圓空(非有)   初直示不二(相即)                      三釋相即句二    初明圓教空中不二二  二引般若結(般若)   二明來意二  初導成上品二  初正示二    初導二用(此品)  二明今品略說名空(而不)                二引證(故釋)  二成三章(亦是)         二開悟鈍根(又常)  二經文二 見次頁 續28頁 二經文二  初分文(此品)  二隨釋二  初欲說空(無量)二       初總示相顯意(無量)  初約部次相違問(若持)   初阿含二  初正引(且舉)        初釋八  初釋餘經廣說二  二別明指前義二    二約後分至終答二          二結示(此是)                     初正答通二  初引教答通二  初總立意(答諸)  二方等二  初正引(又方)                                  二引三經三         二結示(豈非)                           二詳定結斥(以此)        三大品二  初正引(又大)                     二示非妨(此經)                    二結示(當知)            二釋略而解說二  初示教門名義廣略二    初示二門(略而)  初直示三句(應作)  初標示(或名)                    二明今品名略義廣(今言)  二明四句二    二委示第四二    二正釋(迄從)            三釋眾生根鈍二  初定廣略利鈍二  初約聞持意(眾生)                            二約義持翻(此語)                    二示今機利鈍二  初明經意(此經)                            二示今機(今機)            四釋無量空義二  初約真中揀(無量)                    二就此經示(此經)            五釋異妙方便(異妙)  六釋起大悲心(起大)            七釋我今演說(我今)  八釋知眾生意(知眾)        二結(敘欲)       二正說空二  初分文立意二  初分文(從是)  初直示(無境)                    二立意二    二引證(應引)             二隨文釋義二 見次頁 續29頁 二隨文釋義二  初明生法二空境二  初分文(明空)  初直示二相(實法)   二示二異名(亦名)  三大小皆脩二  初明小(小乘)   初分文立意二   二立意五    四經論廣略(眾經)   五今品俱略(今經)         二明大(大品)   二隨釋二     初分文(實法)   初生空境(是身)二   初釋是身虛偽二    初體妄計故虛二   初計攬陰有身(是身)    初明實法境二  二隨釋二              二釋猶如空聚(空聚)  二檢原由了偽二   二體本虛叵得(若體)            初明苦果境三                 初正檢二    初檢假名由(又檢)  初五陰(此亦)                                  二結示(觀此)  二檢實法由二    二六大(又精)                   二法空境二  初立意分文二  初立意(從六)    初釋二名(六入)                         二隨釋三    二分文(文為)    二檢三事(檢其)                    初明六根(六入)四   初釋六入三        三明六數(諸根)                             二釋村落(識依)  三釋結賊所止(塵從)  四釋不相知(眼見)                    二明十二入(眼根)四   初約開辨數(從眼)   二明通別名(塵入)                              三釋各各自緣(當一)  四釋不行他緣(他根)                    三明十八界二     初辨數釋名(從心)    初明識徧諸根(心如)                              二隨文釋義三      二識常在根塵(心常)                   三結二境二  初標示(從身)  初結生空境(身空)  三明識常去還(心處)                         二牒釋二    二結法空境二  初超釋無主二    初別檢心(亦無)            二明集因境二 見次頁                   二追釋無諍(無有)  二互推主(或時)    二明假想境二  初正釋相二   初釋散滅壞時(水火)           初引釋論明助正(計論)                  二釋大小不淨(大小)  初略示(若正)    二示進脩明力大(若進)   初據義總示(此不)           二明功能二   初明破欲助正二    二廣示三      三引大經顯治欲(大經)   二引經別示(大經)  二明生法二空觀二 見32頁     二明二空助正三                         三結成助正(此就) 續30頁 二明集因境二  初分文對辨二  初分文(從諸)  初對假想辨(前三)  初堜苦從集(從諸)         二對辨二    二對小乘辨(若直)  二分句對義(前三)  初敘小(小乘)  二隨文釋義三  初明集起相二  初通約生法釋三   三破小因緣二    二斥非(今明)                二別約生法釋二   初假名因緣三    初釋從諸因緣(言因)                                  二釋和合而有(以業)                         二實法因緣(妄想)  三釋無有堅實(此一)         二明集吞噬二  初因果對釋四  初釋增減殘害(隨時)         初約蛇報明四相(譬如)                       二釋四蛇同篋二     初明四蛇二  二約蛇因明四分二                                   初別示四分感報二    初明生四大(如此)                                   二總結集業致苦(集業)  二明致四相(瑞應)                                  二明同篋二      初約身為篋(同處)                       三釋其性各異二     初約一身釋(其性)   二約業為篋(又用)                       四釋悉滅無餘(悉滅)   二約六根釋(或言)                二結由集業(苦果)         三明集善惡境三  初釋心識(心識)                 二釋二性(二性)                 三釋躁動二  初正釋躁動二    初約王數釋(躁動)                       二例釋隨業(亦是)  二約業牽釋二  初業牽(又如)                                       二兩牽(有熟) 續30頁 二明生法二空觀二  初分文立義二           初明通大四  初約專小問(問四)  二約通大答(答四)  初明四諦通(涅槃)   初分文(從善)  初明諦緣本大二        三重問(通意)    四廣釋二      二明因緣通(大經)   二立義三            二明唯大二  初明獨菩薩法二   初引經(復有)    初聲聞(二乘)                                 二結示(當知)    二支佛(緣覺)  初正斥二乘(雖復)                        二明二乘見淺三            三斥淺二    二對彰菩薩(與菩)          二明析體有殊二      初別釋二    初約二乘明觀二  初舉譬推(今推)           初約共三乘明析觀二           初生空觀二   二就法檢(我人)                              二法空觀二   初明法存(難求)  初正推法空(更法)                      二總結(是為)          二明觀析二    二雙結二空(既不)                             二以菩薩例結(通菩)           二約不共菩薩明體觀三  初總示異別(若論)  初明妙空體法二  初立喻顯(如見)                      二深明觀相四            二就法觀二  初生法雙空二  初明觀(眾生)                                                    二引證(如大)                               二示妙三論智(難不)      二因果俱寂二  初明觀(今世)                               三結三諦圓顯(第一)             二引證(下文)                               四與經體相應(與此)                      三約人結示(是為)          三斥諸師失意三  初正斥失二    初斥小乘師(諸小)                  二引經示(今經)  二斥大乘師(諸大)                  三結不用(豈可)  二依文釋義二 見次頁 續32頁 二依文釋義二  初明脩因二空觀二       初對告勸發(善女)二   初釋善女二     初約四悉釋四    初世界(善女)  二為人(又時)   初約苦集明二空觀二               二釋當觀(當觀)   二結成因緣(此是)  三對治(又男)  四第一義(又佛)    初生空二  初分文(善女)  二指上境(諸法)二    初釋諸法(諸法)  初標列三義(如是)   初指事(如事)         二釋義三    三正作觀(何處)二    二釋如是二    二指釋三義二     二融即(又事)              初通釋四句三  初約初二句明空觀二    初釋初句二    初就五陰觀(何處)                     二約第三句明中觀(本性)  二例次句(人既)  二就因果觀(又果)                     三約第四句明假觀二  初由迷俱立二     初正釋二    初直約事理釋(無明)              二別釋初句二            二由悟俱妄(若知)   二引證(淨名)  二委就迷悟釋(以有)          初明所破人執二  初總示我相(但我)  初鈍(若攬)  初明密利(若執)                  二別示利鈍二    二利二    二明相狀二                初略論十使二    初正明使相二  初明十為枝葉(如執)                二重廣我見(廣說)         二明我為根本(十使)  初明具邪禪慧(縱令)                         二兼示其人二            二明不能破我(如此)          二明能破空慧二     初別示二    初於陰境推(若一)  初毗曇(毗曇)     初通明空慧二  初就境智明生空二  二總結(內外)  二明觀智檢(而其)  二成實(成論)  初約理觀檢(破二)            二約大小人法三                   三大乘(大乘)  二約非事非理檢(若作)     二別明三觀二  初正彼人我三                           三約事觀檢(若作)            二更推法我二  初明得悟推法破思(若得)  初轉計實法二    初正明度入(若未)    二法空二 見次頁         二明未悟推法破見二    二勸更脩觀(須實)  二引經及事(故法)   二明因緣生法二空觀二 見35頁  二明果上二空用二 見36頁 續33頁 二法空二  初約經文釋成三觀二  初正釋二    初立意分文(從如)  初明即法而空(如是)二   初示境觀(如是)                   二隨文釋義三               二明脩觀二                                        初就法明空二    初正明空(若四)                                        二對生辨觀(上檢)  二引經證(請觀)                            二明即法而中(本自)二   初二句法本自中二   初性非生滅(本自)                                                 二非觀使爾(本自)                                       二三句顯由觀解二   初正示(以是)                                                 二引證(大經)                            三明即法而假(和合)二   初成違理之事(和合)                                       二成照成之脩(此法)            二結觀(三觀)  二為鈍根重破法執二  初明法執二  初依報起見愛心四   初依大陰起四執(更為)  二因四執生我見(四執)                            三依我見生十使(我見)  四因十使招生死(方招)                  二指見心名污穢陰(惑此)            二明空觀三  初明不依是忘四執(止不)                  二明契理則備眾德(寂然)                  三明此觀速能復本(行人) 續33頁 二明因緣生法二空觀二  初分文立意二  初分文(從無)  初通辨因緣相貌二  初三世(三世)  初所憑教(一念)         二立意二     初標列(然十)   二果報(果報)        初正釋相二    初對塵直釋(如眼)                 二解釋三     三一念二    二明行相二  二歎難知(如此)  二更推因起二                二略示今經觀境二              初立喻(直以)     初逆推過因(今更)                 初明經意(今經)  初示境二                   二順推現果(又觀)                 二示境觀二    二示觀二  初立喻(若知)  二法合(火者)                                二法合(輪火)  二依義釋文二        初分文(生空)   初出境相二  初生空境二  二釋義四    初中觀境(無明)  二假觀境(妄想)         二法空境(行識)       三空觀境(無所)  四結成(是故)   二出觀相二  初據經文示觀二  初正示二  初指文(眾苦)  初明中觀(眾善)                      二釋義三    二明空觀(本無)                             三明假觀(不善)                 二結勸(雖名)         二為鈍人更說二  初特示空觀二  初示二  初推人法二  初推人(更為)                                  二觀法二  初橫推(實法)                                       二竪推(既不)                            二明觀成二  初明二執忘(無生)                                  二舉二喻示(既不)                        二結(是略)                 二別指中假(中觀) 續33頁 二明果上二空用二  初分文(我斷)  初明自行成二  初明智德滿(我斷)二   初明人法二觀成二   初約人法銷文二  初明人空觀成(一切)  二釋義二                               二約大小釋斷二  二明法空觀成(以智)                           初論大小斷盡不盡二  初明二乘斷通餘別(二乘)  初正示(而言)                                     二明佛地通別都忘二    二引證(釋論)                           二明佛地有斷不斷二  初經論異說二    初有斷(經論)                                     二悉檀和會(斯乃)  二無斷(或言)                          二明正助二道滿(證無)                二明斷德滿(開甘)二   初略釋甘露(開甘)  初對華嚴四位二    初正對(然此)                          二廣釋諸句四    二對般若四智(又通)  二釋疑(下地)                                   三對法華大事(又對)  四對涅槃四德(又涅)         二明化他成二  初分文立意二  初分文(吹大)  初明智定相成(餘經)                二依義釋文二  二立意二    二明因果同類(修因)   初釋四句四    初明吹螺(吹螺)  初明轉法輪化他二  初明說法(吹大)二   初總示(說法)  初別明螺等二  初約教位釋二  二例四經(若得)  二明擊鼓(擊大)                    二別釋二           二以橫竪結(此一)        三釋然炬(然大)                           二通釋大義(此中)               四釋雨雨(雨勝)           二明神通二  初明摧怨二    初煩惱為怨(我今)                 二明竪幢(竪法)  二天魔為主(魔為)  二明四弘誓化他二  初揲文示義(從度)  初令度苦諦(度諸)  二令斷集諦(煩惱)           二隨義釋文四    三令證滅諦(我以)  四令安道諦(於無)四   初約檀明諦(從於)  二略釋經文(無量)                                       三檀攝六度(論云)  四以彼岸結(捨身) 續7頁 三大章流通分二  初四天王品題二  初因緣釋二     初約處釋人二    初明處(四天)                   二明品來意(此四)  二出人(東黃)          二觀行釋二     初示觀相(觀心)                   二明利益(若不)  二十三品經文二  初立意分章二    初立意(此下)  初開流通七章(凡為)                   二分章三    二出天人五段(天王)                          三示此品六番(四天)                 初五品明天王發誓願勸獎弘宣五  初四王品以天力擁護請者六 見38頁                                二大辯品以辯充益說者二 見41頁                                三功德品以財潤請說者二 見41頁                                四地神品以地味請說處二 見41頁                                五散脂品以威武安說聽者二 見42頁          二正釋經文七  二正論善集明人王往日通經二 見44頁                 三鬼神品明聽者菩薩守護二 見45頁                 四授記品證聽經功德不虛二 見45頁                 五除病流水引昔證今護持非謬二 見47頁                 六捨身品引昔捐軀誡今師弟二 見49頁                 七讚佛品能宣所宣利益深重二 見51頁 續37頁 初四王品以天力擁護請者六  初述護國之能二         初經家敘(爾時)         初歎經三    初歎體(世尊)   初分文(初番)  初四王白佛二  二正白佛二  初分文立義(正白)         二歎宗(華嚴)   二釋義二                 二用義釋文二    二述能護二   三歎用(此經)           初分文(從世)         初護國之由(世尊)  二以法護國(世尊)           二釋義二   初內以法護國四  三天黨護國(世尊)  四天眼護國(世尊)                 二外以策護國二  初標科敘意二  初標科(二從)          初勸法師為外緣(一若)                                     初勸說聽因緣和合二  二勸王者脩內因(次王)                                     二勸供給四眾因緣(二者)                                二敘意三  三勸能讚所讚因緣(三者)                         二用意銷文三  初勸說聽因緣和合二    初勸法師為外緣(若此)                                二勸供給四眾因緣(世尊)  二勸王者脩內因(世尊)                                三勸能讚所讚因緣(世尊)          二如來述成二  初分文(次佛)  初合述歎經(爾時)  初分文(從於)                 二釋義二    二述能護國二    二釋義二                            初述以法護國四     初述護國由(於諸)  二以法護世(說於)                          二述以智眼護國(汝等)  三超述天眼(汝等)  四追述天黨(汝等)  二述護國之事二  初分文(第二)       初王奉人法天除怨患(爾時)          二釋義二    初白佛二  二隣國興兵天令懅退(若有)                 二佛述二  初標科(次佛)                      二隨釋二  初述初意(爾時)   初正以等慈述其懅退(從四)                           二述後意(四王)二   二兼勸諸國各守本業(又勸)  三示其軌模二  初分文(第三)  初白佛二  初出願欲六  初欲安己身(爾時)  二欲安妻子(及后)   三欲安宮殿(宮殿)         二釋義二               四王顏殊勝(身所)  五攝諸福德(欲得)   六國無憂苦(國土)                     二示軌模六  初示莫放逸(世尊)  二示嚴法堂(應當)   三示令洗沐(當淨)                二述成二        四示專聽經(正念)  五示和顏語(復於)   六示應自慶(是王)    初分文立意(次佛)  初別述二  初述成六方法六  初述成安身(爾時)   二述成安國(復得)   三述成安妻子(復於)    二用意釋文二                 四述成安王領(亦得)  五述成宮殿(當得)   六述成攝福(在在)                  二述成六願欲六  初述願安身(汝等)   二述上安國(已為)   三述願安妻子(我今)             二總述(汝等)        四述欲攝福聚(已種)  五述願安宮殿(後宮)  六述上王領(國土)  四要其法利二  初分文(第四)  初白佛二  初人王運心(爾時)   初事釋(人王)         二釋義二         二天宮相現(是妙)二   二觀釋(觀心)                二佛述二  初標科(次佛)  初述成香光普徧(佛告)  初讚因(諸佛)                     二隨釋二    二述成施善護讚二    二讚果(爾時)  五舉興衰勸二  初分文(第五)  初白佛三     初弘經四天聽受(爾時)  二釋梵八部皆集(大梵)         二釋義二     初舉興勸四   三人王為善知識(世尊)  四得利護國彌勤(以甘)                 二舉衰勸二   初分文(次舉)  初天失法食(世尊)  二天神捨離(世尊)                        二隨釋四    三惡鬼興灾(我等)  四展轉成灾(世尊)                 三正勸二    初分文(三正)  初欲得現利(世尊)  二天欣法食(我等)  三出過三論(如諸)                        二隨釋六    四始終獲利(所以)  五教主勝故(如來)  六諸法本故(若閻)                二佛述二  初分文(次佛)                     二隨釋二  初興衰勸(爾時)                          二正勸(若有)  六說偈頌德二 見次頁 續39頁 六說偈頌德二  初分文(第六)  初說偈歎三  初歎三身(爾時)三   初依現文對(夫三)  初取喻顯圓(通意)  二釋義三                   二取喻通具二    二以結文示(依結)                        三取法文融(雖復)               二歎身相二  初分科釋經二  初分科(歎身)    初歎上二相(如來)  二歎智斷(功德)                            二釋經五      三歎下二相(足下)  四絕言歎(所有)                     二總示身相三  初通嚴三身(夫相)  五結歎(佛功)                            二別示法門(今言)                            三文示圓融(文云)               三結歎(佛真)二   初直銷經文二  初銷文(偈初)  初明始末皆三(品初)                              二結妙二    二歎天辨絕妙(天王)                       二料簡機應三  初一問答明法外無餘(問)                              二一問答明報即法界(又問)  初設並顯(又並)                              三一問答明機外無應二    二引文記(又淨)         二佛以偈答二  初立意分文二  初立意二    初正立(佛答)                       二分文(文為)  二引證(般若)                二用意釋文三  初歎經體(爾時此金)                       二歎經宗(十力)              初明願欲(閻浮)                       三歎經用四   初通就眾生生善滅惡(以是)  二明立行(應當)                              二別約人王生善滅惡三    三明獲益(譬如)                              三上聖護念生善滅惡(是金)         三四王發誓(未曾)              四師弟洗聽生善滅惡(若有) 續37頁 二大辯品以辯充益說者二  初品題二  初釋大辯二    初所住法門二    初具明四辯(辯有)       二明品意(對佛)  二能用四悉(以自)  二明所住法(此天)  初加法師(爾時)  二經文二  初分文釋義二    初分文(文為)            二加化道(若有)       二結示益深(文言)  二釋義三              三加聽者(復令) 三功德品以財潤請說者二  初品題二  初釋功德(此天)  初誓給四事(爾時)  二明福德由(世尊)  三勸示行法二       二明品意(此是)       初異勸示(若有)   初示常所住處(世尊)  二示稱名供養(若有)  三明誦持神呪(爾時)  二經文二  初分文(文為)        二廣勸示(弘開)六   四明歎呪勸持(是灌)  五勸迴向菩提(常為)  六勸嚴處奉待(自於)       二釋義六     四誓臨影響(我於)  五要求同行(若能)  六別示歸敬(應當) 四地神品以地味請說處二  初品題二  初正解名二    初所表立四悉(上諸)           初法味增長(爾時)  二氣力增長(增長)       二明品意(此品)  二能召彰四德(智度)  初生起八事(初涌)  三地味增長(而此)  四諸物增長(以是)  二經文二  初分文(文為)  初己身增長二      二隨事釋經八    五五果增長(眾生)  六脩行增長(所作)       二隨釋三    二眷屬增長二  初生起五事(從何)      七供養增長(是諸)  八流通增長(我於)   初誓涌地味三             二隨事釋經五  初眷屬增長(何以)  二地味增長(閻浮)  三諸物增長(世尊)              三報恩增長二         四快樂增長(令諸)  五依報增長(種種)               初生起六事(從世)  初專聽增長(是故)  二功德增長(既聽)   三教他增長(是諸)               二隨事釋經六    四地味增長(世尊)  五受樂增長(令諸)   六信施增長(好行)   二佛述成二  初標文(二佛)  初展轉增長(爾時)         初誓護說法者(爾時)         二隨釋二    二供養增長(地神)  初分文(三發)  二誓護化道不絕(世尊)   三發誓護經二                 二釋義三    三誓護聽法者(是諸) 續37頁 五散脂品以威武安說聽者二  初品題二  初釋名并領二    初翻梵名二  初翻名(具存)                      二示義(密有)  初正明所屬(蓋北)                二明屬領二  初明所屬二   二兼明三將(餘三)  初出部數二    初就方維明數(管領)       二明品來意(聞經)        二明所領二            二示功能(巡游)  二約五大明數(又說)  二經文二  初分文(文為)       二隨釋四  初發誓護持二   初經家敘(爾時)          二正發誓(世尊)  二述能護德二   初標(世尊)              初釋三  初五句智密(世尊)二   初揀非(智若)  初三智互融(即一)   初分文(述德)  二述二    初節句立意(述又)                   二顯密二    二附文示融(若得)   二釋義三    三結(世尊)  二總別釋義二           二五句境密(世尊)二   初揀非(若境)  初正示(不可)    初總釋三     初據名標義(神既)  初約境智釋二                二示密二    二附文(而約)            二依名釋義二               三五句正密(世尊)二   初揀非(若對)  初直就理示(即邪)                            二結(我行)          二示密二    二引思益證(思益)                     二約三業釋二  初釋(又此)    二別釋二 見次頁  三結前生後(如此)         二結(所以)                        初益口業(世尊)  三發誓充益二  初分文示好(從世)  初益能化三  二益身業(眾味)         二依此消文二          三益意業(心進)  初未種令種(以是)                  二益所化三          二已種令熟(若有)  四歸敬三寶(南無)                       三已熟令脫(無量) 續42頁 二別釋二  初大師用三法釋二  初正別釋二  初約離釋義三      初揲文示義(世尊)  初二句示境(知一)   初一句空觀(了一)                  初約五句別對三觀三  二依義釋句二    二三句示三觀三    二次句假觀(知法)                            三結觀名密二    初揀非(若三)     三後句中觀(如法)                                     二示密(即一)                  二約次五句別對三脫三  初揲文示義(世尊)  初一句圓淨(現前)                             二依義釋句三    二三句方便淨(不可)                                      三一句性淨(不可)  初揀非(若三)                             三結脫名密二             二示密(以不)                  三約後五句別對三身三  初揲文示義(世尊)  初二句示報(正解)                             二依義釋句三    二二句示應(得正)                                      三一句示法(正能)  初揀非(若此)                             三結身名密二             二示密(非一)                 二約合對題二  初合三德對題(約正)           二明互通(復次)       二明五章皆密(三德)  二用五性釋二  初大師對初五句二  初示五性異同二  初明三種不異(又作)  初二家立異二  初明異相(又一)                          二明二性出沒二           二明開合(若作)                                    二五數不虧(雖開)                  二約五句對性二  初對初家五性(今以)                          二對次家五性(若作)         二章安例兩五句二  初例上合對(若然)                  二準義須釋(師雖) 續37頁 二正論善集明人王往日通經二  初正論品明世間  初品題二  初正釋題二    初直釋二字(正論) 初世界(此品)  二為人(王行)  正見感動天地二   二經文二  二明來意(此文)  二委明四悉四   三對治(王用)  四第一義(此之)    初分文(文為)  初長行(爾時)       初集眾三  初佛敘尊相欲說(我今)                            二佛敘尊相誡聽(一切)                            三明說論處所(諸王)    二隨釋二    二偈頌二  初分文(獨有)  二發問二  初分文(次四)  初呼人為天(護世)  二何名天子(云何)                            二釋義四    三何故名天(生在)  四那得名天(正法)                二隨文四    三結開(護世)  初述意分文二  初述意(問既)                       四梵答二    二隨文釋義二  二分文(從汝)             初略答四  初許答(汝今)                               二答王義(因集)              初以護胎答第二問(以護)                  三答天義(處在)二   初指出三義(答天)    二以分德答第一問(以分)                           二明答三問三      三以力加答三四問(神力)                  四重答問(半名)二   初正明人王三義三    初明執樂名王(從半)                                      二明遮惡名王(二者)                           二兼顯天子三義(能為)  三明父母名王(三父)             二廣答二  初分文釋義二  初廣明非法失於六義(若有)                  二示觀明本二  二廣明正治得於六義(當正)              初令思觀義(此中)  初設問(問金)  初正示二    初末於即本二    初就天子三義示本(天者)              二設問明本二    二答示二    二例結(如半)  二末從本立(以此)  二約全三義示本(又父)  二善集品明出世正見感動賢聖二 見次頁 續44頁 二善集品明出世正見感動賢聖二  初品題二  初正解題二    初釋善集得名二    初據名廣集六善(此轉)  初明攝六(六度)  初正示經(提如)       二明來意(此品)  二用悉檀立品(此六)  二附文別集標智二    二示經文二    二例餘行(檀智)  二經文二  初分文釋義二  初分文(文為)  初對告地神(爾時)              二釋義二    二佛以偈說二        初明事本(又過)   二聖王請法(是轉)       二指歸三法三  初就善集論(就此)  初通明因地行檀(我昔)  三尊者宣揚(時寶)  四輪王行施(是時)              二就寶實論(就寶)  二別明善集二施六    五結會古今(爾時)  六因果勸證(我於)              三就二人論(就二) 續37頁 三鬼神品明聽者菩薩守護二  初品題二  初正解題二    初正釋鬼神二    初釋鬼(釋鬼)       二明來意(此品)  二對上題品(此品)  二釋神(神者)  二經文二  初分文(文為)  初長行二  初例二釋二  初舉事別(佛告)       二釋義二               二圖供養(是人)                   二敘重聞二  初標示(又別)  初出四種願欲(若欲)                         二釋出二    二明一事滿四(聽經)              二偈頌二  初分文(偈有)  初舉圓妙勸脩(若欲)                   二隨釋六    二舉能攘灾勸脩(隨所)                          三舉致靈瑞勸脩(於說)                          四舉有威力勸脩(威德)  初翻現文(摩醯)                          五舉致天龍勸脩(大梵)二  二解初數(脫因)                          六舉令安樂勸脩(於諸) 續37頁 四授記品證聽經功德不虛二  初品題二  初正解五  初明今是二種(有四)            二約訓釋二字(授者)            三明所記之人(此中)            四授記異名(亦名)            五明授非受(從佛)       二來意(此是)  二經文二  初分文(文為)     初與三大士記二  初同緣者集(爾時)       二釋義二  初與記二          二正與記(爾時)                 二與十千天子記二  初分科(十千)                          二釋義二   初聞經生解(是十)                                二正與記(爾時)            二疑記二  初分文(從爾)  初疑問(爾時)三   初行淺記深(疑者)                 二釋義二            二約推疑實(如餘)                                三為眾發問(時眾)                        二佛答二  初分文(佛答)                             二釋義二    初舉現行(爾時)四   初明三事和合(現行)                                             二證聽經功德(此意)                                             三明稱經悟入(聞記)                                             四指今昔因緣(以隨)                                    二舉遠緣(亦以) 續37頁 五除病流水引昔證今護持非謬二  初除病品二  初來意(廣答)     初明父(於像)   初解題二  二釋題(由醫)     二生子(善女)    初見人遇病(善女)   二釋文二  初通後品分文(通取)  三國人遇病(是時)  二思惟(作是)    初簡四大增損(即至)  二問飲食犯觸(云何)        二就二品釋義五    四其子請三     三正問四      三問治病醫方(云何)  四問病動時節(何時)    初緣本(佛告)  初分文(從像)  五父為說二  初分文釋經二    初分文(父醫)    二遠緣二    二釋義六          二銷文所出(此中)  二隨釋四    三近緣(在下流水品)        初答四大增損二  初佛敘父答(時父)    四結緣                    二正答時節(三月)五   初依俗法(時節)  初依俗法(若二)    五會緣(即結會古今)         初釋時節二             二依佛法(若依)  二依佛法(若依)                    二釋二二說三                    三復依俗法(又云)                    三釋三三攝二  初正釋二    初依俗法二    初以益為本(三三)                           二釋妨(問四)  二依佛法(依佛)  二約五行說(又云)                    四隨時消息二  初依俗法(隨是)                           二依佛法(若依)                    五代謝增損二  初通內外釋(代謝)  初問(問四)  初約破常答(解此)                           二佛法料簡二    二答二    二約坐夏答(二者)                   二答犯觸(有善)二   初正明犯觸(從有)                            二略明六大(六大)  初未病藥防(有風)                   三答病起時節(多風)  初分文(從有)   二正以藥治(飽食)                   四答治病方法二    二隨釋三     三病退藥補(風病)                  六知巳徧治二 見次頁                  六知巳徧治二  初分文事釋二  初分文(從善)  初病輕聞差(善女)                                二釋義二    二病重藥除(善女)                         二觀心釋三   初觀之藥病(觀心)          初約五根對時(眼是)                                二行之根性(宜聞)          二明五欲致病(妙好)                                三對病用藥二  初明四分起相四    三明三受犯觸(犯觸)                                       二明四觀治相(慈心)  四明四分病因(慢時)  二流水品二  初兼除病釋名二  初引文標二名(文云)  初釋二義二  初別釋二義二    初釋與水二  初列二水(與水)   初品題二   初釋流水二   二接經釋二義二          二雙成二義(請父)        二釋二水(世安)         二釋長者子(長者)          二單示題二  初問(既有)     二釋流水二  初列二水(流水)        二取授記出意(此又)                二答(文中)           二釋二水(流除)   二經文三  初明第三結緣近由二  初分文(近由)  初弄引二    初行恩布德(佛告)                  二釋義二    二正近由三   二國人稱美(尊重)      初取樹枝覆日(善女)                   初明眷屬(善女)         初因流水興悲(時此)   二知水源決絕(作陰)                   二見魚之緣(時此)  初明因緣二  二緣樹神示數(時有)   三就大王借象(時長)                   三正救魚(私開)二   二與水食二  初與水四        四明負水濟魚(是時)                                  二施食二  初察魚飢惱(時長)                                       二取食施與(善女)        二明第四結緣二  初分文(從未)  初發誓願(未來)                二釋義四    二思惟說(復更)  初魚報生天(善女)   初事(報恩)                       三正說法(作如)  二酬恩下地(既生)二   二理(理者)                       四生天報恩四   三王見光瑞(時閻)                               四據教定答(長者)        三明第五結會古今(爾時) 續37頁 六捨身品引昔捐軀誡今師弟二  初品題二  初問捨多超少(捨義)       初地塔涌(爾時世)   二大眾生疑(爾時大)       二答從要立題(此從)       三佛起禮(爾時世)   四樹神問禮(爾時道)  二經文二  初分文(文為)          五佛答禮(佛言)    六命阿難取(爾時佛)       二釋義四            七阿難述骨(爾時阿)  八命示大眾(佛告)   初問(爾時)  初分科(佛答)  初敘緣起十  九奉命取示(佛告)   十勸眾禮(爾時)   二答二    二釋義二    二正明捨身二                  初分文(從過)  初長行四  初明本眷屬二  初分科(就本)                 二釋義二                二釋義五  初正明眷屬(阿難)  二遊行(是三)                                         三各述相(第一)   四見產虎(時諸)                                         五各陳觀見(第一)                             二捨身方便二  初分科(從作)  初述觀解(爾時)                                    二釋義二    二起誓願(是時)                             三正捨身二   初科(正捨)   初捨身(是時)                                    二釋二     二感天地(是時)                             四捨後悲戀二  初科(捨身)   初二兄愁惱(爾時)                                    二釋二     二父母愁苦(爾時)                        二偈頌二 見次頁   三大眾所益(說是)   四結問意(樹神) 續49頁 二偈頌二  初分文(偈九)  二釋義三    初通名昔行(我於)  初分文(我念)  初頌上本眷屬(我念)         二別頌長行二    二釋義五    二頌捨身方便(時勝)                         三頌正捨身(即上)                         四頌眷屬愁苦(是時)                         五頌父母愁苦(私開)二                   初頌見相時愁憂二  初王妃憂惱二  初見相(是時)                                   二述相六  初正述惡相(於是)  二述己迷悶(是時)                                        三王臣憂惱(王聞)  四國人驚愕(爾時)                                        五王妃敘德(爾時)  六驗相失子(我所)                            二大王求覓二  初慰諭其妃(爾時)                                   二求覓其子(大王)                   二頌知終後悲苦三  初使者迴白二  初前使慰王(先所)                                   二後使告實(須臾)                            二大王悶絕(是時)  初臣述失志(復有)                            三王迎二子三    二王並思惟(是時)                                     三迎子慰母(爾時)         三結會二  初科(從佛)              二釋三  初結會人(佛告)                  二結會塔(爾時)                  三結會誓願(是時) 續37頁 七讚佛品能宣所宣利益深重二  初品題二  初明讚之能所二  初大師約因人讚果釋(此品)               二章安約因果互讚釋(章安)       二明品之次第二  初明諸品所歸(次第)               二示今文讚意(如是)  二經文二  初標科(此文)  初經家敘(爾時)    初讚能說教主(自行)三         初讚金色光一大相(如來)       二釋義二    二正說偈二       初讚大小相海二   初讚相好三     二讚身清潔等小三相(身淨)   初分文別釋二  初分文(二正)  初諸菩薩讚三   二智斷功德(智慧)  二讚尊特(清淨)   三重讚梵音一大相(其音)          二釋義三     初寄言讚三   三總結尊特(世尊)   初敘說教因由(為諸)  初讚經宗體(如來)                        二讚所說教法(化他)二   二讚所說教法二    二讚經力用三                                    初讚懺品滅惡(能令)                                    二讚讚品生善(能與)  初能導空法妙(能演)                        三結讚人法(如來)     三讚空品雙導二    二滅惡生善深(能入)                  二絕言讚三     初絕言讚(如是)  初別讚二種光二  初讚色具光相(色淨)                           二絕心讚(諸天)          二明光具與拔(能滅)                  三讚已迴向(若我)  三指廣結(我今)  二總讚諸根相好(諸根)  初讚髮相(髮紺)                 二信相說二  初經家敘(爾時)      三又比讚一小相二    二具功德(清淨)                       二正說偈二        四復明相好功德二  初明嚴身克果之用(相好)                        初總讚相好功德(世尊)   初相好具功德二  二明攝生感讚之功(如來)                        二別讚大小相海五     二功德具光明(其光)                                   五又比讚眉毫相(眉白)                 三樹神說二 見次頁                 三樹神說二  初經家敘(爾時)     初就所覺顯明讚佛法身(甚深)  初約法(知有)                       二正說偈四       二就能覺智行讚佛報身三    二約喻(希有)                  初總讚(南無)  初廣讚佛說教主三  三就垂世形益讚佛應身(希有)  三總合(希有)                  二別讚二    二總讚所說教法(釋迦)   初就果佛讚所游定(善哉)                  三請佛出定二  初讚今所入定為請見由三  二明三昧能空行相(一切)                         二騰昔常願見正請出定四  三指凡愚不了請現(狂愚)                          初正敘昔願行請現(我常)  初慈悲能護迷暗(世尊)                          二約定具慈悲請現三    二聖凡未發性明(聲聞)                          三慜凡聖不知請現(一切)  三就佛行處請現(如來)                          四指巳信不疑請現(我今)                  四酬請起定二  初明經家敘起定(爾時)                         二明佛定起能讚(善哉)   二章安總釋二  初約義釋二  初約佛讚義二  初約定果讚因二    初正明讚因義二    初示義(私謂)                       二讚通三業(今文)   二示印成讚教(又是)  二引證(故文)                二約出定義二  初據起問(入問)    初明住法性定(答初)                       二答始末在定二    二彰法性圓融(若作)          二約觀釋二  初明事三業境(觀心)                二明理三觀成二  初明於事觀理(三觀)                        二明事得理成三  初明無觀俱失(三觀)                                二以衣物為例(例如)                                三得理俱成(觀心) 金光明經文句科終 金光明經文句記會本卷第一  北涼三藏法師   曇無讖 譯經 天台智者大師說文句 門人灌頂錄 四明沙門   知禮  述文句記 雙徑沙門明得 會句并記入於經文 吾先師昔居寶雲嘗講斯典。其徒繁會競錄所聞。而竊形卷軸。況筆寄他手反羈乎曠遠之旨。至於援證經論辭多舛謬。予每一臨文不能無慨。近因講次憶其所領大義撰成記文。仍採孤山索隱中俗書故實。用為裨助。庶覽者不以事相之關情。但思理觀之為益。時天聖五祀臘月三日記。  將釋此經文句大科分二。初釋題二。入文釋題二。初正標題目。 █文句  金光明經文句 金等四字即所釋也。文句二字是能釋也。所釋經題委在玄義。能釋文句者。文即經文。句謂章句亦句逗也。即以章句節其經文。令其詮旨各有分齊。故荊谿云。以由釋題大義委悉。故至經文但粗分章段。題云文句良由於此。然立此二字蓋謙辭耳。若觀釋經大義非少。又解諸經皆稱文句。乃是通稱。故以經題簡之令別。  二能說師號。 █文句  天台智者大師說。門人灌頂錄。 住處得名如常所辨。  二入文二。初定三分二。初的指所傳。 █文句  此四卷文。總有十八品。 異於真諦所譯七軸二十二品。故指四卷十八品也。世有足囑累為十九品者謬也。以諸譯本皆無此品故。  二正判三分二。初引諸師判二。初總舉不同。 █文句  舊來分割盈縮不同。 盈者進也。縮者退也。蓋言諸師分割三分進退不同也。  二正明所判三。初江北師。 █文句  江北諸師以初品為序。壽量下訖捨身為正。讚佛為流通。正文又三。壽量下是正說。四王下大誓護經。除病下大悲接物。 以四王等各於佛前發願擁護說聽之者。故云大誓護經。流水長者除病救魚。薩埵太子捨身飼虎等。為大悲接物。此師之意與下真諦新舊雖異大意是同。  二江南師。 █文句  江南諸師以初品為序。壽量下為正。四王下十三品為流通。 與今分節三分似同。但昧壽量半品屬序耳。  三真諦師二。初判文。 █文句  真諦三藏分新文二十二品。初品為序。壽量下至捨身十九品為正。後兩品為流通。 真諦三藏於梁世重譯此經。名金光明帝王經。更加四品。謂三身分別品。滅業障品。陀羅尼淨地品。依空滿願品。足讖本十八凡二十二品而出疏解釋。故云新文等也。  二明義。 █文句  真諦釋云。壽量明師果。懺歎兩品明弟子因。授記是弟子果。除病是師因。四王下正論力用。前師果弟因既為正。後師弟因果何得為流通邪。 仍斥江南以授記除病悉在流通。故云後師弟因果等也。合云師因弟果現文似倒。  二示今師意二。初約理破諸師二。初總斥人情。 █文句  今師謂。分文本是人情。人情咸謂。序未辨道。流通歇末不得論師弟因果。是義不然。 正斥真諦義兼江北。以此二師判師弟因果。並在正宗。意謂序分全未辨說修證之道。至流通分道味已歇微末而已。故總斥云是義不然。  二別示經意二。初立意二。初明三分互通。 █文句  夫三段者不可杜斷隔絕。序本序於正通。序則有三義。正本正於序通。正亦三義。通本通於正序。通亦三義。上中下語皆善故。 杜塞也。三分共成一經感應豈得義理互不相兼。如初序分敘述發起。若不闕於下之二分。何名正通之序。正是序中所發所述。復是流通所宣流布。不爾何名一經正說。流通一段。若捨序正為通何法。是故三分各具三義。上中下語即七善中時節善也。妙經云。初中後善。若其杜絕何名善耶。  二眾機徧益。 █文句  又眾生得道根性不定。何容序無滋味流通歇末邪。既不歇末說師弟因果亦應何妨。如序中說正亦應無妨。流通中有正意。彌是督勵宣行不乖經意。 經所被機益有遲速。不必皆在正宗悟入。故云根性不定。何容序分全無法味。通中法味歇滅微末耶。既其不然。於流通中說流水因及信相果。復何所妨。彌益也。督率也。勵勸也。  二引經。 █文句  又法華中明。阿私仙是師因。持品授弟子果記。諸師咸判是流通。此有其例。於義無妨。與奪由人不須苦執也。 師即釋迦也。達多品中明佛往劫以國王身事阿私仙求大乘法。故曰師因。持品授記波闍耶輸等成佛劫國即弟子果。古諸法師判法華經。自法師品後皆屬流通。而人共許。此與江南判今流通有師弟因果。其意齊也。故云於義無妨。然不可定執故云與奪由人。  二據義分今部二。初分經二。初定三分文。 █文句  今從如是我聞入壽量。訖天龍集信相菩薩室為序段。從爾時四佛下。訖空品正說段。從四王品下訖經流通段。 今分三分大同江南。但序盈半品。故引三師但破真諦。  二示三分義二。初正示。 █文句  序者。序將有利益。正者正當機辨道。流通者。流名下注通名不壅。欲使正法之水從今以注當。聖教筌蹄不壅於來世。 將者當也。正宗流通在序分後。今序當有二分之益。故云將有利益。正當機者當是對義。即正對機緣辨說常果懺讚之道也。筌魚笱也。蹄兔罝也。筌蹄喻言教。魚兔喻義理。欲使言教流至將來。正像末時常令群生取於義理。故云不壅於來世也。  二引經。 █文句  經曰。上中下語皆善。即此義也。  二釋難二。初立難。 █文句  疑者云。序分何得入正品中。 既稱序分。合齊序品。安得復入正宗壽量半品餘耶。  二釋通三。初引他部例。 █文句  眾經例爾。如維摩無序品。序在正說中。大品正說在序品中。涅槃序分入正品中。眾經皆然。不以為疑。何獨惑此。 淨名經以佛國因果以為正宗。既無序品。諸師乃將佛國半品而為序分。若大品般若序品中云。佛知眾會已集告舍利弗。菩薩欲以一切種智知一切法。當習行般若波羅蜜等。如此說者已是正宗。而文在序分。若涅槃經常壽為正。既無序品乃以壽命品中集眾為序。此約北本也。若南本者謝公治定。乃取壽命集眾之文。題為序品。此等三經或序入正。或正入序。諸師分解不以為疑。安得獨疑今判序分入壽量中耶。  二明此經意。 █文句  斯乃出經者意。為四佛斷疑孤然而起其文嶄絕。引序分安壽量中。 斯乃出自集經者節品之意。蓋以若將壽量品題。於天龍集信相室後安者。則令四佛斷疑之文孤然而起。故云嶄絕。嶄鋤銜切。嶄巖山貌。若文孤起則如山巖之險絕。不相連屬也。為此之故安壽量題於序段中也。  三約今意結。 █文句  今從義便不得齊品。分割也。 品雖屬正義當序分。豈順標題令義失耶。  二正釋經三分二。初序分二。初品題。 金光明經序品第一  句文分二。初釋序二。初標三義。 █文句  序有三義。一次緒。二敘述。三發起。 經之序分義合有三。諸部之中或秖一二蓋闕略也。今經與法華等諸大部中皆具此三。  二釋三義。 █文句  次緒者。居一部之初冠眾說之首。故言次緒。敘述者。敘於方將述於當益。故言敘述。發起者。發其信心起於教也。一段經文含此三義。故題為序品。 緒謂繭之緒也。凡繭之抽絲先抽其緒。緒盡方見其絲。今以五事在初如絲之緒也。冠去聲呼。敘方將述當益。蓋言敘述當時有正宗流通之益。故此序述下一十七品也。發謂開發物機之信也。起謂興起聖應之教也。此序即以現瑞駭動物情。令信心顒顒教必深益。  二釋品二。初舉梵翻名。 █文句  品者梵語稱為跋渠。此為品也。  二就名釋義二。初正釋。 █文句  品是類義。此中文句氣類相從。節之為跋渠。 此中文句俱在經也。以能詮教皆用四法。謂聲名句文。此有二種。佛世滅後。若約佛世八音四辯梵音聲相。此一是實。名句文身但是聲上屈曲建立。此三是假聲屬色法。名句文身屬第三聚不相應行。毘曇十四成論十七瑜伽二十四種。此則大小二宗所立有異。名句文者。唯識云。名詮自性句詮差別。文即是字為二所依。若約滅後諸聖結集。彼土貝葉此方黃卷。其中所載名句文者。皆依形顯色法建立也。今略舉此二具足應四。氣類相從者。如以四法同明發起等義。故節為序品。乃至同明讚佛之義。故節為讚品。今雖釋序而品義貫下。  二引例。 █文句  例如律中有篇聚。毘曇有犍度爾。 律論二藏文句氣類。咸有篇聚犍度之節段。猶經之品類。篇聚者。謂五篇六聚。一波羅夷。二僧殘。三波逸提。四提舍尼。五突吉羅。此謂五篇也。於僧殘之下加偷蘭遮。即名六聚。若於吉羅更開惡說。復為七聚。毘曇者。具云阿毘曇。此云無比法。即論藏也。犍度。此云法聚。亦以氣類相從之法。聚為一段也。如八犍度論。謂一業犍度明三業。二使犍度明百八煩惱。三智四定五根六大七見八雜。思之可見。  二經文二。初分三序。 █文句  從如是下是次緒。從是時如來下是敘述。從其室自然廣博嚴事下是發起。 此雖分三。至下消文。但束為通別二序。  二釋三序三。初次序二。初泛論名數二。初明數不同二。初正明數開合。 █文句  次緒之序舊云五事。地人開佛是為六事。 地人者弘地論師也。六事者。一所聞法體。二能持人。三聞持和合。四說教主。五依止處。六聞持伴。或七則離於我聞。或五則合於佛處。  二兼示眾是非。 █文句  此經天龍集信相室。不聞前序不聞後夢。亦得是同聞亦得是非也。同聞眾少不次第云云。 此經正談常壽之宗在信相室。故諸天龍及諸菩薩於此集聽。說意四佛不現。理合其眾退散。靈山說序夢中金鼓。時處既異故皆不聞。約聽常壽得是同聞。不預夢等故非同聞。以說此經時處不定。故同聞眾不如諸經安布次比也。若義淨新譯最勝王經。列同聞眾不異諸經。大師懸知梵本將至故注云云。  二立名多種二。初列釋異名。 █文句  此之五六。亦名印定序。三世諸佛經初皆安如是故。亦名通序。與諸經同亦為通名作本故。亦名經後序。結集者所置故。亦名經前序。遺囑令安故亦名破邪序。對破外道阿慪故。亦名證信序。令聞者不疑故。 凡有六名。皆上句標名。下句釋義。印定義者。以如是等文如世符印。見此冠首知是佛經。故大論云。非但我法如是。三世佛經初亦然。為通名作本者。金口所談皆安如是故通名經。經後序者。結集時在說經後故。經前序者。以佛遺囑令安經首故。大論云。佛將涅槃。阿難問佛。一切經首當作何語。佛答阿難。應云如是我聞一時佛在某方某國與某大眾。破邪序者。以一切外經皆以阿慪二字冠首。阿之言無。慪之言有。以其所計此二為本。顯於部內不出有無。故立如是對破邪執不如不是。證信序者。大論云。何以不直說般若而說住王舍城。答說時方人令人信故。  二結歸四悉。 █文句  天台師云。總此六說都是四悉檀意也。諸佛諸經同是世界悉檀也。經前經後為利來世是為人悉檀也。對破外道是對治悉檀也。信順無疑是第一義悉檀也。 天台師者。章安對彼舊解故稱智者為天台師。四悉檀者悉是華音以徧為義。檀是梵語此翻為施。諸佛聖人常以歡喜生善破惡入理四種之益。徧施眾生。斯是感應之通相也。此之次序金口令安即是應也。即被滅後一切機緣即是感也。而其一序有六名義其意如何。今以四種悉檀收之。則一一名義皆有所歸也。故初二二名是世界益施眾生也。三四二名屬於為人。第五破邪是對治法。第六信理屬第一義。此四既未判於深淺。即當四教各具四也。  二正釋經文二。初依經釋五義。二明闕同聞意。此依地論師六事分文故。若依五事現文唯四。就初為五。初法體。 如是  文二。初舊解二。初引諸師釋四。初舊解。 █文句  舊解。如名不異。是曰無非。阿難所傳文句似瀉水分鉼與佛一種。故不異稱如。文下之理允當無謬。故無非曰是。略而言之。文如理是。  二肇師。 █文句  肇師云。如是者信順之辭也。信則所聞之理會。順則師資之道成。  三真諦。 █文句  真諦三藏云。如是者決定也。數決定理決定。佛說此經有若干文句。若多成增謗。若少成減謗。阿難傳之如瀉水不多不少。故數決定。佛說無相之理不有不無。若有墮增若無墮減。阿難傳之無增無減。故理決定。  四龍樹。 █文句  龍樹解。如是者信順之辭也。信者言是事如是。不信者言是事不如是。 其四文義皆悉可見。至判四悉方定深淺。  二以四悉判。 █文句  此之四解各據一悉檀意。舊解語總不顯文詮何等理為如。何等理為文所詮為是。既不顯了。只是世界悉檀意。肇師據信順是為人。三藏文理決定為對治。龍樹信順如是為第一義云云。 今明聖法若多若少若總若別。無非感應。感應不出四種悉檀。前判次序六種名義。是總是多。今判六事一一感應。是別是少。故如是二字諸師異釋。今天台師用四悉檀而會釋之。各得如來感應一意。豈同世諍是一非諸。舊解二字雖對文理。不分大小其語通總。又無生善三益之相。但得授受不謬之益。故屬世界也。肇師雖有會理之言亦不簡真俗。但生信順資稟之善故屬為人。真諦文理亦未分別。而論決定離增減惡故成對治。龍樹信順雖同肇師。而言信者言是事如是。此則能彰三諦之義。是事即俗諦。如即真諦。是即中諦。此於一句巧示三諦當第一義也。注云云者令如向辨。  二今釋二。初約教。二觀心。此之二釋即教觀二意雙美而談。迥出諸宗功由此也。初文分二。初通。 █文句  今作通別二釋。佛如法相而說。阿難如聞相而傳。故言如也。佛如法相而解。阿難如海量而受。故言是也云云。 約說約傳明如。約解約受明是。此既通釋。貫下別釋必該四教。故知法相是四所詮。佛是宣說四教之主。阿難是四聞持之人。當分而言四皆海量。  二別釋三。初迭明破立四。即是四教一一破前不如不是。方立本教如是之義。初破邪立正。破外道邪顯三藏正二。初破邪。 █文句  別釋者。外曰阿慪稱吉。文乖其理故非如。理異其文故非是。不可見阿慪在初而中後皆吉也。 阿慪稱吉者。百論明外道問內弟子云。佛說何法。答云。略說二種惡止善行。外曰。汝經有過初說惡故是不吉。我師經法初說吉故。如廣主經等初皆言吉。以初吉故中後亦吉。故曰阿慪稱吉也。文乖等者。以正破邪不如不是。經初標吉而部內所詮唯是邪見。此文乖理非如也。邪見即不吉豈稱阿慪。此理異文非是也。故百論破云。是吉是不吉此是邪見氣也。  二立正。 █文句  文如其理故言如。理如其文故言是。 三藏教中文理相稱。以無常生滅之談稱無常生滅之理曰如。此理稱文曰是。  二破異立同二。初破異。 █文句  今謂。三藏經初云如是。二諦各異故非如。理淺故非是。 欲彰衍理先斥藏非。實有之俗而為能詮。不即真諦故非如也。所詮之真不含中理淺故非是。  二明同。 █文句  摩訶衍二諦相即故言如。理深故言是。 通談幻有當體即空不異名如。即空之真能含中道。不同三藏析空定淺故理名是。通教必通別圓二教。故文標云摩訶衍也。  三破淺明深二。初破淺。 █文句  今謂三人同聞而各解故非如。證入優劣故非是。 欲明別理先斥通非。通教三乘同聞即空。而鈍菩薩同二乘解。利根聞空不但空有兼能空空。既此各解望別非如。空中兩證證空尤劣比中非是。  二明深。 █文句  唯菩薩所聞者為如。菩薩所到者為是。 別教不通二乘修學。雖復廣攝微塵之眾。唯菩薩根皆聞佛性次第修入。既無異解故得稱如。無不證中故稱為是。  四破離立中二。初破離。 █文句  今謂。離邊明中之文則非如。出二諦之外有中道則非是。 欲明圓理先斥別非。別雖談中中唯佛果。雖復變造九界因果九非性具。須緣中道次第斷盡方成佛界。佛與九異故不名如。初觀出俗次觀出真。至第三觀雙出二諦方證中道。中不即邊故非是義。  二明中。 █文句  文字性離即是於如故言如。一切法即佛法名之為是。 能詮文字性本忘離。與理不異故稱為如。唯空唯有唯色唯心。一一皆中無非佛法故名為是。文如理是義究竟成。  二結成四教。 █文句  初破邪明正即三藏經如是。次破異明同即通教經如是。次破淺明深即別教經如是。次破離明中即圓教經如是。 問前釋四教通真含中得名理深。今結四教別教乃云破淺明深。豈可通教真中俱淺。答通理雖深。為攝二乘及鈍菩薩故兼淺理。今結別教獨菩薩法唯談深理。故以唯深破於兼淺。與前列釋義不相違。  三示部具四。 █文句  此經既是方等。通被根性不同。作種種說無咎。  二觀心。 █文句  觀心解者。觀與境冥故為如。境即正觀故為是。經言。如此觀者即是正觀。若他觀者名為邪觀。即其義也。 以圓三觀觀於陰等。修惡之心即是性惡。名惡法界無法不收。體是三德復名三諦。稱諦而照觀境不異故名為如。境即正觀者。境是本覺起為始覺。雖分新舊覺體不殊。故得名為境即正觀是義方成。若不爾者境照境等四句豈立。經言等者。若觀頑境偏小忘心假立真如等皆名邪觀。今茲正觀雖非約行。行人若欲攝事成理即聞而修。必須於所觀心簡於十境。陰境常有餘九待業。於能觀觀須識十乘。上根修一。中根至七。下根具十。若自未解摩訶止觀。當依師友一一咨詢。明識藥病方可修之。勿謂一句修行即足。下去觀解準此應知。  二聞持。 我聞。  文二。初舊解三。初舊師。 █文句  我聞者。舊云。阿難不師心。親承佛旨故曰我聞。 外人我見故多師心。阿難師佛故唱我聞。  二真諦。 █文句  真諦曰。我是器義。一散心名覆器。無聞慧故。二忘心名漏器。雖得而失。無思慧故。三倒心名穢器。非而謂是。無修慧故。阿難無三過。唯是善好器。親承有在故言我聞。 我能受持佛所說法故是器義。簡三非器顯成三慧。雖未分於四教慧別。然釋我聞尤過舊解。  三釋論。 █文句  釋論云。耳根不壞聲在可聞處。作心諦聽。因緣和合故稱聞。阿難與聽眾述佛遺旨。親承不謬故言我聞。 彼明耳識從四緣生。一空二根三境四作意。今云不壞是根。可聞處是境。諦聽是作意。唯闕空緣。下云因緣和合義可兼之。即四緣和合方發耳識。不言耳聞稱我聞者。我是耳主故。新云耳識九緣生。備於唯識也。  二今釋二。初約教釋二。初我聞各釋二。初明四我。 █文句  師釋我有四義。謂我我。我無我。無我我。我無我而不二真我。義配四根性人云云。 此我我等例於大經生生等四句而立。然我是假名攬陰而有。陰法既有生生等四。我隨實法豈不然乎。如釋生生云大生生小生。此乃生滅生於生滅。攬生滅法成生滅我。故例生生成於我我。雖是空觀而非體空。是故三藏當於初句。又復應知假實生滅眾生本爾而不覺知。今稟此教稱本而觀。豈唯此教。下三皆爾。通教實法生即不生。故陰中我即無我也。故屬次句。別人知陰不生而生。是故觀於無我而我。蓋由此教元知真我。見慢盛故。初觀無我次破無我。建立於我後入真我。是故此教當第三句。圓人即達現前假實不生不生。攬常住陰而成真我。我既即中二諦皆趣。故云我無我而不二真我義。是故此教當第四句。教本被機故四我義配四根性。令後說者如上分別故注云云。  二明四聞。 █文句  聞亦四義。謂聞聞。聞不聞。不聞聞。不聞不聞。配四教法人云云。 我是聞主聞是我用。主是假人用是實法。然若解主義則聞義自顯。但主是總論緣起。聞乃別從說聽不無少異。從聞因緣而有餘聞故曰聞聞。既從緣生終歸壞滅。此聞生滅也。聞無四性當處無聞故曰聞不聞。此聞無生也。真雖不聞俗中有聞故曰不聞聞。此聞無量也。二諦即中故云不聞。中亦叵得復云不聞。四十九年不說一字。何有中邊而可聞耶。此聞無作也。注意同前。  二我聞共釋三。初聞者四能。 █文句  有四種阿難。謂歡喜阿難。賢阿難。典藏阿難。海阿難。為四種緣立四種名。 三藏教中阿難一身而有四德故受四名。典藏出阿含。餘三出正法念。今演小名對於四教義與名合。阿難梵語歡喜華言。佛成道夜生舉國歡喜。因以為名。從緣立名符生滅法。傳持三藏宜用此名。通教所說體事即理。異凡俗見宜用賢名。別教正談塵沙佛法。多所主領宜典藏名。圓教始終詮法界理。既深且廣宜用海名。  二能承四佛四。初三藏。 █文句  歡喜阿難是我我用聞聞。親承丈六身佛持三藏法。故言我我聞聞。 此教析法空不含中。故見佛身唯是丈六。  二通教。 █文句  賢阿難是我無我用聞不聞。親承丈六尊特合身佛持通法。故言我無我聞不聞。 觀既體法顯二種空謂但不但。鈍根菩薩同二乘人唯見但空。無中實故非色心本。故佛元由誓扶殘習。幻出身智終歸灰滅。色有分齊故云丈六。若利菩薩受別圓接。解不但空。空是本覺中實之體。是妙色心佛位證得。所有身智稱體無邊。故名尊特。尊崇奇特。亦名報身。秖一佛身由利鈍機見二種狀。故云合身。通教佛身須作此辨。應了鈍根見佛縱高十里乃至百億。以依但空亦非尊特。有分齊故。若利人見丈六八尺。既依中道亦無分齊。是故下文金龍尊王偈讚三十二相。文句解云正歎尊特。  三別教。 █文句  典藏阿難是無我我用不聞聞。親承尊特身佛持別法。故言無我我不聞聞。 此教初心便聞但中。中雖不具九界依正。非無佛界妙色妙心。是故見佛唯無分齊尊特身也。此教始終不共二乘及住空菩薩修證故也。  四圓教。 █文句  海阿難是我無我而不二用不聞不聞。親承法身佛持圓法。故言我無我而不二用不聞不聞。 此教所說世間相常。故一切法無非中道。雖與別人同見尊特。彼兼別修此皆性具。故龍女云。微妙淨法身具相三十二。欲彰全性是故從勝特名法身。故此教人觀性德苦樂而興與拔。以即理毒害為所消伏。修德三因名性德行。報應二身即名法身。蓋欲以性而泯於修。苦則即拔無拔。毒則即消無消。行乃即修無修。佛乃即證無證。阿難傳此無作四諦即說無說。