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如覺 著  菩薩戒燈傳千古 佛陀教育基金會 印贈 一切佛經,及闡揚佛法諸書,無不令人趨吉避凶,改過遷善。明三世之因果,識本具之佛性。出生死之苦海,生極樂之蓮邦。讀者必須生感恩心,作難遭想。淨手潔案,主敬存誠。如面佛天,如臨師保。則無邊利益,自可親得。若肆無忌憚,任意褻瀆。及固執管見,妄生毀謗,則罪過彌天,苦報無盡。奉勸世人,當遠罪求益,離苦得樂也。 —恭錄自︽印光大師文鈔三編卷四:靈巖山寺念誦儀規題辭︾    自序   西蓮淨苑是個修學並重的道場,戒律上受持南山律,經法上修學般若藏,行持上信願持名;末學出家後由圓光寺至此,依於此寺修學,受益良多,自利和利他也都是朝著這三大方向而努力。   大乘慧學導引出來的行為,應當是菩薩戒行;末學喜愛菩薩戒,也曾經於民國八十八年九月至十二月為圓光寺清心講堂的居士講過《瑜伽菩薩戒》,尚不夠成熟,但總算是踏出研戒的第一步;今年,於本書輯錄菩薩戒,只盼和眾生結下菩薩戒法之緣,利益有緣人;也盼望未來的生命有著菩薩戒的慈悲戒體,也帶給眾生菩薩戒的慈悲戒體。   本書以闡揚菩薩戒,修習菩提心,受持菩薩行為志,就命名為《菩薩戒燈傳千古》,文中分為〈概介篇〉、〈原典篇〉、〈持守篇〉。本書以菩薩戒為主,於〈概介篇〉介紹菩薩戒,於〈原典篇〉列明此六種菩薩戒的戒文及科判,於〈持守篇〉說明菩薩戒的受持和守護;盼望這些內容能夠令讀者得飲菩薩戒法水,共餐菩薩戒法味,共賞菩薩戒妙華,而在日常生活中三業清淨,三業慈悲,確實地實踐菩薩戒。   《菩薩戒燈傳千古》能夠順利完成,十分感謝有西蓮淨苑提供我良好的寫作環境,謝謝大眾僧及十方信眾的護持!   願以此書功德迴向一切眾生得體佛旨,菩薩戒香普熏十方,傳揚千古—今日共乘不住生死海,不登涅槃岸的菩薩戒船;來日能夠真修實證、真實益生,同證法性身,成就福慧菩提果! (一)是誰?慈悲地制戒,和藹地傳戒,那是佛弟子慧命的守護,遊感恩! 是誰?殷重地受戒,嚴謹地持戒,那是佛弟子戒命的復活,遊無我? (二)(1)殺戒:不忍奪害,仁慈護生,佛弟子戒光明潔,遊和平! (2)盜戒:不忍掠取,光明慷慨,佛弟子戒光純正,遊清廉! (3)婬戒:不貪節欲,清淨離塵,佛弟子戒光淨潔,遊出俗! (4)妄語戒:不戀名利,誠正耿直,佛弟子戒光高雅,遊誠正! (5)酤酒戒:不忍侵害,清明護他,佛弟子戒光善良,遊利人! (6)說四眾罪過戒:不忍損害,眷顧口業,佛弟子戒光明淨,遊善意! (7)自讚毀他戒:不忍傷害,淡泊名利,佛弟子戒光清新,遊隨喜! (8)慳惜加毀戒:不忍毀辱,無貪不慳,佛弟子戒光寬和,遊樂施! (9)瞋心不受悔戒:不忍惱害,寬闊不恨,佛弟子戒光和氣,遊仁恕! (10)謗三寶戒:不謗三寶,振興聖教,佛弟子戒光無盡,遊明燈! 釋如覺 於西蓮淨苑 二(一三年六月五日(修訂稿) 目次 自序 三 壹、概介篇 一七 一、菩薩戒的重要 一七 二、受持菩薩戒的要領 一八 三、菩薩戒與聲聞戒之異同 二○ 四、毀犯菩薩戒的懺悔 二一 貳、原典篇 二三 一、各菩薩戒本的重戒 二三 (一)《菩薩瓔珞本業經》的十無盡戒 二三 (二)《梵網經菩薩戒》的菩薩十重戒 二五 (三)《瑜伽菩薩戒》的四種他勝處法 二八 (四)《菩薩地持經》四波羅夷處法 二九 (五)《菩薩善戒經》的八重法 三○ (六)《優婆塞戒經》的六重法 三一 二、各菩薩戒本的輕戒 三四 (一)《梵網經菩薩戒》之菩薩輕戒 三四 (二)《瑜伽菩薩戒》之菩薩輕戒 五四 (三)《菩薩善戒經》之菩薩輕戒 八三 (四)《優婆塞戒經》之菩薩輕戒 一○○ 參、持守篇 一○七 一、菩薩十重戒 一○七 (一)菩薩重戒的別名 一○七 (二)各菩薩戒本的重戒比較 一○八 (三)菩薩十重戒的持守 一一二 (1)殺戒 一一三 (2)盜戒 一一五 (3)婬戒 一一七 (4)妄語戒 一一九 (5)酤酒戒 一二二 (6)說四眾罪過戒 一二四 (7)自讚毀他戒 一二七 (8)慳惜加毀戒 一三一 (9)瞋心不受悔戒 一三五 (10)謗三寶戒 一三九 二、菩薩戒的輕戒 一四三 (一)各菩薩戒本的輕戒簡表 一四三 (二)菩薩輕戒的布施思想簡表 一四六 (三)菩薩輕戒的六度思想簡表 一四九 三、菩薩戒的口業持守 一五二 (一)菩薩重戒的口業持守 一五二 (1)妄語戒 一五三 (2)說四眾過戒 一五五 (3)自讚毀他戒 一五七 (4)謗三寶戒 一五八 (二)菩薩輕戒的口業持守 一六○ (1)止持 一六○ 1.毀謗戒 一六○ 2.不當言說戒 一六二 3.不行悔謝戒 一六四 (2)作持 一六五 四、菩薩戒的意業持守 一六七 (一)《菩薩瓔珞本業經》十無盡戒的意業持守 一六七 (二)《梵網經菩薩戒》的意業持守 一六九 (1)《梵網經菩薩戒》菩薩十重戒的意業持守 一六九 (2)《梵網經菩薩戒》菩薩四十八輕戒的意業持守 一七一 (三)《瑜伽菩薩戒》的意業持守 一七二 (1)《瑜伽菩薩戒》四種重戒的意業持守 一七二 (2)《瑜伽菩薩戒》四十三輕戒的意業持守 一七三 (四)《菩薩地持經》的意業持守 一七五 (1)《菩薩地持經》四重戒的意業持守 一七五 (2)《菩薩地持經》四十六輕戒的意業持守 一七六 (五)《菩薩善戒經》的意業持守 一七八 (1)《菩薩善戒經》八重法的意業持守 一七八 (2)《菩薩善戒經》四十五輕戒的意業持守 一七九 (六)《優婆塞戒經》的意業持守 一八○ (1)《優婆塞戒經》的六重法的意業持守 一八○ (2)《優婆塞戒經》之二十八輕戒的意業持守 一八二 五、菩薩戒的布施思想 一八四 (一)菩薩重戒的貪惜不施戒 一八四 (二)菩薩輕戒的布施思想 一八六 (1)《梵網經菩薩戒》輕戒的布施思想 一八六 (2)《瑜伽菩薩戒》輕戒的布施思想 一八七 (3)《菩薩善戒經》輕戒的布施思想 一八九 (4)《優婆塞戒經》輕戒之布施思想 一九二 六、菩薩戒的持戒思想 一九三 (一)《梵網經菩薩戒》輕戒的持戒思想 一九三 (1)身業戒儀 一九三 (2)口業戒行 一九八 (3)意業戒行 一九九 (二)《瑜伽菩薩戒》輕戒的持戒思想 二○一 (三)《菩薩善戒經》輕戒的持戒思想 二○七 (1)身業戒儀 二○七 (2)口業戒行 二一○ (3)意業戒行 二一一 (四)《優婆塞戒經》輕戒的持戒思想 二一二 (1)身業戒儀 二一二 (2)意業戒行 二一六 七、菩薩戒的忍辱思想 二一六 八、菩薩戒的精進與禪定思想 二二○ 九、菩薩戒的教法思想 二二三 (一)菩薩戒的敬師思想 二二三 (1)《梵網經菩薩戒》輕戒的敬師思想 二二三 (2)《瑜伽菩薩戒》輕戒的敬師思想 二二五 (3)《菩薩善戒經》輕戒的敬師思想 二二六 (4)《優婆塞戒經》輕戒的敬師思想 二二七 (二)菩薩戒的法義思想 二二七 (1)《梵網經菩薩戒》輕戒的法義思想 二二八 (2)《瑜伽菩薩戒》輕戒的法義思想 二三四 (3)《菩薩善戒經》輕戒的法義思想 二三八 (4)《優婆塞戒經》輕戒的法義思想 二四一 (三)菩薩戒的教化思想 二四一 (1)《梵網經菩薩戒》輕戒的教化思想 二四一 (2)《瑜伽菩薩戒》輕戒的教化思想 二四五 (3)《菩薩善戒經》輕戒的教化思想 二四八 壹、概介篇 一、菩薩戒的重要   《菩薩瓔珞本業經》卷下云:「若一切眾生初入三寶海,以信為本,住在佛家,以戒為本」,即說明了佛教的重視戒,而以戒行為住在佛家的基本。   在戒律中又以菩薩戒為尊貴,這是三世諸佛共說的菩薩戒,《梵網經菩薩戒》即提及菩薩戒是「是過去一切佛已說,未來佛當說,現在佛今說,三世菩薩已學、當學、今學」;《菩薩瓔珞本業經》卷下文中再提及「初發心出家欲紹菩薩位者,當先受正法戒,戒者是一切行功德藏根本,正向佛果道一切行本,是戒能除一切大惡,所謂七見、六著」;「其受者過度四魔,越三界苦,從生至生不失此戒,常隨行人乃至成佛」。   《梵網經菩薩戒》云:「應當尊敬波羅提木叉,波羅提木叉者即是此戒,持此戒時:如暗遇明,如貧得寶,如病得差,如囚繫出獄,如遠行者得歸,當知此則是眾等大師,若佛住世無異此也。」   《梵網經菩薩戒》又云:「若國王、王子、百官、比丘、比丘尼、信男、信女,受持菩薩戒者,應受持、讀誦、解說、書寫佛性常住戒卷,流通三世一切眾生,化化不絕,得見千佛,佛佛授手,世世不墮惡道、八難,常生人道天中」;而提示了受持菩薩戒的殊勝功德。 二、受持菩薩戒的要領   《梵網經菩薩戒》云:「應當尊敬波羅提木叉」,持菩薩戒時,應當「勿輕小罪,以為無殃;水滴雖微,漸盈大器;剎那造罪,殃墮無間;一失人身,萬劫不復;壯色不停,猶如奔馬;人命無常,過於山水;今日雖存,明亦難保;眾等各各一心勤修精進。」   《梵網經菩薩戒》又云:「是菩薩十波羅提木叉,應當學,於中不應一一犯如微塵許,何況具足犯十戒。若有犯者,不得現身發菩提心,亦失國王位、轉輪王位,亦失比丘、比丘尼位,亦失十發趣、十長養、十金剛、十地、佛性常住妙果,一切皆失,墮三惡道中,二劫、三劫不聞父母三寶名字,以是不應一一犯」;而提示了要謹慎護戒的修行態度。   《菩薩善戒經》卷四〈十一˙戒品〉敘述了持守菩薩戒的要領為:「菩薩摩訶薩從他受戒生慚愧心,心慚愧故護持不犯。……菩薩從他受持戒時有四事:一者、慚愧。二者、至心堅持,菩薩摩訶薩至心持戒,終不生於毀犯之心。三者、受已一心護持。四者、淨心受持。菩薩具足四功德戒能作四事,何等四?一者、不犯。二者、設犯尋悔。三者、心生慚愧。四者、不生悔恨。……菩薩受持菩薩戒者,至心專念:自省已過,不訟彼短;見行惡者,心不瞋恨;見破戒者,心生憐愍,無有瞋惱。」   《優婆塞戒經》六重法:「善男子!若受如是優婆塞戒,能至心持,不令毀犯,則能獲得如是戒果。」1 三、菩薩戒與聲聞戒之異同2 菩薩戒 聲聞戒 通戒:任何信佛的佛弟子都能夠受 別戒:七眾弟子各別受得 三聚淨戒:斷惡、修善、度眾生 攝律儀戒:防非止惡 上品從佛受,中品從佛弟子受,下品在佛像前受;也有自誓受、從師受 從師受戒:七眾受戒皆從師受,有一定儀式 戒體是熏發 戒體是新得 菩薩戒可以聞讀 聲聞戒不可聞讀 菩薩戒不待緣制 聲聞戒待緣制 但解法師語,即可受菩薩戒 求受聲聞戒的資質有嚴格的規定 菩薩戒體是盡未來際皆持守 聲聞戒的持守是盡形壽,或一日一夜 菩薩戒除了防身口,意業也會毀戒 聲聞戒是動身發口,才毀戒 四、毀犯菩薩戒的懺悔   《菩薩瓔珞本業經》卷下提及這十無盡戒「若有犯非菩薩行,失四十二賢聖法」,《梵網經菩薩戒》云:「自知有罪當懺悔,懺悔即安樂,不懺悔罪益深。」   《菩薩善戒經》卷四〈十一˙戒品〉敘述了懺悔菩薩戒為:「其心不淨,毀所受戒,應當至心慚愧懺悔,悔已專心,更不敢犯。……若心不淨,毀所受戒,心慚愧故,不敢覆藏乃至一宿。菩薩犯戒若經一宿,若欲懺者不應直作一犯懺悔,應作念念無量犯悔。何以故?若是多犯作一犯懺者,不得名懺。」   《菩薩瓔珞本業經》卷下云:「其受戒者,入諸佛界菩薩數中,超過三劫生死之苦,是故應受。有而犯者,勝無不犯;有犯名菩薩,無犯名外道,以是故,有受一分戒,名一分菩薩,乃至二分、三分、四分,十分名具足受戒,是故菩薩十重八萬威儀戒,十重有犯無悔,得使重受戒,八萬威儀戒盡名輕,有犯得使悔過首悔滅。」 貳、原典篇 一、各菩薩戒本的重戒 (一)《菩薩瓔珞本業經》的十無盡戒   《菩薩瓔珞本業經》卷下:「〔一、不得故殺生〕:佛告佛子:從今身至佛身盡未來際,於其中間不得故殺生,若有犯非菩薩行,失四十二賢聖法。   〔二、不得故妄語〕:佛子!從今身至佛身盡未來際,於其中間不得故妄語,若有犯非菩薩行,失四十二賢聖法。   〔三、不得故婬〕:佛子!從今身至佛身盡未來際,於其中間不得故婬,若有犯非菩薩行,失四十二賢聖法。   〔四、不得故盜〕:佛子!從今身至佛身盡未來際,於其中間不得故盜,若有犯非菩薩行,失四十二賢聖法。   〔五、不得沽酒〕:佛子!從今身至佛身盡未來際,於其中間不得沽酒,若有犯非菩薩行,失四十二賢聖法。   〔六、不得故說在家出家菩薩罪過〕:佛子!從今身至佛身盡未來際,於其中間不得故說在家出家菩薩罪過,若有犯非菩薩行,失四十二賢聖法。   〔七、不得故慳〕:佛子!從今身至佛身盡未來際,於其中間不得故慳,若有犯非菩薩行,失四十二賢聖法。   〔八、不得故瞋〕:佛子!從今身至佛身盡未來際,於其中間不得故瞋,若有犯非菩薩行,失四十二賢聖法。   〔九、不得故自讚毀他〕:佛子!從今身至佛身盡未來際,於其中間不得故自讚毀他,若有犯非菩薩行,失四十二賢聖法。   〔十、不得故謗三寶藏〕:佛子!從今身至佛身盡未來際,於其中間不得故謗三寶藏,若有犯非菩薩行,失四十二賢聖法。」 (二)《梵網經菩薩戒》的菩薩十重戒   《梵網經菩薩戒》的菩薩十重戒:「〔一、不得故殺〕:佛言:佛子!若自殺、教人殺、方便殺、讚歎殺、見作隨喜,乃至咒殺;殺因、殺緣、殺法、殺業,乃至一切有命者不得故殺,是菩薩應起常住慈悲心、孝順心,方便救護一切眾生,而自恣心快意殺生者,是菩薩波羅夷罪。   〔二、不得故盜〕:若佛子!自盜、教人盜、方便盜,盜因、盜緣、盜法、盜業,乃至鬼神、有主劫賊物、一切財物,一針、一草不得故盜;而菩薩應生佛性孝順慈悲心,常助一切人生福、生樂,而反更盜人財物者,是菩薩波羅夷罪。   〔三、不得故婬〕:若佛子!自婬、教人婬,乃至一切女人不得故婬,婬因、婬緣、婬法、婬業,乃至畜生女、諸天、鬼神女,及非道行婬;而菩薩應生孝順心,救度一切眾生,淨法與人;而反更起一切人婬,不擇畜生,乃至母女、姊妹、六親行婬,無慈悲心者,是菩薩波羅夷罪。   〔四、不得故妄語〕:若佛子!自妄語、教人妄語、方便妄語,妄語因、妄語緣、妄語法、妄語業,乃至不見言見、見言不見,身心妄語;而菩薩常生正語、正見,亦生一切眾生正語、正見,而反更起一切眾生邪語、邪見、邪業者,是菩薩波羅夷罪。   〔五、不得酤酒〕:若佛子!自酤酒、教人酤酒,酤酒因、酤酒緣、酤酒法、酤酒業,一切酒不得酤,是酒起罪因緣;而菩薩應生一切眾生明達之慧,而反更生一切眾生顛倒之心者,是菩薩波羅夷罪。   〔六、不得說四眾罪過〕:若佛子!自說出家、在家菩薩、比丘、比丘尼罪過,教人說罪過,罪過因、罪過緣、罪過法、罪過業;而菩薩聞外道惡人及二乘惡人說佛法中非法、非律,常生悲心教化是惡人輩,令生大乘善信,而菩薩反更自說佛法中罪過者,是菩薩波羅夷罪。   〔七、不得自讚毀他〕:若佛子!自讚毀他,亦教人自讚毀他,毀他因、毀他緣、毀他法、毀他業;而菩薩應代一切眾生受加毀辱,惡事自向己,好事與他人,若自揚己德,隱他人好事,令他人受毀者,是菩薩波羅夷罪。   〔八、不得慳惜加毀〕:若佛子!自慳、教人慳,慳因、慳緣、慳法、慳業,而菩薩見一切貧窮人來乞者,隨前人所須一切給與;而菩薩以惡心瞋心,乃至不施一錢、一針、一草;有求法者,不為說一句、一偈、一微塵許法,而反更罵辱者,是菩薩波羅夷罪。   〔九、不得瞋心不受悔〕:若佛子!自瞋、教人瞋,瞋因、瞋緣、瞋法、瞋業,而菩薩應生一切眾生中善根無諍之事,常生悲心;而反更於一切眾生中,乃至於非眾生中,以惡口罵辱,加以手打,及以刀杖,意猶不息;前人求悔,善言懺謝,猶瞋不解者,是菩薩波羅夷罪。   〔十、不得謗三寶〕:若佛子!自謗三寶、教人謗三寶,謗因、謗緣、謗法、謗業;而菩薩見外道及以惡人一言謗佛音聲,如三百鉾刺心,況口自謗?不生信心、孝順心,而反更助惡人、邪見人謗者,是菩薩波羅夷罪。」 (三)《瑜伽菩薩戒》的四種他勝處法   《瑜伽菩薩戒》的四種他勝處法:「如是菩薩住戒律儀,有其四種他勝處法。何等為四?   〔一、自讚毀他戒〕:若諸菩薩為欲貪求利養恭敬,自讚毀他,是名第一他勝處法。   〔二、故慳戒〕:若諸菩薩現有資財,性慳財故,有苦、有貧、無依、無怙,正求財者來現在前,不起哀憐而修惠捨;正求法者來現在前,性慳法故,雖現有法而不給施,是名第二他勝處法。   〔三、故瞋戒〕:若諸菩薩長養如是種類忿纏,由是因緣,不唯發起粗言便息;由忿蔽故,加以手足、塊石、刀杖,捶打、傷害、損惱有情,內懷猛利忿恨意樂,有所違犯;他來諫謝,不受、不忍、不捨怨結,是名第三他勝處法。   〔四、謗菩薩藏戒〕:若諸菩薩謗菩薩藏,愛樂宣說開示建立像似正法,於像似法或自信解或隨他轉,是名第四他勝處法,如是名為菩薩四種他勝處法。」3 (四)《菩薩地持經》四波羅夷處法   《菩薩地持經》四波羅夷處法:「如是菩薩住律儀戒者,有四波羅夷處法。何等為四?   〔一、自讚毀他戒〕:菩薩為貪利故,自歎己德,毀呰他人,是名第一波羅夷處法。   〔二、故慳戒〕:菩薩自有財物,性慳惜故,貧苦眾生無所依怙來求索者,不起悲心給施所求;有欲聞法,吝惜不說,是名第二波羅夷處法。   〔三、故瞋戒〕:菩薩瞋恚,出粗惡言,意猶不息,復以手打,或加杖石,殘害、恐怖、瞋恨增上;犯者求悔,不受其懺,結恨不捨,是名第三波羅夷處法。   〔四、謗菩薩藏戒〕:菩薩謗菩薩藏說,相似法熾然,建立於相似法;若心自解,或從他受,是名第四波羅夷處法,是名菩薩四波羅夷處法。」4 (五)《菩薩善戒經》的八重法   《菩薩善戒經》八重法:「菩薩戒者,有八重法;四重如先。   〔五、自讚其身〕:菩薩若為貪利養故,自讚其身,得菩薩戒,住菩薩地,是名菩薩第五重法。   〔六、貪惜不施〕:若有貧窮受苦惱者,及以病人來從乞索,菩薩貪惜,不施乃至一錢之物;有求法者,惜不施,乃至一偈,是名菩薩第六重法。   〔七、瞋不受悔〕:菩薩若瞋,不應加惡,若以手打,或杖,或石,惡聲罵辱,或時無力不能打罵,心懷瞋忿;若為他人之所打罵,前人求悔,不受其懺,故懷瞋恨,增長不息,心不淨者,是名菩薩第七重法。   〔八、謗菩薩藏戒〕:菩薩若有同師、同學誹謗菩薩方等法藏,受學、頂戴相似非法者,不應共住;若定知已,不得向人讚歎其德,是名菩薩第八重法。」5 (六)《優婆塞戒經》的六重法   《優婆塞戒經》六重法:「優婆塞者有六重法:〔一、戒殺〕:善男子!優婆塞受持戒已,雖為天女乃至蟻子,悉不應殺;若受戒已,若口教殺,若身自殺,是人即失優婆塞戒;是人尚不能得煖法,況須陀洹至阿那含?是名破戒優婆塞、臭優婆塞、旃陀羅優婆塞、垢優婆塞、結優婆塞,是名初重優婆塞戒。   〔二、盜戒〕:雖為身命,不得偷盜乃至一錢;若破是戒,是人即失優婆塞戒;是人尚不能得煖法,況須陀洹至阿那含?是名破戒優婆塞、臭旃陀羅、垢結優婆塞,是名二重優婆塞戒。   〔三、大妄語戒〕:雖為身命,不得虛說:我得不淨觀,至阿那含;若破是戒,是人即失優婆塞戒;是人尚不能得煖法,況須陀洹至阿那含?是名破戒優婆塞、臭旃陀羅、垢結優婆塞,是名三重優婆塞戒。   〔四、邪婬戒〕:雖為身命,不得邪婬,若破是戒,是人即失優婆塞戒;是人尚不能得煖法,況須陀洹至阿那含?是名破戒優婆塞、臭、旃陀羅、垢、結優婆塞,是名四重優婆塞戒。   〔五、說四眾過戒〕:雖為身命,不得宣說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所有過罪;若破是戒,是人即失優婆塞戒;是人尚不能得煖法,況須陀洹至阿那含?是名破戒優婆塞、臭旃陀羅、垢結優婆塞,是名五重優婆塞戒。   〔六、酤酒戒〕:雖為身命不得酤酒,若破是戒,是人即失優婆塞戒;是人尚不能得煖法,況須陀洹至阿那含?是名破戒優婆塞、臭旃陀羅、垢結優婆塞,是名六重。   善男子!若受如是優婆塞戒,能至心持,不令毀犯,則能獲得如是戒果。」6 二、各菩薩戒本的輕戒 (一)《梵網經菩薩戒》之菩薩輕戒7   〔一、輕慢師長戒〕:若佛子!欲受國王位時,受轉輪王位時,百官受位時,應先受菩薩戒,一切鬼神救護王身、百官之身,諸佛歡喜;既得戒已,生孝順心、恭敬心,見上座、和上、阿闍梨、大乘同學、同見、同行者,應起承迎、禮拜、問訊;而菩薩反生憍心、慢心、癡心,不起承迎、禮拜,一一不如法供養,以自賣身、國城、男女、七寶、百物而供給之;若不爾者,犯輕垢罪。   〔二、飲酒戒〕:若佛子!故飲酒,而生酒過失無量;若自身手過酒器與人飲酒者,五百世無手,何況自飲?不得教一切人飲,及一切眾生飲酒,況自飲酒?若故自飲、教人飲者,犯輕垢罪。   〔三、食肉戒〕:若佛子!故食肉,一切肉不得食,斷大慈悲性種子,一切眾生見而捨去;是故一切菩薩不得食一切眾生肉,食肉得無量罪;若故食者,犯輕垢罪。   〔四、食五辛戒〕:若佛子!不得食五辛:大蒜、革葱、慈葱、蘭葱、興蕖,是五種一切食中不得食;若故食者,犯輕垢罪。   〔五、不舉教懺戒〕:若佛子!見一切眾生犯八戒、五戒、十戒,毀禁七逆、八難、一切犯戒罪,應教懺悔;而菩薩不教懺悔,共住、同僧利養,而共布薩、同一眾住說戒,而不舉其罪,教悔過者,犯輕垢罪。   〔六、不敬請法戒〕:若佛子!見大乘法師、大乘同學、同見、同行,來入僧坊、舍宅、城邑,若百里、千里來者,即起迎來送去、禮拜、供養,日日三時供養,日食三兩金,百味飲食、床座、醫藥供事法師,一切所須,盡給與之;常請法師三時說法,日日三時禮拜,不生瞋心、患惱之心,為法滅身,請法不懈;若不爾者,犯輕垢罪。   〔七、不聽經律戒〕:若佛子!一切處有講毘尼經律,大宅舍中講法處,是新學菩薩應持經律卷,至法師所聽受、諮問,若山林樹下僧地房中,一切說法處悉至聽受;若不至彼聽受者,犯輕垢罪。   〔八、背正向邪戒〕:若佛子!心背大乘常住經律,言非佛說;而受持二乘聲聞、外道、惡見、一切禁戒、邪見經律者,犯輕垢罪。   〔九、不瞻病苦戒〕:若佛子!見一切疾病人,常應供養,如佛無異;八福田中,看病福田第一福田,若父母、師僧、弟子疾病,諸根不具,百種病苦惱,皆供養令差;而菩薩以惡心、瞋恨,不至僧房中、城邑、曠野、山林、道路中,見病不救者,犯輕垢罪。   〔十、畜諸殺具戒〕:若佛子!不得畜一切刀杖、弓箭、鉾斧、鬪戰之具,及惡網羅、殺生之器,一切不得畜;而菩薩乃至殺父母,尚不加報,況餘一切眾生?若故畜一切刀杖者,犯輕垢罪。   〔十一、通國入軍戒〕:佛子!不得為利養惡心故,通國使命,軍陣合會,興師相伐,殺無量眾生,而菩薩不得入軍中往來,況故作國賊?若故作者,犯輕垢罪。   〔十二、傷慈販賣戒〕:若佛子!故販賣良人、奴婢、六畜,市易棺材板木盛死之具,尚不自作,況教人作?若故作者,犯輕垢罪。   〔十三、無根謗人戒〕:若佛子!以惡心故,無事謗他良人、善人、法師、師僧、國王、貴人,言犯七逆、十重,於父母、兄弟、六親中,應生孝順心、慈悲心,而反更加於逆害,墮不如意處者,犯輕垢罪。   〔十四、放火損燒戒〕:若佛子!以惡心故放大火,燒山林、曠野,四月乃至九月,放火若燒他人家屋宅、城邑、僧房、田木及鬼神官物,一切有主物,不得故燒;若故燒者,犯輕垢罪。   〔十五、法化違宗戒〕:若佛子!自佛弟子及外道人、六親、一切善知識,應一一教受持大乘經律,應教解義理,使發菩提心、十發趣心、十長養心、十金剛心,三十心中一一解其次第法用,而菩薩以惡心、瞋心,橫教他二乘聲聞經律、外道邪見論等,犯輕垢罪。   〔十六、惜法規利戒〕:若佛子!應好心先學大乘威儀經律,廣開解義味,見後新學菩薩有從百里、千里來求大乘經律,應如法為說一切苦行:若燒身、燒臂、燒指,若不燒身臂指供養諸佛,非出家菩薩;乃至餓虎狼、師子、一切餓鬼,悉應捨身肉、手足而供養之;後一一次第為說正法,使心開意解;而菩薩為利養故,應答不答,倒說經律文字,無前、無後,謗三寶說者,犯輕垢罪。   〔十七、依官強乞戒〕:若佛子!自為飲食、錢物、利養、名譽故,親近國王、王子、大臣、百官,恃作形勢,乞索、打拍、牽挽,橫取錢物,一切求利,名為惡求、多求、教他人求,都無慈心、無孝順心者。犯輕垢罪。   〔十八、無知為師戒〕:若佛子!學誦戒者,日夜六時持菩薩戒,解其義理,佛性之性,而菩薩不解一句、一偈戒律因緣,詐言能解者,即為自欺誑,亦欺誑他人,一一不解一切法,而為他人作師授戒者,犯輕垢罪。   〔十九、鬥謗欺賢戒〕:若佛子!以惡心故,見持戒比丘手捉香爐,行菩薩行,而鬪搆兩頭,謗欺賢人,無惡不造;若故作者,犯輕垢罪。   〔二十、不能救生戒〕:若佛子!以慈心故行放生業,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我生生無不從之受生,故六道眾生皆是我父母;而殺而食者,即殺我父母,亦殺我故身;一切地水是我先身,一切火風是我本體,故常行放生;生生受生住之法,教人放生。若見世人殺畜生時,應方便救護,解其苦難,常教化講說菩薩戒救度眾生;若父母兄弟死亡之日,應請法師講菩薩戒經福資亡者,得見諸佛,生人天上;若不爾者,犯輕垢罪。   〔二十一、無慈酬怨戒〕:佛子!不得以瞋報瞋、以打報打,若殺父母、兄弟、六親,不得加報;若國主為他人殺者,亦不得加報;殺生報生,不順孝道,尚不畜奴婢、打拍、罵辱,日日起三業,口罪無量,況故作七逆之罪?而出家菩薩無慈報讎,乃至六親中故報者,犯輕垢罪。   〔二十二、慢人輕法戒〕:若佛子!