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嚴義海 目次 華嚴一乘十玄門(唐﹒釋智儼撰) 7 華嚴經五十要問答 卷上 25          卷下(唐﹒釋智儼集) 59 華嚴經旨歸一卷(唐﹒沙門法藏述) 89 修華嚴奧旨妄盡還源觀(唐﹒沙門法藏述) 115 華嚴經義海百門(唐﹒沙門法藏述) 129 華嚴金師子章解(唐﹒沙門法藏述/沙門淨源解) 167 華嚴經明法品(內立)(唐﹒沙門法藏述) 三寶章 189 流轉章 207 法界緣起章 215 圓音章 219 法身章 223 十世章 225 玄義章 229 華嚴三昧章(唐﹒沙門法藏述) 243 華嚴一乘教義分齊章 卷一(唐﹒沙門法藏述) 257          卷二 281          卷三 305          卷四 326 大華嚴經略策(唐﹒沙門澄觀述) 357 答順宗心要法門(唐﹒清涼國師澄觀撰/圭峰沙門宗密注) 389 三聖圓融觀門(唐﹒沙門澄觀述) 393 原人論序(唐﹒沙門宗密述) 397 華嚴法界玄鏡 卷一(唐﹒沙門澄觀述) 399       卷二 415       卷三 432 注華嚴法界觀門(唐﹒沙門宗密注) 445 原人論(唐﹒沙門宗密注) 477 釋華嚴十明論敘(唐﹒沙門宗密注) 489 解迷顯智成悲十明論(宋﹒禪師惠洪、覺範撰) 491 略釋新華嚴經修行次第決疑論(唐﹒李通玄撰) 卷一之上 511 卷一之下 525 卷二之上 541 卷二之下 558 卷三之上 574 卷三之下 591 卷四之上 607 卷四之下 624 大方廣佛華嚴經要解(宋•比丘戒環集) 641 大方廣佛華嚴經吞海集序(宋•陶愷撰) 699 吞海集序(宋•比丘道通述) 701 大方廣佛華嚴經吞海集(宋•比丘道通述) 卷上 703 卷中 719 卷下 735 法界觀披雲集(宋•比丘道通述) 757 華嚴念佛三昧論敘(清•王文治) 763 華嚴念佛三昧論(清•彭際清述) 765 華嚴一乘十玄門 大唐終南太一山至相寺釋智儼撰 承杜順和尚說   明一乘緣起自體法界義者。不同大乘二乘緣起。但能離執常斷諸過等此宗不爾。一即一切。無過不離。無法不同也。今且就此華嚴一部經宗。通明法界緣起。不過自體因之與果。所言因者謂方便緣修體窮位滿。即普賢是也。所言果者。謂自體究竟寂滅圓果。十佛境界。一即一切。謂十佛世界海。及離世間品。明十佛義是也。問。文殊亦是因人。何故但言普賢是其因人耶。答。雖復始起發於妙慧。圓滿在於稱周。是故隱於文殊。獨言普賢也。亦可文殊普賢據其始終通明緣起也。今辨此因果二門者。圓果絕於說相。所以不可以言說而辨。因即明其方便緣修。是故略辨也。問。不思議法品等亦明果德。何故得於因門說耶。答。此等雖是果德。對緣以辨果。非是究竟圓寂之果。是故與因同一會說也。今約教就自體相辨緣起者。於中有二。一者舉譬辨成於法。二者辨法會通於理。   所言舉譬辨者。如夜摩天會菩薩雲集品說云。譬如數十法。增一至無量。皆悉是本數。智慧故差別也。今舉此十數為譬者。復有二門。一異體門。二同體門。   就異體門中復有二。一者一中多。多中一。如經云。一中解無量。無量中解一。展轉生非實。智者無所畏。此約相說也。二者一即多。多即一。如第七住經云。一即是多多即一。義味寂滅悉平等。遠離一異顛倒相。是名菩薩不退住。此即約理說也。今約十數明一中多多中一者。若順數。從一至十向上去。若逆數。從十至一向下來如一者一。緣成故一中即有十。所以一成故。若無十。一即不成。無性緣成故。一中即有十。所以一成故。二三四等一切皆成也。若一住自性。十即不成。十若不成。一亦不成也。問既其各各無性。何得成其一多耶。答。此由法界實德緣起力用普賢境界相應。所以一多常成不增不減也。如維摩經云。從無住本。立一切法。又論云。以有空義故。一切法得成也。問。此門攝法界。為盡為不盡耶。答。亦有盡義。亦無盡義。何者。十中一。即是盡。一中十。具說即無盡也。又復知一中等皆具盡不盡義也。次明一即多多即一者。還同前門中向上去向下來也。如似一即十。緣成故若一非十。十不成也。從上向下來亦如是。十即一。緣成故若十非一。一不成也。問。何但一不成。十亦不成。答。如柱若非舍。爾時則無舍。若有舍亦有柱。即以柱即舍。故有舍復有柱。一即十。十即一。故成一。復成十也。問。若一即十。此乃無有十。那得言一之與十。乃言以即故得成耶。答。一即十即非一者。非是情謂一。所謂緣成一。緣成一者。非是情謂一故。故經云一亦不為一。為欲破諸數淺智者著諸法。見一以為一也。問。前明一中十此明一即十。有何別耶。答。前明一中十者。離一無有十。而十非是一。若此明一即十者。離一無有十。而十即是一。緣成故問。若一多要待緣成者。為是同時為是先後耶。答。緣成故。常同時而先後。所以然者。一即十。十即一。故常同時。而向上去。向下來。故有前後也。問。既有明先後去來。即是有增減。何名不動本相耶。答。雖先後去來。而常不動。故經云不來相而來也。如一即多。而不動一相。如此一相。亦非情謂一。多亦如是。雖多即一。而不壞多相。亦非情謂多。問。此之一多。既是緣成。不同情謂者。為是本來有此一多。為是始有耶。答。今本有不有者。為欲就智辨本有。為自就一多體辨耶。若自就一多體辨。不論智者。體即息諸論道。同於究竟圓果。離說相故。今若辨一多者。約智說也。如經云智慧差別故。又云智者無所畏。故約智說一多也。若約智故辨本有者。以智照故。本有如室中空。開門見時。此空即是本有如涅槃經。見佛性己。即非三世攝問。亦得是始有以不答。見時始言有。不見不言有。故亦名始有問。若一多之體。由智照故。即通本有及本不有者。此智照時。得通有照不照以不答。本有故。智即非照本不有故。由智故照。明知亦通照不照。一切諸法例如此也。   二明同體門者。還如前門相似。還明一中多多中一。一即多多即一。今就一中門說者。還明向上去向下來。其中逆順各具十門。今略舉其始終約十一而說者。如似一中十。緣成故若無十。一不成。二三亦如是。十中一亦如是。問。此同體門中。與前異體門中。有何別耶。答。前異門言一中十者。以望後九。故名一中十。此門言一中十者。即一中有九。故言一中十也。問。若一中即有九者。此與前異體門一即十有何別耶。答。此中言一有九者。有於自體九。而一不是九。若前別體門說者。一即是彼異體十。而十不離一。問。一中既自有九者。應非緣成義答。若非緣成。豈得有九耶。問。一體云何得有九。答。若無九。即無一次明同體門中一即十者。還言一者一。緣成故。一即十。何以故。若十非一。一不成故。一即十既爾一即二三亦然。逆順各十門亦然。問。此中言自體一即十者。與前同體一中十有何別耶。答。前明同體一中有十。而一非是十此明一即十。而一即是十。以為異也。問。此明一體即十。為攝法盡以不。答。隨智差別故。亦盡亦不盡。何者。如一若攝十即名為盡。若具說即無盡。問。為自門無盡。為攝餘門亦無盡耶。答。一無盡餘亦無盡。若餘不盡一亦不盡。若成一。一切即成。若不成一。一切不成。是故此攝法即無盡復無盡成一之義。於三四義。由若虛空。即是盡更不攝餘。故名無盡。故亦攝盡不盡也。問。既言一即攝盡者。為只攝一中十。亦攝他處十。答。攝他十亦有盡不盡義。何以故。離他無自故。一攝他處。即無盡。而成一之義。他處十義。如虛空。故有盡。上明舉十數為譬說竟。   此下明約法以會理者凡十門。 一者同時具足相應門︵此約相應無先後說︶ 二者因陀羅網境界門︵此約譬說︶ 三者秘密隱顯俱成門︵此約緣說︶ 四者微細相容安立門︵此約相說︶ 五者十世隔法異成門︵此約世說︶ 六者諸藏純雜具德門︵此約行說︶ 七者一多相容不同門︵此約理說︶ 八者諸法相即自在門︵此約用說︶ 九者唯心迴轉善成門︵此約心說︶ 十者託事顯法生解門︵此約智說︶   就此十門。亦一一之門皆復具十。會成一百。所言十者。一教義。二理事。三解行。四因果。五人法。六分齊境位。七法智師弟。八主伴依正。九逆順體用。十隨生根欲性。所言教義者。教即是通相別相三乘五乘之教。即以別教以論別義。所以得理而忘教。若入此通宗。而教即義。以同時相應故也。第二理事者。若三乘教辨。即異事顯異理。如諸經舉異事喻異理。若此宗即事是理。如入法界等經文是。體實即是理。相彰即是事。第三解行者。如三乘說解而非行。如說人名字而不識其人。若通宗說者即行即解。如看其面不說其名而自識也。相顯為行。契窮後際為解。第四因果者。修相為因。契窮為果。第五人法者。文殊顯其妙慧。普賢彰其稱周。明人即法也。第六分齊境位者。參而不雜。各住分位。即分齊境位。第七法智師弟者。開發為師。相成即弟子。第八主伴依正者。舉一為主。餘即為伴。主以為正伴即是依。第九逆順體用者。即是成壞義也。第十隨生根欲性者。隨緣常應也。如涅槃經云。此方見滿。餘方見半。而月實無虛盈。若此宗明者。常增減而常無增減。以同時相應。然此十門體無前後。相應既其具此十門。餘因陀羅等九門。亦皆具此十門。何但此十門。其中一一皆稱周法界。所以舉十門者。成其無盡義也。 今釋第一同時具足相應門者。   即具明教義理事等十門同時也。何以得如此耶。良由緣起實德法性海印三昧力用故得然。非是方便緣修所成故得同時。今且據因果同時者。若小乘說因果者。即轉因以成果。因滅始果成。若據大乘因果。亦得同時。而不彰其無盡。如似舍緣以成舍。因果同時成。而不成餘物。以因有親疏故。所以成有盡。若通宗明因果者。舉疏緣以入親。是故如舍成時。一切法皆一時成。若有一法不成者。此舍亦不成。如似初步若到。一切步皆到。若有一步非到者。一切步皆非到。故經云。雖成等正覺。不捨初發心。又如大品經云。非初不離初。非後不離後。而明菩提也。問。既言一步即到者。何須用第二步耶。答。汝言一步即到者。為是多即一以否。又言何用第二步者。此第二步為是一即多以否。若初步是多一。第二步即一多者。云何乃言一步到。不用第二步耶。若不一是多一。多亦不是一多者。何但一步不能到。雖行多步終是不到。故知一步與多步常有到不到義。因中尚爾者。果中亦無果義。故涅槃經云。智者應當定說亦有亦無。今舉一步到者。即是法界緣起海印定力。說到不到不同情謂說到不到。故經云。唯應度者乃能見之。而復不失因果。不墮斷常。故經云。深入緣起。斷諸邪見。斯之謂也。問。若因果同時。即因成果因即成果。那得言不失因果耶。答。如地論云。依緣二種義。示現二種時依因義者名為因。依果義者名為果。豈得失於因果耶。又且既言因果同時。那得言失若其失者。何名因果同時耶。因果同時既如此。教義理事等同時亦然。問。既言同時相應者。今舉因果一事。即得具前教義等十門以否。答。今但舉十門者。欲成其無盡。若論三種世間圓融。可但一事具此十門。亦具無盡無量法界虛空法門。成其無盡復無盡。若但就別事說。不成無盡者。只同大乘義也。 第二因陀羅網境界門者。   此約譬以明。亦復具有教義等十門。如梵網經即取梵宮羅網為喻。今言因陀羅網者。即以帝釋殿網為喻。帝釋殿網為喻者。須先識此帝網之相。以何為相。猶如眾鏡相照。眾鏡之影現一鏡中。如是影中復現眾影。一一影中復現眾影。即重重現影。成其無盡復無盡也。是故如第七地讚請經云。於一微塵中。各示那由他。無量無邊佛。於中而說法。此即智正覺世間。又云。於一微塵中。現無量佛國。須彌金剛圍。世間不迫迮。此即據器世間。又云。於一微塵中。現有三惡道。天人阿修羅。各各受業報。此即據眾生世間。又云。如一微塵所示現。一切微塵亦如是。故於微塵現國土。國土微塵復示現。所以成其無盡復無盡。此即是其法界緣起。如智如理。實德如此。非即變化對緣方便故說。若是大乘宗所明。即言神力變化故。大小得相入。或云菩薩力故入。又言不二故入。不同一乘說。問。若此宗明相入。不論神力。乃言自體常如此者。斯則渾無疆界。無始無終。何緣得辨因果教義等耶。答。以隨智差別故。舉一為主。餘則為伴。猶如帝網。舉一珠為首。眾珠現中。如一珠即爾。一切珠現亦如是。是故前經舉一菩薩為主。一切菩薩圍繞。一一菩薩皆悉如是。又如諸方皆來證誠。同其名號。一切十方證誠皆亦如是。所以成其無盡復無盡。而不失因果先後次第。而體無增減。故經云。一切眾生盡成佛。佛界亦不增。眾生界亦不減。若無一眾生成佛。眾生界亦不增。佛界亦不減也。 第三秘密隱顯俱成門者。   此約緣起說也。還具前教義十門所言隱顯者。如涅槃經半字及滿字。昔說半字故。半字即顯。滿字即隱。今日說滿字者。滿字即顯。半字即隱。此即約緣而說隱顯。又如月喻品云。此方見半。他方見滿。而彼月性實無虧盈。隨緣所見。故有增減。此即是大乘宗中說。若通宗辨者。不待說與不說。常半常滿。隱顯無別時如彼月性常滿而常半。半滿無異時。是故如來於一念中八相成道。生時即是滅時。同時俱成故。所以稱秘密。如似十數一即上即是顯。二三四至十即為隱。又眼根入正受即是顯。於色法中三昧起即名隱。而此隱顯體無前後。故言秘密也。 第四微細相容安立門者。   此就相說。如一微塵。此即是其小相。無量佛國須彌金剛山等。即其大相。直以緣起實德無礙自在。致使相容非是天人所作故安立。如似一微塵中。有穢國土。而即於此微塵中。具有不可說淨國在此微塵中。而於彼穢國不相妨礙。而此淨國之相仍亦不失。乃至有諸國土。尸羅盆幢形三方及四維等國。在此一微塵中。常不相妨礙。故普賢品云。一切諸世界。入一微塵中。世界不積聚。亦復不離散。故知若與普賢相應。能於一微塵中。見不可說國土。而不雜亂。不增不減。豈可須彌納芥子。將為難事哉。理事等十門安立相容亦如是。問。此相容門。與前因陀羅網門。有何別耶。答。諸門隱映互相顯發。重重復重重。成其無盡者。即是因陀羅網門中攝。若諸門一時具顯不相妨礙。即是相容門中攝。 第五十世隔法異成門者。   此約三世說。如離世間品說十世者。過去說過去。過去說未來。過去說現在。現在說現在。現在說未來。現在說過去。未來說未來。未來說過去。未來說現在。三世為一念。合前九為十世也。如是十世。以緣起力故。相即復相入。而不失三世。如以五指為拳不失指。十世雖同時。而不失十世。故經云。過去劫入未來。現在劫入過去。現在劫入過去。未來劫入現在。又云。長劫入短劫。短劫入長劫。有劫入無劫。無劫入有劫。又云。過去是未來。未來是過去。現在是過去。菩薩悉了知。又云。無盡無數劫。能作一念頃。非長亦非短。解脫人所行。如是十世。相入復相即。而不失先後短長之相。故云隔法異成教義理事等十門。相即相入。而不失先後差別之相。故名異成也。 第六諸藏純雜具德門者。   此約諸度門說。何者。如似就一施門說者。一切萬法皆悉名施。所以名純。而此施門即具諸度等行。故名為雜。如是純之與雜不相妨礙。故名具德。如大品經一念品。明從始至終不出一念。即名為純。而此一念之中具於萬行。即名為雜。雖爾。而與此中純雜義別。何者。如彼經一念者。同是無得相應。不明緣起德用。若此明純者。若約施門。一切皆施。若說忍門。一切皆忍。說忍門者。諸行如虛空。即名為純。而此忍門具足諸門。即名為雜。純雜不相亂。故名具德。故不同彼念品。又問。此與六度相攝義有何別耶。答。六度相攝義者。如似以施攝諸度。而諸度非是施。若此明者。以施攝諸門。無門不是施。以緣起力故。不同六度相攝。故一攝於九十。而九十等皆是一。是故名為純。而一內即具九十等。是故復名雜。故知不同相攝義。問。此與大品相資義復有何別耶。彼中資者。闕一即不成。此中十數。闕一亦不成。彼此二義未審有何別耶。答。彼言相資者。而能非是所。今言十成一。而一即是十。所以不同資義。 第七一多相容不同門者。   此約理說。以一入多。多入一。故名相容。即體無先後。而不失一多之相。故曰不同。此即緣起實德。非天人所作。故經云。以一佛土滿十方。十方入一亦無餘。世界本相亦不壞。自在願力故能爾。又如普賢品云。一切眾生身。入一眾生身。一眾生身。入一切眾生身。又云。一切諸世界。令入一塵中。世界不積聚。亦復不雜亂。須彌入芥子。此即不說也。 第八諸法相即自在門者。   此約用說。還就約教義理事等十門。取其三種世間圓融無礙自在。故一即攝一切。成其無盡復無盡。以其無盡故。相即復相入。此約用以說。問。此明其無盡復無盡。相即復相入。與前因陀羅網。及微細相容門。有何差別耶。答。如譬說同體門中說者。若就隱映相應。互相顯發。重重復重重。成其無盡者。即是因陀羅網門攝。若諸門一時具顯。不相妨礙者。是相容門攝。若就三世圓融無礙自在。相即復相入。成其無盡復無盡者。即是此門攝。問。若如是相即即復相入。成其無盡復無盡者。此乃渾無疆界。何始何終。何因何果耶。答。此據法界緣起體性。成其無盡復無盡。故先後因果不失。雖不失先後。而先後相即復相入。故成其無盡。以先後相即復相入。故初發心時便成正覺。如前章門一即一切。無盡亦復無盡。二三亦復爾。故此經歎初發心功德云。彼一念功德。深廣無邊際。如來分別說。窮劫不可盡。此即明其一即一切。成其一切無盡。又云。何況於無量。無數無邊劫。具足修諸度。諸地功德行。此即是從二三至九十。皆成無盡以是故。從十信終心。至十住十行及十迴向地等。皆悉明成佛者。良由始終相即復相入成無盡故。問。如前明果德絕於說相。云何十信終心。即具佛果德用耶。若十信同果德者。即果德是可說之相。何不可說耶。答。因位菩薩有果德者。欲彰果德是不可說。是故歎德文云。菩薩在此一地。普攝一切諸地功德。問。若一地即攝一切諸地功德。一即一切。初即攝後者。一門即具。何用餘門也。答。若無餘門。一門即不成故。如一升即攝一斗。若無升。此斗即不成。問。若無升即無斗者。今舉一升。即得一斗以否。若一升不得一斗。一行不得具一切行。答。十升合成一斗。既無其升時。將何作斗。故知無升即無斗。有升即有斗。今舉升即斗。斗升之外。無別升斗。如龜毛兔角不可得。初心即成佛。成外無別修。其相如虛空。是故言初心成佛者。非謂不具諸功德。如經說普莊嚴童子。一生具見佛聞法。即得三昧。即至後際見佛滅度後。復得三昧。如經一生得見聞。若熏習二生成其解行。三生得入果海。同一緣起大樹。而此三生只在一念。猶如遠行。到在初步。然此初步之到。非謂無於後步明此童子得入果海。非不久植善根。問。既言久修始得者。云何言一念得耶。答。言久修行善根者。即在三乘教攝。從三乘入一乘。即是一念始終具足。故經云。初發心時便成正覺。乃至具足慧身不由他悟。譬眾流入海。纔入一滴。即稱周大海。無始無終若餘江河水之深。不及入大海一滴故。即用三乘中修三乘多劫。不及與一乘中一念故。下明善財從文殊所發心求善知識。經歷一百一十城已。而不如一念得見普賢菩薩。故知得入此緣起大海。一念豈不成佛耶。至如初坐用心之徒。但取靜心即言成佛者。此亦謂佛成在。而不得是圓極之成。如諸江河亦得是水。未得同如大海之水。此中通辨一念成佛義者。若小乘說。要三大阿僧祇劫滿。百劫修行相好業。始得成佛。行若滿。意欲不成佛。亦不得。故無一念成佛義。若大乘明一念成佛義者。凡有二種。一者會緣以入實性。無多少故。明一念成佛義。如大品經一念品義是也。二者行行既滿。取最後念。名為成佛。如人遠行。以後步為到此亦分用緣起。而明三僧祇劫修道。地前是一僧祇初地至七地。是二僧祇八地至十地。是三僧祇。然亦不定。由有一念成佛故。明知不定。若一乘明一念成佛。如大乘取最後一念成佛。即入一乘。以後望初。初念即是成。何故。以因果相即。同時相應。故欲論其成者。成復成。成復成。眾生欲在後成佛者。在後復在後。在後復在後。故不思議品云。諸佛如來非不先覺。為眾生故。於念念中新新斷結。亦不住學地。而成正覺。故今舉一念成者。即與佛同時。位未見究竟故。復有淺深之殊。如人始出門。及與久遊他土。雖同在空中。而遠近有別。是故信住等位。各各言成佛者。而復辨其淺深。此須善思之。 第九唯心迴轉善成門者。   此約心說。所言唯心迴轉者。前諸義教門等。並是如來藏性清淨真心之所建立。若善若惡。隨心所轉。故云迴轉善成心外無別境。故言唯心。若順轉。即名涅槃。故經云。心造諸如來。若逆轉。即是生死。故云。三界虛妄。唯一心作。生死涅槃。皆不出心。是故不得定說性是淨及與不淨。故涅槃云。佛性非淨。亦非不淨。淨與不淨皆唯心故。離心更無別法故。楞伽經云。心外無境界。無塵虛妄見。問。若心外更無別境。有無皆由心成者。如人先見鄣外有物。別有人去物時。心由謂有。爾時物實無。何名由心成耶。答。若隨虛妄心中轉者。此鄣外物。亦隨心之有無。此亦心隨去物不去物而轉。若論如來藏性真實淨心說者。此物不動本處。體應十方。性恆常轉。縱移到他方。而常不動本處。此即緣起自在力。然非是變化幻術所為。是故雖復七處九會。而不離寂滅道場。維摩云。文殊師利。不來相而來。不見相而見。此之謂也。 第十託事顯法生解門者。   此約智說。言託事者。如經舉金色世界之事。即顯始起於實際之法。一切幢一切蓋等事。是行體也。又如法界品云。開樓觀門相。見彌勒菩薩所行因事。至菩提道場以樓觀則菩提相。所以言顯法生解也。若大乘宗中所明。亦託事以顯法。即以異事顯於異理法此中以事即法。故隨舉一事。攝法無盡。故前舉旛幢等。皆言一切。所以不同大乘說也。此中明因果者。如一乘說也。 華嚴一乘十玄門   華嚴大教。闡揚十玄門者。此為鼻祖。賢首仍之。載於教義章內。大意相同。而文有詳略及作探玄記。改易二名。用一華葉演說。為清涼懸談張本。後人不知。以為清涼十玄與賢首有異者。蓋未見探玄記也。今教義章與懸談並行於世。而復刻此卷。欲令人知其本源耳。︵楊文會記︶       華嚴經五十要問答 卷上 唐終南太一山至相寺沙門智儼集   今建五十要問答。以顯一乘文義節。    一。十佛及名義。離世間品中釋。   問。云何見佛。及佛名數。一乘三乘小乘等教中不同義。答。依小乘教。見色身佛三十二相等。則是實見。眼根與境。同時相應。見實色相。名為見佛。若依三乘。見佛實色身等三十二相。不名見佛。由與分別A計合故。假使見可似之相。即是謂似。亦非見佛。若知無性。無來去相。即色是空。非色滅空等。不如所謂。是名見佛。由與佛體相應故。依一乘教。見聞已去。乃至會知無生相。及應十數見其十佛。一無著佛。安住世間成正覺故。二願佛。出生故。三業報佛。信故。四持佛。隨順故。五涅槃佛。永度故。六法界佛。無處不至故。七心佛。安住故。八三昧佛。無量無著故。九性佛。決定故。十如意佛。普覆故。名為見佛。由如是見順正理故。則能Y見無上如來。何以故。以是成菩提分法。及解脫分法。麤細差別。對機生信。初始不同故。二一乘等佛名數差別多少云何者。一乘教佛。名數有十。如華嚴經說。一無著佛。二願佛。三業報佛。四持佛。五涅槃佛。六法界佛。七心佛。八三昧佛。九性佛。十如意佛。三乘佛有三。一法身佛。二報身佛。三化身佛。小乘佛有二。一生身佛。二化身佛。法身佛。亦名自性身。即本有真如也。二報身佛。亦名應身。三化身佛。亦名應身。則修生行德成也。若依小乘二佛。生身佛。化身佛。並修生慈悲愛行成也。若歎佛德。若一若少若多時者。是三乘。若多歎少時。乃至多時多歎。是一乘也。 二。受職義。十住品後釋。   問。諸教成佛受職云何。答。若小乘受職。但人義中教成。無別事義。若三乘受職。依理天處成。亦不論理事教義位別。依一乘受職。即具教義理事位等。廣如華嚴經說。 三。眾生作佛義。十稠林後釋。   問。依諸教中。有情眾生作佛云何。答。依小乘教。於一時中。但菩薩一人。慈悲愛行。依三十三心次第作佛。餘見行者。並不作佛。但得二種涅槃。住無餘也。若依三乘始教。則半成佛。半不成佛。若直進及回心二人。修行滿十千劫。住堪任地者。並皆成佛。若未至此位。則與一闡底迦位同。如此人等。並皆不成佛。此據位語。若依此判。四句分別。準亦可知。此如瑜伽菩薩地說。若依三乘終教。則一切有情眾生皆悉成佛。由他聖智顯本有佛性。及行性故。除其草木等。如涅槃經說。依一乘義。一切眾生。通依及正。並皆成佛。如華嚴經說。以此義準上四句義。即是一乘共教。非別教也。 四。成佛前後義。四十無礙辨後釋。   問。諸教有情一切眾生成佛前後自他云何。答。依小乘教。但一人成佛。若餘人成佛。前後不同時。若教化有情。後時作佛。由無十方佛故。依三乘教。有十方佛。故得同時他處成佛。若他有情。亦得能化所化同時成佛。為進退不定故。若依一乘教。於念念中成佛。皆盡所化有情。在諸位中。十住以去。乃至菩提。皆盡眾生界。成佛A滿。無有前後。為同一緣起大樹故也。 五。一念成佛義。亦四十無礙辨後釋。   問。一念成佛。與多劫成佛。差別云何。答。依小乘教。世界成壞大劫。滿三阿僧祇。定得成佛。無一念成佛者。依三乘教。或一念成佛。此有二義。一由覺理。位滿足時。唯一念故。二會緣從實時。法性無多少長短。一成即一切成。一切成即一成故。若據一三千界。定三僧祇成佛。此依華嚴一百二十數說僧祇義。若通餘世界。亦不定三僧祇。如勝天王經說。依一乘義。成佛時節。並皆不定。為十方世界時節不同。因陀羅世界等。並據當分報位說有為諸劫相作及相入等。故無定時。仍不違時法也。 六。他方佛成化義。第二品初雲集品中釋。   問。依諸教相。他方諸佛應化云何。答。依小乘教。無他方佛。假使有者。即是此方佛往彼變化。依三乘教。十方淨土所有諸佛。並是實報。無有變化。若權起不定始終。令有情機知變化者。即屬化攝。若色究竟處。及菩提樹下。二佛相對。有其兩義。一以化顯報。即菩提樹下。顯蓮華藏世界海中佛是報故也。二以報顯化。舉色究竟處成高大身。顯菩提樹下是化義也。若依一乘。但有十佛。依行分說。不分修生及本有義。若體解大道。體即一切種體。相即一切種相。用即一切種用也。諸方現佛。若名若義。皆依釋迦海印定現。無別佛也。 七。佛母眷屬義。後摩耶中釋。   問。佛母摩耶諸眷屬等義相云何。答。依小乘教。佛母摩耶。此贍部州是實佛母。餘世界中則無實也。為佛是化故。依三乘始教。於一三千所有佛等。並是化佛。摩耶眷屬等。亦即非實。諸三千界處。亦有別佛。化義同前。淨土之中。佛母等諸眷屬者。亦唯是化。仍是法門化。非八相化也。若三乘終教。如三千等同類世界現成佛者。並是化佛。何以知之。大智度論。成佛世界。廣引如疏。得知並是一佛化境。多處現身。故是化也。摩醯首羅天身。亦是化作。由權顯閻浮菩提樹下。是化佛故。蓮華藏世界所有佛者。是實報也。通體相用。十方淨土所現佛者。是報佛也。所有親屬。是法門也。為現引此娑婆小根異習眾生故。如大無量壽經說。若依一乘。所有諸佛。在釋迦佛所化教網名義顯現者。並是釋迦佛海印定力。以此義準。諸眷屬等。皆悉同然。體相用義。及變化改性等。準此可知也。 八。佛情根義。第二品初請中釋。   問。佛諸情根。相入相作。差別云何。答。依小乘教。佛菩薩等。諸根相作。但變化成。非改性也。依三乘教。變化及改性。並得自在。三乘者有二義。一據本性。即大乘菩薩緣覺聲聞。若依現覺。總名大乘菩薩人也。今攝本性。從大乘簡耳。即變化改性二義皆成也。依一乘教。變化改性。並依緣起本法顯現。亦無別性可變可改。若現為者。同前化攝也。仍一乘之體。有彼凡有身。復有其聖德。直進大乘。有彼聖德。無凡有身。漸悟及小乘。有彼凡身。有聖德。而凡身非聖法也。 九。佛菩薩因果通局義。盧舍那品後釋。   問。佛及菩薩因果二位云何差別。答。依小乘教。一人依一界。依一心。次第成佛。因果相稱。現量可知。但斷惑因果盡不盡別。若依三乘。多身多心多處現成。非一行業。佛亦如此。一切處成。唯蓮華藏世界海佛。及三世間智正覺之一分。義相可知。但分齊邊量。從此三千世界有情。準十方處以為邊量。不論因陀羅及微細世界所有境界。若依一乘。所有成佛因果分齊邊量。則通因陀羅秘密微細一切境界分齊。盡三世間分齊邊量。如華嚴經普賢門準也。所有修行斷惑等因果二位。皆盡不盡也。 十。諸教修道總別義。第十地初離垢三昧說。   問。諸教修道所有總別業時節分齊云何。答。依小乘教。諸菩提分總報業。從發心初始次第修行。臨欲成佛。十地終心。百劫別修相好業。是實非化。若依三乘始教。是化非實。若依終教。及直進菩薩。並從發心以來。一切並修。十地終後。無別百劫修相好業。依一乘教。分與終教相同。既十信已來即成佛。即成菩薩行。亦無別時修別相好業。何以故。現十地後修相好業者。為迴聲聞。由聲聞人。偏修智分。不修福分。今現別修。顯彼信心無慢敬愛故也。 十一。成佛不成佛義。稠林後釋。   問。菩薩修道成佛不成佛差別云何。答。依小乘教。但修菩提分業。除有退者。皆悉成佛。無不成佛。依三乘教。實行修道。皆悉成佛。若對異機。現不成佛。若約正理。無成不成。依一乘教。皆對前機。若須成佛。則數數成。皆新新斷結成佛。亦不住學地成佛。若對不成機。則常不成。由如大海。於諸位中無有溢滿。即楞伽經菩薩一闡提是。若對異病機。則無成不成。若對普賢。則亦成亦不成也。 十二。佛相貌義。第三知識中釋。   問。諸教立佛相貌云何。答。依小乘教。以人相為佛。一切智等。即屬於法。依三乘教。亦德亦相。是佛相貌。依一乘教。是德是相。是非德是非相。由緣起理。具足逆順作不作義故。 十三。大師小師義。二地攝生戒釋。   問。大師及小師差別云何。答。依小乘教。和上為大師。闍a為小師。佛非大師非小師。依三乘教。佛為大師。餘者並為小師。何以故。若小乘人。別位制入無餘涅槃果故。權於下位立大小師。一乘大小師。依理為正耳。非由相事也。 十四。信滿成佛義。賢首品釋。   問。十信作佛。與十地終心作佛。差別云何。答。若但言十信作佛。不論十地終心作佛。則是三乘教。何以故。由法義道理不具故。若具五位及九位作佛。即是一乘圓教攝也。何以故。由具教義等具足說故。小乘佛。三乘佛。並是阿含佛。一乘佛。是義佛也。 十五。劫減佛興義。十地後地利益後釋。   問。劫減佛興世分齊云何。答。依小乘教。百年為劫減。依三乘教,有二種減。一時減。非善減。二時減。亦善減。八萬劫以下大位為時減。百年以下大位為善減。五濁等諸惡增故。 十六。菩提樹為始義。十住會初釋。   問。華嚴經教。因何據菩提樹及佛為始。餘說法處及菩薩有情並說為末。答。若據迷論。舉心動念。並是A計。即空無法。今由佛智。善覺本性。息相還原。設教綱維。皆是佛智。故據佛為始。離佛以外無有一法也。 十七。佛身常無常義。性起品菩提中釋。   問。佛身常耶。無常耶。答。依小乘佛無常。依三乘佛亦常亦無常。法身佛究竟故常。離不離故無常也。應身一證究竟故常。隨對下位聲聞凡夫得見增減。故是無常。化身如火。有處然。有處滅。故是無常。化德相續。故說常也。盡未來際故。一乘十佛。是常是無常。非常非無常。用不說為說。故佛是常。與阿含相應。故是無常。隨緣起際。故非常非無常也。 十八。佛轉依義。地品同相不同相釋。   問。諸教佛轉依差別云何。答。依小乘教。轉滅。轉成。轉位。轉顯。現惑得滅。故轉滅。行德滿。故轉成。轉凡夫性得聖人性。故轉位。聖人法流現在世。故轉顯也。依三乘教。轉滅。轉成。轉位。轉顯。或得現在上心。及種滅。及性滅。故轉滅。諸德圓滿。及性滿。故轉成。轉凡夫依得聖人依。及不轉不得。成轉位。法身離惑。及無離相。名轉顯也。依一乘教。本有及本有修生。修生及修生本有。四位常然。廣如疏說。滅惑不滅。究竟常然。故轉依義。通其九世及十世。非如前小乘及三乘教。一世及三世也。 十九。轉四識成四智義。亦地品不同相處釋。   問。轉滅四識成四智。其義云何。答。依小乘教。但有五識及意識。無彼賴耶及末那。亦無四智可成。若依三乘教。則有四識轉滅成四智。而此四智。約三乘終教。及直進菩薩教。四智並從意識成。何以故。為一切果報及末那識得起現行。並從意識位遠緣成故。若異熟賴耶。親從種發。種子同類。即從上心意識而生。況復發智從本識種類等次第發者。此義不可。但佛菩薩。將四智名。寄顯四識。顯其本識及末那識是有決定。非親四識自類生智。何以故。末那本識及五識等不成總報。思業及聞思簡擇不得有故。若有發思業。則須別者受生。有此過也。教亦無文。若法性賴耶如來藏識。全即不合自起發思。故佛地經及無性攝論等二教不同。由為有別義。佛地經云。當知有五種法。攝大覺地。何等為五。所謂清淨法界。大圓鏡智。平等性智。妙觀察智。成所作智。下次第釋。乃至成所作智。通成三業作用。無有別文。屬當賴耶末那意識五識。別成轉依得四種智。又如無性攝論。由轉阿賴耶識等八事識蘊。得大圓鏡智等四種妙智。如數次第。或隨所應。當知此中。轉阿賴耶識故。得大圓鏡智。雖所識境不現在前。而能不忘不限時處。於一切境常不愚迷。無分別行。能起受用佛智影像。轉染汙末那故。得平等性智。初現觀時。先已證得。於修道位。轉復清淨。由此安住無住涅槃。大慈大悲恆與相應。能隨所樂現佛影像。轉五觀識故。得妙觀察智。具足一切陀羅尼門。三摩地門。由如寶藏。於大會中。能現一切自在作用。能斷諸疑。能雨法雨。轉意識故。得成所作智。普於十方一切世界。能現變化。從都史多天宮而沒。乃至涅槃。能現住持一切有情利樂事故。上文既云隨所相應。故知別配轉四識依成四種智。此義不定。但為文意隨義顯法。取其一義。不得定然。如寄惑顯位。準即可知。當知教意方便顯法。故作此說。若約三乘初教。此亦可爾。如成唯識論外疑云。若末那識自類不發智者。聖人位中即有所少。為答此疑。有其四句。或有法凡聖共有。或有法凡有聖無。或有法聖有凡無。或有法凡聖俱無。凡聖俱有者。謂如來藏五義。凡聖俱無者。謂A計性。凡無聖有者。謂常身。聖無凡有者。謂無常身。既有此句。末那凡有聖無。有何過也。此之一義。唯三乘教說。一乘不共教無。若約三乘始教門中。對小乘人容有此義。何以故。為對小乘。不說如來藏。不染而染。染而不染。成賴耶故。 二十。教相義。第十地釋名分釋。   問。一乘教相建立云何。答。此義相難。今舉喻顯。如一樓觀。內外嚴飾。盡其功思。唯有一門。有智慧者。能扣開門。示無智者。一乘教義亦復如是。性起樹藏。內莊一乘。外嚴三乘及小乘等。有一覺門。向菩提樹下。唯有因果二位佛及普賢二人開見。為諸有情可化眾生。張大教網。ョ生死海。漉天人龍。置涅槃岸。諸教相中。示彼小乘及三乘教。令物生信。起行分證。示一乘教。令其見聞。後得入證。故彼教相。似成內外及教義不同。即如法華經界外大牛車。及地論第八地已上文。即是其事。 二十一。一乘分齊義。四十無礙辯才後釋。   問。一乘教義分齊云何。答。一乘教有二種。一共教。二不共教。圓教一乘所明諸義。文文句句皆具一切。此是不共教。廣如華嚴經說。二共教者。即小乘三乘教。名字雖同。意皆別異。如諸大乘經中廣說可知。仍諸共教。上下相望。有共不共。如小乘教三世有等。三乘即無。三乘教有。小乘即無。或二乘共有。如道品等名數共同。或二乘俱無。則一乘教是也。可類準知。 二十二。立一乘位義。亦四十無礙後釋。   問。諸教立位差別云何。答。略依一乘普賢因果。制位不同。有十七門。世間六道。即為六門。聲聞緣覺。復為二門。小乘中佛。及初迴心小乘人佛。復為二門。此二佛。同依三十三心。依四禪等發智得成佛故。十信以去。至十地五位。位位作佛。即為五門。一為迴心聲聞。制乾慧等十地。復為一門。為直進菩薩。從初十信修滿十地後得作佛。成初一念正覺。復為一門。廣說如疏本。三乘小乘。準以可知。 二十三。六道成淨方便義。亦四十無礙辯後釋。   問。六道因果本非聖位。因何攝在普賢門中。答。六道因果是背聖法。普賢方便。迴成返道行。及逆行門。令諸有情方便依厭。得解脫故。 二十四。立藏不同義。十藏品中釋也。   問。脩多羅等三藏教網同異云何。答。其三藏教。分為兩義。一所詮三故。教即為三。脩多羅詮定。乃至毗那耶詮戒。三乘小乘。同此名數。而義深淺分齊不同。二所為二故。分教為二。謂大乘小乘。分為二藏。緣覺從其獨覺。為無教故。不與藏名。若一乘內。即有十藏。如第四會說。 二十五。心意識義。十稠林初釋。   問。於諸教內。建立心意識。差別云何。答。若依小乘。但有六識義。分心意識。餘如小論釋。依三乘教。初教文中。立有異熟賴耶。受熏成種。所以知之。故無性攝論云。今立異熟賴耶。此亦無傷。既知無傷。故知權立。為迴心聲聞。未達法空。權舉異熟相。漸引小乘變易生死。漸向細滅。實則不然。若據實理。一切緣起不離法界。所成理事。是法界能。由如金器。離金無器。是金之能。言熏果報者。據位而說。此可思簡。故起信云。真如熏無明。無明熏真如。此意向實也。義若如此。何故瑜伽論異熟受熏。為愚者說。於內於外無有熏習。即不見藏住能。如是知者。是名菩薩摩訶薩。起信既熏真如。因何辨成熏習。今會此意。瑜伽為對聲聞。先識異熟。後知無生。順觀行故。今起信論。為直進菩薩。識緣起相。即會無生。故作別說。仍依楞伽經。染淨等法。有開有合。染開則成七識。合則是U耶。如來淨藏識。亦有二義。合則成八識。開則成九識。故有八九種。種種對治道起。有滅有不滅。準此而知。又成唯識論。識所變相。雖無量種。而能變識。類別唯三。一謂異熟。即第八識。多異熟性故。二謂思量。即第七識。恆審思量故。三謂了別境。即前六識。了境相麤故。及言六合為一種。此三皆名能變識者。能變有二種。一因能變。謂第八識中等流異熟二因習氣。等流習氣。由七識中善惡無記熏令生長。異熟習氣。由六識中有漏善惡熏令生長。二果能變。謂前二種習氣力故。有八識生。現種種相。等流習氣為因緣故。八識體相差別而生。名等流果。果似因故。異熟習氣為增上緣。感第八識酬引業力恆相續故。立異熟名。感前六識酬滿業者從異熟起。名異熟生。不名異熟。有間斷故。即前異熟及異熟生。名異熟果。果異因故。此中且說我愛執藏持雜染種能變果識。名為異熟。非謂一切。其末那識。依三乘教有。其識起四惑。不起法執。愚法聲聞不斷。但暫伏上心。由觀智淺故。退菩提心聲聞。及迴心聲聞等。並斷末那。為觀智勝故。假使瑜伽後分。ヨ賴耶識起。必二識相應者。此據初起時。不據後相續。由約位說。直進菩薩義當不起為正義。迴心者起為正義故。又初回心菩薩。為留惑故。相隨至金剛定斷。直進者。習氣至金剛。前言至者。據二阿含說。初對小乘故。餘義準可知。意識及五識。或同或異。如經論說。心數等義。如下別明。此文在三乘。義通一乘用。由同法界故。又一乘唯一心。顯性起具德故。如性起品說。又說十心。欲顯無量故。如第九地說。此據一乘別教言。 二十六。諸經部類差別義。序分品集眾文釋。   問。諸經部類差別云何。答。如四阿含經。局小乘教。正法念經。舉正解行。別邪解行。通三乘教。涅槃經等。及大品經。三乘終教。為根熟聲聞說故。金剛般若。是三乘始教。初會愚法聲聞故。義意在文。維摩思益仁王勝天王迦葉佛藏等。為直進菩薩說。仍直進有二種。一大乘中直進。二小乘中直進菩薩。此二處直進。教亦有同異。準攝可知。華嚴一部。是一乘不共教。餘經是共教。一乘三乘小乘共依故。又華嚴是主。餘經是眷屬。以此準之。諸部教相。義亦可解。如法華經宗義。是一乘經也。三乘在三界內成其行故。一乘三界外。與三界為見聞故。餘義準可知。 二十七。道品義。第四地中釋。   問。諸教道品有差別云何。答。小乘道品名數。略有三十七種。三乘道品名數亦同。但義有異。廣在經論。一乘道品。華嚴經中離世間品二千句義。即是名字及以體性。又問。一乘道品。既名數別。體亦須別。因何有義與三乘同。答。據義分量深淺寬狹。並皆不同。今舉義門有差別。名字有同。欲引三乘信樂故也。諸教通明等。數有增減。亦準此知。 二十八。涅槃義。性起品後釋。   問。諸教涅槃差別云何。答。小乘涅槃。有其二種。謂有餘。無餘。有餘者。有餘身智也。無餘者。無餘身智也。謂報身智。三乘涅槃。略有四種。一性淨涅槃。二方便淨涅槃。三有餘涅槃。四無餘涅槃。性淨。即法身也。方便淨。即應身也。有餘無餘。即約化身辨。其義體相。不與小乘同。若望其德。各成解脫般若法身。三德既同。無有增減。此四唯局果德無住處涅槃。通因及果此有二種。約理量分二。釋如攝論。若一乘教。即唯有一大般涅槃。無有差別。廣說如華嚴經。德用名數。亦具十及一切。與法界等。 二十九。戒學義。第二地中釋。   問。諸戒學等有何差別。答。隨人差別。有其八種。八戒及七眾所持戒。總成一別解脫戒。與定道別故。別別修持。故名別也。定道二戒。通前別解脫。總成三戒也。此之三戒。三業亦共。為隨所相應故也。三乘菩薩。別有三戒。謂十無盡戒。二十四戒。四波羅夷戒。此之三戒。四波羅夷戒。為出家人受。餘之二戒。為俗人受。上下分二義相。如此戒體。或五種十善。或表無表。無表。即不相應色心事之理也。或即一乘。應法界故。 三十。定學義。三地中釋。   問。定門何別。答。如八禪定。與小乘名大同。於中隨人邪正。及發智流無流別。即體性皆異。就聖門中。一乘。及三乘。並諸小乘等位。皆共用此定。隨所成事異。得名別也。三乘位中。直進菩薩。別有八定等。地前有四。如光德等定。地上有四。首楞伽摩等。依一乘教。有十種等。如華嚴說。體性德量。皆並不同。 三十一。慧學義。第九地中智處釋。   問。慧門何別。答。小乘見修。及八忍八智等。廣如論說。三乘教內。或十一智等。或三智等。若以義求。十一智等。多為迴心漸悟人說。起彼信便故。加行智等。為直進菩薩說。於彼入道有勝便故。若依一乘。有十種智。如離世間品說。其智所知諸諦十二因緣差別義門。廣如疏說。 三十二。賢聖義。善知識初釋。   問。住道住果賢聖差別云何。答。依小乘教。有二十七賢聖。廣如毗曇成實等說。三乘賢聖。有四十二。一乘賢聖。有四十五。此通理事行位人法因果等法門也。若主伴別分。則一百一十。若散說所依。則三千大千世界微塵數。即是善知識也。 三十三。色聚義。十明品中釋。   問。諸教色文有何差別。答。依小乘色有十一。三乘色有二十五等。一乘色總別有一百一十種。三乘色內迥色者。情謂障外之色。影像色者。定心成就色境界等。像彼先色憶持及眼所見色故也。一乘色。如十明品釋。不同凡色。聖境界故。 三十四。不相應義。九地說成就中釋。   問。諸教不相應差別云何。答。依小乘家。有十四不相應。依三乘教。二十四不相應等。依一乘教。不相應義與法界等。何以故。小乘不相應。如謂實有法。三乘不相應。但色心緣發義理現前而不對事者。是不相應義。不相應。不與色心事相應也。得不相應者。其事現前異不得理也。三乘一乘。無大得得小得。小得得大得等也。何以故。一乘三乘立法數等。欲遮止謂情故也。若大小相得。即無窮過。名與句不相應者。具解在雜集論等。一乘不相應義。名數與法界等。理亦無窮如法界也。 三十五。三性三無性義。初地後十心中釋。   問。經論所辨三性三無性異相云何。答。三性法門本安立意。欲別法相。知其解行理事教義分齊不同。離其慢執。故興斯教。今就攝論引他四經。明三性異相。即為大軌。初引毗佛略經。明有三性。二引婆羅門問經。證有三性。三引阿毗達磨脩多羅。證有三性。四復次有處世尊說等。引常無常等三法聖教。證有三性。又前一文義差別。為知詮旨法相故。二三性相從。為顯理融無性故。三具分秉然。顯融事相無礙故。四聖教通目。以理會教成智故。若分別性有其一義。用無品類為其體者。與無相性云何差別。答。若分別實相即空。是分別性。不現實相。是無相性也。若依攝論。明三無性差別相者。有其三種。一自非有無性。本有法體。不自現前。藉因託緣。方能生果。無自生故。故名無性。此義通三宗。二體非有無性。明諸法體本性非有。若落過未。無有自體。但具因緣。方始現前。現在有為。假有無實。念念遷異。不能自住。此亦分成佛無我義。故名無性。此通成實。及以大乘。三如取不有等。約彼本識法無我理。三性不有。成其無性。由自體定自非有。有不二不盡。離諸分別故。非聞思修地上。報生善意識智所緣境界。故名無性。此義唯大乘也。此三性印。總則為一。別則為四。廣則無量。若對解行。用三性印。三性之後。別明三無性。此約解明。若二性後。則辨無性。更不會真實性者。此約行說。如是準知。此文在三乘。亦通一乘用。何以故。由此法門。應法界性無邊用故。 三十六。心數及心所有法義。稠林初釋。   問。聖立心數及心所有法分齊云何。答。今釋心所有法。二門分別。一總約大小乘。顯心所有及心數法義。二對彼二乘。顯其廢立。先明大小乘心所有法者。先約大乘。有其六位。謂A行有五。一作意。二觸。三受。四想。五思。二別境有五。一欲。二勝解。三念。四三摩地。五慧。三善有十一。一信。二慚。三愧。四無貪。五無瞋。六無癡。七懃。八輕安。九不放逸。十捨。十一不害。四大煩惱有十。一貪。二瞋。三慢。四無明。五疑。六薩迦耶見。七邊見。八見取。九戒取。十邪見。五隨煩惱有二十。一忿。二恨。三覆。四惱。五嫉。六慳。七誑。八諂。九憍。十害。十一無慚。十二無愧。十三昏沉。十四掉舉。十五不信。十六懈怠。十七放逸。十八忘念。十九不正知。二十散亂。六不定有四。一睡眠。二惡作。三尋。四伺。合五十五法。增減者。依百法等論。合五見為一。依瑜伽論。增邪欲邪勝解。增減如諸論。深有別意。可思準之。略以三門分別。一釋名。辨相貌。明分齊。二對諸門分別。三約自乘隨義分別。第一門者。A行有二義。一自位相由A。如自五法。一無一切無。互論亦爾。有義亦然。二他位分齊A。有彼則有此。仍彼不同此。所以知者。有時有此A行。無時無彼所有法。故得知也。A者分齊也。行者起於緣境也。此名從初義而得。相貌者。五法相連。不相捨離。行於緣中。是其相貌。分齊者。乃至在於六位處行。而自位連之相由。餘五位非連之而相伴也。二別境者。別有二義。一自位相別。如欲非勝解等。有時有欲而無勝解。乃至慧等。互無亦然。二就別位。如善等位有善而無欲。有欲無善。故是別也。仍此別境名從初義得也。別者是各別非連之義也。境者分齊也。非所緣境。此對前連之A行。故得別境名。相貌者。五法相別行。是其相貌。分齊者。乃至不定等六位。皆通別行。是其分齊。於諸位中。有時有欲而無勝解。乃至慧等。應可準知。三善者性也。從體而得名。別彼前通。故局善體得名。相貌者。於有流無流位。異善惡及無記。是其相貌。分齊者。乃至不定等六位處行各別。非連之而起也。有時有一而無十等。一一互論有無增減。成其分齊。四煩惱者。從用得名。由煩惱等。於世出世功用義強。於世法能成。出世法能壞。異前善體。故從用得名也。相貌者。於自位處成憂喜二相。是其相貌。分齊者。乃至不定等六位數義功用增減而行。非連之而共伴。是其分齊。五隨煩惱者。從彼相由而得名也。此有二由。一由前大惑成隨煩惱。二由此小惑增成大惑。故名為隨。仍此隨字從初義得。由是假合故。煩惱同前解。相貌者。於自緣中各別而相伴。非連之起。是其相貌。分齊者。於彼六位乃至不定等。相由相伴數相義增減有無而行。是其分齊。六不定者。體用二義。故云不定。異前定體。得不定名。相貌者。於自位中各別而起。三性體用同時而成。一法有三義。善惡無記同時用事。是其相貌。分齊者。於六位中數義增減起用而生。是其分齊。仍非連之而有相伴也。二對諸門分別者。略對五門。一約乘分別。二約三性分別。三約諸惑分別。四對諸識分別。五約假實分別。初約乘分別者。乘有三種。一一乘。二三乘。三小乘。今此心數。是三乘心數。為治世出世心煩惱。非一。非小。非三乘終。非一乘別教。就三乘終。大乘教。及一乘別教內心數。即有無量。並如緣起法界數量。何以故。諸心數類。一一緣別。約其緣別。不可總說。故不同三乘等總明數也。三乘始。一分心數。為治煩惱障。所知障。世間心煩惱說。仍此三乘。有始有終。終教二乘心數亦不可說。始教心數。即如此瑜伽對法論等。小乘心數同異。如下別辨。二約三性。有二。一善等三性。二A計等三性。善等三性者。A行五。通三性。仍隨在一性。則非餘二。別境五。通三性。仍隨在一性。五法之中多少不定。善等十一。唯善性。仍通流無流。若在流則非無流。無流亦爾。煩惱。通不善及無記。為末那識。及定地惑。是無記故。隨煩惱二十。通不善及無記。準前可知。若約違理不善。但是不善性。不定四法。通三性。不善之時。則餘二性準前可知。餘二亦爾。約A計等三性者。A行等五。通三性。仍隨在一性。則攝餘二性成此一性。此如三性義中說。隨在一性連之具五。別境等五。通三性。仍隨在一性。則非餘二。攝同前說。善等十一。唯圓成實。此通漏無漏。會攝如前說。煩惱等十。通依他起及A計。相會準前說。隨煩惱等二十法。通依他起及A計。不定等四。通三性。相會準前說。三約諸惑分別者。略約三門。一約皮等三惑分別。二約煩惱所知二障分別。三約五住地分別。皮等三惑分別者。A行通三惑。別境一通三。善等非三惑。煩惱唯皮肉。若約寄位。則通三。隨煩惱等亦皮肉。若約麤細說。則通皮肉心。不定等四。亦通皮肉心。由緣成三惑故。煩惱所知二障分別者。A行通二障。別境亦復然。善等非二惑。煩惱唯煩惱。隨煩惱等亦復然。若約相成門。則通於二障。不定唯所知。若約相成門。則通於二障。約五住地分別者。A行通五住。別境亦A通。善等非五住。煩惱通五住。隨煩惱等亦通五住。如此之義。可準諸惑障。當廣分別。不定通五住。由緣成諸惑故。四約諸識分別者。賴耶識起A行五。末那識起九。A行五。及我見。我愛。我慢。無明。意識起A行等六位所有法。五識則不定。或初五。或一切。由與意識。或同體。或異體故。故經云。有一意識。與五識共緣境故。此約三乘始教麤相說也。若約三乘終教論。則賴耶六識等。皆具起一切所有法。由唯一識。成十一識故。五假實分別者。假實有三。一約緣成辨假實。若約此義。或有分別。或無分別。緣成故離分別。應教故有分別。若約此義。皆通假實。即無性故實。緣成故假。二本末明假實。煩惱為本。隨煩惱為末。如論可知。三約事顯理辨假實。理事相應為實。但理無事為假。假從事教說故。三隨義分別者。問。諸心所有法可說斷耶。答。A行及別境。不善無記相應者斷。善及自性無記不斷。善等十一不斷。煩惱及隨煩惱說斷。不定等四。不善無記說斷。善及自性無記不說斷。此約三乘初教及法住智說。若約終教及一乘。則非初非中後。前中後取故。即斷而無相。及不可斷故。餘義皆準之。問。論何故說煩惱。或說六。或說十。答。由五利使有其二義。一本末義。由邊見等依身見生。以依本說末。攝末從本。故但說六。二起用成過義。由成過義等。故分離說十。又問。何故論云。隨煩惱內。加說邪欲邪勝解。答。由別境內。欲及勝解。於大小惑。有方便及終成。二處皆成過故。約離二法故。約方便及終成為二數也。第二就小乘分別者。有其三義。一釋名。辨相貌。並顯分齊。二對諸門分別。三約自乘隨義分別。初釋名者。心數法有四十六。大分為六。一通大地有十。一想。二欲。三觸。四慧。五念。六思。七解脫。八憶。九定。十受。善大地有十。一無貪。二無瞋。三慚。四愧。五信。六倚。七不放逸。八不害。九精進。十捨。小煩惱大地有十。一忿。二恨。三誑。四慳。五嫉。六惱。七諂。八覆。九憍。十害。大煩惱大地有五。一不信。二懈怠。三無明。四掉舉。五放逸。不善大地有二。一無慚。二無愧。使有四。一貪。二瞋。三癡。四慢。纏有三。一睡。二眠。三悔。加覺觀。總為四十六。及心王。為四十七。初通大地名者。由想等十。通與諸心數以為通依。及通行諸數依緣之處。故云通。通則力用A通也。大地者喻名也。如大地能生長萬物為依。與法相似。故為喻也。相貌者。於自所緣起。其體用相伴而行。是其相貌。分齊者。於諸心數諸位共行。而不相雜。是名分齊。善大地者。於自位處隨緣而發。與三聚色心不相應等善以為依處。故云大地。小煩惱大地者。於自位處約緣分起。不具大性。名為小也。煩惱如前解。相貌者。於自緣處。體用現行。而不相雜。名為相貌。分齊者。於諸位處。及以色心。成自他事。而不同彼。名為分齊。大地如前釋。大煩惱大地者。具結縛等五義相應。名大煩惱。大地如前釋。相貌者。不信等五。於自緣處。體用現前。而非相雜。是其相貌。分齊者。於諸位成自他事。而非相雜。是其分齊。不善大地者。於自位處。起其體用。違其正理。名為不善。大地如前釋。相貌者。其無慚無愧。遊漫諸境。起諸業過。是其相貌。分齊者。於他緣位。觸物成違。而不同順。名為分齊。使者使也。驅使行人成其事業。此從喻名也。相貌者。於自緣處。成其事業。隨逐不捨。是其相貌。分齊者。於他緣位處成事乃窮。而不同彼。是其分齊。纏者喻義名也。如絲縛象。纏繞成過。法亦如是。相貌者。於他緣位連續成過。是其相貌。分齊者。成他事處而不同彼。是其分齊。覺觀者。與後翻譯尋伺等名。義少有別。覺者覺察。觀者觀達。尋者尋逐也。伺者伺求。名義相貌分齊可知。心王者。心與數為依。又依於數起。如君臣相依。此從法喻名也。相貌者。六識於諸根。了別諸境界。是名相貌。分齊者。依根數起。而不同根數。是名分齊。廣釋別名。具如小論。問。大小乘內。心所有義。及心數義。何別也。答。數者法數義。是分齊義。心所有義。是屬他義。從相生。其假實二智不同。二略對諸門分別者。一對諸乘分別。此之心數。唯在小乘。義通大乘。若入大乘。則於三乘前方便處。方便教攝。體用相貌。並非一乘。及三乘始別教名數。心數名義所以如下釋。二依三性分別。通大地數。通彼善不善無記等三性。善大地者。唯善性也。小大煩惱及以四使。通違理不善及無記。不善大地。唯不善。纏違理不善。覺觀通三性。心王亦如是。三就惑分別者。通大地數。通彼一切使纏等惑。善大地不通諸惑。小大煩惱及四使等。一向煩惱。無慚無愧。通煩惱非煩惱。由入業故。纏等三者。此則不定。在纏是煩惱。入數則通煩惱非煩惱。由數位通善惡故。又小乘唯煩惱。覺觀通煩惱非煩惱。心王亦如是。四約諸識分別者。通大地數等。通六識覺觀唯意地。五假實分別者。唯實不通假。心王亦如是。餘義如論釋。此略明正所評義。以顯大乘心心法分齊。餘宗準可知。三於自宗中隨義分別者。問。何不明不癡善根。答。屬通大地慧數攝故。又問。大煩惱中餘五。何不明耶。答。邪解。即通大地中解脫攝也。不正憶。憶攝也。不順知。即慧攝也。失念。念攝也。又相隱故亂。即定攝也。又不稱理定。即名亂相隱也。又十使中五見。則通中慧攝也。癡入大煩惱中無明攝也。又上所廢者。並為除惑入道便故也。問。是中善大地。是何漏無漏。答。是人無我智漏無漏。問。此諸大地。有攝心煩惱及所知障不。答。此諸心數。不攝心煩惱。就所知障內。有攝不攝。障定者攝。世間心煩惱不攝。第二對彼大小二乘顯其廢立者。問。無慚無愧。此中何故從隨煩惱。答。無慚及無愧有其二義。一據體說。二據用論。由用成過大。故依小乘入不善性。若據自體類。與小惑同。故入此大乘隨煩惱攝。問。何故大乘增失念及散亂等。小乘不說。答。小乘初教。其心狹劣。相著者明。相隱者不說。問。A行別境大惑隨煩惱及不定等名。於小乘中何故不說。答。小乘心數。聖者立意。為治麤惑。不假細說。今此等名。通治細惑。故細分別。與彼入道義相當故。問。小乘大地及諸使等名。於彼大乘何故不說。答。大地等名。本成麤相。於大乘中。即是初入方便之教。為此義故。於細教中無要不說也。欲知聖意。以四句明之。一體強而用弱。如大煩惱等。此約大乘數之半。即瞋等也。二用強而體弱。如無慚無愧等。此將小乘對大乘說。三體相用俱強。如大煩惱大地等。此約小乘說。四體用俱弱。如隨煩惱等。此約大乘說。於中仍有相續廢興。有親成助成。成過大小。去疑進道。有便無便。佛遂廢立不同。大小二宗。更互立名。不等非一。可準思攝。問。十種煩惱體用俱強。何故小乘初教不說。答。小乘智淺。如小乘文。不善及煩惱使等。並約相用強處說。又對指相覆相成教意。如三結三隨轉。宜可思之。又如瑜伽論說。如是等輩。俱有相應心所有法。是名助伴。同一所緣。不同一行相。一時俱有。一一而轉。各自種子所生。更互相應。有行相。有所緣。有所依。問。如是諸心法。幾依一切處心生一切地一切時一切耶。答。五。謂作意等。思為後邊。幾依一切處心生一切地非一切時非一切耶。答。亦五。謂欲等。慧為後邊。幾唯依。善非一切處心生非一切地非一切時非一切耶。答。謂信等。不害為後邊。幾唯依染汙非一切處心生非一切地非一切時非一切耶。答。謂貪等。不正知為後邊。幾依一切處心生非一切地非一切時非一切耶。答。謂惡作等。伺為後邊。因此總料簡其文假實義。略有四種。一對性空。餘一切法皆是假有。依無住本。立一切法故。二約名言因緣。互為發起。則一切法並通假實。因緣故實。果起故假。三約三性法相A計即空。情謂實有真實性體故實。理有依他緣發故假。四品類增微善惡違順以明假實。則如此論。心所有法。乃至不相應等。以明假實。瑜伽顯揚等亦然。並相望顯義。漸次成法。若俗諦相隱及違善而有理用者為假。若相顯彰而有體事用向善者為實有也。何以故。聖者為欲對小機人。方便顯法空故。文義云何。八識約事用處明。故皆是實。五十五法。若依瑜伽。二十七法是實有。餘皆假立。二十七者。A行五。別境五。善中有七。除不放逸。捨。是無貪瞋癡及以精進。於此四上假立故有。不害。復於無瞋上假立故。瑜伽云。云何諸善法。幾是世俗有。幾是實物有。答。三是世俗有。謂不放逸。捨。及不害。所以者何。不放逸。捨。是無貪無瞋無癡精進分。即是法離染義。建立為捨。治雜染義故。立不放逸。不害。即是無瞋分。無別實物也。根本煩惱有六。五實一假。論云。根本六煩惱中。幾世俗有。幾實物有。答。一見是世俗有。是慧分故。餘實物有。別心法故。隨煩惱假實者。依瑜伽論決擇中說。不定四亦入隨煩惱。即二十四總名隨煩惱分。亦不說邪欲邪勝解。依本地分中有二十六。加邪欲邪勝解。廣如彼釋。復次此隨煩惱。幾世俗有。幾實物有。謂無慚無愧不信懈怠。此四是實。餘是假有。忿恨惱嫉害。此五是瞋分。皆世俗有。慳憍掉舉三是貪分。亦世俗有。覆誑諂惛沈睡眠惡作忘念散亂惡慧九法。癡分。皆世俗有。放逸。是貪瞋癡懈怠分。是世俗有。尋伺二法。是發語言心加行分及慧分。故是假有。若依雜集論。二十二是實物有。餘為假有。二十二者。A行五。別境五。善有七。是實物有。餘四假有。故下論云。無癡者。謂報教證智決擇為體。又決擇者。謂慧勇懃俱。故知無癡用慧為性。不放逸捨。並云依止正懃。無貪無瞋癡。是故依此四法假立。不害者。是無瞋善根一分。故是假有。根本煩惱有十。五是實有。五是假有。慧分故。隨煩惱及四不定。合二十四。皆是假有。故論云。當知忿等。是假建立。離瞋等外。無別體故。忿恨惱嫉害。此五是瞋一分。同瑜伽論。慳憍掉舉。此三是貪分。與瑜伽同。放逸依止懈怠及貪瞋癡四法假立。亦同瑜伽。無慚無愧。是貪瞋癡分。不信懈怠。是癡一分。並是假立。不同瑜伽。瑜伽此四實物有。誑諂二法。是愚癡一分。散亂一法。是貪瞋癡分。忘念不正知。是煩惱相應定慧為體。覆睡眠惛沈惡作四法。是愚癡分。尋伺二法。或思性。或慧性。謂於推度不推度位義別。故前瑜伽隨煩惱中九。謂覆誑諂惛沈睡眠惡作忘念散亂惡慧。並是癡分。此論唯覆惛沈睡眠惡作四。是愚癡分。餘五不同。謂散亂一法是貪瞋癡分。誑諂二法。是貪癡分。忘念不正知。是煩惱中念。所以有此不同者。當知並是諸作論者。方便交絡。顯其異義。隨其增微廢興差別。理不相違。若依毗曇。纏垢隨煩惱。通是貪瞋癡疑五見九使家依。唯除慢使。此中大乘。但是貪瞋癡依。非餘使依。所以然者。二宗交絡。各顯一義。奘法師云。西方諸師。隨煩惱中七實有。無慚無愧不信懈怠四有別體。論有成文。惛沈掉舉散亂三法亦有別體。所以得知。解云。為掉舉是貪分。故仍離貪外別得有體。如貪不與瞋相應。掉舉若爾。則不與一切煩惱相應過當知。惛沈散亂亦言癡分。故知亦有別體。今準雜集論。但隨煩惱中。ヨ是貪瞋癡一分。及依止貪瞋癡等。皆是假有。若言是貪瞋癡等者則實有。今此隨煩惱內。無慚無愧惛沈掉舉不信懈怠心亂七使。是貪瞋癡分。餘之十三。或言一分。或言依止。此準之皆是假有。不定四法。亦有別體。由不定故。又若有別體。與A行何別。答。A行隨起則與行同。不定現前。由與事別。此宜思之。又此四法。望上不足。望下有餘耳。奘法師云。無癡善根。別有體性。瑜伽中善十一內。三是假有。捨。不放逸。不害。此三假有。餘是實有。又大悲用無癡為性。與二十二根慧根。不言相攝。故知別有性。如文中將無癡對三慧釋者。但對三慧等釋顯無癡。非即一體。若準此等義。心所有法中。三十實有。餘為假有。三十者。前二十二內。加七隨煩惱及無癡也。依起差別。具緣多少。作業種類不同。各別廢興等。並如瑜伽及成唯識論釋。亦有智者。分判大乘。準小乘解。釋大乘文量。恐不可。極宜審定。心數微細。難可了知。略舉一隅。以示後學也。 華嚴五十要問答卷上       華嚴五十要問答 卷下 唐終南太一山至相寺沙門智儼集 三十七。三世不同義。離世間品初釋。   問。諸教世時云何。答。依小乘教。三世有法。依三乘教。三世之中。現在有。過未無。依一乘教。九世義。過未現在。及現在現在。三時有。過去未來及現在。各有過未六世。是無。九世各有相入相即。故得成一總句。總別合成十世也。此世等以不相應法為體也。 三十八。障義。普賢品初釋。   問。諸教辨障義云何。答。若依小乘。諸使纏垢等。是障名數。此障名通三乘始教。兼則通餘教。何以故。謂惑名同。義有深淺故。惑智二障。及煩惱所知障。八妄想。二十二無明等。正在三乘始教。兼則通三乘終教。五住地惑。皮肉心三障。闡提四障。凡夫性無明十一障等。此在直進三乘位。兼在終教等。已上諸惑。一惑一切障。一斷一切斷。此屬一乘教。如下說之。 三十九。一乘別障義。亦普賢品初釋。   問。普賢品內。據普賢法極深廣大。因何文中初明一瞋成百障等。答。依小乘教。一惑一障一世。一忍一智。一斷得一滅。依三乘教。初教名同前。義中深淺異。若據三乘終教。一惑一障三世。一忍一智。非初非中後斷。得三世滅也。據一乘教。一惑多障多世。一數多數忍。多數一數忍。一數多數智。多數一數智。一斷非初非中後。得九世滅及非世滅。今普賢品初明瞋障等者。據首為言。欲類顯普賢廣大解行法也。 四十。陀羅尼門。知識中第十一處釋。   問。華嚴經中。以陀羅尼門。顯一切法門。其相云何。答。論自引悉曇章。阿︵烏羅反︶等十二聲。迦︵鳩我反︶等三十六半字。以音加半字。展轉相乘。成一切滿字。其字相仍。不離本字音。多中一。由多中有一初半字及初聲故。一中多。一中有多字音能故。一即多。半字及音成多字用故。多即一。由滿字相等。即壞成半字及初音故。以此字法陀羅尼。天人共解。故舉此為立陀羅尼法。宜可準用之。此法極用在一乘。分用在三乘。餘乘非究竟。 四十一。乘門數名不同義。亦四十辯才後釋。   又約諸經論。乘有四種。一者二乘。謂大小二乘。於方便中。從教趣果分二故。二者三乘。謂大乘中乘小乘。於方便中。從理成行分三故。三者依攝論一乘三乘小乘。謂於教門中。成機欲性。顯法本末差別不同故。四者依法華經三乘一乘。約界分體相方便究竟不同故。又約數說。謂二及三。各通三二義意故說。所言二通三者謂大乘小乘。聲聞緣覺。一乘三乘。所言三通二者。有二義意。謂大乘中乘小乘。一乘三乘小乘。其意各別。準思可解耳。又依下經文。或一二三。或四。謂一乘三乘。或五。謂三乘人天。或無量。謂一切法門也。此依始終說。 四十二。四尋思義。三地初四禪釋也。   問。諸教四尋思觀法云何。答。經論所明尋思觀者。略有三種。一四尋思。二六尋思。三三尋思。亦名求知。大門有五。一列名字。並教興意。二釋其義。並顯主客分齊不同。三對三性。明其假實。四明深淺。及對如實顯觀分齊。五辨位地。及問答除疑。初列名字並教興意者。謂初四尋思。一名。謂能詮教法。二義。謂所詮之義。三自性。謂名義之體能。四差別。謂名義相形。及對諸法相別不同。故名差別。六尋思者。分其名義各有自性及差別。故有六也。三尋思者。合其名義自性及差別。則為三也。教興意者。問。何故立四尋思。答。為中根人有其二見。一和合見。二差別見。和合見者。謂義與名和合成一。差別見者。謂義與名各有自性。有能相應。而體不同也。聖者立教。對治彼病。興四尋思。開初名義。對治前差別見。合彼自性及差別義。對治相應成一之見。問。凡言對治。障治須別。外人立一能治之法。則界分別成其多法。顯一是假。及彰無等。因何今說開名義二以治差別。有何道理。答。若對外道及三乘見。不依論道。則如來嘖。今此尋思。是菩薩自觀。通對一切外道二乘及菩薩。或順論道。故興此治。所以知者。如界分別。分破合假及自性見。則違論道。何以故。合假自性。是緣聚法。及是成法。界分別等。乃是壞法。成壞不同。賴緣各別。故不相治。是以文中。興其觀門。分齊少別。如下具說。宜可思之。六尋思者。為治差別見。即為利根人。三尋思者。對治和合及一見等。為軟根人。何故。差別見者。是見行故。和合一見者。是愛行故也。二釋其義並顯主客分齊不同者。如攝論云。何者名尋思。謂名義自性差別。菩薩於名唯見名。於義唯見義。於名義自性言說。唯見名義自性言說。於名義差別言說。唯見名義差別言說。於此四處。度疑決了。說名尋思門。所以自性及差別安言說者。為後二法觀相深故。若據實觀。四種法中皆是言說。問。約何觀相。得知後二是深非淺。答。名義二法。一往直計。見不深重。自性及差別。約其所以驗證成執。故是尤重。翻治觀成。加功作業。方觀現前。故是深也。文云於名唯見名等者。菩薩於實名。皆見假名及無名。不見實名也。義等亦然。主客分齊差別者。以空為主。以實為客。以假為主。以實為客。何以故。由攝論云。以無所有為自性。又觀名義唯假立尋思。故得知也。有以因為主。以果為客。所以然者。以客依主立。浮寄無根。主與客為依。得成其事。所以得知互為因果。成主客義。故攝論云。名義互為客。菩薩應尋思。故得知也。問。義若如此。何故攝論云。名無所有。於義是客。義無所有。於名是客。若據此文。則無所有是其客義。何故乃言空無所有是其主義。答。此語乍隱。宜須思之言無所有者。即實有也。分別性有與無。義同一種。無理不得有別。此相難彰。只欲ヨ實。則涉未觀。只欲ヨ空。不知分齊。故今舉名說無所有。則知是實。次後偏舉無所有。是名義本性。故知前文名無所有。及義無所有。即說實也。此約觀智慧境為言。宜可思之。三對三性明其分齊。故論偈云。名義互為客。菩薩應尋思。應觀二唯量。及彼二假說。從此生實智。離塵分別三。若見其非有。得入三無性。前一行半偈。明無相觀。次有一句。若見其非有。明無生觀。三得入三無性。此之一句。明無性觀。廣如論辨。觀相云何。依依他性。以遣分別性。依彼真如。遣依他性。云何能遣。由名義無所有。能分別亦不得是有。何以故。若所分別名義是有。能分別緣此名義可說是有。由名義無所有。分別因緣既定是無。能分別體亦無所有。此中分別既無。言說亦不可得。則入依他無生性。菩薩見此有無無所有。則入三無性。非安立諦。此三性中。分別性是實亦則空。依他性是假。非實非空。真實一性。是實非空。四尋思觀。若入分別性。所分別塵是空是實。故釋論云。若菩薩見名義更互為客。入異名義分別性。何以故。由無相觀未全成故。但異未觀時。故云異也。此雖知無。未壞實見。故尋思觀。亦在實中。若見名義自性假說。唯分別為體。則成分別無相觀。方得究竟。爾時尋思所知。並即是空。尋思等觀。若在依他性。則非實非空。亦可是假。故攝論中。約彼八喻。明其似故。四尋思觀。不入無性。何以故。由是觀家初方便故。若得四如實智。方入無性。故得知也。四明深淺及對如實顯觀分齊者。論文云。釋自性義已。以甚深義為境界。以此義求。得知名義二門。是淺非深。自性及差別。是深非淺。所言如實觀分別者。釋論解云。何名尋思所引如實智。若菩薩於名已尋思唯有名。後如實知唯有名。此則定知名無所有。問。若名定無體者。何故立諸法名。答。欲令眾生漸入正理。想見言說。依名想義。及現證。發語教他。假立客名。無有實法故。論釋云。若世間不安立色等名。於色等類中。無有一人能想此類是色。若不能想。則不增益。若不增益。不起執著。若不執著。不能互相教示也。何者義尋思所引如實智。若菩薩於義已尋思唯有義。後如實知義離一切言說。不可言說。謂色受等類。色非色不可說。法非法不可說。有非有不可說。是名義尋思所引如實智。何者自性尋思所引如實智。於色等類自性言說中。已尋思惟有言說。由自性言說。此類非其自性。如其自性顯現。菩薩如實通達此類。如化影像。非類似類顯現。是名自性尋思所引如實智。何者差別尋思所引如實智。若菩薩於差別言說中。已尋思唯有言說。於色等類中。見差別言說無有二義。此類非有。由可言體不成就故。非非有。不可言體成就故。如此非色。由真諦故。非非色。由俗諦故。於中有色。言說故。菩薩如實知差別言說無有二義。是名差別尋思所引如實智。如是等觀。菩薩尋思此名義。假立自性及差別。如此度疑決了等。說名尋思。因此尋思。觀名義等定無所有。名如實智。此即尋思如實二義不同也。五辨位地及問答除疑者。尋思位地。在燸頂兩位。若準修時章。在於十信及十解位。如實智位。在於忍及世第一法。若準修時章。則在十行十迴向位。故攝論云。菩薩於四種尋思。修燸頂二種方便道。於四種如實智中。修道云何。乃至論釋緣識為境了別無塵等。所緣既無。能緣必不得生。由此了別。故能伏滅唯識之想。唯識既滅。從最後剎那。更進第二剎那。即入初地。又修時章云。如聲聞道前有四方便。謂燸頂忍及世第一法。菩薩地前四位亦如此。謂十信十解十行十迴向。故得知也。問。菩薩見名義相各異。及見相應。依義相應。菩薩見自性言說。及差別言說。皆屬義故。名與義相應。云何得知名義互為客。此是論文。義意云何。如外人計名義各有自性及差別。各各相應。名義二法自性差別。此則各亭平等無偏。云何得知名義互為客。論有三答。一先於名智不生故。證名義不同體。而不相應。不同體時。則無有法。世數名義。皆悉如此。若名與義同體及與相應。未聞名時。於彼義中知名智應成。現見知義智生。知名智不生。故知名義本不相應。第二義者。引一多相違。證名義不同。亦不相應。如瓶一義。異國立名皆悉不同。若名與義相應得成有者。名多非一。義亦應多。何以故。一義與多名相應成有故。第三義者。定不定異。故名義二相不得相應。名不定故。若名與義相應。名既不定。義亦應爾。西國有法。以一瞿名。目於九義。所謂九者。言方。地。光。牛。金。剛。眼。天。水。以一瞿名。目此九義。名與義定相應者。目天之時。地應隨名與天相應。餘亦如是。既無此義。故知名義二性差別。一亦不相應。何以故。與上三義相違故。若異相應。此亦不成。何以故。亦與上三義相違故。問。一異相應。二義各別。云何同一三義相違。答。雖復名同三義相違失並有異。所以得知。若名與義一而相應者。見義之智。即須是其知名之智。又若一者。義既是一。名即不多。又若一者。名既不定。義亦應爾。若名與義異而相應。知義智生。知名之智亦應即生。何以故。名義相別而相應故。又若異者。名既是多。義亦應多。二相各別而相應故。又若異者。九義是別。一瞿之名亦應成九。何以故。由彼名義。別相相應。成其有故。此等道理。皆悉偏約四尋思說。六尋思等。及三尋思。準以可知。何以故。不越一異相應成有故。餘可準求。此教在三乘。亦得一乘用。何以故。由此觀法。一切處用應法界故。 四十三。如實因緣義。明難品初釋。   問。菩薩初起修行。先觀如實因果。成入道方便。其義云何。答。凡佛法大綱。有其二種。所謂真俗。隨順觀世諦。則入第一義故。觀相云何。法有多門。且依同時如實互為因果義入。因果義有二重。第一重內有三門。一明護分別過。二明其義。三明違之成過。初護義者。略依燈光及燋炷明之。身心諸事。準之可解。問曰。燋炷生光炎耶。答。不也。炷從炎生故。又問。炎生炷耶。答。不也。炎從炷生故。又問。炎從炷生耶。答。不也。炎能生炷故。又問。炷從炎生耶。答。不也。炷能生炎故。又問。可是不生耶。答。不也。去炷炎隨無故。又問。生不生俱耶。答。不也。相違故。又問。非生非不生耶。答。不也。違其因果如實生理故。解第一門竟。第二義者。炷因生炎果。因是有義。由有力故。炎果從因生。是無義。依炷因生故。炎生其炷。返前可知。炎果從炷因生。是非有義。無體故。炷生光炎。炷因是非無義。為有力故。餘句準可知。第二門竟。第三違之成過者。若言炷因生果。亦可恆生。常能生炎果故。增益故。若言炷不生。亦可恆不生。炎果無因不有故。損減故。炎生炷。如前可知。若亦生不生。相違故。若言非生非不生。戲論故。餘義準之。第三門竟。第二重者三門同前。第一門者。初約因明。後約果論。問。因是有耶。答。不也。果因故。緣成故。又問。因是無耶。答。不也。生果故。又問。因有無俱耶。答。不也。相違故。又問。非有無耶。答。不也。現見生果法故。二約果論者。問。果是有耶。答。不也。是他果無體故。又問。果是無耶。答。不也。由是果故。又問。亦有亦無耶。答。不也。一果故。不相違故。又問。非有非無耶。答。不也。現有果所生故。解第一門竟。第二義者。因是有義。由能生故。因是無義。果家因故。緣成故。因是亦有亦無義。因成故。因是非有非無義。隨定取一義不可得故。果義四門。準前知之。第二門竟。第三執成過者。問。因生果何失。答。若生者。亦可恆生。亦可恆不生。所以知之。若生者即常生故。又若生者。現所有炎果。是能生炷因。即無所生。故是斷也。又問。因不生果有何失。答。亦有二失。若炷因不生者。即光炎無因。故是常也。又若炷不生者。既炎無自生。因復不生。不可得有。故是斷也。亦生不生。非生非不生。準以思之。餘義準可知。又一切因。有六種義。一空有力。不待緣。念念滅故。二有有力。不待緣。決定故。三有有力。待緣。如引顯自果故。四無無力。待緣。觀因緣故。五有無力。待緣。隨逐至治際故。六無有力。待緣。俱有力故。問。未知待緣。待何緣。答。此待爐油水土等外緣。不取因事及自六義也。又經云因因亦因因。果果亦果果者。簡別因果親疏有無力用分齊。初因者。親因也。復因者。緣因也。亦因因者。二因相由也。果果等者。準因。二果相由成也。餘因果相望。則無用耳。又增上緣。望自增上果。還為親因。故雜集論會疏緣入親因攝。又成唯識論因緣。謂有為法親辨自果。此體有二。一種子。二現行。種子者。謂本識中善染無記諸界地等功能差別。能引次後自類功能。及起同時自類現果。此唯望彼是因緣。現行者。謂七轉識及彼相應所變相見性界地等。除佛果善。極劣無記。餘熏本識。生自類種。此唯望彼是因緣性。第八心品無所熏故。非簡所依獨能熏故。極微圓故。不熏成種。現行同類展轉相望。皆非因緣。自種生故。一切異類展轉相望。亦非因緣。不親生故。有說異類同類現行展轉相望為因緣者。應知假說。或隨轉門。有唯說種是因緣性。彼依顯勝。非盡理說。聖說轉識與阿賴耶展轉相望為因緣故。此顯因果親疏分齊極明善也。其六義及前因果理事相成。更以六法顯之。所謂總總成因果也。二別義。別成總故。三同。自同成總故。四異。諸義自異顯同故。五成。因果理事成故。六壞。諸義各住自法。不移本性故所述緣起。並悉A通。隨有事成。驗思可解耳。此文在三乘。一乘方究竟。何以故。稱法界故。 四十四。悔過法義。第五迴向初釋。   問。諸教懺悔法差別云何。答。此有四門。第一懺悔。第二勸請。第三隨喜。第四迴向。此文在一乘。通彼三乘用。廣說如毗婆娑論。小乘教等。不具此法也。其滅罪方法。具如經論。若發願門。皆通理事因果。並有成事願。未成事願。可準解之。 四十五。陀羅尼用義。亦十一知識中釋之。   問。諸教誦陀羅尼咒法差別云何。答。誦咒利益。滅罪生福。乃至成自利利他證果等用。此文在三乘終教。通彼一乘用。何以故。應法界故。小乘無此教也。又有四種陀羅尼。一法。二義。三咒術。四忍。亦名為遮忍。知一切言說一切法自性義不可得。名忍陀羅尼。後二陀羅尼。出地持論。又十陀羅尼。是一乘文義。如離世間品說。印相施設工巧字相等。並準此知。 四十六。唯識略觀義。第六地中釋。   問。諸教之中說唯識觀方便云何。答。欲習觀者。先近二知識。一行知識。二解知識。依其靜處。自身隨所相應。持戒清淨。至心懺悔。請十方佛。一切賢聖。及善神王。加被己身。結加趺坐。左手置右手上。正端其身。閉目調息。以舌約上齶。正心住緣。所現境相。知自心作。分別隨息。其心即住。縱使未住。以初作不調。習經月日。其心則止。次連成定。是其方便。若有魔事相起。則就道場。悔過行道。魔事漸輕。所有諸疑。臨時消息。對解知識決其魔事。心但欲使相絕。皆須策懃。必成不疑。懈怠則無成。辨煩惱減少。是觀成相。此通一乘及三乘教。初順三乘。後順一乘。後熟具足主伴故也。 四十七。空觀義。初地後十心中釋。   問。空觀云何。答。依華嚴經。初觀菩薩依十種法。謂身口意三業佛法僧戒。依此十法。所用威儀。並如前唯識觀說。但知十境隨一現前。知即是空。無本末相。其心得住。久習則明。與定相應。又問。餘法非空耶。答。一切皆空。但為初修者入觀。餘不便故。有情染習久遠力強。故餘不便也。所有疑滯。一如唯識觀說。疑云。前唯識觀後成正定。與空觀止云何差別。據止觀成。一種相似。今據方便境界為言。故有差別。此等觀是正觀體。若隨事中。行住坐臥四威儀時。及益生等事。心成前唯識。及空觀當心。得煩惱損減者。並屬助道攝。此觀通一乘及三乘教。小乘教中無。縱作空觀。不同上義。由但得人空故。略有五辨。為正助方便。一真如辨。由知如故。心相即息。二即空辨。三唯識辨。四妄想辨。五緣起辨。用此五辨。正助二觀即易成也。又此空觀。及上唯識。二境分齊。不得如解時知。若如解時知。還成妄境耳。其空有四。並成觀境。一有為無為虛空。二擇數滅空。三成實論教性空。四地論教性空。並成觀境。但深淺異也。若窮空方便。一乘究竟。 四十八。普敬認惡義。第九迴向初釋。   問。人集教中。說八種佛法。差別云何。答。為滅闡提病。成普敬認惡法。有其兩段。第一段明普敬者。於內有八段。一者如來藏有二。一者法說如來藏。是一切諸佛菩薩聲聞緣覺。乃至六道眾生等體。二喻說者。有五段。一喻如阿耨大池。出八大河。河雖差別。水體無異。一切凡聖。雖差別不同。藏體無異。喻如伎兒。作種種伎兩。伎兩雖別。身無別異。如一切瓦。皆因リ作。瓦雖差別。土體無異。生死依如來藏。如來藏作生死。是名善說。世間言說。故有生死。非如來藏體有生有死。喻如波依水。水即作波。風因緣故有波。非水體有波。喻如金莊嚴具。眾具雖別。金體無別。皆同一金。一切凡聖差別不同。皆是一藏。二佛性者。亦法喻並說。佛性者。是一切凡聖因。一切凡聖皆從佛性而得生長。喻說者。喻如乳是酪因。一切酪皆因於乳而得生長。一種相似。當來佛者。一切惡四眾等。現在雖行邪善行。皆當作佛。佛想佛者。想一切眾生皆作佛想。二者普真普正佛法。莫問邪人學亦得真正。正人學亦得真正。何以故。如來藏佛性體唯是普法。唯是真法。於中無有邪魔得入其中。是故不問邪人正人。俱得真正。三者無名無相佛法。有二種。一者一切眾生體。是如來藏。未有真佛名。故名無名。未有真佛三十二相。故名無相。二者一切六道眾生體。唯是如來藏。更無別名別相。故名無名無相。四者拔斷一切諸見根本佛法。有二種。一者一切如來藏。悉有聖性。唯敬其體。不見其惡邪正故。故名拔斷一切諸見根本佛法。二者一切六道眾生體。是如來藏。更無別法。唯敬作四種佛等。不見六道善惡等故。故名拔斷諸見根本佛法。五者悉斷一切諸語言道佛法。一切眾生。唯敬其體。不說善惡六道等名。故名悉斷一切諸語言道佛法。六者一人一行佛法。一人者。自身唯是惡人。一行者。如法華經說。常不輕菩薩唯行一行。於自身已外。唯有敬作如來藏佛。佛性佛。當來佛。佛想佛等。故名一行。七者無人無行佛法。自身及他一切眾生。皆同是一如來藏。無有別體。故名無人無行佛法。八者五種不干盡佛法。有二。一者欲行此五法。唯須調亭。一自他不干。不為自身。不共邪善道俗往來。二親疏不干。不學當根佛法者不共往來。三道俗不干。一切邪善道俗。不與親友往來。四者貴賤不干。一切貴賤不共往來。五凡聖不干。一切聖內多有邪魔。一切凡內多有諸佛菩薩。凡夫生盲。不能別得。是故凡聖不干。唯除乞食難事因緣。暫共往來者。不在其限。二自他俱是如來藏。唯作一觀。不得作自他親疏道俗貴賤凡聖等解於心。於此八段內。更有二義。一生盲生聾生G生佛法。二者死人佛法。第二認惡義云何。答。第二段認惡者。於內有十二種。一其心顛倒常錯謬。常行誹謗語。心緣第三階佛法以去。更作餘心。即是顛倒常錯謬故。口唯得說如來藏佛法。更作餘語。則是常行誹謗語。二者善惡兩種顛倒有二。一者一切邪魔作諸佛菩薩形像。顛倒眾生。順本貪心。於內唯見其善。不知是邪魔。邪魔非是諸佛菩薩。非善見善。故名顛倒。二者一切諸佛菩薩應作種種眾生。顛倒眾生。若違其心。心必生瞋。唯見其惡。諸佛菩薩實非是惡。非惡見惡。故名顛倒。三者內外四種顛倒有二。一者邪貪。於一切順情之處。純見其善。無善見善。小善見多善。以善攝惡。俱作善解。故名顛倒。邪瞋者。違情之處。純見其惡。無惡見惡。小惡見多惡。以惡攝善。皆作惡解。故名顛倒。邪癡者。善內得惡不覺。惡內失善不知故。是名邪癡顛倒。二者神鬼魔輔心。但使一切諸佛菩薩。及世間道俗。稱其心者。即是神鬼魔輔心。四者一切經律論常說純說顛倒。但使一切經文內。唯說顛倒眾生是惡。不說是善。故名一切經律論常說純說顛倒。五者七種別惡顛倒。一者三階。名第三階。二者三聚。正定聚。不定聚。邪定聚。三者法說。為諸菩薩說甚深大乘義。為諸聲聞說淺近之義。為一闡提說世間之義。四者喻說。一如定受不死。二死活不定。三定死。醫藥所不能救。五者無慚愧僧。六者恆河第一人名常沒。七者最多阿鼻地獄果。六者六部經說最多顛倒。有五段。一者一切佛不救。空見有見顛倒眾生。得值無量無邊諸佛。於諸佛所。行六波羅蜜。由學佛法不當根。謗佛法僧。不免墮十方一切阿鼻地獄。一切佛不能救。二者一切法不能救。有二種。一者大乘小乘。各各誦得八萬四千法聚。由心一念嫌他學十二頭陀比丘。即滅爾許善根盡。墮阿鼻地獄。如大集經說。二者讀誦十二部經。不免謗佛。現身墮十方一切阿鼻地獄。如涅槃經說。故名一切法不救。三者一切僧不救。四者一切眾生不救。度得門徒弟子六百四萬億。復度得九十六種異學外道。迴心向涅槃。不免墮十方一切阿鼻地獄。五者一切斷惡修善不救。大精進。大持戒。大懺悔。大不自是非他。不自高輕他。非佛弟子。是無慚無愧僧攝。七者十一部經說邪盡顛倒。十一部經者。一者迦葉經。二者如大集月藏分經。說明法滅盡品。正法悉滅。三者如阿含經。說正法滅盡。四者如大方廣十輪經。說一切人民。皆悉起於斷常。五者如薩遮尼乾子經。說一切眾生。皆悉起於三種顛倒。六者如摩訶摩耶經第二卷說文。當佛滅度一千年已後。唯有兩個比丘學作不淨觀。正坐禪。不起高下彼此是非心。七者如大般涅槃經。說末法世時。一闡提及五逆罪如大地土。八者最妙勝定經。九者大雲經。十者佛藏經。說正人唯有一人兩人。十一者觀佛三昧海經。八者四部經說出顛倒。一者摩訶衍經。說三毒顛倒。二者勝鬘經。說二見顛倒。三者薩遮尼乾子經。說三種顛倒。一非法貪心。於十不善道生於樂心。二者顛倒貪心。由因自力。得依時節得諸財物。不生知足心。方便求他財。是名顛倒貪心。三者邪法羅網之所纏心。於非法中。生是法想。於非義中。生是義想。於末世時非是智者所作言論。作正論想。是名邪法羅網之所纏心。四者涅槃經。說種種顛倒。九者兩部經說純顛倒。一像法決疑經。說過千年後。像法之時。諸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所作眾善。求名求利。無有一念作出世心。二如佛藏經。說增上慢比丘。無有一念求涅槃心。但使無有一念出世心求涅槃心。即是純顛倒。十者兩部經說常顛倒。一常沒。二常行惡。三常為無明所纏繞。四其心顛倒常錯謬。五常汙身口。此五段。如涅槃經說。六心常遠離棄捨真實一切法味。七常為煩惱及諸邪見惑網所覆。歸依六師。傷罷聖道。八常行誹謗語。此三段。如十輪經說。十一者三十二種偏病。自他俱見真正。住持佛法。自利利他。顛倒。於內有三十二。總有二四。一五。二六。一七。一四者。名相忘想。不淨說法。二四者。依人。依語。依識。依不了義經。一五者。一者自他。自身唯見其好。他身唯見其惡。二者上下。空見有見眾生。唯欲得學上佛法。不肯學下佛法。三者普別。唯樂學別法。不行普法。四者善惡。唯斷善外惡。不斷善內惡。唯修惡外善。不修惡內善。五者自利利他。唯行自利。不行利他。一六者。一名聞。二利養。三徒眾。四多聞。五勢力。六勝他。二六者。一貪。二瞋。三癡。四神鬼魔。五空見。六有見。一七者。一深賞罰眾僧。打罵繫縛。及遣還俗。滅一切三寶盡。二者邪正雜亂盡。三一切善天龍八部出國盡。四一切惡天龍神鬼魔等。競入其國而住。滅三寶。殺眾生。令一切眾生悉作一切惡盡。設有少分修善眾生。惡魔入心。為作留難。破心而死。五使一切有緣佛法不相當盡。六一切根機不相當盡。七一切藥病不相當盡。十二者滅三寶成三災盡顛倒。今上二義。為救闡提迴向一乘。兼順三乘於理有順。故錄附之。如來藏義者。依大方等如來藏經。我以佛眼觀一切眾生諸煩惱中。有如來智。如來眼。如來身結伽趺坐。儼然不動。一舉彼天眼觀未敷華內有如來身結跏趺坐。明如來藏本性具德喻。二譬如ル蜜在巖樹中。無數群蜂圍繞守護。有人巧智。除蜂取蜜。明本德去染成淨喻。三譬如粳糧米。未離皮レ。貧愚輕賤。謂為可棄。除蕩既精。常為御用。明藏在染同愚異淨喻。四譬如真金墮不淨處。隱沒不現。經歷年載。真金不壞。明藏在染難壞喻。五譬如貧家有珍寶藏。寶不能言我在於此。又無語者。不能開發。明藏在染闕緣喻。六譬如庵羅禳C內種不壞。種之於地。成大樹王。明藏德會緣成果喻。七譬如有人持真金像行諸他國。經於險路。懼遭劫奪。裹以弊物。令無識者。棄捐曠野。人謂不淨。有天眼者。知有真金像。即為出之。令他禮敬。明真德除染生信喻。八譬如女人。貧賤醜陋。而懷貴子。經歷多時。人謂賤想。明轉想會真成智喻。九譬如鑄師。鑄真金像。既鑄成已。外雖燋黑。內像不變。開摸出像。金色晃曜。明反染歸真應體喻。佛性義者。略有十種。謂體性。因性。果性。業性。相應性。行性。時差別性。A處性。不變性。無差別性。依佛性論。小乘諸部解執不同。若依分別部說。一切凡聖眾生。並以空為其本。所以凡聖眾生。皆從空出故。空是佛性。佛性者即大涅槃。若依毗曇薩婆多等諸部說者。則一切眾生。無有性得佛性。但有修得佛性。分別眾生有三種。一定無佛性。永不得涅槃。是闡提犯重禁者。二不定有無。若修時則得。不修不得。是賢善共位以上人故。三定有佛性。即三乘人。一聲聞從苦忍以上即得佛性。二獨覺從世第一法以上即得佛性。三者菩薩十迴向以上是不退位。得於佛性。問。依仁王經言。三賢十聖忍中行。唯佛一人能盡原。又論云。十解已上是聖人。今十迴向已上得佛性。云何諸經論不同。答。此等不同。為有情機欲各別。隨一義說。宜可準之配釋。此佛性論。初約小乘及迴心初教說。若後破執成正義即是終教。即一切眾生皆有佛性。依二空所顯真如是也。大乘涅槃經四句佛性者。非小乘義中。及初迴心人。作四句義。即是頓教終教佛性。及大般涅槃。仍非一乘別教義也。四句義者。或有佛性。闡提人有。善根人無。謂約行辯性也。或有佛性。善根人有。闡提人無。謂約位辯性也。或有佛性。二人俱有。謂約因辯性也。或有佛性。二人俱無。約果辯性也。問。闡提之義。斷現善根。因何有行善性。答。此約位語。此世生善根可救者。有現行善性。他世生善根。現不可救者。有行因種子。此義不同聲聞宗。此之四位。皆具性得及修得二佛性也。何以故。此之二性。同於信解淨心處說故。相由成故也。性得及修得二種佛性。非初非中後。前中後取故。又驗經文。如來藏為直進菩薩機說。佛性為ル熟聲聞機說。此中所明如來藏佛性。雖約諸義差別不同。皆是同教一乘義也。何以故。為成普法故。普法所成故。 四十九。四宗義。初地請分後釋。   問。大論教中明四宗義。義相云何。答。西域名悉檀。此翻名宗。悉檀有四。一世界悉檀。世者時。界者分界也。理法起於時分故。名世界悉檀。二各各為人悉檀。據機欲上下。成彼所說正理分齊故。名為人悉檀。三對治悉檀。據惑明治。勝沈在用。約用顯治分齊故。名對治悉檀。四第一義悉檀者。總攝一切十二部經八萬法藏等。皆是真實。無相違背。順理中極。名第一義悉檀。云何名世界悉檀義有法。從因緣和合故有。無別性。譬如車。轅軸輻輞等和合故有。無別車也。人亦如是。五眾和合故有。無別人等也。世界故有。第一義故無。以五眾因緣有故有人。譬如乳色香味觸因緣有故。若乳實無。乳因緣亦應無。今乳因緣實有。故乳亦應有。非如一人第二頭第三手。無因緣而有。假名如是等相。名為世界悉檀。云何名各各為人悉檀。觀人心行而為說法。於一事中。或聽不聽。如為不信罪福墮滅見者。為說雜生世間雜觸雜受。為計有我有神墮。計常中者。說無人得觸得受。云何名對治悉檀有法。對治則有。實性則無。不淨觀。於貪欲病中。名為善對治法。於瞋恚病中。不名善非對治法。云何名第一義悉檀。諸佛。辟支佛。阿羅漢。所行真實法。不可破散。上三悉檀不通。此則通過一切。語言道斷。心行處滅。A無所依。不示諸法。無初無中無後。不盡不壞。此名第一義悉檀。上來宗義。文在三乘。義通一乘。何以故。應法界故。法界義。普成世界總。普成各各為人總。普成對治總。普成第一義總。若從門別。小乘亦得分有也。 五十。十二部經義。十藏品釋。   問。十二部經教差別云何。答。詮理之教。約十二部。一脩多羅。此方云契經。二祇夜。此云重誦。三伽陀。此云不直說。四和伽羅那。此云受記。五憂陀那。此云無問自說。六尼陀那。此云因緣。七阿波陀那。此云譬喻。八伊帝目多伽。此云本事。九闍陀伽。此云本生。十毗佛略。此云方廣。十一阿浮陀達摩。此云未曾有。十二憂波提舍。此云論義經也。此教體性。通二乘三乘。總有六種。一實。二實即空。三可似。四不可似。五唯識。六真如。廣如經論。其十二部教。若約乘論。有其二義。一通相說。一乘三乘小乘。皆有十二部。二若分別說者。一乘有一部。謂方廣部。有九部。謂無因緣譬喻及論義。如金剛身品說。三乘之中有十二部。復有十一部。除方廣部。故地持云。十二部中。唯方廣部是菩薩藏。餘十一部是聲聞藏。問。何故作如是說。答。為諸教中。說二乘及三乘。各有二義。言二乘者。一就初心機性及種子說。則迴心已還。並是聲聞藏。二直進已去。是菩薩藏。二就初迴心上心解行說。則迴心已去。是菩薩藏。未迴心者。是聲聞藏。三乘準可知。今地持文分部者。據此第一義也。小乘之中有十二部。復說九部。謂無方廣無問自說及受記。如法華經說。說三乘二乘等。何故皆有二種說十二部。答。由所據望興教顯理不同故。如一乘中一方廣部。即據攝法。復有九部者。約分齊言。由形下小機故。三乘之中有十二部。復說十一部者。十二部據攝法有。十一部者。形上大機故。直進之人。有方廣部。迴心之人。無方廣部。起彼迴心人增上信心故。小乘之中有十二部。即攝法也。有九部者。欲彰菩薩勝機勝法。顯彼聲聞愚下不足故。餘可準求耳。 五十一。翻依等義。序品後釋。取論道法。及地品初釋。取釋文法也。   問。聖教差別隱現不同。云何得知文義分齊。答。若欲解其文義。當用八種方便約之則解。一四意方便。二四依方便。三七例聲方便。四釋門方便。五二詮方便。六自相共相方便。七依聲方便。八論義得失立破成量等方便。初四意者。一平等意。心及理普A故。二別時意。義在別時故。三別義意。義在別證故。四眾生樂欲意。隨彼機欲教義前後不定故。二四依者。一令入依。二相依。三對治依。四翻依。翻依有五。一相望翻。相形取義故。二增字翻。加字會義故。三會意翻。以意會義故。四借勢翻。如羝羊飽C將前而更卻等。五異事翻。於一名下有二義事而會取正故。三七例聲。一補嚧沙沙。此名俗作業聲。如說樹木等聲。二補嚧私。所發至教業聲。如說故思造業等聲。三補ロ崽拏。業具聲。如說刀杖能成等。四補嚧沙耶。所為聲。如說助伴等。五補嚧沙ヮ。所因主聲。如說王主父母等。六補嚧殺娑。屬主聲。如說奴僕等。七補嚧ワ。所呼依聲。如說音聲名味句等。又七例聲。第一如世所直說。第二言即位由言成。第三起言依位本語。第四起言為所立。第五所由因位等。第六自成由於他。第七所說能詮教聲。所屬宜可思準之。六種釋門者。一依主釋。如依師顯弟子業等。二持業釋。舉作用以顯體故。三相違釋。如舉白以顯黑等故。四多財釋。舉彼眾德以顯義宗故。五鄰近釋。如舉正因以顯親果義等故。六帶數釋。如第一義諦。舉第一數以顯勝故。詮有二種者。一表詮。亦名直詮。直顯義故。二遮詮。防彼異非。以成是義故。自相共相分齊者。其自相義。當彼法體自體相也。共相者。假詮實義共如假相故。論義得失立破論等者。廣如羅什翻論義得失立破論。真諦所翻如實論。廣略二因明。即大域龍商羯羅所造論等。具顯其法也。聲有三種者。一男聲。直申能對治等聲。二女聲。委出所治障等聲。三非男非女聲。如說餘道理等聲。依上方便。得會聖教應真實義。此文在一乘及三乘。餘宗不具顯。若無盡究竟唯一乘。何以故。以應法界故。若從文相別。即是三乘也。 五十二。俗諦入普賢門義。十地品初釋。   問。帝王行幾教令。王得證一乘佛法。答。正法念經。為王等說三十七法。一者軍眾一切淨潔。二者依法賦稅受取。三者恆常懷忍不怒。四者平直斷事不偏。五者恆常供養尊長。六者順舊依前而興。七者布施心不慳D。八者不攝非法行者。九者不近不善知識。十者貞謹不屬婦女。第十一者聞諸語言不一切信。第十二者愛善名不貪財物。第十三者捨離邪見。第十四者恆常慧施。第十五者愛語美說。第十六者如實語說。第十七者於諸臣眾。若無因緣不舉不下。第十八者知人好惡。第十九者常定一時數見眾人。第二十者不多睡臥。二十一者常不懈怠。二十二者善友堅固。二十三者不近一切無益之友。二十四者瞋喜不動。二十五者不貪飲食。二十六者心善思惟。二十七者不待後時。安詳而作。二十八者法利世間。二十九者恆常修行十善業道。三十者信於因緣。三十一者常供養天。三十二者正護國土。三十三者正護妻子。三十四者常修習智。三十五者不樂境界。三十六者不令惡人住其國內。三十七者於一切民。若祿若位。依前法與人。 五十三。一乘得名意。四十無礙後釋。   問。一乘語字。幾意故說。答。有八意說。一為不定機性聲聞。通因及果。故說一乘。二為欲定彼不定性菩薩。令不入小乘。故說一乘。三據其法。真如是一。諸乘皆依真如。以體攝相。故說一乘。四據無我等。無人我理既是通法。大小乘共據無我理通。故說一乘。五據解脫等。大小諸乘脫煩惱障。據脫障通。故說一乘。六據性不同。聲聞身中。先修菩薩種性。後入聲聞。約性二處是通。故說一乘。七據得二意。此有兩二意。初二意者。佛意欲攝一切有情。得同自體意樂。我既成佛。彼亦成佛。據此意樂。故說一乘。自體者。法性為自體。第二佛先為彼聲聞授記。欲發聲聞平等意樂。我等與佛平等無二。佛為此意。與諸聲聞等皆受記。據佛等意。故說一乘。第二義。於一言下有二義。一實聲聞。攝從自體意樂。二有實菩薩名同聲聞。及菩薩化為聲聞。於一授記下有其二義。據一受記意樂。故說一乘。八據為化意。佛為聲聞。作聲聞佛。所以同彼聲聞者。欲令彼修聲聞行故。現同小佛。欲攝末歸本。ヨ我此身即是一乘。據能緣化心。故說一乘。約此八意。括聲聞乘本來是一。唯聲聞人不了自法。謂言有別意。愚住聲聞行。從彼愚故。諸佛所訶。今一乘所救者。據此病別也。此文義在攝論也。略舉五十問答。以通大教相顯。諸文準之可見也。此依華嚴經而所示矣。 華嚴五十要問答卷下                                     華嚴經旨歸一卷 唐京兆西崇福寺沙門法藏述   夫以主教圓通。盡虛空於塵剎。帝珠方廣。攬法界於毫端。無礙鎔融。盧舍那之妙境。有崖斯泯。普賢眼之玄鑒。浩汗微言。實叵尋其旨趣宏深法海。尤罕測於宗源。今略舉大綱。開茲十義。撮其機要。稱曰旨歸。庶探玄之士。粗識其致焉。 一說經處 二說經時 三說經佛 四說經眾 五說經儀 六辯經教 七顯經義 八釋經意 九明經益 十示經圓 說經處第一   夫圓滿教起。必周側於塵方。既為盡法界之談。詎可分其處別。今從狹至寬。略開十處。初此閻浮。二周百億。三盡十方。四遍塵道。五通異界。六該別塵。七歸華藏。八重攝剎。九猶帝網。十餘佛同。初此閻浮者。謂此閻浮菩提樹等。七處八會。說此經法。二周百億者。謂盡此娑婆。百億閻浮覺樹王等。同時俱說。三盡十方者。謂盡於十方虛空法界。所有一切須彌山界。無不同時皆說此法。如光明覺品說。四遍塵道者。謂於十方虛空界中。一一塵處。皆有彼剎。悉於其中。演說此經。五通異界者。謂樹形等異類世界。有不可說佛剎微塵等一一流類。皆遍十方虛空法界。為與前須彌山界等。互不相礙。各於其中。轉尊法輪。六該別塵者。謂盡虛空界一一塵道。各亦同前。攝自同類無量剎海。而於其中。亦說此經。七歸華藏者。謂此等一切雜染世界。各皆同盡。唯是蓮華藏莊嚴世界海。數過剎塵。一一皆悉遍周法界。不相障礙。悉於其中。演說斯法。八重攝剎者。於此華藏一一塵。皆攝無邊諸佛剎海。皆於其中。說此經法。九猶帝網者。彼一一微塵。既各攝此無盡剎海。即此剎等。復有微塵。彼諸塵內。復有剎海。是即塵塵既其不盡。剎剎亦復不窮。如因陀羅網。重重具十。不可說其分量也。上來總是盧舍那佛說華嚴處。問。若如上說。即七處八會。皆悉雜亂。如上忉利天處說十住時。既遍虛空。周側毛道。未知夜摩等處。亦說十住不。設爾何失。二俱有過。若彼不說。即說處不遍。若彼亦說。何故經中云忉利說十住法。夜摩等處說十行等。答。此說十住忉利天處。既遍十方一切塵道。是故夜摩等處。皆有忉利。即於如此遍夜摩等忉利天處。說十住。是故忉利無不普遍。仍非夜摩。夜摩等處。說十行等。皆亦遍於忉利等處。仍非忉利。當知亦爾。若約十住與十行等全位相攝。即彼此互無。各遍法界。若約諸位相資。即此彼互有。同遍法界。餘一一品一一文處。皆亦如是。準以思之。十餘佛同者。如此一佛說華嚴處。如是不同。是即十方一切餘佛。各說華嚴。處皆不同。準前知之。經云。三世諸佛。已說今說當說。又云。我不見有諸世界。彼諸如來不說此法。又如證法菩薩所說。當知餘佛無不同說。問。餘佛說處。與舍那說處。為相見不。設爾何失。二俱有過。謂若相見即乖相遍。若不相見。不成主伴。答。互為主伴。通有四句。謂主主不相見。伴伴亦爾。各遍法界。彼此互無。故無相見。主之與伴。其必相見。伴主亦爾。共遍法界。此彼互有。故無不相見。如舍那為主。證處為伴。無有主而不俱伴故。舍那與證處。同遍法界。設於東方證法來處。彼有舍那。還有東方而來作證。如是一一具具。遠近皆同。遍周法界。一切塵道。無障無礙。思之可見。 說經時第二   夫以常恆之說。前後際而無涯。況念劫圓融。豈可辨其時分。今略舉短修分齊。析為十重。初唯一念。二盡七日。三遍三際。四攝同類。五收異劫。六念攝劫。七復重收。八異界時。九彼相入。十本收末。初唯一念者。謂於一剎那中。即遍如前無盡之處。頓說如此無邊法海。二盡七日者。謂佛初成道。於第二七日。普遍如前處。說此經法。三遍三際者。謂盡前後際各無邊劫。常在彼界。恆說此法。初無暫息。如不思議品說。四攝同類者。謂彼一切無邊劫中。一一劫內。各攝無量同類劫海。常說此法。五收異劫者。謂一一劫。各攝無量異類劫海。如長劫攝短劫等。恆說此經。六念攝劫者。於一念中。即攝如上無量前後同異劫海。如是念念。盡前後際。一一念中。皆各普攝一切諸劫。皆亦如是。如是時劫。常說此法。七復重收者。此一念中。所攝劫內。復有諸念。而彼諸念。復攝諸劫。是即念念既其不盡。劫劫亦復不窮。如因陀羅網。重重無盡。思之可見。八異界時者。如樹形等無量無邊異類世界。時劫不同。分齊各別。並盡彼時分。常說此經。九彼相攝者。即彼異界所有時劫。亦各別相收。或互相攝。若念若劫。無盡同前。悉於彼時。恆說此法。十本收末者。如華藏界中。以非劫為劫。劫即非劫。念等亦爾。以時無長短。離分限故。以染時分說彼劫故。以時無別體。依法上立。法既融通。時亦隨爾。於此無量時劫。常說華嚴。初無休息。問。準此所說。說華嚴會。總無了時。何容有此一部經教。答。為下劣眾生。於無盡說中。略取此等。結集流通。故有此一部。令其見聞。方便引入無際限中。如觀牖隙。見無際虛空。當知此中。道理亦爾。觀此一部見無邊法海。又復即此一部。是無邊劫海之說。以結通文無分齊故。一說即是一切說故。問。若此多劫常恆說者。何故如來有涅槃耶。答。說此經佛。本不涅槃。法界品中。開旃檀塔。見三世佛無涅槃者。又復以此初時。既攝多劫。是故示現涅槃。亦在此中。以攝化威儀之中。涅槃亦是說法攝生。與成道說法。無差別故。是故說法。總無休時。復次。舍利佛常在華藏。恆時說法。初無涅槃。如常住故。 說經佛第三   問。說此經佛。盧舍那身。既在如前無盡時處。其佛為是一身。為是多身。設爾何失。二俱有過。謂若是一身。何故一切剎中各全現耶。若是多身。何故經言而不分身。又云。而如來身亦不往彼。答。此盧舍那法界身雲。無障礙故。常在此處。即在他處。故遠在他方。恆住此故。身不分異。亦非一故。同時異處。一身圓滿。皆全現故。一切菩薩。不能思故。今顯此義。略辨十重。一用周無礙。二相遍無礙。三寂用無礙。四依起無礙。五真應無礙。六分圓無礙。七因果無礙。八依正無礙。九潛入無礙。十圓通無礙。初用周無礙者。於上念劫剎塵等處。盧舍那佛。顯法界身雲。業用無邊。周ヰ如上一一塵剎。一一念劫。攝生威儀。或現八相。或三乘形。或五趣身。或六塵境。身雲差別。名號不同。業用多端。不可稱說。華嚴佛境界分云。盧舍那佛。於一塵中。示現十佛世界微塵數等多威儀路。以攝眾生。如一塵。一切塵亦爾。如一佛。一切佛亦爾。故知如是應機現身。無盡無盡。不可說也。又云。如此見佛坐師子座。一切塵中。亦復如是。二相遍無礙者。於上一一差別用中。一一各攝一切業用。如在胎中。則有出家成道等類。如是一切。自在無礙。如經微細中說。三寂用無礙者。雖現如是無邊自在。然不作意。不起念慮。常在三昧。不礙起用。不思議品云。於一念中。悉能示現一切三世佛。教化一切眾生。而不舍離諸佛寂滅無二三昧。是為諸佛。不可譬喻不可思議境界。如末尼雨寶。天鼓出聲。皆無功用。任運成就。四依起無礙者。如此所現。雖無功用。皆依海印三昧之力而得顯現。經云。一切示現無有餘。海印三昧勢力故。五真應無礙者。則此應現無盡身雲。即無生滅。則是法身平等一味。不礙業用。無有限量。經云。法身多門現十方。如是真應。理事混融。無障無礙。是佛境界也。六分圓無礙者。則此遍法界盧舍那身。一一支分。一一毛孔。皆亦有自舍那全身。是故分處。則是圓滿。法界品云。如來一毛孔中。出一切佛剎微塵等化身雲。充滿一切世界。不可思議故。亦於毛孔。則現十方盡窮法界一切諸佛。一毛孔中。盡過去際一切如來。次第顯現。不可思議。故經偈云。如來無量功德海。一一毛孔皆悉現。又如法界品中。普賢支節及毛孔亦現。可知。七因果無礙者。謂於身分及毛孔處。現自舍那往昔本生。行菩薩行所受之身。及所成行事。亦現十方一切菩薩身雲及行。經中。佛眉間。出勝音等塵數菩薩。八依正無礙者。謂此身雲。則作一切器世間。經云。或作日月遊虛空。或作河池井泉等。一切世界海。又亦潛身入彼諸剎。一一微細塵毛等處。皆有佛身。圓滿普遍。經云。佛身充滿諸法界也。又彼所入一切剎海總在如來一毛孔現。經云。無量剎海處一毛。悉坐菩提蓮華座。遍滿一切諸法界。一切毛孔自在現。普賢亦云。一切諸佛及剎土。在我身內無障礙。我於一切毛孔中。現佛境界諦觀察。況於佛也。又如來自在。還現自身。於身內剎中。教化眾生。無障無礙。非思量境界。九潛入無礙者。於眾生世間。無礙自在。謂此佛身。遍入一切眾生界中。如如來藏。雖作眾生。而不失自性。此亦同也。又亦總攝一切眾生。悉在如來一毛孔內。一切毛孔。亦皆如是。經云。觀見如來一毛孔。一切眾生悉入中。如是等。十圓通無礙者。謂此佛身。即理即事。即一即多。即依即正。即人即法。即此即彼。即情即非情。即深即淺。即廣即狹。即因即果。即三身即十身。同一無礙自在法界。難可稱說。如來以自在身雲。於前時處。常說華嚴。無休無息。 說經眾第四   夫眾海繁廣。豈塵算能知。今統略大綱。亦現十位。一果德眾。二常隨眾。三嚴會眾。四供養眾。五奇特眾。六影響眾。七表法眾。八證法眾。九所益眾。十顯法眾。初果德眾者。謂盡法界一切諸佛。皆在舍那海印中現。同於此會。共說華嚴。然有二類。一能加。第一會中。盡十方一切諸佛。悉現其身。加於普賢。餘會準之。二證法眾。如發心品末。十方各有一萬佛剎塵數諸佛。悉號法慧。現身讚述。一切十方。皆亦如是。如性起品。十方各有八十不可說百千億那由他世界微塵數如來。同名普賢。現身讚述。十方亦爾。皆云。我等諸佛。為未來菩薩故。護持此經。令久住世也。第七會末。亦盡十方諸佛。現身面讚證。述同前解。云。當知現今。此經住世。並是佛力。二常隨眾者。如普賢等十佛世界微塵數等大菩薩眾。是盧舍那內眷屬故。動止常相隨。周遍一切微塵道處。於華藏界。助成能化。顯一乘法。如舍利弗等。千二百五十比丘。與釋迦佛。亦常相隨。於娑婆界。助佛揚化。說三乘等法故。三嚴會眾者。如諸神王天王等眾。有三十餘類。一一類眾。各過世界微塵數等。並是道力隨緣。殊形異現。俯同世間。顯隨類生身。則是眾生世間之身。莊嚴盧舍那佛大眾法會也。餘宗是化。為令淨土。示不空故。此中是實。以是海印三昧現故。能問顯示大法海故。四供養眾者。如第五會莊嚴師子座。有百萬億菩薩。在前立侍。又百萬億梵王而圍繞之。如是彼有五十八眾。一一各有百萬億數。或云無量阿僧祇等。餘會準知。此等並是舍那佛所常供養眾。五奇特眾者。如佛高臺樓觀師子之座。諸莊嚴內。一一各出一佛世界塵數菩薩。謂海慧等。此是如來依報所攝。以表依正無礙故。人法無二故。又如佛眉間。出勝音等佛世界塵數菩薩。以表因果無礙故。又表從證起教故。六影響眾者。如舍那品中。十方各十億佛土微塵數等大菩薩來。一一各將一佛世界塵數菩薩以為眷屬。一一菩薩。各興一佛世界微塵數等妙莊嚴雲。悉皆彌覆。充滿虛空。隨所來方。結跏趺坐。次第坐已。一切毛孔。各出十佛世界微塵數等一切妙寶淨光明雲。一一光中。各出十佛世界塵數菩薩。一切法界方便海。充滿一切微塵道。一一塵中。有十佛世界塵數佛剎。一一剎中。三世諸佛。皆悉顯現。念念中。於一一世界。各化一佛剎塵數眾生。又如法界品中。十方亦各塵數菩薩。悉來雲集。且如上方大菩薩眾。一切相好。一切毛孔。一切支節。一切身分。一切莊嚴具。一切衣服中。出盧舍那等。過去一切諸佛。未來一切已受記佛未受記佛。現在十方一切世界一切諸佛。及眷屬雲。皆悉顯現。過去所行檀波羅蜜。及受者施者。皆悉顯現。過去所修尸波羅蜜。乃至一切行海。充滿法界。皆悉顯現。解云。毛孔身分。既攝法界。如是等類極位菩薩。從他方來。影響如來。非是自剎常隨之眾。與普賢等德位齊等。七表法眾者。如諸首菩薩。表說信法。信為行首故。諸慧菩薩。表十解法。以慧能解故。諸林表行。諸幢表向。諸藏表地。如是等類。並是寄諸菩薩。表行位法或十剎塵數或不可說等。餘並準之。八證法眾者。如諸會末。皆有他方同名異界大菩薩眾。俱來作證。現此所說。決定究竟。或一一方各百萬佛剎塵數等。並各如文。九所益眾者。如諸會中天王天女等。是所益眾。又如發心功德品中。十方虛空法界等世界中。一一各有萬佛世界塵數眾生。是得益眾。性起品中。十方虛空法界等世界。一一各有一切佛剎微塵等眾生。又云。彼一一世界中。復各有百千佛剎微塵等菩薩。並是所益。第八會初。亦有所益無邊大眾。十顯法眾者。如舍利弗須菩提等。五百聲聞。