是故親承法身佛也。  三部有四機。 █文句  此經通三乘說聽一音各解。故須分別云云。 問上明四教今那但云三乘說聽。答以三乘中聲聞緣覺須論藏通。若明菩薩須該四教。三乘總論四教別辨。聽既三乘說必四佛。既一音各解亦一身異見。前明合身其意在此。  二約觀心解。 █文句  觀解者。若作攀上厭下觀。是為我我聞聞。若作析體兩種從假入空觀。皆是我無我聞不聞。若作從空出假觀。是無我我不聞聞。若作中道觀。是真我不聞不聞。 以上我聞各四句義。就於行者心觀辨之。攀上等者。是有漏禪六行觀也。攀上淨妙離厭下苦麤障。約於九地迭論上下。我我聞聞是三藏中生滅俗境。前約三乘知解生滅觀之入理。今就凡夫不知而修但成世禪。既是俗境知與不知法本生滅。故當生生句。今宗解之或從所化機。或約能觀觀。析體二觀俗異真同。前約俗異故將析法別對初句。今就真同故以析體共對次句。後之二觀不殊前對。又前約教我聞四句可對四人。今論修觀須就一人一念而照。故釋籤一心三觀於一念心見四四諦。尚具四趣豈闕世禪。故說必次第約人辨相故。修無前後唯成圓觀故。  三和合。 一時  文二。初舊解二。初肇師。 █文句  一時者。肇師云。法王啟運嘉會之時也。 啟開也。運謂時運嘉善也。會合也。即是機應善合之時也。  二真諦二。初敘彼立義。 █文句  三藏云。高時下時皆是若過若不及。不堪聞法。唯有平時即是一時也。 此解同肇以合釋一。而但就機論不高下合應之心也。若諸眾生心不高下。中平之時。即是與佛合一時也。故云平時即是一時。  二章安釋成。 █文句  私謂。高時慢心不行。下時耽荒五欲。不耽不慢是平時也。 言私謂者。大師滅後頂師記錄此文句時自加此釋。事非公灼故言私也。蓋慮後人不解真諦高下之義。故為釋出。高謂慢心自恃陵他不能奉行佛之道法。故云慢心不行。下謂耽戀五欲荒迷不捨何能受道。此之二心最為道障。欲令今人不耽不慢修於平時即感聖也。  二今釋二。初約教二。初約因緣總釋。 █文句  師釋。眾生感法。佛慈赴教。機應之時也。 感應因緣合一之時也。不明感應與誰論一。未分三諦淺深之別。故當總釋。  二約諦智別釋二。初釋時。 █文句  亦是發真見諦之時也。亦是法眼明朗照世之時也。亦是佛眼照中之時也云云。 問諦智但在機感應該生佛。雙隻既不同如何論總別。答智即是機諦即是應。智諦合時名感應一。何者。佛以三諦而為其體。不以此體應於眾生。眾生無由智合於諦。如須菩提石室觀空。釋迦歎言得見我身。豈唯諦理諸善亦然。如云若持五戒釋迦如來在汝家中。故知佛以三諦諸善而為體相。眾生修善見諦理時。即是感應合一時也。今明三諦即攝四教。如常所辨。  二釋一。 █文句  而言一者。若前思後覺斯二非一。思覺妄斷豁悟之時。故言一時也。 即前諦智合一之相也。先簡不合。謂前思後知此乃覺觀虛妄之心。若智發者思覺俱寂豁爾開悟。方與諦一故言一時。四教諦智一相皆然。  二觀解。 █文句  觀解者。從假入空與真一時。從空入假與機一時。中道正觀與法性一時云云。 前約教解是佛會開悟。今約觀心是滅後造修。前分四教今在一心。文同意異。  四教主。 佛  文二。初舊解二。初真諦。 █文句  佛者。真諦云。佛有三義。一切智異外道。慈悲異二乘。平等異小菩薩。餘人無此。 未破無明名小菩薩。若證法身分顯三義故不破異。二乘異外故但一義。菩薩雙異外道二乘。故得二義而未平等。佛盡能異是故三義具足究竟。  二釋論。 █文句  釋論明佛是第九號。佛名為覺。覺世間出世間常無常數非數等。朗然大悟故名為佛。 世尊當十故佛第九。此就合說。若調御丈夫開為二號則佛當第十。十號具足名世間尊。此是能覺。其所覺者。即世間等三雙法也。初雙約凡聖。世則六凡法。出世則四聖法。次雙約小大。無常則凡小法。常則大乘法。後雙約思議不思議。六凡三教是數皆可思議法。唯圓非數是不可思議法。此等法門於一心中朗然頓覺。故名為佛。  二今釋二。初約教。 █文句  天台師云。佛者。依一切智有丈六佛。依道種智有丈六尊特佛。依一切種智有法身佛。三佛不得一異。非一異而一異爾。 佛既翻覺。而有三身即是三種覺智所成。若一切智成於三藏丈六佛。依道種智有二佛者。此智論於界內外故。界內道種成於通教但空丈六。以鈍菩薩為空出假故。界外道種成於通別但中尊特。以二菩薩為中出假故。一切種智成於圓教及通別教諸法趣中法身佛也。雖被四機秖是三佛。此之三佛不可定一無差即差故。不可定異差即無差故。須忘一異是祕密藏故。而論一異跨節當分故。  二約觀。 █文句  觀解者。空觀覺知諸法一相。假觀覺知諸法種種相。中觀覺知諸法無一異相亦一異相云云。 三觀所覺皆云諸法者。一一覺於三諦也。故空覺三諦差別情忘名第一義空。故曰一相。假覺三諦皆能立法名如來藏。故曰種種相。中覺三諦遮照同時名第一義理。故曰無一異相亦一異相。前約教釋故以三智別示三身攝於四教。今既約觀須唯在圓。圓觀若成四教三身。不求自獲。塵去鑑淨像現隨形。令此分別故注云云。  五住處。 住王舍大城耆闍崛山。  文二。初雙標。 █文句  住者。佛是能住。王舍城是所住處。 佛能住人也。城山所住處也。人必有法以為能住。如世惡人必以惡法住於家舍。善人善法住舍亦然。今云佛住王城耆山。豈得不以首楞嚴定為能住法耶。故普賢觀云。釋迦牟尼名毘盧遮那。此佛住處名常寂光。牟尼是人寂光是法。此之人法自可分於能住所住。若望山城俱為能住。山望寂光為所住處。處隨法轉。其猶還丹點鐵成金。故摩竭提阿蘭若處名寂滅場。今之城山豈其不爾。故知不辨能住心法。但云色身住於土石。則大小心境之談便成無用。是以雙標能住所住其有旨乎。  二雙釋二。初明能生法二。初舊解二。初真諦。 █文句  真諦明住法有八。一住大千界內。二住依止處。王城也。三住五分法身。壽命現在也。四住威儀利物。五天住住禪定。六梵住住四等慈悲。七聖住住三三昧。八大處住住第一義也。 此師釋住不但色質住於城山。故明八種能住之法。一住大千顯能住化廣。二住依止顯今能住。三住五分顯於能住無漏五陰。五分者。謂戒定慧解脫解脫知見。謂無學道共戒滅盡定無生慧有餘解脫照解脫智眼名為知見。謂自知是初果乃至四果也。是則前三并在於果方名法身。言壽命現在者。以入無餘則五分滅故。灰身則戒定有餘解脫滅滅智則慧乃知見滅。故壽命現在五分得住。四住威儀行住坐臥皆有法則故能利物。五天住住禪定者。禪則四禪。定謂四空。是色無色二界天法故。六梵住住四等。眾生無量我心常等故。四禪加修慈悲喜捨生梵王天。故云梵住。文無喜捨略也。七聖住住三三昧謂空無相無願。此三聖人所修故云聖住。八大處住即常寂光言慮已絕。故云第一義也。此之八義皆是如來能住法也。  二釋論。 █文句  釋論四住攝八也。天住梵住攝其天住定住。聖住攝其五分命住。佛住攝其大處住。又有跡住王舍城。攝其界內依止威儀三住。 大品云。佛住王舍城。龍樹約四義釋能住法。謂天梵聖佛也。真諦八法不出此四。是故大師以四攝之。論中天梵與真諦師天梵二住名義全同。而言定者四等定也。此則以二攝於二也。聖住與真諦聖住名義全同。而更攝得五分壽命。此則以一攝二也。佛住與真諦大處住名異義同。以一攝一。此則論四已攝彼五也。而論復云。於四住法中住聖住佛住法憐憫眾生故。王舍城住今云跡住也。此義復攝真諦三住。以王城是依止處故。王城在大千界內故。四威儀不離王城故。問佛能住法是首楞嚴。論何須說聖梵天三。答如來自行實在楞嚴。為利他故住餘三法。心若不住梵天等法口豈能說四禪四等。是故妙樂明論四住云。從廣之狹將勝攝劣故。天攝機寬佛攝最狹中二迭論。故云從廣之狹。佛住既勝無善不攝。故聖等三是凡小善明所說爾。  二今釋二。初教。 █文句  天台師云。丈六身佛住真諦也。丈六尊特合身佛。雙住真中也。尊特身佛雙住俗中也。法身佛住中道也。 論明四住其義猶總。是故今家明四教佛住於三諦。復論兼獨住法明矣。三藏所詮析法觀拙。故成佛唯丈六身。但住真諦。通教所詮體法觀巧能證二空。故所成佛隨利鈍機一身兩見。丈六住真尊特住中。別教詮中修次第觀。故所成佛唯一尊特。以須別修緣了莊嚴。故使此佛雙住俗中。圓教詮中中具諸法。因中萬行不修而修。果上萬德成無所成。故即報應名為法身。唯住中道。前三教佛豈離法身。今就當分明四差別。是故四佛各以住法住於城山。  二觀。 █文句  觀解。空觀住真。假觀住俗。第一義觀住中。 於一心中圓修三觀住於三諦。以此住法住所居處。若念念不休即觀行佛行住坐臥。經云。此處皆應起塔。即此意也。  二明所住處二。初城二。初因緣釋。 █文句  王舍城者。釋論大出因緣。初立五山中七燒七造。王來居此。故言王舍。又云。他舍被燒王舍不燒。後悉排云是王舍。即得免燒。自是已來呼為王舍。 此文雖略意亦可見。若欲備知當尋彼論。  二觀行釋。 █文句  觀解。五陰為舍心王居之。故言王舍。 上諸觀解皆是附法。以如是等不借事義表觀法故。此之城山是託事觀也。如今王舍借覆蓋義表於五陰。託自在義表善惡王。故妙樂云。以善惡王對無記舍。應知無記徧該八識。若善惡王唯第六識。以此第六通三性故。謂善性惡性無記性也。此無記性同餘四陰為所觀境。取善惡性為能觀觀。初心修觀莫不用此第六心也。以由此心能起欣厭。分別名義作善惡因故。所言善者。對惡得名非究竟善。以此王數本由見愛熏習所成。圓名字人全未能伏。縱起善念不離見愛。故十境心皆名魔障。不思議觀方曰善淨。若直以此心觀實相理。如用藕絲懸須彌也。徒增分別絕念無由。若體此心是性惡者。性惡融通無法不趣。自然攝得七八九識同為妙觀。故得名為境即是觀。能所既泯思議乃忘。圓妙之觀初心可修。故妙樂云。忽都未聞性惡之名。安能信有性德之行。須聞性惡者。以知性惡故則修惡本虛。三觀十乘無惑可破無理可顯。修德功寂是無作行。故以性德召此行也。此意若昧徒說心王為能觀觀。終非圓觀。豈前三教非善惡王為能觀耶。又須了知非獨城山以陰為境。諸事法觀皆須觀陰。故妙樂云。又諸觀境不出五陰。今此山等約陰便故。以諸文中直云境智。記文既云諸觀之境不出五陰。則知託事附法無不觀陰。言此山等約陰便者。蓋此山城表陰義便。故明言陰。諸文不便故直云境智。雖為不便不言五陰。而所觀境無不是陰。故上句云不出五陰。直云境智。即諸文云。觀一念心即空假中也。雖不云陰且一念心非陰是何。有人據此執諸觀境不觀陰者。違文背義過莫大焉。又僻執云。唯止觀中從行觀法得簡陰境。諸事法觀不得簡陰。斯是胸情自立規矩。諸文觀法既不出陰。簡有何妨。況妙樂中觀陰。須明方便正修簡境及心。簡境豈非去尺就寸。簡心豈非去其思議取不思議耶。安得固違執不簡陰。此人又執諸文託事附法觀心不可修習。唯止觀約行觀法方可修之。乃引義例諭邪師文為據。彼文云。十二部觀寄事立名。雖有三觀之名十境十乘不列。一部名下唯施一句。豈此一句能伸觀門。今人謂事法觀心便可修習。不假止觀者。豈不全同往代邪師耶。今評義例驗此人說。全昧荊谿破立意也。何者。義例諭疑本為邪師錯。謂止觀十境十乘是漸圓觀。唯頂法師十二部經觀心之文為頓頓觀。修之即得。是故荊谿如上諭之。其意但是破彼邪師。將頂法師十二部下觀心一句。具足伸於頓頓觀門也。邪師既以止觀十境十乘。自是漸圓。終不肯用入十二部事觀中修。豈得同於正解之師。講至城山等觀之時。學者欲修即敘止觀方便正修揀境等文。成其法行。若然。豈是十境十乘一向不列耶。豈是獨將一句伸觀門耶。又何嘗云事法觀心不假止觀便可修習。又不云城山等觀是頓頓法。那斥全同往代邪師耶。又法華玄義示諸文觀心令即聞即修。釋籤云。隨聞一句攝事成理。不待觀境方名修觀。先祖垂範昭然可鑑。如何固執事法觀門不可修習。此人又全不許傳法之師敘於私記教人修觀。須自深諳止觀法門方可修於諸文觀心。若其然者。修觀行人則全不藉教授知識五緣之中。善知識緣全無用也。四緣寧闕善知識緣最不可捨。故大師云。自能決了可得獨行。妨難未諳不宜捨也。經云。隨順善師學得見河沙佛。又備諳止觀十乘等法是大法師。是大禪師。豈諸文中事法觀心皆須此人方得修耶。作此謬說障傳法者宣示觀門。障初心人依師進行所損彌大。學者知之。  二山二。初因緣釋。 █文句  耆闍崛山者。釋論翻鷲頭。真諦云。曲鳥山在王舍城東南。毘富羅山在西南。仙人山在西北。黑土山在東北。白土山在中央。中央三由旬平正即王城也。 山峰之勢似鷲之頭。或云靈鷲。此鳥有靈知人死時故。又多仙靈隱其中故。說文云。鷲黑色多子。  二觀行釋。 █文句  觀心山者。靈即神智是般若也。鷲即萬德是解脫也。山即不動是法身也。常為心王所觀。即是觀之住處也。令一切心數同入其中也。 若妙經疏先以三字對於五陰。次觀三字而為三德。達陰即理也。今此文略直以三字表示三德。雖不云陰義當體陰而為三德。須知陰是見思報法。此乃修惡即是性惡而為三德。其善惡王若非性具。何能常住祕藏之處。心數塵勞若非性惡。何由能得同入其中。  二明闕同聞意二。初正釋。 █文句  此經闕同聞眾者。謂時有五。處有四。耆山眾不聞信相室說。信相室眾不聞夢中說。夢中眾不聞夢覺已說。眾非一座故不列同聞。 時五處四者。一耆山說序時。二室內說壽量時。三夢中見金鼓時。四夢覺詣耆山說時。五列眾至金寶蓋山王佛國讚釋迦時。故時有五也。以說序說夢俱在耆山故處但四。  二釋疑。 █文句  若爾阿難不應稱我聞。然雖不聞佛更為說。又其得佛覺三昧能自通達。得稱我聞也。 問意者。四佛說壽在信相室。阿難在靈鷲何稱我聞。然雖下答也。報恩經中眾令阿難為佛侍者。阿難從佛而求四願。一不受故衣。二不受別請。三不同諸比丘須見即見。四所未聞經重為我說。佛皆許之。又其得佛覺三昧者。佛加覺力如佛故名佛覺。能自通達者不待重說也。然阿難佛成道夜生。年二十五方為侍者。已前之經准向兩義尚稱我聞。況近在信相室中耶。  二敘述序。亦名別序二。初列二名。 █文句  從是時如來下是敘述序。敘下十七品故。亦名別序。簡異餘經亦為別名作本故言別也。 雖是異名亦有長短。述齊序品別盡初分。以有別序異於眾經。故立別名名金光明。故知此序是別名本。  二釋二序二。初泛示二序文相二。初別相二。初明七別二。初未七經文。 █文句  別義為七。一從是時如來下一行半是入定別。二從是金光明下訖二十七行偈是敘述別。三從壽量品下是懷疑別。四從大士如是下是瑞應別。五從信相見佛下是騰疑念別。六從四佛告下是止疑別。七從欲色界天下是集眾別。  二明七次第。 █文句  生起者。佛常在定。而群機扣佛佛欲應之。故示軌儀。如來常寂猶尚樂定。入游法性出敘經王。信相聞深法。疑法既是常人壽那短。是故懷疑。菩薩福力疑能感應。應故四佛現。佛現即騰疑。騰疑故佛即止疑。當雨法雨故大眾雲集。七事異他經故言別也。已說七別竟。 初入定者。大覺頓圓照而常寂。今之入定蓋示軌儀令人樂定。次敘述者。既入妙定見法尊貴。即於此定敘述經王。言出敘者。實未示於出定之相。蓋寂不妨照故云出耳。佛不出定即說此經。意本彰於寂中有照也。次懷疑者。既敘常法是佛所證。信相乃疑能證人壽那不稱法。瑞應等次文顯可知。  二明三別。 █文句  或時作三別。一從是時下名敘述序。二從壽量品下名現瑞序。三從時四如來下是眾集序云云。 大師有時作此分別。章安兼錄與前七別開合異耳。  二述相二。初正示敘述。 █文句  言敘述序者。敘後十七品。初五行敘壽量品為三。初兩行敘果德。次一行敘懷疑。次兩行敘斷疑。細作可尋。次一行半敘懺悔品破惡生善之意云云。次一行半敘讚歎品生善破惡云云。次六行敘空品破惡中破三障惡云云。從護世四王下是敘其品可解。大辯者是敘其品。尼連鬼母是敘功德天品。同是女天故。地神是敘其品。大梵三十三天是敘散脂品。散脂是將梵釋是主。敘主即得臣將也。緊那羅等是其領。敘其領得其管也。我今所說諸佛祕密者。是敘正論善集兩品。說世祕密可以治國。出世祕密可以詣道。故知敘兩品也。若得聞經去是敘鬼神品。鬼神品中純明聽法功德為八部所護云云。著淨衣服下兩行敘授記品三大士十千天淨心殷重淨若虛空。故獲授記也。若得聽聞下敘除病流水等品。聞名服藥悉得病除。則是善得人身。復能修行布施福業是善得人道。魚聞佛名善得天身天道。即此意也。正命是敘捨身品。虎血肉即得解脫。豈非正命也。若聞懺悔下一行敘讚佛品。佛有三世。諸菩薩多是先佛即過去佛也。又是未來佛也。為此菩薩所讚。即為佛所讚也。敘述之意止可彷彿。不得薳自分明云云。 敘懷疑者。思惟深義必合疑於所證法常能證壽短。敘斷疑者。佛護本令斷疑生信也。敘懺悔品者。正為破惡旁為生善故。敘讚歎品者。正為生善旁為破惡故。敘空品者。此品導成生善滅惡。今文偏敘滅三障故。大梵釋天是散脂主。緊那羅等乃是散脂所領部從。經舉主敘其品也。敘正論善集者。正論治國善集聽經。此俱是祕藏流出。故以祕密敘二品也。敘授記者。彼由聞經心淨若空故得記別。今云身意無垢穢故。敘捨身品者。飱太子身既得解脫。顯非邪食以活其命故。今正命一句敘之。敘讚佛品者。雖三番菩薩以偈讚佛。而此菩薩多是古佛。縱是實行亦是當佛。故今佛讚行人亦是當佛。故敘其品也。彷彿者。不分明貌也。薳音偉。遠也。如云不得過自明分也。  二兼示敘人二。初問起。 █文句  問誰作敘述。  二答示二。初敘舊斥非。 █文句  舊云集經者。若爾是論非經。又乖經文。文云。我今當說。或云是信相。若爾信相已能玄敘。何事致疑。 舊有二師。一云阿難。斥云。是論非經者。以佛說名經。滅後三乘弟子所作悉名論也。經云。我今當說懺悔等法。豈懺悔法阿難說耶。豈非乖文。夢中金鼓是佛法身。以智扣之故乃隨機說懺悔法。須知金鼓是佛真我故云我說也。二云信相斥云。若是信相玄敘始末不應疑也。玄敘者。玄與懸同。  二重問的示二。初的示師意。 █文句  又非集經者那忽作序。師云。是佛自作。  二難起答通二。初難起。 █文句  難者言。若爾便是正經。那得稱序。 若是佛說即是正宗那得稱序。  二答通二。初以因況果。 █文句  此無所妨。菩薩尚能安禪合掌說千萬偈。況如來口密神力赴機。何所不為。 不惟能詶是佛作序。兼顯如來定不妨說。以法華文驗佛敘述正在定中。豈千萬偈局在正宗以說果佛口密赴機。豈但正說不作序通。是故結云何所不為。  二引文證結二。初引當文證。 █文句  文云。我今當說懺悔等法。此是明證。  二引大品例。 █文句  大品中化佛說六波羅蜜。亦得稱序。此其例也。 彼經序中明佛出廣長舌相放無量光。是一一光化成寶華。華上皆有化佛說六波羅蜜。彼既稱序此豈正經。  二的從別序消文七。初入定別二。初標科。 █文句  釋入定為三。初一句一字明能游人。二三字兩句明所游法。後兩句結也。 欲顯能游人與所游法義皆明了。故節游字入其初科。須知釋義不類讀文。  二隨釋三。初能游人。 是時如來游  文三初釋是時二。初舊解。 █文句  是時者。真諦云。有五種三時。一欲說正說說已。二破外道去來時立現在有說有聽時。三下種成熟解脫時。四正師正教正學時。五佛欲說眾欲聽不高不下平平時。  二今釋。 █文句  今但論如來知機堪可得道時。若慧眼得道智與真冥時。若法眼得道智與俗冥時。若佛眼得道智與中冥時。佛欲履歷法性觀知眾生於何時得道故言是時也。 不用古人五種三時。但論佛鑑機得道時。又得道猶通。須約三智冥三諦時。方盡如來鑑機之相。佛欲等者。乃是化儀。非謂今日鑑照方知。  二釋如來二。初略示。 █文句  如來者十號之初也。  二解釋二。初指他廣解。 █文句  三藏解如來文多不載。  二今從要釋三。初約悲智釋二。初約義釋。 █文句  今言。智照理與諸佛等故言如。慈悲與諸佛等故言來。諸佛應住祕密藏中。何故出世。只為慈悲故來。 法華文句三身各有如義來義。今以法報相冥釋如。乃以應身出世釋來。但使義成通別無在。佛若順智應如祕藏。祗為順悲故來三界。  二引論證。 █文句  成論云。乘如實道來成正覺。 能乘即智。如實道即理。來成即是慈悲垂應。  一約智行釋。 █文句  大經云。從十一空來。就智論來。從六波羅蜜來。就行論來。 雖但云來已具如義。以約福智來嚴法身。所嚴即如也。此是大經梵行品中解如來名。  三約說證釋二。初引論。 █文句  釋論明。如法相解為如。如法相說為來。  二釋成。 █文句  今明。如三諦法相解名如。如三諦法相說名來。故言如來也。 本有之法妙真俗中而為其相。智稱此解即法報冥故曰如也。稱此如說是應身被機故名來也。前約悲智其義猶總。今明解說三諦法相釋於如來義無不盡。三諦法相即三法身。法身圓也。稱此而解即三般若。報身圓也。稱此而說即三解脫。應身圓也。以今望前非無區別。  三釋游字。 █文句  游者游涉進入之義爾。夫法性者非入住出。故小般若云。如來者無所從來亦無所去。故名如來。何得言游邪。良以慈悲導物。我而入故言游也。令眾生食甘露味。亦應言住。為眾生宣說亦應言出。故法華云。善入出住百千三昧。即此義也。 即是如來以究竟智游入法性也。夫所證法性能證果智。義立能所體非相到。以始覺究竟即同本覺。唯真如智獨存故也。若然者。其誰能入復何所入。住出皆然。引小般若意亦如是。今言游者。為引眾生學佛入理故示入相。為令眾生稱理而住故示住相。甘露乃是不死之藥喻常理也。為眾生說此甘露味亦應言出。不出而出。出敘經王也。法華地涌諸大菩薩。於深法性百千三昧。不入而入名為善入。出住亦然。菩薩尚爾果佛可知。  二所游法。 於無量甚深法性諸佛行處。  文二。初明深廣法性二。初直約文釋二。初消無量甚深。 █文句  無量甚深者。將明游入簡顯其體高廣。體包法界故言無量。徹到三諦故言甚深。非是二乘下地菩薩之所逮及。故言無量甚深也。 將欲明示佛所游入。先須簡顯其體高廣。乃以法界顯其廣。中道之法非界為界。此界無外故言無量。又以三諦顯其高然。真俗二諦雖俱究竟。而乃通於二乘又徧菩薩少分而證。若其中諦非圓實智莫能證入。今明三諦體非優劣。乃是三德祕密之藏。即法性底故云徹到。方稱經文甚深之歎。深即高義。須知法界與圓三諦無二無別。今取二名顯無量甚深令易見耳。顯已次簡。若約二乘以圓簡偏。若約菩薩以深簡淺。降佛已還皆下地故。圓聖尚簡。況三教耶。  二消法性二字。 █文句  法性者。所游之法也。諸佛所軌名之為法。常樂我淨不遷不變。名之為性。 上明高廣是體之德。今明法性是德之體。釋二字義顯高廣體。所言法者。軌則為義。諸佛軌之萬德成就。故涅槃云。諸佛所師所謂法也。然此法性三乘六道誰不軌則而成立耶。以迷性具無事用故。雖軌而違故成三障。其猶七眾誰不師佛。而有違順故分縛脫。今就極順用顯所師。故云諸佛所軌名之為法。所言性者。不變為義。謂四德之體無遷易故。須知此四徧一切法。下至地獄依正因果。一一無非常樂我淨。世間相常斯之謂也。  二更取義釋三。初取實智所照釋。 █文句  非是二乘以盡無生智所照之理為法性也。二乘法性淺故非甚深。有限故非無量。今之如實智所照之理橫包法界竪徹三諦。故言無量甚深爾。 盡智者。斷惑已盡也。無生智者。惑不更生也。故俱舍釋此二智云。謂無學位。若正自知我已知苦斷集證滅修道名盡智。若正自知我已知苦不復更生。後三例說名無生智。瑜伽論以惑盡名盡智。來報不生名無生智。而此二智俱照偏空。略簡二乘意該菩薩至等覺也。二乘法性非中道故淺。不具色心故有限。如實智者。釋論明十一智。前十與二乘共。唯如實智則不與共。謂一切法總相別相如實證知無有罣礙。此智所照橫包竪徹是今法性也。  二就即事而理釋。 █文句  又無量者。非別有一法名為無量。毘盧遮那徧一切處。一切諸法皆是佛法。皆佛法故即皆法性。佛皆游之故言無量。又非別有一法名為甚深。即事而真無非實相。一色一香莫非中道。皆中道故即是甚深。 深廣法性是佛游處。又過菩薩所行清淨。恐不達者謂今凡鄙依正色心因果之外。別有法性是佛所游。故特遮之。非別有法名為無量及甚深也。然一切處言須收三土。諸法合當九界因果。若遮那佛法唯淨唯善。則三土九界染惡須斷。云何得名皆是佛法。故當了知一切染惡無非性具。緣了佛性非專善淨。性染性惡全是緣了。若此等法皆佛性者。則三土九界修染體虛性德十界。是圓覺體無所不徧。方曰遮那徧一切處一切諸法皆是佛法。有何一念一塵一人非是如來所游法性。故言無量。又須了知一切染惡當體幽邃。故云甚深。實非別有甚深之法。是故名為即事而真色香中道。以色香等迷情謂是色之少分。解則無非法界全分。以唯色唯聲唯香唯味唯觸故也。色外更有微塵許法則不名唯亦非中道。中道祕妙思議罔窮稱為甚深也。  三引論等心類二。初引類。 █文句  例如釋論解四無量心云。緣東方眾生名廣。緣四方名大。緣四維上下名無量。  二準釋三。初明中諦無量。 █文句  準此而言。緣真諦法性名廣。緣俗諦法性名大。緣中道法性名無量。 論明四等謂慈悲喜捨從心名等。從境名無量。此眾生緣也。就其所緣方隅廣狹得三重名。謂廣大無量。今類彼說就真俗中而立三名。經示游於無量法性。乃彰中道圓融之理。非但空之真及偏假之俗。  二明中必融攝。 █文句  若緣中道。即是三智一心中緣三諦一諦。 佛或對機用於權智偏照二諦。既不攝中故非游於無量法性。今用實智照中諦理中無不攝。故云若緣中道即三智一心等。是以中諦稱為無量。  三結境智相稱。 █文句  此境無量。唯佛無量智乃能緣之。如函蓋相稱。非二乘下地測其涯底。 如法華云。唯佛究盡諸法實相。權實之理何有盡極。良由佛得無盡之智方能究盡。今亦如是。二乘下地智有限量。是故不測無涯之涯無底之底。  二釋諸佛行處二。初法。 █文句  諸佛行處者。正顯佛智無量甚深。佛智無量甚深故行處亦無量甚深。行處無量甚深故佛智亦無量甚深。 學者應知本覺為處始覺為佛。全本為始始方合本。若不爾者。如何各稱無量甚深。然初坐道場即已冥合。今為引物故示合相。乃云游於諸佛行處。  二舉喻。 █文句  舉函顯蓋。舉蓋顯函。正在此也。 舉行處函顯能游蓋也。  三結。文二。 過諸菩薩所行清淨。  初直約文釋二。初據義略釋。 █文句  過諸菩薩所行清淨者。正簡也。菩薩居未及之地。智之所行未能深廣故。  二引文廣釋二。初地持。 █文句  地持云。菩薩得九種禪。初名自性禪。若入此禪即入實相法性清淨之境。二乘不聞其名。況有其行。若入第九清淨淨禪。一切通別惑累若正若習皆盡。故言清淨淨禪。自下地去皆有餘習。佛住十地頂。若入此禪過諸菩薩。 九種禪者。一自性。二一切。三難。四一切門。五善人。六一切行。七除煩惱。八此世他世。九清淨淨。文中略示初後二禪也。其第九禪即從十地轉入妙覺。故云一切通別惑累若正若習皆盡。自十地已還悉有正習。論解華嚴不開等覺。十地即等覺也。言通別惑累正習皆盡者。通即四住別即無明。通惑正使圓七信盡。習氣至佛同別習盡。以今家於小乘習氣分別四四十六門故。若別惑者四十二品斷位如常。習氣具如淨名疏說。圓教始從初住終至法雲。圓斷諸見猶有習在。等覺入重玄門。千萬億劫重修凡事。見理分明習氣猶薄事等微煙。彼引地持離一切見清淨淨禪。故但明見習。若引優婆塞經十地斷愛習十地即等覺豈不入重玄耶。故知別惑斷正使外更入重玄斷於習氣。文甚分明。  二淨名。 █文句  淨名云。心淨已度諸禪定。即此義也。 佛復自性清淨之心超於一切修得禪定。故云心淨已度諸禪定。亦是到於一切禪定彼岸故云已度。  二重取意釋。 █文句  亦是舉其高位簡法性甚深也。 佛不自高依法故高。今明高位意欲簡顯法性高深矣。  二敘述別二。初明述義異前。 █文句  是金光明下敘述序。若敘正說流通十七品意。已如上說。今更論敘述五重玄義。 然前敘諸品豈出五義。以十七品唯談三法總明別相及被物教。但為既從經品而敘名等不彰。故今明示序品經文備敘五義。使乎學者知此一經始末。唯詮名體宗用及教相耳。方知釋題搜盡經旨。  二約文述義二。初分文。 █文句  初十二行半敘名體宗用。次十四行半即敘流通弘宣此典。即是敘教相也。就初一句敘名。次一句敘體。次三行敘宗。次九行敘用。護世下去敘教相也。  二述義二。初敘四義四。初敘名。 是金光明  文二。初他解屬體。 █文句  解者或言。金光明一句猶是敘體。如礦石中金。金體乃非光非明。不妨約金論內外用。法性非宗非力。亦依法性起於宗力。當知此句正是敘體。 礦石者。說文云。礦銅鐵璞也。內外用者。光為內用自顯體故。明為外用鑑他物故。此師亦知光明二字屬於宗用。金是正體。以其體用不相離故。雖標三字意在於體也。  二今定敘名。 █文句  今明理乃當然。分文則屬敘名也。 標三顯一非全乖理故云當然。其如分文自有次句。的以中道而為經王。正是敘體。何須初句兼於宗用而敘體耶。學者應知敘名之句據上附文。釋三字名非從喻立。乃是直名深廣法性。以佛正游此之法性便即唱云。是金光明諸經之王。不名法性。是之一字為指何耶。智者深見經之微旨。故立附文及當體釋。證於附文。先引此句云。創首標名彌為可信。既前附文特出此意。今釋敘名不更顯示。  二敘體。 諸經之王  文二。初指上標今。 █文句  經王上已說。今更述之。 上即玄文重明帝王。約攝法門攝教攝位。辯經王訖。今此更就中道明王。  二對他辯正二。初明他解二。初敘。 █文句  三藏云。三德攝三。涅槃正斷二乘斷見。般若正遣凡夫有著。華嚴正化始行菩薩。今經通為八位人。故稱王也。 三藏意云。經題三字喻於三德。乃以三德分對三經。涅槃明佛有體解脫。正斷二乘灰滅之見。般若談空正為凡夫遣於有著。華嚴頓說法身之理被十信三賢。故云始行。上之三經各談一德各被一機。若金光明具顯三德。故能通被八位之機。解脫被二乘二位也。般若被凡夫通指人天為一位也。法身被菩薩信住行向地五位也。既無機不被即是經王統攝義也。  二破二。初明違教旨。 █文句  此語難解。涅槃為菩薩說甚深微妙行處。豈止為二乘。般若云。法身佛為法身菩薩說法。其聽法眾非生死人。豈止遣凡夫有著。華嚴說初地乃至說十地。豈止為始行菩薩。 涅槃正談深妙三德合被圓機。豈唯二乘。般若具示三種般若。豈異三德。況云聽眾非生死人寧止凡夫。華嚴三身亦即三德。具論十地豈但被於始行菩薩。此解不獨攝機有限。抑亦彰法性非圓。  二明損行人。 █文句  作此偏說。無智之人於諸經起輕慢。此義不可。 真諦此解。有識之者知其不當。無智之人謂彼三經劣於此典。起謗得罪安可依之。  二明今釋三。初泛示諸部經王是非二。初約三諦定是非二。初示三諦。 █文句  今言經王者。若取文為經。即是三種俗諦。若取理為經。即是三種真諦。若取文理合為經。即是三種中道。 一代教部有取能詮文字為經。有取所詮義理為經。有取文理合為經。故一代經不出文理合與不合。若不合者。能詮之文但是俗諦不出三種。謂三藏實有俗。通教幻有俗。別教幻有幻有即空共俗。若所詮理但是真諦亦唯三種。謂三藏實有滅空真。通教幻有即空真。別教不有不空真。此六之內三種真諦體不具俗。但因三俗而得入真。俗終須滅合義不成。若文理合者不出三種。謂圓接通。圓接別。及正圓教。此三真俗其體是中。何者。圓教本自真俗互趣。若接通別所詮真理既諸法趣。局照俗文亦諸法趣。故此三種真俗不二。名文理合中道義成。以真即俗故真即非真俗即真故。俗即非俗。非真非俗言慮自忘強名中耳。問別教複俗幻有可是能詮之文。即空如何亦是文耶。答文謂文相能詮能顯之義也。義若在通教空以忘相為所詮理。今於別教二邊俱相乃為能顯顯於雙非。是故空有俱為文也。問藏等七種俱名真俗。如何後三得名中道。答豈聞真俗便無中耶。如圓當教及接通別。此三真俗既皆名為不可思議。寧非中道。如涅槃疏釋七二諦。於中三亦以中道為名。何獨責此。問若取其義。別教真諦不空不有何不名中。答離邊之中文理不合。初心不得思議頓忘。若望於圓但是複俗所詮真耳。故前文句釋經如是對圓別云。破離明中。良以所詮不即能詮不名中道。文字性離無非佛法。方名圓教中道如是。問何故獨遺別接通耶。答今以真俗對於文理。其別接通已在六內。何者。若未受接乃當幻有詮於即空。若受接後自屬但中局照複俗。故據法體已在前六有何所遺。況復今文不顯標云七種二諦。但明一代取文取理。取文理合有三俗經。有三真經。有三中經。如此明經收於一化罄無不盡。有人秖就金光明名立九種經。專據取字以為義本。謂若取著三字能詮之文。名三種俗諦。若取著三字所詮理體。名三種真諦。若取文理合謂不偏著二邊。為三種中道。如斯說者。豈唯師心解義。無乃固違文意。前二取字作取著釋。後一取字作不偏著解。是何言歟。大師為解諸經之王。故立九種收一代經。此經既說中道之王。故於九種而得自在名諸經王。何緣九種但在三字。乃是金光明自為金光明經之王也。既闕諸經全非統王。乖反至多且言此二。  二定是非。 █文句  若說餘諦。是經而非王。若說中道。是經復是王。於九種經中而得自在。 若諸部內有說前三能詮俗諦。有說前三所詮真諦。體不合者皆名餘諦。但得是經不名經王。以其不明真理具俗。是故俗諦不即真諦。真俗俱無統王之義故非王也。若諸部內有說三種具俗之真。全真之俗。二諦不二名為中道。此中道外更無少法。如此經云。無量甚深法性。又云。不思議智境。又云。安住一切法如性。於一切法含受一切法。則所詮外更無能詮。能詮之外豈有所詮。文理既合中道斯圓。故得是經復是王也。乃於三俗三真三中九種經中而得自在。問三種中經體已是王。何故復云於九自在。答上辯九種乃是通約三俗三真三中。示一代經有偏有圓也。今判諸部隨有一處說圓中道即是經王。能於通示九種自在。於三中經即是異名。其體既同故得自在。若餘六經乃是圓中所用方便。如王於臣豈不自在。  二就中道顯尊極三。初明諸部圓體為王。 █文句  但經王是一。隨緣設教名字不同。華嚴云法身。方等為實相。般若稱佛母。法華為髻珠。涅槃名佛師。皆是法性異名。通為諸經作體。 中道經王其體是一。隨物宜樂立乎異名。故向文云。若說中道是經是王。何經說耶。即華嚴等四味之內。作法身等說經體也。然須簡別四味之內是王非王。如華嚴部有三種經。其正圓中及接別中是經是王。正別教中是經非王。是故法身須簡別中。三藏但空實有二諦是經非王。方等部內具九種經。正圓教中圓接別中圓接通中三是經王。故實相名通此三種。餘六是經不得是王。般若部內無三藏二有七種經。亦同方等三是經王。得名佛母。餘四非王。法華一圓是經是王。以開權故解髻與珠。涅槃九種皆知圓中無非經王。一切眾生悉當成佛。其誰不以正因為師。故諸大部中道經王有此盈縮。秖一法性立此異名作諸經體。  二約歷代人王為譬。 █文句  譬如諸姓應運迭興。龍師鳥官隨時霸立。百代雖異而統王是一。 諸姓者。謂三皇五帝之姓也。太昊伏羲氏風姓。炎帝神農氏姜姓。黃帝有熊氏公孫姓。此三皇也。少昊金天氏。顓頊高陽氏。帝嚳高辛氏。皆姬姓。帝堯陶唐氏伊祁姓。帝舜有虞氏姚姓。此五帝也。故云諸姓也。應運迭興者。應天五行相生之運也。伏羲應木運。神農火運。黃帝土運。五帝依次推之。龍師者。伏羲初立有龍瑞故以龍紀官。故左傳曰。太昊氏以龍紀。故為龍師而為龍名。鳥官者。少昊始立有鳳瑞故以鳥紀官。故左傳曰。少昊摯之立也鳳適至。故為鳥師而鳥名。隨時霸立者。謂應運王天下也。百代雖異謂紀號不同也。統王是一皆天下主也。  三示隨部立名合譬。 █文句  法性亦爾。宜聞大品佛母為王。餘名廢息。宜聞法華寶所為王。餘名廢息。 名雖興廢體非增減。是故法身乃至佛師。一一皆於九種經中而得自在。即前諭云百代雖異而統王是一。  二的明此典經王體性。 █文句  法性為金光明之王。亦復如是。 以文理合中道為體。斯蓋通辯。若例諸部經體別名。此經的以法性之王為經體也。以佛游於深廣法性。便即唱云。是金光明諸經之王。豈非的指所游法性為金光明名下之體。此體自在是諸經王。問三種經王皆得為於大乘經體。此經之體的屬何王。答文詮法性雖在於圓。而許三乘依此懺悔。是故大師就圓釋體。判教屬通。義當圓教入通中道以為經王也。問淨名玄云。若理內三種俗諦非此經體。三種真諦是法性實相得為經體。今云。若取文理合為經即是三種中道。且文理既合則真俗俱中。是則俗諦得為經體。將非與彼義相違耶。答彼此宛順無相違也。良以經體未始離文而文不到。即事而真方為經體。以二諦判體則屬真。三諦判之體當中道。斯乃示於心路絕處。方為經體。若藏通別當教亦云體絕言想。而皆所詮不具能詮。安得能詮合於所詮。故六種經文理不合。望於圓教實無絕理。是故大師欲彰經體示絕想門。云文理合是三中道為四味教所詮圓體。談理具文。文方即理。理亦即文。文既即理能詮自忘。理既即文所詮叵得。能所既絕中體斯彰。彼明理內三種真諦皆是圓中。故與今文明體不別。如妙玄中引地論金剛藏說。空有不二不異不盡四句顯體。辭異意同。釋籤問曰。空假如何得為經體。答云。既是不思議空假。還指空假即中中為經體。中即空假亦指於中。彼之四句不出三諦。以圓融故三諦各三。是則四句句句三諦。所以得名辭異意同。句句具中故皆為體。究論空假得為體者。由具於中故云還指空假即中中為經體。是故中諦雖具空假空假非體。故云中即空假亦指於中。問何不但云中是經體空假非體。於義亦足。何故先明三諦各三皆得為體。復於三諦各揀空假。唯取於中而為經體。豈非繁重。答秖為單說圓義不成。作此融談方彰妙體。何者。蓋以空假是其修二即經宗用。中是一性即經體也。若但云中是經體者。則宗用外別有於體體狹不周。故須三諦無非經體。若不於三各揀空假唯取中體。則不能顯體非智斷。如此辨體不即宗用不離宗用。思議泯淨妙體天然。中為經體圓妙既然。以例空假宗用亦妙。以空徧三諦此宗不狹。假徧三諦此用彌廣。仍須三諦各揀假中顯宗是智。亦須三諦各揀空中顯用是斷。各對二明不即不離。故皆稱為不思議也。若然。豈獨體是經王。宗用亦王。名總三王教辨四王。以一名一體一宗一用一教無非中道故也。故玄義云。文號經王教攝眾典。教尚稱王名等可見。既法法皆中無非經體。復須揀顯名是能詮宗是自證。用是化他教能分別。唯有經體是所取也。收無不盡簡無所遺。與金剛藏四句皆體。釋籤於四唯取於中。其意泯合。  三特彰今釋契理益機。 █文句  若作此解。上不違佛經王之旨。下不增長眾生我慢。 顯圓中道泯絕言思而為經王。上順如來敘體之旨。下赴眾生聞經之機。既論四味。諸大乘經文理合者皆是經王。豈有獨尊我經而慢他典。此望真諦萬萬相懸。  三敘宗。 若有聞者。則能思惟。無上微妙。甚深之義。如是經典。常為四方。四佛世尊。之所護持。東方阿。南方寶相。西無量壽。北微妙聲。  文二。初釋微妙。 █文句  微妙者。他釋因微果妙。今不爾。因果俱微妙。因中性德深而難見名為微。不縱不橫名為妙。果中修德亦復如是。 如來既敘金光明名經王之體。此乃一經所詮祕藏。其有聞者。必思此義。故云微妙。此之二字若因果互闕。則非始終常住三法。故對古非顯今正意。因該博地果極妙覺。位分六故深而難見。六皆即故不縱不橫。因即果故不縱。事即理故不橫。文解理性以果例云亦復如是。若知六即義無不允。  二釋四佛護持二。初約教釋二。初正釋二。初釋四方四佛。 █文句  四方四佛護持者。四方者四門也。四佛者四門果上覺智也。 佛唱此言意有所表。正敘經宗。宗是果智冥法性體。體雖是一而開四門。謂妙空妙有雙亦雙非。如地論明四句顯體以為四方。果智冥之以為四佛。敘宗之意顯然可觀。  二釋護持二。初約五佛體用釋持。 █文句  釋迦覺智與四佛同。諸佛果智冥於法性。法性得顯名為法身。法身不動名之為持。法性常故諸佛亦常。法常佛常。壽命亦常。常故無量。 今經宗在釋尊果智。欲彰此智冥四門理。是故特從四佛明之。良以佛智不分彼此。同冥法身不動之性。順性名持。法性是法體。諸佛是報智。壽命是應用。此三皆常故云無量。  二約信相疑除釋護。 █文句  信相推跡惑本。四佛令其達本悟跡。名之為護。 佛護法性為令眾生不起倒惑。信相但推八十短跡。惑於法報常住之本。四佛示本令悟八十即是常用。故名為護。  二揀示。 █文句  此一句種種義。法性四門法性四德即體義。果智顯體即宗義。護念信相斷疑復是用義。而敘宗為正意也。 指敘宗文名此一句。義雖種種不出於三。謂體宗用。正雖敘宗。宗必冥體。體必起用。是故此句不可獨釋。四德如後。  二約觀釋。上敘經宗義歸果佛。當機聞見惑破理明。今之行人若不於心明方明佛。徒聞此教有何益耶。故令觀心覺於四諦及以四德。既即我心免數他寶。此文分二。初約諦約德立圓觀二。初約四諦二。初總明境智。 █文句  觀心解者。四方是四諦。四佛是四諦智。 四門四諦俱通因果。門從理開就果為便。諦有苦集宜對初心。行者應知。借四方佛表四諦智。此乃託事兼附法相入心成觀。是故四諦即一念心。陰心是苦。現惑是集。即智是道。本寂是滅。如實知之名四諦智。  二別示境智二。初觀境。 █文句  東是方首。如集是苦因。又東甲乙是春生。生即集諦也。從東次南。亦猶生而有長。先春次夏故南方是苦諦也。長後秋收。又白帝屬金。金能決斷。西方即道諦也。從秋收至冬藏。眾事都息。北方如滅諦。苦集因果皆謝無用也。 四諦法相前果後因。今從修觀始因終果。故世出世集道居前苦滅在後。初心觀境欲易研尋。宜從近事。故順世俗甲乙五行四季等名。令四方義成使四諦可識。務在立觀不拘名教。  二發智。 █文句  觀此四諦生眼智明覺。持理不失護倒不起。故名護持也。 既於一心即觀四諦。觀之不已。眼智發生任運持護。妙理不失倒惑不起。然須深察圓觀四諦皆稱無作。苦集逆修體是性惡。即逆是順道滅無功。故云。陰入皆如無苦可捨。塵勞本清淨無集可除。邊邪皆中正無道可修。生死即涅槃無滅可證。見此炳然名發諦智。  二約四德。 █文句  又觀四方是四德。觀東方常為破無常。觀無常為破常。觀非常非無常破常無常。乃至觀北方無我為破我亦如是。此觀持德不失護倒不起。故名護持也。 上四諦觀雖觀一心。四教行人皆可修證。今就四德各明三觀。初心頓修的屬圓觀。東方對常常破無常塵沙淨也。無常破常見思亡也。雙非破二邊無明集寂也。說有前後修在一心。三方例此。  二約諦約德示佛名。 █文句  觀東方集諦常非常非無常不動。故名阿。觀南方苦諦樂無去無來法性實相。實相尊貴故名寶相。觀西方道諦畢竟清淨。法性壽命與虛空等。故名無量壽。觀北方滅諦永寂無我入祕密藏。祕密藏故名微妙聲云云。 前明覺智但是通名。若於觀心不論別號。則觀於經未為極順。今於集諦達即真常名為阿閦。此翻不動也。次於苦諦達即真樂。真樂尊重名為寶相。次於道諦達畢竟淨。常住慧命名無量壽。次於滅諦達二我空。所顯真如是祕密藏。一音徧滿名微妙聲。四方四佛本是心性。即性為觀。觀符於性成四佛名。  四敘用二。初分文。 █文句  我今當說下九行偈是敘用。文為四。初三行明能破之勝法。次三行半明所破之惡罪。次一行半舉行法勸修。次一行結成。  二隨釋四。初能破勝法。 我今當說。懺悔等法。所生功德。為無有上。能壞諸苦。盡不善業。一切種智。而為根本。無量功德。之所莊嚴。滅除諸苦。與無量樂。  文二初依現文示二。初示三法體。 █文句  初三行明能破勝法者。謂境法法性也。行法懺悔讚歎也。導法一切種智也。故言懺悔等法。知非一種也。 能破勝法在境智行。如將破賊。須身力健次權謀深次兵器利。二依於身故喻於境。身須有謀故喻於智。謀要兵助故喻於行。此三若備三障必忘。  二釋三法相二。初別示二。初別教。 █文句  若相資為論。行資智。智顯理。理顯故能盡眾苦。苦盡故法身顯。智圓故報身顯。功德無上故應身顯。 行智理三次第資發修時縱也。法報應三果中齊顯證時橫也。良由此教本有法身為惑所覆。故須別作緣了之功。相資顯發。復由此教性具三法而不相收。致使功成三身橫顯。  二圓教。 █文句  若圓論者。三法不縱不橫而修。三身亦不縱不橫而顯。 圓詮諸法無非法界。以法界智導法界行。以法界行契法界境。法界無二一外無三。故離縱過。法界非一修性宛然。故離橫過。因中三法修之既然。果上三身顯時亦爾。  二總結。 █文句  雖圓別之殊。俱是能破之勝法也。 修雖漸頓俱能破於界內外障。是故皆名能破勝法。  二取新本示。 █文句  觀舊文語略。新本具有三周說法之文。四佛說常果上根得益。婆羅門說法身無舍利中根得益。佛分別三身下根得益。今敘中云。我今當說懺悔等法。即是敘下三周之法能破惡也。 舊文唯有被於上根第一周法。新譯既廣更有二周。其第二周離車王子為婆羅門。說法身常無舍利事。為中根也。其第三周自有一品分別三身。為下根也。此之三周皆是勝法悉破三障。今敘能破既云等法。理合該下三周之法也。  二所破惡罪二。初重科總判二。初科。 █文句  次從諸根不具下敘述空品。文為二。初三行半明所破之惡。次三行半明能破之方。初又為三。諸根不具下破報障。愁憂一句破煩惱障。惡星災異下破業障。 此文正示所破惡罪。而言敘空品者。今舉所破罪彰能破用。諸能破中空用為要。故當敘也。問前句已明能破之法。今那復有能破之方。答前境智行是能治藥。今明三業專聞思修是服藥法。妙藥不服服不依方病何能愈。此二相成三障可破。  二判二。初明轉報異餘經。 █文句  餘經對緣云報障難轉。因時可救果無如何。此經三障皆可轉。 惡報已成今難可轉。亦有經云。宿業不轉。況已受報耶。然是悉檀被機異說今明三障。若依經修無不寂滅。以法勝故。  二明三障由破戒。 █文句  一往釋長三障由破五戒。破五戒是業障。受三塗人天等身是報障。煩惱為根本是煩惱障。 三障之由教門異說豈可備陳。今就一門由破五戒。五戒之義該深攝廣何法不窮。然不礙餘途故云一往。問秖由煩惱起破戒業。豈由破戒成煩惱障。答由破戒業現多貪恚。如因謗經深著邪見婬欲熾盛。此等皆從業起煩惱。故知三障逆順相由。  二依科廣釋三。初破報障二。初直約人道釋二。初標示因果。 █文句  今直就人道中明犯五戒報者。  二驗果尋因五。初殺生報。 諸根不具。壽命損減。  文三。初牒經示。 █文句  諸根外缺壽命內夭。此兩句是殺生報。 內夭者。說文云。夭折也。  二尋因驗。 █文句  昔損他身分今諸根殘毀。昔斷他命今壽損減。  三引經證。 █文句  經云。殺生因緣得二種果報。多病短命。即其事也。 舊華嚴經也。具云。殺生之罪能令眾生墮三惡道。後生人道得二果報。一多病。二短命。十地論云。殺得三果。一異熟果。謂三惡趣。二等流果。謂生人中多病短命。三增上果。謂感外物皆少光澤。不久住故。  二偷盜報。 貧窮困苦。諸天捨離。  文三。初牒經示。 █文句  若貧窮困苦是外無依報。諸天捨離是內無福德。此兩句是犯盜戒。  二引經證。 █文句  經云。有同生同名天龍輔佐之。功德天發願利益之。盜人無此事也。 同生同名天者。晉譯華嚴三十七云。如人從生有二種天常隨侍衛。一曰同生。二曰同名。天常見人人不見天。  三以事驗。 █文句  又先富後貧者。必是龍棄天捨也。 由破禁戒作諸不善。其二天龍必見棄捨。名譽利養因茲散失。  三婬欲報。 親厚鬪訟。王法所加。  文三。初牒經示。 █文句  若親厚內鬥王法外加。此兩句是犯淫戒。 親厚者。謂父母兄弟妻子六親也。地論云。婬得三果。一異熟果。謂墮三惡。二等流果。謂於人中受二妻相競。及婦不貞良。三增上果。謂多塵坌。今云鬥訟與論符合。  二引經證。 █文句  經言。人護則人瞋法護則法壞。 人護者。女人志弱故藉三護。幼小父母護。適人夫壻護。夫死子息護。法護。謂受五八等戒也。  三約理推。 █文句  昔侵其人今骨肉鬥訟。昔毀他法今王法所加。即其事也。 昔毀他法者。令他犯戒故。  四妄語報。 各各忿諍  文二。初明經脫略。 █文句  各各忿諍此應有兩句。或是翻者脫落。或是略爾。 例上三報合有兩句。  二約義足釋二。初足文示。 █文句  內則各各忿諍。外則人人不信。此一雙是犯妄語。 足奇成偶故云一雙。忿即怒也。  二約理推。 █文句  昔不實欺他今常被欺忿。昔語無實今人無信者。  五飲酒報。 財物損耗  文二。初例加文示。 █文句  外耗財物內虧禮度。此是飲酒報。  二推示因果二。初正示。 █文句  昔慢財費日今多損耗。昔乖撙節今墮聾騃。 撙節亦禮度也。由醉故乖聾。騃五駭反癡也。  二引證。 █文句  經言。嫌恨猛風吹罪心火常令熾然。即其事也。 經亦華嚴也。由飲酒故嫌恨彌增故得引證。  二廣約五乘釋二。初約五戒違經問。 █文句  問釋大乘經。何得以五戒對義。 以五戒名出小乘律。何以釋今經王法相。  二約五乘持戒答。一切行法大小俱通。隨人智解用之淺深。今釋五戒為五乘法。分二。初總答。 █文句  答開合五戒大有所關。 以五戒名入一切法。或多少異但是開合。  二別示二。初約義釋二。初以五戒配法體實淺深三。初明人天二。初引經。 █文句  提謂經云。五戒者天地之大忌。上對五星下配五嶽中成五藏。犯之者違天觸地。自伐其身也。 天地大忌者。忌亦禁也。戒也。五星。謂東木精歲星。南火精熒惑。西金精太白。北水精辰星。中土精鎮星。五嶽者。東嶽泰山屬兗州。南嶽衡山屬荊州。西嶽華山屬雍州。北嶽常山屬并州。中嶽嵩山屬豫州。五藏。謂肝心脾肺腎也。以星嶽藏俱配五行。但以五行對戒則三義自顯。不殺對木。木主生長殺則不生。不婬對火。火主照明邪婬私隱。不飲對土。土則鎮靜醉則傾搖。不盜對金。金為刑殺盜則遭刑。不妄對水。方圓任器以彰不妄。妄則反是。配五行則已配五星。嶽之與藏秖主五行。經云五嶽。蓋譯者順此方潤色耳。違天等者。上對五星犯之則違天。下配五嶽犯之則觸地。中成五藏犯之則伐身。  二配法二。初別配二。初周孔教二。初對五常。 █文句  又對五常。不殺對仁。不盜對義。不淫對禮。不飲酒對智。不妄語對信。 趙蕤長短經曰。仁者愛也。置刑除害兼愛無私。謂之仁也。義者宜也。明是非立可否謂之義。禮者履也。進退有度尊卑有分謂之禮。智者人之所知也。以定乎是非得失之情謂之智。信者人之所承也。發號施令以一人心謂之信。今以不殺對仁。殺他是無兼愛也。不盜對義者。盜則非宜為也。不婬對禮者。邪婬則尊卑不分乖禮度也。不飲酒對智者。昏醉則不能定是非得失也。不妄對信者。妄語則人不信承也。若以五常對五行者。鄭康成注禮記中庸篇中云。木神則仁。金神則義。火神則禮。水神則信。土神則智。向以五行對五戒。義取此義。故以不飲對土不妄對水。  二對五經。 █文句  又對五經。不殺對尚書。不盜對春秋。不淫對禮。不妄語對詩。不飲酒對易。 不殺對尚書者。尚書斷自唐虞已下。則尊禪讓而鄙殺伐也。夫子以周室微弱號令不行。乃約魯史而修春秋以代賞罰。使亂臣賊子懼。故對不盜戒也。禮有五焉。周禮大宗伯之職曰。以吉禮事邦國之鬼神祇(事謂祀之祭之享之。)以凶禮哀邦國之憂(哀謂救患及災。)以賓禮親邦國(親謂使之親附。)以軍禮同邦國(同謂威其不協及僣差者。)以嘉禮親萬民(嘉善也。所以因人心所善而為制也。)邪婬是不以禮交。所以用嘉禮以戒邪婬也。詩者。善則頌。惡則刺。非妄語也。易者。窮理盡性之書。潔靜精微之教。飲酒昏亂者。豈能窮其理盡其性乎。  二輪王法三。初開五對十相。 █文句  又對十善。殺盜淫是身三。妄語攝口四。飲酒攝意三。  二示合七為二意。 █文句  俗不能護口。略制一不妄語。釋論云。說重者是妄語則已攝三。飲酒是邪命自活增益恚癡。出世以智慧為首。生死以三毒為根。若能禁酒是防止意地三毒。長養出世智慧也。 俗不能護口者。以五戒制在家眾故。口分四過。俗護誠難故但制一。飲酒是邪命自活者。以酒資身不遵正戒。名為邪命。  三結法。從人立名。 █文句  是為開五戒出十善。十善是舊法輪王所用。亦名性罪性善。 五戒雖是如來所制。既對十善。且從有漏判為舊法。故屬輪王。亦名性罪性善者。以十惡法性自是罪。十善之法性自是善。是故輪王順世俗性說此善惡以化眾生。  二結示。 █文句  都是一切罪之根本。 世間之善不免輪迴。縱生人天須起惡業。善尚如此況不善耶。故云都是一切罪根。  二辨二乘四。初對五陰為念處境。 █文句  又五戒對五陰。不殺即色陰。不盜即受陰。不淫即想陰。不妄語即行陰。不飲酒即識陰。五陰開四念處。 不殺則色質完具。不盜則苦受不生。不婬則邪想不起。不妄則遷流淳實。不飲則了別分明。此之善陰豈獨為境兼資念慧。故可於陰開四念處。色陰身念處。受陰受念處。想行二陰法念處。識陰心念處。  二從念處具道品三脫。 █文句  念處開三十七品。三十七品開三脫門。三脫門開涅槃。 大論四念處中四種精進名正勤。四種定心名四如意足。五善根生名為根。根增長名為力。分別四種處道用名覺。四念處安隱道中行名正道。三十七品如平坦道。空無相無作如城三門。涅槃如城。  三明轉陰為五分法身。 █文句  故云色能發戒。受受禪定。想慧悟虛通。行發解脫。識即知見。 禁防身口故云色能發戒。禪是正受故云受受禪定。假想了悟身空。故云想慧悟虛。文中剩通字。諸文所引皆無。進趣無怠則至聖果。故云行發解脫。自識已證名解脫知見也。此即轉五陰成五分法身也。  四結五戒為二乘之法。 █文句  當知五戒能成五分法身。辦二乘之法也。  三明大乘三。初總標示。 █文句  又五戒亦是大乘法門。  二正配法門三。初約經配四德。 █文句  提謂經云。五戒是佩長生之符不死之印。即常德也。出入無亂往還無間。即淨德也。統御一身即我德也。以立道根。即樂德也。此是五戒對四德。 以大乘人了知五戒體是心性。若受若持一一順性。性具四德故五無非常樂我淨。此總對也。亦可以五別對四德。心與眾生性無生滅。是故順性持不殺戒。是佩長生不死符印。此常德也。心與眾生性無婬亂。故順本性持不婬戒。名出入無亂。心與眾生念念真實無虛妄間。是故順性持不妄語戒。名往還無間。此二對淨德也。心與眾生性非昏醉。故順本性持不飲酒戒。名統御一身。即我德也。心與眾生性即菩提離貪求苦。故順本性持不盜戒。名立道根。即樂德也。  二約事對三業。 █文句  束五戒為三業。即對三無失三不護三輪不思議化三密。 不殺盜婬身業也。不妄語口業也。不飲酒意業也。持既順性故立戒因成佛三業。佛身口意隨智慧行無有過失。名三無失。以無失故不須防護。名三不護。身業現化名神通輪。口業說法名正教輪。意業鑑機名記心輪。三皆摧碾眾生惑業。下地不測故名三密。  三約理對三法。 █文句  三軌三身三佛性三般若三涅槃三智三德等無量三法門。 五戒即理。一止一作皆與圓融三法相契。若欲別對其理亦成。不殺眾生順常住理。即真性軌。不婬則心淨。不飲則慧明。即觀照軌。不妄則生彼信從。不盜則全他資具。即資成軌。既即三軌則與一切三法相冥。故知五戒攝法無遺。  三舉廣結名。 █文句  橫竪無邊際與虛空法界等。亦是無盡藏法門。亦是無量義三昧。舉要言之。即是一切佛法也。 金光明經文句記會本卷第一 金光明經文句記會本卷第二 北涼三藏法師   曇無讖 譯經 天台智者大師說文句 門人灌頂錄 四明沙門   知禮  述文句記 雙徑沙門明得 會句并記入於經文  二明五戒事理復簡偏圓。上雖通示五戒之義該攝淺深。若不委論事理偏圓。何能精識持犯之相。此自分五。初不殺戒二。初委示二。初總示事理持犯。 █文句  復次害命名事殺。不害命名事不殺。法門解者。析法名理殺。體法名理不殺。當知不殺之戒種種不同。論其果報亦復不同。 欲令行者用理不殺持事不殺。方名初心持具足戒。今明體法須別空中體法即空。乃屬偏觀望圓是殺。須體諸法無非中道世相皆常。是今所論理不殺戒。欲顯此意故從人天辨至圓極。故云因果種種不同。  二別明偏圓得失二。初偏二。初人天但事二。初人。 █文句  若作意防護如馬著勒如牧牛執杖者。報在人道百二十年。唯得肉眼無有四眼。 持戒功淺須加防護心。如牛馬若非轡勒則見奔逸。若無杖策則犯苗稼。喻不作意則於境成犯。報百二十年是上方壽。人道諸根但明肉眼。餘報可例。  二天。 █文句  若任運性成如河注海者。報在六天。極長者九百二十六億七千萬歲。唯得天眼未得三眼。 持戒功成任運成性。心如河水自然注入淨戒海中。未論定共唯報六天。以人歲數較第六天當爾許歲。唯得肉天無慧法佛。餘根可知。  二三乘加理二。初二乘。 █文句  若加修客戒無常苦無我等慧者。報在變易。壽七百阿僧祇。唯得慧眼未得二眼。 義攝藏通。涅槃經以外道先出喻以舊醫。如來後現喻以客醫。佛所制戒名客戒也。事戒之外加修隨道及無著戒。此戒位極當教灰斷不說有報。今據大乘生方便土受變易壽。諸文不說此土壽限。但因移果易耳。今云七百阿僧祇者。必取爾許劫數之後方入實報也。若在此土破塵沙惑亦得法眼。今論二乘初生之者但得慧眼。  二菩薩二。初正示。 █文句  若加修常無常等慧。報在蓮華藏海受法性身。分得五眼分得常壽。 義當別教次第修於三諦道共等。常即假觀。是智所讚及自在戒。無常即空慧。即是隨道及無著戒。前空次假今從語便空慧居次。言等慧者。即中慧也。乃是隨定及具足戒分。得此二當於初地。生實報土名華藏海。佛眼分顯四眼乃融。是故名為分得五眼。諸根亦然。壽是慧命。已屬意根。經云。諸根復云壽命。故須並說。  二結況。 █文句  比佛猶是諸根不具。壽命損減。況前諸根諸壽邪。 此教比佛有於二意。若當教者以因比果分滿不同。二比圓教別教始終是菩薩法。望圓始終皆是佛法。故稱不具及損減也。  二圓二。初示相二。初明得意持二。初略示事持。 █文句  若圓教人。持事不殺戒。 即不傷殺眾生身命。此同偏小輪王之戒。但不殺所以與之永異。次文所明理觀是也。  二廣明理持三。初約體明持。 █文句  及持理不殺戒。不壞於身而隨一相。不斷癡愛起於明脫。體陰界入無所毀傷。若子若果不生不滅。 此理不殺若其不解性具九界。但云體達諸法即理。全波是水。猶濫通別未顯圓修。故荊谿云。若不談具乃屬別教。故須體達假合之身三惑癡愛。三科實法皆性本具。性無差別。故名一相。性非暗縛稱為明脫。既即性具何可毀傷。癡愛是子假實是果。全體即性。性豈生滅。如斯妙觀即障是德。不待轉除方是持於理不殺戒。  二稱性得報。 █文句  成就智慧居常寂光土。常壽湛然五眼具足。得根自在耳見眼聞。得命自在脩短自任。 初住已上至于妙覺。皆得名為成就智慧居常寂光。此乃分滿依正二報也。無生後報但現報。故名常壽湛然無損減也。五眼具足。諸根亦然。離不具也。若論外用六根互通。略舉眼耳根自在也。現十界壽或脩或短壽自在也。  三結示因果。 █文句  是則名為究竟持戒。諸根具足命不損減也。  二明得意犯二。初總示二犯。 █文句  又圓教人何但持之是戒。唯殺唯慈。亦作事殺亦作理殺。 此事理犯若其不解性具違用及殺法門。但以慈愍能現逆相而解釋。此豈前三教菩薩之行不能作耶。故普門疏明嗔法門為成就。故常念觀音。是知須得性殺之意。慈方無緣。故云唯殺唯慈。名得意犯。  二別示二相二。初引人明事殺。 █文句  如仙豫大王殺五百婆羅門。與其見佛之眼。與其十劫之壽。 大經聖行品。佛說本生。曾為國王。名曰仙豫。愛念大乘。時世無佛。十二年事婆羅門為師。後遂勸彼發菩提心。而婆羅門不信謗法。王乃殺之。而王不墮獄以無殺罪故。至梵行品佛說慈心之果住一子地。迦葉難言。若菩薩住一子地。云何佛昔為王斷婆羅門命邪。佛言。我以愛念故斷非惡心也。諸婆羅門命終生阿鼻獄。即有三念。一自知從人道來。二知是地獄。三自知謗法為王所殺。念是事已即信大乘。尋時命終生甘露鼓王世界。於彼壽命十劫。我於位昔乃與是十劫壽命。云何名殺。然須明於得殺法門。令其愛念成無緣慈。方合疏文唯殺唯慈也。  二據經明理殺二。初正釋。 █文句  又作法門殺者。析蕩累著淨諸煩惱。如樹神折枝不受怨鳥。如劫火燒木灰炭雙亡。故央掘云。我誓斷陰界入。不能持不殺戒。一切塵勞是如來種。斷此種盡乃名為佛。 前就不斷名持不殺。今明有斷故云犯殺。圓教自論斷與不斷二義同時。既明六即。六故有斷。即故不斷。亦可秖就即之一字明於二義。障體即德。無障可論。斯為斷義。障既即德。障何嘗斷。斯不斷義。故煩惱即菩提。生死即涅槃。斷與不斷妙在其中。諸大乘經說圓頓觀有此兩門。今就有斷名為理殺。故云析蕩累著。是業及諸煩惱以為所斷。樹神諭於修觀之人。劫火諭於能斷之智。故大論三十云。譬如空澤大樹眾鳥集宿。一鴿後至住一枝上。其枝即折。澤神問其故。樹神答曰。此鳥從我怨家樹來。食彼尼拘類子。或當放糞子墮地者。惡樹復生為害必大。是故寧捨一枝所全者大。菩薩亦爾。於魔外惑業無如是畏。而畏二乘。二乘於菩薩邊亦如彼鳥。壞彼大乘心永滅佛乘心。今文但以怨鳥通累著等也。劫火等者。亦大論文。論第二云。二乘雖破三毒氣分不盡。如草木薪火燒煙出。炭灰不盡。火力薄故。佛三毒永盡無餘。譬如劫火燒須彌山一切地都盡無煙無灰。今謂佛智即圓智也。斷陰入界生死即涅槃也。約即論斷名得意犯。理觀斷破名不持戒。此為誠證。下諸理犯其義皆成。一切塵勞是如來種。此是性種亦敵對種。惑非性染安名佛種。以知即性修染本虛。本虛名滅。即理殺也。  二得報。 █文句  成就金剛微妙法身。湛然應一切。唯殺唯慈。垂形九道。隨其所宜示長短命。任其所見用缺具根而化度之。 事理二犯既順性德殺害法門。故殺法成就乃得法身。垂形九界示命長短現根缺具。此自在用真因分得極果究竟。  二結勝。 █文句  前諸戒行淺近隘塞。非是通途。圓戒宏遠徑異會同。故名究竟持不殺戒也。 先且斥劣。人天近事藏通淺理別教次第是故隘塞。此等皆非修性不二通達之途。唯圓實戒一攝一切宏廣無邊。即事而中深遠莫測。凡小之徑必會逆順之異。能同十戒之中名畢竟戒。  二結責。 █文句  不殺之戒。人天已上極佛已還。曠大縱橫其義如是。云何而謂是小乘數耶。 先結該收後責局小。  二明不盜戒二。初總明事理持犯。 █文句  復次不與取名事盜。與取名事不盜。法門解者。如佛言曰。他物莫取名法門不盜。菩提無與者而取菩提。是名法門盜。不盜之戒種種不同。 事盜可見。就理論盜。據阿含經。演小成大。人天取有。藏通取空。別取但中。皆他物也。非盜是何。淨名云。無取是菩提捨攀緣故。  二別明偏圓得失二。初偏三。初人天二。初斥事持成犯。 █文句  若持戒作業求可意果。可意果者無常速朽悉是他物。臭如糞果害如毒食。有智之人所不應求。設使得之心不甘樂。云何殷勤飲苦食毒而自毀傷。 人天妄樂為可意也。欲成理持乃斥事戒。故就所求果報而責有漏之樂。猶如糞中有菴羅果。有智童子不應求食。樂雜見思如世美食。雜以毒藥食則害命。有觀智人所不應求。謂得華報心不甘嗜而生歡樂。云何凡夫為欲持戒。  二約經文明報。 █文句  貧窮四姓即此三界洄澓困苦。豈過有流。三障障佛第一義天之所捨離。是名為盜非不盜也。 四姓者。毘舍首陀婆羅門剎利。人中雖謂二賤二貴。既乏聖財。四姓三界俱屬貧窮。洄轉水也。澓深水也。漏心持戒求可意果正為有流洄澓所困三有流轉。故曰有流。非四流中一有漏因果具足三障能障見佛天中天也。亦是障於第一義天。以障隔故義言捨離。此乃事持成於理犯。據經招報貧窮困苦諸天捨離也。  二二乘二。初斥理持成犯二。初約有求斥。 █文句  又二乘之人以四諦智觀身受心法。厭惡生死欣求涅槃。涅槃心起為自為他為共為無因。介爾心生即取他物。 智舉四諦。境唯在苦。於身等四觀苦等四流。厭生死苦欣涅槃樂。在小名持。於大名盜。為於涅槃生欣求心。介爾者微弱也。微有心生即墮四性。既有性過乃屬生死。無所得中而生得想成不與取。豈非盜耶。  二引諸經斥。 █文句  即非時取證即不待說所因。焦種不生。見苦斷集修道造盡非求法也。謂有涅槃成涅槃見。若有著空者。諸佛所不度。身長三百由旬而無兩翅。墮三無為坑。受若死若死等苦。 煩惱為薪智慧為火成涅槃食。不非時證。此斥二乘匆匆取證是非時證。不待法華說於所因。於小涅槃思惟取證。大根不發如焦敗種。以見苦果故斷除集因。以修道品故造趣滅盡。則非大乘即惑成智無斷無修。即生成滅無苦無盡。故云非法求也。中論云。諸佛說空法。為度著有者。若有著空者。諸佛所不度。身長三百下引金翅鳥雛以為喻也。二乘但念空無相無願三種三昧。如身長三百。無中假二智如無兩翅。墮三無為坑如鳥墮地。若死等苦成羅漢果也。若死苦成辟支果也。苦等於死名死等苦而實未死也。或云。二乘方便是死等苦聖位是死苦。又學人是死等苦無學是死苦。三無為者。一擇滅。二非擇滅。三虛空。通舉言三。二乘所證。蓋擇滅也。然此諭本出大品而大論釋之。謂金翅身長三百由旬。能從一須彌至一須彌。是鳥初出兩翅未成。意欲飛去墮閻浮提。受若死若死等苦。中道生悔我欲還天不能自舉。本諭菩薩墮二乘地。今借諭二乘耳。  二引經明盜報。 █文句  法華云。飢餓羸瘦體生瘡癬。豈非貧窮困苦邪。淨名云。不見佛不聞法不入眾數。豈非第一義天遠離邪。此猶名盜非不盜也。 不得大乘法食為飢餓。無大力用為羸。無大功德為瘦。有無善上起見思如瘡癬。不見三身一體之佛。不聞圓頓之法。不入三賢十聖眾數。  三菩薩二。初斥次第成犯。 █文句  若別教菩薩次第行次第學次第道。從淺至深捨一取一。來已更復來。去已更復去。悉是辱於來去相。亦是不與而取。 行學道三對戒定慧。言次第者。此三皆隨空假中轉。三諦縱故從淺至深。是故逐一而論取捨。生死為來。空中為去。本淪生死已名為來。去已載來建立生死。故成兩來。破有出界已名為去。捨邊趣中名為更去。故成兩去。如此來去豈非屈辱。諦觀不殊離二取相。今既別修以觀緣諦。名不與取。  二據經明盜報。 █文句  取已而捨。亦是貧窮。捨已更取。數數去取即是困苦。不即與第一義相應。即是遠離。此猶名盜非不盜也。 取捨既數即此名為貧窮困苦盜業之報。以別圓教詮變易報不就改生。念動是業。遷變是苦。故起信論云。動即有苦果不離因。不能初心頓絕思議。故使義天雖近而遠即捨離也。  二圓二。初示相二。初明得意持二。初讚理持相。 █文句  圓人觀諸法實相。受亦不受。不受亦不受。亦受亦不受亦不受。非受非不受亦不受。不受亦不受不取是菩提。障諸願故。是法平等無有高下。不高故不取。不下故不捨。 唯有圓觀乃能究竟離不與取。絕取之觀謂五不受。即不受四邊及不受不受。此五不受若其不以妙理甄之。恐濫偏教。是故先云圓人觀諸法實相。諸法不出佛及眾生依報正報。此乃逆順二修之法。全修即性一一無非中道實相。中實之相非待對相。圓人觀此故無四受。不獨境絕四句之待。亦絕境觀能所之待。故不受之觀亦不受也。既於初心即依中實修五不受。則唯屬圓也。五不受故名為不取。是大菩提。能障一切有緣之願。法法皆中。高外無下下外無高。何法可取何法可捨。  二約經明報。 █文句  如是觀者。觀如來藏具足無缺。是如意珠。隨意出寶。即脩羅琴。任意出聲。即是大富。大富故無取。無取故即第一義。第一義故天不遠離也。是名究竟持不盜戒也。 即以理富顯不貧窮。富故不取寧有困苦。以不取故思議即絕。第一義天不相違背。乃應經文諸天不離。  二明得意犯。 █文句  圓人復有盜法門。菩提無與者而取菩提。如海吞流不隔萬派。如地荷負擔四重擔。眾生悉度煩惱悉斷。法門悉知佛道悉成。此義可知不能多說。 盜法門者。所謂性惡。佛所師故名之為法。智由茲入故名為門。圓人得門逆順自在。能作理盜亦作事盜。今文略事。例殺例淫合有其相。若理盜義文出鴦掘。彼經偈云。不與者菩提。無有授與者。不與而自取。故我不與取。此意乃明究竟不取。是究竟取此取得名如海吞流。四重擔者。鴦掘經云。譬如大地荷負重擔。一者大水。二者大山。三者草木。四者眾生。菩薩亦爾。正法住世餘八十年。為一切眾生說如來藏是名初擔。重於大山。惡人毀罵聞悉能忍。是第二擔。重於大水。無緣得為國主大臣說如來藏。唯為下劣堪忍演說。是第三擔。重於眾生窮守邊地惡處豐樂之處不得止住。是第四擔。重於草木。彼經四擔諭於四事。觀今文意似喻四弘。  二結勝。 █文句  前諸戒行淺而且塞。非是通途。圓戒宏遠徑異會同。故名究竟持不盜戒也。 淺而且塞者且兼也。  三不淫戒二。初示事理持犯。 █文句  復次男女身會名事淫。不會名事不淫。法門解者。若心染法是名為淫。不染法名為不淫。不淫之戒種種不同。 示事理者。意在兼持。以事扶理以理導事。既居末代功在事持。乃是涅槃扶律之意。理持論於著不染者。心觀他境名為染法。既境為觀方名不染。言種種者。事隨理觀小大偏圓具如下辨。  二明偏圓得失二。初偏三。初人天二。初人。 █文句  若關禁七支。如猴著鎖。擎一油缽過諸大眾。割捨觸樂求於未來淨潔五欲。如市易法以銅錢博金錢。此乃增長欲事非不欲也。 持心未淳如猴著鎖。擎一油缽者。大經譬如大眾滿二十五里。王敕一臣擎一油缽經由中過勿令傾覆。若棄一滴當斷汝命。復遣一人拔刀隨之。臣受王敕盡心持行。雖見五欲心不貪著。彼經以二十五里諭二十五有。拔刀諭無常。今文諭凡夫持戒。拔刀可諭三塗罪也。割捨現麤求未來細。如以賤易貴也。  二天二。初六欲。 █文句  若為生天故持戒。如羝羊相觸。將前而更卻。帝釋共八十億那由他天女縱逸嬉戲。看東忘西欲猶不足。化為老脩羅納舍脂。使諸天亡身失首。又見仙人入定污弄其女。仙從定起。釋羞自化為羝羊。仙人咒之。千根著身無能卻者。後來懺謝變為千眼。是亦增欲非不欲也。 文舉帝釋意徧六天。  二八地。 █文句  若斷欲界麤弊之欲。染著色無色界禪定之樂。如冰魚蟄蟲墮長壽天。是為一難。貪著禪味名為大縛。是染欲法非不欲也。 以數息法攝五欲心。意生四禪受枝林樂。極至有頂如冰魚等。豈知長壽八難中一。攝在味禪非不染欲。  二二乘二。初於小名持。 █文句  若憎惡生死如怨如蛇。愛翫涅槃如親如寶。棄之直去涉路不迴。諸有色聲不能染屈。如八方風不能動須彌。 知苦斷集如怨如蛇。修道證滅如親如寶。但自調故直去。無悲濟故不迴。四方四維謂八方風。諭於人天四違四順。謂利衰毀譽稱譏苦樂也。須彌諭二乘心也。  二於大名犯。 █文句  若聞菩薩勝妙功德。甄迦羅琴聲迦葉起舞不能自持。隨嵐風至破須彌如腐草。是染欲法非不染也。 隨嵐此云迅猛。壞劫中此風起時能破須彌。以界外二土五塵能動二乘也。大論中迦葉聞甄迦羅琴不能自安。即云。八方風不能動須彌。隨嵐風至破如腐草。三界五欲我已斷竟。不能動心。此是菩薩淨妙五欲。吾於此事不能自安。  三菩薩。 █文句  若菩薩惡生死如糞穢。惡涅槃如怨鳥。捨於二邊志存中道。起順道法愛生名頂墮。是菩薩旃陀羅。既無方便。此慧被縛不能勝怨。已所修治為無慧利。是染欲法非不欲也。 此別菩薩望圓成犯。緣但中道而生順愛。若入十行。退不取小。不進求圓。如墮山頂故名頂墮。旃陀羅者。此云嚴幟。乃是西土屠殺之輩。以惡業自嚴。行時搖鈴持竹以為標幟。故以為名。今斥但中解者。於圓菩薩。猶如人中屠膾惡類也。既無即中二觀方便。乃被教道中慧所縛。既與無明怨讎共住。何能勝之。別修之慧無無作利。望畢竟淨是染欲法。凡斥別教多是住行及十信人。以迴向位能圓修故。  二圓二。初示相二。初明得意持二。初約義示三。初示能淨諦觀。 █文句  圓人觀一心三諦。即空即假即中。即空何所染。即假何所淨。即中何所邊。即空即假何所中。 一心者。見思心也。觀此染心即是淨性。性非淺狹極三諦源。全諦發觀即空假中。即空故不染於染。即假故不染於淨。即雙遮故不染二邊。即雙照故不染中道。三諦三觀秖一剎那。能所不殊中邊俱淨。  二示所淨愛見。 █文句  即空故無我人十下知見依正等愛。即假故無空無相願等愛。即中故無佛菩提轉法輪度眾生等愛。 上之諦觀俱為能淨。今明見愛方是所淨。須知所淨該於通別。佛菩提等是順道愛。深觀即中其愛自泯。  三示三諦名淨。 █文句  三諦清淨名畢竟淨。是淨亦淨。 淨是空義。畢竟空者。須空三諦。以驗能空不少三觀。能空亦空故是淨亦淨。於通不塞也。  二引經證二。初引經文。 █文句  經言唯佛一人具淨戒餘人皆名污戒者。  二會經意。 █文句  圓人引行於佛法。即究竟持不淫戒也。 經就位論持唯在果。今約圓觀初心即能頓持佛戒。以觀實相因果無殊。若不爾者。云何能以如來莊嚴而自莊嚴。  二明得意犯二。初引諸經事。 █文句  圓人又有染愛法門。如和須蜜多女。人見人女天見天女。見者得見諸佛三昧。執手者得到佛剎三昧。歍者極愛三昧。抱者冥如三昧。各各皆得法門。亦如魔界行不污戒菩薩。變為無量身。共無量天女從事。皆令發菩提心。如維摩詰。若入後宮。後宮中尊化正宮女。先以欲鉤牽後令入佛道。 既得本性染愛法門。故能行於事染之行。亦能示於理染之觀。染觀可例取菩提義。故今略之。但依華嚴出事染相。行不污戒者。菩薩名也。先以欲鉤牽者。愛欲如鉤能牽於人。然後令彼達欲法界。名入佛道。  二明用犯意。 █文句  斯乃非欲之欲。以欲止欲。如以屑出屑將聲止聲。 指上三人久住性染無染法門能現修染。故得名為非欲之欲。而令眾生即欲悟性。故得名為以欲止欲。諭以屑者。字應作榍。又作楔同。說文云。楔櫼也。櫼子林切。出前櫼者。必假後櫼。故云以楔出楔也。將聲止聲者。大論第七云。譬如執事比丘舉手唱言眾皆寂靜。是為以聲遮聲非求聲也。  二結勝。 █文句  前諸行淺塞。非是通途。圓戒宏遠徑異會同。是名究竟持不淫戒也。  四明不妄語戒二。初示事理。 █文句  復次不見言見。見言不見。名事妄語。法門解者。未得謂得。未證謂證。名為妄語。妄語多種。 問事中妄語重者。乃是未得聖法言知言見。今法門解於未證得謂已證得。與事何別。答蓋第四戒自知未得上人之法。誑他言得。故此妄語除增上慢。若理妄語內心實謂已得已證。此心增上而慢於他。是增上慢。故法華云。比丘比丘尼自謂究竟。便不志求無上菩提。當知此是增上慢人。今未解圓理於人天三教各自謂實。名為妄語亦是上慢。  二明偏圓二。初偏二。初人天二。初人二。初妄語相二。初愛。 █文句  諸欲求時苦。得時多怖畏。失時懷憂惱。諸欲無樂時。凡夫癡人於下苦中橫生樂想。 下苦者。輕苦也。三塗苦重人間苦輕。凡夫不覺計之為樂。以苦為樂故曰橫生樂想也。猶如世人罪合當死。而以千罰放命。罰實是苦。以得全命罰罰之下皆生樂想。又如病者恐死加之針灸。針灸實苦。言除病故皆生樂想。八苦交煎妄謂為樂。事亦如是。  二見。 █文句  竪我慢幢打自大鼓。謂色即是我。我即是色。色中有我。我中有色。執有與無鬥。執無與有鬥。依止斷常起六十二戲論。破慧眼不見於真實。增見長諸非。吾我毒甚盛。 廣如大經。凡夫外道慢心自高。諭之竪幢。口宣慢言。諭之打鼓。於五陰上各起四見。文中略示色陰。餘之四陰可以例作。次句應云離色是我。今云我即是色者。文之誤也。色中。有我即色大我小也。我中有色即我大色小也。起六十二者。五陰各起四見共成二十。歷三世成六十。而其所計不出斷常二見。故有六十二也。所說無實其猶諧謔。故云戲論。由斯戲論不見真空故破慧眼。  二結示口過。 █文句  備口四過。略標妄語爾。 見是妄情須生轉計即兩舌也。宣邪惡理即惡口也。巧飾邪言即綺語也。諸見本邪。以邪為正而誑於人。故標妄語。其實備四。  二天。 █文句  三十三天黃葉生死謂是真金。非想自地具細煩惱。謬計涅槃。此非妄語。誰是妄語邪。 大經嬰兒行品云。如彼嬰兒啼哭之時。父母即以楊樹黃葉而語之言。莫啼莫啼。我與汝金。嬰兒見已生真金想。便止不啼。然此楊葉實非金也。木牛木馬木男木女。嬰兒見已亦復生於男女等想。即止不啼。如來亦爾。眾生造惡為說三十三天常樂我淨端正自恣。於妙宮殿受五欲樂。眾生聞已心生貪樂。止不作惡勤作善業。三十三天實是生死無常樂我淨。為度眾生方便說有。章安釋云。此合天上四德。楊葉諭妄。淨色鮮明故。楊樹諭妄。常體柔軟故。木牛木馬諭妄。樂可戲故。木男木女諭妄。我似人故。非想細煩惱者。彼有十種細心數法。一受。謂識受。二想。謂識想。三行。謂法行。四觸。謂意觸。五思。謂法思。六欲。謂欲入出定。七解脫。謂行法解。八念。謂念於三昧。九定。謂心如法住。十慧。謂慧根慧力。  二二乘二。初出行相。 █文句  二乘之人競執瓦礫歡喜持出。生滅度想生實未盡。寧得滅度。生安隱想。所作未辦。寧得安隱。淨名云。佛為增上慢人。說離淫怒癡名為解脫。其實未得一切解脫。 競執瓦礫者。用大經春池失珠諭也。春池譬眾生塵欲耽湎之境。失珠譬圓解潛昏。信小乘教如入水。修觀如求珠。但見偏真謂為究竟。如得瓦礫便謂真珠。生滅度安隱之想。猶如歡喜持出也。生實未盡者。猶受變易故。所作未辦者。佛道未修故。離毒說脫乃一小脫。即毒明脫名一切脫大涅槃也。佛為上慢執著三毒便為解脫。是故說離。聲聞住此謂究竟脫。其實未得一切解脫。此以淨名對法華文出妄語相也。  二結成妄語。 █文句  未得謂得。豈非妄語邪。  三菩薩二。初示其行相。 █文句  佛為別教人以四門說實相。執於一有隔礙三門。乃至執非有非無而隔有無。 佛說四門意詮一實。別人根鈍各執一門彼此隔礙。  二結為妄語。 █文句  夫實相者言語道斷心行處滅。云何以字。字於無字。云何以數數於無數。豈非妄語邪。 諸法實相離言說相離心緣相。以法法體徧多少性融。豈可定以空有等言一二等數。此教言思既乖實理非妄是何。  二圓二。初示相二。初明得意持二。初總標心口。 █文句  圓人如實而觀如實而說。 圓人根利聞空有等皆知性具。性具四門豈有隔礙。一門具三。三門皆爾。稱性而觀。稱性而說。既皆稱性。性絕言思。故觀即無觀說即無說。是故觀說皆云如實。  二別釋心口二。初明心離諸相而觀。 █文句  如實觀者。非內觀得是解脫。非外觀非內外觀。非離內外觀。亦不以無觀得是解脫。 所非內外。或約自他或約根塵。或約心法或約法性對於無明。此等內外雙亦雙非皆成四相。妙觀得脫皆離此四。亦不以無四相觀而得解脫。性空非四相空非無。此之二空名濫通教。須就圓理揀彼偏空。圓理者何。謂諸四相不出本覺。全本為始即境是觀。豈更偏著四種之性及無四之相。非此二空不名解脫。  二口稱四實而說二。初約法示。 █文句  如實說者。一切實一切不實。一切亦實亦不實。一切非實非不實。如是皆名諸法實相。 實等四句亦乃不出本覺之性。以此覺性真空畢竟故名為實。具足緣起故名不實。二不相礙故成雙亦。二無二相故即雙非。覺性無偏四皆全分。實攝三句乃一實一切實。不實攝三。餘二亦爾。是故四句皆云一切。其圓解者雖談一句一外無餘。何有一言不稱本覺真實之性。是故四句皆得名為如實說也。  二引經證。 █文句  經言。諸佛皆實語佛語實不虛。能以一妙音徧滿三千界隨意之所至。隨諸眾生類各各皆得解。即是以佛道聲令一切聞也。 初心圓說與果無殊。故引法華本佛作證。佛施權迹及開實本。皆稱真如。有何一句而非實邪。似位妙音髣髴同佛口密之相。開小成大能似佛聲如實而說。令諸眾生聞皆入實。  二明得意犯三。初約果人示。 █文句  圓人亦有妄語法門。無車說車誘戲童子。無樂說樂止彼啼兒。若有眾生因虛妄說得利益者。佛亦妄說。 雖就果示意顯始行故云圓人。妄語法門者。乃是性德權巧妙門也。稱妄語者。無而說有也。謂十界冥合本是一乘。無有三乘差別之相。佛為機故分別說三。令諸眾生各為究竟。自求趣證速出生死。如無三車說有三車。令諸樂著嬉戲之子爭出火宅。天無常樂說有常樂。如以黃葉止彼啼兒。此皆巧用妄語法門而為利益也。  二引經證。 █文句  經言。我是貪欲尸利。我是瞋恚尸利愚癡尸利。然實非也。我是天是人。實非天人。我是龍鬼。實非龍鬼。 諸法無行經中。文殊說不動相法門已。空中萬天子讚言。世尊。文殊名為無礙尸利不二尸利等。文殊語天子言。止止。天子。汝等勿取相分別。我不見諸法是上中下。我是貪欲尸利等。