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磨大師 破相論述記 (2022年7月修訂版) 梁‧菩提達磨大師 作論 簡豐文居士 述記 佛陀教育基金會 印贈 自序   這本《達磨大師破相論述記》的出版,首先要感謝賴金光大德,因尋覓達磨大師悟性論的白話解釋本,欲將翻譯成越南文,希望能在越南弘化。因尋找不到註解本,故來洽商末學能講述此論。末學告以往昔曾學講過達磨祖師之四行觀、血脈論、悟性論、破相論。他老人家知道以後,即刻向佛陀教育基金會取得錄音檔,積極的洽詢打字公司將此四部轉成文字檔。於《達磨大師悟性論述記》完成之時,續由賴金光大德之勸請,希望能繼續來完成已經轉成文字檔的達磨四行觀、達磨破相論、達磨血脈論之增刪修訂,完稿後,希望能出版問世。同時非常感謝崇實聯合會計師事務所黃金發會計師大德所發心捐助《達磨大師破相論述記》之打字費用。完成文字稿以後,經末學重新審閱,並加以增刪修正,完稿後,感謝阮貴良大德、賴姵綺大德、江凰正大德、張銀嶽大德,用心改正、設計、許月霞大德排版,及感謝方智輝大德、郭春嬌大德的校對,才能順利的出版,末學在此以最至誠之心,感謝諸位大德來共同完成此《達磨大師破相論述記》的出版。   末學深知自己學淺才疏,必有諸多疏忽遺漏,言不及義之處,乞請諸方先進批評指正,無勝感激。    佛陀教育基金會董事 簡豐文 序於二○二一年十月三十一日 達磨大師破相論論文 梁‧菩提達磨 作 渝洲華嚴寺沙門釋宗鏡 校刻 問曰:若復有人志求佛道者,當修何法最為省要? 答曰:唯觀心一法,總攝諸法,最為省要。問曰:何一法能攝諸法? 答曰:心者萬法之根本,一切諸法唯心所生;若能了心,則萬法俱備;猶如大樹,所有枝條及諸花果,皆悉依根。栽樹者,存根而始生子;伐樹者,去根而必死。若了心修道,則少力而易成;不了心而修,費功而無益。故知一切善惡皆由自心。心外別求,終無是處。 問曰:云何觀心稱之為了? 答:菩薩摩訶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了四大五陰本空無我;了見自心起用,有二種差別。云何為二?一者淨心,二者染心。此二種心法,亦自然本來俱有;雖假緣合,互相因待。淨心恆樂善因,染體常思惡業。若不受所染,則稱之為聖。遂能遠離諸苦,證涅槃樂。若墮染心,造業受其纏覆,則名之為凡,沈淪三界,受種種苦。何以故?由彼染心,障真如體故。十地經云:眾生身中有金剛佛性,猶如日輪,體明圓滿,廣大無邊;只為五陰重雲所覆,如缾內燈光,不能顯現。又涅槃經云:一切眾生悉有佛性,無明覆故,不得解脫。佛性者,即覺性也。但自覺覺他,覺知明了,則名解脫。故知一切諸善,以覺為根;因其覺根,遂能顯現諸功德樹。涅槃之果德,因此而成。如是觀心,可名為了。 問:上說真如佛性,一切功德,因覺為根,未審無明之心,以何為根? 答:無明之心,雖有八萬四千煩惱情欲,及恆河沙眾惡,皆因三毒以為根本。其三毒者,貪瞋癡是也。此三毒心,自能具足一切諸惡。猶如大樹,根雖是一,所生枝葉其數無邊。彼三毒根,一一根中,生諸惡業百千萬億,倍過於前,不可為喻。如是三毒心,於本體中,應現六根,亦名六賊,即六識也。由此六識,出入諸根,貪著萬境,能成惡業,障真如體,故名六賊。一切眾生,由此三毒六賊,惑亂身心,沈沒生死,輪迴六趣,受諸苦惱;猶如江河,因小泉源,洎流不絕,乃能彌漫,波濤萬里。若復有人斷其本源,即眾流皆息。求解脫者,能轉三毒為三聚淨戒,轉六賊為六波羅蜜,自然永離一切諸苦。 問:六趣三界廣大無邊,若唯觀心,何由免無窮之苦? 答:三界業報,唯心所生;本若無心,於三界中,即出三界。其三界者,即三毒也;貪為欲界,瞋為色界,癡為無色界,故名三界。由此三毒,造業輕重,受報不同,分歸六處,故名六趣。 問:云何輕重分之為六? 答:眾生不了正因,迷心修善,未免三界,生三輕趣。云何三輕趣?所謂迷修十善,妄求快樂,未免貪界,生於天趣。迷持五戒,妄起愛憎,未免瞋界,生於人趣。迷執有為,信邪求福,未免癡界,生阿修羅趣。如是三類,名三輕趣。云何三重?所謂縱三毒心,唯造惡業,墮三重趣。若貪業重者,墮餓鬼趣;瞋業重者,墮地獄趣;癡業重者,墮畜生趣。如是三重,通前三輕,遂成六趣。故知一切苦業由自心生,但能攝心,離諸邪惡,三界六趣輪迴之苦,自然消滅離苦,即得解脫。 問:如佛所說,我於三大阿僧祇劫,無量勤苦,方成佛道。云何今說,唯只觀心,制三毒,即名解脫? 答:佛所說言,無虛妄也。阿僧祇劫者,即三毒心也;胡言阿僧祇,漢名不可數。此三毒心,於中有恆沙惡念,於一一念中,皆為一劫;如是恆沙不可數也,故言三大阿僧祇。真如之性,既被三毒之所覆蓋,若不超彼三大恆沙毒惡之心,云何名為解脫?今若能轉貪瞋癡等三毒心,為三解脫,是則名為得度三大阿僧祇劫。末世眾生愚癡鈍根,不解如來三大阿僧祇秘密之說,遂言成佛塵劫未期,豈不疑誤行人退菩提道。 問:菩薩摩訶薩由持三聚淨戒,行六波羅蜜,方成佛道;今令學者唯只觀心,不修戒行,云何成佛? 答:三聚淨戒者,即制三毒心也。制三毒成無量善聚。聚者會也,無量善法普會於心,故名三聚淨戒。六波羅蜜者,即淨六根也。胡名波羅蜜,漢名達彼岸,以六根清淨,不染六塵,即是度煩惱河,至菩提岸。故名六波羅蜜。 問:如經所說;三聚淨戒者,誓斷一切惡、誓修一切善、誓度一切眾生。今者唯言制三毒心,豈不文義有乖也? 答:佛所說是真實語。菩薩摩訶薩,於過去因中修行時,為對三毒,發三誓願,持一切淨戒。對於貪毒,誓斷一切惡常修一切善;對於瞋毒,誓度一切眾生;故常修慧,對於癡毒;由持如是戒定慧等三種淨法,故能超彼三毒成佛道也。諸惡消滅,名為斷。以能持三聚淨戒,則諸善具足,名之為修。以能斷惡修善,則萬行成就,自它俱利,普濟群生,故名解脫。則知所修戒行不離於心,若自心清淨,則一切佛土皆悉清淨。故經云:心垢則眾生垢,心淨則眾生淨;欲得佛土,當淨其心,隨其心淨,則佛土淨也。三聚淨戒自然成就。 問曰:如經所說,六波羅蜜者,亦名六度;所謂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今言六根清淨,名波羅蜜者,若為通會。又六度者,其義如何? 答:欲修六度,當淨六根,先降六賊。能捨眼賊,離諸色境,名為布施;能禁耳賊,於彼聲塵,不令縱逸,名為持戒;能伏鼻賊,等諸香臭,自在調柔,名為忍辱;能制口賊,不貪諸味,讚詠講說,名為精進;能降身賊,於諸觸慾,湛然不動,名為禪定;能調意賊,不順無明,常修覺慧,名為智慧。六度者運也,六波羅蜜喻若船筏,能運眾生,達於彼岸,故名六度。 問:經云:釋迦如來,為菩薩時,曾飲三斗六升乳糜,方成佛道。先因飲乳,後證佛果,豈唯觀心得解脫也? 答:成佛如此,言無虛妄也;必因食乳,然始成佛。言食乳者,有二種,佛所食者,非是世間不淨之乳,乃是清淨法乳;三斗者,三聚淨戒,六升者,六波羅蜜;成佛道時,由食如是清淨法乳,方證佛果。若言如來食於世間和合不淨牛羶腥乳,豈不謗誤之甚。真如者,自是金剛不壞,無漏法身,永離世間一切諸苦;豈須如是不淨之乳,以充飢渴。經所說,其牛不在高原,不在下溼,不食穀麥糠麩,不與㹀牛同群;其牛身作紫磨金色,言牛者,毗盧舍那佛也。以大慈悲,憐愍一切,故於清淨法體中,出如是三聚淨戒六波羅蜜微妙法乳,養育一切求解脫者。如是真淨之牛,清淨之乳,非但如來飲之成道,一切眾生若能飲者,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問:經中所說,佛令眾生修造伽藍,鑄寫形像,燒香散花燃燈,晝夜六時遶塔行道,持齋禮拜,種種功德皆成佛道;若唯觀心,總攝諸行,說如是事,應虛空也。 答:佛所說經,有無量方便,以一切眾生鈍根狹劣,不悟甚深之義,所以假有為,喻無為;若復不修內行,唯只外求,希望獲福,無有是處。言伽藍者:西國梵語,此土翻為清淨地也;若永除三毒,常淨六根,身心湛然,內外清淨,是名修伽藍。鑄寫形像者:即是一切眾生求佛道也;所為修諸覺行,彷像如來真容妙相,豈遣鑄寫金銅之所作也?是故求解脫者,以身為爐,以法為火,以智慧為巧匠,三聚淨戒、六波羅蜜以為模樣;鎔鍊身中真如佛性,遍入一切戒律模中,如教奉行,一無漏缺,自然成就真容之像。所謂究竟常住微妙色身,非是有為敗壞之法。若人求道,不解如是鑄寫真容,憑何輒言功德?燒香者:亦非世間有相之香,乃是無為正法之香也;薰諸臭穢無明惡業,悉令消滅。其正法香者,有其五種:一者戒香,所謂能斷諸惡,能修諸善。二者定香,所謂深信大乘,心無退轉。三者慧香,所謂常於身心,內自觀察。四者解脫香,所謂能斷一切無明結縛。五者解脫知見香,所謂觀照常明,通達無礙。如是五種香,名為最上之香,世間無比。佛在世日,令諸弟子以智慧火,燒如是無價珍香,供養十方諸佛。今時眾生不解如來真實之義,唯將外火燒世間沈檀薰陸質礙之香,希望福報,云何得?散花者,義亦如是;所謂常說正法,諸功德花,饒益有情,散沾一切;於真如性,普施莊嚴。此功德花,佛所讚歎,究竟常住,無彫落期。若復有人散如是花,獲福無量。若言如來令眾生,剪截繒彩,傷損草木,以為散花,無有是處。所以者何?持淨戒者,於諸天地森羅萬象,不令觸犯;誤犯者,猶獲大罪,況復今者故毀淨戒,傷萬物求於福報,欲益返損,豈有是乎?又長明燈者:即正覺心也,以覺明了,喻之為燈;是故一切求解脫者,以身為燈臺,心為燈炷,增諸戒行,以為添油;智慧明達,喻如燈火。當燃如是真正覺燈,照破一切無明癡暗,能以此法,轉相開示,即是一燈燃百千燈,以燈續然,然燈無盡,故號長明。過去有佛,名曰然燈,義亦如是。愚癡眾生,不會如來方便之說,專行虛妄,執著有為,遂燃世間蘇油之燈,以照空室,乃稱依教,豈不謬乎!所以者何?佛放眉間一毫相光,上能照萬八千世界,豈假如是蘇油之燈,以為利益。審察斯理,應不然乎!又六時行道者;所謂六根之中,於一切時,常行佛道,修諸覺行,調伏六根,長時不捨,名為六時。遶塔行道者:塔是身心也,當令覺慧巡遶身心,念念不停,名為遶塔。過去諸聖,皆行此道,得至涅槃。今時世人,不會此理,曾不內行,唯執外求;將質礙身,遶世間塔,日夜走驟,徒自疲勞,而於真性,一無利益。又持齋者:當須會意,不達斯理,徒爾虛切。齋者齊也,所謂齋正身心,不令散亂。持者護也,所謂於諸戒行,如法護持。必須外禁六情,內制三毒,勤覺察、淨身心。了如是義,名為持齋。又持齋者,食有五種:一者法喜食,所謂依持正法,歡喜奉行。二者禪悅食,所謂內外澄寂,身心悅樂。三者念食,所謂常念諸佛,心口相應。四者願食,所謂行住坐臥,常求善願。五者解脫食,所謂心常清淨,不染俗塵。此五種食,名為齋食。若復有人,不食如是五種淨食,自言持齋,無有是處。唯斷於無明之食。若輒觸者,名為破齋。若有破,云何獲福?世有迷人,不悟斯理,身心放逸,諸惡皆為;貪慾恣情,不生慚愧,唯斷外食,自為持齋,必無是事。又禮拜者:當如是法也,必須理體內明,事隨權變,理有行藏,會如是義,乃名依法。夫禮者敬也,拜者伏也;所謂恭敬真性,屈伏無明,名為禮拜。若能惡情永滅,善念恆存,雖不現相,名為禮拜。其相即法相也。世尊欲令世俗表謙下心,亦為禮拜;故須屈伏外身,示內恭敬。舉外明內,性相相應。若復不行理法,唯執外求,內則放縱瞋癡,常為惡業,外即空勞身相,詐現威儀,無慚於聖,徒誑於凡,不免輪迴,豈成功德。 問:如溫室經說,洗浴眾僧,獲福無量。此則憑於事法,功德始成,若為觀心可相應否? 答:洗浴眾僧者,非洗世間有為事也。世尊當爾為諸弟子說溫室經,欲令受持洗浴之法;故假世事,比喻真宗。隱說七事供養功德,其七事云何?一者淨水.二者燒火.三者澡豆.四者楊枝.五者淨灰.六者蘇䐧.七者內衣。以此七法喻於七事,一切眾生由此七法,沐浴莊嚴,能除毒心無明垢穢。其七法者:一者謂淨戒洗蕩僣非,猶如淨水濯諸塵垢。二者智慧觀察內外,猶如然火能溫淨水。三者分別簡棄諸惡,猶如澡豆能淨垢膩。四者真實斷諸妄想,如嚼楊枝能淨口氣。五者正信決定無疑,猶如淨灰摩身能辟諸風。六者謂柔和忍辱,猶如蘇䐧通潤皮膚。七者謂慚愧悔諸惡業,猶如內衣遮醜形體。如上七法,是經中秘密之義。如來當爾為諸大乘利根者說,非為小智下劣凡夫,所以今人無能解悟。其溫室者,即身是也。所以燃智慧火,溫淨戒湯,沐浴身中。真如佛性,受持七法,以自莊嚴。當爾比丘,聰明上智,皆悟聖意,如說修行,功德成就,俱登聖果。今時眾生,莫測其事,將世間水洗質礙身,自謂依經,豈非誤也。且真如佛性,非是凡形,煩惱塵垢,本來無相,豈可將質礙水,洗無為身?事不相應,云何悟道?若欲身得淨者;當觀此身,本因貪欲,不淨所生,臭穢駢闐,內外充滿。若也洗此身求於淨者,猶如壍壍盡方淨,以此驗之,明知洗外非佛說也。 問:經說言至心念佛,必得往生西方淨土。以此一門即應成佛,何假觀心求於解脫? 答:夫念佛者,當須正念,了義為正,不了義為邪。正念必得往生,邪念云何達彼!佛者覺也,所謂覺察身心,勿令起惡;念者,憶也;所謂憶持戒行不忘,精進勤了;如是義,名為念。故知念在於心,不在於言。因筌求魚,得魚忘筌;因言求意,得意忘言。既稱念佛之名,須知念佛之道。若心無實,口誦空名,三毒內臻,人我填臆,將無明心不見佛,徒爾費功。且如誦之與念,義理懸殊,在口曰誦,在心曰念。故知念從心起,名為覺行之門;誦在口中,即是音聲之相。執相求理,終無是處。故知過去諸聖所修,皆非外說,唯只推心。即心是眾善之源,即心為萬德之主。涅槃常樂,由息心生。三界輪迴,亦從心起。心是一世之門戶,心是解脫之關津。知門戶者,豈慮難成?知關津者,何憂不達?竊見今時淺識,唯知事相為功,廣費財寶,多傷水陸,妄營像塔,虛促人夫,積木疊泥,圖青畫綠,傾心盡力,損已迷它;未解慚愧,何曾覺知。見有為則勤勤愛著,說無相則兀兀如迷。且貪現世之小慈,豈覺當來之大苦。此之修學,徒自疲勞,背正歸邪,誑言獲福。但能攝心內照,覺觀外明;絕三毒永使銷亡,閉六賊不令侵擾;自然恆沙功德,種種莊嚴,無數法門,一一成就。超凡證聖,目擊非遙。悟在須臾,何煩皓首?真門幽秘,寧可具陳?略述觀心,詳其少分,而說偈言: 我本求心心自持。求心不得待心知。 佛性不從心外得。心生便是罪生時。 我本求心不求佛。了知三界空無物。 若欲求佛但求心。只這心心心是佛。 達磨大師破相論終 述記   我們要講解的是達磨大師所作的破相論,即是破相顯性的論述。如果您不離相見性,您的行持再好,也沒辦法成佛,故《金剛經》云:離一切諸相,即名諸佛。所以您的行持,即使是二六時中禮佛,精進不懈,依著戒、定、慧修持,如果您不破相見性,頂多是出三界了生死的二乘人,或者是權教菩薩,是無法成就實教菩薩之法身大士。「相」是生滅變異之法,如五蘊、六入、十二處、十八界之四科法,其相皆有生滅變異。故吾人有生、老、病、死,器世間有生、住、異、滅,三千大千世界有成、住、壞、空,都有生滅變異之相。「性」則是一切萬法不變不異的體性,即是如來藏妙真如性。十法界三千諸法,皆是如來藏妙真如性,循眾生業力而幻現。所幻現之四科法(五蘊、六入、十二處、十八界),當體即是如來藏妙真如性,本體空寂,而具足萬法,能生萬法。故經云:一切法,皆是如來藏隨緣不變,不變隨緣而幻現。是故只要破相(離相)則能顯性,見一切法,以金成器,器器皆金。見一切法,從本無生,今亦不滅,法界一相,唯是一心,故名真如。若能破相顯性,則能隨順自心(一心真如),如如不動,不取於相,遇緣而自生自顯之四智菩提真實的妙用。故云:見性成佛道。是故「相」有如吾人作夢之夢境,千變萬化,生滅變異。「性」有如會作夢之心,而全夢即心,只因夢未醒而不知。只要夢一醒,便知夢是虛幻而非有,實有的只是心。而心則是明明白白,有體有用,智慧德能。破相喻如夢醒,夢醒則知全夢即心,心外無別法。夢未醒,喻如凡夫為夢境所困,無法當家作主。只要夢一醒,您就可以自由自在的運用自己的心了。故云:破相顯性,見性成佛道。所以《四行觀》教導我們修持,《破相論》告訴我們,您要破相才能開悟見性啊!開悟見性才是禪宗的精神。禪宗名為傳佛心宗,是佛陀教外別傳,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見性成佛道。就是要破相顯性,而見性成佛道。所以我們繼續來講解《達磨大師破相論》,破相顯性,成就佛道。   菩提達磨尊者是我國禪宗初祖,在西土算來祂是第二十八祖。祂的本名為菩提多羅,因為祂的老師尊號是般若多羅尊者,名字跟祂老師一樣,所以祂把多羅改成達磨,以示對老師之尊敬,更改後之全名就稱為菩提達磨。菩提漢譯為覺,達磨為法,即是覺法,覺了一切法。祂是南天竺香至王的第三個兒子。當般若多羅尊者遊化至香至王國的時候,國王對祂相當禮遇,迎請到宮中供養,同時將無價牟尼寶珠供養給般若多羅尊者。般若多羅尊者以寶珠來試探國王的三位王子之根性,問三位王子這世上有沒有比這寶珠更殊勝的東西呢?第一王子跟第二王子都說:「這寶珠是世界上的無上珍寶,只有尊者的修行道力,才能接受牟尼寶珠的供養。」第三王子的回答就不是這樣,他說:「此是世寶,未足為上。於諸寶中,法寶為上。此是世光,未足為上。於諸光中,智光為上。此是世明,未足為上。於諸明中,心明為上。此珠光明,不能自照,要假智光。光辨於此,既辨此已,即知是珠。既知是珠,即明其寶。若明其寶,寶不自寶。若辨其珠,珠不自珠。珠不自珠者,要假智珠而辨世珠。寶不自寶者,要假智寶以明法寶。然則師有其道,其寶即現。眾生有道,心寶亦然。」   般若多羅尊者知道祂是法器,傳法給菩提達磨尊者。菩提達磨尊者得法後,請示尊者說:「我既已得法,應當去哪一國作佛事,願垂開示。」般若多羅尊者告云:「汝雖得法,還不可遠遊,且先待在南天竺,等我滅後六十七載,前往震旦,設大法藥,直接上根,千萬不宜速行。」後來般若多羅尊者圓寂以後,達磨大師奉師啟示,待於南天竺六十七年後,東渡中土,以舟泛海飄泊三年始抵廣州法性寺。廣州刺史蕭昂飛報朝廷,請示意旨。梁武帝極其尊崇佛教,國內的高僧大德,他都唯恐羅致不及,現在印度高僧航海遠道而來,他更為歡迎。廣州刺史蕭昂奉梁武帝詔書,恭謹的侍候達磨入京。可是後來達磨祖師與梁武帝對談不契機,於是達磨祖師渡江入北魏,就在河南嵩山少林寺,終日面壁而坐。人家也不知道祂的境界,所以就稱祂為壁觀婆羅門。九年後遇到慧可,而後付法傳衣給慧可。在魏文帝大統二年示現涅槃,葬熊耳山。示現入滅後三年,魏宋雲奉使西域回,遇祖於蔥嶺,見手攜隻鞋,翩翩獨行。雲問:「師何往?」祖曰:「西天去!」宋雲歸國,具說其事,及門人打開墓穴,見棺內唯有一隻鞋存焉。達磨祖師付法給慧可大師,祂的傳法偈是:「吾本來茲土,傳法救迷情。一花開五葉,結果自然成。」菩提達磨尊者從印度西來傳法,是為東土禪宗的初祖,傳法給慧可大師。故慧可大師為東土禪宗的二祖。傳三祖僧燦大師,傳四祖道信大師,傳五祖弘忍大師,傳六祖惠能大師。從六祖惠能大師得法者有四十三位善知識,從此禪宗大興於世。所以自六祖惠能大師以後,只傳心法,不傳衣法。此事正合達磨祖師,付授偈意:一花開五葉,結果自然成。   「破相論」   。破:破解、揭穿、斥其過誤。相:宇宙間一切萬事萬物的表相,分別其大、小、方、圓,青、黃、赤、白。好壞、美醜、高下、貴賤,而生諸染心。論:論述,藉著問答的方式來破解疑惑,令眾生破迷開悟,轉凡成聖。   聖人悟萬法唯心,知一切法空,故能破相而顯性。見一切法,不生不滅,不變不異之體性,即如來藏妙真如性(萬法唯心),當體即空(五蘊本空,六塵非有),而彰顯真如自性之無量智慧德能,得自在解脫。凡夫著相,執一切萬事萬物為實有,住相生心,起諸分別,患得患失,生諸煩惱,故名凡夫。故須示以凡夫執相之過誤,藉一問一答之論述,來揭穿一切萬法的真相,令悟萬法唯心,生即無生,當體即空,而放下萬緣,則能解脫一切纏縛,證無上菩提,而轉凡成聖。   達磨破相論有幾種不同版本,我們所用的是「渝州(四川重慶)華嚴寺沙門釋宗鏡校刻」的版本。 問曰:若復有人志求佛道者,當修何法最為省要?   在經、律、論三藏經典中論是屬慧學,藉著一問一答的論述來開啟達磨大師破相論的大智慧,度彼岸究竟解脫。所以舉弟子問云:有人要修行成佛道,證無上菩提,在這八萬四千法門裡面要修什麼法門,最直接了當呢?這八萬四千法門目前教內將它攝為十個宗,有禪、淨、律、密、天台、華嚴、三論、唯識、成實、俱舍等宗。這十個宗,目的都是在教化眾生,明自本心,見自本性,那就是破相顯性。就是我們要講述的破相論,破相顯性。這十宗裏面禪宗最直接了當,所以禪宗名為教外別傳,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見性成佛。但是屬於這種利根根性的人實在很少,所以雖然是教外別傳,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見性成佛,但是禪宗說法的文字也非常多。而這些文字,都是指月標,義在言外,教導我們,離相見性,雖言離相,而離亦要離,離無所離之末後句,直至寶所。故古德云:向上一路密不通風。雖言見性,而見即無見,唯直下會取自心,法爾如是。所以達磨祖師,以問答方式,依指而望月。舉弟子問云:有大修行人,一心唯求成就無上佛道,要用什麼方法用功,才能直了成佛。 答曰:唯觀心一法,總攝諸法,最為省要。   祖師答道:只有觀心這個方法,觀照自己的心,讓心不往外攀緣,能夠觀到如如不動,不取於相,連如如不動,不取於相,也了不住於心,圓滿菩提歸無所得之無功用行,那就修證成功了。這觀心之法,這個觀字有它的意義。觀是以觀穿為目標,以達觀為方法。觀穿就是觀穿一切無明煩惱,而滅除之。有見思煩惱,塵沙煩惱,及根本無明煩惱,而開悟見性,成就佛道。所以稱為觀穿,用觀能夠穿破一切煩惱,也就是破相顯性。那達觀是什麼意思呢?是能通達宇宙人生萬法是吾人離相待、能所、斷常、有無,清淨無染,無所依止(不依止世間法,亦不依止出世間法)的本來心,依於業力之緣起,循業而幻現之一切萬法,有如吾人日有所思,依所思內容的業力而夜有所夢的道理相似。也就是悟萬法唯心,心外無別法,而心體空寂,畢竟無所得,故知一切萬法,只是空寂心中之幻影而已。所以達觀可以用來修學祖師開示:外息諸緣,內心無喘,心如牆壁,可以入道之壁觀法門。又這達觀者,如《華嚴經》所云之法界三觀、六相十玄,這都是華嚴宗修行觀照離相的重要方法。但是《華嚴經》中告訴我們守本真心是第一義精進。與本《破相論》所言之,唯觀心一法統攝諸法是一樣的道理。天台宗也教我們修一心三觀,即空即假即中。您能圓修一心三觀,那您就明白境界就是一境三諦了。所以修一心三觀不是往外去緣外境的一境三諦。