在此法會如聾。託此反示一乘法界。由彼方現此法深廣。猶如因皁以現白等。此眾無有結通。以是別非普故。相違因故。以前十類為器為模。印佛法界。以成無盡法門海耳。 說經儀第五   夫以無限大悲。周眾生界。施化萬品。儀式難量。今就通別。各開十例。通而論之。或以音聲。或現妙色。或以奇香。或以上味。或以妙觸。或以法境。或內六根。或四威儀。或弟子人物。或一切所作。皆堪攝物。具如不思議品說。次別現言聲。亦有十例。一如來語業圓音自說。二如來毛孔出聲說法。三如來光明舒音演法。舍那品中。一切如來。毛孔及光明中說偈等。四令菩薩口業說法。如加普賢。令說法等。五令菩薩毛孔。亦出音聲說法同。如法界品云。於一毛孔。出一切佛妙法雷音。又如密嚴經中。金剛藏菩薩。遍身毛孔。出聲說法。六令菩薩光明。亦有音聲說法。舍那品中。諸菩薩光明中說偈等。七令諸剎海出聲說法。彼品云。諸寶羅網相扣磨。演佛音聲常不絕。八令一切眾生。悉為說法。彼品云。以一切眾生言音。入佛音聲法門教化。九以三世音聲說法。十以一切法中皆出聲說法故。普賢行品頌云。佛說菩薩說。剎說眾生說。三世一切說。解云。佛及菩薩各有三說。餘四各一。故為十也。如音聲說法。有此十種。餘色香等者。皆各具十。並可準知。是則已為一百門說法。 辯經教第六   圓教微言。必窮法界。既盡如來無盡辯力。各遍虛空毛端剎海。復各盡窮未來際。頓說常說。時處無邊。若斯之教。豈可限其部帙。今約準經文。析為十類。一異說經。二同說經。三普眼經。四上本經。五中本經。六下本經。七略本經。八主伴經。九眷屬經。十圓滿經。初異說經者。如樹形等世界既異。其中眾生。報類亦別。如來於彼現身立教。隨彼所宜。施設教法。差別不同。與虛空法界等。唯如來智之所能知。不可定其色非色等。言非言等。舍那品中。廣明樹形河形須彌山形。乃至一切眾生形世界海。末後結云。皆是盧舍那佛常轉法輪處。解云。文中但云常轉法輪。不言法輪分齊相者。以彼施設。與此不同。故不顯示。俱可準知。彼處亦設如此法教。部類難量。不可說也。二同說經者。唯於此類須彌山界。遍於虛空毛端等處。以言聲說。亦無有盡。如不思議品云。如來一化身。轉如是等不可譬喻法輪雲。一切法界虛空界等世界。悉以毛端周遍度量。一一毛端處。於念念中。化不可說不可說佛剎微塵等身。乃至盡未來際劫。一一化佛身。有不可說不可說佛剎微塵等頭。一一頭。有不可說不可說佛剎微塵等舌。一一舌。出不可說不可說佛剎微塵等音聲。一一音聲。說不可說不可說佛剎微塵等脩多羅。一一脩多羅。說不可說不可說佛剎微塵等法。一一法中。說不可說不可說佛剎微塵等句身味身。復不可說不可說佛剎微塵等劫。說異句身味身音聲。充滿法界。一切眾生。無不聞者。盡一切未來際劫常轉法輪。如來音聲無異無斷。不可窮盡。亦阿僧祇品偈云。彼諸一一如來等。出不可說梵音聲。於彼一一梵音中。轉不可說淨法輪。於彼一一法輪中。雨不可說修多羅。於彼一一修多羅。分別諸法不可說。於彼一一諸法中。又說諸法不可說。又復於彼說法中。說眾生依不可說。又於一一毛道中。不可說劫說正法。如彼一微毛端處。一切十方亦如是。解云。此中說處非樹形等。言聲說教非色香等。故不同。但一類無盡。非可結集。不可限其品頌多少。亦非下位所能受持。三普眼經者。如法界品中。海雲比丘所受持經。以須彌山聚筆。四大海水墨。書一品修多羅。不可窮盡。如是等品。復過塵數。此亦但是大菩薩等陀羅尼力之所受持。亦非貝葉所能書記。四上本經者。此是結集書記之上本也。故龍樹菩薩往龍宮。見此大不思議解脫經。有三本。上本有十三千大千世界微塵數偈。四天下微塵數品。此之謂也。五中本經者。彼見中本。有四十九萬八千八百偈。一千一百品。此上二本。並秘在龍宮。非閻浮提人力所持。故此不傳。六下本經者。謂彼所見下本。有十萬偈。現傳天竺。梁攝論中。名百千經。即十萬也。大智論中。亦名此經為不思議解脫經。有十萬偈。西域記說。在遮俱槃國山中。有此具本。七略本經者。即此土所傳六十卷本。梵本有三萬六千偈。是前十萬偈中要略所出。昔晉義熙十四年。於揚州謝司空寺譯。天竺三藏法師。名佛度跋陀羅。此云覺賢。是大乘三果人。姓釋迦氏。甘露飯王之苗胤。曾往兜率天。就彌勒問疑。具如別傳。八主伴經者。謂舍那佛所說華嚴。雖遍法界。然與餘佛所說之經。互為主伴。一一主經。必具無量同類眷屬。如說性起品竟。十方一一。各有八十不可說百千億那由他佛剎微塵數菩薩。同名普賢。各從本國。來此作證。皆云。我等佛所。亦說此法。與此不殊。故知一性起修多羅。十方各有八十不可說百千億那由他佛剎微塵數修多羅。以為眷屬。如一處性起既爾。餘一切處性起。各攝爾許眷屬。相與周遍法界。如性起既爾。餘會餘品文中。各有證法之數。悉為眷屬。準釋可知。如此略本。七處八會所攝眷屬。當知餘本皆具眷屬。準思可見。九眷屬經者。謂此無盡修多羅海。一則一切十方塵道。同時恆說。下位菩薩。二乘凡夫。不能聞見。性起品云。此經不入一切眾生手。唯除菩薩。又云。一切聲聞緣覺。不聞此經。何況受持。又云。若菩薩億那由他劫行六波羅蜜。不聞此經。雖聞不信。是等猶為假名菩薩。解云。以彼器劣。不能聞信此通方法。而如來方便。隨一方隅。逐彼根機。說宜聞之法。如餘一切權教三乘小乘等經。既無結通十方齊說。故非主經。然亦與主為勝方便。故但為眷屬。是故一一主經。必具無量方便眷屬。如普眼經。有世界塵數修多羅以為眷屬。又如普莊嚴童子所受持經。皆有塵數眷屬等經。具如經說。問。此與前主伴經何別。答。略由三別。一前經文句。必與主同。此即不爾。二彼必結通十方同說。此亦不爾。三彼經亦有為主之義。此亦不爾。是故彼經。亦主亦伴。名主伴經。此即唯伴非主。名眷屬經。與彼不同。分二部耳。十圓滿經者。謂此上諸本。總混同一無盡大修多羅海。隨於其中。一會一品一文一句。皆具攝一切。及一一文句。遍入一切。以是普法無分限故圓滿教法。理應爾故。如因陀羅網。無分齊故。盡佛能化無邊境故。舍那品偈云。一切佛剎微塵中。盧舍那現自在力。弘誓願海振音聲。調伏一切眾生類。又法界品中。名圓滿因緣修多羅。此之謂也。無盡教海。應如是知。 顯經義第七   夫以義海宏深。真源ヱ漫。略開二類。各辨十門。先明所標之法。浩汗無涯。撮為十對。用以統收。一教義一對。謂無盡言教。及所詮義。二理事一對。謂緣起事相。及所依真理。三境智一對。謂所觀真俗妙境。及辨能觀普賢大智。四行位一對。謂普賢行海。及辨菩薩五位相收。五因果一對。謂辨菩薩生了等因。及現如來智斷等果。亦是普賢圓因。舍那滿果。六依正一對。謂蓮華藏界。並樹形等無邊異類諸世界海。及現諸佛菩薩法界身雲。無礙依持。七體用一對。謂此經中。凡舉一法。必內同真性。外應群機。無有一法體用不具。八人法一對。謂佛菩薩師弟等人。顯說法界諸法門海。九逆順一對。謂文中現五熱眾鞞一王刑虐。及現施戒順理正修。十應感一對。謂眾生根欲器感多端。聖應示現。亦復無邊。舍那品云。一切眾生所樂示現雲等。然此十對。同時相應。成一緣起。無礙鎔融。隨有一處。即具一切。是此經中所具之法。次明所顯理趣者。巧辯自在。勢變多端。亦舉十例以現無礙。一性相無礙。二廣狹無礙。三一多無礙。四相入無礙。五相是無礙。六隱顯無礙。七微細無礙。八帝網無礙。九十世無礙。十主伴無礙。於前所說十對法中。一一皆有此十無礙。是故即有百門千門等。準思之。今且略於事法上。辨此十例。餘法準知。具如經中。一蓮華葉即具此十義。謂此華葉則同真性。不礙事相。宛然顯現。經云。法界不可壞蓮華世界海等。此是理事一味無礙之門。二則此華葉。其必普周。無有邊際。而恆不壞本位分齊。此即分則無分。廣狹無礙。經云。此諸華葉普覆法界等。三即此華葉。具無邊德。不可言一。融無二相。不可言多。此一即多。多復即一。一多無二。為一華葉經云。知一即多多即一等。是謂第三一多門也。四此一華葉。其必舒己。遍入一切差別法中。復能攝取彼一切法。令入己內。是故即舒恆攝。同時無礙。經云。以一佛土滿十方。十方入一亦無餘等。是謂第四相入門也。五此一華葉。必廢己同他。舉體全是。彼一切法。而恆攝他同己。全彼一切。即是己體。是故己即是他。他即是己。己即是他己不立。他即是己他不存。他己存亡。同時顯現。經云。長劫即是短劫。短劫即是長劫等。是謂第五相是門也。六又此華葉既遍一切法。彼一切法。亦皆普遍。此能遍彼。則此顯彼隱。彼能遍此。則彼顯此隱。此能攝彼。亦此顯彼隱。彼能攝此。亦彼顯此隱。如是此彼各有即顯即隱。無有障礙。經中東方見入正受。西方見三昧起等。是謂第六隱顯門也。七此華葉中。悉能顯現微細剎土。炳然齊現。無不具足。經云。於一塵中。微細國土。莊嚴清淨。曠然安住。又如第九迴向微細處說。是謂第七微細門也。八又此華葉一一塵中。各有無邊諸世界海。世界海中。復有微塵。此微塵內。復有世界。如是重重。不可窮盡。非是心識思量境界。如帝釋殿。天珠網覆。珠既明徹。互相影現。所現之影。還能現影。如是重重。不可窮盡。經云。如因陀羅網世界。十地論云。帝網差別者。唯智能知。非眼所見。是謂第八帝網門也。九此一華葉。橫遍十方。ヲ該九世。謂過去過去世。過去現在世。過去未來世。如過去世有此三世。現在未來。當知亦爾。總此九世。攝為一念。總別合舉。名為十世。具如離世間品說。又以時無別體。依華以立。華既無礙。時亦如之。是故經云。過去一切劫。安置未來今。未來一切劫。迴置過去世。又云。無量無數劫。能作一念頃等。是謂第九十世門也。十又此華葉理無孤起。必攝無量眷屬圍繞。經云。此華有世界海塵數蓮華。以為眷屬。此經圓教所有之法。皆互為主伴。具德圓滿。是故見此華葉。即是見於無盡法界。非是託此別有所表。下文云。從無生法忍所起華ン等。此一華葉。既具此等十種無礙。餘一切事。皆亦如是。準之。如事中既爾。如前十對法門之中。一一皆有如是十種無礙。準此知之。 釋經意第八   夫以法相圓融。實有所因。因緣無量。略辨十種。一為明諸法無定相故。二唯心現故。三如幻事故。四如夢現故。五勝通力故。六深定用故。七解脫力故。八因無限故。九緣起相由故。十法性融通故。於此十中。隨一即能令彼諸法混融無礙。初無定相者。謂以小非定小。故能容大。大非定大。故能入小。十住品云。金剛圍山數無量。悉能安置一毛端。欲知至大有小相。菩薩因此初發心。解云。此中明大非大。故有小相也。二明一切法皆唯心現。無別自體。是故大小。隨心迴轉。即入無礙。又釋。謂彼心所現毛端之處。此心於彼現大世界。大小同處。互不相礙。下文云。彼心不常住。無量難思議。顯現一切法。各各不相知等。三明一切法如幻故。謂如幻法。小處現大。皆無障礙。下文云。或現須臾作百年。幻力自在悅世間等。四明一切法皆如夢故。謂彼夢法。長短無礙。是故論云。處夢謂經百年。覺乃須臾。故時雖無量。攝在一剎那等。五勝通力故者。謂自在位中。菩薩諸佛勝神通力。小處現大。無所障礙。四種通中。幻通所攝。轉變外事故。餘三亦具。準思之可見。六深定力故者。謂彼自在三昧力故。令於小處而現大法。無所障礙。下文云。入微塵數諸三昧。一一三昧生塵等定。一塵中現無量剎。而彼微塵亦不增。乃至云是名大仙三昧力。七解脫力故者。謂此皆是不思議解脫力之所現故。如不思議品。十種解脫中云。於一塵中建立三世一切佛剎等。八因無限故者。明此皆由無限善根所起故。謂佛地善根所起之法。妙極自在。是故一則一切。無所障礙。下文云。以一佛土滿十方。十方入一亦無餘。世界本相亦不壞。無比功德故能爾。解云。無比功德故者。出所因也。九緣起相由力故者。謂一與多互為緣起。相由成立。故有如此相即入等。此有二種。一約用。有有力無力。相持相依。故有相入。二約體。全體有空。能作所作。全體相是。故有相即。此二復有二義。一異體相望。故有微細隱顯。謂異體相容。具微細義。異體相是。具隱顯義。二同體內具。故得有一多廣狹。謂同體相入。故有一多無礙。同體相即。故有廣狹無礙。又由異體攝同。故有帝網無礙義。現於時中。故得有十世義。緣起無性。故得有性相無礙義。相關互攝。故得有主伴無礙義。是故此一緣起門。即具前十義。思之可見。下文云。菩薩善觀緣起法。於一法中解眾多法。眾多法中。解了一法。又云。一中解無量。無量中解一。展轉生非實。智者無所畏。解云。展轉生。是互為緣起。出因也。十法性融通力故者。謂若唯約事。相互相礙不可即入。若唯約理性。則唯一味。不可即入。今則理事融通。具斯無礙。謂不異理之事。具攝理性時令彼不異理之多事。隨彼所依理。皆於一中現。若一中攝理而不盡。即真理有分限失。若一中攝理盡。多事不隨理現。即事在理外失。今既一事之中全攝理。多事豈不於中現。舍那品云。於此蓮華藏。世界海之內。一一塵中。見一切法界。解云。一切法界。是事法界也。又不思議品云。一切諸佛。於一一微塵中。示現一切世界微塵等佛剎。種種莊嚴。常轉法輪。教化眾生。未曾斷絕。而微塵不大。世界不小。決定了知。安住法界。解云。此中文意。明此大小之事。同是安住理法界故。令彼能依事法。大小相在。無障礙也。 明經益第九   夫以信向趣入此普賢法。圓通頓益。廣大無邊。略攝經文。現其十種。一見聞益。二發心益。三起行益。四攝位益。五速證益。六滅障益。七轉利益。八造修益。九頓得益。十稱性益。初見聞益者。謂依此普法。見聞如來及此遺法。所種善根。成金剛種。不可破壞。要必成佛。如性起品云。若有得經卷地。如來塔廟。禮拜供養。彼眾生等。具足善根。滅煩惱患。得賢聖樂。佛子。乃至不信邪見眾生。見聞佛者。彼諸眾生。於見聞中。所種善根。果報不虛。乃至究竟涅槃。斷一切惡諸不善根。具足善根。佛子。於如來所。見聞供養恭敬。所種善根。不可言說。不可為喻。何以故。如來不可思議。過思議故。二發心益者。謂信位滿。稱彼佛境。發此大心。此心即是普賢法攝。是故融通即遍。如前無盡。時處等法界。既入彼攝彼。則令諸位亦皆成滿。故經云初發心時。便成正覺。知一切法真實之性。具足慧身。不由他悟。又云。初發心菩薩。則是佛故。悉與三世諸如來等。廣如發心功德品偈頌中說。三起行益者。謂若起一普賢行時。即遍一切行位。一切德。一切法。一切處。一切時。一切因。一切果。窮盡法界。具足一切。如帝網等。是故一行徹至究竟。如普賢品。略現六十種普賢行。皆一一遍一切。速至佛果。是故經云。菩薩摩訶薩。得聞此法。以小作方便。疾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與三世佛等。廣如彼文頌中說耳。四攝位益者。謂信等五位。一一位中。攝一切位。然有二門。一全位相是門。即一切位是一位。故十信滿處即便成佛。二諸位相資門。即一位中具一切位。如十信中有十住。乃至十地。如賢首品說。十住等中。各攝諸位。皆具二門。如海幢比丘處。及十住品等說。又云。在於一地。普攝一切諸地功德。餘廣狹無礙。乃至帝網等。皆具。準思可知。五速證益者。依此普門。一證一切證。速入十地。如舍那菩薩。在兜率天。放足下光。普照十佛世界微塵數剎。遍照彼處地獄眾生。滅除苦痛。得十眼十耳等。命終皆生兜率天上。聞空聲說法。悉得十地諸力莊嚴。具足三昧。皆悉成就眾生界等善身口意。普見諸佛。廣益眾生。普悉頓成。具如小相光明品說。解云。纔從地獄出。聞此普法。即得十地者。明是此法之深益也。六滅障益者。依此普門。亦一斷一切斷。謂如前兜率天子。得十地已。一一毛孔。化作眾生界等妙香華雲。供養盧舍那佛。散香華已。一一華中。見諸如來。時彼香雲。普熏無量佛剎微塵數世界眾生。其蒙香者。身心快樂。諸罪業障。皆悉除滅。於色聲香味觸。內外各有五百煩惱。八萬四千煩惱。皆悉除滅。彼諸眾生。具足種種淨香自在。解云。前地獄天子。非直自身頓得十地。亦乃毛孔香熏。令爾許眾生。頓滅如此無量煩惱。並是普法之勝力也。七轉利益者。並行亦成。則能頓益無邊眾生。悉亦同得此十地法。如前兜率天子得十地已。毛孔中出ン雲。供養佛。經云。若有眾生見此ン雲者。彼諸眾生。種一恆河沙轉輪聖王所殖善根。所謂白淨寶網轉輪王等。菩薩摩訶薩。安住如是轉輪王處。於百千億那由他佛剎微塵數世界中。教化彼轉輪王。放曼陀羅自在光明。若有眾生遇斯光者。皆得菩薩十地。又云。彼輪王放大光明。名周羅摩尼。若有眾生遇斯光者。得菩薩十地。悉得無量智慧光明。得十種眼清淨行業。乃至十種意清淨業。具足成就淨力三昧。乃至得普見肉眼等。解云。此上三重。廣多深益。同時成就。一天子得十地。二天子毛孔ン雲利他。令得輪王。此亦是十地菩薩。三輪王文光。更轉廣益。復令多人亦得十地。皆剎塵數量。迅速展轉。皆悉頓成。不可說不可說。廣如彼品說。八造修益者。謂如善財依此普法。於一生身。從初發心。至普賢位。十地位滿。乃至云。一切菩薩無量劫修。善財一生皆得。解云。以就普門。一得一切得故。廣如入法界品說。又如善財前生。曾見聞普法。成金剛種。遂令今生頓成解行。問。此豈不三僧祇劫。答。此中時劫不定。或一念則無量劫。無量劫即一念。一生即無量生等。並具如前十種無礙。準思可見。九頓得益者。如六千比丘。頓見如來一眼境界。祇洹林中。不可說塵數菩薩。頓得無盡自在法海。如法界品初說。又性起品。十方一一世界。各百千佛剎塵數菩薩。得一切光明等。至一生位等。又發心品所得益。及舍那品初。雲集菩薩。毛光成益。有六重無礙等。具如彼說。十稱性益者。謂依此普法。一切眾生。無不皆悉稱其本性。在佛果海中。即舊來益。竟更無新。如性起品云。佛子。如來身中。悉見一切眾生發菩提心。修菩薩行。成等正覺。乃至見一切眾生寂滅涅槃。亦復如是。皆悉一性。以無性故。乃至云。一切如來。無極大悲。度脫眾生。解云。辨眾生舊來同佛者。是無極大悲也。 示經圓第十   夫以法界圓通。緣無不契。謂上九門所現之法。總合為一大緣起法。隨有一處。即有一切無礙圓融。無盡自在。若隨義分開。亦有十門。一處圓者。謂前無盡處中。隨一塵處。即有如上一切處一切時一切佛一切眾一切儀一切教一切義一切意一切益。各通帝網重重。俱在一塵。如一塵處。一切盡虛空法界一一塵處皆亦如是。二時圓者。於一念中。則有如前一切時劫一切處一切佛。乃至一切益。皆通帝網。重重顯示。如一念。一切重重諸劫海中。一念攝皆亦如是。三佛圓者。於佛一毛孔中。即有一切佛一切處一切時。乃至一切益。如一毛孔。一切遍法界諸毛孔現。皆亦如是。四眾圓者。準前。五儀圓。六教圓。七義圓。八意圓。九益圓。十普圓。並類。準思之。以同一無礙大緣起故。自在難量。不思議故。是謂華嚴無盡法海。窮盡法界。越虛空界。唯普賢智。方窮其底。 華嚴經旨歸             修華嚴奧旨妄盡還源觀 唐京大薦福寺翻經沙門法藏述   夫滿教難思。窺一塵而頓現。圓宗叵測。T纖毫而齊彰。然用就體分。非無差別之勢。事依理顯。自有一際之形。其猶病起藥興。妄生智立。病妄則藥妄。舉空拳以止啼。心通則法通。引虛空而示遍。既覺既悟。何滯何通。百非息其攀緣。四句絕其增減。故得藥病雙泯。靜亂俱融。消能所以入玄宗。泯性相而歸法界。竊見玄綱浩瀚。妙旨希微。覽之者詎究其源。尋之者罕窮其際。是以真空滯於心首。恆為緣慮之場。實際居於目前。翻為名相之境。今者統收玄奧。囊括大宗。出經卷於塵中。轉法輪於毛處。明者德隆於即日。昧者望絕於多生。會旨者山嶽易移。乖宗者錙銖難入。輒以旋披往誥。ヴ覿舊章。備三藏之玄文。憑五乘之妙旨。繁辭必削。缺義復全。雖則創集無疑。況乃先規有據。窮茲性海。會彼行林。別舉六門。通為一觀。參而不雜。一際皎然。冀返迷方。情同曉日。佩道君子。俯而詳焉。今略明此觀。總分六門。先列名。後廣辨。   一。顯一體。謂自性清淨圓明體。二。起二用。一者。海印森羅常住用。二者。法界圓明自在用。三。示三遍。一者。一塵普周法界遍。二者。一塵出生無盡遍。三者。一塵含容空有遍。四。行四德。一者。隨緣妙用無方德。二者。威儀住持有則德。三者。柔和質直攝生德。四者。普代眾生受苦德。五。入五止。一者。照法清虛離緣止。二者。觀人寂怕絕欲止。三者。性起繁興法爾止。四者。定光顯現無念止。五者。事理玄通非相止。六。起六觀。一者。攝境歸心真空觀。二者。從心現境妙有觀。三者。心境祕密圓融觀。四者。智身影現眾緣觀。五者。多身入一鏡像觀。六者。主伴互現帝網觀。   一顯一體者。謂自性清淨圓明體。然此即是如來藏中法性之體。從本已來。性自滿足。處染不垢。修治不淨。故云自性清淨。性體遍照。無幽不燭。故曰圓明。又隨流加染而不垢。返流除染而不淨。亦可在聖體而不增。處凡身而不減。雖有隱顯之殊。而無差別之異。煩惱覆之則隱。智慧了之則顯。非生因之所生。唯了因之所了。起信論云。真如自體。有大智慧光明義故。遍照法界義故。真實識知義故。自性清淨心義故。廣說如彼。故曰自性清淨圓明體也。   自下依體起二用者。謂依前淨體。起於二用。一者。海印森羅常住用。言海印者。真如本覺也。妄盡心澄。萬象齊現。猶如大海。因風起浪。若風止息。海水澄清。無象不現。起信論云。無量功德藏。法性真如海。所以名為海印三昧也。經云。森羅及萬象。一法之所印。言一法者。所謂一心也。是心即攝一切世間出世間法。即是一法界大總相法門體。唯依妄念。而有差別。若離妄念。唯一真如。故言海印三昧也。華嚴經云。或現童男童女形。天龍及以阿修羅。乃至摩X羅伽等。隨其所樂悉令見。眾生形相各不同。行業音聲亦無量。如是一切皆能現。海印三昧威神力。依此義故。名海印三昧也。二者。法界圓明自在用。是華嚴三昧也。謂廣修萬行。稱理成德。普周法界而證菩提。言華嚴者。華有結實之用。行有感果之能。今則託事表彰。所以舉華為喻。嚴者。行成果滿。契理稱真。性相兩忘。能所俱絕。顯煥炳著。故名嚴也。良以非真流之行。無以契真。何有飾真之行。不從真起。此則真該妄末。行無不修。妄徹真源。相無不寂。故曰。法界圓明自在用也。華嚴經云。嚴淨不可思議剎。供養一切諸如來。放大光明無有邊。度脫眾生亦無限。施戒忍進及禪定。智慧方便神通等。如是一切皆自在。以佛華嚴三昧力。依此義故。名華嚴三昧也。   三示三遍者。謂依前二用。一一用中。普周法界。故云遍也。言三遍者。一者。一塵普周法界遍。謂塵無自性。攬真成立。真既無邊。塵亦隨爾。經云。華藏世界所有塵。一一塵中見法界。寶光見佛如雲集。此是如來剎自在。準此義故。當知一塵。普周法界也。二者。一塵出生無盡遍。謂塵無自體。起必依真。真如既具恆沙眾德。依真起用。亦復萬差。起信論云。真如者。自體有常樂我淨義故。清涼不變自在義故。具足如是過恆沙功德。乃至無有所少義故。經云。如此華藏世界海中。無問若山若河。乃至樹林塵毛等處。一一無不皆是稱真如法界。具無邊德。依此義故。當知一塵。即理。即事。即人。即法。即彼。即此。即依。即正。即染。即淨。即因。即果。即同。即異。即一。即多。即廣。即狹。即情。即非情。即三身。即十身。何以故。理事無礙。事事無礙。法如是故。十身互作自在用故。唯普眼之境界也。如上事相之中。一一更互相容相攝。各具重重無盡境界也。經云。一切法門無盡海。同會一法道場中。如是法性佛所說。智眼能明此方便。問。據其所說。則一塵之上。理無不顯。事無不融。文無不釋。義無不通。今時修學之徒。云何曉悟。達於塵處。頓決群疑。且於一塵之上。何者是染。云何名淨。何者為真。何者稱俗。何者名生死。何者名涅槃。云何名煩惱。云何名菩提。云何名小乘法。云何名大乘法。請垂開決。聞所未聞。答。大智圓明。T纖毫而周性海。真源朗現。處一塵而耀全身。萬法起必同時。一際理無前後。何以故。由此一塵虛相。能翳於真。即是染也。由此塵相空無所有。即是淨也。由此塵性本體同如。即是真也。由此塵相緣生幻有。即是俗也。由於塵相念念遷變。即是生死。由觀塵相生滅相盡。空無有實。即是涅槃。由塵相大小。皆是妄心分別。即是煩惱。由塵相體本空寂。緣慮自盡。即是菩提。由塵相體無遍計。即是小乘法也。由塵相無生無滅。依他似有。即是大乘法也。如是略說。若具言之。假使一切眾生。懷疑各異。一時同問如來。如來唯以一塵字而為解釋。宜深思之。經云。一切法門無盡海。一言演說盡無餘。依此義故。名一塵出生無盡遍。三者。一塵含容空有遍。謂塵無自性。即空也。幻相宛然。即有也。良由幻色無體。必不異空。真空具德。徹於有表。觀色即空。成大智而不住生死。觀空即色。成大悲而不住涅槃。以色空無二。悲智不殊。方為真實也。寶性論云。道前菩薩。於此真空妙有。猶有三疑。一者。疑空滅色。取斷滅空。二者。疑空異色。取色外空。三者。疑空是物。取空為有。今此釋云。色是幻色。必不礙空。空是真空。必不礙色。若礙於色。即是斷空。若礙於空。即是實色。如一塵既具如上真空妙有。當知一一塵等亦爾。若證此理。即得塵含十方。無虧大小。念包九世。延促同時。故得殊勝微言。纖毫彰於圓教。奇特聖眾。輕埃現於全軀。迥超言慮之端。透出筌j之表。經云。如有大經卷。量等三千界。在於一塵內。一切塵亦然。有一聰慧人。淨眼普明見。破塵出經卷。廣饒益眾生等。若據理而言。塵即眾生妄計。經卷即大智圓明。智體既其無邊。故曰量等三千界。依此義故。名一塵含容空有遍也。   自下依此能遍之境。而行四德。謂依前一塵能遍之境。而修四種行德。一者。隨緣妙用無方德。謂依真起用。廣利群生。眾生根器不等。受解萬差。樂欲不同。應機授法。應病與藥。令得服行。維摩經中具明斯義。又以大悲故。名曰隨緣。以大智故。名為妙用。又不壞假名而常度眾生。故曰隨緣。了知眾生性空實無度者。名為妙用。又理即事故名隨緣。事即理故名妙用。又真不違俗故隨緣。俗不違真故妙用。又依本起末故隨緣。攝末歸本故妙用。良以法無分齊。起必同時。真理不礙萬差。顯應無非一際。用則波騰鼎沸。全真體以運行。體則鏡淨水澄。舉隨緣而會寂。若曦光之流彩。無心而朗十方。如明鏡之端形。不動而呈萬像。故曰隨緣妙用無方德也。二者。威儀住持有則德。謂行住坐臥四威儀也。大乘八萬。小乘三千。為住持之楷模。整六和之紊緒。出三界之梯V。越苦海之迅航。拯物導迷。莫斯為最。但以金容匿彩。正教陵夷。傳授澆訛。師於已見。致使教無綱紀。濫挹ル流。得失齊舉。妄參真淨。故令初學。觸事成非。不依經律。混亂凡情。自陷陷他。甚可悲矣。故瑜伽論云。非大沈。非小浮。常住於正念。根本眷屬。淨修梵行。華嚴經云。戒是無上菩提本。應當具足持淨戒。梵網經云。微塵菩薩眾。由是成正覺。起信論云。以知法性體無毀禁。是故隨順法性。行尸波羅蜜。所謂不殺。不盜。不A。不妄語。遠離貪嗔欺詐。諂曲邪見。亦應遠離憒鬧。少欲知足。乃至小罪。心生大怖。不得輕於如來所制禁戒。常護譏嫌。不令眾生妄起過罪。用此威儀住持。以化眾生也。問。準上文所說。真如一相。佛體無二。具足一切功德者。何故要須威儀等戒行耶。答。譬如大摩尼寶。體性明淨。久被塵累。而有汕岸妨砥C若人唯念寶性。不以種種磨治。終不得淨。真如之法。體性空淨。久被無明煩惱垢染。若人唯念真如。不以持戒定慧種種熏修。終無淨時。準此義故。理須持戒也。問。出家五眾。超然出俗。可具威儀。在家之流。身纏俗網。寧無Е犯。答。出家之輩。自有嚴科。在家之儔。通持五戒。夫三歸五戒者。蓋是出苦海之津梁。趣涅槃之根本。作毗尼之漸次。為七眾之崇基。萬善藉此而生。實佛法之平地。經云。尸羅不清淨。三昧不現前。當知戒為定體。慧為定用。三學圓備。即證菩提。四分律云。第一持戒不毀犯。比丘威儀自端嚴。怨家之人不能近。若不如法即被訶。依此義理。故云威儀住持有則德。三者。柔和質直攝生德。謂大智照真。名為質直。大悲救物。故曰柔和。又質直者。約本性不遷。柔和者。約隨流不滯。柔則伏滅煩惱。和則順理修行。用茲調和之法。以攝眾生也。又質直者。體無妄偽。言行相符。蘊德居懷。不拘名利。輕金若塊。重教逾珍。但為正業調生。速願自他圓滿。故曰柔和質直攝生德也。四者。普代眾生受苦德。謂修諸行法。不為自身。但欲廣利群生。冤親平等。普令斷惡。備修萬行。速證菩提。又菩薩大悲大願。以身為質。於三惡趣。救贖一切受苦眾生。要令得樂。盡未來際。心無退屈。不於眾生希望毛髮報恩之心。華嚴經云。廣大悲雲遍一切。捨身無量等剎塵。以昔劫海修行力。今此世界無諸垢。謂眾生妄執。念念遷流。名之為苦。菩薩教令了蘊空寂。自性本無。故云離苦。問。眾生無邊。苦業無邊。云何菩薩而能普代眾生受苦。答。菩薩代眾生受苦者。由大悲方便力故。但以眾生妄執不了。業體從妄而生。無由出苦。菩薩教令修止觀兩門。心無暫替。因果喪亡。苦業無由得生。但令不入三塗。名為普代眾生受苦德也。雜集論云。於不堅堅覺。深住於顛倒。離煩惱所惱。得最上菩提。已上明四種行德竟。   自下攝用歸體入五止門。五止門者。謂依前能行四德之行。當相即空。相盡心澄而修止也。所言入者。性相俱泯。體周法界。入無入相。名為入也。華嚴經云。如來深境界。其量等虛空。一切眾生入。而實無所入。又準入佛境界經云。入諸無相定。見諸法寂靜。常入平等故。敬禮無所觀。此乃一切眾生本來無不在如來境界之中。更無可入也。如人迷故。謂東為西。乃至悟已。西即是東。更無別東而可入也。眾生迷故。謂妄可捨。謂真可入。乃至悟已。妄即是真。更無別真而可入也。此義亦爾。不入而入。故云入也。何以故。入與不入。本來平等。同一法界也。起信論云。若有眾生。能觀無念者。是名入真如門也。言五止者。一者。照法清虛離緣止。謂真諦之法。本性空寂。俗諦之法。似有即空。真俗清虛。蕭然無寄。能緣智寂。所緣境空。心境不拘。體融虛廓。正證之時。因緣俱離。維摩經云。法不屬因。不在緣故。依此義理。故云照法清虛離緣止也。二者。觀人寂怕絕欲止。謂五蘊無主。名曰寂怕。空寂無求。名為絕欲。故云觀人寂怕絕欲止也。三者。性起繁興法爾止。謂依體起用。名為性起。起應萬差。故曰繁興。古今常然。名為法爾。謂真如之法。法爾隨緣。萬法俱興。法爾歸性。故曰性起繁興法爾止。經云。從無住本。立一切法。即其義也。四者。定光顯現無念止。言定光者。謂一乘教中。白淨寶網。萬字輪王之寶珠。謂此寶珠。體性明徹。十方齊照。無思成事。念者皆從。雖現奇功。心無念慮。華嚴經云。譬如轉輪王。成就勝七寶。來處不可得。業性亦如是。若有眾生入此大止妙觀門中。無思無慮。任運成事。如彼寶珠。遠近齊照。分明顯現。廓徹虛空。不為二乘外道塵霧煙雲之所障蔽。故曰定光顯現無念止也。五者。理事玄通非相止。謂幻相之事。無性之理。互隱互顯。故曰玄通。又理由修顯。故事徹於理。行從理起。故理徹於事。互存互奪。故曰玄通。玄通者謂大智獨存。體周法界。大悲救物。萬行紛然。悲智雙融。性相俱泯。故曰理事玄通非相止也。上來明五止竟。   自下依止起觀。問。準上義理。依之修行。足為圓滿。云何更要入止觀兩門耶。答。起信云。若修止者。對治凡夫住著世間。能捨二乘怯弱之見。若修觀者。對治二乘不起大悲狹劣之過。遠離凡夫不修善根。以此義故。止觀兩門。共相成助。不相捨離。若不修止觀。無由得入菩提之路。華嚴云。譬如金翅鳥。以左右兩翅。鼓揚海水。令其兩闢。觀諸龍眾命將盡者。而搏取之。如來出世。亦復如是。以大止妙觀而為兩翅。鼓揚眾生大愛海水。令其兩闢。觀諸眾生根成熟者。而度脫之。依此義故。要修止觀也。問。止觀兩門。既為宗要。凡夫初學。未解安心。請示迷徒。令歸正路。答。依起信論云。若修止者。住於靜處。端坐正意。不依氣息。不依形色。不依於空。不依地水火風。乃至不依見聞覺知一切諸想。隨念皆除。亦遣除想。以一切法。本來無想。念念不生。念念不滅。亦不隨心外念境界。然後以心除心。心若馳散。即當攝來令歸正念。常勤正念。唯心識觀。一切魔境自然遠離。凡夫初學。邪正未分。魔網入心。欺誑行者。又無師匠。諮問莫憑。依四魔功。將為正道。日月經久。邪見既深。設遇良緣。終成難改。沈淪苦海。出離無由。深自察之。無令暫替。此義如起信論中說也。六起六觀者。依前五門即觀之止。而起即止之觀。何以故。理事無礙。法如是故。定慧雙融。離分齊故。一多相即。絕前後故。大用自在無障礙故。言六觀者。一者。攝境歸心真空觀。謂三界所有法。唯是一心造。心外更無一法可得。故曰歸心。謂一切分別。但由自心。曾無心外境。能與心為緣。何以故。由心不起。外境本空。論云。由依唯識故。境本無體故。真空義成。以塵無有故。本識即不生。又經云。未達境唯心。起種種分別。達境唯心已。分別即不生。知諸法唯心。便捨外塵相。由此息分別。悟平等真空。如世有醫王。以妙藥救病。諸佛亦如是。為物說唯心。以此方知由心現境。由境現心。心不至境。境不入心。常作此觀。智慧甚深。故曰攝境歸心真空觀也。二者。從心現境妙有觀。即事不滯於理。隨事成差。謂前門中攝相歸體。今此門中依體起用。具修萬行。莊嚴報土。又前門中攝相歸體。顯出法身。今此門中依體起用。修成報身。故曰從心現境妙有觀也。三者。心境祕密圓融觀。言心者。謂無礙心。諸佛證之以成法身。境者。謂無礙境。諸佛證之以成淨土。謂如來報身。及所依淨土。圓融無礙。或身現剎土。如經云。一毛孔中無量剎。各有四洲四大海。須彌鐵圍亦復然。悉現其中無迫隘。或剎現佛身。如經云。華藏世界所有塵。一一塵中佛皆入。普為眾生起神變。毗盧遮那法如是。就此門中分為四句。如玄談疏中。說如是依正混融。無有分齊。謂前兩觀。各述一邊。今此雙融。會通心境。故曰心境祕密圓融觀也。四者。智身影現眾緣觀。謂智體唯一。能鑑眾緣。緣相本空。智體照寂。諸緣相盡。如如獨存。謂有為之法。無不俱含真性。猶如日輪照現。迴處虛空。有目之流。無不親見。生盲之輩。亦蒙潤益。令知時節寒熱之期。草木無情。悉皆滋長。如來智日。亦復如是。故曰智身影現眾緣觀也。五者。多身入一鏡像觀。即事事無礙法界也。謂毗盧遮那。十身互用。無有障礙也。經云。或以自身作眾生身。國土身。業報身。聲聞身。緣覺身。菩薩身。如來身。智身。法身。虛空身。如是十身。隨舉一身。攝餘九身。故曰多身入一鏡像觀。如一身有十身互作。一一毛孔。一一身分。一一支節中。皆有十身互作。或以眼處作耳處佛事。或以耳處作眼處佛事。鼻舌身意。亦復如是。何以故。證此大止妙觀。法力加持。得如是故。經云。或以多身作一身。或以一身作多身。或以一身入多身。或以多身入一身。非一身沒多身生。非多身沒一身生。皆由深定力故。得身如是。或以異境入定同境起。或以同境入定異境起。或以一身入定多身起。或以多身入定一身起。故曰多身入一鏡像觀也。六者。主伴互現帝網觀。謂以自為主。望他為伴。或以一法為主。一切法為伴。或以一身為主。一切身為伴。隨舉一法。即主伴齊收。重重無盡。此表法性重重。影現一切事中。皆悉無盡。亦是悲智重重無盡也。如善財童子。從祗桓林中。漸次南行。至毗盧遮那莊嚴大樓閣前。暫時斂念。白彌勒菩薩言。唯願大聖。開樓閣門。令我得入。彌勒彈指。其門即開。善財入已。還閉如故。見樓閣中。有百千樓閣。一一樓閣前。各有彌勒菩薩。一一彌勒菩薩前。各有善財童子。一一善財童子。皆悉合掌。在彌勒前。以表法界重重。猶如帝網無盡也。此明善財童子。依此華嚴法界之理。修行位極。頓證法界也。此舉一樓閣為主。一切樓閣為伴也。故云主伴互現帝網觀。亦是事事無礙觀也。此上所述六重觀門。舉一為主。餘五為伴。無有前後。始終俱齊。隨入一門。即全收法界。此理喻如圓珠。穿為六孔。隨入一孔之中。即全收珠盡。此亦如是。開為六門。隨入一門。即全收法界。圓滿教理。法自爾故。善財一生。皆全證故。卷舒無礙。隱顯同時。一際絕其始終。出入亡於表堙C初心正覺。攝多身於剎那。十信道圓。一念該於佛地。致使地前菩薩。觸事生疑。五百聲聞。玄鑒絕分。融通無礙。一多交參。圓證相應。名為佛地。然此觀門。名目無定。若據一體為名。即是海印炳現三昧門。若約二用而論。即名華嚴妙行三昧門。若據三遍為言。即是塵含十方三昧門。若準四德為名。即名四攝攝生三昧門。若約五止而言。即為寂用無礙三昧門。若取六觀為名。即是佛果無礙三昧門。如是等義。隨德立名。據教說為六觀。隨入一門。眾德咸具。無生既顯。幻有非亡。攝法界而一塵收。舉一身而十身現。如斯等義。非情所圖。識盡見除。思之可見。余雖不敏。素翫茲經。聊伸偶木之文。式集彌天之義。   頌曰 備尋諸教本 集茲華嚴觀 文約義無缺 智者當勤學 修華嚴奧旨妄盡還源觀    華嚴經義海百門 唐京大薦福寺沙門法藏述   夫緣起難思。諒遍通於一切。法界叵測。誠顯現於十方。莫不性海沖融。應人機而表一。智光赫奕。耀世間以通三。殊勝微言。輕毫彰於圓教。奇特聖眾。纖埃現以全身。迥超情慮之端。透出名言之表。竊見玄綱浩瀚。妙旨希夷。覽之者詎究其源。學之者罕窮其際。由是微言滯於心首。恆為緣慮之場。實際居於目前。翻為名相之境。今者統收玄奧。囊括大宗。出經卷於塵中。轉法輪於毛處。明者德隆於即日。昧者望絕於多生。得其意則山岳易移。乖其旨則錙銖難入。輒於一塵之上。顯其實德。窮茲性海。覽彼行林。總舉十門。別開百義。參而不雜。一際皎然。義煥爛於篇題。理昭彰於文字。庶入道之士。麤觀其致焉。所列名目。條之如左 緣生會寂門第一 實際斂高馫臚G 種智普耀門第三  鎔融任運門第四 體用顯露門第五 差別顯現門第六  修學嚴成門第七 對治獲益門第八 體用開合門第九  決擇成就門第十    緣生會寂門第一   夫緣起萬有。有必顯於多門。無性一宗。宗蓋彰於眾德。分其力用。則卷舒之趣易明。覽其玄綱。則理事之門方曉。今就體用而言。略分十義。 一明緣起 二入法界 三達無生 四觀無相 五了成壞  六示隱顯 七發菩提 八開涅槃 九推去來 十鑑動靜   初明緣起者。如見塵時。此塵是自心現。由自心現。即與自心為緣。由緣現前。心法方起。故名塵為緣起法也。經云。諸法從緣起。無緣即不起。沈淪因緣。皆非外有。終無心外法。能與心為緣。縱分別於塵。亦非攀緣。然此一塵圓小之相。依法上起。假立似有。竟無實體。取不可得。捨不可得。以不可取捨。則知塵體空無所有。今悟緣非緣。起無不妙。但緣起體寂。起恆不起。達體隨緣。不起恆起。如是見者。名實知見也。   二入法界者。即一小塵緣起。是法。法隨智顯。用有差別。是界。此法以無性故。則無分齊。融無二相。同於真際。與虛空界等。遍通一切。隨處顯現。無不明了。然此一塵。與一切法。各不相知。亦不相見。何以故。由各各全是圓滿法界。普攝一切。更無別法界。是故不復更相知相見。縱說知見。莫非法界知見。終無別法界可知見也。經云。即法界無法界。法界不知法界。若性相不存。則為理法界。不礙事相宛然。是事法界。合理事無礙。二而無二。無二即二。是為法界也。   三達無生者。謂塵是心緣。心為塵因。因緣和合。幻相方生。由從緣生。必無自性。何以故。今塵不自緣。必待於心。心不自心。亦待於緣。由相待故。則無定屬緣生。以無定屬緣生。則名無生。非去緣生說無生也。論云。因不自生。緣生故生。緣不自生。因生故生。今由緣生。方得名生。了生無性。乃是無生。然生與無生。互成互奪。奪則無生。成則緣生。由即成即奪。是故生時無生。如是了者。名達無生也。   四觀無相者。如一小塵圓小之相。是自心變起。假立無實。今取不得。則知塵相虛無。從心所生。了無自性。名為無相。經云。諸法本性空。無有毫末相。然相雖取不得。詮無之義非絕。以相無體。性法即立。以法為無相之依。由不失法相故。相即非相。非相即相。相與無相。實無差別也。此無相義。如繩上蛇。全言無蛇。當知繩是無蛇之依。今法是無相之依。全以法為無相之相也。   五了成壞者。如塵從緣起立。是成。即體不作於塵。是壞。今由了緣非緣。乃名緣成。了壞非壞。乃名緣壞。以壞不妨始成於法。是故壞時正是成時。以成無所有。是故成時正是壞時。皆同時成立。無先無後。若無壞即成。是自性有。若無成即壞。是斷滅空。成壞一際。相由顯現也。   六示隱顯者。若觀塵相不可得時。即相盡而空現。由見相時不即於理。是故事顯而理隱。又此塵與諸法。互相資相攝。存亡不同。若塵能攝彼。即彼隱而此顯。若彼能攝塵。即塵隱而彼顯。隱顯一際。今但顯時。已成隱也。何以故。由顯時全隱而成顯。隱時全顯而成隱。相由成立。是故隱時正顯。顯時正隱也。   七發菩提者。謂此塵即寂滅涅槃無性。乃是佛菩提智所現故。今由了達一切眾生及塵毛等無性之理。以成佛菩提智故。所以於佛菩提身中。見一切眾生成正覺轉法輪也。又眾生及塵毛等。全以佛菩提之理成眾生故。所以於眾生菩提身中。見佛發菩提心修菩薩行。當知佛菩提。更無異見。今佛教化塵內眾生。眾生復受塵內佛教化。是故佛即眾生之佛。眾生即佛之眾生。縱有開合。終無差別。如是見者。名發菩提心。起同體大悲。教化眾生也。   八開涅槃者。謂不了塵顯。迷顯為生。復見塵隱。迷隱為滅。即依流動生滅之相。緣於塵上。迷心變起。謂是真實。今求生滅之相。竟無起處。亦無可得。動念自亡。妄想皆滅。隨其滅處。名大涅槃。故經云。流轉是生死。不動名涅槃。   九推去來者。謂塵隨風東去時。求去相不可得。隨風西來時。求來相亦不可得。皆唯塵法竟無來去之相。以無實故。來時無所從來。去時亦無所去。經云。法無去來。常不住故。良以了塵去來無體。所以去來即無去來。無去來而恆來去。一際成立。無有彼此之差別。是故經云。菩薩不來相而來。不去相而去。所以不移塵處而詣十方。恆不離十方而入塵處。恆不來去。而來去之量等於法界也。   十鑒動靜者。謂塵隨風飄颻。是動。寂然不起。是靜。今靜時由動不滅。即全以動成靜也。今動時由靜不滅。即全以靜成動也。由全體相成。是故動時正靜。靜時正動。亦如風本不動。能動諸物。若先有動。則失自體。不復更動。思之。   然上諸義。緣生既立。理不合孤。窮萬有以為同。括無盡而成總。若尋其奧。雖處狹而常寬。欲究其淵。縱居深而逾淺。緣起之義。其大矣哉。 實際斂高馫臚G   夫歸宗巨壑。亡委輸於百川。會寂真源。銷緣成於萬有。是故眾流亡而相盡。多緣寂而法空。歸體息於攀緣。奪相止於迷惑。今就理而言。略顯十義。 初二無我 二明遮詮 三如虛空 四不生滅 五無自他  六無分別 七入不二 八無差別 九明一味 十歸泯絕   初明二無我者。謂能分別塵相者。是人。所分別之塵。從緣具體。是法。由相虛假。似有而無實體。即為人無我。經云。我尚不可得。非我何可得。由塵從緣。而無自性。是法無我。論云。若法從緣生。此則無自性。以人法二俱無我。為一味也。   二明遮詮者。問曰。塵是有耶。答曰。不也。從緣無自性即空故。問。塵是無耶。答。不也。不礙緣起有故。問。塵亦有亦無耶。答。不也。空奪有盡唯空。有奪空盡唯有。互不存故。問。塵是非有非無耶。答。不也。不礙俱存故。但除計有無之見。非無法也。經云。但除其病。而不除法。是為護過。   三如虛空者。謂塵體空無所有。即無分限。亦不可取捨。而遍通十方。能與一切理事解行等為所依。而有無盡大用。猶如虛空。與一切法為依。而全建立。無有分限。遍通十方。猶如虛空。即得虛空智虛空身無礙用也。   四不生滅者。謂塵從風起散。而有生滅之相。今推生相滅相。悉皆空無。經云。因緣故法生。因緣故法滅。由生時是無性生。由滅時是無性滅。以無性故。生即不生。滅亦不滅。   五無自他者。謂塵是緣。為他也。心是因。為自也。今心不自心。必待於緣。既由緣始現。故知無自性也。又塵不自塵。亦待於心。既由心方現。故知無他性也。又。一切法。皆不自生。亦不他生。故無自他也。今言自他者。非別異見。自是他自。他是自他。自他一際。自在說也。論云。自性亦不有。他性亦復無。   六無分別者。謂見塵圓小之相好惡飛颺者。是自心分別也。即此分別之心。緣塵而起。尋起無體。名相自亡。是無分別。但分別情破。說為無分別。非如木石。經云。法從分別生。還從分別滅。又云。無分別智分別無窮。無窮之相。性分別滅。由分別無體。即分別無分別。由無體不礙緣。即無分別恆分別。   七入不二者。謂見塵與心有二。二即無二也。若執塵心為一。遮言不一。以迷心所見。非無緣故。若執塵心為二。遮言不二。以離心外。無別塵故。由心與塵。二即無二。唯心無體。一亦無一。由一無一。由二無二。一二無礙現前。方入不二門。經云。無二智慧中。出人中師子。不著一二法。知無一二故。   八無差別者。謂見塵相圓小。與一切法分齊有異。是為差別。觀塵無體。一切皆空。唯理所現。無復異體。是無差別。又此理性隨緣成一切法。非無分齊。是即差別。經云。諸法無差別。唯佛分別知。了差無差法。非無理事故。然差別緣起萬有。無差法界一空。由空與有。同別互融。會萬有以為一空。差即無差。觀一空而成萬有。無差即差。差與無差。一際顯現。四句作之。可見。   九明一味者。謂塵從緣成立。皆無自性。縱理事教義萬差。莫不唯空寂一味。祇以緣起萬差。說空一味。若無萬差。是唯一味。若舉空。即一味唯空。若舉性。即一味唯性。若舉如。則一味唯如。類顯可知。   十歸泯絕者。謂心與塵。互相泯絕。若以塵唯心現。則外塵都絕。若以心全現塵。則內心都泯。泯則泯其體外之見。存則存其全理之事。即泯常存。即存常泯。四句可知。   然上諸義。實際難思。心行罕緣其致。真源叵測。名言詎賾其端。然無言不絕言。依體興其萬用。無事不辯事。隨緣顯以一空。明事要必談空。說體寧不開用。是故斂W則緣心罔托。亡相乃妄識無依。方得稱於緣生。將符順於法界。 種智普耀門第三   夫大智照明。就纖毫而觀性海。真源朗現。即微塵以眺法身。磊落雲繁。一多開而隨應。崔嵬岳聚。理事分以成形。今就體用現前。略分十義。 一顯如量 二分六通 三明難思 四生佛家 五示圓音  六辯依正 七會機感 八施佛事 九開五眼 十分三智   初顯如量者。謂塵體空無。是如理。不礙事相宛然。是如量。今塵性順真。則無分齊。一切事法。全依性顯。是故一塵中見一切事。此事是如理智中如量之境界也。   二分六通者。謂此塵無體。不動塵處。恆遍十方剎海。無去來之相。是神足通。經云。不起於座。遍遊十方。又見塵法界無際。而有理事教義一切等。諸菩薩皆同證入。皆同修習此法。更無別路。是他心通。又見塵法界解行現前之時。即知過去曾於佛所親聞此法。以觀心不斷。是故今日得了。為宿命通。又見塵性空寂。無相可得。即無二見。若見相。即為二見也。由無相。即無有二。名天眼通。經云。不以二相見。名真天眼。又了塵無生無性空寂。即執心不起。是漏盡通。經云。斷結空心我。是則無有生。又聞說塵法界差別之聲。即知一切聲全是耳。不復更聞也。然此聞無緣。無得於聲。悟一切法是常聞一切佛法。為天耳通也。   三明難思者。謂塵不壞小量而遍十方。普攝一切於中顯現。斯由量即非量。非量即量。又居見聞之地。即見聞之不及。處思議之際。即思議之不測。皆由不思議體自不可得。故即思不可思。經云。所思不可思。是名為難思。   四生佛家者。佛以真如法界無生之理為家。今見塵無生無性時。即此智從無生法顯生。故名生佛家也。經云。於法不分別。是則從如生。又云。普於三世佛法中。知無生已而化生。但契義理。即名生佛家。是佛之子。亦名佛出現也。︵有本云無生之理 菩提涅槃為家。︶   五示圓音者。謂此說塵之音。然音具足智慧之藏。隨眾生機。有深淺之感。若於聲上了大小音韻是假立。空無所有故。然聲是實者。此乃小乘機性。即愚法教顯也。於聲上即知聲事無體。會事顯理者。此由大乘機性。即終教顯也。於聲上即知大小音聲空無所有。生心動念。即乖法體。一味一相。不可分別者。此乃大乘機性。即頓教顯也。於聲上了知聲是緣起法界。菩提涅槃主伴自在。一即一切。一切即一。如帝釋殿珠網重重無盡境界。此由一乘機性。即圓教顯也。此一音上。由機有大小。令此法門亦復不一。一切諸聲。各各如是。乃為如來無礙圓音。法輪常轉爾。   六辨依正者。謂塵毛剎海。是依。佛身智慧光明。是正。今此塵是佛智所現。舉體全是佛智。是故光明中見微塵佛剎。又剎海微塵。全用法界性而為塵體。是故塵中見一切佛說法化生等事。當知依即正。正即依。自在無礙。乃至塵毛國土。一一事法。各各如是。全佛依正也。   七會機感者。謂塵如如平等法界。隨智所顯。機大則義顯亦大。機小則理顯亦小。隨眾生之根性。有證悟之淺深。是為機感。即此機感。全如來法身而應現也。   八施佛事者。謂塵音聲文字。皆悉性離。即解脫故。此無性文字。非事之事。以空無故。佛智所顯。隨所施為。不失法界。即為佛事。經云。有所施為。無非佛事。   九開五眼者。謂塵無性之色。為肉眼也。塵是緣起之法。為法眼。塵性空故無所有。是慧眼。塵無相可得。息諸分別。不二見故。名為天眼。塵性空寂。無相可得。依正無礙。念劫圓融。有無平等。名為佛眼。然不可以五眼見於塵。但於塵處隨顯立名也。   十分三智者。謂達塵性空無之理。決擇邪正。順理入真。此決擇之心。是加行智。又見此塵。全是亡言絕慮性超圖度。能所不起。動念亦非。此為正體智。又見塵緣起幻有。不礙差別。雖種種差別。莫不空無所有。以不失體故。全以法體而起大用。一多無礙。主伴相攝。一即一切。一切即一。是為後得智。   然上諸義。法無分齊。現必同時。理不礙差。隱顯一際。用則波騰鼎沸。全真體以運行。體即鏡淨水澄。舉隨緣而會寂。若曦光之流采。無心而朗十方。如明鏡之端形。不動而呈萬像。 鎔融任運門第四   夫性海無涯。眾德以之繁廣。緣生不測。多門由是圓通。莫不迴轉萬差。卷舒之形隨智。鎔融一際。開合之勢從心。照不生機。縱差別而恆順。用非乖體。雖一味而常通。今就體勢而言。略分十義。 一會理事 二達色空 三通大小 四收遠近 五明純雜  六融念劫 七了一多 八會通局 九明卷舒 十總圓融   初會理事者。如塵相圓小。是事。塵性空無。是理。以事無體。事隨理而融通。由塵無體。即遍通於一切。由一切事。事不異理。全現塵中。故經云。廣世界即是狹世界。狹世界即是廣世界。   二達色空者。如見塵從緣成立。是色。色無體故。是空。空若無色而言空。即是無世諦之妄色。因妄色而有真諦之真空。色若無空而言色。即是無真諦之真空。因真空而有世諦之妄色。今但了妄無體。即是真空。非無色名空也。經云。色性自空。非色滅空。   三通大小者。如塵圓相。是小。須彌高廣。為大。然此塵與彼山。大小相容。隨心迴轉。而不生滅。且如見山高廣之時。是自心現作大。非別有大。今見塵圓小之時。亦是自心現作小。非別有小。今由見塵。全以見山高廣之心而現塵也。是故即小容大也。經云。金剛鐵圍數無量。悉能安置一毛端。欲明至大有小相。菩薩因此初發心。   四收遠近者。謂此塵是近。彼十方世界。是遠。今塵無體。該通一切十方。即此十方。全是塵之十方。是故遠恆近也。然十方雖遠。祇是塵性之十方。縱超不可說世界。亦是不出塵性。何以故。塵量無體。等虛空界。不可出過故。是故一切十方。唯塵性顯也。又雖離此至十方時。亦見此塵。何以故。由塵無體。事隨理而融現。是故塵性遍一切時。塵事亦同顯現。此乃一塵中顯現一切。而遠近彼此宛然。十方入一塵中。遠而恆近。塵遍十方。近而恆遠。塵與十方。近之與遠。一際顯然。更無別異。思之。   五明純雜者。謂塵無生。即一切法皆無生。是純。即塵無生義中。具含理事。亦空亦色。亦菩提亦涅槃等。是雜。理不礙事。純恆雜也。事恆全理。雜恆純也。由理事自在。純雜無礙也。   六融念劫者。如見塵時。是一念心所現。此一念之心現時。全是百千大劫。何以故。以百千大劫。由本一念方成大劫。既相成立。俱無體性。由一念無體。即通大劫。大劫無體。即該一念。由念劫無體。長短之相自融。乃至遠近世界。佛及眾生。三世一切事物。莫不皆於一念中現。何以故。一切事法。依心而現。念既無礙。法亦隨融。是故一念即見三世一切事物顯然。經云。或一念即百千劫。百千劫即一念。   七了一多者。如塵自相是一。由自一不動。方能遍應成多。若動。自一即失。遍應多亦不成。一二三皆亦如是。又一多相由成立。如一全是多。方名為一。又多全是一。方名為多。多外無別一。明知是多中一。一外無別多。明知是一中多。良以非多然能為一多。非一然能為多一。以不失無性。方有一多之智。經云。譬如算數法。從一增至十。乃至無有量。皆從本數起。智慧無差別。   八會通局者。謂塵之小相。是局。即相無體。是通。今無邊剎海常現塵中。乃通恆局。一塵全遍剎海。乃局恆通。又不壞小而容大。即不思議一塵廣容佛剎。不泯大而居小。即不思議佛剎海常現塵中。是為通局無礙也。   九明卷舒者。謂塵無性。舉體全遍十方。是舒。十方無體。隨緣全現塵中。是卷。經云。以一佛土滿十方。十方入一亦無餘。今卷則一切事於一塵中現。若舒則一塵遍一切處。即舒常卷。一塵攝一切故。即卷常舒。一切攝一塵故。是為卷舒自在也。   十總圓融者。謂塵相既盡。惑識又亡。以事無體。故事隨理而圓融。體有事。故理隨事而通會。是則終日有而常空。空不絕有。終日空而常有。有不礙空。然不礙有之空。能融萬像。不絕空之有。能成一切。是故萬像宛然。彼此無礙也。   然上諸義。鎔融之勢。因無性以得通。任運之形。因緣起而得會。一多全攝。窺一塵所以頓彰。彼此相收。瞻纖毫以之齊現。良以心通則法門自在。義顯則大智由成。尋之者詎究其源。談之者罕窮其奧。任運之用。何可稱哉。 體用顯露門第五   夫法體圓通。真源滿徹。顯則十方洞鑒。示乃一切咸彰。指微塵以T玄宗。舉纖毫而觀佛境。今達妄開真。略分十義。 一顯光明 二了境智 三明生了因 四明佛境 五辨因果  六明佛性 七表性德 八自心現 九出世間 十托生解   初顯光明者。謂見塵中法界真如理事之時。顯了分明。此是智慧光明照也。若無智光。則理事不顯。但見法時。是心光明。由積智功圓。是故放一光明。則法界無不顯示。常觀察一切法界。是為放光明照一切也。   二了境智者。如一塵圓小事相。是世諦。了塵無生無性。是真諦。彼真俗二諦。是所依之境。此貫達之心。是能依之智。此智於境。無復能取所取二種分別。何以故。今智由法成時。方得言智。離法則無能分別之智。法由智顯時。方得言法。離智亦無所分別之境。以心智寂故。雖流照而常安。由法隨緣故。雖空寂而恆用。   三明生了因者。謂塵體空寂緣起法界之義。由智方顯。是了因。見塵體已。修於解行。生起力用。是生因。然生即無生。還同法體。了亦非了。豈等緣生。生之與了。無有差別。生則約行。了則據體。無體即體。了則無生。體即無體。生還為了。契同一際。無所分別。   四明佛境者。謂塵體不可得。此不可得是佛得。塵相無分齊無可依。此無依是佛依。塵體不生。此不生是佛生。塵無分別。是佛分別。由無得無依無生。方能建立一切法。又塵全見。更不可見。乃至不可聞。皆是佛見聞。經云。所見不可見。所聞不可聞。   五辨因果者。塵即是緣起事相現前。為因。即事體空不可得。是果。果不異因。全以因滿稱為果也。由因不異果。全以果圓稱之為因也。若因不得果。果亦非果也。若果不得因。因亦非因也。皆同時成立。無別異故。是故初發心時。便成正覺。成正覺已。乃是初心。經云。初發心時。便成正覺。悉與三世諸如來等。   六明佛性者。謂覺塵及一切法從緣無性。名為佛性。經云。三世佛種。以無性為性。此但一切處隨了無性。即為佛性。不以有情故有。不以無情故無。今獨言有情者。意在勸人為器也。常於一塵一毛之處。明見一切理事。無非如來性。是開發如來性起功德。名為佛性也。   七表性德者。問。塵是有耶。答。是非有之有。如水月鏡像。經云。非有是有。問。塵是無耶。答。是有之非有。空無性也。經云。有是非有。問。塵是亦有亦無耶。答。從緣生故有。無自性故空。空有一際。自在成也。論云。以有空義故。一切法得成。問。塵是非有非無耶。答。有相空相。俱不可得也。互相奪盡。無所成立。今此性德。但無執著。不礙分別。論云。若因有與無。亦遮亦應聽。離言心不著。是則無有過。   八明自心現者。如見此塵時。是自心現也。今塵既由心現。即還與自心為緣。終無心外法。而能為心緣。以非外故。即以塵為自心現也。離心之外。更無一法。縱見內外。但是自心所現。無別內外。此無過也。   九出世間者。謂見塵色相作實解。即為處世間。今塵相空無所有。是出世間也。經云。三世五蘊法。說名為世間。斯由虛妄有。無分別則出世間也。   十托事生解者。如見塵相是事。於事處貫達。即無生之理現前。是謂托事生解也。又別托外物以表此法。表塵法自在。故以塵表之。顯法潤益。故以雲雨表之。顯塵性德深廣。故以海表之。如是無量。更有所表各異。以智推之。   然上諸義。惑盡智生。相亡體顯。差別緣起。方騰性海之波。一味真源。用顯隨緣之鏡。會真之道。夫何遠哉。 差別顯現門第六   夫滿教難思。窺一塵而頓現。圓宗叵測。觀纖毫而頓彰。然用就體分。非無差別之勢。事依理顯。自有一際之形。今且略舉大綱。以顯十義。 一明止觀 二開二諦 三出入定 四通性起 五辨六相  六顯帝網 七鑒微細 八通逆順 九定主伴 十登彼岸   初明止觀者。如見塵無體。空寂之境。為止。照體之心。是觀。今由以無緣之觀心。通無性之止體。心境無二。是止觀融通。由止無體不礙觀心故。是以境隨智而任運。由觀心不礙止境故。是以智隨法而寂靜。由非止觀以成止觀。由成止觀以非止觀。二而不二。不二而二。自在無礙。   二開二諦者。謂如見塵相圓小。幻有現前。是世諦。了塵無體。幻相蕩盡。是真諦。今此世諦之有。不異於空相。方名世諦。又真諦之空。隨緣顯現。不異於有相。方名真諦。又空依有顯。即世諦成真諦也。由有攬空成。即真諦成俗諦也。由非真非俗。是故能真能俗。即二而無二。不礙一二之義歷然。經云。於解常自一。於諦常自二。通達此無礙。真入第一義。   三出入定者。謂見塵性空。即是十方一切真實之理。名為入定也。然見此塵無性空理之時。乃是十方之空也。何以故。由十方之心見於一塵。是故全以十方為塵定。亦不礙事相宛然。是起。然起之與定。俱等虛空界。但以一多融通。同異無礙。是故一入多起。多入一起。差別入一際起。一際入差別起。悉皆同時。一際成立。無有別異。當知定即起。起即定。一與一切。同時三昧起。一切塵中入正受。一毛端頭三昧起。   四通性起者。謂塵體空無所有。相無不盡。唯一真性。以空不守自性。即全體而成諸法也。是故而有萬像繁興。萬像繁興。而恆不失真體一味。起恆不起。不起恆起。良以不起即起。起乃顯於緣生。起即不起。不起乃彰於法界。是故此塵。即理即事。即滅即生。皆由不起而起也。此塵亦空。理亦壞亦隱。由起而不起。是故終日繁興。而無施設也。   五顯六相者。今塵全以理事解行教義以成緣起。此為總也。由塵總義現前。方於塵處。辨體用解行教義各各差別。是別也。此一塵處所辨諸義。各各無性。互不相違。是同也。此一塵處諸義。體用性相。各各差別。是異也。此一塵處諸義現前。塵法方立。是成也。此一塵處諸義。各各顯自性相。終不相成相作。是壞也。一切諸法。皆具此六相。緣起方成。若不如此。則失六義也。   六顯帝網者。謂塵無體。顯現一切緣起理事。菩提涅槃教義及解行等。由此諸義無性。理通十方。圓明一際。或一現一。或一現一切。或一切現一。或一切現一切。四句同時。一際顯然。重重無盡。自在現也。如帝釋殿。珠網重重。互現無盡。論云。帝網差別。唯智能知。非眼境界。   七鑒微細者。謂此塵。及十方一切理事等。莫不皆是佛智所現。即此佛智所現之塵。能容持一切剎海事理教義。無不具足。所以然者。由十方差別雖多。恆是一塵之十方。一塵雖小。恆是該通一切之塵。是故顯現無有先後。不礙差別遠近宛然。經云。微細世界中。容受大世界。境界無不了。智慧山王行。又云。於一塵中。普現三世一切佛剎等。又云。乃至一塵一毛一世界一佛一眾生等。皆如是頓顯故。   八通逆順者。謂舉塵相不必見理。為逆。以塵無體即空。為順。由相取不可得。逆則常順。以理不礙事。順則常逆。由事理融通。是以逆順無礙。自在用也。   九定主伴者。謂塵是法界。體無分齊。普遍一切。是為主也。即彼一切各各別故。是伴也。然伴不異主。必全主而成伴。主不異伴。亦全伴而成主。主之與伴。互相資相攝。若相攝。彼此互無。不可別說一切。若相資。則彼此互有。不可同說一切。皆由即主即伴。是故亦同亦異。當知主中亦主亦伴。伴中亦伴亦主也。   十登彼岸者。謂塵名相生滅。是此岸。今了塵名相空寂。不生不滅。是彼岸。但以不了為此。了即為彼。依了不了邊。寄彼此以言之。經云。菩薩不住此岸。不住彼岸。而能運度眾生於彼岸。   然上諸義。體無別異。舉則全彰。理不殊途。談皆頓顯。良以二邊相盡。差別體融。隨智卷舒。應機屈曲。是故言起即起。誰云路之不通。舉多即多。孰談法之無在。自非迥超特達。棲心物表之者。焉能了此乎。 修學嚴成門第七   夫菩提大寶。性起靈珠。既琢既磨。資智慧而觀察。為調為舒。藉解行以嚴成。今總舉大綱。麤分十義。 一法供養 二弘六度 三修解行 四常莊嚴 五明智慧 六崇善根 七了夢幻 八曉鏡像 九達五蘊 十不共法   初法供養者。謂以無生心中。施一切珍寶。乃至微塵。皆能攝於法界。即以此法界一塵而作供養。以此供養。乃至遍通三世一切諸如來前。無不顯現。彼諸如來無不攝受。何以故。由塵即攝法界是理。與佛體性法界相應。是故遍至一切佛所。名廣大供養。無空過者。經云。諸供養中。法供養勝。   二弘六度者。如見塵緣起無盡理事中。說施一切眾生。是檀波羅密。又塵相空無。即無非可防。無惡可斷。是尸羅波羅密。又塵相空無所有。則緣心不起。息諸惱害。是羼提波羅密。又塵無體時。執心自盡。離於妄念。是精進波羅密。經云。若能心不妄。精進無有涯。又以塵無性。心亦自寂。是禪波羅密。經云。不見心相。是名正定。又塵緣起無生無相空寂之理。是智慧波羅密。經云。色不生。是般若波羅密生。常以如理六度修明其心。亦不礙事六度饒益眾生。理事不二。為實行也。不以理中具六而礙事六。但了事為理也。   三修解行者。謂於塵處。悟達理事色空無性之義。是解也。理解在心。是智也。行通為行。若住心作真解。作俗解。非名解也。不作一切解。解心無寄。是為大解也。又若起心作凡夫行。作聖人行。亦非行也。不作一切行。行心無寄。是名大行。行非是過。由心起作。解亦非過。由心住著。常無住著希望。乃是真解行也。   四常莊嚴者。如以智心觀察全塵法界緣起現前。無有分別。是為嚴淨佛土。又修戒願理事解行圓明。全塵法界。理智圓通。功德顯示。是為莊嚴佛身。又說示塵體緣起主伴。帝網微細。曉示一切。是為轉淨法輪。於一切處皆是莊嚴。不礙七寶以用莊嚴。   五明智慧者。謂塵從緣成。假持似有所現。此達有之心。是智。即此假持幻有。畢竟空無所有。此觀空之心。是慧。若住於空。即失有義。非慧也。若住於有。即失空義。非智也。今空不異有。有必全空。是為智慧也。要由名相不存。方名智慧。若存名相。即非智慧也。由不存即是存。存即是不存也。   六崇善根者。謂顯塵是法界涅槃及以解行。此皆從塵處所顯發。是故即以塵為善根也。常觀察修習。是為於塵處而種善根而長養之。所有一切塵毛剎海佛及眾生。常應如是也。   七了夢幻者。謂塵相生起。迷心為有。觀察即虛。猶如幻人。亦如夜夢。覺已皆無。今了虛無。名不可得。相不可得。一切都不可得。是為塵覺悟空無所有。   八曉鏡像者。謂塵相大小。但似有顯現。畢竟取不可得。故知塵即虛無。如鏡中之像。經云。觀察諸法。如電光。如水月鏡中之像。似有非有。取不可得。故以塵空寂。不礙假相宛然。於法界中假實二義。但由影像也。   九達五蘊者。如塵質礙。為色。心領納。是受。現塵假相於心。是想。心緣塵取捨。是行。辨了於塵。是識。今了塵無體。緣慮自亡。經云。三世五蘊法。說名為世間。斯由虛妄有。無即出世間。   十不共法者。謂二乘凡夫。見塵有相有體。但見一塵。而無自在業用。今則不爾。不與彼同。此要達塵無體。證之以成佛土。依塵修起智慧。莊嚴法身。然小恆容廣大世界。一塵常能普攝一切。是為不共法也。   然上諸義。體雖空淨。資行願以嚴真。性縱包含。依智慧而開顯。是故體稱本有。行約修生。生即不生。還同本體。體亦非體。復等修生。何曾體而礙生。生而失體。得意亡言。千里跬步。豈與夫懵道之子。同年而語哉。 對治獲益門第八   夫病起藥興。妄生智立。務止啼於楊葉。資靜亂於空業。百非息於攀緣。四句絕於增減。然而悟緣無體。智則自融。起用恆沙。無非清淨。今略分十義。以明對治。 一觀十二因緣 二修四威儀 三明三性 四顯教義 五示法輪 六知無常 七入真如 八出魔網 九消藥病 十離解縛   初觀十二因緣者。謂於塵上名相所惑。不了無體。是無明緣。於塵上心計生起。是行緣。於塵上分別之心恆轉流注。是識緣。於塵上妄識依止成種。是名色緣。於塵上六根受入。是六入緣。於塵上根塵相對。是觸緣。於塵上領納塵境。是受緣。於塵上樂受自潤。是愛緣。於塵上不了即空。是取緣。於塵上愛集成業。是有緣。於塵上業熟。起五蘊身。是生緣。於塵上名相變壞。是老死緣。今了塵名相空寂。則心不緣。隨了之時。緣自寂滅。   二修四威儀者。於塵上開顯法界法門。曉示一切群生。是行。經云。菩薩有二種行。所謂聞法行。樂聽法故。說法行。利益眾生故。於塵上平等大智。隨順觀察。塵從緣起。無生無相。是住。經云。所謂隨順住。住正法故。於塵上空寂甚深之義。是坐。經云。所謂坐師子座。演說甚深法故。於塵上名相蕩盡。觀心寂滅。淡泊無為。是臥。經云。所謂寂靜臥。身心淡泊故。又禪定臥。正念思惟觀察故。不礙事處四威儀。即事恆理也。   三明三性者。謂塵上迷心所執。計有相生。以為實也。今了塵圓小之相。取不可得。惑相自亡。是為遍計相無性。為人無我也。又塵與自心為緣。心法方起。今了緣無自體。依心方現。無自體生。是為依他相無生性。是法無我也。由二義現前。乃圓成勝義性也。   四顯教義者。謂塵能表生信解。令通達故。是教。即解之時。句味可詮。是義。即此塵具足法界理智。是無盡教義也。教無實體。隨器施設。義無實趣。隨智開合。了妄無體。教亦非教。經云。我說十二部經。如空拳誑小兒。是事不知。名曰無明。   五示法輪者。塵處開演如上法門。隨心迴轉。清淨顯然。是謂轉無盡法輪也。   六知無常者。謂塵念念生滅。是無常。即生滅無體。是為常。即生滅不生滅。名凝然常。經云。不生不滅。是無常義。即常不礙隨緣。即常不異無常。又無常體寂滅。即無常不異常。若去無常。即常義亦失。若去常。即無常義亦失。當知常即無常。無常即常也。   七入真如者。謂一塵隨心迴轉。種種義味。成大緣起。雖有種種。而無生滅。雖不生滅。而恆不礙一切隨緣。今無生滅。是不變。不礙一切。是隨緣。即此隨緣不變。︵此處疑有脫文︶   八出魔網者。若於塵上。心計生滅違順有無緣慮等。是處魔網也。於塵上能觀察平等一味真實。而無生滅之見。即出魔網。經云。眾魔者樂生死。菩薩於生死而不捨故。   九消藥病者。如見塵大小生滅有無流動。是病。了大小無大小。了生滅不生滅。知有非有等。是藥。藥即非藥。以無妄可斷故。病亦非病。以智深達故。當知動心緣境即為病。經云。何謂病本。謂有攀緣。   十離解縛者。謂於塵上執生滅之相。是縛。了生滅相不可得。是解。經云。有慧方便解。無慧方便縛。但了相非相。於縛常解。若住無相。解還是縛。了妄無體。縛即非縛。縛既無縛。解亦無解。經云。諸法無縛。本解脫故。諸法無解。本無縛故。   然上諸義。妄情增起。緣於名相。以心行迷識住。生於有無。而成結業。所以病妄則藥妄。舉空拳以止啼。心通則法通。引虛空而示遍。既覺既悟。何滯何疑。消能所以入玄宗。泯藥病而歸法界。 體用開合門第九   夫玄宗渺漭。在緣起而可彰。至道希夷。入法界而無見。故標體開用。助道之品蓋多。就性明緣。差別之門不一。合則法界寂而無二。開乃緣起應而成三。動寂理融。方開體用。今就大況而言。略分十義。 一顯人法 二世流布 三觀體用 四五分法身 五開三藏  六即不即 七異不異 八明本末 九會三乘 十畢竟空   初顯人法者。謂能達塵者是人。所了塵者是法。即此人法。相由顯現。由人方能顯法。由法以用有人。論云。以人知有法。以法知有人。離人何有法。離法何有人。今以人無相故。方為顯法之人。以法無性故。方為成人之法。二而不二。不二而二也。   二世流布者。謂今見此塵名相大小。是世流布而共說也。然塵體全法。無復種種差別。全以用不異體。是故存此假名。經云。一法有多名。真法中即無。不失法性故。流布於世間。   三觀體用者。謂了達塵無生無性一味。是體。智照理時。不礙事相宛然。是用。事雖宛然。恆無所有。是故用即體也。如會百川以歸於海。理雖一味。恆自隨緣。是故體即用也。如舉大海以明百川。由理事互融。故體用自在。若相入。則用開差別。若相即。乃體恆一味。恆一恆二。是為體用也。   四明五分法身者。謂塵空無所有。即無非可防。是戒身。以塵無相。心自不緣。是定身。了塵空寂。是慧身。由塵空無。則不緣於有。不住於相。是解脫身。由了塵體。更無異解。是解脫知見身。身以依止為義。謂智依法顯而得成立。故為法身也。   五開三藏者。謂塵是法界體性及涅槃。皆由大智所現而行照也。即以文字記持塵處所現之理。書之於簡。為經。即修多羅藏也。謂塵處觀察體性。不住名相。隨順調伏。令息諸惡。是戒。即毗柰耶藏也。於塵上體用法智。真妄相對。發智生解。事方究竟。是論。即阿毗達磨藏也。   六明即不即者。如塵相圓小分齊無體唯法。故說即也。不礙塵相宛然。故說不即也。祇由塵相不即於法。會通而言。方為即也。又由塵即法故。是即。不礙緣起。是不即也。   七明異不異者。謂塵之事相。是異。克體唯法。是不異。祇由法體不異。即異義方成。以不失體故。祇由塵事差別。即不異義方成。以不壞緣起。方言理也。經云。甚奇。世尊。於無異法中。而說諸法異。   八明本末者。謂塵空無性。是本。塵相差別。是末。末即非末。以相無不盡故。本亦非本。以不礙緣成故。即以非本為本。雖空而恆有。以非末為末。雖有而恆空。當知末即隨緣。本即據體。今體為用本。用依體起。經云。從無住本。立一切法。   九會三乘者。謂見塵相空無所有。然法是實。據此見為小乘。悟塵從緣。息於緣慮。據此見為中乘。了塵無性無生。空寂一味。據此為大乘。今法是一。學者分三。非以學三。令法亦三。非以法一。令學亦一。但人自三乘。法非三也。當知一。即三乘所學之歸一也。三。即一乘隨應之機有三也。   十畢竟空者。謂塵不泯事相。而常空寂。是為畢竟空也。今事相雖存。即相不可得。名亦不可得。理義不可得。以一切不可得。名為畢竟空。非無表說也。然畢竟空。空時不礙塵法宛然。塵法宛然。恆畢竟空。   然上諸義。法體不空。緣生非有。非有之有。即有遍於十方。不空之空。即空成於一切。用開差別。諸法宛而星羅。體合事銷。多門寂而雲斂。 決擇成就門第十   夫緣情未泯。見有正邪。法體隨迷。故隨緣而生滅。法界沖寂。泯寂滅以是非。今欲顯其實趣。簡彼權門。使皁白以雙分。令真妄而兩別。略舉大綱。題茲十義。 一簡正見 二辨染淨 三顯無知 四佛出世 五辨四依  六除業報 七定權實 八明頓漸 九入佛海 十證佛地   初簡正見者。如見塵名相。是邪。見塵空寂。是正。又若以見見於塵。此非為正。以不見見於塵。此亦非正。但知塵全是見。不復更見。以不見見於塵也。然見此塵時。不可以慧眼見。法眼看。佛眼觀。肉眼視。天眼瞻。見於塵也。以塵即慧即法即佛即肉即天。不復更以慧等五眼見。又若見即不見。謂以見見。即不契塵也。若不見即見。謂更將不見以見於塵。亦不契於塵也。若不見即不見。謂不知塵是見。名為總不見也。若見即見。謂知塵全是見。方名為見。經云。見者即是垢。彼則無所見。諸佛離所見。是故見清淨。   二辨染淨者。謂見塵生滅有無。是染。即體不生不滅。非有非無。是淨。若空異於有。則淨不名淨。以迷空故。若有異於空。則染不名染。以執有故。今有即全空。方名染分。空即全有。方名淨分。由空有無礙。是故染淨自在也。經云。染而不染。不染而染。   三顯無知者。謂了知塵時。塵全是知也。終不以知知於塵也。若以知知於塵。有所不知也。若知於知。此無知不異知也。今塵即是知。不復更以不知知於無知者。但無能所之知。非無知也。經云。顯現一切法。各各不相知。   四佛出世者。今如來出現。全以塵無自性。法界緣起。菩提涅槃。以為如來身也。此身通三世間。是故於一切國土。一切眾生。一切事物。一切緣起。一切業報。一切塵毛等。各各顯現如上諸義。菩提涅槃等。為佛出世也。若一處不了。即不成佛。亦不出現。何以故。由不了塵處。仍是無明。是故不成佛。亦不出現也。具如性起品文。思之。   五辨四依者。謂心了塵空寂。不緣名相。是依智不依識。謂了塵是緣起之法。非在分別。是依法不依人。謂了塵無生無相之義。不在文字。是依義不依語。謂了塵上若具顯一切法界。非有分限。此則依了義經不依不了義經。   六除業報者。謂塵上不了自心。謂心外有法。即生憎愛。從貪業成報。然此業報。由心迷塵。妄計而生。但以有顯現。皆無真實。經云。猶如淨明鏡。隨其面像現。內外無所有。業報亦如是。迷者。謂塵相有所從來。而復生滅。是迷。今了塵相無體。是悟。迷本無從來。悟亦無所去。何以故。以妄心為有。本無體故。如繩上蛇。本無從來。亦無所去。何以故。蛇是妄心橫計為有。本無體故。若計有來處去處。還是迷。了無來去。是悟。然悟之與迷。相待安立。非是先有淨心。後有無明。此非二物。不可兩解。但了妄無妄。即為淨心。終無先淨心而後無明。知之。   七定權實者。謂塵事是權。空寂是實。然實非實。以理不礙事故。權亦非權。以事體即空故。若作權解實解。此非善解。若知權實俱不可得。寄言以明法體。是名善解也。   八明頓漸者。若於塵處。了幻相不可得。方見無相。了塵無自性。方見無生。了塵色無體。方見空。如此推尋方見。名為漸。今不待推尋。而直見諸法無性空寂。如鏡現像。不待次第。對緣即現。為頓。   九入佛海者。謂全塵處。見如上百門義。並是佛大願海大智慧海大方便海之所顯現。乃至一切塵。一切毛。一切國土剎海。一切佛及眾生。一切事物等。莫不皆空。是佛智慧大海無邊無盡深廣不可測也。當知學者。若於塵處見一切法界者。即是入佛法界智慧海也。若以開合卷舒。或塵內。或毛孔。而能資攝。一即一切。一切即一。可說即不可說。主伴自在。依正無礙。普是如來智海之業用。若人如是通達者。與如來等也。   十證佛地者。謂塵空無我無相。是地。然此地體性。猶未清淨。以從我相彰得。了心猶未寧。亦是垢見。若作遠離空無相之念者。猶為垢心。謂有遠離之想未止也。今不作遠離之想。亦無動念者。由初得念息。近從動念處顯也。今者無作遠離之念。亦無不作遠離之念者。此地顯時。即智慧。不得以方便詮。不得以文字說。當自顯然。此猶假論。若稱理而言。非智所知。如空中鳥飛之時。W不可求依止之處也。然空中之W。雖無體相可得。然W非無。此W尋之逾廣。要依鳥飛。方論W之深廣。當知佛地。要因心相而得證佛地之深廣也。然證入此地。不可一向住於寂滅。一切諸佛。法不應爾。當示教利喜。學佛方便。學佛智慧。具如此地義處。思之。 華嚴義海百門   詳校題辭   義海百門者。賢首國師宗別教一乘所製也。囊括大經。發揮玄旨。總十門而析百義。融萬法而歸一塵。嗟乎。吾祖之訓。遺文尚存。莫有傳者。晉水法裔淨源字伯長。苦志於茲。有年數矣。遂遍搜古本。歷考十門。以前之九門。具彰序意列義通結。唯後之一門。亡其通結。或諸本傳寫闕文耶。或祖師立言互略耶。抑又第六差別顯現。誤題圓明解縛者。蓋後人橫議。編簡異同。今偕詳定。以第六至第十。通前五門。合為一卷。恐來者不知。故直書以見其意。時熙寧二年歲次己酉四月十九日於青墩寶閣講院方丈序                      華嚴金師子章解 唐京大薦福寺沙門法藏述 普水沙門淨源解 初明緣起。   夫至聖垂教。以因緣為宗。緣有內外之殊。世出世之異。故標第一。明諸緣起也。 二辨色空。   前明緣起。莫逾色空。幻色俗諦。真空真諦。二諦無礙。唯一中道。故次辨色空也。 三約三性。   空宗。俗諦明有。即遍計依他也。真諦明空。即圓成實性也。故次第三約三性也。 四顯無相。   遍計情有理無。依他相有性無。圓成理有情無。性有相無。故次第四顯無相也。 五說無生。   前之四門。真俗有無。皆成對待。今此一門。唯辨妙性本無增減。故第五說無生。 六論五教。   夫妙性無生。超群數而絕朕。然機緣有感。逐根性以類分。故次第六論五教也。 七勒十玄。   以義分教。教類有五。前四。小大始終漸頓。皆偏。今示圓融。故次第七勒十玄也。 八括六相。   雲華十玄。根於觀門。剛藏六相。源乎大經。經觀融通。相玄交徹。故第八括六相。 九成菩提。   六相遒文。一經奧旨。非情識所窺。唯智眼所T。將遊薩婆若海。故第九成菩提。 十入涅槃。   菩提智果。覺法樂也。涅槃斷果。寂靜樂也。照而常寂。心安如海。故第十入涅槃。   ◎明緣起第一 謂金無自性。隨工巧匠緣。   金喻真如不守自性。匠況生滅隨順妄緣。 遂有師子相起。   喻真妄和合。成阿賴耶識。此識有二義。一者覺義。為淨緣起。二者不覺義。作染緣起。 起但是緣。故名緣起。   經云。諸法從緣起無緣即不起。即理事無礙門。同一緣起也。上句示緣。中句辨起。下句總結。然釋此初章。非獨摭起信申義。亦乃採下文為準。   ◎辨色空第二 謂師子相虛。唯是真金。   幻色之相既虛。真空之性惟實。諸本無虛字。唯五臺注本有之。 師子不有。金體不無。   色相從緣而非有。揀凡夫實色也。空性不變而非無。揀外道斷空也。 故名色空。   色蘊既爾。諸法例然。大品云。諸法若不空。即無道無果。上句雙標色空。次句雙釋。下句雙結。 又復空無自相。約色以明。   空是真空。不礙於色。則觀空萬行沸騰也。 不礙幻有。名為色空。   色是幻色。不礙於空。則涉有一道清淨也。總而辨之。先約性相不變隨緣。以揀斷實。後約不住生死涅槃。以明悲智。   ◎約三性第三 師子情有。名為#p。   謂妄情。於我及一切法。周遍計度。一一執為實有。如癡孩鏡中見人面像。執為有命質礙肉骨等。故云情有也。 師子似有。名曰依他。   此所執法。依他眾緣。相應而起。都無自性。唯是虛相。如鏡中影。故云似有也。 金性不變。故號圓成。   本覺真心。始覺顯現。圓滿成就。真實常住。如鏡之明。故云不變。有本作不改亦通。上文依空宗申義。蓋躡前起後也。此章引性宗消文。亦以喻釋喻也。若依教義章。明三性各有二義。遍計所執性有二義。一情有。二理無。依他起性有二義。一似有。二無性。圓成實性有二義。一不變。二隨緣。今文各顯初一。皆隱第二。仰推祖意。單複抗行。義有在焉。   ◎顯無相第四 謂以金收師子盡   既攬真金而成師子。遂令師子諸相皆盡。 金外更無師子相可得。   真金。理也。師子。事也。亦同終南云。以離真理外。無片事可得。 故名無相。   名號品云。達無相法。住於佛住。無量義經云。其一法者。所謂無相。然名號品約果。無量義約理。理果雖殊。無相一也。   ◎說無生第五 謂正見師子生時。但是金生。   上句妄法隨緣。下句真性不變。偈云。如金作指環。展轉無差別。 金外更無一物。   離不變之性。無隨緣之相。問明品云。未曾有一法。得入於法性。 師子雖有生滅。金體本無增減。   成事似生。而金性不增。則起唯法起也。體空似滅。而金性不減。則滅唯法滅也。 故曰無生。   大經云。蘊性不可滅。是故說無生。又云。空故不可滅。此是無生義。疏云。無生為佛法體。諸經論中。皆詮無生之理。棱伽說一切法不生。中論不生為論宗體。   ◎論五教第六 一。師子雖是因緣之法。念念生滅。   以師子屬乎緣生。原人論辨小乘教。亦云。從無始來因緣力故。念念生滅。相續無窮。 實無師子相可得。   論次云。凡愚不覺。執之為實。 名愚法聲聞教。   因說四諦而悟解。故號聲聞。既除我執。未達法空。故名愚法。有本作愚人法名聲聞教。然此一教。下攝人天。由深必收淺故。上該緣覺。以其理果同故。例如約人辨藏。唯出聲聞藏耳。 二。即此緣生之法。   躡前起後也。初文師子二字。亦通此用。下三皆然。 各無自性。徹底唯空。   始自形骸之色。思慮之心。終至佛果一切種智。皆無自性。徹於有表。唯是真空。以色性自空。非色滅空也。 名大乘始教。   始。初也。大品云。空是大乘之初門。此教有二。一始教。亦名分教。今但標始教者。以深密第二第三時教。同許定性無性俱不成佛。故今合之。唯言始教耳。 三。雖復徹底唯空。不礙幻有宛然。   空是真空。不礙幻有。即水以辨於波也。 緣生假有。二相雙存。   有是幻有。不礙真空。即波以明於水也。 名大乘終教。   緣起無性。一切皆如。方是大乘至極之談。故名為終。此亦有二。一終教。對前始教立名。二實教。對前分教立名。分猶權也。始權而終實。以有顯實宗故。然終實二宗。並始分二教。皆大乘漸門耳。 四。即此二相。互奪兩亡。   以理奪事而事亡。即真理非事也。以事奪理而理亡。即事法非理也。亦同行願Ё中形奪無寄門。 情偽不存。   反Ё上句。理事雙亡。則情識偽相。無所存矣。 俱無有力。空有雙泯。   由前互奪。故皆無力。理奪事則妙有泯也。事奪理則真空泯也。心經略疏云。空有兩亡。一味常顯。 名言路絕。棲心無寄。   通結心言罔及。寶藏論云。理冥則言語道斷。旨會則心行處滅。 名大乘頓教。   頓者。言說頓絕。理性頓顯。一念不生。即是佛等。故棱伽云。頓者如鏡中像。頓現非漸。此亦有二。一逐機頓。即此文示之。二化儀頓。即後圓教收之。 五。即此情盡體露之法。混成一塊。   情盡見除也。大Ё亦云情盡理現。諸見自亡。混成一塊者。約法則混成真性。約喻則一塊真金。故裴相序云。融缾盤釵釧為金。 繁興大用。起必全真。   用則波騰鼎沸。全真體以運行。 萬象紛然。參而不雜。   萬法起必同時。一際理無先後。釋上二節。依還源觀。 一切即一。皆同無性。   無量中解一也。大經云。華藏世界所有塵。一一塵中見法界。 一即一切。因果歷然。   一中解無量也。禪詮都序云。果徹因源位。滿分稱菩薩。 力用相收。卷舒自在。   一有力收多為用。則卷他一切入於一中。即上文一切即一。皆同無性也。多有力收一為體。則舒巳一位入於一切。即上文一即一切。因果歷然也。文雖先後。義乃同時。故云卷舒自在也。 名一乘圓教。   所說唯是法界緣起無礙。相即相入。重重無盡。此亦有二。謂同教一乘圓。全收諸教宗。別教一乘圓。全揀諸教宗。   ◎勒十玄第七 一。金與師子。同時成立。圓滿具足。   師子六根。與金同時成立。以表人法因果體用。悉皆具足。妙嚴品云。一切法門無盡海。同會一法道場中。 名同時具足相應門。   大Ё云。如海一滴。具百川味。 二。若師子眼收師子盡。則一切純是眼。若耳收師子盡。則一切純是耳。   眼耳互收。純一事故。 諸根同時相收。悉皆具足。   會諸根之同。例眼耳之別。 則一一皆雜。一一皆純。為圓滿藏。   眼即耳等。皆l也。如菩薩入一三昧。即六度皆修。無量無邊諸餘行德。俱時成就。故名為l耳。非眼等皆純也。又入一三昧。唯行布施。無量無邊更無餘行。名之為純。即教義章云。純l自在。無不具足。名圓滿藏。 名諸藏純l具德門。   此名依至相立。賢首新立廣爬萓b無礙門。故大Ё云。如徑尺之鏡。見千里之影。 三。金與師子。相容成立。一多無礙。   多容一。則六根成立。多容多。則師子無殊。 於中理事。各各不同。   金性喻理。師子喻事。二雖互容。性相各別。 或一或多。各住自位。   此經偈云。以一佛土滿十方。十方入一亦無餘。世界本相亦不壞。無比功德故能爾。 名一多相容不同門。   大Ё云。若一室之千燈。光光相涉。 四。師子諸根。一一毛頭。皆以金收師子盡。   諸根諸毛。各攝全體。 一一徹﹛C師子眼。眼即耳。耳即鼻。鼻即舌。舌即身。   諸根相即。體非用外。 自在成立。無障無礙。   經云。一即是多多即一。文隨於義義隨文。 名諸法相即自在門。   大Ё云。如金與金色。二不相離。 五。若看師子。唯師子無金。即師子顯金隱。   相顯性隱。 若看金。唯金無師子。即金顯師子隱。   性顯相隱。 若兩處看。俱隱俱顯。   性相同時。隱顯齊現。 隱則祕密。顯則顯著。   賢首品云。東方入正受。西方從定起。 名祕密隱顯俱成門。   大Ё云。若片月澄空。晦明相並。 六。金與師子。或隱或顯。或一或多。   若觀金時。師子似隱。唯顯一金。觀師子時。金性似隱。具顯諸根。 定純定雜。有力無力。   一體真金。純而有力。六根分異。雜而無力。 即此即彼。主伴交輝。   此主彼伴。交光互參。 理事齊現。皆悉相容。   教義章云。猶如束箭。齊頭顯現。 不礙安立。微細成辦。   經云。一塵中有無量剎。剎復為塵說更難。 名微細相容安立門。   大Ё云。如m璃缾。盛多芥子。   七。師子眼耳支節。一一毛處。各有金師子。一一毛處師子。同時頓入一毛中。   以一切攝一切。同入一中。即交涉無礙門。偈云。一切佛剎微塵等。爾所佛坐一毛孔。 一一毛中。皆有無邊師子。又復一一毛。帶此無邊師子。還入一毛中。   又以一切攝一切。帶之復入一中。即相在無礙門。偈云。無量剎海處一毛。悉坐菩提蓮華座。 如是重重無盡。猶天帝網珠。   梵語釋迦提桓因陀羅。此云能仁天主。網珠。即善法堂護淨珠網。取譬交光無盡也。 名因陀羅網境界門。   大Ё云。若兩鏡互照。傳耀相寫。 八。說此師子。以表無明。語其金體。具彰真性。   妄法生滅。無明也。如來藏不生滅。真性也。 理事合論。況阿賴識。令生正解。   理事即真妄。論云。真妄和合。非一非異。名阿賴耶識。此識有覺不覺二義。覺即令生真性正解。不覺即令生無明正解。若約善財參諸知識。遇三毒而三德圓。皆生正解。 名託事顯法生解門。   大Ё云。如立像瑭u。觸目皆道。 九。師子是有為之法。念念生滅。   隨工匠緣。時時遷謝。 剎那之間。分為三際。   攝前摽後。 謂過去現在未來。此三際各有過現未來。   普賢行品云。過去中未來。未來中過去。亦離世間品答普慧之問也。 總有三三之位。以立九世。即束為一段法門。   如師子諸根諸毛。本純一之金也。 雖則九世。各各有隔。相由成立。融通無礙同為一念。   通玄論云。十世古今。始終不離於當念。 名十世隔法異成門。   大Ё云。若一夕之夢。翱翔百年。 十。金與師子。或隱或顯。或一或多。各無自性。由心迴轉。   謂全心一事。隨心遍一切中。即一隱多顯也。全心之一切。隨心入一事中。即多隱一顯也。以表師子與金。悉皆迴轉而無定相耳。 說事說理。有成有立。   經云。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 名唯心迴轉善成門。   賢首亦改此一門為主伴圓明具德門。故大Ё云。如北辰所居。眾星拱之。   ◎括六相第八 師子是總相。   一即具多為總相。 五根差別是別相。   多即非一名別相。 共從一緣起。是同相。   多類自同成於總。 眼耳等不相濫。是異相。   名體別異現於同。 諸根合會有師子。是成相。   一多緣起理妙成。 諸根各住自位。是壞相。   壞住自法常不作。教義章中。有八句偈文。上引六句。隨文注之。末後二句。結歎勸修。云。唯智境界非事識。以此方便會一乘。彼章廣寄一舍以喻六相。後學如仰祖訓。宜悉討論耳。   ◎成菩提第九 菩提。此云道也覺也   翻梵從華。新舊二義 謂見師子之時。即見一切有為之法。更不待壞。本來寂滅。   淨名云。眾生即寂滅相。不復更滅。 離諸取捨。即於此路。流入薩婆若海。故名為道。   離諸取捨之言。義屬上句。文連下句。謂不捨一切有為。而取寂滅無為。則義屬上句也。既取捨情亡。自然流入一切智海。則文連下句也。第八不動地亦明斯旨。薩婆若云一切智。今明果德為道。故深廣如海耳。 即了無始已來。所有顛倒。元無有實。名之為覺。   起信論云。一切眾生。不名為覺。以從本來。念念相續。未曾離念。故說無始無明。即同此文。無始已來所有顛倒也。論又云。若得無念者。則知心相生住異滅。乃至本來平等。同一覺故。即同次文。元無有實名之為覺矣。 究竟具一切種智。名成菩提。   究竟極果也。亦名究竟覺。一切種智。即三智之一也。昔圭峰疏圓覺。以一切種智釋圓明。賢首述還源。由圓明而證菩提。今文謂具一切種智而成菩提者。通而辨之。雖發辭小異。而歸宗大同也。若依起信有大智用。無量方便。乃至得名一切種智。皆屬同教。又按昭信鈔文。敘五教機。各成菩提。唯取圓宗。以因果二門相攝。即別教耳。   ◎入涅槃第十 見師子與金。二相俱盡。煩惱不生。   二相俱盡。所觀境空也。煩惱不生。能緣心泯也。內外雙亡。玄寂著矣。 好醜現前。心安如海。   新記云。如金作器。巧拙懸殊。即好醜現前也。記次文云。一以貫之。唯金究竟。即心安如海也。上句覆Ё二相俱盡。下句覆Ё煩惱不生。 妄想都盡。無諸逼迫。出纏離障。永捨苦源。名入涅槃。   惑業都盡。無集諦之妄想也。三苦皆亡。無苦諦之逼迫也。無漏智發。出纏離障。則道諦已修也。解脫自在。永離苦源。則滅諦已證也。入者了達解悟之名。涅槃義翻圓寂。經云。流轉是生死。不動名涅槃。然涅槃一章。誠雜華之淵蘊。故晉譯寶王性起。而搜玄探玄。鉤深以索隱。唐翻如來出現。則舊Ё新記。聯芳而續燄。且高麗國中。斯文尚備。而傳授不絕。況此諸部。盡出中華。願諸後昆。求師鑽仰。同報雲華賢首清涼圭峰之劬重德耳。 華嚴金師子章       華嚴經明法品藏本並下六章合作二卷今遵傳記各別刊行   內立 三寶章 唐魏國西寺沙門法藏述   三寶義略作八門。一明建立。二釋得名。三出體性。四顯融攝。五明種類。六揀所歸。七辨業用。八明次第。 一明建立   初明立意者有七種。一為翻邪故。即翻外道尊師謂自在天等。故立佛寶。二為翻外道邪論等。故立法寶。三為翻外道邪眾等。故立僧寶。故涅槃經云。歸依於佛者。是真優婆塞。終不更歸依其餘諸天神。歸依於法者。則離於殺害。終不更歸依外道諸典籍。歸依於僧者。不求諸外道等。二為除病。謂須良醫。並藥。及看病人。故諸病悉愈。三寶亦爾。故不增減。三為出怖。如經云。若得一跳。即譬一歸。若得三跳。即譬三歸。是故三寶慈悲。救眾生生死苦。是故三跳。得出怖也。四為生緣念故。為令眾生念佛求一切智。故立佛寶。為令念法求證真如。故立法寶。為令念僧求入聖眾數。故立僧寶。故雜心論云。為開眾生佛法僧念。故說三寶也。五約三義故立三寶。一調御師。二調御師法。三調御師弟子。故寶性論云。問曰。依何等義故立三寶。答曰。偈言依調御師所證弟子故也。六約三乘人故立三寶。為大乘人取佛菩提諸菩薩。故立佛寶。以此人求作佛故。為緣覺人自然知法。故立法寶。以此人但求證深因緣法。不求佛僧故。為聲聞人立僧寶。以此人但求依僧求解脫故。不求餘也。七約三根故立三寶。為信供養諸佛如來福田人。故立佛寶。為信供養第一妙法福田人。故立法寶。為信供養第一聖眾福田人。故立僧寶。此上三門。並如寶性論說。故彼偈云。為三乘信三供養等。是故說三寶。 二釋得名   第二釋名者。於中有二。先釋總名。三是數。寶是喻義。從數義立名。即帶數釋也。又寶是可貴義。依寶性論。寶有六義。一希有義。如世珍寶。以難得故。無善根眾生。經百千劫不能得故。二無垢義。如世珠寶。清淨無垢。三寶亦爾。以離一切有漏法故。三勢力義。如世珠寶。置濁水中。令水澄淨。三寶亦爾。以具六通等功德故。令眾生澄惑業苦三濁。成深信智等故。四莊嚴義。如世珍寶。能雨寶莊嚴眾生。三寶亦爾。莊嚴行者出世行故。五最上義。如世珍寶。於諸物中最為微妙。三寶亦爾。過世間故。六不變義。如世珍寶。以體真故。不可改易。三寶亦爾。以得無流法故。世間八法所不能動故也。彼論偈云。真寶世希有。明淨及勢力。能莊嚴世間。最上不變等也。後別名者。佛陀。此云覺者。覺有二種。一是覺悟義。謂理智照真故。二是覺察義。謂量智鑒俗故。又覺察煩惱賊故。從無明睡覺故。自覺覺他。覺行窮滿故也。者是假人。即有覺之者。名為覺者。有財釋也。達摩。此云法。法有三義。一自體名法。如說諸法離他性。各自住己性。即離分別也。二對意名法。如法處法界等。三軌則名法。法有軌範。開生物解故也。此中正取後一。兼明前二也。僧伽。此云和合眾。此有二義。一理和。謂見諦理時。心雖各異。所證理同故。二事和。謂四人已上。人雖各別。同秉成一羯磨事。故名事和。是則佛是覺照義。僧是和合義。法是軌範義。皆從義用立名也。又智論云。僧伽。秦言眾。多比丘共一處和合。是名僧伽。 三出體性   第三出體者。三寶有三。一同相。二別相。三住持。   初中有三義。一約事就義門。即佛體上覺照義邊。名為佛寶。則彼佛德軌則義邊。名為法寶。違諍過盡。名為僧寶。三義雖別。然佛德不殊。故云同相。此即以佛無漏功德為體。此義通諸乘。但淺深異耳。唯除人天。以彼不了故。二約會事從理門。即三寶相雖別。然同以真空妙理為性。故云同也。涅槃經云。若能觀三寶。常住同真諦。我性佛性無別。此即以真空為體。此義通諸教。唯除凡小也。三約理義融顯門。心性真如中離念本覺。名佛寶。即此中有恆沙性功德可軌用故。名法寶。即此恆沙德冥和不二。名僧寶。故經云。於佛性中。即有法僧也。又淨名經云。佛即是法。法即是眾。是三寶無為相。與虛空等。為同相。是故若就覺義而論。並稱為佛。軌則而言。無非是法。冥符和合。莫不皆僧。義說有三。不可為一。然無別體。豈為異也。故云同相。此義通諸教。唯除小乘及始教。同體門竟。   第二別相中。先明佛寶。若約世間人天所得。以有漏五蘊為體。以同世間示黑象腳身。及樹神身等。若小乘中。毗曇等宗有二佛。一生身。謂父母生相好之形。是報無記非可重故。不入佛寶。二法身。以五分功德為法身。此中唯取無漏功德。謂道後盡智無生智等。五蘊實法為佛寶體。以有漏功德非可重故。不入佛寶。或有漏及報相從名佛。於理無傷。又此宗中。於彼實法上。假施人名。無別假人。如貧名富等。若成實等宗。五蘊功德等。屬法寶攝。別說假人。為佛寶體。以有假名行人。為師匠益。要在假中故也。若三乘中三身佛。或以五聚法中一分為體。謂無為中真如擇滅等為法身。色處為化身。以心無化義故。以無漏清淨八識心王。二十一心所。及不相應行中小分。并色法界所成假者等。相從總為受用體。此如瑜伽等說。此約始教之初說。亦是迴心聲聞教也。或以真如為法身。大定智悉為應身。色形為化身。如梁攝論說。或約五法攝大覺地。謂以清淨法界為法身。鏡智及平等智為受用身。作事智為化身。妙觀智通二身。此如佛地論說。此等約始教之終說。義當為直進人說。或唯以大智為三身體。如攝論。以無垢無罣礙智為法身。以後得智為受用身。後得智之差別為變化身。或唯以真如為三身體。如起信論中。真如三大內。以體相二大為法身。用大為二身。此等約終教說。此中化身亦有化心。如大迦葉觀如來心。知向阿難。如是等。又涅槃經云。如來所化無量形類。各令有心。故知有心。但前教生。故順小說。或唯一實性。離言絕慮為佛寶。亦不分三二等。此約頓教說。若依一乘。二種十佛。既通三世間。即知用一切理事人法等。總為佛寶體。仍皆就覺義說。若約所依。以海印三昧為體。亦即攝前諸教所明。並在其中。以具同別二門故。餘可準知。   法寶體者。小乘中理教行果。一以四諦十六行等為理法體。二小乘三藏教等。音聲名句文。聲處法處二法。為教法體。三以菩薩無漏五蘊。即見道八忍八智。斷非想結。九無間八解脫。合三十三心。在家四果。及辟支無漏五蘊等。雖有理和無事和。並是向道法寶攝。此依毗曇宗。若依成實等。三乘無漏在家出家。總屬助道法寶。但以假人為佛僧故。彼論云。信佛有一切智。名信佛。信此真智。名信法。故得知也。四以佛及二乘所得涅槃。為果法寶。以相好身及等智等。有助成無漏智故。相從亦入佛僧攝。涅槃非助彼故。是法寶故也。問。涅槃是滅諦。助道是道諦。教法屬苦集。是則一理法寶。已具攝盡。何假後三耶。答。依毗曇宗有二門。一壞緣者。不分三寶境界差別。若於此門中。理實收盡。二不壞緣者。建立三寶等差別。是故就此事中最勝義故。立後三法。理亦無違。此義云何。如道有二種。一事道。謂戒定等。二理道。謂道如跡乘。此四冥通。是前道諦。戒等約事。屬前助道。以理事異故。通別異故分二也。滅亦二種。一事滅。以離惑業品數上下。令滅有優劣。故是事滅。屬彼果法。二理滅。謂盡止妙出。此四冥通。是前滅諦。亦理事異故分二也。苦無我等是所詮。理教是能詮。就勝分二也。問。佛僧俱是人。何不但立人法二寶。答。因果異故分二也。問。若爾。法中亦有因果。何不立四寶。答。人用強勝。能秉持法。是故分二。法不自宏。用劣故合為一寶也。若三乘中。或內以四諦十六行。及三無性等理。為理法寶。二以三藏十二分教。假實二法。識所變等。為教法體。三以諸道品六度等。為行法體。四以涅槃菩提等。為果法體。仍此四法。皆即空無分別。如般若經說。當知此約始教說也。或以真如體相為理法。從真所流為教法。從真內熏及依淨教所起諸行為行法。此行契真證理究竟為果法。是故四義迴轉。唯一真如也。此如起信等說。問。此中果法與佛。行法與僧。各何別耶。答。約如來所成義邊。總屬佛寶。約諸菩薩施學義邊。總屬法寶。行中約上地所得義邊為僧寶。下地所學義邊為法寶。義理差別。約法體不殊也。當知此就終教說。或以離言真法為法寶。如此經云云。當知此約頓教顯耳。若依一乘。約有十法。謂理。事。教。義。因。果。人。法。解。行。皆就軌範義說。具足主伴無盡因陀羅網等。如此經說。此據別教言。若攝方便。前諸教法並在其中。餘可準知。   僧寶體者。小乘中。若依毗曇宗。僧有二種。一應供僧。上盡諸佛。下極至於凡夫沙彌。通是僧。是故檀越僧次請一。不揀上下。悉得供僧之福。二三歸僧。唯取聲聞人中四果四向以為僧。以凡僧無聖德不可歸。故不取也。緣覺出世。無和合眾不成僧。菩薩單一不成僧。佛是佛寶亦非僧。又聲聞中。唯無漏寶功德為僧寶體。有漏非可重。故非寶也。又依彼宗。僧又有二。一第一義僧。謂出家四果聖人。二等僧。謂凡夫僧。聖中有三。一生身。即報五陰。二等智。有漏戒定等。即方便善五陰。三無漏五陰。前二相從名僧。非正寶體。後一為正也。若成實。以無漏假人為僧體。仍有四句。謂有僧德。無僧威儀等準之。若三乘內。菩薩以三賢已去。乃至等覺。所有漏無漏功德。及色心等五蘊假者。為菩薩僧體。獨覺及聲聞人。入資糧位已去。乃至羅漢。所成漏無漏功德五蘊假者。總為僧寶體。又此三乘人。唯取出家同僧法者以為僧寶。以諸在家聲聞菩薩及犀角辟支等。皆入法寶。故大智論散花品云。以花散諸菩薩。名供養法。以花散諸比丘。名供養僧。當知此約始教之初說。或分勝顯劣。以明大小。如涅槃經云。僧名和合。和合有二。一者世和合。二者第一義和合。世和合者。名聲聞僧。第一義和合者。名菩薩僧。當知此約始教之終說。或說二乘入大乘者是僧寶。不爾即非。由唯以菩薩為真僧寶故。寶性論云。菩薩為究竟僧也。當知此約終教說。或離相離分別。如論云。實有菩薩。不見有菩薩等。此約頓教寄言顯耳。或唯取菩薩隨一。皆遍六位。盡三世間。無盡法界。具足主伴。為僧寶體。此約一乘別教說。若攝方便。如前諸教並在此中。上來別相竟。   第三住持三寶者。小乘以塑畫等色法。為佛寶體。但表示一釋迦佛。以無他方佛故。經法紙墨及塑像。皆以色法為體。出家凡僧。以有漏五蘊為體。四人已上僧。以眾同分不相應法為體。問。如形像致敬損壞。於何處得罪福。答。立像擬表真容。故於真邊得故。成實云。隨是何塔。若能為損。皆望主故得罪。福亦如是。此明若是佛塔。以佛為表主。餘人亦爾。問。若爾。殺凡僧。應聖邊得罪。答。塔像無心命。從其表主。僧即不爾。各有心命。故從凡聖自位得罪。若依律中。損經等。望財主得罪也。若三乘中。佛法及僧像。同以色法為體。法中亦兼有名句等。凡僧以五蘊為體。若一乘中。並是大法界中約機緣起所成淨用。故亦遠取本法為體。餘義準之。上來總明出體竟。 四顯融攝   第四融攝門者有二重。一約三種。二約三寶。   初中有三。一約同相。於中即有別相住持。此有二義。一以彼二種。皆悉緣成。無自性故。不異真空。是故俱在同相中攝。問。若彼攝在同相中時。為有彼二。為無彼二。如其有者。云何如同。以有差別非同相故。如其無者。云何說攝。以無彼二無所攝故。答。但以彼二本來自性空。非壞彼二方得為空。是故經云。色即是空。非色滅空。又經云。非以空色。故名色空。但以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是故當知攝別歸同。而不壞別也。約始教說。二以真如體相二大為內熏因。及彼用大為外熏緣。令生始覺。於此始覺。分得為僧。滿足為佛。此中妙軌。及用中之教。以為法寶。是故別相三寶。皆從同起。不異同也。此如起信論說。又彼論云。本覺隨染。生二種相。與彼本覺不相捨離。一智淨相。謂依法力熏習。如實修行。此明僧寶也。滿足方便。破和合識相。滅相續心相。顯現法身。智純淨故。此明佛寶中法身。及自受用身也。二不思議業相者。以依智淨。能作一切勝妙境界。所謂無量功德之相。常無斷絕。隨眾生根。自然相應。種種而現。得利益故。此明他受用身。及變化身。并所流教。及住持幢相等。亦在此中。又彼論云。本覺者。謂心體離念。離念相者。等虛空界。無所不遍。法界一相。此中既以本覺隨緣。作此別相。還不離彼本。故歸於同相也。又梁論云。無不從此法身流。無不還證此法身。此中從彼流故。成法僧也。還證彼故。為佛寶也。是即不破別而恆同。不乖同而恆別。其猶攝波唯水而不廢動。攝水唯波而不壞濕。舉體全收。二義不失。當知此中道理亦爾。思之可見。以此教理。是故同中具於別也。又彼住持之相。即是真中用大中攝。以依泥等所表真相。及紙墨等所顯教相。並是最淨法界之流。薙髮袈裟是出世相。亦從彼流。非世法故。是故經中。造像像蟈К倩S盤。功皆不滅。終成大果。又以袈裟至彼獵師非法之處。真相不壞。能令象王發勝心等。又如彼縷救龍難等。又如出家破戒。悉當得泥洹等。又能生天人。得十種功德。如牛黃存香焚氣馥。如是功用極廣大者。明此皆從真如流故。不異真也。又為真標相。令諸有情即尋此相還至真源。故即真也。故論云。真如用者。能生世間出世間善因果故。是故以末歸本。一切住持三寶幢相。皆是真中相用攝也。   第二約別相中。亦攝彼二。既以同相成此別相。是故別中亦攝同盡。如波門攝水。水無不盡。此中亦爾。是則不失同而恆別也。餘思準之。又住持幢相。亦在別中。以泥木像等。若非如來神力加持。彼法豈能饒益眾生。生善滅惡等也。又是如來大悲巧智。施設攝生。既從智流。不離智故。攝在其中。是故經云。不思議菩薩力。及佛力故。令於末代得形像住持。如是等故也。   第三約住持於中攝者。此中住持有其二義。一是所住持。由前同相別相真實三寶餘勢力故。舍利形像經卷凡僧相續不絕。故名住持。既以彼持此。此中即攝彼二法也。以此皆是如來圓智中印機所現麤末之相。如大樹葉。不離本莖等故也。二是能住持。謂籍此形像經卷凡僧。住持同相別相三寶。勢力相續令不斷絕與諸有情作依止處。令漸修行得彼二故。故名住持。是故彼二。由此得立。攝在此中。潛隱而成。所以然者。以若非彼所持。無以能持彼。是故二義無二。相攝鎔融故也。   第二三寶相收中亦三。初約僧寶攝二。謂諸菩薩中道觀心智覺。名佛寶。即此境智軌生物解。說名法寶。即此觀心。內合中道。外和漏諍。故言僧寶。如瓔珞經云。菩薩謂於第一中道智為佛寶。一切法無生。動與則用為法寶。常行六道。與六道眾生和合。故名僧寶。轉一切眾生流入佛海故。   二約法寶者。此有二義。一約理法中即有佛僧。如前同相中說。二以行法攝僧。果法攝佛。理教通因果。是故法中自具三寶。故經云。分別一切法。皆悉無真實。如是解諸法。即見盧舍那。又經云。見緣起法。即是見佛。此明法中佛也。但以覺義和義皆可軌故。不離法也。以得法為佛。行法為僧。更無異法故也。故論云。行此法者。名為僧也。   三約佛寶者。有二義。一約本覺智。如同相說。二約始覺智。謂此圓智無不覺照。故名佛寶。智體遍融智相。圓音與智一味。即為理教。攬於萬行。成一妙果。故於此智即具行果。就此四義。名為法寶。又此智中。具含因智。故亦有僧。故經云。雖得佛道轉於法輪入於涅槃。而不捨於菩薩之道。又經云。聲聞緣覺若智若斷。皆是菩薩無生法忍。是則菩薩無生法忍。亦是圓智攝也。又經云。於如來智中。出菩薩及二乘智等一切智慧。又經云。於佛寶中。即有法僧。又論云。依法身有法。依法有究竟僧。如是等。   上來二門融攝。約三乘教說。亦通一乘。以同法界故。若別教辨者。淨法緣起。有其三義。支分義。圓滿義。軌則義。以分非圓外分。分圓以成分。是則圓內之分也。圓非分外圓。攬分以成圓。是即分內之圓也。軌如圓分。三義通融。皆全攝也。依是義故。是故經中。普賢等菩薩。於毛孔中。現諸佛海。及轉法輪諸菩薩眾。則僧中自具三寶。又如經中大法界法門。謂理事等法中。亦具佛僧。如彌多羅女。寶經等事中。現佛菩薩等。又一塵中現佛菩薩。又一一法門中。皆具佛僧因果故也。又如經中。如來眉間出塵數菩薩。又於毛孔現三世間。轉正法輪。為諸菩薩眾。如是佛中亦具三寶。又以法界身。攝一切法並皆都盡。是故一切法。皆是三寶故也。 五明種類   第五明種類差別者有二。先別。後總。別中佛寶。或同世間身。此約人天。或二身。此約小乘。或一身二身三身四身。此約三乘。或十身以顯無盡。此約一乘。此上名義並如別說。法寶中。或唯教法。此約人天。或具四種。如小乘。亦或四種。或唯一種。此約三乘。名同小乘而義別也。或具前諸說。或具十種。謂理事等主伴具足。此約一乘。僧中。或唯凡僧。此約人天。或唯聲聞。此約小乘。或通三乘眾。此約三乘。或唯菩薩。此約一乘。總說者。或有二種三寶。一真實。謂前別相。二假名。謂前住持。此約小乘及人天。但義異也。或三種。謂同相等如前。此約三乘。或有十門以顯示。應知此約一乘說。何以故。此十三寶相。在修行心證。比教智處。無不顯現。即是住持。成其大益。主伴具足。通因陀羅微細等故。此中亦即攝前諸教所明三寶並在其中也。 六揀所歸   第六揀定所歸者。於中有五門。   一捨邪歸正門。謂但捨外道三邪。歸於有漏三寶。此約人天說。以於此中無無漏故。佛亦同也。   二捨劣歸勝門。以彼有漏諸功德等。悉非究竟安隱處故。不辨歸依。彼但相從攝在寶中。而非究竟真歸依處。故雜心言三寶各二種。佛有二種。一生身佛。二法身佛。法亦有二種。一無我法。二第一義法。僧亦二種。一第一義僧。二等僧。皆得名寶。乃至約寶明歸。問云。三寶各二種。為歸何等耶。答。歸依彼諸佛所得無學法。僧學無學法。涅槃無上法。此明唯歸佛無漏五分法身。不歸有漏生身。唯歸僧所得學無學無漏法。不歸有漏等僧。唯歸涅槃無漏法。不歸無我有漏法故。問。何故寶中通攝。歸中局耶。答。欲明三寶是所敬養。若其揀擇此有漏此無漏則敬養心狹。生福則劣。歸依據究竟安隱處者。則可歸依無漏。此有漏則非重。故不歸也。如世間田宅。俱皆寶重。若欲歸之。要捨田歸宅。此亦如是。或可通收。此有二義。或以寶同歸。寶唯無漏。如此上辨。或以歸同寶。歸亦通收。以皆寶重。悉為物依故也。上來約小乘說。   三捨權歸實門。謂彼愚法二乘無漏。亦非可歸。以非究竟安隱處故。如彼化城終須捨故。唯大乘中所得無漏。同歸實相。是真歸依處也。寶門興供。通攝如前。歸門趣本。捨權歸實。如經中歸聲聞僧。犯菩薩戒等。此約三乘終教說。或通歸二無漏。此有二義。一如前愚法。亦是可歸。