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薩戒修學法要 上 淨 下 界法師 主講   菩薩戒修學法要 前言   諸位法師慈悲!   諸位在家菩薩!   阿彌陀佛!   當我們發心要行菩薩道,開始在生命當中來積集福德、智慧兩種資糧的時候,都會面對兩種的障礙:第一個障礙就是學不懂,第二個障礙是學不完。   我們在開始面對菩薩道的時候,首先的障礙就是學不懂。也就是說,整個菩薩道它內在的精神非常的深妙。你看佛陀對菩薩的要求:「猶如蓮華不著水,亦如日月不住空」。那是一種中道的思想。所以,一個菩薩的基本思想,要有所放下、有所追求,它往往是一個雙向的思考。但是,你在放下跟追求這個平衡點很難拿捏。所以我們經常會遇到——到底是要放下,還是應該追求?這個中道的概念,我們永遠是學不懂。那麼這種觀念不能參透,你就產生很多的矛盾,心裡就打結。這是第一個,對內在的菩薩道的精神,我們會有學不懂的障礙。   第二個,從外在的行為上來說,菩薩道的內涵太過於廣泛,有八萬四千法門,所以我們往往覺得學不完。這個時候,我們在有限的生命當中,怎麼掌握它的一個綱要?如何先把這個綱要建立起來,再把整個菩薩道的架構建立起來,這就非常重要了。   所以,我們把菩薩道內在的精神——這種中道的精神建立起來。第二個,它外在的行為,我們應該掌握一些什麼樣的重點。我們就掌握這兩個主題:一個是內在的精神,一個是外在的修學。這就是我們這次菩薩戒的兩個重點。   這次菩薩戒的修學重點有五大科:   第一個,我們講到持戒的意義。當我們在持戒的時候,到底什麼是持戒?它跟一般的慈善事業有什麼差別?這一點我們要先分清楚,持戒跟修善有什麼不同的地方。   第二個,戒體的相狀。我們剛剛講到菩薩戒的修學有兩個重點:一個是內在的精神,這個叫做戒體;一個是外在的行為,我們叫做戒行。首先我們要知道菩薩戒的修學它是由內而外的:先有精神,才有外在的行為。所以我們怎麼樣建立一個菩薩道的精神,這個就是我們說的戒體。   第三個,持戒的內涵。當你已經建立了菩薩的精神,你應該怎麼去實踐整個廣大的菩薩道。這個地方我們講到菩薩的十波羅夷罪,就是整個菩薩戒中最重要的十條戒。這十條戒你掌控以後,大概你整個菩薩道就能夠抓住它的綱要了。   第四個,懺悔方法。菩薩戒很難持,因為你的念頭有所差錯,行為有所疏忽,你就犯戒了。那麼我們在受持菩薩戒的時候,產生了過失,我們應該怎麼辦?這個過失已經產生了,既成事實了,我們應該怎麼樣來透過如法的懺悔,把這個過失在我們死亡之前消滅掉,不要構成臨終的障礙。這是第四段,懺悔方法。   第五個,結讚勸修。我們掌握了這個菩薩道的精神,然後我們也如法地去奉持這十條戒,這樣對我們的生命會有什麼殊勝的功德,對你今生、來生會有什麼殊勝的功德。這一點我們也提出來討論。   這五科中,第一科「持戒的意義」是一個總說,把持戒的內涵做一個總說。二、三、四包括戒體、戒行跟懺悔,是持戒的三個內涵,是一個別說。第五個是一個總結,把菩薩道的功德做一個總結。這個是我們整個《菩薩戒修學法要》的五個主題。 甲一、持戒意義 (分三:乙一、戒善之別。乙二、戒體成就。乙三、戒德超勝。) 乙一、戒善之別 圖 戒善之別Z   先看第一段。我們在持戒之前,先瞭解什麼叫做持戒。就是什麼情況叫持戒?這當中有三段。   第一段先講到戒善之別。很多人都有這種想法,他認為我們不一定要去受戒,只要存好心、說好話、做好事就可以了。其實持戒跟修善是完全不同的內涵,它產生的效果也完全不一樣。   那麼到底持戒跟做慈善事業它差別在哪裡呢?我們先把它做一個說明。   《業疏》云:「戒是警意之緣也。以凡夫無始隨妄興業,動與妄會,無思返本;是以大聖樹戒警心,不得墮妄,還淪生死。」   道宣律祖的這一段文章分成三段:   第一段,先做一個總說。什麼是持戒呢?持戒就是一種警覺我們心念的功能,一種警覺的功能。我們這一念心跟外面的人事接觸的時候,我們會起煩惱,我們會產生貪欲,會產生瞋恚。當你持戒的時候,你還是會起煩惱;但是在煩惱活動的時候,你會產生另外一種功能,一種自我警覺的功能,說不可以,我不能這樣做!   我們持戒的人內心有兩種聲音,一般人遇到染污的因緣,我們就去做了。因為我們抗拒不了煩惱,沒辦法的,你拿它沒辦法。它要你發脾氣,你就發脾氣;它要你產生貪欲,你只好產生貪欲。持戒的人有什麼不同呢?他在煩惱活動的時候,多了一個警覺的功能,他會產生一種抗拒的力量。我們在煩惱活動的時候,內心會發出一個聲音,我不可以這樣做!這個聲音哪裡來的呢?就是因為你得到了戒體。所以,一個受戒的人跟一個沒有受戒的人最大的差別,就是當他煩惱活動的時候,他會產生一種自我警覺的功能。   這個警覺的功能,在戒律當中,從兩個地方表現出來:   第一個,事前的防範   當一個染污的因緣在誘惑你時,要按照你過去的老毛病你一定會去做,但是受了戒以後,你會告訴自己,我不可以這樣做。也就是說,這個戒體在事前叫做「防非止惡」,它會對煩惱產生抗拒的力量。   第二個,事後的反省   假設你控制不了,你還是去做了,這時候,戒體在事後會產生一種「增上慚愧」。你會有慚愧心,產生自我反省,然後趕快尋求懺悔的方法。我們一般人要是沒有受戒,做了錯事,大概就一直錯下去了。你一輩子就錯下去,因為你不可能改變自己。   所以,戒體對我們的內心產生兩種力量:第一個,在事前的防非止惡,減少過失;第二個,在事後我們會產生一種自我反省。當你內心當中產生了「防非止惡」跟「增上慚愧」的時候,我們的定義就是說,你內心當中已經開始持戒了。你開始持戒了,你的生命也開始變化了。這個是戒的基本定義,就是一種警覺的功能。   為什麼要培養這種警覺的功能呢?   這以下解釋它的道理。因為我們凡夫無始劫來有一個毛病,就是喜歡隨順妄想,去造很多的殺盜婬妄的罪業,而且我們的念頭一動,往往會跟邪惡的妄想相應,而很難去回歸到我們的真如本性。   從經典上的描述,我們內心有兩種狀態:一個是真實的狀態,一個是妄想的狀態。所以,我們每個人內心是一個真妄的和合體。你看我們的本質是真實的、清淨的,「何期自性,本自清淨」,但是我們表面的這個玻璃,鏡子表面染了很多的灰塵、很多的妄想。而我們的起心動念,大部分會跟表層意識的妄想相應,因為它的力量太大。所以,你看我們一般人,要造善很不容易,因為你要跟內心那種善良的心相應,很難!但是一個人要造惡,你不用鼓勵,他自然就造惡。造善要鼓勵的,因為造善比較困難。我們凡夫要造善是比較困難,造惡比較容易,這是我們一般人的狀態。   因為你的妄想是浮在表面上,而我們真實的善根是在內心的深處,所以我們跟外境接觸的時候,先刺激的、先活動的是你表層的妄想,所以「動與妄會」。我們內心,從佛法的角度,我們造惡的傾向大過造善的傾向,因為邪惡的力量是浮在表面。「是以大聖,樹戒警心,不得墮妄,還淪生死」。佛陀就看到我們眾生有這樣的問題,我們會先觸動煩惱,然後才會產生善根。所以,我們必須要佛陀來制定戒法,來產生警覺的功能,才能夠不再墮入邪惡的妄想,不再產生痛苦的生死果報。   從這一段的定義,我們可以瞭解到,比如說你一天當中都沒有去造殺盜婬妄,你的身口意很清淨,不表示你在持戒。你可能是「緣缺不生」,因為沒有造惡的因緣來刺激你。所謂的持戒就是說,當有惡因緣在刺激你的時候,而你還能夠產生一種抗拒的力量,產生一種對治的力量,這才叫做持戒。   所以我們對持戒的瞭解是,你內心遇到了妄想的活動,遇到了染污的誘惑,你還是產生一種抗拒的力量,這個才叫做持戒。這是基本定義。   我們看第二段。這個地方有一個問答。   《業疏》問:一切善作盡是戒否?   答:「律儀所攝善作名戒,自餘十業,但單稱善,不名為戒。」   有人就問了,持戒的重點在斷惡、修善、度眾生,那麼我們一般的修善,比如說你去布施、放生,一般的慈善事業都叫做持戒嗎?他提出這個問題。我們看祖師怎麼回答。他說,必須是佛陀所制定的律儀才能夠叫做持戒。假設是其他的祖師跟聖賢所制定的十善業,只能夠叫善法,不能叫做戒。這個地方又講出一個定義,持戒必須是佛陀親自制定的,任何的聖賢所制定的善法只能夠叫善法。因為戒為佛說,只有佛陀有資格制戒。所以佛陀所制定的五戒、八關齋戒乃至於菩薩戒才能夠叫做戒。這個是從教法來說。   這以下約理論上來說。我們再把持戒跟修善做一個揀別。   《濟緣記》:「戒有二義:一、有本期誓,二、遍該生境。餘善反之,故不名為戒。」   這個地方就持戒跟修善,講出很重要的兩種差別:   第一、「有本期誓」   持戒是先有願望才有行為。你要先立定誓願,然後從誓願當中去發動你的身口意的行為。但是修善不一定要有誓願。你剛好今天早上到菜市場去,看到一條魚要被殺,你突然間起了慈悲心,把牠救下來放生,這個不能講持戒。因為你只是一時的感動,你只是一時的惻隱之心。你不一定發願說我盡形壽一定要怎麼做,你的內心是不決定的。你只是一時的惻隱之心、一時的感動,產生一時的善法,不表示你整個生命的方向是改變的。所以這種突然發現的、在我們的生命當中偶爾出現的善法,不能叫持戒。   持戒,是有一種長久的願望在指導著你。你從今天開始到死亡為止,你一定要怎麼做,而不是說我可能會怎麼做,不是。你一定要怎麼做,這是第一個差別。我們修善不一定有願望,你可能是做,也可能是沒有做,要看當時的心情。所以一個人沒有持戒,他的行為是跟著感覺走。我們一般人是跟著感覺在走,你想怎麼做你就去做。你今天這樣做,明天那樣做,後天這樣做,我們的心是變來變去的。持戒的人,你幾乎別無選擇,你必須要求你自己一定要這樣做。你一定要這樣做,跟你想要這樣做,這個生命是不一樣的。一個是有願望,一個是沒有願望。所以持戒跟修善最大的差別,是他心中有一個明確的願望。   第二、「遍該生境」   前面是約著內心來說,他有一個堅定的誓願。第二個是約著他所面對的外境來說。   我們修善法是很難普遍去含攝所有的眾生。你說你今天去救了三條魚,你心中的所緣境只有這三條魚,其他的眾生你不一定照顧得到。你不能普遍地對每一個眾生釋放你的善意,你做不到。   但是持戒可以。當你受了不殺生以後,你對整個所有天上飛的眾生、地上爬的螞蟻,正式地宣布,我從今天開始對所有的眾生都不加以傷害!所以你的所緣境非常廣大。你一般的修善是做不到的,你只能夠針對當下的眾生來釋放你的善意。   所以持戒,第一個,它有堅定的誓願;第二個,它所面對的所緣境是非常廣大的,心力強,而且所緣境廣,心強境廣。所以說「餘善反之」,其他的善法是做不到的,所以沒有資格叫持戒。這個定義就把前面兩個觀念講得更清楚了。   這以下,祖師把持戒跟修善的結果做一個比較。假設一個人他積極地修善,但是他沒有持戒;他偶爾也會做慈善事業,但是他生命並不一定有一個明確的目標——要斷惡、修善、度眾生。那麼這樣子會有什麼結果呢?   說這個人沒有持戒,「而得財施」,但是他偶爾用財物來救濟這種弱勢的團體,做慈善機構,但是他內心沒有一個清淨的願望,所以他內心當中,他的欲望會產生一種活動,「多貪不淨」。也就是說,他既然人生沒有一個要去成佛的願望,沒有一個要增上的願望,所以他的本質是以欲望做他整個生命的動力,他的動機是以欲望做動機的。所以他即便去做慈善事業,他追求的是一種不清淨的五欲的果報,他希望透過這種修善來追求財色名食睡的五欲。那麼以染污心來修善,就變成一種以利求利、惡求多求。他希望透過一個微小的利養,我布施一百塊二百塊,而追求更多的利養,造成了一種多方的祈求。這樣以染污心來修善,會使得來世招感一種染污的果報。   什麼叫染污的果報呢?講一個譬喻,好像牛羊豬狗,衣食粗惡。我們都知道因果的定律,富貴從布施中來,這個是不能改變的因果法則。那麼你今天用染污心來供養慈善機構,也會產生富貴的果報。但是你的本質是染污心,所以你在得這個富貴果報的時候,不能在尊貴的色身——你沒辦法從尊貴身,而是從卑賤的色身來得到這種富貴的果報。比如說,你變成一隻狗,你看你這隻狗,得到主人的寵愛,得到很多美好的飲食,經常有人幫你整理得漂漂亮亮的。那你也是有布施的善業。但是你變成一隻狗,這個果報是不尊貴的。佛陀說尊貴的果報是兩隻腳的,比如說天,比如說人,是兩隻腳的。那個四隻腳的、八隻腳的,這是卑賤的果報。   所以,假設我們沒有持戒,心中沒有一個理想目標來引導我們,我們偶爾會造善,但是本質是染污,結果我們的善業跑到了畜生道去受這種安樂的果報——以一種不尊貴的色身來招感安樂的果報。這個就是,你只是修習表面的善法,而沒有修你的心,修身不修心。表面上做很多慈善事業,但是內心的煩惱、欲望通通沒有加以調治,結果是招感一種染污的安樂果報,像牛羊豬狗能夠受用美好的飲食一樣。   反過來,如果一個人修善又持戒,他一方面能夠持戒,斷除、調伏心中不必要的欲望,又能夠產生清淨的善良行為,就能夠成就五乘的功德,乃至於未來能夠成就萬德莊嚴的佛果。   所以,持戒它是由內而外的行為,是先有願望才有行為。修善只是一時的感覺,內心並沒有改變,差在這個地方。   我們講一個小故事來做一個比較,這是律上所記載的一個故事。   佛在世的時候,在北方有一個大國叫憍薩羅國。這個憍薩羅國當初有一個做生意的,他做了一個買賣,賺了很多的珍寶,賺了很多錢。他就把他所賺的錢拿一半來供養波斯匿王。因為在古時候,商人透過這種供養能夠換取官位來做。波斯匿王就賞給這個商人一個很大的官。波斯匿王就把這個商人所供養的珍寶集中在一起,非常高興,就把他的夫人全部叫出來。所有的夫人都到齊了,只有一個人沒有來,就是他的第一夫人,茉莉夫人沒有來。   波斯匿王有點不高興,就跟侍者說:「我今天要賞夫人珍寶,為什麼第一夫人沒有到呢?」這侍者報告說:「今天茉莉夫人持八關齋戒,今天不能碰觸珍寶。」波斯匿王說:「我不管她持什麼戒,把她請過來。」侍者又去找茉莉夫人,說大王要你去。茉莉夫人還是拒絕去。波斯匿王就生氣了,拿著刀劍跑到了茉莉夫人的寮房去。   那麼波斯匿王可能是想要恐嚇一下茉莉夫人,也不是說一定要殺她了。但是他氣沖沖地拿著刀到達茉莉夫人寮房的時候,看到茉莉夫人身相莊嚴、功德巍巍,那個瞋心馬上消滅,轉成一種敬畏之心。他就問茉莉夫人說:「夫人啊,你今天是修什麼法門,有如此功德之相?」茉莉夫人說:「我沒什麼啦,我就是六齋日奉持佛陀八關齋戒,如此而已,沒有什麼特別法門。我也沒有誦什麼經,也沒有持什麼咒。」   這個時候波斯匿王對持戒就產生很大的信心,說:「怎麼八關齋戒有這麼大功德呢?」茉莉夫人說:「這我也不知道,要不我們一起去請問佛陀?」那麼茉莉夫人就領著波斯匿王去見佛陀,波斯匿王就問佛陀:「為什麼八關齋戒可以讓茉莉夫人產生這麼大的威德之相呢?」佛陀就跟波斯匿王說:「大王,如果你把你整個憍薩羅國的珍寶都集中起來,這個珍寶多不多?」波斯匿王說:「這很多啊,把我這麼大國家的珍寶都集中起來,珍寶是很多的!」「那麼,如果你把這些珍寶供養佛陀,這個福報大不大?」他說:「很大呀!佛是最大的福田,我們少量的種植可以產生很多的果實,這個福田是很肥沃的福田。」佛陀說:「但是你把整個國家的珍寶都來供養佛陀,你的功德也比不上茉莉夫人一日一夜的八關齋戒。」   為什麼呢?因為持戒是心中有一個明確的誓願,「有本期誓」,並且「遍該生境」。她修善的範圍是整個法界的眾生,她對每一個法界眾生釋放出不殺生不偷盜不邪婬不妄語,她的所緣境是廣泛的眾生。我們修善只是對片斷的、局部的眾生。所以從功德的角度,修善是做不到的。你修一輩子的善法,都比不上人家好好地受持八關齋戒、好好受持菩薩戒一天的功德。   這個地方就說明了持戒跟修善的差別。 乙二、戒體成就   持戒的功德來自於它有一個中心思想,就是戒體。因為你僅僅修善沒有戒體。那麼這個戒體是怎麼成就的呢?它為什麼能產生這麼大的力量? 《事鈔》云:「謂法界塵沙二諦等法。以己要期,施造方便,善淨心器,必不為惡;測思明慧,冥會前法。以此要期之心,與彼妙法相應;於彼法上有緣起之義,領納在心,名為戒體。」   這一段,如果你要受戒,要很小心注意。這一段非常重要,關係到你在受戒的時候是不是真正地納受到戒體。這一段我們分成三段來說明:   第一個,你在受戒的時候到底你的所緣境是什麼,你持戒的對象是什麼。   「謂法界塵沙二諦等法」。當你對三寶許下誓願,我弟子某某從今以後要「誓斷一切惡、誓修一切善、誓度一切眾生」,你許下這三個誓願的時候,你是對整個十法界的有情、無情而宣布的,沒有一個可以例外。   一般的慈善事業,我們可以去對自己比較喜歡的眾生來做施捨,但是你不喜歡的眾生你沒辦法對他修善,你做不到。但是當你要受戒的時候,你不能有這種想法,你別無選擇。他是你的親屬,這個人是你的冤家,都是你持戒的對象,都是你斷惡修善度眾生的對象。所以當你要受戒的時候,你必須做好心理準備,從今天開始,你持戒是沒有對象的,每一個人都不能有例外。   所以你看菩薩戒,佛陀說不殺生是包括了哪些人?這個人殺了你的父母,你都不能殺生,你都沒有資格回報。因為你受了菩薩戒,你的生命是受了你的願望來主導,而不是受你的感情來主導。你感情上受傷了,但是你必須要尊重你的誓願。我們一般人在沒有受戒之前,我們的生命是受感情來指導的,跟著感覺走。但是你受了戒以後,你只好跟著你的誓願走。所以,受戒的時候,你記住你的所緣境是十法界的有情無情,包括你的親屬,也包括你的冤家,都是你持戒的對象。第一點,是講到你的所緣境。   第二個,你的內心,應該用什麼樣的心態來受戒,這是講能領納之心。   你用什麼心態來受戒呢?「以己要期」。要期就是你必須許下你生命中的堅定的誓願,我弟子某某,我盡形壽——如果你是受五戒叫盡形壽,如果你受菩薩戒叫盡未來際——要誓斷一切惡,誓修一切善,誓度一切眾生。你生命當中,從今以後只做三件事:斷惡、修善、度眾生。   你心中許下誓願以後,「施造方便」,在你的身口二業要有種種的受戒的方便,身業的禮拜、口業的請師,來遵守受戒的儀軌。   在整個過程當中,你要記住「善淨心器,必不為惡」。你這個時候除了發願以外,你內心不能產生邪惡的想法。   這個時候,你沒有生起邪惡的想法,你安住在一種「測思明慧」。也就是說,這個時候你的誓願是以「思心所」作根本。這個「思」就是一種堅定的意志力,堅定的意志力就是我們心中的願望,而且你這個願望是跟智慧相應的,很清楚分明的,沒有含糊籠統的。就是我一定要這樣做,而且我知道我在幹什麼。是一種堅定的思心所的願望,跟一種清楚明了的智慧的結合。   而你在受戒的時候依止思心所跟慧心所,然後去「冥會前法」。這個「前法」指的是你前面受戒的對象,就是十法界的有情、無情。   這個就是你受戒的能領納的一個心態,就是一個很明確的願望。   「以此要期之心」,當你心中的誓願跟整個十法界有情無情的法相應的時候,你的內心,心境和合,產生一種強大的功能,一種警覺的功能。而這種警覺的功能就永遠存在你心中,在引導你一個新的生命,這個叫做戒體。   所以我們常說,一個人受戒以後叫做「法王座下添新生」,是你一個新的生命的開始。為什麼?因為昨天的你是跟著感覺走,今天的你是依止你的願望來生活。你不再跟著感覺走,你必須要遵守你生命所設定的目標,來要求自己遵循斷惡、修善、度眾生的目標。這就是一個人持戒的開始。   我們把這段文用一個表解做一個總結。 圖 緣境發心Z   我們受戒的人要記住掌握四個字:「緣境發心」。很多人受戒的時候心中念阿彌陀佛,你念阿彌陀佛是不能得戒體的。每一個法有它的因緣,你念阿彌陀佛是往生極樂世界,這個受戒是要「緣境發心」。   第一個,「緣境」。你要面對十法界的有情無情,你持戒的對象是平等廣大的包含所有的眾生。   我曾經在臺灣一個寺廟講《受戒須知》,有一個人他準備來受菩薩戒,他問我說:法師,我是種田的,我要經常灑農藥。為什麼灑農藥?因為我要不灑農藥的話,我辛辛苦苦種的稻田都被這些蟲吃掉三分之一了。所以你要我對吃我稻米的這些蟲子釋放善意,我做不到的。也就是說,他希望他的持戒對象,必須把吃它稻米的這些蟲拿開來。我說,你這樣是得不到戒體的,你沒辦法得戒體。我們以後做得到做不到,那是另外一回事,但是你立定誓願的時候,你不能有任何欠缺的,不可以!你持戒的對象,絕對不能有所揀別,不可以有所揀別。所以你記得在受戒的時候,你所緣的境是包括整個十法界的有情無情,即便是你的冤家,都必須包括在裡面。   第二個,要「發心」。要發起三種的誓願:從今天開始,過去的就不再提了,過去我是一個顛倒的眾生,我從今開始要誓斷一切惡、誓修一切善、誓度一切眾生,用這三種目標來要求你自己。可能我做得不夠好,但是我決不放棄。這個就是緣十法界的有情無情而發起三種誓願。這個時候心境的和合產生一種自我警覺、自我反省的功能,這個就是一種戒體的成就。   它的意義何在呢?我們解釋一下。   這個戒體的意思,它為什麼能夠當做成佛的第一個動力呢?其實受菩薩戒那更清楚了,你準備要成佛你才有資格受菩薩戒。所以菩薩戒是不論行為,只論發心。當你準備好要成佛了,當你準備好要往佛的道路上走的時候,你就有資格受戒。   受戒就是說,首先我們行為跟佛陀的行為差非常多,那沒關係,行為可以慢慢來;但是先把你的心態調整跟佛陀的心態一樣。諸位想想看,一個人他能夠對所有的眾生斷惡、修善、度眾生,這件事情誰做得到?只有誰做得到?只有佛陀做得到嘛!對不對?   佛陀是怎麼樣引導我們眾生的?就是說,我們現在的內心很多污泥,沒關係,你先把一朵蓮花種下去。你先把一個佛陀的種子種下去,這種子會帶動第二個種子,第二個種子會變成四個種子,四個種子會變成八個種子,然後慢慢地讓那個善良的功能慢慢地擴大、慢慢地擴大……,是這個意思。不是說你受了戒以後馬上成佛。但是你受了戒以後,你生命的方向開始往佛的地方step by step(一步一步地)走上去,因為你的心態跟佛的心態是一樣的。這個叫做——你已經成就一種大乘種性。那個種性跟佛的種性是一樣的,是這個意思。所以你要明白這個受戒——佛陀是怎麼樣設計這個戒法的?為什麼佛陀要用這個戒法來引導我們?它的道理在這個地方。 乙三、戒德超勝   這個地方就談到所謂的戒德,戒的功德。 《業疏》云:「由有本種熏心,故力有常,能牽後習,起功用故,於諸過境,能憶能持能防,隨心動用,還熏本識,如是展轉,能淨妄源。」   這一段就把我們受戒所產生的整個功能德用做一個總結。   「由有本種熏心」。我們沒有受戒之前,內心是跟染污心相應的,是充滿了無量的欲望,是如此的自私,我們只關心自己的身心世界。