初始出家,未有所解,而自恃聰明有智,或恃高貴年宿,或恃大姓高門、大解、大福、饒財、七寶,以此憍慢而不諮受先學法師經律;其法師者,或小姓、年少、卑門、貧窮、諸根不具,而實有德,一切經律盡解;而新學菩薩不得觀法師種姓,而不來諮受法師第一義諦者,犯輕垢罪。   〔二十三、輕新求學戒〕:若佛子!佛滅度後,欲心好心受菩薩戒時,於佛菩薩形像前自誓受戒;當七日佛前懺悔,得見好相便得戒;若不得好相,應二七、三七乃至一年,要得好相;得好相已,便得佛菩薩形像前受戒;若不得好相,雖佛像前受戒,不得戒。若現前先受菩薩戒法師前受戒時,不須要見好相,何以故;以是法師師師相授故,不須好相;是以法師前受戒即得戒,以生重心故,便得戒。若千里內無能授戒師,得佛菩薩形像前受戒,而要見好相;若法師自倚解經律、大乘學戒,與國王、太子、百官以為善友,而新學菩薩來問若經義律義,輕心、惡心、慢心,不一一好答問者,犯輕垢罪。   〔二十四、背大向小戒〕:若佛子!有佛經律、大乘正法、正見、正性、正法身,而不能勤學修習,而捨七寶;反學邪見二乘外道俗典、阿毘曇、雜論、書記,是斷佛性、障道因緣,非行菩薩道;若故作者,犯輕垢罪。   〔二十五、為主失儀戒〕:若佛子!佛滅後,為說法主、為僧房主、教化主、坐禪主、行來主,應生慈心,善和鬪訟;善守三寶物,莫無度用,如自己有;而反亂眾鬪諍,恣心用三寶物者,犯輕垢罪。   〔二十六、待賓乖式戒〕:若佛子!先在僧房中住,後見客菩薩比丘來入僧房、舍宅、城邑、國王宅舍中,乃至夏坐安居處,及大會中;先住僧應迎來送去,飲食供養、房舍、臥具、繩床,事事給與;若無物,應賣自身及以男女,供給所須,悉以與之。若有檀越來請眾僧,客僧有利養分,僧房主應次第差客僧受請;而先住僧獨受請,不差客僧,僧房主得無量罪,畜生無異,非沙門、非釋種姓;若故作者,犯輕垢罪。   〔二十七、受別請戒〕:若佛子!一切不得受別請利養入己,而此利養屬十方僧,而別受請,即取十方僧物入己;八福田:諸佛聖人、一一師僧、父母、病人物,自己用故,犯輕垢罪。   〔二十八、故別請僧戒〕:若佛子!有出家菩薩、在家菩薩及一切檀越,請僧福田求願之時,應入僧房問知事人;今欲次第請者,即得十方賢聖僧,而世人別請五百羅漢菩薩僧,不如僧次一凡夫僧;若別請僧者,是外道法;七佛無別請法,不順孝道;若故別請僧者,犯輕垢罪。   〔二十九、惡伎損生戒〕:若佛子!以惡心故,為利養故,販賣男女色,自手作食、自磨、自舂、占相男女、解夢吉凶、是男是女、呪術、工巧、調鷹方法,和合百種毒藥、千種毒藥、蛇毒、生金銀、蠱毒,都無慈心;若故作者。犯輕垢罪。   〔三十、違禁行非戒〕:若佛子!以惡心故,自身謗三寶,詐現親附,口便說空,行在有中;為白衣通致男女交會、婬色、縛著,於六齋日,年三長齋月,作殺生、劫盜、破齋、犯戒者,犯輕垢罪。   〔三十一、見厄不救戒〕:佛言。佛子!佛滅度後,於惡世中,若見外道、一切惡人、劫賊賣佛菩薩、父母形像,販賣經律,販賣比丘、比丘尼,亦賣發心菩薩道人,或為官使,與一切人作奴婢者;而菩薩見是事已,應生慈心方便救護,處處教化,取物贖佛菩薩形像,及比丘、比丘尼、發心菩薩、一切經律;若不贖者,犯輕垢罪。   〔三十二、畜作非法戒〕:若佛子!不得畜刀仗、弓箭,販賣輕秤、小斗;因官形勢取人財物,害心繫縛,破壞成功;長養、狸、猪、狗;若故作者,犯輕垢罪。   〔三十三、觀聽作惡戒〕:若佛子!以惡心故觀一切男女等鬪,軍陣、兵將、劫賊等鬪;亦不得聽吹貝、鼓角、琴瑟、箏笛、箜篌、歌叫、伎樂之聲;不得摴蒲、圍碁、波羅賽、戲彈碁、六博、拍毬、擲石、投壺、八道、行城、爪鏡、蓍草、楊枝、鉢盂、髑髏,而作卜筮;不得作盜賊使命,一一不得作;若故作者,犯輕垢罪。   〔三十四、堅持守心戒〕:若佛子!護持禁戒,行住坐臥,日夜六時讀誦是戒;猶如金剛,如帶持浮囊,欲度大海,如草繫比丘;常生大乘善信:自知我是未成之佛,諸佛是已成之佛;發菩提心,念念不去心;若起一念二乘外道心者,犯輕垢罪。   〔三十五、不發大願戒〕:若佛子!常應發一切願:孝順父母、師僧、三寶,願得好師、同學、善友、知識,常教我大乘經律、十發趣、十長養、十金剛、十地,使我開解,如法修行,堅持佛戒,寧捨身命,念念不去心;若一切菩薩不發是願者,犯輕垢罪。   〔三十六、不自作誓戒〕:若佛子!發十大願已,持佛禁戒,作是願言:寧以此身投熾然猛火大坑刀山,終不毀犯三世諸佛經律,與一切女人作不淨行。   復作是願:寧以熱鐵羅網千重周匝纏身,終不以破戒之身,受於信心檀越一切衣服。   復作是願:寧以此口吞熱鐵丸,及大流猛火經百千劫,終不以破戒之口,食信心檀越百味飲食。   復作是願:寧以此身臥大猛火羅網熱鐵地上,終不以破戒之身,受信心檀越百種床座。   復作是願:寧以此身受三百鉾刺經一劫二劫,終不以破戒之身,受信心檀越百味醫藥。   復作是願:寧以此身投熱鐵鑊經百千劫,終不以破戒之身,受信心檀越千種房舍屋宅園林田地。   復作是願:寧以鐵鎚打碎此身,從頭至足,令如微塵,終不以破戒之身,受信心檀越恭敬禮拜。   復作是願:寧以百千熱鐵刀鉾挑其兩目,終不以破戒之心,視他好色。   復作是願:寧以百千鐵錐遍劖刺耳根經一劫二劫,終不以破戒之心,聽好音聲。   復作是願:寧以百千刃刀割去其鼻,終不以破戒之心,貪嗅諸香。   復作是願:寧以百千刃刀割斷其舌,終不以破戒之心,食人百味淨食。   復作是願:寧以利斧斬斫其身,終不以破戒之心,貪著好觸。   復作是願:願一切眾生悉得成佛;而菩薩若不發是願者,犯輕垢罪。   〔三十七、故入難處戒〕:若佛子!常應二時頭陀,冬夏坐禪、結夏安居,常用楊枝、澡豆、三衣、瓶、鉢、坐具、錫杖、香爐、漉水囊、手巾、刀子、火燧、鑷子、繩床、經、律、佛像、菩薩形像;而菩薩行頭陀時,及遊方時,行來百里千里,此十八種物常隨其身;頭陀者:從正月十五日至三月十五日,八月十五日至十月十五日,是二時中,此十八種物常隨其身,如鳥二翼。若布薩日,新學菩薩半月半月布薩,誦十重四十八輕戒;時於諸佛菩薩形像前,一人布薩,即一人誦;若二人三人,乃至百千人,亦一人誦;誦者高座,聽者下坐;各各披九條、七條、五條袈裟,結夏安居一一如法。若頭陀時莫入難處,若國難、惡王、土地高下、草木深邃,師子、虎、狼、水、火、風難,及以劫賊、道路、毒蛇,一切難處悉不得入;若頭陀行道,乃至夏坐安居,是諸難處悉不得入;若故入者,犯輕垢罪。   〔三十八、眾坐乖儀戒〕:若佛子!應如法次第坐,先受戒者在前坐,後受戒者在後坐,不問老少、比丘、比丘尼、貴人、國王、王,乃至黃門、奴婢,皆應先受戒者在前坐,後受戒者次第而坐;莫如外道癡人,若老若少,無前無後,坐無次第,兵奴之法;我佛法中先者先坐,後者後坐;而菩薩不次第坐者,犯輕垢罪。   〔三十九、應講不講戒〕:若佛子!常應教化一切眾生,建立僧房、山林、園田,立作佛塔;冬夏安居坐禪處所、一切行道處,皆應立之。而菩薩應為一切眾生講說大乘經律,若疾病、國難、賊難,父母、兄弟、和上、阿闍梨亡滅之日,及三七日,乃至七七日;亦應讀誦講說大乘經律,齋會求福,行來治生;大火所燒,大水所漂,黑風所吹,船舫、江河、大海、羅剎之難,亦應讀誦講說此經律;乃至一切罪報、三報、七逆、八難,杻械、枷鎖繫縛其身,多婬、多瞋、多愚癡、多疾病,皆應讀誦、講說此經律;而新學菩薩若不爾者。犯輕垢罪。   〔四十、受戒非儀戒〕:佛言。佛子!與人受戒時,不得蕑擇一切國王、王子、大臣、百官,比丘、比丘尼、信男、信女、婬男、婬女,十八梵天、六欲天子、無根、二根、黃門、奴婢,一切鬼神盡得受戒;應教身所著袈裟,皆使壞色,與道相應,皆染使青、黃、赤、黑、紫色,一切染衣,乃至臥具,盡以壞色;身所著衣,一切染色;若一切國土中,國人所著衣服,比丘皆應與其俗服有異。   若欲受戒時,師應問言:汝現身不作七逆罪耶?菩薩法師不得與七逆人現身受戒。七逆者,出佛身血、殺父、殺母、殺和上、殺阿闍梨、破羯磨轉法輪僧、殺聖人;若具七遮,即現身不得戒,餘一切人盡得受戒。   出家人法不向國王禮拜,不向父母禮拜,六親不敬,鬼神不禮,但解法師語,有百里千里來求法者;而菩薩法師,以惡心而不即與授一切眾生戒者,犯輕垢罪。   〔四十一、無德詐師戒〕:若佛子!教化人起信心時,菩薩與他人作教誡法師者,見欲受戒人,應教請二師:和上、阿闍梨。二師應問言:汝有七遮罪不?若現身有七遮,師不應與受戒,無七遮者,得受;若有犯十戒者,應教懺悔;在佛菩薩形像前,日夜六時誦十重四十八輕戒,若到禮三世千佛,得見好相;若一七日、二三七日,乃至一年,要見好相;好相者,佛來摩頂、見光、見華、種種異相,便得滅罪;若無好相,雖懺無益,是人現身亦不得戒,而得增受戒;若犯四十八輕戒者,對首懺罪滅,不同七遮。而教誡師於是法中一一好解,若不解大乘經律、若輕若重、是非之相,不解第一義諦、習種性、長養性、不可壞性、道種性、正性,其中多少觀行出入,十禪支、一切行法,一一不得此法中意;而菩薩為利養故,為名聞故,惡求、多求、貪利弟子,而詐現解一切經律,為供養故;是自欺詐,亦欺詐他人,故與人受戒者。犯輕垢罪。   〔四十二、非處說戒戒〕:若佛子!不得為利養故,於未受菩薩戒者前,若外道惡人前,說此千佛大戒;邪見人前亦不得說,除國王餘一切不得說;是惡人輩不受佛戒,名為畜生。生生不見三寶,如木石無心,名為外道、邪見人輩,木頭無異;而菩薩於是惡人前,說七佛教戒者,犯輕垢罪。   〔四十三、故毀禁戒戒〕:若佛子!信心出家受佛正戒,故起心毀犯聖戒者,不得受一切檀越供養,亦不得國王地上行,不得飲國王水;五千大鬼常遮其前,鬼言大賊,若入房舍、城邑宅中,鬼復常掃其跡;一切世人罵言:佛法中賊,一切眾生眼不欲見;犯戒之人畜生無異,木頭無異;若毀正戒者,犯輕垢罪。   〔四十四、不敬經律戒〕:若佛子!常應一心受持、讀誦大乘經律,剝皮為紙,刺血為墨,以髓為水,析骨為筆,書寫佛戒,木皮、穀紙、絹素、竹帛,亦應悉書持;常以七寶無價香花、一切雜寶為箱囊盛經律卷;若不如法供養者,犯輕垢罪。   〔四十五、不化眾生戒〕:若佛子!常起大悲心,若入一切城邑、舍宅,見一切眾生,應當唱言:汝等眾生盡,應受三歸十戒;若見牛、馬、猪、羊一切畜生,應心念口言:汝是畜生,發菩提心;而菩薩入一切處山林川野,皆使一切眾生發菩提心;是菩薩若不教化眾生者,犯輕垢罪。   〔四十六、說法乖儀戒〕:若佛子!常行教化起大悲心,入檀越貴人家,一切眾中,不得立為白衣說法;應白衣眾前,高座上坐,法師比丘不得地立為四眾說法;若說法時,法師高座,香花供養,四眾聽者下坐,如孝順父母、敬順師教,如事火婆羅門;其說法者若不如法,犯輕垢罪。   〔四十七、非法立制戒〕:若佛子!皆以信心受佛戒者,若國王、太子、百官、四部弟子,自恃高貴,破滅佛法戒律,明作制法;制我四部弟子,不聽出家行道,亦復不聽造立形像、佛塔、經律,破三寶之罪;而故作破法者,犯輕垢罪。   〔四十八、自壞內法戒〕:若佛子!以好心出家,而為名聞利養,於國王百官前說七佛戒,橫與比丘、比丘尼、菩薩弟子作繫縛事;如師子身中蟲,自食師子肉,非外道天魔能破。若受佛戒者,應護佛戒,如念一子,如事父母;而菩薩聞外道惡人以惡言謗佛戒時,如三百鉾刺心,千刀萬杖打拍其身,等無有異;寧自入地獄經百劫,而不用一聞惡言破佛戒之聲,而況自破佛戒?教人破法因緣,亦無孝順之心。若故作者,犯輕垢罪。 (二)《瑜伽菩薩戒》之菩薩輕戒8   〔一、不供三寶戒〕:若諸菩薩安住菩薩淨戒律儀,於日日中,若於如來,或為如來造制多所;若於正法,或為正法造經卷所,謂諸菩薩素怛纜藏,摩怛理迦;若於僧伽,謂十方界已入大地諸菩薩眾,若不以其或少或多諸供養具,而為供養:下至以身一拜禮敬,下至以語一四句頌,讚佛法僧真實功德,下至以心一清淨信,隨念三寶真實功德,空度日夜,是名有犯,有所違越。   若不恭敬,嬾惰、懈怠而違犯者,是染違犯。若誤失念而違犯者,非染違犯。9   無違犯者:謂(1)心狂亂。(2)若已證入淨意樂地,常無違犯;由得清淨意樂菩薩,譬如已得證淨苾芻,恒時法爾於佛法僧以勝供具承事供養。   〔二、貪求名利戒〕:若諸菩薩安住菩薩淨戒律儀,有其大欲而無喜足,於諸利養及以恭敬生著不捨,是名有犯,有所違越,是染違犯。   無違犯者:謂為斷彼生起樂欲,發勤精進攝彼對治,雖勤遮遏而為猛利性惑所蔽,數起現行。   〔三、不敬有德同法戒〕:若諸菩薩安住菩薩淨戒律儀,見諸耆長,有德可敬,同法者來,憍慢所制,懷嫌恨心、懷恚惱心,不起承迎,不推勝座。若有他來語言談論、慶慰、請問,憍慢所制,懷嫌恨心、懷恚惱心,不稱正理,發言酬對,是名有犯,有所違越,是染違犯。   非憍慢制,無嫌恨心,無恚惱心,但由嬾惰、懈怠、忘念、無記之心,是名有犯,有所違越,非染違犯。   無違犯者:(1)謂遭重病。(2)或心狂亂。(3)或自睡眠,他生覺想,而來親附、語言、談論、慶慰、請問。(4)或自為他宣說諸法論義決擇。(5)或復與餘談論慶慰。(6)或他說法論義決擇屬耳而聽。(7)或有違犯說正法者,為欲將護說法者心。(8)或欲方便調彼伏彼出不善處安立善處。(9)或護僧制。(10)或為將護多有情心,而不酬對,皆無違犯。   〔四、不應供受襯戒〕:若諸菩薩安住菩薩淨戒律儀,他來延請,或往居家,或往餘寺,奉施飲食,及衣服等諸資生具;憍慢所制,懷嫌恨心、懷恚惱心,不至其所,不受所請;是名有犯,有所違越,是染違犯。若由嬾惰、懈怠、忘念、無記之心,不至其所,不受所請,是名有犯,有所違越,非染違犯。   無違犯者:(1)或有疾病。(2)或無氣力。(3)或心狂亂。(4)或處懸遠。(5)或道有怖。(6)或欲方便調彼伏彼出不善處,安立善處。(7)或餘先請。(8)或為無間修諸善法,欲護善品,令無暫廢。(9)或為引攝未曾有義。(10)或為所聞法義無退。(11)如為所聞法義無退,論義決擇當知亦爾。(12)或復知彼懷損惱心,詐來延請。(13)或為護他多嫌恨心。(14)或護僧制,不至其所,不受所請,皆無違犯。   〔五、不受重寶施戒〕:若諸菩薩安住菩薩淨戒律儀,他持種種生色、可染、末尼、真珠、琉璃等寶,及持種種眾多上妙財利、供具,慇懃奉施,由嫌恨心,或恚惱心,違拒不受,是名有犯,有所違越,是染違犯,捨有情故。   若由嬾惰、懈怠、忘念、無記之心,違拒不受,是名有犯,有所違越,非染違犯。   無違犯者:(1)或心狂亂。(2)或觀受已,心生染著。(3)或觀後時,彼定追悔。(4)或復知彼於施迷亂。(5)或知施主隨捨隨受,由是因緣定當貧匱。(6)或知此物是僧伽物、窣堵波物。(7)或知此物劫盜他得。(8)或知此物由是因緣多生過患:或殺、或縛、或罰、或黜、或嫌、或責,違拒不受,皆無違犯。   〔六、不施其法戒〕:若諸菩薩安住菩薩淨戒律儀,他來求法,懷嫌恨心、懷恚惱心,嫉妬變異,不施其法,是名有犯,有所違越,是染違犯。若由嬾惰、懈怠、忘念、無記之心,不施其法,是名有犯,有所違越,非染違犯。   無違犯者:(1)謂諸外道伺求過短。(2)或有重病,或心狂亂。(3)或欲方便調彼伏彼出不善處,安立善處。(4)或於是法未善通利。(5)或復見彼不生恭敬,無有羞愧,以惡威儀,而來聽受。(6)或復知彼是鈍根性,於廣法教得法究竟深生怖畏,當生邪見,增長邪執,衰損惱壞。(7)或復知彼法至其手轉布非人,而不施與,皆無違犯。   〔七、棄捨惡人戒〕:若諸菩薩安住菩薩淨戒律儀,於諸暴惡犯戒有情,懷嫌恨心、懷恚惱心,由彼暴惡犯戒為緣,方便棄捨,不作饒益,是名有犯,有所違越,是染違犯。若由嬾惰、懈怠棄捨,由忘念故,不作饒益,是名有犯,有所違越,非染違犯。何以故?非諸菩薩於淨持戒身語意業寂靜現行,諸有情所起憐愍心欲作饒益,如於暴惡犯戒有情於諸苦因而現轉者。   無違犯者:(1)謂心狂亂。(2)或欲方便調彼伏彼,廣說如前。(3)或為將護多有情心。(4)或護僧制,方便棄捨,不作饒益,皆無違犯。   〔八、遮罪共不共戒〕:若諸菩薩安住菩薩淨戒律儀,如薄伽梵於別解脫毘奈耶中,將護他故建立遮罪,制諸聲聞令不造作,諸有情類未淨信者令生淨信,已淨信者令倍增長;於中菩薩與諸聲聞,應等修學無有差別。何以故?以諸聲聞自利為勝,尚不棄捨將護他行,為令有情未信者信,信者增長學所學處,何況菩薩利他為勝?   若諸菩薩安住菩薩淨戒律儀,如薄伽梵於別解脫毘奈耶中,為令聲聞少事、少業、少悕望住建立遮罪,制諸聲聞令不造作,於中菩薩與諸聲聞不應等學。何以故?以諸聲聞自利為勝,不顧利他,於利他中少事、少業、少悕望住,可名為妙,非諸菩薩利他為勝,不顧自利,於利他中,少事、少業、少悕望住,得名為妙;如是菩薩為利他故,從非親里長者、居士、婆羅門等,及恣施家,應求百千種種衣服,觀彼有情有力、無力,隨其所施如應而受,如說求衣求鉢亦爾;如求衣鉢。如是自求種種絲縷,令非親里為織作衣;為利他故應畜種種憍世耶衣諸坐臥具,事各至百,生色、可染百千俱胝,復過是數亦應取積,如是等中少事、少業、少悕望住,制止遮罪;菩薩不與聲聞共學,安住淨戒律儀菩薩。   於利他中懷嫌恨、心懷恚惱心,少事、少業、少悕望住,是名有犯,有所違越,是染違犯。若由嬾惰、懈怠、忘念、無記之心,少事、少業、少悕望住,是名有犯有所違越,非染違犯。   〔九、性罪不共戒〕:若諸菩薩安住菩薩淨戒律儀,善權方便為利他故,於諸性罪少分現行,由是因緣,於菩薩戒無所違犯,生多功德。   (1)謂如菩薩見劫盜賊為貪財故,欲殺多生,或復欲害大德、聲聞、獨覺、菩薩,或復欲造多無間業;見是事已,發心思惟:我若斷彼惡眾生命,墮那落迦,如其不斷,無間業成,當受大苦;我寧殺彼墮那落迦,終不令其受無間苦;如是菩薩意樂思惟,於彼眾生或以善心,或無記心,知此事已,為當來故深生慚愧,以憐愍心而斷彼命,由是因緣,於菩薩戒無所違犯,生多功德。   (2a)又如菩薩見有增上、增上宰官、上品暴惡於諸有情無有慈愍,專行逼惱,菩薩見已起憐愍心,發生利益安樂意樂,隨力所能,若廢、若黜增上等位;由是因緣於菩薩戒無所違犯,生多功德。   (2b)又如菩薩見劫盜賊奪他財物,若僧伽物、窣堵波物,取多物已,執為己有,縱情受用;菩薩見已起憐愍心,於彼有情發生利益安樂意樂,隨力所能,逼而奪取,勿令受用如是財故,當受長夜無義無利;由此因緣所奪財寶,若僧伽物還復僧伽,窣堵波物還窣堵波,若有情物還復有情。   (2c)又見眾主或園林主,取僧伽物、窣堵波物,言是己有,縱情受用;菩薩見已思擇彼惡,起憐愍心,勿令因此邪受用業,當受長夜無義無利,隨力所能廢其所主;菩薩如是雖不與取,而無違犯,生多功德。   (3)又如菩薩處在居家,見有母邑現無繫屬,習婬欲法,繼心菩薩求非梵行。菩薩見已作意思惟:勿令心恚,多生非福,若隨其欲,便得自在,方便安處,令種善根,亦當令其捨不善業;住慈愍心,行非梵行;雖習如是穢染之法,而無所犯,多生功德;出家菩薩為護聲聞聖所教誡,令不壞滅,一切不應行非梵行。   (4a)又如菩薩為多有情,解脫命難、囹圄縛難、刖手足難、劓鼻、刵耳、剜眼等難,雖諸菩薩為自命難,亦不正知說於妄語;然為救脫彼有情故,知而思擇,故說妄語;以要言之,菩薩唯觀有情義利,非無義利,自無染心,唯為饒益諸有情故,覆想正知,而說異語,說是語時,於菩薩戒無所違犯,生多功德。   (4b)又如菩薩,見諸有情為惡朋友之所攝受,親愛不捨,菩薩見已起憐愍心,發生利益安樂意樂,隨能隨力,說離間語,令離惡友,捨相親愛。勿令有情由近惡友當受長夜無義無利;菩薩如是以饒益心說離間語,乖離他愛,無所違犯,生多功德。   (4c)又如菩薩見諸有情為行越路,非理而行,出麁惡語,猛利訶擯,方便令其出不善處,安立善處;菩薩如是以饒益心,於諸有情出麁惡語,無所違犯,生多功德。   (4d)又如菩薩見諸有情信樂倡伎、吟詠、歌諷,或有信樂王、賊、飲食、婬蕩、街衢無義之論,菩薩於中皆悉善巧,於彼有情起憐愍心,發生利益安樂意樂,現前為作綺語,相應種種倡伎、吟詠、歌諷,王、賊、飲食、婬、衢等論,令彼有情歡喜,引攝自在隨屬,方便獎導出不善處,安立善處;菩薩如是現行綺語,無所違犯,生多功德。   〔十、住邪命法戒〕:若諸菩薩安住菩薩淨戒律儀,生起詭詐虛談現相,方便研求假利求利,味邪命法,無有羞恥,堅持不捨;是名有犯,有所違越,是染違犯。   無違犯者:若為除遣生起樂欲,發勤精進,煩惱熾盛,蔽抑其心,時時現起。   〔十一、掉動嬉戲戒〕:若諸菩薩安住菩薩淨戒律儀,為掉所動,心不寂靜,不樂寂靜;高聲嬉戲,諠譁紛聒,輕躁騰躍,望他歡笑;如此諸緣,是名有犯,有所違越,是染違犯;若忘念起,非染違犯。   無違犯者:(1)若為除遣生起樂欲,廣說如前。(2)若欲方便解他所生嫌恨令息。(3)若欲遣他所生愁惱,若他性好如上諸事,方便攝受,敬慎將護,隨彼而轉。(4)若他有情猜阻菩薩,內懷嫌恨,惡謀憎背,外現歡顏,表內清淨,如是一切皆無違犯。   〔十二、倒說菩薩法戒〕:若諸菩薩安住菩薩淨戒律儀,起如是見,立如是論:「菩薩不應忻樂涅槃,應於涅槃而生厭背;於諸煩惱及隨煩惱,不應怖畏而求斷滅,不應一向心生厭離,以諸菩薩三無數劫流轉生死求大菩提」;若作此說,是名有犯,有所違越,是染違犯。何以故?如諸聲聞於其涅槃忻樂親近,於諸煩惱及隨煩惱深心厭離,如是菩薩於大涅槃忻樂親近,於諸煩惱及隨煩惱深心厭離,其倍過彼百千俱胝。以諸聲聞唯為一身證得義利,勤修正行,菩薩普為一切有情證得義利,勤修正行;是故菩薩當勤修集無雜染心,於有漏事隨順而行,成就勝出諸阿羅漢無雜染法。   〔十三、不護雪譏謗戒〕:若諸菩薩安住菩薩淨戒律儀,於自能發不信重言,所謂惡聲、惡稱、惡譽,不護、不雪;其事若實,而不避護,是名有犯,有所違越,是染違犯。若事不實而不清雪,是名有犯,有所違越,非染違犯。   無違犯者:(1)若他外道。(2)若他憎嫉。(3)若自出家,因行乞行,因修善行,謗聲流布。(4)若忿蔽者。(5)若心倒者,謗聲流布,皆無違犯。   〔十四、不折伏眾生戒〕:若諸菩薩安住菩薩淨戒律儀,見諸有情應以種種辛楚加行、猛利加行而得義利,護其憂惱,而不現行,是名有犯,有所違越,非染違犯。   無違犯者:觀由此緣,於現法中少得義利,多生憂惱。   〔十五、瞋打報復戒〕:若諸菩薩安住菩薩淨戒律儀,他罵報罵、他瞋報瞋、他打報打、他弄報弄,是名有犯,有所違越,是染違犯。   〔十六、不行悔謝戒〕:若諸菩薩安住菩薩淨戒律儀,於他有情有所侵犯,或自不為,彼疑侵犯;由嫌嫉心,由慢所執,不如理謝,而生輕捨,是名有犯,有所違越,是染違犯。若由嬾惰、懈怠、放逸,不謝輕捨,是名有犯,有所違越,非染違犯。   無違犯者:(1)若欲方便調彼伏彼出不善處,安立善處。(2)若是外道。(3)若彼悕望要因現行,非法有罪,方受悔謝。(4)若彼有情性好鬪諍,因悔謝時,倍增憤怒。(5)若復知彼為性堪忍,體無嫌恨。(6)若必了他因謝侵犯,深生羞恥,而不悔謝,皆無違犯。   〔十七、不受悔謝戒〕:若諸菩薩安住菩薩淨戒律儀,他所侵犯,彼還如法平等悔謝,懷嫌恨心,欲損惱彼,不受其謝,是名有犯,有所違越,是染違犯;雖復於彼無嫌恨心,不欲損惱,然由稟性不能堪忍,故不受謝,亦名有犯,有所違越,是染違犯。   無違犯者:(1)若欲方便調彼伏彼,廣說一切,如前應知。(2)若不如法,不平等謝,不受彼謝,亦無違犯。   〔十八、懷忿不捨戒〕:若諸菩薩安住菩薩淨戒律儀,於他懷忿,相續堅持,生已不捨,是名有犯,有所違越,是染違犯。   無違犯者:為斷彼故,生起樂欲,廣說如前。   〔十九、染心御眾戒〕:若諸菩薩安住菩薩淨戒律儀,貪著供事增上力故,以愛染心,管御徒眾,是名有犯,有所違越,是染違犯。   無違犯者:不貪供侍,無愛染心,管御徒眾。   〔二十、耽著睡眠戒〕:若諸菩薩安住菩薩淨戒律儀,嬾惰、懈怠,耽睡眠樂、臥樂、倚樂,非時、非量,是名有犯,有所違越,是染違犯。   無違犯者:(1)若遭疾病。(2)若無氣力,行路疲極。(3)若為斷彼,生起樂欲,廣說一切,如前應知。   〔二十一、虛談棄時戒〕:若諸菩薩安住菩薩淨戒律儀,懷愛染心談說世事,虛度時日,是名有犯,有所違越,是染違犯。若由忘念虛度時日,是名有犯,有所違越,非染違犯。   無違犯者:(1)見他談說,護彼意故,安住正念,須臾而聽。(2)若事希奇,或暫問他,或答他問,無所違犯。   〔二十二、不求禪法戒〕:若諸菩薩安住菩薩淨戒律儀,為令心住,欲定其心,心懷嫌恨,憍慢所持,不詣師所,求請教授,是名有犯,有所違越,是染違犯;嬾惰、懈怠而不請者,非染違犯。   無違犯者:(1)若遇疾病。(2)若無氣力。(3)若知其師顛倒教授。(4)若自多聞,自有智力,能令心定。(5)若先已得所應教授,而不請者。無所違犯。   〔二十三、不除五蓋戒〕:若諸菩薩安住菩薩淨戒律儀,起貪欲蓋,忍受不捨,是名有犯有所違越,是染違犯。   無違犯者:若為斷彼生起樂欲,發勤精進,煩惱猛利蔽抑心故,時時現行,如貪欲蓋如是,瞋恚、惛沈、睡眠、掉舉、惡作,及與疑蓋當知亦爾。   〔二十四、貪味靜慮戒〕:若諸菩薩安住菩薩淨戒律儀,貪味靜慮,於味靜慮見為功德,是名有犯,有所違越,是染違犯。   無違犯者:若為斷彼,生起樂欲,廣說如前。   