以諸趣寂皆究竟故。諸不定性。必迴心故。餘寶準之。此約始教說。二此大乘中自有二無漏故。又亦自有三乘法故。故說通二。非攝愚法。此通始終漸教說也。   四捨相歸真門。謂自宗中。唯同相三寶究竟安隱。故令歸依。餘非究竟。故佛勸捨。是故涅槃經云。汝今不應如諸聲聞凡夫之人分別三歸。何以故。於佛性中即有法僧。為欲化度聲聞凡夫。故分別說三歸異相。又云。若於三寶修異相者。當知是章清淨三歸即無依處。此等經意。勸捨別歸同。當知此約終教及頓教說也。或亦通收。皆可寶重。悉為佛依故。此約三乘教說。   五捨末歸本門。唯一乘中十三寶。具足主伴。窮於法界。盡三世間。攝一切法。是真歸處。餘隨物機虧盈不定。或亦通收。以本末圓融。無二相故。攝方便故。同一法界故。是故乃至人天所得亦在其中。餘義準之。 七辨業用   第七業用優劣者。三三寶中。別相最勝。餘二漸劣。於中同相業用者。此中既不分三相。但平等為用。此有三義。謂依持資成別相用故。隨緣顯現別相用故。稱諸菩薩觀智現故。別相中。佛寶利益業用最勝。法次。僧劣。故涅槃經云。譬如人身。頭最為上。非餘支節手足等也。佛亦如是。最為尊上。非法僧也。餘義可知。住持用。僧最勝。以能秉持佛法。益眾生故。法次。但作境界。資成三慧故。佛寶最劣。形像但為生信境故。若一乘三寶。業用皆齊。以普賢等亦盡佛境故。法界起用法如是故。又諸乘三寶益用分齊。各望本宗。準可知耳。 八明次第   第八明次第者有二。先別。後總。初中。同相三寶。三相不分。無始本有。故無先後也。別相中有四門。一約起化次第。先佛。次法。後僧。以佛是教主故。依佛說法故。依法修行以成僧故。如經云。始在佛樹力降魔。得甘露滅覺道成。三轉法輪於大千。其輪本來常清淨。天人得道此為證。三寶於是現世間。寶性論亦同此說。二約入證次第。先法。次佛。後僧。謂法是諸佛所師故。能生佛故。故先明也。證此法已。道成佛也。後度弟子。方有僧也。問。佛未證法前。豈不名僧耶。答。如釋迦佛未坐道樹前。不名為僧。以無眾故。無僧相無秉法故。三約興教次第。先佛。次僧。後法。如此經中。佛先現坐寶師子座。次集十方諸菩薩眾。後方加請說示法門。四約修行次第。先僧。次法。後佛。謂修行之來。先須捨俗投緇。雖復出家。必須依法修行。行滿究竟。終得成佛也。住持中。約元起之由。以明次第。則佛寶在先。如優填王等造像初故。次佛滅後。迦葉等結集法眼。故次也。後度凡僧。以持佛法。故居後也。若一乘三寶。皆無前後。以於法界大緣起中。同時顯現悉具足故。或皆有先後。以主伴相成故。隨舉為首故。總說者。小乘二三寶中。真實居先。假名在後。三乘三三寶中。同相居先。別相為次。住持在後。一乘十三寶。或前後。或非前後。如前說。餘義準可知。 華嚴經明法品內立三寶章       流轉章 唐魏國西寺沙門法藏述   生滅流轉。略作十門。一明違順。二斷常。三一異。四有無。五生滅。六前後。七時世。八因果。九真妄。十成觀。   初中於一有為流轉法上。義分為二。謂前念滅。後念生。經云。如印印泥。印壞文成。此即印壞為滅。文成為生。又經云。由前五陰故。後陰相續生等。皆是此流轉義也。此中生滅違順有二門。初總。後別。總中有四義。一相違義。以背滅為生。生盡為滅。以相違故成生滅。二相順義。以前念若不滅。後念不生。要由滅前念。後念方生。是故相順方成生滅。問。若前念不滅。後念不得生。以二念不並故者。既其滅已。亦不得生。以生無所依故。如論云。滅法何能緣。故無次第緣。是故滅已無物。誰能生後。答。滅有二種。一斷滅。二剎那滅。今非斷滅。故不同無物。問。此剎那滅。若不同無物。應非是滅。答。是剎那滅。必引後故。不同無物。若不引後。非此滅故。問。若剎那必引後生。是即不得入無心定等。以滅已無間要必生故。答。剎那有二位。一約能依。轉識麤故。皆從自種生前念後念。近遠俱為等無間緣。二約所依。本識細故。前後流注。滅已更生。無間相續。問。若爾。入寂二乘。最後滅心。應亦還生。即無涅槃。便成大過。答。若約小乘初教。可如所難。以彼宗中許入寂二乘永滅斷故。若終教等。即不如此。以二乘人燒分段身。生滅度想。入於涅槃。而餘世界受變易身。受佛教化。行菩薩道。乃至成佛。盡於未來。無有斷絕。以無眾生作非眾生故。四記論中。滅者復生分別記者。此約小乘說。問。此微細滅。既自不住。何能有力而生後念。答。以依真如如來藏故。令此生滅得生滅也。經云。依如來藏故有生滅心等。又經云。依無住本。立一切法等。是故滅無真依。無以起生。生不依真。不從滅起。起信論云。不生不滅。與生滅和合。名阿a耶識。是即流轉是不流轉轉也。是故相順而成生滅。三此二亦違亦順。方得生滅。由前二義不相離故。以若不滅生。無以生生。若不依滅。無以背滅。是故由極相違。方極相順。思之可解。四非違非順。方得生滅。由前二義相形奪故。以無二為一。離二相故。違順雙泯故。第二別解者。此生及滅。各開之為二。前念滅中二義。一滅壞義。二引後義。後念生中有二義。一依前義。二背前義。由滅壞與背前生滅極相違。由引後與依前生滅極相順。由滅壞不異引後故。由依前不異背前故。是故亦違亦順。無有障礙。由滅壞融引後。背前融依前。故生滅非違非順也。更有句數。思之可見。   第二斷常者。亦先總後別。總中四句。由前滅故不常。由後生故不斷。俱不俱。準思之。別中亦四句。由滅壞及背前故。法不至法。本不移而不常。由引後及依前故。位不絕位。恆流而不斷。由上二義不相離故。不斷即不常。恆流而不轉。不轉轉。轉不轉。無二故也。由滅壞違生後。由背前違依前。是故非常非非常。非斷非非斷。令此流轉法。亦非流轉。非不流轉也。思之可見。   第三一異者。亦二門。先總中亦四句。由前念中引後義。後念中背前義。是不一門。俱不俱等。思之可知。二別中亦四句。謂前後非一。各二非二為非異。俱不俱思之。又交絡相望。亦四句可見。是故一異無礙。流而不流也。   第四有無者。亦四句。一後念中背前義。是有義。二前念中滅壞義。是無義。三後念中依前義。是非有義。四前念中能引後義。是非無義。五由前二義無二。是俱存義。六由後二義無二。是俱泯義。七由存泯無礙。合前六句。為一無障礙流轉。經云。一切法不生滅。我說剎那義。此之謂也。   第五生滅者。於中亦二重。初中四句。依前後起。是無生義。以不由自能起故。引後是不滅義。以有功能故。俱不俱。準思之。又前念滅故不生。後念起故不滅。俱不俱。思之。   第六前後中亦二重。初總中四句。由依前及引後故。二念不前後。由滅壞及背前故。二念不同時。由上二門不相離故。俱不俱等。準思之。是故非初非中後。前中後取故而說流轉。流轉即無轉。別中通論。有四重無礙。一不礙前後而說同時。二不礙同時而說前後。三不礙非三時而說三時。四不礙三時而說是非三時。經中劫入非劫。非劫入劫等。準之。   第七約時世者。於中有三。初約趣向。二約相成。三約時法。初中有四。一從前向後門。謂依前念滅。令後念生。是故依過去轉為現在。現在滅引起當來。由依此門。則新新生而無窮盡。二依後向前門。謂依本無今有。已有還無。即當來現作現在。現在滅為過去。由依此門。即念念滅而無停積。三由前二義不相離故。亦向前。亦向後。依此門故。即生無盡而無不滅。滅無積而無不生。無障無礙。思之。四由前二義形奪盡故。非向前。非向後。依此門故。即滅無積而無滅。生無盡而無生。是謂無礙法門也。第二相成者。有五句。一此現在法。由當來有。及由過去滅生。是故現在為二世所成。令現無體入於過未。二此現在法。落謝為過去。引後作當來。是故二世為現在所成。令過未無體入於現在。三由前二門不相離故。此約相成有力義故三世俱立。四由前二義形奪盡故。此約相依無力義故三世俱泯。五合前四義同一法故。存亡無礙。理事雙融。思之可見。第三時法者。於中亦有五門。一時不流而法轉。謂依前滅引後生。此生滅還引後。此是法轉也。然過去時不至現在。現在不至未來。此時不流也。此即約時念念間斷。約法相續恆流。二法不轉而時遷。謂由過去謝滅。方有現在。現在落謝。能引當來。三世念念無有斷絕。此是時遷流也。過去法不來至現在。現在法不去到於當來。各住自位。不相到故。此法不轉也。此即約法本不相到。約時念念無間也。三俱遷者。離法無別時故。是故以時流法轉無二故。無始已來未曾暫停也。四非遷者以不流之時不轉之法無二故。無始已來未曾遷動也。五合前四句不相離故。從無始來不動而流。遷而不易。無障無礙。是此法體。思之可見。   第八因果門中亦四位。一無。二有。三俱。四泯。初中謂此一念法。前因已滅。對誰稱果。後果未生。對誰說因。當念不住。非因非果。二假有因果者。如論云。觀現在法有引後用。假立當果對說現因。觀現在法有酬前相。假立曾因對說現果。因果不無。三俱者。由有引後義故有因。由有酬前義故有果。由滅壞義故非因。由背前義故非果。由引後不異滅壞。故亦因亦非因。由酬前不異背前。故亦果亦非果。由四義合成一流轉。故具存亡二義也。四俱泯者。由滅壞不異引後。故非因非非因。背前不異酬前。故非果非非果。此二門復不異。故非因果非非因果。又若因果先存。可得對之說非。既因果先自不成。今亦無非因果之可立。思之。   第九真妄中亦四。一無人。二無法。三相盡。四理現。初中。此中但是前滅後生無間流轉。畢竟無人從此至彼。以生滅法中竟無人故。論云。一切世間法。法因果無人。此之謂也。二無法者。此生滅法。由後依前起。後無自性無體。又不可從前念而來。由後背前。後非前及。此亦不從前念而來。由前滅壞故。無法可至後念。由能引後故。體非後位攝。此亦不能至後位。是故前念無法可去至後念。後念無法可從前念來。但緣起力故。似有相續。實無有一法從此至彼。故論云。但從於空法。還生於空法。此之謂也。三相盡者。思惟此法。過去已滅。未來未至。故無體。現在不能自住。故無體也。又復思惟。前念已謝。故無有來。不至後念。故無有去。當念迅速。故不能住。是故此法相無不盡。又細思惟現法不離過未。以離首尾無別體故。是故諸相未曾不盡。問。若爾者。豈令現在如彼過未耶。亦無體空耶。答。即以如過未之空無。為現假有故。是故此現有。無不是真空。以不礙假有者。方是性空故。以是法理空。非是斷空故。是故只說此生死流轉法。即是真空。非滅此法。方為性空。經云。諸法畢竟空。無有毫末相。又經云。色即是空。非色滅空。此之謂也。思之可知。四理現者。即由如是相自盡故。平等理性未嘗不現。論中十種真如內。名為流轉真如。以尋思此流轉相盡。真理現露。故以為名。又經云。生死即涅槃等。皆此義也。是故諸佛菩薩。看於生死。常見涅槃。常見涅槃。恆遊生死。如履波者未嘗不踐水。踐水者無不履波。依是道理。諸佛不起涅槃界。常在生死中。教化眾生等。悲智無礙。斯之謂矣。   第十成觀者有二。先令識妄念。後攝念成觀。前中識妄念者。既思惟此流轉之法。細剋其實。唯是一念。至於無念。彼能緣之念。亦如所念。無不相及。彼此當處相即空故。性本現故。既知法實如此。而昔所見自他人法。是非差別。悉是亂識妄想計度。實無所有。應傷已顛倒。息諸妄念。又復思惟。即此妄念逐自妄境。此二則今恆無所有。經云。從心相生。與心作相。和合而有。共生共滅。同無有住。此之謂也。二成觀中二。先解。後行。初解中二。一始。謂解知如前所說諸義。令心決定。二終。謂知此解。是解非行。亦解知正行不如所解。是故方堪為行方便。二行中亦二。一始。謂思惟彼法至無念處。諸見皆絕。絕亦絕。言說不及。念慮不到。若於爾時作無念等解。並是妄念。非是實行。何況餘念。二終。謂以念智照無相境。亦非照非境。亦無觀無不觀。故云法離一切觀行。久作純熟。心不失念。四威儀中。常作一切而無所作。雙行無礙。難思議也。問。若爾。則此一門。無念便足。何須如上廣分別耶。答。若不如前尋思彼義者。即見不伏生。若不解知解行別者。即妄以解為行。情謂不破也。設總無知。但強伏心而作諸觀。並是謂中作。非是真行。究竟增惡見。入於魔網。不能成益。故經頌云。百千ぴ羊僧。無慧修靜慮。設於百千劫。無一得涅槃。聰敏智慧人。能聽法說法。斂念須臾頃。能速至涅槃。其觀中魔事。及餘行相觀利益等。並如別說。 流轉章    法界緣起章 唐魏國西寺沙門法藏述   夫法界緣起。無礙容持。如帝網該羅。若天珠交涉。圓融自在。無盡難名。略以四門。指陳其要。一緣起相由門。二法性融通門。三緣性雙顯門。四理事分無門。○初緣起相由門者。於中曲有三門。一諸緣互異門。即異體也。二諸緣互應門。即同體也。三應異無礙門。即雙辨同異也。此三門中。各有三義。一互相依持力無力義。由此得相入也。二互相形奪體無體義。由此得相即也。三體用雙融有無義。由此即入同時自在也。○初緣起互異門者。謂於無盡大緣起中。諸緣相望。體用各別。不相參雜。故云異也。依持義者。一能持多。一有力。是故能攝多。多依一故。多無力。是故潛入一。此即無有不容多之一。以無不能持故。無有不入一之多。。以無不能依故。如多依一持。既爾。一依多持。亦然。是故亦無不攝一之多。亦無不入多之一。是故由一望多。有持有依。全力無力。故能攝能入。無有障礙。多望於一。有依有持。無力全力。故能入能攝。亦無有障礙。俱存。雙泯。二句無礙。亦準思之。相入義竟。二諸緣相奪體無體者。多緣無性。為一所成。是故多即一。由一有體能攝多。由多無性潛同一。故無不多之一。亦無不一之多。一無性為多所成。多有一空。即多亦爾。是故一望於多。有有體無體。故能攝他同己。廢己同他。無有障礙。多望於一。有無體有體。亦能廢己同他。攝他同己。亦無障礙。亦同他己。亦同己他。非同他己。非同己他。二句無礙。圓融自在。思之可見。相即義竟。三體用雙融有無門者有六句。一以體無不用。故舉體全用。即唯用而無體。但有相入。無相即故。二以用無不體。故全用歸體。唯體而無用。但有相即。無相入也。三歸體之用。不礙其用。全用之體。不失其體。是故體用不礙雙存。即亦入亦即。無有障礙。鎔融自在。四全用之體體泯。全體之用用亡。是則體用交徹。形奪兩非。即入同源。圓融一味。五合前四句。同一緣起。無礙俱存。六泯前五句。絕待離言。應可去情。如理思攝。緣起異體門竟。○二諸緣互應門者。謂眾緣之中。以於一緣應多緣故。各與彼多全為其一。是故此一具多箇一。然此多一。雖由本一應多緣故有此多一。然與本一體無差別。是故名為同體門也。依持容入者。謂此本一有力。能持彼多箇一。故本一中容彼多一。多一無力。依本一故。是故多一入本一中。是即無不容多一之本一。亦無不入本一之多一。如本一有力為持。多一無力為依。容入既爾。多一有力為持。本一無力為依。容入亦爾。是即無不容本一之多一。無不入多一之本一。是即由本一望多一。有持有依。有力無力。故能容能入。無有障礙。多一望本一。有依有持。無力有力。故能入能容。亦無障礙。俱存。雙泯。二句無礙。亦準思之。同體門中容入義竟。二互相形奪體無體者。謂多一無性為本一成。多一舉體即是本一。是則本一為有體。能攝多一。多一無體。融同本一。故無不攝多一之本一。亦無不即本一之多一。如本一有體。多一無體。攝即既爾。多一有體本一無體。攝即亦然。是故亦無不攝本一之多一。亦無不即多一之本一。是即本一望多一。有有體無體。故能攝他同己。廢己同他。無有障礙。多一望本一。亦體無體。攝即可知。亦攝不攝。亦即無即。非攝不攝。非即不即。二句無礙。思之可見。同體門中相即義竟。三體用俱融即入無礙者。亦六句無礙。準前思之可見。同體門竟。○三應異無礙雙辨同體異體門者。以此二門。同一緣起。不相離故。若無異體。則諸緣雜亂。非緣起故。若無同體。緣不相資。亦非緣起故。要由不雜。方有相資。是故若非同體。無異體故。若非異體。無同體故。是故通辨。亦有四句。一或舉體全異。具入即俱。二或全體是同。亦具入即俱。以法融通。各全攝故。三或俱。以同異無礙。雙現前故。四或俱非。以相奪俱盡。故雙非也。餘入即等。準思知之。上來第一緣起相由門竟。︵餘未作。︶ 法界緣起章       圓音章 唐魏國西寺沙門法藏述   圓音義。略作四門分別。一舉義。二決擇。三會違。四辨釋。○初中有二。一謂如來能以一音演。說一切差別之法。所謂貪欲多者。即聞如來說不淨觀。如是等乃至一切。故名圓音。是故華嚴云。如來於一語言中。演說無邊契經海。二謂如來一音能同一切差別言音。謂諸眾生各聞如來唯己語故。華嚴經云。一切眾生語言法。一言演說盡無餘。○第二決擇者。或有說言。如來於一語業之中。演出一切眾生言音。是故令彼眾生各聞己語。非謂如來唯發一音。但以語業同故。名曰一音。所發多故。名曰圓音。或有說言。如來唯發一梵言音。名為一音。能為眾生作增上緣。令其所作感解不同。故名圓音。非謂如來有若干音。或有說言。如來唯一寂滅解脫離相言音。名為一音。而諸眾生機感力故。自聞如來種種言音。故名圓音。非謂如來音有一有多。問。此上三說。何得何失。答。若別偏取。三俱有失。何者。初說但多。無一音故。次唯一語。無多音故。後唯無性。非音義故。如實義者。三說合為一圓音義。何者。若彼多音不即一音。此但多音。非是圓義。以彼多音即一音故。鎔融無礙。名作圓音。若彼一音不即一切。但是一音。非是梵音。以彼一音即多音故。融通無礙。名一梵音。若此等音不即無性同真際者。是所執故。非如來音。以彼音等。離作故。無性故。如響故。所以法螺恆震。妙音常寂故也。○第三會違者。如婆沙論中七十九卷說。世尊有時為四天王。先以聖語說四諦。二王領解。二不能解。世尊憐愍故饒益故。以南印度邊國俗語說四諦。二天王中。一解一不解。世尊憐愍復以一種蔑戾車語說四聖諦。時四天王皆得領解。問。若以一音異類等解。後二天王何不同解。答。彼論釋云。彼四天王意樂不同。為滿彼意。故佛異說。復次世尊欲顯於諸言音皆能善解。斷彼疑故。復次有所化者依佛不變形言而得受化。又所化者依佛轉變形言而得受化。依佛不變形言而受化者。若轉變形言而為說法。彼不能解。如說佛在摩竭陀國。為度池堅。步行十二由旬。七萬眾生皆得見諦。云云依佛轉變形言而受化者。若不變形言而為說法。彼不能解。是故世尊作三種語。為四王說法。準上三釋。義理可通。並由眾生宜聞有異。故不相違。○第四辨釋者有二。一明分齊。二顯利益。初中。佛一言音。普遍一切。謂一切處。一切時。一切法等。根熟之者無遠不聞。根未熟者近而不聞。言遍一切處者。如智論。目連尋聲。極遠如近故。二遍一切時。謂此圓音。盡未來際未曾休息。三遍一切法。無有一法非圓音所宣說者。四遍一切眾生。謂此圓音無有根器而不開覺。若爾。何故鶖子在座如聾不聞。釋。非謂圓音能至所聞。亦能至此不聞之處。故名遍至。問。此若普遍。何成語音屈曲詮表。設爾。何失。二俱有過。何者。此若等遍。失音曲故。如其存屈曲。非等遍故。今釋。若由等遍失其音曲。是圓非音。若由屈曲乖其等遍。是音非圓。今則不壞曲而等遍。不動遍而差韻。是謂如來圓音。非是心識思量境界。二利益者。若依小乘。如來言音未必一切皆有利益。如佛問阿難天雨等。非是法輪音聲所攝。若大乘等中。如來所發世俗言音。無不皆成大利益故。如佛入城。唱乞食聲。令城同聞。俱獲利益。故經云。諸佛音聲語言。威儀進止。無非佛事。 圓音章             法身章 唐魏國西寺沙門法藏述   法身義四門分別。初釋名者。法是軌持義。身是依止義。則法為身。亦名自性身。二體性者。略有十種。一依佛地論。唯以所照真如清淨法界為性。餘四智等。並屬報化。二或唯約智。如無性攝論。以無垢無罣礙智為法身故。謂離二障。諸德釋云。此據攝境從心。名為法身。匪為法身是智非理。今釋。一切諸法尚即真如。況此真智而不如耶。既即是如。何待攝境。三亦智亦境。如梁攝論云。唯如如及如如智獨存。名為法身。四境智雙泯。經云。如來法身。非心非境。五此上四句。合為一無礙法身。隨說皆得。六此上總別五句。相融形奪。泯茲五說。通然無寄。以為法身。此上單就境智辨。七通攝五分及悲願等法行功德。無不皆是此法身收。以修生功德必證理故。融攝無礙如前智說。八通收報化色相功德。無不皆是此法身收。故攝論中。三十二相等。皆入法身攝。有三義。一相即如故。歸理法身。二智所現故。屬智法身。三當相並是功德法故。名為法身。九通攝一切三世間故。眾生及器無非佛故。一大法身具十佛故。三身等並在此中智正覺攝故。十總前九為一總句。是謂如來無礙自在法身之義。三出因者。有四。一者了因。照現本有真如法故。二者生因。生成修起勝功德故。三者生了無礙因。生了相即二果不殊故。四者總此勝德為所依因。印機現用為所成果。四業用者。亦有四。一此理法身。與諸觀智為所開覺。經云。法身說法。授與義故。二依此以起報化利生勝業用故。三或作樹等密攝化故。四遍諸塵道毛端等處。重重自在無礙業用也。 法身章       十世章 唐魏國西寺沙門法藏述   十世義作二門。一建立者。如過去世中法。未謝之時。名過去現在。更望過去。名彼過去為過去過去。望今現在此是未有。是故名今為過去未來。此一具三世俱在過去。又彼謝已。現在法起。未謝之時。名現在現在。望彼過去已滅無故。名彼以為現在過去。望於未來是未有故。名現在未來。此三一具俱在現在。又彼法謝已。未來法起。未謝之時。名未來現在。望今現在已謝無故。名未來過去。更望未來亦未有故。名未來未來。此三一具俱在未來。此九中。各三現在是有。六過未俱無。問。若於過未各立三世。如是過未既各無邊。此三世亦無邊。何但三重而說九耶。答。設於過未更欲立者。不異前門。故唯有九。又此九世總為一念。而九世歷然。如是總別合論。為十世也。第二相攝者有二門。一相即。二相入。此二得成。由二義故。一緣起相由義。二法性融通義。初緣起相由者。且如過去現在法。未謝之時。自是現在。以現在現在望之。乃是現在之過去。是故彼法。亦現在。亦過去。所望異故不相違。又現在現在法。自是現在。以未謝故。以過去現在望之。乃是過去之未來。又以未來現在望之。復是未來之過去。是故彼法。亦現在。亦過未。又未來現在法。亦現在。亦未來。準之可見。又此九中。三世現在必不俱起。六世過未亦不俱。一現在。二過未。此三定得俱。是故九中。隨其所應。有隱有現。以俱不俱故。且就俱中。由過去過去無故。令過去現在法得有也。何以故。若彼不謝。此不有故。又由過去現在有故。令過去過去無也。以若此不有。彼無謝故。又由過去現在有。令過去未來無也。以由彼未謝。令此未有故。又由此過去未來無故。令彼過去現在成有。以若此有。彼已謝故。是故由此未有。彼得未謝故也。又由過去過去無故。令過去未來無也。謂若彼不無。此現不成有。現不成有。此未來不成無。是故此無。展轉由彼無也。又由過去未來無故。令過去過去無也。反上思之。如過去三世。有此六義相由。現在未來各有六。可知。二就不俱中有二。初顯現相由亦有六義。謂由過去現在有。方令現在現在成有。何者。以若彼不有。無法可謝至此現有。又由現在現在有故。方知過去現在是有。以若此不有。彼有不成故。何者。若無此有。即令彼有不得謝。無不謝之有。非緣起有。故不成有也。現在現在。望未來現在。亦二義。準上思之。過去現在。望未來現在。亦二義。謂若過去現在不有。即未來現在有不成故。反此亦準知。問。俱者可相由。不俱者云何得相由。答。俱者現相由。不俱者密相由。亦是展轉相由。以若無此不俱。俱不成故。是故此九世。總為五位。有此十門。一如過去過去。唯一謝滅。但是過去現在家之過去故。二如過去現在。有二門。謂是過去位中自現在故。以現在望之是過去故。是故此法。亦現在。亦過去。以所望異。故不相礙也。三如過去未來。有三門。一以過去現在望之。此未有故。是過去家未來。二以現在緣現起猶未謝故。是現在現在。三以未來現在望之。此已謝故。是未來過去。是故此現在現在。亦現在。亦過未。四未來現在。亦二門。五未來未來。唯一門。並準可知。上來次第相由。有斯九門。第十超間相由。謂若無初一。則無後一等。是故如次及超間。無礙相由故。依是道理。令諸門相入相即。如經云。過去一切劫。安置未來今。未來一切劫。迴置過去世。斯之謂也。凡論相由之義有二門。一約力用。謂若無此彼不成。仍此非彼故。以力用相收。故得說入。然體不雜。故不相是也。二約體性。謂若無此彼全不成。故此即彼也。是故約體說為相即。釋此二門如別說。是故不失本位。不無即入也。思之可見。經云。無量無數劫。能作一念頃等。是此義也。第二約法性融通門者。然此九世時無別體。唯依緣起法上假立。此緣起法復無自性。依真而立。是故緣起理事。融通無礙。有其四重。一泯相俱盡。二相與兩存。三相隨互攝。四相是互即。初中以本從末。唯事而無理。以末歸本。反上可知。經云。非劫入劫。劫入非劫。是此義也。二中全事之理非事。全理之事。非理。故俱存而不雜也。經中諸劫相即。而不壞本劫者。是此義也。三中由隨事之理。故全一事能容一切也。由隨理之事。故一切事隨理入一中也。反上即是一入一切可知。四中由即理之事。故全一即一切也。由即事之理。故全一切即一也。是故唯理無可即入。唯事不可即入。要理事相從相即故。是故有即有入。時劫依此無礙法故。還同此法自在即入。餘義思之可解。 十世章       玄義章 唐魏國西寺沙門法藏述   緣起無礙一。染淨緣起二。揀理異情三。藥病對治四。理事分無五。因因果果六。二諦無礙七。真妄心境八。能化所化九。入道方便十。 緣起無礙門第一   問。緣起諸法會融無礙。如何可見。答。今釋此義作二門。一開義融通。二句數決擇。初中開有三重四句。一空不空門。謂一切皆空。無有毫末相。以緣起無性故。虛相盡故。或一切不空。以空為諸法故。以非情謂之無故。不異色等故。或二義無礙。或兩門俱泯。並可準思。二相在不在門。謂或一切入一中。由一無性。以法性為一。又一切法既即法性。是故一切同在一中而不相是也。或不在一。謂由無性。一多絕故。不壞其有。互不雜故。雖恆涉入。住自位故。或俱。謂微細相入。恆在外故。萬里迢然。恆相在故。相在不在。是一事故。無障礙故。或俱非。謂入出融故。絕二相故。無在不在。仍有此法難名目也。如一切入一。具斯四句。一入一切。亦準思之。三相是不是門。或一切即是一。此有二門。一約性。謂如經云。若人欲成佛。勿壞於貪欲。諸法即貪欲。如是即成佛。此經意以貪欲即無性。故不可壞。諸法即貪欲者。即貪欲之無性理也。若不爾者。豈貪是一切法體耶。是故當知舉貪名而取貪實。二約事。此中二。一始。二終。始謂法界無別有。即以諸法即法界為法界。一法無別有。即以法界即一法為一法。是故一切法即是一法也。二終者。既全以法界即一法為一法故。是故此一即是一切。一切法即是一也。問。若就理性。既一多俱絕。則無可即。若約事相。人法相乖。故云何即。若約事有即。即壞其事。即乖於俗。若約理有即。即乖於真。若舉事而取理。即不異前門。更何可辨。答。只由此二義。故得相即也。何者。若事而非理不可即。若理而非事無可即。今由理事不二而二。謂即事之理方為真理。故全事相即而真理湛然。即理之事方為幻事。故恆相即而萬像紛然。良由理事相是而不一。故全一多互即而不雜也。去情思之。或若嚮像執言求解。終日難見。或一切不是一。謂全體相是而不雜故。不壞本法故。其猶色即空而不壞色等。準之。或俱。由前二義無礙具故。或俱非。由前二義互形奪故。絕二相故。無是不是。仍有此法也。如一切即一有此四句。一即一切。四句準思。此上三重。融成一際。圓明具德。無礙自在。是謂法界緣起門。思之知耳。二句數決擇者。亦三重。先約一多相即不相即。總有四四句。一。由一即多故名一。二。一即多故非一。三。一即多故亦一亦非一。四。一即多故非一非不一。多即一準之。第二。由一不即多故名一。二。由一不即多故非一。三。一不即多故亦一亦不一。四。一即多故非一非不一。多不即一準之。第三。由一不即多故名一。二。由一即多故非一。三。由亦即亦不即。故亦一亦不一。四。由非即非不即。故非一非不一。多即一準之。第四。由一即多故名一。二。由一不多故非一。三。由俱故俱。四。由不俱故不俱。多一亦準之。是故此上順有十六句。逆亦十六。總三十二句也。二約相在不在。亦三十二句。三約空不空。亦三十二句。是故合有九十六句。又若三重相融。有三重四句。一或唯空不空。或唯即不即。或俱或不俱。二或唯在不在。或唯空不空。或唯不俱等。三或唯即不即。或唯在不在等。四句準之。是故三四為十二句。帖前九十六。總為一百八句法門也。 染淨緣起門第二   問。眾生雜染。及三寶清淨。為俱是妄。為亦非妄。答。此二各有四句。謂眾生是妄。以橫計有故。眾生非妄。成法器故。此二約用。眾生是妄。由上二句故。眾生非妄。以妄即空故。真如性滿故。三寶是妄。妄情取有故。經云。眾生強分別。作佛度眾生。經云。若解真實者。無佛無菩提等。二。三寶非妄。以能治妄故。經云。佛菩提智之所能斷故。三。三寶是妄。由治妄故立也。無妄即無真故。論云。但隨眾生見聞得益。故說為用也。四。三寶非妄。由全體是真故。恆一相故。經云。三寶同一味故也。 揀理異情門第三   問。真空與斷空何別。答。略有四別。一約境。謂真空不異色等。名法理空也。斷空在色等外。及滅色方為空。名為斷滅空也。二約心。謂真空聖智所得。比證等不同也。斷空情謂所得。世人所知也。三約德用。謂觀達真空。必伏滅煩惱。令成正行。入位得果。若緣念斷空成斷滅見。增長邪趣。入外道位。顛墜惡趣。經云。寧起有見如須彌。不起空見如芥子。論云。若復見於空。諸佛所不化等。又真空即色故。不可斷空取。是故真空不思議也。斷空不爾。反上知之。四約對辨異者。問。色等既即是真空。斷空何獨不真耶。答。若斷空亦即空。而實無差別。但為濫取空名。是故揀之耳。略作四句。一色與斷空不相即。以俱是所執故。如見人畜等。二斷空即空。與色即空。二空不別。以無二相故。三色真空。與斷空。不相即。以情理異故。又斷空空。與色。不相即。亦情理別故。四即空之色。與即真之斷。得相即。以從詮說理故。就法融通故。如此二門。具斯四句。餘一切法相望。皆亦如是準思。故經云諸法即貪者。以即空之諸法。還即彼即空之貪耳。問。如貪法既即空。瞋等亦即空。未知瞋等空。為即是貪空為猶在貪外。答。全是內而外宛然。全是外而內亦爾。以圓融故。無限分故。無障礙故。問。為如堂內空。與房內空。此二空無分限故。一味同故。云堂空即房空。而實堂內空。不是房中攝。為如此不。答。不也。此是世法。非可同彼。若如彼言。房空不移。而全在堂內。堂中亦爾。非是彼此相通。故說無二。但以彼空。元來是此空。故名無二也。既非世法。難申說也。會意思之。或容可見耳。 藥病對治門第四   問。對病興治。分齊有幾。修行之要。故請示之。答。病有二種。一麤。謂巧偽修行。二細。謂執見不破。前中亦二。一內實破戒。而外現威儀等。二假全不破。為他知故。求名利故。狡滑故。伺狎故。不直故。護短故。第二細中亦二。一雖具直心。而執我修行。二雖不執有人。而計有法。實見不破故。對治之藥。亦有二種。一麤亦二。謂於諸過非。而不覆藏。深愧懺悔。二於所修行。不雜巧偽。皆質直柔軟。作下下意。不顯己德。第二細中亦二。一諸修行時。知無我人。不計疲苦。二觀察諸法等不二。一相無相。入理究竟。二通說者。但深觀諸法平等之時。於上諸病。無不治盡。此是大乘修行法門。依佛藏經義說。 理事分無門第五   問。如此理事。為理無分限。事有分限耶。為不耶。答。此中理事各有四句。且理。一無分限。以遍一切故。二非無分限。以一法中無不具足故。三具分無分一味。以全體在一法。而一切處恆滿故。如觀一塵中。見一切處法界。四俱非分無分。以自體絕待故。圓融故。二義一相非二門故。事中。一有分。以隨自事相有分齊故。二無分。以全體即理故。大品云。色前際不可得。後際亦不可得。此即無分也。三俱。以前二義無礙具故。具此二義。方是一事故。四俱非。以二義融故。平等故。二相絕故。由上諸義。是故理性。不唯無分故。在一切法處。而全體一內。不唯分故。常在一中。全在一外。事法。不唯分故。常在此處。恆在他方處。不唯無分故。遍一切而不移本位。又由理不唯無分故。不在一事外。不唯分故。不在一事內。事不唯分故。常在此處而無在也。不唯無分故。常在他處而無在也。是故無在不在。而在此在彼無障礙也。 因因果果門第六   師子吼品云。佛性者。有因。有因因。有果。有果果。因者。十二因緣。因因者。即是智慧。︵通法已去︶果者。阿耨菩提。果果者。無上大般涅槃。後四句者。是因非果。如佛性。是果非因。如大涅槃。是因是果。如十二因緣所生之法。此中具智慧及菩提二句非因非果。名為佛性。中道正性。謂法身理也。開第三句。即為五種佛性也。或有佛性。闡提人有。善根人無。是前因性或有佛性。善根人有。闡提人無。是因因性或有佛性。二人俱有。非因非果性或有佛性。二人俱無果與果果二性十二因緣名佛性者。且如無明是佛性有二義。一當體淨故。是法身性。二是能知名義成反流故。名報身性。餘支準此。又初四句中。初者謂染淨緣起門。二內熏發心。三始覺圓。四本覺現。又初隨染隱體。二微起淨用。三染盡淨圓。四還源顯實。又初與第四。俱是理性。但染淨異。中間二。俱是行性。但因果異。又初染而非淨。第二淨而非染。第三亦染亦淨。第四非染非淨。又初是自性住。二是引出。三四是至得果。又初二因。後二果。又轉初為四。轉二為三。又依初起二。以二成三。以三證初。冥合不二。是故四義唯一心轉。若離無明。此四相皆盡也。 二諦無礙門第七   二諦無礙。有二門說。一約喻。二就法。喻者。且如幻兔依巾有二門。一兔。二巾。兔亦二義。一相差別義。二體空義。巾亦二義。一住自位義。二舉體成兔義。此巾與兔非一非異。且非異有四句。一以巾上成兔義。及兔上相差別義。合為一際。故為不異。此是以本隨末。就末明不異。二以巾上住自位義。及兔上體空義。合為一際。故為不異。此是以末歸本。就本明不異。三以攝末所歸之本。與攝本所從之末。此二雙融無礙俱存。故為不異。此是本末雙存無礙不異。四以所攝歸本之末。亦與所攝隨末之本。此二俱泯。故為不異。此是本末雙泯平等不異。第二非一義者。亦有四句。一以巾上住自位義。與兔上相差別。此二相違。故為非一。此是相背非一。二巾上成兔義。兔上體空義。此二相害。故為非一。三以彼相背。與此相害。此二位異。故為非一。謂背即各相背捨。相去懸遠也。相害即與敵對。親相飧害。是故近遠非一也。四以極相害泯而不泯。由極相匪存而不存。此不泯不存。義為非一。此是成壞非一。又此四非一。與上四不異。而亦非一。以義不雜故。又上四不異。與此四不一。而亦不異。理遍通故。是故若以不異門取。諸門極相和會。若以非一門取。諸義極相違諍。極違而極和者。是無障礙法也。第二就法說者。巾喻真如如來藏。兔喻眾生生死等。非一非異。亦有十門。準喻思之可知。又兔即生即死而無礙。巾即隱即顯而無礙。此生死隱顯。逆順交絡。諸門鎔融。並準前思攝可解。二顯義者有四門。一開合。二一異。三相是。四相在。初開合者。先開後合。開者。俗諦緣起中有四義。一諸緣有力義。二無力義。三無自性義。四事成義。真諦中亦有四義。一空義。二不空義。三依持義。四盡事義。合者三門。一合俗。二合真。三合二。初者有三。一約用。謂有力無力無二故。二約體。謂性無性無二故。三無礙。謂體用無二。唯一俗諦。合真者亦三。一約用。謂依持成俗。即是奪俗。全盡無二故。二約體。空不空無二故。三無礙。謂體用無二故。三合二者有四門。一約起用門。謂真中依持義。與俗中有力義。無二故。二約泯相門。謂真中盡俗。與俗中無力。無二故。三約顯實門。謂真中不空義。與俗中無性義。無二故。四成事門。謂真中空義。與俗中存事義。無二故。開合門竟。理事即不即門者。此中理事相即不相即。無礙融通。各有四句。初不即中四句者。一。二事不相即。以緣相事礙故。二。二事之理不相即。以無二故。三。理事不相即。以理靜非動故。四。事理不相即。以事動非靜故。二相即中四句者。一。事即理以緣起無性故。二。理即事。以理隨緣事得立故。三。二事之理相即。以約詮會實故。四。二事相即。以即理之事無別事。是故事如理而無礙。 真妄心境門第八   真妄心境。通有四句。一約情有心境。境謂空有相違。以存二相故。心謂二見不壞。是妄情故。或境上有空同性。以俱是所執故。心上亦同。俱是妄見故。二約法亦有心境。境謂空有不二。以俱融故。心謂絕二見。以見無二故。或境上空有相違。以全形奪故。心上亦二。謂隨見一分。餘分性不異故。三以情就法說。謂境即有無俱情有。有無俱理無。無二為一性。或亦相違。以全奪故。心謂妄取情中有。以是執心故。或亦比知其理無。以分有觀心故。四以法就情說。境即有無俱理有。有無俱情無。無二為一性。或亦相違。以全奪故。心謂見理有。以智故。見情無。以悲故。或見無二心。是一心故。此上四門中。約境各有四句。心上各四句。總有三十二句。準思之。 能化所化融作十門第九   諸佛眾生緣起融通。總有十門。一分位門。佛有二義。一法身平等。二報化差別。此二是能化佛門。眾生亦二義。一所依如來藏。二能依妄染。此二是所化眾生門。二理事門。以佛法身與眾生如來藏無二性故。為理法門也。以佛報化與眾生妄染以相由是故。是事法門也。三以法身不異如來藏。報化依染器而現。是故總是眾生門也。四以如來藏不異法身。妄染是報化所翻。是故總是佛門也。五以事虛無體故。理性不改故。唯一理門。六以理隨緣故。事無不存故。唯一事門。七以報化外攝妄染。內攝理性。唯報化門。八以妄染能現報化。復內攝真理故。唯妄染門。九此上諸義無礙現前。是俱存門。十此上諸義容融平等。是俱泯門。此十門。應以六相準之。 入道方便門第十   作入道緣起。要有三義。一識病。二揀境。三定智。初中有二。一麤。謂求名利等。二細。存見趣理等。二揀境中二。一對境。謂情謂之境在邊等。二真境有二。一。三乘境。謂空有不二融通等。二。一乘境。謂共盡緣起具德圓融等。三定智中亦二。一解。謂能生正解。仍解知解行別者是也。二行。謂不如所解。以解不能至故。無分別心行順法忘情等。又此行依解成。亦行現前。其解必絕。又約境。以三空亂意揀之。約行。以無分別智互相揀之。其義即見。又入道方便。略作四門。一懺除宿障門。二發菩提心門。三受菩薩戒門。四造修勝行門。造修勝行有二途。一始。二終。初中有三門。一捨緣門。二隨緣門。三成行門。初中有六重。一捨作惡業。二捨親眷屬。若出家。捨門徒及生緣眷屬。三捨名聞利養。四捨身命。五捨心念。六捨此捨。令絕能所無寄故。二隨緣門者有四重。一還隨前六事。而守心不染。二凡於一切堪情。下至微少堪處。皆應覺知不受。勿有少染。三於一切違境。乃至斷命等怨。皆應守心。歡喜忍受。四凡所作行。遠離巧偽虛詐。乃至一念亦不令有。三成行門者。一起六波羅密行。一一云云二四無量行。一一云云三十大願行。一一云云願行有二。一諸未起行策令起。二已起行持令不退。皆由願力。即通法行也。二終者亦三門。初捨門者。即止行也。觀諸法平等一相。諸緣皆絕。云云二隨緣門者。即觀行也。還就事中起大悲大願等行。云云三成行門者。即止觀俱行。雙融無礙。成無住行。真俗境不殊。悲智心不別。又此境而不別也。又明菩薩住不住行。說有二門。一開。二合。開中亦二。初不住。後明住。不住亦二。一不住生死。二不住涅槃。初中亦二。一由見生死過患。故不可住。二生死見本空。故無可住。二不住涅槃亦二。一見涅槃本自有。故不待住。二由不異生死。故不住。又智理無別故。能所絕故。無能住也。二明住亦二。初住生死者亦二。一由見過患起大悲故住。為除纏故也。二見空故住。不怖故也。又二。一見過生厭故住。二見空則涅槃住。此即常在生死。恆住涅槃也。二住涅槃者亦二。一常證理故住。二常化眾生故住。以所化眾生即涅槃故。第二合中有四。初合生死涅槃。以無二故無偏住。故云無住。又即住此無二之處。故亦云住。二合住不住二行者。良由以不住為住。住為不住。唯一無分別行。故無二也。三合行境二門者。以法界法門。絕能所故。平等法性。唯一味故。無境行之異也。四合前開與此合無二無別。唯一無礙法門。是故不礙開而恆合。不壞合而恆開。無二相故。且言說所不能至也。若更以句數分別。有四重四句。一唯不住生死即是。二唯不住涅槃亦是。三俱不住亦是。四俱非不住亦是。二唯住亦四句。返上思之。三唯住生死。唯不住生死。俱。不俱。皆是。可知。四唯住涅槃。唯不住涅槃俱。不俱。亦準之。此上十六。門門皆全得。得一即不假餘。餘門仍不壞。是故無障無礙。多即多。一即一。隨智取捨。思之。 玄義章       華嚴三昧章 華嚴三昧章一卷。新羅崔致遠作賢首傳。用華嚴三昧觀直心中十義配成十科。證知此章即觀文也。東洋刻本改其名為發菩提心章。於表德中。全錄杜順和尚法界觀文。近三千言。遂疑此本非賢首作。庚子冬。南條文雄遊高麗。得古寫本。郵寄西來。首題華嚴三昧章。讎校盡善。登之B棗。因來本作章。故仍其舊。尚有華嚴世界觀。求而未得也。石埭楊文會識 唐魏國西寺沙門法藏述   三昧略以四門分別。發心第一。簡教第二。顯過第三。表德第四。   初中問。云何名發菩提心。答曰。依起信論。有三種心。一者直心。正念真如法故。二者深心。樂修一切諸善行故。三者大悲心。救度一切苦眾生故。依此三心。各曲開十門。 就初直心中。具有十心。一者廣大心。謂誓願觀一切法悉如如故。二者甚深心。謂誓願觀真如。要盡源底故。三者方便心。謂推求簡擇。趣真方便故。四者堅固心。謂設逢極苦樂受。此觀心不捨離故。五者無閒心。謂觀此真如理。盡未來際。不覺其久故。六者折伏心。謂若失念。煩惱暫起。即便覺察折伏令盡。使觀心相續故。七者善巧心。謂觀真理。不礙隨事巧修萬行故。八者不二心。謂隨事萬行。與一味真理。融無二故。九者無礙心。謂理事既全融不二。還令全理之事互相即入故。十者圓滿心。謂頓觀法界。全一全多。同時顯現。無障無礙故。 第二深心中。亦具十心者。一者廣大心。謂於遍法界一切行門。誓當修習學故。二者修行心。謂於無邊行海。對緣修造故。三者究竟心。謂凡所修學。要當成就。乃至菩提故。四者忍苦心。謂能忍大苦。修諸難行。不以為難故。五者無厭足心。謂頓修多行。情無厭足故。六者無疲倦心。謂於一難行。多時勇悍。無疲倦故。七者常心。謂於一一行。各盡未來際。念念相續。恆不斷故。八者不求果報心。謂修此諸行。不求人天二乘果故。九者歡喜心。謂凡修諸行。稱本求心。皆大歡喜故。十者不顛倒心。謂凡所修行。皆離二我。俱絕三輪故。 第三大悲心中。亦具十心。一者廣大心。謂於一切眾生。皆立誓願。將度脫故。二者最勝心。謂度彼要當得佛果故。三者巧方便心。謂求度眾生巧方便法。要當成就故。四者忍苦心。謂堪忍代彼一切眾生受大苦故。五者無厭足心。謂於一一難化眾生。化以無量方便。無厭離故。六者無疲倦心。謂化一難化眾生。設於無量劫荷負眾生苦。不以為勞故。七者常心。謂於一一眾生。盡未來際。念念無閒。不休息故。八者不求恩報心。謂於諸眾生作此廣大饒益。終不希望毛端恩報故。九者歡喜心。謂令眾生得安樂時。過自得輪王樂。釋梵天王。乃至二乘涅槃故。十者不顛倒心。謂不見能化及所化故。   第二簡教者。問。眾生修行。為要藉受持聖教。方成行耶。為要須捨教法。行方成立耶。答。通辨此義。略有十類眾生。一者。自有眾生。元不識教。懸捨聖言。師自妄心。或隨邪友。違教修行。以為心要。外現威儀。內懷巧偽。巧偽誑惑。是魔徒黨。此為最惡人也。二者。自有眾生。亦背聖教。不讀經典。以質直心。隨逐前人。謂為出要。勤苦修行。竟無所益。此雖輕於前類。猶非好人也。此上二人。俱捨聖教。不得義理。三者。自有眾生。聞前二人背教為損。即便唯讀聖言。不解義意。莫知修行。唯以巧偽。依傍聖教。求名求利。違自所誦。順妄背真。此雖不捨聖言。猶非好人也。四者。自有眾生。受持讀誦。唯逐文句。不知義理。不解修行。唯以直心讀誦為業。雖無巧偽。勝過前人。猶非究竟。此上二人。俱不捨教。不得義理。五者。自有眾生。讀誦聖教。分知解行。隨力修行。多讀文句。少有修行。雖是好人。猶非究竟。六者。自有眾生。廣尋聖教。遍知解行。漸修聖教。順教修行。取意專修。不復多讀。此雖勝前。猶非究竟。七者。自有眾生。受持聖教。深會其意。亡筌得實。唯在修行。不復尋言。雖捨教筌。猶非究竟。八者。自有眾生。尋教得旨。知一切法無不稱性。是故於文字教法亦不待捨離。持此順性之教。則為正行。此雖不捨教而得真。猶非究竟。九者。自有眾生。常受持稱性之言教。遂得於不捨不著。恆觀絕言之真理。不捨不滯。俱起二行。經云。聖說法。聖默然者。是其事也。此雖理事無礙。二行俱起。猶非究竟。十者。自有眾生。尋教得真。會理教無礙。常觀理而不礙持教。恆誦習而不礙觀空。此則理事俱融。合成一觀。方為究竟也。   第三顯過。問。色空。空色。為相即耶。為不相即耶。答。有四句。謂即亦不可。非即亦不可。俱亦不可。非俱亦不可。 初中有二。謂據人及法。就人有四句。若色即空有二過。一。凡迷同聖過。以凡夫見色是真空故。二聖智同凡過。以所證真空。即是凡見色故。若空即色亦有二過失。一聖應同凡。見妄色故。二凡應同聖。見真空故。就法四句者。若色即空。還有二過。一。壞俗諦過。以青黃等色。即是真空。則無別俗故。二者壞真諦過。既以青黃等相為真空。則別無真空故。若空即色亦有二過失。一。壞真諦過。以空即是青黃等。則無真空故。二。壞俗諦過。以真空為色。則無妄色故。 第二非即亦不可者。亦有二失。據人四句者。若色不即空有二失。一者。凡迷不成過。以所見色。非虛妄故。二。凡無悟聖過。以所見妄色。隔色空故。若空不即色。亦有二失。一聖智不成過。以取色外。非真空故。二聖不從凡過。以空異妄色。聖自聖故。就法四句者。若色不即空有二失。一。壞俗諦過。以色不無性待緣不得有故。二。壞真諦過。以不會色歸空。則無真空故。若空不即色。亦有二失。一壞真諦過。以色外斷空。理非真故。二。壞俗諦過。以空非色。妄無依故。 第三。俱亦不可者。謂若色即空不即空。空即色不即色。亦有二種。先據人有二失。一。凡聖雜亂過。二。迷悟不成過。次就法亦有二失。一。二諦雜亂過。二。二諦不成過。思之可見。 第四非俱亦不可者。謂若色非空非不空。空非色非不色者。亦有二種。先就人有二失。一。迷無悟聖期。悟不從凡過。二。聖凡既雜亂。二位俱壞過。二。據法者亦有二失。一。二諦各別俱不成過。二。二諦混雜失法體過。思之可見。   第四顯德。自有五門。一。真空觀。二。理事無礙觀。三。周遍含容觀。四色空章。十門止觀。五。理事圓融義。案日本南條文雄校云。此下初三門無釋可考。似讓其釋於杜順法界觀也。四。色空章。十門止觀者。第一。會相歸性門。於中有二種。一。於所緣境。會事歸理。二。於能緣心。攝散入止也。第二。依理成事門者。亦有二種。一者。所歸之理。非斷空故。不礙事相宛然。二。由所入之止不滯寂故。復有隨事起於妙觀。第三。理事無礙門者。亦有二種。一。由習前理事。融通交徹。令無礙故。二雙現前故。遂使止觀。同於一念頓照故。第四。理事雙絕門者。由事理雙觀。互相形奪故。遂使兩相俱盡。非事。非理。寂然雙絕。是故令止觀雙泯。迥然無寄也。第五。心境融通門者。即彼絕理事之無礙境。與彼泯止觀之無礙心。二而不二故。不礙心境。而冥然一味。不二而二故。不壞一味。而心境兩分也。第六。事事相在門者。由理帶諸事。全遍一事。是故以即止之觀。於一事中見一切法。而心無散動。如一事。一切亦爾。第七。彼此相是門者。由諸事悉不異於理。理復不異於事。是故以不異止之觀。見一事即是一切。而念不亂。如一事。一切亦爾。第八。即入無礙門者。由交參非一。與相含非異。體無二故。是故以止觀無二之智。頓現即入二門。同一法界。而心無散動也。第九。帝網重現門者。由於一事中具一切。復各具一切。如是重重。不可窮盡。如一事既爾。餘一切事亦然。以止觀心境不異之目。頓現一切。各各重重。悉無窮盡。普眼所矚。朗然現前。而無分別。亦無散動也。第十。主伴圓備門者。菩薩以普門之智。頓照於此普門法界。然舉一為主。一切為伴。主伴互容。皆悉無盡。不可稱說。菩薩三昧海門。皆悉安立。自在無礙。然無異念也。 五。理事圓融義十門。第一。理事俱融門。事虛理實。相攝全收。融成十義。一。緣起事法。以虛無性故。舉體全理也。二。真性理法。以真實故。不礙舉體全事也。三。由前二義不相離故。理事俱存。四。由二義相奪故。理事雙泯也。五。事全理而事不壞。六。理全事而理不失。七。二俱存而俱不立。八。俱亡而俱不泯。九。前八相順而俱現。十。皆各相奪而無不泯。並銳意思之。第二。理法隱顯門。理性隨事。隱顯融通。亦有十義。一。以理全事故。理隱也。二。事全理故。理顯也。三。以前二不相離故。隱顯俱立也。四。以二義相奪故。非隱非顯。五。以全事而不自失故。即隱常顯也。六。以事盡而不泯他。即顯常隱也。七。此二不相離故。即俱隱俱顯也。八。相奪二亡故。俱非隱顯也。九。由前八義。同一理性。不相礙故。同時俱現也。十。同時相奪。義無不盡。泯同一味。亦非一也。深思可見。又單隱單顯。各有四義。及俱存俱泯十義。思準可知。第三。事法存泯門。事相隨理。存亡自在。亦融成十義。一。以事全理故。事泯也。二。以理全事故。事存也。三。以前二不相離故。亦存亦泯。四。以二相奪故。非存非泯也。五。以舉體全理。事相方成故。即泯而存也。六。以事舉體全成。無不蕩盡故。即存而泯也。七。以二義相順故。即存即泯俱存。八。相奪故。即存即泯俱泯也。九。以前八義。同一事法。存亡自在。無礙俱現。十。以同時相奪義故。無不盡圓融迥超出情表。亦深思可見。單存單泯等十義。準前思之。第四。事事相在門。事法緣起。力用相收。亦有十義。一。眾緣起法。於中若無一緣。餘一切緣全不成故。是故即一緣有力。能攝一切。餘並無力。攝在一中。即一現多隱也。二。以多唯一故。是故即多緣有力。而能收一。一緣無力。攝在多中。即多現一隱也。三。由前二義不相離故。無礙俱現也。四。以各相形奪。無不盡故。即非隱非現也。五。由有力攝他時。必無力入他故。現即隱也。六。無力入他時。必有力攝他故。隱即顯也。七。俱攝無不俱入故。隱顯俱現也。八。俱攝俱入。必不俱故。隱顯斯絕也。九。以前八義同一緣起門。自在俱現前也。十。各相形奪。超然無寄。圓融絕慮也。亦深思會意。可以準知。又單攝單入等十義。亦準前思之。第五。一事隱現門。一事望多。有攝有入。隱顯自在。亦有十義。一。由一攝多故。一現也。二。由一入多故。一隱也。三。以攝入同時一法故。亦隱亦顯也。四。全攝相奪各盡故。非隱非現也。五。由一能攝多。方能入於多。是即現常隱也。六。由入多故。方能攝多。是即隱常現也。七。由具前二義。方為一故。俱隱俱現也。八。二義同一相奪俱盡故。非隱非現也。九。合前八義。同在一法。無礙頓現前。十。由前諸義。各相奪盡。泯然無寄。迥超言慮。即俱泯也。並各去情如理思之。又如攝入具隱現有此十義。當知隱現具攝入。亦有十義。準思之。第六。多事隱現門。多事望一。有攝有入。隱顯自在。亦有十義。一。由多攝一故。多顯也。二。由多入一故。多隱也。三。以攝入俱現故。亦隱亦現。四。攝入相奪故。俱非也。五。以多能攝一。方能入一。即顯常隱。六。以能入一方能攝一故。即隱常顯也。七。以具前二義。方為多故。即隱即顯俱現也。八。同體二義。必相奪盡。即隱顯非也。九。合前八義。同時頓現前也。十。以前諸義。各相形奪。泯然超絕。準前思之。又隱顯具攝入十義。同前思準。第七。事事相是門。緣起事法。展轉相成。體互有相無。彼此相是。亦有十義。一。於大緣起中。若無一緣。非直所起不成。彼能起緣體亦不成。是故一緣是能成。為有義。多緣是所成無體。是空義。是即多歸於一故。一存多泯也。二。多亦為一故。多為能成。是有義。一為所成。是空義。是即一歸於多故。多存一泯。三。兩門二義。並不相離故。即存亡俱現。四。形奪俱盡故。即存亡俱泯也。五。一為能成。必有所成故。是即攝一同一之有。即是廢自同他之空也。六。多為能成。必有所成故。亦攝廢同時也。七。一多各二不相離故。無礙俱現也。八。攝廢同體。定不得故。即俱非也。九。一多緣起。隨義成立故。則相是存亡俱存現前。十。能成存亡空有俱反故。泯然超絕也。深思可知。第八。一事存泯門。然一望多。有攝他廢自。相是存泯。亦有十義。一。此法有攝他同己故。自存也。二。廢己同他故。自泯也。三。收廢俱現故。亦存亦泯也。四。以二義全奪故。俱非也。五。非盡己同他。無以盡他同己。是故即泯常存也。六。反上句故。即存常泯也。七。二義不相離故。存即泯。泯即存。俱現也。八。相奪全盡故。存泯。泯存。俱非也。九。合前八句。一事法不相障礙。俱現前也。十。諸義同體相奪俱盡故。超然絕慮也。思之可見。第九。多事存泯門。然多望一。既攝他廢自。相是存亡。亦有十義。一。以多有攝一同己故。多存也。二。以多有廢自同一故。多泯也。三。以前二義不相離故。存泯雙現。四。形奪俱盡故。雙非也。五。以非不攝一同多。無以廢多同一。是故存即泯也。六。非不同一。無以攝一。泯即存也。七。由存即泯故。有泯。由泯即存故。有存。二義不相離故。存泯。泯存。俱現前也。八。由存無不泯故。非存。由泯無不存故。非泯。二義形奪兩亡故。俱非也。九。由八義同位相須。法體方立。是故圓通無礙。俱現前也。十。由前諸義。各互相奪。定取不得。是故無不超絕。挺然無寄。唯證相應也。會意思之。第十。圓融具德門。然上諸門。並同大緣起。無障無礙。圓明自在。亦有十義。一。諸門融合。圓明頓現。具足一切也。二。隨舉一門。亦具一切。三。隨舉一義。亦具一切。四。隨舉一句。亦具一切。五。以此圓分。俱是總相。是故融攝一切。六。俱是別相。莫不皆是所攝一切。七。俱是同相。能所攝義。齊均同故。八。俱是異相。義各別不離故。九。俱是成相。緣起義門。正立俱現故。十。俱是壞相。緣起無作。同一味故。此上諸義中。各有解行境。會意思之。此即略辨理事圓融。若能熟思。使法理現前。則華嚴義旨。由此稍開耳。 華嚴三昧章   謹案唐賢首國師著述。中土久佚。經 楊仁山先生轉輾求得者。為華嚴探玄記。未刻梵網經菩薩戒本疏。入楞伽心玄義。起信論義記。別記。法界無差別論疏。十二門論宗致義記。華嚴義海百門。以上各種均已刻行而楞伽經疏七卷。法華經疏七卷。華嚴策林一卷。日本續藏有此書 先生謂係膺本華藏世界觀一卷。及此三昧章。則求之日本亦不可得。日本南條文雄君。嘗覆 先生書云。法藏所作三昧觀者。義海百門。或華嚴雜章之異名也。 先生辨其非是。覆書云。法藏所作華嚴三昧觀。崔致遠作別傳。已用其直心中十心名目。貴國所刻發菩提心章。錄十心之文。與崔同。并有三十心。而與法界觀。及他種湊合而成。謹知華嚴三昧觀當有全本流傳高麗也。祈請駐韓道友訪之。又書云。近聞貴宗同人往高麗布教者頗多。唐法藏所作華嚴三昧觀華嚴世界觀二種。高麗或有存者。乞寄信求之。歲庚子。南條君遊高麗。訪得此本。寄 先生書云。在韓日。得唐法藏華嚴三昧章寫本。因奉贈一本。未知此果與華嚴三昧觀同乎。抑異乎。 先生覆書云。華嚴三昧章。與菩提心章同。而闕法界觀之文。始知二書同出一本。即華嚴三昧觀無疑矣。以上均照錄原文蓋 先生之於此書。歷數十年之久。遍中日韓三國。一再訪求。僅乃得之。至足寶已。 先生得是寫本。識以數語。謂將登之a棗。而珍藏篋衍。未遑付梓。 先生西歸。忽忽六載。同人幾不復知有此事。乃者覆檢 先生遺稿。始知梗概。覓得底本。亟為校刻。以竟 先生未竟之志。謹以 先生原文冠於卷首。並節錄 先生與南條君往來書牘中語如右。俾當世咸知是書久佚之後。得之非易。異日者。儻能更得楞伽疏等四種刻之。與是書並顯於世。不尤法門之大幸歟。丁巳仲春海鹽徐文霨附識                                           華嚴一乘教義分齊章 卷一 唐大薦福寺沙門法藏述   今將開釋如來海印三昧一乘教義。略作十門。    建立一乘第一    教義攝益第二    古今立教第三    分教開宗第四    乘教開合第五    起教前後第六    決擇其意第七    施設異相第八    所詮差別第九    義理分齊第十   初明建立一乘者。然此一乘教義分齊。開為二門。一別教。二同教。初中二。一性海果分。是不可說義。何以故。不與教相應故。則十佛自境界也。故地論云。因分可說。果分不可說者。是也。 二緣起因分。則普賢境界也。此二無二。全體遍收。其猶波水。思之可見。就普賢門復作二門。一分相門。二該攝門。分相門者。此則別教一乘。別於三乘。如法華中宅內所指門外三車。誘引諸子令得出者。是三乘教也。界外露地所授牛車。是一乘教也。然此一乘三乘差別。諸聖教中略有十說。 一權實差別。以三中牛車。亦同羊鹿。權引諸子務令得出。是故臨門三車。俱是開方便門。四衢道中別授大白牛車。方為示真實相。若彼三中牛車亦是實者。長者門內引諸子時。指彼牛車祇在門外。此應亦出即得見車。如何出竟。至本所指車所住處而不得故。後更索耶。亦不可說界外索車。但是二乘。以經不說彼求牛車人。出門即得彼牛車故。又不說彼索先許車唯二乘故。是故經中諸子得出。至露地已各白父言。父先所許玩好之具。羊車鹿車牛車。願時賜與。以此得知三車同索。此中三車。約彼三乘所求果說。以是先意所標趣故。問。二乘各得小果。何以界外更索耶。答。依小乘云有教有行果。今依大乘云昔日但有言教。無實行果故。故云三車空無。若望自宗並皆得果。若不得者。如何出世。今言俱不得者。以望一乘故。是故以實映權。則方便相盡。故皆無得也。為欲迴彼三乘人入一乘故。是故大乘亦說迴也。若不爾者。彼求牛車人。既出界外不同凡夫。非求羊鹿不同二乘。未得露地大白牛車。不同一乘。若非彼三中大乘。更是何色人也。以至自位究竟處故。後皆進入別教一乘。問。臨門三車。為實不為實耶。答。實。不實。何以故。是方便故。由是方便引子得出。非不實。由是方便引故。非是實。此二無二。唯一相也。 二教義差別。以臨門牛車。亦同羊鹿。但有其名。以望一乘俱是教故。是故經云。以佛教門。出三界苦。亦不可說以佛教言。但約二乘。以經不揀故。彼求牛車人。尋教至義。亦同二乘俱不得故。 三所望差別。以彼一乘非是界內先許三車。是故界外四衢道中。授諸子時。皆云非本所望。是故經云。是時諸子各乘大車。得未曾有。非本所望。亦不可說非本所望言。但約二乘。以經不揀故。聖言無失故。良以門內所許。今皆無得。露地白牛本非希冀。故今得之。言非本所望也。 四德量差別。謂宅內指外。但云牛車。不言餘德。而露地所授七寶大車。謂寶網寶鈴等無量眾寶而莊嚴等。此即體具德也。又彼但云牛。不言餘相。此云白牛肥壯多力。其疾如風等。用殊勝也。又云多諸儐從而侍衛等。行眷屬也。此等異相。並約同教一乘以明異耳。又彼三中牛車唯一。以彼宗明一相方便。無主伴故。此則不爾。主伴具足。攝德無量。是故經云。我有如是七寶大車。其數無量。無量寶車。非適一也。此顯一乘無盡教義。此義廣說如華嚴中。此約別教一乘以明異耳。 五約寄位差別。如本業經仁王經及地論梁攝論等。皆以初二三地寄在世間。四地至七地寄出世間。八地寄出出世。則於出世間中。四地五地寄聲聞法。六地寄緣覺法。七地寄菩薩法。八地以上寄一乘法。若大乘即是一乘者。七地即應是出出世。又不應一乘在於八地。是故當知法華中三乘之人。為求三車出至門外者。則三乘俱是出世自位究竟也。即是此中四地已去至七地者是也。四衢別授大白牛車。此在出世之上。故是出出世一乘法。即是此中八地已上一乘法也。問。若爾。何故梁攝論云。二乘善名出世。從八地已上乃至佛地名出出世。既不言三乘是出世。如何作是說耶。答。既四五二地為聲聞。第六地為緣覺。八地已去為出出世。彼第七地是何人耶。是故當知。彼云二乘善名出世。即大小二乘也。以聲聞緣覺俱名為小故。二乘名通。具如下說。 六付囑差別。如法華經云。於未來世。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信如來智慧者。當為演說此法華經。使得聞知。為令其人得佛智慧故。若有眾生不信受者。當於如來餘深法中。示教利喜。汝等若能如是。則為報佛之恩。解云。餘深法者。即是大乘。非一乘故。稱之為餘。然非小乘。是以稱深。亦不可說以彼小乘為餘深法。以法華中正破小乘。豈可歎其深耶。是故當知法華別意。正在一乘。故作此付囑也。 七根緣受者差別。如此經性起品云。佛子。菩薩摩訶薩。無量億那由他劫。行六波羅蜜。修習道品善根。未聞此經。雖聞不信受持隨順。是等猶為假名菩薩。解云。此名三乘菩薩。根未熟故。雖如是經爾許劫修行。不信不聞此一乘經者。是人當知是前法華經內。餘深法中示教利喜者是也。以望一乘究竟法。是故說彼以為假名。若望自宗。亦真實也。此文意明華嚴是別教一乘。不同彼也。 八難信易信差別。如此經賢首品云。一切世界群生類。Q有欲求聲聞乘。求緣覺者轉復少。求大乘者甚希有。求大乘者猶為易。能信此法甚為難。解云。以此品中正明信位終心。即說一切位及成佛等事。既超三乘。恐難信受。故舉三乘對比決之。 九約機顯理差別。如此經第九地初偈云。若眾生下劣。其心厭沒者。示以聲聞道。令出於眾苦。若復有眾生。諸根小明利。樂於因緣法。為說辟支佛。若人根明利。有大慈悲心。饒益諸眾生。為說菩薩道。若有無上心。決定樂大事。為示於佛身。說無盡佛法。解云。此明一乘法門。主伴具足。故云無盡佛法。不同三乘一相一寂等法。以此地中作大法師。明說法儀軌。是故開示一乘三乘文義差別也。 十本末開合差別。如大乘同性經云。所有聲聞法。辟支佛法。菩薩法。諸佛法。如是一切諸法。皆悉流入毗盧遮那智藏大海。此文約本末分異。仍會末歸本。明一乘三乘差別顯耳。此上十證。足為龜鏡。其別教一乘所明行位因果等相。與彼三乘教施設分齊全別不同。廣在經文。略如下辨。縱無教證。依彼義異。尚須分宗。況聖教雲披。煥然溢目矣。 二該攝門者。一切三乘等。本來悉是彼一乘法。何以故。以三乘望一乘有二門故。謂不異不一也。 初不異有二。一以三即一故不異。二以一即三故不異。問。若據初門三即一者。未知彼三為存為壞。若存如何唯一。若壞彼三乘機。更依何法而得進修。答。有四句。一由即一故不待壞。二由即一故不礙存。三由即一故無不壞。四由即一故無可存。由初二義。三乘機得有所依。由後二義。三乘機得入一乘。由四句俱即一故。是故唯有一乘。更無餘也。二以一乘即三明不異者。隱顯四句反上思之。是故唯有三乘。更無一也。此如下同教中辨。 二不一者。此即一之三。與上即三之一。是非一門也。是則不壞不一而明不異。又此中不一。是上分相門。此中不異。是此該攝門也。 二同教者。於中二。初分諸乘。後融本末。 初中有六重。一明一乘。於中有七。初約法相交參以明一乘。謂如三乘中亦有說因陀羅網及微細等事。而主伴不具。或亦說華藏世界。而不說十等。或一乘中亦有三乘法相等。謂如十眼中亦有五眼。十通中亦有六通等。而義理皆別。此則一乘垂於三乘。三乘參於一乘。是則兩宗交接連綴。引攝成根欲性。令入別教一乘故也。二約攝方便。謂彼三乘等法。總為一乘方便。故皆名一乘。所以經云。諸有所作。皆為一大事故等也。三約所流辨。謂三乘等悉從一乘流故。故經云。汝等所行是菩薩道等。又經云。毗尼者即大乘也。四約就勝門。即以三中大乘為一乘。以望別教雖權實有異。同是菩薩所乘故。故經云。唯此一事實。餘二則非真。又云。止息故說二等。此文有二意。一若望上別教。餘二者。則大小二乘也。以聲聞等利鈍雖殊。同期小果故。開一異三故。若望同教。即聲聞等為二也。又融大同一故。五約教事深細。如經云。我常在靈山等。六約八義意趣。依攝論如問答中辨。七約十義方便。如孔目中說。依上諸義即三乘等並名一乘。皆隨本宗定故。主伴不具故。是同非別也。 二明二乘有三種。一者一乘三乘名為二乘。謂如經中四衢所授并臨門三車。此中合愚法同迴心俱是小乘。故有二耳。二者大乘小乘為二乘。此則合一同三。開愚法異迴心。三者聲聞緣覺為二乘。此通愚法及迴心。又初約一乘。次約三乘。後約小乘。準可知之。 三明三乘亦有三種。一者一乘三乘小乘名為三乘。此為顯法本末故。上開一乘。下開愚法。故有三也。以經中愚法二乘。並在所引諸子中。故知三乘外別有小乘。三車引諸子。故知小乘外別有三乘。三人俱出至露地已。更別授大白牛車。故知三乘外別有一乘。問。何以得知愚法二乘在所引中耶。答。以彼愚法。約大乘終教已去。並不名究竟出三界故。何以故。以人執煩惱未永斷故。但能折伏而已。故彌勒所問經論云。一切聲聞辟支佛人。不能如實修四無量。不能究竟斷諸煩惱。但能折伏一切煩惱故也。又經云。汝等所得涅槃非真滅度。又經云。若不信此法得阿羅漢果。無有是處。又大品云。欲得阿羅漢等果。當學般若波羅蜜。是故當知羅漢實義在大乘中。是故大乘必具三也。故普超三昧經云。如此大乘中亦有三乘。則為三藏。謂聲聞藏。緣覺藏。菩薩藏。惟大乘中得有三藏。餘二乘中則無此也。入大乘論中亦同此說。是故當知門外三車。不通愚法。以法華非小乘故。其瑜伽聲聞決擇及雜集等論。辨聲聞等教行位果。及斷惑分齊。與婆沙俱舍等不同者。是其事也。是故當知一乘三乘小乘分齊別也。由此義故。大智度論云。般若波羅蜜有二種。一共。二不共。言共者。謂此摩訶衍經。及餘方等經。共諸聲聞眾集共說故。不共者。如不思議經。不與聲聞共說故。解云。不思議經者。彼論自指華嚴是也。以其唯說別教一乘。故名不共義準知之。如四阿含經名不共。以唯說愚法二乘教故。如大品等經。共集三乘眾。通說三乘法。具獲三乘益。故云共也。此中通大之小非愚法。通小之大非一乘。依此三義。故梁攝論云。善成立有三種。一小乘。二三乘。三一乘。其第三最居上。故名善成立。即其事也。若言說大品等時。一音異解。得小果故有三乘者。說華嚴時。何不異解得小果耶。又說增一等時。何不異解得大果耶。是故當知三宗各別。理不疑也。又二者大乘中乘小乘為三乘此有三義。一則融一乘同大乘。合愚法同小乘。故唯三也。教理可知。此約一乘辨。二則大乘中自有三乘。如上所說。三則小乘中亦有三。如小論中自有聲聞法緣覺法及佛法。此中佛法但慈悲愛行等。異於二乘故也。 四者或為四乘。亦有三種。一謂一乘三乘為四。此則開一異三。合二聲聞故也。二謂一乘三乘小乘人天為四。此總開意也。三謂三乘人天為四。準上可知。 五者或為五乘。亦有三種。一謂一乘三乘小乘為五。二謂三乘人天為五。三謂佛與二乘天及梵亦為五。並準釋可知。 六者或無量乘。謂一切法門也。故此經云。於一世界中。聞說一乘者。或二三四五。乃至無量乘。此之謂也。上來分乘竟。 二融本末者。此同上說諸乘等會融無二。同一法界。有其二門。一泯權歸實門。即一乘教也。二攬實成權門。則三乘教等也。初則不壞權而即泯。故三乘即一乘而不礙三。後則不異實而即權。故一乘即三乘而不礙一。是故一三融攝。體無二也。問。若爾。二門俱齊。如何復說有權實耶。答。義門異故。權實恆存。理遍通故。全體無二。何者。謂權起必一向賴於實。是故攬實實不失。實現未必一向藉於權。故泯權權不立。是故三乘即一。雖具存壞。竟必有盡。一乘即三。雖具隱顯。竟恆無盡。由此鎔融。有其四句。一或唯一乘。謂如別教。二或唯三乘。如三乘等教。以不知一故。或亦一亦三如同教。四或非一非三。如上果海。此四義中。隨於一門。皆全收法體。是故諸乘或存或壞而不相礙也。深思可解。餘釋乘明體等。並如別說。上來明建立一乘竟。   第二教義攝益者。此門有二。 先辨教義分齊。 後明攝益分齊。 初中又二。先示相。後開合。 初中有三義。一者如露地牛車。自有教義。謂十十無盡。主伴具足。如華嚴說。此當別教一乘。二者如臨門三車。自有教義。謂界內示為教。得出為義。仍教義即無分。此當三乘教。如餘經及瑜伽等說。三者以臨門三車為開方便教。界外別授大白牛車方為示真實義。此當同教一乘。如法華經說。 二開合者有二。先別。後總。別中一乘三乘各有三句。三乘三句者。或具教義。約三乘自宗說。或唯教非義。約同教一乘說。或俱非教義。約別教一乘說。為彼所目故也。一乘三句者。或具教義。約自別教說。或唯義非教。約同教說。或俱非教義。唯約三乘教說。隱彼無盡教義故。後總者。或教義俱教。以三乘望一乘故。或教義俱義。以一乘望三乘故。或具此三句。約同教說。或皆具教義。各隨自宗差別說矣。 二明攝益分齊者。於中有三。一或唯攝界內機。令得出世益。即以為究竟。此約三乘當宗說。亦如瑜伽等辨。二或攝界外機。令得出出世益。方為究竟。此有二種。若先以三乘令其得出。後乃方便得一乘者。此即一乘三乘和合說。故屬同教攝。亦名迴三入一教。此如法華經說。若先於一乘已成解行。後於出世身上證彼法者。即屬別教一乘攝。此如小相品說也。三或通攝二機。令得二益。此亦有二。若先以三乘引出。後令得一乘。亦是三一和合。攝機成二益。故屬同教。此如法華經說。若界內見聞出世得法。出出世證成。或界內通見聞解行。出世唯解行。出出世唯證入。此等屬別教一乘。此如華嚴說。   第三敘今古立教者。謂古今諸賢所立教門。差別非一。且略敘十家以為龜鏡。 一依菩提流支。依維摩經等立一音教。謂一切聖教。皆是一音一味。一雨等@。但以眾生根行不同。隨機異解。遂有多種。如克其本。唯是如來一圓音教。故經云。佛以一音演說法。眾生隨類各得解等是也。 二依護法師等。依棱伽等經。立漸頓二教。謂以先習小乘。後趣大乘。大由小起故名為漸。亦大小俱陳故。即涅槃等教是也。如直往菩薩等。大不由小。故名為頓。亦以無小故。即華嚴是也。遠法師等後代諸德。多同此說。 三依光統律師立三種教。謂漸頓圓。光師釋意。以根未熟。先說無常後說常。先說空。後說不空。深妙之義。如是漸次而說。故名漸教。為根熟者。於一法門。具足演說一切佛法。常與無常。空與不空。同時俱說更無漸次。故名頓教。為於上達分階佛境者。說於如來無礙解脫究竟果海。圓極秘密自在法門。即此經是也。後光統門下遵統師等諸德。並亦宗承。大同此說。 四依大衍法師等一時諸德立四宗教。以通收一代聖教。一因緣宗。謂小乘薩婆多等部。二假名宗。謂成實經部等。三不真宗。謂諸部般若。說即空理。明一切法不真實等。四真實宗。涅槃華嚴等。明佛性法界真理等。 五依護身法師立五種教。三種同前衍師等。第四名真實宗教。謂涅槃等經。明佛性真理等。第五明法界宗。謂華嚴明法界自在無礙法門等。 六依耆闍法師。立六宗教。初二同衍師。第三名不真宗。明諸大乘。通說諸法如幻化等。第四名真宗。明諸法真空理等。第五名常宗。明說真理恆沙功德常恆等義。第六名圓宗。明法界自在。緣起無礙。德用圓備。亦華嚴法門等是也。 七依南岳思禪師。及天台智者禪師。立四種教。統攝東流一代聖教。一名三藏教。謂是小乘故。彼自引法華經云。不得親近小乘三藏學者。又智論中說小乘為三藏教。大乘為摩訶衍藏。二名通教。謂諸大乘經中。說法通益三乘人等。及大品中乾慧等十地。通大小乘者是也。三名別教。謂諸大乘經中所明道理。不通小乘等者是也。四名圓教。為法界自在。具足一切無盡法門。一即一切。一切即一等。即華嚴等經是也。 八依江南磲k師立二教。一釋迦經。謂屈曲教。以逐物機。隨計破著故。如涅槃等。二盧舍那經。謂平等道教。以逐法性自在說故。即華嚴是也。 九依梁朝光宅寺雲法師。立四乘教。謂臨門三車為三乘。四衢所授大白牛車方為第四。以彼臨門牛車。亦同羊鹿。俱不得故。餘義同上辨。信行禪師。依此宗立二教。謂一乘三乘。三乘者。則別解別行。及三乘差別。并先習小乘。後趣大乘是也。一乘者。謂普解普行。唯是一乘。亦華嚴法門。及直進等是也。 十依大唐三藏玄奘法師。依解深密經。金光明經。及瑜伽論。立三種教。即三法輪是也。一轉法輪。謂於初時鹿野園中。轉四諦法輪。即小乘法。二名照法輪。謂中時於大乘內。密意說言諸法空等。三名持法輪。謂於後時。於大乘中顯了意說三性及真如不空理等。此三法輪中。但攝小乘及三乘中始終二教。不攝別教一乘。何以故。以華嚴經在初時說。非是小乘故。彼持法輪在後時說。非是華嚴故。是故不攝華嚴法門也。此上十家立教諸德。並是當時法將。英悟絕倫。歷代明模。階位叵測。祇如思禪師及智者禪師。神異感通。W參登位。靈山聽法。憶在於今。諸餘神應。廣如僧傳。又如雲法師。依此開宗。講法華經。感天雨花等神W如僧傳。其餘諸法師行解超倫。亦如僧傳。此等諸德。豈夫好異。但以備窮三藏。覿斯異軫。不得已而分之。遂各依教開宗。務存通會。使堅疑碩滯。冰釋朗然。聖說差異。其宜各契耳。   第四分教開宗者。於中有二。 初就法分教。教類有五。 後以理開宗。宗乃有十。 初門者。聖教萬差。要唯有五。一小乘教。二大乘始教。三終教。四頓教。五圓教。初一即愚法二乘教。後一即別教一乘。以經本中下文內。為善伏太子所說。名為圓滿修多羅故。立此名也。中間三者。有其三義。 一或總為一。謂一三乘教也。以此皆為三人所得故。如上所引說。 二或分為二。所謂漸頓。以始終二教所有解行。並在言說。階位次第。因果相承。從微至著。通名為漸。故棱伽云。漸者。如庵摩勒果。漸熟非頓。此之謂也。頓者。言說頓絕。理性頓顯。解行頓成。一念不生。即是佛等。故棱伽云。頓者。如鏡中像。頓現非漸。此之謂也。以一切法本來自證。不待言說。不待觀智。如淨名以嘿顯不二等。又寶積經中。亦有說頓教修多羅。故依此立名。 三或開為三。謂於漸中開出始終二教。即如上說深密經等。三法輪中後二是也。依是義故。法鼓經中以空門為始。以不空門為終。故彼經云。迦葉白佛言。諸摩訶衍經。多說空義。佛告迦葉。一切空經是有餘說。唯有此經是無上說。非有餘說。復次迦葉。如波斯匿王。當十一月設大施會。先飯餓鬼孤貧乞者。次施沙門。及婆羅門。甘У眾味。隨其所欲。諸佛世尊。亦復如是。隨諸眾生種種欲樂。而為演說種種經法。若有眾生懈怠犯戒。不勤隨順。捨如來藏。常住妙典。好樂修學種種空經。乃至廣說。解云。此則約空理有餘。名為始教。約如來藏常住妙典。名為終教。又起信論中約頓教門。顯絕言真如。約漸教門。說依言真如。就依言中。約始終二教。說空不空二真如也。此約法以分教耳。若就法義。如下別辨。 二以理開宗。宗乃有十。 一我法俱有宗。此有二。一人天乘。二小乘。小乘中犢子部等。彼立三聚法。一有為聚法。二無為聚法。三非二聚法。初二是法。後一是我。又立五法藏。一過去。二未來。三現在。四無為。五不可說。此即是我。不可說是有為無為故。 二法有我無宗。謂薩婆多等。彼說諸法二種所攝。一名。二色。或四所攝。謂三世及無為。或五。謂一心。二心所。三色。四不相應。五無為。故一切法皆悉實有也。 三法無去來宗。謂大眾部等。說有現在及無為法。以過未體用無故。 四現通假實宗。謂法假部等。彼說無去來現在世中諸法。在蘊可實。在界處假。隨應諸法。假實不定。成實論等經部別師。亦即此類。 五俗妄真實。謂說出世部等世俗皆假。以虛妄故。出世法皆實。非虛妄故。 六諸法但名宗。謂說一部等。一切我法。唯有假名。都無體故。此通初教之始準知。 七一切法皆空宗。謂大乘始教。說一切諸法悉皆真空。然出情外。無分別故。如般若等。 八真德不空宗。謂如終教諸經。說一切法唯是真如。如來藏實德故。有自體故。具性德故。 九相想俱絕宗。如頓教中。顯絕言之理等。如淨名嘿顯等準知。 十圓明具德宗。如別教一乘。主伴具足。無盡自在。所顯法門是也。   第五乘教開合者。於中有三。 初約教開合。 二以教攝乘。 三諸教相收。 初約教者。然此五教相攝融通。有其五義。一或總為一。謂本末鎔融。唯一大善巧法。二或開為二。一本教。謂別教一乘。為諸教本故。二末教。謂小乘三乘。從彼所流故。又名究竟及方便以三乘小乘望一乘。悉為方便故。三或開為三。謂一乘。三乘。小乘教。以方便中開出愚法二乘故。四或分為四。謂小乘漸頓圓。以始終二乘俱在言等故。五或散為五。謂如上說。 二以教攝乘者有二。先一乘。隨教有五。一別教一乘。云云二同教一乘。云云三絕想一乘如棱伽。此頓教。四約佛性平等為一乘等。此終教。云云五密義意一乘。如八意等。此約始教。云云二明三乘亦有五。一小乘中三。謂始別終同。以俱羅漢故。二始教中三。始終俱別。以有入寂故。三終教中三。始終俱同。並成佛故。四頓教中三。始終俱離。云云五圓通中三。始終俱同。汝等所行是菩薩道等故。云云三諸教相收者有二門。一以本收末門。二以末歸本門。初中於圓內。或唯一圓教。以餘相皆盡故。或具五教。以攝方便故。頓教中或唯一頓教。亦以餘相盡故。或具四教。以攝方便故。熟教中或一或三。初教中或一或二。小乘中唯一。皆準上知之。二以末歸本。小乘內或一。以據自宗故。或五。謂於後四教皆有為方便故。初教中或一。是自宗故。或四。謂於後三教皆有作方便故。熟教中或一或三。頓教中或一或二。圓教中唯一。皆準上知之。是諸教下所明義理交絡分齊。準此思之。是則諸教本末句數結成教網。大聖善巧。長養機緣。無不周盡。故此經云。張大教網。置生死海。漉人天魚。置涅槃岸。此之謂也。   第六教起前後者。於中有二。 初明稱法本教。 二明逐機末教。 初者謂別教一乘。即佛初成道第二七日。在菩提樹下。猶如日出先照高山。於海印定中同時演說十十法門。主伴具足。圓通自在。該於九世十世。盡因陀羅微細境界。即於此時一切因果理事等。一切前後法門。乃至末代流通舍利見聞等事。並同時顯現。何以故。卷舒自在故。舒則該於九世。卷則在於一時。此卷即舒。舒又即卷。何以故。同一緣起故。無二相故。經本云。於一塵中建立三世一切佛事等。又云。於一念中即八相成道。乃至涅槃流通舍利等。廣如經說。是故依此普聞一切佛法。並於第二七日一時前後說。前後一時說。如世間印法。讀文則句義前後。印之則同時顯現。同時前後。理不相違。當知此中道理亦爾。準以思之。 二逐機末教者。謂三乘等有二義。一與一乘同時異處說。二異時異處說。 初義者。是同教故。末不離本故。依本而成故。 後義者。本末相分故。與本非一故。此二各有二義。一三乘。二小乘。 初者。密W力士經說。佛初成道竟。七日思惟已。即於鹿園中以眾寶等莊嚴法座。廣集三乘眾。梵王請佛為轉法輪。廣益三乘眾得大小等果。乃至廣說。如彼經中。又大品經云。佛初在鹿野轉四諦法輪。無量眾生發聲聞心。無量眾生發獨覺心。無量眾生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行六波羅蜜。無量菩薩得無生忍。住初地二地乃至十地。無量一生補處菩薩一時成佛。解云。以此教證。當知最初第二七日。即說三乘法。與一乘同時說也。 二小乘者。如彌沙塞律說。佛初成道竟。入三昧。七日後乃於鹿野苑而轉法輪。故知小乘亦於一乘同時說也。又普曜經云。第二七日提謂等五百賈人施佛姣e。佛與授記。當得作佛等。此經所說雖通三乘等教。有義亦攝人天等法。亦與一乘同時說也。問。說時既同。何故說處別耶。答。為約時處寄顯法故。須同異也。故地論云。時處等校量。顯示勝故。同時者。顯示同教故。異處者。示非別教故。如別教一乘在菩提樹下說者。欲明此是得菩提處。即顯如來自在得法。稱本而說。故不移處說也。餘三乘等法。欲明逐機改異故。移處就機。鹿園而說顯非本也。 第二時處俱異者。由於一乘不即義故。時處俱別也。或三七日後說。如法華經。或六七日後說。如四分律。及薩婆多論說。或七七日乃說。如興起行經。或八七日乃說。如十誦律說。或五十七日後說。如大智論說。或一年不說法。經十二年方度五人。如十二遊經說。有人解云。智論五十七日者。即五十箇七日。與十二遊經一年同也。以此等教證。當知三乘小乘教。並非第二七日說。由與一乘教差別故。隨機宜故。餘可準知。   第七決擇前後意者。然諸教前後差別難知。略以十門分別其意。 一或有眾生於此世中小乘根性。始終定者。即見如來從初得道乃至涅槃。唯說小乘。未曾見轉大乘法輪。如小乘諸部。執不信大乘者是。 二或有眾生於此世中小乘根不定故。堪進入大乘初教。即便定者。即見如來初時轉於小乘法輪翻諸外道。後時見轉大乘初教即空法輪迴諸小乘。如中論初說者是。 三或有眾生於此世中於小乘及初教根不定故。堪入終教即便定者。即初時見轉小乘法輪。中時見轉空教法輪。後時見轉不空法輪。如解深密經等說者是。 四或有眾生於此漸教中根不定故。堪入頓教即便定者。即見初示言說之教猶非究竟。後顯絕言之教方為究竟。如維摩經中初三十二菩薩。及文殊等所說不二。並在言說中。後維摩所顯絕言之教。以為究竟者是。 五或有眾生於此世中頓悟機熟即便定者。即見佛從初得道。乃至涅槃不說一字。如棱伽說。又涅槃經云。若知如來常不說法。是名菩薩具足多聞等。 六或有眾生於此世中三乘根性定者。見佛從初即說三乘教法。乃至涅槃更無餘說。如上密W力士經。及大品經說者是。 七或有眾生於此世中三乘根不定故。堪進入同教一乘者。即見自所得三乘之法。皆依一乘無盡教起。是彼方便阿含施設。是故諸有所修皆迴向一乘。如會三歸一等。又如上所引三乘與一乘同時說者等。 八或有眾生於此世中三乘。根不定故。堪可進入別教一乘者。即知彼三乘等法。本來不異別教一乘。何以故。為彼所目故。更無異事故。如法華經同教說者是。 九或有眾生於此世中具有普賢機者。即見如來從初成道。乃至涅槃。一切佛法。普於初時第二七日海印定中自在演說。無盡具足。主伴無窮。因陀羅網。微細境界。本來不見說三乘小乘等法。如華嚴經別教中說者是。此約普賢教分見聞及解行處說。 十或有眾生。於一乘別教解行滿足已。證入果海者。即見上來諸教。並是無盡性海隨緣所成。更無異事。是故。諸教即是圓明無盡果海。具德難思。不可說不可說也。此約一乘入證分齊處說。餘可準知。   第八施設異相者。然此異相繁多。略約十門以顯無盡。何者十異。 一者時異。謂此一乘。要在初時第二七日說。猶如日出。先照高山等。故論云。此示法勝。故在初時及勝處說也。若爾。何故不初七日說。思惟因緣行等。如論釋。又此即是時因陀羅網等故。即攝一切時。若前若後各不可說劫。通前際後際並攝在此一時中也。三乘等不爾。以隨逐機宜時不定故。或前或後。亦不一時收一切劫等。 二者處異。謂此一乘要在蓮華藏世界海中眾寶莊嚴菩提樹下。則攝七處八會等。及餘不可說不可說世界海並在此中。以一處攝一切處故。是故不動道樹。遍昇六天等者。是此義也。又此華藏世界通因陀羅網故。周測諸塵。於此稱法界處。說彼一乘稱法界法門也。三乘等則不爾。在娑婆界木樹等處。亦無一處即一切處等。問。若爾。何故佛地經等亦在淨土中說耶。答。彼經但云在光曜宮殿等具十八種圓滿。亦不別指摩竭提國等。以彼為地上菩薩說佛地功德。故在三界外受用土中。此三乘終教及一乘同教說。若此華嚴皆云在華藏界內摩竭國等。不云娑婆內。亦不云三界外。故知別也。餘義準知。 三者主異。謂此一乘。要是盧舍那十身佛及無盡三世間說。如普賢行品云。佛說菩薩說。剎說眾生說。三世一切說等。不同三乘等。是化身及受用身等說。餘義準知。 四者眾異。謂此一乘經首唯列普賢等。菩薩及佛境界中諸神王眾。不同三乘等。或唯聲聞眾。或大小二眾等。問。若爾。何故第九會中有聲聞眾耶。答。彼中列聲聞意者。有二種。一寄對顯法故。為示如聾如盲顯法深勝也。二文殊出會外所攝六千比丘非是前所引眾。此等皆是已在三乘中令迴向一乘。故作是說也。 五者所依異。謂此一乘教起。要依佛海印三昧中出。不同三乘等。依佛後得智出。 六者說異。謂此一乘。此一方說一事一義一品一會等時。必結通十方一切世界皆同此說。主伴共成一部。是故此經隨一文一句。皆遍十方。多文多句。亦皆遍十方。三乘等則不爾。但隨一方一相說。無此主伴該通等也。 七者位異。謂此一乘所有位相上下皆齊。仍一一位中攝一切位。是故乃至佛等諸位在信等位中。餘位亦然。三乘中則不爾。但隨當位上下階降皆不相雜也。餘如下說。 八者行異。謂隨一菩薩則具信等六位。一一位中所有定散等。差別行相。並一時修。如東方一切世界中常入定等。西方世界中常供養佛等。如是十方世界中盡窮法界行。亦不分身。一時皆遍滿。一念皆遍修。一一念中亦如此。信位滿心已去。一一位皆如是修。更無優劣。又一行即一切行等。通因陀羅網等。三乘則不爾。地上菩薩猶各有分齊。況地前者乎。餘如下說。 九者法門異。謂略舉十種以明之。一彼有三佛。此有十佛。二彼有六通。此有十通。三彼有三明。此有十明。四彼有八解脫。此有十解脫。五彼有四無畏。此有十無畏。六彼有五眼。此有十眼。七彼說三世。此說十世。八彼有四諦。此有十諦。九彼有四辯。此有十辯。十彼有十八不共法。此有十不共法。餘門無量。廣如經說。 十者事異。謂隨有舍林池地山等事。皆是法門。或是行。或是位。或教義等。而不壞其事。仍一一塵中皆具足法界一切差別事。因陀羅微細成就。隨一事起。皆悉如是。三乘等則不爾。但可說即空即真如等。故不同此也。又若以神通不思議力容得蹔現。非是彼法自恆如是。餘可準知。 華嚴一乘教義分齊章卷一 華嚴一乘教義分齊章 卷二 唐大薦福寺沙門法藏述   第九明諸教所詮差別者。略舉十門義差別故。顯彼能詮差別非一。餘如別說。 一所依心識 二明佛種性 三行位分齊 四修行時分 五修行依身 六斷惑分齊 七二乘迴心 八佛果義相 九攝佛境界 十佛身開合 第一心識差別者。如小乘但有六識。義分心意識。如小乘論說。於阿賴耶識但得其名。如增一經說。 若依始教。於阿賴耶識但得一分生滅之義。以於真理未能融通。但說凝然不作諸法故。就緣起生滅事中。建立賴耶。從業等種辦體而生異熟報識為諸法依。方便漸漸引向真理。故說熏等悉皆即空。如解深密經云。若菩薩於內於外不見藏住。不見熏習。不見阿賴耶。不見阿賴耶識。不見阿陀那。不見阿陀那識。若能如是知者。是名善巧菩薩。如來齊此建立一切心意識。秘密善巧。瑜伽中亦同此說。解云。既齊此不見等處立為心意等善巧故。是故所立賴耶生滅等相。皆是密意。不令如言而取。故會歸真也。 若依終教。於此賴耶識得理事融通二分義。故論但云不生不滅與生滅和合。非一非異名阿a耶識。以許真如隨熏和合成此本識。不同前教業等種生。故棱伽云。如來藏為無始惡習所熏名為藏識。又云。如來藏受苦樂與因俱。若生若滅。又云。如來藏名阿賴耶識而與無明七識俱。又起信云。自性清淨心。因無明風動成染心等。如是非一。問。真如既言常法。云何得說隨熏起滅。既許起滅。如何復說為凝然常。答。既言真如常故。非如言所謂常也。何者。聖說真如為凝然者。此是隨緣作諸法時不失自體。故說為常。是即不異無常之常名不思議常。非謂不作諸法。如情所謂之凝然也。故勝鬘中云。不染而染者。明隨緣作諸法也。染而不染者。明隨緣時不失自性。由初義故。俗諦得成。由後義故。真諦復立。如是真俗。但有二義。無有二體。相融無礙。離諸情執。是故論云。智障極盲闇。謂真俗別執。此之謂也。此真如二義。同前始教中約法相差別門。故但說一分凝然義也。此終教中約體相鎔融門。故說二分無二之義。此義廣如起信義記中說。又如十地經云。三界虛妄。唯一心作。攝論等約始教義。釋為賴耶識等也。十地論約終教釋為第一義真心也。又如達磨經頌攝論等釋云。此界等者。界為因義。即種子識。如是等寶性論約終教釋云。此性者。即如來藏性。依此有諸趣等者。如勝鬘經說。依如來藏有生死。依如來藏有涅槃等。乃至廣說。是故當知二門別也。 若依頓教。即一切法唯一真如心。差別相盡。離言絕慮不可說也。如維摩經中三十二菩薩所說不二法門者。是前終教中染淨鎔融無二之義。淨名所顯離言不二。是此門也。以其一切染淨相盡。無有二法可得融會。故不可說為不二也。 若依圓教。即約性海圓明。法界緣起。無礙自在。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主伴圓融。故說十心。以顯無盡。如離世間品及第九地說。又唯一法界性起心亦具十德。如性起品說。此等據別教言。若約同教即攝前諸教所說心識。何以故。是此方便故。從此而流故。餘可準知。問。云何一心約就諸教。得有如是差別義耶。答。此有二義。一約法通收。二約機分齊。  初義者。由此甚深緣起一心。具五義門。是故聖者隨以一門攝化眾生。一攝義從名門。如小乘教說。二攝理從事門。如始教說。三理事無礙門。如終教說。四事盡理顯門。如頓教說。五性海具德門。如圓教說。是即不動本而常末。不壞末而恆本。故五義相融。唯一心轉也。 二約機明得法分齊者。或有得名而不得義。如小乘教。或有得名得一分義。如始教。或有得名得具分義。如終教。或有得義而不存名。如頓教。或有名義俱無盡。如圓教。其餘義門。如唯識章說。 第二明種性差別者。 若依小乘種性有六種。謂退思護住昇進不動。不動性中有三品。上者佛種性。中者獨覺性。下者聲聞性。如舍利弗等。雖於此中說佛一人有佛種性。然非是彼大菩提性。以於佛功德。不說盡未來際起大用等故。是故當知於此教中除佛一人。餘一切眾生皆不說有大菩提性。餘義如小乘論說。 若依三乘教種性差別。略有三說。 一約始教。即就有為無常法中立種性故。即不能遍一切有情。故五種性中即有一分無性眾生。故顯揚論云。云何種性差別五種道理。謂一切界差別可得故。乃至云唯現在世非般涅槃法不應理故。乃至廣說。是故當知由法爾故。無始時來一切有情有五種性。第五種性。無有出世功德因故。永不滅度。由是道理。諸佛利樂有情功德無有斷盡。其有種性者。瑜伽論云。種性略有二種。一本性住。二習所成。本性住者。謂諸菩薩六處殊勝有如是相。從無始世展轉傳來。法爾所得。習所成者。謂先串習善根所得。此中本性。即內六處中意處為殊勝。即攝賴耶識中本覺解性為性種性故。梁攝論云。聞熏習與阿賴耶識中解性和合。一切聖人以此為因。然瑜伽既云具種性者方能發心。即知具性習二法成一種性。是故此二緣起不二。隨闕一不成。亦不可說性為先。習為後。但可位至堪任已去。方可約本說有性種。約修說為習種。然有二義而無二事。如上攝論云。二義和合為一因。故得知也。問。此二種性。與仁王及本業經中六種性內習種性種。有何差別耶。答。彼經大都約位而說。以初習為習種性。久習積成為性種性。故說習種在十住。性種在十行。三賢之前。但名善趣。不名種性。瑜伽中久習名習種。約本為性種。而此二種非初非中後。是故經說習故成性。論中說為依性起習。良以此二互成緣起。無二相故。經論互說。義方備足。又經說種性在發心後。論中種性在發心前。何以爾者。以其至得位時功能方顯。是故經說在三賢位中。然彼功能必有所依。是故論中說在位前。要由功能顯。方可說有。故經不違論。要由有性方起功能。故論不違經。亦是互舉。義意融通。問。又以何義知種性至堪任位耶。答。以論說種性必具性習。既已有習必已修行。若已修行必至堪任。若不從愚夫至堪任已來。中間修此串習行者。更何位修也。以於愚位未修習故。得位已去具第二住故。是故當知從愚位未修串習行。至彼堪任串習方成。故得性習通融以為種性。問。若要待習方說性者。愚位未習豈無性種。如其無者。後不應有。先無後有。非性種故。如其有者。無習有性。不應理故。論不說故。答。此二既為緣起。故無習時亦無彼性。由此亦立無性有情。先無後有。非性種者。此亦不然。以習成處定先有性。愚位未習故不說性。後起習已。不名無習。是故習成後說有性。隨於諸乘串習何行。爾時即說本有彼性。問。若爾。此即唯是一不定性。如何得有五種性差別耶。答。即由此義安立五性。何者。謂修六度串習行已位到堪任。成菩薩種性。若習小行到於忍位。成聲聞性。故智論云。燸頂忍等。名為性地。善戒經云。若得世第一法。是名第二位。故知前三善根屬種性位。若依俱舍論。得順解脫分善根位。方說有性。故彼論云。順解脫分者。謂定能感涅槃果善。此善生已。令彼有情名為身中有涅槃法。獨覺準知。由此即立三乘種性。若於三行隨一修行未至本位。爾時立為不定種性。若於三行全未修行。爾時立為無有種性。由此當知諸乘種性。皆就習說。問。若愚位無習即無性者。後縱起習。何得為有。答。有習非是無習位故。是故有習常恆有。無習自恆無。既不以無習而作習。亦不以無性而為性。以分位差別故。如涅槃經云。三種人中畢竟死者。喻一闡提無佛性也。善男子。一闡提輩。若遇善友諸佛菩薩聞說深法。及以不遇。俱不得離一闡提心。何以故。斷善根故。一闡提輩。亦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所以者何。若能發菩提之心。即不復名一闡提性也。善男子。以何緣故。說一闡提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一闡提輩。實不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如命盡者等。乃至廣說。當知此中。就位前後有無恆定。不相由也。 二約終教。即就真如性中立種性故。則遍一切眾生皆悉有性。故智論云。白石有銀性。黃石有金性。水是濕性。火是熱性。一切眾生有涅槃性。以一切妄識無不可歸自真性故。如經說言。眾生亦爾。悉皆有心。凡有心者。定當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以是義故。我常宣說一切眾生皆有佛性。問。如有難云。若諸有心悉得菩提者。佛亦有心。亦應當得。若言佛雖有心。更非當得。是即無性。眾生雖有是心。亦非當得。答。經中已是揀濫。故但云眾生有心。不云佛矣。以處處受生名為眾生。故不同佛也。問。若並有性。如何建立五種性中無性者耶。答。論自有釋。故寶性論云。一向說闡提無涅槃性不入涅槃者。此義云何。為欲示顯謗大乘因故。此明何義。為欲迴轉誹謗大乘心。依無量時故作是說。以彼實有清淨佛性故。又佛性論云。問曰。若爾。云何佛說眾生不住於性。永無般涅槃耶。答曰。若曾背大乘者。此法是一闡提因。為令眾生捨此法故。若墮闡提因。於長夜時輪轉不息。以是義故。經作是說。若依道理一切眾生皆悉本有清淨佛性。若不得般涅槃者。無有是處。是故佛性決定本有。離有離無故。解云。又此論前文。廣破無性。乃至末文云。三者失同外道。有本定有。無本定無。有不可滅。無不可生。此等過失。由汝邪執無性義生。乃至廣說。問。前始教中決定說有無性眾生。此終教中並皆有性。云何會通。答。亦論自有釋。故佛性論第二卷云。何故復有經說闡提眾生。決定無有般涅槃性。若爾。二經便自相違。如何會。二說一了一不了。故不相違。解云。若小乘中但佛一人有佛性。餘一切人皆不說有。若三乘始教中以漸異小乘故說多人有。猶未全異彼。故許一分無性。是故論中判為權施。不了說也。問。若依終教一切眾生皆當作佛。即眾生雖多亦有終盡。若如是者。最後成佛即無所化。所化無故利他行闕。利他行闕成佛不應道理。又令諸佛利他功德有斷盡故。如其一切盡當作佛而言眾生終無盡者。即有自語相違過失。以無終盡者。永不成佛故。又如一佛度無量人。於眾生界有損已不。若有漸損。必有終盡。有損無盡。不應理故。若無損者。即無滅度。有滅無損。不應理故。依如是等道理。佛地論等由此建立無性有情。離上諸過失。此義云何。答。若謂眾生由有性故。並令成佛說有盡者。是即便於眾生界中起於減見。眾生界既減。佛界必增。故於佛界便起增見如是增減。非是正見。是故不增減經云。舍利弗。大邪見者。所謂見眾生界增。見眾生界減。乃至廣說。設避此見故。立此一分無性有情為不增減者。彼終不能離增見。何以故。以彼見於諸有性者並成佛減故。即便起於斷見減見。諸無性者不成佛故。即便起於常見增見。以彼不了眾生界故。是故經云。一切愚癡凡夫不如實知一切界故。不能實見一法界故。起邪見心。謂眾生界增。眾生界減。又文殊般若經云。假使一佛住世。若一劫若過一劫。如一佛世界。復有無量無邊恆河沙諸佛。如是一一佛。若一劫若過一劫。晝夜說法。心無暫息。各各度於無量河沙眾生皆入涅槃。而眾生界亦不增減。乃至十方諸佛世界亦復如是。一一諸佛說法教化。各度無量河沙眾生。皆入涅槃。於眾生界。亦不增不減。何以故。眾生定相不可得故。義言說眾生界。猶如虛空。假使無量勝神通之者。各無量劫飛行虛空求空邊際終不可盡。非以不盡。不名遊行。非以遊行。令其得際。當知此中道理亦爾。非以當得。令其有終。非以無終。說有無得。是故諸難無不通也。又為成諸佛利他功德無斷盡故。立一分無性眾生者。是即令彼諸佛但有變化利他功德。亦即斷彼隨他受用諸功德也。以無菩薩證諸地故。又化地中亦但有麤。斷滅彼細。以無一人得二乘無漏故。又今已後諸佛。無有一佛得說三乘等教。以無得聖機故。即斷諸佛同體大悲也。又若定意謂悉有性故。必皆有盡。恐最後佛闕利他行故。立一分定無性者。然彼後佛終於利他行不圓滿。以其所化無一有情得聖果故。但佛菩薩二利之中利他為最。何有不令一人得聖果而於自身得成佛耶。又本皆發弘誓願云。令諸眾生悉得菩提。是故令得故。本願不虛。而眾生界不可盡故。本願不斷。若不爾者。違本願故。行願虛故。虛行成佛。不應理故。是故雖欲避上諸失建立無性。不謂彼過還墮此宗。是故無性。非為究竟了義也。問。夫論種性。必是有為。如何此教約真如為種性耶。答。以真如隨緣與染和合成本識時。即彼真中。有本覺無漏內熏眾生為返流因。得為有種性。梁攝論說為a耶中解性。起信論中說a耶二義中本覺是也。又彼論中如來藏具足無漏。常熏眾生為淨法因。又寶性論云。及彼真如性者。彼本云。如六根聚經說。六根如是。從無始來究竟諸法為體故。解云。以真如通一切法今揀去非情故。故約六處眾生數中。取彼畢竟真如理以為性種性也。此與瑜伽所說名同。但彼約始教。以理從事麤相而說。故約事中明種性故也。地持云。種性麤相。我已略說。此之謂也。寶性論中約此終教。以事從理深細而說。故就真如明性種性。是故佛性論云。自性清淨心。名為道諦。又涅槃經云。佛性者。名第一義空。第一義空。名為智慧。此等並就本覺性智。說為性種。其習種亦從真如所成。故攝論云。多聞熏習。從最清淨法界所流等。又起信論中以真如體相二大為內熏因。真如用大為外熏緣。以與無明染法合故。是故三大內外說熏。以熏力故。無明盡時。冥合不二。唯一真如也。 三約頓教明者。唯一真如。離言說相。名為種性。而亦不分性習之異。以一切法由無二相故。是故諸法無行經云。云何是事名為種性。文殊師利。一切眾生皆是一相。畢竟不生。離諸名字一異不可得故。是名種性。以此準之。上來約三乘說竟 第三約一乘有二說 一攝前諸教所明種性。並皆具足主伴成宗。以同教故。攝方便故。 二據別教種性甚深。因果無二。通依及正。盡三世間。該收一切理事解行等諸法門。本來滿足已成就訖。故大經云。菩薩種性甚深廣大。與法界虛空等。此之謂也。若隨門顯現。即五位之中。位位內六決定義等名為種性。亦即此法名為果相。以因果同體唯一性故。廣如經說。餘可準知。 問。云何種性約諸教差別不同耶。答。此亦有二義。一約法辨隱顯相收。二約機明得法分齊。 初義者。由此種性緣起無礙。具五義門。是故諸教各述一門。隨機攝化。義不相違。何者為五。一是隨執非有門。如小乘說。二隨事虧盈門。如始教說。三隨理遍情門。如終教說。四絕相離言門。如頓教說。五性備眾德門。如圓教說。義雖有五。然種性圓通。隨攝遍收。隱顯齊致也。 二明得法分齊者。或一切皆無。唯除佛一人。如小乘說。或一切皆有。唯除草木等。如終教說。或亦有亦無。如始教說。以許一分無性故。或非有非無。如頓教說。以離相故。或具前四。如一乘方便處說。或即因具果。通三世間。如圓教說。餘可準知。 第三行位差別者。於諸教中皆以三義略示。一明位相。二明不退。三明行相。 初者依小乘有四位。謂方便見修及究竟也。又說小乘十二住以為究竟。及說三界九地十一地等。廣如小論說。二不退者。此中修行。至忍位得不退故也。其行相亦如彼諸論說。問。何故小乘行位等相。不廣顯耶。答。此中意者。以義差別。顯教不同。而小乘異大乘理無疑。故不待說也。 若依初教。亦以三義顯。初位相者。此中有二。一為引愚法二乘令迴心故。施設迴心教。亦但有見修等四位。及九地等名同小乘。或立五位。謂見道前七方便內。分前三種為資糧位。以遠方便故。後四善根為加行位。是近方便故。餘名同前。又亦說為乾慧等十地第九名菩薩地第十名佛地者。欲引二乘望上不足。漸次修行至佛果故。又彼佛果不在十地外同在地中者。以引彼故。方便同彼。以二乘人於現身上得聖果故。不在後也。又此位相及行相等。廣如瑜伽聲聞決擇及雜集論說。問。何故瑜伽等所明聲聞行位相而不同彼毗曇等耶。答。不同相者有二義意。一為顯小乘人愚於諸法不了說故。二為方便漸漸引向大乘故耳。是故所明行位等法皆悉方便順向大說。故不同也。此既非是愚法小乘。又非菩薩。即知是彼三乘教中聲聞乘也。 二為直進人顯位相者。彼說菩薩十地差別。又以十地說為見修。及通地前以為大乘十二住義。何以故。為影似小乘故。又彼地前有四十心。以彼十信亦成位故。此亦為似小乘道前四方便故。是故梁攝論云。如須陀洹道前有四位。謂燸頂忍世第一法。菩薩地前四位亦如是。謂十信十解十行十迴向。又亦為似迴心教。故以信等四位為資糧位。十迴向後別立四善根為加行位。見等同前。問。何故此教所立名數。多分影似小乘等耶。答。為隨方便影似引彼。有勝方便故。若全異彼。難信受故。若全同彼。不名引故。問。若引二乘。何須似彼。如為直進。何假似彼小耶。答。有二意故。亦稍似小。一以始教中直進之人。機麤淺故。不能盡受大乘深法。是故所示位等法相。亦似小乘。而義理仍別。二凡以大乘似小乘說者。皆通二義。一為引小。二為淺機。是故說此為始教也。即如何義等者。如瑜伽說。云何已成就補特伽羅相。謂諸聲聞先已串習諸善法故。若時安住下品成熟。爾時便有下品欲樂下品加行猶往惡趣。非於現法證沙門果。非於現法得般涅槃。若時安住中品成熟。爾時便有中品欲樂中品加行不往惡趣。於現法中證沙門果。非於現法得般涅槃。若時安住上品成熟。爾時便有上品欲樂上品加行不往惡趣。於現法中證沙門果。即於現法得般涅槃。如說聲聞。獨覺亦爾。何以故。道與聲聞種性同故。乃至廣說。於菩薩位為似二乘。亦立如是三種成熟。故彼論云。若諸菩薩住勝解行地。名下品成熟。住淨勝意樂地。名中品成熟。住墮決定究竟地。名上品成熟。若菩薩住下品成熟。猶往惡趣。此盡第一無數大劫。乃至廣說。餘二大劫配二成熟。如是等文。類例非一。皆具上意。可準而知。 二不退位者。依佛性論。聲聞至苦忍。緣覺至世第一法。菩薩至十迴向。方皆不退也。當知此中聲聞緣覺非是愚法。是故皆是此始教中三乘人也。亦可菩薩地前總說為退以其猶墮諸惡趣故。如瑜伽云。若諸菩薩住勝解行地。猶往惡趣故。此盡第一無數大劫如是等也。 三明位中行相差別者。如瑜伽云。勝解行住菩薩轉時。何行何相。或時具足聰慧。於其諸法能受能持。於其義理堪能悟入。或於一時不能如是。或於一時具足憶念。或於一時成於妄類。於諸眾生未能了知調伏方便。於是佛法亦未了知如實引發善巧方便。為他說法。教授教誡勉勵而轉。勉勵轉故。不能如實知。或時虛棄。如闇射。或中或不中。隨欲成故。或於一時於大菩提已發心。而後退捨。由內意樂故。欲令自樂。由思擇故。欲令他樂。或於一時聞說甚深廣大法教。而生驚怖猶預疑惑。如是等類。名勝解行住。解云。此是十二住中第二住行相。其第一種性住行相更劣。及地上行相。皆如彼說。 若依終教。亦說菩薩十地差別。亦不以見修等名說。又於地前但有三賢。以信但是行非是位故。未得不退。故本業經云。未上住前。有此十心。不云位也。又云。始從凡夫地值佛菩薩。正教法中起一念信發菩提心。是人爾時名為住前信相菩薩。亦名假名菩薩。名字菩薩。其人略修行十心。謂信進等。廣如彼說。又仁王經云。習忍已前行十善菩薩。有進有退。猶如輕毛。隨風東西等。在此修行經十千劫入十住位方得不退。故十住初即不退墮下二乘地。況諸惡趣及凡地耶。設本業經說十住第六心有退者。起信論中釋彼文為示現退也。為慢緩者策勵其心故。而實菩薩入發心住。即得不退也。 其行相者。起信論說三賢初位中。少分得見法身。能於十方世界八相成道。利益眾生。又以願力受身自在。亦非業繫。又依三昧亦得少分見於報身佛。其所修行。皆順真性。謂知法性體無慳貪。隨順修行檀波羅蜜等。廣如彼說。又梁攝論中十信名凡夫菩薩。十解名聖人菩薩等。其地上行位倍前準知。是故當知此中行位。與前始教淺深之相差別顯矣。問。此教豈不通引二乘。何故行位不似小乘說耶。答。此後諸教並皆深勝。所引二乘亦是純熟高勝機故。不假似彼也。 若依頓教。一切行位皆不可說。以離相故。一念不生即是佛故。若見行位差別等相。即是顛倒故。若寄言顯者。如棱伽云。初地即八地。乃至云無所有何次等。又思益經云。若人聞是諸法正性。勤行精進。如說修行。不從一地至一地。若不從一地至一地。是人不住生死涅槃如是等也。 若依圓教者。有二義。一攝前諸教所明行位。以是此方便故。 二據別教有其三義。一約寄位顯。謂始從十信。乃至佛地。六位不同。隨得一位得一切位。何以故。由以六相收故。主伴故。相入故。相即故。圓融故。經云。在於一地普攝一切諸地功德。是故經中十信滿心勝進分上。得一切位及佛地者。是其事也。又以諸位及佛地等相即等故。即因果無二。始終無礙。於一一位上即是菩薩。即是佛者。是此義也。 二約報明位相者。但有三生。一成見聞位。謂見聞此無盡法門。成金剛種子等。如性起品說。二成解行位。謂兜率天子等。從惡道出已。一生即得離垢三昧。即得十地無生法忍。及十眼十耳等境界。廣如小相品說。又如善財。始從十信乃至十地。於善友所。一生一身上。皆悉具足如是普賢諸行位者。亦是此義也。三證果海位。謂如彌勒告善財言。我當來成正覺時。汝當見我如是等。當知此約因果前後分二位故。是故前位但是因圓。果在後位。故說當見我也。 三約行明位。即唯有二。謂自分勝進。此門通前諸位解行。及以得法分齊處說。如普莊嚴童子等也。其身在於世界性等上處住。當是白淨寶網轉輪王位。得普見肉眼見十佛剎微塵數世界海等。若三乘肉眼。即不如此。故智論云。肉眼唯見三千世界內事。若見三千世界外者。何用天眼為。故知不同也。又彼能於一念中化不可說不可說眾生。一時皆至離垢三昧前。餘念念中皆亦如是。其福分感一定光頗離鏡。照十佛剎微塵數世界等。當知此是前三生中解行位內之行相也。以約因門示故。若約信滿得位已去。所起行用皆遍法界。如經能以一手覆大千界等。手出供具與虛空法界等。一時供養無盡諸佛。作大佛事。饒益眾生。不可說也。廣如信位經文說。又云。不離一世界。不起一坐處。而能現一切無量身所行等。又於一念中。十方世界一時成佛轉法輪等。乃至廣說。是故當知與彼三乘分齊全別。何以故。以三乘行位是約信解。阿含門中作如是說也。問。前終教中不退際上。亦得如是八相等用。與此何別。答。彼於此位示成佛時。於後諸位皆不自在。以未得故。但是當位暫起化故。此即不爾。於初位中起此用時。於後諸位並同時起。皆以得故。是實行故。該六位故。問。義既不同。何故一種同是信滿勝進分上起此用耶。答。為欲方便顯此一乘信滿成佛。令易信受。故於彼教先作此說。問。既一位中有一切位。及信滿心即得佛者。何須更說後諸位耶。答。說後諸位。即是初中之一切也。如初。後亦爾。問。若初即具後。得初即得後者。亦可後亦具初。既不得後。應亦不得初耶。答。實爾。但以得初無不得後故。是故無有未得後而不得初也。問。若爾。云何說得諸位階降次第。答。以此經中安立諸位。有二善巧。一約相就門。分位前後。寄同三乘。引彼方便。是同教也。二約體就法。前後相入。圓融自在。異彼三乘。是別教也。但以不移門而恆相即。不相即而恆前後。是故二義融通。不相違也。問。若爾。是初門即一切者。何不說信位初心即得。而說滿心等耶。答。若是別教。即不依位成。今依三乘終教位說。以彼教中信滿不退。