具如今疏。天子唯以性善法門而讚文殊。且別教但中豈非性善。須斷九界然後證得。斯乃於法見上中下。文殊欲顯圓頓之理。具足善惡無非法界。特以三毒而自立稱。然三毒等雖俱性具不異而異。是即實之權。皆是祕妙方便之法。故一一句望實言非成妄語義。雖是妄語而皆是性本具法門。今宗講者纔聞權假便謂非性。吾知其人未生圓解。  三明犯意。 █文句  將虛以出虛。令有不虛爾。 同於前文以楔出楔也。  二結勝。 █文句  前諸行淺近隘塞圓行深遠。夷坦無礙徑異會同。故能如此。是名究竟持不妄語戒也。  五明不飲酒戒二。初示事理。 █文句  復次若穀若草昏心眩亂者名事酒。法門解者。迷惑倒見名之為酒。倒見多種。  二明偏圓二。初偏三。初人天二。初人中事酒二。初據教明過。 █文句  夫酒為不善諸惡根本。能生三十六種之失。招於五百世中無手。慢刑失禮發出伏匿。眠臥糞穢搪水火。 三十六失出沙彌戒經。大論唯三十五失。結為頌曰。  財虛招病諍(三)  裸露醜名彰(二)  無智得者失(二)  說匿廢事業(二)  醒愁身少力(二)  色壞慢父母(二)  沙門婆羅門(二)  及伯叔尊長(二)  不敬佛法僧(三)  黨惡遠賢善(二)  破戒無慚愧(二)  不守情縱色(二)  人憎親屬棄(二)  行惡捨善法(二)  智人所不信(一)  遠涅槃狂癡(二)  命終墮惡道(一)  若得人常騃(一)  酒失三十五    大論之所明 五百世無手者。梵網經云。若佛子若自身手過酒器與人飲酒者。五百世無手。何況自飲。伏匿皆隱也。自說私隱故云發出也。  二斥人好尚。 █文句  過患如此。人猶尚之。晉世引滿稱藝能。魏朝清濁為賢聖。畢卓自署為酒徒。鄭泉自誓為酒壺。竹帛載之古今歌之。不應作而作。不應歌而歌。非醉酒是何。 引滿者。晉左思蜀都賦云。合樽促席。引滿相罰。樂飲今夕。一醉累月。注云。酒將闌故合併其樽促近其席。引持也。持滿以相罰。酒厚樂極故醉累月。三國志。魏尚書郎徐邈私飲至沈醉。時科禁酒。校尉趙達問以曹事。邈曰。中聖人。達白之太祖。太祖甚怒。度遼將軍鮮于輔進曰。醉客謂酒清者為聖人。濁者為賢人。邈性修慎偶醉言耳。竟免刑。晉畢卓為吏部郎。比舍釀酒熟。卓醉後夜至甕下盜飲之。掌酒者縛之。明旦乃畢吏部也。自署為酒徒者。以酒徒自號也。如唐元結自號酒徒。皮日休自號醉士之類也。三國志。吳大中大夫鄭泉字文淵。陳郡人。博學有奇志。性嗜酒。臨卒謂同類曰。必葬我於陶家側。庶百年後化成土。卒見取為酒壺。竹帛載之者。謂史志皆書其事也。古皆記言事於竹簡繒帛。以未有紙也。後代稱其故實。故謂史籍為竹帛也。古今歌之者。古今之人不斥其失。往往為歌詩以稱美之也。不應作而作者。引滿中聖。酒徒酒壺之事。皆耽湎荒恣其失大矣。尚書酒誥誡之甚明。而四賢反為之。是君子所不應作之事而作之也。不應歌而歌者。古今之賢當貶其失。而反作歌詩以美之也。若作若歌非酒之過失而是何耶。  二三界惑酒二。初別示二。初引論明見醉。 █文句  釋論云。有一法師。為王說五戒罪福。王難云。飲酒招狂飲者甚多。狂者何少邪。法師舉手指諸外道而已。更言餘事。外道侜張云。王難甚深。是禿高座更不能答。王云。法師答竟。狂亦不少。指汝等是。將護不彰爾。此即世人之醉也。 釋論第八文也。王即南天竺王也。侜張。爾雅云。侜張狂也。侜字張由反。  二約諭明愛醉。 █文句  又貪如海納流無有滿時。瞋如火益薪展轉彌熾。癡如膠黏結如冰足水。八萬塵勞煩惱其心。無暫停住。掣電蛇舌颺焰獼猴。五欲攪作無時不醉。大經云。從昔已來常為聲色所醉。流轉生死。  二總結。 █文句  三界人天通有此醉也。  二二乘二。初斷通從別以明能醉。 █文句  若二乘之人雖斷九十八使四住煩惱。無明未吐。如半瘧人。 九十八使者。見惑有八十八。思惑有十也。四住者。三界見合為見住地。三界思分為三住地。無明未吐者。以酒諭惑也。半瘧人者。四住已除無明尚在。半安半病其猶瘧疾。此亦大經中諭。  二兼凡斥小以明所迷。 █文句  大經引醉歸之人。世間無常樂而言我淨。如來實我淨而言無常樂。如彼醉人見日月轉。此二乘醉也。 引醉歸之者。謂佛引醉諭歸還二乘也。按哀歎品中。諸比丘說醉諭以諭凡夫流轉無常見常如醉。小乘修無常想故如醒。佛即引醉諭於二乘。謂於真常而見無常是醉義也。故云。引醉歸之文。人合作文。世間下文辭從省。四倒四德各舉其二。影互相顯。  三菩薩二。初約教道觀中皆名不了三。初法。 █文句  菩薩之人無明未盡不了了見。菩薩行故見不了了。 別教至極但破無明一十二品。故於佛性見不了了。又從初心不知五住即是法界不名佛法。是菩薩行。故於佛性見不了了。  二諭。 █文句  如遠望大舶遙觀鵝雁。夜睹畫像遠視人杌。亦如醉人朦朧見道。 凡舉五事悉諭見性不得了了。舶者大船也。諭出大經。然彼十諭並諭於圓。以分揀極故云見不了了。今諭別者有二意。一者別教極果秪齊圓教第二行。故見不了了。二者二教理同得意具德失意但中。今就失意故以諭別。如來藏經十諭亦爾。止觀在別十六觀疏而顯於圓。  三合。 █文句  如是等無量譬喻顯於菩薩未得明了。  二明自圓解外皆名邪見。 █文句  故迦葉云。自此已前我等悉名邪見人也。此菩薩醉也。 未得圓中正見故也。  二圓二。初示相二。初明示行相二。初得意持二。初稱性觀故得名醒悟。 █文句  圓人行如來行。具煩惱性能知如來祕密之藏。雖有肉眼名為佛眼。所可見者更不復見。故文云。入深法性。即於此典金光明中。而得見我釋迦牟尼。大經云。了了見佛性猶如妙德等。 此段文意乃將果德頓為始行。苟不了知第六識心是性惡者。何能初心修如來行即觀祕藏。肉眼即佛永不改觀。而見牟尼與妙德等。荊谿的示須聞性惡方修性行。不可欺也。  二以圓伏故名除酒法。 █文句  是則五住正習一時無有餘。酒法既除。何所可醉。是為究竟持不飲酒戒也。 五住正習同居一念。即惑為觀觀外無境。如翻大地草木寧存。亦如日光不與暗共。有何酒法而不除耶。此人事戒輕重等持。與上理戒念念兼行。方名究竟。  二得意犯二。初明具大智故能理醉。 █文句  圓人亦有飲酒法門。鴦掘云。持真空瓶盛實相酒。變化五道宣揚哮吼。 何名大智。謂了性具九界因果。是故名為飲酒法門。真空實相如起信論。一真如性有二種德。一如實空與過河沙煩惱不相應故。二如實不空體具河沙功德無有所少故。護一切失故空如瓶。德用無礙故不空如酒。然河沙性德即十法界圓融法門。九界即佛成前持相。佛界即九成今犯相。故犯相云。變化五道宣揚哮吼。其猶酗酒之用也。  二明具大悲故能事醉。 █文句  波斯匿醉轉更多恩。末利后飲。佛言持戒。入于酒肆自立其志。亦立他志。 波斯匿此云和悅。若飲酒後應死判生故曰多恩。末利即匿王正后也。王嘗嗔怒欲殺厨人。諸臣共議國中唯有此人。殺已無人知厨稱王意者。時末利后即辦好酒美肉。沐浴名香莊嚴身體。將諸妓女來至王所。王見后已嗔心乃息。后即遣人詐傳王勅勿殺厨人。匿王後以此事問佛。后持五戒月行六齋。一日之中犯酒妄二戒。八戒之中則犯其五。謂過中食服香花作倡妓高廣床飲酒妄語也。破戒之罪輕耶重耶。佛言如是犯者得大功德。何以故。為利益故。出未曾有經下卷。入于酒肆。即淨名居士。此上三人皆是高位。皆住性惡權巧法門。故於持犯得大自在。不可秪將慈念而解。若無性染慈豈無緣。  二結得斥失。 █文句  夫得其門者逆順俱當。失其柄者操刀傷手。 若得性具善惡之門則逆順俱當。失茲要柄則持犯俱非。如把刃自害。得失之要不可不窮。  二結勝。 █文句  前諸行淺近隘塞。圓行宏遠徑異會同。故能如此。是名究竟醉醒無二也。 若善惡分岐豈醉醒不二。諸佛究盡寧有所偏。  二觀心釋。圓論理戒豈不觀心。但為前文是約教釋正為開解。今撮五戒入一念心成於圓觀。正為立行即聞而修。修發之門說者應授。若不爾者。數寶何為。分二。初附上諦智問。 █文句  上觀四諦智名四佛。觀五佛云何觀。 上觀四諦各發覺智。乃言四佛。今明五戒亦可觀之成五佛不。問意如此。  二據今戒體答。 █文句  觀五戒實相覺智清淨。即是觀心中見五佛也。 若觀五戒是實相者。所發覺智豈非五佛。然五實相是所觀境。五境發智名為五佛。實相無相尚叵言一。豈定五耶。由附五戒各見實理。故似分五。實理者何。所謂本覺。此之覺體是無緣慈故名不殺。無取故不盜。無染故不婬。真實故不妄。明了故不飲。今圓行人以妙三觀順性修慈。乃至三觀順性修智。說之如此修乃同時。故得名為觀五實相。觀之不已。本覺全體發成始覺。名為五佛。名字觀五觀行已去皆得稱發。  二破煩惱障。 愁憂恐怖  文三初節示經文。 █文句  次破煩惱障。指愁憂恐怖一句是也。  二對上下辨二。初對上下定體二。初對上報論義便。 █文句  上來諸事或約內身或約外報。是報障義便。此一句專明心為煩惱障便。 報多約色。惑唯在心。故云義便。  二與下業論體別二。初問起。 █文句  報障如上可解。煩惱與業云何。 以十惡中貪嗔癡業名同煩惱。如何分別。  二釋通二。初引數人釋。 █文句  數人云。數起而輕名煩惱。數起而重名為業。 二俱數起但以輕重分於惑業。  二今師釋二。初約心剋示。 █文句  天台師云。任運常有是煩惱。卒起決定心發動身口。必牽來報者是業。 貪等決定發動身口招報名業。以異煩惱非決定故。  二因示生疑二。初疑。 █文句  若爾惡星災異都不關心。云何是業障。 若決定心發動身口名為業者。下惡星等自是外境。何名業障。  二釋。 █文句  此乃外相表業將起。是業責報之相即得是業障也。 星等乃是業之前相。表於責報故屬業障。今示作業體。下明宿業相。若論作起時豈非心色。  二對上下論轉。 █文句  若煩惱業轉報未必轉。若報轉業煩惱必轉。 二障在因是故易轉。報障已受是故難轉。難者若轉易者必去。  三約文示相二。初通別。 █文句  通論。見思煩惱皆有愁憂恐怖。別論。愁憂屬見煩惱。恐怖屬愛煩惱。 通論可見。若別論者。見惑執我愛但著事。此之二惑皆具三毒。執我三毒若其不遂則多愁憂。著事三毒既不執我。但恐不遂必無愁憂。  二指廣。 █文句  今不具記云云。 章安記錄不能廣陳見思之相。令後說者委而示之。故註云云。  三釋業障。文二。初節經。 惡星災異。眾邪蠱道。變怪相續。臥見惡夢。晝則愁惱 █文句  三破業障者。從惡星災異下是也。  二釋義三。初定文是業。 █文句  業將感報故其相前現。相名表發意在此也。 已作之業將感惡報。故有異相表發其事。驗知此句明於業障。  二略釋經文。 █文句  惡星者。別有客星也。亦是五星二十八宿。一方有七。四七二十八也。違其度數失其分野。若熒惑亂行麻彗暴出。是客星也。災異者。風雨雪霜乖候等是也。眾邪者有三。人邪鬼邪法邪是也。蠱道者毒鬼也。又言三毒是蠱也。變怪者詭怪也。謂禽獸醜惡形聲等是也。惡夢者。心靈潛密業現其中。夢見不適意事是也。 別有客星者。以五星二十八宿常現則非惡星。亦是下約常星。失其行度躔次。亦名惡星。一方有七者。角亢氐房心尾箕東方蒼龍七宿。南斗牽牛須女虛危營室壁北方玄武七星。奎婁胃昴畢嘴參西方白虎七宿。東井鬼柳七星。張翼軫南方朱鳥七宿。凡四方之宿皆逆數。宿音秀。失其分野者。周官云。天星皆有州國分野。角亢氏兗州。房心豫州。尾箕幽州。斗牽牛婺女楊州。虛危青州。營室。東壁并州。奎婁胃徐州。昴畢冀州。嘴檇醉綏反參益州。東井與鬼。雍州柳七星張。三河翼軫荊州。熒惑火星也。漢書音義云。妖星曰孛星彗星長星。亦曰攙搶。釋名云。星光稍稍似彗。言其孛孛然似掃彗也。又類散麻。故云麻彗。左傳。凡人火白火。天火曰災。今但取風雨雪霜乖候者。皆名災。法邪謂外道經書。蠱道者。事釋乃是他鬼毒害於人。蠱工戶反。聲類作戈者反。蠱物害人也。說文。蠱。腹中蟲也。楞嚴云。貪恨為罪。是人罪畢遇蠱戒形名蠱毒鬼。理解乃是自心三毒名之為蠱。此蠱能害百千萬身。法身慧命永為所害。比夫毒鬼為害至微矣。醜惡形聲見聞為怪。不適意者適悅也。  三勸令正信二。初明相見表五罪二。初約現文表示。 █文句  夫諸業表報不出五罪。若惡星表亡身失命者。殺生業相也。惡星表神棄困窮者。竊盜業相也。惡星表親離幽厄者。淫罪業相也。惡星表誣枉讒謗者。妄語業相也。惡星表喪失財產者。飲酒業相也。 親離即親厚鬪訟。幽厄即王法所加。幽謂幽禁。  二例餘相亦然。 █文句  其餘災異怪禽惡夢等。隨其時節各有所表。細心推詳不出五罪之報。  二誡行者問邪師。 █文句  行者知解推之。何須折篾鑽龜問管公明邪。 禮記曰。龜謂之卜。蓍謂之筮。卜筮者所以決嫌疑定猶豫也。今云折篾。篾謂竹篾。謂揲蓍取卦折竹篾為文也。管公明者魏人也。名輅字公明。善卜筮。所向皆驗。應知惡報由罪結罪由心。苟正于心罪報自蕩。不修內德卜筮何為。吳氏春秋云。宋景公時熒惑在心。公召子韋問焉。子韋曰。禍當君。雖然可移於宰相。公曰。宰相所以與理國家。可移於民。公曰。民死寡人將誰為君。可移於歲。公曰。歲飢民餓死。為民后而殺其民。誰以我為君乎。子韋曰。君有至德之言三。天必祐君。熒惑必三徙舍。舍行七里。一里當一年。君延年二十一矣。熒惑果徙三舍。況能內觀法性達罪本空。均生佛於自心。起慈悲於法界。惡星之變何慮乎不滅耶。故於次文明其方法。  二舉方法。若依初開章為四。此當第三能破方法。今依重科。 當淨洗浴。聽是經典。至心清淨。著淨潔衣。專聽諸佛。甚深行處 從諸根不具下敘空品文為二。初三行半明所破之惡。即三障文也。次二行半明能破之方。即今文也。而釋一行半訖。復依初開章以後一行為四結成。然取義成分章從便分三。  初節經立意。 █文句  從當淨洗浴下二舉方法能空於惡也。 以順重科云能空也。  二據意釋經三。初立意。 █文句  前業相外彰報對不久。內無方法何以禳之。約其三業作三德之方。以事表理也。 禳謝也。又除殃祭也。  二釋經二。初釋前三句。 █文句  洗浴臭體擬作法身。緘脣攝耳擬聽般若。至心清淨擬作解脫。 欲知智在說。故以聽經而為般若。又聽經發智慧故。心有染故用不自在。今既清淨能成解脫。  二釋後三句。 █文句  前令洗浴內身。後更勸淨外服。內外相成爾。前但令聽後誡令專聽。鄭重緘口爾。前令至心後示至心之境。成其方法爾。 至心之境即甚深行處。不念此處安名至心。  三勸信二。初約身陳類。 █文句  夫人身本於不淨。蓮華本於淤泥。譬如栴檀生于伊蘭。世間理見也。 今之三業表法之身。本是血肉不淨之物。次舉二喻。栴檀香木。伊蘭臭樹。大經明。闍王造逆。後既見佛罪除。乃自敘云。我見世間從伊蘭子生伊蘭樹。不見伊蘭生栴檀樹。我今始見從伊蘭子生栴檀樹。伊蘭子者我身是也。栴檀樹者即是我心無根信也。  二約行可期。 █文句  今近因三業規矩。遠成三德妙義。可不信哉。 三業雖近三德雖遠。修得規矩即近成遠。規圓矩方。孟子曰。大匠訓人必以規矩。  三行成破障。 █文句  洗浴法身能禳報障。攝耳緘口能禳煩惱障。至心能禳業障云云。 若於浴等無三德觀。如何能禳三障惡罪。  四結成。 是經威德。能悉消除。如是諸惡。令其寂滅  文三初節示經文。 █文句  從是經威德下四結成也。  二正釋經義。 █文句  能悉消除者明三障轉也。令其寂滅者三德成也。  三深明經意四。初據今文示法。 █文句  寂滅秖是涅槃。涅槃秖是三德。 寂滅華音。涅槃梵語。涅槃之名召三德體。故知寂滅是三德成。  二約行成德顯。 █文句  前三業方法既成。三障理數應轉。三障既其已轉。理數成於三德。  三業既修金光明行。成則契於三德之理。修在名字觀行相似。至分真位皆得。名為轉障成德。不爾。豈曰行方等經。  三明轉障成德。 █文句  報障轉成法身德。煩惱障轉成般若德。業障轉成解脫德。  四明經巧難知。 █文句  前寄事相將淺以表深。後明寂滅將深以結淺。經文繡密見之者寡云云。  二敘流通明教相。 護世四王。將諸官屬。并及無量。夜叉之眾。悉來擁護。持是經者。大辯天神。尼連河神。鬼子母神。地神堅牢。大梵尊天。三十三天。大神龍王。緊那羅王。迦樓羅王。阿修羅王。與其眷屬。悉共至彼。擁護是人。晝夜不離。我今所說。諸佛世尊。甚深祕密。微妙行處。億百千劫。甚難得值。若得聞經。若為他說。若心隨喜。若設供養。如是之人。於無量劫。常為諸天。八部所敬。如是修行。生功德者。得不思議。無量福聚。亦為十方。諸佛世尊。深行菩薩。之所護持。著淨衣服。以上妙香。慈心供養。常不遠離。身意清淨。無諸垢穢。歡喜悅豫。深樂是典。若得聽聞。當知善得。人身人道。及以正命。若聞懺悔。執持在心。是上善根。諸佛所讚。 █文句  護世四王下敘流通中品。皆如上說。 疏略指上。  三明疑念序二。初壽量品題。 金光明經壽量品第二  句文分二初正釋二。初約三佛難思以釋二。初佛本無三。 █文句  佛本無身無壽。亦無於量。 不唯法佛無身壽量。報應亦乃不可說三。以一切法離於名字言說相故。  二隨世俱立。眾生若有得益因緣。即須隨世立諸名相。非唯應佛立身壽量。法報亦乃可論此三。須知無三不減一法。雖立三三不增一法。良以有無皆法界故。故真無俗有真有俗無皆是悉檀。令於三身得四益也。此文分二。初列三身各三。 █文句  隨順世間而論三身。亦隨順世間而論三壽量。  二釋三佛三義二。初約義分別。二據理融即。分別且從修二性一令義易明。法是本覺。報是始覺。始本一合方有應用。一往似縱。說者應以次融即文非縱非橫。妙會此義。令其聞者識圓三身。文分三。初法佛二。初別釋三。初身。 █文句  法身者。師軌法性。還以法性為身。此身非色質亦非心智。非陰界入之所攝持。彊指法性為法身爾。 始覺報智依本覺成。故以法性而為師軌。究論始本唯是一覺。故云還以法性為身。是故馬鳴歸命三寶。即以佛身及體相等而為法寶。此身等者。非分段變易色質心智三科所攝。乃是常住五陰等法聚以為身。此法無相不可說示。為眾生故彊名法身。  二明壽。 █文句  法性壽者非報得命根亦無連持。彊指不遷不變名之為壽。 色心。和合乃有執得連持壽命。身既非陰豈有命根。為物彊指不遷為壽。  三明量。 █文句  此壽非長量亦非短量。無延無促。彊指法界同虛空量。 量依身壽故同彊指。  二總釋。 █文句  此即非身之身無壽之壽不量之量也。 身壽量上言非無不者。若據次文義當雙非。以其法體離於二邊及超報應。彊於此理立身壽量三種名字。令物忘情也。  二明報佛二。初稱法有報二。初引經。 █文句  報身者修行之所感也。法華云。久修業所得。涅槃云。大般涅槃修道得故。 此從順修稱理事說。修行所感釋報義也。法華文證智德之報。以彼經云。慧光照無量。故涅槃文證斷德之報。以云大般涅槃故。  二釋義。 █文句  如如智照如如境。菩提智慧與法性相應相冥。相應者如函蓋相應也。相冥者如水乳相冥也。 修行所感二種之報。乃是始覺與本覺合。即以始本而為境智。此二不異故名曰如。各二如者。智如如境境如如智故也。復以菩提名如如智為能應冥。法性名於如如之境為所應冥。以函蓋合先喻應義。函蓋雖合猶存際畔。復以水乳喻其相冥。此乃泯然而成一相。始覺本覺義二體一正同於此。  二明就報立三。即身壽量也。三中一一言法身者。報智所冥離法無報故。初身。 █文句  法身非身非不身。智既應冥亦非身非不身。彊名此智為報身也。 言非身者。非應佛有分齊身。非不身者。非報佛無分齊身。又非身則非有。非不身則非空。中道法身乃本覺體。始覺冥此能冥亦忘。為成觀故彊名報智。  二壽。 █文句  法壽非常非無常。智既應冥亦非常非無常。彊名常為壽也。  三量。 █文句  法量非量非無量。智既應冥亦非量非無量。彊名無量為量也。 稱本雙非為物彊指。義皆同身。  三明應佛三。初明應物有三三。初身。 █文句  應身者應同物身為身也。  二壽。 █文句  應同連持為壽也。  三量。 █文句  應同長短為量也。 皆如谷響大小隨聲。是故此三悉云應同。  二明依二有應三。初法。 █文句  智與體冥能起大用。 不覺忘處始本一如。故云智與體冥。覺體自在。故云能起大用。  二喻。 █文句  如水銀和真金能塗諸色像。 真金上色。須水銀和方能塗(去聲)物。闕此一緣金無塗用。  三合。 █文句  功德和法身處處應現往。 報智功德以合水銀。法身合金。處處應現合塗色像。  三明應徧三土二。初雙明報應。 █文句  能為身為非身。能為常壽為無常壽。能為無量能為有量。 上所說報但論冥法。即自受用也。今明垂應以他受用常住之應。對於生身無常之應。示二迹用。是故雙明身非身等。身即生身。有分齊相。故名為身。非身是報。無分齊相。故曰非身。小般若云。佛說非身是名大身。大身者。乃他受用身也。無分齊身其壽則常故無量也。有分齊身壽則無常故有量也。此二應用乃依真中二理而住。機依事業二識而見。住理廣如序品疏文辨之。二識委在起信論明。論意要在事識見則取色分齊。故名應佛。業識見則離分齊相。故是報身。行者應知常身無量通應三土。無常有量但應同居。所以者何。蓋實報機分證論見他受用身。方便土人唯稟別圓。所見佛相雖小優降。然匪生身悉是報佛。若同居土具四教機。稟別圓者能覩報佛。故法華明常在靈山。華嚴說法盡未來際。及諸大乘即於應相見是法性尊特之身。故知常身徧應三土。若無常身唯應同居。逗藏通機及凡夫眾也。  二單示應身二。初明有量二義。 █文句  有量有二義。一為無量之量。二為有量之量。如七百阿僧祇及八十等。是有量之量。如山斤海滴。實有齊限。凡夫所不知。阿彌陀實有期限。人天莫數。此是有量之無量。 上之所說自受用外垂三土身。皆名為應。其他受用雖就對機名之為應。而是實因之所感剋復名為報。非是差別逗機之用。若論逐物隨緣參差長短身壽量者。須就同居無常用說。故今別示應身之相。但於有量開出兩量。而此兩量依於事識但空見故。唯屬無常。若依業識不空見者。即此無常全體是常。則常無常二用相即二鳥雙游也。若上二土機息應轉。亦是無常。以非八相故且言常。七百等者。首楞嚴三昧經云。堅首菩薩問佛壽幾何。佛令往東方過三萬二千佛土。於莊嚴國問照明莊嚴自在王佛。彼佛答云。如釋迦壽我亦如是。汝欲知者。我壽七百阿僧祇劫。堅首迴此白佛。阿難云。彼佛乃是釋迦異名。雖機勝見長。而七百猶可數。故亦是有量之量。若阿彌陀人天莫數。故是有量之無量也。  二結應佛皆然。 █文句  應佛皆為兩量。逐物隨緣參差長短。 佛佛既皆三身圓證。應身被物物壽長短。豈不隨順各示兩量。故彌陀現長亦能現短。釋迦現短亦能現長。故大論第三十六云。當知釋迦文佛更有清淨國土。如阿彌陀佛國。阿彌陀佛亦有不嚴淨國。如釋迦文佛國。又三十八云。此間閻浮惡故釋迦壽應短。餘處好故佛壽應長。故涅槃二十二云。西方去此三十二河沙有無勝國。所有莊嚴如安樂世界。我於彼土出現於世。斯皆隨逐物機也。  二據理融即二。初約理融。 █文句  然此三身三壽三量不可並別一異。則乖法體。即一而三即三而一。乃會玄文。 上之三身三皆在性則並。二從修有則別。不分修性則一。三不互融則異。別異故縱。並一故橫。是則乖於所詮法體。若能妙達秪一法性。而能成就一性二修。名即一而三也。修性雖成而其三身一性本具。名即三而一也。此乃得云全性所修全修在性。性無所移修常宛爾。方合能詮玄妙之文矣。  二引文證。 █文句  故下文云。如深法性。即於此典金光明中而得見我釋迦牟尼。即其義也。 經文具云。若入是經即入法性。如深法性即於是典金光明中。而得見我釋迦牟尼。此乃以理而為經也。金等三字即法報應三身異名。與一法性即一而三即三而一。若知此理即是三身。三不縱橫名為得見釋迦牟尼。故大經中明於三德不縱不橫。名大涅槃。我今安住如是三法。為眾生故言入涅槃。故知不達三身三一融妙不名見佛。今解三佛既此融即。方會此典玄妙文也。  二明二字標題之巧二。初委明其意二。初從應佛融三釋二。初明因偏疑見圓體。 █文句  但信相偏疑應身之有量。四佛偏舉應佛之無量。斷其有量跡疑既除。深達報法。 偏疑八十是應有量。四佛舉喻明應無量。無量既破有量之疑。即達法報非量非無量。此因偏疑見於圓體。  二明從圓體不偏題二。初指偏題相。 █文句  若從信相所疑。應言壽有量。若從四佛釋疑。應言壽無量。  二示圓論意。 █文句  而今不道壽有量。不道壽無量。直言壽量者。意欲圓論三佛之壽量。故不偏題。 以不偏題故三壽量二字能詮。  二就報佛融三釋三。初明報佛體圓。 █文句  取意為釋。若從義便。正是報身之壽量。何故取此。報身上冥下應。上冥法性即非量非無量。下應機緣能量能無量。 上約品題壽量二字不偏有無。則收二應能顯法報。就文便也。若義便者。今經既以果德為宗。合以報身釋於品目。以報身上冥下應。則三身義任運成就。是故二字正在報身。  二明因疑達圓。 █文句  量疑牽無量之答即達於圓。 報身義顯。良由四佛以長壽應釋短壽疑。故使信相達於報智圓具三身。  三明從圓題品。 █文句  經家從其生圓解而題品。舉一而蔽諸。 題稱壽量正在報身。此從信相圓解所見。蔽猶當也。舉報身一當三身諸也。  二結示立題。 █文句  從此義故題為壽量品。  二明重解三。初示異解時。 █文句  又一時重解。壽量品。 大師非止一迴講說。故於一時別立義名。章安既聞是故兼錄。  二明異解相二。初標列章門。 █文句  亦作三重。一玄義。二引證。三還源。 玄義者。文選云。睿哲玄覽。注云。玄通也。謂離文通示其義故曰玄義。引證者。義雖妙悟而與經會。故引文證令人生信。還源者。品題是派經目為源。所約三身明於壽量。不離法性金光明源。攝還此源令義究竟。  二依章解釋三。初玄義二。初直示三身壽量三。初應身三。初壽。 █文句  玄義者。壽者命也。謂報得命根連持不斷。名之為壽。  二量。 █文句  延促期數名之為量。故言壽量也。  三結。 █文句  此釋應佛因緣之壽量也。 因緣者。感應更互而為因緣。  二報身三。初壽。 █文句  又壽者受也。境智和合共相盛受。謂無分別智盛受無分別境。無分別境盛受無分別智。如函大蓋大。故壽是受義也。 智外無境境外無智。名相盛受。既絕能所故無分別。函蓋絕待當體名大。  二釋量。 █文句  量者相應也。境智相應故言量。 境智俱徧名為相應。此之相應實無際畔。義言於量。  三結。 █文句  此釋報佛之壽量也。  三法身三。初壽。 █文句  又壽者久也。常不變易稱之為久。 法性不變無去來今。是真久義。約此久義釋法身壽。  二量。 █文句  量者銓量也。常久之壽非多數非少數。非相應盡知。非相應不盡知。非可說非不可說。無以名之。彊以銓量說其長久。 銓猶度也。常久之壽實叵度量。彊以雙非而度量也。非多等者。出度量相。初非多少數。次非知不知。三非說不說。此顯法壽是不思議境。故大論云。不思議者。不決定也。若離可說而謂法壽定不可說。是名決定非不思議。上二雙非其意亦爾。如此銓量是常久量。又多少數銓量法壽。非長短用。盡知不盡知銓量法壽。非分滿報。可說不可說銓量法壽體非說默。  三結。 █文句  此釋法身之壽量也。  二更作三雙顯示。蓋前直以延促境智及雙非義。示三壽量。恐猶難解。故今各以二義銓量。欲令行人識三佛相。文分為三。初番應佛二義。 █文句  初番為二。一有量量。如釋迦之壽方八十是也。二量無量。如彌陀之壽。實是有量。人天所不能測。故言量無量也。此量無量皆應佛所為也。  第二番報佛二義。 █文句  第二番亦二義。佛以如如智稱如如境。境無分別智亦無分別。若境稱於智智有分別。境亦有分別。此知與不知皆報佛所明也。 境無分別。非謂頑境全無覺知。乃指心體本來離念。名境無分別。此離念心全體覺悟。名智有分別。此之境智究竟相稱。智外無境境有分別。境外無智智無分別。是則境照於境智寂於智。以此二義顯報身相。  第三番法佛二義。 █文句  第三番亦二義。一者深寂不可說。二以慈悲方便亦可得說。此可說不可說皆法佛之法也。 體本無相故不可說。依言顯德是故可說。  二引證二。初引今文三。初引二文證應身二義。 █文句  二引證者。方八十年證有量也。諸天世人八部之眾無能思算山斤海滴不可數知。此證量無量也。  二引三文證報身二義。 █文句  虛空分界不可齊限。證境無分別也。又唯除如來。證智可分別也。又下文云。智淵無邊法水具足。亦是證智也。 虛空喻通前取不壞喻無量應。今取無相證境無念。  三引三文證法身二義。 █文句  壽不可計。此證不可說也。將欲宣暢釋迦如來所得壽命。此證慈悲可說也。又聞是四佛宣說如來壽命無量。證大悲可說也。 問前云四喻皆喻應壽能為無量。今何引之證報證法。答非全法報為應身者。應必斷滅安能延促不曾休廢。今欲顯示三身融妙。故即以應而證法報。若昧此意諸大乘對機之身莫能深識。  二引新本二。初別證應身二義。 █文句  新本明。婆羅門求佛舍利如粟大求六天報。即證有量也。王子說。金光明難思難解福報無邊。福報無邊是證量無量。 彼憍陳如婆羅門欲得如來舍利如芥粟許。此乃知佛九旬當滅。故願求之。可證應為八十有量也。王子下即栗毘王子答婆羅門也。雖即法報且從福報以證勝應。  二總證法報四義。 █文句  難思難解即總證智境不可說等云云。 智即報身境即法身。具知不知說不說四。但略舉一以等餘三。四皆絕慮故可總用難思難解而證之也。今述此意故注云云。  三還源三。初總明意。 █文句  三還源者。亦云復宗。釋此壽量。雖作三身六義。勿作異解。秖是經題金光明義爾。 然法報應與金光明皆是法性當體之名。本無優劣。以此經正用金等顯於法性。故佛首唱而為經目。故金光明得為宗源。一切三法便成流派。今解壽量須約三身。恐作別解故示復宗。  二示還相三。初應還明。 █文句  初番量無量者。秖是明義。以其明故大小長短延促數量悉現明中。還是明義爾。 勝劣二應全是法性能多利益也。  二報還光。 █文句  第二番智境函蓋體解相應。色大故般若亦大。以法常故諸佛亦常。還是光義也。 報必冥法。故於句句法報雙陳。此舉所冥智。全是法性。寂而常照也。  三法還金。 █文句  第三番可說不可說。常樂我淨說滿法界。法性無所益。都無一言。法性無所損。還是金義。 說時常默默時常說。圓妙四德有何損益。全是法性可尊可重也。合論融即例前故略。  三例一切。 █文句  夫解一則千從。迷一則萬惑。即此義也。 若解體金光明義豈止三身義歸三字。一切法相皆還此源。故得千從不即萬惑。  三明兼錄意。 █文句  既是兩時之聞兼而錄之云云。 二時之說俱彰妙理。後之學人隨何開悟。欲示此意故注云云。  二正明疑念二。初序入正品指上說。 █文句  此品正說而序文未盡。分別如上。  二還從序意。釋此文二。初節經文。 █文句  從王舍城下是第三疑念序。文為二。一出人。二明疑。出人為四。一出處。二明位。三出名。四歎德。  二隨文釋二。初出人四。初出處。 爾時王舍城中。 █文句  處如文。 事釋如通序觀解見出名。  二明位。 有菩薩摩訶薩 █文句  菩薩者。菩名道。薩名心。自行此道復能化人。故言摩訶薩。依勝行立勝位也。 翻名道心。復能化人故道心大。此行雖該前之三教。今位在圓。  三出名。 名曰信相。  文二初約教釋名三。初直就相似釋二。初約名釋。 █文句  信相者。信家之相在似道中。別判三十心。圓判鐵輪位。 信通真似。既言信相信則非真。以其似信是其真證前相故也。別教三賢是似信位。初地已上方得真信。圓教登住便得真信。即以十信名為似信。言鐵輪者。本業瓔珞經。以六種輪譬六因位。鐵輪十信。銅輪十住。銀輪十行。金輪十向。瑠璃輪十地。摩尼輪等覺。信斷見思得是鐵輪。  二以相驗。 █文句  下文云。見有一人似婆羅門。以枹擊鼓。鼓是法身擊是機動。似位機興知非真擊。 枹鼓杖也。或作桴。  二明似通上位二。初明位位有似。 █文句  又真似之位地地相隨無位不有。如普賢修普賢行滿位鄰尊極。此似則高。 已證名真未證名似。普賢等覺望極名似。故立賢名。  二明高下難測。 █文句  信相稱似道者。未敢判其高下也。  三設難覈實二。初高位無疑難二。初難。 █文句  難者言。若同普賢言似者。何故有疑。  二釋二。初約權實釋。 █文句  此亦非妨。菩薩為疑者作發起人爾。又佛地未了。疑無所嫌。 為他發起是權示疑。未了佛地是實行疑。  二引二經證。 █文句  法華中補處彌勒亦復懷疑。大集中有生疑菩薩。於菩提未了。菩提為我作名名為生疑。 法華本迹皆是彌勒懷疑起問。大集菩薩菩提未極。故云未了。本性菩提熏心起疑。疑故求了。故云菩提為我作名。  二斷見無疑難二。初難。 █文句  難者言。見諦已斷疑。十地云何疑。  二答。 █文句  答言。見諦斷通疑。十地有別疑也。 通疑障真。別疑障中。中道未極安得不疑。  二就處辨觀。 █文句  觀解者。心王名王五陰名舍。觀此五陰空寂。空寂即涅槃。涅槃能防非禦敵呼之為城。初心後心常觀涅槃行道。故是住處也。 今出人名觀那就處。良由觀法皆從陰起。以王舍城約陰便故。故就處明。以善惡王觀無記舍。能所不二人法俱空。二空所顯即大涅槃。防五住非禦二死敵。城豈過此。名字初心觀陰涅槃。妙覺後心涅槃究竟。今意正辨初心住處。明後心者示此妙觀同果智也。  四歎德二。初科判二。初正科經。 █文句  歎德文為二。外供養佛內種善根。  二重判位。 █文句  此菩薩殖善既深。多值諸佛。作高位解釋亦應無媿色云云。 殖種也。媿慚也。云云者令準歎德判同普賢。  二隨釋二。初外供養佛。 已曾供養過去無量億那由他百千諸佛。  文二。初約財法釋。 █文句  供養有二義。一財供養可解。二法供養。佛說百千法門。隨而修學名法供養。 大經云。諸供養中法供養最為第一。財供養則有窮盡。法供養者則無窮盡。  二約觀行釋。 █文句  觀心解者。一念覺了心名為佛。無量功德心資此覺心令轉明淨。名供養佛。如膏資火。如食益身。如禪發慧。皆供養義也。 無明一念全體覺了。此之覺心名之為佛。緣因資了是供佛義。三喻可見。  二內種善根。 種諸善根。  文四初直明種善義。 █文句  種善根者。法性名地。觀法性智名種子。常以觀觀名下種。久習不退名種久。五善根生名增長。 體本覺心名法性地。觀性始覺名為種子。下種種久其義可知。五善根者。於本法性生不動信進念定慧。五皆不動名為五根。此根生者相似位高故名增長。  二以值佛釋成二。初舉三事譬。 █文句  增長由風動日照雨潤。漸增茂好。  二以三輪合。 █文句  風譬佛身輪。日譬佛意輪。雨譬佛口輪。值佛三事能大利益。 身輪現通駭動其心。意輪鑑機智光照也。口輪演教法水潤也。  三明三因增長。 █文句  楞嚴般若若增法性轉顯。法性若顯定慧倍明。 楞嚴是定緣因也。般若是慧了因也。法性是理正因也。二修一性照發互資。由修照性由性發修。此三增長轉似入真於真增道。並得名為倍明轉顯。  四結二成德。 █文句  殖種值佛二義相成。舉此一雙歎菩薩德也。  三正明疑念序二。初節經。 █文句  從是信相下正明疑念序。又為二。初疑之由。次正生疑。  二隨釋二。初生疑之由。 是信相菩薩作是思惟。何因何緣。釋迦如來壽命短促方八十年。  文三。初正出疑由。 █文句  由有遠近。遠由三月唱入涅槃。近由敘述。若有聞者則能思惟無上之義。又云。由乎本誓擊動生疑。 遠則由於九十日前告魔期滅也。此經乃是方等後分也。近則由在靈山聞佛定中唱序。既起思惟故生疑念。雖有二由無本誓擊此疑不生。  二釋何因緣二。初約三性分因緣。 █文句  何因何緣者。通論三種皆名因。而此文既略。緣了相資共能顯正。正當於因。緣了當緣。 通論三種即正緣了。名為三因。同在理性以修緣了各三為緣。今文略云何因。何緣。須合性三但名為正以當於因。修中緣了合六為二。以對因故合二為緣以當於緣。就此因緣而生疑念。  二約因緣疑壽命。 █文句  正因常恒壽命無量。緣能顯理境常智亦常。此因此緣皆非八十之因緣。今方八十是何因何緣。是故生疑也。 正因常久為所顯理。理境既常全境發智以為能顯。豈可無常。能顯兼福而智為正。故但云智。此境此智俱感常壽。故疑八十是何因緣。  三釋方八十三。初通示世壽三方。 █文句  方八十者。世壽有三品。下方四十。中方八十。上方百二十。  二特示中方為表。 █文句  下方少夭上方太老。中方不少不老表常。又十二因緣第八名愛支。八十滅者。表愛已盡。入有餘無餘涅槃。愛盡無縛表我涅槃表樂。又中方表中道。佛樂中道。中道表淨。為此義故方八十年也。 應化之事皆依理現。是故外事悉內表理。豈中方壽不表四德。佛意雖密。今智者師據後四佛約應顯常。故以所顯驗其能表。則知佛意。  三不知表意故疑。 █文句  信相不作此解。是故生疑何因緣也。 信相若達上之表意。即見三身是圓四德。豈疑應迹定是短促。而反疑云何因何緣耶。  二正生疑。 復更念言。如佛所說有二因緣壽命得長。何等為二。一者不殺。二者施食。而我世尊。於無量百千億那由他阿僧祇劫。修不殺戒具足十善。飲食惠施不可限量。乃至己身骨髓肉血。充足飽滿飢餓眾生。況餘飲食。  文二。初約理教互疑二。初執教疑理。 █文句  從復更念言下。是正生疑。如佛所說者。此執教疑理。  二執理惑教。 █文句  教詮止行二善。感壽則長。佛昔行因甚多。而今果壽極少。理教相違。不能不惑。若無此理教為虛設。若其必然長壽安在。是為執理而惑教也。 佛之所說是能詮教。長壽因果是所詮理。即道理也。互執成疑文義可見。  二約經文廣示二。初釋有二因緣二。初對前辨異。 █文句  有二因緣者。與前為異。前合止行同是緣了。今就止行自作因緣。 前即經云。何因何緣也。前釋既以正性為因。乃以修中緣了為緣。今云長壽有二因緣。既是佛修止行二善各具緣了。即是前文能顯之緣。今於前緣自作因緣。是故與前因緣異也。  二就今解釋二。初約十善略釋二。初正示因緣三。初於十善各論止行二。初標示。 █文句  十善中一一善皆具止行。  二釋相二。初約殺盜釋二。初約行相合具。 █文句  不殺是止善。放生是行善。不盜是止善。施食是行善。  二明今經互舉。 █文句  今經舉不殺家之止善。不盜家之行善。互舉一邊共明止行。  二例八各論。 █文句  若備論者。一一皆有止行。止之與行須明也。 止行二善有三差別。謂自他共。一自行者。如文云。不殺是止放生是行。不盜是止施食是行。二化他止行。如文云。若不遮奪名止。方便勸修名行。若備論十種止行者。不殺不盜如疏已明。其八種即不婬梵行。不妄言誠實語。不綺語質直語。不兩舌和合諍訟。不惡口常行軟語。不貪不淨觀。不嗔慈心觀。不癡因緣觀。皆自修止行也。自他共明者。自不作十惡名止。勸他不作十惡名行。  二於止行各論因緣二。初標。 █文句  今就一一各有因緣。  二釋二。初就不殺示四二。初止善因緣。 █文句  夫命是眾生之所共惜。奪而害之居然大苦。宥而放之則為快樂。慈心是因不畜殺具是緣。此是止善因緣也。 因是善本緣是資助。為成慈心故除殺具。  二行善因緣。 █文句  夫食是依報。得之則命存。失之則壽殞。施心是因。施具是緣。此行善因緣也。 準止可知。  二例九善皆爾。 █文句  不殺一條既爾。乃至不邪見亦復如是。  三結示止行因緣數。 █文句  總有止行二十善四十因緣。  二結成疑念。 █文句  此等因緣俱感長壽。佛之止行二善累高於山。積厚於地。云何今日八十而終。  二就五乘廣釋二。初結上起今。 █文句  此約因果一途論止行二善。但作此解。於義未允。今當更說。 若其但說十善因果。斯乃淺近一途之說。於方等經未為允愜。此結上也。今當更約世出世間漸頓止行。方是佛因。此起今也。  二明今廣示二。初明教義二。初不殺二。初明行相二。初示相二。初正示二。初總示五乘命殺。 █文句  人天之因以五戒十善名之為命。三乘行人以智慧為命。魔名殺者。 若但不殺報得命根。斯善甚淺。今辨五乘修因之命。義乃該深。梵云魔羅。此云殺者。以能害人世出世善故。斷下諸命皆是魔業也。  二別明修者止行七。初人天。 █文句  若遮奪此事。即是斷人天命。若不遮奪名為止善。方便勸修名為行善。 此事即戒善也  二三藏二乘。 █文句  若破壞三藏法。名殺二乘人命。若不毀傷名為止善。方便勸修名為行善。  三事度菩薩。 █文句  若毀訾事檀乃至毀訾世智。名斷六度菩薩命。若不障礙名為止善。方便勸修名為行善。 以不能達三輪體空。故行六度皆名事也。  四通教二乘。 █文句  若修體法斷貪恚癡是二乘命。若障不令修名斷二乘命。若不障者名為止善。方便勸修名為行善。  五通教菩薩。 █文句  非撥體空則斷通教菩薩命。若不障者即是止善。方便勸修即是行善。 說法之過名非。廢令勿學曰撥。體空字下應云六度。方異二乘。或脫或略。  六別教菩薩。 █文句  若毀訾漸次是斷別教菩薩命。不作障礙即是止善。方便勸修即是行善。  七圓教菩薩二。初順行。 █文句  若誹謗圓融即斷圓教菩薩命亦斷佛命。若不留難即是止善。方便勸修即是行善。 亦斷佛命者。此教初心即佛界故。  二逆行二。初明二逆。 █文句  圓人非但不壞諸法而隨一相。即殺諸法而隨一相。如仙豫大王害五百之短命施十劫之長齡。如佛斷一切煩惱及習一切無有餘。 了順逆修即逆順性。性非差別故名一相。故仙豫事殺果佛理殺。以即性故皆長壽因。仙豫緣如前釋五戒中。  二明順理。 █文句  此皆言逆而理順。非小行者所行。 前三教人皆小行者。以別初心行亦同小。故皆不能即逆而順。  二結廣。 █文句  如上所論。一一法皆有止行二善。一一善皆有因緣。若得此意歷諸法門浩然若海。 始從人天終至圓教。所有止行若無因緣善不成就。然且約不殺須歷餘九及一切法。皆須論於止行因緣。故云若海。  二引證。 █文句  故大經云。行檀波羅蜜得壽命長。菩薩行檀則施眾生無量壽命。乃至行般若得壽命長。菩薩行般若則施眾生無量壽命。即其義也。 不作上說。豈一一度能施眾生無量壽命邪。  二成疑念。 █文句  而我世尊行無不圓果無不滿。云何今日方八十年。  二明施食二。初明行相二。初明事法權實二。初明事法食體二。初明事食輕重。 █文句  次明施食者。百味甘漿等依報食也。身肉骨髓者正報食也。此皆事中施食爾。 依報食輕正報食重。  二明法食權實。 █文句  經言法食。法食者。世間法味。出世間法味。出世間上上法味。 經是此經。流水品云。未來當施法食也。世間人天也。出世三教也。上上圓融也。  二明菩薩施相三。初總明。 █文句  菩薩能為一切眾生作大施主。令未發心者迴邪入正。已入正者增長萌芽。如陰陽養卉。如父母鞠子。多積繒綿令墮地不痛。 迴邪入正者。令正信因果也。萌始也。種子之始剖也。卉草之都名也。鞠養也。大論二十二云。如國王子在高危處立。不可救護。欲自投地。王乃使人敷厚繒褥。墮地不死。  二別示四。初授人天食。 █文句  授以五戒十善。  二授三藏食。 █文句  已持五戒者。說三界火猛多所燒害。讚歎三乘無繫解脫。  三施通別食。 █文句  已入證者。毀訾小乘敗種焦穀。讚歎菩薩所行之道。  四施圓教食。 █文句  設飢國人大王之膳。煩惱為薪智慧為火。以是因緣成涅槃食。令諸弟子皆悉甘嗜。 無大乘法食故名飢國。圓頓之法如王者之膳非眾人之食也。膳善也。謂美食也。煩惱下觀惑即智如薪助火。智因惑緣故能成於四德之食。令四十一位弟子皆悉分得甘嗜。  三結示。 █文句  如是等一切法門悉名法食。  二結止行因緣。 █文句  一一法皆具止行二善。一一善具因具緣。  二成疑念。 █文句  此諸因緣感長壽果。而我世尊行無不圓果無不滿。云何今日方八十年。  二示觀行。 █文句  觀心不殺者。無明為父貪愛為母。若斷此者即成逆害。但觀無明即是明愛即是淨。體達能所皆如虛空。是為止善。觀諸心數亦復如是。是名行善。能如是觀獲得金剛常住之壽也。 的明己心無明貪愛能生一切煩惱子孫。故名父母。若不能體二是性惡。則須斷破乃名殺逆。若觀即性則不離癡愛全體明淨。能觀所觀皆不可得。既如虛空癡愛則寂故名止善。以即寂觀歷諸心數。皆令明淨復名行善。此乃觀心見一切法常。豈得不感三身常果。  二釋己身骨髓二。初明行相二。初簡事從法二。初所簡事身。 █文句  己身骨髓血肉者。此彼相望此為己身。智慧推之非己身也。如王子飼虎尸毘貿鴿。皆捨父母遺體非捨己身。 事論己身人誰不解。故今簡之。智推九界皆非己身。況人報質。  二所取法身。 █文句  己身者法性實相是也。釋論云。持戒為皮。禪定為血。智慧為骨。微妙善心為髓。 所取既深。驗前所簡非獨人報。然若能解色心法界而捨事身。乃今所取也。今簡不能解法界捨名非己身。須知實相為己身者。且是總說。若依釋論。於實相身論戒定慧及妙善心。為皮血骨髓。雖分戒等一一皆是實相全分。  二就法明施二。初施實身五。初施皮。 █文句  為他說戒。戒能遮罪修福無相最上。非持非犯尸波羅蜜者。是施己皮也。 為他宣說實相之戒。遮二邊罪修中道福。此戒無相持尚叵得。豈存於犯。體既雙忘名尸彼岸。如此說戒方名布施法身之皮。血等例爾。  二施血。 █文句  說諸禪定神通變化。不起滅定現諸威儀者。是施己血也。 諸禪定者。九種禪也。亦是有漏無漏一切禪定皆達實相。皆成無記化化神通。故於滅定現十界身。名諸威儀。例前合云非定非亂。  三施骨。 █文句  說無著妙慧。非智非愚亡泯清淨。終日說終日無說。其所說法皆悉到於一切智地者。是施己骨也。 能照功忘故云非智。全惑成智故曰非愚。此智起說無說可得。能說既妙。故使所說皆到智地。智地者。智即是地本覺智也。智所依地始覺智也。修性合一二義俱成。  四例應施肉。 █文句  檀忍等應是肉也。 論但三學及所顯理。大師義加檀忍進三。成六度義。以消今經骨髓血肉。義方整足。說者應例前之三學明雙非相。  五施髓。 █文句  說甚深法性諸佛行處不一不二。言語道斷心行處滅微妙中道者。是施己髓也。 前說戒等既皆雙非。豈不斷於言思之道。然是談行今是說理。雖皆實相而須分別能契所契。六度乃是全濕之波。微妙善心是波中濕也。  二明施權身三。初結實標權。 █文句  將此充足飢餓眾生。況餘飲食。 以圓法食充七方便飢餓眾生。圓頓之外所有法門皆悉名為餘飲食。以勝況劣也。  二正明施相。 █文句  餘飲食者即是人天二乘戒皮定血慧骨真諦之髓爾。 文略不語。三教菩薩別教六度可為餘食。髓是中道必在己身。是故餘髓但在真諦。  三引法華證。 █文句  法華云。於餘深法中示教利喜者。即其義也。 示教利喜者。大論五十九云。示者。示人生死涅槃三乘六度教者。教言汝應捨惡行善。利者。未得善法味故心則退沒。為說法利引導令出。喜者。隨其所行而讚歎之。令其心喜。以此四事莊嚴說法。  二成疑念。 █文句  如來往昔隨他意說無量無邊。隨自意說亦無量無邊。皆是長壽因緣。云何今日方八十歲也。 隨他意語施權飲食。隨自施實。  四現瑞序二。初結前開後。 大士如是至心念佛。思是義時  文二。初節經。 █文句  從大士如是至心念佛思是義時。此一句結前開後。  二釋意二。初結前二。初明至心。 █文句  至心者徹到心源盡心實際。故言至心。 至猶極也。心佛同源。今欲念佛故須徹至己心實際。  二明念佛。 █文句  觀心既然觀佛亦爾。故言念佛。念佛不殺施食與法性虛空等。如此之壽不應短也。是為結前 觀心既極。故能盡念佛不殺等種種功德。皆等虛空。以深觀故乃成疑念。  二明開後。 █文句  開後者。由作此觀機動瑞興故言開後也。 妙機關應瑞相乃興。  二正明現瑞二。初敘意分文三。初敘意二。初正敘。 █文句  從其室自然下是第四現瑞序。瑞者密報。相者表發。密報四佛當臨此室為爾斷疑。表發增進常因感得常果也。 為爾者。爾汝也。表發信相增分真因感究竟果。  二料簡二。初簡作者二。初問。 █文句  問佛作此瑞信相福作。  二答。 █文句  答信相無機佛亦不應。若無諸佛機無所扣。機應相須瑞以之興。  二簡感者二。初問。 █文句  問眾緣感瑞信相獨感。  二答二。初簡通從別。 █文句  答通由眾緣。別在信相。若瑞在靈山可非其力。室中所見豈不由之。譬張家降瑞。寧得王家受福。  二益本在他。 █文句  雖然信相是發起之人無容獨善。法華云。如為一人眾多亦然。 信相既為發起之人。乃同諸佛而為。能應故知能感本在眾機。故應一人是應眾多也。  二分文。 █文句  就文為二。一現相由。二正現相。取結前開後之文為現瑞之由。從其室自然下為正現相也。正現相又二。一別現相。二總現相。從其室自然下是別現相。從舉要言之下是總現相。  三判相二。初正判二。初約十因一果判。 █文句  別相為十。表十地因成也。總相為一。表因成一果也。  二約十地一地判。 █文句  又別相表地地各各增益。總相表一地具諸地功德也。  二料簡二。初約經宗簡二。初問。 █文句  問此經常果為宗。何得作相表因。  二答。 █文句  答此因是果家之因。因必成果不乖宗也。  二約似位簡二。初問。 █文句  問前判信相是似位。後相則非其徵。若似同普賢前相亦非其兆。 前判似位有二種意。一約十信似於分真。二例普賢似於妙覺。若今瑞相定表十地。豈令十信便登法雲。豈使普賢倒入初地。  二答。 █文句  答一往云十地。一地之中皆有諸地功德表報利益。前後皆霑也。經家不定判位。秖可從容不得剋斷也。 須知二往一一地中具諸地功德。十信發真獲十功德。等覺亦進後心十德。此則前後皆霑十益。故約橫竪從容而判。  二隨文釋相二。初別現相。 其室自然廣博嚴事天紺琉璃種種眾寶。雜廁間錯以成其地。猶如如來所居淨土。有妙香氣過諸天香。煙雲垂布徧滿其室。其室四面。各有四寶上妙高座自然而出。純以天衣而為敷具。是妙座上各有諸佛所受用華眾寶合成。於蓮華上有四如來。東方名阿。南方名寶相。西方名無量壽。北方名微妙聲。是四如來自然而坐師子座上。放大光明照王舍城。及此三千大千世界。乃至十方恒河沙等諸佛世界。雨諸天華作天妓樂。爾時三千大千世界所有眾生。以佛神力受天快樂。諸根不具即得具足。  文二。初節文示十相。 █文句  別相有十者。一其室廣博。二其地寶嚴。三妙香氛氳。四高座涌出。五佛座華座。六放大光明。七雨諸天華。八作天妓樂。九皆受天樂。十根缺者具。  二約表發釋相二。初牒示誡勸。 █文句  此之十相表報十地功德。止可斐斖擬議。不得責其備悉。 斖尾音。斐斖者。文藐。意謂止可以經十段文彩。準擬評議倣似之耳。不可備具論其行相。故云不可責其備悉。  二約相表德二。初竪表十地功德。 █文句  其室自然廣博表初歡喜者。此地初開過於凡聖。故以廣博表之。嚴淨琉璃間錯表離垢地者。此地對戒。戒是諸行基檀。諸行莊嚴於戒。故以間錯表之。香氣表明地者。其地對忍唯辱而忍增。如煙多則香盛。故以香表之。高座表地者。其地對精進。精進督出眾行。故以高座表之。佛坐其上表難勝者。其地對禪。禪有神通轉變大力。故以佛表之。光明表現前者。其地對般若。般若洞照故以光明表之。天華表遠行者。其地對方便。方便善巧觸處嚴淨。故以天華表之。作樂表不動者。其地對力。力能利安一切如妓悅物。故以作妓表之。受樂表善慧者。其地對願。願滿則心喜。故以受樂表之。根具表法雲者。其地對智。因中眾行故智慧為首。智導諸行隨階而圓。故以根具表之云云。 十初此地初開者。大凡小聖無明所覆境界局狹。今破此惑故以廣博表之。二此地對戒者。準於華嚴十度對地。則初地當檀。文略不言。既諸地互具則十度皆融。三唯辱而忍增者。不逢屈辱寧彰忍力。四督出眾行者。督率也。眾行諸度也。率諸行至于極果。故以高座表精進也。五六七八九皆可見。十隨階而圓者。行以智導故隨階位。諸行分圓其猶根具。注云云者。應明六度十度開合之相。然六通大小十唯在大。十度者。於禪中有願智力。故開願度。有禪通力開出力度。根本定禪守本禪度。般若有道種智開出方便度。有一切種智開出智度。一切智守本受般若名。  二橫表一地功德二。初總表一地功德二。初約初地三。初通示。 █文句  復次十相表一一地中具諸功德。且約初地釋之。  二別表十。初室淨表智二。初明了陰功能。 █文句  其室自然廣博嚴事者。此相表初地智也。室者以五陰為室。此陰非陰亦非非陰。不為陰非陰所作。亦不作陰非陰。故言自然。不得陰不得非陰。二邊虛豁。故言廣博。非直空無二十五有二種涅槃。亦有因中十力無畏種種功德而莊飾之。故言嚴事。 室能覆蓋故表五陰。欲彰智相須明了陰。於陰達中故雙非二邊。不為下釋自然。中智不被二邊所作。良由此智不作二邊。故本來覺性任運現前。不得下釋廣博。微有所得即當局狹。非直下釋嚴事。小智無常離過而已終歸灰滅。大覺本有過河沙德自然莊嚴。  二明三智體相。 █文句  嚴事即假智。廣博即空智。自然即中智。三智一心中具足。是故歡喜。 其室表一心。自然廣博嚴事六字表三智。始行圓修今日頓發。  二寶間表境二。初直表三諦。 █文句  天紺琉璃雜廁間錯以成其地者。此相表初地所照境。天紺琉璃瑩淨明徹。表真諦境。雜廁間錯種種莊嚴。表俗諦境。猶如如來所居淨土。至聖所居極尊之地。表中道第一義諦境。  二兼表融即。 █文句  一地而三相三相而一地。表一諦而三諦三諦而一諦。 室中一地有此三相。可表妙境三一相即。行者應知。諦智名別其體不殊。欲彰修證彊立能所。  三妙香表慈悲。 █文句  有妙香氣過諸天香者。此相表初地慈悲功德。慈能與樂如香氛氳。悲能拔苦如香離臭。此慈悲竪高故言過諸天香。此慈悲橫闊故言徧滿。徧滿一切陰界入中。無不溥覆也。 一心境智普能與拔即名慈悲。境智高廣與拔稱之。故使慈悲竪高橫闊。三無差別。故能徧滿一切眾生三科之內。  四高座表四德。 █文句  其室四面有四高座者。此相表初地四德。四德是祕密之藏。佛住其中。如高座可坐。為坐諸佛也。 常我是法身。樂即解脫。淨即般若。三德互具故一一具四不可思議。名祕密藏。是佛究竟棲依之處故以座表。  五佛坐表覺智。 █文句  有四如來者。此相表初地覺四德智。智與德冥如佛坐座也。 本有四德即是三諦以為所坐。修得四德即是三智以為能坐。故用佛表。  六放光表自他。 █文句  放大光明者。此相表初地自行化他。照此土表自行。照他土表化他也。 以照此土光即能照他土。可表以自行而化諸眾生。  七雨華表四辯。 █文句  雨諸天華者。此相表初地四辯。華雨於空。如辯詮於理也。 解一切眾生語言陀羅尼。用法義辭及樂說辯。一多融談慈注無盡聞無不喜。以華表之。文字性離故雨於空。此辯方能詮示妙理。  八天樂表四攝。 █文句  作天妓樂者。此相表初地四攝。四攝攝物如樂樂他也。 布施愛語利行同事。此四攝物其猶雅樂悅樂於人。  九受樂表法喜。 █文句  受天快樂者。此相表初地法喜。法喜澄神如受天樂。 一心三智即寂而照無法不知。此曰澄神受義天樂。  十根具表互用。 █文句  根缺具足者。此相表初地諸根互用。耳見眼聞。一根之中具足諸根之用也。 業轉現識已分破故。見聞覺知根根皆具。  三總歎。 █文句  初地功德佛辯所不能宣。略舉十相表其梗介爾。 法性功德不可窮盡。此地能稱法性顯德。故使諸佛不能盡說。止十相者。經家略舉也。梗介者。介應作概。聲之誤也。云梗概粗略也。  二例餘地。 █文句  初地既然。一一地亦復如是。 此去九地地地皆然。將橫入竪無竪不橫。  二別表一地自他二。初約初地二。初略示。 █文句  復次十相表初地自行化他功德。前五相表自行功德。後五相表化他功德。 自行功德即自行因果。化他功德即化他能所。此與法華十妙意同。  二正表二。初前五表自行。 █文句  其室廣博表自行之般若。天紺琉璃表自行之法身。有妙香氣表自行之解脫。高座華衣表自行之因成。佛坐座上表獲記成佛也。 若以此文配十妙者。法身境妙。般若智妙。解脫行妙。因成位妙成佛三法妙。此自行因果也。若境智行對理性等住前三即。此乃從彊約修別對。若論法體真位無缺。  二後五表化他。 █文句  後五相表化他功德者。放光表意輪益物也。雨華表口輪益物也。作樂表身輪益物也。又表能令眾生轉煩惱障而受法喜之樂。根具表能令眾生轉報障也。 意輪鑒機即感應妙。口輪說法妙身輪神通妙。又表下以受天樂根缺具足。既皆轉障可通對於眷屬利益二種妙也。此即化他能所。  二例餘地。 █文句  初地既然。後一一地亦復如是。  二總現相。 舉要言之。一切世間所有利益。未曾有事悉具出現。  文二。初述意總表。 █文句  從一切世間下是總現相也。別相文廣意略。總相文略意廣。此表十地因成一果究竟具足也。 言意略者。止在十義故。意廣者。以一切之言無所不該故。  二依文別表。 █文句  一切者該十法界也。世間者包三世間也。未曾有者因中所無也。悉具現者因圓理顯也。國土世間未曾有則實相滿。眾生世間未曾有則般若滿。五陰世間未曾有則解脫滿。舉要者。實相是要。實相既圓。何法不滿邪。 該包也。十法界者。心佛眾生三人皆具。具雖不異迷悟且殊。佛已證悟心生在迷。全迷則曰理性十界。信說則曰名字十界。念念體達名觀行十。六根徧照名相似十。證十起應名分真十。今表極果乃究竟十。己心合佛十界體用。亦見眾生十界同佛。是今表果十界之義。不作此解徒云一切該十法界。三世間者。假實依報也。攬實成假名字不同即眾生世間。所攬實法色心間隔即五陰世間。正報所依依報差別即國土世間。未曾有者。分證十本分垂十迹。雖得圓融若望極果明昧尤別。如華嚴說灌頂菩薩所得功德如一塊土。妙覺功德如四洲土。故因圓理顯。若自若他三十世間一一究竟清淨自在未曾有也。國土下以三世間配三德。且從義便也。國土等者。迷時假實既依國土。果上智斷全依法身。故於國土明實相滿。眾生等者。釋論云。眾生無上者佛是。佛翻為覺。始覺人空終覺法空。故於眾生世間明般若滿。五陰等者。釋論云。法無上者涅槃是。因滅是色獲得常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二執既盡五陰自在。故於五陰世間明解脫滿。以三對三須知其意。良以三德舉一即三。顯三世間一一圓徧互融互攝。新伊天目類之可知。實相是要者。實相無相極果俱是究竟忘相。故稱實相自他圓滿也。 金光明經文句記會本卷第二 金光明經文句記會本卷第三 北涼三藏法師   曇無讖 譯經 天台智者大師說文句 門人灌頂錄 四明沙門   知禮  述文句記 雙徑沙門明得 會句并記入於經文  五默念騰疑序二。初分文。 █文句  從信相歡喜下是第五默念騰疑序。文為二。初見相歡喜。二默念陳疑。  二隨釋二。初見相歡喜。 爾時信相菩薩。見是諸佛及希有事。歡喜踊躍恭敬合掌。向諸世尊。 █文句  歡喜者。既因心疑睹瑞見佛。必知聞法。是故歡喜。  二默念陳疑。 至心念佛。作是思惟。釋迦如來無量功德。唯壽命中心生疑惑。云何如來壽命如是方八十年。  文三。初明騰疑意。 █文句  從至心念佛下是默念求決也。夫疑情不可久處。是故騰疑。 積疑不騰恐成疑蓋。  二正騰所疑。 █文句  念釋迦如來無量功德相好光明神力說法。皆不生疑。唯壽命中心生疑惑。云何佛壽中八十年。念此覆心故默騰求決也。 一切功德依壽得住。其壽既促眾德奚為。故皆不疑但念壽短。此覆不騰莫能決了。  三明默念意。 █文句  而不發言者。四佛適現。威尊敬重不敢發言。疑既覆心不得不念。又前默念而感瑞。今承前默念以求決爾。 威尊故默。求決故念。承前可見。  六止疑序二。初分文。 █文句  從爾時四佛以正徧知下是第六止疑序。文為二。一正止疑。二釋止疑。  二隨釋二。初正止疑。 爾時四佛。以正徧知告信相菩薩。善男子。汝今不應思量如來壽命短促。  文三。初止疑意。 █文句  疑蓋覆心聞法不解。故先止之。例如見諦先斷疑方進修道也。若信相實疑。宜須折止。若是起教因其訓人。 疑蓋覆心者。五蓋中疑能覆禪慧。須預止者何哉。若未解理心合致疑。既覩威尊是決疑地。儻堅執疑念則觀慧莫開。故須止之令諦心受法。例如等者。疑是見惑能障真諦。斷疑見道方進真修。信相騰疑或權或實。佛止則令自他獲益。  二正止疑三。初大用不應。 █文句  從汝今不應下正止疑也。云何不應。有三不應。一大用不應。八十者是佛大用。是故不應。 八十之壽是法界全體起應物大用。故不應以定短致疑。  二法性不應。 █文句  二法性海深非言思所測。 釋尊所證性海淵深。豈以長短心慮測度。  三智度不應。 █文句  三以信能入以智能度。汝信智未具。豈度量所思。 真信真智二皆具足能知能證。汝今未具不應度量。此三不應是約三身而成止意。亦可前二約所思止。後一約能思止。  三引證結。 █文句  釋論云。無量法欲量。是人為覆溺。故將不應而止之也。 佛所有法皆悉無量。若以有量心慮量之。必當覆溺於疑惑海。是故四佛以三不應止其疑念。  二釋止疑。 何以故。善男子。我等不見諸天世人魔眾梵眾沙門婆羅門人及非人有能思算如來壽量知其齊限。唯除如來。  文三。初釋法性不應二。初明八眾攝菩薩。 █文句  何以故下釋三不應之意。舉八眾皆不能量者。釋法性不應也。法身菩薩法性淨土故不在言。生身菩薩若在家。為天龍等所攝。若出家為四眾所攝。若法性身施權。亦為八眾所攝。 經列八眾雖已分明。但闕菩薩。故約生法權實示之。法性土者。方便實報也。既不居此故不在言。  二明皆不應測性。 █文句  若凡若聖悉不能思算也。 如來所游深廣法性。尚過菩薩所行清淨。況復凡小而能思算。  二釋智度不應二。初正釋降佛難測。 █文句  唯除如來者。釋智度不應也。若如如來是則能知。既未如如來。那忽能知。 唯佛與佛乃能究盡因智那知。  二兼示佛所知法二。初古釋可知故無常。 █文句  舊用此語為智所知。知是無常可量之法。 言此語者。唯除如來句也。壽量既為智之所知是可思法。驗是無常。  二明今釋常智知常。 █文句  天台師云。不爾。如來有無量常智。能知無量常法。豈可以常智所知判為無常邪。 無量常智者。究竟無知方具足知。此知稱性。以全本智成佛智故。既知本性性豈無常。古師不解故以有知而為佛智。乃以所知是無常法。  三令比知大用。 █文句  智性既冥大用可解。是釋三不應也。 無知之智故冥法性。法性本用具足發現。現長現短皆名常壽。以全性故。經釋智性。略大用者。以可解故。  七集眾序。 時四如來。將欲宣暢釋迦文佛所得壽命。欲色界天。諸龍鬼神乾闥婆阿脩羅迦樓羅緊那羅摩羅伽。及無量百千億那由他菩薩摩訶薩。以佛神力悉來聚集信相菩薩摩訶薩室。  文二。初正釋經文二。初對他經前後。 █文句  從時四如來下是第七集眾序。餘經或先集眾後現瑞。此經先現瑞後集眾。前後互出爾。  二約今經解釋三。初正明此室眾二。初略釋時眾。 █文句  時者將欲宣暢之時也。眾者欲色界諸天也。  二明集眾意。 █文句  信相一人利益者少。有緣若集所益處多。是故集眾。 即八十壽顯三身常。豈益信相一人而已。故以神力攝諸有緣。令聞圓常得四悉益。言益處多者。豈止一室。此眾聞後在處宣布耳。  二兼明一經眾。正明此室具四種眾。傍兼諸品皆有四眾句三。初明此經具四眾。 █文句  眾有四種。一發起眾。信相樹神等是也。二當機眾。聞即得道者是也。三影響眾。從十方遠來者是也。四結緣眾。當座雖未得道。作後世因緣者是也。如流水為魚說法。遠作今日得悟因緣。即其事也。 影響眾者。古往諸佛法身大士。隱其圓極助佛揚化。為伴奉主。如影隨質似響答聲。四眾名義具法華疏。  二明眾與諸經同。 █文句  此經集天龍眾。與華嚴意同。亦集人眾而文略。新本中有無量百千婆羅門眾。懺悔品初信相及眷屬詣耆闍崛山。即是人眾也。 此中集天龍與華嚴何異。此品新本既云無量婆羅門眾。又懺悔品信相出城。與無量無邊百千眾生俱往靈鷲。豈皆鬼神。驗知集眾與諸經同。  三止常情偏局解。 █文句  相承云。此經與冥道相關。正集天龍略不說人爾。 豈以此品舊譯文略。便云止集天龍眾耶。  三明經部法益二。初異法華屬方等。 █文句  總瑞中云。一切世間未曾有事悉具出現。不見與二乘記。但明常辨性。與般若方等意同。故判屬方等教攝。 一切世間合該十界。未曾有事悉具出現。合於十界皆顯三德。而且未授二乘佛記。驗知未可同法華部。但就通教對利根者。明三身常辨圓法性。與其二酥談圓不異。既其首題不標般若。部內二處稱方等名。故今判教屬於方等。而此部中得圓益者。自於十界妙證新伊。亦得稱為未曾有事。悉具出現。  二須乘戒顯眾益。 █文句  此中應論乘戒緩急四句。判出天龍生處。得道不得道。權實等事。如別記云云。 乘戒四句者。一乘戒俱急。二乘戒俱緩。三乘急戒緩。四乘緩戒急。先須了知乘戒體相。且戒論十種。唯取不缺不破不穿不雜。此之四戒雖分定散皆人天因。是今戒也。不取隨道無著智所讚自在隨定具足。以此六種雖名為戒體是三觀。自屬乘耳。乘論五乘不取人天。以其二種雖名為乘不動不出體是漏善事戒所攝。唯取三乘。以此三乘。該於四教。是入理智雖分深淺。皆動煩惱出生死故得名乘也。今以四戒而對三乘。論於緩急以成四句。乘戒俱急者。今之人天來聞法者是。其俱緩者。惡道苦縛莫預此會。乘急戒緩者。今諸龍鬼同集者是。乘緩戒急。著樂諸天嗜欲人等。不預此者皆是其類。復須了知。集今會者雖云乘急。乘有權實。宿世修習藏通急者。今在室中覩於四佛佛身不同。但見應化。縱聞長壽須歸灰滅。滅已不生。若其宿修別圓急者。今覩四佛同尊特身一身一智。聞山斤等雖是應壽知即法報。三一難思名見常身。權實等者。此四緩急眾生之中。有實行者。有權示者。權能引實作種熟脫久近因緣。故云等事。別記者。即法華淨名疏及止觀也。令依彼說故注云云。  二判屬序段。 █文句  齊此判屬序段者文云。將欲宣暢大眾雲集。豈非序之明證邪。序分竟。  二大段正宗分二。初總示文義二。初示經文起盡。 █文句  從爾時四佛下三品半文是第二正說段。 懺悔讚歎空品三品全。及此壽量半品。同是正說。  二辨三章大義二。初敘他師二。初正明他義三。初敘初師。 █文句  凡三說不同。一云。壽量明常果為宗。常果契性性即是體。二義宛然不須多惑。下懺悔品滅惡。讚歎品生善。空品導成。即是經用也。  二敘次師二。初敘。 █文句  二云。壽量明宗。懺歎明用。空品明體。  二章安破。以今不云師及天台。知是私破。 █文句  此乃以因中所用之性為果上所顯之體。於義不便。故不用之。 空雖是中乃是因位用中破執。且非果上所顯中體。法雖不異用顯義殊。古既昧此故今不用。  三敘真諦二。初敘。 █文句  三三藏云。正說有兩段。壽量是果段。三身是因段。二文各有序。虛空藏問為因段序。 虛空等者。新經三身分別品云。虛空藏菩薩白佛。云何菩薩於諸如來甚深祕密如法修行。指此為敘也。  二章安破。 █文句  直是發問於序義弱。 諸經節節皆有發問。豈盡稱敘。故云義弱。  二今師去取。 █文句  師云。三身成果上義非因義也。是故不用。初家所說好與今意同。 彼虛空藏雖約因問。佛乃答云一切如來等有三身。豈非果義。故去三藏取初家。次師可知。  二明今意三。初就新經明宗體三。初四佛說迹以顯本。 █文句  新舊兩文凡二處明宗。初是四佛拂疑。明應化之壽非思算所知。跡既長遠本難窮極。上根人聞跡悟本也。 拂八十之短疑。明海滴之長應。既聞應化能長能短。則達法報非滅非生。本迹既融思議乃絕。上根之者秖聞其迹亦悟本源。當第一周也。  二王子示本令悟迹。 █文句  若未悟者。王子明。蚊蚋腳可以作城樓。鼠登兔角梯食月除脩羅。明法身無舍利。如來真實身舍利無是處。中根人直聞理本而悟跡也。 新經壽量品。四佛說壽益物事訖。有憍陳如婆羅門欲生天故。求佛舍利如芥粟許。犂車毘王子說偈答云。假使蚊蚋脚。可以作城樓。如來寂靜身。無有舍利事。兔角為梯隥。從地得升天。邪思佛舍利。功德無是處。鼠登兔角梯。食月除修羅。依舍利盡惑。一脫無是處。中根直聞法身理本不生滅。乃悟報應能常無常。理事既融思議即絕。當第二周也。  三釋迦雙論令俱解。 █文句  若未悟者。釋迦論三身共說廣分別之。本跡俱解。是為三番明宗顯體。 下根既鈍。偏談本迹不能懸解互融之意。是故釋迦具演三身。所謂法身應身化身。如依空有電依電有光。法身是理應身是智。智既應理即起化身。三身冥一一不定一。三身宛然。是故品題三身分別。法應是本化身是迹。一時俱說則生妙解思議乃絕。當第三周。此之三番皆說如來常宗顯體。意令聞者發智證理。  二判三品俱明用。 █文句  懺品別論滅惡通亦生善。歎品別論生善通亦滅惡。空品導成。俱是經用也。 佛智之宗顯法性體。此即名為經宗經體。一切眾生以此宗體而為本心若能懺歎及修二空。故佛妙用全體而起。令此眾生滅惡生善。及發空用導成二用。故云三品俱是經用。  三明此本略二番。 █文句  今之四卷止有一番明宗。 以其二番皆顯三身。今此一番所顯不別。是故讖師順好略機不翻後二。  二分文解釋四。初壽量品顯體二。初分文。 █文句  文為四。初四佛說偈。二信相歡喜。三當機得道。四四佛還本。說偈又二。一經家敘。二四佛喻說。  二解釋四。初四佛說偈二。初經家敘。 爾時四佛。於大眾中略以偈喻說釋迦如來所得壽量。而作頌曰。  二四佛說喻二。初料簡身說二。初問。 █文句  問四佛說偈為各為共。  二答二。初明說。 █文句  答經既無文不可定判。或宜聞共說異口同音。或宜聞別說。各引一喻。 本稱機宜共別無在。  二明身。 █文句  見亦如是。若見四佛同尊特身。一身一智慧者即是常身。弟子眾一故。若見四佛佛身不同。即是應化。弟子眾多故。 釋題判教此經屬通。此教明佛丈六尊特一身異見。故名合身。今此室中有三乘眾。三中菩薩利根之者能深觀空見不空理。不空理者。乃是生佛同一覺性。故雖見佛佛非外來。隨大隨小皆無邊際。故云四佛同尊特身。身智應用是一是常。豈唯諸佛無二無別。與其弟子亦復不異。故云眾一。雖未開廢利人見同。若鈍菩薩及二乘人既但見空。乃覩四佛自外而來。取色分齊但是應化。佛尚各異弟子豈同。三乘差別故云眾多。  二分文解義二。初敘二家分文。 █文句  分八偈為二意。初云。前四偈立譬。次一偈合譬。次二偈斷疑。次一偈結釋。次云。前四偈為譬本。後四偈合釋。兩途俱可用。  二從初師釋義四。初四偈立譬。 一切諸水。可知幾滴。無有能數。釋尊壽命。諸須彌山。可知斤兩。無有能量。釋尊壽命。一切大地。可知塵數。無有能算。釋尊壽命。虛空分界。尚可盡邊。無有能計。釋尊壽命  文二。初斥古二。初敘。 █文句  舊云。四偈止譬其壽長。更無別意。  二斥。 █文句  是義不然。諸佛之教上中下善。其言巧妙其義深遠。此中正是常宗斷疑。一經之要處何容無義。 諸佛說法三時不謬。故上中下善。能詮有法故其言巧妙。所詮離情故其義深遠。若齊無意寧悟常宗。故知古師全迷經旨。  二今釋二。初開章敘意二。初開章。 █文句  且作三意消文。一對四諦。二對四念處。三對四德。 大師所解其義無窮。稱機釋文且示三意。  二敘意二。初明三因果。 █文句  四諦理通因果。四念論因。四德論果。 四諦是理。因果通依。四念是行。修之在因。四德本有。證之在果。非此三義莫顯常宗。  二明三相由。 █文句  若論果壽宜對四德。果不孤起故念處明因。因果有本故對四諦也。 討果由因因果由諦。欲成因果解諦居先。  二依章釋義三。初約四諦釋二。初用四諦釋偈二。初懸說諦義二。初明四諦義三。初對上明境智。 █文句  上以四佛對四諦智。今以四佛所說對四諦理。 上明能說人宜對於智。今明所說法合對於理。  二斥古唯齊事。 █文句  舊讀四諦文云。知苦如苦相。知集如集相。相是其事。齊事而知。於理不顯。 言讀文者。大論第三解十號正徧知文也。故論問云。云何正徧知。答知苦如苦相等。舊讀此文雖以如字為不異解。而昧三藏以知事稱理為不異。摩訶衍中以知事即理為不異。致使解義唯齊於事全不顯理。又復此文解正徧知。正知於真徧知於俗。  三明今師正義二。初約二諦二。初約苦諦釋。 █文句  今明。知苦如苦相。如是其理相是其事。即事而真事理雙達。  二例餘諦結。 █文句  餘三諦亦如是。如是釋者於四諦理義便也。  二約三諦二。初約苦諦釋。 █文句  又一解。知苦是知俗。如是知真。相是知中。中是實相。故今以相為中也。此則三諦具在一文。  二例餘諦結。 █文句  知苦既然下集道滅亦如是云云。 二。解意者。以苦等四是世出世因果之境。於此四境若其不了。即真即俗及空假中。則不名諦。仍了二諦以中為真。三論空假意在諦中。欲於迷悟十界因果。一一見中法法無作。方得名為世相常住。其理不爾。將何以拂信相之疑。二句皆初約苦諦釋。二例餘諦結。  二明對諦意。 █文句  明識四諦是脩長壽境。故約四諦對偈也。  二以諦釋文四。約因前果後以水山地空。對集苦道滅例皆分三。初集諦三。初牒示。 █文句  一切諸水者此對集諦。  二引證。 █文句  大經云。有河洄澓沒眾生。即其義也。  三釋結。 █文句  水體潤生如集能資長。鼓怒浩澣無處不有。集亦如是。沒溺凡聖亘界內外也。  二苦諦三。初牒示。 █文句  諸須彌山者此對苦諦。  二引證。 █文句  小般若以身為須彌。即其義也。 引小般若者。金剛般若也。對大品等稱之為小。以文為小理同大部。彼以須彌喻於佛身。今證苦者積聚義同。非集所感。然用佛報證生報者。彰苦無作陰入皆如。無苦可捨即生成滅故。  三釋結。 █文句  山體結構磐峙水上。如苦報積聚為集作果。繫縛界內外色心也。 盤峙盤迴。峙立也。或作磐字誤也。  三道諦三。初牒示。 █文句  大地微塵者此對道諦。  二引證。 █文句  法華云。其所說法皆悉到於一切智地。即其義也。 引法華智地者。以地喻地。既到智地道之中也。  三釋結。 █文句  地體能容載水陸兩途。如通別道到此彼岸。 水陸兩途者。陸途但到海之此岸。可喻三乘通修道品。未度變易猶在此岸。水途能到海之彼岸。可喻一乘別修道品。能即二死到三德岸。  四滅諦三。初牒示。 █文句  虛空分界者此對滅諦。  二引證。 █文句  法華云。常寂滅相終歸於空。即其義也。 引法華者。以空喻空。此空畢竟故曰終歸。  三釋結。 █文句  空體盡淨。五翳所不能染。三光所不能淨。如滅諦滅無二十五有及滅化城涅槃也。 五翳者。煙雲塵霧修羅手也。三光者。日月星也。常住滅理本來不翳今亦非淨。問若以山喻佛身。道以地喻智地。滅以空喻妙空。此三既有即理之教。則可論於所證法身。若初集諦引證釋結。但論煩惱豈可亦得名法身耶。答無作四諦一一皆中。若非一切咸趣煩惱。那名即中。以即中故苦名法身。道是智地。滅名妙空。故知直以煩惱釋集示於法身。其意最妙。行者知之。  二明四諦釋疑二。初示理明疑斷三。初示理明相。 █文句  四諦理徧一切處即法身。四諦智稱境而知即報身。從體起用同其長短即應身。 上釋總瑞一切世間末曾有事悉具出現。以表十界假實依報皆顯三德。今明十界假實依報一一四諦諦諦三德。是理徧相名為法身。知此名報。起用名應。應有長短。  二示斷疑相三。初所斷疑。 █文句  信相但見應短不見應長。應尚不達。寧知報法。  二能斷法。 █文句  四佛舉四喻喻其應長。水滴山斤地塵空界尚無能思算得其邊表。況復智冥於法。淵哉玄哉。信無底際。曠矣大矣。豈有垠涯。 四種之喻本曉應長。大師特以四諦解之。若非應壽全是法身。三身一體何以妙會疏之兩說。故先示云。其言巧妙其義深達。若定喻一身言豈巧耶。三若並別義豈深耶。  三歎意巧。 █文句  舉應跡以釋報法。豁然明悟。斷疑之巧為若此也。 文喻應長意彰報法。信相得意疑暗豁明。  二歎釋妙勸思。 █文句  釋此偈妙為若此也。行者思之思之。 四佛巧喻斷信相疑。智者妙釋發行人解。今既得遇豈不審思。  二約四念釋。念者即空假中三妙觀也。處者身受心法四妙境也。非此觀境三身不顯。豈曰談常。此釋分二。初以偈對法三。初捨別從通。 █文句  四偈對四念處者。念處之觀本在苦諦。唯應約須彌山偈而論。今則通對也。 身受心法但是五陰。故知四念本在苦諦。然念處觀修通四教。今唯約圓。謂觀身淨不淨非淨非不淨。乃至觀法我無我非我非無我。皆成三諦。  二從通對釋。 █文句  一切諸水對受念處。受能含納如海多容故也。須彌山對身念處。色相與質礙相類故也。大地對於想行念處。想取行行如地容載故也。空界對心念處。心但有名如空無相故也。 想行念處者。秖是法念合此二陰。今欲配地故存陰名。想取行行者。想取相貌。行乃遷流。故云行行。下行字平聲。  三對偈所以。 █文句  若觀四念處是脩長壽因。若念處得道即是長壽果。故用念處對四偈也。 常壽因果非圓念處無由得成。故用對偈。  二以法釋疑二。初明念處因果二。初修因相。 █文句  若觀四枯念處。破凡夫之四倒。若觀四榮念處。破二乘之四倒。若觀中道念處則非榮非枯。於其中間而般涅槃。 四枯即空。四榮即假。雙非即中。說有次第修無前後。乃一心三觀也。故佛於其四枯四榮雙樹中間般涅槃者。正表於此。  二得果相三。初明三德融即相。 █文句  成五種解脫。謂色解脫乃至識解脫。脫五陰縛名五解脫。洞達五陰空無所有名五般若。冥五陰理名五法身。雖三分別。不一不異不縱不橫名祕密藏。號大涅槃。 即枯即榮即非枯榮一剎那修。剎那剎那圓念不息。歷於五品發似證真。至果位時三惑盡淨。百界五陰自在無礙。名五解脫。百界五陰清淨如空。名五般若。百界五陰究竟難思。名五法身。智冥五陰理是所冥故。稱之為理。體雖是一不分而分。般若能冥法身所冥。以相冥故起解脫用。雖三下明祕藏義。如常所說。  二明五陰常住相。 █文句  仁王呼為法性色法性受想行識。 性名不改。即百界五陰八相莫遷。十方周徧。然非事底別有性陰。秖善惡陰穢污陰等。當體常住名法性陰。慎勿別求。  三明三身體用相。 █文句  陰之法性即是法身。智冥法性即是報身。法報皆非常非無常。而能起用為常為無常。常用則長無常用則短。 法報雙非全體起用能常無常。常用則長等者。長則四喻短則八十。既皆應壽悉是無常。今以長短分常無常者。由山斤等能顯於常。若非體常。安令應用人天莫數。是故信相聞八十滅疑壽無常。聞四喻長悟常住體。故云常用則長無常用則短。  二將果用釋疑三。初所破之疑。 █文句  信相但見無常不能見常。於用未達。況解其本。  二能破之法。 █文句  四佛舉喻明其用常。跡常無邊非思算所得。況復體理寧可心知。  三得解之相。 █文句  信相迷除豁如雲卷。斷疑之巧為若此也。 此三與向四諦釋疑其意不別。然須深究。  三約四德釋二。初以偈對德。 █文句  四偈對四德者。水潤生榮對常德。山能高出對我德。碎地為塵對淨德。空無苦受對樂德。 碎地為塵尚無淨相。豈存於穢。故對淨德。喻於理淨淨於淨穢也。  二以德釋疑二。初顯德用。 █文句  四德成就是果上所剋。果與理冥。冥於非常非無常。能起常無常用。冥於非我非無我。起我無我用。冥於非淨非不淨。起淨不淨用。冥於非樂非不樂。起於樂無樂用。 常等四德學者須揀。名同體別。一凡夫所著常樂我淨體是見思。二菩薩建立常樂我淨體是無明。