〔二十五、不學小法戒〕:若諸菩薩安住菩薩淨戒律儀,起如是見,立如是論:「菩薩不應聽聲聞乘相應法教,不應受持,不應修學;菩薩何用於聲聞乘相應法教;聽聞受持;精勤修學?」是名有犯,有所違越,是染違犯。何以故?菩薩尚於外道書論精勤研究,況於佛語?   無違犯者:為令一向習小法者,捨彼欲故,作如是說。   〔二十六、背大向小戒〕:若諸菩薩安住菩薩淨戒律儀,於菩薩藏未精研究,於菩薩藏一切棄捨,於聲聞藏一向修學,是名有犯,有所違越,非染違犯。   〔二十七、捨內學外戒〕:若諸菩薩安住菩薩淨戒律儀,現有佛教,於佛教中未精研究,於異道論及諸外論精勤修學,是名有犯,有所違越,是染違犯。   無違犯者:(1)若上聰敏,若能速受,若經久時能不忘失,若於其義能思、能達。(2)若於佛教如理觀察,成就俱行,無動覺者,於日日中,常以二分修學佛語,一分學外,則無違犯。   〔二十八、專習異論戒〕:若諸菩薩安住菩薩淨戒律儀,越菩薩法,於異道論及諸外論研求善巧,深心寶翫,愛樂味著,非如辛藥,而習近之,是名有犯,有所違越,是染違犯。   〔二十九、不信深法戒〕:若諸菩薩安住菩薩淨戒律儀,聞菩薩藏,於甚深處,最勝、甚深真實法義,諸佛菩薩難思神力,不生信解,憎背、毀謗:「不能引義,不能引法,非如來說,不能利益安樂有情。」是名有犯,有所違越,是染違犯。如是毀謗,或由自內非理作意,或隨順他,而作是說。   若諸菩薩安住菩薩淨戒律儀,若聞甚深、最甚深處,心不信解;菩薩爾時應強信受,應無諂曲,應如是學:我為非善,盲無慧目,於如來眼,隨所宣說,於諸如來密意語言而生誹謗。菩薩如是自處無知,仰推如來:於諸佛法無不現知,等隨觀見,如是正行,無所違犯;雖無信解,然不誹謗。   〔三十、愛恚讚毀戒〕:若諸菩薩安住菩薩淨戒律儀,於他人所,有染愛心,有瞋恚心,自讚毀他,是名有犯,有所違越,是染違犯。   無違犯者:(1)若為摧伏諸惡外道。(2)若為住持如來聖教。(3)若欲方便調彼伏彼,廣說如前。(4)或欲令其未淨信者發生淨信,已淨信者倍復增長。   〔三十一、不聽正法戒〕:若諸菩薩安住菩薩淨戒律儀,聞說正法,論議決擇,憍慢所制,懷嫌恨心,懷恚惱心,而不往聽,是名有犯,有所違越,是染違犯。若為嬾惰、懈怠所蔽,而不往聽,非染違犯。   無違犯者:(1)若不覺知。(2)若有疾病。(3)若無氣力。(4)若知倒說。(5)若為護彼說法者心。(6)若正了知彼所說義,是數所聞、所持、所了。(7)若已多聞,具足聞持,其聞積集。(8)若欲無間於境住心。(9)若勤引發菩薩勝定。(10)若自了知上品愚鈍,其慧鈍濁,於所聞法難受、難持,難於所緣攝心令定;不往聽者,皆無違犯。   〔三十二、輕毀法師戒〕:若諸菩薩安住菩薩淨戒律儀,於說法師故思輕毀,不深恭敬,嗤笑調弄:但依於文,不依於義;是名有犯,有所違越,是染違犯。   〔三十三、不為助伴戒〕:若諸菩薩安住菩薩淨戒律儀,於諸有情所應作事,懷嫌恨心,懷恚惱心,不為助伴,謂於:能辦所應作事,或於道路若往若來,或於正說事業加行,或於掌護所有財寶,或於和好乖離諍訟,或於吉會,或於福業不為助伴,是名有犯,有所違越,是染違犯。若為嬾惰、懈怠所蔽,不為助伴,非染違犯。   無違犯者:(1)若有疹疾。(2)若無氣力。(3)若了知彼自能成辦。(4)若知求者自有依怙。(5)若知所作,能引非義,能引非法。(6)若欲方便,調彼伏彼,廣說如前。(7)若先許餘為作助伴。(8)若轉請他有力者助。(9)若於善品正勤修習,不欲暫廢。(10)若性愚鈍,於所聞法難受、難持,如前廣說。(11)若為將護多有情意。(12)若護僧制,不為助伴;皆無違犯。   〔三十四、不往事病戒〕:若諸菩薩安住菩薩淨戒律儀,見諸有情遭重疾病,懷嫌恨心,懷恚惱心,不往供事,是名有犯,有所違越,是染違犯。若為嬾惰、懈怠所蔽,不往供事,非染違犯。   無違犯者:(1)若自有病。(2)若無氣力。(3)若轉請他有力隨順令往供事。(4)若知病者有依有怙。(5)若知病者自有勢力能自供事。(6)若了知彼長病所觸堪自支持。(7)若為勤修廣大無上殊勝善品。(8)若欲護持所修善品令無間缺。(9)若自了知上品愚鈍其慧鈍濁於所聞法難受難持。(10)難於所緣攝心令定。(11)若先許餘為作供事。如於病者,於有苦者,為作助伴,欲除其苦當知亦爾。   〔三十五、非理不為說法戒〕:若諸菩薩安住菩薩淨戒律儀,見諸有情為求現法、後法事故,廣行非理,懷嫌恨心,懷恚惱心,不為宣說如實正理,是名有犯,有所違越,是染違犯。若由懶惰、懈怠所蔽,不為宣說,非染違犯。   無違犯者:(1)若自無知。(2)若無氣力。(3)若轉請他有力者說。(4)若即彼人自有智力。(5)若彼有餘善友攝受。(6)若欲方便調彼伏彼,廣說如前。(7)若知為說如實正理,起嫌恨心,若發惡言,若顛倒受,若無愛敬。(8)若復知彼性弊龍悷,不為宣說,皆無違犯。   〔三十六、有恩不報戒〕:若諸菩薩安住菩薩淨戒律儀,於先有恩諸有情所,不知恩惠,不了恩惠,懷嫌恨心,不欲現前,如應酬報,是名有犯,有所違越,是染違犯。若為嬾惰懈怠所蔽,不現酬報,非染違犯。   無違犯者:(1)勤加功用,無力無能,不獲酬報。(2)若欲方便調彼伏彼,廣說如前。(3)若欲報恩而彼不受,皆無違犯。   〔三十七、患難不慰戒〕:若諸菩薩安住菩薩淨戒律儀,見諸有情墮在喪失財寶、眷屬、祿位、難處,多生愁惱,懷嫌恨心,不往開解,是名有犯,有所違越,是染違犯。若為懶惰懈怠所蔽,不往開解,非染違犯。   無違犯者:應知如前,於他事業不為助伴。   〔三十八、希求不給戒〕:若諸菩薩安住菩薩淨戒律儀,有飲食等資生眾具,見有求者來正悕求飲食等事,懷嫌恨心,懷恚惱心,而不給施,是名有犯,有所違越,是染違犯。若由懶惰、懈怠、放逸不能施與,非染違犯。   無違犯者:(1)若現無有可施財物。(2)若彼悕求不如法物,所不宜物。(3)若欲方便調彼伏彼,廣說如前。(4)若來求者,王所匪宜,將護王意。(5)若護僧制,而不惠施,皆無違犯。   〔三十九、不如法攝眾戒〕:若諸菩薩安住菩薩淨戒律儀,攝受徒眾,懷嫌恨心,而不隨時無倒教授,無倒教誡;知眾匱乏,而不為彼從諸淨信長者、居士、婆羅門等,如法追求衣服、飲食、諸坐臥具、病緣醫藥、資身什物,隨時供給,是名有犯,有所違越,是染違犯。若由懶惰、懈怠、放逸,不往教授,不往教誡,不為追求如法眾具,非染違犯。   無違犯者:(1)若欲方便調彼伏彼,廣說如前。(2)若護僧制。(3)若有疹疾。(4)若無氣力,不任加行。(5)若轉請餘有勢力者。(6)若知徒眾世所共知有大福德,各自有力求衣服等資身眾具。(7)若隨所應教授、教誡,皆已無倒教授、教誡。(8)若知眾內有本外道,為竊法故,來入眾中,無所堪能,不可調伏,皆無違犯。   〔四十、不隨順眾生戒〕:若諸菩薩安住菩薩淨戒律儀,懷嫌恨心,於他有情不隨心轉,是名有犯,有所違越,是染違犯;若由懶惰懈怠放逸,不隨其轉,非染違犯。   無違犯者:(1)若彼所愛,非彼所宜。(2)若有疾病。(3)若無氣力不任加行。(4)若護僧制。(5)若彼所愛,雖彼所宜,而於多眾非宜非愛。(6)若為降伏諸惡外道。(7)若欲方便調彼伏彼,廣說如前,不隨心轉,皆無違犯。   〔四十一、不隨喜讚揚戒〕:若諸菩薩安住菩薩淨戒律儀,懷嫌恨心,他實有德,不欲顯揚;他實有譽,不欲稱美。他實妙說,不讚善哉,是名有犯,有所違越,是染違犯。若由懶惰懈怠放逸不顯揚等,非染違犯。   無違犯者:(1)若知其人性好少欲,將護彼意。(2)若有疾病。(3)若無氣力。(4)若欲方便調彼伏彼,廣說如前。(5)若護僧制。(6)若知由此顯揚等緣,起彼雜染憍舉無義,為遮此過。(7)若知彼德雖似功德,而非實德;若知彼譽雖似善譽,而非實譽;若知彼說雖似妙說,而實非妙。(8)若為降伏諸惡外道。(9)若為待他言論究竟,不顯揚等,皆無違犯。   〔四十二、不行威折戒〕:若諸菩薩安住菩薩淨戒律儀,見諸有情,應可訶責,應可治罰應可驅擯,懷染污心,而不訶責;或雖訶責,而不治罰,如法教誡;或雖治罰,如法教誡,而不驅擯,是名有犯,有所違越,是染違犯。若由嬾惰懈怠放逸,而不訶責,乃至驅擯,非染違犯。   無違犯者:(1)若了知彼不可療治,不可與語,憙出麁言,多生嫌恨,故應棄捨。(2)若觀待時。(3)若觀因此鬪訟、諍競。(4)若觀因此令僧諠雜,令僧破壞。(5)知彼有情不懷諂曲,成就增上猛利慚愧,疾疾還淨;而不訶責,乃至驅擯,皆無違犯。   〔四十三、不神力折攝戒〕:若諸菩薩安住菩薩淨戒律儀,具足成就種種神通,變現威力,於諸有情應恐怖者,能恐怖之;應引攝者,能引攝之;避信施故,不現神通恐怖、引攝,是名有犯,有所違越,非染違犯。   無違犯者:若知此中諸有情類,多著僻執,是惡外道誹謗賢聖,成就邪見,不現神通恐怖、引攝,無有違犯。   又一切處無違犯者:(1)謂若彼心增上狂亂。(2)若重苦受之所逼切。(3)若未曾受淨戒律儀,當知一切皆無違犯。 (三)《菩薩善戒經》之菩薩輕戒   〔一、不供塔像經卷戒〕:菩薩若受菩薩戒已,若於晝夜,塔像、經卷、讀誦之人千萬,菩薩不以華香供養、禮拜,不能讚歎,心不歡喜,乃至一念,是名犯重,不名八重;是名菩薩污心、疑心,有創墮落,起不淨心;若有所作,無恭敬心;不信故,懈怠故,是名犯重,不名八重。若無念心,是名犯輕。   不犯者:若有淨心,常求菩提;淨心者,如須陀洹所有四信。   〔二、貪著利養戒〕:菩薩若不知足,不少欲,貪著利養,是名犯重,不名八重。   不犯者:若能定知:以不知足能調眾生。   〔三、不敬宿德同學戒〕:菩薩若見上座宿德、同學、同師,生憍慢心,及以惡心,不起承迎、禮拜、設座;不共語言,先意問訊;若問所疑,不為解說;是名犯重,不名八重;是名菩薩污心、疑心。有創墮落,不起不淨,有所作。   不犯者:(1)若病。(2)若眠。(3)若亂心時。(4)若至心聽法,供養佛時,寫經、讀誦、解說論義,共先客語。(5)護說者,心知:不與語,能令調伏。(6)防僧制故。(7)護多人故。   〔四、不漸次受戒戒〕:若比丘為求罪過,聽菩薩戒;不信受者,不信教者,及不成就優婆塞戒,不成就沙彌戒,不成就波羅提木叉戒者,不得聽菩薩戒;聽者得罪。   若比丘犯波夜提罪,不慚愧,不生悔,聽菩薩戒者,得偷羅遮罪。若比丘犯偷羅遮罪,不慚愧,不生悔,聽菩薩戒者,得僧伽婆尸沙罪。若比丘犯僧伽婆尸沙罪,不慚愧,不生悔,聽菩薩戒者,得波羅夷罪,謂第八重,若有說者,得僧伽婆尸沙;是故經中作如是言:不信者,不應聽;不信者,不應說。   〔五、不受檀越供施戒〕:有篤信檀越來請菩薩,若自舍、若塔寺、若村落、若國土,供給所須衣服、飲食、臥具、醫藥;菩薩憍慢、瞋恨、輕賤,不往受者得罪;是罪因煩惱犯。   〔六、入白衣舍不能說法戒〕:若菩薩無伴,獨行至白衣家,得錯謬罪。若到白衣舍不能說法開示,教化令其供養佛法僧寶,是名犯重,不名八重。   不犯者:(1)若病。(2)若闇鈍。(3)若狂。(4)若遠請。(5)若道路恐難。(6)知不受請,令彼調伏。(7)若先受請。(8)若勤修善法時。(9)若未聞義,為欲聞故。(10)若知請主心不真實。(11)若受彼請,恐多人瞋。(12)若僧制。   〔七、不受重寶施戒〕:若有檀越以金、銀、真珠、車磲、馬瑙、琉璃、頗梨、奴婢、車乘、象、馬等物,雜色敷具,奉施菩薩,菩薩應受;若不受者,得罪;是罪因煩惱犯。   不犯者:(1)若狂。(2)若知受已,必生貪著。(3)若知受已,施主生悔。(4)若知施主施已,發狂。(5)若知受已,施主貧窮。(6)若知是物是三寶許。(7)若知是物是劫奪得。(8)若知受已,多得苦惱,所謂:王難、賊盜、死亡、閉繫、惡聲流布、擯令出境。(9)若知受已,不能捨用修種福德於良福田。   〔八、輕慢障法施戒〕:若有眾生為解義故,欲得聞法,住菩薩所諮啟未聞,菩薩輕心、慢心,不為說者,得罪;是罪因煩惱犯。   不犯者:(1)若知前人是惡邪見,求覓過罪。(2)若病。(3)若病始差。(4)若狂。(5)若知不說,令彼調伏。(6)若佛未制。(7)若知前人於三寶所,不生敬重。(8)若舉動麁疎。(9)若知鈍根,聞深義已,生於邪見。(10)若忍邪見。(11)若知聞已,轉向惡人宣說其事,破壞正法。   〔九、障無畏施戒〕:若有惡人能作殺害及旃陀羅,菩薩若不親近、往返,為說正法者,得罪。何以故?菩薩若見持戒、精進、身口意淨,不生慈悲;若見惡人,能生慈悲。是故菩薩若不為說,則得犯罪。   不犯者:(1)若狂。(2)若王制。(3)若僧制。(4)若慮多人嫌。(5)若知不說,令彼調伏。   〔十、為他乞衣自著戒〕:若有檀越,非親里:若長者,若婆羅門,以種種衣奉施,菩薩菩薩應受;若菩薩自求多得,亦應受之;如衣鉢亦如是,如衣鉢線亦如是。   菩薩若到檀越邊求索縷線,使非親里織師織,教令緻織,務令廣厚,我不自著;汝與檀越,俱亦有福。若檀越言:我為師故,唯願自著;菩薩得已,若自為身,往織師所,教令緻織,務使廣厚;若得衣已,自著者,犯重,不名八重。若不教者,不犯。   〔十一、不受貴價衣戒〕:菩薩若受菩薩戒已,應受、應畜憍奢耶敷具,至百千萬數金銀亦爾;聲聞之人但為自利,是故如來不聽受畜;菩薩不爾,為利眾生,是故聽畜,不得不受。若為知足名譽,故不受者,得失意罪,墮落不起。有所作,有疑,不淨。若菩薩以懈怠因緣,不能利益諸眾生者,得罪;是罪因煩惱犯。   〔十二、默認是聖賢戒〕:若菩薩為人所讚言是十住,若阿羅漢,至須陀洹少欲知足,默然受者,得罪;是罪因煩惱犯。   〔十三、非法戲笑不呵戒〕:若菩薩入僧中時,見有諸人非法戲笑,不呵責者,得罪。   不犯者:(1)若聽法時。(2)為調伏故。(3)為隨心說法故。(4)為能利益故。   〔十四、妄稱菩薩不樂涅槃不畏煩惱戒〕:若言:「菩薩不樂涅槃,亦非不樂;不畏煩惱,亦非不畏;何以故?流轉生死故。」若菩薩作是言,得罪。何以故?菩薩樂於涅槃,聲聞緣覺所不能知;聲聞緣覺所樂涅槃,於菩薩樂百分千分百千萬分,乃至無有一分。菩薩呵責畏於煩惱,聲聞緣覺所不能知;聲聞緣覺呵責畏於煩惱,於菩薩呵責畏於煩惱,百分千分百千萬分,乃至無有一分;何以故?聲聞緣覺但為自利,不能利他;菩薩不爾,自利利他故;菩薩雖行有漏,故勝羅漢,終日處漏煩惱不污,是故得罪。   〔十五、不護雪譏謗戒〕:若菩薩不畏惡聲,不護惡聲,得失意罪;若他無惡,橫稱他惡者,得犯惡罪;是罪因煩惱犯。若為調伏,加之惡語者,得失意罪,非是惡罪。   不犯者:(1)若呵外道詐來現受菩薩戒者。(2)若心本無惡,口出惡言。(3)若顛狂者。(4)若知呵責有大利益。(5)若知瞋彼,彼得利益。(6)若為護戒,不生瞋者得罪。(7)若知瞋彼得現少利,無他世大利。(8)若菩薩打者報打,罵者報罵,惱者報惱,得失意罪;是罪因煩惱犯。   〔十六、不謙下歸謝戒〕:若有菩薩共相譏呵,若實、不實,菩薩即應謙下歸謝;若不能者,得罪;不受歸謝,是亦得罪。以放逸故,不歸謝者得罪;以放逸故,不受歸謝者得罪。   不犯者:(1)若知彼人由來弊惡,常來求人短。(2)若知不受,令彼破惡。   〔十七、懷瞋不捨戒〕:若菩薩於他瞋恨,常生念言:我若見時,當打、當罵,不休、不息,不能自調者,犯罪。   〔十八、與比丘尼同道行戒〕:若菩薩與比丘尼共同一道行,不犯;若有貪心,得罪。   不犯者:為調伏故。   〔十九、不從非親里尼受食戒〕:若菩薩從非親里尼受食,不犯。何以故?菩薩摩訶薩發菩提心已,於諸眾生無非親里。   〔二十、染心御眾戒〕:若菩薩為貪作使,多畜弟子,犯罪。   不犯者:(1)若為調伏。(2)若為護法。(3)若為利益。(4)若無貪心。   〔二十一、非時睡眠戒〕:若菩薩懈怠、懶惰,不勤精進,樂眠臥者,得罪。   不犯者:(1)若病。(2)若病差,氣力未足時。(3)若遠行時。(4)若讀誦疲乏時。(5)若思惟對治時。   〔二十二、虛談棄時戒〕:若菩薩共談世事無益之言,得罪。   不犯者:(1)若他問說。(2)若隨他心。(3)為調伏故,說時至心,莫作增減。   〔二十三、慢心不問師受教戒〕:若菩薩憍慢心故,不諮問師,不受師教,得罪。   不犯者:(1)若病。(2)若狂。(3)若癡。(4)若大聰明,多聞有智,為調眾生。(5)若入定時。   〔二十四、不對治欲心戒〕:若菩薩欲心起時,不觀對治,疾調滅者,犯罪。   不犯者:(1)雖觀對治,煩惱力盛,不能令滅。(2)若故自試,發欲心時。   〔二十五、不學聲聞法戒〕:若菩薩言:「不應受聲聞戒,不應讀聲聞經。何以故?聲聞經律不能利益諸眾生故。」若作是言,犯重,不名八重。   不犯者:為貪著小乘經律者。   〔二十六、棄大向小戒〕:若菩薩不讀不誦菩薩法藏,一向讀誦聲聞經律,得罪。   不犯者:若不聞知有菩薩藏。   〔二十七、捨內學外戒〕:若菩薩不讀、不誦如來正經,讀誦世典、文頌、書疏者,得罪。   不犯者:(1)若為論議,破於邪見。(2)若二分佛經,一分外書。何以故。為知外典是虛妄法,佛法真實故。(3)為知世事故,不為世人所輕慢故。   〔二十八、不信深法戒〕:若菩薩聞菩薩藏、聲聞藏有不可思議事,不信、不受,言非佛說。若自謗,若是他謗,得罪。   若菩薩作是言:我智力羸弱,肉眼不淨,不見如來甚深境界;如來境界佛眼所見,唯佛能知,一切法界非我所及;若能如是思惟觀者,是名實行,菩薩忍與不忍,二俱不犯。   〔二十九、瞋慢讚毀戒〕:若菩薩生瞋慢心,自言持戒、多聞、智慧,悉勝汝者,得罪;是罪因煩惱犯。   不犯者:(1)若為破邪見。(2)為破輕蔑於佛法者。(3)若為伏彼自大心故。(4)為未信者生信心故,已生信者得增長故。   〔三十、不往聽法戒〕:若菩薩聞說法處,乃至一由旬,不往聽者,得罪;若輕說者,不往得罪;是罪因煩惱犯。若懈怠,不往者得,失意罪。   不犯者:(1)若不覺、不知、不聞。(2)若病。(3)若病初差氣力未足。(4)若知說者顛倒不正法,慮說者生羞愧心。(5)若說一法,更無異義。(6)若修善法。(7)若化眾生。(8)若不解彼說。(9)若不能憶念。   〔三十一、輕毀法師戒〕:若菩薩輕說法者,不生恭敬,不讚其德,嗤笑所說辭義不正者,得罪。   〔三十二、不為助伴戒〕:菩薩若受菩薩戒已,眾生所作事務,不與同者,得罪;所謂去來入出、擁護財物、和合鬪諍、作諸善事、戒施多聞,不共同者,得罪。   不犯者:(1)若病。(2)若不知作。(3)若自營大事。(4)若先許助他(5)若自修善法。(6)若慮多人瞋。(7)若喜。(8)若癡。(9)若狂。(10)若知不同能調伏彼。(11)若僧制。   〔三十三、辱打法師戒〕:菩薩若輕說法之人,罵辱打擲,嗤笑所說:但依文辭,不依義者,得罪;是罪因煩惱犯。   〔三十四、不隨眾生心戒〕:菩薩若受菩薩戒已,不能隨從眾生心者,得罪。所謂行住坐臥,修諸善事。   〔三十五、不瞻視病人戒〕:菩薩若受菩薩戒已,見病苦人不能瞻養,作給使者,得罪。   不犯者:(1)若自病。(2)若無事力,應廣勸化有事力者。(3)若彼病者多有宗親。(4)若自急修無上善法。(5)若先瞻他病。(6)若根闇鈍,如病貧窮困苦,亦復如是。   〔三十六、不呵勸惡人戒〕:菩薩若受菩薩戒已,見惡眾生修行惡法,不能教呵,勸勉之者,得失意罪。   不犯者:(1)若知是人有善知識,能教呵責。(2)若知為說,不隨其語。(3)若到解語。(4)若有害心。   〔三十七、畜白衣物戒〕:菩薩若受菩薩戒已,所畜之物與白衣同者,得失意罪。   〔三十八、金銀器受食戒〕:菩薩若受菩薩戒已,不應以金銀盂器受取飲食,所畜銅器不得同彼白衣,木器角器悉不聽用,用者,得罪。   不犯者:(1)若失本器。(2)若行路請時。(3)若重病。   〔三十九、受恩不念戒〕:菩薩若受菩薩戒已,受恩不念,得罪;是罪因煩惱犯。   〔四十、有恩不報戒〕:菩薩若受菩薩戒已,受他恩惠,不能報者,得罪;報者應當持戒,精進,坐禪,讀誦經典,隨施主心所喜之事,而以報之。   不犯者:施主不受。   〔四十一、患難不慰〕:戒菩薩若受菩薩戒已,見有苦人:若死、失物、王、賊、水、火、親屬離別,應往其所說法慰喻;隨其所須,任力給施,若不能者,犯罪。   不犯者:(1)若不得自在。(2)若自重病。(3)若不受語。(4)若有疑難。(5)若王瞋彼人。(6)若僧制。   〔四十二、畜眾不施四事戒〕:菩薩若受菩薩戒已,若畜弟子,不能從諸篤信檀越求索所須,衣食、臥具、醫藥、房舍,隨時供給:又不隨時說法教化者,得罪。   不犯者:(1)若知弟子有大勢力,聰明福德,多諸檀越。(2)若是外道詐來盜法。(3)若知不能增長佛法。   〔四十三、不隨喜讚揚戒〕:菩薩若受菩薩戒已,應常讚歎他人善事,若隱他德者,得罪;是罪因煩惱犯。   不犯者:(1)若前人遮。(2)若亂鈍不知。(3)若重病。(4)若慮他嫌。(5)若難了知如菴羅果等。   〔四十四、床高過八指戒〕:菩薩若受菩薩戒已,所坐床榻過八指者,得罪。   不犯者:(1)若說法時。(2)若受篤信檀越請時。(3)若至外道祠中坐時。   〔四十五、不隨行威折戒〕:菩薩若受菩薩戒已,若弟子中應瞋不瞋,應呵不呵,應罰不罰,應擯不擯,得罪;是罪因煩惱犯。不應瞋而瞋,不應呵而呵,不應罰而罰,不應擯而擯,得罪。   不犯者:(1)若知弟子能燒塔寺,作大惡事,或殺師和尚。(2)若同師、同和尚,若父母。(3)若待時。(4)若定了知:以是因緣,破壞眾僧。(5)若知後時,自生慚愧。   〔四十六、不隨行現神力折攝戒〕:菩薩若受菩薩戒已,獲大神足,見可怖者而不怖之,可生信者不令生信,得罪。   不犯者:若知一切信邪倒見,不信佛法。 (四)《優婆塞戒經》之菩薩輕戒   〔一、不供養父母師長戒〕:若優婆塞受持戒已,不能供養父母、師長,是優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墮落,不淨有作。   〔二、耽樂飲酒戒〕:若優婆塞受持戒已,耽樂飲酒,是優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墮落,不淨有作。   〔三、不瞻病苦戒〕:若優婆塞受持戒已,污惡,不能瞻視病苦,是優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墮落,不淨有作。   〔四、見乞不給戒〕:若優婆塞受持戒已,見有乞者不能多少隨宜分與,空遣還者,是優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墮落,不淨有作。   〔五、不承迎禮拜尊長戒〕:若優婆塞受持戒已,若見比丘、比丘尼、長老先宿、諸優婆塞、優婆夷等,不起承迎、禮拜、問訊,是優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墮落,不淨有作。   〔六、見他毀戒心生憍慢戒〕:若優婆塞受持戒已:若見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毀所受戒,心生憍慢,言:我勝彼,彼不如我;是優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墮落,不淨有作。   〔七、不持六齋戒〕:若優婆塞受持戒已,月月之中,不能六日受持八戒,供養三寶,是優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墮落,不淨有作。   〔八、不往聽法戒〕:若優婆塞受持戒已,四十里中有講法處,不能往聽,是優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墮落,不淨有作。   〔九、受僧用物戒〕:若優婆塞受持戒已,受招提僧臥具、床座,是優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墮落,不淨有作。   〔十、飲有蟲水戒〕:若優婆塞受持戒已,疑水有虫,故便飲之,是優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墮落,不淨有作。   〔十一、險難獨行戒〕:若優婆塞受持戒已,嶮難之處,無伴獨行,是優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墮落,不淨有作。   〔十二、獨宿尼寺戒〕:若優婆塞受持戒已,獨宿尼寺,是優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墮落,不淨有作。   〔十三、為財打人戒〕:若優婆塞受持戒已,為於財命,打罵奴婢、僮僕、外人,是優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墮落,不淨有作。   