方得信位。今即寄彼得入位處。一時得此一切前後諸位行相。是故不於信初心說。以未得不退。未成位相。但是行故。問。若爾。應言住位成佛。何名信滿。答。由信成故。是故是行佛非位佛也。餘義準知。 第四修行時分者。若依小乘。自有三人。下根者謂諸聲聞中極疾。三生得阿羅漢果。謂於一生種解脫分。第二生隨順決擇分。第三生漏盡得果。極遲經六十劫。中根者謂獨覺人。極疾四生得果。極遲經百劫。上根者謂佛。定滿三僧祇劫。此中劫數。取水火等一劫為一數。十箇合一為第二數。如是展轉至第六十為一阿僧祇。依此以數三阿僧祇也。問。何故下根返經時少。而上根等乃多時耶。答。能於多時修鍊根行等。以為難故。是故多也。又依婆沙等。菩薩成佛有二身。一法身。二生身。法身者。謂戒定慧等五分。修此法身。具有四時。一三阿僧祇劫修有漏四波羅蜜時。二於百劫修相好業時。三出家苦行修禪定時。四菩提樹下成正覺時。生身者。但百劫。修相好業。於最後身伽耶城淨飯王家受生報身。於摩伽佗國而登覺道。餘如彼說。 若依始教修行成佛。定經三僧祇。但此劫數不同小乘。何者此取水火等大劫數至百千數。此復至百千為一俱胝名第一數。數此俱胝復至俱胝為第二數。如是次第以所數等。數至第一百名一阿僧祇。此即十大劫數中第一數也。依此數滿三阿僧祇。仍此教中就釋迦身以分此義。如優婆塞戒經云。我於往昔寶頂佛所。滿足第一阿僧祇劫。然燈佛所。滿足第二阿僧祇劫。迦葉佛所。滿足第三阿僧祇劫。我於往昔釋迦佛所。始發阿耨菩提心。又依本業經。又有百劫修相好業。但是變化。非實修也。又以一偈歎弗沙佛已。即超九劫。但九十一劫即成佛也。問。三無數劫修諸實行。應成報身。何故乃就化身說耶。答。由此始教就下機故。有二乘故。此身是彼所知見故。是權教故。作是說也。 若依終教說有二義。 一定三阿僧祇。約一方化儀故。又此教中修實行故。成實報身。不約化說。故法華云。我實成佛已來。經於無量無邊百千萬億阿僧祇劫。又經云。我於然燈佛所得授記等。皆以方便分別故也。又亦無百劫修相好業等。何以故。以小乘中偏修智分。不修福分。是故臨成佛時。更於百劫。別修彼業。始教中引彼亦同彼說。仍是化也。此終教中論其實行。從初發意即福慧雙修。故成佛時無別修也。 二不定修三阿僧祇。此有二義。一通餘雜類世界故。如勝天王經說。二據佛功德無限量故。如寶雲經云。善男子。菩薩不能思議如來境界。如來境界不可思量。但為淺近眾生說三僧祇修習所得菩薩。而實發心已來不可計數。解云。此中不可計數者。是不可計數阿僧祇劫。非但三也。問。何故前教定三僧祇。此教有定不定耶。答。前教生故。此教熟故。方便漸漸勸彼三乘向一乘故作此說也。 若依頓教。一切時分皆不可說。但一念不生。即是佛故。一念者。即無念也。時者。即無時也。餘可準思。 若依圓教。一切時分悉皆不定。何以故。謂諸劫相入故。相即故。該通一切因陀羅等諸世界故。仍各隨處。或一念或無量劫等。不違時法也。餘準而思之。 第五修行所依身者。 若依小乘。但有分段身至究竟位。佛亦同然。是實非化。若始教中為迴心聲聞。亦說分段至究竟位。佛身亦爾。然此是化非實也。若依直進中有二說。一謂寄位。顯十地之中功用。無功用麤細二位差別相故。即說七地已還有分段。八地已上有變易。二就實報。即說分段至金剛已還。以十地中煩惱障種未永斷故。留至金剛故。既有惑障。何得不受分段之身。故十地經云。第十地已還有中陰者。是此義也。問。八地已上一切菩薩。於煩惱障永伏不行。以無漏智果恆相續故。如阿羅漢既無現行惑。何得更受分段之身耶。答。若是凡夫。即以現惑潤業受生。聖人不爾。但留惑種。用以受生。故雜集論云。一切聖人皆以隨眠力故。結生相續。又梁攝論云。異凡夫故。永伏上心。異二乘故。留彼種子。解云。聖人受生。非現潤彼。復留種子。如何不受分段身耶。若言八地已上以智障為緣受變易者。所留惑種即便無用。何不於此第八地初永害一切煩惱種耶。彼既不爾。此云何然。若約迴向菩提聲聞已斷煩惱者。彼即可以所知障受變易身。通諸位也。問。若爾。何故聖教說八地已上唯有所知障為依止故。受變易身。答。此等為欲寄對二乘。顯其優劣。故經作此說。然此寄對。依諸聖教約位不同。略辨十門。 一說羅漢即同於佛。更不分位。如律中說佛度五人已。即云通佛有六。然羅漢出於世間。又同坐等。當知此約小乘教說。 二亦於佛地分出羅漢。如對法論說。得菩提時。頓斷煩惱障及所知障。頓成羅漢及如來故。此中雖約煩惱盡邊名阿羅漢。而亦為生諸聲聞中心勝欲樂。故寄於佛果以分大小也。 三第十地名阿羅漢。佛地超過。故非彼也。如涅槃經中說四依云阿羅漢者住第十地。此寄因異果以分大小也。此上二門約始教中迴二乘教說。 四七地已還寄同羅漢。八地已去寄菩薩位。如仁王經云。遠行菩薩伏三界習。因果業滅。唯後身位中。住第七地阿羅漢位。此寄因中自在未自在位。以分大小也。此約始教直進中說。此中既寄聲聞至七地。故煩惱障及分段身俱至此位。八地已去寄此菩薩行位勝前。是故唯有彼所知障及變易身。 五初二三地寄同世間。以得世間四禪等故。四地寄是須陀洹等。以得道品故。此初出世故。五地寄此聲聞羅漢。以得四諦法故。六地寄此辟支佛。以得十二緣生法故。七地已去寄此菩薩。以得無生法忍故。此如本業經說。上來唯約三乘教說。以未分出一乘法故。 六世間二乘同前。至六地第七地寄三乘菩薩。以未自在故。八地已去寄一乘法。以得自在故。如梁攝論等說。此約一乘三乘等分相而說。 七於初地之中。已過世間及二乘故。如地論等說。此約三乘中比證分齊說。 八地前三賢位已過二乘地。如起信論說。又仁王經說習種性中有十種心。已超過二乘一切善地。此約終教不退說。 九信滿心後。即過一切小乘三乘等。如賢首品說。此約一乘說。 十初在凡夫地創發心時。即過二乘。如智論說。羅漢比丘知沙彌發心。推在前等。此通一乘及三乘說。由有如是寄對法門故。諸說前後準此而知。 若依終教。地前留惑受分段身。於初地中永斷一切煩惱使種。亦不分彼分別俱生。於所知障中又斷一分麤品正使。是故地上受變易身。至金剛位。餘義如下斷惑中說。問。若於地上不留煩惱。云何大悲同事攝生。答。若於地前及始教中願智力劣故。留煩惱助願受生。今此不爾。願智勝故。自在受生。問。如說八地已還菩薩。略有二類。一悲增上。二智增上。悲增者。留惑受分段身故。智增者。伏惑受變易身故。此義云何。答。如此所說。良恐未然。何者。若悲增上其慧必劣。劣慧導悲。悲應滯見。滯見之悲。豈名增上。縱悲智齊均。尚不名悲增上。況以劣慧導悲而言增上。若智增上。其悲必劣。劣悲導智。智應滯寂。滯寂之智。何名增上。以諸菩薩從初已來。異凡小故。悲智相導。念念雙修。如車二輪。如鳥二翼。何得說彼有增減耶。當知由此始終二教麤細異故。有二生死。非由悲智互增上也。若言彼智增上者。有小乘習怖諸煩惱故。永伏者。若於地前未證真如。可約本習。容有此類。以未純熟故。初地已上行解純熟。同證同行同修同斷。如何得有如是差別。故起信論云。地上菩薩種性。發心修行皆無差別也。又此教中。地上變易。寄位不同。有其四種等。亦如下指。 若依頓教。一切行位既不可說。所依身分亦準此知。廣如大般若經那伽室利分說。 若依圓教。不說變易。但分段身至於十地離垢定前。以至彼位得普見肉眼。故知是分段也。又如善財等以分段身窮於因位故也。問。何故此中不說變易。答。如世界性等。以上身分。甚極微細。出過諸天。應同變易。但以此教不分生死麤細之相。總就過患以為一際。至信滿後頓翻彼際。故不說也。餘準而知之。 華嚴一乘教義分齊章卷二 華嚴一乘教義分齊章 卷三 唐大薦福寺沙門法藏述   第六斷惑分齊者。有云。若依小乘。若依三乘。有二種義。 一約位滅惑相。 二寄惑顯位相。 初義者。若依始教。具足三乘斷惑差別。由此是其三乘教故。障有二種。謂煩惱所知。先辨二乘斷煩惱障。於中有二。先障名數。後斷惑得果。 初中煩惱有二。謂分別俱生。總有十種。一貪。二瞋。三無明。四慢。五疑。六身見。七邊見。八邪見。九見取。十戒禁取。於中四種唯分別起謂疑邪見見取戒禁取。餘六通二種。五識得起初三。亦通分別及俱生。由用意識中邪師等三因引故。得有分別起也。意識具十種。四分別。六通二。末那唯四俱生。六中除瞋及邊見。以瞋唯不善。此識有覆無記故。又以一類相續緣第八識。剎那執我。故無邊見。又以後三見及疑。藉三因生。此識無彼。故不起也。又由恆相續緣故。非第六所引。不同五識。是故唯四。其第八識總不起。唯是異熟無覆無記性故。此分別俱生。皆通三界。瞋唯欲界。以上二界煩惱。皆有覆無記性故。其分別起者。欲界四諦各有十使。即為四十。上二界除瞋諦。別各有九。即有七十二。并欲界合有一百一十二也。其俱生者。欲界具六。上二界除瞋。各唯有五。合成十六。通前分別。總有一百二十八也。問。何故前愚法小乘中十使不通迷四諦。此中即通耶。答。此有二義。一以三乘中煩惱功力。漸漸寬廣。故障一切也。二又由迷等義。通一切境也。 第二斷惑得果者。先斷分別。有其三人。一若從具縛入真見道。剎那頓斷三界四諦分別煩惱。得預流果。二若倍離欲人入真見道。兼斷倍離欲得一來果。言倍離欲者。謂凡夫時。欲界修惑。九品之中伏斷前六。故云倍離欲。入見道時。即永斷前所伏故。是以得彼果也。三若已離欲人入真見道。兼斷九品。得不還果。如瑜伽說。入見道果者。有其三種。隨其所應。證三果故。次斷俱生者。第六識俱生。九地各有九品。又進修道人有其二種。一漸出離。斷欲界九品中前六品盡。得一來果。斷九品盡。得不還果。斷上二界盡。得阿羅漢果。二頓出離者。謂得初果已。即頓斷三界。漸除九品。即得阿羅漢果更無餘果。何者以彼欲界九品修惑。及上二界總三種九品。各初一品一時頓斷三界。豎論九品。一一別斷。故云漸除也。若爾。何故有漸斷者。以於三界法。不能頓緣故。對法論云。頓出離者。謂入諦現觀已。依止未至定。發出世道。頓斷三界一切煩惱。品品別斷。唯立二果。謂預流果。及阿羅漢果。乃至廣引指端經等。如彼說其末那煩惱行相微細。前漸頓二人。皆與非想地惑一時頓斷。故瑜伽云。末那相應任運煩惱。唯與非想處共斷。故一時頓斷。非如餘惑漸次而斷故也。問。何故前愚法二乘無頓出離。此中有耶。答。為顯前劣。故此超過。愚法二乘。無此勝智。顯彼教劣。方便漸引起彼勝欲。令捨小從大。故作此說。其論末那惑滅。小乘無者。唯準此知。此謂二乘斷煩惱障。其所知障。諸趣寂者入無餘時。一時皆斷。唯此非擇滅也。其餘一切有斷不斷。慧解脫人不斷。俱解脫人。分有所斷。謂八解脫障不染無知。修八勝解所對治故。如瑜伽說。又諸解脫由所知障解脫所顯。由聲聞及緣覺等。於所知障心得解脫故。當知此始教。為引愚法漸向大故。安立此教。深勝於彼。故所知障。亦許分斷。然上所斷。不同愚法。以彼唯斷煩惱得故。此即不爾。斷種子故。直進菩薩斷惑者。二障俱斷。又煩惱障中。不同二乘約界分品。但於二障分別起者。地前伏現行。初地真見道時。一剎那中頓斷彼種。其俱生中煩惱障。初地已去自在能斷。留故不斷。何以故。潤生攝化故。不墮二乘地故。為斷所知障故。為得大菩提故。是故攝論云。由留惑至惑盡。證佛一切智。解云。惑盡者。是所知障盡。即由留煩惱障起勝行故。得至此位證佛果也。又梁攝論既云留種子。是故當知煩惱障種至金剛位。其所知障。行相細故。正障菩薩道。是故地地分斷。要至佛地方得總盡。由此即說二障修惑。俱至佛地。故對法論云。又諸菩薩於十地修道位中。唯修所知障對治道。非斷煩惱障。得菩薩時。頓斷煩惱障及所知障。頓成羅漢。及如來故。其末那俱生。行相細故。亦同前至佛地盡也。問。其二障修惑諸識相應地上現行有何同異。答。其煩惱障內。第六識惑既盡。盡故留彼。是故現種皆以智御。用成勝行。不起過患。猶如毒蛇。以咒力御。不令死。不起過患。而成餘用。菩薩善巧留惑亦爾。故攝論云。如毒蛇咒所害等。是故當知於彼煩惱。或現或種。皆得自在。其第七識煩惱性非潤生。故非所留。行相細故。七地已還。有時蹔現。以觀智有間故。其所知障。皆後地惑。於前地起。或現或種。以地地分斷故。問。若爾。何故有處說七地已還起有漏心等耶。答。若約第六識中煩惱障為有漏者。彼既留惑故。即是有漏。若約所知障為有漏。即實有漏。此二通十地。若末那煩惱。即實有漏。至於七地。有無不定。以有時蹔起有漏心故。餘義準知。又此教中惑滅智起分齊者。惑種在滅相時。智即在生相。同時相反。如昂即低。低即昂等。廣如對法論說。又此障法。以依識無性故。即空無分別。是其障義。如維摩經云。五受陰洞達。空無所起是苦義。今此障義。亦準彼知之。 若依終教。諸聲聞於煩惱障尚不能斷。但能折伏。何況能斷所知障。故彌勒所問經論云。一切聲聞辟支佛人。不能如實修四無量。不能究竟斷諸煩惱。但能折伏一切煩惱等。棱伽經文。亦如上說。問。此說何故與前教不同耶。答。彼為引二乘故。未深說故。是故以上就下。說煩惱障同彼二乘。至佛地智方盡。又以下同上。亦許二乘全斷惑障。分斷所知障。今此就實。以愚法二乘無廣大心。故不究竟斷煩惱障。又亦可前約三乘中聲聞。此中約愚法。故不同也。其菩薩人。於二障中不分俱生及分別。但有正使及習氣。地前伏使現。初地斷使種。地上除習氣。佛地究竟清淨。然彼地前三賢位中。初既不墮二乘地中。於煩惱障自在能斷。留故不斷。為除所知障等故。是故梁攝論云。十解已去。得出世淨心。又云。十解心已上名聖人。不墮二乘地故。仁王經云。地前得人空而不取證等。又起信論得少分見法身作八相等。皆此義也。以此菩薩唯怖智障。故修唯識真如等觀。伏斷彼障。然於煩惱障。非但不怖不修對治。亦乃故留助成勝行。初地已上。斷於所知障一分麤故。於煩惱障不復更留。是故二障不分見修。至初地時。正使俱盡。故彌勒所問經論云。問曰。若聲聞人先斷見道所斷煩惱。然後漸斷修道煩惱。何故菩薩不同聲聞。答曰。菩薩之人無量世來為諸眾生作利益事。後見真如甘露法界。觀彼一切諸眾生身而實不異我所求處。是故菩薩見修道中一切煩惱。能障利益眾生行故。即見道中一切俱斷。此文為證。其末那煩惱。亦初地斷麤。後除殘習。故無性攝論云。轉染汙末那得平等性智。初現觀時先已證得。修道位中。轉復清淨。解云。轉淨者。除習氣也。以正使先斷。故後但云轉淨。更不云斷也。若云此是入真見道時。蹔伏不起。非正斷者。即不得言轉復清淨。以總未斷。何名轉淨。若依始教。容如彼說。是故當知此教地上但除習氣。故寶性論云。不淨者一切凡夫有煩惱障故。有垢者。以諸聲聞辟支佛等有智障故。有黠者。以諸菩薩摩訶薩等依彼二種習氣障故。解云。論釋云。地上名摩訶薩。故知但有習氣障也。此中習氣。從斷正使種子無間。方有習氣。何以故。未斷已前。無微薄故。種斷無間。方有微薄。故論說名。無間生習氣。問。云何地上煩惱使盡。而得不墮二乘地耶。答。智力勝故。智障正使亦已斷除故。如始教小乘頓出利人。斷欲界惑六品盡時。上二界六品亦同斷盡故。猶尚不得彼一來果。況此菩薩道力殊勝。又況已斷智障使故。若地前及始教。容有彼失。此中無也。又此教中正斷惑時。智起惑滅。非初非中後。前中後取故。云何滅。如虛空本來清淨。如是滅。廣如十地論說。又此教中煩惱等法。皆是真如隨緣所作。是故不異真如是煩惱義。如起信論說。又經云。一切法即如如等。煩惱準此。是故當知與前諸教施設不同。宜應知之。第二明寄惑顯位者。諸聖教說。略有一十八門。 一寄二障以顯二位。謂分惑智二障。以顯比證二位。故梁攝論云。地前漸除煩惱障。地上漸除智障。又云。十解已去得出世淨心。又云地前雖得人無我。以法無我未淨故。人無我亦不清淨。又云其人我執。前十解中已除。今唯滅法我執。又仁王經云。習種性已入生空位。得聖人性故。本業經。起信論。亦同此說。 二寄皮等三惑。顯三僧祇。故梁攝論云。初僧祇斷皮煩惱。第二僧祇斷肉煩惱。第三僧祇斷心煩惱。 三以此三惑寄顯地地三心不同。如梁攝論三十三僧祇中說。地地之中入心除皮。住心除肉。出心除心等。 四以二障麤細。寄顯三位。如地持論云二障三處通。謂地前地上及佛地。 五以染心麤細。寄於三位以顯三身。如金光明經說。依諸伏道。起事心盡得顯化身。依法斷道。依根本心盡。得顯應身。依勝拔道。根本心盡。得顯法身。有人解云。伏道是地前起事心。此是第六識。法斷道是地上。依根本心是末那。以依緣賴耶識本心故。勝拔道是金剛位。根本心是賴耶識。 六寄於三障直顯三身。故彼經云。煩惱障清淨。能顯應身。業障清淨。能顯化身。智障清淨。能顯法身。 七以迷三無性所起煩惱。寄顯三身。故彼經云。一切凡夫為三相故。有縛有障。遠離三身不至三身。何者為三。一者思惟分別相。二者依他起相。三者成就相。如是三相不能解故。不能滅故。不能淨故。是故不得至三身。如是三相能解能滅能淨。是故諸佛至於三身。解云。能解者是所執性。但應知解故。能滅者染分依他起性。應斷滅故。能淨者。在纏真如。修令淨故。 八寄四障以顯四位。此有二義。一約正使。寄顯地前四位。四行。四因。四報。何者為四。一謂以闡提不信障使滅已。翻顯十信之位。成信樂大乘行為淨德因。及鐵輪王報。二以外道執我障。寄以翻顯十解位。成般若行為我德因。銅輪王報。三聲聞畏苦障。寄顯十行位。成破虛空定器三昧行為樂德因。銀輪王報。四獨覺捨大悲障。寄顯十迴向位。成大悲行為常德因。金輪王報。又翻前四障所得四行。即為佛子四義。翻初障成信樂大乘種子為因。即如父也。二般若為緣。即如母也。三顯破虛空定。離小乘執。令法身堅固。如胎也。四大悲益生。如乳母。具此四緣。故得從地前生在初地已上諸佛家。故名佛子也。又此四種和合如車輪。能運能轉至解脫處。如聖王輪。備有四事。謂轂輞輻軸。如其次第。四義應知。第二以四障習。寄顯地上。四位。四定。四德。四報。一初二三地。滅闡提不信習。即顯此一位相同世間。又得大乘光明三昧。成於淨德。除因緣生死變易報。二四五六地。滅外道我執習。顯此一位相同二乘。得集福德王三昧。成於我德除方便生死。三七八九地。滅聲聞畏苦習。顯此一位相同大乘。得賢護三昧。成於樂德。除有有生死。四十地至佛地已還。滅獨覺捨大悲習。顯此一位因圓果滿。得首棱嚴三昧。成於常德。無有生死。四德圓故。生死永盡。故云無有也。此上義。廣如無上依經本業經佛性論寶性論梁攝論等說。又此四中初二通二障。後二唯智障。正使地前除。習氣地上淨。此文亦誠證也。 九於十地中為別相故。三地終心已來。斷二障修惑正使皆盡。四地已去。但有微習。何以故。前三地相同世間。四地已去是出世故。是故十地經三地末文云。一切欲縛轉復微薄。一切色縛轉復微薄。一切有縛轉復微薄。一切無明縛轉復微薄。諸見縛者。先已除斷。地論釋云。一切欲縛。轉微薄等者。斷一切修道欲色無色所有煩惱及彼因。同無明習氣皆悉微薄遠離故。諸見縛者。於初地見道已斷故。解云。及彼因者。煩惱障種子也。無明習氣者。所知障種子也。以二障種子同時遠離。故云同也。是故當知二障修惑正使種子。此地皆盡。上來多分約終教說。 十又於十地別相中。寄顯世間二乘菩薩三位別故。仁王經說。前之三地。斷三界中色煩惱。四五六地。斷三界中心煩惱。七八九地。斷三界中色習煩惱。第十地及佛地。斷三界中心習煩惱。解云。以三地終位。得上界定。極至四空定。離下地色。故云斷色惑也。以四地已去。得二乘無漏出世間位故。於世間色心俱盡故。七地已去是菩薩位。漸細於前。故寄滅於色心習氣以顯彼位也。 十一於此菩薩位中。為顯自在及未自在二位別故。七地已還。寄滅三界色心煩惱。及彼果報。八地已去。寄滅色心二習無明。故本業經云。七地已還。滅三界色心。二習果報。滅無遺餘。八地色習無明盡。九地心習無明已滅除。十地二習無明滅盡。 十二依三無性論。寄滅二性。以顯見修二位差別。故彼論云。由見道故。分別性即無。故言不得。由修道故。依他性即滅。故言不見。 十三依雜集論等。以分別俱生二種煩惱。寄顯見修二位差別。何以得知但是寄位非實斷者。如分別我見藉三緣生。謂邪師邪教及邪思惟。妄計即蘊離蘊等我。如佛弟子。雖居凡位。然依正師正教正思惟故。非直不起即蘊等執。亦乃願樂於無我性。此人豈斷已非入見道邪。若言雖無現行。然有種故非入見者。既無現行。即應入資糧加行。義既不爾。是故當知。為顯見道無我理故。寄彼橫計顛倒麤惑。反以顯之。又以任運所起煩惱。細難斷故。翻顯修位漸增差別。如實義者。但一煩惱。有麤有細。見位斷麤。修位斷細。如末那煩惱。通二位斷之。如無相論云。第二執識及相應法。至羅漢位究竟滅盡。若見諦內煩惱識及心法。得出世道十六心時。畢竟斷滅。餘殘未盡。但屬思惟。是名第二識。無性攝論亦同此說。如上所引故得知也。 十四於分別惑所藉三緣。寄顯地前三賢位別。謂十解等。除邪師等。如次應知。此約直進說。又以邪師邪教所起。寄資糧位伏。以行相麤故。邪思惟所起。寄加行位伏。以行相細故。此約迴心二乘說。 十五於俱生內六七識惑。七地已來寄有現行。八地已去。永伏不起。此為寄顯入觀有間無間位異。故作此說。 十六又以六識煩惱。寄至四地。末那煩惱。寄至七地。八地已去。唯有所知障。此亦為顯世間二乘菩薩位。故作此說也。 十七為顯十地至佛地差別。故以十一無明反寄顯之。 十八為顯地地真俗二智。故以二十二無明寄以顯之。如深密經云。由此二十二種愚癡品。及十一麤重。安立諸地故。既云安立。故知寄顯也。此諸義。廣如瑜伽對法。唯識攝論等說。上來多分約始教說。已上諸門。並是阿含門寄惑反顯位相差別。何以故。為護十地故。為令眾生於十地中離慢執故。位相甚深。極難了知。寄惑顯位。生淨信故。餘義準思可見。 若依頓教。一切煩惱本來自離。不可說斷及與不斷。如法界體性。經云。佛告文殊師利。汝云何教諸善男子發菩提心。文殊言。我教發我見心。何以故。我見除。即是菩提故。此文證之準知。 若依圓教。一切煩惱不可說其體性。但約其用。即甚深廣大。以所障法一即一切。具足主伴等故。彼能障惑亦如是也。是故不分使習種現。但如法界一得一切得故。是故煩惱亦一斷一切斷也。故普賢品明一障一切障。小相品明一斷一切斷者。是此義也。又此斷惑分齊。準上下經文有四種。一約證。謂十地中斷。二約位。謂十住已去斷。三約行。謂十信終心斷。四約實。謂無可斷。以本來清淨故。廣如經說。又前三乘等諸門斷惑。若一障一切障。一斷一切斷即入此教。若隨門前後。是三乘等。此約別教言。若約攝方便。前諸教所明。並入此中。以是此方便故。及所流所目故。餘義準之斷惑門竟。(上已正說 下回小向大)   第七二乘迴心者。有六種說。 一或一切二乘皆無迴心。以更無餘求故。如小乘中說。 二或一切二乘皆迴心。以悉有佛性力為內熏因故。如來大悲力外緣不捨故。根本無明猶未盡故。小乘涅槃不究竟故。是故一切無不迴心向大菩提也。此約終教說。問。如瑜伽顯揚論說。諸識成熟。及不成熟。中四句內。聲聞獨覺入無餘依涅槃者。阿賴耶識。及諸轉識俱不成熟。既本識轉識皆滅無餘。後生心以何為因。無因而生果。不應理故。答。彼論依始教門引小乘故。所立賴耶行相麤顯。不從真起。故說有滅。又為順小乘故。亦許彼涅槃。非不究竟。故說入已不復起也。今約終教中就實而說。既以根本無明熏如來藏成梨耶識。彼二乘人於此二法既俱未斷證。何因得滅阿賴耶識。又由於彼無斷證故。所得涅槃豈為究竟。化城同喻應便有失。又由上四因故得生心也。問。如生心迴向時分齊云何。答。由根不等。故去有遲疾。遲者經劫乃起。故棱伽云。味著三昧樂。安住無漏界。無有究竟趣。亦復不退還。得諸三昧身。乃至劫不覺。譬如昏醉人。酒消然後覺。彼覺法亦然。得佛無上身。解云。此文但總相說。若差別說者。隨其利鈍。各別經時。皆到阿耨菩提心位。如涅槃經云。須陀洹人亦復不定。故經八萬劫。即能得到阿耨菩提心。乃至云獨覺經十千劫得到阿耨菩提之心。解云。此明最鈍須陀洹人。受七生已。方入涅槃。滅心心法。始入滅定。得經八萬劫。乃得生心受佛教化。即發菩提心。若於一身得第二果。受二生已。即入涅槃。經六萬劫。即能發心。若於一身得第三果。不還欲界即入涅槃。經四萬劫即得發心。若於一身得阿羅漢。即現入滅定。經二萬劫。即能發心。若獨覺根利。經一萬劫便能發心。此五人發心之時。即入十信菩薩位。方名發阿耨菩提心。又有義。前五人從凡得小果。入涅槃後。起迴心修十信行。信滿心已。堪入十住。初發心住已來。隨根利鈍。各經彼劫。未必一向在涅槃中經爾許劫也。如直往人。既經一萬劫修行滿足。堪能發心。彼獨覺人根最利故。亦似直往人經一萬劫。餘四鈍根又差別。故時多別也。上來明遲者。若極疾者。如法華經云。我滅度後。復有弟子不聞是經。不知不覺菩薩所行。自於所得功德生滅度想。當入涅槃。我於餘國作佛。更有異名。是人雖生滅度之想入於涅槃。而於彼土求佛智慧。得聞此經。唯以佛乘而得滅度。更無餘乘。除諸如來方便說法。此上並約終教說。 三或一切二乘亦迴亦不迴。謂決定種性者。趣寂不迴。不定種性者。並迴向大。如瑜伽聲聞決擇中說。此約始教引二乘說。 四或非迴非不迴。以離相故。如文殊般若等說。此終頓教說。 五或合具前四說。以是大法方便故。此約一乘攝方便說。 六或俱絕前五。此有二種。一一切二乘悉無所迴。以望一乘皆即空無可迴也。如經中如聾如盲者是。二一切二乘等並已迴竟。更不復迴。如經中以普賢眼見一切眾生皆以究竟者是。此並約一乘別教說。問。如一乘攝方便中迴心。與三乘中迴心所得法門。分齊云何。答。若三乘中迴心。即入十信已去。順行菩提心及大悲等法門次第而去。若一乘中。如下文舍利弗及因陀羅慧比丘等六千人。於文殊師利邊迴心。即得十大法門。及十眼十耳等境界。義當即是解行身遍於五位法也。餘義如別處說。後極論   第八佛果義相者。於中有二。先明常無常義。後明相好差別。 前中若小乘佛果。唯是無常。以不說本性功德故。如佛性論云。小乘以無性德佛性。但有修德也。 若三乘始教法身是常。以自性故。亦無常。以離不離故。修生功德是無常。以從因緣生故。是有為無漏故。亦得是常。以無間斷故。相續起故。莊嚴論云。自性無間相續。三佛俱常住等。若依終教有二義。先別明。後總說。別中修生功德是無常。以修生故。亦即是常。一得已後同真如故。何以故。本從真流故。無明已盡。還歸真體故。梁攝論云。無不從此法身流。無不還證此法身等。寶信論起信論等盛立此義。如彼應知。又智論云。薩婆若不與三世合。何以故。過去世等是虛妄是生滅。薩婆若是實法。非生滅故。解云薩婆若。此云一切智。即知佛地圓智同真如故。非生滅也。又攝論云。猶如虛空遍滿一切色際。無生住滅變異等。如來智亦爾。遍一切所知無倒無變異等。是故當知非直無間斷故以為常。亦即同真如不變異常也。法身是常。以隨緣時不變自性故。亦是無常。以隨染緣赴機故。何以故。以諸功德既並同是真。是故起用唯是真作。故起信論中釋報化二身。唯屬真如用大攝。又論云。眾生心淨。法身影現等。又云。復次本覺隨染分別生二種相。與彼本覺不相捨離。謂一者智淨相。二者不思議業相。乃至廣說等。二總說者。由此法身隨緣義故。是故功德差別得成。由不變義故。是故功德無不即真。如舉體隨緣。全相不變。二義鎔融無障礙故。是故佛果即常即無常。具足四句。或非四句。隨義應知。問。若爾。何故得說非一非異耶。答。若始教中以真如遍故。智證真如。故非異也。有為無為不同。故非一也。 若終教中功德有二義。一緣起現前義。以三無數劫功德不虛故。二無自性義。以離真如無自體故。此中初義與法身隨緣。後義與法身不變。是非異門。以舉體全收故。又此初義與不變。後義與隨緣。是非一門。以義差別故。是即不動非異明非一也。思之可見。 若依頓教。以相盡離念故。唯一實性身。平等平等。不可說有功德差別。亦不可說常與無常。若寄言顯者。如經云。吾今此身即是法身。又經云一切諸佛身唯是一法身等。如是準之。 若依圓教佛果常等義有三說。一約用。佛果既通三世間等一切法。是故具有常等四句。二約德。佛果即具四義。謂一修生。二本有。三本有修生。四修生本有。圓融無礙。備無邊德。是故亦通常等四句。上二句義思之可見。三約體。亦通四句。謂此經中以不說為顯故是常。與阿含相應故是無常。二義無礙故俱有。隨緣起際故俱非。此上三義。若體即俱體。乃至用即俱用。以體攝無礙。故皆有常等無礙。思之。 二明相好差別者。若依小乘。有三十二相八十種好是實法也。 若三乘中或亦但說。三十二相八十種好是化身之相。乃即空是相義。如金剛般若經對法論等說。此約始教引小乘說也。或約報化說八萬四千相並是實德。此約直進及終教等說。問。何故智論等於此化身辯金鏘馬麥等往業所致。三十二相等亦各出因耶。答。為引二乘因下而說現業果不亡故。聖道斷惑非滅報故。如羅漢飧沙。金鏘等亦爾。小乘以為實。始教即空說以是方便故。如大乘方便經。說其相好出因有二義。一亦是方便為引二乘。即於此身示勝因果。以實報身非彼所見故。二此等亦即是實報相垂在化中顯示現故。得出因也。問。何故攝論中說三十二相等。入法身功德攝耶。答。此亦有二義。一為迴二乘方便漸說。真實法身。恐彼難信。故以此功德說為法身。令易信受。以觀見故。二彼以功德為法身。故攝在彼中也。此上並約始教說。 又三十二相等。即無生無性故。亦即是真如法身。此約終教說。 若依一乘。有十蓮華藏世界海微塵數相。彼一一相皆遍法界。業用亦爾。所以說十者。欲顯無盡故。如相海品說。又觀佛三昧經中。約此三乘宗分佛相好以為三段。故彼經云。略中略者。我今為此時會大眾。及淨飯王略說相好。佛生人間。示同人事。同人相故。說三十二相。勝諸天故。說八十種好。為諸菩薩說八萬四千諸妙相好。佛實相好。我初成道。摩伽陀國寂滅道場。為普賢賢首等諸大菩薩。於雜華經已廣分別。解云。此中三十二相等當略中之略。為人天二乘等。即當初也。八萬四千等義。但當是略。為三乘菩薩等。當次也。佛實相好如雜華說者。義當廣說。即是指此華嚴相好品說。是一乘別教相。即當終也。以雜華即是華嚴故。餘義可知。   第九明攝化分齊者。 若依小乘中。唯此娑婆雜穢處是佛報土。於中此閻浮提是報佛所依。餘百億等是化境分齊也。 若三乘中法性土。及自受用土。今此不說。其釋迦佛隨他受用實報淨土。或有說在摩醯首羅天。化身充滿百億閻浮提。是所化分齊。如梵網經及對法論等說。當知此約始教說。何以故。為二乘教以釋迦身為實報。今即翻彼。顯其是化。故於彼天。別立實報。又恐二乘不信界外有實淨土。故寄界內最勝處說其化身但充滿百億等。亦順彼說也。 或有說釋迦佛報土在三界外。如涅槃經云。西方去此三十二恆河沙佛土。有世界名無勝。是釋迦佛實報淨土。此約終教說。以不隨下說故。為顯娑婆唯是化故。是故當知色頂之身。亦非實報。或說化境。非但百億。如大智論中以三千大千世界為一數。數至恆河沙為一世界性。又數此至恆河沙為一世界海。數此又至無量恆河沙為一世界種。數此又至無量十方恆河沙。為一佛世界所化分齊也。此亦約終教說。以攝化漸廣於前故。又唯約須彌山世界說。以居此界故。未說樹形等世界。故非一乘也。或說釋迦報土在靈鷲山。如法華云。我常在靈山等。法華論主釋為報身菩提也。當知此約一乘同教說。何以故。以法華中亦顯一乘故。其處隨教。即染歸淨。故說法華處即為實也。如菩提樹下說華嚴處。即為蓮華藏十佛境界。法華亦爾。漸同此故。是同教也。然未說彼處即為十華藏及因陀羅等。故非別教也。或有說此釋迦身即為實報受用之身。如佛地經初說此釋迦佛即具二十一種實報功德。彼論釋為受用身也。此亦約同教說。何以故。此釋迦佛。若三乘中但為化身。若別教一乘。以為究竟十佛之身。今此方便勸彼三乘。顯釋迦身非但是化。恐難信受。故彼經中為約說佛果深功德處。明佛身隨教。即權歸實。說為報身。即方便顯。說華嚴一乘法時。此釋迦身亦隨彼教。即究竟十佛法界身也。是故以此為同教攝也。 或有說此釋迦身即是法身。如經云。吾今此身即是法身。此約頓教寄言而說。以相盡離念故。 若別教一乘。此釋迦牟尼身非但三身。亦即是十身。以顯無盡。然彼十佛境界所依有二。一國土海。圓融自在。當不可說。若寄法顯示。如第二會初說。二世界海。有三類。一蓮華藏莊嚴世界海。具足主伴通因陀羅等。當是十佛等境界。二於三千界外有十重世界海。一世界性。二世界海。三世界輪。四世界圓滿。五世界分別。六世界旋。七世界轉。八世界蓮華。九世界須彌。十世界相。此等當是萬子已上輪王境界。三無量雜類世界皆遍法界。如一類須彌樓山世界。數量邊畔。即盡空虛遍法界。又如一類樹形世界。乃至一切眾生形等。悉亦如是。皆遍法界。互不相礙。此上三位。並是一盧舍那十身攝化之處。仍此三位。本末圓融。相收無礙。何以故。隨一世界。即約麤細有此三故。當知與三乘全別不同也。第十佛身開合者。有二。先義。後數。 義中先約法身或唯真境界為法身。如佛地論五種法攝大覺地。清淨法界攝法身。四智攝餘身。此約始教說。或唯妙智為法身。以本覺智故。修智本同覺故。如攝論無垢無罣礙智為法身。金光明中四智攝三身。以鏡智攝法身故。 或境智合為法身。以境智相如故。如梁攝論云。唯如如及如如智獨存。名為法身。此上二句約終教說。 或境智俱泯為法身。如經云。如來法身。非心非境。此約頓教說。或合具前四句。以具德故。或俱絕前五。以圓融無礙故。此二句如性起品說。此約一乘辯。 次別約釋迦身明者。此釋迦身或是化非法報。如始教說。或有是報非法化。如同教一乘及小乘說。但深淺為異也。或是法非報化。如頓教說。或亦法亦報化。總如三乘等說。或非法非報化。如別教一乘。是十佛故也。  數開合者。或立一佛。謂一實性佛也。此約頓教。或立二佛。此有三種。一生身化身。此約小乘說。二生身法身。謂他受用與化身合名生身。自受用身與法身合名法身。如佛地論說。此約始教說。三自性法身。應化法身。如本業經說。此約終教說。或立三身佛。如常所說。此通始終二教說。或立四佛。此有三種一於三身中受用身內。分自他二身故有四。如佛地論說。此約始教。二於三身外別立自性身。為明法身是恆沙功德法故。是故梁攝論云。自性身與法身作依止故。三亦於報身內福智分二。故有四。如棱伽經云。一應化佛。二功德佛。三智慧佛。四如如佛。此約終教說。或立十佛以顯無盡。如離世間品說。此約一乘圓教說也。 華嚴一乘教義分齊章卷三 華嚴一乘教義分齊章 卷四 唐大薦福寺沙門法藏述   第十義理分齊者有四門。 一三性同異義。 二緣起因門六義法。 三十玄緣起無礙法。 四六相圓融義。 初三性同異說有二門。先別明。後總說。 別中亦二。先直說。後決擇。 前中三性各有二義。真中二義者。一不變義。二隨緣義。依他二義者。一似有義。二無性義。所執中二義者。一情有義。二理無義。由真中不變。依他無性。所執理無。由此三義。故三性一際同無異也。此則不壞末而常本也。經云。眾生即涅槃。不復更滅也。又約真如隨緣。依他似有。所執情有。由此三義。亦無異也。此則不動本而常末也。經云。法身流轉五道。名曰眾生也。即由此三義與前三義。是不一也。是故真該妄末。妄徹真源。性相通融。無障無礙。問。依他似有等。豈同所執是情有耶。答。由二義故。故無異也。一以彼所執。執似為實。故無異法。二若離所執。似無起故。真中隨緣。當知亦爾。以無所執。無隨緣故。問。如何三性各有二義。不相違耶。答。以此二義無異性故。何者無異且如圓成雖復隨緣成於染淨。而恆不失自性清淨。祇由不失自性清淨。故能隨緣成染淨也。猶如明鏡現於染淨。雖現染淨而恆不失鏡之明淨。祇由不失鏡明淨故。方能現染淨之相。以現染淨。知鏡明淨。以鏡明淨。知現染淨。是故二義唯是一性。雖現淨法不增鏡明。雖現染法不污鏡淨。非直不污。亦乃由此反顯鏡之明淨。當知真如道理亦爾。非直不動性淨。成於染淨。亦乃由成染淨。方顯性淨。非直不壞染淨。明於性淨。亦乃由性淨故。方成染淨。是故二義。全體相收。一性無二。豈相違耶。 依他中雖復因緣似有顯現。然此似有。必無自性。以諸緣生。皆無自性故。若非無性。即不藉緣。不藉緣故。故非似有。似有若成。必從眾緣。從眾緣故。必無自性。是故由無自性。得成似有。由成似有。是故無性。故智論云。觀一切法。從因緣生。從因緣生。即無自性。無自性故。即畢竟空。畢竟空者。是名般若波羅蜜。此則由緣生故。即顯無性也。中論云。以有空義故。一切法得成者。此則由無性故。即明緣生也。涅槃經云。因緣故有。無性故空。此則無性即因緣。因緣即無性。是不二法門故也。非直二義性不相違。亦乃全體相收。畢竟無二也。所執性中雖復當情稱執現有然於道理畢竟是無。以於無處橫計有故。如於木杌。橫計有鬼。然鬼於木。畢竟是無。如於其木。鬼不無者。即不得名橫計有鬼。以於木有非由計故。今既橫計。明知理無。由理無故。得成橫計。成橫計故。方知理無。是故無二。唯一性也。當知所執道理亦爾。上來直明竟。 第二問答決擇者。於中有三門。第一護分別執。第二示執之失。第三顯示其義。 初門護執者。問。真如是有耶。答。不也。隨緣故。問。真如是無耶。答不也。不變故。問亦有亦無耶。答。不也。無二性故。問非有非無耶。答。不也。具德故。又問有耶。答。不也。不變故。何以故。由不變故。隨緣顯示。問無耶。答。不也。隨緣故。何以故。由隨緣故。不變常住也。餘二句可知。又問有耶。答。不也。離所謂故。下三句例然。又問有耶。答。不也。空真如故。問無耶。答。不也。不空真如故。問亦有亦無耶。答。不也。離相違故。問非有非無耶。答。不也。離戲論故。又問有耶。答。不也。離妄念故。問無耶。答。不也。聖智行處故。餘句準之。 依他性者。問。依他是有耶。答。不也。緣起無性故。問。依他是無耶。答。不也。無性緣起故。問。亦有亦無耶。答。不也。無二性故。問。非有非無耶。答。不也。有多義門故。又問有耶。答。不也。緣起故。何以故。以諸緣起皆無性故。問無耶。答。不也。無性故。何以故。以無性故成緣起也。餘二句可知。又以緣起離於四句。又以無性故亦離四句。並可知矣。又問依他有耶。答。不也。約觀遣故。問無耶。答。不也。能現無生故。下二句離相違故。離戲論故可知。又問有耶。答。不也。異圓成故。又約遍計分故。又離所謂故。問無耶。答。不也。異遍計故。以圓成分故。又智境故。餘句準之。 遍計所執者。問。遍計是有耶。答。不也。理無故。問是無耶。答。不也。情有故。問。亦有亦無耶。答。不也。無二性故。問。非有非無耶。答。不也。所執性故。又問有耶。答。不也。無道理故。問無耶。答。不也。無道理故。餘句準知。又問有耶。不也。執有故。又問無耶。不也。執有故。又亦有亦無耶。不也。執有故。又非有非無耶。不也。執成故。又有耶。不也。由無相故。又無耶。不也。無相觀境故。餘句準知。又有耶。不也。無體故。又無耶。不也。能曀真故。餘句準之。 第二示執過者。 若計真如。一向是有者。有二過失。 一常過。謂不隨緣故。在染非隱故。不待了因故。即墮常過。問。諸聖教中。並說真如為凝然常。既不隨緣。豈是過耶。答。聖說真如為凝然者。此是隨緣成染淨時。恆作染淨而不失自體。是即不異無常之常。名不思議常。非謂不作諸法。如情所謂之凝然也。若謂不作諸法而凝然者。是情所計故即失真常。以彼真常不異無常之常。不異無常之常出於情外。故名真常。是故經云。不染而染者。明常作無常也。染而不染者。明作無常時不失常也。問。教中既就不異無常之常。故說真如為凝然常者。何故不就不異常之無常。故說真如為無常耶。答。教中亦說此義。故經云。如來藏受苦樂。與因俱。若生若滅。論云。自性清淨心。因無明風動。成染心等。以此教理。故知真如不異常之無常。故隨緣隱體。是非有也。問。真如是不生滅法。既不異無常之常。故說為常。不異常之無常故。得說無常者。亦可依他是生滅法。亦應得有不異常之無常。不異無常之常義耶。答。亦得有也。何者。以諸緣起無常之法。即無自性。方成緣起。是故不異常性而得無常。故經云。不生不滅。是無常義。此則不異於常成無常也。又以諸緣起即無自性。非滅緣起方說無性。是則不異無常之常也。故經云。色即是空。非色滅空故。又云。眾生即涅槃。不復更滅等。此中二義。與真中二義相配可知。此即真俗雙融。二而無二故。智論云。智障極盲闇。謂真俗別執。此之謂也。是故若執真如同情所謂而凝然常者。即不隨緣隱其自體。不假了因。即墮常過。又若不隨緣成於染淨。染淨等法。即無所依。無所依有法。又墮常也。以染淨法皆無自體。賴真立故。 二斷過者。如情之有。即非真有。非真有故。即斷有也。又若有者。即不隨染淨。染淨諸法既無自體。真又不隨。不得有法。亦是斷也。 第二執無者。亦有二過失。一常過者。謂無真如。生死無依。無依有法。即是常也。又無真如。聖智無因。亦即常也。又無所依。不得有法。即是斷也。又執真如是無。亦即斷也。 第三執亦有亦無者。具上諸失。謂真如無二而雙計有無。心所計有無。非稱於真。失彼真理。故是斷也。若謂如彼所計以為真者。以無理有真是即常也。 第四非有非無者。戲論於真。是妄情故。失於真理。即是斷也。戲論非真而謂為真者。理無有真。故是常也。 第二依他起中。 若執有者。亦有二失。一常過。謂已有體。不藉緣故。無緣有法。即是常也。又由執有。即不藉緣。不藉緣故。不得有法。即是斷也。問。若說依他性是有。義便有失者。何故攝論等說。依他性以為有耶。答。聖說依他以為有者。此即不異空之有。何以故。從眾緣無體性故。一一緣中無作者故。由緣無作。方得緣起。是故即非之有。名依他有。是則聖者不動真際。建立諸法。若謂依他如言有者。即緣起有性。緣若有性。即不相藉。不相藉故。即壞依他。壞依他者。良由執有。是故汝意恐墮空斷。勵力立有。不謂不達緣所起法無自性故。即壞緣起。便墮空無。斷依他故也。 二若執無者。亦有二失。若謂依他是無法者。即緣無所起。無所起故。不得有法。即是斷也。問。若說緣生為空無故即墮斷者。何故中論等內。廣說緣生為畢竟空耶。答。聖說緣生以為空者。此即不異有之空也。何以故。以法從緣生。方說無性。是故緣生有者。方得為空。若不爾者。無緣生因。以何所以。而得言空。是故不異有之空。名緣生空。此即聖者不動緣生。說實相法也。若謂緣生如言空者。即無緣生。無緣生故。即無空理。無空理者。良由執空。是故汝意恐墮有見。猛勵立空。不謂不達無性緣生故。即失性空。失性空故。還墮情中惡趣空也。問。若由依他有二義故。是則前代諸論師各述一義。融攝依他不相違者。何故後代論師如清辯等。各執一義。互相破耶。答。此乃相成。非相破也。何者。為末代有情根機漸鈍。聞說依他是其有義。不達彼是不異空之有故。即執以為如謂之有也。是故清辯等。破依他有。令至於無。至畢竟無。方乃得彼依他之有。若不至此。徹底性空。即不得成依他之有。是故為成有故。破於有也。又彼有情聞說依他畢竟性空。不達彼是不異有之空故。即執以為如謂之空。是故護法等。破彼謂空以存幻有。幻有立故。方乃得彼不異有之空。以若有滅非真空故。是故為成空故。破於空也。以色即是空。清辯義立。空即是色。護法義存。二義鎔融。舉體全攝。若無後代論師。以二理交徹。全體相奪。無由得顯甚深緣起依他性法。是故相破。反相成也。是故如情執無。即是斷過。又若說無法為依他者。無法非緣。非緣之法。即墮常也。 第三亦有亦無者。具上諸失。可以準之。問。若據上來所說依他起性。有無偏取。此應不可。雙取有無。應契道理。如何亦有具上失耶。答。依他起性中。雖具彼有無之理。然全體交徹。空有俱融。而如所計亦有亦無者。即成相違。具上失也。 第四非有非無者。戲論緣起。亦非理也。何者。以其執者於有無中所計不成故。即以情謂非有非無為道理也。此既非理。亦具上失。思以準之。 第三遍計所執性中。若計所執為有者。有二過失。 謂若所執是其有者。聖智所照。理應不空。即是常也。若妄執遍計於理有者。即失情有。故是斷過也。 二若執遍計為情無者。即凡夫迷倒。不異於聖。即是常也。亦即無凡。故是斷也。又既無迷。亦即無悟。亦無悟故。即無聖人。亦是斷也。 三亦有亦無者。性既無二。而謂有無。即相違故。具上失也。 四非有非無者。戲論遍計。亦具上失。準以知之。第二執成過竟。 第三顯示其義者。 真如是有義。以迷悟所依故。又不空義故。不可壞故。餘如上說。又真如是空義。以離相故。隨緣故。對染故。餘亦如上。又真如是亦有亦無義。以具德故。違順自在故。鎔融故。又是非有非無義。以二不二故。定取不得故。餘翻說準上知之。二依他是有義。緣成故無性故。餘準前知。依他是無義。以緣成無性故。亦準前知。依他是亦有亦無義。以緣成無性故。準前依他是非有非無義。以二不二故。隨取一不得故。準前。 三遍計是有。約情故。遍計是無。約理故。遍計是亦有亦無。由是所執故。遍計是非有非無。由是所執故。餘準前思之。上來別明三性竟。 第二總說者。三性一際。舉一全收。真妄互融。性無障礙。如攝論婆羅門問經中言。世尊依何義。說如是言。如來不見生死。不見涅槃。於依他中分別性。及真實性。生死涅槃。依無差別義。何以故。此依他性。由分別一分成生死。由真實一分成涅槃。釋曰。依他性非生死。由此性因真實成涅槃故。此性非涅槃。何以故。此性由分別一分。即是生死。是故不可定說一分。若見一分。餘分性不異。是故不見生死。亦不見涅槃。由此意故。如來答婆羅門如此。又云阿毗達磨修多羅中。世尊說法有三種。一染污分。二清淨分。三染污清淨分。依何義說此三分。於依他性中分別性為染污分。真實性為清淨分。依他性為染污清淨分。依此義說三分。釋曰。阿毗達磨修多羅中。說分別性以煩惱為性。真實性以清淨分為性。依他性由具兩分。以二性為性。故說法有三種。一煩惱為分。二清淨為分。三二法為分。依此義故。作此說也。此上論文。又明真該妄末。無不稱真。妄徹真源。體無不寂。真妄交徹。二分雙融。無礙全攝。思之可見。 第二緣起因門六義法。將釋此義。六門分別。一釋相。二建立。三句數。四開合。五融攝。六約教。 第一門中有二。初列名。次釋相。 初列名者。謂一切因皆有六義。一空有力不待緣。二空有力待緣。三空無力待緣。四有有力不待緣。五有有力待緣。六有無力待緣。 二釋相者。 初者是剎那滅義。何以故。由剎那滅故。即顯無自性是空也。由此滅故。果法得生。是有力也。然此謝滅。非由緣力。故云不待緣也。 二者是俱有義。何以故。由俱有故方有。即顯是不有。是空義也。俱故能成有。是有力也。俱故非孤。是待緣也。 三者是待眾緣義。何以故。由無自性故。是空也。因不生緣生故。是無力也。即由此義故。是待緣也。 四者決定義。何以故。由自類不改故。是有義。能自不改而生果故。是有力義。然此不改。非由緣力故。是不待緣義也。 五者引自果義。何以故。由引現自果。是有力義。雖待緣方生。然不生緣果。是有力義。即由此故。是待緣義也。 六者是恆隨轉義。何以故。由隨他故不可無。不能違緣。故無力用。即由此故。是待緣也。是故攝論為顯此六義而說偈言。剎那滅俱有。恆隨轉應知。決定待眾緣。唯能引自果。 第二建立者。問。何以故定說六義。不增至七。不減至五耶。答。為正因對緣。唯有三義。一因有力不待緣。全體生故。不雜緣力故。二因有力待緣。相資發故。三因無力待緣。全不作故。因歸緣故。又由上三義。因中各有二義。謂空義。有義。二門各有三義。唯有六故。不增減也。問。何故不立第四句無力不待緣義耶。答。以彼非是因義故不立。思之可見。問。待緣者。待何等緣。答。待因事之外。增上等三緣。不取自六義更互相待耳。問。因望緣得有六義。未知緣對因亦有六義不。答。此有二義。增上緣望自增上果得有六義。以還是親因攝故。望他果成J緣。故不具六。親因望他亦爾。問。果中有六義不。答。果中唯有空有二義。謂從他生無體性故是空義。酬因有故是有義。若約互為因果義說。即此一法為他因時。具斯六義。與他作果時。即唯有二義。是故六義唯在因中。問。若爾。現行為種子。豈得有六義。答。隨勝緣不具。如論說種子有六義。此約初教。若緣起秘密義。皆具此六義。約終教。以此教中六七識等。亦是如來藏隨緣義。無別自性。是故六七識。亦具本識中六義也。思之可見。 第三句數料揀者。有二種。一約體。二約用。 初約體有無而有四句。一是有。謂決定義。二是無。謂剎那滅義。三亦有亦無。謂合彼引自果及俱有無二是也。四非有非無。謂合彼恆隨轉及彼待眾緣無二是也。就用四句者。由合彼恆隨轉及待眾緣無二故。是不自生也。由合彼剎那滅。及決定無二故。不他生也。由合彼俱有。及引自果無二故。不共生也。由具三句合其六義。因義方成。故非無因生也。是則由斯六義因緣全奪。顯緣起勝德。故地論云。因不生。緣生故。緣不生。自因生故。不共生。無知者故。作時不住故。不無因生。隨順有故。又集論云。自種有故。不從他生。待眾緣故。非自生。無作用故。不共生。有功能故。非無因生。問。此六義與八不分齊云何。答。八不據遮。六義約表。又八不約反。情理自顯。六義據顯。理情自亡。有斯左右耳。 第四開合者。或約體唯一。以因無二體故。或約義分二。謂空有。以無自性故。緣起現前故。或約用分三。一有力不待緣。二有力待緣。三無力待緣。初即全有力。後即全無力。中即亦有力亦無力。以第四句無力不待緣非因。故不論也。是故唯有三句也。或分為六。謂開三句入二門故也。如前辯。或分為九。謂於上三義。隨一皆具彼三故。何以故。若非有力。即無無力。是故隨一具三。故有九也。或分十二。謂於上六義。空有二門不相離故。隨空即有。隨有即空。有空有六。空有亦六。故有十二也。或分十八。謂於上六義中。一一皆有三義故。一體有無。二力有無。三約待緣不待緣。三六成十八也。或分為三十六。謂於上六義。隨一皆具六。何以故。以若無一。餘皆無故。餘門思而準之。 第五融攝者。然此六義。以六相融攝取之。謂融六義為一因是總相。開一因為六義是別相。六義齊名因是同相。六義各不相知是異相。由此六義因等得成是成相。六義各住自位義是壞相。問。六相六義。分齊云何。答。六義據緣起自體。六相據緣起義門。以法體入義門。遂成差別。如以六義入四句。顯是去非。故順三乘。入六相。顯自德。故順一乘。是故四句與六相。俱為六法方便也。 第六約教辨者。若小乘中法執因相。於此六義。名義俱無。若三乘賴耶識。如來藏法無我因中。有六義名義。而主伴未具。若一乘普賢圓因中。具足主伴。無盡緣起。方究竟也。又由空有義故。有相即門也。由有力無力義故。有相入門也。由有待緣不待緣義。故有同體異體門也。由有此等義門。故得毛孔容剎海事也。思之可解。 三十玄緣起無礙法門義。夫法界緣起。乃自在無窮。今以要門。略攝為二。一者明究竟果證義。即十佛自境界也。二者隨緣約因辯教義。即普賢境界也。初義者。圓融自在。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不可說其狀相耳。如華嚴經中究竟果分國土海。及十佛自體融義等者。即其事也。不論因陀羅及微細等。此當不可說義。何以故。不與教相應故。地論云。因分可說。果分不可說者。即其事也。問。義若如是。何故經中乃說佛不思議品等果耶。答。此果義是約緣形對。為成因故說此果。非彼究竟自在果。所以然者。為與因位同會而說。故知形對耳。 第二義者。有二。一以喻略示。二約法廣辯。 初喻示者。如數十錢法。所以說十者。欲應圓數顯無盡故。此中有二。一異體。二同體。所以有此二門者。以諸緣起門內有二義故。一不相由義。謂自具德故。如因中不待緣等是也。二相由義。如待緣等是也。初即同體。後即異體。就異體中有二門。一相即。二相入。所以有此二門者。以諸緣起法。皆有二義故。一空有義。此望自體。二力無力義。此望力用。由初義故得相即。由後義故得相入。 初中由自若有時。他必無故。故他即自。何以故。由他無性。以自作故。二由自若空時。他必是有。故自即他。何以故。由自無性。用他作故。以二有二空。各不俱故。無彼不相即。有無無有無二故。是故常相即。若不爾者。緣起不成。有自性等過。思之可見。 二明力用中自有全力故。所以能攝他。他全無力故。所以能入自。他有力。自無力。反上可知。不據自體。故非相即。力用交徹。故成相入。又由二有力二無力各不俱。故無彼不相入。有力無力無力有力無二故。是故常相入。又以用攝體。更無別體故。唯是相入。以體攝用。無別用故。唯是相即。此依因六義內準之。於中先明相入。初向上數十門。一者一是本數。何以故。緣成故。乃至十者。一中十。何以故。若無一。即十不成故。一即全有力。故攝於十也。仍十非一矣。餘九門亦如是。一一皆有十。準例可知。向下數亦十門。一者十即攝一。何以故。緣成故。謂若無十。即一不成故。即一全無力。歸於十也。仍一非十矣。餘例然。如是本末二門中。各具足十門。餘一一錢中。準以思之。此約異門相望說耳。問。既言一者。何得一中有十耶。答。大緣起陀羅尼法。若無一。即一切不成故。定知如是。此義云何。所言一者。非自性一。緣成故。是故一中有十者。是緣成一。若不爾者。自性無緣起。不得名一也。乃至十者。皆非自性十。由緣成故。為此十中有一者。是緣成無性。十若不爾者。自性無緣起。不名十也。是故一切緣起。皆非自性。何以故。隨去一緣。即一切不成。是故一中即具多者。方名緣起一耳。問。若去一緣即不成者。此則無性。無自性者。云何得成一多緣起。答。祇由無性。得成一多緣起。何以故。由此緣起。是法界家實德故。普賢境界。具德自在無障礙故。華嚴云。菩薩善觀緣起法。於一法中解眾多法。眾多法中解了一法。是故當知一中十。十中一。相容無礙。仍不相是。一門中既具足十義故。明知一門中皆有無盡義。餘門亦如是。問。一門中攝十盡不。答。盡不盡。何以故。一中十故盡。十中一故不盡。四句護過去非顯德等準之可解耳。別別諸門中準例如是。緣起妙理。應如是知。第一門竟。 初異體門中第二即義者。此中有二門。一者向上去。二者向下來。初門中有十門。一者一。何以故。緣成故。一即十。何以故。若無一。即無十故。由一有體。餘皆空故。是故此一即是十矣。如是向上乃至第十。皆各如前準可知耳。言向下者亦有十門。一者十。何以故。緣成故。十即一。何以故。若無十。即無一故。由一無體。餘皆有故。是故此十即一矣。如是向下乃至第一。皆各如是。準前可知耳。以此義故。當知一一錢。即是多錢耳。問。若一不即十者。有何過失。答。若一不即十者。有二失。一不成十錢過。何以故。若一不即十者。多一亦不成十。何以故。一一皆非十故。今既得成十。明知一即是十也。二者。一不成十過。何以故。若一不即十。十即不得成。由不成十故。一義亦不成。何以故。若無十。是誰一故。今既得一。明知一即十。又若不相即。緣起門中空有二義即不現前。便成大過。謂自性等。思之可知。下同體門中準此知之。餘門亦準可知耳。問。若一即十者。應當非是一。若十即一者。應當非是十。答。祇為一即十故。是故名為一。何以故。所言一者。非是所謂一緣成無性一。為此一即多者是名一。若不爾者。不名一。何以故。由無自性故。無緣不成一也。十即一者。準前例耳。勿妄執矣。應如是準知。問。上一多義門。為一時俱圓耶。為前後不同耶。答。即圓即前後。何以故。由此法性緣起。具足逆順同體不違德用。自在無障礙故。皆得如此。問。如上所說去來義。其相云何。答。自位不動而恆去來。何以故。去來不動。即一物故。但為生智顯理。故說去來等義耳。若廢智。一切不可說。如上果分者。即其事也。問。若由智者。即非先有。如何說云舊來如此耶。答。若廢智即不論緣起。由約智故。說舊來如此。何以故。不成即以成即。離始終故。智及與法。舊來成故。問。為由智耶。法如是耶。答。為由智也。為法如此也。何以故。同時具足故。餘義準以思之。大段第一異體門訖。 第二同體門者。亦有二義。一者一中多。多中一。二者一即多。多即一。初門二。一者一中多。二者多中一。初一中多者有十門不同。一者一。何以故。緣成故。是本數一中即具十。何以故。由此一錢自體是一。復與二作一。故即為二一。乃至與十作一故。即為十一。是故此一之中。即自具有十箇一耳。仍一非十也。以未是即門故。初一錢既爾。餘二三四五已上九門。皆各如是。準例可知耳。二者多中一。亦有十門。一者十。何以故。緣成故。十中一。何以故。由此一與十作一故。即彼初一在十一之中。以離十一。即無初一故。是故此一。即十中一也。仍十非一矣。餘下九八七。乃至於一。皆各如是。準例思之。問。此與前異體何別。答。前異體者初一望後九。異門相入耳。今此同體。一中自具十。非望前後異門說也。即義亦準思之。二者一即十。十即一。亦有二門。一者一即十。亦有十門不同。一者一。何以故。緣成故。一即十。何以故。由此十一即是初一故。無別自體故。是故十即是一也。餘九門皆亦如是。準之可知。二者十即一者。亦有十門不同。一者十。何以故。緣成故。十即一。何以故。彼初一即是十故。更無自一故。是故初一即是十也。餘九門準例知之。問。此同體中一即十等者。為祇攝此十耶。為攝無盡耶。答。此並隨智而成。須十即十。須無盡即無盡。如是增減隨智趣矣。十即如前釋。曰無盡者。一門中既有十。然此十復自迭相即相入。重重成無盡也。然此無盡重重。皆悉攝在初門中也。問。為但攝自一門中無盡重重耶。為亦攝餘異門無盡耶。答。或俱攝。或但攝後自無盡。何以故。若無自一門中無盡。餘一切門中無盡。皆悉不成故。是故初門同體。即攝同異二門中無盡無盡無盡無盡無盡無盡無盡無盡無盡無盡窮其圓極法界。無不攝盡耳。或但自攝同體一門中無盡。何以故。由餘異門如虛空故。不相知故。自具足故。更無可攝也。此但隨智而取。一不差失也。如此一門既具足無窮箇無盡。及相即相入等成無盡者。餘一一門中皆悉如是各無盡無盡。誠宜如是準知。此且約現理事錢中。況彼一乘緣起無盡陀羅尼法。非謂其法祇如此也。應可去情。如理思之。 第二約法廣辯者。略有二種。一者立義門。二者解釋門。初立義門者。略立十義門以顯無盡。何者為十。一教義。即攝一乘三乘乃至五乘等一切教義。餘下準之。二理事。即攝一切理事。三解行。即攝一切解行。四因果。即攝一切因果。五人法。即攝一切人法。六分齊境位。即攝一切分齊境位。七師弟法智。即攝一切師弟法智。八主伴依正。即攝一切主伴依正。九隨其根欲示現。即攝一切隨其根欲示現。十逆順體用自在等。即攝一切逆順體用自在等。此十門為首。皆各總攝一切法成無盡也。二言解釋者。亦以十門釋前十義。以顯無盡。問。何以得知十數顯無盡耶。答。依華嚴經中立十數為則。以顯無盡義。 一者同時具足相應門。此上十義。同時相應成一緣起。無有前後始終等別。具足一切自在逆順。參而不雜。成緣起際。此依海印三昧。炳然同時顯現成矣。 二者一多相容不同門。此上諸義。隨一門中。即具攝前因果理事一切法門。如彼初錢中即攝無盡義者。此亦如是。然此一中雖具有多。仍一非即是其多耳。多中一等。準上思之。餘一一門中皆悉如是重重無盡故也。故此經偈云。以一佛土滿十方。十方入一亦無餘。世界本相亦不壞。無比功德故能爾。然此一多。雖復互相含受。自在無礙。仍體不同也。所由如上錢義中釋。此有同體異體。準上思之可解。 三者諸法相即自在門。此上諸義一即一切。一切即一。圓融自在。無礙成耳。若約同體門中。即自具足攝一切法也。然此自一切復自相入。重重無盡故也。然此無盡。皆悉在初門中也。故此經云。初發心菩薩。一念之功德。深廣無邊際。如來分別說。窮劫不能盡。何況於無邊。無數無量劫。具足修諸度。諸地功德行。義言一念即深廣無邊者。良由緣起法界。一即一切故爾。如彼同體門中一錢。即得重重無盡義者。即其事也。何況無邊劫者。即餘一一門中各現無盡義者是也。所以爾者。此經又云初發心菩薩即是佛故也。由是緣起妙理。始終皆齊。得始即得終。窮終方原始。如上同時具足。故得然也。又云在於一地普攝一切諸地功德也。是故得一即得一切。又云知一即多多即一故也。十信終心即作佛者。即其事也。問。如同體一門中即攝一切無盡者。為一時俱現耶。為前後耶。答。於一門中一時炳然現一切者。屬微細攝。隱映互現重重者。屬因陀羅攝。餘義即同即異。即多即少。即有即無。即始即終。如是自在具足一切無盡法門。仍隨舉為首。餘即為伴。道理亦不差失。舊來如此。亦辯同體一門中。具足自在無窮德耳。餘異體等門中亦準思之。問。若一門中即具足一切無盡自在者。餘門何用為。答。餘門如虛空。何以故。同體一門。並攝一切無不盡故。問。此同體中所攝一切者。但應攝自門中一切。豈可攝餘門中一切耶。答。既攝自一切。復攝餘一一門中無盡一切。如是重重窮其法界也。何以故。圓融法界。無盡緣起。無一一切。並不成故。此但論法性家實德故。不可說其邊量故。此經偈云。不可言說諸劫中。演說一切不可說。不可說劫猶可盡。說不可說不可盡。又偈云。一切眾生心。悉可分別知。一切剎微塵。尚可算其數。十方虛空界。一毛猶可量。菩薩初發心。究竟不可測。良由此一乘圓極自在無礙法門。得一即得一切故耳。因果俱齊。無前後別。故地論云。以信地菩薩乃至與不可思議佛法為一緣起。以六相總別等義而用括之。明知因果俱時。相容相即。各攝一切互為主伴。深須思之。此事不疑。又此經云。何以故。此初發心菩薩即是佛故。悉與三世諸如來等。亦與三世佛境界等。悉與三世佛正法等。得如來一身無量身。三世諸佛平等智慧。所化眾生皆悉平等。又云。初發心時。便成正覺。具足慧身。不由他悟。如是云云無量。廣如經文。問。此等歎因中德耳。豈可即滿德果耶。答。此一乘義。因果同體。成一緣起。得此即得彼。由彼此相即故。若不得果者。因即不成因。何以故。不得果等。非因也。問。上言果分離緣不可說相。但論因分者。何故十信終心。即辯作佛得果法耶。答。今言作佛者。但從初見聞已去。乃至第二生即成解行。解行終心因位窮滿者。於第三生即得彼究竟自在圓融果矣。由此因體依果成故。但因滿者。即沒於果海中也。為是證境界。故不可說也。此如龍女及普莊嚴童子善財童子。並兜率天子等。於三生中。即克彼果義等。廣如經辯。應準思之。問。上言一念即得作佛者。三乘中已有此義。與彼何別。答。三乘望理。為一念即得作佛。今此一乘。一念即得具足一切教義理事因果等。如上一切法門。及與一切眾生。皆悉同時同時同時同時同時同時同時同時同時同時作佛。後皆新新斷惑。亦不住學地而成正覺。具足十佛以顯無盡逆順德故。及因陀羅微細九世十世等。遍通諸位。謂說十信終心已去。十解十行十迴向十地及佛地等。同時遍成。無有前後具足一切耳。然此一念與百千劫無有異也。直須思之。此即第三諸法相即自在門訖。 第四者。因陀羅網境界門。此但從喻異前耳。此上諸義。體相自在。隱顯互現。重重無盡。故此經云。於一微塵中。各示那由他。無數億諸佛。於中而說法。於一微塵中。現無量佛國。須彌金剛圍。世間不迫迮。於一微塵中。現有三惡道。天人阿修羅。各各受果報。此三偈。即三世間也。又云。一切佛剎微塵等。爾所佛坐一毛孔。皆有無量菩薩眾。各為具說普賢行。無量剎海處一毛。悉坐菩提蓮華座。遍滿一切諸法界。一切毛孔自在現。又云。如一微塵所示現。一切微塵亦如是。餘者云云無量廣如經辯。此等並是實義。非變化成。此是如理智中如量境也。其餘變化等者。不入此例。何以故。此並是法性家實德。法爾如是也。非謂分別情識境界。此可去情思之。問。上一塵中現無量佛剎等者。此但是一重現而已。何故乃云重重現耶。答。此方說華嚴經時。云一切微塵中亦如是說。彼微塵中說華嚴經時。亦云一切微塵中亦如是說。如是展轉。即重重無盡也。宜準思之。問。若據此文重重無盡。有何分齊。云何辯其始終等耶。答。隨其智取。舉一為首。餘則為伴。據其首者即當中。餘者即眷屬圍繞。如上教義等。並悉如是自在成耳。及前相即相入自在等。皆悉如是攝一切法。無窮法界。並悉因陀羅成也。 五者微細相容安立門。此上諸義。於一念中具足。始終同時別時前後逆順等一切法門。於一念中。炳然同時齊頭顯現。無不明了。猶如束箭。齊頭顯現耳。故此經云。菩薩於一念中。從兜率天降神母胎。乃至流通舍利。法住久遠。及所被益諸眾生等。於一念中皆悉顯現。廣如經文。又云。一毛孔中。無量佛剎莊嚴清淨。曠然安住。又云。於一塵內。微細國土一切塵等。悉於中住。宜可如理思之。問。是義與上因陀羅何別耶。答。重重隱映互現。因陀羅攝。齊頭炳然顯著。微細攝。此等諸義。並別不同。宜細思之。 六者秘密隱顯俱成門。此上諸義。隱覆顯了。俱時成就也。故此經云。於此方入正受。他方三昧起。眼根入正定。色塵三昧起等云云。又云。男子身中入正受。女子身中三昧起等云云。於一微塵入正受。一毛端頭三昧起。如是自在。此隱彼顯。正受及起定。同時秘密成矣。又此經云。十方世界有緣故。往返出入度眾生。或見菩薩入正受。或見菩薩從定起。又云。於彼十方世界中。念念示現成正覺。轉正法輪入涅槃。現分舍利度眾生。如是無量。餘如經辯。又如佛為諸菩薩受記之時。或現前受記。或不現前秘密受記等。如上第一錢中十錢名為顯了。第二錢望第一錢中。十即為秘密。何以故。見此不見彼故。不相知故。雖不相知見。然則成此彼成。故俱名成也。應如此準思之。 第七諸藏純t具德門。此上諸義。或純或雜。如前人法等。若以入門取者。即一切皆入。故名為純。又即此入門。具含理事等一切差別法。故名為t。又如菩薩入一三昧。唯行布施。無量無邊。更無餘行。故名純。又入一三昧。即施戒度生等無量無邊諸餘t行。俱時成就也。如是繁興法界。純t自在。無不具足者矣。宜準思之。 八者。十世隔法異成門。此上諸t義。遍十世中。同時別異。具足顯現。以時與法不相離故。言十世者。過去未來現在三世。各有過去未來及現在即為九世也。然此九世。迭相即入故成一總句。總別合成十世也。此十世具足別異。同時顯現成緣起故。即得入也。故此經云。或以長劫入短劫。短劫入長劫。或百千大劫為一念。一念即百千大劫。或過去劫入未來劫。未來劫入過去劫。如是自在。時劫無礙。相即相入。渾融成矣。又此經云。於一微塵中。普現三世一切佛剎。又云。於一微塵中。普現三世一切眾生。又云。於一微塵中。普現三世一切諸佛事。又云。於一微塵中。建立三世一切佛轉法輪。如是云云無量。廣如經文。此普攝上諸義門。悉於十世中自在現耳。宜可思之。 九者。唯心迴轉善成門。此上諸義。唯是一如來藏為自性清淨心轉也。但性起具德。故異三乘耳。然一心亦具足十種德。如性起品中說十心義等者。即其事也。所以說十者。欲顯無盡故。如是自在具足無窮種種德耳。此上諸義門。悉是此心自在作用。更無餘物。名唯心轉等。宜思釋之。 十者。託事顯法生解門。此上諸義。隨託之事以別顯別法。謂諸理事等一切法門。如此經中說十種寶王雲等事相者。此即諸法門也。顯上諸義可貴。故立寶以表之。顯上諸義自在。故標王以表之。顯上諸義潤益故。資擇故。齗齶故。以雲標之矣。如是等事云云無量。如經思之。問。三乘中以有此義。與此何別。答。三乘託異事相。表顯異理。今此一乘所託之事相。即是彼所現道理。更無異也。具足一切理事教義及上諸法門無不攝盡者也。宜可如理思之。此上十門等解釋。及上本文十義等。皆悉同時會融。成一法界緣起具德門。普眼境界。諦觀察餘時但在大解大行大見聞心中。然此十門。隨一門中。即攝餘門。無不皆盡。應以六相方便而會通之可準。上來所明。並是略顯別教一乘緣起義耳。又於其中諸餘法相。及問答除疑等。與彼三乘或同或異。所目所設為方便等。廣如經論疏鈔孔目。及問答中於彼釋矣。與彼三乘。全別不同。宜可廣依華嚴經普眼境界準思之。問。此上道理與彼三乘義別不同。此可信矣。又以何文。證知三乘外別有一乘耶。答。此經自有誠文。故偈云。一切世界群生類。Q有欲求聲聞道。求緣覺者轉復少。求大乘者甚希有。求大乘者猶為易。能信是法甚為難。良由此法出情難信。是故聖者。將彼三乘對比決之。又偈云。若眾生下劣。其心厭沒者。示以聲聞道。令出於眾苦。小乘也。若復有眾生。諸根少明利。樂於因緣法。為說辟支佛。中乘也。若人根明利。有大慈悲心。饒益諸眾生。為說菩薩道。即大乘也。若有無上心。決定欲大事。為示於佛身。說無盡佛法。一乘也。由此一乘。非下機堪受。是故大聖善巧。於彼三乘位中隨其機欲方便少說。由不窮法界源故。權現二身三身等佛。今為如是無上心機樂大事。方始現佛十身境界。說無盡佛法耳。名現佛身說無盡佛法也。三乘但隨機而已。未顯諸佛十身自境界故。非現佛身。又隨機少說一相一寂一味理等。非窮盡說也。何以故。三乘以此無窮為過失故。然此一乘。以無窮為實德故耳。又此經云。於一世界中。聞說一乘者。或二三四五。乃至無量乘。此據本末分齊說耳。聖教文義顯然。不可以執情而驚怪者矣。 第四六相圓融義。六相緣起。三門分別。 初列名略釋 二明教興意 三問答解釋 初列名者。謂總相。別相。同相。異相。成相。壞相。總相者。一含多德故。別相者。多德非一故。別依止總。滿彼總故。同相者。多義不相違。同成一總故。異相者。多義相望。各各異故。成相者。由此諸緣起成故。壞相者。諸義各住自法不移動故。 第二教興意者。此教為顯一乘圓教。法界緣起。無盡圓融。自在相即。無礙鎔融。乃至因陀羅無窮理事等。此義現前。一切惑障。一斷一切斷。得九世十世惑滅。行德即一成一切成。理性即一顯一切顯。並普別具足。始終皆齊。初發心時便成正覺。良由如是法界緣起。六相鎔融。因果同時。相即自在。具足逆順。因即普賢解行。及以證入。果即十佛境界所顯無窮。廣如華嚴經說。 第三問答解釋者。然緣起法一切處通。今且略就緣成舍辨。 問。何者是總相。答。舍是。問。此但椽等諸緣。何者是舍耶。答。椽即是舍。何以故。為椽全自獨能作舍故。若離於椽。舍即不成。若得椽時。即得舍矣。問。若椽全自獨作舍者。未有瓦等亦應作舍。答。未有瓦等時不是椽故不作。非謂是椽而不能作。今言能作者。但論椽能作。不說非椽作。何以故。椽是因緣。由未成舍時。無因緣故。非是椽也。若是椽者。其畢全成。若不全成。不名為椽。問。若椽等諸緣。各出少力共作。不全作者。有何過失。答。有斷常過。若不全成但少力者。諸緣各少力。此但多箇少力。不成一全舍故是斷也。諸緣並少力皆無全成。執有全舍者。無因有故。是其常也。若不全成者。去卻一椽時。舍應猶在。舍既不全成。故知非少力並全成也。問。無一椽時。豈非舍耶。答。但是破舍。無好舍也。故知好舍全屬一椽。既屬一椽。故知椽即是舍也。問。舍既即是椽者。餘板瓦等應即是椽耶。答。總並是椽。何以故。去卻椽即無舍故。所以然者。若無椽即舍壞。舍壞故不名板瓦等。是故板瓦等即是椽也。若不即椽者。舍即不成。椽瓦等並皆不成。今既並成。故知相即耳。一椽既爾。餘椽例然。是故一切緣起法。不成則已。成則相即鎔融。無礙自在。圓極難思。出過情量。法性緣起一切處準知。 第二別相者。椽等諸緣。別於總故。若不別者。總義不成。由無別時。即無總故。此義云何。本以別成總。由無別故。總不成也。是故別者。即以總成別也。問。若總即別者。應不成總耶。答。由總即別故。是故得成總。如椽即是舍故名總相。即是椽故名別相。若不即舍不是椽。若不即椽不是舍。總別相即。此可思之。問。若相即者。云何說別。答。祇由相即。是故成別。若不相即者。總在別外。故非總也。別在總外。故非別也。思之可解。問。若不別者。有何過耶。答。有斷常過。若無別者。即無別椽瓦。無別椽瓦故。即不成總舍。故此斷也。若無別椽瓦等而有總舍者。無因有舍。是常過也。 第三同相者。椽等諸緣和同作舍。不相違故。皆名舍緣。非作餘物。故名同相也。問。此與總相何別耶。答。總相唯望一舍說。今此同相。約椽等諸緣。雖體各別。成力義齊。故名同相也。問。若不同者。有何過耶。答。若不同者。有斷常過也。何者。若不同者。椽等諸義互相違背。不同作舍。舍不得有。故是斷也。若相違不作舍而執有舍者。無因有舍。故是常也。 第四異相者。椽等諸緣。隨自形類相望差別故。問。若異者應不同耶。答。祇由異故。所以同耳。若不異者。椽既丈二。瓦亦應爾。壞本緣法故。失前齊同成舍義也。今既舍成。同名緣者。當知異也。問。此與別相有何異耶。答。前別相者。但椽等諸緣別於一舍。故說別相。今異相者。椽等諸緣迭互相望。各各異相也。問。若不異者。有何過失耶。答。有斷常過。何者。若不異者。瓦即同椽丈二。壞本緣法。不共成舍。故是斷。若壞緣不成舍而執有舍者。無因有舍。故是常也。 第五成相者。由此諸緣。舍義成故。由成舍故椽等名緣。若不爾者。二俱不成。今現得成。故知成相互成之耳。問。現見椽等諸緣。各住自法。本不作舍。何因得有舍義成耶。答。祇由椽等諸緣不作。故舍義得成。所以然者。若椽作舍去。即失本椽法故。舍義不得成。今由不作故。椽等諸緣現前故。由此現前故舍義得成矣。又若不作舍椽等不名多緣。今既得緣名。明知定作舍。問。若不成者。何過失耶。答。有斷常過。何者。舍本依椽等諸緣成。今既並不作。不得有舍。故是斷也。本以緣成舍名為椽。今既不作舍故無椽是斷。若不成者。舍無因有。故是常也。又椽不作舍得椽名者。亦是常也。 第六壞相者。椽等諸緣各住自法。本不作故。問。現見椽等諸緣作舍成就。何故乃說本不作耶。答。祇由不作。故舍法得成。若作舍去。不住自法。有舍義即不成。何以故。作去失法。舍不成故。今既舍成。明知不作也。問。若作去有何失。答。有斷常二失。若言椽作舍去。即失椽法。失椽法故。舍即無椽。不得有是斷也。若失椽法而有舍者。無椽有舍是常也。又總即一舍。別即諸緣。同即互不相違。異即諸緣各別。成即諸緣辦果。壞即各住自法。別為頌曰。   一即具多名總相  多即非一是別相   多類自同成於總  各體別異現於同   一多緣起理妙成  壞住自法常不作   唯智境界非事識  以此方便會一乘 華嚴一乘教義分齊章卷四 大華嚴經略策 唐清涼山大華嚴寺鎮國沙門澄觀述   第一釋經題目    第二明經宗趣    第三釋佛名號   第四處會法主    第五不起昇天    第六說經時節   第七經之部類    第八翻譯傳通    第九華藏體相   第十生佛交徹    第十一十信圓妙   第十二惑障不同   第十三如來十身   第十四聖賢位次   第十五十波羅密   第十六說十之由   第十七地獄頓超   第十八二乘聾瞽   第十九普賢行願   第二十文殊祖師   第二十一悲智雙流   第二十二止觀雙運  第二十三動寂自在  第二十四事理相融   第二十五彰其十玄  第二十六辨玄所以  第二十七法界名體   第二十八證入淺深  第二十九善財南求  第三十知識別證   第三十一圓融行布  第三十二果海離言  第三十三十定之名   第三十四十通差別  第三十五十通六通  第三十六十忍淺深   第三十七佛不思議  第三十八十身相海  第三十九功無功用   第四十教起源由   第四十一三藏二藏  第四十二十二分教 第一釋經題目   問。諸經得名。或人或法。或因或果。體勢多端。不審此經從何立稱。仰當剖析。以示詮題。 答。某聞至趣無言。非言莫顯。欲窮妙理。必假筌ゑ。故無名之中。強立名字。大方廣者。所證法也。佛華嚴者。能證人也。大以體性包含。方廣乃業用周遍。佛謂果圓覺滿。華喻萬行披敷。嚴乃飾法成人。經乃貫穿常法。一經體用。盡大方廣。五周因果。皆佛華嚴。斯乃人法雙題。法喻齊舉。有體有用。有果有因。理盡義圓。該攝無外。包難思之義理。為一部之宏綱。委細宣陳。恐煩視聽。謹對 第二明經宗趣   問。夫言必有本。理必有歸。未知此經。宗何法門。意趣何向。仰當具答。示其所歸。使於簡文。得見幽致。 答。夫舉領提綱。毛目自整。尋根得本。條流自明。無宗之宗。宗說兼暢。此經以法界緣起理實因果不思議為宗也。法界者。是總相也。包事包理。及無障礙。皆可軌持。具於性分。緣起者。稱體之大用也。理實者。別語理也。因果者。別明事也。此經宗。明修六位之圓因。契十身之滿果。一一皆同理實。皆是法界大緣起門。語理實。則寂寥虛曠。故經云。法性本寂無諸相。猶如虛空不分別。超諸取著絕言道。真實平等常清淨。語緣起。則萬德紛然。故經云。而於第一實義中。示現種種所行事。此二無礙。故事理交徹。互奪雙亡。此二相成。則事理照著。以理實而融因果。則涉入重重。會斯二而歸法界。則融通隱隱。故經云。於有為界示無為法。而不滅壞有為之相。於無為界示有為法。而不分別無為之性。由斯自在。靡所不通。唯證相應。故超言念。包含無外。盡是經宗。論其意趣。覽之成觀。速證佛果。謹對 第三解釋佛名   問。諸經論內。多說釋迦。或談遮那。則三身別稱。此經何理。即此釋迦。或名毗盧遮那。仰出所以。兼釋梵名。 答。夫教隨機異。權實多途。分三身名目。自是三乘教內。今一乘玄旨。一體不分。即實之權。釋迦標號。即權之實。即是遮那。故經云。或名毗盧遮那。或名釋迦牟尼。名無二也。釋迦。此云能仁。牟尼。此云寂默。毗盧遮那。此云光明遍照。身智一光。事理齊照。圓明獨朗。假立其名。實則一娑婆界。有百億十千之名。窮法界中名名無盡。隨宜攝物。一多在機。亦假無盡之名。彰無盡之德耳。謹對 第四處會法主   問。說時方人。為生物信。法身雖遍。說必有方。未知此經於何而說。復幾會說。為佛獨說。為託他人。仰答事由。使無惑也。 答。法身無在。而無不在。即體之用。應必有方。略說七處不同。實則處窮法界。言七處者。第一會菩提場。第二會普光明殿。第三會忉利天。第四會夜摩天。第五會兜率天。第六會他化自在天。第七會逝多園林。而三會普光。故會有九。第一會在菩提場。說如來依報因果。第二會普光法堂。說十信法門。第三會忉利天宮。說十住法。第四會夜摩天宮。說十行法。第五會兜率陀天。說十迴向法。第六會他化自在天。說十地法。賢聖有隔。故越化樂。第七重會普光法堂。說因圓果滿法。有十一品經。前六因圓。後五果滿。第八三會普光法堂。說普賢大行法。六位頓成。第九會室羅伐城逝多園林。說入法界法門。而第九會末歸菩提場。則十會圓明。頓彰玄極。言為佛獨說。為託他人者。此經欲表諸佛齊說。故於諸會多是十方諸佛加菩薩說。欲明一說一切說故。第一會十方諸佛加普賢菩薩說。普賢是華嚴海會主故。表普法故。第二會文殊為主。而十首共談。表十信門萬德首故。第三會法慧菩薩說。表十住法慧心增故。第四會功德林菩薩說。表十行法門行森聳故。第五會金剛幢菩薩說。表十迴向高出歸向義故。第六會金剛藏菩薩說。表十地法含藏出生不可壞故。第七會亦普賢菩薩說。表因圓果滿普周法界行德皆普故。第八會亦普賢菩薩說。沒六位名。收六位行。為二千行法。舉一圓收。始自初心。終極等覺。皆共同修。乃至成佛。不捨因故。第九會如來自入師子嚬申三昧。令諸大眾頓證法界。示相而說。普賢文殊。二聖開發。百城善友。並皆同說。故此一會。曲分為二。一即本會。如來現相。二聖開顯。頓證法界。二即六十一經末。終盡八十。諸善知識為善財說。明漸證法界。漸頓該羅。本末交映。皆證法界故。略明會處。顯文若斯。若散取經文。總有十處。初此閻浮。二周百億。三遍十方。四盡塵道。五通異界。六該剎塵。七重攝剎。八復重收。九猶帝網。十餘佛同。則約會略舉三千界塵。廣周法界無盡。說主通三種世間無不說也。束此九會以為四分。第一會從世主妙嚴品至毗盧遮那品。有十一卷經文。名舉果勸樂生信分。第二從第二會如來名號品至如來出現品。有三十一品四十一卷經文。名修因契果生解分。第三以第八會離世間一品。有七卷經文。名託法進修成行分。第四以第九會入法界一品。有二十一卷經文。名依人證入成德分。若展九會為三十九品。初會六品。一世主妙嚴品。二如來現相品。三普賢三昧品。四世界成就品。五華藏世界品。六毗盧遮那品。第二會亦有六品。一如來名號品。二四聖諦品。三光明覺品。四菩薩問明品。五淨行品。六賢首品。第三會亦有六品。一昇忉利天宮品。二忉利宮中偈讚品。三十住品。四梵行品。五初發心功德品。六明法品。第四會有四品。一昇夜摩天宮品。二夜摩宮中偈讚品。三十行品。四十藏品。第五會三品。一昇兜率天宮品。二兜率宮中偈讚品。三十迴向品。第六會一品。十地品。第七會有十一品。一十定品。二十通品。三十忍品。四阿僧祇品。五如來壽量品。六菩薩住處品。上六明等覺因圓。七佛不思議法品。八如來十身相海品。九隨好光明功德品。十普賢行品。十一如來出現品。第八會唯一品。即離世間品。第九會亦唯一品。即入法界品。初三會各六品。為十八品。四五兩會共有七品。成二十五品。第七會十一品。故有三十六品。六八九三會各唯一品。故有三十九品。又束三十九品以為三分。初世主妙嚴品。為序分。二現相品已下。為正宗分。三從入法界品六十一經。爾時文殊從善住樓閣出已下竟經。為流通分。三十九品。調冠真宗。九會四分。彰其大格。現文若此。具本難彰。尋其名題。方知綱要。謹對 第五不起昇天   問。去住不同。人天處別。如何經說不起覺樹而昇三天。又許不起而昇。理應齊等。如何獨三賢會而有此言。故昇忉利天宮品云。爾時如來不離一切菩提樹下。而昇須彌頂帝釋殿。二昇夜摩。三昇兜率。獨有此言。其故何耶。 答。法性寥廓。緣起難思。我佛世尊。融法界以為身。總緣起而為用。體用無礙。一多自在。不分而遍。不去而周。感而遂通。見有前後。閻浮有感。見在閻浮。天宮有感。見上昇天。非移覺樹之佛。而昇彼天。故法慧菩薩云。佛子。汝應觀如來自在力。一切閻浮提。皆言佛在中。我等今見佛。住於須彌頂。十方悉亦然。如來自在力。明知去住皆物見也。請以喻顯。譬如澄江一月。三舟共觀。一舟停住。二舟南北。南者見月千里隨南。北者見月千里隨北。停舟之者見月不移。是為此月不離中流而往南北。設百千共觀。八方各去。則百千月去。去住見殊。諸有智人自曉玄旨。又問言。帶前赴後事理應齊。何以三賢獨有斯旨者。顯異義故。謂初二會相鄰次故。不假帶前。此三人天隔越。故須連帶。又此三會同詮賢位。六已證入。不假帶前。第七即位中普賢及於妙覺。居然不假。第八頓彰六位。體用已融。第九唯明證入。體用一味。故並皆不假。唯三會要令成鉤鎖一法界會故。謹對 第六說經時節   問。如來出現。垂五十年。一化始終。三時五時之異。不審此經何時說耶。仰具說時。以祛疑滯。 答。夫心冥至道。則渾一古今。法界無生。本亡時分。況無涯之說。念劫圓融。實則正覺始成。頓彰圓妙。自狹至闊。略有十重之別。初唯一念。二盡七日。三遍三際。四攝同類劫。五收異類劫。六以念攝劫。七劫念重收。八異類界時。九彼此相入。十以本收末。即非劫為劫。略敘十重。舉一全收。非長非短。能長能短。謹對 第七經之部類   問。聖教之詮。廣略非一。未知此教。為廣為略。為具為闕耶。 答。無言之言。言窮法界。無說之說。物無非詮。略就言詮。以為十重差別。一略本經。即今所傳八十卷三十九品是。以其梵本有十萬偈。今所譯四萬五千故。二下本經。即是具本。十萬偈文。四十八品。即龍樹菩薩於龍宮所見總有三本。此當下本。三中本經。即彼所見本。有四十九萬八千八百偈。一千二百品。四上本經。亦彼所見。有十三千大千世界微塵數偈。一四天下微塵數品。此中上二本。並非世人心力能傳。五普眼經。即善財童子所見第三善友海雲所持。以大海量墨。須彌聚筆。書此普眼法門。一品中一門。一門中一法。一法中一義。一義中一句。尚不得少分。何況能盡。總持菩薩方能受持故。六同說經。即一類世界。盡法界虛空界容毛端處。以言聲說無窮盡故。七異說經。謂樹形等剎。世界既異。施設亦殊。不可定其若色若言。部類難準。八主伴經。如遮那佛說。則十方佛為伴。如十方為主。則遮那等盡為伴故。九眷屬經。謂餘非器。不聞此通方之說。隨宜說教。皆入此門。故名眷屬經耳。十圓滿經。謂上諸本。總融為一無盡教海故。一文一句。皆攝無遺。以所詮難思。故能詮難喻。略申十類。以示玄門。然其略詮。亦收義理。猶如海滴。濕性同故。謹對 第八翻譯傳通   問。夫教自西天。東流華夏。貝多梵字。紙素翻傳。必承明詔之恩。要假群賢詳議。未知此典。譯在何朝。譯主何人。而新舊同異。仰申旨的。令識鴻源。 答。自佛日沈輝。西天結集。漢明之代。教始東垂。此不思議經。晉朝方有。前後傳異。四本不同。一晉義熙十四年。北天竺三藏佛度跋陀羅。唐言覺賢。於揚州謝司空寺。即今上元興嚴寺。翻梵本三萬六千偈。成晉經六十卷。沙門法業筆受。慧嚴慧觀潤色。二大唐永隆元年。中天竺三藏地婆訶羅。此云日照。於西京太原寺。即今長安崇福寺。譯出入法界品內兩處脫文。一從摩耶夫人後。至彌勒菩薩前。中間天主光等十善知識。二從彌勒菩薩後。至三千大千世界微塵數善知識前。中間文殊申手摩善財頂十五行經。即八十卷經之初。大德道成律師。薄塵法師。大乘法師等同譯。復禮法師潤文。三大周證聖元年。于闐三藏實叉難陀。此云喜學。於東都佛授記寺。即今敬愛寺。再譯梵文。兼補諸闕計九千頌。通舊總有四萬五千偈。合成唐本八十卷。其梵本即則天大聖皇后遣使于闐迎來。此方大德義淨三藏。弘景禪師。圓測法師。神英法師。法寶法師。賢首法師等同譯。復禮法師潤文。四即於前第三本中。雖益數處。卻脫日照所補文殊菩薩案善財頂十五行經。賢首法師以新舊兩經勘以梵本。將日照補文安喜學脫處。遂得文續義連。今之所傳。即第四本。若有八十卷初。無文殊案善財頂之經。即第三本也。然如來說教。能隨類音。結集成經。事準西域。賢達傳譯。必音善兩方。一言三詳。兢兢誡慎。使上冥聖意。下隨時機。故得傳通。功深益遠。謹對 第九華藏體相   問。華藏剎海。如來依報。修淨土觀所感。未知於中安立形體。有何形狀。莊嚴法化。可得聞乎。修何等因。成茲剎海。立何行業。遊處其間。仰示入門。知所歸趣。 答。我佛國土。依正圓融。體即真如。量周法界。語其嚴飾。等一切之剎塵。法化橫周。豎窮無際。修因曠遠。算數難量。圓機圓修。方造其境。然隨機隱顯。淨穢虧盈。稱物淺深。大小互現。雖虧盈而淨穢交徹。雖大小而通局相融。識智叵量。言豈能盡。故依經說。略示其狀。此華藏世界。有二十重。其最下一重到第二重近遠者。即一佛剎微塵數世界。方至第二重也。從第二至第三第四。乃至二十重。漸漸增遠近數等也。今此娑婆。即第十三重也。於華嚴藏最下。先布須彌山微塵數風輪。此風輪上。持普光摩尼香水海。海出蓮華。名種種光明Y香幢。華持剎海。其Y香華。內有蓮臺。臺上有金剛輪圍山。周匝旋繞。堶惕Y是大地。四方均平。清淨堅固。於中有不可說佛剎塵數香水海。一海一種。一一種中。各有不可說佛剎微塵數世界。其一一海間。各有四天下微塵數香水河。右旋圍繞。然其地面。體是金剛。眾雜妙寶以為嚴飾。一一境界。皆具世界海微塵數清淨功德之所莊嚴。經云。華藏世界所有塵。一一塵中見法界。寶光現佛如雲集。此是如來剎自在。皆我世尊往修多劫大行所招。故經云。世尊往昔。於諸有微塵佛所。修功德淨業。故獲種種寶光明華藏莊嚴世界海。又云。華藏世界海。法界無差別。莊嚴悉清淨。安住於虛空。是知雖有無盡莊嚴。一一皆稱法界。若觀成者。即生其中。萬行之因。無不趣往。然其總意。若報若應。皆無障礙。略申其十。以顯難思。一事理無礙。二成壞無礙。三廣狹無礙。四相入無礙。五相即無礙。六微細無礙。七隱顯無礙。八重現無礙。九主伴無礙。十時處無礙。隨一無礙。即具一切無礙。觀成居然自往。謹對 第十生佛交徹   問。眾生與佛。迷悟不同。生則六道循環。佛則萬德圓滿。如何有說。即生即佛。二互相收。渾亂因果。全乖法理。 答。夫真源莫二。妙旨常均。特由迷悟不同。遂有眾生及佛。迷真起妄。假號眾生。體妄即真。故稱為佛。迷則全迷真理。離真無迷。悟則妄本是真。非是新有。迷因無明橫起。似執東為西。悟稱真理而生。如東本不易。就相假稱生佛。約體故得相收。不見此源。迷由未醒。了斯玄妙。成佛須臾。經云。法界眾生界。究竟無差別。一切悉了知。此是如來境。如來纔成正覺。普見眾生已成正覺。眾生正在迷中。向佛心中受苦。冀希玄之士。無捨妄以求真。謹對 第十一十信圓妙   問。十信為初。智滿為後。合抱雖因毫末。毫末尚未凌雲。妙覺雖由信成。信心豈能攝位。今云信中攝位。圓妙頓彰。雖聞斯言。未曉斯旨。仰陳所以。用遣疑情。 答。夫教有淺深。根有勝劣。從微至著。漸教誘於劣機。初心頓圓。圓教被於上士。既圓信圓解。萬行圓修。頓悟頓成。萬德圓備。若朝為越女。暮作吳妃。夕產王宮。旦稱太子。豈要階降。方為人君。謹對 第十二惑障不同   問。二障塵沙。尚非所喻。阿僧祇劫。未得斷名。十地聖人。分分漸損。如何一斷一切斷耶。既越常規。難以取信。 答。惑本無從。迷真忽起。迷而不返。瀾漫無涯。若纖雲拂空。其來無所。須臾彌滿。六合黯然。長風忽來。倏爾雲盡。千里無點。萬像歷然。方便風生。照惑無本。性空顯現。眾德本圓。八萬塵勞。皆波羅密。恆沙惑障。並是真門。眼翳未除。空華亂起。但淨法眼。何惑不消。滯執堅牢。居然多劫。謹對 第十三如來十身   問。經論共說佛有三身。或開不出受用自他。或合但分真應。據何理致。遂說十身。請陳十名。兼示體相。 答。夫真身寥廓。與法界合其體。包羅無外。與萬化齊其用。窮源莫二。執W多端。諸佛就機。一多異說。約體相用。略說三身。總約自他。分二受用。及與真應。盡理而說。十身方圓。言十身者。略有二種。一融三世間以為十身。二如來一身自有十身。謂一菩提身。二願身。三化身。四力持身。五相好莊嚴身。六威勢身。七意生身。八福德身。九法身。十智身。然此十身。即佛十德。具體具用。有應有真。但融無二門。故稱圓妙。云何十德。一覺樹道成。朗然大悟。二願周法界。兜率上昇。三化應多端。若水分眾月。四力持永久。有全身碎身。五相好無邊。碎塵難數。六威勢映奪。如月映星。七感而遂通。如意速疾。八福德深厚。若海包含。九法性真常。湛然周遍。十智慧決斷。頓覺圓明。十德不離一身。更無別佛。不同三身四智。體用不同。言融三世間十身者。一眾生身。二國土身。三業報身。四聲聞身。五緣覺身。六菩薩身。七如來身。八智身。九法身。十虛空身。於一如來身既有十身。餘九身亦然。便成百身。又互相作。便成千身。而真應相融。一多自在。冀當仰信。無滯常聞。謹對 第十四聖賢位次   問。十小乘經。皆立次位。未知此教次位如何。 答。理無淺深。證有階降。以無為法。賢聖不同。或階位歷然。或無所位次。各取一義。未盡源流。今無位無差。不礙位次差別。略有二門。一者行布。二者圓融。此二相資。互無障礙。言行布者。次位歷然。故涉四天。別陳六位。第二會雜修十信。顯十甚深。第三會忉利天宮。方說十住。第四會夜摩天內。彰十行法門。第五兜率陀天。說十迴向。第六他化天內。說十地法門。第七普光法堂。正說等妙二覺。第八一會。正顯圓融。言十信者。一信心。二進心。三念心。四定心。五慧心。六戒心。七不退心。八護法心。九願心。十迴向心。雖具十心。未成次位。不立階差。但彰十種甚深。以顯隨緣行願。而其德用該攝始終。已如上說。言十住者。一發心住。二治地住。三修行住。四生貴住。五具足方便住。六正心住。七不退住。八童真住。九法王子住。十灌頂住。文義宏深。備於本會。言十行者。一歡喜行。二饒益行。三無違逆行。四無屈撓行。五離癡亂行。六善現行。七無著行。八難得行。九善法行。十真實行。然即如次是布施等行十度法門。雖兼多門。十度為主。言十迴向者。一救護眾生離眾生相迴向。二不壞迴向。三等一切佛迴向。四至一切處迴向。五無盡功德藏迴向。六隨順堅固一切善根迴向。七等隨順一切眾生迴向。八真如相迴向。九無縛無著解脫迴向。十入法界無量迴向。一一位中。備修諸度。而為所迴向。一一迴向三處。一迴向無上菩提。二迴向一切眾生。三迴向真如實際。前二為隨相迴向。後一為離相迴向。隨離不二。事理齊修。悲智雙運。則親能證入。言十地者。一歡喜地。二離垢地。三發光地。四燄慧地。五難勝地。六現前地。七遠行地。八不動地。九善慧地。十法雲地。然此十地。由修十勝行。斷十種障礙。證十真如。故分十地。一一地皆有四道。一方便道。二證道。三助道。四無住道。謂各修加行。為方便道。正證真如。以為證道。兼修諸行。以為助道。權實雙流。不住生死及與涅槃。為不住道。言第七會明等妙二覺者。有十一品經。前之六品。明等覺位。謂一十定品。二十通品。三十忍品。四阿僧祇品。五如來壽量品。六菩薩住處品。言等覺者。已超十地。等於妙覺。約等妙覺。亦名如來。雖等而修。亦名菩薩。經廣顯相。言妙覺者。有五品經。謂一佛不思議法品。總明佛德。二十身相海品。別顯大相。三隨好光明功德品。別明隨好。四普賢行品。總顯圓因。五出現品。總彰果用。朗然大悟。離覺所覺。故名妙覺。上辨行布前後階差淺深不雜。二明圓融者。以性融相。一位之中具一切位。或初攝後。或後攝初。初後攝中。中攝初後。四十二位。成四十重相攝之義。故第八會。具有六位所明行法。而沒位名。頓彰諸行。初心頓覺。亦許頓修。故普慧菩薩發二百問。普賢菩薩申二千答。為二千行一一圓收。謂隨一行即攝二千行。行行皆爾。為圓融也。然行布圓融。說有前後。義乃一時。若不備歷四天。無以彰其行布。若不一會頓說。安能顯其圓融。行布是教相施設。圓融乃理性德用。相是性之相。故行布不礙圓融。性是相之性。故圓融不礙行布。圓融不礙行布故。則一為無量。行布不礙圓融故。則無量為一。無量為一。則融通隱隱。一為無量。則涉入重重。故唯智知。凡情難測。謹對 第十五十波羅密   問。諸經之中。多說六度。今言有十。其故何耶。 答。欲登妙位。非行不階。行雖千門。不出十度。為治六弊。說六度門。欲顯圓融。復治十障。故說十度。然一一度各各相收。從其增微以為十種。一施。二戒。三忍辱。四精進。五禪定。六般若。七方便。八願。九力。十智。施謂財法無畏。無不皆捨。戒乃防非止惡。內外無瑕。忍則順違不干。諦察忍可。精進則離身心相。萬行增修。禪定則念慮皆亡。安心理境。般若則心無分別。善達性空。方便則涉有常空。施為無礙。願度則上求下化。窮盡未來。力度則思修功成。萬境不動。智度則決斷無惑。證法怡神。或一念之中。十度齊起。故經云。不取眾相而行施。本絕諸惡堅持戒。解法無害常堪忍。知法性離常精進。已盡煩惱入諸禪。善達性空分別法。具足智力能博濟。滅除諸惡稱大士。十度廣義。備於大疏。謹對 第十六說十之由   問。諸經之中。法相隨義。三身。四智。五眼。六通。隨數減增。不可一準。如何此教多說十耶。 答。真理圓融。非相不顯。欲彰圓妙。故寄十以明之。十是一周數之圓故。多則難盡。少不顯圓。又盡理而言。十方備足。故五眼開為十眼。三身具說十身。欲令觸目圓融。一一皆入法界。故多說十。斯可知也。謹對 第十七地獄頓超   問。罪有淺深。位有階降。阿毗地獄極惡罪人。如何頓超便階十地。若言經力。或推佛光。何不獄中談經。何借光明常照。仰申所以。用遣大疑。 答。圓滿教海。德用難思。諸佛威神。利樂頗測。然其化物。要在有緣。地獄罪人。昔聞圓法。具金剛種。得遇佛光。光流成道之時。即是根機已熟。冥機扣聖。感應道交。亦似萌芽。久含陽氣。東風一拂。頓爾抽條。位雖頓圓。因亦積善。若非其器。亦不遇光。次第久修。果無頓得。其由影隨質妙。響逐聲倫。理數而然。亦何致惑。謹對 第十八二乘聾瞽   問。地獄極惡。尚遇佛光。聲聞聖流。何頓聾瞽。又法華拂席。遣而不聞。不輕令聞。久而獲益。如何此典。獨異餘經。仰出所由。以曉疑網。 答。因緣多門。教化萬品。根有大小。益有淺深。地獄圓種。成益頓超。二乘無機。對而不見。其猶雷霆震地。聾者不聞。日月麗天。盲者不T。斯理昭著。其何惑哉。又大聖化儀。理非一準。法華威遣。以勵會中。不輕令聞。知有遠益。諸聲聞輩不謗不修。留其不聞以彰絕分。顯法圓妙。不共二乘。各有指歸。義無乖越。謹對 第十九普賢行願   問。此經他經。皆說普賢行願。何者是耶。請具分析。 答。一乘教旨。創燭於高山。十身妙因。必資於大行。行皆稱理。一一普周。一行之中攝一切行。一切行海全在一塵。以萬行沸騰。而一道真善。當體已稱普賢行矣。斯之普行。普賢所行。亦以此行成普賢矣。人法相假。皆得此名。簡非次第行布之行。德周法界曰普。至順調善曰賢。略收十門。以顯無盡。一所求普。要求一切如來平等證故。二所化普。要化無盡眾生界故。三所斷普。要斷無邊煩惱海故。四事行普。要無一行而不行故。五理行普。一一事行徹性源故。六無礙行普。事理二行互交徹故。七融通行普。隨一一行攝無盡故。八所起用普。用無不周故。九所行處普。上之八門遍帝網剎一切處故。十所行時普。窮三際時念劫圓融無竟期故。上之十行。參而不雜。為普賢行。散在諸經本教遍具。謹對 第二十文殊祖師   問。文殊菩薩。現是因人。那稱佛母。既為法身菩薩。何以偏住清涼。或言親稟釋迦。復言來自金色。或言諸佛之祖。或說菩薩之師。仰盡源流彰其準的。使參玄之者。不惑見聞。 答。至聖至神。難窮其本。憑教憑理。略述見聞。示跡因人。久成正覺。體周法界。應必有方。得果不捨因門。W為釋迦弟子。昔為妙光菩薩。以為九世祖師。況無不從其發心。故為諸佛之祖。偏主摩訶般若。復為佛母之名。依不動之真源。言自金色世界。震旦之人有感。偏居清涼之山矣。首楞嚴經。略陳其本。曰龍種上尊王如來。央崛經。說其現成。即謂摩尼寶積。處胎經。說十方皆證菩提。數越塵沙。聖莫能計。同萬類之變化。入帝網之剎塵。湛一寂之真源。無成無滅。口欲談而詞喪。心將緣而慮息。無相現相。清涼應現於多端。即身無身。金容煥目而無T。執相者迷其至趣。觀空者惑其見聞。惑見聞者。偏求有外之空。迷至趣者。執水月為珠寶。故中人悅象或滯於二途。下士忽虛相以為妖異。妖異乍生於日夕。豈千秋萬歲之常然。況宣公上稟於諸天。神僧顯彰於靈境。高齊八州以傾俸。有唐十帝之迴光。清涼聖居。理無惑矣。真源普遍。復何疑焉。冀當仰其聖靈。無得測其深淺。謹對 第二十一悲智雙流   問。甚深般若。直造心源。何要悲心。涉事流動。 答。佛法大海。要唯此二。智造真境。悲以兼濟。有悲無智。愛見是生。有智無悲。墮二乘地。今以忘機之智。導無緣之悲。不滯空有二邊。不住涅槃生死。故雖涉有化物。而未始迷空。雖觀寂滅無心。而化四生九類。如二輪之致遠。具悲智而果圓。謹對 第二十二止觀雙運   問。於佛法中。智為上首。但應修智。六度萬行。皆證菩提。何以經中偏明定慧或說雙行。雙行之相。云何可見。 答。智慧雖尊。非定不深其照。萬行雖廣。此二獨尊。其猶易之乾坤。亦似天之日月。禪非智。無以窮其寂。智非禪。無以深其照。故寂智雙流。方成佛果。經云。佛自住大乘。如其所得法。定慧力莊嚴。以此度眾生。謹對 第二十三動寂自在   問。契夫寂理。內外並冥。何能施為。更起大用。 答。聲聞事寂。事外求真。動而非寂。菩薩體理。即事而真。動而無動。不礙常寂。故不起滅定而現威儀。謹對 第二十四事理相融   問。事相萬差。理唯一味。如何經說事理無礙而相即耶。 答。事外求理。二乘偏真。照事即理。菩薩大悟。色外無空。全色為空。空外無色。全空是色。色謂緣生之法。空謂無性之理。由緣生故無性。即色事而是真空。由無性故從緣。即空理而為色事。一體二義。有事理之名。二義一體。故得交徹也。謹對 第二十五彰其十玄   問。切聞華嚴深義。謂之十玄。請列其名。略申其義。 答。十表無盡。一一造玄。隨舉一法。即具斯十。一謂同時具足相應門。如大海一滴。含百川之味。二廣狹自在無礙門。如徑尺之鏡。見千里之影。三一多相容不同門。若一室千燈。光光涉入。四諸法相即自在門。如金與金色。二不相離。五秘密隱顯俱成門。如片月澄空。晦明相並。六微細相容安立門。如m璃瓶。盛多芥子。七因陀羅網境界門。若兩鏡互照。傳曜相寫。遞出無窮。八託事顯法生解門。如立像豎臂。觸目皆道。九十世隔法異成門。如一夕之夢。翱翔百年。十主伴圓明具德門。如北辰所居。眾星同拱。十無前後。舉一全收。斯為華嚴不共玄旨。謹對 第二十六辨玄所以   問。事理懸隔。一多不同。如何無礙。重重涉入。 答。因廣難量。略陳一二。一法無定性故。以一非定一。故能即多。多非定多。故能即一。經云。金剛圍山數無量。悉能安置一毛端。欲知至大有小相。菩薩以此初發心。二法性融通故。謂若唯約事。則互相礙。不得即入。若唯約理。則唯一味。無可即入。今不異理之一事。全攝理性時。令彼不異理之多事。隨所依理皆於一中現。若一事攝理不盡。則理有分限失。若一事攝理皆盡。而多事不隨現。則事在理外失。今既一事攝理皆盡。多事豈不於一中現。故經云。一切法門無盡海。同會一法道場中等。謹對 第二十七法界名體   問。何名法界。法界何義。 答。法者軌持為義。界者有二義。一約事說。界即分義。隨事分別故。二者性義。約理法界。為諸法性不變易故。此二交絡。成理事無礙法界。事攬理成。理由事顯。二互相奪。即事理兩亡。若互相成。則常事常理。四事事無礙法界。謂由以理融彼事故。義如前說。謹對 第二十八證入淺深   問。有得有證。為增上慢。如何說有漸頓證入。 答。有得有證。取相為非。無得無證。是真證入。故般若心經云。以無所得故。菩薩心無罣礙。諸佛則得菩提。理無淺深。何有頓漸。寄淺顯理。漸入漸深。故名為漸。直就體明。理不可分。故名為頓。頓外無漸。漸即頓收。漸頓該羅。非一非異。如斯證悟。漸頓兩亡。假以言詮。強名頓漸。謹對 第二十九善財求南   問。道無不在。善友普周。十室之中。必有忠信。如何求友。要往南方。 答。理無方隅。人無不在。欲有表示。寄於一方。以事理求。略有五義。一者舉一例餘。一方既爾。餘方亦然故。二者西域居人。宅多東向。自東向南。順日月轉。表於善財隨順人法故。三南者正也。表離二邊東西邪僻故。四南者明也。發生萬物。聖人南面。意在此故。五南者生義。北主於陰。表法盡滅。南主陽也。萬德是生。略表法門。故云南矣。亦有非要南方。如諸夜神。表地證相離方所故。聖纔立意。海印發揮。未有一法而無所表。謹對 第三十知識別證   問。既為善友。必解行已周。何乃各得一門。皆云彼非我分。豈可一文一藝。而為師傅者耶。 答。法門無邊。入門各異。欲表所主各別。不盡難思法門。故言唯知一門餘非我分。故經云。諸佛境界無有邊。各隨解脫能觀見。猶如百川同歸於海。又令善財歷事無厭。若一友具說。則不假詣多。不得善財遍求遍事。此一乃即多之一。故至普賢一時頓圓。多是即一之多。一多無礙。故難思議也。謹對 第三十一圓融行布   此義已見行位之中。但遍歷一切耳。 第三十二果海離言   問。修因契果。諸教爰同。華嚴之中。自說五周因果。依正二報燦然可觀。十身圓融。前後頻有。何言果海本離言詮。若離言詮。何由證入。 答。佛法雖廣。略有二門。一者宗通。二者說通。宗亦名證。說亦名教。即教證二道。宗通示修行。說通示未悟。尋言契理。必以教為筌ゑ。得意亡言。必在虛心體極。今言果海。約證相應。可寄言詮。皆名因分。因則可修可說。果則亡修離言。然果假因成。證須修入。攬因成證。證乃心冥。境智尚亡。言詮何有。欲令亡言得旨。故稱果海離言。得意亡言。因果本亡能所。謹對 第三十三十定之名   問。何名十定。 答。定謂心一境性。體離一多。隨境用差。故百千不等。今寄十顯圓。以表難思。皆從體用得名。而相融無礙。一普光大三昧。二妙光大三昧。三次第遍往諸佛國土大三昧。四清淨深心行大三昧。五知過去莊嚴藏大三昧。六智光明藏大三昧。七了知一切世界佛莊嚴大三昧。八一切眾生差別身大三昧。九法界自在大三昧。十無礙輪大三昧。謹對 第三十四十通差別   問。何名十通。請列其名。及其體用。 答。通謂無壅。精義入神。大用自在。亦寄十顯圓。言十通者。一他心智通。二天眼智通。三知過去劫宿住智通。四盡未來際智通。五無礙清淨天耳智通。六住無體性無動作往一切佛剎智通。七分別一切言詞智通。八無數色身智通。九一切法智通。十入一切滅盡三昧智通。皆以無障礙大智而為其體。有此十用。故立十名。謹對 第三十五十通六通   問。十通六通。有何差別。仰申同異。以釋疑情。 答。十通六通。大同少異。欲彰圓極。開六為十。言六通者。一神境通。二天眼通。三天耳通。四他心通。五宿命通。六漏盡通。 云何開耶。 答。他心宿命。此二不開。餘四各分為二。故成為十。謂天眼約見現在未來。分成十中第二第四。二名天眼。即見現在。四名盡未來際劫。是見未來。天耳約聞音聲言辭。分成五七。五名天耳。即聞音聲。七名分別。即言辭也。神境約業用色身。分成六八。六名無體性無作往一切佛剎。即是業用。八名無數色身。偏語現身。漏盡約定慧不同。分成九十。九約智中無漏。名一切法智通。十約定中漏盡。名滅盡三昧。故六成十。然其業用。皆同法界。包攝難思。全異六也。謹對 第三十六十忍名體   問。何名十忍。仰列名體。 答。忍謂忍可。即智慧為體。深淺法喻。寄十顯圓一音聲忍。聞深教聲。不驚怖故。二順忍。隨順理事故。三無生忍。了法無生。妄念不起故。四如幻忍。了法緣生。如幻不實故。五如燄忍。了境如燄。不可取故。六如夢忍。了心如夢。從思起故。七如響忍。音聲如響。緣合虛故。八如影忍。身等如影。業緣現故。九如化忍。無而忽有。無真實故。十如空忍。究竟如空。不可取故。謹對 第三十七佛不思議法   問。何名佛不思議法。 答。諸佛果法。名之為法。無不離相。一一融通。為不思議。心行處滅。故不可思。言語道斷。故不可議。心言罔及。為不思議。經云。菩薩住此不思議。於中思議無有盡。入是不可思議處。思與非思俱寂滅。如是方名真不思議。謹對 第三十八十身相海   問。何名十身相海。 答。十身之義。即菩提願化等。已見上文。言相海者。觀佛三昧經。說如來相。略有三類。一下品說。有三十二相八十種好。二中品說。有八萬四千相。一一相。有八萬四千好。一一好。有八萬四千光明。三上品說。相具無盡相。如雜華經為普賢說。雜華。即華嚴也。此經文列九十七大人相。結文云有十蓮華藏世界海微塵數相。一一體以眾寶莊嚴。用周法界。深廣難思。故名為海。廣如本經。謹對 第三十九功無功用   問。成功立德。三教所同。如何此經。贊無功用。 答。緣修積行。即說立功。造極體真。須亡功用。無功則功流萬世。無用則用周十方。無功之功。曰真功矣。如乘船入海。頓息篙橈。而舉帆隨風。萬里非遠。功用行息。是息篙橈。無相智圓。即錦帆高舉。無依無住。即乘無功用風。則永處法流。長遊智海。謹對 第四十教起源由   問。諸佛設教。各有源由。以何因緣。華嚴教起。 答。因緣無量。略有其十。一謂法爾常規。如大王路。千聖同轍故。二酬昔行願。昔發大願救度一切。非此法門無能救故。三遂通物感。凡厥生靈。皆含佛智。若無有感。佛應不生。下有澄潭。方落月影。機宜叩聖。應彼說經故。四明示真門。謂不識寶玉。不得其用。不知妙法。安可求之。五開物性源。以諸眾生。性含智海。識洞真空。衣蔽明珠。室埋寶藏。但妄隨境變。體逐相遷。鼓擊真源。浩蕩無際。今令知心合體。達本亡情。瑩模內之金容。剖塵中之經卷。使少作功力。疾至菩提。故談斯經。以為顯示。六宣說勝行。謂行布圓融。七令知地位。亦具二種。並如前說。八彰果德莊嚴。謂依正二果。依報如華藏世界。正報如上下身。九示其終歸。令歸法界。法界之義。亦如前說。十廣利今後。令一披讀。終獲菩提。暫少聽聞。成金剛種。謹對 第四十一三藏二藏   問。經說三藏。復說二藏。此經為屬何藏所收。 答。三藏之中。正唯脩多羅藏。兼詮餘二。言三藏者。一脩多羅。此云契經。二毗柰耶。此云調伏。三阿毗達磨。此云對法。即經律論三。名為三藏也。言二藏者。一聲聞藏。二菩薩藏。即上三藏。隨大小乘開合不同。此經即大乘菩薩藏攝也。謹對 第四十二十二分教   問。何名十二部經。 答。十二分教。舊名十二部經。恐濫部帙。改名分教。十二分者。一脩多羅。此云契經。此有三相。初總相。二別相。三本相。總者。始從如是我聞。終至歡喜奉行。皆曰脩多羅。別者。於前總中。分出十一部也。本者。於彼別中。初略後廣也。二祇夜。此云應頌。如十住品發心住品頌故。三和伽羅那。此云授記。如發心品及出現品是也。四伽陀。此云諷誦。如三天偈讚。五尼陀那。此云因緣。如三家五請及觀善財。六優陀那。此云自說。如十地初本分是。及普賢行品是也。七伊帝目多伽。此云本事。如大威光經文是也。八闍陀伽。此云本生。