三佛之所證常樂我淨體是中道。今四皆中。是故皆以雙非顯之。理須非於十二倒也。今此常等與其非常非無常等名異體同。四德雙非即法身也。四能冥智即報身也。法報既冥則能應物起常無常至淨不淨自在應用。  二除疑念三。初所破之疑。 █文句  信相但見無常無樂不見常樂。於應尚迷。何能識本。  二能破之法。 █文句  四佛舉四德之用非思算所知。體本報法杳然慮外。  三得解之相。 █文句  信相聞說非但疑除惑斷。增信生解。故歡喜踊躍得之於懷云云。 若知四諦斷疑之意。此三可見。  二一偈合譬。 不可計劫。億百千萬。佛壽如是。無量無邊。  文二。初標古解二失。 █文句  億百千萬下合譬偈也。舊解有二失。一僻取文。二偏執義。  二明今意破古二。初破僻取文二。初出古解。 █文句  舊云。四譬皆有齊畔可盡之物。百千是數法。數必有窮。據此為無常。 古秖齊文不知四佛巧示之意。  二示今意二。初示經深意。 █文句  今釋不爾。四佛引四譬者。乃是舉量以況無量。量物尚非思算所知。無量之法寧可圖度。億百千萬此舉數法以明無數 四喻有量百千是數誰不知之。須達舉量舉數況於無量無數。  二斥古誣經。 █文句  汝既不能數數。那能知無數。縱令知數知無數。知量知無量者。秖是化用都不關體本。僻取之失非但自毀。又亦誣經。 言有縱奪。縱知應化。奪迷報法。報法乃是應化體本。深文淺解自毀之他。自既招愆令他謗教也。  二破偏執義。 █文句  偏執義者。三身品云。化身亦常處處說法。是故為常。當知化身備有常無常義。舊人那忽一向無常云云。 義是所詮化身應身法身。此之三身皆具四句。謂常無常雙亦雙非。顯乎三一不可一異而思說之。古人迷此化定無常。或聞化身即法故常。猶謂法常化是無常。良由不了即字義故。故起信論云。隨其所應常能住持不毀不失。此顯化身三義具足。  三二偈斷疑。 以是因緣。故說二緣。不害物命。施食無量。是故大士。壽不可計。無量無邊。亦無齊限。  文二。初牒因釋義二。初以事行消文二。初約因緣釋。 █文句  以是因緣下兩行斷疑偈也。若作因緣者。因親緣疏。命是正報。不殺為因。食是依報。施之為緣。以此因緣得壽命長。 因親緣疎。不殺存命為長壽因。此因親義也。施食助命為長壽緣。此緣疎義也。  二約二緣釋。 █文句  若作二緣者。不殺是不殺戒家止善。施食是不盜戒家行善。互舉止行俱是二緣。法性菩提心名之為因。止行福慧等併皆是緣。緣能顯性。會非常非無常。能常能無常。 不殺有二。不殺是止善。放生是行善。不盜有二。不盜是止善。施食是行善。是故十善各有止行悉名二緣。經於二善互舉止行。一一皆是長壽二緣。發菩提心方名為因。言法性者。無作四誓全法性起是長壽因。種種二緣既能資助真正道心。乃會法報非常非無常。能起應化常與無常。三身一體斯為妙常。  二明法門指上。 █文句  法食不殺等皆如上說。 若就法門明於施食及不殺等。如疑念序疏中具說。  二據果斷疑。 █文句  修因既長得果又長。顯體又長起用又長。破其短疑也。 以長釋短無常疑斷常住壽明經。是故大士。即指如來。如言無上士也。故義淨。新譯此句云是故大覺尊。  四一偈結成。 是故汝今。不應於佛。無量壽命。而生疑惑。 █文句  是故汝今下一偈成也。  二信相歡喜。 爾時信相菩薩摩訶薩。聞是四佛宣說如來壽命無量。深心信解歡喜踊躍。  文二。初據所聞釋信相。 █文句  爾時信相下聞偈斷疑生信也。聞壽命無量者。解跡中之能常其壽無量也。疑去者。解跡中之能短。其壽八十也。深心信解者。悟其本識非量非無量也。 解。言本迹者。體本用迹也。聞壽無量解迹用能常非長之長也。乃知迹用能短非短而短。定八十之疑自茲而去也。深心者。悟於報法高深之體也。此之本體妙絕於量及以無量。  二約入位釋歡喜。 █文句  踊躍者登位也。歡喜者信生也。別教釋者。信相似位中疑惑去登歡喜地中信生也。圓教釋者。信相鐵輪位中疑惑去入住銅輪位中歡喜也。若作普賢似位釋者。下地中疑惑去。十地頂深信堅固。猶若金剛。鄰真接極而生歡喜也。 真信解發入歡喜位。別在初地圓在初住。並破無明名疑惑去。此皆內凡而釋似位。十地頂者。若不立等覺。即第十地破上品無明之惑。升於後心。此位名為眾伏之頂。金剛喻定。既為最後無明所動。故生歡喜及踊躍也。  三當機得道。 說是如來壽量品時。無量無邊阿僧祇眾生。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文句  從說是如來下是第三當機上根初悟也。 上根初悟者。即用新經三周意也。陳如求舍利為中根。三身分別為下根。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翻無上正等覺。即一切眾生本來覺性。非登極果方名無上及此正等。此覺心發通於五即今是分真。  四四佛還本。 時四如來忽然不現。  文二。初因緣釋。 █文句  從時四如來下第四息化也。佛本為緣興。緣已利益則攝化還本。故言忽然不現也。 此信相等一類機緣覺性合興。乃感四佛不現而現。現為發心。心既已發故不還而還也。  二觀行釋。 █文句  觀解者。諦境發智覺慧相應。深觀此慧亦不得慧。亦不見境。境智俱寂即是不現義也云云。 諦境者。三諦一境本覺也。覺慧者。三智一心始覺也。全本起始名之為發。始合於本名曰相應。善相應者。必雙忘也。不忘乃是通中起塞。為表俱寂故不現也。  二懺悔品滅惡二。初品題。 金光明經懺悔品第三  句文分二。初明懺悔義二。初正明大義四。初釋懺悔名三。初對他經。 █文句  諸大乘經多分散明懺悔。此經專以懺悔當品。 方等陀羅尼經明四眾懺法。普賢觀法經明六根懺法。大經闍王懺逆。請觀音經銷伏三障。諸經觀門皆能滅罪。何法非懺。然菩薩行為轉先業。作利他緣。乃論無生等三種懺法。聲聞自度縱明懺悔。多在作法求免三途。故今但對大乘諸經明散明專。  二正釋名。然懺悔二字乃雙舉二音。梵語懺摩華言悔過。以由悔過是首伏等五種之義。今既華梵二音並列。是故大師以首釋懺以伏釋悔。乃至慚愧對釋懺悔。欲令稟者即於二字修首伏行及慚愧等。斯是善巧說法之相。故不可以華梵詁訓而為責也。分五初約首伏釋。 █文句  今先釋名。懺者首也。悔者伏也。如世人得罪於王。伏款順從不敢違逆。不逆為伏。順從為首。行人亦爾。伏三寶足下正順道理。不敢作非。故名懺悔。 首音獸。自陳罪也。欵誠也。  二約黑白釋。 █文句  又懺名白法。悔名黑法。黑法須悔而勿作。白法須企而尚之。取捨合論故言懺悔。 企望也。尚猶尊尚也。  三約棄求釋。 █文句  又懺名修來。悔名改往。往日所作惡不善法鄙而惡之。故名為悔。往日所棄一切善法今日已去誓願勤修故名為懺。棄往求來故名懺悔。 鄙恥也。惡烏路切。嫌也。  四約露斷釋。 █文句  又懺名披陳眾失發露過咎不敢隱諱。悔名斷相續心厭悔捨離。能作所作合棄故言懺悔。 發露過現斷未來續。  五約慚愧釋二。初總釋。 █文句  又懺者名慚。悔者名愧。 直以慚愧釋於懺悔。未分五種人天之義。故名總釋。  二別釋。乃分人天及以四教事理之別也。二初約人天釋。 █文句  慚則慚天愧則愧人。人見其顯天見其冥。冥細顯麤。麤細皆惡故言懺悔。 人是肉眼但見其顯。諸天則有報得天眼故見冥密。此人慚恥愧赧。名為懺悔。  二約四教釋。良以此經通三乘懺。三乘乃攝四教故也。既慚愧義該於四教。首伏等四豈不然耶。說者據義應細作之。又四教賢位皆要加功。聖則任運可類三界人天果報作意自然。又四教賢聖有修有證。四教之理本非造作。是故復得名為人天四。初三藏二。初賢聖。 █文句  又人是賢人天是聖人。不逮賢聖之流。是故懺悔。 賢則七賢。聖則四聖。逮及也。  二事理。 █文句  又賢聖俱是人天。是第一義天。第一義天是理。賢聖是事。不逮事理俱皆懺悔。  二通教二。初賢聖。 █文句  又慚三乘之聖天愧三乘之賢人。不逮此天人故名慚愧。慚愧名懺悔。 此教菩薩同二乘斷惑故三乘皆聖。  二事理。 █文句  又三乘賢聖皆是人。第一義理為天。約此人天慚愧故名懺悔。  三別教二。初賢聖。 █文句  又三乘賢聖尚非菩薩之賢。況菩薩之聖。今慚愧三十心之賢十地之聖。故名慚愧懺悔。 通教聖位正斷見思。別教三賢能斷塵沙又伏無明。故云尚非。  二事理。 █文句  總此賢聖皆是人。第一義理名為天。約此人天論慚愧。故名懺悔。 此以但中為第一義。  四圓教二。初賢聖。 █文句  又三十心去自判聖人。十信是賢人。約此賢聖論慚愧懺悔。 三十心去皆證法身皆垂八相。故判為聖。十信長別苦輪海故。故得名賢。  二事理。 █文句  總此賢聖皆名人。第一義理名為天。約此人天論慚愧懺悔。 以具德中為第一義。  三合十數。 █文句  合十番釋名也。 以慚愧中分於總別。總一別五并首伏等四。故成十番釋懺悔名。  二明懺悔處四。初明懺須得處。懺之所依如器淳朴非砧不成。以何為砧。謂一實相無別實相。即罪相是。得此處者。罪無不滅德無不顯。此自分二。初引經明處二。初引諸經二。初引大經二文。 █文句  次明懺悔處者。大經闍王偈云。麤言及軟語皆歸第一義。是故我今日歸依於世尊。又梵行品云。我昔與汝等不見四真諦。是故久流轉生死大苦海。若能見四諦。則得斷生死。生死既盡已。則不受諸有。 麁言軟語等者。七方便教三障須滅眾行須修。能所不泯名曰麁言。若圓教者一切修惡皆即性惡。所破既寂能破自忘。無言之言名為軟語。於此麁軟當處寂然思議道絕。故曰皆歸第一義也。四真諦者。二死之苦五住之集。以即性故無一可捨。萬行之道三德之滅。以即性故無修無證。而言斷生死者。就即論斷。無斷之斷斷無不盡。亦曰斷於性德之苦。此四絕思皆第一義。能如是知名為得處。  二引法華二文。 █文句  法華云。行處近處住忍辱地。亦不行不分別。又云。寶處在近。汝可前進。即滅化城即至寶所。 履歷名行親習名近。此二皆須依一實處。欲忍眾辱要住理地。此地是心更何所行及以分別。亦不謂我行不分別。若不爾者。何名得處。寶處在近等者。指障即德近豈過此。然須觀照故云前進。廢執權情名即滅化城。體權是實名即至寶所。  二引此經二。初引。 █文句  此經云。我當為是作歸依處。 我即真我離人無法。法即所攬常住五陰。此陰為舍普覆眾生。闍王說偈解第一義。名歸世尊。今此經云。我作歸處。彼感此應其義泯然。  二釋。 █文句  歸依處者。即甚深無量法性也。法性秖是諦理。諦理秖是妙境。諸佛所師寂滅真如祕密之藏。十方眾聖安住其中。 經云。我作歸處我體如何。故以法性諦理妙境佛師祕藏而證釋之。十方等者。若分若滿聖皆住中。即以此處令眾生住。初心能住名為得處。  二結示須處。 █文句  若得其本本立則道生。不得其處則平地顛墜。如盲人入棘林。動轉罣礙。為是義故須識懺悔處也。 實相本立則能生於無生妙懺清信之道。若其不體諸法即性。乃於中道平坦之地而起八倒名為顛墜。如盲等者。四眼無明盲於佛眼。入於偏教諸見棘林觸途成礙。皆由失處。  二明得處懺妙二。初約妙明懺三。初引經示妙。 █文句  故普賢觀云。端坐念實相。眾罪如霜露。慧日能消除。我心自空罪福無主。是名大懺悔。是名莊嚴懺悔。是名無罪相懺悔。 端坐者。身儀也。禪波羅蜜具出坐法。須者宜檢。念實相者。懺罪觀也。實相無相當云何念。必以無念之念念無相之相。以無相相相無念念。若於念外別有實相。實相之外別有於念。則非此經念實相也。眾罪等者。滅罪所以也。前念實相蓋體修惡即是性惡。性惡照明斯為慧日。修惡本虛如消霜露。我心等者。亦出此經。心性本來即空假中離三惑染。名曰自空。十界罪福二我叵得。誰為主宰。如此體達是無生懺。故使如來立三種名。  二約義明妙。 █文句  無罪相者。此約空為處也。莊嚴懺悔者。約俗諦為處也。大懺悔者。約中道為處也。若三種差別者。此是歷別論處爾。即一而三即三而一者。此圓妙懺悔也。 以三種名對於三諦其義可知。若於三諦歷別而解。乃次第觀非今妙義。其義妙者。空即三諦。假中亦然。名即一而三三諦俱空。假中亦然。即三而一。行者應知。三一相即為彰懺處絕乎思議。若以此語增於言想。則永不識懺悔處也。  三約人顯妙。 █文句  諸大菩薩修學佛法而懺悔也。 大人所學其法豈麁。  二結名妙懺。 █文句  若識此法而懺悔者。最妙最上懺悔處也。 解見思心即三德藏。罪根既寂懺法自忘。能所泯然。何以名狀。強稱此處為妙上也。  三明懺妙人尊二。初引經書示。 █文句  大經云。譬如有人在大海浴。當知是人已用一切諸河之水。大品云。譬如負債人依投於王。債主反更供養。何敢就其覓物。書云。如牆頭草。非其莖葉能高能長。所依得處也。 當念深廣其猶大海。就此懺悔名之為浴。萬行皆攝名用諸水。此喻懺得般若。無始惡業繫屬行人猶如債主。見業實相名依投王。業隨觀轉名返供養。此喻懺得解脫。心性無上猶如牆頭。初心達性如草依高。行位雖卑已能超過七方便頂。此喻懺得法身也。書云。即劉子也。  二舉行人結。 █文句  行人若依法性為懺悔處者。高出一切諸處所也。  四勸先求懺悔處。 █文句  行人若識此意。先當求覓法性道理為懺悔處也。 然懺悔處誰人不具。何法暫非。但為本迷滿目不見全心不知。故下文云。於十力前不識諸佛。勸求覓者。須親善師須憑妙教。勤聽勤問審讀審思。若其然者必於能詮識所詮體。翛然慮外無以狀名。斯乃所求法性道理。此理至妙為懺法所依。故名為處。若依此處而立行門。方得名為大乘懺也。  三明懺悔法。此乃示於能懺之法也。三初開章。 █文句  次明懺悔法者。法為二種。一正法。二助法。 此之正助亦名慧行及行行也。大約即是緣了二因修德之法也。  二示相二。初正法二。初略示。 █文句  正法者。即是觀法性之慧也。 上辨處中雖語能觀。意乃以觀顯所依處。今說能觀意乃以處顯能觀觀。法不孤立故須相帶。解之不濫方可用心。  二廣示二。初明修觀相二。初就內心修觀二。初明觀隨於境。 █文句  法性常故是觀亦常。法性樂我淨故觀慧亦爾。法性不可思議。至深至妙無上無等等者。觀慧亦爾。 法性者諸法實相也。名如來藏何德不具。雖具此德而本離念。今乃稱本絕念而觀。是故此觀亦具本性一切功德。是故結云觀慧亦爾。  二明境觀不二二。初融境觀二。初示相。 █文句  境智相冥無二之法。如如不異者。境如智智如境。故言如如不異也。 境是本覺智是始覺。雖分本始而是一覺。境智既爾。方曰相冥無二之法。故舉此經如如不異。如名不異。即境不異智。智不異境。亦云一合。其體一故方能冥合。  二引證。 █文句  經言。說智及智處。皆名為般若。說智及智處。皆名為實相。 經即仁王般若也。智是般若處是實相。能觀之智與所觀處。同是般若。智外無境也。二皆實相。境外無智也。境智相冥其狀如是。  二會說默。 █文句  說如不說不說如說。說不說無二無別。 復由說默二相不異。顯於境智一體相冥。非由無相境智。焉發即默之說。非由性離之說。莫彰不二境智。故境智後須論說默。是以止觀義例云。故不思議境即是觀。是故得云境照境境照智。智照智智照境。照者方照非說可窮。照者應說非照可了。說者方說非照可窮。說者應照非說前了。故知彼義與此無殊。  二用淨心歷法二。初例內心泯淨。 █文句  以此觀慧歷一切法亦復如是。 上論妙觀且就內心研於妙境攝一切法。觀境若成可以此觀徧歷三科及以業惑。自然皆見不思議境。故義例云。修觀次第必先內心。內心若淨。將此淨心徧歷諸法任運泯合。  二引教示融相二。初約法示。 █文句  故云毘盧遮那徧一切處。若行若住若明若闇皆得不離見佛世尊。六根所對無非佛法。 毘慮遮那此方翻為徧一切處。乃以華音彰法體徧。體雖本徧迷時不知。今以內心妙觀徧歷於一切處。皆見遮那。此猶總歷。復更別歷六作六受。行住二作必兼坐臥語默四作。是名六作。明暗略舉眼受於色。合例取聲乃至意法。是名六受。故總結云六根所對。雖結六受身必六作。於此作受常得見佛。佛必三身。斯由內心成妙三觀。故於作受常見如來三德三諦。是故結云無非佛法。  二引事喻三。初以耆婆喻任運破障。 █文句  耆婆攬草無非藥者。普能愈病。  二以摩男喻法爾生善。 █文句  釋摩男所執。一切砂礫皆變為寶。  三以那律喻自然顯理。 █文句  阿那律空器悉滿甘露。 此三乃是別示三觀徧歷一切。任運能契微妙三法。說有前後照不縱橫。  二明滅罪相。 █文句  若如是者。所觀之罪非復是罪。罪即實相。所觀之福福即非福。福即實相。純是實相。是名大懺悔也。 既於內心復歷緣境。諦觀冥契。乃達十界罪福無主。修惡修善全體即是性惡性善。斯乃名見罪福實相。故法華云。深達罪福相。徧照於十方。十方即是十界。十界皆實相。相相宛然一收一切。一切皆各收於一切。此等一切無非實相。妄想皆實實亦自忘。此為大懺。  二助法三。初明用助意。 █文句  助道懺悔者。若純用正懺亦不須助。若正道闇昧不明了者。修助以助之。 正助二懺修逐根緣。自有一向修於正道直登圓住。或內外凡。自有一向修於助道。如南嶽立有相安樂行。不入三昧但誦持故。亦能得見上妙色像。此二隨根修入。不同若悟理時。必兩捨也。自有正助相兼而修。或先正後助。或先助後正。或同時而修。今之所立意在同修耳。若於三句都不攝者。則人身牛也。  二明助道法二。初喻用助意。 █文句  所謂灰汁澡豆皂莢木患以助清水爾。 清水喻正灰等喻助。以垢難去獨水不能。灰皂助之水方有用。  二示助道法。 █文句  略言勤用身口意而為助也。身謂旋禮。口謂讀誦。心謂策觀。而助開門。 助本助正。正觀不開蓋理惑覆。故修助行治於事蔽。事蔽若息不資理惑。故令正觀開入理門。具論六度略舉三業。其策觀者。或以五法策於正觀。亦助開門或策事觀。謂五門禪各有對治助開正觀。  三明用助功。 █文句  如順流順風助之以篙棹去則疾也。 正解如順水。正觀如順風。可喻正道能趣妙理。篙櫂可喻旋禮等善。助於風水船豈不疾。  三總結。 █文句  如是略論正助也。  四明懺悔位三。初他釋局淺二。初敘他。 █文句  四明懺悔位者。若作一種解者。謂鄙濁凡夫應須懺悔。離垢清淨者何用懺悔。  二略斥。 █文句  此不如是。  二今釋通深二。初正釋二。初明六凡合懺二。初四趣二。初明地獄二。初造逆。 █文句  故新本業障滅品中說。人從父母稟身。十月懷抱三年鞠養。撫念惟惟始能升頭戴髮。教方教數始解作人。那忽違恩背義而行殺逆。天雖大不覆此人。地雖厚不載此人。此人命終直入地獄。如是逆罪應須懺悔滅除業障。 鞠亦養也。撫拍也。惟惟。憐子之貌也。內則六年教之數與方名。注云。方名東西。殺逆。殺或作弒。同音試。下殺於上也。易曰。臣弒君子弒父也。天雖下明天地之不能容其受生。故須入地獄也。以五逆罪。感五無間。  二破戒。 █文句  佛為人天師。師嚴道尊。凡有所說若有違犯罪莫大焉。初篇後聚那可違負。爾則欺佛負心。復負三師七僧。此則佛海死屍華園爛肉。此四重人應須懺悔滅除業障。 初篇四重也。後聚吉羅也。若論五篇則初後俱篇。六聚則始終俱聚。綺文互現。故云初篇後聚也。三師謂和尚及羯磨教授二闍黎也。七僧印證戒者。此據中國十人也。佛海者。佛法如海犯重如屍。花園可解。言犯重者。須出淨眾。  二明三趣。 █文句  多瞋墮蛇虺。多欲墮鳩鴿。多癡墮蝨蟻。多慢墮飛鳥。多諂墮修羅。外慳墮餓鬼。餓鬼常飢渴。畜生相殘害。修羅多怖畏。是四惡道聞名尚不可。況復當之。應須懺悔滅除業障。 心既多嗔等身口動作成於嗔業。故墮蛇虺。舉本攝末故云多嗔。下多欲等悉可為例。蛇虺者。爾雅云。蝮虺慱三寸首大如擘。郭璞云。身廣三寸。頭如大擘指。此自一種蛇名蝮虺。諂者。莊子云。希其意而道其言曰諂。餓鬼常飢等者。舉果難當須明懺悔。  二人天二。初人。 █文句  人中八苦。一苦尚不可忍。況八苦交橫。應當懺悔滅除業障。 八苦者。生老病死怨憎會愛別離求不得五陰盛。  二天。 █文句  天上有五衰地獄等苦。色界天不得速入定。求不得苦。無色界天有四心苦。三界籠樊生死窟宅。應須懺悔滅除業障。 五衰者。衣裳垢膩。頭上花萎。身體臭穢。腋下汗出。不樂本座。四心者。受想行識也。籠樊者。樊藩也。詩云。營營青蠅止于樊。今眾生處三界中如在籠藩籬之內。不能自出也。  二明四教皆懺四。初三藏二。初聲聞二。初七賢。 █文句  若出家人雖欲修道。為五煩惱所障。心不得停心。為四顛倒所惑。不得入四念處。亦須懺悔除滅業障。念處治彼四倒。二惡不勤斷二善不勤生。不得入如意足。煖法不發。亦須懺悔。五根不生。喜有退墮。根生未有力。雖有力未鄰真如。是四善根中應須懺悔滅除業障。 初五停心謂不淨停貪。慈悲停嗔。因緣停癡。數息停覺觀。界方便停著我。若貪等五煩惱障心不得停。應須懺悔。停下剩心字。次四念處去。用對位道品。四顛倒者。執身淨受樂心常法我。四念治此四倒。四正勤者。二惡者。已起令滅。未起令不起。二善者。已生令增長。未生令發生。四如意足者。謂欲精進心思惟。五根者。謂信進念定慧。五力者。名同於根。以不動排障而分兩科。法華文句以正勤如意根力四科。對煖頂忍世第一位。煖頂與此有不同者。或是文誤或別有意。  二四果。 █文句  苦忍明發雖不墮三途。欲界七生次第應受。一生尚苦。何況七生。雖斷欲界五下分六品。餘三品在。亦應懺悔。雖斷五下八品盡餘一品在。雖斷色盡餘無色分在。亦須懺悔。雖入有餘涅槃猶有果身在。身子風熱畢陵伽眼痛。欲棄有餘入無餘。亦須懺悔。雖斷三界正使盡。習氣尚存。亦須懺悔。 苦忍明發者。見道有十六心。謂於下欲界四諦。各起法忍法智。上色無色二界四諦。各起類忍類智。此上下八諦共十六心。斷八十八使見惑也。今云苦忍即欲界苦諦下苦法忍也。明發得苦法智也。觀欲界苦諦已。即觀上界苦諦得類忍智。餘三諦例說。雖不下以無見惑橫起。故不墮惡道。欲界七生者。欲界九品思惑共潤七生。謂上上品潤二生。上中上下中上各潤一生。中中中下共潤一生。下三品共潤一生。此言初果也。雖斷欲下明二果。五下分者身見戒取疑貪嗔。貪雖通上不是唯上。嗔一唯下不通於上。餘三徧攝一切見惑。雖復通上而能牽下。縱斷貪等至無所有處。由身見等還來欲界。是故此五名為下分。餘三品在受一生名一往來也。雖斷五下名三果向人也。餘一品即第九品也。亦名一種子那含。雖斷色下正明三果人也。九品已盡不來欲界。而進斷上惑。雖入下無學。  二支佛。 █文句  支佛亦爾。亦須懺悔。 侵習未能全盡故須懺悔。言亦爾者。例上羅漢懺習氣也。菩薩未斷且在人天。  二通教。 █文句  若乾慧地未得理水霑心。故言乾慧。性地未能見理。八人見地猶有愛惑。薄地神通未能還生欲界。離欲地猶有上界惑。已辦地不能除習。辟支佛地但作神通。不能達文字。菩薩地未窮至極。如是等位皆須懺悔滅除業障。 教詮體空異前析滅。空含中道是大乘門。利根方見屬後二教。今就二乘及鈍菩薩論懺悔也。支佛不達文字者。不能說法化他也。然支佛有部行麟喻之別。部行者。或能說法。今約麟喻為言也。獨悟孤行喻麟頭之一角。故名麟喻。  三別教。 █文句  十信但信未能稱理。十住但入偏理。十行但事未能入中。十迴向但修中未能證中。十地雖證中地。地皆有障。未窮於學不得無學。應須懺悔滅除業障。 十信但信者。信能造心是佛性故。未能稱理者。以佛性心別修空故。文使十住偏證空理。十行但出建立之事。既其二觀互破互立。未能入中。十向不偏但修未證。然由漸修登地頓證。前前雖顯後後猶障。是故名為地地有障。至等覺尚有未得無學。故此凡聖皆須懺悔。  四圓教。 █文句  又十信雖三智圓修。但是方便陀羅尼。十住已去乃至等覺已來。秖如十四日月。非十五日月。匡郭未圓光未頓足。闇未頓盡。應須懺悔滅除業障。 此機初解中具二邊空假即中。故能三智一心修證。不言名字及五品者。以高況下也。十信尚懺況爾前耶。但是等者。法華中說三陀羅尼。雖通初後以位得之。其相最顯。一旋陀羅尼旋假入空。此齊七信。二百千萬億旋陀羅尼旋空出假。此當八信已上。三法音方便陀羅尼。以二觀為方便。轉入中道法音。當第十信也。匡郭等者。此三喻於法身智斷。俱未究盡俱須懺也。  二斥局。 █文句  齊此已來當知懺悔位長。其義極廣。云何而言止齊凡夫。 下從造無間業者上至圓教等覺。故云位長。位位橫論。各有三障煩惱頭數結業流類苦報等差。故云義廣。古人何為但在凡夫。  三引經證結。 █文句  是故五十校計經。齊至等覺皆令懺悔。即其義也。 大師本以三昧總持說懺悔位該亘凡聖。自然與彼校計經合。寔匪尋經作此安布。行者知之。  二舉利勸修四。初明聞者宿殖。 █文句  若人得聞如此懺悔功德不少。故文云。非於一佛五佛十佛修諸功德聞是懺悔。乃於無量百千佛所修諸功德。聞是懺悔。  二明聞者得報。 █文句  語其華報。在在處處。常為國王輔相大臣之所恭敬。語其果報。常為十方諸佛互相恭敬。 果報者。此懺詣理功至極果。乃與諸佛互相恭敬。  三以聞況修。 █文句  直聞此懺悔。尚得如此功德。況復如法修行。 解既稱理修之成行。則分滿之果證之匪遙。  四結示歸敬。 █文句  已聞懺悔義。此法從經出。此經從佛說。是故當報恩。歸命禮諸佛云云。 佛恩若此。欲報之者唯當而說而修行之。歸命禮佛五悔中一。其四悔法安得不修。  二正釋品題二。初釋二字義二。初依字訓釋二。初釋懺二。初明求鑑。 █文句  懺悔品依字訓釋。懺者鑑也。披陳發舒己之三業。不敢隱諱令他委鑑。顏恧而口蹙。心摧而意伏。 恧奴六反。慚也。  二明被鑑。 █文句  身被鑑故而顏恧。口被鑑故而脣蹙。心被鑑故而意伏。故懺名鑑也。  二釋悔二。初明能廢。 █文句  悔者廢也。內懷鄙恥悔造眾非。  二明所廢。 █文句  悔身故則三廢。悔口故則四廢。悔心故則十廢。故悔名廢也。 意云十廢者。意如君主。身口如臣。君既克己臣息暴虐。故意總十。  二約法門釋種種。 █文句  又法門釋者。懺悔名慚愧。慚愧是白法。又自不作惡。不教他作惡。如是等種種說。  二明三種懺三。初明三種相貌二。初列名示。 █文句  懺悔有三。一作法。二取相。三無生。此三種通大小。 列三種名示事通大小。  二約相釋二。初明小三。初作法。 █文句  小乘作法者。如毘尼中發露與學二十僧行摩那埵。或半月作法。或對首作法。或責心但令作法成就。不障僧事即清淨也。 毘尼此云律。二十僧者。此約懺僧殘罪也。然對治有四法。一治覆藏情過。謂行波利婆沙。此云覆藏。或云別住。謂別住一房不得與僧同處。設入眾中不得談論亦不得答。行此法者須滿一百日。不憶元覆藏日數故。乃以百日為限。二治覆藏罪。謂犯已覆藏得吉罪。不覆藏得殘罪。若覆藏者先懺吉罪後與別住。三治僧殘情過罪。謂六夜行摩那埵。此云意喜。前雖自意歡喜亦使眾僧歡喜。由前喜故與其少日即六夜也。故名意喜。僧眾歡云。此人改悔成清淨。故云眾僧喜也。四治僧殘。謂二十僧中以白四羯磨出罪。然覆藏不經明相直行摩那埵。然後入眾出罪。或半月作法者。謂行別住時。每至半月說戒。須白眾僧云我犯僧殘。對首作法者。懺重吉也。責心。懺輕吉也。摩夷論云。故作者對首一說。誤作者責心而悔。小乘犯夷亦有懺法。而疏文不引者。以懺已既為學悔沙彌仍障聖果。故非此中復本清淨義也。故荊谿云。小學悔已障果仍成重罪未忘。  二取相。 █文句  阿含中亦作相懺。犯欲人作毒蛇口想。此觀成時婬罪即滅。 上明作法但令三業順於佛制。法成罪滅。尚是散心罪滅猶淺。今論取相屬於定心。想成相起滅罪則深。故蛇口想成豈唯婬罪得除。亦乃欲心不起。  三無生。 █文句  亦有觀空懺。秖是真空。 言觀空者。析法明空也。觀造罪心本無主宰。念念無常。無誰能作。無是業報。我見若亡諸使永寂。此觀若成四趣則除三界須出。小乘三懺其相略然。  二明大三。初作法。二取相。三無生。行者應知三種懺法。無生是主二為助緣。故前疏云。灰汁皂莢助於清水。若闕妙觀不名大乘。便同外道無益苦行。須近善師學懺悔處及懺悔法。方可行於道場事儀。故於諸事皆用妙觀照而導之。使作法等皆順實理悉為佛因。有謂道場所修行法而為事治。須於十乘先修六法後方助開。而不思前六在道場中用。如今明懺具談三種豈捨事行。又有一卷法華三昧別行於世。大師制立正為初心懺障道罪。方可造修諸禪三昧。又諸苦行精進之門。各隨宜樂初心可修。但須皆用圓無生觀為主為導。使一一行即修是性無修無得。則成圓行也。豈諸事行妙觀妙境妙修。發大心安心等法皆妙修耶。若其然者。隨自意中歷彼三性全無十乘。何名三昧。若自未諳當依善友開導策修。乃成深益。又須了知。大乘三懺。後一雖可獨修。不進則須假前二。前二不可暫離無生。得此意已方可說行三種懺法。初作法。 █文句  大乘中亦有作法。或八百日。虛空藏塗廁是也。或九十日。般舟是也。或四十九日。大悲懺是也。或二十一日。法華是也。或七日。方等是也。灰湯澡豆淨身。辛酒禁口慚愧勤心。旋誦各有徧數等。皆作法懺攝也。 八百等者。虛空藏經云。知法者復教八百日塗廁。日日告言。汝作不淨事。一心塗治一切廁勿令人知。塗已洗浴禮三十五佛稱虛空藏名。向十二部經五體投地。自說罪咎等。九十日等者。般舟經云。有四事疾得是三昧。一者不得有世間思想如指相彈頃三月。二者不得臥出三月如指相彈頃。三者經行不得休息不得坐三月。除其飯食左右。四者為人說經不得望人衣服飲食。是為四。般舟此云佛立。三昧成時見十方佛在虛空中立。故名佛立也。灰湯下明上諸行法各淨三業也。旋誦下諸法各有製度旋誦之度方等最切。旋一百二十匝誦袒持呪一百二十徧。一旋一呪不徐不疾。旋訖却坐思惟中道正空。導此軌儀故名作法。  二取相。 █文句  取相懺者。如方等求十二夢王菩薩戒見華光摩頂虛空藏中唱聲印臂相起罪滅。雖不正明作法。兼得事用也。 十二夢王者。方等陀羅尼經云。先求好夢凡十二種。隨得一相則許懺悔。梵網經云。若犯十戒者應教懺悔要見好相。好相者佛來摩頂見光見華等便得罪滅。唱聲下彼經明行者夢中若坐禪中現此菩薩。以摩尼珠印印行者臂。作罪滅字。或聞罪滅聲。得此相起知罪必滅。雖不下以在道場非不作法。俱從勝立名為取相。言用事者。作法也。  三無生。 █文句  無生懺者。如普賢觀云。端坐念實相。如日照霜露。觀空緣理無相最上。雖不正作事相。兼上兩懺也。 以無念念念罪實相。念與實相能所名別其體不二。如是念之罪相既忘實相亦泯。此慧如日銷罪霜露。無緣緣畢竟空無中邊相。此理無過故名最上。雖不下此三種懺同時而修。無生是正二為助緣故云兼兩。斯乃正助一合而行。如膏益明證理彌速也。  二明三種功能二。初正示功能二。初明滅惡二。初四番通小釋。言通小者。以此四番釋三種懺。意雖在大而且未彰異小之相。故使滅惡於大小說皆無妨故。故云通小。四中初約遮性釋三。初作法。 █文句  作法懺成違無作罪滅。而性罪不除。如犯殺生。作法懺成違無作罪去。而償命猶在。即其義也。 無作罪者。昔受佛戒由作法故發無作體。若毀犯者得違逆罪。今由作法翻破此罪。言性罪者即十惡也。不論受與不受。犯之性自是罪。如犯下。論云。斬生草殺畜二罪同懺。二種違制之罪俱除而殺畜償命猶存。  二取相。 █文句  取相懺能滅性罪。性罪去違無作罪亦去。如伐樹枝葉萎。根本未去續生如故也。 由以定心想成勝相。熏修力強能轉惡業。是故能滅性遮二罪。如伐下枝葉喻性遮罪。根本喻無明也。心惑既存罪可重作。如枝葉續生也。既對遮性辨於無明。故此無明通界內外。此即通小之相也。  三無生。 █文句  觀無生懺能滅無明。如覆大地。根枝葉等悉盡無餘。  二約三學釋。 █文句  又作法滅違戒上罪。取相滅犯定上罪。無生滅犯慧上罪。 作法防非故滅戒罪。取相專意故滅定罪。無生觀照故滅慧罪。事非是戒家罪。散亂是定家罪。惑暗是慧家罪。  三除三報釋。 █文句  又作法滅三惡道報障。取相滅人道報障。無生滅三界有漏報障。 雖俱報障而有苦樂。三惡唯苦。違法而得故作法能除。人道之報半苦半樂。散善所招故取相能滅。三界天報望人皆定。無苦惟樂。三漏所感故無生能滅。  四除三業釋。 █文句  又作法滅三惡道業障。取相滅人道業障。無生滅三界有漏業障。 例報可知。能感所感而分兩釋也。  二二番惟大釋。前之四釋通大小乘。無生滅惑未簡通別。作法或取毘尼之制。今之二釋無生的破障中無明。通惑不生為今取相。驗知此去惟就大釋二。初別煩惱釋。 █文句  又作法滅怖畏憂愁之煩惱。亦是破煩惱。取相滅四住之煩惱。無生滅無明之煩惱。 怖畏屬思憂愁屬見。今作法成位在五品。能伏此惑。指伏為破故云亦是。取相懺成在七信位。故滅四住。既見真諦望中名相故名取相。無生觀成位登初住。所除的在根本無明。故知此釋別就大乘明三種懺。  二通三障釋。 █文句  又三種懺共除報障。取相除業障。無生除煩惱障。 共除報者。此乃現報。父母生身得六根淨。轉報實在正助合行。若但理觀雖入真似。亦有不得六根淨者。故云三懺共除報障。取相除業者。約出假說。能挾宿世無量業種作度生緣。業不能障於業。自在名除業障。以其未是真出假位。故見俗諦猶名取相。無生除惑其義可知。  二明生善。 █文句  又作法懺如服薑桂。差病而已不能肥身。譬罪滅不能生善。取相懺如服五石。病差身充。不能得道。無生懺如服五芝。病除身飛升仙得道。 仍約喻顯五石者。謂白瑛紫瑛石膏鍾乳石脂。五芝者謂五色苓芝也。薑桂且喻小乘作法故未生善。若大作法生善非少。五石五芝通喻小大生事理善。  二勸人修學。 █文句  如是等種種分別行者須知。 言須知者。謂須知小大皆能滅惡生善。須知此三修方有。益說而不行為罪所得也。  三明經具三懺二。初示經有三文。 █文句  今文具有大乘三懺。著淨潔衣專聽是經。又七日七夜朝暮淨心等即作法也。於其坐處得見彌勒文殊普賢。即取相也。五陰舍宅觀悉空寂。本無有生亦無和合。即無生也。  二結懺為經用。 █文句  三意宛然。故能滅諸惡蕩三障。顯經力用也。  二釋文二。初對判分文二。初對判。 █文句  從此品下明經力用。今品正明夜夢晝說懺悔斷惡拔苦。下品正明昔歎發誓生善與樂。旁正互舉。 明經力用通指三品也。今品下乃以此品對讚歎品論於旁正耳。  二分文。 █文句  此品文為二。初夢中見聞。二覺已說見聞。夢又二。一夢見金鼓。二夢擊鼓聲。見鼓又三。一正見鼓。二見鼓光。三見光中佛。  二依文釋義二。初明夢中見聞二。初夢見金鼓三。初正見金鼓。 爾時信相菩薩。即於其夜夢見金鼓。其狀姝大。  文二。初釋夢。 █文句  夢者是入如夢三昧也。又入觀如夢出觀如覺。入觀心靜能觀法性。 疏中前釋信相菩薩在其似位。或是鄰極之似。或是鄰真之似。於此位中夢見金鼓。豈是博地昏惑之夢。故以二義釋於夢字。初謂三昧名為如夢。由達性具修德無功因辦果事。如夢勤加。是故名為如夢三昧。次又入下乃以凡人有夢有覺。喻法性觀有入有出。此以說默而為出入。二釋皆示夢是觀智。初釋稍親。問夢是顛倒迷真之法。觀是覺智悟理之法。經文云夢。疏中那以觀智釋之。迷解天殊。如何融會耶。答佛地迷盡凡夫未解皆不論觀。於迷能解得言觀智。故起信論云。依業識故故說見佛。若離業識則無所見。今明似解照法性故。名為入觀。依業識故名之為夢。智解未極安得非夢。照法性夢豈非觀智。不得此意此文莫銷。  二釋鼓二。初正釋二。初直表三德。 █文句  法性即金鼓。金鼓體圓空鳴。圓即法身。空即般若。鳴即解脫。姝者勝義深義。大者廣義無量義。如上文游於無量甚深法性意爾。 能觀之智既以夢示夢必見相。故以金鼓表於所觀。即法性也。蓋由鼓體具圓空鳴可表三德。其狀姝大復彰三德無量甚深。  二三皆深廣。 █文句  姝大略敘鼓體。委論應言圓姝大空姝大鳴姝大。鼓體備三種。三種皆甚深無量。 以此三德一一皆是法性全體。趣舉一德皆能具二。得名三身三智三脫。若不爾者。那得三種皆無量甚深耶。  二結示。 █文句  此即夢中所睹法身。觀一而見三佛也。 即鼓之三德對光秖是所照法身。即此法身攝報攝應為上三德。故云觀一而見三佛也。  二見鼓光。 其明普照喻如日光。 █文句  從其明普照下是第二見鼓光也。光是智慧。契此法性克成大果。智與體冥。體圓姝大光圓亦姝大。體空姝大光空亦姝大。體鳴既姝大光鳴亦姝大。何者。此身與諸佛同體同意故也。此即夢中所覩報身佛一佛而三也。 全所照理起能照智。故法性德皆成智德。鼓圓空鳴光豈不爾。鼓三姝大光亦合然。須知法性。體是本覺智是始覺。秖是一覺。由不覺故分本始殊。既成大果已離不覺。故始冥本稱法報合。豈始覺得異於本耶。所引新本同體同意同事者。既法報合故與諸佛無二無別。此即下此見鼓光正表報智。此智冥法。法具三故。故報亦三。亦是此報上能冥法下能垂應。故云具三。  三見光中佛。 復於光中得見十方無量無邊諸佛世尊。眾寶樹下坐琉璃座。與無量百千眷屬圍繞而為說法。  文二。初約文表義。 █文句  從復於光中見十方佛下是第三見光中諸佛也。光從鼓出徧照十方。用從體起應周法界。與機緣同事也。琉璃座者所安之理也。佛坐其上智稱法性也。大眾圍繞者所應之機也。 言光從等者。對上二身。此總表應故云同事。應不孤立必具三身。瑠璃下法。佛坐下報。大眾下應。  二結義歸圓二。初別結此三。 █文句  此即夢中所睹應佛即一而論三也。 以全法報為應身故。是故經文具表三佛。  二通結上義。 █文句  睹此三佛即是三身三德。種種三法門從此設教名金光明也。 言三佛者。即鼓表法佛。光表報佛。明表應佛。既其三佛皆具三義。乃顯法法具三。略則十種三法。廣則一切皆三。此諸三法順譬釋。則世金光明所譬三法也。若就附文當體釋。皆是法金光明。以一一具三可貴可重義。寂而常照義。能多利益義故。其義既爾。是故此經名金光明也。此所表義乃由大師得旋總持。一中解無量無量中解一。故釋題消文圓融若此。見聞之者當去情著而思修之。  二夢見擊鼓二。初分文。 █文句  從見有一人下是第二夢見擊鼓。文為三。一見擊鼓。二出大音聲。三聲所詮辯。  二釋義三。初見擊鼓。 見有一人似婆羅門。以枹擊鼓  二出大音聲。 出大音聲。  三聲所詮辯。 其聲演說懺悔偈頌。  文二。初明似智會法起用。 █文句  鼓是法身擊是機智。婆羅門是淨行。似是鄰真。鄰真之人以似解之淨智和會法身。甘露相應滅苦生樂。 上鼓表三光三佛三秖是一。三今對信相機智所觀合三為一。但名法身婆羅門表真似淨行。既是鄰真故經稱似。圓似能伏同體惑染故名淨智。以此淨智會本常理。乃以甘露相似相應。能以妙音徧三千界。滅苦生樂。故使經文復以擊鼓表似位三身。若不爾者。則信相本性與佛天殊。佛之應用非信相感也。行者應了釋迦信相同興此夢。故有懺法利益眾生耳。  二明枹鼓合成三身。 █文句  鼓是法身。枹鼓合是報身。擊出是應身。聲所詮辯是法界大用起教利益眾生。  二覺已說見聞二。初分文。 █文句  從時信相菩薩下是第二覺已說見聞。文為四。一往佛所。二與緣俱。三伸敬。四述夢。  二隨釋四。初往佛所。 時信相菩薩。從夢寤已。至心憶念夢中所聞懺悔偈頌。過夜至旦出王舍城。  文二。初釋夢旦二。初約教釋。 █文句  夢者入法門為夜夢。出法門如過夜至旦。又三十心惑障未遣故如夢。登地斷惑如過夜至旦。 疏存二釋。初約入觀出觀。此乃就法橫釋。次約伏惑斷惑。此乃就位竪釋。入觀本期登地斷惑。故知二釋其意相須也。言三十心者。借別顯圓也。  二約觀解。 █文句  觀解者。觀行位中所觀三身如夢。分真位中所觀三身如旦。出王舍城者表出因位也。 言觀行位者。既對分真即五品十信俱名觀行。以未證真似受觀名。內外凡位無明眠法全未破故。故觀三身如夢所見。真位分破於理明了。故觀三身猶如已旦。出王舍等者。變易五陰因位未離如居王舍。今出此舍表至於果。既論觀法有入分真及極果分。故預表之。  二釋出往。 █文句  往耆闍崛山者表向果地也。 王城靈鷲雖俱是地。山為佛居故表果地。信相在城合表因地。今以出往表因趣果。  二與緣俱。 爾時亦有無量無邊百千眾生。與菩薩俱往耆闍崛山至於佛所。  三伸敬。 至佛所已。頂禮佛足右繞三匝。却坐一面敬心合掌。瞻仰尊顏目不暫捨。 █文句  伸敬有三。頂禮是身敬。瞻仰是意敬。說夢是口敬。頂禮者。菩薩居因信首為貴。諸佛在果慈悲為賤。以貴敬賤也。 信首為貴者。佛法大海以信得入。信是因人。以上求故如首為貴。慈悲為賤者。拔苦與樂乃果人下化。故如足為賤。以貴敬賤者。以信扣慈也。經禮畢右繞表戀慕。  四述夢二。初分文。 █文句  從以其夢中下是第四述夢也。此下總有一百六十二行偈。分為二。初四行半總明夢。後一百五十七行半別明夢。總又為二。初三行半明見金鼓。後一行明見擊鼓。見鼓又三。初一行見鼓形狀。次一行見鼓光明。次一行半見光中諸佛。 皆言行者。古以散說一十七字為行。偈頌二等。四五言則四句為行。七言偈則二句為行。所以古師分經悉以行數為準。邇世變亂製度增減字數。致損元規。豈但使古疏分經參差。亦令目錄紙數無準。寄語有識當依古製。  二釋義二。初總明夢二。初明見金鼓三。初見鼓形狀。 以其夢中所見金鼓及懺悔偈向如來說。昨夜所夢。至心憶持。夢見金鼓。妙色晃耀。  二見鼓光明。 其光大盛。明踰於日。徧照十方。恒沙世界。  三見光中佛。 又因此光。得見諸佛。眾寶樹下。坐琉璃座。無量大眾。圍繞說法。 █文句  即長行中三身意入觀所觀之境也。 此三共是長行所表三身之意。鼓雖具三是所證故合為法身。光具鼓三全理是智。故合為報身。諸佛境智及以攝機。亦具三身對上名應。此合九三。乃如夢三昧所觀之境。三昧是觀。  二明見擊鼓。 見婆羅門擊是金鼓。其鼓音中說如是偈。 █文句  次一行見擊鼓者。自睹其觀智之機扣擊法身之境也。出大音聲者已如上說。自睹其境智合能多利益也。 上文所表合九之三雖是佛法。既與心法及眾生法無差別故。故為信相心性之境。今於夢中見已似智會性法身。起應機用說懺悔偈。斯乃信相同於如來起經力用。  二別明夢二。初分文。 █文句  從是大金鼓下一百五十七行半偈別明夢事。文為二。初從是大金鼓下至悉能滅除有二十一行三句。明金鼓有滅惡生善之力。二從一切諸苦無依無歸下一百三十五行三句正明教詔懺悔之法。就能滅惡生善文為六。一有三行。滅世間因果之苦。二有三行。生出世間因果之樂。三有四行。能令眾生自行化他俱備。四有四行。能滅眾生報障。又發宿命通。五有四行。能令眾生得諸法門。六有三行三句。能破眾生八難流轉。  二釋義二。初明金鼓有滅惡生善之力二。初別分經六。初滅世間因果苦。 是大金鼓。所出妙音。悉能滅除。三世諸苦。地獄餓鬼。畜生等苦。貧窮困厄。及諸有苦。是鼓所出。微妙之音。能除眾生。諸惱所逼。 前二行滅果。諸有者。三有也。後一行滅因。諸惱三惑也。  二生出世間因果樂。 斷眾怖畏。令得無懼。猶如諸佛。得無所畏。諸佛聖人。所成功德。離於生死。到大智岸。如是眾生。所得功德。定及助道。猶如大海。 前二行出世間果。斷眾怖者。離五怖。謂惡道怖惡名怖死怖不活怖大眾威德怖。得無所畏者有四。一一切智無所畏。二漏盡無所畏。三說障道無所畏。四說盡苦道無所畏。離二死此岸到三智彼岸。後一行出世間因。定謂楞嚴此定具慧。即觀不思議境等正道行也。助道即事度等對治行也。  三能令眾生自他俱備。 是鼓所出。如是妙音。令眾生得。梵音深遠。證佛無上。菩提勝果。轉無上輪。微妙清淨。住壽無量。不思議劫。演說正法。利益眾生。能害煩惱。消除諸苦。貪瞋癡等。悉令寂滅。 前一行半自行備。後二行半化他備。害煩惱是破因。除苦是破果。下二句釋上。貪瞋癡釋上煩惱等之一字。等取諸苦悉令寂滅。是正釋上能害消除義也。  四能滅報障兼得宿命。 若有眾生。處在地獄。大火熾然。燒炙其身。若聞金鼓。微妙音聲。所出言教。即尋禮佛。亦令眾生。得知宿命。百生千生。千萬億生。令心正念。諸佛世尊。亦聞無上。微妙之言。 以戒緩故處於地獄。以乘急故聞金鼓聲。不獨出獄兼知宿命。千萬億生善知此事。故正念諸佛復聞諸佛圓妙法音。  五能令眾生得諸法門。 是金鼓中。所出妙音。復令眾生。值遇諸佛。遠離一切。諸惡業等。善修無量。白淨之業。諸天世人。及餘眾生。隨其所思。諸所願求。如是金鼓。所出之音。皆悉能令。成就具足。 █文句  先少得後多得云云。 先少得者。且約一種遠惡修善之法也。後多得者。隨思隨願皆悉令成就也。  六能破眾生八難流轉。即經云諸難也。八難者。三塗為三。人中有四。一盲聾瘖瘂。二世智辯聰。三佛前佛後。四北州。天上一。謂無想或長壽天。 若有眾生。墮大地獄。猛火炎熾。焚燒其身。無有救護。流轉諸難。當令是等。悉滅諸苦。若有眾生。諸苦所切。三惡道報。及以人中。如是金鼓。所出之音。悉能除滅。  二總示義。 █文句  釋此六義皆從三塗。漸至人天二乘菩薩等。一一皆有破惡生善之力。 經示六文。該益雖徧語猶總略。備解或難。是故大師令講解者就此六文一一委明。從苦得樂漏得無漏。捨小入大自權至實。從因至果。節節皆論破惡生善。具辯應如二十五有。皆得果報因花。小草中草上草小樹大樹一實事方便實報十番利益。方盡金鼓所出妙音被物之相。具如妙玄及請觀音疏也。  二明教詔懺悔之法二。初分文二。初正分經文。 █文句  從一切諸苦無依無歸下有一百三十五行三句。是第二明教詔懺悔之法。文為五。一從一切諸苦下有十九行一句。教自說過罪懺悔。二從我當供養下有三十五行。明供養諸佛自行化他修懺悔。三從諸佛世尊我所依止下有二十一行。明稱歎修懺悔。四從我以善業諸因緣故下有五十一行半。明發願修懺悔。五從若有敬禮稱歎十力下有九行。結成懺悔。  二敘意生起。 █文句  生起五意者。但眾生邪倒障理不識法性。愚癡障解不識因果。惡業障行不識善法。聖人慈悲因大士之夢。示其懺悔示其道理。示其因果示其善行。故論自懺荷佛恩深故伸供養。供養不洩其誠故歌詠稱歎。供養是行須願指歸。行願既圓結成讚美也。 邪倒障理者。於苦果身起八顛倒障四德。此言報障也。下二可知。聖人下據上釋迦自作序云。我今當說懺悔等法。今云聖人即本師也。令達三障即三德也。示其懺悔總示也。下三句別示也。示道理報障即法身也。示因果煩惱即般若也。三觀為因三智為果也。示善行結業即解脫也。須願指歸者。以願導之令至究竟也。  二釋義五。初教自說罪過懺悔二。初分文。 █文句  自懺文為三。初一行一句明法身是依憑之所。次兩行請佛覆護。次十六行正明懺悔。  二釋義三。初明法身是依憑。 一切諸苦。無依無歸。無有救護。我為是等。作歸依處。 █文句  夫法身具三德。即是一體三寶。法性是法寶。寂而常照是佛寶。徧一切處是僧寶。自凡夫二乘雖不知。亦不出法性。總而言之。一切菩薩何嘗不以此為歸依。依此則本立而道生也。 對修合故但名法身。而性常離故具三德。此三尊重復名三寶。法名不覺。佛名為覺。此寂照性本具諸法。故徧一切修德之處。以此和義名之為僧。凡小雖迷而全體即是。是故圓教初中後心一切菩薩無不以此為歸為本。此本若立則三智三行三身三脫一切道法任運而生。經言。我為等者。眾生性德全是果佛真如我也。  二請佛覆護。 是諸世尊。今當證知。久已於我。生大悲心。在在處處。十方諸佛。現在世雄。兩足之尊。 █文句  內本雖立外無佛加不得成就。若蒙擁護斷惡生善。辦在斯須。如萌芽得雨扶疏豐鬱。是故請佛也。 經兩足之尊者。大經明十號中兩釋。一約人天善趣兩足為貴佛於天人中尊。二約福慧俱備名為兩足。斯須猶頃刻也。扶疏盛也。豐鬱茂也。說文云。扶疏枝葉四布也。  三正明懺悔二。初分文。 █文句  內外因緣既備正須懺悔也。正懺文為二。初三句總明懺悔。後十五行一句別明懺悔。  二釋義二。初總明懺悔。 我本所作。惡不善業。今者懺悔。 █文句  總懺者總懺三障也。本者煩惱是二障本也。惡者報障也。不善者業障也。三障障三身三佛三寶。三障若轉諸三法門悉明。故總懺也。  二別明懺悔二。初分文。 █文句  別懺者別懺三障也。文為三。初一行一句懺煩惱障。次一行懺報障。次十三行懺業障。  二釋義三。初懺煩惱障。 諸十力前。不識諸佛。及父母恩。不解善法。造作眾惡。  文二。初釋文三。初釋不識諸佛。 █文句  諸十力前者。正懺煩惱障也。獨頭無明癡倒殊甚。不識法身佛也。法身佛徧一切處。癡闇不知。公於佛前造作眾罪。如牛羊不識天子。如鳥雀不識檠像。於前造過。愚癡不識法身亦復如是。 十力者。一是處非處力。二業力。三定力。四根力。五欲力。六性力。七至處道力。八宿命力。九天眼力。十漏盡力。此十通名力者。即諸佛所得如實智用。通達一切了了分明。無能壞無能勝故名力也。大菩薩亦分得此力。但比佛小劣故沒不受名故。直名佛為十力也。此之十力法佛本具。報佛證之應佛用之。眾生色心依正因果舉體即是三佛十力。但以迷故全智為惑名煩惱障。而獨頭無明為煩惱種。蓋由觸處不了法身故。喻牛羊鳥雀之眼不識天子及以檠像。以不了故三細六麁熾然而起。言檠像者。累土木為佛像也。人知畏敬鳥雀不然。或引周禮正弓之檠者。非此中意。  二釋及父母恩。 █文句  父母恩者。方便是父智度是母。此二法門能生法身。而不識者。是不知報佛也。 淨名云。善權方便父智度菩薩母。一切諸導師無不由之生。以其不了獨頭相應全是二智。是故法身隱滅不生。  三釋不解善法。 █文句  不解善法者。善法是助道之行。能資智顯理。而不解者是不識應佛。 助道眾善能辦應身。既其不解。是故不修。  二結示。 █文句  三佛皆不能知。豈非無明過患。此別懺煩惱障也。 舉不識解顯今識解是妙懺也。  二懺報障。 自恃種姓。及諸財寶。盛年放逸。作諸惡行。  文三。初約事釋。 █文句  自恃種姓下別懺報障也。略言有三種。一以姓傲他。二以財忽物。三以壯年陵彼。雖報有此三不應自恣。若縱恣者此報成障事也。 以姓傲他者。以貴傲賤也。西土剎利婆羅門姓貴。毘舍首陀姓賤。餘二可解。此二善報。若縱恣者。為修道障。若不縱者。堪能助道。  二約法釋二。初約三學。 █文句  今更約法門解。出家人以慧為姓。定為財戒為年。染此三法自尊卑他者。是名染法非求法也。 乃以事三表於三學。由慧得道故如姓貴。定能資慧故如財寶。戒能制犯故如盛年。染此下示為障相。大論云。自法染愛故毀訾他人法。雖持禁戒人不脫地獄苦。非求法者。法過涅槃尚了如幻。豈染自法以慢他人。不見己他方名求法也。  二約三教。 █文句  法華云。汝年少壯我年衰邁者。凡人以五陰盛為壯。二乘通教以空出有為壯。別教菩薩以法眼過慧眼為壯。 三中且取盛年一種該於三教。窮子除糞至知庫藏。歷漸三昧。二邊心強皆名少壯。佛居道後究竟無為方名衰邁。凡人下欲明法壯更舉事壯。藏教二乘通教三乘。析體雖殊皆以空強而陵有弱。別雖三觀共緣無量。故恃法眼陵於慧眼。此等皆名盛年放逸。種姓財寶歷教亦然。  三結須懺。 █文句  著此諸法者。悉是恃強陵弱成報障也。悉須懺悔。 三學三教名報障者。此心成就由宿熏感。望後在因望前為果。故得名為於報起障。障故須懺。  三懺業障三。初節經示義。 █文句  從心念不善下十三行別懺業障。文為十二。初一行懺由心口造惡業。二一行懺內外因緣造惡業。三一行懺五欲因緣造惡業。四一行信受邪師造惡業。五一行隨順惡主造惡業。六一行愛心所使造惡業。七二行為衣食女色造惡業。八一行於佛世敬田造惡業。九一行於無佛世敬田造惡業。十兩句於正法造惡業。十一一行於恩田造惡業。十二一行半總一切處造惡業。  二隨文略釋。十二段如疏列。初懺由心口造惡業。 心念不善。口作惡業。隨心所作。不見其過。 █文句  亦是教他作惡也。從身口意是自行惡也。 亦是教他者。指口作惡業也。即自造四過。復教他人行一切惡。既隨癡心豈能反照。  二懺內外因緣造惡業。 凡夫愚行。無知闇覆。親近惡友。煩惱亂心。  三懺五欲因緣造惡業。 五欲因緣。心生忿恚。不知厭足。故作眾惡。 心生忿恚者。求五欲則忿他不與。有五欲則忿他見侵。忿怒也。  四懺信受邪師造惡業。 親近非聖。因生慳嫉。貧窮因緣。姦諂作惡。 親近非聖謂外道也。外道自以為聖。故佛弟子指為非聖。慳吝財也。嫉妬賢也。私詐曰姦曲媚曰諂。由貧窮故。而行詐媚。  五隨順惡主造惡業。 繫屬於他。常有怖畏。不得自在。而造諸惡。  六愛心所使造惡業。 貪欲恚癡。擾動其心。渴愛所逼。造作眾惡。  七為衣食女色造惡業。 依因衣食。及以女色。諸結惱熱。造作眾惡。身口意惡。所集三業。如是眾罪。今悉懺悔。  八於佛世敬田造惡業。 或不恭敬。佛法聖眾。如是眾罪。今悉懺悔。  九於無佛世敬田造惡業。 言無佛世敬田者。以辟支佛出無佛世故。菩薩歷劫形服不拘故。無佛世隨機化物。  十於正法造惡業。 以無智故。誹謗正法。  十一於恩田造惡業。 恩田者。田有三種。三寶曰敬田。父母曰恩田。貧窮曰悲田。通名田者。皆堪種福故。 不知恭敬。父母尊長。如是眾罪。今悉懺悔。  十二總一切處造惡業。 愚惑所覆。驕慢放逸。因貪恚癡。造作諸惡。如是眾罪。今悉懺悔。 憍慢者。俱舍云。慢對他心舉。憍由染自法。  三示解釋法。 █文句  造業因緣甚多。不可具列故總而懺之。若欲細釋從人道為始。二乘通別菩薩等行一一作之例應可解。故五十校計經云。上至等覺皆須懺悔。即其義也。 約今稟教且人為始。若所懺多屬四趣。通惑所造名有漏業。別惑所造名無漏業。大悲不思議等種種之業。故等覺來皆須懺也。 金光明經文句記會本卷第三 金光明經文句記會本卷第四 北涼三藏法師   曇無讖 譯經 天台智者大師說文句 門人灌頂錄 四明沙門   知禮  述文句記 雙徑沙門明得 會句并記入於經文  二明供養諸佛二。初立意分文。 █文句  從我今供養下三十五行明供養諸佛。所以供養者。我本癡盲蒙示懺悔。此恩深重故興供養。文為二。初一行明財供養。後三十四行明法供養。  二依文釋義二。初明財供養。 我今供養。無量無邊。三千大千。世界諸佛。 我今等者。此乃即法以明財供。何者。以一大千界中自有千百億佛。況無量無邊大千諸佛。財若有限何能徧供。良由了達所奉之供體是法界。出生無盡一一周徧故一切剎一切佛前。皆有六塵妙供養事。不獨廣徧亦乃常存。盡未來時施作佛事。為彰次段修行法門。故此別名財供養矣。須知二供其體相即。為門不同故分為二。  二法供養二。初分文立意。 █文句  法供養為二。初八行半明化他法供養。隨順如來慈悲法門。濟利含識。是為化他修法供養。後二十五行半明自行法供養。隨順如來智慧法門。修十地功德。是為自行修法供養。諸供養中法供養最為第一。財供法供事理自他皆悉具足也。 化他用慈是無緣慈不離三智。自行順智既是佛智豈離三慈。為令易解相對說耳。法供養第一者。能令佛壽常住不斷妙化無窮故也。又有法則二供俱成。無法則財供亦廢。是故法供得稱為最。  二依文釋義二。初明化他法供養二。初化他令修行二。初分文釋義二。初分文。 █文句  化他法供養文為二。初四行化他令其修行。後四行半化他令修懺悔。初修行者。我自行十地為法供養。今復化人令法供養。譬如一燈然百千燈。瞑者皆明明終不盡。其意有四。初明化始以大悲拔苦。次勸真因十地之行。次勸真果菩提大覺。次勸精進督使速成。  二釋義四。初明化始以大悲拔苦。 我當拔濟。十方一切。無量眾生。所有諸苦。  二勸真因十地之行。 我當安止。不可思議。阿僧祇眾。令住十地。  三勸真果菩提大覺。 已得安止。住十地者。悉令具足。如來正覺。  四勸精進督使成行。 為一眾生。億劫修行。使無量眾。令度苦海。  二約教觀釋二。初教義。 █文句  夫眾生等故性欲亦等。善巧度一眾多亦然。不計劬勞積行累德。功成大覺。即智德滿。盡一切苦即斷德滿。文自明顯不俟多釋。  二觀行。 █文句  觀心者。調一念心。使真明發任運成真果。調一切心數亦復如是。弟子眾塵勞隨意之所轉。即此義也。 一念心者。趣舉一念也。以妙三觀調妄即真名真明發。或至初住。或至六根。或成五品。皆得名為成真果也。故止觀義例道樹之喻。觀陰等境成不思議。名為生芽。初品已上皆名生果。彼修止觀生芽生果。與今觀心真明真果法喻相當。調一切等者。乃一心觀成歷彼彼心。無不成觀。與彼義例淨心徧歷任運泯合。其意亦同。  二化他令懺悔二。初立意分文。 █文句  次四行半化他令修懺者。我蒙佛教懺。還以懺教他。重重然無盡燈。化化不絕也。文為三意。初欲為說懺。次正為說懺。三說懺已。  二依文釋義三。初欲說懺。 我當為是。諸眾生等。演說微妙。甚深悔法。所謂金光。滅除諸惡。  二正為說。 千劫所作。極重惡業。若能至心。一懺悔者。如是眾罪。悉皆滅盡。 █文句  千劫者。假多以顯懺力大爾。譬如惡人造罪山積能拔於王難。尚分半國償。豈復問其前愆。設千劫造逆。雖復厚重能拔法性之王。從如來藏中顯成法身者。大覺朗然超升自在。寧復為五無間業之所縛邪。 涉時既多造罪復重。若了逆罪即金光明。全所具理為能觀觀。由此顯出法性金等。名拔王難。障轉成德何罪能縛。故五無間皆解脫相。此乃名為正為說懺。  三說懺已。 我今已說。懺悔之法。是金光明。清淨微妙。速能滅除。一切業障。  二明自行法供養二。初分文立意。 █文句  從我當安止下二十五行半自修法供養。文為二。初五行自修行。後二十行半自修懺。前自懺竟。今那復重。譬如金師。從初習學至于皓首。互燒互打器成方息。修行譬智燒。修懺譬斷打。智斷極乃止。重說無咎。前是自行門。今是法供養門為異也。自修行又為三。初一句標章。我當安止是也。次修因。十地是也。次成果菩提是也。 前自下問。譬如下答。以譬帶法兼而答之。金師譬金鼓釋迦化主也。初習譬始發僧那時。皓首譬今果後示現。從始至今何嘗暫廢說行說懺。互燒譬即懺說行。互打譬即行說懺。智斷亦然。器成譬一番之機。自因得果。故未得果。須數燒打何嫌重說。今是下辨異。雖數燒打各有其門。  二依文釋義二。初自修行三。初標章。 我當安止。  二修因。 住於十地。十種珍寶。以為足。 █文句  珍寶者。十地因可貴。諸地即是珍寶也。腳足者。十地是果家之基本。故言腳足。又十度是十地之腳足。於餘功德非為不修。隨力隨分正以檀為初地之足。檀足若滿得入初地。乃至智度足滿得入十地。故十度為十地腳足也。 腳足者。疏存二解。初以十地為果腳足。二以十度為十地腳足。言十度者。六外更加方便願力智也。於餘下釋出十度為地足意。華嚴十地品廣明其相。  三明成果。 成佛無上。功德光明。令諸眾生。度三有海。諸佛所有。甚深法藏。不可思議。無量功德。一切種智。願悉具足。百千禪定。根力覺道。不可思議。諸陀羅尼。十力世尊。我當成就。 █文句  果中有總明果滿別明果滿。在文可知。功德光明者。是果上二種莊嚴也。令眾生度海者。即果上轉法輪也。 指經初句為總。餘三行三句為別。功德是福嚴。光明是智嚴。不離色光而論智光。以其色心不二究竟也。三行之中疏不釋者。今略列之。冀免檢尋法藏。須論八萬四千皆祕密。故名為甚深功德。乃是六度萬行所成就者。略言萬德廣則無量。一切種智即中道智。中必雙照令三圓極。禪謂達禪。達根本等皆法界故。定謂楞嚴。本性健相二是大乘事理二定。於一切法皆明靜故泛舉百千。根謂五根。力謂五力。即信進念定慧。此五能生一切善法。名之為根。力排五障。乃以疑怠邪亂癡遮此五故。名之為力。與上五根名同用別。覺謂七覺分。一擇法覺分。二精進。三喜。四除。五捨。六定。七念。此七能令定慧均平。通名覺分者。有到極果覺知之分也。道謂八正道。一正見。二正思惟。三正語。四正業。五正命。六正精進。七正念。八正定。八離偏邪通至涅槃。故名正道。根等道品修雖在因。證皆果德。陀羅尼者。翻為遮持。遮一切惡持一切善。數或五百。八萬四千表破煩惱。且言其實數一切法能遮能持。十力如向記中已列。此乃自行始終之相。  二自修懺二。初分文。 █文句  從諸佛世尊下二十行半明自修懺。文為二。初一行請佛。  二釋義二。初請佛。 諸佛世尊。有大慈悲。當證微誠。哀受我悔。  二明懺二。初分文。 █文句  後十九行半明懺。文為五。初四行半懺報障。次一行半懺煩惱障。次六行懺業障。次兩行明迴向。次五行半懺善惡兩難。就報障文又二。初二行半出報障相。次二行請除滅。  二釋義五。初懺報障二。初出報障相。 若我百劫。所作眾惡。以是因緣。生大憂苦。貧窮困乏。愁熱驚懼。怖畏惡業。心常怯劣。在在處處。暫無歡樂。 █文句  百劫者受報之時也。時中受身。身即是報。報有所作。作即是障。貧窮困苦是依報不圓。亦是報障也。愁熱驚懼者。由貧窮外偪故驚懼內焦皆報障也。所作眾惡者。即想行陰苦也。貧窮困苦者。即色陰苦也。愁熱驚懼心常怯劣者。即識陰苦也。暫無歡樂者。即受陰苦也。此皆報障意爾。 百劫受身身作眾惡。惡為因緣。即生憂苦。能生所生皆是報障。良由報得惡五陰故。故疏與經對於五陰。既知皆陰非報是何。須了五陰造作眾惡。方名報障。若作眾善豈名障耶。  二請惡除滅。 十方現在。大悲世尊。能除眾生。一切怖畏。願當受我。誠心懺悔。令我恐懼。悉得消除。 願佛受懺即是除滅。若不助正資導成懺。佛雖有力何能除障。意可見故疏更不釋。  二懺煩惱障二。初分文 █文句  次煩惱障文為二。初兩句出相。次一行乞清淨。  二釋義二。初出相。 我之所有。煩惱業垢。 業垢者業名動作。煩惱心動成於垢染。亦可煩惱從宿業生。故名業垢。  二乞清淨。 惟願現在。諸佛世尊。以大悲水。洗除令淨。 大悲水者。同體之悲方稱為大。此悲為水洗無不淨。悲雖同體非緣不興。三懺為緣不洗而洗也。  三懺業障二。初分文。 █文句  次業障文為三。初二行竪論三世造業。次二行橫明現起十惡。次二行求懺過去業。  二隨釋三。初竪論三世造業。 過去諸惡。今悉懺悔。現所作罪。誠心發露。所未作者。更不敢作。已作之業。不敢覆藏。  文二初對報示。 █文句  今正受者名為報障。未受者繫屬行人。若修善道能為障礙。 現前色心名正受者。未成報者。有繫屬能。若修善禪諸無漏道。則來責報現諸業相。或密為障。不依大乘三種懺法此障不滅。  二設問釋二。初設未有問。 █文句  問過現須懺。未來未有。云何言懺。  二明遮起答三。初引經論證。 █文句  答數家呼為未來有。論家呼為當有。大經云。遮未來故名之為殺。現在念念滅何所可殺。秖遮斷未來名為殺爾。經論悉以未來為有。故須懺也。 數家是婆沙論家是成實。遮未來者。斷相續心。若不遮斷(音短)未來必起。故新經淨除業障品懺罪文中。依三世菩薩皆云。已作之罪願得除滅。未來之惡更不敢作。並遮未來也。  二引現事例。 █文句  今更舉現事例之。如在家人畫度生方起無量惡念。事雖未有次第必更。忽然發心捨家修道。前所念事併與緣差。 在家例造罪時。捨家例修懺時。若不遮斷必須更改未有之事。至於正有。  三據義結答。 █文句  未來之業亦應如此。雖非現有時到必然。今若懺悔索然清淨。 索然猶解散也。  二橫明現起十惡。 身業三種。口業有四。意三業行。今悉懺悔。身口所作。及以意思。十種惡業。一切懺悔。 █文句  橫開現世三業為十惡可解。  三求懺過去業。 遠離十惡。修行十善。安止十住。逮十力尊。所造惡業。應受惡報。今於佛前。誠心懺悔。 █文句  遠離者惡斷也。修行者善生也。十住者初心因位也。逮十力者後果滿也。 若十惡十善止就三塗人天解釋。豈安十住逮十力耶。得前五戒持犯之意。則今義可解。十住十力別圓二教皆可明之。持犯之意今義易明。故須因位至於後果。節節論於十惡十善。  四明迴向。 若此國土。及餘世界。所有善法。悉以迴向。我所修行。身口意善。願於來世。證無上道。 █文句  次明迴向者。眾生頑故愛著於有不能升出。今懺此罪故云迴向。他以若此國土及餘世界為隨喜之文。今意不爾。此土他方凡所作善。皆施眾生共向佛果。如聲入角則能遠聞。方便力大與虛空等。又結文云。是迴向不得作隨喜。釋隨喜在下文也。 此懺愛著因果之罪。他以此國及餘世界是五乘人修善法處。約處明人故云隨喜。今明我在此土他界所修之善。今悉攝取迴向眾生證無上道。聲喻諸善。角喻迴向。近遠可知。方便力大者。若善迴向成大方便。功等太虛。然若不了善即法界。不名迴向也。  五懺善惡二難二。初揀示分文。 █文句  釋八難者。此是善惡中論八難。非佛前佛後之八難。文為二。初四行指惡為難。次一行半指惡遮善為難。或指善遮道為難。 次一行半疏釋正取善遮道義。  二隨文釋義二。初指惡為難。 若在諸有。六趣險難。愚癡無智。造作眾惡。今於佛前。皆悉懺悔。世間所有。生死險難。種種婬欲。愚煩惱難。如是諸難。我今懺悔。心輕躁難。近惡友難。三有險難。及三毒難。  文六初釋諸有險難。 █文句  初四句是報障難。諸有者二十五有。報得之身造作眾惡。豈非報障。 二十五有者。四趣并四洲六欲大梵天四禪無想報那含四空處。未絕漏業故同名有。釋報障義具於前疏。  二釋生死險難。 █文句  生死險難有二解。若取其因即是業障。若取其果即是報障。 業為險難至非非想定。報為險難。至有頂天。鬱頭藍弗是其例也。下之業報險難可知。  三釋婬欲難。 █文句  種種淫欲即煩惱障。  四釋輕躁難二。初正示輕躁相。 █文句  心輕躁者復是報障。輕躁是覺觀。覺觀屬報法。 謂初心在緣名覺。細心分別名觀。亦尋伺心也。此之陰心故屬報法。  二引聖凡例二。初聖。 █文句  如羅漢斷煩惱盡。出觀猶有覺觀散心。當知輕躁是報障非煩惱也。 出觀者。出定也。就無學釋無惑業故。驗是報法也。  二凡。 █文句  更舉世人學問迴轉易轍不成業障皆由輕躁之過。豈非障邪。 迴轉易轍者。如學經未成復欲學律。學律未成復欲學論。此輕躁人終不成功業也。不成業障者。障應作者。字之誤也。  五釋近惡友難。 █文句  近惡友難者。惡友能污染人三業。此屬業障。如移廄於屠邊。如孟母鄰於哭貨。朱赤墨黑。即其義也。 如移廄者。廄音救。馬舍也。馬之所聚也。付法藏傳云。親近賢善聽聞正法。如昔華氏國有一白象。氣力勇健。若有罪人令象蹋殺。後時象廄為火所燒。移近精舍。有一比丘誦法句。偈曰。為善生天為惡入淵。白象聞之心便柔和。後付罪人不害嗅舐而已。王召智臣共謀此事。一臣白王。此象繫近精舍。必聞妙法。是故爾耳。今可繫近屠坊。彼睹殺害惡心當盛。王令繫象屠所。象見殺戮。惡心猛盛殘害彌甚。鄰於哭貨者。謂鄰墓學哭鄰市學貨。蔡氏貨請經曰。貨化也。變化易之也。故字有化。又財也。史記曰。孟軻考母偏孤居近墓。軻乃常戲於墓。母曰。此非所居。去居市傍。軻復戲為商賈。母又曰。不可居。又居學館之傍。乃為揖讓進退有禮。母曰。此真可以居。軻後遂為大儒。著書七篇。  六釋三毒難。 █文句  三毒是煩惱障也。 疏分科云。善惡八難。善論四難。經疏可了。今之惡難經似列七。約何云四。蓋就三障義有兼獨。一兼三獨。乃成四難。何者。六趣險難三有險難及輕躁難。此雖三難獨在報障。婬欲愚癡及三毒難獨屬煩惱。近惡友難獨屬業障。若生死險難疏有兩解。體兼業報。故三障惡義當四難。然須了知惡是性惡。是故此惡即無生觀。如此懺之頓消諸難。  二指善為難。 遇無難難。值好時難。修功德難。值佛亦難。如是諸難。今悉懺悔。  文二。初明善惡俱能為難二。初雙明二義。 █文句  遇無難難下此有二義。一若不修善。障難不興。若欲修善。惡障即起。善非是障。惡來遮善。名善為難。此義易知。常人皆作此解也。二者諸善是難。善能障道。豈非難邪。此義今當說。  二依善釋文四。初釋遇無難難。 █文句  遇無難難者。自謂無惡不肯修善。如二乘入空生滅度想生安隱想。不復進求菩提。即其義也。 二乘出宅到無畏處。無難相顯故舉為例。暫樂人天自謂無難。皆當此難。  二釋修功德難。 █文句  修功德難者。多作有為求可意果。如一比丘專行福德不修禁戒。墮白象中。七寶絡身金盂承糞。又妙莊嚴王本事等。豈非修功德難。 如一等者。大論第八云。迦葉佛時有兄弟二人出家求道。一人持戒誦經坐禪。一人廣求檀越修諸福業。至釋迦佛出世。一人生長者家。一人作大白象。力能破賊。長者子出家學道得六通羅漢。而以薄福乞食難得。他日持缽入城乞食。徧不能得。到白象廄。見王供養象種種豐足。語此象言。我之與汝俱有罪過。象即感結三日不食。守象人怖求覓道人。見而問曰。汝作何術令王白象病而不食。答此象是我先身時弟。共於迦葉佛時出家學道。我但持戒誦經坐禪不行布施。弟但廣求檀越作諸布施。故飲食備具種種豐足。我但行道不修布施。故今雖得道乞食不得。妙莊嚴王者。法華疏云。昔佛末法有四比丘。於法華經極生殷重。如甘露未霑。於是結契入山修道。居山日久衣糧殫罄。一人云。君三人但以命奉道莫慮朝中。我捨身力誓給所須。三人功圓事辦。一人數涉人間偶逢王出。愛彼光榮。功德熏修報生人天常得為王。三人議云。我免籠樊功由於王。王耽果報增長有為。方沈火坑宜早開化。一人云。此王著欲而復邪見。若非愛鉤無由可拔。一人為端正婦。二作聰明兒。兒婦之言必當從順。如宜設化果獲改邪。婦即妙音菩薩也。二子即藥王藥上也。王即花德也。  三釋值好時難。 █文句  值好時難者。如劫初時在鬱單越時一向受樂都不修道。豈非值好時難。 如劫初閻浮人壽八萬歲。北洲壽定一千歲。俱以壽長受樂不樂修道。鬱單越此云殊勝。勝餘三洲故。  四釋值佛亦難。 █文句  值佛亦難者。如旃遮婆羅門女善星調達等。皆是值佛而難。例此應云。聞法起謗值僧起破皆是難也。 興起行經云。多舌童女舞杅起腹。至我前曰。沙門何不自說家事。乃說他事。汝今自樂不知我苦耶。汝先共我通使我有娠。今當臨月。事須酥油養於小兒。盡當給我。天帝化作一鼠。入其衣裏嚙杅忽然落地。是時地裂旃遮現身墮阿鼻獄。涅槃迦葉品。善星是佛菩薩時子。出家之後受持解說十二部經。壞欲界結獲得四禪。而親近惡友退失四禪。生惡邪見。言無佛無法無有涅槃。遙見佛來生惡邪心。入阿鼻獄。調達是佛堂弟而自造三逆。謂出佛身血破轉法輪僧弑阿羅漢。教阿闍世殺父成就害母加行。復以惡心十爪甲下藏於毒藥。欲嗚佛足刺足害佛。將往耆山。出城地裂生入泥犁。此等值佛而成大難。然上三句體是漏善。障修無漏故名為難。此句造逆似不類上。以值三寶最名為善。逆故成難。亦可例上於善障道。  二明平去二聲讀文二。初明讀字通平。 █文句  若讀作難易之難者。此是惡來遮善之義。使善難成也。若讀作障難之難者。此是善自是難。能障於道。  二據經屬去。 █文句  又依經文云。如是諸難今悉懺悔。當知經作障難之難義也。  三明稱歎二。初立意分文。 █文句  從諸佛世尊我所依止下二十一行偈是第三稱歎。者論次第。前財法供養是身意。身意未洩未備。今更口歎。若作法門者。前是供養法門。今是念佛三昧法門。文為三。初一行標章歎。次十九行正歎。三一行結歎。 二種供養可對身意。既不興言是故未洩。三業不足是故未備。今加口業顯而復具。故成次第。前雖自他修行修懺。而能資益佛之壽命。名供養門。今雖稱歎佛之三身。而能成就行人觀法。名念佛門。法雖互具從增勝故。立二法門。  二隨文釋義三。初標歎。 諸佛世尊。我所依止。是故我今。敬禮佛海。 █文句  標諸佛者。橫則十方竪則三世。事即報應理即法身。言略而意廣。標章之巧妙也。我所依止者。依止法性一體三佛也。佛海者。四眼入佛眼。十智入如實智。皆失本名字但名佛眼佛智。如物投石蜜如流會海。無不甘鹹者。法性三佛攝一切法。故名佛海也。 報應二修全理之事也。法身一性全事之理也。十方三世佛佛三身。如此標章何所不攝。我依止者。既云法性一體三佛。驗知他佛為心性佛。此依本覺起於始覺。亦是三諦發於三智。非此依止不成妙懺。故圓初心名修佛行。四眼入佛眼等。大論文也。十智與如實智總十一智。十智與二乘共。如實獨在佛。十智者。一法智。二比智。三他智。四世智。五苦智。六集智。七滅智。八道智。九盡智。十無生智。如物投等者。石蜜至甘。海水至鹹。物投水會皆失本味。體法即性無不妙也。此之佛海寧不歸敬。  二正歎二。初分文。 █文句  就正歎為二。初十六行寄言歎。後三行絕言歎。寄言又二。初一行略歎略況。次十五行廣歎廣況。  二隨釋二。初寄言歎二。初略歎略況。 金色晃耀。猶如須彌。是故我今。頂禮最勝。  文二。初釋略歎二。初金色相貌二。初以他金比色。 █文句  略歎者。諸相好中略歎金色。釋論以即時鐵比即是金。即時金比海金。海金比龍金。龍金比閻浮洲金。閻浮洲金比四天王金。如是傳傳比第六天金。第六天金比佛身金色。第六天金如鐵。 閻浮金者。此是西域河名。近閻浮樹。其金出彼河中。此河因樹立稱。金由河得名。  二以照物顯光。 █文句  又佛金光徹照壁障無影。佛入城時放光照地。一女人低頭禮拜。金釵墮地。唯見晃晃。不知何者是地何者是釵。佛過後光歇方見金釵爾。  二讚金色所以二。初明是眾相所依。 █文句  然金色身是眾相所依處。唯舉金色。故知是總歎眾相好也。  二明為四德之譬。 █文句  金有四義。堅不可毀譬常。得之者富譬樂。體無瑕穢譬淨。色妙晃曜譬我。諸德之中四德為總。  二釋略況。 █文句  猶如須彌者。須彌為四寶所成。況佛身具足四德。故知總況也。  二廣歎廣況二。初廣歎二。初分文。 █文句  廣歎廣況文為二。初十二行半廣歎。次二行半廣況。廣歎又四。  二隨釋。言讚應色意彰法報。色相是表智證是裏。雖分表裏豈是異體。故新本中所明四德別屬三身。謂法具常我。應身具淨。化身具樂。分圓為別融別為圓。故圓三身身身四德。其得意者。了今應四即法報四。當以此意尋乎經疏。文四。初歎我德。 其色無上。如天真金。眼目清淨。如紺琉璃。功德威神。名稱顯著。佛日大悲。滅一切闇。 █文句  從其色無上下二行廣歎金色無上。無上者我德也。  二歎淨德。 善淨無垢。離諸塵翳。無上佛日。大光普照。煩惱火熾。令心焦熱。唯佛能除。如月清涼。三十二相。八十種好。莊嚴其身。視之無厭。 █文句  從善淨無垢下三行廣歎佛色無垢。無垢者淨德也。  三歎常德。 功德巍巍。明網顯耀。安住三界。如日照世。猶如琉璃。淨無瑕穢。妙色廣大。種種各異。其色紅赤。如日初出。頗梨白銀。校飾光網。如是種種。莊嚴佛日。 █文句  從功德巍巍下三行半廣歎佛色安住。安住者常德也。 經巍巍者。高大貌也。玻璃此云水玉也。  四歎樂德。 三有之中。生死大海。潦水波蕩。惱亂我心。其味苦毒。最為麁。如來網明。能令枯涸。妙身端嚴。相好殊特。金色光明。徧照一切。智慧大海。彌滿三界。是故我今。稽首敬禮。 █文句  從三有之中下四行廣歎佛色能除苦毒。即樂德也。 潦音老行水也。稽首者。說文云。下首也首頭也。孔安國云。稽首謂首至地。  二廣況二。初分文。 █文句  從如大海水下二行半廣況。文為二。初二行廣況。二半行合喻。  二隨釋二。初廣況。 如大海水。其量難知。大地微塵。不可稱計。諸須彌山。難可度量。虛空邊際。亦不可得。 █文句  佛功德海。思所不能知。言所不能盡。心行處滅言語道斷。即此義也。海水難知況常德也。地塵難知況淨德也。山斤難知況我德也。空邊難知況樂德也。 此之四句喻前四佛舉。大師釋之。或喻應身有量無量。或喻法報四諦四德。玄文序中顯金光明佛不能喻。良以三身三一自在。是故四喻或別在一。或總顯三。此文正同前對四德。海無增減故常。地體是淨。山形高出如我。虛空無礙故樂。  二合喻。 諸佛亦爾。功德無量。 █文句  諸佛亦爾下合喻也。  二絕言歎二。初分文。 █文句  從一切有心下三行絕言歎也。文為二。初一行半正絕言歎。二一行半牒譬帖合。  二隨釋二。初正絕言歎。 一切有心。無能知者。於無量劫。極心思惟。不能得知。佛功德邊。 █文句  一切有心不能得知。即是絕思。思既已絕口何所宣。即絕言也。  二牒喻帖合。 大地諸山。尚可知量。毫滴海水。亦可知數。諸佛功德。無能知者。 █文句  更牒譬帖合。在文可見。 問疏釋寄言及以絕言皆離思說。同耶異耶。答四德祕密本離心緣。今之稱歎為令眾生入祕藏故。故寄言絕言皆彰離念。寄言用四喻於四德。喻既莫數顯德忘緣。絕言中四不可為喻。亦顯四德忘於緣慮。大師深達經文妙旨。故解二文皆絕思說也。  三總結。 相好莊嚴。名稱讚歎。如是功德。令眾皆得。 █文句  從相好莊嚴下一行總結。相者結一切相。好者結一切好。莊嚴者一一相一一好中皆具眾德以為莊嚴也。  四明發願二。初立意分文。 █文句  從我以善業諸因緣故下有五十一行半偈。是第四發願行若無願。如牛無御。不能有所至。如畫無膠如坏未火如水中月。故以願持行。亦是懺悔退轉之罪也。文為二。初有四十七行半明發願。次四行約願隨喜。初願又二。初九行自發願。次三十八行半為他發願。自願又二。初四行願果滿。次五行願因圓。果滿願又四。初一行成佛道是願意輪滿。次一行說法是願口輪滿。次一行摧魔是願身輪滿。次一行住壽久益是願慈悲滿。 如牛無御者。謂牧竪也。夫立願者。若多若少皆須不失四弘之意。而此四弘須依四諦。願不依諦名為狂願。今就圓論。依無作諦雖世出世二種因果。皆了即性。無苦可度。無集可斷。無道可修。無滅可證。如是則能徧度盡斷圓修妙證。比前三教願未免狂。銷今諸願。若失此意非圓行人。  二隨文釋義二。初正明發願二。初自發願二。初願果滿四。初願意輪滿。 我以善業。諸因緣故。來世不久。成於佛道。 大覺圓明故屬意業。  二願口輪滿。 講宣妙法。利益眾生。度脫一切。無量諸苦。  三願身輪滿。 摧伏諸魔。及其眷屬。轉於無上。清淨法輪。 陰死天子多約於身。煩惱屬意。今從多分。  四願慈悲滿。 住壽無量。不思議劫。充足眾生。甘露法味。 非無緣慈住壽不爾。  二願因圓二。初分文。 █文句  因圓願又四。初一行具六度願有為功德圓。次一行願無為功德圓。次二行宿命念佛圓。次一行值佛圓。  二釋義四。初願有為功德滿。 我當具足。六波羅蜜。猶如過佛。之所成就。 六度成就。此約真因破於六蔽。從斷正論。是智德故故名有為。  二願無為功德滿。 斷諸煩惱。除一切苦。悉滅貪欲。及恚癡等。 此約真位垂形九道調伏眾生。任運不與惑苦相應。是斷德故故名無為。故海東法師云。始覺斷障是實斷斷。本覺斷障是不斷斷。正與今家智斷二德其義齊也。  三願宿命念佛滿。 我當憶念。宿命之事。百生千生。百千億生。常當至心。正念諸佛。聞說微妙。無上之法。 憶宿命故。見過去佛。亦憶諸佛所說正法。  四願值佛滿。 我因善業。常值諸佛。遠離諸惡。修諸善業。 因過去善見未來佛。遠惡修善成智斷因。  二為他發願二。初分文。 █文句  為他發願文為二。前八行半願作藥樹王身大悲拔苦。後三十行願作寶珠王身大慈與樂。拔苦又為四。初一行總拔眾苦。次一行拔根不具苦。次兩行拔病苦。次四行半拔王難苦。  二釋義二。初願作藥王拔苦。二願作珠王與樂。此能拔能與是無緣慈悲。所拔所與須論十番。所謂果報修因聲聞支佛四教菩薩方便實報。今藥樹王拔此十種行人之苦。珠王合與十種人樂。當以此意銷與拔文。初自分四。初總拔眾苦。 一切世界。所有眾生。無量苦惱。我當悉滅。  二拔根缺苦。 若有眾生。諸根毀壞。不具足者。悉令具足。  三拔病苦。 十方世界。所有病苦。羸疲頓乏。無救護者。悉令解脫。如是諸苦。還得勢力。平復如本。  四拔王難苦。 若犯王法。臨當刑戮。無量怖畏。愁憂苦惱。如是之人。悉令解脫。若受鞭撻。繫縛枷鎖。種種苦事。逼切其身。無量百千。愁憂驚畏。種種恐懼。擾亂其心。如是無邊。諸苦惱等。