〔十四、以殘食施四眾戒〕:若優婆塞受持戒已,若以殘食施於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是優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墮落,不淨有作。   〔十五、蓄狸戒〕:若優婆塞受持戒已,若畜狸,是優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墮落,不淨有作。   〔十六、蓄獸不淨施戒〕:若優婆塞受持戒已,畜養象、馬、牛、羊、駝、驢,一切畜獸,不作淨施未受戒者,是優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墮落,不淨有作。   〔十七、不蓄三衣鉢杖戒〕:若優婆塞受持戒已,若不儲畜僧伽梨衣鉢盂錫杖,是優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墮落,不淨有作。   〔十八、作田不求淨水陸種處戒〕:若優婆塞受持戒已,若為身命,須田作者,不求淨水及陸稼處,是優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墮落,不淨有作。   〔十九、販賣斗秤不平戒〕:若優婆塞受持戒已,為於身命,若作市易斗秤賣物,一說價已,不得前却,捨賤趣貴;斗秤量物,任前平用;如其不平,應語令平;若不如是,是優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墮落,不淨有作。   〔二十、非處非時行欲戒〕:若優婆塞受持戒已,若於非處、非時行欲,是優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墮落,不淨有作。   〔二十一、商賈不輸官稅戒〕:若優婆塞受持戒已,商估、販賣,不輸官稅,盜棄去者,是優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墮落,不淨有作。   〔二十二、犯國制戒〕:若優婆塞受持戒已,若犯國制,是優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墮落,不淨有作。   〔二十三、得新食不先供三寶戒〕:若優婆塞受持戒已,若得新穀、果苽、菜茹,不先奉獻供養三寶,先自受者,是優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墮落,不淨有作。   〔二十四、僧不聽輒自說法戒〕:若優婆塞受持戒已,僧若不聽,說法讚歎,輒自作者,是優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墮落,不淨有作。   〔二十五、在五眾前行戒〕:若優婆塞受持戒已,道路若在諸比丘前,沙彌前行,是優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墮落,不淨有作。   〔二十六、僧食不公分戒〕:若優婆塞受持戒已,僧中賦食,若偏為師選擇美好,過分與之,是優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墮落,不淨有作。   〔二十七、養蠶戒〕:若優婆塞受持戒已,若養蠶者,是優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墮落,不淨有作。   〔二十八、行路見病捨去戒〕:若優婆塞受持戒已,行路之時,遇見病者,不住瞻視,為作方便,付囑所在,而捨去者,是優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墮落,不淨有作。 參、持守篇 一、菩薩十重戒 (一)菩薩重戒的別名   《梵網經菩薩戒》以菩薩十重戒為「十重波羅提木叉」10,《優婆塞戒經》卷三以菩薩戒的六重戒為「六重法」。11《菩薩瓔珞本業經》卷下提及讓修行人身口意的十惡業「願畢竟不起盡未來際」,「三業清淨如淨琉璃內外明照」;而以世尊的菩薩十重戒是「十無盡戒」,是「從今身至佛身盡未來際,於其中間不得故殺生」等,「心無盡故,戒亦無盡;六道眾生受得戒,但解語,得戒不失」;12而能夠生生世世無盡期地持守著菩薩戒。   《瑜伽菩薩戒》的菩薩重戒僅制立了四條重戒:一、自讚毀他戒。二、故慳戒。三、故瞋戒。四、謗菩薩藏戒;由於毀犯菩薩重戒是修行人的清淨慧命毀失,而被生死魔軍打了勝戰,而安立這四重戒為「四種他勝處法」。13《菩薩地持經》的菩薩四重戒,相同於《瑜伽菩薩戒》的內容,不同的是此戒本以四重戒名為「波羅夷處法」。《菩薩善戒經》則是以菩薩戒的重戒為「八重法」。14 (二)各菩薩戒本的重戒比較   《菩薩瓔珞本業經》卷下所敘述的菩薩重戒為「十無盡戒」:從今身至佛身盡未來際;一、不得故殺生。二、不得故妄語。三、不得故婬。四、不得故盜。五、不得沽酒。六、不得故說在家出家菩薩罪過。七、不得故慳。八、不得故瞋。九、不得故自讚毀他。十、不得故謗三寶藏。   《梵網經菩薩戒》的菩薩十重戒和《菩薩瓔珞本業經》的十無盡戒順序不同,但內容大致上相同,其菩薩十重戒是:一、不得故殺。二、不得故盜。三、不得故婬。四、不得故妄語。五、不得酤酒。六、不得說四眾罪過。七、不得自讚毀他。八、不得慳惜加毀。九、不得瞋心不受悔。十、不得謗三寶。   《瑜伽菩薩戒》的菩薩重戒缺少了殺、盜、婬、妄這四條重戒,也不為酤酒和說四眾罪過而制為重戒,也不同於前二者的謗三寶戒,而是制立了謗菩薩藏戒,另外制立了菩薩戒的四條重戒:一、自讚毀他戒。二、故慳戒。三、故瞋戒。四、謗菩薩藏戒;其中的故瞋戒,是等同餘戒本的瞋不受悔戒。   《菩薩地持經》的菩薩重戒和《瑜伽菩薩戒》相同,也是制立了菩薩戒的四條重戒:一、自讚毀他戒。二、故慳戒。三、故瞋戒。四、謗菩薩藏戒;其中的故瞋戒,是等同餘戒本的瞋不受悔戒;謗菩薩藏戒也不同於前二戒本的謗三寶戒。   《菩薩善戒經》提及菩薩戒有八重法,除了殺盜婬妄這四重戒之外,另外也制立了其他四重戒:五、自讚其身。六、貪惜不施。七、瞋不受悔。八、謗菩薩藏戒;自讚其身戒不同於餘戒本的自讚毀他戒;謗菩薩藏戒則同於前二戒本的謗菩薩藏戒。   《優婆塞戒經》卷三提示了菩薩重戒的六重法,制立了六條菩薩重戒:一、戒殺。二、戒盜。三、大妄語戒。四、邪婬戒。五、說四眾過戒。六、酤酒戒。此戒本不同於餘五種戒本的地方,在於四重戒的不妄語戒,《優婆塞戒經》是制立不得大妄語為菩薩重戒,而其他的《菩薩瓔珞本業經》、《梵網經菩薩戒》是制立不妄語戒,沒有指明毀犯大妄語才是犯菩薩重戒;此戒本也制立邪婬為菩薩重戒,不同於餘戒本的制立不婬戒為菩薩重戒;而且此戒本也不制立自讚毀他戒、故慳戒、故瞋戒、謗菩薩藏戒。   現依各菩薩戒本列表說明各戒本菩薩重戒之異同如下:15 《菩薩瓔珞本業經》 《梵網經菩薩戒》 《瑜伽菩薩戒》 《菩薩地持經》 《菩薩善戒經》 《優婆塞戒經》 1.故殺生戒 1.殺戒 1.殺戒 1.殺戒 2.故妄語戒 2.盜戒 2.盜戒 2.盜戒 3.故婬戒 3.婬戒 3.婬戒 3.大妄語戒 4.故盜戒 4.妄語戒 4.妄語戒 4.邪婬戒 5.酤酒戒 5.酤酒戒 5.說四眾過戒16 6.說四眾過戒 6.說四眾過戒 6.酤酒戒 7.故慳戒 7.自讚毀他戒 1.自讚毀他戒 1.自讚毀他戒 5.自讚戒 8.故瞋戒 8.慳惜加毀戒17 2.故慳戒 2.慳惜戒 6.貪惜不施戒 9.自讚毀他戒 9.瞋不受悔戒 3.瞋不受悔戒 3.瞋不受悔戒 7.瞋不受悔戒18 10.謗三寶戒 10.謗三寶戒 4.謗菩薩藏戒 4.謗菩薩藏戒 8.謗菩薩藏戒 (三)菩薩十重戒的持守19 (1)殺戒20   《菩薩瓔珞本業經》卷下:「〔一、不得故殺生〕:佛告佛子:從今身至佛身盡未來際,於其中間不得故殺生,若有犯非菩薩行,失四十二賢聖法」;提及從今身至佛身盡未來際,不得故殺生,若有犯非菩薩行。   《梵網經菩薩戒》的菩薩十重戒:「〔一、不得故殺〕:佛言:佛子!若自殺、教人殺、方便殺、讚歎殺、見作隨喜,乃至咒殺;殺因、殺緣、殺法、殺業,乃至一切有命者不得故殺,是菩薩應起常住慈悲心、孝順心,方便救護一切眾生,而自恣心快意殺生者,是菩薩波羅夷罪」;提及一切有命者不得故殺,是菩薩應起常住慈悲心、孝順心,方便救護一切眾生;怎麼可以自恣心快意殺生呢?   《優婆塞戒經》六重法:「〔一、殺戒〕:善男子!優婆塞受持戒已,雖為天女乃至蟻子,悉不應殺;若受戒已,若口教殺,若身自殺,是人即失優婆塞戒;是人尚不能得煖法,況須陀洹至阿那含?是名破戒優婆塞、臭優婆塞、旃陀羅優婆塞、垢優婆塞、結優婆塞,是名初重優婆塞戒」;此戒本提示著雖為天女乃至蟻子,悉不應殺;若受戒已,若口教殺,若身自殺,是人即失優婆塞戒。   人身難得,猶如盲龜百年遇浮木孔,一旦我們福緣善報成熟,才能夠成就人身;諸佛皆在人間成道,也只有得人身才能夠修習菩提道,而成就道果,所以說人形是道器;倘若佛弟子毀殺人命,令人毀形喪命,會令他人失去修道證聖之器,所以佛陀制立重戒,不允許佛弟子殺害人命,犯者,結重罪。   任何有情在面對命終時,都會怕痛、怕死,會存心活命,不甘心就死;出家人理應與樂、悲愍,慈悲為懷,救護他人性命,成就放生、護命;願代眾生受苦惱,而給予眾生安樂;怎麼可以存著殺心而斷他人性命呢? (2)盜戒21   《菩薩瓔珞本業經》卷下:「〔四、不得故盜〕:佛子!從今身至佛身盡未來際,於其中間不得故盜,若有犯非菩薩行,失四十二賢聖法」;提及從今身至佛身盡未來際,不得故殺盜,若有犯非菩薩行。   《梵網經菩薩戒》的菩薩十重戒:「〔二、不得故盜〕:若佛子!自盜、教人盜、方便盜,盜因、盜緣、盜法、盜業,乃至鬼神、有主劫賊物、一切財物,一針、一草不得故盜;而菩薩應生佛性孝順慈悲心,常助一切人生福、生樂,而反更盜人財物者,是菩薩波羅夷罪」;提及乃至鬼神、有主劫賊物、一切財物,一針、一草不得故盜。   《優婆塞戒經》六重法:「〔二、戒盜〕:雖為身命,不得偷盜乃至一錢;若破是戒,是人即失優婆塞戒;是人尚不能得煖法,況須陀洹至阿那含?是名破戒優婆塞、臭旃陀羅、垢結優婆塞,是名二重優婆塞戒」;此戒本宣示著雖為身命,不得偷盜乃至一錢。   資財等物,是主人辛勤賺取得來,有守護心;一旦發現財物等為人所盜,自會惱怒交加,佛弟子本應捨己物而予濟他人,方合慈悲的佛弟子本懷,怎可不經他人同意,而盜取有主物呢?   世間君子也有不侵他財,不盜他物的觀念;何況是清淨佛弟子,理應慈悲為懷,怎可仿小人而盜取他物呢?   凡是動念而欲盜他物,都會內心黑暗;或是曾經在戒光不明的情況下,而犯過偷盜行為的心,都會在心中形成罪惡的黑暗面,內心悔惱不安,倘若更加以覆藏,更是懊悔惱亂,不會安隱;有戒心的佛弟子都會坦然的發露自己的偷盜戒罪,而痛改前非,立誓持清淨佛戒,盡未來際不侵他物,長養出廉潔的君子心地,培育出光明的佛子戒體,戒香普熏,戒光明朗! (3)婬戒22   《菩薩瓔珞本業經》卷下:「〔三、不得故婬〕:佛子!從今身至佛身盡未來際,於其中間不得故婬,若有犯非菩薩行,失四十二賢聖法」;提及從今身至佛身盡未來際,不得故殺婬,若有犯非菩薩行。   《梵網經菩薩戒》的菩薩十重戒:「〔三、不得故婬〕:若佛子!自婬、教人婬,乃至一切女人不得故婬,婬因、婬緣、婬法、婬業,乃至畜生女、諸天、鬼神女,及非道行婬;而菩薩應生孝順心,救度一切眾生,淨法與人;而反更起一切人婬,不擇畜生,乃至母女、姊妹、六親行婬,無慈悲心者,是菩薩波羅夷罪」;此戒本提示著菩薩應當淨法與人,而自婬、教人婬,乃至一切女人不得故婬。   《優婆塞戒經》六重法:「〔四、邪婬戒〕:雖為身命,不得邪婬,若破是戒,是人即失優婆塞戒;是人尚不能得煖法,況須陀洹至阿那含?是名破戒優婆塞、臭旃陀羅、垢結優婆塞,是名四重優婆塞戒」;此戒本是在家菩薩戒本,而提示著雖為身命,不得邪婬。   世尊在經上提及:「愛欲垢盡,道可見矣!」想要證悟涅槃聖果,想要見道,自當放捨愛欲,除盡心垢,讓心中明月不被愛欲障雲所覆,心月頓明,而本來無一物;障雲盡除,愛欲垢盡,而何處惹塵埃?   世尊無數方便勸佛弟子離欲,讚美離欲的殊勝,呵毀欲樂的過患;僧人既然捨離世間恩愛而剃度為僧,自當放捨障道甚深的婬欲行,而身不犯婬欲,口不勸人婬欲,意不動婬欲念;三業清淨,自能戒光遍法界。   道心不堅定,則心中戒光暗淡,會欣羨世間男女欲樂;一旦道心堅定,則心中戒光明亮,不會欣羨世間男女欲樂,對婬欲會視為臭屍繫頸,鐵棒入身,想離欲就如同我們想要把糞便沖掉而消失於馬桶一樣;嚐到心清淨的禪悅法喜,樂於無我明悟,自然會不欣欲樂,而戒光清淨朗朗。 (4)妄語戒23   《菩薩瓔珞本業經》卷下:「〔二、不得故妄語〕:佛子!從今身至佛身盡未來際,於其中間不得故妄語,若有犯非菩薩行,失四十二賢聖法」;此戒本宣示著從今身至佛身盡未來際,於其中間不得故妄語。   《梵網經菩薩戒》的菩薩十重戒:「〔四、不得故妄語〕:若佛子!自妄語、教人妄語、方便妄語,妄語因、妄語緣、妄語法、妄語業,乃至不見言見、見言不見,身心妄語;而菩薩常生正語、正見,亦生一切眾生正語、正見,而反更起一切眾生邪語、邪見、邪業者,是菩薩波羅夷罪」;依文觀之,菩薩自妄語、教人妄語、方便妄語,乃至不見言見、見言不見,身心妄語;而菩薩常生正語、正見,亦生一切眾生正語、正見。   《優婆塞戒經》六重法:「〔三、大妄語戒〕:雖為身命,不得虛說:我得不淨觀,至阿那含;若破是戒,是人即失優婆塞戒;是人尚不能得煖法,況須陀洹至阿那含?是名破戒優婆塞、臭旃陀羅、垢結優婆塞,是名三重優婆塞戒」;此戒本說明著菩薩戒子:雖為身命,不得虛說:我得不淨觀,至阿那含,明確地指示著不得毀犯大妄語。   佛弟子的修道,本為成就證悟聖果而來,然而在修行程中,卻會可能出現未證言證的現象,而毀犯大妄語戒。   小妄語戒是制立佛弟子不準許不見言見,見言不見;大妄語則是不允許佛弟子為了希求名聞利養而不證言證,以誑惑他人的動機,而言了了地向他人自陳己聖。   佛弟子理應遠離名利,有過人法的修行勝境時,例如成就證悟聖果,成熟的道格都會埋名隱姓地不陳述自己的過人法,何況是未成道業,更是不可以在求名利的情況下自言已證,違失道人本份,所以世尊制立不準佛弟子違犯大妄語戒。 (5)酤酒戒24   《菩薩瓔珞本業經》卷下:「〔五、不得沽酒〕:佛子!從今身至佛身盡未來際,於其中間不得沽酒,若有犯非菩薩行,失四十二賢聖法」;此戒本主張從今身至佛身盡未來際,於其中間不得沽酒。   《梵網經菩薩戒》的菩薩十重戒:「〔五、不得酤酒〕:若佛子!自酤酒、教人酤酒,酤酒因、酤酒緣、酤酒法、酤酒業,一切酒不得酤,是酒起罪因緣;而菩薩應生一切眾生明達之慧,而反更生一切眾生顛倒之心者,是菩薩波羅夷罪」;依文觀之,本戒宣示著菩薩佛子不得自酤酒、教人酤酒,一切酒不得酤,是酒起罪因緣;菩薩應生一切眾生明達之慧,而反更生一切眾生顛倒之心者,結犯菩薩波羅夷罪。   《優婆塞戒經》六重法:「〔六、酤酒戒〕:雖為身命,不得酤酒,若破是戒,是人即失優婆塞戒;是人尚不能得煖法,況須陀洹至阿那含?是名破戒優婆塞、臭旃陀羅、垢結優婆塞,是名六重」;此戒本嚴格地說明著:雖為身命,不得酤酒。   世尊制立持守五戒才能夠在將來得人身,不飲酒即是五戒之一,佛弟子應當不飲酒而保持神智清明,有著清淨明朗的神智,是將來有智慧的因地;世尊會制立佛弟子不得飲酒,主要是避免人們飲酒後,神智不清醒,會在迷醉的狀態下毀犯戒律,而造下惡業;因此,佛以不飲酒戒為遮戒,以便防範佛弟子毀犯戒律。   因為飲酒會來帶來過非,也為了避免別人因為飲酒而毀犯五戒失人身,菩薩戒有制立不酒酒戒,而且是制立在菩薩十重戒。   在菩薩戒本當中,《菩薩瓔珞本業經》、《梵網經菩薩戒》和《優婆塞戒經》,制立不酤酒為菩薩重戒,不允許受菩薩戒的佛弟子賣酒;就菩薩戒利他的本懷而言,賣酒給別人,讓別人飲酒,結犯的罪過比自己飲酒更嚴重;所以菩薩戒會為佛弟子制立不酤酒戒。 (6)說四眾罪過戒25   《菩薩瓔珞本業經》卷下:「〔六、不得故說在家出家菩薩罪過〕:佛子!從今身至佛身盡未來際,於其中間不得故說在家出家菩薩罪過,若有犯非菩薩行,失四十二賢聖法」;文中表示著今身至佛身盡未來際,於其中間不得故說在家出家菩薩罪過。   《梵網經菩薩戒》的菩薩十重戒:「〔六、不得說四眾罪過〕:若佛子!自說出家、在家菩薩、比丘、比丘尼罪過,教人說罪過,罪過因、罪過緣、罪過法、罪過業;而菩薩聞外道惡人及二乘惡人說佛法中非法、非律,常生悲心教化是惡人輩,令生大乘善信,而菩薩反更自說佛法中罪過者,是菩薩波羅夷罪」;文中制立佛弟子不得自說出家、在家菩薩、比丘、比丘尼罪過,也不可以教人說罪過。   《優婆塞戒經》六重法:「〔五、說四眾過戒〕:雖為身命,不得宣說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所有過罪;若破是戒,是人即失優婆塞戒;是人尚不能得煖法,況須陀洹至阿那含?是名破戒優婆塞、臭旃陀羅、垢結優婆塞,是名五重優婆塞戒」;此戒制立雖為身命,不得宣說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所有過罪。26   稱人一惡,我有一惡;又何毀焉?我們就應當放下毀罵,不再揚人過非,免得造下惡業;稱人一善,我有一善,又何妒焉?27我們怎麼不肯放下嫉妒,善揚他長,好好地培植善行呢?   扶人推人,只在一手;我們就應當不造惡業,不再推倒別人,而應當學會扶助別人;讚人毀人,只在一口;28我們怎麼用一張嘴巴毀罵別人,把人推倒呢?我們怎麼不肯讚美他人,扶助別人,培養一張善良的嘴巴呢?   學佛人的人格要清貴,就要有著清淨而慈和的身口意,不得口業不淨地會宣說他人過非;佛教要興盛,佛弟子就要有清淨而慈和的三業;倘若佛弟子會宣揚四眾弟子的過非,個個謗聲流佈,佛教如何興盛呢?倘若佛弟子善於持守菩薩戒,人人不宣他人缺失,個個有堅定的道心和豐碩的道糧,佛教才會有個光明的未來。 (7)自讚毀他戒29   《菩薩瓔珞本業經》卷下:「〔九、不得故自讚毀他〕:佛子!從今身至佛身盡未來際,於其中間不得故自讚毀他,若有犯非菩薩行,失四十二賢聖法」;此戒本主張從今身至佛身盡未來際,於其中間不得故自讚毀他。   《梵網經菩薩戒》的菩薩十重戒:「〔七、不得自讚毀他〕:若佛子。自讚毀他,亦教人自讚毀他,毀他因、毀他緣、毀他法、毀他業;而菩薩應代一切眾生受加毀辱,惡事自向己,好事與他人,若自揚己德,隱他人好事,令他人受毀者,是菩薩波羅夷罪」;本戒說明了菩薩若自讚毀他,亦教人自讚毀他;自揚己德,隱他人好事,令他人受毀,會結下菩薩波羅夷罪。   《瑜伽菩薩戒》的四種他勝處法:「〔一、自讚毀他戒〕:若諸菩薩為欲貪求利養恭敬,自讚毀他,是名第一他勝處法」30;文中指示著佛弟子的犯戒動機,倘若出於貪求利養恭敬,而自讚毀他,會結下菩薩重罪。   《菩薩善戒經》八重法:「〔五、自讚其身〕:菩薩若為貪利養故,自讚其身:得菩薩戒,住菩薩地,是名菩薩第五重法」31;本戒制立不得為貪利養,而自讚其身;不同於《瑜伽菩薩戒》的出於貪求利養恭敬,而自讚毀他。   《菩薩地持經》四波羅夷處法:「〔一、自讚毀他戒〕:菩薩為貪利故,自歎己德,毀呰他人,是名第一波羅夷處法」32;戒文指出菩薩不得為貪利故,自歎己德,毀呰他人。   除了《優婆塞戒經》不制立自讚毀他戒為菩薩重戒,其他五個戒本都以制立自讚毀他為菩薩重戒;可見這是學佛人重要的德行,不論我們有沒有受菩薩戒,都應當在生活中實踐不自讚毀他。   倘若我們有著菩薩戒的慈悲戒體,會不同於尋常世間人一樣爭名奪利,不再為了貪求利養和恭敬,而讚美自己;也不再嫉妒別人得到利養恭敬,存心讓別人失去利養恭敬,而毀罵別人;而能夠在人榮辱和得失之際,不會毀犯自讚毀他,而培育出清貴的菩薩德行。   就修行人的養德而言,我們倘若有毀犯過失,應當不覆己過,不得居於害怕失去利譽而覆藏己失;倘若別人有毀犯過失,我們應當厚以隱惡,而不張揚別人缺失,不存心讓別人失去利譽;我們倘若有功德,應當善隱己德,不得居於貪求得到利譽而張揚己德;倘若別人有功德,我們應當善揚他德,存心讓別人得到利譽,不應當存心讓別人失去利譽,這是菩薩戒弟子應當修學的生活態度。 (8)慳惜加毀戒33   《菩薩瓔珞本業經》卷下:「〔七、不得故慳〕:佛子!從今身至佛身盡未來際,於其中間不得故慳,若有犯非菩薩行,失四十二賢聖法」;戒文主張從今身至佛身盡未來際,於其中間不得故慳。   《梵網經菩薩戒》的菩薩十重戒:「〔八、不得慳惜加毀〕:若佛子!自慳、教人慳,慳因、慳緣、慳法、慳業,而菩薩見一切貧窮人來乞者,隨前人所須一切給與;而菩薩以惡心、瞋心,乃至不施一錢、一針、一草;有求法者,不為說一句、一偈、一微塵許法,而反更罵辱者,是菩薩波羅夷罪」;此戒宣示著佛弟子以惡心和瞋心而不施來乞人,加以罵辱而且不為說法給求法者,會毀犯菩薩重戒。   《瑜伽菩薩戒》的四種他勝處法:「〔二、故慳戒〕:若諸菩薩現有資財,性慳財故,有苦、有貧、無依、無怙,正求財者來現在前,不起哀憐而修惠捨;正求法者來現在前,性慳法故,雖現有法而不給施,是名第二他勝處法」34;本戒介紹著慳財而不修惠施,慳法而不予法施,便算是毀犯菩薩重戒,不同於《梵網經菩薩戒》的慳吝而且加以瞋心和罵辱。   《菩薩地持經》四波羅夷處法:「〔二、故慳戒〕:菩薩自有財物,性慳惜故,貧苦眾生無所依怙來求索者,不起悲心給施所求;有欲聞法,吝惜不說,是名第二波羅夷處法」35;本戒雷同於《瑜伽菩薩戒》,主張慳財而不起悲心給施所求,慳法而不予法施,便算是毀犯菩薩重戒。   《菩薩善戒經》八重法:「〔六、貪惜不施〕:若有貧窮、受苦惱者,及以病人來從乞索,菩薩貪惜,不施乃至一錢之物;有求法者,惜不施,乃至一偈,是名菩薩第六重法」36;此戒本說明菩薩戒弟子倘若對於來乞者起貪惜,而不施乃至一錢之物;對於求法者惜,不施乃至一偈,便算是毀犯菩薩重戒。   此戒和自讚毀他戒一樣,除了《優婆塞戒經》不制立慳惜加毀戒為菩薩重戒,其他五個戒本都以制立慳惜加毀為菩薩重戒;可見這是學佛人重要的德行,值得我們用心學習受持此菩薩重戒。   除了《梵網經菩薩戒》制立此戒為慳惜加毀,必須對求財和求法的人慳吝不施財法,而且起惡心和瞋心,加以辱罵,才算是毀犯菩薩重戒;而《菩薩瓔珞本業經》是制立不得故慳,《瑜伽菩薩戒》和《菩薩地持經》都制立現有資財的菩薩起慳心,不肯對來乞人施財,也不肯對求法人施法,便毀犯菩薩重戒,並不制立加毀來乞人才毀犯此戒;《菩薩善戒經》則不強調菩薩現有資財,只要菩薩慳財法,不肯財施和法施,便算毀犯菩薩重戒。   作為一名菩薩戒弟子,就要用心地學習菩薩利他的慈悲襟懷,倘若佛弟子具備布施的條件,是應當養成樂善好施的行為,主動地布施財法,當一名不請之友;探視需要資財的地方,滿足別人物質的基本需求;探視需要佛法的地方,讓別人能夠歸依三寶而蹅上修行路。   菩薩戒弟子應當有著一顆熱誠的心腸,主動布施財法,歡喜地和別人結下人緣,結下法緣;何況面對著來乞人和求法者,更是應當慷慨地給予他人財物和法義,帶給別人衣食的飽足,帶給別人好心情,帶給別人慧命的覺醒;面對著來乞人和求法者,佛弟子應當以一顆歡喜心布施財法,以一顆慷慨心布施財法。 (9)瞋心不受悔戒37   《菩薩瓔珞本業經》卷下:「〔八、不得故瞋〕:佛子!從今身至佛身盡未來際,於其中間不得故瞋,若有犯非菩薩行,失四十二賢聖法」;此戒本制立從今身至佛身盡未來際,於其中間不得故瞋。   《梵網經菩薩戒》的菩薩十重戒:「〔九、不得瞋心不受悔〕:若佛子!自瞋、教人瞋,瞋因、瞋緣、瞋法、瞋業,而菩薩應生一切眾生中善根無諍之事,常生悲心;而反更於一切眾生中,乃至於非眾生中,以惡口罵辱,加以手打,及以刀杖,意猶不息;前人求悔,善言懺謝,猶瞋不解者,是菩薩波羅夷罪」;此戒本制立菩薩應生一切眾生中善根無諍之事,常生悲心;倘若佛弟子打罵別人,卻在對方求懺悔時,瞋恨心依然不止息,便算是毀犯菩薩重戒。   《瑜伽菩薩戒》的四種他勝處法:「〔三、瞋不受悔戒〕:若諸菩薩長養如是種類忿纏,由是因緣,不唯發起粗言便息;由忿蔽故,加以手足、塊石、刀杖,捶打、傷害、損惱有情,內懷猛利忿恨意樂,有所違犯;他來諫謝,不受、不忍、不捨怨結,是名第三他勝處法」38;依文觀之,此戒本和《梵網經菩薩戒》一樣,制立瞋不受悔為毀犯菩薩重戒。   《菩薩善戒經》八重法:「〔七、瞋不受悔〕:菩薩若瞋,不應加惡,若以手打,或杖,或石,惡聲罵辱,或時無力不能打罵,心懷瞋忿;若為他人之所打罵,前人求悔,不受其懺,故懷瞋恨,增長不息,心不淨者,是名菩薩第七重法」39;此戒本和前二戒本同中有異,雖然也是制立瞋不受悔,卻說明著二種情況:一種是菩薩對於不應加惡的眾生,瞋恚而打罵,另一種是為他人打罵;倘若別人表示懺悔,而不接受懺悔,便算是毀犯菩薩重戒。   