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我的過去未來與現在 目次 恭錄資料來源 5 第一章 前言 8 第一節 佛法最難懂之處 8 第一項 實相 8 第二項 不二:體相用的關聯性 18 第二節 學佛最難入門之處 34 第一項 信佛說 34 第二項 信二有 36 第三項 信念佛就成佛:為何念佛就能成佛? 37 第二章 過去、未來 40 第一節 「我」的概念? 40 第一項 「我」因無明而生、是緣生、是來受苦酬業的 40 第二項 無我、一體,才是正知 50 第二節 應該怎麼做,應該怎麼著手,才能煩惱少? 53 第三節 我存在的意義是什麼? 66 第一項 增長福慧 66 第二項 求生極樂淨土 76 第三章 現在 80 第一節 何謂念佛--淨念 80 第一項 本師 釋迦佛為勸眾生念阿彌陀佛而來 80 第二項 念佛法門是難說、難信之法 84 第二節 念佛必須先相信自己、信有彌陀說法 87 第一項 相信自己本來是佛 87 第二項 信「有」極樂,「有」彌陀說法 89 第三節 如何念佛--發菩提心一向專念阿彌陀佛 91 第四節 念佛及攝心之法 99 第五節 念佛有何利益 會不會被騙 101 第一項 現世利益 101 第二項 臨終前(之時)利益 109 第三項 會不會被騙—佛菩薩都念佛成佛 114 第四項 往生極樂有何利益? 116 第五項 為何能有這些利益?由於阿彌陀佛願力之故 125 第四章 解釋名詞 128 恭錄資料來源 朱繹龍 敬編 1.《金剛經講義節要》,江味農著,淨空法師節錄。簡稱-金剛。 出版者:財團法人佛陀教育基金會 出版日期:2017年5月 出版書號:CH324-06 2.《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解》,黃念祖著。簡稱-無量。 出版者:財團法人佛陀教育基金會 出版日期:2012年3月 出版書號:CH355-26 3.《佛說阿彌陀經要解》,清蕅益大師著。簡稱-要解。 出版者:財團法人佛陀教育基金會 出版日期:2002年10月 出版書號:CH355-2991 4.《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會集本》,夏蓮居居士。 出版者:財團法人佛陀教育基金會 出版日期:2006年12月 出版書號:CH355-6262 你、我的過去未來與現在 第一章 前言 第一節 佛法最難懂之處 第一項 實相 一、實相的說明 * 大乘經典都是根據實相而說 一切大乘經典皆以實相為經正體。古德云:「諸大乘經皆以一實相為印。」實相者,真實之相也。又平等一相也。(無量P.17) * 古大德多以金譬喻實相 以金作器,器器皆金。(無量P.18) * 現前一念心性即是實相 《要解》云:「吾人現前一念心性,不在內,不在外,不在中間;非過去,非現在,非未來;非青黃赤白,長短方圓;非香非味,非觸非法。覓之了不可得,不可言其無;具造百界千如,不可言其有。離一切緣慮分別語言文字相。而緣慮分別語言文字,非離此別有自性。(註:如上喻中諸器皆不離金。)要之,離一切相,即一切法。離故無相,即故無不相,不得已強名實相。」(要解P.18) * 一心者即真如,真如即是實相 一心者即真如也,如《止觀》曰:「一心具十法界。」(無量P.221) * 實相之體相用 實相之體,非寂非照,而復寂而恒照,照而恒寂。…實相無二,亦無不二。(要解P.18,P.19) * 實相無法用言說具體描述 實相離言說,正如南嶽懷讓云:「說似一物即不中。」(無量P.18) * 實相名稱之真意 假名為實相,意謂「性」不同「相」之虛妄,所以名之曰『實相』。佛經中常云,性體空寂。因防人誤會性體之「空」為空無,性體之「寂」為枯寂。故復名性體為「實相」。實是真實有,非空無也。相是熾然顯現,非枯寂也。說名為「實」,顯其妙湛總持,常恒不變,雖空而非無也。說名為「相」,顯其胡來胡現,漢來漢現,雖寂而常照也。(金剛P.100) 二、實相即法身 * 實相為體,有三身之相 實相之體,非寂非照,而復寂而恒照,照而恒寂。照而寂,強名常寂光土。寂而照,強名清淨法身。又照寂強名法身,寂照強名報身。又性德寂照名法身,修德寂照名報身。又修德照寂名受用身,修德寂照名應化身。(要解P.18,P.19) 諸佛皆徹性體,皆照十方,皆可名無量光。唯阿彌普照,故別名無量光。然三身不一不異,為令眾生得四益故,作此分別耳。法身壽命無始無終報身壽命有始無終。此亦佛佛道同,法藏願王,有佛及人壽命皆無量之願,今果成如願,別名無量壽也。阿僧祇,無邊、無量,皆算數名,實有量之無量。然三身不一不異,應身亦可即是無量之無量矣。(要解P.70) * 實相所現之相,唯心所現 《華嚴玄談》謂諸法何故事事無礙?從唯心所現故。諸法之本原,非有別種,唯自如來藏心緣起之差別法。(無量P.59) * 涅槃具有三德:常、寂、光 常寂光三字全顯涅槃三德如來秘藏。常即法身德,法身常住故。寂即解脫德,塵勞永寂故。光即般若德。(無量P.33) * 如來所得之法,乃是實相,如來之真意 『如來』即是法身。法身常住不動。無所謂去來也。法身遍一切處。亦無需乎去來也。『無所從來,亦無所去』。非謂畢竟無來去。是說來亦無處,去亦無處。『無所』者,無處也。形容法身本遍一切處,豈更有來處去處乎。意即住而無住,無住而住,乃離相之極致。來去與不來去之相俱離矣。(金剛P.247) 三、體會實相的作用: * 如果實相如印之體,則依正等等如所印文 是故舉體作依作正,作法作報,作自作他。乃至能說所說,能度所度,能信所信,能願所願,能持所持,能生所生,能讚所讚,無非實相正印之所印也。(要解P.19) * 現象持續的變化,而實相不變 《圓覺經》云:「諸幻盡滅,覺心不動」,「幻滅滅故,非幻不滅,譬如磨鏡,垢盡明現。」(無量P.18) * 證得三身(成果)的主要原因 以無分別執著心,『修一切善法』。則合於諸法如義,成法身之因也。福慧雙嚴,成報身之因也。圓修一切,得方便智,成應化身之因也。既是稱性圓修,故能性德圓明,三身顯現,而成無上正等覺。(金剛P.221) * 眾生因妄想、執著以致尚未成佛 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覺性,但以妄想執著所障,不能證得」。(金剛P.5) 第二項 不二:體相用的關聯性 一、現象是本體的作用,現象與本體是一不是二(通稱不二) 相即性體之用,有體必有用。性相一如,相何可滅。(金剛P.77) * 能否從現象直認定是本體,但看此人是否明心見性而定 不可以相作性,就身相見如來。然相由性現,性相不二,亦得以身相見如來。顯示性相無礙,相不障性。(金剛P.35) * 本體無虛、現象無實,金剛經稱無實無虛主要有三個意義 『無實無虛』,最要之義有三:(一)是形容性德。(二)是形容如何得性德。(三)是形容如何修性德。『如來』是性德之稱。『無實無虛』,乃性德之容。「無實」者,生滅滅已,凡情空。無智亦無得,聖解亦空。「無虛」者,寂滅現前,體現。能除一切苦,用現。質而言之,無實無虛,猶言寂照同時。寂則無實、照則無虛。心清淨,無實也。生實相,無虛也。一切凡夫心相,一切世間法相,一切因果法相,亦莫不盡括無遺。(金剛P.135,P.136) * 明明佛有說法,經上卻說如來無所說?--說而無說、無說而說 佛何以能不起念隨緣說法,前修因時悲願薰習之力是也。