只要您悟了一心三觀,境界就是一境三諦了。所以一心三觀是從性上來講的,一境三諦真諦、俗諦、中諦,這三諦是從相上講的。因為心境不二,全心就是境,全境就是心,心與境是一件事。所以到了您分破根本無明的時候,您也分證到心土不二,心就是土,土就是心。身就是土,土就是身,身土不二。身土、心土都是一樣的,這個名為常寂光土。到了您破盡了這四十二品無明的時候,則全心即土,全土即心,為什麼?這十法界三千諸法是您自己心性中的影像而已,如水中倒影,只是水影而已。所以八萬四千法門,都是在除心垢,故經云:只此不污染,是諸佛之所護念。恢復自性清淨心,是故答曰:唯觀心一法,總攝諸法,最為省要。 問曰:何一法能攝諸法?   弟子問云:為什麼是觀心這一法就能夠統攝這八萬四千法門呢? 答曰:心者萬法之根本,一切諸法唯心所生;若能了心,則萬法俱備;猶如大樹,所有枝條及諸花果,皆悉依根。栽樹者,存根而始生子;伐樹者,去根而必死。若了心修道,則少力而易成;不了心而修,費功而無益。故知一切善惡皆由自心。心外別求,終無是處。   「答曰:心者萬法之根本,一切諸法唯心所生;若能了心,則萬法具備。」   祖師答道:心是萬法之根本。所以六祖惠能大師了心之時,舉出原來自心是本自清淨,原來自心是本不生不滅的,原來自心是本不動搖的,原來自心是本自具足萬法,原來自心是能生萬法。自心是本來具足十法界三千諸法,而且依於業感緣起,能生十法界三千諸法。所以宇宙人生萬法皆是依心而幻現的。故天台家云:此一念心,理具三千(具足萬法),事造三千(能生萬法)。有情眾生依於根本無明,見思煩惱,著空、著淨、著五欲,及造作善惡諸業,循法界緣起的真理,而事造九法界有情之身心世界。諸佛如來,則依理具三千能幻入十方法界,利樂有情,普度眾生,心想事成,事事無礙。所以眼前之人間法界,就是吾人這一念心性,因不覺心動,起心攀緣外境,而幻起了根本無明及見思煩惱,以及心貪染於五欲六塵,而尚能持五戒,修中品善之業感緣起之因緣,依此業力所成之識心,剎那剎那生滅相續之連續相而幻現吾人之正報身心及依報世界,有如旋火輪是由一個光點的相續相,而幻出一個火輪,也如電影由每秒十六次放映機鏡頭開合及膠卷之連續相,而有了電影的劇情,如果是3D的影片,那就感覺到非常的逼真,其實只是十六分之一秒之影相,相接起來而已。所以我們所感受到的身心世界其實只是藉著吾人根塵接觸的因緣,由業識心中,習氣的種子起現行,現行薰種子,每一秒鐘有二十一萬六千次的生滅相續相,連接起來的幻境而已,當下即是剎那生滅心。所以吾人現覺有身心世界,其中實有的,只是那一念識心而已。那一念識心,能內變根身,執以為我,外變世界,執為我所。而且不僅心法生滅相續,色法也是生滅相續(今日科學家已證實沒有真實物質的存在,只是能量的波動而已),皆是以心為體。而生滅相續的識心,卻是由從本不生,今亦不滅之真如本性(一心),因起心攀緣外境,生起了無明風,吹起了心田中的識浪,而識浪是以真心為體。如海浪是以海水為體。若從生滅相續的識心而言則無我(無實體),若從能生起識浪的真心而言,則有我(如來藏妙真如性)。是故,有我、無我是一而非二,是一心的真如門(有我)與生滅門(無我)。眾生不悟本有真心,依識心生滅相續起用,分別執著身心、世界萬法、有我、我所。若能依大乘佛法修行而悟本真心,了悟萬法唯心,當體即空,放下萬緣,無明風息,則這生滅相續的識心,當下回歸不生不滅的本心。有如風平浪靜,海浪當下歸回大海。此時即能證得,全相即性,全事即理,五蘊、六入、十二處、十八界,十法界三千諸法,當體即是一心真如。有如大夢一醒,即知全夢即心,全心即夢,心外無別夢,夢外無別心的道理是一樣的。故六祖惠能大師云:外無一切法可以建立,都是自心生萬種法。是故天台宗藏、通、別、圓四教中,圓教初住菩薩破一品根本無明,祂證得一百個三千大千世界,就是自己的一念心體,即空、即假、即中。這三千大千世界之中一切諸法都是祂這一念心體中的幻境,這一百個三千大千世界中一切有情、無情,萬事萬物,無所不知,無所不覺,破兩品根本無明,證得一千個三千大千世界都是自己心體的幻境。破三品,二千個;破四品,四千個,這樣倍倍增上,至十地菩薩(果地覺),等覺、妙覺,則盡虛空,遍法界都是自己一念心體中的幻境,心土不二,亦云身土不二。   佛陀是親證這個事實真相,所以《金剛經》中,佛告須菩提如恆河沙數的恆河所有之沙,每一粒沙都代表著一個三千大千世界,這麼多的三千大千世界中,裡面所有的眾生若干種心,如來悉知悉見,為什麼?因為是如來自己心性中的幻境。所以我們身上每一個細胞,每一個毛端,每一個毛孔,乃至起心動念之心念中,都有十方一切如來在我們身心上,把我們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為什麼?盡虛空,遍法界就是一個覺性而已,故經云:十方三世佛,同共一法身,同共這個絕待的覺性。凡夫因為起心攀緣外境,立相待、能所,就從這個絕待的覺性中分離出來了,以為有一個我。有我的正報,有我的依報,其實這整個正依二報就是這個覺性所顯發出來的,有如平靜的海面,因風吹起了水泡,水泡卻執為正報之我,而把海面執為依報的我所,其實全體都是海水啊!而佛陀是親證這個事實真相,告訴我們盡虛空,遍法界唯是一心,故名真如。所以《大乘起信論》說的很清楚,一切法,就是指一切萬法。(天台云:三千諸法,唯識名為五位百法。)從本以來,離名字相,離言說相,離心緣相,畢竟平等,無有變異,不可破壞,唯是一心,故名真如。這說明的很清楚,一切萬法只是一心。就像我們日有所思,夜有所夢。思善,作善夢。思惡,作惡夢。思修行,作修行夢。而一切的日有所思,及一切的夜有所夢,皆是依心而有,當體即心。是故祖師開示:心者萬法之根本,一切諸法,唯心所生。所以假如能夠了心,則萬法俱備。這個了心之「了」字有兩個意義,第一種意義:「了」字指了悟真心。了解什麼是真心、什麼是妄心。   真心對境,寂而常照(用),照(用)而不染,妄心對境,分別執著,取相染著。故古德開示:妄心對境有知,知順逆境界,起貪瞋心。若真心者,無知而知,平懷圓照,故異於草木,不生憎愛,故異於妄心。即對境虛明,不憎不愛,無知而知者真心故耳。所以為什麼古德常言,不悟本心,學法無益。因為您不明了自己的本心,又如何來守本真心,直至功夫成片,而圓成佛道呢?本心體自空寂,循業幻現十法界三千諸法,當體即空。故知,根塵接觸,一切相、一切用,皆是本心之顯現,當體即空,故云全相即性,全事即理,事理不二,性相一如。所以如果您不悟本心,就不知道如何守本真心,只能用六識以生止滅,或以滅止生的方法,伏住六識之分別,而伏煩惱。用生滅相待的方法,最高境界是無想定,或四空定。是無法斷煩惱而出三界了生死。如果您悟了真心寂照,寂而常照,照而常寂,不生煩惱。妄心是會取相攀緣、患得患失、生諸煩惱。而妄心是依真心而有,是因真心起心攀緣外境,而現起的識浪。如海浪是因風吹海面而生起海水的生滅相,當體即是海水。而真心對境是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佗不起貪、瞋、癡,不生煩惱。但妄心因攀緣外境,起了生滅的識浪相,所以會起貪、瞋、癡,生諸煩惱。又一切境界都是自心所幻現出來的假相,是一心三諦理,即空即假即中。有如夢境就是識心的三諦理,也是即空即假即中。既然明白了這個道理,那就可以來修學守本真心了。根塵接觸,所現的境界就是自心三諦理,即空即假即中。如夢幻般,畢竟無實。所以我們修學守本真心,令心不往外緣,這個就是達磨祖師講的壁觀。外息諸緣,內心無喘,心如牆壁,可以入道。所以依真心而修,可以明心見性,可以破相顯性,成就一切佛法,證無上菩提的,是故祖師開示,若能了心,則萬法俱備。   又「了」字的第二種意義就是指清理的意思,把這樁事情了掉吧!不要再囉嗦了,了結掉吧,所以「了」也有清理的意思。我們明白了真心與妄心的不同,守本真心,但是我們習氣在,要清理乾淨啊。所以《楞嚴經》云:理則頓悟,乘悟併銷。事非頓除,因次第盡。這就是「了」義,清理乾淨了。我舉個比喻來跟大家說明,譬如說我們晚上回家,必須經過某個黑暗的地方,會看到一棵樹下有個吊死鬼,心中恐懼萬分。於是有人教您念阿彌陀佛,伏住六識以後,果然心中就安定了。這樣經過了十幾年,有一天您告訴朋友這件鬼事,這位朋友知道事實真相。到了晚上帶個超亮的手電筒,與您一同前往查看,走到樹下,用手電筒往上一照才知道原來那是一件丟棄的塑膠輕便雨衣被風吹起,而插在樹枝上,有頭套,也有衣袖,被風一吹一飄一飄,有如吊死鬼。雖然已經了解真相,但害怕、緊張的習氣已經養成了。所以您走過那個地方,心裡一樣會緊張,念阿彌陀佛。但是您見過了只是一件破雨衣,知道這個事實真相之後,一提觀照,就能立刻放下緊張。您這樣不斷地觀照,幾個星期以後,您再走過那個地方,心裏根本就沒有感覺了。那就是事非頓除,因次第盡。所以為什麼有十信、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等修行位階,就是把這一些見思惑、見思習、塵沙惑還有根本無明,除盡了。所以「了」有這兩個意義,一是了解,能夠知道真心跟妄心的不同。二是了解了以後,把內心的染垢清理乾淨。所以假若能夠了心,則萬法俱備,您悟後起修,把內心的這些髒垢除掉了以後,您就是佛啊!一切智慧德能在您心中完全具足,不假外學。一切佛法,般若智慧,日用平常,行住坐臥,處事待人接物,無一不是般若智慧,無一不是佛法的體現,日用而常知。   「猶如大樹,所有枝條及諸花果,皆悉依根。栽樹者,存根而始生子;伐樹者,去根而必死。」   祖師舉果樹為喻,以樹根為大樹之根本,猶如心為萬法之根源。樹木之成長、開花、結果,皆依根而得。猶如修行不是只在外相上修布施、放生、講經而已,而是要清除自心中煩惱習氣,恢復本有清淨無染、無所依止的本來心,此心就是諸佛無上菩提心。喻如栽樹時,先清除一些多餘的枝葉,存根而種,而予與照料,樹則漸次成長,開花結果。有如修行人,觀照自心,外息諸緣,內心無喘,心如牆壁,可以入道。又若要大樹枯萎,只要砍斷樹根,樹必乾枯而死。喻如修行人,若只有外表看似溫、良、恭、儉、讓,而內心貪、瞋、癡、慢,絕不讓,泯滅了五善根(信:信真如、信三寶;進:精進於勤修戒、定、慧,息滅貪、瞋、癡;念:心依止正法;定:依正法而行,則心不亂;慧:具正知見,能生起觀智)。則此人必墮三惡道,有如樹去根,則必枯亡。   「若了心修道,則少力而易成;不了心而修,費功而無益。」   了心就是悟本真心,了解真心與妄心的不同,妄心沒有妄心的體,是依真心而有的。那怎麼叫做妄心呢?因為真心起心攀緣外境,執有身心世界萬法,那就稱名妄心。那妄心中有八識、五十一心所,會起貪、瞋、癡。真心清淨無染,只有菩提智慧啊!我們六根對六塵的境界,如果您是用真心,絕對是寂而照,照而寂。它不攀緣、不取相,如果您是用妄心,一定起心攀緣,能所相待,有利害得失。所以您用什麼心,自己返照一下就明白了,所以當您有取捨相待,患得患失的時候馬上就要提起觀照,要「了」啊!這是習氣啊。眼前的境界是幻夢,它是一心三諦理,即空即假即中,它的體就是如來藏妙真如性,是空性,是緣起而有的假相。我為什麼要為它來生煩惱,放下它,放下它。那一放下,真心就顯出來。所以要修學止觀。止不是以滅止生,而是依觀而修止,通達宇宙人生萬法的真相,這些世間萬法都是幻化,是眾生循業發現,都是心識變現出來的幻境而已。所以當我們根塵接觸的時候,心動了,依觀而修止,把心平息下來,平息下來的心就有智慧,冷靜的心就生智慧,所以您就可以隨順這個冷靜的心生出來的知見,處世待人接物,故云:依止而成觀。如是止觀雙運,來處世待人接物,這樣修行就容易斷煩惱得智慧。所以了心而修就容易啊!若能直下會取本心,悟了同未悟,得即是不得,則一念相應一念佛,念念相應念念佛。直下會取本心即無纏縛,何用解脫;即無攀緣,何用放下萬緣;即無染污,何用清淨;即無執著,何用不執著;即無愚癡,何用智慧。是故古德開示:平常心是道,此心不在內、外、中間,空靈不昧,心行處滅,言語道斷,而卻在一切見、聞、嗅、嚐、覺、知上顯現。有如明鏡,胡來胡現,漢來漢現,了了分明而一塵不染,了無掛礙。若直下會取此心,即名直指人心,見性成佛道。一念相應一念佛,念念相應念念佛,是心是佛,是心作佛,豈不速耶!若不了心而修,則費功而無益,有如梁武帝,他護持佛法,建寺供僧,印經說法,提倡素食,但是他就是沒有了心,以為修諸功德,就可以成就無上菩提。六祖惠能大師在《壇經》裡面說的好清楚,布施供養福無邊,心中三惡元來造。心中的三毒就是要您了心以後,然後藉觀照把它除掉,除掉一切無明煩惱,就證得無上菩提。只有智慧才能夠破煩惱,修福不能破煩惱,修福是得福報,智慧觀照才能破煩惱。如果您是用了心的智慧來觀照,觀萬法唯心,外無一法可以建立,都是自心生萬種法。觀心一法,這是最得利、最了義的。   「故知一切善惡皆由自心。心外別求,終無是處。」   善有至善之佛法界,有上善之菩薩法界,中善之緣覺、聲聞法界,及下善之天、人法界。惡有至惡之地獄法界,上惡之餓鬼法界,中惡之畜生法界,以及下惡之修羅法界。這十法界,皆是循眾生業力由一心中所幻現。故經云:萬法唯心;一心十法界。是故您精進修學出世間法,則能入四聖法界之善。您修十二門禪、欲界定、十善業、持五戒,能得天、人之善。若僅能持五戒、修十善,而鬪爭心強、嫉妬心重,則成修羅法界之惡。若行愚癡,不信因果,則淪落畜生法界之惡。若貪心不足,多多益善,斤斤計較,慳吝不捨,則淪墮餓鬼法界之惡。若瞋恚心強,造五逆十惡,則墮落於地獄法界之惡。萬法唯心,皆是自作自受,非天意如此,或上帝的旨意。故古德開示: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來世果,今生作者是。若只是藉著祈禱、禮拜、求加持感應,欲得解脫苦惱,是無有是處,故祖師云:心外別求,終無是處。 問曰:云何觀心稱之為了?   弟子問云:要如何觀照自心,才能真正了脫一切煩惱呢? 答:菩薩摩訶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了四大五陰本空無我;了見自心起用,有二種差別。云何為二?一者淨心,二者染心。此二種心法,亦自然本來俱有;雖假緣合,互相因待。淨心恆樂善因,染體常思惡業。若不受所染,則稱之為聖。遂能遠離諸苦,證涅槃樂。若墮染心,造業受其纏覆,則名之為凡,沈淪三界,受種種苦。何以故?由彼染心,障真如體故。十地經云:眾生身中有金剛佛性,猶如日輪,體明圓滿,廣大無邊;只為五陰重雲所覆,如缾內燈光,不能顯現。又涅槃經云:一切眾生悉有佛性,無明覆故,不得解脫。佛性者,即覺性也。但自覺覺他,覺知明了,則名解脫。故知一切諸善,以覺為根;因其覺根,遂能顯現諸功德樹。涅槃之果德,因此而成。如是觀心,可名為了。   「答:菩薩摩訶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了四大五陰本空無我。」   祖師答道:明心見性的大菩薩,先依文字般若,起觀照離一切相,而證實相般若,照見五蘊皆空,破相顯性,見萬法唯心。有如大夢已醒,見夢境無有實體(無我)。夢未醒時,有苦、樂、憂、喜、捨等諸煩惱。夢一醒,則當下解脫夢境中的種種纏縛。故《心經》云: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   「了見自心起用,有二種差別。云何為二?一者淨心,二者染心。」   菩薩摩訶薩照見五蘊皆空時,即見五蘊之心色二法,皆是真如,證得十法界三千諸法,即是真如自性。這十法界三千諸法即是生滅與不生滅的和合,亦名阿賴耶。不生滅者即是真如,生滅者即是真如被無明習氣風所吹起三細六麤的生滅相。猶如海面之浪相,即是生滅與不生滅的和合。不生滅者是海水,生滅者是海浪,然其全體都是水。所以當吾人無明習氣種子起現行,變現第八阿賴耶識之同時,由第八阿賴耶識,生起前七轉識,而此七轉識中之第七末那識即為前六識(眼、耳、鼻、舌、身、意)之染淨依。若第七末那識染,則前六識皆染。若末那識淨,則前六識皆淨。凡夫用末那識的染分,故生煩惱。而破見思二惑的聲聞、緣覺,以及權教菩薩用淨分,能生智慧。唯破根本無明的實教菩薩,法身大士以上的一切諸佛,用染淨皆離的清淨佛性,無一不是無上妙道。   「此二種心法,亦自然本來俱有。」   此染、淨二種心法,為什麼本來具有?經上告訴我們,眾生無始幻無明,沒有辦法說明多久以前,幻起了無明,只能說找不到開始,無始就有了。所以我們從無始幻無明而言,這染淨二種心法也是無始幻現的。其實真正本有是人人本具的如來藏妙真如性。因為佗一念不覺心動,首先就是見到光明寂靜之相,先生起了淨相,淨相跑出來了。接著又境界為緣長六麤,染相才跟著出來。所以第一個覺上立覺是無明本的時候是淨相,然後境界為緣長六麤,染相才幻生出來,所以都是依於無始幻無明。所以您甚麼時候才生起一念不覺心動,這是無始幻無明,是找不出起始點的。但是我們藉著三學(戒、定、慧)、三慧(聞、思、修)修行佛法,解行相應,先把染分去除了,證得淨分,能出離三界生死煩惱。行菩薩道,乘願再來,普度眾生,再把淨分也去掉了,染淨皆離,證真如佛性,成為一切諸佛之法身大士。找回自己生命的原貌。即法身、即般若、即解脫,也就是即體大、即相大、即用大,體用不二之三德涅槃,各具常、樂、我、淨之無上大涅槃。   「雖假緣合,互相因待。」   此染淨二法,皆是依心而有。緣戒、定、慧而生心則成淨心,攀緣外境,起貪、瞋、癡,則成染心。故云:雖假緣合,而卻成染淨相待。是故修行,即是勤修戒、定、慧,息滅貪、瞋、癡,而成道果也。   「淨心恆樂善因,染體常思惡業。」   淨心中有戒、定、慧,能生智慧,那當然是恆樂善因。染心中有身見、我執,患得患失、自私自利,起貪、瞋、癡,故染體常思惡業,生諸煩惱。   「若不受所染,則稱之為聖。」   如果是不染「染」,也不染「淨」,染淨皆離,那是真正的轉凡成聖。所以天台宗別教三賢十聖位,三賢位就是十住、十行、十迴向。這三個菩薩修行位階裡,他們還沒有把淨放下來,因為他們還在修空、假、中次第三觀,用淨破染。到了入地菩薩,祂染淨皆離了,分證真如,證得佛性了。染淨皆離,破第七末那識的染淨二分,而第七末那識,與第八識阿賴耶識互為根,故第七末那識一破,則第八阿賴耶識也隨之而破,證真如佛性。所以天台別教十地菩薩位,就是破根本無明,染淨皆離,轉八識成四智菩提的法身大士,而成為一切諸佛。而天台宗圓教就是從初住菩薩位以上,就是離了這染淨兩分,破了根本無明,分證法身,而成為一切諸佛。故稱之為聖。   「遂能遠離諸苦,證涅槃樂。」   這染淨皆離,破無明、證法身所證的涅槃樂,不是偏真涅槃,是三德涅槃,即法身、即般若、即解脫,各具常、樂、我、淨之無上大涅槃。   「若墮染心,造業受其纏覆,則名之為凡,沈淪三界,受種種苦。」   如果是依第七末那識之染分,那是一個自私自利的中心。為什麼第七識的染分稱之為自私自利的中心呢?因為第七末那識染分是有覆無記性,上面覆蓋著我貪、我癡、我見、我慢。所以依第七末那識染分起用時,透過這覆蓋的我貪、我癡、我見、我慢,佗就變成一個自私自利的中心。所以自然而然造業受其纏覆,則名之為凡,沈淪三界,受種種苦。   「何以故?由彼染心,障真如體故。」   真如體是什麼呢?就是佛性,是我們生命的原貌。是故真如之體是佛性,相是般若,用是解脫。解脫者,體用不二,用而不染即是僧。所以真如即是自性,即是佛、法、僧三寶。如大乘起信論中開示:一心、二門、三大、四信、五行。其中之四信,即是信真如、信佛、信法、信僧,即是信自性三寶。是故經云:是心是佛,是心作佛。薄地凡夫名理即佛,因為凡夫依第七末那識的染分而起用,生見思二惑,障真如體,而不能彰顯佛性的真實妙用。二乘人及權教菩薩,雖斷見思二惑,而依第七末那識的淨分起用,未破第八阿賴耶識,證相似佛性,名相似即佛。唯實教菩薩滅第七末那識染淨二分,破第八阿賴耶識,得中道正觀,無功用行之法身大士,分證真如,名分證即佛。最後斷盡四十二品根本生相無明,回復究竟清淨無染,無所依止的本心,即真如體,名究竟佛。是故經云:十方三世一切佛,同共一法身。我們薄地凡夫即是未來佛,也是同共一法身,只因由彼染心,障真如體故,而不能證得。   「十地經云:眾生身中有金剛佛性,猶如日輪,體明圓滿,廣大無邊;只為五陰重雲所覆,如缾內燈光,不能顯現。」   《十地經》即是《華嚴經》之〈十地品〉,此經說明菩薩摩訶薩修行階位之內容,此大乘《十地經》中云:眾生身中有金剛佛性。有金剛不壞,智慧光明的佛性就有無上菩提法,因為佛法是從佛性中顯現出來的妙用。所以不假外學。而真如佛性,有體就有用,體用不二,用而不染,即是僧,僧有和合,清淨意。所以佛、法、僧三寶即是真如自性的體、相、用。佛陀說明我們這世間相為:五蘊、六入、十二處、十八界,其中講得最詳細就是十八界。十八界是六根、六塵、六識。而此六根、六塵、六識,離相清淨無染,就是佛、法、僧,因為六根的根性就是佛性。《楞嚴經》中云:原是一精明,因染而成六和合(眼、耳、鼻、舌、身、意)。這六塵的塵性就是法性。六識是依各種因緣和合而生起的作用,所以識也有和合之意。識若離相,體用不二,用而不染,即是僧。故知根、塵、識,即是迷界,若破迷開悟,即是佛、法、僧三寶,即法身、即般若、即解脫。故佛陀在菩提樹下,夜睹明星,見性成佛之時,嘆言:奇哉、奇哉!大地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但以妄想、分別、執著而不能證得。此妄想、分別、執著就是色、受、想、行、識之五陰(五重陰雲),障覆了真如佛性,有如黑色缾內之燈光,無法顯現出光明。   「又涅槃經云:一切眾生悉有佛性,無明覆故,不得解脫。」   如果單講被無明覆故,這無明就是指一切煩惱的總稱。一切煩惱有根本無明、枝末無明,還有見思無明。見思無明是最粗的,就是貪、瞋、癡、慢、疑、惡見。因見思無明而出不了三界,解脫不了分段生死。因枝末無明故,而不得解脫變異生死。因根本無明,而不得證三德涅槃,解脫一切知見。若破根本無明,則分證法身,任性消遙,隨緣放曠,三輪妙用,通身化為真理,分證事事無礙,得大自在、大解脫,成為一切諸佛也。   「佛性者,即覺性也。但自覺覺他,覺知明了,則名解脫。」   「佛」者覺也,是覺義,非指某一個人,是指開悟見性,覺悟的聖者。「性」指無始以來,本來即有之不變不異的性質。