當你受戒以後,你開始產生廣大的菩提心。   這個「本種」,就是當你登壇以後,你緣十法界的有情、無情許下誓願,種下的第一棵善種子。你最初的善種子在你的污泥當中開始萌芽,它會產生一種善良熏習的作用,而產生一種恆常不斷的功能。   這個「力」就是功能,一種恆常不斷的功能。如果真的得到戒體的人,即便在睡覺,都能夠產生警覺的功能。在睡覺當中遇到不好的事情出現,你都能夠產生——欸,不可以這樣子,我受戒了!那你這個戒體就很強。所以它這個功能是不會消失掉,戒體沒有所謂放假這件事情。   這時候,「能牽後習,起功用故」。一個最初的善良種子,又能夠帶動下一個善良的種子。那個後來的習氣——這個習氣就是種子——而生起一種警覺反省的功能,在整個染污過失的外境生起的時候,能夠產生三大功能,「能憶、能持、能防」。首先,你能夠憶念不忘,你相信,憶念到「欸,我已經受戒了」。第二個,持守不失,對你所發的願望,斷惡修善度眾生的願望,堅固地把它把持住。第三個,產生防非止惡,對惡法產生抗拒的力量。   「隨心動用」,因為一次一次的對惡法的抗拒,這個時候你內心當中善良的功能開始增長,邪惡的功能慢慢地減少,這個時候慢慢地熏習你的阿賴耶識,就像滾雪球一樣如是一次一次地展轉,最後就把染污的力量給消滅掉。   我們看這個表就清楚了。 圖 遇境逢緣 Z   我們剛開始受戒的時候,是在污泥的心中先種下一個光明的種子。這第一個種子叫做「本種熏心」。當你開始有種子以後,它就會產生現行,遇到染污的因緣產生「能憶、能持、能防」的功能,開始產生一種強大的願望,來勉強你自己往好的地方走。這個時候,因為剛開始當然勉強了——勉強久了就變成習慣了,所以這個時候勉強的行為又產生第二個種子,第二個種子又產生第三個種子,第三個種子產生第四個種子……。慢慢地你的光明的力量慢慢地增長,黑暗慢慢地減少,這個時候你的生命就開始改變。所以,生命的改變是由於第一個願望的改變。   那麼,為什麼受戒在我們生命中扮演這麼重要的角色?   因為,我們一個人習慣性活在過去。你看生命是由過去而變成現在,而變成未來。什麼叫做現在?就是由很多過去的你創造變成現在的你。所以我們的現在是深受過去的影響。我講實在話,我們生命要改變是很難很難的。你看你昨天是什麼樣的習慣,今天就是什麼樣。而生命的改變只有一種情況——你自己願意改變。所以佛陀他不強迫你,受戒是不能強迫的。你說我強迫你發願,那沒有用。所以佛陀他怎麼樣呢?他知道生命要改變只有一種可能,就是你自己願意改變。   所以佛陀是設定一個戒法,然後讓你自己去發願。你想怎麼樣,你自己發願,你自己設定一個目標;然後你自己遵照佛陀的方法去做。「緣境發心」,生命當中種下第一種善良的功能,然後慢慢地一種功能變成二種功能、三種功能,慢慢地擴大,然後產生你生命的改變。這就是戒體的內涵。   我們在受戒之前跟受戒之後到底有什麼樣的改變呢?受戒之前,我們的生命就活在一個根、塵、識的內涵當中。就是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去攀緣色、聲、香、味、觸、法六塵時,會產生一種感覺,可能是一種快樂的感覺,也可能是一種痛苦的感覺,產生一個「受」,根塵接觸產生一個感受。這個感受會產生一種情緒,一種思想。一般在受戒之前的人,大概你的生命、你的行為就跟著這個感覺在活動。所以,我們以前的生命是受外在影響的,接觸一個好的環境你就變得更好,接觸一個不好的環境你就變得更糟糕。因此一般在受戒之前,你的生命你是做不了主的,而是由外境來引導我們,因為我們深受感覺的影響。   受了戒以後,我們的生命產生了莫大的變化,我們拒絕遵從感覺,開始從內心深處發起一種願望——不管生命的環境怎麼變化,我也改變不了外在的環境,但是我要控制我的內心,從今以後我的生命要往三個方向走:第一個,誓斷一切惡;第二個,誓修一切善;第三個,誓度一切眾生。你的生命不再跟著感覺走了,是跟著你的願望而走。所以生命的改變來自於你一種願望的設定。   我們講一個實際的公案來做個說明。   在臺灣高雄,有一家百貨公司叫大同百貨公司。差不多是在二十年前,它是當時整個東南亞最大的百貨公司,有十二層樓。這個百貨公司的建立有一段因緣。   當時有一個年輕的高中生,家裡很貧窮,他的爸爸是做臨時工的,他的媽媽是給人家洗衣服的,因為家裡子女很多,學費很貴。這個高中生很孝順,除了努力用功,他把平常的壓歲錢就存下來。一天,他媽媽生日快到了,他心想,媽媽每天去洗衣服,很辛苦,他想買一個好一點的鏡子來送給媽媽,以表達他對母親的孝心。這個生日禮物也不能隨便去百貨公司買,他就跑到當時高雄最大的大興百貨公司去買。   因為他是一個貧窮人家的孩子,衣服穿得比較寒酸,他到了百貨公司去看那個鏡子時,那個店員看他穿得這麼破舊,就看不起他,說:欸,你不要亂動,這個打破了,你可賠不起。這時候,這個高中生不小心把一個鏡子差一點打翻了。這個店員很生氣,就推了他一下。這一推,嚴重地打擊了這個高中生的自尊心——我這麼貧窮,連一個店員都看不起我,買個鏡子都買不好。他回去以後,許下一個誓願:我今生一定要蓋一個比大興百貨公司更大的百貨公司!   一個人心中有願望以後,他的生命就有無量的潛能。他可以減少睡眠,他可以犧牲他放假的時間。為什麼?他有願望!他不再跟著生滅的感覺走。他犧牲睡眠,犧牲他放鬆的時間,好好地讀書。他本來是讀理工科的,轉成讀商科。果然,他從基層幹起,最後創建了大同百貨公司。白手起家!   後來很多記者去采訪他:「哦,你一個貧窮人,怎麼蓋一個十二層的百貨公司呢?」他說:「我要感謝大興百貨公司的那個店員。他推了我一把,使令我整個生命醒過來。」   原來生命是可以改變的!我們可以從過去當中跳脫出來。大部分人是活在過去,這個是等流習慣,你昨天是怎麼樣,今天大概就怎麼樣;今天是怎麼樣,明天就怎麼樣……而一個生命要能夠從過去跳脫出來,那就要立定誓願。佛陀深深地知道這個道理,所以制定戒法,讓你自己去緣境發心,自己要求改變:我從今天開始不再做眾生了,我要像佛陀學習。那麼,這個就是受戒的意思,就是你心中許下了一種堅定的誓願。這是持戒跟修善的最大差別。   我們把戒體的觀念,菩薩道的中心思想,再做一個明確的說明。 甲二、戒體相狀 (分二:乙一、別明大乘二種根本。乙二、結示大乘無上心法。) 乙一、別明大乘二種根本(分二:丙一、菩提心。丙二、空正見。) 丙一、菩提心(分二:丁一、明發心為趣入大乘之門。丁二、示菩提心之修學方法。)   前面講到持戒跟修善的差別,這個地方講整個大乘的根本思想。這當中有兩段:   第一個,別明大乘二種根本。大乘佛法的修學範圍,包括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當你持戒的時候,其實是一個廣大的六波羅蜜。但是你內心當中所依止的中心思想只有兩個:一個就是菩提心,一種所謂的誓願力;一個是空正見,就是所謂的觀照力。這是根本。所以菩薩的戒體就包括了菩提心,也包括了空正見。   菩提心當中有兩段: 丁一、明發心為趣入大乘之門   第一段是「明發心為趣入大乘之門」,先說明菩提心的重要。因為它是成就大乘功德的一個入門。 《廣論》云:「此中佛說二種大乘,波羅蜜多大乘與密咒大乘,除此更無所餘大乘。於此二乘隨趣何門,然能入門唯菩提心。」   這是一個總標。在佛陀的大乘教法當中,其實分成二種大乘:一個叫做波羅蜜多的顯教大乘;一個是屬於密宗的,叫做密教大乘,或者叫密咒大乘。   我們要悟入中道的實相有兩種選擇:第一個從文字上的聞思修,也就是所謂的修習止觀。比如思惟「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從文字上的思惟去悟入心中的道;第二個是透過持咒,口業的持咒、身業的結手印、意業的觀想,所謂的「三密相應」而悟入中道實相。這兩種都可以做為你個人的選擇。當你要成就大乘功德的時候,不管你選擇什麼法門,能夠契入大乘功德的門就是菩提心。   也就是說,我們的生命,由於過去的業力創造一個五蘊身心,可能你是一個男人的身心,或者女人的身心,但是我們對這個身心世界會產生愛著,產生一種自私的心態,我們願意保護自己。所以我們的心發不起來,就造成生命很難改變。雖然你拜很多佛,雖然你造很多慈善事業,但是因為你胸量狹小,你永遠創造不出廣大的功德。   我們再講一次,所有的大乘修學一定是由內而外的。你那個心量發不起來,你就成就不了大功德。所以這個地方是說,能夠進入大乘功德之門的,唯獨就是你要發起廣大的上求佛道、下化眾生的菩提心,這個也是整個大乘戒體的基礎。其實大乘的戒體就是菩提心。你看它「誓斷一切惡、誓修一切善」——成就自利功德;「誓度一切眾生」——成就利他功德。這個地方就說明整個大乘的根本。   我們看第二段。 「若於相續,何時生起未生餘德,亦得安立為大乘人;何時離此,縱有通達空性等德,然亦墮在聲聞等地,退失大乘。大乘教典多所宣說,即以正理,亦善成立。」   為什麼菩提心這麼重要呢?這裡做一個說明:在我們一期的生命當中,你什麼時候生菩提心——即便你沒有種種的布施、持戒的功德,只是發心而已,那麼你也可以身為一個大乘人;反過來,你忘失了菩提心,不想成佛,也不想度眾生了,那麼這時即使你有很多布施的功德、持戒的功德乃至於成就我空的功德,你頂多也只是一個自私自利胸量狹小的聲聞人而已,而退失了大乘的功德。所以,身為大乘的功德,首先你必須跟佛陀有同樣一個願望,就是所謂的大乘種性。這是一個判定的標準。   我們再看第三段,「大乘教典,多所宣說」。在整個大乘經典當中,佛陀對這個道理是經常宣說。即便我們不以聖言量來做判斷,從整個大乘的義理,也可以知道這個觀念是可以成立的。因為大乘的理論就是因緣法,你在因地當中有如是的因,就會產生如是的果。   我們看第三段的總結。   「故於最初入大乘數,亦以唯發此心安立;後出大乘,亦以唯離此心安立。」   所以,我們要判定一個人是不是開始成就大乘的功德,是以他是否發起廣大的心願來安立;我們要判定這個人是不是已經失掉了大乘功德,也是以是否離開此菩提心來安立。所以我們的修學,行動可以緩慢,你可以暫時不採取利他的行動,但是心量是一定要早一點發起。   蕅益大師的《靈峰宗論》講到一句話:「諸法無性,盡隨心轉。心為名利,一切法趣名利。心為菩提,一切法趣菩提。」這句話大意就是說,當我們去造一個法的時候,你去做一個布施,這個布施到底會對你產生一個什麼樣的影響,不決定!到底是一個很大的功德,還是一個很微小的功德,不一定!那麼誰做決定呢?盡隨心轉!要看你當時布施時的動機是怎麼樣。你為了名利、為了私心而去布施,這是一種雜染的果報。你真正為了要成佛、為利他而度眾生的心去布施,那麼成就的是一個大乘菩提的功德。   關於這一點,印光大師在《文鈔》當中講出一個譬喻。他說佛陀跟魔王的差別:為什麼佛陀在因地時做很多布施的善業,結果他變成萬德莊嚴的佛陀?而魔王在因地時他也供養一個寺廟,也做了很多無遮的供僧大會,也做了很多護持三寶的善業,為什麼這個善業跑到魔王的心裡變成一個雜染的魔王的果報?同樣一個善業,跑到佛陀的心中變成萬德莊嚴,跑到魔王的心中變成一種雜染的五欲果報,為什麼呢?印光大師說,這就好像牛跟蛇的譬喻,你看牛跑去喝水,結果牠因為一種慈善的心,這個水跑到牛身體裡面變成牛奶。蛇也跑去喝水,但是蛇有一種瞋恨的害他之心,所以水跑到蛇的腸胃,轉成毒液。那麼為什麼同樣的水在牛體內變成牛奶,而在蛇體內變成毒液呢?因為心態不同。   所以這個地方就說明,發菩提心非常重要。它影響到你所修的善法——可能會變成一種五欲的雜染果報,或者變成一個大乘的莊嚴的功德。這是因緣的根本。 丁二、示菩提心之修學方法   菩提心應該怎麼做呢?這個地方我們來指示菩提心生起的修學方法。 圖 悲智增上 Z   一般來說,我們菩提心的生起有兩種差別:「悲增上菩薩」跟「智增上菩薩」。菩提心的內涵包括悲智雙運,但是生起的過程有所偏重。   一、悲增上菩薩   有些人,過去生對佛法的修學悲心比較重,他是一個比較感性的菩薩。那麼感性的菩薩要生起菩提心,從《瑜伽師地論》上來說,他生起的因緣是「悲眾生苦」跟「哀聖教衰」。   第一個,悲眾生苦。他心中所緣的是苦惱的眾生。他看到眾生墮落到一種卑賤的果報,而且他也不知道為什麼會這樣,他活在顛倒當中,不知道如何讓自己的生命離苦得樂、趨吉避凶。這時候,菩薩想到眾生跟自己是一種母子的關係。菩薩思惟:在過去生有無量的生命,而每個生命都必須有一個母親,所以每一個眾生都做過我的母親,那麼,我應該報答我過去的母親對我曾經的生育養育之恩。所以他就產生悲憫的心情,產生一種報答心。那我應該怎麼辦呢?我要趕快成佛,才有這樣的一種資糧力、方便力來救拔這些顛倒眾生。他為什麼會成佛呢?是因為眾生的緣故而成佛。所以這種人,一般來說他的四弘誓願是以「眾生無邊誓願度」來做引導。因為要「眾生無邊誓願度」,所以發願「佛道無上誓願成」。這是屬於悲增上菩薩的思考模式。   第二個,哀聖教衰。這一般是出家眾,他想到正法的衰微。到了末法時代,邪知邪見的眾生福報都很大,正知正見的人都沒什麼福報,所以整個正法慢慢地衰微。為了護持正法的緣故,開始發起菩提心。他要好好地用功,讓自己趕快增上,才能夠護持正法。   這是悲增上菩薩生起菩提心的兩種因緣:所緣的是眾生或者所緣的是正法,這種人大悲心比較重。   二、智增上菩薩   第二種人比較理性,他的修學是以自利為主。他的菩提心是怎麼生起的?也有兩種情況:   第一個,見佛功德。他讀誦大乘經典的時候,看到佛陀產生很多的神通三昧、依報正報的莊嚴,他就這樣想:佛陀的本性是清淨的,我的本性也是清淨的,為什麼他能夠生起這樣的功德,我卻生不起來?他對佛的功德產生好樂的心,所以他應該努力地修學種種的善法。看到佛的功德而生起好樂,由好樂產生願望,而開始努力地用功,發起菩提心。所以一般來說,這個智增上的菩薩,他在發四弘誓願的時候,因為他第一個目標是要「佛道無上誓願成」,他為了要成就佛道,所以去度眾生。因為必須要有眾生才能夠成就他的資糧,但他的動機是以「佛道無上誓願成」來當做他的起發點。   第二個,聞法歡喜。他聽聞大乘佛法。前面是看到佛,看到一個人,這個是看到法。他從大乘佛法當中瞭解到「達妄本空,知真本有」。我們的內心是真妄的和合體,妄想只是一個生滅的因緣,是後來才有的,我們的本來面目是清淨的本性。所以他對這樣的一種「何期自性,本自清淨」——原來所有的惡法是可以斷除的,所有的善法是可以成就的,他產生一種強烈的歡喜、強烈的信心,然後產生菩提心。因為他從法義的體會而產生一種歡喜好樂的心,然後要求自己不斷地增上。   一般來說,看到佛的功德、聽聞佛法產生法喜而發心的,我們叫做智增上菩薩。   理論上來說,我們行菩薩道,都必須有「上求佛道、下化眾生」的願望,缺一不可。但是實際上來說,當我們每個人受了菩薩戒,產生的行動是不一樣的。有些人受了菩薩戒,他大部分的時間都在自己用功,在充實自己。這種人多分來說屬於智增上菩薩,他會先成就自己的功德,然後才去幫助別人。這個沒有對錯,我們只是把每個人的成佛因緣講出來。第二種人,他會花很多的時間去幫助別人。可能自己做功課的時間很少,他覺得利他比較重要。他從利他當中覺得自己不足,然後才會去充實自己。   那麼,這就構成了成佛之道有兩種因緣:有些人在行菩薩道的時候是先完成上求佛道,再完成下化眾生;有些人是先完成下化眾生,然後再完成上求佛道。也就是有些人先成就聖道,再成就福報;有些人是福報很大,但還是生死凡夫,他先成就福報再成就聖道。   你採取什麼行動不重要,但是你的願望,兩個都要具足。即便你是一個智增上菩薩,暫時沒有採取行動,但是你心中不能有一種拒絕眾生、放棄眾生的願望,一放棄你就完了。所以我們要知道,心中的願望跟外表的行動不一定要劃等號。因為人生短暫,你覺得應該先充實自己,但是你是先充實自己再來度化眾生,這是可以的。所以我們在菩提心的生起是有兩種選擇的,但這兩個都要具足。你可以有所偏重,但是不能放棄其中的一個。放棄一個你就不是菩薩了。   這是我們生起菩提心的兩種方法:一種是以大悲來啟動大智,一種是以大智來啟動大悲,都可以。 丙二、空正見(分二:丁一、三性差別。丁二、大乘空觀) 丁一、三性差別 圖 丁一、三性差別Z   那麼,僅僅有菩提心是不夠的,因為你大乘的根本還有一個「空正見」。為什麼我們發了菩提心還要具足空正見呢?有位上師說,如果你沒有空正見,你就不能保護你的菩提心,你的菩提心會受到傷害,乃至於消失掉。所以空正見是保護菩提心的。   為什麼它可以保護菩提心呢?我們看下面的說明。   所謂空正見,就是他在觀察生命時把生命分成三塊,三種體性:第一個,依他起性;第二個,徧計所執性;第三個,圓成實性。   一、依他起性   什麼叫依他起性呢?   「從自熏習種子所生,依他緣起故,名依他起性。」   依他起性,就是這個法的生起是一個自類的種子熏習所生,色法有色法的種子,心法有心法的種子。也就是說,它整個生起的過程是依託「他」——這個「他」就是眾多的因緣——而生起的。依他起性,簡單地講就是由業力所變現的諸法。比如說,這個講堂是眾生的共業所變現出來的。你看到這個桌子也是依他起性,跟你的想法沒有關係。你喜歡這個講堂,它存在;你不喜歡這個講堂,它還是存在。就是沒有牽涉我們個人的感覺,沒有牽涉我們的喜好,完全是從業力變現出來的因緣法,這個叫依他起性。這一部分要保留。   二、徧計所執性   就是我們心中的妄想。它是「無量行相,意識徧計,顛倒生相故,名徧計所執性」。   什麼叫徧計所執性呢?它是依止無量無邊的第六意識的普遍計度,從我們一種錯誤顛倒的內心當中,產生一種相似的狀態,這叫做徧計所執性。   比方說一個榴槤。榴槤的產生,這個是依他起性。榴槤沒有錯,它是業力。我們過去有這樣的善業,所以變現這個水果讓我們受用。你說,榴槤味道太臭了,欸,我把榴槤拿去丟掉。你丟掉它幹什麼?它沒有錯嘛。錯在於,當我們的心跟榴槤接觸時,我們產生一種對立的思考。徧計執,在《唯識》就是一種對立的思考。有些人認為榴槤的味道很香美,有些人認為榴槤的味道很臭穢,這個想法就是徧計所執。因為榴槤沒有所謂的香,也沒有所謂的臭,它那樣就是那樣,只是如實地把它的本質表達出來。我們給它安立「這是很香」、「這是很臭」,就產生很多不同的想法,給我們生命產生錯誤的引導。   當這種對立的思考產生時,我們叫做徧計所執性,就是我們一種錯誤的想法——妄想。這個會對我們菩提心產生傷害。   三、圓成實性   前面的依他起性是顯現諸法的差別相,你看桌子、椅子、車子、房子等等。圓成實性是表現諸法的總相,每一個差別的法都是「清淨所緣性故,一切善法最勝性故,由最勝義,名圓成實性。」   依他起性是表現在外面的差別相狀跟作用,圓成實性是它內在的本質,是一種我空法空的真理,是一種清淨的智慧所攀緣的清淨的體性。它是一切善法當中最為殊勝的,因為只有你悟到圓成實性才能產生解脫。所以它是最殊勝的義理,叫做圓滿成就真實的體性。   基本上,我們在培養空正見時,所要破壞的是心中的妄想,而不是破壞外在的因緣。你看有些人他這個手喜歡偷人家東西,這個手沒有錯,因為它是依他起性。你把右手砍斷了,他用左手去偷嘛;把手都砍斷了,他用腳去偷嘛。所以我們今天要知道問題出在哪裡,不是因緣法有錯。你說,欸,我現在重新開始,我眼睛不看東西了,耳朵也不聽東西了……眼睛沒有錯,耳朵沒有錯,外境也沒有錯。我們常講一句話,世間上也不是風在動,也不是幡在動,只有一個東西在動,是「仁者心動」,就是我們的妄想在動。   一個人要行菩薩道,最好不要有太多感覺,因為它會誤導你。一個情緒太強烈的人,你的菩提心很容易受傷——欸,我不行菩薩道了,因為你容易挫折。所以很多人修空觀,「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好像把所有東西都拒絕掉了,你錯了!空是空掉你心中的妄想,不是空掉外境。你空掉外境,就是斷滅見。你空掉外境幹什麼?外境沒有錯。不是風在動,也不是幡在動。所以,身為一個菩薩,你要知道問題出在哪裡,你才不會錯損菩提。所以空正見,我們再講一次,空掉徧計執,保留依他起。 丁二、大乘空觀 圖 丁二、大乘空觀 Z   我們除了一種菩提心的願望以外,要能夠如實地觀察生命。什麼叫生命呢?「徧計本空,依他如幻。」就是說,我們要知道妄想的本質是空的;因緣法的果報是如夢如幻的存在,這個我們不能忽略,我們必須要借假修真。這樣才能悟入中道的圓成實性,達到真空妙有。   「徧計本空」這一部分我們講一下。   我們的心跟外境接觸時有兩種狀態:一種叫做生滅心,一種叫不生滅心。什麼叫生滅心?就是你這種感覺是外境給你的,是外境的刺激你才產生這樣的想法。你說,欸,你這樣子講我,我很高興。這個就是生滅心,是你要破壞的,徧計執嘛。只要這個想法是外面給你的,你都要拒絕,都要空掉。這個想法是發自你內心的願望,你一定要這樣做,跟外境沒有關係的,這個叫做不生滅心,你要保留的,你要依止的。   一個菩薩在修學時,第一個你要知道什麼是主人、什麼只是一時的客人,你要先分別真妄。所以《楞嚴經》裡,佛陀說,當你產生一個想法,到底這個想法我要遵循它,還是要拒絕它?你要先把這個想法的真妄分別出來。   那麼,怎麼分別?你要問它一句話——你從什麼地方來?你說,欸,我這個想法是因為他跟我講這個話,他給我臉色看,所以我才產生這個想法。這個想法你不要跟著它走,跟它走你會被誤導,你的菩提心——好不容易緣境發的菩提心會受傷的。一個菩薩,往往會因一時的情緒而破壞你之前的努力,不要讓一時的感覺來破壞你長遠的菩提心。   所以,當你一個念頭起來時,你一定要很認真地問它:你從什麼地方來?它從外面而來的,這個念頭要捨掉。這個想法是你發自內心的願望,它從內心而來,這個念頭你應該要好好地保存,繼續奉行下去。   身為一個菩薩,你在觀察內心的時候,要具足判斷誰是你的主人、誰是賊的能力。你要把主人跟賊的相狀判斷出來。最簡單的方式就是問它一句話:你從什麼地方來?它那個原形就畢露出來了。所以你一個念頭起來,你不要馬上跟它走。你說,欸,我為什麼有這個念頭?你從什麼地方來?找它的源頭。找到最後,是外面來的,這個想法你要捨掉;找到最後,這個念頭是從內心生起的,這個就對了,你的願望生起了。   