《菩薩地持經》四波羅夷處法:「〔三、瞋不受悔戒〕:菩薩瞋恚,出粗惡言,意猶不息,復以手打,或加杖石,殘害、恐怖、瞋恨增上;犯者求悔,不受其懺,結恨不捨,是名第三波羅夷處法」40;此戒和《梵網經菩薩戒》及《瑜伽菩薩戒》一樣,制立瞋不受悔為毀犯菩薩重戒。   此戒和慳惜加毀戒、自讚毀他戒一樣,除了《優婆塞戒經》不制立瞋不受悔戒為菩薩重戒,其他五個戒本都以瞋不受悔為菩薩重戒;可見這是學佛人重要的德行,值得我們用心學習受持此菩薩重戒。   瞋恚是有情眾生都會起的煩惱,面對著逆境,我們可能以惡口罵辱,並且加以手打,或者動刀杖,怒火中燒;這是每個世間人及學佛人可能會面對的情況,瞋不受悔的菩薩重戒主要是防止我們的瞋恨心不止息,就慈悲地制立瞋不受悔戒,一旦我們瞋恚的人表示道歉,有著懺悔的意思,我們便應當止息怒火,不再瞋惱;倘若我們依然起瞋恨心,結怨不捨,便會毀犯菩薩重戒。   菩薩戒強調慈悲為懷,除了菩薩重戒制立瞋不受悔戒,以便對治瞋恨心,在菩薩戒的輕戒也有防範佛弟子起瞋恚;各戒本都慈悲地制戒,透過戒律以便好好地燒熄佛弟子的怒火,好好地止息佛弟子的瞋恚,好好地長養佛弟子的慈悲心。 (10)謗三寶戒41   《菩薩瓔珞本業經》卷下:「〔十、不得故謗三寶藏〕:佛子!從今身至佛身盡未來際,於其中間不得故謗三寶藏,若有犯非菩薩行,失四十二賢聖法」;此戒文主張從今身至佛身盡未來際,於其中間不得故謗三寶藏。   《梵網經菩薩戒》的菩薩十重戒:「〔十、不得謗三寶〕:若佛子!自謗三寶、教人謗三寶,謗因、謗緣、謗法、謗業;而菩薩見外道及以惡人一言謗佛音聲,如三百鉾刺心,況口自謗?不生信心、孝順心,而反更助惡人、邪見人謗者,是菩薩波羅夷罪」;此戒本宣示著佛弟子不得自謗三寶、教人謗三寶,反更助惡人、邪見人謗者,是菩薩波羅夷罪。   《瑜伽菩薩戒》的四種他勝處法:「〔四、謗菩薩藏戒〕:若諸菩薩謗菩薩藏,愛樂宣說開示建立像似正法,於像似法或自信解或隨他轉,是名第四他勝處法」42;依文觀之,倘若謗菩薩藏,愛樂宣說開示建立像似正法,於像似法或自信解或隨他轉,就毀犯菩薩重戒;《瑜伽菩薩戒》、《菩薩地持經》及《菩薩善戒經》不同於前二戒本,而制立謗菩薩藏為重戒,而不是制立毀謗三寶為重戒。   《菩薩地持經》四波羅夷處法:「〔四、謗菩薩藏戒〕:菩薩謗菩薩藏說,相似法熾然,建立於相似法;若心自解,或從他受,是名第四波羅夷處法,是名菩薩四波羅夷處法」43;此戒本雷同於《瑜伽菩薩戒》,「菩薩謗菩薩藏說,相似法熾然,建立於相似法;若心自解,或從他受,是名第四波羅夷處法。」   《菩薩善戒經》八重法:「〔八、謗菩薩藏戒〕:菩薩若有同師、同學誹謗菩薩方等法藏,受學、頂戴相似非法者,不應共住;若定知已,不得向人讚歎其德,是名菩薩第八重法」44;此戒本稍異於前二戒本,而介紹著若有同師、同學誹謗菩薩方等法藏,受學、頂戴相似非法者,不應共住;若定知已,不得向人讚歎其德,以免毀犯菩薩重戒。   在菩薩十重戒當中,毀謗三寶戒,謗菩薩藏戒,看起來似乎輕於殺盜婬等戒;不過,毀謗三寶戒其實十分嚴重,毀犯殺戒是自己承受短命和多病的果報,毀犯偷盜是自己承受貧困的果報;而毀謗三寶戒,謗菩薩藏戒,卻是讓有情眾生失去建立正見,失去成就大乘聖果的機會,而且別人此生失去建立正見,失去成就大乘聖果的機會,來生也可能依然不信正法,不信三寶,而起著邪見。   一盲引眾盲,相推入火炕;佛弟子要成就涅槃,就要修習八正道,八正道當中以正見為首要,菩薩重戒慈悲地制立毀謗三寶戒,謗菩薩藏戒,是為了讓有情眾生能夠信奉三寶,能夠建立大乘正見,成就大乘聖果。 二、菩薩戒的輕戒 (一)各菩薩戒本的輕戒簡表45 《梵網經菩薩戒》 《瑜珈菩薩戒》 《菩薩善戒經》 《優婆塞戒經》 輕慢師長戒 飲酒戒 食肉戒 食五辛戒 不舉教懺戒 不敬請法戒 不聽經律戒 背正向邪戒 不瞻病苦戒 畜諸殺具戒 通國入軍戒 傷慈販賣戒 無根謗人戒 放火損燒戒 法化違宗戒 惜法規利戒 依官強乞戒 無知為師戒 鬥謗欺賢戒 不能救生戒 無慈酬怨戒 慢人輕法戒 輕新求學戒 背大向小戒 為主失儀戒 待賓乖式戒 受別請戒 故別請僧戒 惡伎損生戒 違禁行非戒 見厄不救戒 畜作非法戒 觀聽作惡戒 堅持守心戒 不發大願戒 不自作誓戒 故入難處戒 眾坐乖儀戒 應講不講戒 受戒非儀戒 無德詐師戒 非處說戒戒 故毀禁戒戒 不敬經律戒 不化眾生戒 說法乖儀戒 非法立制戒 自壞內法戒 1.不供三寶戒 2.貪求名利戒 3.不敬有德同法戒 4.不應供受襯戒 5.不受重寶施戒 6.不施其法戒 7.棄捨惡人戒 8.遮罪共不共戒 9.性罪不共戒 10.住邪命法戒 11.掉動嬉戲戒 12.倒說菩薩法戒 13.不護雪譏謗戒 14.不折伏眾生戒 15.瞋打報復戒 16.不行悔謝戒 17.不受悔謝戒 18.懷忿不捨戒 19.染心御眾戒 20.耽著睡眠戒 21.虛談棄時戒 22.不求禪法戒 23.不除五蓋戒 24.貪味靜慮戒 25.不學小法戒 26.背大向小戒 27.捨內學外戒 28.專習異論戒 29.不信深法戒 30.愛恚讚毀戒 31.不聽正法戒 32.輕毀法師戒 33.不為助伴戒 34.不往事病戒 35.非理不為說法戒 36.有恩不報戒 37.患難不慰戒 38.希求不給戒 39.不如法攝眾戒 40.不隨順眾生戒 41.不隨喜讚揚戒 42.不行威折戒 43.不神力折攝戒 不供塔像經卷戒 貪著利養戒 不敬宿德同學戒 不漸次受戒戒 不受檀越供施戒 入白衣舍不能說法戒 不受重寶施戒 輕慢障法施戒 障無畏施戒 為他乞衣自著戒 不受貴價衣戒 默認是聖賢戒 非法戲笑不呵戒 妄稱菩薩不樂涅槃不畏煩惱戒 不護雪譏謗戒 不謙下歸謝戒 懷瞋不捨戒 與比丘尼同道行戒 不從非親里尼受食戒 染心御眾戒 非時睡眠戒 虛談棄時戒 慢心不問師受教戒 不對治欲心戒 不學聲聞法戒 棄大向小戒 捨內學外戒 不信深法戒 瞋慢讚毀戒 不往聽法戒 輕毀法師戒 不為助伴戒 辱打法師戒 不隨眾生心戒 不瞻視病人戒 不呵勸惡人戒 畜白衣物戒 金銀器受食戒 受恩不念戒 有恩不報戒 患難不慰戒 畜眾不施四事戒 不隨喜讚揚戒 床高過八指戒 不隨行威折戒 不隨行現神力折攝戒 不供養父母師長戒 耽樂飲酒戒 不瞻病苦戒 見乞不給戒 不承迎禮拜尊長戒 見他毀戒心生憍慢戒 不持六齋戒 不往聽法戒 受僧用物戒 飲有蟲水戒 險難獨行戒 獨宿尼寺戒 為財打人戒 以殘食施四眾戒 蓄猫狸戒 蓄獸不淨施戒 不蓄三衣鉢杖戒 作田不求淨水陸種處戒 販賣斗秤不平戒 非處非時行欲戒 商賈不輸官稅戒 犯國制戒 得新食不先供三寶戒 僧不聽輒自說法戒 在五眾前行戒 僧食不公分戒 養蠶戒 行路見病捨去戒 (二)菩薩輕戒的布施思想簡表 供養三寶 接受供養 希求不給 法施 》 梵 網 經 菩 薩 戒 《 1.輕戒第二十六是「待賓乖式戒」:不得獨受利養,應當和客僧均分利養。 2.輕戒第二十八是「故別請僧戒」:制立供養僧人時,應當次第請,人人都可以接受到供養,不得別請僧人 輕戒第二十七是「受別請戒」:應當有利養和十方僧均分的思想,不得接受各別的請客,那等同取十方僧物入己。 》 瑜 伽 菩 薩 戒 《 第一條輕戒是「不供三寶戒」:不得空度日夜,應當以身口意日日供養三寶。 1.輕戒第四條是「不應供受襯戒」:不得憍慢所制,懷嫌恨心、懷恚惱心,不至其所,不受所請。 2.輕戒第五條是「不受重寶施戒」:面對慇懃奉施,由嫌恨心,或恚惱心,違拒不受,是名有犯。 輕戒第三十八條是「希求不給戒」:面對有求者來正悕求飲食等事,懷嫌恨心,懷恚惱心,而不給施,是名有犯。 輕戒第六條是「不施其法戒」:面對求法時,懷嫌恨心、懷恚惱心,嫉妬變異,不施其法,是名有犯。 》 菩 薩 善 戒 經 《 第一條輕戒是「不供塔像經卷戒」:對塔像、經卷、讀誦之人千萬,菩薩不以華香供養、禮拜,不能讚歎,心不歡喜,乃至一念,是名犯重。 1.輕戒第五條是「不受檀越供施戒」:制立菩薩憍慢、瞋恨、輕賤,不往受檀越供施者得罪。 2.輕戒第七條是「不受重寶施戒」:重寶奉施菩薩,菩薩應受;若不受者,得罪。    1.輕戒第六條是「入白衣舍不能說法戒」:若到白衣舍不能說法開示,教化令其供養佛法僧寶,是名犯重。 2.輕戒第八條是「輕慢障法施戒」:菩薩輕心、慢心,不為請法者說者,得罪。 3.輕戒第九條是「障無畏施戒」:若有惡人能作殺害及旃陀羅,菩薩若不親近、往返,為說正法者,得罪。 》 優 婆 塞 戒 經 《 1.第一條輕戒是「不供養父母師長戒」:不能供養父母、師長,是優婆塞得失意罪。 2.輕戒第二十三條是「得新食不先供三寶戒」:若得新穀、果苽、菜茹,不先奉獻供養三寶,先自受者,是優婆塞得失意罪。    輕戒第四條是「見乞不給戒」:見有乞者不能多少隨宜分與,空遣還者,是優婆塞得失意罪。 輕戒第二十四條是「僧不聽輒自說法戒」:僧若不聽,說法讚歎,輒自作者,是優婆塞得失意罪。 (三)菩薩輕戒的六度思想簡表 布施 持戒 忍辱 精進 禪定 般若 》 梵 網 經 菩 薩 戒 《 26.待賓乖式戒 27.受別請戒 28.故別請僧戒 2.飲酒戒 3.食肉戒 4.食五辛戒 5.不舉教懺戒 17.依官強乞戒 25.為主失儀戒 29.惡伎損生戒 33.觀聽作惡戒 37.故入難處戒 38.眾坐乖儀戒 13.無根謗人戒 19.鬥謗欺賢戒 30.違禁行非戒 36.不自作誓戒 21.無慈酬怨戒 7.不聽經律戒 15.法化違宗戒 16.惜法規利戒 22.慢人輕法戒 23.輕新求學戒 24.背大向小戒 34.堅持守心戒 43.故毀禁戒戒 44.不敬經律戒 46.說法乖儀戒 47.非法立制戒 48.自壞內法戒 》 瑜 伽 菩 薩 戒 《 1.不供三寶戒 4.不應供受襯戒 5.不受重寶施戒 6.不施其法戒 38.希求不給戒 2.貪求名利戒 8.遮罪共不共戒 9.性罪不共戒 10.住邪命法戒 13.不護雪譏謗戒 30.愛恚讚毀戒 7.棄捨惡人戒 15.瞋打報復戒 16.不行悔謝戒 17.不受悔謝戒 18.懷忿不捨戒 40.不隨順眾生戒 20.耽著睡眠戒 21.虛談棄時戒 22.不求禪法戒 23.不除五蓋戒 24.貪味靜慮戒 12.倒說菩薩法戒 25.不學小法戒 26.背大向小戒 27.捨內學外戒 28.專習異論戒 29.不信深法戒 31.不聽正法戒 》 菩 薩 善 戒 經 《 1.不供塔像經卷戒 5.不受檀越供施戒 6.入白衣舍不能說法戒 7.不受重寶施戒 8.輕慢障法施戒 9.障無畏施戒 4.不漸次受戒戒 11.不受貴價衣戒 18.與比丘尼同道行戒 19.不從非親里尼受食戒 37.畜白衣物戒 38.金銀器受食 44.床高過八指戒 15.不護雪譏謗戒 29.瞋慢讚毀戒 2.貪著利養戒 12.默認是聖賢戒 24.不對治欲心戒 16.不謙下歸謝戒 17.懷瞋不捨戒 23.辱打法師戒 21.非時睡眠戒 22.虛談棄時戒 14.妄稱菩薩不樂涅槃不畏煩惱戒 25.不學聲聞法戒 26.棄大向小戒 27.捨內學外戒 28.不信深法戒 30.不往聽法戒 》 優 婆 塞 戒 經 《 1.不供養父母師長戒 4.見乞不給戒 23.得新食不先供三寶戒 24.僧不聽輒自說法戒 2.耽樂飲酒戒 7.不持六齋戒 9.受僧用物戒 10.飲有蟲水戒 11.險難獨行戒 12.獨宿尼寺戒 14.以殘食施四眾戒 17.不蓄三衣鉢杖戒 18.作田不求淨水陸種處 19.販賣斗秤不平戒 20.非處非時行欲戒 21.商賈不輸官稅戒 25.在五眾前行戒 26.僧食不公分戒 27.養蠶戒 6.見他毀戒心生憍慢戒 13.為財打人戒 8.不往聽法戒 三、菩薩戒的口業持守 (一)菩薩重戒的口業持守   由各菩薩戒本的制立重戒觀之,和口業相關的重戒有四條:從今身至佛身盡未來際:一、不得故妄語。二、不得故說在家出家菩薩罪過。三、不得故自讚毀他。四、不得故謗三寶藏、菩薩藏。 (1)妄語戒   就口業而言,五戒、八關齋戒、沙彌戒、沙彌尼戒、式叉戒、比丘戒、比丘尼戒、菩薩戒,都有制立大妄語戒,而要求修行人誠實,長養正直純真的品格。   菩薩應當真心向道,淡泊名利—不會戀著恭敬,也不會貪愛利養,自己在修道路上倘若有所成就,自是得意淡然,不會向人宣說;何況自己未證聖道,自是應當誠實地以自己為凡夫,更不會為了名聞利養,而向他人宣說自己的不實成就。   眾生的恭敬禮拜,豐厚的利養,對於一般凡夫都是極具吸引人的誘惑,為了保護慧命的淨潔,為了培養淡泊名利的清貴人格,佛就在各種戒律中,都一律制立不妄語戒,不允許佛弟子打大妄語。46   不過,在《梵網經菩薩戒》、《菩薩瓔珞本業經》、《菩薩善戒經》都是制立妄語戒為菩薩戒的重戒,而要菩薩戒弟子不可以「不見言見、見言不見」,而且要從今身至佛身,乃至盡未來際,都不只自不妄語,也不可以教人妄語;並沒有制立違犯大妄語,才算是毀犯菩薩戒的重戒,只有《優婆塞戒經》明白地制立說大妄語才是毀犯菩薩重戒。   現列舉簡表比較各菩薩戒本的不妄語之戒條內容: 持戒態度 結犯 《菩薩瓔珞本業經》 從今身至佛身盡未來際 於其中間不得故妄語 《梵網經菩薩戒》 菩薩常生正語、正見,亦生一切眾生正語、正見 1.自妄語、教人妄語、方便妄語, 2.妄語因、妄語緣、妄語法、妄語業 3.乃至不見言見、見言不見、身心妄語 4.而反更起一切眾生邪語、邪見、邪業者 《優婆塞戒經》 雖為身命,不得虛說 不得虛說:我得不淨觀至阿那含 (2)說四眾過戒   作為一個菩薩,當以慈悲為考量,養成不說四眾弟子過失的習慣。   佛教以和合為貴,和合,道場才能興隆,如果我們說了四眾弟子的過失,就會造成別人名聲不好,而被毀罵,容易造成不和合。   說人過失,傷己悲心—人人不忍心說四眾弟子的過失,人人長養慈悲心,佛教才會興隆;所以佛教會制菩薩戒不允許佛弟子說四眾的過失,而且是制在菩薩戒的重戒,殷重懇切地付託佛弟子切勿說了四眾弟子的過失,而應該善護口業,莫讓三寶弟子謗聲流佈才好。   在各菩薩戒本中,為菩薩戒弟子制立不說四眾過失的菩薩戒本,有《梵網經菩薩戒》、《菩薩瓔珞本業經》、《優婆塞戒經》,都制立說四眾過是毀犯了菩薩重戒,違失菩薩的慈悲心海;而《瑜伽菩薩戒》、《菩薩地持經》、《菩薩善戒經》則沒有制立不說四眾過為菩薩重戒。   現列舉比較各菩薩戒本的不說四眾過戒的戒文如下: 持戒態度 結犯 《菩薩瓔珞本業經》 從今身至佛身盡未來際 於其中間不得故說在家、出家菩薩罪過 《梵網經菩薩戒》 菩薩聞外道惡人及二乘惡人說佛法中非法、非律,常生悲心教化是惡人輩,令生大乘善信 1.自說出家、在家菩薩比丘、比丘尼罪過,教人說罪過 2.過因、罪過緣、罪過法、罪過業 3.菩薩反更自說佛法中罪過 《優婆塞戒經》 雖為身命,不得宣說 不得宣說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所有過罪 (3)自讚毀他戒   當一個受持菩薩戒的佛弟子,應當遠離名利,而不自讚;應當長養慈悲,而不毀他。如果佛弟子的純淨心田被名利染污,就會不真心向道,而向他人尋求讚揚、恭敬,而會出現自讚的現象;見到他人得到名利,也可能基於嫉妒心,而會出現毀他的現象。   就自持而言,我們應當淡泊名利,視名利如浮雲,淡淡然就好;不求讚揚,不求利養,如此則不會出現個人讚美自己的情形。   就待人而言,我們應當長養慈心,慈悲心一引發,自能悲愍別人,不忍心毀罵別人,而不會出現毀他的情形。   在各菩薩戒本中,《梵網經菩薩戒》、《菩薩瓔珞本業經》、《瑜伽菩薩戒》、《菩薩地持經》都制立自讚毀他是毀犯了菩薩重戒;而《菩薩善戒經》則是制立自讚其身是毀犯菩薩重戒,而《優婆塞戒經》並沒有制立自讚毀他為菩薩重戒。   現列舉簡表比較各菩薩戒本的不自讚毀他的戒文如下: 持戒態度 結犯 《菩薩瓔珞本業經》 從今身至佛身盡未來際 於其中間不得故自讚毀他 《梵網經菩薩戒》 菩薩應代一切眾生受加毀辱,惡事向自己,好事與他人 1.自讚毀他,亦教人自讚毀他, 2.毀他因、毀他緣、毀他法、毀他業 3.若自揚己德,隱他人好事,令他人受毀 《瑜伽菩薩戒》 若諸菩薩為欲貪求利養恭敬,自讚毀他 《菩薩地持經》 菩薩為貪利故,自歎己德,毀呰他人 《菩薩善戒經》 菩薩若為貪利養故,自讚其身 (4)謗三寶戒   既然作為一名佛教的菩薩戒弟子,就應該時常感念三寶的恩澤,不可以對三寶起絲毫毀謗之心,更莫要形於言詞、文字而毀謗了三寶。   佛是眾聖中尊,莫謗佛;法是佛所證悟的真理,莫謗法;僧是修法要證悟佛果的修行人,莫謗僧。   對三寶有著真切的信心,就不會對三寶起毀謗;不謗三寶,就是有在受持著這條菩薩戒的重戒。   由於大乘菩薩藏提倡自利利他,其深刻的菩提心和無二慧更是佛教的寶貴資糧,倘若有佛弟子毀謗了菩薩藏,言大乘非佛說,或提及其他不利於菩薩藏的言詞和文字,則也算是毀謗菩薩藏,毀犯到菩薩重戒。   在各菩薩戒本中,《梵網經菩薩戒》、《菩薩瓔珞本業經》都制立謗三寶是毀犯了菩薩重戒;而《瑜伽菩薩戒》、《菩薩地持經》、《菩薩善戒經》則是制立謗菩薩藏是毀犯菩薩重戒,而《優婆塞戒經》則沒有制立謗三寶,或者謗菩薩藏為毀犯菩薩重戒。   現列舉簡表比較各菩薩戒本的不謗三寶的戒文如下: 持戒態度 結犯 《菩薩瓔珞本業經》 從今身至佛身盡未來際 於其中間不得故謗三寶藏 《梵網經菩薩戒》 菩薩見外道及以惡人一言謗佛音聲,如三百鉾刺心,況口自謗 1.自謗三寶,教人謗三寶 2.謗因、謗緣、謗法、謗業 3.不生信心、孝順心,而反更助惡人、邪見人謗 《瑜伽菩薩戒》 若諸菩薩謗菩薩藏,愛樂宣說開示建立像似正法,於像似法或自信解,或隨他轉 《菩薩地持經》 菩薩謗菩薩藏,說相似法,熾然建立於相似法,若心自解,或從他受 《菩薩善戒經》 菩薩若有同師、同學誹謗菩薩方等法藏,受學頂戴相似非法者,不應共住,若定知已,不得向人讚歎其德 (二)菩薩輕戒的口業持守 (1)止持 1.毀謗戒   《梵網經菩薩戒》輕戒的第十三條是無根謗人戒,其文云:「若佛子!以惡心故,無事謗他良人、善人、法師、師僧、國王、貴人,言犯七逆、十重,於父母、兄弟、六親中,應生孝順心、慈悲心,而反更加於逆害,墮不如意處者,犯輕垢罪。」   《梵網經菩薩戒》輕戒的第十九條是鬥謗欺賢戒,其文云:「若佛子!以惡心故,見持戒比丘手捉香爐,行菩薩行,而鬪搆兩頭,謗欺賢人,無惡不造,若故作者,犯輕垢罪。」   《瑜伽菩薩戒》第三十條輕戒,愛恚讚毀戒:「若諸菩薩安住菩薩淨戒律儀,於他人所,有染愛心,有瞋恚心,自讚毀他,是名有犯,有所違越,是染違犯。」47   《瑜伽菩薩戒》第三十二條輕戒,輕毀法師戒:「若諸菩薩安住菩薩淨戒律儀,於說法師故思輕毀,不深恭敬,嗤笑調弄:但依於文,不依於義,是名有犯,有所違越,是染違犯。」48 2.不當言說戒   《梵網經菩薩戒》輕戒的第四十二條是非處說戒戒,其文云:「若佛子!不得為利養故,於未受菩薩戒者前,若外道、惡人前說此千佛大戒,邪見人前亦不得說,除國王,餘一切不得說;是惡人輩不受佛戒,名為畜生,生生不見三寶,如木石無心,名為外道邪見人輩,木頭無異。而菩薩於是惡人前說七佛教戒者,犯輕垢罪。」   《瑜伽菩薩戒》第十二條輕戒,倒說菩薩法戒:「若諸菩薩安住菩薩淨戒律儀,起如是見,立如是論:菩薩不應忻樂涅槃,應於涅槃而生厭背,於諸煩惱及隨煩惱,不應怖畏而求斷滅,不應一向心生厭離,以諸菩薩三無數劫流轉生死求大菩提;若作此說,是名有犯,有所違越,是染違犯。何以故?如諸聲聞於其涅槃忻樂親近,於諸煩惱及隨煩惱深心厭離,如是菩薩於大涅槃忻樂親近,於諸煩惱及隨煩惱深心厭離,其倍過彼百千俱胝,以諸聲聞唯為一身證得義利勤,修正行,菩薩普為一切有情證得義利,勤修正行,是故菩薩當勤修集無雜染心,於有漏事隨順而行,成就勝出諸阿羅漢無雜染法。」49   《瑜伽菩薩戒》第二十一條輕戒,虛談棄時戒:「若諸菩薩安住菩薩淨戒律儀,懷愛染心談說世事,虛度時日,是名有犯,有所違越,是染違犯。」50 3.不行悔謝戒   《瑜伽菩薩戒》第十六條輕戒,不行悔謝戒:「若諸菩薩安住菩薩淨戒律儀,於他有情有所侵犯,或自不為,彼疑侵犯,由嫌嫉心,由慢所執,不如理謝,而生輕捨,是名有犯,有所違越,是染違犯。」51 (2)作持   《梵網經菩薩戒》輕戒的第三十九條是應講不講戒,其文云:「若佛子!常應教化一切眾生,建立僧房、山林、園田,立作佛塔,冬夏安居坐禪處所,一切行道處,皆應立之。而菩薩應為一切眾生講說大乘經律,若疾病、國難、賊難,父母、兄弟、和上、阿闍梨亡滅之日,及三七日乃至七七日,亦應讀誦講說大乘經律,齋會求福行來治生,大火所燒,大水所,黑風所吹船舫,江河、大海、羅剎之難,亦應讀誦、講說此經律,乃至一切罪報、三報、七逆、八難,杻械枷鎖,繫縛其身,多婬、多瞋、多愚癡、多疾病,皆應讀誦講說此經律,而新學菩薩若不爾者,犯輕垢罪。」   《瑜伽菩薩戒》第三十五條輕戒,非理不為說法戒:「若諸菩薩安住菩薩淨戒律儀,見諸有情為求現法後法事故,廣行非理,懷嫌恨心,懷恚惱心,不為宣說如實正理,是名有犯,有所違越,是染違犯。」52   《瑜伽菩薩戒》第三十七條輕戒,患難不慰戒:「若諸菩薩安住菩薩淨戒律儀,見諸有情墮在喪失財寶、眷屬、祿位難處,多生愁惱,懷嫌恨心,不往開解,是名有犯,有所違越,是染違犯。」53   《瑜伽菩薩戒》第四十一條輕戒,不隨喜讚揚戒:「若諸菩薩安住菩薩淨戒律儀,懷嫌恨心,他實有德,不欲顯揚,他實有譽,不欲稱美,他實妙說,不讚善哉,是名有犯,有所違越,是染違犯。」54   《菩薩善戒經》第六條輕戒,入白衣舍不能說法戒:「若到白衣舍不能說法,開示、教化令其供養佛法僧寶,是名犯重,不名八重。」   《菩薩善戒經》第十三條輕戒,非法戲笑不呵戒:「若菩薩入僧中時,見有諸人非法戲笑,不呵責者,得罪。   不犯者:若聽法時為調伏故,為隨心說法故,為能利益故。」   《菩薩善戒經》第二十三條輕戒,慢心不問師受教戒:「若菩薩憍慢心故,不諮問師,不受師教,得罪。」   《菩薩善戒經》第三十六條輕戒,不呵勸惡人戒:「菩薩若受菩薩戒已,見惡眾生修行惡法,不能教呵、勸勉之者,得失意罪。」 四、菩薩戒的意業持守 (一)《菩薩瓔珞本業經》十無盡戒的意業持守   《菩薩瓔珞本業經》卷下所列舉的十無盡戒,重視持戒的時効是「從今身至佛身盡未來際」,於其中間不得故殺生,不得故妄語,不得故婬,不得故盜,不得沽酒,不得故說在家出家菩薩罪過,不得故慳,不得故瞋,不得故自讚毀他,不得故謗三寶藏,若有犯非菩薩行,失四十二賢聖法。   依文觀之,此戒本注重不得故意毀犯戒律,就身業而言,是不得故殺生,不得故婬,不得故盜,不得沽酒;就口業而言,是不得故妄語,不得故說在家出家菩薩罪過,不得故自讚毀他,不得故謗三寶藏;就意業而言,是不得故慳,不得故瞋。   有著清淨的意業,我們的身口業才會清淨,才會如法如律,因此,我們除了持守意業的不得故慳,不得故瞋;我們的意業也有必要持守不得故殺生,不得故婬,不得故盜,不得沽酒;不得故妄語,不得故說在家出家菩薩罪過,不得故自讚毀他,不得故謗三寶藏;才是一名持守菩薩戒如法清淨的佛弟子。 (二)《梵網經菩薩戒》的意業持守 (1)《梵網經菩薩戒》菩薩十重戒的意業持守   《梵網經菩薩戒》的菩薩十重戒當中,重視「慈悲心、孝順心」,以殺戒而言,提及「乃至一切有命者不得故殺,是菩薩應起常住慈悲心、孝順心,方便救護一切眾生」;戒文重視「自恣心快意殺生」,會結犯菩薩波羅夷罪。   《梵網經菩薩戒》的盜戒,也重視「慈悲心、孝順心」,提及「乃至鬼神、有主劫賊物、一切財物,一針、一草不得故盜」;戒文重視「菩薩應生佛性孝順慈悲心,常助一切人生福、生樂,而反更盜人財物者」,會結犯菩薩波羅夷罪。   《梵網經菩薩戒》的婬戒,也重視「慈悲心、孝順心」,提及「乃至一切女人不得故婬;戒文重視「菩薩應生孝順心,救度一切眾生,淨法與人;而反更起一切人婬」,會結犯菩薩波羅夷罪。   《梵網經菩薩戒》的故妄語戒、酤酒戒、故妄語、不得說四眾罪過戒、不得自讚毀他戒並沒有提及意業的持守;在不得慳惜加毀則有提及「菩薩見一切貧窮人來乞者,隨前人所須一切給與」;而菩薩以「惡心瞋心」,「乃至不施一錢、一針、一草;有求法者,不為說一句、一偈、一微塵許法,而反更罵辱者」,會結犯菩薩波羅夷罪。   《梵網經菩薩戒》的不得瞋心不受悔,有提及「於一切眾生中,乃至於非眾生中,以惡口罵辱,加以手打,及以刀杖,意猶不息;前人求悔,善言懺謝,猶瞋不解者,是菩薩波羅夷罪」,文中提及以瞋心不接受別人的善言懺謝,會結犯菩薩波羅夷罪。   《梵網經菩薩戒》的不得謗三寶戒主張菩薩應當生起「信心、孝順心」,不應當自謗三寶、教人謗三寶,反更助惡人、邪見人謗三寶,會結犯菩薩波羅夷罪。 (2)《梵網經菩薩戒》菩薩四十八輕戒的意業持守   《梵網經菩薩戒》提及:應當起「孝順心、恭敬心」,反生「憍心、慢心、癡心」,而輕慢師長,則毀犯輕戒;在慢人輕法戒則提及:以「憍慢」而不諮受先學法師經律,則毀犯輕戒;在輕新求學戒提及:新學菩薩來問若經義律義,「輕心、惡心、慢心」,不一一好答問者,犯輕垢罪。   