所以佛的性質,就是覺,本覺本有,不覺本無。能覺知十法界三千諸法,無所不知,無所不覺。佛有無量無邊十方諸佛,有過去諸佛、現在諸佛及未來佛,而此三世一切諸佛,同共一法身。我們凡夫是未來佛,什麼時候能成為真正的佛呢?當您證得覺性的時候,就真正成佛了,所以佛性者,即覺性也。   「但自覺覺他,覺知明了,則名解脫。」   所謂自覺覺他,就是要行菩薩道,沒有福慧的資糧,只有聞法、學教是無法成就佛果的,故佛又名福慧二足尊。所以我說我們每一個人都是佛種,只要把種子,種入土中,給它肥料,給它陽光,給它水分,除其雜草、蟲害,則自然成長、開花結果。我們現在已將佛種子,植入土中了,為什麼?因為我們已經皈依三寶,開始學佛了,這就入土了,但入土不能為安,要開始用功了,要聽經聞法,精進修學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及修學菩薩慈、悲、喜、捨,四無量心,並以四攝法:布施、愛語、利行、同事來攝眾。先以利拘牽,後令入佛智,如是利他自利,解行相應,只問耕耘,不問收穫,自有水到渠成,覺知明了,開悟見性,見性成佛之時。故《華嚴經》云:但觀時節因緣,時節因緣一到,如忘而忽憶,如失而復得,方省此物,非從外得。是故六祖惠能大師開示道:菩提自性,本自清淨,但以此心直了成佛。是則名為涅槃解脫。   「故知一切諸善,以覺為根。」   一切諸善就是以覺為根源,這個覺就是性德,以人人本具的性德為根。我們修行也是藉修德顯性德,如果不是藉修德顯性德,您所修的就是有漏福報。如果您修行菩薩道六度萬行的目的是藉修德顯性德,那就是以覺為根。如是修行,自然能得始覺智,始覺智所契入的就是本覺理。而始覺智合於本覺理,則成究竟覺,而證得無上菩提。所以學佛修善,因地心一定要正確。修布施不是希求將來得財富、健康、長壽、聰明。而是以布施來增長大慈悲心,我要幫助眾生離苦得樂。修持戒,不是為了持戒有多大的功德,而是為了修得一心清淨,恢復自性清淨心,能表裡如一,正大光明,問心無愧,心安理得啊!我修忍辱,不是只有修忍而已,而是要修得廣大的包容心,心包太虛,量周沙界,要擴大自己的心量。修慈悲心、清淨心、包容心,這三者就是菩提心的內涵,這三者修圓滿了,就可以成就無上菩提的。菩提心就是我們覺性,就是根啊!所以一切諸善是以覺為根,是開發性德,所以如果我們修行的因地心正確,藉修布施來開發慈悲的性德,藉持戒來彰顯清淨平等的性德,藉忍辱來顯現我們心包太虛,量周沙界的性德,是藉修德顯性德,所以以覺為根。   「因其覺根,遂能顯現諸功德樹。」   所以您覺根開發一部分出來,第一個階段就是見諸法總相,亦名一切智,是阿羅漢的境界,阿羅漢有聲聞乘的三明六通。再加開顯出來,那就是菩薩的道種智,菩薩的境界。菩薩明瞭一切道法能普度一切眾生,知道這世間萬法的差別相,能乘願再來,回入三界,和光同塵,利樂有情,教化眾生。覺根完全彰顯,那就是一切如來的智慧功德。即名開佛眼,證佛一切種智,所以遂能顯現諸功德樹。   「涅槃之果德,因此而成。」   而覺根正是最極圓滿的三德涅槃,即法身、即般若、即解脫,各具常、樂、我、淨。是故無上菩提果,因此而成。   「如是觀心,可名為了。」   「如」是始終不變,一致而無差別,「是」是作用。於根塵接觸時,雖一切通達,一切明瞭,有體有用,而不取於相,如如不動。故能寂而常用,用而常寂,心性無染,始終不變,一致而無差別,不生一切煩惱。亦可云:觀心如是,可名為了。能了脫一切纏縛,而圓成佛道。 問:上說真如佛性,一切功德,因覺為根,未審無明之心,以何為根?   弟子問云:前面說明真如佛性,一切功德,因覺為根。未知無明煩惱,迷惑造業之心,又是以何為根呢?若論究竟,無明煩惱,還是以真如自性為根,是因真如自性,一念不覺心動而有了無明。故知無明煩惱本身是無體性的,而是以真如本性為體性。有如海浪,並無海浪之實體,而是以海水為體,只是海水遇風吹而掀起了海浪。有如真如本性,依一念不覺心動的無明風,吹起了三細六麤的識浪,而有了貪、瞋、癡三毒諸煩惱,是同樣的道理的。故永嘉證道歌云:無明實性即佛性,幻化空身即法身。故經云:無明本無,本覺本有。無明本無,故可破除,而本覺本有,是無法滅除的。只要能破妄,真即顯,故云破妄顯真。 答:無明之心,雖有八萬四千煩惱情欲,及恆河沙眾惡,皆因三毒以為根本。其三毒者,貪瞋癡是也。此三毒心,自能具足一切諸惡。猶如大樹,根雖是一,所生枝葉其數無邊。彼三毒根,一一根中,生諸惡業百千萬億,倍過於前,不可為喻。   無明沒有實體,就是一念不覺心動而幻現的。有人就問道:無明沒有實體,那真如心中為什麼會突然一念不覺心動而幻生無明?這個很難解釋清楚的,只能用個比喻來說明。我有近視,所以看遠處要戴上眼鏡,看書報時則取下眼鏡,有一時,我到處找眼鏡,問家人有否見到我的眼鏡,家人忽然大笑道,您眼鏡,就架在您自己的頭頂上啊!我突然想起來,剛才要看書報,先把眼鏡往上架在頭頂上,現在要看遠處,而到處找不到眼鏡。這就是一念不覺而迷惑了。為何會如此呢?實在無法解釋的。我剛講完了,有一位同學說這個還不算什麼,我曾經自己戴了安全帽準備騎機車外出,卻到處在找安全帽,原來安全帽就已經戴在自己的頭上了。這就是無明,您要怎麼解釋呢?就是莫名其妙,所以才叫無明。一念莫名其妙心動,而生起了能見相、所見相,及無明業相,更以境界為緣長六麤相,而有了貪、瞋、癡的。此貪、瞋、癡三毒心有粗,有細,有微細。粗者為見思無明,細者名枝末無明,微細者為根本無明。一切煩惱就是依於此三毒心而生出來的。若除滅了三毒心,則煩惱即菩提,只是真如自性的法身德,般若德,解脫德。即體大、即相大、即用大,教化眾生所示現的大機大用而已啊!所以祖師答道:無明之心,雖有八萬四千煩惱,及恆河沙眾惡,都是以貪、瞋、癡三毒煩惱為根本。唯識宗講六根本煩惱,貪、瞋、癡、慢、疑、惡見。再把它濃縮,就變成貪瞋癡三毒煩惱。若再把三毒濃縮,那就是貪毒,所以貪擺第一。貪不僅是貪財,貪的東西很多,貪財、貪名、貪利、貪色、貪功德,什麼小便宜都貪。所以我們不僅要持五戒,更要修十善,不貪、不瞋、不癡。有很多人不知道自己犯貪毒。自以為持五戒持得很好耶!據我所知,有些人他家中經濟優裕,也會布施,但是他的家人根本就沒有在就業,卻去加入一個公司,假就業,真投保,每個月交幾百塊錢勞保,將來勞保辦退休時,一次領出來,賺十幾倍,也可選擇按月領退休金。這在世間法就說不通了,更何況出世間的佛法了。世間法律所犯的第一項是偽造文書,第二項是詐財,盜取不義之財。這二罪,一罪一判,合起來可能是三年以上有期徒刑。如果他自以為聰明,再用這個方法去教導別人,這豈不是愚癡嗎?害別人也跟著造業了。如果他以後掉到惡道裡面去享福,他還覺得我持五戒怎麼會到這裡呢?所以為什麼一定要修十善,就是這樣。不貪、不瞋、不癡加進去,您才會有智慧判明是非邪正。所以此三毒心,能生出一切諸惡。有如大樹之樹根,深藏於地中,而所生枝葉其數無邊。而此三毒之根深藏於心中,一一根中,能生出百千萬億諸惡業,造業則受業報。貪業墮餓鬼道,癡業墮畜生道,瞋業墮地獄道。淪墮三途,受苦無盡。所以貪、瞋、癡三毒之禍害,是講不盡、說不完的。 如是三毒心,於本體中,應現六根,亦名六賊,即六識也。由此六識,出入諸根,貪著萬境,能成惡業,障真如體,故名六賊。一切眾生,由此三毒六賊,惑亂身心,沈沒生死,輪迴六趣,受諸苦惱;猶如江河,因小泉源,洎流不絕,乃能彌漫,波濤萬里。若復有人斷其本源,即眾流皆息。求解脫者,能轉三毒為三聚淨戒,轉六賊為六波羅蜜,自然永離一切諸苦。   「如是三毒心,於本體中,應現六根,亦名六賊,即六識也。」   一切有情,本是佛性,只因一念不覺心動,緣三細六麤相,幻現了三毒習氣,而成了三毒之心,迷惑造業,造業受報,故招感四大為身,以酬宿業而受報。從元是一精明,入於此身中,應現成六根,依此六根而生起了見、聞、嗅、嚐、覺、知之用。出六門,生六識,於自心中之三毒習氣種子起現行,現行復薰種子,念念薰習不斷,越迷越深,終致沈淪三途,受苦無盡。是故六識亦名六賊,賊自性功德而增長三毒諸煩惱,終被囚禁於三惡道,受無量苦。   「由此六識,出入諸根,貪著萬境,能成惡業,障真如體,故名六賊。」   《楞嚴經》云:元依一精明,分成六和合,一處成休復,六用皆不成,塵垢應念銷,成圓明境妙。所以今天我們要生起見、聞、嗅、嚐、覺、知的作用,見就需用眼見,用耳朵來聽,用鼻來嗅,用舌來嚐,用身來覺,用意來知。如果我們的眼睛(浮塵根)壞了,就只能看到黑,但不是覺性沒有了,只是因為眼球這個器具壞了,只能看到黑,見到黑也是看。當我們的耳朵(浮塵根)壞掉的時候,只能聽沒有聲音的聲音,有聲音就聽不到了,但是聽並沒有消失掉。那如果是用我們六根的根性,佗永遠不會老化,永遠不會生病,永遠不會有缺損,不會重聽,不會耳聾,不會近視眼,不會失明,什麼都不會,而圓照十方法界,這多自在啊!佗們原是一精明,因起心攀緣外境而受染,因此迷惑造業而有了業識,才變成六和合。然而這六和合佗們也彼此合作,您看那拳擊比賽就明白了。拳擊手用眼睛看,能守也能躲,也能攻擊對方,配合的天衣無縫,那就是因為六和合本是一精明,可知佗們是互通的。所以我們修學佛法,只要六根中,其中一根脫黏解纏,則六和合立刻還原成一精明,而明心見性,成就佛道。是故觀世音菩薩,用耳根修行,修返聞聞自性,脫黏解纏,證耳根圓通(性體周遍,妙用無礙),成就無上佛道。所以當六根接觸六塵境界時,起心攀緣,則立相待能所,即生色陰(障真如體)。接著六根領納六塵境界,生苦、樂、捨諸受即生受陰(更加一重陰霾,障真如體)。隨之又取境界相之好壞、順逆,即生想陰(又增一重陰翳,障真如體)。接著起心遷流,思惟造作即生行陰(更增一重陰雲,障真如體)。經行陰思惟造作後,就有了業識的識陰,了別境界(第五重陰翳,障真如體),而有了煩惱習氣的種子。日後於根塵接觸時,識陰中煩惱習氣種子起現行,現行薰種子,背覺合塵,越染越重,如賭徒,越賭越大,迷惑造業,越迷越深,障蔽了真如自性的智慧光明,終致淪墮於三途。故六識亦名六賊,能賊真如自性之功德法財。是故凡夫六根門頭,烏天暗地,造業受報。而諸佛菩薩,捨識用根(六根根性原是一精明,即真如體),則六根門頭,放光動地,普度眾生,利樂有情。   「一切眾生,由此三毒六賊,惑亂身心,沈沒生死,輪迴六趣,受諸苦惱。」   一切有情眾生,就是因為心中有貪、瞋、癡三毒,於六根接觸六塵境界時,於自心生起了分別作用之時,受了心中三毒的污染,而惑亂身心,造諸惡業,造業則受報,因而受諸苦惱,不能了生脫死。   「猶如江河,因小泉源,洎流不絕,乃能瀰漫,波濤萬里。」   祖師舉江河源自於眾多之山泉、小溪之聚匯,而終成大河,波濤萬里。以喻心中三毒不斷,致使六識成六賊,日久積累,終成大惡。故俗云:小時偷瓜,大時偷牛,江洋大盜,非一時而成。此皆是眾生背覺合塵,越迷越深,三毒習氣,越染越重,終成濤天的三毒識浪,而墮落於三途,受諸苦難。   「若復有人斷其本源,即眾流皆息。」   是故若欲除其波濤萬里,只要斷其水源,則流水即止,眾流即息,自然無有波浪。以喻若能除自心中之貪、瞋、癡(癡攝慢、疑二毒),除卻第七末那識染淨二分中之染分,而用淨分,則於根塵接觸時,所見的身心世界,猶如澄清無波的湖面,寂靜安祥,不生煩惱。   「求解脫者,能轉三毒為三聚淨戒,轉六賊為六波羅蜜,自然永離一切諸苦。」   求解脫者,有求聲聞、緣覺解脫者,有求佛菩薩解脫者。求聲聞、緣覺解脫者,所證得的是出世間法的定共戒。求佛菩薩解脫者,則明自本心,見自本性,見性成佛道,成就出世法之慧共戒,則轉三毒成攝律儀戒,攝善法戒,饒益有情戒之三聚淨戒。轉六識之煩惱賊,成性德流露之稱性六波羅蜜。因為真如本性遇緣而自生自顯的妙用,即是無上正等正覺法,如是則貪、瞋、癡,戒、定、慧無一不是無上妙道,一切法皆是無上菩提法,皆是性德的顯現。有如天下父母愛護自己的小孩,有時表現慈祥,讚美、獎勵,有時也現憤怒、打罵之相,然而無一不是為教化自己的子女,有如轉三毒成戒、定、慧。是故求諸佛菩薩之解脫者,自然遠離一切諸苦,得三德涅槃,常樂我淨。 問:六趣三界廣大無邊,若唯觀心,何由免無窮之苦?   弟子問云:六趣及三界,如此廣大無邊,唯以觀心之法,又如何得以免除無窮之苦惱呢?六趣即六道:三界是欲界、色界、無色界。此三界六道皆是一心真如隨染緣所幻現的身心世界。當體即是一心真如(空性),有如夢未醒,不知全夢即心。迷惑眾生,隨業受報而幻生在三界六道之中,卻將所投生六道中之正報身心及依報世界,執為實有,而無法了知,其當體即是一心真如(空性)之所幻化;當心中幻立了相待、能所、斷常、有無,染了根本無明及見思無明,而能不染五欲,住捨念清淨,滅色歸空,隨其所證之空定,則此一心真如,幻現出四空天之境界,當體即是一心真如(空性)。當心中有了根本無明,見思無明,不染五欲,住禪定的喜樂,妙樂或捨念清淨,則此一心真如即幻現出四禪諸天的正報身心,及依報世界,當體即是一心真如(空性)。當心中染了根本無明,見思無明,又住了五欲六塵的心,隨其所造諸善惡業,則此一心真如,即幻現出欲界六道之正報身心及依報世界。造善業即幻現三善道,造惡業即幻現三惡道,當體即是一心真如(空性)。這是宇宙萬法的真相,當體即是一心真如(空性)。如吾人作夢,當體即是心,夢未醒,執夢為真,生諸煩惱。若夢已醒,當體即空,了不可得,立即解除一切夢境中諸煩惱。是故若能了達萬法唯心,萬緣放下,即得解脫。因為除了放下以外,沒有其他的解脫了。看得破,放得下,就沒有纏縛了,即沒有纏縛,那何需解脫呢?是故四祖道信參三祖僧璨大師時,向三祖乞解脫法門,三祖答道:誰纏您啊!道信禪師,忽然悟到無人纏縛啊!三祖答道:無人纏,更何須解脫。所以若能觀心,放下萬緣,當下即是解脫。 答:三界業報,唯心所生;本若無心,於三界中,即出三界。其三界者,即三毒也;貪為欲界,瞋為色界,癡為無色界,故名三界。由此三毒,造業輕重,受報不同,分歸六處,故名六趣。   「答:三界業報,唯心所生。」   祖師答道:萬法唯心,心外無別法,不僅是三界業報,唯心所生,乃至十法界(六凡四聖法界)三千諸法,也是唯心依根本無明,見思無明,及種種分別、執著、妄想而幻生。有如日有所思,夜則幻現種種夢境,夢境的當體即是心,已如前述。   「本若無心,於三界中,即出三界。」   若能有心用到無心處,無心不許有心知。有無之心俱遣,恢復本有清淨無染、無所依止、無有增損的中道實相心(本心,即是佛性),當下即出三界了生死,轉凡成聖。故龐蘊居士云:我若無心於萬物,何妨萬物常圍繞。不與萬法為侶,則三界即非三界,是名三界。是如來藏隨緣不變,不變隨緣,生即無生。故三界即是諸法實相之一真法界。   「其三界者,即三毒也。」   這三界,欲界、色界、無色界,是以何因緣,從一心真如中幻現而出呢?也即是依貪、瞋、癡三毒心中幻現而出。   「貪為欲界,瞋為色界,癡為無色界,故名三界。」   貪為三毒之首,貪得無厭,貪不到則生瞋。嫉妬、障礙,見不得人好,則生癡。因貪毒能引生瞋及癡,故貪毒最嚴重為欲界。色界天人修四無量心,遠離五欲,相貌清淨莊嚴,但傲慢心未除,稍有不如其意,則易生瞋,故瞋為色界。癡為無色界,因為無色界天人迷空為實,他們證得四空定得捨念清淨外,更覺身為礙,厭有趣空,滅色歸空,自認為證得涅槃,其實尚未證得涅槃解脫,還是在三界生死流中,未得曰得,執妄為真,所以癡為無色界,所以故名三界。   「由此三毒,造業輕重,受報不同,分歸六處,故名六趣。」   我常常勸大家去請一張一心變現十法界圖,將佗掛在佛堂旁邊,看看您每天的心相都與那一個法界相應,那就是您來生的去處。若是三毒輕,持五戒修十善,則生人天。若雖持五戒十善,心懷嫉妬、好鬪爭,則生修羅。貪欲心重,自私自利,則墮餓鬼道。瞋心強,報復、陷害,無惡不作,則墮地獄,受無量苦。若愚癡,不信因果,邪知邪見,好偷機取巧,不行正道,墮畜生道。故云:由此貪、瞋、癡三毒,造業輕重,受報不同,分歸六處,故名六趣。趣則趣向也。依自己的心相及造業輕重,趣向六道。 問:云何輕重分之為六? 答:眾生不了正因,迷心修善,未免三界,生三輕趣。云何三輕趣?所謂迷修十善,妄求快樂,未免貪界,生於天趣。迷持五戒,妄起愛憎,未免瞋界,生於人趣。迷執有為,信邪求福,未免癡界,生阿修羅趣。如是三類,名三輕趣。   「問:云何輕重分之為六?」   弟子問云:為何由此三毒,造業輕重之不同,分歸六處,而受果報不同?   「答曰:眾生不了正因,迷心修善,未免三界,生三輕趣。」   祖師答道:眾生不明真正成就佛道的本因(正因),不悟是心是佛,是心作佛。若真能放下萬緣,不再起心分別、執著、妄想,恢復本有清淨無染,無所依止,空靈不昧的本心,則眾生當下轉凡成聖,成就佛道。故六祖惠能大師云:菩提自性,本自清淨,但以此心直了成佛。眾生誤以為修諸善法,積功累德,就能成就佛道,受諸快樂。有如梁武帝修諸善法,自以為功德很大,必成佛道,見達磨祖師便問:朕一生造寺、供僧、布施、設齋,有何功德?祖師回答:實無功德。六祖惠能大師說明此理云:武帝心迷,不知正法,造寺、供養、布施、設齋,名為求福,不可將福,便為功德,功德在法身中,不在修福。梁武帝身為一國之君,有國師誌公和尚之教誨,尚且如此。更何況一般凡夫,更是不了正因佛性,誤以為修善便是修道,心中三毒原還在,故未免三界。然因修諸善業,生三善道。   「云何三輕趣?所謂迷修十善,妄求快樂,未免貪界,生於天趣。迷持五戒,妄起愛憎,未免瞋界,生於人趣。迷執有為,信邪求福,未免癡界,生阿修羅趣。如是三類,名三輕趣。」   在佛法中,有將三界之六道,名為六惡趣。畜生道、餓鬼道、地獄道,當然是三惡道。然天人於五衰現前,壽命將盡之時,痛苦萬分,又自知福報享盡,恐將墮入三途,即害怕,又恐懼,非常痛苦,故天道亦名惡趣。人道中有生、老、病、死苦,怨憎會、愛別離、求不得、五陰熾盛等諸苦,若不學習正法,則背覺合塵,越迷越深,總有一天,也會墮於地獄受無量苦,故人道亦名惡趣。修羅道則心量狹小,嫉妬障礙,生性好鬪,不僅有生死苦,更時時處於鬪爭狀態,非常容易造惡業,而淪墮地獄,受惡報,故修羅道亦名惡趣。只是天道、人道、修羅道其受苦較畜生道、餓鬼道、地獄道輕,故名三輕趣。凡夫心迷,不悟自心作佛,自性是真佛,至善圓滿,常、樂、我、淨,自在解脫,不假外求。因而心外求法,勤修十善,希求快樂解脫,心存貪欲,而不知由上品十善入四無量心,再由四無量心入身、口、意三業清淨,真成菩薩行者,卻因貪欲之心,而生於天輕趣。又有眾生,知學習佛法,受持五戒,而卻不能菩提增上,卻貪愛五欲六塵,患得患失,逢順則喜,遇逆則憎,心思報復,未能離於瞋恚,此則生於人輕趣。更有迷惑眾生不知修德,卻以「對價關係」之心態,信仰宗教,修諸癡福,希求福壽雙全,兒女龍鳳,富貴滿堂,未免愚癡,此則生於修羅輕趣。如是三類,世云:三善道亦名三輕趣。 云何三重?所謂縱三毒心,唯造惡業,墮三重趣。若貪業重者,墮餓鬼趣;瞋業重者,墮地獄趣;癡業重者,墮畜生趣。如是三重,通前三輕,遂成六趣。故知一切苦業由自心生,但能攝心,離諸邪惡,三界六趣輪迴之苦,自然消滅離苦,即得解脫。   「云何三重?所謂縱三毒心,唯造惡業,墮三重趣。若貪業重者,墮餓鬼趣;瞋業重者,墮地獄趣;癡業重者,墮畜生趣。」   前面說明三毒輕者命終之後生三輕趣。今則解說三毒心重者,自然造惡業亦重,命終之後墮三重趣。此六趣皆屬惡趣,皆無法脫離生死輪迴之苦。於此三惡趣中,因貪心重而造業者,命終之後,墮餓鬼道。若因瞋恚心重而造諸惡業,命終之後,不經中陰身而直墮地獄受諸苦報。若因愚癡心重,不信因果,顛倒是非,偷機取巧,旁門左道,走法律漏洞,自以為聰明過人之凡夫,命終之後,因愚癡業而墮入畜生道受苦。   「如是三重,通前三輕,遂成六趣」。   「如」即真如,指本體界。「是」則法爾如是,循業幻現即現象界。此真如本性,空靈不昧,何以會幻現出三惡道的現象界,即是依三毒心重者之有情眾生,循業幻現出三惡道身心世界(三重)。若有情眾生三毒心輕者,循業幻現出三善道之正報身心,依報世界(三輕)。此三界六道,皆依三毒心之輕重而幻現,故云:三重通前三輕,而有了三界六道之現象界。而其中人道是往上提升,或往下沈淪的轉運站。三惡道眾生,一般都會不斷的往上提升至人道,所以人道之中,有從惡道中升上來的,也有從天界有情命終之時,尚有餘福者,也會轉生人間,而一般皆以持五戒而得人身。若於人間能依止佛法,勤修戒、定、慧,息滅貪、瞋、癡,則能成就出世聖人。若於人道中能修學十二門禪(四禪、四無量心、四空定),則能升色界、無色界諸天。若於人世間,能修上品十善,及欲界定,則能生欲界諸天。若於人道中能持五戒,命終之後,則能續得人身。若於人世間,縱三毒心,造諸惡業,則淪墮於三惡道。所以人世間是三界六道,乃至修出世間解脫道之轉運站,您希望往上提升,或選擇往下沈淪,完全依於自己的決定。是故古德開示:人身難得今已得,佛法難聞今已聞,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待何生度此身。   「故知一切苦業由自心生,但能攝心,離諸邪惡,三界六趣輪迴之苦,自然消滅離苦,即得解脫。」   由前所述,知三界六道生死輪迴之苦,皆由自心中貪、瞋、癡三毒之所生。若欲真得離苦得樂,唯有依止佛法,勤修戒、定、慧,息滅貪、瞋、癡,萬緣放下,攝心不亂,如如不動,不取於相,不僅能出三界生死輪迴之苦,乃至成就無上菩提,得畢竟大樂(三德涅槃,常、樂、我、淨)。 問:如佛所說,我於三大阿僧祇劫,無量勤苦,方成佛道。云何今說,唯只觀心,制三毒,即名解脫?   弟子問云:佛陀為眾開示:說明自己於三大阿僧祇劫,長期修行菩薩道,難行能行,難忍能忍,勤苦精進,悲智等運,福慧圓滿而終成佛道。大師以何因緣於今指示,只須觀照自心,不起貪、瞋、癡三毒,即能解脫煩惱,離苦得樂。 答:佛所說言,無虛妄也。阿僧祇劫者,即三毒心也。胡言阿僧祇,漢名不可數。此三毒心,於中有恆河沙惡念,於一一念中,皆為一劫;如是恆河沙不可數也,故言三大阿僧祇。真如之性,既被三毒之所覆蓋,若不超彼三大恆沙惡毒之心,云何名為解脫?今若能轉貪瞋癡等三毒心,為三解脫,是則名為得度三大阿僧祇劫。末世眾生愚癡鈍根,不解如來三大阿僧祇秘密之說,遂言成佛塵劫未期,豈不疑誤行人退菩提道。   「答:佛所說言,無虛妄也。阿僧衹劫者,即三毒心也。」   祖師答道:佛陀開示三大阿僧祇劫成佛道,是真實無虛啊!這三大阿僧祇劫是表法之義,是表自心中貪、瞋、癡之三毒心之無量無邊,不可計數。   