如說諸善友往生時事也。九毗佛略。此云方廣。此經一部全受斯稱。涅槃經云。所謂大乘方廣經典。其義廣大。猶如虛空故。又雜集論開為五義。方廣者謂菩薩藏相應言說故。亦名廣破。廣破一切障故。亦名無比法。無有諸法能比類故。一切有情利益安樂所依處故。演說廣大甚深義故。十阿浮達磨。此云未曾有。如不起而昇四天。及示行七步等。十一阿波陀那。此云譬喻。如出現品是。十二優婆提舍。此云論義。如問明品是。又問 。因何有斯十二分教。 答。梁攝論云。從真如流出正體智。正體智流出後得智。後得智流出大悲心。大悲心流出十二分教也。謹對 大華嚴經略策       答順宗心要法門 唐清涼國師澄觀撰 圭峰沙門宗密注   至道本乎其心。︵諸佛眾生迷悟本也。︶心法本乎無住。︵萬法之宗。本乎無住。即心體也。淨名經云。依無住本。立一切法。︶無住心體。靈知不昧。︵瑩淨之理︶   性相寂然。︵性即空空絕D。相即星象粲然。︶包含德用。︵性包含於神用。具塵沙之無邊。︶該攝內外。︵相該攝於內外。亦不在於中間。︶能廣︵無外也︶能深。︵無內也︶   非有非空。︵妙有不空。真空不有。︶不生不滅。︵非四相所遷也︶   求之不得。棄之不離。︵明一真心地。絕取捨之情。︶   迷現量則惑苦紛然。︵迷本逐末︶悟真性則空明廓徹。︵返本還源︶雖即心即佛。唯證者方知。︵凡聖一真。猶來見隔。見在即凡。情忘即佛。智與理冥。境與神會者。方知也。︶   然有證有知。則慧日沈沒於有地。︵若存證知。則棄內而外求。即滯於有。︶若無照無悟。則昏雲掩蔽於空門。︵若忘智忘照。則外忘緣而內忘照。即滯於無。︶   但一念不生。前後際斷。︵妄心不生。二際俱斷。︶照體獨立。物我皆如。︵真智現前。我及我所。悉皆同體。︶   直造心源。無智無得。︵至理虛玄。言忘慮絕。不可以識識。不可以行得。︶不取不捨。︵性自天真。本無取捨。︶無對無修。︵本非對待。豈有修作。︶   然迷悟更依。真妄相待。︵迷即六凡。悟則四聖。真智生。妄念滅。妄若起。真智隱。︶   若求真去妄。如避影以勞形。︵若有取捨。勞形役智。︶   若體妄即真。似處陰而影滅。︵妄無自性。舉體即真。︶   若無心忘照。則萬累都捐。︵既忘心照。煩惱自空。︶   若任運寂知。則眾行圓起。︵起即體之用。用而無用。何假因耶。︶   放曠任其去住。︵不著彼此︶靜鑑見其源流。︵動靜不失理也︶   語默不失玄微。︵語默全真︶動靜豈離法界。︵去住合道︶   言止則雙忘智寂。︵止觀俱泯︶論觀則雙照寂知。︵止觀齊彰︶   語證不可示人。︵寂然之理。不可說示。︶說理非證不了。︵唯證相應︶   悟寂無寂。︵智與理冥︶真智無知。︵真如之理。泯能知智。︶以知寂不二之一心。︵以即理之智也︶契空有雙融之中道。︵證不二之理也︶無住無著。︵二邊不立。中道不安。︶莫攝莫收。︵仕法界性。延促無礙。︶是非兩忘。能所雙絕。斯絕亦絕。般若現前。︵法界真性。思慮叵窮。若絕能所。則真智現前也。︶   般若非心外新生。︵不從外得︶智性乃本來具足。︵非新新有︶   然本寂不能自見。實由般若之功。︵理非智不能顯︶   般若之與智性。翻覆相成。︵智非理不能生︶   本智之與始終。兩體雙絕。︵本末俱泯︶   證入則妙覺圓明。︵體無瑕翳︶悟本則因果交徹。︵凡聖相入︶   心心作佛。無一心而非佛心。︵念念全真︶處處證真。無一塵而非佛國。︵即染而淨︶   真妄物我。舉一全收。︵二而不二︶心佛眾生。炳然齊致。︵不二而二︶   迷則人隨於法。法法萬差而人不同。︵迷真逐妄︶   悟則法隨於人。人人一致而融萬境。︵物象無體︶   言窮慮絕。何果何因。︵本離言念︶體本寂寥。孰同孰異。︵非同異境︶唯志懷虛朗。消息沖融。︵佩道之士。契之即神。︶   其猶透水月華。虛而可見。︵喻也︶無心鏡像。照而常空矣。︵虛心之鑑︶   心要法門頌   欲達心源淨︵所迷之理︶   須知我相空︵萬物自虛︶   形容何處實︵緣生本無︶   念慮本無從︵起處不真︶   豁爾靈明現︵似日初出︶   翛然世界通︵即無障礙︶   真金開伏藏︵情忘理現︶   赫日出暝曚︵智起惑忘︶   試將心比佛︵性無異故︶   與佛始終同︵真妄無別︶ 答順宗心要法門    三聖圓融觀門 唐大華嚴寺沙門澄觀述   夫上聖觀人設教。言不虛陳。按指發揮。觸事皆通。因有妙德叩。示以二聖表法之二義。遂著三聖圓融觀。一毛之智觀。無難以度成。麤依教理。略示綱要。惟冀遠識。虛己而求之焉。三聖者。本師毗盧遮那如來。普賢文殊二大菩薩是也。大覺應世。輔翼塵沙。而華嚴經中獨標二聖為上首者。託以表法。不徒然也。今略顯二門。一相對明表。二相融顯圓。且初門中。三聖之內。二聖為因。如來為果。果超言想。且說二因。若悟二因之玄微。則知果海之深妙。然二聖法門。略為三對。一以能信所信相對。謂普賢表所信之法界。即在纏如來藏。故理趣般若云。一切眾生皆如來藏。普賢菩薩自體遍故。初會即入如來藏身三昧者意在此也。文殊表能信之心。佛名經云一切諸佛皆因文殊而發心者。表依信發故。善財始見發大心者。當信位故。經云。文殊菩薩出生一切菩薩無休息故。然信但有信而未能見。又所信所證無二理故。無初普賢。信可始生。理唯極見。故文殊居初。普賢居後。二以解行相對。普賢表所起萬行。上下諸經皆言普賢行故。文殊表能起之解。通解事理窮方便故。慈氏云。汝先得見諸善知識。聞菩薩行。入解脫門。皆是文殊威神力故。又云文殊常為一切菩薩師故。又云文殊師利心念力故。三以理智相對。普賢表所證法界。即出纏如來藏。善財童子入其身故。又云得究竟三世平等身故。一毛廣大即無邊者。稱法性故。普賢身相如虛空故。又見普賢即得智波羅蜜者。明依於理而發智故。文殊表能證大智。本所事佛名不動智故。慈氏云。文殊師利常為無量百千億那由他諸佛母故。文殊於諸經中所說法門多顯般若旨故。又云。從文殊師利智慧大海所出生故。見後文殊方見普賢。顯其有智方證理故。是以古德銘後文殊為智照無二相。不現身相者。表極智甚深。心境兩亡。信解雙絕故。又理開體用。智分權實。故以文殊二智。證普賢體用。此之一門。古德親問三藏。言有經說。未傳此方。又此一門。亦表定慧。理本寂故。智即慧故。亦表體用。普賢理寂以為心體。文殊智照為大用故。第二相融顯圓者亦二。先明二聖法門各自圓融。謂文殊必因於信方能成解。有解無信。增邪見故。有信無解。長無明故。信解真正。方了本原。成其極智。極智反照。不異初心。故初發心時便成正覺。又前方便之智。不離智體。故後文殊名智照無二相。照信不殊於智。故從無身相而展右手。是以文殊三事融通隱隱。次普賢三事自相融者。理若無行。理終不顯。依體起行。行必稱體。由行證理。理無行外之理。由理顯行。行無理外之行。故隨所證。理無不具。一證一切證。故見普賢一毛所得法門。過前不可說倍。又是即體之用。故毛孔法門。緣起無盡。由是普賢三事涉入重重。二者二聖法門互相融者。謂要因於信。方知法界。信不信理。信即為邪。故能所不二。不信自心有如來藏。非菩薩故。次要藉於解。方能起行。稱解起行。行不異解。則解行不二。次以智是理用。體理成智。還照於理。智與理冥。方曰真智。則理智無二。故經云。無有如外智。能證於如。亦無智外如。為智所入。又法界寂照名止。寂而常照名觀。觀窮數極。妙符乎寂。即定慧不二。又即體之用曰智。即用之體曰理。即體用無二。是以文殊三事融通隱隱。即是普賢三事涉入重重。此二不異。名普賢帝網之行。故普賢行品及上下諸經。廣顯理事圓融。為普賢行。非獨事行。名普賢行。既二聖相融。而不名文殊行者。攝智屬理。唯一心法界。故舉一全收。二聖法門既相融者。則普賢因滿。離相絕言。沒同果海。是名毗盧遮那光明遍照。唯證相應故。法界品中。普賢之後。便偈讚佛德者。顯果相也。品初如來自入三昧。現相無言。表所證絕言。而普賢開顯。放光令悟。表能證絕言。而文殊開顯者。即斯意也。若合三聖法門以為經目者。普賢是大。所證理體無不包故。文殊是方廣。理上之智為業用故。又通是普賢。理含體用。通為所證故。文殊普賢二俱華嚴。萬行披敷。信智解行皆是因華。用嚴本寂體故。舍那是佛。通圓諸因。證上體用故。說即為經。因言顯故。既包題目無遺。則攝大經義盡。亦一代時教。不離於此理智等。然上理智等並不離心。心佛眾生無差別故。若於心能了。則念念因圓。念念果滿。出現品云。菩薩應知自心。念念常有佛成正覺故。而即一之異。不礙外觀。勿滯言說。若與此觀相應。則觸目對境。常見三聖及十方諸菩薩。一即一切故。心境無二故。依此修行。一生不剋。三生必圓矣。 三聖圓融觀門       原人論序 唐終南山草堂寺沙門宗密述   萬靈蠢蠢。皆有其本。萬物芸芸。各歸其根。未有無根本而有枝末者也。況三才中之最靈。而無本源乎。且知人者智自知者明。今我稟得人身。而不自知所從來。曷能知他世所趣乎。曷能知天下古今之人事乎。故數十年中。學無常師。搏攷內外以原自身原之不已。果得其本。然今習儒道者。祇知近則乃祖乃父。傳體相續受得此身。遠則混沌一氣剖為陰陽之二。二生天地人三三生萬物。萬物與人皆氣為本。習佛法者。但云。近則前生造業。隨業受報。得此人身。遠則業又從惑。展轉乃至阿賴耶識為身根本。皆謂已窮而實未也。然孔老釋迦。皆是至聖。隨時應物。設教殊途。內外相資。共利群庶。策勤萬行。明因果始終。推究萬法。彰生起本末。雖皆聖意。而有實有權。二教唯權。佛兼權實。策萬行。懲惡勸善。同歸於治。則三教皆可遵行。推萬法窮理盡性。至於本源。則佛教方為決了。然當今學士。各執一宗。就師佛者。仍迷實義。故於天地人物。不能原之至源。余今還依內外教理。推窮萬法。初從淺至深。於習權教者。斥滯令通而極其本。後依了教顯示展轉生起之義。會偏令圓而至於末。(末即天地人物)。文有四篇。名原人也。    華嚴法界玄鏡 卷一 唐清涼山大華嚴寺沙門澄觀述   余覃思大經。薄修此觀。羅其旨趣。已在疏文。恐墮業於深經。少讚演茲玄要。精誠之者時一發揚。數子懇求叩余一闡。咸言注想訪友尋源。或學或傳。U求眾釋。積歲疑滯。今方煥焉。夕惕勤勤。願釋深旨。顧以西垂之歲。風燭難期。恐妙觀之淪湑。使枝辭之亂轍。乃順誠請。略析幽微。名法界玄鏡。冀將來道友。見古賢之深衷矣。 修大方廣佛華嚴法界觀門。略有三重。終南山釋法順。俗姓杜氏。   大等六字。所依之經。略無經字。法界觀下。能依之觀。今先略釋經名。大方廣者。一切如來所證法也。佛華嚴者。契合法界能證人也。法分體相用。人有因果。大者。體大也。則深法界。諸佛眾生之心體也。曠包如空。湛寂常住。強稱為大。故經云。法性U在一切處。一切眾生及國土。三世悉在無有餘。亦無形相而可得。即大義也。方廣者。相用周U。即體之相。相德之法無邊。即相之用。業用廣而無盡。三無障礙。舉一全收。聖智所緣。為所證之法界也。佛者。果也。萬德圓明。華喻因也。眾行榮曜。嚴通能所。而有二重。一華因能嚴。佛果所嚴。以十度因。成十身果。無行不備。無德不圓。二華為能嚴。大方廣者則所嚴也。嚴體相用。成佛三德。稱體而嚴。顯真常德。如相而嚴。辯修成德。依用修嚴。成大用德。U嚴如德。成德無邊之華嚴也。故一總題。有體相用。人有因果。人法雙題。法喻齊舉。一經三大。皆大方廣。五周因果。並佛華嚴。一題七字。各有十義。今當略釋。大十義者。則七字皆大。一大者體大。法界常U故。二方者相大。性德無際故。三廣者用大。稱體用周故。四佛者果大。十身皆悉U法界故。五華者因大。普賢行願自體U故。六嚴者智大。佛智如空能為嚴故。七經者教大。竭海墨不能書一句故。八者義大。上六字所證皆稱性故。九者境大。總斯七字普以眾生為所緣故。十者業大。以斯教旨橫U豎窮無休息故。具十無盡。故稱大也。方廣十義者。如體之相。稱體之用。即十方法十大用也。佛十義者。一大者法身。佛以法為身。佛身充滿於法界故。二方者智身。智如法故。三廣者具於二身。一者化身。一身普周為無量故。二者意生身。一多隨意無不周故。佛者含五六身。一菩提身。覺樹道成故。二者威勢身。初成正覺映菩薩故。華者含七八身。七福德身。三世所行眾福大海因不可盡故。八者願身。毗盧願因周法界故。嚴者第九相好莊嚴身。十蓮華藏相好嚴故。經者第十力持身。舍利圓音聲教無盡故。則經七字皆成佛也。華嚴十義者。以十度華嚴於十身。為嚴不同。即十嚴故。略無經字。十義亦略。是攝是貫。是常是法。並可知也。無盡教海。不出七字。故依此教以成觀門。修法界觀門略有三重者。略標綱要。修之一字。總貫一題。止觀熏修。習學造詣也。言法界者。一經之玄宗。總以緣起法界不思議為宗故。然法界之相。要唯有三。然總具四種。一事法界。二理法界。三理事無礙法界。四事事無礙法界。今是後三。其事法界К別難陳。一一事相皆可成觀。故略不明。總為三觀所依體。其事略有十對。一教義。二理事。三境智。四行位。五因果。六依正。七體用。八人法。九逆順。十感應。隨一一事。皆為三觀所依之正體。其製作人名。德行因緣。具如傳記。 真空觀第一。理事無礙觀第二。周“t容觀第三。   此列三名。真空則理法界。二如本名。三則事事無礙法界。言真空者。非斷滅空。非離色空。即有明空。亦無空相。故名真空。如文具之。二理事無礙者。理無形相。全在相中。互奪存亡。故云無礙亦如文具。三周U含容者。事本相礙。大小等殊。理本包U。如空無礙。以理融事。全事如理。乃至塵毛皆具包U。此二相望。成於十門。亦如下說然事法名界。界則分義。無盡差別之分齊故。理法名界。界即性義。無盡事法同一性故。無礙法界。具性分義。不壞事理而無礙故第四法界。亦具二義。性融於事。一一事法不壞其相。如性融通重重無盡故。 第一真空觀法於中略作四句十門。   此標章也。前二各四。加第三四。故為十門。 一會色歸空觀。二明空即色觀。三空色無礙觀。四泯絕無寄觀。   此列名也。 就初門中為四。   四觀皆有三段。謂標釋結。然準下文。前三以法揀情。第四正顯法理揀情三句。標名則同。釋義則異。今先總明三句所揀。所揀有三。一揀即離。二揀亂意。三揀形顯。初中就通相說。三句皆揀即離。從多分說。初句明空不離色。以揀離色。次句明空不即色。以揀太即。第三句雙明不即不離。揀具即離。由揀三情。故第四句顯其正理。第二揀亂意者謂寶性論明地前菩薩有三種空亂意。以不了知真如來藏生死涅槃二際平等。執三種空。一謂斷滅故空。初句揀之。二取色外空。第三句揀之。三者謂空為有。第二句揀之。既揀三種不正之空。故第四句說真空也。第三揀形顯者有云。第一句形色體空非斷空。第二句顯色無體自性空。第三句空無形顯一體空。第四句色空不二俱空空。解曰。此第三義乍觀有理。以見第二有青黃言謂為顯色。第一第三無青黃言便為形色。故為此釋。細詳有違。何者。一三何以不言形色長短等耶。第二何以偏言顯色耶。何以形色揀非斷滅。顯色不得揀斷滅耶。第二顯色何以得言青黃之相非即真空之理。形色何以不得言長短方圓非真空耶。故第三釋。非為愜當。但揀前二。足顯真空。而文第二偏言青黃非真空者。顯色明相。相顯著故又形色是假。顯色是實。實色即空。例假形色亦即空矣。是知三句皆含形顯二皆即空。次正釋文。 一色不即空。以即空故。何以故。以色不即斷空。故不是空也。以色舉體是真空也。故云以即空故良由即是真空。故非斷空也。是故言由是空故。不是空也。   今初第一句有三。初標。次何以下釋此揀離色明空及斷滅空言離色者。空在色外。色外復二。一對色明空。如牆處不空。牆外是空。此第三句揀二滅色明空。謂如穿井。除土出空。要須滅色。今正揀此故中論云。先有而後無。是即為斷滅。然外道二乘皆有斷滅。外道斷滅歸於太虛。二乘斷滅歸於涅槃。故肇公云。大幻莫若於有身。故滅身以歸無。勞勤莫先於有智。故絕智以淪虛。又云。智為雜毒。形為桎梏。故灰身滅智撥喪無餘。若謂入滅同於太虛。全同外道。故楞伽云。若心體滅。不異外道斷見戲論。故今文云。不即斷空。次以色舉體下。釋上以即空故。三良由下結成。於中先約義結。由即真空。故非斷滅。後是故下。結成標名。 二色不即空。以即空故。何以故。以青黃之相。非是真空之理。故云不即空。然青黃無體。莫不皆空。故云即空。良以青黃無體之空。非即青黃。故云不即空也。   亦標釋結釋中揀二妄情。一揀太即。以聞色空。不知性空。便執色相以為真空。故須揀之。故云青黃之相。非是真空之理。此唯揀凡也小不計色為即空故次然青黃下。明亦非離相有性。要即青黃無體為真空耳。由此義故。則似雙揀。亦揀小乘然是舉法雙揀情後明不離。是舉法耳。二亦用上文以揀亂意三種空中以空為有彼謂別有一物。是於空體。故今揀之故十地經云。有不二不盡。此一句經揀三亂意空。以有揀斷滅空。以不二揀異色明空。以不盡揀空為有。不謂有體盡滅。今當不盡。謂空若是物。則有盡滅。若有盡滅。則有生起。今法空相不生不滅。豈有有耶。故般若云。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等。又青黃之相。尚非真空。要須無性豈得以空而為有耶。三良以下結成。舉其無體之空。結非色相。明空非有。豈得色耶。 三色不即空。以即空故。何以故。以空中無色。故不即空。會色無體。故是即空。良由會色歸空。空中必無有色。是故由色空故。色非空也。上三句。以法揀情訖。   此中文二。先釋當句。後結前三前中亦三。初標次釋釋中先雙揀即離。以空中無色。故色不即空。以離色無體。故空不離色。不即不離。方為真空。二揀亂意異色明空。彼執色外有空。與色為異。如前對色明空。今明空中尚無有色。何得有空與色相對又會色無體。故說即空。豈於色外有空對色。古人云。色去不ラ空。空非有邊住也。三良由下。結成上義。以下即空。結上不即空也。特由會色為空。安得空中有色。二上三下。總結三門。 四色即是空。何以故。凡是色法。必不異真空。以諸色法必無性故。是故色即是空如色空既爾。一切法亦然。思之。   此中有二。先正顯真空之義。後結例諸法前中亦三。初標。次釋以色從緣必無性故者。依他無性。即真空圓成。三是故下結。既非滅色異色。不即不離。故即真空。空非色相。無U計矣。緣生無性。即依他無性。無性真理。即是圓成。故此真空。該徹性相二如色空既爾下。結例諸法上之四門。但明色空。色即法相之首。五蘊之初。故諸經論。凡說一義。皆先約色。故大般若等。從色已上。種智已還。八十餘科。皆將色例。今此亦爾。例一切法若略收法。不出上之十對。所依體事。無不即空。皆須以法揀情。顯即事歸理。 第二明空即色觀。於中亦作四門。   此總標也。然此四門總相。但翻上四。亦前三句以法揀情。第四句正顯法理。就揀情中。翻前色空。義則大同。取文小異亦標語則同。釋義有別。今先總揀。亦有三義。一揀即離。二揀亂意。三揀形顯。今初第一句明真空不離前色。第二句明真空非即色相。第三句明真空雙非即色離色。第二揀三亂意者。第一句明斷空非是實色。第二句明相有非真空。即揀相有第三句明所依非能依。即揀能依。其第三義。揀形顯者。有云。第一句明非斷空。不礙形色。第二句明自性空。不礙顯色。第三句明一體空。俱不礙形顯。第四句明俱空空。不礙二空色。解曰。前會色歸空觀。第三揀義。既違正理。今雖列之以對前文。亦不取也。次正釋文。四句亦各有三。後二復加有二。 一空不即色。以空即色故。何以故。斷空不即是色。故云非色真空必不異色。故云即色要由真空即色。故令斷空不即色也。   此門亦三。初標。二釋釋上二句。初句明斷空非真色。對前色即空中實色非斷空。下句明真空不異色。對前不離色明空。雖含即離。下句則是舉正上句是所揀情。情謂離色。二揀亂意者。揀斷空非實色。對前會色歸空觀實色非斷空。三要由真空下結成以下句舉正。結上句是所揀情。 二空不即色。以空即色故。何以故。以空理非青黃。故云空不即色。然非青黃之真空。必不異青黃故。是故言空即色要由不異青黃。故不即青黃。故言空即色不即色也。   此亦有三。初標釋中先揀即離。明真空非即色相。云空不即色。正揀太即。對前會色歸空中色相非真空。後然非青黃之理必不異青黃者。明不即色之空。亦非全在色外。對前亦非離相有性。二揀亂意者。揀謂空為有。既空理非青黃。豈是有耶。對前真空不是相有。三要由下結。舉不異之正。結前太即之情。 三空不即色。以空即色故。何以故。空是所依。非能依故。不即色也必與能依作所依故。即是色也良由是所依故不即色。是所依故即是色。是故言由不即色故即是色也。上三句。亦以法揀情訖。   就文亦二。先釋此句。後結上三句。前中亦三。初標。釋中雙揀即離。可知但前約空中無色揀。此約能依非所依揀。次下當知然正反前。應云色中無空故。今不云爾者。空中無色。有理有文。色中無空。文理俱絕以空中無色。由事即理。理絕相故。色必有空。無空之色非實故。故不反上別就能所依以釋其義。二揀亂意者。唯取下句。必與能依為所依故。揀於異空之色。對前異色明空。三良由下結。以一所依雙結不即不離。意云。既是所依之空。必非能依之色。故云不即色。二既是色之所依。非餘所依。故不離色也。結離亂意者。既必與能依之色而為所依。明色非空外。對前空非色外也。二上三句下。總結三門。義如前說。 四空即是色。何以故。凡是真空。必不異色。以是法無我。理非斷滅故。是故空即是色。如空色既爾。一切法皆然。思之。   此門亦二。先釋第四後結例諸法今初亦三。初標。二釋言以是法無我理等者。出所以也。無我即空。以是法空。即法無我。故空是色。三是故空即是色者。結此門也。二如空色下結例舉上四門空即是色。則例此空是一切法況。不是十對所依耶。 第三色空無礙觀者。謂色舉體不異空。全是盡色之空故。即色不盡而空現。空舉體不異色。全是盡空之色故。即空即色而空不隱也。是故菩薩觀色無不見空。觀空莫非見色。無障無礙。為一味法。思之可見。   此觀有三。謂標釋結。二謂色下釋。釋相云。全是盡色之空者。有本無盡色之三字。但云全是空故耳而釋義亦通。以不對下文。理非全現故今依有本釋。然色是有中之別稱。通是空有二門耳空有各有二義。空二義者。謂空非空。有二義者。謂有非有。空中言空者。以空必盡有故。言非空者。亦無空相故。又不礙有故。有中言有者。有必盡空故。非有者。有相離故。又不礙空故。今明色空無礙中。初明色不礙空。取空上盡色之義。次明空不礙色。取色上盡空之義。其不相礙。即是舉體全是之義。其離空。有相義。在第四泯絕門中。然今文中。色空之上。各有三句。皆初句標無礙。下句出無礙相。色中出相。言色不盡而空現者。以色不礙空。故色不盡也。即是盡色之空故而空現也。空中出相。云即空即色而空不隱者。以空不礙色。故空即色也。而是盡色之空故空不隱也。若總相言。但色舉體即空。即色不盡。以即空故。空便現也空上亦然。以空舉體為色。故空即色。既即是空。空不隱也。若依此釋。前無三字義理亦通。則應後句減卻盡空之三字今依有本。三是故下結成無礙。亦是前明所觀。此正明能觀。故云菩薩見色等。 第四泯絕無寄觀者。謂此所觀真空。不可言即色不即色。亦不可言即空不即空。一切法皆不可不可亦不可。此語亦不受。迥絕無寄。非言所及。非解所到。是謂行境。何以故。以生心動念。即乖法體。失正念故。   此第四觀大分為二。先正釋第四後對前三觀會釋成總。今即初也。文中三。初標名。二謂此下釋相。三何以下徵結。此中大意。但拂M現圓。若細釋者。然色空相望。乃有多義。一融二諦義。初會色歸空。明俗即是真。二明空即色。顯真即是俗。三色空無礙。明二諦雙現。四泯絕無寄。明二諦俱泯。若約三諦。初即真諦。二即俗諦。後一即中道第一義諦。若約三觀。初即空觀。二即假觀。三四即中道觀。三即雙照明中。四即雙遮明中。雖有三觀。意明三觀融通為真空耳。二者色空相望。總有四句。取文小異。初會色歸空觀中四句前三句明色不異空。第四句明色即是空。第二明空即色觀中四句。前三句明空不異色。第四句明空即是色。第三觀明但合前二今第四句。拂四句相。現真空相。不生不滅。乃至無智亦無得。真空觀備矣。若約三觀。就心經意。色不異空。明俗不異真。空不異色。明真不異俗。色空相即。明是中道。即上四句為空假中之三觀也與今義同。取文小異耳。三者色空相望。總有三義。一相成義。二無礙義。三相害義。廣如第二理事無礙觀中。今文含有三。前二相即。亦相成義。第三色空無礙觀。正明無礙義。今第四觀。即相害義。相害俱泯故。雖有此三意。俱顯於真空義耳。若別消文者。不可言即色不即色者。拂前第二明空即色觀不可言即色者。正拂第四句。不可言不即色者。亦拂前三句。以空非空故。無可言即色不即色。又理本絕言故。約觀即心冥真極故。方成妙色觀耳次云亦不可言即空不即空者。拂第一會色歸空觀。不可言即空。正拂第四句。不可言不即空。亦拂前三句以色亦即非色。無可言即空不即空故。即事同理故。理本絕言故。心冥真極無心即故。方成即空觀耳。又上會色歸空。無增益謗。明空即色。無損減謗。色空無礙。無雙非戲論謗。今無可相即。無相違謗。四謗既無。百非斯絕。故迥絕無寄。又云。一切法皆不可者。結例總拂。言結例者。非獨色法成其三觀並皆拂之。受想行識萬化之法。皆同前色。言總拂者。總拂前三。會色歸空觀等皆不可也。亦無四句可絕。三觀可拂。故不可亦不可。言此語亦不受者。若受不可說言。是則有受。有受則有念。有念者皆是心言之M。故迥絕無寄。二邊既離。中道不存。心境兩亡。亡絕無寄。般若現矣。若生心動念。皆不會理。言語道斷。故言不及。心行處滅。故解不到。言是謂行境者。結成上行。然有二意。一者上是行家之境。今心與境冥。智與神會亡言虛懷。冥心遺智。方詣茲境。明唯行能到。非解境故。二者即上心智契合。即是真行。行即是境行分齊故。三。何以下。反釋成行。 又前四句中。初二句八門。皆揀情顯解。第三句一門。解終趣行。此第四句一門。正成行體。若不洞明前解。無以躡成此行。若不解此行法絕於前解。無以成其正解。若守解不捨。無以入茲正行。是故行由解成。行起解絕也。   此即第二總結四門。然上第四門唯結當門成行。今總結四門。然云上二句八門者。則句大門小。前總標中。亦云四句十門。皆句大門小。上結中云。上三句以法揀情此第四句一門。是則門句互通。應合門大句小。義既互通。此隨文釋。於中三句。初正分解行二。若不洞明下。反顯相資。如目足相資。於中初以解成行。次若不解下。絕解成解。後若守下。捨解成行。三是故下。結成二相。總成真空絕相觀也。則內外並冥。緣觀俱寂也。 華嚴法界玄鏡卷一 華嚴法界玄鏡 卷二 唐清涼山大華嚴寺沙門澄觀述 理事無礙觀第二。   即理事無礙法界也。 但理事鎔融。存亡逆順。通有十門。   此觀文三。初總標。二別釋。三結勸。今則初也。即總顯觀名。具為十門。本就前色空觀中亦即事理。不得此名者。有四義故。一雖有色事。為成空理。色空無礙。為真空故。二理但明空。未顯真如之妙有故。三泯絕無寄。亡事理故。四不廣顯無礙之相。無為而為。無相而相。諸事與理。炳現無礙。雙融相故。為上四義。故不得名。至此獨受。是以今標具下十門無礙之根。鎔融是總。該下十門似如洪鑪鑄眾像故。鎔謂鎔冶。即初銷義。融謂融和。即終成一義。以理鎔事。事與理和。二而不二。十門無礙。其義同故。又此二理事鎔融。別當相U。相U互融故。次存即九十。真理非事。事法非理。二相存故。亡即七八。真理即事。事法即理。廢己同他。各自泯故。逆即五六。真理奪事。理逆事也。事能隱理。事逆理故。順即三四。依理成事。理順事也。事能顯理。事順理也。故此二句。總攝十門。方為事理無礙之義。成第二觀。然事理無礙。方是所觀。觀之於心。即名能觀。此觀別說。觀事俗觀。觀理真觀。觀事理無礙。成中道觀。又觀事兼悲。觀理是智。此二無礙。即悲智相導。成無住行。亦即假空中道觀耳。 一理P於事門。謂能P之理。性無分限。所P之事。分位差別。一一事中。理皆全P。非是分P。何以故。以彼真理不可分故。是故一一纖塵。皆攝無邊真理無不圓足。   此第一門。然下十門。應即為十。以釋二意。便總料揀。故分五對。第一理事相U對。第二理事相成對。第三理事相害對。第四理事相即對。第五理事相非對。亦名不即對。然此五對。皆先明理。尊於理故。又皆相望。一三五七九。以理望事。二四六八十。以事望理。初對為二。先正釋。二料揀。前中二門。即分為二。今初也。文中有三。初標名。二謂能U下。釋事理相。性空真理。一相無相。故不可分。則無分限。事約緣起。故分位萬差。三一一事中下。釋其U相。理非事外。故要U事。經云。法性U在一切處。一切眾生及國土故。次何以下。釋全U所由。謂要全U者。若不全U。理可分故。非如浮雲U滿虛空。隨方可分故。是故下。別指一事顯其U相。以塵含理。顯理全U。 二事P於理門。謂能P之事。是有分限。所P之理。要無分限。此有分限之事。於無分限之理。全同非分同。何以故。以事無體。還如理故。是故一塵不壞。而P法界也。如一塵。一切法亦然。思之。   文亦有三。初標。二謂能U下。示能所相。三此有分下。明U理之相。於中初正明以全同名U。次何以下。釋同所以。有分之事。全如理故。若不U同。事有別體。次是故下。結示U相。後如一塵下。例一切法。此對為下四對之本。由相U故。有相成等。 此全P門。超情難見。非世喻能況。   第三料揀上二門也。於中三。初標難喻。二寄喻別顯。三問答解釋。今初也。言難見者。以道理深故。有本云離見。離見即超情義耳。言難見者。容有見理。故下寄喻。以明難言。世喻難喻耳。言難喻者。事理相殊。而互相U。理U事故。無相全在相中。事U理故。一塵便無涯分。一塵既無涯分。何有法之當情。無相全在相中。至理何曾懸遠。即相無相。五目難Y。其容全理之事。世法何能為喻。故經云。譬如法界U一切。不可見取為一切。又云。三界有無一切法。不能與此為譬喻。顯下海喻亦分喻耳。 如全大海在一波中而海非小。如一小波ガ於大海而波非大。同時全P於諸波而海非異。俱時各ガ於大海而波非一。又大海全P一波時。不妨舉體全P於諸波。一波全ガ大海時。諸波亦各全ガ。互不相礙。思之。   第二寄喻以明也。既無可喻而舉喻者。借其分喻通其玄意。令諸達識因小見大亡言領旨。文有三重無礙。初以大海對一波。明大小無礙。此舉喻上事理相U二義竟也。文但舉喻。略無法合。若總相合。以海喻理。以波喻事。配文可解。然意猶難見。大海何得全在一波。以海無二故。一理何得全在於一事。以理無二故。一波何以全Ц大海。以同海故。一塵何以全U於理。事同理故。二同時全U下。以一海對諸波。明一異無礙。約法即一理對於諸事。以辯無礙。又上即非大非小。此即非一非異。其一異等相。至下問答自明所以。三又大海全U一波下。以大海雙對一波諸波。互望齊U無礙。約法即以一理對一事多事。相望齊U無礙。 問理既全體P一塵。何故非小既不同塵而小。何得說為全體P於一塵。又一塵全ガ於理性。何故非大。若不同理而廣大。何得全P於理性。既成矛盾。義極相違。   第三問答解釋。雙釋法喻。而其文中但就法說。例使曉喻。上喻之中文有三節。今但合為兩重問答。一問牒大小。而答兼一異。二對前第三以大海雙對一波諸波互望齊U無礙為問。前中先問後答。今初問也。文中二。先以理望事問。約喻。即前大海全在一波而海非小。故云理既全體U等。即以U難小。既不同塵而小下。以非小難U。二又一塵全Ц下。約事望理難。先以一塵難大。次云若不同理而廣大下。以非廣難U。約喻。即前一波全U於大海而波非大。既成矛盾下。結難。矛者Э也。盾者排也。昔人雙賣二事。歎盾即云矛刺不入。歎矛即云能穿十重之盾。買者云。我買汝矛。還刺汝盾。豈不傷哉。意明二語互相違。 答。理事相望。各非一異。故得全收而不壞本位。   此下答中二。先雙標。後雙釋。今即初也。上問但問大小。今正答一異。兼於大小。由於理事二法相望。故云各非一異。 先理望事有其四句。一真理與事非異故。真理全體在一事中。二真理與事非一故。理性恆無邊際。三以非一即是非異故。無邊理性全在一塵。四以非異即是非一故。一塵理性無有分限。   此釋理望事四句中。前二正明U塵非小之相。初句U塵。第二句非小。其三四二句。U酬其難。難意云。U塵非小。二義相違。何得互通。今第三句明大理U在一塵。第四句明雖U非小。其無分限。則非小也。即雙答U塵難非小。及非小難U一塵。難雖兩段。但一相U耳。 次以事望理亦有四句者。一事法與理非異故。一塵全ガ於理性。二事法與理非一故。不壞於一塵。三以非一即非異故。一小塵ガ無邊真理。四以非異即非一故。ガ無邊理而塵不大。思之。   答事望理。即答前一塵U理何故非大等。亦初二句。正明U理非大之相。初句一塵U理。第二句明其非大。亦三四句。正答相違之難。亦第三句明一小塵U於大理。亦第四句雖U於理而塵不大。但明事理非一非異。兩義難通。 問。無邊理性全P一塵時。外諸事處為有理性為無理性。若塵外有理。則非全體P一塵。若塵外無理。則非全體P一切事。義甚相違。   此下第二番對前以大海雙對一波諸波互望齊U無礙之喻而為問答。今此問也。彼前喻云。又大海全U一波時。不妨舉體全U於諸波。一波全U大海時。諸波亦各全U。互不相礙。文中先正問。後答。若塵外有下。結成妨難。若約喻問。應云。大海全U一波時。餘諸波處為有大海為無大海。若波外有海。則非全體U一波。若波外無海。則非全體U一切波。對難文可知。 答。以一理性融故。多事無礙故。故得全在內而全在外。無障無礙。是故各有四句。   此下答中文。則雙標二門。一理性融故。標約理四句。多事無礙故。標約事四句。餘可知。 先就理四句者。一以理性全體在一切事中時。不礙全體在一塵處。是故在外即在內。二全體在一塵中時。不礙全體在餘事處。是故在內即在外。三以無二之性各全在一切中故。是故亦在內亦在外。四以無二之性非一切故。是故非內非外前三句明與一切法非異。此之一句明與一切法非一。良為非一非異。故內外無礙。   此就理中文二。先正明。後結無礙。今初。即答前無邊理性全U一塵時。外諸事處為有理性為無理性。今第二句正答。明餘處有。即釋喻中大海全U一波時。不妨舉體全U於諸波。其第一句。兼明在一切中時。亦全在一塵。前略無問。若為問者。應云。理性全在諸法時。為全在一塵不。今此明全在一塵。以U一切。豈揀一塵。第三句。明其總U內外。此是恆理。故亦無問。若問應云。為齊U不。第四句雙非。亦非U義。故不為問。義理無妨故。具出四句。後前三下。結成無礙。亦酬前結難義甚相違之言。內外無礙。故不相違。 次就事四句者。一一事全ガ於理時。不礙一切事法亦全ガ。是故在內即在外。二一切事法各ガ於理時。不礙一塵亦全ガ。是故在外即在內。三以諸事法同時各ガ故。是故全在內亦全在外。無有障礙。四以諸事法各不壞故。彼此相望非內亦非外。思之。   此約事四句。前問所無。今影出之。前喻卻有喻云。一波全Ц大海時。諸波亦各全Ц。互不相礙。先舉一波以望於海。故是就事四句。故前標云。多事無礙故。若別為問者。應問云。一事U於理時。餘事亦U理不。若亦U者。則理有重重。若不U者。多事則不如理。故今答云。多事如理。同理而U。則無重重。何以故。理無二故。但事同理。即無分限。故云U耳。於中第一句。一事U。不礙多事U。第二句。多事U。不礙一事U。第三句。諸法同時U。第四句。一多之相К然。問。理望於事。在一事為在內。在多事為在外。今事望理。以何為內外耶。答。亦以一事為內。多事為外。若爾。何異前門理望於事。答。前門先舉理U於事。名理望事。今門先舉事U於理。名事望理。故分二門。本意但問。多事U理。一事U不。前門答之。又問一事U理。多事U不。故用此門答之。通相皆以事為內外。故前門中但有一重之問。即第一句一事全U理故在內。不礙一一亦U理故即在外。以其一多皆即理故。故云全U。非有多理與事U也。故第四句云彼此相望非內非外。以前約理。第四但以性非一切。居然非內非外。今此約事望理。理無內外。何有非一非異。故言各不壞相。要須一事之中非是一切。一切事中非是一故。方成第四。故須彼此相望非內非外。已釋第一相U對竟。 三。依理成事門。謂事無別體。要因真理而得成立。以諸緣起皆無自性故。由無性理事方成故。如波攬水以成動。水望於波能成立故。依如來藏得有諸法。當知亦爾。思之。   此下第二相成對。然下八門。皆先標名。後謂字下解釋。下更不料揀。就此對中。先明理望於事。即第三門。先正釋。後以諸下出所以。所以有二。一由無性故。二真如隨緣故。而文有三。初明由無性成。中論云。以有空義故。一切法得成。若無空義者。一切則不成。大品云。若諸法不空。則無道無果。二如波下喻。喻有二義。一上喻無性。由水不守水自性故而能成波。二下喻真如隨緣成故。謂若無水則無有波。若無真如依何法成。三依如來藏下。合於上喻真如隨緣。即勝鬘經云。依如來藏故有生死。依如來藏故有真如。謂若無真如。將何合妄而成生死。以一切法。離於真心無自體故。其如來藏。即生死門之真如也。故問明品文殊難云。心性是一。云何見有種種差別。覺首答云。法性本無生。示現而有生。則是真如隨緣答。 四事能顯理門。謂由事攬理故。則事虛而理實。以事虛故。全事中之理挺然露現。如由波相虛。令水體露現。當知此中道理亦爾。思之。   此第四門事望理也。文有法喻合。今釋之。然躡前門成。謂無第三。則離理有事。今第四門何能顯理。如離水無波。波起現水。既攬理成。故能現理。以法從緣。則無性故。況從無性理而成於事。事必無性。故從緣無性。即是圓成。夜摩偈云。分別此諸蘊。其性本空寂。空故不可滅。此是無生義。由蘊之事方顯性空。性空即是無生真理。又須彌偈云。了知一切法。自性無所有。如是解法性。則見盧舍那。一切法。事也。無所有。即真理也。 五以理奪事門。謂事既攬理成遂令事相皆盡。唯一真理平等顯現。以離真理外。無片事可得故。如水奪波。波無不盡。此則水存。已壞波令盡。   此下第三相害對。言相害者。形奪兩亡故。今此第五。理望於事。故理奪事。文有法喻。亦攬第三成此第五。以全將理而為事故。事本盡矣。先正釋。後以離真下。出其所以。真外無事故。則奪事也。如攬水為波。波唯是濕。波自虛矣。故出現品云。設一切眾生。於一念中悉成正覺。與不成正覺。亦無有異何以故。菩提無相。無非相故。物物無相。斯理顯現。生佛兩亡。 六事能隱理門。謂真理隨緣成諸事法。然此事法既違於理。遂令事顯理不顯也。如水成波。動顯靜隱。經云。法身流轉五道。名曰眾生。故眾生現時。法身不現也。   此事望理也。文分為三。初正釋。亦由第三門成。以全理成事。事有形相。理無形相故。事覆理故。然此事法既違於理。故隱也。有本云既Ц於理。不及違也。次喻顯。取靜為水。隱義明故。三經云下。引證。即法身經。下當更釋。財首亦云。世間所言論。一切是分別。未曾有一法。得入於法性者。事隱理故。 七真理即事門。謂凡是真理。必非事外。以是法無我理故。事必依理。理虛無體故。是故此理舉體皆事。方為真理。如水即波。無動而非濕。故即水是波。思之。   此下第四相即對也。前明隱奪。事隱於理而理不亡。理奪於事而事猶存。雖言奪事皆盡。而意在彼事相虛。非無彼事也。今明相即。廢己同他。各唯一耳。今第七門理望於事。亦有法喻。法中先略釋。後以是法無我下。出所以。若是但空。出於事外。則不即事。今以即法為無我理。離於事外有何理耶。故理虛無體。全將事法本來虛寂為真理耳。喻中無動而非濕。以事即理。意明全將濕為動。故理即事耳。 八事法即理門。謂緣起事法。必無自性。無自性故。舉體即真。故說眾生即如。不待滅也。如波動相。舉體即水。故無異相也。   事望理也。亦有法喻。中論曰。若法從緣生。是則無自性。若無自性者。云何有是法。無自性者。是真理也。故事即理。故說眾生即如下。闇引淨名。淨名彌勒章云。一切眾生皆如也。又云。若彌勒得滅度者。一切眾生亦應滅度。所以者何。一切眾生即真如相。不復更滅。森羅及萬象。一法之所印。觸事而真。不壞假名而說實相。舉喻可知。是即第八眾生寂滅即是法身。第七法身隨緣名曰眾生。眾生法身。體一名異。從本已來。未曾動靜。亦無隱顯。以名異故。有互相即。有互隱奪。以一體故。得互相即。得互隱顯。由此相即。真俗二諦曾不相違。夜摩偈云。如金與金色。展轉無差別。法非法亦然。體性無有異。理即事故。雖空不斷。事即理故。雖有不常。理即事故。無智外如為智所入。事即理故。無如外智能證於如。 九真理非事門。謂即事之理。而非是事。以真妄異故。實非虛故。所依非能依故。如即波之水非波。以動濕異故。   此下第五相非對也。即雙存義。若不雙存。無可相成相即隱奪等。此門則隨緣非有之法身。恆不異事而顯現。後門則寂滅非無之眾生。恆不異真而成立。謂於此門理望於事而有三對。一是真。二是實。三是所依。即顯第十門。是妄。是虛。是能依故。 十事法非理門。謂全理之事。事恆非理。性相異故。能依非所依故。是故舉體全理。而事相宛然。如全水之波。波恆非水。以動義非濕故。   此第十門事望於理。但有二對。一明事是於相。則影出第九理是於性。都有四對。二能依所依。不異前門。文並可知。若依此對二諦跱立。即於諦常自二。七八即於解常自一。五六則二而不二。三四則不二而二。由初一對。則令前義皆得相成。 此上十義。同一緣起。約理望事。則有成有壞有即有離。事望於理。有顯有隱有一有異。逆順自在。無障無礙。同時頓起。深思令觀明現。是謂理事圓融無礙觀。   第三結勸。於中二。先結束前義。後勸修成觀前中先總標。若闕一義。非真緣起。後約理下。別收十門。以成八字。然一三五七九。理望於事。二四六八十。事望於理。先理望於事。有成者。第三依理成事門。有壞者。第五真理奪事門。有即者。第七真理即事門。有離者。第九真理非事門。事望理中。有顯者。第四事能顯理門。有隱者。第六事能隱理門。有一者。第八事法即理門。有異者。第十事法非理門。然成壞等就功能說。言有成者。理能成事。非理自成。餘七亦然則一一門皆有事理無礙之義。故云約理望事等。不會相U者。有三義故。一是總相。後八依此相U而得成故。二者相U無別異相。非如成壞隱顯等殊故。三者大同相。即相即攝故。言逆順自在者。理事相望。各二順二逆。三成七即。理順事也。四顯八即。事順理也。五奪九非。理逆事也。六隱十非。事逆理也。其相U言。亦是順也。欲成即成。欲壞即壞。欲顯即顯。欲隱即隱等。故云自在。成不礙壞。壞不礙成等。故云無礙。正成之時。即壞時等。故曰同時。五對無前後。故云頓起又上四對。理望於事。但有成等。而無顯等。事望於理。但有顯等。而無成等。事從理成故。可許言成。理非新有故。但可言顯。事成必滅。故得言壞。真理常住。但可言隱。理無形相故。但可即事。事有萬差。可與理冥。故得云一。理絕諸相。故云離事。事有差異。故云異相。上約義別。有此不同。統而收之。但成五對。五中前四。明事理不離。後一。明事理不即。不即不離。方為緣起相又五對之中。共有三義。成顯一對。是理事相作義。奪隱不即此之二對。即是事理相違義。相U相即二對。是事理不相礙義。又由相U故有相作。有相作故有於相即。由相違故有於不即。又若無不即。則無可即乃至相U。由相U故四對皆成。故說真空妙有各有四義。約理望事。有真空四義。一廢己成他義。即依理成事門。二泯他顯己義。即真理奪事門。三自他俱存義。即真理非事門。四自他俱泯義。即真理即事門。由其相即故得互泯。又由初及三有理U事門以自存故。舉體成他。故U他也。後約事望理。有妙有四義。一顯他自盡義。即事能顯理門。二自顯隱他義。即事能隱理門。三自他俱存義。即事法非理門。四自他俱泯義。即事法即理門。又由初及三有即事U於理門以自存故。而能顯他。故U他耳。故約有存亡無礙。真空隱顯自在故。故逆順自在無障無礙。二深思下。勸修成觀。學而不思。同無所得。體達於心。即凡成聖矣。 華嚴法界玄鏡卷二   常熟程經本施資敬刊為超薦先父松谷府君仗佛慈力脫苦生西同治九年刻於如皋照明藏原本作二卷在理事觀之中分卷其文蟬聯而下但以觀曰釋曰標之閱者苦難尋究今重刻於金陵改作三卷校訂精詳令三觀頭緒歷歷分明觀文釋文條然不紊庶有益於初學也。                         華嚴法界玄鏡 卷三 唐清涼山大華嚴寺沙門澄觀述 周“t容觀第三。   即事事無礙法界也。 事如理融。P攝無礙。交參自在。略辯十門。   此觀有三。初總標舉數。二別顯觀相。三結勸修行。今則初也。即總名之意。以事事無礙。若唯約事。則彼此相礙。若唯約理。則無可相礙。今以理融事。事則無礙。故云事如理融。然理含萬有。無可同喻。略如虛空。虛空中略取二義。一普U一切色非色處。即周U義。二包含無外。無有一法出虛空故。即含容義。理亦如空具於二義。無不U故。無不包故。即事如理。乃至纖塵亦能包U。故云事如理融。U攝無礙。攝即含容義。無礙二義。一U不礙攝。二攝不礙U。故事事能攝能U等皆無礙。其交參自在。亦U十門。 一理如事門。謂事法既虛。相無不盡。理性真實。體無不現。是則事無別事。即全理為事。是故菩薩雖復看事。即是觀理。然說此事為不即理。   此下十門展轉相生。然事理相如。大同前門相U門也。即為總意。能成下八。此二猶兼理事無礙。有此二故。得有事事無礙之義。屬事事攝。而有本云。理如事現。事如理U。乍觀釋文。多U現義。細尋成局。但有U現。闕餘義故。U現二字。諸本多無。無則義寬。今依無本。今理如事者如事之現。如事之局。如事差別。如事大小一多等故。後門事如於理。非但如理U。亦如於理無相無礙非內外等。又若有U現。亦似事理無礙觀中事理相U。故無U現。於義為正。十門皆先標名。後解釋。今初理如事中。先正釋。既以事虛理實理體現。是則真理如事之虛。以虛名為實體。虛即是實。名無別事。次是故菩薩下。以人證成。由見事實。是故見事即是見理。後然說此事下。不壞相故。若壞於相。理何所如。是則真理如事相大小。 二事如理門。謂諸事法與理非異。故事隨理而圓P遂令一塵普P法界。法界全體P諸法時。此一微塵亦如理性全在一切法中。如一微塵。一切事法亦爾。   據初釋文。似但明U義。U是理之別稱。相無分限故。既一微塵舉體全在一切法中。亦如理之不可分也。文中先出所因。由不異理故。由第一門理如事故。遂得此門事全如理。言圓U者。無分故圓。體周故U。次遂令下別示U相謂U理法界。從法界全體下。明事U事。由塵如理。故U諸事。次如一塵下。舉微塵例諸事。即事事皆U。斯則事事重重無礙矣。 三事含理事無礙門。謂諸事法與理非一。故存本一事而能廣容。如一微塵其相不大。而能容攝無邊法界。由剎等諸法既不離法界。是故俱在一塵中現。如一塵。一切法亦爾。此事理融通非一非異故。總有四句。一一中一。二一切中一。三一中一切。四一切中一切。各有所由。思之。   文有三。一正釋。二結例。三融通。今初。由上一事含於理故。餘一切事與所含理體不異故。隨所含理皆在一事中。而言與理非一者。前門與理非異。同理而U。此門亦是如理而含。則亦不異。由不壞一相。方有能含。對前非異。故言非一。下通局中。則顯第二亦不壞相。如一微塵其相下。出事含相。二如一塵下。結例。三此事理下。融通。就廣容門有此四句。此中能含所含。不出一多。交絡成四。為能含邊皆具與理非一非異義。由非一故。有體為能含。由非異故。有用方能含。為所含邊但約與理非異義耳。如初一中一者。上一不壞相故。有能含體。而與下一理非異故。便能包含下一。而下一由與上一理非異故。隨所含理在上一中。以離理無事故。二一切中一者。以一切不壞相故。有能含體。與下之一理不異故。能含於下一。下之一與上一切理不異故。隨下自一之理在上一切中。三一中一切者。由一不壞相故。得為能含。而與下一切理不異故能含一切。所含一切與上一理不異故。隨自一切之理在上一中。四一切中一切者。由上一切不壞相故。有能含體。與下一切理非異故。含下一切。下之一切與上一切理非異故。隨下一切之理在上一切之中。是故結云各有所由。前第二門是廣U義。此第三門是含容義。已具此觀之總名矣。此下之七門。並皆不離廣U含容之二義也。 四通局無礙門。謂諸事法與理非一即非異故。令此事法不離一處即全P十方一切塵內。由非異即非一故。全P十方而不動一位。即遠即近。即P即住。無障無礙。   此門重釋第二。第二俱U。今不壞相。有不U義。U即是通。不U是局。文中與理非一故局。非異故通。即遠下結。U即是通。住則是局。 五廣キ無礙門。謂諸事法與理非一即非異故。不壞一塵而能廣容十方剎海。由非異即非一故。廣容十方法界而微塵不大。是則一塵之事。即廣即キ。即大即小。無障無礙。   此重釋第三門。三明如理包含。今由與理有非一義。不壞И相而能廣容。文中非一故И。非異故廣先明非一即非異故。明不壞廣容。下句反上。是則一塵下結。 六P容無礙門。謂此一塵望於一切。由普P即是廣容故。P在一切中時。即復還攝彼一切法全住自一中。又由廣容即是普P故。令此一塵還即P在自內一切差別法中。是故此一塵自P他時。即他P自。能容能入。同時P攝無礙。思之。   此門正合前四五二門。兼合二三。以四五二門釋二三故。廣容普U不相離故。名中U即普U。容即廣容。釋文中。先標。次釋。後結。今初。以一望多。有U容義。以有彼多可得U故。此一能容。若多望一。即無U容。以所望之一無可言U。能望之多而容於一。不可得言為廣容故。次由普U下釋。有二對。初U即是容。唯一U一容。後又由下。容即是U。亦是一容一U。前中U即是容者。一U多時。還攝所U之多在我一內。猶如一鏡U九鏡時。還攝九鏡在一鏡內。後容即是U。約法反上。謂如一鏡容多鏡時。能容之一鏡卻U所容多鏡影中。故云還U自內一切差別法中。是故下結可知。 七攝入無礙門。謂彼一切望於一法。以入他即是攝他故。一切全入一中之時。即令彼一還復在自一切之內。同時無礙。又由攝他即是入他故。一法全在一切中時。還令一切恆在一內。同時無礙。思之。   釋相之中。先標。後釋。今初。但約以多望一。能攝即前能容。入即前U。而前一為能U。有多可U。今入但入於一。不得言U。前門有多可容。故得言容。今一無多可容。故但云攝。次以入他即是攝他故下。別釋其相。亦有二對。前對多為能入故。還攝所入之一在能入多中。如九鏡入於一鏡。還攝所入一鏡在能入多鏡之中。後對但反前多能入。為多能攝耳。謂多攝一時。多為能攝。一為所攝。而多即能入故。還將此多入於所攝一法之中。如九鏡為能攝。還將九鏡入所攝一鏡之中。然上二對能入能攝。皆是於多即攝即入。名攝入無礙。而一但為所攝所入。不得能攝能入之名。至第八門方有能攝能入耳。後同時無礙者結也。結上多能入時。即為能攝。故云同時。 八交涉無礙門。謂一法望一切。有攝有入。通有四句。謂一攝一切。一入一切。一切攝一。一切入一。一攝一法。一入一法。一切攝一切。一切入一切。同時交參無礙。︵有本後二句入在頭︶   釋文亦三。初標所依。次釋。三結。初中。但一望多。有攝有入。次通有四句下釋。以一望一切。故一在初然第六門亦一望多。但有容U二句。而無攝入。第七門但多望一。有攝有入亦唯二句。今第八門雖一望一切。而一與多俱為能攝能入。得交涉名。又交涉者。前第七門多能攝一。即多亦為能入。今第八門多攝於一。所攝之一亦能攝多。故能攝之多卻為所攝。故入一中。得交涉名。既一之與多俱為能攝能入。便有四句。雖似八句。二二合故。故但四句。四句皆具攝之與入。第一句云一攝一切一入一切者。謂上句一為能攝。一切為所攝。而所攝一切亦得為能攝。即上能攝之一卻為所攝。故上之一卻入一切之中。故云一入一切。第二句云一切攝一一切入一者。上句一切為能攝。一為所攝。而所攝一亦為能攝。故上之一切卻為所攝。云一切入一。此句但反上第一句耳。三即以一望他一。四即第三句中一切復望別一切。以其四句為能攝邊同理之包。為能入邊同理之U故。又四句皆由與理非一非異故。由與理非一。有一多體可為攝入。由與理非異。便能攝入。若以十鏡為喻。一鏡為一。九鏡為多。謂初句云一攝一切一入一切者。應云。一鏡攝九鏡。一鏡入九鏡。謂上一鏡為能攝。則九鏡為所攝。而所攝九鏡亦為能攝。故上能攝之一鏡卻入九鏡之中。云一鏡入九鏡。下三例然。第二句云一切攝一一切入一者。應云。九鏡攝一鏡。九鏡入一鏡。謂上九鏡為能攝。則一鏡是所攝。以所攝一鏡亦為能攝。故上能攝之九鏡卻入所攝一鏡中。云九鏡入一鏡。第三句一攝一法一入一法者。應云。一鏡攝一鏡。一鏡入一鏡。謂第一一鏡攝第二一鏡。第一一鏡亦入第二一鏡。第四句云一切攝一切一切入一切者。應言。十鏡各攝於九鏡。十鏡皆入於九鏡。而所入所攝但云九鏡者。ラ一為攝入故。言有本云後二句入在頭者。云。一入一法。一攝一法。一切入一切。一切攝一切。以不例前故。依現本四句皆攝在初。 九相在無礙門。謂一切望一。亦有入有攝。亦有四句。謂攝一入一。攝一切入一。攝一入一切。攝一切入一切。同時交參。無障無礙。   初標名云相在者。自己攝法入他法中。他又攝法在我己中。故云相在。至下句中當見。釋中亦三。謂標釋結。標云。一切望一者。一切在初。正反第八。二亦有四句下釋。釋四句中。上標既云一切望一則有四句。四句之首皆合有一切之言以為能攝。今並略耳。但取所攝所入以成四句。然此四句。與前全異。如前一攝一法。一入一法。但明自一隨對他一。自一攝他一時。亦入他一耳。今則不然。謂第一句云攝一入一者。此謂一切隨攝一法將入一法。約十鏡說。總以九鏡為能攝。第一句者。九鏡攝第一一鏡入第二一鏡之中。二攝一切入一者。謂九鏡皆攝九鏡入一鏡中。三攝一入一切者。九鏡各攝一鏡U入九鏡之中。四攝一切入一切者。九鏡皆攝九鏡各入九鏡之中。攝將隨一入彼一中。復攝彼一在此多中等。故名相在。約法一一作者。且約諸佛望眾生說。總以諸佛為一切是能攝。眾生為所攝所入。第一句者。諸佛攝一眾生入一眾生中。二者。諸佛攝一切眾生入一眾生中。三者。諸佛身攝一眾生入一切眾生身毛中。四者。諸佛各攝一切眾生入一切眾生中。餘法相望。一多皆爾。三同時下。總結。由此互攝互在。故有帝網重重之義。問。此一切望一。皆一切在初。前一望一切。何不四句皆一在初。答。若但一在初。唯有兩句。謂一攝一切。一入一切。為一句。一攝一法。一入一法。為兩句耳。今由相涉。第二句一切。是前所攝為能攝故。第三句互一相對。第四句唯一切對。故成四句耳。故不得四句皆一在初。然正義如前。更有一意。如攝一入一。謂一切正攝一時。即能入一等。若爾。何異第八。第八一攝一一入一者。一入所攝一中。今趣舉一。其一皆入。以正同理廣容。即同理普U故。若爾何異第七。第七但有二句。亦自入所攝一中。故此中一切正攝一。亦入餘一。亦入一切等故。若約十鏡作者。一鏡為一。九鏡為一切。一者。九鏡攝一鏡。九鏡亦能入一鏡。二者。九鏡攝九鏡。九鏡入一鏡。三者。九鏡攝一鏡。九鏡即入九鏡。四者。九鏡攝九鏡。九鏡亦即入九鏡。為攝一切入一切。雖通此釋。今不取之。亦有云。前第八門是複四句。一攝一。一入一。兩句方成一句故。今一攝一者。但攝其一入我一中。二但攝一切入我一中等。若爾。但有一攝句耳。亦無入義。故不取之。 十普融無礙門。謂一切及一。普皆同時。更互相望。一一具前兩重四句。普融無礙。準前思之。   此第十門。總融前九。近且收三。第八門一望一切。第九門一切望一。今具此二。以一望一切。有第八門四句。以一切望一。有第九門四句。其第七門雖不具四句。而是一切攝一中收。故近收三。言總收九者。九門不出一多故。由其初門理如事故。一可為多。由第二門事如理故。多可為一。二四如理之U。三五如理之包。二即二而不二。四即不二而二以不壞相故。三即非廣而廣。五即廣即非廣。亦以不壞相故。六即雙含一多。容U無礙。七便攝入自在。八含一多交涉。九含攝入自在。十即融成一致。故第十門。即同時具足相應門。九即因陀羅網境界門。由第八交涉。互為能所。有隱顯門。其第七門。相即相入門。五即廣И門。四不離一處。即U有相即門。三事含理事。故有微細門。六具相即廣K二門。前三總成諸門事理相如。故有純雜門。隨十為首。有主伴門。顯於時中。有十世門。故初心究竟。攝多劫於剎那。信滿道圓。一念該於佛地。以諸法皆爾。故有託事門。是故十玄亦自此出。 令圓明顯現。稱行境界。無障無礙。深思之。令現在前也。   第三結勸修學。謂若圓明在心。依解生行。行起解絕。雖絕而現。解行雙融。修而無修。非唯周U一門。實亦三觀齊致。無心體極。無間常行。何障不消何法能礙。斯觀顯現。聖遠乎哉。體之則神矣。體非權小。聖亦難思矣。故初生王宮。貴極臣佐。離此成觀。安造茲玄。余久探玄籍。注想華嚴。此之一觀。久而究盡。不鏡方寸。虛負性靈。故名法界玄鏡時已從心之歲矣。本文結云華嚴法界玄一卷。︵有本無玄字今依有本也︶今夾本文在內。別題云華嚴法界玄鏡。 華嚴法界玄鏡卷三                               注華嚴法界觀門 圭峰蘭若沙門宗密注 修。︵止觀熏習造詣︶ 大方廣佛華嚴。︵所依經也。大方廣是所證法。佛華嚴是能證人。大者體也。諸佛眾生之心體。方廣即體之相用。佛者果也。華嚴因也。華喻萬行。嚴即大智。大智為主。運於萬行。嚴大方廣。成佛果也。略無經字。意不在文。︶ 法界。︵清涼新經疏云。統唯一真法界。謂總該萬有。即是一心。然心融萬有。便成四種法界。一事法界。界是分義。一一差別。有分齊故。二理法界。界是性義。無盡事法。同一性故。三理事無礙法界。具性分義。性分無礙故。四事事無礙法界。一切分齊事法。一一如性融通。重重無盡故。︶ 觀。︵情盡見除。冥於三法界也。︶ 門。︵此八九紙文。約此成觀故。︶ 略有三重。︵除事法界也。事不獨立故。法界宗中無孤單法故。若獨觀之。即是情計之境。非觀智之境故。若分析義門即有其四。今以對能觀之智。故唯三重。此三但是一道豎窮展轉玄妙。非初法界外。別有第二第三。既不旁橫。故云三重。不云三段。︶ 京終南山釋杜順集。︵姓杜。名法順。唐初時行化。神異極多。傳中有證。驗知是文殊菩薩應現身也。是華嚴新舊二疏初之祖師。儼尊者為二祖。康藏國師為三祖。此是創製。理應云作。今云集者。以祖師約自智。見華嚴中一切諸佛。一切眾生。若身心。若國土。一一是此法界體用。如是義境無量無邊。遂於此無量境界。集其義類。束為三重。直書於紙。生人觀智。不同製述文字。故但云集。此則集義。非集文也。︶ 真空第一。︵理法界也。原其實體。但是本心。今以簡非。虛妄念慮。故云真簡非形礙色相。故云空。︶ 理事無礙第二。︵即此名之法界。︶ 周“t容第三。︵事事無礙法界。︶    真空觀   第一真空觀法於中略開四句十門。 一會色歸空觀  二明空即色觀 三空色無礙觀  四泯絕無寄觀   就初門中為四。︵前三簡情。後一顯理。前三中一簡斷空。文中結釋云。是真非斷故。二簡實色。文中結釋云。無體之空。非青黃故。言實色者。約妄情計為確然實有自體。故不以形顯二色。分假實也。約情計於形顯俱為實故。然此文中以顯色例形色也。三雙簡。文中直云會色歸空。空中必無色。故據義則句句皆簡情計斷空實色。據文。則初二句影略互彰。第三方雙簡也。實性論亦簡空亂意菩薩計三種空。恐煩觀智。不必和會。和會亦不全同也。︶   一。色不即空。以即空故。︵標也。︶   何以故。︵徵也。次下釋也。最後結也。餘皆倣此。︶   色不即是斷空。故不是空也。︵釋上句也。斷空者。虛豁斷滅。非真實心。無知無用。不能現於萬法。此有二種。謂離色明空。及斷滅空。離色空者。空在色外。如牆處不空。牆外是空。斷滅空者。滅色明空。如穿井除上出空。要須滅色也。今簡異此。故云不是斷空也。故中論云。先有而後無。是則為斷滅。然外道小乘。皆有斷滅。外道斷滅歸於太虛。二乘斷滅。歸於涅槃。故肇論云。大患莫若於有身。故滅身以歸無。勞勤莫若於有智。故絕智以淪虛。又云形為桎梏。智為雜毒。棱伽云若心體滅。不異外道斷滅戲論。︶   以色舉體是真空也。故云以即空故。︵釋下句也。以色等本是真如一心。與生滅和合。名阿U耶識等。而為能變。變起根身器界。即是此中所明色等諸法。故今推之都無其體。歸於真心之空。不合歸於斷滅之空。以本非斷空之所變故所言歸者。下有其文。︶   良由即是真空。故非斷空也。︵結成所釋。︶是故言由是空。︵真也。︶故不是空︵斷也︶也。︵結所標也。上結下句。下結上句。︶   二。色不即空。以即空故。   何以故。以青黃之相非是真空之理。故云不即空。︵釋上句也。以聞經說色空。不知色性空。便執色相以為真空。故須簡也。此簡凡夫及初心菩薩。不簡小乘。小乘不計色為即空故。︶   然青黃無體。莫不皆空。︵空。無也︶。故云即空。︵真也。釋下句。然前云色舉體是真空。此云青黃無體莫不皆空者。雖云青黃。即兼長短等。必依質礙有青黃等故空。有三義以破於色。一。無邊際義。謂空若有邊。則有色法在空界外。空既無有際畔。則占盡十方邊量。無有其外。更於何處而有色等法耶。二。無壞義。謂惑者云。空雖無外。何妨色等秪在空界之中。故以無壞義破之。謂若有物入於空中。則隨此物大小分量。穿破於空以容其物。如Ю入地中。釘錐之類入於木中。皆隨Ю等大小分量穿於地等。若地等不破。則不容Ю等而入。故曰。如水不可穿破。而容物入水中。何妨虛空亦爾。破曰。水雖不破。然物入時隨物大小分量。排之以容其物。以水性至柔。不妨流動移轉故。虛空豈同此水被排之動轉耶。三無雜義。謂惑者又云。空界無外。空體無壞。不妨萬物皆在空中。以空是虛通無罣礙故。能含容故。破曰若物在空中。空又不壞不轉。其物與空。應相混雜。如一團堅密之物方亭一尺。此方尺分量之空。既不壞不轉。元在本方一尺分量之處。則與此方尺之物。豈非雜耶。若言不雜則須一去一存。若言俱存。又不雜者。則一尺之分各占五寸之地。如此轉不相應也。若言俱存俱U一尺之分。理亦不然。何者以空與色有二相違。不應全體同U當處。何者二違。一。空是無物。色是有物。二。空是虛通。色是質礙。不可方尺分中。言全是無物。復言全是有物。又不可言全是虛通。復言全是質礙。豈有此理耶。故上云青黃之相非是真空之理。此云青黃莫不皆空也。是知虛空既無邊無壞無雜。則空中必定無有色。故云即空也。︶   良以青黃無體之空。非即青黃。故云不即空也。︵舉其無體之空。結非色相。明空非有。豈得色耶。︶   三色不即空以即空故。   何以故。   以空中無色。故不即空。   會色無體。故即是空。︵釋也。︶   良由會色歸空。空中必無色。︵決定而斷也。般若心經云。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十二處。十八界。十二因緣。四諦等。佛頂云。云何是中。更容他物。︶   是故由色空︵無也︶故。色非空︵真也︶也。︵上皆當句。︶   上三門以法簡情訖。︵總結三門。︶   四色即是空。   何以故。   凡是色法。必不異真空。以諸色法必無性故。︵從緣有故。依他無性。即圓成故。︶   是故色即是空。︵既非滅色存色。不即不離。故即真空。空非色相。無U計矣。依他緣起無性。無性真理。即是圓成。古人云色去不留空。空非有邊住。︶   如色空既爾。一切法亦然。思之。︵色是法相之首。五蘊之初。故諸經凡欲說空義。皆約色說。如大般若列八十餘科名數。皆將色例也。舉要而示。則六道眾生。及十方諸佛菩薩二乘人等。五蘊十二處十八界也。此宗染淨。無二相故。應云受想行識不即是斷空等。其青黃等文。即云領納等相非是真空之理等。乃至諸佛。即云神通光明等相非是真空之理等。即不可以身相見如來也。︶   第二。明空即色觀者。於中亦有四門。︵簡情顯解標徵釋結等。一一如前四門。但文勢相翻。以成後文空色無礙泯絕無寄。當般若心經空即是色等文也。唯第三句。非敵對相翻義亦不異。一一反上以成中道。更無別義也。︶   一。空不即色。以空即色故。   何以故。   斷空不即是色。故云非色。︵釋上句也。︶   真空必不異色。故云空即色。︵釋下句也。︶   要由真空即色。︵結下句也。︶故令斷空不即色也。︵結上句也。︶   二。空不即色。以空即色故。   何以故。   以空理非青黃。故云不即色。︵釋上句也。︶   然不異青黃。故言空即色。︵釋下句也。︶   要由不異青黃。故不即青黃。︵結釋。︶故云即色不即色也。︵結標。︶   三。空不即色。以空即色故。   何以故。   空是所依非能依。故不即色。︵釋上句也。對上空中無色。無色方是色之所依故。如鏡中之明無影也。︶   必與能依作所依。故即是色也。︵釋下句也。無色故能與色為依。如鏡中之明。無影像故。方能與影像作所依也。故不即是影。此不敵對反上文者。以空中無色。有理有文。色中無空文理俱絕。故但約能所依持而簡也。有理者摩尼珠中。必無黑等色。有文者。如上所引經云。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等也。理絕者。珠所現色。色處必有明珠也。文絕者。諸聖教中。悉不見有色中無空之文也。︶   良由是所依。故不即色。是所依。故即是色。︵結釋。︶是故由不即色。故即色也。︵以義結標。︶   上三門亦以法簡情訖。   四。空即是色。   何以故。   凡是真空必不異色。以是法無我理。︵即真空體也。謂二空所顯之真如也。︶非斷滅故。︵真如不守自性也。上皆釋竟。︶   是故空即是色。︵結也。︶   如空色既爾。一切法皆然。思之。︵真空既不異色。亦不異一切法也。如前所例。︶   第三。空色無礙觀。︵雖有空色二字。本意唯歸於空。以色是虛名虛相。無纖毫之體。故脩此觀者意在此故也。文中舉色為首云空現。舉空為首不言色現。還云空不隱也。是故但名真空觀。不言真空妄色觀。︶   謂色舉體不異空。全是盡色之空故。則色盡而空現。空舉體不異色。全是盡空之色故。則空即色而空不隱也。︵色空之文各有二句。皆先標無礙所以。下出無礙之相。謂若色是實色。即礙於空。空是斷空。即礙於色。今既色是幻色。故不礙空。空是真空。故不礙色也。有本云。色不盡而空現亦通。然不如無。︶   是故菩薩看色無不見空。觀空莫非見色。無障無礙。為一味法。思之可見。   第四。泯絕無寄觀。︵文二。初釋此觀。後總辨四門。初中二。初正泯絕。後徵釋所以。初中文云。不可等者。既本文自釋。今不注亦得。然文勢展轉不同。今亦略別配釋於文下。︶   謂此所觀真空。不可言即色。︵空若即色者。聖應同凡見妄色。凡應同聖見真空。又應無二諦。︶不即色。︵若不即者見色外空。無由成於聖智。又應凡聖永別。聖不從凡得故。上二句。拂前第二觀也。︶   亦不可言即空。︵色若即空者。凡迷見色。應同聖智見空。又亦失於二諦。︶不即空。︵若不即空者。凡夫見色應不迷。又凡夫所見色。長隔真空。應永不成聖。上二句拂前初觀也。︶   一切法皆不可。︵拂上結例。上云如色空既爾。一切法亦然。是也。︶不可亦不可︵見彼等皆不可。亦同分別。︶此語亦不受。︵受即是念。︶迥絕無寄。︵般若現前。︶非言所及。︵言語道斷。︶非解所到。︵心行處滅故。不可智知故。︶   是謂行境。︵有二境。一是行之境。今心與境Я。Я心遺智。方詣茲境。明唯行能到。非解境故。二者如是Я合。即是真行。行即是境。行分齊故。︶   何以故。以生心動念。即乖法體。失正念故。︵第二徵而釋也。真空理性。本自如然。但以迷之。動念執相。故須推破。簡情顯理。今情忘智泯。但是本真。何存新生之解數。若有解數。即為動念。動念生心。故失正念。正念者無念而知。若總無知。何名正念。此下總辨四門。︶   又於前四句中。初二句八門。皆簡情︵各前三句。︶顯解。︵各當末句。︶第三句一門。解終趣行。第四句一門。正成行體。︵已上正分解行也。此下反顯相須。如目足更資也。又初句會色歸空。無增益謗。二明空即色。無損減謗。三空色無礙。不是雙非。無戲論謗。四泯絕無寄。不是亦空亦色。無相違謗。四謗既無。百非斯絕。已當八部般若無相大乘之極致也。況後二觀。展轉深玄。又初句當色即是空。次句當空即是色。第三當色不異空空不異色。第四即當不生不滅。乃至無智亦無得也。又乍觀文相。似當初句空觀觀真諦。次句假觀觀俗諦。三四二句中道觀觀第一義諦。三即雙照明中。四即雙遮明中。細詳觀文所宗。即不然也。以雖有空色等言。但為成於真空觀也。名題昭然。若此。即空假真俗三觀三諦已備。次理事無礙。復是何觀。故知不然。次下反顯行解相資云。︶   若不洞明前解。無以躡成此行。︵由前成此。︶若不解此行法。絕於前解。無以成其正解。︵絕解為真解也。由此成前。︶若守解不捨。無以入茲正行。︵捨解成行。︶是故行由解成。行起解絕。 理事無礙觀。   理事無礙。︵所觀。︶觀。︵能觀︶第二。︵前雖說色。是簡情計。以成真空。空色無礙。泯絕無寄。方為真如之理。未顯真如妙用。故唯是真空觀門。未為理事無礙。今諸事與理炳然雙融。故得此觀名也。文三。謂一標。二釋。三結勸也。︶但理事。︵對對理在上者。是所依本故。︶鎔︵鎔冶也。謂初銷義。︶融。︵融。和也。謂相成義。以理鎔事。事與理而融和也。即初二門。二門互融。故互U也。︶存。︵九十︶亡。︵七八︶逆。︵五六︶順。︵三四︶通有十門︵標也具此等十。方名理事無礙。觀之於心。即名能觀觀事當俗。觀理當真。令觀無礙。成中道第一義觀。自然悲智相導。成無住行已當大乘同教之極致。故下第三觀是別教一乘。迥異諸教。上釋所標訖。次下別釋十門者。有五對。一相U。二相成。三相害。四相即。五相非。初對中四。一正釋。二歎深。三喻指。四問答。初中文二也。︶   一理〝顙う龤C   謂能﹞妓z。性無分限。︵性空真理。一相無相故。︶所U之事。分位差別。︵染淨心境。互為緣起。起滅時分。此彼相貌不可具陳。︶一一事中。理皆全U。︵不全。即是可分。︶非是分U。︵經云。法性U在一切處。一切眾生及國土。三世悉在無有餘。亦無形相而可得。三句即全U。末句即不可分也。︶   何以故。彼真理不可分故。︵釋全U所以也。︶是故一一纖塵。皆攝無邊真理無不圓足。   二事〝馦z門   謂能﹞夾ヾC是有分限。所U之理。要無分限。此有分之事。於無分之理。全同非分同。︵以全同名U。︶   何以故。以事無體。還如理故。︵非如浮雲U空。︶是故一塵不壞而U法界也。如一塵。一切法亦然。思之。︵上正釋二門竟。此下結以歎深。︶   此全〞龤C超情離見。︵一塵既無涯分。何有法之當情。即不可以識識也。真理全在塵中。何五眼而可Y。即不可以智知也。有本云難見。似明容有可見之分。然不及離字。︶非世喻能況。︵經云。三界有無一切法。不能與此為譬喻。此因結歎。便簡後喻。亦不得以世俗情所見矣。世人焉見全一大海在一波中耶。上釋結歎竟。此下喻指。文三一喻大小無礙。二喻一異無礙。三喻諸法各各全B。此但以海波指理事之位。以分義相。非全喻法。︶   如全一大海在一波中。而海非小。︵海無二故。俱鹹濕故。︶如一小波Ц於大海。︵即同海故。︶而波非大。︵不壞相故。此以喻上理事相U竟。︶   同時全〝騣悛i。而海非異。俱時各Ц於大海。而波非一。︵非一異者下自問答明示。︶   又大海全﹞@波時。不妨舉體全U諸波。一波全Ц大海時。諸波亦各全Ц。互不相礙。思之。︵思之者。將此合於理事也。但以大海字為真理字。以波字為事字讀之。即見義分齊也。故下文不合之。上釋第三喻指竟。此下第四問答細釋也。有兩重問答。一。對喻中初兩節所喻為問答。二。對後一節所喻為問答。初云。︶   問理既全﹞@塵。何故非小。︵以B難小。︶   既不同塵而小。何得說為全體U一塵。︵以小難U。上皆約理望事難也。︶   一塵全Ц於理性。何故非大。︵以B難大。︶   若不同理而廣大。何得全〝馦z性。︵以大難B。上皆約事望理難也。︶既成矛盾︵矛。Э也。即槍戈之類。盾。干也。排也。昔人雙賣二事各歎其勝。歎盾云矛刺不入。歎矛即云能穿十重之盾。智者語云。我買汝矛。還刺汝盾。入與不入。即無辭矣。︶義極相違。︵問以大小意兼一異。答以一異兼之大小。︶   答曰。理事相望。各非一異。故令全收而不壞本位。   先理望事。有其四句。︵初二句正明B塵非小之相。︶   一。真理與事非異故。︵因也。︶真理全體在一事中。︵宗也。上全U。下非小。︶   二。真理與事非一故。真理體性痤L邊際。︵上定義宗。下正答難。︶   三。以非一即非異故。︵因也。︶無邊理性。全在一塵。︵宗也。︶   四。以非異即非一故。一塵理性。無有分限。︵宗因例上。以非一非異為因。答理全B塵而非小之宗矣。︶   次事望理。亦有四句   一。事法與理非異故。全Ц於理性   二。事法與理。非一故。不壞於一塵。︵亦上定宗。下正答也。︶   三。以非一即非異故。一小塵Ц於無邊真性   四。以非異即非一故。一塵Ц無邊理而塵不大。思之。︵宗因例上也。以非一非異為因。答塵全Ц理而不大之宗矣。初問答竟。二對後一節所喻為問答云。︶   問。無邊理性全P一塵時。外諸事處。為有理性。為無理性。︵上開兩關下牒之而難。︶若塵外有理。則非全體P一塵。若塵外無理。則非全P一切事。義甚相違。︵每以理性字為大海字。以事字為波字。讀之為問亦得。︶   答。以一理性融故。︵標下約理四句。︶多事無礙故。︵標下約事四句。此皆因也。︶故得全在內。而全在外。無障無礙。︵宗也。︶各有四句。   先就理四句。   一。以理性全體在一切事中時。不礙全體在一塵處。是故在外即在內。︵前問外諸事處理性有無。今答云有也。前問有則非全。今答云全。謂理與多塵非異。故理性全體U多塵。亦與一塵非異。故不妨還U此一塵。且約名字而言。如一父對十子。一一全為其父也。︶   二。全體在一塵中時。不礙全體在餘事處。︵前問有無。今答有。父子反上也。︶是故在內即在外。   三。以無二之性。各全在一切中故。是故亦在內亦在外。︵理與內外非異故。同時能U於內外。︶   四。以無二之性非一切故。是故非內非外。︵理性雖能B內外理性恆非是內外。︶   前三句明與一切法非異。此之一句明與一切法非一。良為非一非異。故內外無礙。︵前難外事有理。則不全U於一塵。若全U一塵。則不全U於外事。今以非一非異。故內外皆全而無礙也。︶   次就事四句。︵即前總標多事無礙故也。此就事者。前問所無。海波喻有。今影出之。若問者。應云一塵全U理時。一切事亦全U否。若B。則有重重之失。若不U。則多事不如理也。︶   一。一塵全Ц於理時。不礙一切事法亦全Ц。是故在內即在外。︵一U不礙多U也。謂一塵與理非異故。云云。︶   二。一切法各Ц理性時。不礙一塵亦全Ц。是故在外即在內。︵多U不礙一U也。父子反上。︶   三。以諸法同時各Ц故。是故全內亦全外。無有障礙。︵諸法同時U也。謂內外與理非異故。內外同時Ц理性也。︶   四。以諸事法各不壞故。彼此相望。非內非外。︵一多之相。歷然不壞。則性非一多。故居然非內外也。︶思之。︵問。前理望事。以理在一為內。在多為外。今此以何為內外。答。亦以一多為內外。但前先舉理。此先舉事。故分二門爾。故但一重問也。以一多皆即理。故全B。非有多理。令事各U。故第四句云。非內外也。︶   三依理成事門。   謂事無別體。要因真理而得成立。︵上宗下因。︶以諸緣起。︵此有二因。︶皆無自性故。︵一也。︶由無性理事方成故。︵二也。真如隨緣故。中論云。以有空義故。一切法得成。大品云。若諸法不空。即無道無果。︶   如波要因於水能成立故。依如來藏得有諸法。當知亦爾。思之。︵勝鬘云。依如來藏。故有生死。依如來藏。故有涅槃棱伽亦說。如來藏造業受報。起信論云。依如來藏。故有生滅心等。問明品云。法性本無主。示現而有生等。︶   四事能顯理門︵如影像表鏡明。識智表本性。起信云。因無明能知名義。為說真覺等。︶   謂由事攬理故。則事虛而理實。以事虛故。全事中之理。挺然露現。   猶如波相虛。令水體露現。當知此中道理亦爾。思之。︵須彌偈云。了知一切法。自性無所有。如是解法性。即見盧舍那。︶   五以理奪事門。︵由前門理顯。故此奪也。︶   謂事既攬理。遂令事相皆盡。唯一真理。平等顯現。︵上宗下因。︶以離真理外無片事可得故。   如水奪波。波無不盡。此則水存以壞波令盡。︵出現品云。設一切眾生。於念念中悉成正覺。與不成正覺亦無有異。如化人化心化成正覺也。︶   六事能隱理門︵由第三成事故。即隱理也。︶   謂真理隨緣成諸事法。然此事法。既違︵亦云X。︶於理。遂令事顯理不顯也   如水成波。動顯靜隱。經云。法身流轉五道。名曰眾生。故令眾生現時。法身不現也。︵問明品亦云。未曾有一法。得入於法性。︶   七真理即事門。   謂凡是真理。必非事外。︵上宗下因。︶以是法無我理故。事必依理。虛無體故。︵若但是空。出於事外。則不即事。今以即法為無我理。離事何有理耶。︶是故此理。舉體皆事。方為真理。   如水即波。無動而非濕故。即水是波。思之。   八事法即理門。   謂緣起事法。必無自性。無自性故。舉體即真。故說眾生即如。不待滅也。︵淨名云。一切眾生皆如也。又云。一切眾生即寂滅相。不復更滅。︶   如波動相。舉體即水。無異相也。︵前門法身流轉。名曰眾生。此門眾生寂滅。即是法身。法身眾生。義一名異。︶   九真理非事門。   謂即事之理。而非是事。以真妄異故。實非虛故。所依非能依故。︵後門義。應一一反此三對。但文小異爾。︶   如即波之水非波。以動濕異故   十事法非理門。   謂全理之事。事恆非理。相性異故。︵前云真妄虛實。今但有一對。︶能依非所依故。是故舉體全理。而事相宛然   如全水之波非水。以動義非濕故。︵七八於解常一。九十於諦常二。此下結勸也先結束前義云。︶   此上十義同一緣起。︵真空四義。一廢己同他。第三門也。二泯他存己。五也。三自他俱存。九也。四自他俱泯。七也。妙有四義。一隱他存己。六也。二顯他自盡。四也。三即十也。四即八也。一二是總。故不配之。上結束。下別收十門。︶   約理望事。則有成︵三也。︶有壞。︵五也。︶有即︵七也。︶有離。︵九也。︶事望於理。有顯︵四也。︶有隱。︵六也。︶有一︵八也。︶有異。︵十也。︶   逆︵五六九十。︶順︵三四七八。︶自在。︵即成即壞等。︶無障無礙。︵成不礙壞等。︶同時頓起。︵非前後也。又事無體藉緣。可言成壞等。不可言隱顯等。理性本有。可言隱顯等。不可言成壞等。不會初二者。是總相故。餘之八門。依此成也。又相U門無別異相。非如隱顯等殊故。此下勸脩云。︶   深思令觀明現。是謂理事圓融無礙觀。   周P含容觀。   周P含容觀第三。︵事事無礙也。文三。一標。二釋。三結勸。︶   事如理融。︵一一事皆如理。故融通也。謂若唯約事。即彼此相礙。若唯約理。即無可相礙。亦無可U容。今以事如理融。故有十門無礙。︶﹛_周B。︶攝︵含容。︶無礙。︵理含萬德。無可同喻。略如虛空二義。謂溥U含容。︶交參︵彼此涉入。︶自在。︵同時互為能所。︶略辨十門。︵一為法義體用之本。二是周U。三是含容。此三備矣。四釋二也。五釋三也。六七皆收四五也。八九融攝六七。十收八九也。︶   一理如事門。︵由此真理全為事故。如事顯現。如事差別。大小一多。變易乃至無量無盡也。有本標云。理如事現。事如理U。乍觀釋中。多B現義。細尋成局。闕餘義相故。︶   謂事。法既虛。相無不盡。︵不待泯之。︶理性真實。體無不現。︵真理即與一切千差萬別之事。俱時歷然顯現。如耳目所對境也。亦如芥缾。亦如真金。為佛菩薩比丘及六道眾生形像之時。與諸像一時顯現。無分毫之隱。亦無分毫不像。今理性亦爾。無分毫隱。亦無分毫不事。不同真空觀。及以理奪事門中。唯是理現也。故次云。︶   此則事無別事。即全理為事。︵上釋也。下以人證云。︶是故菩薩。雖復看事。即是觀理。然說此事。為不即理。︵不壞事故。︶   二事如理門。︵一一事。皆如理溥B廣大。如理徹於三世。如理常住本然。︶   謂諸事法與理非異。︵先出U之所由。由前門理如事故即。事不異理故U。此與前門。互相如為一對。又與後門。以非一非異互望能U能含為一對。︶故事隨理而圓﹛C︵總標宗也。下別示U相。︶遂令一塵溥〞k界。法界全體■悛k時。此一微塵。亦如理性全在一切法中。︵且指一事為例釋之。︶   如一微塵。一切事法亦爾。︵例諸佛菩薩緣覺聲聞及六道眾生。一一皆爾。︶   三事含理事門。︵文二。一正釋此門。二總融二門。︶   謂諸事法與理非一故。存本一事而能廣容。︵標宗。︶如一微塵。其相不大而能容攝無邊法界。由剎等諸法。既不離法界。是故俱在一塵中現。︵指一為例也。由上一事含於理故。餘一切事。與所含理。體不異故。隨所含理。皆於一事中現也。然此亦與理非異。方能含。今但標非一者。約存本一事為能含法故。又以對前門故。︶   如一塵。一切法亦爾。︵結例。︶   此理事融通。非一非異故。總有四句。︵為能含邊。皆具與理非一非異義。由非一故。有體為能含。由非異故。有用方能含也。︶一。一中一。︵上一中有下一也。上一是能含。下一是所含。下一是能B。上一是所B也。餘三句。一一例知。︶   二。一切中一。三。一中一切。四。一切中一切。   各有所由。思之。︵通論四句。皆上為能含。即當所U。下為能U。即當所含若準下一多相望不同。即第二句是U義。第三句是含義。末句互為含U。初句皆闕也。但應云攝入。至下當明。︶   四通局無礙門。︵釋第二門。二門唯通。今不壞相。有不U故兼局。︶   謂諸事法與理。非一︵故局。︶即非異故。︵故通。︶令此事法不離一處。即全﹞Q方一切塵內。   由非異即非一故。全﹞Q方而不動一位   即遠即近。即“Y住。無障無礙   五廣玥L礙門。︵釋第三門。︶   謂事與理。非一︵故臐C︶即非異故。︵故廣。︶不壞一塵而能廣容十方剎海。   由非異即非一故。廣容十方法界而微塵不大。   是則一塵之事。即廣即炕C即大即小。無障無礙。   六&e無礙門。︵六七二門。皆合前四五。兼之二三。以廣容溥B不相離故。二四唯B。三五唯容。故今合之。同時具二。但以一多反覆相望。故成六七二門。文中有兩對。初明B即是容。後明容即是B。初中云。︶   謂此一塵望於一切。由溥“Y是廣容。︵以一望多。故有B容義。以有彼多。可一一U故。可悉容受故。若多望一。即無此義。以所望唯一。無可言U言容。但應云攝入。即當後門。︶故’b一切中時。即復還攝一切諸法全住自中。︵謂一U多時。還攝所U之多在我一內。若以鏡燈喻者。如四方四維布八鏡。又上下各安一鏡為十。於中安一燈。即十鏡互入。如一鏡B九鏡時。即容九在一內也。︶   又由廣容即是溥′G令此一塵。還即’b自內一切差別法中。︵但覆上也。一容九時。即能B九。︶   是故此塵自‘L時。即他’菕C能容能入。同時_廘L礙。思之。   七攝入無礙門   謂彼一切望於一法。︵反上也。故名義皆殊。亦有兩對。︶以入他即是攝他。︵入即前B。攝即前容。以多望一。無多可B。故云入也。無多可容。故云攝也。︶故一切全入一中之時。即令彼一還復在自一切之內。同時無礙。思之。︵多入一時。還攝所入之一。在我能入多內。如九鏡入彼一鏡中時。即攝彼一鏡還在能入九鏡之內。同時交互。故云無礙。︶   又由攝他即是入他。︵反上能入為能攝也。︶故一法︵此是所攝。︶全在一切中時。︵彼多攝之。︶還令一切︵是能入也。︶恆在一內。︵一是所入。︶同時無礙。思之。︵謂九各攝一在己中時。九即同入彼一鏡內也。︶   八交涉無礙門。︵六七二門。約一多互望。能所義別。故有B容攝入之殊。今此多能攝一。入一。即此一亦能攝多入多。即能即所。即攝即入。即一即多。一切一時。溥收無礙。故云交涉。謂交相關涉也。︶   謂一法望一切。有攝有入。通有四句。︵雖似八句。二二合故。問。既總上二門。何得但云攝入。不言B容。答。前約一多相望義別。故分二門名殊。今同時互即。故B即是入。容即是攝。若更開B容四句。即文義成重。若句句云攝容一切。B入一切等。即文句繁雜。故但云攝入。即是B容也。問。若一多相即。何得此還標云一望一切。後門云一切望一。答。雖且舉一為首。而亦同時迴互。故釋中初句一望一切云攝入。次句一切望一云攝入。三即一望一。四即一切望一切。文昭然也。二門且相對各舉一例。其實一一迴互自具。故第十門。總之名溥融也。然二門義不重者。至後門當示。︶   謂一攝︵如舉東鏡為能攝也。同時即為能入及所攝是下一入字也。此能入即彼所攝。此能攝即彼所入。彼謂一切也。故上釋云。即能即所。即攝即入。即一即多矣。︶一切︵如舉九鏡為所攝也。同時即為所入及能攝。便是後舉一切字。一一例上反之。︶一入︵即上能攝之一。同時便為此能入及所攝也。︶一切︵即上所攝。同時便為此所入及能攝也。故以兩句為一句。據此句。以一望多。秪合云B容。不合云攝入。今由此門一一反覆相即。故迴互無礙也。︶   一切攝一。︵正是上一入一切也。︶一切入一。︵正是上一攝一切也。文勢一一反上釋之。︶一攝一。一入一。︵如東鏡攝彼西鏡入我東鏡中時。即我東鏡便入彼西鏡中去。︶   一切攝一切。一切入一切。︵圓滿常如此句。但以言不頓彰。故假前三句。三句皆B也。︶   同時交參無礙。︵同時具如上釋。︶   九相在無礙門︵我攝餘法在他法中。他又攝餘法在我法中。此彼互在。故云相在也。︶謂一切望一。︵以一切在初者。反於第八其實亦一望一切。乃至四句。︶亦有入有攝。亦有四句。︵此與前句不同。前但此彼同時攝入。今則欲入彼時。必別攝餘法。帶之將入彼中。發起重重無盡之勢也。︶攝一入一。︵上一是所攝。下一是所入。二皆是所。則顯上必別有能攝之法為主。本文恐句中雜鬧難會。故略之也。餘三句亦然。且此句者。應云一能攝一入一。如東鏡能攝南鏡。帶之將入西鏡之中。即東鏡為能攝能入。南為所攝。西為所入也。此即釋迦世尊。攝文殊菩薩入普賢中也。直舉一切佛為能亦得。︶   攝一切入一。︵如東鏡攝餘八鏡。帶之將入西鏡中時。即東鏡為能攝能入。八鏡為所攝。西鏡為所入也。則一佛。攝一切佛一切眾生。帶之同入一眾生中。都以九鏡及一切佛為能亦得。︶   攝一入一切。︵如東鏡攝南鏡。將入八鏡中也。或九鏡皆攝東鏡。將入九鏡中也。︶   攝一切入一切。︵此中正明諸法互相攝入。一時圓滿。重重無盡也。前三句。且趣舉其一。令漸次見其義用。論其諸法交涉相在。即以同時。今現見鏡燈。但入一燈當中之時。即鏡鏡中一時各有多多之燈。無先後也。即諸佛菩薩六道眾生。不有即已。有則一剎那中。便徹過去未來現在十方一切凡聖中也。︶   同時交參無礙。︵前三句都在第四中名同時也。︶   十溥融無礙門。   謂一切及一。溥皆同時。更互相望。︵八九。互闕一也。︶一一具前兩重四句。溥融無礙。︵溥融八九令各各一時頓俱。故云一一具前兩重四句。然則亦總融前九。前九展轉相由。故不出一及一切。互相望故。前九又不頓顯。故此攝令同一剎那。既總別同時。即重重無盡也。︶   準前思之。︵且準八九二門。思之者。據第八門。初句云。一攝一切一入一切者。且明我之自一攝他一切時。此一即復單己入他一切。未言帶所攝一切復將入他一切。第九門云。我攝一入一等者。但明所攝所入。又不明一與一切。一一互望。皆為能攝能入。今若合二門。令一望多時。即多望一。同時一一各具能所者。即成兩重四句。初以一法為能攝入。一一對四句。所攝入者。一一法攝一入一。此是八中第三句。全與九中初句合也。二。一法攝一切入一。此是八中初句上半。第三句下半。與九中次句合也。三。一法攝一入一切。此是八中第三句上半。初句下半。與九中第三句合也。四。一法攝一切入一切。此是八中初全句。與九中第四句合也。次以一切法為能攝入。一一對四句所攝入者。一。一切法皆攝一入一。此是八中次全句。與九中初句合也。二。一切法皆攝一切入一。此是八中末句上半。次句下半。與九中次句合也。三。一切法皆攝一入一切。此是八中次句上半。末句下半。與九中第三句合也。四。一切法皆攝一切入一切。此是八中全末句。與九中末句合也。如是十門交絡配屬。即重重無盡。主伴互融之門豁開也。將此十門。U配一切法義。方成十玄之義。若但將此十以配於十玄。即交勢別也。︶   令圓明顯現。稱行境界。無障無礙。深思之。令現在前。   漩澓頌   若人欲識真空理 身內真如還‘~   情與無情共一體 處處皆同真法界   秖用一念觀一境 一切諸境同時會   於一境中一切智 一切智中諸法界   一念照入於多劫 一一念劫收一切   時處帝網現重重 一切智通無罣礙                                           原人論 唐終南山草堂寺沙門宗密述   斥迷執第一。(習儒道者。)   儒道二教。說人畜等類。皆是虛無大道。生成養育。謂道法自然。生於元氣。元氣生天地。天地生萬物。故愚智貴賤貧富苦樂。皆稟於天。由於時命故死後卻歸天地。復其虛無。然外教宗旨但在乎依身立行不在究竟身之元由。所說萬物。不論象外。雖指大道為本。而不備明順逆起滅染淨因緣。故習者不知是權。執之為了。今略舉而詰之。所言萬物皆從虛無大道而生者。大道即是生死賢愚之本。吉凶禍福之基。基本既其常存。則禍亂凶愚不可除也。福慶賢善不可益也。何用老莊之教耶。又道。育虎狼。胎桀紂。夭顏冉。禍夷齊。何名尊乎。又言萬物皆是自然生化。非因緣者。則一切無因緣處。悉應生化。謂石應生草。草或生人。人生畜等。又應生無前後。起無早晚。神仙不藉丹藥。太平不藉賢良。仁義不藉教習。老莊周孔。何用立教為軌則乎。又言皆從元氣而生成者。則а生之神。未曾習慮豈得嬰孩便能愛惡驕恣焉。若言а有自然。便能隨念愛惡等者。則五德六藝悉能隨念而解。何待因緣學習而成。又若生是稟氣而а有死是氣散而а無。則誰為鬼神乎。且世有鑒達前生。追憶往事。則知生前相續非稟氣而а有。又驗鬼神靈知不斷。則知死後非氣散而а無。故祭祀求禱典籍有文。況死而蘇者說幽途事。或死後感動妻子讎報怨恩。今古皆有耶。外難曰。若人死為鬼。則古來之鬼填塞巷路。合有見者。如何不爾。答曰。人死六道不必皆為鬼。鬼死復為人等。豈古來積鬼常存耶。且天地之氣。本無知也。人稟無知之氣。安得а起而有知乎。草木亦皆稟氣。何不知乎。又言貧富貴賤賢愚善惡吉凶禍福皆由天命者。則天之賦命奚有貧多富少賤多貴少乃至禍多福少。苟多少之分在天。天何不平乎。況有無行而貴。守行而賤。無德而富。有德而貧。逆吉義凶。仁夭暴壽。乃至有道者喪。無道者興。既皆由天。天乃興不道而喪道。何有福善益謙之賞。禍婬害盈之罰焉。又既禍亂反逆。皆由天命。則聖人設教。責人不責天。罪物不罪命是不。當也。然則詩刺亂政。書讚王道禮稱安上樂號移風豈是奉上天之意。順造化之心乎。是知專此教者。未能原人。   斥偏淺第二。︵習佛不了義教者。)   佛教自淺之深。略有五等。一人天教。二小乘教。三大乘法相教。四大乘破相教。︵上四在此篇中。︶五一乘顯性教。︵此一在第三篇中。︶   一。佛。為初心人。且說三世業報善惡因果。謂造上品十惡死墮地獄。中品餓鬼。下品畜生。故佛且類世五常之教。︵天竺世教。儀式雖殊。懲惡勸善無別。亦不離仁義等五常而有德行可修。例如此國斂手而舉。吐番散手而垂。皆為禮也。︶令持五戒。︵不殺是仁。不盜是義。不邪淫是禮。不妄語是信。不飲噉酒肉。神氣清潔。益於智也。︶得免三途。生人道中修上品十善及施戒等。生六欲天。修四禪八定。生色界無色界天。︵題中不標天鬼地獄者。界地不同。見聞不及。凡俗尚不知末。況宜窮本。故對俗教。且標原人。今敘佛經。理宜具列。︶故名人天教也。︵然業有三種。一惡。二善。三不動。報有三時。謂現報。生報。後報。︶據此教中。業為身本。今詰之曰。既由造業受五道身。未審誰人造業誰人受報。若此眼耳手足能造業者。初死之人眼耳手足宛然。何不見聞造作。若言心作。何者是心。若言肉心。肉心有質。繫於身內。如何速入眼耳辨外是非。是非不知。因何取捨。且心與眼耳手足俱為質閡。豈得內外相通。運動應接。同造業緣。若言但是喜怒愛惡發動身口令造業者。喜怒等情乍起乍滅。自無其體將何為主而作業耶。設言不應如此別別推尋都是我此身心能造業者。此身已死。誰受苦樂之報。若言死後更有身者。豈有今日身心造罪修福令他後世身心受苦受樂。據此則修福者屈甚。造罪者幸甚如何神理如此無道。故知但習此教者。雖信業緣不達身本。   二。小乘教者。說形骸之色。思慮之心。從無始來因緣力故。念念生滅。相續無窮。如水涓涓。如燈燄燄。身心假合。似一似常。凡愚不覺。執之為我。寶此我故。即起貪︵貪名利以榮我。︶瞋︵瞋違情境。恐侵害我。︶癡︵非理計校。︶等三毒。三毒擊意。發動身口。造一切業。業成難逃。故受五道苦樂等身。︵別業所感。︶三界勝劣等處。︵共業所感。︶於所受身。還執為我。還起貪等造業受報身。則生老病死。死而復生界則成住壞空。空而復成。︵從空劫初成世界者。頌曰。空界大風起。傍廣數無量。厚十六洛叉。金剛不能壞。此名持界風。光音金藏雲。布及三千界。雨如車軸下。風遏不聽流。深十一洛叉。始作金剛界。次第金藏雲。注雨滿其內。先成梵王界。乃至夜摩天。風鼓清水成。須彌七金等。滓濁為山地。四洲及泥犁。鹹海外輪圍。方名器界立。時經一增減。乃至二禪福盡。下生人間。初食地餅林藤。後粳米不銷。大小便利男女形別。分田立主求臣左。種種差別經十九增減。兼前總二寸增減。名為成劫。議曰空界劫中。是道教指云虛無之道。然道體寂照靈通。不是虛無老氏或迷之。或權設。務絕人欲。故指空界為道空界中大風。即彼混沌一氣。故彼云道生一也。金藏雲者。氣形之始。即太極也。雨下不流。陰氣凝也。陰陽相合。方能生成矣。梵王界乃至須彌者。彼之天也。滓濁者地。即一生二矣。二禪福盡下生。即人也。即二生三。三才備矣。地餅已下乃至種種。即三生萬物。此當三皇已前。穴居野食。未有火化等。但以其時無文字記載。故後人傳聞不明。展轉錯謬。諸家著作。種種異說。佛教又緣通明三千世界。不局大唐。故內外教文不全同也。住者住劫。亦經二十增減。壞者壞劫。亦二十增減。前十九增減。壞有情。後一增減壞器界。能壞。是火水風等三災。空者空劫。亦二十增減。中空。無世界。及諸有情也。︶劫劫生生。輪迴不絕。無終無始。如汲井輪。︵道教只知今此世界未成時。一度空劫。云虛無混沌一氣等。名為元始。不知空界已前。早經千千萬萬。U成住壞空。終而復始。故知佛教法中。小乘淺淺之教已超外典深深之說。︶都由不了此身本不是我。不是我者。謂此身本因色心和合為相。今推尋分析。色有地水火風之四大。心有受︵能領納好惡之事。︶想︵能取像者。︶行︵能造作者。念念遷流。︶識︵能了別者。︶之四蘊。若皆是我。即成八我。況地大中復有眾多。謂三百六十段骨。一一各別。皮毛筋肉。肝心脾腎。各不相是。諸心數等亦各不同。見不是聞。喜不是怒。展轉乃至八萬四千塵勞。既有此眾多之物。不知定取何者為我。若皆是我。我即百千一身之中。多主紛亂。離此之外。復無別法。翻覆推我。皆不可得。便悟此身但是眾緣似和合相。元無我人。為誰貪瞋。為誰殺盜施戒。︵知苦諦也。︶遂不滯心於三界有漏善惡。︵斷集諦也。︶但修無我觀智。︵道諦。︶以斷貪等。止息諸業。證得我空真如。︵滅諦。︶乃至得阿羅漢果。灰身滅智。方斷諸苦。據此宗中。以色心二法。及貪瞋癡為根身器界之本也。過去未來。更無別法為本。今詰之曰。夫經生累世為身本者。自體須無間斷。今五識闕緣不起。︵根境等為緣。︶意識有時不行。︵悶絕睡眠滅盡定無想定無想天。︶無色界天。無此四大。如何持得此身世世不絕。是知專此教者。亦未原身。   三。大乘法相教者。說一切有情。無始以來。法爾有八種識。於中第八阿賴耶識是其根本。頓變根身器界種子。轉生七識。皆能變現。自分所緣。都無實法。如何變耶。謂我法分別熏習力故。諸識生時。變似我法。第六七識無明覆故。緣此執為實我實法。如患︵重病心昏。見異色人物也。︶夢︵夢想所見可知。︶者。患夢力故。心似種種外境相現。夢時執為實有外物。寤來方知唯夢所變。我身亦爾。唯識所變。迷故執有我及諸境。由此起惑造業。生死無窮。︵廣如前說。︶悟解此理。方知我身唯識所變。識為身本。︵不了之義。如後所破。︶   四。大乘破相教者。破前大小乘法相之執。密顯後真性空寂之理。︵破相之談。不唯諸部般若U在大乘經。前之三教。依次先後。此教隨執即破。無定時節。故龍樹立二種般若。一共。二不共。共者。二乘同聞信解。破二乘法執故。不共者。唯菩薩解。密顯佛性故。故天竺戒賢智光二論師。各立三時教。指此空教或云在唯識法相之前。或云在後。今意取後。︶將欲破之。先詰之曰所變之境既妄。能變之識豈真。若言一有一無者。︵此下卻將彼喻破之。︶則夢想與所見物應異。異則夢不是物。物不是夢。寤來夢滅。其物應在。又物若非夢應是真物。夢若非物。以何為相。故知夢時則夢想夢物。似能見所見之殊。據理則同一虛妄都無所有。諸識亦爾。以皆假託眾緣。無自性故。故中觀論云。未曾有一法不從因緣生。是故一切法。無不是空者。又云。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起信論云。一切諸法。唯依妄念而有差別。若離心念。即無一切境界之相。經云。凡所有相。皆是虛妄。離一切相。即名諸佛。︵如此等文。B大乘藏。︶是知心境皆空方是大乘實理。若約此原身身元是空空即是本。今復詰此教曰。若心境皆無。知無者誰。又若都無實法。依何現諸虛妄。且現見世間虛妄之物。未有不依實法而能起者。如無濕性不變之水。何有虛妄假相之波。若無淨明不變之鏡。何有種種虛假之影。又前說夢想夢境同虛妄者。誠如所言。然此虛妄之夢。必依睡眠之人。今既心境皆空。未審依何妄現。故知此教。但破執情。亦未明顯真靈之性。故法鼓經云。一切空經。是有餘說。︵有餘者。餘義未了也。︶大品經云。空是大乘之初門。上之四教展轉相望。前淺後深。若且習之。自知未了。名之為淺。若執為了。即名為偏。故就習人。云偏淺也。   直顯真源第三。︵佛了義實教。︶   五。一乘顯性教者。說一切有情皆有本覺真心。無始以來。常住清淨昭昭不昧了了常知。亦名佛性。亦名如來藏從無始際。妄想翳之。不自覺知。但認凡質。故著結業。受生死苦。大覺愍之。說一切皆空。又開示靈覺真心清淨。全同諸佛。故華嚴經云。佛子。無一眾生而不具有如來智慧但以妄想執著而不證得。若離妄想。一切智自然智無礙智即得現前。便舉一塵含大千經卷之喻塵況眾生。經況佛智。次後又云。爾時如來。普觀法界一切眾生而作是言。奇哉奇哉。此諸眾生。云何具有如來智慧迷惑不見。我當教以聖道。令其永離妄想。自於身中得見如來廣大智慧與佛無異。評曰。我等多劫。未遇真宗。不解返自原身。但執虛妄之相。甘認凡下。或畜或人。今約至教原之。方覺本來是佛。故須行依佛行心契佛心。返本還源。斷除凡習損之又損。以至無為。自然應用恆沙名之曰佛。當知迷悟同一真心。大哉妙門。原人至此。︵然佛說前五教。或漸或頓。若有中下之機。則從淺至深。漸漸誘接。先說初教令離惡住善。次說二三。令離染住淨。後說四五。破相顯性。會權歸實依實教修乃至成佛。若上上根智則從本至末。謂初便依第五。頓指一真心體。心體既顯。自覺一切皆是虛妄本來空寂。但以迷故。託真而起。須以悟真之智。斷惡修善息妄歸真。妄盡真圓。是名法身佛。︶   會通本末第四。︵會前所斥。同歸一源。皆為正義。︶   真性雖為身本。生起蓋有因由不可無端忽成身相。但緣前宗未了。所以節節斥之。今將本末會通。乃至儒道亦是。︵初唯第五性教所說。從後段已去節級。方同諸教。各如注說。︶謂初唯一真靈性。不生不滅。不增不減。不變不易。眾生無始迷睡。不自覺知。由隱覆故。名如來藏。依如來藏故有生滅心相。︵自此方是第四教亦同破此已生滅諸相。︶所謂不生滅真心。與生滅妄想和合。非一非異。名為阿賴耶識。此識有覺不覺二義。︵此下方是第三法相教中亦同所說。︶依不覺故。最初動念。名為業相。又不覺此念本無故。轉成能見之識。及所見境界相現。又不覺此境從自心妄現。執為定有。名為法執。︵此下方是第二小乘教中亦同所說。︶執此等故。遂見自他之殊。便成我執。執我相故。貪愛順情諸境。欲以潤我。瞋嫌違情諸境。恐相損惱。愚癡之情。展轉增長。︵此下方是第一人天教中亦同所說。︶故殺盜等心神乘此惡業。生於地獄鬼畜等中。復有怖此苦者。或性善者。行施戒等。心神乘此善業。運於中陰入母胎中。︵此下方是儒道二教亦同所說。︶稟氣受質。︵會彼所說。以氣為本。︶氣則頓具四大。漸成諸根。心則頓具四蘊。漸成諸識十月滿足。生來名人。即我等今者身心是也。故知身心各有其本。二類和合。方成一人天修羅等。大同於此。然雖因引業受得此身。復由滿業。故貴賤貧富壽夭病健盛衰苦樂。謂前生敬慢為因今感貴賤之果。乃至仁壽殺夭施富慳貧。種種別報不可具述。是以此身。或有無惡自禍。無善自福不仁而壽不殺而夭等者。皆是前生滿業已定。故今世不同所作。自然如然。外學者不知前世。但據目T。唯執自然。︵會彼所說自然為本。︶復有前生少者修善老而造惡。或少惡老善。故今世少小富貴而樂。老大貧賤而苦。或少貧苦。老富貴等故。外學者不知。唯執否泰由於時運。︵會彼所說皆由天命。︶然所稟之氣。展轉推本。即混一之元氣也。所起之心。展轉窮源。即真一之靈心也。究實言之。心外的無別法。元氣亦從心之所變。屬前轉識所現之境。是阿賴耶相分所攝。從初一念業相。分為心境之二心。既從細至麤。展轉妄計。乃至造業。︵如前敘列。︶境亦從微至著。展轉變起。乃至天地。︵即彼始自太易。五重運轉。乃至太極。太極生兩儀。彼說自然大道。如此說真性。其實但是一念能變見分。彼云元氣。如此一念初動。其實但是境界之相。︶業既成熟。即從父母稟受二氣。與業識和合。成就人身。據此則心識所變之境。乃成二分。一分即與心識和合成人一分不與心識和合。即成天地山河國邑。三才中唯人靈者。由與心神合也。佛說內四大與外四大不同。正是此也。哀哉寡學異執紛然寄語道流。欲成佛者必須洞明麤細本末。方能棄末歸本。返照心源麤盡細除。靈性顯現。無法不達。名法報身。應現無窮名化身佛。 原人論       釋華嚴十明論敘 宋寶覺圓明禪師惠洪覺範撰   顯謨閣待制朱公世英為余言。頃過金陵。謁王文公於鍾山。公以彥里閈晚生。有志學道。謂曰。若讀史見勾踐伍員事乎。勾踐保栖會稽。置膽於坐。臥則仰膽。飯食亦嘗膽也。伍員去楚。橐載而去昭關至蒲伏行乞於吳市二子設心。止欲雪恥復仇。而焦身苦思。二十餘年而後遂其欲。ン有志者事竟成也。然移此心以學無上菩提。其何以禦之。世英囑予記其言。世英歿一年。余還自海外。築室筠溪石門寺。夏釋此論追念平時之語。曰。嗟乎。流轉三界。未即г去。其恥亦大矣。囚縛五陰未能超出。其仇亦深矣。以吳楚之仇恥較之。其相倍如日劫。而學者亦思掣肘徑去。然至誠惻怛。勇決力行。較勾踐伍員。特太山毫д耳。豈不惜哉。金剛般若經。須菩提聞世尊言。以恆河沙等身命布施不如受持四句偈。為他人說之福。於是泣下。其心豈不謂學者。多以一身。味著懈怠。故自為障閡乎。夫З華具四天下微塵數偈。而其所詮者。如來普光明大智一法而已。親近隨順此智者。戒定慧三法而已。以戒定慧。觀照方便破滅無明。一切眾生彈指實證故金剛藏菩薩曰。隨順無明起諸有。若不隨順諸有離是謂成佛顯訣。入法要旨借令三世如來。重復宣示深奧。不能加毫末於此矣。其於利害去取。曉如白黑。其義理昭著。粲如日星。不知學者於戒定慧。何疑而不隨順於無明煩惱。何戀而不棄遺乎。孟軻曰。今有無名之指屈而不信。非疾痛害事也。如有能信之者。則不遠秦楚之路。為指之不若人也。指不若人。則知惡之。心不若人。則不知惡此之謂不知類也。今之知類者。吾特未見耳。豈密行暗證。隱實顯玼。世不得而知歟抑觀力麤浮習重境強。多遇緣而退歟。余切慕思大智者父子。於道能遺虛名。收實牷C三十年間決期現證。皆獲宿智通。入法華三昧。乳中之酪。此其驗矣。嗚呼。安得如南嶽天台兩人者。與之增進此道哉。政和五年六月十日書。 解迷顯智成悲十明論 唐太原李通玄撰 釋十二緣生   夫十二緣生者。是一切眾生。逐妄迷真。隨生死流轉波浪不息之大苦海。其海廣大甚深無際。亦是一切諸佛眾聖賢寶莊嚴大城。亦是文殊普賢常遊止之華林園苑常有諸佛出現於中。普賢菩薩恆對現色身。在一切眾生前。教化無有休息。文殊師利。告善財云。不猒生死苦。乃能具足普賢行。一切諸佛功德海。е映重重充滿其中。無有盡極。與一切眾生。猶如光影而無障礙以迷十二有支。名一切眾生。悟十二有支。即是佛故眾生及以有支皆無自性。若隨煩惱無明行識名色六根相對。生觸受愛取有。成五蘊身。即有生老死常流轉故。若以戒定慧觀照方便力。照自身心境體相。皆自性空。無內外有。即眾生心。全佛智海如經頌云。欲知諸佛心。當觀佛智慧。佛智無依處。如空無所依。眾生種種樂。及諸方便智。皆依佛智起。如華嚴經。佛子。菩薩摩訶薩。有十種退失佛法道。應當遠離。何等為十。為於善知識。生憍慢心。失佛法道。畏生死苦。失佛法道。猒菩薩行。失佛法道。猒惡受生。失佛法道。樂著三昧。失佛法道。於諸善根。起疑惑心。失佛法道。誹謗正法。失佛法道。斷菩薩行。失佛法道。樂求聲聞及緣覺乘。失佛法道。起嗔恚心。失佛法道。若修行者。求大菩提心者無勞遠求。但自淨一心。心無即境滅。識з即智明。智自同空。諸緣何立以空智慧光明普見法門。入十住初心。此如善財童子。登妙峰山頂以明相盡法門故。欲令其心轉更增勝上。入海門國重觀十二有支生死大海。見佛出興。說普眼經。及佛功德海。諸波羅蜜海。乃至禪波羅蜜。方始一終。又至十地中第六地。作十度逆順觀察十二有支。成般若波羅蜜門。三空自在。智慧現前。以大慈大悲為首故。不盡諸行。又以空慧入諸行海。長養大慈大悲。入生死海。如蓮華處水。而無染污。如阿修羅處海。纔沒半身。像大悲菩薩以空智隨流。處纏不沒。廣如經說。今略敘其十法。令後學者不妄別求。設使自外他求。畢竟須明此理。若猒十二緣生。別求解脫智海者。如捨冰而求水。逐陽燄以求漿。若以止觀力照之。心境總妄。智日自然明白如貧女宅中寶藏。不作而自明。如窮子衣中珠。無功而自現。十門如下。   第一明一切眾生。十二緣生。惡覺生死。從何所生。第二明十二緣生。為是本有。為是本無。第三明諸佛解脫智慧。為是本有。為是修生。第四明十二緣生。與智慧誰為先後。第五明十二緣生。及佛智慧。有始有終否。第六明十二緣生。是一心所變。云何受三界苦樂不同。第七明解脫法中。何法有依。何法無依。第八明諸佛解脫。無有性相。體無處所。有無量功德。有一佛剎微塵身土莊嚴。互相映徹。為是有常。為是無常。第九明一切諸佛皆有大願云。誓度一切眾生盡。方自解脫。如今一切眾生無數。云何無量諸佛已成現成佛者。如無量剎塵。豈不違其本自大願無量力耶。第十明十二有支。是大生死之源。如何超度。使令迷解。同佛大智大悲。成大法門。一切智海。佛功德海。   第一明十二緣生惡覺生死從何所生者。為一切眾生。從本已來。無本無末。無始無終。無性無相。無古無今。真智慧之體。是一切眾生之本源也。為真智慧無體性。不能自知無性故。為無性之性。不能自知無性故。名曰無明。如華嚴經第六地不了第一義故。號曰無明將知以真智慧本無性故。不能自了。既不自了。是以諸佛更須示現。出世說法。利樂人天。本無眾生可度。既先賢得道。利樂世間。明知真智。要得了緣。方能現也。若言真智本來自然常不變易者。即有所依。即有所住處。即堅然形質。十方虛空。不可相容納也。