《梵網經菩薩戒》主張:菩薩應當起「孝順心、慈悲心」,反生「惡心」故,無事謗他良人、善人、法師、師僧、國王、貴人,言犯七逆、十重,則毀犯輕戒;以「惡心」故,放大火,燒山林、曠野,則毀犯輕戒。   《梵網經菩薩戒》提及:菩薩以「惡心、瞋心」,橫教他二乘聲聞經律、外道邪見論等,犯輕垢罪;菩薩惡求、多求、教他人求,都「無慈心、無孝順心」者,犯輕垢罪;在堅持守心戒提及:發菩提心,念念不去心;若起「一念二乘外道心」者,犯輕垢罪;而菩薩法師,以「惡心」而不即與授一切眾生戒者,犯輕垢罪。 (三)《瑜伽菩薩戒》的意業持守 (1)《瑜伽菩薩戒》四種重戒的意業持守   《瑜伽菩薩戒》的自讚毀他戒提及:「若諸菩薩為欲貪求利養恭敬,自讚毀他,是名第一他勝處法」;文中制立不得為了貪求利養恭敬,而毀犯自讚毀他。   《瑜伽菩薩戒》的故慳戒提及:「若諸菩薩現有資財,性慳財故,有苦、有貧、無依、無怙,正求財者來現在前,不起哀憐而修惠捨;正求法者來現在前,性慳法故,雖現有法而不給施,是名第二他勝處法」;此戒制立對求財者和求法者,不得慳財和慳法。   《瑜伽菩薩戒》的故瞋戒提及:「若諸菩薩長養如是種類忿纏,由是因緣,不唯發起粗言便息;由忿蔽故,加以手足、塊石、刀杖,捶打、傷害、損惱有情,內懷猛利忿恨意樂,有所違犯;他來諫謝,不受、不忍、不捨怨結,是名第三他勝處法」;此戒制立對於別人來道歉時,內心的意業不得不捨怨結。   《瑜伽菩薩戒》的謗菩薩藏戒提及:「若諸菩薩謗菩薩藏,愛樂宣說開示建立像似正法,於像似法或自信解或隨他轉,是名第四他勝處法,如是名為菩薩四種他勝處法」;此戒制立不得以愚癡邪見謗菩薩藏。 (2)《瑜伽菩薩戒》四十三輕戒的意業持守 憍慢 不恭敬 嫌恨 恚惱 饒益心 貪著 愛染 嫌嫉 嬾惰 懈怠 失念 忘念 不供三寶戒 貪求名利戒 不敬有德同法 不應供受襯戒 不受重寶施戒 棄捨惡人戒 性罪不共戒 不行悔謝戒 不受悔謝戒 染心御眾戒 耽著睡眠戒 虛談棄時戒 不求禪法戒 不除五蓋戒 貪味靜慮戒 專習異論戒 不信深法戒 愛恚讚毀戒 不聽正法戒 輕毀法師戒 不為助伴戒 不往事病戒 非理不為說法戒 有恩不報戒 患難不慰戒 希求不給戒 不如法攝眾戒 不隨順眾生戒 不隨喜讚揚戒 不行威折戒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四)《菩薩地持經》的意業持守 (1)《菩薩地持經》四重戒的意業持守   《菩薩地持經》的自讚毀他戒提及:「菩薩為貪利故,自歎己德,毀呰他人,是名第一波羅夷處法」;戒文制立菩薩不得為了貪求利養而自歎己德,毀呰他人。   《菩薩地持經》的故慳戒提及:「菩薩自有財物,性慳惜故,貧苦眾生無所依怙來求索者,不起悲心給施所求;有欲聞法,吝惜不說,是名第二波羅夷處法」;此戒制立菩薩不得慳財不施,吝法不施。   《菩薩地持經》的故瞋戒提及:「菩薩瞋恚,出粗惡言,意猶不息,復以手打,或加杖石,殘害、恐怖、瞋恨增上;犯者求悔,不受其懺,結恨不捨,是名第三波羅夷處法」;此戒制立菩薩不得瞋恨不接受別人的求懺悔。   《菩薩地持經》的謗菩薩藏戒提及:「菩薩謗菩薩藏說,相似法熾然,建立於相似法;若心自解,或從他受,是名第四波羅夷處法」;此戒制立不得謗菩薩藏。 (2)《菩薩地持經》四十六輕戒的意業持守 貪著 瞋 慢 懈怠 惡心 不供塔像經卷 貪著利養戒 不敬宿德同學戒 不受檀越供施戒 輕慢障法施戒 不受貴價衣戒 懷瞋不捨戒 與比丘尼同道行戒 染心御眾戒 非時睡眠戒 慢心不問師受教戒 不對治欲心戒 瞋慢讚毀戒 不往聽法戒 輕毀法師戒 辱打法師戒 ○ ○ ○ ○ ○ ○ ○ ○ ○ ○ ○ ○ ○ ○ ○ ○ ○ ○ ○ ○ (五)《菩薩善戒經》的意業持守 (1)《菩薩善戒經》八重法的意業持守   《菩薩善戒經》八重法當中,四重戒的殺盜婬妄同於餘戒本,第五條重戒是自讚其身,提及:「菩薩若為貪利養故,自讚其身:得菩薩戒,住菩薩地,是名菩薩第五重法」;此戒不允許佛弟子為了貪著利養而自讚其身。   《菩薩善戒經》貪惜不施戒提及:「若有貧窮受苦惱者,及以病人來從乞索,菩薩貪惜,不施乃至一錢之物;有求法者,惜不施,乃至一偈,是名菩薩第六重法」;戒文中制立佛弟子面對乞財法者,不得貪惜不施財法,以便對治慳吝心。   《菩薩善戒經》瞋不受悔戒提及:「菩薩若瞋,不應加惡,若以手打,或杖,或石,惡聲罵辱,或時無力不能打罵,心懷瞋忿;若為他人之所打罵,前人求悔,不受其懺,故懷瞋恨,增長不息,心不淨者,是名菩薩第七重法」;此戒制立佛弟子不得對不應加惡的人打罵或瞋忿,倘若別人道歉,不得不受其懺,故懷瞋恨。   《菩薩善戒經》謗菩薩藏戒提及:「菩薩若有同師、同學誹謗菩薩方等法藏,受學、頂戴相似非法者,不應共住;若定知已,不得向人讚歎其德,是名菩薩第八重法」;此戒制立若有同師、同學誹謗菩薩方等法藏,受學、頂戴相似非法者,不應共住;也不得向人讚歎其德。 (2)《菩薩善戒經》四十五輕戒的意業持守 貪著 瞋 慢 放逸 懈怠 惡心 不供塔像經卷戒 貪著利養戒 不敬宿德同學戒 不受檀越供施戒 輕慢障法施戒 不受貴價衣戒 不謙下歸謝戒 懷瞋不捨戒 與比丘尼同道行戒 染心御眾戒 非時睡眠戒 慢心不問師受教戒 不對治欲心戒 瞋慢讚毀戒 不往聽法戒 輕毀法師戒 辱打法師戒 ○ ○ ○ ○ ○ ○ ○ ○ ○ ○ ○ ○ ○ ○ ○ ○ ○ ○ ○ ○ ○ ○ (六)《優婆塞戒經》的意業持守 (1)《優婆塞戒經》的六重法的意業持守   《優婆塞戒經》第一條重戒是殺戒,提及:「優婆塞受持戒已,雖為天女乃至蟻子,悉不應殺;若受戒已,若口教殺,若身自殺,是人即失優婆塞戒」;此戒制立雖為天女乃至蟻子,悉不應殺。   《優婆塞戒經》第二條重戒是盜戒,提及:「雖為身命,不得偷盜乃至一錢;若破是戒,是人即失優婆塞戒」;此戒制立雖為身命,不得偷盜乃至一錢。   《優婆塞戒經》第三條重戒是大妄語戒,提及:「雖為身命,不得虛說:我得不淨觀,至阿那含;若破是戒,是人即失優婆塞戒」;此戒制立雖為身命,不得虛說:我得不淨觀,至阿那含。   《優婆塞戒經》第四條重戒是邪婬戒,提及:「雖為身命,不得邪婬,若破是戒,是人即失優婆塞戒」;此戒制立雖為身命,不得邪婬。   《優婆塞戒經》第五條重戒是說四眾過戒,提及:「雖為身命,不得宣說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所有過罪;若破是戒,是人即失優婆塞戒」;此戒制立雖為身命,不得宣說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所有過罪。   《優婆塞戒經》第六條重戒是酤酒戒,提及:「雖為身命,不得酤酒,若破是戒,是人即失優婆塞戒」;此戒制立雖為身命,不得酤酒。 (2)《優婆塞戒經》之二十八輕戒的意業持守 恭敬 慈悲 布施 持戒 忍辱 不供養父母師長戒 耽樂飲酒戒 不瞻病苦戒 見乞不給戒 不承迎禮拜尊長戒 見他毀戒心生憍慢戒 不持六齋戒 不往聽法戒 受僧用物戒 飲有蟲水戒 險難獨行戒 獨宿尼寺戒 為財打人戒 以殘食施四眾戒 蓄猫狸戒 蓄獸不淨施戒 不蓄三衣鉢杖戒 作田不求淨水陸種處戒 販賣斗秤不平戒 非處非時行欲戒 商賈不輸官稅戒 犯國制戒 得新食不先供三寶戒 僧不聽輒自說法戒 在五眾前行戒 僧食不公分戒 養蠶戒 行路見病捨去戒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五、菩薩戒的布施思想 (一)菩薩重戒的貪惜不施戒   就菩薩戒的重戒而言,和布施相關的戒條是「貪惜不施戒」,《菩薩瓔珞本業經》制立第七條重戒為「不得故慳」:「佛子!從今身至佛身盡未來際,於其中間不得故慳,若有犯非菩薩行,失四十二賢聖法」;文中制立不得故慳。   《梵網經菩薩戒》則是制立第八條重戒為「不得慳惜加毀」:「若佛子!自慳、教人慳,慳因、慳緣、慳法、慳業,而菩薩見一切貧窮人來乞者,隨前人所須一切給與,而菩薩以惡心瞋心,乃至不施一錢、一針、一草;有求法者,不為說一句、一偈、一微塵許法,而反更罵辱者,是菩薩波羅夷罪」;依文觀之,慳財和慳法,不施乞人及求法者,而加以罵辱,會毀犯此重戒。   《瑜伽菩薩戒》第二條重戒為「故慳」:「若諸菩薩現有資財,性慳財故,有苦、有貧、無依、無怙,正求財者來現在前,不起哀憐,而修惠捨;正求法者來現在前,性慳法故,雖現有法,而不給施,是名第二他勝處法」;文中制立慳財和慳法,不施乞人及求法者,會毀犯此重戒。   《菩薩地持經》第二重戒為「故慳戒」:「菩薩自有財物,性慳惜故,貧苦眾生、無所依怙,來求索者,不起悲心給施所求;有欲聞法,吝惜不說,是名第二波羅夷處法」;文中制立慳財和慳法,不施乞人及求法者,會毀犯此重戒。   《菩薩善戒經》第六重戒為「貪惜不施」:「若有貧窮、受苦惱者,及以病人,來從乞索,菩薩貪惜,不施乃至一錢之物;有求法者,惜不施,乃至一偈,是名菩薩第六重法」;文中也是制立慳財和慳法,不施乞人及求法者,會毀犯此重戒。 (二)菩薩輕戒的布施思想 (1)《梵網經菩薩戒》輕戒的布施思想   《梵網經菩薩戒》輕戒第二十六是「待賓乖式戒」:「若佛子!先在僧房中住,後見客菩薩比丘來入僧房、舍宅、城邑、國王宅舍中,乃至夏坐安居處,及大會中;先住僧應迎來送去,飲食供養、房舍、臥具、繩床,事事給與;若無物,應賣自身及以男女,供給所須,悉以與之。若有檀越來請眾僧,客僧有利養分,僧房主應次第差客僧受請;而先住僧獨受請,不差客僧,僧房主得無量罪,畜生無異,非沙門、非釋種姓;若故作者,犯輕垢罪」;文中制立不得獨受利養,應當和客僧均分利養。   《梵網經菩薩戒》輕戒第二十七是「受別請戒」:「若佛子!一切不得受別請利養入己,而此利養屬十方僧,而別受請,即取十方僧物入己;八福田:諸佛聖人、一一師僧、父母、病人物,自己用故,犯輕垢罪」;文中制立面對受利養時,應當有利養和十方僧均分的思想,不得接受各別的請客,那等同取十方僧物入己。   《梵網經菩薩戒》輕戒第二十八是「故別請僧戒」:「若佛子!有出家菩薩、在家菩薩及一切檀越,請僧福田求願之時,應入僧房問知事人;今欲次第請者,即得十方賢聖僧,而世人別請五百羅漢菩薩僧,不如僧次一凡夫僧;若別請僧者,是外道法;七佛無別請法,不順孝道;若故別請僧者,犯輕垢罪」;文中制立供養僧人時,應當次第請,人人都可以接受到供養,不得別請僧人,倘若故別請僧,犯輕垢罪。 (2)《瑜伽菩薩戒》輕戒的布施思想   《瑜伽菩薩戒》輕戒有四十八條,涉及布施思想的戒條有五個條目,第一條輕戒是「不供三寶戒」:「若諸菩薩安住菩薩淨戒律儀,於日日中,若於如來,或為如來造制多所;若於正法,或為正法造經卷所,謂諸菩薩素怛纜藏,摩怛理迦;若於僧伽,謂十方界已入大地諸菩薩眾,若不以其或少或多諸供養具,而為供養:下至以身一拜禮敬,下至以語一四句頌,讚佛法僧真實功德,下至以心一清淨信,隨念三寶真實功德,空度日夜,是名有犯,有所違越」;文中制立不得空度日夜,應當以身口意日日供養三寶。   《瑜伽菩薩戒》輕戒第四條是「不應供受襯戒」:「若諸菩薩安住菩薩淨戒律儀,他來延請,或往居家,或往餘寺,奉施飲食,及衣服等諸資生具;憍慢所制,懷嫌恨心、懷恚惱心,不至其所,不受所請;是名有犯,有所違越,是染違犯」;文中制立不得憍慢所制,懷嫌恨心、懷恚惱心,不至其所,不受所請。   《瑜伽菩薩戒》輕戒第五條是「不受重寶施戒」:「若諸菩薩安住菩薩淨戒律儀,他持種種生色、可染、末尼、真珠、琉璃等寶,及持種種眾多上妙財利、供具,慇懃奉施,由嫌恨心,或恚惱心,違拒不受,是名有犯,有所違越,是染違犯,捨有情故」;文中制立面對慇懃奉施,由嫌恨心,或恚惱心,違拒不受,是名有犯。   《瑜伽菩薩戒》輕戒第六條是「不施其法戒」:「若諸菩薩安住菩薩淨戒律儀,他來求法,懷嫌恨心、懷恚惱心,嫉妬變異,不施其法,是名有犯,有所違越,是染違犯」;文中制立面對求法時,懷嫌恨心、懷恚惱心,嫉妬變異,不施其法,是名有犯。   《瑜伽菩薩戒》輕戒第三十八條是「希求不給戒」:「若諸菩薩安住菩薩淨戒律儀,有飲食等資生眾具,見有求者來正悕求飲食等事,懷嫌恨心,懷恚惱心,而不給施,是名有犯,有所違越,是染違犯」;文中制立面對有求者來正悕求飲食等事,懷嫌恨心,懷恚惱心,而不給施,是名有犯。 (3)《菩薩善戒經》輕戒的布施思想   《菩薩善戒經》輕戒有四十五條,涉及布施思想的戒條有七個條目,第一條輕戒是「不供塔像經卷戒」:「菩薩若受菩薩戒已,若於晝夜,塔像、經卷、讀誦之人千萬,菩薩不以華香供養、禮拜,不能讚歎,心不歡喜,乃至一念,是名犯重,不名八重;是名菩薩污心、疑心,有創墮落,起不淨心;若有所作,無恭敬心;不信故,懈怠故,是名犯重,不名八重。若無念心,是名犯輕」;文中制立對塔像、經卷、讀誦之人千萬,菩薩不以華香供養、禮拜,不能讚歎,心不歡喜,乃至一念,是名犯重。   《菩薩善戒經》輕戒第五條是「不受檀越供施戒」:「有篤信檀越來請菩薩,若自舍、若塔寺、若村落、若國土,供給所須衣服、飲食、臥具、醫藥;菩薩憍慢、瞋恨、輕賤,不往受者得罪;是罪因煩惱犯」;文中制立菩薩憍慢、瞋恨、輕賤,不往受檀越供施者得罪。   《菩薩善戒經》輕戒第六條是「入白衣舍不能說法戒」:「若菩薩無伴,獨行至白衣家,得錯謬罪。若到白衣舍不能說法開示,教化令其供養佛法僧寶,是名犯重,不名八重」;文中制立若到白衣舍不能說法開示,教化令其供養佛法僧寶,是名犯重。   《菩薩善戒經》輕戒第七條是「不受重寶施戒」:「若有檀越以金、銀、真珠、車磲、馬瑙、琉璃、頗梨、奴婢、車乘、象、馬等物,雜色敷具,奉施菩薩,菩薩應受;若不受者,得罪;是罪因煩惱犯」;文中制立重寶奉施菩薩,菩薩應受。   《菩薩善戒經》輕戒第八條是「輕慢障法施戒」:「若有眾生為解義故,欲得聞法,住菩薩所諮啟未聞,菩薩輕心、慢心,不為說者,得罪;是罪因煩惱犯」;文中制立菩薩輕心、慢心,不為請法者說者,得罪。   《菩薩善戒經》輕戒第九條是「障無畏施戒」:「若有惡人能作殺害及旃陀羅,菩薩若不親近、往返,為說正法者,得罪。何以故?菩薩若見持戒、精進、身口意淨,不生慈悲;若見惡人,能生慈悲。是故菩薩若不為說,則得犯罪」;文中制立若有惡人能作殺害及旃陀羅,菩薩若不親近、往返,為說正法者,得罪。 (4)《優婆塞戒經》輕戒之布施思想   《優婆塞戒經》輕戒涉及布施思想的戒條有四個條目,第一條輕戒是「不供養父母師長戒」:「若優婆塞受持戒已,不能供養父母、師長,是優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墮落,不淨有作」;文中制立不能供養父母、師長,是優婆塞得失意罪。   《優婆塞戒經》輕戒第四條是「見乞不給戒」:「若優婆塞受持戒已,見有乞者不能多少隨宜分與,空遣還者,是優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墮落,不淨有作」;文中制立見有乞者不能多少隨宜分與,空遣還者,是優婆塞得失意罪。   《優婆塞戒經》輕戒第二十三條是「得新食不先供三寶戒」:「若優婆塞受持戒已,若得新穀、果苽、菜茹,不先奉獻供養三寶,先自受者,是優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墮落,不淨有作」;文中制立若得新穀、果苽、菜茹,不先奉獻供養三寶,先自受者,是優婆塞得失意罪。   《優婆塞戒經》輕戒第二十四條是「僧不聽輒自說法戒」:「若優婆塞受持戒已,僧若不聽,說法讚歎,輒自作者,是優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墮落,不淨有作」;文中制立僧若不聽,說法讚歎,輒自作者,是優婆塞得失意罪。 六、菩薩戒的持戒思想 (一)《梵網經菩薩戒》輕戒的持戒思想 (1)身業戒儀   《梵網經菩薩戒》輕戒第二條「飲酒戒」提及:「若佛子!故飲酒,而生酒過失無量;若自身手過酒器與人飲酒者,五百世無手,何況自飲?不得教一切人飲,及一切眾生飲酒,況自飲酒?若故自飲、教人飲者,犯輕垢罪」;文中制立不得教一切人飲,及一切眾生飲酒。   《梵網經菩薩戒》輕戒第三條「食肉戒」提及:「若佛子!故食肉,一切肉不得食,斷大慈悲性種子,一切眾生見而捨去;是故一切菩薩不得食一切眾生肉,食肉得無量罪;若故食者,犯輕垢罪」;文中制立一切菩薩不得食一切眾生肉。   《梵網經菩薩戒》輕戒第四條「食五辛戒」提及:「若佛子!不得食五辛:大蒜、革葱、慈葱、蘭葱、興蕖,是五種一切食中不得食;若故食者,犯輕垢罪」;文中制立不得食五辛。   《梵網經菩薩戒》輕戒第五條「不舉教懺戒」提及:「若佛子!見一切眾生犯八戒、五戒、十戒,毀禁七逆、八難、一切犯戒罪,應教懺悔;而菩薩不教懺悔,共住、同僧利養,而共布薩、同一眾住說戒,而不舉其罪,教悔過者,犯輕垢罪」;文中制立見一切眾生犯戒罪,應教懺悔。   《梵網經菩薩戒》輕戒第十七條「依官強乞戒」提及:「若佛子!自為飲食、錢物、利養、名譽故,親近國王、王子、大臣、百官,恃作形勢,乞索、打拍、牽挽,橫取錢物,一切求利,名為惡求、多求、教他人求,都無慈心、無孝順心者。犯輕垢罪」;文中制立不得恃作形勢,乞索、打拍、牽挽,橫取錢物。   《梵網經菩薩戒》輕戒第二十五條「為主失儀戒」提及:「若佛子!佛滅後,為說法主、為僧房主、教化主、坐禪主、行來主,應生慈心,善和鬪訟;善守三寶物,莫無度用,如自己有;而反亂眾鬪諍,恣心用三寶物者,犯輕垢罪」;文中制立為主而亂眾鬪諍,恣心用三寶物者,犯輕垢罪。   《梵網經菩薩戒》輕戒第二十九條「惡伎損生戒」提及:「若佛子!以惡心故,為利養故,販賣男女色,自手作食、自磨、自舂、占相男女、解夢吉凶、是男是女、呪術、工巧、調鷹方法,和合百種毒藥、千種毒藥、蛇毒、生金銀、蠱毒,都無慈心;若故作者。犯輕垢罪」;文中制立不得以惡心故,為利養故,販賣男女色。   《梵網經菩薩戒》輕戒第三十三條「觀聽作惡戒」提及:「若佛子!以惡心故,觀一切男女等鬪,軍陣、兵將、劫賊等鬪;亦不得聽吹貝、鼓角、琴瑟、箏笛、箜篌、歌叫、伎樂之聲;不得摴蒲、圍碁、波羅賽、戲彈碁、六博、拍毬、擲石、投壺、八道、行城、爪鏡、蓍草、楊枝、鉢盂、髑髏,而作卜筮;不得作盜賊使命,一一不得作;若故作者,犯輕垢罪」;文中制立不得以惡心故,觀一切男女等鬪。   《梵網經菩薩戒》輕戒第三十七條「故入難處戒」提及:「若佛子!常應二時頭陀,冬夏坐禪、結夏安居,常用楊枝、澡豆、三衣、瓶、鉢、坐具、錫杖、香爐、漉水囊、手巾、刀子、火燧、鑷子、繩床、經、律、佛像、菩薩形像;而菩薩行頭陀時,及遊方時,行來百里千里,此十八種物常隨其身;頭陀者:從正月十五日至三月十五日,八月十五日至十月十五日,是二時中,此十八種物常隨其身,如鳥二翼。若布薩日,新學菩薩半月半月布薩,誦十重四十八輕戒;時於諸佛菩薩形像前,一人布薩,即一人誦;若二人三人,乃至百千人,亦一人誦;誦者高座,聽者下坐;各各披九條、七條、五條袈裟,結夏安居一一如法。若頭陀時莫入難處,若國難、惡王、土地高下、草木深邃,師子、虎、狼、水、火、風難,及以劫賊、道路、毒蛇,一切難處悉不得入;若頭陀行道,乃至夏坐安居,是諸難處悉不得入;若故入者,犯輕垢罪」;文中制立是諸難處悉不得入;若故入者,犯輕垢罪。 (2)口業戒行   《梵網經菩薩戒》輕戒第十三條「無根謗人戒」提及:「若佛子!以惡心故,無事謗他良人、善人、法師、師僧、國王、貴人,言犯七逆、十重,於父母、兄弟、六親中,應生孝順心、慈悲心,而反更加於逆害,墮不如意處者,犯輕垢罪」;文中制立不得以惡心故,無事謗他。   《梵網經菩薩戒》輕戒第十九條「鬥謗欺賢戒」提及:「若佛子!以惡心故,見持戒比丘手捉香爐,行菩薩行,而鬪搆兩頭,謗欺賢人,無惡不造;若故作者,犯輕垢罪」;文中制立不得以惡心鬪搆兩頭,謗欺賢人。   《梵網經菩薩戒》輕戒第三十條「違禁行非戒」提及:「若佛子!以惡心故,自身謗三寶,詐現親附,口便說空,行在有中;為白衣通致男女交會、婬色、縛著,於六齋日,年三長齋月,作殺生、劫盜、破齋、犯戒者,犯輕垢罪」;文中制立不得以惡心故,自身謗三寶,於六齋日,年三長齋月,作殺生、劫盜、破齋、犯戒者,犯輕垢罪。 (3)意業戒行   《梵網經菩薩戒》輕戒第三十六條「不自作誓戒」提及:「若佛子!發十大願已,持佛禁戒,作是願言:寧以此身投熾然猛火大坑刀山,終不毀犯三世諸佛經律,與一切女人作不淨行。   復作是願:寧以熱鐵羅網千重周匝纏身,終不以破戒之身,受於信心檀越一切衣服。   復作是願:寧以此口吞熱鐵丸,及大流猛火經百千劫,終不以破戒之口,食信心檀越百味飲食。   復作是願:寧以此身臥大猛火羅網熱鐵地上,終不以破戒之身,受信心檀越百種床座。   復作是願:寧以此身受三百鉾刺經一劫二劫,終不以破戒之身,受信心檀越百味醫藥。   復作是願:寧以此身投熱鐵鑊經百千劫,終不以破戒之身,受信心檀越千種房舍屋宅園林田地。   復作是願:寧以鐵鎚打碎此身,從頭至足,令如微塵,終不以破戒之身,受信心檀越恭敬禮拜。   復作是願:寧以百千熱鐵刀鉾挑其兩目,終不以破戒之心,視他好色。   復作是願:寧以百千鐵錐遍劖刺耳根經一劫二劫,終不以破戒之心,聽好音聲。   復作是願:寧以百千刃刀割去其鼻,終不以破戒之心,貪嗅諸香。   復作是願:寧以百千刃刀割斷其舌,終不以破戒之心,食人百味淨食。   復作是願:寧以利斧斬斫其身,終不以破戒之心,貪著好觸。   復作是願:願一切眾生悉得成佛;而菩薩若不發是願者,犯輕垢罪」;文中制立倘若不自立誓願終不以此破戒之心貪著六塵。 (二)《瑜伽菩薩戒》輕戒的持戒思想   《瑜伽菩薩戒》輕戒第二條「貪求名利戒」提及:「若諸菩薩安住菩薩淨戒律儀,有其大欲而無喜足,於諸利養及以恭敬生著不捨,是名有犯,有所違越,是染違犯」;文中制立於諸利養及以恭敬生著不捨,是名有犯。   《瑜伽菩薩戒》輕戒第八條「遮罪共不共戒」提及:「若諸菩薩安住菩薩淨戒律儀,如薄伽梵於別解脫毘奈耶中,將護他故建立遮罪,制諸聲聞令不造作,諸有情類未淨信者令生淨信,已淨信者令倍增長;於中菩薩與諸聲聞,應等修學無有差別。何以故?以諸聲聞自利為勝,尚不棄捨將護他行,為令有情未信者信,信者增長學所學處,何況菩薩利他為勝?   若諸菩薩安住菩薩淨戒律儀,如薄伽梵於別解脫毘奈耶中,為令聲聞少事、少業、少悕望住建立遮罪,制諸聲聞令不造作,於中菩薩與諸聲聞不應等學。何以故?以諸聲聞自利為勝,不顧利他,於利他中少事、少業、少悕望住,可名為妙,非諸菩薩利他為勝,不顧自利,於利他中,少事、少業、少悕望住,得名為妙;如是菩薩為利他故,從非親里長者、居士、婆羅門等,及恣施家,應求百千種種衣服,觀彼有情有力、無力,隨其所施如應而受,如說求衣求鉢亦爾;如求衣鉢。如是自求種種絲縷,令非親里為織作衣;為利他故應畜種種憍世耶衣諸坐臥具,事各至百,生色、可染百千俱胝,復過是數亦應取積,如是等中少事、少業、少悕望住,制止遮罪;菩薩不與聲聞共學,安住淨戒律儀菩薩。   於利他中懷嫌恨、心懷恚惱心,少事、少業、少悕望住,是名有犯,有所違越,是染違犯。若由嬾惰、懈怠、忘念、無記之心,少事、少業、少悕望住,是名有犯有所違越,非染違犯」;依文觀之,薄伽梵於別解脫毘奈耶中,將護他故建立遮罪,制諸聲聞令不造作,諸有情類未淨信者令生淨信,已淨信者令倍增長;於中菩薩與諸聲聞,應等修學無有差別;少事、少業、少悕望住,制止遮罪;菩薩不與聲聞共學。   《瑜伽菩薩戒》輕戒第九條「性罪不共戒」提及:「若諸菩薩安住菩薩淨戒律儀,善權方便為利他故,於諸性罪少分現行,由是因緣,於菩薩戒無所違犯,生多功德。   (1)謂如菩薩見劫盜賊為貪財故,欲殺多生,或復欲害大德、聲聞、獨覺、菩薩,或復欲造多無間業;見是事已,發心思惟:我若斷彼惡眾生命,墮那落迦,如其不斷,無間業成,當受大苦;我寧殺彼墮那落迦,終不令其受無間苦;如是菩薩意樂思惟,於彼眾生或以善心,或無記心,知此事已,為當來故深生慚愧,以憐愍心而斷彼命,由是因緣,於菩薩戒無所違犯,生多功德。   (2a)又如菩薩見有增上、增上宰官、上品暴惡於諸有情無有慈愍,專行逼惱,菩薩見已起憐愍心,發生利益安樂意樂,隨力所能,若廢、若黜增上等位;由是因緣於菩薩戒無所違犯,生多功德。   (2b)又如菩薩見劫盜賊奪他財物,若僧伽物、窣堵波物,取多物已,執為己有,縱情受用;菩薩見已起憐愍心,於彼有情發生利益安樂意樂,隨力所能,逼而奪取,勿令受用如是財故,當受長夜無義無利;由此因緣所奪財寶,若僧伽物還復僧伽,窣堵波物還窣堵波,若有情物還復有情。   (2c)又見眾主或園林主,取僧伽物、窣堵波物,言是己有,縱情受用;菩薩見已思擇彼惡,起憐愍心,勿令因此邪受用業,當受長夜無義無利,隨力所能廢其所主;菩薩如是雖不與取,而無違犯,生多功德。   (3)又如菩薩處在居家,見有母邑現無繫屬,習婬欲法,繼心菩薩求非梵行。