所以,修空觀的時候,你要知道因緣法、因緣果報是沒有錯的,外境沒有錯。因為你要假借外境,你才能夠修學,借假修真。你要破壞的是你心中的妄想。這個就是空觀,空觀是要空掉內心的妄想,不是空掉外在的環境。這就說明了整個大乘的中道思想,包括了菩提心,也包括了空正見。 乙二、結示大乘無上心法 圖 乙二、結示大乘無上心法 Z   菩薩道的中心思想,也就是所謂的菩薩戒體,總而言之有八個字,就是菩薩要以「應無所住而生其心」這種空有無礙的中道,做為整個生命的根本思想。   理念上來說,我們是要「生其心」。一個人要有願望,生起一種菩提的願望,生起一種斷惡、修善、度眾生的願望。但是這個願望是很脆弱的,你的情緒會去傷害你的願望,所以你必須要修「無住」來保護你的願望。菩薩道,它是活在未來,所以你必須把一時的得失成敗放下——無住!就是,對於這個結果——你做這件事情它的結果是成功是失敗,對你是得或者失,你要把它放下,你做你應該做的事。   建立一個中道的思想,是整個菩薩道的根本。兩大根本——菩提心跟空正見。我們可以舉一個例子來說明。其實所有的法門都有它的中心思想。你看我們中國的古老文化,兩個法門:一個是孔孟之道,一個是老莊之道。   孔孟之道強調「有所為」,就是我們講的「生其心」。他是主動積極的面對人生,所以強調克己復禮。他認為一個人要克制欲望,遵守禮節,來創造你的人生。那麼克己復禮,就講到定位這個問題,他認為人生是有差別的。你看,他做董事長,你做總經理,這個人做工程師,生命是不平等的。但是沒關係,每一個人都能找到自己的定位,做自己該做的事,雖然不平等,也不妨礙建立一個合諧的社會。所以儒家思想強調定位,你要找到你的位置。每一個人的生命都有自己的位置,你在家裡是什麼位置,出了社會到了公司你有你的位置。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位置,你站錯了位置,就弄得整個天下大亂了。所以,儒家的思想是有所為,從有所為當中建立一個合諧的安樂社會。   老莊的思想剛好相反,他是強調自然之道。他覺得我們人產生很多不必要的想法,結果破壞了自然,搞得自己很痛苦。我們習慣性產生得失的概念、成敗的概念,產生太多對立的概念,而忽略了整個生命順其自然的道理。   比方說,有一天,楚國的國君派兩個使者要請莊子去做官,那個時候莊子在釣魚。兩個使者就跟莊子說,我們國君請您老人家到我們國家來做官。莊子就說,你們國君之前抓了一只三千年的烏龜,國君把牠當寶貝,給牠穿上美好的絲綢,給牠吃美好的飲食,把牠關在籠子裡面,整天來供養牠、祭拜牠,把牠當做神龜一樣。莊子就問兩個使者說:你們兩個覺得,身為一隻烏龜,是被養得肥肥胖胖的被關起來好?還是夾著尾巴在泥巴裡打滾比較好呢?那當然是夾著尾巴在泥土裡打滾好!莊子說,我就是準備做在泥巴裡打滾的那只烏龜。他就拒絕做官。   當然,莊子他的人生觀是認為「無住」,他認為人生最可貴的,就是自由。當一個人落入得失的概念時,就已經失去了自由,因為你被得失所限制,被得失所束縛。   其實老莊的思想跟孔孟的思想,大乘佛法是把它們結合在一起的。就是:我們一方面要放下生命的結果,但是又要做你該做的事情,所以大乘佛法的人生觀是重視過程。   在春秋戰國,有一個做樂器的工匠,他做了一個非常完美的樂器出來。這個樂器彈奏出來簡直是出神入化,那個音樂太美妙了。很多的同行就問他說:「哎呀,你怎麼能夠做出這麼好的樂器?我們的技術也不比你差,為什麼我們做不出來?」這個工匠說:「我在做樂器的時候,不管這個結果怎麼樣。我不管這個樂器做出來以後,別人喜歡它還是不喜歡它,它會給我產生什麼樣影響,我把得失的概念全部放下,我就是專注地做樂器——完全是「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安住在當下,所以我就把這個樂器做得很好。」   這個地方就說明整個菩薩道的精神,就是你要放下你的感覺,放下你的情緒,但是你又要去實踐你的理想。這就是菩薩道的中道思想。你不管做什麼事,你只能求盡心盡力,不能求它的結果。也就是說,菩薩道其實它重視過程。當然他能夠重視過程,是因為菩薩他未來有一個願景,他為未來而活,所以他把今生一時的成敗能夠看得比較淡。他追求的是千秋,他不爭一時。這就是我們在行菩薩道時的一個根本思想,就是「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其實,你整個菩薩戒也都是以這個中心思想來做引導,因為你必須「無住」才能夠保護你的身心,這兩個是有因果關係的。你沒有培養一種成敗得失放下的概念,你的菩提心就沒辦法堅固,就很容易被破壞。   這個就是我們在講戒相之前,把整個大乘戒體,它的心地法門,先做一個說明。   這裡講了一個根本的願望跟觀照,菩提心跟空正見這兩個根本思想。我們開始要講到菩薩怎麼去付諸行動。   佛陀的《大般涅槃經》對我們所有的菩薩有一段重要的開示:「一切眾生,雖有佛性,要因持戒,然後乃見。」我們每個眾生雖然都具足清淨的佛性,但不幸的是,這個清淨的佛性在表面上累積了很多煩惱跟罪業。所以我們的佛性雖然有,但是基本上表現不出來。我們表現在外的依然是一個業障凡夫。那怎麼辦呢?「要因持戒,然後乃見。」我們必須透過修學菩薩戒法,才能把虛妄的煩惱跟罪業破壞掉,把我們真實的功德顯現出來。從這個觀念可知,持戒在整個菩薩道扮演了一個非常重要的角色,它具有破惡生善的強大功能。   那麼,受戒到底是怎麼回事呢?簡單地講,你受完戒以後跟受戒之前最大的差別,就是在你打妄想的心中多了一個戒體。沒有受戒之前,你心中只有妄想,其他什麼都沒有。你就跟著你這個妄想、這個感覺,跟著你的情緒到處轉。受了戒以後,你心中還是有妄想,但是多了一個清淨的戒體。這個地方就不一樣了。   到底這個戒體是什麼?我們昨天花了兩堂課介紹戒體,一言以蔽之,就是你心中一種堅定的誓願。從今以後你的生命只做三件事:第一個誓斷一切惡,第二個誓修一切善,第三個誓度一切眾生。你的生命開始有三個目標來引導,你不再受心中的感覺、情緒來引導,你開始遵守心中的誓願。   這樣的誓願力,表現在修行當中的相貌有兩個:   第一個,從斷惡的角度,這個誓願力就是一種增上慚愧。   《瑜伽菩薩戒》說,當我們斷除惡法時,這個願望就是一種慚愧心。很多人不想受戒,不想受戒就表示你根本不想進步,你沒有一種目標。由於沒有目標,所以當惡法出現時你不可能產生反省,因為你不知道用什麼目標來反省自己。你說我這個人個性就是這樣,我就習慣造這些惡業。你很自然地放縱自己的惡業!受了戒以後,我們有時也會犯錯,但是因為你的戒體它不允許有錯誤,所以它會產生警覺功能,會產生增上慚愧。那麼,慚愧心生起時,我們就會想辦法讓惡法斷除。   所以這個戒體表現在斷惡時,它是一種慚愧心,能夠把你已經生起的惡法慢慢地止住、消滅。這一點,你沒有受戒,你是做不到的。你要是沒有受戒,從小做一件錯事,你大概就做一輩子,因為你一點辦法都沒有。所以戒體在斷惡方面,它是產生一種防非止惡的功能。   第二個,從修善的角度,這個誓願力就是一種增上意樂。   在律上說,一個受了菩薩戒的人修善,跟沒有受菩薩戒的人是不一樣的。因為他這種誓願力,在修善法時是一種增上的意樂,主動積極。我們一般人,偶爾也會起慈悲心、惻隱之心,對某些人釋放我們的善意,但是這都要有條件。因為你對我好,所以我才對你好;因為你是我的親屬,對我有恩,所以我報答你……   但是,你受了菩薩戒以後,修習善法不需要任何理由:我不需要你對我好,我就可以幫助你。修行菩薩道的人,他修習善法只有一個理由:就是我在實踐我的願望。這個理由就夠了,不必其他任何理由。他發自內心主動積極地去積集資糧。這個叫做增上意樂。這一點,沒有受戒,你也做不到,你不可能有增上意樂,你只是被動地做。很多人勸你,很多人鼓勵你,你才勉強踏出一步,所以這個修善是被動的,跟你主動產生的功德完全不一樣。到了你受戒以後,你依止這個強大的戒體,這種強大的誓願,不管是斷惡還是修善,都會產生事半功倍的效果。由此可見佛陀的慈悲善巧,安立這個戒法讓我們來受持。   我們看到很多佛友,他沒有受戒,你五年前看他是這個樣子,你十年後看他還是這個樣子,沒什麼改變。但是受了戒以後,你看這個人幾乎一年一年在改變,甚至於一個月一個月在改變,甚至於一個禮拜一個禮拜在改變。因為他的戒體會產生引導的作用。所以,我希望大家不要忽略戒體在整個返妄歸真中對我們那種強大的引導力量,這是你必須要受戒才能得到的。所以,我們剛開始受戒得到的是一種強大誓願的力量。   我們昨天在講誓願時,也講到「觀照力」,就是「空正見」。儘管你心中有願望,但是你剛開始發起願望時,這個願望是很薄弱的,所以你必須要透過無住——我空、法空的智慧來化解你心中的妄想。因為某種程度來說,我們心中的妄想、感覺,會遮蔽我們的誓願。所以說,誓願力它旁邊必須有一種光明的智慧,隨時觀照自己,來化解心中的妄想,讓這個願力永遠保持清淨光明。   嚴格來說,一個理想化的戒體應該包括誓願力跟般若的觀照,這樣會比較圓滿。所以在整個顯教大乘當中,或者密教大乘當中,都是依菩提心跟空正見做為整個菩薩道的根本。什麼叫根本?所有的善法從這個地方出現,這叫根本。 甲三、持戒內涵 (分二:乙一、總標戒相差別。乙二、別示戒相內涵。)   當然,我們也不能只是停留在心中的願望、心中的觀照。我們必須採取行動,踏出斷惡修善的第一步。所以我們今天開始說明,當你已經把自己準備好了,開始許下了願望,一定要改變自己,而且也產生正確的觀照了,接下來你就開始要奉持菩薩戒裡最重要的十條戒法。這十條戒法你要能夠奉持,大概所有的善法你都能夠掌控得住。因為菩薩戒說,所有菩薩無量的法門、無量的善法,都是從這十條戒開展出來的。所以你把這十條戒的觀念、它的開遮持犯掌握清楚了,你大概在整個一生當中不會有重大的過失,起碼不會產生臨命終障礙的過失。我不敢說你沒有微細的過失,但是你這十條戒好好地瞭解,你一定不可能有重大過失出現,你臨命終一定非常地順暢。 乙一、總標戒相差別 圖 乙一、總標戒相差別 Z   持戒的內涵有兩大段,第一段是總標,第二段是別示。總標就是把這十條戒的戒相——它的差別相,先做一個說明。   菩薩的十條戒,在律上是分兩部分:第一個叫做四根本戒,第二個是六條增上戒。   第一、四根本戒   第一個是殺戒;第二個是盜戒;第三個是婬戒;第四個是妄語戒。「根本」是什麼意思呢?它是整個三乘聖道的根本。要產生一種解脫的功德,你一定要守住不殺、不盜、不婬、不妄這四個根本。這是整個大小乘共同的基礎,叫做根本。   第二、六條增上戒   為什麼叫增上呢?就是這六條戒它不是解脫道,它是屬於安樂道,成就菩薩的功德莊嚴。聲聞人只追求解脫,他不追求莊嚴,也不追求安樂,所以聲聞人本身沒有這六條戒。但是這六條戒犯了以後,對一個菩薩的功德會產生非常大的折損,就是會折損你的陰德,所以菩薩要避免。   一個人除了修善以外,你要記得,要把這個善法保持住。一個杯子可以裝很多水,但你不能只會裝水,你還要防漏!你不要把這個水漏光了。你每天修善法,每天在漏失你的功德,一輩子都修不到什麼功德,搞不好過多於功。所以,要趨吉避凶、追求安樂,你一定要注意這六條戒。這六條戒你不小心的話,會折損你的功德,所以這個叫增上戒。增上的意思,就是菩薩為了追求安樂而不共於聲聞的戒法。   五、酤酒戒;六、說四眾過戒;七、自讚毀他戒;八、慳惜加毀戒;九、瞋心不受悔戒;十、謗三寶戒。   這六條,大概是一個菩薩在身口意方面比較嚴重的過失了。   這十條戒在律上叫十波羅夷。波羅夷有三種意思:   第一個,在因地上說,叫做「他勝處法」。「他」的意思就是煩惱,貪瞋癡的煩惱。「自」,你受了菩薩戒,什麼叫自己的「自」呢?你的「自己」就是菩提心。菩提心以外的叫煩惱。犯了這十條戒,表示這個菩薩的菩提心已經被煩惱所遮蔽,就是「他所勝」——煩惱的勢力已經把你的菩提心遮蓋了。換句話說,你的菩提心即將失掉了,所以叫做「他勝處法」。這個是在因地上說。   第二個,在果地上說,叫「棄罪」。也就是說,你已經被佛法的功德大海所遺棄,你在整個佛法的修學當中沒有生起的功德就不再生起了,你已經生起的功德會即將消失掉,叫做「棄」,你已經被佛法的功德所遺棄。佛法的功德沒有你的分,叫做「棄罪」。   第三個,叫「墮罪」。「棄罪」是約著現世的功德來說,墮罪是約來生——你會因為這十條的過失而墮落到三惡道去。   講實在話,你不管有沒有受戒,如果你有志於行菩薩道、有志於往生淨土、希望臨終沒有障礙,這十條戒你都要奉持,因為犯這十條戒對我們身心世界的傷害是很大的。這十條戒守好了,你一生大概不會有太大過失。   這個是一個總說,把這十條戒的內涵、它在我們修學當中扮演的角色,先做一個總說。 乙二、別示戒相內涵(分十:丙一、殺戒。丙二、盜戒。丙三、婬戒。丙四、妄語戒。丙五、酤酒戒。丙六、說四眾過戒。丙七、自讚毀他戒。丙八、慳惜加毀戒。丙九、瞋心不受悔戒。丙十、謗三寶戒。)   這以下我們就逐條逐條把每條戒的基本定義、開遮持犯,做一個扼要說明。 丙一、殺戒(分五:丁一、戒文內容。丁二、犯罪因緣。丁三、罪相輕重。丁四、開緣情況。丁五、異熟果報。)   十重戒的第一條就是殺戒。殺戒的基本概念就是斷絕有情的生命——一個活生生的生命,你以瞋心或者是貪心、癡心等等,以一種有傷害的心把它斷絕了。   這個有情的生命,我們講一下。只要這個生命體開始入胎以後,就叫有情了。一個母親懷孕以後,這個嬰兒還沒有生出來,甚至於只是一個微小的受精卵,還沒有長出人形,但是從律上來說他已經是一個有情。因為他的神識、他的明了性已經投胎了,他是一個有感情的生命體。假設我們加以破壞,就犯了殺罪,不必在他生出來之後。所以,有情就是,當他的神識投胎的那一剎那開始就是有情。 丁一、戒文內容 若佛子,若自殺、教人殺、方便殺、讚歎殺、見作隨喜,乃至咒殺,殺因、殺緣、殺法、殺業,乃至一切有命者不得故殺。是菩薩應起常住慈悲心、孝順心,方便救護一切眾生。而反更自恣心快意殺生者,是菩薩波羅夷罪。 圖 丁一、殺戒文內容 Z   「若佛子」,這個地方是說明,要持戒的對象是誰呢?主要的對象是針對發了菩提心、受了菩薩戒的菩薩。這個地方包括了凡位菩薩,也包括聖位的菩薩。身為一個發了菩提心的佛子,這當中有:第一個你所要斷的,第二個你所要修的。每條戒都有斷惡跟修善。   從斷惡來說,它有一個犯罪的事相跟犯罪的因緣。   首先,我們看必須斷除的犯罪的事相。佛陀在戒律當中講出了六種情況是你要斷除的:   第一個,若自殺。殺生的第一種情況叫做自殺。這個自殺有兩種內涵:第一種,就是你自己親手去做殺生的行為。你可能拿刀、拿杖等等去把對方殺死,犯重罪,失戒體;第二種,是你自己殺害自己,你把自己的生命結束了。在菩薩戒上說,你殺別人是犯重,你把自己殺死了是犯中品。因為你傷害的是自己,所以比較輕。傷害自己不犯重,犯中品而已。   第二個,教人殺。你教唆別人去殺,你自己沒有殺,但是你用手勢、用書信、用種種電話的暗示去教唆別人去殺。那麼別人果然去殺了,這時兩個都犯重,教唆的人也犯重。   第三個,方便殺。方便殺就是說,我不殺伯仁,但是伯仁卻因我而死。比如說,我把一個人關起來,不給他飲食,結果他餓死了。你說:我沒有殺他,他自己餓死的!但是你把他關起來,這叫方便殺。他的死是因你而起的,菩薩犯了重罪,因為你創造一個讓他死亡的因緣。   第四個,讚歎殺。讚歎殺就是說,這個人本來沒有想要自殺,但是你鼓勵他自殺,說:你呀,你看你這個樣子,活在人世間也沒什麼意思,趕快去死算了。你鼓勵他去死亡,結果他果然去死了。菩薩犯重,因為你讚歎的緣故他才死的。讚歎對方死亡,犯重。   第五個,見作隨喜。前面的讚歎殺,是這個人他本來沒有自殺的心,你鼓勵他,所以他自殺了。見作隨喜是說,這個人本來就不想活了,他活得很痛苦,他可能有很多的疾病纏身,然後你說:啊,你這樣子,倒不如死掉算了!你鼓勵他。他經過你的鼓勵以後,果然採取行動,也自殺死亡。菩薩犯重。   身為一個佛弟子,不管你有沒有受戒,你千萬不要支持安樂死。菩薩對於死亡的事情,絕對任何情況都不准讚歎,因為生命存在就有它的價值。所以,從菩薩道的角度,不允許有任何理由去鼓勵一個人死掉。不管這個理由是多麼的冠冕堂皇,都不可以。因為結束一個人的生命是不能有任何理由的。   第六個,「乃至咒殺」。「咒殺」我們一般人做不到了,一般都是外道用那種比較邪惡的咒語,用一個針,做一個什麼模型,然後去念咒把對方害死。雖然說:欸,我沒有殺你,你自己死的。但是你用咒語去殺他,也犯重。   自殺、教人殺、方便殺、讚歎殺、見作隨喜,乃至咒殺,這個地方提出了六點殺生的事相是菩薩要斷除的。 丁二、犯罪因緣 圖 丁二、殺戒犯罪因緣 Z   接下來我們看殺生的整個成就的過程。   「殺因、殺緣、殺法、殺業」。前面四條戒都有因、緣、法、業。我們看丁二的說明,這以下把整個犯罪的過程做一個說明。   第一,殺因。構成犯罪,最重要的第一個,要有「因」——「心欲前人命斷」,就是你有殺害之心。我們在研究戒律時,你要判定他有沒有犯罪,第一個條件就是——有沒有犯罪的動機。   你昨天開車,從家裡面開到辦公室去,這當中軋死了十隻螞蟻。我問你,有沒有犯罪?沒有犯罪。為什麼?因為你沒有犯罪動機。你開車的目的是想要去上班,不是說開車去傷害眾生,你沒有這個念頭。你在無意間傷害一個眾生,不表示你犯戒。犯戒的首要條件,必須有犯罪動機,就是你有殺害之心。   你說:欸,我們家門口來一隻狗,我看到這個狗很害怕,把牠趕走,結果牠跑出去被車撞死了。有沒有犯罪?也沒有犯罪。因為我是想把牠趕走,結果牠被車撞死了。當然有因果,因果跟犯罪是兩回事,你跟牠結一個惡緣,這個叫你個人的因果。但是整個過程沒有傷害你的菩提心,不影響你行菩薩道的功德,因為你沒有傷害牠的心,所以不能構成罪業。你跟牠的惡因緣是存在的,但是不構成罪業。不構成罪業,表示你不會因為這樣而障礙你修學聖道,你也不會因為這樣而到三惡道去。你跟牠的惡因緣,這是另外一回事。   所以,犯罪的首要條件:要有犯罪動機。這個犯罪動機,從殺罪的角度就是有傷害之心,你有真的要傷害他身體的心。這個是最初犯罪的開始。   第二,殺緣。「方便助成其事」。我們看二、三,是中間的過程,必須有一些殺生的助緣。有了動機,必須有很多的因緣來刺激這個動機,讓它變成廣大。比如說,你為什麼殺他呢?因為他傷害過我,所以我把他殺死了。那麼,「他曾經傷害過你」就是一種殺生的助緣,讓殺心增長廣大。   第三,殺法。「刀箭、坑洞、毒藥、咒術」。殺生要有一些工具,有一些方法。比如說用刀劍、挖個坑洞、用毒藥、用咒術等等,有一些殺生的行動跟工具。這兩個,是說整個殺生的過程要有助緣,要有方法。   第四,殺業。這個業要成熟。當你去傷害一個眾生時,什麼叫做這個殺業成熟?就是對方死掉。「前人命根不得相續」。如果你殺害他,他沒有死掉,這個業沒有完全成熟、沒有完全成就,所以這個叫做方便罪。但是有一種情況要注意,你傷害他的時候沒有死,但是他產生一個重病,結果三年後死掉了。他的死其實跟你當初傷害他是有關係的,你也犯重。即便他當時沒有死,他後來因為這個而死了,那等到他死掉的開始,你的殺業就成就了。所以殺業成就與否,它的判定,從是不是死亡來判定。或者成就一半,或者完全成就,從死亡判斷。   這一段是菩薩所要斷的第二個,就是斷除因、緣、法、業,跟殺生有關的,它的動機、它的過程、最後它的業的成就,這四個都要斷。   第三段,「乃至一切有命者,不得故殺」,這個是兼制。   菩薩的殺戒,它正式對制的是殺人。但是從一個比較中下品的罪來說,其實所有的生命都不能傷害。菩薩戒最重的,它的對象是人。為什麼?因為人是修道的法器。你看他得到天的果報,你把天人殺死了,沒有犯重。為什麼?因為天人他不能修學佛法。   一個眾生,牠過去做了很多生的螞蟻,螞蟻做完變成一隻狗,狗做完好不容易得到人身。他的無量生命當中唯一的希望就寄託在這個人身,因為人身才能夠聽聞佛法,才能夠產生智慧的觀照,才能夠產生堅定的誓願,進而產生生命的改變。他生命當中唯一解脫的機會出現了,結果被你破壞了!他好不容易從三惡道跑出來,得到人身;他本來也要利用這個人身念佛求生淨土的,結果你把他珍貴的人身破壞了,讓他失去一個解脫的機會。他不知道還要等多久!所以,在六道當中殺人是最重的,因為人是法器。但是,菩薩戒因為慈悲心的關係,也兼帶的制定——所有眾生都不能傷害。   這三段是整個菩薩所應該斷的。   從殺生的角度,其實菩薩應該修慈悲行。什麼叫慈悲行呢?「是菩薩應起常住慈悲心、孝順心,方便救護一切眾生。」每一條戒都有它消極的斷惡,也有它積極培養善根德行的功能。從殺生的角度,我們不但是消極地避免殺生,還要培養一種常住的慈悲心跟常住的孝順心。   首先,菩薩的心情,要經常保持讓眾生離苦得樂。你看,菩薩看到一隻螞蟻,一定要跟牠說「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讓牠栽培善根。所以,菩薩遇到任何眾生,你都要盡你的可能對眾生釋放善意,必須讓眾生因為跟你見過一次面而能夠產生善根。所以菩薩點點滴滴都有一種拔苦與樂的心情。   其次,菩薩要有一種「孝順」的方便。孝順、孝順,百孝不如一順。菩薩要經常順從眾生的根機,給他正確的教化來開啟他的智慧。   那麼依止慈悲心跟孝順心來救護一切眾生,使令眾生離苦得樂,這個地方為什麼要講出一個「常住」呢?這揀別我們凡夫偶爾也會產生的慈悲心,也會產生的孝順的善巧。一個人沒有受菩薩戒,你的慈悲心不能講「常住」。因為你有時候有慈悲心——你早上發慈悲心,晚上又沒有慈悲心了;你昨天發慈悲心,今天又沒有慈悲心了。我們一般人的慈悲心是生滅的,而身為菩薩,你的慈悲心是不需要任何理由——我不管外境怎麼變化,反正我永遠保持慈悲心。因為你是一個有戒體的,所以叫做「常住」。就是不管在任何的情況之下,你都要把你的慈悲心、孝順心現前,來幫助跟你有緣的眾生。這個是在「不殺生戒」當中佛陀勉勵我們所應培養的一種德行,叫慈悲行。   第三段,看總結,「結罪勸持」。「而反更自恣心快意殺生者,是菩薩波羅夷罪。」身為一個菩薩,你不但沒有培養慈悲心,反而用貪愛的心——自恣心就是貪愛,或者快意心、瞋心來殺生,這時你的菩提心已經被煩惱所遮蔽,而產生了一個波羅夷罪。