願使一切。悉得解脫。  二願作珠王與樂二。初分文。 █文句  與樂又為三。初十六行半與世間果樂。次九行半與出世因樂。後四行結成。  二隨釋三。初與世間樂果。 若有眾生。飢渴所惱。令得種種。甘美飲食。盲者得視。聾者得聽。瘂者得言。裸者得衣。貧窮之者。即得寶藏。倉庫盈溢。無所乏少。一切皆受。安隱快樂。乃至無有。一人受苦。眾生相視。和顏悅色。形貌端嚴。人所喜見。心常思念。他人善事。飲食飽滿。功德具足。隨諸眾生。之所思念。皆願令得。種種妓樂。箜篌箏笛。琴瑟鼓吹。如是種種。微妙音聲。江河池沼。流泉諸水。金華徧布。及優鉢羅。隨諸眾生。之所思念。即得種種。衣服飲食。錢財珍寶。金銀琉璃。真珠璧玉。雜廁瓔珞。願諸眾生。不聞惡聲。乃至無有。可惡見者。願諸眾生。色貌微妙。各各相於。共相愛念。世間所有。資生之具。隨其所念。悉令具足。願諸眾生。諸所求索。如其所須。應念即得。香華諸樹。常於三時。雨細末香。及塗身香。眾生受者。歡喜快樂。 █文句  上文大悲拔苦根不具者令具。今大慈與樂。視聽聰明暢悅快樂。諸根語同與拔小異也。 經鼓吹古今注云。短簫也。經優缽羅此云黛色。即青蓮華也。常於三時者。晝三時也。  二與出世樂因二。初分文。 █文句  從願諸眾生常得供養下九行半與出世因樂。文為二。初三行半令修行外緣具。次六行令修行內因具。外緣又二。初二行值三寶。二一行半離八難。  二隨釋二。初令修行外緣具二。初值三寶。 願諸眾生。常得供養。不可思議。十方諸佛。無上妙法。清淨無垢。及諸菩薩。聲聞大眾。  二離八難。 願諸眾生。常得遠離。三惡八難。值無難處。覲覩諸佛。無上之王。 █文句  人緣不同。或值佛難不除。或難除不值佛。今願其亦除亦值。  二令修行內因具二。初分文。 █文句  內因又二。一半行生尊貴家。二五行半多饒財寶。  二隨釋二。初生尊貴。 願諸眾生。常生尊貴。  二饒財寶。 多饒財寶。安隱豐樂。上妙色像。莊嚴其身。功德成就。有大名稱。願諸女人。皆成男子。具足智慧。精勤不懈。一切皆行。菩薩之道。勤心修習。六波羅蜜。常見十方。無量諸佛。坐寶樹下。琉璃座上。安住禪定。自在快樂。演說正法。眾所樂聞。 █文句  人因不同。或多財而卑賤。或尊貴而貧窮。因不具足。今令其亦貴亦富。女有五礙。願其無五礙苦。 五礙者。一不作梵王。二不作帝釋。三不作輪王。四不作魔王。五不得作佛。  三結成二。初分文。 █文句  從若我現在下四行結成自他誓願也。前二行結自。後二行結他。  二釋經二。初結自。 若我現在。及過去世。所作惡業。諸有險難。應得惡果。不適意者。願悉滅盡。令無有餘。  二結他。 若諸眾生。三有繫縛。生死羅網。彌密牢固。願以智刀。割斷破裂。除諸苦惱。早成菩提。  二約願隨喜二。初分文。 █文句  從若此閻浮下四行約願隨喜。隨喜者慶他修善也。亦是懺悔嫉妬之罪也。文為二。初二行隨喜於他。後二行隨喜於自。  二釋經二。初隨喜他。 若此閻浮。及餘他方。無量世界。所有眾生。所作種種。善妙功德。我今深心。隨其歡喜。  二隨喜自。 我今以此。隨喜功德。及身口意。所作善業。願於來世。成無上道。得淨無垢。吉祥果報。  五結成二。初分文。 █文句  從若有敬禮下有九行偈。是第五結成。文為三。初二行結成斷惡。故言超六十劫罪。次四行半結成生善。故言國王大臣之所恭敬。次二行半結值佛多。雖不別說善知識佛。自兼之。  二釋經三。初結成斷惡。 若有敬禮。讚歎十力。信心清淨。無諸疑網。能作如是。所說懺悔。便得超越。六十劫罪。  二結成生善。 諸善男子。及善女人。諸王剎利。婆羅門等。若有恭敬。合掌向佛。稱歎如來。并讚此偈。在在生處。常識宿命。諸根具足。清淨端嚴。種種功德。悉皆成就。在在處處。常為國王。輔相大臣。之所恭敬。  三結值佛多。 非於一佛。五佛十佛。種諸功德。聞是懺悔。若於無量。百千萬億。諸佛如來。種諸善根。然後乃得。聞是懺悔。  三讚歎品生善二。初品題。 金光明經讚歎品第四  句文分二。初約義通釋二。初示四悉意二。初列。 █文句  讚歎凡有四意。一從能讚人。二從生善。三從滅惡。四從所讚人。  二釋四。初世界。 █文句  一從能讚人者。前品明信相思疑佛壽。四尊盡降其室。一心信解。夜夢金鼓出聲。且向耆山說夢。今品佛述其昔為龍尊面讚法王。願我當來夜夢晝說。說斯人之本事故言讚歎品。 思疑佛壽者。即前經云。作是思惟心生疑惑也。一心信解者。開悟也。即經云。信相聞是四佛宣說壽命深心信解也。斯人者。信相也。本事者。今之所為皆由昔願。令眾歡喜故屬世界。  二為人。 █文句  二從生善得名者。夫善不孤運。生必託緣。緣中勝者無過於佛。龍尊讚佛能生妙善。從生善緣得名。故言讚歎品。  三對治。 █文句  三從滅惡得名者。罪之尤者無過毀佛。若翻滅斯罪應須讚歎。讚歎治於毀訾。從能治得名故言讚歎品。 罪之尤者。尤甚也。以德勝恩重毀之罪甚。口毀曰訾。亦訶也。  四第一義。 █文句  四從所讚人得名者。即是去來現在三世諸佛。諸佛極尊甚深無量稱揚顯說。故名讚歎品。 言諸佛極尊甚深無量者。圓初住去分以法性為身體相。妙覺盡以深廣法性為身體相。故起信論云。諸佛如來皆是法身智相之身。第一義諦離於施作。今稱讚此令人入理。  二釋讚歎名二。初分字釋義。 █文句  若欲分別。述德名為讚。褒喻名為歎。亦更互分別爾。 亦更互分別者。以述德為讚。褒喻為歎。但使敘述褒稱義成。對字無在。  二引論證成。 █文句  釋論第三十云。美其功德名為讚。讚之不足又稱揚之名為歎也。 彼之稱揚可證褒喻也。  二結示別顯二。初約三業別顯。 █文句  此品有恭敬是身業。尊重是意業。讚歎是口業。口業不發身意不暢。為暢身意音聲為佛事。故稱揚顯說。褒美如來真實功德。故言讚歎品也。 雖具三業。口業為正。故是別顯。  二約四悉別顯。 █文句  結此四義。都是四悉檀因緣立此品名。故言讚歎品也。此品雖從四悉檀立名。正是生善之用。 四義指向能讚人等也。此品下別顯也。於四悉中正在生善。對前懺品正滅惡故。  二經文二。初分文。 █文句  文為二。一長行。二偈頌。  二隨釋二。初長行。 爾時佛告地神堅牢。善女天。過去有王名金龍尊。常以讚歎。讚歎去來現在諸佛。  文二。初釋對告人二。初約對治釋。 █文句  而對告地神者。主此大地。菩薩行行皆寄其上。壽命長久見去來今事。證義事強。如瑞應云。積功累德誰為證。佛時指地。是知我。今說往昔金龍尊事。所以對告地神也。 瑞應云。佛告魔王。我積功累德今得作佛。魔云。積功累德誰為證。佛時以手指地云。是知我。是者謂指地神。于時地神涌現為證。  二約為人釋。 █文句  又對善女天者。男天陽表權。女天陰表實。實智能生眾善。善生故宜對善女。證往故宜對堅牢云云。今論生善之用。故對告善女。 半空已上皆是男天。半空已下皆是女天。是鬼神報稱為天者。有天然力用故褒之以天。召諸鬼神皆以天名不唯此也。實智乃是善法之本。今讚覺者生人實智。宜告善女。又別名堅牢宜證往事。稱理不壞云云之意也。  二釋金龍尊。 █文句  金龍尊者。此王往昔修金光明法門。依法性理故言金。能以智慧讚三世佛。辯如雲雨故言龍。能為眾生作大利益。為物所仰故言尊。從行得名故言金龍尊也。 金光明法門所依法也。金龍尊能契行也。若法若行皆性一修二。故金為理能讚為龍。能益故尊。斯以證理起用二修對於一性。當體名為金龍尊也。  二偈頌二。初分文。 █文句  總有六十二行半偈文為三。一三十五行讚三世佛。二二十五行半發來世願。三二行結會二世事。就讚佛文為五。初一行半總讚。次二十三行別讚。次三行徧類讚。次五行半絕言讚。次二行迴向。  二隨釋三。初讚三世佛五。初總讚。 我今尊重。敬禮讚歎。去來現在。十方諸佛。諸佛清淨。微妙寂滅。  文三。初約事理明總。 █文句  總讚者。竪總三世橫總十方。世方是總事。微妙寂滅是總理。 三世十方心意識境名之為事。何有一事不從理現。經云。寂滅是涅槃義。既稱微妙是大滅度。則彰三德非縱非橫名祕密藏。密藏圓徧無別世方。世方宛然無非三德。不以二相見諸佛土。斯之謂歟。以此總讚為妙何極。  二約三法明總。 █文句  總理是總法身。總事是總報應二身。總讚三身。亦是總讚三德三寶等種種三法門。 法身者。明性一也。報應者。明修二也。全修在性合三為法。名總法身。全性成修合三為報。合三為應。是故名為總報應也。一切三法莫不然耳。又法身總三土。以實報等皆寂光故。報身總二土。方便同居睹尊特故。應身總同居淨穢兩處。凡夫二乘見生身故。分別則三身三土勝劣不濫。融即則三身三土局徧相收。以此讚佛佛德無遺矣。  三約四德明總。 █文句  如是諸佛總皆清淨。清淨者。即是總讚之辭也。非但清淨亦常樂我云云。 經云。諸佛清淨。剋果明德也。果中眾德更無不會。舉一淨德必常樂我。四德圓妙。舉一全收。是故此四乃是三身之德。三身融故四德徧嚴。是故三身無非四德。總此為讚極佛體用也。今此點示故注云云。  二別讚二。初分文立義二。初分文。 █文句  從色中上色下二十三行是歷相別讚。其文間出分為六意。初六行半讚七大相海。亦讚髮紺之好。次二行讚兩小相海。次兩句徧讚大相海。次十三行又讚四大相海。次兩句讚一小相海。次兩句讚手足柔軟。復是一大相海。 大相謂三十二相。小相謂八十種好。皆稱海者。若大若小悉無有邊故。皆是法界全體顯現。故一一相無非法海。據其總讚諸佛清淨微妙寂滅。以總顯別。一一相好皆祕密藏。大師見彼得意處故。故釋相好皆立海名。  二立義二。初明能讚智巧。 █文句  所以然者。大相小相更相間填共嚴佛身。龍尊巧智如法相解。如法相讚故大相小相相間而讚爾。  二明所讚德深二。初歷教分別。二據圓融即。此之二意學者應知。括經論之幽文。立教觀之深趣。彰化跡之不濫。顯圓機之頓照。何者。以分別故從勝別示。以融即故獨境徧收。得後後者必得前前。得前前者不得後後。不知後故當分義成。能知前故跨節義顯。若能了知真中感應二識見佛。則今二意收揀無遺矣。二識者。起信論云。佛用有二種。一依分別事識。凡夫二乘心所見者說名應身。以不知轉識現故見從外來。取色分齊不能盡知故。二者依於業識。謂諸菩薩從初發意乃至菩薩究竟地心所見者。名為報身。身有無量色。色有無量相。相有無量好。所住依果亦復無量。種種莊嚴隨所示現。即無有邊不可窮盡。離分齊相隨其所應。常能住持不毀不失。皆因諸波羅蜜無漏行熏及不思議熏之所成就。是受樂相說名報身(文畢)斯乃如來以法界用。隨順眾生事業二識。現報應身。應身是今生身。報身是今尊特及法性身。依事識者。但見應身不能睹報。以其麤淺不窮深故。依業識者。既睹報身亦能見應。以知真如起二用故。行者應知。真如之用現佛身相大有三品。一如華嚴談相好數有十蓮華藏世界微塵。二如觀無量壽佛經。明八萬四千相好光明。三如此經及法華般舟等。說三十二相八十種好。此三品相既是真如全體之用。若多若少皆無邊際。故悉稱海無非尊特。然有通局。以藏塵八萬局業識見。其三十二通事識見名生名應。若業識見即無有邊不可窮盡。離分齊相名為尊特。屬於報身。此如今經列所歎相在三十二。以金龍尊就佛四德微妙寂滅。而為總讚。以總顯別故三十二無非祕藏。故一一相離於分齊。如空無邊常住不毀。疏據此釋三身融即正讚尊特。若其不知龍尊總讚是依業識見應即報。豈三十二圓光一尋名尊特耶。言真中感應者。良以如來現應化身示住徧真。說於生滅及無生法。被藏通機。現尊特身住於中道。宣說無量及無作法被別圓機。故文句云。丈六身佛住真諦。丈六尊特合身佛雙住真中。尊特身佛雙住俗中。法身佛住中道。疏有六處明應化尊特。皆約真中感應而辨。如法華歎佛。經文顯云三十二相八十種好。法身具故嚴法身故。是尊特相。是故荊谿類同華嚴一一相好與虛空等。又云。一一相皆法界海。一一好無非名海。疏釋今文大相小相皆稱為海。此大小相全異華嚴九十七名。一一皆與法界次第三十二相八十種好。名目無差。又懺悔品讚佛三十二相八十種好。豈龍尊昔讚與今金鼓所讚優劣。故知秖就中道感應稱為尊特。非是加添相好之數方名尊特。故華嚴中業報眾生等十種之身。皆盧舍那。舍那非報報非尊特耶。失此意者勿議今宗也。父母生身丈六身也。三藏及通鈍根所感尊特。即是他受用報。通教利根及別所感法性是法身。圓人所感此乃如來法界大用。對三類機現三種身。故能嚴相亦分三種。三身力用優劣有殊。不唯示果身相不同。亦示行因三種差別。以今見佛皆是曩世結緣機也。如示跡因論四修相行六度等。或示事修。或即空修。或次第修。或圓頓修。示修不等致令眾機結緣有異。今日感見三身不同。初自分二。初總明。 █文句  夫相好本莊嚴佛身。佛身多種。父母生身。尊特身。法性身。身既不同相好亦異。相體不同相用亦異。相用不同相業亦異。  二別釋二。初釋三身相三。初釋生身相。 █文句  三身異者。如林微尼園舉手攀樹。化右脅生。天地大動阿夷甚驚。披而相。相相炳明決定成佛。悲不能聲。此是生身佛相也。 林微尼此云解脫處。舉手攀樹者。即摩耶夫人攀無憂樹。而太子自右脅而生也。阿夷亦阿私陀此云無比。仙人名也。披開也。太子既生三日遂裹以白。王召仙人相之。於是開相其形也。相相炳明者。謂三十二相皆明顯也。決定成佛者。即仙人奏王之語。謂輪王雖有三十二相。相不明了。今觀太子相相炳明。決定作佛不為輪王也。悲不能聲者。即仙人自嗟年老。不見太子成佛故泣也。無聲自出淚曰泣。今云悲不能聲是泣也。此是生身也者。疏雖標云父母生身須解其意。豈後二身全無父母。今特云者。彰藏通佛住偏真也。以偏真理不具五陰故。使佛身從正習造。機緣若盡灰滅淪空永無示現。故以父母顯其有生。機盡歸空顯其有滅。通雖幻有亦須永無。依教分別相狀如是。  二釋尊特相。 █文句  如釋論說。尊特身佛巍巍堂堂。譬如須彌映臨大海。所有大相小相亦巍巍堂堂。不同常身常光常相。此即尊特佛身相也。 巍巍高也。堂堂明也。言尊崇奇特者。此別圓機所見身也。常身常光者。即凡夫二乘所見身也。然高明身相應知兩意。有須現起。有不須現。皆是如來鑑機進不中道之力。於須現者即為現之。如梵網經云。方坐蓮華臺。華嚴藏塵相。維摩所說身如須彌映于大海。觀無量壽相好八萬身量無邊。此等皆是現起尊特相也。有不須現者。但以力加。令於劣身見無分齊。作巍巍堂堂而解。以不可思議而觀。此如今經讚三十二為尊特法性之身。法華以三十二相莊嚴法身。相相皆與虛空等量。此等機緣悉以業識而見。以中智而觀。劣即無邊色即智性。故不須現起而稱尊特。若不爾者。龍尊所讚三十二相。疏云融三正讚尊特。如何和會。學人於此當善了之。  三釋法性相。 █文句  法性身佛者非是凡夫二乘下地之所能見。唯應度者亦令得見。此即無身之身無相之相。一切智為頭。第一義諦髻。八萬四千法門髮。大悲眼中道白毫。無漏鼻十八空舌。四十不共齒。四弘誓肩三三昧腰。如來藏腹。權實智手定慧足。如是等相莊嚴法性身佛也。 此乃諸佛第一義諦智相之身。凡夫二乘尚不知名。豈能睹見。若論極證等覺罔窮。又復初地不知二地。是故樹神哀泣目淚請佛現身即此身也。皆得名為非下地見。唯應度等者。斯是大乘第一義悉檀。機扣佛者。乃以此身應之令見。即前疏解一時之義。一切種智與中諦一時也。無身等者。非質礙身是微妙身。非差別相是智淨相。一切智是萬行首故以為頭。第一義諦諸法十最故以為髻。八萬塵勞轉為法門數多名髮。大悲為眼見苦即拔。中道白毫不偏不染。無漏為鼻嗅功德香。十八空舌徧嘗理味。不共為齒四十數齊。大論以十八不共法十力四無畏大慈大悲三念處等為四十。皆不與下地共故。四弘為肩荷負不息。三三昧止散如腰束衣。圓三三昧秪是三觀。空即空觀。無相即假觀。不得空相故。無願即中觀。於二邊不作願求故。如來藏腹含三千故。權實智手徧拔眾生。定慧等足究踐理地。今第三身與餘處列不無少異。如觀無量壽佛經疏云。色相身義當生身及他受用同為應身。次法門身。即今所列種種法門義當報身。乃自受用也。三實相身。即以法門所嚴之理為第三身。今則合彼理智二身為法性身。開彼應身為生身尊特。互有開合三身不虧。又復應知今法性身頭等法門。即是龍尊所讚之相。心即色故名前二身。色即心故名為法門。但今歷教就分別門隨機所見。前不見後是故後後從勝立名。故使三身有優劣相。又復尊特及法性身皆業識見。以尊特相兼於別修。故就身相高廣而示。今法性佛即修即性。故隱色相從法門說。講者學者宜在精詳。  二釋三相業。此從如來淨佛土時。隨彼機緣示修不等。故分三種。初釋生身業。 █文句  種相業者。如釋論修百福德成於一相。三千二百福德成三十二相。此即生身佛種相義也。 雖通通教今且在藏。以其通教是大乘門。利人能見後二佛故。今就三藏修行事度。為相好因。言修百福成一相者。論存多解。今明一種。大千眾生遇緣當死。一一救之皆得壽命。是為一福。此福至百方成一相。此指伏惑事度所成。令彼眾生效此修之。今見生身。  二釋尊特業。 █文句  若以空慧導諸相業。一一業悉與空相應。諸相應中空相應最為第一。此是尊特身佛種相義也。 言空慧者。良以體法即空之慧三教共修。鈍根之者但能空有。利人知空非但空有。亦能空空。今分別門論尊特業。雖能雙空。且在別教但中之慧。導諸相業。諸業不出前之六度。以知中故非莊嚴莊嚴。乃能莊嚴第一義體。令彼眾生效此修種。今見尊特無分齊身。  三釋法性業。 █文句  若以實相慧導成諸業。一一業無非實相法界。此是法性身佛種相義。 實相者。中道理也。全中實理為能觀慧。名實相慧。實相即慧也。非別有慧。從其所照得實相名。導成諸業者。諸業豈離前之六度。以圓修故。一一即性故。無非實相。一攝一切故。無非法界。故散脂云。安住一切法如性。於一切法含受一切法。如是修之絕三教之情。名不思議業。令彼眾生效此修之。今見法佛同虛空相。  二據圓融即三。初正融即。 █文句  三身三種相。三種相業不得縱橫並別。若一異者則不清淨非微妙寂滅。以不縱橫並別。故是絕言。言歎所不及也。 圓佛頓證三身三相。亦能頓示三種修相。若其圓機能於一念。修三相業。能於一身見三身三相。以了三身是祕藏。故生身必具尊特法性。尊特必具法性生身。法性必具生身尊特。見身既爾修業亦然。如是方祛縱橫一異之情想也。常樂我淨微妙寂滅此義方成。金龍尊王昔是圓人頓修頓見。故於一身讚三身相。欲彰三相是祕藏。故寄言讚後絕言讚之。欲令眾生圓見圓修故也。  二明巧讚。 █文句  今經正讚尊特身相。上兼法性下攝生身。處中而明實讚者之巧云云。 經之讚辭就三十二即示絕言。乃顯能嚴即非莊嚴。嚴第一體。尊特身相豈不然乎。亦可得云非生非法而生而法。上兼法性下攝生身。其意在此。斯乃龍尊巧讚之意也。  三明妙用。 █文句  一一相皆明其用。如足下安平相。一切魔邪無能傾動者。一切有無無能動者。一切邊無能動者。如頂肉髻相。法不禮人亦不禮聖。亦不禮分中。別有所出云云。 三相三業。據圓雖即。被物成差。歷教分之即融而別。初安平相。生身則表魔邪不動。魔謂愛惑。邪是見惑。既住偏真此二莫動。若尊特佛雙住俗中。即無量四諦。故凡夫有二乘無。此二莫動。若法性佛唯住中道。邪外三教一切二邊。當處皆中何邊能動。最後肉髻兼無見頂。故以不禮而為所表。言法不禮者。謂法爾也。生身出離愛見二故。法爾不禮凡夫之人。尊特出離界內界外二種塵沙。法爾不禮藏通之聖。法性身佛究竟圓中。法爾不禮分證中道。初後既爾。中三十相。論用可知。然不禮凡聖兼因而說。非專果也。別有所出。及注云云者。指諸廣文解相好處也。  二依經釋義六。初讚七大相海。 色中上色。金光照耀。於諸聲中。佛聲最上。猶如大梵。深遠雷音。其髮紺黑。光螺焰起。蜂翠孔雀。色不得喻。其齒鮮白。猶如珂雪。顯發金顏。分齊分明。其目脩廣。清淨無垢。如青蓮華。映水開敷。舌相廣長。形色紅輝。光明照耀。如華初生。眉間毫相。白如珂月。右旋潤澤。如淨琉璃。 三十二為大。八十種好為小。一一相好皆是法界。無邊無底故稱為海。謂初句是讚第十四金光微妙。故云上色。次一句讚第十五身光。三一行讚二十八梵音深遠。四一行讚小相中第七十九髮色青珠。五一行讚二十二四十齒具足。六一行讚二十九眼。七一行讚二十七舌大薄覆面至髮際。八一行讚三十一眉間白毫相。此八段中一是小相七是大相。  二讚兩小相海。 眉細脩揚。形如月初。其色黑耀。過於蜂王。鼻高圓直。如鑄金鋌。微妙柔軟。當于面門。 初一行讚第三眉如月初。次一行讚第二鼻高好孔不現。脩揚者。脩長也。揚舉也。即是眉高而長也。面門口也。  三徧讚大相海。 如來勝相。次第最上。 既云次第最上。即徧讚三十二也。  四又讚四大相海。 得味真正。無與等者。一一毛孔。一毛旋生。軟細紺青。猶孔雀項。即於生時。身放大光。普照十方。無量國土。滅盡三界。一切諸苦。令諸眾生。悉受快樂。地獄畜生。及以餓鬼。諸人天等。安隱無患。悉滅一切。無量惡趣。身色微妙。如融金聚。面貌清淨。如月盛滿。佛身明耀。如日初出。進止威儀。猶如師子。脩臂下垂。立過于膝。猶如風動。娑羅樹枝。圓光一尋。能照無量。猶如聚集。百千日月。佛身淨妙。無諸垢穢。其明普照。一切佛剎。佛光巍巍。明焰熾盛。悉能隱蔽。無量日月。佛日燈炬。照無量界。皆令眾生。尋光見佛。本所修習。百千行業。聚集功德。莊嚴佛身。 初二句讚二十六咽中津液。得味中上味。二四句讚十三毛向上青色柔軟右旋。三脩臂下四句讚第九立手摩膝相。四圓光一尋下四句讚第十五身光面各一丈。此言一尋是約佛說也。手既摩膝即當面各一丈也。此既常光驗知諸相皆是常相。云讚尊特者。故知不須身大相多。但是業識依中理見即名尊特。學者應知。此丈六身若其量度即不得際。若不度之所見如故。如淨名室但是一丈。而能容受百千人天。又能容於三萬二千師子之座。皆高八萬四千由旬。其一丈量初無所改。良以三脫不思議力使之然也。今即常身歎尊特相。義豈不然。微妙寂滅斯言得矣。經文除此四大相外。或歎放光拔苦與樂行業之因功德之果。悉如經文。但須皆作十番益解。其有二小相以文顯故。疏不指之即面貌如月。乃第四十面淨如滿月也。身無垢穢。即十一身淨潔也。  五又讚一小相海。 臂纖圓。如象王鼻。 即第十四指長纖圓也。丑凶反。均也。直也。又音容。  六復讚二大相海。 手足柔軟。敬愛無厭。 即第四手足柔軟勝餘身分。三十二相八十種好。具如法界次第。龍尊智巧雖略而周。  三徧類讚。 去來諸佛。數如微塵。現在諸佛。亦復如是。如是如來。我今悉禮。身口清淨。意亦如是。以好香華。供養奉獻。百千功德。讚詠歌歎。 █文句  從去來諸佛下是第三徧類讚。諸佛法身平等。一心一慧應化亦然。特舉一佛一相以為讚端。徧類諸佛亦復如是。文殊問般若云。念一佛功德與十方諸佛等。即其義也。身口清淨者有二解。一云。所讚者三業清淨。我今悉禮。二云。能讚者清淨。以好華香是身淨。奉獻是意淨。歌詠是口淨云云。 三世塵數而言一者。過去不滅。未來不生。現在不住。法身平等報應無差。一不離多多即是一。生佛尚即佛佛豈殊。是故讚一類於一切。此文復是讚尊特身。何者。如前疏云。若見四佛同尊特身一身一智慧。即是常身。弟子眾一故。若四佛不同即是應化。弟子眾多故。故知秖就一身一智及常住義。是尊特相。不必須論現起大身也。文殊問般若者。問字誤也。應作說字。今家依二經明常坐三昧。一文殊說般若。二文殊問菩提。今所引文是說般若文也。  四絕言讚二。初分文。 █文句  從設以百舌下是第四絕言讚。初三行半是絕言讚。次二行是絕心讚。  二隨釋二。初絕言令兼例絕心。初絕言讚。 設以百舌。於千劫中。歎佛功德。不能得盡。如來所有。現世功德。種種深固。微妙第一。設復千舌。欲讚一佛。尚不能盡。功德少分。況欲歎美。諸佛功德。  二絕心讚。 大地及天。以為大海。乃至有頂。滿其中水。尚以一毛。知其滴數。無有能知。佛一功德。 █文句  而有三番者。或應擬三身絕言也。一人百頭頭有百口。口有百舌。住壽千劫讚生身佛相好功德不能得盡。一人千頭頭有千口。口有千舌。住壽萬劫讚尊特身佛相好功德不能得盡。大地及天毛滴其水。一切有心不能知法性身佛相好功德。是故絕言絕心歎。 三番者。仍就分別門。三身優劣。不離分別有融即義。學者應知。  五迴向。 我今以禮。讚歎諸佛。身口意業。悉皆清淨。一切所修。無量善業。與諸眾生。證無上道。 █文句  從我今下兩行總迴向也。 一迴事向理即實際。二迴自向他即眾生際。三迴因向果即菩提際。今闕實際菩提兼之。謂無上道本性無上故也。  二發來世願二。初分文立意。 █文句  從如是人王下二十五行半。是第二廣發來願。文為二。初一行佛述。後二十四行半是龍尊發願。文為五別。初五行夜夢晝說願。次兩行為他取淨土願。次兩行半同求記願。次三行下化願。次十二行上求願。其間細釋可尋。問諸願皆剋。此中何不與記。答法伴未來。來在不久云云。 來在不久者。即下授記品。十千天子從忉利天來者是也。  二隨經釋義二。初佛述。 如是人王。讚歎佛已。復作如是。無量誓願。  二龍尊發來願五。初夜夢晝說願。 若我來世。無量無邊。阿僧祇劫。在在生處。常於夢中。見妙金鼓。得聞懺悔。深奧之聲。今所讚歎。面貌清淨。願我來世。亦得如是。諸佛功德。不可思議。於百千劫。甚難得值。願於當來。無量之世。夜則夢見。晝如實說。  二為他取淨土願。 我當具足。修行六度。濟拔眾生。越於苦海。然後我身。成無上道。令我世界。無與等者。 不修六度不拔眾生。二無由淨。當知四修及拔四相。令於當世見我三身。  三同求記莂願。 奉貢金鼓。讚佛因緣。以此果報。當來之世。值釋迦佛。得受記。并令二子。金龍金光。常生我家。同共受記。 以鼓必具圓空鳴義。今讚如來一體三身。名為金鼓讚佛因緣。以此因緣趣向果地。名為奉貢。不論事相金鼓形也。  四下化願。 若有眾生。無救護者。眾苦逼切。無所依止。我於當來。為是等輩。作大救護。及依止處。能除眾苦。悉令滅盡。施與眾生。諸善安樂。  五上求願。 我未來世。行菩提道。不可劫數。如盡本際。以此金光。懺悔因緣。使我惡海。及以業海。煩惱大海。悉竭無餘。我功德海。願悉成就。智慧大海。清淨具足。無量功德。助菩提道。猶如大海。珍寶具足。以此金光。懺悔力故。菩提功德。光明無礙。慧光無垢。照徹清淨。我當來世。身光普照。功德威神。光明焰盛。於三界中。最勝殊特。諸功德力。無所減少。當度眾生。越於苦海。并復安置。功德大海。來世多劫。行菩提道。如昔諸佛。行菩提者。三世諸佛。淨妙國土。諸佛至尊。無量功德。令我來世。得此殊異。功德淨土。如佛世尊。 此之二願皆明滅惡生善二益。在文可見。  三結會二世事。 信相當知。爾時國王。金龍尊者。則汝身是。爾時二子。金龍金光。今汝二子。銀相等是。 █文句  從信相當知下兩行是第三結會古今。如文。  四空品導成二。初品題。 金光明經空品第五  句文分二。初正釋題二。初約四教詮空示。所言空者。破相為義。故一代教四空不同。若不辨之迷名昧理。此自分二初約部列四二。初正判四空。 █文句  夫空者應有四種。謂滅色入空。即色是空。滅邊入空。即邊是空。 滅色入空者。三藏教也。且寄色言諸法皆滅。謂析破見愛陰乃不生。既詮實有滅方入空也。即色是空者。通教也。體乎因果非四性生。既詮幻有故即色是空也。滅邊入空者。別教也。中道為空。不唯空有亦乃空空。然不知中具於空有。是故次第滅二邊已。方入中空也。即邊是空者。圓教也。中道具德何邊不中。唯假唯空三皆絕待。頓破諸相名即邊空。  二約部須四。 █文句  此經通諸乘懺悔。應須四種空。 判教屬通三乘同懺。前攝三藏後通別圓。導成之空合論四種。故四空慧不得不明。  二定品唯圓二。初直示唯圓二。初就理示。 █文句  而今品但標空者。專是即邊而空也。 示機用四。此乃通塗。品在圓空斯為的旨。是故中空即邊而示。  二引文示。 █文句  何故爾。經云。無量餘經已廣說空。是故此中略而解說也。 諸部般若廣示衍中三教空慧。復以三藏為助道觀。斯為聞持利根之者。廣談空相。此空慧機義持雖利。聞持根鈍。故不廣談四種空相。唯說即邊一中空慧。  二略示圓相。 █文句  又空者空有空無。空有者。空二十五之塊有。空無者。空二乘之灰無。兩邊清淨名之為空。 中受空名意彰蕩相。凡夫執有塊然質礙。二乘證無灰滅歸寂。中觀絕念空此兩邊。令畢竟淨。約次不次分於別圓。今不次也。  二約六句對中簡二。初明用句意。 █文句  直作此說。惑者迷名濫理。不能超悟。今作六句分別。 若直說空是中道義能空二邊。其如邪小及以別教。皆說雙非空於有無。故迷名者謂與今同。何能超悟邊即中空。又復恐謂若是圓實合談中道。那但名空。空唯離有。豈此中道雙離二邊。為防此計故作相破相修相即三雙六句。而對辨之。若諸法相名相濫者。無此六句莫辨異同。  二正用句簡二。初列六句。 █文句  空破非有非無。非有非無破空。空修非有非無。非有非無修空。空即非有非無。非有非無即空。 雙非是中沒於中名存雙非者。以中道名邪小稀立。若雙非名處處皆有。故特用之。對今圓空辨於同異。又外道二乘別教空句及雙非句。體是思議可破壞法。圓教雙非及空若立諸義皆滅。是以圓二互破諸二。又復諸二互修圓二。則二酥中外道菩薩入圓者是。二乘初心亦有修義。此之兩雙諸二對圓優劣有異。第三一雙屬圓當教。名別體同。是故相即不言修破。  二釋句相三。初釋相破句二。初空破中二。初略示。 █文句  空破非有非無者。所謂凡邪非有非無見。二乘偏住非有非無證。別教教道執非有非無門。悉為空品空所破也。 以理定詮不遭名惑。豈聞雙非便是實理。蓋能了知。凡邪雙非體是見惑。二乘雙非但證偏真。別教雙非既存教道。未與三融。圓空若立前諸雙非須皆銷殞。故云破也。  二廣釋三。初破凡邪雙非二。初泛示見相二。初正示。 █文句  凡邪之見多種。一單四見。二複四見。三具足四見。單四見可解。複四見者。謂有有有無。無有無無。亦有亦無有亦有亦無無。非有非無有非有非無無。此是複四見。具足四見者。於一句中具有四句。四四十六句。故名具足也。 複四者。複由重也。謂於一句更計有無。即執有是有執有是無。乃至雙非是有。雙非是無。具足之見其計轉巧。故於句句皆生四計。  二結過。 █文句  雖單複具足皆苦集浩然。 三種四句雖轉巧細。以執一為實餘皆妄語。見愛尤盛業苦無涯。浩然如海。  二正破第四二。初示所破邪計。 █文句  雖計為非有非無。實是妄見。 雙非是惑。不入真中實是虛妄。  二明能破圓空。 █文句  故為空品空所破也。  二破二乘雙非二。初泛明證相二。初明證相。 █文句  二乘偏住非有非無證者。斷常見故言非有。斷斷見故言非無。有無二見滅無餘。三界見思永已盡。生滅度想生安隱想。梵行已立所作已辦不受後有。保此而已。不復進求三菩提。 二乘雙非雖非中實。而離斷常諦於真理。未至寶渚已到化城。寧不安隱。梵行等者。無學四智四中。但闕我生已盡。以滅度等當之力足。由保此故不求徧知。  二示四門。 █文句  但二乘發真。斷常見斷斷見。其門不同。或從有門入如阿毘曇。或從無門入如成實論。或從亦有亦無門入如昆勒。或從非有非無門入如那陀迦旃延經。 阿毘曇此云無比法。詮有門觀法。拘鄰五人千二百羅漢皆此門入。成實論詮空門觀法。須菩提此門入。昆勒此云篋藏。彼論詮於雙亦觀法。故大論云。若不得般若波羅蜜多。入阿毘曇則墮有中。若入空門則墮無中。若入昆勒則墮有無中。那陀等者。釋論明佛垂滅。阿難問車匿。佛答云。惡性車匿吾涅槃後心漸調伏。當為說那陀迦旃延經。即雙非門也。四門觀法假人本無。四門不異而其實法四相不同。有門則念念生滅。空門則三假浮虛。雙亦門則有無從容。雙非門則有無俱遣。隨依一觀可以發真。三藏四門其意略爾。  二正示破中二。初示所破假名中。 █文句  離斷離常名聖中道。四門俱斷斷常。名同中道。實是保偏取證。 中道之名大略有二。一離斷常稱為中道。有名無體屬前二教。二者佛性稱為中道。此有實體屬後二教。今論雙非斷常二見。得中道名。其實全非妙色妙心。故無中體。故情想不忘保偏取證。此以沙礫謂琉璃珠也。  二示能破畢竟空。 █文句  故為空品空所破也。 斯乃今品即邊之空。若發此空假名中壞。是為空破非有非無。  三破別教雙非門三。初示迷門起失二。初舉意明失二。初舉意。 █文句  別教教道執非有非無門者。佛為鈍根菩薩。方便權巧作四門說中道。如彼筏喻。 別人望圓其根名鈍。非四說四名為權巧。筏喻者。四門意在入理。箄筏意在度川。若執門起諍如檐筏馳道。故筏喻經云。法尚應捨何況非法。  二明失。 █文句  不得意者四門成諍。 失於融攝是一非三。  二示四門相。 █文句  故涅槃云。真善妙有大般涅槃空。佛性亦色非色非色非非色。 亦色非色雙亦門也。非色非非色雙非門也。  二明失故須破。 █文句  若各執一門。則於如來有諍訟心。不見中道。執此教門。猶為空品空所破也。 此之執諍非即邊空無由可破。  三引證示失相。 █文句  新本云。初地菩薩欲行有相道。斯即一門之意也。文中悉有四門之說。大經云。自此之前我等悉名邪見人也。 經談初地被於地前。悉有四門者。經云。初地菩薩欲行有相道即有門。於無相法多用功力即空門。一意欲入涅槃。一意欲入生死。即兩亦門。微妙祕密之藏修行未足。即雙非門。大經下明今之得。顯前之失。前屬別門執諍邪見。非是外道邪見也。  二明中破空。 █文句  非有非無破空者。還是凡邪之空見。二乘之空證。教道之空門。墮在二邊。故為中道非有非無所破也。  二明相修句二。初明諸空修圓中。 █文句  相修者。見空證空教道空。應修中道非有非無也。 凡邪空見。二乘空證。別教空門既隨二邊。若聞圓中皆須即邊而觀中道。  二諸雙非修圓空。 █文句  非有非無見。非有非無證。非有非無教門。應修中道空也。 若邪小及別教門雖曰雙非。皆成取相。皆須修於三諦俱空名畢竟空。由諸雙非及諸空句。非究竟道是九界法。是故皆須修於圓教空中妙觀。歸祕密藏。  三釋相即句。雖諸經論說空說中。名相多少中。若即邊空蕩三諦。此則圓教一體異名是相即義。不須相破及互修也。二初明圓教空中不二二。初直示不二。 █文句  相即者。破二邊空即是中道非有非無。中道非有非無即是破二邊空無二無別。  二引般若結。 █文句  般若是一法。佛說種種名空即是非有非無。 實相觀照文字三種般若。即三而一故是一法。即一而三立名何極。得此意者。一切異名無不相即。  二明今品略說名空。 █文句  而不以非有非無為名者。為略說故。故言空品也。 文約義豐空無不盡。以被義持根利之者。故以略名而標品目。  二明來意二。初導成上品二。初正示二。初導二用。 █文句  此品來意者。懺品破惡。讚品生善。空品導成滅惡生善也。 若其不了即邊是空。懺非無生破惡不盡。讚非稱性生善不深。善不深故豈成智德。惡不盡故豈成斷德。鈍根之者於前未悟。故於今品圓談空慧。導前懺歎令成二用。  二成三章。 █文句  亦是導成用宗體等。 懺歎是用如向說之。導成宗者。萬行之因。以無所得方證三身。非畢竟空豈無所得。是故圓空導於萬行成果德宗。導成體者深廣法性徧一切法。二種我故生死浩然。今以二空導一切法。顯成經體。  二引證。 █文句  故釋論云。若以無此空一切無所作。導成上品故明空品也。 論明一切以體宗用攝無不盡。  二開悟鈍根。 █文句  又常果顯體。滅惡生善非不明空。利者已解。為鈍根故起大悲心。更明五陰生法本性空寂爾。 圓空具德一切清淨。故談常宗及顯性體。懺歎二用。皆是究竟清淨之法。豈有一句暫離圓空。如云一切眾生皆是般若。即此意也。利根聞上已解空義。今為鈍根未解之者。特論生法境觀皆空俾成上義。 金光明經文句記會本卷第四 金光明經文句記會本卷第五 北涼三藏法師   曇無讖 譯經 天台智者大師說文句 門人灌頂錄 四明沙門   知禮  述文句記 雙徑沙門明得 會句并記入於經文  二釋文二。初分文。 █文句  此品有四十五行偈。分為二。初四行半敘欲說空。次四十行半正說空。  二隨釋二。初欲說空。 無量餘經。已廣說空。是故此中。略而解說。眾生根鈍。尠於智慧。不能廣知。無量空義。故此尊經。略而說之。異妙方便。種種因緣。為鈍根故。起大悲心。我今演說。此妙經典。如我所解。知眾生意。  文二。初釋八。初釋餘經廣說二。初總示相顯意。 █文句  無量餘經者指廣而明略。亦是標略以顯廣。  二別明指前義二。初約部次相違問。 █文句  若指般若則此經非方等攝。若不指般若。諸經不廣明空義。此復云何。 大經云。從生酥出熟酥。譬從方等出摩訶般若。故知般若在方等後。此經既屬方等。豈得指般若為已說耶。  二約後分至終答二。初正答通二。初引教答通二。初總立意。 █文句  答諸經前分結集人應作次第。而其後分皆攝入前例。 以此經是方等後分故。信相聞佛入滅唯三月在。所以懷疑。故指般若名為已說。  二引三經三。初引阿含二。初正引。 █文句  且舉一以類諸。如阿含經云。佛將涅槃。舍利弗不忍見佛滅。前佛而去。均頭頭擎衣缽來至佛所。 前佛而去者。七日前入滅也。均頭沙彌是身子弟子。  二結示。 █文句  此是窮後之事。而在十二年前阿含中集。當知阿含後分至涅槃也。  二引方等二。初正引。 █文句  又方等次第在法華前。而云先於靈山已為聲聞授記。 即方等陀羅尼經。先於靈山唯法華授聲聞佛記。  二結示。 █文句  豈非方等至於涅槃。  三引大品二。初正引。 █文句  又大品次第在法華前。釋論云。須菩提於法華中授記故。而諸菩薩為畢定為不畢定。  二結示。 █文句  當知般若亦至涅槃。  二詳定結斥。 █文句  以此推之。言次第者是前分也。互相指者是後分也。結集者。以後分明義。氣類若同向前集之。或者不知言乖次第實不乖也。  二示非妨。 █文句  此經屬方等後分。指般若為廣說。於義無妨。  二釋略而解說二。初示教門名義廣略二。初示二門。 █文句  略而解說者。佛有略廣二門。  二明四句二。初直示三句。 █文句  應作四句分別。或名義俱廣。如十八空二十空二十四空是也。或名義俱略。如一獨空是也。或名廣義略。如法性。實相。實際。如如。法界等眾多名共名一義是也。 十八空等者。空體唯一徧蕩諸境隨境立名。如火是一。隨所燒物乃有異名。名下之義不得不異。是故因亡內法乃名內空。因亡外法乃名外空。亡十八境名十八空。二十空二十四空亦復如是。故名義俱廣立一空名。唯詮泯蕩故名義俱略。若法性等立名眾多。但詮本性之義耳。  二委示第四二。初標示。 █文句  或名略義廣。如生法二空之名而義太廣。  二證釋。 █文句  迄從凡地至于極佛皆名眾生。釋論云。眾生無上者佛是。從凡夫之五陰極至佛地。亦稱色解脫。受想行識解脫。釋論云。法無上者涅槃是。 秖立二空是名略也。此名召義徧乎十界。從凡至佛皆有眾生及五陰故。問位至聲聞生法已空因。何釋論至佛猶有眾生及法。豈獨不無。又稱無上。其義何耶。答。小乘談空終歸灰斷。故入無餘生法永絕。大乘談空其體常住。又非獨一覺性常住。須知生法一切皆常。故生法未空則凡鄙微劣生法。若空則高勝廣大。是以極果生法無上。斯乃空之究竟也。故荊谿云。三千果成咸稱常樂。三千闕何生法依報耶。  二明今品名略義廣。 █文句  今言略說生法二空。下文云。五陰舍宅觀悉空寂。善女當觀。何處有人及以眾生。即其義也。  三釋眾生根鈍二。初定廣略利鈍二。初約聞持立。 █文句  眾生根鈍者根緣不同。或廣說得悟名利根。或略說得悟名鈍根。 宜廣為利宜略為鈍。  二約義持翻。 █文句  此語似倒。身子一聞得悟。是略是利。目連再聞得悟。是廣是鈍。 身子初遇阿鞞說偈詮三諦義。謂苦集滅令速證。故不言道諦。身子一聞即悟初果。及其轉為目連說之。再聞方悟。一說是略再說是廣。豈非義持略利廣鈍耶。  二示今機利鈍二。初明經意。 █文句  此經意不就得悟邊明利鈍。乃是聞持邊論利鈍。利人廣聞則能持。鈍人略聞方能持。 自就不能廣持詮空名數。故曰鈍根。  二示今機。 █文句  今機但有得悟之機。無有廣持之機。故言不能廣知也。 若論義持聞略能悟。乃稱根利。無見經云。眾生根鈍便謂今機不能悟。於無量空義尟於智慧。亦約聞持智也。此同起信論說。尋於廣論文多為煩。但樂少文而攝多義者。故造此論。又末云諸佛甚深廣大義。我已隨順總持說此品。略說無量空義。同彼總持說深廣義也。  四釋無量空義二。初約真中揀。 █文句  無量空義者。二乘真諦是有量空義。菩薩中道是無量空義。 偏真斷滅不具色心。是有量空義。中道具足妙色妙心。出生不竭融攝無遺。是無量空義。  二就此經示。 █文句  此經明法性實相。即是無量空義也。 既談法性性則不改。此乃常德實相者。中實之相。此品云。求於如來真實法身。新本云。法身是常是實。實是我德自在何窮。既具常我豈虧樂淨。四德彌彰無量空義也。  五釋異妙方便。 █文句  異妙方便者。即是悉檀方便。巧作上來辦果明因滅惡生善種種分別等是也。  六釋起大悲心。 █文句  起大悲心者。一段眾生著有病重。故大悲亦重也。  七釋我今演說。 █文句  我今演說者。演名為廣。與略相違。上論生法二空是名略。今論生法二義故言演爾。  八釋知眾生意。 █文句  知眾生意者。知此一機樂略宜略對略悟略。故言知意也。 皆可見耳。  二結。 █文句  敘欲說空意竟。  二正說空二。初分文立意二。初分文。 █文句  從是身虛偽下四十行半偈。是第二正明於空。又為二。初從身偽下十九行半明生法二空境。二從善女當觀下。二十一行。明生法二空觀。  二立意二。初直示。 █文句  無境觀不正。無觀境不顯。 無境等者。生法之境皆妙三諦。故曰二空境生法之觀。皆妙三觀故曰二空觀。妙境發觀其觀方正。妙觀照境其境方顯。具明境觀令正令顯。  二引證。 █文句  應引止觀中十番檢境智明不可思議。下文云。不可思議智境。不可思議智照。新本云。如如法如如智。即其義也。 十番檢境智者境謂十境智。謂十乘。言十境者。一陰入境。二煩惱境。三病患境。四業相境。五魔事境。六禪定境。七諸見境。八增上慢境。九二乘境。十菩薩境。陰乃現前九則待發。若現若發。一一境界皆須修於十乘觀智。言十乘者。一觀不思議境。二依境發菩提心。三巧安止觀。四破法徧。五識通塞。六調道品。七對治助開。八知次位。九安忍。十無法愛。此十都為十種境絕於思議。是故五品得觀行絕。十信乃得相似論絕。四十一位分證論絕。妙覺乃能究論絕也。下文即是散脂自說名密之義。乃名境智俱不思議。新本言法即是境也。如者不異也。皆重言者。蓋以境智本來不異以情異故。今復不異故。東陽大士云。一是本性如。二是滅結如。智不異境故曰如如法。境不異智故曰如如智。斯皆明於不思議意也。  二隨文釋義二。初明生法二空境二。初分文立意二。初分文。 █文句  明空境又二。初從是身虛偽下十七行半明實法境。二從水火風種下二行明假想境。  二立意五。初直示二相。 █文句  實法者。觀五陰無法。觀十六無人。空觀詣理故名實法。身雖未死虛假臭穢故名假想。 言實法者。對下假想淨為不淨。乃是事觀。今於五陰及以假人。皆直觀理故名實法。身雖下出假想義。  二示二異名。 █文句  亦名慧行行行。緣空直入名為慧行。帶事兼修名為行行。亦名正道助道。空觀順理名為正道。不淨破貪名為助道。 行行者。慧行之上加修事行。故名行行。助道者。以不淨想破事中貪。資於正觀破障理惑。故名助道。  三明大小皆修二。初明小。 █文句  小乘修正道斷結名慧解脫人。修助道斷結名俱解脫人。 三種解脫。不言無疑解脫。以俱脫人達內外典籍得無疑名。今論正助故。且明二。  二明大。 █文句  大品明菩薩發心與薩婆若相應者是修正道。游戲神通淨佛國土者是修助道。法華名為大車儐從。即此意也。涅槃明正慧遠離。遠離十相住大涅槃。又諦觀白骨破二十五有成王三昧。 薩婆若。大論翻一切智游戲神通。以於三界得自在故。名游戲。以修得通多於九想背捨等起。故以假想為助道也。法華大車具度白牛名為正道。儐從為助。涅槃正慧遠離十相。即色聲香味觸生住壞。男相女相能離深故。所離非輕。又諦下明助道也。想白骨等觀等事禪。即用三觀於事禪境破三惑障。顯出我性成王三昧。正助合修名為達禪見禪法界也。  四明經論有廣略。 █文句  眾經同論此二義。而互有廣略。  五明今品二義。 █文句  今經略明正助意也。 即俱略也。  二隨釋二。初明實法境二。初分文。 █文句  實法境又二。初從身偽下十行半約苦果論境。二從從諸因緣下七行偈約集因論境。觀此苦集而起道滅。若能見四諦則得斷生死。生有既盡已更不受諸有云云。苦境又三。從身偽下兩句明生空境。次從六入村落下九行偈明法空境。次從身空虛偽下一行結上生法二空境。  二隨釋二。初明苦果境三。初生空境。 是身虛偽。猶如空聚。  文二。初釋是身虛偽二。初體妄計故虛二。初計攬陰有身。 █文句  是身虛偽為生空境者。攬陰成身。計有我人眾生壽命。身見得生。 攬陰成身者。五陰和合假名為身。如攬五指故有拳名。凡夫不了執此假名而為我等。廣有十六。一我。二眾生。三壽者。四命者。五生者。六養者。七眾數。八人。九作者。十使作者。十一起者。十二使起者。十三受者。十四使受者。十五知者。十六見者。今略云五我者。於陰等法中若即若離計我我所之實人者。於陰中妄計我人。眾生者則於陰五眾妄計我生。壽者則陰等法中妄計我受一期報。壽命者則於陰等法中妄計我命根連持不斷。以執此故計有我身名身見得起。  二體本虛叵得。 █文句  若體其生名虛偽則求身叵得。身見不起。餘知見亦寂。故約假生為生空之境。 妄執有生生實不生。故生名虛偽。既本不生故見身寂滅。叵猶不可也。  二檢原由了偽二。初正檢二。初檢假名由。 █文句  又檢此身原由。一念妄想託父母遺體。假名之始也。 一念妄想者。謂男託胎時見母為所取境。見父是所競境。於母起貪於父起瞋。父流謂是己有。乘茲妄念故得託胎。女人反是。委如大經。假名始者。男女之名由此妄想而為始也。  二檢實法由二。初五陰。 █文句  此赤白二渧色陰也。覺苦樂受陰也。想此苦樂想陰也。具三性行陰也。識於中住識陰也。 赤白即遺體也。三性者。謂善惡無記也。  二六大。 █文句  又精血是地大。濕是水大。煖是火大。氣命是風大。四大圍空是空種。心依此住是識種。此實法之始也。 五陰。六大是所依實法原由若是。  二結示。 █文句  觀此身與名依妄偽法。豈可為真。故言虛偽。 身是幻質名是假名。既由妄想及從精血以驗所成身名虛偽。  二釋猶如空聚。 █文句  空聚者。身名積聚。如水上泡圍空而起泡名亦起。起即有滅泡名亦滅。無明業力託父母體即陰泡起。陰泡起即身名起。陰泡滅則身名滅。故言空聚也。 無明業力業即是行。乃無明緣行也。或初作業時。或託胎時。如向所明男女之識。於父母起貪瞋。以父母流謂是己有。乘茲妄念故得託胎。體即遺體謂赤白也。  二體法空境二。初立意分文二。初立意。 █文句  從六入村落下明法空境。何以知之。此文但細檢根塵不論人我。故知是法空境。  二分文。 █文句  文為三。初一行明六根。次三行明十二入。次五行明十八界。  二隨釋三。初明六根。 六入村落。結賊所止。一切自住。各不相知。  文四。初釋六入三。初釋二名。 █文句  六入者六根也。能生於識名之為根。塵之所趣名之為入。亦為識之所入故名六入也。  二檢三事。 █文句  檢其元初但有三事。謂命煖識。如凝酥薄酪。七日一變。巧風所吹開張五胞。攬四大淨色。結成眼耳鼻舌身等。 命煖識者。大集云。歌羅邏時即有三事。出入息者名為壽命。不臭不爛名之為煖。即是業持火大故。地水等色不臭爛也。此中心意名之為識。即是剎那覺知心也。三法和合從生至長無增無減。七日一變者。謂在胎也。一七名雜穢狀如凝酥。二七名皰狀如瘡皰。三七日名凝結狀如就血。四七名凝厚漸堅硬故。五七名形位四支差別故。六七名毛髮爪齒位。七七名具根位五根圓滿故。今云五皰即形位也。  三明六數。 █文句  諸根若立則有生識之用。是為開色為五心但為一。 五根。并前識是意根。則六根具足。  二釋村落。 █文句  識依根住故名為村。  三釋結賊所止。 █文句  塵從此入故言結賊所止。 由塵起結。能害慧命故云結賊。  四釋不相知。 █文句  眼見耳聞鼻嗅舌嘗身觸意緣各有所伺不得相濫。故言各不相知也。 伺候也。  二明十二入。 眼根受色。耳分別聲。鼻嗅諸香。舌嗜於味。所有身根。貪受諸觸。意根分別。一切諸法。六情諸根。各各自緣。諸塵境界。不行他緣。  文四。初約開辯數。 █文句  從眼根受色下明十二入。更開色為十。并一入少分。開心為二。成十二入也。 開色為十者。五根五塵也。少分者。法入攝二種法。一者心法除心王。但取相應諸心數也。二者非心法即過去未來色法。及心不相應諸行及三無為法也。今云少分。即非心法中過未色也。開心為二者。謂意入也。及法入也。然於法入亦秖少分。謂於法入二種中。但攝心法耳。今云二者。且舉全數。  二明通別名。 █文句  塵入於根。根亦入塵。互相涉入通名為入。根生識強別名為根。塵污義強別名為塵。  三釋各各自緣。 █文句  當一根塵互相涉入。故言各各自緣。  四釋不行他緣。 █文句  他根不入此塵。此塵不入他根。故言不行他緣也。  三明十八界二。初辨數釋名。 █文句  從心如幻化下明十八界。更開心為八色為十。界者隔別不濫名之為界。  二隨文釋義三。初明識徧諸根。 心如幻化。馳騁六情。而常妄想。分別諸法。猶如世人。馳走空聚。六賊所害。愚不知避。 █文句  文為三。一心如幻化下明識徧諸根。假令眼耳不對於塵。心亦追緣預念故言馳騁。如人坐馳天下。以愚癡故不知根塵空險。故為賊害。如大經云云。 追緣過去預念未來。馳騁猶奔走也。如人下舉例也。端坐一室而心思天下。愛染塵緣名曰坐馳。自非妙空莫息馳想。以愚下釋六賊所害也。如大經者。德王品云。譬如有王以四毒蛇盛之一篋。令人瞻養。若令一蛇生瞋恚。我當準法戮之。都市其人怖畏捨篋逃走。王時復遣五旃陀羅拔刀隨後。一人藏刀詐為親害。其人不信。投一聚落欲自隱匿。既入聚中不見人物。即便坐地。聞空中聲云。今夜當有六大賊來。其人恐怖復捨而去。路值一河其水漂急。即取草木為筏截流而去。既達彼岸安隱無患。菩薩亦爾。聞涅槃經觀身如篋四大如蛇。五旃陀羅即是五陰。詐親即貪愛。空聚即六入。六賊即外六塵。河即煩惱。筏即道品。到於常樂涅槃彼岸。  二明識常在根塵。 心常依止。六根境界。各各自知。所伺之處。隨行色聲。香味觸法。 █文句  二心常依止下明識常在根故言六根。識常在塵故言境界。若謂識不在根塵。那忽即對即覺。以即覺故。故常在根塵。釋論云。根不壞心欲聞復有聲。眾緣和合故得聞。即此義也。 即對即覺者。對塵便覺也。引釋論證即覺義。既云心欲聞則知識在根。經隨行平聲。  三明識常去還。 心處六情。如鳥投網。其心在在。常處諸根。隨逐諸塵。無有暫捨。 █文句  三心處六情下明識之於根乍出乍入。如鳥在網出入間關。啄一捨一周而復始。無暫休息。識在根網亦復如是。或在於耳或在於眼。去還無定。雖復無定而得論常在云云。 乍出乍入者。對塵故乍出不對即乍入。出入間關者。應法師云。謂出入也。亦設置之貌。莊子云。小智間間隔礙也。啄一捨一者。捨一網目復啄一網目。隔礙難出得論常在者。以塵對即覺故。  三結二境二。初標示。 █文句  從身空虛偽下一行是第三結上生法二空境也。  二牒釋二。初結生空境。 身空虛偽。不可長養。 █文句  身空不可長養。結上生空境。長養是十六之一。長養既空十五亦空。即是結成生空境也。 長養即十六中養育見也。妄計我能養育於他。又是計我為父母養育。  二結法空境。 無有諍訟。亦無正主。  文二。初超釋無主二。初別檢心。 █文句  亦無正主者。結上法空境。遺教云。此五根者心為其主。此明託胎之始。心在諸根之初。名之為主。其實不能控制諸根。根大相違心為受惱。身病時心亦隨病。寧得是主邪。 主必能制及得自在。既為他惱二義不成。知心非主。  二互推主。 █文句  或時更互論主。如地具四微。則鈍為水所制。水但三微為火所制。火但二微為風所制。風有一微為心所制。心無有微。故得為主。復為四大所惱主義不成。故言無正主也。 四微。色香味觸也。大論云。地有色香味觸重故自無所作。水少香故動作勝地。火少香味故勢勝於水。風少色香味故動作勝火。心無等者。心望四大以不藉微勝故為主。若論被惱復不成主。  二追釋無諍。 █文句  無有諍訟者。若計有四大則有相違。如四蛇相陵四國相拒。可有諍訟。今觀四大空不能得空便。故言無有諍訟也。此是結上法空之意也。 因緣和合雖成諸法。本無思念有何諍訟。皆由情計故。四大如蛇六塵如賊。若觀本空則諸法寂爾。有誰諍訟。故以無諍結法空境。  二明集因境二。初分文對辨二。初分文。 █文句  從諸因緣和合而有下七行偈約集因明境。即是集諦。文為三。初兩行明集起相。次三行半明集相吞噬。次一行半明集善惡境。  二對辨二。初對假想辨。 █文句  前三是慧行。後一是行行。前三是正觀境。後一是助道觀境。前一從無明生。後一從無明滅。 前三者。即此集境自立三科。謂集起相等。是慧行正觀之境。後一即假想是行行助道觀境。此九行經文既相連。又俱言四大似難分別故。以前三對於後一。而論正助以區別之。又前一者。即以集境三中。初一對後假想而論生滅。以前一云從諸因緣和合而有。及云地水火風合集成立。後一乃云水火風種散滅壞時。豈非四大生滅相耶。而言生滅皆從無明者。彰此生滅不離迷妄也。故前生云。妄想故起至後滅云散。滅壞時此乃死。支合云憂悲苦惱。斯是無明之果。復是無明之因。故論云。老死有果所謂無明。無明有因乃指老死。是故生滅皆從無明。  二對小乘辨。 █文句  若直論生滅者。未異小乘。無明本不生而生。不滅而滅。生滅不二而二爾。 如上所論無明生滅。何教不然。若欲了知須論小衍。小明四大實從無明生。實從無明滅。衍明四大而有。三教通教四大體本自空故。本不生滅。由無明故見有生滅。如幻之生如幻之滅。別教四大體是佛性。由無明故四大生滅。性無生滅相有生滅。圓教四大體亦佛性。而性本具九界四大故。九四大若生若滅皆是法界。是故性相俱不生滅。乃不思議論生滅也。故法華明世間相常。其義既爾。則衍三教皆得明於本不生而生。本不滅而滅。生滅不二而二。今非通別的就圓論。  二隨文釋義三。初明集起相二。初通約生法釋三。初揀苦從集。 █文句  從諸因緣者。苦集通從因緣。欲明集義。須作集之因緣釋也。 苦是世間果。集是世間因。此之因果皆因緣生。今之所辨雖然涉苦果。其意乃明集之因緣。  二分句對義。 █文句  前三句假名起之因緣。後五句實法起之因緣。  三破小因緣二。初敘小。 █文句  小乘破四大至鄰虛細塵。從細塵則有麤塵。用此為起假實之因緣。 俱舍云。極微微金木兔羊牛隙塵等。小乘有門謂極微。始有十方分故不破鄰虛。以此為因緣也。  二斥非。 █文句  今明麤可析盡細塵亦盡。麤細俱盡。將何物作因緣。 細塵亦盡者。鄰虛亦破。二塵既破。因緣不成。  二別約生法釋二。初假名因緣。 從諸因緣。和合而有。無有堅實。  文三。初釋從諸因緣。 █文句  言因緣者。無明內惑為因。不了生法二空。故染愛於外為緣。觸處染著故。無明潤愛。集業得起。故言從諸因緣和合故起。 此中宜用起信論說。無明為因生三細。境界為緣生六麤。方盡疏意。言三細者。業相轉相現相。即根本不覺。熏習真如生三種相。故云無明內惑為因也。言六麤者。謂智相相續相。執取相計名字相。起業相業繫苦相。即枝末不覺。於外境界起智相等生法二執。名為染愛。於外觸處染著。以二不覺熏二執心。成起業相。故云。無明潤愛集業得起。忽都不辨。迷一法界為無明。內惑等者。豈能顯今中道空慧耶。  二釋和合而有。 █文句  以業起故。則有一念託胎招於苦果。 以業起者。即起業相也。則有下即業繫苦相也。此云苦果即是攬陰成假名人也。  三釋無有堅實。 █文句  此一念託胎由無明愛。能生之心既是虛妄。所生之心亦是虛妄。討其本末能所都虛。故言無有堅實也。 由無明愛者。二不覺為因。即能生心也。一念託胎是不覺果。名所生心。計此因果名為本末。既皆不覺豈是真實。故云都虛無堅實也。  二實法因緣。 妄想故起。業力機關。假偽空聚。地水火風。合集成立。 █文句  妄想故起五句明實法起之因緣。由妄想不了一念託胎五陰得起也。業力機關者。善惡業是機關主。色陰是機關具。受想行陰於中動作。去來進止以自娛樂。識陰依六入住。故言空聚。四大所造故言成立也。 亦是妄想。一念託胎與前不異。但前成於假人。今則成於實法。假實和合成一報身。修二空故破於二執故分二境。機關主者。如機關木偶假人轉動。主即弄機關人也。故以業因喻所弄木偶。以陰果喻之色。陰如木偶形質故云機關具。三陰如木偶動作去來。識陰如看人。故云以自娛樂也。  二明集相吞噬。 隨時增減。共相殘害。猶如四蛇。同處一篋。四大蚖蛇。其性各異。二上二下。諸方亦二。如是蛇大。悉滅無餘。地水二蛇。其性沈下。風火二蛇。性輕上升。  文二。初因果對釋四。初釋增減殘害。 █文句  隨時增減共相殘害者。竪論增減者。如涅槃十時別異。從歌羅邏時名增。壯時名盛。老時名減。橫論增減者。火增水減水增火減。風地亦爾。又念念生滅。生是增滅是減。又新諸根生故增。故諸根滅故減。又下文云。隨其時節共相殘害。春風夏火秋地冬水增減云云。 竪約十時者。大經云。一歌羅邏時異。二阿浮陀時異。三閉手時異。四皰時異。五初生時異。六嬰孩時異。七童子時異。八年少時異。九壯盛時異。十老死時異。又念念生滅雖在於心。須知四大亦隨增減。又新諸根謂生時故。諸根謂死時又飲食資益血肉為新目淚耳聹等為故。  二釋四蛇同篋二。初明四蛇二。初約蛇報明四相。 █文句  譬如四蛇初在篋時名生。四蛇力敵名壯。互相強弱名病。蛇鬥困暫息不動謂為調適。息已復鬥。蛇羸如老。蛇絕為死。如是增減此是果身。 蛇有力敵羸絕等報。可譬身有生老病死增減四相。  二約蛇因明四分。四分煩惱皆有毒害即是蛇。因此因能感四大四相二。初別示四分感報二。初明生四大。 █文句  如此由乎集業。四分等如地嗔如火。欲如水癡如風。此四分互相違。  二明致四相。 █文句  瑞應云。貪欲致老瞋恚致病愚癡致死。例云。等分致生。 經出三相。疏等分例致生相。  二總結集業致苦。 █文句  集業相噬致令四大增損云云。 上釋四蛇雖言苦報。意明集因緣故。總結云集業相噬。令大增損推功歸集。是經正意。  二明同篋二。初約身為篋。 █文句  同處一篋者。此明篋同性異。蛇有螫毒。四大有八萬四千煩惱為害義同。大經以假身為篋。身持四大如篋貯蛇。篋壞則蛇去。身滅則大亡。如鳥在籠云云。 螫知列反。又音釋音郝。謂行毒也。經舉四蛇以喻四大。意彰四分有毒害義。一分具足二萬一千。四分共具八萬四千。無量劫來法身慧命喪壞由此。大經所明。身持四大。大不起集蛇無毒義。如鳥在籠者。次文再舉。疏粗釋之故注云云。  二約業為篋。 █文句  又用業力為篋。業持四大。業謝則大散。如鳥住籠處處求出。心鳥亦然。未曾一念繫在身篋。恒常外馳。此則念念求死。非安身道也。 宿業尚存故四大未散。重舉籠鳥以明業篋。須知今疏。舉業持大意顯集因。故云心鳥。鳥喻四分外馳六塵。常求生死非安法身。若人念念思破戒事。乃求地獄永滅五分。宿人業謝泥犂長往。  三釋其性各異二。初約一身釋。 █文句  其性各異者。二上升是陽。二下沈是陰。何故相違。猶其性別。性別那能和合成身。諸方亦二者。四大對四方。風東火南地西水北。又對四時。風春火夏地秋水冬。東與南屬陽而上升。西與北屬陰而下沈。故言二上二下。諸方亦二。若相對論者。東上西沈南升北降。若論四維者。東方帶兩維。一維陽上。一維陰下。餘三方亦如是。 性別等者。雖云四大和合成身。大性既異那可合成。此顯成中當處即壞。妄情不了於壞執成保著生集。四大對四方者。顯內四大有四方性。四方升降驗大相違。對時對維其意皆爾。良由內體與外時方其性本一。故依正色心感召義成。是故今經特以四大明乎集業也。  二約六根釋。 █文句  或言一根中具四大。二上二下云云。 以其六根俱是四大造色故也。  四釋悉滅無餘。 █文句  悉滅無餘者。初見散滅。謂言風火向上地水向下。比至上推不得於風火。下檢不見於地水。故言悉滅無餘也。 比必利反。及也見人死滅四大分散。便謂息風煖氣已歸於上。骨肉血汗必歸於下。及至推尋都無去處。以本不來故。若有來去非今教境。  二結由集業。 █文句  苦果升沈碩異。由於集業善惡天乖云云。 經舉四大升沈尤甚。正明集境善惡殊塗。以其四大不獨是惡亦通漏善也。  三明集善惡境。 心識二性。躁動不停。隨業受報。人天諸趣。隨所作業。而墮諸有。  文三。初釋心識。 █文句  心識二性躁動不停者。釋論云。心意識一法異名。對數名為心。能生名為意。分別名為識。又言有異前起為心。次起為意。後了別為識。例如意識不得為一。 學斯宗者。要知境觀。若論觀者須明三識。謂第九菴摩羅是不動識。當正因佛性。可為中觀。第八阿賴耶是無記無明識。無明之性即了因佛性。可為空觀。第七阿陀那是分別識。是惑性故當緣因佛性。可為假觀。此之三識既與三德無二無別。是祕密藏。何法不收何處不徧。修圓觀者。必能了知一心一塵無非三識。即是所顯妙理復是能觀妙觀。若論境者。唯尚近要。秖以第六見思之識。而為境界。知妙三識未始暫離一見一思。故即此心為妙三觀。顯妙三諦。雖唯一識未嘗不用三識為觀。未嘗不以三識為境。若謂今宗不明三識。但於第六顯三諦理。今之釋題及彼妙玄示其三識為妙三法。將何用耶。於一識心以何而為三諦三觀。故無通見難議圓宗。今明集境故引論文通小之說。但於第六辨心意識一法三能立三名字。對數名心者。對通大地等一切數故。名曰心王也。能生名意者。意是依義。依之能起一切因果。以具三性故也。分別名識者。以能了別所緣之境。故名識也。又言下雖秖一識。約三時異而立三名。不同前釋秖約一時有對如能生分別之義也。前是橫釋。此乃竪釋。初起極微。次起漸著。後起彌顯。豈非竪耶。  二釋二性。 █文句  二性者。心有善惡性異。意之與識亦有善惡性異。故言二性也。 夫性有二義。一真理不變名性。二隨緣染習名性。此言性異約染習性也。此之二性徧心意識。一一皆二也。  三釋躁動二。初正釋躁動二。初約王數釋。 █文句  躁動者。心前起時亦與數俱。意識後起亦與數俱。故言躁動。  二約業牽釋二。初明業牽。 █文句  又如四大壞時。善惡業爭牽不知從誰。故言躁動。但此業未謝心常覺觀。況復業牽。寧不躁動。  二明兩牽。 █文句  有熟牽強牽。此世雖行善先世惡業熟。既與時合即受惡報。故言熟牽。強牽者。人雖行惡。臨終之時善心猛盛。即隨善上升。熟牽強牽彌顯躁動。  二例釋隨業。 █文句  亦是隨業所作而墮諸有云云。 即當四句也。若了兩牽即知受報。  二明假想境。 水火風種。散滅壞時。大小不淨。盈流於外。體生諸蟲。無可愛樂。捐棄塚間。如朽敗木。  文二。初正釋相二。初釋散滅壞時。 █文句  水火風種散滅壞時下二行明業謝棄苦器也。氣命盡是風去故言散。煖盡是火去故言滅。水盡則身爛。故言大小不淨盈流於外。地散滅是骨肉離解。故言如朽敗木。  二釋大小不淨。 █文句  大小不淨者。身為大四支為小。足支為大手支為小。手為大指為小。如是轉轉作大小。皆悉臭穢不淨盈流。此名助道。 能破欲情令正觀立。故名助道。  二明功能二。初明破欲助正二。初略示。 █文句  若正觀降伏煩惱。煩惱不伏當修不淨助破欲心。  二廣示三。初引釋論明助正。 █文句  釋論云。三解脫是涅槃門。道品是開門法。不淨九想等是助開門法。不淨是破欲初門。 三解脫者。謂空無相無作。從三證果名解脫門。解脫涅槃二名一體。道品是開門法者。小乘則以十六行觀為三脫門。今品則以即空假中為三脫門。欲此門開。須以道品調試修之。如以念處四種修於即空假中正勤四種。乃至八正調試修之。亦復如是。小乘三脫十利調試其義亦然。俱以道品為開門法。九想者。一脹想。二壞想。三血塗漫。四膿爛。五青瘀。六噉。七散。八骨。九燒。若約小乘有二種人。一壞法人。但求斷苦即至燒想。成慧解脫人。二不壞法人。來住骨想不進燒想。得有流光等功德具足。成俱解脫人。今明菩薩見禪實相。名修達禪永異於小。大小雖異俱以不淨助開三解脫。於助開中不淨九想破欲先鋒故名初門。  二示進修明力大。 █文句  若進修背捨及大不淨。己身他身一身多身。一國多國山林石壁。一切依正皆悉不淨。即雖未爾。想力若成怖畏心起。能大助道開發正慧。 初修不淨進入八背及大不淨。所言大者。但觀自他正報名小不淨。即九想觀。若兼觀依報名大不淨。所謂舍如丘墓。錢如死蛇。羹如屎汁。飯如白蟲。衣如臭皮。山如肉聚。池如膿河。園林如枯骨。江海如汪穢。名大不淨。亦名大背捨。背謂背是淨潔五欲。捨謂捨是著心。  三引大經顯治欲。 █文句  大經云。不淨觀亦實亦虛。能破煩惱故名為實。淨言不淨是故為虛。 明得解觀對治力強速發無漏。  二明二空助正三。初據義總示。 █文句  此不淨觀亦具生法二空。  二引經別示。 █文句  大經云。諦觀白骨。一一支節何者是我。八色流光亦復無我。我不可得即是生空。鍊骨人八色不見四大無有於實。即是法空。 八色流光者。謂地水火風青黃赤白八種色也。法界次第云見地色如黃白淨潔之地。見水色如深淵澄清之水。見火色如無煙清淨之火。見風色如無塵迥淨之風。見青色如金精山。見黃色如薝蔔花。見赤色如春朝霞。見白色如珂貝雪。  三結成助正。 █文句  此就助道明於生法。終成正道爾。 為治欲故。修於事禪而以二空正觀了達不淨境。是法界故於骨於光不見假人及以實法。此正助合而修之。方是大乘助開之法。  二明生法二空觀二。初分文立義二。初分文。 █文句  從善女當觀下二十一行。是第二明生法二空觀。文為二。初八行半明修因生法二空觀。次十二行半明果成起用。因中又二。初三行半約苦集明生法二空觀。次從無明體相下五行約十二因緣明生法二空觀。約苦集又二。初從善女下一行半明眾生空。次從如是諸大下二行明法空。  二立義三。初明諦緣本大二。初明通大四。初約專小問。 █文句  問四諦十二緣是二乘法。云何是菩薩觀門。 今說圓空。那得卻用聲聞四諦支佛因緣。  二約通大答。 █文句  答四諦十二緣通是三乘觀境。譬如大道貴賤同游。不可群小行之而判屬民庶。 佛說諦緣通被大小二乘菩薩。通四教故。如世大道群小同游不定屬小。  三重問。即通意云何四字也。 █文句  通意云何。  四廣釋二。初明四諦通。 █文句  涅槃云。我昔與汝等不見四真諦云云。又云。凡夫有苦無諦。聲聞有苦有苦諦。菩薩解苦無苦而有真諦。諸佛如來有真有實。所以然者。二乘觀有量四諦。菩薩觀有量無量四諦。 我昔等者。佛與三乘昔在凡時。不見四種四諦真理。故久流轉分段生死。偈文未畢今具引之。故注云云。凡夫有苦無諦者。雖遭大苦不以為患。以不審諦知是苦。故聲聞有苦有苦諦。此當三藏不了無生。故云有苦。能審知故名有苦諦。菩薩等者。通等三教俱達如幻。俱能解苦當處無苦。而有真諦者。章安疏云。真是真實。故知即是次第不次第二種真實也。諸佛等者。佛果圓極究竟實也。是知四教智雖淺深皆依四諦。所以下更引勝鬘兩種四諦。釋成前意。二乘有量者。藏通不知如來藏故。所觀四諦終成有量。別圓菩薩了藏性故。所觀四諦皆無限量。而兼有量者。深必知淺故。別人次第觀量無量。圓人一念觀四四諦。  二明緣通。 █文句  大經云。十二因緣凡有四種。下智觀故得聲聞。中智觀故得支佛。上智觀故得菩薩。上上智觀故得佛菩提。 四諦。皆觀十二因緣。智淺深故。得菩提道四種高下。彼經四智意彰四教。故知因緣不局在小。  二明唯大二。初明獨菩薩法二。初引經。 █文句  復有別意。大品云。十二因緣獨菩薩法。如佛昔為儒童。雖行眾行非波羅蜜。見然燈佛得無生法忍。一念相應習應苦空。乃至習應滅空。習應無明空乃至老死空。諸相應中。空相應最為第一。以空導行皆名波羅蜜。以得無生法忍故佛即與記。 儒童者。儒仁也。謂仁賢童子也。習應者。謂修習與空相應也。四諦因緣各舉初後並略中間。故俱云乃至諦緣。既是法忍菩薩相應之法。驗知理深二乘不及彼通衍三。今取圓教諦緣相應。成今空慧。  二結示。 █文句  當知菩薩豈不觀於四諦十二緣邪。  二明二乘見淺三。初明聲聞。 █文句  二乘雖復同觀。觀法有異。聲聞觀諸果。總作一苦諦觀。觀諸煩惱及業。總作一集諦觀。又苦之與集總是現在。所以名總相觀也。 若望因緣乃以七支總為一苦。仍以五支總為一集。又復苦集不分過未。總是現在。以根鈍故法相總略。  二明支佛。 █文句  緣覺觀苦為七。現在五未來二。觀集為五。過去二現在三。別觀三世別開苦集。故言緣覺別相觀也。 開聲聞總成別相。現在五者。謂生名色六入觸受。未來二者。謂生老。死別相苦也。過去二者。謂無明行。現在三者。謂愛取有別相集也。又開三世不唯現在。故云略果及略因由中可比三。是則三世皆有十二。以福資智故能別觀。  三斥淺二。初正斥二乘。 █文句  雖復總別有殊。同是自調自度。同是析生法二空觀爾。 所修三學不為眾生不成佛法。是故名為自調自度。大論云。二乘戒名自調。定名自度。慧名自淨。緣覺雖有少分慈悲不能廣益。故同名自。  二對彰菩薩。 █文句  與菩薩有異。菩薩為眾生修四等六度。觀四諦十二緣。作生法二空。 未分權實。但是菩薩俱異二乘。  二明析體有殊二。初約共三乘明析觀。二約不共菩薩明體觀。諸文所明實有滅空為析。幻有即空名體。今明幻有即中為體。乃以實滅及以幻空俱名為析。以其未達諸法實體。體義不成。由謂諸法終歸無常。秖是析義。今明諸法一一常住。既見法實名為妙體。初義分二。初別釋二。初約二乘明觀二。初生空觀二。初舉譬推。 █文句  今舉譬喻之。如握五指成拳。若一指一拳應有五拳。若一指無拳五何得有。  二就法檢。 █文句  我人亦爾。攬五陰成眾生。一陰有眾生。應有五眾生。一陰無眾生雖五亦無。即陰求眾生不得。離陰求眾生亦不得。 各推無故合之亦無。以聚虛空不成色故。即陰下更於即離檢令叵得。  二法空觀二。初明法存。 █文句  雖求拳不得拳。不妨有皮骨之指存。雖求人不得人。不妨有五陰之法。在二乘人得生空時。未能知法空。 牒前譬顯人亡法存。  二用觀相二。初正明推法空。 █文句  更須析指皮肉骨髓。分分推求亦不得指。地水火風窮逐鄰虛亦不得色。前念後念亦無想受。求指不得指。始知指無。求法不得法。方知法虛。 正檢法空先析色陰。次前念下析四陰。無想受略於行識。  二雙結二空。 █文句  既不得生法二空境。亦不得生法二空智。 智雖空境智須自亡。是故境智俱云不得。  二以菩薩例結。 █文句  通菩薩觀亦然。 前論析觀乃三藏法。以對今品體觀屬圓。故以通教鈍根菩薩不能體中。亦屬析觀。故云通菩薩亦然。  二總結。 █文句  是為菩薩二乘析生法二空相。如此但有自行為他之異云云。 言自行為他異者。以通教菩薩對兩二乘分別二行也。  二約不共菩薩明體觀三。初總示異前。 █文句  若論別菩薩體空。與其永異。 言別菩薩者。非是別教。乃是圓人異偏小故稱為別也。故云永異。  二深明觀相四。初明妙空體法二。初立喻顯。 █文句  如見鏡拳懸體既虛不勞尋檢。鏡拳既虛鏡指非實。鏡內拳指既是虛。鏡外拳指亦非實。 然鏡像喻文乍濫通。須知圓意。通但六界而為鏡像。別圓十界而為鏡像。別雖十界九是修成。修成不實故如鏡像。圓知十界性德本具。以本具故奪修無功故如鏡像。不二門云。幻因既滿鏡像果圓。如此解之。故云懸體。體秪是解。鏡內鏡外者。解因緣所成即鏡內拳指不實。亦解能成因緣。即鏡外拳指不實。  二就法觀二。初生法雙空二。初明觀。 █文句  眾生亦爾。但有名字名為眾生。此之名字本來自空。非檢後空。名既假名法亦非法。體名即體法。 若假若實皆本不生。空則俱空。  二引證。 █文句  如大品云。我性如色性。色性如我性。 我是假人色是實法。二性俱空人法不異。是故名如。  二因果俱寂二。初明觀。 █文句  今世生法由無明行。五果既虛。二因寧實。 五果既是因緣所生。可合鏡內拳指不實。二因既是能生因緣。可合鏡外拳指不實。  二引證。 █文句  下文云。本性空寂無明故有。無明既寂。從無明生寧得不寂。 假實當體即空假中名本性空寂。無始強執謂假實生。名無明故有。既了因寂果那不寂。  二示妙三諦智。 █文句  雖不得生法二境。而能了了通達二境。不為境所染。雖不得生法二空智。而能了了通達二空智。不為智所淨。非染非淨雙亡二邊。正入中道第一義諦。而能雙照二諦。 即空假中而為空觀。以即空故不得六界生法。以即假故不得二乘生法。以即中故不得菩薩佛生法。蕩十界惑是故境智俱名不得。而能審諦十界生法。故二境二智皆名了了通達。境是妙俗以無相故。故無所染智是妙空。以無緣故。故無所淨。非染非淨稱本離念。故雙亡二邊。正入中道任運雙照。  三結三諦圓顯。 █文句  三諦朗然。非前非後一時大覺。 三德三諦即念開明舉一即三。體非次第顯無前後。無覺而覺稱為大覺。  四與經體相應。 █文句  與此甚深法性相應。金剛寶藏具足而得。 佛示二空顯法性體。不照三諦豈稱法性無量甚深。故知今解與性相應。此性名為金剛寶藏。若偏照之德非具足。  三約人結示。 █文句  是為菩薩體生法二空觀。 故知今體非獨是體空。須體三諦方得名為別體。  三斥諸師失意三。初正斥失二。初斥小乘師。 █文句  諸小乘師雖說析空同外道義。何者析色極至鄰虛。或存塵不破。或破塵令盡。若存不破秖是常見。若破塵盡秖是斷見。斷常宛然非邪何謂。 毘曇有門說存鄰虛。成實空門說破鄰虛。若存若破皆為析滅見愛二惑。弘者失意各生定計。起見起思故屬斷常。同彼外人全非正析。  二斥大乘師。 █文句  諸大乘師雖說體空同於小道。何者。單用體慧。不能一念空心游戲神通淨佛國土具足解釋佛之知見。何能三智一心中得五眼具足而成菩提耶。似小乘壞法人無三明六通願智頂等。秖是慧解脫人而已。非小何謂。 般若等經談一切法如幻即空。此空畢竟三諦宛然。諸師罔窮但作空解。不即假故不能游戲神通。不即中故不能解釋佛之知見。非佛知故不得三智一心。非佛見故不能五眼具足。雖依大教理齊小乘。於小乘中同壞法人。進修燒想壞滅骨人。既其不修觀練熏修。無由成就三明六通。三明者。天眼宿命漏盡也。更加天耳他心身如意則成六通。願智頂禪。以超越禪最高上故。故名為頂。願欲知三世事隨願則知。故名願智頂也。  二引經示。 █文句  今經首軸窮深極廣。序品云。游於無量甚深法性。空品云。求於如來真實法身。捨身品云。求於寂滅無上涅槃。 首即經初。軸即經末。如來法身謂果上法身智斷必具。今用二空當念求之。無上涅槃體具三德。皆與無量甚深法性無二無別。故首軸所詮窮深極廣。  三結不用。 █文句  豈可用世人邪見。豈可用小乘之析。豈可用大乘師之體解此空義邪。 世人邪見即是癡空外道斷見也。小乘之析雖是正教。以無般若方便故墮斷常中。大乘之體法雖圓備。諸師但作偏空之體。同彼小乘慧解脫觀。安能解此即邊之空耶。  二依義釋文二。初明修因二空觀二。初約苦集明二空觀二。初生空二。初分文。 █文句  善女當觀下一行半明生空觀。初一句對告勸發。次一句指上境。次四句正作觀。  二釋義三。初對告勸發。 善女當觀。  文二。初釋善女二。初約四悉釋四。初世界。 █文句  善女者。菩提樹神也。諸佛說法必有對揚。寄一以酬眾。故告其人也。  二為人。 █文句  又時眾機緣宜在善女。若聞對告宿善發生。  三對治。 █文句  又男天表方便。女天表智度。欲說智度破於愚著。故告女天也。  四第一義。 █文句  又佛在道樹得道。欲說此道故對告樹神也。  二結成因緣。 █文句  此是表四悉檀。對告非無因緣也。  二釋當觀。 █文句  當觀者。勸一人以例諸。一切菩薩必須修於智度。無有菩薩不由此者。故言當觀也。  二修上境。 諸法如是。  文二。初釋諸法。 █文句  諸法者。指上四諦十二因緣若假若實二空境也。名目雖略攝法則徧故言諸法也。 名目雖略者。秖云諸法則能攝上所說諸境。無不徧也。  二釋如是二。初標列三義。 █文句  如是者。正明總觀也。如是有三義。謂如事如理。如非事非理。 正明總觀者。下二空觀歷諦緣境。別別明修空假中觀。此之三觀盡稱諦境。今一如是總示三觀。如是三觀如三諦是。有三義者。列於三法。即當三觀所如之義也。  二指釋三義二。初指釋。謂指經文中上下釋三法相。 █文句  如事者。如助道假想不淨流溢也。如理者。如生法二空無法也。如非事非理者。如法性法身也。 假想指上餘二指下。上下皆是不思議境。故皆指為所如之法。  二融即。 █文句  又事即如理如非事非理。非事非理亦即如理亦即如事。理即如事亦即如非事非理。三法不一異故言如是。三法亦一異故言諸法。 初乃俗即真中。次乃中即真俗。後乃真即俗中。以妙三德為三諦故。所以此三不一不異。如是之言是故得名為正明總觀也。以亦一異為諸法。既以不一不異為能觀觀。乃以亦一亦異為所觀境。境觀不二卷舒無妨。  三正作觀。 何處有人。及以眾生。本性空寂。無明故有。  文二。初通釋四句三。初約初二句明空觀二。初釋初句二。初就五陰觀。 █文句  何處有人者點出理觀也。何處者。若色處有人則不須四陰。若色處無人四處亦無人。五處都無人故言何處有人。 言點出者。已用如是總示三觀。今以四句明示三觀。故皆言點出。今檢無人義當理觀。  二就因果觀。 █文句  又果處既無人。無明行因處亦無人。因果合亦無人。離因離果亦無人。故言何處有人也。  二例次句。 █文句  人既無。眾生十六知見等皆無。故言及以眾生也。  二約第三句明中觀。 █文句  本性空寂者。點出非事非理觀也。本性無事亦復無空。空本空事。既其無事。空何所空。無事故事寂。無空故空寂。本性如此。非今始然。故言本性空寂也。 不以本性為能觀者。非中觀也。即一切法非理非事名為本性。非別有也。故法華云。諸法從本來常自寂滅相。般若讚云。平等真法界佛不度眾生。以本無無明豈有眾生。本無空慧豈有於佛。既無生佛何度之有。非破非立雙非亦忘。名本空寂。  三約第四句明假觀二。初由迷俱立二。初正釋二。初直約事理釋。 █文句  無明故有者。點出事觀也。若其空而復空。那得此事。既有事即有空。既有空即有非事非理。此之三種悉由無明故有。 諸法雖即本性空寂。由具性染故起事染。由破事染故立空慧。欲忘染淨故立即中。此之藥病悉由無明。  二委就迷悟釋。 █文句  以有無明癡故有行。有行即有生法。既有生法即有助事之觀。助來助正即有空理之觀。正助顯本即有非事非理之觀。是事不知名為無明。 生法是果成由惑業。故云以有無明等也。既有下欲空生法須論三觀。助事觀者。助道事想觀也。即不淨流溢等是。所助正道即二空契理之觀。正助二修為顯一性。故立非事非理之觀也。是事下以今知三。驗其無明是事不知。三皆事者。以在修故。