即同外道。及二乘並淨土菩薩。皆有所依故。眾生自眾生。聖自聖。不須教化也。故知有賢聖得道。會真明知。真智無性。不得了緣。但迷心境。十二有支。隨事染著。不能自知有性無性。妄作我見。隨順無明行識名色。對六根為觸。識為種子。意為能緣。隨事和合。觸受隨生。無明行二事。緣眼耳鼻舌身五根。與名色相對。無明行為所緣。意為能緣。名色是所緣之境。識對諸根。隨事和合。分別善惡。取納名受。此一и五根從意及識七法為現行。緣領受貪著不捨。便生愛取有。從愛取有三緣。成來世業因生老死三緣。為來世苦果。此愛取有。及生老死。常以生老死為果。生生無有停息。隨自貪欲。乘憍慢放逸。貪嗔勝劣等業。三界受生。苦樂不同。皆是自心變。非由他與。應如是知。是一切眾生。所生苦海之源。以迷真智故。便有業生。十二有支。因此而起。若達無我。則無所生處。則一切法自性無生。是故經云。世間生滅。皆由著我。若離於我。即無生處。執著我故。常求有無。不正思惟。起於妄行。行於邪道。й行。福行。不動行。積集增長。於諸行中。植心種子。生有漏身。復起後有生及老死。所為諸業為田。識為種子。無明闇覆。愛水為潤。我慢溉灌。見網增長。生名色芽。名色增長生五根。諸根相對生觸。觸相對生受。受生已復希求生愛。愛增長生取。取增長生有。有生已於諸趣中起五蘊身名生。生已衰變為老。老已劣造業成病。病已業盡為死。死時生諸熱惱故。憂悲愁嘆。眾苦皆集。此因緣果故。集無有集者。此明經意。為名第一義故妄生苦緣。實可悲愍。為迷心境。枉流生死。眾苦悲惱。飄轉何休。但淨意根。空慧現前。十二有支。都無所有。及名色識觸受等五法。皆為根本智之法界。自在緣生諸法門大海。及諸波羅蜜諸功德海。以明迷者。即諸煩惱海一切心境。總為苦海。若覺悟者。即是諸法門。及波羅蜜海正覺悟時。無明不見滅。智慧不見生是故經云。一切法不生。一切法不滅。若能如是解。諸佛常現前此明迷解。是故一切眾生於第一義根本無作智中。妄起作業愛取有生。是故十二有支。迷真智慧生。十二有支以為生源以此三乘教法。諸般若中。為中下種人。但說五蘊十二緣空。空亦空。有為無為及畢竟空。乃至十八空等皆未明達十二緣生。煩惱苦海。便為智海。正覺海。諸法門海。諸波羅蜜海。菩薩萬行諸功德海。文殊普賢毗盧遮那三法。皆悉圓滿。一一塵中。十方諸佛。及一切眾生。同住無礙海。法如是故非是權乘神通所作。一切大小。皆無邊方。е映重重。重重無礙。如經廣明。   第二明十二緣生。為是本有。為是本無者。此中有二義。一妄二真。一如世情妄見。隨三世古今為心。計其萬事實有。又計生死等以為無常。此乃如世情心想所計。言無常。並是妄心妄想栽接。無有窮盡。言常無常。並是虛妄無有定法。皆不可依也。言真如理智。常不變易。亦是虛妄。是故淨名經云。無以生滅心行。說實相法。以此十二有支。是一切眾生。自心自誑情計變生。今言十二有支常。以是虛妄。若言無常法。又以滅而取證。或猒而往生者。皆且得變化生死。非真解脫。是故常與無常。同第一義智不可以情知也。經云。不了第一義故。號曰無明。又世諦即第一義諦。云何十二有支。定說為常。及與無常又如正會第一義諦時。不見身心及境界。若生。若滅。常。與無常。是故十二有支。無決定性。不可說言常與無常。同第一勝義諦故。   第三明諸佛解脫智慧。為是本有。為是修生者。此一段須知四謗。言法本有。增益謗。言法本無。損減謗。亦有亦無。戲論謗。非有非無。相違謗。若言諸佛解脫智慧本有。增益謗。若言本無。要假修生。損減謗。此之一段。非情意思量言所及也。情K神會。想盡智圓。何以情論於有無。談其無功之智也。言其本有。即體性如同虛空。本來無M。言其本無。因修而得者。K情慮而始會一乘。若以滅識K情。亦非是當一切眾生。以情想恆存者。常迷不知。存修即卻敗放逸即全乖。若言本有修生。皆為過失。何以然者。言本有。一切眾生。元來是佛。何因苦樂。流轉不停。若言修生。還成敗壞有為之法。皆是無常故須除此二障。方可相應。乃故頌曰。諸法不自生。亦不從他生不共不無因。是故說無生此乃禪定觀行方便。以為了緣。迷解自明。不可以情慮計度。云修生本有此果體。無以斟酌知。無以思量得。當以止觀力。功熟方乃證知。急亦不成。緩亦不得。但知不休。必不虛г。如乳有酪。皆須待緣。緣緣之中。無作者故。其酪成已。亦無來處。亦非本有。如來智慧。以戒定慧。眾善方便。而以照之。而緣緣之中。無作者。無成壞故。然於一切智。一切種智。於中而得朗然。於諸法中。無能作所作者故。亦非本有。亦非本無。以第一義中無本無末。無始無終。無成無壞。無三世古今。亦不可作本有。及以修生成就。世間斷常諸見。及諸諍論。應如是知。如經中頌云。一切法不生無有常見。一切法不滅。無有斷見。若能如是解。諸佛常現前。以無斷常故。即是成佛義也。是故不可作修生本有卜度之妄想也。重栽妄想。不可相應當須於一切法無心。道自現也。無心道現。正智方明。正智現前。方覺心境諸緣。自皆無性。心境無性。智日同空。境何能立。智空境寂。識浪無生。所有現行。都無能所。如空谷響。應物成音。空谷無心。智亦如是。應物分別。都無所生。於此是他。同於幻住。所有心境皆如。不見一法有生住異滅。成壞等相。名法界緣起自在無生門。如善財至德生童子。有德童女所。得空幻智幻生幻住法門。一切處受生。皆同幻住。   第四明十二緣生。與佛智慧誰為先後者。如世情識妄業所見者。即十二緣生。生死在前。若以道現智明。古今元來不變。無動轉故。已是無量劫中。所作善惡業果報德道現智明。悉能見之。如彌勒樓閣中。善財入已。彌勒三世古今業行。悉於中現者。是也以自淨智業圓明。十方諸佛。及一切眾生。三世古今業行。無不普現。以無明總盡。一切智成。自合如是。但淨自心。不可希望。如世間初心。但且息心淨念者。亦得少分。外邊生死境界所現故。求大道者。不取也。不可以螢光滯於大智之明。此是攝亂息心所見也。亦有邪鬼入身。亦見少分。皆不可取也。善決擇之如十地菩薩。得百萬阿僧祇三昧。世無不明。坐大寶蓮華之上。量等百萬三千大千世界。授如來職。其身充滿大蓮華之上。此大蓮華四邊。次有十三千大千世界微塵數蓮華。以為眷屬。諸菩薩皆坐其上。尚猶於普賢行。猶為障礙。欲見普賢菩薩。不能得見。當捨五障方見普賢。略釋中已明善財欲入大悲位。但見摩耶夫人。處寶眼天。具明五障之數。何況世間息念少分淨心。怕怖生死畏懼攀緣之心。而少分可見。亦為障道。未作須作。已作須過。勿滯其中。一依善財童子。所有十住十行五位行樣不錯也。如是根本大智之海。不可更求前後之見。皆從迷十二緣生之法於心境上。意識魔王妄變自惑其心。至無始沉淪由迷不覺。存前存後。見古見今。第一義中。都無此也。一切處文殊師利同聲說偈云。一念普觀無量劫。無去無來亦無住。如是了知三世事。超諸方便成十力。又以大智體中同三世事。以過去世。入現在未來世。以未來世。入現在過去世。以現在世。入未來過去世。以根本智無三世性。妄執三世智現自圓。無古無今。一世通為十世。以三世中。一世上三世。為九世。通平等世為十世。如圓珠上求方環。輪上求始末。虛空中求大小中邊。前際後際。終不可得。應如是知。如是見。即於大小前後諸見。無所惑亂也。如是見盡。三世都妄。名初發心時。便成正覺。然後成普賢之行矣。   第五明十二緣生。及佛智慧。有始有終者。如有人於少時間。夢見無量劫。忽然睡覺所有夢中時量劫數。л不可得。亦如是見無明。及佛智慧。亦不可得。為無明等十二有支及佛智慧。皆虛妄也。經云。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為真妄總同一虛空性故。不可於空中求其生滅等相。不見無明滅。不見智慧生。以無生滅故。一切法亦如是。無生無滅。無始無終也。   第六明十二緣生。是一心所變。云何受三界苦樂不同者。金剛藏菩薩云。於第一義諦不了故。名曰無明。所作事是行。行依止初心是識識共生四。取蘊為名色。無明行識名色為四。名色增長六處六根是也。根境識。三事和合是觸。觸生受。於受染著是愛。愛增長是取。以從此愛取中。不順。貪嗔忿恨。各隨執業深淺輕重。種種不同因此惡道人天諸業。各各差別。修行者。大須觀察。淨治識種。以現智門。而於心境。即得自在餘意下當更明。   第七明解脫法中。何法有依。何法無依者。聲聞獨覺皆猒生死。依寂滅涅槃。淨土菩薩厭生死。所依淨土。般若中菩薩破有歸空。成空智慧。應生淨土。留惑潤生。教化眾生如涅槃中依一切眾生。有自性清淨。亦具普賢行。俱是三乘中諸教菩薩等法門。國土皆有大小廣狹所依分量可得。皆有所依故。為眾生根品量度未圓。所有修行心量。各依自分所得。唯一乘佛果。毗盧遮那。文殊。普賢。理智大悲圓滿皆U至六道眾生。及三乘菩薩。二乘聲聞緣覺。一切所依。皆恆U故。十方充滿。猶如虛空。皆無所依。非大小限量廣狹所依住也。亦非情想計度所窮。任無功無作大智之所印也。以達十二緣生法中迷解智現故。無厭除心。無自他境。不出不沒。智印十方無去無來。恆對現色身。普U一切眾生前。無去無來故。亦無神通變化之心。以無所作之智。法爾能隨物應。感現其身。宜應所化也。如空谷響。普應諸聲。皆無所依。一切眾生。及諸賢聖。皆無所依。但以自情妄見也。但智明迷解。道自如是。非是情所作得也。故名不可思議。更有餘意後當更明。   第八明諸佛解脫。皆無體相。本無處所。所有功德身土莊嚴。為是有常。為是無常者。如來報身及國土。三界淨土菩薩所知見故。乃至十地菩薩受職位。但見如來出世三昧。涅槃解脫身土功德。微妙境界。猶不能見成佛果德已後。恆行普賢行。常處世間十方六道無休息行。亦不能見也。如十地道滿。欲見普賢行。以十地中三昧力。三度倍倍。入無量三昧。畢竟不見普賢身及所有境界。況如來果後。恆行普賢行。十方國土。悉U於中。功德如何見也。如華嚴經世界成就品。如許l類世界如來行普賢行之U處。如華嚴即是文殊師利。化入人間覺城東大塔廟處。轉說此經。號普照法界修多羅經。於大海中有無量百千億諸龍而來其所。聞此法已深厭龍趣。正於佛道咸捨龍身。生天人中。一萬諸龍發大菩提心得不退轉。有無量無數眾生於三乘各得調伏移城人間。文殊師利童子在莊嚴幢娑羅林中。大塔廟處。無量大眾從城而出。來詣其所略舉優婆塞優婆夷童子童女。各言五百入法之眾。以是義故。但以文殊師利轉教人間。若如來報身及國土。諸天十地菩薩。及淨土諸菩薩。所不能見。何況二乘及凡夫得見此出過眼耳鼻舌身情識之境界。不可云常無常生滅。比量如來身及國土妙相不可以形質罣礙所分劑知一一毛孔皆無有邊際。所得一切功德身。不可以世間情所卜度。言常及無常。皆無決定之體。不屬生滅性故。不可以妄知。   第九明一切諸佛皆以大願度眾生令盡。若一眾生不盡者我不取正覺。如今現有無量眾生在。以有無量諸佛已成現成佛者。豈不違其本願力也。如十方世界不見一佛已成現成佛者。常行普賢行。處十方世界。度脫眾生。無古無今。不出不沒。但以眾生宜應所見成佛及以涅槃。無作菩提。何得何證。何成何壞。但以普賢行物常然。恆利眾生而無利者。但以無作之智。性自U周。應現解迷本無成壞也。正迷解時。不見迷已不見智慧。如善財入慈氏之門。入已還合。以諸法中。實無一法有成壞故。若於諸法中見有佛成佛者。是無常義。如涅槃經自具明文。勿生疑滯。   第十明十二有支。是大生死之源。如何超度使令迷解。同佛大智大悲成大法門。一切智海佛功德海者。如華嚴經第二會。普光明殿中說十信門。如來足下輪中十度放光。其光從如來眉間毫相中出。照耀十方世界已。來入佛足下輪中。以明佛果光。以佛果光用成信位。其光名一切菩薩智焰照耀十方藏。其狀猶如寶色燈雲。以此光明從足輪中出。初照三千大千世界。令修行者。隨光心作光明想。U照三千大千世界。作此想成已。其光明照於東方十三千大千世界。四維上下。亦復如是。次第一周。一一方所。想成十方。過此是初觀第二次第。乃至第十。倍倍增廣。量度想念。皆盡虛空。令其自心。亦盡虛空。心同虛空。其心自定朗然安樂。方從定還起十方觀。四維上下。周U推求自心。內外都無所得。方始了知空慧現前。名憶念一切諸佛智慧光明普見法門。在此位中。定亂俱妄。名初發心住。以此空慧。觀察世間一切眾生。及以國土。皆如幻化。無有體相。同佛空慧解脫法門。入佛知見已。以此名念佛門。以無念正慧相應故。入十方境界念佛門。空慧自性。普周U故。及一切佛成正覺。轉法輪。三世劫在一時。無時分延促之相。可安立故。如經廣明。入此十種廣大如虛空量念佛門。方入海門國。第二治地住法門。方廣達十二緣生海。成普眼經。及成十波羅蜜行海佛功德海。入清淨無染大悲蓮華。無垢大智普光明海如經云。善財童子問言。欲入一切無上智海。而未知菩薩行云何能捨世俗家。生如來家。如是十問。具如經說。海雲比丘。十種讚慰。勸發之後。方云我住此海門國十有二年。常以大海為其境界。所謂思惟大海廣大無量。思惟大海甚深難測。總勸十種觀察十二緣生生死大海。便見大海之下。有大蓮華。忽然出現。以觀心圓淨。生死無染業成十無盡寶莊嚴十王供養恭敬。明十智波羅蜜功德。不出生死之海。於生死大海之中。利樂眾生。無染自在。以王表之。阿修羅王云百萬者。檀波羅蜜中行滿也。手執持其莖。明不離根本智。處生死而不沒。以阿修羅王表之已下思之。表法如是。餘可准知設有其事。亦為表法眾也。蓮華有佛出現說普眼經者。觀達十二緣。生根本普光明智。起差別智。普現一切名色。色聲香味觸法虛空等。隨一切眾生欲。皆說為經。眾生無盡。心想無盡。對彼根欲。以世間萬事。應所宜說之為教。有何盡耶。經云。以大海量墨。須彌聚筆。書寫此普眼經法。一品中一門。一門中一法。一法中一義。一義中一句。不得少分。何況能盡知。我於此佛所千二百歲。受持如是普眼法門。以十陀羅尼門。為諸人天龍神等廣宣流布。以十二緣中。一緣之上。有百煩惱。十二緣中以為法門。故云千二百歲。但是一切賢聖所說。不離四諦。一切世間。不離苦集。一切解脫。不離滅道。一切苦集。不離無明。乃至一切諸緣行等。十方隨事各各不同。如華嚴四聖諦品。是諸修行者。一一依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及普賢等覺位自明。若不U學。不U知。住一法中。莫知進路。一乘之教。即以普光明根本智。以為信解勝進之門。以智無三世古今之體還以不移剎м際。成大菩提。依智成教。不立古今。智圓三世。多劫不離一念。以智無延促。無有去來。智體同空本無廣狹。不可以分劑知。不可以增損見。雖有勝進功高。時節不移毫分。三乘之教。以立三僧祇劫。佛果在十地之終聖智依根立教如是。樂之者即作。勿疑聖旨。致有沉吟。恐作空過。以十信之住六品經文。還於普光明根本智殿中說。還以十箇智佛以為十信。云覺首。目首。通文殊師利。以為所信之行首也。金色世界。及一切處金色世界。及下九箇世界。總通為十是所信之法十箇世界。皆名為色所謂金色世界。妙色世界等。以十信之心。是生滅心。生信解故。還如漸卦鴻漸於干磐等類。是也略且如是。不可具言。十二緣生十住中第二住。亦觀成普眼經也。六地菩薩亦觀十二緣生。生起因緣。成無障礙智慧光明。令後學者觀之。論主頌曰。   凡夫無智慧  執著生於我  常求於有無   不能正思惟  妄行於邪道  罪行及福行   乃至不動行  常於諸行中  植心之種子   生諸有漏業  成於後有身  生死恆流轉   諸業以為田  識心為種子  無明以為覆   愛水以為潤  我慢為溉灌  諸見生名色   名色既增長  五根由是生  諸根對名色   識種隨受觸  觸受既增長  愛取生諸有   有生五蘊身  生巳有衰變  老壞皆歸死   死時生熱惱  憂愁眾苦集  以此常流轉   生於六趣身  此中無一物  虛妄故如是   能以禪悅心  心念無虛妄  方能起空慧   普照於十方  是中無一物  能於無物中   方現如來智  既得智光已  復照諸眾生   常於十方剎  具足普賢行  以化眾生故   而於佛果門  安立信住地  十行十回向   十地等覺位  使令修行者  修行不失錯   十信是生滅  十地入佛位  以此佛位中   饒益眾生故  解脫智無染  名之為十行   以此解脫行  迴入生死中  周U十方界   廣利諸群生  名之為回向  常於生死中   長養大慈悲  名之為十地  仍於生死海   樂著解脫心  涅槃三昧樂  以除五種障   安立等覺位  成就普賢道  如於十住中   初住第二住  乃至第三住  而於佛果海   觀察十二緣  多求出世心  三比丘表之   四住五住中  便以解脫心  返照世間境   及以十二緣  一切眾塵勞  無不恆清淨   身心無內外  十方悉無礙  一切皆禪林   與諸如來等︵以明返照世間是解脫以彌伽解脫二俗士表之。有國名住林十二年行方至以表十二緣生觀達一終。︶ 第六住位中   出世及世間  如是二解脫  皆悉總圓滿   寂滅大神通  無功神慧滿︵以海幢比丘表之。離出入息無復思覺神用無方皆悉自在也。︶第七方便住 廣度諸眾生 長養大悲行︵以滿願優婆夷表之。︶   第八無功智  毗目瞿沙仙  能隨邪見流   以同諸佛眾  令入清淨智  住處與前同   俱名為海岸  以表智悲同  第九婆羅門   號名為勝熱  明九波羅蜜  能同邪見林   五熱及刀山  從空而投火  摧伏諸苦行   悉令入正見  第十灌頂住  於智波羅蜜   以明十住滿  以智行慈悲  師子幢王女   如此十住中  以十波羅蜜  和會智慈行   各各皆不同  勝進故如是  乃至十行中   十向十地中  及以等覺位  一一諸位中   波羅蜜行別  互е各不同  不離初發心   右以上法門。皆如來普光明智為體差別智為用。使令智慧充滿。以為法界。大乘經云。十二有支皆依一心而立。隨事貪欲與心共生。心是行。︵名色是生。︶於行迷惑生識。行識共生名色。名色增長六處。三分合為觸。︵名色識三六根為分。︶觸其生是受。受無猒生愛。愛攝不捨是取。彼諸有支生是有。有所起名生。生н為老。老壞為死。︵以下經云十二有支皆有種業如經自具明也。︶於十二有支為三苦。一無明及行六根是行苦。觸受是苦苦。餘是壞苦。︵愛取有生老死是也。︶以無明滅。三苦總滅。即得三空三昧。空三昧。無相三昧。無願三昧。於一心境。無有願求。唯以大悲為首。教化一切眾生故二乘觀十二有支空。煩惱總滅。智慧大慈大悲亦滅。菩薩觀之。諸緣由性空。無生無滅。無受命者。教化眾生。不滅諸行。乃至十空三昧現前。常恆不捨一切眾生。廣如經說。十二緣生。法雖一法。一切賢聖。皆於中作觀。各各獲利不同。十波羅蜜一法。五位菩薩勝進。各各名目德用不同。不可一向准之。 解迷顯智成悲十明論                   略釋新華嚴經修行次第決疑論 卷一之上 大唐北京李通玄撰   夫大方廣佛華嚴經者。是一乘圓教佛果之門。佛果者。體無成壞。以化眾生故。示現自成正覺佛果之樣。舉自五位因果。及攝化境界。報得莊嚴。示與後人。令其發志依法倣學。令修行者所歸不疑。若不曉解發心初因。如何發意。修其成佛之道。設畏罪修福。及息妄住心。及願生淨土。乃至二乘得果永超三界。且是求自免苦之心。未有以十方三塗人天苦道。及自心之境。便成智境。與一切眾生。及以諸佛。同一智海之門三乘之流。但且說空破有。說一切眾生有自性清淨。又說三千大千世界為一佛報境。又云無數劫修菩薩行成佛。又說他方有淨土。此間是穢土。皆是隨情接引。皆是化城。非真實說。此一乘智境。皆非邊量。云十佛剎微塵數。身土交參。意明如虛空無盡無限。智境相入故。化儀利物皆如是。故三世劫量。無去無來。無時可遷。不見三世。不見世間。及以眾生。不見成佛及不成佛。不見有佛處。無佛處。亦無正法。像法。末法。時分法故。但以自性普光明無作大智。如虛空平等無作大悲。住眾生見。應根利物而無失時。無所造作。法如是故。智由三昧觀照迷解顯得。不是修成悲由願興。不是自然。以願興成。功終願廢。五位之中。十住第八。十行第八。十迴向第八。十地第八。分分無功。智悲任運利物故。皆至等覺方終智悲道滿。時亦不改。法亦不移。但為生熟不同。時法元來不異。如三乘一乘境界殊別。事廣難量。今但略敘紀綱。廣申難盡。意令行者順轍。不枉其功。於此一部之經。略立十門。以知進修之軌。望得免其未得。識過歸真。約立十門者。   一舉佛自果勸修生信門。二自己發心信解修行門。三以定該含古今三世門。四入佛果位現障成位門。五明自行所及至果成佛門。六明自成佛果普賢恆行門。七明成佛果滿一切皆成法界門。八以佛果法利益人間俗眾門。九令世間人及龍勸修入法信心修行因果同時門。十至妙峰山入位舉行修行門。   第一舉佛自果勸修生信門者。即初會中六品經是。六品經者。一世主妙嚴品。明示成正覺。表如來覺道及智身周U。經云。於一切法成最正覺。又十方世界一切人天中俱時出現。經自有文。經云始成正覺者。三世長短執盡。契無古今。名之為始。智現相盡名之為成。以理智大悲三法同體。名之為正。達悟心境一切無明。便成大智。普照十方都無所得。名之為覺。自成此道。名之為成。餘義論本具言。第二現相品。如來口中放光。十方告眾知佛成正覺。令眾咸集。此明如來語業及音聲周U。第三普賢三昧品。明如來體用行門周U。第四世界成就品。明如來身行周U。如世界成就品。一一世界海。有世界微塵數所依住。或方或圓。或非方。或非圓。無量差別。或如水漩流形。或如山焰形。如是無量無數依住形狀差別。皆無量同虛空。如來行皆周U。悉有如來轉法輪。一一眾生前而皆U至。化無失時。明如來行業國土。及化身國土。及同行周U。第五華藏世界品。明如來智悲圓滿。報得功德莊嚴周U。其此華藏莊嚴世界海。有須彌山微塵數風輪所持。其風輪都舉次第。有十二重所持。其上莊嚴差別。此十二重風輪。以明十地通等妙二覺。於中所有願行所成。皆是十地初心。欣求佛果大願力所起。略言有須彌山微塵數風輪。皆以大願為風輪體。於中報得莊嚴。以從行生。以行由願起。還以大願風所持行上功德。以明果不虛來。是故普賢云。如是華藏莊嚴世界海。皆由普賢願力起。以普賢是差別智。上行以明行由願生。其實而論願海無盡。略言須彌山以為塵體者。以表初地欣修十地。及等妙二位一終願也。總收無盡之大願。如四弘大願也通收無盡大願。以少該多如經云。如來以親近不可說世界微塵數佛。一一佛所淨修世界海微塵數願。廣如經說。如此風輪上。持一大香水海。大香水海中有大蓮華藏世界海。此大蓮華藏世界海中。有十不可說佛剎微塵數香水海。一一海中。皆有世界種。安住其中。一一世界種。復有不可說佛剎微塵數世界。如天帝網分布而住。此中有香水海。名無邊妙華光。以現一切菩薩形摩尼寶王幢為底。出大蓮華。名一切香摩尼王莊嚴。有世界種而住其上。此一世界上下安立二十重。從下向上漸倍增廣。一一重中皆有佛果名號。具在經說。以明十地昇進。一地中有正有向。兩位各有因果報得。漸漸廣大殊勝。以此向上漸漸增廣。重重中皆有佛果名號者。以明隨位昇進因果佛號也。十地中二十重世界。二十箇佛果名號。皆是一根本普光明智中。隨位昇進立名。無別體也。如一大蓮華。都含不可說佛剎微塵數香水海。及世界種者。是一佛之報境。以智境無限。攝化利生無限。還報境莊嚴亦無限。如近金剛輪圍山邊。四周有十世界種。上下各有四重世界者。以明四攝法。四無量心。攝化眾生之極盡無限心報生故。皆明報果。皆有因緣。果不虛來。且如是略知。廣在經文。及大論中。第六毗盧遮那品。明舉古佛之果。表今古同法。令生信種不疑。古無今有者不可信。以此品經法。令發菩提心者倣而學之。又初世主妙嚴品中十箇普賢眾。海月光等十箇別名眾。明以普U別。方成普義通神天等眾。有五十眾。是佛以五位攝生之眾。又示現入法。入即齊佛所知以明修行者。入佛知見故。不令錯修。如經具明此無相法身。根本智。差別智。三法是一根本智之無相無作神用之源。皆U周法界虛空界也。此一部經。以文殊師利。此云妙德。明無相法身智慧門。毗盧遮那佛。此云種種光明U照。以根本智光。U照種種眾生同行濟生。名曰普賢。無相法身。明成普賢大悲之行。處世間而不染也。根本智。明神性光明。自無體性根本之相。善知一切眾生業果根種。悉皆明了。名之差別智。此三法。是一體性。初發心者。皆須以禪定觀照。助顯方便。發起令明。以此信心之後。安立五位之法。進修之行。治此三法。漸漸令明。修行者。常以此文殊師利毗盧遮那普賢三法。為始終之體。如修道者雖有擬成佛之意。多有滯一法。不知進修之路。以迷情固守。不求勝道。少得為足。是故此初會中。有此三法六U周義。初發心者。一一U知法則也。立志作意。一似佛所行。行之樣。方成信心。此是信他佛所行之樣。以成自己信心。自己信心。如下第二會普光明殿中自明也。此初會中言神。言八部鬼王。言天王。總有五十眾。明如來自行五位眾。因果行門。覆蔭U周。以明智業。如虛空無色無形而大用U周。不往而速。不來而至。不作而用。應物而成功。號之為神。體淨無垢。非質礙所留。隱現自在。號之為天。以智於生死利物。一念而十方U知同異差別。無作性應物。而用得自在。號之為王。王者自在義。以如來身行U周。同天同人。乃至十方六道悉皆U利U益。而非天非人非鬼神之神。以明智之神用。覆蔭U故。上略明佛五位因果報境行門。令初發志趣求擬成佛者。一如佛所行之法。然後以大願力。起於一切善法禪定觀照。無疲勞心。久住生死。無疲勞心。達取無明癡愛。便為智海。無疲勞心。常於生死大海。便為大智大慈悲海。不出不沒。無疲勞心。一似佛所行之行。當建是意。方可發菩提心。自信自心佛果所修行。行之法樣。如下方明。若能於此一乘佛果。起如是趣求志願力。得不退志願力。猶如虛空無有退動。當知是人。超過聲聞緣覺淨土菩薩之地。彼三乘中。皆有猒生死之心。不達生死無明本唯智境。自求樂果。無有大智大慈悲心。故於一乘法界外。別求小果避生死苦。二乘且以禪定三昧觀照力。超三界現行之業。自化其火燒分段身。同太虛空。智悲永絕。有貪三昧者。經劫不覺。頭上打鼓不復聞聲。淨土菩薩猒患生死。往生淨土。見佛聞法。無大悲心。且受自樂。後當迴向。此皆迷自無明本是大智。而於小道別有所求。於維摩法華經中皆迴此果。經中具說。不可再言。是故能於生死海。成大智境。能行大慈悲不出不沒者。初發心時。能超三乘出世之業果故。如此經下文賢首品具明。經云。有以三千大千界。頂戴一劫身不動。彼之所作未為難。信是法者乃為難。有以手擎十佛剎。盡於一劫空中住。彼之所作未為難。能信此法乃為難。十剎塵數眾生所。悉施樂具經一劫。彼之福德未為勝。信此法者為最勝。十剎塵數如來所。悉皆承事經一劫。若於此品能誦持。其福最勝過於彼。時賢首菩薩說此偈已。十方世界六返震動。魔宮隱蔽。惡道休息。十方諸佛普現其前。各以右手而摩賢首菩薩頂。同聲讚言。善哉善哉。快說此法。我等一切悉皆隨喜。為明賢首菩薩說能信此法者。真實心相契當故。感應及福德業如是故。如經廣明。又經頌云。一切世界群生類。s有欲求聲聞道。求緣覺者轉復少。趣大乘者。甚希有。趣大乘者猶為易。能信此法為甚難。大乘者但觀空破我。行六波羅蜜。但經中說別有淨土在他方者。總是大乘義一乘者。毗盧遮那報佛果德智悲之海。便以無明生死之海。成於大智大慈悲海。無三世古今淨穢之見。是為法界一切剎海。智凡同止。重重不礙。如光影像不說他方別有淨土之名。是為一乘。此為大心眾生所開示悟入。使入佛知見故。三乘所說。但說一切空平等及一切眾生有自性清淨平等藏。平等佛國。有此土他方淨穢故。一乘說空無有自他淨穢平等。三世諸佛自性清淨無古今性。一時成佛無前後際平等。一切眾生有如來大智慧平等。一微塵中十方智凡同住平等。一切法無大小中邊。如虛空量平等。又文殊普賢毗盧遮那三法體用平等。名為一乘初發心者。應如是信解。如是觀察。如是修學。如是悟入。普觀自他一切智凡。同一智境。不見餘相。皆如如來相無有生滅。以智自在大悲。隨世而安立諸法。解眾迷心智。自無有一法可得。以如來智慧。觀一切眾生。迷如來智慧。從虛妄業執。以幻生其身。知業本無。所有知見。本是虛空無作自性明淨智之知見。名如來知見。普見一切心境。無非佛事。經頌云。欲知諸佛心。當觀佛智慧。佛智無依處。如空無所依。眾生種種樂。及諸方便智。皆依佛智起。聲聞及緣覺。及諸佛解脫。皆依於法界。當知法界一切無依。如來設教解迷。總令悟此無依之境。名為解脫。而實言之。無縛無解。應如是信解佛境佛心量佛所行門。   第二自己發心起信修行法門者。有六品經。一佛名號品。信佛名號。隨根隨世界名號不同周U。二四諦品。明四聖諦苦集滅道。隨其根欲。十方皆悉不同。明法門不同。隨根U周不離四諦。三光明覺品。明佛足輪下光明。最初凡夫起信之始。觀照之門。令心廣大明淨。四菩薩問明品。明文殊師利同目首等。九箇菩薩。各說一法。明十信菩薩發生明慧之心。五淨行品。明一百四十願。以淨信心者心行。六賢首品明如來三昧。名方網三昧。同別自在。令信心者信之。修行行滿。必得此法。同自在神功大用。以此六法。用成十信心門。又第二會初。復有爾時世尊在摩竭提國。阿蘭若法菩提場中。始成正覺。及十定品初。離世間品初。總有此言者。以菩提場第一會。普光明殿第二會。及十定品。離世間品。此四會經。總如是重敘意明此經教。以根本普光明智。以為教體。以初會明覺。得此智以為菩提體。以普光明智為初成正覺之體。為智無古今延促之性始終教意。即明昇進不同。部分差別。說教時即不離一念。說教音聲即不離一聲。明此一部經意。以根本智為體。以無量差別法。不離一法界。一時一念。無古今。一音聲中說也。設昇天諸會。亦云不離菩提場普光明殿。而昇忉利夜摩等天。世間眾生。情識妄立。有古有今。有延有促。迷K智現。即無此見也。是故經云。智入三世而無來往。如今見道智。即古今三世諸佛一時成佛。普見一切眾生無眾生相。皆同一智之境。是故經言。佛心眾生心。乃至於自心。三心無差別。大意言之。以普光明智為所覺之教體。會意雖有昇進不同。不離普光明智大覺之體。不屬時收。如是四重敘致。是故一切處文殊師利同聲說頌曰。一念普觀無量劫。無去無來亦無住。如是了知三世法。超諸方便成十力。此自己修信心之中。文殊師利及覺首等十首菩薩。是成十信心修行之人。金色世界妙色世界。蓮華色世界等。十色世界。是信心者能信之心。以十箇信心。是初凡夫生滅色心。生信而起十勝解。故云色世界。如易中漸卦言鴻漸於干者。亦明初入道信心昇進。為鴻之與白鶴。俱是鶴流。為帶色故。以明初信亦言白色純素。故言鴻也。不動智佛無礙智佛等。十箇智佛。是所信自心之果。一切處文殊師利所說之頌。及覺首等九箇首菩薩。各說一頌。是所信之法如來足輪下光。是信心者作觀。隨光引心。漸令心廣大。其光於初會中。眉間放出照十方已。入足下輪中。名一切菩薩智焰明照耀十方藏。其狀猶如寶色燈雲。作是觀時。作白淨寶光明想。初照三千大千世界。作想成已。第二其光至於東方十佛國土。南西北方四維上下。亦復如是。悉皆U觀。第三光照百佛世界。十方U觀。第四光照千佛世界。十方U觀。第五光照十千佛世界。十方U觀。第六光至東方十千佛世界。照百千佛世界。第七光明過百千世界。照東方百萬世界。第八光明過百萬世界。U照東方一億世界。第九光明過一億世界。U照十億世界。第十光明過十億世界。U照東方百億世界。千億百千億。乃至不可稱。不可量。盡法界。虛空界。作光明想。如是四維上下。如虛空光照耀成已。然以此光明。一念十方U周。然後照此能觀光明之心。無體無相。無身無心。無內無外。無中無邊。無大無小。一切皆無。名為法身。於此法身無作性海。體無一物。唯無依之智本自虛空。性無古今。體自明白。恆照十方。無有本末方所可依。名曰根本智。名為智身。一切眾生。同共有之。迷之不了。用作貪瞋。著我我所。流浪生死。諸惡道中。妄想執固。隨自心所作行業流轉。非他能與。若能如是觀照力滅。方能顯得不是修生。如是相應名十住初心。初發心住。便同善財童子妙峰山頂。德雲比邱所。得憶念一切諸佛智慧光明門。與一切諸佛同一正智家生。故言初發心時。便成正覺。與此無依智慧相應已。十信心滿。八法智流。以十住波羅蜜智行嚴之。如鍊真金轉更明淨。以住一位。總收五位因果。五位行門。皆在一位通收。以初發心住。已契根本智。時不遷。智不異。中間而有昇進。漸漸微細至十住第六住。心方入通。化身自在如善財至海幢比丘是也。此法一向令隨智見。不取世間情識所知。如隨光引心。令心增廣。有二義。一入智境界。猶如虛空。本無中邊。二隨智行慈悲。度脫眾生。亦如智境無有限極。如此光明覺品頌云。見諸眾生在險道。生老死苦常逼迫。修諸方便無限量。誓當悉度是其行。聞法信解無疑惑。了法空寂不驚怖。隨形六道U十方。普救群迷是其行。如是光明。引發心境。令其稱本。顯智境無邊。如淨行品一百四十廣大願。皆緣眾生。以成大慈悲行。使令深厚。終不擬獨求自身無苦。以是義故。從十信中開廓心境。皆如虛空。等十方眾生際。無有一眾生。擬有捨離之心。若根堪不堪。不離其一切世間一切初發菩提心者。皆須建如是願。如是心。起不退想。然後順其志願。求一切智。心無懈惓。具一切智。常於十方三界六道眾生前。對現色身。各隨根欲而引接之。令其解脫。無有休息。於信心中。常起如是願。於一切眾生敬之如佛。為一切眾生。以如佛智慧。而作生因。總是佛智海中眾生。若也迷解。不見始成佛。不見眾生滅。以法無增減故。為法無眾生故。智無成壞故。但為迷悟不同。若也迷解時。不見新成佛。不見舊眾生。以智無故新故。觀一切眾生如幻相。體無本末。猶如幻化人。無有根栽生死等相。但以無依本智而作分別。令見真體。不見是而與非。名入佛知見。是故經云。是法住法位。世間相常住。諸法住法位。方可於自心境。體會無塵。若也存是立非。情見紛撓。何時入道。長劫輪迴。善可思之。益處奉行。如經云。東方過十佛剎微塵數世界。有世界名為金色。佛號不動智者。表法中以明初發心者。眾善初生。覺心始發。是東方義。以明東方是青龍吉慶。春陽發明。萬物初生之始。佛號不動智。以明東方是震動。以明正在動中。是不動智故。過十佛剎微塵數世界。有金色世界者。以明迷貪瞋無明慢疑身邊二見戒取邪見。十無明。為過十佛剎微塵之數。以表煩惱廣多。障根本不動智。妄謂動故。自作沉淪。若論佛剎海。無有中邊。何有遠近。以情障處立名。達其情塵本無。即世界名金色以金為白。光明無垢。以表根本不動智光。法身無垢。故名為金色。問曰。金位在西方。何為舉東方為金色世界。答曰。以金受氣於寅。胎於卯。表十信初心如胎也。上首菩薩。名文殊師利者。能了達無明本無性。顯其智用。故號文殊師利。此云無相法身。虛空妙慧。能顯本智之先導。故號文殊。為一切諸佛之師為母。一切聖智。猶如空慧發生顯起故。一切處金色世界。一切處不動智佛。一切處文殊師利者。迷K塵謝智慧朗然。十方智境無非法事。唯是智用。起唯法起。名不動智。故云一切處不動智。以其空慧顯明此理。號一切處文殊師利。文殊師利。與十佛剎微塵數諸菩薩俱來詣佛所者。以明無邊妙慧根本智。為一體用。云來詣佛所。契會敬順以信心初。以空妙慧。簡擇顯發根本智現。既顯智業。慧為智使。故到已作禮。即於東方化作蓮華藏師子之座以表明智已生。方可心境無垢。以為座體。智境無垢。含容萬德。無可染著名為蓮華。於一方界。常遊一切眾生生死畏中。得大無畏。名為師子。若於智體清淨。報果上有無量眾福莊嚴。如光如影。重重無有障礙。亦有此莊嚴。今言化作者。以引化十信心眾生。望實報得。不言化作。自爾恆然無來無去。此乃令信心者。自信己身心有此十智十世界一切處不動智佛。一切處文殊師利。皆自有之。及以普賢差別智。以此三法以為教體。令修行者倣之。此初以檀波羅蜜為主。餘九箇佛為伴。今且略述此一門。自餘九法。在廣論已說。皆隨方義表之。昇進一切內外經書設教。皆令自身。心中以法行之學之。不可推之與先賢聖者。聖者無教。性自天然。略述十信門竟。以十箇智佛。文殊師利等十菩薩眾各說一法門。和會佛果大用妙慧智慈悲願六品經。十箇智佛。以為信體。名為十信。此信中方便起入道觀門。以如來足輪下光明。引心廣大。向十信入聖位之方便。作意者依法觀之。次第如前。 略釋新華嚴經修行次第決疑論卷一之上       略釋新華嚴經修行次第決疑論 卷一之下 大唐北京李通玄撰   第三入位契真會佛智慧門者。如十住以昇須彌山頂表之門。山頂至相盡處也。善財童子。至妙峰山。亦同此也。得憶念一切諸佛智慧光明普見法門。以處表所昇進心所至之道。以昇山頂像從十信有為信心。昇此十住。空慧現前。一切心境都無所得。是名為智慧光明普見法門。以明無相慧光。破無始長夜計執之闇。常流苦海。今昇此位。真空智慧現前。無始執障無明。一時頓盡。如昇山頂至相盡處也。若功至慧明。不勞登山。今以處表法。以昇須彌山表之。於中明昇進得法之人。還以所得之法為名。是故十箇菩薩俱名為慧。以法慧菩薩為首。於中修行之佛果。十箇佛果下名。悉同名之為月。殊特月佛為首。以明無相智慧光明。能破無始長夜無明貪瞋炎熱。得大清涼樂。故佛果號殊特月。此位中十慧菩薩。是此位修行者之身。十箇華世界。是能開敷妙慧之心。十箇月佛。是妙慧行十波羅蜜中清涼之果各隨十波羅蜜行。下意配當。皆自有意義。如殊特月配檀波羅蜜以檀體能捨。以明此位入真空慧。一切見障執業。無明煩惱炎熱。都K皆捨。此為殊特月佛。配初發心住。檀波羅蜜為主。餘九為伴。無盡月佛者以明無相法身為戒體。無有成破。一受痤M。名無盡月佛以忍體如空。心無傾動故。名不動月佛。以此位。空慧增明。恆以空慧而觀諸法。轉轉增明。以為精進如風無體。而能生眾法。能成。能壞。佛號風月佛。以禪定身心清涼。能淨諸垢。佛號水月佛以意准知世界名因鏽僱堛怴C因鏽鼓怴C此云能主。以空智慧光明。堪能主導一切眾生。開敷慧眼。令其發明波頭摩華世界者。此云赤蓮華。以戒體。內心空寂。戒相外嚴。見者善生。以赤色表法。眾有可觀也已下十波羅蜜意表之。各有意義。華者。明此位貪嗔既K。智慧開敷也。略釋如是。廣在論本法慧菩薩入無量方便三昧者。以一心念K。無量境界一時K。無量境界K。無量智慧一時現。以三昧力。十方各千佛剎微塵數世界之外。有千佛剎微塵數諸佛。皆同一號。名曰法慧。普現其前。以言慰歎。及手摩法慧菩薩頂者。若在迷。即千佛世界微塵數迷。名之為外。若以三昧力。淨如許煩惱。無明淨。還成如許智慧現前故。有千佛剎微塵數佛智慧現前。明以定發慧。定慧正相應際。名為千佛剎微塵數法慧佛而現其前。摩頂者。定慧相印也。言讚者以慧發即能為妙。言慧由定起故。須讚能定之心與法慧菩薩智者。以明不離定而起用。不同二乘空定無慧以言之與智。十信心位不入定而說法者。明信是生滅心。未入正位故。此位入定者。非是息心定故。是任性無功自性淨故。以任法本定。即寂用不礙。即如善財於別山頂上。見德雲比丘徐步經行者。是其樣也。以明自住之山。初止心不亂。有定可依。別山徐步經行。是寂用自在。是無定亂可依之定。方成定也。此定出過攝念息心修定。方入佛解脫智慧光明之中。凡攝念存心息止所得之定。是隨其深淺。л是色無色定。三界業收心如虛空煩惱滅。不生三界。無大智慧。證涅槃樂。是為聲聞定也。此十住位所入之定。非如是也。是一切法本自性定。能起智慧。轉更增明。體無沉掉。而發生無量智慧。成就智悲。長處生死。不壞本性。恆無業門。此位言昇須彌山向帝釋宮者有二義。一名如來成道身行U周。一切須彌王總至。二表十住昇進以處表法。如表法中帝釋遙見佛來。以明從十信起信向十住之心。以信未真契十住之智慧。故云遙見佛來。即以神力莊嚴此殿者。心意作念。置普光明藏師子之座者。安置身心入無作自性清涼定。包含萬境。無不皆淨。能會本智慧故。名之為普光明藏師子之座。得於生死恆無畏心。名為師子。悉以妙寶所成者。定慧莊嚴。名為妙寶所成。智慧光明。超多煩惱。名十千層級。以表昇進為層級。廣意在論本。今且略言佛入殿者。明定慧相應也。此位有六品經。成此十住之位。如昇須彌山品。以明從十信昇進。偈讚品。明已前諸佛同入此法。古今法同。令入者不疑。十住品。說十種住。以明十種昇進。皆十波羅蜜為體。一中具十互體。十中有百。五位皆然。梵行品。明戒體無相。法身為戒體。無成壞性。初發心功德品。明發心者廣大無限。利益廣多。獲功德無限。稱其心量。與虛空等論主頌曰。虛空雖廣無有邊。不能出生諸功德。菩提智悲如虛空。重重功德不可說。又經頌云。一念供養無邊佛。亦供無數諸眾生。悉以香華及妙鬘。寶幢幡蓋上衣服。美食珍座經行處。種種宮殿悉嚴好。種種光明妙寶珠。如意摩尼放光耀。念念如是持供養。經無量劫不可說。其人福德雖復多。不及發心功德大。以明有為修福德者。雖無限量。一念惡心。盡滅無餘。設得一劫。終歸破壞。以初發菩提心。無為智現。智悲相應一念功德過於虛空。無有限量。以虛空但空。無有福善。無有智悲。無有功德。普光大智為菩提體。初發心功德。不可限量。若迷智體。即有惡道業以自莊嚴。若一念發心。智業現前。以智自性清淨業中。有無量不可說無邊功德海。自然莊嚴何況大慈悲饒益一切眾生行上。所有功德。何有限量。發心者應如是發菩提心。應如是開ц心海。誓度眾生。無有限量。一依此樣。功德不唐捐。應可倣之。不虛其德。無法發意。畢竟何歸。雖知發心。不知如何發意。如何進求。如十行位在夜摩天說有二義。一明佛身行利眾生U周。二表十行。勝於前位。又明此天在空而居。以明十住中以得法空智慈。一終和會此位明於法空起行。以明在行無著。以此十行在夜摩天中說。以夜摩天依空而住故師子座有萬層級者。以昇進見道。智慧廣多。淨煩惱業。以成座體層級廣多。前位座置普光明藏師子之座。此位化作寶蓮華藏師子之座。以法空起行。故云化作空行無染。故號蓮華。十箇菩薩下名。悉同名之為林。功德林菩薩為首。林者以明行能蔭覆眾多故。十箇佛號之為眼。常住眼佛為首。十箇世界皆名之為慧。十林菩薩。是修行之人。十慧世界。是修行者智慧。十箇眼佛。是修行者。以智知根利眾生也。皆是隨位因果法門。自餘法事如前。此位有四品經。成此位法門。第一昇夜摩天宮品。明昇進。二夜摩天宮偈讚品。明古今諸佛同入此法。三十行品。明此位所行之行。四十無盡藏品。明信。戒。慚。愧。聞。施。慧。念。持。辯。等是。如十迴向位中有三品經。成十迴向位。一昇兜率天品。以明昇進。二兜率天宮偈讚品。明古今諸佛同入此門。三十迴向品。明十住十行。雖修大智大慈悲。然修空智慧出世心多。此位迴十住十行出世心。令入生死。長養大慈悲。是故善財童子善知識十住十行之首。皆有比丘。至此十迴向位。長者青蓮華為首。以明出生死解脫心。入於生死。長大慈悲行。處生死不染。是故善財於十迴向位中。以俗人長者。號青蓮華為首。表之。以前兩位迎佛之眾。但有諸天眾。無天女眾。以表但得出世間智慧慈悲。未得入生死同行利生慈悲。以是義故。無有天女。此十迴向位中。全入生死大慈悲行。諸天女龍神八部無量大眾。皆悉具足。論本廣明。此中略述。令發心者約知法則。不迷趣求。自知生熟。兜率天王敷摩尼藏師子之座。百萬億層級者。以明此位。但處生死成就大悲之行。勝前出世心故。以是義故。莊嚴各阿僧祇等寶。百萬億層級。此迴向位。於解脫中作起智門。廣興等眾生數情識想念。及大願海。成普賢道。饒益一切無限眾生。念解脫智慧心。於生死中。了生死性本是解脫。如師子王而得自在。廣度群生無有休息。後之十地及等覺位中。滿此十迴向位中大願即是。更無別意。以是說十地位時。不言遙見。不言迎佛。意在同此位中大願滿也。此位兜率天中說者。明和會智悲令圓滿故。是中道義。表此天欲界之中處中故。下有忉利夜摩。上有化樂他化。一切諸佛。示現誕生。皆從此天而降神也。如發菩提心者。善識經意修行。問曰。此十迴向位。已經十住十行二位各有十法。以皆知諸法自性空。無相無性。智慧現前至此迴向位中。更興無量大願海作無量想念情識。起智悲門。豈非是生滅心耶。如何稱道。論主以頌答曰。十住十行是初心。多有緣真念增勝。為除彼行緣真習。是故興願令迴向。是達生滅是無生。起願行慈不生滅。善知世間生滅性。想念情識無非智。初心定慧緣真多。此位起願令知本。善知本者處世間。遊行三界如師子。方能常處世間中。度脫群迷未曾已。是故十地位滿。欲入普賢行。以無量三昧。推求普賢菩薩。竟不能見。ч生想念。方見普賢菩薩在一切十方諸佛前。坐蓮華座。或從他方相續而來。廣意在十定品。十地尚有此三昧涅槃習障。何況十住十行。是故須興大願。成就普賢行。入生死六道一切處。一切法。一切願。度脫一切眾生。思惟分別。成就無邊差別智。於一切境界。無不皆是無生法門。方可功終。筭數廣大愚。如來隨好光明功德廣大愚。唯佛當究竟十如來地一及等覺位中十定品。總依迴向中願行。滿普賢道。即是其法。於中昇進法則。在他化自在天說。以處表法中。以他化天觀他變化以成己樂。亦名樂變化天。以樂他變化以自成樂想。以表十地菩薩所修道業。皆樂欲成他眾生。令其得樂。以為自樂。此地中有三十八箇菩薩眾為首。共成此十地法。三十七箇下名悉同為藏。以金剛藏為首。一箇獨名解脫月者。三十七箇菩薩同名為藏。為明三十七道品法。一切菩薩所成道業。成等正覺。皆由此生。解脫月一人。是此三十七品中果。故此十地之中。解脫月是能問之人。金剛藏是能說十地之中法門之主。以明因果自相問答。餘不能知。如初歡喜地。為見聞如來色身及轉法輪。乃至聞正法。多歡喜。多適悅。名為歡喜地。廣在經文。以檀波羅蜜增上為主。餘九波羅蜜為伴。隨力兼修。為聞法故。於身命財。皆能捨得。離五怖畏。不活畏。惡道畏。大眾威德畏。無我觀。以不作此業故。如此初地中總別同異成壞六相義。是初地中總攝十地中義。及如來義。總須解其同別。乃至以一國土一切國土。入一國土中。如帝網門自在無礙。此六相義。總攝諸法。皆有此六義。今且舉天帝釋寶網一門。餘萬事准知如天帝釋宮殿中莊嚴寶網。以天中淨寶所成。其寶網光淨互相參映徹。一一寶中。影現重重。無有盡極。天帝釋眷屬。及宮殿莊嚴。亦影像重重無有盡極。以用此像。以表心智境。量同虛空。無有中邊內外等相。一切境界。皆如幻化。本來參映重重不礙。但為眾生妄心識種執業。自障不知。若無自業。本是如是。一切境界光影相入。能以一智身。一時普現一切國剎一切眾生前。如應現身。如應說法。令使解脫。得無量樂。根未熟者。方便接引。以智無表堙C等一切境界法界眾生界故。本同一切眾生心故。以初地菩薩知此道理。發廣大願。令速成就此大智大慈悲行。又初地U學十地法。及如來地法。總別同異法門。悉具知故。方可漸漸修習而成熟故。設當漸漸修學。經無量劫而不移初發心時故。以智無三世古今。不遷移故。以十地修行智用一一殊勝。名之為別不離根本智。及古今無時。元來一際。名之為總心行。修行一切境界。自體無作。名之為同一一位次能淨業障。智慧神用增明。名之為成。一一地中修行。不見修。不見行。不見成。不見菩提涅槃等事。名之為壞。且於人身眼耳舌身手足肢節。共成一身。名為總相。是一心隨用不同。名為別相。皆四大火風所成。名為同相。六根各用不同。名之異相。依業成身。名為成相。一切法緣緣無主無作者。皆如虛空。名為壞相。此六相門。通一切法。皆具六事法故。總持門以智觀察可知。如十玄門。義亦如是。一同時具足相應門。二一多相容不同門。三諸法相即自在門。四天帝網影像重重互參無礙門。五微細相容安立門。六祕密隱顯具德門。七諸蓮華藏純雜俱含無障門。八三世圓融互參相入門。九唯智同別自在門。十託事表法生解門。華嚴經有此十事大體。顯無盡法。以智觀之可見。今此初歡喜地菩薩。總通修十地及佛果。并普賢常恆利眾生之行。此位通知。以因知果法。方可修行。如世造作先須立樣。如檀波羅蜜門為增上。如鍊真金於一體之上。漸令明淨。然後方堪作輪王寶冠。二離垢地。上上十善戒為增上。治欲界惑。三發光地。忍波羅蜜為增上。治上色界無色界著禪煩惱。入三界自性清淨平等無造作禪。四焰慧地。修三十七助道觀。生如來智慧家。五難勝地。作四諦乃至世諦真諦等二十諦觀。六現前地。作十二有支觀。七遠行地。成就方便波羅蜜。離修空無相無願道。恆常不離三界度眾生。廣在經文。大意明前初地至第六地。雖常以慈悲為首。以四諦十二緣觀。及教化眾生。常有出世心增多。此第七地。以所得三空無作無願解脫。常居生死。度脫眾生心多。第八不動地。得一切法無生忍。無功智觀現前。滯淨心多。諸佛加持以手摩頂。勸修行起智門。令念本願。起願興悲。一念以無功自在智所作福業。初地至七地。百分不及一。乃至百千億那由他分不及一。如是七勸。廣如經說。第九善慧地。說法自在。第十法雲地。受一切智職位。坐一大蓮華。量等百萬三千大千世界。以眾妙寶間錯莊嚴。超過一切世間境界出世善根所起。知諸法如幻性眾行所成。常放光明普照法界。有三千大千世界微塵數蓮華而為眷屬。無量菩薩以為眷屬。各坐其餘蓮華之上。以明一乘智境。發心廣大。受職廣大不同三乘中權學十地菩薩受職。但云蓮華座等一三千大千世界。為三乘菩薩。信解心狹。所見十地菩薩受職亦狹。但以一三千大千世界。為一毗盧遮那之智境。各自隨根。所見不同。此一乘如來智境。所坐之座。量等法界虛空界。以為智之實報所感。今之所信。各依器量不同。若論至實究竟之門。要依一乘智為實。若欲信此一乘如來智境發心。於此經中初信之首。以十色世界十智如來。為自心中本有。文殊師利。為自妙慧為能信之心。此經中。十信。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等覺妙覺二位。從根本普光明大智。無相法身。普賢差別智。以為此經修行之體。所發行願知見。皆如來法界虛空界所作。五位方便重重。以鍊磨行。意在大智大慈悲。使令圓滿深厚。廣大稱實。廣意在經。教文。事廣而難錄。今略述少許門戶勸修。未可備盡其意。有修行者。以定慧觀行。兼讀經。看菩薩所修行願廣大之樣。令不錯路。設修不得。信種須成。以信內熏力。漸漸自能發志不退。任運成就。是故普賢作食少金剛喻。過身便徹。任運至金剛際始住。若人聞如來名號。及所說之法門。一經於耳。設當不信。亦能成種。以一聞法內熏。任運至佛金剛智始住。修行者莫慮此經法深遠。難到難入。若不發心信解修行。恆在生死。長遠未有休期。何如一念歸心。設修不得。常生人天。福樂果報。漸漸見佛。聞法解脫。成無上道。   第三以定該含三世古今無異門者。以明十定品。還在普光明殿中說。明以普光明智以為定體。以明此教。於一言音一三昧無前後說。出世涅槃同時故。明智境無三世。是故此品。還敘爾時世尊在摩竭提國菩提場始成正覺。及普光明殿初成正覺之時。古人云。三會重來普光明殿。實無重來重去也。意明三十九品經。一時無前後說。乃至三乘總然。於一時說法。各自隨根。聞一乘三乘之教。各自不同。依菩薩本業瓔珞經說。有十會四十品經。在第三禪一會。說佛華三昧品。未來此品令十地菩薩。入普賢行。令十地菩薩。捨涅槃三昧上。稠林煩惱。方始入普賢行門。為普賢是入世間同眾生行。十地菩薩是出世間成佛之行。和會此二行。令處世間自在故。不屬二邊。心無所著。離二邊習氣障故。十箇定名。是如來自說。定之大用。是普賢說。以明根本智是佛自說定名。智中大用。是普賢差別智。還普賢自說。佛告諸菩薩。普賢菩薩。今現在道場眾會。親近我住。初無動移者。普賢差別智萬行為會。不離根本智為住處。今明無求出世。但隨世間行。不染著是佛也。本來如是。只為迷流多劫。須求出世。十地功終。道成方捨。但世間諸事總爾。事終緣壞。功畢作K。事既未成。功不可廢。此十定品初。一百箇菩薩。三十箇同名為慧。七十箇各各異名。以十地位三空慧滿。七覺分終。至此入普賢行。方捨方入。任運智慈恆爾。始絕希求。如十定十通十忍三品。總是十住中普賢行。名等覺位。總是普賢自說。以明普賢自行之法。還屬普賢自行。佛自說者。是佛果位法。准此知之。   第四入佛果位現障成位門者。心王菩薩問佛阿僧祇品。如來自說其數。如經自明。此數唯佛知見。非餘位所知。若不能以智眼。知此廣大數法。及如來隨好功德多少之量。即猶有此二障。不得稱一切智。故號佛果二愚。過此二愚障。方成滿足一切智佛。此之二法。非下位菩薩。及天龍外道所知。以加筭法知之者。是菩薩法。如來智眼知。不須筭法。自十地以來。有十一種麤重。二十二種愚癡。此之二障。佛位知之。心王菩薩問者。以其心得自在。方可能為問主。十一種麤重者。以明從初地至十一地。普賢行未滿。位位有一迷。以為十一故。一位之中有因果正向。為二十二愚癡如來加青蓮華菩薩。說佛十種不思議者。不可以心思意議。以佛是根本智。無作無言。而自在方便。無言無說中說。說根本智無作神用之法。名佛不思議說。佛果中神用故。青蓮華者。是如來自性清淨智中。妙用智慧。一切法無染污自在性。是文殊師利。隨顯法之異名也。菩薩住處品。心王菩薩說。以明住持世間一切處現在。令諸眾生所依不絕。如來十身相海品。有九十七種大人之相。是普賢菩薩說。如來隨好光明功德品。即是如來自法身根本智。自性清淨。無作業中自有。是故如來自說。今言十身者。有十華藏世界微塵數身。下文言有十華藏世界微塵數大人之相。一一身分。眾寶妙相。以為莊嚴。如華藏世界品說。是本報身及境界。今此品令普賢菩薩說。即明以根本智起差別智行。萬行上功德莊嚴本智之身。是故普賢菩薩說普賢行品。至此等覺位行滿門。   第五明自行佛果所成果門者。即如來出現品。以明自十信心。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十一地等覺心等。明信心者。自行佛果滿。文殊。普賢。毗盧遮那。三法果。總終如此。如來放眉間光明灌文殊頂。是問法之光。放口中光灌普賢口。口是說教之光。令普賢說法。以明佛是根本智。是顯得無作無說之智。文殊是無相法身。妙慧是能問之人。普賢是根本智中大用。是說法者。三法具足。故如來出現。此教皆有始終。以此三法為體用。至此功終。如鍊真金。功終號為出現。付囑流通。總在此中。   第六普賢恆行門。如離世間品。是佛果後。普賢常行無休息。常處世間而無染汙。名離世間。此普賢常行。還以根本普光明智。還普光明殿中說。明不離初信之果用。恆利眾生。恆在世間而無染汙。名離世間品。   第七成佛果滿。一切皆為法界門者。法界品。在給孤獨園說。以昇進。以明昇天。望法界。即不離一切處總法界。於法界初。如來普賢文殊師利三法。以成法界之大理智大用。十方普該之大體也。此是一切功終之果。名為法界。菩薩即云如是等五百人俱。如四十箇菩薩是四位。一一位中具百是四百。通一百寶冠。菩薩是五百眾。一百寶冠菩薩。以明十波羅蜜本數。十中百眾也。前四十心中一一皆百。至此法界功終行滿。一切十方世界。塵塵中皆有無盡如來轉法輪。塵塵中皆有無盡普賢身。各化無量眾生。明一人成道行滿。入法界體。得如天帝網光影互參身。一時雲集。皆珠帳網羅覆其身。重重相入。普周法界。U利眾生。海覺等六千比丘。示現宿世有種。故得法獲益。舍利弗等五百聲聞。示現往世無信種。不聞此一乘智境。如盲若聾。對面不見不聞。   第八以佛果法利益人間門者。文殊師利出自樓閣。以明智慧重重。舍利弗出自房舍。以二乘人無大智慈。自身解脫。名為房舍。六千比丘。皆新出家。未證羅漢果。依舍利弗為師。悉皆隨從文殊師利南行人間覺城。六千比丘。舍利弗勸觀察文殊師利身相福德。六千比丘。一時觀察文殊師利身相功德。行路兩邊。左右各八步。妙寶莊嚴具。隨路莊嚴。以八正行報生。觀察文殊師利。便即歸依發願頂禮文殊。以為和尚。文殊即為說十種發菩提無疲勞心。種種勸慰。一時獲得十眼十耳十身十辯。漸詣覺城東六千比丘。通信位。及五位修行。一時總攝。號為六千路上發心者。明聲聞有行未有智。今既發心竟。智悲萬行通兼。   第九說教勸修門者。至覺城東。明眾善明也。古佛廟者。明所設教不異古也。娑羅林此云高聳。出過餘林者。出過人天三乘。及外道之行也。莊嚴者。以普賢行為莊嚴本智也。幢者。智無傾動也。文殊師利既至覺城。從眾來有無量劫數四眾。但言五百者。堪入五位行門。龍眾有一萬。龍表智。以智興行故。於五眾之中。善財為首。五眾總成入法之人。善財初受胎之夜。宅有金苗。縱廣七肘者。以信心為胎。十月誕生者。十波羅蜜為十月也。初生之時。宅有五百寶器U其宅內者。以信通收五位。五百波羅蜜行中之果報也。宅中有寶樓。高及縱廣各七肘。明信心中七覺支分法報生。文殊師利說普照法界修多羅經。是說根本普光明智普印之法。大眾獲益。獨舉善財為首。勸歎起信竟。勸令南求善知識也。 略釋新華嚴經修行次第決疑論卷一之下 略釋新華嚴經修行次第決疑論 卷二之上 大唐北京李通玄撰   第十善財入位契真門者。自三有為城郭。一段頌三十四行經。善財說頌歎三有苦。及諸法分。第二爾時文殊師利菩薩。如象王迴已下一段。長行及頌。是文殊師利。讚歎善財。能發菩提之心。及令不厭生死苦。令具足普賢行分。第三。爾時文殊師利說頌已下。至辭退南行。此一段長行經。是文殊師利。歎善財發菩提心。及示善知識分。第四。南行向勝樂國。是善財求善知識分。從此已下至經末。通文殊師利。總有五十三箇善知識。五十箇。以明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及等覺位。各有十箇善知識為本位。通有五十人自文殊彌勒普賢三箇。以為佛果理智大用。而與五位中五十箇法門。而作因果。理智體用。五十箇昇進位中。常有此根本智無相法身。簡擇妙慧普賢差別智中萬行。以為因果。一一位中。皆有此三法。以成因果。因中有五十。果中有五十。都為一百重因果。五位常以十波羅蜜。以為昇進之行。名為一百一十。此十波羅蜜常以根本智。無相法身。普賢萬行。以為體用故。如修行者。未發心時。無始正使無明十住初發心見道。一時總斷習氣煩惱漸漸微薄。佛果方終節級次第。後五十箇善知識自有次第。如十住初心。妙峰山頂至第三住。一向緣真心多。以三箇比丘表之。從第三住至第六住。海幢比丘。以明迴彼緣真心多事須了俗。以彌伽長者解脫長者。一居市肆。一以禪門。並海幢比丘一人。共表世間撓處是淨。並學字智名句。世間萬境。總是解脫以此三人二俗士一比丘表法。始明六波羅蜜具足。方明出世間及世間解脫從此二種解脫之後。以第七方便行。恆處生死長養大慈大悲。不猒生死。念苦眾生。兼修智業。至第八住方一分世間淨智中。無功智成。方以滿願優婆夷仙人毗目瞿沙表之。以明智悲之位。第七第八。令成一體智悲圓滿門。以二位同住海潮處。第九以明八住智淨無畏。獲不死之神。以能同邪見等外道同行。引彼邪流令歸正見。五熱炙身火焰連天。刀山無際。登刀山入火聚等。以勝熱婆羅門表之。第十和會十住一終。智慈圓滿之行。如師子幢王女慈行表之。師子幢王是智。女是慈悲。以為所表。第七滿願優婆夷。梵云休捨。始從方便行。入於生死。長養慈悲。猶存染習。故以優婆夷表之。至第十住中以明從智行悲而無染習。即以師子幢王童女表之。以修行五位。生熟智慈不同。事須於一乘佛果。理智體用。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等覺之位。重重逆順五十度鍊治。始得智慈眾藝。萬事方終。功終行滿也。若也直求一解脫出世之理。一法總無。同聲聞二乘小道。不可號為人天之師。若也欲求無上佛乘。一切智乘。即處生死。不出不沒。大智大悲。眾藝須明。不可將無智無知。是佛也。經云。佛以法為身。通達一切法。以明無不知。無不解。是佛法身也。如是五位五十箇行門。一百一十重因果。總根本智。文殊。普賢。為體用故。以文殊妙慧。善簡諸法。以普賢差別智。以明知一切眾生根器。而與同行。以根本智號之為佛。恆無造作。自體如空。不屬三世。無古今始末之性。同於世間無量劫。然智無有時。始終不異。因果不遷。處世不汙。以根本智為萬行之體。為此一乘法門。以根本智為佛果。以明智為初發心。以明一生成佛。以為此五位中修行之果。以同此教行之法也。以根本智相應。無古今多少劫生故。見一切眾生本性無生也。總一生也。如今見道。共過去未來諸佛一時成佛。即如彌勒樓閣中。現三世劫總在今時。以智境界。法如是故。令發心者。會此智業。亦復如是。不見多生。名初發菩提心於智境中。無三世古今時分等量。是法本如。是故妄見多少。是妄。是識業。是生死。是執障。是邪見。從正不可從邪也。是故此五十箇善知識。為昇進之行。文殊普賢彌勒。為五十位中。理智體用之因果。始終不離此三世法也。成一百一十之法門。如前所述。已前四段。已明勸歎善財能發菩提心。及正示善知識所在。已下明善財辭退。趣求入正。及菩薩行。此已下一段。明入初發心住。於十住中初門。以檀波羅蜜為主。餘九為伴。南方有國。名曰勝樂者。南者。為正。為明。為日。為虛無。為文章。離法心。以明心達虛無。其智慧文章。心自然明白。即正慧現前。是故禮佛。先稱南無。即東方為首。以東方春生。發明萬物生之首。故為法事之首也。以南為法門。為正。為虛無。為正慧。是以先稱。以東方為萬物生發明之首。是以為法事之首故。是以木貫日為東字。以木生明故。以木字管十方諸法。南方亦管十方之法。以十下八為木字。以東方為青龍。為智。以普賢菩薩在東方表之。觀世音是慈悲位。在西方表之。以西為金。為白虎。為殺害。以表慈悲之法。在殺害惡趣行之。是故十迴向位中。和會智悲二門。觀世音在金剛山之西阿。正趣菩薩從東方而至。同會而見正趣表智。觀音表悲。皆取方像表之法故。然一方法即十方U也。今且略述東方之義少分。以明表法。不可廣言。以木字表智滿十方。橫通犒。通含八卦之法。總在其中。通上下二方法。為智滿十方法也。少一法不名圓智。且如東方為震卦。震為木。為長男。為音聲。為號令。即十方總通U。且如音聲語言出於口。口為兌巽。為言說風教。離為文章。為心。為目。為虛無。乾為圓淨。坤為眾信順。為腹。坎為水。為玄武。為姦邪。是智者之所治。艮為山。為小男。為童蒙。為止。上方為天。含容萬像。是故十信位中。上方世界名平等。佛號觀察智。以表根本智。以虛空為體。下方戊巳土王四季。表智悲圓滿。負載萬物。以一方之法而U十方。若十方參像。以該世間萬類之屬。以君子道。明十方之法。常在一心之恆用。始可為正慧。為明。為日。為文章。是故十門八千為南字。以表南方為正。為明。以八至之日。以八尺之表。於南方定影盈縮。且約略如是。廣即云云。今言南方者。有是十種智慧。恆圓滿故。可以定正邪。決是非。是南方義。有國土名為勝樂者。從啟發達此十智圓明。破長夜之暗。名為勝樂。其國有山名為妙峰者。夫欲入正位。且非定不啟。欲入勝慧。以正止為初山者止也。但上心不動如山。心境自然見盡。心K相盡。即正慧便生。相盡由定。慧由定發。定慧既現。執障惑K。執業惑K。大智便現。相盡知現。名曰妙峰。以登山頂。至相盡之處。於空無相之理。空慧恆明。無始業塵一念便盡。身心都盡。內外總K。身見。見取。戒取。邪見等。五見既盡。名為見道。既見道已。唯空智慧恆照現前。隨行習氣以道治之。治習漸薄。智慧增明。智慧既增。廣行悲願。度脫眾生當盡。我願乃K。眾生不盡。我行不止。大慈如日。普照十方。大悲如月。清涼有海。始終如是。無有休息。名為修道。且如妙峰山上。是見道位。以根本普光明智為道體。以文殊師利妙慧。修普賢行。成普賢道。為眾生界。作大悲門。安立五位行相。和會智悲增損。至妙覺位方終。令智海增明大悲深廣。眾藝通明。四攝行圓。慈悲功滿。如下自有次第。如是始終修治行滿。不出剎那之境界。以智印之。莫作情解。如此初發心住。明以從禪定。顯得根本空智慧門。無明始謝。智慧始明。初生如來智慧之家。名住佛所住。故得憶念一切諸佛境界智慧光明普見法門。以此見道。無古今中邊等見。經歷五位。鍊磨習氣。增長慈悲。名為修道。故言初發心時便成正覺。方可修道治行上智慧。諸藝不圓滿。障菩薩行。是以善財南行。求諸勝友。皆云我已先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云何學菩薩行。修菩薩道。不云增長佛道故為根本智。以定顯得。無作無修。但修菩薩道。學菩薩行。根本智自明自顯。無有修作。如根本智。常與諸菩薩行。作無著無染無生滅無生死之性。若不得正覺之體。諸行л是無常。皆是人天有生死之業報也。善財於妙峰山七日者。七覺支分勸。故云七日。四維上下求覓渴仰者。此是定後作十方觀。觀察諸法體性也。遙見德雲比丘。在別山頂徐步經行者。以明自住之山。是自止觀故。遙見是信。以為止觀之後。信有定慧寂用不二法門。是故別山上徐步經行。山上是定。徐步經行是用。以不離止而有用。以明不住寂。不住亂。是故徐步經行。見已往詣者。昇進也。到已合掌。契會也。頂禮者。至本位之果也。右遶者。信順奉行。自東自北。自西自南為右遶。依甲行。不依辰。為右遶。今人行道返此。德雲比丘言。我得決定解力。信根清淨。智光照耀。普觀境界。離一切障。善巧觀察。普眼明徹。具清淨行。往詣十方一切國土。恭敬供養一切諸佛。常念一切諸佛。總持一切諸佛正法。常見一切十方諸佛所。見於東方一佛二佛十佛百佛。乃至不可說佛剎微塵數佛者。此是見道之後觀也。用法眼智眼觀之。如前我得決定信解力。信眼清淨智光所照者。是也。以清淨眼智光明。照於東方一佛二佛。百佛百千佛。億佛千億佛。百千億佛那由他億佛。乃至見無數無量無邊無等。不可數不可思不可量不可說不可說。乃至見不可說不可說佛剎微塵數佛。如東方。南西北方。四維上下亦復如是。此是入佛知見佛境界。供養諸佛。學菩薩神通觀門。答前善財所請。云何於普賢行。疾得圓滿修行者。應以清淨智光明眼。一依此法。從東方觀一切眾生心如自心。無體無相無心性。不見一切眾生苦樂好惡。是非長短等相。但以清淨智眼光明普照。唯見一切眾生真體。不隨情識肉眼所見。但見一切眾生功德果體。如諸佛相。不見人天惡道地獄等相。一切境界。如光如影。無實無虛。性自無垢。諸佛眾生及以自身。身心體相。本來一味。須起佛色身境界海。皆以智而生無相法身境界。以智體本無。萬相空寂。如彌勒樓閣。從無處來。滅向無處去。全見一切眾生境界。是涅槃境界。全見眾生境界。是如來境界。不從妄情所知。但隨智光所照。令使有無自在。不壞肉眼。見諸眾生。不壞法眼。境界無體。不壞智眼。幻生萬境。見諸佛身皆自在故。入智無作大用光明神化法門。皆自幻智所作。無內外有也。從於東方及四維上下無限。總以清淨智光明作用而令自在。皆須先以無作自性定。顯發法身無相。普光明淨智。無貪瞋業。具慈悲心。始可入此智幻法門。有無自在。若不具慈悲業。便作大力鬼神。惡夜叉。惡羅剎。如普賢行品說。此是見道後觀。未入智境者。未堪也。若一向觀空淨業。貪緣空理。虛神妙用不行。即滯寂。是二乘行種。若也迷理智妙神。一向有作想觀者。即是有為生滅。同西方阿彌q淨土觀也。此一乘智境觀門。使清淨無作智光神妙。從根本無相法身清淨大智光明。成大用門。學菩薩神通。入普賢道。一向作想者一不至。一向真心多者亦不成迴真入用者。始可作也。如經中德雲比丘讚善財所求。汝求菩薩神通。乃至求菩薩生死涅槃門。求菩薩觀察有為無為心無所著。是故開此入佛境界門。和會生死涅槃有為無為而無所著法門。以清淨大智光明。入菩薩大用神通。妙用恆寂故。於別山頂上徐步經行。表動寂得所。以是義故。身不處座而坐也。修行入見道已。以正智光明。作如是觀。一如經作體用之門。使無偏學以滯其功。以此生作一觀門成。當生便入報業神功大用自在也。此是一剎那際來生。以圓智照之可見。如西方淨土觀。一向有為作想。以心想成。猶尚得變易生死。報業神通。如十善業尚生天上。得報業神通。如龍大力鬼。尚以無明惡業。猶有神通。何況道眼開敷。慈善根力。使智神用。一生作意。而於來世不獲大用神通者也。以明初發心便成正覺者。即法身無相根本普光明智體無作理。以為正覺之體。以此成就神通。是菩薩行正覺智體。今此現生一生發心相應時。得以正智。於分段身作觀行心成兼修善。兼修眾藝。觀行心成。來生入變易身。以今生分段之身。是過去作業。今身以智修觀行業。來生得神用變化生也。一一自行功成始得者。是自行功。力得者是真也。如佛菩薩力。暫時加持力得者。是不真也。去ч神力。還自依舊。如以神鬼加持力。即是魔業轉變人心。不得自在。便即令心狂亂。不可取也。一一以自見道力。明智心境無物。淨貪瞋癡業。且以性自清淨平等同體大慈悲業。無見而見。無知而知。所作皆真。以智為用。用其智印。印一切眾生三世業果。總為佛境界也。方得自心無垢也。從我唯得此憶念一切諸佛智慧光明普見法門已下。是推德昇進。此已上一段。初入佛知見智。總該三世諸佛境界。總為一時一真法界。無古今性。不見新成佛。不見舊成佛。以法無古今新舊成壞等性。故以普眼見之。   第二治地住。以戒波羅蜜為主。餘九為伴。南方義如前釋。南方有國名曰海門國者。以戒波羅蜜。為海門體。以大海不宿死屍。以表法身智光為戒體。自性無垢。不宿煩惱惡業識種諸見貪瞋死屍。以法身根本普光明智。以為戒體。性自無垢故。此智現前。十二有支生死海。便為一切諸佛諸功德大福德海。辯才海。故曰海門。如經自有文。比丘海雲者。以表十二有支。是一切眾生煩惱業之大海。今以戒定慧淨為普光明智諸佛大海。諸功德海。大智慧海。能顯示此法。覆蔭潤益一切眾生。令開覺悟十二有支。便成海雲。故善財至海雲比丘所。頂禮其足。以明昇進至位也。合掌者。以明契會此位之法也。善財言我以先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欲入一切無上智海。此明善財請法。廣如經說。海雲比丘。歎善財能發菩提心。要得普門善根光明。具真實道三昧智光。生種種大福。長白淨法。無有懈息。事善知識不生疲厭。不顧身命。無所藏積。廣如經說。海雲比丘言。我住海門國十有二年。常以大海為其境界。所謂思惟大海無量眾寶奇妙莊嚴。廣如經說。言住海門國十二年者。住十二緣觀。觀十二緣生死海。便成大智海。乃至無量眾寶奇妙莊嚴。以明迷十二因緣。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名色緣六入。六入緣觸。觸緣受。受緣愛。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病死苦。咨嗟歎息涕淚憂愁。苦果相隨。無有休息。今三昧觀照方便力。便為清淨大光明智海。諸功德海。一切眾寶微妙莊嚴海。無量智慧之海。廣如經說。迷此十二有支。即有無量苦果地獄畜生餓鬼貧窮困苦之所莊嚴。若以定慧觀察方便力。便為一切諸佛海諸功德智慧之海。如十二有支但迷三法。第一不悟心境體空。直執心境實有。名曰無明。第二迷名色為境。第三自六根為主。以意根不了。以迷名色。根境相對。行觸受愛取有。以生識業。以斯三緣。十二緣起相續。三界苦果。無有停息。今以方便力治。令成大智業。絕生死苦流。以禪定止自意根。令不於五根之中。不緣境界。意根不生。自餘眼耳鼻舌身五根無生。意根既淨。心境俱K。無內無外。無大無小。無有三世古今分別。識種總K。以意滅。十二緣滅。三界一切苦果滅。唯有真智。朗然明白。普照十方智及境界。萬法無體。以智無體故。本明淨故。量同虛空等法界故。無中邊故。神用U周無去來故。入一切眾境界。如燄如化如幻如影。如虛空無取捨故。智自無我。不見他主故。智自無依。不見他依住故。智同法界。所見皆法故。智同淨妙光明。現諸物像普含容故。智為妙神。自無體性故。善能分別十方事故。智境如空。感生福海。皆同光影。妙莊嚴故。智如帝網於一切境界。及一切眾生前。普現其身。隨業差別。對現色身。無去來故。智如水清寶。一念現前。無始無明。十二有支濁水一時清淨故。是故無明滅。根境識十二有支生死苦海。一時滅。法界自性清淨普光明智。及一切功德智慧海。一時發開。是以勸觀十二有支六根境識。成如來智慧諸功德海。以得前妙峰山一切相盡。諸佛智慧光明高顯出世之道。用觀察現行六根名色識種十二有支。令達世間。成一切智種諸功德。海雲比丘言。善男子。我作是念時。此大海之下。有大蓮華忽然出現。以無能勝因陀羅尼寶為莖者。以天帝能主為名者。以此為一切寶中之主。尼羅是淨妙青色寶也。表是由根本智報生。檀波羅蜜行所起。自餘以次九波羅蜜行配之百萬阿修羅王執持蓮華莖者。王表菩薩所行萬行。不離根本普光明智。而得處生死不沒自在故。像阿修羅處大海而不沒。百萬龍王雨以香水者。主差別之智。以為戒體。其智如龍恆處法空。雨法利生。以為香水。以智體恆空。清淨無垢。能淨諸業。以為戒體。故像之。如龍遊空降雨故。自餘依波羅蜜行配之。自餘諸寶莊嚴。是十波羅蜜行報生。此蓮華有如是莊嚴芬敷布護彌覆大海者。以明萬行自體無染。而能周U覆蔭法界一切眾生。以蓮華表之。是故經云。此大蓮華。如來出世善根所起。十方世界無不現前。從如幻法生。如夢法生。清淨業生。無諍法門之所莊嚴。入無為印。住無礙門。充滿十方一切國土。蓮華上有佛結跏趺坐。其身從此上至有頂者。根本智為佛體。為智體本無。神用妙淨。盡諸有海。圓滿十方。無見其際。言上至有頂者。盡諸有見色塵之頂。如經云。無見頂相不可思議。此如來即伸右手而摩我頂者。右手者作用之法。摩頂者引接會真。道合印可除疑故。為我說普眼經者。以明契會智眼普周。量齊法界。普觀根境。隨根教生。根境無窮。教亦無盡。若無根境。教亦本K。以明根本智對物設教。等一切眾生根量U故。名普眼經。經云。假使有人。以大海水為墨。須彌聚為筆。書寫此普眼法門一品中一門。一門中一法。一法中一義。一義中一句。不得少分。何況能盡者。以教不自生。因根境而起。以眾生無限煩惱。繫著又多。是根境無邊。教門無盡。以根本智為普眼。差別智為經。我於彼佛所一千二百歲。受持如是普眼法門。於日日中聞持q羅尼光明。領受無數品者。以表十二緣生之法。有百煩惱。從十無明上互體有百。以U在十二緣中。十二緣中。緣緣有十千二百大煩惱根本。與十方一切眾生而作無量迷緣。流轉生死大海。今以禪定觀察方便力。便為一切清淨普光明智海。及差別智海。故名一千二百歲受持如是普眼經。以明差別智。於根本智。起無量利益眾生法門。名為我於彼佛所受持讀誦。此明以妙峰山相盡出纏之智。作十二緣生觀。治六根名色及識生死苦海。以成清淨智光普眼法門。令於生死海。成智悲之海。從我唯知此普眼法門已下。是推德昇進。如是八萬四千諸塵勞。皆不離五蘊六根色受想行識起。但名色六根。以意根於五根中取名色之境。為不了故。有十二緣生。及十大煩惱。成八萬四千。如華嚴經云。於五蘊之上。一蘊之中有百煩惱。五蘊之上有五百煩惱。內有五百外有五百。如是等乃至八萬四千。以明五蘊上內外有一千煩惱。於十使上。一使之上有一千。十使上有一萬。還於十使分內外各有一萬以為二萬。以貪瞋癡增上。有六萬三千通收。貪行多者二萬一千。瞋行多者二萬一千。癡行多者二萬一千。三箇等二萬一千。為八萬四千。四千是五蘊上內外本數。八萬是十使上緣境起貪瞋癡數。皆以六根名色識三事。成無盡煩惱。等十方界大迷。此三事中。以意根為主。今但以定淨意想。本無五根。本來無主。一切內外山河大地。及水火風等境界。皆意根取相起識執成。名為七識。但以執處成名。亦無別體。隨成業處生三界有漏界。名為第八種子。亦無別體。但是一箇意識所成。今修行者。但止意根不動如山。心境自然相盡。意K境謝。識滅智成。無始迷塵。只緣意惑。意K智現。十方朗然。心境空虛。名為智地。以智日普觀萬境無體相。迷空幻生。無本無末。無生死之體。三界六道人天地獄一切世界。皆是意想妄塵所生。意滅故妄境界隨滅。如薪盡火滅。意盡業空。四大同謝。山河大地與意俱喪。此非放蕩情K。思念都盡。以正定相應方知也。不在情識斟酌。論主頌曰。山河大地及火風。三界境界由意生。意識滅盡如虛空。一切境界同時滅。意塵識滅妄境無。唯真智境妙莊嚴。智境莊嚴如光影。皆相照徹非有無。智境無身亦無見。以智淨故業如是。以其大智照世間。不見世間唯智境。能以肉眼見世間。於所見中無染著。問曰。根本智既自體無垢。何不自然本是佛。何故能隨迷作六道眾生。輪迴苦海。若修得。即是生滅無常。屬人天因果。若不修得。何不自然是佛。而作眾生。有苦有樂。六道生死差別。答曰。為其真智自無有性。無有本體凝然常住。言我是佛。是自性清淨故。以無自性故。無自然我是佛。我清淨。若有自然我是佛。我清淨。我是智慧。我成正覺者。即有處所可得之法。即是常見。即是破壞。諦觀十方無有此物有凝然者。若有此物。不應有十方三界。有苦有樂。長壽短壽。萬物不同。眾生差別。若無自體凝然常住者。要須待緣方始顯得。不是修生作得。為智無自性故。不屬凝然常住。亦不屬修生作得。此二者皆屬斷常諸見。以無自性故。迷心境緣。執著成業。因執輕重違順情多。瞋愛貪癡。有種種六道生死苦樂不同。由執業瞋喜愛。著諸煩惱故。有種種業生。從此輕煩惱中有人天樂果者。知生死苦故。方能有自覺聖智。有因師發心。皆以知生死長遠。方始發志求於真道。皆無自然天生是佛。是真正。為真智無自性故。設從天人龍神中有能覺知生死長遠輪轉過失。或以依先達聖智為師以成覺悟。以淨心境。方能顯發本心無性。方知心所緣境總皆無性。自性無生。心境無生。名為智境。以智現故。方照意所迷境一切總無。方名為智境。夫三界因果。皆由業作得。智由無作定顯。方能了智自無性。不作無明。不作成佛為智自無性故。覺知一切總皆無性故。不作無明為智自無性。不作凝然本有佛故。是故有教說云。諸法不自生。待緣故不從他生。諸緣自無性故不共生。智及修行體空。無自性。無合散性故不無因生。要待覺悟。修行方顯。不自然成故。無成而成。無壞而壞。以無依之智無自成。亦無自壞。以智不屬成壞故。不屬斷常故。以智覺知無自性故。不屬生死。以智覺知自無依處故。不屬生死。以智覺知自無依處故。不屬處所可得故。神用十方。隨根對現。不速而U。在神無神而能大用。在智無智而能大明。總虛無體也。以虛無故。水火不能③。利刃不能傷。生死不能變言空而有大空神用。言有而無形相可得。廣而不張。小而不縮。為利益未明而幻生名也。在名無名故。所知者如響。見諸如來體光如影。教化眾生如燄。興大願如風。行慈悲如雲降雨。以虛空智含容萬法。與其同體而無猒捨一切眾生。對現色身。一念U周而無作者。 略釋新華嚴經修行次第決疑論卷二之上                略釋新華嚴經修行次第決疑論 卷二之下 大唐北京李通玄撰   第三修行住。忍波羅蜜為主。餘九為伴。南義如前。云從此南行六十由旬者。以明從十二緣觀竟。重觀眼耳鼻舌身意六根之上。現行分別。一一根中所有現行分別。皆悉解脫。以前十二緣生觀。觀六根名色識三種成智。今此位中。以智隨六根現行分別無不解脫。故云從此南行六十由旬。棱伽道者。此棱伽山居大海中。四周大海。其山高峻。傍無門戶。難往難登。於此大海岸上有道。以明於十二有支。五蘊六根中。至大道超度生死。明其六根以成智境。根境無染。超生死海。以表其山難往難登。今已登得。故云棱伽道也。以比丘空中經行。如棱伽山從空而入者即得。以明於十二有支。六根名色識種智三法。起無明生死大海。我慢瞋癡高山。甚難超越。今以禪定觀照方便力。了根境識悉皆空虛。無明滅。生死海竭。我慢高山皆摧裂。智淨六塵如滿月。故云棱伽道邊有聚落。名為海岸。今既六根皆為智海。五蘊十二緣六根境界。總為法界大海普光明智聚落也。善財至棱伽道海岸聚落。觀察十方。求覓善住比丘者。重觀自六根上習氣。使令同空理合。及十方眾生六根中境界。總同觀一性虛空。令其見聞覺觸。使空智慧門所行法界聚落。見聞觸受一切聲香。皆為法界也。比丘名善住者。以明善住法空常行利物不離法空故。於空中往來經行。故名善住。以明常於生死海。行一切行。生死海及行利眾生。總不離虛空無所染故。已下天王龍王十王恭敬者。有二義。一明有道感招。二表行十波羅蜜行。自在如王廣在經文。已上三善知識。第一妙峰山頂德雲比丘。以明初入相盡。智慧光明高勝出世間。以比丘表之。第二海門國海雲比丘。以明自得離一切相。諸佛境界智慧光明。須觀生死海一切自他十二緣。六根名色識現行作用上。以成根本智大光明海。得普眼經法門。第三至棱伽道邊海岸聚落善住比丘。得速疾供養諸佛成就眾生菩薩無礙解脫門。以明重觀六根上習氣。得超渡生死海之岸。得法空智慧。成利益世間生死自在之岸。此已上三善知識。且明淨得五蘊中十二有支六根上煩惱。成智慧出世解脫之業。唯度眾生之行。仍是出世功成。修道行門。事合如是。以是義故。以比丘表之。以明比丘是無染行。是故善財至此位問。云何修行佛法。云何積集佛法。乃至云何不捨見佛。於共常精勤修習菩薩道。廣如經說。以明此位雙問佛法菩薩法會融。以明出世智。以成菩薩。俗習未了已下。意明不離世間根本清淨智。而學菩薩世間之智。即示已下。善知識。俗士彌伽以居市肆說輪字莊嚴門。以次俗士解脫長者等。以明世間鬧處是解脫。不假要居山居空。遷彼前心令成後位。為昇進。已下彌伽解脫長者。海幢比丘。成世間不離出世間法。俗士兼比丘表之。   第四生貴住。以精進波羅蜜為主。餘九為伴。南方義如前。有國名達里鼻茶。其國在南印度之境。名義未翻。城名自在者。為此善知識。以達出世之智。又通明俗諦。真俗二諦自在。故城名自在。其中有人名曰彌伽。身是俗人。又居市肆。一如俗相。故名為人。為居市肆。不可稱名長者居士之號。故名曰人彌伽者。此云降伏諸邪論故。彌伽問善財云。汝已發菩提心耶。善財言唯。彌伽下座頂禮善財五體投地。散華及寶。無量種香。供養善財。然後為說輪字莊嚴門者。為明菩薩敬菩提心。善財以得佛根本智慧光明。彌伽是根本智中行。以明敬本智故。以世間敬出世間智故。為明菩薩處世間行菩薩道。於生死海不出不沒不沉淪者。獲無量功德海者。只由根本智致使如是。以是義故。得此智者。須當敬之為明根本普光明大智。是萬德之宗。出生死之本。行大慈悲者之源。普賢行之宮室堂殿樓閣。生一切眾生之本母。養一切眾生之衣服飲食資生之大海。人天善根。總由此根本智生故。是以聞發心者。敬之即佛。故彌伽聞善財以發菩提心。是故五體投地。散華眾香及眾寶衣服。供養善財。珍重施禮。然後說法。此乃不輕未學。敬學如佛。為善財放口中之光。以明教也。為說輪字品者。輪者圓滿之義。以俗間名字說法圓滿清淨。能壞生死諸不善業。句義名詮。次第圓滿。有見及聞受持之者。得清淨智業。破生死業。破不善之海。成大善海。破愚癡海。成大智海。破貧窮苦惱海。成大福德海。一一句義。主伴相成。無失道意。一一句義。說如因q羅網。互相參徹。一一字內。隨器隨根。轉無量法輪無異世間諸名字法。便成出生死法。能變世間法以為佛法。能變世間愚癡以為智慧。能變世間言音以為諸佛言音。廣說無量利益略而舉之。思之可見。從我唯知此菩薩妙音q羅尼光明法門已下。是推德昇進。   第五具足方便住。禪波羅蜜為主。餘九為伴。南義如前。自此南行有一聚落名曰住林者。此位不言國城。但從此南行。以明彌伽在市肆上鬧處是靜。以明一切眾生生死大海塵勞為市肆。以明不離世間生死鬧處為住禪林也。聚落者。眾人所居。眾多為聚落。此明生死眾生眾多處。智者處之為禪林。前位彌伽。此位解脫長者。同處生死世俗煩鬧之處。以為寂靜。故從南行。不言方。不言國。不言城。但云南行。南者正也。行者昇進也。為正法為昇進。故云從此南行。以一切世間生死塵境。總為法聚落。總為禪林。故云住林。以此第五禪體。一切眾生境界以為自性禪故。是故以俗士解脫長者表之。迴前三比丘出世心。令入眾生生死聚落。以為禪林聚落。善財於解脫長者所請法。解脫長者以自善根力。佛威神力。文殊師利憶念力故。以法身智體清淨。皆自有之。是自善根力。以根本智本自十方大用恆寂靜故。是佛威神力。初所顯自清淨智。由無相法身空慧而能發起自清淨智。是文殊師利憶念力。還以此本清淨智以為禪門。性自無垢。含容總為一身。一切佛剎互相容入。如光影像。且舉各隨方面各十佛剎微塵諸佛國清淨莊嚴身。如淨琉璃。含諸影像。色相無礙。於身中。顯現無量諸佛出興於世。入涅槃。一切諸佛眾生無盡。三世業果一切顯現以明自性無垢禪。性自U周故。無虛空不U。無境界不容。無作淨智。本自如是。圓三世因果。法自如是。無延促性。不是作得。是一切世間法自性禪。一切境界本來自定自靜故。以俗士解脫長者表之。不令於世間外別有欣求。修行者應如是信解。如是修行。世間萬境現前。皆是住林。皆是禪林。只為世間強取他境而執是非。自分他土。其心以生諸業。當生苦果。知復如何也。自我唯知此如來無礙莊嚴解脫門已下。是推德昇進。此已上兩位。明俗體本真。世間鬧處是靜。一切萬境及一切眾生心量。性自禪門。   第六正心住。般若波羅蜜為主。餘九為伴。從此南行至閻浮提畔者。以明至此位修行。至出世間及世間二法極表之畔。從妙峰山已下三比丘。表出世間智慧解脫。從彌伽長者至此海幢比丘。表世間中出世間智慧解脫。二俗士一比丘表之。有一國土名摩利伽羅。未翻。彼有比丘名曰海幢者。以此第六般若道成。身心意想。寂滅不生。離出入息。身體支分十三處出。化身不同。十方利物。智慧如海。身心寂然。都無思覺。名之為幢。善財見海幢比丘。在經行道側。結加趺坐。離出入息。經行道是用。結加趺坐離出入息是寂。以明寂用無礙。足下出無數百千億長者居士婆羅門眾。十方化利者。以明長者居士婆羅門眾之行。居卑謙下。離慢不自高。故足下出居士婆羅門眾也。兩膝出無數百千億剎帝利婆羅門眾者。是王種也。以明膝是卷舒自在之義。以明王者世間自在故。像菩薩於生死自在故。腰間出等眾生數仙人眾者。以明腰是五行欲之所在。仙人是淨離五欲故。以明菩薩處於欲境。恆不染著。不著不離。恆清淨故。仙人表之。兩ぁX不思議龍眾。不思議龍女眾。十方利潤眾生者。以明兩えO挾持覆蔭義。以明大智大悲心。以龍及龍女表之。龍表智。龍女表慈悲。像菩薩恆遊法空。智悲恆U眾生。攝持覆蔭雨法故。ш前卍字中出無數百千億阿修羅身者。ш前卍是萬字。以明菩薩於生死中。行萬行而不沒。以阿修羅王表之。以阿修羅王在大海中。足至海底。水至半身。背上出二乘眾無數百千億聲聞獨覺者。以二乘背生死背智悲故。以是背上出。從其兩肩出無數百千億夜叉羅剎王者。以明兩肩是力用大自在處故。以出夜叉羅剎王。皆能飛空。力用自在。是防護義。以明菩薩示行威勢多力。守護僧伽藍及以善人。從其腹出無數百千億緊那羅王及女者。以明腹是包含義。以明緊那羅王是歌樂之神。女表慈悲。像菩薩大智大悲。包含萬德常於十方人天六道。以眾法樂樂眾生。令離眾苦憂惱。以緊那羅王及女表之。王者自在義。腹中出無數乾闥婆及女。此是樂神。如此技兒。在十寶山中住。諸天須音樂時。往彼天中設樂。亦表菩薩智悲。包含眾德法樂。以娛樂眾生。令得歡喜。離諸苦惱也。從其面門出無數百千億轉輪王者。口者是說正教之門戶。像菩薩恆以四無礙辯。以為四兵。以七菩提分法。以為七寶。不作無義綺語言詞。以表口出轉輪王。一切言音。皆成教法。兩目出無數百千日輪。普照一切諸大地獄。及諸惡趣。目者眼也。以明眼中瞳人是也。以像菩薩常以智眼大慈悲眼。觀一切眾生。隨根設教。令離諸惡。白毫相中。出無數百千億帝釋身者。帝釋此云能主。能與諸天作主故。以明眉間毫相。是諸佛放中道智慈圓滿果光處。以取帝釋為能主。表菩薩以中道智悲圓滿行。主導一切十方眾生故。頭上出無量佛剎微塵數菩薩眾。頭者相盡。智悲行圓。乃無極故。舉無量佛剎微塵為量。頂上出無數百千億諸佛者。頂上尊高最勝。故出佛眾像根本智也。已下十二處化用。總是頂上起。通頂上有十三處。此位已明正心住。離出入息。寂用無礙至十地中第六地。還同此位得寂滅神通。但以智悲深廣不同。十地夜天表之。此位。比丘表之。思之可見。善財住立思惟觀察經一日一夜者。以檀波羅蜜捨心圓滿也。七日七夜。七支戒圓也。半月者忍圓滿也。以忍自利不益於他。以為半月。一月者精進波羅蜜自利利他。以為一月。六月者以度行成。六日者六箇智慧滿。海幢比丘云此三昧名普眼捨得者。以慧眼如空。十方普照。空慧無體。物亦本無。根境恆空。照無不徹。於境不染。名普眼捨得。既無取捨。正見現前故。以佛知見故。又名般若波羅蜜境界清淨光。又名普莊嚴清淨門。以明用空智慧。於身支分十三處。幻生諸身。起化如雲。充滿十方一切諸佛境界眾生界。成就教化莊嚴一切眾生事業。然其身心都無思覺。此是出情量之無作妙神。性同虛空。大用自在。從我唯知此一般若波羅蜜三昧光明以下。是推德昇進。此上六波羅蜜以滿出世間心。及於世間中心。已竟後休捨優婆夷。以明成就大慈大悲。以方便波羅蜜入於生死。同於眾生八萬四千那由他煩惱行。同事攝生。後位是也。如後具文。若不如是出世解脫偏多。大悲不滿。從妙峰山上初發心住。海門國治地住。海岸上修行住。從彌伽長者達里鼻茶國生貴住。至住林聚落具足方便住。第六正心住。一終解脫。從第七不退住。成後三位至灌頂住。若不如是。位位相成。修行者得一法。自謂言足。不知進路。未得謂得。未滿謂滿。以是義故。安立五位同異法門。解行理智大悲諸藝神力通用。令知不錯。使無稽滯。初發心時便成正覺。以此正覺。用治習氣。德能妙用。及諸眾藝。普賢道頓成。於無始無終無三世古今之智中。便具成眾德。令使正覺圓明。具普賢行海使滿。不可將一無作之理。萬事不明。以為佛者乃是聲聞獨覺之道。非為佛也。   第七不退住。方便波羅蜜為主。餘九為伴。從此南行。以明從海幢比丘。於世間中出世間智慧光明行。入生死。與一切眾生。八萬四千那由他煩惱境界。而同其行。方便以四攝法事隨時引之。令解脫故。南義如前。有一住處名曰海潮。以明第七方便行。以正智慧日入生死海。普照一切眾生八萬四千那由他煩惱波浪。隨其大小而皆引接。故住處名海潮。以明菩薩知根知時。以度眾生而不失時故。有園林名普莊嚴者。以明方便之行。處生死海。遊止其中。與眾生樂以為己樂。故號為園。以八萬四千那由他無邊眾行。U一切眾生心。皆令一切眾生歡喜發菩提心。及得人天之樂。名普莊嚴。園中有優婆夷名為休捨。此云滿願。為能滿足一切眾生所行善願。成其善法。為於生死中化。恆爾不休。亦號意樂。以滿一切眾生意樂。令迴向一切善法故。優婆夷所止之處。垣牆眾寶樹林宮殿樓閣。皆言百萬。廣如經說。不可具言。皆為優婆夷大悲深廣。依報莊嚴。果不虛來。皆因行所起。觀果知因。因果相似。即知所行身為正報。其身金色光明。紺髮垂鬢。戴海藏真珠網冠。挂出諸天真金寶釧。師子口摩尼寶以為耳璫。如意摩尼寶王以為瓔珞。一切寶網垂覆其身。坐真金座。此明緣身果報也。有八萬四千那由他同行眷屬。常居此園。以明大慈大悲行。一一行中有八萬四千那由他行門。攝眾生U故。所有依報正報。皆以慈悲心行業之所生故。善財問優婆夷發心久近。略言十佛剎微塵。具在經文。都言三十六恆河沙佛所淨修梵行。於此已往佛智所知。以明從前海幢比丘。三空智慧六波羅蜜。以為六數。以三空智慧。以能照破六根六塵上煩惱。成就一切諸佛智慧光明。如是三空六度七覺支分等。三十七道品。四攝。四無量心。至十地滿。佛果以來。成普賢行任運功成方休。以無功智悲。用而不止。六波羅蜜行。修出世心多。至三空智慧一終出世之道已前。雖有慈悲教化眾生。以空慧未明。照一切未畢。常欣出世之道。至前第六海幢比丘正心住。照用功畢。離出入息。神慧起化。自在如前。已明三空妙慧。入於生死。成大慈悲行。同一切眾生八萬四千不可說諸塵勞門。與之同行。成灌頂住。已來三位。使令智慈圓滿。後自有次第。若不如是。至第六正心住。得世間中出世智慧功成若也無後第七位。即入生死大慈大悲之行絕也。即後三位中大用不成。是故至此第七不退住。滿願優婆夷云。發心已來。經三十六恆河沙佛所。淨修梵行。先舉燃燈佛等十箇古佛名目。自餘但舉三十六恆河沙佛數。以表三空智慧解脫三世古今。諸佛總同。故先舉也。以不離此三空智慧。六波羅蜜。所得法門。入生死海。成後三位。使智慧圓滿。成普賢行門。前位以此比丘表之。此位以優婆夷表之。以取世間一分慈悲之義。正以明修行者。男女皆爾。須具慈悲。柔和善忍。不捨眾生故。夫聖教微密。言說難及。舉比丘居士長者兒女表之。像也。觀像取意。得意像K。三空者。空無相無作。從此三空。ч興大願。入十方三界六道。誓度一切眾生令盡。眾生不盡。普賢行不休。十地中亦同此。以第七地中願行成後。八九十地及普賢行。如來大用神功。成法界之事業。十力四無畏等。若無第七地。起大願。入生死。但至第六地行波羅蜜得寂滅神通出世。自謂滿足。不知所行。即後七八九地等妙。及佛果後普賢恆行。絕矣。此十位中法則。與彼相似。智慧慈悲增廣。習業生熟不同。以此十住中。以比丘居士長者優婆夷仙人婆羅門王女為像。十地以九箇夜天神。一箇如來妻瞿波女。破生死長夜。神用表之。功行勝劣。可知意況也。善財問聖者久如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優婆夷答言。不為教化一眾生。乃至云教化一切眾生盡。我願乃盡。供養諸佛盡。莊嚴一切道場盡。我願乃盡。意明佛果菩提。無始終。普賢行無始終。自我唯知此離憂安隱幢解脫門已下。是推德昇進。以明此位入生死海。成大慈悲。不厭喧鬧。心無煩惱故。設有無量眾生。一時惱之。亦恆歡喜。故名離憂安隱幢解脫。   第八童真住。以願波羅蜜為主。餘九為伴。於此南方海潮處。有國土名那羅素者。此云不懶墮。以表此位菩薩。得一分無功智增。憶念本願興悲行行。無有解怠。倍勝於前。故云不懶墮。同前位名海潮者。前是長養大慈悲。此位智增明。以明智悲一體。以第七住。此位從悲起智。第十灌頂住。從智行悲。師子幢王女。名曰慈行。是也有仙人名曰毗目瞿沙。此云出聲可畏。以第八童真住。一分正智增明。所出言音。眾邪驚畏。此位何故以仙人表之。為有二義。一以智淨如仙。無五欲也。二明得智增明。能隨邪見同行接生。故引求仙者。令入正智。仙人摩善財頂者。以明許可印信。至此智位不疑。執善財手。明引接。即時善財自見其身。往十方十佛剎微塵數世界中。到十佛剎微塵數諸佛所。見彼佛剎。及其眾會。廣如經說。以明入於智位增明。與佛同見。能說佛國土身境自在。以智如虛空。見佛及境界如虛空。無不U故。於一念中。以三昧力印無量劫一時並見。仙人放善財手。還復如故。此是童真住。初至智位一分增明。以假聖所接引加持。方得見諸佛國境界。若至佛功終。十方常在現前。無勞所加力。從我唯知此菩薩無勝幢解脫已下。是推德昇進。   第九法王子住。以力波羅蜜為主。餘九為伴。於此南方者。從前昇進。入後位故。南義如前。有一聚落名伊沙那者。此云長直。以此法王子法師位成。其智長直。以說教利生。長於前位。依根不曲。故云長直。總明心境。無不是法界。名為聚落。有婆羅門。名為勝熱。以得智同邪。五熱炙身。不能所害。名為勝熱。世間之火由煩惱生。智慧清涼勝於煩惱。以勝煩惱故。火亦不能燒。此智入神用。非心跡所為。登刀山。入火聚。四面積薪如山。火燄連天。刀山高峻。投身入火中。以明修行至此位。煩惱業K。智堪如是破諸邪見。令歸正見。勸善財令登刀山。善財致疑。諸天勸慰。使無疑心。以明金剛燄三昧光明。燒煩惱薪。截邪見網。令歸正法內是金剛三昧。入者煩惱都K。如清涼池意表法中。以無相智慧為刀山。無性妙光能破惑。是金剛燄定。若存金剛赫奕之狀。不可能破計著執塵。論主頌云。根本智火U虛空。生妙智慧金剛刃。能破眾生堅執業。還成本智妙光明。以明根本智作無明時。從十住初心。以明無相慧顯得。今至此十住第九法王之位。以從根本智。起用妙慧利益眾生。以是為金剛三昧之火。起無量智慧刀山。照割一切眾生長夜煩惱。及方便引接。妄行苦行五熱炙身之流。   第十灌頂住。以智波羅蜜為主。餘九為伴。南方有城。名師子奮迅者。以明灌頂住中。智波羅蜜增明。此位以智行悲。處生死海中。了心境本智。體無生滅。不畏生死。名師子幢王。以一智中。一時普與十方一切眾生前。對現色身。如響普應。一時普U。猶如師子奮迅。一時全身普振。有童女名曰慈行。是師子幢王女。師子幢王是智。童女慈行。是慈悲之行。以明此位。從智行慈悲。與世同行。以無染習。即以童女表之。如第七休捨優婆夷。從慈悲成智。即猶存染習故。即以優婆夷表之。皆像知法。得法像K。思之可見。五百童女以為侍從者。如五蘊中煩惱。經云。一蘊之上。有五百煩惱。五蘊之上。有二千五百煩惱。以此智慈之行。總收五位上五百波羅蜜行。U十方一切眾生。五百煩惱。共同其行。乃至八萬四千。五百為主。住毗盧遮那藏殿。以明大慈悲。居根本智光明藏。以為殿體。龍勝栴檀。蹙金線網。天衣座上。而說妙法者。以師子幢王根本智。而起妙慧。以龍降大法雨。潤益眾生。栴檀者香名。為此香能息毒щ熱惱。正熱時毒熱惱盛。以身纏樹。熱惱清涼。以明此善友降法雨時。無明毒щ。皆得清涼。金線網衣座者。線者貫穿義。網者教網也。衣者覆蓋義。以善能貫穿教網。覆護眾生。報居此座。善財詣王宮門。求彼女者。智王悲宮。是所求之處。觀其報果。一一境界之內。皆有一切如來。從初發心時。乃至成道轉法輪。示現入涅槃。如帝網之光影參徹。以此波羅蜜印。印三世古今之業。境界都盡。如是童女告善財言。善男子。此是波羅蜜普莊嚴門。我於三十六恆河沙佛所。求得此法門者。三空智慧。六度。以為佛數。一佛所演。餘不重說。以明從根本智。起三空智慧。總是佛智慧。亦是一箇三空。空無相無作智慧。六度行門。轉一切眾生六根內外塵。總為清淨。普能莊嚴法界眾生。總為佛智慧。如下文所說無量般若波羅蜜。總以根本智。起三空智慧為體。能清淨一切眾生差別業門。而令成就如來智慧。皆以三空智為體。廣如經說。從我唯知此波若般羅蜜普莊嚴門已下。推德昇進。意明第七住入生死海。同一切眾生八萬四千。及不可說量同虛空諸煩惱門。皆與同行。至此第十住位中。修行行滿。一終智慧行圓。還從根本智。起八萬四千不可說智慧。總根本智生。以三空為體。能破一切眾生六根中一切諸煩惱故。若無眾生。諸煩惱眾多。三空智慧。亦無有也。眾生煩惱廣多。般若波羅蜜廣多。如來化身亦廣多。以將十住中所修福德智慧神化之事。用成十行中一切利益眾生行門。及自治自隨行習氣不自在障。令使自在故。   已上十善知識。以後凡夫修行出世間。及世間出世間。空智慧解脫。出世慈悲心多。於眾上藝治化饒益利門。未學。立位明法。五位前後殊分。若行之者。不出一時一法一位。U收前後時法故以智境之中。無古今也。 略釋新華嚴經修行次第決疑論卷二之下 略釋新華嚴經修行次第決疑論 卷三之上 大唐北京李通玄撰 十行位   第一歡喜行。南方有國土。名為三目。彼有比丘名曰善見。南義如前。國土名三目者。以明法眼。智眼。慧眼。以此善知識。於此行中。常以此三眼善利眾生。故名三目。目者眼也。以法眼明淨。常見法身。智眼知根。善知根器。慧眼簡擇。明見正邪。以此三眼處行無惑。若無此三眼。自亦恆迷。事無不染。何堪利物。令離ン纏。以善知識道德行門。而標其國。名為三目。比丘名善見者。以此三眼知根。應根與益。不浪施教。名為善見。何故此十行之初。以比丘為首。以明處行先以三眼明徹。於世間中心境無垢。名曰比丘。以比丘無染。是解脫義。此十行初。以比丘是處行不染義。十住初。妙峰山頂德雲比丘。是從定起觀。以明相盡出俗之義。十迴向初。鬻香長者。號青蓮華。以明迴出纏心多者。令入生死。成大慈悲行。處世知真而不染汙。故號青蓮華。以俗表之。如淨名之流是也。十地初。以婆珊婆演底主夜神。此云主當春生。以明十地大悲行。常處生死長夜。主當一切眾生。令善芽增長。亦是主當春生苗稼神。善財至三眼國。於城邑聚落村Ь市肆川源山谷。一切諸處周U求覓者。城者可知。Ь者尚書大傳曰。五家為Ь。三Ь為朋。三朋為里。五里為邑。此是虞夏之制也。自餘可知。善財如是求覓。以明觀察諸法。靜亂無體。一切處無著。比丘在林中經行往返者。以明萬行如林覆蔭莊嚴萬有也。地有林。莊嚴真境。人有行。莊嚴自身。及益他人也。往返經行者。明體不住生死。不住解脫涅槃故。其比丘壯年者。以明在世。毀讚無傾。利生無盡。為壯年美貌。端正可喜。其髮紺青。右旋不亂。頂有肉髻。皮膚金色。頸文三道。額廣平正。眼目修廣。如青蓮華。如是等三十二相具足。以明法眼。智眼。慧眼。內嚴外彰。善行慈悲和悅。知根接生。以得報相嚴身。具有三十二相。正果報也。正經行時。不遲不速。審諦經行。無量天龍八部釋梵護世等十眾。前後圍遶者。以行感招。受化之眾也。主方神隨方迴轉者。震。巽。離。坤。兌。乾。坎。艮。上下二方。為十方。皆有神隨逐迴轉而行。又表法中震為木。以木中都含十方之法。以十下八為木字。震為音聲。為震動。為青龍。為吉慶。為春生。為發明。為眾善之首。以此法事。先東方為首。南方離為虛無。為正。為日。為目。為心。為文章。為盛明。若達心虛無。即有智慧文章明也。故問一知十者。是智盛明義。以此十朋之龜者。問一知十。表智慧明也。北方者。為坎。為水。為玄武。為始明。此方以明暗創分。以為北字。故十一月一陽生。以明暗始分之始。暗去明來。明暗相背也。又表正在玄武。迷愚ъ邪之際。善惡不和。不相信順。亦是明暗不比。皆相違背。故云比字。海幢比丘。背上出二乘以表之。又坎為牢固。為水。水善利萬物。皆是隨方迴轉之義。善惡之道。十方參有。東北方為山。為石。為止。為小男。為童蒙。年初歲末在其中。丑未相衝。是陰陽之介。金墓在丑。木墓在未。日生於寅。月生於申。以艮為山。故表山高難昇。以人巴為艮字。若表聖道難登。心淨不動如山。方正道現也。即以艮止其心。正道現為艮義。皆隨方迴轉義。東南方為巽。為風。為長女。為言說。為風教。故巽主辛丑辛未。以丑為小男。未為眾人。為信順。以明巽為言說風教。以化眾人。童蒙小男。已至道者。德合天地。然不須教也。是故口出風而施言教。以定正邪。是非盡。言說俱已。故兩巳共成巽字。約略如是。十方之法難量。一方之法。具有十方。互體參差。卒申難盡。但隨世法。及出世法。隨事迴轉。是故經言主方神隨方迴轉者。法也。以明法無定體。隨事變通。以明處此位中。隨其世間事宜。教行自在。隨方迴轉。引導其前者。以明善施教行。引導一切眾生以教行為先也。足行神。持寶蓮華以承其足。神表智。於萬行中處世無染也。以明行體性無垢故。閻浮幢林神。雨眾雜華雲。此林近阿耨達池。以表萬行如林。覆蔭含生。不行一行。處行無量。度脫眾生。華者行也。無盡光神。舒光破暗者。恆以智慧。破一切迷暗故。不動藏地神。現諸寶藏。令一切眾生修其善業。發開智慧寶藏故。普光明虛空神。莊嚴虛空者。以普光明智度眾生。普令眾生行於空行。破諸迷暗。獲無量福德。以自莊嚴。成就德海神。雨摩尼寶者。以大慈悲行。淨眾生垢故。無垢藏須彌山神。頂禮恭敬曲躬合掌。以明自智高勝。恆行謙敬。無我慢之心無礙力風神。雨妙香華。此是巽神。以明智慧善說風教。聞者歡悅。是香華義。巽為風教義。春和主夜神。莊嚴其身投地者。眾善行為莊嚴一切諸行不離根本智地。常覺悟主晝神。執普照諸方摩尼幢。住在虛空放大光明者。以明無相法身為虛空。根本智光為摩尼寶幢體。以智自性無垢淨光。為照耀體。以明萬行及以心境。恆以根本普光明智。普照十方。無一法可得。而以萬行度諸眾生。不離此智。常不迷心境。即能於世間而無染著。處於世間教化眾生。常行此十行法而無過失。此十箇神。以表神智處世之行十波羅蜜。令修行者倣之。我聞聖者已下。請法。比丘答之。我年既少出家日近者。以明初從十住。創入十行之首也。我此生之中。於三十八恆河沙佛所。淨修梵行者。以明不離法眼智眼慧眼三法。為三十。此三法上。皆能破除心境識上。十無明。以此三法所觀一切心境識。皆不離法眼智眼慧眼所知見故。即八正道行。恆相應故。故言三十八恆河沙佛所。淨修梵行。以恆河沙邪見一切煩惱。以三眼觀之。無有一法不解脫者。不離法眼智眼慧眼所知見故。無有一法不清淨故。身口意悉清淨故。故云三十八恆河沙佛所。淨修梵行。以三眼淨。一切見聞覺知境總淨。名為佛之知見也。經云。或有佛所一日一夜淨修梵行。乃至七日七夜半月一月一歲。乃至不可說劫淨修梵行。乃至入無所證處淨修梵行。亦見彼佛成等正覺說法。各各差別。無有雜亂者。以明無始無終。無有本末。一切心境之上。不見一法是非能所。是修梵行。梵者淨也。善了心境無染淨是非之性。常作如是觀。是於一切佛所。淨修梵行。以自心境一切淨故。即是佛也。修行者終不可於自他之上。存是立非。得為成佛也。設經塵劫勤勞。無免生死。何如心境皆淨。以三眼隨用。住持世間。修行者應常以三眼觀察世間。令心境識以成智業。心境清淨。慈悲和悅。主導眾生。無有勞倦。何事須憂。一切佛法。自然明了。我唯知此菩薩無盡燈解脫門已下。明推德於前。更令昇進。以法眼。智眼。慧眼。常照現前。令不迷心境。即情識種子總亡。唯智慧現前。名為無盡燈法門。又以一燈燃百千燈。冥者皆明。明終不盡。故云無盡燈也。此位以檀波羅蜜為主。餘九為伴。   第二饒益行。南方有國土。名曰名聞。南義如前。國號名聞者。以明自在童子。智德高遠。物無不曉。書數算法。技術眾藝。世間益生之法。莫不洞達。以是名聲遠聞。故國名名聞。童子名自在者。以童子得不死之命。一切世法不能沮壞。於生死中隨器現形而自在。故云自在。在河渚者。水中可居處大者名洲。小者曰渚。小渚曰沚。聚砂為戲者。以明算法隨聚砂之多少算知顆粒。此位中童子自在知之法。約有十法。一書。二算。三印。四醫。五工巧。六和合仙藥。七農。八商賈。九相。十知人根器而教授之。有此十法而利眾生。算法阿庾多。此方一兆。那由他。此方一億。自餘算數。梵本未翻。從我唯知此一切工巧神通已下。是推德昇進。此位以戒波羅蜜為主。餘九為伴。十住位以十二緣生觀。觀生死海為佛智。海為戒體。此十行法為戒體。以成饒益之行。   第三無違逆行。以忍波羅蜜為主。餘九為伴。南義如前。有一大城。名為海住。前之二位所云國。此位云城者何。以明但以約智德所知。為國。今此位以忍防護身口意業。不令高慢。名之為城。城名海住。明下心如海。容納眾流而無所棄。優婆夷名具足者。以能具足施。戒。忍。進。慈悲。具此五法。名為具足。在此城中所住之宅者。以明忍行內嚴。不居其外故。在城中所居之宅。四面無量種種眾寶莊嚴者。以明一心內懷法忍。感招無量功德莊嚴。優婆夷處於寶座者。以忍為座體。盛年美貌。端正可喜。以忍報嚴也。素服垂髮。身無瓔珞者。此捨外華嚴。以明忍狀。色相威德光明者。忍行志德感乘。故容貌可喜。其宅廣博。一室而開四門者。以忍施仁慈廣大。以四攝法。四無量心。無限也。以一小器置於座前。一切世界無限大眾來所食。皆隨根得食得道。各各差別。以法忍施戒慈悲謙下。無自大憍慢為小器。即功德廣大施無邊。若能忍心如虛空。福德莊嚴。無有盡也。故頌云。行忍身心無中邊。除見大小如虛空。其心平等無高卑。十塵法施亦無盡。此位明十行忍門。十千童女。總明忍辱柔軟和悅之行。以女表之。眷屬有百萬阿僧祇者。以明忍辱慈悲柔和行周。從我唯知此菩薩無盡福德藏解脫門已下。明推德昇進。以明忍辱一門。即諸行具足。諸功德藏具足也。   第四無屈撓行。精進波羅蜜為主。餘九為伴。南義如前。有城名大興者。以明精進波羅蜜。大興財法二施之行。悉周U故城名大興。居士號明智者。以智能隨俗。善行二施。饒益一切眾生。故名明智。善財於城內。市肆衢道。七寶臺上。處無數寶莊嚴之座而坐其上。其座十種莊嚴。廣如經說。皆依十種波羅蜜行報生故。先云七寶臺上以為座體者。以明萬行以七覺支分為體。七覺者。一擇法覺支。二精進覺支。三念覺支。四喜覺支。五猗覺支。六定覺支。七捨覺支。以根本智為長者之身故。為明智居士者。居世間而不染。故名居士。以其明智坐七覺支。成無量妙行門。作自利利他昇進之行。明一切萬行覺觀。