此理《金光明經》說之最詳。(金剛P.211)佛不起心動念而能隨機應緣以度眾生者有二: (1)夙昔大悲大願薰習成種之力,故能有感斯應。(2)因具二智,成三身。如大圓鏡,光明遍照,故能所應不謬。(金剛P.226) 如來所說,皆是真如自性中自在流出。初未起心動念。雖終日說、熾然說、剎說、塵說,實無言說之相。尚無說相,安有所說之法相耶。故曰『如來無所說』。不曰「佛說」而曰「如來說」,意在明此。(金剛P.82) * 以水、鏡無塵而發光,譬喻自性無念則智光圓遍 水鏡無塵而發光,依於此光,故能現相。佛性亦然,無念空寂,則智光圓遍。依此智光,故空寂無念中,而得種種之事自在成就。可見自在成就,正由無念空寂而現智光。(金剛P.212) * 不二開展為八不,眾生不明八不就有生死 《大智度論》云:「不生不滅,不斷不常,不一不異,不去不來,因緣生法,滅諸戲論。」因緣生法,猶言因果。言一切法皆是因果。故一切法皆是具足「八不」之義。一切眾生,所以輪迴生死,苦趣無邊。無他,由迷俗諦八不之義故也。一切聲聞乃至權位菩薩,所以有變易生死,無明未盡者。無他,由迷真諦八不之義故也。於此八不義諦,迷有淺深,悟有高下。故有六道之紛紜,三乘之差別。(金剛P.191) 二、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 一切法緣聚則生,緣散便滅,實是幻現之假相之謂「有即是空」 知一切法,莫非因緣聚會,假現有相。緣聚則生,緣散便滅。正當聚會時,復起變化,無常無定。可悟其並非堅實,實是幻現之假相。此之謂「有即是空」。凡夫誤認實,遂致取著,隨之流轉,此輪迴之因也。(金剛P.131) * 所生一切法隨業力而異,之謂「空即是有」。 一切法所以有種種不同,是隨業力而異(唯識所變)。業力複雜,現相亦複雜。業力純淨,現相亦純淨。絲毫不爽。此之謂「空即是有」。凡夫不明此理,撥無因果。取著空相,無所不為,此墮落之因也。(金剛P.131) 三、無我 * 大乘經論最精最詳無我之理,以破我之法。 無我之理,破我之法,唯有佛典最精最詳。當多讀多誦大乘經論,深觀圓觀,而得深解圓解。如《圓覺》、《楞嚴》、《楞伽》、《地藏》、《淨土五經》,皆應多讀。《華嚴》、《法華》,若不能盡讀,或讀一種。若不能全讀,或讀數品皆可。(金剛P.124) * 「無」者,乃是令人不執著,若言,「我當…」,則我見我執未忘。 「無」者,乃是令人不取,並非無法無相。是教人雖取六度等法修行,而心無其相。(金剛P.46)一切眾生,性本同體,本無爾我對待之分。『若作是言,我當滅度無量眾生』,豈非我見人見眾生見乎。我見我執未忘,則我為我,眾生為眾生。(金剛P.183,P.184) * 一切法在性體上原是一個。 一切法皆是同體,在性體上原是一個。若領會得,方知心、佛、眾生三無差別。(金剛P.32)修行人,不可於妄心外,別執有一真心。若其如此,仍復昧性。何以故。不著於性,乃真實性故。(金剛P.278) * 知不一不異,則知應離念離相,正所以無我也。 性體空寂,本無有念。諸法緣生,本來無生,當體即空。故心行諸法,不一也。叵得緣生,不異也。不一不異,諸法如義也。如是而知名曰「正知」。知此,則知應離念離相之所以然矣。離相離念,正所以無我也。(金剛P.193) 四、時間非真:過去無始,未來無終。 * 時間是妄念所生的錯覺。 蓋時有過現未者,妄念相續故。前念滅,是過去,下念生,是未來。妄念不生則亦無滅,則時無過去與未來。現在念念不住,故無現在。又既無過去與未來,則何有現在。正顯三世古今不離於當念。(無量P.367) 《疏鈔》曰:「越三祇於一念,齊諸聖於片言。」至哉妙用,不可思議!(無量P.15) * 業起於心之有念也。 業從何起,起於心之有念也。念與業時時變異。(金剛P.131) 念是業識,性體並無是事。能大師云:「何期自性,本自清淨。」當知念之為物,當處起,當處滅,剎那不停。(金剛P.84) 古德云:「萬般將不去,惟有業隨身。」此言萬事皆空,惟有因果在。由是觀之,人生在世,有何趣味?(金剛P.151) * 「三心」消歸不一不異。 剋實而論,只有過去、未來,並無現在。『不可得者』,明其當下即空。(金剛P.197)「三心」實不可得,當下即空。應當向不可得處觀照契入。具兩重不一不異。過現未三心,是為不一。皆不可得,是為不異。又遷流心與常住心,不一也。知其不可得而當下空寂,則不異也。由不一觀不異,一念不生,而實相生矣。由不一入不異,除分別執著,亦即無我。(金剛P.198) * 「無我」就是不取於相,如如不動。 全經皆說「無我」。至此則說無我原無。無我尚無,則無住亦無住,不取亦不取矣。一且不存,那有二,那有邊,那有中也。雖紛紛萬有,有即是無。何以故,本不生故,是之謂「如如」,是之謂「不動」,是之謂「不取」。(金剛P.244) * 「無我」的態度。 當知人生在世,一切遭逢,莫非妄識業緣所變現。世間即是戲場,順逆諸境,雖歷歷身受,其實皆如幻耳。智者便當自警,轉眼即下臺矣,豈可當真。當知因果難逃,因果可畏。(金剛P.275) * 我與世界的由來。 世界則由一切眾生,於性海中,起無明風,造此共業之所結成。故以『泡』喻之。色身則由性光之所變現。故以『影』喻之。此世此身,與泡影同一緣生。可見身世,亦與泡影同一虛妄。豈可迷為真實。(金剛P.275) 第二節 學佛最難入門之處 第一項 信佛說 * 如來是真語者。實語者。 金剛經云:如來是真語者。實語者。如語者。不誑語者。不異語者。佛所說法,不外真俗二諦。俗諦法相,雖變化無常,為世俗所共見,故謂之「俗」。真諦法性,則常恒不變,為諸法之本體,故謂之「真」。佛說二諦,皆用八不之義以說明之。(金剛P.191) * 成始成終,唯一信心而已。 信為入道之門。學佛必當首具信心。(金剛P.99) 《華嚴》曰:「信為道源功德母,長養一切諸善根。」「信」字尤要,成始成終,唯一信心而已。(金剛P.215) 能信淨土,實是一切世間難中之難。(無量P.497) 信願持名一行,不涉施為,圓轉五濁。唯信乃入,非思議所行境界。(金剛P.118) 第二項 信二有 * 信有極樂世界,有阿彌陀佛。 具縛凡夫但能信「有世界名曰極樂,其土有佛,號阿彌陀」。深信此兩個「有」字,切願往生,一向持名,即可如願,逕登不退。(無量P.214) 世界及佛皆言有者,具四義:的標實境,令欣求故;誠語指示,令專一故;簡非乾城陽焰,非權現曲示,非緣影虛妄,非保真偏但,破魔邪權小故;圓彰性具,令深證故。今現在說法者,簡上依正二有,非過去已滅,未來未成,正應發願往生,親覲聽法,速成正覺也。(要解P.42) * 有大智,能諦信。 《要解》曰:「唯有大智,方能諦信。」(無量P.479) 第三項 信念佛就成佛:為何念佛就能成佛? * 藉佛願力,作我眾生成佛之因心 本經持名念佛法門,圓滿直捷,方便究竟,一超直入,最極圓頓。以彌陀一乘願海,六字洪名之究竟果覺,作我眾生之因心。以果為因,因果同時。從果起修,即修即果。心作心是,不可思議。(無量P.2)故知深信切願,持佛名號,乃我等唯一直出生死之寶筏。 * 深信念佛就成佛之因果關係 以佛果覺,作我因心。因果如如,直趨究竟。(無量P.382) * 回歸自心本來佛性故 此一句佛號,正如《要解》所示,即是眾生本覺理性。故知此介爾能念心,是如來果覺。是故《觀經》云:「是心是佛。」此心持名,即是「是心作佛。」本來是佛。(無量P.3) 第二章 過去、未來 第一節 「我」的概念? 