「胡言阿僧祇,漢名不可數。」   阿僧祇是印度語,漢譯為不可數,其數量為一千萬萬萬萬萬萬萬萬兆,真是個天文數字。   「此三毒心,於中有恆沙惡念,於一一念中,皆為一劫。」   「劫」是印度最長的時間單位,一劫指一大劫。一大劫中有四個中劫,一中劫中有二十個小劫,而一小劫的時間,依《大智度論》云:人壽自八萬歲,每百年減一歲,而減至十歲,復從十歲每百年增一歲回至八萬歲,如是合一減一增之時間為一小劫。祖師以一劫時間的數目來解說凡夫三毒心中之恆沙粗顯的惡念。於此一一惡念中,復有一劫之數目之微細潛隱惡念。   「如是恆沙不可數也,故言三大阿僧祇。真如之性,既被三毒之所覆蓋,若不超彼三大恆沙毒惡之心,云何名為解脫?」   於此惡念之中復有惡念,如是重重無盡不可計數,故云三大阿僧祇之數。然眾生本具之佛性,為何無法彰顯佛性的功德妙用呢?就是被此貪、瞋、癡三毒覆蓋本心,如太陽被雲所翳,致使日光不現,若能風吹雲散,則太陽大放光明,普照大地。故祖師說明,若不除此自心中三毒之苦惱,云何能得解脫,又如何能明心見性,見性成佛道呢?   「今若能轉貪瞋癡等三毒心,為三解脫,是則名為得度三大阿僧祇劫。」   心體本覺,覺了一切法,喻如明鏡,胡來胡現,漢來漢現,物來物現,無有取捨得失,故無貪、瞋、癡。但因眾生無始幻無明,起心攀緣外境,依一念不覺生三細(能見相,所見相,無明業相),境界為緣長六麤(分別之智相,相續相,執取相,計名字相,起業相,業繫苦相)而幻現了貪、瞋、癡三毒之無明習氣。此三毒煩惱本身並無實體性,皆依清淨心體而有。有如海浪本身並無海浪之實體性,皆依海水被風吹起而成浪。吾人清淨心體,被三細六麤的無明風吹起了貪、瞋、癡三毒的識浪。若能放下萬緣,不再起心攀緣外境,則貪、瞋、癡三毒之識浪,當下消泯而恢復本有清淨自性。本覺本有,無明本無,有如風平則浪自靜,平靜之水,自然能顯空中倒影。喻若心平如水,則自然能覺照一切萬法。故知若能放下萬緣,自然能化貪、瞋、癡三毒之心成大乘空、無相、無作之三解脫。大乘佛法唯證清淨無染,無所依止的本心。此心體空寂,然虛靈不昧,故空而不空。此本心,非青、黃、赤、白,大、小、方、圓,覓心了不可得,故云無相。然能依於緣起的真理,幻現十法界三千諸法,寂而常照,照而常寂,故無相而相。此寂靜一心,不起心造作一切事業,故云無作。然隨緣自在一接觸即明白,明白即知道該怎麼做,自生自顯,是離有為、無為之真無為法(不二法),如鏡顯像,自生自顯,是故作而無作。此寂靜一心,空、無相、無作之大乘三解脫門,即是三德涅槃,即法身,即般若,即解脫,各具常、樂、我、淨。也是清淨本心的即體大、即相大、即用大之三輪妙用,不可思議解脫境界。   「末世眾生愚癡鈍根,不解如來三大阿僧祇秘密之說,遂言成佛塵劫未期,豈不疑誤行人退菩提道。」   末世眾生,特別著相,依文解義,不明諸佛妙理,義在言外。不解如來所言之三大阿僧祇劫數,是比喻眾生因妄想、分別、執著而生起之貪、瞋、癡三毒煩惱有粗中之粗,有粗中之細,有細中之粗,有細中之細,乃至於微細中之微細,猶如大地之微塵數,不可計數,故以三大阿僧祇劫數為喻。眾生依文解義,誤以為成佛塵劫未期,難以成就,而忘失眾生本來成佛,但以妄想、分別、執著而不能證得。猶如明鏡蒙塵,鏡光不現,若塵盡則鏡明自現。如是錯會如來義在言外之真實說法,這豈不是疑誤修行人,退失菩提心,而不願修學成佛之道。 問:菩薩摩訶薩由持三聚淨戒,行六波羅蜜,方成佛道;今令學者唯只觀心,不修戒行,云何成佛?   弟子問云:菩薩摩訶薩由持三聚淨戒,行六波羅蜜,方成佛道。這三聚淨戒:一攝律儀戒,二攝善法戒,三攝眾生戒,也就是饒益有情戒。攝律儀戒重於斷惡,攝善法戒重於修善,攝眾生戒即以大慈悲心饒益一切眾生。所以什麼是佛教呢?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所以菩薩摩訶薩要持這三聚淨戒,同時要實踐這六波羅蜜,方成佛道。六波羅蜜就是菩薩道之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修六度萬行,才能成佛。現在只令學者唯只觀心,不修戒行,云何成佛呢?這觀心就是修離一切相,《金剛經》云:離一切諸相即名諸佛。達磨祖師的觀心法門就是壁觀,祂教導我們外息諸緣,內心無喘,心如牆壁,可以入道。然而此壁觀之觀心法門是悟後起修的。所以《達磨四行觀》中之「理入」云:藉教悟宗,得以修凝住壁觀而證理(見性成佛)。藉教悟宗,悟萬法唯心,而心體空寂,覓心了不可得,故知萬法皆空,畢竟不可得,唯是自心中之幻境而已。故以此觀智來修壁觀,放下萬緣,離一切諸相,成就無上菩提。如慧可大師向達磨祖師求安心之法時,祖師回答:「將心來與汝安」。慧可大師找不到心,告訴達磨祖師:「覓心了不可得」。祖師告云:「與汝安心竟」。達磨祖師復示以壁觀法門:外息諸緣,內心無喘,心如牆壁,可以入道。慧可大師悟後起修,依教奉行,數年後才真實證道,傳佛心印,成就無上菩提。慧可大師就是悟萬法唯心,而覓心了不可得,悟一切法空,故能放下萬緣,成就壁觀,如如不動,不取於相,心不染一切諸相。如果您心離一切諸相,那就名諸佛。因為是心是佛,是心作佛。為什麼不能成佛,就是因為心著相。如果依觀心而達到心如牆壁,不取於相,如如不動,乃至不取於相,如如不動,也消歸自性之時。那就是花開見佛悟無生,親證一切境界都是自己的心,而證得法身,成就無上菩提。所以若能真正提起觀照自心,離一切諸相,不染一切法,那就是真修戒、定、慧三無漏學之大修行人,云何不能成佛呢? 答:三聚淨戒者,即制三毒心也。制三毒成無量善聚。聚者會也,無量善法普會於心,故名三聚淨戒。六波羅蜜者,即淨六根也。胡名波羅蜜,漢名達彼岸,以六根清淨,不染六塵,即是度煩惱河,至菩提岸。故名六波羅蜜。   「答:三聚淨戒者,即制三毒心也。」   祖師答道:這三聚淨戒目的就是破修行人的貪、瞋、癡這三毒心。藉攝律儀戒來制止修行人身口造諸惡業,而指揮身、口二支造業的就是心,是故攝律儀戒能直接約束心中之貪欲。攝善法戒重在修慈悲心,故知修學攝善法戒,能破瞋恚心。攝眾生戒能善修無緣大慈,同體大悲,悟萬法唯心,知自他之間不隔毫端,能破除我執,以及自私自利的愚癡心。故知,修學三聚淨戒,目的就在破除這貪、瞋、癡三毒心。   「制三毒成無量善聚。聚者會也,無量善法普會於心,故名三聚淨戒。」   佛弟子藉由三聚淨戒之事修,來制止三毒心之生起。續由三聚淨戒之事修而入理修,三輪體空,化為本份事,則除三毒心成戒、定、慧。再由理修之三聚淨戒入稱性之三聚淨戒,而開顯至善圓滿之性德。是則即無貪、瞋、癡,亦無戒、定、慧,全化為真如自性之大機大用。即體大、即相大、即用大,普度眾生,與契理契機教化眾生的無量法門。是故祖師開示云:無量善法,普會於心,故名三聚淨戒。   「六波羅蜜者,即淨六根也。胡名波羅蜜,漢名達彼岸。」   波羅蜜是梵語,意指自生死煩惱之此岸,而至涅槃解脫的彼岸。故漢譯為度彼岸,或達彼岸。即是指菩薩道所修學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之六事,稱之為六度,修學這六種方法可以度彼岸。由事六度(由事修上努力實踐)入理六度(三輪體空,化為本份事),而至稱性六度證三德涅槃,常、樂、我、淨,究竟解脫。然而修學此六度,為何能得涅槃解脫呢?因為修六波羅蜜,即是淨六根也。《楞嚴經》上說明,眾生本是一精明(佛性),因不淨而成六和合(六根)。同時亦說明六根根性即是佛性。是故六根不淨名凡夫,六根清淨則名諸佛。因為六根的作用即是身、口、意三業。經上說明,身、口、意三業清淨,佛出世。身、口、意三業不淨,則佛滅度。凡夫因身、口、意三業不淨,故體中之佛滅度也。若能淨六根,恢復本有清淨身、口、意三業,則體中活佛出現於世。因為心、佛、眾生三無差別,只因迷悟、染淨而有凡聖之別。眾生因迷而染故成凡夫,諸菩薩因悟而淨,故轉凡成聖。故知修學六波羅,即清淨六根是也。   「以六根清淨,不染六塵,即是度煩惱河,至菩提岸。故名六波羅蜜。」   六根清淨,不染六塵即是心清淨,心淨則佛土淨,佛土淨即是涅槃解脫之彼岸。故知此岸、彼岸,唯在自心。心污染成此岸,心清淨則名彼岸。六祖惠能大師開示道:菩提自性,本自清淨,但以此心直了成佛。我們如何「但以此心直了成佛」呢?唯此一路,放下萬緣,六根清淨,不染六塵,則能證得「但以此心,直了成佛」。所以六根清淨,不染六塵,亦可名為六波羅蜜。 問:如經所說;三聚淨戒者,誓斷一切惡、誓修一切善、誓度一切眾生。今者唯言制三毒心,豈不文義有乖也?   弟子問云︰就如同經上所說的,三聚淨戒,攝律儀戒、攝善法戒、攝眾生戒。這誓斷一切惡是攝律儀戒。誓修一切善,是攝善法戒。誓度一切眾生,是饒益有情戒。要如是發心,努力實踐,才能得度涅槃解脫的彼岸。而大師開示只要制斷此貪、瞋、癡三毒之心,即可證得涅槃解脫,如是指示,是否有乖違於經教之說呢? 答:佛所說是真實語。菩薩摩訶薩,於過去因中修行時,為對三毒,發三誓願,持一切淨戒。對於貪毒,誓斷一切惡常修一切善;對於瞋毒,誓度一切眾生;故常修慧,對於癡毒;由持如是戒定慧等三種淨法,故能超彼三毒成佛道也。   祖師答道:佛陀所說的教法,是絕對真實之語。小乘行者是發出離心(出離三界生死苦惱),修四聖諦(苦、集、滅、道),依四念住(觀身不淨、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修空、無相、無願之三解脫門,而斷三毒煩惱,證偏真涅槃。而菩薩修行是發菩提心(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依三聚淨戒修六度萬行,而制斷三毒心及一切煩惱而成就佛道。故祖師說明菩薩摩訶薩於過去生中發心修菩薩行時,為制斷此貪、瞋、癡三毒心,發三誓願:願斷一切惡心(攝律儀戒),願修一切善(攝善法戒),願度一切眾生(攝眾生戒),此三聚淨戒,統攝一切淨戒。故知此三誓願,願斷一切惡,願修一切善,願度一切眾生,正是三聚淨戒之宗旨。此中以誓斷一切惡,常修一切善來制斷心中之貪毒。以誓度一切眾生,視一切眾生如自己之獨子,來制斷心中之瞋毒。為誓度一切眾生,則必須精進修學戒、定、慧三無漏學,來成就無上佛道。依戒生定,依定而開智慧,深悟緣起的真理,見諸法實相(宇宙人生萬法之真相)。故能放下萬緣,照見五蘊皆空,親證萬法唯心,當體即空,唯心真常,是因眾生心污染,依自己所造之業力,循業所幻現之身心世界萬法。猶如凡夫依日有所思之業力,而幻現出夜有所夢的境界。若夢未醒,則執以為實,而受諸苦惱,夢醒之時,則見夢中境界,皆是自心所幻現,當體即空。菩薩摩訶薩,深悟緣起,猶如夢醒,見一切法,當體即心,生即無生,故一心寂靜,如如不動,不取於相,心不被染,而彰顯自性無量智慧德能,故能制斷癡毒(癡之起源,即是一念不覺心動,起心攀緣外境,背覺合塵,越迷越深而生癡)。故知修學此三聚淨戒,也就是在勤修戒、定、慧,息滅貪、瞋、癡,其目的就是在制斷貪、瞋、癡之三毒心。是故祖師開示制斷三毒心,即能度涅槃解脫之彼岸,而成就佛道,誠真實不虛啊! 諸惡消滅,名為斷。以能持三聚淨戒,則諸善具足,名之為修。以能斷惡修善,則萬行成就,自它俱利,普濟群生,故名解脫。則知所修戒行不離於心,若自心清淨,則一切佛土皆悉清淨。故經云:心垢則眾生垢,心淨則眾生淨;欲得佛土,當淨其心,隨其心淨,則佛土淨也。三聚淨戒自然成就。   由前頁解釋中可知,菩薩受持三聚淨戒,就是修學戒、定、慧三無漏學,菩薩道修六度萬行中,布施、持戒、忍辱屬戒學,禪定為定學,般若即是慧學,萬行則是精進努力實踐。而修學菩薩之六度萬行能成就無上菩提果。故祖師云:以能持三聚淨戒則諸善具足,名之為修。所以菩薩受持三聚淨戒,就是修戒、定、慧三無漏學,也正是菩薩道的六度萬行。名相雖異,而內容相同,不僅能諸惡消滅,斷一切煩惱,更能普濟群生,利樂有情。福慧雙修證實相般若,見緣起,悟無生,則六度全轉為六波羅蜜,真正度解脫自在的彼岸。然而煩惱纏縛的此岸,與解脫自在的彼岸,皆在於心。心著相污染生三毒,名此岸。心悟緣起無生,離一切相,心清淨無染名彼岸。故知三聚淨戒,三無漏學,六度萬行之修學,最終就是藉修德顯性德,皆在淨化自心,恢復本有清淨無染、無所依止、無有增損的本心。此心即是諸佛如來涅槃妙心,具三明六通,四智菩提,恆沙妙德,解脫自在,事事無礙。是故祖師開示道:則知所修戒行不離於心,若自心清淨,則一切佛土皆清淨。同時也舉《維摩詰所說經》中之經文:心垢則眾生垢,心淨則眾生淨;欲得佛土,當淨其心,隨其心淨,則佛土淨也。此即是禪宗之淨土法門:自性彌陀,唯心淨土。故知此岸,彼岸皆在自心,心垢名此岸,心淨名度彼岸。所以若能心清淨無染,見了本地風光,則性德開顯,三聚淨戒,自然圓滿成就。 問曰:如經所說,六波羅蜜者,亦名六度;所謂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今言六根清淨,名波羅蜜者,若為通會。又六度者,其義如何?   弟子問云:如《般若經》所說,六波羅蜜之修學也名修六度,修學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之六項菩薩道法門,才能圓證波羅蜜,度涅槃解脫的彼岸。而今只言六根清淨就是成就度彼岸之波羅蜜,這要如何能夠融會貫通呢?這六根清淨與六度之間又有什麼關聯呢?又六度者,其義如何?那即然是修六根清淨就是修度彼岸之波羅蜜,那為何菩薩道要修學六度萬行呢?   《楞嚴經》上說明,眾生六根,原是一精明(佛性),因一念無明心動,起心攀緣而污染自心,故由一精明分成六和合(六根)。《楞嚴經》又說明六根根性即是佛性。故知六根清淨,則眾生成佛,六根不淨,則佛成眾生。故經云:心、佛、眾生三無差別。菩薩道修六度萬行,藉修德顯性德,破除自心中的我、法二執,就是在修恢復原有清淨、無染,無所依止的本心,也就是修學六根清淨。六根清淨,即是身口意三業清淨。經云:三業清淨佛出世,三業不淨佛滅度。由此可知,修學六度萬行,也正是修學六根清淨啊! 答:欲修六度,當淨六根,先降六賊。能捨眼賊,離諸色境,名為布施;能禁耳賊,於彼聲塵,不令縱逸,名為持戒;能伏鼻賊,等諸香臭,自在調柔,名為忍辱;能制口賊,不貪諸味,讚詠講說,名為精進;能降身賊,於諸觸慾,湛然不動,名為禪定;能調意賊,不順無明,常修覺慧,名為智慧。六度者運也,六波羅蜜喻若船筏,能運眾生,達於彼岸,故名六度。   「答:欲修六度,當淨六根,先降六賊。」   祖師答道:要修六度,當淨六根,修這六度目的就是達到清淨六根的果。所以當要得清淨六根之果,先要依六度法門來降伏六賊。我們這六根攀緣六塵,遇到順境生貪染心,遇到逆境生瞋恚心,背覺合塵,患得患失生愚癡心。念念增長三毒心,賊自性功德法財,令沈淪三途,受苦無盡。故凡夫之六根亦名六賊,欲破六賊則須修學六度以破除之。   「能捨眼賊,離諸色境,名為布施;能禁耳賊,於彼聲塵,不令縱逸,名為持戒;能伏鼻賊,等諸香臭,自在調柔,名為忍辱;能制口賊,不貪諸味,讚詠講說,名為精進;能降身賊,於諸觸慾,湛然不動,名為禪定;能調意賊,不順無明,常修覺慧,名為智慧。」   佛法與外道的不同,就在佛法有般若,能深觀緣起,知一切法空,生即是無生,是如來藏隨緣不變,不變隨緣,是眾生循業幻現,畢竟無有一法可得。故能依般若妙慧,觀空離相,而達於涅槃解脫。而外道無般若,以一切法從有、無二法之所生,故執實有一切法。故外道修學禪定,是以生止滅,或以滅止生,壓伏六識,令心不動,入無想定,執為涅槃解脫,實未得曰得,命終之後,最高生無想天,定境終究退失時,又墮入欲界,乃至直墮三惡道,畢竟出不了三界生死輪迴。是故佛陀觀五事因緣成熟之機,示現八相成道,教化眾生,出離三界生死煩惱,乃至證無上菩提。   佛法依於般若妙慧,能深觀緣起,知萬法唯心,畢竟無有一法可得。知心外實無好壞、美醜、香臭、諸味、觸慾等諸感受。皆是眾生於根塵接觸之時,依眾生心中的染習,循業發現,而生起了分別心而已。如狗喜吃屎,以屎為香。禿鷹喜吃腐肉,以腐肉為香。人喜吃山珍海味,天人視之為一桌加料死屍,嘔心之至。即使是同於人道中,有人喜吃臭豆腐,越臭越香,有人聞之作嘔。又有人喜歡榴槤,有人聞之掩鼻而逃。又有被虐待狂者,喜歡被人鞭打,您說這是什麼道理啊!故六祖惠能大師開示道:外無一法可以建立,皆是自心生萬種法。故心生種種法生,心滅種種法滅。然而心體空寂,說似一物即不中,卻能緣於自己的業力、習氣、幻現色、聲、香、味、觸、法等種種境界,故知此六塵境界,當體即空。是故菩薩依般若妙慧,能深觀緣起,見一切法,因緣有,自性空,有而非有。自性空,因緣有,非有而有。故能觀一切法,即非一切法,是名一切法。觀一切法即空、即假、即中,即相離相,親證萬法唯心。如大夢已醒,不再為夢境之所纏縛,能萬緣放下,得無礙、解脫、自在。是故祖師解說六度能除六賊,故云:能捨眼賊,離諸色境,名為布施。能禁耳賊,於彼聲塵,不令縱逸,名為持戒。能伏鼻賊,等諸香臭,自在調忍,名為忍辱。能制口賊,不貪諸味,讚詠講說,名為精進。能降身賊,於諸觸慾,湛然不動,名為禪定。能調意賊,不順無明,常修覺慧,名為智慧。   「六度者運也,六波羅蜜喻若船筏,能運眾生,達於彼岸,故名六度。」   菩薩道之修行,以實踐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之六事,由事六度,入理六度,而達稱性六度,證得三德涅槃,常、樂、我、淨,解脫自在,事事無礙之彼岸。所以六度之「度」字,有運送之意。以實踐此六事,能將煩惱生死凡夫運送至彼岸涅槃解脫之境界。有如輪船運送難民至自由、繁榮之國度,享受安全快樂,生活有保障,自由自在的生活,故此六事名為六度。   經上告訴我們:眾生本來成佛,但因一念不覺心動(根本生相無明)而生起了能見相,所見相,及無明業相(三細相),又依此三細相,更起心分別,而有了分別之智相,及念念相續之相續相,與因分別而執取之相,又因執取而生起了計名字相,更進而迷惑而造業之起業相,最後終因造業而受報之業繫苦相(六麤相),故使本是一精明(佛性),而成六和合(六根)。所以六根之染污,有粗、有細、有微細。粗者六麤相之污染,細者三細相之污染,微細者根本生相無明。是故菩薩真實成就圓滿的六根清淨,須破識陰證真如(破根本無明),才能合六歸一。此時六根之中任何一根,皆能顯現六根之用。是故阿難尊者於《楞嚴經》讚佛偈中云:「希更審除微細惑,令我早登無上覺」,即是此意。而禪宗又名佛心宗,傳佛心印故(以心傳心)。故知達磨祖師所云之六根清淨,即是指破除微細的一念不覺心動(根本生相無明),恢復本有不取於相,如如不動之本心。此心本自清淨,元無煩惱,具恆沙妙德,與諸佛如來平等無二之如來禪。是故達磨祖師所言之六根清淨,即是明心見性,見性成佛道之三德涅槃,常、樂、我、淨之究竟彼岸,而非天台宗所立之六根清淨位(斷見思二惑)。 問:經云:釋迦如來,為菩薩時,曾飲三斗六升乳糜,方成佛道。先因飲乳,後證佛果,豈唯觀心得解脫也?   弟子問云:經上說明釋迦如來於修菩薩行時,曾飲三斗六升之乳糜,方成佛道。故知先因飲乳,而後證佛果,又如何僅以觀照自心,不被六塵所染,即得解脫而成就佛道呢? 答:成佛如此,言無虛妄也;必因食乳,然使成佛。言食乳者,有二種,佛所食者,非是世間不淨之乳,乃是清淨法乳;三斗者,三聚淨戒,六升者,六波羅蜜;成佛道時,由食如是清淨法乳,方證佛果。若言如來食於世間和合不淨牛羶腥乳,豈不謗誤之甚。真如者,自是金剛不壞,無漏法身,永離世間一切諸苦;豈須如是不淨之乳,以充飢渴。經所說,其牛不在高原,不在下溼,不食穀麥糠麩,不與牸同群;其牛身作紫摩金色,言牛者,毗盧舍那佛也。以大慈悲,憐愍一切,故於清淨法體中,出如是三聚淨戒六波羅蜜微妙法乳,養育一切求解脫者。如是真淨之牛,清淨之乳,非但如來飲之成道,一切眾生若能飲者,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答:成佛如此,言無虛妄也;必因食乳,然使成佛。言食乳者,有二種,佛所食者,非是世間不淨之乳,乃是清淨法乳。」   祖師答道:成就佛道,的確須要食乳,方成佛道。但是大家要明白,食乳之義是指食法乳,是依教奉行,勤修戒、定、慧,息滅貪、瞋、癡,方能證菩提,成佛道。而不是喝鮮奶,吃乳糜就可以成佛道了。   《達磨破相論》至此之前,解說觀照自心,離六塵相,斷三毒心,破相顯性,成就佛道。至此以後,說明破除佛弟子對佛經中所言文句,依文解義的執著,而錯會如來教導觀心之法義。要明白如來指示佛弟子之四依法:依義不依語,依智不依識,依了義不依不了義,依法不依人,來依教奉行,才不會走錯路,修錯行,而不得修成正果。   「三斗者,三聚淨戒,六升者,六波羅蜜;成佛道時,由食如是清淨法乳,方證佛果。」   佛陀修菩薩行時,曾飲三斗六升乳糜,方成佛道。此中所飲之三斗六升乳糜是表法之意。所飲之「三斗」是表受持三聚淨戒(攝律儀戒、攝善法戒、攝眾生戒)。「六升」是表修學六度萬行(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乳糜」是表菩薩福慧之資糧。菩薩修行由事修之三聚淨戒,六度萬行,入理修之三聚淨戒,六度萬行,終成稱法行(稱性)之三聚淨戒,六度萬行之無功用道,而圓成佛道。   「若言如來食於世間和合不淨牛羶腥乳,豈不謗誤之甚。」   若是依文解義,而言如來是因飲食人世間三斗六升之乳糜而成佛道。這不僅僅是錯解佛意,令三世佛冤更謬引佛弟子,依語不依義,而積年累月狂飲三斗六升之乳糜,令眾生不僅不能斷煩惱、證菩提,更令眾生吃出三高等諸病了。這正是毀謗佛法,誤導眾生啊!   「真如者,自是金剛不壞,無漏法身,永離世間一切諸苦;豈須如是不淨之乳,以充飢渴。」   釋迦牟尼佛是毗盧舍那如來(法身如來)之應化身。如來法身遍十方法界,隨眾生得度的因緣而現應化身來教導眾生修行成佛道。故《金剛經》云:如來者,無所從來,亦無所去。此法身如來亦名真如(真相如是,體用不二,不變不異,始終一致,而無差別)。亦名空性(空覺不二,虛靈不昧,猶如虛空,無形無相),能隨眾生有感,菩薩有應,應化無量百千萬億化身,普入十方法界,利樂一切有情。猶如千江有水千江月,隨緣應現不可計數。此法身真如,其能量來自法界,是本自具足,能生萬法,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絕。