不二門云。修雖具九也。  二引證。 █文句  淨名云。從癡有愛則我病生。病生故則有藥起。即此義也。 以眾生實病生菩薩權病。示病意者。為明法藥也。  二由悟俱忘。 █文句  若知無明本性空寂。尚無無明。那得事理非事非理。畢竟清淨故稱空慧也。 若知無病用三藥為。此之泯忘空品意也。  二別釋初句二。初明所破人執二。初總示我相。 █文句  但我見深重為覺道大障。凡夫所作恒與我俱。我行我住。坐臥言語無離於我。我行施戒乃至我行智慧。 五住之初三界之主。若破我者縱起結使不生四趣。故云深重。小乘大乘俱實無我。我不復斷。四教賢聖入之無路。故云大障。凡夫下明起我處。初徧六作。次徧六度。  二別示利鈍二。初鈍。 █文句  若攬他遺體而計我者。此我疏鈍。 攬他遺體而起者。是俱生惑。與身俱生名俱生惑。如諸蠕動實不推理。而舉張鬐怒目自大。底小凡劣何嘗執見。行住坐臥常起我心。常時自起故名疏鈍。  二利二。初明密利。 █文句  若執法塵而計我者。此我密利。 執法塵起者。是分別惑。以對意根故曰法塵。因分別生迷理之惑。此名利使。藏之初果。通之見地。別之初住。圓之初信。皆斷此惑。  二明相狀二。初略論十使二。初正明使相二。初明十為枝葉。 █文句  如執一法。謂我知我解於法起我。隨執一句是實。餘皆妄語。即是邊見。非道謂道即是戒取。非理謂理即是見取。不當謂當即是邪見。自是陵他即慢。撥之即瞋。譽之即愛。破之即疑。不了即癡。 執一法者。不問邪正大小偏圓。隨執一句即生十使。前五是利。後五是鈍乃利中鈍也。  二明我為根本。 █文句  十使煩惱以我為根本。不自覺知日夜增長。  二兼示其人二。初明具邪禪慧。 █文句  縱令世智辯聰如長爪鍱腹。難石石裂。難樹樹折。難水水竭。難火火滅。去道彌遠。假令隨禪梵世極至非想。我心常在將出復還。 長爪即拘絺羅身子舅也。勤學不暇剪爪。時人呼為長爪梵志。根性最利。是外道中高著者故舉之。鍱腹者。金七十論云。優樓僧佉外道中有一眾首。至金地國。頭戴火盆鐵鍱其腹。與僧論義。難石等者。大論二十六云。薩遮尼乾子難人。乃至樹木瓦石流汗。至非想者。如鬱頭藍弗。已至有頂故云將出。卻墮飛狸故云復還。  二明不能破我。 █文句  如此凡邪尚無暖法。那能破我。 尚非小乘內凡。豈同初果破我。  二重廣我見。 █文句  廣說此我即二十種身見。謂即陰計五。離陰計五。我中有五陰。陰中有五我。是為二十。 謂即色是我。離色有我。我大色小色在我中。色大我小我在色中。受想行識亦復如是。五陰各四即有二十。  二明能破空慧二。初通明空慧二。初就境智明生空二。初別示二。初於陰境推。 █文句  若一陰是我餘陰無我。若併是我即有五我。是義不然。若離陰有我。既離於陰我是誰我。是義不然。若陰中有我。是則陰盛於我。如器盛果。如屋貯人。是義不然。若我中有陰則陰在我內。是義不然。是為破二十種身見。此約外境作如此說。 還就即陰。離陰。陰中有我。我中有陰四句推之。是義不然者。能破之觀也。據義合須二十徧言。以破二十種身見也。約外境者。望能觀智是其內心。故所觀陰得名外境。非他身也。  二明觀智檢。 █文句  而其內心猶計有我。復當反觀。即智有我離智有我。我中有智智中有我。是義皆不然。復破二十種身見。 所觀五陰既立於五。能觀之智任運成五。五陰一一皆有四智。悉應計我。故須亦破二十身見。  二總結。 █文句  內外合數即四十種身見。是名生空。 以數顯觀令智不漏。  二約大小觀人法三。初毘曇。 █文句  毘曇云。我見是共等因。我見起時未動身口。因我見後生思惟時。方動身口。斷我見已悟眾生空。 我見是共等因者。即共業別業。合有四句略言共等。此有門論陰中求我。我空陰有我法兩分。故我見思惟前後而起。我即眾生。思是實法。故悟生空未得法空。  二成實。 █文句  成論明。我見心即思惟能動身口。斷我見已即悟眾生空。亦悟法空。 此空門論攬陰成我。故我見思惟起不異時。是故生法二空同悟。  三大乘。 █文句  大乘明。我見即具諸法。可不具於思惟。悟眾生空即是悟實法空。 我見即具諸法者。俗即真中何法不具。我性如色性生空即法空。  二別明三觀。既云我見即具諸法。合於三諦而破我見。是故用上三句破之。二初正破人我三。初約理觀檢。 █文句  破二十種身見。通上三句皆通用之。若即事而理。何處有人。即陰離陰。陰中無人人中無陰。二十種見破。故言何處有人。能觀之智智即是人。離智有人。人中有智智中有人。此計亦破故言何處有人。  二約非事非理檢。 █文句  若作非事非理本性空寂觀者。本性空寂本無即陰離陰。陰人人陰既無。如此計破故言何處有人。能觀之智本性亦寂。故言何處有人。 我見即中豈存境智四十種執。  三約事觀檢。 █文句  若作助道不淨觀時。若觀惡心取境。即是污穢五陰。若善心慚愧。即是方便隱沒五陰。是見皆依色。色即不淨。以不淨故無人無我。故言何處有人。能觀觀智亦復如是。故言何處有人。 經文既云無明。故有愛取心強。須作不淨助道之觀。觀邪見惡心是穢惡陰。若善直心慚於義天。愧於聖人。入方便位真理未明。是隱沒陰。善惡雖異皆未破見。豈有見心不依於色。色須敗壞。故云不淨。不淨之境何處有人。今方便位義當五品也。  二更推法我二。初明得悟推法破思。 █文句  若得悟為論。破二十種身見。是得眾生空無復見惑。而作二十種觀者。除於實惑。實惑若除即入修道。即應言何處有法。 觀雖圓修而其麤惑有除不除。若以三觀檢我叵得。見惑斷者。得入初信。更於三諦修二十觀者。乃破法執即思惑也。從二信位進至六信也。  二明未悟推法破見二。初轉計實法二。初正明度入。 █文句  若未悟為論者。雖作二十種觀。見惑未除。而於假名上伏愛。度入實法計我。 妙觀破見見惑未除。見雖未除觀己有力。能於假名柔伏愛惑。若其我執度入實法。  二引經及事。 █文句  故法華云。眾生處處著。捨一取一。如屈步蟲 屈步蟲者。要因前腳得移後足。方於假名伏惑。又於實法起見。如彼蟲也。  二勸更修觀。 █文句  須實法上更作二十種觀。使空慧分明處處作無咎。 宜於五陰作二十觀。顯我本性。使空慧明。隨度入處以觀逐之。名處處作。  二明法空二。初約經文釋成三觀二。初正釋二。初立意分文。 █文句  從如是諸大下兩行明實法觀。上生空得悟即解於法。為未悟故更說爾。文亦為三。初兩句即法而空。次一行一句即法本性非空非假。次一句即法而假。例如生空三意也。 我見即具一切諸法。豈觀生空不空實法。鈍根未了故今重說。  二隨文釋義三。初明即法而空。 如是諸大。一一不實。  文二。初示境觀。 █文句  如是諸大者。標四大法也。一一不實者。正明空觀也。  二明修觀二。初就法明空二。初正明空。 █文句  若四大各守其性者。地守堅性。不應動不應煖。水守濕性。不應冰不應波。火守熱性。不應貞不應焰。風守動性。不應持不應觸壁而止。一大既有三性。非都堅非都濕。非都熱非都動。失本性故。則是不實。不實故空。 逐一推檢。不應動等者。地動則成風性。煖則成火性。史記曰。陽伏而不能出。陰迫而不能蒸。於是有地震。注云。蒸升也。冬則地中煖。故禮云。古者夏則橧巢冬則營窟。水堅故成地性。波動故成風性。貞堅也。炭火貞則成地性。火焰動則成風性。風能持物則成地性。觸壁止則成水性。  二引經證。 █文句  請觀音云。地無堅性水性不住。火從緣生風性無礙。一一皆入如實之際。即其義也。 水性不住者。不守於濕。火從緣生者。既賴緣而生則不能守其熱性。風性無礙者。以無礙故不能守其動。一一下四大俱無性故。皆入如實之際。前之二教以空為如實。後之二教以中為如實。今取圓中實際為正。  二對生辨觀。 █文句  上檢生空。故言何處有人。今檢法空。故言一一不實。不實者即空也。  二明即法而中。 本自不生。性無和合。以是因緣。我說諸大。從本不實。  文二。初二句法本自中二。初明性非生滅。 █文句  本自不生者。即法本性不生不滅。非空非假觀也。體其元不生。中無和合末亦不空。元無四大。四大何得而生。元既不生。中那和合。四大既不和合。寧得五陰和合。大陰既不和合。那得法空。 以元中末三節顯於性是中道。元無四大者。非謂獨一全無四大。以其大陰皆如來藏。性體常住本無生相。故曰元無。既無法生與誰相會而為和合無和合。故無可散滅。故不論空。如此談中之義顯矣。  二明非觀使爾。 █文句  本自不生不滅。非是觀智令其不生不滅。即事而理此之謂也。 世間之相本來常住。豈以觀智息乎生滅。然後不生滅耶。此名即事而理亦曰即邊而中也。  二三句顯由觀解二。初正示。 █文句  以是因緣者。觀與理冥。達即空即假即中。 性雖本然遣迷由觀。言因緣者性欲為因。師教為緣。因緣成觀達本三諦。諸大即是空假中。故從本不生。  二引證。 █文句  大經云。亦有因緣。因滅無明即得熾然三菩提燈。即因緣義也。 無明轉即變為明。名菩提燈。若非感應因緣之力。豈滅無明。故知成佛全假因緣。  三明即法而假。 和合而有。  文二。初成違理之事。 █文句  和合而有者。即法而假也。既本體不實。那得大陰。此由無明業因。託今世遺體果。故有四大五陰。即是迷惑因果和合而有。  二成照性之修。 █文句  此法有故體有非有亦非有非非有。即空即假即非空非假。 此法有故者。即迷惑因果也。體有下三諦也。即空下三觀也。境觀悉由迷惑因果和合而有也。  二結觀。 █文句  三觀明文在經。寧不信邪。 三段經文與三觀合。知今宗旨契會佛心。豈可不信。  二為鈍根重破法執。前釋生空已明度入實法。或利根雖曉。恐鈍者猶迷。是故大師以無緣慈。更說其相。二初明法執二。初依報起見愛心四。初依大陰起四執。 █文句  更為鈍根人作實法惑相。或謂四大五陰是有是無是亦有亦無是非有非無。 一切外道四教行人。若未伏斷見惑已來。皆有此執。  二因四執生我見。 █文句  四執既生生名為有。是見依色。依色起我。 四中雖云無及雙非。既是執生四皆屬有。見既依色合當即離。色我我色。見依四陰即離亦然。  三依我見生十使。 █文句  我生五利為法恚怒復起五鈍。十使是集。 如生空中說  四因十使招生死。 █文句  方招來苦。來世不了展轉無窮。生死大海潦水波濤世世常為大陰所惑。 縱依圓教性具大陰。開於四門。隨執一門生我見者。起惑造業招致來苦。與彼外人生死不別。大師正為即時行人陳四執過。  二指見心名污穢陰。 █文句  惑此色法即色陰。憂喜是受陰。取相是想陰。起善惡是行陰。分別是識陰。陰心起故名為有法。非法空也。 此之五陰皆成執見。故悉污穢。襵褻歸有豈名法空。  二明空觀三。初明不依是忘四執。 █文句  心不依色。亦復不依受想行識。 心不依陰四教皆然。今明圓宗論不依者。即穢污陰為能觀智。何陰可依。何執可破。誰為能觀。亦無所顯。心不依陰今意略言。  二明契理則備眾德。 █文句  寂然滅眾惡。無量眾罪除。如是尊妙人則能見般若。亦是甚深法性。金光明中而得見我釋迦牟尼。 三種般若與金光明牟尼三身。無二無別。若不以此為三觀者。見之無由。  三明此觀速能復本。 █文句  行人若能如此觀生法二空。則是懷璧向本。一世兩世能有所辦保不孤然矣。 觀生觀法皆以三觀一念而觀。猶如懷璧。復金光明法性之理。如向本國。二三世中可登圓住可以保任。  二明十二因緣生法二空觀二。初分文立意二。初分文。 █文句  從無明體相下五行明十二因緣生法二空觀。文為二。初三行出境相。後二行出觀相。初又二。初二行明生空境。故文云。名曰無明。釋論云。誰老死。故知是生空境也。後一行出法空境。文云。老死愁惱。釋論云。是老死。故知是法空境也。 此十二支而分生法者。順此經文。初支既名曰無明。名即假名故屬生境。無明者。我執也。起信論云。計名字相也。向下諸文但言行識等。既不云名。乃是直指色心也。以行至老死不出五陰色心故。義雖炳然猶恐不信。故引釋論逐段證成。誰老死者。如問云誰。則答言我。故知誰我悉假名也。經云名曰與論冥符。論號生空經豈不爾。是老死者。則直指色心是老死法。經不云名與論亦合。  二立意二。初通辨因緣相貌二。初標列。 █文句  然十二因緣經論不同。或三世或果報。或一念或十種。  二解釋三。初三世。 █文句  三世者。過去二因破神常之見。現在五果破神我之見。現在三因未來二果破神斷之見。常途所用。 過去破神常者。過去已滅故非常也。現在破神我者。五果皆五陰和合故無我也。未來破神斷者。未來有果故非斷滅。皆言神者。外執身神有斷常等也。此三世義世共傳之。故云常塗所用。  二果報。 █文句  果報者。初託胎歌羅邏時為無明。一期始終論十二支也。 以前十因緣屬現在。後二因緣屬未來。二世合為十二。而文云一期始終。且據無明行在一期之始。相帶而言遂云始終。非謂秖在一世此果報因緣。出大集經。以在中陰於父母所。生貪愛心為無明。出入息風為行。自識支已去。義同三世。  三一念二。初所憑教。 █文句  一念者。華嚴云。十二因緣在一念心中。大集云。十二因緣一人一念悉皆具足。  二明行相二。初正釋相二。初對塵直釋。 █文句  如眼見色。不了名無明。生愛惡名行。是中心意名識。色共識行名名色。六處生貪名六入。色與眼作對名觸。領納名受。於色纏綿名愛。想色相已名取。念色心起名有。心生名生。心滅名死。乃至意思法亦復如是。一日一夜凡識幾許十二因緣輪網以自纏迴。 六處生貪者。眼識染故。潛牽諸識各有貪情。故普賢觀云。以貪香故分別諸識處處染著。一日等者。一根對塵即起十二。六根晝夜數數對塵。何念不起十二因緣。一一成因皆須感果。迴轉如輪纏縛如網。  二更推因起。因緣之觀通三世者。意推過去無明為因。生於現果。現果之上復起惑因。本欲即今無明不起。是故今推過現二處起無明相。文二。初逆推過因。 █文句  今更說其因起之相。若觀名色由行。行由無明。於無明不了。或謂有謂無亦有亦無非有非無。作四句取者皆是無明。是事實是行。是中心意名為識。識共色行名名色。一一如前說。 從名色起者五果之初故。五陰已具故。識支未具五陰故不言也。過去之因極於無明。今觀無明意欲令觀成覺了智。而謂無明定是有等。則能破知翻為無明。藥乃成病。故云四句取者皆是無明。無明為緣豈不生行生識等耶。如前說者。六入至老死。皆如前文直示中明。  二順推現果。 █文句  又觀一念託胎是名色。五胞開張名六入。六入對塵名為觸。領納為受。於此受中作四句分別。或有受無受亦有亦無受非有非無受。如眼受色。於色不了是無明。愛惡之心名為行。識共色行名名色。六處生貪名六入。餘如上說。乃至意思法不了是無明。愛惡是諸行。餘如上說。 於此受中等者。以受支是五果之終。故觀至此。若生計著還成一念十二因緣。或有受等者。即是無明不了之心。行識等支一念成就。  二歎難知。 █文句  如此推十二因緣大樹枝條布濩徧覆三界。誰能識邪。誰擢伐邪。 逆順推檢雖在一念。其十二支宛然具足。所以枝條徧滿諸有。其猶大樹尚無能識。況能伐耶。言大樹者。婆沙云。過去二支為根。現在五支為質。現在三支為花。未來二支為果。布濩者。文選注云。布濩長多貌。從言從水並通漢書云。布濩猶布露。謂於闕露處皆布也。  二略示今經觀境二。初明經意。 █文句  今經既是略說。不論三世一念等。但舉生法為三觀之境。 但舉生法為境者。以假名無明為生空境。以行識色心等。為法空境。此因緣二境通四教觀。今意在圓。  二示境觀二。初示境二。初立喻。 █文句  宜以譬顯。如捉火燼闇中舞之。圓輪相續團團不斷。  二法合。 █文句  火者實法也。輪者假名也。眾生長夜著於假名。舞燼不息。迷於陰入薪火不息。十二因緣何由可盡。 著於假名者。不達三諦而妄起我見。猶如舞燼成輪。故云不息。輪依火有。而假名因實法而有也。迷故不達色心即空假中。名迷陰入。言薪火者即爐也。  二示觀二。初立喻。 █文句  若知輪依於火。止手則無輪。火賴於薪。除薪則無火。  二法合。 █文句  輪火雙無生法二空也。 觀生觀法皆即空假中。乃輪火雙無二空觀也。  二依義釋文二。初出境相二。初生空境二。初分文。 █文句  生空境文例於三。無明體相兩句明本性不有不無。是中觀境。妄想因緣和合而有。此兩句是假觀。境無所有故兩句是空觀境。是故我說兩句結成爾。  二釋義四。以前生空三觀釋之。故疏無文。初中觀境。 無明體相。本自不有。  二假觀境。 妄想因緣。和合而有。  三空觀境。 無所有故。假名無明。  四結成。 是故我說。名曰無明。  二法空境。 行識名色。六入觸受。愛取有生。老死愁惱。 █文句  行識名色一行明法空境。例應有三。特是文略。得意可知。 例應有三者。行即空假中。乃至老死即空假中。佛言巧略。比前可知故。  二出觀相二。初據經文示觀二。初正示二。初指文。 █文句  眾苦行業下明生法二空觀。文亦三意。  二釋義三。初明中觀。 眾苦行業。不可思議。生死無際。輪轉不息。 █文句  眾苦行業不可思議一行明非空非有觀。 眾苦行業。指上生法。當體妙故。不可思議。若生若法皆非空有。如是體達名為中觀。此觀不見生死輪轉有際有息。即法界故無際。皆常住故不息。  二明空觀。 本無有生。亦無和合。 █文句  本無有生亦無和合兩句明空觀。上句本無有生是生空。下句亦無和合是法空也。  三明假觀。 不善思惟。心行所造。 █文句  不善思惟兩句明假觀。前不善思惟致今名色。今不善思惟復有未來老死云云。 前不善思惟即過去二支。今不善思惟即現在三支。經心行者。即上思惟也。斯乃舉病必對於藥。假觀彰矣。  二結勸。 █文句  雖名生法二空觀。即空即假即中。其文炳然。明與義會何所疑哉。 名偏義圓。名但云空。而義乃是即空假中。義既必當。故明與經任運符契。生空法空名義皆爾。故勸修者息乎疑情。仍須了知。全祕密藏為生為法。是故生法無非三德。故觀生法能所皆三。境觀名別其體不殊。是故能所二即非二。此乃今經二空觀也。  二為鈍人更說二。初特示空觀二。別指假中。良以初心於假名實法。起見愛增強障道事重。是故大師特陳空觀不說假中。此同釋題觀解三道。三道正觀舉名而已。但於假實三毒六作。委破四性頻示二空。蓋為始行我見彌隆。故示真空以為要術。初文二。初示二。初推人法二。初推人。 █文句  更為鈍人說空觀相。若假名自生不須實法。若由法生非假名生。若假實合生應有二假。若離假實則無是處。今之假名但有名字。名不在內外兩中間。亦不常自有。以不可得故是名觀假名空。 若假名下對於實法推無四性。今之下四性被推執情稍薄。但謂有名。還須四性檢令叵得。所召之人既無生相。能召名字四性亦忘。略示人空其觀如是。  二觀法二。初橫推。 █文句  觀實法空者。若名色自生不應待業。若業能生羅漢有業。何故不生。若業果共生各有名共。各無寧共。若無因緣生則無是處。 以現名色對過去業。推無四性。羅漢有業者。無始所造諸有業因其數何限。無惑潤故不受後身。故曰不生。各有等者。如合兩空豈成一色。  二竪推。 █文句  既不得生。亦不得不生。亦不得亦生亦不生。亦不得非生非不生。亦不得滅。亦不得不滅。亦不得亦滅亦不滅。亦不得非滅非不滅。無滅無生名為無生。 計法之執如屈步蟲。捨一取一。生被破故便計無生。還是性執。雙亦雙非計皆依生。既悉無理復計於滅。亦成四執。八句之上皆云不得。即是空觀。無滅無生者。檢滅檢生俱不可得。方乃得名實法無生。  二明觀成二。初明二執忘。 █文句  無生故假名壞。假壞故則六十二見壞。見壞故實亦壞。 攬陰成人實無生故。假名則壞。於假無我諸見俱亡。實既無因安得不壞。  二舉二喻示。 █文句  既不然火是則無煙。日中舞燼是亦無輪。 不然火喻不執法。無煙喻實法不生。日中舞燼喻空心秉法。是亦無輪喻不生我見。  二結。 █文句  是略示空觀相。  二別指中假。 █文句  中觀假觀在別記云云。 言別記云云者。具如止觀假中破法。行者應知。今明三觀圓修二空。但為鈍根見惑偏重。故別指空對治此惑。此惑若忘二諦自顯。故中假別指而已。  二明果上二空用二。初分文。 █文句  我斷一切諸見纏等下十二行半偈是第二果上生法二空用。明觀成證果。文為二。初三行半自行成。後九行化他成。自行文又二。初兩行智德滿。次一行半斷德滿。  二釋義二。初明自行成二。初明智德滿。 我斷一切。諸見纏等。以智慧刀。裂煩惱網。五陰舍宅。觀悉空寂。證無上道。微妙功德。  文二。初明人法二觀成二。初約人法銷文二。初明人空觀成。 █文句  一切諸見者。六十二見八十八使等。故言一切。此是生空觀成也。  二明法空觀成。 █文句  以智慧刀者。譬智慧利用。上譬斷見下譬斷煩惱。纏者別明十纏。煩惱網者通明十使。網有羅籠之失。舍有覆闇之過。達陰空寂闇障不能蓋。裂網破壞羅罥不能礙。此是法空觀成也。 別明十纏者。瞋覆睡眠戲掉無慚無愧慳嫉。忿恚曰瞋。隱藏自罪曰覆。意識昏熟曰睡。五情暗冥曰眠。嬉游曰戲。三業躁動曰掉。屏處起過不自羞曰無慚。露處為非不羞他曰無愧。財法不能惠施曰慳。他榮心熱惱曰嫉。煩惱即思惑也。雖見思通名煩惱。今別以思惑當之。罥繫也。  二約大小釋斷二。初論大小斷盡不盡二。初明二乘斷通餘別。 █文句  二乘所斷是通見纏。菩薩所斷是別見纏。淨名云。結習未盡華即著身。未斷別見為華所著也。 界內一切煩惱名數皆通界外。但以所障空中分之。則知通別。淨名室中天女散華。聲聞著身。菩薩不著。故被訶云。結習未盡華則著身。斯乃斷通未能斷別也。  二明佛地通別都忘二。初正示。 █文句  而言佛斷見纏者。若通若別究竟盡在於佛也。 雖云菩薩能斷別見。而斷未盡究竟在佛。若至佛地不唯別盡。通亦窮邊。何者。蓋由見思徧十方界六道眾生差別種習之所成就。因地乃斷未盡邊涯。唯佛究竟故云。若通若別究竟在佛。  二引證。 █文句  釋論云。眾生無上者佛是。法無上者涅槃是。無上假實佛地所不惑。故言斷爾。 性德生法體本無上。通別二執染故成卑。妙覺執盡二俱無上。故云無上假實。佛地所不惑也。  二明佛地有斷不斷二。初明經論異說二。初明有斷。 █文句  經論不同。或言佛上上智斷下下惑。無明力大。佛智能斷。一念相應慧正習俱盡無有餘。 智以悟極而為上上。惑以迷極而為上上。今迷將盡唯餘微細。故名下下。故起信論云。覺心初起心無初相。遠離微細念故心即常住。惑微細故難別難除。故上上智方能斷盡下下之惑。無明力大者。惑雖微細能障妙覺。故華嚴明。灌頂菩薩所有功德如一塊土。妙覺功德如四天下土。最後無明所障若斯。力豈不大。非佛智發此惑不忘。一念相應慧者。究竟覺也。正習俱盡者。該於通別也。  二明無斷。 █文句  或言有上士者名之為斷。無上士者名無所斷。 有上士者。等覺也。此位須修清淨淨禪斷微細念。故名之為斷。無上士者。是妙覺位。修證既忘更何所斷。  二用悉檀和會。 █文句  斯乃隨國隨時隨人隨悟皆有利益云云。 此斷不斷各見教文。人師執之諍計莫止。今以四悉逗機之意而和會之。諍無由起。國是境域即當世界機所居處。隨處樂聞佛智有斷不斷。而歡喜者。時即對治隨時當有斷不斷義。而破惡者。人即為人。隨人宜以斷不斷。而生善者。悟即第一義。隨悟斷不斷。而入理者。為此四機說有二義。究論佛智不可言思。  二明正助二道滿。 █文句  證無上道者。生法二空正道滿也。微妙功德者。生法二空助道滿也。 無上生法證由二空名無上道。事助之行與正合修。故得稱為微妙功德。  二明斷德滿。 開甘露門。示甘露器。入甘露城。處甘露室。令諸眾生。食甘露味。  文二。初略釋甘露。 █文句  開甘露門下一行半明斷德滿。甘露是諸天不死之神藥。食者命長身安力大體光。譬諸佛斷德住大涅槃真常樂我淨用。知是斷德滿也。 以命等四。如次對於常樂我淨。  二廣釋諸句四。初對華嚴四位二。初正對。 █文句  然此義意復欲通對華嚴諸位。開甘露門對十住位。初開聖道遮二邊故。故言開也。示對十行歷別顯示也。入對十迴向迴事入理也。處對十地處法性室也。食味對妙覺自食斯味。兼以被人。 彼雖兼別今取其圓。別三十位未得甘露故。  二釋疑。 █文句  下地非不化他。自行未圓化亦不廣。佛地果圓斷德已滿。慈悲力大能為眾生開於十住。示十行入十向處十地。食甘露味功用具足斷德化他。兩義皆成也。 恐後人疑故釋也。化他令同我之所得。  二對般若四智。 █文句  又通對般若四智。開對道慧。示對道種慧。入對一切智。處對一切種智。食味對佛住大涅槃。以大悲令眾生得此四智。於果地斷德義亦無妨云云。 論雖多釋猶通三教。今四皆從甘露而說。故的在圓。以一心三智蕩一切相。名道慧開門。一心三智立一切法。名道種慧示器。一心三智雙遮蕩立。名一切智入城。一心三智雙照蕩立。名一切種智處室。由此四智住大涅槃。令諸眾生得此四智。名食味也。  三對法華大事。 █文句  又對法華開示悟入佛之知見。良由佛德圓滿。能以大事因緣出現於世。開示眾生佛知見也。於斷德義亦顯。 彼佛知見是今甘露。彼之開等對今四句。唯有悟入與入處少殊。其義不別。  四對涅槃四德。 █文句  又涅槃云。常樂我淨於果斷最便。如前釋云云。 前以四德釋甘露義。今用四德對開等文。有此異也。  二明化他成二。初分文立意二。初分文。 █文句  吹大法螺下九行明果地化他滿。文為二。初兩行轉法輪化他。次七行四弘誓願化他。說法又二。初一行說法。次一行神通。  二意意二。初明智定相成。 █文句  餘經前神通駭物開後說法。今經後神通成前說法爾。 前現通者令重法樂聞。後現通者令依法修證。故前云開後後云成前。  二明因果同類。 █文句  修因時生法二空之正慧。得果時智德滿。故能說法化他。修因時生法二空之助道。得果時斷德滿。故能神通化他。 二空正道為智德類。二空助道為斷德類。即緣了二因。非此二因安剋二果。  二依義釋文二。初明轉法輪化他二。初明說法。 吹大法螺。擊大法鼓。然大法炬。雨勝法雨。  文二。初總示。 █文句  說法舉四譬者。聞法之益實自無量。略舉四譬別有所擬。  二別釋二。初別明螺等二。初約教位釋二。初釋四句四。初明吹螺。 █文句  吹螺是改號。譬佛說小乘法改凡夫苦忍之凡性。入聖人之正性。說大乘法改凡聖之偏性。入中道之圓性。通教七地別教初地圓教初住皆是改號之位。從偏以入中也。 是改號者。大經云。吹貝知時是也。苦忍凡性者。即內凡上忍位中。於苦諦下留一行一緣。是凡性也。聖人正性謂初果也。說大乘法者。唯以圓教為大乘也。改凡聖偏性通教六地是聖。別教十向圓教十信是內凡。以中理未顯悉名偏性。通教七地者至此得知圓者。皆是改號之位者。三人俱破無明。見中道圓性也。  二明擊鼓。 █文句  擊大法鼓者。擊鼓誡進肅眾前驅。此譬佛說法督進深行。小乘位在修道。通教在八地。別教在十行。圓教在初住。此諸位以聞法力咸進真修道也。 誡進者。軍陣之法也。兵權曰。聞鼓則進。聞金則止。鼓則嚴肅軍眾使前驅也。督率也。率導引也。位在修道者。令初果進二果也。通教位在八地者。前釋改號是七地破無明。今進入八地。是增道損生。別教應言二地。圓教應言二住。方名進入修道。今言十行初住者。恐誤也。或別有意。真修道者。即通八地。別二地圓二住故。云咸進。地論以初地為見道。二地至七地名修道。八九十地為無學道。彼雖別位例圓可知。  三釋然炬。 █文句  然大法炬者。炬能自照亦能照他。譬佛說法令自他雙益。如千年闇室一燈能了。又如一燈然百千燈。聞法之力自他俱益亦復如是。通教八地別教十迴向圓教亦在初住。皆是道觀雙流自他俱益之位也。 通教下皆取當教化他位也。此言八地不取受接。但約當教出假道觀雙流耳。別約十向其意亦爾。以內修中觀外亦出假故。圓在初住者。以百界作佛普門示現故。圓從勝說。乃取分真。止觀名真出假位也。皆是下結示三位。道謂外化。觀謂內行。此該三教不同餘文唯就通說。  四釋雨雨。 █文句  雨勝法雨者。雨能成熟農夫加功。扶疏益寡。時澤一降華果敷榮。喻如眾行雖復勤修發趣事弱。聞佛說法增道損生任運成熟。自然流入薩婆若海。如大恒中船不勞筋力疾有所到。此並在雙流位中。義如上說。 扶疏盛茂也。時澤時雨也。大恒者殑伽河也。  二例上四經。 █文句  若得此意。例華嚴之四位。般若之四智。法華之四知見。涅槃之四德。皆可解。  二以橫竪結。 █文句  此一法竪擬諸經之位。橫論一切諸位。一聞法音隨類各解云云。 竪擬諸經之位者。即向四經名字雖殊。但是住行向地圓位耳。故名為竪。橫論一切諸位者。即攝四教凡聖諸位。如向消文是也。云云者。部在方等。故此化他必兼四益。橫攝諸位旨在其中。  二通釋大義。 █文句  此中四譬皆言大者。說大法也。通途解釋明大非小位爾。 前三云大。後一云勝。勝亦大也。故云皆言大也。通塗下若取通名。唯在大法義並歸圓。對於四經其義彌順。  二明神通。 我今摧伏。一切怨結。竪立第一。微妙法幢。  文二。初明摧怨二。初明煩惱為怨。 █文句  我今摧伏下是神通化他也。怨結者。四住是二乘怨結。五住是菩薩怨結。  二明天魔是主。 █文句  魔為煩惱主。伐樹去根。化物須降主。若不降魔化道不暢。降魔之法須用神通。譬如勝怨。乃可為勇。非法王不壞。法王勝者。是時化道得立爾。  二明竪幢。 █文句  竪法幢者。法幢三昧也。高出眾行為眾行之望。如兵望麾也。三德不縱不橫。故言微妙。 高出眾行者。即法幢三昧也。萬行功德皆為眷屬莫不歸宗。此之三昧故為眾行之望。兵望麾者。手指曰麾。尚書云。左仗黃鉞右秉白旄而麾之。兵權曰。將軍乃秉旄麾眾而誓之。又云。聞鼓則進。聞金乃止。隨其指麾五陣乃理。三德下出三昧體。其體若非不縱不橫。豈出眾行。豈摧五住。豈壞天魔。無記神通體用如是。  二明四弘誓化他二。初牒文示義。 █文句  從度諸眾生下七行是四弘誓願化他。雖復成果本願未休。故言四弘益物。亦名四諦益物。四弘是誓願之心。四諦是所緣之境也。 雖復等者。既依四諦而運四弘。四諦既常誓豈休息。因人求佛意在利生。今遂所求豈忘與拔。四弘是下示誓有依。誓即無緣慈悲。境乃無作四諦。無緣無作行相如何。眾生誓度。生死即涅槃故。煩惱誓斷。煩惱即菩提故。法門誓學。即惑成智故。佛道誓成。即生成滅故。不爾。豈能廣度永度。  二隨義釋文四。初令度苦諦。 度諸眾生。於生死海。永斷三惡。無量苦惱。 █文句  度諸眾生是初弘誓。亦是未度苦諦令度苦諦也。 經永斷三惡。即三惡道也。須約十番論度論斷。  二令斷集諦。 煩惱熾然。燒諸眾生。無有救護。無所依止。 █文句  從煩惱熾然一行是第二弘誓。亦是未斷集諦令斷集諦也。 須明五住燒十界生。  三令證滅諦。 我以甘露。清涼美味。充足是輩。令離焦熱。 █文句  從我以甘露下一行是第三弘誓。亦是未證滅諦令證滅諦也。 當分而論四種甘露。跨節而辯唯一圓常。  四令安道諦。 於無量劫。遵修諸行。供養恭敬。諸佛世尊。堅固修習。菩提之道。求於如來。真實法身。捨諸所重。肢節手足。頭目髓腦。所愛妻子。錢財珍寶。真珠瓔珞。金銀琉璃。種種異物。  文四。初約檀明諦。 █文句  從於無量劫下四行是第四弘誓。亦是未安道諦令安道諦也。此中指檀為四諦。檀對於慳。慳貪自蔽是集。集業招果是苦。檀能破慳是道。慳滅是滅諦。 不獨行檀具於四諦。五度皆然。五不依諦則不動不出。何度之有。復須知今依無作諦。  二略釋經文。 █文句  無量劫者積功高也。遵修諸行者攝法廣也。  三檀攝六度。 █文句  論云。檀義攝於六云云。 大論十二解檀度云。若菩薩行檀度能生六度。是時名檀度滿。云何布施生檀度。有下中上。若以飲食麤物軟心布施名下。能以衣服寶物布施名中檀。能以頭目血肉國財妻子布施名上。云何施生尸度。菩薩思惟眾生不知布施。後世貧窮故行惡。若行布施後世有福無所乏短。則能持戒。云何生忍度。菩薩施時受者惡罵。若大求索。若不時索。或不應索而索。是時菩薩思惟。我今布施欲求佛道。亦無有人使我布施。我自為故云何生瞋。如是思惟已而行忍辱。云何生進度。菩薩布施時常行精進欲行二施。勤求財法以求足之。云何生禪度。菩薩施時能除慳貪而行一心。漸除五蓋。是名禪度。又心依布施入於初禪乃至滅定。云何生智度。菩薩施時知有果報而不疑惑。能破邪見無明。又分別淨不淨施得報不同。是名生智。故云檀義攝六也。餘之五度亦互相攝。非今文意。故且論檀。六之首故攝生便故。  四以彼岸結。 █文句  捨身命財與後際等。得不壞常住名波羅蜜。竪高橫廣故言遵修諸行也。 生死為前際。涅槃為後際。身命及財此三屬事。以觀此三及能施心所施之境。三輪當處即空假中。是故能等三德涅槃。此以常因而剋常果。不然豈得不壞常住。如是行檀名波羅蜜。三德甚深故檀竪高。三德無量故檀橫廣。此機樂略。是以如來妙說一檀遵修諸行。仍須了知。既談果後行檀利物。行人豈不即聞而修耶。 金光明經文句記會本卷第五 金光明經文句記會本卷第六 北涼三藏法師   曇無讖 譯經 天台智者大師說文句 門人灌頂錄 四明沙門   知禮  述文句記 雙徑沙門明得 會句并記入於經文  三大章流通分二。初四天王品題。 金光明經四天王品第六  句文分二。初因緣釋二。初約處釋人二。初明處。 █文句  四天王者。上升之元首。下界之初天。居半須彌。 二十八天皆上升之趣。此當其首。天分三界。於下界中此復在初。居半須彌者。處之所依。欲界六天。二天依山。忉利居頂。四王在半。梵語須彌此云妙高。出水八萬四千由旬。四寶所成。  二出人。 █文句  東黃金埵王名提頭賴吒。此翻持國。領乾闥婆富單那。南琉璃埵王名毘留勒叉。此翻增長。領鳩槃茶薜荔多。西白銀埵王名毘留博叉。此翻雜語。領毘舍闍毒龍。北水精埵王名毘沙門。此翻多聞。領夜叉羅剎。 持國者。護持國土故。乾闥婆此云尋香行。天帝俗樂神也。富單那此云臭。餓鬼中勝者。或云主熱病鬼也。增長者。令自他善根增長故。鳩槃茶此云甕形。頗似冬瓜。是厭魅鬼也。薜荔多此云祖父鬼。餓鬼中最劣者。雜語者。能作種種語故。毘舍闍此云噉精氣鬼。噉人及五穀精氣故。亦云顛狂鬼也。毘沙門此云多聞。福德之名聞四方故。夜叉此云輕捷。飛空捷疾故。羅剎此云可畏。亦名暴惡。  二明品來意。 █文句  此四王聞經歡喜。各領五百眷屬。發誓護經。從此標章故稱四天王品。  二觀行釋。三種觀法此當託事。以其境智一一皆借事義而立也。須知託事多兼法相。如王舍城而觀五陰。耆闍崛山而表三德。此之五三何殊四諦。然此正是託感應事明境觀也。分二。初示觀相。 █文句  觀心釋者。東集南苦西道北滅。四諦理是四天。觀四諦智為四王。護四諦境名護國。護心數是護眾生。世者他也。為他說心數名護他眾生。八部者。苦諦下有利鈍見思。法華指此為鬼神。乃至滅諦下亦有見思。是為八部也。 四諦四智乃至諦下各論見思。何教不說。今釋教義既專約圓。故所明觀不關三教。四天須表無作諦理。四王乃表無緣妙智。照事即理名護諦境。了縛為脫名護心數。為他說此名為護世。通別見思同體為障。名為鬼神。法華指此等者。不無少異。彼以鬼神但譬五利。乃將蟲鳥而譬五鈍。今則利鈍俱類鬼神。但取分同也。  二明利益。 █文句  若不照四諦理。見思二惑侵害心王毀損境界。心王亡境國敗。心數人民迸散。境智俱為鬼神所惱。能觀苦集控御見思則國安民寧。能為他說四諦。是護他國土。遮彼見思使得安樂。是為觀心護世四天王也。 而且先明不觀有損。侵害心王妙智不發也。毀損境界諦理不彰也。心王至迸散。示迷三德而為三障。雖論三障迷由煩惱。故云俱為鬼神所惱。能觀下正示觀之有益。無明即明為能觀智。此觀觀苦生死即涅槃也。此觀觀集煩惱即菩提也。控御等者不動諸見而修道品。不斷癡愛起諸明脫。如斯控御豈獨不被侵害。而能顯理備德。顯理故諦境國安。備德故心數民寧。以轉八萬塵勞成八萬定慧也。自行了達既其若此。令他修證豈不然乎。託護世天王之事。修觀獲益其相略爾。  二釋十三品經文二。初立意分章二。初立意。 █文句  此下十三品是流通段。佛慈季末。使邪惡不翳於正真。經王不壅於來代。有緣之者得正聞正聽。故曰流通。 季亦末也。翳障也。  二分章三。初開流通七章。 █文句  凡為七意。四天王至散脂。明天王發誓勸獎人王弘宣此經。正論善集明人王弘經天王祐助。亦是示往日弘經方軌。鬼神品明聽經功德天神地祇若河若海菩提薩埵咸守衛之。授記品證聽經功德之不虛。除病流水引昔聽經之功德。證今護持之非謬。捨身品引昔行經不惜軀命。誡勸師弟勿吝法財。讚佛品明諸菩薩稱揚佛法能宣所宣利益深重云云。 方軌者。方法軌範也。  二出天神五段。 █文句  天王發誓又為五。四王以天力擁護請者。大辯品以辯充益說者。功德天品誓以資財潤請者說者。地神品誓以地味膏腴味請處說處。散脂品誓以威武摧外敵攘內難安於請說聽等也。又天王護其國。大辯護其師。功德護其眾。地神護其地。散脂禳其災。令經法大行也云云。 以地味膏腴請處說處者。膏腴土田良沃也。史記曰。東割膏腴之地是也。腴下多味字。攘除也。又天王下且從增勝備論。一一皆有五能。  三示此品六番。 █文句  四天王品者有六番問答。即為六段。第一白佛述有護國之能。第二白佛述其護國之事。第三白佛示其軌模。第四白佛要其法利。第五白佛雙述興衰。第六白佛說偈頌德。  二正釋經文七。初五品明天王發誓。勸獎人王弘宣此經分五。初四王品以天力擁護請者分六。初述護國之能二。初分文。 █文句  初番為二。一白佛二佛述成。白佛又二。一經家敘。二正白佛。  二釋義二。初四王白佛二。初經家敘。 爾時毘沙門天王。提頭賴吒天王。毘留勒叉天王。毘留博叉天王。俱從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胡跪合掌。白佛言。 █文句  敘敬如文。 先標北方天王者。西土以北方為上也。偏袒者。西方之禮。弟子詣師必須偏袒。表有執役。  二正白佛二。初分文立義。 █文句  正白佛文為二。一歎經二述能護。諸天信法有力。是故歎經。欲得經弘述其能護。歎經為三。從是金光明下歎經體。從莊嚴菩薩下歎經宗。從此經能照下歎經用。正說乃多。歎三則略攝於廣也。  二用義釋文二。初歎經三。初歎體。 世尊。是金光明微妙經典眾經之王。諸佛世尊之所護念。 █文句  法性之理佛所護念。文詮此理故言經王。既言經王。知是歎體。 佛所護理無量甚深。橫攝法周竪收法盡。理若不爾豈名經王。問文詮此理故言經王。是則經文但是能詮王惟在理。釋題那云文號經王教攝眾典。指文指理二處不同。如何和會。答若前三教文理不合。此則為妨。今乃從圓法皆不二。文外無理理外無文。釋題舉文。若其孤立豈得稱王。今疏指理不攝文者。翻屬前教。信文理合是經是王。其義祕妙不可情求。今經王歎體與序品不別。  二歎經宗。 莊嚴菩薩深妙功德。常為諸天之所恭敬。能令天王心生歡喜。亦為護世之所讚歎。 █文句  約體修行。能令菩薩具二莊嚴成於極果。既言莊嚴。知是歎宗。世天淨天義天皆宗仰極地。施三業供養。恭敬是身。歡喜是意。讚歎是口。 約體修行者。體是本覺起成始覺。方得名為約體修行。體具佛界因果二嚴。全體成修二嚴無作。名非莊嚴而為莊嚴。今以極果二嚴為宗。世天下經云。諸天包此三也。然應有四。恐文脫誤。或可天王本是生天故疏不出。此四天名義出大經。德王品云。一者世間天。如諸國王。二者生天。從四天王乃至非非想。三者淨天。謂四果支佛。四者義天。謂十住菩薩。以見一切法是空義故。大論明三種天。一假名天。即世天也。二生天。三清淨天。則兼三乘也。  三歎經用。 此經能照諸天宮殿。是經能與眾生快樂。是經能令地獄餓鬼畜生諸河焦乾枯竭。是經能除一切怖畏。是經能却他方怨賊。是經能除穀貴饑饉。是經能愈一切疫病。是經能滅惡星變異。是經能去一切憂惱。舉要言之。是經能滅一切眾生無量無邊百千苦惱。 █文句  又下從地獄上至菩薩。無明未盡通有熱惱。此經能除如月清涼。知是歎用云云。 上至菩薩者。經無菩薩之言。既云能滅一切眾生苦惱。則通指九界方名一切。經文有四。初天趣。能與眾生快樂者。天趣眾生也。次是經下三惡趣。諸河三趣沈沒猶如大河。焦乾枯竭者。滅三惡苦也。有經於枯竭上加能令二字者。妄也。三能除怖畏去。是人趣。初言一切怖畏是總。次別明破三障惡。三災是報障。怨賊即刀兵也。并饑饉疫病名三災。惡星是業障。業來責報。故惡星現也。憂惱是煩惱障。四舉要下總指九界眾生也。  二述能護二。初分文。 █文句  從世尊是金光明下是第二述能護國。文為二。一內以法護國。二外以策護國。法護國又四。一護國之由。二以法護國。三以天黨護國。四以天眼護國。  二釋義二。初內以法護國四。初護國之由。 世尊。是金光明微妙經典。若在大眾廣宣說時。我等四王及餘眷屬。聞此甘露無上法味。增益身力心進勇銳具諸威德。 █文句  護國由者。由聞此經獲於四益。身益光明。力益勇猛。心益增進。德益尊嚴。理獲二益。謂法身慧命皆得增長。由國弘經致斯法潤。寧得不護。  二以法護國。 世尊。我等四王。能說正法修行正法。為世法王以法治世。 █文句  述所以者。此義正與觀心相應。以四諦智護四諦境。即是修行正法。以四諦智導諸心數。使諸心數不行。故名行般若波羅蜜。即是能說正法。內有如此護國所以。名護世王正治國土爾。 即是述其護國所以。無法安能護持國土。而其所以有內有外。外即世法內即心法。若但行說世間之法。則令此經非方等教。天王全是凡夫心口。須知文文皆有世間出世間意。但以此句顯內義便。故云正與觀心相應。如下散脂鬼神品中諸文。且順世法詮辨。及至自述得名之由。則全廢事解。故云現見不思議智境不思議智光。乃至云我能安住一切法如性。於一切法含受一切法。境智若是故名為密。方能外現鬼神大將。豈非有理密故乃有事密。今文經雖不顯。大師得意。乃以行說諦智之法。而為護世安民所以。心數不行等者。心心數法全體即是方便般若。心王邪故數行邪境。今王既正導令不行。不行而行。行深般若到於彼岸。  三天黨護國。 世尊。我等四王及天龍鬼神。乾闥婆阿脩羅迦樓羅緊那羅摩羅伽。以法治世。遮諸惡鬼噉精氣者。 █文句  帥黨護國者。此亦與觀心相應。心王帥心數黨。降伏見思利鈍諸使。如諸天王共眷屬遮諸惡鬼。如轉輪王與七寶千子有所至處四方歸德。四王共五百所臨之地。何惡不除邪。 意同向說。黨謂徒黨即八部也。黨輩也。帥黨者。帥音率。導引也。如轉輪王下是事釋。以輪王降四方喻天王遮惡鬼。七寶謂輪象馬女珠臣兵也。  四天眼護國。 世尊。我等四王二十八部諸鬼神等。及無量百千鬼神。以淨天眼過於人眼。常觀擁護此閻浮提。世尊。是故我等名護世王。 █文句  用天眼護國者。以報得天眼徹視。無幽不燭。防萌杜漸。何惡不除邪。 以報得天眼者。非修得也。受天身則眼必徹障。幽暗也。燭照也。萌種子初剖也。杜塞也。謂以天眼徹照防將萌之禍根。塞漸起之惡源也。  二外以策護國二。初標科敘二。初標科。 █文句  二從若此國土有諸衰耗下是智策護國。令內外因緣和合。文為三。  二敘意三。初勸說聽因緣和合二。初勸法師為外緣。 若此國土。有諸衰耗怨賊侵境饑饉疾疫種種艱難。若有比丘受持是經。我等四王當共勸請。令是比丘以我等力故。疾往彼所國邑郡縣。廣宣流布是金光明微妙經典。令如是等種種百千衰耗之事悉皆滅盡。 █文句  一若王國多災。種種艱難謂兵饑疾者。我以智策勸法師往。或威神勸往。或現形勸往。或降夢勸往。法師若往廣宣此經。如日出朝陽雰霧自歇。此勸外緣也。 日出朝陽者。爾雅云。山東曰朝陽。山西曰夕陽。雰撫文反。不祥氣也。呂氏春秋曰。冬行夏令則氣霧冥冥。春秋元命包曰。霧陰陽之氣也。陰陽怒而為風亂而為霧。今以日出喻弘經。雰霧歇喻三災息也。  二勸王者修內因。 世尊。如諸國王所有土境。是持經者若至其國。是王應當往是人所。聽受如是微妙經典。聞已歡喜。復當護念恭敬是人。世尊。我等四王。復當勤心擁護是王及國人民。為除衰患令得安隱。 █文句  次王心無智照災承闇入。若有明慧變怪不生。師既秉法來儀。王須專心聽受。王若勤聽天亦勤護。所以加於可加護於可護。一人有慶賴及萬方。王身與國安隱無患。此內因也。若外雖有弘法人。王內心不殷重。則不和合不能攘災也。 秉法者。秉持也。一人謂王也。慶善也。王有善則萬方之民恃賴之。即尚書曰。一人有慶兆民賴之也。故王受是典而致國安。經饑饉者。爾雅云。五穀不熟曰饑。菜蔬不熟曰饉。國邑郡縣者。王制曰。凡四海之內九州方千里。州建百里之國三十。七十里之國六十。五十里之國百有二十。凡二百一十國。凡九州千七百七十三國。春秋左氏傳曰。凡邑有宗廟先君之主曰都。無曰邑。又曰。上大夫受縣。下大夫受郡。  二勸供給四眾因緣。 世尊。若有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受持是經。若諸人王有能供給施其所安。我等四王。亦當令是王及國人民一切安隱具足無患。 █文句  二者王無惠施則寡於福祿。如不勤田倉廚少穀。勸王傾財供給四眾。四眾得安福資於王。舉國眷屬一切無患。此內外因緣和合。能致豐年流衍云云。 經優婆塞此云近事男。優婆夷此云近事女。以成就戒者。堪可親近承事出家二眾故也。流衍者。衍達也。  三勸能讚所讚因緣。 世尊。若有四眾。受持讀誦是妙經典。若諸人王。有能供養恭敬尊重讚歎。我等四王。亦復當令如是人王。於諸王中。常得第一供養恭敬尊重讚歎。亦令餘王欽尚羨慕稱讚其善。 █文句  三者王身無先王之德行臣民不從。口無先王之法言鄰國不詠。今勸王三業。供養恭敬是身業。尊重是意業。讚歎是口業。夫高以下為基。辯以訥為師。屈尊敬卑功亦大矣。以天威力使鄰國遙崇。羽檄稱讚歌詠羨慕。三業顒顒。上之化下如風之靡草。鄰國既然。國人牛馬草萊無不低迴內向。此則能讚所讚因緣和合。頌聲溢於鄰國云云。 先王之德行者。先王道德之行。若行之於身。即可以儀軌風俗。法言者。是出自典誥聖人禮法之言。若宣之於口。即可以教人民。君既無此。故邦民不從其令。鄰國不詠其德。今勸下即勸王重道尊師修功補過也。身意恭重謙以自牧。即道德之行也。讚歎在口。即典誥之法言也。夫高下明謙卑之意。王高而民下為國者以人為本基故。當勞謙以聚之。辯以訥為師者。訥者內照清淨。故外絕矜飾。即大辯若訥也。故能為俗中小辯之師。尋常治身理國尚當如此。況今請出世之法。祈人民之福。豈宜倨慢乎。儒禮以父事三老兄事五更。屈王之尊敬卑為師。儒釋一揆矣。羽檄者。文心彫龍云。檄者皦也。宣露於外皦然明白也。或稱露布。蓋露板不封布諸視聽也。顏師古注漢書高紀曰。檄以木簡為書。長尺二寸。用徵召也。其有急事則加鳥羽插之。示速疾也。今云羽檄稱歎者即告之以文辭。述具休明也。爾雅云。顒顒昂昂君之德也。靡偃也。論語曰。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風必偃。草萊者。萊黎草也。或作葉。或作菜。字之誤也。  二用意銷文三。 █文句  經文分明尋之可見。 當以上意對經釋之。故云可見。  二如來述成二。初分文。 █文句  次佛述成文為二。初合述歎經。二述其能護國。  二釋義二。初合述歎經。 爾時世尊讚歎護世四天王等。善哉善哉。汝等四王。過去已曾供養恭敬尊重讚歎無量百千萬億諸佛。 █文句  四王初歎經說既合理。佛述而成之。成其上體宗用三歎。故言佛合述。善哉善哉。其上總歎一教。佛述成其徧讚百千諸佛。諸佛從是法生。故舉多讚成於一也。 四王所讚經體宗用。既合佛證三德妙理。故佛述成。諸佛從是法生者。體宗用三既是法性。豈有一佛不從此生。  二述能護國二。初分文。 █文句  從於諸佛所下述成其能護國。又為二。初述以法護國。二述以智眼護國。  二釋義二。初述以法護國四。初述護國之由。 於諸佛所種諸善根。 █文句  法護國有四。佛皆述成。上明護國之由由聞經得益。佛述今益良由先種。發心畢竟二不別。如是二心前心難。是故敬禮初發心。此舉前以成後。述後以顯前。 發心畢竟者。昔種善根是發心。今日聞經得益是畢竟。二心比校昔種誠難。故佛述成歎其宿種。然此發心等語。即大經迦葉說偈讚佛。故佛初心但用彼語以成今意。  二述其以法護世。 說於正法修行正法。以法治世為人天王。 █文句  從說於正法下述其以法護世。上云能說能行所以名為護世。佛亦述成能說能行。得名護世云云。 護世下云云者。與觀心相應義如前述也。  三超述天眼護國。 汝等今日長夜利益於諸眾生行大慈心。施與眾生一切樂具。能遮諸惡勤與諸善。以是義故。若有人王能供養恭敬此金光明微妙經典。汝等正應如是護念。滅其苦惱與其安樂。 █文句  從汝等今日下超述其天眼護國。小不次第於義無失。上云以淨天眼過於人眼。佛述長夜利益。夫天眼夜照不假日光。故言長夜也。  四追述天黨護國。 汝等四王及諸眷屬。無量無邊百千鬼神。若能護念如是經者。即是護持去來現在諸佛正法。 █文句  從汝等四王及諸眷屬下追述其天黨護國。上直言護國。佛今加讚是護三世諸佛正法也。  二述以智眼護國。 汝等四王及餘天眾百千鬼神。與阿脩羅共戰鬪時。汝等諸天常得勝利。汝等若能護念此經。悉能消伏一切諸苦。所謂怨賊饑饉疾疫。若四部眾有能受持讀誦此經。汝等亦應勤心守護。為除衰惱施與安樂。 █文句  從汝等四王及餘天眾下述其智眼和合護國。上云請法師入境攘惡。此功歸己能卻修羅之陣。汝勸王聽經供給四眾。佛述其內智外福。實是消伏諸苦能致安樂。如文云云。 前云策。今云智眼。互見其文策即智謀。智能鑒照。名之為眼。言和合者。即前云內因外緣。因緣和合然後攘惡。云云者。前白佛則三段別明。今則一番總述以包前別也。  第二番白佛述護國之事二。初分文。 █文句  第二番白佛述護國之事。文為二。一白佛。二佛述成。白佛又二。  二釋義二。初白佛二。初王奉人法天除怨患。 爾時四王復白佛言。世尊。是金光明微妙經典。於未來世在所流布。若國土城邑郡縣村落隨所至處。若諸國王以天律治世。復能恭敬至心聽受是妙經典。并復尊重供養供給持是經典四部之眾。以是因緣。我等時時得聞如是微妙經典。聞已即得增益身力。心進勇銳具諸威德。是故我等及無量鬼神。常當隱形隨其妙典所流布處。而作擁護令無留難。亦當護念聽是經典諸國王等及其人民。除其患難悉令安隱。他方怨賊亦使退散。 █文句  一是經流布之處。其王自能頂受。又供給四眾者。我及眷屬誓當隱形令其顯益。 經天律治世者。師古治民則天行化。罰必當罪賞必當功。名天律也。  二鄰國興兵天令懅退。 若有人王聽是經時。鄰國怨敵興如是念。當具四兵壞彼國土。世尊。以是經典威神力故。爾時鄰敵更有異怨為作留難。於其境界起諸衰惱災異疫病。爾時怨敵起如是等諸惡事已。備具四兵。發向是國規往討伐。我等爾時。當與眷屬無量無邊百千鬼神。隱蔽其形為作護助。令彼怨敵自然退散。起諸怖懅種種留難。彼國兵眾尚不能到。況復當能有所破壞。 █文句  二者惡鄰興兵侵斥善國。我當隱形起諸怖懅。種種難起。令其軍兵顯然退散。尚不擾邊。況復壞中云云。 斥逐也。經四兵象馬車步也。規往討伐者。規求也。或作親者字之誤也。討誅也。傳例曰。有鐘鼓曰伐。或作罰者。非罰。折辱也。出金贖罪也。軍者萬二千五百人曰軍。天子六軍。諸侯三軍。  二佛述成二。初標科。 █文句  次佛述成文亦為二。  二隨釋二。初述成初意。 爾時佛讚四天王等。善哉善哉。汝等四王。乃能擁護我百千億那由他劫所可修習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及諸人王受持是經恭敬供養者。為淨衰患令其安樂。復能擁護宮殿舍宅城邑村落國土邊疆。乃至怨賊悉令退散。滅其衰惱令得安隱。亦令一切閻浮提內所有諸王無諸凶衰鬪訟之事。 █文句  從爾時佛讚下至無鬥訟之事是述成初意。其上隱形護國欲使經弘。佛述隱形是護三寶。我是佛寶。修習菩提是法寶。諸王無鬥訟是僧寶。述其護一而能成三也。 無鬥訟名僧者。無鬥訟即和合也。  二述成後意。 四王當知。此閻浮提八萬四千城邑聚落。八萬四千諸人王等。各於其國娛樂快樂。各各於國而得自在。於自所有錢財珍寶。各各自足不相侵奪。如其宿世所修集業隨業受報。不生惡心貪求他國。各各自生利益之心。生於慈心安樂之心不諍訟心不破壞心無繫縛心無楚撻心。各於其土自生愛樂。上下和穆猶如水乳。心相愛念增諸善根。以是因緣故。此閻浮提安隱豐樂。人民熾盛大地沃壤。陰陽調和時不越序。日月星宿不失常度。風雨隨時無諸災橫。人民豐實自足於財。心無貪吝亦無嫉妬。等行十善。其人壽終多生天上。天宮充滿增益天眾。若未來世有諸人王聽是經典。及供養恭敬受持是經四部之眾。是王則為安樂利益汝等四王及餘眷屬無量百千諸鬼神等。何以故。汝等四王。若得時時聞是經典。則為已得正法之水。服甘露味增益身力。心進勇銳具諸威德。是諸人王。若能至心聽受是經。則為已能供養於我。若供養我則是供養過去未來現在諸佛。若能供養過去未來現在諸佛。則得無量不可思議功德之聚。以是因緣。是諸人王應得擁護。及后妃婇女中宮眷屬諸王子等亦應得護。衰惱消滅快樂熾盛。宮殿堂宇安隱清淨無諸災變。護宅之神增長威德。亦受無量歡悅快樂。是諸國土所有人民。悉受種種五欲之樂。一切惡事悉皆消滅。  文二。初正以等慈述其懅退。 █文句  從四王當知此閻浮提下是述成後意。上以天威懅之天力退之。似若憎惡愛善。佛勸慈心平等向之。為惡者自懅。為善者自豫。非薄惡而厚善。成其懅退之意也。 豫安也。  二兼勸諸國各守本業。 █文句  又勸諸國各守本業。住境自樂勿起貪企。諸王和則民無夭。法興盛則熏諸天。佛告帝釋。鬥諍因緣人天損減。善能慈和天下。非止供養於我。則是供養三世如來。非止安於一王。徧安諸王。非止安於一國。徧安一切。故以慈和述成第二意也云云。 貪企者企望也。佛告帝釋者。大經文也。經楚撻者。楚一名荊。可以為杖。撻擊也。廣雅沃濕也。美也。亦柔也。壤土也。時不越序者。四時和也。心無貪吝者。無貪故不多求。無吝故能惠施。后妃婇女者。天子一后。三夫人。九嬪妃。二十七世婦。八十一御女。風俗通云。婇女者。采擇其容色之女也。  第三番白佛示其規模二。初分文。 █文句  其三白佛示人王規模。文為二。一出其願欲。二示其軌模。願欲有六。一欲安己身。二欲安妻子。三欲安宮殿。四欲王領殊勝。五欲攝諸福德。六欲國無憂苦。  二釋義二。初白佛二。初出願欲六。文如疏列。初欲安己身。 爾時四天王白佛言。世尊。未來之世若有人王。欲得護身  二欲安妻子。 及后妃婇女諸王子等  三欲安宮殿。 宮殿屋宅。得第一護  四欲王領殊勝。 身所王領最為殊勝。具不可思議王者功德。  五欲攝諸福德。 欲得攝取無量福聚。  六欲國無憂苦。 國土無有他方怨賊。無諸憂惱及諸苦事。 █文句  六願如文。  二示軌模六。初示莫放逸。 世尊。如是人王。不應放逸散亂其心。應生恭敬謙下之心。  二示嚴法堂。 應當莊嚴第一微妙最勝宮宅。種種香汁持用灑地。散種種華敷大法座師子之座。兼以無量珍琦異物而為校飾。張施種種無數微妙幢幡寶蓋。  三示令洗沐。 當淨洗浴以香塗身。著好淨衣纓絡自嚴。坐小卑座不自高大。除去自在離諸放逸。謙下自卑除去驕慢。  四示專聽經。 正念聽受如是妙典。於說法者生世尊想。  五示和顏語。 復於宮內后妃王子婇女眷屬。生慈哀心和顏與語。勸以種種供養之具供養法師。  六示應自慶。 是王爾時既勸化已。即生無量歡喜快樂。心懷快豫倍復自勵。不生疲倦多作利益。於說法者倍生恭敬。 █文句  從世尊如是人王下是第二示其規模。雖不次第六數足。上欲安身。今示莫放逸。制心則身安也。上欲安宮殿。今示嚴法堂。旛蓋映於上香華麗於下。三寶受用則柏梁無災。上欲王領殊勝。今示洗沐香塗敦恭去慢。一身敬於此八紘休於彼。上欲攝取福聚。今示正念聽經。正念聽經能致無量功德。天神竭其力覆。地神竭其力載。鬼神竭其力護。臣民竭其力愛。上欲安妻子。今示和顏與語。勸其興福。內外修善感益事多。上欲得國無憂苦。今示應自喜慶自勵忘疲倍作利益。一人既悅則四海謐然。此之謂也。 一一如數對。上六願柏梁者。漢時殿名。天火曰災。漢方土以海中鴟魚尾安殿脊以禳之。災遂息。世昧其由謂之鴟吻。八紘八方也。休美也。自勵者。勵勉也。四海者。博物志云。天地四方皆海水相通。地在其中蓋無幾也。七戎六蠻九夷八狄。形類不同。總而言之。謂之四海皆言近於海也。  二述成二。初分文立意。 █文句  次佛述成文為二。先述成六方法。次述成六願欲。四王約六事。又所說少止在現世。佛約一事而所益多。超無量世。倍述成之。  二用意釋文二。初別述二。初述成六方法六。初述成安身方法。 爾時佛告四天大王。爾時人王。應著白淨鮮潔之衣。種種纓絡齊整莊嚴。執持素帛微妙上蓋。服飾容儀不失常則。躬出奉迎說法之人。何以故。是王如是隨其舉足步步之中。即是供養值遇百千億那由他諸佛世尊。 █文句  從佛告四王下秖弘經聽經。即是述成安身方法。上直示心不放逸。今加示羽儀出宮迎候步步值那由他佛。方法既倍體亦彌安。 羽儀者。漢書高紀曰。紀信乘王車黃屋左纛。注云。以黃繒為蓋裹。纛毛羽幢也。在乘輿車衡左方上注之。蔡邕曰。氂牛尾為之如斗。或在騑頭或在衡。以纛是毛羽幢為天子儀仗。故曰羽儀。經躬出者。躬親也。  二述成安國方法。 復得超越如是等劫生死之難。 █文句  從復得超越爾許劫難者。述成安國方法。上止一世無憂苦。今則超爾許生死之難。 爾許生死之難者。劫數如值佛之數也。  三述成安妻子方法。 復於來世爾所劫中。常得封受轉輪王位。隨其步步 █文句  從復於來世封受輪王者。述成安妻子方法。輪王有玉女千子悉無怨對。爾許劫中妻子常安也。  四述成安王領方法。 亦得如是現世功德不可思議自在之力。 █文句  從亦得如是現世自在之力者。述成上安於王領方法也。  五述成宮殿方法。 常得最勝極妙七寶人天宮殿。 █文句  從常得最勝七寶宮殿者。述成上安於宮殿方法也。  六述成上攝福方法。 在在生處增益壽命。言語辯了人所信用。無所畏忌有大名稱。常為人天之所恭敬。天上人中受上妙樂。得大勢力具足威德。身色微妙端嚴第一。常值諸佛遇善知識。成就具足無量福聚。 █文句  從在在生處訖具足無量福聚。述成其上攝福方法也。  二述成六願欲。六段如疏。初述成上願安身。 汝等四王。如是人王。見如是等種種無量功德利益。是故此王應當躬出奉迎法師。若一由旬至百千由旬。於說法師應生佛想。應作是念。今日釋迦如來正智。入於我宮。受我供養。為我說法。我聞是法。即不退轉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文句  從汝等四王下述成其六種願欲。從四王下至不退轉。述成上願安身。  二述成上安國。 已為得值百千萬億那由他佛。已為供養過去未來現在諸佛。已得畢竟離三惡道苦。 █文句  從已為得值至畢三惡道苦。述成上安國。  三述成上願安妻子。 我今已種百千無量轉輪聖王釋梵之因。 █文句  從我今已種輪王釋梵之因。述成上願安妻子。  四述成上欲攝福聚。 已種無邊善根種子。已令無量百千萬億諸眾生等度於生死。已集無量無邊福聚。 █文句  從已種無邊善根下述成上欲攝福聚。  五述成上願安宮殿。 後宮眷屬已得擁護。宮宅諸衰悉已消滅。 █文句  從後宮宮宅無諸凶衰。述成上願安宮殿。  六述成上王領第一。 國土無有怨賊棘刺。他方怨敵不能侵陵。 █文句  從國土無有他方怨刺。述成上王領第一。 經棘兵器也。與戟字同。刺殺也。  二總述。 汝等四王。如是人王。應作如是供養正法。清淨聽受是妙經典。及恭敬供養尊重讚歎持是經典四部之眾。亦當迴此所得最勝功德之分。施與汝等及餘眷屬諸天鬼神。聚集如是諸善功德。現世常得無量無邊不可思議自在之利。威德勢力成就具足。能以正法摧伏諸惡。 █文句  從汝等四王下更總結成六法六願。皆令具足者。若能屈己迎候至心聽法。即是六願六法。又迴利施天。亦即能令六願六法成就滿足也。  第四白佛要其法利二。初分文。 █文句  第四白佛要其人王施善。此由第三段末。文為二。一白佛。二佛述成。白佛又二。一人王運心。二天宮相現。 由第三段末者。由前世尊述成云。亦當迴此所得最勝功德之分。施與汝等及餘眷屬。四王因茲遂要法利。  二釋義二。初白佛二。初人王運心。 爾時四王白佛言。世尊。若未來世有諸人王。作如是等恭敬正法。至心聽受是妙經典。及恭敬供養尊重讚歎持是經典四部之眾。嚴治舍宅香汁灑地。專心正念聽說法時。我等四王亦當在中共聽此法。願諸人王為自利故。以己所得功德少分施與我等。世尊。是諸人王於說法者所坐之處。為我等故燒種種香供養是經。  二天宮相現。 是妙香氣。於一念頃即至我等諸天宮殿。其香即時變成香蓋。其香微妙金色晃耀照我等宮釋宮梵宮。大辯天神。功德天神。堅牢地神。散脂鬼神。最大將軍。二十八部鬼神大將。摩醯首羅。金剛密迹。摩尼跋陀鬼神大將。鬼子母。與五百鬼子周匝圍繞。阿耨達龍王。娑竭羅龍王。如是等眾。自於宮殿。各各得聞是妙香氣。及見香蓋光明普照。是香蓋光明亦照一切諸天宮殿。  文二。初事釋。 █文句  人王心存至典。是故香作金光。迴施必得。是故天宮相現。香至天宮龍宮鬼神等宮。總至三法界爾。 人王至金光者。心存即三智金光明也。至典即三諦金光明也。智諦合即起事用金光明也。以色心不二故。香隨智徧迴施下天王意云。若以法利迴施我等。我等皆得。故以光照天宮為表。龍猶屬畜。對天并鬼成三法界。言法界者。今從解脫。所燒之香非法界者。何能周徧。三趣之體非法界者。豈能承受。經摩醯首羅此云大自在。金剛密跡者。正法念經云。昔有國王夫人生千子。欲試當來成佛次第。故俱留孫探得第一籌。釋迦當第四籌。乃至樓至當千籌。第二夫人生二子。一願為梵王請千兄轉法輪。次願為密跡金剛神。護千兄教法。世傳樓至化身。非也。乃法意王子耳。據經唯一人今狀於伽藍之門。而為二像者。夫應變無方多亦無咎。摩尼跋陀此云威伏行。阿耨達此云無熱惱。娑竭此云鹹海。  二觀釋。 █文句  觀心解者。以智慧火然實相香。起戒定慧煙。實相是真法。故言金光。戒慧與理冥。故徹照無礙也云云。 上之所說。雖談諦智猶是約教。示經力用。未論觀行。今之所論的就研心令觀詣理。故荊谿云。本雖久遠。圓頓雖實。第一義雖理。望觀屬事。此乃託事觀心。借義成行。三智妙解如火能然。三諦融心如香離臭。起三學行如煙氤氳。真本覺照故曰金光。行冥真故無礙而照。但期觀行契金光明。功用自然相周沙界。唯務相現內觀不修。心緣五塵魔必得便。慎之慎之。  二佛述二。初標科。 █文句  次佛述成文為二。  二隨釋二。初述成香光普徧。 佛告四王。是香蓋光明非但至汝四王宮殿。何以故。是諸人王手擎香爐。供養經時其香徧布。於一念頃徧至三千大千世界。百億日月。百億大海。百億須彌山。百億大鐵圍山小鐵圍山及諸山王。百億四天下。百億四天王。百億三十三天。乃至百億非想非非想天。於此三千大千世界。百億三十三天。一切龍鬼。乾闥婆阿脩羅迦樓羅緊那羅摩羅伽。宮殿虛空悉滿種種香煙雲蓋。其蓋金光亦照宮殿。如是三千大千世界。所有種種香煙雲蓋。皆是此經威神力故。是諸人王手擎香爐供養經時。種種香氣。不但徧此三千大千世界。於一念頃亦徧十方無量無邊恒河沙等百千萬億諸佛世界。於諸佛上虛空之中。亦成香蓋。金光普照。亦復如是。 █文句  先述香光非但至天宮等三法界。徧至百億諸宮。又至恒沙佛上。總而言之。徧至十法界也。 經百億非非想天者。夫百億即大千界也。但同一四禪及四無色。三禪統中千界。以大千言之。則有一千三禪也。二禪統小千界。則有百萬二禪。唯四洲至初禪。則有百億。今非想亦言百億。以下望上言之耳。又恐翻譯之訛也。以義淨重翻則無百億非想之言。  二述成施善護讚二。初讚因。 諸佛世尊聞是香氣。見是香蓋及金色光。於十方界恒河沙等諸佛世界。作如是等神力變化已。異口同音於說法者稱讚。善哉善哉。大士。汝能廣宣流布如是甚深微妙經典。則為成就無量無邊不可思議功德之聚。若有聞是甚深經典所得功德則為不少。況持讀誦為他眾生開示分別演說其義。何以故。善男子。此金光明微妙經典。無量無邊億那由他諸菩薩等。若得聞者。即不退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文句  從諸佛世尊聞是香氣下述成人王運善奉施諸天為諸佛所讚。先讚因成。次讚果滿。  二讚果。 爾時十方無量無邊恒河沙等。諸佛世界現在諸佛。異口同聲作如是言。善男子。汝於來世必定當得坐於道場菩提樹下。於三界中最尊最勝。出過一切眾生之上。勤修力故受諸苦行。善能莊嚴菩提道場。能壞三千大千世界外道邪論。摧伏諸魔怨賊異形。覺了諸法第一寂滅清淨無垢甚深無上菩提之道。善男子。汝已能坐金剛座處。轉於無上諸佛所讚十二種行甚深法輪。能擊無上最大法鼓。能吹無上極妙法螺。能竪無上最勝法幢。能然無上極明法炬。能雨無上甘露法雨。能斷無量煩惱怨結。能令無量百千萬億那由他眾。度於無涯可畏大海。解脫生死無際輪轉。值遇無量百千萬億那由他佛。 █文句  如文。 經勤修下明修苦行。善能下壞外道。降魔怨是莊嚴道場也。覺了下成正覺。善男子下轉法輪。此並果上之事。如瑞應經廣明。  第五白佛舉興衰勸二。初分文。 █文句  第五白佛雙舉興衰。文為二。一白佛。二佛述成。白佛又為三。初從白佛至諸惡災患悉令消滅。是第一舉興勸。從若有人王心生捨離至善神遠離生如是等無量惡事。是第二舉衰勸。從世尊人王欲自護及王國土。是第三正勸。  二釋義二。初白佛三。初舉興勸四。初述弘經四天聽受。 爾時四天王復白佛言。世尊。是金光明微妙經典。能得未來現在種種無量功德。是故人王。若得聞是微妙經典。則為已於百千萬億無量佛所種諸善根。我以敬念是人王故。復見無量福德利故。我等四王及餘眷屬無量百千萬億鬼神。於自宮殿見是種種香煙雲蓋瑞應之時。我當隱蔽不現其身。為聽法故。當至是王所止宮殿講法之處。 █文句  舉興勸為四。一人王弘經則四天隱形聽受。二非但四王聽受。釋梵八部皆集聽受。三以是人王為善法知識。四既得法利護國彌勤。  二明釋梵八部皆集。 大梵天王。釋提桓因。大辯天神。功德天神。堅牢地神。散脂鬼神。大將軍等。二十八部鬼神大將。摩醯首羅。金剛密迹。摩尼跋陀鬼神。大將鬼子母及五百鬼子。周匝圍繞。阿耨達龍王。娑竭羅龍王。無量百千萬億那由他鬼神諸天。如是等眾為聽法故。悉自隱蔽不現其身。至是人王所止宮殿講法之處。 經釋提桓因者。具云釋迦提婆因達羅。此云能天帝。  三明人王為善知識。 世尊。我等四王及餘眷屬無量鬼神。悉當同心以是人王為善知識。同共一行善相應行。能為無上大法施主。  四明得利護國彌勤。 以甘露味充足我等。我等應當擁護是王。除其衰患令得安隱。及其宮宅國土城邑。諸惡災患悉令消滅。 █文句  皆如文。  二舉衰勸二。初分文。 █文句  次舉衰勸亦四。一王不弘經。天失甘露則威勢減少。二釋梵舊神並皆遠捨。三惡鬼亂行災毒競起。四展轉結成災。災何故起。惡鬼亂行。鬼何故行。天神捨離。天何故捨。不聞法食。何故無法食。王不弘經。  二隨釋四。初明天失法食。 世尊。若有人王。於此經典。心生捨離不樂聽聞。其心不欲恭敬供養尊重讚歎。若四部眾有受持讀誦講說之者。亦復不能恭敬供養尊重讚歎。我等四王及餘眷屬無量鬼神。即便不得聞此正法。背甘露味失大法利。無有勢力及以威德。減損天眾增長惡趣。  二明天神捨離。 世尊。我等四王及無量鬼神捨其國土。不但我等。亦有無量守護國土諸舊善神皆悉捨去。  三明惡鬼興災。 我等諸王及諸鬼神既捨離已。其國當有種種災異。一切人民失其善心。唯有繫縛瞋恚鬪諍。互相破壞多諸疾疫。彗星現怪流星崩落。五星諸宿違失常度。兩日並現日月薄蝕。白黑惡虹數數出現。大地震動發大音聲。暴風惡雨無日不有。穀米踴貴饑饉凍餓。多有他方怨賊侵掠。其國人民多受苦惱。其地無有可愛樂處。 經疏星者。星說曰。絕跡而去曰奔星。光跡相連曰流星。博蝕者。案漢書天文志。作日月薄蝕。孟康注曰。日月無光曰薄。韋昭曰。氣往迫為薄。虧缺曰蝕。京房易傳云。日月赤黃為薄。釋名云。日月虧曰蝕。謂稍侵虧如蟲食草木葉也。虹者。爾雅云。螮蝀虹也。爾雅音義云。雙出鮮盛者為雄。雄曰虹。暗昧者為雌。雌曰蜺。蜺或霓。江東呼為絳。俗呼為美人。釋名云。虹攻也。謂純陽攻陰義也。  四展轉成災。 世尊。我等四王及諸無量百千鬼神。并守國土諸舊善神。遠離去時生如是等無量惡事。 █文句  如文。  三正勸二。初分文。 █文句  三正勸為六。一欲得現利故必定聽。二天欣法食故必定聽。三出過三論故必定聽。四始終得益。成就菩提。故必定聽。五教主勝於釋梵。故必定聽。六諸法之本故必定聽。  二隨釋六。初欲得現利。 世尊。若有人王。欲得自護及王國土多受安樂。欲令國土一切眾生悉皆成就具足快樂。欲得摧伏一切外敵。欲得擁護一切國土。欲以正法正治國土。欲得除滅眾生怖畏。世尊。是人王等。應當必定聽是經典。及恭敬供養讀誦受持是經典者。  二天欣法食。 我等四王及無量鬼神。以是法食善根因緣。得服甘露無上法味。增長身力心進勇銳增益諸天。何以故。以是人王至心聽受是經典故。  三出過三論。 如諸梵天說出欲論。釋提桓因種種善論。五通之人神仙之論。世尊。梵天釋提桓因鬼神通人。雖有百千億那由他無量勝論。是金光明於中最勝。 █文句  三論者。四韋陀論說梵事。毘伽羅論說十善事。僧佉衛世師勒沙婆論。說學通事云云。 四韋陀者。即外人典籍。摩隥伽經云。初人名梵天。造一韋陀。次有仙名。白淨變一為四。一名讚誦。二名祭祀。三名歌詠。四名禳災。次名弗沙。有二十五弟子。各一韋陀能廣分別。遂成二十五韋陀。次名鸚鵡。次名善道。及其弟子漸漸增廣。如是展轉有千二百六韋陀。今言四者。從其根本為名。皆明梵事出離欲染。故云梵天。說出欲論也。毘伽羅論此名記論。婆尼尼造。明種種經書并諸雜語。又名字本。河西云。世間文字之根本。典籍音聲之論。宣通四辯訶責世法。讚出家法。言辭清雅。義理深邃。雖是外論而無邪法。將不是善權大士所為也。僧佉此云數論。諸法從數起故。劫初黃頭仙所造。衛世師此云勝論。謂諸論中勝故。勝人所造故。成劫末鵂鶹外道造。勒沙婆。此云苦行。未知出世時節。以人名名所造論。此三仙所說無漏盡通故。唯五通。  四始終獲利。 所以者何。如來說是金光明經。為眾生故。為令一切閻浮提內諸人王等以正法治。為與一切眾生安樂。為欲愛護一切眾生。欲令眾生無諸苦惱。無有他方怨賊棘刺。所有諸惡背而不向。欲令國土無有憂惱。以正法教無有諍訟。是故人王各於國土。應然法炬熾然正法增益天眾。我等四王及無量鬼神。閻浮提內諸天善神。以是因緣。得服甘露法味充足。得大威德進力具足。閻浮提內安隱豐樂。人民熾盛安樂其處。復於來世無量百千不可思議那由他劫。常受微妙第一快樂。復得值遇無量諸佛種諸善根。然後證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得如是等無量功德。悉是如來正徧知說。 經如來正徧知說者。十號中二號也。  五教主勝故。 如來過於百千億那由他諸梵天等。以大悲力故。亦過無量百千億那由他釋提桓因。以苦行力故。是故如來為諸眾生。演說如是金光明經。 經以大悲力故等者。用無緣大悲普覆法界故。超梵王四等之心。以難思苦行積劫利物故。超帝釋十善之因。  六諸法本故。 若閻浮提一切眾生及諸人王。世間出世間所作國事。所造世論皆因此經。欲令眾生得安樂故。釋迦如來示現是經廣宣流布。世尊。以是因緣故。是諸人王。應當必定聽受供養恭敬尊重讚歎是經。 █文句  皆如文。 經一切眾生等者。世間謂五戒十善十二門禪等。出世間者。四教法門者三乘修證也。國事者。禮樂征伐治世育民之事也。造世論者。如上三論及下正論等也。皆因此經者。乃教行理三種經也。故新本云。欲生人天。欲得四果支佛。欲得佛。皆依此經。懺悔滅障方得成就。若探取化意。即是於一佛乘分別說三。但以此經部在方等教。猶屬通理。就人分未免異趣故。欲令等言隨其五乘。而得安樂也。  二佛述二。初分文。 █文句  次佛述成文為二。初番述成舉興勸。不弘則衰無可述成。又解云。前番則兩述成而與安樂。是述成舉興勸滅其衰患。是述成舉衰勸。  二隨釋二。初舉興衰勸。 爾時佛復告四天王。汝等四王及餘眷屬。無量百千那由他鬼神。是諸人王。若能至心聽是經典供養恭敬尊重讚歎。汝等四王。正應擁護滅其衰患而與安樂。  二正勸。 若有人能廣宣流布如是妙典。於人天中大作佛事。能大利益無量眾生。如是之人。汝等四王。必當擁護。莫令他緣而得擾亂。令心恬靜受於快樂。續復當得廣宣是經。 █文句  從若有人能於人天中作大佛事者。述成正勸云云。  第六說偈頌德二。初分文。 █文句  第六白佛文為三。一說偈歎。二佛以偈答。三歡喜發誓。偈歎有八行半。文為三。初一行歎三身。次五行半歎身相。次二行結歎。  二釋義三。初說偈歎三。初歎三身。 爾時四天王。即從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長跪合掌。於世尊前以偈讚曰。 佛月清淨。滿足莊嚴。佛日暉曜。放千光明。  文三。初依現文別對三身。 █文句  夫三身有通別。依文是別。空是法身。日是報身。月是應身。 空是法身者。經無空字。以其日月必依於空。又下文云。佛真法身猶如虛空。是故疏以空。日月三對於三身。空無明暗日月共依。別喻法身體本周徧。日能破暗。別喻報身三惑盡淨。月能盈昃。別喻應身隨機勝劣。此之別對為下圓融而作張本耳。  二取喻義通具三身二。初取喻顯圓。 █文句  通意者。空是法身。日是報身。水日是應身。空是法身。月是報身。水月是應身。空是法身。日中空是報身。水中空是應身。月亦如是。 若以三喻別對三身。恐謂三身其體隔異。故今委取能喻之事。其義不局。每喻各自具於三義。如日一喻。上必依空下必現水。此之三義。則顯報智圓具三身。此則三般若論三身也。月喻亦爾。可顯應用圓具三身。此則三解脫論三身也。太虛空是日所依空。天日水日當體含空。此之三空則顯法體圓具三身。月亦如是者。月所依空天月水月其中含空。亦顯法體圓具三身。空徧日月兩說三身者。乃約雙照中道而示。此則三軌而論三身也。  二以結文示。 █文句  依結歎文。空是法身。月是報身。水月是應身。空是法身。日是報身。焰是應身。化法是法身。化主是報身。化事是應身。 此結歎文。凡舉三喻謂月焰化。此三事義各合具三。如月一喻必上依空。必下現水。此乃應身圓具三身。文舉如焰。焰必依日。日必依空。此乃報身圓具三身。文舉如化。化必有術名為化法。術必在人即是化主。其變化物名為化事。此乃法身圓具三身。  三復取結文以通融別。 █文句  雖復別說義則通融。故文云。無有障礙。即通意也。 經既顯云無有障礙。若非以法而定於喻。一一圓融何稱此中無障礙說。當以此意融身相文。使一一相皆嚴三身。成密藏相。  二歎身相二。初分科釋經二。初分科。 █文句  歎身相文為五。初一行歎上兩相。謂目與齒。次一行半歎智斷兩德。謂智三昧。次兩行歎下兩相。謂平與網。次兩句絕言歎。謂不可思議。次兩句結歎。  二釋經五。初歎上二相。 如來面目。最上明淨。齒白無垢。如蓮華根。  二歎智斷。 功德無量。猶如大海。智淵無邊。法水具足。百千三昧。無有缺減。 初二句總標。有喻有法。次四句是別歎。二句是智二句是斷淵海也。管子曰。水出於地而不流曰淵。  三歎下二相。 足下平滿。千輻相現。足指網縵。猶如鵝王。光明晃耀。如寶山王。微妙清淨。如鍊真金。  四絕言歎。 所有福德。不可思議。  五結歎。 佛功德山。我今敬禮。  二總示身相三。初通嚴三身。 █文句  夫相好不獨在應身。報法亦通。莊嚴父母生身者應相好也。莊嚴尊特身者報相好也。莊嚴法門者法身相好也。 相好不獨在應身。報法亦通等者。如今所列。目齒輪網例於上下。二十八相通能莊嚴三種身也。以身相是一隨見成三。莊嚴父母生身者。以藏通人但言偏空。所見佛相謂由正習。搆造而成相非奇特。但能少勝輪王而已。以不知心現見從外來。取色分齊故名生身。此乃如來曲順凡小。示現此身故名為應。莊嚴尊特身者。以別教人能信中道妙色妙心隨緣變造。所見佛相知從心現無有分齊。或現大身十蓮華藏世界塵相。或現八萬四千相好。或時秖於丈六三十二相。令其機緣無分齊見。不同藏通分齊之身。故名尊特。此乃如來修道所得。故名為報。莊嚴法門者。以圓教人了大小身及多少相。皆性本具修德無功。相雖是色色即是心。故起信論云。色性即智說名智身。智性即色說名法身。今從即智名法門故。以八萬四千陀羅尼為髮。乃至定慧為足。以即色故。故得名為法身相好。此乃相好隨解而轉。故使莊嚴三身相異。  二別示法門。 █文句  今言歎智斷。即法身相好也。 此乃指經智淵無邊而為智德。百千三昧而為斷德。此之二德能收一切莊嚴法門也。學者若於色心分隔而解此義。則永不識法身相好也。  三文示圓融。 █文句  文云無有障礙者。非獨歎一身相也。 上來分別法報應相。欲令易解故。須就機淺深優劣。須了前前不知後。後須了後後必見前。前良以前麤後妙故也。今四天王是大菩薩就圓稱歎。見三身相。與妙三德無二無別。應是解脫豈隔二德。報法準知。欲彰此義。是故特云無有障礙。若知此意。方是深達金光明法門也。  三結歎。 佛真法身。猶如虛空。應物現形。如水中月。無有障礙。如焰如化。是故我今。稽首佛月  文二。初直銷經文二。初銷文。 █文句  偈初標佛月。今先結佛月為三身。次結三身通融。故言無有障礙。次結佛日故言如焰。次結佛化身即是四身義。故言如化。皆具三身四身。則是無障礙也。結竟即禮。禮於佛月。亦是禮佛日佛化也。 結佛月為三身者。現文唯有空與水月合有天月。可喻三身。言佛化為四身者。法身妙色而為化法。報應二身照理鑑機而為化主。曲順機緣現九界身。而為化事。今以化事顯具上三故論四身。皆具三四者。趣舉一身即三即四。彼彼皆爾。方名無礙。  二結妙二。初明始末皆三。 █文句  品初歎經。歎體宗用。品後讚佛。辭異義同。佛真法身即是體。佛月清淨即是宗。應現水月即是用。 三章是法三身是人。攬法為人人不離法。故云辭異其義是同。佛月清淨者。取偈初句成今三身。  二歎天辯絕妙。 █文句  天王天辯其妙若此也。 初歎三章云。金光明微妙經典。顯不縱橫。今結三身言無障礙。亦非縱橫。以初以後顯於中間。句句無非談祕密藏。大師歎妙其意在茲。  二料簡機應。上明三身無有障礙。其義幽微。猶慮學人三相不泯情有分張。今明三身及以所被。無非法界。法界無外更何彼此。三初一問答。明法外無餘。 █文句  問空譬法身。月譬報身。空為作月不作月。空若作月。月非空作。空不作月。月那依空。答空不作月。亦不作非月。月非月必依於空。法不作報。亦不作非報。報非報必依於法。 言法不作報非報者。非報是應。難云。三身秖一法界。豈有能作作所作耶。而言依法者。此同體依依而復即全體之用。用還依體。  二一問答。明報即法界。 █文句  又問法不作報非報。報非報必依於法者。亦應月不作影。亦不作非影。影非影必依於月者。月亦是法身耶。答智與法冥。法是法界智亦如法界云云。 影是應身。非影是化身。以現九界非佛像故。法界下注云云者。更合明於應是法界三同祕藏。豈有一身非法界耶。  三一問答。明機外無應。三身一體。人或信之。其所對機多謂他境。故今顯示令泯此疑二。初設並顯。 █文句  又並影不作動與不動。動不動必依於水。水亦是法界耶。答動不動譬機。一切諸法中悉有安樂性。譬法界亦是無妨。 動譬機生不能睹應。不動譬機熟則能睹應。水譬正因。安樂性者。即大涅槃。既是三德。性必妙融寧非法界。故自他不二門云。物機無量不出三千。能應雖多不出十界。物機應契身土無偏。同常寂光無非法界。若昧此意勿議今宗。  二引文證。 █文句  又淨度三昧云。眾生亦度佛。若無機感佛不出世。亦不能得成三菩提。出世菩提皆由眾生。機為法界。此義成也。 因感出世由生成佛。人皆共知四教悉爾。今從圓說始窮經意。良以自他性本不二。方有能感及有能資。因感出世者。即十界機感。十界應也以生地獄。與佛地獄性不二故。方能感見地獄之應。乃至感佛亦復如是。今宗所論感應皆具十法界者。為顯不二。義若不然。豈惟眾生不能感佛。抑亦十處不成法界。宜深究之。宜深究之。由生成佛者。眾生能作成佛勝緣也。若順若違並資佛行。而惡逆者其功最強。如無達多。佛豈成道。然若惡法本非佛性。何能資助菩薩成佛。菩薩不觀生為法界。非同體悲非無作行。何能成就大菩提果。若其佛外有一眾生非佛法界。生外有佛法界不成。不作此解未超三藏。何況通別。  二佛以偈答二。初立意分文二。初立意二。初正立。 █文句  佛答二十四行半偈。天王所以讚佛者。佛能說法故也。法王所以讚法者。法能成佛故也。 法能成佛者。諸佛軌法方成因果。以法常故諸佛得常。例樂我淨亦復如是。  二引證。 █文句  般若云。我初成道。觀誰可敬可讚無過於法。法能成立一切凡聖。故佛讚法以答天王。 法能成立一切凡聖者。以法本具十法界故。隨染淨緣起成凡聖。凡夫雖迷。而其迷中假實依正未始離性。須知染緣熏於性染。方成染法。淨緣熏淨人皆共知。性染性淨其體本融。全體而起。隨染緣則染淨俱染。隨淨緣則染淨俱淨。故不二門云。三千在理同名無明。三千果成咸稱常樂。性之染淨是金光明經王妙體。如來今說為作淨緣。是故稱歎以答天王。  二分文。 █文句  文為三。初一行歎經體答其法身。次一行歎經宗答其報身。次二十二行半歎經用答其應身。悉如文。  二用意釋文三。初歎經體。 爾時世尊。以偈答曰。 此金光明。諸經之王。甚深最勝。為無有上。  二歎經宗。 十力世尊。之所宣說。汝等四王。應當勤護。  三歎經用。私開為四。初通就眾生明生善滅惡。 以是因緣。是深妙典。能與眾生。無量快樂。為諸眾生。安樂利益。故久流布。於閻浮提。能滅三千。大千世界。所有惡趣。無量諸苦。  二別約人王明生善滅惡三。初明願欲。 閻浮提內。諸人王等。心生慈愍。正法治世。若能流布。此妙經典。則令其土。安隱豐熟。所有眾生。悉受快樂。若有人王。欲愛己身。及其國土。欲令豐盛。  二明立行。 應當至心。淨潔洗浴。往法會所。聽受是經。是經能作。所有善事。摧伏一切。內外怨賊。復能除滅。無量怖畏。是諸經王。能與一切。無量眾生。安隱快樂。  三明獲益。 譬如寶樹。在人家中。悉能出生。一切珍寶。是妙經典。亦復如是。悉能出生。諸王功德。如清冷水。能除渴乏。是妙經典。亦復如是。能除諸王。功德渴乏。譬如珍寶。異物篋器。悉在于手。隨意所用。是金光明。亦復如是。隨意能與。諸王法寶。  三約上聖護念明生善滅惡。 是金光明。微妙經典。常為諸天。恭敬供養。亦為護世。四大天王。威神勢力。之所護持。十方諸佛。常念是經。  四約師弟說聽明生善滅惡。 若有演說。稱讚善哉。亦有百千。無量鬼神。從十方來。擁護是人。若有得聞。是妙經典。心生歡喜。踊躍無量。閻浮提內。無量大眾。皆悉歡喜。集聽是經。聽是經故。具諸威德。增益天眾。精氣身力。  三四王歡喜發誓。 爾時四王聞是偈已。白佛言。世尊。我從昔來。未曾得聞如是微妙寂滅之法。我聞是已。心生悲喜涕淚橫流。舉身戰動肢體怡解。復得無量不可思議具足妙樂。以天曼陀羅華。摩訶曼陀羅華。供養奉散於如來上。作如是等供養佛已。復白佛言。世尊。我等四王。各各自有五百鬼神。常當隨逐是說法者而為守護。 █文句  三四王歡喜發誓如文。 經悲喜者。悲昔不聞喜今得聞。悲他不聞喜自得聞。涕淚橫流者。涕音體。涕即淚。橫謂交橫。古本皆作橫流。不須改為交字。大經亦爾。無讖所翻多云橫流也。文選王粲登樓賦曰。悲舊鄉之擁隔兮。涕橫墜而未禁。怡解者。怡謂和悅。解胡買反。舒散也。  二大辯品二。初品題。 金光明經大辯天品第七  句文分二。初釋大辯二。初所住法門二。初具明四辯。 █文句  辯有四種。小辯。無量辯。雙辯。大辯。無漏法名小辯。恒沙法名無量辯。備二種名雙辯。雙非雙照名大辯。 擬於四教。藏不明大但說無漏。故名小辯。通教出假說於界內。塵沙八門名無量辯。別教能說界內界外二種塵沙。故名雙辯。圓談十界法法皆中。二邊情泯法法互徧。真俗宛然三諦一諦。名為大辯。  二明所住法。 █文句  此天住智慧莊嚴法門自住大辯。 最勝王云。大辯才天女依高山頂。葺茅為室結草為衣。坐翹一足。空假中智一心中得。破根本惑莊嚴法身。心既融通說乃自在。即自住大辯也。  二能用四悉。 █文句  以自在力為悅眾生故隨說一辯若二若三若四。故名大辯。為宜眾生故若授一辯若二若三若四。宜而立之故名大辯。為對眾生故或對一辯若二若三若四。對而治之故名大辯。為悟眾生故若悟一辯若二若三若四。一悟一切悟而開發之。故名大辯。 圓辯深妙。能談麤淺隨機而授。無有罣礙方名大辯。是故疏以悅宜對悟。而論四悉令得四悅。乃至四悟。此則一悉明於四教。亦是四教各有四益。大辯才天力用如是。  二明品意。 █文句  對佛發願。以大辯加於說者。故稱大辯品。  二經文二。初分文釋義二。初分文。 █文句  文為三。一從白佛下以大辯力加益法師。二從若有眾生於百千下以感應力加於化道。三從復令無量下以行力加於聽者。  二釋義三。初加法師。 爾時大辯天白佛言。世尊。是說法者。我當益其樂說辯才。令其所說莊嚴次第善得大智。若是經中有失文字句義違錯。我能令是說法比丘次第還得。能與總持令不忘失。 █文句  初加法師以樂說辯才。莊嚴次第是辭辯。大智是義辯。總持是法辯。 加圓四辯。自能該三。即前四四十六益也。樂說辯者。於一字中說一切字。於一語中說一切語。於一法中說一切法。隨可度者而有所益也。辭辯者。種種莊嚴言語善巧也。義辯者。知諸法義所歸趣處也。法辯者。智慧通達諸法名字也。  二加化道。 若有眾生於百千佛所種諸善根。是說法者為是等故。於閻浮提廣宣流布是妙經典令不斷絕。 █文句  若有眾生下加化道流布不絕。加其能化之道。無人無所化。無道無能化。因緣和合化道不絕也。 前加四辯是能化之道。今加其人是所化之機。此二和合化道無窮也。  三加聽者。 復令無量無邊眾生得聞是經。當令是等。悉得猛利不可思議大智慧。聚不可稱量福德之報。善解無量種種方便。善能辯暢一切諸論。善知世間種種技術。能出生死得不退轉。必定疾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文句  從復令無量下是加聽眾兩益。聞經至不退轉是加因益。必定得菩提是加果益。 經技術也。  二結示益深。 █文句  文言雖略誓願甚深。為益大矣。  第三功德天品二。初品題。 金光明經功德天品第八  句文分二。初釋功德。 █文句  此天住福德莊嚴法門攝一切法。而以功德為首。故言功德天。又能與說者所須無所乏少。故名功德天。又令說者晝夜思惟是經深義。故名功德天。又令聽者速成菩提。具此眾義故名功德天品。 於二嚴中此當福德。福能資智以嚴本理。智即三般若。福即三解脫。所顯所嚴即是三軌。若總若別。皆金光明一體異名也。應知大辯與功德天。咸皆證入金光明法門。皆能徧攝一切法也。引物偏好名行不同。彼攝一切以智為首。此攝一切以福為首。能攝所攝對智不同。故當世界。所須不乏能生正念。即當為人。思惟深義能破偏淺。即當對治。能令速悟本性菩提。當第一義。  二明品意。 █文句  此是天王護經第三意。福資請說及以聽者。  二經文二。初分文。 █文句  文為六。一從白佛下發誓四事資給法師。二從我已於過去下明福德之由。三從若有人能稱下勸示行法。文中有略示廣示云云。四從我於爾時如一念頃下誓臨影響。五從若能以己所作迴施我下要求同行。六從應當禮下別示歸敬。  二釋義六。初誓給四事。即經所列衣服飲食臥具醫藥也。 爾時功德天白佛言。世尊。是說法者。我當隨其所須之物。衣服飲食臥具醫藥及餘資產。供給是人無所乏少。令心安住晝夜歡樂。正念思惟是經章句分別深義。若有眾生於百千佛所種諸善根。是說法者為是等故。於閻浮提廣宣流布是妙經典令不斷絕。是諸眾生聽是經已。於未來世無量百千那由他劫。常在天上人中受樂。值遇諸佛。速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三惡道苦悉畢無餘。 及餘資產者。即四事之外。一切資具產生之物也。  二明福德之由。 世尊。我已於過去寶華功德海琉璃金山照明如來應供正徧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所種諸善根。是故我今隨所念方。隨所視方。隨所至方。能令無量百千眾生受諸快樂。若衣服飲食資生之具。金銀七寶。真珠琉璃珊瑚琥珀璧玉珂貝。悉無所乏。 述過去世值佛修證金光明法門。故能今日隨弘經處有求皆與。寶華等八字別號也。如來等通號也。無虛妄名如來。良福田名應供。知法界名正徧知。具三明名明行足。不還來名善逝。知眾生國土名世間解。無與等名無上士。調他心名調御丈夫。為眾生眼名天人師。知三聚名佛。具茲十號名世間尊。種諸善根者。以照金光明微妙之智。為諸善之根也。璧者玉所琢器也。周禮云。以蒼璧禮天是也。珂貝螺屬也。  三勸示行法二。初略勸示。 若有人能稱金光明微妙經典。為我供養諸佛世尊。三稱我名燒香供養。供養佛已。別以香華種種美味。供施於我灑散諸方。當知是人。即能聚集資財寶物。以是因緣增長地味。地神諸天悉皆歡喜。所種穀米芽莖枝葉果實滋茂。樹神歡喜。出生無量種種諸物。我時慈念諸眾生故。多與資生所須之物。  二廣勸示。私開六。初示常所住處。 世尊。於此北方。毘沙門天王有城名曰阿尼曼陀。其城有園名功德華光。於是園中有最勝園。名曰金幢七寶極妙。此即是我常止住處。 經阿尼曼陀此云有財。  二示稱名供養。 若有欲得財寶增長。是人當於自所住處。應淨掃灑洗浴其身。著鮮白衣妙香塗身。為我至心三稱彼佛寶華琉璃世尊名號。禮拜供養燒香散華。亦當三稱金光明經。至誠發願。別以香華種種美味。供施於我散灑諸方。  三明誦持神咒。 爾時當說如是章句。 波利富樓那遮利。三曼陀達舍尼羅佉。摩訶毘訶羅伽帝。三曼陀毘陀尼那伽帝。摩訶迦梨波帝。波婆禰薩婆多。三曼陀脩鉢梨富隸。阿夜那達摩帝。摩訶毘鼓畢帝。摩訶彌勒簸僧祇帝。醯帝簁三博祇悕帝。三曼陀阿。阿婆羅尼。  四明歎咒勸持。 是灌頂章句。必定吉祥真實不虛。等行眾生及中善根。應當受持讀誦通利。七日七夜受持八戒。朝暮淨心。香華供養十方諸佛。 灌頂章句者。以法性水灌十地頂。受法王職。今密談此法故名灌頂。必定是般若德。吉祥是解脫德。真實不虛是法身德。以此三德讚灌頂義。等行謂具行諸行。中善根謂行一行。八戒者。即在家人一日一夜也。於五戒上更加不著華香。不觀聽妓樂。不止高床。此八是戒。不過中食是齋。  五勸迴向菩提。 常為己身及諸眾生。迴向具足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作是誓願。令我所求皆得吉祥。 此乃奉供及誦密言邀請意也。若為自身受五欲樂。希望財寶即輪迴業。眾聖所訶。尊天寧護。令為己他成菩提故。其所剋獲非生死因。當依此文修今行法。  六勸嚴處奉待。 自於所居房舍屋宅淨潔掃除。若自住處若阿蘭若處。以香泥塗地燒微妙香敷淨好座。以種種華香布散其地以待於我。 阿蘭若。此云無諍。以其所居不與世諍。即離聚落五里處也。又有達摩阿蘭若。謂說諸法本來清淨。因名其處為法阿蘭若。即華嚴經初於阿蘭若法菩提場是也。今經所指該其二也。  四誓臨影響。 我於爾時如一念頃。入其室宅即坐其座。從此日夜令此居家。若村邑若僧坊若露地無所乏少。若錢若金銀若珍寶若牛羊若穀米。一切所須即得具足悉受快樂。  五要求同行。 若能以己所作善根最勝之分迴與我者。我當終身不遠其人。於所住處至心護念。隨其所求令得成就。  六別示歸敬。 應當至心禮如是等諸佛世尊。其名曰寶勝如來。無垢熾寶光明王相如來。金焰光明如來。金百光明照藏如來。金山寶蓋如來。金華焰光相如來。大炬如來。寶相如來。亦應敬禮。信相菩薩。金光明菩薩。金藏菩薩。常悲菩薩。法上菩薩亦應敬禮。東方阿如來。南方寶相如來。西方無量壽佛。北方微妙聲佛。 █文句  悉如文。 問。大經中說。功德姊至黑暗妹隨。有智主人二俱不受。今令奉供與彼大違。兩經所談如何和會。答。尊經設法取捨多塗。大權垂形表報非一。彼對黑闇。表生必死。四相相隨。此對大辯。表福資智二嚴互顯也。四相是過寧不雙驅。二嚴是功理合俱進。有智之福生死自亡。有福之智菩提可證。今為說聽金光明典。故藉天資所須之物。須知今用雙亡生死。弘經之心感功德天。所獲資財離我我所。姊尚不著。妹豈能來。此為弘經彼專修觀。用捨論益去留豈同。又如國王大臣官長。法華令離涅槃令近。故知設法各有異門。豈以彼經。難今所說。  第四堅牢地神品二。初品題。 金光明經堅牢地神品第九  句文分二。初正解名二。初所表之智立四悉。 █文句  上諸天或住善權方便道。為眾生法父。此天住善實智度道。為眾生法母。一義也。譬如陰陽覆載卉木。智度養育出生眾善。二義也。餘度各有所主未亡未泯。實智照了無相無名。三義也。餘度有等有上。智度無等無上是究竟度。四義也。 淨名云。智度菩薩母。方便以為父。一切眾導師。無不由是生。上是天神。天是陽故如父。此既地神。地是陰故如母。一義也者。父母不同故屬世界。天陽上覆地陰下載。卉是草之總名。木是樹之都稱。智度下合喻。眾善合卉木也。各有下如檀主破慳。乃至禪主破散。五屬緣因。故未亡泯。智破生法方無名相。破惡中最故當對治。智度復本破立俱忘。故無等無上名第一義。此於智度立四悉檀。  二能召之名彰四德。 █文句  智度法門常無改變。義曰堅牢常也。能荷樂也。能生淨也。名之為地。德力自在我也。稱之為神。從此等法門故名堅牢地神品。 堅牢即常德。地即樂淨。無苦受故荷持一切。離染著故出生無盡。神即我德。威德力用悉自在故。  二明品意。 █文句  此品是天王護法第四意。翻涌地味資益請說聽等地也。  二經文二。初分文。 █文句  文為三。一從白佛下誓涌地味利益行者。二從爾時佛告下如來述成。三從爾時地神下發誓弘經。  二隨釋三。初誓涌地味三。初明己身增長二。初生起八事。 █文句  初涌地味文為三。從初白佛下明己身利益。凡約八事展轉增長。由聞法故法味增長。法味增長故氣力增長。氣力增長故翻地味增長。地味增長故諸物增長。諸物增長故眾生五果增長。五果增長故修行增長。修行增長故供養增長。供養增長故弘通增長。  二隨事釋經八。當依生起次第消之。初法味增長。 爾時地神堅牢白佛言。世尊。是金光明微妙經典。若現在世若未來世。在在處處。若城邑聚落。若山澤空處。若王宮宅。世尊。隨是經典所流布處。是地分中敷師子座。令說法者坐其座上。廣演宣說是妙經典。我當在中常作宿衛。隱蔽其身於法座下。頂戴其足。我聞法已。得服甘露無上法味 經聚落者。落居也。人之聚居故名聚落。山澤者。下有水曰澤。宿衛謂止宿衛護。  二氣力增長。 增益氣力  三地味增長。 而此大地深十六萬八千由旬。從金剛際至海地上。悉得眾味增長具足。豐壤肥濃過於今日。  四諸物增長。 以是之故。閻浮提內藥草樹木。根莖枝葉華果滋茂。美色香味皆悉具足。  五五果增長。五果者。即經云。壽命色力辯安也。此之五果由食而致。 眾生食已增長壽命色力辯安。六情諸根具足通利。威德顏貌端嚴殊特。成就如是種種等已。  六脩行增長。 所作事業多得成辦。有大勢力精勤勇猛。是故世尊。閻浮提內安隱豐樂人民熾盛。一切眾生多受快樂。應心適意隨其所樂。  七供養增長。 是諸眾生得是威德大勢力已。能供養是金光明經。及恭敬供養持是經者四部之眾。  八流通增長。 我於爾時當往其所為諸眾生受快樂故。請說法者廣令宣布如是妙典 █文句  悉如文。  二明眷屬增長二。初生起五事。 █文句  從何以故世尊下明眷屬利益。是經力增長。凡約五事展轉增長。以經力故我眷屬增長。眷屬增長故地味增長。地味增長故諸物增長。諸物增長故眾生快樂增長。快樂增長故依報皆具足。具足亦名增長。  二隨事釋經五。並如生起。初眷屬增長。 何以故。世尊。是金光明若廣說時。我及眷屬所得功德倍過於常。增長身力心進勇銳。世尊。我服甘露無上法味已。  二地味增長。 閻浮提地縱廣七千由旬豐壤倍常。 經縱廣者。南北曰縱。東西曰廣。  三諸物增長。 世尊。如此大地眾生所依。悉能增長一切所須之物。增長一切所須物已。  四快樂增長。 令諸眾生隨意所用受於快樂。  五依報增長。 種種飲食衣服臥具。宮殿屋宅樹木林苑。河池井泉。如是等物依因於地悉皆具足。  三明報恩增長二。初生起六事。 █文句  從世尊是諸眾生下名報恩增長。凡約六事展轉增長。以知我恩故專聽增長。專聽增長故功德增長。功德增長故教他增長。教他增長故地味增長。地味增長故受樂增長。受樂增長故信施增長。  二隨事釋經六。亦如生起。初專聽增長。 是故世尊。是諸眾生為知我恩應作是念。我當必定聽受是經。供養恭敬尊重讚歎。作是念已。即從住處若城邑聚落舍宅空地。往法會所聽受是經。  二功德增長。 既聽受已還其所止。各應相慶作如是言。我等今日聞此甚深無上妙法。已為攝取不可思議功德之聚。值遇無量無邊諸佛。三惡道報已得解脫。於未來世常生天上人中受樂。  三教他增長。 是諸眾生各於住處。若為他人演說是經。若說一喻一品一緣。若復稱歎一佛一菩薩一四句偈乃至一句。及稱是經首題名字。  四地味增長。 世尊。隨是眾生所住之處。其地具足豐壤肥濃過於餘地。凡是因地所生之物。悉得增長滋茂廣大。  五受樂增長。 令諸眾生受於快樂。多饒財寶。  六信施增長。 好行惠施。心常堅固深信三寶。 █文句  悉如文。  二佛述成二。初標文。 █文句  二佛述成  二隨釋二。初述成展轉增長。 爾時佛告地神堅牢。若有眾生。乃至聞是金光明經一句之義。人中命終隨意往生三十三天。 █文句  文為二。一約聞經展轉增長。從人世至天世。從天世至出世。日夜即受不可思議快樂。即出世樂也。地神所說止是今世增長。如來述成文雖略意極長遠。 一約聞經下為成展轉義。故探取下科為出世也。日夜受樂在次文耳。  二述成供養增長。 地神。若有眾生。為欲供養是經典。故莊嚴屋宅。乃至張懸一幡一蓋及以一衣。欲界六天已有自然七寶宮殿。是人命終即往生彼。地神。於諸七寶宮殿之中。各各自然有七天女。共相娛樂。日夜常受不可思議微妙快樂。 █文句  二述成供養增長。從人世至天世。從天世至出世。長遠之義準前可知云云。 經明供養是在人世也。是人下往天世也。日夜下至出世也。雖受天樂住樂法界故無所受。是故名為不可思議微妙快樂。  三發誓護經二。初分文。 █文句  三發誓護經。文為三。一誓護說法者。二誓護化道不絕。三誓護聽法者。  二釋義三。並如分文。初誓護說法者。 爾時地神白佛言。世尊。以是因緣。說法比丘坐法座時。我常晝夜衛護不離。隱蔽其形在法座下頂戴其足。  二誓護化道不絕。 世尊。若有眾生於百千佛所種諸善根。是說法者為是等故。於閻浮提廣宣流布是妙經典令不斷絕。  三誓護聽法者。 是諸眾生聽是經已。未來之世無量百千那由他劫。於天上人中常受快樂。值遇諸佛疾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三惡道苦悉斷無餘。 █文句  如文。 金光明經文句記會本卷第六 金光明經文句記會本卷第七 北涼三藏法師   曇無讖 譯經 天台智者大師說文句 門人灌頂錄 四明沙門   知禮  述文句記 雙徑沙門明得 會句并記入於經文  第五散脂品二。初品題。 金光明經散脂鬼神品第十  句文分二。初釋名并領二。初翻梵名二。初翻名。 █文句  具存梵音。應言散脂修摩。此翻為密。  二示義。 █文句  密有四義。謂名密行密智密理密云云。 密名順世界。密行可為人。密智能對治。密理是第一義。皆約三法不縱不橫。非偏小凡下所知。是故名等。悉稱為密。注云云者。旨在於此。  二明屬領二。初明所屬二。初正明所屬。 █文句  蓋北方天王大將。  二兼明三將。 █文句  餘三方各有。東方名樂欲。南方名檀帝。西方名善現。各有五百眷屬。  二明所領二。初出部數二。初就方維明數。 █文句  管領二十八部。孔雀王經云。一方有四部。六方則二十四部。四維各一部。合為二十八部。 六方者。四方天地也。四維者。四隅也。  二約五大明數。 █文句  又說者云。一方有五部。謂地水火風空。四方有二十部。足四王所領八部。是為二十八部。 此五各有主執之神故。  二示功能。 █文句  巡游世間賞善罰惡。皆為散脂所管。  二明品來意。 █文句  聞經歡喜發誓護於說者。從能護人受名。故言散脂云云。 注云云者。雖三天王各有神將。散脂為首。故獨標名令釋此意也。  二經文二。初分文。 █文句  文為四。一從白佛下發誓護持。二從何因緣下述有能護之德。三從散脂大將下誓以智力充益說者。四歸敬本師。初段有經家敘。正發誓。悉如文。  二隨釋四。初發誓護持二。初經家敘。 爾時散脂鬼神大將。及二十八部諸鬼神等。即從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白佛言。  二正發誓。 世尊。是金光明微妙經典。若現在世及未來世。在在處處若城邑聚落。若山澤空處若王宮宅。隨是經典所流布處。我當與此二十八部大鬼神等。往至彼所隱蔽其形。隨逐擁護是說法者。消滅諸惡令得安隱。及聽法眾。若男若女童男童女。於是經中乃至得聞一如來名一菩薩名及此經典首題名字。受持讀誦。我當隨侍宿衛擁護。悉滅其惡令得安隱。及國邑城郭。若王宮殿。舍宅空處。皆亦如是。  二述有能護之德二。初分文。 █文句  述德又為三。初標。次述。後結。  二釋義三。初標。 世尊。何因緣故。我名散脂鬼神大將。唯然世尊。自當證知。 █文句  標如文。 經唯然上聲。禮對曰唯。野對曰阿。  二述二。初節句立意。 █文句  述又為三。初五句述智。次五句述境。次五句述正。三番稱世尊。知是三種意也。  二總別釋義二。初總釋三。初據名標義。 █文句  神既名密。述名顯德。應談密義。 大權所為有本有跡。以智證真名之為本。隨情立俗名之為跡。雖分本跡但立一名。昔從密本垂於密跡。今從密跡顯乎密本。垂跡之際。此之密名。但詮世俗統領神眾有於密謀。今對世尊敘護經德。宜須顯本。此之密名。合詮理智。非是偏小賢聖所知。稱之為密。散脂本跡既於此彰。以驗四王諸天神等。皆是從本而垂跡化。是故今釋委論密義。豈獨能顯諸天本跡。亦乃能彰經體宗用。  二依名釋義二。初約境智釋二。初釋三。智即能觀之三智。境即所觀之三諦。正即顯境智之非邪。能所互融邪正不二。密名顯德其在茲乎。初初五句明智密。 世尊。我知一切法一切緣法。了一切法。知法分齊。如法安住一切法。如性於一切法含受一切法。  文二。初揀非。 █文句  智若淺深階級次第不名為密。 淺深階級者。別雖三智前空次假後中。此可言思何所論密。  二顯密二。初約三智互融。 █文句  即一智一切智。一切智一智。非一非一切。而一而一切者。斯是智密。 不出三也。初句即一智是三智。妙空智也。次句即三智是一智。妙假智也。後雙非三一雙照三一。即妙中智也。若指諸法為一切者。未必盡備。以空假中為一切者。更無遺餘矣。  二附文示融。 █文句  若得此意。五句一句。一句五句。非一非五。而一而五。唯數唯密爾。 五句即三智配釋如下。  二次五句明境密。 世尊。我現見不可思議智光。不可思議智炬。不可思議智行。不可思議智聚。不可思議智境。  文二。初揀非。 █文句  若境可以智知可以口說者。境則非密。 智。知即可思。口說即可議。那成密耶。  二示密二。初正示。 █文句  不可智知。不可識識。不可以名。名不可以言說。是名不可思議密境也。 境非智外。豈以偏小智之可知。識即是境。豈以六凡識之可識。此明絕思也。境離名字。豈以諸法名字名之。境離言說。豈以四句言說說之。此明絕議也。  二附文。 █文句  而約五數議密者。例前可知也。 前三智云。唯數唯密。今雖五句。句句皆云不可思議。即唯數唯密也。  三後五句明正密。 世尊。我於諸法正解正觀。得正分別。正解於緣。正能覺了。  文二。初揀非。 █文句  若對邪道明正道待邊說中。此正非正此中非中。皆非是密。 介爾對待皆非中正。乃麤顯法密義不成。  二示密二。初直就理示。 █文句  即邪而正即邊而中。邪正中邊無二無別者。乃名為密。 邪正。中邊趣舉其一。收法畢盡。更欲與誰而論待對。欲令解了強言中正。  二引思益證。 █文句  思益云。若以心分別一切法者。一切法邪。若不以心分別一切法者。一切法正。即其義也。 心通真妄。今以分別有無分之。言分別者。分於邪正別於中邊。乃令諸法不正其中。其失既然得可知矣。  二結。 █文句  我行正道。若境若智從此得名。唯然世尊自當證知云云。  二約三業釋二。初釋。 █文句  又此三番一往是身口意密。前五句言知。知即意密。次五句言現見。現見屬眼。眼屬身。即身密。後五句明正解。由正解故言正分別。分別即口密。 言一往者。既智境。正外傍顯此義故也。散脂今就密名顯本。本密必三。謂身口意。若其不爾。何能示現神將三業。令眾不知。故未顯本。前非同證者皆不能測。此乃三密使之然也。  二結。 █文句  所以言不彰露者是密義也。 雖在三業言且不彰。復是密義。如先陀婆非智臣莫曉。  三結前生後。 █文句  如此述名密義已顯。賞味無已更復略說。  二別釋。前以五句共明智密。乃至五句共為正密。但以智等彰其密名故當總釋。今於初五句分對三觀。乃至後五句分對三身。故當別釋二。初大師用三法釋二。初正別釋二。初約離釋義。二約合對題初三。初約五句別對三觀三。初牒文示義。 █文句  世尊我知一切法下作三觀義解之。 作觀釋者。此出散脂本修之行也。  二依義釋句二。初二句示境。 █文句  知一切法一切緣法兩句。同是因緣所生法境。何者。能生為因是初句。所生為緣是第二句。能所合故諸法得起。中論云。因緣所生法。即此義也。 能生所生皆言一切法者。如十二支。皆是能生皆是所生。能生生所生。所生資能生。能生名因。能資為緣。因緣不盡生法無窮。此等即是所觀境也。  二三句示三觀三。初一句空觀。 █文句  了一切法者。了達虛無也。中論云。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是為從假入空觀也。 了達虛無者。悉從因緣無性實故虛。離名相故無。畢竟叵得方名了法。  二次句明假觀。 █文句  知法分齊者。知空非空。用道種智分別假名。凡聖之法無有差別。中論云。亦名為假名。是為從空入假觀也。 了無性相名曰知空。不礙緣起名為非空。以一切道起一切種。名道種智。此智分別十界假名。海印森羅而有差別。而或作無字必誤也。  三後句明中觀。 █文句  如法安住一切法如性者。以二觀為方便得入中道第一義諦。中論云。亦名中道義。即是中道第一義諦觀也。含受一切法者。即是中道正觀。能雙照二諦。故言含受。 以二觀等者。出安住行相也。圓論三觀。若非一心觀體則縱。若其不以二為方便中為真實。觀體則橫。今論三觀不縱不橫。如此修之。即能安住十界之法。如於本性即修成性。功由一心三觀之力也。故荊谿云。以正觀安故。世諦方成不思議也。此則雙遮中道也。雙照二諦故言含受。遮乃遮情。照則照性。邊情既泯二諦皆中。中既不偏。是故空假各含一切。經云。於一切法含受一切法。不作雙照中道解之。經意莫顯也。  三結觀名密二。初揀非。 █文句  若三觀一異縱橫并別者。則不名密觀。  二示密。 █文句  即一而三。即三而一。名為密。欲知智在說。說即口密也。 即一而三故不一。即三而一故不異。縱橫並別非之例知。欲知等者。兼用口密以結此文。  二約次五句別對三脫。此明散脂自顯本地。已證解脫而兼三諦者。得脫由見諦也。三初牒文示義。 █文句  世尊我現見下五句作三諦三解脫義釋之。  二依義釋句三。初一句示圓淨。 █文句  現見不可思議智光者。光是實智。如日月光常明不息。此實智照不可思議真諦境。成圓淨解脫也。 實智照不思議真諦者。真諦體是性德般若。全性起修名為實智。諦非般若寧發實智。此諦離縛乃成分滿。圓淨解脫。當知理果終始一如。  二三句示方便淨。 █文句  不可思議智炬智行智聚者。皆是權智。如人執炬屈曲照物。乍興乍廢隨順機緣。或此或彼。行是因義。聚是果義。從因以向果。果興而因廢。皆是權智照不可思議俗諦。成方便解脫也。 隨機屈曲。因果廢興。皆是權智照不思議俗諦。俗諦體是性德解脫。全性起修名為權智。離縛乃成分滿方便淨解脫。理果不二準前可知。  三後一句示性淨。 █文句  不可思議智境者。是法如如智。此智與法如如冥。故言不可思議智境。此智照不可思議中道第一義諦。成性淨解脫也。 前云智光乃至智聚。四名但召能照之智。唯此智境雖亦標智體。是諦理義當所照。故疏引經法如如智。此智與法如如冥故。意彰境智如如不二。然而此說人皆知之。所解終成二物相合。蓋以不曉境智之體故也。欲知境體。須簡頑境及偏小妄心假立真如。此境安能與智不二。今依馬鳴立境體者。所謂本覺。其智體者。所謂始覺。故起信論云。所言覺義者。謂心體離念。離念相者。等虛空界無所不徧。法界一相即是如來常住法身。依此法身說名本覺(文畢)此覺是性。全性起修名為始覺。論云。始覺者。即同本覺。既云離念。豈有思議。既等虛空無所不徧。豈有一時一塵一心而非本覺及始覺耶。是故得云三世十方生佛依正為所觀境。三世十方生佛依正為能觀智。境智名別其體不殊。是故能所二而不二。境照於境。境照於智。智照於智。智照於境。此四句說。說即無說。無說而說。此四句照。照而無照。無照而照。不可思議智境斯之謂歟。此之智境須論六即。今是分真究竟二位。  三結脫名密二。初簡非。 █文句  若三諦三解脫一異縱橫並別者。非不可思議也。  二示密。 █文句  以不一異並別故。故名不可思議。不可思議故名密也。 俱例前。  三約後五句別對三身三。初牒文示義。 █文句  世尊我於諸法下五句作三身釋之。  二依義釋句三。初二句示報。 █文句  正解正觀正解能顯體。體顯名正觀。正觀是報身也。 正解能顯體等者。此乃似解能顯真體。真體乃是性德般若。既得顯發即能觀。達根本無明故名正觀。而言報身者。在心名觀就身名報。四十二位皆得論之。  二二句示應。 █文句  得正分別正解於緣者。分別機緣。不待時不過時。普應一切。即是應身也。 分別約法知藥病也。解緣約機知生熟也。非此解別則無應身。故應身對機未熟而出。乃名待時。已發後出乃名過時。啐啄同時是應機相。  三一句示法。 █文句  正能覺了者。無覺無不覺名為覺。非了非不了名為了。究竟清淨之覺了即法身也。 無覺等者。此義須對報應簡之。秖一大覺而有寂照及非寂照三種之能。故名三身。覺即照覺能照理故。即是報身。無覺即寂覺能現形故。即是應身。今云無覺無不覺者。即非照非寂覺。能雙亡雙用名究竟覺。即是法身。是故三身名為三佛。三種之了亦復如是。就身名覺就心名了。三義宛然。  三結身名密二。初簡非。 █文句  若此三身縱橫一異者。不名為正。  二示密。 █文句  非一非異不前不後。故名為正。正即密也。 可見。  二約合對題二。初合三德對題。 █文句  約正明法身。即是金義。約觀明般若。即是光義。約不思議解脫即是明義。 上文約正明於三身。觀明三觀。脫明三脫。三三皆可對金光明。此明離也。今合三身為一法身。但對金字合一三觀。為一般若。但對光字合於三脫。為一解脫。但對明字。諸經諸論以三德等。作修二性一說者。圓人解之。是合三義。此意至妙。學者應知。  二明五章皆密。 █文句  三德是微密之藏。金光明是微密之教。從密教生密解。安住密理。行於密行。以密利他故我名密。唯然世尊自當證知。 三德是佛所證密藏。以被機故說金光明微密之教。散脂本因稟此密教而生密解。即聞密名也。住理乃是顯於密體也。行行乃是修於密宗也。利他乃是起於密用也。不言教者。同佛故也。  二明互通。 █文句  復次此十五句互相釋成。若正解正觀十五句皆正解正觀也。若不可思議智光十五句皆不可思議智光也。若我知者十五句皆知也云云。 雖作三身三脫三觀。三節解之而十五句。一一皆是金光明海。體量高廣。故使名義展轉相釋。如涅槃中百句解脫。以一一句皆是三德微密藏。故大師釋句句具百成於萬句。今舉正解具十四句。能具成十五句。合云由正解故正觀。由正解故得正分別。由正解故正解。於緣由正解故正能覺了。由正解故不思議智光。乃至由正解故。於一切法含受一切法。以正解一句為首既然。餘句為首例亦如是。乃成一百七十五句。以體量一貫故名義相成。疏於三五皆舉頭句。例於四句皆十五句。注云云令此銷釋也。  二用五性釋所用。五種皆名佛者。是果德故皆稱。性者不改義故。若將此五對今三節五句義者。能顯散脂本證圓常。跡用周徧。護經德妙利人益深。此乃今家對釋意也。文二。初大師對初五句二。初示五性異同二。初明三種不異。 █文句  又作五種佛性釋者。正性緣性了性三名不異。 正謂中正。緣謂助緣。了謂覺了。此三名義諸師立同故云不異。  二明二性出沒二。初二家立異二。初明異相。 █文句  又一家取果性境界性為五。又一家取果性果果性為五。 果性者。緣了所剋智斷果也。境界者。緣了所轉境界。即陰等十種境也。果及果果者。果則別在智德。果果者。別在斷德。智德之上又加斷德。故重言果。此之二二皆稱性者。悉以常住不改為義。境界不改者。修惡即性惡故也。  二明開合。 █文句  若作果果性。即沒境界性。為緣因性所攝。若開境界性即沒果果性。為果性所攝。 沒境界性為緣因所攝者。陰等十境乃是正觀近方便法。親發了因故可攝屬緣因也。沒果果性為果性所攝者。智斷雖殊俱名果故。  二五數不虧。 █文句  雖開合不同終是五數。  二約五句對性二。初對初家五性。 █文句  今以五知對五佛性。我知一切法者。知一切法中悉有安樂性。安樂性者。即正因佛性也。一切緣法者。無量功德低頭舉手之善。緣因佛性也。了一切法者。即是般若空慧。了因佛性也。知法分齊者。即世間出世間因果不濫。境界因佛性也。如法安住如性者。即是果性究竟安住如中也。含受一切法者。還是果性能雙照含受也。 安樂性即正因佛性者。安樂乃是涅槃之義。具足三法。今就合說但名正因。世出世等者。六道是世間因果。三乘是出世因果。言因佛性者。境界之性但齊九界十如。是法望佛是因。以其佛界十如是法望九稱果。皆屬能觀不名境界。故起信論但以九相而為境界。是故業相名細中細為佛境界。又云。依轉識故說名境界。而此證者無有境界可說。故知境界是九界法。若爾何名佛性。良以果人不獨成就佛界十法。亦能成就九界十法。是故千法眾生雖具體用不彰。唯佛究竟圓融自在。所以因法是果人性。  二對次家五性。 █文句  若作果果性者。取知法分齊為果性。克果智照分明為分齊也。安住如性含受為果果性云云。 境界既以合入緣因。遂取知法分齊之句。而為果性究盡實相。名智照分明。見無分齊之分齊也。如云智度大海佛窮其底。豈非無底而為底耶。乃以安住諸法如性。一切皆能含受一切。同名果果性。此則果後任運永水雙遮雙照也。  二章安例兩五句二。初例上合對。 █文句  若然者下兩種五句亦應對五佛性。  二準義須釋。 █文句  師雖不釋義例應爾。準須釋出其意消文令會爾。 五性秖是開於三法。三番五句既其番番對於三法。亦合番番對於五性。後之二番大師不釋。意云可見。章安恐後學不知。故略指云義例應爾。復令講者伸釋其意。故云準須釋出等也。第二番中。智光是了因性。智炬是境界性。知境不濫如炬照物。智行是緣因性。智聚是果性。智境是正因性。若依次師沒境界性者。則智炬是果果性。斷德對機不濫也。第三番中正解顯體。是了因性。正觀體顯既當報身。合是果性。正能分別是境界性。正解於圓是緣因性。正能覺了是正因性。若依次師沒境界性。則以正能分別為果果性。果後應機任運分明也。  三結。 世尊。以是義故。名散脂大將。 █文句  世尊以是義故下是結文也。  三發誓充益二。初分文示好。 █文句  從世尊散脂大將下是第三發誓。以智辯充益說者。文為二。先益能化次益所化。益能化為三。莊嚴言辭下益其口業。眾味精氣下益其身業。心進勇銳下益其意業。從以是之故下益其所化。此亦為三。以是之故廣說是經。此是未種者令種也。若有眾生下是已種令熟也。無量眾生下是已熟者令脫。悉如文。此消文大好。  二依此消文二。初益能化三。初益口業。 世尊。我散脂大將。令說法者莊嚴言辭辯不斷絕。  二益身業。 眾味精氣從毛孔入。充益身力  三益意業。 心進勇銳。成就不可思議智慧入正憶念。如是等事悉令具足心無疲厭。身受諸樂心得歡喜。  二益所化三。初未種令種。 以是之故。能為眾生廣說是經。  二已種令熟。 若有眾生。於百千佛所種諸善根。說法之人。為是眾生閻浮提內。廣宣流布是妙經典令不斷絕。  三已熟令脫。 無量眾生聞是經已。當得不可思議智聚。攝取不可思議功德之聚。於未來世無量百千劫。人天之中常受快樂。於未來世值遇諸佛。疾得證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一切眾苦三惡趣分永滅無餘。 問既得智聚又攝福聚。斯乃真似二種莊嚴。合居方便及實報土。經那但云無量千劫人天受樂。答須知十益皆悉不離二十五有。此中乃是人天方便人天實報。故仁王般若云。出三界外更有眾生界者。此是外道大有經說。須知四土若橫若竪。秖在三界一處而論。學者宜審。  四歸敬三寶。 南無寶華功德海琉璃金山光照如來應供正徧知。南無無量百千億那由他莊嚴其身釋迦如來應供正徧知。熾然如是微妙法炬。南無第一威德成就眾事大功德天。南無不可思量智慧功德成就大辯天。 █文句  從南無寶華下是第四歸敬文也。佛說一切眾經初皆歸敬。而譯人略之。諸論初亦先歸敬。此文是說竟歸依三寶。在文可尋也。 一切眾經初皆歸敬者。謂結集經者。皆有歸敬。在通敘前。此方好略譯人省之。亦有存者。如薩遮尼乾子所說經。初云。歸命大智海毘盧遮那佛。注云。外國本一切經首皆有此句。諸論下。即造論者歸敬也。如智度起信等。三寶者。佛法可知。功德大辯即菩薩理和僧也。南無此云歸命。  二正論善集明人王往日通經二。初正論品二。初品題。 金光明經正論品第十一  句文分二。初正釋題二。初直釋二字。 █文句  正論者。正名為聖。聖有二種。一世聖。二出世聖。論名覈實。一覈事實。二覈理實。 世聖者。謂輪王也。易曰。備物致用立功成器。以為天下利莫大乎聖人。管子曰。聖人若天然無私覆也。若地然無私載也。此皆言世間聖人。出世聖。謂三乘果人斷惑證理名聖也。覈者。說文云。考事之實也。覈事實則世間正論可以治國。覈理實則出世正論可以詣道。  二委明四悉。謂世間正論而有四益。皆引孝經結成其義。文為四。初世界。 █文句  此品是先王舊法世世相傳。先王傳力尊相。力尊相傳於信相。信相又傳其子。其子又傳於後世。世世正聖世世善實。即是先王之法言。亦是世界悉檀立名名正論品。 先王舊法。即世間事實。世世不同。即世界意也。  二為人。 █文句  王行此法法律相應。陰陽以之調。日月以之順。百穀以之豐。萬民以之樂。社稷以之安。治化以之美。即是民用和睦上下無怨。亦是為人悉檀立名名正論品。 百穀者。楊泉物理論云。梁者。黍稷之總名。稻者。粳糯之總名。菽者。眾豆之總名。三穀各二十為六十。蔬果之實助穀各二十凡為百穀。社稷者。孝經緯曰。社土地之主也。土地闊不可盡敬故。封土為社以報功也。稷五穀之長也。穀眾不可徧祭。故立稷神以祭之。禮記曰。厲山氏之子(厲或作列)柱及周棄為稷(厲山氏之有天下也。其子柱。能植百穀。夏之衰也。周棄繼之故祀為稷神)。共工氏之子后土為社(共工氏之霸九州也。其子曰。后土能平九州。故祀為社)。民用和穆者。人民被服其教自相和睦。尊卑上下無相怨者。  三對治。 █文句  王用此法。外敵不敢謀。內姦不敢驚。妖星不敢現。惡虹不敢行。暴風不敢動。疾雨不敢零。是則禍亂不作災害不生。亦是對治悉檀立名名正論品。 內姦謂亂臣賊子。孔安國曰。在內曰姦。在外曰宄。禍亂下。禍者。謂善人逢殃。亂者。謂臣下悖逆作起也。災者。天反時風雨不節也。害者。地反時水旱傷稼也。  四第一義。 █文句  此之世善本金光明。從金光明出此正論。善用此正論。天宮天身以之光明。天力天威以之增長。天心為之倍樂。天之法味為之倍加深遠。即是先王之至德要道。亦是第一義悉檀立名名正論品也。 本金光明者。即四王品云。所作國事所造世論。皆因此經也。至德要道者。至謂窮理之極要。謂以一總眾謂茲正論是先王舊法。為德之極道之要也。前之三悉屬於世間。且就本辨。今此第四兼出世足。故雙明本末之義。令其聞者解悟兩種第一義故。鈍者但得世間要道。此從末也。利者乃悟出世要道。此從本也。增益天德亦須兩分。從末者益但生天。若從本者益在義天。亦兼淨天。以金光明屬通教故。  二明來意。 █文句  此文是流通中第二意。明人王弘經感通冥聖。天王佐助善政興隆。 冥聖者。即諸天是冥聖也。故法華三昧云。一切冥空。  二經文二。初分文。 █文句  文為二。一長行說事本。二偈頌說正論。長行中對告地神說昔尊相。  二隨釋二。初長行。 爾時佛告地神堅牢。過去有王名力尊相。其王有子名曰信相。不久當受灌頂之位統領國土。爾時父王告其太子信相。世有正論。善治國土。我於昔時曾為太子。不久亦當紹父王位。爾時父王持是正論。亦為我說。我以是論於二萬歲善治國土。未曾一念以非法行。於自眷屬情無愛著。何等名為治世正論。地神。爾時力尊相王為信相太子。說是偈言。 █文句  如文。 經受灌頂位者。華嚴三十九云。轉輪聖王所生太子。母是正后身相具足。其轉輪王。令此太子坐白象寶妙金之座。張大網幔建大法幢。然香散華奏諸音樂。取四大海水置金瓶內。王執此瓶灌太子頂。是時即名受王職位。墮在灌頂剎利之數。即能具足行十善道。亦得名轉輪聖王。  二偈頌二。初分文。 █文句  偈有八十二行。文為四。初二行半集眾。次三行半發問。次一行結問開答。後七十五行梵天答。即說正論也。集眾文為三。初一行是佛敘尊相欲為天子。說先王本法。次一行佛敘尊相誡聽。次半行明說論處所。  二隨釋四。初集眾三。如分科。初佛敘尊相欲說。 我今當說。諸王正論。為利眾生。斷諸疑惑。  二佛叙尊相誡聽。 一切人王。諸天天王。應當歡喜。合掌諦聽。  三明說論處所。 諸王和合。集金剛山。  二發問二。初分文。 █文句  次四王發四問。一問云何呼人為天。二問非天所生而名天子。三問處王宮殿何故名天。四問以人法治世那得名天。  二釋義四。如分文。初問呼人為天。 護世四鎮。起問梵王。大師梵尊。天中自在。能除疑惑。當為我斷。云何是人。得名為天。  二問何名天子。 云何人王。復名天子。  三問處王宮殿何故名天。 生在人中。處王宮殿。  四問人王治世那得名天。 正法治世。而名為天。  三結問開答。 護世四王。問是事已。時梵尊師。即說偈言。 █文句  次一行成前起後。可見云云。  四梵天答二。初述意分文二。初述意。 █文句  問既有四。答亦為四。一答天護其入胎。雖是人子而稱天子。三十三天各分己德。雖是於人而稱為天。雖處人宮殿用天律治世。雖是人主而稱為天。雖是人法治世。令眾生行善多生天上。以因中說果故稱為天。 佛經釋天子義。此文最顯。若儒教則云王者。父天母地。為天子之故。援神契曰。天覆地載。謂之天子。  二分文。 █文句  從汝今雖以下是梵答。文為二。初十行半略答。後六十四行半廣答。略中有四。初一行半許答。次因集業故一行。略舉昔因今果答其問王義。次五行舉三義答其問天義。次三行舉三義重答問王義。  二隨文釋義二。初略答四。初許答。 汝今雖以。此義問我。我要當為。一切眾生。敷揚宣暢。第一勝論。  二答王義。 因集業故。生於人中。王領國土。故稱人王。 故稱人王者。謚法曰。德象天地稱帝。仁義所生稱王。白虎通曰。王者往也。天下所歸往也。  三答問天義。 處在胎中。諸天守護。或先守護。然後入胎。雖在人中。生為人王。以天護故。復稱天子。三十三天。各以己德。分與是人。故稱天子。神力所加。故得自在。遠離惡法。遮令不起。安住善法。修令增廣。能令眾生。多生天上。  文二。初指出三義。 █文句  答天舉三義者。未入胎入胎分德力加是也。 未入等是一義。分德是一義。力加是一義。  二明答三問三。初以護胎答第二問。 █文句  以護胎故稱為天子。答第二問也。 未入護者。猶在中陰。已入護者。處在胎藏。此之二時多為鬼害。故假天護。  二以分德答第一問。 █文句  以分德故有其天德。故稱為天。答第一問也。  三以力加答三四問。 █文句  神力所加修善遮惡。後必生天。因中說果故稱為天。答第三第四正法治世名為天問也。答半名為天三義竟。 前第三問。處王宮殿。何故名天。四問以人法治世。那得名天。故今答中雖處人宮天力加故。自在如天。答第三問也。遮惡勸善令人生天。答第四問也。  四重答問王義。 半名人王。亦名執樂。羅剎魁膾。能遮諸惡。亦名父母。教誨修善。示現果報。諸天所護。善惡諸業。現在未來。現受果報。諸天所護。  文二。初正明人王三義三。初明執樂名王。 █文句  從半名人王已下答有三義故稱半為王。一名執樂者。樂由於王。王執此樂使天下和平。五日一風十日一雨。老者擊壤小騎竹馬。誰不歸德。故執樂者名王。 王執此樂者。謂持禮樂以化民也。孝經曰。導之以禮樂而民和睦。樂記曰。大樂必易大禮必簡。樂至則無怨。禮至則不爭。揖讓而治天下者。禮樂之謂也。使天下去明樂之化成也。京房易候云。太平之時十日一雨。凡歲三十六雨。此休徵時若之應。風土記曰。擊壤者以木作之。前廣後銳長尺三四寸。其形如履。臘節僮少以為戲也。逸士傳。帝堯之時。有老人擊壤於路曰。吾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鑿井而飲耕田而食。帝何力於我哉。豈非至聖之德。為而不宰玄功讚運。是以百姓日用不知。竹馬兒童所戲也。人王執樂治國故。得天下和平。老幼俱樂其性也。  二明遮惡名王。 █文句  二者遮惡為民除害。天不亢旱地不洪流。草不折傷民無疾癘者。誰不歸德。故遮惡名王。 即經云。羅剎魁膾等以能遮暴惡故。亦名羅剎魁膾也。以亦名二字貫下。如羅剎中魁卒。故眾鬼不敢為非也。  三明父母名王。 █文句  三父母者。誨示禍福導語善惡。制禮作樂而民知禁。誰不歸德。故父母名之為王。 即是王為民之父母也。誨示禍福等者。謂違仁義者致刑罰。是禍惡也。錄仁義而授爵祿。是福善也。制禮以檢其跡。作樂以和其心。故樂記曰。樂者為同禮者為異。同則相親異則相敬。民知禁者民知有禁令也。  二兼顯天子三義。 █文句  能為民下作父母。故諸天護之名為天子。以遮惡不起諸天分德名之為天。以執樂故因中說果復名為天。非但半名人王義成。半名為天三義亦顯。 因中說果者。以禮樂化民必生天上故。  二廣答二。初分文釋義二。初廣明非法失於六義。 若有惡事。縱而不問。不治其罪。不以正教。捨遠善法。增長惡聚。故使國中。多諸姦鬪。三十三天。各生瞋恨。由其國王。縱惡不治。壞國正法。姦詐熾盛。他方怨敵。競來侵掠。自家所有。錢財珍寶。諸惡盜賊。共相劫奪。如法治世。不行是事。若行是者。其國殄滅。譬如狂象。踏蓮花池。暴風卒起。屢降惡雨。惡星數出。日月無光。五穀果實。咸不滋茂。由王捨正。使國饑饉。天於宮殿。悉懷愁惱。由王暴虐。不修善事。是諸天王。各相謂言。是王行惡。與惡為伴。以造惡故。速得天瞋。以天瞋故。不久國敗。非法兵仗。姦詐鬪訟。疾疫惡病。集其國土。諸天即便。捨離是王。令其國敗。生大愁苦。兄弟姊妹。眷屬妻子。孤迸流離。身亦滅亡。流星數墮。二日並現。他方惡賊。侵掠其土。人民飢餓。多諸疾疫。所重大臣。捨離薨亡。象馬車乘。一念喪滅。諸家財產。國土所有。互相劫奪。刀兵而死。五星諸宿。違失常度。諸惡疾疫。流徧其國。諸受寵祿。所任大臣。及諸群僚。專行非法。如是行惡。偏受恩遇。修善法者。日日衰減。於行惡者。而生恭敬。見修善者。心不願錄。故使世間。三異並起。星宿失度。降暴風雨。破壞甘露。無上正法。眾生等類。及以地肥。恭敬弊惡。毀諸善人。故天降雹。飢餓疫死。穀米果實。滋味衰減。多病眾生。充滿其國。甘美盛果。日日損減。苦惡味。隨時增長。本所游戲。可愛之處。悉皆枯悴。無可樂者。眾生所食。精妙上味。漸漸損減。食無肌膚。顏貌醜陋。氣力衰微。凡所食噉。不知厭足。力精勇猛。悉滅無有。嬾惰懈怠。充滿其國。多有病苦。逼切其身。惡星變動。羅剎亂行。若有人王。行於非法。增長惡伴。損人天道。於三有中。多受苦惱。起如是等。無量惡事。皆由人王。愛著眷屬。縱之造惡。捨而不治。若為諸天。所護生者。如是人王。終不為是。有行善者。得生天中。行不善者。墮在三塗。三十三天。皆生焦熱。由王縱惡。捨而不誨。違逆諸天。及父母勅。不能正治。則非孝子。起諸姦惡。壞國土者。不應縱捨。 █文句  從若有惡事下三十九行。三句廣明非法不得名天。不得名王。六義俱失。三十三天各生瞋恨。是天不護。不護故非天子。是諸天王各相謂言。是天不分德。不分德故不得名天。捨遠善法增長惡法。則無天因。寧得因中說果歎人為天也。生大愁苦者。無執樂義。疾疫流徧無遮惡義。縱惡不顧善無父母義云云。  二廣明正治得於六義。 當正治罪。是故諸天。護持是王。以滅惡法。修習善故。現世正治。得增王位。應各為說。善不善業。能示因果。故得為王。諸天護持。鄰王佐助。為自為他。修正治國。有壞國者。應當正教。為命及國。修行正法。不應行惡。惡不應縱。所有餘事。不能壞國。要因多姦。然後傾敗。若起多姦。壞於國土。譬如大象。壞蓮華池。怨恨諸天。故天生惱。起諸惡事。彌滿其國。是故應隨。正法治世。以善化國。不順非法。寧捨身命。不愛眷屬。於親非親。心常平等。視親非親。和合為一。正行名稱。流布三界。正法治國。人多行善。常以善心。仰瞻國王。能令天眾。具足充滿。是故正治。名為人王。一切諸天。愛護人王。猶如父母。擁護其子。故令日月。五星諸宿。隨其分齊。不失常度。風雨隨時。無諸災禍。令國豐實。安樂熾盛。增益人民。諸天之眾。以是因緣。諸人王等。寧捨身命。不應為惡。不應捨離。正法珍寶。由正法寶。世人受樂。常當親近。修正法者。聚集功德。莊嚴其身。於自眷屬。常知止足。當遠惡人。修治正法。安止眾生。於諸善法。教勅防護。令離不善。是故國土。安隱豐樂。是王亦得。威德具足。隨諸人民。所行惡法。應當調伏。如法教詔。是王當得。好名善譽。善能攝護。安樂眾生。 █文句  從當正治罪下二十四行三句更廣說六義。當正治罪即父母義。諸天護持即天子義。以滅惡法即魁膾義。魁膾名典軍。遮制惡鬼。鬼畏典軍不敢亂行也。修習善法即執樂義。應各為說即示因果義。諸天即分德義。還以六義消文。皆可尋云云。 此六經文前後相參故。并前段皆不細分。講者當以六義得失對文銷之。其理自會。  二示觀明本二。初令思觀義。 █文句  此中應明觀義。自思之云云。 自思之者。稟斯宗人合知二種修觀之法。故疏不示令其自思。今恐後學未能別之。不免略說。此於三種是託事觀。謂託世天明於諦境。託於人王明於妙觀。即此一念性是義天。依止此天能令此觀不起邊倒。名天護義中觀也。觀合義天同天之德。不分而分名天分德。空觀也。義天神力加妙觀故。能歷諸境皆得圓融。假觀也。又託人王修理觀者。全諦起觀中觀。雙照即父母義空觀。伏惑即魁膾義假觀。立法即執樂義。此諦此觀皆離縱橫。秖於一心具茲六義。  二設問明本二。初設問。 █文句  問金光明是正論本。其意云何。 上四王品云。閻浮提內諸國王等所作國事。所造世論皆因此經。豈非正論以金光明而為其本。欲令答示即末之本。故興此問。  二答示二。初正示方等所說。豈有一事不本於理。如向散脂翻為密者。常所稱呼。豈知召於祕妙三法。今於此典自敘密名十五句義。斯乃委彰世名之本。此之正論是梵王說梵王之本。諸經開為法身菩薩。法身菩薩隨所住處。是常寂光。以身例口。隨有所說無非祕藏。今之正論此金光明而為其本。豈可末事暫乖本理。水波金器本末同時。以金光明具世間法故。即世名而可示本。自此為二。初明末即於本二。初就天子三義示本。 █文句  天者即法性金也。法性作依止故言天護。分德者即光也。報身與法性冥。即是分德也。神力所加者即明也云云。 應先了知。此金光明是法非譬。以法報應是金光明異名故也。天者第一義天也。子者無上眾生本來人也。攬金光明妙三實法為此假人。此人依止第一義天。本離八倒是天護義。此人智光冥法身。金德與法同為分德義。此人應益名之為明。義天之力之所加也。  二約人王三義示本。 █文句  又父母者即金也。法性為父母故。遮惡即光也。執樂即明也。 此妙假人體是金故雙具權實。能與一切而作父母體。是光故照惑本空即遮惡義。體是明故能生眾善。既執樂義。  二明末從本立。 █文句  以此為本故能正論爾。 如上所示本之六義。因果六位皆即此義。此義能作世出世間一切事本。今即此本而談正論。其圓教機聞治國事即達其本。乃能頓治四種之國。  二例結。 █文句  如半名人王半名為天。為世間正論。半名出世間正論。本末相關。即此意也。 經於一人而立人天兩種之稱。意顯此論通世出世也。  二善集品二。初品題。 金光明經善集品第十二  句文分二。初正解題二。初釋善集得名二。初據名廣集六善。 █文句  此轉輪王集眾善法如海導師。善海無涯六度則攝。 海導師。謂海中船師。善法雖多不出此六。  二附文別集檀智二。初明攝六。 █文句  六度又廣。二度略攝。謂檀與智。 檀。能攝六智能導五成就二嚴。故舉茲兩。  二示經文二。初正示經。 █文句  提如意珠捨四大地。滿中珍寶以用布施。即集檀行也。合掌而立請寶冥尊者。宣揚顯說是金光明。即集智行也。 經舉此二其相深廣。寶滿四洲盡奉三寶。興隆事廣合掌而立聽。金光明證悟理深。  二例餘行。 █文句  檀智既然。餘法亦爾。從行得名故稱善集品也。 此王心大集善不輕檀智深廣。在文既然。驗餘所修皆非聊爾。  二用悉檀立品。 █文句  此六度不同是世界悉檀集善也。修於五度是為人集善也。修於智度是對治集善也。皆波羅蜜是第一義集善也。從此四集得名故言善集品。 總舉六度。名數不同是世界。五度望智且在事善。屬為人。智照五度破取相惡。屬對治達六法界絕乎思議皆到彼岸。名第一義。此王具集四悉檀善。故以其名立今品目。  二明來意。 █文句  此品是第二人王弘經。上明世間正見感動天地。此明出世正見感動賢聖云云。 治國之論是世正見。聽金光明是出世間上上正見。夜睡夢中聞佛功德。是感動聖及見比丘名曰寶。冥是感動賢。縱入分真望佛名賢。  二釋文二。初分文釋義二。初分文。 █文句  文為二。初對告地神。二以偈說。偈有六十四行半。分為二。初四行通明因地行檀。次六十行半別名善集施財施法。別為六。一六行半明事本。二十一行半明聖王請法。三十九行半明尊者宣揚。四十行半明輪王行施。五二行結會古今。六十行半引因果以證以勸。  二釋義二。初對告地神。 爾時如來復為地神。說往昔因緣。而作偈言。  二佛以偈說二。初通明因地行檀。 我昔曾為。轉輪聖王。捨四大地。及以大海。又於是時。以四天下。滿中珍寶。奉上諸佛。凡所布施。皆捨所重。不見可愛。而不捨者。於過去世。無數劫中。求正法故。常捨身命。  二別明善集二施。謂四天下寶。施財也。請說此經。令無量眾聞金光明。施法也。此別為六。當如分文以義解釋。初明事本。 又過去世。不可議劫。有佛世尊。名曰寶勝。其佛世尊。般涅槃後。時有聖王。名曰善集。於四天下。而得自在。治政之勢。盡大海際。其王有城。名水音尊。於其城中。止住治化。夜睡夢中。聞佛功德。及見比丘。名曰寶冥。善能宣暢。如來正法。所謂金光。微妙經典。明如日中。悉能徧照。 經治政之勢者。謂化之勢分極於海際  二明聖王請法。 是轉輪王。夢是事已。即尋覺寤。心喜徧身。即出宮殿。至僧坊所。供養恭敬。諸大聖眾。問諸大德。是大眾中。頗有比丘。名曰寶冥。成就一切。諸功德不。爾時寶冥。在一窟中。安坐不動。思惟正念。讀誦如是。金光明經。時有比丘。即將是王。至其所止。到寶冥所。時此寶冥。故在窟中。形貌殊特。威德熾然。即示王言。是窟中者。即是所問。寶冥比丘。能持甚深。諸佛所行。名金光明。諸經之王。時善集王。即尋禮敬。寶冥比丘。作如是言。面如滿月。威德熾然。惟願為我。敷演宣說。是金光明。諸經之王。  三明尊者宣揚。 時寶冥尊。即受王請。許為宣說。是金光明。三千大千。世界諸天。知當說法。悉生歡喜。於淨微妙。鮮潔之處。種種珍寶。廁填其地。上妙香水。持用灑之。散諸好華。徧滿其處。王於是時。自敷法座。懸繒幡蓋。寶飾交絡。種種微妙。殊特末香。悉以奉散。大法高座。一切諸天。龍及鬼神。摩羅伽。緊那羅等。即雨天上。曼陀羅華。徧散法座。滿其處所。不可思議。百千萬億。那由他等。無量諸天。一時俱來。集說法所。是時寶冥。尋從窟出。諸天即時。以娑羅華。供養奉散。寶冥比丘。是時寶冥。淨洗身體。著淨妙衣。至法座所。合掌敬禮。是法高座。一切天王。及諸天人。雨曼陀羅。大曼陀羅。摩訶曼殊。眾寶妙華。無量百千。種種妓樂。於虛空中。不鼓自鳴。寶冥比丘。能說法者。尋上高座。結跏趺坐。即念十方。不可思議。無量千億。諸佛世尊。於諸眾生。興大悲心。及善集王。所得王領。盡一日月。所照之處。時說法者。即尋為王。敷揚宣說。是妙經典。 廁雜也。填塞也。繒帛之總名也。曼陀羅此云適意。曼殊沙此云柔軟。舊小大白小大赤。不鼓鼓擊也。  四明輪王行施。 是時大王。為聞法故。於比丘前。合掌而立。聞於正法。讚言善哉。其心悲悼。涕淚橫流。尋復踊悅。心意熙怡。為欲供養。此經典故。爾時即提。如意珠王。為諸眾生。發大誓願。願於今日。此閻浮提。悉雨無量。種種珍異。瑰琦七寶。及妙瓔珞。以是因緣。悉令無量。一切眾生。皆受快樂。即於爾時。尋雨七寶。及諸寶飾。天冠耳璫。種種瓔珞。甘饌寶座。悉皆充滿。徧四天下。時王善集。即持如是。滿四天下。無量七寶。於寶勝佛。遺法之中。以用布施。供養三寶。 熙怡悅樂也。瑰美石。次玉琦玉名耳。璫釋名云。穿耳施珠曰璫。應作珥璫。珥如志切。蒼頡云。珠在耳也。  五結會古今。 爾時為王。說法比丘。於今現在。阿佛是。時善集王。聽受法者。今則我身。釋迦文是。  六引因果證勸。 我於爾時。捨此大地。滿四天下。珍寶布施。得聞如是。金光明經。聞是經已。一稱善哉。以此善根。業因緣故。身得金色。百福莊嚴。常為無量。百千萬億。眾生等類。之所樂見。既得見已。無有厭足。過去九十。九億千劫。常得作於。轉輪聖王。亦於無量。百千劫中。常得王領。諸小國土。不可思議。劫中常作。釋提桓因。及淨梵王。復得值遇。十力世尊。其數無量。不可稱計。所得功德。無量無邊。皆由聞經。及稱善哉。如我所願。成就菩提。正法之身。我今已得。 █文句  悉如文。  二指歸三法。言就此品論金光明者。就其所說論三法門。疏文秖云論金光明。驗直就法立此三名。實不從譬。以前後文悉皆如是。講者學者知之知之。然以諸句對三字者。以此三是深廣法性當體之名。法性可尊可貴名金。法性寂而常照名光。法性能多利益名明。與諸三法無二無別。若指品內事理依正。即此三者乃令行人達乎所詮。不縱不橫絕思絕議。此典方得名為經王。是知對三深有所以。此自為三。初就善集論。 █文句  就此品論金光明者。善集波羅蜜金也。集般若光也。集五度明也。 翻波羅蜜。名到彼岸。是所歸處故名金。般若翻智故名光。五度是行故名明。此就智行及果為三對金光明。  二就寶冥論。 █文句  就寶冥論者。在一窟中金也。面如滿月光也。讀誦如是經明也。 窟是所依名金。滿月能照名光。讀誦是行名明。此約依正對於三法。  三就二人論。 █文句  就二人作者在窟中金也。許為王說光也。王提如意珠雨四天下珍寶明也。 寶冥。依正與王雨寶對於三法。行者應知。秖一法性名金光明。豈可光明暫離於金。豈可金光暫離於明。今以三名分對依正自他人物。為令了依不離於正。自不離他人不離物。以金光明舉一即三全三是一。不縱不橫而高而廣。物物皆是金光明海。心心皆是三德祕藏。若不爾者。何名經王耶。  第三鬼神品二。初品題。 金光明經鬼神品第十三  句文分二。初正解題二。初正釋鬼神二。初釋鬼。 █文句  鬼字訓歸。又云畏也。報多怖畏如阿修羅云云。又云威也。能令他畏其威也。 歸者。尸子曰。人死曰歸。云云者。觀佛三昧經云。修羅與天帝戰時。空中刀輪而下。修羅軍眾身支墮落。即便怖畏竄隱藕絲。若依俗釋者。鄭玄云。聖人之精氣謂之神。賢智之精氣謂之鬼。禮記曰。明則有禮樂。幽則有鬼神。  二釋神。 █文句  神者能也。大力者能移山填海。小力者能隱顯變化。  二對上題品。 █文句  此品通列一切天龍江海日月諸神。上已天題品竟無容再出。雖通列諸道。而鬼神文多。從多故以之題品。  二明來意。 █文句  此品是第三。一切天龍鬼神天地靈祇咸皆發誓溥徧弘宣以勸流通。  二經文二。初分文。 █文句  文為二。一長行二偈頌。長行中先舉事別次圓供養。  二釋義二。初長行二。初列二釋二。初舉事別。 佛告功德天。若有善男子善女人。欲以不可思議妙供養具供養過去未來現在諸佛世尊。及欲得知三世諸佛甚深行處。 █文句  事別者。佛從慈悲中起受供養者蓋應佛也。佛從如中起覺智。智與如合者報佛也。一切法悉是諸佛行處者法佛也。作如此解者三佛歷別。若修事之供養。供養亦別也。 佛從等者。果後慈悲熏法現象說法化人。此乃應身。被機之佛從本覺如。起始覺智合本真如。名報身佛。是始覺也。一切諸法元是諸佛所行之處。即法身佛。是本覺也。三佛歷別者。修二性一能起所起能顯所顯。條然異故。事供別者。四事供養資持應佛。萬行功德資成報佛。稱理之智顯發法佛。資成顯發皆供養義。三佛既異三供亦別。  二圓供養。 是人應當必定至心。隨有是經流布之處。若城邑村落舍宅空處。正念不亂。至心聽是微妙經典。 █文句  圓供養者勸聽經。聽經是法之供養。諸供養中最為第一。第一供養者供養一切佛。佛說文字是應佛。能詮是報佛。所詮是法佛。能敬文字即敬三佛。亦是敬三世佛。諸佛從此生。故供養文字即供養一切諸佛云云。 前有理智。以歷別故貶之為事。今聽經事以融即故褒之為法。第一供養者。不思議供也。能聽所聽體不二故。秖於文字了具三身。能說是應解脫德也。能詮是報般若德也。所詮是法身德也。不解新伊但論能所。豈顯圓佛及圓供耶。文字若非祕密之藏。那生諸佛恭敬之心。非祕妙者。安能圓供三世佛耶。注云云者。令如向釋也。  二敘重聞二。初標示。謂四願一勸也。 █文句  又別時重聞更記之。長行舉四願欲而作一勸。  二釋出二。初出四種願欲。 █文句  若欲知佛行處。行處者即如如境法佛也。欲知者。知是如如智報佛也。能聽此經。此經即文字。文字即應佛也。能聽者隨順佛教即法供養。法供養即妙供養也。 問經示行人。欲以妙具供三世佛。及知他佛甚深行處。大師何故。即以知字而為報佛。所知是法二必垂形。是則三身皆屬行者。因既濫果供養義乖。此解違經。如何取信。答前揀事別正卻此情。經云。欲知豈非行者甚深行處。既是法身能知之心。寧非報佛文字之應現亦唯心。若生佛條然能所永異。斯出小教何預圓宗。今就圓宗解四願欲。若迷三世諸佛三身同在剎那。法界六塵頓彰。妙解是可思議正當違經。  二明一事滿四。 █文句  聽經能生覺智。覺智生故即是佛受供養也。聽經一事具諸願欲。秪圓一事具別諸事也。 三世諸佛覺智為命。而與眾生同一心性。乏熏修故即不受供養。諸佛壽命不滅而滅。以隱為滅也。今以聽經為供養故。即是受供諸佛壽命。不生而生以顯為生也。行人應了。生佛無差聽經智生。即諸佛現。以諸如來同一智故。觀行相似分真之佛。與究竟佛無二無別。又了智生即三佛生。即一而三不縱不橫。此乃欲供欲知三世諸佛。秖聽經一事四願俱滿。  二偈頌二。初分文。 █文句  偈有一百二行半。分為六。一從若欲供養下十一行頌上長行秪能聽經即是舉圓妙以勸修。二從隨所至處下三行半舉聽經即能攘災以勸修。三從於說法處下六行舉聽經致靈瑞以勸修。四從威德相貌下五行半舉秪聽經有威力以勸修。五從大梵天王下四十九行半舉聽經能致天龍鬼神以勸修。六從於諸眾生下二十七行半舉秪聽經能令國土安樂以勸修云云。  二隨釋六。科節並如分文所列。初頌上長行秪能聽經。即是舉圓妙以勸脩。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若欲供養。一切諸佛。欲知三世。諸佛行處。應當往彼。城邑聚落。有是經處。至心聽受。是妙經典。不可思議。功德大海。無量無邊。能令一切。眾生解脫。度無量苦。諸有大海。是經甚深。初中後善。不可得說。譬喻為比。假使恒沙。大地微塵。大海諸水。一切諸山。如是等物。不得為喻。若入是經。即入法性。如深法性。安住其中。即於是典。金光明中。而得見我。釋迦牟尼。不可思議。阿僧祇劫。生天人中。常受快樂。以能信解。聽是經故。如是無量。不可思議。功德福聚。悉已得之。 經若入是經者。一言於經即有三種。謂教行理。能了此三是妙三法。名入是經。若不然者。安得入經。即入法性。所入法性無量甚深。三義具足名金光明。稱此安住名之為如。即見釋迦三身妙體。須論觀行相似分真入經見佛。  二舉聽經即能攘災以勸脩。 隨所至處。若百由旬。滿中盛火。應從中過。若至聚落。阿蘭若處。到法會所。至心聽受。聽是經故。惡夢蠱道。五星諸宿。變異災禍。一切惡事。消滅無餘。 █文句  蠱道者。四天上遣神名彌栗頭虔伽陀。漢言善品。主蠱毒也。 經若百由旬滿中盛火應從中過者。為法亡軀也。  三舉聽經致靈瑞以勸脩。 於說法處。蓮華座上。說是經典。書寫讀誦。是說法者。若下法座。爾時大眾。猶見坐處。故有說者。或佛世尊。或見佛像。菩薩色像。普賢菩薩。文殊師利。彌勒大士。及諸形像。見如是等。種種事已。尋復滅盡。如前無異。成就如是。諸功德已。而為諸佛。之所讚歎。 經文殊師利云妙德。彌勒云慈氏。  四舉秪聽經有威力以勸脩。 威德相貌。無量無邊。有大名稱。能却怨家。他方盜賊。能令退散。勇悍多力。能破強敵。惡夢惱心。無量惡業。如是惡事。皆悉寂滅。若入軍陣。常能勝他。名聞流布。徧閻浮提。亦能摧伏。一切怨敵。遠離諸惡。修習諸善。入陣得勝。心常歡喜。 經勇悍。說文云。多力也。  五舉聽經能致天龍鬼神以勸修。 大梵天王。三十三天。護世四王。金剛密迹。鬼神諸王。散脂大將。禪那英鬼。及緊那羅。阿耨達龍。娑竭羅王。阿脩羅王。迦樓羅王。大辯天神。及功德天。如是上首。諸天神等。常當供養。是聽法者。生不思議。法塔之想。眾生見者。恭敬歡喜。諸天王等。亦各思惟。而相謂言。令是眾生。無量威德。皆悉成就。若能來至。是法會所。如是之人。成上善根。若有聽是。甚深經典。故嚴出往。法會之處。心生不可思議正信。供養恭敬。無上法塔。如是大悲。利益眾生。即是無量。深法寶器。能入甚深。無上法性。由以淨心。聽是經典。如是之人。悉已供養。過去無量。百千諸佛。以是善根。無量因緣。應當聽受。是金光明。如是眾生。常為無量。諸天神王。之所愛護。大辯功德。護世四王。無量鬼神。及諸力士。晝夜精勤。擁護四方。令無災禍。永離諸苦。釋提桓因。及日月天。閻摩羅王。風水諸神。違馱天神。及毘紐天。大辯天神。及自在天。火神等神。大力勇猛。常護世間。晝夜不離。大力鬼王。那羅延等。摩醯首羅。二十八部。諸鬼神等。散脂為首。百千鬼神。神足大力。擁護是等。令不怖畏。金剛密迹。大鬼神王。及其眷屬。五百徒黨。一切皆是。大菩薩等。亦悉擁護。聽是經者。摩尼跋陀。大鬼神王。富那跋陀。及金毘羅。阿羅婆帝。賓頭盧伽。黃頭大神。一一諸神。各有五百。眷屬鬼神。亦常擁護。聽是經者。質多斯那。阿脩羅王。及乾闥婆。那羅羅闍。祁那娑婆。摩尼乾陀。及尼楗陀。主雨大神。大飲食神。摩訶伽吒。金色髮神。半祁鬼神。及半攴羅。車鉢羅婆。有大威德。婆那利神。曇摩跋羅。摩竭羅婆。針髮鬼神。繡利蜜多。勤那翅奢。摩訶婆那。及軍陀遮。劍摩舍帝。復有大神。奢羅蜜帝。醯摩跋陀。薩多琦黎。多醯波醯。阿伽跋羅。支羅摩伽。央掘摩羅。如是等神。皆有無量。神足大力。常勤擁護。聽受如是。微妙經者。阿耨達龍。娑伽羅王。目真鄰王。伊羅鉢王。難陀龍王。跋難陀王。有如是等。百千龍王。以大神力。常來擁護。聽是經者。晝夜不離。波利羅。阿脩羅王。毘摩質多。及以茂脂。睒摩利子。波訶黎子。佉羅鶱馱。及以楗陀。是等皆是。阿脩羅王。有大神力。常來擁護。聽是經者。晝夜不離。訶利帝南。鬼子母等。及五百神。常來擁護。聽是經者。若睡若寤。旃陀旃陀。利大鬼神。女等鳩羅。鳩羅檀提。噉人精氣。如是等神。皆有大力。常勤擁護。十方世界。受持經者。大辯天等。無量天女。功德天等。各與眷屬。地神堅牢。種植園林。果實大神。如是諸神。心生歡喜。悉來擁護。愛樂親近。是經典者。  文二。初翻現文疏。從摩醯去也。 █文句  摩醯首羅餘經翻為大自在。灌頂經翻為威靈帝。摩尼跋陀翻為威伏行。富那跋陀翻為集至成。金毘羅翻為威如王。賓頭盧伽翻為立不動。車缽羅婆翻為忍得脫。曇摩跋羅翻為學帝王。摩竭婆羅翻為除曲心。繡利蜜多翻有功動勳。勒那翅奢翻為調和平。劍摩舍帝翻為伏眾根。奢羅蜜帝翻為獨處快。醯摩跋陀翻應舍主。薩多琦梨翻大力天。波利羅翻勇猛進。毘摩質多翻為高遠。睒摩利子翻英雄德。波訶梨子翻威武盛。佉羅騫馱翻吼如雷。鳩羅檀提翻戰無敵。 經閻摩羅王或閻摩羅社。此云雙王。閻摩雙也。羅社王也。兄及妹皆作地獄主。兄治男事妹治女事。故曰雙王。又苦樂並受亦名為雙。那羅延此云鉤鎖力士。難陀此云喜。跋難陀此云賢喜。兄弟二龍風雨應時。能令人喜。賢謂性又賢善故。毘摩質多此云淨心。正法念經翻為響高。亦云穴居。正云吠摩質呾利。此云綺畫。又云寶飾。帝釋婦公舍支之父。佉羅騫陀此云廣脾。  二卻解初段。 █文句  脫因者脫業障也。脫果者脫報障也。度諸有者脫煩惱障也。 脫因等者。初段文云。能令一切眾生解脫。度無量苦諸有大海。既云一切眾生解脫度諸有海。須於界內及以界外各脫三障。故以因果對於業報。諸有由惑故當煩惱。  六舉秪聽經能令國土安樂以勸脩。 於諸眾生。增命色力。功德威貌。莊嚴倍常。五星諸宿。變異災怪。皆悉能滅。無有遺餘。夜臥惡夢。寤則憂悴。如是惡事。皆悉滅盡。地神大力。勢分甚深。是經力故。能變其味。如是大地。至金剛際。厚十六萬八千由旬。其中氣味。無不徧有。悉令涌出。潤益眾生。是經力故。能令地味。悉出地上。厚百由旬。亦令諸天。大得精氣。充益身力。歡喜快樂。閻浮提內。所有諸神。心生歡喜。受樂無量。是經力故。諸天歡喜。百穀果實。皆悉滋茂。園苑叢林。其華開敷。香氣馝。充溢彌滿。百草樹木。生長端直。其體柔軟。無有斜戾。閻浮提內。所有龍女。其數無量。不可思議。心生歡喜。踊躍無量。在在處處。莊嚴華池。於其池中。生種種華。優鉢羅華。波頭摩華。拘物頭華。分陀利華。於自宮殿。除諸雲霧。令虛空中。無有塵翳。諸方清徹。淨潔明了。日王赫焰。放千光明。歡喜踊躍。照諸闇蔽。閻浮檀金。以為宮殿。止住其中。威德無量。日之天子。及以月天。聞是經故。精氣充實。是日天子。出閻浮提。心生歡喜。放於無量。光明明網。徧照諸方。即於出時。放大光網。開敷種種。諸池蓮華。閻浮提內。無量果實。隨時成熟。飽諸眾生。是時日月。所照殊勝。星宿正行。不失度數。風雨隨時。豐實熾盛。多饒財寶。無所乏少。是金光明。微妙經典。隨所流布。講誦之處。其國土境。即得增益。如上所說。無量功德。 經優缽羅華下四句四色。蓮華優缽羅是青。波頭摩是赤。拘物頭是黃。芬陀利是白。  四授記品二。初品題。 金光明經授記品第十四  句文分二。初正解五。初明今是二種。 █文句  有四種授記。今是二種云云。 四種記者。首楞嚴三昧經。佛告堅意。記有四種。一者未發心記。或有流轉六道生於人間。好樂佛法過百千萬億劫當發心。過百千萬億阿僧祇劫行菩薩道。乃至供養佛化眾生。皆經若干劫當得菩提。二適發心與記者。是人久劫種諸善根。好樂人法有慈悲心。發心即住不退地故。故發心與記三密記者。有菩薩未得記而行六度功德滿足。天龍八部皆作是念。此菩薩幾時當得菩提。劫國弟子眾數如何。佛斷此疑即與授記。舉眾皆知。此菩薩獨不知。四無生忍記者。於大眾中顯露與記也。今是二種者。即適發心記及無生記也。  二約訓釋二字。 █文句  授者與也。記者記成道事也。  三明所記之人。 █文句  此中授三大士一萬諸天當來成佛事。故言授記。  四釋記異名。 █文句  亦名授。亦名授決。授劫國數量名為。審實不虛名為決。  五明授非受。 █文句  從佛所與名為授。從其所得名為受。此中從佛所與故言授記。  二來意。 █文句  此是流通中第四意。舉昔行經之因。方成圓極之果。證弘護不虛以勸流通也。 昔行經者。金龍尊王讚佛發願而為行。經十千枯魚聞法熏修而為行。經以為因方猶將也。今得記莂將來作佛證驗。今日若親弘經。若為外護不久得記成佛不虛。  二經文二。初分文。 █文句  文為二。一與記。二疑記。與記為二。一與三大士記。二與十千天記。與三大士記又二。一同緣者集。二正與記。  二釋義二。初與記二。初與三大士記二。初同緣者集。 爾時如來。將欲為是信相菩薩及其二子銀相銀光。授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記。是時即有十千天子。威德熾王而為上首。俱從忉利來至佛所。頂禮佛足却坐一面。 過去同緣此經不說。或見彼經。  二正與記。 爾時佛告信相菩薩。汝於來世。過無量無邊百千萬億不可稱計那由他劫。金照世界。當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號金寶蓋山王如來應供正徧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乃至是佛般涅槃後。正法像法皆滅盡已。長子銀相。當於是界次補佛處。世界爾時轉名淨幢。佛名閻浮檀金幢光照明如來應供正徧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乃至是佛般涅槃後。正法像法悉滅盡已。次子銀光。復於是後次補佛處。世界名字如本不異。佛號曰金光照如來應供正徧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 █文句  世界轉名淨幢者。應論四句。此中是其一也。 世界轉名淨幢者。應論四句者。一名轉土不轉。轉名淨幢是也。二土轉名不轉。如往古釋迦取土名娑婆。今釋迦亦名娑婆。三名土俱轉。如觀音補彌陀處。四名土俱不轉。如今銀光補金幢光照佛處。世界名字如本不異。此中是一者。恐誤合云二也。  二與十千天子記二。初分科。 █文句  十千記又二。一聞經生解。二正與記  二釋義二。初聞經生解。或相似解或分真解。經無定判故須從容。 是十千天子。聞三大士得受記。復聞如是金光明經。聞已歡喜生殷重心。心無垢累如淨琉璃。清淨無礙猶如虛空。 經心無垢累等如下釋疑疏中明。  二正與記。 爾時如來。知是十千天子善根成熟。即便與授菩提道記。汝等天子。於當來世。過阿僧祇百千萬億那由他劫。於是世界。當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同共一家一姓一名。號曰青目優鉢羅華香山如來應供正徧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如是次第出現於世凡一萬佛。 █文句  云云。 既云於是世界而無別名。即是還名娑婆。此乃土轉名不轉。一句注云云者。令如向釋也。  二疑記二。初分文。 █文句  從爾時道場下是第二疑記。又二。一疑問。二佛答。  二釋義二。初疑問。 爾時道場菩提樹神。名等增益。白佛言。世尊。是十千天子。於忉利宮為聽法故故來集此。云何如來便與授記。世尊。我未曾聞。是諸天子修行具足六波羅蜜。亦未曾聞捨於手足頭目髓腦。所愛妻子財寶穀帛。金銀琉璃硨磲碼碯。真珠珊瑚珂貝璧玉。甘饌飲食衣服臥具。病瘦醫藥象馬車乘。殿堂屋宅園林泉池奴婢僕使。如餘無量百千菩薩。以種種資生供養之具。恭敬供養過去無量百千萬億那由他等諸佛世尊。如是菩薩於未來世。亦捨無量所重之物頭目髓腦所愛妻子財寶穀帛乃至僕使。次第修行。成就具足六波羅蜜。成就是已備修苦行。動經無量無邊劫數。然後方得受菩提記。世尊。是天子等何因何緣。修行何等勝妙善根。從彼天來暫得聞法便得受記。惟願世尊。為我解說斷我疑網。  文三。初行淺記深。 █文句  疑者。夫移山填海非一日之功。菩提極果積行方剋。忉利暫下。無久聽之勞。不聞往昔有難思之行。行淺記深。是故疑惑。  二約權疑實。 █文句  如餘菩薩者。六度菩薩引錐指地無非捨身命處。戒忍禪智滿三僧祇。若通教菩薩從假入空非止一世修行。從空入假動逾塵劫。若別教菩薩直行一行。動經無量阿僧祇劫。況復徧行眾行。量不可數尚不獲記。少時聞經而得斯決。 引錐指地者。謂無有容錐之地。不是捨身命之處也。從假入空非止一世者。菩薩性地經於三祇修六度故。直行等者。歷別漸次其相如是。  三為眾發問。 █文句  時眾咸疑。故樹神發問也。 大權解頓自必無疑為他故問。  二佛答二。初分文。 █文句  佛答為二。一舉現行。二舉遠緣。  二釋義二。初舉現行。 爾時佛告樹神善女天。皆有因緣。有妙善根。以隨相修。何以故。以是天子於所住處捨五欲樂。