第一項 「我」因無明而生、是緣生、是來受苦酬業的 * 我的涵義有恆常之體,及主宰之用。 我者,具常一之體,有主宰之用者也。於人身體執有此,謂之人我。於法執有此,謂之法我。(無量P.443、P.444) * 從組合分析的角度尋找「我」是否真實存在。 然人身者,五蘊之假和合,無常一之我體。如《止觀七》云:「以無智慧故,計言有我。以慧觀之,實無有我。我在何處。頭足支節,一一諦觀,了不見我。」(無量P.444) * 「我」其實是身心假合,因緣力故,念念生滅,生滅無窮。 又《原人論》曰:「形骸之色,思慮之心,從無始來,因緣力故,念念生滅,相續無窮,如水涓涓(前浪去而後浪來)。如燈焰焰(新焰生而舊焰)。身心假合,似一似常(實則剎那之際,生滅無窮)。凡愚不覺,執之為我。寶此我故,即起貪瞋癡等三毒。三毒擊意(攻動意根),發動身口,造一切業。」(無量P.444) * 「我」其實是不覺十法界同一體性,妄想分別,起人我見,輪迴六道。 起信論云:「以不達一法界故,不覺念起,而有無明」。(金剛P.5) 一切眾生,以不覺十法界同一體性,妄想分別,起人我見,遂生三毒,造罪受苦,輪迴六道。愈迷愈苦,愈苦愈迷。(金剛P.6) 《楞嚴經》曰:「一切眾生,從無始來,生死相續。皆由不知常住真心,性淨明體。用諸妄想,此想不真,故有輪轉。」(金剛P.197) 三界,是虛偽相,是輪轉相,是無窮(指生死)相。(無量P.386) * 關於「我」的正確認知 我本緣生因果,緣生本不生;緣生因其本無,故當除之。凡人造業,無論善惡,皆是熟者先牽。(金剛P.151) 緣合現生,緣散即滅。當體即空,了無所得。(金剛P.21) 因緣生法,謂一切法之生,不外因緣。故法即因緣所生之果。無異言一切法不外因果。故「因果」攝一切法盡。(金剛P.199) 佛說一切法緣生,意在明其本不生也。(金剛P.207) 以顯示緣生無窮,因果無盡之義也。(金剛P.208) 當知所謂我者,即眾生無明不覺,於一切法中,妄生分別執著之見是也。而一切法性,本來空寂,那有此物。因其本無,故當除之也。(金剛P.241) * 若是執著有一個「我」,其病譬如翳眼見空花 法性本空,法相皆幻。當其有時,便是空時。(金剛P.251) 一切法相,皆是幻相,本非真實。正明其「有即是空」也。所以可離。譬如翳眼見空花,花處即是空處。何必滅花而別取空。翳淨則花自無。此亦如是。(金剛P.107) 「識」,原是自性所變現。用以分別執我,便成為識,名之曰妄。執我分別,乃凡夫通病,我相因我見生,我見因我相顯。一表一裏,從來不離。眾生之大病根,即是心量狹小。因狹小,即執我。(金剛P.24,金剛P.25) 須知住塵之心是識,因其攀緣,名之曰妄。而此妄心,原是真心之所變現。云何變,由其不達一真法界,分別人我故也。(金剛P.66) 佛說:人生酬業。如《會疏》曰:生身者,是苦果依身。《淨影疏》曰:生身,苦報。(無量P.594) * 「我」是虛妄相,如夢中人,夢時非無。及至於醒,了無所得。 『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說明身相義含一切現象,人、物、事、乃至虛空也。既知虛妄,不可馳求,不可住著。(金剛P.37) 當知自性是真實體,無明是虛妄相。一真一妄,雖無始來,和合為一。實則表合裏不合,本不相應,各不相涉也。《圓覺經》云:「此無明者,非實有體。如夢中人,夢時非無。及至於醒,了無所得。」學佛首須信此,入道乃得其門。(金剛P.258) 《涅槃經》曰:「無所得者,則名為慧。有所得者,名為無明。」又曰:「有所得者,名生死輪。一切凡夫輪迴生死,故有所見。菩薩永斷一切生死,是故菩薩名無所得。」(無量P.595) * 知難行更難 無始來習氣之深,雖知相皆虛妄,而攀緣不息。(金剛P.171) 蓋以菩薩行願,難發易退。據《仁王經》別教之信位菩薩,名為輕毛菩薩,隨風東西。又南本《涅槃》曰:「無量眾生發阿耨菩提心,見少違緣,於阿耨菩提,即便動轉。如水中月,水動即動。」(無量P.309) 第二項 無我、一體,才是正知 * 「無」的深意。 所謂「無」者,乃是令人不取,並非無法無相。是教人雖取六度等法修行,而心無其相。(金剛P.46)佛說一切法,但是幻相而無實體。體唯淨心,故曰「萬法唯心」。又曰「心外無法」。(金剛P.103) * 「無」不是沒有。 須知有體必有用,有性必有相。祇須知相之虛妄即可。如又執著空,即墮於斷滅。性與相是不異,相即性之表現,性即相之根本。(金剛P.35) 《十地經論》曰:「無我智有二種,我空法空。」(無量P.444) 又《金剛經》曰:「通達無我法者,如來說名真是菩薩。」(無量P.444) 通(達諸)法性,一切空無(我),是真諦智。(無量P.559) * 忘記自己而依教奉行,一切法皆是同體,就是圓成自己。 一切法皆是同體,在性體上原是一個。若領會得,方知心、佛、眾生三無差別。(金剛P.32)依教奉行(了他),就是圓成自己(即自)(無量P.510) 《要解》云:此之法門,全在了他即自。若諱言他佛,則是他見未忘。若偏重自佛,卻成我見顛倒。《無量壽起信論》云:自佛他佛,總成戲論。人我兩忘,自他不異。(無量P.510) 第二節 應該怎麼做,應該怎麼著手,才能煩惱少? * 依照佛法,轉妄想到智念或淨念上 『奉持』,即是念念不忘佛說。念念不違如來。(金剛P.86) 妄想是眾生無始來之病根,萬不可強制。如其強制,反傷元氣。因妄想是本心之作用,不過錯用了,所以成病。只要依照佛法,將其轉換過來,歸到智念或淨念上。(金剛P.85) * 智念之一:忘情於能得、所得,而行動則從布施開始著手。 凡夫所以起念無他,未能忘情於能得、所得耳。能得是我相,所得是人相,能所不一是眾生相,執持不斷是壽者相。作一得念,則四相具足。布施者若存有所施,最易志得意滿。故發大心、行大行者,萬不可住相也。(金剛P.61) 《楞嚴》云:「一切眾生,從無始來,種種顛倒。皆由不知二種根本,錯亂修習。一者,無始生死根本。則汝今者,與諸眾生,用攀緣心為自性者。二者,無始菩提涅槃元清淨體。則汝今者,識精元明,能生諸緣,緣所遺者。(金剛P.66) 《圓覺經》云:「種種取捨,皆是輪迴。」。輪迴,生滅心是也。若能不取,當下便離生滅心矣。(金剛P.267) * 智念之二:返觀內照,一切法皆是緣生,緣生即不可得、緣生即實無。 「我見」是無始病根,必應依佛所說法,返觀內照,息攀緣妄想。(金剛P.77)所以急當斷除我見,則煩惱障除。而業障、報障,亦隨之而皆除矣。三障除,則法、報、應,三身圓現。(金剛P.79)我見是妄想之別名。妄想原是真心所變,眾生處處執著,由其不知四大五蘊,以及一切法皆是緣生,如幻如化。若能於一切法不執,則我見自化。(金剛P.80) 『我見』是緣生法。心若攀緣,我見便隨緣而起。心若不生,我見則無生。經云:「居一切時,不起妄念。於諸妄心,亦不息滅。住妄想境,不加了知。於無了知,不辨真實。」此八句中,初二句為主。(金剛P.259) * 智念之三:體會一念心性,與諸眾生本是一體。 體會一念心性,與諸眾生本是一體,且體本空寂。然後感應神速,成就自易。持此義以為人,則能胸襟曠達,不惹煩惱,而得自在。持此義以處世,則知萬事皆空,任他風浪起,與我何干。亦知人情世態,紛紜往復,安危苦樂,隨遇而安。持此義以當大任、作大事,以不著相故,事來即應。(金剛P.77,P.78) * 智念之四:體會有即非有,非有而有。 身心世界,皆為緣生,別無實法。故有即非有,非有而有。豈非同時並具。