菩薩見已作意思惟:勿令心恚,多生非福,若隨其欲,便得自在,方便安處,令種善根,亦當令其捨不善業;住慈愍心,行非梵行;雖習如是穢染之法,而無所犯,多生功德;出家菩薩為護聲聞聖所教誡,令不壞滅,一切不應行非梵行。   (4a)又如菩薩為多有情,解脫命難、囹圄縛難、刖手足難、劓鼻、刵耳、剜眼等難,雖諸菩薩為自命難,亦不正知說於妄語;然為救脫彼有情故,知而思擇,故說妄語;以要言之,菩薩唯觀有情義利,非無義利,自無染心,唯為饒益諸有情故,覆想正知,而說異語,說是語時,於菩薩戒無所違犯,生多功德。   (4b)又如菩薩,見諸有情為惡朋友之所攝受,親愛不捨,菩薩見已起憐愍心,發生利益安樂意樂,隨能隨力,說離間語,令離惡友,捨相親愛。勿令有情由近惡友當受長夜無義無利;菩薩如是以饒益心說離間語,乖離他愛,無所違犯,生多功德。   (4c)又如菩薩見諸有情為行越路,非理而行,出麁惡語,猛利訶擯,方便令其出不善處,安立善處;菩薩如是以饒益心,於諸有情出麁惡語,無所違犯,生多功德。   (4d)又如菩薩見諸有情信樂倡伎、吟詠、歌諷,或有信樂王、賊、飲食、婬蕩、街衢無義之論,菩薩於中皆悉善巧,於彼有情起憐愍心,發生利益安樂意樂,現前為作綺語,相應種種倡伎、吟詠、歌諷,王、賊、飲食、婬、衢等論,令彼有情歡喜,引攝自在隨屬,方便獎導出不善處,安立善處;菩薩如是現行綺語,無所違犯,生多功德」;依文觀之,善權方便為利他故,於諸性罪少分現行,由是因緣,於菩薩戒無所違犯,生多功德。   《瑜伽菩薩戒》輕戒第十條「住邪命法戒」提及:「若諸菩薩安住菩薩淨戒律儀,生起詭詐虛談現相,方便研求假利求利,味邪命法,無有羞恥,堅持不捨;是名有犯,有所違越,是染違犯」;文中制立不得生起詭詐虛談現相,方便研求假利求利,味邪命法。   《瑜伽菩薩戒》輕戒第十三條「不護雪譏謗戒」提及:「若諸菩薩安住菩薩淨戒律儀,於自能發不信重言,所謂惡聲、惡稱、惡譽,不護、不雪;其事若實,而不避護,是名有犯,有所違越,是染違犯。若事不實而不清雪,是名有犯,有所違越,非染違犯」;文中制立惡聲、惡稱若實,而不避護,是名有犯;惡聲、惡稱若事不實而不清雪,是名有犯。   《瑜伽菩薩戒》輕戒第三十條「愛恚讚毀戒」提及:「若諸菩薩安住菩薩淨戒律儀,於他人所,有染愛心,有瞋恚心,自讚毀他,是名有犯,有所違越,是染違犯」;文中制立有染愛心,有瞋恚心,自讚毀他,是名有犯。 (三)《菩薩善戒經》輕戒的持戒思想 (1)身業戒儀   《菩薩善戒經》輕戒第四條「不漸次受戒戒」提及:「若比丘為求罪過,聽菩薩戒;不信受者,不信教者,及不成就優婆塞戒,不成就沙彌戒,不成就波羅提木叉戒者,不得聽菩薩戒;聽者得罪。   若比丘犯波夜提罪,不慚愧,不生悔,聽菩薩戒者,得偷羅遮罪。若比丘犯偷羅遮罪,不慚愧,不生悔,聽菩薩戒者,得僧伽婆尸沙罪。若比丘犯僧伽婆尸沙罪,不慚愧,不生悔,聽菩薩戒者,得波羅夷罪,謂第八重,若有說者,得僧伽婆尸沙;是故經中作如是言:不信者,不應聽;不信者,不應說」;文中制立不信受者,不信教者,及不成就優婆塞戒,不成就沙彌戒,不成就波羅提木叉戒者,不得聽菩薩戒;聽者得罪。   《菩薩善戒經》輕戒第十條「為他乞衣自著戒」提及:「若有檀越,非親里:若長者,若婆羅門,以種種衣奉施菩薩,菩薩應受;若菩薩自求多得,亦應受之;如衣鉢亦如是,如衣鉢線亦如是。   菩薩若到檀越邊求索縷線,使非親里織師織,教令緻織,務令廣厚,我不自著;汝與檀越,俱亦有福。若檀越言:我為師故,唯願自著;菩薩得已,若自為身,往織師所,教令緻織,務使廣厚;若得衣已,自著者,犯重,不名八重。若不教者,不犯」;文中制立不得為他乞衣而自著。   《菩薩善戒經》輕戒第十一條「不受貴價衣戒」提及:「菩薩若受菩薩戒已,應受、應畜憍奢耶敷具,至百千萬數金銀亦爾;聲聞之人但為自利,是故如來不聽受畜;菩薩不爾,為利眾生,是故聽畜,不得不受。若為知足名譽,故不受者,得失意罪,墮落不起。有所作,有疑,不淨。若菩薩以懈怠因緣,不能利益諸眾生者,得罪;是罪因煩惱犯」;文中制立菩薩為利眾生,是故聽畜,不得不受貴價衣等。   《菩薩善戒經》輕戒第十八條「與比丘尼同道行戒」提及:「若菩薩與比丘尼共同一道行,不犯;若有貪心,得罪」;文中制立不得以貪心而與比丘尼共同一道行。   《菩薩善戒經》輕戒第十九條「不從非親里尼受食戒」提及:「若菩薩從非親里尼受食,不犯。何以故?菩薩摩訶薩發菩提心已,於諸眾生無非親里」;文中制立可以從非親里尼受食。   《菩薩善戒經》輕戒第三十七條「畜白衣物戒」提及:「菩薩若受菩薩戒已,所畜之物與白衣同者,得失意罪」;文中制立不得畜白衣物戒。   《菩薩善戒經》輕戒第三十八條「金銀器受食戒」提及:「菩薩若受菩薩戒已,不應以金銀盂器受取飲食,所畜銅器不得同彼白衣,木器角器悉不聽用,用者,得罪」;文中制立不應以金銀盂器受取飲食。   《菩薩善戒經》輕戒第四十四條「床高過八指戒」提及:「菩薩若受菩薩戒已,所坐床榻過八指者,得罪」;文中制立所坐床榻過八指者,得罪。 (2)口業戒行   《菩薩善戒經》輕戒第十五條「不護雪譏謗戒」提及:「若菩薩不畏惡聲,不護惡聲,得失意罪;若他無惡,橫稱他惡者,得犯惡罪;是罪因煩惱犯。若為調伏,加之惡語者,得失意罪,非是惡罪」;文中制立菩薩不畏惡聲,不護惡聲,得失意罪。   《菩薩善戒經》輕戒第二十九條「瞋慢讚毀戒」提及:「若菩薩生瞋慢心,自言持戒、多聞、智慧,悉勝汝者,得罪;是罪因煩惱犯」;文中制立不得生瞋慢心,自言持戒、多聞、智慧,悉勝汝者。 (3)意業戒行   《菩薩善戒經》輕戒第二條「貪著利養戒」提及:「菩薩若不知足,不少欲,貪著利養,是名犯重」;文中制立不得不知足,不少欲,貪著利養。   《菩薩善戒經》輕戒第十二條「默認是聖賢戒」提及:「若菩薩為人所讚言是十住,若阿羅漢,至須陀洹少欲知足,默然受者,得罪;是罪因煩惱犯」;文中制立不得默認是聖賢。   《菩薩善戒經》輕戒第二十四條「不對治欲心戒」提及:「若菩薩欲心起時,不觀對治,疾調滅者,犯罪」;文中制立應當對治欲心。 (四)《優婆塞戒經》輕戒的持戒思想 (1)身業戒儀   《優婆塞戒經》輕戒第二條「耽樂飲酒戒」提及:「若優婆塞受持戒已,耽樂飲酒,是優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墮落,不淨有作」;文中制立不得耽樂飲酒。   《優婆塞戒經》輕戒第七條「不持六齋戒」提及:「若優婆塞受持戒已,月月之中,不能六日受持八戒,供養三寶,是優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墮落,不淨有作」;文中制立六日受持八戒,供養三寶。   《優婆塞戒經》輕戒第九條「受僧用物戒」提及:「若優婆塞受持戒已,受招提僧臥具、床座,是優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墮落,不淨有作」;文中制立不得受僧用物。   《優婆塞戒經》輕戒第十條「飲有蟲水戒」提及:「若優婆塞受持戒已,疑水有虫,故便飲之,是優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墮落,不淨有作」;文中制立不得飲有蟲水。   《優婆塞戒經》輕戒第十一條「險難獨行戒」提及:「若優婆塞受持戒已,嶮難之處,無伴獨行,是優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墮落,不淨有作」;文中制立不得嶮難之處,無伴獨行。   《優婆塞戒經》輕戒第十二條「獨宿尼寺戒」提及:「若優婆塞受持戒已,獨宿尼寺,是優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墮落,不淨有作」;文中制立不得獨宿尼寺。   《優婆塞戒經》輕戒第十四條「以殘食施四眾戒」提及:「若優婆塞受持戒已,若以殘食施於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是優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墮落不淨有作」;文中制立不得以殘食施四眾。   《優婆塞戒經》輕戒第十七條「不蓄三衣鉢杖戒」提及:「若優婆塞受持戒已,若不儲畜僧伽梨衣鉢盂錫杖,是優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墮落,不淨有作」;文中制立不得不蓄三衣鉢杖。   《優婆塞戒經》輕戒第十八條「作田不求淨水陸種處」提及:「若優婆塞受持戒已,若為身命,須田作者,不求淨水及陸稼處,是優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墮落,不淨有作」;文中制立不得須田作者,不求淨水及陸稼處。   《優婆塞戒經》輕戒第十九條「販賣斗秤不平戒」提及:「若優婆塞受持戒已,為於身命,若作市易斗秤賣物,一說價已,不得前却,捨賤趣貴;斗秤量物,任前平用;如其不平,應語令平;若不如是,是優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墮落,不淨有作」;文中制立不得販賣斗秤不平。   《優婆塞戒經》輕戒第二十條「非處非時行欲戒」提及:「若優婆塞受持戒已,若於非處、非時行欲,是優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墮落,不淨有作」;文中制立不得非處非時行欲。   《優婆塞戒經》輕戒第二十一條「商賈不輸官稅戒」提及:「若優婆塞受持戒已,商估、販賣,不輸官稅,盜棄去者,是優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墮落,不淨有作」;文中制立不得商賈不輸官稅。   《優婆塞戒經》輕戒第二十五條「在五眾前行戒」提及:「若優婆塞受持戒已,道路若在諸比丘前,沙彌前行,是優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墮落,不淨有作」;文中制立不得在五眾前行。   《優婆塞戒經》輕戒第二十六條「僧食不公分戒」提及:「若優婆塞受持戒已,僧中賦食,若偏為師選擇美好,過分與之,是優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墮落,不淨有作」;文中制立不得僧食不公分。   《優婆塞戒經》輕戒第二十七條「養蠶戒」提及:「若優婆塞受持戒已,若養蠶者,是優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墮落,不淨有作」;文中制立不得養蠶。 (2)意業戒行   《優婆塞戒經》輕戒第六條「見他毀戒心生憍慢戒」提及:「若優婆塞受持戒已:若見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毀所受戒,心生憍慢,言:我勝彼,彼不如我;是優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墮落,不淨有作」;文中制立見他毀戒,不得心生憍慢。 七、菩薩戒的忍辱思想   菩薩戒強調慈悲為懷,除了菩薩重戒制立瞋不受悔戒,以便對治瞋恨心,在菩薩戒的輕戒也有防範佛弟子起瞋恚;在《梵網經菩薩戒》第二十一條輕戒為「無慈酬怨戒」:「佛子!不得以瞋報瞋、以打報打,若殺父母、兄弟、六親,不得加報;若國主為他人殺者,亦不得加報;殺生報生,不順孝道,尚不畜奴婢、打拍、罵辱,日日起三業,口罪無量,況故作七逆之罪?而出家菩薩無慈報讎,乃至六親中故報者,犯輕垢罪」;制立不得以瞋報瞋、以打報打。   在《瑜伽菩薩戒》制立棄捨惡人戒55、瞋打報復戒56、不行悔謝戒57、不受悔謝戒58、懷忿不捨戒59、不隨順眾生戒60;讓佛弟子不棄捨惡人,也不瞋打報復,自己犯錯時肯向別人道歉,別人犯錯時,肯接受別人的道歉;也能夠不懷嫌恨心地隨順眾生。   《菩薩善戒經》則是制立不謙下歸謝戒61、懷瞋不捨戒62、辱打法師戒63,讓佛弟子不辱打法師,應當主動謙下歸謝,戒文中也制立不受歸謝,也會結罪;而且戒本還制立懷瞋不捨也會毀犯輕戒;除此之外,《優婆塞戒經》也制立為財打人戒64,各各戒本都慈悲地制戒,以便好好地燒熄佛弟子的怒火,好好地止息佛弟子的瞋恚,好好地長養佛弟子的慈悲心。 八、菩薩戒的精進與禪定思想   關於精進修道,在《瑜伽菩薩戒》第二十條輕戒制立「耽著睡眠戒」:「若諸菩薩安住菩薩淨戒律儀,嬾惰、懈怠,耽睡眠樂、臥樂、倚樂,非時、非量,是名有犯,有所違越,是染違犯。」65;文中制立不得嬾惰、懈怠,耽睡眠樂。   在《瑜伽菩薩戒》第二十一條輕戒制立「虛談棄時戒」:「若諸菩薩安住菩薩淨戒律儀,懷愛染心談說世事,虛度時日,是名有犯,有所違越,是染違犯。若由忘念虛度時日,是名有犯,有所違越,非染違犯」66;文中制立不得懷愛染心談說世事,虛度時日。   在《菩薩善戒經》第二十一條輕戒制立「非時睡眠戒」:「若菩薩懈怠、懶惰,不勤精進,樂眠臥者,得罪」67;文中制立不得懈怠、懶惰,不勤精進,樂眠臥。   在《菩薩善戒經》第二十二條輕戒制立「虛談棄時戒」:「若菩薩共談世事無益之言,得罪」68;文中制立菩薩不得共談世事無益之言。   關於修習禪定,在《瑜伽菩薩戒》第二十二條輕戒制立「不求禪法戒」:「若諸菩薩安住菩薩淨戒律儀,為令心住,欲定其心,心懷嫌恨,憍慢所持,不詣師所求請教授,是名有犯,有所違越,是染違犯;嬾惰、懈怠而不請者,非染違犯」69;文中制立不得心懷嫌恨,憍慢所持,不詣師所求請教授。   在《瑜伽菩薩戒》第二十三條輕戒制立「不除五蓋戒」:「若諸菩薩安住菩薩淨戒律儀,起貪欲蓋,忍受不捨,是名有犯,有所違越,是染違犯」70;文中制立不得起貪欲蓋等五蓋,忍受不捨,是名有犯。   在《瑜伽菩薩戒》第二十四條輕戒制立「貪味靜慮戒」:「若諸菩薩安住菩薩淨戒律儀,貪味靜慮,於味靜慮見為功德,是名有犯,有所違越,是染違犯」71;文中制立不得貪味靜慮,於味靜慮見為功德,是名有犯。 九、菩薩戒的教法思想 (一)菩薩戒的敬師思想 (1)《梵網經菩薩戒》輕戒的敬師思想   在《梵網經菩薩戒》第一條輕戒為「輕慢師長戒」:「若佛子!欲受國王位時,受轉輪王位時,百官受位時,應先受菩薩戒,一切鬼神救護王身、百官之身,諸佛歡喜;既得戒已,生孝順心、恭敬心,見上座、和上、阿闍梨、大乘同學、同見、同行者,應起承迎、禮拜、問訊;而菩薩反生憍心、慢心、癡心,不起承迎、禮拜,一一不如法供養,以自賣身、國城、男女、七寶、百物而供給之;若不爾者,犯輕垢罪」;文中制立對師友應起承迎、禮拜、問訊。   在《梵網經菩薩戒》第六條輕戒為「不敬請法戒」:「若佛子!見大乘法師、大乘同學、同見、同行,來入僧坊、舍宅、城邑,若百里、千里來者,即起迎來送去、禮拜、供養,日日三時供養,日食三兩金,百味飲食、床座、醫藥供事法師,一切所須,盡給與之;常請法師三時說法,日日三時禮拜,不生瞋心、患惱之心,為法滅身,請法不懈;若不爾者,犯輕垢罪」;文中制立對大乘法師等應供養並請說法。   在《梵網經菩薩戒》第十八條輕戒為「無知為師戒」:「若佛子!學誦戒者,日夜六時持菩薩戒,解其義理,佛性之性,而菩薩不解一句、一偈戒律因緣,詐言能解者,即為自欺誑,亦欺誑他人,一一不解一切法,而為他人作師授戒者,犯輕垢罪」;文中制立不得不解一切法,而為他人作師授戒。   在《梵網經菩薩戒》第三十五條輕戒為「不發大願戒」:「若佛子!常應發一切願:孝順父母、師僧、三寶,願得好師、同學、善友、知識,常教我大乘經律、十發趣、十長養、十金剛、十地,使我開解,如法修行,堅持佛戒,寧捨身命,念念不去心;若一切菩薩不發是願者,犯輕垢罪」;文中制立常應發願:願得好師、同學、善友、知識,常教我大乘經律。 (2)《瑜伽菩薩戒》輕戒的敬師思想   在《瑜伽菩薩戒》第三條輕戒為「不敬有德同法戒」:「若諸菩薩安住菩薩淨戒律儀,見諸耆長,有德可敬,同法者來,憍慢所制,懷嫌恨心、懷恚惱心,不起承迎,不推勝座。若有他來語言談論、慶慰、請問,憍慢所制,懷嫌恨心、懷恚惱心,不稱正理,發言酬對,是名有犯,有所違越,是染違犯」;文中制立見諸耆長等,憍慢所制,懷嫌恨心、懷恚惱心,不起承迎,不推勝座;不稱正理,發言酬對,是名有犯。 (3)《菩薩善戒經》輕戒的敬師思想   在《菩薩善戒經》第三條輕戒為「不敬宿德同學戒」:「菩薩若見上座宿德、同學、同師,生憍慢心,及以惡心,不起承迎、禮拜、設座;不共語言,先意問訊;若問所疑,不為解說;是名犯重,不名八重;是名菩薩污心、疑心」;文中制立若見上座宿德、同學、同師,生憍慢心,及以惡心,不起承迎、禮拜、設座;不共語言,先意問訊;若問所疑,不為解說;是名犯重。   在《菩薩善戒經》第二十三條輕戒為「慢心不問師受教戒」:「若菩薩憍慢心故,不諮問師,不受師教,得罪」;文中制立菩薩憍慢心故,不諮問師,不受師教,得罪。   在《菩薩善戒經》第三十一條輕戒為「輕毀法師戒」:「若菩薩輕說法者,不生恭敬,不讚其德,嗤笑所說辭義不正者,得罪」;文中制立輕說法者,不生恭敬,不讚其德,嗤笑所說辭義不正者,得罪。 (4)《優婆塞戒經》輕戒的敬師思想   在《優婆塞戒經》第五條輕戒為「不承迎禮拜尊長戒」:「若優婆塞受持戒已,若見比丘、比丘尼、長老先宿、諸優婆塞、優婆夷等,不起承迎、禮拜、問訊,是優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墮落,不淨有作」;文中制立若見比丘、比丘尼、長老先宿、諸優婆塞、優婆夷等,不起承迎、禮拜、問訊,是優婆塞得失意罪。 (二)菩薩戒的法義思想   關於菩薩戒的法義思想,在菩薩戒的重戒當中,有制立不謗三寶戒,或者制立不得謗菩薩藏,而在輕戒當中也處處制立戒條。 (1)《梵網經菩薩戒》輕戒的法義思想   在《梵網經菩薩戒》第七條輕戒為「不聽經律戒」:「若佛子!一切處有講毘尼經律,大宅舍中講法處,是新學菩薩應持經律卷,至法師所聽受、諮問,若山林樹下僧地房中,一切說法處悉至聽受;若不至彼聽受者,犯輕垢罪」;文中制立一切處有講毘尼經律,若不至彼聽受者,犯輕垢罪。   在《梵網經菩薩戒》第十五條輕戒為「法化違宗戒」:「若佛子!自佛弟子及外道人、六親、一切善知識,應一一教受持大乘經律,應教解義理,使發菩提心、十發趣心、十長養心、十金剛心,三十心中一一解其次第法用,而菩薩以惡心、瞋心,橫教他二乘聲聞經律、外道邪見論等,犯輕垢罪」;文中制立應一一教受持大乘經律,而菩薩以惡心、瞋心,橫教他二乘聲聞經律、外道邪見論等,犯輕垢罪。   在《梵網經菩薩戒》第十六條輕戒為「惜法規利戒」:「若佛子!應好心先學大乘威儀經律,廣開解義味,見後新學菩薩有從百里、千里來求大乘經律,應如法為說一切苦行:若燒身、燒臂、燒指,若不燒身臂指供養諸佛,非出家菩薩;乃至餓虎狼、師子、一切餓鬼,悉應捨身肉、手足而供養之;後一一次第為說正法,使心開意解;而菩薩為利養故,應答不答,倒說經律文字,無前、無後,謗三寶說者,犯輕垢罪」;文中制立應為說正法,而菩薩為利養故,應答不答,倒說經律文字,無前、無後,謗三寶說者,犯輕垢罪。   在《梵網經菩薩戒》第二十二條輕戒為「慢人輕法戒」:「若佛子!初始出家,未有所解,而自恃聰明有智,或恃高貴年宿,或恃大姓高門、大解、大福、饒財、七寶,以此憍慢而不諮受先學法師經律;其法師者,或小姓、年少、卑門、貧窮、諸根不具,而實有德,一切經律盡解;而新學菩薩不得觀法師種姓,而不來諮受法師第一義諦者,犯輕垢罪」;文中制立不得憍慢而不諮受先學法師經律。   在《梵網經菩薩戒》第二十三條輕戒為「輕新求學戒」:「若佛子!佛滅度後,欲心好心受菩薩戒時,於佛菩薩形像前自誓受戒;當七日佛前懺悔,得見好相便得戒;若不得好相,應二七、三七乃至一年,要得好相;得好相已,便得佛菩薩形像前受戒;若不得好相,雖佛像前受戒,不得戒。若現前先受菩薩戒法師前受戒時,不須要見好相,何以故;以是法師師師相授故,不須好相;是以法師前受戒即得戒,以生重心故,便得戒。若千里內無能授戒師,得佛菩薩形像前受戒,而要見好相;若法師自倚解經律、大乘學戒,與國王、太子、百官以為善友,而新學菩薩來問若經義律義,輕心、惡心、慢心,不一一好答問者,犯輕垢罪」;文中制立新學菩薩來問若經義律義,輕心、惡心、慢心,不一一好答問者,犯輕垢罪。   在《梵網經菩薩戒》第二十四條輕戒為「背大向小戒」:「若佛子!有佛經律、大乘正法、正見、正性、正法身,而不能勤學修習,而捨七寶;反學邪見二乘外道俗典、阿毘曇、雜論、書記,是斷佛性、障道因緣,非行菩薩道;若故作者,犯輕垢罪」;文中制立不能勤學大乘正法;反學邪見二乘外道俗典,犯輕垢罪。   在《梵網經菩薩戒》第三十四條輕戒為「堅持守心戒」:「若佛子!護持禁戒,行住坐臥,日夜六時讀誦是戒;猶如金剛,如帶持浮囊,欲度大海,如草繫比丘;常生大乘善信:自知我是未成之佛,諸佛是已成之佛;發菩提心,念念不去心;若起一念二乘外道心者,犯輕垢罪」;文中制立發菩提心,若起一念二乘外道心者,犯輕垢罪。   在《梵網經菩薩戒》第四十三條輕戒為「故毀禁戒戒」:「若佛子!信心出家受佛正戒,故起心毀犯聖戒者,不得受一切檀越供養,亦不得國王地上行,不得飲國王水;五千大鬼常遮其前,鬼言大賊,若入房舍、城邑宅中,鬼復常掃其跡;一切世人罵言:佛法中賊,一切眾生眼不欲見;犯戒之人畜生無異,木頭無異;若毀正戒者,犯輕垢罪」;文中制立信心出家受佛正戒,故起心毀犯聖戒者,犯輕垢罪。   在《梵網經菩薩戒》第四十四條輕戒為「不敬經律戒」:「若佛子!常應一心受持、讀誦大乘經律,剝皮為紙,刺血為墨,以髓為水,析骨為筆,書寫佛戒,木皮、穀紙、絹素、竹帛,亦應悉書持;常以七寶無價香花、一切雜寶為箱囊盛經律卷;若不如法供養者,犯輕垢罪」;文中制立常應一心受持、讀誦大乘經律,若不如法供養者,犯輕垢罪。   在《梵網經菩薩戒》第四十六條輕戒為「說法乖儀戒」:「若佛子!常行教化起大悲心,入檀越貴人家,一切眾中,不得立為白衣說法;應白衣眾前,高座上坐,法師比丘不得地立為四眾說法;若說法時,法師高座,香花供養,四眾聽者下坐,如孝順父母、敬順師教,如事火婆羅門;其說法者若不如法,犯輕垢罪」;文中制立若說法時,法師高座,四眾聽者下坐;其說法者若不如法,犯輕垢罪。   在《梵網經菩薩戒》第四十七條輕戒為「非法立制戒」:「若佛子!皆以信心受佛戒者,若國王、太子、百官、四部弟子,自恃高貴,破滅佛法戒律,明作制法;制我四部弟子,不聽出家行道,亦復不聽造立形像、佛塔、經律,破三寶之罪;而故作破法者,犯輕垢罪」;文中制立不聽造立形像、佛塔、經律,破三寶之罪;而故作破法者,犯輕垢罪。   在《梵網經菩薩戒》第四十八條輕戒為「自壞內法戒」:「若佛子!以好心出家,而為名聞利養,於國王百官前說七佛戒,橫與比丘、比丘尼、菩薩弟子作繫縛事;如師子身中蟲,自食師子肉,非外道天魔能破。若受佛戒者,應護佛戒,如念一子,如事父母;而菩薩聞外道惡人以惡言謗佛戒時,如三百鉾刺心,千刀萬杖打拍其身,等無有異;寧自入地獄經百劫,而不用一聞惡言破佛戒之聲,而況自破佛戒?教人破法因緣,亦無孝順之心。若故作者,犯輕垢罪」;文中制立不用一聞惡言破佛戒之聲,而況自破佛戒?教人破法因緣,亦無孝順之心。若故作者,犯輕垢罪。 (2)《瑜伽菩薩戒》輕戒的法義思想   在《瑜伽菩薩戒》第十二條輕戒為「倒說菩薩法戒」:「若諸菩薩安住菩薩淨戒律儀,起如是見,立如是論:『菩薩不應忻樂涅槃,應於涅槃而生厭背;於諸煩惱及隨煩惱,不應怖畏而求斷滅,不應一向心生厭離,以諸菩薩三無數劫流轉生死求大菩提』;若作此說,是名有犯,有所違越,是染違犯。何以故?如諸聲聞於其涅槃忻樂親近,於諸煩惱及隨煩惱深心厭離,如是菩薩於大涅槃忻樂親近,於諸煩惱及隨煩惱深心厭離,其倍過彼百千俱胝。以諸聲聞唯為一身證得義利,勤修正行,菩薩普為一切有情證得義利,勤修正行;是故菩薩當勤修集無雜染心,於有漏事隨順而行,成就勝出諸阿羅漢無雜染法」;文中制立菩薩不得起如是見,立如是論:「菩薩不應忻樂涅槃;於諸煩惱及隨煩惱,不應一向心生厭離,以諸菩薩三無數劫流轉生死求大菩提」。   在《瑜伽菩薩戒》第二十五條輕戒為「不學小法戒」:「若諸菩薩安住菩薩淨戒律儀,起如是見,立如是論:『菩薩不應聽聲聞乘相應法教,不應受持,不應修學;菩薩何用於聲聞乘相應法教;聽聞受持;精勤修學?』是名有犯,有所違越,是染違犯。何以故?菩薩尚於外道書論精勤研究,況於佛語?   無違犯者:為令一向習小法者,捨彼欲故,作如是說」;文中制立菩薩不得起如是見,立如是論:「菩薩不應聽聲聞乘相應法教,不應受持,不應修學」。   