是不用吃喝,不用睡眠,不用休息。是具足恆沙妙德,三明六通,事事無礙,安樂自在,永離諸苦。所以釋迦佛陀在示現入涅槃前所開示之《大般涅槃經》中,講出真實的境界。說明祂非依父精母血而出生,是依應化身,應化入胎而隨順人世間之成長過程出生,成長,合光同塵而不壞世間法。欲令眾生深信,只要認真修行,勤修戒、定、慧,息滅貪、瞋、癡,乃至薄地凡夫,也皆可以修行成佛道。真實而言,釋迦牟尼佛是不需飲食,不需睡眠的。飲食、睡眠只是示現和光同塵,與大眾一樣,無有不同而已。故經云:佛陀「示現」八相成道。是故如來豈須如此精血所成不淨之乳,以充飢渴。   末學講述《大般涅槃經》至佛陀真實不須飲食,也不須睡眠休息之時,不知如何來說服大眾,令大眾信服。蒙三寶加持,講述此段經文前某日,打開電視新聞台時,恰好是東森新聞台劉寶傑先生所主持之關鍵時刻,正在報導印度有一位修瑜伽有成的長者,不須飲食,不用睡眠、休息。經國際知名新聞社各派資深記者前往驗證。他們把這位修瑜伽長者,關進醫院中三面透明玻璃之單人專用之加護病房,不僅安裝攝影機,不停的攝影存證,關房外面並派員二十四小時輪流監視。經過五十三天之久,這些記者們,也不耐無聊,天天只是看著這位瑜伽師不吃不喝、不睡眠。經記者們親自目睹驗證以後,將這位瑜伽師請出關房,仔細的做全身檢查,一切無恙,令國際記者們,大感驚訝!嘆為觀止。末學剛好舉此國際新聞為例,說明了尚未斷煩惱,出三界了生死之修瑜伽行者,尚可如此不吃、不喝、不眠,何況是已斷見思二惑,出離三界生死,破根本無明,證法身如來所示現之應化身呢?希望大眾不要懷疑啊!   「經所說,其牛不在高原,不在下濕,不食穀麥糠麩,不與牸牛同群;其牛身作紫磨金色。」   《大般涅槃經》卷二壽命品第一之二經文所敘述之牛,此牛不居高原,也不住下濕(居於中道實相),不食穀麥、糠(穀之外皮)、麩(小麥磨下來的脆皮),也不與牸牛(母牛)同群,此牛之身呈現出紫磨金色身。   「言牛者,毘盧舍那佛也。以大慈悲,憐愍一切,故於清淨法體中,出如是三聚淨戒六波羅蜜微妙法乳,養育一切求解脫者。」   佛法中以羊車比喻聲聞乘,度人有限。以鹿車喻緣覺乘,能度多一些眾生。以牛車比喻菩薩乘,能廣度眾生。以大白牛車喻一佛乘,能入十方法界,普度一切有情。更以紫摩金色牛身以喻斷盡四十二品無明之究竟即佛,能廣度十法界一切有情,乃至能度等覺菩薩成就最圓滿的究竟即佛。故知此處所言之紫摩金色身牛,即是指釋迦牟尼佛的本尊毘盧舍那如來(釋迦牟尼佛為毘盧舍那如來之應化身佛),漢譯遍一切處(法身)、淨滿(自受用)、光明遍照(他受用)。   毘盧舍那如來是華藏莊嚴世界海(華藏世界)的教主,華藏莊嚴世界海中有百十一個世界種,每一個世界種有二百十個三千大千世界,是故華藏莊嚴世界海計有二萬三千三百十個三千大千世界。一個三千大千世界有百億星球,等於一個銀河系的星座(我們居住的太陽系是屬於銀河系中的小星系)。釋迦牟尼佛是毗盧舍那如來的應化身,於華藏莊嚴世界海中之普照十方熾然寶光明世界種第十三層名為娑婆世界(計有十三個三千大千世界)示現成佛,教化眾生。可知華藏莊嚴世界海有多麼廣大浩瀚啊!此是毗盧舍那如來的教化區。是故祖師云:毘盧舍那如來,以大慈悲憐愍一切。於清淨法身中,應化無量無邊諸佛,普入華藏世界海中,隨各世界眾生不同之根性,應以何身得度,即現何身為其說法,普令一切有情皆能得度、解脫,成就佛道。故云:於清淨法體中,出如是三聚淨戒,六波羅蜜微妙法乳,養育一切求解脫者。   「如是真淨之牛,清淨之乳,非但如來飲之成道,一切眾生若能飲者,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如」即真如,「是」指真如之妙用,有體就有用,體用一如,能顯真如之大機大用。清淨之牛喻清淨無染,無所依止之本心(佛性),具無量智慧德能,自在神通不可思議,即體大,即相大,即用大,普入法界利樂有情。清淨之乳,喻清淨心中所流露之四智菩提,三輪妙用,契理契機,教化一切眾生。眾生聞法,若能觀照自心,遠離五欲,不為六塵所染,依持三聚淨戒,六波羅蜜,依教奉行,不僅是菩薩依止修行成佛道,即使是薄地凡夫,依止修證,也將必得證無上正等正覺之佛地。 問:經中所說,佛令眾生修造伽藍,鑄寫形像,燒香散花燃燈,晝夜六時遶塔行道,持齋禮拜,種種功德皆成佛道;若唯觀心,總攝諸行,說如是事,應虛空也。   弟子問云:佛陀在大乘經典中常勸眾生要修建伽藍。伽藍就是寺院、道場,讓大家可以依止法師之指導,共同修行。鑄寫形像,鑄造佛菩薩的形像,雕樑畫棟、偈頌書法、莊嚴道場,供大眾燒香、燃燈、供花、供果、供水、禮拜供養十方佛、法、僧三寶。晝夜六時遶塔行道。這個晝夜六時,是晝三時,夜三時。古印度將一天分成六時,晝三時,夜三時,中國農民曆將一天分為十二時,西洋人將一天分成二十四時,故稱為小時。所以古印度一個時是四小時,我們中國一個時是二個小時。現在我們用的是西洋的計時方式,將一天分成二十四個小時。在古印度將一天分成晝三時,夜三時。所以這個晝夜六時,就是等於我們現在的一天二十四小時。能繞塔行道九十天,那就等於修般舟三昧了。修般舟三昧時還要在屋樑上懸繫一些繩子,累的時候,抓住繩子靠一下,修行者不能坐下去,一坐下去就睡著了,一睡著了就有危險,因為實在太累了。修般舟三昧就是這樣走,累的時候抓住繩子稍微靠一下,休息一下繼續走,這樣的用功修一心不亂,克期取證。所以這六時遶塔行道,是表精進用功,克期取證。「持齋禮拜,種種功德皆成佛道。」受持齋戒,供養禮拜,修種種功德,方成佛道。如祖師開示,若能觀照自心,遠離五欲六塵之染,恢復本有清淨無染,無所依止的本心,則此觀心法門,統攝一切修行方法。那麼前面所說的修造伽藍,鑄寫形像,燒香、散花、燃燈,晝夜六時遶塔行道,持齋禮拜,種種功德,這豈不是成了多餘之事呢? 答:佛所說經,有無量方便,以一切眾生鈍根狹劣,不悟甚深之義,所以假有為,喻無為;若復不修內行,唯只外求,希望獲福,無有是處。言伽藍者:西國梵語,此土翻為清淨地也;若永除三毒,常淨六根,身心湛然,內外清淨,是名修伽藍。   祖師答道:佛所說經有無量方便,這無量方便都是隨方解縛,幫助眾生去掉內心中無量的煩惱。這些煩惱都是從自心中妄想、分別、執著而產生出來的,所以有這無量方便,名為修學佛法的八萬四千法門。這八萬四千法門所共修的就是戒、定、慧三無漏學。這戒、定、慧三無漏學,要如何用功呢?佛陀在入滅前,一日一夜開演《大般涅槃經》,經中說明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神秀大師說明:諸惡莫作名為戒,眾善奉行名為慧,自淨其意名為定。藉著有為之事,修斷一切惡,修一切善,修諸止觀淨化自心,才能證得六祖惠能大師所開示之戒、定、慧三無漏學。六祖大師開示:心地無非自性戒,心地無癡自性慧,心地無亂自性定,不增不滅自金剛,身去身來本三昧,恢復自心本具的無量功德。所以我們必須藉著有為法的事相修行,事相的禮拜,事相的建伽藍,事相的繞塔修一心不亂,等等來返照自己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要把我們內心的五蘊煩惱塵掃乾淨,才能夠明心見性,入無為法之率性之謂道啊!所以佛陀所說經法有無量方便,對機說法,因病給藥。因為一切眾生鈍根狹劣,無法領會自心本自清淨,但以此心直了成佛。是故權設各種事修之方便,藉假修真,由外事的修行,來修正直心,恭敬心,清淨心,平等心,慈悲心,一心不亂而入道。是故祖師云:若復不修內行,唯只外求,希望獲福,無有是處。這只能得到一點癡福,而是無法離苦得樂的。   佛教中有一個故事,敘述在佛陀住世的時候,有一位佛弟子,非常愚蠢,難以正常的說法教化。佛陀於是問他每日的工作是什麼?他告訴佛陀,他負責掃地的工作。佛陀對機說法,方便示教,告訴他掃地之時,觀想掃地掃地掃心地,把內心的妄想、煩惱掃乾淨。他天天掃地,天天返觀掃心地,最後竟然把妄想、煩惱全部掃除乾淨,而證得阿羅漢果。所以只要我們把內心的五蘊煩惱塵掃乾淨了,我們一樣可以轉凡成聖。所以假有為的事修,來顯現我們清淨心中無漏的智慧、無為的功德,藉修德來顯性德,成就無上菩提。   伽藍者:這是印度語,漢譯為清淨地,就是指寺院、道場、佛教叢林等。修造伽藍也就是修復、興建叢林寺院、道場。那伽藍為何譯為清淨地呢?因為佛土清淨故。僧眾一心向道則心清淨,心淨則佛土淨。心又如何清淨呢?但三毒永除,六根清淨,則心清淨也。是故祖師開示:若永除三毒,常淨六根,身心湛然,內外清淨,這才是真正的修造伽藍。所以當我們捐款修建寺院、道場,或到寺院做義工,幫忙清潔寺院,清淨佛地時。要知道藉著發心修建寺院或幫忙清潔寺院,整理環境的因緣,要返觀自心,清理自己的心地。除三毒,淨六根,心淨則佛土淨,藉假修真,這才是發心修造伽藍的真實功德。   禪宗有個公案,述說丹霞禪師,未出家前,以居士身,跟隨著石頭希遷和尚參學。有一天石頭希遷和尚告訴大眾,明天早上出坡到佛殿除草。第二天清晨大眾中有的拿鋤頭,有的拿鐮刀,有的拿畚箕,大家要去佛殿除草了,唯有丹霞和尚,他拿了一個臉盆,裏面裝了水,又拿個剃刀,到石頭希遷和尚前面,請和尚為我除佛殿的草。這個身子就是一個佛殿,佛就住在這裡面,佛殿的雜草,正是頭頂上之三千煩惱絲(頭髮),只是這位真佛被我、法二執障住了,不能與法界合而為一。所以丹霞請石頭希遷和尚在他的佛殿上除草,所以他就在一天清晨圓頂(剃度出家)。圓頂以後,石頭希遷和尚要他長跪聽戒,丹霞禪師掩耳就跑了。自性圓滿,哪需要外面的戒條,性德就是真理的化身啊!所以當我們有因緣到佛寺發心幫助清理寺院環境,要返照自身就是佛寺,心就是佛,要把身心中的三毒煩惱雜草除乾淨,這才是清理伽藍的真義啊! 鑄寫形像者:即是一切眾生求佛道也;所為修諸覺行,彷像如來真容妙相,豈遣鑄寫金銅之所作也?是故求解脫者,以身為爐,以法為火,以智慧為巧匠,三聚淨戒、六波羅蜜以為模樣;鎔鍊身中真如佛性,遍入一切戒律模中,如教奉行,一無漏缺,自然成就真容之像。所謂究竟常住微妙色身,非是有為敗壞之法。若人求道,不解如是鑄寫真容,憑何輒言功德?   「鑄寫形像者:即是一切眾生求佛道也;所為修諸覺行,彷像如來真容妙相,豈遣鑄寫金銅之所作也?」   有人言,佛教崇拜偶像,這句話是錯誤的。佛陀在世之時,在古印度之南北往返行走傳法。前往南方之時,北方佛弟子,思念佛陀,雕塑佛陀形像而禮拜之,南方佛弟子也如此效仿。佛陀見之,於是勸化他們不要著相,要禮拜菩提樹(佛陀未成佛前,在菩提樹下,發下誓願,若不成正覺,誓不離此座,後終於夜睹明星,開悟見性,成就佛道),憶念依教奉行,勤修戒、定、慧,息滅貪、瞋、癡,方能證無上菩提。佛陀雖如是教示,但佛弟子因懷念甚深,依舊雕佛形像,恭敬禮拜。是故達磨祖師提醒我們,鑄(金鑄、木雕、泥塑佛像)、寫(彩繪、書畫佛像)、瞻禮佛像,是要一切眾生皆能見賢思齊,希成佛道的。要如何成就佛道呢?就是要觀照自心,遠離五欲六塵諸染,恢復本有清淨無染的本地風光,猶如諸佛如來之真容妙相、清淨、光明、無量智慧莊嚴其身,這豈是鑄寫金銅可以表現出來的呢?   「是故求解脫者,以身為爐,以法為火,以智慧為巧匠,三聚淨戒、六波羅蜜以為模樣;鎔鍊身中真如佛性,遍入一切戒律模中,如教奉行,一無漏缺,自然成就真容之相。」   是故若欲真得解脫煩惱之纏縛,證得無上菩提者,則必須藉五蘊幻身之假,而修幻身中真實的心性,使令遠離貪、瞋、癡三毒之邪染,而得智慧真明了。猶如明鏡蒙塵而不能照,塵盡則光生,普照一切。是故眾生心中有三毒,則六根門頭,烏天暗地,迷惑造業。眾生心中三毒除,則六根門頭,放光動地,三輪妙用,普度眾生,利樂有情。故云:以身為爐(爐能生火,喻身能實踐)。以法為火(火能焚毀一切,喻勤修戒、定、慧,能息滅貪、瞋、癡)。以般若智慧為指導師傅之巧匠(般若觀照離相,經云:離一切諸相,即名諸佛)。以三聚淨戒(攝律儀戒、攝善法戒、攝眾生戒),六波羅蜜(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為模型,比喻作為日常生活,處事待人接物之行為規範、準則。以此方法,來提鍊身中八識心王之妄想、分別、執著,而成佛性之四智菩提。由事修之諸惡莫作名為戒,眾善奉行名為慧,自淨其意名為定。而得成就心地無非自性戒,心地無癡自性慧,心地無亂自性定之理修,而終至圓滿菩提,歸無所得。即無貪、瞋、癡,亦無戒、定、慧。唯三德涅槃即法身(體大),即般若(相大),即解脫(用大),各具常、樂、我、淨之真如佛性真容之相。體用不二,無功用道之稱法行,率性之謂道。   「所謂究竟常住微妙色身,非是有為敗壞之法。若人求道,不解如是鑄寫真容,憑何輒言功德?」   此真容之相,即是究竟常住微妙色身,就是自性一體三身佛。自性之體即是法身如來,遍一切處,空靈不昧,圓、明、常、寂、照。相即是報身如來,有自受用及他受用二種。自受用則無上菩提覺法樂,無上涅槃寂滅樂,事事無礙,自在解脫。他受用則眾生得度因緣成熟時,於四禪天示現相好光明無等倫之報身如來,教化諸賢聖成就一佛乘。用即是應化身,於眾生得度因緣成熟時,示現八相成道,現三十二相,八十種好之應化身佛,說五乘佛法,教化眾生,離苦得樂。乃至應化應以何身得度,即現何身為其說法,令其得度解脫生死。而此報身如來,應化身,皆不離法身,不來不去,不生不滅,不增不減。隨緣應現,猶如千江有水千江月,月實無去來。故《金剛經》云:如來者,無所從來,亦無所去。是故此真容之相即是究竟微妙色身(自性一體三身如來)。非是凡夫有為(起心攀緣,思惟造作),敗壞(生滅變異)之五蘊法。   若佛弟子修學佛法,希成佛道,發心鑄寫諸佛菩薩形像,卻不明白鑄寫形像之表法內容,不能藉事相上之作為,而返觀自心,勤修戒、定、慧,息滅貪、瞋、癡,轉凡夫身成聖賢身,這正是鑄寫佛菩薩形像所表法之深義。若不明此,所得的也只是有漏的福報而已,豈有真正的無漏功德可言。正如六祖惠能大師開示:功德在法身中,不在修福。是故鑄寫佛菩薩形像,須依祖師開示念念覺照,以身為爐,以法為火,以智慧為巧匠,三聚淨戒,六波羅蜜以為模樣,鎔鍊身中真如佛性。若覓功德法身,但依此作是修真實功德。 燒香者:亦非世間有相之香,乃是無為正法之香也;薰諸臭穢無明惡業,悉令消滅。其正法香者,有其五種:一者戒香,所謂能斷諸惡,能修諸善。二者定香,所謂深信大乘,心無退轉。三者慧香,所謂常於身心,內自觀察。四者解脫香,所謂能斷一切無明結縛。五者解脫知見香,所謂觀照常明,通達無礙。如是五種香,名為最上之香,世間無比。佛在世日,令諸弟子以智慧火,燒如是無價珍香,供養十方諸佛。今時眾生不解如來真實之義,唯將外火燒世間沈檀薰陸質礙之香,希望福報,云何得?   「燒香者:亦非世間有相之香,乃是無為正法之香也,薰諸臭穢無明惡業,悉令消滅。」   我們每天都會燃香供佛,燃香之時,心想這是頂級的沈香,供養諸佛菩薩,心中期盼三寶的護念。   有個笑話,述說有一個人他信仰觀音菩薩,因此到佛具店請了一尊觀音菩薩的雕像回家禮拜。心想應先請到寺院供大眾來拜,拜一段期間以後,再請回家來拜,這樣菩薩才有力量,這尊菩薩一定變成法力無邊。現在有許多人也有這樣的想法。其實諸佛菩薩法身無所不在,不僅僅是鑄寫之佛菩薩形像,包括您身上的毛端、毛孔,都有十方佛菩薩的法身在裡面(全相即性),是故心誠則靈。但是凡夫著相甚深,所以那位人士,就將他所購買的觀音聖像,先請到一所香火鼎盛的大寺院,希望能先供大眾禮拜。最先住持和尚不肯答應,他就一直跪請老和尚慈悲幫忙。老和尚被他纏到沒辦法了,出家人慈悲為懷只好答應了。就讓他寄放在那所寺院與其他菩薩排在一起,供大眾禮拜。而他燃最頂級的沈香來供佛菩薩像。可是這香煙,似乎沒有飄到他的觀音菩薩聖像那邊。他心想我這麼昂貴的頂級沈香,而我的觀音菩薩卻沒有聞到,這怎麼辦。於是他就設計了一個加了罩子的專用香爐,罩子上套個塑膠管,將香煙直接薰到他所購買的觀音聖像鼻端。他天天前往燃香供自己所請的觀音聖像。經過了十幾天以後,有一天晚上睡覺,在睡夢中見到了他所請的觀音聖像愁眉苦臉,鼻子黑黑的來看他。他非常驚訝的問菩薩,您怎麼變成黑鼻子呢?菩薩在夢中告訴他,您自己去看就了解了。第二天一早,他趕到寺院一看,原來那個高級沈香一直薰菩薩的鼻子,薰到變成一位黑鼻子菩薩了。於是他至誠懺悔,痛改前非,再也不敢如此了。   我們一定要了解燃香供佛的真實意義。就是勤修戒、定、慧諸香,來息滅貪、瞋、癡諸臭,令修行人轉凡成聖,證法身解脫。藉修德顯性德,名供養自性如來,亦名燃香供佛。是故祖師開示:燃香者,非僅是世間有相之香,更須修學出世間無為正法之香,來薰諸臭穢無明惡業,悉令消滅。   「其正法香者,有其五種:一者戒香,所謂能斷諸惡,能修諸善。二者定香,所謂深信大乘,心無退轉。三者慧香,所謂常於身心,內自觀察。四者解脫香,所謂能斷一切無明結縛。五者解脫知見香,所謂觀照常明,通達無礙。」   何謂正法香呢?有五種皆名為正法香,能開顯性德,成就自性如來故名如來正法之香。所以這五種香亦名五分法身香,以五種功德法,而成就佛身也。是故「香」之一字指法身因果,修戒香、定香、慧香即是修見性之因。得解脫香,解脫知見香,即是見性之果。   此五種正法香者,一是戒香,是指真正實踐斷一切惡,修一切善的菩薩道行者。這是一切大乘佛法的修學基礎。俗云:萬丈大樓從地起,就是要有良好的地基,才能興建高樓。所以斷一切惡,修一切善是修學出世間法的根本。二者定香,即是以堅定的信心,修學菩薩道,難行能行,難忍能忍,八風吹不動,絕不退轉,則將必成佛。三者慧香,即能斷惡修善,更能實踐菩薩道利他自利之行,具足菩薩福慧資糧,則自然能契入空性,悟萬法唯心。深明內身心,外世界,一切萬法之相待、能所、斷常、有無皆是自己一念心性之所幻現,而此心體空寂,虛靈不昧即是法身(能幻化出身心,世界萬法,具四智菩提,恆沙妙德)。是故心外無別法,皆是自心生萬種法。故能於根塵接觸之時,念念返觀自心,外無一法可得,一切萬境,皆是自己的一念心性而已。有如夢醒了,一切夢境就是自己的心性,對於一切夢境一點也不會執著。故能放下萬緣,如如不動,不取於相,證得般若妙慧。四者解脫香,依前般若慧觀,心離一切諸染,能照住一切妄想、分別、執著,斷見思二惑,終究照見五蘊皆空,破無明,證法身,度一切苦厄,真得解脫自在。五者解脫知見香,凡夫執世間善惡,相待之法,為世間法所困而無法出離三界生死煩惱。二乘人執苦、空、無常、無我、無樂、無淨,為涅槃寂靜所困,不得真正的自在,無礙解脫。權教菩薩緣於法,依息兩邊分別止,修中觀,為中道知見所困,不能證無上菩提。唯實教菩薩之法身大士,心無依止,證三德涅槃,常、樂、我、淨,是即無煩惱可除,亦無菩提可證。貪、瞋、癡,戒、定、慧平等無二,即體即用,即用即體,無有一法不是佛法。任性消遙,隨緣放曠,三輪妙用,無功用道之稱法行,彰顯真如自性之大機大用。故祖師云:觀照常明,通達無礙。所以「香」有殊勝,圓滿之義(如人云:睡得很香),是故以修戒、定、慧,殊勝之因,而證解脫,解脫知見圓滿之果。   「如是五種香,名為最上之香,世間無比。佛在世日,令諸弟子以智慧火,燒如是無價珍香,供養十方諸佛。」   佛法中有三種供養,一、事供養,即飲食、衣服、臥具、醫藥之四事供養。二、敬恭養,即供香、供花、恭敬禮拜、詩詞、偈頌、歌詠讚頌等供養。三、法供養,即依教奉行,精進不懈,終成道果。此三種供養中,以法供養最殊勝,諸佛菩薩,歡欣喜悅。所以我們以勤修戒、定、慧真香的因,而證解脫,解脫知見香的無上菩提果,來傳佛心印,續佛慧命,利樂有情,以報佛深恩,此是世間上最殊勝圓滿之香,無與倫比。此是最真實的燃香供佛,諸佛菩薩,讚嘆歡喜。是故祖師明示:佛陀住世之時,教導弟子們,以般若智慧,觀空離相之火,燃出自性五分法身之香,續佛慧命,普度眾生,報佛深恩,來供養十方諸佛,今十方如來,生大歡喜心。   「今時眾生不解如來真實之義,唯將外火燒世間沈檀薰陸質礙之香,希望福報,云何得?」   如今已是末法時期,三寶弟子們,喜歡法會,希望藉由法會活動,消災免難,升官發財,事業順利。以一般世俗宗教的迷信,來信仰佛教,而忘失了聽經聞法,依教奉行,斷惡修善,勤修戒、定、慧,息滅貪、瞋、癡,來破迷開悟,彰顯自性本具的五分法身功德(戒、定、慧、解脫、解脫知見)。而以燃世間陸上所出木質之檀香,沈香等有礙的薰香(會薰黑佛菩薩的雕像及室內牆壁,與影嚮空氣品質,故云有礙),並執以此法燃香供佛,能得到佛菩薩賜福(俗話常云:有燒香,有保庇),而不明公修公得,婆修婆得,不修不得緣起的真理。即使是世間有漏的福報,也是修來的,而不是求來的。   祖師慈悲開示燃香供佛之真義,佛弟子每日早晚課,於早課上香之時,提醒自己勤修戒、定、慧,息滅貪、瞋、癡。以此戒、定、慧真香,來供養自身心中之「理即佛」能早日甦醒成一尊能續佛慧命,利樂有情的活佛,以報佛恩。於晚課上香之時,檢討自己有否犯戒,造惡業,自私自利,沒有慈悲心,若有、則心生燃懺悔香,向佛菩薩求哀懺悔,一定改過。若經檢討之後,確定今日確實依教奉行,如理如法,則燃感恩之香,感謝三寶教導,護念弟子菩提增上。若能天天如是燃香供佛,必蒙三寶之所護念,將必得道果也。 散花者,義亦如是;所謂常說正法,諸功德花,饒益有情,散沾一切;於真如性,普施莊嚴。此功德花,佛所讚歎,究竟常住,無彫落期。若復有人散如是花,獲福無量。若言如來令眾生,剪截繒彩,傷損草木,以為散花,無有是處。所以者何?持淨戒者,於諸天地森羅萬像,不令觸犯;誤犯者,猶獲大罪,況復今者故毀淨戒,傷萬物求於福報,欲益返損,豈有是乎?   「散花者,義亦如是;所謂常說正法,諸功德花,饒益有情,散沾一切;於真如性,普施莊嚴。」   散花者,即是以散花來供養佛菩薩,與前面所云之燃香供佛,皆屬敬供養。今日則直接以鮮花或人造花供養諸佛菩薩。眾所皆知,一切草木,皆是開花而後結果的。是故在佛法中,花表修因,果表證果。修因則須聽聞正法,依教奉行,解行相應,因修因(開花),而證果(結聖果)。因一切有情之根性,煩惱習氣,各各不同,故需以八萬四千法門(諸功德花),觀機示教,因病給藥,契理契機,才能真實利樂一切有情(饒益有情)。更示現應以何身得度,即現何身為其說法,令其得度解脫(散沾一切)。其最終目的,皆令一切眾生自悟自性,是心是佛,是心作佛。如六祖惠能大師開示:菩提自性,本自清淨,但以此心直了成佛。故云:於真如性,普施莊嚴。   「此功德花,佛所讚嘆,究竟常住,無彫落期。