而凡夫不知,迷為實有生滅,隨之妄念紛起。須知身心世界,本無生滅。而見有生滅相,安立生滅名者,無他。實是癡迷凡夫,妄念變現之虛相。(金剛P.90) * 智念之五:一切諸法,本來寂靜,非有非無。生死涅槃,猶如昨夢。 《往生要集上》曰:「一切諸法,本來寂靜,非有非無。」(無量P.250) 《圓覺經》云:「生死涅槃,猶如昨夢。無起無滅,無來無去。」(金剛P.273) 修功於日常生活工作中,則須依照幻法,勤修不怠。所謂啟建水月道場,大作夢中佛事。惟心中不存一能修所修而已。(金剛P.257) * 就事作觀鍛鍊 就事作觀,觀其全非性有,只是假名。心中不存一絲之我,一絲之見。而行之於事,則遠離幻有之名相,深照本空之心性。此約「即非是名」之義,以除我見之修功也。知此,則凡無明煩惱等一切應銷除之事,其修功可以類推矣。(金剛P.257) 是故當於日常一切對待之事相上,雖無妨隨緣而行,卻不可隨緣而轉。緣應了者,得機便了,不與糾纏。緣應結者,亦無妨結,但不攀緣。(金剛P.248) * 隨著日常、起居、工作鍛鍊 學人能向衣食起居塵勞邊鍛鍊,便是降伏妄心最好方法。須是對境隨緣、不迷、不煩。應事有條不紊即持戒,清淨自在即定、慧。故經云:「一切法皆是佛法。」離相發心,降伏之道,盡在其中。(金剛P.15) 吾人終日所聞,車聲、人聲、種種喧擾聲。然此實非車聲、人聲、種種喧擾聲,乃無常、苦、空、無我聲,當體即空。則空有不著,乃是般若波羅蜜多聲。(金剛P.38) * 隨時、隨處、隨事、隨物鍛鍊 明得界非界、塵非塵之義,便恍然於世間,所有大小、高低、來去、一多、總別、增減、賢愚、淨穢、等等對待之名相,莫非虛幻,當體是空。果能如是一眼覰定本不生之心源上,觀照入去。便是所謂直指向上。則胸襟當下開豁,煩惱當下消除,顛倒夢想當下遠離。《圓覺經》云:「知幻即離,不作方便。離幻即覺,亦無漸次。一切菩薩及末世眾生,依此修行,如是乃能永離諸幻。」(金剛P.253,P.254) * 謹記金剛經要旨 『不取於相,如如不動』兩句,乃本經之要旨。亦即一切佛法之要旨。千經萬論,所說性修理事。此二句一偈,包括盡矣。(金剛P.266) 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 此圓覺心,即是生佛本具之性體 《圓覺經》曰:「一切諸眾生,無始幻無明。皆從諸如來,圓覺心建立。猶如虛空花,依空而有相。空花若復滅,虛空本不動。」此圓覺心,即是生佛本具之性體。空花喻眾生無明不覺之幻相。空花若滅,喻無明滅。虛空不動,喻性本不動也。(金剛P.267) * 般若淨土雙修 學般若者,須速修念佛法門。修淨土者,亦須速修般若法門。《觀無量壽佛經》明第一義,正是般若。(金剛P.42)果能常『作如是觀』,洞明皆空之理。不再受騙,而能死心蹋地老實念佛,一心求生淨土矣。(金剛P.272)(要解P.85:念佛不假方便) * 學佛人不宜注意三明六通 當知三明六通,是學佛人本分事。但修行時,不宜注意此事,恐走入魔道。無明盡時,神通自得。得之之後,亦不宜輒與人知。恐為捏怪者所藉口,後患甚多也。當知神通不可執。執之,輕則賣弄生害,重則著魔發狂。(金剛P.195) 第三節 我存在的意義是什麼? 第一項 增長福慧 * 修行金剛經的宗旨 以「離一切相,修一切善」為本經依體起修之妙宗。(金剛P.4) 此經大用,能開眾生究竟圓滿之智慧。此智為一切眾生性體所本具,即是眾生皆有之如來智慧覺性。(金剛P.5) 修行法門無量,而唯一宗旨,除障而已。障有三:(一)惑障:見思煩惱是,除則成般若德。(二)業障:一切罪業是,除則成解脫德。(三)報障:六道苦報身是,除則成法身德。(金剛P.7) * 看經聞法應有的態度 看經聞法,貴在如實會得其意。果能消融歸我自性,則受用無窮。(金剛P.12)看經聞法,必須抛開一切知見。以一心對境,方能契入。(金剛P.19) 欲領悟經中真實義,唯在至誠恭敬的讀。讀熟了,常常觀照其一段、二段,或一句、二句。觀照即是思惟。然此思惟,必須盡離一切妄想雜念,澄心靜慮,一心專注。不在文字上生解,便是不取法。又將全神貫注在這經上,便是不取非法。這就是修定。(金剛P.47) * 修行之要:布施與持戒 修行之要,在理事雙融。對境隨緣,勤習勘驗。歷事鍛心,動靜一如,無往不是。(金剛P.14) 布施即一切佛法。佛法自始至終,不外一「捨」字。布施即捨,即放下。推之,持戒捨貪、瞋、癡,忍辱捨瞋恚,精進捨懈怠、昏沈、掉舉,禪定捨散亂、昏沈,般若捨二邊及我法二執。(金剛P.28) 持戒,必少欲知足。修福,必深信因果。不住於相,則持戒者最宜。不入斷滅相,則修福者最宜。(金剛P.40)持戒修福,極不容易。(金剛P.42) 般若此云正智慧,而慧從定生,定由戒成。欲開正智,必應持戒。持戒則少欲知足,修福必深信因果。能生信心,信為入道之門也。(金剛P.56) 知幻覺照,必先嚴持禁戒,以絕染緣。(金剛P.258) 「諸惡莫作」是持戒,「眾善奉行」是修福。(金剛P.40) 吾人事事依照佛說去行,心中卻一無其事,方是不住法相。心中雖無其事,依舊精進去行,方是不住非法相。(金剛P.30) * 布施修福但不享福 凡是菩薩,因其修福不受,方於無我成忍。因不受故,所作福德,盡成無漏之功德。(金剛P.241)永嘉云:「住相布施生天福,招得來生不如意。」(金剛P.137) 若為求福德,以修六度,是名『貪著』。則是自利,而非利生。非大悲心,非無上菩提。作福德,不著空也,大悲也。不貪著,不著有也,大智也。悲智具足,空有不著,是名中道。即是應無所住,行於布施。(金剛P.243) 《勸心往生論》云:「今生榮華一期之程,結苦果於億劫。現世勤修須臾之間,開覺蘽於三明。」(無量P.653) * 發心乃諸善中王,持名是萬行之首 《華嚴》云:忘失菩提心而修諸善,魔所攝持。(金剛P.116) 蓋發心乃諸善中王,持名是萬行之首。缺此往生正因,雖行眾善,則廣而不專,博而未精,未契彌陀本願,難於今生現證(無量P.279) 此界眾生,雖亦修善,而不求生淨土者,共有三種。一者貪著世樂,求人天果。二者世智辯聰,邪心熾盛。三者則為「取相分別,情執深重」。(無量P.735) 若信願堅固,臨終十念一念,亦決得生。若無信願,縱將名號持至風吹不入,雨打不濕,如銀牆鐵壁相似,亦無得生之理。修淨業者,不可不知也。大本《阿彌陀經》,亦以發菩提願為要,正與此同。(要解P.82) * 增長福慧之究竟目標 若心不隨相而動,便除一切苦。所謂了生死出輪迴,心了耳,心出耳。(金剛P.197)正所謂「狂心不歇,歇即菩提」。(金剛P.198) 須徹底覺悟,根身器界一切境相,皆是空花水月。無始來習氣之深,雖知相皆虛妄,而攀緣不息。必須於動念處著力,向心源上返觀。所有持戒、修福、六度、十願,彌復精進,以歷事而煉心。若打得念頭死,則一切分別執著自無。而相之有無,更無關係。是以離念為離相之究竟也。(金剛P.125) 用功當以離念為主。念佛即是離念,離一切妄念,離一切三界輪迴念,迨至往生見佛,自然圓離矣。(金剛P.200) 第二項 求生極樂淨土 * 離念不能,則請老實念佛 離念不能,則唯執持彌陀名號,一心稱念,而離一切雜念。以彌陀名號,能導入真實報土故也。(金剛P.205) 如若不會智念,則請老實念無量壽清淨平等覺,二妙俱足矣。(金剛P.259) 生當此際,惟有勸導大眾,同歸佛法,持戒修福,能種善因,必得善果。更當普遍發大悲心,一心念佛,求生淨土,得一個究竟。(金剛P.114) 念即是佛,佛外無念。