如果你不如法懺悔的話,從今以後你菩薩的功德即將消失。   這個地方講到殺生的因果,提出了貪瞋兩種煩惱。我們把它做一個說明。其實這以後每條戒都是這個道理,我講一次就可以了。殺、盜、婬、妄每一條戒,你的煩惱都有三種的情況:第一個、依止貪;第二個、依止瞋;第三個、依止癡。   在《瑜伽師地論》裡講一個比喻。比如說你殺一隻雞,你的犯罪動機是依止貪,說我實在不想殺牠,但是我太想吃牠的肉,所以我只好把牠殺死。依止貪。第二種情況,說我不想吃牠的肉,但是我看這隻雞非常不順眼,看到牠就很生氣,就用瞋心把牠殺死。第三種是依止癡。我也不想吃牠的肉,我也沒看牠不順眼,但是我覺得這隻雞本來就是給我殺的,雞鴨魚肉天下一道菜,雞本來就是出生給人家殺的嘛。依止愚癡邪見來殺。   我問諸位,你覺得哪一個最重?貪、瞋、癡,哪一個最重?對了,愚癡最重。第二個是瞋。諸位要知道,以下的每一條戒,不管殺盜婬妄,最重的業都是依止愚癡。什麼叫最重的業?就是這個果報現前是最難懺悔的。你看有的果報出現,《八十八佛》拜三部就好了;有些人他業障現前,拜了三年的《八十八佛》還沒好。這個業特別堅固,就是愚癡。   一個人愚癡,他的特點是什麼?他不知道怕。所以很多人說,我不想受戒,因為我看那麼多戒我就怕。其實你怕的時候才對!你不知道怕,那佛菩薩就真的害怕。如果你不知道怕,你造業是盡情地造業,就像一個人開車沒有踩剎車,是整個撞下去。   我問諸位一個問題:你說你不敢受戒,你認為明知故犯比較重?還是明知故犯比較輕?在世間法是明知故犯比較重,你明明知道錯你還去做,比較重,對不對?其實你看戒律,你看看那個《瑜伽菩薩戒·業果篇》,明知故犯比較輕。因為一個人他看完戒法以後,他會有慚愧心,就算他一時控制不住,但是他的慚愧心會在,造惡業時他經常覺得不對。   慚愧心就像一個人踩剎車,他不敢盡情地造罪。一個人完全不知道這個錯,然後盡情地造罪,這個業是很嚴重的。所以你看《瑜伽師地論》上說,最嚴重的罪就是邪見。你看那個恐怖主義、恐怖攻擊,這個罪是很難懺的。他把自己綁上炸彈,跑飛機上去引爆。他的犯罪動機,他認為說我把你們炸死了,我可以升天。這個人,他的業得果報時幾乎沒辦法,非常堅固,因為無慚無愧嘛!你在佛法當中瞭解得越多,對你越有幫助,因為你可以產生慚愧心。你這個車子是撞了墻壁,但是你踩剎車了,勢力減少很多了。   所以從佛法的角度,世間上最大的罪惡就是愚癡。沒有一個罪惡比愚癡更嚴重了,因為你不知道怕,你不知道怎麼去反省,你這個過失造了你還以為是對。所以,貪瞋癡的造業最重的是癡,第二個是瞋,貪是最輕的。   所以它這個地方講,以貪愛心跟瞋恨心來殺生,這個都犯波羅夷罪。當然以菩薩道來說都是犯波羅夷罪。但是得果報的業是有輕重的差別。 丁三、罪相輕重 圖 丁三、殺戒罪相輕重 Z   第一個,「若殺諸佛、聖人、和尚、阿闍黎,或生身父母,犯逆罪」。這個是以下犯上。你是殺聖人,殺和尚——剃度的和尚、受戒的和尚,殺教導你佛法的阿闍黎、你的師長,或者你的生身父母,對你有養育生育之恩的,都犯逆罪。犯逆罪,在律上來說,大概你就很難懺悔了,所以這個逆罪要避免。你很難懺悔,這個業是很堅固的。   第二個,「若殺人命斷,犯重、失戒體」。你殺的對象是個人,這時你犯到菩薩的波羅夷罪,你就失掉菩薩的戒體,也沒辦法懺悔,但是可以取相懺。這個還比較好懺,跟逆罪比較來說它好懺。但是他已經不能用一般的作法懺,要取相懺。   第三個,你殺諸天、鬼神是中品,殺畜生是下品,不失戒體。這種罪也就更好懺了,你向一個菩薩發露;或者,在《瑜伽菩薩戒》上說,沒有如法的菩薩讓你懺悔,你可以面對佛像向佛像發露你犯了什麼罪,從今以後不再造作了,發願永遠不再造作。這也可以恢復清淨。中下品的罪是最好懺的。   這當中有四種因緣成就重罪:   ◎具四緣成重:一、是眾生。二、眾生想。三、起殺心。四、前人命斷。   第一個,是人。殺戒的輕重判定,是以這個對象「是人」。第二個,你心中也知道他是人。第三個,你生起殺害之心。第四個,前人命斷。殺業成就,就犯重。   我們在判定罪相時,第一個先判他有沒有犯,就是看他有沒有犯罪動機,然後再看他犯的是輕是重。這時就看他所犯的對象。他殺人,他的對象是誰?有沒有死掉?這個是判定輕重的原則。所以,內心是判定有沒有犯;外境——外在的環境是判斷他是輕是重。判罪的原則包括「心」跟「境」。 丁四、開緣情況   「精神狂亂,不自覺知,無犯。」你是精神錯亂了,精神錯亂當然是沒有犯罪了。但是這個地方講了,世間的性罪,你跟他結惡因緣,這個是跑不掉的。但是因為沒有犯罪動機,你在無知的情況下去犯罪,不會傷害你菩薩的功德,不會因為這樣而墮三惡道,也不會對你臨終產生障礙,是差在這個地方。 丁五、異熟果報 圖 丁五、殺戒異熟果報 Z   我們看異熟果報。他的正報是在地獄、餓鬼、畜生,正式的果報。但是從三惡道出來,還有一些剩餘的果報,就是短命、多病。   第一種,短命。你看有些人福報很大,但是壽命很短。這表示什麼?表示他前生有布施,但是也有殺生。所以這個果報結合時,福報很大、壽命很短。   第二種,多病。如果你有一種病痛,吃了很多的藥都沒有吃好,這個大概就不是四大不調,跟殺業有關係。所以,殺業嚴重的人,律上說,常生恐怖、多做惡夢。因為冤親債主放不過你。   在整個十重戒法當中,最重、最麻煩、最難處理的就是殺生。比如說偷盜,我把他的財富搶過來,還不是那麼嚴重;但是你把他最珍惜的生命傷害了,這個問題就很複雜。   我過去在蓮因寺,懺公師父講出一個實際的例子。他說,在蓮因寺的山下有一個農夫,他那一天到田裡工作時,看到一條像手臂一樣的蟒蛇,這農夫就拿石頭往牠的頭上砸下去,就把這條蛇打死了。打死以後不到一個月的時間,這個農夫的脖子上長出一個像雞蛋一樣的瘡。那個瘡長起來以後,吃什麼藥都沒有用。當然是那個蛇來討命。而且他找過很多的高僧大德,拜過很多的懺,統統沒有效。為什麼?因為殺生是兩個生命體之間的對立,如果牠不肯放過你,不想跟你和解的話,就沒有用。當然有時候牠理性一點,你運氣好一點。你說我誦經給你,我過去對不起你,我向你懺悔。如果牠願意接受,這個事情好辦;如果牠不想接受,牠要跟你耗下去,一定要你死,那你就完了,你們之間因緣就很麻煩。你把牠殺了,牠把你命討回來,你來生又去跟牠糾纏不清,那就很麻煩。所以殺生是最難處理的。我們不管你有沒有受戒,這個盡量要避免。   這個殺生,不但是惡意犯罪不可以,即便你是不小心殺生都要引起注意。所以我們日常生活中,滾燙的熱水都不要往水溝倒下去,這對你的身體不好。有一些比較強烈的,比如說清潔劑,或者是化學藥品,比如說染色用的一些化學藥品,你也不要往水溝倒,因為水溝有很多眾生。所以即便是無心的殺生,從因果的角度都要避免。當然,你自己必須要學習才知道。   還有,我剛剛講過,不能支持安樂死。這樣對你的功德是非常障礙的。所以我們透過學習,菩薩要起慈悲心、孝順心,要去尊重每一個生命體。這個是殺生的整個戒相的內涵。 丙二、盜戒(分五:丁一、戒文內容。丁二、犯罪因緣。丁三、罪相輕重。丁四、開緣情況。丁五、異熟果報。)   殺生的對象是一個正報的生命,偷盜的對象是依報的財物。什麼叫盜戒呢?就是「不與而取他物」,主人沒有答應,而你去偷取他的財物。 丁一、戒文內容 若佛子,自盜、教人盜、方便盜、咒盜,盜因、盜緣、盜法、盜業,乃至鬼神、有主、劫賊物,一切財物,一針一草,不得故盜。而菩薩應生佛性孝順心、慈悲心,常助一切人生福生樂。而反更盜人財物者,是菩薩波羅夷罪。 圖 盜戒文內容 Z   「若佛子」,身為一個佛弟子,首先所要斷犯罪事、緣。   先看第一個,犯罪的事相有四條:   第一個,自盜。就是你自己去盜。這個「盜」有四種情況:第一個你用偷的,第二個你用騙的,第三個用搶的,第四個就是漏稅。偷、騙、搶、漏稅,這四個都叫盜。   第二個,教人盜。用書信、言辭、手勢教別人盜,菩薩也犯重。   第三個,方便盜。什麼叫方便盜呢?就是我們說的順手牽羊。你這隻狗突然跑到我家裡面來了,牠自己跑過來的,那我就把牠占為己有。那這個也是盜戒。   第四個,咒盜。以咒術來驅使鬼神去奪取。你持咒,驅使鬼神去盜,這個鬼神偷成功了,菩薩犯重,因為你教他去的。 丁二、犯罪因緣 圖 盜戒犯罪因緣 Z   我們看犯罪因緣,「因、緣、法、業」。   第一個,盜因。整個犯罪的動機是「興心故取他物」,你用一種貪求的心來奪取他人的財物。這個關鍵點就是,偷盜的成立——這個財物是一個「有主物」,有主人的財物。比方說,你到公園去散步,看到一塊石頭,你把它拿回家了,不能構成盜戒。因為這個石頭是沒有主人的。所以,盜戒必須是,它的對象是有主人的,這個東西是屬於某一個人的才算。是貪心來奪取有主人的財物。   第二個,盜緣,助緣。你在偷盜之前種種的偵查、偷窺,觀察地形、地物。   第三個,盜法。過程當中用偷、騙、搶等種種的方法。   第四個,盜業。「舉他物,離本處」。殺人的業成就是對方死亡。偷盜的基本定義,說是到底這個偷盜業有沒有成就呢?就是「舉離本處」。比如說我偷到這個杯子,把它離開它的位置,就犯盜戒了。   在律上說,有一個農夫,晚上他去偷牛。他把隔壁家的牛牽回家裡來。快到家的時候,他想不對啊,這個是盜戒,我怎麼偷他財物呢?他又把牛牽回去了,趕快回去睡覺。早上起來,這個牛原封不動。但是他心裡很緊張,這樣有沒有犯盜戒呢?問佛陀。佛陀說,你當初有沒有犯罪動機呀?想要偷取?他說,有。那你有沒有採取行動啊?有啊。那你有沒有把牠這個四隻腳移動?有啊。犯重!你把牠偷回家,然後又把牠放回去。就算你後來放回去了,但是在你舉離本處的當下這個業已經成就了。你放回去,那是另外一回事情。所以盜戒業的成就,是「舉離本處」,離開它原來的位置就犯重。   我們看「乃至鬼神、有主、劫賊物,一切財物,一針一草,不得故盜。」這個地方是兼制。盜戒的犯重是人的物品。如果是「鬼神物」,比如說你盜了土地公,人家是供養土地公的,你一看那個包子拿來就吃。這個是盜戒了。但是不能犯重,因為這個是鬼神物,比較輕。「有主物」,這個主人物是最重的。「盜賊物」,盜賊偷了一個車子,你想它是偷來的,你也把它偷過來,犯重。偷盜賊的東西也是犯重。乃至於一針一草,都不能故盜,這個是兼制。   我們看菩薩所應修:「而菩薩應生佛性孝順心、慈悲心,常助一切人生福生樂。」菩薩要修少欲知足之行,以孝順心、慈悲心幫助一切人,在因地上生起善法,在果地上生起安樂。如果這個菩薩不但不生少欲知足之行,反而更去偷人的財物,這個菩薩他的菩提心從此被煩惱所遮蓋,他的功德也因為這個波羅夷罪的關係而完全破壞掉了。這個結波羅夷罪。 丁三、罪相輕重 圖 盜罪相輕重 Z   這個罪相輕重有兩種說法:   第一個,約著他的「所緣境」。盜戒重罪的成立,必須是「有主物」。這個「主」就是有主人的。這個有人的財物有三種:第一個是三寶物,「體通十方,犯之特重」。諸位要知道,三寶物是最嚴重的。這個東西是屬於某一個僧團的、某一種慈善機構的,是很多人發心來供養給大家使用的,他這個體性是通於十方的。這時你偷取十方的東西,這個罪非常重,因為體通十方,跟十方的眾生結罪;第二個是人物。犯重,失戒體。第三個,餘趣。比如說畜生、鬼神,犯輕。所以這個盜戒的判定,第一個是約它的對象。第二個,你所偷的價值必須是五錢,結重。五錢以下結輕。   這個「五錢」是古代的錢,是佛在世時的五錢。原因是這樣子的:佛在世時有一個比丘,他住茅蓬,房子很破舊,某天他出去托缽時,有一群砍柴的農夫經過,看到這個房子這麼破舊,以為是沒有人要的,就把這個房子給拆了帶回去了。這個比丘回來以後看房子被拆了,沒辦法,看到路旁國王很多比較好的木材,就拿過來蓋一個茅蓬。國王很生氣,就稟告佛陀。佛陀就說,佛弟子們不能偷取別人的東西。然後佛陀就問這個國王說,你們這個國家盜幾錢犯死罪?國王說,犯五錢就死罪。所以佛陀依止這個因素,制五錢判重。   這個盜戒,到目前,判罪最難判的大概就是盜戒了,考倒所有的律師。因為這五錢是怎麼定義?沒有人知道。如果從精神上來說,犯死罪。以台灣法律的話,要結夥搶劫,用搶的。偷的都不會犯死罪;要結夥,兩個人以上的搶劫才犯死罪。   當然一般的說法有兩種:一個是南傳的說法,是二十塊美金叫五錢。就把當時的錢,經過這麼長的時間,兩千年,這樣換算換算,二十塊美金。我們北傳的佛教,海公也好,廣公長老也好,他們是判兩千塊台幣,大概是新加坡幣一百塊。當然這個只是參考,因為當時佛陀制戒時,五錢是以死罪來判定的,所以這個二十塊美金、一百塊新幣,都是參考。所以一般盜戒判重困難度比較高。 ◎具五緣成重:一、有主物。二、有主想。三、起盜心。四、直五錢。五、舉離本處。   具五緣成重:第一有主物,第二個有主物想——是有主人的財物而你心中也知道它是有主物,生起偷盜的犯罪動機,而且超過五錢,最後舉離本處,犯重。 丁四、開緣情況   我們講到菩薩十波羅夷罪的第二條:盜戒。偷盜的基本定義,就是「不與而取他物」。主人並沒有允許,而我們卻偷取他人的財物,就構成盜戒。 圖 盜開緣 Z   開緣情況有五種:己物想,與己想,暫用想,親厚想,糞掃想。   「己物想」就是說,你認為這個是自己的東西,產生一種錯誤的判斷。比方說你參加佛七,那裡有很多拖鞋,結果你看錯了,把別人的拖鞋當做自己的拖鞋,把別人的海青當做自己的海青。你在拿這個東西時,內心當中真實認為這個是我的東西。換句話說,你根本沒有犯罪動機,不犯。就算你拿了別人的東西都不犯。   「與己想」。你以為對方已經給你了,事實上他沒有給你,但是你誤會,以為他給你了,拿走不犯。   「暫用想」。我急著要去上洗手間,看到別人的拖鞋,我心裡想說,欸,我跟你借一下。即便主人沒有在旁邊,暫用想,不犯。你到了某一個地方,有一根筆,你急著要寫幾個字,暫用想,也不犯。沒有占有、偷取之心,暫用想是不犯的。   「親厚想」。你跟他關係很親厚,親厚到什麼程度呢?你認為你用他的東西他不但不會生氣,還心生歡喜。不過這個你要做正確的判斷,你不能一廂情願啊。律上說,這個親厚想,你事後要跟對方說明一下。   「糞掃想」。就是無主物,地上的石頭,地上的廢棄物,這個是糞掃想。   「癡狂心亂,不自覺知」。所有的戒,只要是精神錯亂,他在完全沒有覺知、完全沒有犯罪動機的情況下,是不犯的。 丁五、異熟果報 圖 盜異熟果報 Z   偷盜的情況,嚴重的話來生會墮落到地獄、餓鬼、畜生。從三惡道出來會產生兩種餘報:   第一個,貧窮。就是你很努力地工作,但是你就賺不到錢。表示你過去有偷盜罪業的餘報。   第二個,你賺到了錢,但是你這個錢很容易失掉,「共財不得自在」。什麼叫共財呢?就是說你的錢財是跟五家共有:第一,惡國王。你很容易遇到一些不好的官吏,給你苛稅或者怎麼樣,總之你就會遇到這樣的因緣把你的財富給奪去。第二,遇到盜賊。你的錢很容易被騙、被搶。第三,敗家子。你經常犯盜戒去偷取別人的財物,你就會出現一個敗家子,你一生的積蓄就敗在他的手上。第四,水災。第五是火災。   你看我們有些人,他的財物得到以後很堅固。地震一來的時候,他右邊隔壁的房子破壞了,左邊的房子也破壞了,他的房子沒事——水不能淹、火不能燒、地震不能破壞。為什麼?因為他過去生沒有偷盜,所以他得到財物的果報時很堅固。   你看華嚴宗的一個祖師,叫杜順和尚。有一天,人家拿錢供養他,回去蓋廟的,結果他不小心丟在路上了。回去以後,他的侍者很緊張,說:師父,您怎麼把錢放地上,沒有拿回來啊?杜順和尚說,你不用緊張,你去那一個地方,一定可以拿得到。結果侍者跑去,果然在地上,也沒人拿,就把它拿回來了。杜順和尚說,我過去生有三生三世都沒有偷盜,所以我的東西沒有人可以拿走。他就是善業特別的堅固,得到財物以後很堅固。   我們講一個實際的故事,來說明偷盜產生的後遺症。   過去,在明朝的揚州,有一個做南北貨生意的商人。南北貨,就是說從南邊買東西到北邊來賣,從北邊拿東西到南邊來賣,賺取它的價差。這個商人為了要投機取巧,他在秤斗上加上水銀,使令在秤的時候看起來比原來的重。所以他牟取很多不義之財。但是他也賺了很多錢,買了兩三棟的房子。這個商人生了一個兒子,這個兒子又生了兩個孫子。   老人家臨死的時候,把兒子叫到身邊。他說,兒子啊,你知道我為什麼賺這麼多錢?我就靠這個秤斗,這是我們傳家之寶。這個秤斗多麼好用,你看它可以看起來比較重,賺取這個價差。講完以後這個老人家就死掉了。   這個兒子是個讀書人,他知道世間上因果的道理。他看到這個秤斗很害怕——他父親一生造這麼多盜業,偷取他人的財物。他當天晚上就寫一個疏文,白告上天,說:我父親一時愚癡,希望上天原諒他。然後就當眾用火把這個秤斗給燒了:從今以後我們以正義的方式來做生意。燒的時候,秤斗上面還飄出兩道黑煙,裊裊地上升。   他開始正派經營,該怎麼做就怎麼做。後來沒多久,他兩個兒子相繼生病死掉了。這個讀書人非常懊惱,就稟告上天說:我很正直地做生意,我這樣正直,怎麼我兩個兒子都死掉了呢?這世間上有沒有天理呢?他這樣白告以後,當天晚上就做夢了。夢中天神跟他講,你這兩個兒子是我們上天的凶星,來討債的。你爸爸做很多傷天害理的事情,本來這兩個兒子——這兩個敗家子,要長大以後把你們家的房子都敗光了、錢都花光了才會死掉的。因為你一念的善心,所以上天把他們提早帶回來。你不要緊張,你繼續修善下去,你以後還會有兩個兒子,這就是正常的兒子了。後來果然,他繼續做正直的生意,兩個兒子後來都考上了功名。   這個公案會給我們什麼啟示呢?   其實我們每一個人都面臨兩種抉擇:第一個,我們希望現世的安樂;第二個,我們也希望來世的安樂。當這兩個不衝突時,兩個是可以兼帶的今生也安樂,來生也安樂。但是兩個發生衝突時,我不知道諸位怎麼想。就是,你今生的安樂跟來生的安樂產生衝突了,比方說盜版,比方說漏稅,你可能因為盜版、因為漏稅而暫時得到一點便宜,但是你永遠沒辦法想像你付出的代價有多大,你沒辦法想像的!如果你有志於行菩薩道,我覺得你的生命觀很重要。你說,欸,我勉強不這樣做,其實是很難啊!所有善法的背後都必須以智慧做引導。菩薩道是活在願望,所以菩薩是為了未來而活的。你說你為什麼而活?其實如果你是一個覺悟的菩薩,你是為了創造來生而活。如果你把今生看得很重要,今生是你生命的全部,你說你不去做一些偷盜的事情,我看你很難。因為很多人都在做,而且當下就得到很多不法的利益。   所以,當你現世的安樂跟來世的安樂衝突時,你要斷然犧牲現世的安樂。因為今生是暫時的,你是為了未來而活的,這是我們在修持盜戒時要注意的。你今天得到一時的便宜,以後會付出非常慘痛的代價,因為你未來的財物會變得非常不堅固。不管你修多大的布施,你得到一定會失掉。這個就是我們未來要注意的一個問題。 丙三、婬戒(分五:丁一、戒文內容。丁二、犯罪因緣。丁三、罪相輕重。丁四、開緣情況。丁五、異熟果報。) 丁一、戒文內容 婬戒的基本定義就是,以染污心來做身體的交媾。這個地方包括一男一女,也包括兩男、兩女,都在婬戒的範圍。 若佛子,自婬,教人婬,乃至一切女人,不得故婬。婬因、婬緣、婬法、婬業,乃至畜生女,諸天鬼神女,及非道行婬。而菩薩應生孝順心,救度一切眾生,淨法與人。而反更起一切人婬,不擇畜生,乃至母女姐妹,六親行婬,無慈悲心者,是菩薩波羅夷罪。 圖 婬戒文內容 Z   「若佛子」,身為一個發了菩提心、受持菩薩戒法的佛弟子,首先應該斷犯罪事、緣。他所斷的犯罪事項有三個:   第一個,「自婬」。這個婬欲的行為是你自己去做,犯重。   第二個,「教人婬」。什麼叫教人婬呢?就是你勸別人去做。這當中就牽涉到媒嫁,就是媒人。受菩薩戒你不能做媒人,因為做媒人正是教人婬,促成婬欲的行為。教人婬犯輕罪,因為你沒有自己做,但是也犯了輕罪。所以你做媒嫁,在婬戒裡面是犯輕。   「乃至一切女人,不得故婬。」這個地方的「一切女人,不得故婬」,是針對出家菩薩。在家菩薩,正式的夫妻,是可以開緣的。所以菩薩戒有在家菩薩跟出家菩薩的不同。在十重裡面,其他的九條戒是完全一樣,在婬戒就有所不同了。在家菩薩斷的是邪婬,保留正婬;出家菩薩是邪婬、正婬統統要斷。 丁二、犯罪因緣 圖 婬犯罪因緣 Z   首先,婬心。婬罪的成立必須有貪愛染污之心。也就是說,你是被強迫的,在整個過程當中都沒有快樂的感受,不犯。成犯必須是一種主動的追求,而且是有貪愛心。   婬緣。你在犯婬欲之前的助緣,就是你有種種的眼睛的觀看,乃至於有種種的身體的跟隨等等。在整個過程當中有身體的摸觸跟口中的稱歎,它的一個過程方法。   婬業。最後,婬業的成就是兩根交接,我們一般說是男根入女根,乃至於像芝麻一樣的深度,就犯重。這個我們待會兒再說明。   我們看整個婬戒的範圍:   「乃至畜生女、諸天鬼神女,及非道行婬。」婬戒的對象是很廣泛,包括跟畜生行婬,包括跟諸天、跟鬼神——鬼神有時候也會變現成人的樣子來行婬,乃至於非道行婬。   非道行婬是什麼意思呢?即便正式的夫妻,你受了菩薩戒,也不能在「非時、非處」的情況下行婬。什麼叫「非時」呢?就是菩薩的六齋日。六齋日,菩薩要受八關齋戒,你受了八關齋戒行婬,正是犯到非道行婬,就是時間不對。第二個,處所不對。除了小便處以外的處所統統不對,包括口道,包括大便處,都不能當做正式的處所。所以,「非處」也當做非道行婬。   婬戒,值得一提的就是,前面的殺罪、盜罪,構成重罪的條件是,它的對象是人。你殺害人、偷取人的東西,犯重,其他都犯輕。婬戒不同。婬戒是不管任何對象,牠是一隻狗也好,是一個人也好,是一個鬼神也好,只要男根入女根,統統犯重。所以婬戒是沒有揀別對象的,它只判定是不是有入道。這個地方要注意。   前面是講到菩薩所應斷的事緣,這以下講菩薩應修的。身為一個菩薩,應該生起常住的孝順心跟慈悲心,來救拔一切眾生。怎麼救拔呢?「淨法與人」。我們要勸勉眾生來修學戒定慧,清淨他的身口意。菩薩應該修學這種梵行之行。   我們看總結。如果菩薩不修習梵行,也不勸人家修習梵行,反而自己生起婬欲心來跟一切人婬,乃至於跟畜生鬼神等等,乃至於跟母女姐妹六親行婬。這種情況,就是表示你的菩提心被你的煩惱所遮蔽,那麼你也失去了整個菩薩的功德,就犯到波羅夷罪。 丁三、罪相輕重 圖 婬罪相輕重 Z   整個婬欲的判定很簡單,它沒有所謂的對象的問題,不管是人,不管是畜生,不管是鬼神,只要入道就犯重。什麼叫入道呢?就是男眾入男眾的二道——男根入男眾的大便道跟口道,男根入女眾的三道——小便道、大便道、口道,所謂的男二道、女三道,統統犯重,也就失去了戒體。   