故來聽是金光明經。既聞法已。於是經中淨心殷重如說修行。復得聞此三大菩薩受於記。  文四。初明三事和合。 █文句  現行者。捨天宮樂故來聽經。聞三大士獲菩提記。我昔本誓與其法食。三事和合故與其記也。  二證聽經功德。 █文句  此意證成鬼神品。初以妙供養供養三世諸佛。及欲得知諸佛行處。決定至心聽此妙典。雖有此旨未見其人。今此十千即其人也。 順前三教上求下化。亦得名為修法供養。但以偏漸故經多劫。一聽此經頓達妙性。一攝一切名真法供。既生圓覺。即三世佛皆受供養。能知諸佛甚深行處。三身頓顯。今萬天子來此聽經。若不能滿四種願欲。安得受於成佛記莂。驗知前品所說不虛。  三明稱經悟入。 █文句  聞記當果果必有因。因金光明生殷重心起功德身。心無垢累起般若身。猶如虛空。起於法身一心中聽三德圓成。復有無量功德。說不可盡。此不得記。記與誰乎。證聽功德意在於此。 無有成佛。不具三身。三身之果由於今日。聞金光明以為妙因。從法性明生慇重心。應身因也。從法性光起無垢心。報身因也。從法性金起虛空心。法身因也。此金光明與其三德無二無別。三德為本無量功德之所莊嚴。或似或真顯此三德。是故如來授與果記。聽經之益其相如是。  四指今昔因緣。 █文句  以隨相修指今現行。行隨實相而修也。有妙善根指於遠緣也。遠緣實相而種善根也。 經皆因緣者。一聞得記豈無因緣。此乃總標有妙善根。別標遠因緣。以隨相修別標現因緣。言因緣者。感應也。或內心外教而為因緣。何以故下釋出現因緣行。隨實相而修者。以十乘觀而為行也。不思議境名實相也。即境為觀此觀順境。名隨相修。非今宗意。此句莫銷。然此十觀修有三根。上根一觀。中根二至七。下根具用十。今萬天子一坐聞經。或但用一或在二三。是信行根。依言而修入似真位。有妙善根下釋出遠因緣。善既云妙。乃昔聞圓而為根種。故云緣實相而種善根也。  二舉遠緣。 亦以過去本昔發心誓願因緣。是故我今皆與受記。於未來世。當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文句  從亦以過去下是舉遠緣答也。文為二。一略二廣。此中少文是略。除病流水兩品是廣答也。 經誓願因緣者。流水品云。未來之世當施法食也。乃以此文對下二品而為略廣。  五除病流水二。初除病品二。初品題。 金光明經除病品第十五  句文分二。初來意。即廣答遠緣四字是也。 █文句  廣答遠緣。 意通流水文在此中。  二釋題。 █文句  由醫王救疾故言除病品。 方等。經王標除病。目不止除於果報病苦。義合該收惡業煩惱十種之病。故下文云。治諸眾生所有病苦。悉令除差。文意含攝十種行人。故上正論品疏云。半名世論半名出世論。今豈不爾。又荊谿云。上根即於境種而生於果。故文云。直聞是言病即除愈。為中下根更須後法。是故文云。至長者所為合眾藥。故知不獨除果報病。  二經文二。初通後品分文。 █文句  通取後流水品。文為五。一緣本。二遠緣。三近緣。四結緣。五會緣。  二就二品釋義五。初緣本。 佛告道場菩提樹神。善女天。諦聽諦聽。善持憶念。我當為汝演說往昔誓願因緣。過去無量不可思議阿僧祇劫。爾時有佛出現於世。名曰寶勝如來應供正徧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善女天。爾時是佛般涅槃後正法滅已。 █文句  從佛告樹神下明緣本。如文。  二遠緣二。初分文。 █文句  從像法中下明遠緣。遠緣為六。一明父。二生子。三國人遇病。四其子請。五父為說。六知已徧治。子請為三。一見人遇病。二思惟。三正問。問為四。初一偈問四大增損。二問飲食犯觸。三問治病醫方。四問病動時節。  二釋義六。初明父。 於像法中有王名曰天自在光。修行正法如法治世。人民和順孝養父母。是王國中有一長者名曰持水。善知醫方救諸病苦。方便巧知四大增損。  二生子。 善女天。爾時持水長者家中。後生一子名曰流水。體貌殊勝端正第一。形色微妙威德具足。受性聰敏善解諸論。種種技藝書疏算計無不通達。 經受性聰敏。敏達也。孝經云。參不敏何足以知之。  三國人遇病。 是時國內天降疫病。有無量百千諸眾生等。皆無免者。為諸苦惱之所逼切。  四其子請三。初見人遇病。 善女天。爾時流水長者子。見是無量百千眾生受諸苦惱故。為是眾生生大悲心。  二思惟。 作是思惟。如是無量百千眾生受諸苦惱。我父長者。雖善醫方能救諸苦。方便巧知四大增損。年已衰邁老耄枯悴。皮緩面皺羸瘦顫掉。行來往反要因几杖。困頓疲乏不能至彼城邑聚落。而是無量百千眾生。復遇重病無能救者。我今當至大醫父所。諮問治病醫方祕法。諮稟知已。當至城邑聚落村舍治諸眾生種種重病。悉令得脫無量諸苦。時長者子思惟是已。 經衰邁。說文衰減也。損也。廣雅邁歸往也。謂壯力已往也。禮記八十曰耄。注云耄惛忘亦亂也。顫四支動也。掉振也。几杖者。坐則凭几行則執杖。  三正問四。初問四大增損。 即至父所頭面著地。為父作禮叉手却住。以四大增損而問於父。即說偈言。 云何當知。四大諸根。衰損代謝。而得諸病。  二問飲食犯觸。 云何當知。飲食時節。若食食已。身火不滅。 █文句  身火不滅者。食飽熱病暫息。食消熱復更生。故言身火不滅也。  三問治病醫方。 云何當知。治風及熱。水過肺病。及以等分。 █文句  水過肺病者。水多則損肺。即是痰病也。  四問病動時節。 何時動風。何時動熱。何時動水。以害眾生。  五父為說二。初分文釋經二。初分文。 █文句  父醫還答四問。初六行答四大增損。二一行半答飲食犯觸。三二行答病動時節。四八行半答治病方。就六行中分二。初一行是佛敘父醫欲答爾。次五行正答時節。  二隨釋四。初答四增損二。初佛敘父醫欲答。 時父長者。即以偈頌。解說醫方。而答其子。  二正答時節。 三月是夏。三月是秋。三月是冬。三月是春。是十二月。三三而說。從如是數。一歲四時。若二二說。足滿六時。三三本攝。二二現時。隨是時節。消息飲食。是能益身。醫方所說。隨時歲中。諸根四大。代謝增損。令身得病。  文五。初釋時節二。初依俗法。 █文句  時節有二。一俗法四時。謂春夏秋冬。冬為歲末春為歲始。而初言夏者。或可趣作此言。或可答問正是於夏。三三而說者。一時三月。謂孟仲季。四時即十二月也。 謂孟仲季者。孟始也。仲中也。季末也。  二依佛法。 █文句  若依佛說法。一歲三時。謂冬春夏。夏為歲末冬為歲始。何故爾。為破諸弟子著常。為開安居迦提月。故沒秋時爾。佛法三時亦是三三說也。 一歲三時以四月為一時也。何故沒秋時耶。為破下凡有二。一為破常計。二為開迦提。以秋是收成。物皆結實。易起保著故不言秋。為開安居者。為後安居人續結。令成為前安居人。開迦提月也。律中有三種安居。謂前中後也。四月十六日是前安居。十七以去至五月十五日。名中安居。五月十六是後安居。若四月十六日結者。至七月十五日夜分盡名夏竟。至明相出十六日後。至八月十五日以來。名迦提月。明了論云。本言迦絺羅為存略故。但云迦提。此翻功德衣。以前安居人坐夏有功。五利賞德。律中受此衣故。一畜長財。二離衣宿。三背請。四別眾食。五食前後至他家。西域記以迦提翻昴星以昴星直此月故。於昴星月中得受功德衣故。是知若不沒秋中後安居。不名坐夏。以後安居人至八月十五方解故。  二釋若二二說三。初依俗法。 █文句  若二二說足滿六時者。依俗法四時。時本二月土寄四季各十八日。本之二月只是陰陽二月。一時唯有陰陽二月。合成六時。正月二月是木王時。四月五月是火王時。七月八月是金王時。十月十一月是水王時。臘月三月是陽土寄王。六月九月是陰土寄王。欲論本月亦二二說。若論土寄王亦二二說。故言足滿六時也。 土寄四季者。三六九十二月也。各十八日者。四季共七十二日也。秖是陰陽二月者。皆以奇數為陽偶數為陰也。陽土陰土者。從冬至一陽生為陽遁故。十二月三月是陽土。從夏至一陰生為陰遁故。六月九月是陰土。若論下二陽土二陰土亦是二二故。加本月足滿六時。  二依佛法。 █文句  若依佛法解二二說者。佛法有三時。時有四月。各有初分後分。後臘月十六日至二月十五日。此初分春時。從二月十六日至四月十五日。此二月春後分。從四月十六至六月十五日。此二月是夏時初分。從六月十六至八月十五。此是夏後分。從八月十六至十月十五。此二月是冬時初分。從十月十六至臘月十五。此二月是冬後分。故言若二二說足滿六時也。 皆起於十六日者。彼以十六日為朔也。  三復依俗法。 █文句  又云。正月三月是陽月。二月四月是陰月。五月七月是陽月。六月八月是陰月。九月十一月是陽月。十月臘月是陰月。故言若二二說足滿六時。 皆以奇偶之數分陰陽也。  三釋三三本攝二。初正釋二。初依俗法二。初以孟為本。 █文句  三三本攝依俗法者。正月是春分本月。攝後兩月悉屬春分。四月為夏本月。攝後兩月悉屬夏分。七月為秋本月。攝後兩月悉屬秋分。十月為冬本月。攝後兩月悉屬冬分。三三本攝也。  二約五行說。 █文句  又云。正月二月正是春時木於中王。土寄三月攝屬春時。四月五月正是夏時火於中王。土寄六月攝屬夏時。七月八月正是秋時金於中王。土寄九月攝屬秋時。十月十一月正是冬時水於中王。土寄臘月攝屬冬時。土寄四季正時為本。各三月並攝於土。故言三三本攝主攝於客。客是土也。  二依佛法。 █文句  依佛法言三三本攝者。本時各三月。既廢秋時。以秋之三月各配入三時。時則四月。論本則三。論攝則一。故言三三本攝也。 三時三月以為其本。各攝一月故云三三本攝。  二釋妨。 █文句  問四時各有三月。此是四三本攝。何謂三三本攝。答三為一數。以三而數故言三三為本爾。 既三為一數。是故俗法及以佛法。皆約三論。但以俗法本之與攝。秖在三中故名三三本攝。若佛法者。即以三三為能攝本。乃以三一為所攝月。亦得名為三三本攝。  四釋隨時消息二。初依俗法。 █文句  隨是時節消息者。時如上說。或四或三或二或攝等種種不同。隨時以意消息斟酌去取。  二依佛法。 █文句  若依佛法。無秋時。而言秋時發病。此云何釋。從八月半已還隨俗名秋。而夏時攝。八月下半已去隨俗名秋。冬時攝。隨時消息者。二法之間而斟酌也。 夏之後分冬之初分。隨俗名秋。隨此兩間消息斟酌。  五釋代謝增損二。初通內外釋。 █文句  代謝增損者。春動肝病此可治。春動脾病此難治。夏動心病此可治。夏動肺病此難治。夏末冬初於秋分中動肺病此可治。若動肝病此難治。冬動腎病此可治。若動心病此則難治。論四時增損大略如此。 春動肝病等者。肝藏屬木。木春王則可治。脾屬土。木剋土故脾難治。心藏屬火。火夏王則可治。肺屬金。火剋金故肺難治。肺屬金。金秋王則可治。金剋於木故肝難治。腎屬水。水冬王則可治。水剋於火故心難治。  二約佛法料簡二。初問。 █文句  問四時皆動病。何故去秋時。  二答意者。佛所制法非為養身。但為修心及以禁足分二。初約破常答。 █文句  解此為二。一為破保常。秋時萬物結實。人計為常為樂。為破此著故去秋時。佛為弟子保常心多故也。 凡夫四倒常樂我淨顛倒之計。託緣而成故廢秋時。令諸弟子不保常樂。  二約坐夏答。 █文句  二者為開後安居立迦提月。安居本名坐夏。八月半內已還若是秋時。便是坐秋。為此義故。故廢秋時爾。 既開後安居免於坐秋。則前安居人得立迦提月廢秋之意。為此二緣。  二答犯觸。 有善醫師。隨順四時。三月將養。調和六大。隨病飲食。及以湯藥。  文二。初正明犯觸。 █文句  從有善醫師下一行半答犯觸。犯觸有六。一多坐。二多眠。此二多致痰。宜多行猗散之。三多行。四多猗。五多語生風病。宜多眠治之。六多淫生一切病。即等分病也。若火少痰多。若火多即熱壯。若風多吹火成熱病。若風多吹痰成冷病。三事若等無病。飲食得病者亦有六。一過量食。二少食不足而止。三過飢時食。四逆時食。未飢強與也。五妨食。如食肉飲生乳使人癩。六不曾食而強食。如南人飲漿北人飲蜜。苦菜和蜜令不結男。豬膏煎白鷺肉令人癩。若患熱而飲酒。食小麥生牛肉。令人失明吐血痢血。若病痰而飲甜肥鹹酸。令人鼻多汁。又痢也。 其中先明六事犯觸。多行猗者。猗立也。次若火下四大動病火少。痰多者。火減故水增也。飲食下通明六種犯觸。過量等者。封君達云。體欲常勞食欲常少。勞勿過極少勿至虛。常去肥濃節鹹酸。減思慮損喜怒。除馳逐慎房室。苦菜。別示妨食。  二略明六大。 █文句  六大者是六腑。大腸小腸膽胃三焦兩膀胱也。 白虎通曰。府者。何謂也。謂大腸小腸胃膀胱三焦膽也。府者。為藏宮府也。胃者。脾之府也。膀胱者。肺之府也。三焦者。腎之府也。膽者。肝之府也。大腸小腸心之府也。疏中兩膀胱唯一藏。黃帝脈經云。上焦自頭已下至心。中焦自心已下至臍。下焦自臍已下至足。廣雅云。膀胱脬也。脬字匹交反。腹中水府。三蒼云。盛尿處曰脬。  三答病起時節。 多風病者。夏則發動。其熱病者。秋則發動。等分病者。冬則發動。其肺病者。春則增劇。 █文句  從多風病者下二行答病起時節。四月五月是風生時。六月七月是風起時。八月九月是風滅時。六月七月是熱生時。八月九月是熱起時。十月至正月是熱滅時。八月九月等分生時。十月十一月是等分起時。十二月正月是等分滅時。十月至正月是痰生時。二月三月是痰起時。四月至七月是痰滅時。痰是水病肺也。夏日動風者。夏日毛孔開通。外風得入內風動也。熱病秋動者。毛孔閉塞。熱伏於內不得行故成病。等分冬動者。春時動水肺病不差。至夏復動風風病不差。至秋復動熱熱病不差。至冬俱動一切病故也。二月三月是痰起損肺肺病動也。 生與起時相不同者。微發為生動用為起。微著不同也。夏日等者。四病四時生起所以也。  四答治病方法二。初分文。 █文句  從有風病者下八行半答治病方。文為三。初二行半未病前以藥防。次二行明正以藥治。後四行病退以藥補。  二隨釋三。初未病藥防。 有風病者。夏則應服。肥膩醎酢。及以熱食。有熱病者。秋服冷甜。等分冬服。甜酢肥膩。肺病春服。肥膩辛熱。 █文句  風病夏服肥膩鹹酸熱食者。夏月毛孔開通。具以肥膩潤塞之。令風不得入。鹹酢性熱能消水。令體堅實治於風虛。熱食流汗引風令出。又治虛冷風不得進。冷甜是酥乳等能治熱也。等分冬服甜酢等除風也。肺病服肥膩塞毛孔。令水不得入。熱能焦水宣通故能治肺病也。  二正以藥治。 飽食然後。則發肺病。於食消時。則發熱病。食消已後。則發風病。如是四大。隨三時發。 █文句  飽食發肺病。食既多則腸胃盈滿。故發肺也。食消發熱者。如食沃潤則熱病伏。食消無潤熱病起也。消已虛疎風氣入體。故發風也。 但舉病發者。以病顯藥。當用對病妙藥治也。  三病退藥補。 風病羸損。補以酥膩。熱病下藥。服訶梨勒。等病應服。三種妙藥。所謂甜辛。及以酥膩。肺病應服。隨能吐藥。若風熱病。肺病等分。違時而發。應當任師。籌量隨病。飲食湯藥。 █文句  風疎補酥膩。鹹除風。甜除熱。肺帶風水。宜吐也。  二示銷文所出。 █文句  此中銷文出真諦三藏疏中。 良以真諦善閑世術兼有神通故銷此文全憑彼疏。  六知已徧治二。初分文事釋二。初分文。 █文句  從善女天下是第六知已徧治。文為二。一病輕聞說即差。二病重服藥方除。  二釋義二。初病輕聞說即差。 善女天。爾時流水長者子。問其父醫四大增損。因是得了一切醫方。時長者子知醫方已。徧至國內城邑聚落。在在處處隨有眾生病苦者所。軟言慰喻作如是言。我是醫師我是醫師。善知方藥。今當為汝療治救濟悉令除愈。善女天。爾時眾生聞長者子軟言慰喻許為治病。心生歡喜踊躍無量。時有百千無量眾生。遇極重病。直聞是言。心歡喜故。種種所患即得除差。平復如本氣力充實。  二病重服藥方除。 善女天。復有無量百千眾生。病苦深重難除差者。即共來至長者子所。時長者子。即以妙藥授之令服。服已除差亦得平復。善女天。是長者子。於是國內治諸眾生所有病苦悉得除差。 █文句  云云。 此品事醫意含法藥。除病不一非可卒陳。次示觀心略申其意。其文在即故注云云。  二觀釋者。此品所詮是佛自敘宿命所作淨佛國因。文中雖說除果報病。意乃通結四教機緣。是故大師事解之後。示觀心法。明彼流水結緣之意。如觀音疏釋。於七難帖文。但在事中。火等至觀行釋方明三障四教。今豈不然。問既結四教生土之機。何故但約停心方便。而論觀心。答語似三藏停心之法。意則不然。何者。以四分名通界內外數息等四。四教行人無不修證。今之觀解約此而論。彌顯除病結緣之意分三。初明觀之藥病。 █文句  觀心者。三毒等分是內病也。數息不淨。慈心因緣是法藥。 三毒者。謂貪瞋癡偏起也。言等分者。謂三毒等起也。然貪嗔癡性本相反。終非三心一時並作。但是不定雜雜而生。故云等分。一分乃有二萬一千。四分共成八萬四千塵勞之門。此則十界眾生心病對前果報身病。是外故。今四分名為內病。數息等四對前甜辛種種之藥皆是事治故。今四觀名為法藥。  二示行之根性。 █文句  宜聞法藥得悟者。信行人病差也。作觀研心得悟者。法行人病差也。 自有眾生聞說四觀四病得差。屬信行人。自有研心修此四觀四病方差。名法行人。信行則是學讀之人。法行則是坐禪人也。今明二人皆通四教。  三明對病用藥二。初明四分起相。二明四觀治相。初四。初約五根對時。 █文句  眼是春時。舌是夏時。鼻是秋時。耳是冬時。身是四季。攝屬諸時。 此就五行對於五藏。藏主五根。根屬四時。眼耳鼻舌偏屬一時。身通四時。如常所說。  二明五欲致病。 █文句  妙好五欲增貪病。麤惡五欲損貪病。妙好五欲損瞋病。麤惡五欲增瞋病。平平五欲增癡病。違順五欲損癡病。總三種五欲增覺觀病。偏動三種五欲損覺觀病。是為增損之相也。 以其五欲麤妙偏總對根不同。致令四分增損有異。須知五欲徧界內外。故使四分通別天殊。迦葉斷通故稱少欲。未斷別故聞琴起舞。請觀音云。斷除三毒根成佛道無疑。既論三毒寧無等分。此四亦由實報五欲麤妙偏總對根而起也。  三明三受犯觸。 █文句  犯觸者。違情犯瞋順情犯貪。不違不順犯癡。總三犯覺觀。 違情苦受。順情樂受。不違不順平平受。此三偏起也。總三起等分名覺觀。緣慮紛紜也。  四明四分病因。 █文句  慢時即發瞋。求須時即發貪。僻解時即發癡。放逸時即發覺觀。 五欲三受既從外境。蓋是四分助發之緣。今舉慢等內心惡習。乃是四分親發之因。慢心發嗔乃至放逸發於覺觀。并前犯觸通界內外。例五欲說。  二明四觀治相。 █文句  慈心治瞋。不淨治貪。因緣治癡。數息治覺觀云云。 前說外緣及以內因起四分心。皆所觀境即是病相。今明四觀。正明能觀四種法藥。慈心治嗔者。嗔既通於界內界外。能治慈觀不獨觀於眾生作父母想與世間樂。觀一切法無性無相。能與眾生涅槃之樂。觀一切法無非法界。能與眾生究竟之樂。以此治於三種嗔心。是故釋論明三種慈也。不淨治貪者。不獨修於實想假想。破於凡夫依正之染。亦能破於二乘涅槃之染。亦破菩薩執於次第三諦之染。故起信論云。始覺能破六種之染。因緣治癡者。不獨觀於三世無常因果。破於凡夫斷常之癡。亦能次第觀於三諦十二因緣。破於二乘有無之癡。又能一心觀於四種十二因緣。破於菩薩縱橫之癡。是故大經觀十二因緣具四種智也。數息治覺觀者。不獨數息觀於生滅。而破凡夫有著散亂。亦能數息修俗諦三昧。深入緣起破於二乘偏空亂意。又體數息息息皆中諸法趣息。破於菩薩二邊亂意。故請觀音於數息法得三乘道。住首楞嚴身。如琉璃毛孔見佛。然此四治或可四人各修一法。以其四法各含三觀。人人自可依次不次而治三惑。或可四治秖對三觀。慈心即假觀。不淨即空觀。因緣即雙照中觀。數息雙遮中觀。此三自可約次不次次。復不定或可三人各一。或一人前後。若不次者。唯是一人一念而進。觀音疏中尚以三毒直對三觀而論次第及不次第。況慈等四非三觀耶。若其圓人四分偏總而發起者。即於一心融妙三觀。對病用之。即止觀中勝別意也。 金光明經文句記會本卷第七 金光明經文句記會本卷第八 北涼三藏法師   曇無讖 譯經 天台智者大師說文句 門人灌頂錄 四明沙門   知禮  述文句記 雙徑沙門明得 會句并記入於經文  二流水品二。初品題。 金光明經流水長者子品第十六  句文分二。初兼除病釋名二。初釋流水二。初引文標二名。 █文句  文云。一能流水。二能與水。  二接經釋二義二。初釋二義二。初別釋二義二。初釋與水。二釋流水。初則大慈與樂次則大悲拔苦。初又二。初列二水。 █文句  與水者與安樂水也。一世安樂。二出世安樂。  二釋二水。 █文句  世安樂者。如象負水濟彼枯魚是也。出世安樂者。如發誓言。於未來世當施法食與菩提記是也。 今此一類世樂且在果報之益。出世唯明一實之益。若論此時結淨國緣。合徧人天及以四教。  二釋流水二。初列二水。 █文句  流水者。流除苦惱水也。一果報苦惱。二業因苦惱。 流除者。流去其水即是除義。  二釋二水。 █文句  流除果報苦惱。如治諸病人救彼渴魚是也。流除業因苦惱者。授三歸說十二因緣。讚佛十號是也。 言業因者。於果報外九益皆能除於業因。今十號等乃以能除顯於所除。十二因緣經稱甚深驗。三歸十號皆是圓說讖。本雖無三歸之文。最勝經有真諦所譯。必亦有之授法之儀闕之不可。  二雙成二義。 █文句  請父求方欲成流水之義。從王借象欲成與水之義。  二單示題二。初問。 █文句  既有二能。那單以流水題品。  二答。 █文句  文中既彰與水之義。題品須安流水之名。不煩於文二義雙顯。出經者之巧為若此也。 經文與題二名互顯。巧不過此也。  二釋長者子。 █文句  長者者。如法華疏中十種長者義也。子者持水之子故言子也。 法華疏中具十種德名長者。一姓貴。二位高。三大富。四威猛。五智深。六年耆。七行淨。八禮備。九上歎。十下歸。子者下亦如王子公子也。故經云。持水大長者家中後生一子。名曰流水。  二取授記出意。 █文句  此文是斷疑中第三結緣之近由。  二經文三。初明第三結緣近由二。初分文。 █文句  近由又二。一弄引。二正近由。弄引又二。一行恩布德。二國人稱美。並如文。近由又三。一明眷屬。二見魚之緣。三正救魚。如文。  二釋義二。初弄引二。初行恩布德。 佛告樹神。爾時流水長者子。於天自在光王國內。治一切眾生無量苦患已。令其身體平復如本。受諸快樂。以病除故多設福業。修行布施。  二國人稱美。 尊重恭敬是長者子。作如是言。善哉長者。能大增長福德之事。能益眾生無量壽命。汝今真是大醫之王。善治眾生無量重病。必是菩薩善解方藥。  二正近由三。初明眷屬。 善女天。時長者子。有妻名曰水空龍藏。而生二子。一名水空。二名水藏。  二見魚之緣。即禽獸馳奔也。 時長者子將是二子。次第游行城邑聚落。最後到一大空澤中。見諸虎狼狐犬鳥獸多食肉血。悉皆一向馳奔而去。時長者子作是念言。是諸禽獸何因緣故一向馳走。我當隨後逐而觀之。  三正救魚。私開為二。初明因緣二。初因流水興悲。 時長者子遂便隨逐。見有一池其水枯涸。於其池中多有諸魚。時長者子見是魚已生大悲心。  二緣樹神示數。 時有樹神示現半身。作如是言。善哉善哉。大善男子。此魚可愍汝可與水。是故號汝名為流水。復有二緣名為流水。一能流水。二能與水。汝今應當隨名定實。時長者子問樹神言。此魚頭數為有幾所。樹神答言。其數具足足滿十千。善女天。爾時流水聞是數已。倍復增益生大悲心。  二與水食二。初與水四。初取樹枝覆日。 善女天。時此空池為日所曝唯少水在。是十千魚將入死門。四向宛轉見是長者心生恃賴。隨是長者所至方面。隨逐瞻視目未曾捨。是時長者馳趣四方。推求索水了不能得。便四顧望見有大樹尋取枝葉。還到池上與作陰涼。 恃依也。  二知水源決絕。 作陰涼已復更推求。是池中水本從何來。即出四向周徧求覓莫知水處。復更疾走遠至餘處。見一大河名曰水生。爾時復有諸餘惡人。為捕此魚。故於上流懸險之處。決棄其水不令下過。然其決處懸險難補。計當修治經九十日。百千人功猶不能成。況我一身。 捕捉也。決棄其水。決音穴。廣雅云穿也。說文云。下流也。周易藩決不羸亦音穴也。  三就大王借象。 時長者子。速疾還反至大王所。頭面禮拜却住一面。合掌向王說其因緣。作如是言。我為大王國土人民治種種病。漸漸游行至彼空澤。見有一池其水枯涸。有十千魚為日所曝。今日困厄將死不久。惟願大王。借二十大象令得負水濟彼魚命。如我與諸病人壽命。爾時大王即勅大臣。速疾供給。爾時大臣奉王告勅。語是長者。善哉大士。汝今自可至象廄中隨意選取。利益眾生令得快樂。 廄馬舍也。釋名云。廄聚也。馬之所聚也。  四明負水濟魚。 是時流水及其二子。將二十大象。從治城人借索皮囊。疾至彼河上流決處。盛水象負。馳疾奔還至空澤池。從象背上下其囊水寫置池中。水遂彌滿還復如本。  二施食二。初察魚飢惱。 時長者子。於池四邊彷徉而行。是魚爾時。亦復隨逐巡岸而行。時長者子。復作是念。是魚何緣隨我而行。是魚必為飢火所惱。復欲從我求索飲食。我今當與。 彷徉上扶方反。下以章反。廣雅徙倚也。又徘徊也。  二取食施與。 善女天。爾時流水長者子。告其子言。汝取一象最大力者。速至家中啟父長者。家中所有可食之物。乃至父母飲噉之分。及以妻子奴婢之分。一切聚集。悉載象上急速來還。爾時二子如父教勅。乘最大象往至家中。白其祖父說如上事。爾時二子。收取家中可食之物。載象背上疾還父所至空澤池。時長者子見其子還。心生歡喜踊躍無量。從子邊取飲食之物散著池中。與魚食已即自思惟。我今已能與此魚食令其飽滿。  二明第四結緣二。初分文。 █文句  從未來之世當施法食下是第四正結緣。又為四。一發誓願。二思惟說法。三正說法。四魚改報生天酬恩供養。就魚報恩文為四。一魚改報生天。二天酬恩而下地。三王見光問瑞。四長者徵教而定答。如文。  二釋義四。初發誓願。 未來之世當施法食。  二思惟說法。 復更思惟。曾聞過去空閑之處有一比丘。讀誦大乘方等經典。其經中說。若有眾生臨命終時。得聞寶勝如來名號即生天上。我今當為是十千魚解說甚深十二因緣。亦當稱說寶勝佛名。時閻浮提中有二種人。一者深信大乘方等。二者毀呰不生信樂。時長者子作是思惟。我今當入池水之中為是諸魚說深妙法。思惟是已。即便入水  三正說法。 作如是言。南無過去寶勝如來應供正徧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寶勝如來本往昔時。行菩薩道作是誓願。若有眾生。於十方界臨命終時聞我名者。當令是輩即命終已尋得上生三十三天。爾時流水復為是魚。解說如是甚深妙法。所謂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名色緣六入。六入緣觸。觸緣受。受緣愛。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死憂悲苦惱。 先稱十號次說因緣。十號在悟在果因緣。在迷在因。迷悟因果其名雖殊而體不異。以十號果是究盡三德。十二因緣是本來三德。三德不改因果寧殊。故普賢觀云。大乘因者諸法實相。大乘果者亦諸法實相。諸法是修二實相是一性。此三圓融不縱不橫。全體為因全體為果。眾生雖迷十號無減。諸佛悟極十二不虧。以世間相皆常住。故今先唱果。果理已顯。令其解生。初稱寶勝者乃是別名。名於一佛如來等十乃是通名。三世十方佛佛皆具。若以通從別。合得名為寶勝如來寶勝佛寶勝世尊。此三既然。例此合云寶勝應供寶勝正徧知乃至寶勝天人師也。此十通號大經大論出其名。天台慈恩出其義。相狀已顯。今傍諸釋更約三。三及一總結以銷十號。令知一一無非祕藏。此義若明則不辱於果人名字。初三既以如來為首。即法身中三也。如來是真如屬法身。應供利生是解脫。正徧知具二智是般若。以其法身必具二德故也。次三既以明行足為首。即解脫中三也。三明之行是解脫。善逝能趣極是般若。解三世間一一常住是法身。以其解脫必具二德故也。後三既以無上士調御丈夫為首。即般若中三也。見性名丈夫故當般若。天人師軌訓眾機是解脫。佛是復本。大覺是法身。以其般若必具二德故也。此九即三此三即一。一無一相三九宛然。三千世間九世剎那。一多延促究竟自在。故言世尊。十二因緣束為三道。無明愛取三支屬煩惱道。行有二支屬業道。識名色六入觸受及生老死。屬苦道。此雖昏迷繫縛輪轉。而全體即是三因佛性。皆不可思議。隨人觀察顯發不同。故大經說下。中上智觀此。乃得三乘菩提。若上上智觀得佛菩提。以前三教智有思議。故觀十二止得三乘。唯有圓教不思議智體無明等。即是性染非佛天人修羅所造。一一常住當處圓融。方曰因中具於果性。又玄文中三道三識雖本有位。與果後三德無二無別。得此意已方可分別十二別名。無明謂不了六受即空假中。行謂依不了心動作業行。識謂業牽中陰識託母胎。名色謂二滴為色心但有名。六入謂名色增長成六入根。觸謂六根對外為塵所觸。受謂觸生三受苦樂平平。愛謂迷三受故於樂染著。取謂愛染纏綿四方求索。有謂由取造業須有來報。生謂有業既熟未來陰興。老死等謂生須變滅悲惱縈纏。此十二支或約三世。或約二世。或約一念。雖三不同。皆以十二而對三道。即事而理。一一究竟清淨自在。不縱不橫而高而廣。如是觀者得佛菩提。略三歸者。義已具也。蓋三寶三德體本不異。既稱南無寶勝。十號豈非歸命果上三德。復說甚深十二因緣。乃是心依因中三德。迷悟極際三德無差。一體義備。三皆具足。常樂我淨真是歸依三寶義究竟成。當知讖師意趣深妙。  四魚生天報恩四。初魚改報生天。 善女天。爾時流水長者子及其二子。說是法已即共還家。是長者子復於後時。賓客聚會醉酒而臥。爾時其地卒大震動。時十千魚同日命終。既命終已生忉利天。 凡初生天以自業力有三種念。一自知從其處死。二自知今此處生。三自知先作何業得來生天。既知曩事故下酬恩。  二天酬恩下地。 既生天已作是思惟。我等以何善業因緣。得生於此忉利天中。復相謂言。我等先於閻浮提內。墮畜生中受於魚身。流水長者子。與我等水及以飲食。復為我等解說甚深十二因緣。并稱寶勝如來名號。以是因緣令我等輩得生此天。是故我等今當往至長者子所報恩供養。爾時十千天子。從忉利天下閻浮提。至流水長者子大醫王家。時長者子在樓屋上露臥眠睡。是十千天子。以十千真珠天妙瓔珞置其頭邊。復以十千置其足邊。復以十千置右脇邊。復以十千置左脇邊。雨曼陀羅華摩訶曼陀羅華。積至于膝。作種種天樂出妙音聲。閻浮提中。有睡眠者皆悉覺寤。流水長者子亦從睡寤。是十千天子。於上空中飛騰游行。於天自在光王國內。處處皆雨天妙蓮華。是諸天子復至本處空澤池所復雨天華。便從此沒還忉利宮。隨意自在受天五欲。 經樓屋者。重屋曰樓。或作樓臺者誤也。  釋此為二。初事。 █文句  報恩有二善。一事二理。事者真珠四邊報水飲食因緣十號等四種澤也。 因緣十號。且就能詮屬言教故。同於水食。名為事也。  二理。 █文句  理者。準涅槃文云。施食令他得命表常。令他得樂是故得涅槃。令他得悟是故成自在我。如法求財是故得淨。用四十千報常樂我淨之恩也。 秖於四事而解四德。故成理益。以十千魚由戒緩故。受鱗介身。由乘急故。今遇大乘真善知識。故能於事深解妙理。受食得命即表真常。受水得樂表涅槃樂。於十二棘林解自在我。依十號法獲天報財。於世淨命解性淨德。此四法益因流水得故。持四萬真珠瓔珞報恩供養食等四事。既表理益。四萬珠瓔豈但事供。蓋表千界萬如。是法一一皆具常樂我淨。即四十千真珠瓔珞非嚴而嚴。嚴於法身。此乃財供而成法供。若不爾者。豈得名為有妙善根得記緣耶。  三王見光瑞。 時閻浮提過是夜已。天自在光王。問諸大臣。昨夜何緣。示現如是淨妙瑞相有大光明。大臣答言。大王當知。忉利諸天於流水長者子家。雨四十千真珠瓔珞及不可計曼陀羅華。王即告臣。卿可往至彼長者家。善言誘喻喚令使來。大臣受勅即至其家。宣王教令喚是長者。是時長者尋至王所。王問長者。何緣示現如是瑞相。  四長者據教定答。 長者子言。我必定知是十千魚其命已終。時大王言。今可遣人審實是事。爾時流水。尋遣其子至彼池所。看是諸魚死活定實。爾時其子聞是語已。向於彼池。既至池已。見其池中多有摩訶曼陀羅華。積聚成。其中諸魚悉皆命終。見已即還向其父言。彼諸魚等悉已命終。爾時流水知是事已。復至王所作如是言。是十千魚悉皆命終。王聞是已心生歡喜。  三明第五結會古今。 爾時世尊。告道場菩提樹神。善女天。欲知爾時流水長者子。今我身是。長子水空。今羅羅是。次子水藏。今阿難是。時十千魚者。今十千天子是。是故我今為其授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記。爾時樹神現半身者。今汝身是。 █文句  第五結會古今者。昔佛疑魚數。樹神定判十千。今神疑行淺記深。佛為說妙因緣。今昔相關是故結會也。 經羅睺羅此云覆障。以六年在胎因立斯號。新云羅怙羅。此云障月。然本跡事不可審知。傍文思之。十千今昔必是所化。餘皆能化。此之能化。據華嚴等諸經所說。皆是劫海修其實因。熟其十千令今得脫。若取法華久成之意。皆是跡中接此等機令今得記。此宗講者內心合知。  六捨身品二。初品題。 金光明經捨身品第十七  句文分二。初問捨多題少。 █文句  捨義甚多。財位壽命。獨以身當名耶。  二答從要立題。 █文句  此從正要得名。受者須身餘則非要。施者正捨身餘旁捨爾。故言捨身品。 受者須身。虎飢所逼正須身肉。壽命財位非彼所求。夫行門無量。根由宿熏。四種三昧逐人所尚。於隨自意善行六度。樂行檀者。於身命財無所吝惜。自行教他隨喜讚歎。皆在於施。若於善師及依實教。修檀行者體能施心及受施境。所施身等即空假中。事行理觀合一而修。助道正修相資而進。既稱本習故欣然而為。或因事卒行宿緣會故。或積年要誓令觀成故。或顯陳所願令物效故。或密遂其心息他謗故。悲重故。密慈重故。顯心若真實四悉俱成。心若詐欺二利皆失。然佛談本事令人效行。故疏云。引昔捐軀誡今師弟。勿吝財法。問大論云。捨身易捨心難。論欲行者捨執著心故以難歎。欲息事施故以易斥。何不依論遠離執心。今人為何好捨身命。答抑揚取捨皆遵佛教。悉赴人心。佛談正助不同。人樂理事不等。今品特示捨於身命。安得以論難易為譏。又復空說捨心而執己見。膠固自體一毛不拔。毀他捨命為非。既乖隨喜之心。寧逃嫉善之咎。願聞佛說隨力奉行。  二經文二。初分文。 █文句  文為四。一問二答三眾得益四結成。  二釋義四。初問。 爾時道場菩提樹神復白佛言。世尊。我聞世尊過去修行菩薩道時。具受無量百千苦行。捐捨身命肉血骨髓。惟願世尊。少說往昔苦行因緣。為利眾生受諸快樂。 █文句  問者上聞大士治病救魚實為曠濟。小人小蟲得二世益。時眾願聞亡身殞命感深契極之事。行苦而果樂可得聞耶。是故請問。 小人即國病者。小蟲一萬枯魚。魚關未來法食之誓。獲成佛記例。病差者定於後世為解脫機。是故皆蒙二世之益。感深契極者以不二解導難行行。此感至深。捨身命財與後際等。此契唯極。眾聞獲益正當此時。是故樹神乘機發問。  二答二。初分科。 █文句  佛答為二。一敘緣起。二正明捨身。緣起為十。一地塔涌。二大眾生疑。三佛起禮。四樹神問禮。五佛答禮。六命阿難取。七阿難述骨狀。八命示大眾。九奉命取示。十佛勸眾禮。皆如文。  二釋義二。初敘緣起十。十段悉如科列。初地塔涌。 爾時世尊即現神足。神足力故令此大地六種震動。於大講堂眾會之中。有七寶塔從地涌出。眾寶羅網彌覆其上。  二大眾生疑。 爾時大眾見是事已生希有心。  三佛起禮。 爾時世尊。即從座起禮拜是塔。恭敬圍繞還就本座。  四樹神問禮。 爾時道場菩提樹神白佛言。世尊。如來世雄出現於世。常為一切之所恭敬。於諸眾生最勝最尊。何因緣故禮拜是塔。  五佛答禮。 佛言。善女天。我本修行菩薩道時。我身舍利安止是塔。因由是身令我早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六命阿難取。 爾時佛告尊者阿難。汝可開塔取中舍利示此大眾。是舍利者。乃是無量六波羅蜜功德所熏。  七阿難述骨狀。 爾時阿難。聞佛教勅即往塔所。禮拜供養開其塔戶。見其塔中有七寶函。以手開函。見其舍利色妙紅白。而白佛言。世尊。是中舍利其色紅白。  八命示大眾。 佛告阿難。汝可持來。此是大士真身舍利。  九奉命取示。 爾時阿難即舉寶函。還至佛所持以上佛。  十佛勸眾禮。 爾時佛告一切大眾。汝等今可禮是舍利。此舍利者是戒定慧之所熏修。甚難可得最上福田。爾時大眾聞是語已。心懷歡喜即從座起。合掌敬禮大士舍利。爾時世尊。欲為大眾斷疑網故。說是舍利往昔因緣。  二正明捨身二。初分文。 █文句  從過去有王下是正捨身。文為二。一長行二偈頌。長行為四。一明本眷屬。二捨身方便。三正捨身。四捨後悲戀。  二釋義二。初長行四。初明本眷屬二。初分科。 █文句  就本眷屬為五。一明本眷屬。二游行。三各述相。四見產虎。五各陳觀見。  二釋義五段如分科列。初明本眷屬。 阿難。過去之世有王名曰摩訶羅陀。修行善法善治國土無有怨敵。時有三子端正微妙。形色殊特。威德第一。第一太子名曰摩訶波那羅。次子名曰摩訶提婆。小子名曰摩訶薩埵。 █文句  摩訶羅陀此翻大無罪。文殊問經云。羅陀翻為中。摩訶波那羅或云此翻大度(未詳)。摩訶提婆此言大天。摩訶薩埵此翻大心。  二明游行。 是三王子。於諸園林游戲觀看。次第漸到一大竹林憩駕止息。  三各述相。 第一王子作如是言。我於今日心甚怖懅。於是林中將無衰損。第二王子復作是言。我於今日不自惜身。但離所愛心憂愁耳。第三王子復作是言。我於今日獨無怖懅亦無愁惱。山中空寂神仙所讚。是處閑靜能令行人安隱受樂。  四見產虎。 時諸王子說是語已。轉復前行見有一虎。適產七日而有七子。圍繞周匝飢餓窮悴。身體羸瘦命將欲絕。  五各陳觀見。 第一王子。見是虎已。作如是言。怪哉此虎。產來七日。七子圍繞不得求食。若為飢逼必還噉子。第三王子言。此虎經常所食何物。第一王子言。此虎唯食新熱肉血。第三王子言。君等誰能與此虎食。第二王子言。此虎飢餓身體羸瘦。窮困頓乏餘命無幾。不容餘處為其求食。設餘求者命必不濟。誰能為此不惜身命。第一王子言。一切難捨不過己身。第二王子言。我等今者以貪惜故。於此身命不能放捨。智慧薄少故於是事而生驚怖。若諸大士欲利益他。生大悲心為眾生者。捨此身命不足為難。時諸王子心大愁憂。久住視之目未曾捨。作是觀已尋便離去。  二捨身方便二。初分科。 █文句  從作是念言我今捨身時已到矣下是捨身方便。方便為二。初述觀解。二起誓願。願行相扶。適產七日者。見虎子頭上有七點。知已七日。出山海經也。又云。七日眼開。又七日不食必死。虎既垂死知是七日。或云。鬼神示悟。如樹神數魚。  二釋義二。初述觀解。二起誓願。願行相扶者。行即觀解。非此觀解莫成其願。非乎誓願行則有退。疏適產七日至樹神數魚等者。此文追解前第四見產虎文也。疏可見。經從作是念言下述觀解。 爾時第三王子。作是念言。我今捨身時已到矣。何以故。我從昔來多棄是身都無所為。亦常愛護處之屋宅。又復供給衣服飲食臥具醫藥象馬車乘。隨時將養令無所乏。而不知恩反生怨害。然復不免無常敗壞。復次是身不堅無所利益。可惡如賊猶若行廁。我於今日。當使此身作無上業。於生死海中作大橋梁。復次若捨此身。即捨無量癰疽瘭疾百千怖畏。是身唯有大小便利。是身不堅如水上沫。是身不淨多諸蟲戶。是身可惡筋纏血塗。皮骨髓腦共相連持。如是觀察甚可患厭。是故我今應當捨離。以求寂滅無上涅槃。永離憂患無常變異。生死休息無諸塵累。無量禪定智慧功德。具足成就微妙法身。百福莊嚴諸佛所讚。證成如是無上法身。與諸眾生無量法樂。 觀有二種。一助觀。二正觀。從初至甚可患厭是助道觀也。以三藏教假想。對治戀著依正之心。從是故我今下正觀也。至無諸塵累等。即空觀也。無量禪定至諸佛所讚。即假觀也。從證成如是至法樂。即中觀也。說乃前後修必一心。  二述誓願。 是時王子勇猛堪任。作是大願。以上大悲熏修其心。慮其二兄心懷怖懅。或恐固遮為作留難。即便語言。兄等今者可與眷屬還其所止。爾時王子摩訶薩埵。還至虎所脫。身衣裳置竹枝上。作是誓言。我今為利諸眾生故。證於最勝無上道故。大悲不動捨難捨故。為求菩提智所讚故。欲度三有諸眾生故。滅生死怖眾熱惱故。 先作方便。次作誓言下正起誓。六句不出四弘。初二依滅諦發成佛願。三四依道諦發悲智願。第五依苦諦發度生願。第六依集諦發斷惑願。此依界外滅諦為首。驗發圓心也。  三正捨身二。初科。 █文句  正捨身為二。一捨身。二感動天地。  二釋二。初捨身。 是時王子作是誓已。即自放身臥饑虎前。是時王子以大悲力故虎無能為。王子復作如是念言。虎今羸瘦身無勢力。不能得我身血肉食。即起求刀周徧求之了不能得。即以乾竹刺頸出血。於高山上投身虎前。  二感動天地。 是時大地六種震動。日無精光。如羅羅阿修羅王捉持障蔽。又雨雜華種種妙香。時虛空中有諸餘天。見是事已心生歡喜歎未曾有。讚言。善哉善哉。大士。汝今真是行大悲者。為眾生故能捨難捨。於諸學人第一勇健。汝已為得諸佛所讚。常樂住處不久當證無惱無熱清淨涅槃。是虎爾時見血流出污王子身。即便舐血噉食其肉唯留餘骨。 經六種震動者。謂動起涌三種是形。震吼擊三種是聲。今於形聲略言其二。故言震動。  四捨身後悲戀二。初科。 █文句  捨身後眷屬愁苦。先兩兄愁惱。各說偈共向捨所。次父母愁苦。  二釋二。初兩兄愁惱。 爾時第一王子見地大動。為第二王子而說偈言。 震動大地。及以大海。日無精光。如有覆蔽。於上虛空。雨諸華香。必是我弟。捨所愛身。 第二王子復說偈言。 彼虎產來。已經七日。七子圍繞。窮無飲食。氣力羸損。命不云遠。小弟大悲。知其窮悴。懼不堪忍。還食其子。恐定捨身。以救彼命。 時二王子心大愁怖。涕泣悲歎容貌憔悴。復共相將還至虎所。見弟所著被服衣裳。皆悉在一竹枝之上。骸骨髮爪布散狼藉。流血處處徧污其地。見已悶絕不自勝持。投身骨上良久乃蘇。即起舉首號天而哭。我弟幼稚才能過人。特為父母之所愛念。奄忽捨身以飼餓虎。我今還宮。父母設問當云何答。我寧在此併命一處。不忍見是骸骨髮爪。何心捨離還見父母妻子眷屬朋友知識。時二王子悲號懊惱漸捨而去。時小王子所將侍從。各散諸方互相謂言。今者我天為何所在。  二父母愁苦。 爾時王妃於睡眠中。夢乳被割牙齒墮落。得三鴿雛一為鷹食。爾時王妃。大地動時即便驚寤。心大愁怖而說偈言。 今日何故。大地大水。一切皆動。物不安所。日無精光。如有覆蔽。我心憂苦。目睫動。如我今者。所見瑞相。必有災異。不祥苦惱。 於是王妃說是偈已。時有青衣在外已聞王子消息。心驚惶怖尋即入內。啟白王妃作如是言。向者在外聞諸侍從推覓王子不知所在。王妃聞已生大憂惱。涕泣滿目至大王所。我於向者傳聞外人。失我最小所愛之子。大王聞已而復悶絕。悲哽苦惱抆淚而言。如何今日失我心中所愛重者。 如文。  二偈頌二。初分文。 █文句  偈九十三行為三。初二行通明昔行。次別頌長行。三結會。  二釋義三。初通明昔行。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我於往昔。無量劫中。捨所重身。以求菩提。若為國王。及作王子。常捨難捨。以求菩提。 █文句  初如文。  二別頌長行二。初分文。 █文句  我念宿命下別頌長行。四行頌上本眷屬。上有述相陳觀。今不頌。餘皆頌。從時勝大士下二行頌上捨身方便不頌發誓。從即上高山下頌上正捨身感動也。從是時二兄下頌上捨身後眷屬愁苦。從是時王子下頌上父母愁苦。  二釋義五。初頌上本眷屬。 我念宿命。有大國王。其王名曰。摩訶羅陀。是王有子。能大布施。其子名曰。摩訶薩埵。復有二兄。長者名曰。大波那羅。次名大天。三人同游。至一空山。見新產虎。飢窮無食。  二頌上捨身方便。 時勝大士。生大悲心。我今當捨。所重之身。此虎或為。飢餓所逼。儻能還食。自所生子。  三頌上正捨身。 即上高山。自投虎前。為令虎子。得全性命。是時大地。及諸大山。皆悉震動。驚諸蟲獸。虎狼師子。四散馳走。世間皆闇。無有光明。  四頌上眷屬愁苦。 是時二兄。故在竹林。心懷憂惱。愁苦涕泣。漸漸推求。遂至虎所。見虎虎子。血污其口。又見骸骨。髮毛爪齒。處處迸血。狼藉在地。時二王子。見是事已。心更悶絕。自躄於地。以灰塵土。自塗坌身。忘失正念。生狂癡心。所將侍從。覩見是事。亦生悲慟。失聲號哭。互以冷水。共相噴灑。然後蘇息。而復得起。  五頌上父母愁苦私開二。初頌見相時愁憂二。初王妃憂惱二。初見相。 是時王子。當捨身時。正值後宮。妃后婇女。眷屬五百。共相娛樂。王妃是時。兩乳汁出。一切肢節。痛如針刺。心生愁惱。似喪愛子。  二述相六。初正述惡相。 於是王妃。疾至王所。其聲微細。悲泣而言。大王今當。諦聽諦聽。憂愁盛火。今來燒我。我今二乳。俱時汁出。身體苦切。如被針刺。我見如是。不祥瑞相。恐更不復。見所愛子。今以身命。奉上大王。願速遣人。求覓我子。夢三鴿雛。在我懷抱。其最小者。可適我心。有鷹飛來。奪我而去。夢是事已。即生憂惱。我今愁怖。恐命不濟。願速遣人。推求我子。  二述已迷悶。 是時王妃。說是語已。即時悶絕。而復躄地。  三王臣憂惱。 王聞是語。復生憂惱。以不得見。所愛子故。其王大臣。及諸眷屬。悉皆聚集。在王左右。哀哭悲號。聲動天地。  四國人驚愕。 爾時城內。所有人民。聞是聲已。驚愕而出。各相謂言。今是王子。為活來耶。為已死亡。如是大士。常出軟語。為眾所愛。今難可見。已有諸人。入林推求。不久自當。得定消息。諸人爾時。慞惶如是。而復悲號。哀動神祇。爾時大王。即從座起。以水灑妃。良久乃蘇。還得正念。微聲問王。我子今者。為死活耶。  五王妃敘德。 爾時王妃。念其子故。倍復懊惱。心無暫捨。可惜我子。形色端正。如何一旦。捨我終亡。云何我身。不先薨沒。而見如是。諸苦惱事。善子妙色。猶淨蓮華。誰壞汝身。使令分離。將非是我。昔日怨。挾本業緣。而殺汝耶。我子面目。淨如滿月。不圖一旦。遇斯禍對。寧使我身。破碎如塵。不令我子。喪失身命。  六驗相失子。 我所見夢。已為得報。直我無情。能堪是苦。如我所夢。牙齒墮落。二乳一時。汁自流出。必定是我。失所愛子。夢三鴿雛。鷹奪一去。三子之中。必定失一。  二大王求覓二。初慰諭其妃。 爾時大王。即告其妃。我今當遣。大臣使者。周徧東西。推求覓子。汝今且可。莫大憂愁。  求覓其子。 大王如是。慰喻妃已。即便嚴駕。出其宮殿。心生愁惱。憂苦所切。雖在大眾。顏貌憔悴。即出其城。覓所愛子。爾時亦有。無量諸人。哀號動地。尋從王後。是時大王。既出城已。四向顧望。求覓其子。煩惋心亂。靡知所在。最後遙見。有一信來。頭蒙塵土。血污其衣。灰糞塗身。悲號而至。爾時大王。摩訶羅陀。見是使已。倍生懊惱。舉首號叫。仰天而哭。  二頌知終後悲苦三。初使者迴白二。初前使慰王。 先所遣臣。尋復來至。既至王所。作如是言。願王莫愁。諸子猶在。不久當至。令王得見。  二後使告實。 須臾之頃。復有臣來。見王愁苦。顏貌憔悴。身所著衣。垢膩塵污。大王當知。一子已終。二子雖存。哀悴無賴。第三王子。見虎新產。飢窮七日。恐還食子。見是虎已。生大悲心。發大誓願。當度眾生。於未來世。證成菩提。即上高處。投身虎前。虎飢所逼。便起噉食。一切血肉。已為都盡。唯有骸骨。狼藉在地。  二大王悶絕。 是時大王。聞臣語已。轉復悶絕。失念躄地。憂愁盛火。熾然其身。諸臣眷屬。亦復如是。以水灑王。良久乃蘇。復起舉首。號天而哭。  二王迎二子三。初臣述失志。 復有臣來。而白王言。向於林中。見二王子。愁憂苦毒。悲號涕泣。迷悶失志。自投於地。臣即求水。灑其身上。良久之頃。及還蘇息。望見四方。大火熾然。扶持暫起。尋復躄地。舉首悲哀。號天而哭。乍復讚歎。其弟功德。  二王並思惟。 是時大王。以離愛子。其心迷悶。氣力惙然。憂惱涕泣。並復思惟。是最小子。我所愛重。無常大鬼。奄便吞食。其餘二子。今雖存在。而為憂火。之所焚燒。或能為是。喪失命根。我宜速往。至彼林中。迎載諸子。急還宮殿。其母在後。憂苦逼切。心肝分裂。或能失命。若見二子。慰喻其心。可使終保。餘年壽命。 一亡二存對並思忖。亡者叵尋存者宜取。  三迎子慰母。 爾時大王。駕乘名象。與諸侍從。欲至彼林。即於中路。見其二子。號天扣地。稱弟名字。時王即前。抱持二子。悲號涕泣。隨路還宮。速令二子。覲見其母。  三結會二。初科。 █文句  從佛告樹神下第三結會。結會為三。一結會人。二結會塔。三結會誓願。  二釋三。初結會人。 佛告樹神。汝今當知。爾時王子。摩訶薩埵。捨身飼虎。今我身是。爾時大王。摩訶羅陀。於今父王。輸頭檀是。爾時王妃。今摩耶是。第一王子。今彌勒是。第二王子。今調達是。爾時虎者。今瞿夷是。時虎七子。今五比丘。及舍利弗。目犍連是。 經輸頭檀或閱頭檀。此云淨飯。摩耶此云天后。調達亦提婆達多。此云天授。父母從天乞子。天授與之。是佛堂弟。瞿夷此云明女。悉達有三夫人。一瞿夷。二耶輸。三鹿野。各有二萬婇女。五比丘者。憍陳如。頞鞞跋提。十力迦葉。拘利太子。陳如十力迦葉。二是母親。餘三是父親。舍利弗此云身子。母好身形故母名身。是彼之子故名身子。目犍連此云胡豆姓也。上古有仙居山。常採菉豆而食因以命族。尊者是彼之後也。  二結會塔。 爾時大王。摩訶羅陀。及其妃后。悲號涕泣。悉皆脫身。御服瓔珞。與諸大眾。往竹林中。收其舍利。即於此處。起七寶塔。 塔具云塔婆。義翻方墳。或云聚相。謂累木石及寶。高以為相。茶毘後分云。佛塔高十三層上有相輪。支佛塔十一層。羅漢四層。輪王塔無復層級。以未脫三界故。十二因緣經八種塔並有露盤。佛塔八重。菩薩七重。支佛六重。四果五重。三果四。二果三。初果二。輪王一。凡僧但蕉葉火珠而已。雖兩經異說。而凡僧並無層級。邇世所立雖無露盤。既出四簷猶濫初果。儻循蕉葉火珠之制。則免僣上聖識者宜效之。舍利此云身骨。  三結會誓願。 是時王子。摩訶薩埵。臨捨命時。作是誓願。願我舍利。於未來世。過算數劫。常為眾生。而作佛事  三大眾所益。 說是經時。無量阿僧祇諸天及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文句  說是經時下大眾所益也。  四結問意。 樹神。是名禮塔往昔因緣。爾時佛神力故。是七寶塔即沒不現。 █文句  樹神是名禮塔下第四是結問意。 經怖懅其據反。廣雅云。畏懼也。瘭必遙反。疽疾也。奄忽。忽謂倏忽也。雛士虞反。鳥子也。瞤如輪反。目動也。抆武粉反。拭也。躃旁益反。倒也。慟哀過也。惙陟劣反。疲也。  七讚佛品二。初品題。 金光明經讚佛品第十八  句文分二。初明讚之能所二。初大師約因人讚果釋。 █文句  此品從能所得名。能讚是三番菩薩。所讚是一佛世尊。能所合標故言讚佛品。 能讚是三番菩薩者。一是經初陳列之眾。二是信相發起之人。三是樹神善女。此雖眾兼道俗。形混人天。既發大心咸名菩薩。所讚是一佛世尊者。即釋迦教主一佛也。斯欲異前讚品能讚是往世金龍一人。所讚是三世極果諸佛也。然准前釋題品目。具含四悉。今文略示。欲明其相者應云。題標讚佛義含能所。即世界歡喜也。二能讚善生必托緣起。緣中最勝莫過讚佛。故三菩薩能讚。即為人生善也。三所讚為能讚。乃印成三菩薩說無虛謬。即破惡對治也。四如來讚樹神快說果地大體大智大用。即入理第一義也。題含四義文理一如。今疏存略不無其以。蓋題讚佛實通能所。以所讚果佛反讚因人。生善破惡二俱不便。然或以所讚為能讚。生他善業破他事惡。斯何不可。故知略也。  二章安約因果互讚釋。 █文句  私謂三番菩薩是能讚。一佛是所讚。一佛是能讚。三番是所讚。三番是當佛。一佛是現佛。通而為言。皆是能讚。皆是佛。故言讚佛品。 言一佛是能讚者。經云。善哉善哉。樹神善女。汝於今日快說是言。經雖獨讚樹神。意兼前二。故云三番是所讚。言三番是當佛等者。釋疑也。恐人疑云。既讚兼能所。何以獨題讚佛。故釋云。佛通現未皆是讚佛爾。  二明品之次第二。初明諸品所歸。亦是今品之來意也。 █文句  次第者。因前十七品故有今品。何者。序品敘大體。如來游於無量甚深法性窮源極邊。壽量品極果冥深合廣能起大用。懺品勸菩薩。若欲修學當如懺品滅惡。讚品生善。空品導成。四王至散脂誓願流通。說請者之功德。正論至善集明說者之功德。鬼神至流水說聽者之功德。捨身明行者之功德。 何者下釋諸品次第。序品敘大體等者。向疏釋經敘乎五章。今唯敘體者。蓋指極果所游所契。而高而廣。法性是佛地之所證。為今經之大體也。下壽量洎諸品功德皆不出大智大用。言窮源等者。妙覺中理之源已窮。邊際之事亦極。故種智泯照萬行休息。是唯一性更無異途。故曰經之大體也。壽量果地二智已圓。故冥深廣之體起長短之用。懺讚空導豈越大用。諸品功德無違應體。故下云皆金光明之力也。  二示今文讚意。 █文句  如是等利益出現世者。皆是如來大體大智大用金光明力。既善始令終。初中後竟。故諸菩薩等以讚讚佛稱揚教及教主。故言讚佛品。 明由上一十七品之利益。故有下六十二行之歎辭也。善始令終者。序等三分既皆獲利。故三菩薩荷佛深恩而興讚歎。故有讚佛品也。令亦善也。  二經文二。初標科。 █文句  此文為二。一經家敘陳列讚眾。  二釋義二。初經家敘。 爾時無量百千萬億諸菩薩眾。從此世界至金寶蓋山王如來國土。到彼土已。五體投地。為佛作禮却住一面。合掌向佛異口同音。而讚歎曰。 █文句  從此至彼金寶蓋剎施三業供養。投地是身。同聲是口。口身共暢意業也。 疏文可見。經云。從此至金寶蓋國者。欲張大其眾滿中菩薩。皆讚釋迦教主也。比見有人不曉斯旨。謂讚彼佛。經疏非闇。一何昧哉。或恐後學隨他所解。謬釋經文。今略引疏示之。原乎讚品之來者。蓋三番菩薩。並由上聞經得利故。讚佛及教。豈關他佛。況疏云。一佛是能讚。若謂讚彼佛者。能讚一佛何指釋迦定起耶。經疏冷然故不繁引。  二正說偈二。初分文別釋二。初分文。 █文句  二正說偈。合六十五行半。文為三。一二十行諸菩薩說。二十七行信相說。三二十八行半樹神說云云。 即智者就題分偈。故合六十五行半文為三。即以如來定起三行經文。合在樹神段中。故云二十八行半樹神說。分文可見。疏不委釋。故注云云。應云六十五行半文為二。初六十二行半三番菩薩說。二後三行如來定起說。故下章安總釋。乃云其文有四。即斯義也。具如下釋。  二釋義三。然此三番菩薩讚辭疏不分釋。達者必辭意俱明。恐新學者不曉。今粗科釋。初諸菩薩讚三。初寄言讚三。初讚能說教主自行功德三。初讚大小相海二。初讚相好三。初讚金色光一大相。 如來之身。金色微妙。其明照耀。如金山王。 經云如來之身者。標起也。金色微妙等三句者。讚第十四金色光微妙一大相也。  二讚身清潔等三小相。 身淨柔軟。如金蓮華。無量妙相。以自莊嚴。隨形之好。光飾其體。淨潔無比。如紫金山。圓足無垢。如淨滿月。 經云身淨者。即讚第十一身清潔一小相也。柔軟者。讚第十二身柔軟小相也。圓足無垢二句讚第二十身滿足小相。亦是讚容儀滿足。  三重讚梵音一大相。 其音清徹。妙如梵聲。師子吼聲。大雷震聲。六種清淨。微妙音聲。迦陵頻伽。孔雀之聲。 亦是兼讚言音深遠小相海也。梵聲者。譬佛音深遠故。師子吼聲者。譬佛音無畏也。大雷震聲者。譬佛音破迷也。云六種聲者。諸文皆云八音。一極好。二柔軟。三和適。四尊慧。五不女。六不誤。七深遠。八不竭。譯人增減不須和會。亦可先舉妙如梵聲者。即八音中深遠音也。師子吼大雷震即舉不女音也。以佛住首楞嚴定常有世雄之德。久離雌耎之心。故所出音聲能令一切聞者敬畏。天魔外道莫不歸伏也。上既已列二種聲。下但云六種聲者。即舉迦陵頻伽孔雀等六種聲也。以迦陵頻伽翻極好聲也。  二讚尊特。 清淨無垢。威德具足。百福相好。莊嚴其身。光明遠照。無有齊限。 上以大小相間而讚。蓋顯身相大小咸遍。辭意雖含尊特未彰。故今復讚身相光明俱無限齊。經云威德者。巍巍堂堂之相也。  二讚智斷功德。 智慧寂滅。無諸愛習。 上句讚智德。下句讚斷德。  三總結尊特。 世尊成就。無量功德。譬如大海。須彌寶山。 大論云。尊特身佛者。巍巍堂堂。譬如須彌映臨大海。所有大小相好亦巍巍堂堂。然如來自行具足三身功德。諸菩薩唯讚尊特者。上冥下應已攝三身。斯乃讚智之巧。學者思之。  二讚所說教法化他利益二。初敘說教因由。 為諸眾生。生憐愍心。於未來世。能與快樂。 在文可見。新經云。欲利益諸眾生故。常行法施。乃至令得大果證常樂故。  二讚所說教法二。初讚經宗體。 如來所說。第一深義。 體指序品如來所游深廣無界。超諸因理故稱第一深義。舉深該廣即甚深無量也。宗指壽量極果所得。過諸菩薩亦稱第一也。法報體一深義可知。  二讚經力用三。初讚上懺品滅惡。 能令眾生。寂滅安隱。 寂滅者。寂諸業行之惡。滅於果報之苦。  二讚上讚品生善。 能與眾生。無量快樂。 上是如來敘昔龍尊讚佛。意生今日當機之善。故能與無量快樂。  三讚空品雙導二。初讚能導空法妙。 能演無上。甘露妙法。能開無上。甘露法門。 經云甘露者。即長生不死之藥也。文詮中道妙空實相真諦。能過二死迷變。可生四德常身。故斯理空即名甘露。仍由染體本淨空名妙法。從此而入復名法門。  二讚滅惡生善深。 能入一切。無患窟宅。能令眾生。悉得解脫。度於三有。無量苦海。安住正道。無諸憂苦。 懺得斯空二死惡患之報即謝。三德涅槃之宅可入。言解脫者。有二意。若就解脫惑業之縛。即破惡也。若取無染自在之淨。即生善也。度三有等。破惡生善可知。  三結讚人法。 如來世尊。功德智慧。大慈悲力。精進方便。 功德智慧結上讚能說教主尊妙人也。慈悲精進。結上讚所說教法宏深也。法之宗用如是者。皆慈悲精進所致也。  二絕言讚三。初絕言讚。故不能稱計說喻。 如是無量。不可稱計。我等今者。不能說有。  二絕心讚。故盡思度量。不能得知大海一滴少分也。 諸天世人。於無量劫。盡思度量。不能得知。如來所有。功德智慧。無量大海。一滴少分。  三指廣結讚。 我今略讚。如來功德。百千億分。不能宣一。 可見。  三讚已迴向。 若我功德。得聚集者。迴與眾生。證無上道。 迴向有三義。現文有二。理含其三在文可見。  二信相說二。初經家敘。 爾時信相菩薩。即於此會從座而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向佛而說讚言。  二正說偈二。初總讚相好功德。 世尊百福。相好微妙。功德千數。莊嚴其身。 千數者。舉大數也。  二別讚大小相海五。初別讚二種光相二。初讚色具光相。 色淨遠照。視之無厭。如日千光。彌滿虛空。光明熾盛。無量無邊。猶如無數。珍寶大聚。其明五色。青紅赤白。琉璃頗梨。如融真金。光明赫奕。通徹諸山。悉能遠照。無量佛土。 色淨遠照下。即第十四金色光相。光明熾盛下。即第十五身光相。然二種光相若據生身。皆有齊限。如云身光面各一丈。今云如日千光。乃至悉能遠照無量佛土。故知信相昔為龍尊讚佛尊特。發願未來得值釋迦。今日讚佛。豈忘其本。是則大相小相皆寄尊特而讚也。  二明光具與拔。 能滅眾生。無量苦惱。又與眾生。上妙快樂。 昔為龍尊讚佛身放大光。滅盡三界一切諸苦。令諸眾生悉受快樂。今日讚佛。還讚光明滅苦與樂。在文可見。  二總讚諸根相好。 諸根清淨。微妙第一。眾生見者。無有厭足。 如大相中有身端直。皮膚薄細。舌大覆面。齒白。齊密。眼如金精。睫如牛王。小相中有鼻高孔好不現。耳輪輻相埵成。身清潔柔軟等諸根皆見者無有厭足。  三又比讚一小相二。初讚髮相。 髮紺柔軟。猶孔雀項。如諸蜂王。集在蓮華。 孔雀項蜂王等皆比髮有紺色。如八十好中有髮色青珠好等。  二具功德。 清淨大悲。功德莊嚴。無量三昧。及以大慈。如是功德。悉以聚集。 清淨慈悲無量禪定。久皆莊嚴。故髮好柔軟。  四復明相好功德二。初明相好具功德二。初明嚴身克果之用。 相好妙色。嚴飾其身。種種功德。助成菩提。 可見。  二明攝生感讚之功。 如來悉能。調伏眾生。令心柔軟。受諸快樂。種種深妙。功德莊嚴。亦為十方。諸佛所讚。 若相若好隨大隨小。悉能調伏令心柔軟受諸快樂。故為諸佛所讚。  二明功德具光明。 其光遠照。徧於諸方。猶如日月。充滿虛空。功德成就。如須彌山。在在示現。於諸世界。 功德高廣猶如須彌顯出大海。  五又比讚齒毫二大相。 齒白齊密。猶如珂雪。其德如日。處空明顯。眉間毫相。右旋宛轉。光明流出。如琉璃珠。其色微妙。如日處空。  三樹神說二。初經家敘。 爾時道場菩提樹神。復說讚曰。 言道場菩提樹神者。即如來得道之場在此樹下。然樹本名畢缽羅。佛坐其下得菩提智果。立此為名。故今女天依此樹住亦以為名也。西域記云。昔佛在世。高數百尺。屢經殘伐。猶高四五丈。莖幹黃白枝葉青翠冬夏不凋光鮮無變。每至如來涅槃之日。葉皆凋落。頃之復故。此在中印度摩竭陀國大城西南四百餘里。修苦行處不遠。有此樹也。  二正說偈四。初總讚。 南無清淨。無上正覺。 南無者。歸命之辭也。清淨者。佛性論有二種。一性淨本無惑染故。二相淨對治離障故。今總讚如來中邊智滿法報應圓。故謂無上正覺也。  二別讚二。初廣讚能說教主三。初就所覺顯明讚佛法身。 甚深妙法。隨順覺了。遠離一切。非法非道。獨拔而出。成佛正覺。 甚深妙法者。法性高廣諸法融妙。圓智圓覺徧一切處。眾邪染障本自離故。如來隨順斯理覺了其性。一切魔外涅槃非法。禪戒非道。猶如大樹盤根厚地。唯佛金剛大智獨拔而出。成佛正覺者。所謂出纏大法身也。然準圓佛大智覺了本性非法非道。應離三乘七方便涅槃非法戒定非道。方曰遠離一切。法者。即所生果法也。道者。即能生因道也。苟未離無明相分。皆曰其非也。  二就能覺智行讚佛報身三。初約法。 知有非有。本性清淨。希有希有。如來功德。 知有下二句讚報智也。知者照也。有即俗非有即真。本性清淨即中。以一切種智知照三諦。則冥深契廣事理周極。名佛無上報智也。希有下二句讚佛助行功德。重言希有者。歎美之鄭重也。下皆例然。因中戒定萬行有排障敵惡之力名功。助發大智成佛大果名德。法華云。久修業所得即無上報。故謂如來功德也。  二約喻。 希有希有。如來大海。希有希有。如須彌山。 即喻上報身智行也。大海喻智也。須彌喻行也。其智冥理窮實相底故。方之大海。釋論謂智度。大海佛窮其底。因中萬行積功累德。喻彼須彌如華嚴涅槃。皆云析骨書經如彼妙高。  三總合。 希有希有。佛無邊行。 智行契理三法一如。故曰無邊行也。  三就垂世形益讚佛應身。 希有希有。佛出於世。如優曇華。時一現耳。希有如來。無量大悲。 優曇花者。具足云優曇缽羅。此言瑞應。亦云靈瑞。輪王出世時感此華。泥洹經云。閻浮提內有尊樹王。名優曇缽羅。有實無華。優曇缽樹有金華者。世乃有佛。故云時一現耳。無量大悲者。垂應本也。以大悲故不住涅槃。  二略讚所說教法。 釋迦牟尼。為人中日。為欲利益。諸眾生故。宣說如是。妙寶經典。 如來將欲口輪說法。必須意業鑑機。如日照物無所不徧。為欲利益者。準金光明之力用。須明十種利益。方盡垂世說法之意也。  三請佛出定二。初讚今所入定為請見由三。初就果佛讚所游定。 善哉如來。諸根寂滅。而復游入。善寂大城。無垢清淨。甚深三昧。入於諸佛。所行之處。 諸根寂滅者。以了眼等性常具無減修。諸惑死生悉已寂滅。故常居寂定。而復游入者。將軫法輪表不妄說。又三世佛說必須入定。故首楞嚴經云。雖知諸法常是定相。而示眾生諸禪差別。言善寂大城者。正讚所入定也。即向經初法性三昧。若入此定即能善了諸法。寂滅無非法性故。防生死之非禦涅槃之敵。即中道善寂而名大城也。亦名無垢清淨三昧等。既是佛之境界故。受無垢清淨之名。為諸佛行處也。  二明三昧能空行相。 一切聲聞。身皆空寂。兩足世尊。行處亦空。如是一切。無量諸法。推本性相。亦皆空寂。一切眾生。性相亦空。 此經雖則結歸方等。說在般若時後。懺讚善惡皆推空導。故空品謂無量餘經已廣說空。故此經中亦譚其空。為入理門也。佛游三昧亦從空入。聲聞之人雖從空入。猶為身果所纏。如來空智明見聲聞身果性相皆空。諸佛境界亦空。如是一切無量諸法者。指上自他依果國土淨穢。推性推相不見差品。一切眾生依正境界。推求性相皆同真淨。無復其異。然推乎性相者。即空觀遣情顯理之要門也。一家明觀諸處共論。其如講學之人亦多昧之。今家承用則依中論智論。準理準義開拓觀門。故於權教實教事觀理觀。悉已明之。學者須知。且如性相二空本是一空觀法。備遣情計故有兩番行相。是知若善修一空觀者。必遣二種執性。如法華止云。知法常無性。荊谿謂應無性性無相性。諸文為辨性相。寄前後說。故以二諦分之。乃云。四句推性不見性。是世諦破性。四句推名不見名。是真諦破相。相破即相空也。荊谿釋云。若有性執世而非諦。破性執已世乃名諦。是以名為世諦破性。性執破已但有名字。名之為假。假即是相為空相。故觀理證真是名真諦破相。空非前後二諦同時。故知性執破已。雖名世諦。初軫其觀即須觀真。四句推性雖不執性。其如惑存轉計其名。既不見理但名世諦。仍觀法性真理破名字相。相執破已方證其真。故名真諦破相。或初觀真諦四句推性。便了陰界色心名字無四句相。即名真諦破性破相。豈待轉觀破相。方用真諦耶。若爾。推性何故云不自他共等。推相自謂不內外中間等。句法既別顯理用觀自異。何謂祇一四句空觀破二種執耶。答向謂寄前後說。對所破執相。故推性則謂不自他等。推相乃言不內外等。考乎觀門豈有異途。故荊谿云。內秖是因外秖是緣等。況止觀明性空觀畢。乃引中論諸法不自生等四句為證。洎明相空觀畢。亦引斯論諸法不自生等四句。以斯照之。應無別觀。又止觀但名一總空觀者。即二空觀也。問法華疏約真俗假實。明生法二空。荊谿釋云。真諦即法空。俗諦即生空。俗假真實。乃引玄文世諦破性。真諦破假。假破即相空。性破即性空為證。若以性相二空秖一空觀。何引人法二空對顯二諦耶。以人空時亦未法空。故性相二空。若例人法空者。應二空須異。何謂性空未顯於理。相空無別觀耶。答小乘得人空時容有未得法空。如云見惑若破得須陀洹果。名得生空。此則少顯真理。進破思惑方得法空。其理究顯。大乘人法境融。觀道不異。如大品云。色性如我性我性如色性。四陰如我用觀亦然。縱有惑分麤細執破前後。用觀必無異時。而法華疏約人法空名二諦者。為對所破寄分真俗。故引世諦破性名性空。真諦破相名相空為證。其如用觀委明行相。須於我人生境破性破相。方得生空。復於陰界入法寄俗寄真。推此二空窮斯真理。名為法空。方是用觀行相委悉。故止觀云。於性相中求我人知見不可得。是生空。於性相中求陰界入不可得。是法空。而疏以俗諦對生空者。蓋此生空體是法執。故以俗諦顯此空相。故云俗假。假即虛妄也。法執若破妄染究盡。方名真諦。故云真實。實即究竟也。荊谿體斯疏意。復以玄文寄世諦顯性空等義。而為證也。故云真俗不二二空俱時。問既云二諦不二二空俱時。顯是一理一空。又何分二諦及明二空耶。答其實所顯理是一。能觀觀亦一。為對所破執故。而分二空。顯空淺深故。而寄二諦。是故性相空中性空約理。理既未顯但名世諦明空。空猶未盡但名性空。仍於世法。又觀真諦破此執名之相。相若破已理顯。方名真諦。觀成方名相空。故寄二諦顯二空相。故知若曉性相二空。對所破而分真俗者。則寄二諦明人法二空。準理亦然。是則人空空未實故。乃寄俗顯。故云俗諦即生空也。法空空既已淨而寄真顯。故云真諦即法空也。矧又雖用生法互融之觀。而照真俗不二之境。其如眾生無始多於生境計我起執。不二之觀亦於生境。先當其用。故破人執時且名生空。既法執在復觀其法本無其執。離四句相方名法空。故大師謂始覺人空終覺法空。然此二諦顯二空相。通圓之教行相亦同。但通用其觀止照真理。故寄俗寄真顯性顯相。明斯二空唯在真理。而圓實之教體生體法推性推相。唯是中道法性。法性無生無性。名世諦破生破性。此生此性即法。法體本空名真諦破法破相。雖寄二諦。悉用中道而顯二空。通無此觀。學者思之。然委明二空推所執能。人執隨法執亡者。具如前疏空品記文。  三指凡愚不了請現。 狂愚心故。不能覺知。 上讚佛所游三昧空智。徧了諸有差異。悉皆泯亡。唯真智獨存更無染異。樹神分曉悲愍凡迷狂亂愚癡。不了性相俱空。故請佛出定。  二騰昔常願見正請出定四。初正敘昔願行請現。 我常念佛。樂見世尊。常作誓願。不離佛日。我常於地。長跪合掌。其心戀慕。欲見於佛。我常修行。最上大悲。哀泣雨淚。欲見於佛。我常渴仰。欲見於佛。為是事故。憂火熾然。惟願世尊。賜我慈悲。清冷法水。以滅是火。 我常念佛者。念即觀照之異名也。心游法界常照三身。敘昔觀力未充。欲求深證。故助之以誓願。跪之以合掌。加乎戀慕。哀泣雨淚修行大悲等。並助常念之觀也。言最上大悲者。即無緣悲也。正助合修故曰最上。問樹神在會明見如來入定說經。何故今方頻言欲見於佛耶。答今有二意。一者如來入定本為說經。說經既畢。要須出定。欲出其定須得其請。故佛出定能印三番所說皆實。既一期事畢。乃樹神致請殷勤。故敘昔常願見復加願行。欲使未來亦得見佛。故云願使我身常得見佛。二者樹神久已分見如來真身。欲增念佛之觀。更求上證。故寄請佛出定。頻陳欲見。苟得如來酬請現身。即己心中真佛顯發更明。故下結云。唯願慈悲為我現身。  二約定具慈悲請現三。初明慈悲能護迷暗。 世尊慈愍。悲心無量。願使我身。常得見佛。世尊常護。一切人天。是故我今。渴仰欲見。 樹神自昧如來上位真身。故請佛加願。使我身常得見佛。復愍於他迷瞽所及。不見佛之真體故。敘世尊常護一切。是故渴仰欲見者。即引己及他請佛現身。  二約聖凡未發性明。 聲聞之身。猶如虛空。焰幻響化。如水中月。眾生之性。如夢所見。 即樹神擊請今佛出定也。佛雖在定明了性淨。猶如琉璃表裏通徹。照機起應皆不動於寂定。如來雖久已明了。其如眾生未發上定。故樹神頻請出現發悟斯機。乃舉六喻顯乎聲聞色體非性明體。所證真理閴寂無知。如空之虛無亦燈之煙焰。術之所幻聲之谷響。神通之化水中之月。皆非實性。不能即寂即現也。眾生之性虛妄現在。如夢所見都無實相。  三就佛行處明見請現。 如來行處。淨如琉璃。入於無上。甘露法處。能與眾生。無量快樂。如來行處。微妙甚深。 正明佛所入定具慈愍照。故請如來出定。令我及眾得安樂故。  三愍凡聖不知請現。樹神以凡夫小聖共迷佛所游境界。故請佛現身。即令明見唯心佛現。 一切眾生。無能知者。五通神仙。及諸聲聞。一切緣覺。亦不能知。 經五通神仙者。別舉人趣中有術成仙者。發得五通。雖有他心宿命。而不知佛所游定。照理起應不離眾生心體。無漏二乘雖有三明六通。亦昧佛境唯心故曰亦不能知也。  四指己信不疑請現。 我今不疑。佛所行處。惟願慈悲。為我現身。 樹神述已於佛行處明了無滯。雖知本無隱現。上舉他眾共迷佛境實有動靜。故敦請出定云。惟願慈悲為我現身。問今佛入定說法對告。起禮舍利。既有往來時會共見。樹神焉知如來在定未出。而致請殷勤耶。答樹神大權久與佛同事。昔為流水救魚。樹神現半身示數。長者既已成佛。樹神豈猶滯凡。故今一動一靜皆扶佛化。何不知之有。矧凡出定入定皆有其儀。佛雖起坐往來。其如未示出定之相。樹神敦請至勤。方現出相。其相者。必須先示微微動搖其身。次乃黈氣嚬呻徐緩而起。方知如來示出定相。故法華謂安詳而起。此經云。出微妙音。故知定起皆有其相也。問新經自云。爾時薄伽梵於日晡時。從三昧起。觀察大眾而說頌曰。金光明妙法最勝諸經王。今之讖本何故至三番讚畢。方云從三昧起耶。苟譯者所見不同。其如集經者梵本編文。安次如何耶。答梵本不同豈須和會。其如學者無由曉經。今略試評之。在理或當冀無私隱。且夫此經古師謂是偏方之教。即一時赴機之說也。故天台結歸方等部攝。斯由機分大小應赴權實。赴權小者。令見佛從定起說法。應實大者。則知佛在定而告。亦如華嚴中。令見女子身中入正受。男子身中起出說等。當時察物既殊。故集經者或言定起方說。或云說畢定起。然佛滅度後集經者。又迹一途。亦有窟內窟外所集。亦云。梵語有賒有切等。致譯經者。所睹梵本不同。如讖師曾游五天必睹梵文正本。見云佛在定而說必須信受敬譯。淨師本弘小典晚接梵文。或見云佛從定起方說。正符所宗。故編譯無改。至列聲聞菩薩等眾。皆云於日晡時從定而起。到佛會所。古師嘗推譯者。未為雅當信亦有之。然聖師所為必非徒然。凡流膚學莫盡考乎厥由也。求過得過。附贅之尤亦已甚矣。學者體而思之。問大師既依讖本釋經。何故云入游法性出敘經王耶。答如來常在法性上定。應機順物示入定相。雖心游寂理口出其言。故謂出敘經王。蓋寂不阻照說無妨定。非謂身出其定也。  四酬請起定二。初明經家敘起定。 爾時世尊。從三昧起。以微妙音。而讚歎言。 爾時者。即當樹神請畢之時。佛示出定之相。乃云以微妙音而讚歎言。即微細妙好之音。而悅豫四眾也。  二明佛定起能讚。 善哉善哉。樹神善女。汝於今日。快說是言。一切眾生。若聞此法。皆入甘露。無生法門。 佛讚樹神意合前二。以諸菩薩及妙幢。能讚佛所說教。皆是快言。如來序品已來明大體大宗大用。是金光明妙三法也。故云快說是言。若眾生聞此三法。即能發解證悟。明了常住。故云入甘露無生法門耳。  二章安總釋二。初約義釋二。初約佛讚義二。初約定果讚因二。初正明讚因義二。初示義。 █文句  私謂其文有四。前三是能讚。後一是所讚。所讚又是能讚。能讚又是所讚。 私謂下總釋也。其文有四者。前大師分科止為三段。以如來定起三行之文。合為樹神段中。故註云云。今章安開釋方為盡理。文現可見。  二引證。 █文句  故文云。佛從三昧起。以微妙音而讚歎言。善哉善哉樹神善女。汝於今日快說是言。豈非所讚讚能讚。其文既明不須惑也。  二示印成讚教。 █文句  又是印成三番菩薩讚教。從序品已來快說如來果地大體大智大用菩薩修因也。上文有佛禮舍利。即果身禮因身也。 三番菩薩皆先讚佛次讚說教。即讚如來。從序品已來。是說一經大體大智大用菩薩修因也。何者序品明游法性。佛指所游是諸經王等。三番謂佛是說一經之大體也。壽量明佛常果。三番謂佛是說一經之大智。智即宗也。懺讚空品。謂佛是說一經之大用也。四王至捨身品。皆是說菩薩修因也。三番讚教。既稱佛所說。故如來定起印成。即讚樹神等快說是言也。  二讚通三業。 █文句  今文有佛讚大懺大讚能請能說能聽能行。皆是快說也。當知快說是果讚因菩薩也。即果口讚因口其義孱然。果意讚因意。任運例成也云云。 章安因明今品果佛定起。能讚因人快說。復考經之上文。亦有果身禮舍利之義。舍利者。翻骨分也。即因身爾。上懺品佛讚大懺。讚品佛讚龍尊。是大讚。皆言大者。一懺一讚等法性大體。知罪福性空也。四王品能請。善集品能說。鬼神品等能聽。捨身品能行。皆是快說者。共能了金光明教。能詮所詮是體宗用三。即一切三法。故皆名快說也。信相龍尊四王等。並是因人。故謂因口所說。孱字(士限反)現也。身口非意不行。故云任運例成也。  二約出定義二。初據起問入。 █文句  問佛何處入定。此云從三昧起。  二答始末在定二。初明住法性定。 █文句  答初將說經。佛游甚深法性。今說將竟故從三昧起。此經首尾皆在法性中說。其文甚明。 問諸經先須入定。定起方說。今經何故一向在定而有所說耶。答若論法性上定。豈有出入說默之異。既示其定蓋順物機。物機所宜適樂不同。諸經示同往佛皆先入定。履歷法緣對治散心。妄有所說。故須入定定起方說。此經首尾在定而能說者。意同向理。又示金光明無量甚深自在無礙。寂照融徧。故說畢定起印成三番快領如來所說法也。  二彰法性圓融。 █文句  若作入法性者。法性自在。四佛五佛同處各處。共見異見四來四去。一住一在隨人所睹。皆無障礙也。 言若作入法性者。顯理含容不阻出入。上唱法性無量甚深。一出一入有說有默。豈逾法性。故云法性自在。言四佛者。即四方佛也。五佛者。并釋迦耳。同處各處等者。信相室與靈鷲山雖異。若了唯心者。見唯妙土則弟子眾一。故五佛同處共一身一智也。是則四無來去一無住在。其執權教者弟子眾異。謂妙幢所居去佛耆山。敻隔多里。故四佛五佛匪唯各處。亦見異身異智實來實去定住定在。雖此殊別無離法性。故云隨人所睹皆無障礙也。  二約觀釋二。初明事三業境。 █文句  觀心者。諸菩薩三業讚佛。三業事可解。 言觀心者。標明觀釋也。先明諸菩薩讚具三業。為妙觀境。然讚雖在口。身須恭謹。心仍尊重。三業齊運讚義方成。  二明理三觀成二。初明於事觀理。 █文句  三觀心者。觀身不得身。身空但有名字。名字無量。或捨身名檀。乃至身空名智慧。六度十度八萬塵沙法門。名字即空。說空不定空。假非定假。非空非有即顯中道。 言三觀心者。寄身等境示空假中能觀三觀心也。近有講人不知便謂。後人妄加心字。亦由向迷心為所觀。致有踳駮。斯之疏謬不可云也。止如十六觀經本明佛觀。疏云。心觀為宗。或不見斯意。乃妄有穿鑿。今之學者切宜思之。觀身不得身者。先明身觀。推檢四大本無實性。名身性空。但有名字即身相也。名字多種。且舉六度十度等。如身行布施名檀。身離諸非名戒。身受所辱名忍。身動前行名進。身能安靜名禪。身了體空名慧。身行其巧名方便。身立盟誓名願。身利及於他名力。身出生死名智。身乃至身行八萬塵沙法門。行者隨受名字。達名無名名身相空。推檢性相雖空。而色心諸法宛然。故空不定空。假不定假。非空非假皆真實妙性。名顯中道也。觀身既然口意例解。  二明事得理成三。初明無觀俱失。 █文句  三觀宛然。事理六法皆悉具足。若無觀慧事亦不成。 身等為境能發其觀。觀成境現事理雙明。豬揩金山。方之可解。  二以衣物為例。 █文句  例如三衣六物。若解其意三六俱成。若不解者。非但無六。三亦不成。 三衣者。僧伽梨。鬱多羅僧。安陀會也。六物者。兼尼師壇。缽多羅。漉水囊也。是知六外無三。亦如四禪八定定外無禪。蓋衣名則局。物名稍通。衣者遮覆之義也。缽多羅等且非遮覆。故通名物也。亦如無色四處受想慮亡。則無支林喜樂之名。故通受定名也。色界四處雖通靜慮。受想尚行則別受禪名。故知解之則事三理六俱明。昧之則三六四八俱暗。  三得理俱成。 █文句  觀心亦爾。若得理觀。六觀亦成。若不得意。既無理觀。事觀亦不成。無六亦無三。此之謂也。此大好甚廣云云。 境由觀顯。理觀若成。身口意三。名妙色心。故亦名六觀。亦名事理成也。無六亦無三者。牒上例中若不解之文也。可見 維昔先稟法智大師。嘗講次撰記解釋經疏。方終一十七品會乃歸寂。其最後讚佛一品。經旨幽邈疏科尚簡。而鉤索深隱固亦難矣。予雖不敏。忝久親講授。遂纂集舊聞繫諸卷末。亦冀覽者豈貽續貂之譏云。 金光明經文句記會本卷第八 終 ?? ?? ?? ?? 金光明經文句記會本  8 金光明經文句記會本 文句科 7 錯誤! 尚未定義樣式。 859 錯誤! 尚未定義樣式。 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