我與彌陀,本與十方諸佛、法界眾生,同一性海,無彼此、無差別。凡夫染念不停,不得不借念佛之淨念,治其住塵之染念。(金剛P.125) * 念佛暗合於智念 觀照功夫,下手方法,若不得力。則念佛,心中有佛即是真實功夫。(金剛P.125)此心雖空空洞洞,卻提起一句佛號,正是生無所住心也。妙莫妙於此。求生原為證無生。離相求生同修矣。(金剛P.127) 念佛求生西方是也。當知念佛求生法門,正為發大道心者說,兼為餘眾耳。(金剛P.125) 發大心,修大行,不亦難乎。雖然,有勝方便在,難而不難也。方便云何,心淨則土淨,不著有也。求彌陀之接引,不著空也。此即是真修二邊不著也。(金剛P.125) 當知不應住、無所住,是但除其病,不除其法也。即色聲香味觸,供佛度眾,乃至養此色身,皆不能廢而不用。念佛,生心也。離相,無所住也。此心雖空空洞洞,卻提起一句佛號,正是生無所住心也。(金剛P.127) 持名即是甚深般若,念得純熟,萬緣齊放,能所頓空,即是無住。於此之時,一句佛號,朗然明白,相續不斷,即是生心。(無量P.37) 第三章 現在 第一節 何謂念佛--淨念 第一項 本師 釋迦佛為勸眾生念阿彌陀佛而來 * 彌陀誓願為真實之利 彌陀誓願為真實之利。善導大師偈云:「如來所以興出世,唯說彌陀本願海。」又《甄解》引《六要》曰:「真實利者,指此名號,即是佛智也。」(無量P.170) 《往生論》曰:「三種(指佛土、佛、菩薩)成就願心莊嚴,略說入一法句故。一法句者,謂清淨句。清淨句者,謂真實智慧無為法身故。」(無量P.172) 法藏比丘到佛前禮佛讚佛,並發以下廣大誓願,現在當來一切眾生,皆依此一乘願海而得度脫。(無量P.194)願文:【我作佛時,十方眾生,聞我名號,至心信樂。所有善根,心心回向,願生我國。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唯除五逆,誹謗正法】。(願18、十念必生願。)(無量P.259) * 信願專持名號者,善根福德同佛 故此「南無阿彌陀佛」一句名號,即是法身本體,即是圓圓果海。乃四十八之所標,故體具本願一切功德妙用。又此名號,是性德之本體,修德所圓成,性修二德,圓攝無餘。(無量P.313) 以持名善根福德同佛故(要解P.46) 佛以大願作眾生多善根之因,以大行作眾生多福德之緣。(要解P.52) * 至方便、至直捷、至圓頓者信願專持名號 諸佛憫念群迷,隨機施化。雖歸元無二,而方便多門。然於一切方便之中,求其至直捷、至圓頓者,則莫若念佛求生淨土。又於一切念佛法門之中,求其至簡易、至穩當者,則莫若信願專持名號。(要解P.15) * 念佛成佛的根據 是心是佛,是心作佛。(無量P.3) * 念佛方法 念佛有四種方法,只專注念阿彌陀佛名號。念佛有四種:持名念佛。觀像念佛。觀想念佛。實相念佛。 持名念佛。即本經所宗,稱念阿彌陀佛名號。(無量P.35) 第二項 念佛法門是難說、難信之法 * 念佛法門是難說之法 淨土成菩提易,濁世難。為淨土眾生說法易,為濁世眾生難。為濁世眾生說漸法猶易,說頓法難。為濁世眾生說餘頓法猶易,說淨土橫超頓法尤難。為濁世眾生說淨土橫超頓修頓證妙觀,已自不易,說此無藉劬勞修證,但持名號,徑登不退,奇特勝妙超出思議第一方便,更為難中之難。(要解P.114,P.115) * 念佛法門是是難信之法 非勇猛實智,不能證解淨土法門(要解P.37)能令末法多障有情,依斯徑登不退。(要解P.27) 淨土法門,三根普攝,絕待圓融,不可思議。圓收圓超一切法門,甚深難信。故特告大智慧者,非第一智慧,不能直下無疑也。(要解P.39) 然吾人處劫濁中,決定為時所囿,為苦所逼。處見濁中,決定為邪智所纏,邪師所惑。處煩惱濁中,決定為貪欲所陷,惡業所螫。處眾生濁中,決定安於臭穢而不能洞覺,甘於劣弱而不能奮飛。處命濁中,決定為無常所吞,石火電光,措手不及。若不深知其甚難,將謂更有別法可出五濁,烽烰宅裏,戲論紛然。唯深知其甚難,方肯死盡偷心,寶此一行。(要解P.118,P.119) 第二節 念佛必須先相信自己、信有彌陀說法 第一項 相信自己本來是佛 * 自心本具極樂,又仗自心之佛力接引,何難即生 十方虛空微塵國土,元我一念心中所現物。我雖昏迷倒惑,苟一念回心,決定得生自心本具極樂,更無疑慮。(要解P.21) 深信十萬億土,實不出我今現前介爾一念心外,以吾現前一念心性實無外故。又深信西方依正主伴,皆吾現前一念心中所現影。(要解P.22) 令深信一切莊嚴,皆導師願行所成,種智所現;皆吾人淨業所感,唯識所變。佛心生心,互為影質,如眾燈明,各遍似一。(要解P.67) 是故彌陀名號,即眾生本覺理性。持名,即始覺合本。始本不二,生佛不二。(要解P.69) 又仗自心之佛力接引,何難即生。如鏡中照數十層山水樓閣,層數宛然,實無遠近,一照俱了,見無先後。(要解P.91) 又行人信願持名,全攝佛功德成自功德,故亦曰阿彌陀佛不可思議功德之利…是諸佛釋迦,皆以阿彌為自也。。(要解P.100) 第二項 信「有」極樂,「有」彌陀說法 * 具縛凡夫但能信「有世界名曰極樂,其土有佛,號阿彌陀」。深信此兩個「有」字,切願往生,一向持名,即可如願,逕登不退。(無量P.214) 信願持名,一經要旨。信願為慧行,持名為行行。得生與否,全由信願之有無。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淺。(要解P.44) * 彌陀大願是眾生成佛之增上緣 當知佛種從緣起,緣即法界。緣之所在,恩德弘深,種種教啟,能令歡喜信入,能令觸動宿種,能令魔障難遮,能令體性開發。故此增上緣因,名法界緣起。(要解P.107) 第三節 如何念佛--發菩提心一向專念阿彌陀佛 * 發菩提心 「發菩提心,一向專念,阿彌陀佛」。此為全經之綱宗。《彌陀要解》以「信願能信淨土,是一切世間難中之難。於此難信能信,斯即大智。順此信心,發成佛度生同登淨土之願,即是發菩提心也。但能真實信受,自然能發如上之心。(無量P.497) 本經之宗為「發菩提心,一向專念」,「發菩提心」圓攝「信願」。「一向專念」,即是「持名」。(無量P.177) 深信發願,即無上菩提。合此信願,的為淨土指南。(要解P.82) * 念佛功夫--一向專念 又「一向專念」者,古云:「上盡形壽,下至十念。」上盡形壽者,指從發心念佛之日,終身念佛,直至命終之最後一念也。十念稱名,亦得往生,故云十念必生也。行者應知,一向專念指從初發心念佛,直至最後一念也。(無量P.27) 「十念」中之「念」,即指口念佛名之念。(無量P.261)此等十念,不雜餘念。(無量P.263)。 至於持念而云專念,更云一向專念者,如《觀念法門》一向念佛為主,雖不捨餘修,仍可名為一向專念也。此論甚妥。是以念佛行人,莫不兼修禮拜、作願、迴向等念門也。(無量P.502) 本經以「發菩提心,一向專念」為宗。因上二者,不可分割。發菩提心,信也,願也。一向專念,行也。信願行三,缺一不可。(無量P.505) * 念佛功夫--一心不亂 故即以執持名號為正行,不必更涉觀想參究等行。聞而信,信而願,乃肯執持。執持則念念憶佛名號,故是思慧,然有事持理持。(要解P.85)事持者,信有西方阿彌陀佛,而未達是心作佛,是心是佛。但以決志願求生故。理持者,信西方阿彌陀佛,是我心具,是我心造。即以自心所具所造洪名,為繫心之境,令不暫忘也。一日至七日者,克期辦事也。利根一日即不亂,鈍根七日方不亂,中根二三四五六日不定。