在《瑜伽菩薩戒》第二十六條輕戒為「背大向小戒」:「若諸菩薩安住菩薩淨戒律儀,於菩薩藏未精研究,於菩薩藏一切棄捨,於聲聞藏一向修學,是名有犯,有所違越,非染違犯」;文中制立不得於菩薩藏一切棄捨,於聲聞藏一向修學。   在《瑜伽菩薩戒》第二十七條輕戒為「捨內學外戒」:「若諸菩薩安住菩薩淨戒律儀,現有佛教,於佛教中未精研究,於異道論及諸外論精勤修學,是名有犯,有所違越,是染違犯」;文中制立於佛教中未精研究,於異道論及諸外論精勤修學,是名有犯。   在《瑜伽菩薩戒》第二十八條輕戒為「專習異論戒」:「若諸菩薩安住菩薩淨戒律儀,越菩薩法,於異道論及諸外論研求善巧,深心寶翫,愛樂味著,非如辛藥,而習近之,是名有犯,有所違越,是染違犯」;文中制立不得於異道論及諸外論研求善巧,深心寶翫。   在《瑜伽菩薩戒》第二十九條輕戒為「不信深法戒」:「若諸菩薩安住菩薩淨戒律儀,聞菩薩藏,於甚深處,最勝、甚深真實法義,諸佛菩薩難思神力,不生信解,憎背、毀謗:『不能引義,不能引法,非如來說,不能利益安樂有情。』是名有犯,有所違越,是染違犯。如是毀謗,或由自內非理作意,或隨順他,而作是說。   若諸菩薩安住菩薩淨戒律儀,若聞甚深、最甚深處,心不信解;菩薩爾時應強信受,應無諂曲,應如是學:我為非善,盲無慧目,於如來眼,隨所宣說,於諸如來密意語言而生誹謗。菩薩如是自處無知,仰推如來:於諸佛法無不現知,等隨觀見,如是正行,無所違犯;雖無信解,然不誹謗」;文中制立不得聞深法而不生信解,憎背、毀謗。   在《瑜伽菩薩戒》第三十一條輕戒為「不聽正法戒」:「若諸菩薩安住菩薩淨戒律儀,聞說正法,論議決擇,憍慢所制,懷嫌恨心,懷恚惱心,而不往聽,是名有犯,有所違越,是染違犯。若為嬾惰、懈怠所蔽,而不往聽,非染違犯」;文中制立憍慢所制,懷嫌恨心,懷恚惱心,而不往聽聞說正法,是名有犯。 (3)《菩薩善戒經》輕戒的法義思想   在《菩薩善戒經》第十四條輕戒為「妄稱菩薩不樂涅槃不畏煩惱戒」:「若言:『菩薩不樂涅槃,亦非不樂;不畏煩惱,亦非不畏;何以故?流轉生死故。』若菩薩作是言,得罪。何以故?菩薩樂於涅槃,聲聞緣覺所不能知;聲聞緣覺所樂涅槃,於菩薩樂百分千分百千萬分,乃至無有一分。菩薩呵責畏於煩惱,聲聞緣覺所不能知;聲聞緣覺呵責畏於煩惱,於菩薩呵責畏於煩惱,百分千分百千萬分,乃至無有一分;何以故?聲聞緣覺但為自利,不能利他;菩薩不爾,自利利他故;菩薩雖行有漏,故勝羅漢,終日處漏煩惱不污,是故得罪」;文中制立不得妄稱菩薩不樂涅槃,不畏煩惱。   在《菩薩善戒經》第二十五條輕戒為「不學聲聞法戒」:「若菩薩言:『不應受聲聞戒,不應讀聲聞經。何以故?聲聞經律不能利益諸眾生故。』若作是言,犯重,不名八重。   不犯者:為貪著小乘經律者」;文中制立菩薩不得言:「不應受聲聞戒,不應讀聲聞經。」   在《菩薩善戒經》第二十六條輕戒為「棄大向小戒」:「若菩薩不讀不誦菩薩法藏,一向讀誦聲聞經律,得罪。   不犯者:若不聞知有菩薩藏」;文中制立菩薩不讀不誦菩薩法藏,一向讀誦聲聞經律,得罪。   在《菩薩善戒經》第二十七條輕戒為「捨內學外戒」:「若菩薩不讀、不誦如來正經,讀誦世典、文頌、書疏者,得罪。   不犯者:(1)若為論議,破於邪見。(2)若二分佛經,一分外書。何以故。為知外典是虛妄法,佛法真實故。(3)為知世事故,不為世人所輕慢故」;文中制立若菩薩不讀、不誦如來正經,讀誦世典、文頌、書疏者,得罪。   在《菩薩善戒經》第二十八條輕戒為「不信深法戒」:「若菩薩聞菩薩藏、聲聞藏有不可思議事,不信、不受,言非佛說。若自謗,若是他謗,得罪。   若菩薩作是言:『我智力羸弱,肉眼不淨,不見如來甚深境界;如來境界佛眼所見,唯佛能知,一切法界非我所及』;若能如是思惟觀者,是名實行,菩薩忍與不忍,二俱不犯」;文中制立菩薩聞菩薩藏、聲聞藏有不可思議事,不信、不受,言非佛說。若自謗,若是他謗,得罪。   在《菩薩善戒經》第三十條輕戒為「不往聽法戒」:「若菩薩聞說法處,乃至一由旬,不往聽者,得罪;若輕說者,不往得罪;是罪因煩惱犯。若懈怠,不往者得,失意罪」;文中制立菩薩聞說法處,乃至一由旬,不往聽者,得罪。 (4)《優婆塞戒經》輕戒的法義思想   在《優婆塞戒經》第八條輕戒為「不往聽法戒」:「若優婆塞受持戒已,四十里中有講法處,不能往聽,是優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墮落,不淨有作」;文中制立四十里中有講法處,不能往聽,是優婆塞得失意罪。 (三)菩薩戒的教化思想 (1)《梵網經菩薩戒》輕戒的教化思想   在《梵網經菩薩戒》第三十九條輕戒為「應講不講戒」:「若佛子!常應教化一切眾生,建立僧房、山林、園田,立作佛塔;冬夏安居坐禪處所、一切行道處,皆應立之。而菩薩應為一切眾生講說大乘經律,若疾病、國難、賊難,父母、兄弟、和上、阿闍梨亡滅之日,及三七日,乃至七七日;亦應讀誦講說大乘經律,齋會求福,行來治生;大火所燒,大水所漂,黑風所吹,船舫、江河、大海、羅剎之難,亦應讀誦講說此經律;乃至一切罪報、三報、七逆、八難,杻械、枷鎖繫縛其身,多婬、多瞋、多愚癡、多疾病,皆應讀誦、講說此經律;而新學菩薩若不爾者。犯輕垢罪」;文中制立常應教化一切眾生,菩薩應為一切眾生講說大乘經律。   在《梵網經菩薩戒》第四十條輕戒為「受戒非儀戒」:「佛言。佛子!與人受戒時,不得蕑擇一切國王、王子、大臣、百官,比丘、比丘尼、信男、信女、婬男、婬女,十八梵天、六欲天子、無根、二根、黃門、奴婢,一切鬼神盡得受戒;應教身所著袈裟,皆使壞色,與道相應,皆染使青、黃、赤、黑、紫色,一切染衣,乃至臥具,盡以壞色;身所著衣,一切染色;若一切國土中,國人所著衣服,比丘皆應與其俗服有異。   若欲受戒時,師應問言:汝現身不作七逆罪耶?菩薩法師不得與七逆人現身受戒。七逆者,出佛身血、殺父、殺母、殺和上、殺阿闍梨、破羯磨轉法輪僧、殺聖人;若具七遮,即現身不得戒,餘一切人盡得受戒。   出家人法不向國王禮拜,不向父母禮拜,六親不敬,鬼神不禮,但解法師語,有百里千里來求法者;而菩薩法師,以惡心而不即與授一切眾生戒者,犯輕垢罪」;文中制立菩薩法師以惡心,而不即與授一切眾生戒者,犯輕垢罪。   在《梵網經菩薩戒》第四十一條輕戒為「無德詐師戒」:「若佛子!教化人起信心時,菩薩與他人作教誡法師者,見欲受戒人,應教請二師:和上、阿闍梨。二師應問言:汝有七遮罪不?若現身有七遮,師不應與受戒,無七遮者,得受;若有犯十戒者,應教懺悔;在佛菩薩形像前,日夜六時誦十重四十八輕戒,若到禮三世千佛,得見好相;若一七日、二三七日,乃至一年,要見好相;好相者,佛來摩頂、見光、見華、種種異相,便得滅罪;若無好相,雖懺無益,是人現身亦不得戒,而得增受戒;若犯四十八輕戒者,對首懺罪滅,不同七遮。而教誡師於是法中一一好解,若不解大乘經律、若輕若重、是非之相,不解第一義諦、習種性、長養性、不可壞性、道種性、正性,其中多少觀行出入,十禪支、一切行法,一一不得此法中意;而菩薩為利養故,為名聞故,惡求、多求、貪利弟子,而詐現解一切經律,為供養故;是自欺詐,亦欺詐他人,故與人受戒者,犯輕垢罪」;文中制立菩薩為利養故,為名聞故,而詐現解一切經律,故與人受戒者,犯輕垢罪。   在《梵網經菩薩戒》第四十二條輕戒為「非處說戒戒」:「若佛子!不得為利養故,於未受菩薩戒者前,若外道惡人前,說此千佛大戒;邪見人前亦不得說,除國王餘一切不得說;是惡人輩不受佛戒,名為畜生。生生不見三寶,如木石無心,名為外道、邪見人輩,木頭無異;而菩薩於是惡人前,說七佛教戒者,犯輕垢罪」;文中制立不得為利養故,於未受菩薩戒者前,若外道惡人前,說此千佛大戒。 (2)《瑜伽菩薩戒》輕戒的教化思想   在《瑜伽菩薩戒》第十四條輕戒為「不折伏眾生戒」:「若諸菩薩安住菩薩淨戒律儀,見諸有情應以種種辛楚加行、猛利加行而得義利,護其憂惱,而不現行,是名有犯,有所違越,非染違犯」;文中制立見諸有情應以種種辛楚加行、猛利加行而得義利,護其憂惱,而不現行,是名有犯。   在《瑜伽菩薩戒》第十九條輕戒為「染心御眾戒」:「若諸菩薩安住菩薩淨戒律儀,貪著供事增上力故,以愛染心,管御徒眾,是名有犯,有所違越,是染違犯。   無違犯者:不貪供侍,無愛染心,管御徒眾」;文中制立以愛染心,管御徒眾,是名有犯。   在《瑜伽菩薩戒》第三十五條輕戒為「非理不為說法戒」:「若諸菩薩安住菩薩淨戒律儀,見諸有情為求現法、後法事故,廣行非理,懷嫌恨心,懷恚惱心,不為宣說如實正理,是名有犯,有所違越,是染違犯。若由懶惰、懈怠所蔽,不為宣說,非染違犯」;文中制立見諸有情為求現法、後法事故,廣行非理,懷嫌恨心,懷恚惱心,不為宣說如實正理,是名有犯。   在《瑜伽菩薩戒》第三十九條輕戒為「不如法攝眾戒」:「若諸菩薩安住菩薩淨戒律儀,攝受徒眾,懷嫌恨心,而不隨時無倒教授,無倒教誡;知眾匱乏,而不為彼從諸淨信長者、居士、婆羅門等,如法追求衣服、飲食、諸坐臥具、病緣醫藥、資身什物,隨時供給,是名有犯,有所違越,是染違犯。若由懶惰、懈怠、放逸,不往教授,不往教誡,不為追求如法眾具,非染違犯」;文中制立懷嫌恨心,不往教授,不往教誡,不為追求如法眾具,染違犯。   在《瑜伽菩薩戒》第四十二條輕戒為「不行威折戒」:「若諸菩薩安住菩薩淨戒律儀,見諸有情,應可訶責、應可治罰、應可驅擯,懷染污心,而不訶責;或雖訶責,而不治罰,如法教誡;或雖治罰,如法教誡,而不驅擯,是名有犯,有所違越,是染違犯。若由嬾惰懈怠放逸,而不訶責,乃至驅擯,非染違犯」;文中制立應可訶責、應可治罰、應可驅擯,懷染污心,而不訶責,而不驅擯,是名有犯。   在《瑜伽菩薩戒》第四十三條輕戒為「不神力折攝戒」:「若諸菩薩安住菩薩淨戒律儀,具足成就種種神通,變現威力,於諸有情應恐怖者,能恐怖之;應引攝者,能引攝之;避信施故,不現神通恐怖、引攝,是名有犯,有所違越,非染違犯」;文中制立避信施故,不現神通恐怖、引攝,是名有犯。 (3)《菩薩善戒經》輕戒的教化思想   在《菩薩善戒經》第十三條輕戒為「非法戲笑不呵戒」:「若菩薩入僧中時,見有諸人非法戲笑,不呵責者,得罪」;文中制立見有諸人非法戲笑,不呵責者,得罪。   在《菩薩善戒經》第二十條輕戒為「染心御眾戒」:「若菩薩為貪作使,多畜弟子,犯罪」;文中制立為貪作使,多畜弟子,犯罪。   在《菩薩善戒經》第三十六條輕戒為「不呵勸惡人戒」:「菩薩若受菩薩戒已,見惡眾生修行惡法,不能教呵,勸勉之者,得失意罪」;文中制立見惡眾生修行惡法,不能教呵,勸勉之者,得失意罪。   在《菩薩善戒經》第四十二條輕戒為「畜眾不施四事戒」:「菩薩若受菩薩戒已,若畜弟子,不能從諸篤信檀越求索所須,衣食、臥具、醫藥、房舍,隨時供給;又不隨時說法教化者,得罪」;文中制立若畜弟子,不施四事,又不隨時說法教化者,得罪。   在《菩薩善戒經》第四十五條輕戒為「不隨行威折戒」:「菩薩若受菩薩戒已,若弟子中應瞋不瞋,應呵不呵,應罰不罰,應擯不擯,得罪;是罪因煩惱犯。不應瞋而瞋,不應呵而呵,不應罰而罰,不應擯而擯,得罪」;文中制立若弟子中應瞋不瞋,應呵不呵,應罰不罰,應擯不擯,得罪;不應瞋而瞋,不應呵而呵,不應罰而罰,不應擯而擯,得罪。   在《菩薩善戒經》第四十六條輕戒為「不隨行現神力折攝戒」:「菩薩若受菩薩戒已,獲大神足,見可怖者而不怖之,可生信者不令生信,得罪」;文中制立獲大神足,見可怖者而不怖之,可生信者不令生信,得罪。 1:《優婆塞戒經》卷三。 2:參考自《梵網經菩薩戒本講記(上)》,演培法師,民國82年三刷,頁7-18。末學依此文,增添內容而另制成此表格。 3:《瑜伽菩薩戒》大30,0515b16 4:《菩薩地持經》大30,0913b01 5:《菩薩善戒經》大30,1015上。 6:《優婆塞戒經》卷三。 7:《梵網經菩薩戒》的輕戒立名,有另外一組:一、不敬師友戒。二、飲酒戒。三、食肉戒。四、食五辛戒。五、不教悔罪戒。六、不供給請法戒。七、懈怠不聽法戒。八、背大向小戒。九、不看病戒。十、蓄殺眾生具戒。十一、國使戒。十二、敗賣戒。十三、謗毀戒。十四、放火焚燒戒。十五、僻教戒。十六、為利倒說戒。十七、恃勢乞求戒。十八、無解作師戒。十九、兩舌戒。二十、不行放救戒。二十一、瞋打報仇戒。二十二、憍慢不請法戒。二十三、憍慢僻說戒。二十四、不習學佛戒。二十五、不善知眾戒。二十六、獨受利養戒。二十七、受別請戒。二十八、別請僧戒。二十九、邪命自活戒。三十、不敬好時戒。三十一、不行救贖戒。三十二、損害眾生戒。三十三、邪業覺觀戒。三十四、暫念小乘戒。三十五、不發願戒。三十六、不發誓戒。三十七、冒難遊行戒。三十八、乖尊卑次序戒。三十九、不修福慧戒。四十、揀擇受戒戒。四十一、為利作師戒。四十二、為惡人說戒戒。四十三、無慚受施戒。四十四、不供養經典戒。四十五、不化眾生戒。四十六、說法不如法戒。四十七、非法制限戒。四十八、破法戒。 8:《瑜伽菩薩戒》的輕戒立名,有另外一組:一、慳心不供三寶戒。二、貪名利戒。三、不敬有德同法戒。四、不應供受襯戒。五、不受重寶施戒。六、障法施戒。七、障無畏施。八、與聲聞共學戒。九、與聲聞不共學戒。十、味邪命法戒。十一、掉動嬉戲戒。十二、倒說菩薩法戒。十三、不護雪譏謗戒。十四、行楚罰戒。十五、報復戒。十六、不悔謝戒。十七、不受懺戒。十八、懷忿不捨戒。十九、染心御眾戒。二十、非時睡眠戒。二十一、虛談棄時戒。二十二、惰慢不求禪法戒。二十三、不除五蓋定障戒。二十四、貪味靜慮戒。二十五、不學小乘法戒。二十六、棄大向小戒。二十七、捨內學外戒。二十八、專學異論戒。二十九、不信深法戒。三十、愛恚讚毀戒。三十一、憍慢不聽正法戒。三十二、輕毀法師戒。三十三、不為助伴戒。三十四、不往事病戒。三十五、不為宣說障愛語戒。三十六、有恩不報戒。三十七、患難不慰戒。三十八、希求不給戒。三十九、攝眾不施戒。四十、不隨有情心轉戒。四十一、不隨喜讚揚戒。四十二、不隨行威折戒。四十三、不隨現神力折攝戒。 《瑜伽菩薩戒》輕戒之標點是參考釋惠敏於《戒律與禪法》,而另外標示。 9:《瑜伽菩薩戒》輕戒的持犯有五種說明,是名有犯,有所違越,這二種是指有毀犯;染違犯,非染違犯,也是指有毀犯,染違犯是出於煩惱心而違犯,非染違犯是指不是出於煩惱心而違犯;無違犯,是指沒有違犯,屬於戒律上的開緣。 10:「佛告諸佛子言。有十重波羅提木叉。若受菩薩戒不誦此戒者。非菩薩非佛種子。我亦如是誦。一切菩薩已學。一切菩薩當學一切菩薩今學。」《梵網經菩薩戒》。 11:「優婆塞者有六重法。」《優婆塞戒經》卷三。 12:「若受佛戒者。國王王子百官宰相。比丘比丘尼。十八梵天六欲天子。庶民黃門婬男婬女奴婢。八部鬼神金剛神畜生乃至變化人。但解法師語。盡受得戒。皆名第一清淨者。」《梵網經菩薩戒》。 13:《瑜伽菩薩戒》大30,0515b16 14:「菩薩戒者。有八重法。」《菩薩地持經》大30,1015上。 15:參考自《戒律學綱要》,聖嚴法師著,天華出版社,頁271,而為此表另作更正,其中,《梵網經菩薩戒》的故瞋戒,應訂正為瞋不受悔戒更理想;《菩薩善戒經》的自讚毀他戒,應訂正為自讚戒才準確。 16:聖嚴法師在《戒律學綱要》的說明有誤差,其中,《優婆塞戒經》的第五條重戒,應是說四眾過戒,不是酤酒戒,其第六條重戒,應是酤酒戒,不是說四眾過戒。 17:聖嚴法師在《戒律學綱要》以此戒為「故慳戒」,末學依戒文內容訂正為「慳惜加毀戒」。 18:聖嚴法師在《戒律學綱要》以此戒為「瞋恨不息戒」,末學依戒文內容訂正為「瞋不受悔戒」。 19:六個菩薩戒本的重戒立名並不同,順序也不同,作者於此依《梵網經菩薩戒》的戒條順序。 20:《梵網經菩薩戒本彙解》主張:此戒備四緣成重:一、是眾生。二、眾生想。三、殺心。四、前人命斷。 21:《梵網經菩薩戒本彙解》主張:此戒備五緣成重:一、是有主物。二、有主想。三、盜心。四、直五錢。五、舉離本處。 22:《梵網經菩薩戒本彙解》主張:此戒備三緣成重:一、是道。二、婬心。三、事遂。 23:《梵網經菩薩戒本彙解》主張:此戒備五緣成重:一、是眾生。二、眾生想。三、欺誑心。四、說重具。五、前人領解。 24:《梵網經菩薩戒本彙解》主張:此戒備五緣成重:一、是眾生。二、眾生想。三、希利貨賣。四、是真酒。五、授與前人。 25:《梵網經菩薩戒本彙解》主張:此戒備六緣成重:一、眾生。二、眾生想。三、說罪心。四、所說過。五、所向人。六、前人領解。 菩薩重戒制立不說四眾過,但是在輕戒有制立以善意的利他心,可以舉過,教其懺悔;也有應呵勸而不呵勸會結罪的輕戒,也同時制立不應呵勸而呵勸會結罪的內容,可見佛弟子應當以慈悲心,有智慧地勸導才是正確的應對方法。 26:古德法語。《優婆塞戒經》卷三。 27:古德法語。 28:古德法語,來自於慧觀法師。 29:《梵網經菩薩戒本彙解》主張:此戒備五緣成重:一、是眾生。二、眾生想。三、讚毀心。四、說讚毀具。五、前人領解。 菩薩重戒制立不得在貪著名利的動機而自讚毀他,可能是基於防範自己貪求名利,而嫉妒他人得名利,而不允許佛弟子自讚毀他,不過在輕戒有單獨制立貪著名利會結罪,愛恚讚毀也會結下輕戒的罪。 30:《瑜伽菩薩戒》大30,0515b16 31:《菩薩善戒經》大30,1015上。 32:《菩薩地持經》大30,0913b01 33:《梵網經菩薩戒本彙解》主張:此戒備五緣成重:一、眾生。二、眾生想。三、慳毀心。四、示慳毀相。五、前人領納。 34:《瑜伽菩薩戒》大30,0515b16 35:《菩薩地持經》大30,0913b01 36:《菩薩善戒經》大30,1015上。 37:《梵網經菩薩戒本彙解》主張:此戒備五緣成重:一、眾生。二、眾生想。三、瞋隔心。四、示不受相。五、前人領解。 38:《瑜伽菩薩戒》大30,0515b16 39:《菩薩善戒經》大30,1015上。 40:《菩薩地持經》大30,0913b01 41:《梵網經菩薩戒本彙解》主張:此戒備五緣成重:一、眾生。二、眾生想。三、欲說心。四、正吐說。五、前人領解。 42:《瑜伽菩薩戒》大30,0515b16 43:《菩薩地持經》大30,0913b01 44:《菩薩善戒經》大30,1015上。 45:參考《戒律學綱要》,聖嚴法師著,天華出版社,頁288,而另制為此表;其中,《菩薩瓔珞本業經》不立輕戒,《菩薩地持經》則雷同於《瑜伽菩薩戒》。 46:《菩薩善戒經》第十二條輕戒,亦制立了默認聖賢戒。 47:《瑜伽菩薩戒》大30,519b21;《菩薩善戒經》第二十九三條輕戒,瞋慢讚毀戒:「若菩薩生瞋慢心,自言:持戒、多聞、智慧,悉勝汝者;得罪,是罪因煩惱犯。」 48:《瑜伽菩薩戒》大30,519c09;《菩薩善戒經》第三十一條輕戒,輕毀法師戒:「若菩薩輕說法者,不生恭敬,不讚其德,嗤笑所說辭義不正者,得罪。」 49:《菩薩善戒經》第十四條輕戒,妄稱菩薩不樂涅槃不畏煩惱戒:「若言菩薩不樂涅槃,亦非不樂,不畏煩惱,亦非不畏。何以故?流轉生死故;若菩薩作是言得罪。何以故?菩薩樂於涅槃,聲聞、緣覺所不能知,聲聞、緣覺所樂涅槃,於菩薩樂百分千分百千萬分乃至無有一分;菩薩呵責畏於煩惱,聲聞、緣覺所不能知。聲聞、緣覺呵責畏於煩惱,於菩薩呵責畏於煩惱,百分千分百千萬分乃至無有一分。何以故?聲聞、緣覺但為自利,不能利他,菩薩不爾,自利利他故;菩薩雖行有漏故,勝羅漢,終日處漏,煩惱不污,是故得罪。」 50:《菩薩善戒經》第二十二條輕戒,虛談棄時戒:「若菩薩共談世事無益之言,得罪。」 51:《菩薩善戒經》第十六條輕戒,不謙下歸謝戒:「若有菩薩共相譏呵,若實、不實,菩薩即應謙下歸謝,若不能者,得罪。」 52:《瑜伽菩薩戒》大30,0520a11 53:《瑜伽菩薩戒》大30,520a29;《菩薩善戒經》第四十一條輕戒,患難不慰戒:「菩薩若受菩薩戒已,見有苦人若死、失物、王、賊、水、火、親屬離別,應往其所說法慰喻,隨其所須,任力給施,若不能者,犯罪。」 54:《瑜伽菩薩戒》大30,520c08,《菩薩善戒經》第四十三條輕戒,不隨喜讚揚戒:「菩薩若受菩薩戒已,應常讚歎他人善事,若隱他德者,得罪,是罪因煩惱犯。」 55:《瑜伽菩薩戒》第七條輕戒,棄捨惡人戒:「諸菩薩安住菩薩淨戒律儀,於諸暴惡犯戒有情,懷嫌恨心、懷恚惱心,由彼暴惡犯戒為緣,方便棄捨,不作饒益,是名有犯,有所違越,是染違犯。若由嬾惰、懈怠棄捨,由忘念故,不作饒益,是名有犯,有所違越,非染違犯。何以故?非諸菩薩於淨持戒身語意業寂靜現行,諸有情所起憐愍心欲作饒益,如於暴惡犯戒有情於諸苦因而現轉者。無違犯者:(1)謂心狂亂。(2)或欲方便調彼伏彼,廣說如前。(3)或為將護多有情心。(4)或護僧制,方便棄捨,不作饒益,皆無違犯。」 56:《瑜伽菩薩戒》第十五條輕戒,瞋打報復戒:「若諸菩薩安住菩薩淨戒律儀,他罵報罵、他瞋報瞋、他打報打、他弄報弄,是名有犯,有所違越,是染違犯。」 57:《瑜伽菩薩戒》第十六條輕戒,不行悔謝戒:「若諸菩薩安住菩薩淨戒律儀,於他有情有所侵犯,或自不為,彼疑侵犯;由嫌嫉心,由慢所執,不如理謝,而生輕捨,是名有犯,有所違越,是染違犯。若由嬾惰、懈怠、放逸,不謝輕捨,是名有犯,有所違越,非染違犯。 無違犯者:(1)若欲方便調彼伏彼出不善處,安立善處。(2)若是外道。(3)若彼悕望要因現行,非法有罪,方受悔謝。(4)若彼有情性好鬪諍,因悔謝時,倍增憤怒。(5)若復知彼為性堪忍,體無嫌恨。(6)若必了他因謝侵犯,深生羞恥,而不悔謝,皆無違犯。」 58:《瑜伽菩薩戒》第十七條輕戒,不受悔謝戒:「若諸菩薩安住菩薩淨戒律儀,他所侵犯,彼還如法平等悔謝,懷嫌恨心,欲損惱彼,不受其謝,是名有犯,有所違越,是染違犯;雖復於彼無嫌恨心,不欲損惱,然由稟性不能堪忍,故不受謝,亦名有犯,有所違越,是染違犯。無違犯者:(1)若欲方便調彼伏彼,廣說一切,如前應知。(2)若不如法,不平等謝,不受彼謝,亦無違犯。」 59:《瑜伽菩薩戒》第十八條輕戒,懷忿不捨戒:「若諸菩薩安住菩薩淨戒律儀,於他懷忿,相續堅持,生已不捨,是名有犯,有所違越,是染違犯。無違犯者:為斷彼故,生起樂欲,廣說如前。」 60:《瑜伽菩薩戒》第四十條輕戒,不隨順眾生戒:「若諸菩薩安住菩薩淨戒律儀,懷嫌恨心,於他有情不隨心轉,是名有犯,有所違越,是染違犯;若由懶惰懈怠放逸,不隨其轉,非染違犯。無違犯者:(1)若彼所愛,非彼所宜。(2)若有疾病(3)若無氣力不任加行。(4)若護僧制。(5)若彼所愛,雖彼所宜,而於多眾非宜非愛。(6)若為降伏諸惡外道。(7)若欲方便調彼伏彼,廣說如前,不隨心轉,皆無違犯。」 61:《菩薩善戒經》第十六條輕戒,不謙下歸謝戒:「若有菩薩共相譏呵,若實、不實,菩薩即應謙下歸謝;若不能者,得罪;不受歸謝,是亦得罪。以放逸故,不歸謝者得罪;以放逸故,不受歸謝者得罪。不犯者:(1)若知彼人由來弊惡,常來求人短。(2)若知不受,令彼破惡。」 62:《菩薩善戒經》第十七條輕戒,懷瞋不捨戒:「若菩薩於他瞋恨,常生念言:我若見時,當打、當罵,不休、不息,不能自調者,犯罪。」 63:《菩薩善戒經》第三十三條輕戒,辱打法師戒:「菩薩若輕說法之人,罵辱打擲,嗤笑所說:但依文辭,不依義者,得罪;是罪因煩惱犯。」 64:《瑜伽菩薩戒》第十三條輕戒,為財打人戒:「若優婆塞受持戒已,為於財命,打罵奴婢、僮僕、外人,是優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墮落,不淨有作。」 65:《瑜伽菩薩戒》第二十條輕戒,耽著睡眠戒:「無違犯者:(1)若遭疾病。(2)若無氣力,行路疲極。(3)若為斷彼,生起樂欲,廣說一切,如前應知。」 66:《瑜伽菩薩戒》第二十一條輕戒,虛談棄時戒:「無違犯者:(1)見他談說,護彼意故,安住正念,須臾而聽。(2)若事希奇,或暫問他,或答他問,無所違犯。」 67:《菩薩善戒經》第二十一條輕戒,非時睡眠戒:「不犯者:(1)若病。(2)若病差,氣力未足時。(3)若遠行時。(4)若讀誦疲乏時。(5)若思惟對治時。」 68:《菩薩善戒經》第二十二條輕戒,虛談棄時戒:「不犯者:(1)若他問說。(2)若隨他心。(3)為調伏故,說時至心,莫作增減。」 69:《瑜伽菩薩戒》第二十二條輕戒,不求禪法戒:「無違犯者:(1)若遇疾病。(2)若無氣力。(3)若知其師顛倒教授。(4)若自多聞,自有智力,能令心定。(5)若先已得所應教授,而不請者。無所違犯。」 70:《瑜伽菩薩戒》第二十三條輕戒,不除五蓋戒:「無違犯者:若為斷彼生起樂欲,發勤精進,煩惱猛利蔽抑心故,時時現行,如貪欲蓋如是,瞋恚、惛沈、睡眠、掉舉、惡作,及與疑蓋當知亦爾。」 71:《瑜伽菩薩戒》第二十四條輕戒,貪味靜慮戒:「無違犯者:若為斷彼,生起樂欲,廣說如前。」 ?? ?? ?? ?? 菩薩戒燈傳千古 一八 壹、概介篇 二、受持菩薩戒的要領 一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