治習解迷。精進無倦。成就大慈大悲。皆不離一切法空自性無垢白淨無作智。為本體。以染淨習氣。及樂出世間心之勝劣。令知慈悲增減不圓滿障。安立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等妙二位昇進之行名目。與修行者作樣。令學者倣之。依教不錯故。市肆衢道。坐七寶臺座。以七覺支為座體。以明四攝四無量心。故名四衢道。以七覺支分。十波羅蜜及無量行。名眾寶莊嚴。常處生死煩惱為朝市。以明此位精進之行。應如是行財法二施之門。善財請法。居士令觀來眾色類。無量廣多。及來眾欲樂不同。勸觀之已。居士須臾繫念。仰視空中。如其所須。悉從空而下。一切大眾普皆滿足者。以表明智自體是空。一切果報。皆從空智而幻生故。以此仰視虛空。表其空智。幻生福報。諸功德海。從此空智而生。是以觀其本源。令知果報功德所生之因。大慈大悲財法大捨。悉從空智而起。一切萬行。從空智慧而生。及以一切眾生。及以業果。皆如是也。令修行者。善知心境一切功德果報。及一切眾生所行因果。皆從空智而有眾生不了。妄作無明而作善惡業。迷其空智。生死流轉。了此法者。得大明智。而常隨俗。行於慈悲。諸功德海財法二施。廣大無盡。隨念而至。從此空智而有故。是故須觀。令學者識本倣之。在行無染。猶如蓮華而有可觀。處水無染。前十住中第四精進波羅蜜。即以彌伽長者。於市肆上為十千人眾說輪字莊嚴門。令學諸善知世智。了世名言書字句義。一切名字互體相生。一一名字。有一切名字。互成生起。本性體無。今十行中第四無屈撓行。行精進波羅蜜。以明智居士在市肆衢道。以四明攝法。行財法二施。攝眾生行。從空智生。自餘廣意。經中具明。從我唯知此隨意念念生福德藏解脫門已下。明推德昇進。   第五離癡亂行。禪波羅蜜為主。餘九為伴。南義如前。大城名師子宮者。明禪定能發大智慧。於生死中及大眾中。說決定破生死法。得無怖畏。故名師子宮。明此智慧不從外依他而來。以自心寂定所顯得故。名師子宮。智慧為師子。善財於市中見寶髻長者。以明此位不住禪體。在生死煩憒之中。引接一切眾生故。長者接善財手將詣所居。示其舍宅光明。真金所成。白銀為牆。頗梨為殿。紺琉璃寶以為樓閣。硨磲妙寶而為其柱。百萬種寶。周U莊嚴。赤珠摩尼為師子座。摩尼為帳。真珠為網彌覆其上。瑪瑙寶池。香水盈滿。無量寶樹。周U行列。其宅廣博十層八門。善財次第觀察。此以禪體。大智慧功德。八正行報生。依果故觀果知因。善財觀察報居宅舍因果。即得所修之道。論主頌曰。禪心自淨為光明。自性無垢為真金。廓徹如空無涯際。此是智者之宅舍。智眼普觀一切法。白淨無垢無中邊。諸法取捨不可得。此是智者之垣晼C了色塵境本性無。心王善治名為殿。淨智明見照世間。於法普照為樓閣。常於一切見聞中。常於取捨無傾動。一切色聲能見聞。聞中不聞為寶柱。色境自性本無性。智者以之為座體。能於十方塵勞門。坐為大智無垢染。成大智慧無所畏。此是智者師子座。善設教網漉眾生。心恆清淨香水滿。樓閣十重宅八門。十度八正是其行。最下重中施飲食。第二戒施為寶衣。第三忍辱寶華纓。第四慈悲精進女。第五禪慧妙莊嚴。五地通明菩薩住。第六淨慧妙空乘。六地菩薩於中住。七層方便處生死。八層無功智自在。九層一生法王居。十層佛果咸充滿。如是次第而修學。畢竟無初及中後。以此定慧總持門。住智自在非空有。善財白言。種何善根。獲是果報。長者告言。善男子我念過去過佛剎微塵劫。有世界名圓滿莊嚴。佛號無邊光明法界普莊嚴王如來。應正等覺。十號圓滿。彼佛入城。我奏音樂。并燒一丸香而供養。以此功德迴向三處。謂永離一切貧窮困苦。常見諸佛及善知識。恆聞正法。故獲此報也。釋云。過佛剎微塵數劫者。處迷未悟。曰塵劫也。有世界名圓滿莊嚴者。以明根本普光明智。自性有無邊功德世界也。佛號無邊光明法界普莊嚴王者。即根本普光明智。自性無垢。恆照法界虛空界。一切眾生。同共有之。但為處迷。隨三界六道果報。善惡不同。若也一念與天真自性無修無作禪相應。一切心境色塵。性自無垢。便成普光明智。性自無依。不依空有。而能普照十方法界。妙用自在無邊功德。自然莊嚴。但為隔迷本體。與無明貪瞋。不相離也。一念淨心迷解。大智現前。但以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等覺位五十箇法門。調和智慈生熟。使令均齊成普賢行。然其智體。不離初心。時亦不遷。智亦不改。但令智悲神用。漸漸增廣。漸漸增明。使令廓徹。量同虛空。等周法界。同一切眾生心住。一切眾生隨心而現。悉能普應十方世界。無處不至。始終如是。自性常爾。不作神通想念變化。以慈善根力法爾恆然。功行方滿。此寶髻長者。以一切色塵。自性無作禪。開發此普光明智。顯發教化一切眾生。但迷時即言佛剎微塵劫。悟已古今總無。所有昇進。不離無古今中而有漸漸。如空中雲。不離空體而有聚散。然其空體不屬時收。言無邊光明法界普莊嚴王佛入城。我奏音樂并燒一丸香供養彼佛。得此功德者。但表樂音是五塵之境。便達五塵本來法體。本是法界普光明智之境界。以為法樂。名為供養。得此道者。是迴向三處永離貧窮困苦。常見諸佛及善知識無邊功德。以此達妄成智。而用教化眾生而得也。我唯知此無量福德寶藏解脫門已下。明推德昇進。以無明迷解。以成普光明智。以用教化眾生。是無量福德藏。十住解脫長者禪。身含十佛剎海。以境而從體。以為禪體。此十行中寶髻長者。以禪體而就用為禪體。一切色塵。無不禪收。   第六善現行。以般若波羅蜜為主。餘九為伴。南義如前。有一國土名藤根者。以表此位智慧深固。徹於水際。不可傾拔。名曰藤根。城名普門者。為此長者。世無不達。無不救濟醫方療疾。無病不明。大小三乘及一乘根種。無不皆示。依法接引。所稱時宜香湯沐浴。名衣上服。飲食上味。無不給施。故其城名普門。長者名普眼者。以明此位智慧幽微。世無不曉。十方世法一切皆明。名為普眼。此位以智慧成滿。一切醫方。一切佛法大小法門。及飲食衣服。十方恆施。亦和合一切香供養諸佛。廣在經文。我唯知此令一切眾生普見諸佛歡喜法門已下。是推德昇進。此位令修行者。見道之後。以慈悲故。利眾生事。無不頓明。以益群品。十住中海幢比丘。入寂滅神通。十方化利。此位普眼長者。以正法大小諸乘。及世法諸功。普皆等濟。   第七無著行。方便波羅蜜為主。餘九為伴。南義如前。有大城名多羅幢。此云明淨。王名無厭足。此位中明善治國政。慈М含生。無有厭足。治世間。有多惡逆。多不善行。故示威嚴。自化其身。作十萬猛卒。形貌醜惡。衣服褊陋。執持器杖。攘臂瞋目。作諸苦具。見者恐怖。自化其身作種種惡。還以自化其身而追捉之。或截耳鼻挑目。種種苦治。令實眾生懼而不犯。厭而離之。能發無上道心。明菩薩大慈大悲之行。以治惡法。外示威嚴。內懷慈М。以大慈悲心。實不傷一蚤一蟻。何況人耶。廣如經說。我唯得此如幻解脫門已下是推德昇進。   第八難得行。以願波羅蜜為主。餘九為伴。南義如前。有城名妙光。王名大光。此妙光是無色形之根本妙智。大光王是妙智之大自在用。是差別智。以此位成一分順理無功之妙行。仍有順解脫之心多。不同十地第八地。任法無功智現前。恐隨智體。自性無作。而滯大慈悲故。從十住。直至十地。皆以願波羅蜜防之。令至其位。念本願力起大悲行。不令住淨。於智悲行。漸漸殊勝。廣大三昧涅槃道上。煩惱習氣。至十地位滿方捨。始於普賢行。而得自在。其位未成者。助道之行。不可厭廢。其位已至。助道之行不可留。如世間法皆然。思之可見。從十住第八。十行第八。十迴向第八。十地第八。各隨本位。皆有一分無功之智。和會智慈之行。勝劣之體。如十住第七位。即以休捨優婆夷。與第八位仙人。同住海潮處。以明智悲無二體也。此十行位第七第八。以明淨城妙光無厭足王。大光王。和會大悲體。以明隨位勝劣。即以仙人與王表之。所行隨位力用不同。諸位倣此知之。位位皆然。道無二體。但明位位殊勝。如十迴向第七第八。以觀音正趣菩薩。同會而見。以聖者表之。漸漸入神。所用幽微廣大故。妙光城縱廣一十由旬者。一之與十。皆為大數之母。母者本也。是根本智。十億衢路。十億是差別智中眾行。明不離本妙智之體。而有無邊眾行大用。表之。其一之與十。而U十億及十不可說。乃至一切數之大體故。一一道間。皆有無量萬億眾生者。以明差別智及眾行中。一一行攝化無量萬億眾生。根欲不同。皆得其所。已下諸眾莊嚴。皆智悲之行報得。具如經文。觀果知因。其王二十八相者。以明後有善法行。真實行。二行未圓。一行中有因有果。闕此四重因果。未具三十二相也。以明後二種行滿。即化行U周。三十二相亦滿。以不住大智樓閣。故在四衢道中。以明四攝法。四無量。所攝行U故。諸相具足也。當此妙光城中有一樓閣。名正法藏。阿僧祇寶以為莊嚴。光明赫奕。最勝無比。眾生見者無有厭足。大光王處中者。樓閣是根本普光明智。大光王是差別智。城中有無數寶樓閣。皆是本位十波羅蜜行之所報生。最居城中樓閣。根本智之報體。大光王於所住樓閣不遠。坐如意摩尼寶蓮華師子座者。以不住智淨。名不遠。以四攝法攝化眾生。為四衢道。隨意利生。名如意寶也。智恆無垢。號曰摩尼。常處世間而無染汙。是廣大蓮華座。其城各隨眾生業力所見。淨穢不同。入大慈為首。隨順世間三昧者。以明不住淨智。隨俗行慈。順俗利生。心無沈掉。名為三昧。名菩薩幢行。隨順世間三昧。入此三昧時。其城內外六種震動。樹木樓閣一切境界。傾身向王。皆悉頂禮。是三昧力所感。廣在經文。我唯知此大慈為首隨順世間三昧門已下。是推德昇進。此位以明不住淨智。隨俗行慈悲行U故。   第九善法行。力波羅蜜為主。餘九為伴。南義如前。有一王都。名安住者。五位之中。但是第九皆是法王之位。以明至此位說法自在故。號王都。住持軌度。身心寂靜。故名安住。以明法師志德也。有優婆夷名不動。以明法師志德慈悲。和悅柔軟。心不隨境。以明法師之行。以不動優婆夷表之。不即要以婦人為法師也。優婆夷言。於自眷屬不生瞋恨。何況他眾生。善財歎此女人。有三種行。頌曰。守護清淨戒。修行廣大忍。精進不退轉。光明照世間。善財見優婆夷。但恭敬合掌。不致禮拜者。以此位說教無高卑性。不行曲禮。如無行經。得性相平等無我無人者。又文殊師利白佛言。所見如來不應禮敬。以此號為無行經此至道者無上禮也。但有合掌觀察合道。其體平等智慈。不施曲禮。得法之後方隨俗禮。以是辭去。方禮法師位。有十種行。一慈悲。二柔軟。三謙敬。四色境之中心無傾動。五持戒。六忍辱。七精進。八廣明世間。出世間諸法對治門。九善說四辯分明。十言音和悅生致慰問。此為法師之志德也。我唯得此求一切法無厭足三昧光明。為一切眾生說微妙法。皆令歡喜已下。是推德昇進。此法師位。其意廣大。具在經文。今且略知經之大意次第。諸有作者。善依經本而更審諦。自策其志。此優婆夷云。爾時劫中受持如來所說法門。未曾廢捨一文一字。乃至世俗文字。亦復如是。乃至世間技術之法。一一法中亦復如是。以看古樣。自勵己躬。   第十真實行。以智波羅蜜為主。餘九為伴。南義如前。有一大城。名無量都薩羅者。此云有無量大喜樂事。為此善知識行。以四攝法正邪同事。愛語方便。眾生見者無不蒙益。故城名有喜樂事。有出家外道。名為U行。不著三界。名曰出家。一切眾生皆同其行。名為U行。三千大千世界中。九十六種外道。皆悉與其同行。故名U行。在山頂上平地經行。以明智波羅蜜。智高出世俗。名為山頂。大悲平等普攝眾生。名為平地。善知識以無依智。於此閻浮地城邑聚落。一切眾生中。男女大小。常現其身。同其色類而為說法。諸眾生等。皆悉不能知我從何所來。唯令聞者如實修行。十方一切世界人天六道常皆如是。故號U行。從我唯知此至一切處菩薩行已下。是推德昇進。已上十善知識。成就世間諸藝治化之行。兼修出世之心多。若恆以生死苦海。常處其中不出不沒。以成大智大慈悲。及一切智海。後位方明。 略釋新華嚴經修行次第決疑論卷三之上 略釋新華嚴經修行次第決疑論 卷三之下 大唐北京李通玄撰 十迴向   第一救護一切眾生離眾生相迴向。善知識以檀波羅蜜為主。餘九為伴。南義如前。有一國土。名為廣大者。以此迴前十住十行自修解脫心多。令同於生死。調和生死涅槃五位菩薩地位昇進。教化一切眾生相智慧之香。令成就普賢廣大願海。由此為首。故國名廣大。有鬻香長者。以明能和鬻諸香。以表能調治生死。便成大智大慈悲。五分法身。戒定慧解脫。解脫知見香。普燻一切眾生。皆令發意。故名鬻香。鬻香融易出世間解脫。入於生死。成大智大悲。以為一體無二也。解脫不壞。能與生死一體。猶如淨水處泥不濁。猶如水精寶入濁水中。能清濁水。其水現在而不濁性。猶如臭草處栴檀林。猶如濁水生妙蓮華。又如阿澤迦藥一兩。能變千兩銅鐵。以成真金。純作金體。無有銅鐵性。若人一念與根本普光明智相應時。能和無始無明惡業。變為如來大智大慈悲海故。猶如和合諸香。以為一丸。互為資熏。以成妙味。然諸香體。各不相知。純雜自在。一一諸香不合不離。是故菩薩以清淨智。同於生死以為一體。一切眾生八萬四千不可說諸塵勞門。皆與同成智悲之海。生死無垢。智無清淨。無和無合。不散不離。若見生死有濁。見智有清淨。即居染淨二心。心境無非解脫。以長者號青蓮華者。以明同生死而不染汙故。像此十迴向。迴前十住十行出世心多。迴入生死。成就大悲無染著故。以俗人長者青蓮華表之。十住初。十行初。皆以比丘為首。表出世心多。既得出世已。須入生死。廣行行海度脫眾生。是故此十迴向。以俗士長者號青蓮華。表之取像下意思之可見。以迴真入俗。等塵勞而無塵勞可汙也。長者云我知一切香者。以明一切眾生皆有五分法身之香。只為發心時未至。一切燒香者。於生死海中教化。令覺悟焚燒煩惱故。一切塗香者。以明於生死海中。慰喻讚歎一切眾生。令歡喜發心故。一切粖香者。令一切眾生散煩惱故。亦知香王出處者。根本智香王。出在無明中。以達無明成根本智慧。為佛知見。自在為王。以萬境不能染汙故。已下天香龍香等。八部眾有八種香。以明和合世間人天八部眾。八種邪思惟等。成聖道中八種正道。已下善香惡香。及世所受用香。有十三種香。以明和合天人六道中六根及境上善惡煩惱有十二。總合為一丸。成聖所知見受用之香。即十三也。以下菩薩差別香。差別智也。一切菩薩地位香。以明五位差別昇進。總結如是等香形狀生起。及根本者。以明和合五位昇進生起相。且如十住有十位生起形相。皆以後位生前位。引令修行者昇進。不得停住。使令加行不息。智德慈悲。諸藝速明。道行增廣。不滯一法。又初發心住。至第三住出世心現前。以第四住彌伽居士市肆上者為生起。引前位出世心多。使令知鬧處是出世故。第四住至六住。有世間出世心多。即第七住純入生死。無求出世。成大慈悲行。以為生起。皆有十重。及第四第七兩度生起。後十住以十行為生起。十行以十迴向為生起。五位皆然。若不如是。得一法即自謂言足。便即無求也。人間有香名曰象藏因龍髡茈耵怴C以明象為大力。含藏大用在其身。表根本智。以明無明貪欲所翳障。今以定慧觀照力。與貪欲瞋愛龍馱閰l發明。其香若燒一丸。起大香雲。彌覆王都者。以量周虛空生死界為王都。以智者於中止故於七日中雨微細香雨。著其身者。悉皆金色。以明與無明飽C現根本智白淨無垢。以起差別智。說七淨財之妙法。有能悟入。身心白淨無垢。名為金色。若著衣服宮殿樓閣。亦皆金色者。以明慈悲喜捨。諸助道行。總皆金色。以明萬行以根本智為體。若因風吹入金殿中者。以明因說教風。吹入眾生心信受。七覺支觀。以為七日七夜。歡喜充滿者。法樂也。廣如經說。并此象藏香向下。通有十種香。五位通用。且如十住。一住配一。十行十迴向十地。各各十位。皆配一種香。第五如雪山中香。表禪。第六羅剎界中香。表第六智慧。以智慧如羅剎。能食噉眾生血肉。取力用猛壯。所表當位之法。以明智慧羅剎。破壞無明。不可為對。此羅剎界香。名為海藏。以智慧為海藏。其香但為轉輪王所用者。以明第六位般若波羅蜜智慧成已。方能善轉法輪。像輪王也。燒之一丸。及四軍皆騰虛空者。以明至般若波羅蜜位。所說之法。身心四辯。皆與空合。一一像取之。得法像K。從我唯知此調和諸香法已下。推德昇進。以明此十迴向法。前十住十行出生死心多。令入生死中而無所著。起普賢行願。亦與後十地及等覺位。為大智大慈悲之體故。於兜率天宮。於欲界處中而說故。以此調和根本智。普賢行願。總滿十地及等覺位。依樣而行故。前經中於膝上放光。說十迴向位。以表膝者。卷舒自在義。以彰此位。調和生死涅槃而得自在故。將和合香法而表之。   第二不壞迴向。以戒波羅蜜為主。餘九為伴。以明不壞清淨法身智身。以為戒體。以此清淨戒體為大慈悲。處於世間生死。而了生死之性悉清淨故。若處迷也。心境俱縛。若在悟也。心境俱真。故名不壞迴向。於此南方。南義如前。有大城名樓閣者。為以無量重重差別智。觀察諸根。以為其樓。無盡智海。隨根隨時。接生為閣。有船師名婆施羅者。此云自在。為此位以淨戒處生死而不汙。故云自在。其船師在城門外者。以接眾生故。不住自智德。故處外接眾生也。海岸上者。以此位大慈悲為戒體。明臨生死海岸接眾生。令無失時故。像大海潮。無失時故百千商人。及餘無量大眾圍遶者。以明萬行圓滿。船師云。我在此城。海岸路中。淨修菩薩大悲幢行。以明於生死大海流轉路中。淨修菩薩大慈悲幢行者。以明處生死不傾動故。摧破一切生死軍故。此船師有二義。一以菩薩常處世濟難。現同凡行。為大船師。引諸商眾。至其寶所。辯諸寶類。定其寶價。非聖智不可為也。二示法。以明此位大慈悲為戒體。以十住十行。得出生死之海。此位迴令入於生死海。濟渡沉淪生死眾生故。以船師像之。是故船師云。聞我法者。令其不怖生死海。必得入於一切智海。廣如經說。從我唯得此大悲幢行法門已下。是推德昇進。   第三等一切佛迴向。以忍波羅蜜為主。餘九為伴。南義如前。有城名曰可樂。城是從前位昇進至此位。言城是防護之義。以明心境之上。永不起瞋恨不忌之心。故名為城。城云可樂者。為常行忍辱。眾所樂見故。長者名無上勝者。以明諸行之中。忍為最勝。此位善財所以悲泣流淚。以明忍辱慈悲之行故見無上勝長者。在其城東者。是春生眾善發明之首也。大莊嚴林幢。無憂林中者。以忍心成滿。在萬行無憂。以為處所也。居無量商人者。以求法寶也。百千居士者。處世俗而恆真也。如上諸眾之所圍遶者。接生行圓也。善財見彼長者。以身投地。頂禮其足。良久乃起。以明忍行。以成深智禮敬也。無上勝長者云。我成就至一切處菩薩行門。無依無作神通。初云三千大千世界一切人中。次云三十三天及八部龍神。乃至十方一切國土地獄惡道之身。皆U周。以其同類。教化皆令歡喜。隨器所堪。皆令離苦。以明法忍即成。無依智現。以智無處所大小中邊。非三世所攝。性自U周。量濟法界。不往而到。不來而至。此乃無神而神。大用U周。無作而作。大功普應。十方六道。恆常於一切眾生前。對現色身。隨應教化。現同凡事。而諸眾生無疑怪心。此乃十方人天世間常爾。是普賢常道也。此乃立樣。令修行者。設功行未及。知位欣修須及。不無其此。我唯知此至一切處修菩薩行清淨法門無依無作神通之力已下。是推德昇進。此前之三位。是十迴向。入生死成大悲行。以鬻香長者號青蓮華。船師自在。無上勝等。三箇長者俗士表之。至此南方有國土。名曰輸那。有比丘尼。名師子頻伸。是十迴向中入生死出世間慈悲。故以比丘尼表之。尼字者。慈悲之音。比丘者出世之相。以表生死中出生死清淨大慈悲行。為明修行者。了生死而性清淨故。愍其不了者。恆處其中。無有出期。   第四至一切處迴向者。以明此精進行。無生死不U。無惡道不至故。以精進波羅蜜為主。餘九為伴。南義如前。有國土名輸那者。此云勇猛。為此位於生死之中。行大慈悲度。量同虛空界。六道眾生。隨器現形。悉U周故。無不濟度故。以精進如是。國土名勇猛。其國有城名迦陵林。此云厭堮氶C以明此位處世無染大慈悲。於世間能和厭堙C故以為名。比丘尼名師子頻伸者。以德行立名。以明清淨智如師子。久處生死。以大慈悲故。廣度眾生。無辭勞倦。心恆適悅。名曰頻伸。師子頻伸者。展舒適悅之義。此比丘尼在勝光王所捨施之園中者。以明於生死中。行出生死大慈悲之行。而得自在。故名勝光王捨施之園。以明行慈悲法。以表居生死中勝於生死。行慈施法以為悅樂。故名為園。園者遊觀悅樂義。以像菩薩恆居生死。度脫眾生。以為己樂。故名之為園。此位中以普光明智。成種種意生身。十方利益。一身作無量身。U周法界眾生前。成就差別智門。意明此慈悲精進行。都含十方虛空六道眾生。總為一大慈悲。饒益眾生。令離苦得樂。發菩提心。成無上道廣大之園。一眾生不盡。不出其中。一切菩薩皆如是行。以眾生界本真性故。以比丘尼。號師子頻伸像之。園中所有寶樹及塵陂池樓閣等。皆以明依行報莊嚴。廣如經說。從我唯知此成就一切智已下。是推德昇進。   第五無盡功德藏迴向。以禪波羅蜜為主。餘九為伴。於此南方有一國土。名曰險難者。以女人術行。以違真理。聞者難信。故國名險難。城名寶莊嚴者。為明及至其所。心大慈悲故。常隨生死之流。廣利群品同行利生。了五欲性無。不離禪體。以大慈悲故。不離俗體。為大智故。處俗而不染。夫俗間之境。畏而離之。是二乘法。染而愛之。是凡夫法。故菩薩不同此二。為大慈故。處生死同行。為大悲故。了生死及世間境界總無也。以大慈悲故。以智幻生其身。處於世間如影。猶如化人。雖同世間。無境可染。亦無心染境。但為大慈悲行於世間。不行一行。行無量等眾生行門故。雖同世間。世間如化。自身如幻。以智隨塵。塵無染者。塵亦本無。以此義故。雖同世俗。常離欲際法門。以明自智無五欲。以大慈悲故。常入生死。隨俗利生。得大功德。五名無盡功德藏迴向故。城名寶莊嚴。以自智無五欲。為利眾生行萬行。故城名寶莊嚴也。是故淨名經云。示受於五欲。亦復現行禪。令魔心憒亂。不能得其便。火中生蓮華。實可為希有。在欲而行禪。希有亦如是。此位以大慈悲為禪體。居世間不染。如婆須蜜女表之。表一切菩薩大慈之行。法合同纏。不要須是女也。如離世間之行。亦無菩薩行故。為眾生煩惱多。菩薩行多。眾生無煩惱。菩薩行亦無故。前比丘尼。以入生死中。成大慈悲。得出世解脫慈悲行門。此位以於出世解脫慈悲中。入於五欲境界。以明菩薩心大慈故。不染而染。染而不染。示受五欲而無虧女志。不壞無作自性禪門。十方世界隨所見者。如應差別。各身不同。善財見婆須蜜女。此云世友。以能十方一切世界。對現色身。隨所根睹者。友而不捨。皆令離苦得樂。故云世友。所居在市ы之北。自宅中住者。以此位生死塵勞為市ы。無法不寂為自宅。其宅廣博嚴麗。寶椔_樹。園林樓閣。一切皆寶莊嚴者。以禪體U周。萬行圓滿。所得果報生也。若有聞法。得見親近。無不獲益。離貪欲際。廣如經說。宅居市北者。以表北方為玄武。主ъ邪盜賊。夜暗之所也。以菩薩常處無明長夜生死市ы。以接迷流。令歸正見。故行貪欲。方便化迷。善財問修何福業。得如是自在。其女答言。過去有佛名曰高行者。以此禪位體高勝。出過情念諸見。故佛號高行。城名妙門者。以定能發慧。故名妙門。彼佛入王城。ь彼門閫。其城一切悉皆震動者以明定慧相應。一切煩惱悉皆破壞。其城忽然廣博。眾寶莊嚴者以禪體相應。心無內外。量等虛空。名為廣博無虧定體。入ы同事。以接眾生。獲得報化莊嚴。不離禪定自在故。我為長者妻者。以禪定為夫。慈悲心為妻也。以明不失禪心。大悲隨俗不汙也。以將一寶錢供養彼佛者。世中流通可貴。莫過寶錢。於世間聖道流通者。莫過於智慧也。文殊師利為佛侍者。是根本智之妙慧也。以此根本智為定體。出生妙慧為侍人。教化眾生發菩提心。是菩薩自在故。以明不壞禪心。而能隨俗。表菩薩大智大慈悲為禪體。處生死ы肆。垢淨不能滯其禪。喧諍不能留其性。從我唯知此離貪欲際解脫門已下。是推德昇進。   第六隨順堅固迴向。以般若波羅蜜為主。餘九為伴。南義如前。有城名善度者。以明此第六位般若波羅蜜。智悲以成。善度群品。故城名善度。有居士名鞞瑟胝羅者。此云包攝。以表此位智慧無邊。包含萬德。救攝一切眾生。常供養栴檀座佛塔。以明栴檀是香樹。能止蛇之熱毒。以此居士。常坐智慧解脫之香座。能消一切眾生之熱惱。塔者。佛形像之所居。此塔唯置栴檀座。座上不置形像者。以明坐空慧之座。以為佛塔。以明空慧。是佛不滅解脫門也。開栴檀座塔。即得三昧。名佛種無盡者。以明無作空智慧現前。是佛種無盡。亦是普見三世諸佛。亦是佛不滅度門。以此無作空智慧法。無有生滅故。恆用而常寂靜故。一切諸佛共同有故。能壞生死。神用自在故。如空中響。應繫成故。十方普應。無去無來。是故居士供養栴檀座佛塔。得佛不滅度法門。以空智慧為座體。來觀栴檀座佛塔中無形像。即是佛不滅度故。以明空智是佛。故無有滅度也。但來觀塔。即得道而去。故城名善度。從我唯得此菩薩不涅槃際解脫門已下。是推德昇進。   第七等一切眾生迴向者。以明凡五位之中第七。皆以第六空智慧法門。隨順一切眾生處於生死成大慈悲行。故云隨順一切眾生迴向。以方便波羅蜜為主。餘九為伴。南方義如前。有山名補怛洛迦者。此云小白華樹山。其山多有小白華樹。以表觀世音菩薩。處大慈悲行。教化眾生。令使不作小非。不棄小善。纖微之善。皆悉行之。以大由小起故。以積微霜而堅冰至。聚微塵而山岳成。是以聖人。誡小過如大非至。行小善而大善自成。但於一切法。性自空虛。無微心可生。是非盡矣。是故觀世音以慈悲行。居小白華樹山表之。舊經云觀自在者。非理也。依新經為觀世音者。正也。以表大慈悲義。善財於此山西面巖谷之中。見觀世音於金剛寶石上。結跏趺坐。無量菩薩皆坐寶石。在山西面。於巖谷之中。坐金剛寶石者。以表山西面及巖谷者。以明大悲菩薩。常處一切嶮惡道中。行大慈悲行。以明山及西巖谷。l是諸惡趣。行大慈悲行。以明西為白虎。為金。為秋殺。為凶害故。以大悲表於惡趣行慈悲。即有一切處東方。一切處西方。十方總爾。坐金剛寶石。不現眾妙宮殿樓閣莊嚴者。以明堅固大悲。不捨惡趣一切眾生。常於惡道。對現種種身相。度脫眾生。無退無動。故坐於金剛寶石。餘菩薩所坐寶石皆然。以常於惡道潛形同類利生。不現自報莊嚴之事。常為大眾說慈悲經。為善財說大慈悲行解脫門。於一切處。恆以愛語利行同事攝眾生故。從我唯得此菩薩大悲行法門已下。是推德昇進。   第八真如相迴向。以明此位智位增明。心境皆真也。以此真智。迴向入生死。不住真體。以願波羅蜜為主。餘九為伴。爾時東方有菩薩。名曰正趣。前之諸位。皆云南方。此位何獨言東方。以此十迴向。迴真入俗。成大慈悲行。此第七第八位。和會悲智之體。東方表智。以春生發明之首。西方表悲。以秋殺潛明之首。以表正趣是智。觀音是悲。和會智悲而無二體。舉來處。即從東方妙藏世界普勝生佛所。來至此也。又舉從彼佛所。來時久近。言經不可說佛剎微塵數劫。一一念中。舉不可說佛剎微塵數步。過不可說不可說世界微塵數佛剎。一一佛剎。皆U入。至其佛所。以供具而為供養。此諸供具。無上心所成。無作智所印。乃至下方一切眾生前教化。廣如經說。及善財見正趣菩薩與觀世音同會而見。以明觀音正趣。會智悲一體。又表第七是悲增。第八智增。以明正趣得智體增明。返歸悲位。是就觀音同會而見。云從東方妙藏世界。普勝生佛所而來。以明法身無身。無相妙慧。以為世界。自性清淨。普光明無作智海。性自U周十方國剎。名為普勝生佛。以此根本普光明智。生差別智。一念U周十方一切佛前。一切眾生前。如應現身。供養諸佛。教化眾生。一時普現十方。無有來去。論主頌曰。猶如於日月。普現河海中。池沼眾泉流。無不皆普現。其相無來去。光影悉U周。影之與本質。其性如虛空。眾生業力起。業性無來去。本智亦如是。體相如虛空。光明照十方。普現眾生水。教化十方眾。及供養諸佛。亦無能作者。以智自在故。神用滿十方。在神無有神。神功乃如是。如是大用神功U周。及供養種種供具。經云皆是無上心所成。無作法所印。以明無作智體。有無量功德福業而莊嚴故大意。此之觀音正趣。和會智悲無二門。已後直至第十迴向。無量功德。不離第七迴向中慈悲之門。以觀世音是一切古今。諸大悲之體。以明智悲廣故。不離本也。乃至十地之樣。不離觀音。一切諸佛。不離其此。此先立樣。後位倣之。從我唯得此菩薩普速疾行解脫門已下。是推德昇進。   第九無縛無著解脫迴向。以力波羅蜜為主。餘九為伴。南方有城。名墮羅ま底。此云有門。為此位是第九法師位。有大法門。故城名有門。其中有天神。名曰大天。善財見已。頂禮致敬申請。大天長舒四手。取四大海水。自洗其面。持諸金華。以散善財者。以明敬初發心。又長舒四手。以四攝法U也。自洗其面。以清淨智眼。用觀眾生。知根引接。為善財說雲網法門。天者。清淨義。慈悲義。覆蔭義。十方普含容養育眾生義。以明覆蔭如雲。普潤設教。如網漉取眾生故。是故天神出財寶如山。以施所乏。以五停心觀。隨器受法。以明修行者。智會天然。用神妙道。出過情作。任智施為。包含博施。任真而用。故會大天神以為勝友。此明根本智之無作本體。名號天神。一切法門從此而出。故城名有門。從我唯知此雲網法門已下。是推德昇進。   第十等法界迴向。以智波羅蜜為主。餘九為伴。此閻浮提有國者。以明等法界迴向法U周故。總言閻浮提摩竭國菩提場中者。以表此修行至本菩提體故。有地神。其名安住者。前天神表根本清淨之智。地神名安住。表智中慈悲之體。天神出天中寶藏。地神出地中寶藏。以明慈悲之中福德也。以利眾生之福。感也。天神是智之妙用。地神是智慈之恆寂。用而恆寂。故名安住不動。以天動地靜。以設名也。此兩位明修行者於生死中。修行至寂用之本源也。乃至十地果終。不離此二法故。與後作樣。令十地及等覺位中悲智慣習成滿。不移此二法。為一法也。以天為覆。地為載含養之道。不出於此智悲圓滿之法。是故取天地之像。像智慈覆載含養之法故。天地含養。由眾生作業之化生。大道含養。由智悲之妙靈也。天地無私而萬物成。大道無私而萬神濟。不為而成。而成十方。大功不作而作。而作U周法界。是故安住地神以足指案地。百千億阿僧祇寶自然涌出告善財言。今此寶藏隨逐於汝。是汝往昔善根果報福力之所攝受。以明其神如地靜故。地出眾寶自嚴。其神清也如天。大開寶藏。天清地靜。神自彰焉。皆智悲合道。神不為而福德萬物應也。以明修行者。智合天而天且清。悲合地柔和而育含生。而神常靜。福德自明矣。是故地神以足指按地。即眾寶涌現。以智終悲滿。任無功而神用含養U周。是以天地之間。果報福力。眾寶感應。皆不從欲想有作業生也。無為無作。智悲任用。滿眾生界。福感自彰。經云我憶自從燃燈佛來。常隨菩薩恭敬守護觀察菩薩所有心行者。言發心之首依他也。亦以根本普光明智為燃燈佛。是發心之首。過須彌山微塵劫。有劫名莊嚴。世界名月幢。佛號妙眼者。以自發心來。所有迷障。為塵劫迷解得法清涼。為月幢。妙慧現前。為妙眼佛。妙慧無形。體性如空。不可破壞。含容眾法。名之為藏。從我唯知此不可壞智慧藏法門已下。是推德昇進。已上明十迴向。於生死之中。智悲圓滿。一終訖。像天地之靈。養而不窮。無怖其報。末後天地之神表之。向下九箇夜天。一箇瞿波女。以表十地。長養大慈大悲。破生死無明之長夜。以夜天神表之。如下具明以上十善知識。以明入生死海不出不沒。成就智悲。及一切智智。令圓滿如海功多。若以生死海中大智大慈悲。漸漸任智無功。破長夜暗。周滿十方。覆蔭眾生。任其神用普周。主治世法。如下十地位中。諸夜天神等眾是也。已下皆依十迴向中法樣成滿。至於等覺位也。 略釋新華嚴經修行次第決疑論卷三之下 略釋新華嚴經修行次第決疑論 卷四之上 大唐北京李通玄撰   十地位。此已下九箇夜天神。一箇瞿波女。是如來往古因中時為夫妻。至今道滿。以為十地善知識。如下經自具有文。至位方明。此已下十地及等覺位。各十善知識。總依十迴向中行願滿。即是其法。等妙二位。普賢行成。亦是迴向法願行滿故。至十信心中。所信之果。乃至十住心中所得根本普光明智行之果成滿也。前後一智故。但明生熟行不同。非謂智別。   第一歡喜地。檀波羅蜜為主。餘九為伴。此閻浮提摩竭提國。不言南方者。為此國是佛生之處。會其本體。以表其本智無方。明其圓智也。又十地之初。都含後等妙二位。已滿來。於中道節級智悲昇進。生起此位。智見願行。同欣修故。然後安立生熟次第。以起觀行均亭。使出俗入纏。令智悲圓滿。十地及等妙二覺果成。總由十信初。十住初。十行初。十迴向初。十地初。皆是都含諸位。一時起其願行。成後位故。若無初首。後何有法而能行之。即初心方成後位。如層臺百丈。功虧一穭坐g。以無初因之果。後果不成。如種子種果。而方有。因生而後有果。不異初因果故。以此初地發心。都收後位。時之與智。前後都該。分毫不異。然別開昇進生熟後。初歡喜地。創始發心。事同凡類。以檀波羅蜜為首。第二離垢地。以戒波羅蜜為首。方捨離妻子。捨家出家修其戒體。淨其所著。治欲界煩惱。第三發光地。修上色界無色界禪。治樂寂靜煩惱。得出三界業現前。已上位。出三界心多。第四燄慧地。修三十七道品觀。觀身受心法。於心境上。世間諸法。轉令明淨。使其心境。於三界中。所有事業。令心無著。生如來家。第五難勝地。以其禪定。治四聖諦上苦集二諦。世間煩惱。本自性清淨。無非滅道。以明四諦即是解脫。即是第一義諦。以治聲聞乘。及淨土菩薩。畏苦取涅槃證。無智悲捨眾生障。第六現前地。十二緣生觀。觀六根名色取境。名之為識。以觀六根及名色。本來空無體性。無有內外中邊等五見。便為智業自在。妙用神功。即成就無量智慧解脫神功。以除緣覺觀十二因緣。以空為證。於解脫無有智慧。捨大悲障。起於無量智慧神通。教化眾生。已上三位。成就世間中得出世間智慧。已上六波羅蜜。得出世間。及世間中出世間解脫。一終。第七遠行地。入於生死會融染淨。成大慈悲。不捨世間眾生界。成後無功智。漸令圓滿及如來妙覺位。因此而成。除於生死中不自在障。令使如來十力四無礙辯。大智大悲。十力圓滿。皆自在故。恆處生死。不求別有出世故。第八不動地。無功智成。不離第七地所成。此地終。是於生死中。無功悲滿。淨智現前。如觀音正趣。同會而見。自此不知所進。要得諸佛加持力。令念本願。興悲利物。為淨智廣大。一念興悲。下地菩薩功不可及。三加者。一如來現身。二摩頂。三語業言讚七勸者。一勸修佛十力四無所畏十八不共法。二勸行精進。不捨無生忍門。三勸愍念一切眾生。四勸憶念本願。饒益一切眾生。五勸修諸佛身相國土果報。六勸學佛無量法門。七勸學無量眾生差別業智。皆悉通達。起悲智業。不令滯其無功智門。已前諸地貪修解脫。和會智悲。至此位。於生死海中調和解脫。大智慈悲。一終已滿方學佛解脫大用功能。是以三加七勸。令使昇進。不滯無功智中。第九善慧地。得無礙辯。入法師位中。四無礙法者。一法無礙智。二義無礙智。三詞無礙智。四樂說無礙智。第十法雲地。同佛位滿。受如來職。坐一大蓮華王座。量等百萬億三千大千世界。三乘至十地位座。量等一三千大千世界。此一乘中十地道滿。非但所坐百萬三千大千華王之座。並有十三千大千世界微塵數蓮華座以為眷屬。無量菩薩各坐其餘蓮華之上。周匝圍遶。如是等十地法。總在初地中一時通學。以是義故。於此夜天身中。乃含一切眾生境界。乃至身毛孔。總含星象日月。及眾生境界。以此善知識所居直言閻浮提國。不言南方。城名迦毗羅者。此云大體。以五印度中。此國友城都含攝諸國。故名大體。亦名黃物城。以此城曾有黃頭仙人所居。以為名故。又於五印度中處中。含攝諸國。像中宮戊巳土圓U。故云黃物城也。善財從城東門而入者。以明初入十地中初地。東者。眾生啟發創明之智。故從城東門而入。佇立未久。便見日出者。以明從十迴向後。觀照進求此地法門。相應時名入城。會融此地之果。名佇立未久。前位障K。此位智現。名為日出。又此位長入生死長夜說法。教化眾生。故名天神。乃見夜神。在虛空處寶樓閣。以明法空隨大悲行。起無量智慧之門。報生其果也。坐香蓮華藏師子之座者。為明十地等菩薩長養大慈悲行。故以夜天神及蓮華座以表之。香者。以明根本智。具足戒定慧解脫及知見。五分法身香。成就長養大慈大悲行。以為座體。以像思之可見。此以九箇夜天神。一箇瞿波。總是女類以明十地昇進。以大悲為體首。以前十住十行十迴向。皆以本清淨智為先導。而以成大悲行。即比丘。長者。居士。婆羅門。優婆夷。童女。表之。此十地中即以大慈悲為先導。即九箇夜天神。純是女類表之。皆以大慈悲為先首。以天表智自在。神表智之大用U周。言夜者。表破一切眾生生死長夜。十迴向和會慈悲行。處生死長夜。十地長養慈悲行。是故以香蓮華藏以為座體。以明坐一切眾生生死海而無染汙。以蓮華表之。神名婆珊婆演底。此云主當春生。亦明能生眾善。身真金色。目髮紺青。以明法身智身無垢。具行慈愍柔和之行。智慈同成已行。具所為報身。以智無垢。目髮紺青。以慈和悅。謙柔離慢。報得身真金色。智悲合體。成其身也。形貌端正。人所喜見。總在其中。眾寶纓珞以為嚴飾。纓珞是行。以嚴智身。身服朱衣。朱者赤色衣。是南方之色。南為日。以夜天。能以慧日。破眾生長夜暗故。首戴梵冠者。梵者淨智恆淨故。一切星宿。炳然在體。是十方國土身也。一一毛孔。皆現度無量所生。以智無限。身及毛孔。所含國土。亦皆無限。所化眾生。亦皆無限。自餘廣意。具在經文。所於十方剎海隨根對治法門境界。及現身濟苦無限。具如經說。不可具云。以初地都含佛果。等妙二位一時頓現。使進求有法。不滯一門。從我唯知此菩薩破一切眾生暗法光明解脫門已下。推德昇進。   第二離垢地。戒波羅蜜為主。餘九為伴。閻浮提摩竭提國。菩提場內者。以法身根本智為戒體。還不離閻浮提。在菩提場內有主夜神。名普德淨光。是婆珊婆演底之師者。以明萬行依本智起。故名為師。夜神名普德淨光。以明淨智如日。以為戒體。無方不照。名為普德。戒體無垢。名為淨光。破生死長夜苦。名之為神。神者無色無形。不為而應。萬物U周。一時普濟。名之為神。故名普德淨光。善財請法。夜神勸修十法。具在經文。夜神修四禪者。一。大悲救護一切眾生一心不動。修初禪。二。息一切意業攝一切眾生。智力勇猛。喜心悅豫。修第二禪。三。思惟一切眾生自性清淨永離生死。修第三禪。四。悉能息滅一切眾生諸苦熱惱。修第四禪。成就一切眾生。廣多境界。具在經文。不可具言。此四種禪。以明隨大悲行。教化一切眾生。隨根攝化。總是禪門。無非禪者。但淨意業。智自分明。萬境皆禪故。從我唯得此菩薩寂靜禪定樂普遊步解脫門。是推德昇進。為此夜神在菩提場內。還以無相法身本智。以為戒體。以智起用。教化眾生。總是禪故。   第三發光地。以忍波羅蜜為主。餘九為伴。此去不遠於菩提場右邊者。不遠。以明不離菩提根本智。而行萬行大用故。以右大用故。又右為大慈悲體。以忍行恆卑。名之為右。有一夜神。名為喜目觀察眾生者。以忍行內嚴。慈悲法悅。目視無厭。所示知根。隨時引接。故須觀察。善財見夜神在於如來眾會道場。坐寶蓮華藏師子之座。入大勢力普喜幢解脫門者。以明忍為眾行之源。故在佛眾會中。佛眾會者。不離本智。行眾行故。還以本智為忍體。以此在佛眾會。會者眾行也。以根本普光明智。從此十地中。作十度鍊真金喻漸漸明淨。以此為華瓔輪王寶冠等。不離金體。以明一切萬行。神用U周。皆不離根本智。漸殊勝故。如此位夜天神。以入大勢力普喜幢法門。大用境界。利眾生事業。在身毛孔。一一毛孔。現化身雲。無方不至。無剎不現。無眾生前不有其身。說種種引接門。廣在經說。不可具言。但從十地之中。皆以法界身。一一毛孔含容剎海。或一一毛孔出化身雲。無方不至。但以得法久近。住世廣多。常居生死。化度群品。以為次第。表大慈悲深久。從初地婆珊婆演底夜神。從初發心。得法已來。云經須彌山微塵數劫。此第三地。從喜目觀察眾生。發心久近。云過於剎塵劫。以明昇進大慈悲久近深廣。如第二地。不言發心久近者。以明得菩薩寂靜禪普遊步解脫。無三世古今可說。以明禪體U周故。以明在菩提場內。會根本智故。從我唯得此大勢力普喜幢菩薩解脫已下。是推德昇進。   第四燄慧地。以精進波羅蜜為主。餘九為伴。此會之中有一夜神。名為普救眾生妙德。但言此會中。不言東西南北者。以不離佛會忍門。而有精進之行。以於根本智中而行精進行。以智無不周。行無不U。故夜神名普救眾生妙德。夜神放眉間光明。入善財頂。善財即得究竟清淨輪三昧。得是三昧。悉見二神兩處中間。所有一切地水火風。及等微細諸塵。及摩尼眾寶。華香瓔珞。一切莊嚴具等。微細諸塵中。各各皆見佛剎微塵數世界成壞。廣如經說。以明四地菩薩。得生如來家。智境同佛。又以精進行。普攝普賢行門。入微細智。得現如因q羅網境界身。U周法界眾生界。無不現前。隨時化引。以大悲行多劫多生。常在一切眾生海中。普皆應現。如經云。出生普賢行願力故。增廣菩薩大悲海故。善財問得此解脫其已久如。夜神言。善男子。是處難知。諸天世人二乘之所不能測也。何以故。是普賢菩薩行境界。住大悲者境界故。廣如經說。不可具言。略敘行門次第。知有指歸。趣求不謬。教文廣多。不可具錄。修行者。各各自尋經文。勿滯初之少得漸漸令心境廣大入普德之法門。夜神舉發心久近云。往古過佛剎微塵數劫。爾時有劫名圓滿清淨。世界名毗盧遮那大威德。有須彌山微塵數如來於中出現。以妙德夜神。所曾親近恭敬聞法之佛。數所得法門。行菩薩行之初始。當初發心是輪王女。見普賢菩薩。福智光明。破一切眾生長夜生死。因茲發願。願如普賢。以此初因。經今。是以作夜天。照眾生迷暗。廣如經說。以明大慈悲深厚。舉劫久遠如然。若以本智。剎那不移也。從我唯知此菩薩普現一切世間調伏眾生解脫已下。是推德昇進。   第五難勝地。以禪波羅蜜為主。餘九為伴。去此不遠。有主夜神。名寂靜音海者。以明第五禪體。U周含法界。故言此去不遠。還不離佛會。以根本智為禪體。為至此位。令其智體。轉更增明。以昇進故。云去此不遠。以不離舊智而有增明也。故云不遠。以禪體普含色聲香味觸俱淨故。主夜神號寂靜音海。坐摩尼光幢莊嚴華座者。摩尼。此云離垢寶。光者。明也。以明禪體本真。心境無垢。光明照耀。以為座體。幢者以明心境及一切法。本無傾動故。以為禪門。名之為幢。百萬蓮華座者。處生死而無生死可染也。百萬阿僧祇主夜神前後圍遶者。萬行圓滿也。以明坐一切法自性無作動靜禪。普印法界一切智禪。以無作大慈悲。恆覆蔭一切眾生禪。善財問夜神發心久近夜神言。經二佛剎微塵數劫。又生今賢劫中。供養從迦羅鳩孫韟礡C乃至盡未來際佛。悉皆親近。乃至初發心時。清淨光金莊嚴世界。今猶現在。以表禪體無古今三世。普印三世。供養諸佛。聞法。行菩薩道。一時無前後際。不離白淨智禪。前位一佛剎塵劫。以明修行遠近。此位二佛剎微塵。以明大悲行。行漸漸深廣。令後學者倣之。善財以頌歎夜神德曰。不取內外法。無動無所礙。清淨智慧眼。見佛神通力。身為正法藏。心是無礙智。既得智光照。復照諸群生。心習無邊業。莊嚴諸世間。了世界是心。現身等眾生。知世悉如夢。一切佛如影。諸法皆如響。令眾無所著。為三世眾生。念念是現身。而心無所住。十方U說法。無邊諸剎海。佛海眾生海。悉是一塵中。此尊解脫力。從我唯知此念念出生廣大喜莊嚴解脫門已下。是推德昇進。   第六現前地。以般若波羅蜜為主。餘九為伴。此菩提場如來會中者。以明第六。以智為菩提體。為智慧現前。以智慧能治無明。以成大智悲故。又以如來會不離智慧。故云此菩提場眾會中。有主夜神。名守護一切城增長威力者。以明此正智慧。善能守護一切心境無明惡賊。不令得入。以明心境體無無明惡賊自然消滅。大智法王自然出現。故名守護一切城增長威力。善財見夜神。坐一切寶光明摩尼王師子之座。摩尼王。此云離垢寶。以明第六地。智慧現前。破煩惱。令清淨自在如王。以為座體。故名一切寶光明摩尼王師子之座。以智慧光明。能破長夜執障。以設座名。無數夜神所共圍遶者。眾生圓滿也。現一切眾生色相身等。如是對現一切眾生前隨類調伏。廣如經說。問言發心久近。云經過於佛剎轉微塵劫者。數法未詳。此第六位。明般若波羅蜜境界。所現化利。如經具言。不可具錄。善財說頌歎夜神德曰。已行廣大妙慧海。已度無邊諸有海。長壽無患智藏身。威德光明住此眾。了達法性如虛空。普入三世皆無礙。念念攀緣一切境。心心永斷諸分別。了達眾生無有性。而於眾生起大悲。自餘廣如下文具說。從我唯知此甚深自在妙音解脫已下。是推德昇進。   第七遠行地。以方便波羅蜜為主。餘九為伴。此佛會中者。以明此位以智慧解脫力。不離根本智妙慧。出超諸境界無所染法門。以方便力。還歸生死。超一切普賢大願海。以是義故。云此佛會中。有一夜神。名開敷一切樹華者。以明此第七地有行有開發。返還生死。同一切眾生生死六道行。而無捨離一切眾生。成後佛果。如來大智大慈悲行。總由此位起。隨流生死道。不出其中。而成大智悲海故。若無此地返還生死。同行攝生。但得六波羅蜜。出生死道。捨其後位。佛十力大悲總無。以此夜神。名開敷一切樹華。覆陰開發一切眾生行。U在此位故。是故六十童女。寶光明為首。因依一切法音圓滿ン王。所發菩提心。以明六波羅蜜出世智慧。迴入生死大慈悲心。故名六十童女。王者。今毗盧遮那佛是也。以明不離根本智。修六度行。還以六波羅蜜出世之道。迴入生死。長養慈悲。便於生死海。成一切智悲之海。六波羅蜜各具十。故云六十。前以出世心多。此位迴入慈悲。故名童女。發心ч還生死。身含法界。一切星象。炳然在身。廣如經說。言發心久近。云經世界海微塵劫。此有二義。一明大慈深廣。二表法。以明迴前六波羅蜜出世心多。障於生死。成大悲心。有爾許塵障。今已迴之。故云六十童女。十住之中第七位。以休捨優婆夷表之。此十地第七。以六十童女表之。十住有染習猶存。此位雖與一切眾生同行。心無染習。以童女迴心表之。以明昇進。漸勝童女者。今開敷樹華夜神是也。表七地ч還生死。成大智悲行。同一切凡夫。開敷眾生。悉同塵行。方便利生。皆同安樂。故名開敷一切樹華。從我唯知此菩薩出生廣大喜光明解脫門已下。是推德昇進。以明此位菩薩。恆居苦流生死。利益無限眾生。是菩薩廣大喜。恆入法界虛空界塵塵中。無限身一時恆濟。故無休息也。是菩薩廣大喜故。   第八不動地。以願波羅蜜為主。餘九為伴。此道場中有一夜神。名大願精進力。救護一切眾生。此道場中者。以明無功智成。不離本智。與本智體會。故名道場中。以根本智體如虛空。性自無垢。若心會者。一切諸繫煩惱總無。以此智善治諸惑。故號道場中。有一夜神名大願精進力救護一切眾生者。以明八地無功智成。念其本願。興悲利生。無有盡極。因行立名也。善財見夜神在大眾中者。不離本智。行普賢滿法界眾生界行。是在眾中坐普賢一切宮殿摩尼藏師子之座者。以此位修行。會根本普光明智為座體。以根本普光明智。自體無性無相。性自光明。量同法界虛空界。無邊無表堣j小等量。普能含納一切境界。總在其中。而同其體。以為座體。以普現法界國土摩尼寶網羅覆其上者。以明會根本智。一切隨方國剎。教化一切眾生。所有教網。皆從根本智。現差別智。設無邊教網。漉眾生而成報果故。大意明從初發心已來。會根本智。至此位功高智淨。行博教多。悲寬益廣。報無盡也。夜神現日月星宿影像身。現隨眾生心普令得見身。現等一切眾生形相身。現無邊廣大色相海身。如是廣如經說。善財見已。一心頂禮。舉身投地。良久乃起。合掌瞻仰者。地是物中之卑。以知識道真智朗。卑己敬之。除我慢之極也。合掌者。契會也。瞻仰者。智德可尊也。善財問夜神言發心久如。初以智境答。後立時劫答。初智境答者。經云。一切法自性等。入於諸法真實之性證無依法。捨離世間。悉知諸法色相差別。亦能了達青黃赤白。性皆不實。無有差別。乃至我入此解脫。了知法性無差別。而能示現無量色身。意明智體與三世體齊。雖大用神化U周。無初得法之時可說。經中亦作日在空中無時劫喻等。亦作幻人住世教化喻。後方立時者。經云乃往古世過世界海微塵數劫。劫名善光。以為劫初為勝光王太子。名為善光。伏是初心之因。舉此為初發之心及時劫。其太子具二十八相。以明九地十地。四重因果未及。不具三十二相。在此身以救地獄罪。發慈悲心。至如今作夜天神。以表此位無功智中。念本願力而行悲行。此位法合諸佛三加七勸法。如前第八地中具文已釋。從我唯知此教化眾生善根解脫已下。是推德昇進。   第九善慧地。以力波羅蜜為主。餘九為伴。此閻浮提有園林。名嵐毗尼林者。以明此園是如來所生園。不云國邑。都舉一閻浮提之境界。是如來降神受生誕生攝化之境。然後次三千大千百億閻浮提。乃至十方一切剎海。乃至以剎海塵中微細境界。皆有摩耶夫人坐此園林。如來受生誕化。一時同現。是故都言此閻浮提也。嵐毗尼林者。此云樂勝光園。以如來欲降神時。十方一切諸佛悉放э中光明。來照此園。及照摩耶身。又此園林及地。常有光明。時諸天龍神八部。常作樂音而為供養。又此園林。常有眾寶莊嚴香華妙事。見者悅樂。故為樂勝光園。亦名無憂園。善財見妙德神。在一切寶莊嚴閣中。坐寶蓮華師子之座。以神所居。表神智德。重重行門。普虛樓閣。以眾寶樹妙莊嚴。坐蓮華座者。以表如來受生及誕生。是化眾生行。故坐蓮華座表之。二十億那由他諸天恭敬圍遶。為說菩薩受生經。以明智悲行滿故。以明此位智悲行圓。示現受生。誕生十地。即受如來職位。便坐眾寶莊嚴蓮華座。量等百萬三千大千世界。眷屬菩薩。有十三千大千世界微塵數。各坐蓮華座。周U十方。是故九地行圓。十地果滿。經云。菩薩有十種受生藏。如經廣明。如妙德神云。經百年。世尊果從兜率天而來生此者。以從八地處兜率天。至九地降神誕生。以為百年。一地中修一波羅蜜行。一波羅蜜中有百波羅蜜行滿。故來生此園。以一十百。總是大數之本。以表萬行圓滿。即受生也。以十地之果。以八地無功之智。任運成故。如來欲受生時。園中有十種相。具如經文。摩耶夫人腹中及身毛孔。普現十方國剎及世界海。一切塵中。一時普現菩薩受生自在。廣如經說。如菩薩欲誕生時。摩耶夫人前。忽然從金剛際。出大蓮華。名一切寶莊嚴藏。金剛為莖。眾寶為鬚。如意寶王而為其臺。有十佛剎微塵數葉。一切皆摩尼所成。自餘莊嚴。具如經說。此是如來初誕生第十相。以明如來福智所感。十方一切諸佛。放э中光明。名菩薩受生自在燈者。以明э中是受生之始。э向上長頭身。э向下長腰腳。向上是陽。向下是陰。如樹窠向上生莖幹。向下生根鬚。以э是受生之始。故十方諸佛放э中光明。名菩薩受生自在燈。畢洛叉樹。此云高顯。為如來在此樹下生。此樹枝幹莊嚴。殊勝高顯故。善財問得法久近。云往古過億佛剎微塵數劫。復過是數。時有世界。名為普賢悅樂。八十那由他佛。於中出現。第一佛。於寶燄眼王夫人。號喜光。於彼示現之時。妙德神以為佛乳母。從是以來念念常見毗盧遮那佛示現菩薩受生海。十方世界及一切塵中菩薩受生自在。亦恭敬供養承事。聽所說法。從我唯知此菩薩於無量劫。U一切處示現受生。周U供養自在解脫已下。推德昇進。論主以偈讚菩薩受生自在法行。頌曰。普光智體如虛空。無有中邊大小量。蠢動含識皆同體。無自無他性平等。以本願力慈悲心。方便現生名為父。或現蓮華中化生。或以慈悲幻生母。如是念念滿十方。對現色身如雲布。一切剎塵普現身。隨根影現無來去。智體本性無形色。無住無依無有處。一念普現色身雲。各各不同非念慮。無功大智恆自在。十方誕生無罣礙。無像法中現妙像。引接迷流達虛妄。善達心境非一二。亦達諸像亦無像。一塵境界智幻生。智體如空幻皆寂。若了智境無體性。作與不作本無跡。菩薩以是得其源。常如萬法絕攀緣。非是心緣彼諸境。只為無功智印然。無功大智滿虛空。受生誕化總其中。一念U含三世法。時日本來無始終。以智本無大小量。以是化徹微塵中。 略釋新華嚴經修行次第決疑論卷四之上 略釋新華嚴經修行次第決疑論 卷四之下 大唐北京李通玄撰   第十法雲地。以智波羅蜜為主。餘九為伴。此迦毗羅城。有釋種女。名曰瞿波者。以明十地行。不離本處。與初地同處。以表菩提。體無先後。始終不移。故云迦毗羅城。有釋氏女瞿波者。乃是如來往古為太子時妻是。過百佛剎微塵劫。有王名智山王。有太子名善光。有居士女名淨日。善光太子出家為比丘。於淨德林中住。入城乞食。淨日女見善光比丘。因生染愛。便解身瓔珞並珠置其w中。便即發菩提心。於二百五十劫。不復墮三惡道。常生勝樂處。常見善光比丘。經二百五十劫後。生於善現家蓮華化生。見財主王有太子名威德。太子納為妻。因此之後。常共太子供養諸佛。乃至聞法得道。迄至如來為太子時。還為其妻。是往昔本願因緣。常為其妻。依古德云。如來為太子時。有三夫人。一羅J羅母耶輸q羅。作比丘尼。二名瞿波。作善財十地善知識。三名摩奴舍。未詳所在。夫如來神智。性同虛空。非物像能與其類。如其智體。非情想能得其跡。但以無形質之妙靈。而十方隨根普應。對上根之類。蓮華出現。應中下之流。母胎誕生。只為本願慈善力故。於十方世界。隨物現形。豈有存妻子而居世間也。但為化凡引俗。示生人間。八萬四千塵心。迷皆同行。化妻幻子。化幻眾生。示現處纏。難捨能捨。對三乘之種。捨諸飾好。應一乘佛果之門。即具華冠瓔珞。九十七種大人之相。及十華藏世界微塵等相。今以瞿波女。以表一乘智境。無別求出世全以根本智。普印世間。萬境全真。更不說他方別有淨土。便以瞿波女用同真性。無取捨法。便將表法。便明十地道滿。法喜為妻也。一切境界總是法樂。是故法華會三歸一乘故。說世間相常住。是法住法位。全將世間以為解脫。無別欣厭也。又此經集會人間眾。但有五百優婆塞。五百優婆夷。五百童子。五百童女。一萬諸龍。但集世間俗眾。無比丘出世眾。如來是福智大慈悲圓滿之行。世間無厭形相也。今以瞿波女。表十地法悅。無取捨法。是故淨名經去。法喜以為妻。慈悲心為女。善財至菩薩集會普現法界普光明法堂者。至十轉法輪智滿故。此是初會菩提場所。契會普光明智。亦是第二會普光殿。從第二會自起信進修行。至此十地。自以智慧道滿。同諸佛法輪之智慧。以此為終。故號菩薩集會普現法界普光明講堂。其中有主宮殿。神名無憂德。并一萬守宮殿神。來迎善財。讚歎善財所修行善根。是入十地之因。見瞿波女。是十地之果。一萬守宮殿神。是守護十地智悲之行。瞿波女曾供養無數諸佛。久遠劫來。承事毗盧遮那。自身位登十地。猶言未了菩薩身及身業。亦不知心智諸劫所行之道。以未入等覺位普賢行門。至十地道滿。須捨見道煩惱。禪三昧上煩惱涅槃清淨樂上煩惱。總捨。恆入世間一切眾生前。對現色身。教化利樂是恆常之道。更無欣進出世。三昧涅槃解脫習氣之心。以是如經中十地行滿。以無量三昧。推求普賢。了不能見。佛勸令以想念求覓。方見普賢。在十方一切佛所。或來或去。以是瞿波立樣。以成後學。令知軌則。修行不惑。從我唯得此觀察菩薩三昧海解脫已下。是推德昇進。   已上十地善知識竟。十一地等覺位普賢行。如下。從前十住初心至十住滿師子幢王女。且得一分世間出世間智慈圓滿。從十行初至十行滿。出家外道名為U行。且得一分隨行行上。不壞出家無染解脫。從十迴向初至十迴向滿。見天地之神。以於世間生死智悲之行。含養自在。從十地初至十地滿。見瞿波女。於菩薩集會。普現法界講堂。及無憂德神。及一萬守宮殿神。以十地道齊諸佛智慧。轉法輪中。智慈自在。從十一地等覺位普賢菩薩行門初摩耶夫人。至十一地滿見德生童子有德童女。以恆往十方生死六道入幻住門。是等覺位之功終。文殊師利。彌勒如來。普賢菩薩。三人。總通是五位及十信位中。一理智妙行之體用法界之門。從初發心來至五位滿。皆不離此三法。文殊是三空解脫之妙慧。妙簡正邪之理。彌勒如來。寄同此教。一生至佛果故。是根本普光明智。普賢是根本普光明智中差別智。利眾生行門三法。是一體用之門。即於諸法而能自在。此之三法。成此一部經之教體。故名一乘圓教也。從十信心修行。至五位未終。常以文殊師利為揀擇引導之首。普賢為伴。至入法界之果門。即普賢為首。文殊為伴。根本智常為此二法無染之體。若根本智未明。藉妙慧觀照顯發。若根本智明。即妙慧是根本智妙使。普賢是根本智中萬行之體。總是一法。理智大悲。體用分三。若不如是。合離分張。修行者。不知有智悲體用。通塞自在。文殊師利出善住樓閣南行。化利人間。啟發童蒙。故名文殊師利童子菩薩。以化童蒙見道智。因行立名。是故未見道時。由慧顯得本智。見道之後。慧為佛之使也。觀察取意可知。總是理智體用互參等覺位初。以檀波羅蜜為主。餘九為伴。此世界中有佛母摩耶者。此位能以處生死中大慈悲心。普含攝一切世間之境界。不分內外東西南北。直言此世界中也。佛母者。如來以大慈悲心為母體。能發大智慧教化眾生故。實無如世間父母所生。為大慈大悲。不違初發心本願力。化眾生故。宜應所見。以其自智。幻作父母。化作妻子。或現蓮華化生。種種生法。同眾生行。宜應化現。總是如來一智之境。隨宜幻生。何得有父母誕生。入胎出胎。去住之相。望其自智。以智體神妙。無色無形。無跡無垢。自體清淨。及隨本願大慈悲力。有依正二報功德。福智莊嚴。如光影像不可提摩。隱現自在。如慈氏樓閣。如華藏世界。是也。共一切眾生同住。各不相礙。身為正報。國土為依報。亦依正二報。互相參入。如帝釋寶網。光影相參。重重無盡。如是摩耶夫人。如來眷屬。總是同一切根本之智。幻化眾生以接童蒙故。以大慈悲為母。幻生佛故。如十住之末。從智生慈悲。即師子幢王女。名曰慈行此等覺位。即慈悲生智。即以母生佛。昇進次第如然。善財歎摩耶夫人身。是超六處離一切著。智無礙道。具清淨法身。以如幻業而現化身。以如幻智而現世間。以如幻影而持佛法身乃至無依處身。廣如經說。善財先見主城神。名寶眼眷屬圓滿者。是悲中之智眼。引接眾生。故先見也。以雜色寶華散善財者。以明入大慈悲行。非一種行。行無量種種行。是以眾色寶華而散善財。又勸善財。二十八種守護心城法門。意令修行大慈悲。處生死行。廣大無限。於生死行中不貪境界。但欲成就如來十力。廣如經說。意明欲入生死。成大悲行。不捨智業本清淨法。大悲圓滿普周世間。調和無二。不令有滯。此二十八種守護心城法。是和智悲。成普賢入生廣大行門。令不染不離。是入生死。成大慈悲前方便故。是故先見寶眼主城神也。又云。佛子。菩薩摩訶薩。若能如是修心城。則能積集一切善法。何以故。蠲除一切諸障故。所謂見佛障。聞法障。供養如來障。攝諸眾生障。淨佛國土障。此有五種障。皆是有所欣求功德善法。懼生死心。非是真入無作任運大慈悲者故。今欲見此位善知識者。常除如是等五障之心。不用功力。則便得見。以明十地道滿入等覺位。普賢大慈悲。處世間眾生海。當除此五障。方得見摩耶之身。此乃是不求出世。不求功德。不求見佛。不求聞法。純以無作大慈悲。一往同一切眾生生死流。教化利物。無有身心所求果報及懼生死。爾時有身眾神。名蓮華法德。及妙華光明。無量諸神。前後圍遶。從道場出。住虛空中。以妙音聲。種種稱歎。是處生死海。住法空無染之行滿。摩耶夫人從耳璫放無量色光明網。普照無邊諸佛世界。令善財見十方無邊國土一切諸佛。其光明網右遶世間。經一匝。還來入善財頂。乃至U入身諸毛孔。善財即得淨明眼。永離一切愚癡暗故。得離翳眼。能了一切眾生性故。廣如經說。何故耳璫放光。以六根之中。意根以成智業。餘五根中。耳根隨用為勝。以表大慈悲救苦海。以U法界之眾生界。聞聲即救。不待見身。且取耳能遠聞。過餘四故。且如雷震百里。耳根得聞。若有大聲。千里亦聞。四根不及。以表慈悲之光。耳根為體。光照諸佛國土。次照世間。以慈悲之光。照佛國眾生國。一體無二。從善財頂入。然後U入身及毛孔皆U者。以明大慈悲光普周。高卑等入。體同一性。大智光明眉間起。受生光明э輪起。大慈悲光摩耶耳璫起。四十心光手中起。十信光足下千輻輪中起。十住光足指端起。十行光足趺上起。十迴向光膝上起。十住中第六住海幢比丘眼中放日輪光。照惡道苦。善財蒙光入身。能了一切眾生性者。以同體大悲能了一切眾生性故。次見守護菩薩堂羅剎鬼王。名曰善眼。與其眷屬一萬羅剎俱。於虛空中。以眾妙華散善財上。明羅剎是女。住在大海之中。有大勢力。能食噉眾生而得自在。亦能遊空。以明菩薩以法空大智。常居生死海。守護一切眾生而無捨離。以為宮殿。而能食噉一切眾生無明貪瞋癡愛熱惱血肉故。以羅剎王表之。取此居大海中力用殘害速疾為像也。散眾華於善財上者。以大慈悲是行故。是故散華也。勸歎善財令入大慈悲之行。廣如經說。羅剎王為善財說求善知識法。善男子。汝應頂禮十方。求善知識。正念思惟一切境界。求善知識。勇猛自在U遊十方。求善知識。乃至觀身觀心如幻如夢如影。求善知識。善財受行其教。即時Y見大寶蓮華。從地踊出所有莊嚴。廣如經說。以明大慈悲為地。大慈悲行為蓮華。能起大慈悲心。為摩耶夫人身。誕生諸佛。以明從悲起智。以明萬事皆是大智大慈悲幻生諸法。度脫眾生。是如幻智中幻生自在無礙方。如大智大慈悲功。終不可得。智淨如空。守空而住。不可但隨悲逐行。迷彼智門。皆須圓備。如主城神一度和會慈智之行。身眾神及摩耶耳璫放光一度。和會智悲之體用。羅剎王一度。和會智悲之體。如是三度勸發和會。觀行次第因緣成竟。方始蓮華從地踊出。具眾寶莊嚴。摩耶居中而坐。坐於眾妙寶座。一切諸莊嚴中。起化莊嚴。及摩耶夫人出化身雲。U周十方。成就一切眾生。廣如經說。乃至善財等。摩耶所化總現其前。亦廣如經說。如摩耶夫人身相如本。乃能容受十佛剎微塵數菩薩眾海。八萬諸龍等眾。悉在腹中。菩薩於腹中受生時。於摩耶夫人腹中。遊行自在。一步過三千大千世界。一一步皆悉如是。乃至一切行普賢行。普賢行者。受生菩薩。教化眾生。悉在其中。故知只是諸佛大慈悲母體也。如經所說。不可具言。善財問摩耶得法久近。云乃往古世。過不可思議。非最後身菩薩神通道眼所知劫數。是得法久近。從我唯知此菩薩大願智幻解脫門已下。是推德昇進。   第二戒波羅蜜為主。餘九為伴。善知識。於此世界三十三天。有王名正念。此是前十住中正念天子。其王有女。名天主光。以明此位以慈悲為戒體。以天主是智。女是慈悲。以此位智悲圓滿為戒體。名天主光者。天為淨也。主者。入生死中。主持教法。以利眾生。光者。雖處生死塵勞。大悲同行。攝取眾生。同纏不污。戒光具足。名天主光。得無礙念清淨莊嚴解脫門。   第三忍波羅蜜為主。餘九為伴。迦毗羅城。有童子師。名為U友。善財請法。便指此城中有童子。名善知眾藝。此兩位善知識。共成主伴。以例儒門如此孔丘顏回是也。以教童蒙。故一名童子。說四十二字母。具在經說。說四十二字母時。以四十二般若波羅蜜為首。入無量無數般若波羅蜜門。善知眾藝菩薩解脫門。是也。   第四精進波羅蜜為主。餘九為伴。   第五禪波羅蜜為主。餘九為伴。此摩竭提國有一聚落。彼中有城。名婆怛那。有優婆夷。號曰賢勝。此城在南印度。此名喜增益。得無依處道場。說隨六處中各得無盡智性。於世間出世間法。無不了知。陰陽五行。醫方眾藝。無不博達。以隨用為禪體。   第六般若波羅蜜為主。餘九為伴。南方有城。名為沃田。彼有長者。名為堅固解脫。得法門。名菩薩無著念清淨莊嚴者。以智慧體本無所著。以一切心境悉皆無故。名為清淨。妙慧能生眾生善根。故城名沃田。以智慧能破無明。故長者名堅固。   第七方便波羅蜜為主。餘九為伴。即此城有長者。名為妙月。以第六智慧。即不異方便波羅蜜故。以智慧能淨煩惱故。名為妙月。雖以方便行入於生死。恆以淨智相應。故宅有光明。得智光明法門。   第八願波羅蜜為主。餘九為伴。南方有城。名出生。以明無功妙智現前。以本願力大慈悲行。故城名出生。有長者名無勝軍。以無功之智。善破異道。無能勝者。故名無勝軍。得無盡相法門者。以無功之智。量同虛空。於一切世界。常現等眾生無量身相。而無不濟度眾生故。   第九力波羅蜜為主。餘九為伴。此城南有一聚落。名為法者。此是法師位。以將一切世間萬境。總為法聚落故。有婆羅門。名最寂靜者。以表萬法心境。總寂靜故。一切方無不寂靜。婆羅門者。是寂靜故。表世無法不靜故得誠願語解脫者。以明出言誠諦。的無虛謬。皆稱眾生念願所求。故名誠願語。又自所出言。更不移改。皆堪為法。   第十智波羅蜜為主。餘九為伴。南方有城。名妙意華門。以明此位。妙行圓滿。智悲行圓。隨十方一切眾生意。皆為現身。一時普U故。童子名德生。表智。童女名有德。表慈悲。以此位智悲二行已滿。將一男一女共成一位而像之。又以十方恆處。一切同行隨流攝生利物。以智悲無染習故。以童子童女像之。然實要須小男小女。佛行如之。又表諸人行行。常具慈悲。柔和謙順。無自憍慢。故以小男小女表之。於一切國恆以智幻。生種種身。行種種行。起種種色相。化種種眾生。無古無今。無終無始。常無斷絕。如化人出生。如幻人住世。化幻眾生。尋常等U故。得如幻住門。以智幻生。住幻住法。無心意識。化利眾生。   已上五十箇善知識。五位行滿。如海岸國彌勒如來。是根本智圓三世。在樓閣中。ч指善財。令見初知識文殊師利。以明至果。不離於因也。時不遷。智不異故。便聞普賢菩薩名。乃至菩提道場金剛藏蓮華座前起願。自見其身等普賢身。普賢摩善財頂。總是一生修行。五位行滿。不離初發菩提心。根本普光明金剛智無相法身。成滿普賢無邊妙行。時不遷。智不異。處不移。猶如夢人。不離一處一時一身一心。而夢見作種種歲月時日。遊行種種國土。作種種事業。而忽惺覺。不離本一時之間作夢也。以明根本智觀一切世間萬法境界。如夢。以覺者萬事不遷不移。如光如影。如幻人住世。無心無體。不延不促。一切處文殊師利同聲頌云。一念普觀無量劫。無去無來亦無住。如是了知三世事。超諸方便成十力。以文殊師利明無相法身空慧。佛是根本普光明智。普賢是根本智中差別智萬行也。以此三法。是一法體用圓滿之門。成五位中。五十重因果始終。為一體用周U門。皆以十波羅蜜為行體。一中具十。十中具百。五位之中。隨昇進處不同。五位中有五百波羅蜜。五位中五十箇善知識。一一中皆有因有果。五十重因果。共有一百。不離本十波羅蜜行為一十。總一百一十重因果。總以十波羅蜜為行體。文殊及佛根本智。普賢差別智。以為大體。修行倣之。不失其大道。永決疑網。不錯修行。猶如大路。善置юя。令行者除疑故。此等覺位中普賢行位。同世人士。不全現異相。以引凡流。故得道之後。常在十方生死。以智幻生其身。任眾生感見不同。恆化利故。住幻住門。無出沒故。以神智妙用U周。恆無作故。以如響智應物成音。無生住滅故。以如空智日恆大光明普照十方。無中邊故。以智境界入十光影身。如天帝網。重重影像。無去無來故。一如德生童子有德童女。智悲齊圓處幻住門。以智幻生十方等眾生量身。教化成就一切眾生。同普賢道無有休息也。 略釋新華嚴經修行次第決疑論卷四之下。   決疑論後記   太原府壽陽方山李長者造論所昭化院記元祐戊申七月商英遊五臺山。中夜。於祕魔①金色光中。見文殊師利菩薩。慨悟時節。誓②學佛。退而閱華嚴經義疏。汙漫罔知統類。九月出按壽陽。聞縣東三十五里。有方山昭化院。乃長者造論之所。齋戒往謁焉。至則於破屋之下。散帙之間。得華嚴修行決疑論四卷。疾讀數紙。疑情頓釋。因詰主僧曰。聖賢游止之地。奚其破落如此耶。僧曰長者坐亡於此山久矣。神之所游。緣之所赴。年穀常熟而物不疵癘。此方之人。乃相與腥羶乎。方山之鬼。莫吾長者之敬。院以此貧。吾惟古之使者。毀淫祀或多至數千所。郎移縣。廢鬼祠。置長者像。為民祈福。十月七日。治地基。八日。白圓光現於山南。於是父老叩頭悲淚曰。不知長者之福吾土也。請并院新之。施心雲起。不唱而和。主僧伻圓來告。太師曾公子宣聞其事。謂商英曰。子盍發明長者之意而記之。使學華嚴者。益生大信而知所宗。則長者放光以累子也不虛矣。商英曰。蒙塞何足以知長者。雖然嘗試以管窺之。夫華嚴之為教也。其佛與一乘菩薩之事乎。始終一念也。今昔一時也。因果一佛也。凡聖一性也。十力一剎也。三界一體也。正像末一法也。初中後一際也。當處現前。不涉情解。以十信為入佛之始。以十地為成佛之終。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十一地謂之五位六位具十者。以十波羅蜜為之主也。凡五位之因果各五十。加本位之五因五果為一百有十。所以成華嚴世界之佛剎。善財童子之法門。華嚴世界一百一十而加一。何也。一者。佛之位萬法之因也。五位者。所標之法也。善財者。問法而行之之人也。五十三勝友者。五十則五位也。三則文殊普賢彌勒也。此經也。以毗盧遮那為根本智體。文殊為妙惠。普賢為萬行。方其起信而入五位也。則惠為體。行為用。及其行圓而入法界也。則行為體。惠為用。體用互參。理事相徹。則無依無修。而佛果成矣。故歸之於後佛彌勒。十信以色為國者。未離乎色塵也。十住以華為國者。理事開敷也。十行以惠為國者。定慧圓明也。十迴向以妙為國者。妙用自在也。種種名號者。智體之異名也。觀其名。則知所修之行矣。種種莊嚴者。性行之依果也。觀其果。則知所行之因矣。大悲廣濟謂之海。除熱清涼謂之月。普雨法雨謂之雲。包含萬象謂之藏。嚴其上首謂之寶髻。因果同時處世不染。謂之蓮華。摧邪見正而不動。謂之幢。悲智中道謂之э。性願普薰謂之香。無為而滅者。天也。無方而應者。神也。無外而大者。王也。飛潛而雨者。龍也。處生死海而不沒者。修羅也。搏根熟眾生而至佛岸者。迦樓羅也。凡乎聖乎。疑而不可知者。緊那羅也。ш行匍匐謙恭利物者。摩J羅伽也。守護伺察者。夜叉也。同乎惡趣而滅其貪苦者。鳩槃茶也。法音娛樂者。乾闥婆也。金。為堅。為剛。為黃。為白。輪。為圓。為滿。頗梨。為瑩徹。琉璃。為明淨。無垢謂之摩尼。漉沈拯溺謂之網。高顯挺特謂之莖幹。開敷覆蔭謂之華葉。含育利生謂之宮殿。觀照之根謂之樓閣。無畏謂之師子。超塵謂之臺榭。出俗謂之比丘。入ы謂之居士長者。同乎外道。謂之仙人婆羅門。慈而無染謂之女。以悲生智謂之母。此華嚴事相表法之大旨也。至於一字含萬法而普U一切。其汪洋浩博。非長者孰能判其教。抉其微乎。長者名通玄。或曰唐宗子。又曰滄州人。莫得而詳。殆文殊普賢之幻有也。以開元七年。隱於方山土龕造論。十八年三月二十八日卒。壘石葬於山北。至清泰中。村民撥石。得連珠金骨。扣之如簧。以天福三年。再造石塔。葬於山之東七里。今在孟縣境上。說者以伏虎負經。神龍化泉。晝則天女給侍。夜則齒光代燭。示寂之日。飛走悲鳴。白氣貫天。此皆聖賢之餘事。感應之常理。傳所謂修母致子。近之矣。今皆略而不書焉。年月日商英記。                                                 大方廣佛華嚴經要解 宋溫陵白蓮寺比丘戒環集   戒環嚮以華嚴海藏汗漫難究。遂三復方山長者疏論。述總要敘。疏條經旨。稍辨端倪。繼沿綴緝清果明禪師所集修證儀。略解聖號表法。屢為賢達下詢。願盡九會之奧。因取清涼國師綱要。與論校I。別為斯解。以方山為正。清涼為助。洞究全藏。纔萬八千言。庶幾覽者。無異剖大經於一塵。Y法界於彈指也。建炎戊申上元日。 初懸敘。   大方廣佛華嚴經者。直示諸佛眾生平等。佛性本真德用也。三世諸佛所同證。十方菩薩所同修。大千聖眾所同尊。法界眾生所同具也。釋迦如來。初成正覺。欲明所修之因。所證之果。欲使人人同修同證。故現千丈盧舍那身演說。文殊菩薩與阿難海。於鐵圍山間結集。對上中下根。分為三部。上部有十三千大千世界微塵數偈。一四天下微塵數品。中部有四十九萬八千八百偈。一千二百品。下部有十萬偈。四十八品。皆自一音所演。隨類各解。為上根聞此。稱性U周。剎說塵說。熾然無間。則大千剎塵未足究盡。猶以多數號之爾。中根聞此。惟悟當會之經。未極剎塵之說。故偈品稍寡。下根聞此意局言詮。見存限量。故惟得十萬偈。四十八品。傳來未備。今經止四萬五千偈。三十九品。在昔結集之後。祕於龍宮。龍樹菩薩。運神海藏。觀前二部。渺若淵海。非人世所及。乃誦後部歸於五天。爰布中夏。雖豐文博義。理窮法界。事極剎塵。皆為發明當人自性故有之德。蓋大方廣體。物物圓成。但局於識情。故束之令小。佛華嚴行。人人本具。但汩於塵勞。故失其華嚴。此經不離識情。示現智海。即諸塵勞。繁興妙用。一念圓證。則大方廣體。佛華嚴行。當處現前。不從他得。信謂自性固有矣。則詮指之要。不可不究也。此經所詮。以毗盧法身為體。以文殊妙智為用。依智斷習。則普賢妙行為因。習盡智圓。則補處彌勒為果。一藏體要。不離此四。故以毗盧為教主。所以立體也。以文殊為信首。所以起用也。以普賢發行。所以示因也。自十信而始。五位而終。乃見彌勒。所以示果也。然體用因果。必依毗盧文殊普賢彌勒。何也。梵語毗盧舍那。此云光明U照。在佛為清淨法身。在人為本覺妙性。華嚴以此為體者。直欲眾生見妙性而證法身也。梵語文殊師利。此云妙德。在佛為普光大智。在人為觀察妙心。華嚴以此為用者。直欲眾生明妙心而證大智也。普賢者。德無不U曰普。佑上利下曰賢。在佛為真淨妙行。在人為塵勞業用。華嚴以此為因者。直欲眾生翻塵勞而成妙行也。梵語彌勒。此云慈氏。在佛為補處之主。在人為數取之身。華嚴以此為果者。直欲眾生離數取而趣補處也。然則華嚴體用因果。諸佛眾生則一。但諸佛合覺。眾生合塵。故有間耳。苟於此經。一念反照。滅塵合覺。則革凡入聖信猶反掌。而自己毗盧文殊普賢彌勒。當處圓現。所謂初發心時。便成正覺。信不妄也。 二釋題   大方廣佛。標本智也。華嚴經者。詮妙行也。本智。即平等佛性。妙行。即本真德用也。大言體極無外。蠢動賢愚。皆所預有。方言相同法界。方正平等。不遷不動。廣言用等太虛。周U含容。無所窒礙。佛即本智之果號也。華者。萬行之因。對果言華。嚴者。以是因華。莊嚴果佛忘心遺照。無嚴不嚴。然後福智行願。十德圓滿。乃證十身盧遮那也。清涼云。大方廣者。所證法也。佛華嚴者。能證人也。其所證者。不離本智。其能證者。不離妙行。蓋一揆也。經則貫攝所詮之法。為一定之體。萬世不易也。此經立題。先果後因。而兼舉者。何也。先果後因。示斯果佛。先所固有。特藉因華莊嚴。而後顯著。兼舉者。欲因果相資也。蓋非果則因無以立。非因則果無以成。是以此經。初則舉果勸修。次復舉行趣果。一經之體。一題可見矣。 三科解。   十會四十品經。大科分三。曰序。正宗。流通。初世主妙嚴品。為序分。二如來現相品已下。為正宗分。三如來出現品已下。為流通分。︵清涼從法界品。爾時文殊從善住樓閣出已下。為流通分。︶三科之中。各具五位法門。號三周因果。二種常道。五位法門者。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十一地也。三周因果者。初會世主品。至毗盧舍那。六品為一周。乃佛自分五位因果。為舉果勸修見道分。二會至八會。從佛名號品。至如來出現。三十二品為一周。乃進修者五位因果。為設法治習修證分。︵九會離世間品。明果後利生之常道。而通為設法治習修證分也。︶第十會法界品。善財南遊。始終為一周。乃圓彰重諭五位因果。為去言依行圓彰法界分。二種常道者。一離世間品。同塵不染。利生常道。二法界品。忘修絕證。佛果常道。此一藏總科也。︵清涼以初會六品。為舉果勸樂生信分。二會至七會三十一品。為修因契果生解分。離世間一品。為托法進修成行分。法界一品。為衣人證入成德分。通以信解行證四字。判盡一藏。︶言十會四十品經者。此經既謂表法。有十處十會。演十信十地等修證法。各以十眾配十波羅蜜。一一言十者。十為圓數。所以圓彰頓法也。初會菩提場六品。二會普光殿六品。三會忉利天六品。四會夜摩天四品。五會兜率天三品。六會他化天一品。七會三禪天一品。八會普光殿十一品。九會普光殿一品。十會給孤園一品。是為十處十會四十品。或云七處九會者。普光三會。爰折二處。三禪闕文。又減一處一會也。然雖十處十會。不離大智普光之殿。法界華藏之都。一處一會之說。但隨進修行相。寄位表法。非如情見有前後往來之相。故經節節言。爾時世尊不離菩提場普光明殿而昇某處也。   三周因果。 初一周。為佛自分五位因果勸修等者。初會菩提場說六品法。顯佛自己曠劫修因。嚴淨剎海利生之事。以勸進後學。使見實M而發進修也。清涼科為舉果勸樂生信分。其意亦同。初世主妙嚴品。二如來現相品。三普賢三昧品。四世界成就品。五華藏世界品。六毗盧舍那品。   初世主妙嚴品者。即十會發起之通序也。華嚴會上菩薩。此會依菩提場說者。明曠劫修證之事。故於菩提場處而說。惟普賢行方能證入。故依普賢菩薩發起也。神天皆號世主。謂以福德神力主護世間也。華嚴會上通有四十一眾。初集法會。各申偈讚。顯如來因地所修五位法門。一一眾海。威德熾盛。舍那十身。圓融炳著。同嚴法會。故名妙嚴品。此品首言菩提場成正覺地。及師子座。眾寶莊嚴。境像互現。佛處寶座。成最正覺。智入三世。身U十方。譬如虛空。具含眾像。總明果覺。依正殊特。德用無邊也。次陳法會雲集。有四十一眾。表佛自身五位因果。為進修宗本。   初普賢等十菩薩為一眾。表十信法。次海月光等十菩薩。執金剛神。身眾神。足行神。道場神。主城神。主地神。主山神。主林神。主藥神。十眾。表十住法。又次主稼神。至主晝神。十眾。表十行法。又次阿修羅。至日天子。十眾。表十回向法。又次三十三天。至大自在天。十眾。表十地法。此眾既集。各能說法。讚明如來所修五位法行。自後所設進修之法。皆本於此。故為進修本宗。   初表十信法眾。 有十佛剎微塵數普賢菩薩為上首。表普賢無盡之行也。十名同號曰普。表普賢圓融之行。其普字下。即彰自行。皆諸佛之同道也。以此表十信者。示諸佛同道。皆依普賢大行發信。為入法之初基也。   次表十住法眾。 初海月光等。十異名菩薩。表十住果行也。於十普之後。舉十異名者。表依普賢行起差別行也。次執金剛神。至主藥神九眾。表十住因行也。其眾各有佛剎塵數。皆表當位圓融之行也。執金剛。表應身護法。守正不壞。身眾神。表以無量身。事無量佛。足行神。表眾行滿足。隨順正道。道場神。表大願莊嚴。廣興供養。主城神。表善守心城。嚴淨佛國。主地神。表深重願力。成遂群生。主山神。表積集善根。出世高勝。主林神。表智幹行花。說法廣蔭。主藥神。表知根善救。用以法藥。十住果眾。始於海月光大明。表含容廣濟。除煩開覺。終於大福光智生。表利行明足。克成種智。皆成德之行也。其因眾。始於執金剛。表守正不壞。終於主藥。表知根善救。皆昇進之行也。神表智通萬有。不為而應也。以是通智。依佛所住。始於守正。終於善救。無思無為。冥進此道。斯成海月大福果矣。 十住第一。名初發心住。首以果眾表者。示初發心時。便成正覺也。餘眾次第表十住名。亦次第表十波羅蜜。論文備詳。而每眾又各十名。表一波羅蜜又各具十。圓融相攝。重重無盡。乃一性之妙用。萬法之本體也。於同眾中。又有異名者。以行隨位異。故表法亦異。意在圓融博達。若滯一法。則行不該通。智不增明。無以具無盡之行。無以成種智之果矣。自執金剛神。下至龍天鬼眾。皆菩薩隨應之W。散花異類。非實鬼神也。   次表十行法眾。 初主稼神。表以資糧法。成就眾生。主河神。表迅流普潔。利益眾生。主海神。表容會善惡。皆入法流。主水神。表隨物潤益。能淨諸垢。主火神。表隨緣發光。破除暗障。主風神。表以平等智。散滅我慢。主空神。表廣大明潔。萬行無著。主方神。表智照十方。大千圓滿。主夜神。表以智照明生死長夜。主晝神。表一心匪懈闡明佛日。次主稼十眾表十行者。示從住起行。利生之因果也。前以菩薩表果。神眾表因。而此始終皆以神表者。示十行法。即因即果。為一乘資糧位。蓋以佛果十行。資大心眾生。進趣佛位。資見道菩薩。長養大悲。即因果相資義也。三乘說信住行向。為地前四種資糧。初地已上。為見道加行。此經不然。即十信位。至十住初心。總為見道。住行向地。總為加行。總為資糧。三者同進。互相資發。廢一則涉小乘。非圓頓法。直須以果嚴因。以因嚴果。乃成佛華嚴也。其十眾表義。皆利生之行。次第表十行名。亦次第表十波羅蜜。及隨位異行。圓融相攝。一如前解。後亦準此。蓋十波羅蜜。五位通修。菩薩萬行。不離此也。   次表十向法眾。 初脩羅眾。表處生死海。和同真俗。迦樓羅眾。表以大方便。拔濟眾生。緊那羅眾。表非聖非凡。同行自在。摩J羅伽眾。表守護伽藍。令割癡網。夜叉眾。表守護拔濟苦活眾生。天龍眾。表興法雲雨。覆蔭潤澤。鳩槃茶眾。表示入諸趣。垂慈利生。乾闥婆眾。表依五分香。娛樂眾生。月天子眾。表清涼熱惱。顯發寶明。日天子眾。表處高利下。照物成功。以脩羅至日天子十眾表十向者。以前十住十行。但修出世悲智。未盡處俗利行。此位回真向俗。回智向悲。使真俗圓融。智悲不二。處生死海。自在如王。其位彌高。其行彌下。故始以脩羅王表。終以日天子表。餘皆隨位之行也。   次表十地法眾二。 初欲界五天五。初三十三天王讚云。發起世間廣大福業者。經歎德云。皆勤發起一切世間廣大之業。此天王即帝釋也。處忉利天。具大福業。少欲淨居。令世願慕。同修善行。是謂發起廣大之業。二夜摩天讚。經云。習大善根。心常具足。論云。此天晝夜常明。表大智也。有眾德妙樂。表法樂也。三兜率天讚。經云。勤持一切諸佛名號。論云。具戒定慧。得生此天。四化樂天讚。經云。皆勤調伏眾生。令得解脫。論云。化利一切。以為自樂。五他化天讚。經云。皆勤修習自在方便廣大法門。論云。表菩薩化他自樂。 次色界五天五。初禪大梵天讚。經云。慈愍眾生。舒光普照。令得快樂。論云。離欲清淨名梵。二禪光音天讚。論云。此天已滅憂苦。出語口中光生。表教光普化。三禪U淨天讚。論云。已無憂苦。唯有禪悅。四禪廣果天讚。經云。以寂靜法為宮殿。論云。福德廣大為廣果。色界頂大自在天讚。經云。皆勤觀察無相之法。所行平等。論云。表十地滿。無相智成。上所舉經。皆歎德詞。 以十天眾表十地者。以從三賢超入十聖。其道明極。故以天表。餘義同前。此與法華會上。皆無無色天眾者。以彼天無色蘊。不可見故。 上釋雲集眾竟。   通舉所集聲聞辟支菩薩佛為四聖。即法界會上影響聲聞。及諸比丘知識是也。天人鬼畜六道為六凡。即雲集神天八部。及諸俗士知識是也。諸眾來集。雖夜叉摩J羅鳩槃茶鬼畜之類。亦各說是法門。足知皆是三身四智聖人權現也。   法眾既集。爾時如來所坐之座。一切莊嚴具中。各出佛剎塵數菩薩。海慧自在神通王等為上首。各興供養。說偈讚佛。以明古今同道。及讚法眾雲集。又為現相說法之因也。佛因其讚請。於是放眉間光。現諸勝相。為眾說法。故次有如來現相品也。論以前眾。表五位法。方至十地。未有表十一地之眾。今妄意此眾。既為諸佛同道。宜表十一地果位之法。非表所急。則略之也。或經文不標聖號。而品位合位則補之。或廣舉多號。而表法惟一。有不勝錄者則約之。意欲文簡義明。使禮誦者。易欣慕無煩厭也。又今解釋。亦依法論撮要義舉大綱。或本文意隱。則取別卷以兼明。或舊說辭略。則摭所聞而設暢。或循舊言意。而小有改易。皆務疏條精朗。使研味者。易深達而無壅蔽也。 已上皆世主妙嚴品序分竟。︵此品計五卷。︶   二如來現相品者。正宗分起。此菩薩神天世主既集。默默請法。有三十七問。初問十八種佛法。次問十九種菩薩海。皆是諸佛智行境界德用。以發起此經一切法門。經云。爾時諸菩薩。及一切世間主。作是思惟。云何是智海。於是如來放光現相以答所問。初總答。次別答。遂成一部四十品經也。初總答有二。一現智境。即此品是。二現行境。即後品是。此品於面門眾齒間。放十種光。普照十方。以佛神力。其光能說偈頌。召集世界海菩薩眾。俱來聽法。其菩薩眾。一一毛孔。現種種光明。一一光中。現剎塵菩薩。U事剎塵諸佛。U度剎塵眾生。此現華嚴法界體性智悲自在無礙無盡之相也。如來復放眉間毫相。於毫相中現菩薩眾。各說偈讚。以顯如來無邊境界神通之力。經云。爾時世尊。欲令一切菩薩。得如來無邊境界神力故。放眉間光。U照十方。一一塵中現無數佛。復有菩薩。名法勝音等。與世界海塵數菩薩。俱時而出。說頌讚佛。此現剎海無障礙法。是現智境之相也。總答前問。故曰現相品。︵此品計一卷。︶   三普賢三昧品者。現行境總答前問也。普賢。德無不U。表佛行門。三昧。此云正定。即佛神力加被普賢。使入正定。現行境也。經云。爾時普賢承佛神力。入一切毗盧藏身三昧。能於法界示現眾相。出生一切諸三昧法。成就一切佛功德海。時十方法界。一一塵中。有剎塵佛。一一佛前。各有普賢入是三昧。以至令諸菩薩。各得塵數三昧行門。是現行境。總答前問。故曰普賢三昧品。 已答前智境行境竟。自後一藏法門。一切因果。無非智行所攝。故先以二門總答。所謂諸佛境界。乃至菩薩發趣等法。總備於此矣。後三十七品。即別答也。   四世界成就品者。即別答世界海眾生海之問。意明眾生諸佛世界。形相萬殊。苦樂淨穢。轉變差別。各隨自行業力所感成就。故經云。諸世界海有微塵數轉變差別。所謂染汙眾生住。則成染汙轉變。發菩提心眾生住。則成清淨轉變。乃至菩薩所集。則成大莊嚴轉變。諸佛涅槃。則成莊嚴滅轉變。所以言此者。欲令眾生知染淨境。苦樂等相。皆從業生。遂生正心。修出要道。以入佛智慧海。入佛華藏海。是以先說世界成就品。次說華藏世界品。成就品別答初起。︵此品與前普賢三昧品共一卷。︶   五華藏世界品者。別答佛海波羅蜜海之問也。此品說毗盧無盡法界妙莊嚴境。由依法身智體。普賢願行。修五位十波羅蜜之所感報。是謂佛海波羅蜜海。經云。此華藏莊嚴世界海。在十重風輪上。香水海Y香幢大蓮華內。有無數香水海。塵數世界種。相依而住。號世界網。中心一世界種。有二十重。此娑婆界。在第十三重。即毗盧如來所居。有十世界種圍之。次十之外。又有百世界種周搳C而裹以金剛大輪圍山。計一百一十一世界種。各有所表也。十重風輪。持香水海。出大蓮華。剎塵相依者。表大願風輪。持大智海。出生無邊妙行之華。嚴持身剎為佛淨土也。中心一世界種。表佛位總攝一切U一切。為萬法之本。次十者。表五位一因一果。又次百者。表五位因果。各具十波羅蜜。其內十一世界種各二十重。表五位昇進及佛位。各具十因十果也。一一世界。有微塵數佛。皆毗盧如來往昔親事。經於一界。舉一佛。各表當位昇進之果也。其百世界種。極外一世界種。各有四重。各有四佛。表四攝法。意明十度萬行。以利行愛語同事四攝為外防也。其世界網。各具一切勝妙莊嚴。皆佛智行U周。攝化所感。其間亦有雜染世界者。表佛慈攝化不捨於此。故經云。雜染及清淨。斯由業力起。菩薩之所化。言世界種世界海者。種以出生之多。海以包攝之多。數三千大千至恆沙。為一世界種。恆沙界種。為一世界性。恆沙界性。為一世界海。此等皆藏於Y香幢大蓮華內。故名華藏世界。論謂數大千至恆沙。為一世界海。恆沙界性。為一世界種。即是種能包海。而經云。世界海內有世界種。今據經說。此皆是毗盧如來往昔親事諸佛。表當位昇進之果也。︵此品計三卷。︶   六毗盧舍那品者。明古先毗盧如來。亦居華藏世界。說法利生。其法眾法門。與今不異。但佛號不同。蓋隨機異。非佛異也。由前五品。舉今毗盧成道。因果利生之事。此則引古證今。以明三世道同。因果不別。使後進者同證此果。故復說此品。而通前皆為舉果勸修見道分。蓋未見道體。難以進修。故次此之後。乃示設法治習修道分也。此品舉往古過剎塵劫。有佛次第出興。有王子號大威光。歷事諸佛。證得一切法門。一切利行。一切三昧。互舉四佛。而無結終之處。蓋此品來文未備也。清涼以大威光為毗盧前身。經中不言。又言此六品經。為舉果勸樂生信分。︵此品計一卷。︶   初菩提場說經六品。共計十一卷。明如來依正法門。 上釋三周中初周法竟。   第二周。二會至八會。為進修者五位因果等者。此正示學者五位。進趣之行。初依信心。發明正智。破照無明。次依五位。鍊治惑習。研極正果。是謂設法治習修證分。通有三十二品。初。十信位六品。二。十住位六品。三。十行位四品。四。十向位三品。五。十地位一品。六。十一地一品。七。佛果位十一品。   清涼科為修因契果生解分。謂修五位之圓因。契妙覺之極果。令物善解因果相也。   五位皆言十者。各依十法昇進故也。自住行向地十一地為五位。以信位為因。果位為果。是謂五位因果。圓攝法界行門。然初信後果。與中五位為七。而特言五位者。信本果體。初後圓該。不立階差。故不預數。自信而出。趣果而動。位有增進。故寓數以明。信如種子。位如發生。果如結實。發生之際。有甲拆葉華之序。而種與果中。雖具不可分矣。蓋道本無數。即信與果也。法則有數。即五位也。然位止於五者。以天數五。地數五。萬法之數亦五。故天之經五星。地之緯五獄。人之行五常。而內則五藏。外則五體。至胸之會通。亦五而已。擴而推之。五方五色五行五音。有不勝舉。則華嚴設位以五。蓋體萬法自然之數也。五位法門。以信為初因者。令修華嚴人。外信五位之法。皆自心德用。內信自心之佛。即毗盧同體。心法相應。然後進修。則智行不迷。及至果終。不離初信之法。譬如種子。先具全體。然後發生。及至成實。還是初種。此則因果不移。本末相徹。實華嚴之要門也。   十信法門。即第二會普光殿說六品。一佛名號品。二四聖諦品。三光明覺品。四問明品。五淨行品。六賢首品。此依普光殿令文殊說者。表妙信依普光本智而起。依擇法妙慧而住。若無此慧。但得二乘。不得乘如來乘。成正覺也。   一佛名號品者。示佛名M。隨法應機。等眾生心。各各不同。經云。一切諸佛。知諸眾生欲樂不同。隨其所應說法調伏。故如來於此娑婆世界一四天下。示種種身。種種名。或名一切義成。乃至或名導師。其數十千。於一四天下如是。十方世界亦復如是。名各十千。於此娑婆如是。盡法界虛空界亦復如是。示種種身種種名號品。此因第二會。他方來集菩薩。發四十問。初三行經。清涼分為十問。一佛剎。二佛住。三佛剎莊嚴。四佛法性。五佛剎清淨。六佛所說法。七佛剎體性。八佛威德。九佛剎成就。十佛大菩提。清涼曰。此十問為五對。皆上句問依報。下句問正報。又次問十住十行。至如來最勝。及如來光明。兼十信。成三十問。通計四十問也。方山將初三行經。皆以佛剎字為句。只作問四種佛剎。即闕六問。宜依清涼為句也。此初問佛剎佛住中。問如來境界及應化神力。故說此品答之。亦兼答前佛名號海之問也。以此答佛剎佛住者。廣明如來身隨剎現。名應物彰。令信入者。知自心佛本周法界。一切處無非佛剎。無非佛住。名皆佛名。體皆佛體。則華嚴妙觀。念念現前矣。此眾四十問。與世主三十七問。大同小異。而此再問者。前為舉果勸修分。其問為明佛果所成之法。此為設法治習分。其問為明因行所依之法。果所成法。不涉言詮。故如來現相以總答也。因所依法。須藉款啟。故文殊言說以別答。已下諸品。皆次第別答也。 將說十信法時。十方菩薩。各從金色平等色。十色世界。十智佛所。與剎塵菩薩來集。以表信門。十因十果。果即十智佛。因即文殊等十菩薩。十色世界。即所修法門。要即諸色法。明自心法也。 此十位法。皆自根本不動智體而出。餘九皆不動智德之用。依體修進。則其位有十。攝用歸體。唯一法耳。此則寂照雙運。修證同時。無復漸次。故經以佛菩薩同舉。表因果同彰也。然寄此位表法。則為佛菩薩事。即法明心。則皆當人性德。華嚴之法。俯為機明。勿推之聖賢。謂自無其分也。故肇法師云。聖遠乎哉。體之即神。   二四聖諦品者。示佛說法。稱性應機。各各不同。經云。十方世界。說四聖諦。各有四百億十千之名。乃至盡法界虛空界。說四聖諦。各有百億萬種之名。皆隨眾生心。悉令調伏。意明佛所說法。皆以苦集滅道四諦為體。因此四諦說種種法。夫性本天真。法無說示。由無明起業。苦集成緣。聖人不得已。應是而說教。故諸經皆以四聖諦十二緣為宗。而此稱性法。亦首明之。蓋性自此迷。自此現。則根塵解脫。本性真明矣。謂之四聖諦者。令了世間苦集四聖諦第一義。如理通融。無復厭斷。如法界性。無去無取。依此為因。則五位昇進。悉皆若是。而佛果可得矣。此是答前演說海之問也。︵此品與前佛名號品共一卷。︶   三光明覺品者。佛於初會。放眉間果光。照十方已。從足下入。至此又從足下放出。其光照一大千。至十大千。漸次增廣。U照法界。令發信者。覺佛智境廣大無盡。反覺自己法身智行。亦悉同等。由是進入五位。開明智眼。成果地覺。故號光明覺品。所以從足放出果光者。表依果行因。互相資發也。凡自因趣果。必具信解行證之四法。前三品明信。後三品即解行證也。   四問明品者。文殊與九首菩薩。互相問答。明顯萬法。以示十信之解也。初文殊問覺首云。心性是一。善惡苦樂。業云何別。覺首答曰。諸法無作用。妄心分別有。如理而觀察。一切皆無性。意明業體本真。背覺故妄。依真起覺。則一切皆真。此十菩薩。明十甚深法也。覺首菩薩。明緣起甚深。財首。明教化甚深。寶首。明業果。德首。明說法。目首。明福田。勤首。明正教。法首。明正行。智首。明助道。賢首。明一道甚深。文殊。明佛境甚深。皆為顯明真淨法體。十問之後。盡法界眾生界。一切差別之法。以佛神力。悉皆明現。故曰問明。︵此品與前光明覺品共一卷。︶   五淨行品者。廣發大願。為十信之行也。意以眾生無明貪愛。染諸塵勞。失佛華嚴。由無願力。既發淨信。須依大願。淨治塵勞。要即塵勞以成淨行。此因智首菩薩。發一百一十問。云何得身語意業。及一切勝妙功德。故文殊為說一百四十大願。略云。菩薩在家。當願眾生。免其逼迫。孝事父母。當願眾生。護養一切。終至睡眠始寤。當願眾生。一切智覺。皆令即塵勞事。翻成妙行。以是大願。淨身口意。即獲一切勝妙功德。由是克成五位無盡行海。一切染法不能違礙。是為淨行。︵此品與賢首品上卷共一卷。︶   六賢首品者。明依十信法門。發心修進。功德難量。與佛同等。示十信之證也。經云。爾時文殊菩薩。說無濁亂清淨行大功德已。欲顯示菩提心功德。問賢首曰。我今已為諸菩薩。說佛往修清淨行。仁亦當於此會中。演說修行勝功德。賢首答偈甚廣。備陳發心修行功德。增益獲果。利生供佛。乃至出入方網三昧。隱顯同時。自在無礙。皆同毗盧文殊普賢。果行德用。示於十信六品之法。發菩提心。解行相應。即已獲此證。自此頓入十住矣。方網三昧者。一方入正定。餘方從定出。諸方入正定。一方從定出。猶如帝網。交徹融攝。至於男子身中入正定。女子身中從定出。皆如帝網。乃法界性用。本自如是。千差一體。無二無別。但隨眾生所見差別。若證如來無作性用。則出入自在。心無差別。則境無差別矣。十信圓證。當造乎此。此乃賢首行證。則創從凡夫。首入佛住。鄰極亞聖。是謂賢首。故以賢首為品。自光明覺品至此。皆答菩薩發趣海之問。蓋五位進趣。自十信發也。︵此品計二卷。︶   十住者。由信證入。生如來家。依無住智。永不退還。名住。十住法門。即第三會須彌頂忉利天說。亦六品。一昇須彌山品。二須彌頂偈讚品。三十住品。四梵行品。五發心功德品。六明法品。   一昇須彌山品者。以處表法也。前普光殿。即人間地界。依地界說十信者。表創從凡地發信。今須彌山妙高際天。於此說十住者。表從信昇進。入廣大際故。十住品云。菩薩住處廣大。與法界虛空等。其山在七金山海中。高聳天極。非手足攀攬所登。表十住法。出妙智海。高超情境。非心想攀緣所得。此品明信終昇進。及敘帝釋置座迎佛之事。又云。爾時世尊。不離一切菩提樹下。而昇須彌向帝釋殿。帝釋置普光明藏師子座。請佛安坐。此乃淨法界身。U一切處。隨緣應現。猶如一月。影現千江。隨舟南北。而曾無去來也。帝釋請佛。說十偈讚。第一云。迦葉如來具大悲。彼佛曾來入此殿。至第十云。然燈如來大光明。彼佛曾來入此殿。論云。前三是今劫佛。後七是前劫佛。明創入十住。古今會同。佛法不異也。   二須彌偈讚品乃法慧等十菩薩。讚顯當位之法。勸示昇進。蓋十住以智為體。以慧為用。乃可昇進。故依法慧菩薩讚顯也。將說十住法時。十方十慧菩薩。各從因陀羅華等十華世界。與剎塵菩薩來集。其菩薩眾。各於十月佛所淨修梵行。表十住法。依智起慧為因。復成智月之果。得是果法。則無明頓徹。煩惱頓除。清涼如月。其佛表果。菩薩表因。亦如十信因果同彰也。十華世界。即所修法門。要即因華開敷智果也。經云。爾時十慧菩薩。說偈讚佛已。法慧菩薩即入無量方便三昧。十方各千佛剎微塵數佛。同名法慧。普現其前。讚歎加被。論謂眾生具有如來法身智慧。為迷緣自障。凡能修方便三昧以顯之。則與諸佛法身智慧冥會。是故同名之佛普現其前也。   三十住品。正說十住名義。示當位所行之行。一發心住者。[依正智。發菩提心也。二治地住者。為利眾生。開擴心地也。三修行住。善觀諸法。增正行也。四生貴住。由尊貴行。生佛法家也。五方便具足住。帶真隨俗。漚和適化也。六正心住。逢善惡境。心不動也。七不退住。趣正妙道。緣不壞也。八童真住。含真抱一。智行無失也。九法王子住。得法王法。當紹佛位也。十灌頂住。成就十智。即當成佛。如王太子。陳列灌頂也。十住之文。一住各成就十法。示當位之行。又各勸學十法。示位位增勝。其十段結文。各云有所聞法。即自開解。不由他教。及設梵行品終。又云。若諸菩薩。能與如是觀行相應。一切佛法海。俱得現前。初發心時。即得菩提。知一切法。即心自性。成就慧身。不由他悟。凡欲明進固有之德。使不外求也。︵此品與前二品共一卷。︶   四梵行品。明十住中。觀察身。身業。語。語業。意。意業。佛。法。僧。戒。等十法。於中何者為梵行。知身等三業。及佛法僧戒中有作有為之法。皆非梵行。則於身無所取。於修無所著。於法無所住。於梵行亦無所名。心無障礙。方便自在。如是名為清淨梵行。又舉如來十種智力。令當位修習。為成就慧身之法。   五發心功德品。明修十住法。所得功德。不可稱量。經舉十餘喻。重重比較。不及少分。為其發心。功齊果海。無限齊故。︵此品與前梵行品共一卷。︶   六明法品。乃精進慧菩薩。問法慧菩薩。當位昇進之行。令轉更明白。為十行之因。故繼此說十行法。︵此品計一卷。︶   十行者。既依普智發信。住佛所住。遂能繁興萬行。自利利人。故說十行。十行法門。即第四會在夜摩天說四品。一昇夜摩天品。二夜摩偈讚品。三十行品。四無盡藏品。   一昇夜摩天品者。須夜摩。此云善時分。為空居天。無日月而常明。以蓮華開合分晝夜。故曰善時分。於此說十行者。表行依法空。無所滯著。而善應時宜也。此品明從十住昇進。及敘夜摩天王化座迎佛之事。夜摩天王請佛。說十偈讚。亦稱十如來曾入此殿。顯今所入十行理智。與古不異也。   二夜摩偈讚品。即功德林等十菩薩。讚顯當位之法。勸示昇進。以積行在躬。其德廣蔭。故以功德林菩薩讚顯也。將說十行法時。十方十林菩薩。各從親慧梵慧等十慧世界。與剎塵菩薩來集。其菩薩眾。各於十眼佛所淨修梵行。表此位從慧起行。覆蔭攝化故。菩薩眾以林為名。表妙行廣蔭也。此位已得如來智慧之眼。其佛以眼為名。表智眼利生也。此亦因十行所行因行示法。欲行人法之也。︵此二品與十行品上卷共一卷。︶   三十行品。正說十行名義。示當位所行之行。一歡喜行者。以身命財法三施。悅自他也。二饒益行者。以律儀善法攝生三聚。均饒益也。三無違行。忍順物理。無所違也。四無屈撓行。精進於道。無退弱也。五離癡亂行。定慧明正。無所惑亂也。六善現行。般若圓照。境智洞明也。七無著行。漚和涉有。心無所著也。八難得行。大願成就。方能得也。九善法行。以妙善力。說法軌物也。十真實行。體真實智。一切誠諦也。此十行。正以十波羅蜜為本。而無行不攝矣。︵此品計二卷。︶   四無盡藏品。說信。戒。慚。愧。聞。施。慧。念。持。辯。十種藏。前七名七聖財。以二守護。後一積而能散。又前九蘊積。後一出生。一一行量。體含法界。德用不窮。故名為藏。以此成前十行之法。使行行無盡。成後十向之法。使昇進無盡。故繼此說十回向法。︵此品計一卷。︶   十回向者。前十住十行。出俗心多。大悲行劣。至此則以十住所得諸佛之智。十行所行出世之行。濟以悲願。處俗利生。回真向俗。回智向悲。使真俗圓融智悲不二。而回向菩提實際。總通五位。利被一切。是名回向。智斷恩德。由此具足。法報化身。由此成就也。十回向法門。即第五會兜率天說。有三品。一昇兜率天品。二兜率偈讚品。三十回向品。   初昇兜率天品者。兜率。此云知足。此天不離欲界。而於欲境無所染著。故名知足。此天居欲界五天之中。於此說十回向者。表回真向俗。回智向悲。雖涉塵勞。無所染著。常處中道。無所偏滯也。此品明從十行昇進。及敘兜率天王敷座迎佛之事。經云。兜率天王於其殿上。敷摩尼寶座。有百萬億層級。其諸莊嚴供養之具。各百萬億。有十信十住等菩薩。亦百萬億。纔見此座。各獲法利。表回向法。總通五位。圓融無盡也。十住法座。有百千層級。十行有百萬。十向有百萬億。皆表昇進。位位增勝也。蓋自十住至此。智行悲願已全。菩薩道法已備。雖後二位。不出此法藏。茲總通而回向一切。則功利德用。圓融無盡。故凡事法。各百萬億也。兜率天王請佛。亦說十偈。舉十如來。曾入此殿。論謂此明諸佛道W。本自周U。古今不異也。︵此品計一卷。︶   二兜率偈讚品。即金剛幢等十菩薩。讚顯當位之法。勸示昇進。表此位智悲利生。破惑摧邪而自無傾動。故以金剛幢讚顯也。︵此品與回向品初卷共一卷。︶   三十回向品。正說十向名義。示當位所行之行。一救生離相者。大悲廣濟。大智無著也。二不壞回向者。於三寶等。得不壞信也。三等一切佛者。學三世佛所修回向也。四至一切處者。悲願事行。稱周法界也。五無盡功德藏者。緣無盡境。成無盡功。得無盡果也。六隨順堅固者。善行常隨堅固平等法性。則一切善根悉堅固也。七等順眾生者。以平等心。隨物饒益也。八真如相者。體真行慈。無有作相也。九無著無縛解脫者。不於見著。不為相縛。作用自在也。十法界無量者。稱性起用。超過諸量也。此回向法。以大願力。融會智悲生死涅槃。成一法界真自在法。作後二位果德之基。融前三位成十地行。故繼此說十地法。︵此品計十一卷。︶   十地者。蘊積前法。至於成實。一切佛法依此發生。故謂之地。經云。趣入菩薩諸地行。一切佛法所從生。十地法門。即第六會他化天說一品。他化天。乃欲界之頂。依此說十地者。表十地之行。依眾生應化。無自化也。蓋前為三賢。猶為自利。此為十聖。純是利他。故無自化。此地以普光明智為體。所謂已踐如來普光明地。前四位雖不離此體。但蘊積之功未全。不得名地。此則通初徹末。功行已全。即前四位融為一法。故名諸佛智地。自此至十一地。更無別法。論云。此十地法。通初徹末。為一際法門。此諸菩薩。皆當會雲集之眾。金剛藏為上首承佛神力。為眾說十地名已。不解其義。示諸佛智地法。不輕授也。時解脫月。與眾菩薩。殷勤三請。然後乃說。故曰請法主伴。此眾。初三十七位同名為藏。獨後一位名解脫月者。表此位依金剛智。蘊積前法。加以三十七道品。助令充實廣大具足。名藏。至獲滿果。名解脫月也。經於諸地多云。菩薩住此地已。以大願力。得見多佛。所謂見多百佛。多千佛。乃至多百千億那由他佛。悉以深心敬事供養。此乃功依地滿。智以願圓。能於佛境互參U徹。故得見如是多佛。承事供養。剛藏身中現出智佛者。經至法雲地。說此地菩薩種種無量神通智力。大眾皆疑。於是金剛藏菩薩。入一切佛國體性三昧。時會皆見自身。在剛藏身中。又見其中菩提樹師子座上。有佛號一切智通王。諸相莊嚴。說不能盡。論云。一切佛國體性。即無作法性身也。菩提樹即法性中覺體。智通王即法性中妙智也。人人本具。唯不自加行顯發耳。愚謂行人。苟自顯發。不獨不疑十地菩薩神通智力。足知華嚴所詮一切佛德。皆吾性之常分也。剎塵同名等者。剛藏菩薩說十地已。十方各十佛剎塵菩薩。同名金剛藏。從金剛幢所。來為作證。表此地行法。十方同道。皆智地果。摧伏一切。而自體無動也。︵此品計六卷。︶   十一地者。即等覺位也。超出十地。名十一地。即第七會三禪天說一品。以初禪離憂。二禪滅苦。三禪惟是法悅妙樂。依此說十一地者。表進修功成。迥超諸苦。常享法樂也。其品名佛華。其文未來。謂之佛華者。初登佛地。果行未滿故也。蓋華對果言。故繼此說佛果行也。︵此品梵文未來。︶   約五位至此。答前所問者。十住。答菩薩智海也。十行。菩薩行海也。十向。菩薩誓願海也。十地。菩薩地海也。十一地。菩薩出離海也。所謂菩薩波羅蜜。菩薩神通。菩薩乘。菩薩助道等海。皆備於此。次自十定。至壽量。不思議。普賢行。十一品。答佛壽量海。佛變化海。佛解脫海。而所答盡矣。後法界品。圓彰重諭五位因果。則三十七答。亦依前圓彰重諭也。   夫說五位之法。始於忉利。終於三禪。諸天延佛。始於置座。終於敷座者。以住於佛住。亦未離乎住。故十住之法。於地居之天。忉利說之。其座則安置。而未至於化也。行行皆真。超然絕俗。故十行之法。於空居之天。夜摩說之。其座則化之。而未至於敷也。真則自利。非所以利他。化則依空。非所以入有。必須回真入俗。運智行悲。使上可超乎欲境。下可同乎萬物。故十回向法。於五天之中。兜率說之。其座則敷而布之。不止於能置能化而已。自是蘊功成實。廣博如地。妙用發越。不依漸次。故十地之法。越化樂。而於他化天說之。過此則入等覺位。迥超諸苦。常享法樂。故十一地法。越二禪。而於三禪天說。其表法言意。一字不虛。五位功圓。佛果現前等者。論科此為等覺地。以住行向地。位分賢聖。行有淺深。其功未圓。其覺未等。雖曰登地。是菩薩果。非佛果也。兼前四法。進入此位。乃圓乃等。而佛果可得矣。繼此說佛果位也。   佛果行者。妙覺位也。自十信初因。歷五位法。修治惑習。習盡智明。乃依此行。以成佛果。即第八會普光殿說。有十一品。乃十定。十通。十忍。阿僧祇。如來壽量。菩薩住處。不思議法。十身相海。隨好功德。普賢行。如來出現品。是也。清涼謂前六品。明等覺因圓。後五品。明妙覺果滿。十信因行。與此果行。皆依普光殿說者。示修華嚴行。初依普光本智起信。而歷位昇進。至行周果滿。未嘗離於本智也。此則因果不移。本始不二。三世一念。初後不遷。乃與不動智佛相應。而證不滅不生法界極果。實華嚴大旨也。   初十定品。示生佛共有根本智體。為寂用之源。唯果佛能盡其妙。德用無涯。寄圓顯十耳。一普光大定。二妙光大定。三U往佛國大定。四清淨深心大定。五知過去莊嚴藏大定。六智光明藏大定。七了一切佛莊嚴大定。八眾生差別身大定。九法界自在大定。十無礙輪大定。謂十定者。古今諸佛寂用自在U周之大體。所以參融五位。成一法體。無始無終。不遷不動。一多純雜。同別自在。故佛將說十定之名。先於普光殿入剎那際三昧。明此定體。全即普光智體。無復古今延促始終遷動之相。皆頓圓於一彈指頃。故云剎那際三昧。得是三昧者。皆可與毗盧同行。寂用自在矣。此即生佛共有本智之體。寂用之源也。此品佛自說十定名。令普賢說十定用。明佛為根本智體。普賢為差別智用。二者相資。乃能寂用自在也。此眾有一百位。前三十位同名為慧。後七十各異名者。論以三十表三解脫。七十表七覺行。謂此位菩薩。依三解脫慧。而行七覺行。覺利群生。其慧則同。其行則異。然三空七覺。為進修初行。而施於果位者。此聖人俯己同物之行也。故此品云。摩尼珠王。能隨所求。與物同色。而不失自珠之德。喻得果寶王。隨機利生。俯同群物。而不失自果之德也。︵此品計四卷。︶   次十通品。示從定起用。十種智通。一他心通。二天眼通。三宿命。四知未來。五天耳。六往一切剎。七善別言辭。八無數色身。九達一切法。十入一切滅盡三昧。此即開六通成十通也。天眼。天耳。神足。漏盡。各分二。他心。宿命。不分也。天眼即二四。二約現在。四約未來也。天耳即五七。五約善聞。七約善別也。神足即六八。六約力用。八約現身也。漏盡即九十。九約智中漏盡。十約定中漏盡也。此皆以無障礙大智為體。非小聖所及也。此繼十定品。明從定起用。故有此十種智通也。   次十忍品。示方便攝化。隨行法忍。果行至此滿矣。以通成忍。果行滿終等者。論云。十地已前以忍成通。十一地後。以通成忍。前即隨位進修之伏忍。此即隨行利生之法忍。果行至此。為普賢行滿。純是妙覺如來。而不捨菩薩方便。