又利根能七日不亂,鈍根僅一日不亂,中根六五四三二日不定。(要解P.86) 一心亦二種。不論事持、理持,持至伏除煩惱,乃至見思先盡,皆事一心。不論事持、理持,持至心開見本性佛,皆理一心。事一心不為見思所亂,理一心不為二邊所亂,即修慧也。不為見思亂,故感變化身佛及諸聖眾現前,心不復起娑婆界中三有顛倒,往生同居、方便二種極樂世界。不為二邊亂,故感受用身佛及諸聖眾現前,心不復起生死涅槃二見顛倒,往生實報、寂光二種極樂世界。(要解P.85,P.86) * 老實念佛的生活 淨宗常謂之一念、十念。則逕指凡夫之稱念佛號一聲與十聲。(無量P.527) 但當驀直念去,便是無上深禪。(無量P.103) 《大集經》曰:「若人但念阿彌陀,是即無上深妙禪」也。(無量P.325) 老實念佛,則能一心不亂。若不斷世間一切染緣,攀緣不息,何能老實。(金剛P.2) 欲出迷途生淨土者,必須我法雙空。淨心未能,淨土不生也。(金剛P.117) 念即是佛,佛外無念。我與彌陀,本與十方諸佛、法界眾生,同一性海,無彼此、無差別。凡夫染念不停,不得不借念佛之淨念,治其住塵之染念。(金剛P.125) 起心動念時,即提起一句佛號。但如是驀直念去,心少昏散,便振作而融攝之。(金剛P.125) 但當平平常常,老老實實,綿密念去,自然暗合道妙,念念離念。以凡夫心入諸法實相,唯持名與持咒為最易。念佛何以有如是功德,因念念暗合實相故。(無量P.264) 善導大師曰:「一心專念彌陀名號。行住坐臥,不問時節久遠,念念不捨。」是即一心念佛。(無量P.270) 當知離卻現前一念無量光壽之心,何處有阿彌陀佛名號。而離卻阿彌陀佛號,何由徹證現前一念無量光壽之心。(要解P.72) 第四節 念佛及攝心之法 * 攝心之法,莫先於至誠懇切。心不至誠,欲攝莫由。既至誠已,猶未純一,當攝耳諦聽。無論出聲默念,皆須念從心起,聲從口出,音從耳入。所謂十念記數者,當念佛時,從一句至十句,須念得分明,仍須記得分明。至十句已,又須從一句至十句念,不可二十三十。 * 隨念隨記,不可掐珠,唯憑心記,若十句直記為難,或分為兩氣,則從一至五,從六至十。若又費力,當從一至三,從四至六,從七至十,作三氣念。念得清楚,記得清楚,聽得清楚,妄念無處著腳,一心不亂,久當自得耳。錄自《復高邵麟居士書四》 * 都攝六根,入手在聽。無論大聲念,小聲念,不開口心中默念,均須字字句句聽得清楚,此念佛之秘訣也。 * 信願行三,為淨土綱要。都攝六根,為念佛秘訣。知此二者,更不須再問人矣。」錄自文鈔參編之《復明性大師書》 第五節 念佛有何利益 會不會被騙 第一項 現世利益 * 消生死業障 《觀經》言,「如是至心,令聲不絕,具足十念,稱南無阿彌陀佛。稱佛名故,於念念中,除八十億劫生死之罪。」(無量P.281) * 菩薩護持,諸佛護念 念佛之人,有彌陀所遣之廿五菩薩,於一切時處,擁護加持。《十往生經》,又有大勢至菩薩等,威德攝受。《首楞嚴經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復為一切諸佛之所護念《阿彌陀經》。故得遠離魔難,安穩修持。仗他力故,化險為夷,稱為易行道。或以談他力為著相,應知他力,亦是自心。(無量P.14) * 一歷耳根,永為道種 《觀佛三昧經觀佛密行品》云:「佛告阿難:住於念佛者,心印不壞。」。(無量P.324) 故一聞佛名,不論有心無心,若信若否,皆成緣種。(要解P.110) * 不論曾經是好人或壞人,念佛就是善人 蓮師末後曰:「始惡不妨終善」,惡人臨終如能懺悔發心,至心念佛,則惡人已成善人。(無量P.484) * 念佛不礙生活方式 佛法即家常茶飯,一日不可離也。如來示同凡夫,奔走塵勞無他,欲令眾生回光返照耳。(金剛P.14) * 一切眾生,皆得依念佛入定 當今末法,眾生福慧淺薄,垢障深重,唯賴此方便法門。(無量P.12) 其他法門,全憑自力,末世修行,多諸障難。(無量P.13) 持佛名號,念一佛名,換除百千萬億妄想雜念。念得純熟,乃忘能所。心無所住,佛號分明。暗合道妙,便契《金剛般若經》無住生心之妙諦。(無量P.15) * 念佛當下就是佛 《彌陀疏鈔》云:「今但一心持名,即得不退。此乃直指凡夫自心究竟成佛。若能諦信,何須遍歷三乘,久經多劫,不越一念,頓證菩提,豈非大事。」(無量P.10) 當知執持名號,既簡易直捷,仍至頓至圓。以念念即佛故,不勞觀想,不必參究,當下圓明,無餘無欠。(要解P.67) 一念相應一念生,念念相應念念生。妙因妙果,不離一心,何俟娑婆報盡,方育珍池。只今信願持名,蓮萼光榮,金台影現,便非娑婆界內人矣。極圓極頓,難議難思,唯有大智,方能諦信。(要解P.113) * 念佛除魔 又此土修行,若生魔障,則以念佛治之。(見《止觀九之二》)(無量P.390) * 念佛得度,唯信乃入 經云:末法億億人修行,罕一得道,唯依念佛得度。始知念佛三昧,實無上寶王,方肯死心執持名號,萬牛莫挽也。(要解P.121) 唯深知其甚難,方肯死盡偷心,寶此一行。信願持名一行,不涉施為,圓轉五濁。唯信乃入,非思議所行境界。(要解P.118) * 所持之名號、能持之心性,真實不可思議 伏願緇素智愚,於此簡易直捷無上圓頓法門,勿視為難而輒生退諉,勿視為易而漫不策勤。勿視為淺而妄致藐輕,勿視為深而弗敢承任。蓋所持之名號,真實不可思議。能持之心性,亦真實不可思議。持一聲,則一聲不可思議。持十百千萬無量無數聲,聲聲皆不可思議也。(要解P.94) 復次只此信願莊嚴一聲阿彌陀佛,轉劫濁為清淨海會,轉見濁為無量光,轉煩惱濁為常寂光,轉眾生濁為蓮華化生,轉命濁為無量壽。故一聲阿彌陀佛,即釋迦本師於五濁惡世,所得之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今以此果覺全體授與濁惡眾生。(要解P.116) 第二項 臨終前(之時)利益 * 藉佛願力,臨終清醒不懼 宋靈芝師曰:「凡人臨終,識神無主,善惡業種無不發現,或起惡念,或起邪見,或生繫戀,或發猖狂,惡相非一,皆名顛倒。」可見凡夫業重,臨終之際,更多顛倒;復以四大苦逼,痛不可言,何能正念持名?不能持名,何得往生?故知凡夫往生,非憑自力,全仗彌陀大願加被,令不顛倒,始能往生也。(無量P.271) * 臨命終時,佛菩薩來接引往生 《阿彌陀經》謂執持名號,得生淨土之善男子、善女人,「其人臨命終時,阿彌陀佛與諸聖眾,現在其前。」 * 實際上佛菩薩來而不來、不來而來 蓮池《疏鈔》云:此乃如來本願功德,令彼有緣眾生,專心想念,能於自心見佛來迎,不是諸佛實遣化身而來迎接。幽溪《圓中鈔》云:凡是見佛,須論感應…,今既念佛,求生極樂。臨終見佛,此因妙感。復由生佛本是一體,感應道交,法爾如是。蕅益《要解》云:「十萬億土,不出我現前一念心性之外。以心性本無外故。又…其人臨命終時,阿彌陀佛與諸聖眾,現在其前。是人終時,心不顛倒,即得往生阿彌陀佛極樂國土。』亦如是。(無量P.520,P.521) 故使感應道交,文成印壞。彌陀聖眾,不來而來,親垂接引。行人心識,不往而往,托質寶蓮也。(要解P.84) 念佛人往生,須知彌陀來接,而初未嘗來也。往生西方,而亦未嘗去也。雖未嘗來去,亦何妨現來現去。何以故。不來不去者,理體也。有來有去者,事相也。即是來去要在不來不去上體認。不來不去即在來去上做出。此是念佛求生之要訣。(金剛P.248) * 一切眾生不論幾世,皆以念佛往生 不可思議,淨土法門。當來一切眾生,皆以此法而得度脫。