那麼什麼叫做輕罪呢?只是身體的接觸而沒有入道,犯輕罪。   整個犯罪的「成重」有三種因緣: ◎具三緣成重:一、是道。二、起婬心。三、事遂(乃至入如毛頭許)。   第一個,是道。就是男二處、女三處。第二個,是起婬欲心。第三個,就是入如芝麻許或是入如毛頭許。   我們在受菩薩戒時,你瞭解這個戒相,你盡量不要犯重,不要讓重罪的因緣全部具足,你以後會比較好懺悔。任何時候,盡量不要犯重。重罪出現以後,對你往生淨土、對你修學聖道、對你積集資糧,都會產生很大的障礙。 丁四、開緣情況 圖 婬開緣 Z   第一個,「為盜賊或怨家所執,如熱鐵刺身,惟苦無樂」。   就是說,你整個婬欲的行為是被強迫的,整個過程也沒有快樂的感受,不犯。   第二個,熟睡不覺知,或者精神錯亂,也沒有犯。因為你沒有犯罪動機。 丁五、異熟果報 圖 婬異熟果報 Z   它的整個果報是地獄、餓鬼、畜生。它的餘報就是招感妻不貞良。它會招感不貞潔的眷屬,而且你在未來的生命當中會有一些不滿意的眷屬。你滿意的人沒辦法跟你結成眷屬,你不滿意的人卻成為眷屬。這種都是跟前世的邪婬有關係。   在「四重」當中,我們研究戒律可以知道一個情況,就是,殺罪大概是傷害最大的,第二個就是婬罪了。這兩條戒,大部分來說不要等到來生,現世都會有事情出現。殺生直接表現的是身體的病痛。婬戒直接現出來的就是傷害你的功名。你本來可以做到什麼大官的,結果犯了婬戒就損了你的陰德;你本來有很多財富的,也會因為這樣破財。所以婬戒所傷害的是功德跟財物,而且這個大概現世就會出現。   這個婬戒,它的起因是來自於顛倒。什麼叫顛倒呢?就是我們每一個人對自己的色身、對他人的色身產生錯誤的認知。我們的色身問題在哪裡?問題是在那一層皮很好看,我們被那一層皮膚所迷惑。所以對治婬欲心的方法是:   第一個,不淨觀。佛陀說,你不要看他的表皮。你把這個皮剝開來,把肉剝開來,你看到內部的「種種不淨物,充滿於身內,常流出不止,如漏囊盛糞」。所以這個色身不是一個清淨的東西,你把這個皮剝開,看到肉裡面的東西是膿血屎尿,裡面五臟六腑沒有一個是乾淨的。而且它這個東西還透過兩個眼睛、一個嘴巴、兩個鼻孔、大便處、小便處,九孔流出不淨物。所以我們要經常保持不淨觀。   第二個,遠離惡因緣。很多事情都是循序漸進的,要遠離惡因緣,盡量不要一男一女單獨相處,比如,你坐他的車,他坐你的車。要保持距離。我們講日久生情,情久生欲,時間久了會產生感情,感情久了產生欲望。這都是你修習菩薩道要避免的,因為這個對未來功德的傷害力很大。 丙四、妄語戒(分五:丁一、戒文內容。丁二、犯罪因緣。丁三、罪相輕重。丁四、開緣情況。丁五、異熟果報。)   妄語戒正式制定的重罪是大妄語戒。什麼是大妄語戒?我們到了戒文再說明。 丁一、戒文內容 若佛子,自妄語,教人妄語,方便妄語。妄語因、妄語緣、妄語法、妄語業,乃至不見言見,見言不見,身心妄語。而菩薩常生正語正見,亦生一切眾生正語正見。而反更起一切眾生,邪語邪見邪業者,是菩薩波羅夷罪。 圖 妄語戒文內容 Z   「若佛子」。身為一個發了菩提心、受了菩薩戒的佛子,首先你應該斷的事緣有三條:   第一個,你自己去妄語。這個地方的妄語是指大妄語。什麼叫大妄語呢?就是宣說過人之法,就是你對外宣布你有超越一般凡夫之法。比方說,你說你成就了初禪;比方說,你認為你證得初果;比方說,你說昨天我在做功課時有鬼神來跟我溝通,有鬼神來給我供養,我可以跟鬼神直接溝通。諸如此類的等等,只要這個事情是一般凡夫沒有的,而你說你有,就犯了大妄語。就是宣說過人之法。   第二,教人妄語。自己去做當然是犯重。你教別人打大妄語,你教他說:你去宣說過人法,但是你說你自己。你教別人去說,犯輕。   第三,方便妄語。就是說你假借別人的因素來顯現你有過人之法。你教你的弟子來宣說,說你有過人法,你教他說。你假借弟子的因緣、假借弟子的方便來宣說你有過人法,而別人也理解,犯重。 丁二、犯罪因緣 圖 妄語犯罪因緣 Z   我們看他整個的犯罪過程,因、緣、法、業。   「因」:妄語因。妄語的犯罪動機就是欺誑之心。也就是說,這個揀別,你自己不知名相,產生增上慢。比如說我認為我證得初果,我沒有欺騙大家的意思,因為我自己對教理不瞭解,對整個修學的位次不瞭解,以為我證得初果了。這種情況不犯。這個是愚癡的增上慢,因為他沒有要欺誑他人的心情。這一條戒就是說,你明明知道你沒有證果,你還是宣說,就是欺誑心。   「緣」:妄語緣,「行來動止,語默威儀,種種方便」。你用種種的動作、種種的語言或者種種的手勢,來表達你有過人法,犯重。   「法」:那麼怎麼表達呢?你說你是成就十地,大乘的十地、小乘的四果、禪定等等神通,都叫做過人之法。凡是凡夫沒有的,你說你有,都是過人之法。   「業」:「了了出口,前人領解」。這個妄語業的成就,就是對方瞭解就犯。如果你今天針對一個小孩子,你講了半天他不知道你在講什麼,不犯,因為對方不理解。所以這個地方的業的成就是,對方理解就犯了。   我們看菩薩應修的。菩薩應該修實語,真實語之行。   而菩薩常生正語正見,亦生一切眾生正語正見。   身為一個菩薩,要宣說真實的語言跟真實的正見。這個「如實語」是這樣的。當然有些話我們實在是不應該說,但是我們又不想打妄語,所以在律上,有些地方我們可以保持默然。就是我拒絕回答,可以!說也不是,不說也不是,所以當你面臨困難的時候,我覺得菩薩可以保持默然,可以!   自己正語正見,也必須生一切眾生正語正見。而身為一個菩薩,他不但不保持正語正見,還宣說邪惡的語言、散發邪惡的知見、創造成邪惡的業力,這個菩薩就失掉菩薩戒體,也失掉整個大乘六波羅蜜的功德,造成了佛法的「棄罪」。 丁三、罪相輕重 圖 妄語罪相輕重 Z   這條戒的正式制定是大妄語,就是宣說過人之法。這有兩種情況:   第一個,你講得很清楚,對方也理解。你在大眾宣布,或者針對某一個人說,我已經成就禪定,我也已經成就神通,我也可以受鬼神種種的供養,我可以跟鬼神進行種種的溝通;對方聽得很清楚,也知道你在講什麼,犯重。   第二,假設你的表達方式是含糊籠統的,對方聽得不是很理解。比如你對人說:有一個人他有神通。那前面有很多人,到底是誰,你沒講清楚,這個時候犯輕。因為你表達不清楚,對方也不完全理解。   小妄語,這個地方有四條,都是輕罪。兩舌,就是挑撥是非;綺語,就是講一些靡靡之音,擾亂別人正念;妄言,就是不見言見、見言不見;惡口,就是講一些粗惡難堪的話。這個犯輕。 ◎具五緣成重:一、是眾生。二、眾生想。三、欺誑心。四、說重具。五、前人領解。   我們看「具五緣成重」:你的對象是眾生,而且你知道是眾生,你產生欺誑之心,而說出過人之法,對方也理解。就犯重。 丁四、開緣情況 圖 妄語開緣 Z   第一類情形:戲笑說。你跟他很熟,你真的是跟他開玩笑,沒有欺誑心,不犯。但是事後要說明。獨說。你把房間關起來,面對牆壁說我證得初果。因為沒有一個人當對象,不犯。誤說。就是你一時的口誤,講錯了,不犯。精神錯亂。也不犯。   第二類情形:「菩薩為救脫彼諸有情命難故,自無染心,覆藏所知,故作妄語。」   這一條是針對小妄語來說了。菩薩有時候打妄語是不犯的,就是說,菩薩不是為了自己,是為了救拔有情眾生的命難。這個人的生命發生了危險,你講實話他肯定要死。那個人拿一個刀子在追這個人,你看到往東邊去了,然後那個拿刀子的人問說:「你有沒有看到他?」你說「有」,然後說他往西邊走了,你指出錯誤的方向。這個時候你不是為了自己,你是為了救拔有情眾生的命難,不犯。   在《瑜伽菩薩戒》上說,菩薩為了救度有情眾生的命難而故意講出妄語,不但不犯,還生諸功德。因為他的生命面臨著危險,你講真話他就死掉了,這個時候菩薩不能講真話。這是唯一開緣的情況。但是不是為了自己,是為了別人。 丁五、異熟果報 圖 妄語異熟果報 Z   妄語的果報,正式來說是在地獄、餓鬼、畜生。   從三惡道出來以後的餘報:   「多被誹謗」。你做什麼事情都被人家誤會,明明不是你做的,但是大家就是誤會你。你過去生講很多的妄語!   「為他所欺誑」。你遇到的朋友都是騙你的,沒有一個好朋友,而且你也很容易被騙。這都是跟妄語的業有關係。   這一條戒正式所制的是大妄語,就是「以凡濫聖」。你明明是凡夫,你說你是聖人,結果擾亂了整個佛法的次序,讓大家產生錯誤的認知。說你是一個初果,你怎麼這個行為不像一個初果?這讓凡夫跟聖人的位次產生錯亂,破壞眾生的信心。所以這條戒對整個佛法的住世會產生重大的影響。   有關不妄語的功德,我們也講一個實際的公案,給大家做參考。   廣化老和尚的《五戒相經箋要》講到說,過去在大陸的湖南有一個祝聖寺。這個祝聖寺有一個老和尚傳授五戒。有一個小偷剛好經過祝聖寺,看到很多人要受五戒,他說,哎喲,受五戒恐怕不錯噢,那麼多人來受五戒。他也跑進去受五戒。戒師就問他:你要受哪一條戒?這小偷說,殺盜婬妄酒,我其他都不能受,只能夠受不妄語。就受一條不妄語戒,受完以後就回去了。   當天晚上他那些小偷的朋友——小偷都是成群結黨的——那些朋友就來找他,說:某某人啊,我們的機會來啦!隔壁村莊有一個團長,帶了十箱的軍餉,那個銀兩,都是發給軍人的軍餉。今天晚上會住在隔壁村莊,我們去把它偷過來。小偷說好啊,機會難得啊。他們就要去偷這個隔壁村莊的軍餉。   結果要走的時候,這個小偷的叔父出現了。叔父說:「你幹什麼?」小偷一心虛講不出話來,因為他想,我今天受了不妄語戒,我不能打妄語啊。講也不是,不講也不是,就不敢講話了。叔父說:「一定是做賊心虛。」就把他的侄兒抓回來。抓回來以後,其他人就去偷了,結果統統被抓,全部被槍斃了。這個小偷因為持不妄語戒的關係,就逃過一次的死罪。這個小偷說:哦!這個不妄語是有功德的。後來他就發心受五戒了。   所以很多的持戒,不但是來世,其實現世都會產生趨吉避凶的效果。   其實,一個人你要經常講真實語,會有什麼結果,諸位知道嗎?你看有些人,他在教小孩子,他講話有威德。他說不可以這樣做,那個小孩子就不敢動。你看有些人他教小孩子,小孩子不當一回事,講話沒有那個力量。   也就是說,當我們一個聲音出來時,那個音聲的背後有一種不妄語的善業在加持。在律上說,一個經常不隨便說話的人,講話都是稱合真理、稱合真實的,他講話有威德力。你一天到晚講一些五四三二一的廢話,講多了,你講話沒有力量。所以要注意這個口業。 丙五、酤酒戒(分四:丁一、戒文內容。丁二、犯罪因緣。丁三、罪相輕重。丁四、開緣情況。)   這個酤,就是賣酒,你把酒賣給對方來獲取利潤。在五戒當中,是你自己喝比較重;菩薩戒是相反,菩薩自己喝酒犯輕罪,但是你把酒賣給別人犯重罪。這個要注意。因為你自己喝只傷害你自己,你賣給別人,是傷害很多眾生。這個酤酒罪,就是賣酒在菩薩戒裡面是犯重的。 丁一、戒文內容 若佛子,自酤酒,教人酤酒,酤酒因,酤酒緣,酤酒法,酤酒業,一切酒不得酤,是酒起罪因緣。而菩薩應生一切眾生明達之慧,而反更生一切眾生顛倒之心者,是菩薩波羅夷罪。 圖 酒戒文內容 Z   身為一個菩薩,應該在酤酒方面斷兩種的犯罪事相:   第一個,自己酤酒。你親自去賣酒,犯重。第二個,你教人酤酒。你身為老闆,你教員工去賣,兩個都重。老闆也犯重,員工也犯重,因為你教他去賣的。 丁二、犯罪因緣 圖 酒犯罪因緣 Z   他的犯罪的過程,我們看「因、緣、法、業」。   「因」:整個犯罪動機來自於你有希求利潤之心,希望透過酤酒來得到財富。   「緣、法、業」:它過程有兩個:第一個,助緣。你依止種種的器具,用瓶子、用罐子把它裝起來,在賣的過程當中是用斤兩來賣,或者用一瓶一瓶來計價等等。第二個,成就。它的業的成就,當對方拿到這個酒的當下,對方把酒接過來,就成就了犯罪的業力。   我們看它犯罪的範圍:「一切酒不得酤,是酒起罪因緣。」   什麼叫「酒」呢?只要它有酒精成分,不管它是水果酒也好,它是酒糟也好,只要它已經產生了酒精的成分,都不能夠去賣。為什麼呢?因為酒是生起罪業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緣。   酒,在律上叫「無明藥」。什麼叫「無明藥」呢?就是會使令一個人心智猖狂。這個人本來很正常,喝了酒以後,不敢講的話都敢講,不敢做的事情他就敢做。也就是說,我們一個人正常的克制力,在酒喝下去以後全部被破壞。讓一個人心智猖狂。所以,喝酒雖然本身不是殺盜婬妄的罪,它本身不是什麼罪,但是它會引生其他的罪。因為它破壞你的克制力,所以叫做起罪因緣——它是生起罪業的一個因緣。它本身不是罪,但是會帶動罪業。   這個地方是所斷的三種情況。   第二個,講到菩薩所應修的,應該修習「施慧行」,布施智慧之行。所以「菩薩應生一切眾生明達之慧」。身為一個菩薩,他深深地知道所有的罪惡來自於愚癡,所以菩薩要想盡一切辦法讓眾生能夠聽聞佛法,開啟心中的光明智慧。應該這樣做。而身為菩薩,你不但不去開啟眾生的智慧,你還把酒賣給對方,讓他產生顛倒之心,讓他失去理智,這個菩薩被貪愛的煩惱所遮蔽,失掉了菩薩的戒體,也失掉了菩薩所有的功德。   這個意思就是說,我們一個人有煩惱,但是這個煩惱大部分的時間是一個種子的階位,叫做睡眠。它睡覺,你不要刺激它。就是說,他有貪瞋癡的煩惱,菩薩不應該去刺激眾生的煩惱。你為他說佛法、讓他產生光明的智慧都來不及,你還把酒賣給他!他酒喝下去,把他所有在沉睡的煩惱統統叫醒,他所有的犯罪都跟你有關係。所以,賣酒犯重的原因就是,你用酒來刺激對方的煩惱,所以犯重。 丁三、結罪輕重 圖 酒結罪輕重 Z   「賣與無醉亂人,犯輕」。就是你賣的對象,你知道這個人是千杯不醉,他酒量特好,犯輕。因為他怎麼喝都不會心智猖狂,他怎麼喝都不會酒後亂性。這個犯輕。   「賣與有醉亂人,犯重」。你明明知道這個人喝酒會醉,會失去理智,你賣給他,犯重。   這個地方值得我們注意。十重戒裡面,前面四條叫做四根本,犯一次就失戒體。第五條的「酤酒罪」以後的六條戒,不是犯一次就失戒體,它必須有兩個條件:第一個,「數數現行,都無慚愧」。要一而再、再而三地犯,而且沒有慚愧、反省的心。第二個,他必須生起邪見。他把這件事情當做功德想而深生好樂。   不管是「說四眾過」罪也好,不管是「瞋心不受悔」也好,乃至於謗三寶罪也好,總而言之,「六增上戒」的上品重罪都必須要一而再、再而三地犯,就是「數數現行」。那麼它的重點,蕅益大師說,其實重點在「都無慚愧」。就是,你做這件事情已經做到完全沒有慚愧心了,養成習慣了,習久成性。而且你產生一種邪見,認為這件事情不但沒有過失,還能夠產生功德,對你有大利益。這個時候正式失掉戒體。   慚愧心是什麼意思?就是,你在做之前也沒有慚愧心,在做的當下也沒有慚愧心,做了以後也沒有慚愧心,表示你的菩薩戒體那個警覺的功能已經完全被破壞了。過失在你的內心出現,你一點警覺都沒有,那表示你的戒體要麼羸弱,要麼戒體被破壞了。這個時候就犯重。   所以「六增上戒」不是一次就犯的,必須「數數現行,都無慚愧;見是功德,深生好樂」。這兩個條件都要具足。   當然,這個「數數現行」的次數是幾次呢?慈舟律師說,四次就算。超過三次,到第四次就表示你這個人沒有慚愧心了,四次。但蕅益大師認為不應該以次數,他認為以慚愧心判斷。就是你只要還有慚愧心,你就沒有犯重。所以諸師判定這個「六增上戒」的重罪,有些人偏重次數,有些人偏重心態。這兩個都有它的說法。 ◎具五緣成重:一、是眾生。二、眾生想。三、希利貨賣。四、是真酒。五、授與前人。   我們看「具緣成重」。第一個,你所販賣的酒,對方是一個人;而且你知道他是一個人;你有犯罪動機,就是有希求利益之心;你也真的是賣給他一個真實的酒;對方拿到手。這個時候犯重。 丁四、開緣情況 圖 酒開緣 Z   「雖似酒色酒香而無酒味,飲不醉人。」就是說,它雖然有酒的成分,但是它的酒精成分非常之低,你就算喝了很多,也不會產生酒醉的情況,不會心智猖狂。這個時候不犯。   第二個,「藥酒雖亦希利,不能亂人,在家菩薩酤者不犯」。它是一種治病的藥酒,味道苦澀的,你不可能吃很多。它是用來治療身體的,也不會擾亂人的心性。在家菩薩來酤,這個是開緣。因為它是治病的,把這個酒當做一個藥引。   我們先講到前面五條戒。   以下回答幾個問題。   【問】請教法師,是否受了三皈以後就可以受菩薩戒?還是要先受五戒或者沙彌戒才可以受菩薩戒?   【答】在家居士,你要受所有戒之前,要先受三皈依。然後受五戒,五戒受完才能夠受菩薩戒。你不一定要先受沙彌戒。受戒是一個樓梯式的,要一層一層上去。你不能受三皈完馬上受菩薩戒,不可以的。   【問】導師本身需要具備哪些條件才有傳授菩薩戒的資格?   【答】在菩薩戒法上說,你要授人家菩薩戒,第一個你起碼要十重清淨。第二個你要通達菩薩的開遮持犯,你要有資格、有能力去教導對方。這個就構成授菩薩戒的資格。   其實你懺悔也是這樣。我某甲今天跟某乙懺悔,譬如說我今天說了四眾過,我找另外一個菩薩懺悔,這個人不一定要全部都清淨。就是,這一條戒他要清淨。我跟你懺悔的這一條戒你要清淨,你就可以讓我懺悔。如果都找不到,也沒有關係,菩薩戒是可以開緣向佛菩薩懺悔的。我們到最後一堂課會說明。   當然,主要的重點在「斷相續心」。懺悔來自於你針對過去的後悔,針對未來的發願,不再造作。所以懺悔最重要就是你下定決心不再造做了。這個非常重要,斷相續心。   【問】我們修了一點善法,用念佛的功德迴向給一切眾生,培養廣大的菩提心。如此做法是否正確?是否有開空頭支票之嫌疑?因為有些開示說,我們修學佛法是一步一個腳印,不能好高騖遠。法界眾生很大很廣,我們所修的善法不圓滿,憑什麼來迴向法界眾生?   【答】其實你讀大乘經典就知道,你迴向給法界眾生,對我們的增上很大。諸位可能不瞭解什麼叫做「借假修真」的道理,其實我們迴向給法界眾生,眾生不一定得到,因為他跟你有沒有緣是一個關鍵。但是,重點不是他得到得不到,而是你必須發這個願,你才能夠快速成佛。你迴向給法界眾生對你是很好的幫助,他得到得不到,這要看你跟他的緣分深淺。   所以,你胸量越狹隘,對你越不好。我們一個人最嚴重的傷害就是自私自利的心情。你的杯子這麼小,你胸量這麼小,你修一輩子的善法就是這麼小。古人講一句話,法性量等虛空,眾生發心自小。心量太小,你很難修大功德。因為,你是誰在造業?念佛是誰?拜佛是誰?當然是你那一念心嘛。那個身體怎麼拜佛呢?身體怎麼念佛呢?身體怎麼做功德呢?它是一個臭皮囊啊。所有的業是從你的心發動的。如果你不發菩提心,你沒辦法修大功德的,你永遠修那種小資糧。所以你要生起利他的心,對你有絕大的好處。我發起利他的心,我把功德迴向給他,他不一定能得到利益,但是起碼我能得到最大的受用。我透過迴向擴展我的胸量。你胸量有多大,你的功德就有多大。是這個道理。這叫借假修真。   【問】如何淨除罪障?   【答】罪障,當然從枝末上來說就是懺悔了。但是從根本上來說,發菩提心是消業障最快的。因為你的心量改變了,你人生觀改變了,你的願望改變了,你整個生命是一種徹底的轉變。   所以《楞嚴經》上說,一個人要懺悔業障,最重要你要覺悟生命的真相,發自內心地覺悟。如果你還沒有覺悟,你只是這樣子嘴巴講懺悔,其實你的業很難做大方向改變的。一個人透過對生命的觀察,知道今生只是一場夢,人生就是一個五蘊身心的因緣,總有一天——就像《楞嚴經》說的,五蘊身心就像大海當中出現一個水泡,這個水泡從大海裡面冒出來,沒多久它又回歸到大海,這個大海就是真如本性。這只是一個一時的因緣。如果你把今生看得很重要,你怎麼懺悔業障呢?就是無明嘛!所以,你真正要懺悔業障,我覺得你要發自內心地覺悟,生命的思想要改變,要發起廣大的願望,生起利他的心,你業障會消得很快。   【問】如果佛弟子用了某某人的名字修念佛迴向給他,或者他自己本人去修,兩個功德有什麼差別?   【答】你迴向給他,他頂多得到七分之一,因為他是間接的。他自己修學,他發自內心的覺悟,這個念佛持咒是從他自己的內心發動出來,那就不一樣了。別人迴向給你,跟你自己從內心發動的善業,這個不能同日而語了。當然自己念會比較大了。   【問】出家眾所持的戒是否包括菩薩戒?   【答】有。出家眾有比丘戒,還有菩薩戒。菩薩有在家菩薩跟出家菩薩。   【問】請問法師,您有看過身體健康、家庭幸福的年輕人,能夠預知時至,無疾而終而成功往生極樂世界嗎?   【答】其實往生極樂世界跟他是不是身體健康、是不是家庭幸福、是不是年輕完全沒有關係,這兩碼子事啊。   往生極樂世界是他透過覺悟而真實地發願要求生淨土,而且他相信他自己可以求生淨土,包括一個願望、包括一個信心——我一定要往生,我一定可以往生。依止願望、依止信心來憶念這個佛號,你才能夠把阿彌陀佛無量光、無量壽的功德全部開發出來,以信願來開啟無量光無量壽的功德之門。   至於他是否年輕,是不是身體健康,這個都沒有關係的,這個跟往生完全沒有關係。   【問】師父慈悲!弟子已經受了菩薩戒,六齋日持八關齋戒需要準備家中老人的飲食。老人喜歡食肉,不要素食,又沒有其他人可以協助,弟子需去市場買熟食的肉類食物。請問弟子是不是犯戒?是否有過失?   【答】當然,微細來說是有過失了。因為你受了菩薩戒,你不能再煮葷。不過我要告訴諸位,蕅益大師在講菩薩戒時,他講一句很重要的話,他說菩薩戒只有一個人持清淨而已。那個人是誰,你們知道嗎?佛陀!這句話對我很大的鼓勵啊!這是出自蕅益大師的話。他說「唯佛一人持淨戒,其餘皆是破戒者」。   這是什麼意思呢?菩薩戒不是讓你一生持好的,那是要三大阿僧祇劫的。我個人學菩薩戒,覺得是這樣,持菩薩戒只有四個字——絕不放棄!真的,菩薩戒你放棄就完了。要做到「虛空有盡,我願無窮」。我做得不夠好,但是我永遠不放棄我的努力。這是菩薩戒的根本精神。   諸位,這十重戒我們不講,這十重戒你不要犯。其他的罪,不要說你持不好,你看宗喀巴大師的傳記,宗喀巴大師持比丘戒「皎如冰霜、塵點不犯」,兩百五十條戒全部清淨,但宗大師說他受了菩薩戒以後,每天看到他的犯罪就像下雨這麼多!每天哪!那你說誰持清淨了呢?只有一個人持清淨——佛陀!   我講過,菩薩戒就是經常保持慚愧心。我實在不行,但是我不放棄我的努力,好過你沒有受菩薩戒。我覺得,一個人沒有受菩薩戒,你根本都無所謂,因為你都沒有一種自我要求嘛!