若復有人散如是花,獲福無量。」   修此如來正法之因,能證無上菩提果之功德花,是十方諸佛之所讚嘆。此如來正法之功德花,是真理的化身。放之四海,十方三世而皆準。茍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究竟常住,無彫落期,故云正法久住。若有人發心,印贈如來正法之經書法寶,或藉網路、電視、傳播媒體來弘揚如來正法(散如是功德之花),此是太上為立德之行,所獲福德不可思議。   「若言如來令眾生,剪截繒彩,傷損草木,以為散花,無有是處。」   所以佛弟子要明白,以散花或鮮花供養諸佛,所表法的真實義。就是要警覺自己修因而證果。行菩薩道(成佛之因),護持正法,弘揚佛法,利樂有情,以此修菩薩行的正因,才能圓滿成佛的正果。若不明此理,行同俗人之迷信,以訛傳訛,誤以為如來教導眾生,剪截繒彩、割採鮮花,用以散花,或以鮮花之花束,來供養諸佛菩薩,希望求得諸佛菩薩的加持、護佑。如是思惟實在是無有是處啊!   「所以者何?持淨戒者,於諸天地森羅萬像,不令觸犯;誤犯者,猶獲大罪,況復今者故毀淨戒,傷萬物求於福報,欲益返損,豈有是乎?」   祖師說明原由,如《楞嚴經》所云:持戒比丘,於夏日大地赤熱之時,尚且不踩踏青草(古印度比丘赤腳行走,踩踏青草則不燙足),更何況有意去損害天地萬物,森羅萬象。況且植物之開花,是為了繁衍後代。因花而有果,因果而有種子,種子落地萌芽復生植物,如是代代相傳,而存活於世界。是故六祖惠能大師開示云:色類自有道,各不相妨惱。而如今佛弟子忘失了精進,修行菩薩道之因,來成就無上佛道之果的法供養,最為殊勝,諸佛歡喜讚嘆。而唯以破壞生態,割取鮮花來藉花獻佛,希求功德福報,這又如何可得呢?雖今日農業科技產業發達,能大量繁殖花木,供過於求,已大大不同於中古時代的農務。然佛弟子行散花,鮮花供佛之時,一定要明白藉花獻佛所表的真實意義。返照自己,勤修戒、定、慧,息滅貪、瞋、癡,修因才能證果,努力精進於菩薩道的實踐,得以花開見佛悟無生。 又長明燈者:即正覺心也,以覺明了,喻之為燈;是故一切求解脫者,以身為燈臺,心為燈炷,增諸戒行,以為添油;智慧明達,喻如燈火。當燃如是真正覺燈,照破一切無明癡暗,能以此法,轉相開示,即是一燈燃百千燈,以燈續然,然燈無盡,故號長明。過去有佛,名曰然燈,義亦如是。愚癡眾生,不會如來方便之說,專行虛妄,執著有為,遂燃世間蘇油之燈,以照空室,乃稱依教,豈不謬乎!所以者何?佛放眉間一毫相光,上能照萬八千世界,豈假如是蘇油之燈,以為利益。審察斯理,應不然乎!   「又長明燈者:即正覺心也,以覺明了,喻之為燈。」   佛前點長明燈是表自性光明,智慧無量,無窮無盡,永無休歇。正是人人本具的無上菩提心。所以見佛像前之光明燈時,正是提醒我們要發菩提心啊!修行的目的,就是開發自心中的佛性,本具無量光明智慧,不假外求。   「是故一切求解脫者,以身為燈臺,心為燈炷,增諸戒行,以為添油;智慧明達,喻如燈火。」   既已明白,一切修行,即是在找回自己本有的佛性,即是無上菩提心,亦名生命的原貌。是本來清淨,元無煩惱,解脫自在,具恆沙妙德,與如來平等無二,也即是人人本有的真心。但眾生因無始幻無明,緣三細六麤之惑,於三界中流轉生死,已習染甚深,無法一時萬緣放下,解脫纏縛。只能藉五蘊身心的假,來權修自身心中佛性的真。藉修德來顯性德,恢復本有清淨無染,無所依止的本心,即是無上菩提心。此是真實的長明燈,光明遍照一切,永不熄滅。是故一切志求明心見性,得真實解脫者(即無纏縛,何用解脫,向上一路,千聖不傳,唯直下會取本自清淨無染、無所依止之本心),以身實踐大乘菩薩道之六度萬行,有如燈臺能支撐燈火光明。以心為燈炷,若燈炷過長,則燈光刺眼,炷易成灰。若燈炷過短,則燈昏暗,且易熄滅。故古代寺院皆有剔燈師,來維持不長不短的中道燈炷,以喻不著相待、能所、斷常、有無之中道實相心,故以心喻為燈炷。受持三聚淨戒(攝律儀戒,攝善法戒,攝眾生戒)喻為油燈之油源。無油則燈點不亮,故經云:戒為無上菩提本,應當一心持淨戒。又云:依戒生定,因定開慧,故云戒、定、慧三無漏學。所以戒、定、慧三無漏學中,以戒為根本。初學佛人,若無戒行,則定、慧皆無法成就,猶如雖有燈具而無燈油,則無法燃燈照明,形同無燈。故云:增諸戒行,以為添油。如是以身實踐菩薩行,喻如燈臺,以心觀照離一切染(相待、能所、斷常、有無)而得中道之心智,喻如燈心。以三聚淨戒,護持正法,行解相應,菩提增上,喻如燈油。三事俱全,則開智慧,證無上菩提,續佛慧命,普度眾生,喻如燈火光明,普照一切。所以我們不僅見到佛前供燈,乃至見到一切燈火,陽光,月光,星光都要警覺自己心地要光明磊落,不做虧心事,不行不可告人之事。要發菩提心,勤修戒、定、慧,息滅貪、瞋、癡,證無上菩提大光明果。   「當燃如是真正覺燈,照破一切無明癡暗,能以此法,轉相開示,即是一燈燃百千燈,以燈續然,然燈無盡,故號長明。過去有佛,名曰然燈,義亦如是。」   是故當於燃燈供佛之時,要提醒自己,心、佛、眾生三無差別。心著相,為五欲六塵所染名眾生。心離相,清淨無染名佛。眾生原來是佛,只因心污染起貪、瞋、癡,故六根門頭烏天暗地,迷惑造業。需要智慧光明來破心中三毒之暗,是則自性如來大放光明,故云:燃燈供佛(供自清淨本心)。若心中三毒除矣,心地清淨無染,則彰顯自性如來,本具之恆沙妙德,六根門頭放光動地,三輪妙用,普利群生。猶如明鏡蒙塵而不能照,若塵淨則光生,普照一切。   若佛弟子,能將此燃燈供佛所表的法義,是在提醒眾生,掃除自心的染垢,恢復自性本有的大智慧,大光明的深義,告知世人。一傳十,十傳百,轉相開示,譬如一燈燃百千燈,冥者皆明,明終不盡,故名為點長明燈。久遠劫前,曾為釋迦牟尼佛授記:汝於來世,當得作佛,號釋迦牟尼之燃燈古佛。恭念燃燈古佛聖號之時,就是在覺醒自己,恢復自性之光明智慧,令我們得以古佛新作(眾生本來成佛,但以妄想、分別、執著而不能證得)。同時也要提醒自己,將此燃燈供佛,點長明燈所表的深義告知世人,轉相開示,如燃無盡燈,令眾生破迷開悟。   「愚癡眾生,不會如來方便之說,專行虛妄,執著有為,遂燃世間蘇油之燈,以照空室,乃稱依教,豈不謬乎!」   眾生著相迷信,依文解義,執以酥油燈、燭燈,乃至現代之LED燈,以供佛像,照明空室,以為功德,希求福報,而不知燃自心佛性之燈,以破心中垢染之暗(貪、瞋、癡),恢復自性智慧光明,又如何能得無量福德呢?   「所以者何?佛放眉間一毫相光,上能照萬八千世界,豈假如是蘇油之燈,以為利益。審察斯理,應不然乎!」   如來身即是法界(十法界三千諸法),故云:全相即性,全事即理。《大乘起信論》云:一切萬法,從本以來,離名字相,離言說相,離心緣相,畢竟平等,無有變異,不可破壞,唯是一心,故名真如。一心即是法界,就是如來法身。故知十法界三千諸法(宇宙萬法)體即是真如自性,有如一切的夢境,體即是心,是同樣的道理的。而真如本性就是一個絕待的大光明體。故知浩瀚的宇宙本身就是一個絕待的光明體,無有黑暗處。因為我們人間法界,有業力的障礙,只能見到人類所見到的光波,其餘只見黑暗。如紅外線、紫外線,人類肉眼就無法見得。人類見無月亮的晚上為黑夜,即無所見,而貓頭鷹則視為天明。人類的白天,則是貓頭鷹的黑夜,即無所見。所以一切之明或暗,只是眾生依業力的不同,循業而現。其實全體法界(宇宙)就是一個絕待的大光明體之所成,無一處不是光明。比如欲界第三層天之夜摩天,則是無一處,無一物不是光明,而不見有黑暗。所以如來神力眉間白毫放光,能照無量百千萬億三千大千世界,是真實不虛的。是故祖師開示道:佛放眉間一毫相光,上能照萬八三千大千世界,豈需酥油之燈來照明呢?所以我們要明白佛前點光明燈,或燃燈供佛,所表的深義,以提醒自己精進修行,恢復自性本有的智慧光明。 又六時行道者:所謂六根之中,於一切時,常行佛道,修諸覺行,調伏六根,長時不捨,名為六時。遶塔行道者:塔是身心也,當令覺慧巡遶身心,念念不停,名為遶塔。過去諸聖,皆行此道,得至涅槃。今時世人,不會此理,曾不內行,唯執外求;將質礙身,遶世間塔,日夜走驟,徒自疲勞,而於真性,一無利益。   「又六時行道者:所謂六根之中,於一切時,常行佛道,修諸覺行,調伏六根,長時不捨,名為六時。」   所謂六時行道是依古印度之計時方式,將一日夜分成晝三時,夜三時。現在稱為全天候二十四小時不眠不休的精進修行。這是一般人所做不到的修行方式。所以祖師告示我們,它所表法的真實義。就是教導佛弟子,一門深入,依教奉行,解行相應,悟萬法唯心,是眾生循業所幻現的身心世界萬法,當體即心。有如吾人之夢境,當體即心一般。是故經云:萬法皆空,緣起無生,無自性。故能生起觀智,念念觀照自心,離一切相,不被外境所染,即是常行佛道,修諸覺行。如是觀行,故能萬緣放下,都攝六根,不被六塵所染,能如如不動,不取於相。不僅於日用平常,處事待人接物中,能調伏六根,乃至夜裏作夢,亦能當家作主,不為六塵所動心。甚而命終之時,亦復如是。此人將必得道,故名為六時行道。   「遶塔行道者:塔是身心也,當令覺慧巡遶身心,念念不停,名為遶塔。」   塔有四種塔,一、生處塔,二、成道塔,三、轉法輪塔,四、般涅槃塔四種。紀念佛陀生處之藍毗尼園建塔,名生處塔。於菩提迦耶佛陀夜睹明星成道處,建塔留念,名成道塔。於波羅奈國之鹿野苑,佛陀說四聖諦度五比丘證阿羅漢果處,建塔留念名轉法輪塔。於拘尸那拉城波羅雙樹林,佛陀示現圓寂處建塔留念,名般涅槃塔。於此佛教四聖地繞塔,除對佛陀瞻仰懷念外,也會憶及佛陀以一大事因緣故出現於世,欲令眾生成就佛道。也更能警覺自己仰止唯佛陀,依教奉行,勤修戒、定、慧,息滅貪、瞋、癡,證無上佛道。是故繞塔行道有表法之深義,祖師開示,當令覺慧,觀照身心,不造諸惡業,念念不停,直至身、口、意三業清淨佛出世,三輪妙用,廣度眾生。又佛寺亦皆有建塔,用以供奉佛陀舍利,或祖師大德之舍利。舍利漢譯為堅固子,堅硬無比,不可破壞,以喻法身真如,即人人本有之清淨本心,具恆沙妙德,永無變異,不可破壞(八識染心,依隨著眾生之背塵合覺,或背覺合塵,而念念生滅變異)。塔身會隨著時間而有生、住、異、滅之變化,喻如吾人身體會隨著年齡而有生、老、病、死。而塔內之舍利,堅硬無比,無有變異,以喻體內之本心(佛性)具恆沙妙德,永無變異,不可破壞。而如今清淨本心(佛性)為貪、瞋、癡三毒所纏縛,而不能顯現其智慧光明。故須以一門深入所修行法門之覺慧,觀照自心,遠離六塵,念念相續來脫黏解纏,破除貪、瞋、癡三毒之纏縛。身行繞塔,一圈又一圈,有如解除一層又一層的煩惱纏縛。有粗、有細、有微細、有極微細的煩惱,將它一層又一層的除盡,還回清淨無染的本心(佛性),大放光明,三輪妙用,普度眾生。是故繞塔行道,要明白其所表之深義,才能得到真實的功德。   「過去諸聖,皆行此道,得至涅槃。今時世人,不會此理,曾不內行,唯執外求;將質礙身,遶世間塔,日夜走驟,徒自疲勞,而於真性,一無利益。」   過去諸聖賢通達繞塔行道之深義,藉繞塔起觀行,都攝六根,淨念相繼。繞得身、口、意三業清淨,讓自性如來大放光明。所以過去諸聖都是行此道,而得證三德涅槃,即法身(體大),即般若(相大),即解脫(用大),各具常、樂、我、淨,體用不二,彰顯自性如來之大機大用,利樂有情。   今時世人不明白這個道理,唯執外求,認為繞塔有很大的功德。將質礙身,遶世間塔,日夜走驟,徒自疲勞,而於真性,一無利益。世間凡夫以四大和合(質),有生、老、病、死(礙)之質礙身,遶世間四大和合(質),有生、住、異、滅(礙)之質礙塔。而不明質礙身中之事事無礙,自在解脫之真如自性,為三毒煩惱所纏。亦不知質礙塔中所表的法身舍利,不生不滅,永無變異,具恆沙智慧德能。藉一圈一圈的遶塔,把覆蓋在真如自性上一層又一層的貪、瞋、癡三毒煩惱除乾淨,恢復清淨自性本具的恆沙妙德,利樂一切有情。所以要明白遶塔行道所表的深義,才能生起慧觀,修諸功德。 又持齋者:當須會意,不達斯理,徒爾虛切。齋者齊也,所謂齋正身心,不令散亂。持者護也,所謂於諸戒行,如法護持。必須外禁六情,內制三毒,勤覺察、淨身心。了如是義,名為持齋。又持齋者,食有五種:一者法喜食,所謂依持正法,歡喜奉行。二者禪悅食,所謂內外澄寂,身心悅樂。三者念食,所謂常念諸佛,心口相應。四者願食,所謂行住坐臥,常求善願。五者解脫食,所謂心常清淨,不染俗塵。此五種食,名為齋食。若復有人,不食如是五種淨食,自言持齋,無有是處。唯斷於無明之食。若輒觸者,名為破齋。若有破,云何獲福?世有迷人,不悟斯理,身心放逸,諸惡皆為;貪慾恣情,不生慚愧,唯斷外食,自為持齋,必無是事。   「又持齋者:當須會意,不達斯理,徒爾虛切。」   又持齋二字,一般人皆以過中不食為持齋,或以在家居士一日一夜受持八關齋戒為持齋。其實齋字即清淨義,持齋即保持身、口、意三業清淨,才是真正持齋的意義啊!若不明此理,以過中不食,執為持齋,這對減肥有益,對於淨化自己的心性實無功德可言。所以有人雖然修過中不食,又是素食,但心量狹小,常與人起衝突,背後常常為人所批評,害人造口業,這樣的持齋,有何功德呢?   「齋者齊也,所謂齋正身心,不令散亂。持者護也,所謂於諸戒行,如法護持。」   所以大家要明白齋這個字的意義,不只是過中不食而已。齋這個字,也是齊的意思,整齊的齊。為什麼呢?因為身齊則無穢惡。身不齊,那就會殺生、邪淫、偷盜,做這些穢惡的事情。如果身整齊了,就不會造殺生、偷盜、邪淫之事。口齊了,嘴巴乾淨了,那就不會有妄語、惡口、兩舌、綺語這一些口過了。心齊了,心清淨則無煩惱諸漏業因。那就沒有貪、瞋、癡三毒了。是知齋者,齋正身心,修身、口、意三業清淨。持者:護也,是故「持」有「保任」之意。「保」指維護身、口、意三業清淨,不令間斷。是故必須於諸戒行,如法護持。「任」即功夫成片,任運自在,而不離三業清淨。保任成功則三業本自清淨,佛出世矣!   「必須外禁六情,內制三毒,勤覺察、淨身心。了如是義,名為持齋。」   所以持齋的佛弟子,除過中不食之外,更須用心觀照,外禁六情(眼、耳、鼻、舌、身、意,及喜、怒、哀、樂、愛、惡),制止六根往外攀緣六塵境界。緣於順逆境界,則會生喜、怒、哀、樂、愛、惡之六情。逢順境,心則生貪,遭逆境,則生瞋。不順不逆則生癡,事不關己,則自掃門前雪,自私自利,如見別人家失火,生心觀看,卻不知救援。見富有人家駕駛豪華名車,掉落路邊水溝,而幸災樂禍,不願協助。故須以戒、定、慧來破除心中三毒煩惱。要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才能清淨身、口、意三業。如是理解,依解起行,行解相應,這才是真正的持齋。   「又持齋者,食有五種:一者法喜食,所謂依持正法,歡喜奉行。二者禪悅食,所謂內外澄寂,身心悅樂。三者念食,所謂常念諸佛,心口相應。四者願食,所謂行住坐臥,常求善願。五者解脫食,所謂心常清淨,不染俗塵。此五種食,名為齋食。」   食有五種:又佛弟子修持齋者,不僅僅是素食而已,要明白齋食有五種法義之食,一者法喜食,所謂依持正法,歡喜奉行。修持齋行者,因依持正法,一門深入,解行相應,歡喜奉行,法喜充滿,是齋食故名法喜食。二者禪悅食,所謂內外澄寂,身心悅樂。因持齋行者,齊身心故,身、口、意三業清淨,故外不取相,內不動心,則內外澄寂,身心悅樂,如入禪定。是齋食,故名為禪悅食。三者念食,所謂常念諸佛,心口相應。持齋行者,根塵接觸,心不攀緣六塵而起貪、瞋、癡。念念心住於諸佛聖號,而不被外境所染。念佛:念則今心,佛者覺也,諸佛名號表性德,故念諸佛名,則覺照自心,不離性德。如念釋迦牟尼佛聖號,釋迦漢譯能仁,即自性本具之大慈大悲。牟尼漢譯寂默,即自性本自寂靜永安。故念釋迦牟尼佛聖號,則覺照自心,常住慈、悲、喜、捨四無量心,行菩薩道(釋迦)。而三輪體空,離一切相待、能所、斷常、有無、一心寂靜(牟尼)。而得解行並進,心口相應。是故齋食亦名念食。四者願食,所謂行住坐臥,常求善願。持齋行者,於日用平常,生活作息,行住坐臥中,常發善願,願斷一切惡,願修一切善,願度一切眾生,成就無上菩提。如《華嚴經》〈淨行品〉中,文殊師利菩薩告智首菩薩,修菩薩道行者,於行、住、坐、臥、日用平常中之發願。列舉數則為例:若敷床座,當願眾生,開敷善法,見真實相。正身端坐,當願眾生,坐菩提座,心無所著。大小便時,當願眾生,棄貪瞋癡,蠲除罪法。以水盥掌,當願眾生,得清淨手,受持佛法等等,作如是發願,如是觀想,令菩提增上。故知齋食亦名願食。五者解脫食,所謂心常清淨,不染俗塵。持齋行者,深明藉過中不食,學習過出家人的生活,目的是要出「煩惱枷」。是故持齋必須要外禁六情,內制三毒,勤覺察,淨身心,故能得以心常清淨,不染俗塵。是故齋食又名解脫食。此五種食,名為齋食。所以持齋行者藉過中不食,過出家人的生活,警覺自己要出離煩惱的枷鎖,要如何出離呢?就是要受持,一、法喜食,二、禪悅食,三、念食,四、願食,五、解脫食。這五種食,決定能出「煩惱枷」而證無上菩提,這才是實至名歸的齋食。今日寺院之餐廳名為齋堂,此齋堂之齋義,正是此五種食,名為齋食。而齋堂亦名為五觀堂,不僅是持法喜食、禪悅食、念食、願食、解脫食這五種食外,尚須於齋食之前,自我觀察檢討,有否如理如法,依教奉行。計有五項,故名為五觀堂。   第一是計功多少,量彼來處。五觀堂(齋堂)用齋時,食存五觀之第一觀是思惟這些米、菜要播種、插秧、施肥、除草,要費這麼大的勞力,才會長出稻穀,青菜,現代甚至還有噴灑農藥。所以要計功多少,量彼來處。想到這些飯菜,要多少的勞苦,才有收穫(計功多少)。如今施主省吃儉用,把這些米麥、果菜,布施給我,養此色身,修行辦道,我一定要精進用功,以報恩德(量彼來處)。   第二,是忖己德行,全缺應供。食存五觀之第二觀是仔細檢討自己,從昨日中午到現在為止,有否造諸惡業,十惡、八邪(八正道之相反)等惡業。有否隨喜一切善行,歡喜幫助大眾。精進於五種淨食(法喜食、禪悅食、念食、願食、解脫食),仔細思量自己德行是全,或是缺。經仔細檢視自己以後,覺得自己,如理如法,依教奉行,則德行齊全,自我勉勵,再接再厲,精進不懈,安心接受施主的供養。若是發現自己德行有缺,則心生慚愧,懺悔改過,絕不再犯。懷著對不起施主之心,為養色身,以便改過自新而受食。   第三是防心離過,貪等為宗。食存五觀之第三觀是,對施主所供養的飯食不可挑三揀四,以平等心,有什麼吃什麼,心生歡喜,接受供養,防止自心對食物起分別(防心離過)。對合於自己喜歡的口味生起了貪念,多吃一點。要多留意貪心是三毒心之首,切不可有啊!(貪等為宗)。您想想看,凡夫這五欲心:財、色、名、食、睡,這五欲的排列次序是非常有智慧的。財最容易斷,第二是色。所以有一些居士或出家法師,財可以輕鬆的放下,所以能捨外財,這只是修行成佛道,最基礎的功夫而已。色很難斷,男女相難破。孔老夫子云:食、色性也。食是維持自己的生命,色是維持繼起的生命,傳宗接代。所以在自己生命基因裡面都有好色的習氣。財、色都可以放下,愛名又比財、色更難放下。有名氣,大家對您恭敬禮拜,頂禮供養,出門則隨眾成群,有如王爺出巡,恭維讚嘆,左右逢源,真爽呀!所以愛名比財、色更難破。您沒想到愛食又比愛名更難破。米飯吃久了,就想吃麵食。麵食吃久了,又想吃水餃,所以素食的料理,也可做出好幾拾道菜,甚至現代高檔的養生懷石料理,美味可口,包君滿意。所以貪食又比財、色、名難破。是故食存五觀中第三觀即是破貪食。這五欲中最難破的就是睡,二六時中精進,受持不倒單,修諸禪定,以入甚深禪定,代替睡眠,這是一般人做不到的。所以這五欲的排列順序,財、色、名、食、睡,這是大修行人經驗之談。   第四是正事良藥,為療形枯。食存五觀之第四觀為藥食觀。這是藥食,因為沒有吃飯,我就沒有體力了,也沒有辦法修行了,所以這個飯食是為療形枯啊!為醫治飢餓難耐的病,是故名為藥食,不是為了享受美食啊!   第五是為成道業,應受此食。食存五觀之第五觀是我為了成就道業,而不是為了貪食,我心存感激,煮飯作菜之香積組工作人員,以及施資,供養的施主,讓我能夠吃這個藥食來成就道業。達磨祖師所傳持齋之五種齋食,也都是為了成就道業。然其境界比食存五觀更為深入。   「若復有人,不食如是五種淨食,自言持齋,無有是處。唯斷於無明之食。若輒觸者,名為破齋。若有破,云何獲福?」   是故持齋行者,一定要明白齋食所表的五種淨食(法喜食、禪悅食、念食、願食、解脫食)之深義,如理如法,依教奉行,以增長無上菩提心來成就佛道。猶如小兒藉乾淨、無毒有營養的飲食,而逐漸長大成人。所以持齋行者,依五種淨食,斷除無明之食(貪、瞋、癡)來圓成佛道。若僅身持過中不食,而於根塵接觸時,念念不離貪、瞋、癡三毒煩惱,這就已經破齋了。如此只有外現過中不食,內心則不離三毒。看似持齋,實則破齋,這樣的修持,又有什麼福德可言呢?   「世有迷人,不悟斯理,身心放逸,諸惡皆為;貪慾恣情,不生慚愧,唯斷外食,自為持齋,必無是事。」   世上有迷信的佛弟子,不知正法,身心放逸,諸惡皆作,貪慾恣情,不生慚愧,唯持過中不食之斷外食,而不知除心內之三毒,卻自以為修持齋戒,這種持齋,與道相違,是無法成就道業的。 又禮拜者:當如是法也,必須理體內明,事隨權變,理有行藏,會如是義,乃名依法。夫禮者敬也,拜者伏也;所謂恭敬真性,屈伏無明,名為禮拜。若能惡情永滅,善念恆存,雖不現相,名為禮拜。其相即法相也。世尊欲令世俗表謙下心,亦為禮拜;故須屈伏外身,示內恭敬。舉外明內,性相相應。若復不行理法,唯執外求,內則放縱瞋癡,常為惡業,外即空勞身相,詐現威儀,無慚於聖,徒誑於凡,不免輪迴,豈成功德。   「又禮拜者:當如是法也,必須理體內明,事隨權變,理有行藏,會如是義,乃名依法。」   又持齋禮拜之禮拜乙事,必須要內心謙卑恭敬,而顯現於外表之禮儀,如理如法。所以禮拜也要懂得觀心,不是只有在事相做這些行儀如搗蒜之相,而內心沒有至誠恭敬之心,只有形象而已,那對修行是沒有幫助的。所以藉著頂禮、禮拜之儀式,修謙卑心,至誠恭敬心來破除我們的自大傲慢心,乃至身見、我執。所以禮拜時要觀照自心謙卑,您尊我卑,您大我小,我不如您,而且要誠心誠意的至誠恭敬來行禮。所以當如是法也,一定要如理如法。是故必須理體內明,事隨權變,理有行藏,會如是義,乃名依法。必須要內心明白禮拜的道理與禮拜的體性。這禮拜的道理就是折服貢高我慢,來破身見、我執。禮拜的體性就是藉禮拜的儀式修至誠恭敬心,能徹法之底源。徹見一切萬法的根源,就是自性。