故曰果行滿終。妙覺菩薩行。法忍者。經云。菩薩有如響忍。如影忍。如化如空等十忍。謂以通事利生。實非同異。譬如谷響。從緣所起。而與法性無違無雜。又如日光影現一切。在油非油。在水非水。於川不漂。於井不沒。不異一體。而有彼此不隨於物。而有遠近。菩薩於無二法中。分別二相。善巧通達。隨行法忍。皆如是也。此前後數品。無菩薩號。乃取經意補之。︵此品與前十通品共一卷。︶   次阿僧祇品。及隨好功德品。明佛果所迷二愚之法。所謂廣大算數愚。隨好功德愚。此二唯佛明達。菩薩尚愚於此。故四十品經。唯此二品是佛自說。餘皆當位菩薩所說。所以明廣大算數者。為彰佛德非數量可盡也。故長行中。辨能數之數無量。偈頌中。辨所數之德無邊也。則僧祇品。明U一切數。壽量品。明窮一切時。住處品。明U一切處也。論阿僧祇。此云無數。此品皆舉不可數不可說法。而經云。如是三世無有邊。一切菩薩皆明現。此與隨好功德品。明佛果所迷二愚之法。菩薩尚愚於此。唯佛明達。故曰佛地法門。此品因心王菩薩請問發起。自此至如來出現品。明佛果三業二智廣大自在。此則以通成忍。致心業廣大自在如王。故依心王菩薩發起也。   次壽量品。明佛地實報。稱性之壽。窮剎海無盡時分。而出數域之表也。讚云。以日等劫。無滅無生等者。經云。爾時心王菩薩。於眾告言。此娑婆世界。釋迦佛剎一劫。於極樂世界。彌陀佛剎。為一晝夜。極樂一劫。於袈裟幢世界。金剛堅佛剎。為一晝夜。如是舉十世界。各以前位一劫。為後位一晝夜。而經云。如是次第過百萬僧祇世界。最後世界一劫。皆如前剎為一晝夜。普賢同行諸大菩薩。充滿其中。意明佛地實報。稱性之壽無盡。根本智無生滅。此由心業廣大自在。以致命業廣大自在也。   次菩薩住處品。示無方攝化。不捨世間。故舉八方。若山若海。皆有聖居。無所不U也。讚云攝化無方等者。爾時心王菩薩。於眾告言。東方有處。名仙人山。從昔菩薩。於中止住。現有菩薩。名金剛勝。與菩薩眾。常在其中說法。南方有處。名勝峰山。西方有處名金燄山。以至北方香積山。東北方清涼山。海中金剛山。東南支提山。西南光明山。西北香風山。計九處。皆如上舉。後又廣舉。成二十二處。唯此九處有菩薩名。此依一閻浮提略示耳。菩薩住處。實U法界。無有方所。論云。此明佛菩薩行。周U揚化。常行不斷。不捨世間。此由命業廣大自在。以致行業廣大自在。命業行業。皆本於心。故皆心王菩薩所說。清涼山。即今五臺山是也。︵此品與前二品共一卷。︶   次佛不思議品。明佛果法智德。深廣超越。非識情思議所及。讚云根本智中不思議用等者。前明佛菩薩行攝化之事。此明佛不思議能化之智。非情識名言所及。故曰不思議。此品乃佛神力加青蓮華藏菩薩演說。而告蓮華藏菩薩。論謂青蓮華藏。表本智無染。具差別智。又告蓮華藏者。表本智別智。二者相成。以顯心佛不思妙用。此則二智廣大自在也。︵此品計二卷。︶   次十身相海品。明大智攝化。所感正報有十種身。謂菩提身。願身。化身。力持身。相好身。威勢身。意生身。福德身。智身。法身。復有十華藏世界海微塵數相莊嚴。故號十身相海也。常稱三十二相。即化身也。觀無量壽佛經。稱八萬四千相。即報身也。今十華藏微塵數相。即法身也。讚云萬德莊嚴不思議智等者。經舉九十七大人相。至十華藏海微塵數身相。是謂十身相海。萬德莊嚴。論云。前說心佛二智不思議用。此示心佛二智不思議報。故曰不思議智清淨果佛。   次隨好功德品。明隨塵數相。有塵數好。相言其狀。好言其美也。一一好中有多光明。能淨無邊界。脫無間罪。功德難思也。讚云光相莊嚴不思議行等者。經云。如來有隨好。名圓滿王。出大光明。名清淨功德。能照塵剎。隨諸眾生行業欲樂。皆令成就。由以隨行正智。破諸障惱。成此光明。自嚴其身。兼以嚴物。故曰隨好莊嚴。隨好者。隨形相好也。前明智報。成大人相。此明行報。成隨好相。故曰不思議行清淨果佛。此二品法。總彰三業二智之報。廣大自在也。此品告寶手菩薩而說。表法身性光。隨行接引。次二聖號。乃品中敘事。︵此品與前十身相海品共一卷。︶   次普賢行品。明佛行海。融前智門。廣施利行。讚云融前智門等者。此品廣陳普賢行法。融前果智。為入塵利物。諸佛同行如來果行。至此極矣。故繼此說如來出現品。次普幢佛者。爾時普賢說是法已。十方剎塵菩薩同名普賢。各從普勝世界。普幢自在佛所。來詣此土作證。表佛普賢行之體用。以處道謙柔為普勝。摧伏自他為普幢。理智悲願具足隨緣為自在。昇進位極。冥造此道。為來詣此土。如是作證。表佛普賢行U一切處。十方同道。無二無盡也。︵此品計一卷。︶   次如來出現品。初如來性起妙德菩薩者。此即信首文殊異號。於此請問如來出現之法。示從十信依智進修。至此世出世間智悲行滿。則本智如來。從自性起。妙德圓具。故以如來性起妙德菩薩。請問如來出現之法。此與前品。融會三業二智之成功。廣大自在也。又讚云自性如來法雨所潤等者。經說如來出現。有十種無量利行之相。至音聲第十相云。如來欲以正法教化眾生。先布身雲。彌覆法界。示現種種光明電光。出生無量三昧雷聲。從無礙悲心。起大智風輪。然後於法身雲。廣雨法雨。所謂為坐道場菩薩。雨法界無差別法雨。為最後身菩薩。雨遊戲如來祕密教法雨。乃至為求獨覺乘者。雨深知緣起。遠離二邊。不壞解脫法雨。為求聲聞乘者。雨以智慧劍。斷煩惱п法雨。餘不勝舉。皆明自性如來功圓智現。無作無限自在利行也。   次二位授記成佛眾者。普賢菩薩說如來出現法已。十方剎塵如來。同名普賢。來為作證。復作是言。今此會中。十方剎塵菩薩。得一切菩薩神通三昧。我皆與記一生當得菩提。又有剎塵眾生發菩提心。我亦與記當來經不可說剎塵數劫。皆得成佛。號殊勝境界。此明自既修行得果。此所化眾亦當得果。於菩薩言一生。以根機已熟。超達之易。於眾生言塵劫。以積迷之久。超達之難。特對機言耳。於實性中。古今一時。三際一念。則以剎那頓證為一生。又以剎那三昧。顯出如來正智慧海。則無邊劫迷。一時頓滅。為經不可說劫。皆得成佛。號殊勝境界者。迥出情計之境故也。 夫始於文殊發信。歷位進修。至十一地。佛果既成。又自本有定體。從定起用。隨行成忍。通達二愚。享實報壽。無方攝化。不捨世間。成不思之智。獲十身之報。又以普賢大行。圓融廣利。則自性如來之德。於是明極昔為妄覆。至此乃現。故終說如來出現品。總該果行。又說離世間品。明果後利生之常道。而通為設法治習修證分也。︵此品計三卷。︶   清涼科前三十一品。為修因契果生解分。離世間一品。為托法進修成行分。上釋三周中第二周法竟。   第三周。第十會入法界一品。善財南遊。重諭五位因果。為去言依行圓彰法界分者。前則詮示法門。此欲體而行之。故依善財重諭。又由前修功終。忘詮頓證。入此法門。故為去言依行。此品之文。自因推廣。則示善財百城。自果反約。則示彌勒樓閣。而五位行門。法界理事。目擊而盡。是謂圓彰法界。依此證入。故名入法界品。即最後逝多林給孤園所說。此林園。即西域人間。於此說法界品者。示不離人間即佛法界也。法界會上來集之眾。皆默示神變。以彰果行。在會之眾。因其默示。亦皆默得三昧。即去言依行之意也。蓋滯詮則終迷己證。無行則終成狂解。故於最後別設去言依行法門。托善財南遊之M。還位不廢進修。作法垂範使人倣傚。蓋得是道後。正可修行。安然順流。以入佛法界妙莊嚴海。而惑者。徒執去言之名。迷依行之實。遽以絕學無為為是。以真修正趣為非。終自訶教忘修。佚蕩無據。則華嚴實談。稱性行法。皆為虛設。而撥無之狐。逐塊之類。紛紛天下矣。學者慎思。   清涼科此一品。為依人證入成德分。 上釋第三周法竟。 大科二種常道。   一同塵不染利生常道者。即進修者五位功成。果後常行也。楞嚴謂初心修行。如澄濁水。靜深不動。沙土自沈。此名初伏客塵煩惱。去泥純水。名為永斷根本無明。今五位未終。功行未成。如沙土雖沈。攪之則濁。未可以同塵也。及乎功成行滿。如去泥純水。一任攪淘。無復染濁。故於進修功終。然後示同塵不染利生常道。此功成菩薩。運普賢行。入\利生。無作無止。無意無我。一切平常自在之行。故名常道。即第九會普光殿說離世間品。此品繼如來出現品。亦於普光殿說者。示五位功成。自性如來出現。還依普光本智利生。而處世無染。故名離世間品。凡夫染世。不能出離。二乘雖離。不能隨順。非是真離。今明果行。悲能隨世。智能不染。故常在世間。未始不離。曾無淨見。何況染相。隨離雙泯。方為真離世間也。文中普慧雲興二百問。普賢瓶瀉二千酬。皆明此也。次讚云利生常行安住十法常見十佛者。此普慧二百問中。問何等為演說佛。何等為見佛。普賢答云。菩薩常說十佛。所謂成正覺佛。無著見。願佛。出生見。業報佛。深信見。住持佛。隨順見。涅槃佛。深入見。法界佛。普至見。心佛。安住見。三昧佛。無量無依見。本性佛。明了見。隨樂佛。普授見。若菩薩安住此法。則常得見無上如來。意謂於正覺無著。於悲願出生。於業報生信。於住持隨順。於涅槃深入。於法界普至。於心安住。於三昧無依。於本性明了。於隨樂普授。隨樂者。隨機所樂而應之也。能安此法。則無所說而非佛。無所見而非佛也。故曰常說十佛。常見十佛也。︵此離世間品計七卷。︶ 圓彰重諭。注科分五。   初圓彰行境眾。讚云忘詮頓證一念圓該者。此法界會上初集之眾。表五位法而不分五位。意顯忘前言詮。頓證行境。一念圓該。無復漸次也。 二同會請法眾。讚云永出有海五百聲聞者。此法界會上。示現聲聞與菩薩世主。同請當品之法。即舍利弗等。名列在後。經歎德云。永出有海。住無礙處。於佛智海。深信趣入。又讚云常利眾生無量世主者。經歎德云。常利眾生。為不請友。即大權菩薩。示為世主也。 三十方來集眾。讚云默示佛果等者。前眾既集。請問如來境智十種法門。爾時世尊以大悲方便。入師子頻申三昧。一切世間。普皆嚴淨。十方各一菩薩。各從一佛界來。各現無盡法門。初東方毗盧勝德王佛眾中。有菩薩名毗盧願光明。終至上方普智輪光音佛眾中。有菩薩名法界差別願。各與剎塵菩薩俱來。各興種種佛事供養。或陳樓閣莊嚴。或陳寶地莊嚴。或陳身相莊嚴。乃至現三世諸佛一切行海。悉U法界。此默示法界佛果本行。答前所問也。所以默示者。欲令去前言詮。默造行境故也。師子頻申者。自在無畏。適然動容之貌。喻此三昧。依無作智。自在無為。而適然示現廣大德用也。 四示現顯法眾。讚云深入智海示等迷流等者。此聲聞眾。因前默示法門。雖在同會。皆不能見。然前歎德云。於佛智海。深信趣入。豈實迷流。蓋示同不見。以顯行境不可思議。攝諸小乘。使同趣入故也。 五默契行境眾。讚云蒙佛光照不藉言詮等者。聲聞既迷行境。世尊欲令菩薩安住師子頻申三昧。放眉間毫光。名普照三世法界門。時眾因此。悉見剎海種種名色。及佛菩薩種種應現。遂皆入此三昧。亦能種種廣現。入不可說佛神變海。斯皆不藉言詮。默契行境也。 論指已上。為答前所問法門竟。是一部經始終圓滿法界之體。以下托M重諭。又廣明行境也。   二忘修絕證佛果常道者。此返本還源天成之德。妙覺位上無功用道也。二道則一。但前示修證。此示無修。前為學者之事。此為諸佛之事。即第十會入法界品。總融前位因果智行成一法界。謂之無功大用圓融自在之門。所托善財南遊。始於古佛道場。U歷百城知識。終於圓契彌勒文殊普賢之道。意在總括三世佛境因果。為一時一際一真法界。以顯人人本有妙德。一切具足。圓融自在。故為忘修絕證佛果常道也。夫百軸之經。五位之法。治習進修。俯為明此本有之德。蓋修行者。未發心時。無明正使。習氣煩惱。障蔽本智。故用五位之法。重重鍊治。始得明極。既明極矣。不假修為。譬如磨鏡。垢盡明現。則功用止矣。故於最後說忘修絕證之道而終焉。然法界一品耳。於前判為去言依行。於此判為忘修絕證者。此品總成前法。理無不備。但隨所成之意判之。以三周因果。托言以明。欲忘詮頓證。故成之以去言依行。二種常道。因修而證。欲返本還源。故成之以忘修絕證。緒有深淺。意有攸當。非相違也。總而會之。前三十八品。自眾集標宗。舉果發信。以歷五位。證二覺。而卒於同塵不染利生常道。此始自凡夫。終至成佛。修行證果之真範也。最後一品。去言依行忘修絕證者。直使掃心言之滯M。復德用之大全。廓爾忘緣。超然自得。為一經之統要。實至道之淵源。校於前文。彼如百川。此如大海。苟造乎此。則向之淺深源流同異畛域。皆繭M不可得矣。此華藏教海之臻極也。且托M重諭。即善財南遊之M。依前法體。重明一藏之意。所以重明者。前則詮示法門。此欲體而行之故也。體之之要。在於默得。不涉言詮。故諸位知識表法。多見於動容之間。如十住。德雲比丘於別山徐步經行。以示寂用不二。十行。善見比丘於林中經行。以示妙行無住。十向。鬻香長者和合諸香。示智悲圓融。十地。主當春生夜神女身。示長養大悲。十一地。摩耶夫人幻生成佛。示悲終智現。而卒於彌勒樓閣。一彈指間。頓示十方法界無盡事相。從微至著。皆欲默體。不涉言詮。雖就中有言。特緒餘耳。蓋言可以詮道。終不能盡道。故孔氏曰。言不盡意。立象以盡之。而祖師猶以為未也。於是撥去名言色象。而獨得於拈槌舉拂之際。方是之時。語默色象詮示不及。乃為至矣盡矣。凡遊五十三知識法門。當如是入。科又分五。   初創行啟蒙眾。讚云自根本智發覺初心者。此讚文殊方便之德也。經云。爾時文殊童子。從善住閣出。與無量同行菩薩。及常隨侍神天八部。詣佛作禮。辭退南行。往於人間。論謂表從法身本智。起差別智。就俗利生。創行啟蒙。此乃行門信位。為法界諸佛發行之始。法身本智發覺之初。故文殊於此。改稱童子。表童蒙初心。自此發覺也。然前信位。以文殊為信首。而稱菩薩。此信位。以文殊為啟蒙。而稱童子者。前為進修之門。欲由心生解。自因趣果。此為造悟之門。欲解終趣行。自蒙發覺。悟修異位。故先後異稱。然於智體初無異也。   二隨行發心眾。讚云觀察妙行發菩提心等者。文殊南遊時。六千聲聞願隨文殊。時舍利弗於道中。令海覺等諸比丘。觀察文殊種種妙德。文殊即勸之發菩提心。住普賢行。即時具足一切佛法。此同進修門。初發心時。便成正覺也。   三頓捐業識眾。讚云智光普照。業識頓捐。回向行門等者。經云。爾時文殊勸諸比丘發菩提心已。至覺城東古佛塔廟處。說普照法界脩多羅。時大海中。有無量百千億龍。來聞法已。深厭龍趣。咸捨龍身。生人天中。一萬諸龍。於無上菩提。得不退轉。意表依法界行。啟蒙發心。又承智光法門一照。則出生死海。頓捐業識。故大海諸龍。來聞法已。咸捨龍身。又一萬諸龍發菩提心。表發覺捐業。即能回向萬行之門。故次有由覺趣行之眾。   四由覺趣行眾。讚云即俗明真等者。時福城人。聞文殊在莊嚴幢娑羅林大塔廟處。四眾各五百人。出城來詣。福城即覺城。莊嚴幢即行境。四眾出城來詣。表由覺趣行也。四眾皆俗士女。表即俗明真也。各五百人。表圓彰五位也。 次善財讚云依功德藏示果彰因等者。善財生時。家有自然七寶伏藏。五百寶器。眾寶盈滿。一切庫藏。財物充實。因號善財。論云。此從先世信種。信佛五位行門。感此報生。故文殊讚云。善哉功德藏。謂依先世功德藏。顯此伏藏也。又云M南遊。U參知識。是依功德藏。示果彰因。發五位行。利被群生也。   五依行昇進眾。即善財U參五十三知識法門。五十。表五位各十波羅蜜。三。即文殊普賢彌勒。為五位中智行因果。各U五位一一法中為體用也。餘見科注。科又分六。   初。十住知識。讚云從信趣定。會理契真者。論科此為以定會理契真門。以前優婆塞等。即俗流純信者。童子童女。即信本末雜者。又善財依先世信種。彰功德藏。通表信位。 善財於此。初見妙峰山。德雲比丘。是表從信趣定。會理契真也。山表定體。比丘表真體。德雲能雨法雨。表出世利行。善財蒙文殊指南。登妙峰山。周迴觀察。見德雲在別山徐步經行。示不住定亂。令修道者。發信之後。須依定起觀。定亂雙融。身邊見謝。然後契真見道。見道之後。方可起行修行。入十行位也。 二海門國。海雲比丘。表復依觀智。觀生死海。成廣大智海。潛興利潤。 三善住比丘。表此位治三界惑習已盡。住無所住。名為善住。 四彌伽長者。此云能伏。表真俗二智已備。能伏邪見異道。 五解脫長者。與彌伽皆俗士。明前三比丘修出世智慧。此二長者修世間智慧。由會理契真。從真入俗。真俗無礙。是名解脫。 六海幢比丘。又表合前二智廣大如海。摧破眾生一切惑業。 七休捨。此云滿願優婆夷。表入廛慈悲。謂滿自本願。U化眾生也。 八毗目瞿沙。此云出聲可畏。仙人。表不滯真俗。謂無功智明。言論無滯。善伏邪異。故曰出聲可畏。 九勝熱婆羅門。表得法自在。示同外道。令諸邪途。攝伏煩惱。故名勝熱。 十慈行童女。乃師子幢王女。表從智生悲。處染不染。前第七婆夷。雖表大悲。而未斷度生愛習。至此大悲行滿。任運利生。無復染習。故以童女表之。   五位知識。唯初位正表當位之法。餘皆智悲相濟增進之行。未見經文。難為廣釋。今各略示修行綱要而已。大抵以行人未發心時。無明正使。習氣煩惱。障蔽本智。使癡迷不覺。淪墜惡道。故今依自心普光明智發信。進入十住。契佛真智。名為見道。真智既明。無明始謝。然習氣尚存。根未成熟。故用五位重重逆順。鍊磨習氣。開擴正見。增修福慧。名為修道。習氣既盡。本智洞圓。如淨長空。廓無纖翳。大慈之日。普照群幽。大悲之月。清涼有海。眾行萬德靡所不具。名為證果。此華嚴之盡道。諸佛之能事也。若直求一解脫出世之果。即二乘小道。無以圓成一切種智。是故五十三知識。備設一切法門。而善財示MU歷。以引發行人。使於一切境上。鍊治開擴。伏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而共圓種智之果。實曲成萬物之大範也。惟行人則之。   次解脫見佛者。此第五住知識。示善財法門。入如來無礙莊嚴解脫門。於自身中。現無盡佛剎諸莊嚴事。隨意能見十方諸佛菩薩。意明即俗身相含佛剎也。 次休捨親事佛者。即第七住知識。因善財問所得法門久近。遂歷舉往昔所親事佛。明積行之久也。 上釋五位初十住智為本門竟。 次釋依智起行門。   第二。十行知識。讚云依佛真智。治習利生等者。論科此為依真發起諸行門。謂依十住智。發此行門。內以習治。外以利生。群機不窮。故利行無盡也。 初位以三眼國。善見比丘表者。示治習利生。須以智眼觀根。法眼知法。慧眼決擇。乃為善見。可入菩薩行門也。 二自在主童子。表依真起行。王道自在。 三具足優婆夷。表隨智起悲。於一切境。常施佛事。名為具足。 四明智居士。表運悲處俗。世智圓融。即無明智。 五法寶髻。表智悲行圓。總攝諸位。如髻總五體。 六普眼長者。表至此行門。世出世法無不U見。 七無厭足王。表權示攝伏。利生無厭。 八大光王。表無功行滿。智照自在。 九不動優婆夷。表妙行成就。於世五欲。及一切境。心無所動。 十U行外道。表行純心寂。示化邪流U同其事。上皆依智治習利生之行也。   次八部眾。即善見比丘在林中經行。神天八部圍繞恭敬。表十行攝生。依根U周。 上釋依智起行門竟。 次釋濟行以願門。   第三。十回向知識。讚云由真入俗。融智同悲廣大願門者。論科此為理智大悲願行會融門。以初住智為本。次依智起行。猶多出俗之心。及至此位。濟行以願。乃能回真向俗。回智向悲。然後理事圓融。成法界行。而超三賢。入十聖矣。 初位以廣大國鬻香長者表者。示以廣大願。和融智悲。成法身香普熏一切也。 二婆施羅。此云自在船師。表回向行。於生死海。利導自在也。 三無上勝長者。表雖化塵勞。而超出世間。名無上勝。 四師子頻申尼。表回真入俗。行無染慈。適悅無畏。 五婆須密女。此云世友。亦云天友。示不染之染。U與人天作師友也。 六鞞瑟P羅。此云包攝。表入俗智悲廣大。包攝一切法門。 七觀音菩薩。表大悲。 八東方正趣菩薩。表正智。善財見觀音菩薩已。正趣菩薩自從空來。不待往見。二聖同會。表智悲二位。至此齊滿。 九大天神。表淨智無依。廣覆群下。 十安住地神。表悲體廣大。載育萬有。二者。皆不為而應。不慮而U。故以神表。上皆融智同悲。廣大願門也。 次鞞瑟所見佛者。包攝室中。置一旃檀座塔。不置形像。而開塔能見三世諸佛。意明人人自性各具無相佛也。 次二位。乃善財問正趣。於何得此法門。正趣曰。我從東方妙藏世界。普勝生佛所。得此法門。一切人天所不能了。唯勇猛精進無退怯菩薩。能聞能解。謂此智境。非中路懈退者所及也。 又安住地神曰。我於月幢世界。妙眼佛所。得此法門。所舉普勝生及妙眼佛。皆表智悲妙行法報也。 上釋三賢位竟。 次入十聖位。   第四。十地知識。讚云照生死夜。圓智悲功等者。此夜神皆示女相。表大悲同R。照生死夜。論科此為蘊修悲智成德門。故曰圓智悲功。 初位以婆珊表者。婆珊演底。此云主當春生。即經云。趣入菩薩諸地行。一切佛法所從生也。 二普德淨光。乃婆珊歷劫之師。以表覺體。示登地之行。與覺體一也。 三喜目觀察。表慈眼視生。施以福聚。 四普救妙德。表長養大悲。施以妙德。 五寂淨音海。表寂用U周。靜即寂。音即用。海即U周也。 六守護增長。表此地行。常護眾生心城。令增長智慧威力。 七開敷樹華。表法力開覺眾生行華。令敷衍成實。 八大願精進。表無功大願。利行精敏。 九妙德圓滿。表妙利充滿一切眾生。 十釋女瞿波。釋種。真也。女。俗也。表十地行徹。得真不證。大悲同俗。此總會十地普賢妙行也。   次三位。乃婆珊往劫為王夫人。寐中因淨月夜神告言。雷音王佛。於寂住林。成等正覺。令往供養。遂於彼佛。發菩提心。復過萬劫。為長者女。有五百佛出興。第一名須彌幢寂靜妙眼。其本夜神。復以方便。引至佛所。因得眾多法門。意明修菩薩行。運悲處世。經劫之久也。 次喜目親事佛者。善財問喜目。住劫久近。供佛多少。因以頌答。有十一段。初各十佛。配十地昇進。後唯一佛。配十一地。示以一攝多也。 次普救事佛。義見科註。初段十二佛。乃經文長行。總敘普救因行。次十一段。即偈文廣頌歷劫親事也。 次寂海事佛者。經舉寂海。昔於此十佛所。各獲一三昧門。命終後生娑婆。先見鳩羅孫陀佛。拘那含牟尼佛。迦葉佛。後見毗盧遮那佛。得念念出生廣大喜莊嚴解脫。先於十佛。各獲三昧。即一地具十地之行也。後見四佛。即自十地。入十一地也。餘位已在前十位門。故略之。 次守護事佛者。善財問證此解脫久如。守護言。往古有塵數如來出現。其最初佛。名法海雷音光明王。我時為輪王女。作比丘尼。於此佛所。發菩提心。守護佛法。復有離垢法光明等百佛。次第出興。我皆親近供養。修行其法。所陳為王女為尼。亦表依智修世出世慈悲之行。初舉一佛。後舉百佛。亦自一地圓融十地也。次開敷因地者。善財問開敷本所發心。開敷舉往古有佛出興。名普照法界智。其國有王。名圓滿蓋。劫有災難。王起大悲。出一切物。作大施會。開敷爾時為長者女。T王惠施。獲大善利。作是願言。今此大王。為無量無明眾生。作所依處。願我未來。亦復如是。初舉普智佛。次圓滿王等事。表依普光智體。圓具智悲利行。餘如科註。諸位表法之眾。廣略不同。蓋自一法。或翕或張。使人貫習縱攝無滯也。 次大願因地。科云初號位明本因等者。善財問發心久近。大願答往古善光劫。有萬佛出興。最初號法輪音燈王。時王名勝光。國多十惡。遂設重刑。王有太子名善伏。愍諸楚毒。求王赦宥。以身代罪。曰我若不救此眾生者。云何能救三界牢獄。時五百大臣。恐壞國法。請誅太子。王后哀切。請聽太子半月行施。恣意修福。然後當罪。即開施會大眾咸集。時法輪音佛。知諸眾生。調伏時至。來為說法。時眾獲益。苦滅障除。其太子即時教化眾生。令生善根解脫門。此明本因也。爾時太子。即大願是。五百大臣欲害太子者。提婆達多五百人是。是諸人等。蒙佛教化。當來成佛。五百次第出興。初名大悲。二名饒益。三名師子。四名救護。乃至最後。名曰醫王。所赦罪人。即拘ラ孫等賢劫千佛。及百萬僧祇諸大菩薩。於無量精進佛所。發菩提心。今於十方行菩薩道。教化眾生者是。此明本行也。又云。我時救罪人已。於法輪音佛所出家。成就眾多法門。後身次第值法空等十八佛。皆親近供養。此明昇進也。初舉善光劫萬佛出興者。表無功智體。以一應萬也。最初佛號法輪音虛空燈王。表正智利生之德用也。王名勝光。表行慈之智。子名善伏。表慈智之行。國多十惡。表對治之境。遂設重刑。而太子請救。表善惡相形。乃發慈心也。時諸大臣。及所救罪人。皆成佛道。表智悲所化成就之人也。救罪人已。詣佛出家。表行終無染。後身值佛。表八地功終。昇進之果也。夫依本智以一應萬。法輪廣運。法燈廣照。以智行慈。以慈伏惡。而成就一切眾生。行終無染。則九地十地之果。可坐而進矣。 次妙德因地者。往古有佛出興。名自在功德幢。寶燄眼王夫人喜光為其母。妙德彼時為其乳母。其佛誕生。諸天洗沐。授與乳母。乳母敬受。即得菩薩普眼三昧。普見十方諸佛。又得菩薩於一切處示現受生解脫。此其本因也。此神居嵐毗尼園。乃佛降生之處。善財見之。問云。云何修菩薩行。生如來家。妙德為說菩薩十種受生藏。一願常供佛受生藏。二願發菩提心受生藏。乃至第十入如來地受生藏。若菩薩成就此法。則生如來家。又云。我昔發願。願入毗盧無量受生海。以是願力。生此園中。專念菩薩何時下生。經於百年。世尊果降。意明以諸勝緣。納於藏識。作佛種聖胎。名菩薩受生。至功圓行滿。佛果現前。名菩薩降生。言經百年世尊果降者。表自九地進圓十地。則佛果現前。然必先藉勝緣為種。然後可致佛果。故於此說菩薩受生。而於十一地。說摩耶誕佛也。 次瞿波因地。初二位表慈悲覆育者。善財尋瞿波。至普現法界光明講堂。有主宮殿神。號無憂德。與一萬眾。來迎善財。主宮殿神。與眾一萬。表慈悲覆育。為萬行之體。來迎善財。表十地悲滿。行位相契。而同會普光妙境也。次二位敘本因者。寶華佛昔為國王。釋迦為其太子。瞿波爾時為太子妃。始與太子同見勝日如來。大興供養。聞佛說法。即於一切法中得三昧海。而歸白父王。王聞歡喜。亦往詣佛。聞法獲益。遂求出家。即得成就一切法門。後證寶華佛果。於十地滿敘此因者。妃表隨緣大悲。太子表同悲之智。勝日表根本智果。寶華表後得智果。始因太妃以及太子。遂致父王得見勝日而證寶華。明此地之行。以隨緣大悲與智冥運。而發起後得。以契根本。通為一道。五位萬行。冥極於此。無二無別也。瞿波又云。我昔供養勝日。彼佛滅後。其世界中六十億那山他佛出興。我皆與王承事供養。其第一佛名清淨身。至最後佛名廣大解。計五十佛。是通收五位也。言六十億佛而舉五十名者。表十地滿心。通該十信。以成六位。而不出五位之果。從最初勝日身。至最後廣大解。表五位相果。始自根本普光智起。而終於普賢大解脫門。本末相即。初後一念同入因陀羅網無盡法門。是為十地終極之位也。 上釋超三賢入十聖位竟。 次釋自十聖登等妙。 初等覺位。   第五。十一地知識。讚云。悲終智現。法界體圓者。論科此為悲終起智成佛門。以十地已前。猶依本智長養大悲。此十一地。長養功終。純是大悲。為法界體。與智圓現。故此初位。以佛母摩耶表法。示純悲之體。圓現智佛。隨應利生也。 二天主光。乃正念王女。表十一地無念智中。無染慈悲。無為照用。 三U友童子。乃眾藝童子之師。表U周十方。為世師範。 四眾藝童子。能助明U友法門。表以德藝附讚成化。 五賢勝優婆夷。世間正邪吉凶。醫方眾術。一切通達。表安物養生。無法不了。無行不行。無生不濟。實廣大之慈悲。故號賢勝。 六堅固解脫。表一切無著諸功德行。以廣修功德。而念自無著。名堅固解脫。 七妙月長者。表悲智圓滿。破世р惑。 八無勝軍長者。得無盡相解脫。明一切心境。總如來相。幻生諸行。能勝一切無明生死邪見魔軍。 九法聚落寂靜婆羅門。表於法界聚落囂喧萬境。示真寂法。 十德生童子。有德童女。表智悲齊滿。處世幻住。自云。我等二人。證得菩薩幻住解脫。明十一地終。證妙覺智。照了心境。廓絕纖塵。淨法界中。唯一真智。以隨智用。幻生一切。若佛境眾生境。悉皆依智幻住。世間萬法。性本自離。不獨有為如夢幻體。雖智果報生皆幻住也。故經云。我得幻住解脫。見一切世界皆幻住因緣所生。一切眾生皆幻住業力所起。乃至一切菩薩皆幻住行願所成。如是照了。則凡聖一體。物我同源。法法圓融。塵塵不礙。十方矚目。無可當情。是中返觀。不容他物。皆幻住也。以幻住故。隨智用故。無邊剎海。德用U周。十方身土。境相相入。非一非異。無始無終。周法界而無去來。歷塵劫而非頃久。以至備極華嚴一切德用。圓融自在。非假他術。為得幻住法門故也。以是證得諸幻滅影象故。明見慈氏莊嚴樓閣。佛境法門。而圓契果法矣。   次三位。皆善財因之得見摩耶。經云。爾時善財。欲見摩耶。時寶眼主城神。空中現身。教善財守護心城。莊嚴心城。乃至瑩徹心城。富實心城。以積集一切善法。蠲除一切障難。便得見善知識。究竟成佛。又有蓮華德身眾神。讚歎摩耶。即放無量光。令善財得淨光明眼。永離癡闇。乃至得普見眼。Y一切剎諸佛出興。又有守護法堂神。於空告言。菩薩成就十法。及十三昧。則得親善知識。其十法。始於其心清淨離諸諂誑。終於徹鑒諸法順善知識。其三昧。始於法空清淨輪。終於善知無有過失。皆表入十一地之方便也。夫能守護心城。使瑩徹富實。又得淨眼普見。及心離諂誑。行無過失。則菩薩之行足矣。故可入十一地也。 次從師子佛已下。乃至經舉多佛。末云如是乃至樓至如來。在賢劫中。於此三千大千世界當成佛者。摩耶悉為其母。於此大千如是。於無量世界海亦復如是。蓋摩耶表十一地。總會理智大悲三法為體。一切諸佛。皆自三法而生故也。 後二位者。毗盧如來昔為大威德輪王。摩耶昔為慈德道場神。有離垢幢菩薩將成正覺。有惡魔至。其輪王化兵擁護。菩薩遂得成道。慈德喜敬彼王。而生子想。向佛發願。願此輪王。在在處處。乃至成佛。我常得為其母。以是因緣。今為佛母也。 上釋等覺位終。 次妙覺位。   第六。圓契果法眾。讚云迥超果位。不間初因等者。十一地終。德生令善財見彌勒。表超等覺位。證妙覺果。彌勒又令善財還見文殊。表至果同因。本始不二。則雖迥超。實無間異也。爾時善財。復因文殊。得見普賢。遂具足普賢諸願行海。與普賢等。與諸佛等。合此三位。為一切諸佛圓極果法。寂用常然之行。故科名圓契果法。而讚云寂用常然。此則二種常道中。忘修絕證佛果常道也。夫彌勒文殊普賢。雖古佛聖號。人人莫不具足。於人求之。彌勒者何。自性根本智果也。文殊者何。自性普光智體也。普賢者何。自性差別智用也。三者本自一體會合。於眾生如來藏中。隨情轉變。化為異物。大聖愍焉。將以治其情。復其變。故依根本智果。普光智體。起差別智用。設法治習。及乎習盡智明。功終悲滿。則三者本體。無為無作。脫然圓現。故於五十位後。獨立此三。示修華嚴者。功終行滿。皆能於自性中證此三果。不從他得。此則返本還源之正位。忘修絕證之極果。毗盧之垂教。善財之引發。皆欲人人造極於此。凡諸行人。當務企及。庶不負先聖垂教引發之深慈也。 餘有數位。非表法所急。恐雜教意。故不復立。︵此入法界品計二十一卷。︶ 五悔解。   普賢行願品云。若欲成就如來無盡功德。應修十種廣大行願。其中即五悔法也。經云。若修此法。則能成熟一切眾生。隨順無上菩提。成滿普賢行海。五法能悔除五障。故名五悔。謂悔吝生動。人誰無過。唯證不動智者。可以無過也。然不動智體。為業塵積障。若欲證之。必須懺滌。然後明現。故五法以懺悔為先。塵銷覺淨。則心佛相應。故次用勸請諸佛說法利生也。既依佛法。當能隨喜。所得福利。當能回向。因回向善。當發大願。此則成熟眾生。成就菩提。滿普賢行。功用畢備。不動智佛。自此證矣。故普賢行願。特設此法。而禮誦功終。必須遵修也。懺悔偈云。我觀能照玻Q鏡等者。隨好光明品。諸天子問。云何悔除過惡。時有天鼓。以菩薩三昧力。發聲告言。諸業從顛倒生。無有住處。隨有修習。即受其報。譬如有玻Q鏡。名曰能照。無邊影象。悉現其中。而無去來M。一切諸業。雖能出生善惡果報。無去來處。若如是知。是真懺悔。一切罪惡。悉皆清淨。意明本覺妙明。物不能染。由倒心妄染之也。故倒心永滅。則一切清淨。勸請偈。謂佛不遠人。唯人以數取之惑。自背於佛。若能深求。則無時不現也。餘三偈。皆採經意。前解可詳。三歸詞。正淨行品一百四十大願之文。 大方廣佛華嚴經要解。    大方廣佛華嚴經吞海集序 左朝散大夫直龍圖閣知荊南軍府事主    管荊湖北路安撫司公事馬步軍都總管 兼營田使陶愷撰   大方廣佛華嚴經。具因果行位。緣起理事。以不思議為宗。無上乘也。以為同也。而橫開百千法門。其總非同。以為異也。而會歸實際理地。其別非異。即同即異。義極於融。故同中有異。鳥翔空而前後齊彰。異中有同。波生水而泯絕一致。萬法各住自位。有如水火陵滅而不相容。至理不隔纖毫。或若塵芥含容而無所礙。此非器界之所能通。而思議之所可及也。然而非文字無以明義。非名句無以成文。則錯綜而華貫。行布而星分。此經之所以為經也。由文字名句以求之。則法法相似。地地有差。其多也。百千萬億以為數。乃至不可為數。而未脫於有數也。其大也。十方三際以為量。乃至不可為量。而未離於有量也。經之為經。既託於文句。其妙不過如是而已。舉世間極大不可窮盡者。則喻以海焉。所謂十海。若世界。眾生。諸佛。業報。法界。根欲。法輪。願力。神變。佛化。皆生佛之極業。同名之海。而七處九會。三十九品。悉波瀾其間。無有能出者。其源無首。其流無尾。其邊無旁。其下無底。則取海以為喻。是亦天下之極稱歟。至求之天地之間。若形若器。能體融之義而曲當者。蓋亦莫海若也。是經也。行於支那。自晉義熙始。其文浩博。其義淵微。其道宏大。志劣者怠於編秩之多。智淺者瞢於旨意之妙。器狹者駭於果德之極。誦其文已難其人。而況通其義。且踐修是道歟。譬猶海中之一物。方為海所涵。詎能置海於度內耶。義熙距今幾千歲。訓釋行於今者。獨有棗柏長者論。清涼法師疏。其說益侈矣。偃臺通老法師。得華嚴三昧。雖受學於師。而取成其心。以廣說之。一句而演之萬言。以約說之。一品而攝以數句。萬言而詳味之無一增語。數句而旁求之無一缺義。計不待數而人見其多。度不必量而人識其大。法次地差。不相混濫。蓋發揮在文句之表。而遊戲於文句之間。卒不繫於文字名句者也。取其約說傳於世。凡萬數千言。名之曰吞海。海可吞耶。眾必以為誕矣。然有可吞之理者。能造海者也。通公約說。亦文句耳。奚造海之有。余所謂卒不繫於文句者。學者繹其書而加思焉。當得之矣。噫。大千經卷一塵所覆。唯智者能出之。華嚴法海一с而不遺餘滴。唯知道者能信之。或出或納。豈外至哉。在我噓吸之間耳。 大方廣佛華嚴經吞海集序 講華嚴楞嚴經唯識起信論嗣祖比丘道通述   伏以華嚴之為教也。朝宗眾經。清涼之為疏也。貫]前古。不有穎達。孰能發明。道通夙附真乘。窮居講肆。論聽宣益。經傳妙空。退慚先哲。無裨後學。請問十年。開演三U。屢經患難。倍覺衰遲。築室廬山。苟延歲月。而二三學者。猶不我棄。日以是經相叩。華嚴為事。因閱舊篋。得所編法義。名曰吞海。用貽晚т。使品品之中。見無盡經。塵塵之內。明華藏海。於一毛端。忽然廣博。豈曰小補之哉。不學而知。但聞其言。未見其人也。同心之士。毋我誚焉。                         大方廣佛華嚴經吞海集 卷上 河朔平原道通述 一菩提場會。 一。世主妙嚴品。部類區分。   經中有三世間。一智正覺世間主。能化佛。二有情世間主。人王天王。三器世間主。諸類神。若能依正互融。則難思之境。俱是妙嚴。   意曰。世主差別相。妙嚴平等體。若世主之妙嚴。眾生有佛德。若妙嚴之世主。佛德依眾生。若世主即妙嚴。是法平等。若妙嚴即世主。則世間相常住。若具四句。則成佛德。若泯四句。為日用。若存泯無礙。生佛平等。法本如此。不勞修證。   如是。一小乘。揀異外道經阿優。二始教。信順之辭。三終教。不變曰如。隨緣曰是。四頓教。唯如為是。五圓教。如包是U。   我聞。一小乘。識外有聲。二始教。識變聲相。假我。三終教。淨我。聲塵即心。四頓教。無我。根塵俱盡。五圓教。一聞一切聞。   一時。一小乘。晝夜六時。二始教。時依識現。三終教。則不變隨緣。四頓教。則般若現前。五圓教。則一時具一切時。   佛在。一小乘。丈六真身。二始教。千百億化身。三終教。丈六即是常身。四頓教。丈六即是法身。五圓教。具足十身。   菩提樹。一小乘。土石諸山。二始教。隨機化M。三終教。其地堅固。四頓教。一塵不立。五圓教。七處九會同一道場。   菩薩眾。一小乘。不見聞。二始教。有四十二位。三終教。盡成佛。四頓教。無凡聖。五圓教。佛剎微塵數俱來集會。   經中釋迦如來初成佛時。具足本有十身。於一切法成正覺。   意曰。始成正覺者。舊佛新成也。處於此座者。開悟之處。量等法界。如虛空具普U廣容二義。量云。如來三業有法。正容常U宗。平等無分別故因。譬如虛空。於諸國土平等隨入。一塵為座。則成等正覺。若一毛為座。則轉大法輪。塵數菩薩圍遶者。主伴互嚴。   經中列眾。從內至外。偈讚佛德。從大自在天至普賢。海眾雲集。一同生眾。有二十種。普賢至普光菩薩。海月光至智生菩薩。二異生眾四十種。執金剛神。身眾神。足行神。道場神。主城神。主地神。主山神。主林神。主藥神。主稼神。主河神。主海神。主水神。主火神。主風神。主空神。主方神。主夜神。主晝神。阿脩羅王。迦樓羅王。緊那羅王。摩J羅王。夜叉王。龍王。鳩槃茶王。乾闥婆王。月天子。日天子。忉利天。夜摩天。兜率天。化樂天。他化天。大梵天。光音天。U淨天。廣果天。大自在天。   經中列眾從內至外。偈讚佛德從外至內。有十佛剎微塵數毗盧遮那佛。一一皆有六十眾圍遶。形色部類。各有區分。得佛解脫。平等無二。 二。如來現相品。說法儀式。   經中佛放眉間光。右繞於佛。從足而入。有大蓮華忽然出現。有勝音菩薩坐蓮華上。偈讚如來。有十菩薩為伴。   意曰。實際理地。主伴不立。生滅門中。豈無問答。菩薩諸王作是思惟。從因至果有四十問。一部經文前後答。為斷彼疑故。即於面門眾齒之間。放十種光明。一切菩薩蒙佛光明。詣如來所親近供養。 三。普賢三昧品。非證不說。   經中普賢見佛現相。承佛神力。入於如來藏身三昧。同於虛空。一一塵中。有世界海諸佛。一一佛前。有普賢。皆入此定。是時十方諸佛而現其前。與普賢十種說法智。各舒右手摩普賢頂。一一塵中悉亦如是。從一三昧起時。即從一切三昧門起。得一切海雲法。十方世界悉皆震動。 四。世界成就品。通明凡聖。   經中且說世界海有十事。其眾生海具十事準知。諸佛海等。各有起具因緣所依所住等十事。各先長行。後偈頌。一海有十事。十海有百事。意曰。先觀無盡境。便說無盡法。一切眾生本來具足。 世界 起具因緣 眾生 所依所住 諸佛 形狀大小 業報 體性勝劣 法界 莊嚴不同 普賢菩薩觀一切 根欲 海智不可思議 清淨方便 法輪 佛出差別 願力 劫住久近 神變 轉變差別 佛化 無差別門 五。華藏世界品。別顯本師。   經中別明本師之所嚴淨。狀如仰安鴈口中齒。又似倒卓浮圖。其中世界。各各依住。各各形狀。各各體性。各各莊嚴。各各行列。有二十重。從此中央大蓮華世界外。其次右旋說百箇二十重世界。十不可說世界種準知。盡在一塵毛中矣。 此中下層有世界名最勝光A照一佛剎塵數世界圍繞向上過佛剎塵數世界方至二層種種香蓮華妙莊嚴世界有二剎塵世界圍繞 次第至十三層即娑婆世界有十三剎塵世界圍繞乃至二十層妙寶燄世界有二十剎塵世界圍繞統計一世界種有不可說佛剎微塵數三千大千世界也 此圖略標百十一世界種其最中央即前圖普照十方熾然寶光明世界種也廣說有十不可說佛剎微塵數世界種皆在種種光明Y香幢大蓮華上分布而住一一世界種各有不可說佛剎微塵數世界如經具明 六。毗盧遮那品。往昔修因。   經中修因廣大。獲果無窮。普賢說者。該因徹果故。乃往古世有勝音劫。摩尼華枝輪大林之東。燄光大城。人王所都。有百億城周Ц圍遶。有百萬億門。一一門前。四十九寶尸羅幢。城中居人。乘空往來。心有所欲。應念而至。天城龍城。右旋而列。華枝林中。有U照道場。一切功德山須彌勝音佛。忽然出現。其身周普。等真法界。大威光太子。見佛光明。獲十種法。頌讚佛德。從燄光城百萬億眾。乘空而往。俱來見佛。其佛為說普集三世佛自在法經。大威光菩薩得一切法。悉入最初菩提心中。其佛受命五十億歲。彼佛滅後。有波羅蜜善眼佛。於大林中成等正覺。大威光菩薩。即得念佛三昧。名無邊海藏雲。其佛為說法界體性清淨經。聞已獲得清淨智。其佛入滅。喜見王尋亦去世。大威光菩薩受轉輪王位。彼大林中第三佛出。名最勝功德海。大威光從佛聞說普眼光明行經。得大福德三昧。彼大林中復有佛出。名普聞蓮華眼。大威光於此命終。生須彌山頂。為大天王。名離垢福德幢。如來為說廣大方便經。獲得普門歡喜藏三昧。   意曰。勝音劫中。有十須彌山微塵如來出興於世。大威光菩薩。一一供養。聞經得法。是因無盡。今有十不可說世界種。是果無窮。 二普光明殿會。 七。如來名號品。身業周P。   經中妙悟皆滿。二行永絕。歎佛二十一種功德。若世尊見愍我等。開示因中十問。果中三十問。世尊知諸菩薩心之所念。為現神通。十首菩薩來集普光明殿。   意曰。佛法大海。信為初首。一小乘。但信佛一人成道。二大乘初教。信一分半眾生不成佛。三終教。自信己性決定成佛。四頓教。信生佛本無。五圓教。無成無不成。一成一切成。   經中文殊言。諸佛身名不可思議。不應住於一法見佛身名。如來於此娑婆世界諸四天下。有種種名。種種身。色相壽命。處所眾會。種種不同。於此四天下。或名一切義成。或名圓滿月。或名瞿曇氏。或名大沙門。於東方善護世界。亦有十名。餘九世界。各有十名。則其數十千名。能令眾生各別知見。   意曰。佛有無盡名。森羅萬像。舉世立名。俱是佛名。於此住處。或名燈籠。或名卓子。或名香罏。或名翠竹。或名黃華。若能如此用心見佛。則步步釋迦出世。念念彌勒下生。便見佛身名周於法界。 八。四聖諦品。語業該周。   經中苦者三界報。集者三界因。滅者超出三界。道者戒定慧因。令知苦斷集。證滅修道。佛之語業。隨眾生心。各別調伏。娑婆世界每諦下有十名。餘九世界四諦下各有十名。於苦諦下。或名可厭。或名逼迫。或曰不淨。   意曰。一切名因。逐業用變。名無得物之功。物無當名之實。但能假名生善。便是化佛語業無量。若說如來國土身語業。則風鈴聲啼鳥聲。皆是如來說法聲。無義語說不二法。頓見本心。俱離有無。便見佛之語業周於法界。 九。光明覺品。意業該周。   經中世尊從兩足輪下放光明。照此三千大千世界。有百億閻浮提。百億四王天。乃至百億色究竟天。其中所有。悉皆明見。十方菩薩圍繞。百億文殊同時發聲。歎佛光明。若見放光照十方十世界。則有十百億文殊歎佛光明。若見放光過十世界。則照十方百世界。有千百億文殊歎佛光明。若見放光過百世界。則照十方千世界。有百萬億文殊歎佛光明。若放光過百千世界。則照百萬。若放光明過百萬。則照一億。若放光明過一億。則照十億。若放光明過十億。則照百億。   意曰。光明是智用。用能隨緣。大小不定。廣狹臨時。悉皆明見。覺悟自他。若穿鍼時。於鍼孔內悉皆明見。若寫字時。於筆端上悉皆明見。若在一室。悉皆明見。若登高望。百里千里悉皆明見。覺悟本心。令他知見。 十。菩薩問明品。智明生信。   經中文殊菩薩長行問於九首。九首以偈答於文殊。   意曰。因問生明。或問中有明。智明生信。見諸法空。知心妄動。無前境界。修遠離法。觸目遇緣。自信己性具有佛德。無障礙法即得現前。   一心一種種差別問 覺首萬法體虛顯性答   二無實眾生佛化問 財首離相寂滅歸性答   三果報無我誰受問 寶首鏡中現像一異答   四悟一說多相違問 德首一多相成無礙答   五因一果多不同問 目首心有高下報別答   六佛教有無利益問 勤首精進懈怠不同答   七受法新起煩惱問 法首不行非斥多聞答   八智正行助贊美問 智首萬行皆智隨心答   九道一果多不同問 賢首同中有異離見答   十九首復以佛境問 文殊生界法界無別答   文殊智明生信。深入理觀。自信己性決定成佛。後起淨行。事近旨遠。念即無念。一念頓圓。 十一。淨行品。觸事淨願。   意曰。有圓信者。具淨行相。蓋善用其心。於善不善無記境。皆具淨行。則八萬四千塵勞。皆淨行也。世間萬物。皆淨行也。且如見手時。當願眾生具正信手。合掌向佛。若見足時。當願眾生行真正道。無有休息。若聞鳥聲。當願眾生悟自聞性。不生不滅。若了味時。當願眾生嘗正法味。長養法身。若善用心。淨行無間。獲於勝妙功德。於一切佛。法心無所礙。住去來今諸佛之道。當如普賢色像第一。而為眾生第二導師。   經中一百四十種隨緣行願。所為在家孝事父母。出家堅持禁戒。妻子常樂遠離。見施捨於慳心。入寺諸師求請剃髮授戒。正身修定。舉足下足。見聞覺知。無非廣大行願。 十二。賢首品。信心成德。   意曰。若善用心。有勝妙功德。則事近旨遠。信為三賢之首。萬行之本。正明發起四弘誓願。皆通空假中三觀。雖見眾生空。而化即佛之眾生。雖見煩惱即菩提。而斷即菩提之煩惱。雖見菩提不可求。無求中求矣。雖見萬法離言。而學離言諸法。此四開發本有淨心。自信己性決定成佛。於眼根中入正定。於色塵中從定起者。是信心五對無礙之境。一根境不礙一心。二正定事定不礙理定。三分別不礙無分別。四入定不離出定。五定體不礙定用。應云。根入根起。境入境起。根入意起。境入根起。方網三昧從信而入。信能必到如來地。經中喻云。世間福業尚如此。何況圓修真實法。 三V利天宮會。 十三。昇須彌山頂品。不起而昇。   經中妙勝殿上。敷置普光明師子座已。帝釋遙見佛來。曲躬合掌。善來世尊。善來善逝。受請入殿。忽然廣博。量等虛空。一切閻浮提。皆言佛在中。我等今見佛。住於須彌頂。不起而昇也。一即一切也。 十四。須彌頂上偈讚品。說諸法空。   經中如來從兩足指放光。法慧等十菩薩各說偈讚佛。談諸法空。見般若體。一句一偈。超情離見。開悟在人。 十五。十住品。直心正念真如法。   經中法慧菩薩。入於無量三昧。諸佛與智摩頂已。從定而起。告諸菩薩言。有十種住。則是信滿住初。便成正覺。   一發心住。見佛聞法。或見劇苦。而自開悟。如來十種智力。一是處非處智。二善惡業報智。三諸禪三昧智。四諸根勝劣智。五種種解智。六種種界智。七種種道智。八宿命智。九天眼智。十漏盡智。勝進心中應學。勤供養佛。樂住生死。心轉增勝。   二治地住。發利益十種心。應誦習多聞。虛閑寂靜。   三修行住。觀一切無常。應觀察眾生界世界明了法。   四生貴住。從聖教生。應學十法。了知三世佛平等法。   五具足方便住。護救眾生應學。知眾生無邊無著。   六正心住。聞讚毀三寶。心定不動。應學無相如幻。   七不退住。三寶有無。心不退轉。說一即多多即一。   八童真住。三業無失。隨業受生。知剎動剎。供養諸佛。   九王子住。知眾生受生。煩惱真諦。法王善巧。力持無畏。   十灌頂住。震動世界智。三世佛法智。增長一切智。   意曰。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則念念契如為住。住有無量。開發本有菩提心時。有三種相。以三賢表之。今是下賢直心。有所聞法。即自開悟。不由他教。 爾時佛神力故。六種十八相震動。雨天妙華。極妙音聲。   意曰。震即是聲。動乃是色。從小至大。有六種相。所以震兼吼擊。動兼起涌。六種相者。搖颺不安。動也。自下昇高。起也。忽然騰躍。涌也。隱隱出聲。震也。雄聲鬱遏。吼也。輷碣作聲。擊也。一切眾生。見不超色。聽不越聲。迷昧本心。流轉生死。華嚴經三天偈讚。句句之中。透過色聲。即今見聞一句一偈。為金剛種。能破於十法界聖凡色聲。豈止鐵城也。諸經震動。於此明矣。人皆罔測。更冀詳之。 十六。梵行品。無相修因。   意曰。淨行至此成熟。正念天子問。菩薩依如來教。染衣出家。云何而得梵行清淨。法慧菩薩答。應以十法為緣。謂身語意業佛法僧戒。如是觀已。於身無所取。於修無所著。於法無所住。此世不移動。彼世不改更。梵行不可得。住無相法。方便自在。應修十種智力。一一力中。有無量義。悉應諮問。於諸佛法不生二解。一切諸法疾得現前。初發心時即得成佛。蓋為知一切法即心自性。成就慧身不由他悟。 十七。初發心功德品。校量顯勝。   經中天帝釋白法慧言。開發菩提心。有幾何功德。答。此義甚深。不可以世間樂具。及四禪樂四空樂四果樂可比。何以故。開發本有成佛心時。令如來種不斷故。充滿一切世界故。於一切法悉無餘故。 十八。明法品。照了真俗。   意曰。開發心時。具有無量功德。精進菩薩問法慧言。云何修習佛法。答。應明了十種不放逸法。十種佛歡喜法。十種速入諸地法。十種所行清淨法。十無盡藏法。 大方廣佛華嚴經吞海集卷上       大方廣佛華嚴經吞海集 卷中 河朔平原道通述 四夜摩天宮會。 十九。昇夜摩天宮品。不動而﹛C   經中於寶勝殿內。化作蓮華師子座。有百萬億華奩香篋鬘蓋幢幡。周U十方。供養於佛。 二十。夜摩天宮偈讚品。唯心所現。   意曰。菩提心中。第二深心相。樂修諸善行。十林菩薩說。了知一切法。自性無所有。 二十一。十行品。深心樂修行。   經中功德林菩薩。承佛神力。入善思惟三昧。十方佛加。與智摩頂已。從定而起。告諸菩薩言。行不可思議。與法界等。有十種。   一歡喜行。內外慧施。見來乞者。心生歡喜。我得善利。   二饒益行。寧捨身命。護持禁戒。未曾一念心生欲想。   三無違逆行。謙下恭敬。以阿僧祇器仗逼害。但生慈心。   四無屈撓行。受苦無悔。心自慶幸。令一切眾生安樂。   五離癡亂行。堅固不動。入胎住胎。遇魔境界。心不動。   六善現行。三業清淨。方便出生。暫同止住。悉不虛棄。   七無著行。佛會聞法心生喜。具大方便而無所著。   八難得行。了眾生空。不住此岸彼岸中流。無休息。   九善法行。為世間作清涼地。以無礙辯才斷一切疑。   十真實行。如說能行。作不請友。親近者悉令開悟。 二十二。十藏品。稱性修行。   意曰。蘊集十行。成此十藏。堅固生長。不可破壞。其有十種。一信藏。則契理。二慚藏。則崇重賢善。三愧藏。則輕拒暴惡。四戒藏。則防惡發善。五念藏。則明記不忘。六聞藏。則無所不知。七施藏。則捨而不憿C八慧藏。則揀擇邪正。九持藏。則住持不忘。十辯藏。則說法利他。 五兜率天宮會。 二十三。昇兜率天宮品。一P一切。   經中有百萬億莊嚴。皆是迴向心廣大所致也。建百萬億幢。懸百萬億旛。垂百萬億帶。然百萬億香。布百萬億鬘。執百萬億扇。持百萬億拂。有百萬億三賢菩薩。二十八天八部眾等。皆從迴向起。俱來圍遶。佛放膝輪光。U照十方界。十幢菩薩俱來雲集一切寶莊嚴殿。 二十四。兜率天宮偈讚品。   意曰。諸法無自性。即見般若體。 二十五。十迴向品。悲心救護苦眾生。   意曰。妄亡已滅。則與萬類而同迴向三處。一真如實際。是所證。二無上菩提。是所求。三法界含識。是所度。能迴之心。所迴善行。   經中金剛幢。入智光三昧。受加與智。起定說法。一救護眾生相。十波羅蜜慈悲。雖救眾生。離眾生相。   二不壞迴向。一切處得不壞信。積善根迴向眾生。   三等一切佛迴向。以世出世樂。迴向眾生。令入佛慧。   四至一切處迴向。所修一毫之善。同於實際供養。   五無盡功德迴向。眼不見不淨世界。不見異相眾生。   六堅固一切善根。為大國王。以內外財六十門施。   七順眾生迴向。小善廣善。盡未來際。迴向一切眾生。   八真如相迴向。真如有一百門。正念明了。生勝善根。   九無著無縛迴向。於一切善根。心生尊重。修普賢行。   十等法界迴向。廣行法施。圓滿梵行。見聞等於法界。說此迴向已。各百萬億佛剎微塵世界六種震動。 六他化自在天宮會。 二十六。十地品。寄相顯實。   意曰。地體亡言。將旨就詮。寄十地修行相。顯不可思議地體。一念事行。三心齊具。可為玄矣。十地菩薩雲集摩尼寶藏殿。將三賢作加行。無昇天偈讚。用等覺為勝進。   經中金剛藏菩薩入大智慧光明三昧者。欲說不思議諸佛法光明。即十地法相。天親菩薩造十地論解十地經云。若金剛即藏名堅。量云。十地信悲慈捨有法。不可破壞宗。堅實生長故因。由如樹心。若金剛之藏名堅。量云。十地善行有法。不可破壞宗。堅實生長故因。由如胎孕在藏。意曰。經中說字。是名句文。因十地名句而起正解。因解而起正行。因行而入地智。天親論主[造六相義。令入智地為總相。餘九為別相。乃云。攬別為總。分總為別。同帶總名。功用各異。共成一緣。各住自位。諸法常寂滅。壞也。世界常安立。成也。正同常異。正總常別。無礙之義。則可見矣。經中十方諸佛。與智增辯。摩頂增威。從三昧起。告諸菩薩言。大願決定。大善決定。無雜決定。不可見決定。廣大決定。究竟決定。十地相也。若智光明。是最上道。隨證智也。   意曰。十地。帶數釋也。若地之極喜。喜是加行智。若地即極喜。是根本智。若極喜之地。後得智。若極喜即地。泯同真界。餘九地各有四釋。準知。良由一切眾生本有智光明地法。則金剛藏分別說也。於智光明中說十地名已。不復分別。   一解脫怪默騰疑請法深難受止。二解脫月歎眾生聞請不堪有損止。三解脫月如來護念請字母智根本。四大眾同聲請。五佛光說偈請。金剛藏云。此處難宣示。我今說少分。論中科為九分。一三昧分。入定。二加分。與智。三起分。事訖。四本分。略名。五請分。勤重。六說分。示相。七地影像分。四河十山大海寶珠。八利益分。見聞為種。九重頌分。   意曰。十地中名句文有法。字字契如宗。難說難示故因。如空中鳥W。謂空處之W。W處之空。互相屬著。不相離性。以為地體。取空太寬。取W太狹。言言見諦。是智行。非慮境也。   十地通行十行。一信。二悲。三慈。四捨。五知諸經論。六善解世法。七慚愧。八莊嚴。九供養諸佛。十如說修行。   一極喜地。斷異生性障。證U行真如。於住地心中。發起供養諸佛等十種大願。見諸眾生心墮邪見。慈心修捨。於內外財無所D惜。推求後地相及得果。如鍊真金數數入火。多作閻浮提王。能動百佛世界。   二離垢地。十種方便心。入心中。斷邪行障。證最勝真如。於住心中。修起十種善業。一性不殺生。二不偷盜。三不邪淫。四不妄語。五不兩舌。六不惡口。七不綺語。八不慳D。九不瞋恚。十不謗三寶。十善無二。用心不同。一下三品修。四大洲受生。有總別報勝劣。苦樂間起。二中三品修。從四王至他化。欲心微薄。苦少樂多。三上三品修。色界至有頂。捨念清淨。無有欲想。四上上品修。斷分別。是預流果。斷俱生。後三果。五上勝品修。緣覺果。百劫鍊根。入見不出。證無學果。六上極品修。菩薩道前。伏二障俱生。修道。漸斷十不善業道。故意殺生等。永斷其因。因有三品。上品地獄因。中品畜生因。下品餓鬼因。後得為人。有二種報等流。一者為短命。二者多病。故意偷盜。一者貧窮。二者共財不得用。故意邪淫。一妻不貞良。二者不得隨意眷屬。故意妄語。一者為他所誑。二者被人誹謗。故意兩舌。一者眷屬乖離。二者親族弊惡。故意綺語。一者語不明了。二者言無人受。故意惡口。一者言多爭訟。二者常聞惡聲。故意慳D。一者心不知足。二者多欲無厭。故意瞋怒。一者為他所害。二者求其長短。故意誹謗。一者生邪見家。二者心懷諂曲。永斷其因。不受其果。   三發光地。起十種深心為加行。於入心中。斷闇鈍障。證勝流真如。於住心中。如說修行。乃得佛法。雖修世行。但隨順法。故行而無樂著。修起四禪八地定。厭下地為苦麤障。忻上地為淨妙利。用七種作意。四無間道。伏下欲界九品俱生惑迷事。用初禪未至定為加行。入初禪根本定。四禪共有十八禪支。初禪三禪有五支。二禪四禪有四支。其定光明。如鍊金法。出火秤兩不減。此地多作忉利天王。   三界九地者。○一五趣雜居地。有四洲六欲天。五受間起。憂苦極多。喜樂捨少。瞋欲心俱。意有憂受俱。無輕安樂報。若修則有。故名散地。○二離生喜樂地三天。一大梵。二梵輔。三梵眾。用尋伺治欲界憂受。有五尋伺。喜樂一心。○三喜勇浮動地三。一光。二少光。三無量光。用內淨一心治去尋伺。有四內淨。喜樂一心。○四離喜妙樂地三。一淨。二少淨。三U淨。治前喜受。開內淨為捨念。正知識身。受樂一心。○五捨念清淨地三。一無雲。二福生。三廣果。凡聖雜居。上有五天。唯不還果人居。一無煩。二無熱。三善現。四善見。五色究竟。捨念行捨一心。○六空無邊地。二乘及邪見人居。空想治色想。唯有捨受一心。○七識無邊地。作無邊想治於空。唯有捨受及一心。○八無所有地。四蘊與識皆盡治之。捨受一心。○九非非想地。無麤有細。八萬劫報盡還來。捨受一心。   四燄慧地。觀察眾生界法界為加行心。於入心中。斷煩惱障。證無攝受真如。住心中。以大智慧觀三十七品助道法。                                 佛於雙林樹間入般涅槃者。四枯四榮皆除。世間貪憂八倒俱無。若能觀身淨與不淨俱不可得。即見佛不曾入般涅槃。常住世間。深觀念處。即座道場。眾生根異。更說餘法。於四正勤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覺八聖。一一開解。眾生於第六識中俱生二見。到此地中永不現行。更以大慈心知恩報恩。如真金作莊嚴具。多作須夜摩天王。   五難勝地。起十種平等心為加行。於入心中。斷下乘般涅槃障。證類無別真如。知真諦俗諦無差別智。愍諸眾生不能厭離。曲以五明工巧利益世間。一內明。知因識果。二因明。破邪立正。三醫方療病。四工巧書數。五聲明字錯謬。如上妙真金。用硨磲磨瑩。作知足天王。   六現前地。觀十種平等法而為加行心。於入心中。斷麤相現行障。證無染淨真如。於住心中。以大悲為首。大悲增上。大悲滿足。觀三界十二因緣無有自性。從無明支至老死支。皆是智光明。則身語意善不善行動用之中。皆是般若現前也。   經中金剛藏。如星羅十門。說十二支。天親論主以月滿三觀釋之。   若依地論。相諦差別觀中。有支相續門。解經成答相。世間受生皆由著我者。成也。不正思惟起於妄行。答也。於第一義諦不了名無明。相也。二一心所攝門。三界所有唯是一心。歸本也。如來於此一心分別十二有支。流末也。若依一切智相觀。科經不同。一切種智觀。科經不同。文勢多端。不可具述。         一有支相續門 小乘相諦    二一心所攝門 差別觀     三自業助成門         四不相捨離門 佛一切種    五三道不斷門 智觀      六三際輪迥門         七三苦集成門 菩薩一相    八因緣生滅門 智相觀     九生滅繫縛門         十無所有盡門   意曰。能引無明行。所引識等五。能生愛取有。所生生老死。識名色六處觸受種子。是前前世中多念薰下。忽然為無明行一念招聚。隨業強者先潤愛取有。潤時則次第於一生總報中生起。此十支因二支果也。若三世說者。過去二支因。現在五支果。現在造愛取有因。未來世有生老死果。雖然因果無差。於此般若現前。   名色支義也。貫起十二支。收一百法。知五蘊之多少。明緣性之寬狹。○一支性俱雜。收九十三法。色蘊為色支。四蘊為名。除六無為滅盡定。○二支雜性不雜。收二十八法。支雜性處觸受。然是無記。不雜善惡性。想全三少分者。想是任運報生無記。色少分者。五根五塵。行少分者。別境五作意睡眠。識少分者。前七識並意處觸受。○三支性俱不雜。收二十法。想蘊全。色少分五塵行少分收別境五作意睡眠。識少分前七識。餘十一支義理。恐繁不述。此地善根。如真金用毗V璃寶磨瑩。多作善化天王。   七遠行地。起十種加行心。空中有方便慧。有中起殊勝行。雖善修空無相無願。而慈悲不捨度生。於入心中。斷微細現行障。證法無別真如。於住心中。以大悲智修起一切菩提分法。雖念念住無相中。少有功用。如轉輪王遊四天下。若是八地報得行。任運成就。如大梵天王遊千世界。不假功用。從初地已來。但以願力超過小乘。今七地中。以自力超過小乘。如王太子藝業成就。能念念入滅定。亦念念起。如以真金用妙寶間錯。多作自在天王。   八不動地。善修清淨道。離心意識。得無生法忍。為加行心。於住心中。斷無相中作加行障。證不增減。真如相用。煩惱不能動。為深行菩薩。世出世間心念不生。諸佛世尊勸請。七事汝未曾得。勿復放捨於此愿門。是時菩薩一念所生智業。從初地至七地。用阿僧祇功德不及一分。何以故。先以一身起行修行。今此以無量身修行。以善巧智觀一切境。於諸趣中示同其形。普現色身三昧。而為說法。遠離身想分別。以三世間而為十身。一切眾生本來共有。一身若具九。則十身有百也。且如一牛具有十身。一還債。是業報身。二水艸不闕。是眾生身。三皮毛筋角。是國土身。四從高而下。是虛空身。五步步踏實。是智身。六力困而臥。是聲聞身。七見黃葉。是緣覺身。八舉意利他。是菩薩身。九忽然亡已。是法身。十一具前九。是如來身。若說修成。如來身上自具十身。謂菩提願化力莊嚴威勢意生福法智。此地菩薩。成就佛身業自在。有金剛力士常隨侍衛。如真金作大寶冠。置在閻浮提聖王頂上。多作大梵天王。   九善慧地。以無量智觀察境界為加行心。於入心中。斷利他門中不欲行障。證智自在真如。於住心中。觀眾生稠林行。皆如實知。以四十種辯才。說三乘法。教化眾生。   意曰。在心為智。發言為辯。於一毛塵。具四十種辯才。則前為所是法。後是能為義。詞則訓釋不謬。樂說則聽者開解。○一自相有二。總法。別義。○二同相有二。性法。相義。○三行相有二。現在法。過去義。○四說相有二。略說法。解義。○五智相有二。現量法。比知義。○六真諦法。俗諦義。○七權三法。一乘義。○八教道法。證道義。○九真身法。應身義。○十住持智法。行門義。○佛說一。百法皆具。萬像皆具。不學而知。但聞其言。未見人哉。此地菩薩。得十種總持。作大法師。處於法座。於一音中現種種音。令諸眾會皆得解了。情無情物皆演妙音。成就如來語業自在。如真金為大寶冠。在轉輪聖王頂上。為二千世界主。   十法雲地。以無量智慧觀察覺了。入受職位。為加行心。於入心中。得離垢三昧。斷於法中未得自在障。證業自在真如。於住地心。受勝職位。三味現在前時。大蓮華忽然出現。量等百億世界。菩薩座此華時。大小相稱。身諸毛孔普放光明。照法界已。從足下入。十方菩薩即知成佛。十方諸佛放眉間光。入此菩薩頂。名曰受職。成就佛意業自在。具上上微細智。能安受攝持十方諸佛大法明大法照。於一念頃。周U十方示成正覺。解脫言。若菩薩神力能如是者。佛復云何。是時金剛藏菩薩。入佛國土體性三昧。其身量等虛空。時諸大眾見菩提樹及一會菩薩。俱在金剛藏身中。得未曾有。金剛藏言。菩薩神通如一塊土。如來神通似大地土。不可云喻。如上妙真金。以大寶莊嚴。置在大自在天王頂上。多作摩醯首羅天王。○八地影像分。地中行成智性是所喻法。池山海珠是能喻依。依上之義。是影像也。是地之影像。以見邊之喻。似地中教證也。池喻所修行願。山喻修成功德。海喻無漏智德。珠喻轉盡性德。池喻始則非一。終則非異。山喻能依非一。所依非異。上皆無差之差。海喻十德不同。德無別物。差即無差。珠喻唯一智性。前後增明。無差不礙差。池是圓家漸。山是圓中漸。珠喻漸圓。海喻圓圓。天台以華嚴為漸圓。位位成佛。以法華經為圓圓。上是法圓。不說地位下機圓。普被聲聞。華嚴以法華經為漸圓。會三乘歸一乘大海。華嚴本法。因該果海為上圓。果徹因源為下圓。   一願行定悲有法。不可破壞宗。無滯礙故因。如池流四河入海。   二十行隨地增有法。本無勝劣宗。差別得名故因。如大海十山。   三十地無漏智有法。廣大無邊宗。稱性修故因。如大海十德。   四十地智性有法。不生不滅宗。全真性故因。如寶珠十德。 大方廣佛華嚴經吞海集卷中       大方廣佛華嚴經吞海集 卷下 河朔平原道通述 七重會普光明殿。   佛自入剎那際三昧者。無際之際。信心最初之際。不見剎那為短。多劫為長。諸法空故。二行永絕。住於佛住。得佛平等。則無障處。普眼問者。欲見普法故。初則聞名不見。推求不見。觀察不見。靜座不見。後如來教起念方見者。若捨境別求。則未識普法真體。若見一法入於一切。名曰普。一切入一。名曰賢。乃真見也。 二十七。十定品。大用深廣。   普眼見普賢在如來前。告普眼言。有十大三昧。   一普光明智三昧。用依於體。   二妙光明智三昧。U照身心。   三往佛國土三昧。神通如意。   四清淨深心三昧。供佛之行。   五過去莊嚴藏三昧。智之境。   六未來藏三昧。如實了知。   七現在莊嚴三昧。諸佛世界。   八三世眾生三昧。入出自在。   九法界三昧。十八界。   十無礙輪三昧。佛二十一功德。 二十八。十通品。大用難思。   一。他心之智通。因中則知自心。知他人心。皆變影像。不如實見。唯佛果位。能U知也。正見他心。常了自心。若佛智外。別有眾生心。則失具分唯識。只名半頭唯識。他心本質。即是自心。   二。天眼之智通。見六趣果報。   三。宿住之智通。得九世眼如現在。   四。未來之智通。見因知果。   五。天耳之智通。遠細皆聞。   六。無作即智通。大用度生。   七。言音之智通。眾生之言音。   八。色身之智通。三說。一云佛無色。二云有色。三云若悲智雙運。無色現色。有四。一實色。凡夫。二幻色。初教。三性色。終教。四妙色。圓教。一色即一切色。經中說有一百三種。據實無盡。   九。真俗之智通。相待故空。性則非異。相則非不異。   十。滅盡之智通。雖見五蘊寂滅。常化寂滅之眾生。 二十九。十忍品。智慧深玄。   意曰。前二品業用廣大。此品智慧深玄。忍體即智。前三忍法說。後七忍喻明。   一音聲忍。智解於教。   二順忍。止觀起行上二加行。   三無生忍。是根本從初地立。   四如幻忍中。喻有為無為法。從因緣生。皆是所喻。喻有五重。一巾喻真性。二術喻業思。三幻相喻報。四生滅喻依他即圓成。五愚小為有法。上五各有二義。以成四句。一所依。性有相無。俱存俱奪。二業上。用有體無。俱存俱奪。三報上。相有實無。俱存俱泯。四幻報。生即是死。俱存俱泯。五愚小上。情有理無。俱存泯。今令知術是起因。悟像果無實。成相即是性。遣愚小為有。歸本來真性。量云。一切有為無為法有法。非實有體宗。從因緣生因。同喻如幻事。   五如燄忍。一空地喻如來藏。二陽氣如無明。三空與氣合心上現報。四水即是無。五凡小為有。一切世間有法。非實有體。言說顯示。如陽燄。   六如夢忍。一悟心如本識。二眼如無明。三夢如緣起法。四夢非有似有。五令夢者為實。一切世間有法。非實有體。想所現故。如夢所見。   七如響忍。一谷喻如來藏。二聲如機感。三響應佛說法。四有而非實。五取著為有。量云。如來音聲有法。定非實有宗。從緣感顯故因。如谷響。   八如影忍。一鏡喻真心。二面如思業。三影似所起報果。四正有常無。五當情為有。量云。業所招果有法。定非實有宗。從緣似有故因。如鏡中現像。   九如化忍。一空喻真性因。二悲心化者緣。三無而忽有。四用有實無。五著相為有。菩薩變化有法。非實能度宗。似有度用化M故因。如空中變化事。   十如空忍。此空義不開五法者。為與無為雙遣也。量云。世出世間有法。對待不實故宗。遠有近無故因。如太虛空。 三十。阿僧祇品。盡一切數。   意曰。等覺行德難思。經有一百二十四數。何故唯標僧祇之名。答。僧祇是十大數之初首。壽量品盡一切時。豎窮三際。住處品U一切處。橫U十方。此品明盡一切數。校量等覺菩薩。一念智德深玄。不究邊際。何故心王問。答。數不離心。佛自說者。唯佛方知。此有三等數。如此方黃帝算法。是下等數。十十倍之。二中等數。則百百倍之。經云一百洛叉為一俱胝。三上等數。則倍倍倍之。經云俱胝箇俱胝為一阿庾多。以後用上等數之。不可說箇不可說。乃至一塵有十萬箇不可說。用此數普賢一智德不盡。況一塵內有多普賢。 三十一。如來壽量品。豎窮三際。   意曰。如來法身。豈有壽也。答。應機而說。有十種相。將前一劫。為後一日一夜。至最後壽量。等於剎海。其實如來。在長常短。在短常長。存泯無礙。方為圓宗。壽量窮於三際。 三十二。諸菩薩住處品。橫U十方。   意曰。若心有住。則為非住。據實不偏住一方。經說住處。使後人標心有歸。問。應非圓教所明。答。能住菩薩毛含剎海。住處塵容大千。何故心王說。答。心隨智住。問。智依何住。答。前十依八方山海。後十二城邑雜居。無在不在。曲盡物機。 三十三。佛不思議法品。一念普現。   意曰。是修生三賢十聖因家果也。法界體大。青蓮華菩薩說者。於一念中示現一切佛事體不可思議。問。經中何故重請。答。為說果滿。何不言請。答。果海亡言。不可思議。然教說不同。或云佛有四十種不共功德。通權小說。或說五法攝大覺性。通權實說。或云一味實德。約頓教說。或云佛有無盡德。是此所明。佛德有二。一修生信等。二者本有智德。使八相該於法界。丈六U盡十方。豈可思議也。 三十四。如來十身相海品。深廣無涯。   經中普賢說如來化身頂上。有三十二大人相。兼餘身分。共有九十七相。每相有五事。一依處。為如來化身頂上有大人相。二名字。光明雲一化成家也。三體性。莊嚴不同。四業用。常放光明。五利益。生善滅惡。   意曰。餘九身上大人相。豈可窮也。故經有如海之言。乃相大也。且菩提身上有大人相。名布施雲。用無貪三業為體。常放大慈光明。令諸眾生生善滅惡。則八萬四千波羅蜜。皆是大人相。若如來國土身有大人相。名筆雲。用羊兔毛為體。常放黑摩尼光明。令諸眾生書寫善事。復有大人相。名寶鍼雲。用鋼鐵莊嚴。常放利燄光明。令諸眾生補破遮寒。如此。則世間所有。皆是如來大人相也。 三十五。隨好光明功德品。三重十地。   經說三重頓圓十地者。是轉益用大也。佛親說者。難信故。如來為菩薩時。足下有四十種光明。於圓滿王好中。放光照下地獄。有遇斯光者。死生忉利天。聞天鼓音懺悔已。即時位登十地。先薰一乘種子也。此是正益。化作一萬香雲供養菩薩。若有眾生身蒙香者。亦得滅除一切煩惱。登於十地。一重轉益也。化作一萬蓋雲供養菩薩。若有眾生見其蓋者。種一清淨金鋼轉輪王善根。亦登十地。是第二重轉益也。輪王頂上放大光明。若有眾生遇斯光者。亦位登十地。第三轉益也。難處不為難。聞薰種子熟。即得超十地。 三十六。普賢行品。因該果海。   意曰。瞋心障大慈。慈用無瞋為體。若起一念瞋心。則掃盡菩薩行。一障一切障。所以經云。我不見一法為大過失。如此菩薩向彼菩薩起一念瞋心。則有百萬障門。若一念瞋心息。則具一切菩薩行。一斷一切斷。為普賢行。 三十七。如來出現品。果徹因源。   意曰。出現本有法。一切眾生法身如理出現。報身障盡出現。化身隨機出現。何故不云眾生。言如來出現。答。非唯佛也。如體不變隨緣名來。來即三身十身出現之法。三業化用出現之法。眾生省悟。即新成舊佛。如鎔金成像。是不一義。新佛舊成。是不異義。如破模出像。使應即真而真即應。吾今此身。即是常身法身。乃至艸木皆平等也。   一出現因緣。悲智為因。眾生為緣。有十喻明法。多因多緣。如大千興造。說法應機。如大雲降雨。隨機便見。如雲雨無從。教行不則。如大千雨滴。生善滅惡。如成劫大雨。大悲一味。如雨資百艸。先勝後劣。如成立世界。無有分別。如風輪建立。無礙慧身。如山林依地。饒益眾生。如水陸空行。二身相出現。應於一切色非色處見於如來。有十喻明法。身U五無量界。如空U色非色處。身無分別。如太虛空。光明照耀。如破闇作明。普照一切。如日出照山。無不利益。如日出分晝夜。四種奇特。如靜月輪。無有差別。如大梵王。絕於思慮。如醫王延壽。作大佛事。如摩尼珠。見者生喜。如如意寶。   三口現語業。若以用從體。則不壞屈曲等於法界。若以體從用。則一一音含於法界。若用即是體。妙音常寂。若體即是用。則如長風隨寂。如斯妙音。非心識境。故以喻明。聲體無我。如劫盡唱聲。隨緣現起。如山谷聲。音無斷絕。如天鼓開覺。聞者差別。如天女音。應時不失。如梵王聲。無有邪曲。如一味水。普隨心樂。如降雨資榮。無有變易。如漸成熟。難以情思。如龍王降雨。普U一切。如雷電風雨。   四意業出現。如來心意識俱不可得。遮詮顯勝也。但以智無量故知如來心。表詮顯勝也。故以喻明十智。無依成事。如太虛空。不增不減。如法界性。用廣體密。如四寶性。增益眾生。如大海潛流。滅惑成德。如珠消海水。依持無礙。如空含受。窮劫利樂。如大藥王樹。知無不盡。如劫壞火燒ラ惑潤生。如劫風持壞。佛性果智。如大經潛塵。妄覆真。小含大。一具多眾生本有果智。即佛果智。何故作眾生。答妄想執著而不證得。智眼未開。復何怪哉。   五境界出現。正明分齊境。兼明所緣境。十法界境界。具如來境界。乃至涅槃真如無境界。皆是如來境界。所緣之境。如降雨無從。分齊之境。如大海無窮。   六行出現。同如絕相無礙行。金翅取龍。日月無私。   七菩提出現。云何名成正覺。答。正揀小乘。成揀菩薩。問。以何法為體。答。二智二斷為體。問。有幾種菩提。答。或二或三。萬像皆具十身。   寂照為體。如淨日輪。印現萬機。如大海水。性相甚深離言論。平等三輪收萬像。因果交徹。一成一切成。有二。一生之本佛。與佛之本佛無異。故說一成一切成也。二生佛是染淨相。融同真界。故說一成一切成也。體離虧盈。如太虛空。相無增減。如化現無形。用該動寂。即一現多。同於法界。毛塵包U。普U諸心。眾生有佛果智。不斷則生佛非一。不離則生佛非異。則正不異時常不一。若生若佛。求不可得。   八轉法輪出現有五。一八正道為輪自性。二聞思修為輪因。三五蘊為助伴。四四諦作境界。五菩提涅槃為輪果。今經有十。一能轉心證法不生。二所轉體即三輪寂。三得果離斷常。四教不可說。五本來清淨。六觸言皆轉。七即用而寂。八即一而多。九橫豎無礙。十深廣無涯。能令三界所有聲。皆是如來說法音。   九涅槃出現有三。一性入清淨涅槃。二真入圓寂涅槃。三示入方便涅槃。皆以摩訶般若解脫法身三法為體。不縱不橫不л不別。如天之目。如世之伊。有十種相。一體性真常。與萬法同。二德用圓備。令應即真。三出沒常湛。應M無方。四虧盈不遷。法身常然。五示滅妙存。處有不有。六隨世生滅。長短不定。七有無互現。隨機起滅。八大用無涯。分布舍利。九體離二邊。非實非虛。十結歸無住。悲智雙運。   十見聞親近。能生眾生三德善根。量云。   如來出現有  智德善根  不與煩惱共故  如食少金剛          斷德善根  了戒本寂故   如少火燒多   法能生眾生  恩德善根  種種利益故   如藥王生長   後明不信益者。如狂病人罵藥。藥入口中。亦得病去。今語遠益。如不輕菩薩。謗尚遠益。況解行在身。此經信與不信。俱得成佛。有何難哉。妄情未盡。不契本法。疑念消除。始知從來出現。今令外亡言象。內絕思求。則庶幾於出現之旨。今能信者。宿因薰種。若更不信。當來豈聞。然此一品。文法玄奧。能頓能圓。究諸佛本。罄諸法源。根本法輪。更處其心。玄中玄也。 八三會普光明殿。 三十八。離世間品。悲智無礙行。   意曰。世即虛偽器及有情。或云分段變易。離有四種。一隨是大悲。揀於小乘自利。二離是大智。揀於凡夫染著。三菩薩悲無不智。世無不離。智無不悲。離無不世。四如來則境上世離兩亡。心上則悲智雙絕。能全隨而常離。事離則不即世間。性離則即是世間。今事性二利為宗。頓成圓行為趣。普慧併問二百問。普賢併答二千答者。表位虛行實也。 九逝多園林會。 三十九。入法界品。流通無盡經。   意曰。法有五。謂有為。無為。俱存。俱泯。無障礙。界為性義因義。入亦有五。信入有為法界。解入無為法界。修行入俱存。證入俱泯。圓入無障礙。   本會頓入法界。末會漸入法界頓中有漸。本中有末。   經云。不離逝多林如來座前。化現種種身雲。U往一切村營城邑。以種種言音。說四十二解脫法門。諸大聲聞身廁祇園。何不見聞廣大佛德。不見潤益甚深德。如鬼見膿河。不見高顯廣大德。如夢遊天宮。不見幽道難見德。如愚對雪山。不見祕藏難知德。如隱伏藏。不見迴絕難測德。如盲不見寶。不見智照難量德。如淨眼明見。不見周U難思德。如比丘入定。不見光顯超世德。如妙藥翳形。不見微妙難懷德。如二天隨人。不見廣大境界德。如滅定不行。   意曰。聲聞劣而不見聞。菩薩勝而能頓證。力用交徹。勝劣互收。成大緣起。方是深玄。無差之差。則有三乘五性。差即無差。平等成佛。   末會有三。一文殊從善住樓出。一切部類俱隨智轉。舍利弗等六千比丘隨逐。文殊如象王迴觀諸比丘。歎文殊德。六千道成言下。心無疲厭。成就佛法。得無礙眼。入大法海。於文殊足下成道。   二經歷人間。至福城東。說普照法界經。一萬諸龍發菩提心。三乘人會權歸實。   三善財會。文殊為說諸法空。善財開發本有菩提心。寂然常住。依此參善知識。令普賢行速得圓滿。有十種心。發足南行。順智光明。   一德雲比丘。住勝樂國。解行發心。踏著妙峰山頂。證佛二身。行也。諸佛隨念而現。解也。   二海雲比丘。住海門國。淨治心地。觀於業海心海法海。十二支普眼法。離見聞覺知。   三善住比丘。在楞伽道修行。住於法性。空中往來經行。諸天作禮。恭敬圍遶。   四彌伽居士。住達里國。從聖教生。說輪字法。妙音無礙。明利鈍根。說二乘法。   五解脫長者。住聚落中。以方便力八相成道。現一切剎。自心如水。諸佛如影。一念具足。   六海幢比丘。住閻浮提。正心入定。離出入息。從身出生十四類。彼此如夢。在法性中現。   七休捨優婆夷。住海潮處。不退大心。眾寶莊嚴。離憂安隱。演不可說方便門。   八毗目瞿沙仙人。住那羅國。童真三業。執善財手。見十佛剎。放善財手。還住自位不動。   九勝熱婆羅門。住伊沙那。為法王子。逆行如火聚。刀山似萬行。善財投身下。得善住三昧。   十慈行童女。住師子城。法水灌頂。莊嚴宮殿。皆見法界諸佛。令我各異門入。   一善見比丘。住三眼國。具三種施。常生歡喜。圓光一尋。一念之中悉見諸佛。   二自在童子。在河渚中。廣行饒益。持三聚戒。修學算數。悟入神通智慧光明。   三具足優婆夷。在海住城。心無違逆。身無纓絡。唯一小器。隨眾生欲。飲食充滿。八萬眷屬。   四明智居士。住大興城。心無屈撓。仰視虛空。隨意出生無量眾生悉皆如意。仰視真精進。   五寶髻長者。住師子城。心無癡亂。將善財入禪定宅。有十層八門。燒一元香。永離貧窮。   六普眼長者。住藤根國。善現正位。方便出生。合和一切香。唯用智波羅蜜。普見一切佛。   七無厭足王。住多羅城。身行無著。見瞋害行。逆行方便。一切眾生皆如幻化。不惱一蚊一蟻。   八大光王。住妙光城。以難得行。建大慈幢。山川艸木。悉回向曲躬於王。願力成就。   九不動優婆夷。在安住國。用善法行。供養脩臂佛不生念欲之心。求法無厭。   十U行外道。住都薩羅。行真實行。化諸異見。示同其形。說一切處菩薩行門。   一鬻香長者。住廣大國。救護眾生離眾生相。別知一切香出處功能。有其十種。   二婆施羅船師。不壞善根。將諸商人入佛法海。行安隱道。珍寶充足。還閻浮提。   三無上勝。在可樂城。等一切佛。理斷事務。令捨非法。順行善法。忍辱柔和。   四師子頻呻比丘尼。在迦陵林。以大精進。至一切處。U坐寶樹。眾會不同。所說各異。   五婆須蜜女。住險難國。無盡功德。在市R北。離貪欲際。眾生見我。隨樂皆現。   六鞞瑟胝羅居士。在善度城。善根堅固。開旃檀佛塔。見三世諸佛不曾入般涅槃。   七觀自在菩薩。隨順眾生大悲行門。常在一切如來所。普現一切眾生前。   八正趣菩薩。從法性空中來。同如之行。有一百種。一念不移。普至十方供佛聞法。   九大天神。在墮羅城。以無著無縛力。舒四無礙手。取四大海法水。自洗其心。能淨他心。   十安住地神。住摩竭國。用等法界善根足。按轉心地。諸寶涌出。不可破壞。自在如意。   一婆珊婆演底夜神。在迦毗城。生大歡喜。三心齊具。見佛說法。成熟眾生。如大雲網。   二普德淨光夜神。以淨戒力。供佛說法。普遊步解脫。   三喜目觀察眾生夜神。發光明身。現相似身雲於眾生前。聞思修慧。說一切法。   四普救眾生夜神。如燄慧破四大空息三惡。為妙德女。修補故壞佛像。生在王家。   五去此不遠。有寂靜音海夜神。性相互乖。於此得勝。觀佛毛孔。作用無邊。修十大法藏。   六守護一切眾生夜神。般若現前。得大總持。說緣生法。為法輪光比丘尼。護持佛法。   七開敷一切樹華夜神。遠行大行。佛昔因地盡皆明見。為寶光明女。信知他人功德。   八大願精進力夜神。普現色身。為善伏太子。救獄罪人。遇燈王佛說圓滿經。   九妙德夜神。善慧說法。十種受生藏。我皆親近。   十釋女瞿波。能受雲雨法。曾為妙德女。探蘭修微行。願見威德主。今日已圓滿。諦觀無厭足。如意得自在。   一摩耶夫人。住此世界中。一切眾生前。常現大願身。三世諸佛以願智為母。我身不餘本。量等於虛空。曾為道場神。又為蓮池神。及菩提樹神。皆號我為母。   二天主光。有淨莊嚴。造立伽藍。得清淨念。   三童子師U友。都無言說。即得實無所得法。   四善知眾藝童子。唱持四十二字母。皆得般若現前。   意曰。從文殊至天主光。皆帶義理。唱但是聲。故為義母。表住四十二。其實無窮。且如唱喝字時。入般若門。名金剛王劍。唱咄字時。入般若門。名師子踞地。   五賢勝優婆夷。住無依處道場。出生一切智光明。   六堅固長者。住無著念清淨。於十方佛求於正法。   七妙月長者。住淨光明。知佛德用無邊。教化有情。   八無勝軍長者。住出生城。見佛十身無盡相莊嚴。   九最勝寂靜婆羅門。住誠願語。一切所作皆得成就。   十德生。有德。住妙意華門城。得一切如幻因緣所生。   一慈氏菩薩。會緣入實相。住大莊嚴樓閣前。歎善財發菩提心。彈指出聲。樓閣門開。善財得入三世不忘念。   二文殊菩薩。住普門城。智照無二相。昔受文殊教。歷於一百一十城。即伸右手摩善財頂。若離信自心。則一切善法不得成就。信與智無二也。三普賢菩薩。在如來前。於一一毛孔中。現無邊光明雲。善財見已。生大歡喜。彼一切微塵中普賢。即伸右手摩善財頂言。我法海中一文一句。未有不是捨轉輪王身位而求得者。善財住自位。普賢摩頂已。證與諸佛等。   意曰。善財冥心。得見三千大千微塵數善知識者。五根五塵。皆善知識。略示一二。以例諸法。   一燈燭善知識。在如來座前。告善財言。我得解脫名普照燈。於日沒夜暗時。作大佛事。若人見我。生歡喜心。若天見我。生快樂心。龍神見我。生敬仰心。聲聞見我。生寂靜心。菩薩見我。生慈悲心。如諸菩薩其心如地。我豈能知。   二卓子善知識。在如來前。告善財言。我得解脫名普皆平等。於三世諸佛一切眾生。其心平等無有高下。猶如大地。不生分別。如諸菩薩普覆三界。我豈能知。   三法堂善知識。在如來會上。告善財言。我得解脫名普蔭一切。若諸眾生得見我者。生廣大想。生清涼想。生奇特想。生聽法想。一切凡聖常來此中。天龍圍遶。聞法歡喜。作禮而退。 大方廣佛華嚴經吞海集卷下    法界觀披雲集 宋河朔平原道通述   夫三重法界。從下升上。漸次深廣。智眼門中。觀照妙境。因解起行。遺智忘言。自悟真體。然後起用。舉一塵毛。攝入無礙。有十玄門。重重無盡。情與無情。普皆平等。難思妙境。於時現矣。   一真空觀。前二句八門。各有十字標。三字徵。二十字釋。先結釋。後結標。若改色字為十法界字。則法法即真。    一實色不即斷空。    二色相不即真空。   一會色歸空 三雙揀斷空實色。    四幻色即真空。    一斷空不即實色。    二真空不即色相。   二明空即色 三雙揀實色斷空。    四真空即幻色。   三盡空之色。與盡色之空。互不相礙。看色見空。觀空見色。   四泯絕無寄心境不可得。無念而知。是為證行。   二理事無礙門。理事互望。不相離性。為宗。不可分。不壞相。為因。如波與水。有十喻明法。   初二門。合辨大小一異六量。   一理望事。全U一塵而非小。宗。性不可分故。因。如海在一波。   二事望理。全Ц而非大。宗。不壞相故。因。如小波Ц大海。   三理望事。同時全U諸波。宗。性非異故。因。如大海U諸波。   四事望理。俱時各Ц真理。宗。相非一故。因。如諸波Ц大海。   五理望事。全U一事。亦U諸事。宗。不可分故。因。如水濕性。   六事望理。一事全Ц。諸事亦Ц。宗。相不壞。因。如波波全Ц。   問。理既全Ц一塵。何故非小。亦U諸塵。何故非大。答。以非一異。理望事有四比量。事望理有四比量。   問。塵外有理。則非全U。塵外無理。則理不U。答。以性融故。令多事無礙。內外俱全。理望事四量。事望理四量。   三依理成事門。不變之隨緣。量云。理望於事。有法。定依理成。宗。從緣無性故。因。如依水成波。   四事能顯理門。成事之體空。量云。事望理。有法。定能顯理。宗。事虛無體故。因。如波虛令水現。   五理能奪事門。隨緣之不變。量云。理望於事。有法。定能奪事。宗。離理無事。因。如水奪波。   六事能隱理門。體空之成事。量云。事望理。有法。定能隱理。宗。相用差別。因。如波顯隱水。   七理即事門。不變即隨緣。量云。理望事。有法。定非事外。宗。是法無我理。因。如水即波。   八事即理門。成事即體空。量云。事望理。有法。舉體即真。宗。緣成無自性。因。如波即水。   九真理非事門。隨緣即不變。不變非成事。量云。理望事。有法。真理非妄事。宗。所依非能依。因。如即波之水非波。   十事法非理門。體虛之成事。成事非不變。量云。事望理。有法。全理之事非理。宗。性相異故。因。如動相非濕性。      不變  隨緣   諸法印      四門之 四門即 二門合      成事  體空 三周@含融觀。   一理如事門。有五。一如事顯。二如事差別。三如事大小。四如事變易。五如事無量。 量云。真理望事。俱時顯現。宗。體隨相異。因。如金為六道。   二事如理門。有五。一普U。二廣大。三U三世。四常住。五本然。 一塵。有法。正U華藏。含攝華藏。宗。唯心所現故。因。如太虛空。   三事含理事門。存本一事而能廣容。非一故。不壞小相。非異故。方為能含。有其四句。或一中含一。或一切含一切。或一中含一切。或一切中含一。量云。一塵能容無邊與理非一異故。如太虛空。   四通局無礙門。一塵與理。非一即非異。不起菩提樹。全U十方界。非異即非一。雖U一切塵內。不動本位。   五廣狹無礙門。非一即非異。不壞一塵而容剎海。非異即非一。廣容剎海塵相不大。即見世間大小相即。   六U容門。一塵望一切塵。有用能入是普U義。有相是廣容義。量云。一塵望一切塵。普U即是廣容。唯心故。如一鏡U九鏡。攝九鏡在一中。若廣容即U。一塵U自內一切。唯心現故。一鏡容九。即是U九內。   七攝入門。一切望一。入即是攝。法無定性。如九鏡入一鏡。即攝一鏡在九鏡內。若一望一切。攝即是入。法無定性。九鏡攝一。即是入一。   八交涉門。攝一入一。即是攝多入多。通有四句。   一。一攝一切。一入一切。緣起相由故。如九鏡為所攝。即為所入。   二。一切攝一。一切入一。緣起相由故。如九鏡攝一鏡。即是入一鏡。   三。一攝一。一入一。宗。緣起相由。如東鏡攝西鏡入東鏡中。   四。一切攝一切。即是入一切。十鏡圓滿。同時頓具。   九相在門。我攝餘法在他法中。他法亦攝餘法在我法中。   一。一切攝一入一。宗。如八鏡攝南鏡帶入西鏡。   二。一攝一切入一。宗。如東鏡攝八鏡帶入西鏡。   三。一切攝一入一切。宗。如九鏡攝東鏡入九鏡。   四。一攝一切入一切。宗。如鏡鏡之中有多多燈。   十溥融門。具八九二門兩重四句。一是容多之一。多是容一之多。二門交絡配屬。即有八句。重重無盡。主伴互融。將此十門。入於一切法義。方成十玄之義。 法界觀披雲集       華嚴念佛三昧論敘      大獉_信論云。一切眾生不名為覺。以從本來念念相續。未曾離念。念者不覺也。佛者覺也。念佛者以覺攝不覺也。念佛三昧者。以覺攝不覺。入于正覺海也。華嚴具諸佛一切三昧。而其間念佛三昧。為一切三昧中王。大莫過于是。方莫過于是。廣莫過于是矣。知歸居士修念佛三昧者十數年。而又于華嚴義海。一門深入。頃過鎮江。出所著華嚴念佛三昧論見示。舉清涼棗m恆河沙字數。而包舉以五六千言。覺疏鈔合論非多。此論非少。且當棗m著論時。行願全品未至此方。故于他方淨土。輒生別異。此品全出。必待此論而義始完。其殆阿彌陀佛神力加被。俾居士隨宜說法。廣導群品者乎。竊謂念佛修淨土者。轉煩惱惡血為清淨法乳也。由念佛而獲三昧。所謂念歸無念。轉生乳為熟酪也。于三昧中精進念佛。所謂無念而念。變熟酪為生酥也。由念佛三昧U歷一切三昧。夫然後具足念佛三昧。變生酥為熟酥也。以念佛三昧統攝無量無邊不可說三昧。以無量無邊不可說三昧攝入念佛三昧。即念即佛。非念非佛。微妙神通不可思議。轉熟酥為醍醐也。不能轉乳為酪。雖念佛而不能得三昧門。不能變酪為酥。不能以念佛三昧攝一切不可說三昧門。不能轉酥酪為醍醐。不能以念佛一門。直超十地等覺。獲大圓鏡智。坐證無上菩提。夫念佛無差別。而三昧有淺深。三昧之淺深。念佛之差別也。文治自弱冠即喜修禪。四十以後。始兼修念佛。比年來以念佛為禪。復以禪念佛。禪淨並運。將終老焉。敢以所見質之居士。幸有以教我。歲次甲辰春三月無餘學人王文治撰。 華嚴念佛三昧論 菩薩戒弟子彭際清述   念佛法門。諸經廣讚。約其總貫。略有二涂。一普念。一專念。如觀佛相海經。佛不思議境界經等。但明普念藥師琉璃光如來經。阿o佛經。無量壽經等。特明專念。今此華嚴。一多相入。主伴交融。即自即他。亦專亦普略標五義以貫全經。一念佛法身。直指眾生自性門。二念佛功德。出生諸佛報化門。三念佛名字。成就最勝方便門。四念毗盧遮那佛。頓入華嚴法界門。五念極樂世界阿彌陀佛。圓滿普賢大願門。別申問答豁破群疑。普與見聞。同歸一乘云爾。   一念佛法身直指眾生自性者。吾人固有之性。湛寂光明。U周塵剎。諸佛別無所證。全證眾生自性耳。如來出現品云。菩薩摩訶薩應知自心。念念常有佛成正覺。何以故。諸佛如來不離此心成正覺故。如自心。一切眾生心亦如是。悉有如來成等正覺。廣大周U。無處不有。不離不斷。無有休息。又云。無一眾生而不具有如來智慧。但以妄想顛倒執著。不能證得。若離妄想。一切智自然智無礙智。則得現前。︵文竟︶云何離于妄想。須知一切眾生顛倒執著。全是諸佛法身。何以故。顛倒執著常自寂滅故。于此信入。諸佛法身無處不現。清淨圓滿。中不容他。念念不迷。心心無所。從此起行。具足大悲。究竟大慈。于身無所取。于修無所著。于法無所住。К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十一地。不離當念因果圓成。故曰才發菩提。即成正覺。如賢首品。初發心功德品。廣明斯事。如是念佛。能于一切處見如來身。又如光明覺品。世尊放百億光明。從此三千大千世界。U照十方。乃至盡法界虛空界。而文殊說頌。教人離于有無一異生滅去來種種諸見。U一切處觀于如來。是為入佛正信。出現品亦云。諸菩薩摩訶薩。不應于一法一事一身一國土一眾生見于如來。應U一切處見于如來。譬如虛空。U至一切色非色處。非至非不至。何以故。虛空無身故。如來身亦復如是。U一切處。U一切眾生。U一切法。U一切國土。非至非不至。何以故。如來身無身故。為眾生故示現其身。又云。菩薩摩訶薩以無障無礙智慧。知一切世間境界。是如來境界。知一切三世境界。一切剎境界。一切法境界。一切眾生境界。真如無差別境界。法界無障礙境界。實際無邊際境界。虛空無分量境界。無境界境界。是如來境界。佛子。如一切世間境界無量如來境界亦無量。如一切三世境界無量。如來境界亦無量。乃至如無境界境界無量。如來境界亦無量。如無境界境界一切處無有。如來境界亦如是。一切處無有。︵文竟︶何以故。以自心智慧本無障礙故。無障礙智慧即如來境界故。此名念自性佛。亦名自性念佛。自性念佛者。無佛外之念能念于佛。念自性佛者。無念外之佛為自所念。不入此門。所念之佛終非究竟。以不識法身自性故。將謂別有故。入此門時。一念功德。過于虛空。無有限量。   二念佛功德出生諸佛報化者。一切如來稱法界量。現種種身。示無盡莊嚴。作無邊佛事。一以普光明智而為其體。如世主妙嚴品云。智入三世。悉皆平等。其身充滿一切世間。其音普順十方國土。譬如虛空具含眾像。于諸境界無所分別。︵文竟︶以此智不思議故。無分劑故。為能具足如斯力用。在凡夫地。聞法入理。得根本智。苟不能依智起行。圓修圓證。墮于二乘聲聞境界。諸佛大用不得現前。是故此經初會六品。全顯如來果德。二會至八會三十二品。明進修階次。直至菩提。總之不出六位因果。為令行者昭廓智境。窮諸行門。不取偏空而嚴佛土。而初會中普賢三昧一品。正顯佛華嚴全體。經明普賢菩薩。入一切諸佛毗盧遮那藏身三昧。此三昧者。依于法界。稱性U周。一切剎塵。普身示現。教諸眾生不舍塵勞。繁興大用。隨說世界成就品。說華藏世界品。以示淨穢諸剎。一切唯心。唯能深入普賢願海者。一切處無非佛土。一切時無非佛事。此三昧品貫徹全經。尋文自見。至善財童子U參知識。而德雲比丘。解脫長者。鞞瑟胝羅居士。俱以念佛一門而得解脫。如德雲言。我得自在決定解力。信眼清淨。智光照耀。普觀境界。離一切障。善巧觀察。普眼明徹。具清淨行。往詣十方一切國土。恭敬供養一切諸佛。常念一切諸佛如來。總持一切諸佛正法。常見一切十方諸佛。︵文竟︶我得自在決定解力以下。即念法身佛也。往詣十方以下。即念報化佛也。隨順法身。起于報化。法身無量。所感報化亦復無量。故下文云。見于東方一佛二佛十佛百佛千佛百千佛乃至不可說不可說佛剎微塵數佛。如東方。南西北方四維上下亦復如是。︵文竟︶是名憶念一切諸佛境界智慧光明普見法門。諸佛別無境界。唯以智慧光明。隨順眾生而作佛事。此念佛人亦復如是。由信解具足故。能入佛智慧。由觀行具足故。能見佛光明。智慧光明不從人得。唯藉緣因得顯發故。下文又開諸大菩薩三七念佛門。盡于十方三世及一一毛端量處。念念佛出世。念念佛說法。念念佛滅度。一以自心無邊智行而為其體。本具三身。一念相應。名為念佛三昧。入此三昧門。即能U攝一切諸三昧門。又如解脫長者言。我入出如來無礙莊嚴解脫門。見十方各十佛剎微塵數如來。彼諸如來不來至此。我不往彼。我若欲見安樂世界阿彌陀如來。隨意即見。我若欲見栴檀世界金剛光明如來。妙香世界寶光明如來。蓮華世界寶蓮華光明如來。妙金世界寂靜光如來。妙喜世界不動如來。善住世界師子如來。鏡光明世界月覺如來。寶師子莊嚴世界毗盧遮那如來。如是一切悉皆即見。知一切佛及以我心。悉皆如夢。知一切佛猶如影像。自心如水。知一切佛所有色相。及以自心。悉皆如幻。知一切佛及以己心。悉皆如響。我如是知。如是憶念。所見諸佛皆由自心。︵文竟︶所謂無礙莊嚴解脫者。離一切相。成一切相。雖然如夢如幻。而亦不壞夢幻諸境。若不入此夢幻法門者。便如舍利弗大目犍連等在逝多林。不見如來神力境界。以善根不同故。又如鞞瑟胝羅言。我開栴檀座如來塔門時。得三昧名佛種無盡。我入此三昧。隨其次第。見此世界一切諸佛。所謂迦葉佛。拘那含牟尼佛。拘留孫佛。尸棄佛。毗婆尸佛。提舍佛。弗沙佛。無上勝佛。無上蓮華佛。如是等而為上首。于一念頃。得見百佛千佛百千佛。乃至不可說不可說世界微塵數佛。︵文竟︶此佛種無盡。皆由普賢願行所生。蓋普賢願行。俱以四無盡句而得成就。所謂虛空界盡。眾生界盡。眾生業盡。眾生煩惱盡。我願乃盡。而虛空界乃至煩惱無有盡故。是則佛種無盡。故曰我知十方一切如來。畢竟無有般涅槃者。是知諸佛報化。該一切數。如阿僧祇品說。窮一切時。如如來壽量品說。U一切處。如菩薩住處品說。如是念佛。二際平等。生滅一如。盡未來劫。無有間斷。   三念佛名字成就最勝方便者。夫法身無朕。假于名而法身顯矣。報化無邊。緣于名而報化該矣。須彌偈讚品云。寧受地獄苦。得聞諸佛名。不受無量樂。而不聞佛名。所以于往昔。無數劫受苦。流轉生死中。不聞佛名故。但聞佛名。已植勝因。何況數數繼念。如文殊般若經云。欲入一行三昧。應處空閒。舍諸亂意。不取相貌。繫心一佛。專稱名字。隨佛方所。端身正向。能于一佛念念相續。即是念中能見過去未來現在諸佛。何以故。念一佛功德無量無邊。亦與無量諸佛功德無二。︵文竟︶阿彌陀經亦以執持名號。為往生正因。故知名字功德不可思議。又如兜率偈讚品云。以佛為境界。專念而不息。此人得見佛。其數與心等。賢首品云。若常念佛心不動。則常T見無量佛。若常T見無量佛。則見如來體常住。前偈論持名。故言數。後兼報化以徹法身。故言無量。雖然。人知有量之數。而莫知離量之數。知即數之名。而不知離數之名。知離數之名。故終日念而未嘗念也。知離量之數。故念一佛而即U攝一切佛也。如隨好光明品云。如我說我而不著我。不著我所。一切諸佛亦復如是。自說是佛。不著于我及以我所。︵文竟︶然初入此門。必依乎數。日須ね定課程。自一而萬。自萬而億。念不離佛。佛不異心如月在水。月非水內。如春在枝。春非枝外。如是念佛。名字即法身。名字性不可得故。法身即名字。法身U一切故。乃至報化不異名字。名字不異報化。亦復如是。故如來名號品。謂一如來名號。與法界虛空界等。隨眾生心各別知見。則知世間凡所有名。即是佛名。隨舉一名。諸世間名無不攝矣。又如毗盧遮那品稱引古先諸佛。各各不同。而一以毗盧概之。以一切諸佛皆有毗盧藏身故。古今不異故。如是念佛。持一佛名。全收法界。全法界名。全法界收。非過去。非現在。非未來。亦非南西北方四維上下。十方三世。當念無餘。不К剎那。成佛已竟。   四念毗盧遮那佛。頓入華嚴法界者。如世主妙嚴品。十方諸大菩薩及天龍神鬼所說諸頌。各出自證法門。以如來果地發人信解。令入念佛三昧。自是說如來現相品。以及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各有十方諸大菩薩及諸世主說偈讚佛。而十地品每К一地。必曰不離念佛念法念僧。是知諸位階次雖殊。莫不以念佛為其本行。佛佛道同。舉一毗盧攝無不盡。故普賢十願常隨佛學一門云。如此娑婆世界毗盧遮那如來。從初發心。精進不退。以不可說不可說身命而為布施。乃至成大菩提。入于涅槃。如是一切我皆隨學。︵文竟︶由我本師因地修行。廣大無邊不可思議。故所感報化。亦廣大無邊不可思議。行者誠能決定信解。知一切佛不離自性。起勇猛心。起儋何心。便與本師初發心時等無有異。又如寂靜音海夜神言。我得念念出生廣大喜莊嚴解脫。已能入十不可說不可說佛剎微塵數法界安立海。見彼一切法界安立海。一切佛剎所有微塵。一一塵中。有十不可說不可說佛剎微塵數佛國土。一一佛土。皆有毗盧遮那坐于道場。于念念中成等正覺。現諸神變。所現神變。一一皆U一切法界海。而開敷樹華夜神入出生廣大喜光明解脫門。憶念毗盧遮那往昔所修行海。悉皆明見。妙德圓滿神得自在受生解脫門。入毗盧遮那無量受生海。亦見如來于一切世界一一塵中無量佛剎。示現受生。常無間斷。︵文竟︶如是念于毗盧遮那。即念是佛。即佛是念。盡十方虛空乃至鍼鋒芥子許。無一不是毗盧法界。是名念法界佛。亦名U念一切佛。所以善財童子初參德雲。即聞念佛法門。最後普賢菩薩為說稱讚如來勝功德偈教人信解。依舊不離念佛法門。法界始終。更無二諦。偈曰。或見此界妙無比。佛無量劫所嚴淨。毗盧遮那最勝尊。于中覺悟成菩提。或有見佛無量壽。觀自在等所圍繞。悉已住于灌頂地。充滿十方諸世界。又云。或見釋迦成佛道。已經不可思議劫。或見今始為菩薩。十方利益諸眾生。或見如來無量壽。與諸菩薩。授尊記。而成無上大導師。次補住于安樂剎。︵文竟︶是知諸佛法界。U攝U融。彌陀全體遮那極樂不離華藏。隨眾生心。見各不同。而佛本來常不動故。故末卷即以回向極樂終之。具如後文所說。   五念極樂世界阿彌陀佛。圓滿普賢大願者。普賢行願品云。欲成就如來功德門。當修十種廣大行願。一者禮敬諸佛。二者稱讚如來。三者廣修供養。四者懺悔業障。五者隨喜功德。六者請轉法輪。七者請佛住世。八者常隨佛學。九者恆順眾生。十者普皆回向。于此願王。受持讀誦。臨命終時。即得往生極樂世界。︵文竟︶是經專顯毗盧境界。云何必以極樂為歸。蓋阿彌陀一名無量光。而毗盧遮那此翻光明U照。同一體故。非去來故。于一體中。要亦不礙去來故。如大乘起信論云。眾生初學是法。欲求正信。其心怯弱。以住此娑婆世界。不能常值諸佛。親承供養。意欲退者。當知如來有勝方便。攝護信心。謂專念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所修善根。回向願求生彼世界。即得往生。常見佛故。終無有退。︵文竟︶蓋毗盧報土。與二乘凡夫無接引之分。而極樂則九品分張。萬流齊赴。一得往生。橫截生死。視此娑婆。迥分勝劣。諸經廣明。今不具錄。然他經所指。或言十念。或言一日乃至七日。或觀丈六。乃至六十萬億那由他恆河沙由旬。要之不出數量。未若此經一念普觀。豎窮三世橫亙十虛。初發心時。即超數量。所有淨因。最為殊勝。由阿彌陀佛以四十八願U攝眾生。與此願王體合虛空。絲毫不隔是故。不移時。不易處。任運往生。還同本得。下文云。到已。即見阿彌陀佛。文殊師利菩薩。普賢菩薩。觀自在菩薩。彌勒菩薩等。所共圍繞。︵文竟︶文殊普賢。不離此處而現彼方。隨眾生心。念念出現。故知阿彌陀佛在極樂國中。常轉此經。熾然無間。又此法門。非妙智觀察。無以明我心本具之淨因。故首文殊。非大願莊嚴。無以圓我心本具之淨果。故次普賢。而觀音彌勒。一則次補彌陀。一則次補釋迦。二聖同會。以證樂邦華藏通一無二。而彌勒以諦觀十方唯識。識心圓明。入圓成實。此淨土之正因也。觀音以如幻聞熏無作妙力。U入國土。成就菩提。此淨土之極果也。下文云。其人自見生蓮華中。蒙佛授記。得授記已。經于無數百千萬億那由他劫。以智慧力。隨眾生心而為利益。不久當坐菩提道場。降伏魔軍。成等正覺。轉妙法輪。能令佛剎極微塵數眾生發菩提心。隨其根性。教化成熟。乃至盡于未來劫海。廣能利益一切眾生。︵文竟︶全部華嚴。于此結果。諸有智人。決宜信入。一念因循。輪回無盡。嗚呼苦哉。   或問。如上五門。為當從一門入。為是五門並入。答。上根利智。了得自性彌陀。全顯唯心淨土。舉一法身。攝無不盡。然理則頓悟。事須漸除。故華嚴教指。十住初心即同諸佛。然五位進修。不無趣向。未臻妙覺。階次宛然。至十地始終。以大願力。于一念頃見多百佛多千佛。乃至百千億那由他佛。所居之地。悉隨所見之佛而為差等。此土行人。縱能伏惑發悟。而未證無生。寧逃後有。不依佛力。功行難圓。必待回向樂邦。親承授記。淨諸餘習。成滿願王。斯為一門超出妙莊嚴路。其或粗窺向上。未盡疑情。尤須專一持名。翹勤發願。如子憶母。畢命為期。加以教觀熏修。助發勝智。感應道交。功無虛棄。斯則全憑一念。便攝諸門。所貴絕利一原。切忌回頭轉腦。   又問。子欲闡念佛法門。何不以淨土諸經為導。而力主華嚴。據果論因。恐難合轍。答。子不讀無量壽經乎。經中敘分。首述普賢行願。勸進行人。三輩往生。俱云發菩提心。終之以不了佛智。不思議智。不可稱智。無等無倫最上勝智。縱修功德。還墮胎生。然則誠欲坐寶蓮華。登不退地。必也依文殊智。建普賢願。回向往生。今此華嚴。正當其教。至觀經上品上生者。必誦讀大乘方等經典。言大乘方等。則又莫若華嚴最尊第一。因果無差。有何紆曲。   又問。華嚴法界。密義重重。以無量修多羅而為眷屬。云何唯一念佛門而能普攝。答。誠如所說。教指宏深。但入道初心。自有方便。入此一門。乃能U徹無邊法界。是故善財童子于普賢一毛孔中。過不可說不可說佛剎微塵數世界。盡未來劫。念念周U無邊剎海。此念佛人亦復如是。以一念本無量故。且杜順法界觀。特設三門。一真空門。簡妄情以顯理。即前念佛法身是。二理事無礙門。融理事以顯用。即前念佛功德是。三周U含容門。攝事事以顯元。即前念佛名字是。又清涼疏分四法界。一心念佛。不雜餘業。即入事法界。心佛雙泯。一真獨脫。即入理法界。即心即佛。大用齊彰。即入理事無礙法界。非佛非心。神妙不測。即入事事無礙法界。是知一念佛門。無法不攝。故此經以毗盧為導。以極樂為歸。既覲彌陀。不離華藏。家珍具足。力用無邊。不入此門。終非究竟。   又問。方山論謂他方淨土。是權非實。準今所論。如何會通。答。教分四土。一常寂光土。果佛所居。二實報土。法身大士所居。三有餘土。二乘所居。四同居土。凡聖交參。或穢或淨。此土行人。以專念力。修諸功德。回向西方。惑業未斷。生同居土。欣猒既切。粗漏漸除。聞法增進。生有餘土。若修圓教為因。深達實相。以普賢行願。回向往生。便感得實報土。親承佛記。分證寂光。是故。住權乘者。一切皆權。如法華化城。不外自心故。明實相者。一切皆實。如此經極樂。全具華藏故。方山著論時。行願末卷未至此方。故于淨土一門。輒生分別。卻與經文。互相乖刺。須知從真起幻。即幻全真。生滅俱離。自他不二。一念圓融。普周法界。方為一乘中道了義。且方山喫緊提唱。唯在十住初心即成正覺。然依教詮判。正大不易何則。圓信位中。見思惑盡。并斷塵沙。進入圓住。豁破無明。證無生忍。位齊別教初地。若依自力。譬彼群氓。驟希寶位。即謂本來是佛。不落階梯。亦賴善巧方便。始能卍牷C何如行願末卷中說。以深信心。持誦十大願王。一剎那中。往生極樂。住不退轉。從凡夫地。創發信心。橫超直入至圓至頓。無比無倫。幸遇完經。因緣非淺。衣珠故在。客作徒勞。奉勸高流。同心信受。   又問。隋僧靈幹作華藏觀。臨終見大水彌滿。華如車輪而坐其上。但得直趣華藏。何須更覲彌陀。答。華藏世界。有十不可說佛剎微塵數香水海。有十不可說微塵數世界種安住。一一世界種復有不可說佛剎微塵數世界。西方極樂亦在其中。首楞嚴云。若飛心中兼福兼慧。及與淨願。自然心開見十方佛。一切淨土。隨願往生。今靈幹所生。其為極樂淨土邪。其為餘方淨土邪。俱未可知然則但覲彌陀。即是直趣華藏。前有善財。後有龍樹。如斯軌轍。千聖同行。不遵佛ф。自困多岐。是則名為可憐憫者。更以近事徵之。宋明州草庵道因修圓頓教觀。晚主延慶。乾道三年四月十七日。別徒眾曰。華嚴世界。洞徹湛明。甚適我懷。今將行矣。乃令舉所述彌陀讚曰。無邊剎海海涵空。海空全是蓮華宮。蓮宮周UU空海。空海獨露彌陀容。阿彌陀佛不生滅。難覓難拈水中月。絕非離句如是身。如是感通如是說。我與彌陀本不二。妄覺潛生忽成異。從今掃盡空有塵。父子天然兩相值。誓修三福勤六念。身口意業無瑕玷。我今以此念彌陀。不見彌陀終不猒。讚畢。隨眾唱佛數百。諷觀經至上品上生。即斂念坐脫。極樂華嚴。是同是別。諸有智人。急須著眼。   是論作于乾隆四十八年冬十二月。既成。汪子大紳評之曰。此淨土正因。華嚴正信也。又曰。五念一念。一念無念。其明年春。過丹徒。王子禹卿見而賞之。為之敘。大紳頗歎為奇特。尋奉 先尚書公諱。既葬屏居僧舍。展讀大經。與方外友性宗唯然相質證。輒于此論時有損益。其後數年。自錢塘歸。重閉關文星閣中。修念佛三昧。長夏寥寂。復出前х點勘再周錄成此本于賢首方山外。不妨別出手眼。設遇雲栖老人。定當相視而笑也。時乾隆五十六年六月晦際清記。 華嚴念佛三昧論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