我們一個人,往往因為眼光的見地不夠而因小失大,因為微小的過失而不敢去受戒。我覺得你吃很大的虧。受了菩薩戒是修行的開始,它不是一個結果。   很多人說我要把菩薩戒學好再受,你這個因果錯亂了。菩薩戒是一個因地,是一個修行的開始。你因為受了菩薩戒,所以你才自我要求,開始自我調整。怎麼說你調整以後才受菩薩戒呢?你調整以後你就不要受菩薩戒了嘛!是不是?菩薩戒是一個因地啊!我受了菩薩戒,我開始用這個鏡子照自己。所以菩薩戒只有一種精神,就是絕不放棄!   諸位,你去讀讀《瑜伽菩薩戒》。他把菩薩戒講完以後他講一個觀念,他說菩薩戒的基本精神,保持一個清淨的增上意樂。就是,我對菩薩道充滿了好樂,我願意往這個方向做。雖然我現在做得不夠好,但是我不放棄我的努力——你的戒體就在,沒有一個人敢否定你菩薩的戒體,也沒有一個人說你不是菩薩。你頂多是一個有瑕疵的菩薩,本質還是菩薩,你跟諸佛是同一個鼻孔出氣。所以,你受了菩薩戒,你念佛的感覺都不一樣,因為你跟佛那種距離是特別的近。一個人沒有受菩薩戒,你念佛你覺得跟佛很遙遠,因為你跟佛心心不相印,佛發的願跟你發的願不一樣。   所以,菩薩戒不是要你把戒相全部做清淨,因為這個菩薩的十重四十八輕戒,是要修盡未來際,要修三大阿僧祇劫。重點是你以佛心為己心,以佛志為己志,你許下一個跟佛陀一樣的心量,許下一個跟佛陀一樣的目標,種下一個菩薩的善根。那麼從今以後你生長在佛家,身為佛陀的兒子,你整個菩薩道從這邊開始,開始去修正自己,往好的地方走。所以,諸位不要認為菩薩戒好像說一定要怎麼樣,其實你們菩薩戒看太少了,不是這個意思!   你不要把五戒跟菩薩戒相同看待。五戒是很容易做到,菩薩戒就不一樣了。那主要的精神就是絕不放棄。我永遠覺得我做得不夠,但是我相信我明天會比今天好,我後天會比明天好。我可以走得慢,但是我不停止,我總是讓生命不斷地進步。這是菩薩道的精神。   佛陀在《梵網經菩薩戒》講到我們受戒的功德,他說:「眾生受佛戒,即入諸佛位,位同大覺已,真是諸佛子。」當我們發心受了菩薩戒以後,內心當中就產生一個堅定的誓願,就是從今開始,我們要「誓斷一切惡,誓修一切善,誓度一切眾生」。換句話說,我們生命的目標跟佛陀的目標已經調整為同一個目標,所以叫做即入諸佛的階位,我們正式進入到佛陀因地的階位。就是說,我們內心當中真實地安住在菩薩種性了,不是過去的凡夫種性。   那麼,安住菩薩種性是什麼樣的相貌呢?就是從今天開始,諸佛的功德,三身、四智、五眼、六通、無量百千陀羅尼門,從這個時候起,你內心開始出現諸佛的功德。當然有些人出現得很快,有些人出現得很慢,但是你從這時才正式地出現佛的功德,以前都不算。以前你造再大的善法,都不能講成就佛的功德,因為你的目標跟佛的目標沒有一致,你的種性跟佛不是同一個。所以他的結論就是說,你受了菩薩戒,等於是佛陀的兒子。   我們很多人學佛很久,但是跟佛陀的關係並不是很直接,也不是很密切。你看有些人跟佛陀只是朋友,點頭之交而已。有些人好一點,變成佛陀的親戚。只有受了菩薩戒,你才有資格說你是佛陀的親生兒子。這表示什麼意思呢?就是以後佛陀的功德都是由你來繼承。只要這個兒子不死亡,他遲早會繼承他父親的家業。就是說,一個菩薩受了菩薩戒以後,只要不放棄他的目標,不放棄對無上菩提的追求,他遲早要成就佛陀所有的功德,遲早的問題。因為他已經變成佛陀家族的一個直系的兒子了。   為什麼我們受了菩薩戒生命有這麼大的轉變呢?我們本來是佛陀的朋友,卻轉成佛陀的兒子呢?在《瑜伽師地論》上說,因為你受了菩薩戒,你內心有清淨的誓願而產生兩種強大的功能:第一個,增上慚愧;第二個,增上意樂。受了菩薩戒,你開始產生一個強烈的、堅定的慚愧心。所以我們一個人受了菩薩戒以後,在律上說,「雖作惡業,速疾能悔;若墮惡趣,終不久留」。這個人受了菩薩戒,他即使會造業,造罪業,但是他事後馬上產生慚愧心並立即懺悔。這個我們不受戒的人做不到的。然後他這個罪業得果報時,比一般人輕很多。即使他有一些痛苦的果報,很快地就過去了。因為他在因地造罪時,產生強烈的慚愧心,把這種罪業的力量折損了一大半。   有人說,受了菩薩戒,造罪時罪加一等。這個觀念是錯誤的,非常錯誤。稍微懂一點佛法因緣觀的人、稍微對業果思想瞭解的人都知道,因果的道理是以心作根本,心為業主。判定業果的輕重,不能看外表的身口,因為身口是個工具。心是一個主導者,心強業重,不管是善還是惡。你造這個業特別的強烈、特別的堅定,這個果報就很可怕,就很大。   正常人——很多特殊的情況,有些人受了菩薩戒不把戒體當一回事,那這個我們不談——正常人受了菩薩戒以後,他會尊重他的戒體,會憶念他的戒體。然後他即使出了過錯,他可能會在事前,至少在事後會產生慚愧心。所以他的罪業會因為慚愧的關係、懺悔的關係——他會向菩薩懺悔、向佛懺悔——其實他的罪業已經折損一大半,甚至於完全消滅掉了。這就是為什麼受了菩薩戒的人,他即使造了罪業,他來世得果報時比較輕,因為他這個車子撞上去的時候他踩了剎車。你沒有受菩薩戒,誰也管不住你,你要怎麼做就怎麼做,你是盡情地造罪,以後的果報很可怕——你這個車子撞上去是不踩剎車的!所以受了菩薩戒以後,是「若墮惡趣,終不久留」,痛苦的果報不會停留太久。所以我們在菩薩戒的誓願當中產生了增上慚愧,可以折損很多罪業的勢力。   當然不止是這樣子而已,還有一個增上意樂。你看你過去做義工,沒有受菩薩戒時,你護持人家打佛七,跟你受了菩薩戒護持人家打佛七功德是不一樣的,因為你心態不一樣。受了菩薩戒再修習善法,叫做主動積極,叫做增上意樂。你不必別人來鼓勵你,不必。因為我自己許下誓願,我要完成我的理想。你主動地去做善法,跟被動地人家打電話給你、勉強你才來的,那因果是完全不一樣,得果報也完全不一樣。因為你的心特別的堅定,特別的強烈,你非做不可!   所以,你受了菩薩戒,你內心的功能改變了。除了有無量無邊的妄想以外,你多出了一個增上慚愧,多出了一個增上意樂,你內心當中產生了強大的功能。而且你開始變成佛陀的兒子,跟佛陀的關係——祖師說是同一個鼻孔出氣。這個就是受菩薩戒的意思了,你跟佛陀是同一個種性、同一個家族的人,是一家人,只是遲早的問題。這就是我們必須要把一些重要的、正確的觀念給大家講清楚。 丙六、說四眾過戒(分四:丁一、戒文內容。丁二、犯罪因緣。丁三、罪相輕重。丁四、開緣情況。)   這一條戒,是十波羅夷裡面的第六條,屬於菩薩的增上戒。你能夠受持這條戒,對你整個的功德有強烈的增上的效果。反過來,你犯了這條戒,對你的陰德、對你的功德將會有所損失。   這條戒的意思就是宣說四眾過,它的對象是四眾。這個四眾包括了大乘的兩眾跟小乘的兩眾。大乘是包括受了菩薩戒的出家跟在家的兩眾,小乘是包括比丘、比丘尼的兩眾。一個菩薩宣說在家菩薩、出家菩薩,或者出家比丘、比丘尼,他犯了殺盜婬妄的重大過失,即使你講的是真實的,你也犯了菩薩波羅夷罪,是這個意思。因為你沒有必要宣說,對你、對他都沒有好處,自他兩傷。 丁一、戒文內容 若佛子,口自說,出家在家菩薩、比丘、比丘尼罪過,教人說罪過。罪過因、罪過緣、罪過法、罪過業。而菩薩聞外道惡人,及二乘惡人,說佛法中非法非律,常生慈心,教化是惡人輩,令生大乘善信。而菩薩反更自說佛法中罪過者,是菩薩波羅夷罪。 圖 說四眾過內容 Z   身為一個菩薩,他已經發了菩提心,也安住菩薩種性,他應該要斷除以下犯罪的事相跟因緣。   先說它的事相。   第一個,口自說。他親口來宣說,他自己來宣說。宣說誰呢?包括了出家菩薩、在家菩薩,所謂大乘的二眾;以及宣說出家的小乘兩眾,所謂比丘比丘尼。宣說什麼呢?宣說某某人犯了殺盜婬妄的罪業,我曾經親見或者我曾經聽聞。即使你所宣說的是個事實,但是這個就犯了菩薩的重罪。菩薩也好,比丘、比丘尼也好,都有護持正法、續佛慧命的功能。所以,你傷害了菩薩的形象,傷害了比丘比丘尼的形象,也等於是間接地影響整個三寶的住世、三寶的弘傳,對三寶的打擊太大,你等於破壞了很多人的信心。所以菩薩在這個時候就結重罪。除非你是私下的勸諫,你跟他很熟,他犯了重罪,你用鼓勵的心、獎勵的心來私下勸諫,這個是不犯。只要你不是在他本人面前私下勸諫,是在別人面前宣說,就犯到這條戒。這種情況是屬於你自己來宣說。   第二個,教人說。你自己沒有說,你把這件事情教給別人來宣說。你用暗示的方法,或用直接的方式,指導別人宣說,兩個都犯重。   這個是菩薩所應斷的犯罪事相。   再說明菩薩所應斷的整個犯罪的過程。 丁二、犯罪因緣 圖 說四眾過犯罪因緣 Z   說四眾過罪,它罪業的成立有四種條件:   第一個,「因」:要有「說罪之心」。宣說對方的過錯,什麼樣的情況叫做犯罪動機?在律上說有兩種情況:第一,是陷沒之心。就是,你希望經過這樣宣說,讓對方陷入一種不如意的狀態。可能因為你這樣的宣說,讓大家對他失去了信心,你有陷沒之心。第二,你有治罰之心。你希望因為你這樣宣說,使令他得到適當的懲罰,他會因為這樣而痛苦。也就是揀別你在宣說時不是產生一種鼓勵的心態。因為你這樣宣說,他不可能改變嘛。你這樣子講,他不會因為你這樣的宣說而產生改變,反而讓整個三寶形象受到很大的打擊。因為你依止的是要去懲罰他的心,第二個你依止的是要使令他陷入於不如意狀態的心,這個就是整個犯罪的動機。這是第一種情況。   第二個,「緣」:「種種方便」。你用直接的宣說,或者是用間接的暗示,這叫做方便。   第三個,「法」:你真實地講出他犯了某一條罪,你很清楚地說明他犯了哪一條罪,而且把整個的過程很詳細地描述出來。   第四個,「業」:對方也聽得懂你的話。當他聽懂以後,這時菩薩的說四眾過罪就全部成立。   那麼身為菩薩應該怎麼辦呢?怎麼去防止這個罪業發生呢?你應該修習護法之行,護持正法之行。也就是說,雖然他人有問題,但是菩薩為護持正法的緣故,必須要默然而不能宣說。因為你這樣宣說破壞了正法的相續。所以菩薩不要說自己去毀謗,即便是聽到了邪見的外道惡人跟二乘的惡人(外道是行為有邪惡,二乘他是內心很清淨,但是他思想上是邪惡,因為他有嚴重的法執)——來批評大乘佛法,說是「非法非律」,「法說非法」,說大乘哪一個經典不是佛說的,大乘某一部律不是佛說的……菩薩內心當中也產生慈悲心,產生不忍之心,用種種方便來教化這些人,希望他們不要宣說。菩薩應該處處要想到,正法必須在人世間要一代一代地相續下去。菩薩應該要培養這樣的觀念。   但是身為一個菩薩不但沒有護法之心,反而自己去宣說四眾的過錯,間接使令佛法的弘傳產生了障礙,產生佛法中的罪過——就是,眾生聽到你這樣講,他對大乘佛法產生了一種退轉的心態:你看我心目中的偶像是這樣子,那我乾脆不學佛了。他認為這個人的行為有問題,所講的法都有問題。因為對人的不滿,就遷怒了佛法,使令很多學法的人退失了大乘的信心。這個時候菩薩結了波羅夷罪,因為是你引起的。   這個是整個佛陀制戒的過程。 丁三、罪相輕重 圖 說四眾過罪相輕重 Z   這個「罪相輕重」有兩方面:   第一個就是你所宣說的對象。你說四眾過是講誰呢?假設你是講大乘的比丘、比丘尼,比如說北傳的,漢傳的僧團大部分都有受菩薩戒,那這樣子犯重。因為你破壞了大乘菩薩的形象,也就影響到居士對大乘佛法的信心,所以這個犯重。假設你所批判的是一個南傳的比丘、比丘尼,相對是比較輕的。因為我是一個大乘弟子,我看到小乘有過失,我不會退失我對大乘的信心。因為不破壞大乘的信心,所以相對制得比較輕。所以你所宣說的對象,對判定罪相輕重是有關係的。   第二個,你是對誰來宣說。這件事你是向誰說呢?向沒有受菩薩戒的人說菩薩七眾過,犯重。向沒有受比丘、比丘尼戒的人說二眾過,犯重。就是說,你向下位的人來宣說上位的過錯,犯重。如果你向同輩的還好一點,因為同輩的他信心很堅固。你向他的弟子來宣說他師父的過錯,正式犯重,因為這兩個關係密切。向下位的人來宣說上位的過錯,犯重,這個是佛陀正式所制的。 ◎具六緣成重:一、是眾生。二、眾生想。三、說罪心。四、所說過。五、所對人。六、前人領解。   第一個,是眾生。你所宣說的是一個出家的菩薩跟在家菩薩,乃至於比丘、比丘尼。第二個,你很清楚他的身分。第三個,你真實地有一種要治罰他的心、要陷沒他的心。你也如實地宣說他殺盜婬妄過失的整個經過,對方經過你宣說以後完全明白。結重。   這個地方的重罪,我們再把它細分一下。殺盜婬妄這四條戒,當然重罪就重罪了。那麼從酤酒戒以後的六增上戒,在重罪當中又區分成兩種:一個是重中之輕,一個是重中之重。我們加以說明。   六增上戒,大概你這個因緣法業——我們在講到犯罪——因緣法業都具足的時候就犯重。但是什麼叫重中之輕呢?他在犯重的過程中有慚愧心,事後想起這件事情內心感到不安,覺得不對。雖然他一時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緒講出來了,但是事後當他這個明了的心去憶念這件事情的時候,他心中有一種慚愧的心在活動,表示這個人的戒體沒有完全失掉。這個叫重中之輕,它並沒有構成「數數現行,都無慚愧」的條件。這種情況比較好處理(我們後面會說),你只要去向一個菩薩或三個菩薩,甚至於在佛前如法懺悔,然後你不用重受,因為你沒有失戒體。重中之輕它不失戒體。   另外一種情況,你在犯罪的過程中,因緣法業四個條件統統具足,而且你做了這件事情以後,當你回憶這件事情的時候不認為你做錯,也沒有慚愧心,這個時候叫做重中之重,失掉戒體。你要重受,菩薩戒的戒體失掉了,因為你的行為跟你所發的誓願完全違背。我們許下誓願是要斷惡修善度眾生,但是我們的行為嚴重衝突,而且你自己沒有一種反省的力量。這個就是重中之重,也就是你構成了「數數現行,都無慚愧;見是功德,深生好樂」。你已經沒辦法判斷對錯了。我們講過菩薩戒最大的忌諱就是愚癡、無明,搞不清楚狀況。關於重罪,後面會講到,有一種是失戒體的;有一種是不失戒體的,你只要懺悔以後不用重受了。 丁四、開緣情況   你知道這個菩薩犯了重罪,你跟他交情不錯,就私下去找他,跟他勸諫說:某某人啊,我是為你好,你最好這件事不要做了。你是用鼓勵的心態,而不是以一種陷沒心或治罰心來宣說,那麼在律上說你可以有三次的勸諫。第一次的勸諫他沒有反應;你找適當的機會再勸諫一次,他又沒有反應;再講第三次他都沒有反應。這個時候菩薩就不應該再講下去了,默然離開就可以了,因為你已經仁至義盡了。你經過三次的勸諫來點醒他,他都沒有醒過來,你該做的都做了,這個時候開緣。   那麼這條戒的意思我們講一下,它整個制戒的道理在哪裡。佛法二寶賴僧弘傳,三寶的住世是靠一個有明了性的僧寶來住持。因為佛陀滅度了,在這個世間上只剩下佛像。佛像也不能講話,法寶是放在圖書館,它自己也不能講話,所以佛寶跟法寶在世間上的流傳是靠菩薩僧寶的發心,才使令這個光明能夠代代地流傳到世間上去。所以,三寶的住世是靠一個有明了性的人,這個人是僧寶,來住持佛寶跟法寶。這個人的重要性就很大了。   我們一般人的概念是,人跟法是分不開的。有些人說依法不依人,其實這句話我們一般人做不到,人跟法是分不開的。我不知道諸位的想法是什麼。如果你的師父出現重大過失,他教導你法的時候,你還會去修。有可能嗎?不太可能,因為人跟法很難分開。所以,你誹謗他的人,就連帶著對他所弘傳的法也產生了障礙。那這個時候受傷的是誰?當然是跟他學的弟子嘛。你怎麼破壞我學習的因緣?   所以在律上說,一個菩薩僧寶即使他犯了錯,「譬如死屍,猶能度人」。這個人死掉了,他死掉是他的因果,但是我們抱著死屍還是可以到彼岸。「譬如死屍,猶能度人」,就是說,這個菩薩有過失,我不能宣說,因為他講的法還是正法,很多弟子跟他學習還是可以栽培善根,還是產生增上。這個死屍還是發揮了把這個人從此岸度到彼岸的效果,雖然他自己犧牲掉了。所以,即便他的身口意有過失,菩薩為了護持正法的緣故,不應該來宣說。   但是有一個例外。這個人不但破戒,還破見,那這個菩薩要擊鼓而攻之了。因為他不是私下行為有問題而已,他宣說的法是錯誤的,開始在誤導眾生,「一盲引眾盲,相牽入火坑」。他說世間上沒有因果,他說沒有極樂世界的存在,大乘佛法非佛說。這個時候,他所釋放出來的已經不是對眾生產生引導的力量,那跟這條戒就不一樣了。   所以我們必須釐清破戒跟破見的差別。破戒,他是一個死屍,還是可以幫助人前進,只要他的法是正確的,我們沒有講話的餘地。不要說你,我也一樣,我們都沒有講話的餘地。因為你講出來對大家都沒有好處:第一個他不可能改變,第二個你講出來傷害你的菩提心,第三個對整個大乘佛法的弘傳產生負面的效果。三方面都損失,講的人損失,被講的人損失,學法的人也損失,三方面都損失,沒有一個人得到好處,只有外道最高興。但是他破見那就不一樣了,那我們就不能包容了,就不能保持默然了。所以這條戒大家要把破戒跟破見釐清。當然你有權力說,這個法師我就不親近他了,我也不護持他了,可以。你可以默然離開,可以的。你有選擇權。   這是佛陀對菩薩的一個戒法,所謂的說四眾過戒。他整個制戒的道理在這裡。 丙七、自讚毀他戒(分四:丁一、戒文內容。丁二、犯罪因緣。丁三、罪相輕重。丁四、開緣情況。)   這條戒的構成因素有兩個:一個是貪心,一個是瞋心——貪瞋的和合。   這個受了戒的菩薩為了貪求別人恭敬供養的關係,而自己讚歎自己的功德。第二個,因為瞋恨別人的關係而毀辱他人的過失,就構成這條戒,一方面讚歎自己,一方面毀謗他人。 丁一、戒文內容 若佛子,自讚毀他,亦教人自讚毀他。毀他因,毀他緣,毀他法,毀他業。而菩薩應代一切眾生,受加毀辱,惡事向自己,好事與他人。若自揚己德,隱他人好事,令他人受毀者,是菩薩波羅夷罪。 圖 自讚毀他內容 Z   我們把這個戒文作一個解釋。身為一個菩薩,他發了菩提心,安住菩薩種性,那麼他首先要斷除以下的犯罪事緣。   所謂的犯罪事緣就是「自讚毀他」。他經常跟別人宣說自己的身口意有什麼樣什麼樣的功德,而且同時也經常毀謗別人是如何如何的不好。這當中包括了個人的自讚毀他,也包括了對團體。比如說你參加某某共修會,就經常說:欸,我的共修會好,你的共修會不好。如果是對個人,犯重。你自讚毀他針對個人是犯重。你針對團體是犯輕。你讚歎你的團體、毀謗別人的團體是輕罪,但是也犯到。或者你是教別人去自讚毀他,那兩個都犯重。 丁二、犯罪因緣 圖 自讚毀他罪因緣 Z   我們看他犯罪的因緣,毀他因、毀他緣、毀他法、毀他業。   這條戒整個犯罪動機來自於貪求利養,希望能夠透過自讚毀他來得到別人更多的恭敬,甚至於更多的利養。它的助緣,用種種的語言文字來表達出來;而且在整個過程當中,你公開地陳述自己的好處,陳述別人的缺點;對方也的確瞭解你所說的話。就構成了整個自讚毀他的罪過。   我們看第二段,前面是斷惡,這個講修善。那麼菩薩應該怎麼辦呢?「而菩薩應代一切眾生,受加毀辱,惡事向自己,好事與他人。」我們怎麼避免自讚毀他呢?應該培養什麼心態呢?身為一個菩薩,他的心態,要經常地想到要代一切眾生來承當種種的毀辱跟毀謗。也就是說,菩薩的基本精神就是「惡事向自己,好事與他人」。如果諸位有志於行菩薩道,下面這兩句話很重要:「惡事向自己,好事與他人。」   我記得懺公師父在私底下對我們弘法的法師開示,他經常講一個觀念。他說一個菩薩行菩薩道,有三個條件很重要:第一個,你要有解門的功德,你要有智慧。你不能什麼都不想學,很愚癡,那沒辦法。第二個,你要有行門的功德。你每天要有自己的定課,來調伏自己的煩惱。第三個,就是性格,要有好的性格。懺公師父說,解門、行門、性格,這當中性格最為重要。他說一個人性格不好,天大的解門、天大的行門統統沒有用。什麼性格呢?就是我們一個菩薩要培養一種老實敦厚的性格。什麼叫老實敦厚?懺公師父解釋說,簡單地講就只有三個字:學吃虧!   我們一般人的想法喜歡占便宜,就是,我付出的少,但是我希望得到的多。但是你在行菩薩道,這種想法對你來說那你就沒辦法行菩薩道。你應該是希望付出的多,但是相對回饋的少,這才是一種正常的菩薩心態。我們把這兩種心態、這個觀念講清楚了。其實很多事情道理參透了,你就容易做,勉強也沒有用。   我們的生命是由業力變現出來的。為什麼有生命?為什麼有五蘊身心呢?不是上帝創造的,是我們內心當中阿賴耶識有這個業力,就創造了安樂的果報跟痛苦的果報。諸位你想想看,你一生當中都很平順,你對家庭付出的很少,對國家付出的很少,但是你得到了很多。你覺得這件事好不好?你付出了一分,得到了十分,那麼這個差額的九分哪裡來的?你想想看。那是耗損你過去的善業嘛。你占便宜了,其實你在損福報嘛,你前生的善業就在每一次占便宜當中耗損掉了。相反的,你付出十分,結果你得到一分,也是有九分的差額。那你是在積集資糧,你在消除你的罪障。   當然,你認為現在很重要,那你就很難學吃虧了。如果你認為未來比較重要,那你應該學吃虧。因為你學吃虧,你這個生命每一天在積集資糧,你一定有一個美好的未來。你說我不一定有一個美好的現在,但是我肯定有一個美好的未來。為什麼?因為我付出的多,得到的少,那麼那些功德就存起來嘛。所以有很多觀念你要把它參透,你就很自然地去做,哦,原來吃虧是對的。因為我吃虧,我在積集我的能量,我占便宜是在耗損我的能量。   所以,這就是為什麼一個菩薩「惡事向自己,好事與他人」,因為菩薩是著眼在未來。我們一再講到,菩薩的生命觀,是為了創造未來而活的。諸位,你有沒有想到你為什麼而活?我們不是為現在而活,你要是為現在而活,你很難行菩薩道。你就是斤斤計較,這十條戒你大概能夠持的沒幾條。我的生命是為了創造美好的未來而活的,所以你可以犧牲現在。這個就是整個菩薩道的精神,就是學吃虧,待人處事盡量學吃虧,「惡事向自己,好事與他人」。這樣子你就不容易自讚毀他。   我們看總結:「若自揚己德,隱他人好事,令他人受毀者,是菩薩波羅夷罪。」   身為一個菩薩,不能培養一種學吃虧的美好德行,反而處處地宣揚自己的功德,隱藏他人的好事,處處要跟人家爭執,處處要占便宜,乃至於使令他人受毀,乃至於因為這樣子傷害了彼此間的和氣,這個時候菩薩就犯了波羅夷罪。菩薩的功德就因為這樣得到很大的折損。 丁三、罪相輕重 圖 自讚毀他罪輕重 Z   這條戒要構成重罪必須要「自讚」兼「毀他」,兩個都具足。你只有讚歎自己,或者是只有毀謗他人,那是犯輕。但兩個都具足那就犯重。所以只有貪心自讚,或者以瞋心毀他,犯輕。 ◎具五緣成重:一、是眾生。二、眾生想。三、讚毀心。四、說讚毀具。五、前人領解。   我們看它的因緣情況。