可以明心見性,是故藉由頂禮禮拜的不同儀式(事隨權變),以至誠恭敬心修「一心頂禮」至能禮、所禮雙泯而真得一心不亂,明心見性(理有行藏)。以此原理、方法之修行禮拜,可以入道,故云:會如是義,乃名依法。聖佶法師是悟明長老的傳法弟子。他告訴我,早年在寺院裏,以至誠恭敬心,一心頂禮諸佛菩薩,誠敬之心到了極處之時,頂禮抬起頭時,忽見一片大光明相,寺院及佛像,全都不見了(徹法底源)。心一驚訝!大光明相消失了,寺院、佛像又全部還原了。   「夫禮者敬也,拜者伏也;所謂恭敬真性,屈伏無明,名為禮拜。」   故知禮拜二字,禮者,表示尊敬,拜者屈服。所謂恭敬自身心中之真如佛性,令身心中之無明煩惱屈伏。因為至誠恭敬心可以入道,可以徹法底源,所以恭敬真心,屈伏無明。當以至誠恭敬心行禮拜之時,驕慢自大都被屈伏了,故內心謙下,直至忘我,能禮所禮雙泯之時,即顯真性。因為真心即在妄心(妄心有無明煩惱,故名為妄)之中,妄離真即顯,故以行禮拜來恭敬真性,屈伏無明,以離妄顯真,名為禮拜。   「若能惡情永滅,善念恆存,雖不現相,名為禮拜。其相即法相也。」   惡情:法相宗所云之二十六個煩惱心所(貪、瞋、癡、慢、疑、惡見、忿、恨、惱、覆、誑、諂、憍、害、嫉、慳、無慚、無愧、不信、懈怠、放逸、昏沈、掉舉、失念、不正知、散亂)皆屬惡情。可以攝為貪、瞋、癡、慢、疑、惡見等六根本煩惱,再攝即是貪、瞋、癡三毒心。善念:法相宗所云十一個善心所(信、精進、慚、愧、無貪、無瞋、無癡、輕安、不放逸、行捨、不害)皆屬善念。攝為無貪、無瞋、無癡。若無貪、瞋、癡,何須戒、定、慧,一心清淨、寂靜永安。如是清淨自性中,本來具足,恆沙妙德,無量智慧,自在無礙,與諸佛如來,平等無二。此是禮者恭敬真性,拜者屈伏無明,行解相應而開悟見性成佛道,這才是真正的禮拜。所以禮拜之真相,不只是屈身合掌,五體投地之相,而是身、口、意三業清淨之真如法相,這才是時時刻刻,念念相續的真實禮拜。   「世尊欲令世俗表謙下心,亦為禮拜;故須屈伏外身,示內恭敬。舉外明內,性相相應。」   佛陀為了教化眾生去除貢高我慢之惡習,藉假修真,假藉屈伏外身,恭敬合掌,五體投地,來表示您尊貴我卑微,您崇高我低下,您偉大我渺小,誠心誠意,由外相之恭敬禮拜,而使內心謙下無我。表裏如一,內外一如,則性相相應,全性即相,全相即性,則一切萬法,無有不是真如自性之顯現。一切日用平常,處事待人接物,無一不是至誠恭敬心的流露。是則名為禮敬諸佛(全相即性),無有一法,不是如來藏妙真如性。   「若復不行理法,唯執外求,內則放縱瞋癡,常為惡業,外即空勞身相,詐現威儀,無慚於聖,徒誑於凡,不免輪迴,豈成功德。」   若不知依禮拜修謙下心,除驕慢心,只是依佛教禮儀,裝模作樣,詐現威儀,外現溫、良、恭、儉、讓,內則貪、瞋、癡、慢,絕不讓,欺誑眾生,無慚於聖,又不知反省檢討,恐將淪墮於三惡道中受苦,如此裝模作樣,表裏不一的禮拜,豈有功德可言。 問:如溫室經說,洗浴眾僧,獲福無量。此則憑於事法,功德始成,若為觀心可相應否?   弟子問云:如《溫室經》所說,供養出家僧眾之洗浴用品,及澡堂、浴池,獲福無量。這些洗浴用品及設施皆是事法,出家僧眾依此用品來洗浴淨身,功德始成。眾僧洗浴之事,此又如何相應於觀心法門。《溫室經》是《佛說溫室洗浴眾僧經》的略稱。洗浴眾僧,獲福無量,這是要布施七種洗澡的用品及相關設施,出家人才能順利的洗浴,布施者獲福無量。洗浴是事法,又如何將此洗浴之事法,藉觀心之心法,轉為無量功德呢? 答:洗浴眾僧者,非洗世間有為事也。世尊當爾為諸弟子說溫室經,欲令受持洗浴之法;故假世事,比喻真宗。隱說七事供養功德,其七事云何?一者淨水.二者燒火.三者澡豆.四者楊枝.五者淨灰.六者蘇䐧.七者內衣。以此七法喻於七事,一切眾生由此七法,沐浴莊嚴,能除毒心無明垢穢。其七法者:一者謂淨戒洗蕩僭非,猶如淨水濯諸塵垢。二者智慧觀察內外,猶如然火能溫淨水。三者分別簡棄諸惡,猶如澡豆能淨垢膩。四者真實斷諸妄想,如嚼楊枝能淨口氣。五者正信決定無疑,猶如淨灰摩身能辟諸風。六者謂柔和忍辱,猶如蘇䐧通潤皮膚。七者謂慚愧悔諸惡業,猶如內衣遮醜形體。如上七法,是經中秘密之義。如來當爾為諸大乘利根者說,非為小智下劣凡夫,所以今人無能解悟。其溫室者,即身是也。所以燃智慧火,溫淨戒湯,沐浴身中。真如佛性,受持七法,以自莊嚴。當爾比丘,聰明上智,皆悟聖意,如說修行,功德成就,俱登聖果。今時眾生,莫測其事,將世間水洗質礙身,自謂依經,豈非誤也。且真如佛性,非是凡形,煩惱塵垢,本來無相,豈可將質礙水,洗無為身?事不相應,云何悟道?若欲身得淨者;當觀此身,本因貪欲,不淨所生,臭穢駢闐,內外充滿。若也洗此身求於淨者,猶如壍壍盡方淨,以此驗之,明知洗外非佛說也。   「答:洗浴眾僧者,非洗世間有為事也。世尊當爾為諸弟子說《溫室經》,欲令受持洗浴之法;故假世事,比喻真宗。」   祖師答道:佛陀教化眾生出三界了生死,證無上菩提,故知雖是教導眾僧洗浴之世事,也必有甚深之法義,藉以教導眾僧修行,離苦得樂。所以如來教導眾僧洗浴之事,絕非僅是世間之俗事而已,必有修學出世間法的道理,教化眾生,如法修證。所以佛陀在機緣成熟之時,為諸弟子開示,溫室洗浴眾僧之經教,藉世間洗浴身體所需之用品及洗浴之流程,以檢審自己身、語、意三業清淨,遠離一切垢染,而得解脫自在。   「隱說七事供養功德,其七事云何?一者淨水.二者燒火.三者澡豆.四者楊枝.五者淨灰.六者蘇䐧.七者內衣。以此七法喻於七事,一切眾生由此七法,沐浴莊嚴,能除毒心無明垢穢。」   因此佛陀於因緣聚會之時,開示洗浴過程中所需之七件事,若僧眾能明白此洗浴七事所表法之深義,而藉洗浴之時,自我檢視,去除身、語、意之染垢,實功德不可思議。而施主之供養,則獲福無量也。   此洗浴所必備的七件事是:第一必須有乾淨的水。第二須備有燃料,用以燒火溫淨水。第三需要澡豆(如今日之肥皂)為洗潔劑。第四是楊枝,用楊枝的末端,後面嫩嫩的部分連葉帶嫩的莖拿來搓牙齒。因為古代沒有牙刷,用楊枝來搓搓搓,真的可以淨口氣,也可以把牙齒洗乾淨,所以楊枝就等於我們現在的牙刷與牙膏。第五是淨灰。淨灰就是木柴燒過的灰經過篩選,到最細最微細的灰。這些灰都是經過火燒消毒過的,故名為乾淨的灰。淨灰同於我們現在所使用的爽身粉。第六是蘇䐧,這種蘇䐧相似於我們現在所使用的乳液,能保持皮膚的溼潤。第七是內衣,在佛世的時候比丘有三種衣,一是僧伽梨,又名九條衣,於法會、托缽或王室供養時所使用的。第二種名鬱多羅僧,是七條衣,是在大家共處的時候所使用的。第三種是安陀會,安陀會就是內衣,亦名五條衣,就是比丘沒有處眾,或在做事,或自己用功,或睡眠以及自己生活的時候所使用的。所以這個內衣就是指安陀會,名五條衣。古印度時代的衣著,只是將一塊長方形的布料,把身體裹住,就等同於我們現代人的穿衣服。在家人是裹整塊的白色布料,而將修剪下來的碎布,布施給出家人。比丘就把這些碎布剪接成僧伽梨(九條衣),鬱多羅僧(七條衣),安陀會(五條衣),並加以染色(避開青、黃、赤、白、黑,五正色)而成比丘的三衣。所以佛陀就以此洗浴之七事,比喻淨化自己身、口、意三業之修行七法。一切眾生若能明此藉洗浴之七事,以觀照身心,淨化身、語、意之七法。則不僅僅是洗浴身體,更是莊嚴淨化身心,能除心中貪、瞋、癡三毒諸無明煩惱垢穢。   「其七法者:一者謂淨戒洗蕩僣非,猶如淨水濯諸塵垢。」   這洗浴七事所表的修行七法為:一是淨水洗浴,所表的是檢省自己有否奉行三聚淨戒,以除十惡八邪及自私自利之心行,有如以淨水來清洗諸塵垢。如是藉淨水洗浴而認真檢審自己斷惡修善,改邪歸正,數年之後,身、語、意三業,自然清淨,離諸邪染,菩提增上。   「二者智慧觀察內外,猶如然火能溫淨水。」   二是燒火,火是代表光明,智慧光明。您在沖溫水洗浴的時候,溫水沖在身上,立刻想到溫水是淨水燒火而得,火是光明,所以熱水代表智慧光明。是故溫水洗浴之時,要內觀五蘊本空,外觀六塵非有。內五蘊,外六塵,其體皆如來藏妙真如性(空性),因眾生業力而循業幻現。猶如日有所思,依所思的業力而夜有所夢,全夢即心,畢竟無有一法可得,若能放下萬緣,則當下解脫,更無其餘的解脫。   「三者分別簡棄諸惡,猶如澡豆能淨垢膩。」   三是以澡豆(如今日之肥皂)淨身之時,思惟願斷一切惡,並仔細審查今日有否起惡心,動惡念,造惡業。有則立即深自懺悔,改過自新,從此不犯。思惟願修一切善,並仔細審查今日有否見到眾生有困難,自己也有能力協助,卻因捨不得,或懈怠、懶惰而未予協助之事。若有,則不僅懺悔改過之外,並且立即亡羊補牢,想辦法補救缺失。並依四正勤法(已生惡令斷滅,未生惡令不生,未生善令生起,已生善令增長),認真實踐斷惡修善,以增長菩提心。有如以澡豆能除身上之油膩及污垢。   「四者真實斷諸妄想,如嚼楊枝能淨口氣。」   四者以楊枝(如今日之牙刷、牙膏)淨口氣之時,確實審視自己所依之修行法門,來破除自心中之妄想、分別、執著,以證得無上佛道。故於此時,認真檢審自己以往之患得患失,恩怨情仇,胡思亂想之妄想心,有如晨起口中之臭氣,除之為快,如今這些妄想等心中之臭穢,減少否?心清淨否?日日自我檢審,以成就真實斷諸妄想,成就佛道,有如嚼楊枝,能清淨口中臭穢之氣。   「五者正信決定無疑,猶如淨灰摩身能辟諸風。」   五是以淨灰(如今日之爽身粉)摩身之時,要確實審視自己是否是一位正信的佛弟子。信真如,信佛,信法,信僧。真如即是自己清淨無染,無所依止之本心,其體即是如來(佛),其相即是智慧(法),其用即清淨解脫,體用不二,用而不染(僧)。故知自本真心即是一體三身佛(法身、報身、應身)。亦即是佛、法、僧(體、相、用)三寶。但能放下萬緣,不染世間法,也不著出世間法,恢復本有清淨無染,無所依止之本心,即是眾生見性成佛道。故不心外求法,反成法執,不離四相。故宗門云:向上一路,千聖不傳(只教我們直下會取,本自清淨,元無煩惱,具恆沙妙德與佛如來平等無二之本心,故云:佛佛唯傳本體,師師密付本心),亦云:不在明白裏(若有明白之道理,則心外見法,有修有證,不離智境四相)。故六祖惠能大師開示:菩提自性,本自清淨,但以此心直了成佛。是心是佛,是心作佛,決定無疑。有如浴後雖擦乾身體,然身上仍有溼氣(喻有修有證,有悟有解,心外得法)。則以淨灰摩身,以除溼氣,能避風邪(心外得法,反成外道)。   「六者謂柔和忍辱,猶如蘇䐧通潤皮膚。」   當以淨灰抹身之後,身上溼氣全消,皮膚反而顯得乾燥。皮膚乾燥有時會發癢。這時候抹上蘇(如同今日之乳液)通潤皮膚之時,要提醒自己學習菩薩廣結法緣,所到之處,皆令眾生,生歡喜心,樂於親近。所以要放下身段,修學柔和忍辱,能得皆大歡喜,有如蘇䐧(乳液)通潤皮膚舒適無比。   「七者謂慚愧悔諸惡業,猶如內衣遮醜形體。」   洗浴完成,身穿內衣之時,要徹底的反省慚愧自己過去所造諸惡業。慚是慚自,譴責自己的過失。愧是愧他,愧對他人。因為自己不當的行為,而傷害到了他人,實在太不應該了。所以六祖惠能大師在壇經開示道:世人若修道,一切盡不妨,常自見己過,與道即相當。如果能夠常生慚愧心,則柔軟心也就跟著生出來了。常常能做如是觀,一定成為一位非常厚道的大修行人。厚道是一切修行的根本。一個忘恩負義,沒有厚道之人,是很難修行的。只有厚道才能夠入心,入心才會有法相莊嚴(相隨心轉)。所以慚愧悔諸惡業,有如穿著內衣,遮蔽身體,以免赤身露體,其形不雅,故云遮醜。   「如上七法,是經中秘密之義。如來當爾為諸大乘利根者說,非為小智下劣凡夫,所以今人無能解悟。」   以上藉洗浴之七事,表修行觀心七法之深義,是《佛說洗浴眾僧經》(溫室經)中秘密之義理。如來當時為能持四依法(依義不依語,依智不依識,依了義不依不了義,依法不依人)之大乘利根行者而說,非為不明諸佛妙理,義在言外之小智下根凡夫而說。所以今人除上根利智之大修行人外,其餘之人,無能悟解。如今我們皆已明白洗浴七事所表的深義,日後於沐浴之時,應當以此七法來觀照自心,淨化身、口、意三業,以期能早成佛道(三業清淨,佛出世)。   「其溫室者,即身是也。所以燃智慧火,溫淨戒湯,沐浴身中,真如佛性,受持七法,以自莊嚴。」   為什麼《佛說洗浴眾僧經》又名《溫室經》呢?因為眾僧藉洗浴之七事,修觀心之七法來淨化自心。經云:心、佛、眾生三無差別。心淨則眾生即佛,心染則佛即眾生。是故佛誕日之浴佛,就是藉浴佛之儀式,來提醒佛弟子,要洗淨自己的心性,心清淨,則身、口、意三業清淨。三業清淨佛出世,眾生成佛道,則佛誕也。是故《溫室經》之「溫室」,即是表這五蘊身心。所以燃般若觀空離相之火,溫三聚淨戒之淨水,沐浴身心,則此凡夫之五蘊身心,依洗浴之七事,而修觀心七法之薰修,則由凡夫之五蘊轉為清淨莊嚴之如來五蘊,則真成一位無修無證者(悟了同未悟,得即是不得)。   「當爾比丘,聰明上智,皆悟聖意,如說修行,功德成就,俱登聖果。今時眾生,莫測其事,將世間水洗質礙身,自謂依經,豈非誤也。」   佛陀住世之時,眾生根性利,他們業障輕,大家追隨著佛陀修行,最少都能證須陀洹果以上,許多弟子都是證四果阿羅漢道的,所以是解脫成就。在佛陀住世的時候,弟子們大都能夠明白,佛陀所說《溫室經》所表法的意義,持齋能知齋正身心,不令散亂。齋食懂得行五觀(一者法喜食,二者禪悅食,三者念食,四者願食,五者解脫食),以此五種食為齋食。沐浴時則利用洗浴之七事來修觀心七法,淨化身、口、意三業,恢復本有的清淨自性。以此方法來轉凡成聖。所以如說修行,功德成就,俱登聖果。我們也要學啊!吃飯要觀五種齋食,洗澡也修觀心七法,不要挑選用什麼肥皂比較香,用什麼肥皂比較沒有色素,不會刺激皮膚。盡是在取捨分別洗浴之七事,早已迷失七事所表觀心七法之深義。依文解義,將世間水洗質礙身,自謂依經,這豈不是誤會太深了。   「且真如佛性,非是凡形,煩惱塵垢,本來無相,豈可將質礙水,洗無為身?事不相應,云何悟道?」   真如佛性,就是自性亦是人人的本心,亦是吾人生命的原貌,是沒有形狀的,是空靈不昧。慧可大師云:覓心了不可得。六祖惠能大師云: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懷讓禪師云:說似一物即不中。以上皆在說明,真如佛性,非是凡形。煩惱塵垢是心意識所生起的妄想、分別,執著的幻影。是八識心王及五十一個心所有法,於根塵接觸時,依自心中無明習氣的種子起現行,現行薰種子,念念相續所生起的自心分別自心相。有如作夢,夢境似真,夢醒之時,一切夢境,本來空寂。是故云:煩惱,塵垢,本來無相。又無為身就是清淨法身,小而無內,大而無外,遍滿虛空法界,在眼曰見,在耳曰聞,在鼻曰嗅,在舌曰嚐,在身能覺,在意能知,時時刻刻皆在六根門頭放光動地,三輪妙用,利樂一切有情。自在、解脫無有障礙。故云:豈可將質礙水,洗無為身,事不相應,云何悟道?必須藉洗浴之七事,而生起觀心之七法,來淨化身、口、意三業,這樣的洗浴,才能悟道啊!   「若欲身得淨者;當觀此身,本因貪欲,不淨所生,臭穢駢闐,內外充滿。若也洗此身求於淨者,猶如壍壍方淨,以此驗之,明知洗外非佛說也。」   假若希求以質礙水,用於洗浴之七事,希望能把這個因造業而受業報的色身,洗乾淨,實在是一無是處。佛弟子應當明白這個業報身,是清淨自性(覺性)因一念不覺生三細,境界為緣長六麤,而有了貪、瞋、癡、慢、疑、惡見,更染上了五欲六塵。迷惑顛倒,造業受報。所以此身是依不淨法而受生,故有七種不淨:一、種子不淨(業力、習氣之種子),二、受生不淨(父精、母血),三、住處不淨(胎盤位於排泄器官旁),四、食噉不淨(胎兒依臍帶傳送母親血液中之養份),五、出生不淨(於排泄口處),六、舉體不淨(薄皮之下之三十六種人體組織,皆血腥不淨),七、究竟不淨(從生至死,不淨流溢,死後腐臭恐怖)。是故此業報身是臭穢並列(駢),裏裏外外,臭穢充滿(闐)全身。所以夏天一天不洗澡,身上就發臭,身體用力一搓,隨時都有污垢(台語名仙)。這要如何能真實洗淨這個業報色身呢?有如時時在排污水之污水溝,要如何能洗乾淨呢?除非把它填起來,廢棄不再使用它了。有如人死了,燒成灰,大風一吹通通不見了,變成虛空,那才乾淨了。由此可知,《佛說洗浴眾僧經》(溫室經),是佛陀教導眾僧,藉洗浴之七事,來修觀心七法,用以淨化身、口、意三業,而明心見性,見性成佛道,非僅是洗外身沐浴之事。 問:經說言至心念佛,必得往生西方淨土。以此一門即應成佛,何假觀心求於解脫?   弟子問云:淨土經典說明,至心念佛,必得往生西方淨土,成就佛道。至心就是修一心不亂。住心一處,把心安住在佛號,專心來念佛,也就是修《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所開示的,都攝六根,淨念相續,這樣來念佛,必得往生西方淨土。我們瞻仰三寶佛像,東方是藥師佛,中間釋迦牟尼佛,西方阿彌陀佛。東方是太陽升空的方向,表示我們開始修行,走向光明了,太陽表示光明。學習佛法就是要證得無上正等正覺,那就是我們自性本具的智慧,所以要醫自己的心病。藥師佛衪是大醫王,可以醫助一切眾生八萬四千種不同的心病。三寶佛中間坐著本師釋迦牟尼佛,衪是我們娑婆世界的教主。我們娑婆世界眾生的心病最需要的藥是什麼,就是釋迦牟尼。釋迦是能仁,牟尼是寂默。能仁就是大慈悲心,寂默就是清淨心。所以娑婆世界眾生要用大慈悲心、清淨心,來醫治我們的心病。經多年的醫治,心病醫好了,心安理得,年紀也大了。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故以西方表修行有成。而後往生西方阿彌陀佛極樂世界得阿鞞跋致(不退位),修證成佛道,而成補處佛(待因緣成熟,到他方世界示現成佛)。就這個至心念佛求生西方淨土的方法,就可以修行成佛道,又何必長期薰習心地法門,再來觀照自心,離一切相,不染一切法,來證得解脫呢? 答:夫念佛者,當須正念,了義為正,不了義為邪。正念必得往生,邪念云何達彼!佛者覺也,所謂覺察身心,勿令起惡;念者,憶也;所謂憶持戒行不忘,精進勤了;如是義,名為念。故知念在於心,不在於言。因筌求魚,得魚忘筌;因言求意,得意忘言。既稱念佛之名,須知念佛之道。若心無實,口誦空名,三毒內臻,人我填臆,將無明心不見佛,徒爾費功。且如誦之與念,義理懸殊,在口曰誦,在心曰念。故知念從心起,名為覺行之門;誦在口中,即是音聲之相。執相求理,終無是處。故知過去諸聖所修,皆非外說,唯只推心。即心是眾善之源,即心為萬德之王。涅槃常樂,由息心生。三界輪迴,亦從心起。心是一世之門戶,心是解脫之關津。知門戶者,豈慮難成?知關津者,何憂不達?   「答:夫念佛者,當須正念,了義為正,不了義為邪。正念必得往生,邪念云何達彼!」   祖師答道:這個念佛之「念」字是今心,當下之心。「佛」字是覺義。了義而言,「念佛」二字之真實義即當下這一念心即是覺心(佛心)。故經云:念佛成佛。什麼是覺心呢?就是正念真如心。何謂正念真如呢?就是自心離於有無、相待、能所,虛靈不昧,寂而照,照而寂,具恆沙妙德,一接觸即明白,明白就知道該怎麼做。有如明鏡,寂而照,照而寂,胡來胡現,漢來漢現,而明鏡之照離於有無、相待、能所。此正念真如心,正是人人本具清淨無染,無所依止的本來心。眾生藉淨土法門之至心持名念佛,從執持名號至深功夫成片圓伏煩惱,至事一心不亂,斷煩惱,終至破無明入理一心不亂,正念真如心,證法身。此心即是三德涅槃(法身德、般若德、解脫德)各具常、樂、我、淨四聖德。這才是真正的極樂世界,至高無上了。此是了義的念佛求生西方(表圓滿)極樂世界的真實義。故云:了義為正,而不了義則依文解義,執以口念佛號,阿彌陀佛就會來接引往生,而不知藉佛號來降伏自心中貪、瞋、癡三毒煩惱。如此念佛,古德告訴我們,喊破喉嚨也枉然。更何況每個人對極樂世界的希求不同啊!賭徒以賭場為極樂世界,好色之徒以風月場所為極樂世界,饕客以美食館為極樂世界,唯有真正的修行人,以清淨、能聽經、聞法,修諸三昧,無有五欲六塵之處才是極樂世界。是故祖師開示:了義為正,不了義為邪。至心念佛,求往生得正念者,依於緣起的真理,自然感應道交,決定往生西方淨土,若邪知邪見,迷惑顛倒,念佛又如何到達呢?   「佛者覺也,所謂覺察身心,勿令起惡;念者,憶也;所謂憶持戒行不忘,精進勤了;如是義,名為念。」   「佛」字即是覺義,「念」者,「今心」是也,念佛者,保任當下這一念心行: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遠離世間之人我是非,恩怨情仇,利害得失,一切三毒煩惱所不能入,這是念佛的真義。其修行方法有:持名念佛,觀像念佛,觀想念佛,實相念佛四種,前三種念佛是藉事修的念佛方法斷煩惱入一心不亂,第四種實相念佛是理觀,念念覺,這是念佛的真義。是悟後起修,悟諸法實相,萬法唯心,通達五蘊、六入、十二處、十八界、七大(地、水、火、風、空、根、識),其體性無一不是如來藏妙真如性,無一不是如來法身之所幻化。全相即性,全事即理。事理不二,性相一如,生即是無生。依此所悟入之妙理,起觀照,離一切諸相,而明心見性,見性成佛道。這是最了義的念佛法門,念念覺而不迷,正而不邪,淨而不染,但以此「今心」直了成佛。   「故知念在於心,不在於言。因筌求魚,得魚忘荃;因言求意,得意忘言。」   故知念佛之念,是在心不在口。口念心行,則心口相應,能斷煩惱,得解脫。口念心不行,則喊破喉嚨亦枉然。因為念佛是護心的利器,口念彌陀,心彌陀,心口相應,念念淨念相續能除五陰身心之煩惱魔,能斬貪、瞋、癡三毒妖。猶如一把倚天長劍,能除一切的侵犯。所以修行人藉念佛而得一心清淨。當證得一心之時,能念的我,及所念的佛,能所雙亡,境智雙泯。唯是寂然一心,即寂即照,即照即寂,體用一如。彰顯清淨無染的本來面目,即是見性成佛道。是故藉念佛而證菩提,有如以筌捕魚,捕到了魚,筌就放旁邊去。亦如用語言來表達心裏所想的意思,對方意思明白了,您就不用再說了。是故淨土宗大德,夏蓮居老居士,作了一首偈云:彌陀教我念彌陀,口念彌陀心彌陀,彌陀彌陀直念去,原來彌陀念彌陀(得一心時,自性就是彌陀)。   「既稱念佛之名,須知念佛之道。若心無實,口誦空名,三毒內臻,人我填臆,將無明心不見佛,徒爾費功。」   既然是稱念如來名號,那就要明白如來名號中所傳授之無上道法。如稱念阿彌陀佛聖號,就要知道「阿」字是「無」,「彌陀」漢譯為「量」,「佛」者,「覺」也。即是稱念無量覺,時時提醒自己要覺,不可迷啊!又什麼是迷,什麼是覺呢?根塵接觸,起心攀緣,著相心染生諸煩惱即是迷。