(無量P.168) 發廣大誓願,現在當來一切眾生,皆依此一乘願海而得度脫。(無量P.194) 《法華經》曰:「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緣故,出現於世。」(無量P.169) 澄憲云:「修行佛道者,死魔為恐。生死間隔,退緣根本也。」(無量P.255) 第三項 會不會被騙—佛菩薩都念佛成佛 * 諸大菩薩都念佛 《華嚴經》明,十地菩薩,地地不離念佛。(無量P.340) 文殊師利法王子、阿逸多菩薩…與如是等諸大菩薩,此等深位菩薩,必皆求生淨土,以不離見佛,不離聞法,不離親近供養眾僧,乃能速疾圓滿菩提故。(要解P.37) * 三世諸佛都因念佛成佛 又《觀佛三昧經》云:「爾時會中即有十方諸大菩薩,其數無量,各說本緣,皆依念佛得。」又「佛告阿難:汝今善持,慎勿忘失。過去、未來、現在三世諸佛,皆說如是念佛三昧。我與十方諸佛及賢劫千佛,從初發心,皆因念佛三昧力故,得一切種智。」(無量P.340) * 釋迦本師念佛成佛 故一聲阿彌陀佛,即釋迦本師於五濁惡世,所得之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要解P.116) * 佛家大師都念佛 法門深妙,破盡一切戲論,斬盡一切意見。唯馬鳴、龍樹、智者、永明之流,徹底擔荷得去。其餘世智辯聰,通儒禪客,盡思度量,愈推愈遠。又不若愚夫婦老實念佛者,為能潛通佛智,暗合道妙也。(要解P.97) 第四項 往生極樂有何利益? (阿彌陀經文、無量壽經48願文) 總說:其國眾生,無有眾苦,但受諸樂,故名極樂。(彌陀經文) * 對往生者本身而言(無量壽願文) 1.眾生悉由彌陀佛及菩薩臨終接引到極樂(願20) 2.到了極樂眾生皆由蓮花化生(願24) 3.到了極樂眾生其壽命無量(願15) 4.眾生生者皆是阿鞞跋致(阿惟越致)菩薩(一生補處)(願20) 5.生極樂眾生同佛具有紫磨真金色身、三十二相(願3,願4) 6.生極樂眾生皆具有宿命通、天耳、天眼、他心通、神足等神通(願6~願10) 7.生極樂眾生都有下列成就: (1)定成正覺(願12) (2)身有光明、獲慧辯才(願33) (3)善談諸法秘要(願34) 總之,彼佛剎中一切菩薩,禪定、智慧、神通、威德,無不圓滿。(菩薩修持30) * 極樂世界之人事環境(無量壽願文) 諸佛菩薩無數、壽命亦皆無量(願16)—諸上善人聚會一處。(彌陀經文) * 極樂世界之生活環境(無量壽願文、經文) 1.天衣、天食 、衣食自至(願37) 2.講堂精舍七寶化成、莊嚴無盡(願39) 3.四寶圍繞、七寶池、八功德水等六塵、眾鳥說法(泉池功德17) 4.自然皆生念佛念法念僧之心(彌陀經文) * 比較娑婆與極樂之苦樂 娑婆苦樂雜。其實苦是苦苦,逼身心故。樂是壞苦,不久住故。非苦非樂是行苦,性遷流故。(要解P.45)則娑婆即自心所感之穢,而自心穢,理應厭離。(要解P.23) 彼土永離三苦,不同此土對苦之樂,乃名極樂。一往分別。同居五濁輕,無分段八苦,但受不病不老,自在遊行,天食天衣,諸善聚會等樂。方便體觀巧,無沈空滯寂之苦,但受遊戲神通等樂。實報心觀圓,無隔別不融之苦,但受無礙不思議樂。寂光究竟等,無法身滲漏,真常流注之苦,但受稱性圓滿究竟樂。然同居眾生,以持名善根福德同佛故,圓淨四土,圓受諸樂也。(要解P.45,P.46)極樂即自心所感之淨,而自心淨,理應欣求。厭穢須捨至究竟,方無可捨。欣淨須取至究竟,方無可取。(要解P.23) * 比較娑婆與極樂之生活環境 今明生處。寶池金銀等所成,不同此方土石也。八功德者:一、澄清,異此方渾濁;二、清冷,異寒熱;三、甘美,異鹹淡劣味;四、輕軟,異沈重;五、潤澤,異縮腐褪色;六、安和,異急暴;七、除饑渴,異生冷;八、長養諸根,異損壞諸根,及沴戾增病沒溺等也。充滿其中,異枯竭泛濫。底純金沙,異污泥。階道四寶,異磚石。陛級名階,坦途名道,重屋名樓,岑樓名閣。七寶樓閣,異此方土木丹青也。樓閣是住處,及法會處。但得寶池蓮胞開敷,便可登四岸,入法會,見佛聞法也。(要解P.50) * 比較娑婆與極樂之活動範圍 且據娑婆言十萬億佛,意顯生極樂已,還供釋迦、彌勒,皆不難耳。若阿彌神力所加,何遠不到哉。食時,即清旦,故云即以。明其神足不可思議,不離彼土,常遍十方,不假逾時回還也。此文顯極樂一聲、一塵、一剎那,乃至跨步彈指,悉與十方三寶貫徹無礙。又顯在娑婆則濁重惡障,與極樂不隔而隔。生極樂則功德甚深,與娑婆隔而不隔也。飯食經行者,念食食至,不假安排。食畢缽去,不勞舉拭。但經行金地,華樂娛樂,任運進修而已。(要解P.55) * 淨土殊勝 奈何離此淨土,別談唯心淨土(要解P.67)淨土殊勝,謂帶業往生,橫出三界;同居橫具四土,開顯四教法輪;眾生圓淨四土,圓見三身,圓證三不退;人民皆一生成佛。(要解P.76) 第五項 為何能有這些利益?由於阿彌陀佛願力之故 彼土之導師,以四十八願,接信願念佛眾生生極樂世界,永階不退者也。(要解P.17) 以持名善根福德同佛故,(要解P.46) 佛以大願作眾生多善根之因,以大行作眾生多福德之緣。令信願持名者,念念成就如是功德,而皆是已成,非今非當。(要解P.52) 以此果覺全體授與濁惡眾生(要解P.116) 此中顯微風、樹、網等音,及一切依正假實,當體即是阿彌陀佛三身四德,毫無差別也。(要解P.65) 令深信一切莊嚴,皆導師願行所成,種智所現;皆吾人淨業所感,唯識所變。佛心生心,互為影質,如眾燈明,各遍似一。(要解P.67) 唯極樂同居,一切俱非,一切俱是。十方佛土無此名相,無此階位,無此法門。非心性之極致,持名之奇勳,彌陀之大願,何以有此!(要解P.78) 第四章 解釋名詞 1.實相的其他名稱: 下列名稱是實相之其他說法 *吾人當前一念心性:實相乃吾人當前一念心性之強名。(無量P.19) *自性:吾人一念心之性,強名為自性。(無量P.19) *一真法界:一真法界,即事而真,當相即道。(無量P.20)當知清淨心,即是本性,所謂本來面目是也。十方法界所共具,故又名一真法界。(金剛P.121) *真實智慧無為法身:極樂世界種種依正莊嚴,一一皆是真實智慧無為法身,一一即是實相。(無量P.20) *真實之際:本經《德遵普賢品》云:「開化顯示真實之際。」…「真實之際」者,真如實相之本際也。(無量P.20) *真如:一心者即真如也。(無量P.221)因真心無念,故不可念。名為真如也。(金剛P.84) *信心清淨:金剛經云,信心清淨則生實相。 *如來:如來所得之法,乃是實相。實相者,無相無不相。無相,『無實』也。無不相,『無虛』也。若究竟言之,相不相皆無,故曰『無實無虛』。虛實皆無,是為真實之法。(金剛P.175) 2.實相法界即事事無礙法界: 列舉大小二本中事事無礙法界十例,以證《阿彌陀經》分屬圓教。 (大本是指: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 (小本是指:佛說阿彌陀經) * 同時具足相應門。 夫《華嚴》教理以緣起為主。法界一切盡成一大緣起。一法成一切法,一切法起一法。一時具足,圓滿顯現,故曰具足相應。《大疏》曰:「如海一滴,具百川味。」是如經中《至心精進品》,「於彼二十一俱胝佛土,功德莊嚴之事,明了通達,如一佛剎,所攝佛國,超過於彼。」。又《泉池功德品》中「其水一一隨眾生意。」(無量P.52,P.53) 當知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一是任一,非是專一)。