第一個,你自讚毀他的對象是一個人;而且你也知道對方是一個人;你有自讚毀他的心;第四個你描述自己的善,也描述他人的惡;對方理解。就構成了重罪。 丁四、開緣情況 圖 自讚毀他開緣 Z   這個地方的開緣有兩種情況:   第一個,「若以種種方便輕毀外道,稱揚佛法,不犯」。自讚跟毀他,假設兩個都是佛弟子,犯重。讚歎自己,毀謗的對象是一個佛弟子,犯重。但是如果你毀謗的對象是一個外道,不犯。為什麼呢?因為外道是邪知邪見,那麼我們佛弟子為了要宣揚正法,要破邪顯正,不得已只好說出外道的教義有什麼樣的過失。我們的目的是要讓大家知道什麼是正確的道,什麼是不正確的道。這種情況,為了護持正法的緣故,自讚毀他是不犯的。如果你不講出來,大家都不講,那麼誰也不知道誰對誰錯了,這對眾生智慧的開顯會產生障礙。   第二種情況,「若以方便,令彼調伏,捨離不善,修習善法」。這個一般來說就是你身為一個師父或者同參道友,你希望透過對他的種種的毀謗、種種的刺激,讓他的煩惱能夠調伏。因為你知道這個人讚歎他沒有用,你要毀謗他他才能夠產生反省,捨離不善法而修習善法。那麼這種情況偶一為之可以。你不是經常毀謗他,偶一為之。這種藥偶爾開一開是可以的。   蕅益大師在這條戒說到,這個「自讚毀他」,影響到整個僧團彼此間的和氣,所以說這條戒其實是直接影響到佛教的興衰。為什麼這樣講呢?《涅槃經》上說,魔王見到兩個在家居士互相攻擊、互相毀謗,魔王很高興,但是不是非常高興。魔王要看到兩個住持正法的菩薩,甚至於是兩個僧團互相毀謗,魔王起大歡喜,因為他知道佛教即將衰敗。因為兩虎相鬥,必定是兩敗俱傷。你看佛教團體,你毀謗他,他也毀謗你,結果兩敗俱傷,魔王最高興。所以這個地方,我們應該要去讚歎對方的好處,隨喜功德。   這個道理是這樣子。我們身為一個菩薩,什麼叫菩薩?就是我們不圓滿,因為我們不是佛陀,所以我們在整個佛教界,不可能說大小通吃,不可能。我們一定是先找到自己的定位。所以,一個人要能夠做到不自讚毀他,就是你要找到你的位置。其實在整個佛教的團體當中,每一個人都有他自己的位置,有他該做的事情。我講實在話,誰也不能取代誰,誰也少不了誰。佛教是一個團體,是一條船,我們今天每一個都是船員,你負責開船,他負責拿繩子,他負責幹什麼,誰都少不了。我們沒有必要去比較,說誰比較重要。你說開船比較重要,沒有人拿繩子的話你也靠不了岸。你看一個飛機,你少一個螺絲它就從空中掉下來嘛。你說螺絲重不重要?所以,不要落入比較。   總而言之,你做你的事,我做我的事。佛教是多元化的,要靠很多很多不同類型的人來弘傳,因為眾生的根機不同,眾生的需要不同。所以這個地方是說,找到自己的定位就好,做你該做的事情,在整個佛教的僧團當中你應該站在什麼位置就好了。不一定要說你比他好、他比你好,都不需要。那這樣子對整個僧團是有正面的力量,分工合作。 丙八、慳惜加毀戒(分四:丁一、戒文內容。丁二、犯罪因緣。丁三、罪相輕重。丁四、開緣情況。)   這個「慳惜」就是對於一個菩薩,他本身具足了佛法跟財富的功德,有人向這個菩薩乞求佛法、乞求財富,這個菩薩不但不給對方,還用身業口業來毀辱對方,正式犯了這條戒。 丁一、戒文內容 若佛子,自慳,教人慳。慳因、慳緣、慳法、慳業。而菩薩見一切貧窮人來乞者,隨前人所須一切給與。而菩薩以惡心、瞋心,乃至不施一錢一針一草。有求法者,不為說一句一偈一微塵許法。而反更罵辱者,是菩薩波羅夷罪。 圖 慳惜加毀內容 Z   身為一個安住菩薩種性、發了菩提心的佛子,首先他必須要斷除以下的犯罪事緣:第一個,自慳,就是你自己去做這種慳惜加毀的事情;第二個,教人慳。你自己不好意思做,不好意思拒絕別人,你請別人來幫你拒絕。這也犯重。 丁二、犯罪因緣 圖 慳惜加毀罪因緣 Z   它整個的犯罪因緣,我們加以說明。   「因」:人家向你乞求財物、向你募款,或者人家來請教佛法,你為什麼拒絕呢?他整個犯罪動機,就是有鄙視、吝惜之心。他這個心態,是兩個心態的結合:第一個,你看不起對方。覺得我沒有必要幫助你,我不值得幫助你。這是第一個,看不起對方;第二個,你捨不得財,捨不得法。就是看不起跟捨不得這兩種心態的結合。   「緣」:我們看它的助緣。你用種種粗暴的言辭或種種傲慢的動作來拒絕對方。這個叫做緣。   「法」:整個過程,你不但是內心的慳惜,還包括口業的責罵,也包括身業的打,有很多的口業跟身業的粗暴行動出現。   「業」:最後,前人領解。對方也真實可以感覺得到,你對他是完全「拒人於千里之外」,對方感受到了你對他拒絕之意。這個時候菩薩的罪就成立了。   我們看菩薩應修。菩薩應該修習布施之行。身為一個菩薩,他內心當中有一種犧牲奉獻的心態。怎麼說呢?他看到貧窮人來乞者,「隨前人所須」而加以給與。這條戒的意思就是說,你真的是有多餘的財產,你也真的內心當中有一些佛法的心得,那麼這個時候乞求的人正式向你開口——他不開口這就不談了,他已經主動地開口向你乞求,而你沒有多少給他一點,完全是一種拒絕的狀態,那就是犯重了。   除非你真的知道,我把錢財給你對你沒有好處。我把錢財給你你跑去喝酒、跑去放逸,所以我不給你。第二個,我把佛法教導你,你也聽不懂,甚至於產生錯誤的瞭解,我不教你。因為你根機不夠,可以。也就是說,除非你如實地了知,你給他財、給他法,對他不但沒有幫助,反而使令他傷害更大,這時是可以開緣的。否則,你身為菩薩有這個能力,你要多少地對有乞求的人有所幫助。這個叫做布施之行。   我們看總結。身為一個菩薩,他對於眾生的乞求以邪惡之心跟瞋恨之心而不施一錢、一針、一草——沒任何布施;對於有求法者,乃至於不施一句、一偈、一微塵許法,不但是拒絕對方的要求,而且用種種身口的粗暴行為來罵辱對方。這時菩薩正式犯了波羅夷罪,折損了菩薩的功德。 丁三、罪相輕重 圖 慳惜加毀罪輕重 Z   這個地方的犯重必須身口意三業具足:第一個,意業,有慳惜之心;第二個,口業,有罵辱的行為;第三個,身業,外在的身有打罵的粗暴行為。必須要身口意具足,犯重。假設只是慳惜,而沒有打或者沒有罵,犯輕。 ◎具五緣成重:一、是眾生。二、眾生想。三、慳毀心。四、示慳毀相。五、前人領解。   我們看「具五緣成重」:第一個,對象是一個人;你也知道他是一個有明了性有感情的人;你內心當中存有慳惜、有鄙視毀辱之心;你也現出口業的謾罵跟身業的手打;對方也感受得到你對他的拒絕。就構成了犯重。   當我們開始正確地走上菩提道的時候,我們要具足兩種條件:一個是內心的思想,一個是外在的行為。   內心的思想,我們叫做戒體。這當中包括菩薩的一種誓願力跟觀照力,就是你要有一種很堅定的願望,你真的要去實踐生命當中的三大目標;第二個,你要有一點智慧。我講實在話,一個愚癡的眾生沒有資格做菩薩。所以,一個菩薩要多學,菩薩就是要盡形壽地廣學多聞,多聽佛法,增長自己的判斷力。因為外在的環境你沒辦法控制,它出什麼狀況你沒辦法的,你只有經常加強自己的觀照力,做出正確的抉擇。所以菩薩要多學,你要增長你的觀照力——對生命的正確觀照。這就是你一種內在的德行,我們叫戒體,包括了誓願力,包括了觀照力。   其次,你要有一種實際的行動。就是,你至少先守住十重戒法。這十條大概是整個菩薩戒的根本。你看那個房子,這幾個大柱子只要不亂,房子至少垮不下來。先把這十條戒守好,其他你就亂不了。所以,當我們已經培養一種願望,也開始正確地觀察生命的真相,這時我們就開始要去注意這十條的波羅夷罪。 丁四、開緣情況 圖 慳惜加毀開緣 Z   「不與財」:   第一、「若自無」。說,我不給你錢財,我自己都沒有錢財,我怎麼給你財呢?自己根本就不夠用了,開緣。   第二、「求非法之財」。也就是說,對方要求的是一種不如法的財,他希望你去做一些不如法的事情而得到錢財,用這個錢財來供養對方。這個菩薩可以拒絕,因為來處是非法的。   第三,「若對彼不益」。你給他錢財,他不但不會因為這樣得到受益,反而增長他的放逸,放逸的人就會去造罪。那這個菩薩可以不給,因為對他沒有好處。菩薩的重點在於自利利他,所以這個地方是開緣的。   我們看「不與法」:   「若外道求短」。當然,身為外道,他的目的不是跟你學習的,他是來跟你找麻煩的,他是要跟你辯論的;辯了半天也沒有結果,你也不可能相信他,他也不可能相信你,浪費時間。所以,他找你辯論你可以拒絕,因為沒有什麼好處,你也不可能因為這樣改變。   「若彼根機不宜」。你這個法是特別的深妙,他的根機不夠,你講了以後他沒有辦法理解,甚至於產生錯誤的理解,這個時候可以不給。   「若自未通利」。你自己都一知半解,所以你也可以不告訴他佛法。   這條戒,就是培養菩薩經常要生起布施的德行,施捨的德行。 丙九、瞋心不受悔戒(分四:丁一、戒文內容。丁二、犯罪因緣。丁三、罪相輕重。丁四、開緣情況。)   這條戒的大意是說,某一個人曾經做過對不起你的事情,可能這件事情對你傷害很大,但是這時對方已經產生後悔之心,他來向你懺悔,希望能夠化解這個障礙。身為一個菩薩,你以瞋恨心拒絕對方的懺悔,就犯了波羅夷罪。 丁一、戒文內容 若佛子,自瞋,教人瞋。瞋因、瞋緣、瞋法、瞋業。而菩薩應生一切眾生善根無諍之事,常生慈悲心孝順心。而反更於一切眾生中,乃至於非眾生中,以惡口罵辱,加以手打,及以刀杖,意猶不息。前人求悔,善言懺謝,猶瞋不解者,是菩薩波羅夷罪。 圖 瞋心內容 Z   我們看這個講表的說明。身為一個菩薩,他開始正確地走在無上菩提的道路上,這時他在行為方面應該要斷除以下的犯罪事緣:   第一個,自瞋。這個瞋心的行為是你自己做的,你真實地用自己的身口意來拒絕對方的懺悔。   第二個,教人瞋。或者你教導別人來做,一種瞋心不受悔。這個時候兩個都犯重。 丁二、犯罪因緣 圖 瞋心罪因緣 Z   我們看這個罪業的生起因緣,「因、緣、法、業」。   第一個,「因」。這條戒,它的整個犯罪動機很單純,就是瞋恨心——因為對方曾經傷害過你。當然,一個菩薩受到刺激,他偶爾生起瞋心,這是可以理解的。但是菩薩不能讓瞋心在心中一直地相續下去、一直地堅固下去,因為對方已經釋放善意了。對方釋放善意,你的瞋心還不肯停止,正是犯到這條戒的動機。就是,你不想讓你的瞋心停止,即便對方已經釋放善意了,你還不想讓它停止。這就是這條戒的整個犯罪動機,你願意讓瞋心相續下去、繼續地堅固下去。   第二個,「緣」,「隔絕方便」。你不但是有內心的瞋心,你還用手勢、用動作來表達你對他的拒絕,不肯跟他和解。   第三個,「法」,「示相發口」。你顯出身體傲慢的狀態,或者發動一種粗暴的言詞,甚至於把門大聲地關起來,顯示你對他拒絕懺悔的狀態。   第四個,「業」。最後,「前人領解」。對方可以感受得到你真的不接受他的懺悔,讓他感到非常失望跟挫折。這時菩薩就成立了瞋心不受悔戒。   這是這條戒整個罪業的因緣。   我們看第二段。那應該怎麼辦呢?菩薩應該修習忍辱之行。   「而菩薩應生一切眾生善根無諍之事,常生慈悲心、孝順心。」身為一個菩薩,他的待人處事要保持一種無諍的狀態。無諍的意思就是,人不要太多的我相人相的對立。世間人可以說:「欸,我這個人愛恨分明。」可以理解。但身為菩薩,你沒有資格愛恨分明,沒有資格。所以我們講,追求真善美,菩薩不能求真。你什麼事情都要把它分析得很清楚,事情看得很清楚,善惡很對立,你很難行菩薩道。菩薩只能夠求善,在任何狀態之下保持善心,所以他就會容易做到包容、寬恕。所以菩薩要經常保持內心的平等。   其實講實在話,你對人生的看法是很重要的。人沒有絕對的好人,也沒有絕對的壞人。你最好早一點養成這個習慣。每一個人都是真妄的和合體,他是好人,但是他也可能會變成壞人;他是壞人,但是他一念的改變,放下屠刀,也可能變成好人。這就是菩薩的一種「諸法無自性」的觀念。你一定認為說,你這個人就是壞人,你永遠是壞人。那你怎麼能夠接受他懺悔呢?如果你心中一直想著他是壞人,那你就跟他產生對立了!那你怎麼行菩薩道呢?你當初在佛前發願「眾生無邊誓願度」,那你當初是怎麼發的呢?   所以,菩薩應該有一個觀念:人沒有所謂的絕對的好,也沒有絕對的壞,就在一念之間而已。這個時候:欸,他以前不好,但現在的他已經不是之前的他了,因為這個五蘊身心是變化的,生命是動態的。你不要老是想到他的過去,現在的他跟過去的他是不一樣的嘛。所以,菩薩要產生一種無諍的心態。這樣子,你就能夠常生慈悲心、孝順心來寬恕包容眾生的過錯,因為以前的他是一念的迷,現在是一念的悟。所以菩薩要培養一種善根的、無諍的智慧出來,就能夠去接受對方的懺悔。   我們看總結。身為菩薩,如果他內心當中對於善惡的觀念非常明顯、愛恨非常的分明,那麼這時對於一切的有情眾生,特別是對曾經傷害他的眾生完全不能夠加以寬恕包容,甚至於在非眾生中也不能寬恕包容。這個地方非眾生是指的變化人,是鬼神或者畜生以神通力變化出的人。   我們先看第三段,「意猶不息,前人求悔,善言懺謝,猶瞋不解者。」總而言之,他對一個有情眾生:第一個,他內心當中對這個人永遠不能夠寬恕。你的心態是認為他是壞人,這是一個問題。第二個,你又有口業的罵辱。第三個,身業的手打,甚至於用刀杖來傷害他,顯現出一種意業的瞋、口業的瞋、還有身業的瞋。這時菩薩就深深地傷害了自己的戒體。你不是傷害對方,你傷害你的戒體,犯了波羅夷罪。 丁三、罪相輕重 心懷忿恨,隨身口業,多少結重。   這條戒的整個緣起,來自於心懷忿恨,然後再付諸口業,再付諸身業。這個「多少結重」就是說,假設你只是意業,你沒有罵他,也沒有打他,他跟你懺悔,你很生氣走掉了,你沒有出惡口,也沒有粗暴的行為,結輕;你很生氣,他來跟你懺悔,你罵他幾句走了,但是沒有用手打他,意業、口業,結中品;他來向你懺悔,你內心很生氣,不但罵他又打他,結重。身口意三業都具足,結重。這叫「多少結重」,看你身口意,越多就越重。 ◎具五緣成重:一、是眾生。二、眾生想。三、瞋隔心。四、示不受相。五、前人領解。   我們看「具緣成犯」。第一個,你知道對方是一個有感情、有明了性的眾生;你知道他是一個眾生而你用瞋恨心來拒絕他的懺悔;而且用口業來罵辱、身業的手打;而且對方也能夠感受到你對他的拒絕。這個時候這條罪就成立。 丁四、開緣情況 圖 瞋心開緣 Z   「若以方便令彼調,捨離惡法,修習善法」,不犯。   如果說這個人他做錯了,向你懺悔,你就寬恕他了;他再做錯,他向你懺悔,你又馬上接受他懺悔;他又做錯,一而再、再而三,並沒有從這個當中得到教訓。這時菩薩心裡想,我一直接受他的懺悔,結果造成他如此的放縱。菩薩這個時候沒有瞋心,是以一種善巧方便的心態而故意不接受他的懺悔,目的是:因為不接受他的懺悔,讓他產生一種自我反省的調伏力量,而捨離惡法、修習善法。這樣子講,這個菩薩變成一種善巧方便,不犯。因為沒有犯罪動機。   「若彼不如法懺悔,其心不平,不受其懺」,不犯。   這個人根本沒有真正地懺悔,他沒有真正懺悔的心,他的內心還沒有平息。這時菩薩看到他懺悔都沒有誠意,當然不接受他懺悔了。這個時候是不犯的。   我想,我們在研究戒法時,一定會研究到戒體的觀念。在聲聞戒,它的重點在出離心。所以聲聞戒的戒體,你看比丘、比丘尼戒,是以出離心為本,所以在聲聞戒當中它首治「貪」。你受了比丘戒、比丘尼戒以後,佛陀的戒律你看完,大概就知道,佛陀要你整個生活的方式降到最低最低最低,能夠勉強維持你生活,維持生命的相續而已。所以,在聲聞戒裡面,佛陀對「貪」是治得很重的。   在菩薩戒,你看看四十八輕,完全不一樣。一個菩薩稍微貪吃一點、貪睡一點,看佛陀意思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但是你起瞋心,這件事就很嚴重,治得非常重。菩薩戒裡面有三種心它是治得最重:第一個「瞋心」;第二個「高慢心」。你覺得你高,因為你這個高慢心你根本沒辦法跟眾生互動了;第三個「愚癡心」。你什麼都不想學,顛倒愚癡。所以你要知道菩薩戒的精神,它在治瞋、治慢、治癡方面治得很重,相對來說治貪治得比較輕。   當然,在菩薩戒裡面還有一條:你這個菩薩有一個很重的煩惱,你一時改不過來,但你對這個煩惱非常地後悔,你也想盡辦法去對治,只是一時半刻改不過來,但是你已經想要去對治了,在這種情況之下判得比較輕。所以,你要全面的看菩薩戒,你就會看得出這種情況。我們在這個地方講義沒有講出來。   關於這條戒,在《大乘毗尼經》上說「菩薩以貪心犯戒是名輕罪,以瞋心犯戒是名重罪」。為什麼以貪心犯罪是輕罪呢?因為菩薩的戒體在大悲,它的重點不在出離;因為貪是障礙出離,這個大悲是障礙成佛。所以以貪心犯罪在菩薩來說相對是輕戒,但是以瞋心、慢心、愚癡心犯罪,這個是重罪。所以這條戒,大概在六重戒當中,我們看,後後是重於前前,越後面越重。前面都是偏重貪,到後來是有一點瞋,到最後一條戒是癡。後面越來越重。四根本重戒,是殺戒跟婬戒判得最重。 丙十、謗三寶戒(分四:丁一、戒文內容。丁二、犯罪因緣。丁三、罪相輕重。丁四、開緣情況。)   前面的六增上戒都是以貪瞋煩惱來活動,這一條戒是以癡跟邪見來毀謗大乘的法藏,來毀謗大乘的法寶,正式犯到這條重罪。 丁一、戒文內容 若佛子,自謗三寶,教人謗三寶。謗因、謗緣、謗法、謗業。而菩薩見外道及以惡人,一言謗佛音聲,如三百矛刺心,況口自謗。不生信心孝順心,而反更助惡人邪見人謗者,是菩薩波羅夷罪。 圖 謗三寶內容 Z   身為一個菩薩,安住菩薩種性,這時在整個行為上他首先應該斷除以下的犯罪事緣:自謗三寶,他親自去毀謗大乘的三寶;或者他教導別人來謗三寶。   那麼什麼叫「謗三寶」呢?在律上說有兩種情況:   第一個是直接的毀謗。你直接了當地說,某一部經典不是佛說的、沒有極樂世界的存在,等等。這個就是直接的毀謗。當然這個時候犯重。   第二個,間接的毀謗。間接的毀謗就是你宣說相似之法,似是而非的觀念。因為愚癡的關係,你就跟別人講,哎呀,菩薩不要斷煩惱啊,菩薩是大悲,斷什麼煩惱!這個就是間接的毀謗。佛陀並沒有教你不斷煩惱。所以,宣揚似是而非的觀念,對眾生產生誤導,也是叫做謗三寶。雖然你沒有毀謗它,但是你講出似是而非的觀念,也是毀謗三寶。這個叫間接毀謗。 丁二、犯罪因緣 圖 謗三寶罪因緣 Z   我們看它的「因、緣、法、業」。   第一個,「因」。這個毀謗的行為,它的主要動機就是邪知邪見。邪知邪見的生起因緣,在律上說有兩種情況:第一個是你自己生起的。你學大乘佛法,因為自己沒有完全圓融通達而斷章取義,用片段的觀念來毀謗其中一種觀念。你不能夠把整個大乘的法門加以融會貫通,也就是說你自己智慧不足。第二個是邪師惡友的誤導。你本來沒有毀謗的心,但是你一天到晚跟那些邪知邪見的眾生在一起,他經常給你灌輸錯誤的觀念,講久了以後你也就跟他一起毀謗。邪見有自己生起的跟邪師惡友的誤導兩種情況。   第二個,「緣」。那麼它的助緣,就是有種種的方便,得到很多外在環境的刺激,有邪師惡友的誤導等等。   第三個,「法」,言說著述。你在毀謗的過程中可能依止言說,或者依止文字。在律上說,依止文字是比較重,言說比較輕,因為言說危害只有一世。如果你用書,這本書只要它還在世間上流通,你的罪過就沒辦法停止,殃及累劫。依止言說危害一世,著述成書殃及累劫。   第四個,「業」。我們看它業的成就。前人領解:你在毀謗的過程,你在講相似法的過程,對方都能夠理解你的道理。這個時候謗三寶罪就正式成立。   我們看菩薩所應修的。那麼應該怎麼辦呢?菩薩要修習讚歎三寶之行。也就是說,一個菩薩他對三寶應該生起強烈的恭敬皈依之心。怎麼說呢?當一個菩薩,看到外道跟二乘的惡人,用一種微少的音聲來毀謗大乘佛法的時候,他內心的感受就像三百隻矛直接刺入心中一樣的痛苦。就可以看得出來菩薩護持三寶的心。身為一個菩薩,不但不護持三寶讓大家產生信心,反而親自去毀謗三寶,特別是大乘的三寶;而自己沒有信仰之心,也沒有順從三寶之心,還幫助很多邪見惡人來一起毀謗三寶,使令三寶快速地在人間消失掉。這個時候菩薩就犯到這條波羅夷罪。 丁三、罪相輕重 圖 謗三寶罪輕重 Z   所謂的毀謗三寶,這裡面提出了三種情況犯重:   第一個,「撥無因果」。因為因果的法則是講到過去、現在、未來。我們有時候造善不馬上出現安樂的果報,造惡也不會馬上產生痛苦的果報,所以很多人——尤其是菩薩,我講實在話,諸位要有一個觀念啊,你生命開始做重大轉變的時候,你越精進的時候業障越現前。你的生命是活在過去,如果你昨天怎麼樣今天就怎麼樣,大概不會現業障的。你這個人本來是一個顛倒凡夫,你發心要受菩薩戒,心中許下強烈的誓願,要做出改變的時候,照理講你生起一個這麼大的善良的心,你知道出現的是什麼嗎?出現的不是功德,它要先把業障逼出來,重報輕受。所以這個時候,你對佛法的那種信心不夠的話,很容易撥無因果——說我這樣發心,這樣對三寶付出,怎麼業障這樣重!那就表示說你這個水溝蓋起來,本來都沒看到業障。現在你要清水溝,當然要把它打開來。你如果不現這個業障,你來生可能要到地獄去受刀山油鍋的痛苦。所以我們不能夠去毀謗因果。   第二個,「棄大取小」。你背棄大乘而執著小乘。這個也是犯重。就是退大取小了。   第三個,「或謂三寶不及外道」。你經常宣說,哎呀,三寶跟基督教、一貫道差不多,甚至於一貫道做得比我們好,犯重。因為你對自己都沒有信心嘛。這個當然行為上是差不多,但是我們的願望、我們的智慧是超過外道的,整個十法界最高的是佛陀。這個是有差別的。   犯輕的情況:「若心中繫小乘」,就是說你心中——你現在的心態,一時覺得小乘法可以對你產生對治的效果,反正治亂世用重典,因為小乘佛法對治貪心很有力量。你發了菩提心,但是你覺得說:我現在的問題,先用無常無我的智慧來對治我的貪愛。但是你沒有毀謗三寶,暫時喜歡小乘法,犯輕。因為菩薩要以大乘為根本。如果你花太多時間在修小乘法,但是你沒有毀謗,偏執小乘,執著小乘法為究竟圓滿,犯輕。或偏執某一部經典,而不想廣學多聞,這個時候都犯輕。   我們一再強調,在整個犯罪當中,愚癡是最重了。所以這一條「謗三寶戒」大概最重了。而且它的所緣境是法,那就更嚴重了,你跟三寶的緣從此就慢慢遠離了。   一個菩薩,你要跟三寶結下一個很好的因緣,這個非常重要。即便你來生福報很大,但是你出生在一個沒有三寶的地方,你就完了。即便你善根很強,但是缺乏外緣的刺激,你看不到出家人,你也看不到有人講經,你也看不到法寶,你就完了!為什麼呢?因為你跟三寶結惡緣嘛。所以我們要盡量講好話、讚歎三寶。讚歎佛法僧三寶對你永遠有好處,因為你跟它慢慢結下一個好因緣,你就很容易得度。