若根塵接觸,了了分明,而不取於相,如如不動,離相不染,心地清淨,不生煩惱即是覺。是故念佛人,於根塵接觸之時,口念彌陀,心彌陀,心口相應,以一句佛號能息諸萬緣,心如牆壁,修如如不動,不取於相,得一心不亂,能斷煩惱成就佛道。若有口無心,口誦彌陀,心無明,念念攀緣外境,生取捨分別,順自己意則生貪,逆自己意則生瞋,不順不逆,事不關己,則幸災樂禍,見不得人好,則生癡。雖然口念佛號,手持念珠,笑臉迎人,見人則行九十度鞠躬禮,看似一位很有修行的淨土行者,而內心充滿了現實功利,利害得失,人我是非,恩怨情仇,這只是裝模作樣而已。欺騙了別人(別人以為念佛,念得這麼虔誠,必定心量廣大,誠實可靠,樂於親近),也欺騙了自己(自己內心世界,自己最清楚)。自欺欺人,如此念佛,徒爾費功,毫無功德可言。故淨土宗祖師開示道:念佛人有一百種果報,上者有上品上生,證菩提成佛道。下者有墮阿鼻地獄,受苦無量。   「且如誦之與念,義理懸殊,在口曰誦,在心曰念,故知念從心起,名為覺行之門;誦在口中,即是音聲之相。執相求理,終無是處。」   況且淨土法門人人皆知是念佛法門,從來未聞有誦佛法門。因為口誦是為了心行,所以念佛人先藉由口誦佛號,耳聽佛號,而心生起了娑婆世界苦啊!有三苦、八苦、無量苦。極樂是樂,阿彌陀佛現今說法,一生得證無上菩提。是故念一句佛號之同時,於自心中真實的生起厭棄娑婆,欣求極樂之心,如是則止(一句佛號)觀(厭棄娑婆,欣求極樂)雙運,定慧等修,故能令心專注於佛號,彌陀接引往生淨土。功夫提升,則為口中默念佛號,只是嘴唇微動,而心生出離心,憶念佛號,念念相續。念佛功夫再提升,則佛號離口,僅由心念,念念相續不斷,至心希求,彌陀接引,往生淨土。功夫再提升,則佛號由出離心中,自然而生,相續不斷,此時則功夫成片,能伏煩惱。念佛功夫再深入,雖然是心中佛號相續不斷,但已不知自己心中有否在念佛,然而返照自心時,則見佛號仍在心中。此時能圓伏(不伏而伏)煩惱,心得清淨,相應於念佛三昧。功夫再深入,則能念之心及所念之佛號俱泯,能所雙亡,一心清淨,斷見思煩惱,破第七末那識的染分,用淨分,見身心世界,猶如澄清的湖面,寂靜永安。此時仍有染、淨,生死、涅槃,煩惱、菩提之分別,名事一心不亂,證得念佛三昧。此時則須力行菩薩道,利樂有情,福慧莊嚴,只問耕耘,不問收獲。但觀時節因緣,因緣成熟,六塵說法,如忘忽憶,如失而復得,忽然頓悟菩提自性,本自清淨,元無煩惱,具恆沙妙德,與諸佛如來,平等無二。方知此物本來具足,不假外學(求),而入理一心不亂。是即無生死亦無涅槃,是即無煩惱亦無菩提,無染亦無淨,唯證自心之即體大,即相大,即用大,體用一如。即是三德涅槃,即法身,即般若,即解脫,各具常、樂、我、淨之真正圓滿的極樂世界(樂有五欲之樂,其上有禪定樂,再上有二乘之涅槃寂靜樂,更上有菩薩遊戲神通自在三昧樂,最極就是自性三德涅槃,各具常、樂、我、淨之樂)。故云:念佛求生西方(圓滿)極樂(真如自性之法樂)世界(一真法界;事事無礙)。故祖師說明:念從心起,是依心起修,從迷、邪、染心,修證還原成本有覺、正、淨之心行,故念佛名為覺行法門。若口誦而心不行,則心口不相應。口誦但循聲,聲音是相,破相才能顯性。故《楞嚴經》二十五種圓通法門,皆是例舉二十五位菩薩,依六根、六塵、六識、七大(合計二十五種),而修破相顯性證圓通的。若執相而希求見理(見性),猶如緣木而求魚,終無是處。   「故知過去諸聖所修,皆非外說,唯只推心。即心是眾善之源,即心為萬德之主。涅槃常樂,由息心生。三界輪迴,亦從心起。心是一世之門戶,心是解脫之關津。知門戶者,豈慮難成?知關津者,何憂不達?」   所以在過去正法時期,及像法初期,大多數佛弟子皆是以勤修戒、定、慧,息滅貪、瞋、癡的修行法門來淨化自己的心性。如經所云:心、佛、眾生三無差別,心著相名眾生,心離相清淨則名諸佛。乃至淨土法門,在像法時期的中國,眾生根性較利,也有淨土宗祖師,如淨土宗六祖永明延壽禪師(世云:永明延壽禪師是阿彌陀佛示現,故今日阿彌陀佛聖誕,即是以永明延壽禪師之出生日為彌陀聖誕日),依萬法唯心的真理,倡導心淨則佛土淨,心穢則佛土穢。教以念佛的方便,來淨化自心,最終成就自性彌陀,唯心淨土。及至末法時代,眾生根淺,只能先以極樂勝境之七寶黃金,相貌莊嚴,壽命無量,無有疾病,生活舒適,無有匱乏等等依報勝境,先以利拘牽,後令入佛智,一心念佛,求生西方極樂世界之妙法,來淨化心性,成就一心不亂而證道果。   故知一切修行,皆在淨化自心,恢復原有清淨無染、無所依止、無有增損之本心。因為清淨無染心是眾善之源,清淨無染心是萬德之主。眾生心本來具足恆沙妙德,無量神通妙用,至善圓滿,自在無礙。但眾生以妄想、分別、執著,生貪、瞋、癡三毒諸煩惱,障蔽了真如自性本有的無量德能,猶如太陽為雲層所障蔽,陽光不現,也如明鏡蒙塵,而鏡明不現。若雲散則陽光現,徹照山河大地,若塵淨則鏡明,胡來胡現,漢來漢現,物來物現。是故三德涅槃,即法身,即般若,即解脫,各具常、樂、我、淨,不從外得。只是放下萬緣,息諸妄想、分別、執著心,即得無上大涅槃(三德涅槃,常、樂、我、淨)亦即是自清淨無染的本心。即體大,即相大,即用大,體用不二之三輪妙用,自在解脫。若不如是,一念起心攀緣外境,則依真如本性(生命的原貌)之遊戲規則,一念不覺生三細,境界為緣長六麤,而隨業牽引,循業發現,招感了正報身心,依報世界而輪迴三界矣!   萬法唯心,一心循業變現十法界三千諸法,所以心是成就四聖法界或輪迴三界六道之門戶。此身心依止三寶,一門深入,依教奉行,勤修戒、定、慧,息滅貪、瞋、癡,則能出三界了生死,乘願再來,入四聖法界,故知心是解脫之關津。若此生力行上品十善,來世升天享天福。此生嚴持五戒,來世則重返人間。此生貪心重,則招感來世墮落鬼道。此生瞋心重,則招感來世墮地獄報。此生愚癡重,不信因果,顛倒是非,來世墮畜生道。故知心是一世之門戶。即然已經明瞭出三界了生死,成就四聖法界之關津,又亦了達輪迴三界六道之原因。則事在人為,回頭是岸,不要再受世間五欲六塵,權勢、地位、虛榮心等誘惑而理清楚,事糊塗,把持不住,又隨波逐流,同流合污,終淪墮於三途,豈不冤哉。誠如古人所說:天堂有路您不走,地獄無門闖進來。冤啊!冤啊! 竊見今時淺識,唯知事相為功,廣費財寶,多傷水陸,妄營像塔,虛促人夫,積木疊泥,圖青畫綠,傾心盡力,損己迷它;未解慚愧,何曾覺知。見有為則勤勤愛著,說無相則兀兀如迷。且貪現世之小慈,豈覺當來之大苦。此之修學,徒自疲勞,背正歸邪,誑言獲福。但能攝心內照,覺觀外明;絕三毒永使銷亡,閉六賊不令侵擾;自然恆沙功德,種種莊嚴,無數法門,一一成就。超凡證聖,目擊非遙。悟在須臾,何煩皓首?真門幽秘,寧可具陳?略述觀心,詳其少分,而說偈言: 我本求心心自持。求心不得待心知。 佛性不從心外得。心生便是罪生時。 我本求心不求佛。了知三界空無物。 若欲求佛但求心。只這心心心是佛。   「竊見今時淺識,唯知事相為功,廣費財寶,多傷水陸,妄營像塔,虛促人夫,積木疊泥,圖青畫綠,傾心盡力,損已迷它;未解慚愧,何曾覺知。」   在佛法中有五個五百年之說,第一是佛陀入滅後的第一個五百年,為解脫堅固,此是正法時期大家都能夠依教奉行證解脫道果。第二個五百年,是禪定堅固,大家喜歡修學禪定,一樣可以依禪定而得解脫。第三個五百年,是多聞堅固,此時已進入了像法時期,大家喜歡研究經教,重多聞。第四個五百年,為塔廟堅固,這個時期大家喜歡修福,廣建寺院、塔廟、少有證解脫道者。到了第五個五百年,也就是進入了末法時期了,此時期名為鬪爭堅固。佛教中,大乘、小乘,顯教、密教,各宗各派,互有爭執,各地山頭林立,不能團結。今年已是佛陀入滅後二五六五年(西元二○二一年)屬末法時期,鬪爭堅固。在達磨祖師來到中國傳法之時,已是像法時期之初,那時中國佛教興盛,廣造寺院,如梁武帝一人就建了三百多座寺院。所以當他初見達磨祖師之時就問道:朕一生造寺,供僧,布施,設齋,有何功德?祖師回答:實無功德。此事令韋刺史疑惑不解,而請示於六祖惠能大師。六祖大師告訴韋刺史,武帝心邪,不知正法,造寺,供養,布施,設齋名為求福,不可將福變為功德,功德在法身中,不在修福。六祖惠能大師又繼續說明:見性是功,平等是德。念念無滯,常見本性真實妙用,名為功德。內心謙下是功,外行於禮是德。自性建立萬法是功,心體離念是德。不離自性是功,應用無染是德。若覓功德法身但依此作,是真功德。若修功德之人,心即不輕,常行普敬。心常輕人,吾我不斷即自無功。自性虛妄不實,即自無德,為吾我自大常輕一切故。善知識,念念無間是功,心行平直是德。自修性是功,自修身是德。善知識,功德須自性內見,不是布施,供養之所求也。是以福德與功德別。武帝不識真理,非我祖師有過。是故祖師西來之時,見東土人士,識淺不知正法,以修福報,執為功德,希望能成就菩提,只知建寺,供僧,布施,設齋等等事相上之修福,卻忽略了勤修戒、定、慧,息滅自心中貪、瞋、癡三毒煩惱,這又如何能得解脫,成佛道呢?故六祖惠能大師開示道:迷人修福不修道,只言修福便是道,布施供養福無邊,心中三惡元來造,擬將修福欲滅罪,後世得福罪還在。所以達磨祖師見此感嘆而言眾人淺識,以修福為修道,廣費財寶,動用大量的人力,大興土木,興建寺院塔廟,破壞山林水土,也傷害到一些小動物,砍樹積木,疊泥築牆,雕龍畫棟,傾心盡力,雖減損自己的財富,迷以修福,執為功德,而從不知慚愧改過,清除自心中貪、瞋、癡三毒煩惱,而自以為是修行人。何曾覺知,什麼才是修道,什麼才是修諸功德。   「見有為則勤勤愛著,說無相則兀兀如迷。」   如是不解修道,不解修諸功德的佛弟子,聽聞到布施得財富,放生得健康長壽,建寺、供僧、印經得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等等諸有為之對價,如了凡四訓改造命運等事跡,則興致勃勃,勤勤愛著。聽聞到萬法唯心,真空絕相,是一心依一切有情的業識所幻現的十法界三千諸法。當體即空,名空如來藏,一空一切空。若從有情眾生之業識,依緣起的真理所幻現之諸法,無自性,生即無生之假相而言,名不空如來藏,一假一切假。若從空假不二,性相一如而言,名空不空如來藏,一中一切中。是故十法界三千諸法,即是如來藏妙真如性,一心緣起所幻現的三諦理,即空,即假,即中。以此說明宇宙人生萬法的真相(諸法實相悟了萬法皆空的真相,您才能真正放下而得解脫)。而許多佛弟子聞之則疾首蹙額,百思不得其解(此是悟境,是思所成慧以上的體悟,方能明白),而不樂修學。是故許多佛弟子喜歡參加法會,拜懺,超薦,滅罪消災等有為事修的活動,而不樂於聽經聞法,依教奉行,勤修戒、定、慧,息滅貪、瞋、癡,悟諸法實相,成就無上菩提,誠為貪小而失大矣!   「且貪現世之小慈,豈覺當來之大苦。此之修學,徒自疲勞,背正歸邪,誑言獲福。」   佛陀大慈,以一大事因緣出現於世,是為教化眾生,皆成佛道,與諸佛如來一樣解脫自在,神通無礙。故先教以出世間法之聲聞乘,緣覺乘為基礎,而入即世間法成出世間法的菩薩乘為進階。最後因緣成熟時,六塵說法,令入即非世間法,亦非出世間法之一實境界,明自本心見自本性之向上一路千聖不傳,入無縫塔,圓滿菩提歸無所得之一佛乘。佛世中,若有眾生仍執迷於世間之五欲樂,而不樂於修行出世間法。佛陀則教以修善得善報,持五戒,修十善之人天因果,令其不墮於三惡道。而在五戒、十善人天乘佛法中,隱藏著修行出世間法之因。將來因緣成熟時,一定會走入出世間法的修行。是故只要您認真的受持五戒,最後您一定會去受菩薩戒。您認真修十善,由下品十善,入中品,上升為上品十善,再提升即是菩薩的四無量心。精進修持四無量心能得身、口、意三業清淨。三業清淨佛出世啊!再提升則是三輪妙用(身示現,口說法,意鑑機),普度一切有情。然而薄地凡夫,執以佛陀方便接引之人天乘佛法,樂於現世改善命運,逢凶化吉,希求榮華富貴。以人天佛法,善惡因果之小慈,即使是升天享天福,天福享盡,五衰現前,死期將至,痛苦萬分,恐因過去世中所造惡業的果報現前而墮落於三惡道受苦。總而言之,若出不了三界生死輪迴,則無法了脫當來之苦。如此只求世間五欲享樂之果報,純然是背覺合塵,背正歸邪,生死疲勞,還自認為自己在修諸功德,將必獲福無量,誠然是自欺欺人是也。   「但能攝心內照,覺觀外明;絕三毒永使銷亡,閉六賊不令侵擾;自然恆沙功德,種種莊嚴,無數法門,一一成就。超凡證聖,目擊非遙。」   要如何能修殊勝功德呢?但能攝心內照,覺觀外明。您要明白,我們感覺有自我,有我的親人,有我的仇家,有好壞美醜,是非善惡,利害得失,有權勢、地位、財富、名車、豪宅、尊榮等等一切一切,全部出生於自己一念生滅相續心的影像而已。只是藉著六根接觸六塵境界的時候,而依於自心中習氣而生起種種分別的幻影而已。所以我們是活在自心所幻現的身心世界。而真實的世界是中庸之性,了無意義的,如同一張白紙,沒有內容。故《金剛經》云:若世界實有者,即是一合相,如來說一合相,即非一合相,是名一合相。然而現前七彩繽紛,五顏六色,人我是非,熱鬧非凡的世界,只是藉根塵接觸的因緣,而由自心中習氣的種子,生滅相續,變現出來的幻境而已。有如電影的劇情,只是藉著燈光、影幕、放映機的因緣,而由膠卷一秒鐘十六次開合的生滅相續相,藉放映機燈光投射在銀幕上的生滅相續之幻境,而有了劇情內容了。故六祖惠能大師開示道:外無一法可以建立,都是自心生萬種法。是知萬法唯心,心外無別法。所以嬰兒時期,未接觸外面世界,心中是一張白紙,只知吃奶維生,外面世界對他而言,是毫無意義的。而於成長至壯年的過程中,受了家庭,學校,社會環境,人與人相處間的薰習,而有了貪欲的世界,五欲六塵,貪名圖利,現實功利,斤斤計較,貪得無厭,等自心中的分別染習,勞心勞力。及至老人,得了嚴重的老人癡呆症,或失憶症時,則不僅不知金銀財寶為何物,連自己的至親也不認識了,甚至自己是誰也不認得了。此時吃美食與吃屎無所分別。住豪宅與住猪舍平等無二。他七彩繽紛的內心世界消失了,回復到本有中性無意義的世界。故《金剛經》云:世界者,即非世界,是名世界。可知這五欲六塵的世界,是自心中所幻化出來的。所以萬法唯心,而心體空寂,覓心了不可得。有如作夢,夢未醒,則處處皆真,而且有苦、樂、憂、喜、捨、貪、瞋、癡等種種感受。及至夢醒之時,則完全明白,夢中之萬法皆空,唯是夢心而已。吾人的一生,也就是一場大夢而已,萬法唯心,而心體空寂,畢竟無有一法可得。若能覺此,則於根塵接觸之時,攝心內照,萬法唯心,心外無別法,是心生種種法生,覺觀一切外境,通達明瞭,皆是自心所生之幻境,猶如夢境,畢竟空寂。覺觀外明,則真能放下萬緣,根不入塵,人從百花過,片葉不沾身,我若無心於萬物,何妨萬物常圍繞。如是觀照離一切諸染,自然能夠除滅心中貪、瞋、癡三毒煩惱,永使銷亡,更能轉化六根念念往外攀緣,迷惑造業,賊自性功德之六賊,成為六根門頭放光動地,三輪妙用,利樂一切有情,這才是修真實功德啊!   所謂修真實功德,只是在修恢復自己本有清淨無染、無所依止、無有增損的本心,此心不執世間善惡諸法,也不著出世間涅槃解脫,空、假、中諸法,清淨至無餘。此本來心,生命的原貌,淨智妙圓,體自空寂,即是佛性。自然具足恆沙妙德,無量智慧,神通妙用,事事無礙。與諸佛如來平等無二,能應化十法界,十二類生,種種莊嚴,普入法界,度化眾生。八萬四千自性法門,一一成就,觀機說法,教化眾生,契理契機。超凡證聖,實亦非遙,還本真心而已。是故《楞嚴經》云:方便有多門,歸元無二路。就是恢復本來清淨無染、無所依止、無有增損的本心,是心是佛,是心作佛。   「悟在須臾,何煩皓首?」   但努力實踐六度萬行,只問耕耘,不問收獲,時節因緣一到,六塵說法,如忘忽憶,如失而復得。頓悟、頓修、頓證,直下會取,自心本自清淨,元無煩惱,具恆沙妙德,與諸佛如來平等無二,不假外求。只因起心攀緣,念念相續而不能證得。若真能放下萬緣,一心清淨,直下承擔,菩提自性,本自清淨,但以此心直了成佛,何煩苦苦追尋,直到年老髮白,仍尋覓不得(菩提只向心覓,何勞向外求玄)。   「真門幽秘,寧可具陳?」   真門就是指直下會取之法門,心不著斷常、有無,相待、能所,離四相,絕百非之涅槃妙心,亦名中道正觀之無功用道,任性逍遙,隨緣放曠,得大自在。此即禪門所云之向上一路,密不通風。亦有云:何上一路,千聖不傳。因為有法可得,即不離有無,相待、能所,已為所傳之法所染,心有所依止了。如言:一切法不受,則已受此一切法不受之法了。如言:不執著,就已經執著一個不執著之法,反成了斷滅見。是故開悟的祖師云:我不在明白裏。因為有了明白之理,則有法可得,不離覺觀,也不離四相。所以開悟的祖師云:悟了同未悟,得即是不得。故云:真門幽秘,心行處滅,言語道斷,起心即錯,動念即乖,又如何能夠說明白,講清楚呢?   「略述觀心,詳其少分,而說偈言:」   雖然是真門幽秘,祖師慈悲,指示入真門之捷徑,依指而見月,這個妙方就是觀心法門。本《達磨大師破相論》自始至終,都在說明觀心之法。觀萬法唯心,破相顯性,見性成佛道。如《金剛經》云:離一切諸相,即名諸佛。至本論末後,則攝觀心法門之精要(詳其少分),而以簡要的偈頌來彰顯博大精深之觀心法門,期望聞者,皆能開悟見性。   「我本求心心自持。求心不得待心知。    佛性不從心外得。心生便是罪生時。」   我本求心心自持:我皈依三寶,修學佛法,勤修戒、定、慧,息滅貪、瞋、癡,希望能修得清淨無染的本心。可是真沒想到,自心本自清淨,元無煩惱,具恆沙妙德,即是諸佛如來的體性。眾生心有如明鏡蒙塵,而不能照。然鏡光本明,不假外求,但除其塵,塵盡則鏡明自現,非從外得。   求心不得待心知:心體空寂,非青、黃、赤、白、大、小、方、圓,故云:覓心了不可得。雖覓心了不可得,但有體就有用(待心),心體在眼曰見,在耳曰聞,在鼻能嗅,在舌能嚐,在口能說,在手能提,在腳能奔,在身能覺,在意能知。眾生日用而不知,菩薩則知根塵接觸,五蘊、六入、十二處、十八界,無一不是佗的顯現(體用一如)。   佛性不從心外得:佛性就是自己清淨無染的本來心,也是生命的原貌。只因眾生不守自性,一念起心攀緣外境,且念念相續不斷,而生起了三細六麤之相,因此轉佛性之四智菩提成八識五十一心所之分別煩惱。若能悟諸法實相,通達萬法唯心,一切法空的真相,放下萬緣,從此不再起心攀緣,則八識五十一心所諸分別煩惱,當下轉成佛性之四智菩提,故云:是心是佛,是心作佛。   心生便是罪生時:心本寂照一切,通達一切,一接觸就明白,明白就知道該怎麼做,自生自顯,名為般若妙慧。有如明鏡,胡來胡現,漢來漢現,自生自顯。但若不守如是體用一如的本心之妙用,而起心攀緣,則立能所,著有無,無明生矣!緊接著三細六麤相,隨後生起,背覺合塵,而輪迴生死,故云:生心便是罪生時。   「我本求心不求佛。了知三界空無物。    若欲求佛但求心。只這心心心是佛。」   我本求心不求佛:既然已明是心是佛,是心作佛。著相之心名眾生,離相之心作佛。有體才有相,有法身之體,才有報身佛,應化身佛之相。法身佛者,清淨無染,無所依止之本心是也。是故有智慧之人,求心不求佛,只要找回自己清淨無染,無所依止,無有增損之本心,即是眾生成佛之道也。   了知三界空無物:不僅是三界空無物,乃至十法界亦是空無物。十法界三千諸法,森羅萬象,真實有者,只是一心(離相待、能所,斷常、有無之心)。此一心是一切生命,有情無情之本源。其體空寂,是空靈不昧,故名空性。當佗一念微細的心動,有了微細的生相無明(四十一品生相無明以內),則一心(空性)幻化出實教菩薩之實報莊嚴土。若無見思惑,而具足四十二品根本無明,則一心(空性)幻化出二乘人之偏真涅槃及權教菩薩之方便有餘土。若具足根本無明,及見思二惑,而不染五欲,依四空定,捨念清淨,又能滅色歸空,則一心(空性)幻化出四空天的境界。若具足根本無明,及見思二惑,能遠離五欲,心著捨念清淨,或著清淨妙樂,或清淨喜樂,則由一心(空性)幻化出四禪天之身心世界。若具足根本無明,及見思二惑,又著五欲六塵,則由一心(空性)幻化出欲界六道眾生之正報身心,及依報世界。其中若能持五戒,修十善,則成三善道眾生。若造五逆,十惡,貪、瞋、癡極重者,則幻生三惡道眾生。這十法界當體即是心(空性),故云:萬法唯心。或云:一切唯心造。有如吾人日有所思,且思惟的非常深入。則這股業力,帶來了夜有所夢。思善則做善夢,思惡則做惡夢。夢若未醒,則如真實一般。夢一醒則知全夢即心。是心依日有所思的業力,而幻化出如真實一般的夢境出來。此夢境當體即空,了不可得。三界乃至十法界三千諸法,亦復如是。故云:了知三界空無物。   若欲求佛但求心:薄地凡夫以為佛在外面,其實十方諸佛就在自己一念心中,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一入一切,一切入一,互攝互融。所以諸佛菩薩會告訴我們:我就是您,您就是我啊!經云:三世一切佛,同共一法身,法身才是真實如來。一切眾生於三世佛中屬未來佛,也是同共一法身。是故若欲求佛,應於自至誠清淨心中求,必得十方如來感應道交,因同一體性,自他之間不隔毫端故。又若得清淨無染,淨念相續,一心不亂,則是心是佛,是心作佛,神通妙用,自在解脫,此則於自心中求作佛也。   只這心心心是佛:若能因病給藥,藉假修真,去除自心的染垢,還得原來清淨無染無所依止,無有增損的本心。則是心之心體即是法身佛。是心之相即是報身佛,般若妙慧之自受用身及他受用身。是心之用即是他受用的應化身佛。身示現,口說法,意鑑機,三輪妙用,契理契機,教化眾生,利樂有情。故六祖惠能大師開示:一體三身自性佛。祖師偈云:只這心(體)、心(相)、心(用)是佛。   最後要大家明白本述記中所說明之「還得原來清淨無染、無所依止、無有增損的本心。」是因為眾生心不清淨、有染、有依止(有的依止世間法,有的依止出世間法),有增損(依止有法則有增,依止空法則有損)。是故須要以清淨無染、無所依止、無有增損來破。於破除之後,若心中仍住有清淨無染、無所依止、無有增損之覺受,則非真清淨無染。仍有依止、有增損,而尚未還得本心。故唯有直下會取本心,只這心心心是佛,法爾如是。故《楞嚴經》云:「圓滿菩提,歸無所得。」《金剛經》云:「若人言如來有所說法,即為謗佛,不能解我所說故。」祖師大德,種種開示如:向上一路,千聖不傳;向上一著,密不通風;入無縫塔;末後句直至寶所;不在明白裏;心行處滅,言語道斷;起心即錯、動念即乖;平常心是道(無有增損);即是此意。 ?? ?? ?? ?? 達磨大師破相論述記 10 9 5 達磨大師破相論述記