《華嚴》明此義。故約信解行證言之,若以信為主,則一切皆歸信。若以解為主,則一切皆歸解。餘可類推。(主伴之主,也是任一,而非獨一。)(金剛P.99) * 廣狹自在無礙門。 《大疏》云:「如徑尺之鏡,見千里之影。」蓋鏡喻狹,而千里之影喻廣也。本經《發大誓願品》云:「所居佛剎,廣博嚴淨,光瑩如鏡,徹照十方無量無數不可思議諸佛世界。」(無量P.53,P.54) * 一多相容不同門。 《大疏》云:「若一室之千燈,光光相涉。」蓋一中有多,多中有一,是為相容。而一多之相不失,是為不同。本經中彌陀寶香普薰願文云:「國土所有一切萬物,皆以無量寶香合成。其香普薰十方世界。」(無量P.54) * 諸法相即自在門。上顯相容,此表相即。 晉譯《華嚴十住品》云:「一即是多,多即是一。」譬如水之與波,以水喻一,以波喻多。波即是水,水即是波,彼此相即,經中《歌歎佛德品》云:「其所散華,即於空中,合為一華。華皆向下,端圓周匝化成華蓋。(無量P.55)當知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一是任一,非是專一)。《華嚴》明此義。故約信解行證言之,若以信為主,則一切皆歸信。若以解為主,則一切皆歸解。餘可類推。(主伴之主,也是任一,而非獨一。)(金剛P.99) * 隱密顯了俱成門。 《大疏》云:「若片月澄空,晦明相並。」蓋指隱處具顯,顯處具隱也。本經《禮佛現光品》云:「阿彌陀佛即於掌中放無量光,普照一切諸佛世界,時諸佛國,皆悉明現,如處一尋。」即表一切法即於佛光之一法。則一法(佛 光)顯而一切法(此土萬物,聖賢光明)俱隱。(無量P.55) * 微細相容安立門。微細相容門,明一重之相入相即。 《大疏》曰:「如琉璃瓶,盛多芥子。」指無論如何微細之中,亦可含容一切諸法,一毛一塵之中,無邊剎海,一切諸法,同時涌現,如一鏡中映現萬象。《寶蓮佛光品》曰:「一一華中出三十六百千億光。一一光中出三十六百千億佛。」(無量P.55,P.56) * 因陀羅網法界門。喻諸法之相即相入,重重無盡。 《大疏》云:「若兩鏡互照,傳耀相寫。」在本經中《寶蓮佛光品》云:「眾寶蓮華周滿世界。……一一華中,出三十六百千億光。一一光中,出三十六百千億佛。……一一諸佛,又放百千光明,普為十方說微妙法。如是諸佛,各各安立無量眾生於佛正道。」本經正顯《華嚴》因陀羅網重重無盡、事事無礙之玄門。(無量P.56,P.57) * 托事顯法生解門。 由上之重重無盡,故塵塵法法皆是事事無礙法界。故可任就一塵一事,顯此法界全體。如《大疏》云:「立像豎臂,觸目皆道。」經中《菩提道場品》曰:「又其道場,有菩提樹。……復由見彼樹故,獲三種忍:一音響忍。二柔順忍。三者無生法忍。佛告阿難:如是佛剎,華果樹木,與諸眾生而作佛事。」(無量P.57) * 十世隔法異成門。 此門表延促無礙。以上八門橫示圓融之相。此是豎示。此十世隔歷之法,同時具足顯現,是曰隔法異成。(別異之法俱時成就,謂之異成。)故《大疏》曰:「若一夕之夢,翱翔百年。」本經之中,亦多顯此。如《大教緣起品》云:「能於念頃,住無量億劫。」《德遵普賢品》云:「於一念頃,遍遊一切佛土。」又《歌歎佛德品》云:「於一食頃,復往十方無邊淨剎。」同顯此第九玄門。(無量P.57,P.58) * 主伴圓明具德門。 橫豎萬法成為一大緣起,法法交徹。亦即舉一法為主,則其他一切法皆為伴,而赴於此一法。更以他法為主,即餘法成伴而盡集之。故一法圓滿一切法之功德。是名圓滿具德。持名念佛,名具萬德,此一句佛號圓滿具足一切法之功德。舉體是華嚴玄門圓明具德之義。經中《三輩往生品》云:「乃至獲得一念淨心,發一念心,念於彼佛。此人臨命終時,如在夢中,見阿彌陀佛。又彼國土,色聲香味觸,一一圓明具德。故見光、見樹、聞聲、嗅香,莫不增益善根。可見一塵一毛,莫不圓明具德也。(無量P.58,P.59) 3.金剛經綱要——遣除妄想執著,念佛淨心之樞要。(金剛P.1) 4.修行法門無量,而唯一宗旨,除障而已。(金剛P.7) 障有三:(一)惑障:見思煩惱是,除則成般若德。(二)業障:一切罪業是,除則成解脫德。(三)報障:六道苦報身是,除則成法身德。 5.三輪體空 無論施者、施物、受者,莫非因緣聚合,現此幻有,故皆曰 『非』。是之謂「三輪體空」。「輪」喻此三,展轉利益,不休息也。此三皆是幻有,當體即空。(金剛P.133) 6.一切法不外境、行、果。(金剛P.241) 「境」,五蘊、六根、六塵等是。 「行」,三福、六和、三學、六度、十願等是。 「果」,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乃至無上菩提等是也。 《大智度論》曰:「一切法,略說有三種:一者有為法。二者無為法。三者不可說法。(無量P.555) 7.八纏者:無慚。無愧。嫉。慳。惡作。睡眠。掉舉。惛沈。 8.三縛者,貪瞋癡也。(無量P.136) 「三垢」者,貪瞋癡三毒之異名。(無量P.318) 9.地獄 地獄不僅在地下,或在山間,或大海邊、曠 野、樹下、空中,皆其獄。總之地獄有三類(無量P.231,P.232) * 根本地獄,乃八大地獄及八寒地獄。 * 十六遊增地獄。八大地獄中,每一大獄,皆有四門,每一門外,每附增四獄 * 孤獨地獄。在山間、曠野、樹下、空中,其類無數,受苦無量 10.欲界六天者:四天王、忉利、夜摩、兜率、化樂、他化自在。 11.三苦者,苦苦、壞苦、行苦。(無量P.387) 12.八苦者,乃人間之苦, 即生、老、病、死、愛別離、怨憎會、求不得、與五陰熾盛八苦。(無量P.387) 13.八難,謂見佛聞法有障難。 又名八無暇,謂無有閑暇以修道業也。 八難者,《圓中鈔》曰:「一、地獄難。二、畜生難。三、餓鬼難。四、長壽天難。謂此天以五百劫為壽。即色界第四禪中,無想天也。言無想者,以其心識不行,如冰魚蟄蟲。五、北鬱單越難。梵語鬱單越,華言勝處。六、盲聾喑啞難。七、世智辯聰難。八、生在佛前佛後難。(無量P.388) 14.云「魔惱」者,以魔能惱害身心故。又煩惱即魔故。 《智度論》中稱四魔:一者煩惱魔。貪等煩惱,能惱害身心。故名魔。二陰魔。色等五陰,能生種種之苦惱,故名魔。三者,死魔。死能斷人之命根,故名魔。四者,他化自在天子魔。其魔王能害人之善事,故名魔。此中四,為魔之本法。他三魔因相類,(無量P.389) 15.根本煩惱 貪、瞋、癡、慢、疑、惡見,名為根本煩惱。從根本煩惱流出者,名為隨煩惱,(無量P.426) 無明、放逸、懈怠、不信、惛沈、掉舉此六者,名為大煩惱地法。(無量P.426) 16.淨業三福: 《觀經》云:「生彼國者,當修三福:(無量P.537) 一者,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 二者,受持三歸,具足眾戒,不犯威儀。 三者,發菩提心,深信因果;讀誦大乘,勸進行者。 17.十善業: 十善即是「止惡」。止前之惡,則不惱於他。(無量P.537) 一不殺生。二不偷盜。三不淫欲(不邪淫)。四不妄言。五不綺語。六不惡口。七不兩舌。八不貪。九不瞋。十不癡(不邪見)。 ?? ?? ?? ?? 你、我的過去未來與現在 四 目次 三 你、我的過去未來與現在 一四八 第四章 解釋名詞 一四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