跟三寶結好因緣很重要。   這個地方就牽涉到一個智慧的問題。我們菩薩的原則是這樣,你對於自己不瞭解的這一塊你最好少講話,我建議你少講話,因為佛法是多元化的。不像基督教只有一本《聖經》,你花個三五年就學會了,佛法是一百本大藏經啊。佛陀有時候講空,有時候講有,有時候講空有無礙,所以有時候你很難理解。   有一個西藏上師講一個譬喻,他說:有一天,在一個菩薩的聚會當中,龍樹菩薩過來了。龍樹菩薩安立一個宗旨:諸法是畢竟空的,它沒有真實體性的。沒有多久無著菩薩也來了,無著菩薩說,諸法是畢竟有的,你看,因果絲毫不爽,人有人的因果,螞蟻有螞蟻的因果。龍樹菩薩講空,講自性空,無著菩薩講因緣有,兩個人爭辯不休。最後釋迦牟尼佛來了,釋迦牟尼佛說,你們兩個都對。   我們一般的觀念很難說兩個都對,要麼你對,要麼他對;你對他就錯,他錯你就對。學佛法不能用這種觀念,學佛法很多地方都是兩個都對。你講東、他講西,明明這兩個觀念是極度矛盾,但是兩個都對。你說空跟有是兩個對立的概念,要麼空,要麼有,但是佛法說非空非有,有時候講即空即有,兩個都對。這個時候我們就少講話,因為你選擇你的法門嘛。為什麼呢?因為「良由眾生根機不一,致使如來巧說不同」,佛陀知道他要因為這樣得度、他要那樣得度,佛陀開的法門很多元化。你吃你的藥、你走你的路就好,最後的目標一樣。   這佛法很奇怪,過程不一樣,竟然走到最後結果是一樣。「方便有多門,歸元無二路。」所以,過程跟過程不要互相毀謗,因為你的過程跟他的過程不一樣。我講實在話,我們回家的路,回歸真如的路沒有兩個人是完全一樣的,不可能完全一樣,我們互相尊重。但是回到家的時候完全一樣。所以你修你的法門,你念你的佛,他參他的禪,互相讚歎:你也不錯,我也不錯,這樣就好了。你總有一天要成佛,你總有一天要「法門無量誓願學」。你要學這個法門的時候,你一旦毀謗,就構成障礙。有些人他要聽這部經,障礙很多,就是沒有辦法去聽;有些人他在聽這個課程的時候,別人一聽就懂,我怎麼聽就聽不懂。你就知道你有問題了:你過去生對這個法非常不尊重。   不要給自己未來的生命製造麻煩,所以我們盡量隨喜讚歎。因為我總有一天——我現在不修,我遲早要修嘛。我現在生命的布局是要先求生淨土,但是其他法門我以後還是要修。你為什麼要給自己未來構成障礙呢?所以我們一定要跟所有的法門,特別是大乘佛法的法門,先結下一個善緣,為你以後先做一個美好的布局。在成佛之道你的眼光要放遠一點——不止今生啊,你還有無量的生命啊。不要自己障礙自己,障礙都是自己找的。   我們看下一段,「具五緣成重」。 ◎具五緣成重:一、是眾生。二、眾生想。三、欲說心。四、正吐說。五、前人領解。   第一個,是眾生;第二個,眾生想;那麼你宣說這個三寶之心,而且正式的宣說;用語言文字表達;對方也領解,你讓對方理解。這個時候犯重。 丁四、開緣情況 唯遮不開。   所有的菩薩戒都有開緣,大概只有這條戒不開緣。也就是,毀謗大乘佛法沒有任何理由,這一條戒是任何情況都不開緣,就算你善巧方便要去度某一個人,都不能毀謗三寶。這條戒佛陀是完全關閉所有開緣情況,沒有開緣情況,「唯遮不開」。由此你就知道,這條戒它的嚴重性是到什麼程度。 乙三、結示修學原則 (一)設定目標——堅持戒體,百折不回。 (二)熟讀戒相——遇境逢緣,保持警覺。 (三)已生罪過——心生慚愧,速令斷除。 (四)未生罪過——遠離惡緣,使令不生。   我們把整個菩薩的誓願力、觀照力、行動力、戒體、戒行講完,我們做出四個總結。   你要行菩薩道,第一個要「設定目標」,所謂的「堅持戒體,百折不回」。當然,你說我的目標是成佛,沒有錯,但是你最好有一些比較近期的目標。比如說,最好你前面有一個人在帶你;比如說,你與哪一個祖師相應,你向文殊菩薩學習,向普賢菩薩學習。佛陀這樣圓滿,我一時做不到,我先向某一個菩薩學習,可以的。你看你在跑步的時候,跑三千公尺,跑半天只有你一個人跑,很辛苦啊。如果前面有一個人在跑,你後面跟著,就很好跑。   所以,你一個人面對這麼多的煩惱、這麼多的罪業,雖然發了菩提心,但怎麼樣堅持下去呢?你最好心中有一個目標來引導你。這個時候你不斷地憶念你的戒體。當然它的重點在「百折不回」。   我相信你會知道,你受了菩薩戒不是萬事OK,受了菩薩戒才真正開始。為什麼?因為我們有業力,這個是很嚴重的問題。你想這樣做,業力就不同意。你看你越修行障礙越多。但是你不能怪別人,因為這個業是你自己現出來的,之前誰叫你自己要造這個事情!那怎麼辦呢?我講實在話,行菩薩道只有一個原則——絕不放棄!你堅持下去,你最後是成功。所以當我們目標設定以後,絕對不要放棄。你可以做得不夠好,你可以跌倒,但是你要再站起來,不斷地懺悔,不斷地自我反省,你總有一天可以成功。   第二個,「熟讀戒相」。前面是偏重在內心的戒體,這個地方講到行動,「遇境逢緣,保持警覺」。這個地方我們的建議是這樣,你最好把十條戒的標題背起來。   我們看這十條戒,法藏大師用十個字來總持,我念一下:殺、盜、婬、妄、酒,這個很容易背,說、毀、慳、瞋、謗。「殺盜婬妄酒,說毀慳瞋謗」,剛好十條戒。你一定要把這十條戒背下來。然後每天用這十條戒來反省自己,保持警覺性。   我們一般是這樣子,你受了菩薩戒,當然要做很多事情,包括斷惡,包括修善,包括度眾生。但是你先要幹什麼呢?先斷惡,修善、度眾生不用那樣急,沒關係,先遠離過失。所以它是有次第的。先求斷惡,這十條是最嚴重的,這十條斷了以後你人生不會有太大過失了。當然你要把這十條的戒相先瞭解。   第三個,「已生罪過,心生慚愧,速令斷除。」一個菩薩要保持慚愧心。犯錯沒關係,你就如法懺悔,你有因緣就向一個人懺悔,或者三個人懺悔;沒有因緣在佛前懺悔也可以。就是不斷地懺悔。   第四,「未生罪過,遠離惡緣,使令不生。」對於沒有生起的罪過,你最好能夠遠離惡緣。世間上最大的惡緣就是人,就是邪知邪見的眾生。我建議諸位,你要走菩薩道,不要跟邪知邪見的人在一起。你說,欸,我要度化他,結果你被他度走了。是不是?你先保護你的善根啊。所以,你親近善知識,盡量親近比你優秀的人,對你有幫助。 甲四、懺悔方法 圖 甲四懺悔方法 Z   「懺悔方法」,這個很重要。   受了菩薩戒,你不可能不犯戒,不可能,你做不到。那麼犯了戒怎麼辦呢?這當中有兩個懺法:第一個事懺,第二個理懺。這兩個都   有必要。   事懺分成兩個:一個是作法懺,一個取相懺。   「作法懺」,你必須有一定的儀軌。如果是輕罪,可以向一個人懺悔,這個人當然是受了菩薩戒的,可以是出家眾,也可以是居士。居士,他也受菩薩戒,你也受菩薩戒,你可以跟他懺悔,只要這一條戒他是清淨的就可以。   那麼向一個人懺悔是什麼情況呢?   「非染污犯」,你不是故意的,你沒有犯罪動機,但是你還是做了。比方說,受菩薩戒不能夠煮葷食。但是你不煮葷食的話,家人沒辦法諒解,讓大家都不愉快,他甚至於毀謗我這個菩薩戒,那我怎麼辦?那我只好去做,恆順眾生。但是我犯這條戒不是我願意的,是環境使然,那這個是最輕的。在戒律裡面,沒有犯罪動機的行為是比較好懺的。你在佛前懺悔都可以,或者找一個人懺悔也可以。   或者「方便輕垢」。什麼叫「方便」呢?就是說,我們每一條戒都有一個「因、緣、法、業」,是不是?你這個「因、緣、法、業」可能具足兩條,或者三條。總而言之你不能讓四個都具足。你可能只具足「因、緣」或者「因、緣、法」,這叫做輕罪。   那麼第二種情況,「向三人悔過」。這個是重罪。   但是重罪裡面的輕罪,他不失戒體的。就是染污心,犯到了「因、緣、法、業」的重罪,向三人悔過。就是說,你的「因、緣、法、業」都具足了,但是你的慚愧心沒有失掉——我有菩提心,但是我也有煩惱,偶爾一時的失念、一時的情緒失控造了罪業,但是我事後想起的時候非常後悔。這時你的戒體還在,這個叫做重中之輕。雖然犯重罪,但是不失戒體。向三個人懺悔。   第三條是重中之重。就是向四人懺悔,而且要重受。就是失戒的重罪,而且堪任重受。你「數數現行,都無慚愧」了,這個時候你向四個人懺悔以後,還要重受。在《瑜伽菩薩戒》講到,如果你沒有這種好的環境向菩薩來懺悔,也可以在佛前懺悔。你就在佛前恭敬地說,恭請某某佛菩薩,比如說觀世音菩薩,或者阿彌陀佛。恭請某某菩薩作證明,我弟子某某犯什麼什麼罪,今向佛菩薩懺悔,從今以後決不再犯。三說。   懺悔的意思有兩個條件:第一個,對於已經造的罪業表示你的後悔;第二個,對於未來你發願決不再造作。所以懺悔包括了後悔跟發願,對望過去叫做後悔,對望未來就是你發願,我寧捨身命不再造作了,就是我們說的斷相續心。如果你懺悔的時候,心裡想:以後有因緣我還會再做。那就完了!可能你以後會再做,但是你當時不要有這個想法。以後發生什麼事誰也不知道,但是你懺悔的當下就是:我不要做了。至少你當時要有這個想法才能夠滅罪的,斷相續心。   「取相懺」是什麼意思呢?前面的「作法懺」是針對於六增上戒的輕罪、重罪,取相懺是針對四根本重罪。你破了戒以後,已經不堪再重受了,但是可以取相懺。怎麼說呢?   此須至誠懇切,外假壇儀,內資理觀,二七、三七乃至一年,以見好相為期。   這個地方是取相懺的內涵。就是說,你要很殷重地懺悔,而且要有一定的儀軌。你是拜《八十八佛》、拜《大悲懺》,要遵守一定的儀軌。儀軌叫做事懺,還要有一種理觀。這個理觀我們待會兒再說明。經過多少時間呢?二七、三七乃至於一年,總而言之要以見好相為期。   取相懺是懺除你犯到的四根本重罪,殺盜婬妄。它的罪滅的情況有兩種:第一個,見好相。你拜到在夢中夢到你吐出髒東西,或者在夢中見到佛菩薩的光明照射你,你在夢中看到你身體放大光明,或者你的身體是往上飄的。你要是夢到你往下墜那就麻煩了,因為這個罪業是比較重。所以你看到身體往上飄了,這個是好事情,罪業懺除了。總而言之,你在夢中會看到一些好相。這是第一個,滅罪。   弘一大師說,即便你沒有懺到見好相,你很至誠懇切地拜懺拜一年,也可以滅罪,然後再重受,可以。拜滿一年。它以時間來判斷,或者以見好相來判斷,兩個都可以。它的內容,《法華經》、《方等經》、《大悲懺》等等。它的功能,「滅除四根本重罪,令淨戒復生」。這個「令淨戒復生」是指的取相懺,見到好相。見到好相你就不用重受,因為戒體又恢復了。假設你沒有見好相,是以時間判拜滿一年的,那你要重受。它的功能能夠滅除七逆的重罪,使令這個重罪「重報輕受」。   這個是我們要做的事相的懺法。六重,六增上戒是作法懺;四根本戒犯到重的話,就要取相懺。   第二、理懺   我們再看它的理觀。理懺要跟事懺配合,你要「了知中道佛性,徧一切法;心佛眾生,三無差別。深達業性本空,罪福無主;迷則全真成妄,悟則全妄即真」。這個理觀就是,我們這一念心是一個真妄的和合體,叫真中有妄、妄中有真。   也就是說,我們在觀察內心世界的時候,你第一個觀察到的是一個浮在表面的妄想,很多很多的念頭。你把這些生滅的念頭都撥開來,這時你看到那個不生不滅的清淨本性,所謂的中道佛性,是徧一切處。而且你能夠深深地感受到心佛眾生三無差別。身為佛陀,他即便有萬德莊嚴,那是浮在表面的因緣所生法,它是一種清淨的因緣;身為眾生,有無量無邊的煩惱罪業,但是這個罪業也是如夢如幻的,也不是本來就有的。那我們每一個眾生的本來面目是什麼?也就是說,我們的本質是什麼?我們的本質就是清淨的本性,跟佛陀是一樣的。   所以,這個時候你慢慢地瞭解到「業性本空,罪福無主」。其實所謂的業也沒有真實性。怎麼說呢?因為你當初是一念的妄想——一念的妄心攀緣虛妄的境界而產生一種虛妄的業力。我講實在話,如果罪業是真實的,你就沒辦法懺悔了。如果說我們每一個人的本性就是罪業,那你不可能成佛,因為你沒辦法改變嘛。你的本性是邪惡的,你怎麼能成佛呢?因為我們的本性是清淨的,邪惡的功能是後來才有的。這一點很重要,後來才有的,所以你才可以把它擦乾淨。所以叫做「業性本空,罪福無主」。關鍵只是迷悟。當我們迷的時候,我們就被妄想所轉,所以變成造業了;當我們悟的時候,全妄即真,我們就發揮真如的功能,開始顯現真如的光明。所以真正來說就是,迷悟在一念之間。   理觀的意思就是說,當我們去觀察內心的時候,我們發現內心是兩層。表面的是很多很多如夢如幻的煩惱跟罪業,下面那一層是清淨的本性。一個菩薩,不要老是說你業障深重。你如果一天到晚想「我業障深重」,你的結果只有一種情況——你果然業障深重。你一天到晚就做這種負面思考嘛。你如果看大乘經典,你看佛陀要我們正念真如,他說你不要老是想你的業障;想到你的本性是清淨的,對你有很大的加持力。   所以,懺悔時你的信心很重要。為什麼有些人懺悔他一下子就見好相,有些人懺半天、懺了三年,什麼相都沒有見到?你自己都沒有信心嘛!你一天到晚想:哦,我這個業障這樣重,懺得乾淨嗎?完了,你完了!懺悔的時候你要相信:我的本來面目是清淨的,這些罪業是因緣生,我也可以假借懺悔的因緣讓它消滅。它既然因緣生,自然可以因緣滅嘛。   所以我必須告訴諸位,你懺悔的速度,跟你對整個內心世界的觀察,跟你整個信心是關鍵。你相信你可以恢復清淨,對你有很大幫助。那你為什麼相信呢?以智慧做基礎,「業性本空,罪福無主」。罪業是因緣生的,它沒有真實體性。所以這個理觀很重要,它可以幫助你在懺悔的過程當中快速地把罪業消滅掉。 甲五、結讚勸修 成就四力、五德。 圖 甲五、結讚勸修 Z   假設我們能夠如法地發菩提心,成就戒體,也如法地奉持這十重的戒法,乃至於整個菩薩的戒法,有什麼好處呢?   一者十方佛,憫念常守護。二者命終時,正見心歡喜。三者生生處,為諸菩薩友。四者功德聚,戒度悉成就。五者今後世,性戒福慧滿。   這個地方包括了今生的功德,包括了臨終的功德,也包括了來生的功德。我們先看今生的功德。   我們今天能夠如法地安住菩薩種性,如法地去奉持菩薩戒法,這個時候得到十方諸佛在他的心中對我們經常的加持,因為你跟諸佛是同一個種性。其實佛菩薩是不斷地在加持我們,但是我們的想法跟佛菩薩落差太大,所以我們很難接受到他加持的信息。但是受了菩薩戒不一樣,因為你的想法跟他的想法一樣。當然我的行為跟佛陀的行為差很多,但起碼我們是以佛心為己心、以佛志為己志。所以一個念佛的人,你受了菩薩戒再念佛,產生的感應力量是不一樣的,「一者十方佛,憫念常守護」,你產生一種強大的善根力。因為你安住在菩提心,佛也安住在菩提心,容易心心相印。這第一點。   第二個,「二者命終時,正見心歡喜」。這個講臨命終。一個人能夠受持菩薩的戒法,起碼他能夠遠離重大的過失。世間上所有的過失大概就在這十條裡面,不可能超過這十條。所以你一個人遠離過失,你心中安定,你不害怕。就算我做錯了,我都已經如法地慚愧懺悔,把這個力量降到最低了。所以你感到歡喜,無所憂懼。   這以下三條是來生的功德。   「三者生生處,為諸菩薩友」,善友力。這一點很重要。很多人學佛學了很久,沒有三皈依,沒有受五戒,沒有受菩薩戒,這種人以後會有什麼結果?你跟三寶沒有結緣。所以佛法是帶一點宗教意思的,佛法它不是完全學術,也不是完全宗教,是這兩個結合的。有些人只研究佛法的道理,思惟佛法的道理,但是完全忽略了身為宗教的一些儀式,包括皈依、包括受戒,都沒有。你以後跟三寶完全沒有結緣,你不會遇到三寶的住世。所以,你看一個人為什麼跟菩薩做同參道友,生長在同一個地方?你三皈受戒這都很重要。   你看印光大師說禪宗,禪宗人到來生的時候都遇不到三寶。他也不念佛,聽到佛號就去洗耳朵,講一句佛號就去刷牙,到了佛堂也沒有佛像,只寫「放下」兩個字,就坐那邊參。那這樣子當然你可能開悟了,但是問題是你遇不到三寶。因為你沒有跟它結緣,這件事非常嚴重,所以很容易退轉。   你看,有些人在起顛倒的時候,即將造業的時候,欸,他就會有人出現,說:你不要這樣做了,這樣做不對的!有些人要造罪的時候沒有人出手救他,佛菩薩都沒有採取行動。為什麼?沒有結緣。佛種從緣起。為什麼呢?為什麼他要出差錯的時候佛菩薩就會點他一下?為什麼這些人造錯的時候佛菩薩都沒採取行動?這個地方大家去思惟因緣的問題。   所以,我們受了菩薩戒,我們就能夠跟佛菩薩結下一個非常堅固的善友的因緣。因為我們大家是同一個種性嘛。   「四者功德聚,戒度悉成就」。我們的戒波羅蜜,防非止惡的功能會慢慢地增長。這個是約著滅惡來說。   第五個,「五者今後世,性戒福慧滿」。我們的善業、福報力、智慧力,從修善的角度會快速地成長。同樣的修善,你依止菩薩的戒體,跟依止一時的善念,功德是不一樣的,這個我們前面講很多了。所以,從滅惡生善的角度,從懺悔業障積集資糧的角度,你受了菩薩的戒體,那是日劫相倍,效果不一樣。   我們做一個總結。如果你受了菩薩戒,我有兩句話跟大家互相勉勵:菩薩的戒是很難受持的,這每一個人都知道,因為它是斷惡、修善、度眾生,範圍非常的廣,只有佛陀做得到。那我們一個凡位的菩薩怎麼辦呢?有兩種心態:第一個凡事盡心盡力;第二個時時地反省自己。   首先,你要盡力而為。身為一個菩薩,你不要受了戒以後就什麼都不管了,不可以這樣。菩薩戒,它戒定慧三學是一體的。所以,如果你不聽經,不加上你的定慧,不加上你的觀照力,你的戒體會慢慢羸弱,你對很多事情沒有感覺了,沒有警覺性了。你一個人出現錯誤都沒有警覺性,其實你的戒體已經開始在慢慢薄弱。這個戒體是生滅法,並不是受了戒以後永遠是這樣的,它是會變化的。所以你盡量多充實自己,加強你的觀念,盡心盡力。   第二個,經常反省自己。做了什麼事情反省自己,經常保持一種自我反省的心,不斷地調整自己。我做得不夠好,但是我願意改變我自己。   如果你能夠盡心盡力,能夠自我反省,那你的戒體就會慢慢地進步,你的生命也會往佛陀的方向慢慢地進步。那你這個受菩薩戒就很有意義了。   下面回答幾個問題。   【問】請法師慈悲開示:在遇到命難跟梵行難的時候,殺戒有開緣嗎?世間法所謂的正當防衛,在菩薩戒跟聲聞戒當中都不成立嗎?《瑜伽菩薩戒》在特定的情況下殺戒有開緣,如何融通?   【答】在菩薩戒,殺盜婬妄都可以開緣。但是《梵網經》沒有講到,在《瑜伽菩薩戒》有講到。我們舉殺戒做例子。   殺戒的開緣不能為自己。你說有人要殺我,我把他殺了,不可以。菩薩戒沒有所謂的正當防衛這件事情。但是有一種情況例外,這個恐怖分子他要去炸掉一個體育館,可能會死傷幾萬人。菩薩知道這件事情,你跟他做什麼溝通都沒有用,你覺得你用任何方法,軟的硬的都不可能改變這個恐怖分子,你唯一能夠做的就是把這個人殺掉。我不知道諸位會怎麼做,在菩薩戒是勸我們,你這個時候要採取行動,把他給殺了。   這種情況,在《瑜伽菩薩戒》上說,菩薩不但不犯戒,還生諸功德。這個地方諸位要知道一個觀念,因果跟罪業這個你要分清楚。你把他殺了,有沒有因果?當然有因果,你跟他結惡緣,你欠他一條命。但是你沒有罪業,因為你沒有染污心。我不把他殺了,這個人造罪他墮地獄,他沒有好處;這些人被傷害了,也沒有好處。我把他殺了,他避免造一個重大的罪業,我救了他;這些人生命也救了。那菩薩損失一個因果,菩薩何樂而不為?我們如果研究五戒、聲聞戒,那個思考模式大概很單純,做跟不做、對跟不對而已。菩薩戒在抉擇的時候它是考慮輕重。我做一個買賣,投資三十萬,我損失了三十萬,但是我最後賺到一百萬,菩薩值得做。所以菩薩在面臨抉擇的時候,他往往會看到世間上沒有圓滿的抉擇,只有比較好的抉擇。   但這個地方我再強調,不能以自己為考量,是有利他的因緣,就是要救度眾多有情的生命。不是救度你的生命,是眾多有情的生命,菩薩可以開殺戒。就是你怎麼講他都不會聽的。   所以這個地方也就是說,有沒有因果?有,但是你不會有罪業。沒有罪業,這個菩薩不會到三惡道去,因為我沒有殺心。罪業一定是用煩惱來推動才有罪業,慈悲心怎麼會造罪業呢?所以說,怎麼融通?就是你要保持一種善良的意樂。你可以出現一些不好的因果,因為菩薩有時候沒辦法,為了利益有情,為了護持正法,他要承當一些因果,但是不能出現罪業。因為你沒有染污心。   【問】當一個犯重戒、失戒體的菩薩,他的五戒的戒體也失掉了,但是他不放棄對無上菩提的追求。請問他該如何做?   【答】就懺悔。如果你犯到的是一個非常重的罪,那就取相懺,懺一年然後再重受。只好這樣子。你可以透過懺悔,然後再重新開始。   【問】使用消毒劑跟清潔劑來洗廁所,事實上也犯到殺罪嗎?   【答】你去用清潔劑的時候,你最好不要想說「我想傷害你」,不要這樣想。你就說「我要去洗廁所」了。你要說我要傷害你,那就完了。   佛在世的時候很多阿羅漢都有神通,他看到水裡很多蟲,不敢喝。佛陀說,以後不能用神通去看水。你就是把它當做水喝下去,要不然你怎麼辦?所以佛陀說喝水的時候只能夠用肉眼,不能用神通。你看佛在世的時候,有一個比丘說,廁所都沒有人敢洗啊。佛陀說,我叫你去洗廁所,我不是叫你去殺生。所以你心態要調整好。你現在拿著清潔劑:我要把這些眾生殺死——這個念頭起來,不要洗了,放著,不要洗。等到心平靜的時候,欸,我要去洗廁所。那就去洗。就是這樣子嘛。你念頭不對的時候不要動,你念頭不對了嘛。你先調整一下,下午再來洗。   你的念頭很重要,因為業的成就是由心推動的,身體、嘴巴只是個工具。牛是主導,車子只是個工具。你做什麼事情,先把心態調整好了再做,你永遠不會錯。所以行菩薩道,你的行動不要太快。你看世間人說:哎呀,要有效率啊,知道趕快去做。這些都騙人的!菩薩道要三思而後行。你要以不變應萬變,先不要動,先想想看,你要用什麼心態,再採取行動。菩薩是先把心安定了再採取行動,不會這樣衝動。   【問】在家人的正婬是要在法律註冊的婚姻之下,還是有所謂的事實婚姻?在佛法中成立嗎?   【答】佛法的意思是,兩個人要結婚,在法律上要認同的才可以行正婬。如果兩個人只是同居的話是邪婬。這個要注意的。   【問】為了隨順風俗,以酒為禮品贈送親友是否犯罪?   【答】我建議你不要這樣做。因為酒不是好東西,無明毒藥嘛。你讓他越喝他越笨。你沒有辦法幫助他開智慧已經很嚴重了,你還把酒送給他!我建議你不要這樣做,不要送酒。如果你真的是受了菩薩戒,不要送酒給別人,不要。那怎麼辦?就把它放在那裡,誰要拿就去拿,我不要送給你。你自己去拿的,我沒話講,但是我不送給任何人。   我們這次的菩薩戒,三天的課程到這裡。   阿彌陀佛! ?? ?? ?? ?? 菩薩戒修學法要  一八八 菩薩戒修學法要  一八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